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長期照顧
共找到
275
筆 文章
-
-
2022-12-14 失智.照顧喘息
情緒常因失智長輩起伏不定,照顧失智者真的好累,有什麼能喘口氣的方法嗎?
Q:情緒常因失智長輩起伏不定,照顧失智者真的好累,有什麼能喘口氣的方法嗎?A:當失智者情緒有起伏的時候,自己的情緒也受到牽連,這時候可以試想,與失智長輩之間,能否讓彼此有喘息的空間?越想當一個完美的照顧者,其實越難讓彼此有快樂的方式。推薦喘息方式如下:1. 主動尋求家庭成員的協助;2. 向信任的親友傾訴情緒;3. 成為照顧者前,是否有喜歡的活動或興趣?可以抽空安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重新找回有活力的自己;4. 有些醫院和社福單位會定期開辦多元家屬團體,如照護學習團體、情緒支持團體、家屬咖啡日等,通過他人經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5.若覺得身心疲憊不堪,對被照顧者或自己出現生氣與傷害等情形,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在他們的陪伴之下沉澱心情。若真的不堪重負,可恰詢新北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02-254-8382或撥打長照專線1966咨詢。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2-12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準備/楊淑惠:財務3區塊,打造退休保護傘!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加上少子化,獨老,造就新的單身世代。對於一個人的退休財務準備,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除了創造老後穩定的被動收入及透過保險轉嫁醫療風險,更要留意資產保全及長期照顧與醫療安排。根據長期為各戶規畫退休財務的經驗,楊淑惠提醒三個重點必須留意,分別是老後照顧、提防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獨老將成趨勢,一個人生活,需注意老後生活品質及照顧需求。如何達成?楊淑惠表示,主要還是靠穩定的終身收入,維持老後生活基本開銷,可利用固定收益型商品、年金險或還本險,設立專屬退休帳戶,或將退休金存入退休安養信託,專款專用,避免晚年退休金不足影響生活品質。至於照顧需求,醫療花費與年齡成正比,退休後若遇到生病無人照顧或大額開銷,對單身退休族將是不小的負擔。楊淑惠建議,以日額及實支實付醫療險打好基底,再加上重大疾病險或一次性給付;在不幸罹癌或中風等重大疾病時強化醫療保障,再來就是透過失能險或長期照顧險,轉嫁持續性醫療開銷與照顧需求。高齡詐騙案件日益增加,警政署二○二○年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詐欺受害案件在五年內增將近一倍,中信各分行櫃員防止詐騙案例也逐年增加,如何避免老年老本不保,也是退休規畫重點。另一方面,必須面對財產分配,子女爭奪財產或互相推諉照顧責任的事件屢見不鮮,建議預做傳承規畫,或將財產委託給專業機構。避免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紛爭,楊淑惠建議,可透過退休安養信託,把資金交由金融機構,設定專款專用,預先約定老後生活照顧細節,如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等,並選擇值得信賴的親人或社福機構作為信託監察人,避免老後法自理或管理財產,建立人生下半場的保護傘。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12 焦點.生死議題
影/「善終,由自己決定」 別讓家族成員在病房爭吵打架
九旬婦人到院前已無心肺功能(OHCA),陪同就醫的女兒決定急救,插管、電擊、壓胸,婦人吃盡苦頭,最後送到加護病房。其他家屬至醫院時表示,老母親曾提「年紀大了,不要急救」,但缺乏書面證明,也無任何記錄或資料,家族成員吵成一團,相互指責。淡水馬偕醫院安寧病房主任、放射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嚴從毓表示,臨床上看到許多家庭成員在家人離世之前爆發紛爭、衝突,甚至大打出手,這絕非躺在床上的患者所願意見到的場面。淡水馬偕醫院腫瘤內科病房護理長吳秀春表示,不少家庭成員在面對家人臨終時,常亂了手腳,在不知病人意願,以致家屬惡言相向,相互咒罵,大打出手。這讓醫療團隊相當為難,必須勸架、安撫家屬情緒。最怕的是,到了病人危急之際,家屬尚未取得共識,此時,醫師只能為病人插管,裝上維生儀器,但往往病人經歷一番折騰,仍回天乏術,家人間的隔閡也難以修復。嚴從毓強調,「逝者安心、生者平靜,才能算是修畢人生最後一堂課。」,提醒每個人都應預立醫療決定,以書面方式,選擇善終。這不只是癌症末期病人才需面對的課題,在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下,任何人都有權決定自己臨終狀況。大多數病人到了疾病末期時才討論是否「不施行急救」(心肺復甦術),據統計,僅約一成八是由病人親自簽署「不急救意願書」。淡水馬偕醫院31病房護理師長期照顧癌症病人,常目睹病家成員對病人是否善終,因缺乏共識,以致衍生許多爭端與悲劇,為此,特別製作「急救實境說明」影片及手冊,讓病人及家屬清楚急救的措施與過程,希望做出最佳決策,減少非預期性急救。該影片名為「平靜安詳如我願」,由吳秀春、郭品君、劉冠妤三位護理師自製完成,已經上網,藉此,宣導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每個人都能瞭解預立醫療意願,進而擁有平靜安詳的善終。
-
2022-11-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怕老本留失 預簽型安養信託讓自己和家人都用得到
王教授子女都在國外,不想影響下一代生活,他和妻子退休後住進養生村,最近更成立了預簽型安養信託。王教授說,雖然目前健康狀況不錯,但考量年紀大了需他人協助,先將財產交付信託,約定80歲後啟動撥款照顧機制,由銀行幫忙處理各式費用,以防未來失能或失智可能無力處理,更不想退休金遭人覬覦及詐騙。統計顯示,全台獨居人數已破3百萬人,少子化成趨勢,獨老成為新日常。聯合報自2020年啟動國民退休準備工程,去年推出「六種動物測退休力」,今年因疫情造成人際隔離與孤獨,將進一步關注一個人如何面對老後,財務是退休準備的起手式,累積財務退休力更是所有人預備老後生活不可或缺。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獨老或老人照顧老人的情形愈來愈多,關於退休財務準備,建議從退休金及老後醫療保障兩方向規畫,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也是重點,可透過信託建構財務安全網。信託的特性是專款專用、財產保全,可協助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楊淑惠表示,信託2.0推動後,民眾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使退休金流失,影響生活品質。例如王教授利用的預簽型安養信託,事先約定資產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養生村、醫療、交通、生活各式費用等,受託機構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帳戶,王教授將子女設為監察人,避免他和妻子無法自理財產時,資產管理不當或遭詐騙侵占,甚至不當挪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詐騙層出不窮,高齡防護網若不及早建置將成為嚴重社會問題。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民眾提早規畫安養信託,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專款專用;預簽型態安養信託可提供先行體驗,大家可慢慢將資金存入。楊淑惠也提醒,有關退休金準備,許多人仰賴社會保險及職業退休金,但國人壽命增加,加上通膨,退休金缺口往往超乎預期。建議民眾可以先試想嚮往的退休生活,及早規畫以金融工具,累積複利;退休後則建議,將資產配置在較穩定且能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工具。另外,一定要規畫醫療保障,醫療支出隨年齡增長,國人平均不健康存活期達8.5年。建議身體健康時加強持續性給付的長期照顧險,或透過失能扶助險轉嫁長壽風險;高齡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建議採取風險自留方式,設立專款專用醫療帳戶,確保醫療花費有所支應。 解讀信託2.0●什麼是信託2.0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除了安養信託,金管會近年開始推動信託2.0,讓信託不只協助資產管理,從個人、家庭延伸到家族及企業,都可採用適當的信託規畫服務。信託2.0是全方位信託,不只聚焦在高齡及退休族群,也涵蓋普惠金融的願景,並無特別門檻限制,不同人生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信託需求,可以透過信託規畫。名詞解釋:普惠金融聯合國於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又稱為包容性金融,是指普羅大眾均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為何信託2.0是預備高齡生活的第一步?退休規畫除了檢視退休金及醫療保障是否足夠,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安排也是規畫重點。可藉由信託的特性,即專款專用、財產保全,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建構保護傘。信託2.0後,民眾更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先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為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退休金,生活品質降低。此外,可透過信託契約約定信託資產的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安養機構費用、醫療費用、交通費用、生活費用等,受託機構即依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建議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信託帳戶資金運用狀況,避免因身邊無人照顧或無法自理財產,導致資產管理不當或遭受詐騙侵占或不當挪用。●哪些民眾需要信託2.0?信託2.0除了聚焦高齡及退休族群,不同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目標,都可能有不同信託需求,例如成家立業階段,父母以家庭為核心進行理財規畫,「子女保障信託」可使父母放心將子女教育費、生活費等各項資金,透過信託逐步交付給子女。準備退休或屆齡退休階段,可開始考慮規劃「安養信託」或「預簽型安養信託」,想運用信託財產來照顧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甚至身後財產的處理,「遺囑信託」或「保險金信託」提供解決方案。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的民眾提早辦理安養信託規畫,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進行專款專用,讓安全有保障;預簽型態安養信託,更可以提供先行體驗信託的功能,建議民眾利用這個機制慢慢將資金存入,提早達到退休安養、樂齡生活的理想。● 一般信託與信託2.0差別在哪?信託其實是協助民眾資產管理的好工具,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金管會除了推動安養信託外,近年也開始推動信託2.0計畫,鼓勵信託業者從組織架構、人才培育、異業結盟等面向進行發展,積極推廣信託業務,讓信託除了可以提供客戶財產保障與安全,更能串聯起多元的異業服務,民眾透過信託規劃即可滿足資產管理需求與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式所需。信託是普惠金融服務,並無特別門檻限制,民眾可以尋求信託業者進行妥適的信託規劃建議,為自己、家庭、家族或企業建構一個資產保護暨傳承的機制。●信託很貴?一般民眾負擔得起嗎?早年信託規畫主要依據個案情況量身打造,客製化費用動輒數萬元或數十萬元,近年為響應政府安養信託及信託2.0政策,各信託業者紛紛推出制式化安養信託、預簽型安養信託等信託產品,一般民眾無須擔心會負荷不起。信託收費標準每家銀行各異,以中國信託銀行而言,信託相關費用分為簽約手續費及信託管理費,簽約手續費約新台幣數千元,信託管理費則於信託資產交付至信託專戶後才開始計收,一般而言年費率約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間。預簽型安養信託,屬於先行體驗信託的模式,尚未開始啟動撥款機制,民眾可多加利用,一舉數得。 (諮詢專家: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
-
2022-11-14 養生.人生智慧
領股利或不參加除權息,哪個更賺?會計師用3張表教你做更好的投資決策
