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開顱
共找到
62
筆 文章
-
-
2024-10-13 醫療.百病漫談
結石、痛風、神經痛,哪個「痛死人」的疾病最痛?如何避免疼痛發作?
三叉神經痛|像被刀割 疼痛指數高達10分「三叉神經痛患者會痛到無法講話!」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新曜表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像是被刀割或是被電到的感覺,雖然來得快去得快,但是疼痛指數可能高達9至10分,甚至手摸到、被風吹到都會劇痛,痛到無法講話。三叉神經是由腦部延伸到額頭、顴骨、下巴,由於神經位置靠近牙齒,常被誤以為是牙痛。有時候會請病人先去牙科檢查,排除牙齒問題後,再回到神經外科處理。林新曜說,三叉神經痛多數是因為腦部血管壓迫到神經,但仍有少數是因為腫瘤壓迫而導致,就必須處理腫瘤問題,得釐清疼痛原因。若為血管壓迫導致的典型三叉神經痛,林新曜表示,在發作之前很難預測,原則上會先使用藥物治療,如止痛藥或是抗癲癇藥物,而常用特效藥物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容易導致過敏,因此需要搭配做HLA-B1502基因檢測。由於疼痛表現是周期性,藥物也必須搭配使用。若藥物無法改善疼痛,則會執行開顱手術,透過在腦幹旁邊放墊片避免神經受壓迫。林新曜說,現在也有加馬刀照射減緩疼痛,或以微創手術阻斷神經,也是避免開顱手術的治療方式,但是由於復發率較高,開顱手術仍是效益較高的治療選擇。膽結石疼痛|常在吃完油膩大餐後發生膽結石可能卡在膽管造成暫時性阻塞,也可能讓整個膽囊發炎,變成持續性膽囊發炎。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賴宏飛指出,最常見吃大餐後因為食物油膩造成肚子絞痛,可能持續30分鐘至1小時,疼痛感會從右上腹部往肩膀、背部延伸,同時伴隨噁心、想吐、盜汗。膽結石分成膽固醇結石以及色素結石。賴宏飛表示,患者約有七成是膽固醇結石,當膽固醇攝取過量、超過飽和,可能會產生結石;色素結石則分為黑色素結石跟棕色素結石,與溶血反應跟膽道感染有關。賴宏飛表示,八成膽結石患者沒有症狀,如果因為健檢發現膽結石,但沒有特殊症狀,會建議持續觀察、追蹤,並不需要治療。若有合併其他症狀、疼痛則會考慮用藥物溶解石頭,或是手術處理,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把膽囊拿掉等。賴宏飛說,若手術僅拿掉膽結石,容易復發,因此通常會將膽囊取出。膽囊為儲存膽汁處,拿掉膽囊後,肝臟仍會製造膽汁,但因為缺乏儲存處,手術後一、兩個月容易出現軟便、拉肚子等症狀,但身體會慢慢適應。膽結石危險因子包含肥胖、懷孕、年紀超過40歲、特殊基因等。賴宏飛建議,民眾可以透過健康飲食,避免高油、多吃高纖食物預防。泌尿道結石|結石往下掉 疼痛從背蔓延到下腹泌尿道結石疼痛難耐,疼痛感會從後背、後腰一路延伸到下腹部,同時伴隨噁心、嘔吐、血尿等。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李致樵說,腎結石通常不會痛,要等到石頭掉落到輸尿管時才會開始疼痛,疼痛為間歇性,輸尿管收縮時才痛,若結石未排出,疼痛不會改善。當泌尿道結石出現疼痛,李致樵表示,如果是小顆的結石,會請病患多喝水並配合藥物治療。每天要喝水3000c.c.,並且配合跳繩等運動,同時也搭配口服止痛藥、抗痙攣藥物,結石約一至兩個禮拜可以排出。然而,少數難以靠口服藥緩解疼痛的患者,可能需要到急診打止痛針,如果仍壓不住疼痛,就必須安排緊急手術。若為超過0.5公分的較大顆結石,就需要靠體外震波、內視鏡等手術處理。李致樵說,約六至七成患者可靠體外震波處理,有些患者得用到內視鏡,則需要搭配麻醉。結石與先天基因、後天飲食、生活習慣有關。李致樵表示,若發生過結石或有家族史,每天應該喝3公升以上的液體,最好以白開水為主,夏天容易流汗,需要喝更多水,同時排尿量應達2公升,並且應清澈、無色。飲食則要多吃蔬果,避免草酸、磷酸、普林類食物,如內臟、海鮮、高湯等,另外也要避免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跟鹽分。但李致樵提醒,如果從來沒有發生過結石,或是沒有家族史的民眾,不需要特別改變飲食。癌症疼痛不處理|影響存活期和生活品質癌症疼痛雖不至於立即威脅生命,但有研究顯示,不處理疼痛可能會讓存活時間縮短。高聖欽說,四成癌症患者會面臨疼痛,三成更是中重度疼痛,原因是癌症腫瘤侵犯組織造成不適。然而,外科手術切除、化療、免疫治療等是治療癌症不可或缺項目,但是過程耗時,疼痛無法立刻緩解,或是患者處於癌症後期難以做積極治療,因此疼痛控制相當重要。高聖欽表示,第一線治療為選擇口服止痛藥物,輕中度疼痛使用一般的消炎止痛藥就可以控制。然而,中重度疼痛則可能需要鴉片類藥物(如嗎啡),但可能會面臨噁心、嘔吐、嗜睡、便祕等副作用,衛教上需要特別說明。若患者無法口服,也可使用口腔黏膜的口頰片,或是注射類藥物。然而,約有兩成病人因為藥物副作用強大,或是效果不好,會採取兩大類介入性疼痛治療。高聖欽指出,第一是局部疼痛的神經破壞、神經阻斷,類似剪斷電話線,把疼痛訊號傳遞到大腦的途徑截斷,讓人無法感受到疼痛,但並非所有部位適用。第二種是從脊椎椎管給予嗎啡類止痛藥,但是侵入性高。若病人餘命預估超過3個月,會採永久性置放,將幫浦埋放皮下,減少感染風險等;若是平均餘命較短,會使用導管連結體外機器。帶狀疹後神經痛|免疫力低下族群要小心「抽痛、像電流流過、麻麻的、穿衣服也會痛……」馬偕紀念醫院麻醉科資深主治醫師高聖欽表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表現多樣,會影響生活品質、睡眠、工作等,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感染水痘病毒後,體內神經仍會殘留病毒,但是平時受到免疫力壓制,一旦免疫力降低時就會發作。因為疱疹沿著神經分布,發作時會呈現帶狀,並且伴隨疼痛、異物感。高聖欽說,一般而言,發作後隨著疱疹癒合,約一至兩周就會痊癒,不用過度擔心。可使用抗病毒藥物縮短病程,搭配止痛藥治療。然而,帶狀疱疹可能會演變成長期神經痛,特別是免疫力差、年紀大、癌症患者、服用類固醇等族群,或是疱疹分布在眼眶、額頭附近者。高聖欽表示,如果一般止痛藥效果不彰,則需要使用針對神經痛的藥物,可以減少變成慢性疼痛的機會。若藥物效果有限,就要考慮侵入性治療,如打類固醇搭配局部麻醉藥物、脊椎神經刺激器。他提醒,現在帶狀疱疹已經有疫苗,雖然健保尚未給付,但高風險族群建議接種,可以降低變成長期神經痛的機率。痛風急性發作|止痛藥、秋水仙素縮短病程痛風患者形容,痛風發作時「連風吹過都會痛」。痛風發生在關節,如腳踝、腳趾、手肘、膝蓋等處,外觀腫大,有時肉眼可見,最常見的部位在大拇趾第一關節處。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偉哲表示,痛風關節炎是關節腔的組織液產生尿酸結晶,誘發發炎反應。然而,關節痛不一定是痛風,需要進一步區分,如抽血檢驗尿酸濃度。血液中尿酸濃度高,跟飲食、生活狀態、飲食有關。有時檢驗數值中,血液尿酸濃度高(男性超過13mg/dl、女性超過11mg/dl),但痛風並沒有發作,只要調整生活習慣即可,如少吃高普林食物、少喝酒,多喝水。然而,痛發一旦發作,患者處於急性期,此時止痛藥角色至關重要。陳偉哲說,這時候通常會給予消炎止痛藥以及秋水仙素,用來縮短病程,而不會使用降尿酸藥物,避免濃度波動引起發炎。如果痛風發作較為頻繁(一年超過兩次),要把患者尿酸濃度控制在6mg/dl以下時,才會使用降尿酸藥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7 醫療.腦部.神經
7成腦腫瘤切不乾淨 台大術中MRI掃雷減少重複開顱
人類腦組織柔軟、易沾黏特性,導致腦部腫瘤切除時常遇到困難,僅進行一次開顱手術,往往難以將腫瘤完全清除,必須進行第2、3次手術。台大醫院近年建置台灣首座術中磁振造影(MRI)系統,接受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於術中傷口縫合前,先進行MRI檢測,有助醫師找到沒有切除完全的腫瘤組織,於同一次手術內完成切除。外科手術最怕「切太少」,尤其開腦、脊椎手術風險較高,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透過手術中即時MRI影像監測,可幫助醫師進行更精確導航,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治療準確度,對於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後,有大幅助益。台大醫院啟用術中MRI系統以來,2年完成113例手術,多數為腦部腫瘤患者,5例為脊椎腫瘤患者。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說,該系統多用於病情較複雜,若手術不慎恐留下後遺症的患者,這些患者於手術中接受MRI檢測後,經主治醫師決定進行第2階段切除比率逾7成,約2成患者經MRI檢測後,認為不必繼續手術,直接縫合傷口,可見術中MRI有助發現未切除乾淨的腫瘤。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律庭說,腦瘤手術主要目標是最大程度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患者神經功能,對於惡性度較高的膠質細胞瘤,外科手術時最大範圍切除腫瘤,與手術後的存活期間具有強烈相關性;術中MRI可協助臨床醫師,更清楚看到腫瘤切除中發生的腦部位移等變化,與殘留腫瘤的位置及大小,作為進一步切除腫瘤時的參考,減少患者再次進入手術室機率。在台大醫院首例接受術中MRI患者為44歲陳小姐,她因為視力模糊,經影像學檢測後確診腦下垂體腫瘤,該腫瘤為顱內最常見腫瘤,占顱內腫瘤10%至15%。陳小姐2013年經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後,2022年疾病復發,由他院轉至台大就醫,再次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於術中接受MRI檢查後,即進行第2階段切除,術後視力改善,目前仍定期接受MRI檢查追蹤。台大醫院術中MRI,經台北市衛生局核可為自費項目,涵蓋多項檢測耗材在內,費用為10萬元。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全台各醫學中心均配有複合手術室,不過多數僅配備電腦斷層設備,台大為國內首家在複合手術室同時裝設電腦斷層、MRI設備的醫學中心。
-
2024-06-26 醫療.巴金森病
