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名人.潘懷宗
搜尋
關節炎
共找到
841
筆 文章
-
-
2022-10-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錯時間效用大打折扣 專家盤點B群、維生素C、魚油該怎麼正確吃
雖然專家強調均衡飲食才是補充營養首要,但現代人為求方便,習慣用維生素補充品補足營養缺口。維他命不是隨時吞服就能完整補充,錯誤的吃法可能讓你花了錢卻達不到理想效果。以下是專家整理各種維生素攝取的正確方式。鐵劑正確服用:晚飯後兩小時、睡前一小時空腹服用,可與維生素C併服;避免和乳製品、茶和鋅補充劑一起服用。許多女性因為月經而流失鐵質,有缺鐵性貧血問題,導致疲勞、缺乏精力和心悸。乳製品會阻礙鐵質吸收,因鈣質會阻塞腸道中的鐵;也要避免喝茶,飯後馬上喝茶,會減少身體從食物中吸收鐵質達90%,原因出在茶中的單寧酸。2017年針對英國女性的一項研究發現,飯後一小時喝茶,吸收的鐵量減少了50%,所以藥劑師建議,至少要隔開兩個小時。因為有太多因素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藥劑師建議在晚飯後兩小時、睡前一小時服用效果最佳。維生素C與鐵結合後,有助於更完全溶解在腸道裡,有利身體吸收,不論是吞服維他命C錠或來杯柳橙汁都可以。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鐵劑最好隔日服用。2017年,瑞士蘇黎世的「人類營養實驗室(Laboratory of Human Nutrition)發表在《刺胳針血液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的一項研究顯示,交替而非連續服用鐵劑,更能增加鐵的吸收率。維生素B群正確服用:早上空腹吃,選擇含多種B群維生素的補充劑。八種維生素B群,包括B6、B9(葉酸)和B12,對血液、神經功能、身體能量很重要。由於它是水溶性維生素,且具備提升能量的功能,最好在早上空腹服用,以達最大效能。尤其是B12,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最終直接與廢物從腸道排出,不會被人體吸收。另外,2018年澳洲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一項研究發現,高劑量的維生素B6會干擾睡眠。研究人員認為B6會刺激負責清醒感覺的大腦區塊。建議服用含多種B群的補充劑,單獨攝取某種維生素B,可能引起身體對其他維生素B的需求量,最終導致匱乏。例如單獨攝取葉酸,可能會引發掩蓋B12的缺乏。鈣正確服用:隨餐服用(同時含鎂、維生素D和K的鈣片效果更佳),檸檬酸鈣是較好的選擇。避免和鋅、鐵一起服用。很多人服用鈣片預防骨質疏鬆,通常,鈣片中會加入鎂的成分,這兩種礦物質是合作增進骨質健康的夥伴,但在腸道吸收中,也會互相競爭。儘管如此,專家仍建議服用同時含鈣與鎂的藥丸,因為它們帶來的好處與便利性,遠高於可能無法被吸收的百分比。維生素D和K也經常出現在鈣片中,這兩者已被證實可以促進整體鈣質吸收。血液中需要足夠的維生素D(至少400IU),才能好好吸收鈣質。而維生素D又需要鎂來平衡鈣,「這是一種微妙的關係」,因此,含有鈣、鎂、D、K的補充劑,是最理想的選擇。鈣片和食物一起服用,也會增強吸收力。與較便宜的鈣(如碳酸鈣)相比,檸檬酸鈣更容易被腸道吸收。維生素C正確服用:空腹服用,每日分次服用優於一次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對免疫系統、皮膚和骨骼都很重要。它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不需要與脂肪一起服用,多數的水溶性營養素最好在空腹時吃,例如早餐前。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纖維會阻礙吸收。研究指出,人體可以吸收高達400毫克維生素C的劑量(是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4倍),但維生素C並不會儲存在體內,多餘的攝取量會隨尿液排出,因此短時間的大劑量服用(例如感冒期間)並沒有意義,不如在一天不同時段分次服用,以維持血液中的營養素恆定。魚油正確服用:與含脂肪的食物一起服用;避免在運動前或睡前吃。魚油富含EPA和DHA兩種Omega-3脂肪,已被證實對多種疾病有益,例如情緒低落、心臟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魚油需要膳食纖維中的油脂幫忙吸收,因為食物中的脂肪會觸發胰腺釋放酶,有助於將Omega-3分解,小到足以通過腸壁吸收。因此應該隨餐服用,不要在空腹時吃。此外,因為魚油補充劑會在胃中產生氣體,劇烈活動或躺下睡覺,會促使氣體返回食道,而引起打嗝不適,因此不宜在運動或睡前服用。益生菌正確服用:飯前半小時吃,該餐最好吃含有一些脂肪的食物;避免與熱飲、果汁和酒精一起服用。不良的飲食和藥物(如抗生素)會殺死有益菌,而使腸道菌叢失衡,補充益生菌是為了增加腸道益菌數量。但益菌必須「活著」到達腸道,才能發揮效用。因此在到達腸道前,必須避免任何可能破壞益菌活性的因素。熱飲、果汁和酒精中的酸度,都會殺死益生菌,所以務必用冷的白開水吞服,水還有助稀釋胃酸,進一步增加益菌生存的機會。2011年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含有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益生菌,在飯前30分鐘服用時存活率最高。該研究還發現,如果隨後的一餐中含有一些脂肪,能降低整體胃酸,可能會對益生菌的存活更有幫助。而在飯後服用益生菌,細菌存活率最低,可能因為此時是胃酸分泌最高的時刻。維生素D正確服用:和含脂肪的晚餐(或一天中吃得較豐盛的一餐)一起服用;避免和維他命E併服。在陽光較少的冬季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D,它是骨骼健康和增強免疫力的關鍵營養素。我們需要透過曬太陽以製造維生素D,因此建議在冬天每天服用10微克(約400IU)。和其他脂溶性維生素(A、E和K)一樣,和含脂肪的膳食(如酪梨、蛋黃或橄欖油)一起服用,會有更好的吸收力。但維生素D和E不要一起服用,因為兩者是通過相同的機制吸收,因此會互相競爭,難以達到需要的吸收量。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10-02 焦點.用藥停看聽
人工水晶體、玻尿酸、假牙黏著劑 專科醫師詳解查詢度最高的常用醫材
日常生活中使用到醫療器材的機會不少,元氣網在國內所有健康網站中,最先成立「醫材百科」,方便民眾查詢醫材名稱與使用,對於健保差額給付項目更列出各醫院收費。元氣網醫材百科自八月上線以來,超過15000人次查詢,此次挑選查詢度最高的六種常用醫材,包括人工水晶體、關節注射液/玻尿酸、人工髖關節、假牙黏著劑、傷口敷料、尿液試紙,專訪專科醫師教導大家聰明使用。人工水晶體選擇前 先問自己「喜不喜歡戴眼鏡」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水晶體逐漸老化、混濁,形成白內障,此時光線無法完全穿透混濁的水晶體,容易出現視力模糊、看不清楚。經醫師評估後,若症狀嚴重將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以取代原有混濁的水晶體,讓視力恢復清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現在醫材科技進步,人工水晶體可以附加矯正近視、老花、散光等多焦點功能。人工水晶體依功能不同,價格也不同。陳瑩山說,目前為健保給付傳統球面型水晶體,但容易有眩光、影像不清楚,眼睛疲倦等問題。而特殊功能水晶體,依健保署醫材比價網的自付差額醫材資料,於不同功能、品牌的費用不一,如非球面、單焦點價格為1至3萬不等;非球面、二焦點價格為6000至6萬不等;非球面、三焦點價格為4至8.5萬不等;而最貴的為有矯正老花、散光功能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要價11萬元。「民眾要問自己喜不喜歡戴眼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黃柔蓁說,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術後通常仍搭配眼鏡,才能支應日常生活所需,因此選擇前務必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醫材。若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黃柔蓁提醒,通常醫材廠商會提供保證卡,植入後也會拍照做現場記錄,保證書內會載明度數、廠牌、型號,外殼也貼有核准字號,因此要為自己健康把關的民眾可依照保證書上的資訊,自行上網查詢。關節注射液/玻尿酸保守治療半年無效 健保才給付施打膝蓋長期使用,發生軟骨磨損、退化而出現發炎情形,此為退化性關節炎,一般50歲以上就有可能發生關節炎,如果以前膝蓋受過傷,甚至更早就會發生軟骨磨損及關節炎的情形。因發炎會導致關節液的黏彈性改變,使得關節疼痛及活動不順。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說,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玻尿酸的關節腔注射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玻尿酸就像膝關節的潤滑劑,可以改善發炎膝關節液的黏彈性,讓患者運動更滑順,同時也可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關節的疼痛。一般關節炎的病人皆可施打玻尿酸,但病人的膝關節如有紅腫、積水等情形,則應該進一步抽關節液檢查,排除感染等情況,再施打玻尿酸,避免施打後更腫脹疼痛。陳政光說,目前健保有給付玻尿酸的治療,但關節炎患者須經藥物、物理治療半年無效後,才能健保給付,以緩解症狀。也有民眾不願等待而選擇自費施打,目前玻尿酸根據分子量的高低及在體內留存的時間,分為半年三針、半年一針及一年一針型。半年一針及一年一針型是2020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可減少病人到醫院的次數,因應疫情的關係,也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據訪查,目前玻尿酸半年三針,一針費用約1000多元,而半年一針的費用約3000多元,另有一年施打一針劑型,費用約6000多元。假牙黏著劑假牙應定期修整 不能只靠黏著劑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者有缺牙問題,必須製作、戴上活動假牙。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說,若活動假牙與口腔黏膜不完全密合,摩擦後可能會造成粘膜破損、疼痛,為增加密合度及穩定度,須使用假牙黏著劑。但假牙黏著劑僅為輔助性質,最重要的必須靠牙醫師精準的製作假牙,避免咬合干擾及確保穩定度。如果民眾只依靠假牙黏著劑固定假牙,那真的是本末倒置。黃茂栓說,為維持活動假牙與口腔黏膜的密合及穩定度,建議民眾應定期回診,約每3至6個月由牙醫師修整一次活動假牙,同時進行咬合調整,避免假牙、粘膜出現損傷,降低戴上假牙的不適感。而晚上使用假牙後,一定要取下,將附著在假牙內側面的黏著劑清洗乾淨,而口腔內上的假牙黏著劑及食物殘渣,也要清洗乾淨。假牙黏著劑為醫療器材,必須至藥局、藥妝店等具有醫材販售資格的地點購買。假牙黏著劑依不同品牌,價格有所不同,一條70克價格大約落在200多元至400元之間。傷口敷料適用不同類型傷口 購買前應諮詢醫師皮膚傷口分為外傷、撕裂傷、擦挫傷、手術切割縫合等急性傷口,以及褥瘡、糖尿病足等超過四周以上,或該癒合卻未癒合的慢性傷口,而慢性傷口可能從急性傷口演變而來。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林育賢說,不論傷口為急性或慢性,應給予保護力佳的傷口敷料,以保護傷口避免感染、發炎及疼痛。林育賢說,傷口敷料種類多元,包括紗布、薄膜敷料、泡綿敷料、含銀泡綿敷料、親水性纖維敷料、水膠敷料、人工皮等,使用時機都不同。如擦挫傷等開放性傷口,因已失去表皮,此時可以採用人工皮、泡綿敷料保護;如果是更嚴重的傷口,就應給予膠原蛋白敷料,促進傷口癒合及皮膚生長;若傷口已出現感染問題,可使用抑制細菌、控制感染醫材,如含銀的紗布、泡綿敷料、人工皮等,待感染問題解決後,再使用其他敷料促進皮膚生長。林育賢說,使用傷口敷料應諮詢醫師意見,選擇合適的敷料,讓傷口盡速復元,避免感染。而更換傷口敷料時,應注意要用食鹽水、溫開水沖洗乾淨後,再行更換。至於使用傷口敷料能不能降低產生疤痕的機會?林育賢說,傷口是否會留下疤痕,取決於傷口深度,但若使用合適傷口敷料,加速傷口癒合,確實有機會降低疤痕形成。傷口敷料費用方面,依不同傷口類型,健保給付不同的敷料。林育賢說,如褥瘡合併感染傷口,健保給付含銀敷料,若是肌腱、骨頭、關節外露等傷口,健保給付非含銀敷料。但是,約有80%至90%的傷口敷料仍需要自費,如自費含銀敷料一片約700至3000元、人工皮一片約100元、泡綿敷料一片約300至500元,可是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因有可能會買到不合適的敷料。人工髖關節年輕族群 可選較耐磨的陶瓷材質髖關節長期使用,將造成軟骨磨損、退化;長期喝酒、使用類固醇藥物,或是股骨頭、股骨頸骨折等,也容易導致髖關節的股骨頭出現缺血性壞死,產生提早萎縮等情形。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彭孟炤說,當出現走路時髖部疼痛、長短腳、髖關節活動度不佳等症狀,甚至無法久站久走,應考慮置換人工髖關節。彭孟炤指出,置換人工髖關節分為「半人工髖關節」,僅更換股骨頭,而不更換髖臼,「全人工髖關節」則為兩者一併置換。而人工髖關節材質分為耐磨與一般型,耐磨多採用陶瓷材質,一般型為健保給付,材質為鈷鉻合金。建議年輕族群可採用耐磨的陶瓷材質。彭孟炤說,進行手術前,應經醫師詳細評估手術方式,選擇適合患者病情的人工髖關節。目前依健保署醫材比價網的自付差額醫材資料,股骨頭約為9000多元,但如全人工髖關節整組,包括複合物強化陶瓷股骨頭、添加抗氧化劑髖臼內襯、健保給付的髖臼杯及股骨柄,價格達18萬6000多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骨科教授韓偉表示,人工髖關節的選擇上大同小異,每家廠商使用的金屬大多類似,頂多是選擇台灣製或外國製的差異。若要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韓偉建議病患可以詢問三個問題,第一是醫師在替換人工髖關節手術的經驗;第二是使用哪款人工髖關節,價格、需求等等有無符合;最後則是做完手術後有無合作的物理治療師,才能夠更快速地習慣人工髖關節,也讓肌肉順利復健康復,重拾日常生活。尿液試紙潛血反應、蛋白尿……可檢驗多種疾病尿液試紙可檢測尿液有無出現潛血反應、蛋白尿、糖分、膽紅素及尿液酸鹼值等。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說,檢測尿液是藉此研判腎臟、膀胱、尿道、膽道等有無出現感染、發炎、結石,或是肝臟、腎臟有無代謝異常,或患有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如驗出糖分時,應懷疑可能患有初期糖尿病,若檢出膽紅素則與膽道發炎有關,甚至女性懷孕過程,定期產檢時也會進行尿液檢查,一旦發現泌尿道感染,必須立即治療,避免誘發早產等狀況。此外,尿液中不應有蛋白質,如果經檢驗為蛋白尿,應是與腎功能代謝有關。酸鹼值檢測方面,如果檢測後,pH值為6.5以下,此為偏酸情形,應懷疑可能是罹患高尿酸血症,而可能有結石問題。但蔡樹衛說,不論是經由尿液進行何種檢查,均為初步檢測,如果發現異常時,必須進行更詳細的影像等檢查找出病因,給予適合的治療。部分尿液試紙還可以檢測亞硝酸鹽、酮體等,蔡樹衛說,這也是檢測尿液有無細菌感染的指標。酮體是糖類的代謝物,尿液不應該有酮體,若有應懷疑可能患有糖尿病、腎臟發炎,或是正在服用相關容易產生酮體的藥物。但糖尿病常不會以尿液檢測作為確診的依據,最後還是會利用空腹抽血加以確診。蔡樹衛說,若懷疑是泌尿道感染進行尿液檢測,尿液試紙多有健保給付,但也有基層診所或機構提供自費的尿液篩檢,若是經由網路搜尋,尿液試紙價格多為數百元左右。
-
2022-09-30 養生.抗老養生
早晨4杯水,是最簡單的排毒法!切記喝完水「這些時間」後才可以吃東西喝飲料
