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養生
共找到
1627
筆 文章
-
-
2020-08-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又一神話破滅?哈佛研究:維生素D和預防憂鬱症無關
昨天(2020-8-4)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Long-term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vs Placebo on Risk of Depression or Clinically Releva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n Change in Mood Scor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長期補充維他命D3與安慰劑相比對憂鬱或臨床相關憂鬱症狀風險以及情緒得分變化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大約20年前美國出現一位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而在他的大力提倡之下,維他命D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全身上下幾乎每一種病,連縱然是精神上的疾病,例如憂鬱症,也都包括在內。事實上,在這篇最新論文發表之前,早已經有13項隨機臨床試驗探討維他命D是否真的能預防憂鬱症,而結果是12比1,即12個說無效,一個說有效。這次的實驗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Olivia Okereke醫生帶頭,另外還有12位研究人員共同參與。這項實驗是雙盲的隨機臨床試驗,規模龐大,共調查了18353人(平均年齡67.5歲,男女約各半)。這些接受調查的人在一開始都是沒有憂鬱症,然後其中半數的人每天吃2000單位的維他命D3,為時5年,另外半數的人則是每天吃安慰劑,也是為時5年(註: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維他命D3或安慰劑)。5年後,吃維他命D3這一組人裡有609人罹患憂鬱症,而吃安慰劑這一組人裡則有625人罹患憂鬱症。也就是說,在吃維他命D3這一組,每年每一千人裡有12.9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吃安慰劑這一組,則是每年每一千人裡有13.3人罹患憂鬱症。也就是說,吃維他命D3跟吃安慰劑,在統計學上並沒有《有意義的差異》。維他命D大約是在100年前為了治療小孩子的佝僂病而發現的。在這100年裡,什麼抗癌,抗憂鬱,防老人癡呆,控制血糖,降血壓,減肥,護心,護骨,無所不有的實驗都做過了,甚至連最近的新冠肺炎,也都做過了(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結果,維他命D是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請看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有關維他命D研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是如何一個接一個的神話破滅,請看我在3月發表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如果您比較喜歡看影片,那就請看我最近發表在YouTube的維他命D能抗啥。這個影片是我最近一次演講你是在科學養生嗎的片段。原文:維他命D:又一神話破滅
-
2020-08-05 橘世代.愛吃橘
來一碗乾拌麵!名廚配方好好味:擔擔麵、麻婆拌麵
沒時間下廚的現代人,除了外送外帶的選擇,在家煮一碗好吃夠味的「乾拌麵」,也是相當方便,除了購買市售現成的包裝乾拌麵,許多老饕更愛吃新鮮現做的手工麵條。若想在家自製乾拌麵的靈魂「醬汁」,自己也能作出好味道嗎?今日介紹知名主廚駱進漢師傅的2道經典醬汁配方,讓你在家就做出好吃又涮嘴的擔擔麵、麻婆拌麵。無論是不想出門、臨時想吃宵夜、下班肚子餓,煮好麵條跟醬料拌一拌就能上桌,一碗傳統家常美食就完成了,愛吃麵食的朋友不能錯過喔,快來動手做做看吧!一、經典麵點:擔擔麵擔擔醬製作步驟材料:蒜頭5個、冬菜1茶匙、芝麻醬3大匙、甜醬油3大匙、橄欖油2大匙調味料:香油1大匙、白醋少許做法1.冬菜切末放入乾鍋炒香,蒜頭切末,備用。2.蒜末用2大匙橄欖油炒香後,和冬菜一起放入碗中,再加上芝麻醬、做好的甜醬油、香油及白醋拌均勻即可。擔擔麵製作步驟材料:白麵250克、擔擔醬2大匙、小黃瓜30克、蔥花20克、花椒面少許、花生碎20克做法:1.小黃瓜切絲泡水備用,蔥切成花,備用。2.將白麵放入鍋中煮至3 分鐘熟透撈出,瀝乾水分,拌入擔擔醬即可。3.最後放入擺盤配料小黃瓜絲、花生碎、蔥花及花椒面即可。二、鮮香開胃:麻婆拌麵麻婆豆干醬製作步驟材料:豆干5塊、絞肉50克、蒜末20克、薑20克、橄欖油2大匙調味料:醬油20克、白細砂糖20克、米酒50克、白醋10克、豆瓣醬30克做法:1.將豆干切小丁,薑切末,備用。2.鍋中加入2 大匙橄欖油,將蒜末、薑末入鍋炒香,放入豆干丁和絞肉炒熟,再放入豆瓣醬炒出油亮色。3.醬油、白細砂糖、米酒及白醋放入做法2 中,煮至入味後再用太白粉水勾芡即可。TIPS:先將豆干和絞肉炒乾,香氣才會出來。最後將醬炒出油亮色,香氣更濃郁。麻婆拌麵製作步驟材料:細麵250克、麻婆豆干醬2大匙、青江菜50克、蔥花20克做法:1.青江菜燙熟,青蔥切成花,備用。2.將細麵放入鍋中煮至3分鐘熟透撈出,瀝乾水分,拌入麻婆豆干醬即可。3.最後放入擺盤配料青江菜及蔥花即可。本文摘自《在家乾拌麵》,幸福文化 2020/07/08出版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精選延伸閱讀↘↘↘。以料理好好餵養生活,3道初學者的「自煮」提案!。童年酥脆回憶飄香 媽媽私房菜:饅頭3吃,蒸煎炒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03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蓮藕食療藥用皆可!減重者、不愛吃青菜者,都是最佳取代食材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05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全身都是寶 食療藥用皆可蓮的全身都是寶。從蓮藕、蓮子、蓮葉、蓮花、蓮子芯、蓮蓬等,都可食療或藥用。蓮藕跟蓮子一樣,都是消暑聖品。蓮藕也可製成蓮藕粉,方便保存及食用,但因四、五十公斤的生蓮藕才做得出一公斤左右的藕粉,價格自然不便宜。選購蓮藕時,除非在產地,否則,通常都已經洗過。記得最好不要挑選顏色過白的蓮藕,聞聞有沒有漂白水的味道。富含纖維質 減重者好主食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老一輩的人拿蓮藕當蔬菜吃,兩者同樣都含有豐富纖維質,不同的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低有別。每100公克蔬菜的纖維質含量約在5公克上下,蓮藕卻占了20公克,可說是主要成分之一。站在營養學觀點,碳水化合物比率高,蓮藕被歸類為五穀根莖類主食。但因兼具蔬菜富含纖維質的特性,對於想減重、有血糖問題的人,蓮藕是很不錯的主食,下肚後,比白米更有飽足感,還能幫助排便。鉀含量不錯 維生素C也高礦物質部分,除了含有磷、鐵、鈣,跟蔬菜一樣,蓮藕的鉀含量也很豐富,稱得上是高鉀食材。不過,對於要限鉀的腎臟病患,不宜多吃。蓮藕富含維生素C,炎炎夏日,是很不錯的涼拌食材。把切成薄片的蓮藕稍微汆燙一下,除了維持清脆的口感,還可以避免維生素C流失過多,再撒上少許糖、鹽後拌勻。記得倒一點醋,以免蓮藕裡的鐵質氧化,影響色澤。不愛吃青菜 最佳取代食材藕斷絲連,切開的蓮藕有著特殊的黏液蛋白,對於胃腸消化系統也有輔助效果。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潤肺消淤血 性涼較宜熱食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蓮藕性甘、味平,可以潤肺止咳、補中益氣,還可以止渴。不管生、熟食蓮藕,都有潤肺之效,秋天燥咳的人,可吃蓮藕潤肺止咳。不只如此,蓮藕還能消淤血,緩解吐血、流鼻血、血尿、血便、月經崩漏、來不停。有些民眾喜歡拿蓮藕當成精力湯的食材,但因生蓮藕屬性偏涼,最好熟食。蓮藕跟生地黃一同煮水後飲用,可以治一切血症,連跌打損傷的淤血也有效。藕汁能助眠 莖葉可調月經另外,發高燒後喝生蓮藕汁,可以止渴。因為更年期障礙睡不好,喝蓮藕汁也能幫助入睡,或者加上百合、綠豆,除能幫助睡眠,還可以去熱、除煩燥。不只蓮子、蓮藕可以入菜,有食療功效,整株蓮都是寶。蓮的葉子及莖屬性微涼,能治療月經不正常,燒成灰後飲用,可以緩解經血流不止。泡茶喝,則有減肥功效。
-
2020-08-03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蓮藕涼拌、煮湯選不同部位 用不鏽鋼鍋煮才不易變黑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除了糖尿病患、須限鉀的腎臟病患,食用蓮藕時要留意外,一般健康人如果不甚喜歡綠色蔬菜的氣味,可吃蓮藕補充纖維質,不管是當菜吃,或取代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05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蓮藕選購撇步1.涼拌:蓮藕的頭部通常較短較嫩,要吃涼拌,可選頭部,口感脆嫩。2.煮湯:尾部較長偏老,適合煮湯,質地較鬆。3.肥短佳:好吃的蓮藕,以肥短為佳,最好是藕節粗且短。4.別太白:外型要飽滿、無傷、顏色也不宜過白。5.選帶土:要買未清洗過、帶泥土的蓮藕,放到冰箱底部,儲藏時間可以撐更久。清洗與料理1.切斷藕節:先將蓮藕自藕節處切斷。2.軟毛輕刷:用軟牙刷或其他用具輕刷。3.平均切片:厚度要平均且不宜過厚,大約1公分以內即可。4.滾水汆燙:切片的蓮藕放入滾水汆燙1分鐘,室溫置涼後,可放入冰箱冷藏。冰過後的蓮藕口感較脆,適合做涼拌料理。TIPS:煮蓮藕時,最好使用不鏽鋼鍋,避免用鐵鍋或鋁鍋,以免蓮藕顏色變黑。蓮藕料理食譜示範達人/蘇鼎雅,擔任美食評審及講師,擅長創意、即興料理,古味新式料理及插花藝術。涼拌海藻蓮藕材料:醋蓮藕1節、海藻類(海帶芽、紅、綠藻)10~15g、黃甜椒絲40g、辣椒1條、芹菜1株、香菜1株調味料:醬油露2大匙、味醂1大匙、香油1小匙作法:1.海藻類泡水後,用冷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2.辣椒斜切片,芹菜、香菜洗淨切末。3.調味料調和後,與醋蓮藕和作法1互拌即可。醋蓮藕作法:蓮藕取一節洗淨、刮皮、切半圓片狀,在加鹽的沸水中汆燙數秒後撈出。用冷水沖3次,瀝乾水分(或擦拭掉水分)後,裝在玻璃瓶內,加入水果醋和味醂各半、淹過蓮藕。放入冰箱靜置2~3天,即是醋蓮藕。福神漬材料:白蘿蔔150g、小黃瓜1條、蓮藕中節1節、紅蘿蔔1/2根、鹽約大平匙的2/3醬汁:冰糖2大匙、淡色醬油150cc、味醂150cc調味料:水果醋1/2大匙、薑末1小匙、紫蘇梅汁1大匙作法:1.白蘿蔔去皮後,切成3公分大小的厚片,再切成小扇形的塊狀。2.小黃瓜十字對切成4條,切去中間的籽再切成扇形。3.蓮藕和紅蘿蔔去皮後,切法與小黃瓜相同。4.作法1~3放鹽抓醃後,放置半天,再用力擰去水分。5.醬汁煮開後,放入所有蔬菜,等它滾沸後分離蔬菜和湯汁。6.湯汁再次煮滾後,淋上水果醋,再拌入薑末和梅汁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即可。桂花糖蓮藕材料:糯米150g、蓮藕1節、熟蓮子20粒、果糖1杯、桂花2湯匙、熱水1杯、桂花釀2大匙、水果醋1/2小匙作法:1.糯米浸泡4小時,瀝乾水分後,填入切厚片的蓮藕裡,用大火蒸25分再用中小火煮25分。2.桂花先泡熱水使之出味,除去桂花渣後、倒入果糖拌勻,用慢火煮滾。3.作法2淋上排盤的蓮藕和蓮子,放入電鍋蒸熟即可。食用時再淋上桂花釀和水果醋,口感更佳。
-
2020-08-02 新聞.健康知識+