深部腦刺激DBS手術 植入晶片治療重度巴金森氏症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常見疾病的發生率也會隨之升高,其中之一就是巴金森氏症,大多數人對此疾病不陌生,名人如好萊塢影星米高福克斯、音樂教父李泰祥皆為患者,九成以上的巴金森氏症使用藥物控制病情,若症狀嚴重,藥物難以控制,就會進行深部腦刺激植入晶片,簡稱DBS手術。【老翁長年罹巴金森氏症 進行深腦刺激DBS術 順利飛加國探女兒】主持人:元氣網 閻廣聖來賓: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 鄭均洹醫師植入晶片改善重度巴金森氏症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鄭均洹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四個主要臨床症狀是顫抖、動作遲緩、僵硬以及步態不穩,只要有兩個以上,就可以下「巴金森症候群」的診斷,不過,雖然巴金森症候群有八成都是巴金森氏症,還是有大約兩成是其他疾病,例如多次腦中風、小腦退化等等,一般來說,經過神經內科醫師的問診及檢查,確定腦中黑質退化才能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分為五個階段,第一期症狀只發生在身體單側、第二期發生在兩側、第三期容易重心不穩需要一些支持,第四和第五期行走愈來愈困難。在治療方面,若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要考慮DBS手術調整腦部迴路,通常發生在第四或第五期,做法是植入晶片到大腦,藉由電刺激調節腦中的異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腦神經訊號,簡單來說就是調整腦部迴路,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DBS由神經內外科共同合作哪些患者適合進行DBS手術?鄭均洹強調,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需要先由神經內科醫師問診,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若病情嚴重達到生活無法自理,甚至呈現臥床狀態,經由專業評估以及影像學診斷,才能決定是否進行DBS手術,而手術則是交由神經外科醫師接手,如果以一場球賽的編制來比喻,裁判是神經內科醫師,球員則是神經外科醫師,他強調,切勿球員兼裁判對病患來說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然而,DBS手術究竟是將晶片植入大腦的哪個部位?鄭均洹解答,目前最好的選擇是將晶片植入到腦中的視丘下核,有些是植入丘腦內側,但丘腦內側只針對顫抖症狀。到底該植入哪個位置,必須由神經內外科醫師合作,雙方經過密集討論才能定案。「有一句諺語說得好,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醫療本身不是英雄主義,而是整個團隊的合作成果。」鄭均洹進一步說明,巴金森氏症就像一台車子,看起來漂漂亮亮,功能都正常,但是沒辦法開上路,因為其中一個零件壞掉了,神經內科醫師就像是高級技師,負責精密診斷找到位置,而神經外科則負責修復。目前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內科主任巫錫霖醫師,就是與他長期合作的夥伴。術後藥量可減少三至四成DBS手術是由法國神經外科醫師Alim Louis Benabid在1987年首度於研究報告中發表,傳統的DBS是一個開顱的大手術,手術風險不小,歷經多次改良,現在的DBS手術是在眉心上方戳孔,傷口的直徑不到兩公分, 一般來說,術後要等一個月才能開機,也有一些病患放完晶片後就改善症狀。植入晶片後可減少藥量,鄭均洹以自己的病患為例,假設手術前左旋多巴胺的每日劑量超過1000-1400毫克,術後可下降三到四成,連帶可減少高劑量藥物的副作用,運動症狀也會有明顯進步。截至目前為止,鄭均洹已經進行四十例的DBS手術,另外指導其他醫院進行的手術有十幾例,他表示,DBS手術最大風險就是感染或是人體對植入物的排斥,但手術是由醫療團隊通力合作,而且手術前團隊就會先在電腦工作站進行彩排,進入手術室後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手術,讓手術時間縮短、感染率下降。手術全套醫材費用已納入健保早期的DBS手術尚未納入健保,單單是設備的費用加起來就很可觀,鄭均洹曾有一名年長患者為了要去加拿大探望女兒,花費八十多萬材料費進行手術,慶幸的是,顫抖症狀在術後改善許多,讓他順利成行。鄭均洹感性地表示,他想藉由這次訪問向患者信心喊話,罹患巴金森氏症並不寂寞,現在醫療技術進步,患者要重拾信心、積極治療,尤其如今DBS手術必須使用的全套醫材皆已納入健保,對有需要的巴金森氏症病患來說實是一大福音。【老翁長年罹巴金森氏症 進行深腦刺激DBS術 順利飛加國探女兒】主持人:元氣網 閻廣聖來賓: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 鄭均洹醫師
-
2024-06-24 醫療.感染科
頭痛、食慾差…男腦部遭食腦蟲入侵身亡?疾管署發現是「這個病」
有媒體報導,一名男子至高雄長庚就醫,醫師檢查,男子腦部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入侵造成腦炎,經治療仍不治身亡。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經了解,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而非「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媒體相關報導疑似有所誤差。「阿米巴性痢疾」非法定傳染病曾淑慧解釋,「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屬於非法定傳染病,醫師接獲病例後,不需通報疾管署,但為掌握疫情,仍多鼓勵醫師通報,而「阿米巴性痢疾」為法定傳染病,依規定必須通報,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阿米巴性痢疾的臨床症狀約持續 1~3 週,包含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便、輕微腹部不適合併血絲或黏液便、間歇性下痢或便秘,有時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但阿米巴性腸炎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不易區別。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只有小於1%的感染者可能透過血流傳播,發生肝、肺和腦部等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liver abscess)最為普遍,男性發生數為女性的10倍,急性期臨床表現為發燒、右上腹痛及肝臟部位壓痛感,慢性症狀則為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極少數阿米巴原蟲感染者會發生皮膚疼痛性潰瘍,較常發生於肛門周圍或生殖器。感染者疾病嚴重度與年齡較輕、懷孕、使用類固醇、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及酒癮有關。「食腦蟲」病例僅有去年通報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袁俊文指出,這名男子是以急診入院,主訴頭痛、食慾差、虛弱,左側肢體也無力。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男子左右大腦不對稱,且有著瀰漫性腦病變,為釐清病因,除收治住院,也開顱採集其腦部檢體。檢驗出爐後證實,男子腦內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入侵,因腦壓過高,約一個月後死亡。但曾淑慧說,關於食腦蟲病例,經清查200多例疑似病例,目前僅有去年通報,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確診,尚未傳出其他病例。【延伸閱讀】.人類染食腦蟲全球僅百例 台灣曾有個案泡湯感染.「食腦變形蟲」檢驗出爐,地下室積水惹禍!阿米巴原蟲有剋星,戲水注意5件事降風險
-
2024-04-06 焦點.健康你我他
擔心掉髮你用哪招?/戴帽子、假髮掩不足,多吃堅果類讓頭髮重生!
因為遺傳到老爸的髮質,天生頭髮就是自然捲,加上頭髮又細又毛,即便費盡心思打理,依然令人深感「入不敷出」。由於我需要長期吃抗癲癇的藥物,其中副作用之一便是「掉髮」,而且又動過開顱手術,於是左邊頭皮上有一大片毛囊壞死,一輩子都不可能長出頭髮,於是每當鋪陳好的頭髮遭到微風吹拂,不只「原『皮』畢露」,一陣又一陣的「毛毛細『絲』」便隨風飄向遠方。雪上加霜的是,近日突然發現罹患了甲狀腺癌,動了切除右側甲狀腺手術,雖然過程還算順利,但或許是身體尚待恢復,此刻掉髮的狀況又更嚴重了。為了掩飾「三千煩腦絲」的不足,除了用五花八門的「帽子」來遮醜,有時不想戴帽子,就會選用適合自己頭型的假髮、髮片、髮捲和髮餅來偽裝自己一下,並適度的噴上一些生髮液,好讓自己原本「閃閃發光」的頭皮,可以適時的隱藏。在飲食上,我會多補充維生素A、B、C、D,多吃堅果類食物,補充omega-3,多攝取蛋白質、鋅、鐵等營養素,期待在自己的「軟硬兼施」下,能讓「劫後餘生」的頭髮,再次得到更多的「重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8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好人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引言:本文是吳婷茹同學於兒科加護病房,參與病人照顧和解釋病情的感想與省思,藉由臨床實習的過程,看到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對於醫學生所產生的衝擊。「醫師たるの前提は人となるにあり。」 欲為醫者,當先為人。 高木友枝人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陽光、空氣、水?碳、氫、氧、氮?對我而言,人是由情緒與記憶構成的靈魂,附著在脆弱不堪的肉體上所構成,如何成為人,又是如何才能被稱為「好」,我想我將一輩子在此叩問中尋求解答。先由情緒說起,此為統合自己內在感受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表現,以文學描述情緒,常見心中五味雜陳、肚子裡面有蝴蝶等等;以科學的角度,我們透過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支援多種感知處理功能,Papez circuit描述情感與生理在迴路中互相影響協調的關係,透過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溝通,我們得以產生情緒面對外在環境。至於記憶,人類不似電腦,能透過數據和一行行的指令,儲存往事於晶片上面,我們仍依賴複雜神秘的傳導,將篩選過的知覺轉變為短期記憶,再經由圖書館管理員一般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將短期記憶分類編碼,放置於適合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提取、可以反思、可以經由回顧進而創造更多記憶。情緒與記憶脫離不了大腦的掌控 當大腦失去功能時,「人」該何去何從?我曾在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十二歲男性,這是多麼美麗的年紀,是詩的第一章,該是永不終結的故事!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感染誘發了腦炎,引爆一場無聲無息的衰亡,病況又快又急,從發燒躁動到昏迷無波不過數日,神經學理學檢查、腦波、核磁共振報告再再顯示器質性與功能性不可逆的損傷,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位弟弟已然腦死,現在躺在床上的,不過是維生機器的一部份以及親人滿滿的思念,我思考,這還是一個人嗎?但對家屬來說,哪怕是腦波圖的一個擾動,那怕只要弟弟的肺能隨著正壓呼吸器收縮擴張,他們的希望永不減退。於是弟弟從某院轉至本院,祈求著在這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能看見一片曙光。而現實是,經由最先進的檢驗及影像及各種比照最先進國家標準的治療下,仍無法帶來家屬想要的奇蹟答案。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及資源搶救,生命彷彿有自己的方向,我們再也追趕不上。看著熙熙攘攘的車輛快速奔馳,而弟弟的年華永遠停止於這一刻。「沒有什麼創新療法了嗎?幹細胞移植呢?」醫師與科學家們,在醫療不可及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治療的突破,例如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經於研究證實有效且於臺灣核可臨床使用的適應症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固態瘤、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等等,幹細胞移植對於腦瘤主要應用於轉移性腦瘤,治療機制為利用培養出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重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減低腦內發炎反應,而非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填補受傷的空白。