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科別.新陳代謝
搜尋
食慾
共找到
1032
筆 文章
-
-
2020-05-24 養生.聰明飲食
腦部退化跟飲食有關? 10類健腦食物讓你從年輕就開始預防
隨著台灣走向超高齡化社會,老化相關疾病罹患率增加,其中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如果服用藥物並搭配飲食調整,病情都可以控制。但若是腦部功能衰退,甚至於罹患阿茲海默症,那麼可能就不是飲食調整就可以控制的。預防腦部功能退化,應該從年輕時候就開始調整飲食。繼得舒飲食(簡稱DASH,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建議飲食法)以及地中海飲食法(維護心血管並活化腦力)之後,有一種更因應銀髮世代的飲食建議,稱為麥得飲食(MIND DIET,又稱心智飲食)。根據研究指出,麥得飲食擷取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的部分特色、優勢並再做修正,可以預防腦力衰退以及失智。 「麥得飲食」的6大特色1.多數食材採用未經加工的食物,保留食物原味,烹調及調味方式較為簡單,例如蒸、烤。調味常用橄欖油、鹽、香料植物等。2.並未限制總熱量、一天吃多少食物,而是調整選擇食物的比例。3.詳細列出了十種多吃對大腦有益的食物種類,以及五種傷腦食物。4.並不是一個食物對腦力特別好,就「額外」多吃,而是「取代」。例如本來豬肉吃得多,改為低脂的雞里肌。5.同樣強調多吃蔬果,但水果最好改為莓果類居多。6.植物性食物來源會多於肉食,但還是建議多吃魚類。 失智患者的10類健腦食物天然食材中原本就富含許多營養素,對腦認知能力、神經傳導都有幫助,因此,下面這些健腦食物不管是想要預防失智的人,還是已患有失智症的患者,都可以優先選擇!1.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青江菜、空心菜。2.顏色繽紛的蔬菜種類:例如茄子、胡蘿蔔、彩椒等,多樣化的蔬菜含有類型各異的植化素,互相搭配抗氧化抗老效用更佳。3.堅果類:包括含油脂的種子,例如腰果、葵花子、芝麻。每日一湯匙就足夠,可做為點心,但須避免過度調味的堅果,例如:麻辣口味、裹糖粉等。4.豆類:黃豆芽、豆腐、其他豆製品。黃豆中的卵磷脂能協助腦神經傳導。5.莓果類:草莓、桑椹、藍莓、蔓越莓等,花青素含量特別高,有助延緩腦部老化。此類水果味道酸甜常被做為果汁或果醬,要注意這些產品是香料調味還是真的有含水果成分。加工品有沒有額外添加太多糖調味也要注意。6.家禽肉類:雞、鴨、鵝等。富含膽鹼,改善腦細胞的缺陷。7.魚類:深海魚及海鮮富含DHA、ω-3脂肪酸,是最知名的健腦食物。不但強化腦神經,對促進微血管循環(包含腦血管)很有幫助。鮪魚、鯖魚、秋刀魚等DHA含量特別高。8.橄欖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微血管暢通。苦茶油、芥花油、酪梨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不低。可用這類油品部分取代沙拉油、豬油。9.全穀類:指加工程度低的穀物,例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等,富含維生素B群幫助腦細胞發育,而且膳食纖維豐富,能降低膽固醇促進血管健康,也能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10.紅酒:建議一天喝120cc來補充抗氧化的紅酒多酚,減緩腦部損傷。但若原本沒有喝酒習慣者無須特別養成。至於飲食建議中應少吃或避免的食物分別為: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及內臟類)、奶油以及全脂起司(飽和脂肪過量對心血管有害)、甜點(高熱量高油脂且精緻糖超量)、油炸及速食。許多食材原本是健康的,例如雞肉、馬鈴薯,但經過高溫油炸後容易產生傷身傷腦的反式脂肪酸,熱量也大增。因此應盡量避免油炸的烹調方式。 讓長者增加食欲的6個烹調方式麥得飲食的建議,對年長者來說較大的問題在於天然未經加工的食材,咀嚼較費力(例如菜梗與小麥,纖維多而硬),魚類則是刺多易哽到食用不易。年長者味覺不甚敏銳,胃口也較小,清淡的烹調方式也可能減少食慾。對此,也有些因應的烹調方式:1.食材切到適合入口的大小,並採用燉煮:許多根莖類的蔬菜以及全穀雜糧,較耐長時間燉煮味道也不變甚至更美味,口感也會更軟。例如胡蘿蔔、馬鈴薯、山藥、芋頭。2.打成新鮮蔬果汁每天一杯提供給長輩,也是補充營養素的好方法,但要考慮在打成汁並過濾的過程中,纖維質經常流失。若條件允許,鮮果切小塊方式還是更佳。3.魚類選擇魚肚、魚排、經處理過的無刺魚肉塊最為便利。在銀髮族餐食中,化骨秋刀魚是常見菜色,利用壓力鍋或長時間燉煮,使整條魚入口即化。4.五穀米、十穀米是非常健康的全穀類,但口感較硬。除了煮飯時水的比例應提高之外,煮之前浸泡時間最好拉長至過夜,改善口感。或是可以直接拿來煮粥。5.市面上亦有現成的堅果全穀粉類產品,可以沖泡當點心,亦可搭配豆漿牛奶等增加風味,但須注意其中的含糖成分。6.善用天然香辛料,增添食物本身風味,例如咖哩、檸檬汁、番茄、九層塔、薑、蒜以及香菇、昆布、蝦米、干貝等,都是天然的提味方式。如果習慣重鹹的人,可以在桌邊額外提供沾醬或鹽,而不要直接用醃漬或滷的方式烹調,能大幅降低過鹹過油等問題。在烤魚上面灑一些檸檬汁、旁邊放置胡椒鹽,就是最常見的作法。本文經授權摘自《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高齡營養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05-19 橘世代.健康橘
50+動手聰明煮 「補鐵加鋅」吃出美麗與健康!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隨生活壓力及年齡增長,甚至面臨熟齡危機,不少女性因此開始補充鐵質、膠原蛋白或鋅等營養素,盼維持容顏為美麗加分,南投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周孟穎提醒,補充營養固然重要,但強化吸收,留住養分更是重點。周孟穎指出,民眾大多都知道膠原蛋白流失,會使皮膚失去彈性造成皺紋或鬆弛;鐵質攝取不足則是多數女性的通病,而缺鐵會影響紅血球生成,導致血液無法輸送足夠的氧氣給全身,恐衍生疲勞、暈眩及臉色蒼白等問題,沒好氣色自然不美麗。此外,「鋅」素有「美容維生素」之稱,缺鋅容易出現掉髮、指甲脆裂、感冒頻繁、皮膚粗糙及食慾減退等症狀,也與美麗息息相關;而現代人面對因營養素缺乏的熟齡危機,常會吃保健食品補充,但吃了能否成功被身體吸收其實才是重點。周孟穎表示,保健食品畢竟不是從食物中攝取,其養分吸收程度可能因食用時間是否正確、個人體質等因素,未能發揮正常功效,因此比起吃保健食品,利用常見食材聰明搭配,其實更能強化吸收,解除因年齡增長流失美麗的熟齡危機。南基醫院因此以開出「『鐵』定真『鋅』」菜單,教導民眾動手做營養滿點的三菜一湯一炊飯;周提到,料理使用紅米、牡蠣、蛤蠣、牛肉、金針花或羽衣甘藍等雖含有鋅、鐵,更重要的是,聰明且正確的烹煮料理能有效提高吸收率。主食「蒜香蛤蠣紅米炊飯」中的紅米富含花青素及鐵、鋅、硒等微量元素,且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蛤蠣含維生素B12、C及鐵、鋅,鋅和維生素C均參與膠原蛋白合成,有助於維持皮膚組織毛髮生長的健康和彈性。而將兩者合併做成炊飯,不僅強化吸收,蛤蠣鮮味和精華吸附紅米,也增加米飯濕潤度。「南洋風彩椒牛肉粒」因彩椒含有維生素C能提高對牛肉的鐵質吸收,使用薑黃提味達到預防失智、護心、抗癌、抗氧化和抗發炎;「蘆筍蘑菇牡蠣烘蛋」則讓富含穀胱甘肽的蘆筍搭配牡蠣,促進鋅的吸收,蛋黃的卵磷脂則可活化腦細胞。最後一道菜「護眼天菜佐腰果」是蔬菜脆片較趨於點心,就是烤同十字花科蔬菜的羽衣甘藍、胡蘿蔔,因兩者富含維生素A、C、K、鐵質、葉酸及葉黃素等,還擁有能夠加強肝臟系統解毒的含硫物質,搭配一份腰果,可補充體力、消除疲勞。湯品則是「金針瘦肉湯」,金針花鐵質含量是菠菜的20倍、萵苣的10倍,是補鐵補血的最佳食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的瘦肉則是補鐵強效針;周表示,營養素補充品無法有效取代健康均衡的飲食,聰明搭配更能讓補鐵加鋅事半功倍。【精選飲食延伸閱讀↘↘↘】。營養多不一定好!有些營養,你的體質無法吸收。長輩聞對味道,喝對茶! 記憶力「正」成長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8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嗅覺異常會喪命?跟這3原因脫離不了關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嗅覺味覺減損或喪失,新冠肺炎相關話題最近被熱烈討論,很多人都會擔心,自己如果感染疾病,嗅味覺會不會永遠喪失?目前來看,完全無法改善仍是少數,其實很多疾病都會讓嗅覺鈍化,最主要原因就是嗅覺細胞變性導致。首先,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都有可能引起嗅覺失常,因為不論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都有可能讓鼻腔內部長出息肉,增加氣味分子到嗅覺細胞的難度,但如果可以好好治療,把慢性鼻症狀改善,嗅覺就會慢慢恢復。此外,容易讓嗅覺退化的重要關鍵就是老化,所有人都難以避免,男性大概在60歲,女性大概在70歲就會發生,兩性為什麼發生時間有差異,目前沒有找到實際原因,推測有可能是與男性吸菸率高有關。同時,大腦病變與嗅覺也會有明顯牽連。嗅味覺退化或喪失,可能對生命沒有立即性危險,但嗅味覺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感知,當食物眼睛沒看出差異,腐敗就必須用鼻子聞出來,有異常發酵或酸味也會用舌頭嚐出來,如果嗅覺與味覺異常,就很容易把腐敗食物吃下肚。其實嗅味覺喪失對生命有極大威脅,最明顯例子就是瓦斯。如果瓦斯外洩,可以憑藉氣味發現,為自己爭取逃離時間,但如果嗅覺損傷受影響,瓦斯味就不容易聞出來,當身體出現頭暈想吐症狀時,可能就很難逃離現場。另一方面,因味覺鈍化或喪失,可能先讓人沒食慾造成營養不良,也可能開始漸漸喜歡吃高鹽高糖的食物,讓慢性病風險增加,包含肥胖、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因此,嗅味覺消失對人體不是沒威脅,而是隨時都會處在生命威脅中。嗅覺鈍化有機會自我訓練,看能不能慢慢恢復功能,方法是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聞檸檬、尤加利、玫瑰、丁香等,香味濃郁植物的粹取物,每次連續聞數十秒,有機會促進嗅覺細胞再生,看看能不能聞到較輕的味道。另一方面,在鼻子疾病狀況下嗅覺暫時喪失,除了首先把疾病治療好,症狀能馬上緩解外,其他就是,最好戒除菸癮,不要一直讓有害化學物質傷害鼻腔。1周運動3次,養成聞一下生活中有味道東西的習慣等,都有利於保護嗅覺。(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臭襪子洗過仍有味道? 這樣洗才能保持彈性又不臭 為何新冠肺炎會造成味嗅覺喪失? 張上淳點出原因
-
2020-05-15 癌症.肝癌
顏清標換肝救命 醫師提醒肝癌3大防治重點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標哥)驚傳罹患「肝癌」,於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換肝手術,讓國人再度感受到肝癌的震撼!醫師提醒,肝癌因為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被忽略,死亡率相當高,但是事實上卻是最容易防範的癌症之一,只要記住三大要點。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肝病素有「台灣國病」之稱,一年奪走了近一萬兩千條人命,在國人罹患的惡性腫瘤中,「肝癌」雄據了癌病死因的第二位。他表示,肝癌是一個「最容易被疏忽」,但也是「最容易被防範」的癌症。因為肝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沒有神經,早期肝癌沒有症狀,等到因為肝癌感到全身倦怠、體重減輕食慾變差、噁心、嘔吐、黃膽或右上腹痛等時,肝癌往往已大於7公分,早就藥石罔治。肝癌固然令人聞之色變,但是它並不像其他癌症一樣產生的莫名其妙,絕大多數的肝癌發生於所謂的「高危險群」!例如在台灣90%的肝癌都源自於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者。而經由「超音波」及「甲型胎兒球蛋白」檢查可輕易篩檢出肝癌,而小於3公分的肝癌大多數是可以有效治療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儘早建立一套固若金湯的「肝癌主動防禦系統」,要有效地攔截肝癌並非難事!許秉毅表示,「肝癌主動防禦系統」是他發明的名詞,主要是將「汽車主動防撞系統」的觀念運用於肝癌的攔截,其關鍵要點有三:一、 了解自己是否是高危險群:肝癌的高危險因子是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酗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比較可惜的是有三分之二受肝炎病毒感染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肝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在國小6年級、大一及出社會後每5年定期抽血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B型或C型肝炎上身。二、 積極防治肝炎 : 如果是C型肝炎患者,趕快接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C型肝炎治療非常有效而簡單,只要2-3個月的口服藥就可以輕易根除C肝病毒;如果是B型肝炎帶原者且肝功能指數超過正常值2倍,也請趕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一天一顆藥,可以大幅降低肝癌發生的風險;如果有酒精性肝炎,戒酒是遠離肝癌的唯一方法。三、 定期篩檢肝癌,持之以恆:在臨床上最有效偵測肝癌的工具是「超音波」和「甲型胎兒球蛋白」,超音波可以偵測80%以上的肝癌,而甲型胎兒球蛋白可偵測約60%的肝癌,二者相輔相乘,是目前篩選肝癌上的尖兵利器。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帶原者以及任何慢性肝炎患者最好至少每半年作一次肝癌篩檢;而肝硬化患者日後發生肝癌的機率高達1/4,必須每3個月作一次檢查;至於不具高危險因子的人不妨每1-2年作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以了解是否自己是否有肝癌或其他腹部器官的癌症發生。
-
2020-05-15 橘世代.愛吃橘
