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防疫
共找到
9411
筆 文章
-
-
2022-06-16 焦點.杏林.診間
「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 看醫奉獎得主疫中守護台灣
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厚生會創會會長黃明和指出,從過去的烏腳病、愛滋病患困境、SARS風暴,到現在新冠變異株Omicron全面來襲,台灣經歷多次疾病、疫疾考驗,醫療環境、醫藥發展與社會氛圍出現很大的變動,即使如此,依然有許多醫療人員堅守崗位,不計名利付出、奉獻,值得肯定。吉立亞醫藥總經理彭國書指出,世界持續面臨許多公衛挑戰,但也有一些具體方向,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訂下二○三○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聯合國愛滋病規畫署也希望在二○三○年之前終結愛滋,這些遠大目標,需要各界持續投入。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指出,自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許多人染病後因此重症、住院,甚至死亡,全球都受到這個新興傳染病影響,也體悟到人類必須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謙卑。疫病當前,有人還是如過往歷史將染病者汙名化,但沒有人故意染病去傳染給別人,與病毒抗戰時,我們不應被恐懼和歧見戰敗。除了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其他受訪歷屆醫奉獎得主還有義大醫院執行長李伯皇、陽明十字軍、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等,相關專訪陸續在健康版及元氣網見刊,疫情時回望他們的身影,讓更多人知道,防疫人員和醫奉獎得主們,如何在對抗傳染病歷程中,伴民眾度過這驚濤駭浪的一「疫」。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
-
2022-06-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入境3+4」後四天自主防疫 若沒回防疫旅館最高罰15萬
邊境檢疫措施「三加四」昨上路,共計四千五百名旅客入境,因檢疫新制規定模糊,引起不少爭議;例如後四天自主防疫期間,住在防疫旅館,由誰把守門禁,若是徹夜不歸,有無罰則?指揮中心代發言人羅一鈞說,旅館業者需負起通報責任,經查屬實,外出未歸者最高罰十五萬元。指揮中心規定,三天居家檢疫及四天自主防疫以同一地點為原則,遭批無所適從。羅一鈞表示,如果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為不同地點,檢疫者應向自主防疫所在地地方政府提出申請,經同意後簽具異動聲明書,始得變更地點,且地點更換以一次為限;至於申請單位依地方政府分工。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新制對地方政府造成很大困擾,尤其自主防疫沒有所謂管理問題,呼籲中央能給明確規範。新北市長侯友宜要求觀旅局協調制定相關辦法,有些細微末節若不是很明確,建議中央說清楚。福泰飯店集團副總經理薛志民說,新制上路後,防疫旅館內可能同時有第四天快篩陰就能外出的人,但也有不能外出的學生、移工、漁工,在房間分配上或許要調整樓層;對於可外出者,旅館沒有管轄權,營運管理會增加麻煩,且若客人從外面感染後回到旅館,也潛藏危機。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鄭生昌表示,中央說後面的四天只要兩天快篩陰可以外出,但旅館不可能有這種能力,也不該負責確認,政策不明,造成民眾、業者、政府三輸的局面,還不如「七加零」來得乾脆。也有防疫旅館業者表示,目前想到之後的管理方式是深夜時段勸導住客不要外出,入住時也要簽切結書。對於四天自主防疫期間「門禁時間」,羅一鈞表示,入住防疫旅宿自主防疫期間,如發生外出未歸情事,將請防疫旅宿業者協助通報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調查確認民眾有無違規,如有違反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條進行裁處,最高罰鍰十五萬元。
-
2022-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堵Omicron變異株再攔26例 2類人擬打第4劑
昨新增六萬八九三九例本土病例,一四三例死亡個案,今年一月至今,累計三○四萬四二四八例本土病例。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與上周新增病例數相較,本周呈現全國下降趨勢,但近期北部人流明顯回升,是否影響疫情下降,存在些微變數。我國邊境昨再檢出廿六例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A.4及BA.5,主要來源國為美國、德國及西班牙,國內累計卅一例亞型變異株,包括七例BA.4、廿四例BA.5,確診者大都為輕症、無症狀,羅一鈞表示,新亞型變異株具有較高傳染力及免疫逃脫特性,仍需嚴密監測,並提高疫苗接種率。除讓邊境人員、機場港口人員定期篩檢,並考慮邊境人員、防疫旅館等防疫人員接種第四劑疫苗。昨新增三九二例中重症個案,其中包括首例青少年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個案,十三歲小男生,無慢性病史,接種兩劑疫苗,五月三日確診,發燒兩天後康復,六月六日高燒且連燒四天,六月十日出現全身紅疹、結膜炎、喉嚨痛、咳嗽、腹瀉、腹痛、頭痛、頭暈、胸悶及喘等症狀;六月十一日急診就醫,抽血檢驗發炎指數升高,經評估為MIS-C,目前於一般病房休養。昨另新增四例兒童中重症個案,其中兩例確診MIS-C,分別為五歲男童及十歲女童,皆無慢性病史、無接種疫苗,分別於五月初、五月中旬確診,確診後隔三至五周出現發燒、紅疹、紅眼症狀,經診斷為MIS-C,目前都收治於一般病房,血壓穩定,呼吸順暢。目前全台累計十一例MIS-C個案,一人為青少年,另十人為十二歲以下幼童。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共五十四例,造成十七人死亡。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於臉書表示,日前二例四十多歲男性於居家照護解除隔離後死亡,台灣可能已出現成人版MIS-A。羅一鈞昨於記者會回應,這兩名個案為MIS-A的機率不高,但也無法完全排除,目前尚未接獲MIS-A通報個案,需要時間來進行研判。羅一鈞表示,參考國外臨床資料,MIS-A個案好發年齡為二十多歲,男性占七成,從確診到MIS-A發病,平均廿八天,確診後三周以上才會出現MIS-A症狀,常見五大症狀為發燒、低血壓、心臟功能低下、呼吸困難或喘、腹瀉。指揮官陳時中昨透露染疫狀況,連燒三天,昨已退燒,但仍咳嗽,咳起來骨頭痠痛,因有慢性病,已經服用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至於發言人莊人祥、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症狀好轉,仍在居家照護。
-
2022-06-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者經驗/確診一遭 看盡中央鬥雙北的荒謬
【前言】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兩年來,台灣從「防疫模範生」排名迅速下墜,只因政府說「我們要與病毒共存」,五月廿七日這天確診數達頂峰有九萬四千多人,既然確診幾不可避免,聯合報工會出版的《聯工月刊》邀請會員以「過來人」身分談談,他們是怎麼從疫病中活過來的……。說來確診不過是上個月初的事,回首各種制度、狀況,又已翻了百翻。有時我都不知,我該慶幸自己在上月初就確診,不用經過之後更千變萬化的改變;或我該這時才確診,也許在眾多「前人」經驗後,可省掉更多摸索的力氣?記得那天快篩劑出現兩條線,我想是否量錯,又再篩了一次。仍是兩條線後,就此開始各種摸索。做PCR吃盡苦頭當時快篩陽後還得做PCR,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大肆宣傳他們的「社區採檢院所」系統,要民眾就近前往,別搭大眾運輸系統。在各媒體反覆宣傳下,這些話我早就記住,於是在媒體新聞連結中找到「社區採檢院所」系統,找到一家走路前往要40分鐘的小型私人醫院。誰知,當我抱著病體走到現場,該院竟然當日休息,且稱做PCR要預約。我當下自然如五雷轟頂:聽中央的指示做個好國民,相信中央的查詢系統不會有錯,誰知該系統根本資訊不清,既沒註明休診,也沒說要預約?折騰一番,我來到附近北市的社區篩檢站,雖然也有動線不明、現場人員指示錯誤的問題,至少在一小時半後完成PCR。當我同時在北市才開一、兩天的「急門診」櫃台拿到基本的退燒、鎮咳等藥,心中真是充滿感謝:至少除了篩陽當天買的類普拿疼,有別的藥可吃了……中央步調亂人民受苦原本我還為自己「聽中央結果白跑」的遭遇憤憤不平,認為該系統應即時更正,媒體也不該再轉載錯誤資訊,誰知之後更荒唐悲慘的事不停冒出:指揮中心號稱「社區採檢院所」系統列入更多院所,結果其中根本至少三分之一院所並未同意加入該系統,造成更多民眾白跑。面對快篩試劑一度大缺貨,指揮中心束手無策,完全不見「超前部署」。甚至之後被抓包委託給有黑歷史的小廠商做快篩劑時,稱「政治不要干預商業」。指揮中心不聽雙北首長呼籲,堅持快篩陽後一定要PCR,結果PCR人潮連著幾周天天排長龍,不時有人現場昏倒……指揮中心堅稱雙北防疫旅館和醫院空床數都很夠,但現實是空床縱有,但沒有醫護人力……指揮中心要求民眾確診叫救護車,救護車一定得先跟衛生局聯繫,之後才能出發,造成新北男童恩恩延誤送醫死亡的慘劇……當然,還有更多嬰兒、老人,在醫院排急診時或在就診遭要求回家後斷氣,都讓人心酸不捨。會有這許多亂象與悲劇,不得不說是指揮中心政策混亂,如果指揮中心早早決定放棄清零,就應盡早宣布免PCR甚至免快篩,這樣至少減少眾多程序麻煩。我個人確診,和台灣近月來的天翻地覆相比,根本只是小事。悲哀的是,不管再怎麼呼籲,中央至今仍忙著鬥雙北,民眾生死成了他們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當數位發展部成立,唐鳳恐怕仍是部長,年底的選舉,綠營恐怕仍能靠「芒果乾」勝選,而民眾,只能繼續為其俎上魚肉……(本文轉載自聯合報《聯工月刊》378期,未經同意請勿自行轉載。)
