2022-05-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體溫
共找到
1409
筆 文章
-
-
2022-05-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2歲童疑病毒性腦炎死亡 部基醫院說明處置轉院流程
基隆市2歲林姓男童確診,13日晚上高燒送醫,轉送台北榮總仍告不治。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今天表示,林童經醫師診斷懷疑是病毒性腦炎,給予氧氣、輸液、退燒藥、抗生素、抗抽搐藥治療,並建議送醫學中心評估治療。14日淩晨1點35分救護車載送男童前往北榮,入院後插管治療仍告不治。林姓男童的保母確診,12日快篩陽性,前往部基接受PCR採檢,13日因為發高燒送往部基急診。醫院當晚7點43分檢傷,林童出現抽搐症狀,體溫42℃,查詢得知男童PCR結果陽性,Ct值18。部基表示,小兒感染醫師診斷林童為病毒性腦炎,給予氧氣、輸液、退燒藥、抗生素、抗抽搐藥治療。因部基無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得知個案情況,立即協調轉院事宜。基隆長庚醫院並非台灣10家兒科重症照護收治醫院,建議轉送台北的醫學中心。衛生局洽詢內湖三總、台大醫院和馬偕醫院均為滿床,最後向台北榮總求助才得以收治,但送往北榮插管急救,仍未能挽回男童性命。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本文撰寫日期為2022/5/15,近期政策變動快速,請以官方資訊為準。本週快70歲屬於高風險族群的爸媽染疫,我自己幫跑確診-視訊看診-藥局領公費藥輝瑞口服藥&清冠一號後,覺得流程的確有複雜……因此寫文章整理經驗,分享給大家參考。尤其,65歲以上、失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屬於高風險病人,輕症階段就可以申請「公費」輝瑞口服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需要在發病後五天內服藥,這個還有好多符合資格的人不知道啊!家人有高風險因子的真的建議預先了解,以免像我碰到後一團混亂。年近七十、有中風病史的爸爸跟媽媽本週 COVID-19 快篩 / PCR陽性,在兩天內幫他們分別拿了居家照護的中西藥,把經驗整理下來,寫得趕,若有文句資訊誤差請見諒。感染 COVID-19 後若症狀尚不嚴重,多數人都是居家照護,但即使打過三劑疫苗,居家照護不表示你只能在家量體溫/血氧、吃感冒症狀藥、變嚴重了再送醫。COVID-19 陽性居家照護階段,衛福部有提供兩款口服藥物(Paxlovid西藥;清冠一號中藥),這兩款藥都是給輕症患者,「預防」變成中重症 ── 也因此,當知道是陽性後,尤其是長輩或高風險族群(ex.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癌症等),雖然輕症在家,目標應該要是盡速取得並服用這兩款藥物。尤其,依 TFDA 用藥說明 Paxlovid 只適用「發病5天內」的病人;美國 CDC 建議也是5天內但要盡快(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ust begin within 5 days of when your symptoms start)── 因此症狀出現後,就是跟時間賽跑,盡快快篩、確定陽性後盡快取得藥物。綜合比較兩款藥物,都是處方藥,都要經過看診拿到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可以看出來,較嚴格的是西藥 Paxlovid ,一定要符合 14 類風險 + 確診才能拿;清冠一號相對寬,需要確診但沒有明文的 14 類風險限制。以我跟家人的考量,因為療效的學術證據前者較多,因此我們的想法是:符合 14 類風險,就請盡快申請 Paxlovid;不符合14類風險,再申請清冠一號。以我家為例,爸爸 68 歲且中風過符合 14 類身分服 Paxlovid,媽媽未滿 65 歲不符 14 類服中藥。以下分享取得 Paxlovid 藥物的步驟:●【STEP 1:確認是否符合限制(是否有可領 Paxlovid 的14類風險因子)】●【STEP 2:取得確診身分】●【STEP 3:預約視訊看診】●【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BONUS說明:若無法取得 Paxlovid,申請清冠一號的方式;以及,若無法取得 Paxlovid、清冠一號,坊間常稱的自費「清冠一號水藥」是什麼?】【STEP 1:確認是否符合14類限制】請看《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二、適用條件」, 12 歲以上、體重 40kg 以上、發病五天內,且必須符合 14 類條件之一:最常符合的應該是年齡,只要65歲以上就符合資格了!另外有關孕婦,依領用方案P10因目前沒有孕婦臨床資料,必須是醫師判斷效益>風險、病人同意,才可服用 Paxlovid。【STEP 2:取得確診身分】因為Paxlovid需在發病五天內服用,盡快取得確診身分是非常重要的。請留意,自己做完快篩陽性並不算確診,依目前官方規定,以下兩種方式才算確診:●方式一:去做PCR篩檢,結果為陽性。(可以從疾管署地圖找社區篩檢站預約PCR)●方式二:如果你已經快篩陽,而且你本來就是(A)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正在3+4天的居家隔離/自主防疫 或(B)入境7天內居家檢疫中 ──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不用PCR,可透過視訊看診,拿陽性快篩給醫師遠端確認,取得確診身分。(註:病人不會視訊看診的話,可由家人去實體診所幫確認確診)也因此,如果你是家中第一個快篩到陽性的人,一定還是要出門做 PCR 確診。後續你的親密接觸者則可以只做快篩陽性,透過視訊看診取得確診身分。幫爸爸預約 PCR 時發現小秘訣:很多醫院社區篩檢站可線上預約,即使你現在看到額滿,可以試試重新整理、過段時間再看,通常又會釋出名額,我就是這樣在下午幫爸爸預約到隔天早上 PCR;診所則通常要電話預約,須留意有些診所雖在疾管署地圖上但可能還沒提供服務。做完 PCR 後就是焦心等待,十小時後,在健康存摺確認爸爸的確是 PCR 陽性。好,馬上進入下一關預約視訊看診!【實用分享 - 用自己的健康存摺查家人 PCR 資料】強烈建議大家提早幫家人申請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爸爸中風失語症溝通沒那麼方便,且染疫需要休息,我無法一直問老爸有沒有收到PCR陽性簡訊……幸好!我先前有申請看爸爸的健康存摺的權限,用我自己的健康存摺帳號就可以看到爸爸的篩檢資料結果。(申請家人健康存摺權限的方法)【STEP 3:預約視訊看診】雖然取得確診身分,但 Paxlovid 是處方藥,要經過醫生看診;但已確診不能出門,因此目前多是視訊看診,讓醫師遠端幫你開處方箋。健保署官網、衛福部健康益友APP可搜尋視訊看診院所預約,醫院的視訊看診通常很滿,找診所較快,找到可視訊看診的診所後,可以打電話去預約、或臉書/ line 訊息預約。不過……誠實跟大家說,我這次不是照上面流程做。為了確保更快看診跟取得藥物,我是反向先找有 Paxlovid 的藥局,再從藥局詢問視訊看診的診所資訊 ── 我個人覺得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率的做法。即使你視訊看診完、醫生開了處方箋給你,依據領用方案並不是所有藥局都有 Paxlovid,只能到被歸類為「核心藥局」的藥局領藥。一個縣市目前可能僅有1-2家核心藥局(以2022.5.12自己實測,新北全中永和區有1家、台北大安文山區則沒有)。也就是說,可以視訊看診的診所相對很多,但可以領 Paxlovid 的藥局很少,有些醫師可能因為附近無核心藥局可搭配領藥而降低開 Paxlovid 的意願。因此我實際上是這樣找視訊看診的診所:●先找核心藥局!藥師全聯會的這個網頁可以搜尋你家附近的藥局是不是核心藥局,找到最近的核心藥局後,打電話確認有 Paxlovid 庫存。然後禮貌地請教藥局「附近哪家診所有視訊診療」── 藥局有在發 Paxlovid 的話,會知道處方箋從哪家診所開出來的,因此問藥局哪家診所有在視訊開 Paxlovid 其實最快。(提醒:目前核心藥局電話大多被打爆中,請大家是真的確診要申請口服藥再致電,純諮詢問資訊請不要撥打,減輕藥師負擔)●再聯繫診所預約視訊看診!鎖定看診診所後,就可以打電話/臉書聯繫該診所預約。多數診所現在都是 line 視訊看診,少數用健康益友APP(也算是幸好,我爸失語症、我媽全盲,用 line 還可以、要學一個新 APP 而且他們隔離我還不能從旁協助,是不可能任務……)。要留意看診時病人本人要準備健保卡,醫師會截圖留存。蠻幸運的,我從核心藥局問到的診所在我電話聯繫後一小時內就可以安排視訊看診。這邊要留意,目前診所 line 視訊大多沒法三方通話,因此需要教會爸媽自己加診所 line 跟接受視訊功能。還有很重要的,要提醒爸媽記得告知醫師自己有確診,請教醫師是否符合 Paxlovid 開藥條件 ── 否則視訊完醫師以為你只是有症狀想拿症狀藥,就白忙一場了。【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看完診了!確診且符合 14 類情形,醫師評估後就會開 Paxlovid 處方箋。這邊要留意處方箋分兩種,會影響到領藥方式。●用健康益友 APP 看診,醫生可以給「電子處方箋」!家人可以直接拿電子處方箋去核心藥局領藥。或是藥局願意的話可送藥到府。●用 line 或其他方式看診,醫生只能給「紙本處方箋」!這時會變成,家人先去跟確診者拿健保卡 → 拿健保卡去視訊的診所實體領紙本處方箋 → 再去核心藥局領藥。我想多數人目前都是走這個方式,我們家也是。在開處方箋、拿藥階段,醫師 / 藥師會確認病人的目前用藥跟 Paxlovid 有沒有交互作用,也會提醒用藥注意事項,例如目前 Paxlovid 是專案EUA使用,因此若服藥有不良反應死亡或嚴重疾病等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藥師會提醒的事情在 Paxlovid 中文說明書、病人治療須知上都有,希望多了解用藥風險的話可自行詳看。大地結束!從爸爸週一有症狀、週二快篩陽性、安排週三上午PCR、當晚知道確診、安排週四上午視訊看診、週四下午我跟先生跑腿去領處方箋 & 去核心藥局拿藥 ── 幸運而順利的讓屬於高風險的爸爸在發病後第 4 天開始服用 Paxlovid。【BONUS說明:清冠一號】那怎麼取得中藥清冠一號呢?先認識一下,依據中藥許可證系統(藥品名稱輸入清冠一號)可以看到清冠一號是「濃縮顆粒」。要取得這個公費的顆粒中藥,流程類似上述 STEP 2~4:取得確診身分後,到中醫師全聯會網頁查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清單,先聯繫確認現在有清冠一號庫存再預約視訊,之後就是 line 看診、領藥,差別是中醫診所可直接給藥,不需要像西藥是再找核心藥局。