換季最容易感冒!中醫:跟著節氣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換季最容易生病!免疫力稍差的人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影響,除了勤洗手之外,透過日常飲食加強自身免疫力才是對抗病毒的王道。春夏交際,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提到「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出身自醫生世家的彭溫雅中醫師,要教大家透過簡單的食療,增強人體免疫力。吃對料理,免疫提升中醫師彭溫雅開門見山地表示:「免疫力在中醫的說法其實就是所謂的『正氣』。」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談到養生法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出當人體的正氣足夠時,病毒、細菌等外在的邪氣就不會侵犯,也不容易生病、感冒;若體內正氣不足,邪氣便可能乘虛而入。她接著說,正氣的這個「氣」,是由气字部首加上一個「米」字,即是指米飯、五穀雜糧,中醫講求透過脾胃的調養來改善身體、補足正氣。以現代醫學的理解來看,免疫力過強或過弱都會生病,因此,如何讓免疫力處於平衡的狀態以維持健康,就是面對這波疫情的重點所在。中醫著重透過食療、食補來增加身體的養分與正氣,以提升整體免疫力,彭溫雅建議可以挑選某些有特定功效的食材,例如蔥、薑、蒜等辛香料,不僅可以增添食物風味、促進食慾,還能消炎、殺菌,對健康有益。最近熱烈討論的印度料理,常見以咖哩入菜,而咖哩中的薑黃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裡面還有肉桂、小茴香、荳蔻、辣椒等辛香料,可以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斟酌使用,如果常感冒、腸胃功能不佳,可以茴香搭配烤羊肉;如果是氣虛的體質,容易感到疲勞、腰痠背痛,可以多吃肉桂,有溫宮暖胃及補腎之效。春夏之交,食綠紅蔬菜在中醫理論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講求陰陽的平衡。著有多本節氣養生書的彭溫雅提到,春天恰好是陰陽轉換的季節,會有「春睏」情況產生,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這是人體在適應季節的變化,此時較適合從事和緩的活動。《黃帝內經》有一段關於春季養生的話:「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彭溫雅建議,每天睡醒伸個懶腰之後,可以雙手虎口對虎口互敲三分鐘,刺激合谷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這是大腸經交會的穴位,可幫助身體排毒,因為毒素若未排出身體,降低了免疫力,便會導致生病。此外,春季是一年之始,萬事從頭開始,她也建議可以握拳敲擊百會穴(由雙耳往上延伸至頭頂中央)三分鐘,能有效提神醒腦。春天是萬物生發的時節,《黃帝內經》提到養生的重點為「慎酸增甘」,因為酸味食物會讓肌肉收緊,少食為妙,應該吃一些甘甜的食物,像是栗子、山藥、馬鈴薯等來養肝。對應中醫的五行養生理論,春天走肝經,五行屬木,食療重點是疏肝理氣、避免肝鬱,要多休息,莫因過勞而爆肝,且適合多吃綠色的食物,如花椰菜、高麗菜、毛豆、芭樂等,都是幫助養肝的好選擇。在春、夏之交,則是可以多吃點綠色、紅色的食物,例如包含彩椒的生菜沙拉當早餐就很合適。時序進入立夏之後,夏天走的是心經,五行屬火,應該多吃紅色的食物,如番茄、紅棗、辣椒等,以收養心、補心之效。另外,可以做些較激烈的運動,增加心肺活力的同時,也能磨鍊心志。何首烏山藥雞湯烏骨雞富含蛋白質,山藥提供優質澱粉來源,不必擔心發胖又有飽足感,特別適合年紀較大、欲提升免疫力的族群。這道料理很適合當晚餐食用,也可另加一些蔬菜烹煮。補氣免疫魚湯鱸魚肉質白嫩細緻,味道鮮美無腥味,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等元素,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並增強體質。這一帖是針對一般體質補氣、提升免疫力而設計。防疫茶這帖防疫茶所採用的數款中藥材,皆為走「上行」作用的藥材,主要針對頭部、上呼吸道來作調理。建議一週喝一至兩次,可以提升自體免疫力、預防流行性感冒。※本文摘自《安可人生》官方網站【精選愛吃延伸閱讀↘↘↘】。在家吃飯/「燉補」好簡單!3道素燉補電鍋一指完成。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不只有助提神!藥師提醒4種常用維生素功效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專家們都強調「提升免疫力」是防疫之道,民眾如果想補充營養素,藥師徐愛婷提醒,少不了維生素A、B、C以及鋅。維生素B、C等水溶性保健品空腹吃吸收率更好;維生素A是脂溶性保健品,餐後服用更理想。比起保健品,藥師更建議民眾直接吃新鮮蔬果。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身體各部位黏膜的健康及完整性;可以多吃紅黃綠色蔬果,如胡蘿蔔、地瓜、菠菜。維生素B除了能消除疲勞,對預防感染、紅血球生長、消化機能與心血管健康都有幫助,蛤蜊就富含維生素B,也能多吃青花菜、酪梨、雞蛋及乳製品等等。維生素C是抗氧化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除了大家熟知的柑橘類,芭樂、紅甜椒都有相當高含量的維生素C。鋅對黏膜生成、傷口癒合作用的重要元素,對增進食慾、增強免疫很重要,牡蠣、紅肉、腰果、芝麻等是豐富的鋅元素食物來源。藥師提醒,保健食品適量即可,多吃無益,建議培養定時服用習慣才不會容易漏吃,狂吃特定保健品或食物也可能會讓營養失調,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累了就吃B群? 還不夠!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吃完藥馬上躺平? 2習慣恐造成食道潰瘍、損傷
-
2020-05-12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董70歲,還沒退休,白天上班,晚上應酬,過著忙碌的生活。林董商場的朋友很多,他們人生提早退場的原因不外是癌症、心肌梗塞或是中風。林董每年體檢,很驕傲自己除了感冒以外,沒有大毛病。所以今年過年前公司忘年會上,林董喝得很高興,回家倒頭便睡,應該是著了涼,隔天打噴嚏,流鼻涕,林董沒當一回事,晚上繼續跑攤。十天之後林董發燒,食慾不振,跑去掛急診,醫師診斷他得了細菌性肺炎。不幸的是,他感染的細菌有抗藥性很難治療;林董併發多重器官衰竭,二星期後往生。新冠病毒(武漢肺炎)肆虐,老人的致死率較高。各個國家無不呼籲老人自我隔離,很多民眾以為老人只需特別防範武漢肺炎。根據衛福部台灣十大死因統計,肺炎的排名持續往前移動,民國107年肺炎已經是第四大死因。老人由於免疫力差,感染肺炎後症狀常較晚出現;如果平時身體健康就在臨界點,加上多重用藥等等問題,肺炎容易導致死亡。所以,老人想保命需預防肺炎。老人感冒容易變成肺炎,老人避免感冒需注意生活作息,睡眠,心情,運動,飲食等等大家熟知的道理。根據耳鼻喉科的研究,鼻腔和胸腔內部有好幾百萬類似船槳般的徵細纖毛,以非常協調的擺動將飛沫(病毒、細菌、毒物)等往後送到喉嚨,吞到胃中分解破壞。這個動作可以保護下呼吸道免受感染。如果纖毛的活動降低,飛沫在上呼吸道停留時間變長,致病原濃度增加,往下呼吸道移動的機會增高,感冒就可能發展成肺炎。纖毛的活動受許多因素影響,老人最該注意的是溫度及濕度。太冷或太熱纖毛運動變差,所以老人清晨外出運動或是季節變天,除了身體保暖以外,最好戴口罩,保暖上呼吸道。武漢肺炎疫情當前,民眾勤戴口罩,健保局的統計,因感冒至診所求診的人次減少20-30%,戴口罩除了預防飛沫傳染,還能保持口腔的濕度與溫度,很值得向大家推薦。老人怕頻尿上厠所,出門不敢多喝水,呼吸道濕度降低,也會影響纖毛活動力。為了健康,即使出門仍應該持續喝水,保持體內水分 ,夜間若開空調,也要注意濕度。人過了40歲,咽喉肌肉退化容易嗆到。正常狀況鼻腔進來的空氣通往氣管,嘴巴進來的食物通往食道,二者進入咽喉,吞嚥的瞬間,咽喉上升,會厭軟骨蓋下,氣道關閉,食物往後走向食道。如果吞嚥動作沒有如此順暢完成,口水或食物進入氣道,就會嗆到。根據研究,老人的肺炎容易致命與嗆咳有關。加上年紀大吞嚥障礙,口腔內的細菌食物,包括牙周病的病原,假牙的污垢等等,可能被吸到肺部。這種細菌性肺炎毒性很大,困難治療,因而老人需要防嗆,平常需練習吞嚥肌肉群。最簡單是常發KA、 TA、 PA的音。也可以平躺床上,肩膀不動,作抬頭看腳趾的頸部肌肉運動,也都是日常可作的小訓練。
-
2020-05-11 養生.營養食譜
熟女補鐵加鋅保美麗 營養師給食譜解除熟齡危機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多數女性以為補充鐵質就能維持美麗,其實並不然,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補鐵加鋅才能免除因年齡增長,美麗打折的熟齡危機;營養師周孟穎則教食譜搭配,開出富含鋅、鐵且強化吸收的三菜一湯一炊飯的組合菜單。南基醫院指出,鐵質攝取不足是多數女性的通病,缺鐵則會影響紅血球生成,導致血液無法輸送足夠的氧氣給全身,長期恐衍生疲勞、暈眩、心悸及臉色蒼白等問題,沒好氣色自然不美麗,所以大部分女性都知道補充鐵質,卻因此忽略了鋅。而「鋅」素有「美容維生素」之稱,缺鋅容易出現掉髮、指甲脆裂、感冒頻繁、皮膚粗糙及食慾減退等症狀,其實與美麗息息相關,所以不分男女都需要適時補充,甚至透過飲食補鐵加鋅,解除因年齡增長流失美麗的熟齡危機。周提到,食用紅米、牡蠣、蛤蠣、牛肉、金針花或羽衣甘藍等雖含有鋅、鐵,但聰明且正確的烹煮料理,有效提高吸收率更是重點;像「蒜香蛤蠣紅米炊飯」將蛤蠣和紅米做炊飯,讓鮮味和精華吸附紅米,增加米飯濕潤度,再以大蒜做調味。其中,紅米富含花青素及鐵、鋅、硒等微量元素,且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蛤蠣則含維生素B12、C及鐵、鋅,鋅和維生素C均參與膠原蛋白合成,有助於維持皮膚組織毛髮生長的健康和彈性。「蘆筍蘑菇牡蠣烘蛋」是讓富含穀胱甘肽的蘆筍搭配牡蠣,促進促進鋅的吸收,蛋黃的卵磷脂則可活化腦細胞;「南洋風彩椒牛肉粒」彩椒含有維生素C能提高對牛肉的鐵質吸收,使用薑黃提味達到預防失智、護心、抗癌、抗氧化和抗發炎。「護眼天菜佐腰果」就是烤同十字花科蔬菜的羽衣甘藍、胡蘿蔔,因兩者富含維生素A、C、K、鐵質、葉酸及葉黃素等,還擁有能夠加強肝臟系統解毒的含硫物質,搭配一份腰果,可補充體力、消除疲勞。最後「金針瘦肉湯」因金針花的鐵質含量是菠菜的20倍、萵苣的10倍,是補鐵補血的最佳食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的瘦肉則是補鐵強效針;周表示,營養素補充品無法有效取代健康均衡的飲食,聰明搭配更能讓補鐵加鋅事半功倍。
-
2020-05-10 養生.營養食譜
煮給媽吃這樣最健康 營養師不藏私菜單全公開
新冠肺炎疫情稍稍趨緩,不過為維護民眾及病人的健康,不少醫療院所仍有相關陪病限制及探病人數,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之家,為了讓住民媽媽們感受母親節的過節氣氛,特別由營養師打造一份母親節套餐。營養師不藏私、公開菜單,讓宅在家中的子女也能替媽媽準備一桌營養均衡的母親節大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之家護理長張觀如表示,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來,今年雖無法像往年一樣舉辦大型慶祝活動,特別與醫院營養科攜手合作,特別為長期住護理之家的媽媽設計母親節套餐。桃園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涂秀蓮說,桃醫護理之家的住民年紀多數大於65歲,為長者居多,因此在這組母親節套餐菜色上,設計概念考量食物質地、配合當令食材與均衡飲食,規畫出清蒸魚、地瓜條、蒜香地瓜葉及冬瓜蛤蜊湯,甜點部分則選擇,芝麻奶酪、水果、酸甜開胃桑甚汁等菜色。涂秀蓮解釋,主菜以清蒸大比目魚即俗稱的圓鱈,肉質較軟嫩,容易入口,並以用地瓜條取代白米飯,增加纖維質與β胡蘿蔔素攝取量,蔬菜則使用營養豐富的地瓜葉,另外,湯品因蛤蜊中豐富的鋅,可以讓長者維持舌頭對味覺的靈敏度,清爽的冬瓜也增加纖維的攝取。甜點推出芝麻奶酪,以鮮奶製作加入芝麻粉增加鈣質與香氣,酸甜開胃的桑椹汁更蘊藏豐富的花青素及植化素等抗氧化物,豐富的B群及維生素C也是民眾不可或缺的微量營養素,再搭配飯後水果哈密瓜。涂秀蓮指出,這套母親節套餐特色具有輕鬆吃、易咀嚼、增食慾、增健康、營養均衡菜單,不僅簡單易做,也推薦給目前宅在家中的子女們,在家為媽媽準備一份母親節套餐。
-
2020-05-09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撐不下去了...」12年前罹卵巢癌 痛苦使她一度拒絕化療
走過幽谷 體驗、認識生命將關懷傳遞度過恐慌、憂鬱,12年前罹患卵巢癌的黃小姐,如今已是超過10年的HOPE關懷志工,大家都稱她玉桂姐,找回生命的新方向,為了幫助更多癌友,進修生死學、再進修社工系,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讓更多人因為她的愛更堅強。在卵巢癌下驚慌 沒有人真正理解2005年,健康檢查發現兩側良性卵巢囊腫,即便工作忙,也不忘持續追蹤,兩年後(2007年)發現囊腫變大,醫師建議摘除,以免繼續擴大恐引發腹膜炎,玉桂姐利用端午連假的四天動了手術,醫師說腫瘤顏色粉紅、應該是良性的,還是需要送化驗。術後一週回診,進入診間就看到醫師桌上的病歷「優先處理」,心頭一震,聽到醫師說檢驗結果 是惡性卵巢癌,頓時「空掉」,出了診間淚就不停,老公開車載她回家的路上,思緒一片混亂、感覺回家的路特別漫長,當晚無法入眠,整晚搜尋卵巢癌的資料,想到哪些可能該處理的事情,也開始寫遺書。當時國二的兒子很單純的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她抱著高中女兒哭。打給最好的朋友哭訴自己確診,朋友鼓勵她要勇敢,玉桂姐立即回說「我不勇敢、我不勇敢」! 卵巢癌的資訊不多,她查過資料發現治癒率不高,看到卵巢癌被稱為是寧靜的殺手,更是恐慌、恐懼。自己到台大醫院門診,想近一步了解治療的方式,內心沉重、緊張、擔心又頭痛,聽完醫師說明治療方式,需做全摘除手術時,反而腹痛、更加不安。後來到榮總詢問第二意見,護理師看見她不安的情緒,分享自己父親罹患腸癌的經驗、安慰玉桂姐,讓她安心許多。決定開始治療,打電話告知七十歲的母親,母女倆在電話線上兩頭哭,「不要擔心,我會陪你走完整個療程的」,媽媽用堅定語氣鼓勵她。從雲林到台北來回需要8小時車程,南上台北陪著她手術、照顧她住院12天及每次化療,也都不缺席。憂鬱孤單 讓她一度拒絕化療玉桂姐說,化療第三次之後,感受的自己情緒的變化,弟弟妹妹來探視。只覺得很煩,老公孩子上班上學,更覺得孤單、不安,無法待在家。朋友帶他出去走走,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看到人潮,更感覺不開心。總是不自覺掉眼淚,曾經連三天都無法闔眼,而到了醫院,醫師只能專注在醫療,也無法安慰她紛亂的情緒,「我撐不下去了…..」,她決定不再化療,醫師、媽媽極力的勸說「已經走到一半了…」。當被轉到精神科的門診等候時,更難過明明自己生病前,是一個獨立、有工作能力的主管,兼顧家庭、工作,醫師直接判定她得了憂鬱症,開情緒調整的藥物,經歷這段也才了解憂鬱症不是「想太多」,而是「心」也生病了,自己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救生圈,越是掙扎沉得越深。治療期間她注意力全放在化療上,無法做任何事,在年度日誌上過了一天、就畫掉一天日期,一直有收藏日誌習慣的他,不經意地丟掉那一年痛苦的日誌。對化療的恐懼,讓她在準備住院化療前兩天,就會感到擔心、害怕沒有食慾、但在媽媽的照顧、鼓勵下終於完成六次化療,加上認識一個乳癌病友,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並陪著她走過低潮,從成功案例獲得更大的支持力量。也因此治療結束後來到癌症希望基金會當關懷志工。認識生命、不再驚慌 助人成為進修的動力一開始在癌症陰影下,玉桂姐擔心死亡,「不知道人走了要去哪裡」?年紀還小的孩子該怎麼辦?在接觸宗教、靈性生活後,她試圖了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死亡是必然的」! 而應該在活著的時候思考怎麼生活,慢慢不再害怕。隔年、2008年,玉桂姐發現復發,這一次,因為經驗、信仰,讓她「對治療沒有這麼驚慌」,不想讓媽媽勞累奔波,特別請了看護協助,「生病之後,感受到人的欲望可以那麼簡單」,就像在醫院病房時,可以出去外面曬曬太陽,是如此的滿足。兩次治療的過程,從手術到化療都一樣,但她的感受完全不同,也更明白,年輕時只有工作、一直往外求,生病之後開始往內心探索,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在生計沒有影響下,她決定離職,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在基金會當關懷志工,十年期間沒有間斷,對她來說,跟病友互動,也是跟自己對話,只想更積極的生活,想做就去做!2011年她決定去圓夢,完成過去沒有念大學的遺憾,攻讀財務金融學系。因為在關懷助人的過程,感到自己的不足,進修輔大生死學,又到文化大學社工學系,修滿學分完成實習時數,她覺得以自己的經歷,再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在助人工作上更有關懷的力道。生病之前事事求完美,她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對自己要求很高,希望是個好媽媽、好媳婦、好女兒、好太太,一直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對她來說,生病讓她體會到「要照顧別人必須先回到自己,唯有先愛自己,把自己身體、心靈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家庭」。她肯定的說:「現在的我,生命更豐富、更完整,更有力量」! 「癌症領悟、生命禮物」影片