很多人以為瑜珈就只是做動作練習體位法而已,其實瑜珈涵蓋飲食、飲水甚至生活態度,有鑑於最近看到很多學生都只喝飲料不喝水,手搖杯、罐裝飲料、軟性汽水滿街都有,奶茶、咖啡一天好幾杯,但是卻都不喝水,長期下來也會造成健康問題!你知道嗎?只要掌握正確喝水原則,你的皮膚、精神甚至整體身心健康都會有驚人變化! 前陣子,國外就有網友進行喝水挑戰30天,用手機鏡頭紀錄下每日變化,明顯氣色跟膚況都變得超好,比琳瑯滿目的保養品、化妝品還神奇!誰想得到再平常不過的喝水這件事,竟然有這種神奇功效?原理很簡單,身體保持在水分充足的狀態就是影響整體健康的關鍵,但奇怪的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單純地好好喝水,喝足夠的水,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做到… 水份可溶解礦物質及營養物質,讓身體得以吸收,同時也扮演攜帶廢棄物排出身體的重要角色,身體得以正確運作,所有的細胞、器官都需要水的幫忙,舉凡調解體溫、潤滑關節、幫助食物順利通過腸道、保護脊髓及敏感精細的組織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喝水可以排毒的主要原因。簡單說,人真的不能沒有水。 早晨時光被稱為「黃金時段」,在一天正式展開前,你可以做很多事,喝水、刷牙、冥想、祈禱、瑜珈、吃營養滿點的早餐,這些全都是你開啟健康一天的好方法。喝水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療法,不論是嚴重的疾病或者是小病痛,像是頭痛、身體疼痛、心臟問題、關節炎、心跳過快、癲癇、肥胖、氣喘、支氣管炎、腦膜炎、膀胱問題、嘔吐、胃炎、腹瀉、痔瘡、糖尿病、便秘、眼疾、經期失調、耳鼻喉疾病等,都已被證實能夠透過在對的時間飲水達到治療效果。 沒有水會怎樣?第一,人體最強大的過濾器-腎臟就無法好好工作!如果腎臟沒有善盡職責,廢棄物、毒素就無法排出體外,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慢性腎臟疾病置之不理,長期不治療的話,就會導致腎臟衰敗,如此一來,就只能透過腎臟滲析(洗腎)或移植來解決問題。 第二常見的問題是喝太少水而造成泌尿道感染,如果細菌感染循著尿道一路往上影響到腎臟,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突發性的腎臟感染也非常危險,如引發敗血症,會危及生命安全。 第三則是腎結石,通常都是因為每日飲水量未達標準,長期身體缺水而有腎結石,易併發尿道感染,研究顯示腎結石也會提高腎臟得到其他疾病的風險。 第四為脫水現象,由於諸多原因,身體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時補充,也會造成電解質不平衡,當腎臟無法維持電解質平衡,許多生理機能都會受損,像是神經肌肉反射減弱,身體會不由自主出現難以控制的動作甚至失去意識。 考量每人每日活動量以及排汗程度不同,其實並沒有一致認可的每日標準水分攝取量,但有普遍認同較為健康的建議飲水量範圍:美國國家醫學院建議男性一天應該攝入3000毫升,女性為2200毫升(含所有非酒精的液體)。 喝水五大健康好處如果你本身有腎臟問題或是其他健康問題,在實施任何飲水計畫之前,請先諮詢你的專業醫師。針對一般人的健康狀態,這邊有幾個步驟提供給你參考,只要遵從在正確的時間點喝水,完成這樣一件小事就能為你帶來大大的健康好處: (1) 起床後,什麼事都先別做,連刷牙也都先等等,請先喝4杯160毫升的常溫水,對剛開始實行的人來說,一下子要喝4杯水其實有點困難,但不用擔心,你就盡可能喝,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慢慢地就可以達到4杯的量。 (2) 喝完4杯水之後,至少45分鐘內不要吃東西或再喝任何液體。 (3) 45分鐘之後,你就可以吃東西或喝東西囉! (4) 記得在進食後,不管是正餐或點心,45-60分鐘內都不要喝水,但可以刷牙或漱口,如果真的覺得很渴,可以喝一小口水。 (5) 如果你生病了、年紀較長或是不太習慣這樣喝水,你也可以慢慢執行,試著慢慢增加每日的飲水量至平均2200毫升。 作者簡介_Master Sujit KumarMaster 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在26歲創辦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希望藉由超過15年的教學經驗帶給全家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Sujit老師的3分鐘神奇瑜珈課」專欄文章列表延伸閱讀: 我感染「BA.5」了嗎?咳嗽、喉嚨痛...重複感染是特徵!BA.5「潛伏期、10大症狀、預防方法」這篇一次看
-
2022-09-29 醫療.骨科.復健
關節炎更要動,定期運動改善軟骨健康!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適合關節炎患者的4種運動
到底運動還是不運動好呢?!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與不運動和不健康的人比較,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狀況更好、更愉快、壽命相對也更長。對於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不運動還會引發健康問題,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 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降低疼痛耐受性、肌肉無力、關節僵硬和平衡感變差,但是如果長期不活動筋骨、關節的話關節炎的症狀反而會更嚴重!關節炎患者,運動以強化、伸展、有氧為主對於膝關節或其他部位的骨關節炎患者,建議結合強化、伸展和有氧運動、減輕症狀、改善關節運動和功能、增強協調和平衡以及控制體重為目標。已經發現定期適度運動,可以改善軟骨的健康。1、柔韌性練習:主動性關節活動、伸展運動都有助於維持或改善受影響關節和周圍肌肉的柔韌性。有助於改善姿勢、降低受傷風險和改善功能。主動性關節活動練習通常每天重複5-10次。早上做一系列運動有助於關節活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4-5天的伸展運動,每次伸展約 10-15秒。主動性關節活動和伸展運動,包括高爾夫、網球、瑜伽和太極拳等休閒活動。2、加強練習:隨著肌肉變得更強壯,可以提供關節更大的支撐力,有助於減輕疼痛關節的負荷和壓力。建議每週進行4-5次,針對身體主要肌肉群8-10次為一組。阻力或重量需要有足夠的強度,才能訓練到又不增加關節疼痛。阻力可以使用手持重物、鬆緊帶或使用舉重機推。3、有氧運動:又稱為心肺調節,包括以重複和有節奏的方式使用身體大肌肉的活動。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心臟、肺和肌肉功能。對於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有氧運動對控制體重、情緒、睡眠及整體健康都有益處。安全的有氧運動形式包括步行、有氧舞蹈、水上運動、騎自行車或在固定自行車、跑步機等設備上訓練。日常休閒活動,像是修剪草坪、打高爾夫球或遛狗,如果以中等強度方式進行,也屬於有氧運動。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 18-64 歲的成年人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分散在幾天內完成。中等強度是有氧運動最安全、最有效的,訓練者可以正常說話,不會呼吸短促或過熱,並且可以舒適地進行持續一段時間的活動。4、身體意識練習:當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受到關節炎的影響,或者已經換過關節者,通常會損害協調性、位置意識、平衡和增加跌倒的風險。身體意識練習,包括改善姿勢、平衡、協調和放鬆的活動。太極拳和瑜伽是結合身體意識元素的休閒運動。9種保健食品有助緩解關節炎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休假就喝酒狂歡,到底行不行?!喝到斷片,罹患「這疾病」風險高出119%!痛風患者飲食怎麼吃?吃什麼可避免痛風發生?推薦8食物緩解痛風不適憂鬱可能是身體缺營養素! 推薦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D,有助穩定情緒!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9-2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教授告訴你真的能吃太多肉嗎?
臉書朋友Peng Peng在2022-9-23用簡訊聯絡:「林教授 您好:打擾了,拜讀您的著作了解到很多正確的資訊,最近看到一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原來以為正確的健康均衡的飲食方式,此書的作者,提倡全肉食的飲食方式、及作者在書中提到非常多原本我認為健康的食物和很多議題,非常希望教授您百忙中抽空了解,很希望能夠知道您的看法,為我解惑,感激不盡。」這本書是2022-8-12發行的《肉食密碼》,而原作是2020-2-18發行的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作者是Paul Saladino。他雖然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不管如何,我們來看《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這份簡介裡有提到「科學」,所以我就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Carnivore diet做搜索,結果共搜到三篇論文。2020年:Can a carnivore diet provide all essential nutrients?(全肉食飲食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嗎?)。這篇論文是作者在闡述個人意見,但卻沒有提供任何全肉食飲食的實驗結果。作者自己也說:「全肉食飲食是一種新近流行但尚未有研究的生酮飲食形式」。(註:生酮飲食不是全肉食飲食,而是高脂飲食,請看一位生酮醫師之死)2021年: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mong 2029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2029 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的行為特徵和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這篇論文是用網路問卷調查做研究,而對象是自稱奉行全肉食飲食的人。它的結論是:「與普遍預期相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幾乎沒有受到不良影響,而是報告了健康益處和高滿意度。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發現的普遍性和這種飲食模式的長期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2022年:Limitations of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nd Metabolic Markers among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和代謝標誌物的局限性)。這篇論文是在批評上一篇論文不靠譜,例如:「最令人擔憂的是,包含與代謝標誌物(如血脂)相關的自我報告數據。如前所述,這些數據未經驗證,並且還存在報告偏差。此外,我們認為此類數據由於其未經驗證的性質而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是極不尋常的,特別是當前和飲食前值的使用不一致。考慮到將追隨者納入非常特定的飲食模式所固有的選擇偏差,缺乏經過驗證的生物標誌物數據也應謹慎處理,其科學有效性值得懷疑」。著名的克里夫蘭診所在2021-7-1發表The Carnivore Diet: Can You Have Too Much Meat?(全肉食飲食:你能吃太多肉嗎?):「全肉食飲食中纖維含量極低,這會導致大量便秘,而且風險變得比沒有排便要嚴重得多。如果你已經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任何中風病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你絕對不應該嘗試這種飲食。這種飲食也會讓所有蛋白質和脂肪變得更糟,消化需要更長的時間。全肉食飲食含大量飽和脂肪,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升高,並使您面臨患心臟病的風險。」ABC Everyday在2022-8-11發表Why the carnivore diet is popular right now(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這篇文章的作者Ange Lavoipierre問美國文化戰略家Matt Klein:「是什麼推動了歷史上這個時刻對肉類的熱情」。Matt Klein回答:「我們正處於一個極端的時刻。文化以緊張的形式存在……當我們看到素食主義興起時,就會看到逆向的拉動 ,那就是全肉飲食。我們生活在一個元宇宙或多元宇宙中,對吧?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的冒險。總的來說,機構信任正在下降,陰謀論正在上升。在文化不穩定的時刻,我們正在尋求解決方案、道德,以及志同道合的人來圍繞在我們身邊。」沒錯,物極必反。全肉飲食是一個極端,而全素飲食則是另一個極端。中庸的均衡飲食是老生常談,沒人愛聽,所以一定要胡扯極端的飲食才會有人願意花錢來聽,來看,來頂禮膜拜。台灣不是也有一本叫做《救命飲食》的書嗎?它不是說肉食是百病之源,而素食則是可以治百病嗎?有讀者來問我關於《救命飲食》這本書,所以我就直接用這個書名寫了一篇救命飲食。我在最後說:「總之,極端飲食主義者,不管是叫人家要多吃脂肪,還是叫人家要斷絕動物性食物,往往是會操弄或扭曲數據來支撐他們不可能被證實的主張。所以,像《救命飲食》這樣的書,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這段話套用在《肉食密碼》這本書也是完全恰當: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畢竟,翻譯這本書的人也不相信嘛,不是嗎?您也可以打電話給出版社,問問看老闆和員工有多少人相信。註:我發表很多批評極端素食主義的文章,而最新的一篇是今年一月的What the Health影片,暗藏玄機。我在這些文章裡面揭露了極端素食主義者的種種行銷技倆,而這些行銷技倆現在又被極端肉食主義者如法炮製。原文: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
-
2022-09-28 焦點.健康知識+
防曬讓維生素D攝取不足?要攝取多少才夠?一圖看懂不同年齡每日所需量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Yale School of Medicine)皮膚病學教授大衛.利菲爾(David J Leffell)說:「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主要是透過曬太陽(特別是紫外線B輻射)的化學反應來獲得,我們的皮膚可以製造自己的維生素D,每個人都有維生素D受體細胞,它們通過一系列反應(從皮膚中膽固醇的轉化開始),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經過肝臟、腎臟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增強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的生長,所以維生素D也被稱為『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需要有脂肪才能被吸收對老年人來說,通過曬太陽可以防止骨質疏鬆。維生素D除了靠曬太陽接受紫外線產生以外,食物也是另外一種維生素D的來源。來自食物的維生素D有兩種,通常植物來源的是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 ,麥角鈣化醇)而動物來源是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膽鈣化醇)。然而,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這意味著它的吸收需要有脂肪。也就是說,如果您在沒有脂肪來源(如橙汁或脫脂牛奶)的情況下,食用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或維生素D補充劑,維生素D可能不會被人體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或吸收有限。延伸閱讀:別再躲陽光了!專家告訴你曬太陽的好處:除了更年輕長壽,還能變聰明、減肥、提高性慾!防曬霜會阻礙從陽光中獲取的維生素D數量耶魯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卡爾.英索格(Karl Insogna)表示,維生素D通過陽光照射由皮膚吸收或從食物、補品中獲取後,就會儲存在人體的脂肪細胞中。在這裡,它保持不活動狀態,直到需要它為止。通過稱為羥基化(Hydroxylation)的過程,肝臟和腎臟將儲存的維生素D,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活性形式(稱為1,25-二羥基維生素D3)。維生素D攝取不足會造成嚴重後果,包括成年人骨質流失率增加,甚至罹患軟骨症以及兒童佝僂症(rickets,畸形的骨骼疾病)這一疾病的高危險群是二歲以內,尤其是三~十八個月大的嬰幼兒。由於擔心罹患皮膚癌,尤其是黑色素瘤,因此,在戶外曝曬陽光時,許多人使用防曬霜。然而,防曬霜會阻礙您從陽光照射中獲取的維生素D數量。一天中的時間、一年中的季節、緯度、老化、防曬霜的使用和皮膚色素沉澱程度,都會對皮膚中的維生素D3產生顯著影響。例如,居住在美國波士頓(Boston)和加拿大艾德蒙頓(Edmonton)的人,很難在十一月~二月之間利用陽光製造任何維生素D。甚至在夏天,維生素D的產生也不會在上午九點之前發生,而且會在下午四點之後停止。挪威人在十月~三月之間,無法透過陽光吸收維生素D。有色人種需要更長的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因為與暴露於同量陽光下的高加索人相比,他們的皮膚色素可作為天然防曬霜,降低了他們在皮膚中製造維生素D3的能力。非裔美國人通常需要比白種人高五至十倍的曝曬時間,才能在皮膚中製造同量的維生素D。SPF30的防曬霜吸收大約九五%的紫外線B輻射,從而使皮膚中維生素D的產生減少約九五%。衰老也會影響維生素D的產生,與二十歲的人相比,七十歲的人維生素D的生產能力僅為其二五%左右。通過玻璃暴露在陽光下,不會產生任何維生素D,因為玻璃吸收了幾乎所有的紫外線B輻射。膚色不同的人 需要曬太陽獲取維生素D的時間也不一樣要曬多久太陽才可合成足夠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取決於膚色、年齡、曬太陽的時段、季節和地理環境。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NAS)建議,一般只要臉、手臂或腿沒有衣服遮掩,也沒有塗抹防曬霜,在早上十點~下午三點間,於陽光下照射十五~三十分鐘,每週二~三次,就足夠讓身體製造出所需的維生素D。世界上一些陽光充足的國家,例如中東地區的伊朗、約旦、埃及、科威特、杜拜,亞洲地區的馬來西亞、印尼、巴基斯坦、阿富汗,這些伊斯蘭教國家的婦女有八○%以上缺乏維生素D,因為她們全身的肌膚都被伊斯蘭教的服飾遮住了,無法透過陽光吸收維生素D。由於促使皮膚將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的主角是紫外線B,如果使用防曬霜將會妨礙肌膚吸收紫外線B。