詳細流程可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介紹。不過……近期全台清冠一號缺貨,也因此開始出現「清冠一號水藥」,就是中醫拿清冠一號的公開配方以同比例藥材去煎煮的中藥,因此是「藥水」的形式,不是顆粒。須說明,依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自行聲稱是「清冠一號水藥」是違反商標法的,可能比較合適的理解是「這是中醫聲稱用清冠一號相同配方煮出來,不能稱做是清冠一號的中藥藥水」。(說是聲稱並不是不信任中醫診所,而是診所自行調製,不像清冠一號濃縮顆粒是 GMP 中藥廠生產製造)若能理解其性質,且願意自費,一樣可透過視訊看診後自費取得。以我媽媽的例子,她63歲,還沒65歲無法領用 Paxlovid,但因年紀也算大,還是希望可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聯絡了幾家中醫診所都缺清冠一號,且當時快篩陽視訊確診還沒上路,考量盲人媽媽也沒法自行去社區篩PCR,無法取得確診身分下,我們最後選擇中醫診所視訊看診自費不能叫做清冠一號水藥的中藥。五天份共$1200,自費價位給大家參考。最後也提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說 Paxlovid、清冠一號不必同時服用;我幫爸爸拿藥時,該核心藥局的藥師則建議若有服用清冠一號,需間隔24小時再改成服用 Paxlovid(不過我不確定依據,若有文獻歡迎提供)。小結心得:如文章一開始所說,從症狀開始就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要趕上 Paxlovid 五天大限,有症狀要盡快快篩,看到快篩陽性後要盡快完成上面 4 步驟拿藥。然而預約 PCR 、等篩檢結果、預約視訊看診、找到核心藥局……也都需要時間。我們另外也花了許久跟病人(我爸媽)溝通。在爸媽分別有視覺跟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我跟先生查好資訊後,要再額外口述 / 摘要重點出來給爸媽理解每個步驟的目的,溝通他們的用藥看診意願,畢竟他們才是病人本尊。然而時間壓力下溝通沒法仔細,病人本人心情也可能焦慮讓溝通難度變高,因此非常建議大家若還沒感染,先多跟家人了解本文的選項,模擬若染疫要找的核心藥局 / 中醫診所,決策上可省很多時間,也別忘了快設定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節省幫家人查 PCR 、查過往用藥疫苗資訊的時間(有些約診前會要求提供)!OS1:雖然爸媽都打過三劑疫苗,但年紀大還是希望盡力降低風險,既然政府提供輕症居家照護的藥物,也符合資格,當然要努力爭取。目前爸媽都仍在居家隔離中,症狀有減緩,希望他們早日康復。OS2:找藥過程中,感謝有做視訊診療的朋友 P F Lee、某有開 Paxlovid 藥局的藥師提供資訊,銘感五內。▼ 延伸閱讀:Pfizer ── 症狀三天內服 Paxlovid 降低 89% 住院與死亡風險;五天內服藥降低 88% 住院與死亡風險(能盡早用藥當然更好!)(本文轉載自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原文網址:【COVID-19】居家照護病人取得「輝瑞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48hr經驗分享))
-
2022-05-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2歲確診男童42.4℃ 問5家醫院難收治 轉送榮總死亡
基隆市2歲林姓確診男童13日晚上高燒42.4℃,家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因無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助調度病床,基隆長庚醫院、台北內湖三總、台大、馬偕都沒有病房,最後聯絡到台北榮總可收治,但送北榮後仍告不治。林姓男童上個月剛滿2歲,5月12日PCR採檢陽性,13日晚間高燒不退。家人帶他前往基隆醫院求診,希望安排住院,因部基沒有兒科加護病房,無法收治,詢問基隆長庚醫院,因男童屬重症個案,建議送往台北醫學中心救治,但未能及時挽救性命。基市府了解林姓男嬰求治過程後表示,男嬰13日晚間被送往部基急診時高燒不退,體溫高達42.4℃,兒科醫師判斷應該是病毒性腦炎,但部基並沒有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調轉院,基隆長庚醫院指若要由兒科加護病房收治,建議轉送台北的醫學中心。衛生局馬上詢問有小兒專科跟加護病房,可以收治男嬰的內湖三總、台大醫院和馬偕醫院,結果得到的答覆都是滿床。最後詢問榮總,一直拜託榮總收治,因為這個小朋友的狀況真得危急,一定要送,後來榮總答應收治,通知部基聯絡榮總轉院,北榮收治後插管急救,仍未能救回男童性命。
-
2022-05-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家5口只有她沒中!最強媽媽「自救」照顧確診雙胞胎兒 重點提示秒懂
台南媽媽蔡亞諄全家5口除她之外都確診,她在臉書以「關在家裡自救的日子」分享經驗,今天是自救第9天,其中讀小二的雙胞胎兒子確診,因沒有打疫苗,是她照顧上最費心的,她表示大兒子睡前又一直不蓋棉被,一直喊好熱,她不敢大意,一晚上「守夜」,直到上午看到兒子安穩睡著,體溫也正常,呼吸也正常,還睡到打呼才安心。蔡亞諄全家人是高二大女兒5日先確診,老公6日確診,讀國小二年級雙胞胎兒子接著也有症狀,老大11日快篩陽後PCR確診,老二快篩2次都陰性,12日才快篩陽 PCR確診,蔡亞諄從一開始的慌亂到決定在臉書以「關在家裡自救的日子」紀錄自救日記,她說,公開狀況也是一種對外求助管道,因為要照顧確診家人很忙,她發文後關心的朋友知道她的狀況就會提供協助,像前兩天北部朋友就先支援清冠1號藥包,全家人都服用後,2個兒子狀況明顯好多了。蔡亞諄提醒,雙胞胎兒子確診後前3天尤其是48小時是最緊急的,她幾乎2小時要量一次體溫,晚上也不敢睡沈,隨時要注意呼吸有無困難,老大一開始因高燒快40度,表現的是頭痛及眼睛痛,她使用自備的感冒藥和退燒藥,但要記錄用藥時間,因感冒藥也有退燒藥成分,至少要間隔2小時以上,避免造成肝腎傷害。小兒子是過敏體質,都是37至38度低溫,是吃新化分院開的感冒及退燒藥,但都會有過敏咳痰很多,會經常幫他拍痰,避免積痰在肺部,前新化教會牧師娘許素芬確診也分享拍氮真的很重要,自己可以拍前胸,家長幫小朋友正面和背面都拍,可以舒服很多。相對於一開始的慌亂和緊張,蔡亞諄協助孩子度過前幾天最危險的時期,也分享較輕鬆的日常,雙胞胎兒子確診居家照護「停課不停學」,媽媽化身百變金剛「剛當完護理師,幫他們量完體溫,又要當安親班老師,問我功課」,不久後又轉身當「廚師」,要準備煮飯了。網友看了她的分享直呼太強了,也有媽媽因小孩確診手忙腳亂,感謝她的分享,獲得不少幫助。蔡亞諄在每篇文末都會有照顧的重點提示,讓媽媽們能秒懂,很值得參考。如何自救:床頭物品:溫度計、血氧機,筆記本、筆、衛生紙、消毒酒精及紀錄,提醒孩子染疫,處理孩子的問題,一定要紀錄。紀錄時間,量體溫的溫度,血氧濃度,喂藥時間,給了什麼藥等。如何自救:家裡小孩染疫,建議幫他們紀錄整個病程用藥時間,體溫溫度,血氧狀況,身體狀況,才不會什麼時候吃藥忙到忘記,吃了什麼藥忙到混亂,這樣也危險唷!體溫和呼吸狀況也是很重要的指標。衛生習慣:建議直接使用免洗餐具,用完丟垃圾袋集中(但麻煩是關7天的垃圾量會非常驚人)如果要用家裡餐具,「確診者」和同住家人=「匡列者」的餐具一定要分開處理確診者的餐具不能在跟沒有染疫的同住家人餐具混雜在一起確診者的餐具食用完要另外清潔消毒,另外收納。不輕鬆很麻煩但一定要做好做滿!
-
2022-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守住醫院!疫情下感染管制師穩住醫院成中流砥柱
COVID-19疫情期間,醫院有一群人扮演極吃重角色,他們負責確保院內感染管制品質,並堅守住每位進出醫院的病人、家屬、訪客及所有員工的安全,他們是疫情下醫院的中流砥柱—感染管制師。社會大眾對於「感染管制師」比較陌生,但是對於他們針對醫院防疫所制定的措施一定都曾經體驗過,例如進入醫院門口的酒精乾洗手、量測體溫與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確認等,無論是動線安排或消毒設備擺放位置,都是經由感染管制師的實地測試與專業規畫。之前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確診者足跡時,感染管制師們也必須在醫院團隊合作下,迅速調查出是否有員工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立即採取必要的休假隔離處置,避免病毒在醫院裡面悄悄地擴散。目前長庚醫院的感染管制師有近60位,都是護理師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認可的社團法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嚴謹筆試及口試甄試通過,才授予合格證照的專業人才,這是極少數由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授與專業學會發出的合格證照。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總執行長廖美南,是資深護理人員,目前也是台灣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她表示,隨著一波波新興傳染病的威脅,感染管制師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但感染管制師栽培不易,且核心能力亦需與時俱進,因此在2019年11月推動感染管制師進階培養計畫,將職務培養採專業與行政雙軌,深化感管專業能力外,也拓展行政領導的職階,使感染管制師在防疫時能獨當一面,掌握疫情先機。長庚醫院這項全國首創的制度,在台灣感染管制學會2022年年會論文口頭發表獲得特優(第一名),受到在場評審一致好評。長庚醫院感染管制專員、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常務理事邱月璧表示,長庚醫院除了強化實證能力及專案運作使感管專業業務更精進外,在行政管理方面,運用Power BI與品質管理手法,大幅提升疫情風險評估分析、流病趨勢的掌握,以及感管品質改善的管理能力。她說,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後,感染管制師們天天繃緊神經,緊盯疾病管制署最新資訊,並收集與監控最新疫情消息,例如:通報定義、收治、個人防護裝備,內化成為醫院可以執行的標準作業流程。其他還包括監測住院病人、陪探病及員工、外包商的體溫及TOCC的健康管理;依照滾動式的COVID-19通報定義如實通報;制定與完備個人防護裝備的標準並舉辦實際穿脫訓練、應變計畫模擬演練以及疫情調查,如足跡重疊的處理等。邱月璧指出,也透過「感染管制智能BI面板」即時掌握發燒病人的分布,及早介入鑑別發燒引起的原因與COVID-19的關聯性,若是排除疫情造成的,則往可能疾病造成的因素,作為調整治療方向的參考。另外針對放置靜脈血管導管及尿路導管的病人,可每日及時監控導管放置的必要性,避免因為長期放置導管引起的感染現象,確保病人住院的品質。邱月璧曾經歷過SARS,她認為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近20年來感染管制師們透過醫策會的醫院評鑑與醫院感染管制查核不斷自我淬鍊,也使得這次在COVID-19的防疫工作雖然艱鉅,但幸有過去每年至少一次的桌上或實務演習,模擬操演無數次,大幅提升感染管制師的能力以因應各項挑戰。