-
2020-05-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面對疾病帶來的種種挑戰 用「此身」活出「此生」!
【編者按】 這星期我們邀請醫療團隊介紹他們的專業與對工作的自我期許。非常高興有三位資深的醫療團隊成員,一位放射科醫師回顧自己在其工作崗位上如何用心精進,希望能對病人做更高品質的服務,並對同行後進給予更好的指導;一位物理治療師細述自己如何在三十年前投入當時鮮為人知的癌症病人復健治療的心路歷程,並在目前的「新冠肺炎」人心惶惶之際,寫出病人應該重視自主健康管理、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以強化身體功能;一位照護癌症病人的臨床心理師則娓娓道來她如何鼓勵癌症病人走出疾病的陰影,發現自己的潛力,而學習培養身心健康的新習慣。「醫病平台」希望能透過這園地增加醫病之間的互相了解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衷心希望不久也能有三篇由病人或家屬執筆的文章,讓我們醫病之間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而共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生病之前,我本來是……,生病後我就……。」罹癌後的病人,無論在哪個階段,都仍記得疾病為自己生活所帶來的轉變。像是本來預期好的故事篇章,突然有了戲劇性的轉折,那切點總是特別地讓人難以忘懷。事實上,被記住得不只是震驚,不只是不知所措的情緒。更多的時候,是行走時突然陷落的無以言說感,是話語怎麼也無法抵達的虛無。但話語給不出的,身體依然記得。與癌症相遇的情節有千百萬種。有時候疾病這個陌生人會客氣地輕敲你的生活,讓你有時間思索著該不該開門?但更多時候他就是直直地撞進了你的生活,在你還來不及認清來訪的是誰前,身體就被迫得給出回應。罹癌後,熟悉的生活不同了,有一段時間,世界的主角就是「疾病」。生活圍著他轉,耳朵聽的、眼睛看的都與疾病相關,慢慢地癌症與癌症治療改變了身體,改變了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改變了我們與「他人」甚至是「世界」的關係。面對疾病,我們的身體正經驗著一連串的改變。面對這一切的不熟悉,我們有時逃跑,有時奮力拼搏;有時兵荒馬亂地找不著節奏;有時依循著疾病地圖,追隨他人經驗與醫療建言逐步前行,偶爾也還能向著世界優雅地探頭、招呼、說笑。面對疾病帶來的種種挑戰,我們仍舊努力著,用「此身」活出「此生」。「是疾病和治療改變了身體反應。不是你不夠勇敢,更不是你不夠堅強。」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這些年,我明白了治療並不只是處理「病灶」這麼地簡單,而「活著」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與「疾病」對抗的存在。癌症心理照護與其說是疾病適應的工作,更多時候是讓病人與家屬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都能持續地活出「希望」與「生活」。所謂的「希望」,是對世界好奇的探尋,是對生命下一秒的期待,接受癌症化學治療中的病人即便是想再嚐一口生魚片的滋味,都是一種對生活隱而未顯的期盼;而所謂的「生活」,更是包含了日常中身體五感的豐富體驗、人我關係中愛怒怨瞋的相伴、關係與社會角色的現身,及那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尋。面對癌症治療中常見的食慾不佳、情緒波動、失眠、疲憊、性慾低落等身體反應,怎麼讓病人與家屬對這些身體現象有正確的認識與詮釋,知道怎麼與身體的新經驗相處,避免再次經驗因習性附加而來的自我苛責與無能感,真的好重要,好重要。讓有著自己生命故事的病人,能夠在疾病之後認出自己的模樣,看見自己與疾病的關係,清楚疾病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帶領病人慢慢認識、熟悉自己新的身體反應,學習與改變後的身體共處,全是癌症心理照護的工作。與病人在治療的不同階段,循著價值與想望,依著當下的身體,設定生活新的希望目標;討論可用的策略,修正調整可能的方法;梳理疾病發生後的各種情緒,學習在生活中給予自己與他人一份關照與相伴,這些亦是讓病人在治療中持續生活的證明。前幾天,一位癌症治療已近五年的病人問我:「我到底要不要認為自己是癌症病人?」 「我這麼努力地調整生活,疾病是不是就不會復發?」 在好不容易結束治療的日子裡,這樣的擔心,並不會就此消失。身為從事癌症照護的臨床心理師,事實上這些病人口中常見的問題,我一個都無法回答。生命給出的考驗,回應的終是生命本身。而我們能與病人及家屬一起努力的,是選擇怎麼擺放這些問題與生活的關係,是在這些擔心下,面對身體、關係與生活的種種要求時,一起探尋每個決定與行動背後的考量與價值。像是「我要不要結婚」、「我要不要回去原來的工作」的提問,重要的不僅是答案,而是每個「要」與「不要」之間我們想傳遞的訊息與想活出的模樣。面對生命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有著想守護的對象或目標。活在疾病之中,還是活在疾病之後?要依病而活,還是要帶病而生?這些全是我們面對生命的姿態,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替自己與所愛的人帶來身心的安適。 我常與病人分享,罹癌後的心理照護不僅只是失落後的情緒宣洩與陪伴,更是一起努力讓生命由「破」而「立」的過程。癌症心理照護是在疾病日常中,與病人「腦」、「心」工作,在每次對身體、情緒與生活新經驗的覺察與回應中,學習培養身心健康的新習慣。那天年輕的病人告訴我:「生病後我拍的照片都變美了!鏡頭裡看出去的世界角度都不同了!」是的,我們的身體受傷過,但面對生活,我們仍保有愛與被愛的能力,我們依舊柔軟、依舊環抱希望,依舊認真地,用「此身」活出「此生」,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
-
2020-05-08 養生.聰明飲食
連宋慧喬都在吃!天氣熱 學吃豆腐減肥法1個月瘦4公斤
天氣越來越熱,穿著也跟著變清涼,也讓許多女生都想要減去冬天囤積的脂肪,該怎麼透過飲食減肥呢?韓妞們近期都在學「豆腐減肥法」,因為連女神宋慧喬都靠吃豆腐,來維持好身材,網路就有韓妞分享吃豆腐減肥,一個月可以瘦4~5公斤,該怎麼做到呢?已經38歲的宋慧喬,近期曝光的照片中,秀出纖瘦的手臂與大腿,讓人羨慕好身材,之前就有韓國媒體報導,宋慧喬平常維持身材的方法,除了持續運動外,就是靠飲食減肥,其中喬妹的晚餐,都會吃低熱的豆腐來減肥,而且挑對時間吃,更能有好效果。根據營養師的說法,豆腐是具有低熱量、大豆纖維的好食物,女生特別適合在生理期前後吃豆腐減肥,可以先從晚餐只吃「豆腐」開始,豆腐是屬於低熱量,高水分的食物,且具有纖維質,能夠刺激體內水分排出。女生在生理期時,因為新陳代謝會變慢,這時候多吃豆腐,可以排水消水腫,也能增加飽足感,而且近期天氣變熱,大家食慾也變不好,清涼的豆腐,搭配簡單的醬油或水煮調味,注意佐料不要有過多油分,就能吃出好身材。營養師建議,可以把豆腐當成主食,替代米飯、麵類,從生理期前開始吃,吃到生理期後7至10天,豆腐的排水效果好,能讓身體消水腫,但也建議不要長期只吃豆腐,而是要搭配食用。不過有些人也不適合吃豆腐減肥,譬如有痛風的人,吃豆腐會導致痛風發作,另外腸胃容易脹氣的人也不適合,另外選擇豆腐時,可以看看營養成分中,是否有鈣質,女性需要大量鈣質,因此沒有鈣質的豆腐不能常吃。至於如何食用?可以把豆腐當成飯,與蔬菜、蛋白質一起食用,或是做成豆腐沙拉等,其他飲食上也要注意減油,這樣才能吃豆腐,也能吃出好身材。
-
2020-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宅在家精神差 中醫師建議喝四神湯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中醫師提醒在悶熱、濕氣重的夏季缺乏運動,可能導致濕氣在體內累積,影響精神與食慾。除了建議適度運動,喝一點四神湯也有幫助。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李佳蓉今天表示,夏季悶熱、潮濕天氣,加上喝太多冰涼飲料、吃太多生冷蔬果,可能影響人體脾胃與消化功能。在保持正常運動情況下,濕氣還能因氣血循環隨汗而出。但不少人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間運動量大減,身體跟心理就越來越沉重。李佳蓉表示,當消化系統無法正常代謝多餘水分、廢物,將導致濕氣在體內累積,產生各式各樣「濕」的症狀;如腹脹、消化不良、大便黏、排便不暢、頭昏沉重、疲倦、精神不能集中、四肢沈重、體重增加等。她說,此時應注意避免過量的冰品飲料、水果、不易消化的糯米類製品,以免影響腸胃功能。宅在家時也不能一直當「沙發馬鈴薯」,應每半小時站起來活動身體,並利用深蹲等簡易肌肉訓練動作;或練習太極拳、健身操,使氣血活絡,濕氣隨汗排出。李佳蓉指出,在這個季節推薦民眾食用四神湯,除了營養好喝,也可幫助調整腸胃功能,加強消化吸收。除了四神湯之外,紅豆薏仁湯、綠豆薏仁湯也是常用來排除濕氣的湯品;但綠豆薏仁湯、紅豆薏仁湯是屬於偏涼性的藥材,建議不要過量,並盡量吃溫的,而不是冰的。
-
2020-05-07 科別.血液.淋巴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解釋,所謂貧血就是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意思。 正常血紅素男性為14~18 ng/ml,女性為12~14 ng/ml,低於此數值就是貧血。 掉頭髮也算?貧血常見症狀有這些 貧血的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虛弱、看起來臉色蒼白,走路會喘及心悸,嚴重者甚至昏厥或心臟衰竭。有些病人還有記憶力減退、免疫力減低、胃液減少、食慾差、容易掉頭髮、指甲變形的現象。貧血需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 以缺鐡性貧血為例,若由胃潰瘍所引起,則需治療胃潰痬,並補充鐡劑。若由胃癌出血所引起,則需手術開刀治療。若是胃切除、吸收不良則需補充鐵劑(口服不成則需靜脈注射)及維他命B12。若是長期素食,鐡質攝取不夠,則需補充鐡質;若是維他命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維他命B12。 補充鐵質、B12!貧血要吃這些食物 若是長期吃素,導致鐡質攝取不足,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蘋果、梨子、黑豆、葡萄柚、菠菜、肉類、肝臟類、豬血、豬血糕,否則素食者約5年後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約10年會合併維生素B12缺乏。 若是維生素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肉類(紅肉、牛肉、肝臟、豬肝、牛肝)、豆科植物及穀類、蛋、牛奶。 為什麼貧血?吃素罹癌都是可能原因 常見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 消化性潰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胃次全切除術後、月經過多(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引起)、飲食攝取不夠(長期吃素)。 惡性: 胃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案例分析:胃切除吸收不良釀貧血 以上述案例中的陳小姐來說,經血液檢查發現,她的血紅素只有4.9g/dL(克/每百毫升),平均血球體積只有60(正常為80~100),因此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理學檢查時,醫師發現陳小姐的腹部有一開刀疤痕,原來是5年前因肥胖做胃切除手術,胃只剩30c.c.,併有胃食道逆流。血液檢查則發現以下異常數值: 1. 鐵離子僅12 ug/dl(正常為50~150)2. 總鐵蛋白結合能力633(正常為250~400)3. 鐵蛋白4 ng/ml(正常為13-150)4. 血中維他命B12為79pg/mL(正常為211~946) 最後,醫師診斷陳小姐為「缺鐵性貧血伴維他命B12缺乏」,因此給予鐵劑及維他命B12靜脈注射治療。 依據血球大小分類,貧血種類有三種 李治宇醫師補充,血液成分主要為血球及血漿;血球是由骨髓所製造,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主施攜帶氧氣,白血球主施抵抗病菌,血小板主施凝固作用,缺一不可。 血漿內含有球蛋白、白蛋白、水、凝固因子及其他物質,主要功能是營養供應及凝血。 貧血分類依血球大小分為三種:小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100,為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性貧血,即巨芽球性貧血。另外,老年人的骨髓生成不良症侯群所引起的貧血,也很常見。 正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80~100,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腸胃出血、慢性疾病如癌症、肺結核、紅斑性狼瘡、乳癌轉移等所引起的貧血。【本文出處】一直掉頭髮、容易累,原來是貧血?醫師公布貧血14症狀、吃這些食物補營養【延伸閱讀】.女人50歲燦爛如花,穿搭是次要,自信是首要!造型師4秘訣,輕鬆穿出美麗好身材.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他兒子兩年沒找工作、不談戀愛...一副要當「啃老族」的樣子!吳若權: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冒險
