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2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飽足感
共找到
716
筆 文章
-
-
2021-09-04 養生.聰明飲食
減醣、間歇性斷食哪個容易瘦?營養師教6招這樣吃更好瘦!
文/黃君聖Sunny營養師 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碳水化合物普遍攝取過量,尤其是外食族群,通常以高碳水為主,過多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也會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減醣飲食」是根據均衡飲食的方式做延伸,將碳水化合物比例降低,提高蛋白質與脂肪比例,限制不如「生酮飲食」嚴格,在執行上也比較容易,成為近年來熱門的瘦身飲食法。 想瘦身,該減醣還是該斷食? 減醣飲食是一種相對簡單、易達成的飲食方式,只要稍微調整營養素比例,就能達到維持體重的效果,也適合大部分的人長期執行。很多人誤以為減醣飲食等同於完全不能吃澱粉,或是害怕吃碳水化合物,其實碳水化合物本身並沒有罪,它對身體而言仍是很重要的營養素,只是現代的人普遍都食用過量。 減醣飲食是適量地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造成的熱量缺口就用其他營養素補足,所以也並不是少吃,而是調整各營養素攝取比例,較不容易因為攝取高碳水化合物,而造成血糖波動過大、讓飢餓感明顯,對於控制血糖與體重有很大的幫助。 不管你想選擇減醣飲食或是間歇性斷食,只要執行方向正確,都能達到瘦身效果。甚至你可以視自身情況與需求,結合兩種飲食法,在168斷食的進食期間,搭配上減醣,將原本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分量減少。不過,不管以哪種方法,都必須以原型食物為主,並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是健康瘦身的關鍵。 「減醣飲食」該如何執行才會瘦? 執行減醣飲食時,不只是單純減少碳水化合物就好,還必須考量營養均衡,並達到人體所需的總熱量,掌握以下幾個大原則,不管是進行減醣飲食或168斷食,都很適用。 避免精緻糖 精緻糖是最容易影響我們胰島素恆定的食物,所以想要有效瘦身,應盡可能避免攝取精緻糖,像是含糖飲料、甜點以及加工品等。 澱粉減量吃 平常吃的主食類,像是白飯、麵條、麵包的食用量要減少20 ∼40%,原本吃一碗就改成吃七分滿。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原則是要減少分量,但不要完全不吃,因為碳水化合物還是人體最容易利用的能量來源。另外,也盡量挑選全穀根莖類來當作主食,因為其中多了礦物質、維生素B群等,能夠幫助營養素代謝,也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 多吃好蛋白 補充優質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豆類、蛋類、魚類、肉類等,雞腿、豬肉、牛肉等都屬於好的蛋白質,可以適量攝取,不必局限於低脂肉類。如此一來,減醣也能夠吃得開心,不會因為限制太多而感到痛苦。 蔬菜要吃夠 蔬菜是熱量低且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食物,能夠增加飽足感,可以多選擇醣分含量低的食材,像是黃豆芽、青江菜、綠櫛瓜、青花菜等。要注意的是,有些根莖類蔬菜的澱粉含量高,像是南瓜、馬鈴薯、芋頭等,需視為主食,控制食用分量。 水果一天兩拳頭 大多數的水果都富含碳水化合物,應注意食用分量,一天吃兩個拳頭大的體積為限,也可以選擇一些醣分含量較低的水果,像聖女番茄、土芭樂、百香果、哈密瓜、香瓜,減少醣分攝取量。 選擇好油脂 選擇好的油脂來源,能讓減醣飲食順利進行。減少碳水化合物時,仍要吃進足夠熱量,像是堅果就是很好的油脂來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選擇好的食用油,並且輪流替換不同種類,或是也可以從適量堅果中補充,一天至少需要攝取約 15 公克(一湯匙)。 《延伸閱讀》 .香菜助氧化、降血壓、強化肝臟 營養師:配臭豆腐等食物更營養! .【名家專欄】黃君聖營養師/改善便秘、排解毒素,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以上內容由黃君聖Sunny營養師著,采實文化《Sunny營養師的168斷食瘦身餐盤》提供,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02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減脂助減重 1分鐘學會蔬活馬鈴薯餅
總是為飲食煩惱,不知道怎樣才能吃得飽足又營養?其實馬鈴薯會產生「抗性澱粉」,不僅能促進腸胃道蠕動,還能增加飽足感及維持血糖穩定,對減種非常有幫助!影片中將教你用少少的食材做出營養又美味的蔬活馬鈴薯餅!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在煎的過程中,建議將兩面煎至金黃色,讓鬆軟的馬鈴薯咬下去多一份脆脆的口感,吃起來會更好吃喔!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得營養又健康! 「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9-0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最多吃半顆!營養師教你怎麼吃酪梨降膽固醇
酪梨沒吃完,保存方法沒做好,恐吃進「自由基」。天氣炎熱時,在家打1杯酪梨牛奶是解暑又營養的健康好選擇,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提醒,沒吃完的酪梨,為防止氧化,降低營養價值、產生自由基,應於酪梨的剖面抹上薄薄一層油脂,並用保鮮膜包裹,再放入冰箱。酪梨是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酪梨是油脂,不是水果,油脂來源以好的油脂為主,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預防動脈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酪梨還含有維生素A、C、E、B群、鉀和鎂等營養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幫助排便,保持腸道通暢,是控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減肥或健身族群很好的食物選擇。「盡管酪梨營養價值豐富,但因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小心變胖。」陳煌其表示,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否則可能沒吃到健康,反而吃進自由基。陳煌其說,切開酪梨後,應盡速吃完,若未食用完畢,常會氧化發黑,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不易氧化發黑。
-
2021-08-31 養生.聰明飲食
圖表/地瓜、馬鈴薯比一比!營養差在哪?怎麼吃效果更好
馬鈴薯、地瓜都是我們常吃的食物,屬於全穀雜糧類,也是我們減重減脂常拿來替換飯的澱粉類,未精緻的食物通常有較多營養素,但他們營養差在哪?該怎麼吃效果更好呢?馬鈴薯是地下「莖」,地瓜是地下「根」先來個小知識,雖然馬鈴薯、地瓜看起來都是一大塊,但馬鈴薯具有「芽眼」,會從芽眼長出芽,所以是地下「莖」;而地瓜雖然也會長出枝葉,但是從不固定的「不定芽」長出,所以不算有芽眼,是屬於地下「根」。地瓜為什麼有圓形也有較細長的?扣除品種問題,其實跟種植的水分有關!土壤較乾燥時→圓形土壤過濕時→細長形地瓜、馬鈴薯熱量與碳水化合物各多少?(以100克為單位)地瓜:熱量121大卡/碳水化合物27.8克馬鈴薯:熱量77大卡/碳水化合物15.8克不論如何,熱量都比白飯低,相對來說更容易有飽足感。地瓜、馬鈴薯的膳食纖維呢?以100克為單位地瓜:2.5克膳食纖維馬鈴薯:1.3克膳食纖維整體來說都能提供不錯的膳食纖維,除了蔬菜之外,也能從全穀雜糧類額外補充怎麼吃最適合減重減脂?如果想要減重減脂要把握兩點:1.降低GI值2.增加纖維量地瓜與馬鈴薯煮熟後放冷→產生抗性澱粉,可以降低GI值地瓜與馬鈴薯帶皮吃→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所以想減重減脂的人,可以試試看帶皮的冰心地瓜,或者是帶皮的馬鈴薯沙拉,都是不錯的減重減脂餐(別忘了,有吃地瓜或馬鈴薯就要減少飯量)【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地瓜vs.馬鈴薯,你吃的是根還是莖?】
-
2021-08-27 養生.聰明飲食
不必忍受飢餓也能增肌減脂!科學證實「高蛋白質飲食法」的3大好處
《美國醫學營養期刊》曾報導,在飲食中增加蛋白質比例的「高蛋白質飲食法」,可以加速人體能量的消耗,有助於減輕體重。居家防疫期間,許多人因為運動量較以往減少,加上三餐不固定、飲食不均衡,導致肌肉量下降,這時,採用富含豐富蛋白質的「高蛋白質飲食法」,或許可以使增肌減脂的效果變得更好。什麼是「高蛋白質飲食法」?根據英國媒體《BBC》報導,「高蛋白質飲食法」指的是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達到增加飽足感、控制體重的目的。而《BBC》的報導中也特別指出,一天中攝取蛋白質所產生的卡路里,需佔總攝取熱量的20%~25%,例如每日總攝取熱量是1,500大卡,要有至少300大卡的熱量是來自於優良的蛋白質。由於蛋白質是組成肌肉最重要的營養素,攝取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修復運動後受損的肌肉組織,讓增肌的效果變得更好。而另一份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也指出,在吃進蛋白質後,身體會產生「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簡稱TEF),達到燃燒脂肪的作用,因此,執行高蛋白質飲食法不僅能提升肌肉量,同時也能降低體脂,搭配適當的運動,能讓身形變得更加緊實好看。科學證實「高蛋白質飲食法」的3大好處1.無需忍受飢餓哈佛大學營養系曾做過一份研究,結果指出相較於一般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飲食,高蛋白質飲食能夠提供受試者較高的飽足感,讓他們能繼續堅持這種比較健康、有助於瘦身的飲食模式。《美國醫學營養期刊》也曾在一份由荷蘭營養學家所進行的研究中指出,由於蛋白質能夠降低身體中一種名為飢餓素的賀爾蒙,因此實行高蛋白質飲食不僅不需要挨餓,還能減少吃進過量食物的問題,達到抑制食慾、幫助減重的效果。2.增加肌肉量可以提升「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指的是人體在靜止不動時,一整天會自然消耗的熱量。耶魯大學的一份研究中指出,實行「高蛋白質飲食法」時,由於吃進大量蛋白質會產生「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簡稱TEF),加上蛋白質是組成肌肉最重要的元素,當肌肉量增加時,也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因此,人體一整天自然不動所消耗的熱量,也會隨之增加。3.減少焦慮伊朗德黑蘭大學的研究中指出,採用「高蛋白質飲食法」的人,因為體內會產生一種名為「維生素D結合蛋白質」(Vitamin D-Binding Protein)的營養素,能幫助減緩負面情緒的產生。因此,執行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高蛋白質飲食法」,或許可以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焦慮和憂鬱的症狀。該如何執行高蛋白質飲食法1.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攝取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並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是執行高蛋白質飲食法最簡單的方法。除了雞胸肉、蝦子等優良的動物性蛋白質以外,其實許多植物中也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像是毛豆、鷹嘴豆、藜麥、酪梨等,讓身為素食者的你也能輕易地執行高蛋白質飲食法。2.攝取體重(公斤)的1.2~1.6倍蛋白質量(公克)外媒《健康線上》報導指出,高蛋白質飲食的蛋白質攝取量應為體重(公斤)的1.2~1.6倍(公克),例如60公斤的人,一天要攝取的蛋白質量為60*1.6=96公克,如果想要了解每天吃的食物含有多少蛋白質量,可以到衛福部健康署查詢。參考資料:1.《Healthline》:A High-Protein Diet Plan to Lose Weight and Improve Health2.《Healthline》:10 Science-Backed Reasons to Eat More Protein※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有助於增肌減脂的「高蛋白質飲食法」:提升基礎代謝率同時減緩焦慮
-
2021-08-24 養生.聰明飲食
胡蘿蔔其實不是「蘿蔔」!胡蘿蔔、白蘿蔔哪個的營養價值高?