-
2022-05-12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近五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怕被冠上老鼠屎標籤的上班族】|【確診還是會慌張的懷孕護理師】|【認定額溫真的不準的高中生】|【確診過來人的防疫險申請眉角】【怕被冠上老鼠屎標籤的上班族】4/17凌晨突然喉嚨痛全身不舒服,本來早上想去上班的,因為16號才第一天報到,怕馬上請假不好,但是起不來直接昏睡到下午。先去診所看了醫生,沒有發燒,鼻涕不是黃色濃稠的,所以醫生說應該不是確診只是一般感冒。接下來連續咳嗽喉嚨痛三天,但是我也真的不感覺自己有可能確診,因為我真的有夠少出門,而且疫苗也打滿三劑。4/20公司因為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就要求我們要快篩,下午五點左右我的第一個快篩是兩條線,當下我腦子整個呆滯,然後馬上想說是不是偽陽性,就又快篩一次,結果還是陽性,馬上查了最近的醫院到急診PCR過程很煎熬,我一路上都是哭著開車哭著掛號,我超怕我自己潛伏期已經好幾天,超怕有人被我傳染,超怕被冠上老鼠屎的標籤。然後等了一小時都還沒有讓我PCR,旁邊也有五、六個跟我同樣狀況的人,我整個理智已經斷線,打去1922問他我快篩陽性,醫院還這樣讓我們跟一堆一般看診待在一起等PCR,然後問要多久全部一問三不知是合理的措施嗎?1922才打進醫院,我才聽到叫我的名字,然後PCR完又暴躁地等了一個小時才拿到健保卡。回家等待結果更煎熬,我睡著又醒睡著又醒,一直起來看健保app,心裡還在祈禱是陰性是陰性,終於半夜讓我看到結果,是陽性。當下真的是馬上回想這幾天跟誰吃過飯,一起抽過菸,然後又想到幾天前跟朋友吃飯時,我一直抱著一個七個月寶寶,然後真的徬徨無措,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怎麼走。4/21 忘記幾點了,我自己打了1922通報,他讓我在家等通知。下午五點警察打來疫調,問我有沒有接觸過確診者,我說沒有。他就很驚訝的說,可是你ct值很低,然後我問他低不好嗎(我完全不知道ct值代表什麼)?他就跟我解釋,ct值越低代表傳染力越強,妳ct值才17。然後簡單問了我開始喉嚨不舒服的前四天的接觸者後,讓我等衛生局通知。晚上八點多衛生局有打來,可是我沒接到。4/22 打了所有能打的電話,幾乎打不進去,有接的還是1922,但是他們叫我等桃園衛生局的通知。4/23終於接到衛生局的電話了,但是他只問了我基本資料後,告訴我,在家待滿十天。我就問他,十天後呢?他居然跟我說,到時上疾管署網站看,因為政策每天在改變。4/24我突然覺得喉嚨更痛了,然後很不舒服想吐,量了體溫才發現自己發燒,不過也覺得還好。下午區公所的人突然打電話來說要送餅乾給我,拿到才知道那是所謂的居家隔離關懷箱(今天一堆人在說,有隔離完當天才收到,也有第八天才收到,現在應該改口叫紀念包)。是蠻感動的啦,畢竟那麼多天終於被記起來那種感覺,可能只有其他跟我一樣狀況的確診者才能了解。4/25沒啥事,燒也退了,喉嚨也不痛了。就是跟前面四天一樣,拼命打電話要我的隔離通知書,但是很幸運的,跟前四天一樣,1922說要找所在區域衛生所,衛生所說要找衛生局,衛生局說要找1922,每個都說自己沒有權限查詢進度,但是會幫我問。4/26第六天了,我已經懶得打電話了,想也知道他們沒有幫我問,打了也是白打。然後無意間找到了一個確診者的社群,才知道!原來一堆人跟我一樣,還有解除隔離還沒拿到隔離通知書的,接下來27、28就是耐心地等待。4/29目前第九天,應該跟所有人問題都一樣,只想拿到隔離通知書。可以打的電話都打過了,可以問的都問過了,永遠只叫我等待,等到第九天了(我是確診者)還叫我等,就想知道9天了,再塞車也該輪到我吧?奉勸各位真的不用打太多電話,因為根本不會有答案。【確診還是會慌張的懷孕護理師】身為一名護理師,確診的當下真的還是會很慌張,尤其目前懷孕15週的我,真的是掉到谷底的感覺。當時第一個想法是不斷地回想會是誰傳染給我,生活足跡只有醫院和家裡,家裡先生沒症狀,那唯一有可能的是醫院的。當時有一位同事也同時出現症狀,他照顧的病人及家屬已經咳嗽好幾天,因為身為護理師的我們確診後,醫院才開始替病人及家屬採檢,傳染源頭從哪裡來,醫院還沒給出結論,我就這樣被判定在家居家隔離。隔離期間第一天除了醫院打來疫調的電話和訊息,政府單位像是遺忘我一樣沒有任何消息,同時我第一天出現咳嗽、流鼻水及發燒的症狀,發燒是讓人最難受的,身體明明很熱卻覺得好冷。將家裡最後一顆退燒藥吞下後,我還是持續高燒38.9度c,只好求助醫院,醫院的關懷單位表示要用視訊門診,結果視訊門診都滿號了,詢問掛號櫃檯和診間都無法加掛,只好打給1922。1922請我找當地的衛生局,衛生局我打了一個小時才接通,說會派防疫計程車來帶我去急診,我以為確診者到醫院後,醫院的感管會有什麼特殊通道的安排去就診,結果沒有!就跟一般民眾一起在急診門口,護理師一一來詢問就診原因後才被請到一個急診旁邊的小角落,但是還是會有一堆在你身邊晃來晃去,一樣都是在等急診叫號。我真的深怕自己的病毒散播出去,本來沒病的都被我傳染了!回家時,等了防疫計程車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才搭上,看著計程車司機穿著兔兔裝和手套,手套裡是已經被汗水浸濕的雙手,真的很辛苦。想起去年我也在專責病房服務過,每天工作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隔離的第二天我接到警察打來的電話,表示要疫調發病前兩天的足跡,也接到醫院打來要同住者的資料電話,結果我的同住者在我隔離第三天開始出現咳嗽症狀。打給衛生局表示,同住者並沒有被匡列,可以自行就醫,他居然沒被匡列我真的傻眼。接著我開始不斷打給1922、衛生局及衛生所,都沒接通過。到確診的第四天,衛生所下班前七分鐘終於接通了。對方留了我的資料表示會再有人打給我,但是我到現在隔離的第九天,還是沒有人打來過。政府公布自己登記線上的疫調表單後,我立馬將資料登錄,但是有沒有登錄也沒差別了,因為在隔離的第九天,我的同住者也確診,早晚會被疫調匡列。現在確診病例越來越多,政府機關每日工作量之大,雖然將一些業務分給了醫院,但還是有很多處於隔離第N天才收到防疫包,或到隔離最後一天還是沒收到隔離通知書的,例如我,我想很多人也跟我處於一樣的狀況。別急、別慌,此時加入udn開辦的line群組,當看到別人跟自己有一樣的狀況時,真的有被安慰的感覺,原來自己不孤單,其他人也是一樣的,確診的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懂!【認定額溫真的不準的高中生】1.額溫真的不準,覺得自己發燒了就快去篩檢或是休息。我是高中生,在學校和診所量額溫總共三次都是36度多,診所一量耳溫38.9,再不去診所沒發現的話我大概會燒成智障吧。2.篩檢完後就叫我回家,什麼都沒有,前兩三天也是沒有通知、沒有電話。家裡沒有備藥,還是家人出門買的。所以請務必準備成藥在家,止咳、退燒、快篩,什麼都準備一點也可以,因為不確定是否會有症狀、會持續多久。第四天的時候吧,有一間附近的診所打電話來說,是政府派他們來關懷確診者,如果有收到這個資訊可以利用一下資源。我是沒有視訊診療之類的啦,家裡有藥就先頂著吃。3.發燒了六天,一開始是發燒+流鼻水+鼻塞+肌肉、關節痠痛+腹痛+輕微咳嗽,後來吃了成藥後,大部分症狀都減緩。但是咳嗽和喉嚨痛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到第三天左右就幾乎無法講話,吃東西靠掐著自己大腿、喉嚨硬吞下去。第五天咳出血,吃了一整條喉糖,也是含的當下涼涼的舒緩一點點而已。現在此刻咳到胸口和各處都在痛,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已經四天,凌晨四、五點才睡著了,不管坐著、躺著、趴著,怎麼樣都是半小時就會被自己狂咳咳醒,含著喉糖也沒用,半夜會非常明顯。吹到風也會,所以關在房間熱到流汗也不能開電風扇。喝蜂蜜水也沒用,吃藥也沒有減緩的趨勢,查了網路需要各種中藥之類的,我哪裡生中藥呢。4.要說我的心路歷程,可能只有我這樣。確診後脾氣暴躁到極點,除了找朋友和在限動抱怨,我沒有其他抒發方法,希望確診者的親友能稍微包容一下中獎的人,等他恢復後再找他算帳。(X)覺得更多的是心理壓力,會害怕害身邊的人確診了怎麼辦,家人不能工作怎麼辦。後來我家人也全都輕微症狀和快篩陽性,我一開始還很抱歉,後來發現有兩個人根本不管隔離跑出門,我這種壓力就減輕很多了,因為,防疫破口,ㄏㄏ。而且最後才知道我爸周四時的工作地點有人確診,他周五晚上好像就有咳嗽和流鼻水的症狀了,跟我說搞不好是他傳染給我的,我就⋯⋯?我也不知道這件事,他還跟我們共進晚餐喔。我完全不知道怎麼染疫的,週一發病,前一天我去菜市場買東西和買午餐回家吃,大前天我完全沒有出門,總不會不到一天就發病吧,我已經快認定我是被我家人傳染的了。心路歷程大概就是從難過地確診到暴躁地等待康復。【確診過來人的防疫險申請眉角】我當初是買XX防疫2.0的防疫險$1509、疫苗險$228。我去我當初篩檢PCR醫院掛胸腔內科,申請了診斷書和檢驗報告(科別要看每一家醫院!)。另外疫苗險的部分,用「最近一次」施打日期計算180天內確診,可再理賠。因為我是直接確診的,所以只能申請確診理賠。可以從居家隔離書上的「依傳染病防治法XX條」,判別是申請確診還是隔離。第44條是確診、第48條是隔離。所以如果是先被「隔離」再「確診」,一定要拿到兩張居家隔離書,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利。所以我帶了居家隔離書、檢驗報告、診斷證明、小黃卡、存摺、身分證去申請。建議多跟醫院申請多份一點報告和證明,因為XX會收走,但居家隔離書正本對方有還給我。原本擔心XX不會理賠居家照護的住院日額配,但最後是有補償的。建議可以先到XX網站下載申請書,在家填寫好。(就算同時申請防疫+疫苗險,都只需要填寫一張就好。)(事故發生地點我寫家裡地址、事件經過我寫陽性報告出來的那天*建議寫居隔書的開始日期*)去櫃上申請就滿快的,預計兩週會入帳。XX也有給負責案件的人員分機號碼,就也不用擔心之後找不到人詢問案件進度。註:以上為個人防疫險申請經驗,僅供參考。【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當媽媽也確診時…網友急問:怎麼幫1歲嬰快篩?什麼情況該馬上送醫院?