熱水澡和冷水澡哪個對健康比較好?研究實測結果揭曉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休息的藝術》,作者克勞蒂亞‧哈蒙德】泡澡真是萬靈藥如果說了這麼多,還是不足以說服你泡一個長長的澡可能有益身心健康,那麼試試下面這份發表在雜誌上,就只是簡單題名為《溫度》(Temperature)的研究如何?研究人員表示,男性泡澡一小時,燃燒的卡路里等同於散步半小時。這句論述聽起來似乎太美好了,實在難以置信,但請記住,水溫必須始終保持在攝氏四十度,所以要是你想在家裡試試這一招,就得不斷補充浴缸中的熱水。實驗結果倒是挺顯著的:參加實驗的男性身上配戴的葡萄糖檢測儀顯示,他們泡澡時能量消耗比率提升八○%。這麼一來,有沒有其他研究主張乾脆放棄運動,只要泡澡就好?真可惜,沒有。同一批受試男性騎乘健身車燃燒的卡路里更多,所以若從健身運動的角度來看,研究人員單單只是建議,泡熱水澡可視為新陳代謝失調族群的補救藥方,因為他們已經無計可施。即使如此,熱水澡所提供的強大力量著實讓人印象深刻。有人建議,熱水澡或許有益你的心臟功能。最近有項研究詢問日本銀髮族一星期泡幾次澡,答案從零到嚇死人的二十四次都有!簡直和古羅馬人旗鼓相當了。不過重點是:那些一星期泡澡超過五次的族群(我覺得這是平均水準),多半有一顆強壯的心臟,而且循環系統也比較健康。但務必當心泡澡時間不可過熱、過長。奧地利哲學家路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喜歡自己的浴缸裝滿滾燙的熱水,還到處吹噓自己可以承受高溫。拿這一點說嘴實在有點奇怪,畢竟毫不讓人意外,這恐怕不是一個好點子。在熱愛泡澡成痴的東京,法醫辦公室曾提出報告,二○○九年至二○一一年短短兩年間就有三千二百八十九例與沐浴相關的突然死亡案件,數量多得嚇人。大部分死者超過六十歲,而且都是發生在冬季。幾乎一半的案例顯示與心臟問題有關,四分之一則與酒醉有關;但是讓人擔憂的反而是,三分之一的案件無從解釋。在眾多可能性之中,有一項是泡熱水澡的時候溫度太高了。如果把這份「日本泡澡大屠殺」數據,和其他個案研究一併考量—二○○六年,韓國有一名男性糖尿病患者泡澡三小時結果中暑,併發多重器官功能衰竭;四年後類似的案例也發生在中國,一名患者泡完溫泉後死亡;一九八五年,阿拉斯加有一群人使用被污染的浴池泡澡,導致毛囊發炎—你可能會覺得泡澡終究不是那麼理想的休息之道,或者無法提供你尋覓的理想休息類型。不過,幸好泡澡引發的死亡事件很罕見。儘管如此,要是你擔心過熱問題,要不要試試看沖一場冷水澡? 這是故意搞矛盾嗎?最近冰水游泳可說是大行其道,有很多人按讚浸泡在冰水中好處多多,說是可以讓你頭腦清醒、精神百倍,還可以提振精神。我有幾名朋友住在蘇格蘭東部福斯灣(Firth of Forth)的小鎮,一直試圖說服我在元旦那天一起下海游泳,他們說這是當地傳統,而且非常「刺激」。聽他們說完後我暗忖,這真是有夠痛苦的慶祝法,所以我說,謝謝你們的好意啦,我有自己的傳統養生妙招,可以搞定跨年夜狂飲的後果:一整天賴在床上就好。事實證明,科學站在我這一邊。長期以來,熱水浴和冷水浴對健康有何影響,一直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多數研究都聚焦頂尖運動員,以便找出比賽後最佳的肌肉恢復之道。不過在此我很開心向各位報告,證據顯示,冷水浴的好處相對附之闕如。英國網球明星安迪.穆瑞(Andy Murray)對大家發誓,每次他打完球賽都要沖澡、進食、按摩,然後坐在八度至十度的冷水柱下方八分鐘。他不是唯一這麼做的人。奧運女子七項全能金牌得主潔西卡.安妮絲—希爾(Jessica Ennis- Hill)為了肌肉恢復,也曾站在裝滿冰塊的大垃圾箱裡。穆瑞和安妮絲-希爾相信,降低體溫、血流與肌肉組織的發炎症狀,可以加速運動後的體能恢復,所以將身體浸泡在冰水裡;這就像是為了減輕肌肉拉傷後產生的疼痛和腫脹,於是在大腿中夾一袋冷凍豌豆。如果是偶爾受傷,這種做法效果很好,但是專業運動員和業餘運動控同樣都希望鍛煉肌肉,所以這時如果嘗試壓抑發炎症狀,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倘若血流減速,有可能會在疲勞或受損後拖累肌肉自我重建的能力。雖然有些專業人士經常噗通一聲就跳入冰水浴池,但這種做法的隨機對照研究,卻遠比你想像中來得少。一支來自澳洲、挪威和日本的團隊想比較冰水浴和一般許多運動員常做的溫和暖身運動,由於這場研究太複雜了,廣召大量受試者參加實在太不切實際,最終只能選擇九名活躍的男性參加。他們分別在不同日子進入實驗室,開始實做一連串複雜的弓箭步、蹲馬步、冰水浴、慢騎單車、血液檢查甚至大腿組織切片檢查。測試結果顯示,如你所期,運動後肌肉中的發炎反應標記增加了,但是沖冰水浴完全沒有改變發炎程度的效用,也無助肌肉休息和恢復。這道結論對我很管用,我絕對不沖冰水浴、不洗冷水澡,也不在元旦那天跳下福斯灣冰泳。
-
2020-07-31 養生.聰明飲食
鳳梨生津止渴、促消化!營養師:5種人要小心吃
鳳梨產季從每年的4月中至10月底,屬於夏季水果。夏天出產的鳳梨多汁甘甜,春季與入秋之鳳梨的味道,則稍遜色而且口感也比較酸鳳梨是眾多水果中,可生吃也可熟食的一種,除具有消暑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消除疲勞與增進食慾的功效。鳳梨生津止渴 各種體質皆適合食用夏天氣候潮濕酷熱,容易大量冒汗,鳳梨不但生食可生津止渴,入菜做料理也有提味效果,是很好的夏季當季蔬果。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營養師林伶蓉指出,鳳梨營養成分高,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菸鹼酸,還有包括鈣、磷、鐵、鉀、鋅等礦物質,而且,粗纖維含量多,又有多種有機酸、鳳梨酵素,無論對身心都有多重保健功能。在中醫藥學上,鳳梨屬於平性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食用,最佳的養生功能則在於其中的蛋白酶可以促進消化,也可降低血液黏度,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有一定的輔助效果;此外,鳳梨中的糖分及鹽分,可以消炎利尿、清熱解毒;而維生素B1更是體內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的關鍵、B2則可增強免疫力、抗疲勞,且可滋潤皮膚,也對於調整腸胃、減壓、降溫等也有不錯的效果。鳳梨營養價值高 食用禁忌莫輕忽林伶蓉說,鳳梨中的蛋白分解酵素(就是所謂的蛋白酶)有助於分解蛋白質與脂肪,如果與肉類一起烹煮,肉質會特別滑嫩入口,且易於消化,但因高溫會破壞鳳梨蛋白酶的效用,因此,建議若以鳳梨入菜時,不可溫度過高,比較適合冷菜入盤。另外,鳳梨所含的糖分、熱量也高,甚至高過同樣可消暑的西瓜,因此,食用時也須特別留意,對於減重者、糖尿病患及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最好要適量攝取。由於一般人吃鳳梨時,會因為鳳梨心較硬而習慣把鳳梨心切除扔掉,相當可惜,實際上,鳳梨心的粗纖維含量遠勝於鳳梨表層的肉,是促進腸胃蠕動的好幫手。不過,林伶蓉也提醒,正因為鳳梨的粗纖維含量高,若是剛進行腸胃道手術後的患者,最好不要吃,以免刺激腸胃,影響傷口恢復,並且,有肝硬化的患者,也需擔心食道靜脈曲張,宜避免食用。延伸閱讀: 西瓜從裡到外都是寶! 胃弱族千萬別在這時候吃 荔枝吃多變胖、冒痘還會流鼻血! 3個時間點吃也NG
-
2020-07-30 新聞.健康知識+
吃對就不會得癌症,吃錯了才會?教授破解二分法迷思
讀者thomas在2020-7-2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一個YouTube影片,問我裡面所講的健康資訊是正確嗎。這個影片是2020-7-15發表,標題是患癌飲食要留神 顧小培介紹#抗癌食品及戒口須知 《小培解百病》。我一打開影片立刻就注意到演說者顧博士那個突出的身材,而果不其然,有三位觀眾也注意到了。請看影片下面這三個評論:1.顧博士如果將大肚腩減去就更加有說服力。 請不要誤會,我沒有惡意,純粹因為中央肥胖不是健康的信號。2.現輪到我們關心顧博士自身的健康,看他的身形,他應多照顧自己,以後才能多分享他的知識。3.顧博士俾大肚腩出買咗?這三位觀眾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肥胖,尤其是中央肥胖(大肚腩),是會嚴重影響全身所有器官的功能,也會大大提高(約40%)得癌的風險。如果連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都做不到,怎麼還能教人家養生保健,防癌抗癌呢?有關肥胖,尤其是中央肥胖,會提升癌症風險的論文是多不勝數,例如這三篇:Obesity a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ancerBody fat distribution,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Association of total adiposity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measures of regional adiposity with incident cancer risk: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older adults癌細胞的形成是極端複雜,而癌症的治療也是困難重重。儘管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前仆後繼,研究了一兩百年,也發表了超過四百萬篇論文,但直至目前,醫學界所能看到的也只是癌症的冰山一角。可是,對這位顧博士而言,癌症卻是再簡單不過 – 吃對了就不會得,吃錯了就會得,如此而已。他說細胞裡有一個叫做《乙型連接素》(β-catenin)的東西,會促進細胞的分裂,從一變二,二變四,…。所以,能抑制《乙型連接素》的食物就能抑制癌細胞的增生,而能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就會促進癌細胞的增生。他說能抑制《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是綠茶素,洋蔥素,薑黃素,芹菜素,等等,所以要多喝茶,多吃洋蔥,薑,等等。他說能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是紅棗,蘆筍,髮菜,薏仁,燕麥,麥片,紅豆,葡萄,葡萄汁,紅酒,花生,甜菜,所有菇類(蘑菇,草菇,冬菇,木耳,雲耳,靈芝,蟲草,竹笙),及所有堅果(杏仁,腰果,開心果,栗子,核桃)。這些食物都是會致癌,所以千萬不能吃。對普羅大眾來說,這種二分法無異是救世福音,所以在影片下面大多數觀眾的評論都是感激之言。但很不幸的是,每一種食物都是極其複雜,而我們身體的複雜程度,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吃了什麼東西就會健康,那顧博士那個突出的身材,難道是故意吃出來的?如果說吃了什麼東西,或不吃什麼東西,就不會得癌,那醫院和醫學院的腫瘤科,不就全都要關門了?再說,《乙型連接素》是在正常細胞裡就有,而且是每一個細胞正常運作所必需的。縱然是真的有食物能抑制《乙型連接素》,它又怎麼能分辨哪一個是癌細胞,哪一個是正常細胞呢?如果正常細胞都被抑制了,那腫瘤還沒死,人就先死了。更荒唐的是,這位顧博士所提到的許多會激活《乙型連接素》的食物,正好是相反。他說所有真菌(菇類)都會激活《乙型連接素》,促進癌細胞生長。可是,牛樟芝一直是被認為是有抗癌作用,例如下面這兩篇論文:Antrodia Cinnamomea Prolongs Survival in a Patient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牛樟芝能延長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Antrodia cinnamomea induces anti-tumor activity by inhibiting the STAT3 signaling pathway in lung cancer cells(牛樟芝通過抑制肺癌細胞中的STAT3信號傳導途徑誘導抗腫瘤活性)。顧博士也說葡萄,紅酒,花生,及所有堅果都含有白藜蘆醇,而白藜蘆醇會激活《乙型連接素》。可是,白藜蘆醇是被認為可以抑制《乙型連接素》,從而殺死癌細胞或抑制癌的進展,例如下面這兩篇論文:Resveratrol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of uterine sarcoma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白藜蘆醇通過抑制Wnt信號通路抑制子宮肉瘤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Resveratrol inhibit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mediated androgen receptor signaling and re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白藜蘆醇抑制缺氧誘導因子-1α介導的雄激素受體信號轉導並抑制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的腫瘤進展)。顧博士在影片8分40秒的地方說了一句:「總之,你說任何話都要有根有據,不是一句我說是就是,這會被人恥笑」。啊!這句話講的實在太好,太恰當了。註:牛樟芝及白藜蘆醇的功效都是有爭議的。請看牛樟芝,真牛假牛白藜蘆醇的吹捧與現實原文:抗癌食品及戒口的胡扯
-
2020-07-30 橘世代.健康橘
50+健康老/身體也要超前部署,3大營養素絕對筆記!