研究發現,只要SPF8或以上的防曬霜,會妨礙皮膚產生維生素D達九五%,而使用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則可遮擋達九九%。那麼到底十五~三十分鐘是指要曬幾分鐘?考量到每個人的膚色有所不同(皮膚色素會影響皮膚吸收紫外線B,膚色越深能穿透的紫外線B就越少),所以這個時間也會有差異。曬太陽時間是皮膚曬傷時間的二五%就夠原則上,曬的時間大概是皮膚曬傷時間的二五%就夠了。簡單地說,若你在陽光下曬六十分鐘,就會出現皮膚發紅、灼熱感和疼痛等症狀的話,那麼在這樣的陽光強度下,你只要曬十五分鐘即可。當然,如果你嫌正午太陽太大,擔心皮膚癌的話,也可選陽光較弱的清晨或黃昏時段再來曬太陽,只是時間要曬久一點。事實上,罹患皮膚癌風險的前提是「長期和大量」日曬,想要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並不需要曬這麼久的時間,也不需要天天曬太陽。一九二八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化學家阿道夫.溫道斯,於一九三七年發現動物的皮膚裡有 7-去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7-去氫膽固醇是一種膽固醇合成的前體,同時也是維生素D3(膽鈣化醇)合成的中間產物,當陽光裡的紫外線照射到我們的皮膚時,就會把 7-去氫膽固醇轉化成維他命D。它的轉化過程如下:在人體肌膚表皮上,當紫外線(波長範圍在二百八十~三百二十奈米之間的 UVB)照射到 7-去氫膽固醇,會形成前維生素D3(Previtamin D3),接著再轉換成維生素D3。但是,不管是來自於食物的維生素D2、D3或是由肌膚合成的維生素D3,在體內都得再經過兩次轉換,才能成為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2。第一次發生在肝臟,反應後會產生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第二次在腎臟,產物是具生理活性的 1,25-二羥基維生素D(1,25- Dihydroxyvitamin D,1,25(OH)2D)或不具生理活性的 24,25-二羥基維生素D(24,25- Dihydroxyvitamin D,24,25(OH)2D)。如果肝臟或腎臟的健康出了問題,就會影響維生素D活化的過程。 每天需攝入二千~三千IU維生素D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皮膚病學教授麥克.哈立克博士是第一個將人體血液中主要的維生素D循環形式,識別為 25-羥基維生素D3的人,被世人譽為 「維生素D之父」。他分離並確定了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為 1,25-二羥基維生素D3,以及如何在皮膚中合成維生素D的機理。哈立克博士建議,所有維生素D缺乏症患者每天從飲食,合理的日曬和補充劑中攝入二千~三千IU(國際單位)維生素D。成人每天二千~三千IU維生素D,女性每天至少攝取二千IU維生素D,兒童每天一千IU維生素D。儘管許多研究是關聯性研究,但仍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增加維生素D攝入量除了對骨骼健康有益之外,還具有其他健康益處。維生素D吃太多,骨質健康不升反降!然而,對於哈立克博士的建議,國際醫學界仍存在著爭議,因為目前大多數的科學證據都指出,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從藥罐中獲得,含有大劑量IU的膠囊),會增加骨折和腎結石的風險,維生素D補充劑劑量越高,骨折機率也越高。事實上,只要每天曬十五分鐘太陽,就不會缺乏維生素D,而且維生素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Steroid hormone)。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成分的並不多,因此,曬太陽讓身體製造充分的維生素D,是最自然可行的方法。全球知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最近發表的研究也顯示,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無法達到保護骨質的效果,吃越多的維生素D補充劑,骨質密度越低。 麥克.哈立克博士還建議將活化的維生素D(二羥基維生素D3)用於那些身體難以將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形式的人。例如老年人或對小麥、麵筋過敏的人。然而,即使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D,許多健康狀況差的人,也無法在體內產生足夠的活化維生素D。研究表明,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有可能罹患維生素D缺乏症。那麼,每個人是否都應該檢查自己身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如果您超過七十歲,建議您至少檢查一次您的水平。適當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緩解慢性疼痛、中風、骨質疏鬆症、心臟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抑鬱症、關節炎、糖尿病、牙齦疾病、牛皮癬、纖維肌痛(Fibromyalgia,FM)、自閉症等等。維生素D攝取充足者 可降低54%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麥克.哈立克博士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維生素D充足,可以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降低五十四%。血液中 25-羥基維生素D水準,至少為30ng╱mL(衡量維生素D狀況)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不良臨床風險顯著降低,包括昏迷、缺氧(身體缺氧)和死亡。此外,他們的血液中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水平較低,而淋巴細胞(一種有助於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血液水平較高。從二百三十五例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採集了用於測量維生素D狀況的血液樣本(測量的血清 25-羥基維生素D血清水平)。追蹤這些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感染的嚴重程度、失去知覺、呼吸困難導致缺氧和死亡。還分析了血液中的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淋巴細胞數量。然後,研究人員比較了維生素D缺乏症患者和維生素D充足患者的所有這些參數。他們觀察到,在四十歲以上的患者中,維生素D充足的患者,死於感染的可能性,比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的水準,低於30ng╱mL的患者低五十一.五%。這項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證明患者體內維生素D充足,可以減少併發症,包括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過多的蛋白質釋放到血液中的速度太快)導致最終死於新型冠狀病毒。然而,來自英國,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包括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卡洛琳.葛列格(Carolyn Greig)教授和馬丁.赫威森(Martin Hewison)教授,警告民眾不要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因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維生素D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醫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基金會和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科學家,確定了在某些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高和維生素D攝取水平低的關係,發現身體中缺乏維生素D的人,最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九十%都需要依靠曬太陽才能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食品營養委員會認為,針對骨骼健康所需要的維生素D的血中濃度,應該要維持在五十 nmol╱L以上。而維生素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七十歲以下者,每天六百IU(十五微克),七十歲以上者,每天八百IU(二十微克)。每日攝取最高上限為不超過四千IU。台灣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則是建議一~五十歲,每天維生素D攝取量為五微克(二百IU),一歲以下五十一歲以上、孕期及哺乳婦女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十微克(四百IU)。美國和台灣建議量的差別在於台灣比美國陽光充足,所以不需要吃進那麼多的維生素D,可惜的是,台灣人並沒有充分享受到陽光充足的好處。因此,在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像是七十歲以上的銀髮族、停經後的婦女,以及整天待在室內,不外出曬太陽者,每天最好依美國標準攝取八百IU左右。目前美國及歐盟都是以血清內25-羥基維生素D的濃度達到50mol/L(或20ng/mL)為目標,來保障成人骨骼健康與降低骨折風險。成人長期服用超過四千IU(等於一百微克)高劑量的維生素D是不安全的,可能導致血液中鈣的含量過高。副作用包括虛弱、疲勞、嗜睡、頭痛、食慾不振、口乾、噁心、嘔吐等等症狀。維生素D的需要量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整體健康維生素D的需要量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整體健康。下表列出了適合大多數健康個體的每日攝取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週兩次或三次,讓陽光照射您的手臂、臉上和頭髮十五分鐘,就足以獲得您身體和頭髮所需的維生素D。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維生素D是新的強力毛囊生長的主要因素。清新的毛囊是健康的頭髮生長週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的科學表明,在皮膚上曬太陽十五~三十分鐘(每週大約二~三次),能產生您身體和頭髮所需的維生素D。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研究,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女性脫髮。研究指出,低血清鐵蛋白(ferritin)和維生素D與女性脫髮有關。疤痕性掉髮(Cicatricial alopeci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頭部和身體其他部位嚴重脫髮。如果您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並且是吸煙者,那麼減少或消除尼古丁攝取量應該是您的第一步。《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國頗負盛名的科學月刊,創刊已經一百七十六年,全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都曾經為它貢獻文章。《科學美國人》刊登過一篇文章,表示存在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曝曬太陽光所吸收的維生素D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讀者可以從下列這一張表格發現真相。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太陽醫生:更免疫、更年輕、更聰明、更長壽、更苗條的陽光療法》
-
2022-09-22 醫療.骨科.復健
OL辦公室敲電腦肩頸痠痛 竟是頸椎小面關節作祟
台中市50多歲呂小姐是OL上班族,工作時間長期坐辦公室打電腦,造成姿勢不良,今年肩頸出現痠痛、疼痛,偶爾轉移到顳側與肩夾骨,持續數周令她相當困擾。醫師診斷為頸椎小面關節症且頸椎出現退化現象,經超音波導引及增生療法治療,搭配運動與復健,呂小姐痠痛症狀大幅改善。呂小姐曾去診所就醫,接受復健與藥物治療,卻因工作繁忙,難以長期配合一般復健,症狀起起伏伏,不見好轉,隨後到衛福部豐原醫院復健科求診。醫師張憲伯評估,呂的頸椎小面關節疼痛且X光顯示,頸椎有退化現象,搭配超音波導引及增生療法治療頸椎小面關節。療程持續數次,配合適當的運動及復健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張憲伯表示,雖然做一般復健治療(熱敷、頸椎牽引與電療等)約有七成的病人在3個月內會得到改善;有時醫師也會搭配類固醇或消炎藥幫助病人暫時度過疼痛,但不少人會因藥物副作用卻步,或沒有時間接受復健治療。增生療法是將高濃度的葡萄糖水透過超音波定位後注入受傷的肌肉、筋膜、肌腱、韌帶、關節等組織周圍,來重新啟動組織修復,平均2周施打一次,約需3至6次療程。張憲伯說明,比起類固醇、消炎藥等單純止痛或消炎的功能之外,增生療法能重新啟動修復,讓軟組織更強健與穩定,也能減少疼痛再度發生的機會。張憲伯指出,包含這位病人的肩頸痠痛問題,或是長期下背痛、運動傷害、慢性肌腱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退化性關節炎、慢性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等都是增生療法注射的適應症。增生療法需由醫師完整評估,注射後再搭配復健運動恢復。
-
2022-09-22 醫療.消化系統
經常腹痛、血便狂拉,當心腸炎變腸癌!一次看懂潰瘍性結腸炎
腸腸出狀況、治療不能輕忽!小芸(化名)從20歲時開始嚴重腹瀉,有便祕宿疾的她,原本心想「趁機把大腸清一清」也沒什麼不好;沒想到從腹瀉演變成一天多次血便,吃完東西就拉血。直到發燒昏倒送醫、血色素不到正常值的一半,住院一個多月期間經詳細檢查才確診為「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若未治療,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腸穿孔、狹窄,甚至是大腸癌的風險。 目前健保針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給付多種生物製劑,病友可以和醫師討論使用的可能性,幫助盡早達成停類固醇、規律用藥、黏膜癒合等3大治療目標,找回快樂自在的生活。 潰瘍性結腸炎好發青壯年族群!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主要是因為人體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導致腸道過度及持續性的免疫發炎反應。 依據健保重大傷病登記,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每10萬人口約有13名。近年發生率及盛行率逐年上升,盛行率14年大幅增加5.1倍,推測除了與國人飲食西化、環境變遷有關,王鴻源理事長認為,「國人對發炎性腸道疾病認知提升」也是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潰瘍性結腸炎疾病症狀包括持續腹瀉、腹痛、血便、大便解不乾淨感覺等,並不具特異性,與大腸激躁症、感染性腸炎,甚至大腸癌等疾病症狀類似,以致部分患者未能警覺與及時就醫。 其實,臨床醫師在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時,除了問診了解患者過往病史、臨床表現之外,會透過大腸鏡檢查黏膜發炎與潰瘍的分布,加上病理組織切片確認診斷,並排除其他感染性腸炎。必要時,還需加上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反覆發作、未妥善治療 當心併發腸癌+腸道外疾病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李柏賢指出,發炎性腸道性疾病若沒有在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療、好好控制發炎,腸道就會因為反覆發炎、潰瘍,產生膿瘍、瘻管、狹窄、阻塞、穿孔或是癌症等嚴重併發症,進而需要切除部分腸道。 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導致大腸癌的風險又比克隆氏症高,但是隨著腸道發炎程度的改善,腸癌風險也大幅下降,進而減少腸道手術。此外,在生物製劑的年代,潰瘍性結腸炎病友的腸切除率下降一半以上。顯示積極有效、精準控制發炎,可以大大改善疾病預後,有效避免併發症發生。 最常侵犯器官為關節、皮膚及眼睛,會造成周邊關節炎、脊椎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症、眼睛虹彩炎。此外,有些研究指出長期慢性發炎也會增加心腦血管以及周邊血管阻塞的風險,所幸這樣的風險會隨著全身性發炎的控制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腸道外症狀四分之一出現在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之前,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合併三個月以上肚子痛、拉肚子、血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則需盡早就醫,排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可能性。 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健保武器多 3大關鍵助達標 對於輕度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傳統用藥就足以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中重度發炎的病友則可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達到更有效、更安全的發炎控制。隨著生物製劑在發炎性腸道疾病及相關併發症治療上,扮演愈來愈關鍵的角色,許多新的生物製劑也陸續被納入健保,提供醫師及病患更多的選擇。在選擇生物製劑方面,除了考量共病、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外,不同施打途徑(靜脈、皮下)、頻率(每兩周、四周、八周或十二週打一次)更是提供充分的彈性及方便性。讓病友可以在與醫師討論後,依照個人工作型態、施打能力及就醫可近性共同決策,選擇適合自己的用藥。 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有3大關鍵,包括: ・盡早停類固醇,減少副作用 ・方便用藥,提高治療配合度 ・臨床沒症狀,加上內視鏡黏膜癒合無發炎。才能避免復發、住院、手術以及併發症,迎回健康人生。 拒絕被馬桶綁架人生,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呼籲潰瘍性結腸炎病友積極與醫師配合,規律治療,追求早日治療達標。同時,提醒民眾如有腹瀉、腹痛、血便、貧血和體重減輕等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尋求協助,以利早期診斷與對症治療,避免腸炎變腸癌。