新冠疫情直直燒,身旁確診病例一個一個出現,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短時之內聚集五千名民眾,群組內傳送的訊息快速到讓人眼睛跟不上,尋求支援的聲音不斷。民眾自立自強,互相陪伴給予支持之外,在與疫情共存的時刻,家有小嬰兒的陽性個案更是焦慮不已,呼喊指揮中心多宣導如何照顧嬰兒,也有護理師在群組中,呼籲將醫院資源留給重症與孩子。過去新冠疫情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感染對象,Omicron肆虐下卻發生改變。根據指揮中心的處置指引也發現,隨著變異病毒株陸續出現,疾病表現與嚴重度亦明顯改變。2022年 Omicron 變異株流行期間資料顯示,感染 Omicron 變異株相較於其他變異株之症狀較輕微,無症狀者的比例也較高。疫情初期少數兒童個案大多是其他確診成人病患之接觸者,或是家庭群聚之一部分,但在隨後幾波疫情中,許多國家均觀察到兒童個案占比增加。Q:照顧者快篩陽性時,家中的小嬰兒應該快篩嗎?成人使用的快篩試劑也可以讓小嬰兒使用嗎?會不會傷害小嬰兒的鼻孔?身為父母親,一旦確診自己為陽性,第一個擔心的卻往往是家中的小嬰兒。「我篩陽性前幾天都跟家裡嬰兒密切接觸⋯」、「群裡有嬰兒確診的經驗嗎⋯⋯大概出生三個月。」「請問帶著一個嬰兒,沒有車,衛生所打不通,發現自己是快篩陽姓,要怎麼移動到醫院呢?」即使家中的孩子還沒有出現症狀,也陷入心急如焚的狀態。對於同住照顧者陽性確診,家中的小嬰兒為陰性的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如果能隔離,交給其他的照顧者是最好,如果真的無法隔離,即使做好清潔工作,傳染的機會仍然非常高。小嬰兒可以快篩嗎?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且嬰兒鼻孔如此稚嫩,又該如何篩?「請問怎麼幫一歲的嬰兒快篩比較好(聽說鼻涕也可以?)」「我也想給我女兒快篩,是不是只有大醫院可以弄嬰兒,小兒科都說沒快篩。」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答: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指出,現在的社區已經進入與病毒共存階段,門診也確實出現很多兒童病患,九成都屬於輕症,就跟感冒一樣。他建議,家長不需要因為自己快篩陽性,就對小嬰兒進行快篩,一方面小嬰兒快篩並不容易,若是流鼻血更難處理,一方面病毒量在第三天最高,家長不見得能幫孩子篩出陽性,動輒快篩、戳鼻孔,實在折磨自己、折磨孩子。他強調,有症狀時才考慮快篩,例如大孩子表示喉嚨痛,或是小嬰兒不肯吃,吃了就吐,根據臨床經驗,八九不離十就是孩子喉嚨痛的表現,此時,他建議,先跟小兒科醫師進行視訊門診,讓醫師幫助判斷下一步如何做,是否需要快篩、送醫,或是持續觀察。哪些症狀要注意呢?他指出,小嬰兒很少發燒超過38度,如果發燒超過38度,活動力變差、咳嗽、喉嚨痛、食慾減少、吃東西時哇哇叫,這些症狀就可以進行視訊看診,由醫師進行判斷。兒科醫學會本想製作視訊門診地圖,方便父母親就近尋找遠距醫療資源,但是疫情來的太猛,建議家長使用衛福部醫事司公布的遠距系統,幫助孩子尋求醫療資源。目前,台北市與新北市不在距醫療的資源中,也會儘快協助醫師們加入。Q:小嬰兒快篩陽性之後,需不需要做PCR檢測呢?如果照顧者自己也是快篩陽性,還能帶著小嬰兒去就醫嗎?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答:當嬰兒快篩陽性之後,是不是還需要做PCR檢測呢?「請問有人用過車來速驗PCR嗎?會看診&症狀投藥嗎?一歲以下的嬰兒也會看?」若是要將小嬰兒送回托嬰中心,也得出具PCR陰性的證明。李宏昌指出,很多醫院都有綠色通道、親子友善就醫,住院時也需要進行PCR檢查。他強調,感染陽性的照顧者需要居家隔離,因此無法自行帶孩子就醫。應該交由其他照顧者帶孩子就醫。如果嬰兒確診了,「請問小嬰兒確診可以吃的營養品有哪一些?」黃立民指出,按照一般的營養照顧即可。Q:當小嬰兒感染新冠肺炎時,會有哪些症狀表現?是不是可以立即送醫住院呢?小嬰兒的病情變化快速,放在家裡照顧會不會很危險呢?嬰兒確診陽性後,媽媽們的心情就跟著孩子的體溫坐雲霄飛車,「真的會反覆燒,但中間有降下來吧?真的不對勁還是帶去看醫生,有網友說她家嬰兒有肺炎狀況。」此時,媽媽們也顧不得自己是否也是感染者了,群組裡的關心民眾不停殷殷叮嚀,「嬰兒咳沒聲,痛不會說。」「別管流程 嬰兒很不穩。」「嬰兒確診,先住院觀察比較安全。」李宏昌指出,住院收治的標準一直在滾動調整,能不能住院、需不需要住院,以小兒科醫師的敏銳程度,會依據診斷結果建議。黃立民與李宏昌皆表示,如果嬰兒出現發燒(38°C)、活力降低,若是有疹子、結膜炎那就更嚴重了,趕緊警覺送醫。若是沒有相關症狀,急呼呼把孩子帶到高感染風險的醫院,也不符合收治住院的標準,而且住院時,輕症者的照顧也跟在家中一樣;而有中重度風險的孩子,例如腦性麻痺的孩子若感染新冠肺炎,非常容易併發肺炎,就算沒有達到指揮中心的收治住院標準,小兒科醫師也會依據經驗判斷而收治住院。新生兒的免疫反應較為獨特,新生兒醫學會也發出治療指引,新生兒感染後可以是無症狀,若有症狀多數為非特異性表現,如發燒、哭鬧不安、嗜睡,或呼吸道與腸胃道症狀。 家長應該特別留心。在感染的嚴重度上,兒科醫學會也發文指出,在Omicron變種為主的流行時期,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數和比率都增加,雖然症狀仍比成人輕微,不過仍有導致嚴重需住院或之後產生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的情況。其臨床表現類似川崎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症狀包括出疹、結膜炎、休克、心肌損傷或冠狀動脈血管瘤等。亞東醫院急診護理師案例分享一名心疼重症病患及兒童的護理師,也在群組中呼籲,「各位板橋民眾大家好,我是亞東醫院急診護理師,最近新冠疫情擴散,大家都辛苦了,能體諒大家擔心染疫、擔心傳染給家人的心,但是以下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遇到的個案,希望大家可以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一位大約一歲的小朋友被爸爸媽媽帶著搭救護車來就診,因為父母皆是陽性個案所以被引導到陽性個案等候掛號區,前面還有50多位的快篩陽性病人等待掛號,終於輪到他們掛號到時候,病人的父親告訴我「小朋友今天都很嗜睡,叫不太醒。」我拉開嬰兒車的遮陽棚叫了一下小朋友,小朋友沒有反應,後來因為要評估狀況給予小朋友疼痛刺激後小朋友才有輕微的哭聲,所以讓小朋友先進入重症區緊急先看診治療,他們等待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才看到診,這讓我覺得很心疼這位小朋友,也心疼著急不安的父母。在為他們掛號之前,前面的好多病人都是在家快篩陽性,只有輕微的喉嚨搔癢及咳嗽症狀,並不是要告訴大家有症狀不能就醫,更不是要責怪任何人,只是希望輕症的患者能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急診,甚至於是重症的病人,因為護理師跟醫師只有6個人,從掛號、問診、看診、開藥、治療、採檢等等,都會需要時間,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使用。以下整理出需要緊急就醫掛急診的陽性個案症狀供大家參考:高燒合併胸悶、呼吸急促(需要很費力呼吸)、心跳過快(大於每分鐘120次)、意識改變(與平常的意識狀況不同,正常小朋友活蹦亂跳,現在卻昏睡叫不太醒)、咳嗽嚴重合併血痰等等,有以上症狀應至急診就醫,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協助大家。若自行快篩陽性,只是輕微的流鼻水、咳嗽、喉嚨搔癢、輕微發燒疲倦感,請在家中自行隔離,待早上可以至本院的疫病門診掛號看診。若是快篩陽性只是想要做PCR檢測者,也可以預約社區篩檢站或至醫院現場掛號。疫病門診早上下午跟夜診都有,到晚上21:00結束,假日也有加開診次,可以上醫院網站查詢。社區篩檢站也有開到晚上的19:00。請輕症病人儘量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使用,也讓真正的重症病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治療,急診人次一天比一天創新高,醫護人員再苦也會為大家賣力的付出,但希望大家不要再責備我們,我們也知道大家擔心害怕,我們真的努力了,也希望大家能夠配合,相互體諒,謝謝大家。」【延伸閱讀】>>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不同於過去兩年,目前主流病毒株Omicron傳播快速,使病例數節節上升,所幸輕症比率高,也因為如此,別以為確診距離自己很遠,建議大家以「我確診了」為前提, 對於居家照護與隔離認真思考並沙盤推演,例如快篩陽性之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輕症在家如何安排生活、三餐,常備用藥及萬一要送醫的交通工具,若家中有小孩老人,更要事先思考設法,有備無患。尤其一旦確診後,同住家人或室友也必須接受「3+4 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大家一起都得隔離,有些事情若沒有事前準備好,到時候可能連在外幫忙跑腿的人都得時拜託。元氣網收集「居隔怎麼伴」line社群五千位「學長姐」經驗,並訪問多位確診者,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提供超前部署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為群體免疫奉獻心力,也能平安順利。【確診前】|【確診了】|【確診後續】【確診前】 數位準備──超前部署排名第一位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於五月九日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國內走上病毒共存之路,確診數大量增加,居家照護是最好的選擇,但居家照護與隔離需要透過數位工具對外聯絡,甚至遠距看診,建議先盤點數位資源,準備遠距設備及相關APP:1.視訊看診等許多事項需要有數位能力的人操作,請事先找好可協助的人選。2.準備相關軟硬體,如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配備等。3.可能會用到的APP:(1)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PCR結果並填寫自主。>>【看詳細教學步驟】(2)健康益友APP:可預約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3)「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 我可以居家照護嗎? 居家照護指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在家中療養,適用對象為未滿69歲、無血液透析(洗腎)、懷孕者,但65至69歲獨居者不適用。5月7日為止的確診者,居家照護隔離天數是10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5月8日起居家照護隔離治療天數縮減為7天,相關規範如下:1.居家照護7天: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且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及症狀緩解,才可解除隔離治療,無須再做快篩或PCR。2.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不須快篩就可外出及正常生活,但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接觸不特定對象的公共場域,禁止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群聚型活動。 居家照護環境需要符合那些條件: 1.以 1 人 1 室,且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如果同樣都是確診者,可以多人一室。2.如果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也可以在沒有獨立衛浴的個人專用房間隔離。3.如果為了照顧需求,可與確診者同室,如家長照顧孩子,但確診者解隔後,必須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看詳細】 常備用品: ‧食物:家中有無足夠存糧?有人協助送餐?規畫三餐飲食取得方式 ‧藥物:常規服用的慢性藥物、醫師公會建議藥品: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和維生素B、C。‧其他醫療相關:如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 (如家中有)、快篩試劑等。‧日常生活用品: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環境清潔用具: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休閒娛樂用品:想看的書、追劇編號。‧辦公用品:如果必須居家上班,請確認家中可以處理公務的相關物品是否齊備。>>【看詳細】 對外聯絡: 1.事先找好特殊情況所需對外聯絡資訊、同住家人以外的緊急連絡人2.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 >>【看詳細】3.防疫計程車(待補,但我一直找不到)‧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台北市防疫專線 (02)2375-3782 ‧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新北市衛生局電話(02)2257-7155車資計算:按一般計程車跳表計算有症狀或居家隔離再快篩 ‧哪些情形需要快篩? >>【看詳細】‧專家傳授快篩時機 >>【看詳細】‧快篩購買地圖 >>【看詳細】【確診了】當兩條線終於出現:居家檢疫、自主防疫者:五月十二日起,若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接受PCR篩檢。