-
2020-05-03 科別.精神.身心
新冠肺炎疫情好焦慮?5對策有效緩解
本文摘自446期隨著世紀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在全球蔓延,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認為,由於目前似乎還看不見疫情可望結束的確切時間點,這種「不確定性」的未知以及改變,對身心造成的負向影響,常是導致當下許多人情緒焦慮的原因。 防疫壓力,像接不完的變化球這場無法預期何時可以結束的「抗疫大戰」,正影響著生活各個層面,除了直接面臨病毒對健康的威脅,還嚴重影響著民生百態的生活秩序,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信任等關係,都有可能因此產生心理上看不見的衝擊和變化。這種大大小小的衝擊,正不斷發生在生活各個層面,這個世紀病毒帶來的全面性壓力,早已在職場、校園、社區產生排擠或標籤化現象。 王意中這樣比喻,「新冠肺炎就像來自四面八方且無法預期的變化球,造成生理、心理乃至於社交、社會關係,以及後續經濟等問題,都讓大家應接不暇。若是對於疫情資訊又過於敏感且過度放大解讀,就會更容易處於莫名焦慮的狀態。有些人甚至因此恐慌症發作,對未知的未來產生負向的悲觀情緒,例如畢業生會開始憂慮未來畢業後的茫然等等。」 焦慮之後,慮病、強迫症恐來襲面臨失控疫情可能造成的負向情緒,王意中表示,焦慮的情緒會先出現,雖然適度的焦慮並無大礙,但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現在的焦慮會不會太過度,因而誘發過往或潛在的疾病,例如導致恐慌症發作得更厲害,或是以前的強迫症會不會因為必須做好確實消毒,而誘發強迫思考和行為;除了情緒表現外,武肺的壓力事件也可能誘發一些心因性症狀,會造成有些孩童一到學校、安親班或補習班,就開始感覺偏頭痛、腸胃不適、噁心想吐等症狀。 其實強迫症也是焦慮的一種,有些人甚至還會出現「慮病症」,擔心自己似乎有點咳嗽、感覺疲倦,是不是該去做病毒篩檢,會明顯因為焦慮、恐慌、懷疑、擔心的心理,進而影響生理狀態,造成免疫力下降,就可能會出現偏頭痛、失眠睡不好、噁心想吐、胸悶呼吸不順、腸胃不適或是其他症狀。 在這種非常時期,如果本身個性是屬於比較完美主義者,對生活規劃比較有結構性安排的人,當生活秩序或工作節奏稍有一些異動或改變,就會引起心理上的各種擔憂或不自在,甚至會因此產生慌亂情緒的人,如果又過度關注疫情資訊甚至放大扭曲,長時間沉浸在擔心害怕的情緒之中,就會產生極大的身心負荷,而處於不安的焦躁狀態。 出現6大症狀,你可能過度焦慮了那麼,該如何發現自己已經在防疫壓力中過度焦慮了呢?王意中認為,生理和心理、環境這三者是不斷交互影響的關係,當環境產生改變,心理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生理健康。 新冠肺炎所引發的人心惶惶,造成大家心理上的焦慮、害怕、擔憂,這些都是短時間內正常的情緒反應,只是,如果自我覺察發現有下列防疫焦慮症狀,且長時間沒有明顯緩解改善,會建議進一步尋求專業協助。 1.自我感覺情緒反應跟過往比較起來,容易心神不寧、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緒易中斷、坐立不安停不下來,情緒不穩定甚至容易生氣、煩躁沒耐性。 2.焦慮情緒已明顯延伸出反常行為,例如過度搜買防疫物資、囤積民生用品。 3.睡眠品質比起以前變得比較差,睡不好、睡太少或是整天昏昏欲睡。 4.血壓心跳較為急促,莫名感覺胸悶、頭痛,或是出現唇狀皰疹、口角炎、胃潰瘍等症狀。 5.不僅食慾變差,還覺得提不起勁、腦海中常出現負面想法等低落情緒、抑鬱或對未來感覺絕望。 6.突然對本來喜歡的事物不感興趣,無時無刻都想滑手機緊追疫情發展和細節,甚至會想即時轉發疫情訊息才能感到安心。 別陷入病毒式焦慮的情緒陷阱王意中強調,這些突如其來的防疫焦慮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會有,也是正常反應,差別只在於表現出來的強度和症狀,每個人會不太一樣。通常可以在轉移注意力或是與親友閒聊互相關心支持之後逐漸恢復正常,讓焦慮的心情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而影響到正常生活。 同時,他也提供幾個有助緩解焦慮情緒的具體對策與做法,在面對病毒威脅的當下緩和情緒、安頓身心,尤其是實際與新冠肺炎防疫壓力產生關聯的人,包括需要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或是自主管理的人,可能多少都會遭受另眼看待,還有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可能因此被標籤化,都需要特別注意,提醒自己別陷入病毒式焦慮的情緒陷阱中。 「其實,這場全球防疫大戰後續可能帶來的生活各個層面的改變,將會是另一個關鍵重頭戲,建議大家必須從現在開始安頓好身心,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也必須維持健康的心理,才能有餘裕好好面對未知的任何改變。」王意中說。 緩解防疫焦慮,日常5對策1.每天適度掌握疫情訊息過濾不必要的大量資訊,在非常時期需要的是有助於自我保護的知識,而不是全盤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可能會因此過度放大情緒解讀。若有疑慮,建議不妨直接撥打疾管署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尋求正確的防疫資訊。 2.日常生活要維持規律在安全防疫的原則下,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穩定的工作狀態,並維持基本的運動,只要生活中可自我控制的部分越多,焦慮的情緒就會越低,就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3.適度轉移注意力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可善用時間從事一些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例如做菜、種花、運動、看書、聽音樂等等,享受難得的慢時光。若是正面臨情緒混亂,建議先試著讓生活有重心和寄託,並且是有節奏且規律的持續進行,盡量轉移注意力,來降低防疫焦慮症的衝擊。 4.維持基本人際關係儘管是需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非常時期,還是可以利用科技和親友保持互動,讓一些擔心害怕的感受得以適時紓解,讓情緒有個出口是很重要的。 5.電話諮詢專業協助由於每個人的自我病態察覺能力不太一樣,若是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依然無法改善負向情緒且長時間無法緩解,建議可尋求專業協助。如果害怕進出醫療院所,不妨可以先電話諮詢,例如聯繫各縣市衛生單位的心理健康諮詢專線,可協助循序解決或後續轉介處理。延伸閱讀: 確診人數增焦慮又爆發? 練習用3個心境避免情緒被淹沒 焦慮會破壞免疫力! 教你10個讓心情隨時隨地放鬆的好方法
-
2020-05-02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開始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後,腫瘤不再復發,吳阿嬤不僅回歸了正常生活,也能繼續她最愛的運動了。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血液腫瘤科黃威翰醫師指出,治療部分以化療做為第1線治療,但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等,使中高齡癌友容易心生恐懼甚至無法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是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不只心理負擔大,經濟負擔也是龐大的壓力。2017年11月,衛福部健保署將治療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的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作為2線治療,黃威翰表示,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可抑制惡性B細胞生長及生存,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且副作用小,只有1成的病人使用後有輕微腹瀉及心律不整,只須注意藥物交互作用並嚴密監控心律不整。黃威翰醫師提醒,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健保給付使用對象,需經過至少1種化療或標靶治療無效而再度復發的病友,經過事前審查,最多可給付13個月,讓病人可以節省5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再度復發的吳阿嬤,使用1年多的新型標靶藥物治療後,又能再繼續她最愛的運動,孫女黃小姐開心地說,還好新型標靶藥物有納入健保給付,不只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也讓阿嬤不再害怕接受治療,現在她就像生病前一樣精神奕奕。新型標靶藥物也適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並在去年9月納入了健保給付,黃威翰醫師表示,在第1線治療無效之下,染色體第17條有缺失的病人,健保可以給付到2年,因為再度復發的病人,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效果都相當有限,新型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後,能提供給病人舒適及生活品質提升的治療。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慾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是夜間莫名盜汗等,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現象,黃威翰醫師呼籲民眾,可以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找出病因,若是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4-30 科別.消化系統
發現B + C「肝」怎麼辦 醫:定期追蹤治療提高治癒率
案例分享:案例一 73歲的王女士,是B型肝炎帶原者,醫師之前有叫她要每半年要追蹤,但因為平常沒有什麼不舒服就沒有在追蹤。最近家人開始發現她有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茶色尿的症狀,做檢查才發現肝指數異常且竟然有多顆肝腫瘤。原來她是肝癌末期了,她的B肝因為長期的疏忽追蹤已經進展成末期肝癌,她才很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追蹤。案例分享:案例二45歲的張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平常很少安排其他身體健康檢查。這次因為在追蹤糖尿病的時候,醫師告知他可以順便做成人健康檢查 (40歲以上成人皆可做成人健檢)。在家庭醫學科看成人健檢報告時,才發現他原來是C型肝炎帶原者,且肝指數有異常,於是醫師幫他排了超音波檢查和胎兒蛋白抽血檢查並轉給肝膽腸胃科。原來他已經有肝硬化了,肝膽腸胃科醫師幫他申請了C肝的口服藥物,吃了12週的藥物後C肝已經治癒,但是醫師還是告訴他要持續每半年追蹤抽血和超音波,因為他還是有肝癌風險。B、C肝的流行病學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名。國人肝病的主因為B型及C型肝炎,部分肝炎、肝硬化、肝癌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往往沒有警覺而延誤就醫。B肝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且肝硬化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慢性C肝感染者在經過20-30年後,約有25%的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者每年約有3-5%的人會變成肝癌,因此定期追蹤是相當重要的。統計顯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肝帶原者,而有20%是C型肝感染者。B、C肝的傳染途徑B肝主要是藉由血液或體液傳染,分為垂直傳染及水平傳染。垂直傳染是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時將B肝傳染給新生兒。水平傳染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入未經檢驗的血液、針灸、刺青、共用針頭或牙刷、不安全之性行為等,都可能感染。C肝則多是經血液或體液傳染,如共用針頭或牙刷、不安全之性行為等方式感染。B、C肝的檢查時機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否有B肝或C肝,國民健康署提供1966年以後出生且滿45歲,在做成人健檢時,終身可接受1次免費的B、C型肝炎篩檢。另外,國健署也提供孕婦產前檢查時檢查B型肝炎。如果媽媽是B肝帶原者,小寶寶要按時程接種免疫球蛋白及B型肝炎疫苗。 B、C肝的患者要定期追蹤、治療 建議B、C肝病患,每6個月要定期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胎兒蛋白指數)。定期追蹤是早期診斷肝硬化、肝癌的方法。慢性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成以上的肝癌發生。2019年起C肝口服藥物治療已納入健保,C肝新藥副作用低、療程縮短至8-12週,治癒率更高達97%以上。預防勝於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0-50%癌症的發生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如果你已經感染了這些病毒,只要積極治療感染,避開菸、酒、檳、過重或肥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等導致癌症發生的危險因子,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參考資料:衛福部網站
-