另一方面,仍在積極發展中的領域的確很多,科學家必須了解腦部再生的自然限制包含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 的不確定性,神經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傳導需要結構上的支持和化學物質誘導,而在尚未進入臨床階段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試圖克服限制,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胞外體(exosomes) 和 si/miRNA等等創作出許多修復腦部的實驗,可查閱的論文固然洋洋灑灑,能應用且通過安全及有效性審查的仍非常有限,實驗或成功或失敗,無論前途茫茫,人類終歸努力航向器官再生的海洋,倘若有一天真的能透過幹細胞長出有功能的腦實質,弟弟是否就能重拾停擺的人生?最近有一部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華麗頹靡的場景搭配荒誕不經的實驗與冒險,演繹出學醫者皆欲一展長才的外科夢幻世界,故事起源於一位外科醫生,他做了腦袋移植手術,讓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連,創造出新的「人」,當生命可以掠奪可以改造,「人」的本質又該如何定義。回到腦死弟弟的處境,假想他處在電影裡頭的科幻世界,科學家能利用他自己的幹細胞重新培育出一個全新有良好功能的腦袋,然後置換掉原本因腦炎而水腫、萎縮、空洞化的腦袋,那麼弟弟能夠繼續處理情緒、能夠產生動作並且聯繫到相對應的運動單位,然而卻缺少了記憶,曾經與家人的點點滴滴隨著開顱而逸散,於是在那個假想情境裡面,身體依舊是他、外表依舊是他、腦袋依舊是他的,弟弟回來了,但他卻不再是他,生命形成最大的弔詭,這也是醫學倫理未來可能要面對的議題。現實中,於加護病房的會談室,父母持續冷靜地和重症醫師、神經科醫師討論,從病因、病況、現行治療與未來計畫,一項項抽絲剝繭,彷若這不是一場家庭會議,而是一群專家在年會上的集思廣義,我在旁觀摩記錄著這過程,在當下,我總有一股違和感,很想要理解原來家屬在聽到醫師宣判自己的孩子腦死時,竟然仍能如此自持。這份異樣的迷惑梗在心頭,終於在老師的經驗分享下找到原因。老師說:「在醫師解釋嚴重病患的病情時,每一位病患家屬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表情毫無反應,有的人卻是如同外人一般的冷靜討論,甚至針對某些數據或治療方式執著。但對於醫師而言,反而是看到家屬如果哭了,表現出情緒反應,表示他聽懂醫師所說的;表情意外的冷靜者,常常是家屬還是聽不進去,或仍在晴天霹靂的空白狀態。」對於家屬而言,隱藏其中的訊息有可能是: 一旦哭了,就代表病情真如醫師所言,以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無挽救之地。但他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對父母不懂、一時也不能接受為什麼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表面上他們只能武裝起來,只要自己足夠堅強,那麼那些客觀數據、那些主觀分析都無法迫使他們接受,對於醫療專業所判斷的「無效醫療,無實證支持的療法」,仍一再再的追尋,抱持希望,醫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希望在生命末期可以接受到緩和的醫療,不用再經歷過度醫療的辛苦,也為病家著想,不用花費無謂的金錢,然而幾經會談,最後,這位弟弟再次轉院至另一家醫院,嘗試著更多積極治療。於理,面對醫療資源的有限性,許多病患正等待著床位,已經判定腦死病人,多次轉院使用加護病房資源,似乎並不符合資源分配及倫理原則;但於情,家屬的積極度與堅強使人敬佩,並能共感他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醫療人員本著職責給予專業的說明及最佳處置建議,但有什麼權力讓他們放棄希望呢?在生死瞬間,醫師必須要說實話,也必須將最好及最壞的預期告知家屬,這對於家屬而言絕對是「壞消息」,但我們有什麼能力使家屬背負後悔呢?我常想著要做個好人,要慈善、要勇敢、要睿智,不過這一切都相當困難,在這些情境中,一定要說出「壞消息」的角色中,我還能當個「好人」嗎? 有太多糾纏的難題等待被釐清,而大多本身不帶解答。我認為人是由情緒、記憶與肉體所構成,或許再加上一副矛盾和一縷不確定性,我們永遠無法看見另一個選擇下的平行時空,仍能盡力選擇做個「好人」,去溝通、去理解、一起淒風苦雨披星戴月、去嘗試在個人的悲喜與社會的框架下找到可行的路,路上未必能百花齊放,但願月色溫柔,撫平行人的痛。指導老師的話:在加護病房中,日日見著一個個在平常情境看到的生死離別,盡宇宙洪荒之力拉回一個個孩子,有喜有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精粹,但也常令人心碎。我們很少有時間寫出加護病房中的每一個感動的故事,也常常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沮喪,但每次看到困境中堅強的家長和小孩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能在這裡陪著一個個小戰士奮鬥,且常常救回一個個的嶄新生命,自己受到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此次吳同學能在加護病房的實習中,深度參與醫療層面,以及醫病溝通的全方位面貌,理解救治病患不僅是急救及重症醫療的SOP而已,面對家屬的傷痛與心情轉折,以及困難的醫療決定過程,面對「無解」的醫療現場,能以一個新鮮人的視角,反思生命的內涵,實在難能可貴。也希望家屬能理解,醫療人員有職責提供專業具實證的醫療及說明,但對於我們而言,每一次都很難,面對命懸一線的生命,我們同樣有著深刻的觸動及痛,但也因為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我們願意繼續走下去。參考資料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rain: A Decade of Bioscaffolds and Engineered Microtissue 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只喝一二口沒事!?從酒駕者心態看酒測標準應該多少才合理
滴酒不沾才能駕駛 讓「我喝不多」變成歷史名詞為防酒駕害人害己,世界各國都訂有法律約束之。以台灣為例,血液中若含有 0.05%以上的酒精,在沒有肇事的情況下,抓到就可以判 3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另外再加上「行政罰」。而如果血液中含有 0.03%以上的酒精,且無肇事時,沒有「刑事罰」,抓到僅有「行政罰」。以上兩種情形都叫做酒駕,只是罰則不同而已。但如果一旦肇事,對不起,兩者均有很重的刑責,切勿輕忽。現階段,民眾喝太多仍執意開車者,除累犯或酒癮患者外,一般民眾其實並不多見。因此,在深究其原因下,大多以「我喝不多,我 OK」、「只喝 1~2 口,沒事」、含酒精食物「只吃燒酒雞、薑母鴨」、甚至含酒精的保健飲料「保力達 B」等等,太過僥倖/輕忽所造成的。更有人自以為醫學常識豐富,利用人體重量、酒精飲料濃度、身體代謝速率等等,去計算並建議,喝多少不會超標等等的錯誤言論,混淆視聽。因此,英國與歐洲各國的專家與政府已經開始呼籲,喝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量,民眾不應挑戰極限或邊緣,應嚴格遵守「滴酒不沾才能開車」的正確觀念。筆者並建議台灣立法院應考慮修法將「行政罰」的酒測標準降低到「零容忍」的範圍,亦即只要有喝酒,就處罰。讓「我喝不多」從此變成歷史名詞,民眾不再存有僥倖的心理,才能阻止更多家庭悲劇與憾事的發生。2023 年 11 月 21 日健康版記者史特恩女士(Emily Stearn),在英國每日郵報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導。特別提出兩個重點,第一應該宣導開車前滴酒不沾,因為即使是一點點的酒精量,也可能讓你判斷失準而肇事。第二,因為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酒精飲料的趨勢是「變得越來越烈」,這意味著就是,根本沒有安全的方法來計算酒精攝取量,切勿再發表喝多少不超標等等的錯誤言論。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ation;BMA)主席吉爾摩爵士 (Sir Ian Gilmore)表示,1960 年代葡萄酒只有9%,一杯 125 毫升的葡萄酒相當於 1.125 的酒精單位(1 單位為10 克 的 酒 精 ) , 但 是 到 了 2020 年 代 , 由 於 葡 萄 酒 高 達13~14%,一杯下肚,等於是 1.75 個酒精單位,增加了將近55%的酒精量。目前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酒駕「刑事罰」標準是血液中含有 0.08%的酒精,這樣的標準在世界上是屬於較寬鬆的,中國大陸和新加坡採此標準。其次,蘇格蘭和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刑事罰」標準則為 0.05%,和台灣、南韓相同,屬於中等嚴格。而日本的標準則是最為嚴格(0.03%)。在英國,被發現超標的駕駛人最高可面臨六年監禁和無上限的罰款。英國最大汽車服務公司 RAC 的網站上就警告說,對於一個人到底可以安全飲用多少單位的酒精,才不至於超過法律的限制,根本沒有所謂的準確計算方式,因為這取決於非常多的變數,像是個人的性別、年齡、體重、新陳代謝、壓力水平和食物攝入量甚至包含那間酒吧調的酒。因此絕對沒有「標準答案」,請民眾切勿輕信所謂的建議值。2022 年 2 月,年僅 32 歲的伯維爾先生(Gary Burvill),埃塞克斯郡某間酒吧副主廚,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下班時,不幸在酒吧外被酒駕司機在人行道上撞倒,除導致腿部骨折和韌帶斷裂外,也造成了嚴重的腦部損傷。之後,伯維爾先生住院一年多,接受了兩次開顱手術和一次顱骨成形術,一直處於低意識狀態,往後仍需要持續的復健才能重新站起來行走。雖然這名肇事逃逸的駕駛,在去年 9 月份,因酒駕造成嚴重傷害罪被重判入獄四年。但伯維爾先生 61 歲的母親卻無一絲感覺,含著眼淚告訴全體英國人,講述全家因他人酒駕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在事故發生之前,伯維爾先生有穩定的工作,經常和孩子們玩在一起,車禍後,徹底改變了一切,他兒子現在竭盡全力,也只是想要做我們認為輕而易舉的事情(站起來),但卻都相當困難,且在日常生活上,還有許多要依賴他人幫忙的地方,真是令人心碎和不捨。因此對著媒體說,我們只是希望透過分享我們的故事,讓所有人知道,酒駕會發生什麼,那就是一家人的生活瞬間被毀滅了。所以「那種你可以喝兩口,卻存在僥倖逃脫酒測的心裡」,是絕對危險的。風險之高,後果之大,你無法承受。所以,英國醫學協會在 2023 年 7 月的年度會議中,所有代表通過了一項動議案,那就是要求政府「將血液的酒測標準,修法降低」。至於要將其減低到什麼樣的程度,可以開放讓大家來共同討論。但應該至少削減三分之一以上,達到日本的標準,或甚至更低。因為目前民眾的僥倖心理,已經導致每年數百例本可以避免的道路死亡事件。BMA 主席個人認為,駕駛者在開車前必須禁止飲酒,一滴也不行,因此建議應該把標準降到 0.02%以下,等於是比日本還要嚴格,也就是對駕駛接觸酒精的態度,是「零容忍」。現階段,在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其酒駕標準就是零檢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數據表明,血液中只要含有0.02%的酒精時,駕駛員肇事的可能性就已經是沒有飲酒駕駛員的三倍。總而言之,任何微量的酒精在你的腦袋裡,都會減慢你的反應並損害判斷力,使你的駕駛不安全。同時當酒精存在時,人們更有可能會超速行駛,這兩項因素都會加大嚴重交通事故的風險。根據英國交通部的數據,2011 年至 2020 年間,英國酒駕碰撞事故造成 85,410 人傷亡。其中包 2,320 人死亡和 15,540 人重傷。所以,目前酒測的標準限制,已經給人們一種錯誤的印象,好像只要酒後駕駛,不要超過法定標準就是安全的,真是大錯特錯。我們需要透過修法來讓大家清楚的了解,滴酒不沾才是正確的態度。英國酒精研究所執行長塞維裡博士也表示:「我們支持醫師協會的明智呼籲,即英國降低酒測標準到「零容忍」。因為與未飲酒的司機相比,在現行法律限制內的司機(0.05%以上),發生致命車禍的可能性會高出六倍。近些年來,英國雖然採取了許多道路安全方面的努力,但令人擔憂的是,2020 年至 2022 年間,酒後駕駛死亡人數依然增加了 21%,所以現在是修法的適當時候了。民調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英國人,支持降低酒後駕駛的限制標準,政府不能忽視民意也不能忽視其他國家正在做的事情。期望滴酒不沾的酒測法律條文問世後,能夠不僅挽救駕駛本身的生命,還可以使人們免受因他人酒駕卻失去朋友或家人時,那種難以想像的悲痛,讀者以為然否。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11-18 醫療.心臟血管
