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骨科
共找到
685
筆 文章
-
-
2022-04-17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胰島素療法靈光乍現前的黑夜:在百年前曾是不治絕症的糖尿病
編按:一九二三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頒給了純化胰臟萃取物對糖尿病臨床治療做出貢獻的班廷(Frederick Banting)與麥克勞德(John James Rickard Macleod),在班廷點亮這盞燈之前,猶如黑夜的糖尿病臨床研究是怎麼樣的呢?人體攝取的食物絕大部分會轉化成葡萄糖(glucose)╱糖(sugar),讓他╱她得以當作能量。健康的胰臟可以產生一種稱為胰島素(insulin)的荷爾蒙,胰島素極其重要的功能便是協助葡萄糖進入細胞。糖尿病患者本質上就是胰臟無法製造充足的胰島素,或是身體無法有效率地利用胰島素。在西元前一五五○年埃及人的紙莎草紙上,便能看到糖尿病的相關描述。當時埃及的建議療法是吃上一鍋煮沸的綜合鍋物(裡頭有骨頭、麥類、穀類與泥土),總共得吃四天。這樣的飲食也許沒有比一九一八年給病人的飲食來得令人滿意,但似乎也不會更差。對於糖尿病的認知與治療,這幾千年來進展得非常緩慢,近似停滯。這個疾病一直到西元二世紀才被命名,距離出現在埃及紙莎草紙上的紀錄已超過了千年,著名的希臘醫師阿瑞蒂亞斯(Aretaeus of Cappadocia)將這個疾病命名為「diabetes」, 這個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篩」,因為病人沒完沒了的口渴與排尿,彷彿人體就像個「篩子」。在三個世紀之後,印度的醫師發現了這類病人的小便嘗起來是甜的,就像蜂蜜一般,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原因是什麼。接下來的十三個世紀,關於這個疾病的認知只進展了一點點。十八世紀,英國人馬修.道伯森(Matthew Dobson)發現存在於糖尿病人小便中又甜又黏的物質就是糖,這個重要貢獻加速了十九世紀對於這個疾病的瞭解。一八五六年,有著「生理學之父」稱號的法國醫師克勞德.伯納(Claude Bernard)提出了胰臟可能是這個疾病源頭的假說。一八八九年,德國的奧斯卡.明科夫斯基(Oskar Minkowski)與約瑟夫.馮.梅林(Josef von Mering),確切地證實了胰臟在糖尿病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在把狗的胰臟切除之後,狗表現出了所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這個重大發現開啟了接下來一個世紀的探尋,大家忙著尋找這個來自胰臟的神祕物質。一八六九年,德國的保羅.蘭格漢(Paul Langerhans)描述自己從胰臟分離出了一群細胞,但他並沒有繼續研究這群細胞的功能。一八八九年,法國的愛德.拉格西(Edouard Laguesse)將這群細胞命名為蘭氏小島(Islet of Langerhans)以紀念發現者,並認為這群細胞有降血糖的功能。隨著二十世紀序幕揭開,比利時的尚.迪.梅爾(Jean de Meyer)由拉丁文的「島嶼」得到了靈感,把這個來自胰臟的神祕物質取名為「胰島素」;然而截至此時胰島素都還只是「科學假設」,仍未有人成功證明它真的存在。世界各地持續尋找著胰島素。德國的喬治.蘇舍(Georg Zuelzer)宣稱自己成功分離出了這個來自胰臟的物質,甚至在一九一二年拿到專利。不幸的是,他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確實能夠持續有效地萃取出這種物質。美國的歐內斯特.史考特(Ernest L. Scott)亦宣稱了類似的情事,卻也在一九一二年由於相似的理由而失敗。整個醫療界仍然一直在掙扎、努力,想著如何將胰島素用於緩解糖尿病。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這是關乎生死的拔河與掙扎,而伊莉莎白.休斯正是其中之一。儘管醫界記載這個疾病已經有數千年了,可是在一九一八年的當下,醫生們只能無助地看著像是伊莉莎白這樣的孩子死去。醫界極度渴望找到治療的方式,或起碼找出延長病人生命的方法——好讓病人撐到數世紀以來無解的糖尿病治癒方式出現。佛德列.艾倫醫師(Dr. Frederick M. Allen)就是如此想的,所以發展出了「飢餓療法」(starvation treatment,一種極為激烈的飲食方式),儘管使用此法的病人會像是活著的骷髏頭一般,但確實能讓病人比預期的多活上好幾個月。說得更白一點,在這個方法之下有些病人其實是被活活餓死的,不過艾倫醫生認為反正這些病人本來就會死了。在一九一八年,這個令人絕望的方法是糖尿病患僅存的希望。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二年是糖尿病研究的「艾倫時代」。諷刺的是,治癒糖尿病的方法,當時離真正發明核心人物的腦海仍極為遙遠,遠到不能再遠。一九一八年的佛德列.班廷(Frederick Banting)正忙著在法國村莊康布雷(Cambrai)惡氣沖天的壕溝裡,治療安撫受傷的士兵,這讓他無暇思考醫學界的新奇蹟。在戰爭期間如果真有那麼一刻奢侈安靜的時光可以思考,他多半也是想著未婚妻走在加拿大阿來斯頓小鎮泥土路前往教堂的畫面,或是想念從小跟著家人長大的農場。他的期望是結婚,然後當名骨科醫生,當時的他還不會知道這個期望最後會落空。一九二○年十月三十日午夜前刻,安大略省倫敦市阿得雷德北街四四二號白色磚房外,佛德列.班廷醫師正在又冷又硬的地面塗鴉。他把一支小小的蠟燭立在地上,上頭的火焰不斷閃爍,接著就熄滅了,這似乎像極了他的現況。此時此刻,班廷對於自身專業的未來感到多沮喪,艾倫就感到有多自信。他蹲在那兒,手繼續抓著地面,洩了氣的感官真是特別銳利。他一邊讓霜凍過的硬土從自己又大又方的手中慢慢流走,心中一邊流轉著那些他從戰場回來後,傾瀉而來的厄運與錯失的機會。次日,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星期一的早上,他得要出現在西安大略大學,教授關於碳水化合物代謝與胰臟的課程。數週之前,生理部的部長佛德列.米勒教授提給了班廷外科與生理部門的講師職缺,這讓他一個星期可以多賺八到十元。班廷的任教資格實在有點勉強,不過他向米勒教授保證,自己的學習進度每週都會趕在班級之前。有時,他僅勉強超前一丁點。他時常在授課的前一晚失眠,今晚也不例外。他花了一整天在備課以及憂思自己的人生。他的迷茫不僅只是這門生理課程,在他高深難測的人生布局中亦然。他從鄉間農場男孩變成了醫學生,然後又搖身成了接受表彰的加拿大軍人;而現在,他發現自己無業、負債、渴望尋找方向,又飽受悔恨過往所折磨,於是對未來充滿恐懼與不知所措。子夜正過,來到了一九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班廷回到室內,塞住水槽後搓洗起他的手。凌晨一點,他坐下翻閱起昨天剛寄到的十一月號《外科、婦科與產科學》(Surgery,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這篇文章長十二頁,標題是〈蘭氏小島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以及特殊胰管結石的個案報告〉(The Relation of the Islets of Langerhans to Diabet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ases of Pancreatic Lithiasis)。文章開頭是這樣的:任何提到胰臟會分泌一種必要的、能夠驅使身體組織利用糖分荷爾蒙的文獻,基本上是種誤導,因為精確來說有這個功能的部位,只占整個胰臟非常小的一部分,稱之為蘭氏小島。所以與其說是胰臟與糖尿病的關係,不如說是小島與糖尿病的關聯。文章是由任職於明尼蘇達大學的美國病理學家莫塞斯.巴隆(Moses Barron)所寫。巴隆描述了自己在常規解剖遇到的罕見胰管結石案例。他注意到了幾乎所有的胰臟腺體細胞(分泌消化酵素,屬於外分泌)都萎縮了,但是小島細胞(分泌荷爾蒙,屬於內分泌)大多完好無缺。這個現象促使他搜尋關於胰臟的文獻。他的這個發現,與實驗刻意將胰管切斷或綁斷呈現出一致的結果。班廷有些無聊,摳著指甲裡的泥土,一邊陷入椅子漸漸進入不安的睡眠狀態。二十分鐘之後他醒了過來,試圖將專注力放在那篇文章上,他覺得這個主題無聊到讓人麻木。內分泌學──真是同情這個領域的渾蛋們啊!想像你的一輩子,要花在仔細檢視那些鮮為人知、形狀奇特器官所分泌的骯髒滲出物。骨外科學──這才是有具體行動的地方。任何能把鋸子帶進開刀房的學科注定是令人興奮的,至少他在壕溝裡截肢時似乎就是這樣。他被迫繼續看下去,因為課堂已經近逼了,只剩下幾個小時而已。他想像起自己站在講堂對著滿臉期待的學生。他的運氣可能不太好,學生之中也許會有自作聰明的,問出他聽不懂或是根本不屑回答的問題,好羞辱他;藉此顯露出他正如自己擔憂的,是個完全不稱職的講師。他又試了幾次,讀過了整整十二頁無聊乏味的內容又漸漸睡去。凌晨兩點,他突然醒了,仍舊沒有換過衣服,仍舊坐在床邊的椅子,而期刊還攤在他的大腿上。是什麼吵醒了他?外面的噪音?一個夢?都不是。他是被一個點子給擊醒了。他從床邊桌上拿起了黑色小筆記本,半夢半醒間寫了難以識別還帶有拚音錯誤的二十五個英文字。這二十五個字在一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凌晨兩點潦草地出現了,最後導出了超過千年醫學謎團的解答。內容大致如下: 糖尿、綁住狗胰管。維持狗活著直到胰腺細胞退化剩下小島細胞。嘗試分離裡面的分泌物來緩解尿糖。基本想法是:仰賴結紮胰管,可以用六週的時間讓胰臟中的胰腺細胞退化,藉以剔除會破壞干擾小島細胞的消化酵素;接著再試著分離出小島細胞與其難以捉摸的分泌物。這個分泌物如果純化得宜,已可在動物身上緩解糖尿病的症狀了。這並不是新的想法,但班廷實在對文獻不太熟悉,所以不知道早在一九○六年莉迪亞.德威特(Lydia de Witt)就提過一樣的想法了。他也不知道在一九一一〜一二年,有位研究生歐內斯特.萊曼.史考特(Ernest Lyman Scott)做出了個結論:之前嘗試萃取這個神祕分泌物失敗,是因為消化酵素的干擾,在這個有效的小島分泌物被辨別出來前,這些酵素就破壞了它。史考特甚至將胰臟萃取液注射進胰臟被切掉的狗,以驗證自己的理論,而四隻狗裡有三隻印證了他的假設。班廷亦沒發現近期(一九一六年)的羅馬尼亞生理學家尼古拉斯.包勒斯克(Nicolas Paulesco),也把胰臟萃取液注射進狗的體內,進而使狗兒的血糖回歸正常。包勒斯克甚至還把這個神奇的萃取物取名為「pancreine」(當時未發表成英文)。不幸的是,這些早期的學者沒有辦法複製自己的結果。整個過程是讓人抓狂的複雜與精細;換句話說,不僅只分離與萃取胰島素是困難的,就算你真的做到了,也很難證明這件事。班廷最原始的想法既不新創也不成功,但他堅持了下去;他的堅持而帶來的解決之道,就是新創又成功的。日後他說,要是自己對於文獻與這個主題更熟悉,又知道前人嘗試的歷程,他一開始就不會試著實現這個想法。對於數百萬名的孩子而言,幸好他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摘自《奇蹟的救命靈藥:胰島素發現的故事》。《奇蹟的救命靈藥:胰島素發現的故事》作者:蒂亞.庫伯, 亞瑟.安斯伯格譯者:胡德瑋出版社:遠足文化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2-04-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骨折開刀後自己就會好?醫師告訴你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復健科門診當中,常常看到許多患者在骨折開刀完之後,常常自己覺得骨頭已經固定,之後長好就沒事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才發現日常生活或是走路步行的功能為什麼一直沒能夠完全恢復?才來復健科就診。骨折開刀真的自己就會好嗎?骨頭癒合之後就沒事了嗎?術後的復健有需要嗎? 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以此為例:許多稍年長的婦女,不小心跌倒撐地,常常會引起手腕、即橈骨遠端的骨折,稱為Colle’s fracture(圖一)這是非常常見的上肢骨折。 無論是開刀進去, 裝內側固定鐵板, 或者是打石膏固定。 病人都要經歷一段手腕無法自然活動的時間,大約一到兩個月。 病人很聽話不敢自己亂動,大概兩星期後常常就看到整個手背到手指腫起來, 原來並沒有影響到的手指也無法正常彎曲伸直,甚至明顯的疼痛開始出現在指節。 這是我們常常在上肢受傷後,所看到的自律神經障礙( RSD, 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或又稱為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甚至更近端的肩膀也開始出現僵硬、關節囊沾黏,導致次發性的五十肩。 上肢及肩關節部位的肌肉也隨之萎縮無力。 等到固定六到八週,骨頭癒合了,如果又沒有緊跟著積極復健治療,骨頭癒合再好、手腕關節活動度跟肌力也無法正常復原, 日常生活工作一定明顯受影響,真的非常可惜!上面所提到的自律神經障礙、次發性肩關節僵硬、 上肢肌肉無力萎縮其實都可以透過早期的復健介入來避免。 一般開完手腕骨折固定手術之後的兩星期,應該就要開始積極的復健治療。「醫生說,我的手腕還必須固定不能動,那要怎麼做復健呢?」主動性休息(active resting)的觀念對於骨折的復健治療很重要。 骨折癒合絕對是第一要務!專業的復健團隊會帶領病人在不影響骨頭癒合的情況下,來施作近端肘關節、肩關節的肌力訓練與強化遠端手指節的活動力,避免之後產生關節沾黏、肌肉萎縮、疼痛的後遺症。 這些復健治療的即早介入,可以協助患者在骨折部位癒合之後, 快速的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 復健科常用的一些深層電療處置,也可以協助降低術後疼痛以及關節沾黏,甚至減少術後非類固醇消炎藥的使用。台灣車禍機率很高, 因機車騎士帶安全帽已經蔚為風氣,大大的減少了頭部外傷的機率,但是大腿小腿骨折, 卻仍然是臨床常見到的意外傷害。 開刀手術固定之後,病人通常患側無法正常受力行走 ,常常一個月內就明顯看到同側大腿、小腿及臀部的肌肉萎縮無力。 開完刀兩個月後被告知骨頭已經癒合完全, 可以「正常走路」!但是拿掉了助行器,病人卻走路一拐一拐,常常誤以為是開刀後長短腳, 其實是因為下肢,尤其是臀部肌肉明顯萎縮之後,導致走路時兩側肌力不平衡,骨盆傾斜。原本是大腿小腿的骨折,但常常膝關節跟踝關節活動度卻也都明顯受限,必須及早介入。 如果骨折的位置靠近膝關節,之後引起膝關節攣縮的機率更高, 復健科醫師會評估可以施做膝關節活動度訓練的安全可行角度,來施做復健治療。骨折術後合併發生的下肢腫脹、循環不良也會影響到下肢的本體覺以及平衡控制, 尤其如果是靠近踝關節的小腿骨折,影響機率更高。許多患者下肢骨折癒合後,增加了日後跌倒的機率, 原來跟這些因素都息息相關。同樣 Active resting ( 不影響骨頭癒合下,要即早活動)的復健觀念,也可以在下肢骨折開刀兩週後開始進行。利用患側不受力的擺位,如躺姿、坐姿, 就可以進行許多核心、骨盆、大腿、小腿的關節活動和肌力訓練,而不影響到骨頭的癒合。 譬如躺姿健側橋式(圖二)患側情況改善後,可兩腳一起進行橋式運動(圖三)或是側躺大腿側舉(圖四)甚至髖部小圈環繞(圖五) 更多臀肌以及核心的挑戰。這些術後的早期介入,都是讓患者可以順利無縫接軌,在骨頭完整癒合後盡快回復正常行走功能。 骨頭癒合後,也會看患者狀況,逐步增加挑戰的難度, 包括肌力強化、平衡訓練 、下肢反應靈敏度。如深蹲、八字行走路,甚至跳躍、跑步、折短跑…等等, 尤其對於年輕患者,提升復原目標,以期恢復正常功能。無論是上下肢的骨折,透過骨科醫師的手術, 都有非常良好的癒合機會,但是手術的成功並不保證功能的完全復原!骨折的復健治療非常重要,但是常常被忽略,而錯失了最好的介入時機。 在復健科常常看到患者術後兩個月才來求診, 反而得花更多的心力和時間來扭轉已經造成的種種併發症, 而且還未必能夠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大家不得不慎 ,務必把握最佳骨折術後的復健時機。(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授權刊登)