悠閒的退休生活即將展開,擁有財富及親友陪伴之外,銀髮族的健康格外重要!想從容地迎接老後生活、做你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其實,每日攝取適當且均衡的營養更是關鍵!當人生步入暮年,你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能開心享受美食?自在愉快地四處旅遊?又或是與老伴及好友一起回憶過去的精采?想要健康的享受銀髮生活,除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你還需要足夠的營養,以應付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所引發的生理需求!65歲前勤保養 可減緩老化速度65歲前沒有做好保養,老化的速度會比想像中快速。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雖然65歲開始就會覺得自己老了,但通常要到75歲之後,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才會逐漸顯現,包括視力、聽力的減退、骨骼肌肉力量的改變,以及消化系統如牙齒、食道、腸胃道等功能退化。在心理上,也可能有沮喪、憂鬱、暴躁等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因此對於銀髮族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我們更應提前準備,適時調整飲食,才能符合身體的需求!及早注意飲食 銀髮族健康養生的重點「要健康養生的重點在於,及早注重飲食的內容。」彭莉甯從臨床上實際觀察,將近九成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的風險與狀況。仔細詢問這些長輩平常怎麼吃的情況下,發現多半與牙齒、食物的製備以及家屬照顧等問題有關,「飲食上不夠量、不定時、偏食等,都是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彭莉甯進一步表示,飲食及疾病與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在老化過程中,營養占了相當的比重,卻又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好比說神經系統的退化,「過去醫界一直想找出如何不讓神經系統退化的方法,但目前看來藥物似乎沒有很大的用處,反倒是在食物上,有很多實證發現。多吃地中海飲食、DHA成分高的飲食,對腦細胞正常功能的維持有效。而且必須從相對健康時就要開始保養,才能延緩老化對於腦齡退化的衝擊。」無獨有偶,一份針對台灣銀髮族的營養攝取狀況調查顯示,以下營養攝取不足:超過76%的長者在鈣質、73%在維生素E、60%在維生素D,更有42%是熱量攝取不足。從事高齡居家照護多年的營養師林俐岑表示,「從《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也顯示,銀髮族在六大類食物攝取上,包括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等都有不足的現象。而起因就來自於銀髮族的牙口狀況不好、味覺嗅覺退化、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等。」「牙齒不好就影響咀嚼功能,飲食中的營養素攝取就會受限;胃口不好、消化變差也影響年長者對營養的吸收,這些狀況加乘下,營養便會失衡。」新竹悅意源心中醫診所中醫師李盈昌指出。蛋白質、優質油脂一定要足夠!適度調整年長者的飲食內容是有必要的,至於銀髮族的營養需求到底有哪些重點?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65歲以上銀髮族的飲食營養建議,每天的飲食中都必須含括六大類食物,且須含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三大營養素。彭莉甯表示,總熱量攝取是以個人體重估算每公斤30大卡為標準,但不同活動強度的年長者,建議量會約略不同。「而蛋白質則是最需要被強調的營養素,它的功能在於加強免疫力、以及可提升肌肉的質與量。一旦缺乏,體力變差、免疫力也會下降。」林俐岑也同意,銀髮族的蛋白質需求必須要增加。以一般成人蛋白質需求為0.8-1.5g/kg來看,身體虛弱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如有肌少症的長輩,蛋白質需求量要增加到1.2g/kg才足夠。此外,油脂與膳食纖維的分量也不能輕忽,李盈昌說。優質油脂來源如Omega-3、Omega-9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避免腦神經退化,進而達到預防失智的目的。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與多種營養素與礦物質,更是維繫年長者健康不可或缺的來源。如前所述,當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飲食型態確實需要做些改變。但並非要吃得更簡單、更清淡,反而應該在飲食中增加營養的密度。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如紫蘇籽油、亞麻仁油、橄欖油等,以及各式蔬果。當食量減少,食物的質反而應該要增加。吃對!吃好!才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不同狀況,營養需求大不同一般健康銀髮族:飲食方向應以均衡六大類食物為主,不要偏食,且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於白天時間多補充水分,且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能有效預防老年後的肌少症。有慢性病的銀髮族:需留意高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減少對血壓、血糖、膽固醇的傷害。若是有骨質疏鬆高風險的長輩,可多方補鈣,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芥菜等都有豐富的維生素K2能幫助鈣質沉積在骨骼及牙齒等身體適當部位,也應多多外出曬太陽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若仍有不足,也可額外攝取含有鈣成分的營養保健食品,補足身體所需。有肌少症風險的銀髮族:應該增加蛋白質的分量,可多吃優質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黃豆及相關製品如豆漿、毛豆、豌豆等,再搭配負重運動,都有助益。本文摘自《里仁》|更多50+健康營養大小事。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白色防癌、紅色護心...「選色吃菜」,你吃對了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30 橘世代.時尚橘
年輕也要養生-企業家「自律行事曆」打造不生病體質
網紅企業家森田雖然只有33歲,但日常生活中相當注重養生之道。他聽取營養師、媽媽的意見,約5年多前開始保養自己的健康,每早起床必定先喝250c.c.的溫開水,並補充抗氧化型的健康食品。長期下來他身體免疫力極佳,鮮少感冒生病,身材更是靠運動維持得相當標準。森田的養生法則靠飲食、運動、健康食品等多管齊下,平時會服用適合男性的健康食品,晚上睡前一定會吃酵素,假日再燉龜鹿二仙膠進補。他平時不挑嘴,除了少碰炸物,偶爾還是會吃點甜食提振心情。如果遇到聚餐,他會調整其他正餐的攝取份量,讓身體機制維持穩定。他平時也是公司的模特兒,花了2年時間,讓自己從60公斤增肌至72公斤,打造出優美的肌肉線條。但他對身材仍不滿意,除了每周2次跑步外,會再額外做重量訓練和補充高蛋白,希望不只穿衣好看,脫掉衣服也要有看頭。森田靠著吸引力法則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生活上運用相同道裡,每天起床一定會看著鏡子告訴自己「今天是完美的一天」、「今天很棒,要好好做好所有的事情」。他每天12點前就寢,盡量睡足8小時,家中總是流洩著輕音樂陶冶心靈。雖然年輕,森田堅持提前顧好身體,不想等到生病再來亡羊補牢。。延伸/凍齡13年!賀軍翔「不是天然瘦」維持體態有方法。延伸/阿KEN「練愛iNG」 40+靠運動保持聯絡,別有壓力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9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也有MIT正盛產!專家:這樣吃最能保留酪梨營養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2020台灣酪梨產季到來,國內以台南的種植面積為最大,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推薦營養滿點的在地酪梨,希望民眾能夠選擇當季新鮮的在地酪梨;並表示酪梨營養成分高,直接吃最能保留營養價值,另提供多種不同吃法與挑選方式供民眾參考。酪梨原產於中美洲,是早期替代肉品的營養選擇,又被稱為「窮人的奶油」、「窮人的營養補給品」。現代人重視健康與養生,富營養價值的酪梨晉升新寵兒,但是酪梨也有國產!夏天酪梨產季已經來臨,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台南場)也推薦營養滿點的在地酪梨,希望民眾能夠「吃當季、食在地」。MIT酪梨盛產中!推薦民眾選擇在地酪梨隨著養生風潮興起,台灣酪梨栽培面積增加,產期為每年6月至隔年2月。但酪梨易感染病害,國內不僅栽培相對不易、面積增長也有限,全臺種植面積至今僅930公頃,仍是零星栽培。台南場表示,全台酪梨栽種以台南市330公頃最多,其次是嘉義縣210公頃;現在正值國內盛產期,希望民眾可以把握良好「食」機。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小小酪梨富含多種營養素酪梨因為營養密度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營養的水果,其中更有多種營養元素是現代人缺乏的,於是酪梨身價水漲船高,被重視養生保健、養顏美容的現代人愛戴。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除了是營養的絕佳食物,在加工利用上可提煉的高級果油,除供作植物性食用油、奶油外,可作為化粧品及高級香皂原料。「生吃」最能保留酪梨營養酪梨該怎麼吃呢?最簡單的料理是國內獨創的吃法——直接切塊沾蒜蓉醬油、芥末,具有吃生魚片的口感。此外,酪梨也可以沾蜂蜜吃甜的、加入生菜沙拉、三明治、壽司捲,或搭配其他食材做成開胃菜,甚至做成沾醬、抹醬,加入牛奶、優酪乳、蜂蜜打成飲料也很常見。台南場表示,酪梨生吃能保留所有的營養素,也是炎炎夏日的消暑「涼」品!台南場也曾將酪梨食用法編成食譜,例如酪梨玉翅羹、酪梨蝦仁、油梨肉絲等美味可口的佳餚;若嫌麻煩,也可以將酪梨直接切半去除種子,在中間圓洞打個蛋花,做成酪梨蒸蛋。但台南場提醒民眾,酪梨果肉加熱太久會有苦味,也會失去原有營養價值,料理時需注意火候。酪梨成熟時?要耐心等待!挑選酪梨的時候,需選擇果形完整、成熟度足夠的果實,台南場表示,酪梨果實成熟度無法由外皮顏色辨別,多數品種果皮不轉色仍呈綠色,只有少數品種(如紅心圓)完熟後果皮會從黃綠色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因此在選購時,手指輕壓具彈性就是適當的成熟度;若還是硬的,購買回去後需再放置數天,等變熟、變軟再食用,若超過1週才熟成,那表示採收時的成熟度不足、口感較差。大忌!酪梨變軟前,千萬不能放冰箱!另外,酪梨還沒變軟前不能放冰箱以免無法後熟,切開後則可去籽以保鮮膜密封冷藏,避免接觸空氣氧化變黑;若要長期貯存,則可以將果肉切塊冷凍。最後台南場補充,吃完酪梨剩下種子時,可將種子外殼剝去,浸在水盤或透明容器中,待長出芽及根後,還可作為優美的室內觀賞盆栽。延伸閱讀▶誰說酪梨熱量高?100克僅58大卡▶「冷熱鹹甜」口味超百搭!「酪梨」的日式潮流吃法你試過嗎?▶酪梨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可以防癌嗎?除了咖啡,你要知道的防癌10件事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不論在工作繁忙或休閒時,許多人喜歡來杯咖啡提神放鬆一下,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呢?傷身的看法是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而養生的看法是指出咖啡降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喝咖啡可以防癌嗎?咖啡中包含多種多酚類物質,如木脂素植物雌激素和類黃酮等這些化合物,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些多酚類物質可降低罹患部分癌症的風險,如肝癌、子宮內膜癌等,但是目前仍未有明確實證可證明咖啡具有防癌功效,且對於肝癌、子宮內膜癌以外的癌症尚未有定論。因此要防癌,仍建議採取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如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維持健康體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等,詳細可參照本署官網的「防癌您要知道的10件事」。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民眾日常生活中應該力行的防癌10件事,期望大家一起遠離癌症:1. 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2. 維持健康體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你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研究顯示每天規律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和消化系統,也可以幫助體內的荷爾蒙維持穩定,以降低罹癌的風險。4. 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5. 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糖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6. 毋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因此除非您因為健康的因素需要服用某些營養補充品,否則豐富且均衡的飲食已提供我們每天所需的各式營養素。7. 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8. 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據調查,8成以上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施打B型肝炎疫苗則可有效避免感染B型肝炎而降低罹患肝癌風險。因此我國於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也實施暴露於潛在血液、體液感染風險的醫療工作者必須完成B型肝炎表面抗體及抗原之篩檢,篩檢結果無抗體、抗原者得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9. 定期接受篩檢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因此,健康署呼籲民眾,除了關心飲食和生活作息,也要記得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千萬不要因為自覺身體健康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面對癌症的積極態度。10. 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蔬菜部位更有利排毒 醫解4大族群這樣吃最養生