蘿蔔青菜各有所好,而蘿蔔又可分為白玉蘿蔔、胡蘿蔔、白蘿蔔、櫻桃蘿蔔,台北農產臉書介紹蘿蔔家族,點出胡蘿蔔並非真的蘿蔔品種,唯一相同之處為食用部位都是「地下根」,令許多網友直呼「長知識」。至於營養成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想護眼、抗氧化、維持黏膜健康,可以多吃胡蘿蔔,如果要減重、美白,則可多吃白蘿蔔,兩者所含營養成分幾乎截然不同。同樣都叫「蘿蔔」 卻不是蘿蔔家族是它台北農產在臉書上介紹蘿蔔的種類,白玉蘿蔔、胡蘿蔔、白蘿蔔、櫻桃蘿蔔等4種,口感、外型大有不同;白玉蘿蔔形狀較細長,煮過後口感較為綿密。櫻桃蘿蔔則是長得有點像甜菜根,但頂部的菜葉是綠色挺直的,外型較小,吃起來鮮嫩多汁。台北農產表示,這4種蘿蔔中,1種並非是真的蘿蔔品種,要大家動動腦思考,網友紛紛留言猜測,台北農產也在留言區公布解答,原來「臥底」的是胡蘿蔔,它屬於繖形花科,而其他蘿蔔家族則是十字花科植物。《本草綱目》記載,胡蘿蔔因為從胡地傳來,味道又近似蘿蔔才得名,但其實和蘿蔔家族並沒有關聯,唯一像的地方是,他們主要食用部位都是「地下根」。紅蘿蔔可抗氧化、保護眼睛 想美白、減重者可多吃白蘿蔔既然並非同一家族,那誰營養成分較高?劉怡里表示,如果從護眼、保護黏膜等角度來看,含有豐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的臥底蘿蔔,可說是大獲全勝。每100公克的胡蘿蔔含有2萬718 IU單位的維生素A,但白蘿蔔卻是掛零。至於β-胡蘿蔔素也是遠高於白蘿蔔,劉怡里表示,胡蘿蔔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E,具有優異的抗氧化及護眼效果,膳食纖維含量也略高於白蘿蔔。值得注意的是,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天然色素容易沈積在皮膚,導致變黃,就有人連續每天喝1大杯胡蘿蔔汁,沒想到兩個月後,臉色慘黃,連手心也變黃。不過,只要1個星期不吃胡蘿蔔,多喝水,就會恢復正常。至於白蘿蔔則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相較於胡蘿蔔,每100公克有39大卡熱量,白蘿蔔僅有18大卡,熱量較低,且有飽足感,想要美白、減重者可以多吃一點。(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胡蘿蔔吃太多會中毒? 出現這些急毒性症狀快就醫 ·平民人參 -白蘿蔔
-
2021-08-23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沒保存好恐吃進自由基 營養師:沒吃完要做這一步
酪梨沒吃完,保存方法沒做好,恐吃進「自由基」。炎炎夏日,少喝含糖飲料,在家打1杯酪梨牛奶是解暑又營養的健康好選擇,但許多人常常沒有使用完整顆酪梨,需要冷藏保存,對此,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提醒,為防止酪梨氧化,降低營養價值、產生自由基,應於酪梨的剖面抹上薄薄一層油脂,並用保鮮膜包裹,再放入冰箱。酪梨是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要把酪梨當成油脂,不是水果唷!」,酪梨油脂來源以好的油脂為主,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預防動脈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還有維生素 A、C、E、B 群及鉀和鎂等營養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幫助排便,保持腸道通暢,是控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減肥或健身族群很好的食物選擇。「儘管酪梨營養價值豐富,但因為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小心變胖」,陳煌其表示,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不然,恐沒吃到健康,反而吃進自由基。陳煌其指出,切開酪梨後,應儘速吃完,若未盡快食用完畢,常常會氧化發黑,導致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較不易氧化發黑。
-
2021-08-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為什麼越到晚上越容易暴飲暴食?與意志力無關的腦神經科學
首先,我們下定決心要遵循健康與規律飲食,但是在一天當中,這股意志力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減弱。有些人在一天的開始,或許能夠拒絕高脂、高糖的食物,而選擇燕麥粥和新鮮水果當早餐,但之後我們的毅力會崩潰,開始放縱自己吃甜食或其他油膩的食物。前額葉能有助於對抗誘惑,要我們別去吃明知道不該吃的東西,但是低血糖會削弱前額葉神經迴路的力量。這很諷刺,在我們最需要意志力的那個當口,低血糖反而催促我們去尋找食物,而我們的腦中有助於維持規律的區域也拋棄了我們。事實上,低血糖讓我們容易做出各式各樣輕率又衝動的決定,不只限於向誘惑屈服、晃進速食店裡面而已,血糖降低時人還容易急躁。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法官思考是否要讓囚犯假釋時,如果距離上次進食已經有好幾小時,那麼拒絕給囚犯自由的機率就會提高。這個有趣的研究指出,雖然假釋案件的順序並沒有特別排列,但是在法官休息吃了點心之後,犯人特別容易獲得假釋。在血糖低的時候,不論面對的是選擇食物或是其他重要的事情,我們較不傾向於深思熟慮並做出正確的決定。許多居住在現代化城市的人,過著忙到抓狂的生活,往往經常會「靠飲食抒壓」(stress eating)。人們像是穿著溜冰鞋的豬一樣奔來走去,奮力想要把許多待辦事項解決掉,身邊全是各種預期之外的延遲、障礙,和其他阻止工作進展的鳥事,這時我們往往會做出輕率的決定。我們放縱自己大吃,真的如習語說的那樣可以「吃下一匹馬」,而且認為這樣能夠把逐漸降低的血糖濃度升高,事後想起不該這樣子,往往為時已晚。我們會稍微想一下要選擇比較健康的食物,但很快就會找個似是而非的藉口,在意志力薄弱的狀況下做出決定:今天已經過得很糟了,吃點可口但不健康的食物並沒有關係。科學家終於已經了解—不論血糖濃度高低—人類的決心在壓力之下都會煙消雲散的原因。那是因為壓力激素皮質醇在腦部發揮兩項作用,會使得自制力完全消失殆盡。第一:增進報償路徑的敏感度,讓人更容易受到外觀誘人、香味刺激食欲的高熱量食物的吸引。第二:讓報償路徑和其他能夠對抗美味誘惑的腦區之間溝通的強度減弱。由於處在社會壓力之下,皮質醇會過量釋放,這個狀況也會影響到自戀者,甚至可能指出傲慢之罪影響貪吃之罪的某種神經機制。前一天晚上的睡眠狀況對於當天的食欲調節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前一天睡眠品質不佳,當天總是會吃比較多東西。如果要打破惡性循環,你在睡覺前數個小時的關鍵期內就不能吃大餐。如果吃了大餐,肚子中的酵素在打破食物分子之間的化學鍵時,會釋放出熱。這些多餘的熱必須先排除掉,之後才能夠好好睡一覺,因為腦部必須稍微冷卻一點,才能夠進入睡眠模式。為了加速這個過程,我們想睡覺的時候,手和腳的血管會擴張,好提高散發過多熱能的效率。如果你睡覺的時候習慣腳要露在棉被外,其實正是出自本能要加快此過程。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催產素(oxytocin)這種神經胜肽(neuropeptide)參與了食欲的調節。這個結果支持了「安慰進食」(comfort eating)這個概念。催產素著名之處在於,當我們在社交時得到正面體驗,它能讓人產生舒服與安全的感覺。正面體驗可能是受到讚美,或是擁抱,所以催產素有個綽號叫「抱抱藥」(cuddle drug)。不過催產素也和飽足感的產生有關。高糖的飲食會使得下視丘中的催產素濃度下降,讓人想要去找更多食物來吃。這些機制總加起來的結果就是我們對飲食禁果的誘惑非常敏感,而且抵抗誘惑的能力很容易就喪失。低血糖、高壓力、昏昏欲睡的腦袋,再加上容易感到無聊,全都阻礙了腦部控制衝動的部位發揮作用,這些部位本來可以引導我們遠離那些「讓人歡喜讓人胖」的食物。讓人無法無天、不顧後果的以上種種因素全面失控,良知意識也就難以發聲,神經網絡的來回溝通陷入混亂,我們的腦中因此充滿了看似理智的藉口與說服力薄弱的理由,在在都是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如果這個混亂的狀況中又加上了酒精助陣,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坐在離自家最近的中東烤肉串店中,而且已經點了魚卵沙拉醬(taramasalata)來吃。所以說,任何想要努力控制自己腰圍擴張速度的人,得到的建議往往是要專注於找出有效且方便的方式減少壓力,並增進睡眠品質。※ 本文摘自《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作者:傑克.路易斯譯者:鄧子衿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06/05
-
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你以為「水煮餐」助消化,其實恐會有這些問題!營養師:想減肥,豆魚蛋肉類該這樣吃
大家都知道用飲食搭配運動是達到理想身材最有效的方法,但每天為工作忙碌,光是要抽空運動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若平時飲食隨便吃,那可是會讓運動效果功虧一簣的!想控制體態,有三種特性的食材要記起來,不僅可以幫助有運動的人增肌、減脂,也很適合全家人一起吃,這些食材特性對於大人、小孩、孕婦、老年人的健康也大有助益!低脂高蛋白,把熱量留給肌肉修復最重要的材料在增肌減脂的階段,可以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比例很重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運動後要吃足蛋白質,才有材料提供身體修復肌肉組織,但是一整天的熱量仍需要被控制,此時為了滿足熱量控制、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食物所含的油脂量、選擇低脂高蛋白的食材!如同均衡飲食提到的「豆魚蛋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些類別因應不同物種、肉的部位,含有的脂肪量不一,快將這些低脂高蛋白的好食材記下來吧!豆類/豆製品食材好選擇:毛豆、黃豆、豆漿、干絲/豆干、板豆腐、嫩豆腐豆類和豆製品都是植物性的蛋白質來源,除了飽和脂肪較低,更不含膽固醇,取而代之的是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不僅可以提供許多蛋白質營養,還有助於身體保健。此外,板豆腐和豆干還能提供鈣質營養,有助肌肉收縮、提升運動和訓練的表現!海鮮食材好選擇:一般魚類(鱸魚)、鮪魚、透抽(花枝/烏賊)、蝦仁、蛤蜊魚類、海鮮也是不飽和脂肪酸較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不同海鮮食材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太一樣,在料理上可以有很多變化,而且本身就帶有「鮮味」,不用太多調味,就有促進食慾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海鮮的維生素B12含量多,蛤蜊更是所有食物中名列前茅的食材,10粒就有30毫克的維生素B12,將近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倍,有助紅血球合成 、避免貧血發生,也能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雞肉食材好選擇:雞里肌肉、雞胸肉雞里肌和雞胸肉可說是所有蛋白質來源食材中CP值最高的肉品了,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脂肪含量非常低,很適合有在計算蛋白質攝取量的人自行做調配。雞肉所含的菸鹼素(維生素B群之一)高,有助體內能量正常代謝,也對皮膚、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助益。豬肉食材好選擇:豬後腿瘦肉豬後腿是豬最常運動、強而有力的部位,所以豬後腿肉油脂較少,若又挑選瘦肉的地方,含脂量就更少了;豬肉有不錯的維生素B群,不僅是能量代謝必須的營養素,更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的重要元素。牛肉食材好選擇:牛肚、牛後腿肉、牛腱牛肉是很多年輕人的最愛,不僅可以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增長,其鐵和鋅含量也高,鐵可以幫助血紅素正常合成,維持體內的氧氣運輸和利用,若平時有吃足鐵質,不僅會讓人氣色紅潤,運動時也比較不會缺氧而影響了運動時間,甚至是產生不適感;另外,鋅也有助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可以維持皮膚彈性。雞蛋食材好選擇:蛋白雞蛋的脂肪大部分都在蛋黃中,其實吃一顆蛋,脂肪量也不會太高(一顆蛋脂肪量約4.5公克),但如果想純粹補充蛋白質、不想增加脂肪量的話,蛋白是很棒的選擇。市售沒有過度加工、調味的蛋白丁就是很好的食材,大家也可以參考蒸蛋的方式,在家自製各種口味的蛋白料理,好吃又沒有負擔。