-
2022-09-18 名人.林頌凱
明明有走路、爬山,為何醫師卻說運動量不足?名醫曝關鍵原因
曾經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出現在我的診間,因為肌少症,連走上一階樓梯都困難。曾經叱吒風雲,現在舉步維艱,落寞的他躲在家裡不敢出門。我請他開始積極運動增加肌肉,他問我:「我先在家裡抬腿行不行?」病人膝關節退化,打了很久的玻尿酸,最近膝蓋反覆積水,我告訴她要用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和大腿肌肉,她眉頭一皺回答:「我都有爬山啊,爬山不行嗎?」走路、健身操、做家事、伸展操、抬腿壓腿、關節活動操……這些一般人常態性、簡單性、一看就能上手的運動,充其量只是「活動」,是幫助身體或日常生活維持正常運作的一種方式。從事這些活動好不好?好!而且很重要!因為要維持身體正常運作,避免提早衰退或老化。從事這些活動夠不夠?可能夠可能不夠!如果你的身體硬朗健康,從事這些活動讓我們維持體力活力就足夠。但如果你的身體有病有痛,需要用運動讓自己健康,從事這些活動就明顯不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任何經由骨骼肌肉系統消耗能量所產生的身體動作。運動(Exercise):一種透過有計畫性、架構性、重複性與目的性的身體活動,達到改善或維持一個或數個體適能要素的目的。也就是說,運動是強化,身體活動是維持,運動和身體活動是有明顯差別的。以我門診中常見疾病需要運動訓練的例子說明:運動要有計畫:肌少症增肌計畫、核心肌群穩定訓練。運動訓練要有架構:五十肩的運動訓練架構包含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肌肉協調性、肩胛骨活動度運動,缺一不可。運動要重複進行: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持續進行才會有效。運動要有明確目的:例如改善姿勢、調整呼吸、增強肌力、穩定關節。運動會累,有累才有效。運動生理學上有個「超負荷原則」,就是刺激→疲勞→適應。如果希望運動要有效,在運動時就要超過自己原本能力,才可以讓肌肉和其他器官承受新的刺激,產生疲勞,適應後再進階到更高層次。更簡單的說,就是運動時身體要有用力的感覺、要會喘、要會累、這樣的運動才會有效。生病看醫師,醫生會考量病人年齡、性別、病史、生活習慣、現有用藥後開立處方,每個病人的處方箋都不一樣。事實上,運動訓練也是如此。運動要安全、要有效、要符合個人的興趣、要考量身體疾病和運動傷害,也需要個人化的運動處方箋。運動處方箋中會明列你個人的資料,預期達到的目標,而且根據FITT原則來呈現。FITT是四個英文字母的縮寫: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類型(Type),讓你有所遵循,知道什麼時間要做什麼運動,讓自己更健康。運動處方箋的開立需要運動醫學相關專家,根據身體檢測結果來規畫,必要時也可以提供一對一的個人化訓練,並在過程中提供和運動相關問題的諮詢和處置。人往往在大病初癒後才驚覺健康最重要,其實,最好的運動時機,是在還沒有生病之前,而不是在生了病之後。在年輕健康的時候從事有效正確的運動,等於積極儲蓄健康本,才能從容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健康變數。|林頌凱醫師 免費線上足部保健課程|▽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
-
2022-09-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曾引發英國知名專利災難 單株抗體療法其實不只用於治療新冠
第一份報告發表後那三年,他們繼續在這個領域深入研究。米爾斯坦在他的劍橋實驗室,克勒轉到瑞士巴塞爾免疫學研究所(Basel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的新工作崗位。這個領域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免疫學家知道他們可以製造無限多的標靶抗體。只要有人詢問,米爾斯坦都樂意分享他的技術、觀點,甚至他的融合瘤細胞。這是科學界的舊式作風,如果其他科學家有意跟進你的研究,你會大方地拉他們一把。直到一九七八年,才有人意識到那是多麼龐大的商機。那年美國費城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為他們製造的病毒與癌症單株抗體申請專利,而他們也曾向米爾斯坦索取細胞。他們的單株抗體來自米爾斯坦和克勒提供的細胞與概念,申請專利時卻不覺得良心不安。就像製藥公司拿別家公司的研究成果稍加修改,用新的藥物申請專利一樣。米爾斯坦震驚得說不出話,他根本沒想過專利的問題。他跟克勒發表第一份融合瘤報告以前,基於對所屬單位劍橋高層的尊敬,曾經發函通知官方人員,他們發現某種或許值得申請專利的東西。等了一段時間沒有得到回應,就發表報告。這麼一來,他們失去在英國申請專利的大部分權利。報告發表後又過了一年,英國政府終於慢條斯理地捎來回覆,這封信不但遲到,顯然也在狀況外:「我們看不出這項發現在當前實務上的應用具有任何商業價值。」威斯達研究所申請專利後,那些人才發現他們犯了非常昂貴的錯誤,那些細胞確實有商業價值。威斯達研究所的專利帶動一波單株抗體淘金熱,英國卻只能作壁上觀。這起事件變成英國知名的「專利災難」,最終引起當時的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關注。柴契爾夫人從政之前曾取得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化學系學士學位,威斯達研究所那些美國人竟然利用英國人的發現獲利,這種無禮行為令她震怒。這件事跟盤尼西林的情況太類似,因為一九二○年代弗萊明在他的倫敦實驗室發現這種抗生素,卻無法大量提純,研究被迫中斷,後來美國人找到大量製造與儲存的方法,並且申請專利,收割成果。如今歷史重演,簡直就像不斷重複的惡夢:英國科學家拿英國研究經費贊助、在英國實驗室所做的發現,到頭來卻沒有取得任何金錢上的收益。官方展開調查,政策重新修訂。科學家收到警告,所有研究心得只能經由正式管道發布,如果涉及專利問題,還得先確定已經取得相關權利。大學研究人員的全新運作模式確立,以追求有力專利為原則,而後建立新創合資公司或獨立型小公司,最後是商業化與創造獲利,米爾斯坦那種公開分享與友好和諧的老派作風從此退場。一間又一間實驗室,一家又一家製藥公司,針對一個又一個目標製造出單株抗體。這是藥物發展的分水嶺。過去科學家必須篩選一種又一種化學物質,希望找到有用的物質,比如能針對導致疾病的系列反應之中的某種酵素產生作用,就像遠藤章尋找第一款史他汀時,對黴菌所做的一切。如今他們可以找出那個特定酵素,注射到老鼠體內,製造出能產生與目標完全吻合的抗體B細胞。再將它與癌細胞融合,製造出融合瘤,利用這些融合瘤製造能夠攻擊那個目標的單株抗體。唯一的問題是,哪些目標最有機會賺錢。當然也有技術問題。米爾斯坦和克勒最早的成功實驗使用的細胞取自老鼠,也就是說,他們製造出來的抗體也來自老鼠。這些取自老鼠的單株抗體注射到人體後,本身就可能會被判定為外來入侵者(畢竟它們的確不是人類細胞),因此啟動免疫反應,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科學家花費數年的時間,學習製造部分老鼠、部分人類的嵌合體。一九八四年,FDA核准的第一款單株抗體,就是大約三分之二取自人類、三分之一取自老鼠,只是來自老鼠的那部分在很多病人體內引發免疫反應。科學家又花費多年時間,採用最新的基因與細胞生物學技術,才讓那些抗體完全「人源化」。如今幾乎所有單株抗體都完全來自人類,很少產生嚴重免疫反應。達成「人源化」需要不少器材與技術,比如想辦法讓基因啟動或關閉,或者使用越來越精準的技術切割與接合DNA,將某些細部從這個有機體移到另一個有機體。這一切推動其他科學的進步,在越來越精細的層次操縱DNA,把基因當成拼圖片般挪移,這些努力就像當初人類基因組的解碼一樣,終於大獲全勝。生物科技從此變成藥物研發的全新溫床。科學家很快運用各種DNA技術,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製造全人源單株抗體。科學家開發出所謂的「噬菌體展示」(phage display)之後,重大突破就出現了。所謂噬菌體展示,是一種利用細菌和病毒來打造全人源抗體的高明技術。生物學大老開始預測,我們很快就能辨識出跟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有關的基因,找到這些基因製造的物質,而後研發出特製單株抗體,在疾病發展的任何階段打斷它。單株抗體將協助我們擊敗重大疾病。事實不然,單株抗體也有它們的限制。首先,它們成本高昂,需要花大錢集結各種層級的生物學專門技術和高科技設備。其次,它們必須能附著在目標上,才能發揮作用。換句話說,它們只在細胞的表面產生作用,不能深入細胞內部,而很多引發疾病的活動可能都發生在細胞內部。再者,它們還無法跨越守護腦部組織的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對腦部疾病的效果有限。即使如此,單株抗體的應用盛況空前。在二○○○年代初期,一款接一款的全人源單株抗體被推向市場。到了二○○六年,它們已經是成長最迅速的療法。二○○八年,全球市場共有三十種單株抗體,變成價值三百億美元的產業。六年後,市面上有將近五十種單株抗體。根據估計,單株抗體的市場規模在二○二四年會達到一千四百億美元。目前最暢銷的單株抗體是復邁,每年創造兩百億美元的銷售額,用來舒緩某些無藥可治的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的疼痛或腫脹,比如多種關節炎、嚴重乾癬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效果並不是萬無一失(藥物不都是這樣?),不過它們能幫助已經窮途末路的病人。它能創造出那麼龐大的銷售額,並不是使用的人多,而是因為價格高不可攀。打一針復邁可能要花掉病人或保險公司一千多美元,一年的療程花費可能高達五萬美元。單株抗體是醫學上最重大的事件。目前還在初期階段。我們正在累積龐大的資料庫,了解抗體如何在原子層次製造出來,描繪它們活動範圍的圖譜越來越清晰、尋找並攻擊可能的疾病目標的器材越來越精密。到了那時,我們就有能力量身打造並測試可以對疾病發動攻擊的單株抗體。單株抗體幾乎是完美的神奇子彈。每一次的新進展,都讓我們製造出的藥物多一點正面效果,少一點副作用,藥效更持久,能對抗更多疾病。它們在治療某些癌症、各種疾病的發炎和偏頭痛都有不錯成效,而且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理論上,免疫系統有多複雜,單株抗體藥物的潛在目標數量就有多龐大,我們才剛開始探索它們的可能性。費用必須下降。單株抗體藥物療法價格不菲,以至於能受益的人只限於有錢人、擁有高規格醫療保險的人和最重症的病人。好消息是,隨著單株抗體藥物越來越多,專利陸續過期,競爭更激烈,價格就會下降。總有一天會。比方說,復邁的初始專利在二○一六年到期,可是二○○三年開始製造這款藥物的公司另外取得大約一百種附帶專利,涵蓋製造過程與技術的各個面向,這是花大錢請律師打造的加固保護牆,平價非專利藥必須等到二○二三年才會出現。大多數巨獸藥廠靠著他們所謂的小分子藥物賺錢。那些藥物分子結構相對較小,由化學家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來,而後以類似一九二○年代多馬克發現磺胺時使用的方法篩選出來。他們越來越擅長開發小分子藥物,行銷與銷售的本事也非常高超。本書介紹的大多數藥物,都被歸類為小分子藥物。可是藥廠並未準備好迎接單株抗體帶來的新藥。相較於小分子藥物,抗體是巨無霸分子。科學家設計與製造抗體,靠的不是化學,而是生物科學,尤其是遺傳學和免疫學。大型製藥公司沒有研發生物製劑的心理準備,也沒有足夠的設施。他們不是沒試過,據說拜耳公司就曾投資五億美元從事生物製劑研究,其他大型製藥公司也不落人後。可是老一輩製藥業巨頭是依據不同的研發模式建造而來,那個模式在性質上更偏向化學,而非生物學。關鍵在於,在體系內增建生物科學部門花錢又耗時。更何況,各大學研究中心周圍冒出許多生物科技新創公司,從中挑選最有前途的一家做交易,豈不是更快、更省錢?何必建立全新的部門?藥物研發可以外包。一九七六年,一名教授和他的金主合作創立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成為早期規模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許多大學研究人員因為這家公司的成功受到激勵,紛紛運用他們對藥物開發的聰明構想,建立自己的獨立事業。目前最活躍的正是這批規模更小、運作更靈活的公司。而各大學也學會聘請律師、訂定新契約,把研究人員的靈感變成豐厚財源,因而更擅長保護智慧財產,增設創業育成中心,建造研究園區。在某種程度上,這讓人安心,大學仍是偉大心靈與創新思維的寶庫,背後的驅力似乎是對知識的渴望,而非獲利。從這個角度看來,純粹又高貴的科學好像有機會勝過巨獸藥廠凡事向錢看的生產線思維。可是換個方式來看,這樣的場景卻又令人憂心。米爾斯坦所在的劍橋大學下達指令,凡是具有潛在價值的研究成果,在經過官方審閱、學校的利益也受到保護之前,校內的研究人員絕不能對外透露。時至今日,全世界所有知名研究型大學都有同樣的規定。大學的科學家很清楚這可能是致富之路,也配合調整他們的研究,尋找好機會,以科學上的突破作為創業依據。從這個角度看來,各大學和他們的科學家好像非但不排斥以利益為考量,反而隨波逐流。當然,這兩種角度都沒錯,說到底還是孰輕孰重的問題。有些研究人員最初的動機是想減輕患者的痛苦,其他人卻更重視獲利,兩種動機都非常強大,也都正正當當。但願他們能繼續攜手並進,讓藥物發展朝向造福全人類的方向邁進。※ 本文摘自《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作者:湯瑪斯.海格譯者:陳錦慧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04
-
2022-09-12 醫療.骨科.復健
天生O型腿膝蓋痛到要吃止痛藥 截骨矯正解她痛苦又增高
1名51歲婦人有天生雙腳O型腿,從來不敢穿短裙,近年走路時膝蓋都痛到舉步維艱,只能靠吃止痛藥緩解。後來接受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後,不但雙腳都挺直,還增高了兩公分,這才穿起短裙,快樂工作。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醫師王稚暉說,婦人因天生雙腳嚴重膝內翻O型腿,且工作又得長時間走路與站立,身體重心由膝蓋「內側」承受,久而久之因膝蓋受力不平均,造成膝蓋內側磨損發炎,受疼痛困擾多年,最怕下樓梯,最近更嚴重到連走平地都困難。他說,患者接受過復健治療、關節內玻尿酸注射等,都未有明顯效果,但X光檢查發現膝關節外側是健康的,於是建議她接受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無需做全人工膝關節置換,她才鼓起勇氣接受此新技術的手術治療。王稚暉說,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首先透過電腦斷層,模擬患者膝蓋上下肢的真實樣貌,經由最新電腦技術計算,精準量測出需要矯正的角度,再藉由3D列印技術,把校準的模板打印出來,於手術中透過模板精準切割,透過力線的改變,把下肢承重重心轉移至健康側。在骨頭缺損處,填上人工骨及骨頭生長因子,最後再用鋼板做支撐。他說,天生膝內翻或膝外翻,因為走路姿態的長期影響,很有可能到中年時會造成膝蓋的磨損,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嚴重時恐需做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所幸目前已醫術已發展到可進行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對患者來說,可保留下完整的膝蓋。尤其,對年紀較輕又是雙膝關節內翻的患者,並不建議太早做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這位婦人在接受保膝矯正手術後,經減重、復健一段時間後回診,她刻意穿著短裙走進診間,在診間來回走了幾次,秀出她挺直的雙腳,看起來完全沒有O型腿情形。
-
2022-09-10 養生.營養食譜
巴斯克蛋糕必備原料!Cream cheese也適合搭鮭魚、酪梨,加這些菜一起吃更營養