編按:存股是近年來頗受民眾青睞的退休理財方式,然而,領股利要繳稅的事實,卻常被投資人忽略。會計師王瑞鴻用3張表,說明合併計稅和分開計稅的差異、領股利和不參加除權息的淨現金流入差異,以及海外投資所得的稅賦成本。把該付的錢算清楚,投資才會有更好的獲利。近年存股風氣盛行,高股息、高殖利率的ETF、個股,更是受到不少投資人青睞。領到現金股利,就像從自己投資的公司手中領到紅包,令人開心。然而,很多人忽略的是,股利也有稅賦成本。今年領的股利,明年還要繳一筆稅款!領股利要繳多少稅?不參加除權息可以節稅嗎?投資台股或美股,稅賦成本差多少?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王瑞鴻,用3張表說明這些問題。投資前算清楚,才能聰明賺到錢。股利所得怎麼申報更划算? 一次看懂合併計稅和分開計稅王瑞鴻指出,股利所得的申報方式有兩種。第一種申報方式,是股利和個人其他所得「合併計稅」,稅率會依收入級距而有所差異。2022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課稅級距如下:全年綜合所得淨額在54萬元以下者,課徵5%;超過54萬元至121萬元者,課徵12%;超過121萬元至242萬元者,課徵20%;超過242萬元至453萬元者,課徵30%;453萬元以上者,課徵40%。若股利所得和其他所得合併計稅,可享有8.5%的抵減稅額,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另一種申報方式,則是「分開計稅」。顧名思義,即是將股利所得和其他所得分開計稅,股利所得適用的單一稅率為28%。一般人或許會認為,既然如此,只要個人綜合所得適用的稅率為30-40%,是否就該選擇股利所得分開計稅?其實,未必如此。王瑞鴻舉例,小明持有100張ETF 0056。2021年,0056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8元,小明當年會領到18萬的現金股利收入。若小明選擇合併計稅,依據收入級距差異,應繳的稅額如下:而若小明選擇分開計稅,則依據收入級距差異,應繳的稅額如下:由以上兩張表可以看出,只有當小明的收入級距超過453萬、適用稅率為40%時,選擇分開計稅才會達到節稅的效果。其中的差異,就在於合併計稅的股利所得有8.5%的抵減稅額,而分開計稅則否。此外,王瑞鴻也提醒,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及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均訂有排富條款,選擇分開計稅者,不適用這兩種扣除額。因此,除了稅率外,仍須考量個人需求,才能選擇最有利的申報方式。不參加除權息,可以節稅嗎? 賺價差或領股利,交易成本差多少?「投資不外乎將本求利,稅就是一種成本。進行投資決策前,就要考慮稅賦成本。」王瑞鴻說。對散戶而言,股利所得要課稅,但若是買賣股票的資本利得則不須課證所稅,只有賣出股票時需繳0.3%的證交稅。單純從稅務角度分析,不參加除權息的確有節稅的效果。然而,領股利和不領股利賺價差,究竟何者是較好的投資策略呢?以前述小明的例子來看,2021年0056於10月22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8元。除息前,0056每股價格約為32.38元,除息隔日則約為30.71元。1. 不參與除權息、賺價差的淨現金流入若小明決定不參與除權息,而是在除息前一日賣出100張股票,除息隔日後再全數買進,則其證交稅成本為9,714元(32.38*100*1000*0.3%)。付給券商的成交手續費,若以成交金額的0.1425%試算,則買賣手續費分別為4,614元(32.38*100*1000*0.1425%)和4,376(30.71*100*1000*0.1425%)。因此,小明不參與除權息時,他的稅後淨現金流入為:(32.38-30.71)*1000*100-9714-4614-4376=148,2962. 參與除權息、領股利的淨現金流入若小明選擇參與除權息,當年0056的股利總所得為180,000。但單筆股利收入超過20,000時,需另繳2.11%的充保費。因此,小明這筆股利的補充保費為:180,000*2.11%=3,798。除了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也需課稅。若小明是高所得族群,選擇分開計稅,則其稅後淨現金流入為:(1.8*1000*100*72%)-3,798=125,802。但若小明已退休、除了股利外沒有太多其他收入,合併計稅、享有8.5%的抵減稅額,是對其較有利的選擇。以5%稅率試算,其稅後淨現金流入為:(1.8*1000*100*1.035)-3,798=182,502。王瑞鴻分析,大原則而言,若是本身沒有固定薪資、收入主要來自股利的退休族,因為綜合所得稅率不會太高,參與除權息較有利。但若是本身薪資所得高、綜所稅稅率也高的人,不參加除權息或許會有較佳的獲利。但王瑞鴻也提醒,除息前賣出股票、除息後再買進的做法,雖然可以節稅,卻也可能讓投資人承受價差的損失。投資人仍應考量自己能否掌握股價的變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海外所得有670萬免稅額! 投資台股和投資美股,要繳的稅差多少?近年來,投資美股的風氣逐漸興起,海外所得究竟要不要繳稅?王瑞鴻指出,海外所得未達100萬者,基本上無須計稅。海外所得超過100萬者,計稅方式則是以國內所得和國外所得相加,扣掉670萬免稅額,乘以20%稅率得出基本稅額。若一般所得稅額高於或等於基本稅額,則不必再繳納基本稅額。他舉例,小明和小王同樣是收入500萬、股利所得500萬。但小明的股利是台灣股利所得,小王則是海外投資所得。試算後,小明要繳253萬6,000的稅款,小王則只要繳113萬6,000元。不過,非美國公民投資美股,領到的股利也要預扣30%稅金。若是以複委託的方式購買美股,也需支付台灣券商手續費。因此,投資人仍應考量自身對不同投資工具的熟悉度、各項費用成本,才能判斷如何配置資產更有利。「好的投資決策,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我們不能忽略稅賦成本,但也不能把稅賦成本當成唯一的決策依據。」王瑞鴻說。把每筆錢算清楚,投資才能更上一層樓!原文:領股利或不參加除權息,哪個更賺?買美股可節稅嗎?3張表算清楚稅賦成本,做更好的投資決策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開打首兩例死亡 皆為六旬長者「接種一日後死亡」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9月24日開打,但開打不到一個月,出現首兩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年齡都是60歲以上長者,分別以次世代疫苗作為第四劑與第五劑的追加劑,皆為接種後一天死亡。指揮中心最新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10月7日至10月10日國內新增兩例莫德納雙價BA.1疫苗(次世代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分別為一男一女,年齡為64歲至67歲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60幾歲男性是接種第五劑疫苗。個案於10月3日早上接種疫苗,10月4日死亡,本身有癌症開刀病史和高血壓病史。個案接種疫苗當天晚上還有和親人通電話,無特別不適,第二天早上就被發現在家中無呼吸心跳,當場急救並送醫,仍不幸過世。經過司法相驗,死亡原因為心因性休克與高血壓病史,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另一名60幾歲女性為接種第四劑。個案有長期眩暈、頭暈症狀,於10月7日接種,8日凌晨出現多汗、虛弱、肢體無力症狀,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發現胸部主動脈剝離並轉院安排住院,但在後送途中心跳停止而就近送急診,經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併心包填塞、高血壓,也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莊人祥表示,這兩例個案目前看起來雖有時序相關,但仍要判斷因果關係,因此仍將請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進行審查。次世代疫苗已接種累計44.9萬人,目前為累積通報8例接種後不良事件,當中有3起屬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2起死亡。次世代疫苗開放年輕人接種 基層醫:為了出國接種踴躍【記者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次世代疫苗今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接種人數尚未出爐。不過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許多年輕人為了出國,次世代疫苗預約踴躍,光今天上午就打了102人,之前幾周每天平均則只有20到30人。林應然表示,次世代疫苗昨天尚未開放給18歲以上民眾接種,但今天一開放,接種踴躍的情況就很明顯。前幾周可能已經打到極限,平均每天接種人次僅二、三十人。他說,以前年輕人對於接種疫苗這件事都不太熱衷,但現在一方面是疫情居高不下,年輕人之前疫苗接種的保護力也差不多消退,另一方面有很多真的想趁假期出國的人,都跑來打次世代疫苗。除了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外,面對秋冬新冠、流感雙病毒的夾擊,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打氣明顯旺盛。疾管署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流感疫苗10月1日針對第一階段對象開打以來,已累計有135萬1239人接種,比去年同期接種94萬3088,增加43.2%;其中65歲以上的民眾接種率,更從去年9.8%上升至20.9%。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於10月1日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第二階段則於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
2022-10-07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失能取消共照服務 照顧恐斷鏈
全台約卅萬失智症患者,若同時失能,可接受長照二・○A單位個管師及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雙重服務」,但衛福部預告,明年起,失能且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服務。由於失智症患者可能因認知功能障礙,出現走失、情緒改變等精神行為等,照顧難度高,失智家庭擔心少了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的穩定支持,面臨照顧斷鏈。長照二・○中,以ABC三級分類,A單位個管師依評估計畫,協助媒合B、C等單位的長照資源;至於失智共照中心,全台共一一五家,多由醫院成立,失智個管師依患者失智程度,細膩地提供家屬照顧方式,並與醫師深度合作。但衛福部於一○九年預告,一一二年起,符合長照需求等級二至八級的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中心個管服務。專家對此憂心忡忡,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長照A單位個管師和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雖然都叫個管師,但工作內容差異頗大。失智症個案光精神行為就有百百種,例如走失、不願就醫,更面對財務、法律等問題,需家屬、個管師及醫師共同搭配,必要時調整藥物或進行非藥物協助,處理上具高度專業性。湯麗玉說,未來失智者若無法接受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服務,「將嚴重影響失智個案權益」,A個管師訓練課程中,只上兩小時失智症需求分析及資源連結,失智個管師卻經過廿四小時失智症照護訓練,A個管要了解失智照護、串連醫療資源有其難度,衛福部務必提升A個管失智照護能力訓練。湯麗玉認為,「長期照顧法」訂出長照機構設立標準、評鑑、輔導機制,每年更編列五、六百億長照基金預算,長照在足夠經費支持下,循正規發展;但失智照顧體系沒有良好設計,僅依「計畫」,每年不固定撥發預算,沒有定期舉辦失智據點及共照中心研討會或共識會,也沒有退場機制,讓人感覺「長照是親生,失智像領養」。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失智共照中心目前服務五萬多人,其中兩萬人同時使用長照、失智共照資源,但盤點失智者就醫情況發現,有九萬名在醫院就醫個案,尚未獲得失智共照中心服務。為讓了更多失智者獲得照顧資源,優先調整重複使用資源的兩萬名個案,改以A單位負責,失智共照中心即可釋出量能,協助尚未獲得資源的九萬名失智者。長照A個管皆接受失智、身心障礙課程訓練,目前服務個案中也有同時失能、失智者,未來將安排相關訓練課程,強化A個管服務失智症的專業性。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0-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8歲以上可打第四劑! 次世代疫苗10/11起開打,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