-
2022-06-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4、BA.5又闖關 10月疫情反撲?柯文哲:什麼都有可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據最新境外移入個案定序結果,新增26例Omicron新亞型變種病毒,分別為BA.4株6例、BA.5株20例。會不會擔心10月疫情反撲?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坦白說,什麼都有可能,作為政府,就不要做過多臆測,每天監看整個全世界變化,做即時應變。對於10月以後疫情會不會反撲?柯文哲今天說,就活在當下,每天在想,十月以後疫情會不會反撲,何必呢?就是每天看數據,作必須的研究放鬆心情,這樣就好了,不要把自己逼太緊。至於北市府接下來會不會自備疫苗等防疫物資?柯文哲說,第一點,防疫物資是這樣,疫苗他還是希望,中央願意統籌處理,還是由中央統一處理,當時是因為高端事件,每個都在想說,要不要自保,但這個事件過後,我想,關於買疫苗應該還是要國家統一標準。至於疫情,柯文哲說,疫情會不會反撲?坦白說,什麼都有可能,作為政府,不要做過多臆測,就是監看全世界整個變化,做即時的應變,活在當下,每天看數據,作必須的研究,放鬆心情,這樣就好了,不要把自己逼太緊。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咳起來骨頭會痛有用藥 羅一鈞曝其他確診者情況
指揮中心染疫情況擴大,繼指揮官陳時中確診後,社區防疫組長(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及發言人莊人祥都在昨天確診。而原本防疫記者會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但今天僅代理發言人羅一鈞「SOLO」主持,外界擔心其他官員是否也染疫。對此,羅一鈞表示,指揮中心其他長官都檢測陰性,「只是今天由我自己主持」。陳時中透露染疫後狀況,表示自己發燒三天,但已經退燒,現在仍有咳嗽、咳起來骨頭會痛,另因有其他慢性病,因此按照醫囑服用默沙東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對於陳時中的病況,羅一鈞表示,部長近況如他自行透露,沒有其他資訊。至於發言人莊人祥與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症狀都有好轉,還在居家照護當中。而對於今天只有自己一人主持記者會,羅一鈞表示,其他長官都檢測陰性,只是今天是自己來主持。據了解,因為陳宗彥和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另有會議而不克出席。另外,針對有醫師認為6月底疫情會降低,羅一鈞表示,各種預估有不同參數,指揮中心都尊重。疫情推估受到民眾自己防疫措施遵從性、北部人流回升等,都可能會有變數,因此外界的預估會參考,「但不會說準或不準」。
-
2022-06-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邊境鬆綁3+4新制今天上路!入境檢疫的5大QA一次看懂
面對嚴峻疫情,我國放寬邊境檢疫期,在兼顧台灣與國際間交流以及國內醫療量能,入境居家檢疫3+4天今天(15號)上路:◎入境日為第0天,進行「3天居家檢疫」,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入境人數總量管制,初期以每週2.5萬人次為原則。◎目前邊境仍有2道防線,包含「登機提供2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以及「抵台後要進行唾液篩檢」,做好把關。蔡英文總統也提醒,自主防疫期間,請大家注意相關防疫規定:◎非必要不可外出。◎需有 2 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檢驗結果,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檢疫處所維持1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不過,指揮中心也說明,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如果為不同地點,則需要經過「自主防疫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同意」以及「必須1人1戶」。對此,指揮中心也針對許多民眾最常有疑問的規範進行統整的Q&A說明,讓你一次看懂3+4新制:Q1:「3+4」期間是不是都要在同一地點,4天自主防疫期間,家人可否回來共同居住?A:不行,因為變異株造成家庭群聚,家人還是很大的風險來源,為了保護家聽健康,不允許家人回到住所同住,這部分沒有放寬。Q2:6/15零時起,民眾入境後,除了搭防疫車隊外,可由親友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的防疫規定,請問親友接送是否需要提出申請?還是一般接機程序就好?A:親友接送者應於入境檢疫申報時勾選「親友 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請配合各航空站揭示的交通動線規劃辦理,以及參照防疫車隊之防疫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Q3:居家檢疫地點,如前3天防疫旅館,後4天返家1人1户,需要事先申請嗎?該向誰申請?有無相關條件或限制?A: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以同一地點為原則,如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不同地點,檢疫者應向自主防疫所在地地方政府(申請單位依地方政府分工)提出申請,經同意後簽具異動聲明書,始得變更地點。另地點更換以1次為限。Q4:居家檢疫3+4,自主防疫期間所稱「必要外出」,是指那些情形?A:以工作及探買生活必需品或進行商務履約之上班、參訪、演講、開會可外出,且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並應全程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入境檢疫3+4(6/15零時起)Q5:如檢疫民眾於防疫旅館進行自主防疫,期間外出未歸甚至失聯,旅館可探取的措施為何?檢疫民眾是否有違規及相關罰則?A:入住防疫旅宿之自主防疫者發生外出未歸之情事時,請防疫旅宿業者協助於外出次日上午通報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進行相關調查以確認民眾有無違反自主防疫規範,經查如有違反自主防疫規範,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9條進行裁處。
-
2022-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再攔截BA.4、BA.5 羅一鈞:針對邊境人員考慮接種第4劑