性行為過程中心跳停止!急診醫忠告「5超雷習慣」恐害馬上風,1常見體位最易發生
最近天氣驟變,急診不論是心臟或是大腦出問題的人也大幅增加,忙的時候一個急診班12小時,可以接到3-4個中風、2-3個心肌梗塞,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名詞叫「馬上風」?目擊倒下的心跳停止 高機率能救回急診科醫師翁梓華分享,就在前幾天的一個夜晚,突然救護車通報要送一個50歲的男性外院心跳停止目擊倒下,聽到是中壯年的人,在急救室的我們,各個摩拳擦掌,畢竟,像這種目擊倒下的心跳停止,是有很高的機會被救回來,10分鐘病人送到急診,來的時候一絲不掛只用毛巾裹了一下身子,問了跟救護車來的女性,結果主訴是「這位男性跟女性友人在林森北路上的一間旅店尋歡,結果過程中突然大叫一聲摔下床,手捂在胸口,就沒有呼吸心跳」,後來在急診急救6分鐘電擊了兩次,心跳恢復,一做心電圖果然是大範圍心肌梗塞,這就是典型的馬上風。性行為過程中意外死亡 2致病因素一次看翁梓華說明,馬上風主要發生於男性,是描述在性行為過程中的意外死亡,會稱作馬上風主要是因為男女性行為常見體位是男上女下,型如騎馬,風指的是猝死,在醫學上,又稱之為性猝死,由於症狀毫無預警,男女雙方往往會嚇傻,而「馬上風成因」包括:1、心肌梗塞:由於行房過程,會促進血液循環,讓心臟輸出量增大,如果久未行房,突然劇烈運動,就可能會導致原本已經塞一半的冠狀動脈得不到足夠的灌流,這時候就可能會導致缺血性心肌梗塞,正如上述案例所述,個案常會有胸悶、手捂在胸口的症狀。2、出血性腦中風:由於行房過程,同樣屬於運動,血壓通常會比平時來得高,這時候有部分的男性如果原本有腦內血管問題像是:血管瘤、動脈硬化的問題,就可能會造成急性腦出血,這類的病人,常會在發生的時候說有爆炸性的頭痛。屬急診3大重症之一 行房前5件事勿忽略上述不論是哪一種問題,基本上都屬於急診的三大重症之一,前者要盡快安排心導管手術,後者則視情況甚至需要開顱,任一情形,都請「立即撥打119」請救護大哥就近送往醫院,不然死亡率是以「分鐘」累進的!至於該怎麼避免馬上風,翁梓華提醒幾件事情,男士們務必注意:1、行房前避免過度飲酒:喝酒會導致周邊血管擴張,會增加心臟負荷,行房時的運動,無疑加重了心臟缺血的問題。2、如果使用藍色小藥丸要特別注意:藍色小藥丸(威而鋼、犀利士)都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原理同上,因此盡量避免藍色小藥丸配酒同時使用,這樣真的很危險!3、平常可以先嘗試登階看是否有胸悶情形:登階運動會是測試心臟負荷能力的簡單方法,如果走幾層樓就發現會有胸悶喘的情形,建議不要拖,先去醫院心臟內科做檢查,以免後續不必要的風險。4、平常好好控制血壓:高血壓是腦內血管瘤生成的風險因子,平常好好控制血壓,則可以避免血管瘤的問題。5、行房前做好熱身:先讓心臟身體適應周邊環境的溫度同樣可以降低馬上風的發生機率。
-
2023-10-0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北市聯醫總院長蕭勝煌 堅守「病人不破相」的信念 上班再忙每天也堅持做「這運動」養身
64歲的神經外科權威蕭勝煌,今年7月中旬接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明年將屆齡退休。他信心滿滿的說,「一年可以成就很多事」,已著手規畫建置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力推癌症醫療品質認證,更要建立明確的升遷制度,盼創造幸福職場。「年少時,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蕭勝煌後來以排除法進入醫學院就讀,也因為年輕,就選擇走難度、嚴重度與挑戰性最高的神經外科領域,一踏入這領域就是30多年歲月,「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我不會再走神經外科。」髮線內下刀 絕不讓病人破相從醫之路上,蕭勝煌著重服務、教學與研究三大方向。看診、手術之餘,喜歡教學的人格特質,讓他獲選年度優良教師,也因對醫學領域的滿滿熱忱,他邊工作邊進修,2007年成為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博士,那年他48歲。專精於顱底手術的蕭勝煌認為,上帝造萬物,以頭蓋骨包覆腦部,保護了神經系統卻忽略「保養」,使其每每鑽頭骨動刀時,得小心翼翼、避免傷到腦,「顱底手術猶如違反上帝之意,與其所造萬物相抗衡。」「我的病人沒有一個被我破相。」蕭勝煌分享腦部手術的個人原則,他堅守傷口一定要畫在髮線內,優點在於額頭沒疤痕,也會被頭髮遮住看不見。隨著科技進步、醫療器材日益精密,大幅提升手術精緻度,蕭勝煌見證了台灣腦部醫學發展。早年國內未要求騎車戴安全帽,也沒酒測規定,周末假日常有酒駕頭傷患者送醫,「自己都不敢算,幾乎天天都在開刀,那時一天最多開6顆腦」,相較早期以手搖鑽開顱需2小時,現今僅需10分鐘打開頭蓋骨,手術時間從超過20小時縮短為5小時。推麻醉鎮靜 保護急重症病患蕭勝煌的人生最大改變,是在1997年接任仁愛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之後,他經歷了921大地震、SARS,其中全國矚目的邱小妹事件,更讓時任北市聯醫神經外科主任的他被記過,他自認因督導不周而一肩扛責,「不要讓這些年輕醫師來承受」,在鏡頭前代表北市府當眾道歉。2015年,蕭勝煌接掌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院長,努力發展急重症醫療,2016年經評定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過往手術或重症病人的命救回來了,但往往因腦傷成了植物人。」他因此引進麻醉概念,使他們不再受制「五花大綁」的物理性約束,改採鎮靜藥物的化學性約束,事後證實對於腦部中樞神經等保護是非常好的作法。蕭勝煌7月中旬走馬上任總院長,首要任務是在聯醫建置複合式手術室,最慢2025年就會上路;再來是推癌症醫療品質認證。他認為,北市聯醫要做社區型醫院,發展出院準備、居家醫療、社區長照與安寧善終等強項,要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至於院內同仁福利,蕭勝煌上任不久,即調升護理人員、藥劑師、廚師、社工等單位津貼。他說,聯醫非醫師的升遷管道不完善,任內要使人事升遷做到位。抽時間運動 辦公室「超慢跑」工作繁忙之餘,蕭勝煌少不了運動生活,他擅長網球、桌球、羽球、高爾夫球、慢跑等各式運動。「以前每周運動7天,接任總院長後,運動時間壓縮剩2天,再這樣下去不行。」於是近來他利用上班瑣碎時間,在辦公室換鞋「超慢跑」,每次5至10分鐘,一天下來也有運動半小時。「周間如果真的抽不出時間運動,早上5點40分我會出門去游泳1個小時,再回家吃早餐,接著出門上班。」蕭勝煌笑說,他很認真運用時間,周五晚上則會游泳、跑步,隔天一早與球友、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相約打網球,再到健身房跑跑步機、游泳,周日也不放過運動時光。蕭勝煌小檔案專長:神經科學、神經外科學、脊椎手術、腦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學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北市聯醫副總院長、仁愛院區院長、忠孝院區院長,台灣外科醫學會健保委員會主任委員 給病人的一句話:親分九親等,每位都是親人,視病猶親。
-
2023-07-29 焦點.科普好健康
38歲男3年前做腦瘤手術後又復發!醫師透過「這方式」精準切除惡性腦瘤
38歲的小誠頭戴棒球帽,刻意壓低帽子遮住半張臉走進診間,手中拿著院外的檢查資料,他主訴三年前曾經接受過腦瘤手術,原以為把瘤拿掉之後就會好,但最近又被檢查出腫瘤復發,已經沒有信心留在原醫院做治療,於是抱著一絲希望改到我的門診就醫。透過電腦螢幕清晰可見,一顆3公分大的腦瘤再度攻占了他的右額葉,同時從過去病歷中發現,他的額葉惡性腫瘤屬於分化不良星狀細胞瘤,也就是「第三級惡性腦瘤」,因此告訴他應盡快安排時間手術,再放下去恐怕會有生命危險。小誠面對再次的手術挑戰,難免擔心害怕,但是讓他及家屬充分了解整個治療過程,經過討論之後,他馬上同意再次接受手術。因為考量他之前已有開過刀,因此這次開顱手術以原來的傷口進行,同時依據病情決定開顱範圍。手術後經過病理檢查結果,證實小誠的腦瘤為「膠質母細胞瘤」,也就是「第四級惡性腦瘤」,屬於最惡性的腦瘤。膠質母細胞瘤 早期難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初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可能只有非特異性的頭痛、頭暈、記憶衰退等症狀,往往直到特異性症狀出現,如語言障礙、認知缺損、感覺異常、肢體無力、癲癇發作以及嚴重意識昏迷等,才會確診。因此,膠質母細胞瘤很難於早期發現,多數人都因症狀惡化,甚至昏迷嗜睡,緊急送醫急救,才發現罹患膠質母細胞瘤。通常腦瘤手術為了不傷及重要的神經構造,都會採用最大安全的切除方式,畢竟是人腦,很難像身體其他部位腫瘤一樣,能藉由犧牲周邊正常組織而做到更完全切除,因此,就算術中認為已經全部切除乾淨,但術後仍必須搭配放療、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使疾病預後效果更好。術後放射治療 殺光癌細胞隨著醫療進步,黃螢光輔助搭配手術中顯微鏡神經功能監測,可以在手術過程中清楚分辨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界線位置,避免切除到正常的組織,更精準及做最大有效安全範圍切除,減少殘餘腫瘤存在,術後再做放射治療,將術中無法切乾淨或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一網打盡,預後也比較好。手術當天,透過黃螢光輔助,讓小誠腦袋中的惡性腫瘤無所遁形,二個小時之後,成功清除所有腫瘤。膠質母細胞瘤為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腦瘤,根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每年約有1萬3000名病人死亡。這類腫瘤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腫瘤已經有一定大小,因此,若有出現非特異性的頭痛、頭暈、記憶衰退等症狀,建議最好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徐超斌中風罹癌雙打擊 心繫鄉親不放棄!