再生診所院長黃鼎殷醫師在直播節目【直播會客室】中表示,人之所以會有無法排汗、宿便、皮膚疾病、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疾病問題,主要就是因為4大類型的毒素累積所造成,常見排毒的方式則可透過腳泡熱水、優化飲食、飲用黑咖啡、橄欖油等方式進行,關於4大毒素及改善方法可參考《 4大毒素問題,4招在家自己改善 》一文。在優化飲食方面,黃鼎殷醫師則更進一步指出,蔬菜營養的攝取,其實可以因應不同的族群選擇不同的部位。蔬菜部位不同,主要營養也不同黃鼎殷醫師表示,蔬菜中對人體有利的營養素相當多,不過每種部位的主要營養成分不盡相同,可因應不同的情況、族群,選擇不同的部位攝取營養。例如常見花椰菜、地瓜葉、高麗菜、大白菜等葉部植物,就含有豐富的葉黃素、葉紅素、葉綠素等抗氧化物;而青椒、小黃瓜、茄子、玉米筍等莖部植物的營養,通常粗纖維較多,但植化素則較少;至於地瓜、南瓜、山藥、洋蔥等根部植物,因為根部是植物儲存養分之處,澱粉和蛋白質則較高;而薏仁、黃豆、綠豆、黑豆等種子植物則含有最豐富的全營養。不同族群可攝取不同蔬菜部位營養黃鼎殷醫師舉例,像是常需應酬加班者,菸酒不離身,或者平常就容易上火的民眾,在攝取蔬菜營養時就可以多著重在葉和莖。上火一詞是從中醫而來,中醫所說的上火概念等同於西醫所說的自由基,葉部蔬菜類的食物就有不少能降自由基的營養素;而常有宿便情況者,也容易有上火的情況,莖因為粗纖維較多,有利清除腸道宿便,可視為腸道中的掃把,因此對於降火也相當有幫助。相反的,身體常見比較容易虛寒的民眾,例如不少婦女常會出現貧血、手腳冰冷的情況,或是正在積極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就可以多考慮從植物的根和種子攝取營養。黃鼎殷醫師表示,像是山藥、牛蒡等植物的根部都是相當補腎的食材,且雖然內涵不少澱粉,但其為優質的澱粉,不易形成血糖飆升;而種子中所富含的植物油,在未經過70度高溫處理的情況下,是非常健康對人體相當有利的養分,正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可適度的多加攝取。當季蔬果連皮一起吃營養更加分除了在蔬菜營養攝取上,可因應自己的體質從不同的部位攝取營養,黃鼎殷醫師也表示,當季的蔬果通常營養價值都相當高,可依照不同的節氣,選擇當季盛產的水果從中攝取營養,如此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且建議在清洗乾淨後,連皮一起吃營養更加分。除此之外,也可以將當季的蔬果以蔬果汁的方式打成汁攝取營養,當然也建議將蔬果及富含營養的果皮一起打成汁,如此營養更加豐富。像近日夏至,火龍果和苦瓜就非常適合放在一起打成汁,其對於降火氣、潤腸極具有助益;而茄子和番茄也非常適合放在一起製成果汁,有利於潤腸、清除宿便。而兩者皆因放進水果,具有天然的果糖,除了健康養生外,口感也相當不錯。(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感到疲勞或焦慮時,來杯香蕉汁吧! 達人教你做4種美味的「香蕉汁特調」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香蕉好處多多,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可幫助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對抗焦慮。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8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香蕉怎麼挑選購香蕉要注意六個重點,首先是挑選「表皮金黃」的香蕉,以及果皮外緣稜線不明顯的,再來是形體肥厚渾圓、尾端呈現圓滑,若香蕉出現些微斑點(稱為芝麻蕉)時的口感風味最佳,還有兩頭綠的香蕉GI值(升醣指數)較低。香蕉如何保存香蕉的賞味期短,平常置於室溫,不入冰箱,以免皮發黑;若要長期保存,可去皮冷凍,或蒸熟(可去香蕉的寒涼)保存,以免寒涼傷脾。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香蕉果汁料理食譜示範達人/向學文:《有機美人》作者,主張吃天然、用天然、廚餘變黃金。 本草綱目記載,蒸熟或曬乾的香蕉可「填骨髓、通血脈」。今日達人設計的4杯果汁,搭配當季時令食材養生,包括2杯冷凍、2杯蒸熟,作法具創意。香蕉酪梨果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熟軟酪梨1個、無糖豆漿1.5杯、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檸檬汁半顆、薑末少許作法:1.酪梨、香蕉、豆漿、蜂蜜,全部一起倒入果汁機攪拌。2.果汁打均勻後,加入現榨的檸檬汁、薑末,即可飲用。TIPS:1.早餐喝最宜,酪梨含Omega3,可促進血清素分泌。2.檸檬汁可補充蒸熟香蕉流失的維他命C,最好等果汁打好後再倒入。3.薑末可減低香蕉的寒涼,即使是秋冬季節,也很適合早餐的元氣飲品。香蕉鳳梨果汁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鳳梨4小塊、水25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隨時可喝,鳳梨酵素有助腸胃健康。香蕉堅果燕麥汁材料:熟透、蒸好的香蕉1條;蒸熟的雪蓮子1茶匙、花生醬1茶匙、煮好的燕麥1.5茶匙、蜂蜜1~2茶匙(視個人口味斟酌、無糖豆漿1.5杯作法:全部材料一起進果汁機攪拌均勻,即可飲用。TIPS:適合早餐喝,富含蛋白質、天然油脂、維生素、微量元素、天然雌激素、膳食纖維及果膠。可可香蕉牛奶材料:冷凍香蕉一條(約75g)、蘋果1/4個、可可粉10ml、牛奶260cc作法:直接入果汁機攪打即可。TIPS:當下午茶喝最適合,香蕉色胺酸加巧克力是最完美組合。
-
2020-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抗憂鬱的快樂食物「香蕉」,富含B群可消除疲勞 但2種人要節制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香蕉好處多多,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可幫助大腦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對抗焦慮。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8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香蕉是開心食物,真的嗎?香蕉富含B群,不但是新陳代謝的輔助因子,還有助穩定神經。人體缺乏B群,會覺得較疲倦,精神也不易集中。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香蕉能讓心情比較愉悅,主要是因為色胺酸。色胺酸為胺基酸的一種,是血清素的前驅物,腦內血清素濃度增加,會讓人比較放鬆,不只情緒較為穩定,也比較容易入睡。抗憂鬱藥物百憂解的作用,就是抑制血清素再吸收,讓血清素濃度上升。吃香蕉有助穩定情緒,學理上雖說得通,但憂鬱症患者可不能單靠吃香蕉抗憂鬱,還要藥物治療。畢竟,大腦裡要有足夠血清素,必須吃下大量香蕉,實務上並不可行。對於未達疾病狀態的「鬱卒」,倒是可以適度吃香蕉「保健」;俗話說「失戀要吃香蕉皮」,皮是不是比果肉更能振奮情緒,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吃完香蕉後立刻喝水會拉肚子,真的嗎?沒聽過這種說法!香蕉富含纖維質,能刺激腸胃蠕動,排便更順暢;吃完香蕉後立刻喝水,不必擔心會腹瀉,甚至當人體腸道裡存在較多水分,這時候吃香蕉,香蕉裡的水溶性纖維還能幫忙「吸水」,讓糞便更成形,反而能緩和腹瀉。至於便秘的人,可以多吃一點香蕉。香蕉富含活寡醣,近來廣告裡常可聽到此字眼,在營養學上,活寡醣就是益生原,即益生菌的食物,它能讓益生菌長得「頭好壯壯」,營造更好的腸道環境,排便自然更順暢。日本曾流行香蕉減肥法,吃香蕉真能減肥?與其他水果相比,香蕉含較多澱粉,以100公克香蕉為例,醣分就占了23.7公克,比鳳梨、蓮霧、楊桃及芭樂多了許多,熱量並不算低。吃香蕉能不能減肥,端視吃下肚的量。一份重約為70公克的去皮香蕉,熱量有60大卡左右,以中型大小的香蕉為例,大約是半根,現在不少香蕉個頭既粗又長,一根可能多達3份的量。要靠吃香蕉減肥,不如透過飲食調整來瘦身,即控制下肚的熱量,還有均衡飲食。想控制體重的人,有時候可以香蕉取代米飯等主食,搭配燙青菜,及滷豆干、滷肉或水煮肉,補充蛋白質。單靠一種食物減肥,不只營養不均衡,還可能傷身。骨折、筋骨扭傷患者吃香蕉,不利復原?香蕉不利筋骨的說法並無科學根據。香蕉並不會對正常的骨頭有任何影響,但對於受到筋骨(運動)傷害的患者而言,卻是要小心食用。骨折、筋骨扭傷不可吃香蕉,是由於香蕉含磷稍高,若吃多了易使體內鈣質相對降低,對骨折病人的復原不利。而香蕉本身富含鈣質,可協助身體補充鈣質,人體主要影響鈣質吸收的因素是維他命D和適當運動,體內的鈣離子與磷酸根會依比例形成骨鹽後,沉積在骨質的缺口處來修復癒合,並不會因為香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鉀和磷而有所影響。因此只要適量吃香蕉(每天一根)就無妨,並不會因為吃香蕉對筋骨不利。哪些慢性病患吃香蕉要節制?香蕉屬於高鉀水果,每100公克香蕉果肉,鉀含量多達290毫克。高血壓患者吃高鉀食物,有助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離子,幫助血壓調控。發育中青少年因活動量大,體內電解質一旦不平衡,肌肉不正常放電,就易抽筋,吃香蕉能緩解電解質不平衡,喝香蕉牛奶也是很好選擇,能「一兼二顧」,補鉀又補鈣。香蕉的高鉀特性,對於糖尿病患及血鉀濃度高的腎臟病患,就要節制食用了。以半根香蕉為一份,這類患者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根,且還要一分為二,分成兩餐吃。有糖尿病患覺一次吃半根香蕉很困擾,另一截不知該如何處理,乾脆去皮後放進冷凍庫,下回當成香蕉冰吃,另有不同的口感。諮詢振興醫院營養師賴瑞佳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
-
2020-07-24 橘世代.健康橘
吃薑好處多:抗氧化、促代謝!這三種人吃反而傷身
家家戶戶炒菜不可或缺的「薑」是養生食材,富含植化素,薑辣素、薑油酮、薑烯酚,具有多種健康好處。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提醒民眾注意。在薑的各類營養素中,薑辣素是辣味的來源,隨著薑愈老而含量愈高,因此嫩薑不辣,老薑卻超辣。薑油酮、薑烯酚則是薑的香氣來源,且有溫暖身體的作用。而生薑中的薑辣素在炮製過程受熱後,會轉變為薑烯酚或薑油酮等聚合物,增強了薑的效用。吃薑養生!暖身、抗氧化、促代謝郭綜合醫院營養科組長郭家伶表示,生薑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溫胃止嘔的功效;生薑皮富含精油、揮發油,性味辛涼,與生薑肉藥性正好相反,有利尿消腫的功效。薑蘊含的營養素具有多種養生好處,包含有助於減少噁心嘔吐、抗發炎、抗氧化、暖身等,進而能幫助降低癌症、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等風險。另一方面,郭家伶指出,當人體免疫細胞正常運作時,體溫為36.5℃~37.2℃,體溫每下降1℃,會使免疫力降低30%。現代人愛喝冷飲、吹冷氣,加上久坐、少運動,容易導致免疫力、身體血液循環變差,代謝功能也變慢。薑酮醇、薑烯酚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而在高溫多雨的夏季,薑還可以發揮袪溼散熱、幫助代謝的功能。不過,也提醒民眾,適量吃薑之外,還需配合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作息,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怎麼吃薑?磨泥、磨粉、切片變化多至於薑要怎麼吃才好?郭家伶表示,可用於燉煮、翻炒、熬湯等,或使用磨泥器磨成薑泥(可過濾),直接加入飲品中,十分方便。另外,也可以將老薑洗淨後帶皮切薄片,充分曬乾後,再用食物調理機打成薑粉,放入密封罐保存。薑也不能吃過量!三種人不適合攝取需要注意的是,薑也不能過量攝取。建議生薑的攝取量一天1克,勿超過10克;乾薑的攝取量則是一天1~2克,不超過2~3克。此外,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以下三種族群較不適合食用,提醒民眾注意,並事先諮詢醫師。1.體質陰虛的人:表現出來的症狀有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經常口乾、口唇異常乾燥、皮膚乾燥、明顯有脫水症狀、脈博過速、心煩易怒、睡不好。2.內熱較重的人:如果有發高燒、肺熱燥咳、咳痰較黃、胃熱嘔吐、舌頭或臉部會異常潮紅、口臭、痔瘡出血、便祕等疾病。3.服用西藥中的人:生薑與抗凝血西藥併用,會增加凝血時間,且有出血的風險,應特別小心。本文摘自《今周刊 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糖尿病不只要控制血糖!醫師:更要留心「這問題」,當心罹胰臟炎機率高。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當心大腸癌找上門!醫師:少吃這3類食物、注意這8大身體警訊。C肝也會癌變,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問題!醫師:可能早已纖維化,這5大族群是高危險群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4 養生.更年期變化