10/11起 次世代疫苗擴大18歲以上可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才表示,次世代疫苗下一階段的開放對象和時間還要觀察一周的打氣,再由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討論、決定。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次世代疫苗擴大開放至18歲以上民眾都可作為追加劑接種,並於10月11日起開打。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因國內目前屬於Omicron變異株疫情流行期,且數據顯示年輕族群感染率較高,加上國內防疫政策及邊境管制逐步開放,ACIP委員一致同意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可以接種疫苗。因此10月11日起擴大納入18至49歲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接種間隔為前一劑疫苗應間隔至少12周、84天。依據臨床試驗顯示,含有原始株及BA.1變異株的雙價疫苗相較於單價疫苗,對於抵抗Omicron變異株有較佳的保護力,目前已開放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對象接種,符合接種間隔尚未接種者,也請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接種對象為65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則包括,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以及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分別於9月24日和10月3日開放接種。國內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93.7%、第二劑87.8%、追加劑第一劑(第三劑)為73.4%、追加劑第二劑(第四劑)為11.3%,其中65歲以上第四劑接種率為39.4%。另六個月至四歲幼兒疫苗接種,第一劑接種率40.0%、第二劑12.9%。指揮中心提醒,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須知或海報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藉由接種後狀況觀察,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流感疫苗10/1開打 可與新冠疫苗同時接種【記者鄒尚謙、楊雅棠、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則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流感疫苗可與新冠肺炎疫苗同時接種,但建議接種在不同部位。李秉穎表示,因為邊境逐漸解封,流感一定會比過去兩年有更大疫情,但目前世界流感病毒株沒有很大的突變,應該只是一般的季節流行,不過還是可能出現重症、死亡個案,必須注意。過去雖有研究報告指出,流感疫苗可能對於新冠肺炎,有交叉保護效果,但研究看起來有干擾因素,結論不足以證實流感疫苗可以保護新冠肺炎,因此仍認為流感疫苗保護流感、新冠肺炎疫苗保護新冠病毒。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六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大於等於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和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六個月內嬰兒的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十一類人員。第二階段開打對象則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於11月1日開打。指揮中心指出,雖然目前國內流感疫情仍處低點,但近期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人次有上升趨勢,建議民眾踴躍前往接種,以於流感疫情達高峰前獲得足夠保護力。開打後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電洽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前往接種時應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並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衛生等措施。疫苗謠言大破解網路謠言勿聽信,特別是近期長者LINE群組有些傳聞,許多都從國外翻譯成中文後流傳,民眾很難回頭找外文來源去評論,指揮中心也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進行查核。近期長輩群組流傳2則謠言,其中1則是美國媒體電視節目承認「第4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等語,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對此闢謠,他說,該說法是新聞工作者的個人意見,且目前實證沒有看到打3、4、5劑會降低免疫系統抵抗力,不要誤信這樣的說法。針對第一則,羅一鈞說,有人傳說美國ABC電視台承認,打第4劑會關閉免疫系統,看起來很可怕,好像免疫不會運作,導致長者不願意打這第4劑疫苗,事實上是,ABC節目邀請新聞工作者,談話性節目評論對於打第4劑的看法,他個人意見認為,打越多抗體越高的說法不認同,但並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純屬個人意見,也不是電視台意見,不應加諸於ABC主流媒體承認這樣的說法。現有實證都沒有看到打3、4、5劑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不要誤信這樣的說法,以免導致長者接種次世代的打氣受到影響,不要轉傳也不要相信。另外一則是,「指揮中心不再公布死亡分析是因為第3劑死亡最高」,此則傳聞也與上一則混再一起。羅一鈞表示,每一天他都有報告死亡個案列表,都有說明詳列年齡、性別、接種劑次、慢性病,都有公布在手板,也有做成附件提供給所有媒體,因此指揮中心沒有不再公布死亡分析。再次統計今年到10月4日,有10378例死亡個案,當中沒打疫苗佔44%,因此雖然全人口沒打疫苗者僅7%,但死亡個案高達44%沒打疫苗,顯示沒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死亡因素。羅一鈞表示,沒有完整接種三劑的比例占66%,約三分之二,一向都有利用各種場合建議民眾完整接種疫苗,絕對沒有不鼓勵多打針,「我自己的爸媽都打到次世代了,希望所有長者都符合資格的趕快打,接種降低重症死亡風險」。
-
2022-09-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發燒、咳嗽3天!基隆6歲女童同時確診A型流感及新冠肺炎
基隆一名6歲女童日前因為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狀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經PCR篩檢後,發現病童同時確診A型流感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家屬表示,女童已不舒服3天,但不敢幫小朋友快篩,症狀又沒有改善,才決定帶小朋友就醫。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陳惠蘭醫師今天表示,流感和COVID-19某些病徵相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鼻塞、身體疼痛、頭痛、發冷、疲勞、嘔吐或腹瀉等。但有些孩童流感個案可能沒有發燒,僅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所以家長其實很難依症狀來辨別。建議孩童或成人出現相關症狀時,可先使用家用快篩進行檢測,再依快篩結果決定後續就醫方式,就醫時也可將結果提供給醫師評估。天氣逐漸轉涼,即將進入秋冬流感好發季節,加上目前仍處於COVID-19疫情期間,為預防流感及COVID-19雙疫夾擊。陳惠蘭醫師說,流感疫苗施打約2至3週後才會產生完整抗體,呼籲符合資格者應盡早接種流感疫苗,讓疫苗有時間發揮作用,才能在流感高峰期來臨前獲得保護力,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告公費流感疫苗相關資訊,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建議,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以同時接種,民眾可依其需求選擇同時或間隔一段時間接種。衛生局說,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之接種部位,考量臨床接種實務之可行性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引,建議接種於不同肢體。若曾感染過COVID-19之民眾,如果已經結束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或自主防疫且已痊癒,並無其他接種禁忌症者,經醫師評估後即可接種流感疫苗。部基10月3日起提供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符合接種資格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19-64歲)、BMI大於或等於30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醫院網路掛號系統預約https://www.kln.mohw.gov.tw/。
-
2022-09-23 養生.運動健身
別再說沒時間,每天15分鐘就有成效!這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及失智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媒體中心」於2021年9月的報導文章指出,憂鬱症是常見的疾病,預估全球約有3.8%的人們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在全世界約有2.8億的人口罹患憂鬱症,其中,成年人約有5%、60歲以上的成年人則約有5.7%罹患憂鬱症。憂鬱症不同於「日常情緒波動」或「生活之中短暫的情緒反應」,當憂鬱症反覆發作且發作強度漸增時,憂鬱症將會嚴重地影響健康狀況。憂鬱症會導致患者在工作、學業及家庭上表現不佳,致使蒙受巨大的打擊。在最糟的情況下,憂鬱症更可能導致自殺的發生;自殺是15至29歲族群中的第四大死因,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七十萬人死於自殺。儘管目前對精神疾病有已知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在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仍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阻礙有效的精神疾病照護原因包括:缺乏資源、缺少訓練有素的醫療衛生醫事人員與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等;此外,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所有國家之中,憂鬱症患者常常沒有獲得正確診斷,而那些沒有憂鬱症的人卻經常被誤診且開具抗憂鬱藥物。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能降低憂鬱風險近年來台灣都市發展為高密精巧的混合使用型態,生活便利性造成身體活動減少。根據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James教授的研究指出,都市化導致每日熱量減少300至400大卡的消耗。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亦造成身體活動減少,研究指出以車代步導致每日熱量減少200大卡的消耗。台灣的非都會地區由於交通不方便,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更為普遍,交通方式改變以及城市化是導致身體活動日益減少的原因。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雜誌上的一份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 SR)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MA)研究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也可顯著降低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研究指出與沒有身體活動的成年人相比,達到身體活動建議量(相當於每週快走2.5小時)的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如果活動力較差的成年人達到了身體活動建議量,則可以預防11.5%的憂鬱症病例發生;至於更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對於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僅有非常小的額外好處。這項對身體活動與憂鬱症之間關聯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即使是低於公共衛生建議指標的身體活動,仍對心理健康有著明顯的益處。研究作者寫到,醫生可以鼓勵患者增加身體運動,因為儘管只是少量的運動,也能有助於降低他們憂鬱症的風險[5]。「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新冠疫情改變了人的生活型態,不外乎減少外出運動或因害怕疫情感到內心不安。靜態的生活習慣可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與憂鬱症的風險,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緩解壓力有正向的回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日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建議民眾把走路融入生活中。研究發現,每日走路15分鐘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腦內啡」,使心情愉快,提升專注力及記憶力,緩解壓力並增強免疫力[6]。運動一刻值千金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温啟邦名譽研究員曾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Lancet》發表[7]每天少量運動可延壽三年的研究論文,該篇文章迄今被論文引用次數已超過二千次,是台灣文獻中最有重要性的指標文章。一般正規運動的建議為每日運動30分鐘,每週150分鐘,但很多人總有許多理由藉口沒時間運動!研究論文提出「每日運動15分鐘、每週90分運動」就能治百病,減少憂鬱,就不能再繼續使用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藉口了! 如温博士提供圖片所示,開始的第一個15分鐘運動效果最好,斜度最大,比第二個15分鐘好,而第二又比第三好(斜率漸減),依此類推。蘇軾的《春宵》詩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刻鐘」為15分鐘,指出時光的寶貴,同樣重要的是,運動一刻值千金,每日保持15分鐘運動,不但值千金,也值萬金。運動是萬靈藥美國運動醫學會給醫師箴言「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是萬靈藥,是良師良藥)。」很多人半信半疑,其實運動賽過萬靈藥!最好的高血壓藥,只能治高血壓,糖尿病藥只能治糖尿病,哪有像運動,什麼病都好,消除百病,包括憂鬱症,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而且沒有副作用。