-
2022-04-1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漁家子卻不能碰海鮮!童罹患罕病威爾森氏症換肝獲重生
高雄蔡小弟家裏從事水產加工,從小就喜歡新鮮現流的海產,過去三年卻因為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威爾森氏症」,肝臟無法代謝飲食中攝取的銅,必須限制改採低銅飲食,海鮮只能看不能吃。高醫跨領域團隊包括兒童胃腸肝膽科、兒童骨科、移植外科、以及罕見疾病照護諮詢中心共同努力,順利控制病情,去年完成換肝手術,終於可以再享受海鮮美味。高醫小兒部兒童胃腸肝膽科、小兒一般科主任施相宏表示,蔡小弟在10歲那年開始感覺下肢雙側膝蓋、腳踝會輪流疼痛,關節檢查卻沒有出現局部紅腫熱的發炎現象。但膝外翻逐漸明顯,影響走路姿勢,就醫抽血檢驗顯示血小板值低下,只有6萬5千(正常在15萬以上);肝功能指數輕微上升,GOT, GPT大約在70~80(正常在40以下)。因為家族有B、C型肝炎病史,男童也到診所接受肝臟超音波檢查,竟然發現已經有肝硬化現象。蔡小弟抽血排除B、C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沒有血液和免疫風濕疾病,照會兒童肝膽胃腸科,超音波證實肝臟有輕度小結節硬化及脾腫大,且合併白蛋白下降、凝血功能延長等早期肝硬化病徵,高度懷疑是「威爾森氏症」。立刻照會眼科檢查證實有角膜周緣銅沉積的「凱佛二氏環」,血漿銅藍蛋白極低,並收集24小時尿銅量高達374微克(正常值
-
2022-04-13 新聞.元氣新聞
致力縮短城鄉醫療差距 北榮院長首度親赴花蓮示範手術
根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北北基地區將近7000多家醫療院所,花蓮卻只有284家。為了縮短城鄉醫療差距,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前往花蓮,親自示範「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玉里、台東、鳳林分院的骨科醫師都到現場學習,期望未來幫助花蓮居民不需舟車勞頓到台北,也能享有醫學中心的技術和醫療服務。陳威明為台灣骨腫瘤及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權威,行醫30年已完成超過3萬例手術,他今天親赴花蓮主持榮總玉里分院新任院長胡宗明的就職布達典禮,並於會後示範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是首度有台北榮總院長親自至玉里分院施行手術。這次幸運接受骨科權威執刀的83歲林老先生,深受左腿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對於自己不需北上就能由總院長執刀,當地又有玉里分院醫療團隊細心照護,林老先生表達由衷誠摯感謝。陳威明曾在花蓮鳳林分院服務兩年,偏鄉醫療資源不足,面臨的限制與挑戰,他都相當了解,也因此更尊敬偏鄉醫師,也希望加強總院與分院的人才技術交流,縮短城鄉醫療差距。陳威明鼓勵年輕醫師有機會能下鄉服務,體察偏鄉醫療困境,可以學到不同的經驗和人生體會。新任榮總玉里分院院長胡宗明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取得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歷經精神科主治醫師、老人精神科主任、精神部主任、副院長等,曾任東區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推動小組委員、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推動小組委員、社團法人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無給職理事、健保署政策專業諮詢專家等。胡宗明推動精神科專業領域貢獻卓著,109年以玉里分院職能治療社區職業復健「治療性社區玉里模式」,榮獲國家品質標章認證(SNQ)。
-
2022-04-0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40歲男跑步、騎單車膝蓋卡卡 醫師籲關節不適及早就醫
台灣運動風氣愈來愈興盛,不少民眾熱愛路跑、自行車、登山等戶外活動,但運動傷害發生率隨之增加,退化性關節炎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年輕化趨勢。花蓮門諾醫院骨科醫師蔡傳恩提醒,若膝蓋疼痛、關節僵硬,或爬樓梯、爬坡時覺得膝蓋無力、疼痛,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應及早就醫治療。花蓮門諾醫院骨科醫師蔡傳恩近日就收治一名熱愛運動的男性病患,幾乎每天騎腳踏車上下班,才40歲就覺得膝蓋卡卡,經注射玻尿酸後有明顯改善。蔡傳恩說,玻尿酸是一種多醣體,具有高度吸水及黏彈的特性,不僅是關節軟骨組成的一部分,也是關節腔潤滑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可以幫助關節活動順暢並降低關節軟骨間的磨損,他表示,玻尿酸早期主要用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近年來也開始用來治療肌腱相關疾病,如肩旋轉肌腱發炎、網球肘、板機指以及阿基里斯腱發炎等,對於發炎、潤滑與止痛都有不錯療效;注射1劑,效果平均可維持半年到1年,對於輕、中度患者,可延緩退化性關節炎速度,但如果關節已嚴重磨損,效果就有限。蔡傳恩提醒,運動姿勢要正確,運動後也要給身體足夠修復時間,不能忽略保養與休息,若感到膝蓋疼痛、關節僵硬、活動時膝蓋發出「喀拉」聲音,或是爬樓梯或爬坡時感覺無力、疼痛,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一旦惡化,還可能必須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
-
2022-04-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小琉球最擔心的發生了 遊客成破口確診連環爆
屏東縣小琉球在清明4天連假湧入來自各地的遊客,連假結束後傳出多名外縣市確診者登島住宿足跡,縣府6日起緊急在小琉球設社區篩檢站並在衛生所免費發放快篩試劑,縣府7日公布1名潛水背包客棧民宿女老闆,因確診遊客入住而染疫,在三隆宮開設的社區篩檢站持續至今天,連日篩檢千餘人,8日又有1人篩出陽性,已送醫收治,列為今天的個案。「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但從目前遍地開花的疫情來看,也知道遲早會發生!」小琉球吳姓民宿老闆說,離島居民最擔心的是遊客成為防疫破口,去年5月業者即主動自主歇業,也成功守住快2年,卻在今年清明連假「破功」;一對北部情侶連假來玩,5日自行快篩陽性,隔天PCR確診,入住的民宿老闆在旅客退房告知確診後,自行快篩呈陽性,至醫院篩檢後確診,昨天又傳出1人篩出陽性,因變種病毒株傳染力強,島民莫不憂心會延燒,還好多有打第3劑疫苗,較不怕會出現重症。縣府衛生局說,目前全縣屏東市國仁醫院、潮州鎮茂隆骨科、恆春南門醫院北中南3家醫院,包括小琉球設在三隆宮的社區篩檢站將持續至今天,琉球衛生所持續提供免費快篩試劑,請足跡重疊者盡快前往篩檢,並請曾至相關場域民眾自接觸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上呼吸道、腹瀉、嗅覺異常等症狀請盡速就醫,持續落實防疫。
-
2022-04-0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台中117歲人瑞髖關節手術成功 比英國記錄還多5歲
117歲的劉張美玉是台中市最高齡老人瑞,日前因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疼痛難以步行,家屬心急如焚。經台中榮民總醫院評估,她年紀雖大,但心肺機能尚可,因此為她施行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第3天就下床用助行器步行,開心的笑容寫在臉上。台中榮總今指出,目前全球紀錄中最高齡接受人工關節手術的病患是英國的Gladys Hooper,劉張美玉比比她還要大5歲。劉張美玉家人說,阿嬤骨折時告訴他們「腳斷掉了」,住院後體力一直往下掉,聽力也變差;感謝醫師手術40分鐘就好了,沒流什麼血,目前早晚各走1、20分鐘。能這樣,身體好是最主要原因,平常大家吃什麼她就吃什麼,至今身體檢查沒有紅字。另名家人也說,阿嬤以往活動力就強,常會溜出家門去,90幾歲還爬上荔枝樹去鋸樹枝,「我們都嚇死了!」。另外,劉張美玉2020年8月也曾在街頭走失,她在派出所說「自己是民國前7年,也就是清光緒31年生」讓警員嚇了一跳,但一查果然是人瑞。負責手術的骨科醫師石承民說,得知病患高齡117歲時,感到相當驚訝,但由於老奶奶跌倒前可以持拐杖走路,因此希望設法讓她重拾行走的能力。他說,手術和一般的髖關節沒有太大差別,但他們在手術時更掌握好麻醉,並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把斷裂的地方重建,過程中也得精準、熟練,避免有波折拖延了手術時間。他說,老年髖部骨折後之所以有高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受傷後長期臥床,導致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等併發症,而活動力減少又導致心肺功能快速衰退,也是死亡的常見原因。很多家屬對高齡患者接受手術往往猶豫、保守,這也是很多醫師面對的難題,但是年齡不該是手術的禁忌,因此審慎的術前評估,以及耐心的溝通與關懷就相當重要。畢竟臨床上面對老年人骨折,不積極治療所帶來的風險與家屬後續照護上的難度有時候反而更高。副院長李政鴻指出,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症導致骨骼強度減退,並由於肌少症使的肌肉量下降,且肢體反應變得遲緩,造成老年人較易摔倒,且嚴重者經常出現骨折。根據文獻顯示,高齡髖關節骨折病患,若採非手術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高達50%,即使採取手術治療,一年內死亡率依然有19.7%至29%。有鑑於此,台中榮總由骨科部及高齡醫學中心組成高齡髖關節骨折整合治療團隊,提供60歲以上的髖關節骨折病人整合醫療照護服務。從病患從進入急診開始,就由骨科、心臟內科以及麻醉團隊第一時間進行手術可行性評估,評估後由骨科團隊進行手術治療,術後由高齡醫學專科醫師整合照顧。在台中榮總整合治療團隊的照護下,截至110年的統計結果,整體住院死亡率由原本5.8%下降至1.9%,而一年內的死亡率更是下降到11.6%,遠較國外文獻為低,成果卓越,相關醫療成果並發表在國際期刊。李政鴻說,骨質疏鬆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提醒家裡如果有長者需要照顧,要特別注意居家的安全,減少跌倒的機會。並且平時要鼓勵長輩多運動曬太陽,並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他命D,以減緩骨質的流失。
-
2022-04-04 醫聲.癌症防治
攤開癌症帳單/醫療險加癌症險還賣了房!我沒選擇餘地「有了錢和保險才有機會看到明天的太陽」