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連繫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並通報。一般民眾:戴好口罩後盡速至鄰近的採檢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測,切記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快篩陽性怎麼辦?>>【看詳細】那裡可以接受PCR採檢?全國社區指定採檢院所,可查詢各地可採檢醫院和診所,可先電話詢問及預約。>>【看詳細】目前可採檢地點包括社區篩檢站和各大醫院篩檢站,許多縣市陸續開放「車來速」篩檢站,提供快篩陽性的民眾預約後駕車前往篩檢。許多醫院採取預約制,可先線上預約,但目前接受採檢的人太多,預約到的時間通常會比較久,據了解,可能要預約到的時間已是三天之後。如果要比較快做到PCR,到醫院急診現場排隊可能是最快的方法,但也必須排隊,可能至少要排隊三小時以上。重要注意事項:受檢時請一定要更新聯絡方法,方便聯絡根據新北市經驗,未收到疫調通知的三個常見原因:1.可能留存電話有誤2.自主回報系統更改資料3.自填疫調填錯如何得知結果?何時得知結果? 公費篩檢不會主動通知結果,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進入「COVID-19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篩檢報告。由於案件數太多,採檢結果也需要等待。但目前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高,通常快篩結果為陽性,已可視為自己已經確診,開始採取相關措施。PCR結果顯示確診了,我該做什麼? 1.即使尚未得到結果,請視為自己確診,待在家中不要外出,透過醫院網站及健保健康存褶等候檢驗報告。2.通知同住家人室友為「密切接觸者」,請他們準備進行 3+4居家隔離,職場同事和有過接觸的朋友大部分已不再需要匡列,但建議可以主動告知,請他們多留意身體變化。>>【看詳細】3.填寫「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5月1日「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上路,民眾PCR陽性後,需自行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連結方式包括,「健康存摺APP」或是疾管署發送「確診簡訊」。通常Pcr陽性後的2至3天會收到。1.手機簡訊/到醫院或採檢站採檢時,醫院會請採檢者留下手機號碼,留存後,PCR確認為陽性,資料就會藉由健保署傳到疾管署系統,疾管署利用手機用簡訊方式通知。疫調系統網址為「https://bbs.cdc.gov.tw/」。2.健康存摺APP/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串接健保APP。4日起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就可進入系統。>>【看詳細】【確診後續】我收的到居隔書嗎?居隔書通常會在自主通報後2至3天會收到,成人是電子版,廿歲以下的紙本,上面會有隔離時間。會有人打關懷電話給我,或提供關懷物資嗎?因為確診的人很多,地方政府基層人員忙不過來,可能會延遲而沒有收到,建議耐心守候,先好好休息,盡量減少不適,若有需要的文件,可等解隔之後再去申請;至於關懷包,如果自己已經有所準備,可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
2022-05-1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雖然指揮中心已開放6-12歲孩童施打疫苗,但許多家長仍在觀望。而本土確診也已突破5萬人,和過去二年不同的是,此波兒童也是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讓人不免擔憂若家中的孩子確診了怎麼辦?《元氣網》整理兒童染疫症狀、備藥、送醫及照護等注意事項一次看。常見症狀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大醫院護理部暨醫學院護理學系合編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指出,12歲以下兒童,通常在感染到新冠肺炎後的前 3-6 天會出現以下症狀:.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主要是發燒、其次為咳嗽、鼻塞/流鼻涕與喉嚨症狀。.其餘疲倦、頭痛、嗅覺喪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出現紅色斑疹及呼吸喘。【注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就醫警訊指揮中心公布的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如下:一、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2、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3、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4、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二、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在家照護或住院?.兒童若出現上述六大症狀,可打119或自行送醫。.就算無症狀、輕症但嬰兒年齡未滿參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均收治於醫院。家庭備藥輔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許書華在個人粉專「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整理緩解孩童症狀可準備的藥,給家長參考,讓孩子在確診當下,盡快有效緩解上呼吸道症狀。止痛退燒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或是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ammatory Drg,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藥物。.發燒超過38.5度時: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c.c,每六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c.c。.發燒超過39度時:可使用Voren Supp(12.5mg)非炎栓劑:肛門塞劑,劑量為(體重/12.5)顆,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普拿疼:Paramol、Depyretin、Acetal、ARAN)劑量為體重/40顆,每四到六小時一次(例如 20公斤,就20/40吃半顆),單次最大劑量為一顆,一天不多於五顆。 鼻塞、流鼻水症狀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包括:1.Cypromin soln希普利敏液:第一代抗組織胺,比較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一天3至4次。2. Peace鼻福:第一抗組織胺+交感神經奮劑,對鼻塞很有效,建議短期用,不要超過七天,避免停藥後產生彈鼻炎。劑量為體重x0.25cc ,一天3次。3. Cetirizine Soln 勝克敏液: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嗜睡,劑量為體重x0.25c.c最多不超過10c.c,一天1至2次。30公斤以上大小孩方面:1. Xyzal驅異樂:6到11歲,睡前0.5顆,12歲以上睡前1顆。2.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6到11歲,一次0.5顆,一天兩次;12歲以上,一次一顆,一天兩次。咳嗽化痰咳嗽藥部分,許書華提醒必須小心使用,小孩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含Butamirate Citrate成分的Mirate 米瑞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5c.c,一天三次。化痰可使用含Ambroxol HCI(氨溴索)成分的Soltan liquid 舒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c.c,一天三次。 【注意1】許書華醫師強調不鼓勵自己拿藥不看醫師,但非常時間以上症狀輔助藥物僅供參考,請記得在有藥師諮詢的藥局購買。【注意2】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另外,藥師公會建議家庭六項備藥如下:.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止瀉藥、電解質補充劑、葡萄糖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水分).體溫計、血氧計.維生素B、C等【注意】綜合感冒藥多為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的複方,需注意不要再重覆服用單一項目藥品。【延伸閱讀】>>可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或剝一半給小孩吃嗎?小兒用藥的4大疑惑,藥師為你解答居家照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兒童居家照護需注意7項重點:監測體溫、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觀察活力狀態、紀錄一天進食量、尿量。另外也須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陷像、注意膚色、純色以及檢查肢體是否冰冷,尤其是新生兒。【延伸閱讀】>>家有確診兒能怎麼做? 醫師推7項目紀錄防重症更多資訊●孩子確診,能領到防疫補償金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 COVID 重症病患共識聲明●COVID-19: Management in children
-
2022-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孕婦確診切忌斷食以免引發酸血症 造成胎死腹中
新北一名懷孕30週孕婦4日高燒確診收治醫院,6日上午昏迷,剖腹搶救胎兒無效,隔天凌晨孕婦也過世,造成一屍兩命的悲劇。高醫婦產產科主任詹德富今午在高市防疫記者會指出,孕婦確診死亡率的確會上升,界於1.6%到2%之間,但如能完整接種疫苗,可排除重症風險;但提醒確診期間切勿斷食,避免胎死腹中。詹德富表示,孕婦在新冠疫情流行期,確診率與一般人其實一樣多,但因懷孕,死亡率會上升,重症率則比一般人提升二到三倍,所幸沒有畸胎情形。大家擔心的子宮垂直感染現象,約1%到2%,子癲前症、血管栓塞、肺栓塞,早產、死產及剖腹產比率則明顯提高。詹說,懷孕婦女確診後,需進加護病房的比例約增3倍,使用呼吸器的機會增2.9例,使用葉克膜增2.4倍,死亡率增約1.7倍,當中年逾35歲、肥胖具有慢性肺病、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腎臟以及自體免疫等疾病、免疫缺陷等疾病,都是重症的危險因子,要排除重症風險,接種疫苗更顯重要。他提醒,重症孕婦即果出現呼吸困難、氧氣不足、精神狀態改變、抽筋、癲癇、視力糢糊、行動不便、咳血、胸腹痛或者胎動減少或停止;連兩天無法飲食喝水;有腹瀉,嘔吐情形,持續發燒兩天或低體溫,就需立刻就醫。至於輕症仍婦可在家休養,要注意的是,懷孕及新冠肺倓 都會提高血栓風險,孕婦在家若行動不便、胸痛咳血,血氧降低,都要非常小心。也建議不要持續性臥床,以減少血栓發生。詹德富說,萬一發燒,可小4到6小時服用普拿疼,維持體溫恆定,進一步保護小孩健康,也要多補充溫開水退燒。倘若有食欲不振情形,切忌斷食,因為斷食會造成母體酸血症,影響供輸胎兒氧氣濃度,會造成胎死腹中風險孕期也不要自行停用抗免疫抑制劑、抗血壓藥、胰島素、抗血栓物。也需隨時監測健康狀況,若呼吸次數大於20次以上,即有呼吸哀竭,也要注意血氧是否下降,心跳是否平穩,若心跳達100次以上,體溫在38.5度以上或35度以下,都要注意。除此血壓升高至160或低於90,都屬異常。至於胎兒部分,每天要測胎動,若沒有胎動逾2小時要很小心,這時可搖肚子刺激,如果仍不動,就要立刻就醫,也要隨時監測產道子宮收縮情形,再者保持心情愉快。詹德表示,孕婦最好減少到人多的地方,也要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並完整接種疫苗,打疫苗並不會增加死產、早產,胎兒體重過輕或異常併發症等情形,但未達疫苗者,有9.6%會流於中重度。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他山之石/新加坡取藥容易 遠距看診及時
新加坡去年八月在疫苗完整接種率突破八成後開始循序漸進推廣「居家康復」,多數輕症患者可在家休養。政府宣導政策並發給每戶血氧機,制定嚴格居家照護標準,實施「輕重症分流」,並讓民眾容易取得快篩試劑和口服藥治療。新加坡「居家康復計畫」規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八十歲以上長者及孕婦、孕期卅六周以上孕婦,及三個月以下嬰兒等不適用,並要求家庭成員都須接種疫苗、家中不能有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孕婦、洗腎病患、癌症病患等高風險群,以及康復期間全家都要居家隔離等。星國衛生部網站寫道,自覺有明顯症狀者可搭乘自用交通工具前往指定診所就醫或遠距看診。高風險群會同時接受快篩和PCR檢測,甚至馬上送醫。若無嚴重症狀,就醫後須馬上返家並一人一室隔離,等待PCR檢測結果。居家康復陽性確診者、無症狀確診者和輕症低風險民眾,都要進入七十二小時一人一室居隔,每日監控體溫和血氧濃度。若有醫療需求,可聯絡診所或使用遠距醫療服務。七十二小時隔離結束後,快篩採陰就能恢復正常,採陽則須繼續居家隔離和快篩,直到採陰。完整接種疫苗者居隔滿七天,及未完整接種疫苗成人居隔滿十四天,無須檢測可恢復正常生活。密切接觸者或接到健康風險通知的民眾,須在廿四小時內快篩,若採陰可正常外出。他們五天內若要離家活動,需在每天出門前再次快篩。星國設置許多領取快篩試劑的販賣機,也鼓勵各機構免費提供員工快篩試劑。星國也使用應用程式追蹤確診者足跡、疫調及決定密切接觸者,並使用口服藥治療,民眾今年三月廿四日起已能在指定診所憑處方箋拿口服藥。此外,星國十二至十九歲青少年完整接種率在去年十二月中達到九成四,並在同月底推出五至十一歲兒童施打輝瑞疫苗計畫。針對加強劑接種,星國政府去年底放寬至十八歲以上接種,今年一月底向下放寬到十二至十七歲。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孕婦染疫母子雙亡 產科醫:孕婦最怕的是這個問題