食譜:運動後 正餐無水番茄牛肉Tomato & Beef熱量404kcal、蛋白質28g、碳水化合物32g、脂肪21g材料 / 4人份:牛肉500g、洋蔥2顆、牛番茄5顆、西洋芹2根、月桂葉2片、蒜頭3瓣、橄欖油1大匙、不甜的白葡萄酒60cc、鹽適量、黑胡椒粉適量* 牛肉亦可挑選牛肋條、牛腱、牛梅花肉、無骨牛小排作法:1.牛肉切塊、洋蔥、牛番茄切塊、西洋芹去除粗纖維切小段、蒜頭略拍裂備用。2.取一個燉鍋,以中火熱鍋後加入1大匙橄欖油,牛肉塊下鍋煎至表面上色後,先起鍋備用。3.沿用原鍋,放入洋蔥、蒜頭下鍋炒出香氣,再放入番茄、牛肉、西洋芹、月桂葉,倒入白葡萄酒煮滾。4.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50分鐘,開蓋後,加入適量的鹽、黑胡椒粉調味,即可享用(隔餐享用更加美味)。好食課營養師小提醒:牛番茄、洋蔥、芹菜等大量蔬菜,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但牛肋條脂肪含量稍高,如果想減少熱量攝取,主食建議搭配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食物,就能調整成熱量適中的一餐囉!好食課營養師來解答!運動飲食困擾Q:我是健身新手想要增肌減脂可以怎麼吃?吃增肌餐還是減脂餐?A:對於健身新手來說(每週固定重訓2天以下,持續運動時間半年內),一開始先以減脂的餐點為主,因為處於肌肉較容易生長的期間,只要有足量蛋白質就可以同時增肌又減脂!建議定期以儀器測量體脂率與肌肉量,如果發現減脂、增肌效果變差了,就可以調整為專心減脂或專心增肌囉!Q:運動是不是都要吃很多肉?吃太多會不會傷腎?A:是的,運動強度提高的時候,為了確保合成肌肉的蛋白質原料足夠,我們大概會需要吃比平常多1.2~1.5倍的肉類!至於會不會傷腎?國外有許多研究,讓受試者每天吃超過正常人攝取2~3倍量的蛋白質,維持一段時間,結果顯示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健康影響。但營養師要特別提醒,如果本身已經有腎臟、血壓、血脂相關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建議先與醫師討論,確認個人健康狀態後再提升蛋白質的攝取量為佳。Q:聽說不吃澱粉可以瘦比較快嗎?我可以整天不吃飯嗎?A:雖然少吃一點澱粉可以瘦比較快,但吃太少不僅會讓代謝降低,導致減脂很快碰到停滯期,更會影響到精神!建議需攝取適量澱粉才能維持體力、精神;最簡單的方式是先試試看一天中的一餐不吃飯,或者是將原本飯量減半,這樣能確保安全又能達到一定成效!進階一點的,可以挑選體積大、熱量低的根莖類食物,像是偶爾用馬鈴薯、地瓜、南瓜代替白飯、麵食,在減少熱量、澱粉的同時還能顧及飽足感!Q:想要有更好的運動成效是不是要搭配水煮餐?看很多人都推薦水煮餐,這樣吃到底好不好?A:水煮餐因為不用油烹調、所以熱量比一般飲食低,是許多不知道怎麼吃的人開始嘗試的減重吃法。但水煮餐有不少缺點,例如:1.油脂不足,容易造成便秘2.脂溶性營養素需要油脂才能吸收,可能造成營養不良3.味道單一,適口性差,可能吃個幾天就膩了建議偶爾用天然香料調味嘗試無油的烹調方式,但不適合長期食用,也許可以一週吃個一兩次的頻率,稍微減少熱量,但在其他餐次也能補足營養、吃得開心!書籍介紹書名:增肌減脂!運動前後快速料理:Amyの私人廚房X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教你超省時美味健身餐!作者:Amyの私人廚房,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2/16作者簡介Amyの私人廚房Amy來自於客家傳統大家庭,從小就愛煮、愛美食,擅長道地客家菜。結婚後更從婆家習得閩南台式料理,加上居住的社區有許多駐台的外籍人士家庭,讓她也接觸了世界各國的料理方式,從此開啟了餐桌上的異國風景……。2016年起,Amy在FB上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更拍攝成2分鐘快速料理影音食譜,因為無私分享和處處為閱覽者著想的細心,讓粉絲頁「Amyの私人廚房」累積至120萬以上的追蹤者,以及超過85萬粉絲按讚,影音食譜瀏覽人數最高超過3百萬人次,單篇食譜更曾超過10萬人次分享的佳績。FB:「Amyの私人廚房」著作:《Amyの私人廚房,下班後快速料理》(幸福文化)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最接地氣的營養師團隊、最有影響力與最被信賴的健康飲食行銷公司。我們是超過4000位營養師/營養系學生學習交流平台版主,開設多項營養師專業課程,培訓近千位營養師超過百篇營養知識專欄位於Google搜尋首頁。<經歷>營養師高考榜首糖尿病與腎臟病衛教師中華職棒營養顧問美國ACE-CPT私人教練美國AFAA有氧體適能指導教練多間健身房營養顧問各大媒體專欄作者各大院校講師FB:「好食課」官網:好食課 食健康,每天學一點著作:《做自己的運動營養師:掌握增肌減脂營養關鍵x主廚特製運動餐,吃好吃飽才能瘦,打造理想體態不求人》(幸福文化)延伸閱讀: 「別跟郭彥甫走太近,體育生沒什麼出息!」曾被老師貶低、被看不起...郭彥甫的人生體悟:面對那些傷害你的人,你該這樣做
-
2021-08-19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皮膚癢抓到破皮潰爛 竟是骨髓纖維化作祟
●皮膚劇癢破皮,恐與血液疾病有關●九成患者脾臟腫大●好發於65歲長者身上「皮膚癢到痛不欲生!」一位資深內科醫師的外公,四肢常抓到破皮潰爛,長期於皮膚科就診卻毫無效果,某次抽血檢查發現血小板數量異常,轉至血液科,就診發現竟是「骨髓纖維化」。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指出,骨髓纖維化共有10大症狀,若症狀逐年惡化,應提高警覺。造血功能轉嫁脾臟或肝臟骨髓纖維化是「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骨髓增生性腫瘤是指骨髓造血幹細胞中造血母細胞發生不正常增生,如真性紅血球增生、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屬於最常見的骨髓增生性腫瘤,如果未妥善控制,將惡化為「骨髓纖維化」或是「急性血癌」。骨髓纖維化會使骨髓原本造血功能轉嫁至脾臟或肝臟,約九成骨髓纖維化患者脾臟腫大。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研究顯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經過10到15年,最高會有11%到14%的機率轉變成骨髓纖維化。不過,多數的骨髓增生性腫瘤初期不是無症狀,就是症狀不明顯被忽略,就醫時往往已形成骨髓纖維化。研究發現,骨髓增生性腫瘤10大常見的症狀為疲勞、易有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癢、發燒、夜間盜汗、骨頭疼痛、體重減輕。林建嶔表示,這些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有,但是這些症狀如果持續發生且逐年愈來愈嚴重,就要懷疑是血液疾病。需定期輸血或服藥物改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陳睿哲指出,骨髓增生性腫瘤是少見可以找得到驅動基因突變的疾病,出現症狀後抽血確認血球數量,基因檢測也是很重要的工具,常見的突變基因包含JAK2、CALR、MPL、BCR-ABL1融合基因。無論是血小板或紅血球增生,最擔心血栓發生,骨髓纖維化必須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癒,而骨髓纖維化因造血功能異常,需定期輸血或使用口服抗骨髓纖維化藥物改善。林建嶔表示,骨髓纖維化好發於長者身上,多數是在65歲左右發病,但也有二成左右在55歲以前甚至更早發病,治療上會依照年齡作調整,年長的患者移植前恐需要化療,因此治療計畫多採取避免疾病惡化,加上可使用口服抗骨髓纖維化藥物改善,搭配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查量表(MPN10量表),調整處方維持患者生活品質。【線上講座】戰勝骨髓纖維化
-
2021-08-14 養生.聰明飲食
四肢纖細卻肚子大? 餐桌上常見「7種食物」刮肚肥油、減腰圍
你小腹微凸嗎?你有腹部肥胖的困擾嗎?了解腹部肥胖與健康的關係之後,摸著自己微微突起的小腹,不管你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腹部肥胖,都可以先從調整平日的飲食開始做起。 腰圍過粗與2因素有關 調整生活方式助改善營養師余依晏表示,大多數人的腹圍過粗,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便秘,二是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便秘是因體內的廢棄物通過大腸時的速度太慢,導致大腸變得不暢通,大多是因飲食中缺乏纖維質和水分不足所引起,還有可能因為缺乏運動、本身體質讓腸胃蠕動速度較慢,或攝取藥物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瀉藥等;至於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更是應該利用調整飲食的方法,讓日漸突起的腹部,再度恢復平坦。 7種高纖維食物 幫助縮小腰圍余依晏建議,可以先在日常三餐飲食中,多增加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可能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達到縮小腰圍的目的,以下就市面上常見又便宜的7種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並教你怎麼吃:1、地瓜地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高,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另外,地瓜含豐富的寡糖,幫助益生菌生長,有益大腸的保健,其中所含的水溶性纖維,更可保持血管的彈性和暢通,對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膽固醇,均有幫助。不過,100公克的小條地瓜約為半碗白飯或2片吐司,若目前執行控制體重計畫 者,建議取代正餐的白飯,蜜地瓜或地瓜甜湯熱量較高,應盡量避免。2、蘋果蘋果的營養成分和一般水果比起來,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蘋果含有一種特殊的果膠成分,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質,遇到水之後會膨脹,所以,吃蘋果加上喝水,會有飽足感,加上蘋果有豐富的纖維質,可促進腸胃蠕動,對排便很有幫助。3、燕麥燕麥不只有助降低膽固醇,其纖維豐富、水溶性纖維含量多,對於排便很有幫助,同時還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延緩胃腸的排空時間,易產生飽足感,以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的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對於體 內環保很有幫助。4、竹筍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讓人容易有飽足感,而竹筍屬於低熱量的蔬菜,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光是竹筍的高纖維、低熱量這兩項優 點,就足足吸引了不少營養過剩的現代人青睞。 5、芭樂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若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以放在清水中約10分鐘,再以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6、香菇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加排便量且熱量相當低,對於減腰圍很有幫助。尤其香菇梗是高量的多樣性纖維,再加上它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抗腫瘤、加強免疫力;但香菇蒂屬於高普林類食物,因此痛風或是高尿酸患者,最好避免食用。7、芹菜有「廚房裡的藥物」、「藥芹」之稱的芹菜,其中所含的植物纖維,大部分為非水溶性纖維,因此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也很有幫助。經科學家研究發現,芹菜除了富含水分和纖維外,並含有一種能夠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學物質,因此,芹菜還是減肥的佳品。一般人料理芹菜經常只取芹菜柄的部分,葉子則是丟棄不用,其實芹菜葉含多量維他命和礦物質,纖維也不少,剁碎之後在煮清湯時灑一些當香味劑,可以取代香菜。另外,芹菜的纖維以莖部最為豐富,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但要限鉀的腎臟病患,應避免生食芹菜或喝芹菜汁,以免攝取過多的鉀離子。 延伸閱讀: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
2021-08-1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控糖常見隱形地雷你中了幾項?醫教正確控糖金三角