國內再現BA.4、BA.5變異株!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今天公布,新增26例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主要來源國為美國、德國和西班牙;目前累計共31例亞型變異株,包括7例BA.4、24例BA.5。針對亞型變異株,羅一鈞也表示目前防治有兩大作為,一是邊境人員定期篩檢,二是評估是否針對邊境人員實施第四劑疫苗接種。他表示,邊境部分針對機場港口人員施行定期篩檢,篩檢陽性工作人員評估國內感染機率,若可能是入境端被國外旅客傳染會做後續定序,研判是否有傳染可能性。另外,將針對邊境工作人員跟防疫旅館,提案請ACIP委員討論是否接種第四劑疫苗,若專家同意,6月即可施打第二次追加劑。羅一鈞表示,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6株BA.4及20株BA.5,個案分別為16例男性及10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30日至6月5日。其中BA.4個案分別自美國及泰國各二例,澳洲、英國各一例;BA.5個案分別自德國六例,美國及西班牙各四例、新加坡三例,澳洲、南韓及薩爾瓦多各一例。他表示,邊境檢出的主要來源國為美國、德國、西班牙,可以看到和國際上疫情攀升的國家類似。但除了歐美,邊境也攔截到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地入境的旅客,因此除了歐美,BA.4及BA.5有向外擴散到其他地區的狀況,但目前監測到攔截的病例都以無症狀、輕症居多。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今年4月至5月期間已於南非快速引發第五波疫情。WHO於今年6月8日資料指出,目前已超過40個國家分別檢出BA.4 及BA.5,且全球發現該二株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均持續增加。此外,近期BA.5病毒株已造成歐洲地區葡萄牙疫情快速回升,且英國、法國近期疫情回溫亦評估與BA.4 及BA.5傳播有關;鄰近國家中紐西蘭、澳洲、新加坡、南韓及日本均有社區感染病例,香港近日發現有BA.4或BA.5境外移入個案,部分曾具社區活動史,可能造成社區傳播風險。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並提高疫苗接種率。接種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請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本土疫情破300萬 本土增6萬8939例 143人死亡
這波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自1月以來首破300萬。國內新冠肺炎新增6萬8939例本土個案、26例境外移入個案,新增死亡個案143例,1月以來累計確診人數已達304萬4248例。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受通報時間差影響,通常周二、周三的病例較多,不過這周病例數較上周呈現全國下降的趨勢。新增6萬8939例本土病例,為33,178例男性、35,736例女性、2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0,756例)、高雄市(10,001例)、新北市(8,348例)、台南市(6,987例)、桃園市(5,845例)、彰化縣(5,541例)、台北市(4,387例)、屏東縣(3,150例)、雲林縣(1,716例)、苗栗縣(1,676例)、新竹縣(1,552例)、南投縣(1,486例)、嘉義縣(1,283例)、新竹市(1,227例)、宜蘭縣(1,221例)、花蓮縣(901例)、基隆市(837例)、台東縣(789例)、嘉義市(783例)、澎湖縣(279例)、金門縣(141例)、連江縣(33例)。今日新增14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2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1例具慢性病史、10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6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2日。今日新增2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菲律賓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2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4日至6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07萬2432例確診,分別為1萬3560例境外移入、305萬88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546例死亡病例,其中4,53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400例、台北市779例、桃園市340例、台中市337例、高雄市313例、臺南市226例、彰化縣182例、屏東縣141例、基隆市140例、宜蘭縣100例、南投縣86例、雲林縣77例、花蓮縣72例、新竹縣64例、台東縣63例、嘉義縣61例、苗栗縣59例、嘉義市46例、新竹市32例、金門縣8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長照機構禁探視 家屬爬欄杆遙望、長輩哭鬧惹心疼
指揮中心4月22日宣布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高雄、花蓮等6縣市醫院、住宿長照機構禁止探視,但這波Omicron疫情尚未平息,其餘台中、台南、雲林、屏東、台東等縣市也自行宣布禁止探視。長照機構禁止探視,不僅長輩時常哭鬧;更有家屬爬上欄杆,就為看媽媽一眼。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疫情期間長照機構大多被禁止探視,今年連過年住民也無法返家,住民時常沮喪哭鬧;先前疫情尚未嚴峻時,有家屬為了看媽媽,在機構一樓窗戶外和媽媽打招呼,為了採光及通風窗戶不能關,但接觸會增加染疫風險,雖不捨但必須阻擋家屬。周矢綾表示,甚至有家屬為了看長輩,還爬到機構外欄杆上,相當危險,後來折衷做法是,在不違反指揮中心禁止探視規定下,住民不外出,家屬站在建築物外遠距離、或隔著玻璃門看長輩,若要通話就用手機開視訊,形成看得到卻碰不到怪異現象。長照機構染疫情況嚴重,至6月12日已有3萬0420名住民染疫,其中616人染疫死亡。周矢綾表示,為了避免機構群聚,先前盡量「一人一室」,長輩約2周時間大多待在房間,但過往為了讓長輩增加活動,都會要求長輩每天下床、坐輪椅外出走動,如今因為疫情活動時間大減。周矢綾觀察,失智症長輩時常有情緒、行為異常,若是愛講話、不願戴口罩,往往是最快確診的一群人,即便經過工作人員安撫,終於願意戴口罩,但用餐後又不戴口罩,反覆溝通費盡心力,且一線人員還要做防疫,最後迫於無奈難以強迫長輩戴口罩,只好讓長輩盡量在房間。周矢綾表示,長照機構仍採「清零」模式,將染疫及非染疫住民分區,中央日前宣布6月中到7月底穩定提供公費快篩,讓住民每周定期快篩2次,工作人員每周定期快篩至少1次等,加速診斷、視訊診療及投藥,未來會考量機構是長輩的「家」,清零後維持團體生活,口罩措施盡量以工作人員為主。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1至5月超額死3187人 約376人確診死未通報
今年爆發Omicron本土疫情,今年指揮中心不公布全死因死亡數,僅公佈審查認定死因有關之通報數,截至昨天已公布3550例。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表示,妥善照顧56至75歲戰後嬰兒潮545萬人口是控制「超額死亡」關鍵,今年1到5月超額死亡為3187人,其中87%(2765人)發生在5月,但換算僅超額比率僅4%,低於日本(5%)、新加坡(15%)、南韓(25%)等同樣受戰後嬰兒潮影響之國家。有關社會大眾所關切之「死亡黑數」,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唯一一次於6月8日公佈「經審查排除之確診死亡人數」,陳秀熙推估「死亡未通報率」為12%,目前可能約有376人感染死亡未通報。不過陳秀熙說,在住院數這麼高的情況下,通報正確率88%仍屬高規格。「超額死亡的定義,是觀察全死因死亡數(Observed)減去預期全死因死亡數(Expected),簡稱『O-E』。」陳秀熙表示,每個國家都要有這樣的資料,才能夠正確反映疫情對人民健康的衝擊。陳秀熙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刺胳針期刊、經濟學人雜誌,都相當重視超額死亡的計算和校正,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提醒,各國應努力「減少低報」,以免錯估防疫監測、出入境管制、疫苗分配策略。可惜的是,目前全球資料集中於Detla時期,世衛報告也未包括台灣。陳秀熙團隊決定自行實際估算台灣去年Delta疫情與今年Omicron疫情的超額死亡。結果顯示,2020至2021年「O-E」是負941人,代表Alpha及Delta疫情未造成超額死亡。但2022年1至5月年「O-E」是3187人,分屬1至3月405人、4月16人、5月2765人。陳秀熙強調,Omicron疫情下幾乎沒有國家還能達到負超額,幾乎都是正數。與鄰近國家相比,台灣超額比率只有大約4%,低於日本5%、紐西蘭9%、新加坡15%、澳洲20%、南韓25%、香港38%。陳秀熙說,台灣1946至195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人口,在2015年後急速進入新冠重症高危險的高齡層,2020年達到545.4萬人。這些人是否受到妥善照顧,對於新冠死亡率有重大影響,因此建議跨國比較時,應著重與同受戰後嬰兒潮影響的日、韓、星比較。若進一步分類死因,5月死亡的2846名確診者當中,有1438人是感染Omicron直接死亡(占51%),1408人是感染Omicron背景死亡(占49%)。