2020-04-28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等部位的黏膜受到胃酸侵蝕造成表面黏膜組織受損,形成深入黏膜下組織的傷口,又稱為「消化性潰瘍」,國人的盛行率約10~15 %,是相當普遍的胃部疾病。患者會有上腹部疼痛感,燒灼感、悶痛、鈍痛、脹痛、壓迫感;或是感覺到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等。嚴重者會有解黑便(如瀝青顏色的黑便)血便、吐血或吐咖啡色食物殘渣等出血症狀,甚至胃穿孔、十二指腸穿孔。若懷疑自己有消化性潰瘍,可接受胃鏡或消化道鋇劑X光檢查,確認病灶。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的症狀有點不同,胃潰瘍通常是吃飽飯後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則是飢餓時特別會覺得不舒服,尤其是飯後2~3小時或深夜時分胃部已排空時,特別有疼痛的感覺。也有人患有消化性潰瘍但症狀不明顯,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胃壁上有許多小小的潰瘍痕跡,這是因為每個人耐受度不同,有人已到潰瘍卻沒感覺,有的人痛到不行結果只是胃輕微發炎。但若症狀嚴重卻置之不理,可能出血至嚴重貧血昏倒、甚至穿孔導致腹膜炎,需要緊急開刀保命,不可輕忽。發生原因多與生活飲食習慣不良、三餐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有關,而若為容易緊張、生氣,精神和生理壓力過大,或喜好攝取刺激性的食物也可能發生;另外,服用藥物,如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阿斯匹靈、類固醇等,甚至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都可能出現。若要避免消化性潰瘍,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紓解壓力、保持心情舒暢外,也要避免傷胃藥物和食物,例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菸、酒,而已有嚴重胃部不適的慢性病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換藥,或是用藥時併用胃藥,減少傷害。延伸閱讀: 肚子痛卻說不出是哪裡痛? 看醫生時必答4個問題揪兇手 以為只是胃痛,就醫變胃癌!別靠止痛藥,有這6症狀要趕緊看醫生
-
2020-04-24 寵物.寵物疾病
小心謹「腎」 貓奴不可不知七歲五徵兆
「熟齡貓主動多喝水、多尿尿是不是好事?」「七歲以上的貓咪是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每天睡眠時間拉長或獨自躲藏休息是貓慢性腎臟病症狀?」「平常應不應該避免讓貓咪喝太多水造成腎臟負擔?」「貓腎臟病第幾期會出現體重減輕症狀?」貓腎臟健康知識檢定考連續五問,愛貓族你答對幾題了?飼養兩隻貓咪的Vivian,三年前就發現愛貓出現多喝水、多排尿等情況,但因為不了解這些都是慢性腎病的症狀,差點延誤貓咪的治療。像Vivian的飼主不少,台灣貓科醫學會近期針對全台640位貓咪飼主進行貓慢性腎病健康知識調查 ,結果發現,有九成貓飼主不清楚貓慢性腎臟病的症狀,也有68.8%飼主不知道,七歲之後的熟齡貓是慢性腎病的高危險群。獸醫師林政毅提醒飼主,貓慢性腎臟病是不可逆的疾病,但飼主若有正確知識並且定期帶貓咪健康檢查,就能及早發現、控制病情,讓貓咪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他也建議飼主可利用貓咪「七歲五徵兆量表」,協助規律紀錄、觀察貓咪生活習慣,遠離慢性腎臟病風險。根據台北市動保處與台灣大學獸醫學院研究團隊統計,2012至2014年間,貓慢性腎病連續三年位居家貓十大死因的前兩名。而貓慢性腎病有分先天與後天腎臟受損,病因複雜,老化是後天慢性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台灣貓科醫學會所提出的「貓腎臟健康知識檢定考」,高達九成飼主知識有待加強,例如被問到貓慢性腎病與飲水量是否相關,六成飼主誤以為「熟齡貓主動多喝水和多尿」是好事,但其實貓咪的舌頭因喝水功能比較笨拙,天性不喜歡喝水,因此突然變得喝很多水,排尿量也增加,飼主就應懷疑是否罹患慢性腎病,儘速就醫檢查。此外,每天睡眠時間拉長或獨自躲藏休息確實是貓慢性腎臟病的症狀,卻有65.3%的飼主不清楚;也有飼主不知道「體重減輕」是症狀,通常貓腎臟病第三期會出現此症狀,與脫水、食慾變差和流失蛋白質有關。調查還發現,68.8%的飼主不知道貓在7歲之後為慢性腎病的高風險族群,有些飼主還誤認為腎臟病與品種有關,或好發於六歲以下的貓。但林政毅獸醫師提醒,所有年齡的貓都可能罹患貓慢性腎病,每年都應做健康檢查,只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老化,慢性腎病的比率會增高。他提醒,貓慢性腎病區分為四期,早期症狀不明顯,建議熟齡貓飼主養成至少每半年一次定期健檢,搭配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及量血壓,以便及早發現病情。此外,飼主可利用「七歲五徵兆量表」,留意貓咪有沒有疑似慢性腎病的五大徵兆,以便及早就醫檢查:1.喝水量顯著增多。2.尿量顯著增加,貓砂結塊變大、變多。3.活力變差,每天睡眠時間拉長。4.食欲減少,甚至不願吃平時愛吃的東西。5.體重無故明顯減少,一個月內減少5%,例如4公斤減輕至3.8公斤。萬一貓咪罹患慢性腎臟病,如果配合獸醫師治療和正確照護,可延緩病程惡化速度。但也要留意腎病貓咪的日常照護,貓咪尿量增多後容易脫水,應鼓勵貓咪多補充水分,改善脫水情況,可以多安排喝水地點或在水中加味,或給予富含水分的食物。除了調整飲食,還包括藥物治療。目前已有專為貓慢性腎病設計的口服液藥物,能調整腎臟内分泌系統,改善蛋白尿病和控制高血壓,改善慢性腎病貓的生活品質,而且藥水無藥味,簡單易餵,可減少飼主和貓咪吃藥的壓力,積極面對疾病。
-
2020-04-24 科別.感染科
才傳2生新冠肺炎確診 台師大再傳多人感染水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陸續傳出有2名學生確診新冠肺炎,校方也公告6日到24日實施遠距教學,如今又傳出宿舍有多名學生感染水痘,目前都已隔離治療,校方也加強消毒工作,同時靜置宿舍一周;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師大約3月13日回報有水痘患者至今已有14人感染水痘,最新個案是4月20日2例,預計監測到5月11日,若不再有確診個案才解除監測。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余燦華表示,水痘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傳染病,發疹前5天就有傳染力,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播,接觸到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感染,在密閉不通風環境中,透過同儕交談、玩耍、混班上課及共同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等,很容易被感染,而台師大14名水痘患者都是學生,可能在課程、宿舍等場合相互傳染。余燦華說,水痘初期包含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逐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約2到4周內痊癒;水痘要等到水疱變乾結痂為止,才能避免傳染,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接種水痘疫苗。余燦華也指出,台師大3月13日至今已有14人感染水痘,12人居家自主管理,2人則在學校宿舍獨立個人房,陸續都已結痂不具傳染力,校方也已消毒環境;由於水痘潛伏期為2到3周,而最新2名案例出現在本月20日,將持續監測,連續3周沒增加感染者就會解除監測。
-
2020-04-23 科別.兒科
嬰兒咳不停還有吸入性哮聲 醫師:有百日咳風險
1名未滿2個月大的嬰兒連續兩周有咳嗽、鼻水且食慾降低,送醫住院治療後支氣管後有局部改善出院,沒想到2天後又有明顯的陣發性咳嗽及偶爾也有吸入性哮聲,因此再度入院檢查,經醫師詢問嬰兒接觸史才發現,嬰兒母親有慢性咳嗽病史,懷孕28到36周也沒自費打百日咳疫苗,懷疑嬰兒得到百日咳,經通報疾病管制署採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嬰兒才逐漸康復出院返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會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因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包含除咳嗽,也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等,因此較難區別,但持續咳嗽超過2周,每次咳嗽又幾乎連續不斷、咳到臉紅,還有如倒抽氣的吸入性哮聲時,就要注意,戴口罩就醫檢查,否則在家中可能引發群聚感染。施養真說,她每年約會接到1、2件嬰幼兒百日咳個案,都是有慢性咳嗽症狀的家長或家中長輩傳染給嬰幼兒為主;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症狀較嚴重,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缺氧性腦症變或因持續性嘔吐引起營養失調等重症,而其他年齡層感染後,症狀較輕微。施養真表示,預防百日咳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疫苗,國內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為嬰幼兒於出生後每2、4、6、18個月以及5歲時各接種一劑相關疫苗,而剛出生的嬰兒尚未接種疫苗也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因此建議孕婦每胎於產前28至36周施打百日咳疫苗,會接觸嬰幼兒的家人也應施打;雖然百日咳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疫苗保護力僅6至10年,每3到5年會出現一個流行高峰,因此成人需遵守預防接種建議按時施打。
-
2020-04-22 養生.聰明飲食
生薑和乾薑效果不一樣!日本名醫教你正確吃薑提升消化力、擺脫手腳冰冷
我一直推薦大家的減糖.斷糖飲食,原理也是認為身心不適並非特定器官的問題,應該當成整個身體的問題來解決。這一點和阿育吠陀療法的論點不謀而合。一般人吃東西只在意「吃什麼」,幾乎從來沒有想到消化能力的問題。然而,一旦身體消化能力變差,無論再怎麼正確食用健康食物,吃下肚後非但不會轉換成營養,反而對身體都是一種毒害。就算實行減糖.斷糖飲食,倘若沒有消化能力幫忙,一切都是白費。因為減糖.斷糖飲食需要攝取大量蛋白質,必須依靠強健的腸胃來幫助消化吸收才行。對現代人而言,在考慮「吃什麼」之前,我們都必須先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消化能力」。不會對消化能力造成負面影響的飲食習慣針對維持消化能力的方法,以下將介紹三個日常生活中就能輕鬆實踐的重點,大家可以先試著嘗試落實。.不讓身體變冷.沒有食慾就不吃東西.實行減糖生活身體一旦變冷,全身的功能就會跟著低落,消化能力當然也會變弱,因此切記不能攝取太多冰冷的東西。例如,盛夏的涼麵和西瓜雖然很好吃,但會造成身體寒冷。冷飲部分也要克制,平時的飲品建議最好是白開水,可以溫暖內臟,促進消化功能。以我來說,每天至少會喝五次以上白開水。另外,坊間傳言的事不一定全都正確,一定要再三留意。例如據說薑對女性尤其可以「提高體溫」,因此很多人會刻意攝取薑。不過,生薑和經過乾燥程序的薑作用並不一樣。生薑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將生薑磨成泥或切片直接食用,最能立即看出效果。至於生薑烘乾後的乾燥薑則有溫暖身體的效果,可以刺激腸胃,從體內產生發熱作用。吃薑的目的倘若是為了要溫暖身體,只要將乾燥薑泡在熱水裡飲用即可。感覺消化能力低落時,最好乾脆不要進食,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如果明明已經沒有食慾了,卻以健康為由勉強自己照樣「一日三餐」,這對腸胃只是一種酷刑,將造成消化能力變差。從預防暴飲暴食的角度來看,減糖.斷糖飲食本身也很有效。之所以明明肚子不餓、卻還是想吃東西而導致最後吃太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醣質中毒。這時候只要實行減糖飲食,吃東西改以肉類、魚類為主,自然就不會再吃下超乎消化能力的過多食物。最好的料理方法是不費時的「輕食」。工序複雜的料理對消化來說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例如,比起「燉煮二十個小時的咖哩」,當場快速完成的印度咖哩對消化來說比較好。同樣道理,可以的話,冷凍食品最好也要避免。要完全不吃冷凍食品或許真的有點難,畢竟當工作太忙碌、沒時間做菜時,冷凍食品真的很方便,而且隨著現在技術進步,很多冷凍食品都做得非常美味。但即便是這樣,還是請大家要隨時自我提醒,盡可能選擇以新鮮食材做成的清爽料理。專心吃飯「吃東西的方式」也是必須特別留意的一點。以前,有個患者特地遠從蒙古來到我的診所求診,他連續吃了兩年的泡麵,最後導致罹患憂鬱症。姑且不論泡麵對消化本來就不好,連續兩年一直吃一樣的東西,這種作法根本就是亂來。最後,我只要求這位患者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並開給他中藥處方,就請他回去了。仔細觀察憂鬱症患者的飲食,除了內容之外,很多人連吃東西的方式都有問題。例如每天加班到很晚之後又吃對消化不好的東西,而且最要不得的是,吃得一點都不開心。開心吃飯不是和人邊聊天邊吃就可以了,而是必須專心在食物上,抱著感恩的心情吃飯。在阿育吠陀療法當中,將吃東西視為一種「從食物身上接受氣」的行為,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說話,靜靜地進食。邊看雜誌邊吃拉麵,這種作法完全不行,因為如此一來注意力都會放在雜誌上,根本就沒辦法專心在食物上。邊看電視邊吃飯也不是個好習慣,就和邊吃飯邊不停說話一樣,都會造成無法專心吃飯。除此之外(以下是重點),這樣也會導致身體吸收了電視上的壞消息。關於這一點後續會加以詳述,但是,身體消化訊息的能力與消化食物的能力具有互相牽連的作用。身體疲累時若再從電視上接收到不幸的消息或殘暴的影像,將會使得交感神經處於緊張狀態。不過,消化能力最好的其實是副交感神經作用旺盛的時候,因此,交感神經處於緊張狀態絕對是吃飯時一定要避免的情況。我想,很多家庭應該都會基於教養的理由,「禁止小孩邊吃飯邊看電視」。但事實上,禁止邊吃邊看電視對避免消化能力變差來說,也發揮了一部分的作用。吃東西時專心在食物上的另一個理由是,為了隨時提醒自己「為什麼要吃這個東西」。如同前述,當消化能力變差時,所吃的東西和吃法都有另外一套適合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因為前一天酒喝太多而消化能力變差時,就必須要會自我判斷「吃得清淡一點」,或是「暫時一餐不要吃」,這就是所謂的身體狀況自我調理。這時候如果繼續把眼前的東西全部吃光,只會讓消化能力繼續惡化下去,身體也無法消除疲勞。自己要判斷應該吃什麼,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專心在食物上。一旦養成這種習慣,自然會知道什麼食物適合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況。身體消化訊息的能力身體的消化能力不只會對「食物」產生作用,也會對身體五感所接收到的「訊息」發揮消化功能。而且,消化食物的能力與消化訊息的能力兩者互相牽連,當消化食物的能力變差時,消化訊息的能力也會跟著低落。反之亦然。人類每天曝露在大量訊息之中,自從網際網路發明之後,訊息大爆炸的情況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未曾經歷過的狀態。如果能完全消化這些大量訊息就沒事了,但一旦消化能力變差,體內活力素不足,便無法再充足提供給大腦負責處理訊息的荷爾蒙及神經傳導物質。如此一來會造成大腦功能低落,全身的作用也會跟著變差。不僅如此,大腦也無法再篩選訊息做有效利用,這就是「無法消化訊息」的狀態。人類一旦變成這種狀態,就只能淹沒在大量訊息之中,無法完整整理自己的想法,工作也好、念書也好,都沒辦法達到預期的目標。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感到焦躁、憤怒,也因為承受許多壓力而感到痛苦。不只工作做不好,精神上也狀況連連。完全都是負面影響。消化食物能力不好就得努力調整改善,同樣地,若不改善這種消化訊息能力低落的狀況,將無法健康長壽,也不可能全力投入工作之中。換句話說,成功的人生將成為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延伸閱讀: 雙親失智 差點拖垮銀行經理家庭●書籍介紹書名:為何一流的人不會有壓力:名醫發現的年收千萬法則なぜ一流の人はストレスが溜まらないのか作者: 西脇俊二譯者:賴郁婷出版社:春天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09/03●作者介紹西脇俊二 Shunji Nishiwaki精神科醫師,日本Hatai Clinic診所院長。日本弘前大學醫學系畢業,一九九一年任職於國立國際醫療中心,後來轉任國立秩父學園醫務課長,二○○九年創立Hatai Clinic診所,擔任院長一職。同時也擔任電視劇醫療監修,參與包括《我的人生路》、《孩子依靠爸爸的淚長大》(暫譯)、《半自白》、《相棒》、《打工族買屋記》、《自閉天才ATARU》等日劇。擁有多個雜誌專欄,並參與許多電視節目,包括TBS電視台的「N Stu」、「中居大師說」,以及東京電視台的「找到主治醫師診所」等。醫療專門領域為癌症、替代療法和心理治療。主要著作包括《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消化力:提升免疫力,調整自律神經,提高基礎代謝!》、《3天斷糖【圖解實踐版】》等。