新北市20歲打過一劑疫苗、懷孕28周女子確診新冠肺炎,連續高燒送醫母子都不治,引發很多孕婦的恐慌,台南市婦兒安診所副院長莊曉婷表示,高齡、過重及有慢性病孕婦,確診後併發重症的機率確實比一般人高,要特別注意一旦有發燒、咳嗽或早產跡象、胎動減少等症狀,都要趕快就醫,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親密的家人傳染新冠肺炎。台南市今天確診病例為1319人,市府下午舉辦疫情記者會,針對孕婦染疫相關問題,特別邀請婦產科醫師莊曉婷說明。莊曉婷表示,孕婦染疫風險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但是針對高齡、體重過重,或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孕婦來說,染疫後併發重症的機率比一般的孕婦高,特別是在懷孕29周之後的孕婦,一旦染疫,流產、早產、胎死腹中、剖腹產或發展成為子癲前症的機率也較懷孕前期高。她表示,很多孕婦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染疫孩子生出來畸型的風險是否會增加?」,目前雖然相關的研究不多,但還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畸型風險,而很多產婦因為高齡等因素,需要做侵入性的檢查像是羊膜穿刺等,即使孕婦確診,因為病毒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血中的病毒量並不多,還是可以做這些檢查,至於是否可能會垂直傳染給胎兒,目前的研究顯示是有可能,但機率小於2%,而且寶寶的症狀也不會太嚴重。她指出,很多孕婦會說「我都沒有出門,應該不會染疫」,但其實身邊可能會有一些「豬隊友」,如果先生或其他親密接觸的家人染疫又沒有症狀,很可能會傳染給不出門的孕婦,建議孕婦在家中還是要注意防疫,特別是家人共用的門把、廁所等,都要注意消毒,而且無論何時想摸口鼻,都要先把手洗乾淨。她提醒孕婦在疫情期間,要特別注意個人症狀與產科症狀,個人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有些人自己發燒卻沒感覺,孕婦一天應該要多量幾次體溫,不能只量一次,但是也不要對疫情太緊張,像很多孕婦到懷孕後期,因為肚子大、身體前傾時很容易壓迫覺得會喘,應該先端正坐姿、深呼吸後,通常就能恢復正常,如果一直覺得喘才要注意。而產科症狀則包括破水、落紅及肚子痛等早產症狀,還有胎兒有時候在睡覺會胎動變少,孕婦要特別注意,可以吃一點甜的、刺激孩子的活動,或是搖一搖肚子,如果胎兒都沒反應,需馬上就醫,萬一孕婦已有缺氧的情況,可能馬上就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而如果已在餵哺期,莊曉婷提醒也要特別注意當媽媽與幼兒接觸時,可能透過呼吸道或接觸傳染,都要特別注意洗手、戴口罩。
-
2022-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有確診兒能怎麼做? 醫師推7項目紀錄防重症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全國增4萬4361人,高雄增1984人。不少家長都面臨家有確診兒狀況,幼童年紀小、戴不住口罩、無法施打疫苗等狀況,都增加家長照顧壓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最重要的是監測體溫、進食量、尿量和活力等。今天記者會也提供紀錄表格供家長參考。李敏生表示,日前已提醒家長有7項兒童輕症居家照護的重點,包括監測體溫、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觀察活力狀態、紀錄一天進食量、尿量。另外也須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陷像、注意膚色、純色以及檢查肢體是否冰冷,尤其是新生兒。李敏生強調,發燒定義主要是耳溫超過38度,也請家長盡量在同一時間紀錄,才能快速觀察出病症改變。「活力部分主要是要觀察退燒後活力狀況」,李敏生指出,如果退燒後,孩子仍相當昏沈、沒有活力,甚至有些呆滯等,都必須即刻就醫。李敏生也提醒,有些家長會想要在家中自備兒童居家照護藥物,包括感冒藥、退燒藥等,但自行買藥還是會有沒有對症下藥的狀況,也可能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因而延誤正確就醫時間。建議家長還是採取看診通報、確認兒童病情狀況。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曝3特徵等於100%PCR陽性 直言:中央地方都不想當壞人
首批輝瑞BNT兒童疫苗下周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指出,2000劑的測試用疫苗已經到台灣,預估會在5月20開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染疫,密切關注兒童疫苗情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觀察「3特徵」等於100%的PCR陽性,他也表示「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謝宗學在臉書指出,新增確診病例每天以1.2-1.3倍成長,即使每日增加比例類似,但每日分母不斷變大,增加的絕對數字仍十分驚人,將對醫療量能形成巨大的壓力,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北部城市。他觀察發現「兒童確診病人」有幾個特點:1. 高燒+接觸確診者+家用快篩陽性= 100% PCR 陽性2. 高燒+ 家用快篩陽性= 接近 100 % PCR 陽性3. 兒童病人常有高燒症狀,體溫燒到超過 40度以上不算少見,通常 48-72 小時內會退燒,發燒超過 48 小時後,即使沒有完全退燒,最高溫度逐漸降低,發燒間隔逐漸拉長。4. 突然熱痙攣發作的孩子,要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5. 尚未遇到真正中重症兒童病例,但遇到一些因為高燒、嘔吐無法進食和服藥的輕症兒童,不一定需要住院,但需要輸液治療。謝宗學指出,台中地區一般常規醫療沒有明顯的醫療排擠效應,但兒童急診三級檢傷候診時間拉長,一、二級檢傷不受影響;四、五級檢傷,如有輕微症狀加上家用快篩陽性、到急診欲採檢PCR 病人候診時間將最久。文末,他表示兒童疫苗莫德納已經開始施打,兒童 BNT 也將要到貨,雖然疫苗無法防止被感染,但對於降低住院率和住院天數有明顯的幫助,謝宗學在留言處也表示「現在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現行作為無法有效壓低確診數。」
-
2022-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臺灣清冠一號」大熱門 高市衛生局提醒:這是處方藥
疫情升溫,衛福部提供的中醫處方藥「臺灣清冠一號」成大熱門,許多民眾四處詢問哪裡買得到?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這帖藥須由中醫開立處方,居家照護者可轉介中醫師視訊診療,再評估是否用藥。「臺灣清冠一號」是由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瓜蔞、後朴、甘草所組成,具抗病毒、增加呼吸道防護、祛除病理產物等功效。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日前提醒,「清冠一號」的成份其實也可由其他科學中藥調配而成,但這個處方較為苦寒,一般人服用容易造成腹瀉、手腳冰冷、體溫過低甚至免疫力下降的狀況。疫情爆發後,清冠一號因搶手傳出缺貨,高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目前清冠一號在高雄各通路有一定配送量,會依中央配賦規定辦理。衛生局長黃志中也說,清冠一號屬於中藥處方用藥,必須由中醫師開立,市民無法自行購買,因此居家照護者要使用清冠一號,一定要經由居家照護轉介中醫師評估後再開立。
-
2022-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家長在家照顧確診孩子超擔心 醫師教3項評估手刀存起來
國內多數11歲以下孩童還沒有打疫苗,由於有死亡病例傳出,讓家長相當擔心,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兒科暨感染症專科醫師何宗憲表示,家長在家陪同照顧確診的孩子,可以利用兒科使用多年的「ABC兒童評估三角」來判斷孩子的狀況,有異常就馬上送醫,在家安心度過確診。台南市政府下午疫情記者會中,邀請何宗憲到場說明,他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發病後的48到72小時,是病毒反應期,多數的感染者都能安然度過,如里過了48小時持續發燒,可能是有中耳炎、肺炎等併發症,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他表示,多數的兒童確診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發病後一、兩周就能康復,常見的症狀以發燒與咳嗽為主,其他包括喉嚨痛、流鼻水、鼻塞、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也可能有味覺、嗅覺改變,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會表現出餵食不佳的情況。而國外研究顯示,少數的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症狀類似川崎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症狀包括出疹、結膜炎、休克、心肌損傷或冠狀動脈血管瘤等,一旦發現孩子有眼睛紅、手腳紅腫及身上起紅疹等都要注意。他表示,不少家長擔心幼童確診,希望能到醫院居隔,很多家長會問他「孩子最好的居隔場所在哪裡」,其實以多年經驗,孩子生病最想的就是「回家」,但家長如果擔心輕症轉重症,可以利用評估三角。他指出,兒童評估三角是兒科醫師使用多年的標準,A是指外觀,包括肌肉張力是否異常、與人的互動、哭鬧能否安撫、眼神是否正常、哭聲是否正常,B是指呼吸的狀況,包括呼吸的聲音(如果出現哮喘可能是上呼吸道水腫)、呼吸姿勢(是否有頭抬高等異常)、打開衣服看看胸肋骨是否有陷落、鼻翼是否異常搧動,C則是指皮膚循環,包括變蒼白、紫白斑駁、發紺等。他表示,ABC三項中只要有兩項異常,建議緊急送醫,如果一項異常,可以先利用視訊門診諮詢。至於家長在孩子居隔期間該準備那些東西,還有照顧重點包括:•定時監測體溫、血氧值• 退燒藥(口服/塞劑)、止咳藥、鼻水鼻塞藥• 多補充水分(湯、果汁、牛奶)•確認手機或電腦網路視訊功能•酒精、漂白水等消毒劑• 音樂、遊戲、玩具
-
2022-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童輕症、中重症感染要怎麼辨別?醫曝主要症狀:重點不是發燒
全台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又傳出兒童重症。高醫醫師李敏生說,家長要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30次就是太快。高達6成幼童都會發燒,但如果呼吸急促就可能是病症進入中度等級。高雄市防疫記者會今邀請高醫醫師李敏生說明兒童確診狀況,李敏生表示輕度基本上就是感冒症狀,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像是發燒、咳嗽、喉嚨痛、鼻塞、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但如果在一般情況仍呼吸急促就要特別留意,如果進入到無法進食、餵食,倦怠、意識喪失、抽搐、呼吸困難等則是重度狀況。李敏生指出,一般幼童在確診前3天狀況平穩,在第4天至第6天才更需要注意,「只知道發燒是不夠的」,如果在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仍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或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等,都是警訊。李敏生建議,家長要寫兒童確診輕症日記,隨著疫情流行,也發現愈來愈多原本沒有確診,但後來才確診的個案。家長需紀錄2至3次每分鐘呼吸次數、監測體溫(血氧)、紀錄一天進食量和尿量、觀察活力狀態、觀察呼吸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以及肢體是否冰冷。另外,李敏生提醒,兒童、青少年確診後2至6周如果出現,持續發燒、合併兩個或以上的症狀(腹痛、腹瀉、嘔吐、出疹、眼睛紅、頭暈等),就一定要就醫。
-
2022-05-02 新聞.元氣新聞
就醫最遙遠的距離…急診排1小時 高燒嬰不治