Cream cheese的口感綿密、氣味香濃,經常作為土司、貝果的抹醬,也是近年來很流行的「巴斯克蛋糕」的主原料之一。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除了應用於甜點,Cream cheese也很適合搭配鮭魚、牛排、酪梨、雞蛋等,再加上生菜、番茄片、黃瓜片、洋蔥等一起食用,不僅美味升級,也是更營養的搭配。 Cream cheese含維生素A、B 助視覺皮膚、代謝健康 在營養價值上,Cream cheese的脂肪含量較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則較低,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群,與部分礦物質(鈣、鐵、鎂)營養素。其中,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及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維生素B群則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 加工乳製品酌量攝取 飲食健康無負擔 食藥署也提醒,大多數Cream cheese以鮮奶油與牛奶作為主要成分,而動物性食品所含的膽固醇也會較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的1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建議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男性為23公克、女性為18公克。 此外,考慮一天之中還會從其他食物攝取到不同營養,建議加工乳製品應酌量攝取,才能讓整體飲食生活更加健康無負擔。 【延伸閱讀】腹主動脈瘤破裂致死率50%以上 四種人不可輕忽腳踝、手指腫痛竟是乾癬性關節炎 靠生物製劑降發炎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9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2022-09-09 醫療.骨科.復健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不能運動且要常跑醫院做電療嗎?物理治療師:更要勤做運動,練肌力緩解疼痛
一名熱愛戶外運動的女性,因膝關節疼痛就醫,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經轉介做物理治療,她詢問「以後都不能動,要常跑醫院做電療了嗎?」台大醫院物理中心經理陳昭瑩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除了做電療外,應加強膝、髖關節周邊的「肌力」,有助緩解疼痛,還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惡化。昨天是世界物理治療日、台灣物理治療師節,無論任何年紀都可能會發生退化性關節炎,45歲以下若曾發生創傷性關節傷害,有半數恐在傷後10到15年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45歲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大多因過度耗損引起,常見活動時關節痛,或早上起床30分鐘內關節僵硬二大症狀。陳昭瑩表示,關節承受重量時,需要肌肉的幫忙,若能提升肌力,可減緩膝關節疼痛,也能延緩退化。訓練重點在提升膝關節和髖關節周邊肌肉的力量,可做多關節的運動,但需要注意,運動過程中關節不會痛,或是只有3分以內的痛(滿分10分),且不會愈做愈痛。陳昭瑩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勤做運動,可有效地減緩疼痛且增進身體功能,建議運動項目包括局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與全身性的體能活動。滑牆運動以局部肌肉肌力強化運動為例,推薦滑牆運動、訓練臀部肌力的側抬腿運動。於健身房自我訓練時,可使用大腿推蹬機、大腿外展訓練機。在家中,可側躺床上做髖關節外展運動,也可做滑牆運動。滑牆運動的動作類似大腿推蹬機,是經由調整腳的位置、膝蓋彎曲程度,來調整出不同難度,不過都要遵守「膝蓋不超過腳尖」的原則。一開始可先把雙腳放在距離牆面一個腳掌的位置,背靠牆,膝蓋微彎小角度,然後大腿出力,慢慢地把膝蓋伸直。陳昭瑩表示,在醫院物理治療師會先測試可做一下的最大重量,從最大重量的七成或八成開始訓練,通常一組做10到15下可訓練肌耐力,一組8到12下可訓練肌力,建議先做一組10下,做3組。如果做5下就做不動,代表過重;如果連續做15下都很輕鬆,恐達不到預期效果,較難進步。
-
2022-09-04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好痛走不出家門,跟著物理治療師做5運動,天天能走超過1萬步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物理治療師蔡世瑩,提供5種下肢復健運動,適合關節手術後居家復健,幫助強化下肢肌力,促進關節活動度,早日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身體平躺於床上,將雙腿往前伸直;膝蓋下壓、膝窩貼近床面;一腳平放,另一腳後側墊毛巾,足背弓起,使股四頭肌出力至緊繃,維持5秒鐘後放鬆,記得不要憋氣,重複5次,再換腳操作。蔡世瑩說明,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時,維持肌肉長度不變,有持續出力的狀態且撐住不動,但是角度沒有改變,能強化股四頭肌的肌力。 2.直腿抬高運動身體平躺於床上,將雙腿往前伸直,腳板翹起;一腳屈膝,另一腳膝蓋伸直,並往身體方向抬高,最高不要超過45度,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用力收縮,維持5秒鐘後放鬆,記得腰椎必需緊貼於床面,重複5次,再換腳操作,可使用護膝保護膝關節來進行。蔡世瑩說明,直腿抬高運動可以訓練股四頭肌,維持腿部肌肉力量,同時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的重建。 3.腳後跟滑行運動身體平躺於床上,將雙腿往前伸直,一腳輕鬆擺放,另一腳的腳尖平貼於床上,腳跟沿著床面往臀部方向彎曲,至膝蓋彎曲120度,最多不要超過80至90度,來回重複5至15次,記得緩慢平順操作。蔡世瑩說明,腳後跟滑行運動可以維持下肢關節活動度,坐在床面進行可減少摩擦力,適合沒有膝關節彎曲禁忌者,若是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者則不適合。 4.坐姿膝伸直運動身體坐於床緣或椅子上,一腳輕鬆擺放,另一腳的膝下放小枕頭,小腿向上伸直,並往身體方向抬高,最高不要超過45度,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用力收縮,維持5秒鐘後放鬆,重複5次,再換腳操作,可使用護膝保護膝關節進行。蔡世瑩說明,這是直腿抬高運動的進階版,強化股四頭肌的效果較佳,維持腿部肌肉力量,同時促進膝關節活動度及重建下肢血液循環。但膝關節內壓力大者較不適合,例如:膝關節韌帶受傷、關節軟骨修補、髕骨肌腱修補。 5.坐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身體坐於床緣或椅子上,一腳自然擺放,另一腳往前伸直離開地面,使膝蓋儘量伸直,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用力,維持5秒鐘後放鬆,記得不要憋氣,重複5次,再換腳操作。蔡世瑩說明,坐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為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的進階版,強化股四頭肌的效果更大。延伸閱讀: 。膝蓋卡卡走不遠,關節痛到吋步難行,做對了讓你能屈能伸 。爬樓梯卡卡,膝蓋隱隱作痛,掌握「4原則」讓關節永保年輕,少吃「1食物」關節炎風險降2倍
-
2022-08-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生食、熟食砧板要分開!四類材質砧板怎麼挑?使用訣竅、清潔方式有差
砧板是家中廚房的必備用品,功能單純,但若使用與清潔不當導致細菌孳生,可能會成為食品中毒的原因!邀請海洋大學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所莊培梃助理教授,教大家砧板的正確使用與清潔方式。使用砧板務必生熟食分開、正確清潔生食與熟食應該使用不同砧板,且用後立刻仔細清潔。他建議家中最少準備兩塊砧板:一個專門切生肉等生食,另一個專門切熟食,例如熟滷味等食品,避免生食上的微生物因交叉污染傳到熟食,若能準備第三個砧板處理蔬果會更好。生熟食的砧板可以做標記,或直接以不同顏色砧板分別,方便自己與家人辨認。砧板應避免鋼刷與滾燙熱水砧板使用後須立刻清洗,避免食材殘渣停留在砧板表面使微生物孳長。清洗時以洗碗精、沙拉脫等食品用洗潔劑搭配細纖維菜瓜布刷洗,避免使用鋼刷以防刮痕損傷,也不可直接用滾燙熱水沖洗,否則食物殘渣中的蛋白質遇熱凝固反而不容易洗淨。消毒可用酒精或漂白水砧板洗淨後放在通風處晾乾、保持乾燥以免發霉。若想額外對砧板施行消毒,可以用75%酒精或200 ppm的漂白水(以市售5%漂白水為例,可將40mL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調配)消毒,避免消毒液殘留砧板而污染食材。如何挑選砧板?可依據廚房流理臺面的大小,挑選大小合適的砧板,操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不同材質的砧板各有其特性,使用與維護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四大類砧板材質(木頭、塑膠、玻璃、不銹鋼):1、 木頭砧板:材質較厚重,適合剁切生肉。木頭砧板較不容易造成刀具損傷,但容易吸水、發霉,需注意絕對不可長時間泡水,以免吸水後形成讓細菌孳長的環境。2、 塑膠砧板:較為輕薄、平價,有不同顏色可供選擇,但較容易留下刀痕,若損傷嚴重即須更換,不可繼續使用。特別提醒,高溫、高油食物都不可直接放上塑膠砧板切,以免超過耐熱溫度。3、 玻璃砧板:不容易附著氣味、較耐高溫,但容易使刀具變鈍,且使用時易滑動,需特別小心。4、 不銹鋼砧板:近年來常見的新材質,表面光滑、不容易留刀痕,方便清洗與保養,但容易造成刀具磨損,使用時易滑動,需特別留意安全操作的問題。【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研究發現:過量喝「1飲料」,比喝含糖飲死亡率高8%,比喝無糖飲料高26%天天五色蔬果均衡吃吃出免疫力,從內而外打造防護力!退化性關節炎的併發症有那些?會影響影響手、膝蓋、臀部?養好習慣減緩骨關節炎不適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8-24 醫療.感染科
影/手沒洗乾淨童飲食染腸胃炎 嘔吐腹瀉血絲便住院5天
2歲男童和家人暑假到海邊與牧場玩,他在沙灘玩耍與牧場餵食牛羊,疑似手沒洗乾淨,就拿食物吃,回家後隔天出現發燒、連續嘔吐腹瀉合併大便有血絲情況,被帶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他因發燒脫水安排住院治療,檢查確認是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醫師與家屬討論後,推測男童可能因為餵食牛羊接觸牧草與動物後,手沒洗乾淨就拿食物吃,不慎將細菌也吃下肚,回家後隔天早上突然發燒到38.6度,出現上吐下瀉與大便出現血絲,活動力下降等情形,家人帶男童到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確認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治療後完全退燒並腹瀉情況緩解。童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高佳慧表示,沙門氏桿菌是兒童常見腸胃炎住院的原因,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許多地方都有此菌的存在,例如地下水、山泉水、泥土、水族箱、動物身上,尤其是家禽類與雞蛋殼、各種易腐壞食物,牛奶、蛋類、肉類製品等,都常見有沙門氏桿菌,若不慎吃進沒有煮熟或遭到細菌汙染食物與飲用水,都可能因此造成沙門氏桿菌感染引發腸胃炎。其中嬰幼兒、老人、免疫功能較差者就容易出現明顯的臨床病徵,臨床上常見會出現頭暈、嘔吐、高燒、腹瀉等症狀,其中糞便多為黏液狀糊狀,也可能出現血絲便,病情通常會持續5到7天,嚴重時還會出現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骨關節炎與腦膜炎等的併發症,治療多以補充水分、電解質等症狀治療為主,只有症狀嚴重或免疫力差者才會使用抗生素治療。高佳慧說,沙門氏桿菌腸胃炎最常發生在溫暖炎熱的天氣,最近天氣屢創高溫,並適逢暑假期間,多數家長會帶孩童外出遊玩,吃下不潔食物或個人衛生不確實,7月和8月期間比過去增加很多感染沙門氏桿菌的病童就醫。門診也曾遇過生喝山泉水、食用放在室溫超過4個小時牛奶、幼童洗澡刷牙漱口不小心喝下水等情況,造成感染嚴重血便的病童,她呼籲家長,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與食物保存,平時給幼兒練習刷牙漱口使用煮過的飲用水,出遊要注意飲食衛生與讓孩童勤洗手,在陽光下放過久的食物或飲料就不要再食用。
-
2022-08-23 醫療.骨科.復健
接種疫苗後肩膀劇痛忍2個月無效 醫曝就醫3大關鍵
新北一名王先生接種莫德納疫苗後,肩部開始疼痛,兩天後疼痛加重,一度痛到無法穿衣。但2個月後,肩部疼痛的狀況仍無改善,原以為是疫苗接種副作用,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診,沒想到經超音波檢查判定為肩部旋轉肌腱破裂,醫師建議,有這3大關鍵就必須盡快就醫。王先生表示,自己一年來都沒有受過傷,工作也不需要負重,且沒做過劇烈運動,實在不解何時受傷,只記得打疫苗後就有疼痛感,所以一直誤以為是接種副作用。骨科醫師為王先生初步檢查時,評估疼痛狀況不尋常,隨後轉介到復健科做超音波檢查,發現是肩部旋轉肌腱破裂。復健科主任葉圜叡指出,不少民眾在疫苗注射後,有產生多日無法緩解的肩部疼痛或旋轉肌腱撕裂傷,或肩部粘連性關節炎,尤其是接種疫苗的人數大幅上升時,類似狀況越常見,且並不是特定疫苗造成,任何品牌疫苗都有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的狀況,所幸經過治療後,王先生已重拾健康。葉圜叡說明,目前研究認為,不是COVID-19疫苗特別會攻擊旋轉肌腱,而是注射過程引發的問題,稱為「SIVRA」,成因為注射位置不正確,可能是注射針頭直接打進旋轉肌腱,引發肌腱撕裂傷,或是注射藥物進入肩峰下、三角肌下的滑囊中,造成注射的抗原在此引發急性或長期的發炎反應,從而造成肌腱的損傷或是關節沾黏。葉圜叡表示,疫苗注射後發生異常的肩部疼痛,仍建議到醫院就診,並接受超音波的檢查,較能明確了解病因,進行正確的治療。接種疫苗後疼痛就醫,有三大關鍵時間點,包含紅腫熱出現,並且在1天以後變得更趨嚴重;經過3天後仍有明顯疼痛;關節活動受限。葉圜叡建議,若符合以下其中一種狀況,即可到醫院接受檢查,並提醒肩部問題長久不處理,可能造成肌肉萎縮或是更嚴重的關節活動受限,建議有風險的民眾應盡量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2-08-23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盛行率地圖首公布 再治6.8萬人拚3年完治邀WHO見證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於二〇三〇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國內宣示提前於二〇二五年完成C肝消除,歷經數年的努力,目前全台已有一九六萬人進行篩檢,顯示國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百分之二點二,已有二十二萬人完成C肝治療,再治療六萬八千人即可達到C肝消除目標,預計於二〇二五年邀請世衛專家來台見證。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C手前行,全民協力,完篩也完治—二〇二二 C型肝炎專家會議」,與會專家包括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許以霖、白金扶輪社前社長暨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胡琮輝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依照WHO建議,消除C肝需篩檢出九成患者,並治療其中的八成病患。為協助國人消除C肝,蒲若芳表示,近年來,主要透過擴大篩檢量能、降低治療門檻障礙、提高醫療服務可近性、強化管理及照護支持系統、提供有利環境、推動高風險族群C肝防治與加強民眾C肝篩檢識能等方向。成人健檢已篩196萬人 抗體陽性率2.2%蒲若芳說,自國健署成人健檢服務擴大納入B、C肝篩檢以來,截至二〇二二年,近兩百萬人透過成人健檢服務接受B、C肝篩檢。其中,C肝抗體結果上傳率近九成四,口服抗C肝病毒藥治療率也有近九成。目前全台已有一九六萬人進行C肝篩檢,同時擔任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流行病學研究組組長的盧勝男也在會中公布最新的「C型肝炎抗體盛行鄉鎮市區地圖」,顯示國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百分之二點二,已有十四萬人接受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八萬人在此之前就接受過干擾素治療。也就是說,再治療六萬八千人即可達到C肝消除目標。剩肝外共病、潛在感染者 陳培哲:每月治2000人才有望達標依據最新的C肝精準盛行地圖,簡榮南說,找出沒有病識感的感染者仍是主要重點。他指出,各縣市已經開始有自己的策略,包含從常見的C肝共病著手擴大篩檢,如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外,從篩檢的數據顯示,基層診所協助篩檢的比例最高,占七成,但國健署與健保署給付不一,此部分也值得爭取與討論。