我45歲,確診肺癌第四期超過三年。這三年來,為了即時使用有效的藥,靠著商業醫療險和癌症險約13萬元的實支實付額度,我還是賣掉一間房子、已經花了六、七百萬。我的命在和時間賽跑,在這場比賽裡,錢就是膽,如果沒有錢也沒有保險,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有了錢和保險,可以爭取到一些時間,讓我有機會看到明天的太陽、有機會等到新的藥物,有機會看到後天的太陽。在這場戰役中,我看到了人性的貪婪,但是更多的是愛與光輝,主治醫師的積極、永遠正向的力量,還有亦師亦友的老闆與闆娘,從不計較的持續給予工作和工資的支持,即使他們知道我已無法投入工作狀態之中。42歲那年,我在國外的工作很忙,身體沒什麼大問題,卻漸漸覺得腳麻、腳痛。我猜是腰椎壓迫神經,就專程回台灣看骨科,醫師說要復健,我也乖乖去了一次。朋友建議我再看個神經內科,神經內科醫師照了X光,又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最後醫師只說「可能是肺癌,幫你轉胸腔腫瘤科,先不用來找我們了。」我記得那天,太太在上班,我自己一個人去看診。醫師說完,我呆掉了,腦海空白,好像暫停,好幾分鐘無法做出任何反應。後來我被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腦部已有十幾顆小小的轉移,骨骼轉移範圍也很大,跟我已經過世的母親一模一樣。我哥看了心生警惕,主動去做LDCT檢查,好險沒有發現癌變。確診沒多久,我的病情就惡化了。肺癌標靶藥有很多,各種藥物都要先確定有對應的基因突變、通過個案審查,才可能有健保給付,但當時我病危,沒辦法開刀做切片,抽肺積水的檢體可能不夠檢驗所需,也很可能等不到審查結果。好在根據主治醫師豐富的經驗,他研判我有很高機會有適合吃標靶藥的突變,建議先自費吃兩種標靶藥,先把病情穩住。我照醫師建議服藥一個禮拜就恢復蠻多,雖然一天藥費就要一萬多元,但關於「命」和「錢」,我已經分不清了,只知道想要有機會活,就是把藥吃了再說。後來基因檢測結果出爐,果真如醫師判斷,我適合吃第三代標靶藥「泰格莎」,但當時沒有健保給付。剛開始一天一顆藥是6000元,一個月就要十幾萬,一年兩百萬,後來降價到一顆4000元,我一直服藥到現在,除了靠商業保險,也要把握藥廠給病友買30顆送10顆這類的優惠。遵照醫師建議,一開始就吃到對的藥,對我來說是很關鍵的決定。母親也是肺癌腦轉移,那時只有一、二代標靶藥,對於腦轉移效果沒那麼好,母親忽然就不認得人了。我很早開始服用第三代標靶藥,腦部十幾顆0.5公分以下的腫瘤,後來影像檢查全看不見。有很多情況類似的病人,醫師都會擔心腦部轉移進展太快,病情會變得很複雜,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都會建議跳過一、二代,早點吃第三代。2020年,健保終於給付泰格莎,第一個條件是用於「有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且「沒有腦轉移」的第一線治療,第二個條件是服藥標靶藥失敗且有EGFR另一個突變的第二線治療。我是「有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且「有腦轉移」,不符合給付條件。我問過醫師,為什麼要這樣訂?醫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說可能是因為預算有限,得分階段放寬條件,但他看我很年輕,還是應該趕快積極治療。除了吃標靶藥,為了處理骨轉移,我也做過放射治療,現在也繼續化療。去年骨轉移導致神經壓迫,雙腿不聽使喚,做完減壓手術,雙腿仍無力,去年十一月還進了急診。醫師評估可以開始用「癌自禦」和「癌思停」治療,三到四周住院一次,三次一個療程。其中一個藥物費用視體重而定,比如我體重60公斤就要5個單位,一次就要將近5萬元,住院時如果碰巧沒有健保房,就得住自付差額病房,每天又多一筆開銷。我生病這三年來,前兩年還有工作,狀態還不錯,但去年開刀後走路不方便,沒有繼續工作,雖然現在經濟比較困難一點,但還有醫療險、癌症險,加起來一個月大約13萬的實支實付額度可補貼。對癌症病人來說,一顆藥就代表了生命延長的機會,如果沒錢、沒保險,為了活下去,只能窮盡其他可能的辦法。為了得到救命的藥,有些人會去借錢。病友之間也會互相走告,哪邊有臨床試驗,如果有幸符合參加資格,或許就能得到藥廠提供的「恩慈療法」,就是藥物免費。有些時候,沒錢也沒保險的病人為了得到一線生機,無計可施之下,只能仰賴「學名藥」。學名藥就是原廠藥過了專利保護期之後,其他藥廠可以用同成份去做出同樣的藥,但是因為製程或品質有差異,藥效可能不如原廠藥那麼強、那麼穩定,但原廠藥一天一顆、一個月要十幾萬元,學名藥一天兩顆,但一個月只要兩萬多元。病人深知,透過這種方式買學名藥有風險,很可能衍生糾紛,且遇到來路不明的假藥,卻投訴無門。我吃的原廠藥都是紙盒裝,不太可能重新填裝,但學名藥是瓶裝,有人專門蒐購學名藥的空瓶,之後很可能把來路不明的假藥裝進去,賣給病人、牟取暴利。有自私自利的人兜售假藥,也有病人幫助病人的無私之舉。我聽說過,有病人適合吃自費標靶藥,但他完全負擔不起,有其他病人心疼他的處境,就把自己吃過有效的學名藥,讓出一些來,送給那位沒有錢的病人。我真的希望,政府部門可以給新藥多一點機會,或許可以設計一套制度、規畫一筆專款,針對最前端的新藥,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根據實證編撰治療指引、評估國內多少人可能適合使用,由專家委員會執行有效率的審核,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藥進來、給病人用。我相信這個人數不會很多,金額也不會很高。如果新藥問世之後,等個三、四年,它多少會降價,但這三、四年過去,病人的墳上都長草了。如果想遠一點,及早精準用藥,是可以節省更多醫療支出的。就像早期篩檢,如果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都知道要做LDCT篩檢,就可以及早把很多癌前病變、早期肺癌處理掉,不用等到肺癌晚期。早期治療也是一樣,不要等到病人身體虛弱、出現心包膜積水、肺積水、蜂窩性組織炎等各種併發症,才給他機會。▌癌友小檔案Mr.鄧:45ys、男性108年3月肺癌四期(腦、骨轉移).治療:1. Tagrisso(泰格莎),每月約9萬元2. XALKORI(截剋瘤),每月約6萬元(已停用)3. Atezolizumab(癌自癒),約14.5萬元(約3到4周一次)4. Avastin(癌思停),約5萬元(約3到4周一次).總帳單:預估診斷至今已花費六、七百萬元.健保不給付原因:一診斷就病危,無法取得切片做基因檢測,醫師建議先自費使用標靶藥穩住病情。後基因檢測顯示適合第三代標靶藥「泰格莎」,但當時健保未給付。2020年健保給付泰格莎,用於「有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且「沒有腦轉移」第一線治療,或服標靶藥失敗且有EGFR突變的第二線治療,也未符合條件。▌鼓勵癌友一段話「在這場戰役中,我看到了人性的貪婪,但是更多的是愛與光輝,主治醫師的積極、永遠正向的力量,還有亦師亦友的老闆與闆娘,從不計較的持續給予工作(工資)的支持,即使他們知道我已無法投入工作狀態之中。能老多遠沒人知道,但每走一步,都是人間美好的給予」--Mr.鄧 2022.03【更多相關報導】.攤開癌症帳單/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但沒錢沒辦法體驗!「錢」絕對是癌友活命關鍵.攤開癌症帳單/確診、轉移、惡化…8年來持續對抗乳癌,1年藥費就要72萬.攤開癌症帳單/治療三陰性乳癌花近百萬「我想活下去,錢的事之後再說吧」
-
2022-04-02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定位社區醫院 重視居家醫護,望病患把醫師當朋友
「公立醫院很重視地方服務,不追求與醫學中心一樣的量能,但盼讓陽明院區成為深入民眾心中的社區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於今年元旦接任院長後,大刀闊斧進行一連串改革,改善醫院硬軟體設施及廣徵人才進駐,院外加強「社區醫院」定位,與周邊鄰近醫院互助合作,共享醫療資源,提供民眾更完善服務。希望病患勇於發問陳冠仰是國內消化內科權威醫師,面對病患,他常說「把醫師當朋友,多問多說才不會對自己症狀茫然。」因為發現很多病患知道要吃什麼藥、開什麼刀,卻不知道自己病況、為何要做此療程?他希望病患能勇於發問,大多數醫師都有同理心,很願意跟病患溝通。陳冠仰說,醫病之間應建立良好溝通的互信關係,讓病患能清楚知道生病的原因,選擇的治療方式、產生的副作用,病患才不會對疾病一無所知,也會對治療更有信心,醫護人員只要願意花時間說明,未來比較不會有醫療糾紛。拜訪里長了解需求「陽明院區定位為社區醫院,地方服務要好,企業識別也要更好。」陳冠仰接任院長後一個月內,就陸續拜訪士林和北投地區的區長、各里長及醫院,如此才能了解民眾真正的想法及需求。陳冠仰說,陽明山上很多長者需要照護,但下山交通不便,有些長者連走出家門、下樓梯都有問題,就算有家人幫忙到院拿藥,但長期下來醫師不清楚病患情況,非長久之計,因此他很重視「居家醫護」,派員檢視病患吃藥反應、安排抽血,也從里長那裡了解民眾對醫院的想法,藉此改善。尋求醫院互助合作陽明院區受到周遭大醫院的影響,發展上會有限制,陳冠仰上任後,隨即拜訪各家醫院並提出合作方案,像台北榮總做核磁共振的病患很多,但須等待二至三個月,若轉介到陽明院區十天內就可以進行,陽明醫院還可協助北榮從事居家醫療服務;新光醫院急診室病患太多,也會轉介到陽明院區。陳冠仰說,陽明院區骨科、眼科病患很多,但消化內科、腎臟科醫師較缺乏,流失不少病患,因此他積極招募醫師,藉此擴充醫療量能。陳冠仰養生祕訣:打高球紓壓 旅遊感受慢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陳冠仰強調,他沒有特別的養生習慣,儘管工作忙碌,在沒有出任院長時,他常透過看書、看電影、走路、打高爾夫球等方式來紓解壓力及情緒。他也喜歡透過國內外旅遊,感受「慢活」的生活。陳冠仰表示,因平時工作忙碌、運動量不大,他會自我要求「吃東西不過量」,才不易變胖,每日早上太太會幫他準備紅棗、枸杞、人參片泡的養生茶;在擔任院長前,他每周會固定去打兩次高爾夫球,對他來說,高爾夫球不僅是運動,也是一種紓壓方式。「我的個性比較樂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睡個覺就會忘記了,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陳冠仰說,閒暇之餘,他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會看管理或商業類書籍。尤其擔任院長後,管理方式及概念更要與時俱進,「待人要帶心」,所以該獎勵時不要小氣,要多鼓勵同仁,才能提振士氣,但若遇到違規或不願意配合政策者,就要給予懲處。「身為醫師,無時無刻都會想到是否有人需要幫助,很難真正靜下來休息。」陳冠仰常會安排國內外旅行,旅行能讓他深入沉浸其中,靜靜享受「慢活」的步調。陳冠仰說,疫情發生後,過去一年從未休假過,現在疫情逐漸穩定,希望可以抽空安排國內旅遊休息一下。陳冠仰小檔案●專長:消化內科;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膽道結石、胰臟內視鏡治療;胃癌、大腸息肉、大腸癌檢查及治療、肝癌無線電射頻治療(RFA)、酒精注射治療●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超音波室主任、消化內科主任、中興院區醫務長、仁愛院區醫務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把醫師當朋友、清楚了解自身病情。
-
2022-03-3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一次手術完成雙膝關節置換 82歲老翁恢復生活品質
82歲雷姓老翁多年來飽受膝關節退化變形的困擾,除了痠痛,身體重心不穩走路歪一邊,需常停下來休息,也無法久站,他上個月到大甲李綜合醫院接受治療,副院長骨科醫師王芳英以微創手術一次完成兩側人工膝關節置換,幫老翁「扶正」,他重拾生活品質。老翁的術前影像檢查顯示,兩腿關節已經歪斜變形,左腳內翻11度,右腳外翻14度,身體歪向左邊。王芳英醫師為他做雙膝全人工膝關節置換微創手術,一次做好兩支腳,手術、麻醉、住院都只要一次,病人減少麻醉的風險,縮短住院的時間、花費,及家屬的照護,術後恢復與復健時間也縮短,而且不會有長短腳的問題。王芳英醫師表示,過去國內臨床與文獻記錄,一次做兩腳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都是設定在75歲以下,這次他採用微創手術幫82歲老翁一次開好兩支腳的雙膝關節置換,突破了年齡的限制,是顛覆傳統的新里程。老翁術後第二天就已經下床走路不必拿助行器,第4天能爬樓梯,手術良好,日前他回診,高興掀起褲管指著兩腳膝蓋,說現在走路和活動都沒有問題,等完全康復後還要繼續幹活和當義工,對手術結果很滿意。王芳英醫師說,很多病人因為第一次手術疼痛而心生畏懼,不願再開第二次刀,結果只治療一支腳反而造成長短腳,時間一久,原本治療好的腳也受影響,長短腳影響外觀,還會造成腰椎問題引發各種痠痛。老翁之前曾試過玻尿酸注射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不持續,王芳英說,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一勞永逸,但是仍應依病人情況來進行,由於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常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重內科疾病,術前需要做完整的專業評估。大甲李綜合醫院整合骨科、心臟科、胸腔科、腎臟科、麻醉科,跨科醫療團隊合作,降低手術風險與併發症機率,也是此次手術順利成功的重要關鍵,王芳英提醒,保養膝蓋要從年輕做起,注意飲食均衡,留意鈣質與蛋白質的營養攝取,並且要適度運動,保持正確姿勢,膝蓋應有充足休息不過度使用,太胖會增加膝蓋負擔加速耗損。
-
2022-03-27 該看哪科.兒科
熱血兒醫築保護網追真相 不讓孩子走得不明不白
屏東4歲男孩「小豪」 去年3月被送到高雄長庚醫院已昏迷,檢查發現是急性腦出血,小小身軀布滿瘀青,生殖器有遭綁傷痕,兒科醫師徐美欣直覺不尋常,經通報後,疑似是加害者的男童父親遭收押,家中另一名2歲女童緊急安置到寄養家庭。這一個案讓醫師揪心,無法搶回小生命,也要追真相給亡者遲來正義。再過幾天就是兒童節,卻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無憂環境下成長,「小豪」這一家人經濟困窘借住友人神壇,年初女主人疑病死,不到1歲么子早夭,4歲男童極可能是受虐奪命,這家庭一年走了3人,其中2個是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徐美欣觀察,類似「小豪」身處險境的孩子,有太多隱身在社會各角落,高雄長庚醫院平均每年受理超過400件兒保案例,重大兒虐案件有6至8件,因暴力傷害或疏忽照顧而就醫的兒童,近年整體案量下降,但重大兒虐上升,去年1至12月,高雄長庚受理兒保案有222件,重大兒虐占16件。「不能讓孩子死得不明不白!」42歲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內科醫師徐美欣是四寶媽,也是高雄長庚醫院「推動兒少保護區域整合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她對每一名小病患視如己出,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多,109年獲得長庚醫院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支持,高雄長庚醫院成立「兒童發展暨保護中心」,整合院內兒童醫療次專科,優化受虐兒童照護模式,善盡醫療端職責。110年獲「推動兒少保護區域整合醫療整合中心計畫」補助,成為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區域的兒保區域醫療整合中心,為擴大服務能量,徐美欣主動出擊找隊友,串連社政、司法人員、社區、衛生所、社福機構等夥伴,讓保護網更堅實、更有力量。高雄長庚處理的兒少保護案件,有一部分來自屏東,屏東縣長潘孟安109年出席兒童發展暨保護中心開幕時,深有感觸地說「孩子無法選擇出生,但身旁的人適時扶一把,就能改變孩子一生」。徐美欣坦言,許多家內施暴案最後常查不下去,難讓真相大白,第一時間強化兒虐驗傷鑑定精準度是重中之重,團隊涵蓋兒科、骨科、眼科、放射科及心智科醫師,讓鑑定過程看得更深更廣,協助檢察官釐清兒童受虐始末。醫療團隊也透過多波域光源燈等工具輔助,判斷孩子是否遭受虐待,曾有一名幼童內出血,背部有轉淡瘀青傷,燈照下讓母親惡性現形,查出是被母親用腳狠踹,造成脾臟等器官出血。衛福部資料顯示,110年全台18歲以下374萬3264人,兒少保護案通報4萬3503件,六都中,以高雄市通報數、通報率最高,兒少保護案通報數是6822件,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趙善如說,這意味著高雄市民對兒保事件有高度敏感度與辨識度,也勇於通報,有助減少黑數。趙也說,高雄市受虐兒少被積極通報,需要更多社工員投入與社區資源布建,也少不了兒童醫療團隊攜手,在兒少身心受傷害時,熱血兒醫點亮那盞走出黑暗隧道的光,將影響孩子一生。