一名患有糖尿病的螺絲工廠工人,因工作性質屬於高強度勞動,每餐都習慣吃好幾碗白米飯才有飽足感,體重因此逐漸攀升,加上未規律服用藥物,造成長期處於糖化血色素9%的高血糖狀態。經過醫師不斷矯正觀念以及營養師給予正確的飲食衛教後,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並減少澱粉攝取量,也改施打複方胰島素,治療持續約半年,糖化血色素順利降至7%,體重也回歸正常水準。 糖尿病是一種伴隨終身的慢性疾病,擁有正確觀念能讓控糖事半功倍,需要患者與醫師及營養師共同配合,謹記穩定控糖金三角「飲食、藥物、運動」,透過體重管理、定期監測血糖,才有助於改善血糖。陳建良診所陳建良院長指出,穩定控制血糖是避免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關鍵,但部分糖友常落入控糖誤區,造成血糖控制不佳。 誤區一:潛藏在飲食中的隱形糖 糖尿病治療除了藥物,飲食控制也不可忽略,瞭解食物的種類及其對血糖的貢獻度是控制血糖的第一步。然而,許多糖尿病患者即使拒絕甜食誘惑,仍會誤入「隱形糖」的陷阱,陳建良院長舉例,常見錯誤的飲食觀念為攝取過多升糖指數的主食,如精製白米、麵粉製品、馬鈴薯等,或是攝取過量的水果。提醒糖友們應更積極認識食物,以免誤食隱藏的高升糖食物,造成血糖飆升而不自知。 誤區二:血糖高低才是治療基準 定期監測血糖能掌握自己的病況,更能從中調整生活及飲食習慣,但許多糖友認為身體沒有不適就表示血糖穩定,回診檢查才發現血糖飆升至200-300mg/dL。陳建良院長表示,100mg/dL與300mg/dL的血糖數值,對大部分的病患而言,身體感受不出這高低血糖之間的差異性,但卻與併發症息息相關,若身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環境,易造成心血管、終端器官的發炎及病變,甚至提高死亡的風險,呼籲民眾務必重視監控血糖的重要性,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誤區三:胰島素的錯誤迷思 坊間非專業人士的建言經常造成民眾對胰島素有錯誤迷思,至今依然對其有誤解。其實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愈早施打愈有助於保護胰臟功效,也可減少後續併發症發生。陳建良院長說明,胰島素至今已100年,安全性與成效有目共睹,目前有複方胰島素可作為治療選擇,不僅能穩定血糖,也不易發生低血糖與體重增加的副作用,一天只需一針的注射方式對糖友更是便利。 陳建良院長鼓勵糖尿病友應積極為自已血糖把關,定期量測血糖、謹慎選擇食物、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及遵照醫囑治療。若發現口服藥物無法改善血糖控制時,應與醫師討論其他的治療方式,現今糖尿病治療已相當進步,也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複方藥物可以選擇,期望透過傳達正確觀念,幫助糖友有效控制血糖,避開控糖誤區,穩定血糖「胰」定成功。 (陳建良院長提醒,別讓胰島素迷思成為控糖誤區,當血糖控制不佳時應與醫師討論,及早施打胰島素穩定血糖。) MAT-TW-2100863-1.0-06/2021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友防疫期間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飲食不忌口糖化血色素飆破10!醫籲及早使用胰島素穩定血糖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10 養生.聰明飲食
食在營養/百香果高鉀纖維多 可降血壓、助減重
百香果酸酸甜甜的滋味,是炎夏消暑的優質水果。它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助消化、改善便祕,又富含維生素A、B2、C、鉀及鐵等營養素,可降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還有美肌、提升代謝、減重等好效果。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百香果含鉀離子高,具利水利尿作用,很適合高血壓的人食用;膳食纖維相當豐富,幫助排便順暢又助消化,對肥胖的人來說,有飽足感,可以幫助減重。百香果也是維生素A、B2、C很好的來源,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人體的發炎反應,幫助皮膚修復,增加代謝作用,有美肌效果,也具有保護視力、強健骨骼的功效。劉怡里說,百香果含鐵量不錯,吃素的人可食用補充鐵質。百香果很適合打成百香果汁飲用,還可以取代調味料,製成百香果果醬,代替美乃滋淋在生菜沙拉上的佐醬,與雞肉或鮭魚也是很搭的醬汁。劉怡里提醒,腸胃不好的老人、發炎的人、易脹氣的人則不宜多吃百香果。
-
2021-08-04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吃手都紅通通!專家教你4招 不沾手也能輕鬆剝「火龍果」
被稱為「神聖之果」的火龍果富含水分、膳食纖維及甜菜紅素,甜菜紅素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還能對抗自由基,抗衰老,纖維質及水份也能讓胃有飽足感,夏天吃點火龍果真的很不錯。但是有著高營養價值的火龍果真的不好處理,每次切完手都紅通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粉絲專頁分享4種如何剝輕鬆優雅的剝火龍果的方法。 香蕉剝皮法:像剝香蕉皮一樣從上往下剝,用湯匙挖掉中間部分,即可食用。 脫外套剝皮法:去除頭尾,從中輕劃一刀,左右手捏住萼片往兩側拉開,即可食用。 剖半直接吃:從中剖半,直接用湯匙挖取食用,方便又快速。 剖四份切塊吃:平均切成四等份,用刀子分切塊狀後,就可像食用切片柳丁一樣,手抓著萼片直接食用。
-
2021-08-0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靠藥物效果不佳 醫師:飲食控制最能有效挽救脂肪肝
因疫情而被迫停止的應酬文化,對男性來說是關於健康的最好消息。近幾年因飲食西化、多吃少運動,讓脂肪肝逐漸成為台灣人盛行的文明病。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英楠表示,目前臨床針對脂肪肝治療尚無較有效的藥物,唯有多運動、飲食控制才是最好的治療良方。超音波可檢出脂肪肝,勿錯過三年一次免費健檢。蔡英楠表示,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細胞內,多數堆積的脂肪以三酸甘油脂與脂肪酸為主,根據不同程度堆積情況,嚴重程度也不同。「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以上至64歲每3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權益。」蔡英楠舉臨床案例,一名49歲李姓男子做成人健康檢查,發現體重過重,抽血發現肝指數輕微上升,經排除B型、C型肝炎等慢性肝炎問題,再以超音波體檢,發現有脂肪肝問題。有脂肪肝的患者通常與代謝症候群脫不了關係,蔡英楠表示,代謝症候群指的是:高血糖、三酸甘油脂、肥胖、高血壓及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這五項中有三項的患者,通常也有脂肪肝問題。脂肪肝較為正確的檢查方式須做肝臟切片,但因是侵入性檢查,一般醫師會建議先以超音波觀察。酒精性脂肪肝,病程進展快,務必定期檢查。蔡英楠說,脂肪肝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有人終其一生不會有問題,但其中約一、兩成會演變為發炎。當抽血發現肝指數過高,就代表肝臟有脂肪堆積,且可能有發炎現象,可藉由少吃、多運動恢復,如置之不理,約一至三成患者會轉變為纖維化、肝硬化,最後罹患肝癌,一旦肝臟纖維化就很難恢復正常。另外,脂肪肝也可能是因酒精造成,發炎、肝硬化、肝癌比例相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來得高,且病程進展速度更快,需定期做健康檢查,注意是否為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再向醫師或醫院減重門診尋求幫助。靠藥物效果不佳,飲食控制效果最好。蔡英楠表示,目前脂肪肝臨床治療藥物只有其中一類糖尿病藥物跟維他命E,但成效都不如靠減重、飲食及運動控制來得好。部分保肝食品也可能增加肝臟負擔,民眾不可不慎。飲食方面須注意少油、少糖,多吃蔬果類增加飽足感,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甜食、少吃精緻澱粉類食物等。但因這類食物很難突然戒斷,醫師進行衛教時,會先請患者將量減半,下次再減半,慢慢減少到完全不吃,這個方式比較能避免戒斷症狀出現。減重勿求快,以一個月減2到3公斤為目標。市售便當多高油高鹽,蔡英楠建議外食者,吃雞腿將雞皮去掉,選擇蔬菜較不油的店家,或飯吃少一點等,多攝取蛋白質、蔬菜,減少醣類及油類攝取,晚餐回家自己煮,三餐飲食均衡。運動方面則可遵守「333原則」一周運動3至5次以上,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藉由體重減輕達到有效改善脂肪肝。運動類型建議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等。疫情期間建議到人少的時間地點進行,要做到有流汗、感覺到喘的程度,一般散步及家事勞動的成效有限。蔡英楠提醒,雖然減重能改善脂肪肝,但不建議快速減重,民眾可先以每周減少0.5公斤、一個月減重2到3公斤為目標,如幾周內快速減重10多公斤,反而對身體不好。脂肪肝年輕化,恐成下個世代的主要肝病。蔡英楠表示,近幾年各國研究發現,隨著醫療發達,B型及C型肝炎有良好藥物控制、治療,但肝癌人數卻沒有減少,且有年輕化現象,因此脂肪肝被認為可能是下個世代最被重視的肝臟疾病。蔡英楠建議,40歲以後需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注意是否出現代謝症候群症狀,血糖、三酸甘油脂、血壓、血脂、腹部肥胖等都需一起控制,藉由自主性少吃、多運動,將內臟脂肪減少,才能獲得健康生活。
-
2021-07-30 養生.聰明飲食
熱到懶洋洋精神變不好? 5種日本人最愛夏日提神飲食
夏天氣溫越來越高,總是感到疲倦、懶洋洋、心情鬱悶,特別在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中,外出還要戴上口罩,讓人整個提不起勁!日本人認為夏天容易讓人覺得疲累,思考與行動力也變緩慢,日本人常以5種「食物」幫助身體在炎熱的夏天,能保有精神與元氣。水份、鹽份、維生素B、礦物質 喝味噌湯一次補充很多人會懷疑,炎熱夏天怎麼會建議喝熱湯?事實上,日本人最常吃的家常菜「味噌湯」,只要喝上一碗,就可以同時補充水份與鹽份外,維生素B與礦物質也能夠一起攝取。此外,夏天胃口不佳,味噌等發酵食品,正好可以幫助調整腸道環境,免疫力也可能跟著上升,好處多多。在冷氣房也會缺水 透明保特瓶提醒自己該喝水了夏天就算待在室內,吹冷氣容易讓空氣變得乾燥,導致水份流失,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喝咖啡代替水,覺得能提神與補水份,但事實上咖啡因容易利尿,反而更容易讓水份流失,覺得口渴直接喝「水」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辦公室或室內,常常會忘記「喝水」,視覺刺激就非常重要。大罐保特瓶可以當作視覺刺激,提醒自己要喝水的道具,將1至2公升大容量保特瓶,裝滿水放在放在眼前,讓自己能夠看到就想到自己應該要補充水分,1天目標1至1.5公升,可是要記得喝水切記不要一口氣,當喉嚨覺得乾渴時,少量喝幾口,不要直接用嘴著瓶口牛飲。晚上肚子餓可能睡不著 毛豆營養又不會造成腸胃負擔為了不要中暑,每天能夠有好的睡眠相當重要,身體處於睡覺狀態得到休息並恢復精神,不過有時深夜肚子餓或吃飯比較晚,如果有便利商店開門,營養均衡的便當可能賣完,只剩下肉比較多的飯盒,或是更單調的三角飯團。其實,還有另一項選擇,就是便利商店賣的冷凍或冷藏毛豆,能夠給予飽足感,對腸胃的負擔也不會太大。睡前如果肚子餓,完全不吃東西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吃一些毛豆對腸胃負擔不會太大,如果毛豆太單調,可以加上豆腐或納豆,由於毛豆富含維生素B1,可以讓身體比較有精神,減少因天氣熱而懶洋洋,把身體狀態調整好,預先準備食材,肚子微餓時就可以填肚子並補充營養。天氣熱食慾不好? 日式漢堡排滿足味蕾和鼻子不過,夏天炎熱不想吃東西,就算勉強自己吃點東西,身體精神可能難恢復,營養均衡也不容易兼顧。建議可以一個禮拜找一天工作比較不忙的日子,做個日式漢堡排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許對台灣人比較陌生,日式漢堡排是用牛絞肉,加上調味料拍打出牛排狀,用鐵板煎熟,能夠有牛肉香氣和美味,成本也不會太高。使用絞肉製作漢堡排,雖然油脂量可能會變高,但是吃起來會比較鬆軟,在比較沒有食慾的夏天,吃起來柔軟的食物比較容易下嚥,可以攝取到維生素與蛋白質等營養素,也能減少消化系統負擔;在炎熱夏天可能精神和胃口都不好,藉由美食好好補充營養,讓自己能夠更有體力。鰻魚有豐富維他命B與礦物質 蛤蜊與土雞蛋可以代替對日本人而言,夏天一定要吃的食物就是「鰻魚」,日本人認為食慾不好就容易變得懶洋洋,越疲倦睡眠品質也越差,食慾也跟著不好,如此負面循環,中暑風險就會大幅增高。雖然鰻魚價格比較高,但營養相當豐富,包含維他命B群、鐵質、礦物質鋅等,還有許多營養素可以一次攝取。另外,日本人也認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天氣最熱的時期,天然捕撈的小蛤蜊,為了夏天產卵,在冬天時儲存了許多營養,可以拿來煮味噌湯喝,提振精神。還有土雞蛋,購買也相當容易,也能做成各式各樣的料理,幫助身體補充體力。★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29 養生.聰明飲食