簡榮南強調,C肝消除有政府的公權力之外,還需民間團體力量,加強宣導,提高民眾的認知,才有機會篩檢更多,並及時進入醫療體系。不過,陳培哲也憂心地指出,距離二〇二五年底僅剩下四十個月,以治療目標六萬八千人推算,每月至少要治療一千五百人才能達標,以健保署數據來看,治療人數最高的月份僅達到一千五百人。陳培哲直言,在治療速度方面,需要加緊腳步。陳建仁:擴大C肝篩檢經費、舉辦縣市觀摩會,2025邀WHO認證陳培哲說,治療人數是C肝消除的關鍵,每月最好要治療達兩千人。他建議,篩檢對象納入糖尿病、慢性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等,並將C肝篩檢及治療成效加入縣市首長評鑑指標,以提升篩檢與治療之成效。他也建議C肝辦召集各縣市衛生局首長,觀摩防治成效良好縣市,進行模式移轉。陳建仁建議,持續擴大篩檢經費,舉辦各縣市C肝消除觀摩會,分享成功消除經驗,有信心完成C肝消除工作,預計於二〇二五年,邀請WHO專家來台認證台灣消滅C肝的情況,就如同過去小兒麻痺消除計畫,也獲得國外專家協助認證。他相信,台灣在政府、專家以及全民的努力下,一定可以達到完篩、完治的目標。精準C肝盛行率地圖 取代推估而得的潛勢地圖過去,因無大規模篩檢資料,公衛學界先以七大指標推估的方式製作出「C型肝炎風險潛勢分佈地圖」,一地區若符合七項指標,為第七級之高風險區;若一項都不符合,則為第〇級之地風險區域。依據潛勢地圖,盧勝男及不同的地方團隊,如大林慈濟、雲林台大等單位,介入雲林、嘉義及台南等縣市之高風險區域進行篩檢。然而,在篩檢過程中,他發現,有近四成的C肝患者,其實居住於第〇級的低風險區域。可見,僅透過風險指標推估還不夠,應該進行大規模篩檢。衛福部國健署二〇二〇年起推動成人健檢擴大篩檢,盧勝男指出,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依據成健資料,推估二〇二五年時年齡介在四十五至七十九歲的目標族群,製成C肝抗體盛行地圖,以準確的抗體陽性率,真正掌握台灣的C肝盛行地區,以取代推測而得的風險潛勢地圖,並且根據全新且精準的C肝盛行地圖發現,隨時代變遷,C肝高盛行地區已有所改變。盧勝男說,原因包括過去超高齡的C肝患者已去世,以及移民造成的人口組成改變等。在大規模、地毯式的篩檢後,在C肝抗體盛行地圖中,以盛行率達百分之六界定為高盛行區。盛行地圖與C肝風險潛勢地圖對照,共有十一個除名,四十個重複,十八個新增。盧勝男說,新增的C肝高盛行區為:尖石、五峰、後龍、泰安、大湖、國姓、土庫、褒忠、阿蓮、彌陀、枋寮、車城、滿州、枋山、玉里、豐濱、長濱、白沙。此外,經過分析篩檢資料,發現C肝抗體陽性率呈現「線性下降」。盧勝男建議,在全國篩檢政策下,以流行病學方法進行C肝防治的策略,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他強調,要找出更多C肝患者,不在高風險區、非高危險族群的一般民眾也應積極接受C肝篩檢。與會的縣市衛生局首長認為,抗體盛行地圖無法反映篩檢之後,病患接受治療的成效,導致國內的C肝地圖看起來「越來越紅」,中研院士陳培哲建議,未來應朝向C清除地圖繪製,完整呈現出完篩之後的完治情況。盧勝男則回應,因C肝治療人數每天不斷滾動式新增,各界期待可反映治療情形的HCV RNA地圖較難繪製,但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已有掌握治療成效數據。彰化領先全台消除C肝 台南篩檢率列六都第一 扶輪社長年贊助台灣C型肝炎患者具地區集中特色,故地方衛生單位及民間團體在C肝防治扮演重要角色。彰化縣領先全台,提早達成WHO之C肝消除目標;台南市篩檢涵蓋率達六都之冠。白金扶輪社則長期捐贈C肝篩檢資金及器材予基層醫療單位,也發起愛肝企業鼓勵社友讓員工篩檢C肝。二〇一九年起彰化縣變響應中央政策,推動C肝「三年減半、六年根除」,葉彥伯說,在行之有年的萬人健檢及利用既有業務「加C」加驗C肝策略下,已提前於今年達標。後續已著手規劃第二階段C肝防治計畫,重點是針對新感染、再感染的高風險族群、落實C肝防治,以及透過流行病學學理見證並評估C肝治療成效等。彰化縣衛生局推算彰化縣境內C肝感染盛行率約百分之三點二,要符合WHO的C肝消除標準,需治療一萬兩千八百餘人,現已治療一萬三千五百餘人,達標率為百分之一〇五。葉彥伯說,加C策略強調以個案為中心,利用原班人馬投入C肝篩檢及治療,減少溝通成本、加強資料整合。例如,洗腎室利用原有感控機制整合C肝篩檢;監獄方面商請原先有業務往來的同仁協調;毒癮者透過負責辦理中央減害計畫的單位;社區篩檢及治療則整合到施行已久的萬人健檢。許以霖表示,台南市四十五至七十九歲世代區間C肝篩檢涵蓋率近五成五,為六都之冠;口服抗C肝病毒藥物治療率近七成,透析病人口服C肝藥物治療率也超過八成五,亦居六都之冠。臺南市C型肝炎篩檢亮點為「C型肝炎防治結合科技」與「C型肝炎篩檢無國界」,以建置C型肝炎篩檢預約平台、運用台南市科技防疫健康共照雲與多元媒體途徑等策略提升C肝篩檢率;同時,亦鼓勵新住民參加C肝篩檢。康照洲表示,台灣扶輪社至今金援逾七千五百萬元予基層醫療人員及民眾等,近十三萬人受惠,顯示非政府組織在C肝消除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扶輪社也呼籲社友提供員工免費C肝篩檢,以企業為單位共同消除C肝。三大肝外共病 應全面篩檢C肝以控制疾病C肝病毒感染會引起全身發炎,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三大肝外共病。相反地,這三大慢性病患者感染C肝時,因為產生胰島素抗性,也會容易讓疾病不好控制或惡化。簡榮南說,此族群應全面篩檢、治療C肝,以控制疾病。胡琮輝表示,過去討論C肝共病,多會關注愛滋病等共病高盛行族群,但中低風險的共病末期腎臟病前期、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是須受重視的C肝相關肝外病變族群。胡琮輝認為,為了C肝根除計畫,相較於對所有民眾普篩,不如針對相對有風險族群優先篩檢。因此,在他擔任C肝防治計畫召集人的彰化,嘗試先從全面篩檢「透析患者」著手,無論患者是否曾被檢驗過有C肝抗體陽性,都建議檢驗C肝病毒量。初期碰到多數洗腎中心並未配置胃腸肝膽科醫師,導致沒辦法開立檢測單,後續直接要求外載醫療人員直接進入洗腎中心協助篩檢,短短九個月內,完成縣內卅一家的洗腎中心的患者篩檢,幾乎百分之一百達到HCV RNA的檢測,其中有百分之八十八接受治療,接受治療者中有多達百分之九十四。同樣的做法,延伸在糖尿病以及末期腎臟前期或慢性腎病的病患者身上,不過,這兩種疾病不像是透析患者集中出現,因此尋求衛生所協助,胡琮輝表示,衛生所擁有最完善的糖尿病及腎臟病照護網,只要患者回診拿藥時,就能協助篩檢轉介治療。林漢傑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共二百三十萬人,其中八成於基層診所就醫,因此台灣肝臟學會與C肝共病如糖尿病學會、台灣腎臟醫學會等討論,制定基層醫師治療指引,教導治療C肝的方式,必要時轉診至肝膽腸胃科處理,以提高治療廣度,保障高風險病人安全。地方C肝篩檢動力不足 國健署:爭取提高補助至450元為達二〇二五年消除C肝目標,找出非特殊族群C肝患者至關重要,目前主要透過成人健檢篩檢。然而,與會專家直言,國健署B、C肝篩檢,僅補助兩百元,導致基層醫師篩檢動力不足。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當場承諾,將爭取二〇二四年前提升補助金額至四百五十元。從篩檢數據顯示,基層診所協助篩檢的比例最高,占七成八,醫學中心反而最低。簡榮南說,並不是醫學中心不篩檢,而是醫院篩檢一位健康的人,是由國健署給予的補助金太低;若是幫已經是罹患疾病的患者篩檢BC肝,健保署能給付四百一十元。導致基層診所雖是主要戰力,但戰力不強,此部分也值得爭取與討論。陳建仁表示,各單位給付至少要一致,國健署已喊出希望爭取從二百元調升至四百五十元,他認為這是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情。魏璽倫則說,國健署的理念是以篩檢支持治療,除了將持續爭取在二〇二四年前提高B、C肝篩檢補助至四百五十元之外,並研議加碼補助,提高基層診所加入防治行列的意願。戴雪詠則是回應,除了給予健保給付,醫療人員查詢健保雲端病歷時,由於健保署與國健署資料介接,醫療人員也可了解病患接受C肝篩檢情況,以及後續追蹤、治療進度,並適時鼓勵病患接受詳細的檢查與治療。
-
2022-08-22 養生.聰明飲食
控制體重、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媲美地中海飲食的北歐飲食法
講到北歐食物,或許台灣人想到的都是IKEA的肉丸子配馬鈴薯泥,其實北歐的飲食絕對不只是這樣,而且北歐飲食法是近年來新流行的一種健康飲食法,深受國外許多飲食、營養專家推崇,可以說與南方的地中海型飲食法並駕齊驅。什麼是北歐飲食法北歐飲食法是流傳於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丹麥、芬蘭等國的飲食法,其共同特色為:⚫ 食用較粗的、低麩質的全榖雜糧,如黑麥、裸麥、燕麥等⚫ 大量水果,尤其是莓果類(特別是北歐越橘 lingonberry)⚫ 許多蔬菜,尤其是比較多的根莖類蔬菜,如甜菜、大頭菜、胡蘿蔔等⚫ 大量富含油脂的海魚,如鮭魚、沙丁魚、鮪魚、鯖魚等。(那個臭名在外的醃漬鯡魚與發酵鯊魚不在此列……)⚫ 常使用芥花油 Canola oil⚫ 許多豆類、堅果、種子⚫ 偶爾吃優格或低脂乳製品以及雞蛋⚫ 較少吃肉類這些食材通常來自本地與周邊的海洋較多,有較低的食物里程,代表食材新鮮也有較低的碳排。北歐飲食的優點北歐國家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同時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北歐飲食功不可沒,所以被推崇為健康的飲食法,依照食品與營養專家的分析,北歐飲食法的優點在於:良好的油脂富含油脂的海魚提供許多omega-3油脂如 DHA 或更珍稀的EPA,芥花油也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omega-3油脂,所以這樣的油脂攝取有較低的飽和脂肪酸,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有益於降低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對於幫助記憶力、提升腦力也都有很大的好處。豐富的纖維根莖類蔬菜、全穀類、豆類、種子都是良好的纖維來源,因為纖維利於吸附水分,消化也比較慢,所以對於維護腸道菌相、幫助排便、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穩定也都有很好的幫助。莓果的抗氧化力莓果裡的花青素與多酚是非常好的抗氧化物,對於抗氧化、抗體內慢性發炎特別有益,所以對整體免疫力、預防阿茲海默、預防動脈硬化、預防關節炎等多方面的效果,花青素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也很有幫助。優質蛋白質魚肉、豆類、種子、雞蛋、低脂乳製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幫助肌肉力量的維持,也對血糖控制穩定有益。低糖、低精緻碳水化合物因為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纖維,所以比較有飽足感,因此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較低,而且碳水化合物來源都是較粗的穀類雜糧,而且低麩質或無麩質,所以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有益血糖穩定,不容易餓,也有助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豐富的微量元素堅果、種子、穀類的種皮都是豐富的微量元素來源,有天然的維生素E、維生素B群、鎂、鈣、鋅、鉀等等,都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須。維生素D北歐因為季節因素,冬天有很長的時間曬不到陽光,特別重視維生素D的攝取,否則憂鬱是很常見的事。北歐飲食裡有豐富的海魚、乳製品、雞蛋都供應了很多天然的維生素D。參考前文北歐的陽光-可以預防憂鬱的維生素D。綜合以上優點,北歐飲食法確實在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預防阿茲海默等等方面有很好的益處,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一下。不過,北歐飲食特別重視的永續性、在地性也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我們並不需要照章全收,應該要思考屬於台灣最健康,同時也能兼顧永續性的飲食法。北歐飲食給台灣的啟發依我的角度來看,參考地中海飲食、北歐飲食法或任何健康飲食法,台灣有很多相對應的優良食物值得我們應用與推廣。⚫ 台灣四面環海、優質的魚、海鮮是豐富的,這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與魚油的來源。⚫ 此外,台灣近年來也鼓勵推廣旱作雜糧,所以大豆、薏仁、芝麻、花生或其他豆類都可以成為植物性蛋白質或是五穀的來源。⚫ 台灣知名的苦茶油也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優質油脂,還被美譽為東方的橄欖油。⚫ 而台灣可以生產的芝麻油更是富有抗氧化力的芝麻酚的優質油脂。⚫ 台灣水果的多樣與優良品質更是我們自豪的,水果如芭樂、鳳梨、屬於本土性的莓果-桑葚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抗氧化力。⚫ 所以以上台灣產食材都足以上台灣健康飲食獨樹一格,同時兼顧美味、健康與永續,是不是值得我們思考看看呢?延伸閱讀:75%的國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國健署提高建議攝取量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08-19 醫聲.醫聲要聞
「元氣醫聲」Podcast正式上線!重磅專訪張上淳、康照洲、李龍騰等權威,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
元氣網醫聲頻道集結醫藥界重量級意見領袖的採訪,獨家報導名家觀點;專題形式的議題倡議,囊括各癌別癌症的治療、高齡社會、罕見疾病,以及健保制度改革...等,搭起溝通橋樑,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定期推出的民調投票,則讓關心醫藥議題的讀者,能夠與我們互動、表達立場。最新推出的「元氣醫聲」Podcast透過醫藥記者的聲音敘事,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給讀者最實用的健康內容。其中「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與醫藥界領袖對談,呈現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目前已有三集節目上線。EP01|長輩多重用藥怎麼辦、中西藥合併使用要注意什麼?衛生所半夜開門只因居民被蛇咬! 來賓:李龍騰/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理事長行醫超過40年,他深入偏鄉,曾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雙溪衛生所、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以及在都市醫院少見的緊急狀況:為了讓居民被蛇咬時能即時取得解藥,他每月往返台北購置各種蛇類的血清備用;年長患者看到他血壓就升高,理事長索性脫掉白袍,讓老人家看病時不再緊張。您是否也遇過這樣的情況:「老人家一天下來,吃了好幾種藥,有的治血壓、有的降血糖,還吃了中藥來固骨頭,保健食品更是一罐接一罐。」李龍騰理事長在本集節目中,將與聽眾分享長輩「多重用藥」、「重複檢查」存在哪些風險,以及中、西藥一起吃下肚,可能因為藥效的「加成」或「抵銷」,對身體帶來什麼危害。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一窺李龍騰理事長在偏鄉遇到的奇聞逸事,同時了解該如何透過聰明的小撇步,避免長輩陷入多重用藥的危機。EP02|再生醫療助挽回變了心的細胞!再生三法的前世與今生來賓:康照洲/台灣藥學會理事長蓬勃發展的再生醫療,讓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足、癌症等病患,看到一線曙光。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或功能之重建或修復,或是用於人類疾病之治療或預防。事實上,再生醫療一度在日本蔚為風潮,吸引許多國人專程前往,也曾氾濫到連國內的坊間美容理髮院也號稱,使用再生醫療幫助回春,但是民眾花費上百萬元後,真的就有效果嗎?安全嗎?為了讓保障民眾,衛福部2018年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暫時規範。今年初,衛福部版本的再生醫療三法(《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亮相,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曾任衛生署食品藥物局長,現任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帶你看懂再生三法。EP03|公費後醫系再四年即收攤?台灣醫師人力到底是患寡還是患不均?來賓:張上淳/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此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但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了解張上淳理事長對於公費後醫系最直接的想法。元氣醫聲Podcast定期更新 「開卷有醫」書摘同步登場元氣網醫聲頻道將持續擴充內容,將定期更新「元氣醫聲」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同時,也規劃「開卷有醫」,摘錄權威級醫師新書的重點內容。癌症、高齡、慢性病等大型醫界論壇的專題報導,也將定期推出。敬請讀者持續關注!