在長照患者當中,憂鬱症、失智病症是較難照顧的疾病,曾有新聞報導關於長期照顧者面對長期照護的巨大壓力,動手了結自己親人生命的憾事。對付憂鬱和失智症要靠積極預防,不是等病入膏肓才依靠藥物脫身。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有一千萬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依此比例,台灣至少應有七十萬的患者。華爾街日報指出,當今沒有藥物治失智[7],最重要是靠運動,尤其在年輕時期就要養成運動習慣。台灣教育從小一到高三,每週只有二節體育課,是製造憂鬱症、失智症的遠因。沒有天天運動,就沒有運動習慣,沒有體育課,就沒有運動技巧。球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症、失智症,因為球賽時,與隊友有親密的協調合作,而要打敗對方,比賽時要機智、要瞬間反應、要思考制敵先機、要能聲東擊西,為了輸贏而興奮緊張,一掃憂鬱於腦後。很多憂鬱患者就是靠運動走出憂鬱,例如:名運動家歐陽靖,戰勝重度憂鬱,成功她的人生。所以年輕時就要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15分鐘不算少,一小時不算多,未雨綢繆、儲糧備戰。參考文獻:1.(WHO)Depression: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2.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白皮書》3.James WP. The fundamental drivers of the obesity epidemic. Obes Rev 2008; 9( Suppl 1): 6-1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307693/4.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22;79(6):550–55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2.06095.(JAMA) Even Low Amou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 Depression Risk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從「心」出發,走進安心的健康生活7.Wen CP, Wai JP, Tsai MK, et al.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1;378(9798):1244-1253. doi:10.1016/S0140-6736(11)60749-68.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s://www.wsj.com/articles/alzheimers-disease-cure-funding-pharmaceutical-research-foundation-judy-fund-congress-part-the-cloud-drug-11656261539 (本文轉載自:國衛院論壇科普新知)
-
2022-09-22 醫療.腦部.神經
二次中風如何察覺?眼神、血壓是重要觀察指標
二次中風是患者及家屬心中不定時炸彈,專家提醒,中風後再度中風的後遺症可能更嚴重,然而,面對臥床或失語病患,無法以常見的「微笑、舉手、說你好」來察覺,新光醫院神經科主任連立明指出,針對中風患者,照顧者可以透過眼神、血壓突然升高等作為指標,最明顯的就是前後兩天患者身體情形的改變,一有不對勁,應立即就醫。再中風難察覺 增失能危險連立明表示,根據台灣中風登錄平台數據,腦梗塞住院的患者,32%曾經有過中風的病史;健保署在110年資料顯示,阻塞型腦中風住院病人,在六個月內再次中風比率約達7%。每次的中風都是獨立事件,受傷程度也會有嚴重、輕微之分,就像是發生車禍的嚴重程度都不同,但不管如何,每次的中風對於身體都是一次傷害。「中風的症狀各有不同,家屬不見得容易察覺。」連立明說,最常見的症狀是同側手腳麻、沒力,也有病患是講話不順、語言障礙、反應遲鈍等。從門診中觀察,有過中風病史的患者或家屬通常警覺性高,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回診,擔心二次中風會有更嚴重的後遺症或深陷失能風險。血壓異常應警覺 盡速就醫已臥床或無法言語表達病痛的民眾,若二次中風,需要照顧者透過平常的觀察,像是眼神、舉手等細節來體察。連立明說,曾有一位長期照顧患有失語症弟弟的大姊,來到門診就直說弟弟不對勁,經進一步診斷果然中風;也有家屬是透過每天量測血壓,察覺患者當天血壓過高而就診。他提醒,患者只要昨天和今天身體相比有異狀,就要趕快就醫。導致中風的八種危險因子,心房顫動居冠,其他分別是血壓異常、腦中風家族史、膽固醇異常、吸菸史、糖尿病史、體重異常及運動不足等。連立明表示,預防中風就要剔除危險因子,要多運動,從改變飲食生活型態做起,抽菸、飲酒過量更是引發中風的導火線,因此「曾中風患者把菸給戒了,未來中風機會可以下降三成。」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風險高連立明也說,患有心房顫動的人,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這得靠心電圖來檢測,而血壓的控制標準也從140/90mmHg下修到130/80mmHg。他強調,「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控制好危險因子,更要持續服藥。連立明說,「曾有缺血性中風的病人,吃藥二到三年後,自己覺得可以停藥,沒想到二、三個禮拜就跑回來急診。」中風患者的用藥原則、治療,都是要和醫師密切討論,遵從醫囑用藥,這是避免走向二次中風的方法。家人有中風病史或擔心二次中風者,腦中風學會與udn元氣網、WaCare健康平台共同於9月27日舉辦「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系列線上課程,第三堂進階課程設計更聚焦二次中風的症狀察覺與照護、分享實際個案,將邀請連立明擔任座長,中國附醫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虹瑜、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腦中風中心個案管理師侯玫妅分享專業資訊。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給照顧者與居服員的進階課👉課程免費報名連結點這裡👈時間:9月27日(二)19:30至20:30座長:• 新光醫院神經科科主任連立明主講:• 中國附醫神經部腦中風暨神經重症科主治醫師黃虹瑜•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腦中風中心個案管理師侯玫妅主辦單位:台灣腦中風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
2022-09-18 焦點.長期照護
照顧失能家人,該送機構或找看護? 專家:長輩失能可選3種照護方式
半年前我80歲的老爸中風,因為延誤就醫,留下一些後遺症,像是手腳無力、無法行走,吃飯、上廁所等生活起居都需要協助,老媽力氣也不大,無法協助移動老爸。我和妹妹都是三明治族,必須上班賺錢,不知道到底是否該送老爸到照顧機構,還是請看護到家中24小時照顧呢?(台北陳先生)長輩失能 可選3種照護方式為了減輕照顧負擔,現在有各種不同形態的照護方式出現,尋求專業照顧者、照服員與看護常常是國人選擇之一;依照護形態,民眾有三種方式可做參考:社區式照顧、機構式照顧、居家式照顧,一起來比較看看哪一種最適合你的需求。●社區式照顧:運用社區資源,在日間提供照護服務,晚上家人再接回。包含日間照顧、社區照顧據點服務、交通接送等,適合有日間照顧需求,又不想距離家裡太遠的人。晚上家人可以把被照護者接回家裡。●機構式照顧:依照不同需求,選擇全天候式的長期照顧機構或安養機構。提供全天候式的照顧,包括機構收容、亞急性照護、養護之家等,可依失能程度選擇老人公寓、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等,大大減少家人照顧的負擔。●居家式照顧:聘請專業照護員,也就是本國或外國的看護直接到家中。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居家服務、營養餐飲、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生活輔具的購買或租借等,最常見的居家式照顧服務就是雇用看護。談到看護,大家總是在外籍與本國看護間有所游移,不知道該選擇哪個才好,以下對此做簡單的整理。外籍看護便宜 本國籍上手快選擇外籍看護最大的優點是,費用相較本國籍看護便宜。外籍看護一個月需要約25,000到30,000元左右,而且較能長期、全天候照護。只是外籍看護申請較繁複,需要經「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暨巴氏量表」評估後,符合資格或持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另外,最常見的狀況是,外籍看護有文化差異適應期。本國籍看護相對來說,文化與生活習慣接近,跟雇主配合起來的適應度較快,照護服務可較快上手,同時家人也能申請長照2.0的服務與相關補助。但是本國籍看護的費用比外籍看護高出許多。
-
2022-09-17 寵物.寵物故事
黃金獵犬狗醫師 長照機構陪伴爺奶解憂愁
狗醫師在台灣推動多年,貼心陪伴是寵物治療犬最善長的治療方式之一。位於內壢的金色時代住宿長照機構就有寵物治療犬陪伴長者,這隻可愛貼心的黃金獵犬在機構內造成大轟動,在疫情期間是最佳的解憂者。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徐向謙董事長表示,未來希望能夠「一機構,一黃金特色」,讓金色年代旗下的每一間日照及住宿機構都有黃金獵犬可以陪伴長者,打造大健康大娛樂的金齡時代。動物性輔助性治療在國外行之多年,國內動物輔助性治療則以狗兒為主,應用領域包括護理之家、安寧病房,長照機構等。常針對老年人的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及中風病史住民;中壯年為腦傷病患,兒童以亞斯伯格症、自閉症及腦性麻痺進行輔助性治療。而無論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動物輔助性治療對患者產生互助的效益。「天成醫療體系•金色年代長照法人」15日參加「2022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在金色年代展區中以「狗醫生的金色時代」活動開場,超受爺奶歡迎的寵物治療犬Shirley也現身,Shirley在情嚴峻期間對長者及機構同仁帶來非常棒的撫慰效用。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董事長徐向謙表示,未來希望金色年代旗下的每一間日照及住宿機構都有黃金獵犬可以陪伴長者,我們的經營運理念就是以「快樂」為服務主軸,改變日照產業生態,打造樂齡、優質健康管理、建立醫養護融合的長期照顧中心。徐向謙認為,金色年代的大健康大娛樂,是要鼓勵同仁發揮創意,共同激發出大健康大娛樂的主題特色,包括金色夢想樂團、金色活動園藝日、金爺爺金奶奶時尚派對、金色年華懷舊日…等。讓金齡時代的長者們,愉悅、歡欣迎接「吾齡時代」──It's My Turn. 人生隨時再起跑!中壢天晟醫院社區醫學部黃郁超部長則認為,醫院擁有完整的社區共同照護模式,面對Omicron病毒超強傳播力,體系醫療團隊定期走訪金色年代三家護理之家、五家日照中心,並幫長輩們完成三劑COVID-19疫苗施打,天成醫療體系將醫療照護延伸至長照領域。
-
2022-09-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真心相待,有愛無礙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猝不及防,文中提及的脊髓損傷即是如此,意外導致了病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青壯年時期更帶來巨大的影響,對於本人及家庭而言,嚴重的生理及心理衝擊及調適,是一段艱鉅的漫漫長路。我們共同企盼在這段路途不是踽踽獨行,而能有良好的團隊支持與協助,在過程中彼此以互相同理體諒的真心相待,成為寒冬夜裡溫暖的一盞明燈,讓愛共同克服障礙。個案無助感,同理是良方文中所述的個案在40年前發生也正是青壯年階段,無論在醫療、照護或復健方面,勢必面對極大的困境,面對受傷後下半身癱瘓及活動受限制,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甚至擊碎人生美好的理想及夢想。看著個案本身的情緒低落、心理的無助和無望感,家屬常是心焦、心痛不捨,卻也愛莫能助地一同陷入困境;此時更需要專業醫療團隊成員以同理陪伴傾聽,引導個案及家屬共同抒發情緒,面對其下半身癱瘓的事實,學習與他共存,鼓勵參與自我照顧的活動等,給予支持及鼓勵,協助個案能盡早重返社會及家庭。文中個案不僅在急性期得到當下最好的手術醫療,後續也獲得連續性完整的復健及居家照護,家屬對醫護團隊「視病如親」的真情感謝,彼此的真心相待,顯現醫病和諧關係的正面效果。全人全程關懷照護,重拾信心活出意義從護理的角度,我們以全人護理(Holistic Nursing)的理念,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需要的醫療照護;從心理層面,予以病人甚至主要照顧者(家屬)心理情緒上的支持。如:以正向支持的態度,用手拍拍肩膀緩和情緒,並協助個案覺察自己有進步的部分,如你的手可以拿水喝,進步了,很棒!讓個案感到希望,給予正向回饋,使他感到受尊重,建立信任關係。某醫學中心的脊髓損傷復健病房,一組醫護人員利用休假時間,帶領及陪伴能坐輪椅的一群病人,到淡水一日遊,可說是工程浩大,挑戰不可能但卻是自我期許的任務,只為讓病人調劑身心,增進重回社會的信心,做好全程照護的萬全準備,如:事先勘查路線、捷運站無障礙廁所,備妥導尿包,為需定時單次導尿的病人使用,他們內心散發的愛,付諸行動的堅持令病人及家屬感動不已。接著,關懷追蹤治療成功回到社會角色的五位個案,分布在台灣五個縣市,一一到府訪問拍攝其回首來時路,剪輯製作衛教影片,特別讓新病人了解疾病治療有如披荊斬莿,艱辛漫長,但終有成功的一天,激發病人勇往直前,鬥志昂揚。關懷和照護密不可分,關懷照護是一種人性的本質,為感情自然表達的方式,經互動深入了解個案的需求,提供全人整體性的照護。個案家屬提到復健醫師、家醫科醫師及護理師,提供「貼心的照護,照護跟互動真的猶如親人般的相處」,我相信他們擁有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在他們的血脈中流動著愛心關懷的元素,才能持之以恆,獲得家屬的感佩。翻轉醫療新模式,團隊到家好照顧對長照個案需要持續性醫療及資源的支持,更需要仰賴完善的政策。