麵其實無防腐劑!營養師指出真正3地雷,簡單4招健康吃泡麵
不論是颱風天或居家防疫,泡麵是民眾日常不便出門飲食、又或是省錢的好幫手。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泡麵含有防腐劑,不宜多吃,也笑說「泡麵吃多小心變木乃伊」,為吃得更健康,常見先「初泡」洗掉防腐劑。不過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真正有害健康的關鍵其實不在防腐劑,而是另有其因,若加以改善,泡麵其實也可以吃得健康。 泡麵本體其實沒有防腐劑,營養師指真正3地雷! 嫚嫚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泡麵麵體本身其實完全沒有防腐劑,因爲食安法規定不能添加。依台灣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防腐劑目前有24種可用,且只有正面表列出來的食品可以添加,當中不包括泡麵的麵體。除此之外民眾常誤解的也包括罐頭和保久乳,這些也沒有防腐劑。 沒有防腐劑,泡麵為何可以長期保存? 嫚嫚營養師解釋,泡麵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關鍵不於防腐劑,而是透過加工、包裝等技術達到此目的。食品保存關鍵在於去除或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主要包括了溫度、水份、氧氣。以泡麵而言,製作過程大致上會先將麵煮熟,再進行淋汁增添風味。其後早期的泡麵多以約140度的熱油進行油炸乾燥,將麵體當中的水份降到10%以下,因此含油量較高。而後期則多為熱風乾燥,含油量較低。 泡麵真正影響健康的3大地雷 泡麵本體沒有防腐劑,但調理包則可能添加,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會有其他調味料來得多。嫚嫚營養師認為真正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於調料包中的飽和脂肪過高、鈉含量過高以及營養不均衡。 絕大多數的泡麵口味都偏重,皆有過鹹、鈉含量過高的情況,通常都是每100 g鈉超過1000mg的「高鈉食物」,且會普遍也有使用「棕櫚油」而有飽和脂肪過多的情況,關鍵包括了調理包及前述提到麵體也會經過淋汁調味等。而調理包內雖然也會有乾燥蔬菜,較豐盛的泡麵也可能會有肉類調理包,但蔬菜因加工營養大多已被破壞,且份量過少,而肉類調理包的蛋白質來源也並不多,因此營養缺乏。 綜合上述,一般泡麵整體而言會呈現一個高油、高鈉、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偶爾吃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若像疫情之下出門不便,民眾長期吃、甚至照三餐吃,雖然沒有防腐劑傷身的疑慮,但恐提升三高等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風險,再加上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恐得再多加留意。 營養師簡單4招,泡麵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選蒸煮麵條: 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其實若多留意細節,其實也可以吃得很健康。建議在挑選泡麵時,可選擇較為健康的蒸煮麵條為主,這類型的麵體是以熱風風乾,可避開麵條因高溫油炸所帶來的高油問題,油炸麵體和蒸煮麵體經研究比較,光是麵體熱量可相差達100大卡以上。 先過熱水: 泡麵建議煮的勝於泡的,因為後面才有利於加入其他食材。在煮的過程中,可先泡過一次熱水,目的不是為了洗掉防腐劑,而是在洗去麵體製作過程中可能淋汁的調味,降低鈉含量,此動作也可以洗去一部份油炸麵體的油脂。 調味減半: 調味料建議放一半就好,如此可再將鈉含量減半。若是有肉類調理包,嫚嫚營養師建議就不用太執著在這一包,直接煮即可,後續還有可以再「降鈉」的方式。說到這,許多民眾會認為水加多一點,就不會太鹹比較健康,但其實若整碗湯都還是喝下去,整個泡麵的鈉也還是全數下肚,並無差別,這點要多留意。 加入配料: 泡麵原裝內容物調整完畢以後,接下來建議可加進各種簡單的配料,包括了雞蛋、豆腐、蔬菜、菇類、辛香料等。雞蛋建議可一次加一到兩顆,對健康成人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疑慮,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膽固醇高與食物攝取關係比較小。蔬菜特別推薦可以加入橘紅色的蔬菜,如含有茄紅素的牛番茄、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等,此兩種營養皆為脂溶性,高溫烹煮後更有助吸收。而若覺得麻煩,也可以加進高麗菜等容易手剝或不用切即可烹煮的蔬菜。建議整體蔬菜量可超過整碗泡麵的一半或更多,越豐盛越好。如此一來便可填補調味料減半的味覺缺憾又能增加飽足感,且重要的是營養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 .營養師推薦的8種零食!在家解饞又健康,黑巧克力還助減肥! .享受美食別讓鈉超標!避開高血壓等心血管地雷,這樣吃健康、美味同時兼顧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28 養生.聰明飲食
吃甜點真的有第二個胃? 人體增脂暴肥基因大解密
常言道「正餐吃不下沒要緊,吃甜點有第二個胃」,原本以為的一句玩笑話,卻是真實發生在人體上的機制,iDiet個人化飲食計畫發明人王嗣復表示日常生活常用的果糖,身體利用的機制其實與葡萄糖不同,所以不容易讓身體感到有飽足感,因此用第二個胃這個形容其實沒有錯,同時這個機制也是可能讓人暴肥的原因之一! 人體的暴肥基因 - 果糖的利用機制果糖進入人體後,並不像葡萄糖一樣可以直接轉化成被細胞利用的能量;果糖需要透過肝臟去利用,轉化的方式也很簡單,直接變成三酸甘油脂,進而成為脂肪儲存在人體內,因此可以跳過血糖上升而產生飽足的這個機制,由於不會感到飢餓,因此更容易過量飲食也更容易加速脂肪囤積! 古代沉睡的冬季,現代暴肥的冬季身體裡果糖的機制主要是要應付『冬眠』這件事情。從冰河時期以來,冬天就是嚴寒、糧食缺乏的狀態,所以動物為了要能夠度過寒冬,會趁秋天時蔬果成熟時大量的進食幫身體儲存脂肪以便過冬。因為這個『不會餓』的機制,才能夠一直吃一直吃。而現代因科技進步、糧食不再短缺,同時也有各種抵禦寒冬的方法,人類不再靠囤積脂肪與冬眠過冬。在現在,我們就像等待一個不會來的冬天,囤積脂肪的機制仍然存在,而卻不需要依靠消耗脂肪來過冬,因此身體大量累積卻無法消耗的脂肪就變成人體暴肥的原因! 血糖波動小,助減肥、控血糖利器?果糖不太會使血糖波動,但不代表他可以成為幫助控制血糖甚至減肥的利器,果糖依然會產生胰島素阻抗,對於葡萄糖的利用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仍會使血糖控制越來越糟,所以即使不影響血糖波動也不可以被用來幫助控制血糖。別忘了吃果糖很不容易『飽』這件事,不用說幫助減肥,不要快速增肥就不錯了。 減肥之路真的困難重重?難以持之以恆是關鍵減肥是一條漫長又困難的路,而市面上大量的減肥方法到底有沒有效?王嗣復說明市面上各類減重的方法大同小異,最主要都是降低熱量攝取、避免脂肪囤積、增加身體代謝,其實大多是有效的,只是在於能不能持之以恆。許多減重方法執行的方式較為極端,或因其飲食上的限制,反而使人執行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對於禁忌食物的渴求、或是因計畫需求必須進食大量的蔬菜,但是離開了計劃,胃被撐大了,卻改成吃大量的熱量進入體內。這些硬改變生活習慣的方法,短期都有其效果,但長期都有可能使體重加劇反彈,變成比減肥前更胖,且體脂更高往後更難減重,陷入溜溜球效應的囹圄。王嗣復建議不管身體機制如何,飲食上本身就應該適當的克制,若有心想要減肥的民眾,執行減重方法時,不妨先問問自己這樣的減肥方式與日常生活作息等有無盡量貼合,會不會太過違背自己自身的飲食習慣,最好選擇與自己習慣越貼近的減肥方式越好,這樣才更有可能長期執行。切記減肥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能夠長期執行的減肥方式,就是對自己而言最好的減肥方式!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iDiet個人化飲食計畫發明人 王嗣復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2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懶人包/正確減重怎麼做?醫詳解非藥物治療方式
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的體重也默默增加了。台中康澄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提醒,千萬別放任體重飆升,因為肥胖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等。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髖關節的負擔,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也比較高。肥胖患者的上呼吸道可能在睡眠時塌陷,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大腦無法得到充分休息,白天的工作效能勢必受到影響,倘若呼吸中止的時間過長,嚴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許柏格醫師指出,陸續也有研究指出,肥胖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的併發症較多,死亡率也較高。愈來愈多證據告訴我們,肥胖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需要積極介入治療。在台灣,身體質量指數BMI〔1〕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位,BMI在24以上屬於過重,BMI在27以上屬於肥胖,許柏格醫師表示,一般來說BMI超過30時建議接受治療,若是BMI超過27且具有肥胖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便需要積極介入,除了治療各項併發症,也要利用各種方式來控制體重。多管齊下,擺脫肉肉肥胖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成功減重亦非一蹴可及,許柏格醫師分析,想要成功減重且避免復胖,必須從飲食、運動著手,並與醫師詳細討論,搭配使用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目前可用於減重的藥物,主要是利用「減少熱量吸收」或「抑制食慾」等機轉來發揮效用。減少熱量吸收的藥物可讓食物中的脂肪無法被酵素分解、吸收,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使用後可能有脹氣、油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抑制食慾的藥物能延緩胃排空,並讓大腦有飽足感,達到減少攝食量的目的。部分人會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非藥物治療可透過胃鏡或手術來進行,許柏格醫師解釋,胃鏡減重的方式包括胃內水球、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等,大多是由腸胃科醫師來執行;手術減重的方式有胃繞道手術、胃縮小手術等,主要由外科醫師來執行。胃內水球是將一顆水球放入胃裡,以佔據胃容積、增加飽足感。醫師會透過胃鏡將一個水袋送入胃裡,然後根據每個人的體型,注入400-700毫升的水。由於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破裂的風險會提高,所以需要再做一次胃鏡將水球移除。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是在胃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以延緩胃排空、減少食慾、增加飽足感。許柏格醫師解釋,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的作法是利用胃鏡將肉毒桿菌素注入胃黏膜下,大部分是注射在胃的幽門部。肉毒桿菌素可以減少胃部平滑肌的收縮,而達到延緩胃排空的效果,注射後肉毒桿菌素可維持3-6個月。接受胃內肉毒注射後可能有脹氣、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腹痛較為少見,不過有問題仍需回院觀察〔2〕。相較於胃內水球,腸胃穿孔的機會較低〔3〕。許柏格醫師說,胃內肉毒注射可用於BMI介於30-40間的族群或是BMI在27以上且具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肥胖併發症的族群〔4〕。