在診間傾聽患者的病情及苦難,診斷開藥,擬定治療策略,這是醫師日常。但醫師也會變成病人,一旦罹患急重症,從診間換至病房,人生角色瞬變。與死神擦身而過,對病人切身之苦,更能感同身受;經歷人生低潮,迎接雨後彩虹,重新投入醫療服務,成為更了解病人的醫師。希望這系列報導讓民眾了解真實醫界,也為重症醫師們加油。39歲那年因長期過勞而中風,左手左腳癱瘓,「超人醫師」徐超斌首次感受到恐懼,在倒下瞬間,第一個念頭是「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怎麼辦?」50多歲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個性樂觀的他正面看待,心想「失去了一部分,但還擁有很多東西。」生命旅程中連著兩次大轉彎,醫師、癌友雙重身分,讓他更能瞭解病患痛苦,做到真正「視病猶親」。回鄉超時工作 超人醫師癱瘓徐超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離開奇美醫院急診部,回到家鄉部落行醫,在達仁鄉衛生所服務,因人力短缺,醫務繁重,超時工作已是日常,當時每月工作超過400多小時。回想起那段甘苦歲月,徐超斌表示,當時可說一貧如洗,最窮之際,銀行存款只有幾萬元,同學聚會時,大夥兒討論名車、出國旅遊,但自己卻插不上話。但為了守護鄉親族人的健康,還是必須堅持下去,每天開車巡迴醫療,每周里程超過一千公里,足以環島一圈。應該是累壞了,超人醫師也撐不下去,徐超斌說,腦中風發生在凌晨一點,在送走最後一位病人後,整個人覺得不對勁,眼歪、嘴斜,單側癱軟無力,自己親身感受醫學教科書裡的中風症狀。擔心鐵人變成廢人,恐懼、無奈,萬般不安,一想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可能性,39歲壯年的徐超斌掉下淚來,心想該怎麼辦?中風後,從醫師變病人,這對從小在山林部落裡長大,自認體格健壯的他來說,為一大打擊,所幸緊急開顱手術後救回一命。術後積極復健,徐超斌不斷地練習單手手術拉線,休息半年後,重返衛生所繼續工作。重開門診時,眾多病人給予安慰鼓勵,讓他感動萬分,原本擔心病友質疑中風後醫師的執刀技術,但病患仍信任他的能力,指定動手術,「到底是我太勇敢,還是他們太有勇氣!」放療喪失味覺 復發勇敢面對腦中風預後良好,除繼續開車巡迴偏鄉醫療,徐超斌積極籌建「南迴醫院」,不料,13年後,迎來人生另一場災厄,2019年年底確診罹患鼻咽後壁惡性腫瘤。徐超斌說,一開始耳鳴、聽力下降,自己認為耳咽管阻塞,至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答案竟是鼻咽癌,鼻咽長出一顆三公分大腫瘤,擴及淋巴組織,已到晚期。再一次的重大衝擊,但他一瞬間就轉念,直接跳過「憤怒」、「否認」等階段,坦然接受罹癌,心想當年挺過半身癱瘓急重症,這次怎可輸給鼻咽癌。接受放療時,喪失味覺,不管是甜、鹹、辣,都吃不出味道,第一次體會到「味如嚼蠟」,加上惡心嘔吐,體重急遽下降12公斤。連續三個月化療、放療,病情似乎控制,2020年5月銷假上班,重回診間首日,他在臉書貼文「親愛的朋友啊!請大家別為我擔心,雖然經過了一番折騰與病魔搏鬥,但昔日那個大家熟悉的超人醫師在此宣告:我回來了!」由於確診時,鼻咽癌為第四期,2020年底復發,徐超斌再次接受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重返醫療崗位。他說,為了台東偏鄉民眾的健康,必須持續推動南迴醫院,許多事情還沒做完,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遭逢兩次生命劫難,徐超斌既是醫師,也是病人,仍需定期回診,但他人生觀不變,那就是「正面思考,勇敢面對」,在診間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籌辦南迴醫院 先從診所做起籌辦南迴醫院,也即將開花結果,七月五日南迴診所先行開幕,徐超斌表示,台東偏鄉地廣人稀,受限於醫護人力與資本,如果成立地區醫院,營運勢必困難,因此,先行設立「沒有圍籬的醫院」─南迴診所,結合行動超音波等醫療科技,推廣居家醫療,更能守護當地鄉親健康。徐超斌小檔案‧現職:南迴基金會執行長、南迴診所院長‧年齡:56歲‧罹患疾病:腦中風、鼻咽癌‧發病時間:39歲腦中風、53歲鼻咽癌‧症狀:左側癱瘓、晚期鼻咽癌‧治療:鼻咽癌兩階段治療,先化療、電療,半年後復發,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面對疾病時,正面思考,勇敢承受罹病事實,積極接受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2-19 醫療.心臟血管
50歲壯男打羽球突倒地OHCA 球友這1招讓他康復出院
一名50歲壯男今年9月在台中市南屯區打羽球時,突然倒地無呼吸、心跳(OHCA),還好球友見狀立即以心肺復甦術(CPR)按壓胸口,並打119求救,揀回一命,並康復出院。其子今天出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緊急救護案例感恩會,感謝球友、消防救護員及醫院聯手救命。台中市消防局說,今年至11月有108名非創傷性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經消防救護員搶救後送醫治療康復出院,其中高比例由旁人協助CPR並打119求助。呼籲民眾如遭遇身邊的人倒地,請立即撥打119,並同步尋找附近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依119電話指示急救,並等待消防救護員到場接手急救送醫。台中市消防局說,消防局在9月18日獲報,有一名男子打羽球時突然倒地,與他打球的球友第一時間評估後,立即實施CPR,並撥打119求救,救災救護指揮中心辨識為OHCA案件,立即派遣救第六救災救護大隊南屯分隊救護車,並線上告知救護員現場狀況。台中市消防局說明,救護員到場時,球友正持續為仰躺在地上的患者CPR,經再次評估後確定為OHCA,救護員陸群、駱品儒、魏君宇立即接手,繼續為患者CPR、AED心律監測、給氧處置及架設自動心肺復甦機,並送醫急救。中山附醫急診部主任潘志祥說,患者到院後,診斷為腦出血,經血管攝影術後發現為血管瘤破裂所致,以血管栓塞術搶救後,轉加護病房後續治療,最後成功讓患者步行康復出院。他指出,出血性腦中風而OHCA的患者成功救回的難度極高,因腦出血會不停壓迫腦組織而缺氧,患者需持續CPR,到達醫院後,醫院需立即判斷患者是缺血性或出血性腦中風,緊急開顱或血管栓塞手術,手術過程中還要維持住患者心肺功能,急救成功實屬不易。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見證生死難關患者共結連理! 外科名醫:感動勝過高難度手術
「見證2名看著成長、蛻變的患者成為人生伴侶,那感動遠超越開一檯高難度手術!」高醫外科教授林志隆排開所有行程出席婚禮,新人分別在青春期經歷車禍劫難,在他手術刀下搶回性命。16年後邂逅擦出愛的火花,即使一輩子受科學訓練,林志隆說,緣分牽引下,一切都是最好安排。高雄36歲職業軍人賴暉仁去年8月好心搭載雨中等公車女孩黃妍箏,迸出愛的火花,陪回診時,意外發現林志隆是他們生命中共同貴人。賴、黃分別在19歲、17歲那年發生車禍,當時昏迷指數都是3,經林志隆緊急手術保命。小倆口日前辦婚宴,林志隆偕妻子出席,他說,看到在他手上重生的年輕人結為連理,感動得想掉淚。林志隆逾行醫30年,也在醫學院教書培育新血輪,卻始終沒離開第一線,他坦言,當醫生也會有倦怠感,要靠病患補給熱情,每當患者像老朋友般談心、分享近況,常讓他覺得溫暖,那份互信、交心很迷人。談起對賴暉仁、黃妍箏的觀察,林志隆說,挺過重大車禍考驗,常讓人會有一些領悟,部分人個性會有改變,若造成一些外顯後遺症,可能影響自信,賴暉仁、黃妍箏始終表現樂觀,這點是最可貴之處。林志隆說,從親友口中得知,賴暉仁車禍前原本是叛逆小子,經過開顱手術等難關,心性變穩重。林也說,看到2名原本素不相識的患者,能因為搭便車譜出情緣,「如此奇妙過程,可以拍成戲劇了」。長期在外科領域,林志隆救人無數,他說,處理頭部外傷急診刀挑戰大,和常規刀不同,醫師反應速度要快、判斷要精準,命在旦夕時刻,一分一秒都不能等,他直言,病人危急時刻,醫生積極度將決定患者命運。林志隆說,有時候在轉院途中病人機會就沒了,他長期在高醫服務,在這個環境沒有藉口再推往下一關,也讓高醫團隊自我要求更高。59歲林志隆兒時在台南成長,高一那年父親過世,母親獨扛家計,他說,母親是很傳統的婦人,對他從醫的期許不是鼓勵他當名醫,而是叮嚀「當醫生絕對不能收患者紅包」。成大骨科名醫林啟禎教授說的「良醫多自苦中來」,他很有共鳴。為專注扮演好醫生角色,林志隆通常清晨6點起床,7點就到醫院,準備門診、手術等,生活範圍幾乎離不開在醫院和住家之間。他笑說,自己是很容易滿足的人,沒嫌過食物難吃,對物慾需求不高,這幾年愛上路跑、騎單車,開始有一些工作以外的休閒。「當外科醫師要膽大、心細、健忘!」林志隆說,這番話是他已故恩師孫楨民告訴徒弟們的話,棘手外科手術結果一翻兩瞪眼,感動和失落在一瞬間,難過之後還是要繼續走下去,健忘指的是轉念、放下。林志隆早期處理頭部外傷手術多,賴暉仁、黃妍箏都是他在40歲左右時期的病患,近年較少處理急診刀,重心放在脊椎手術等常規刀,他說,陪伴患者賴暉仁、黃妍箏從青春期到成家,像是守護樹苗長大,再次領略到從醫意義。
-
2022-09-03 焦點.科普好健康
記憶力變差以為長新冠後遺症?原來是大腦動靜脈畸形 醫:出現這些症狀必盡早檢查!