陳秀熙表示,期望可藉由抗病毒藥物介入及醫療量能調整,減少感染Omicron的直接死亡。上述死亡數值分析要正確,前提是死亡通報要正確。台灣死亡通報正確率高嗎?陳秀熙分析後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陳秀熙指出,今年1到5月超額死亡3187例,扣掉2208例有公布的,再扣掉經死因審查去掉而沒公布的603例,可得到約有376人可能確診死亡而未通報的,未通報比為12%。換句話說,死亡通報正確率高達88%,陳秀熙表示,在感染率高、住院數量大的情況下,這仍屬高規格。陳秀熙表示,目前死亡到通報大約有6天間隔,根據模式推估,預計6月底單日重症死亡人數就會降低的50人以下,恢復背景死亡值的範圍。台灣整體染疫率已達到11.5%,北北基桃、新竹縣/市、苗栗、花蓮、宜蘭疫情趨勢都在下降,台南、高雄、台中、台東全年齡感染率也趨於平緩。陳秀熙強調,在抗病毒藥物介入和醫療量能調整後,重症死亡的下降是「指日可待」。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BA.5將侵台 醫揭3件應知事情:早確診早治療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與BA.5今年4月首部於南非被發現,尤其BA.5被預測將成為全球主流株。針對新變種病毒,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除了分享3點應知道的事情,也表示台灣境管可適度放鬆,但仍須加強變種病毒基因定序的監測,「早篩早確診早治療,降低住院及死亡率」。潘建志在臉書發文表示,針對新變種病毒應知道的3件事,第一,全球疫情平緩,位於波谷,南非第5波未爆發,英國、美國僅小幅波動,可以先鬆一口氣。第二,Omicron變異株BA.1和BA.1.1已消失,目前全球感染比率最高的是BA.2,達33%;第三,強勢崛起的新病毒株BA.2.12.1,在過去45天內感染人口增加2倍,占17%、BA.4增加4倍,占8%、BA.5則增加4.3倍,占13%,需保持關注。潘說,由於全球才經歷過Omicron變異株BA.2大流行,群體平均中和抗體較高,因此新病毒株尚未有指數型成長,也未見到住院及死亡人數大量增加。潘建志總結,全球疫情趨緩,島內病毒比島外多,境管可適度放鬆,增加防疫韌性,但台灣仍須加強對境外、境內變種病毒基因定序的密切監測,提高疫苗及抗病毒口服藥物覆蓋率、建立高風險病患及幼兒系統係造冊、進行追蹤和衛教,以及供給可靠的免費快篩試劑,「早篩早確診早治療,降低住院及死亡率」。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業者盼解除國旅3劑疫苗限制 專家曝打不打疫苗關鍵因素
為振興國內旅遊,旅行業者呼籲取消接種3劑疫苗才能參加國旅團限制,交通部已提交相關取消限制計畫。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說,目前傾向同意,正在草擬相關規範。國內專家表示,參加國旅團多為不特定對象仍有染疫風險,但若距離接種第2劑疫苗間隔3個月內,體內疫苗保護力還在,可以免打疫苗,但若已超過3個月,體內疫苗保護力已變差,仍建議要先接種疫苗再旅遊,或待疫情趨緩再出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參加國旅團成員須長時間搭乘遊覽車,此為密閉空間恐增加染疫風險,因此,若接種2劑疫苗後兩個星期,體內抗體上升具有保護力,參加旅行團就不需太過擔心,可以視同打滿3劑疫苗方式,但若是接種第2劑疫苗已超過3個月,雖然疫苗可以降低染疫死亡風險,但面對傳染的保護力仍是不佳。因此,如果真的很想參加國旅團的民眾,建議等到這波疫情從高原期更加趨緩後,再外出旅遊,可是如果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疫情再起,可能又不太適合外出旅遊。施文儀說,民眾要不要打疫苗為個人意願,不可能強迫大家,如果不願意打疫苗的民眾,面對疫情就是要躲好,務必做好防護。施文儀也建議,國旅業者應在遊覽車上備妥快篩試劑及緩解發燒、咳嗽等症狀的家常藥物,當團員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應不要隱瞞,立即快篩,一旦確診應立即中止旅遊行程,讓確診者盡速就醫,其餘團員也應要快篩,並進行分艙分流,降低交互傳染風險。如果要更嚴密管控,應於出發前對每位團員進行快篩,確診者就不可參加,另在行程中每2天對全體團員快篩1次,讓團員旅遊更安心。施文儀說,國旅必然要開放,一方面是國人受疫情影響真的悶太久了,另一方面是國旅業者需要振興,而目前是與病毒共存階段,可以利用快篩等科學方法進行防疫,讓國人在疫情期間不用一直悶在家裡,還可以出遊欣賞風景。
-
2022-06-1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今起入境「3+4」 9大QA一次解惑
今天起入境的航班旅客,改為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每周限額2萬5000人次。雖然檢疫天數放寬,但是仍透過「登機前檢附48小時PCR檢驗證明」、「入境先做深喉唾液PCR採檢」。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QA,幫助讀者解惑。問:我可以請家人到機場接我嗎?答:入境至檢疫處所除搭乘防疫車隊外,也可由親友或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機場公司表示,接機民眾亦可至入境大廳親友等候區等待,與入境旅客打過招呼後,因旅客尚須進行唾液篩檢,此時接機親友可移動至停車場取車。待入境旅客唾液篩檢完畢,可與親友約好時間,於第一航廈親友接送區(入境路緣11-15號)和第二航廈親友接送區(入境路緣31-33號)上車離開機場。問:我跟親人一起返台,居家檢疫可以住同一間防疫旅館房間嗎?答:同日入境的家屬、同住者,可以選擇一起住防疫旅宿、一人一戶的自宅或親友住所,該同住者是指於國外共同生活者,也包括固定提供生活照護的看護人員。問:居家檢疫「3+4」,我可以前3天在防疫旅館,後4天自主防疫回家嗎?答:入境檢疫3+4天新制以同一地點完成為原則,後4天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可外出。後4天如要在自宅或親友住所進行自主防疫,須獲得自主防疫所在地的縣市政府同意,符合一人一戶才能移地檢疫。填寫入境檢疫系統時,如後四天要更換地點,應是向民政單位提出申請,這部分將在入境檢疫通知書上敘明。問:前三天住防疫旅館、後四天回家,需要申請更改檢疫地點嗎?答:在機場時填寫地點只需要前三天的檢疫地址,後續不需要申請更改檢疫地點。問:為何後4天自主防疫也須一人一戶?不能比照國內「居家隔離」,與家人同住?答:國內流行病毒株相同,一人染疫,同住家人染疫可能性大;入境者可能來自不同流行株地區,為保護國內社區,需採取較嚴格的「一人一戶」措施。問:4天自主防疫,外出有什麼限制?我可以在餐廳內用嗎?答:若因工作或需外出採買生活用品,應提出2天內快篩陰性證明,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原則上要回到原本居檢場所,但非必要不外出,且全程要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可因商務履約上班、參訪、演講,但全程也要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若為商務履約到餐廳用餐,則需要獨立空間或與特定對象用餐,但建議應有隔板或維持社交距離。問:自主防疫期間,移工可以工作嗎?學生能否上學?答:考量移工、漁工及學生採共同生活模式,群聚感染風險較高,由目的事業主管部會督導於原檢疫處所完成自主防疫,且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工作,非必要不得外出。問:可以搭大眾運輸工具嗎?答:只要能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自主防疫期間可搭乘捷運、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但飛機等航空器則不建議。問:完成前三天檢疫,後四天自主防疫期間想回離島,可以搭飛機嗎?答:因離島的醫療資源比較稀少,建議仍留在本島不要移動;如果一定要飛往離島,還需和離島縣市再商談。資料來源/指揮中心、機場公司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已逾3萬住民染疫 機構染疫致死率2%為一般人13倍