-
2022-03-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打玻尿酸能捐血嗎?最近做過健檢能捐嗎?專家解析可捐及不適合捐的情況
最近在骨科門診遇到一位因車禍導致膝蓋骨折的病人,雖然手術復位成功,但關節內軟骨嚴重缺損,導致受傷性骨關節炎,為增加關節內的潤滑度,每半年打3次玻尿酸。這位病友有長期固定捐血的習慣,但膝蓋受傷再回去捐血時,捐血站的醫師請他緩捐,並要查明他所使用的關節內玻尿酸是如何製造的。傳統玻尿酸 萃取雞冠原來是捐血者若接受動物性產品,可能有傳染病的疑慮,不能捐血。傳統的玻尿酸由公雞雞冠上萃取而來,屬於動物性產品,不能捐血,最近的玻尿酸是利用生物科技由微生物發酵法製造純化而來,沒有傳染疑慮,注射後只須暫緩一周即可捐血。經過解說,此位捐血人一周後又恢復「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善行。捐血是最直接的善舉,目前科學尚無法製造出完全取代血液的產品,所以輸入他人的血液成分,有時就是救命符。人類血球的各種成分均有其壽命,例如紅血球120天、血小板10天,所以捐出的血液很難永久保存,只好靠社會大眾不斷的愛心捐助。捐血助人 也有益健康其實捐血也是對健康有益的事,研究顯示,規律的捐血人,因為定期將血液汰舊換新,有年輕的血液成分;也為了捐血,會特別注意飲食、生活起居,不熬夜,相較一般人更為健康,且因為常做善事,心情愉快,生命更有意義。所以台灣成為全世界捐血率最高的地區。醫療的首要原則是不傷害,所以對捐血者有嚴格的限制,依照衛福部所訂定的「捐血者健康標準」及相關規定,需評估捐血者的健康狀況,才能決定是否適合捐血,如年齡需為17歲以上到70歲且健康情況良好,若為65歲以上還需有二年內捐血經驗且經醫師同意;女性體重需達45公斤以上,男性應50公斤以上;血液檢查的血紅素含量,女性應12mg/dl以上,男性應13mg/dl以上。腸胃鏡健檢 須緩捐半年此外,為了避免傷害到捐血人的健康,以及保護受血人的安全,還有體溫、血壓及其他特殊捐血限制條件,若曾服用或注射藥品、曾接受手術或輸血、曾罹患血液傳染病或與傳染者密切接觸、到過國外屬於流行病疫區者,均需間隔4周到5年後才可捐血。例如捐血人去過非洲地區,怕隱藏瘧疾傳染,規定一年內不能捐血,所以過去我國元首出訪過非洲友邦回國後必須暫停捐血;健康人做腸胃鏡健檢後,為了安全也須暫緩捐血半年。近兩年COVID-19疫情肆虐,在捐供血平衡上很吃緊,幸好我國有一群規律的捐血人,很重視健康,發揮愛心捐出熱血,勉強維持捐供血平衡。若您合乎捐血者規定,不妨捐出您的熱血,救人又助己。
-
2022-03-25 該看哪科.一般外科
下背痛 椎間盤退化 再生療法改善
50歲的T先生工作繁忙、少運動,多年前突然右下肢麻痛,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後來藉由脊椎神經減壓手術,休息幾周及數次復健,T先生恢復正常生活,也回到工作崗位。T先生術後雖然偶有腰痠背痛,但下肢麻痛的症狀沒有再發生。未料,近幾個月,T先生在某次工作中,下背突然開始疼痛,甚至延伸至右臀,經適當休息後,症狀雖有減輕,但卻開始反覆下背疼痛,於是頻繁接受復健及中醫治療,輾轉又到醫院求診,骨科醫師為T先生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第三腰椎椎間盤稍微退化並向外膨出,但退化程度不適合手術治療。根據文獻,這類型的中年椎間盤退化,在手術及保守性療法之間,尚有微侵入性的椎間盤再生治療可以選擇。常見的再生療法有幹細胞及濃縮血小板血漿療法,目前幹細胞療法臨床上仍有許多待研究的部分,濃縮血小板血漿在臨床上已被廣泛運用,但其在脊椎領域的研究相較其他骨骼肌肉系統較少,醫院針對腰椎椎間盤周邊的濃縮血小板血漿治療有設計研究。T先生在加入椎間盤再生療法計畫後,背痛改善並漸漸穩定,可正常工作及運動,脊椎退化的趨勢並沒有比同齡人更快。椎間盤再生療法無法逆勢阻止退化,卻能讓病人在脊椎退化過程中,減少失能並與老化共存,可提供中年腰椎退化的病人更多治療選擇。
-
2022-03-25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男背痛拖20年駝背領殘障手冊 一查才知是僵直性脊椎炎
53歲王先生在年輕當兵時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下背痛竟持續超過二十年,曾經服用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並領有殘障手冊。未料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幸好兒子機警上網找資料,到安南醫院求助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林理信,診斷確診為遺傳性「僵直性脊椎炎」,經生物製劑治療後,現在過著與正常人一樣正常的生活。林理信表示,像王先生兵時下背疼痛的類似情況,常見被誤當過度勞動原因而延誤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族群,男性是女性的3倍,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一旦發病就是終生疾病。臨床上約七成病人會出現下背痛典型症狀,頸椎、胸椎及腰椎都可能會被侵犯,只要持續治療減少脊椎及關節破壞,就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林理信說,發炎性的下背痛跟一般的下背痛最大的區別在於,一般下背痛會越動越痛,而發炎性下背痛則是越動越不痛,越不動越痛且容易發作在早上清晨起床,在睡午覺後或久坐椅子上工作,只要身體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就會開始疼痛,不過只要活動伸展幾分鐘疼痛就會舒緩,臨床上也經常看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誤被以為是椎間盤凸出或其他脊椎疾病,以致延誤黃金治療時間。林理信指出,由於僵直性脊椎炎疾病進展緩慢且具遺傳特性,因此診斷上會以X光為主要判斷,若下背薦腸骨關節有明顯雙側第二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或是單側第三級以上薦腸骨關節炎,再搭配患者發炎性下背痛等典型症狀及參考抽血驗HLA-B27基因,由以上來整合評估來診斷僵直性脊椎炎。在僵直性脊椎炎治療方面,過去僅能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來控制病情但治療效果不彰。近來透過生物製劑治療,讓僵直性脊椎炎可得到良好治療效果,且對周邊關節炎、骨接點發炎及虹彩炎等併發症也很有效,不啻對患者是一大福音。對於有生育計畫及需要哺乳的女性患者來說,目前也有適合的生物製劑,患者可與醫師充分溝通,以達控制疾病跟成功懷孕雙贏局面。林理信提醒,若發現自身有長期發炎性下背痛症狀、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病史,或眼睛虹彩炎等情況時,就應儘早尋求風濕免疫專科醫師檢查診斷。目前僵直性脊椎炎治療藥物多元,只要積極治療,都可以像日前媒體報導的東京奧運僵直性脊椎炎羽球選手一樣,正常生活運動都沒問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2-03-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我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她是一般上班族,因為子宮內膜癌就診,婦產科檢查出她帶有HNPCC家族突變基因,將她轉到我的門診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了大腸癌。 大腸癌切掉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事隔五年定期追蹤做電腦斷層時,發現了胰臟癌。也就是說,她因為家族基因得到三種癌症,但不是轉移,因為三個癌症都是原發,幸好早期發現,多是第一、第二期,存活率比較高。這是病人自己有健康意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例子。現在她活過了十五個年頭,至今生龍活虎,差不多五十歲了。 早期篩檢的好處,需要不停宣傳。國人比較常罹患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大概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大概八二%,三期大概六九%,四期大概十二%,早點治療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之前政府一直推廣有家族病史的人免費做大腸鏡,我有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單純因為女兒罹患大腸癌這個家族史前來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直腸癌,檢查後就切掉,至今十多年沒有復發。她的女兒是三十多歲時得到大腸癌,只是發現得太晚,開刀發現淋巴腺三十八顆腫瘤中就有三十七顆是陽性,後續治療的難度完全不同。 根據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篩檢數據來看,固定兩年做篩檢的人口只有四○%,五十歲以上接受篩檢的人口只有六○%,很多人不在意早期篩檢。其實當篩檢比例達到六○%,癌症死亡率可減少三六%。而且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大概七成以上都是早期,第一期、第二期或是零期的,第四期大概只有七%,如果是一般非定期篩檢的病人,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的比例高達二○%,甚至二五%。 以篩檢比率來說,目前還有四成的空間要努力。如果四十至五十歲的人都能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檢查,有家族史的人再提前檢查,相信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會再降低。 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 從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二○一六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七個大腸癌症患者,超過第二名韓國的四十五個;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則是第五名。儘管人數有點出入,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五名,還超過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有人將大腸直腸癌稱為富人病,通常是吃得太油膩,造成膽固醇和血脂肪太高,換句話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紅肉攝取量大增,加上青菜吃得少,運動少,以及抽菸又喝酒。 現代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醃肉、加工肉品、毒油等,尤其外食族很難控制或了解商家用油品質,有些店家使用回鍋油,油都變黑了,形成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除此之外,我也建議盡量不要食用再製品。 美國政府曾委託一位教授研究牛肉與疾病的關係,發現牛肉所含的油脂形成的脂肪膽固醇進入人體,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攝入膽固醇脂肪愈多,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愈大,因此他的結論是建議不要吃牛肉。 喝酒也會引起大腸癌,尤其是啤酒。酒一進入體內,酒精去氫酶會分解成乙醛,再被醛去氫酶分解成乙酸排出去,乙醛對大腸是有毒性的。大部分的乙醛去氫酶存在肝臟及小腸,較少在大腸,所以酒進入人體在小腸就大部分消化掉了。一般人喝啤酒都是大杯、大杯喝,一下子沖到直腸去,因為量大、沖下去的速度快,大腸的乙醛去氫酶量少,乙醛因而堆積在大腸,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喝酒、抽菸都可能引發大腸癌。 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家族性病史與遺傳基因 大腸癌患者有少數屬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比例約一%,就是患者腸子裡大概有上百顆大腸瘜肉,這類病人帶有一種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帶有APC基因者,可能十多歲開始長瘜肉,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如果置之不理,根據統計,大概三十八歲左右就會變成癌症,建議在二十歲左右先做大腸鏡檢查,確定有多發的瘜肉後,做全大腸直腸切除與迴腸袋肛門吻合術。