我這麼重視養生,健檢還是一片紅字?營養師:你可能犯了更年期最常做錯的5件事
年近50的李太太體態好、氣色佳,喜歡養生更規律運動,可是健康檢查卻出現「一片紅字」,懷疑是更年期引起的。不只是她自己納悶,連營養師也頗感訝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她的體脂肪一直降不下來,體重52公斤卻有38%的體脂肪率。但她表示自己的飲食正常,一週還運動三次,想透過營養師來找出自己到底哪裡不健康。」 接受諮詢的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原來李太太中午只吃冰糖蓮子白木耳,以為膠原蛋白很高,但誤會大了!白木耳不僅不含膠原蛋白,這樣的主餐反而因為只吃蓮子和甜湯,澱粉與糖比例很高,幾乎沒有蛋白質,營養並不均衡;而她的運動是只做伸展瑜伽,忽略了應該要增加肌肉負重力、肌耐力。諸此總總,難怪體脂高居不下。 有許多女性因更年期不適,來找營養師諮詢,通常不是因為營養不足,而是不均衡;或是掉入「隱形陷阱」而不自知,導致即使拼命重視養生,依然無法達到健康目標。營養均衡最重要!更年期常做錯的5件事 除了均衡飲食之外,六大食物均衡攝取是基本的條件,每天都要補充。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劉怡里營養師提出的5點建議,是否也落實在你的每日飲食裡,或是你其實做錯了呢: 1. 忘了至少一餐全穀類 三餐至少一餐的全穀類。全穀類包含胚乳、胚芽和麩皮,可用蕎麥麵、全穀麵包、全穀饅頭,或是燕麥、紅藜等代替精緻澱粉。 2. 不敢吃肉,維生素補充不足 多補充B群、葉酸。這兩類營養素可預防血管栓塞,尤其是維生素B6、B12(來自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乳製品)需同時補充。 3. 湯總是要喝到見底 減少鹽分的攝取。一般人經常忽略,鹽分往往集中在「湯」裡,許多湯的含鹽量都很高,喜歡喝湯的朋友要戒掉這個習慣,喝一兩口就好,不要喝到碗見底。 4. 蔬菜水果攝取太少 增加維生素C。最好從水果中攝取,國民水果「芭樂」就是很好的選擇。 5. 肉食主義卻隨便吃 選擇優質蛋白質。挑選吸收率好的蛋、魚、海鮮、紅肉等瘦肉。 *六大食物: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擊退3大更年期症狀!補充植物雌激素與水分 若已經有更年期不適症狀,飲食上可以做這些調整: 1. 熱潮紅補充植物雌激素,四大類食物不可少:紅薏仁、糙米、菠菜、味噌。但要注意避免過量吃太鹹的味噌,有高血壓的風險。 2. 私密處乾燥更年期女性的荷爾蒙降低,私密處比較乾,建議要更常補充水分,可以用一次喝一杯250CC水的方式,一天喝6~8杯。 3. 晚上頻尿 雖然說要補充更多水分,但睡前一到兩小時之間,就不宜喝太多水,以及吃太多水分的水果。老人家常說睡前不吃西瓜,這是有道理的。 不知不覺吃下肚!小心「糖油酒」3大惡魔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食物裡有三大惡魔:精製糖、油、酒,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肚。多半人都會認為:沒有呀,我不愛吃這些。孰不知,它們是潛伏在飲食的其他地方。 食物裡充滿隱藏糖和隱藏油,像是義大利麵的紅醬、烤雞排的醬料;雞絲麵與泡麵等是油炸食品等等。大家不是直接吃「精製糖、油、酒」,但它們一直在我們的生活飲食裡,尤其是外食族要特別注意,因為一時的方便,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的飲食惡魔,當然健檢一片紅字。 尤其大家嘴饞時喜歡吃的零食、餅乾,都加了不少的椰子油、棕櫚油。這些潛藏在加工食品內的植物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攝取過量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過去曾有出家師父腦中風的新聞,許多人訝異,都吃素了還會有心血管疾病?推測也與過量食用加工食品有關,例如:百頁豆腐、炸豆皮等,都不建議經常食用。 烹調方式很重要!正確料理才能防癌 劉怡里營養師最後提醒大家,重視營養、飲食,不能忘了最後一哩路,就是食物的烹調方式。 「不只少糖、少鹽,在烹調上更要注意溫度與時間。因為高溫與煮食太久,會導致營養素流失、吸收下降,花椰菜等蔬菜,烹煮超過4分鐘後,有50%的營養會流失。」此外,像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C在高溫之下會產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 仔細來看,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等。高溫烹調的時間越久,越容易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尤其是食物中焦黑部分的毒素量更多,建議少食用。 「怎麼煮才健康」是最後一道學問,鎖住營養,身體更好吸收,養生、抗癌、更健康!才不會以為吃了許多健康食物,最後功虧一簣。●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3 新聞.生命智慧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去年藝人高以翔猝死的新聞令人惋惜,同時有部急救教學影片(註)在網路上瘋傳,一位五官深邃的急診室醫師示範如何在黃金急救4分鐘內,利用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的4步驟。 她是田知學,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搶救生命是她的工作,愛護生命則是她的使命。 「我的專長就是『拆炸彈』!在急診室裡,有時候一個危機解除了,另一個危機馬上就響起警報。我能判斷的時間不多,快速地為患者做緊急處置,我就像是在生死線上工作的人。」 急診室彷彿地雷區,專長就是拆炸彈 「我記得有位年輕人說胸痛,沒多久就倒地昏倒。我們馬上撕開衣服,立刻用電擊、上點滴就救回來了。猝死都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只有黃金4分鐘的急救時間,拖延太久會造成腦部缺氧。」 「而且年紀愈大,猝死的機會愈高,因為過了45歲的三高、肥胖多,但現在三高與肥胖問題的年紀又不斷提早,如果人人都知道怎麼判斷與急救,而且身邊就有AED設備,你可能救人一命,或是被人救你一命。」 在振興醫院急診室裡,忙進忙出的田知學,每分每秒都與時間賽跑,她還上節目、寫專欄,進衛福部協助推行原住民健康政策,到偏鄉宣導衛教知識;這麼奔波的她,同時是一位職業婦女,再忙都要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不只是位醫師,她相信這幾年陸續埋下關懷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成為護蔭眾人健康的巍巍大樹。 小朋友把她當偶像,再辛苦也會挺下去 「我很愛小孩子,本來我的第一志願是小兒科,但去了小兒癌症病房、加護病房後,我真的太不忍心,我會把情緒帶回家。」但在她開始上節目後,有原住民小朋友寫信給她,跟她說:「謝謝你,你是我們的偶像,你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 孩子能受到鼓舞,給她前行莫大的動力,也讓她不停止前進偏鄉,用各種方式宣導衛教與急救觀念,即使路途有些阻礙,她也始終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我認為我的抗壓性夠高,因此選擇急診醫學。每當心情低落時,我的紓壓方式就是『放空』,一個人在外面晃一晃、走一走,老公看我晚回家,就知道我在急診室遇到一些狀況。」 「有些病人進院時還有心跳,但很快地就可能病情急轉直下,離開了,家屬經常無法接受死亡的結局,我也必須去承接家屬的情緒,以及接受醫師仍可能救不回病人的事實。但即使如此,我能夠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裡(醫院)充滿令人感動的故事,我的人生意義,就在這裡。」 父親上的一堂生死課:眼淚因為愛而存在 「過去我在安寧病房工作時,有位長輩的家人彼此間在『演戲』,不想讓長輩知道他快往生。但有天,我跟病人聊天發現,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他說:『我知道我快離開了,我也知道他們在演戲,但因為我愛他們,我要假裝不知道。』」 「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我很不忍心。我跟他說,我要調去其他單位,因為我不要跟你說再見。我邊說,邊哭得稀裡嘩啦。」 「他只是很慈愛地對我說:『有一天,你會是一位成熟的醫師,你就不會輕易地為病人掉淚。』他的話深深影響了我,這麼多年過去,我時常想起他。」 田知學感性地提到,面對親人過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她的父親也罹患癌症時,了解膽囊癌嚴重性的她,再愛、再想讓父親留下,仍在一年多後就「送走」了父親、告別最愛的父親,她的這堂生命課,深刻地印記在她的生命裡,因愛而哭泣,也因愛而重生。(推薦閱讀:「我死都不插管!」父母逼簽放棄急救書 先問5個問題) 「過去我覺得很重要的,其實不重要;再重要的,我們可能抓不住。父親罹癌一年,父親說他並不怕死,我還是很煎熬。他離開後我很遺憾、自責,我不停想,我要學習原諒我自己嗎?我做不到,但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急診工作操勞,養生秘訣在於「一把穀物」 工作日夜奔波的她,有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養生秘訣,她剛上小學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驗證。 「我在他嬰兒的時候,就只給他吃『全食物』,副食品一定是親自製作,開始吃飯後,就天天吃纖維高的全穀類(像是糙米、燕麥等)。」 「現在我為他帶便當,也會幫自己帶一個全穀便當,只要一手掌穀類,營養比一盤蔬果還多,裡面有礦物質、維生素B、抗氧化劑等等,讓身體減少發炎,不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延長我們健康的壽命。」 「現在我的孩子反而不習慣吃加工食品,喝不慣濃縮果汁或其他加工品的味道。我也靠這長久的飲食習慣,維持自己健康的身體。」 我有一個夢: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工作繁重,如此拼命的田知學,給自己的一句名言是「你若想自己做不到,你就會做不到!」在她的努力之下,現在衛福部已經增設部落的AED設備,而她的口號「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也藉著網路傳播給更多人;很愛小孩的她,還出了本童書繪本《為什麼不能去打獵》。 接下來,她仍會肩扛著使命,繼續往前行。這是她的女人40,美麗、自信,還有責任! 【註】影片請搜尋「必學CPR+AED急救4步驟」●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3 橘世代.時尚橘
忙到沒時間健身-任容萱靠「洗澡」排毒
任容萱跟隨姊姊Selina踏入演藝圈已有多年,迄今已經31歲,仍保持著完美身材,皮膚也吹彈可破,她平時雖然沒有特別的養生習慣。但一向熱愛運動,早養成固定前往健身房的習慣,無論是有氧運動、重訓都會嘗試,倘若因為滿檔行程無法去健身,她至少會泡熱水澡,讓全身逼出汗水,完成身體排毒。任容萱不只是勤於運動,也會隨時隨地維持快樂的好心情,先前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作停擺,又無法出國遊玩,她把握得來不易的空閒時光,與姊姊Selina一同去台中拉拉山露營。她也相當自豪,「主要都是我在紮營、生火,負責比較粗重的工作,我姊姊則負責煮飯」,隨著年歲增長,她更珍惜陪伴家人的時光,這一次姊妹倆共同去露營,在星星滿佈的夜空下,交換彼此的近況,也讓她更了解自己的家人,對她來說,這是無比幸福的一件事。|凍齡女星特輯。連放鬆都在「努力」 林雨宣放過自己後變瘦又變美。「3個月瘦到40kg,弄壞身」準影后吃中藥養生也養身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汗皰疹癢到睡不著?中醫有解
45歲黃小姐,左手手掌搔癢起水泡已3年,經皮膚科診斷為汗皰疹。常在天氣變熱時發作,雖然使用了類固醇但狀況仍反覆,甚至癢到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因此,求治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醫師予以科學中藥「白虎湯」,並搭配中藥即飲包「換膚方3.0」一天一包。服藥一周後即安然入眠不用安眠藥,一個月後搔癢感已無。謝旭東表示,汗皰疹是春轉夏時容易發生的疾病,屬於「急性濕疹」。症狀是以劇烈搔癢為主,還會發出小水泡,多出現在手掌側面、手指側面、腳掌側面、腳趾側面,不具有傳染性。汗皰疹的成因不明,可能與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接觸過敏原、壓力、多汗症、遺傳有關。治療上,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固然有效,但如果症狀反覆,可透過中醫介入治療加強療效。謝旭東指出,汗皰疹在中醫典籍記載中屬於「螞蟻窩」、「田螺皰」,常與「濕熱」有關,所以,治療上會用「清熱利濕」為主,再依據個人體質搭配用藥治療。而謝旭東開予黃小姐的「換膚方3.0」方劑中,內含知母、石膏、黃芩能夠清熱抗炎;並有蒼朮、茯苓有利水除濕的效果,能夠減少汗多的狀況,快速緩解汗皰疹的搔癢腫脹感。此外,方劑中的茯苓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對於因搔癢不易入眠的患者,能夠解除心中的煩悶,幫助入眠。「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能夠久服延年,是列為上品的珍貴藥材。謝旭東建議,汗皰疹除了用藥改善,也應注意生活習慣的改變。一是保持睡眠、壓力、飲食三者的平衡,汗皰疹是因為壓力大而嚴重,若無法減少壓力,至少顧好睡眠和飲食,以免汗皰疹搔癢加重。此外,手腳避免接觸肥皂、洗碗精、刺激性化學物品等,並保持乾爽;飲食上,應避免菸酒,若是過敏體質,要小心烤炸辣類、甜食,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也要少碰到;研究指出,鎳、鈷及鉻較高的食物也必須減少食用。謝醫師小妙招!自製養生茶飲三妙祛濕茶材料:蒼朮2錢、黃柏2錢、川牛膝2錢。做法:以1000c.c的水煮至500c.c,放涼後飲用。作用:蒼朮和黃柏清熱燥濕、川牛膝能利水除濕。適用體質:搔癢在天氣潮濕加重,伴隨全身沉重感、午後疲倦易睡、腦袋昏沉等。禁忌:懷孕婦女、感冒、或是使用慢性病藥物,需在醫師指示下服用。
-
2020-07-22 橘世代.愛吃橘
清甜「綠竹筍」怎麼挑? 要留意:4有4無!