吳姓男子六個月大的次子發高燒到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排隊等候近一個小時,最後病危不治。吳昨晚受訪說想請記者幫忙詢問:「為什麼我的小孩死在醫院裡面,醫院不敢開死亡證明書給我?為什麼醫生距離小孩三步,還說小孩意識清醒?」吳男認為,政府的問題很大,沒把配套做好,讓有緊急需要者看不到醫師,是政府的疏失。「如果問題沒有改變,後面一定還會有跟我們一樣的人」,每看一個急診就要等一小時,後面還有多少人受害?林口長庚回應,初步檢查時,男嬰雖然發燒,但意識清楚,一切都依規定處理,不過男嬰病情變化太快,始料未及,深表遺憾。新北市吳姓男子與妻子育有二子,長子快要兩歲,次子六個月大;上月廿八日,他次子突然發高燒到四十度、翻白眼、全身發抖,他騎車與妻子趕往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當天下午四時卅分左右抵達,告知門口人員男嬰的狀況,對方要求排隊掛號,他們只好到戶外診療區排隊,但前面有二、三十人,輪到時已在廿分鐘後,護士量兒子體溫為卅九點二度,他詢問能否請醫師先幫兒子看一下,護士卻說「不是只有你掛號,去旁邊排隊」。他說掛完號,前面又有二、三十人,輪到他們看診時已是五時廿五分,當時醫師距離孩子約三步,說孩子意識清醒,還說要先安排抽血;結果才過兩分鐘,孩子就失去呼吸,送進急診室搶救,搶救過程中有護理人員出來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孩子在五時四十四分宣告不治。吳姓男子表示,醫院只開診斷證明,上面寫「發高燒」,不願意開死亡證明,聲稱「不是住在醫院死掉,不會開,要找法醫開。」他廿八日晚上前往新北市警林口分局泰山分駐所製作筆錄。檢警相驗後,法醫說要有病歷資料才能開死亡證明,檢察官則說如果要對醫院提告,那就要解剖遺體;他還要再跟長庚調閱資料,孩子目前只能放在冰櫃裡,他非常心痛,想要讓孩子好好地走,卻又想討個公道。他質疑,醫院做事為什麼沒有輕重緩急?已說孩子狀況很嚴重卻還要照規定來?他體諒疫情爆發讓醫院很辛苦、很忙,但為什麼不能緊急處置如吊點滴或使用氧氣機?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輕症血液透析病人改居家照護 由衛生局安排洗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今發文給全國縣市政府和醫學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原規定一率由醫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即起若屬輕症或無症狀,將由衛生局安排居家照護,並於指定透析院所接受透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過這段期間的經驗,無症狀與輕症確診者的血液透析患者在住院期間都無特別狀況,因此修正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無症狀或輕症的確診腎友洗腎時才需要到醫院或診所,其他時間可居家照護。本身也有血液透析經驗的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輕症或無症狀確診的血液透析患者有很多也不想住院,希望將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會願意配合新制。不過,腎友的身體面對感染的抵抗力較弱,最怕病況惡化沒能及時處理,或是去急診被退貨,希望相關單位能提供通暢而且即時的就醫聯繫管道、腎友確診後自我照顧的衛教資訊,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相關的藥品交互作用諮詢。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台灣大約有九萬名透析病人,如果當中有一成確診且全收住院,對於醫療量能負擔也有點重。在國外,洗腎病人確診之後,還是會由原來的院所去照顧,可以將確診的透析病人集中在特定的時段,與其他透析病人區隔開來,姜至剛建議,病人對於確診病情有任何疑問,可以趁回院所洗腎的時候,諮詢醫師、請醫師評估。腎友居家照護時,應每天自行測量心跳、血壓、呼吸、體溫,如果有數值異於平常,或呼吸喘、血氧降低等現象,可透過居家照護相關管道,尋求醫療專業的評估和介入。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劑實名制今不分單偶 有藥房12分售罄這些藥也熱銷
快篩劑實名制上路今首逢周日,民眾身分證不限數字都可購買,台南有藥房一早開門12分鐘,配送的78份快篩劑搶購一空。因疫情延燒,不少人也「超前部署」選購白花油、喉片、電解液等,希望有備無患。台南麻豆鬧區的「平安藥局」今早8點才剛開門,店外大排長龍,78份快篩劑12分鐘不到全賣光,讓手腳晚民眾錯愕。藥師黃泓仁說,其實已比去年「搶口罩」狀況好很多。他說,各家藥局販賣時段不一,都會事前貼在店前,民眾可先掌握時間,避免撲空。他說,這幾天也發現,不少人打疫苗前也預購普拿疼緩解副作用,但持續缺貨中。藥師廖育蓮說,普拿疼主要成分是乙醯胺酚,有助解熱鎮痛,隨疫情升溫,仍供不應求,相同成分止痛藥不少,療效一樣,其實不必非普拿疼不可。近日疫情大爆發,不少藥局都在櫃位設置防疫專區,明列六大備藥,除止痛藥,還有內含抗組織胺的止鼻水用藥,以及綜合感冒藥、胃腸藥、維他命、電解質液等。廖育蓮說,還是含乙醯胺酚的止痛藥最熱銷,其次是感冒藥。黃泓仁說,確診輕症在家居隔,可適當服用感冒藥,另因omicron會造成腹瀉,最好備止瀉藥物,病症加重,則應就醫。而民眾居隔時若僅感覺稍微頭暈、腹痛或喉嚨不適,建議可服用喉糖、電解質液或外擦萬金油、白花油等緩解;維他命則可增加抵抗力。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說,若家有小朋友,建議備妥胃腸藥、電解質液、體溫計、維他命C,若稍微流鼻水、發燒、咳嗽、頭痛等症狀,可服用綜合性感冒藥,劑量要比成人輕一點,藥盒標示都有完整說明,但若仍無緩解,第一時間速送醫。
-
2022-05-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 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
在出國旅遊不易的抗疫年代,許多國人轉而投入台灣山林。但「高山一日遊的風險」,請喜登山者務必參考,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三高及氣喘患者等高風險群。這篇論文是我跟台大實驗林管理處長蔡明哲,以及曹崇銘副研究員所帶領的台大森林醫學團隊,花了一年完成的研究,對於高山症的預防提供相當重要的實證醫學資料。三高未管控好,貿然參加高山一日遊,心血管負擔大。實驗方式是,在兩個小時內,從水里台大實驗林木工廠300公尺的海拔高度,坐車到海拔2600公尺的塔塔加遊客中心,之後直接坐車爬升到2729公尺的鹿林山莊。第一次是在冬至節氣--------2017年的1月1日,第二次是夏至節氣--------2017年6月23日。我們發現在冬至節氣,爬山者的心血管變化特別明顯,收縮血壓可以上升20亳米汞柱,心臟的輸出量(即心臟的負擔)增加30%,手指血氧濃度從98%下降到81%,意思就是2400公尺的海拔改變,竟然可以對心血管造成如此巨大明顯的影響。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的三高病人,如果參加高山一日遊,突然帶來的心臟血管負擔,都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須特別注意。一位喜好登山的同學問:「曾聽說爬山當天早上不要服用降血壓藥物,不知是否正確?」我回答,應該是錯的,必須要吃藥控制好,才可以上山。我們從平地坐遊覽車,或是開車兩個小時內就到8000英尺(2438.4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是模擬快速從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情境,在面對快速缺氧的環境,人體究竟會發生怎麼樣的心血管效應?就是這一篇論文想要回答的問題。面對缺氧、低溫環境,血管收縮,心臟負擔更大。面對缺氧時,人類心血管系統的應對方式,就是增加心跳、增加心臟的輸出量,所以為了更高的心搏量,血壓就上升了,這篇研究發現,血壓從120毫米汞柱變成141毫米汞柱,心跳增加了28%。冬天為何風險比較大?主要是環境溫度比較低,和人體溫度的梯度更大,所以體溫散失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管阻力更大,心臟必須用更大的力量,來應對環境溫度所造成的血管效應,所以心臟血管的負擔就更重了。有趣的是,在研究中,我們也用停留兩個小時跟一個小時來做比對,在2500多公尺的塔塔加休息兩個小時,那麼高海拔缺氧對心血管的效應就明顯的減少了。所以在登高山的途中,必須休息兩個小時,再往上爬升,那麼發生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可以降低。階梯式往上爬適應環境,更需充足的熱量與營養。面對高山寒冷又缺氧的環境,人體要怎麼適應呢?除了必須階梯式地往上爬,適應高海拔的缺氧環境,在缺氧以及寒冷的天氣下,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及維生素,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水分,也需要有補氣補血的食物,以及幫助消化的食物,才能應付低溫缺氧的環境。這個從平地到高海拔的研究,也是相當於研究從夏天到冬天,人類適應環境所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黃帝內經所謂的「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我們才能夠順時而保健康。閱讀論文:Seasonal Effects of High-Altitude Forest Travel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 Overlooked Cardiovascular Risk of Forest Activity
-
2022-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童打疫苗家長怕 中藥「台灣清冠一號」成家庭搶手藥
隨著疫情升溫,不少輕症確診者選擇中藥的「台灣清冠一號」來服用,也讓清冠一號成為搶手藥;新竹市具中、西醫執照的醫師蔡宗璟指出,因近期確診數攀升,居家照護人數多,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清冠一號去年在各醫院臨床的使用與實驗室研究,都證實對輕症、中症的患者有療效,近日也成為不少家庭想備用的藥品之一。蔡宗璟表示,由於醫療量能的限制,指揮中心建議輕症或無症狀的低風險患者居家照護,此時清冠一號便是相當理想的治療,該處方有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複製及抑制細胞激素風暴的作用。清冠一號可用於確診的無症狀、輕症、中症的患者,無症狀的治療約5日,輕症及中症治療使用的療程約為10天。另外,該處方更特別之處是對於被隔離或高風險的人員也有預防感染的作用,但預防服用劑量為治療劑量的3分之1。蔡宗璟指出,五月份6歲至11歲的兒童要開打莫德納疫苗,許多父母因害怕副作用可能選擇先不打,清冠一號也適用兒童,不論在預防或治療上都提供另外一個好的選擇,劑量上只要依體重來調整即可,體重40公斤以上使用標準的成人劑量,體重20公斤兒童則服用2分之1成人劑量,體重10公斤幼兒則服用4分之1成人劑量,可依此來推算。蔡宗璟說,該處方屬醫師處方用藥,在使用上一定要經由醫師諮詢才能開立,目前確診患者可以公費使用,而未確診的患者則可自費備用,疫情時代疫苗的注射是必要的防護,國人居家除了預備體溫計、血氧機及常備西藥外,清冠一號也成為家庭的備用的藥物之一。
-
2022-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過來人分享/確診怎麼辦?確診後要做哪些事?這些你都該知道
目前防疫政策以「共存」取代「清零」,在疫情流感化、人人都可能確診的時刻,快篩陽性怎麼辦?確診了要做什麼?聽聽確診者羅伊媽的經驗。Q 若快篩陽性怎麼辦?•先自主居家隔離,通報1922和地方衛生局。•回溯2天接觸史,通知密切接觸者。•戴口罩,不要搭大眾運輸,至採檢所採檢PCR。Q 確診後要做哪些事?聯繫家人並安排家中需要照顧的小孩老人。如果真的沒有後援,可以問問里長,或是向地方的關懷中心反映,請求協助。另盤點保單及相關補助。我們之前買了防疫險,也有醫療險補助住院日額,確認保險後比較心安。Q 入住防疫旅館或檢疫所要帶什麼?•生活必需品類:換洗衣物、免洗內褲、牙膏牙刷等個人盥洗物品、浴巾(旅館會有一套,自己帶一套換洗)、拖鞋、長袖衣服、小臉盆(洗衣服用)、洗衣精、衣架、好用的體溫計。•提升生活品質類:喜歡喝的茶包、沖泡飲料、零食、喜歡看的書、按摩槍(很容易肌肉痠痛)、耳塞(有在檢疫所隔離的朋友說,檢疫所隔音不好,夜晚會聽到咳嗽聲,怕吵的人可以帶著)。Q 在這個人人皆可能確診的時刻,我現在可以預做些什麼?•保持好心情、照顧好自己。•檢視住家附近的支援系統。•檢視保單。Q 親人朋友被確診隔離可以做什麼?•隔離時間長,三餐之外,親朋好友可以幫忙投遞水果、麵包等,數量不要多。•除了照顧確診隔離者,居家隔離的家人也需要物資食材、小孩喜歡的布丁、水果等投遞到門口。
-
2022-05-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10天隔離日記/我確診了!怕傳染家人連澡都不敢洗,住進防疫旅館後自費線上看診