指揮中心昨首度公布住宿式機構住民染疫死亡通報狀況,共三萬四二○名住民染疫,造成六一六人死亡,機構住民染疫致死率約百分之二,遠高於整體致死率百分之○點一五;專家提醒,長照機構染疫可能不止一波,政府應重視機構防疫,加速確診、加速給藥,避免死亡數再增。截至今年六月十二日為止,包含長照、護理之家、精神照護、社福、兒少身障老人住宿機構等確診工作人員為七九七二人,確診住民三萬四二○人。衛福部社家署署長簡慧娟表示,從四月起,機構中重症送醫人數為二六六五人,確診個案送醫後死亡人數,自四月一日至六月十二日共六一六人,其中六月一日至昨就新增二六四人死亡。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解析數據,若自疫情以來,全台逾二九八萬例本土個案,其中四三八八例死亡,染疫死亡率為百分之○點一五;住宿機構住民三萬四二○人確診,死亡六一六人,染疫死亡率為百分之二,約為一般民眾的十三倍。相較韓國機構住民死亡數占總體染疫死亡數三成五,台灣總死亡四三八八例,機構住民死亡六一六人,機構住民死亡占比為一成四。余志松表示,比起韓國,我國長照機構守得不錯,但仍有檢討空間。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指出,長照機構等住民多患有中風等慢性病,言語表達有困難,現在問題已不是給藥延遲而是診斷延遲。為避免長照機構等住民染疫,最好是每隔二至三天就進行全體PCR採檢,找出無症狀確診者立即投藥,降低長照機構住民的死亡率。余志松直言,四月底到五月中,全台機構處於「混亂期」,嚴重缺乏快篩、N95口罩、防護衣,一爆發感染,無法快速篩檢、分艙分流,也影響到抗病毒藥物的用藥時間點。簡慧娟指出,住宿長照機構、一般護理及老人福利機構住民年紀偏長,六月六日至十二日確診住民在機構安置人數為五三六四人,其中開立抗病毒藥物有四六二九人,占所有確診百分之八十六,比起四月十四日機構住民投藥率為百分之五十六,明顯提高許多。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機構長輩有慢性病或插鼻胃管,大多無法使用倍拉維(Paxlovid),只能用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希望指揮中心能穩定供藥,降低染疫長輩重症的機率。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2年半破300萬例 衛福部公務員確診達10~15%
昨天新增六萬六一一九例本土新冠個案、二八五例中重症個案、一二三例死亡個案,疫情迄今兩年半,國內確診案例破三百萬,其中本土病例為二九八萬九九一二例。這波本土疫情自一月以來,確診人數累計二九七萬五三六○例、中重症一萬七二七例,死亡三五五○例。薛瑞元、王必勝、莊人祥確診指揮中心染疫情況擴大,繼指揮官陳時中確診後,社區防疫組長(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及發言人莊人祥都在昨天確診。王必勝出現鼻塞、喉嚨痛等症狀,莊人祥則是喉嚨癢、咳嗽、發冷,薛瑞元則無症狀。至於莊人祥、王必勝等人是否被陳時中傳染?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現在已經不做疫調,不鼓勵一定要找出是誰傳染給誰,趕快把防治工作做好,比較重要。衛福部彷彿疫情悶燒鍋知情人士指出,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後,衛福部內部公務員感染人數眾多,淪陷情況外界卻不得而知,整體公務員染疫比率至少達百分之十至十五,許多同事遭家人感染,也有人感染後又與家中小孩交叉感染,衛福部彷彿「疫情悶燒鍋」。昨天新增確診個案分布縣市,仍以台中、高雄最多,台中市個案數破萬,達一萬○二一○例,高雄市則有九六二五例。周志浩表示,整體疫情有下降趨勢,北部趨勢明顯往下走,中南部還處於高原期,預期下周疫情會往下走,東部也有類似往下趨勢。今起入境三加四惹民怨今起旅客入境檢疫天數從「七加七」縮短為「三加四」,前三天為三天居家檢疫,後續為四天自主防疫,但相關規定漏洞、矛盾不少,不只防疫旅館業者、民眾抱怨連連;針對後四天自主防疫期間是否有「門禁時間」?副指揮官陳宗彥也沒給答案,僅強調,自主防疫的原則是非必要不得外出,對於何時需回到檢疫場所,陳則未回應。變異株數月後恐再掀疫情因Omicron BA.4、BA.5等新亞型已在台現跡,專家擔心邊境檢疫鬆綁後,恐衝擊本土疫情。醫療應變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A.4、BA.5病毒遲早會進入社區,目前推估數月後可能造成下一波疫情,希望民眾落實篩檢和自主防疫;再者為延緩變異株進入社區,無法放掉邊境管制、不實施任何檢疫措施。陳宗彥表示,雖然檢疫天數放寬,但是仍透過「登機前檢附四十八小時PCR檢驗證明」、「入境先做深喉唾液PCR採檢」等兩大關卡嚴格把關。
-
2022-06-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者經驗/染疫後一人一室,全家仍相繼確診,Omicron傳染力不容小覷!後遺症仍持續咳嗽
【前言】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兩年來,台灣從「防疫模範生」排名迅速下墜,只因政府說「我們要與病毒共存」,五月廿七日這天確診數達頂峰有九萬四千多人,既然確診幾不可避免,聯合報工會出版的《聯工月刊》邀請會員以「過來人」身分談談,他們是怎麼從疫病中活過來的……。自2020年1月在台灣發現第一個COVID-19確診案例開始,電視上確診個案,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個數字變化,心裡想著自己每天戴口罩、用酒精消毒雙手,生活單純,常去的地方也就是那幾個,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吧?但事情就是發生了:我,確診了。5月20日晚上身體有種很難用言語形容的不舒服感,隔天周六起床,還是感覺不對勁,趕快拿了耳溫槍量了溫度37.4度,嘴巴嘀咕著「完了,體溫比平高些,應該不會是染疫了吧」,拿了快篩劑驗一下,還好只看到一條線,但中午再量體溫已達38.4度,下午至診所看診,醫生開了退燒藥提醒:隔天再驗一次。但當天晚上已經發燒到39.1度,週日早上再快篩已是陽性,「啊~原來我也只是一個凡人,不是天選之人」。同事加油打氣 很溫韾我立即預約汐止防疫門診篩檢站,想不到來篩檢的人真的很多,當天早上的診已經排到212號,因為我只單純檢驗PCR,所以整個過程大約半小時就結束,回家後馬上依報系防疫通報規定通報安衛室、人資及主管,做完PCR的隔天也收到簡訊ct值為18,正是傳染力極高的期間。期間安衛室主任也打電話來關心,並分享了其他同仁的抗疫經驗,告知很多人對清冠一號讚譽有加,介紹我透過有視訊診療服務的中醫診所看診,打了好幾家中醫診所都說清冠一號缺貨,好不容易才預約到有清冠一號的診所,視訊看診後步驟不麻煩,同事與主管持續關心,還幫忙拿藥、加油打氣,很是感動。血壓飆高到差點住院雖然現在已經解隔離了,但想想隔離期間的各種症狀,著實不像別人形容的只是小感冒,所以大家千萬不能輕忽,因為每個人體質及抵抗力不同、打疫苗的劑數也不同,甚至還有人可能還患有慢性疾病。我自身經驗:反覆發燒、持續咳嗽、喉嚨痛、身體痠痛、頭痛、腹瀉、心悸等,甚至在染疫後的第四、五天,血壓一度飆高至148(收縮壓)/ 115(舒張壓),那時都把行李打包好,隨時準備住院了。確診後,雖然一直單獨關在房間內隔離,也有做好消毒,但14歲的大兒子、12歲的小兒子、我太太,也在一周內接連確診,小兒子甚至發燒超過40度,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Omicron的傳染力真的不容小覷,連我所在的社區,雖然僅有55戶,也已有超過10戶染疫。痊癒後仍持續咳嗽臺灣是一個非常仰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不能總把自己封閉起來,所以改採「以篩代隔」,這些都可以理解,但一開始配套措施都還沒準備好,例如快篩試劑、兒童疫苗、新冠病毒藥品都缺貨,就急著「與病毒共存」,可憐百姓相信了政府,卻像個笨蛋,染疫者不停地摸索、求助無門。染疫後,常常焦慮、無助、心累、心煩,情緒上要不斷地自我調適,尤其初期拿不到清冠一號藥品、擔心家人、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度過生死關頭?即使撰寫這篇文章時,才剛過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但持續咳嗽後遺症仍未改善,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樣,健康才是無價啊!(本文轉載自聯合報《聯工月刊》378期,未經同意請勿自行轉載。)
-
2022-06-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BA.5疫情落在11月 專家曝這點恐成每年例行工作
指揮中心日前縮短邊境檢疫期為「3+4」。國內專家表示,隨著國門開放,國際交流頻繁,當檢疫期進一步放寬為「0+7」時,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勢必進入社區,而目前國內新冠疫情正處在高原期,六至七月會趨緩至平原期,一旦此波染疫者保護力約於3個月後降低,下波疫情再起時間,約會落在今年11至12月間,「這是很合理的事情」。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依新冠病毒特色,每年幾乎都有2至3輪的變異情形,因此往後不見得只有BA.4、BA.5,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變異株,因此,每年施打追加劑疫苗,將可能成為常態及每年例行工作。李建璋說,隨著新變異株BA.4、BA.5出現,將翻轉群體免疫、無敵星星的概念,並可能都要進行修正。主因是目前無敵星星概念是針對BA.1、BA.2,但如果BA.4、BA.5產生足夠的變異,還是會導致已染疫的民眾重複感染,另原先估計若全人口中3成民眾染疫後,可以形成群體免疫,但變異株一直快速變異,且幾乎是全新病毒時,每個人都在不停感染新病毒,群體免疫效果也就會消失。李建璋表示,因應11、12月疫情,指揮中心一定要備妥足夠口服抗病毒藥物,且逐步放寬適應症,如第一線染疫醫護人員及防疫官員,或從國外回來未打滿3劑疫苗的感染者等,這類一般風險族群,應有條件開放以部分負擔取得抗病毒藥物,及時降低病毒複製、減少病毒量,對於縮短不舒服天數都很有幫助。此外,指揮中心應持續於社區抽樣進行病毒基因定序分析,了解國內新冠病毒流行情形及早因應。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官確診後 知情人士爆:衛福部公務員染疫達10至15%