-
2020-04-20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來亂 寶貝不吃飯
三歲的小智(化名)某日突然食慾不振,過去總讓他食指大動的番茄炒蛋與丸子湯在眼前都無法激起他的食慾,一直嚷著「就是吃不下」,令爸爸媽媽好頭疼。不久他發燒了,被媽媽帶往小兒科就診。醫師檢查看見,小智的咽喉深處、扁桃腺周邊發生潰瘍,經研判應該是感染腸病毒造成的「皰疹性咽峽炎」。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表示,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其中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種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計有數十種病毒。經由糞口、飛沫傳染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也可能經由飛沫傳染,因此感染往往源於沒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感染後可能引發如同小智的皰疹性咽峽炎,外顯症狀包括會發燒、咽部出現水泡或潰瘍,「臨床上看到幼童發燒與咽喉深處破,就知道大概是腸病毒了」。另外,腸病毒還可能引發「手足口病」,外顯症狀包括發燒、口腔內、手足關節、手腳、臀部或生殖器出現小水泡。症狀治療 無特效藥林應然說,腸病毒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由於幼童不善口語表達,因此當患童出現皰疹性咽峽炎或口腔潰瘍難耐時,經常以食不下嚥作為表現,也難怪小智不斷嚷著「就是吃不下」。年齡更小的嬰幼兒還可能因為疼痛不想吞口水,而以流口水作為表現。由於腸病毒無特效藥,臨床上僅開立解熱鎮痛劑進行症狀治療,林應然說,他也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吃點冰淇淋、冰涼飲料,以讓發炎位置稍稍舒緩,「這應是患者病程中的小確幸」。他說,不過,感染腸病毒有低機率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因此患者返家後,如果持續發燒不退、倦怠無力、臉色蒼白、心跳加速、意識昏迷、頸部僵硬、手腳抽搐等,應立即警覺與就醫。不怕酒精 要勤洗手每年4月起,腸病毒漸漸活躍,於夏季最盛行。然而,林應然說,他臨床觀察,今年截至目前的病例似乎未比往年多,之後流行情形也很有可能持續低於以往,這是因為國人因應新冠肺炎紛紛戴起口罩、強化洗手等個人衛生清潔,連帶降低腸病毒在內的多種腸胃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不過,他說,新冠肺炎怕酒精,腸病毒卻不怕,因此清潔手部仍要以肥皂落實濕、搓、沖、捧、擦等洗手五步驟,才有效。
-
2020-04-16 科別.消化系統
女子肝臟長出大水泡比小孩頭大 求診嘉義長庚治好
腹部臟器內長水泡是常見問題,尤其腎臟和肝臟水泡常見,嘉義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弘育醫師說,肝腎臟水泡大多良性,大多數沒症狀,若水泡超過10公分可能產生症狀,如疼痛、感染、消化不良等,這時候就需治療。張弘育指出,有名62歲女患者半年來覺得右側腰部輕微漲痛,以為骨頭退化,不以為意,最近發燒急診求治,診斷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發燒改善,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腎臟有直徑接近13公分巨大水泡,住院第5天感染治好。但右腰悶漲感仍存在,決定與放射診斷科醫師合作,以導管引流後施以95%純酒精硬化治療,治療成功,出院後病人門診追蹤,超音波檢查水泡未再長出來。另名也是62歲女患者,有家族遺傳多囊腎疾病,肝腎臟有數不清水泡,腎功能逐漸退化,原在地區醫院門診追蹤,因右上腹痛轉到長庚,她除腹痛還有長期胃口不好,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臟竟有直徑17公分大水泡,簡直比小孩頭還大,難怪她會上腹悶痛以及食慾不振。經評估以同樣方法治療,但這名病人治療比前一名患者困難,無法施以酒精硬化治療,直到1個月後滲液少於每日50CC後才注入約100CC純酒精治療,病人出院3個月超音波追蹤雖肝臟仍有許多小水泡,但17公分大水泡已經不見,症狀改善,胃口大開,最近回診患者胖3公斤。醫學研究統計,40歲以下者超音波檢查肝腎有水泡比率有3%,60歲以上24%以上,年齡越大比率越高,70歲以上者約35%以上發現水泡;張弘育提醒民眾如有肝腎水泡問題,應定期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經醫師評估可優先選擇侵入性較小導管引流後施以純酒精的硬化治療。
-
2020-04-14 癌症.乳癌
乳癌治療不用怕 醫生幫你破解迷思
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漸上升,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醫師表示,確定診斷後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與患者的期望來擬定治療策略,總體來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患者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患者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由於治療選項越來越多元,若患者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乳癌手術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適合乳房保留手術嗎?莊捷翰醫師指出,乳房是重要性徵,過去的乳癌手術會將整個乳房和腋下淋巴摘除,對外觀影響較大,常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且因疤痕、淋巴水腫使上肢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目前台灣的乳癌手術,大約7成左右為乳房保留手術,是近年來乳癌治療的趨勢。患者能否接受乳房保留手術,醫師需評估以下條件。首先,是否能成功地切除病灶,且不影響乳房的外觀,患者乳房之體積較小且腫瘤佔整個乳房的比例過大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會有難度,可以考慮先用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腫瘤若能縮小到一公分甚至更小,就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再者,乳癌腫瘤位置若位在乳頭正下方或乳頭邊緣,容易影響到整個乳管,乳頭可能需要進行切除,較不適合乳房保留手術。另外,乳房保留手術不適用於多發性乳癌患者,若同一個乳房有多顆乳癌,可能就要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乳癌手術不只有針對乳房,還有處理腋下淋巴結,當所有腋下淋巴結都被清除後,患者上肢很容易淋巴水腫,其比例高達10-30%。為了減少諸多併發症,醫師目前會進行前哨淋巴結採樣,也就是在手術當中以染料或輻射線偵測,找出乳癌最有可能轉移的幾顆「前哨淋巴結」。經過病理科醫師檢查後,若前哨淋巴結有轉移的癌細胞,就進行淋巴結廓清,若前哨淋巴結沒有轉移的癌細胞,就不需將腋下淋巴結完全清除。這種作法能讓淋巴水腫的機會大幅下降,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哪些患者適合荷爾蒙治療?哪些患者適合標靶治療?莊捷翰醫師解釋,我們把乳癌癌細胞拿出來後會檢測三個很重要標記,分別是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根據這三種標記,可以把乳癌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它的ER或者PR其中一個或者是兩個都是陽性,這種乳癌與荷爾蒙刺激有關係,所以在手術以後無論是否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醫師都建議患者接受抗荷爾蒙藥物的治療,並持續五年至十年。第二類乳癌的HER2是陽性,我們可以使用抗HER2的標靶治療,來減少復發或轉移的機會。第三類乳癌的ER、PR、HER2皆陰性,稱作「三陰性乳癌」,在過去三陰性乳癌只能靠手術和化療治療,近年來針對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可考慮免疫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化療的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如何緩解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莊捷翰醫師說明,乳癌化學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發燒、口腔潰瘍、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化學治療在攻擊癌細胞時,對同樣具有快速生長特性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波及,可能導致患者掉頭髮、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等副作用。患者周邊神經、肌肉受化學治療影響,而感到麻木及痠痛,甚至有下肢或者組織水腫等情形。化學治療是乳癌治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乳癌容易經由淋巴、血液轉移到全身,除了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之外,血液裡也不能有殘存的癌細胞。針對風險較高的患者,醫師都會建議採用化學治療,也會協助克服相關副作用,以完成療程。目前對於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有一些藥物或食品可以幫忙。某些藥物可以提振食慾或減少副作用,倘若食量很少,會建議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讓患者不需要攝取大量飲食即可獲得較多的營養。癌友治療期間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在接受化療之間不可吃生食!」莊捷翰醫師強調,「生食容易帶有細菌,可能造成感染,生魚片、生菜沙拉都要避免。」有些人平時飲食的口味較重,但在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態,不適合吃太刺激、太辛辣、太重口味,以免造成不適。身體需要利用胺基酸來修復組織、維持免疫系統運作,飲食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如核苷酸、精胺酸、魚油、麩醯胺酸、多醣體等,近年也常被討論的褐藻醣膠為海中多醣體,台灣目前有多項醫學臨床研究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能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有幫助,患者對於化療的承受度、耐受性會好一點。乳癌迷思要破解迷思一:會得乳癌是因為吃了什麼東西嗎?正解:莊捷翰醫師解釋,患者常有些錯誤觀念,認為得癌症是因為吃了什麼、或者是得癌症以後就不能吃什麼、吃了什麼就容易造成癌症惡化,這些都是錯誤觀念。人體各個器官都需要充足營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時候要均衡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生病的時候更需要完整的營養。建議從治療前就要好好補充營養,治療中能吃就要盡量吃,治療後也要好好維持。患者、家屬要跟醫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進行溝通,了解在接下來的療程可能會面臨哪些副作用,營養師會給予適當的飲食建議,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熱量、蛋白質,才能維持體力,度過治療。迷思二:有摸到乳房硬塊才需要檢查?正解:平時除了要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還得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因為乳癌初期幾乎都摸不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迷思三:沒有乳癌家族史就不用檢查?正解:台灣每年新增一萬三千多例乳癌,三、四十歲的患者相當多,大多數患者沒有乳癌家族史,所以無論是否有家族史都要定期檢查。醫師建議大家要盡量避免乳癌危險因子,例如體重過重、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等,但是無法完全避免乳癌發生,因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多管齊下,攜手抗乳癌莊捷翰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五十歲左右的婦女,雖然發現乳房有硬塊,但一直不願意面對,直到肺部積水、很容易喘,才來就診,那是因為乳癌轉移到肺部,屬於第四期乳癌。接受化學治療後,患者白血球下降、發高燒、且變得更喘,於是就替她插管使用呼吸器,並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當時患者很瘦,僅39公斤,狀況很差。當時陸續使用了全靜脈營養、水解配方等多種營養補充。後續總共在醫院作了四次的化療,住了四個月,才能租用簡單的呼吸器回家。患者長期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維持了七年多,後來因為肺部轉移復發所以又接受標靶治療。莊捷翰醫師提醒道,隨著乳癌治療方式愈來愈多樣,治療成效有相當的進步,患者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治療過程中務必要把營養照顧好,養足體力,一起對抗乳癌!原文:乳癌治療,迷思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12 養生.營養食譜