-
2022-08-19 醫療.骨科.復健
最命苦椎間盤是它,腰痛腿麻怎麼解?
台灣腰部疾患就醫人數約為50萬人,雖然腰痛原因百百種,但以腰椎活動度來看,最為辛苦非腰椎第五節莫屬,連帶的,介於第五節腰椎及第一節薦椎之椎間盤的命運則最為坎坷,菁英診所復健科尤稚凱醫師指出,這節椎間盤總是前傷未癒、後傷又至,使得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常陷入反覆發作的循環,此時治療要確實兼顧「穩定腰椎、修復椎間盤、解除神經根壓迫」才行,這三方面現在透過非手術的再生注射可一一達成。最命苦椎間盤非它莫屬尤稚凱醫師說明,就生物力學而言,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之間的椎間盤因活動度最大,再加上薦椎完全為骨性構造,因此成為壓力集中點,倘若經常彎腰轉腰、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長期久坐等,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纖維環撕裂傷,逐漸退化變性,甚至導致椎間盤中間的髓核突圍而出 (亦即椎間盤突出),隨著一再受傷更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症狀為下背痛或神經傳導痛在症狀方面,尤醫師描述,若介於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因纖維環撕裂傷而引發疼痛,範圍可能涵蓋薦椎及薦髂關節等下背部位(下圖藍色區塊),在彎腰時和久坐後疼痛會特別明顯;至於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腰椎第五節神經根,則會引發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甚至到腳底的麻木感(下圖紅色區塊)。腰椎結構平衡 牽一髮動全局椎間盤無論損傷、退化、或突出,均代表腰椎已處於不穩定狀態。尤醫師解釋,在脊椎的結構中,椎間盤、小面關節、以及周圍韌帶是穩定脊椎的三大要件,只要其中一個因外力而受傷或退化變性,就會破壞平衡,拖累其他兩者,不只如此,由於腰椎、薦椎、髂骨在結構上為複合體,連薦髂關節的穩定性也會受影響,因此治療上務必面面俱到。治療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為了穩定腰椎、恢復腰薦髂結構的平衡,尤醫師認為,理想的對策為採行再生注射,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直接精準注射至所有相關病灶,包括上薦髂關節、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的小面關節、周圍韌帶、甚至椎間盤,如此一來可改善關節炎、強化韌帶,全面提昇腰椎穩定性,椎間盤也得以修復。此外,針對受到壓迫的腰椎第五節神經根,則採行神經解套注射,同樣在超音波導引下,將低濃度葡萄糖水注射於神經根周圍,打開神經壓迫之處,或經尾骨進行硬脊膜外注射,也可達到相似的作用。增生療法專業技術 攸關診斷與療效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再生注射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再生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護腰之道:正確姿勢、強化核心、避免久坐尤醫師最後提醒,因為姿勢錯誤與用力不當是造成大部份腰痠背痛的主因,所以經常腰痠背痛的人,在日常起居各個動作上,都要隨時注意姿勢與使力方式,也要避免久坐。同時,藉由運動強化背肌、腹肌、骨盆底肌肉等,才能給脊椎足夠的保護,但要注意的是,需要使用腰力的運動,例如高爾夫球、保齡球、仰臥起坐等,尤其應該避免,若其他運動會引起腰痛的話,也不宜從事。更多關於腰椎間盤突出、下背痛的預防與治療#ads-inline,.inline-ads,.fly123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2-08-15 焦點.長期照護
長者髖部骨折死亡率高 醫:愈早手術愈好
1名78歲癲癇的患者,3年多前病情發作跌倒,雙側髖關節疼痛需用助行器輔助,肌肉後來變得萎縮無力只能坐輪椅,他日前癲癇又發作,送醫檢查,醫師發現他的髖關節已經骨折變形,且有嚴重髖關節炎,安排手術治療後,他現在已經擺脫輪椅,重新生活。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醫師黃贊文說,許多家屬以為長輩年紀大,開刀風險高,希望不要手術。但髖部骨折常常造成行動不便,尤其臥床不活動,肌力萎縮的速度相當快。一般,臥床7天後肌肉減少可高達35%。如果長期臥床會引起褥瘡、肺部和泌尿道感染以及下肢靜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台灣女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15% ,男性更高達22%。他說,因此,目前髖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式仍是盡早手術,讓病人盡早下床活動和訓練肌力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黃贊文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家會因感覺統合能力降低、肌肉萎縮、平衡感變差,再加上本身如患有癲癇、失智或是視力變差,或有使用安眠鎮靜藥物,都容易因病跌倒進而造成骨折。他說,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顯示,75歲以上的國人髖部骨折風險會大幅增加,髖部骨折若沒有積極治療,容易造成不斷跌倒與骨折的惡性循環。此外,老人家發生髖部骨折後,不僅容易發生下一次髖部、脊椎、肩關節和手腕骨折,死亡率更會大幅上升。
-
2022-08-15 醫療.指甲.足部
肩膀痠、偏頭痛⋯竟是因「拇趾外翻」造成?醫教1招自我檢測
30多歲的小慧從小就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因工作所需,得長時間穿高跟鞋,使症狀加劇,經常舉步維艱,令她相當困擾。另有一名50多歲男子,10年來每個月至少跑一次全馬,但最近一走路就痛到不良於行,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他的腳板特別寬,又愛穿狹長型運動鞋,腳在長期擠壓下,造成拇趾外翻惹禍。為什麼會拇趾外翻? 郭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振琨表示,「拇趾」為足部大拇趾,「外翻」是拇趾呈現異常的起角,並歪向第2趾。拇趾外翻的定義,是指外觀上大腳趾往第2腳趾的方向偏移超過15度,使大腳趾重疊到第2腳趾,造成第2腳趾異位。他也指出,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多與家族基因遺傳有關,但也會因長期摩擦而產生發炎、位移。主要有以下5種成因:.性別:女性患上拇趾外翻較男性高15倍。 .家族史:58~88% 的患者有拇趾外翻家族史。 .鞋子不合腳:長時間穿高跟鞋、楦頭太小的鞋子。 .扁平足:因內側足弓缺乏支撐,導致拇指下方無法支撐體重而外翻。 .發炎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肌肉病變者。拇趾外翻常見症狀 陳振琨說明,拇趾外翻患者有一明顯徵兆,通常在穿鞋時會感到摩擦不舒服,赤足時也會發現大腳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常見併發症狀如下:.疼痛、腳掌不穩定 .可能造成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 .出現O型腿 .膝蓋痛 肩.膀痠痛 .腰痛 .偏頭痛 .自律神經失調拇趾外翻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陳振琨表示,初期治療拇趾外翻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改善穿鞋習慣,尤其女性盡量不要穿高度超過1吋的鞋子,楦頭寬度要能讓腳趾舒服活動等。另外,也可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分開襪、大拇指分隔墊等,減少大腳趾內側摩擦,減緩足部承重不均的壓力。 但當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拇趾外翻的症狀仍遲遲無法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拇指外翻超過40度時,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拇趾外翻矯正手術相當多元,超過200種以上,主要以「軟組織修補」和「切骨矯正」為主,前者是將拇指外翻緊繃的韌帶放鬆、內側鬆弛的韌帶拉緊;後者是將內翻的大腳趾矯正到理想角度,併搭配適合的內固定器。 近來亦有專為拇趾外翻手術而研發的矯正微創骨板植入物,具備減少軟組織破壞、客製化矯正、手術時間短、穩定性高、無異物感等多重優點,可供患者做選擇,術後3個月,即可經由X光追蹤復原狀況,骨頭癒合即可開始運動,如游泳、腳踏車、跑跳等。拇趾外翻預防方法? 因拇指外翻會隨時間角度變大,且嚴重的拇指外翻無法自行恢復,但陳振琨也建議,日常習慣中有一些預防方法: .改掉不良的穿鞋習慣,如太高或楦頭太小的鞋子,避免長時間久站或走動 .需多活動腳趾、矯正扁平足,以預防勝於治療 .長期穿鞋墊或五指襪保護足部健康 .維持適當體重【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468.html】
-
2022-08-08 醫療.骨科.復健
機車騎士車禍髖關節骨折脫臼 微創手術恢復快傷害小
1名22歲機車騎士車禍受傷,X光檢查發現左側髖臼骨折合併髖關節後側脫臼,醫師以電腦斷層掃描製作3D影像重組,更精準評估骨折位置,並採取微創骨折復位固定手術,使得他傷口較傳統手術小、軟組織傷害輕微、恢復也較快,而且術後疼痛及下肢活動都獲得改善。長安醫院骨科醫師曾怡菱說,髖關節是一個很強壯的關節,會發生骨折脫臼的情況大部分是受到高能量外力造成,一般車禍跟高處墜落是兩大主要原因。車禍時若駕駛人膝部撞擊汽車儀表板造成的損傷,也會導致。她說,骨盆為人體支撐重量、保護內臟器官,布滿神經跟血管,一旦骨折,很容易因血管破裂引發大出血。若衝擊較小、結構仍很穩定完整,大部分可採臥床休息、藥物治療等的保守治療;若衝擊力道大造成裂痕或是大幅移位,則需要手術治療,這名騎士的髖臼骨折,骨折處非常不穩定,容易造成髖關節脫臼,所以需要手術治療。因為髖臼骨折的複雜性,臨床上,會搭配高階電腦斷層檢查,精準重建3D立體影象來確定骨折詳細狀況,手術則採取微創骨折復位固定術。曾怡菱說,傳統手術是沿著腹股溝切開一個連續性約20至30公分傷口,微創作法則可以分成兩段較小傷口來處理,這樣不僅傷口可以較小、恢復也比較快,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對軟組織的傷害。她說,髖臼骨折常見的後遺症是股骨頭壞死及創傷性髖關節炎,發生率約10至40%,因此需固定回診追蹤後續的狀況。
-
2022-08-04 醫療.眼部
眼睛乾澀亂點眼藥水會加重症狀 眼科醫曝乾眼症5大風險因子
●居家工作用眼過度、環境乾燥,易眼睛不適●常見症狀:眼睛乾澀、疲勞、畏光、眼睛癢●別亂點眼藥水,恐會讓症狀更惡化疫情期間在家使用3C產品線上工作的人相當多,時值夏天熱浪來襲,冷氣、電扇齊吹下,罹患乾眼症人口激增不少。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乾眼症發生原因,除了環境乾燥、用眼過度外,也可能是戴軟式隱形眼鏡、更年期、自體免疫疾病等所致,應就醫找出原因、耐心治療,千萬別亂點眼藥水,恐會讓症狀更惡化。現代人的生活中,引發乾眼症的風險因子很多,首要大敵是3C產品。呂大文表示,現在的職場環境改變,愈來愈多人採居家工作,使用3C時間長,加上吹冷氣和電扇,加速淚液蒸發,導致眼睛出現乾澀症狀。許多人下班後的娛樂,是滑手機、玩電動、追劇,幾乎全天眼睛盯著3C產品螢幕,用眼過度、眨眼頻率減少,都提高罹患乾眼症的風險。呂大文說,若長時間配戴軟式隱形眼鏡,會吸附淚液,眼睛容易乾澀,導致乾眼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則可能引起淚腺發炎,進而減少淚液分泌,衍生乾眼症;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因荷爾蒙改變使淚液分泌減少,淚液中的油脂也減少,淚液變少又加速蒸發,乾眼症就發生了。亂點清涼眼藥水 會加重症狀乾眼症最常見症狀是眼睛乾澀、疲勞,有些人會出現畏光、頭痛、眼眶脹痛、眼睛癢、有異物感、對外界刺激敏感而流淚等症狀。呂大文表示,很多乾眼症患者感覺眼睛乾澀,會自行購買「小花眼藥水」 或「含類固醇眼藥水」來點,但往往愈點症狀愈嚴重。呂大文說,使用小花眼藥水會加強血管收縮,有清涼、消除疲勞的短暫效果,但隔一陣子後血管會反彈,眼睛反而會更紅、更不舒服,若長期使用含有類固醇眼藥水,會使眼壓上升,不但加重乾眼症症狀,還會提高罹患青光眼的風險。治療乾眼症需要詳細評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呂大文指出,若不能從根本原因去改變,治療的效果就會受限。比如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就要治療這個疾病;環境太乾燥引起的,應改善環境;生活習慣或用眼過度引起的,病人也要努力改變行為。須密切回診治療 約6至12周乾眼症是日積月累而來的疾病,要改善症狀,病人必須拿出耐心、好好配合治療。呂大文表示,一般來說,治療乾眼症需要比較密切的回診大約6到12周、配合醫囑點眼藥及調整生活方式,如果症狀改善,可以降低回診頻率,甚至可以停藥。如果淚腺有阻塞而導致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則可以考慮用雷射手術來疏通組織,術後淚液分泌就會改善。治療結束後,該怎麼保養眼睛?呂大文表示,有研究顯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作用,可改善乾眼症狀,可考慮補充;也可使用溫毛巾放在眼部做熱敷,有助促進淚液分泌、油水平衡;此外,市售眼部熱敷器材不少,可考慮使用。熱敷眼部時,須注意溫度及時間。呂大文說,一般以40度左右敷10分鐘,一天可熱敷3至4次,按不適程度可自行增減次數;若是眼睛正處於發炎、紅腫熱痛等症狀,此時就不宜熱敷,以避免加重發炎反應或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
2022-08-02 醫療.骨科.復健