如文中所述,健保醫療給付及長照2.0的服務給予居家照護的新契機,個案不須舟車勞頓到醫院看病,也緩解費用的負擔。衛生福利部於105年2月起實施全民健保提供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由醫護人員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主動走入長者或是行動不方便患者家中,提供完整且持續的醫療照護。亦即醫療團隊到你家!協助開藥、抽血、更換導尿管、鼻胃管或氣切管路等,讓不便出門的民眾也能接受醫療的持續照護。繼於107年起開始推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提供了「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項服務,病人可在住院期間即透過出院準備服務團隊,超前部署做好後續照護需求的評估,讓主要照顧者及家庭成員,都能完善地做好出院後照護的準備。對於主要照顧者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及情緒負荷,社會也有了資源及團體樂予陪同走過,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供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隊、照顧技巧訓練及照顧咖啡館……等資源,期盼給予家庭照顧者一個紓壓、交流及尋求支持協助的管道。將心比心,真心換真心目前因高齡化及少子化,家庭成員常因照護人力不足,或是工作繁忙及無法兼顧照顧者的角色,而選擇聘僱外籍照顧者協助。文中個案受到外籍照顧「侍病如親」的照護,有感於有些外籍照顧者沒有受到應有的感激與尊重,家屬呼籲我們社會應該要有改善。今日住院病人的陪伴者,多數已從昔日的家屬轉換為外籍照顧者,況且近年來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19)疫情,更突顯外籍照顧者勞動力的稀缺,其角色彌足珍貴。臨床上常看到雇主與外籍照顧者之間的格格不入,波及病人的照顧,為此,護理師從辦理家屬團體座談會,彼此分享雇用外籍照顧者的甘苦談,相互學習,都有正向的回響:有家屬覺得外勞反應遲鈍、怎麼教都不會,尤其是第一次到台灣的外籍看護工,建議雇主親自示範一次,善用肢體語言帶著一起做,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我們知道外籍看護,在來台前,雖有接受短期的照顧訓練及語言訓練,但來台立即進入工作時,照顧技巧未必純熟,還有身處異鄉,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要適應,也要體諒他們有很大的壓力。因此,縣市政府也提供了外籍家庭看護工到宅訓練及指導的課程,提升外籍看護的照顧技巧及能力。有一位病人子女旅居國外,太太無力照護,夫妻對印尼看護視如孫女般的對待,尊重其不吃豬肉的飲食習慣,特別為她多買牛肉、喜歡的辣椒及咖啡;女兒回國探親期間,帶禮物感激她也為她準備一份寄回給媽媽;平日晚上或週末接手照顧幾小時或半天,讓外籍看護短暫休息紓解壓力。有家屬讓外籍看護同桌吃飯,看護還沒坐定,不會開動;幫她過生日,為她拍照寄給家人;鼓勵帶家人到公園散步同時和其他外籍同伴互動等等。我們把她當家人看待,她感受得到,將心比心她們也渴望家人的關愛,你給她一分愛,她回給你十分情。這是一份人照顧人的工作,有緣千里才相遇,可以透過尊重和善待建立深厚的感情。醫病關係,有愛相隨有一種東西妳給了別人,自己卻不會少,那就是「愛」,文中個案長達40年的照顧,有堅強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愛」的陪伴及鼓勵,讓其活出人生的意義及價值;家屬在艱困情境下,能對於人事物持續保有正能量及感恩之情,以「愛」表達對醫療制度、醫護團隊及外籍照顧者的感謝,發揮大愛的精神,拋磚引玉,難能可貴。更希望我們的醫療團隊及社會氛圍,持續保有愛與溫暖。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照護不孤單!3個管道成為照護者的一大助力
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二○二一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六千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七十一所心衛中心,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認為,心衛中心加上PAC,是對出院病人照護的延伸,而且病患出院後的第三至六個月是再住院、出現自傷和暴力行為風險最高的時期,若能從社區端加強照護,對臨床醫療是很大助力。社區資源投入照護,也能讓家屬獲得喘息。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觀察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家屬普遍會感到無助、沮喪,甚至羞恥,認為「家醜不可外揚」,想把生病的家人藏起來,還有人會自我孤立,斷絕與外界的社交,身心俱疲,非常需要社區支持系統就近幫家屬一把。【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諶立中也說,思覺失調患者的照顧責任多半在家屬身上,非常沈重,政府資源的協助格外重要,必須布建社區的長期支援系統,給家屬強大的支持,更衍伸到未來的長照。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另外,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呂淑貞說,精神病人和家屬都會老去,從長遠來看,應讓70%的患者回歸社區,而非長期隔離在醫護機構,現在有了長照和精神醫療的跨部門合作平台,就能對精障個案提供長照服務,也可提供家屬輔導諮商和照顧課程。【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治療利器使用少 醫界提3難題
-
2022-09-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讀完「視病如親、侍病如親」這篇文章後,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於家人照顧的愛與對身旁的「新家人」所表達的濃厚情感。作者敘說年少時父親車禍後脊椎損傷,成為需要被照顧的經歷,反思所有在這漫長40年的過程所見証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以及照顧人力的付出,特別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替許多家庭分攤照顧任務的外籍看護們。1992年開放外籍移工到台灣擔任長期照顧的工作,至今剛好30年。依據國家發展基金會統計,到110年為止台灣大約有22萬的外籍看護工(正式名稱是社福移工)。1另外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從2007開始十年長照計畫2.0,至今也走了15年。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長照司的統計,長照需求人口大約在82萬左右。2在疫情之下,全球的統計數字,台灣的照顧者比例增加了31%,而原先就有在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平均每週照顧增加16小時。3長期照顧的需求遠比一般人想得來要大還要來得快!上面看起來似乎都是一些數字,但從「視病如親、侍病如親」的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同樣是照顧的歷程但未來的圖像組合可能會跟作者有非常不一樣的發展。依據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大約有13%的65歲以上的長者認為平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難。長者由家庭照顧者照顧的達67.1%;但另外也有非家庭照顧者的照顧關係達27.2%以及無人幫忙照顧達5.7%。其中家庭照顧者超過65歲的達34.47%,照顧的順序分別為兒子、配偶、女兒、媳婦、孫子等排序。因此,家庭結構使得每一份子無論年齡都會因照顧而對生活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舉例:平時的工作與照顧平衡、家庭人力安排與照顧、照顧項目的統籌與決策等等。從作者柔性的筆下其實看似簡單,但父親長達40年之久的照顧,若沒有一些穩定的力量,其實所有家人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照顧像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準備也需要策略,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即使不會跑馬拉松的人也都清楚,這一路程有高有低,需要水與食物的補給,可能也需要毛巾擦汗或不同程度的緊急救護協助。同時,這一路可能會孤單,所以需要在旁路人的鼓勵以及一起跑步同伴的互相支撐。最後,可能也需要有個策略,依照自己的體力與耐力,規劃一條可以讓自己完成此任務的計畫。照顧這一條路,不能只靠自己。台灣的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長達9.9年,一路走來可能在無預警之下進入了照顧者的角色,然後面對照顧家人初期的手忙腳亂(新手照顧者),稍稍喘口氣後需要學習照顧知識與技術,然後開始面對長期照顧的決策與照顧安排(資深照顧者),最後完成照顧的歷程尋找新的人生定位(畢業照顧者)。4作者在這篇文章提到他們運用了長照1.0到2.0甚至後來聘用外籍移工來完成父親的照顧,長照資源的佈建在這15年期間多了好多類別也多了好多選擇。作者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照顧:居服員、長照個管、醫事的專業人員、外籍看護等。在這歷程中每一位協助作者家庭的人,大家是否願意以一個「新家人關係」來互相支持與學習呢?在讀完這篇文章時,我頓時有個畫面,是作者與他的父親走著時光隧道,一起往前的畫面。因為善用資源所以可以安心、有愛的完成這段照顧的回憶。因此,選擇如何照顧與由誰照顧?每個社會一份子可能都必須超前部署,一起來思考未來如何成為一位「聰明照顧者」。最後,隨著老化所帶需要的照顧面向也會增加,如何選擇適切剛好到位同時也留給被照顧者自立尊嚴的平衡,這也是未來面對嬰兒潮老化開始要思考的課題。參考資訊:1.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3106B2F0AA6142292.衛生福利部長照司,2022。3.https://internationalcarers.org/caring-during-covid/4.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2022-08-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長者染疫難擺脫後遺症 染疫後難重返機構
國內60歲以上長者今年累計83萬2133人染疫,包括中重症1萬9835人,8057人死亡。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染疫康復後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勞、心悸、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嚴重還可能呼吸衰竭、血壓異常、失智等。專家觀察,臨床上高齡長者確診後,常出現低血氧、肺纖維化、皮膚病灶問題,嚴重可能得住護理之家,長期依賴氧氣。長者容易有慢性疾病纏身,確診新冠肺炎後,復原期較年輕人更長。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指出,近期1名7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T),確診後突然暴瘦10公斤,且隔離結束後,雖醫師評估可以出院返家休養,但他時常血氧偏低、頭暈,每天仍需使用半天的氧氣,連睡覺也得用氧氣,憂心已釀肺纖維化問題,更糟的是確診後再也無法正常出門。謝嘉娟表示,若長者染疫中重症、插管,後續呼吸功能變差,無法自然呼吸、需額外給氧氣時,就無法回到一般的長照機構居住,需改送有呼吸照護的護理之家,但給氧氣額外增加的花費,往往會讓家屬難以接受。她說,醫師會定期讓長者回診胸腔內科評估肺功能,並慢慢降低額外氧氣流量濃度,不過染疫長者許多嚴重依賴氧氣,甚至無法脫離,面對接下來新1波疫情,仍須嚴防。謝嘉娟指出,除了肺部問題,還有兩成的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皮膚病灶問題,從輕微到嚴重都有。1名70多歲患者,確診後皮膚出現濕疹,會泛紅搔癢,跑遍皮膚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等,甚至一度癢到掛急診,後續透過口服抗組織胺、擦藥才改善不適。她表示,有可能長者確診在隔離病房期間,因為無法盥洗,只能用擦澡方式,加上本身疾病問題,引發皮膚發炎。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部分失能長者染疫後因無法送往機構照顧,先由家屬帶回家,但因非照顧專業,短短幾天長者就產生壓瘡、泌尿道感染、胯下黴菌感染等,若本身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連帶出現嚴重發燒、敗血症,都有生命危險,必須盡快返回醫院治療。
-
2022-08-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長照機構不收新案成防疫潛規則 照顧重擔重回家庭