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目前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 Label Use),事前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胃內肉毒注射與胃內水球的副作用大多在一個禮拜內比較明顯,然後身體會慢慢適應。若在三天內出現急性腹痛,就要馬上回診檢查。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對減重非常重要,許柏格醫師強調,營養師會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日常活動量,然後根據每天需要的熱量,擬出兼顧均衡營養的飲食計畫。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執行,漸漸改變飲食習慣,有助維持減重效果、減少復胖的機會。減少攝入熱量時,也要增加熱量消耗。許柏格醫師說,請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包括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5到7天,可依照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循序漸進。規律運動有助減重,也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控制有幫助。「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或非藥物治療,」許柏格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誤信偏方,使用正確的方式,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參考資料:1. BMI(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2. Kaya B, Esen Bulut N, Fersahoglu M. Is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Effective in Obesity Treatment? Surge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2020.3.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4.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原文:
-
2021-07-24 養生.聰明飲食
不運動,半年就減11公斤!日本料理研究家的「低醣減肥」祕密武器,竟是「●●粉」
「豆渣粉」是由製作豆腐時產生的豆腐渣脫水乾燥而成。雖然是黃豆的殘渣,但營養價值及健康效果備受矚目。編按:日本料理研究家小喵與老公結婚7年,老公胖了11公斤!故作者開始幫老公實行瘦身計畫大作戰,作法非常簡單,只是把一日三餐換成低醣減肥菜單而已,就能在半年內瘦下11.2KG。不僅體重減輕了,連尿酸值檢查也正常,腰圍更是縮小10.5cm!日本知名減重名醫工藤孝文也針對低醣飲食,告訴你重點原則。為什麼「減醣」就能減肥?確實地攝取肉和魚、蛋,不用勉強自己餓肚子這種飲食習慣只需要限制醣類的攝取,肉和魚、蛋等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烹調方法也沒有限制。「油脂」是消耗熱量時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請務必與蛋白質一同積極地攝取,因此不用勉強自己餓肚子。另外,每天攝取70~130g醣類,「平穩地減少醣類的攝取」是最理想的作法。「減醣法」有助於改善、預防文明病飲食中如果攝取了太多醣,會增加飯後血液中的葡萄糖,導致血糖迅速上升。過多的葡萄糖會變成中性脂肪,這也是文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適度地限制醣類的攝取,可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助於降低中性脂肪的增加,能進一步改善、預防文明病。不會減掉肌肉,所以能維持基礎代謝如果想健康地瘦下來,重點在於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量」(即日常生活即使什麼都不做也能消耗掉的熱量)。身體的肌肉量愈多,基礎代謝率就愈高。所以如果是使用節食的方式減肥,因為減掉了肌肉,導致基礎代謝跟著下降的例子屢見不鮮。低醣減肥菜單由於攝取了很多蛋白質,不容易減到肌肉量,還能夠維持基礎代謝,幫助你健康地瘦下來。還能讓皮膚及頭髮變得更漂亮「減少攝取卡路里的減肥法」是以前傳統減肥法的主流,因為很容易在減少卡路里的同時也減少了蛋白質的攝取,一旦減少蛋白質的攝取,可能會讓頭髮或皮膚變得乾燥粗糙喔。但如果是透過這個低醣減肥菜單確實地攝取蛋白質,既不會影響到皮膚或頭髮,還能在維持年輕貌美的前提下變得苗條。低醣減肥的祕密武器!豆渣粉的4大優勢我們家的低醣減肥菜單之所以能順利推行,豆渣粉功不可沒。以下為各位介紹需要一點技巧的使用方法。1.豆渣粉是豆腐的衍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豆渣粉」是由製作豆腐時產生的豆腐渣脫水乾燥而成。雖然是黃豆的殘渣,但營養價值及健康效果備受矚目。含醣量極低(100g 的含醣量約9g),富含膳食纖維,還有大量的蛋白質及胺基酸,因此是可以善用在低醣減肥菜單中的食材。直接加到沙拉醬或醬汁裡,較容易與食材合而為一。2.可以放進湯裡,也可以撒在沙拉上。不用加熱就可以直接吃豆渣粉幾乎沒味道,只有少許黃豆特有的氣味,但是混在菜裡就吃不太出來了。不用加熱就能吃,所以請先放在餐桌上,可以加在味噌湯等湯品裡,也可以撒在沙拉上或拌進優格來吃,很容易攝取。加到湯裡,藉此增加份量,提升飽足感。3.具有吸收水分會膨脹的性質,最好與水分一起吸收豆渣粉能吸收重量相當於4 ~5 倍的水分,還會在肚子裡膨脹,所以能夠得到飽足感。用來做菜的時候,沙沙的不太好吃,建議與大量的水分一起攝取。加到炒菜、涼拌菜裡,可以降低菜裡的水分,讓風味更佳。4.吃習慣以後,不妨運用在餐點中習慣加進平常吃的餐點以後,就跟麵粉或太白粉一樣,可以做成油炸的麵衣,也可以加進漢堡肉裡,用來做菜。只不過,因為不像麵粉那樣含有麩質(製造出黏性的蛋白質),粉粉地不適合做為食材的「接著劑」。所以不妨加一點太白粉,或是配合蛋使用等等,多下一點工夫。做成油炸食物的麵衣做成麵衣,炸得香香脆脆。也可以混到絞肉裡,做成漢堡排等等。兩道豆渣粉食譜:吃了不變胖的炸雞塊,高麗菜炒肉絲◎吃了不變胖的炸雞塊在豆渣粉裡加入太白粉,彌補豆腐渣特有的不易沾黏問題。吃完再過一會兒,就會覺得吃飽了。分量:1人份含醣量6.3g熱量452 kcal材料:(2 人份)雞腿肉--1 大片(約350g)、A生薑末....1 小匙,米酒、醬油各1 大匙,麻油1/2 大匙,鹽、胡椒粉各少許、B 豆渣粉3 大匙、太白粉1 大匙、炸油--適量作法:1. 以2 ~3cm 的間隔在雞肉上劃出刀痕,直至厚度的一半左右,再切成一口大小。2. 將1 和A 料放進夾鏈袋,充分揉捏入味,靜置20 分鐘左右。3. 把B 料放進大鐵盤裡,攪拌均勻。稍微瀝乾2的水分,撒上混合拌勻的兩種粉。將炸油倒進平底鍋裡達1cm 高,以中火加熱。稍微拍掉雞肉上多餘的粉,放進鍋子裡,不要一直翻動,炸4 ~5 分鐘後再翻面,繼續炸2 ~ 3 分鐘,直到另一面也炸成金黃色。如果側面白白的,也要炸出焦色。把油充分瀝乾,盛入盤中。◎高麗菜炒肉絲分量:1人份含醣量5.7g熱量301 kcal材料:(2 人份)豬肉絲--160g、鹽、胡椒粉--各適量、高麗菜--1/4 個(約300g)、豆渣粉--1 大匙、奶油--1 大匙(約12g)、柑橘醋醬油--1 又1/3 大匙、珠蔥(切成蔥花)--適量作法:1. 豬肉上撒鹽、胡椒粉各少許;用手將高麗菜撕成容易入口的大小。2. 油放入平底鍋中以中火加熱,放進豬肉拌炒,炒到豬肉變色再加入高麗菜拌炒勻,撒上豆渣粉拌勻,再以畫圓的方式倒入柑橘醋醬油,迅速快炒一下,最後以少許鹽、胡椒粉調味後即可盛入盤中,撒上蔥花。3. 等到高麗菜炒熟就可以加入豆渣粉了書籍介紹醫生保證瘦的減醣料理:不用運動也能半年瘦11公斤作者:小喵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17作者簡介知名料理研究家、料理部落客 小喵 (おにゃ)1982年出生於埼玉縣,與丈夫、長女(6歲)、長男(1歲)一家四口住在埼玉。為了經常長吁短嘆「變胖,身體變重了」的丈夫,開始烹調低醣的菜單,半年內就讓丈夫成功地瘦超過10公斤。除了以「總之很簡單,不又會對家計造成負擔」的概念在部落格發表低醣食譜外,還提供短時間就能輕鬆搞定的配菜及下酒菜的作法,因為好做又好吃而大受歡迎。榮獲2016、2018年食譜部落格大賞「酒鬼愛吃的下酒菜」部門第一名。著有三本書。おにゃの旦那が喜ぶ簡単カフェ飯と楽ウマつまみ。延伸閱讀: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兒子被逼到跳樓,留給父母的最後一句話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 專家:營養素缺乏所致,這樣吃讓你一整日元氣滿滿!
你有過明明剛睡醒沒多久就覺得累、中午不午休就沒有體力撐到晚上或身體靜下來常常不小心就睡著嗎?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型態、壓力、飲食、年齡等因素,讓身體長時間因為缺乏某些營養素,而導致精神不濟,常常覺得累。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指出,營養素缺乏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部分營養素容易攝取不足,一類是針對某些功能性的營養強化。部分營養素攝取不足,像是銀髮族、外食族等,在飲食上容易偏食,造成某些必需營養素缺乏。另一類則是像健身族群、減重族群等,這類族群即使飲食均衡,也還需要攝取特定營養素,來強化身體的肌肉或者代謝等,以達到目的。 ◎外食族以外食族而言,要同時攝取到各種足量的營養素可能較困難,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解釋,一般外食很難吃到各類食物,同時還有個人偏好飲食的影響,因此在於胺基酸、膳食纖維或是抗發炎、抗氧化的營養素都可能攝取不足,加上工作壓力大,所以便祕、疲勞、身體慢性發炎等狀況都很容易發生,因此建議多吃各色蔬果可補充膳食纖維、植化素,幫助排便、抗發炎、抗氧化;多吃魚肉、雞肉、豆類等補充優質蛋白質,忙碌的上班族也可透過雞精補充優質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益生菌則可以幫助改善腸胃狀況與免疫力;薑黃素與各類維生素等,則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抗發炎的能力,同時薑黃對於肺部亦有一些保養效果。 ◎銀髮族而銀髮族則需考慮身體衰退的狀況做些補充,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說明以長者來說普遍重視的就是骨骼、關節的部分,不能好好活動除了不方便,也會加速身體機能的老化,這也是常常有人會說「要活就要動」。而許多人認為想要有好的行動力就是顧好骨骼,重視鈣質補充,其實只對一半,不僅是鈣質需要補充,更重要的是維生素D、膠原蛋白以及「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主要的營養素,若維生素D不足,鈣質吃再多也沒意義。而膠原蛋白則是可以幫助滋養關節軟骨,同時對於皮膚保養也有幫助。養肌肉的營養素補充不僅是蛋白質,同時也需較多種複合營養素幫助,以幫助長者肌肉量維持,避免肌少症發生,骨骼、關節等再強健,也需要有力量的肌肉協助支撐,因此想要有好的行動力骨骼、關節、肌肉缺一不可。 ◎健身族與減重族特定族群像是健身族與減重族,則通常需要一些食物的替代品,來降低多餘熱量攝取,並獲取足夠的營養素,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對此說明,健身者與減重者通常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此在於平時需要能量補充或者嘴饞想吃東西時,沒辦法只以碳水化合物或者醣類食物直接補充,這時候則可考慮以營養棒、芝麻粉沖泡等作為補充,不過營養棒需注意糖份與蛋白質的含量,糖份低且蛋白質高者較優。而蛋白質、鈣質是健身族身體需求量較高的營養素,建議可以額外補充。 減重者則需更加注意熱量攝取,所以在平時的飲食,比起健身者會更需要考量飽足感與營養素攝取平衡的問題,則建議挑選營養素較高、熱量較低的主食替代白米飯,若覺得嘴饞則可選擇高純度黑巧克力,以達減脂增肌,身體輕盈精神就會好。 大樹藥局吳東穎藥師提醒,食品可以多選擇有機、無調味、無添加,以減少身體的負擔,而且飲食均衡還是營養素攝取的基本,再加上特定營養補充,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素,同時降低多餘熱量攝取,才能有健康的身體與美麗的體態喔!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吳東穎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10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推薦的8種零食!在家解饞又健康,黑巧克力還助減肥!