每年4月至9月期間,正是「綠竹筍」的產季。此時的綠竹筍滋味清甜、口感細緻,不論涼拌、煮湯、快炒,上桌都是一道美味佳餚。民眾若想自行購買綠竹筍回家料理,達人建議「四有四無」的挑選手法,就能輕鬆找到合適又美味的綠竹筍。專精於食材文化研究的徐仲表示,「四有四無」的「四有」,意指「有形、有緊、有細、有白」。綠竹筍的筍型要如牛角般彎曲,代表內部筍肉豐厚;竹筍籜葉要緊緊伏貼竹筍,而筍底切口處,則要細緻且白皙。至於「四無」,代表「無出青、無受傷、無漂白和無臭味」,因為當筍尖出現青色時,通常已帶苦味,口感也會受影響。徐仲也提醒,綠竹筍首重「新鮮度」。若購買當日採摘的綠竹筍,最好立刻調理,或是放入冰箱降溫,否則竹筍仍保有呼吸作用,會消耗糖份、造成纖維木質化,大幅減少美味程度。部份攤販雖會將綠竹筍泡水降溫,但若泡水過久,也會變成流失甜度的「水筍」,狀態相對較差。另外,煮筍時,許多人會使用洗米水去除苦味。徐仲也建議,若是新鮮剛摘的綠竹筍,可帶殼直接以清水烹煮,更能完整品嚐到綠竹筍特有的清甜風味。|好食精選延伸閱讀。炎夏涼一下!韓國飲品師教你在家自製天然手搖飲。在家烤曲奇好簡單/經典維也納酥餅、紅茶莎布蕾酥餅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2 養生.抗老養生
「大暑」熱爆狂喝冰飲 恐出現這幾種檢查不出的症狀
大暑來臨讓人如近火爐,但中醫師提醒,若經常大口吃冰及清涼飲料消暑,易造成胸口鬱悶、呼吸喘促的毛病。台灣一到夏天就燠熱難當,在大太陽底下奔走或工作,要注意防曬並多多補充水分;尤其體質屬陽盛陰虛者,再經過日曬,很可能火上加油,鎮日感到全身疲倦無力,口乾舌燥,頭昏眼花。悶熱的天氣常讓大家躲在冷氣房內,但若過度依賴冷氣,一方面讓人對溫度的適應力變差,在戶外活動就容易中暑;另一方面則會呈濕熱體質,容易腹脹、大便稀軟、頸項僵硬,如落枕的症狀。炎炎夏日來片冰涼的西瓜,是不錯的享受,但千萬要節制。開業中醫師董延齡表示,坊間各種冰涼的飲料琳瑯滿目,加上美味可口的冰品,確實讓人暑意全消;但太冰涼的飲食不僅讓腸胃「急凍」,也會造成中醫所謂的「胸痺」,亦即有胸口鬱悶、呼吸急促、走路會喘等症狀,但又檢查不出來。養生茶飲中醫認為暑熱傷陰傷氣,如果又熬夜,會造成陰虛火旺,此時不宜喝冰水,否則易造成氣短倦怠、口渴出汗,不妨煎煮「清暑益氣湯」服用。●清暑益氣湯原料:準備沙參5錢、麥冬5錢、甘草2錢、五味子2錢、黃耆5錢煎煮服用,不需加糖。效用:服後令人氣力湧出,入口微酸但馬上轉甘。●菊楂決明消暑茶民眾也可請中醫師調配「菊楂決明消暑茶」,其中菊花具有疏風清熱,仙楂消食化積、可消油膩及肉食未化不良,而決明子則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特別適合暑熱多吃冰品等傷食易腹脹的民眾使用。●冬瓜粥另外,本草綱目記載,冬瓜有生津止渴、消暑功效,其味甘性涼,可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很適合在夏季「清涼補」,每天喝一碗冬瓜粥,既是夏日減肥的良品,也可預防皮膚長疹、冒痘。除了冬瓜,也可食用去暑生津的食物如絲瓜,可加薑絲制衡涼性;綠豆、薏仁等也是清熱利濕的佳品,如擔心過涼或體質較虛寒,則可加紅豆。俗諺有此說大暑吃鳳梨 有米也懶煮●「小暑大暑無君子」:夏天一到,讓人炙熱難耐,有些人因為熱得受不了,顧不得禮節就把上衣脫掉,求得涼快。●「大暑吃鳳梨」:這個時節是鳳梨最好吃、味道最甜美的時節,尤其鳳梨和閩南語發音「旺來」音同,也有象徵祈求平安、生意興隆之意。●「大暑熱不透,水水風颱到」:大暑這一天如果不熱,表示氣候違常,今年要注意水災或風災,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天熱讓人感到提不起勁,食慾下降,主婦連三餐都懶得煮。●「大暑公(在單數日)好年冬,大暑母(在偶數日)老鼠滿田走」:以大暑日在農曆的奇偶來預測二期稻作的豐收與否。
-
2020-07-22 醫療.婦產科
女生做愛會痛要當心!恐是這5種婦科病導致性交痛
作為女人,有一些難以言說的疼痛,比如“啪啪啪”時的疼痛,也就是性交痛。由於性生活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所以即便有性交痛方面的困擾,也很少有女性選擇主動就醫。但事實上,性交痛不僅影響著伴侶之間性生活的和諧,也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出現的信號。性生活是繁衍後代的必需,更是增進伴侶間感情的利器。女性在性生活中,如果出現障礙或者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診治,千萬不要因為覺得難以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出現性交痛 切莫諱疾忌醫為了能讓大家正確認識性交痛,以及看清隱藏在其背後的危害,我們就來深入聊一聊這種難言之痛——性交痛。所謂性交痛,就是指女性在性生活時或性生活後,感到會陰部或陰道深部以及下腹部有輕重不同的疼痛。引起性交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初夜、絕經後的老年女性、長時間無性生活者、性技巧缺乏、粗暴性生活、女性對精液或保險套過敏等。也可能是心理性的,比如若女性有過不好的性經歷,或者在性生活中過分緊張、懼怕,都可能會導致陰道的濕潤功能障礙,更增加痛感。警惕5種婦科病除了以上這些因素,還有一些婦科疾病也可能會導致性交痛的出現。這些隱藏在性交痛背後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1.骨盆腔炎女性的骨盆腔通過輸卵管、子宮、宮頸、陰道和體外是相通的,因此容易被微生物侵入感染。尤其在陰道有炎症或性伴侶有炎症的情況下,性行為更容易誘發骨盆腔炎,通常會表現為性生活後腹痛、白帶增多、嚴重時會發熱。如果女同胞們的“啪啪啪”痛和骨盆腔炎有關,那麼只要按照醫囑積極消炎並好好休息,一般都會治癒的。但是在痊癒之前,建議性生活最好暫停一下。2.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發生在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期,以20歲~40歲的女性多見。內膜異位症會引起女性痛經、不孕、以及性交痛。內膜異位症病灶最容易長在盆腔底部,在進行性生活時一旦觸碰到病灶,就會引發劇烈的疼痛。並且性生活的次數越多、性交幅度越大,性交時的痛感就越劇烈。這常常會造成女性因恐懼性生活疼痛,而躲避夫妻之間的親密行為。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因此導致家庭關係發生破裂。因此,一旦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應及時治療,尤其是合併有不孕的育齡女性,更要積極清除病灶。3.黃體破裂卵巢每個月都會培養生命的種子——卵子。卵子一般在兩次月經中間排出,排出後卵巢上會有一個囊腔,即黃體囊腫,裡面充滿了血管。囊腔裡的細胞會繼續工作,開始生產懷孕所需的孕激素。但如果這個囊腫太大或合併有盆腔炎症,在性生活時遇到外力的壓迫,就會破裂並發生腹腔內出血。黃體破裂一般發生在月經的後半週期,痛感比較劇烈,出血多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休克的症狀。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黃體破裂時破口較小,會自行止血,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如果腹痛持續沒有緩解,說明出血一直沒有停止,那麼就必須及時前往醫院確診,必要時採取手術方法治療。4.子宮外孕子宮外孕最常見的情況是輸卵管妊娠。只有幾毫米寬的輸卵管,肯定容納不了不斷長大的胚胎,所以大多會發生破裂,除非能在破裂前發現胚胎的存在。雖然子宮外孕患者一般都有停經和不規則出血史症狀,但有些宮外孕患者沒有明顯的停經,可能在性生活或婦科檢查等外力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出血。此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腹腔出血多時會有大便樣感覺,出血過多時還會出現休克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就診,會有生命危險。子宮外孕的出血大多不會自止,需要急診手術。5.陰道炎女性是需要激素滋潤的,假如卵巢早衰或早絕經,不再分泌女性激素,陰道上皮細胞就會變薄,引起腺體萎縮、陰道乾澀、陰道菌群失調。這種情況下,除了容易發生陰道炎,也常會引發性生活困難、性交痛的情況。不過,只要補充激素,激素缺乏性陰道炎的症狀就可以得到改善。
-
2020-07-21 養生.抗老養生
「大暑」怎麼養生?中醫:寒涼瓜果消暑生津,多加這個平衡寒性
在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許多疾病都是跟著節氣走,順著節氣改變做出身體上不同的預防及調理,正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養生之道。即將到來的「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大約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是一年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刻。老人小孩氣血不足者 慎防中暑面對這樣炎熱的「大暑」節氣,有可能會出現甚麼樣的疾病?究竟又該如何養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佩鈺表示,由於氣候和濕氣的關係,大暑由於氣溫高,最要小心提防「中暑」,其中又以老人家、小孩,以及氣血不足的人最需要注意。因為流汗是人體散熱的機制,但氣血不足的人容易流不出汗,年紀大的人則是體表毛細孔控制能力比較差,兩者都較難藉由流汗調節體溫;至於小朋友則是體溫調節系統還不太成熟,加上新陳代謝較快,因此必須要多補充水分,最好每15分鐘到半小時就喝一次水。其他像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流汗過多、活動太喘會加重心臟負荷、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較不敏感,對外界溫度反應不靈敏、孕婦新陳代謝比較快,本身心跳體溫都比依般人來得高……,這些人都要在大暑的節氣裡特別注意,小心散熱的問題,以防中暑。然而不只太陽高掛時要注意,有時濕度太重,也會導致流汗蒸發速度受影響,散熱也會比較慢,尤其在午後雷陣雨要下不下的時候相當悶熱,這時也要特別小心中暑。多吃清涼消暑氣食物及多補充水分至於「大暑」的養生,楊佩鈺指出,主要是在飲食上多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清涼消暑氣的食物,許多當季的瓜果類像是:絲瓜、黃瓜、冬瓜、西瓜,清涼解毒的綠豆也十分適合,有清暑生津的功效。不過,就如同一般常聽到的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處方」,在吃這些寒涼的食物或綠豆湯等涼品的同時,不妨聽從老祖宗的智慧,平時的菜餚多加些熱性的薑或紫蘇來平衡寒性。不過對於已經中暑的人來說,因為會有腸胃道的症狀,就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要注意的是,寒涼的食物雖包括冰品,但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十分不建議在大熱天吃冰,因為正在流汗的時候,冰品會讓毛細孔瞬間關起來,導致汗流不乾淨,久了會造成人體不舒服、容易起皮膚濕疹,且吃太多冰品也會對腸胃道造成傷害,恐造成腹痛、腹瀉的症狀。楊佩鈺提醒大家,大暑節氣嚴防中暑發生,最好不要在上午11點到下午2點在大太陽下活動,事實上只要是高於體溫的溫度,就不適宜戶外活動,否則即使流汗也散不掉熱;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成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cc以上;室內冷氣溫度也不要開太低,否則冷熱交替也容易感冒或中暑。若是已經中暑,中醫的刮痧有立即緩解的效果,強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加強體表散熱機制,不過刮痧不要太常刮,也建議最好找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較保險。若是一直反覆中暑,可能就屬於本身氣血較虛的體質,最好以中醫調理身體。
-
2020-07-21 養生.抗老養生
走得動、跑得動!如何成為「健康老化」典範? 專家建議:這樣做讓你成功抗退化!