為小情人做早餐 焦桐的90道人生之味
做菜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情感的傳遞。作家焦桐在新書「為小情人做早餐」中,收錄30多年來,他為妻子和女兒所做的90道菜。他不僅記錄食譜,也寫下發想與做菜的過程,「通過烹煮食物,呵護最摯愛的家人,讓她們也相愛。」他透過書中的每一道菜,記錄往日的美好時光,留下親情與愛情的滋味。看似簡單的荷包蛋,是很多人學會的第一道菜,充滿文學與歷史典故,也是焦桐小女兒八歲時首次為父親烹煮的食物。據說「荷包蛋」名稱源於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各端一碗蛋,互吃對方碗中的蛋,意為「合抱蛋」,久而諧音「荷包蛋」。如此充滿綿綿情意的蛋,焦桐形容烹煮訣竅是「手勢需溫柔謹慎,專心致志,以免破損」。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小小的荷包蛋看似沒什麼特別,其實營養豐富等同「綜合維他命加鐵質加蛋白質」,在貧困的年代,吃一個荷包蛋等於把一顆「綜合維他命」吃下肚。鱈魚營養豐富,焦桐深知女兒不愛吃魚,於是在煎魚時加上芒果誘引,並加上白葡萄酒和巴西利碎,自創這一道洋溢父愛的「芒果煎鱈魚」。李婉萍表示,鱈魚EPA、DHA含量高,三酸甘油脂高的人可一周吃三次、每次吃手掌大小的分量。而芒果可以去掉魚的腥味、增加甜味;巴西利碎、白葡萄酒都可以去掉魚的腥味。「牛郎義大利麵」是焦桐為亡妻量身打造的美食。當時妻子罹癌化療、焦桐每天提早下班,回家親手做晚餐給她吃。長期化療的人胃口差,味蕾變得遲鈍,焦桐親自下廚、每天變化不同菜色,取悅妻子的食慾。他將南義特色菜「煙花女義大利麵」,改造成符合妻子口味的「牛郎義大利麵」。「煙花女義大利麵」據說是早年拿坡里妓女鍾愛的菜色,食材包括鯷魚、酸豆、橄欖、紅辣椒、蒜頭、洋蔥、番茄、巴西里等。菜如其名,「煙花女」色彩妖豔、口感激烈,不論視覺或味覺都能強烈「挑逗」食客的味蕾與胃口。焦桐自創的「牛郎義大利麵」,將南歐的食材改成台灣在地食材,並將妻子不吃的乳製品改成台灣的豆腐乳,用菜色的顏色和口感挑逗食慾不振的妻子。如今想念妻子時,焦桐會為女兒調製這道「牛郎義大利麵」,讓孩子品嘗父母的愛情與思念。李婉萍形容「牛郎」這道菜很「酷」,西式的做法卻都是中式食材,還加上豆腐乳。她指出,這道菜可增強免疫力,青椒黃椒紅椒維他命C高,而番茄熟吃茄紅素會變高,對免疫系統有利,香菇的多醣體也可增強免疫力。第1道菜 荷包蛋食材:蛋、鹽、胡椒粉、烤鴨作法:煎荷包蛋最佳鍋具是平底鍋,少量油加熱後,仔細打入蛋,以小火單面煎熟,撒入適度的鹽,對折如半月狀,翻面,稍加續煎即成,建議蛋黃煎至七分熟。也有繁複豪華的皇家版荷包蛋,法國文豪大仲馬根據法國皇家食譜的荷包蛋,煎完荷包蛋後取烤鴨肉汁加上鹽與胡椒粉,趁熱澆在荷包蛋上。第2道菜 芒果煎鱈魚食材:鱈魚、蒜末、芒果丁、巴西利碎、白葡萄酒、檸檬作法:取輪切鱈魚(鮭魚亦可)一片,均勻抹鹽與胡椒粉,裹粉以小火油煎至熟、裝盤。奶油炒香蒜末,加入芒果丁、巴西利碎、白葡萄酒,用小火拌炒,再滴入檸檬汁。起鍋,覆上魚肉。檸檬皮刨絲盤飾。第3道菜 牛郎義大利麵食材:義大利麵條、鮭魚卵、青椒、黃椒、紅椒、番茄、豆腐乳、干貝XO醬、羅勒葉、作法:取義大利麵,加橄欖油、鹽煮熟,撈起,放入冰水中備用。用橄欖油爆香蒜片,加上香菇、培根肉;續炒青椒、黃椒、紅椒、番茄。加入豆腐乳拌至溶解;最後麵條下鍋,加入干貝XO醬與羅勒葉,起鍋前加入鮭魚卵。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4-11 癌症.肺癌
多年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肺癌第三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我們每天呼吸空氣來獲取足夠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肺臟健康事關重大,肺癌已經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多年,一起來了解。癌症起源於細胞的變異,肺癌細胞不像正常細胞那般依照正常週期成長、死亡,而會形成腫塊,侵犯鄰近組織,甚至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根據細胞的樣貌,我們把肺癌區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小細胞肺癌」,另一種是「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比較少,約八成五的患者罹患的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裡面又包含了肺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我們先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部分討論。 發現肺癌之後,醫師會先替患者安排適合的檢查,確定癌症分期。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我們取這三項指標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合稱為「TNM分期」,將腫瘤侵襲的程度分成四期,第一期為初期局部侵犯,第四期為轉移的癌症。了解患者癌症處於哪一時期,再合併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後,醫師才能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依據肺癌第三期屬於「局部廣泛性」肺癌,這時癌細胞尚未轉移到全身各處,但腫瘤本身可能比較大、或侵犯胸壁;或是癌細胞侵襲到超出原始腫瘤肺臟之外的淋巴結。以下幾種狀況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肺癌第三期:1. 淋巴結侵犯屬於N0或N1,代表淋巴結侵犯尚未超出原本腫瘤生長處的肺臟,但腫瘤狀況較嚴重,像是腫瘤較大,於同側肺臟有次發的腫瘤形成,或腫瘤已經侵犯胸壁、支氣管、或縱膈腔。2. 淋巴結侵犯屬於N2。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同惻肺臟的淋巴結,或是侵犯氣管下方的淋巴結。3. 淋巴結侵犯屬於N3。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對惻肺臟的淋巴結,或已經是侵犯到鎖骨附近或頸部附近的淋巴結了。肺癌第三期一般來說,治療癌症的方式可以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包括了「手術」和「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可以切除癌症組織,移除可能受癌症侵襲或已有癌症的淋巴結。放射治療則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擊潰癌症細胞,通常簡稱為電療。「全身性治療」有大家常聽到的「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是靠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生命週期,讓癌細胞無法複製增多,簡稱為化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癌症治療方式。「免疫治療」則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標靶治療」能避免癌細胞取得營養或增生訊號,藉此影響癌細胞的存活。面對第三期肺癌,通常不會單獨使用一種方法。醫師可能會建議同時進行兩種治療,或是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過程。肺癌第三期的治療由於肺癌第三期處於局部晚期癌症,代表某些癌細胞可能「不安於室」,正在蠢蠢欲動的往外擴張勢力範圍,這時的治療方式就不一定能單靠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而需要採用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方式控制癌細胞。肺癌第三期對照表如果沒有縱膈腔淋巴結的侵犯,也就是屬於IIIA的肺癌第三期,可以先進行手術切除肺癌腫瘤與淋巴結,再視檢體邊緣是否有癌細胞,輔以同步化療加電療,或單用化學治療。手術前可能先進行數個療程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以利手術進行。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或腫瘤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時候,考慮先用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十二個月的免疫治療。如果已經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屬於IIIB或IIIC,主要就得先做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免疫治療。萬一患者是先接受了手術,在手術取下的淋巴結裡發現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而發現為N2的狀況,就需在術後追加做化療與電療。肺癌第三期的治療流程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免疫治療,已被運用到多種癌症,也可提升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用來防衛身體的「私人部隊」,只要發現不屬於自己身體的細菌、病毒、或細胞,都會活化免疫系統加以攻擊。但是有部分癌細胞卻能藉著偽裝,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就是幫忙免疫系統解除癌細胞的偽裝來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肺癌免疫治療的原理正常狀況下,我們的細胞會有生命週期,並在適當的時機凋亡,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癌細胞為什麼可以不斷增生,擴張勢力範圍,又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細胞透過增加表面的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這樣一來就能關閉免疫系統,癌細胞因此不受T細胞攻擊死亡。PD就是programmed death的縮寫,L代表Ligand配體,所以癌細胞表面的PD-L1就像個啟動剎車的開關,當癌細胞表面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就像啟動T細胞的剎車,T細胞就放過了癌細胞。當科學家找到這個讓癌細胞存活的狡猾機制後,當然就能加以反制啦。免疫治療的藥物可以是先去找癌細胞的PD-L1,或是去找T細胞的PD-1,以阻止癌細胞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讓癌細胞無法啟動剎車、矇騙T細胞,身體免疫系統辨認出癌細胞後,便能發動攻擊殺死癌細胞。簡單來說,癌細胞有躲避被身體免疫系統認出的能力,而免疫治療就是破解癌細胞躲藏的方式,讓免疫系統認出並攻擊癌細胞。目前免疫治療的藥物需要靠靜脈輸液導入體內,以目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的病人來說,同步放化療結束後,若無立即的病情改變,患者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一次注射六十分鐘,共使用一年,能延長之前治療帶來的效果。大部分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是覺得很疲憊很累,即使睡眠充足還是不見改善。並且可能出現咳嗽加劇、皮疹、皮炎、噁心、腹瀉、食慾下降、便秘感。偶爾會出現肌肉和骨頭疼痛。肺癌第三期-同步放化療結合免疫治療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肺部、腸道、肝臟、皮膚等器官發炎之副作用,要特別留意。另外,孕婦或哺乳者無法接受免疫治療,否則會傷到小寶寶。接受癌症第三期的治療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但在更多元療法的幫助下,目前的治療成效已比過去有長足的進步。患者記得要按時回診檢查並作影像追蹤,大約在治療後的前三年,要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回診,並做一次胸腔的電腦斷層。平常除了注意肺癌發展的情形之外,血壓、血脂、血糖狀況也得多加留心。若想要施打流感、皮蛇(帶狀皰疹)、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當然,患者還要定期找牙醫洗牙和檢查口腔,並注意其他種類的癌症篩檢。肺癌第三期治療後的追蹤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喝足量的水,萬一治療後食慾太差或體重過輕,可以找營養師調整飲食。患者要避免喝太多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務必戒菸」,戒菸真的很難,但為了肺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請務必戒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原文:
-
2020-04-10 科別.消化系統
膽出問題可能是4種疾病,其中這2種惡性高!