防疫在家不出門,民眾在家時間增加,吃零食的機會也增加,肥胖、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恐怕也跟著增加。嫚嫚營養師表示,一般常見零食如洋芋片、餅乾、點心麵、肉乾等,吃多恐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建議可以其他一樣可解嘴饞「相較健康」的零食取代。 一般零食常見3大地雷 嫚嫚營養師指出,一般常見的零食,普遍存在著三大問題,包括了鈉含量超標、飽和脂肪、食品添加物。三者都對健康有不小的負面影響,建議多加留意。 鈉含量超標:一般而言,食物每100公克超過600毫克即可稱為「高鈉食物」,大多受歡迎的零食就多是如此甚至破千。鈉含量超標容易造成水腫、血壓容易上升、影響代謝和減重、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疾病,就像民眾常聽的「吃太鹹小心洗腎」並非毫無道理,且其實太常吃高鈉食物就得開始注意。 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對人體而言是不需要攝取太多的,屬於非必需脂肪,吃多對健康目前沒有發現能帶來好處,攝取過多反而容易增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世界各國大多建議飽和脂肪為總飲食熱量的10%以下,不過據2005~2008統計國內成年人飽和脂肪約占整體飲食的20~30%,遠超過建議量,建議民眾多留意。 食品添加物:如添加糖,除了容易蛀牙外,容易有糖癮問題,常見沒有事、沒有餓也想吃東西,這可能就有成癮的現象,且也容易使得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機率增加,在上癮、傷身中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色素雖然對人體沒有顯著的傷害,但不少研究發現其容易使得孩童有過動症。 掌握3大寬鬆原則,吃零食也可以兼顧健康! 嫚嫚營養師表示,上述零食3大地雷都對人體有不小的影響,但若要完全都不吃,只吃蔬菜、水果恐怕人生也沒什麼樂趣,遑論防疫在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建議民眾可輕鬆的掌握3個寬鬆的原則即可,少鹽、少糖、避免看不懂的成分。講得再詳細一點,少鹽看營養標示就是「每100公克」鈉含量小於300毫克,而少糖則看「每一份量」糖不超過整體的50%。像是民眾常認為海苔、蒟蒻條較為健康,但往往鈉含量都破千,選購時多留意,吃零食也可以更健康。 營養師推薦8零食,在家解饞又健康! 以上述3個寬鬆原則挑選零食,嫚嫚營養師也提出8種天然的零食供民眾參考。嫚嫚營養師指出,許多人吃東西會著重在熱量,但比起熱量其實食品成分更為重要,身為營養師很少看到完全吃天然食物的人的人身上有什麼重大疾病。 無調味堅果:堅果有嚼勁、飽足感,建議以沒有調味、低溫烘培為主,或可挑選薄鹽,否則一般調味的鈉含量也相當驚人。通常多建議每日約一湯匙,但吃超過一湯匙其實也無妨,避免過多即可。 80%以上黑巧克力:黑巧克力是營養師相當推薦的零食,濃度越高代表天然可可的成分越高,糖等人工添加物也就越少。可減少進食衝動,幫助減肥,有暴飲暴食的衝動可先吃個黑巧克力有助緩解。且可提升運動效能,國際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在進行健身訓練之前教練也會讓她先吃黑巧克力。建議每日約3~5小片。 低卡蒟蒻果凍:蒟蒻日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10大保健食品之一,熱量低、纖維高,但需注意甜味劑添加物,盡量選擇天然甜味劑,如赤藻糖醇、果寡糖、木糖醇等,避免糖精等人工甜味劑。雖大多研究認為人工甜味劑對人體沒有傷害,但也有研究認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腸道菌叢生態,進而影響健康。小孩、老人留意噎到。建議每日約150克。 無調味毛豆:毛豆為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增飽足感,以無調味,或可自己烹煮薄鹽為佳,並建議可選擇有帶豆莢的,不僅吃起來別有風味和樂趣,且因多了一道剝豆莢的程序,可延長吃零食的時間,避免一下就吃完得再來一碗。建議每日約100~200公克。 米果、米餅:一般多為米製品,現也多有藜麥、糙米等全榖類製品,可解嘴饞、解想吃餅乾的慾望,且含有膳食纖維,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也是建議挑選薄鹽、無添加物的,一般給幼童的米餅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主要就是因為添加物較少。建議每日約50公克。 穀物棒:穀物棒多以燕麥製作為主,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以增加飽足感,且穀物棒吃起來也有嚼勁。不過也要注意少糖、少鹽的原則,特別是含糖量,為增添口感穀物棒含糖量往往較高,每份留意勿超過50%。建議每日約40克,約等同於1支。 八寶粥、穀物粥:多為燕麥、紫米、紅豆等穀物類天然食材,雖有糖量,但類型產品多走養生路線,常見多為低糖,未超過我們設定的少糖、50%糖上限。不過此建議以小罐約250公克為佳,或大罐的與親友分享,大罐整體糖量需多留意。 蔬菜餅:天然烘乾製作的蔬菜餅乾添加物相對一般零食少,不過為了調味會添加糖鹽,建議多留意。另外,雖為蔬菜餅,但乾燥之後營養大多已被破壞,應注意不可取代蔬菜。建議每日約40公克。 《延伸閱讀》 .綠茶護心、顧肝、助減肥!營養師指10大好處,加3物效果再提升 .取消早餐助減肥兼顧健康?醫推168斷食:人其實不用吃到三餐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06 養生.營養食譜
小黃瓜熱量低水分多 開胃消暑助排便
夏天盛產的小黃瓜,營養價值豐富,尤其水分含量極高、熱量相當低、口感清爽,具有開胃消暑解熱的功效,很適合在食欲差的炎炎夏日裡食用。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小黃瓜的營養豐富,水分很多占了96%,熱量相當低,每100克的熱量只有13大卡,並含有膳食纖維,因此,小黃瓜也是減肥很好用的食材之一,吃了會有飽足感外,還可以消暑解渴,並且幫助排便。小黃瓜鉀含量不低,也含有維生素A、B群、C、E、β-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鉀、鈣等營養素,劉怡里指出,由於小黃瓜不適合高溫烹調,不會用於煮湯,加上小黃瓜有特殊的香氣,因此,小黃瓜很適合打蔬果汁,尤其夏天很多人會食欲不振,多吃小黃瓜可以清暑開胃,具有降低血壓及膽固醇的作用,也有利於心血管及眼睛的保養。小黃瓜是水分多、有飽足感的蔬菜,劉怡里強調,夏天多吃小黃瓜,可以補水止渴,若要減肥的人,建議將小黃瓜汆燙後再食用,也可以製成溫沙拉吃。此外,小黃瓜大多屬於「配角」菜色,適合與肉類搭配快炒成一道熱食。
-
2021-07-05 養生.聰明飲食
多吃竹筍解便秘?食藥署警告,一件事沒做到恐更嚴重
防疫3級警戒期間,許多人在家上班,缺乏運動,不知不覺就變胖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最近可以多吃竹筍,因為竹筍屬於低熱量、粗纖維的蔬菜,適合用來控制體重。便秘成因眾多 水喝不夠更嚴重 有網友貼文表示,便秘時可以多吃竹筍,食藥署表示,便秘成因眾多,包括,水喝太少、腸胃蠕動慢、缺乏運動、心理壓力等,竹筍含有豐富纖維質,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但如果水喝不夠,反而適得其反,讓便秘更加嚴重。老年人與腎臟病友食用竹筍 注意使用份量、烹調方式 劉怡里提醒,老年人與腎臟病友在食用竹筍時,應該多多注意使用份量及烹調方式。年紀一大,腸胃蠕動能力變差,吃了太多竹筍,可能導致腸道阻塞,建議一餐吃竹筍,不要超過100公克。 此外,竹筍屬於高鉀蔬菜,腎臟病友應謹慎食用,務必川燙處理後再食用,且不要喝筍湯,以免攝取過多的鉀。 劉怡里表示,目前是竹筍盛行季節,市面上最常見的烏殼綠竹筍,特色為粗纖維,100公克膳食纖維為2至3公克,容易有飽足感。此外,100公克的熱量約為211大卡,比一般蔬果還要低,適合用來減肥。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將美奶滋淋在川燙過竹筍上面,雖然竹筍熱量偏低,但這類醬料熱量反而較高,建議民眾自行調製蒜頭醬油,吃起來爽口,且可降低熱量攝取。 食藥署則提醒,竹筍等蔬果食品並沒有治療任何疾病的功能,建議民眾應該養成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等習慣,並保持正常作息,以維持身體健康。(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
2021-07-04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族變在家吃就比較健康?避免居家肥胖有方法
三級警戒下,不少企業都讓員工居家辦公,卻也使得許多人待在家不是躺、就是坐,還會不時開冰箱翻翻食物,等到回過神,體重計上的數字成為不敢面對的真相。外食族變在家吃,一定比較健康?張小姐說,疫情爆發前每天趕著上班,通常都是飯糰配豆漿,或麵包配上熱拿鐵,中餐跟同事一起訂便當,下了班就買碗麵果腹。自從居家辦公後,三餐都是由家人準備,本以為會比較健康,但卻發現儘管過去外食的熱量高,但因為有外出活動,還能消耗熱量;居家上班後,不僅運動量減少,每天吃又油又鹹的家常菜,可能回辦公室後,同事都認不得她了。她開始認真檢討三餐內容,早餐改吃燕麥片加鮮奶,午晚餐則是吃燙青菜、新鮮水果,再搭配適量的蛋白質及澱粉,秉持選擇原形食物的原則,沒想到居家辦公一個月,體重居然不增反減,掉了2公斤,讓她直呼是「意外驚喜」。早餐選低升糖指數澱粉:燕麥片、全麥或雜糧麵包、帶皮地瓜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檢視張小姐的飲食搭配,認為早餐用燕麥搭配鮮奶確實是好選擇。黃琳惠說,不吃早餐會讓注意力難集中,影響辦公及學習成效,還容易造成肥胖。她建議,澱粉選擇盡量以低升糖指數的食物為主,例如早餐的燕麥片就屬於這類食物,或是選擇全麥吐司或雜糧饅頭,也可以選擇帶皮地瓜,血糖波動不劇烈,就比較不會一大早就昏昏沉沉。增加蛋白質比例:無糖豆漿、低脂鮮乳、水煮蛋建議增加早餐的蛋白質比例,選擇高優質蛋白質,例如無糖豆漿、低脂鮮乳、水煮蛋等,取代一般人常吃的米漿、奶茶、炒蛋,降低油脂及糖分攝取,若能再搭配一些蔬果,營養會更均衡。營養師這樣吃:可可燕麥飲+堅果沙拉黃琳惠分享自己的早餐食譜,將大燕麥片6湯匙加入1小匙無糖可可粉,以熱水沖泡淹過麥片高度後,倒入低脂鮮奶200cc,製作成「可可燕麥飲」,再搭配美生菜約100公克,彩椒約50公克及小番茄10顆,撒上綜合原味堅果1湯匙,以油醋醬1湯匙調味,做成「堅果沙拉」,這樣的一餐就有飽足感,熱量只有約450大卡。午晚餐煮鍋五穀飯、糙米飯:吃足量澱粉及蛋白質食物。營養師建議,中餐可以改吃足量的澱粉及蛋白質食物,讓精神及體力充沛,尤其選擇含膳食纖維較多的主食,像是五穀飯、糙米飯等,含有白米所缺乏的B群及微量元素,豆魚蛋肉等蛋白質食物則建議少油及少勾芡烹調,更能吃進食物的自然原味。烹調盡量清淡:晚餐用青菜增添飽足感。黃琳惠認為,三級警戒下的居家辦公,並非造成人們發胖的元凶,這段時間少了應酬,反而才是減肥最好的時機。她建議居家辦公的上班族,晚餐最好以清淡的烹飪方式,例如蒸、滷、燉或油水拌炒,用青菜增添飽足感,不會吃進過多熱量,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天天叫外送,一定會變胖?上班族吳先生家裡未開伙,圖方便都叫外送,每餐不是便當,就是火鍋、鐵板燒。加上健身房關閉,一個多月下來站上體重計差點昏倒,但卻不知道外食該如何挑選才能避免肥胖。早餐抹醬改成番茄片,熱量少50大卡。營養師黃琳惠建議外食族,喜歡吃西式早餐的話,可以選擇蔬菜蛋堡,減少加工肉品的攝取,或請早餐店老闆娘把抹醬改成番茄片,熱量瞬間就少50大卡;中式早餐則要避開燒餅、油條、酥餅等含油量高的澱粉,改選擇雜糧饅頭夾蛋、清粥小菜,飲料則以無糖為主,像是豆漿、鮮奶茶、黑咖啡或茶飲。午晚餐避開加工、油炸、勾芡食物,多點盤燙青菜。午晚餐若選擇平價小火鍋,可以請店家不放加工火鍋料,改成青菜及豆腐增添飽足感。選擇麵食類則是多點盤燙青菜,避開勾芡重的湯品,例如酸辣湯、玉米濃湯等,選擇蘿蔔排骨湯或青菜蛋花湯,能夠減少澱粉的攝取,便當店可以選擇煎、煮、炒、滷的主菜,避開油炸食物,同時請店家多搭配青菜,再準備水果讓搭配更均衡。
-
2021-07-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水果怕得糖尿病? 研究:每日2份有助降低罹患風險
如何才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新的研究發現,多吃水果也許有幫助,1項澳洲的研究表示,每天吃2份水果,可以降低36%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研究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 每天至少吃2份水果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營養研究所的Nicola Bondonno表示,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是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很好的策略。Nicola Bondonno的團隊分析將近7,700名澳洲人,評估5年內所食用的水果和果汁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每天至少吃2份水果的人,比每天吃少於半份水果的人,胰島素敏感性更高。所謂的胰島素敏感性是指身體利用葡萄糖轉換為身體機能,並將其儲備供未來使用。研究發現,水果的攝取量與胰島素敏感性之間互有關聯,水果吃比較多的人,胰島素分泌的量比較少;若胰島素分泌太多,反而會損害血管,不只與糖尿病有關,也跟高血壓、心臟病和肥胖關係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喝果汁並不能取代吃水果,而且糖尿病的風險反而增加。Nicola Bondonno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水果是如何促進胰島素的敏感性,但目前有幾種解釋:水果除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外,也是植物性化學成分的重要來源,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以及纖維,有助於調節糖分進入血液,並讓飽足感維持的時間更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喝果汁跟吃水果一樣營養? 研究警告:小心甜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
2021-06-29 養生.營養食譜
想要飽足感還是抗氧化?地瓜不同顏色營養略不同,專家教你挑
甘藷(即地瓜、番薯)含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β-胡蘿蔔素及鉀離子等,是台灣人心中平價國民美食、養生聖品。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指出,不同顏色的甘藷除了口感口味不同外,顏色不同營養成分也略有不同。#紅色地瓜含有相當高的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C,幫助骨骼生長發育。#黃色地瓜三種顏色中膳食纖維最高的一種,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及增加飽足感。#紫色地瓜富含cyanidin及peonidin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也含有蠻高的礦物質與維生素,營養相當豐富。而因甘藷含豐富膳食纖維是很好的澱粉攝取來源,許多人把它當作主食吃。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曾受訪指出,地瓜仍具有一定熱量,若想減重,建議以代換方式適量取代米飯。營養師夏子雯也提醒,以地瓜當早餐主食建議搭配無糖豆漿或水煮蛋,才能兼顧蛋白質攝取。糖尿病患食用更要當心血糖問題。(延伸閱讀:地瓜健康吃 蒸、煮取代烤、炸)此外,更有少數人將地瓜「神化」,認為可抗癌,對此,「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泌尿系退休教授林慶順也曾發表文章指出,地瓜確實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但要說它具有抗癌功效,也實在言過其實無根據。(延伸閱讀:地瓜抗癌,有沒有那麼神?)