研究顯示,如果不治療,可能四十三歲前後離世,所以我建議要早一點檢查、治療。 我有位病人就是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十幾歲時確診。她兩位哥哥都做了手術切除。我們等她二十多歲時做大腸直腸切除術及迴腸袋肛門吻合術,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預後很好。 家族史的大腸癌有好幾種,其中一種HNPCC,就是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直腸癌。如果兩代當中有三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兩個人是一等親,三人之中有一位小於五十歲,就可稱為HNPCC家族。這種癌症比較早發,後來發現其他癌症也和這個基因有關,是基因修復錯誤所產生。 除了大腸直腸癌症外,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腎臟癌、胰臟癌,甚至腦癌,都可稱為HNPCC家族相關癌症,也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現今有新的Bethesda Guideline,可謂廣義的HNPCC家族。如果檢測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八成,也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 美國有位醫生在小鎮執業時,一位婦人前去看病,每次都提到她將來會死於大腸癌。醫生覺得很奇怪,她怎麼可能知道?於是問她:「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得病?」她回覆:「因為我家族很多人都死於大腸癌,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會死於大腸癌。」 由於這位患者反覆宣稱自己是癌症家族的一部分,醫生開始朝遺傳性癌症潛心研究,終於發現HNPCC基因和癌症的關係。後來遂以醫生的名字亨利.林奇(Henry Thompson Lynch),將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稱為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用糞便篩檢則相對經濟,篩檢結果有問題,再做大腸鏡。不過糞便篩檢並非百分百沒問題,有時會出現少數偽陽性及偽陰性,所以提倡五十歲以上至少做一次大腸鏡,若在照大腸鏡時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 大腸癌在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是發生的高峰期,現在健保給付糞便潛血篩檢是五十至七十四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以後五到十年做一次;假如發現瘜肉,就要再提早一點。一般來說,大腸癌約九五%都是從瘜肉轉變而來,如果增生性瘜肉是良性的,不需切除;如果是腺性瘜肉,建議拿掉,以防將來變成癌症;絨毛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大腸癌,有時會長得大一點,愈大代表惡性機會愈高;其次則是腺性瘜肉。 我有一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做婚前體檢而發現大腸癌,手術切除至今十五年,育有兩個小孩,身體狀況安好,保持定期追蹤。所謂真正的早篩就是希望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病況。 那麼有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以左側大腸癌來說,因為離肛門近,一出血就會發現,痔瘡的血是鮮紅色,如果是暗紅色、帶黏液的血,或糞便裡面有血,多半是大腸出血。 癌症長在左側大腸會刺激直腸,患者會一直想大便,可是如果腫瘤大到引起阻塞,則有一種解不出大便的感覺,我們稱為「裡急後重」,就是想大便又解不出來。左側大腸癌是痛在下腹,右側大腸癌通常痛在上腹,痛的位置不一樣。左側大腸癌的大便習慣改變、出血症狀會比較明顯。右邊大腸癌因為出血經過很長一段距離,排出來已經看不見,肉眼不容易判斷,只有檢驗大便會有潛血,因為這種出血是長期慢性流失,會產生貧血症狀。很多右側大腸癌的病人,容易全身疲倦、頭暈、臉色發白,檢查後才發現貧血,但有時會誤以為是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反而延誤了治療。 此外,十二指腸潰瘍也會造成貧血、大便潛血及上腹痛,所以這些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這個時候照胃鏡,患者正好又有潰瘍,很可能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 所以我們一直宣導,貧血一定要做大腸鏡,不能只做胃鏡或者給予鐵劑治療貧血,如今這種延誤診斷的現象已經愈來愈少。同時,右邊大腸因為比較寬,腫瘤要長得比較大才會產生阻塞現象,診斷時多半可以摸到硬塊。右側大腸癌的常見症狀有:摸到腫塊、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貧血,還有大便潛血,這些都是必須注意的狀況。 活下來需要更多的信心和準備 我有一位病人,八十歲時檢查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因為肝臟已有多處轉移,外科無法切除,改用標靶及放射治療大腸癌部位。三個月之後,因為肝臟還是沒辦法切除,繼續用放射治療肝部病灶,並施打標靶藥物。現在有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能夠精準照射,照完之後三個月評估發現,還是無法切除,再打三個月的標靶,前後超過九個月。九個月之後評估發現腫瘤縮小了。於是我們決定把大腸切掉,肝臟也切三塊下來,結果大腸和肝臟切下的標本,統統找不到癌細胞了。 這是一個奇特的案例,患者剛就醫的時候,沒有辦法切除肝轉移的大腸癌,療程結束卻完全不存留癌細胞。在以前年代,八十歲的老人家根本不敢想像又做化療又做放療,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外形瘦瘦小小的,居然能夠撐過放療、化療和大手術,真的是非常配合。至今開完刀兩年多了,沒有復發。 我在看診時,常常遇到許多病人提出治療之外的疑問,像是醫療費用。年輕時買保險的確有幫助,譬如防癌險和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 會這般建議是因為,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新的治療及藥物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或是有給付時間的限制。我有一位大腸癌症病人發現肝、肺轉移,因為早年買了較周延的保險,每次住院有六萬元醫療給付,各項治療及藥物的使用較不受限制,如此活了八年,幾乎是與癌共存的境界。一般人如果沒有醫療險,就不太可能負擔這麼久的藥物治療。 此外,人工肛門也是很多患者的疑問,害怕做,有時候又不得不做。事實上人工肛門很好照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很多病人做完人工肛門照樣上班,幾十年都沒有影響,每天只要灌一次腸就好,比有些人便祕還好解決。 有些人因為誤解、不了解,堅持不接受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性命難保……我真心希望大家能接受醫生的建議,不要因為害怕而錯失治療良機。 大腸直腸癌3個提醒 提醒1: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提醒2: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提醒3: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今周刊出版,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20 醫療.骨科.復健
睡醒腰痠背痛怎麼辦?骨科醫教檢視3重點助改善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除了工作時姿勢不良會導致外,骨科醫師提醒,如果睡覺沒有足夠的位置翻身、枕頭高度不夠往往也是身體痠痛的主因,尤其當一睡醒後疼痛感最為強烈時就要警覺。平時駝背導致睡覺維持同樣姿勢睡覺往往是人最放鬆的時候,但若睡覺時姿勢不良不僅會出現落枕,還會讓你一睡醒就全身痠痛,家寶診所骨科董振楨醫師坦言:「如果一睡醒全身腰痠背痛的感覺特別強烈,就可能跟睡眠姿勢有極大關係,尤其有些民眾睡覺固定睡一邊,可能早上起床就會引起肩膀疼痛、頸椎痛、腰痠背痛。」臨床上類似的情況非常常見,家寶診所陳柏瑜物理治療師觀察下也發現,他表示:「有一定的比例患者會有此困擾,本身工作時姿勢就不好維持『圓背』的習慣,當要睡覺時也會維持相同的姿勢,就會造成不舒服。」通常一般人一個晚上會翻身至少 6-8 次,但有些民眾可能是因為受傷、中風過在睡覺時一直保持不動,可能會讓肌肉變得比較僵硬,睡姿不正確,會造成慢性疲勞與脊椎傷害。居家寢具快檢視符合三大要件董振楨建議從居家寢具中可以做調整,讓睡眠狀態改善,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1.枕頭高度:枕頭高度應為肩膀到脖子的距離,常看到民眾枕頭高度都不夠高,如果高度不夠的話可以拿書、衣服墊在枕頭下變高。2.床鋪寬度:床鋪至少要 200 公分,讓人睡覺時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翻身,若寬度不夠可以將兩個床鋪併在一起。3.床墊軟硬度:不宜太硬、太軟,如果打地鋪睡在木板的族群,上面應該要有4公分的棉被。若是軟的床墊則不要壓下去時,床墊下陷超過 5 公分。別忽略只是因為睡姿不良造成的腰痠背痛,陳柏瑜解釋:「若不加以處理,會造成上半身駝背越來越嚴重,也會影響脊椎、胸椎,尤其胸椎也會影響到呼吸,當氣沒辦法讓肺部做完整收縮、擴張,讓人開始覺得容易喘,影響層面非常廣,千萬別以為只是件小事。」腰痠背痛不處理也會影響到呼吸、精神陳柏瑜近一步解釋:「因為文明病的關係,不少人都沒運動的習慣,肌肉都沒有被激活,久而久之肌肉就會非常緊繃,這時就沒辦法正常發力,會出現長期痠痛。」至於該怎麼改善這樣的疼痛?臨床上物理治療師會先將患者肌肉最緊繃的位置先放鬆,同時加強訓練背側肌肉,再搭配向量干擾波、低能量雷射讓肌肉達到恢復,往往依照醫囑很快就能改善疼痛問題,當重拾良好睡眠自然精神狀態也跟著變好。延伸閱讀:3C看太久,眼睛不舒服?成因、症狀、治療方式一次解
-
2022-03-19 癌症.肺癌
57歲吳淡如「肺部驚現20個白點」!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醫師:留意7大病徵
編按:知名作家吳淡如昨日(3/16)在臉書透露,自從7年前做斷層掃描在肺部發現20個肺結節後,每年都會到醫院例行性的CT檢查。昨天檢查安全過關,她提醒步入中年後都應定期健檢,也分享:「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在當下,有陽光就要享受。」吳淡如說,7年前媽媽一到醫院檢查就發現是第4期肺腺癌,當時醫生詢問家族病史,發現母親所有姊妹都得過肺癌,立刻開單叫她去做斷層掃描。「結果發現20個結節,唉喲好多啊…還好都小於0.5公分。」她推測可能是小時候多次罹患肺炎所致,「某些癌細胞在你免疫力好的時候是會休息的,你不好的時候就開始大軍入侵…。」吳淡如說,過去7年來,年紀稍長的表親們發病比例很高,且幾乎都是肺癌,他們未必抽菸,也多生活在好山好水的宜蘭,不能以空氣污染來解釋病因,只能說家族中的罹癌基因力量強大。「如果說這20個肺部的小白點給我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年輕時曾是憂鬱文青的我,現在就算心情不好,時間也很短。」因為中醫認為心情不好會傷肺,她因而練就「過2分鐘就變樂觀的本領」。她也提到,感謝這些小白點讓她關照自己,也注意補充足夠營養、在乎免疫力,笑稱:「孩子太小,沒資格真的生病!」昨天吳淡如做完斷層後「宣判無罪」,肺結節沒有長大,減肥中的她特別犒賞自己吃了鹹酥雞和剉冰,歡慶自己「又可以好好的活一年」。醫師表示,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半需要藉由健康檢查來發現是否有異狀,通常小於1公分的結節定期追蹤即可。但若追蹤時發現結節變大、長厚,甚至型態改變就需要進行手術,究竟有哪些病徵應該注意?(原文刊登於2020/9/29,更新時間為2022/3/17) 衛福部2017年最新資料顯示,肺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一,且連續8年居冠,已經成為「新國病」。 由於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半需要藉由健康檢查來發現是否有異狀,通常小於1公分的結節,定期追蹤即可,但追蹤時如有發現結節變大、長厚,甚至型態改變,還持續出現7大病徵,則手術可能就是需要的治療手段。 住院意外發現肺結節立即切除 台中53歲林女士,因為間質性膀胱炎住進苗栗醫院治療,期間一直覺得腹部疼痛,院方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意外發現1.3公分的肺結節,立刻以甲基藍定位方式進行手術切除,並在術中送冷凍切片,迅速確定是良性的肉芽組織,目前已恢復順利出院,並持續追蹤。 苗栗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連允昌表示,由於肺臟器官內大部份都是空氣,針對沒有症狀的腫瘤,可以採取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掃描,就能清楚及早發現,若是有症狀,則建議透過胸腔內科門診盡速安排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才能好。 惡性結節的發生率約僅1-2% 事實上,有肺部結節不全然就是肺癌,肺部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有98%結節為良性結節,可能是良性腫瘤,或只是肺部過去發炎留下來的疤痕組織,而惡性結節的發生率僅1-2%,即是惡性腫瘤。 肺癌典型的7大症狀1.咳嗽2.咳痰3.血痰4.胸痛5.聲音沙啞6.吞嚥困難7.體重減輕 1/3患者沒咳嗽宜定期健康檢查 肺癌典型的症狀包含咳嗽、咳痰,而在癌細胞擴散後還可能出現胸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等狀況,但是也有1/3患者並沒有持續咳嗽,也就是絲毫無病徵,因此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揪出肺癌因子,下列高危險群,更是不能輕忽。 肺癌4大高危險群1. 吸菸者2. 長期暴露在空汙或二手菸等環境者3. 有肺癌家族病史者4. 曾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者●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小骨折未注意變跛行 全踝關節置換術讓她恢復正常行走