在媒體工作的羅伊媽本月11日不舒服快篩陽性、13日確診、14日住防疫旅館、25日自行入住另一間旅館自主隔離。過程中她深感系統的超載與紊亂,走過這一遭,她認為即便我們不能提升系統效能,但每個人仍能積極應變。以下是羅伊媽第一人稱敘述。喉嚨痛、流鼻水 警覺做快篩●4/11傍晚我喉嚨痛、癢,有點流鼻水,雖然身旁沒有染疫者或是接觸者,但因為家中有兩個小小孩,我還是在回家路上買了快篩劑,一篩,陽性。我馬上打了好多通電話。先是請先生去接兩個孩子放學,他回家時順便買了3支快篩試劑,還好父女3人都是陰性。我們把家裡全消毒過,使用奈米盾加入噴霧機、空調24小時開啟、酒精與白因子消毒環境、確診者衣物加入漂白水清洗,我到家裡樓中樓的二樓隔離,24小時都戴著口罩。我試圖回想近3天的足跡,並馬上告知公司及所有去過的商店、中醫診所、教會、理髮店等等。我也通報1922及地方衛生局,但地方防疫專線電話真的很難打,從晚上7點打到9點多終於打通,防疫專線要我先居家隔離,並說隔天會有人跟我聯繫搭乘防疫計程車到醫院PCR。●4/12快篩陰性的先生一早就去醫院做PCR,幾小時後知道是陰性,我們都鬆了一口氣。但我因為快篩陽,不能搭大眾交通工具或一般計程車,但自己又沒有車,只能等防疫計程車來接我去醫院做PCR。我從早上等到下午都沒動靜,打了好多通電話詢問,終於在晚上7點搭上防疫計程車、9點完成PCR,回家等通知。回溯3天足跡 疫調要問4天●4/13下午3點,PCR報告出爐,是陽性!我馬上接到健康中心的電話疫調。其實我在11日快篩陽後就自己回溯了近3日足跡,但是疫調時發現要有症況前4日足跡,而且需要更多細節,因此儘管我已經做了準備,疫調人員還是花了很多時間,一直到晚上10點還在聯繫確認。健康中心的疫調人員說,隔天會有人聯繫我,安排我隔離至防疫旅館或檢疫所。怕傳染家人 連澡都不敢洗●4/14我一樣是從早上等到下午,因為知道醫療人力吃緊,不敢打電話催,但是到了傍晚都沒有人聯繫我,而我家只有一間衛浴,我很怕傳染給孩子,於是傍晚主動打了好多電話給衛生局及健康中心,不是被轉來轉去就是沒人接。直到某位119值班人員幫我轉接,終於接到相關單位,我在晚上搭上防疫計程車,晚上8點抵達防疫旅館隔離。居家隔離那3天,我非常緊張,倒非擔心自身病情,而是害怕傳染給身邊的家人朋友、煩惱工作無人代理。最大的壓力在於我們家有兩個幼兒,弟弟還是抵抗力較弱的特殊兒。於是我降低使用衛浴的次數,連澡都不敢洗,我用完廁所就消毒、使用紫光燈殺菌,家人要使用衛浴前也都會先消毒後才進去。住進防疫旅館 自費線上看診快篩陽性第4天後入住防疫旅館,我終於可以好好洗個澡,睡上一覺。住防疫旅館時,我每日要量兩次體溫、脈搏、血氧回報;每3天戳一次鼻子,若陰性或Ct值大於30就可以返家。三餐會送到房門口。住進旅館前幾天仍很不舒服,因而我預約了線上看診(需自費,500元╱次),花了10分鐘,確認自己輕症無大礙,醫生要我好好休息。維持平日作息 雲端報告近況入住4天後,身體稍恢復元氣,為了跟關心我的朋友們報告近況,我乾脆開了雲端會議室,說明了發生經過及身體狀況,和大家聊聊天。我的工作可以遠端執行,因此在防疫旅館期間我就跟著平日作息,早上開始工作,傍晚下班吃晚餐、休息、和家人視訊聊天,有空也追劇或看書。維持著穩定的作息。平時工作家庭兩邊忙得團團轉,住防疫旅館那幾天我竟享受了這幾年來難得的單身生活。後幾天我的症狀都已趨緩,只剩咳嗽,我很期待回家看孩子,但無奈PCR一直是陽性。10天解隔 拖著行李不敢回家入住第10天晚上,我在夜裡11點半接到電話通知,說我確診已10天,請我「馬上」解隔離回家,不需要再做PCR!我一驚,表明我家中有一大兩小匡列者,他們說,請我自己去外面找飯店。我再三央求後可以住到隔天一早,天一亮,我拖著行李,徒步到防疫旅館附近的另一間旅館入住,放好行李後再徒步去旅館附近的醫院做PCR,隔天結果還是陽性。因為我們家空間小,開放式格局幾乎沒有隔間,全家人共用衛浴,回家真的很可能傳染給孩子,和家人討論後,我就在旅館住下來了,等到下次做PCR陰性,再回家團聚。(編按:羅伊媽確診時間為輕症居家照護實施之前。)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溫!街友防疫台南備妥快篩、量體溫及定點沐浴車
因應疫情升溫,為保障弱勢民眾健康,台南市啟動加強防疫保護措施,優先關懷中高危機的獨居長輩、身心障礙者及街友等約3000名弱勢民眾,市府已備好10萬片口罩,由市府團隊陸續發送,同步加強關懷服務,全面保護弱勢族群。針對街友防疫工作,南市社會局已安排每日定點沐浴車,提供街友盥洗並量測體溫,叮嚀街友注重身體清潔,以減少病毒感染;另也針對列冊街友備妥快篩試劑,定點進行快篩檢測,一旦發現確診者立即聯繫衛生局進行隔離治療;若街友需居家隔離,社會局也已備妥床位20床,並結合餐飲業者進行送餐,以確保街友安全健康。市府表示,去年三級警戒開始,即指示社會局對街友關懷訪視不間斷,由社會局各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台南市街友服務委辦單位慈聯基金會等社工人員,每日為街友量測體溫並宣導防疫。也持續安排並鼓勵街友接受篩檢、施打疫苗,全力守護街友及全體市民的健康社會局表示,南市列冊街友共計226人,對於街友發送口罩部分,自去年年5月17日起至今年4月22日已累計出動社工共1660人次、已訪視1萬4101人次、發放口罩2萬4104片,同時也規勸街友配合防疫措施及接受安置,街友接受安置前,均需進行採檢陰性,全力防止防疫漏洞。民眾若發現有急需協助的街友,可主動撥打1999市民專線進行通報,或洽社會局12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社會局會立即提供必要協助。
-
2022-04-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染疫婦之死 家屬5質疑
基隆市陳姓女子確診後二度送醫未被收治,返家後死亡,宛如新北二歲男童事件翻版,曾姓同居男友昨痛批,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下場是一條條性命消逝。衛生局長吳澤誠說,陳女經醫師評估沒有住院的急迫性,才安排返家。從發病到死亡行政上已盡力協助,對陳女死亡表示遺憾。陳女年約六十歲,廿一日到診所就醫快篩陽性並有症狀,傍晚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看診、PCR採檢,拿藥後返家繼續隔離。隔天持續發燒,衛生局晚上八點四十分安排送到三總基隆分院正榮院區急診。醫師治療後評估沒有住院急迫性,讓她返家。曾男廿四日清晨五點出門上班,下午近五點返家發現陳女已死亡。外界認為如同新北二歲男童事件翻版,行政程序都沒錯,但一條生命就此消逝。曾男昨提五點質疑,包括廿日買不到快篩試劑,延誤一天。陽性通報打不通,反把民眾逼進死路。病情加重掛急診為何不能住院?陳女被送回家喪命,他同住的女兒也染疫,籌辦後事又受「百般刁難」。有關快篩試劑不足、陽性通報難打通問題,基隆市長林右昌昨表示,市府取得的試劑也不足,通報專線同仁已盡全力回答民眾疑惑,並安排相關事宜,但進線量實在太大,才會撥不通。長庚醫院廿二日聯絡陳女告知確診,但陳女手機沒電未接通。當天傍晚陳女病情惡化,曾男打不通陽性通報專線,改打一九二二後被告知等待衛生局聯絡,後來電詢醫院得知確診,打一一九求救,才由衛生局派車送三總正榮院區急診。吳澤誠說,陳女到院時發燒,每分鐘心跳一一四下、呼吸十九次,經過治療,體溫為攝氏卅七點三,每分鐘心跳九十二下、呼吸十八次。醫師認為病症改善,沒有住院的急迫性,請陳女回家觀察。陳女後來病逝家中讓人遺憾。吳澤誠說,家屬擔心司法相驗必須解剖,所以廿四日深夜請市立醫院行政相驗,開具呼吸衰竭死亡文件,協助家屬處理後事,但資料仍不完備。等到廿五日傍晚家屬出示PCR陽性檢檢報告,就把死因校正為染疫導致呼吸衰竭死亡。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如何照顧確診小小孩 專家建議「ABC評估法」
國內本土確診病例激增,家中小小孩沒能接種疫苗,萬一確診,家長怎麼辦?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特聘教授周汎澔今午提供「ABC評估法」及家長注意事項,提醒家長務必要細心察顏觀色,密切注意幼兒的變化。周汎澔今午在高市防疫記者會上傳授疫情間照顧幼兒的注意的事項,她提供ABC評估法,A即看幼兒的外觀及活動力,B則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如果1歲以下嬰幼兒每分鐘呼吸大於50次就要注意就醫。C指的是循環,可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是否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如果有就需就醫。她說,家長平日要注意替小小孩量體溫,一般是是早上、下午各量一次,可量耳溫、腋溫或背溫,如果量腋溫,要測3至-5分鐘, 小朋友腋下夾體溫計時,家長要幫忙扶著,比較安全。再著觀察孩子的心跳、膚色和活動力,若看起來疲倦沒有力氣,就要小心。除此也要注意孩子的喝奶量及大小便,小朋友如果12小時不吃不喝,也沒有尿尿,或哭鬧得很異常,就要就醫。「疫情間幼兒輕微發燒 ,家長不要驚慌」,周汎澔說,大人驚慌,小孩子其實感受得到,「你越慌,小孩會愈哭越兇」。因此這時候要減少替孩子穿衣蓋被,室內保持通風,室溫維持26度至28度,並適當補給水分, 每次約10至15cc,不要強迫喝完。耳溫若達38度,需每一小時持續測量一次,超過38.5度就可適度給普拿疼等藥,再沒有退燒,就考慮用塞劑,沒滿三個月大的孩子燒退不下來或 3個月至12個月大,高燒39度以上, 建議就醫住院治療。周汎澔也提醒家長,接受疫苗接種,不只自保也能保護寶寶,此外,平日就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出入公共場所,落實防疫規範,若家中有小寶寶,回家需趕快換衣服,洗手才可以抱小孩,照顧小孩最好能察顏觀色,隨時記錄體溫呼吸及心跳的數據,必要時可提供醫護參考,最後的重點是面對疫情,要正向看待。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沒有實質效果」 指揮中心即起取消實聯制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不再公布確診足跡,簡訊實聯制形同虛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即日起取消實聯制,但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到5月31日。陳時中表示,實聯制自去年5月19日起實施,截至今年4月26日止,已發送47.7億則簡訊。新版社交距離APP這兩天將改版完成,另因已簡化疫調,留著實名制只是讓大家更不方便,沒有實質效果,今起取消。但希望各場所能夠宣導下載社交距離APP,下載越多整體效果越好,民眾可至App Store及Google Play雙平臺下載使用。不過陳時中說,現行戴口罩規定維持不變,除例外情形時得免戴口罩,外出時仍應全程佩戴口罩:(一)唱歌時,維持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室內外從事運動。2.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3.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4.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5.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6.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7.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三、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四、賣場、超市、市場:依營業場所/公共場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開放試吃。五、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等交通運輸: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開放飲食。六、餐飲場所:應嚴格落實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上述措施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七、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居家隔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專家教你必備5物品
Omicron病毒傳播力強,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昨日破6000例,居家隔離人數也急速上升,政府發布確診「居家照護」防疫指引。若自己或家人是輕症確診者該怎麼辦?居家隔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又該如何準備輕症隔離的物品?提升免疫力 避免負面情緒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各領域專家,為可能面臨的輕症隔離預作準備,第一堂Live課程由專精於急重症照護的護理師周珈汶分享「隔離必備五物品」,以及居家環境清潔須知,直至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輕症居家照護儼然已成為一種常態,除了保持平常心,仍要提升自我免疫力,避免被負面情緒淹沒。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居家照護措施,應事先準備好居家防疫包,以因應不時之需,每天要量測體溫、觀察身體狀況,共同平安度過防疫時期。周珈汶建議,備妥防疫包物品:包括體溫計、血氧機、拋棄式手套、漂白水及藥品等五物品,確診者應每天測量血氧、早晚量體溫,一般正常血氧濃度約為95%到100%,低於94%即要注意血氧偏低,可能有隱形缺氧問題。可備好各部位相對應用藥輕症患者會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以及全身痠痛、腹瀉、發燒、頭痛等,周珈汶說,可先準備各部位的相對應用藥,例如,含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藥,可緩解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炎、發燒;具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止鼻水的抗組織胺。居家照護時,每天補足2000cc水分,促進身體代謝,可添加含維生素C的發泡錠,增加抵抗力。輕症居家隔離以「一人一室」(含單獨房間及衛浴)為原則,若有同住家人且無法隔出單人空間,則要隨時清潔環境衛生。周珈汶說,同住者要隨時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空間以漂白水消毒,尤其是使用完衛浴設備後,應穿戴拋棄式手套仔細擦過門把、水龍頭、蓮蓬頭和馬桶等,室內一定要保持通風。周珈汶提醒,手部消毒使用75%酒精,環境消毒使用漂白水,漂白水以1cc加50cc冷水稀釋,用來拖地板、擦拭桌椅、家具。透過「健康益友App」看診針對「居家照護」防疫指引,周珈汶表示,各縣市政府已提供確診者所需的生活照顧支持,也啟動藥局地圖和藥師送藥服務,透過「健康益友App」看診、拿到處方後,利用藥局地圖選擇藥局並打電話聯絡藥師送藥到府,過程不會直接和確診者接觸。另外,也可持紙本處方箋或其他電子處方箋,查詢住家附近提供送藥到府服務的藥局,電話聯絡並委由親友或藥師送藥到府。隔離在家怎麼「伴」?看元氣網送你這些居家處方!✅處方一:4/25、4/27、4/29 免費線上Live課,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立即領取▶https://pse.is/45jb9n✅處方二:隔離在家隨時免費看 8 堂自主課,專家將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立即領取▶https://pse.is/44zjbp✅處方三:想知道其他輕症隔離的患者在家中的經驗與心情嗎?快加入Line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立即加入▶https://bit.ly/3MlHB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