指揮中心染疫情況擴大,繼兼任指揮官的衛福部長陳時中確診之後,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次長薛瑞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及發言人莊人祥也都確診。知情人士爆料,今年本土疫情爆發之後,衛福部內部公務員感染人數眾多,淪陷情況外界卻不得而知,整體公務員染疫比率至少達10至15%,但因應防疫工作,仍得不眠不休,必須「遠距上班」,讓第一線基層人員不堪負荷。知情人士指出,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後,不僅民間企業大受影響,對於防疫第一線的衛福部公務員也是一大衝擊。由於染疫情況瞬間擴散,許多人遭家人感染,也有許多人感染後又與家中小孩交叉感染,讓衛福部彷彿疫情悶燒鍋。據了解,許多公務員即便自己確診也無法請假休養,只能勉強在家吃成藥壓制病情,還有人是全家輪流中鏢,「兩個生病的大人照顧兩個生病的小孩,還要繼續工作,真的讓很多公務人員萌生辭意。」知情人士也指出,衛福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兩年多,轄下各署公務員業務繁重,已造成高流動率,很多防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缺額只能不斷招聘。尤其今年本土疫情大爆發,快篩、病床、抗病毒藥物不足,再加上各縣市衛生局及醫院互相調度等問題,更讓第一線人員壓力大,工作更吃緊。知情人士透露,近日狀況雪上加霜,許多公務員確診隔離後,仍被要求繼續上班,但衛福部相關業務不一定找得到人力代理,公務員確診後遠距上班已經逐漸成為「日常」。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表示,公務員也是人,既然確診,該休息就要休息,先把身體療養好,若常態性居家辦公,反而事倍功半,適得其反。李德維說,現在防疫政策已和過去大不同,陸續走向開放,在政策調整下,哪些該做或不該做,衛福部及其他部會也應適度簡化,「業務一直往上加,會把人累垮。」
-
2022-06-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度公布!機構住民染疫死亡率 高出一般民眾13倍
長照機構染疫為疫情控制一大關鍵,我國首度公布住宿式機構通報狀況,目前共3萬0420名住民染疫,其中616人染疫死亡,機構致死率約2%,相較全台平均染疫死亡率0.15%,更差了13倍。專家認為,政府應重視機構防疫,包括加速確診、加速給藥,避免死亡數再增。國內至今住宿式服務機構通報狀況,截至今年6月12日為止,包含長照、護理之家、精神照護、社福、兒少身障老人住宿機構等確診工作人員為7972人,確診住民3萬0420人。自4月1日至6月12日,機構中重症送醫人數為2665人,確診送醫後死亡共616人,其中6月1日至今新增死亡數為264人。全台住宿機構總數目前共2202家,已有1485家出現染疫,約67%,包括長照共77家,染疫33家;護理共534家,染疫306家;精神照護/復健215家,染疫171家;社福1376家,染疫975家。全台機構住民總數目前共12萬3263人,已有3萬420人染疫,約24.6%,包括長照共3405人,染疫780人;護理3萬9342人,染疫8522人;精神照護/復健1萬1967人,染疫2863人;社福6萬8549人,染疫1萬8255人。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解析數據,若自疫情以來,全台灣逾298萬例本土個案,其中4388例死亡,染疫死亡率為0.15%;住宿機構住民3萬420人確診,死亡616人,染疫死亡率為2%,住宿機構住民染疫死亡,與一般民眾差距13倍。相較韓國機構住民死亡數佔總體染疫死亡數為35%,台灣國內至今確診死亡總數4388例,住宿機構616例死亡,機構死亡佔總體死亡約14%。余志松表示,比起韓國,我國長照機構似乎守的不錯,但的確有很多檢討空間。余志松直言,4月底到5月中,全台機構處於「混亂期」,機構嚴重缺乏快篩、N95口罩、防護衣,導致機構感染時,無法快速篩檢快速分艙分流,防護裝備若足夠工作人員也能避免染疫,防疫津貼能快速申請、及時發放,也能減少離職意願。抗病毒藥物使用部分,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指出,由於住宿長照機構、一般護理及老人福利機構,都屬年齡較大長輩,6月6日至12日確診住民在機構安置人數為5364人,其中開立抗病毒藥物有4629人,占所有確診86%。簡慧娟表示,4月14日起投藥率從56%,到6月12日已達86%,代表目前醫師開藥部分已及時且及早投藥,讓住民能即時恢復健康,較不會轉成中重症。余志松憂心,長照機構染疫「不是只有這一波」,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尤其後續若解封、開放探視等,尚未染疫的住民及工作人員仍有可能染疫,政府應正視且協助機構防疫作為,避免機構染疫無法收新案,家屬得請假、離職自行照顧長輩的長照問題,都是嚴重的社會損失。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長照機構疫情一波接一波,還在努力「清零」,不過使用抗病毒藥物後,染疫長輩症狀很快就能壓下來,但機構長輩有慢性病或插鼻胃管,大多無法使用輝瑞Paxlovid,只能用默沙東Molnupiravir,希望能穩定供藥。余志松表示,相較Paxlovid目前領用速度快,反而Molnupiravir因數量較少,仍得2至4天才能領到要,在都會區的長照機構因臨近醫學中心,領藥速度較快,不過若在偏鄉或離島的機構可沒這麼幸運,甚至很多人即便視訊看診拿到處方簽,仍不知該從何處領藥。簡慧娟表示,為加快住宿式機構住民給藥時間,5月起已請各縣市衛生局協助,每間機構要有對應醫療院所,只要住民快篩陽性,即透過視訊診療看診,醫師快速開立處方簽後即給藥,藉此增加投藥率。本周也宣布將穩定提供機構公費快篩試劑至7月底,住民確診更能快速篩出。
-
2022-06-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康復超慘後遺症 20歲餐飲員「聞什麼都是大便味」
國內本土疫情經歷2年肆虐,確診者慢慢回歸正常生活,但不少患者有「長新冠」(Long COVID)現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碰到一例很慘的長新冠後遺症病例,有年輕餐飲人員染疫後,儘管是輕症,但卻嗅味覺異常,「吃什麼、聞什麼都是大便味」。Omicron變種病毒雖普遍輕症,但染疫後也常見出現各種後遺症,包含胸悶、易喘等呼吸道問題;出現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情況,甚至有人出現嗅覺及味覺異常情況。蘇一峰舉例,碰到一例很慘的長新冠後遺症案例,一名20多歲的年輕餐飲人員不幸確診,染疫第一天出現高燒症狀,雖然只是輕症,嗅覺、味覺出現異常,隔天開始就聞到濃濃大便臭味,隨後味覺也喪失,變成吃東西長不出味道,而現在吃東西也只有濃濃大便味。蘇一峰感概,該年輕人本身在廚房做餐飲,結果聞不到食物香味,只能聞到大便臭味;除了嗅味覺異常後,還出現嚴重胸痛、心悸等症狀,儘管是輕症,但如今「食而無味、味如嚐糞」。針對染疫後的調理,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醫師陳如瑩表示,不管是輕、中重症患者,部分人會有長新冠的現象,尤其是影響肺部。確診者痊癒後,身體仍會有些發炎反應,有慢性病史的長者,血糖、血壓控制較不易,建議在家要固定測量,並定期回診。在食物調理方面,陳如瑩指出,由於病患在染疫時,長時間處在發炎狀態,加上發燒等症狀,身體會比較虛弱,甚至會情緒低落,常有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她列出六點痊癒後仍須注意的飲食調整,包含熱量、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水分的攝取,以及維持腸道菌叢多樣性。北市衛生局表示,部分染疫康復者仍持續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如胸痛、超過12周持續有疲倦、呼吸困難、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症狀。台北目前有14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康復者門診」,提供跨科別整合服務,相關資訊可至台北市政府官網,COVID-19防疫專區網頁(https://www.gov.taipei/covid19/)或中央健保署(https://reurl.cc/ErDMXn)查詢醫院名單及診次時間掛號就醫。
-
2022-06-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4、BA.5何時進入社區? 羅一鈞:遲早會有