-
2021-06-21 養生.健康瘦身
多喝水助減重,黑咖啡、無糖茶算不算每日水分攝取量呢?減重醫師解答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大家都記得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吧?但很多人怕水中毒、怕水腫,甚至覺得自己喝水就會胖,所以都不敢喝水。事實上,多喝水才能消除水腫。 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大家可能不知道,健美選手在上台前一週,每天都會喝下5000到6000 c.c.的水,藉由喝更多水的方式來消除水腫,讓自己的肌肉線條更明顯。 為什麼飲水不足反而會水腫呢?他說明,因為水喝的不夠,身體為了留住水分,下視丘分泌抗利尿激素,反而讓水分滯留在身體中,使水腫更為嚴重。而且多喝水有助於減重計畫的達成,大家千萬別再不喝水了! 多喝水是幫助減重的關鍵!原因為何? 蕭捷健表示,人體的構造中有70%是水分,水是身體的必需物質,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需要水的作用。少喝水最容易引發便秘、腎結石、尿道發炎等健康問題,不可不慎! 此外,水分也會影響體內維生素作用。例如,維他命B是水溶性維他命,如果維他命B沒有辦法正常運作,可能會影響醣類代謝,造成肥胖問題;維他素C則能幫助抗氧化,若飲水量不足,會影響體內抗氧化功能,容易老化。 蕭捷健指出,飲水不足,除了影響體內維生素的運作,導致健康問題頻傳,也會使得老化速度提前、脂肪燃燒趨緩、體重增加快速等。而喝水有那些好處呢?他提到以下幾點: 1. 能提高代謝力:喝水後,能加速體內新陳代謝,透過流汗或排尿,把體內代謝的毒素和廢物排除。 2. 防止便秘:多喝水能促進腸胃蠕動,使糞便軟化而容易排除,改善便秘問題。 3. 增加飽足感:飯前先喝一杯水,能增加飽足感,就能減少後續攝取的飲食量,不會吃得過多。 4. 減少飢餓感:口渴有時會被錯誤解讀為飢餓,因此,適當補充水分可能讓你攝取較少的卡路里。 減重時期,補充水分小秘訣? 蕭捷健表示,一個人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夠呢?基本上,水分攝取量,會依每個人的年齡、體型、性別、體重、工作性質及氣候,而有不同的建議攝取量。 一般每個人喝水的建議量,就是把體重×30。如果體重是60公斤的話, 每天建議的飲水量就是30×60等於1800c.c.;如果正在進行減重者,會建議把喝水量提高到體重×40,也就是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最好喝下2400c.c.的水分。 許多人習慣渴了才喝,這是錯誤的做法。腎臟平衡水分的功能十分精妙,當身體在短時間內攝取了超過250 cc以上的水分時,腎臟會快速排出一半左右的水分,身體只有吸收到其中一半的水分。 因此,補充水分是有秘訣的,蕭捷健提醒,記得要「慢慢喝」、「分次喝」,不要一次超過250c.c.,水分才能確實的補充到身體裡,才不會一直跑廁所,也才能消除水腫、維持健美體態。 到底能不能以茶、咖啡替代水呢? 蕭捷健分享,他曾看到有專欄提到,茶和咖啡不算水分,因為1杯咖啡會消耗掉3杯水、而1杯茶則會消耗掉2杯水;因此,喝了幾杯茶或咖啡,就要多喝幾杯水來補足。這其實是舊有的觀念,覺得茶和咖啡會造成身體脫水所致。 此外,他還聽說更奇怪的觀念:每天8杯水一定要是白開水,飲料不算水,連無糖的茶和咖啡都不算水。事實上,茶和咖啡確實有「溫和的」利尿作用,但「利尿作用」不代表身體會脫水。 伯明罕大學在一個研究中,找來50位受試者。讓他們在連續50天喝下800 ml的咖啡或水,結果發現,兩組受試者的身體含水量差異非常小。在另外一個研究中發現,每天喝小於6杯的紅茶,身體的含水量幾乎沒有差異。 蕭捷健進一步說明,大家可能會覺得,上述兩個研究太籠統了。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知道,喝下一定量的咖啡因(如100mg),到底會造成身體排出多少水份呢? 2014年發表於運動科學的文獻,分析整合16篇研究發現,每攝取劑量3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1杯大熱美),會多排出105c.c.的尿液。而1杯大熱美的水分約500 c.c.。 喝一杯大熱美攝取了500 c.c.的水份,然後身體多排出105c.c.的尿液,身體還是吸收了400 c.c.的水分,所以不會有咖啡越喝越脫水,除非你只喝咖啡因較高的濃縮咖啡Expresso。 蕭捷健提醒,這說法不是要大家從今天起就可以狂喝茶和咖啡,希望大家能適時放過自己,畢竟開水真的無味,任何東西過與不及都不好,適量攝取真的無礙。而咖啡能促進代謝、茶含抗氧化的兒茶素,缺點是,牙齒會黃! 蜂蜜水、檸檬水、梅子水等調味水,能幫助身體補充水分嗎? 蕭捷健呼籲,任何飲料都能夠幫助身體補充水分,但有可能會影響到減重成效。尤其是,如果調味水裡面含有糖分的話,更會使減重計畫大破功,因為含糖飲料簡直就是減重失敗的元兇之一。 他提醒,有些飲料標榜無糖,讓減重者放心大喝,結果卻換來體重上升。最好的例子是零卡可樂,裡面添加了阿斯巴甜或甜菊糖之類的代糖,代糖雖然不含熱量,但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造成脂肪難以燃燒。 蕭捷健提醒,有腎臟和心臟疾病的人,可能每天只能喝1500ml左右的水分;胃不好的人,飯前喝水可能會稀釋胃酸,近而影響到消化,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應該在飯後大量喝水。 【延伸閱讀】 游泳減重?別讓飢餓感壞了計畫!專家曝最佳飲食清單疫情居家料理,教你怎麼吃增加抵抗力又健康!不吃早餐能減肥? 營養師警告3隱憂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06-19 養生.聰明飲食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酷夏來臨,多吃當季當令、含水多的蔬菜,如小黃瓜、苦瓜、茄子、四季豆、玉米、番茄等,既可補水消暑,又不用擔心膽固醇或肥胖上身,有助於心血管健康。︱要素1︱ 飲食重點:多吃瓜類、補足水分夏天是容易脫水的季節,不是出汗太多,就是整天窩在室內吹冷氣,水喝太少,為避免脫水,除了要多喝水,也要從食物中補充足夠的水分,因此,含水比例 90%以上的瓜類,成為夏天蔬食的首選。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台灣夏季的蔬菜,種類較少,不像冬天、春天那麼豐富,以能耐病、耐熱與耐濕的蔬菜為主,尤其是含水分多者,像是小黃瓜 (含水96%)、苦瓜(含水94.3%)、 絲瓜(含水94. 6%)、 冬瓜(含水97.1%)、胡瓜(含水96.1%)等瓜類,還有茄子(含水93.4%)。 ︱要素2︱ 擇食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蔬菜夏季當令蔬菜大多富含水分,很符合夏天人體缺水的需求,但相對的,此季節的 蔬菜所含的膳食纖維就比其他季節的蔬菜要少一些。除了茄子每100g含2.2g的膳食 纖維、苦瓜每100g仍有3.2g的膳食纖維,其餘水分含量多的瓜類,膳食纖維並不高,像小黃瓜僅有1.3g、絲瓜只有1g,膳食纖維含量都偏低。為能減少身體的負擔,食用夏日含水量多的蔬食,劉怡里建議,最好能搭配含膳食纖維豐富的全穀類主食,像是糙米、糙薏仁、紫米或蕎麥麵、小麥土司等,也可以增加毛豆、黃豆等豆類食材組合,在需要減肥的炎夏時節,可從零膽固醇的豆類攝取到好的油脂與優質蛋白質,對身體的負擔也較小,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因此瓜類+豆類+全穀類,可謂相輔相成的「最佳拍檔」。此外,在全球化下,目前蔬果季節的界線已經不太明顯,因此,夏日水分多的小 黃瓜、苦瓜等瓜類及植化素多的茄子、番茄、四季豆等蔬菜,也可搭配一些全年可見並非只在夏季盛產的蔬菜,例如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或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蔔等,讓蔬菜的攝取種類不會受到太多局限。另外,洋蔥、青蔥、大蒜等辛香料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和B6,是製造抗體所需要的,也可提升免疫力,洋蔥本身又含有類黃酮素,對初期感冒有防治效果,可提高對抗病毒的抗氧化能力。 ︱要素3︱ 水炒或涼拌蔬食,少量好油提升食慾在夏天,食用生菜沙拉的比例可以提高,劉怡里提醒,沙拉醬的運用要特別小心,以免吃入太多油脂,可適量使用橄欖油、亞麻仁油或堅果來替代高熱量的沙拉醬。 一般蔬食可以簡單的水油炒,或是加一點醋,用油醋醬來涼拌蔬食,適合家中有 老人或小孩因天熱胃口不好時食用,酸酸的口感與少許油脂,可增加食慾與飽足感,並可提高蔬食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不過,單只有蔬菜不可當作一份正餐,要能搭配主食,如玉米,還應該添加一些 豆類如毛豆、肉類如雞胸肉或海鮮類如鮭魚、章魚等蛋白質的攝取,才能兼顧營養均衡;若是仍太過輕食,男性於餐後還可吃一點水果來做補充。此外,夏天蔬食的保存也很重要,天氣熱,蔬菜較容易腐敗,劉怡里說,可以簡單的抓一點鹽或糖漬蔬菜,也能幫助開胃,但糖與油的用量要少,冷藏於冰箱中,應盡快在1、2天內吃完。 延伸閱讀: ·天熱喝冰水、洗冷水澡易中風? 專家揭「爆血管真相」:2類人要注意 ·夏天晚上總是睡不好? 這些「失眠地雷」要小心...水喝太少、飲食不均衡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