15歲的阿華上個月新冠確診,沒有嚴重的肺炎現象,治療後恢復正常作息,但是一直覺得記憶力變差,事情容易忘記,媽媽懷疑是不是長新冠的後遺症?因此到診所檢查打針吃藥,但症狀都沒有改善,日前他騎腳踏車出去,不久就摔車被送醫了。不記得摔車 檢查發現原因阿華的外觀只有身體擦傷,但問他什麼情況摔車的?阿華卻想不起來。急診醫師因此安排了腦部掃描,發現有蛛網膜下出血(圖一),一般來說顱內出血的機轉應該要有頭部外傷才對,於是會診了神經外科醫師,針對此不尋常的狀況安排了注射顯影劑的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原來是大腦動靜脈畸形出血(圖二),經加馬刀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慢慢就恢復正常生活。大腦出血 誘發癲癇反應顱內出血的原因必須有合理解釋,如果是頭部外傷造成的顱內出血,一般都會有頭部撞擊產生的挫傷、撕裂傷,甚至顱骨骨折,但阿華沒有;如果有意識不清或失憶症的情況發生,就必須懷疑腦震盪而需要進一步安排腦部掃描。像阿華如果不是車禍送急診檢查,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出血誘發癲癇反應而摔車,很可能會被誤認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而延誤治療,嚴重出血會有致命的危險。依病灶位置 有不同症狀大腦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因缺少微血管的調節,大腦相接的靜脈長時間會變得粗大,管壁變脆弱,就容易破裂出血,引發出血性中風。這是年輕族群中風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出現爆炸性的頭痛,必須進一步檢查顱內血管病變的可能。但若是動靜脈畸形,依其在大腦的位置而有不同症狀。常見的症狀,往往是因腫塊效應,造成肢體無力、語言困難、記憶力減退,甚至是情緒異常。若是出血而產生極劇烈的頭痛,或誘發癲癇、視力下降或意識混亂等症狀,就必須緊急就醫。常聽到年輕人在打球中突然倒下,除了心臟病之外,就必須考慮是否是大腦的血管病兆。這時必須緊急送醫才有救回的可能。若大片出血 就必須開顱手術治療是動靜脈畸形治療的唯一辦法。目前針對穩定的患者,可以加馬刀放射手術或介入性血管栓塞手術治療;但是如果已經大片出血壓迫腦組織時,就必須開顱手術,清除血塊減壓。若有不明原因失語症、癲癇症、年輕型中風、記憶力莫名減退或突發性爆裂頭痛等相關症狀,必須盡早到神經外科進一步檢查及診斷,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
-
2022-07-20 焦點.元氣新聞
專訪/左腦萎縮詹雅雯長腦動脈瘤 術後大失血醫驚「快掛了」
「金曲歌后」詹雅雯雖然多病纏身,始終以正能量相待,更不時透過直播開唱、與粉絲互動暢談,接下來於8月13日4度登上高雄巨蛋舉辦「大跨越演唱會」,她語出驚人表示:「把這次當成萬人告別式,但告別不代表往生,是抱持正面想法、告別不好事物。」但她的確剛逃過鬼門關,4月手術後一度失血過多,醫師驚喊「快掛了」。她左腦萎縮患有帕金森氏症,又受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所苦,4月驚傳做腦部手術,當時她與經紀人口徑一致表示是小檢查,今專訪時鬆口左腦長了0.53公分的腦動脈瘤,她說:「很感恩得了帕金森氏症,因為帕金森氏症的關係,必須例行性地檢查腦部動態,所以無意間發現病變,但是都順利地處理好了,很感恩一切的緣分。」腦動脈瘤是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爆裂就可能讓人送命,她說一得知檢查結果,醫師只說會隨時往生,建議立即開刀。她在開顱手術、栓塞微創手術2種挑了復原期較短的後者,從鼠蹊部放入導管一路往上進入腦部接著塞進支架,手術過程順利,卻又發現右腦長2顆動脈瘤,預計8月底動刀,豈料術後在加護病房休息時竟出現意外。憶及生命垂危時刻,詹雅雯說那時主治醫師巡床時發現她昏昏欲睡,怎麼叫都叫不醒,急著打了數個耳光才叫醒她,「我醒過來突然覺得全身很溼,一翻開棉被發現整個是血。」檢查發現是導管被勾掉而大量失血,緊急搶救後躺在床上不動8小時才控制住,她說:「我那時候就交待我妹說救不起來不要救,人生不想過那麼痛苦。」先前如此低調,她既怕父母操心,更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如今想以病友身分告訴大家別陷在苦難裡面,要站出來勇於面對,「像我現在要吃抗凝血劑,又有中風風險,還要忍受藥物導致食欲不振的副作用,但為服用藥物,連續3個月餐餐只吃稀飯跟水煮蛋墊胃。」她提到因為帕金森氏症藥物副作用太難受,已經停藥半年多,笑著提醒大家要讓自己快樂,堅強能量令人鼻酸。這次動刀也讓她找律師處理遺囑,上億元遺產扣除安家費外將全數捐出做公益,不過律師總推託沒空,她說「律師對我很好,要讓我掛念著這件事,別急著走」。演唱會購票請洽寬宏藝術。
-
2022-07-12 醫療.心臟血管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腦中風 專家曝兩大復元關鍵因素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急救。腦中風專家、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據媒體報導,蔡炳坤手術已經結束,目前應是受麻醉影響,處於深度昏迷,往後必須觀察腦出血的範圍及位置,期盼平安度過術後48至72小時急性期,提醒民眾平時應規律量測血壓,避免罹患高血壓不自知,而已是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服藥、控制血壓,以防腦中風上身。甄瑞興說,出血性腦中風分為兩類,一是腦部原就有動脈畸型,二是高血壓長期未獲控制,造成大腦動脈有許多小的動脈瘤,其中以高血壓未獲控制,為出血性腦中風最重要因素,當受氣溫冷熱交替、氣候炎熱、暴怒、情緒激動等影響血壓上升,造成動脈瘤及腦血管突然破裂,隨即引發中風。甄瑞興指出,出血性腦中風多好發於吃飯、運動、走路、談話等活動中,而梗塞性中風多好發於半夜睡覺,腦血管血液流速降低引起阻塞後,早上睡醒後,出現左側或右側半身突然不能動症狀,此為兩種中風最大的差別。甄瑞興說,治療出血性腦中風為採用開顱手術,優先清除腦部血塊、降低腦壓,再合併降腦壓藥物,但手術對腦部都是一種傷害,需觀察術後3至5天,尤其是48至72小時急性期,期盼腦水腫可以緩解,慢慢甦醒,平安度過難關。甄瑞興表示,出血性腦中風的出血範圍大小及位置,為影響復元兩大因素,如果而腦出血範圍不大,復元效果好,而如果出血位置若在運動、語言等區域,未來就會影響活動、說話等,但右腦中方比左腦中風會好一點,因語言區在左腦,右腦中風不至於影響語言能力。
-
2022-07-12 焦點.元氣新聞
蔡炳坤最新病況 醫院:右腦大出血 未來1周是關鍵期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晚與台北市長柯文哲餐敘時突然倒下,柯文哲表示一眼就看出是中風,緊急聯繫救護車送醫治療,到院後確定為出血性腦中風後即刻開刀。北市聯醫今說明最新病況,昨晚到院檢查發現右腦大片出血,緊急開刀,手術長達1.5小時,目前生命徵象穩定,未來一周是關鍵期。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副院長林志陵表示,昨晚7時49分時,蔡炳坤經由119送至仁愛院區急診就醫,到院時評估意識不清、血壓偏高,即刻做腦部電腦斷層及其他相關檢查,結果發現右側大腦大片出血併中線偏移。隨後緊急做開顱手術清除血塊及腦室引流,並且植入腦壓監測器,手術時間達1.5小時,術後送入加護病房觀察治療,目前院方已組成醫療小組積極照護,目前生命徵象穩定,「未來一周為關鍵觀察期」。主治醫師林文雄補充,蔡炳坤為右側大腦出血性中風,目前持續鎮靜治療中,控制腦壓、血壓,鎮靜治療下處於深度昏迷狀況,但昏迷指數並不重要,主要是看顱內壓,誘發主因為高血壓,血壓未有很好控制,天氣、情緒也會有影響,腦壓、血壓是未來觀察重點。針對蔡炳坤未來復健狀況及過去是否有三高病史,林志陵則以病人隱私為由未回答。
-
2022-06-28 焦點.元氣新聞
健保給付顱內壓監測器醫材 7月1日起每年3000人次受惠
健保署為提升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避免嚴重腦傷病人因顱內壓持續上升,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長期性損害,7月1日起將監測顱內壓的「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健保一年挹注6000多萬點預算支應,約有3000人次受惠。透過精確監測及早發現異常,避免病人因顱內壓力急遽變化導致腦部嚴重傷害甚至發生腦死之憾事。 人的頭顱是由顱骨包覆著腦組織、血液和腦脊髓液,正常狀況下,為維持顱腔內部容積穩定與平衡,腔內會產生均勻分布的正壓,也就是顱內壓,若發生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水腫、顱內腫瘤或膿瘍,導致顱內壓急遽上升,身體血流無法進入腦部,將導致破壞性的神經損傷,腦組織會因缺血而受傷死亡,甚至可能因壓力上升導致腦組織位移,壓迫腦幹造成病人腦死。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臨床醫師及早發現病人顱內壓上升,適當適時的給予治療,對腦損傷的預防極為重要。健保自84年起給付「腦室外引流組」特材,於腦脊髓液引流過程中可間接監測顱內壓。直接置入病人顱內的「顱內壓監測器」則提供臨床醫師另一種監測方式選擇,可直接精準即時監控病人顱內壓力變化,不受病人腦部腫脹、腦室塌陷之限制。「腦室外引流組」特材可以協助醫師臨床判斷病人腦部損傷程度,評估是否需進行手術,對於腦部受傷或開完刀的病人能提早發現顱內壓變化,可挽救生命並提供較佳預後,為臨床急重症醫療必要醫材。 李伯璋說,健保署考量顱內壓監測器具臨床效益及必需性,經彙整相關資料及臨床專業意見,日前提案至共擬會議討論通過,經努力與廠商議價,自7月1日起將顱內壓監測器,健保支付為19607點,以及具引流附加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健保支付2萬2565點等2項醫材納入健保,估計健保一年挹注6000多萬點預算支應,約有3000人次受惠。 李伯璋指出,病人是否需使用上述醫材,須由醫師臨床評估是否符合適應症。顱內壓監測器限使用於初次電腦斷層顯示有結構性腦傷害、臨床表現或影像檢查有顱內壓升高,或開顱手術時腦水腫超過顱骨邊緣有顯著顱內壓升高情形的病人;具引流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限用於水腦症合併顱內壓升高的病人。 李伯璋說,健保署感謝第一線醫師平日搶救病人寶貴生命,讓病人有較佳預後,健保署將持續精進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努力將具有臨床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必要的新醫材納入健保。
-
2022-04-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頭暈目眩 竟是因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楊姓男子頭暈目眩1個月,日前起床突發現右上眼瞼下垂,家人趕緊送至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楊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破裂,導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開顱併動脈瘤夾除手術,術後住院10天即出院返家休養。楊男(62歲)頭暈目眩情形長達1個月,日前早上起床,突然驚覺自己右上眼瞼下垂,家人緊急將他送往童綜合醫院檢查,透過斷層掃描等相關檢查,發現楊顱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院方會診神經外科柯宗伯醫師診療,確診患者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破裂,進而造成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先送至加護病房照護,待情況穩定後,再送至複合式手術室,進行開顱併動脈瘤夾除手術,並於術後十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柯宗伯指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原因,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常因發生突然,故致死率相當高。當血管壁厚薄不一、血管壁脆弱、血管失去原有彈性等,長期受到血流血壓沖刷,就會逐漸突出而形成動脈瘤,當血壓上升或血流量突然增加時,就會導致動脈瘤破裂。柯表示,劇烈嚴重的頭痛、噁心嘔吐或意識喪失等,皆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臨床症狀,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複視或眼瞼下垂等症狀,幸楊男家屬警覺即時送醫。柯宗伯呼籲,家族中若有人曾因顱內動脈瘤破裂,造成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病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另有抽菸、三高、壓力、大量飲酒等,也是致病因素,要特別注意。