1名49歲婦人年輕的時候右腳踝有受過傷,因工作關係沒有去醫院檢查,前年開始腳踝非常的庝痛,走路姿勢一跛一跛的,造成生活上非常不便,後來經醫師建議做「全踝關節置換術」,術後兩個多月走路姿勢已經恢復正常,且也能輕量的工作。長安醫院骨科主任楊志鴻指出,女患者農務,檢查發查她的右腳踝距骨原僅是小骨折,因為當時未治療,這10幾年來持續的勞動下,右腳踝關節最終引發為外傷性關節炎,裡面的軟骨全部都磨損掉了,且因不太能夠負重,造成走路一跛一跛的,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非常不便。他說,距骨是足部主要的負重骨之一,對踝關節的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距骨的構造大部分是軟骨,損壞後不會再生,而且距骨一旦受傷就很容易影響到血液循環,造成缺血性壞死變形,若不及時處理,嚴重可能導致踝關節毀損,終生痠痛跛腳甚至成為殘障。楊志鴻說,外傷性踝關節的治療方式多是以關節融合的方式做關節固定術,但缺點為把關節做死,雖然術後可正常行走,但活動易受限,不符合翁女士的需求,因此建議進行全踝關節置換術。手術是將軟骨移除,換上金屬材質的人工踝關節,取代原本關節,因為人工踝關節模仿人體踝關節的構造,能夠保留踝關節80%以上的活動角度,走起路來會比較自然,雖然必需自費,但女患者覺得這是值得的。楊志鴻說,若患者希望維持踝關節活動度時,全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新選項,國外文獻顯示對合適的病患,緩解疼痛的效果和術後的步態相比術前也有明顯改善。他也提醒,如果因扭傷或跌倒造成踝關節腫脹,要及早來骨科門診照X光檢查骨頭有沒有受傷,若腫脹的程度持續兩個禮拜以上,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
2022-03-1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嘉義婦人騎車急煞 沒碰撞竟也左手骨折
嘉義市60幾歲蔡姓婦人日前騎機車,為閃避路上轉彎車,她緊急煞車,之後一直覺得左肩疼痛,經家人建議到醫院檢查,X光竟發現左手肱骨擠壓性的壓迫性骨折,經手術治療後出院;收治患者的聖馬爾定醫院骨科主任裴有成說,肱骨骨折常見在車禍事件,也好發於高齡骨質疏鬆者,提醒行車應注意速度,要有反應的緩衝時間。蔡姓婦人回憶,當時騎在路上,突然看到前方有轉彎車輛,直覺反應是趕緊煞車,當下有聽到「啪」一聲,但沒很留意,之後仍繼續忙碌,原本想去國術館喬筋骨,直到左肩愈來愈痛,才決定去急診,沒想到會變成骨折。裴有成表示,蔡姓婦人屬於近端肱骨骨折,可能因緊急煞車、突然用力過猛,導致肱骨頸骨頭坎入肱骨頭內,斷處呈伸縮望遠鏡式的擠在一起;由於骨頭已移位且會劇烈疼痛,治療時使用內固定骨板手術,3到5天即可出院,之後視骨頭癒合狀況,後續復健即可。裴有成也說,針對大多數的肱骨骨折,手術會以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方式為最佳首選,除了有較好的固定效果,使用鈦合金鎖定骨板,特殊形狀可服貼於骨頭表面,輕薄且穩定度好,大幅降低骨釘鬆脫的機率,對於骨質疏鬆及粉碎性的骨折,也能增加承受力量。裴有成提醒,肱骨骨折常見在交通事故、運動傷害或工傷事故,但也好發於高齡骨質疏鬆者,也是時常出現長輩稍微碰撞一下就骨折的原因,所以行車要注意速度,若有狀況尚能有反應的緩衝時間。
-
2022-03-14 養生.運動健身
「健走」很健康,為何專家卻說無法鍛鍊雙腳?日本國家級體能訓練師解析「腳衰退」的原因
為什麼腳會衰退為什麼腳的肌肉量比手臂軀幹等部位更容易掉呢?原因在於下半身匯集了強而有力的必要大肌群,以便在移動時支撐自己的體重。「既然是強而有力的大肌群,應該不容易衰退吧?」想必讀者們會有這樣的疑問。接下來將為各位進一步說明。為了使肌肉變強壯,必須施加一定以上的負荷。這在專業上稱作超負荷原則,也就是需要相應的大負荷才能鍛鍊出強壯的大肌肉。肌力基本上與肌肉的截面積成正比,不過大腿顯然比手臂強壯,要維持肌肉量勢必得施加大負荷。讓我們試著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您平常對腳施加了多少負荷呢?首先是通勤。想必不少居住在外縣市的人都是開車通勤吧。當然,開車對腳幾乎造成不了任何負荷。住在車站附近搭電車通勤,卻在車廂內盡量找位子坐,這種人的腳也沒承受多少負荷。最近公司企業紛紛鼓勵居家上班,想必有些人只在特定的日子才外出通勤吧。居家上班當然無法為腳帶來負荷。工作又如何呢?以居家上班為主,或是以開車為業的人,工作時雙腳不太可能承受必要的負荷。在「前言」中也提到過,現今社會十分便利。不僅可以在網路上購物,掃地也能交給掃地機器人處理。以前的人看了,或許會覺得這簡直是夢幻般的生活,不過相對來說,為腳帶來負荷的機會也減少了。過著仰賴便利性的生活時,運動量到底有多低呢?我請二十多歲的男性友人計算一週的行走步數。他從事製造業,獨自住在東京都內的套房。沒有運動經驗,興趣是打電玩。一週後看了數據,我嚇了一跳。每天的平均步數才區區兩百步。於是我向他進一步詢問,了解如何走這麼少步過活。由於職業類型可以居家上班,平日他都是在家工作。下床走到工作桌只有一步的距離。去廁所是四步。耗費最多步數的是用餐時間。而且三餐都是叫外送,走到玄關只要十幾步。週末則是埋首於電玩之中,購物都在網路上解決,甚至不用去提款機領錢。所以他幾乎不用外出也能過活。雖然他還年輕,平時卻經常抱怨肩膀僵硬,腰痛膝蓋痛。如果是這種運動量就可以理解了。學生時代還有體育課和通學確保最低限度的活動量,一旦少了這最低限度的活動量,肌肉量自然會急速減少。這絕不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活在便利的社會中,極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導致身體衰退。尤其是腳,若是不特意抽空訓練,很容易就衰退了。光靠健走是沒辦法練腳的健走是對身體十分有益的運動。2020年外出自肅期間也是普遍鼓勵到屋外健走或跑步,由此可見健走的好處。只是單純走路的話,不用專家教也能做。除非患有骨科方面的疾病,不然長時間持續下去也沒問題。而且負荷不像跑步那麼重,是適合沒有運動經驗或長年疏於運動者的入門運動。加上無須呼朋引伴,又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輕鬆融入生活之中。這些都是健走的魅力所在。以略喘的速度健走還具有燃燒脂肪的效果。起初只有五分鐘、十分鐘也無所謂。只要開始健走,便能實際體驗活動身體的暢快。不僅身體慢慢變得越來越靈活,體力也會隨之提升。那麼健走能否充分鍛鍊雙腳呢?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如同前述,屁股大腿等下半身的肌肉十分強壯,需要高強度的負荷才能達到鍛鍊的目的。肌肉量嚴重衰退的人,剛開始是有可能長些肌肉,然而健走的負荷並不足以有效增加下半身的肌肉量。要增加某個部位的肌肉量,最少需施加該部位感到稍微吃力的負荷,可輕鬆完成的運動是不夠的。例如有人每天帶著裝有兩公斤物品的手提包通勤,這種人拿著五百克的啞鈴訓練就幾乎沒有效果。若您已經養成健走習慣,請務必繼續保持下去,同時也要記得光靠健走並不能增加腳的肌肉量。如果想讓健走達成鍛鍊的效果,最好在健走路線中加入天橋等有階梯的地方。書籍介紹書名:一輩子受用的腳部健護指南:打造抗老勇腳,幾歲開始都來得及!預防糖尿病、失智症、腰痛、免疫失調,下半身鍛鍊才是關鍵!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2/03/01作者簡介/中野.詹姆士.修一(Nakano James Shuichi)日本首席體能訓練師、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證運動生理碩士(ACSM/EP-C),PTI認證專業體能訓練師,運動動機CLUB100最高技術負責人。1971年生於日本長野縣的他,是國家級的知名體能訓練師,透過加強選手體能來提高運動成績,同時也幫助預防受傷,並應對運動障礙症候群及與生活習慣病。包括桌球國手福原愛和2012倫敦奧運羽球女雙亞軍藤垣組合在內,都曾是他的指導對象。延伸閱讀: 多喝水不會軟化大便、多運動不會讓便祕改善...關於便祕你一直搞錯的幾件事
-
2022-03-1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阿嬤長期腳痛不出原因! 醫揪元凶:是鞋子惹的禍
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分享,一名阿嬤長期腳痛找不出原因,直到脫下鞋子檢查才發現,原來她因為節儉,鞋子修修補補,兩隻鞋鞋跟因多次修補,竟是「內外不對稱」的鞋跟填補物,導致她行走時腳踝變形、疼痛難耐,可見鞋子嚴重壞損,將導致足部關節、肌肉、韌帶的過勞甚至受傷。嚴可倫建議,選鞋可根據「防滑、站穩、好使」要訣,「防滑」指鞋子前後兩區必須具備像「輪胎胎紋」的溝槽;「站穩」從正後方看,鞋跟不宜太窄,捏捏看後跟周圍不宜太軟;「好使」為鞋子約在前1/3的位置達成與足部關節同步彎曲的功效,讓走路不用太費力。嚴可倫指出,當鞋底出現磨損甚至止滑紋路消失、內外側磨損不均衡導致足部內塌或外塌,都是該換鞋子的時機;許多慢跑鞋都會有建議的使用里程數,記得在購買時詢問相關人員。至於新鞋剛穿時要注意哪些狀況?嚴可倫說,日本漫畫「灌籃高手」順口溜「新鞋踩三下」,主要是過去新鞋材質比較僵硬,擔心傷腳。不過現今的鞋子多已非常舒適,只要把握挑選原則、並且在適應新鞋子時先不要急著劇烈運動,大都不會有問題。嚴可倫建議,買鞋子可選擇在工作、站立、行走一段時間之後,再來試穿鞋子購買,才不會買回家才發現怎麼不合腳;孩童與青少年因為成長速度快,要時常留意是否已經穿不下、造成腳趾在鞋內彎曲,導致行走不適與運動傷害。
-
2022-03-12 癌症.其他癌症
台語歌手疑骨髓瘤離世 典型4大症狀勿輕忽
台語男歌手葉勝欽傳罹患骨髓瘤,上月底不敵病魔辭世,享年47歲。醫師指出,骨髓瘤有典型四大症狀「CRAB」,包括高血鈣、腎衰竭、貧血及骨骼病灶,雖症狀不典型、難以及早發現,但現今有藥物可治療,延長存活率也提高,呼籲民眾勿輕忽症狀表現。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疾病,從骨髓增生,屬後天偶發性的基因突變,因血球不斷分裂、製造過程中,偶爾會出現變異,若生長在重要部位,且身體無法清除、代謝,恐導致病灶出現。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游介宇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基因變異,產生癌細胞,與遺傳無關,但不排除與有機溶劑、PM2.5或農藥殘留、自然輻射等周遭物質有關,但之間關聯性尚待確認,能確定的是,老化是導致基因突變的因素之一。骨髓瘤典型四大症狀骨髓瘤典型四大症狀「CRAB」,包括「C」Hypercalcemia(高血鈣)、「R」Renal failure(腎衰竭)、「A」Anemia(貧血)、「B」Bone lesions(骨骼病灶)。疾病多好發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30至40歲年輕族也不算少見。相較其他癌症,多發性骨髓瘤並無明確分期別,林建嶔表示,主要透過抽血數據判斷嚴重程度,屬於病程發展較慢的疾病,且加上症狀輕微、不典型,且無腫塊,許多患者以為是骨科問題,後來才轉到血液科,此疾病普遍延遲1至3年確診。游介宇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會導致骨病變、骨折,臨床上症狀通常不典型,除非臨床醫師進一步做免疫球蛋白、骨髓抽血診斷等,近年各科醫師也有越加了解趨勢,發病到診斷時間也慢慢縮短,存活率也較有機會提升。確診後經過治療,存活率多半可達5年以上林建嶔表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以藥物為主,包括標靶藥物、類固醇等,不太需要做化療,確診後經過治療,存活率多半可達5年以上。游介宇表示,相較早期健保無給付標靶藥物,僅能用化療或幾種標靶藥,平均存活2至3年,現在許多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大幅提升存活率,且藥物副作用不大,可長期使用。多發性骨髓瘤屬於全身系統性疾病,游介宇表示,大多不用放射線治療,但如果骨頭疼痛或局部病灶,例如某些部位因腫瘤,導致骨頭快斷裂,可經過影像照射,針對疼痛、快骨折部位,進行預防性放射線處理,將腫瘤縮小避免壓迫。70歲以下患者或體力較好的長輩,也可用自體移植手術。林建嶔指出,自體移植是單次高劑量化療,術前先收集患者自身的幹細胞,並以高劑量化療方式,殺死體內癌細胞,再將先前取出的幹細胞回輸到體內,約10天內骨髓可慢慢長出,後續以標靶藥物維持即可。多發性骨髓瘤雖可治療,但無法「痊癒」林建嶔表示,不論是自體移植或標靶藥物控制,都無法將體內骨髓瘤清除乾淨,仍有復發可能性,但臨床統計,老人家即便有多發性骨髓瘤,但多能維持生活品質,死因多半是心血管疾病。游介宇說,此癌症可能復發,但穩定控制住,可與體內殘留癌細胞和平共存。林建嶔說,多發性骨髓瘤早期不容易確診,許多人因骨折、坐輪椅,甚至洗腎後才確診,雖用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但腎功能或行動能力可能難以恢復,建議民眾若有上述四種異狀,應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
2022-03-11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痛」分前後內外側 5個保養方法改善和預防膝蓋痛