文章出處/本文摘錄自遠流出版《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怪獸訓練總教練何立安以科學化的訓練,幫助你提升肌力、骨質、神經系統,逆轉老化》 面對高齡化的社會,我們是要享受長壽的幸福,還是面對長年的退化和失能,其實我們是有選擇的。運動科學已經為人類打開了一扇窗,發掘了後天提升身體素質的方法和技術,從肌力下手,讓人體運動能力可以長期保持到老年,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定可以為人類未來的社會帶來重大的改變,而這也就是我在無數場合中說過的「典範轉移」。我們要從一種舊的生活方式,轉換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裡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利用終身訓練的方式,長期保持最佳的肌力及體能狀態。前面的章節用了很多篇幅解釋典範轉移的急迫,也告訴大家虛擲光陰在無法增強人體運動能力的生活型態裡,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我們談了許多退化的可怕之處,當作說服每個現代人開始訓練的理由,在最後的這一個章節裡,我想要換一種論述的方式,用三則隨筆,寫出肌力訓練更深層的幾個意涵。老化競賽推動肌力及體能訓練進入一般人的生活世界裡,最常遇到的阻力和藉口就是:「哎呀,我又不是運動員,幹嘛要練那麼重。」「那個你們年輕人練就好,老了要好好養生。」「我從小體育就不好,現在老了散散步就夠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覺得現況距離理想狀態好遠好遠,許多觀念真的還要好好溝通,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大聲疾呼,但如果要用兩句話來改變這種態度的話,我想說的是:「你是『老化』這場比賽的選手,而這場比賽的參賽資格是你千辛萬苦爭取到的。」真的,你已經認真活了大半輩子,做盡了所有趨吉避凶的事情,才安安穩穩的活到面對中老年的生活,這在現代社會雖然不算太難,但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你要有起碼的衛生觀念,要知道避開各種行船走馬的大小風險,還要辛苦工作換取溫飽。簡單來講,叫任何一位中年以上的長輩描述他的一生,鮮少人會說自己一點都不辛苦就活到現在。所以,能夠活到面臨劇烈的退化,是一種辛苦爭取而來的權利,這句話講起來雖然奇怪,但事實上就是如此。平安到老的人,幻想的是清閒的退休生活,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取得另外一場比賽的參賽資格,就是老化。老化是一個身體的競賽,要贏只能增強體力。我們可以幻想一個場景,一群六十開外的年長者,在重量訓練室裡,用嚴謹的技術一下又一下的舉著槓鈴,每一個動作都對身體輸入特定的刺激,每一次反覆都是長期進步不可或缺的努力,他們是老化這場競賽的超級運動員,每次成功完成課表,等於是一場又一場的過關賽,肌力長期的進步等於是一年又一年的年度排名賽,而這場競賽所有的人都是隊友,只有自己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所要學習的是調控人體力量的所有知識,所要精熟的是符合人體自然動作的重量訓練技術,所要克服的是長期規律訓練的挑戰,所要做到的,就是一步一腳印地往前走,每一次完成課表,就是一次勝利,而獎品就是隨心所欲的人體運動能力。身體自由「無論你住在豪宅,還是陋室,你的靈魂,只住在你的身體裡。」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談了很多肌力訓練對健康和身體素質的效益,在這裡就不再多講了,老是用危機意識來喚醒人的運動行為,好像拿刀架在人的脖子上勸人一樣。其實我們應該來談一談更重要的事情,就是運動能力與「自由」這件事。自由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非常重要,人的一生都在為自由奮鬥,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民主國家彌足珍貴的意見自由和一輩子永不滿足的財富自由,這些自由的大小,直接影響了人一生的成就與幸福。但是,在現代的社會裡,人們經常忘記的一件事情,就是身體的自由。每個人生在世上,得到一副身體,也得到一個靈魂,而靈魂就住在身體裡,在這裡不想涉入哲學層次的辯論,因為我知道有些人對這樣的說法很有意見,這裡單純只是想要說,就算不是為了做什麼事,身體的自由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由,而身體能做的事,就是展現自由的方式。人體是非常渴望移動的,即使在靜態的工作環境裡,我們也不斷地動來動去。我們每天都需要至少一小段時間和活動空間來透一透氣,如果少了這樣的機會,人會變得悶悶不樂。長途飛機無論電影再好看,座位再舒適,點心再好吃,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只渴望起來走一走。任何時候如果覺得心情煩悶,動一動馬上就會轉換心境。人體跟這個物理世界的關係,不僅僅是存在,而且還有互動,而人與世界互動的最重要憑藉,就是在空間中移動。一個我們不能觸及的世界,對我們將會少掉一大半的意義,而我們觸及這個世界的方式,就是在空間裡移動。在空間裡移動,需要的是力量,任何再細微的動作都是力量造成的,所以說「力量」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最基本要素一點也不為過。對於很多人來說,肌力就跟空氣一樣,只有在稀少的時候才會被注意到,生活在安逸的現代社會的人們,唯有在連日常生活都力有未逮的時候,才會發現力量不足。如果不知道力量是一個可以因訓練而提高的東西的話,人們很容易覺得無可奈何,只好選擇改變生活方式,所以在中老年人的生活裡,肌力直接決定了生活品質和方式。人生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品質和生活方式是由「資源」來決定的,金錢是最常見的一種資源形式,所以,有錢的人,有有錢的生活方式,沒錢的人,有沒錢的生活方式,通常差異很大,未必誰比較滿足。到了老年的時候,資源的影響當然還在,但相形之下,肌力的影響卻越來越大了,日常生活當中的行動坐臥,受到肌力影響的程度越來越明顯,每天早上是輕鬆的翻身下床,然後精力充沛地開啟新的一天,還是千辛萬苦地坐起身子,舉步維艱的走下床,等著迎接一如往常的一身酸痛。這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的力量差異,不是其他人可以代勞的,所以也不會是財富可以改變的。有了肌力,才有自我照顧的能力,也才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萬貫家財不會在人跌倒的那一刻擋住足以造成骨折的衝擊,但是肌力訓練可以;位高權重也沒有辦法阻止肌肉流失後的虛弱和無奈,但肌力訓練可以。肌力訓練像是人生中最值得投資的財富,也是到老最值得炫耀的資產。認識自己很多人對於我們這些玩重量的人,都抱持了不理解的態度,不是假設我們應該都是兇惡的狂暴分子,就是覺得我們一直在反覆做著很無聊的事。殊不知,訓練是一個我們窺見人生風景的歷程,從每次扛起重量,到放下重量,我們彷彿走到另一個世界,那裡有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們遇見自己。有人可能會說,你就是你,自己怎麼可能沒遇到自己?或者是說,你只有一個,沒有分身怎麼可能會遇到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一些看法,在正常的日子裡,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勇敢,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自律,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誠實,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強悍,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弱小,有些人覺得自己總是害怕挑戰。但是,這些看法,如果沒有經過考驗,絕大多數是錯的,或至少是被誇大或縮小的。什麼樣的情境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料做的呢?方法當然不只一個,對人生重大挑戰的反應,對自己心性的反省,他人中肯的建言,當然都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認識自己,但有一種超級有效的作法,就是「自主地去經歷一件困難的事情」,而重量訓練剛好符合這樣的條件。從起心動念到真正試著把重量舉起,那是一連串做決定的過程,我怎樣決定了要去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去構想這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跨出第一步去著手做這件偉大的事情,我怎樣幻想最後的劇情,然後,當雙手接觸到槓鈴的那一刻,一切天馬行空的想法,全部變成現實的挑戰。槓鈴最誠實,絕對不會因為你的期待而改變,隨著一組又一組、一次又一次的動作進行,你遭遇越來越重的重量,這時候,人性的考驗即刻開始。你是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你是否願意挑戰有挑戰性的事情;你是否有足夠的自律,不要貪心挑戰不合理的目標;你是否夠誠實,知道自己剛剛的動作有沒有偷斤減兩;你是否夠強悍,即使遭遇挫折和失望,也不會逃避下一次挑戰。這一大堆翻湧的思潮,全部都在幾個動作的三組五下之間結束,放下重量的那一刻,你又為自己的人生上了一課。這樣的經驗對人生是很重要的,在萬象紛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從外在的事物去定義自己,頭銜、身分、地位等,但這也是人們經常迷失自我的開始。而一趟力量的旅程,是人生中極少數可以重新看見自己的時刻,就好像一面鏡子,只是重量照出的不是面容,而是面對壓力時的真實性情。
-
2020-07-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紅莧菜、青莧菜好處不同 想清熱利尿解便秘的該吃哪一種?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雖然莧菜含有豐富的鐵跟鈣,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因莧菜屬性較涼,四肢容易冰冷、腸胃虛寒,以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容易引起腹瀉,或讓腹瀉狀況更嚴重。【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28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莧菜有紅、白(青)莧菜兩大品種,還有野生的刺莧、鳥莧。莧菜屬於全年生產的蔬菜,但以春末到初秋最盛,冬季一開花,口感顯得較老。容易栽培的莧菜,本身抵抗蟲害能力相當強,理論上,農民無須噴灑農藥就可生生不息。比起一些易遭病蟲害的蔬菜,民眾在風災前後選購莧菜,農藥殘留過量的疑慮相對較低。含鈣量 不輸給牛奶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莧菜營養價值很高,除了一般蔬菜都有的豐富膳食纖維,最大長處就是高鐵兼高鈣,在蔬菜界裡可說名列前茅。以鈣質為例,每一份白莧菜(生重約100公克,煮熟後大約是半碗的量)就含有300毫克,比起一杯牛奶(約240c.c.)的275毫克,單看「帳面數字」,毫不遜色。而紅莧菜,鈣含量又比白莧菜來得更高。含鐵量 比豬肝還高至於鐵質,一份白莧菜約含6.3毫克。一般而言,紅肉跟內臟的鐵質最豐富,一份(生重約30克)豬肝約含3.3毫克的鐵,一份帶骨牛小排(約60公克),約有0.97毫克、牛腩(45公克)約有1.4毫克,可見莧菜的含鐵量有多豐富。成人每天鈣攝取量800毫克,吃一份莧菜,幾乎是一天三分之一的量,若加上魩仔魚烹調,效果加乘。不只對兒童、青少年、孕婦有幫助,對素食者更是絕佳鈣、鐵來源。吸收率較低 別只猛吃菜雖然莧菜鐵、鈣含量高,但要提醒讀者的是,比起紅肉、內臟裡的動物性鐵,或是牛奶裡的鈣,植物性鐵跟鈣的吸收利用率相對較低,況且,飲食最重要的就是營養均衡,可別天天吃莧菜補鐵、補鈣。另外,莧菜的植酸、草酸含量不高,對泌尿道結石的患者,不必太過擔心。要留意的只有腎臟病患,最好燙過後再用,才不會吃進太多鉀。屬性偏涼 體質寒少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古籍「本草綱目」記載,莧菜的近親刺莧,屬性微涼、口感略苦,水煮後飲用,可以消炎、緩解腹瀉。而市面上在賣的莧菜,也可以清熱利濕,緩解腹瀉、消炎、消腫,常覺喉嚨痛的人吃也可改善。若進一步細分,青莧菜入肝、紅莧菜入心臟,前者清熱利尿,可以緩解便秘,以及肝火所造成的眼睛腫痛、眼白血絲,後者可補氣、補血。雖然莧菜含有豐富的鐵跟鈣,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因莧菜屬性較涼,四肢容易冰冷、腸胃虛寒,以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容易引起腹瀉,或讓腹瀉狀況更嚴重。小魚莧菜 助孕婦排便也因為莧菜屬性較涼,有網路傳言提到,美味的甲魚不適合跟莧菜同時食用,否則會導致食物中毒。所謂的毒性,從中醫觀點來看,不是指真的有毒性,而是甲魚跟莧菜的屬性都偏寒涼,寒上加寒,兩種食物同時下肚,體質虛寒的人恐怕吃不消。至於孕婦能不能吃莧菜?原則上是沒問題的,尤其有些孕婦,因為體質燥熱容易便秘,這時候吃一些莧菜,特別是小魚乾莧菜湯,可以讓排便更順暢,還能補充鈣質跟鐵質,但脾胃虛寒的孕婦,最好用麻油熱炒莧菜,再加些蒜末,調和莧菜微涼屬性。
-
