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患者除妄想、幻聽,也常承受情緒症狀。精神科醫師提醒,病人常焦慮不安、憂心不能正常回歸社會,社會應避免污名化,降低病人就醫困境。
21歲的小琪(化名)曾是國立大學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剛上大學就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
家人陪伴小琪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是因為缺乏藥物的穩定治療,病情反覆,使小琪無法繼續求學,只能休學靜養。後來使用新機轉藥物治療,症狀改善,重拾自信。
類似小琪的狀況並不少見,根據健保資料,台灣超過10萬人診斷為思覺失調,但確診人數可能被低估。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
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外界對思覺失調症常有誤解及污名,或認為患者都有攻擊行為,進而害怕、甚至憤怒,但患者其實飽受各項症狀折磨。
思覺失調症症狀除了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患者多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沒有動機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
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是自殺的高危險群。穩定服藥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症狀,但過去第一代藥物,可能造成患者精神呆滯、出現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已明顯改善上述副作用,但可能讓患者食慾增加、體重變胖或有代謝問題。副作用的產生可能降低患者服藥遵從性。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
陳紹祖表示,目前大約僅有3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回歸社會,還有3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現在有新機轉藥物,有安全性,且減少傳統藥物副作用,應有助維持穩定治療,讓患者重拾人生。
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壓力、無法前進。盼社會多給患者關懷與包容,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