國內昨天首度驗出新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共有五例,皆為機場入境攔截個案,指揮中心昨天表示,正安排相關接觸者採檢,尚無擴散情形。針對接觸者的採檢進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五位個案中一人有同行家人,入境檢驗陰性也完成七天居家檢疫,今天上午赴醫院採檢,報告尚未出爐。針對過內首次驗到BA.4和BA.5,外界擔心是否會進入國內社區造成下一波疫情。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進入社區定義是本土驗出相關病例,「但遲早會有啦」。他表示,目前邊境不是完全滴水不漏的檢疫,不管「7+7」或「3+4」的入境檢疫措施,病毒終究會有進入社區的可能,因此希望民眾落實篩檢和自主防疫,將口罩戴好,減少傳給家人的風險。另外,為了延緩變異株進入社區,邊境內也無法放掉、不實施任何檢疫。羅一鈞說,目前國內主要流行株為BA.2,每天數以萬例個案增加,Ba.4、BA.5仍屬Omicron變異株,在國內流行變異株還沒轉換前,交叉保護力與疫苗接種保護力還在下,推估台灣不會很快迅速轉為流BA.4和BA.5。而且以南非一、二月驗出BA.4、BA.5,到了四、五月才造成一波疫情,速度不像Delta短時間變Omicron,因此研判Omicron亞型約要數月時間,才會在台灣造成下一波疫情。而針對目前本土疫情趨勢,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疫情演變是看長趨勢,北部趨勢明顯往下走,中南部還是高原高峰,預期疫情會往下走,東部也有類似往下的趨勢,會再進行觀察。
-
2022-06-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淪陷全被陳時中傳染? 指揮中心:已不做疫調
指揮中心繼指揮官陳時中於周日染疫後,社區防疫組長薛瑞元、醫療應變組副長王必勝副組長及發言人莊人祥也在今天證實陽性確診。而外界關心莊人祥、王必勝等人是否都是被陳時中傳染,且近日是否有醫院等相關行程。周志浩表示,現在已經不疫調,鼓勵使用社交距離APP,「不鼓勵一定要找出是誰傳染給誰」,趕快把防治工作做好比較重要。其中王必勝出現鼻塞、喉嚨痛等症狀;莊人祥出現喉嚨癢、咳嗽、發冷等症狀,薛瑞元則無症狀。另副指揮官陳宗彥、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醫療應變組長石崇良、副組長羅一鈞也都完成快篩,結果都是陰性且無症狀。而莊人祥居家照護期間,發言人職務由羅一鈞代理至6月21日。對於指揮中心團隊人員的身體狀況,陳宗彥表示,指揮官身體還不錯,另外三位團隊人員今早快篩結果出爐,也已做視訊診療,依照醫囑做後續自我身體照顧。目前莊人祥等三位就算有症狀還是很輕微,一切還算是不錯,也謝謝社會大眾關心。至於相關疫苗接種組合,則屬個人隱私,陳宗彥表示,不方便透露。
-
2022-06-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6.6萬 疫情以來確診破300萬 周志浩:整體下降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6萬6119例、境外移入個案70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23例死亡。個案分布仍以台中、高雄最多,其中台中市個案數破萬,新增1萬210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較假日數目多一些,但仍比起之前周一的人數少,整體疫情有下降趨勢。今日新增6萬6119例本土病例,3萬2025例男性,3萬4070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10,210例),高雄市(9,625例),新北市(7,857例),台南市(6,288例),彰化縣(5,239例),桃園市(4,898例),台北市(4,195例),屏東縣(3,249例),雲林縣(1,861例),苗栗縣(1,681例),南投縣(1,650例),新竹縣(1,609例),嘉義縣(1,418例),宜蘭縣(1,295例),新竹市(1,155例),花蓮縣(962例),嘉義市(912例),基隆市(832例),台東縣(787例),澎湖縣(250例),金門縣(126例),連江縣(20例)。今日新增12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2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9例具慢性病史、79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日至6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6月12日。今日新增7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4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8例),泰國、德國、越南及西班牙(各1例),餘5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9日至6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00萬3501例確診,分別為1萬3535例境外移入、298萬991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4403例死亡病例,其中4,38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375例、台北市773例、桃園市324例、台中市318例、高雄市308例、台南市214例、彰化縣169例、基隆市138例、屏東縣134例、宜蘭縣97例、南投縣82例、雲林縣74例、花蓮縣72例、新竹縣60例、嘉義縣59例、台東縣56例、苗栗縣51例、嘉義市45例、新竹市27例、金門縣7例、澎湖縣5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專家疾呼:秋冬前接種第四劑
機場邊境攔截到BA.4、BA.5變異株,專家疾呼應在秋冬前接種第四劑,以防疫情捲土重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之前便已宣布六十五歲以上和免疫低下者在第三劑接種滿五個月就能接種第四劑,符合資格者可至醫療院所網站預約掛號,目前已有二萬九六○五人接種第四劑疫苗。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原本疫苗多針對原始株設計,碰上具免疫逃脫的Omicron變異株,抗體濃度降了七至十二倍,但對防重症、死亡效果仍不錯。次世代莫德納疫苗針對原始株和Omicron變異株設計,BA.4、BA.5仍屬於Omicron變異株,效果肯定較原本的好。國內採購一千五百萬劑次世代莫德納疫苗何時進貨?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將持續關注了解廠商進度,已請技術人員向專家簡報,現在尚未提出審查期程,等食藥署EUA完成審查才能決定何時進貨。五至十一歲第二劑兒童疫苗間隔從現行十二周縮短到四周,因BNT兒童疫苗到貨約一一○萬劑,另有一一○萬劑未到,家長擔心六月中旬以後是否又出現一波幼兒疫苗搶打潮?莊人祥表示,BNT兒童疫苗仍剩卅三萬劑,可供兒童第二劑接種;周志浩也強調會讓疫苗在兒童要打第二劑時到貨。
-
2022-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旅團疫苗 三劑令鬆綁
三劑令有望解除。疫情流感化,交通部觀光局經評估後,認為參加國旅團應可解除打滿三劑疫苗的限制,相關公文已呈送交通部並獲核定,近日交通部將發函給疫情指揮中心,只要指揮中心同意即可實施,預期實施後對於目前疲弱不振的國旅團市場將有正面激勵作用。此前,進入健身房必須打滿三劑的限制已在5月27日鬆綁。今年4月本土疫情愈趨嚴峻,指揮中心於4月中旬祭出疫苗三劑令,針對旅行社承攬的團體旅遊、健身房等,民眾必須完整接種三劑疫苗才可參加和進入。由於事出突然,讓業者措手不急,不僅旅行社詢問或退團退費的電話被打爆,詢問觀光局的電話也是接到手軟。依據中華民國旅行業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回報資料,交通部4月底時曾經推估,約有五成旅客因三劑禁令向旅行社申請解約退費。依2021年台灣旅遊狀況調查,每月國內團體旅遊約出團3.26萬團次(不含進香團),以退團率50%計算,三劑令限制推估在今年5月就造成約1.63萬團次取消,且影響6月尚在持續中。在三劑令實施近兩個月後,因蔡總統多次強調台灣要過正常生活,而健身房的限制早在5月27日鬆綁,只要全程戴口罩,沒打滿三劑疫苗者也可進出,故而旅行業者希望指揮中心對國旅團亦可鬆綁規定,以降低因三劑令導致團體旅遊人數減少的衝擊。觀光局昨(13)日坦言,本月初交通部長王國材與觀光業者視訊座談,會後業者有反映此事,希望交通部出面與指揮中心溝通,盡速解除觀光三劑令,讓國旅團及早恢復正常。王國材因而指示觀光局研議,日前觀光局完成評估,認為應可比照健身房的規定辦理,上周已將評估報告呈報交通部,昨日獲交通部核定,最快今日就可發函指揮中心,只要指揮中心同意,觀光局會修訂防疫指引並對外發布實施。
-
2022-06-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者經驗/像普通感冒?一咳嗽肺部劇痛、清冠一號無處拿…「與病毒共存」是騙局?