65歲的陳先生近日右上腹經常悶痛,尤其飯後更明顯,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原來是膽結石作崇,醫師建議他開刀切除膽囊。他跟朋友老王一談起,沒想到老王說他前陣子也因為檢查出膽息肉去動了切膽手術。陳先生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都有膽疾的困擾啊!要了解膽囊相關疾病,得先了解這個器官。膽囊是像氣球一樣的袋狀器官,屬於膽道的一部分,位於人體的右上腹部、肝臟的旁邊。廣義來說,膽道包含肝內膽管、肝外膽管以及膽囊。成人肝臟一天可製造、分泌出500至750c.c.的膽汁,透過膽管流通儲存於膽囊,當食物進入腸胃後,膽囊收縮、分泌出膽汁注入腸道幫助消化。膽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膽結石、膽息肉,最嚴重的就屬膽囊癌、膽管癌了。整體來說這4種疾病互有關聯、症狀類似,多以發燒、黃疸、腹痛表現,不容易分辨,若有不適症狀應就醫檢查,以對症治療。若是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病情。【膽結石】與膽汁鬱積有關膽結石是最常見的膽囊疾病,成因是膽囊沒能將膽汁排除乾淨,而使膽汁鬱積在膽囊中,時間過久,膽汁濃縮,在膽囊內形成結石。一般來說,膽結石好發於女性,尤其是懷孕次數較多的女性。另外,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有膽結石的家族史、60歲以上長者、肝硬化病人、飲食太過油膩或含太高的膽固醇、快速減肥、食物中的纖維含量太少,以及糖尿病、肥胖患者,都屬於高危險群。一旦發炎疼痛或結石太大建議切除膽結石多半沒有明顯症狀,8成以上的患者有膽結石卻不自覺,通常是定期健檢或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一旦症狀發作,通常是右上腹或上腹部鈍痛,特別是在飽食之後、膽囊收縮時更易發生。疼痛可能放射到右背或右肩胛骨,疼痛持續的時間約1~5小時,不會因為排便、姿勢改變、服用制酸劑或嘔吐而減輕疼痛。有時會合併打嗝、嘔吐、腹脹等症狀,嚴重時因為結石塞住膽囊出口使膽汁無法排出,因而有膽囊腫大、發燒、黃疸、灰白便、甚至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等急重症。有症狀的膽結石應該考慮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只要觀察即可,每年發作產生不適的機率僅1%,以下情況建議切除膽囊:◎結石大於2公分。◎膽囊沒有功能或膽囊出現鈣化,有這些現象的病人,是膽囊癌的高危險族群。◎脊椎損傷,腹部沒有知覺的病人。◎鐮狀細胞性貧血病人,無法分辨疾病造成的疼痛或膽囊發炎。◎容易有手術併發症的病人,提早切除為宜:如肝硬化病人、兒童和糖尿病患者。【膽息肉】良性居多若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膽囊「膽息肉」就是膽囊內長息肉,好發於肥胖、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60歲以上、血清膽固醇濃度高、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大多沒有症狀,除非部分脫落的組織阻塞膽管,才會造成發炎疼痛、急性膽囊炎、阻塞性黃疸和胰臟發炎等症狀。膽息肉大多數為良性,最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大多為有細柄的息肉(sessile polyp),常見為多發性,非單一顆,通常不會轉變成惡性腫瘤。另外有一種屬於「發炎性息肉」,與膽結石有關,膽結石不斷刺激膽囊壁,造成黏膜增生,這種類型的息肉多小於1公分,轉變成惡性腫瘤機率低。不過若當膽囊壁發炎反覆、上皮細胞不斷增生,也有可能變惡性,要加以留意。一般觀察,如果息肉的底部寬、沒有柄,直接吸附在膽囊壁上,多數是膽囊壁細胞病變增生,較有惡性可能,且多數是單一顆。如果是很多小小顆(小於1公分),有柄、類似女王頭那種形狀,良性的機率高。膽息肉大多沒有症狀,通常是透過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和內視鏡超音波等,或膽囊切除後的病理檢查發現。如果膽息肉小於1公分,看起來不像惡性,也沒有症狀,可以追蹤就好,建議6至12個月追蹤一次超音波。至於已有症狀、或息肉超過1公分、或合併有膽結石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的病人,以及合併其他惡性膽息肉的危險因子如膽囊鈣化、單一息肉、息肉底部沒有細柄、有糖尿病者,或是追蹤起來息肉有愈來愈大趨勢者,則會建議切除膽囊,避免癌化。【膽囊癌】無聲無息 發現多已晚期膽囊癌的原因並不那麼明確,有可能是膽結石或膽囊炎,長時間形成膽囊黏膜上皮增生癌變。早期的膽囊癌大多沒有症狀,很多早期發現膽囊癌的患者是開膽結石、膽囊切除時意外發現,這類「幸運」的患者因為能夠開刀、預後較好。目前醫學上治療膽囊癌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不過由於大多數膽囊癌都是晚期才發現、癌細胞已經由淋巴擴散轉移至肝臟或其它器官,難以手術清除乾淨,許多患者更因為腫瘤過大阻礙膽汁排放,併發嚴重黃疸,處理上以緊急置放支架引流,減輕黃疸後,再採取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但預後多半不佳。醫學歸納膽囊癌的危險因子如下:1.膽結石過大:70~90 %膽囊癌病人都合併有大於3公分、有症狀、時間長的膽結石。2.膽囊腺瘤和膽囊腺肌增生症:近年來很多資料已公認膽囊腺瘤是膽囊癌的癌前病變,約有10%~30%的膽囊腺瘤可以演變成癌,特別多見於直徑大於1.2公分的腺瘤。3.膽囊鈣化:易伴發膽囊癌。4.原發性膽道硬化症。5.膽囊慢性發炎。6.慢性感染沙門氏菌或幽門螺旋桿菌。7.先天性膽道囊腫。8.不正常的膽管胰管接合:這會使胰液長年倒流到膽囊,造成慢性發炎。9.經常曝露於致癌物之中:例如多氯聯苯、戴奧辛等致癌物,也有研究顯示吸菸與膽囊癌有關。10.肥胖。11.高血糖臨床上會建議,若檢查出過大的膽結石或有惡化傾向的膽息肉,或膽道先天結構異常者,建議「防患未然」切除膽囊,如果又合併上述危險因子,更該積極處理。【膽管癌】輸送膽汁的通道長腫瘤膽管癌雖少見但卻十分惡性。膽管是膽汁運送的通道,依據所在位置,又分為肝外膽管、肝門膽管與肝內膽管,因此發生於這些部位的癌症統稱膽管癌,癌變的原因與膽管的反覆發炎有關。肝內膽管癌因位置在肝臟內,初期症狀不明顯,多半腫瘤很大才有症狀,預後較差;肝外膽管、肝門膽管癌則因為位置的關係,腫瘤長到1、2公分就可能出現黃疸,相對之下較易早期發現。膽管癌的症狀包括黃疸、皮膚癢、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和腹痛。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將遭受癌細胞侵犯的膽管及周遭器官組織切除乾淨。對於有復發疑慮的病人,再輔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但因難以早期發現,能開刀的病患不多,不能開刀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只有20%。若有以下情況者,可能是膽管癌的好發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健康檢查:1.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膽道結石等。其他容易造成膽管炎的疾病還有:原發性膽道硬化症、膽道囊腫、肝硬化、肝臟寄生蟲等。2.膽道與胰臟接合處異常。3.接觸戴奧辛、亞硝胺、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在橡膠工廠、汽車廠等工作的員工特別要注意。4.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5.酒精濫用。6.糖尿病。7.肥胖。8. 60歲以上的長者。9.有膽管癌家族史。膽管癌的檢查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管攝影、經皮穿肝膽道攝影。也可以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EA和CA19-9,不過僅能供參考,準確率只有2至4成。膽囊切除後 建議少油、少量多餐若基於上述疾病必須切除膽囊,很多人都會擔心,膽囊沒了會怎樣?其實膽囊切除後的症狀因人而異,膽囊最大的功能就是儲存膽汁,一般來說,切膽後因膽汁缺乏膽囊的調節,初期會容易腹瀉,所以飲食上要注意低油、低膽固醇、高纖維、避免含高濃度咖啡因及糖分的飲食,盡可能少量多餐。一段時間後身體適應了,大多數就會恢復正常,即便「沒膽」也能夠健康生活。〔Q&A/疑惑解除補給站〕Q:聽說膽囊癌是很惡性的疾病,那麼預先切除膽囊是否就不會罹患膽囊癌?有人這麼做嗎?A:膽囊對消化有幫助,如果沒有危險因子,不建議預先切除,畢竟手術本身也有風險,且拿掉膽囊的患者有部分會腹瀉、消化不良,影響生活品質,所以臨床上不會隨便拿掉膽囊。Q:膽管癌是肝癌的一種嗎?A:膽管癌是肝臟原發性癌症的一種。但是膽管癌與肝細胞癌(一般俗稱的肝癌)不同,癌細胞型態不同,藥物反應也不同,肝癌細胞多數經由血液循環擴散、膽管癌主要是經由淋巴系統擴散。【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78期(2017-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稱貓咪易染冠狀病毒 WHO將調查寵物染疫案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報告,貓咪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狗似乎有較強抵抗力;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將密切關注病毒在人類與寵物間的傳染情況。路透社報導,這篇研究報告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網站,發現雪貂也會感染SARS-CoV-2。然而,研究人員發現,狗、雞、豬與鴨子都不太會感染病毒。SARS-CoV-2是引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毒學名。這項研究目的是在辨識哪些動物容易感染病毒,以用來測試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實驗性疫苗。2019冠狀病毒疾病自去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以來,已在全球造成超過8萬3000人死亡。SARS-CoV-2據信是從蝙蝠傳給人類。除了少數的貓咪與狗狗感染病例外,沒有強烈證據顯示寵物是帶原者。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Zoo)一隻老虎與染疫的動物園管理員接觸後,出現乾咳與食慾不振症狀,5日經篩檢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這項研究報告是根據1月與2月在中國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試圖從鼻腔引入病毒粒子以讓動物感染時,發現貓咪與雪貂很容易感染。他們也發現,貓咪可透過呼吸道飛沫讓彼此感染病毒。染疫貓咪的嘴巴、鼻子與小腸有病毒。暴露在病毒中的小貓,則是肺部、鼻子與喉嚨嚴重受損。研究報告作者寫道:「觀察SARS-CoV-2在貓咪體內的發展,應該被視為是在協助根絕人類的COVID-19。」在雪貂身上,病毒是出現在上呼吸道,但不會引發嚴重疾病。抗體試驗顯示,狗比較不會感染病毒,研究人員也沒有在接種過疫苗的豬隻以及雞鴨身上發現病毒株。波士頓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Hospital)傳染病專家庫里茨克斯(Daniel Kuritzkes)說:「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時,麝香貓被指是可能將病毒傳給人類的傳播媒介之一,這點很有意思,也不太令人意外。」他說:「這些數據支持COVID-19患者應與他人保持距離的建議,不只要遠離其他家庭成員,也要與寵物保持距離,以防把病毒傳染給寵物,尤其是貓咪或其他貓科動物。」世衛今天表示,正與夥伴合作,以密切關注寵物在這場公衛危機中的角色。根據目前的證據,世衛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在記者會上說:「我們不認為牠們會傳染,但我們的確認為牠們也會被染疫者感染。」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疫情而報復動物。他說:「牠們是有自身權利的生命,應該受到和善對待與尊重,牠們跟我們其他人一樣都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