新冠疫情肆虐長照機構,截至上周,國內已有近4成機構住民染疫,致死率為2.6%。雖中央持續提供免費快篩試劑,盼透過定期篩檢找出確診住民,加速診斷及給藥,現行長照機構防疫規定,若有確診者需「清零」後,才能再收新案,但許多機構面臨上1波疫情,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私下早已循「不敢積極收新案」潛規則,恐讓照顧重責回流家庭。截至8月23日,全台共有4萬8496名長照機構住民確診,依照全國現約12萬3263名機構住民,近4成住民已感染。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機構目前仍得遵守清零模式,須等到機構內最後一個確診者解除隔離後,才能收新案,且每周住民及工作人員都需定期篩檢,無論有無症狀的確診者,可盡快被找出、診斷並給藥治療。余志松直言,長照機構歷經前幾波疫情衝擊,雖已建立感控管理,但仍憂心再出現確診者,且工作人員也會染疫,照顧人力緊繃下,對於收新案態度愈趨保守。且目前雖規定,新住民當天快篩陰性即可入住,不過部分機構更為謹慎,要求必須有兩天內PCR陰性證明才算,引發家屬反彈,還沒開始相處就與機構產生不愉快。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長照機構照護人力近年大量流失,台籍看護被長照2.0政策吸引,紛紛轉做可自由排班的居家照服員,使得機構多半仰賴外籍看護,前兩年疫情封邊境外籍移工無法來台,近期好不容易開放申請,竟發生外籍看護完成檢疫後,集體從防疫旅館「消失」,疑似逃逸或遭人蛇集團擄走,主管機關勞動部、移民署至今無解方,機構若無照顧人力只能收床,最慘結局就是家人帶回照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長照2.0雖幫助輕、中度家庭,但對重度家庭幫助太少,像是居住機構1年僅補助6萬元、1個月僅5千元,若在家照顧,政府補助長照服務1個月3萬6千元,相差7倍。也因此家總倡議,衛福部應將24小時住宿機構項目,納入長照2.0補助項目,希望失能第7、8級的重度家庭,提供機構補助3萬6千元,可大幅減輕家庭負擔。陳景寧說,長照機構收案情況因疫情而不穩定,許多家庭只能自己想辦法,像是聘請外籍看護,或家人協調照顧,或者離職在家照顧,但也可能出現極端狀況。先前1名年輕媽媽,同時照顧失智老母親以及兩個年幼身障童,因不符合中低收入戶條件,經濟面臨極大壓力,逼得年輕小媽媽決定棄養逃跑,後續經由社安網處置,兩個孩子被安置、失智母送日照,雖面臨法律追究,但「棄養」對她反而是解脫。國內目前約80萬名失能者,過去長照司曾評估約兩成需居住機構,需有16萬床量能,但我國目前機構總數僅10萬床,仍差了5、6萬床距離。陳景寧認為,新冠疫情只是凸顯我國照護問題,當外籍移工量能不足時,機構量能是否能補上,我國必須要加速準備。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目前住宿機構人力端,照服員人數尚維持穩定,但鼓勵長照機構可透過提高薪資水準,產學合作,吸引國內照顧人力。針對民眾端,建議多使用長照居家或社區式服務,家屬也可使用家庭照顧者據點資源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希望透過加強篩檢、即時用藥,防止長照機構疫情擴散,過去長照機構在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前,即有流感、腹瀉等群聚易發生或易造成重症甚至死亡事件,因此各縣市每年或定期會到長照機構進行感控查核。
-
2022-08-18 養生.人生智慧
高齡長壽是子女的福氣?「長照」變成家人之間的甜蜜負擔
自己進入六十歲之後,發現子女們各有所忙,而近幾年來,我已從工作崗位上稍稍退下來了;回想我這一輩的工作與生活的結合,進入了六十歲之後,人生的光景走了一大半,享受與家人共處的時光成為人生下半場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因此讓我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赫然發現一些狀況。個性使然,我反而又因此開啟了另一個研究方向,希望可以研發出更多對社會大眾有助益的商品。高齡長壽就是子女的福氣?「高齡長壽就是子女的福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也這樣問別人;看著同年齡層的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少人可以說真正放心地進入到高齡安心退休的狀況。 原因為何呢?其實大家認真去觀察,多數進入到此年齡層的人,不論事業成功與否,一旦回歸家庭想要含飴弄孫,不免發現孩子們各有所忙,如何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便成為了一門功課,在我擔任公司研發團隊頭頭的日子中,改善生活型態所帶來的不便,已經讓我習慣「以不便應萬變。」 「長照」變成家人之間的甜蜜負擔 《康健》雜誌二○二二年2月的報導〈不願面對的長照真相:五星級住宿機構的美麗與哀愁〉中即點出,「臺灣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的建置,是以社區模式為基礎,讓有需求的民眾在熟悉的住家附近,就能獲得所需要的服務;有些失能等級較嚴重或不方便在家照顧的狀況,通常就需要尋求住宿機構來接手。由於民眾消費能力差異懸殊,住宿型長照機構的等級也有許多選擇,近幾年標榜五星級飯店規格的長照機構,猶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即使收費高不可攀,仍有極高的詢問度。」 看著手上雜誌刊載的一字一句,這就是我們正在面臨的生活跟問題,現代不論是否與孩子同住,長期照顧已成為每個家庭未來會遇到的問題,我常常聽到公司同仁屆臨退休,開始煩惱起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些可能是依然身體健健康康,可是孩子們各自忙碌,沒有時間陪伴?也有一些是因為生活型態不同,溝通出現斷層,更有一些身體已開始面臨退化……,漸漸地,我開始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將這些需求牢記下來,希望透過我的研發能改善這樣的問題。 我深信,先把身體的機能照顧好,讓自己透過肌肉自癒力,維持甚至回到身體靈活的狀態,身體健康了,生活型態自然就好。而我的第二個發現是,臺灣像極了日本!生得少,活得長!未來臺灣人口不僅僅高齡化,而且男女的壽命都延長很多,老齡照護將成為誰的責任?老人、子女、政府?其實目前也很難說,只是我發現,雇用看護成為現代家庭的喘息之道,但當經濟結構、性別分工、社會環境都已大不同,養兒不一定能夠防老,這就是一個時代趨勢的現況。 而在國外,這樣的狀況也相當嚴重,但現實的問題是,不少老員工也跟我抱怨,一想到要尋覓品質佳的照護機構,不是價格昂貴,就是得苦苦排隊,還有一個關鍵是家人的尊嚴。總而言之,如何兼顧家人心理與評估安養中心的設備,如何才可「既健康又有尊嚴」的度過人生下半場,已是二十一世紀的社會顯學。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無痛人生:續接美好未來,盡享樂活奇肌》
-
2022-08-14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自立‧自理‧自主
台灣目前引進社福勞工人數已超越25萬人,平均每三個失能人口就有一個聘僱外籍看護工,其比例應該是全世界最高的。比我們更高齡化的日本及北歐,鮮少看到老人身邊有外勞隨侍在側,我們必須感謝這些外籍看護工幾乎一天24小時照顧我們的家人,分擔了我們的責任。不過,雖然台灣已經引進許多外籍看護,卻仍無法滿足激增的照護需求。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讓東南亞國家的外勞輸出受限,而且經濟逐步發展的東南亞國家,國內的人力資源需求也讓年輕一輩的國民選擇留在國內,隨著台灣高齡化速度加快,此供給與需求的缺口將愈來愈大。那未來的老人怎麼照護?靠國內的照服人員?還是兒女自行照護?根據統計,國內目前照服人數約七萬人,雖然行政院策略性補助照服人員薪資,吸引更多人投入照服領域,但其人數的成長仍遠不及於失能人口成長的速度。另外,由子女照護父母原本天經地義,但是因此而造成的「介護離職」、「流沙中年」問題,亦讓很多兒女處於兩難,擔心自己回不去正常的生活。而高齡社會下,許多兒女也已進入初老階段,老老照護產生的心力負荷也令人憂心。若再加上少子化問題,如何照護老人家?可能不是那麼好解的問題。既然從照護資源的供給上無法滿足需求,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換個角度從減少照護需求著手。讓問題從「如何照護老人家?」變成「如何讓老人家不要被照護?」這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個是針對未來的老人做教育,讓他們提早做好強身健骨的準備,而不是等到失能再投入資源。另外一方面針對輕微失能者,把握黃金復能期,有機會透過復健或輔具,回復自我生活的能力。過往,我們面對長輩的照顧往往依賴外籍看護,看護的確幫了很多家庭的忙,但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也讓長輩失去自我生活能力。本來一些長輩經由訓練有復能的機會,但在外勞協助下,反而失去了練習的機會,吃飯、穿衣、上廁所、洗澡都有人幫忙,長輩自主生活能力也逐漸喪失,最後提早進入失能長照的領域。日本比我們更早面對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早在1980年代開始就推展「自立支援」的理念。根據維基百科,「自立支援(Self-Supporting Care)一詞源自於日本,為重視長者本身的意願,並透過適當的輔助與資源,支持其利用現有的身體功能,來維持原來的生活。如此不僅能維持長者日常生活獨立,並能替社會減少照顧成本支出。同時,自立支援本身的核心價值,不僅是身體層面的照顧,更是涵蓋了個人文化、精神層面以及社會文化層面,讓長者能找回、提升自主生活的意識。」我想,沒有一個老人希望被長期照顧,我們應該在長者落入長照深淵前拉他一把,在黃金恢復期導入適當的復健訓練,或使用輔具來補足身體的退化功能,盡可能延緩步入長照的時間,如此才能有效減少照護需求,也讓長者可以享受人生,從自立支援到生活自理,進而可以在自由意志下自主生活,不再依賴外在力量。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減少長照需求,而非單方面只增加長照資源的供給,才是符合大家期待的正確解方。
-
2022-08-14 醫聲.肝病清除
跨域整合 彰化超前3年消除C肝
因早年醫療資源稀缺,彰化縣沿海鄉鎮如大城、芳苑、二林、竹塘等鄉鎮,是C肝的高盛行區,在C肝潛勢風險地圖上,呈現高危險的紅色。而這一切,在一系列公共衛生策略推動之下,已經得到改變。在縣長王惠美的支持下,彰化縣C肝根除計畫於2019年啟動。「各界開始呼籲C肝消除的時候,我們在2005年起便已提早15年進行全面C肝篩檢。」彰化縣長王惠美說,彰化縣C肝篩檢人數截至今日超過43萬,在今年已完成治療逾1萬3千位C肝陽性病患,以鄉鎮別來看,逾5成鄉鎮治療達成率已達80%以上,其餘高齡化之鄉鎮治療達成率也有60-75%,顯示彰化縣C肝根除的普及性及全面性。利用既有的溝通管道及架構進行C肝篩檢,簡化行政流程、破除科室藩籬,是彰化縣成功的關鍵,「重點就是不要疊床架屋。」衛生局長葉彥伯補充說,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是行之有年的「萬人健檢」。每年逾30場 萬人健檢打下C肝消除基礎彰化縣「萬人健檢」自2005年起持續至今,實施超過16年,每年舉辦逾30場,是彰化縣最為人熟知的公衛政策,曾吸引多國公衛專家來台取經。萬人健檢是彰化引以為傲的施政策略,也是讓彰化縣C肝防治效率超人的獨門祕技。「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萬人健檢已經具前瞻性,是以個案為中心進行服務整合。」保健科長姚玉津說,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項目琳瑯滿目,從癌症、結核病、成人健檢、慢性病篩檢、憂鬱篩檢,每一種篩檢項目還各有不同的篩檢條件。讓彰化縣衛生局引以為傲的是,「民眾只要來一趟就可篩檢所有項目。」萬人健檢涉及多複雜的科室協作:檢驗科長施麗貞說,健檢的品質管控、檢驗資料的處理,歸屬檢驗科;中央推行的癌症篩檢,在地方政府是保健科權責範圍;結核病篩檢屬疾病管制科;慢性病篩檢是企劃資訊科;長者憂鬱症篩檢,則是醫政科。釐清、整合了科室權責,再來就需要處理民眾的健康資料。企劃資訊科長張純如說,不同的疾病,在中央各有不同的資料庫,「我們做服務的時候,就是合作把資料庫整合,然後變成『歸人』。」所謂「歸人」,指的是以戶政資料為基礎,讓民眾在健檢現場,只需插入健保卡,就可以得知自己符合哪些健檢項目的篩檢資格。而為了持續更新民眾健康資料,篩檢後資料還需回傳,留作紀錄。為了應付複雜的資料整合流程,衛生局新進人員報到第一天都要考Excel的「樞紐分析」。此外,也鼓勵衛生局員工及衛生所主任醫師持續進修,養成資料搜集處理及應用的能力,總計有17位同仁,到國立臺灣大學進修並陸續取得公衛碩士學位。打破科室藩籬 橫向整合投入C肝消除早在開辦萬人健檢之初,C肝篩檢就是項目之一。二十年前,肝病還是台灣的國病,患者很多,肝癌也是台灣的重要死因,衛生局於是把肝病納入防治計畫重點之中,除了萬人健檢,也深入社區,進行C肝篩檢。不過,當年C肝的主要治療選項干擾素,因治療副作用難受,患者接受度不高。故即便篩出陽性患者,完成治療人數僅2成多。2019年衛生局正式宣佈投入C肝消除計畫的時候,衛生局各科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當年的篩檢資料,告訴患者,C肝口服新藥已上路,鼓勵患者盡快接受治療。衛生局也針對不同C肝高風險族群,如愛滋病患者、受刑人、洗腎室以及糖尿病、慢性腎臟病、醫療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等,計算出抗體陽性率,並訂定消除策略。疾病管制科長王曉琪說,以彰化監獄為例,商請原先就與該單位有業務往來的資深同仁出馬,與獄方協調,針對新入監受刑人抽血時衛教,經同意後原管血清檢體直接加驗C肝,大幅簡化繁複的溝通流程。此外,彰化縣也針對全縣的照顧服務員進行了C肝篩檢,而這項業務,當然是由長期照顧科負責。除了橫向整合,衛生局也沒有忽略衛生單位的垂直合作。每年年初,衛生局會將境內26個鄉鎮民眾的健康資料進行彙整,並交付衛生所,再由衛生所執行每年約4、500場的小型健檢,「衛生所也很需要這樣的名冊,如果晚一點給,還會問說,資料怎麼還沒來。」和美鎮衛生所護理長鄭桂芬說,建立溝通流暢的組織文化有助於公衛政策的推動。C肝消除奠定科室合作基礎 有利未來公衛計畫彰化縣C型肝炎根除計畫召集人胡琮輝教授說,WHO的C肝防治方針強調「Task Shifting(業務移轉)」以及「Task Sharing(業務共享)」,其實就是「任務共同承擔的共同照護」。在王惠美縣長的帶領下,彰化縣衛生局「全局啟動」,所有科室都是彰化縣C肝消除的「主辦科」。C肝消除不是技術問題,重要的是「要下功夫、要有積極的心態」。(廣告)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2/老人嚴重受虐事件 衛福部分析有二大原因