【前言】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兩年來,台灣從「防疫模範生」排名迅速下墜,只因政府說「我們要與病毒共存」,五月廿七日這天確診數達頂峰有九萬四千多人,既然確診幾不可避免,聯合報工會出版的《聯工月刊》邀請會員以「過來人」身分談談,他們是怎麼從疫病中活過來的……。在與「病毒共存」的大旗下,新冠肺炎被政府形容成「就像感冒一樣」,民眾只要做好自我防護,就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但真實染疫後才知道,感染新冠病毒症狀,和普通感冒絕不一樣,眼見政策朝令夕改、行政效率低落有多可怕!宅在家也確診原以為,我居家上班,平時又很少趴趴走,應該不容易染疫。沒想到,5月底和老婆兩個人出去吃頓飯,隔天晚上就開始鼻塞。做了快篩,T線就好像鉛筆寫字用橡皮擦擦掉後一樣,痕跡非常的淡,一度懷疑這真的是陽性嗎?但我還是預約了PCR,隔天到汐止區公所前的PCR站檢驗。篩檢站沒有太多人潮,花500元簡單看診、拿三天份的藥,一個半小時左右順利解決。生病前兩天,症狀的確很像感冒,發燒、頭痛、鼻塞、輕微咳嗽,吃了藥症狀稍微緩解,所以就撐著繼續居家上班。到了第三天,有點不太對勁了:首先,感覺喘不過氣來,講話上氣不接下氣;其次,一咳嗽肺部就好像被人狠狠揪住一樣劇烈疼痛;此外,血氧僅96,數值偏低。同一天,我老婆也出現症狀,一篩就是深深的兩條線。守法的人像笨蛋由於老婆屬於密切接觸者,正在居家隔離,但已經兩天了還沒收到居隔單,如何診斷確診成為一大問題。她先打電話問1922,對方表示,可以去現場做PCR、也可以視訊看診,但去現場做PCR要叫防疫計程車,還要請新北市衛生局解除電子圍籬,所以建議視訊看診。於是,老婆就預約附近的診所視訊看診,還找好外送員幫忙付錢、拿藥。沒想到,我和老婆看完診後,醫師說一定要有居隔單才能開確診證明,但她一上午打了好幾通電話,卻沒有任何人跟我們說一定要有居隔單才可以通報確診,到頭來都白忙一場。她只能趕緊預約防疫計程車,隔天一早去做PCR。確診晚一天,隔離多一天,所有的工作行程都大亂。由於政府政策模糊不清,很多狀況很難從網路資訊中判斷,一定要打電話問人才清楚。但是,指揮中心的1922專線只是個「轉接中心」,不但提供模糊的資訊,很多問題也答不上來,不然就是「我們也不清楚,要等中央指示」,要不就叫我們去問地方衛生局;去電地方衛生局,不是打不通,打通了也不見得能解決問題。染疫原本就身體不適、心情緊張,再碰到中央、地方互踢皮球,更讓人一肚子火。確診第5天症狀加遽病情走到第五天,我的狀態依然不是很好,咳嗽、胸悶、胸痛還很嚴重,老婆的第三天,症狀也開始加劇,朋友建議我們,應該要找「清冠一號」來吃。但由於「清冠一號」缺貨,不是每家診所都有,從北到南找了好幾家,才問到能開公費藥的診所,當天晚上預約,要到隔天下午才能看診。看診當天,老婆大人已出現昏睡、呼吸急促等症狀,所幸醫師即時問診給藥,據稱藥效「非常好」,服藥兩、三個小時後,就覺得有力氣了許多,之後的恢復狀況也很好。而我當時確診已經超過五天,醫師根據規定,已無法開清冠一號,另外也考量體質問題,最後只能拿到調養身體的科學中藥,但用藥幾天後,病情造成的疲累、胸悶、咳嗽等後遺症仍困擾著我。這讓人不禁思考,如果在確診的當下,就能夠拿到抗病毒藥物的話,是否在生病的過程中可省去許多的痛苦呢?Omicron死亡數從來不低現在台灣每天七、八萬人確診,一百多人死亡。如果重回兩個月前,知道代價如此高昂,民眾還會願意「與病毒共存」嗎?至今政府還在告訴我們,Omicron致死率低、有機會達到群體免疫,但美國的情況則是,Omicron的死亡人數已經超越Delta,而且染疫後仍有機會二度染疫,沒有所謂「群體免疫」。所以染疫不是拿到「無敵星星」,「與病毒共存」也不輕鬆愉快,戴口罩的日子將持續很久,政府並不可靠,只有人民做好自主防疫、互相幫助,才可能撐過漫長的疫情。(本文轉載自聯合報《聯工月刊》378期,未經同意請勿自行轉載。)
-
2022-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憂保護力降?三類人第四劑疫苗早開打 已2.9萬人接種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原期,國外BA.4、BA.5變異株疫情又起。國內許多專家紛紛疾呼,應在秋冬前接種第四劑,以防疫情再度捲土而來。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是,之前便已宣布65歲以上和免疫低下者,第三劑接種滿五個月就能接第四劑,符合資格者可至醫療院所網站預約掛號;目前國內已有2萬9605人接種第四劑疫苗。因應國內疫情正在流行,且許多民眾打完第三劑滿五個月,保護力逐漸下降。指揮中心在5月16日就針對65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第二次追加劑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或蛋白質次單元高端,或等Novavax疫苗可進口後,也可接種全劑量。另外,指揮中心日前也宣布,第三劑接種時間間隔達五個月以上的醫事人員,六月中旬也可開始施打第二次追加劑。
-
2022-06-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入境「3+4」灰煞煞? QA一次看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6月15日零時起放寬邊境檢疫措施,所有入境旅客居檢方式從「7+7」改為「3+4」,也就是入境日為第0天,前三天居家檢疫仍有電子圍籬管制,再接續四天自主防疫;而全部來台旅客應持有表定航班時間前兩日內的核酸檢驗報告。※檢疫處所:檢疫處所維持一人一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三天居家檢疫及四天自主防疫為原則。入境至檢疫處所除搭乘防疫車隊外,也可由親友或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Q:可否前三天住旅館、後四天回家?需要申請更改檢疫地點嗎?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以同一地點為原則。如果一開始選擇防疫旅館,後四天的居住場所可滿足一人一戶,可回家完成後續的自主防疫。在機場時填寫地點只需要前三天的檢疫地址,後續不需要申請更改檢疫地點。Q:自主防疫也要一人一戶,不能比照國內「居家隔離」要求與家人同住?A:莊人祥表示,因國內目前流行的流行株相同,且一人染疫通常同住家人染疫可能性大;但入境者可能來自不同流行株的地區,為了保護國內社區因此採取較嚴格的「一人一戶」措施。Q:若後四天回家自主防疫,會有單位先稽查環境為一人一戶才能入住嗎?A:莊人祥表示,這部分相信民眾的自治能力,但民政單位會去抽查,鄰居也可檢舉。Q:同日入境之家人、同住者以一起住嗎?A:同日入境之家屬、同住者可選擇於防疫旅宿、一人一戶的自宅或親友住所同住,該同住者係指於國外具共同生活者,也包括固定提供生活照護之看謢人員。※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的防疫規範,包括非必要不可外出、每兩日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外出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另外,非急迫性需求的醫療或檢查應延後。Q:自主防疫期間可以上班嗎?A:商務履約得上班、參訪、演講、開會,但仍應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但考量移工、漁工及學生是採共同生活模式,群聚感染風險較高,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工作,非必要不得外出。商務履約得於餐廳的獨立空間內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但應有隔板或維持社交距離。Q:自主防疫期間如何外出?A: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每兩日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住在旅館可將「快篩陰性提供給旅館業者」,確認後就可以外出。Q:可以搭大眾運輸工具嗎?A:莊人祥表示,只要能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自主防疫期間可搭乘捷運、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但飛機等航空器則不建議。Q:完成前三天檢疫,後四天自主防疫期間想回離島,可以搭飛機嗎?A:莊人祥表示,因離島的醫療資源比較稀少,建議仍留在本島不要移動;如果一定要飛往離島,還需和離島縣市再商談。※檢測措施:1.來台旅客應持有表定航班時間前二日內核酸檢驗報告,並於入境時於機場、港口配合採集深喉唾液檢體,進行PCR檢測。2.入境時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兩歲以上旅客發放兩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提供檢疫期間有症狀時及自主防疫期間首次外出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