上樓梯時覺得沒力、下樓梯時膝蓋更痛,蹲下去又站不太起來⋯⋯膝蓋痛並不是年紀大才容易發生,臨床上的膝蓋痛出現在各年齡層,原因也非常多樣複雜。而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40歲以上就是高危險群,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無法走久或久站;早上起來覺得關節僵硬,膝關節活動時會出現聲音,可能還會引起骨刺、韌帶失能或半月板受損等等,所以有時膝蓋痛也不完全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膝蓋痛」原因有哪些?從五種位置分辨膝關節主要是由大腿(股)骨下端、小腿(脛)骨上端和前方的臏骨三部分組成。根據膝蓋痛在前側、內側、外側、下方、後側這五大類位置,可初步找出可能的原因,但還是建議要由醫師判斷比較準確。1.膝蓋前側 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上緣有腫脹或疼痛感,上樓梯或站起來時會痛,因股四頭肌強力收縮,造成肌腱與髕骨連結處承受過度的壓力導致微小撕裂傷。大多起因於從事激烈跑跳運動,好發於年輕族群。 髕骨肌腱炎(跳躍膝):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和韌帶交界處會感到痠痛,嚴重時連坐著不動都會痛。常見於必須久站、勞動量過大或需要反覆跳躍練習的運動員。 髕前滑囊炎:膝蓋前方出現腫脹及疼痛,尤其在膝關節彎曲或下樓梯時更明顯,嚴重者可能會有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症狀,影響行走及活動能力。通常是因為膝蓋過度使用、直接受到撞擊、或是反覆從事膝關節彎曲及長時間跪姿的動作,慢性摩擦而造成發炎。 前十字韌帶損傷:屬於膝關節受傷中最常見的類型,通常發生在打球或跑步時腳沒踩穩,膝蓋成內八,有時會聽到「啪」一聲,接著一兩個小時後膝關節疼痛腫脹、腳發軟。臨床上有些患者並不一定會感覺疼痛,而以膝蓋無力為表現,或是綜合輕微無力和疼痛。 膝關節積水:會覺得膝蓋脹脹的,不一定會痛,症狀有無法蹲跪,上下樓梯等行動困難;膝窩或膝後部腫脹,觸壓痠痛;膝蓋紅腫發熱等發炎現象。不分年齡都常發生,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等也有膝前痛的症狀,會有腫脹和摸起來溫熱的發炎現象,也會影響到膝蓋的彎曲,通常會因為膝蓋輕微彎曲時減輕關節內壓力而覺得比較舒適。2.膝蓋內側 內側皺襞症候群:內側皺襞位於髕骨內下方與內側韌帶間,常見於長時間彎曲和伸直膝蓋例如蹲、跪等姿勢,內側皺襞和股骨內踝摩擦造成損傷,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響。患者通常主訴是「一跪就超不舒服、一蹲就超級痛超級痠」,好發中年長輩,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鵝掌肌腱炎:由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這三條肌腱形成,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約佔膝蓋內側痛的 20-30%,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運動前暖身拉筋不足、過度跑步、下山、久坐久蹲後、盤坐、跪坐或翹腳後,大腿肌肉沒有放鬆都可能造成,患者站起來瞬間會產生疼痛,通常上樓梯比下樓梯更痛,跑步踢球或騎腳踏車時更明顯。 膝內側副韌帶炎:內側膝關節偏下方腫脹劇痛,無法完全伸直和彎曲,數天可能出現皮下瘀血。除了退化常發作外,跟受到從後外側的撞擊外傷及扭傷拉傷有關。3.膝蓋外側 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跑者膝的痛包含1. 周邊韌帶發炎2. 髕骨軟骨磨損3. 肌肉受力不均常發生在跑到一半時感到膝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或運動後膝蓋有灼熱刺痛痠痛感,有時髕骨周圍一圈都可能有痛感。除了跑者(尤其初階者尚未適應訓練強度很容易發生),女性因天生骨盆較寬也是高危險群,但重訓、騎飛輪也可能造成。另外,久坐導致臀肌失能、擴筋膜張肌過度緊繃,也是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的跑者膝病因之一。因為容易復發,不可以再過度練習和硬撐,必須妥當治療。 膝外側韌帶炎:膝關節外側疼痛腫脹、韌帶上方痛或膝關節無力,患者會覺得膝蓋外側凹洞裡面很痠,但又摸不到痛點。常與打球、爬山扭傷膝蓋造成有關,約佔膝蓋外側痛的 15%。4.膝蓋下方 髕骨下脂肪墊炎:膝關節遭受外力直接撞擊,造成髕骨下脂肪墊於髕骨與股骨之間受到夾擠造成劇烈疼痛,痛感會因為長時間站立而加重。除了髕骨下緣處腫脹,按壓局部髕骨肌腱下方可能有痛感,膝關節伸直時會更痛。 脛骨粗隆骨骺炎(奧斯古謝拉德症):因膝蓋臏骨和脛骨間的肌腱拉扯生長板造成損傷和發炎,膝蓋下方的脛骨結節會有硬塊隆起、腫大和壓痛,常見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和運動員。5.膝蓋後側 貝克氏囊腫:因膝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在膝蓋後方形成囊腫,可能是凸起一小顆像乒乓球或腫起一片,並感到痠痛,嚴重則下肢無力無法上下樓梯等等。多數患者合併有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囊破孔或是半月板損傷等根源問題。 膕肌炎:膝窩橫紋下方的「膕窩」幫助後十字韌帶穩定膝關節,協助膝關節伸曲,當跑步和下坡、下山時使用這塊肌肉的頻率增加,就可能導致後膝疼痛,嚴重時小腿無法完全伸直,股四頭肌過度勞損和過度足內翻也是原因之一。若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膕窩一不小心就可能拉傷、發炎,所以醫師建議運動後確實拉筋伸展可預防膕肌炎發生。 後十字韌帶損傷:常見於機車車禍,因小腿受到撞擊使脛骨過度後移導致韌帶撕裂或斷裂,但受傷時症狀未必很明顯,診斷較不易。初期會有輕微的關節腫脹或積水,當膝關節半彎曲時(例如下樓梯)會引起劇痛。深蹲、跑步後膝蓋痛?專家點出關鍵運動傷害治療專長的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強調,在正確的運動下,不論跑步或重訓,各種活動並不會導致關節退化,反而對關節有長期保護作用,關節退化或積水經過治療後也還是可以繼續運動。骨科醫師方啟榮補充,目前的研究無法證實跑步、馬拉松會直接加速關節的退化,體重過重、先前關節損傷或運動相關傷害包括韌帶、半月軟骨等等損傷,才是傷膝的原因。至於深蹲的最常見困擾——膝蓋痛,健身名人筋肉媽媽在其著作《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提到,這除了來自不知怎麼靠臀部出力,將力量放在腿部前側也導致膝關節壓力過大(將力量放在股四頭肌不是錯誤方式,但對膝蓋壓力較大);尤其是肌力不足,不自覺膝蓋内夾造成膝關節產生扭轉,長期下來的確會造成膝蓋損傷。她提醒,深蹲造成膝蓋痛的原因很多,應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評估,再靠運動增加肌肉、補強肌力,矯正失衡的體態與動作,才是最治本的方法。總之,運動務必適量、循序漸進並量力而為,才能避免運動傷害並達到強化膝蓋的效果,受傷後也要循序漸進的休息復健,才能讓膝蓋陪伴久久。預防和改善膝蓋痛,醫師教你日常保養的五個方法關節軟骨的損耗是不可逆的,保護膝關節首重減少磨損並加強修復。所以發生膝蓋痛時,除了就醫找到原因,骨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也建議平常就能做的五個「護膝」方法:1. 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負重:減少膝蓋負擔就是真正有效的預防方法。2. 增加肌力:特別是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肌群的肌力強化,可增加關節穩定度。像是透過「抬腿運動」慢慢把膝蓋伸直,保持腳踝用力往上翹起,接著保持不動20秒再慢慢放下,一天至少做50~100次才能達到訓練效果。3. 拉筋伸展:因膝關節退化也常造成膝蓋周邊肌腱緊繃,適時伸展讓大腿後側肌群柔軟有彈性,可以減少膝蓋壓力,同時維持關節活動度。4. 低衝擊有氧運動:配合游泳或水中快走、太極、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並增加血液循環。5. 避免不良姿勢:因為易使骨盆傾斜,膝關節髕骨外翻或位移造成軟骨磨損,或是造成膝蓋壓力和壓迫血液循環,都很傷膝。不良姿勢包括:.翹二郎腿、翹腳.站三七步.蹲、跪、盤腿過久.坐過矮的板凳資料來源:膝蓋痛不等於關節炎Dr. SKY 膝關節痛導航地圖 12種膝關節病因一次看懂《膝蓋退化 該怎麼辦》治療膝蓋痛,找對方法最有用!膝蓋痛的原因是什麼?堡醫師教你-怎麼自己當醫生!男兒膝下有黃金: 認識前膝疼痛-髕前滑囊炎《護膝運動》 圖解簡單動作,預防膝蓋疼痛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推薦免費保健課程給您|▽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
-
2022-03-06 養生.聰明飲食
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免疫權威醫師分享每天一碗抗病蔬菜湯
我之前是一名骨科醫師,三十多歲時接觸到感染免疫學之後,就開始研究免疫學,並成為專業的免疫醫師至今,已長達五十年左右。話雖如此,我並未因為專攻免疫學,而過著注重養生的健康生活。在五十五歲之前,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酒也不忌口,完全不注重養生。我有痛風和糖尿病史,頭髮日漸稀疏,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我的生活型態一點也不健康。直到某天,我領悟到「再這樣下去不行」,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嘗試並研究各種有益健康的飲食法。在經歷過這麼多飲食法之後,我現在依舊維持「喝湯」的習慣。自從我開始喝湯後,不但沒生過一場大病,就連感冒也遠離我,讓我重拾健康的身體狀態。完整攝取食材營養 避免浪費食材含有的營養素與成分中,有許多水溶性物質。雖然汆燙水煮也能釋出水溶性物質,但若做成湯品,食材與湯汁一起吃下肚,就能完整攝取食材營養,毫不浪費。喝湯的好處是,透過燉煮調理可將蔬菜煮軟,減少食材體積,讓人輕鬆吃下足量蔬菜。沒有食欲時,只要喝湯就能攝取營養。食材好入口 身體好好吸收慢慢燉煮不僅可將食材美味與營養釋出湯中,食材也能被烹煮成容易消化的狀態。腸胃較差者或食欲不振時,也能透過喝湯補充營養,作法簡單,一鍋到底好容易。冬天煮熱湯、夏天喝冷湯 從體內調節體溫料多味美的熱湯可從內部溫暖身體,身體暖和了,血液循環就會變好。遇到熱氣容易蓄積在體內的炎熱夏季時,則可做成美味冷湯,或是以優格、水果為湯底,享受冰涼的甜湯。不只能消除體內的多餘熱氣,在攝取各種營養的同時,還能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廚藝不佳也沒問題 放入鍋中煮就很好喝煮湯一點都不難,將食材放入鍋中,接著開火燉煮即可。鍋中充滿大量釋出的肉和魚鮮味、蔬菜的甜味,起鍋前只要加上少許調味料,就是一鍋美味的抗病蔬菜湯。滑菇豆腐酸辣湯(富含植化素的低醣蔬菜湯)材料(2人份):滑菇1/2包(50g)、板豆腐1/2塊(150g)、豆苗1包(100g)、大蒜(壓碎)1/2瓣、紅辣椒(撕開去籽)1根、麻油1/2大匙、醋1大匙、辣油少許A:日式高湯1又1/2杯、酒1大匙B:鹽與黑胡椒各少許、砂糖1/4小匙作法:1. 將麻油、大蒜、紅辣椒放入鍋中,開中火加熱,爆香後放入豆苗拌炒。炒出各種食材的顏色後,捏碎板豆腐入鍋,迅速翻炒。2. 鍋中倒入A煮至沸騰,放入滑菇煮1~2分鐘。撒B調味後關火,淋上醋與辣油。健康關鍵▼滑菇+醋醋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好菌。搭配富含食物纖維的滑菇,能維持腸道健康。辣椒和辣油的辣味也能提升代謝。關火後加醋,可凸顯酸味。抗病蔬菜湯材料:雞翅4支、高麗菜1/4顆、胡蘿蔔1/2根、香菇2朵、迷你番茄6顆、鹽、黑胡椒、醋各少許作法:1. 高麗菜切得稍微大口一點;胡蘿蔔直向對切,再斜切成薄片;香菇切薄片。2. 將1與雞翅、番茄都放入鍋中,倒入能剛好浸泡食材的水量後,開火煮沸。3. 轉較弱的中火煮20分鐘,待蔬菜煮軟後,撒鹽、黑胡椒調味,最後以繞圈方式淋上醋。小魚乾西芹咖哩湯(增加腸內好菌發酵的蔬菜湯)材料(2人份):西芹1根(100g)、西芹葉少許、小魚乾15g、咖哩粉1/2小匙、沙拉油1/2大匙、熱水1又1/2杯A:甘麴2大匙、 鹽1/4小匙作法:1. 西芹去筋,切成薄塊,葉子粗略切碎。2. 將沙拉油和小魚乾放入鍋中,開小火炒至焦香。放入咖哩粉拌炒,炒出香氣後放入西芹,轉中火炒軟。3. 鍋中倒入熱水煮沸,撈起浮沫,轉較小的中火,煮4∼5分鐘。撒A調味,放入西芹葉再煮一下即可。健康關鍵▼甘麴+西芹甘麴是由米麴製成,也是製作日式甘酒的原料。甘麴含植物性乳酸菌,可在最新鮮的狀態下進入腸道,增加腸內好菌。西芹是很好的抗癌食材,葉片含有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請務必全部吃完。
-
2022-03-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腳痛竟是鞋害的!專家:鞋底出現2跡象就該換鞋