-
2022-03-11 新聞.元氣新聞
男子遭30公分鋼筋穿顱 高雄長庚團隊急開刀救命
高雄市一名30多歲男性工人因工作時不慎跌倒,30多公分的鋼筋從右眼眶插入腦部,男子當場陷入昏迷緊急送高雄長庚醫院開刀,經5個多小時手術撿回一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裕樺指出,男子很幸運,鋼筋未傷及重大血管及腦幹,住院近3個月後順利出院,還有右邊手腳偏癱、失語症等症狀待復健恢復。手術由黃裕樺與醫師丁俊瑋等人組成團隊進行,黃裕樺表示,從電腦斷層掃描中可見,鋼筋從右眼眶內側直直戳到後腦勺,經過腦部負責人認知的額葉、掌管語言講話的顳葉最後到與手腳活動有關的頂葉,造成腦部損傷出現大片出血。黃裕樺說,團隊第一時間先開顱減壓,移開顱骨將看得見的血塊盡量清掉,後續到複合式手術室進行血管攝影,確認大血管未受影響,接著進行鋼筋移除手術,手術順利完成。因擔心腦部內外相通恐造成之後感染,另做顱底重建手術。男子恢復期檢查血管,再發現因部分血管受傷,男子腦部有2處出現假性動脈瘤,為避免後續破掉出血進行栓篩,手術時發現有水腦情況,也及時進行引流管手術。丁俊瑋指出,臨床上類似案例很少見,過去文獻中,患者常因長度較長的物體貫穿腦部,傷及重要結構如大血管、腦幹等,通常患者當下很快就死亡,目前沒有很標準化的處理流程,本案的男子很幸運未傷及腦幹,鋼筋也剛好擦過大血管。男子經過近3個月住院觀察已順利出院,現在可以坐在輪椅上回診檢查,對外界有反應。黃裕樺表示,男子因傷及腦部,還是出現嚴重的後遺症如右邊手腳偏癱、失語症等,但相信經過復健,後續還有進步空間。丁俊瑋提醒,民眾頭部如遇穿刺傷意外,應須立即送醫急救,旁人千萬不要試圖拔出穿刺物,也不可加壓傷口,避免引發大出血或傷及更多腦組織。
-
2022-01-2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缺血性、出血性…腦中風症狀與危險性比較!劇烈頭痛恐是最嚴重的腦動脈瘤破裂
41歲的藝人納豆(林郁智)傳腦出血送醫,經紀人昨發出聲明,指出納豆在1月24日上午出現頭痛不適,與女友陳依依搭計程車赴國泰醫院檢查,醫師診斷出納豆腦壓過高、並有出血症狀,緊急安排引流手術。專家指出,出血性腦中風會產生劇烈疼痛,若是嚴重的動脈瘤破裂,需觀察14天、度過5道關卡,才能脫離險境。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重症加護科科主任劉偉修表示,腦中風主要分為梗塞性(缺血性)及出血性腦中風。梗塞性主要是血管被堵塞,症狀表現大多是眼歪、嘴斜、手腳無力。出血性腦中風是指血管破裂,導致血塊殘留於腦中,包括一般血管破裂及動脈瘤破裂,症狀表現有眼歪、嘴斜、手腳無力,嚴重會意識不清。「若突然劇烈頭痛,小心是動脈瘤破裂!」劉偉修表示,動脈瘤破裂會造成蜘蛛網膜下腔出血,不僅會有劇烈頭痛,死亡率高達五成,是除了心肌梗塞外容易猝死的疾病之一。缺血性腦中風 把握3小時「救援黃金期」缺血性腦中風須把握3小時「救援黃金期」,劉偉修指出,缺血性腦中風主要是血栓造成,醫療上目前有溶解血栓劑、或動脈取栓術,可儘早排除血栓。出血性腦中風 動脈瘤破裂5關卡要過劉偉修表示,出血性腦中風需觀察血塊破裂情況,若是一般血管破裂,需視出血部位是否危及生命,若程度輕微可以藥物治療,若血塊很大,可能危及生命或意識昏迷,則需手術治療。「動脈瘤破裂造成出血性腦中風,危險期是14天,有五個關卡要過。」劉偉修表示,大腦內有腦脊髓液系統,腦室宛如腦內「下水道」,若發生腦出血時,血塊會流進腦室並堵塞,造成水腦症,導致腦壓過高,需透過腦室外引流手術,另開一條引流管緩解腦壓。解除第一關水腦症,第二道關卡則是手術止血。劉偉修表示,動脈瘤破裂時,血塊會宛如「噴水池」般不斷噴出,而腦內空間有限,有時血塊會暫時壓住血管破洞止血,但隨時都會再度破裂,需把握48至72小時內盡快到院治療,目前可用手術開顱鉗夾或栓塞阻塞兩種手術方式治療。劉偉修指出,第三關則需看腦出血量多寡,在第3天至第14天會出現腦腫。第四關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血管持續浸泡血液中,會發生經孿、收縮,導致血管管徑縮小,血液無法順利流進其他腦組織,造成組織缺血、缺氧,恐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第五關,腦中風多半為重症患者,治療期間植入氣管內管等,多少會有感染風險。這五個關卡都必須度過才能脫離險境。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比較 梗塞性(缺血性) 出血性特性血管被堵塞血管破裂:一般血管破裂及動脈瘤破裂症狀眼歪、嘴斜、手腳無力眼歪、嘴斜、手腳無力、意識不清、劇烈頭痛(動脈瘤破裂)治療溶解血栓劑、或動脈取栓術重點:排除血栓.一般血管破裂:程度輕微可藥物治療:若血塊很大或意識昏迷則手術治療.動脈瘤破裂治療5關卡:解除水腦症→手術止血→腦腫→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感染風險>>【延伸閱讀】血壓飆高立刻吞降血壓藥?搶救腦中風 別誤信3大迷思
-
2021-11-2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巴金森治療/巴金森不需開顱 醫薩刀改善手抖
69歲李伯伯罹患巴金森氏症已十年,因手抖嚴重影響社交生活,連吃飯夾菜也出現障礙,經接受彰濱秀傳醫院施行不需要開顱的核磁導航聚焦式超音波治療(命名為「醫薩刀」手術)後,左手顫抖狀況獲得改善,恢復了生活品質。李伯伯長期受雙手顫抖所苦,他指出,外人異樣眼光讓他很困擾,吃個飯兩手端碗還是抖個不停,目前左手治療後已能正常動作,兩年多來都維持穩定,右手也將安排治療。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維傑指出,傳統巴金森氏症手術屬於開顱的大手術,風險不小,「醫薩刀」則是「無切口手術」,不需要開顱,不會造成腦部感染或出血,能減少併發症發生,病人甚至可以在術後一天就出院。李伯伯此項治療為人體試驗的研究案,「醫薩刀」在國外治療十年以上,儀器定位精準,提供藥物控制不好的患者另一項治療選擇。彰濱秀傳醫院引進醫薩刀五年來治癒了一百多例原發性震顫的病人,今年也將取得我國核可治療巴金森氏症。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60歲以上年長者有1%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全台約有五萬名患者。彰濱秀傳神經內科醫師吳佩翰指出,初期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都是使用藥物治療,但一般在發病十年之後,光靠藥物會愈來愈難減輕症狀,通常會進一步評估手術治療。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說,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震顫、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是典型表現,目前成因不清楚,所以沒有可以根治的藥物或手術,只能靠運動、正常飲食與生活習慣來延緩發生。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黃士維表示,從全球醫學中心研究用醫薩刀治療巴金森氏症開始,彰濱秀傳醫院一直積極參與國際研究,累積了不少經驗,衛福部正式核可治療巴金森氏症之後,就能以豐富經驗來治療台灣的患者。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24 該看哪科.一般外科
巴金森治療/老翁雙手抖不停 彰濱秀傳無切口手術後終於可夾菜入口
彰化市69歲李姓老翁罹患帕金森氏症已十年,因手抖問題,嚴重影響社交生活,吃飯夾菜還沒到口中只剩一半,彰濱秀傳醫院是全國最早引進核磁導航聚焦式超音波治療,且命名為「醫薩刀」,是不需要開顱的「無切口手術」,減少併發症發生,李姓老翁左手治療後維持良好,恢復生活品質。李姓老翁已退休,但長期受雙手顫抖所苦,他指出,外人異樣眼光讓他很困擾,做什麼事都不方便,吃個飯兩手端碗還是抖個不停,目前左手治療後已能正常動作,2年多來都維持穩定,右手也將安排治療,靠著跳國標維持活動力。彰濱秀傳神經外科主任張維傑說,傳統的帕金森氏症手術手術屬於開顱的大手術,風險不小,「醫薩刀」不需要開顱,不會造成腦部感染或出血,病人甚至可以在術後一天就出院。「醫薩刀」在國外治療10年以上,儀器定位精準,提供藥物控制不好的患者提供另一項選擇,彰濱秀傳醫院引進醫薩刀這5年,已治癒了100多例原發性震顫的病人,今年也將取得了我國FDA核可來治療帕金森氏症。根據健保資料庫60歲上有1%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病,全台約有5萬人,彰濱秀傳神經內科醫師吳佩翰指出,初期的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是使用藥物治療,但一般在發病10年之後,光靠藥物會越來越難減輕症狀,往往需要一開始治療時的3到5倍量的藥物去控制,一天甚至可能需要服用5到6次藥物,通常這時候神經內科醫師就會開始評估及建議病人接受手術治療。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說,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震顫、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是典型表現,由於目前成因不清楚,所以現在並無可以根治的藥物或手術,只能靠運動、正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延緩發生。彰濱秀傳院長黃士維表示,從全球醫學中心研究用醫薩刀治療帕金森氏症開始,彰濱秀傳一直積極參與國際研究,累積不少經驗,衛福部正式核可治療帕金森氏症之後,就能以豐富經驗來治療台灣患者。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0-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嘉義33歲男上月接種AZ後不適 今不治
嘉義市33歲李姓男子上月10日施打AZ疫苗,19日出現頭痛、胸悶等症狀,隔日送醫治療住院後,陸續做心導管、開顱、血栓移除等手術,住院急救至今天上午拔管、宣告死亡,檢警會同法醫下午相驗,死因不明將擇日解剖。嘉義市衛生局表示,院方日前已經申報疫苗不良事件,衛生局會協助家屬做疫苗受害救濟。據了解,33歲李姓男子平日身體正常,沒有特殊疾病、不舒服,上月10日注射AZ疫苗後,出現不舒服的狀況,19日向家人反應頭痛、胸悶,到隔日清晨狀況仍沒有改善, 身為護理師的妻子立即將他送醫急救。李姓男子就醫後即進入加護病房急救,院方並做心導管手術,之後又陸續急救多次,還二度開顱減壓、移除血塊,移除血管栓塞,醫院依李的狀況通報疫苗不良事件。李男上月28日又再次做心導管手術,昨天再度手術,術後狀況仍不理想,今天上午10時許在醫院拔管宣告死亡。
-
2021-10-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30歲男子打完AZ血栓 做開顱手術保命