「大釣哥」以為坐骨神經痛 經診是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高雄53歲漁民蔡先生半年來坐立難安,自己當「大釣哥(台語諧音貼藥膏)」加民俗推拿都沒用,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也沒改善。81歲周姓婦人則是半年前閃到腰後,開始背痛、臀部疼痛。兩人都以為是坐骨神經痛,這兩個個案經檢查診斷,是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得到改善。阮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洪誠聰指出,蔡先生雖有糖尿病及三高,平常仍愛呼朋引伴喝兩杯,半年前來有著坐立難安的疼痛,無法工作,自己貼膏藥和民俗推拿都沒改善,以為坐骨神經痛,就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但術後仍依然疼痛難耐。轉診來檢查發現病患無法翹腳坐,移動身體時也會因牽動髖關節痛到發抖,經X光檢查確診右側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在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一周後就活動自如,兩個月後已回到漁場。有高血壓及低甲狀腺疾患的81歲婦人,半年前閃到腰後開始背痛、臀部疼痛,後來一路痛到膝蓋去,原也以為腰椎受傷導致坐骨神經痛,但害怕開刀遲未就醫,尋求藥浴及推拿等民俗療法,沒改善還更痛。經X光檢查發現是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接受人工關節置換後,症狀在三個月內逐漸改善,洪誠聰仍建議她拄小四腳拐杖走路維持平衡。洪誠聰表示,髖關節病變症狀和坐骨神經痛類似,差別是坐骨神經痛者躺著或維持站姿時會感到疼痛,但髖關節病變是久坐後起身、或騎車跨坐等動作時會劇烈疼痛。由於髖關節和腰椎相近,患者常混淆,就醫檢查時也不易被發現是髖關節的問題。洪誠聰強調,髖關節病變常容易被誤認腰椎疾患,高危險群是長期酗酒、長期服用類固醇者,及曾隱形股骨骨折卻未發現者。髖關節疾患的治療需依照個人病變程度,決定服藥、復健或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民眾出現疼痛應該到醫院檢查,找出疼痛源對症治療,才能輕鬆自在過生活。
-
2022-08-01 焦點.元氣新聞
資料量最大健康網站 元氣網全新改版4大特色
當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許多人第一個動作可能是求助「谷歌大神」,但網路訊息真假難辨,如何是好?udn元氣網深知民眾困惑,自8月起全新改版,「即時找新知,及時問元氣」,推出線上課程、三大百科資料庫、疾病地圖、健康俱樂部等嶄新服務,無論問病、養生還是心情療癒、寵物伴侶,都由用戶需求帶路。根據元氣網大數據分析,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每日逾50萬人次造訪元氣網,元氣網是資料量最大的健康網站。而民眾查找元氣網問題中包括:近日酷夏之下的「曬傷怎麼辦?」難言之隱的「痔瘡」、「腰痛」、「性愛」,即使疫情稍退,時令下的問病、養生熱度居高不下,仍是健康意識的最大渴求。「問疾病」瞄準用戶需求,希望提供更符合您的解決方案。以失智症為例,用戶可至「主題圈」頻道,依據「像極了失智」、「大腦健康」、「照護新解方」、「活動這樣排」、「一起來紓壓」、「資源教你用」分類,找到符合您疾病歷程的文章、線上課程。失智旅人粉絲團 分享經驗同時,歡迎加入有12萬失智照顧者群聚的「失智旅人粉絲團」,彼此分享交流照顧難處以及經驗談。此外,元氣網與WaCare健康平台獨家合作失智解方線上課程,讓照顧者只需花20分鐘解決一個照顧問題。自體免疫疾病已位居台灣前三大常見重大傷病,全台約40萬至50萬名病患。據台大醫院資料指出,全台有超過12萬人罹患需終生治療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累計逾30萬病患的「異位性皮膚炎」、有10萬病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天王周杰倫也罹患的「僵直性脊椎炎」、易找上女性的「紅斑性狼瘡」、「乾燥症」,以及比癌症還致命的「肺纖維化」。維持生活品質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最重要的事,關心這方面議題的用戶可在「主題圈」頻道找到相對應的訊息。還有「慢病好日子」等疾病旅程,從用藥、營養至照顧到您的心情。醫聲頻道 邀權威名醫開講元氣網還為用戶請來權威助陣,「醫聲」頻道不定期邀請名醫、院長等領袖開講,8月有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同時是台北仁濟醫院院長李龍騰,講述早年在雙溪鄉擔任衛生所主任時期的山區行醫經驗,以及對於高齡者多重用藥的提醒;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則以親民口吻解說,幫助民眾一次搞懂「再生醫療」。全新元氣網改版,用戶您最大。即日起舉辦元氣網影響者線上調查活動,至9月1日零時止,邀請您填寫問卷,提供元氣網未來的線上課程主題設定、資料庫等服務的期待與建議,有機會抽中好禮,於個人臉書換上影響者徽章大頭貼、回傳截圖,成為元氣網影響者,則可再抽萬元精品名牌包。●活動參加辦法與贈品請至元氣網活動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7732
-
2022-08-01 名人.康照洲
康照洲/再生醫療千億商機 需靠三法嚴把關
十年來,再生醫療運用日漸廣泛,從退化性關節炎、牙骨增生療程乃至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領域,皆可觀察到再生醫療技術、再生製劑推陳出新。八仙塵爆意外事件,部分燒燙傷病人接受日本「人工真皮移植法」醫治,作法為取得病人身上自體健康皮膚細胞,再送至日本實驗室細胞培養,之後移植回病人燒燙傷區域,治療效果頗為樂觀,更彰顯再生醫療科技已趨於成熟。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功能的重建與修復,範圍含括再生醫療技術與再生醫療製劑。2018年9月,衛福部公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開放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等6項細胞治療技術。由於細胞治療過程牽涉到細胞的處理、培養與儲存,因此醫療機構施行細胞治療前,除了須擬定計畫,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也規定製備細胞場所需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GTP)」規範,該場所也需通過主管機關查核,至於再生醫療製劑則視為「藥品」,規範法源為「藥事法」。由於細胞、基因的結構與傳統藥物化學小分子迥然不同,治療思維迥異於傳統療法,特管辦法上路後,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多需高規格生技實驗室協助,促使生技業者百家爭鳴,千億商機應運而生,品質卻可能良莠不齊,以特管辦法、藥事法為管理法源,恐有不足與不周全之處。衛福部在今年1月公布「再生醫療發展法」與兩項子法,即「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與「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草案,合稱「再生醫療三法」草案,目前尚在行政院審議階段。現在執行再生醫療過程,多仰賴主治醫師判斷與建議,而再生製劑的管理、製造、生產與風險控管等每項環節,都需要以嚴謹態度檢視,且需嚴格把關機制,倘若規範過於寬鬆,細胞、基因一旦受外來汙染,再植入人體,或再生醫療製劑遭不當使用,後果不堪設想。試想,正派經營的生技業者為求達到規範標準,可能投資新台幣百萬、千萬於實驗室建置,再生製劑的成本自然較高,另有業者聲稱同款再生製劑以低價即可購得,兩者品質好壞易有落差而衍生糾紛,實在令人擔憂,病患甚至可能受到傷害而求償無門。此外,「再生醫療三法」草案也鬆綁細胞定義,原限制只能使用人類細胞,草案亦將「異種細胞」與「細胞基因的衍生物」納入,代表未來其他動物細胞也能運用於人體疾病的治療、預防。針對這部分,個人認為有點操之過急,目前醫界對於人體細胞、基因的掌握,尚且不夠完全,若將異種細胞植入人體,更難掌握其安全性,未來也可能產生無法預知的傷害與健康風險,建議衛福部、各方謹慎以對,待更充足安全性數據出爐,再行定奪。對於再生醫療三法的訂立,各方皆樂觀其成,期待未來透過更嚴格的把關機制,對正派經營的生技業者、醫療團隊與病患,帶來更具體的保障,如此也可創造三贏局面。(作者康照洲為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元氣網Podcast元氣醫聲頻道開張 更多康照洲談再生三法內容,請看: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460/6488114
-
2022-07-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維生素D、魚油、益生菌…哪些是必要吃的?醫生公開自己吃的保健食品清單
多年臨床工作心得,讓自己深刻有感,如果不好好保養身體,將來就是生病、吃藥等,與其未來可能花大筆醫藥費,不如把這些錢拿來投資自己的健康,因此家中不只備有十多種油輪流食用,以飲食補充維生素 C,也會慎選保健食品來補充,除了必備綜合維他命及 B 群外,維生素D、葉黃素、薑黃素、酵素、益生菌等也是較常吃的保健食品。》薑黃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為超強抗氧化劑,可預防失智,顧腸胃道1 來源產地要清楚,不買散裝或在路邊市場購買。2 需有產品農藥重金屬檢測報告,確保產品安全。3 若買粉劑以偏橘紅的秋鬱金為主,薑黃素含量比較高。4 膠囊的成份劑量會高於粉劑,可視自己需求選擇購買。早在 2009 年,我就開始服用薑黃素,當時外界對薑黃素的認知還不甚了解,但學界已開始進行很多研究,當年我正在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唸博士班,有幾位學弟妹在進行薑黃素對癌細胞的小鼠試驗,因而得知薑黃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後,就開始注意到薑黃素的保健功效。2010 年後相關研究就陸續發表,最為轟動就是「吃咖哩防失智」,由於印度是全球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最低的國家,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現是因咖哩中的薑黃素可以抑制 β- 類澱粉蛋白沈澱,因此能防失智症。美國杜克大學的相關研究,更建議每週吃二到三次咖哩可防失智症;德國尤利希的神經學與醫學研究所實驗室更進一步發現,咖哩中的香料薑黃可以讓小鼠的神經幹細胞提升增生速度約八成、修補腦部損傷,未來可做為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藥物。近年來,全球對薑黃素的研究方興未艾,多達數千篇論文研究,從癌症、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糖尿病、消化性潰炎及克隆氏症、大腸激躁症、關節炎等疾病皆有相關研究。薑黃因含有百餘種成分,除了薑黃素(Curcumin)外,還含有鈣、鉀、鎂、硒、維他命C、E。印度傳統醫學或中國、古希臘,都將它當成生藥的一種。但民眾在食用時也必須了解,薑黃素不易溶於水,會造成人體吸收率差,且它代謝也極快,因此不太能留在體內。薑黃素較易溶於有機溶劑或油脂,因此,在烹煮咖哩時加入薑黃粉是最好的方式。另外,薑黃粉也可以放到豆漿內也比較好吸收。》益生菌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提供好菌讓腸胃道更健康,鞏固第二大腦1 益生菌產品很多,目的為改善腸胃道或過敏現象,確認需求再購買。2 益生菌一段時間就沒有效果,需2 至3 個月換一次。3 可先買一小罐試試,沒有效果就換不同品牌。在必吃的保健食品中,特別在意腸道的健康,總認為「有進有出」是最健康的方式,包括酵素、纖維素及益生菌等。人體神經細胞最多、最複雜的是大腦,腸神經系統擁有一億個神經細胞,是身體中擁有第二多神經細胞的器官,因此腸胃道又被認為「第二大腦」。腸道內有腸內菌叢,而且每個人的腸道菌叢種類、數量都不同,要維持身體健康就得讓菌叢保持平衡。目前台灣健康食品與益生菌相關的功效,大致分三類,一為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免疫調整,二是腸功能改善,三是能通過胃酸及膽酸考驗,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數量。包括膠囊、粉劑、優酪乳等。由於益生菌種類非常多,我的選擇是越單純越好,常服用的大概只有三到四種益生菌。但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也要提供食物給益生菌,這就稱之為「益生質」也就是膳食纖維,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固定吃 3 個月以上,讓菌叢能有生長的時間,若吃 3 個月後沒有特別改善,就可以換不同種的益生菌來吃,找出自己最適合、最有效的益生菌菌種。》酵素及纖維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有助於消化吸收及順腸排便1 可多嘗試不同產品,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三或四種輪流吃。2 仍以有品牌的產品為主,或能提供相關檢驗證明的產品。酵素就是「酶」,簡單的說就是分解、消化食物,我們每天吃進去很多食物,包括蛋白質、澱粉及油脂,在消化的過程中,就需要不同的酵素來幫忙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會讓吃下去的食物可以快速分解。至於纖維素是從減肥開始後才認真吃,由於外食機會多,若擔心蔬菜量不夠,就吃些纖維素,多少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纖維素。這些產品都有助於消化吸收及順腸排便的作用,可以讓肚子消的比較快,但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優缺點,吃久了都會降低耐受性,因此,我會多方嘗試各種品牌,最後圈選出自己認為有效果的三、四種品牌輪流吃。除了保持保健食品的新鮮度外,還可以避免食安問題踩到地雷。》維生素D選擇理由│如何選擇調節免疫力,提升保護力及防疫能力1 選擇覺得好入口的純維生素 D。2 瓶身標示的單位為 IU 的非活性維生素D。3 標有「USP」、「GMP」等合格認證字樣的產品,品質比較有保障。根據多項研究,大家都知道,維生素 D 可以促進骨骼、牙齒健康,預防骨質流失,同時也對於免疫系統、大腦與神經系統有益,另外也有協助維持肺功能與心血管健康。近來由於 COVID-19 疫情影響,適當補充維生素D,也可以提高防疫力,對抗病毒。維生素 D 除了多曬太陽,多從鮭魚等魚類、黑木耳、蛋、香菇等食物攝取之外,也可以多補充維生素D 補充品。》葉黃素選擇理由│如何選擇改善或預防眼部疾病,還能抗氧化1 選擇葉黃素:玉米黃素 =10:2 的黃金比例。2 建議優先選擇吸收率較佳的游離型葉黃素。3 對 3C 族來說,建議選擇配方富含花青素如山桑子、藍莓等的葉黃素。隨著 3C 產品普及,現代人常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容易伴隨眼睛痠澀、視力模糊,甚至黃斑部病變等不適症狀。想要維持眼睛晶亮有神,除了適當地讓眼睛休息、均衡飲食外,現代人也會選擇透過補充葉黃素,讓眼睛明亮舒適。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當無法從食物獲取足夠葉黃素時,則可選擇葉黃素保健食品來補充。一般普遍認為游離型葉黃素吸收率較佳。此外,衛生福利部建議補充葉黃素每日不應超過 30 mg(毫克),也有研究指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 6 mg(毫克)葉黃素,有助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因此,葉黃素多吃無益,適量攝取即可。(本文摘自原水文化出版《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