有位老奶奶長期腳痛找不出原因,直到她脫下鞋子檢查,才發現她穿的鞋子因鞋跟磨損,多次送修出現修補痕跡,原來腳痛元凶竟是「內外不對稱」的鞋跟填補物,導致她行走時腳踝變形、疼痛難耐。可見鞋子選得不適當或嚴重壞損,將導致足部關節、肌肉、韌帶的過勞甚至受傷。依不同活動選鞋,千萬不能一雙鞋打遍天下。預防足部退化,穿對鞋子也是重要的一環。參與不同的活動,可根據鞋子功能性來選擇合適的穿著,讓雙腳在舒適的狀態下活動。人體從兩側肩膀到骨盆高度、脊椎排列、步態都攸關身體平衡,穿錯鞋致雙腳活動姿勢不正確,會危害到身體軀幹、髖、膝、踝關節,如果不在正常排列位置上,身體會產生代償作用,易導致肌肉運作不平衡,容易感到疲勞與不適。因此有雙合適的鞋子,可以預防足部退化,避免身體不必要的病痛。「千萬不能一雙鞋打遍天下。」選鞋前,必需建立依不同目的、穿著不同功能鞋款的觀念:腳踝的包覆性、鞋子軟硬和重量、足部的活動空間,以及鞋墊款式都要考量。以臨床觀點來看,將足部分為前、中和後足三個部份,腳在活動時承受全身的重量,提供了支撐、彈跳、吸震等功能,來達到身體的穩定性,站立時會以第一、第五根蹠骨與後腳跟作為支撐,形成足弓來支撐身體的重量。舉例來說,跑步活動,鞋子著重在舒適、支撐以及包覆性;高強度運動鞋款著重在避震和彈性,這些功能性的設計,可以保護我們的雙腳、同時提升腳部的功能。● 鞋款:從事較高活動性的活動時,需要選擇包覆性較佳的鞋款。較小的孩童或老年人,綁鞋帶不靈活,挑選容易操作的魔鬼粘鞋款,穿起來會更合腳、安全。● 軟硬度和重量:鞋子軟硬度原則上以前足處可彎曲,中後足不可過軟;鞋子的重量也不能過重,容易造成下肢肌肉過度負擔。● 鞋墊:注意鞋墊是否符合足弓,也可透過客製化鞋墊輔助,改善足底壓力的分布,增加身體姿勢控制的效果,藉以達到最佳效能的運作,減少不正常的步態和病痛的發生。選鞋謹記3口訣:防滑、站穩、好使。1.防滑:鞋子的前後兩區,必須具備像是「輪胎胎紋」的溝槽,達到防滑、排水的效果。2.站穩:從正後方看,鞋跟不宜太窄,走、站才會穩;另外可以捏捏看後跟周圍,太軟的鞋跟缺乏保護效果。3.好使:鞋子約在前1/3的位置會設計阻力比較低的結構,達成與足部關節同步彎曲的功效,讓走路不費力。如果一雙鞋,讓人墊腳尖覺得很緊、很吃力,可想見需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把身體往前推進。買鞋子、試穿鞋子要選什麼時間?雙腳在傍晚時間腳型最大,最適合試穿選鞋。根據足部活動空間,以最大的一腳作為選鞋的依據,原則上鞋長度需比足長多約1公分,差不多是一根手指可塞入的空間,寬度則是再加0.5公分。剛穿新鞋要注意哪些狀況?開新車,需要馴車;穿新鞋,同樣也需要馴鞋。穿新鞋不能一開始就馬力全開,必須短程試走看看,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讓身體和腳感受鞋子的性能,讓新鞋發揮最佳功能,才能讓雙腳有如釋重負的快感。日本漫畫「灌籃高手」順口溜「新鞋踩三下」,主要是過去新鞋材質比較僵硬,擔心傷腳。不過現今的鞋子多已非常舒適,只要把握挑選原則,並且在適應新鞋期間不要劇烈運動,大都不會有問題。什麼時候該換鞋?不少人習慣將鞋子穿到破損,或者狀態已經糟糕到不堪使用才汰換,但這其實已經造成腳的負擔,一般會根據鞋底的磨損狀況,來判斷是否該換鞋。1. 鞋底紋磨損消失、內外側磨損不均衡導致足部內塌或外塌、落差大於0.5公分以上時,就表示該換一雙新鞋了。2. 鞋子變鬆或變寬、鞋底止滑效能不如以往、動作中感到疼痛等情況,也是該換鞋的徵兆。3. 許多慢跑鞋都會有建議使用的里程數,記得在購買時詢問相關人員。4. 孩童與青少年成長較快速,要時常留意是否已經穿不下鞋子、造成腳趾在鞋內彎曲,導致行走不適與運動傷害。諮詢/亞洲大學復健部長周立偉、職能治療師施益湋、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
-
2022-03-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關節保養QA/吃葡萄醣胺、鈣片可以保養膝關節?骨科醫揭最重要關鍵
Q:吃葡萄醣胺、鈣片可以保養關節?關節的保養並不是透過吃葡萄糖胺或是鈣片就可以達到目的,最重要的關鍵是「不要受傷」,避免劇烈運動造成傷害,或因肌肉流失而讓關節的負擔增加。根據研究,葡萄糖胺對於關節的幫助,主要是減緩部分疼痛的發生,實際上並沒有生成軟骨或是增加關節強度等效果。而吃鈣片的目的,不是在保護關節,骨頭的生成需要鈣、磷的協助,鈣片的效果主要是增加人體鈣質的攝取、避免骨質疏鬆,進而維持關節的強度。Q: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兩者成因完全不同,也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骨質疏鬆症屬於骨質流失問題,不會痛、不容易察覺,常因為骨折才發現,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屬於關節軟骨磨損、發炎,會讓關節處感到不適。很多民眾以為關節疼痛就是骨鬆惹的禍,開始補吃鈣片,但如果實際病況是退化性關節炎,鈣片只能協助骨質,不能改善關節發炎的問題。Q:有關節炎症狀的人,不能吃香蕉?網路謠傳,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不能吃香蕉。實際上這毫無根據,高鉀的香蕉是很好的水果,除非是腎臟功能異常者才有禁忌。一般來說,關節炎的患者飲食上沒有太多的禁忌,除非是痛風引起的關節炎,才會建議避免吃高普林的食物。關節炎患者的重點是減少關節負擔,如果是體重過重者,會先建議減重,避免關節負擔過大。Q:多吃動物軟骨、膠質,可以補充關節軟骨需要的營養?「吃腦補腦」的概念根深蒂固,常常會有人說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腳筋,可以保護關節。適時的補充膠原蛋白,如第二型水解膠原蛋白,對於關節軟骨會有一定的幫助,只是「多吃無益」,營養均衡以及適當補充即可。但當軟骨已經磨損,是不會再重生的,這時候補充膠原蛋白毫無意義,再多的食補或是吃保健食品,都不如接受治療來得有用。Q: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建議吃哪些抗發炎食物?藍莓、花椰菜等屬於可以抗發炎的食物,可適量食用。但減輕體重以及接受治療仍是減緩關節炎的上上策。Q:常按摩、熱敷膝蓋,可以減輕關節炎疼痛嗎?關節炎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舒緩,但急性發炎期的時候不建議按摩,也不建議熱敷,應該採取冷敷。等到關節炎不痛時,可以透過熱敷或是熱水澡改善不適,而針灸也可以幫助減輕疼痛。Q:退化性關節炎跟遺傳有關嗎?退化性關節炎的實際病理關係,沒辦法百分之百釐清,除了過度使用,有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確實跟基因有關。另外,曾經「受傷」也是造成日後關節炎發生的另一個因素。Q:登山者如何自保,減緩膝蓋傷害?運動不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機率,但姿勢不正確而導致受傷,像是半月板受損,就會增加膝蓋退化的機率。登山比較常見的問題是過度使用膝蓋,肌肉疲乏,進而讓膝蓋受損機率增加。建議登山的強度要從弱到高,逐次提升,平常都沒運動的人,千萬不要直接挑戰三天兩夜的行程。另外,登山負重也會增加膝蓋負擔,建議平時要鍛鍊足夠肌力,登山時量力而為、減輕負重,就能減緩膝蓋的負擔。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專任主治醫師柯廷憲
-
2022-03-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逾七成患者不換膝關節 醫師:人工關節選擇三要點,適合的可用10至20年
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疾病,但高達七成五的患者寧願忍痛也不願換膝關節,只因為害怕術後疼痛或可能需要再次換膝關節,甚至有七旬老伯伯拖到失去活動能力,連帶影響心肺、代謝功能,最終無法外出。醫師表示,人工關節經過優化已能大幅減少術後不適,但選擇上應注意三關鍵:區分左右膝、選擇尺寸、版型適合的關節,避免原來的骨頭削掉太多和彎曲角度受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表示,台灣65歲以上族群逾半數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輕、中度的關節炎可使用物理治療或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藥物治療改善,但重度的關節炎,例如關節磨損嚴重、使用物治和藥物等保守治療二至三個月沒有改善,以及關節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活動,甚至連睡覺、休息時都疼痛,就必須考慮置換人工關節。許多患者害怕術後疼痛或之後要再次置換人工關節,多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黃炫迪曾收治一名70歲老伯伯,因為害怕術後疼痛和再次置換,遲遲不願手術,拖到膝蓋劇烈疼痛、失去活動能力,影響心肺與代謝功能,導致體重快速增加、易喘,最終無法外出。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表示,人工膝關節經過持續優化、修正後,已能大幅減少術後不自然、靈活度下降和疼痛等問題,且通常可用10至20年。陳健煜提醒,置換膝關節須做好術前評估,包括心臟功能、慢性病等內科疾病的確認。但人工關節的選擇應注意三大關鍵,包括需區分左右膝、選擇有多元尺寸以及有多種版型的關節,以保留更多人體骨骼結構並減少誤差,以免發生術後產生僵直、磨損,甚至位移、轉向、關節鬆脫等狀況。不過,人工關節畢竟不像衣服、鞋子可以試穿,陳健煜表示,如何選擇適合的人工關節,有賴醫師的經驗以及醫療團隊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以免換上人工關節後愈來愈痛,增加二次手術的機率。
-
2022-03-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逾86萬人患膝關節炎 忍痛少動生活品質恐打折
全台每年逾86萬人因膝關節炎就醫,疼痛時連走路都成問題。醫師提醒,膝關節保養與治療方式多,減重、練肌力、服藥或手術都可改善,若忍痛不治療恐退化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有「換膝權威」稱號的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今天出席「膝關節置換新趨勢」記者會,分享民眾對於膝關節保健、治療建議與迷思。陳健煜提到,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有逾86萬人因膝關節炎就醫,另每年也有近3萬人置換全膝關節。不少人膝蓋痛就想要手術,甚至認為手術能一勞永逸。陳健煜表示,事實上膝關節炎治療方式多元,多半會先服用消炎止痛藥物,或注射葡萄糖、玻尿酸、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保守治療,若未見效才會評估手術。黃炫迪說明,膝關節炎症狀以疼痛占最大宗,其次依序為痠軟無力、僵硬、腫脹、關節變形等。有老人家害怕換膝手術,忍痛忍到無法走路,失去活動能力,連帶影響心肺與代謝功能,退休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黃炫迪也分享一項針對350名換膝病患與家屬的調查,多數受訪者表示在換膝之前,無法走太遠也不想移動、無法久站、行走不穩定、上下樓梯困難等;有75%受訪者表示曾想忍痛、少移動,就是不敢動手術治療。陳健煜說,早期不建議年過80歲的長者開刀,但如今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不少長者熱愛健身、登山,因此即便是高齡者,經評估活動力許可,也能置換人工膝關節,生活品質更佳。陳健煜先前就收治一名75歲熱愛跳國標舞的熟女,受膝關節炎之苦多年,先前擔心術後復原不佳,長期忍痛不敢手術,但服藥、注射治療成效漸差,最後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術後3個月就重返國標舞界。黃炫迪也說,建議年過40歲後,更要加強大腿肌力訓練,並維持體重,只要減重5%,就能大幅減緩膝關節壓力。他呼籲,膝關節炎勿忍痛,治療改善方式多,可尋求專科醫師好好診斷治療。
-
2022-03-0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擔心術後卡卡七成五患者不換膝 醫師提醒三要點
活到老卻無法動到老?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疾病,台灣65歲以上族群逾半數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輕、中度的關節炎還能使用物理治療或類固醇等藥物治療改善,重度的關節炎則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醫師提醒,人工關節應注意三個關鍵,包括分左右膝,並選擇尺寸、版型適合的關節,避免原來的骨頭削掉太多和彎曲角度受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表示,膝關節炎患者的常見症狀中最多的是疼痛,占80%,其次為為痠軟無力,占50%,其他症狀則為僵硬、腫脹、關節變形、發出咯吱聲和周圍肌肉萎縮。輕度的關節炎治療可透過物理治療減少關節使用、運動等,或是使用類固醇、玻尿酸和葡萄糖等藥物治療。但到了重度關節炎,包括關節磨損嚴重、使用物治和藥物等保守治療二至三個月沒有改善,以及關節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活動,甚至「連睡覺、休息時都不放過」,就必須考慮置換人工關節。但有七成患者擔心術後復原、五成擔心術後疼痛、四成則擔心換了關節後10至20年後需再次置換;高達七成五的患者寧可忍痛、委曲求全,或是乾脆減少移動,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不願意置換人工關節。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表示,人工膝關節經過持續優化、修正後,已能大幅減少術後不自然、靈活度下降和疼痛等問題,且通常可用10至20年。不過他提醒,在置換膝關節時須做好術前評估,包括心臟功能、慢性病等內科疾病的確認,避免麻醉過程出差錯或是後續感染率高。另外,在置換關節時要注意應保留更多人體骨骼結構,原先的骨本不能削掉太多。關節面也應貼合,若關節覆蓋太大,患者術後會有腫脹感,無法彎曲;若關節面太小,則容易鬆脫。因此關節選擇應注意三大關鍵,一是分左右膝,讓患者能保留更多人體骨骼結構,減少醫師手術中需要截掉的原生骨頭;二是選擇有多元尺寸的關節,減少誤差,尤其人工關節與原生骨頭只要存在過大的誤差,術後就易產生僵直、磨損等狀況;三是選擇有多種版型的關節,避免膝蓋前方內外側填補過多假體,導致膝蓋彎曲角度受限,或是因填補面積過大,使得膝關節與原生軟組織摩擦造成疼痛,甚至位移、轉向,關節鬆脫。不過,陳健煜表示,人工關節置換後分為發炎期、修復期和成熟期,患者需要6至12個月適應。但人工關節畢竟不像衣服、鞋子可以試穿,因此選擇適合的人工關節有賴醫師的經驗以及醫療團隊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以免換上人工關節後越來越痛,反而需要開第二次刀重新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