桃園市某高中的國中部女學生,9月接種BNT疫苗後身體不適,送台北馬偕治療,診斷為心肌炎,目前裝葉克膜治療。龜山9月也有1名30歲男子接種AZ疫苗後血栓,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性命;針對2起接種疫苗嚴重不良反應事件,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已派人關心,也會持續協助當事人及家屬申請藥害救濟。罹患心肌炎的女學生是9月24日在校接種BNT疫苗,10月5日出現疲倦、發燒等不適症狀,有到診所治療,後來因為高燒不退,家人才將她送到台北馬偕治療,到院前意識清楚,因治療關係而裝葉克膜儀器。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以常理來說,治療心肌炎的方法就是要讓心臟休息,而裝葉克膜就是為了讓心臟休息,不代表病況一定危險。而且,藉由儀器幫助,病人康復機會和時程也會比較高、比較快,目前已和女學生家屬取得連繫,會持續關心及提供協助。桃園市議員陳雅倫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龜山一名30歲男子9月3日接種AZ疫苗也出現不適,16日送林口長庚醫院治療,20日動開顱手術已保住性命,但事發之後,衛生局竟不知此事,直到她22日主動告知,相關人員才通知家屬填接種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表單,也未持續關心。陳雅倫質疑醫院未落實通報,衛生局處理態度也不夠積極;王文彥解釋,民眾如果是自行就醫被認定接種疫苗不良反應,程序上是醫院要通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地方不會經手,但地方事後會根據中央資訊;林口長庚則表示,該個案因醫生診斷和行政流程需要一些時間,最後是9月24日通報,時程都在容許範圍,沒有延誤。據悉,龜山男子的手術成功,情況已經好轉,目前轉普通病房休養。而衛生局也派人聯絡家屬,進一步解釋疫苗接種相關流程及協助辦理藥害救濟手續。
-
2021-09-25 養生.人生智慧
62歲陳昇收起張狂找到人生準頭! 罹癌後談論生死,不忘告別摯愛
40歲,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邁向「橘世代」要轉大人的關鍵時期,但也是許多人最迷惘與困惑的生命階段。《橘世代》邀請各領域名人,回望40歲的自己是如何度過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走向豐收的人生下半場。陳昇縱橫歌壇33年,以平實歌詞與簡單旋律打造雋永的「昇式情歌」,如「最後一次溫柔」、「恨情歌」、「鼓聲若響」等,而在「新寶島康樂隊」演出時,本土語言的快歌混合異國曲風,讓他好像變了個人,宛如醉後胡言亂語般人來瘋;才華洋溢、言行狂放不羈是旁人對他的刻板印象,也是鐵粉對他著迷之處,陳昇回首自己的人生,直言:「40歲以前,我是個混球!」幕後走向幕前 自認四十最惑出身彰化溪州的陳昇,小時候的志願是畫家,出道前做過修車、電梯維修、美術設計等工作,曾三度投考唱片公司未錄取,直到1982年開始從事幕後製作,擔任劉家昌助理,而後出任齊秦、楊林等唱片製作人,累積經驗後嘗試音樂創作,1988年才推出首張專輯「擁擠的樂園」,30歲正式出道,起跑點似乎晚了點,也因此在面對人生「第二個青春期」40歲時,他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轉大人」,甚至對那時的記憶模糊,「我好像不是很喜歡40歲的自己,什麼四十而不惑,千萬不要相信這句話,四十是最惑的。」【延伸閱讀 陳昇: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多困難或曲折,自己走過一遭並從中修正腳步才是王道】凡事太過鋒利 不愛當年自己陳昇認為自己的40歲包含著不可一世與大頭症,「40歲的時候,經濟能力、力道氣度、酒量、言語的鋒利啊,什麼東西都是在尖峰上,真的不是很喜歡那個樣子的我」,反而是50歲時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就如同李宗盛的「山丘」唱的心境般,「40歲的自己,有什麼就直接做,比較會『他媽的!豁出去了!』」這句話很久沒講了,40歲時卻老是在講這句話,但生命不是只有豁出去而已,冥冥之中自己不知道準頭了,人生準頭有點走鐘」。經歷暴力事件 找回陽光心態2002年陳昇在夜店遭鄰桌客人砸傷頭部,不僅讓他動了開顱手術,也留下右手無力、麻痺的後遺症,醫生曾告訴他開過腦的人70%都會變得負面思考,「我還有後半人生,選那30%的陽光吧」,心態也因而轉為正面。出院後他看好友孫大偉、倪重華熱中鐵人三項,也開始練習鐵人三項,迷上騎單車、游泳,也養成每日游泳、每周騎車的運動習慣。罹癌談論生死 不忘告別摯愛62歲的他,去年罹患口腔癌,開刀治療恢復良好,罹癌後不避諱談論生死,除了手術前曾託付弟弟將他骨灰撒綠島海裡,後來也考慮葬到北海道函館有著花園與美麗夕陽的華人公墓;他在術後13天寫了篇長信,託樂團成員阿文轉發群組告知病情,讓新寶島康樂隊老搭檔阿Van只能隔空操碎心,直言想扁他;談到如果人生只剩一天想做什麼?陳昇說:「當然馬上跑去跟至親、摯愛說一說,這次交給阿Van的信,就是跟大家說『謝謝你們,我這生滿酷的』。」
-
2021-09-08 癌症.乳癌
5年前異常泌乳、今年視野縮小 女教師摘除腫瘤恢復健康
謝姓女教師5年前沒懷孕卻常分泌大量乳汁,濕透內衣甚至外衣,令她尷尬不已,求醫確診是腦下垂體良性腫瘤造成,服藥改善症狀,3個月前她的視野逐漸縮小,最近頭痛,再度求醫檢查竟然腫瘤長大並壓迫視神輕,接受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不必剖腦開顱,已恢復正常視野。38歲謝女表示,5年前忽然月經不規則,還大量分泌乳汁,經常濕透內衣讓她很不舒服,尷尬的是有時外衣也濕,當時沒懷孕,她直覺判斷身體出狀況,經人介紹找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診治,確診為腦下垂體良性腫瘤,吃藥控制荷爾蒙改善異常症狀,但因此不容易懷孕,她配合醫師控制藥量,後來有幸懷孕,順利產子。她表示,今年年中她察覺兩側視野消失,一度以為是老花眼引起,調侃自己不到40歲就老了,可是後來眼睛痛、頭也痛,多次去按摩但沒改善不適症狀,回彰化醫院檢查,原來腦下垂體腫瘤變大,壓迫視神經導致眼壓升高和頭痛。謝女表示,手術後,她現在視野開闊了,不再因視力問題造成生活不便及困擾,所以她用全新的眼睛視野進行她喜愛的紙雕創作,專程到醫院將作品送給趙紹清感謝他。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說,腦下垂體位於腦部最底部的位置,控制身體內分泌,謝女的腦下垂體腫瘤5年前只有1公分大,可以先觀察不開刀,用荷爾蒙抑制藥劑治療,減少患者泌乳激素的分泌。謝女每年接受腦部核磁共振儀追蹤,今年腫瘤已長大到2公分,壓迫視神經,進而影響視力,開車時看不見旁邊的人與車,非常危險,走路也因視野縮小,容易撞到旁邊的人與物,如果再不處理,不但生活中處處是危險,視神經遭壓迫越來越嚴重,還可能失明。趙紹清利用3D立體影像導航系統準確定位,內視鏡從謝女鼻孔進入,在手術過程中以神經監測儀監測,當神經可能發生有任何損傷,監測儀馬上警告醫師,以確保患者的神經不受傷害,謝女經鼻腔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沒傷口,手術隔天即可下床。趙紹清強調,良性腫瘤危害通常不如惡性腫瘤,但長在腦部和脊椎的良性腫瘤可能因壓迫神經,讓患者病情變得很嚴重,絕對不能放任不管,應定期監測,過去曾有病人視神經被壓迫,害怕傳統開顱手術,病情能拖就拖,最後失明,視力再也無法回復,幸好現在醫學科技發達,病人不必接受破壞範圍大的傳統開顱手術,也能摘除腫瘤恢復健康。
-
2021-09-06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婦人突頭痛、頸部僵硬 就醫發現顱內動脈瘤破裂
一名57歲劉姓女子突然出現爆炸性頭痛、頭暈、頸部僵硬疼痛,就醫時意識清楚,但是畏光、反應遲鈍,昏迷指數14分,經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後,安排腦部數位血管造影檢查,診斷為動脈瘤破裂引發急性顱內出血,劉女接受微創血管內動脈瘤栓塞手術,目前已經出院,恢復良好,手腳活動自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影像科醫師李喬華表示,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高,平常不一定會有症狀,像是隱形殺手,一旦破裂造成急性顱內血性,死亡率高達3成,往往還沒來得及送醫就已經死亡,另外會有3成的人可能發生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而最後3成的人才有機會接受治療。這名劉姓病患在內頸動脈遠端出現一個小於0.4公分的動脈瘤,動脈瘤栓塞屬於微創手術,從腹股溝附近切開約0.5公分的傷口,使用不同大小的導管,經過主動脈,頸動脈,到達內頸動脈的微小動脈瘤內,釋放數個不同大小的白金線圈進行栓塞,使動脈瘤內的血液凝集,達到止血與預防再破裂的治療效果。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指出,顱內動脈瘤破裂如果引發急性水腦症,在栓塞之前必須先施行腦室外引流管置放手術,引流血水及監測腦壓。一般顱內動脈瘤的治療,需要評估病人年紀、平時健康情況、有無急性出血、動脈瘤位置、大小及形狀來決定是否手術開顱夾閉或者栓塞手術,需要神經外科及神經影像科醫師通力合作。李喬華也說,顱內動脈瘤的發生,到現在仍沒有確定真正的原因,但是三高或是喜歡抽菸喝酒的人是高危險群,若是有家族史動脈瘤的民眾,直系血親也建議檢查評估。一旦動脈瘤破裂,短期內再度破裂的機率高,若是再度發生破裂出血,死亡率高達5成。因一般的檢查無法早期發現腦內動脈瘤,往往第一次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破裂,建議可以透過高階影像健檢,比如說腦部磁共振影像,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療過的病患,也建議定期追縱,預防再度復發。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8例 37歲男曾開顱
國內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21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8例死亡、95例為嚴重不良事件。其中最年輕者為37歲男性,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莊人祥表示,該案去年11月曾因為車禍進行頭部損傷雙側開顱手術,沒有其他慢性病史,七月中接種疫苗,六天後於在房間內沒有反應,發現後四肢僵硬,呈現到院前呼吸心跳停止,還需根據病歷進一步調查死因。莊人祥表示,7月30日到8月1日間接種AZ後發生死亡事件共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59歲至80歲,接種疫苗後9日至35日間發生。另外,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也新增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37歲至91歲,接種疫苗後2日至14日發生。目前累計543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其中370人為75歲以上長者。至於7月30日到8月1日,疑似接種AZ疫苗後發生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則新增72例,為50女22男。年齡為23歲至94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7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視網膜動脈阻塞、心肌梗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急性發炎性脫鞘性多發神經病變、三叉神經病變、視神經發炎、顏面神經麻痺、癲癇、帶狀疱疹等。同期間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有23例,為12女11男,年齡為46歲至95歲,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菌血症、全血球減少、腦中風、心肌梗塞與急性肺水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