衛福部分析歷年通報案件及近年老人嚴重受暴案例,老人因失智、失能衍生的家庭照顧負荷、及施暴者有精神疾病、藥酒癮或長期失業等情形,是老人受暴兩大風險因子。根據衛福部2017年到去年統計,重大家暴案共186件,其中21件為長照家暴事件。新北聯醫板橋院區的陽光學堂為失智長者關壞據點,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新北市聯合醫院副院長王祖琪在臨床看過許多高風險案例,郭先生66歲了,一直未婚的他長期照顧90歲嚴重失智的媽媽,每天帶媽媽來,5年從不間斷。郭媽媽睡不好、情緒焦躁,最近郭先生為了照顧媽媽已瘦了5公斤以上。身心俱疲的郭先生曾經想不開說,「想帶媽媽同歸於盡」。王祖琪十分擔心這對母子,不斷勸郭先生帶媽媽就醫,但他說媽媽即使服藥,「也只有好3天」。王祖琪不斷安撫郭先生,希望讓郭媽媽接受治療,母子能好好睡覺,即使只有3天也好。「老人家最怕孤單、寂寞。」郭先生說,大約10年前發現媽媽失智時,病情已屬中度,媽媽情緒不穩定,有次他頭痛不舒服去藥局買藥,為避免媽媽外出把門鎖起來,沒想到媽媽用工具把門鎖敲爛。媽媽個性急躁、固執,失智後又十分黏人,他洗澡、煮飯時,待在客廳的媽媽看不到他,就會催促,甚至開始大吼大叫。「當時與媽媽相處,真的透不過氣。」郭先生說,長期照顧媽媽,看到媽媽失智沒有好轉,加上內心責任感重,精神壓力大,心情十分沮喪,有一段時間確實充滿負面想法。郭媽媽年紀大了,一天上廁所30次以上,郭先生說現在就是盡力照顧,還好自己尋求唱歌紓壓,唱的台語歌、日語歌也都是媽媽會的,有時和媽媽一起唱,多陪伴媽媽,目前也帶媽媽就醫服藥,最近病情穩定,1覺到天亮。這時郭先生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80多歲長者的子女,年能已經60多歲,「初老」照顧「中老」或「老老」,而長者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觀念固執,若又因失智症出現幻想或精神症狀,雙方就容易衝突,甚至引起虐待事件,施虐者有時也可能是配偶,如一直給對方吃不喜歡的食物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子女長期照顧長者致身心疲累,建議利用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此外,民眾面對施虐者常批評並高度指責,日本將照顧者支持立法,只要照顧者訴說照顧壓力,國家可提供援助,不要等到身心俱疲後成為施虐者。王祖琪表示,如果沒有長照服務介入,照顧者壓力爆表卻沒有人可以換手,照顧者可能就出現和被照顧者「大家一起死一死」的負面想法,如此惡性循環,建議長照應與醫療結合,若藉由看診或居家訪視時,一併帶入長照服務,老人家往往較容易接受。
-
2022-07-29 失智.失智資源
台中市長照即時通 - 交通接送預約服務 嶄新登場
住在南屯區73歲的張爺爺,10年前在運動中撞擊併發主動脈剝離,造成腎功能受損,陸續發生六次中風並檢查出小腦異常,每月需定期至醫院追蹤治療,張爺爺透過衛生局長照中心評估並媒合使用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包括去就醫、快打站接種疫苗、失智據點、日照中心接受服務。爺爺今年3月透過服務單位宣傳及推薦,下載了台中長照APP,從此開始利用APP預約交通車,而且看診後就可以馬上用APP預訂下一次回診車輛,再也不用撥打電話預約或忘記訂車,APP也會很貼心地用簡訊提醒下一次的搭乘時間,不怕忘記返診的時間,好處多!張爺爺表示,使用APP訂車,交通車抵達時會有簡訊通知,提醒該出門上車了,可減少站在外面等候的時間;家屬也能填寫備註注意事項,例如:請求司機協助開門、提醒拿藥等事項,是相當貼心的APP,也是另類的長照小幫手。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致力推動長照2.0政策,也積極提升長照服務數位化量能,截至111年7月20日,長照APP累計下載量已逾2萬6千人。APP介面設計簡潔方便,讓銀髮族、失能者及家庭照顧者都能輕易上手,可線上直接申請長照服務,查詢長照服務資訊。現在APP更新增了「長照接送」功能,讓預約長照交通車方式更多元,還有貼心的提醒服務,告知民眾用車時間、交通車到達時間,減少等候時間。陳子敬副市長表示,台中市在109年率先全國推出「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透過APP能清楚知道申請長照服務的進度、補助額度、剩餘額度,有效運用長照服務的四包錢;今年更e化升級推出「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 2.0版」,新增「長照接送」功能,讓家屬及個案可透過APP預約台中市的長照交通車,使申請服務的流程更簡化透明,也讓台中長照服務數位化服務更加完整。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台中與全國其它城市相對年輕,市府團隊非常努力推動長照,全國長照服務涵蓋率平均約67%,且已經超越全國的平均值,達70%以上,非常難得!今年中央補助相關服務超過65億元,讓台中長照服務數位化更完整,也希望透過「長照即時通APP 2.0版」,促進長輩健康,減輕照顧者負擔。台中市的長照服務據點數為全國第一,市府積極推動多項創新服務,在中央的支持之下,全國首創「台中長照即時通APP」並擴充及整合長照交通接送預約服務功能,給予民眾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讓市民感到更便利的服務,使本市成為長者樂活的幸福城市。衛生局呼籲凡居住於台中市,65歲以上失能老人、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且經台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長照等級2級(含)以上者,皆可透過下載「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預約特約長照交通車,享有e指化便利的長照交通接送服務。
-
2022-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應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這些年多半在神經退化疾病,尤其是失智症的醫療領域耕耘,所以搭建出的病醫關係,不只是病人與醫生雙方而已,也一定都包含了第三方:病人的家庭照顧者。這個第三方的照顧者,正是病患的代言人,所有醫病之間的溝通決策,不太可能由已經有嚴重認知障礙的病患承擔,因此需要最能貼近病患心之所願的家人來協助。這個第三方對醫療端來說,卻是既熟悉又模糊,我們好像知道每次帶病人來診間的人是誰,也好像知道病人都是他照顧的,但基於診間該有的醫病互動,我們又不可能對這個照顧者本身多所探究,深怕觸碰到不該觸碰的個別隱私,所以我們對這個第三方角色的理解,其實非常片面。我經常在偶然的機會下,才明白每次帶來看診且詳細詢問病情的女兒,其實是住在台北,不住花蓮,而同住的家人卻一次也沒出現過,我因此難以分辨誰才是適當的共同決策者。或是每次帶來的家屬,一會兒大兒子,一會兒小兒子,但為了家產兄弟鬩牆,之後分別來跟我訴說對方的不是,並要求診斷書,以証明遺產簽署時病人的認知功能,作為對簿公堂之用,我才明白我的角色並不是醫生,而是證人。或是以為多年守護病人身旁的女子是妻子,但其實不是,甚至幾年後病人被女子詐騙數百萬,病人的兒子才出現說明,父親跟家庭疏遠很久了,也就是說,我們長期聯絡關懷的那位家屬,深怕她因照顧負擔而無法喘息的那位家屬,是個詐騙集團。以下就最近的一位照顧許久的病家,談談失智症病人家屬教我的人生故事,不見得都是溫馨,但非常真實。A先生是我在台東每個月固定支援看診的一位退休老師,長期患有糖尿病,而過去也因為冠心病而放置支架,女兒注意到其記性衰退,該打胰島素的時間都沒有準時,房間還留有一堆過期沒有吃的藥物。A老師在診間的表現卻應答自如,談笑風生,更提及退休後參加釣魚社團活動,非常忙碌,她的女兒卻在背後猛搖頭,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因此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也徹底安排腦部掃描,初步診斷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由於糖尿病的處方實在有些複雜,尤其腎功能仍然不錯的前提下,增加胰島素的使用,我相信會更不容易讓病患遵從醫囑,因此偕同糖尿病照顧的醫師簡化用藥,至於長年在友院追蹤的冠心病,因為狀況都穩定,所以也不便介入。幾次診間來回之下,我們用上了標準的膽鹼酯酶抑制劑,似乎有些起色,女兒也比較有信心,失智症個管師也很用心追蹤,定期訪視。四年下來,認知功能的分數幾乎沒有退步,甚至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診斷是否正確,每次回診,我都會笑稱這應該是我最希望能「誤診」的病人。某天下午,我接到友科的學弟電話,說有一位嚴重腦中風病患,因為家人想要嘗試臨床試驗用藥,所以從台東轉院來花蓮,問問我的意見,我一看名字就覺得很眼熟,可是心想不太可能,因為A一直都知道我在花蓮工作,腦中風又是最典型的神經科重症,發生這麼重大的事怎麼可能不聯絡個管師,接著轉來花蓮卻又不是找我幫忙。因此我藉著電話請學弟在急診詢問家屬,看看他認不認識我的名字,結果家屬是病人的兒子也與他同住,但卻說不認識我,我心想那大概就是同名同姓吧。後來病患住進加護病房,我實在忍不住想去探望,結果一看,心涼了兩截,第一截是這麼大片的中大腦動脈阻塞,預後非常不理想,第二截是他正是我長年看診的「極早期阿茲海默症」A先生。後來我才間接得知,同住的太太和兒子與A先生關係淡薄,不太清楚我們團隊做了甚麼,只負責幫忙去友院固定拿冠心病的處方簽,並沒有了解到演變成心律不整,竟然有這麼嚴重的併發症,而每次陪同來回診的女兒其實在北部工作,這個關鍵的時刻也不在現場。過去四年裡,診間內一場又一場看似和諧又成功的醫病關係,是短暫而片面的,我以為我認真地幫忙解決問題,也看似有得到良善的回應及相當的信任,但其實並沒有受到重視。直到這個關鍵時刻,我才猛然驚覺病人家屬跟我其實不熟。過去與個管師主動居家關懷的動作,說不定家屬還覺得是種騷擾,只是礙於我是他的醫師,才故作熱情歡迎。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我誠摯地期待A先生早日康復,但也切實反省,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也是他們希望獲取更多醫護關懷的應對方式。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是有保存期限的,到了一個時間點,就該各自解散,而彼此祝福。學生時代的我,很喜歡念近代臨床內科學宗師William Osler的格言,每每能獲得啟發,他在一次與學生的座談中,勉勵行醫與求學要注意的原則,首要就提到「the art of detachment」,也就是掌握人我之間不偏不倚的情感分際,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
2022-07-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剛升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年被指派到內科加護病房擔任專責主治醫師,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充滿不服輸的傻勁,在這短短的一年中,每一位我照顧過的病人都是用生命教導我的老師。七月暑假剛開始時,從急診住進來一位31歲年輕人100多公斤的小胖,因為肺炎合併急性呼吸衰竭,插管住進內科加護病房,住院後很快就進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我在做詳細的理學檢查時,在腹部皮膚皺摺處意外發現一個大約1公分大小的黑色焦痂,這讓腦海裡閃過恙蟲病的診斷,這是在花東地區不算罕見的感染症,但是我們不曾遇過這麼嚴重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表現的病人,對於這個診斷剛開始我感到很遲疑。儘管如此,還是趕緊給予治療恙蟲病的四環黴素類抗生素,也進行血清立克次體抗體檢驗,同時趕緊照會皮膚科醫師做焦痂處的皮膚切片檢查,隔天一向是行動派的病理科許主任立馬就打來電話給我,劈頭就說:「懷仁,你這個病人用47KD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證實是典型的恙蟲病皮膚病理表現,給正確的抗生素了沒有?要特別小心喔,這個病嚴重時會惡化成心肌炎和間質性肺炎導致肺水腫喔?哇!我心想許主任說得真準,這不就是我病人的臨床表現嗎?我上網查詢文獻報告,確實找到嚴重的恙蟲病病例用肺炎合併肺水腫來表現,最後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的案例報告,作者為釐清肺水腫致死原因,以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肺臟肺泡內巨噬細胞iNOS呈現陽性反應,顯示恙蟲病立克次體可能誘發iNOS合成,因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大量的NO具有毒性,可能就是造成致死的原因。這個病人在我們團隊通力合作下,迅速獲得正確的診斷並且給予治療,很快的肺部況狀改善,一週後就拔管成功脫離呼吸器,小胖轉出加護病房前我跟他聊天,得知他在發病住院前幾天,因為工作需要曾在山區的草叢活動過,這個重要的線索果然跟書上講的一模一樣,病人真的就是醫師的老師啊!九月底,一位35歲年輕布農族勇士從台東馬偕醫院被轉診到我們的內科加護病房,因為肝硬化導致肝衰竭、黃疸大量腹水,同時合併急性腎臟衰竭和呼吸衰竭插管需要呼吸器治療。隔天的會客時間,我從勇士母親的口中的得知他的故事,台東太麻里布農族勇士20歲開始認真工作,是一個年輕有為腳踏實地的勇士,然而三年前交往多年已經論及婚嫁的女友不幸因為意外往生,勇士大受打擊始終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養成酗酒的壞習慣,大量的飲酒加上熬夜工作,導致酒精性肝炎最後肝硬化,期間反覆住院,這次更嚴重到肝衰竭、黃疸大量腹水。在和勇士母親長談中,我深深感受到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勇士母親就住在醫院提供的家屬休息室,對孩子寸步不離。我們醫療團隊努力地想解決勇士的肝衰竭和黃疸問題,然而因為病情太過嚴重,經過跨團隊開會討論後,認為應該只有接受肝臟移植一途,我和勇士母親解釋病情和治療計劃以及肝臟移植的建議,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也自願捐肝給兒子,她注視著我的眼神中有著無比的信賴。我們在與勇士的每日相處中也重新建立他對生命追求的意願,努力一個月之後勇士逐漸進步,移除呼吸器成功,他也願意敞開心扉和我聊聊他與女友的往日點滴,我在與他的對談中深感受到他對女友的懷念,我試圖引導告訴他有更愛的母親在等待他,後來他對我說道:「張醫師,我願意努力,請幫助我。」然而很遺憾地,我們醫療團隊和勇士一起努力50多天之後,他還是來不及撐到換肝手術。母親在離開醫院的前一天,跟我講:「張醫師,你跟我兒子一樣大。謝謝你們這麼努力照顧他,他有對我說出他愛媽媽、對不起媽媽,他最後走得很安詳,醫師有機會要來太麻里做客。」我當然要爽快的答應一個母親的最後要求。兩個月後,我收到勇士母親寄給我的信件,很特別的是用日曆紙背面寫滿整頁,訴說著對兒子的思念以及對醫療團隊的感謝,她說撕下這張日曆紙的那天正好是兒子離開的第二個月,真是難為了這位失去兒子的布農族堅強女性。一轉眼就過了半年,同樣忙碌在加護病房照顧病人,一天下午突然接到勇士母親的電話:「張醫師,我在醫院外面,帶了釋迦來給你。」我和這位母親緊緊的擁抱,閒話家常,她更叮囑我要按時吃飯不可以熬夜,話別後,望著她堅強的背影,我知道她已經努力走出喪子之痛。隔年,跟隨慈濟人醫會義診的腳步,我們來到太麻里,我沒忘記要利用義診之餘親自去拜訪勇士的母親,她親切地拉著我的手,帶著我回顧對兒子的思念,離開前,我們再次緊緊擁抱,我很高興自己能夠兌現承諾讓一位母親圓滿對孩子的愛。因為花東地區特殊的社會型態,年輕人多離家北上工作賺錢,病房內很常看到年邁的老夫老妻彼此照顧的畫面。令我感觸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內科加護病房服務時,農曆過年前曾照顧過一位臨終的老阿嬤,因為心臟衰竭末期合併肺炎和多重器官衰竭住進加護病房,當時陪伴在老阿嬤身邊的只有80多歲的丈夫和外勞。這讓我感到相當不捨,老阿嬤臨終當天我就留下來一起陪伴,直到凌晨,老夫妻的小孩從外地趕回來送老阿嬤最後一程。「這一刻,讓我更貼近病人的心」,這就像回歸到醫療最原始的狀態,有一種單純的感恩。更提醒自己要及時行孝,我更是非常感恩自己的父母,有著健康的身體,讓遠在花蓮工作的孩子能夠無後顧之憂。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