2020-07-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莧菜竟也可以涼拌 口感超優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雖然莧菜含有豐富的鐵跟鈣,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因莧菜屬性較涼,四肢容易冰冷、腸胃虛寒,以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容易引起腹瀉,或讓腹瀉狀況更嚴重。【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28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紅莖 綠莖 有何不同? 莧菜有紅莖與綠莖兩種,前者口感扎實,據說有補血之效;後者口感細嫩,上海人稱「米莧」,煮湯或清炒皆宜。 挑選原則:除了葉片完整,白莧菜愈翠綠愈好,紅莧菜則是愈紫紅愈佳,枝梗最好肥厚且細嫩。莧菜料理食譜鮮蝦翡翠羹材料:蝦仁100公克、豆腐1/2盒、莧菜300公克、蔥1支、薑2片、清湯5杯醃蝦料:鹽、太白粉各少許調味料:酒1/2湯匙、鹽2茶匙、濕太白粉適量、麻油1/4茶匙、胡椒粉少許做法:1.蝦仁洗淨,擦乾水分,用刀面將蝦仁拍扁,依蝦仁的大小,切成2或3段,用醃蝦料拌勻醃10分鐘。2.莧菜去根、洗淨,在滾水中快速燙一下,撈出沖涼,擠乾,剁碎。豆腐切薄片。3.鍋中熱兩大匙油,煎黃蔥段和薑片,淋下酒和清湯,煮滾後,撈棄蔥薑,放入豆腐和莧菜;再煮滾後加鹽調味,放入蝦仁,立刻勾芡;關火後滴麻油,撒胡椒粉即可裝碗。TIPS:蝦子先輕拍再切段,組織會較鬆軟;醃太白粉則是增加滑嫩的口感。香乾松子拌莧菜材料:莧菜300公克、豆腐乾4片、烤過的松子或杏仁調味料:李錦記蠔油1大匙、鹽1/4茶匙、糖1/4茶匙、白胡椒粉少許、麻油2茶匙做法:1.莧菜摘好、洗淨,切除少許梗部,放入滾水(水中加鹽1茶匙)燙約30秒,撈出,沖冷開水至涼,剁成碎末,擠乾水分。2.豆腐乾放入水中煮2-3分鐘,取出,放涼後剁碎。3.將莧菜和豆乾放入大碗,加調味料拌勻,最後撒上松子。TIPS:莧菜也可以涼拌,口感超優;松子可替換杏仁等乾果,也可依季節換茼蒿菜、菠菜,作法與口感近同。上湯蒜子蒸莧菜材料:紅莧菜1把、大蒜6-7粒、清湯1/2杯調味料:鹽1/3茶匙做法:1.莧菜洗淨,摘好、切段,放入滾水中燙5秒鐘,撈出、沖涼,瀝乾水分,放在水盤中。2.鍋中加熱2大匙油,放入大蒜(小粒的不切、大粒的一切為二),以小火慢慢炒香,且成為淺褐色,淋下清湯,加入調味料,煮滾後淋在莧菜中。3.移入電鍋,外鍋加1杯水,蒸至開關跳起約20-25分鐘。TIPS:這道菜選用紅莧菜,先燙再蒸煮,口感變細嫩,養分不流失。
-
2020-07-19 養生.營養食譜
擺脫魔鬼糖蜜 自製天使甜點
平日忙碌於診所的工作,唯有假日才能細細體會慵懶的午後時光。打造優閒的下午茶非難事,而色彩繽紛又可口的甜點絕對是首選。問題是天使面孔般的甜點,卻隱藏著惡魔的另一面,往往添加大量的精緻糖及奶油,易造成肥胖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天使般的甜點可以療癒寂寥的心情,但唯有自己親手製作,才能避免因高油、高脂肪如惡魔般猖狂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做出完全符合個別所需,且營養、健康又美味的甜點。紅紫黑黃養生湯這道湯點以全穀雜糧領軍登場,全穀類屬於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吃了血糖不易快速波動,且高纖帶來飽足感。搭配紅棗、枸杞等滋補中藥食材,不但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也增添這道湯品的甜度。如果嫌甜度不足,可以適量添加含較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黑糖,但黑糖屬於高升糖指數(GI值約為93),糖尿病患者建議使用口感相似、但屬於低升糖指數的椰棕糖(GI值約為35)。食材(4人份):紅豆50克、紅棗25克、枸杞25克、紫米50克、黑糖或椰棕糖適量、地瓜100克、水1200cc作法:1.枸杞、紅棗用熱水洗淨,地瓜切塊蒸熟。2.將紅豆、紫米先浸泡4小時以上。接著放入電鍋內並加入紅棗及水煮至熟爛。3.將作法2所有食材移至果汁機內打成濃湯。(紅棗去籽)4.將作法3加入地瓜及枸杞,視其需要的甜度加入適量黑糖或椰棕糖。紅黃綠丸子抹茶歐蕾佐藍莓醬帶著日系少女風的甜點,草莓、柑橘及奇異果升糖指數及熱量較低,亮麗的植化素與糯米粉混融為三色丸子。抹茶含兒茶素、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及膳食纖維;藍莓含高量的抗氧化植化素,特別是花青素。食材(4~6人份):紅黃綠丸子:糯米粉150克、草莓45克、柳橙15cc、奇異果45克、麥芽糖醇15克抹茶歐蕾:牛奶1000cc、麥芽糖醇30克、抹茶粉15克藍莓醬:藍莓50克、椰糖15克、檸檬汁10cc1.三色丸子作法:●將糯米粉50克及5克的麥芽糖醇混合並加入捏碎的草莓。揉一揉並滾成棒狀,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約8至10個)。接著捏成圓形並將中間壓凹。(柑橘與奇異果丸子作法亦同)●準備滾水,水滾後放入丸子。等丸子浮上來就可以撈出,泡在常溫水裡避免沾黏、變硬。2.藍莓醬汁作法:●藍莓與椰糖混合靜置10分鐘後,加入檸檬汁以小火熬煮,並用湯匙稍微擠出果液。●加入兩大匙水拌勻,煮至喜歡的濃稠度。3.鍋子倒入牛奶、麥芽糖醇30克,開小火待水稍滾時放入抹茶粉,攪拌成抹茶歐蕾。4.將藍莓醬放入紅黃綠丸子的凹槽中搭配享用。也可以把丸子放入抹茶歐蕾湯中,兩種吃法各有風味。莓果南瓜提拉米蘇6吋的提拉米蘇蛋糕只用了50克的麥芽糖醇?答案是以南瓜天然的甜度減少糖的攝取,並將精緻糖改為與蔗糖口感接近的麥芽糖醇,熱量減少一半。由於麥芽糖醇升糖指數低,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及減重需求。因其無法被口腔內的細菌利用,也可以預防齲齒的發生。要提醒的是,南瓜屬全穀雜糧澱粉類食物,高血糖患者應避免過量。食材(6吋蛋糕,4至6人份):●乳酪餡:吉利丁3片7.5克、南瓜300克、馬斯卡彭起司250克、雞蛋4個、麥芽糖醇50克、藍莓30克、蔓越莓30克、覆盆莓50克●餅乾可可餡:消化餅乾15片、熱水5大匙、可可粉適量作法:1.吉利丁泡水軟化,再隔水加熱融化;南瓜削皮蒸熟打成碎泥;馬斯卡彭放於室溫變軟;雞蛋將蛋白、蛋黃分開。2.將馬斯卡彭、蛋黃、南瓜泥加入融化的吉利丁攪拌均勻。3.將蛋白打發到出現許多泡沫,放入約1/3的麥芽糖醇繼續攪拌至出現很細的泡泡,再放入1/3混合攪拌至變硬,接著放入剩下的糖攪拌至不掉落的程度。4.將作法1與2混合均勻即為乳酪餡。5.餅乾可可餡做法:先將消化餅打碎,並加入可可粉及熱水混合均勻即成。6.將作法4混合好的餅乾一半量放入容器最底部,再倒入乳酪餡。鋪上剩下的混合餅乾,接著倒入剩下的乳酪餡。7.放入冰箱5至6小時凝固後就可以脫模取出,撒上可可粉、以莓果裝飾。●打發蛋白時,不要一次放入全部的砂糖,免得太黏不好打發。
-
2020-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補充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抗新冠病毒?教授:毫無用處
我是應《白麓論壇》之邀在2020-7-12做了一個你是在科學養生嗎演講,而其中的一個主題是《維他命C和D》。我談到媒體是如何鋪天蓋地吹噓維他命C和D可以抗新冠。隔天,又看到世界日報發表的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真是感慨萬千。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如何透過注意個人的「衣食住行」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非常重要。有研究發現患者血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較高,那麼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降低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細胞而死亡。上面那段話裡的《增強自身免疫力》是我演講裡的另一個主題,而它也是所有推銷抗新冠產品的《黃金標準》。我告訴觀眾,由於「免疫力」聽起來是如此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是如此籠統模糊,所以不肖業者就可以利用它來推銷一大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用處的「增強免疫力」的產品。要知道,正規醫學文獻裡從來就沒有《增強自身免疫力》這門子事,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免疫力的強弱(請看增強免疫力抗癌,吃這個補那個)。更可笑的是,如果真的能增強免疫力,那說不定就會攻擊自身的器官,造成《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上面那段世界日報的文章還有說《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可是,《細胞因子風暴》不就是免疫力過強嗎?那,《補充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來減少細胞因子風暴》聽起來像不像是《多放炮竹增強火勢來減少火災》?其實媒體吹噓維他命D抗新冠,早已是個常態。例如康健雜誌在2020-5-4發表的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染新冠 怎麼攝取最好?就說:「儘管這份研究還沒經過同儕審閱、也無法證實維生素D能否對抗新冠病毒,研究人員仍建議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感染」。沒有證實,但建議補充?這是多麼可笑的邏輯?HeHo網站也在2020-5-14發表研究:維生素D降低50%新冠死亡風險!抑制「免疫風暴」。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補充維他命D是如何重要之後,在結尾卻說:「人們不應該服用過量的維生素D,大量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很難講哪種劑量的維生素D對新冠最有益」。既然知道過量服用維他命D可能會有副作用,但卻不知道什麼劑量才對新冠最有益,那為什麼還要叫無辜的普羅大眾盲目地服用維他命D?有一個叫做Healio的網站是專門提供及時資訊給醫療人員的。它在2020-6-2發表Researchers caution against ‘misinformation’ on vitamin D during COVID-19 pandemic(研究人員告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要提出有關維他命D的 “錯誤信息”),其中一段話是:「在大流行期間呼籲大眾補充大劑量維他命D只是基於推測,而沒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它又說:「在這個大流行期間向公眾提供準確,基於證據的建議是至關重要。任何低於這個標準的建議都會誤導,並有可能造成傷害」。耶魯大學在2020-6-11發表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OVID-19: Is There a Connection?(維他命D缺乏 和COVID-19:有關聯嗎?),而它的副標題是:耶魯大學醫生說,證據薄弱。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在2020-7-3發表‘No evidence’ that vitamin D can prevent or treat COVID-19(“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它說:「英國衛生專家的一項審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缺乏是COVID-19的獨立危險因素」。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份報告是2020-6-29發表的,但是世界日報竟然在2020-7-13發表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更何況這還是出自一個部長級的醫生,我能不感慨萬千嗎?世界日報,康健雜誌,HeHo網站,還有許多我為了節省篇幅而沒點名的媒體,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提升免疫力,另一方面卻又說維他命D可以降低細胞因子風暴,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另一方面卻又說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劑量不明,可能會有副作用…。一張嘴巴兩個洞,右邊說好聽的,左邊說難聽的,永遠不會得罪人,永遠不會錯。這,英文叫Double talk。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
-
2020-07-19 橘世代.健康橘
白色防癌、紅色護心...「選色吃菜」,你吃對了嗎?
「天天五蔬果」這個口號已經深植國人心中已久,大家都知道這是健康飲食的口號,但是,很多人卻搞錯了其中的意義!有人說是「一天吃5種蔬果」,也有「一天吃5碗蔬菜」到底哪個對?其實都不對!而是希望國人一天要吃3份蔬菜+2份水果加起來共5份!說到這裡,有很多民眾就會詢問營養師,那要吃甚麼菜比較好?或是要吃甚麼水果最好?常常聽到有民眾說「我只喜歡吃高麗菜,其他都不吃」或是「我有糖尿病只能吃芭樂」,但是這些民眾卻也符合天天五蔬果的攝取量,這樣會有飲食上的問題嗎?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因為已經達到宣導的基本建議攝取量,但是在蔬果進階的選擇上應該不要只攝取單一蔬果或某幾種蔬果,而是應該要如同彩虹般的各種顏色蔬果多樣的攝取。為什麼需要攝取多顏色的蔬果呢?主要是因為植物中含有植物性化學成分簡稱「植化素」,而植化素指在水果、蔬菜、穀類等食物中所含的化合物,它並不是身體的必需營養素(如:礦物質、維生素…等五大營養素)。但是因為植化素的存在所以讓每種植物都有其特殊的顏色,就像橘子就會想到橘色,蘋果就是紅色一樣,而植化素數以千計的存在植物中,讓每種植物具有特殊的顏色與味道,對植物而言就猶如它們的免疫力般的保護植物可以抵抗細菌,病毒以及真菌,甚至具有抗氧化的角色。而我們依照植物的顏色分為:綠色、橘黃色、白色、紅色以及藍紫色,每種顏色有各司的生理功能,所以我們若能均衡攝取各種不同的顏色植物,將對身體提供不同的植化素。我們由上面簡單的資料知道不同的蔬果有不同的保健功能,這個不是單一蔬果可以全面提供的,而且雖然顏色相同但是所含的植化素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芹菜主要的植化素有芹菜素,而空心菜中則是槲皮素;西瓜跟櫻桃雖然都是紅色的,但是西瓜所含的是主要植化素是茄紅素與胡蘿蔔素,櫻桃則是花青素,槲皮素。 所以在購買或攝取蔬果的時候除了要注意是否攝取到足夠的量外,另一個重點就是要注意是否如同很多婆婆媽媽一樣到市場後因為特價一次買了一大包的相同蔬果,這一周全部都是吃一樣的蔬果。蔬果的挑選上最好是當季盛產的蔬果,因為當季的蔬果中其植化素的含量最高,再則是顏色種類要多,如此才能攝取到足夠的保護力,讓自己的健康如同彩虹般的亮眼。本文轉載自《仁寶i照護》【關於更多營養飲食大小事↘↘↘】。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 。吃得少就是養生? 營養師:吃的均衡才是真養身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