-
2022-07-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在我一路以來的生命中,時會聽說曾認識的人自殺,可能未遂也可能死亡。我閱讀過相關書籍,也曾經一度想要走身心醫學科,但直到我看到報導說明,自殺成功的病人當中,過去幾個星期都曾經於診所、急診或是醫院就醫,雖然不一定是以精神情緒不穩定為主訴,但最少他們曾經離醫護人員這麼近過。於是我期勉自己,仍然要走我最喜歡的內科,但絕對不要忘記去感覺我眼前這個人的情緒,即使他是我的長輩、平輩或是晚輩。 無奈,一路走來,即使已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還是無法挽回一些傷心的事實。在一次學長燒炭自殺死亡,而我想起前一天照會他來看病人時,我們有過簡單的對話,但我事後怎麼想,卻想不起他有任何的不對勁,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當時和他對話的場景,以及隔天在原地一模一樣的地方聽到的噩耗。於是,我更要求自己:「不要急,所有走到你眼前對話的人,都要用心感受他。進入重症領域之後,這件「感受身邊人的感受」這件事情,變得更是時時刻刻很分明的存在且必要,這些對象包括病人、家屬、團隊的所有成員、甚至是我自己。於是我很常、也很喜歡坐在剛從呼吸衰竭恢復的中年病人旁,聽聽他的故事;也不介意陪著正在經歷告知壞消息之後崩潰的父母親一起掉淚。我可以很敏感的發現,生病的後面其實已經有一連串個案早已經承受不起的痛,而不是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疾病而已。重症加護內科中,不乏很多肺阻塞末期的病人,他們苦於平日氧氣依賴、虛弱與喘,在一絲氣息中遊走在活著與死亡的邊緣。幸運一點的病人,可能已經有胸腔內科與緩和科協同治療,但大部分的人可能甚至沒有人跟他們說過後面會發生的事情以及可以的選擇。數年前的夏日午後,一位肺阻塞末期的病人,在他所有女兒跪在急診求他插管後,入住到加護病房。經過十天治療之後,病人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因此也是時候該重新再面對這個議題了。於是我們找了家人與清醒卻插管的病人,一起在床邊開家庭會議,討論後續的照顧計畫。原以為在十天多前已經打定主意寧願死不再插管的病人,在此時也猶豫了起來,矛盾於極差的生活品質但卻有一口氣尚存,而家人的哀傷反應,也在經過這十多天看到父親插管後的不適與憤怒之後,理解了父親當時的決定。對重症醫師而言,眼看兩方的意見就快要走到一塊真是滿心的感動,即便無法立即馬上脫離呼吸器,但病人與家屬的一致共識再花時間嘗試一次脫離呼吸器,之後若是再度呼吸衰竭則不要再插管了,並接受安寧緩和治療。於是病人在住院第十八天轉至呼吸加護中心訓練。轉出到別的單位,仍然獲知,病人在呼吸加護中心裡還是不改往常的躁動、憤怒和憂鬱,但在經過幾天練習之後也終於脫離呼吸器,改用陽壓面罩協助,同時口服的低劑量嗎啡,使其減低肺阻塞的喘所造成的不適。病人脫離呼吸器之後,仍然不時會咆哮,又喘又要罵人,我想一定是極其憤怒,要不然大部分的病人是很虛弱的躺著。考量到女兒陪伴也許會讓病人心情稍微好一點,於是病人就轉至普通病房,白天女兒會來陪她,晚上則由外勞照顧。雖然我並沒有持續照顧病人,不過在追蹤他的照顧後,心理猜測這病人應該可以順利的在某個未來的日子解脫,也許在解脫前,還有可以出院回家看看電視說說笑笑的日子呢。就在數天之後,晨會剛結束,一位護理師臉色詫異地告訴我說,那位病人自殺了,用床頭燈的拉繩再加上一小段繩子,把自己吊在床頭,無聲無息,護理師半夜交班時,大驚失色,叫醒了床旁睡得正熟的外籍看護,沒有進行心肺復甦術,請家屬趕到,通知警察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手續。當然事後各種說法都有,但我腦海裡卻留下第一個聽到的聲音:「吳醫師,你知道他自殺了嗎?」我知道他會走,我也想像過他走的樣子,在我預期中應該要很完美的結束這一生,環繞著家人,而不是現在這樣,留下著詫異、疑惑、遺憾等各種說不出口的抑鬱在腦海裡。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人類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 (社會) 需求、尊重 (自尊) 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等。對於這位肺阻塞的病人,我相信他的金字塔已經崩垮到連最底層的生理需求都失去了,無法控制的喘、虛弱始終無法獲得控制。在插管時無法瀟灑地選擇安寧拔管,但如期拔完管後卻也仍然沒有讓生活品質改善,回復到他想像的生活,不得不用尋死來抗議這一切,對於當時已經涉獵重症安寧緩和治療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很多的制度和照護面的流程,也在這次事件之後,檢討改善,但我相信很多病人一樣很苦,只是沒有做出和這位病人一樣激烈的事情來。這種痛苦,有心理的有生理的,就正式宣告著有我們仍然不被機器和科技取代的空間。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這提醒著我們,要更有溫度和能力把他們擁抱著,雖然這意味著悲傷痛苦的情緒也可能會被傳染,但誰知道你會不會就是那個在墜落前最後接住他的人呢?
-
2022-07-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後逾半數出現長新冠 疲倦、關節痛、咳嗽等最普遍
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能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自去(2021)年12月起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讓確診解除隔離後六個月內之康復者,如有新冠肺炎衍生之不適症狀,可經由各參與醫院個案管理師協助掛號診療。健保署提醒,這類患者,可善用這項資源,減少身體及社會功能退縮,以便早日回歸社會。根據2022年7月5日統計,我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累計逾392萬人,中、重症比例分別約占0.25%及0.19%。根據各國新冠肺炎追蹤研究報告顯示,部分確診者康復後60天內有30-60%的人持續出現所謂「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倦(53.1%)、喘(22.9-43.4%)、關節痛(27.3%)、胸痛(21.7%)、咳嗽(15.4%)、嗅味覺異常(13.1%)等症狀。鑑於部分染疫康復者可能在身體與心理各層面出現諸多症狀,需要跨科就醫,降低對個人、家庭、工作等負面的影響,因此訂定「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讓確診解除隔離後六個月內之康復者,經主責醫師專業判斷收案,接受跨科別「整合門診」或「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考量康復者可能有多種併發症,須在不同科別掛號並往返各診間等候就醫,或者不清楚要掛哪一科,而且缺少全人性的醫療評估照護,因此盼能藉由推動整合門住診醫療服務,由醫療團隊了解康復者之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呼吸、疼痛、心理及營養狀態,由醫院定期評估並追蹤改善程度。健保署表示,康復者接受當次整合門診醫療服務後,僅需繳交一次掛號費及一次部分負擔,如有經濟上有困難,經醫院社工評估,將提供所需的社會資源轉介,照護期間如經評估有長期照顧需求,則協助轉銜長期照顧服務,幫助康復者儘早回歸正常生活,並鼓勵各醫院設置整合門住診照護,以提高康復者就醫可近性。本計畫統計截至2022年7月5日,參與醫院共有106家,相關資訊及參與醫院名單(見附件)、整合科別、看診時段、網址及個案管理師掛號諮詢窗口資訊公布於健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88AE6A786480BF00&topn=787128DAD5F71B1A)。或參閱衛生福利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s://covid19.mohw.gov.tw/)取得相關資訊。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國衛院、台灣大學籌組高齡中心 以實證研究協助政策推動
公共衛生及醫療科技進展,降低了標準化死亡率,加上少子化情形上升,台灣即將邁入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為此,行政院與衛生福利部指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於雲林籌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簡稱高齡中心),推動高齡政策及研究。國衛院高齡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指出,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關注長者生理健康外,亦須關注其心理健康、靈性健康及社會連結需求,才能讓長者步入高齡也能過得幸福。多種慢性病纏身,高齡長者多重用藥普遍。許志成表示,國人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女性長者平均餘命超過85歲,然而近十年來,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八年上下,罹患衰弱症的長者比率達17.5%;更有超過四成的65歲以上長者,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且因罹患多種慢性病長者比率高,使高齡長者「多重用藥」的現象普遍,盛行率高達30%,其中偏鄉如雲林地區等,因交通便利性低、醫療資源有限、健康觀念較弱等原因,盛行率更高,可達50%。許志成說,多重用藥導致藥物交互影響,危及長者健康,甚至造成非預期住院增加。高齡自殺率居高不下,心理健康應受重視。除了生理病痛,樂齡長者的心理健康亦受關注。許志成說,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及靈性健康,其中又以心理健康影響程度最大。他指出,台灣有憂鬱症的高齡者佔一到兩成;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則顯示,高齡長者自殺率每十萬人中有26.2人,為各年齡層中最高。高齡中心的調查也發現,台灣高齡憂鬱症長者,約三成接受治療,只有11%接受適當治療且康復,高齡者的心理健康,仍有改善空間。此外,許志成強調,社會健康首重社會參與、社會連結。長者志工參與率是國際公認的重要評量指標,台灣約有12%的長者投身志工;此外,台灣高齡者就業率約8%,在亞洲排名相對低,鄰國日本有近兩成五。許志成指出,若長者二次就業,強化社會連結,也將有助幸福感產生。許志成也說,長者平均面臨五到十年不等的衰弱過程,若沒有好的靈性修養,協助調整心態,培養善終觀念,到臨終前幾年,往往會出現恐懼情緒,故靈性健康是高齡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只長者要練習,照顧者也要從旁協助。長者生活型態不同,政策擬定須相應調整。步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健康幾乎成為國安議題。許志成表示,未來國衛院高齡中心除了從事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行為與社會研究外,更有臨床醫學、老化生物學、高齡政策、健康大數據研究等任務,作為國家級高齡智庫,期望透過實證整合、教育傳承、國際交流,為社會創造幸福的高齡時代。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期許高齡中心團隊可以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梁賡義也點出過去各界面對長者的迷思,若把所有長者都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的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者二度就業,對台灣的生產力還是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的長者,在政策、策略的擬定上,自然也要有所因應、調整。高齡中心座落雲林,盼成為高齡照護典範。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由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合作成立國家級的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打造高齡照顧計畫。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中心將會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協助研議及監測國內高齡、長照相關數據分析及議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供政府納入政策參考,更完善的規劃。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若提高國人平均健康餘命,長者老後不是躺在床上,更有意義。期望高齡中心成為全國性試範案例,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醫學,提出具體可行的全方位照護模式,推動到全國,「讓台灣對高齡者的照顧能像防治COVID-19一樣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