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長庚醫院
共找到
1273
筆 文章
-
-
2021-09-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5歲長者第2劑莫德納 今開打
我國自購AZ疫苗六十四萬劑、莫德納疫苗一○八萬劑於今天下午和晚間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最近到貨的疫苗主要作為第二劑接種,今日起,在七月九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間隔滿十周以上的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可接種第二劑,依各縣市政府造冊通知施打,預估廿九萬一千人。據了解,下一批規模相當的莫德納疫苗,可望在二到三周內抵台,黨政高層並指出,從近期到十月底之前,莫德納疫苗將累積到貨四○○萬劑。知情人士指出,由於莫德納並未在我國設廠,因此催貨有一定困難,尤其我方訂購數量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多,因此催貨只能靠尋找「國際有力人士」幫忙,過程相當艱辛。據指出,由於莫德納在歐洲的生產線有些狀況,蔡英文總統於八月十日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時,提出莫德納供貨不穩的問題,希望請孫曉雅協調,盼後續莫德納疫苗從美國出貨;孫曉雅當時表達樂意幫助。相關人士指出,預期後續莫德納疫苗都將從美國出貨,且供應穩定。陳時中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國內自行採購,以及民間及友邦捐贈疫苗,超過四千萬劑,到貨一千七百多萬劑;另已簽定明後年的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約三千五百萬劑,至二○二三年疫苗貨量可達八千多萬劑,足以因應民眾接種第三、第四劑疫苗。許多銀髮族苦等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陳時中表示,目前國內莫德納疫苗約剩卅萬劑,只能先提供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至於今天到貨一○八萬劑莫德納疫苗在檢驗封緘完畢後,繼續往下開放給其他民眾,仍用來施打第二劑。截至昨傍晚五時,仍有五十九萬兩千多「莫德納鐵粉」,等著打第一劑疫苗。陳時中表示,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若情有獨鍾,可以考慮性質相同的BNT疫苗,但建議有疫苗就先打。台大醫院執行「莫德納、高端」混打試驗,長庚醫院則是「AZ、高端」,被外界質疑是為第二劑疫苗缺貨解套,目的是「促銷高端疫苗」;陳時中說,「這樣的批評不合理,更理性一點會更好。」混打實驗並非指揮中心要求,而是民間基於科學證據的自主性探索與研究。中秋節過後,各國高中校園陸續開打BNT疫苗,指揮中心昨公布家長意願調查結果,除宜蘭、花蓮與澎湖尚未送回資料,綜合其餘縣市回報數據,近九成四家長同意孩子接種疫苗,陳時中說,「比例算是滿高的」。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否認「混打高端」為二劑解套 李秉穎:可望降低心肌炎風險
國內醫學中心針對高端疫苗進行混打實驗收案,其中臺大醫院將混打「莫德納、高端」,長庚醫院則混打「AZ+高端」等實驗,被外界質疑是為第二劑疫苗缺貨解套。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澄清,「不是因為現在打不到二劑疫苗,才要做高端混打。」他強調,好比當初國內進行「AZ混打莫德納」實驗,也未必是等不到AZ或莫德納。而是只要是作為授權疫苗,本來就會進行不同組合的混打研究。李秉穎今日上午接受周玉蔻《新聞放鞭炮》訪問指出,目前國外研究有「AZ+BNT」、「AZ+莫德納」及BNT混打研究,但是高端疫苗僅在台灣才有,後續也要透過免疫橋接方式與打二劑AZ或二劑高端者相比效果如何,如果各組至少收案一百人,包含抽血、抗體檢測,至少要三個月。他直指,不管BNT、莫德納或高端疫苗,都是讓S蛋白活性穩定,混打在理論上可行,後續也要進行實際驗證,甚至莫德納和高端更是同樣身為同一實驗室技轉,來自「同一個爸爸」的雙胞胎兄弟,可行性高。用安全性作為考量,若「莫德納+高端」、「莫德納+BNT」這兩項混打數據其抗體效果差不多,會傾向選擇「莫德納+高端」,避免在mRNA疫苗施打上有心肌炎疑慮,也能減少不必要的不良反應。而外界指稱「混打高端」是為了因應找不到二劑而解套,他認為,並非是因當前找不到第二劑疫苗,才下此決定進行混打,好比當初國內進行AZ混打莫德納實驗,也並非等不到疫苗抵台,而是只要作為研究單位,針對國內各項已授權疫苗進行混打實驗,往後一旦疫苗缺貨,才能彼此補缺口。「世界疫苗物資就是缺貨,未來貨源不足,當然會希望國產疫苗能銜接,否則仰賴國外疫苗就只能受制國外。」至於未來高端獲WHO組織支援,要在哥倫比亞接受為期15個月的臨床試驗。 他表示,「國內很少贊助疫苗廠進行實驗,但WHO的贊助,對台灣而言是很好的事情。」新冠疫苗是全世界的事情,所以不會排除於台灣以外的疫苗。不只如此,因同一時間其他DNA疫苗也會在哥倫比亞進行三期,等同於是在跟國外疫苗競賽,應該要幫高端加油。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86歲男上午接種AZ第二劑 晚間在家猝逝死因待釐清
桃園市晚間驚傳接種AZ疫苗第2劑後猝死案例,龜山區南崁後街一名86歲李姓男子上午在長庚醫院接種第二劑,期間並無不適,晚間6時許臥床時卻被家屬發現一動也不動,急忙報案,然而救護人員獲報到場時他已無呼吸、心跳且明顯死亡,家屬拒絕送醫;男子有慢性病史,死因將待司法相驗後釐清。65歲以上長者今起接種第二劑AZ疫苗,上午未傳出特殊狀況,全市58個站連續3天將提供5萬7700人施打。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埃及爸確診途徑 醫:無法排除被小孩傳染可能性
新北某幼兒園群聚延燒,「埃及爸」遭質疑為感染源。感染科醫師認為「埃及爸」無法排除被小孩傳染可能性,指揮中心強調,不排除所有可能性,正持續以基因定序釐清感染途徑。新北某幼兒園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延燒至新北某社區,外界推測感染源可能來自1名幼兒園孩童父親、8月4日入境的埃及籍男子(案16160),案16160入境後機場採檢陰性,入住防疫旅館,8月16日期滿前採檢陰性,8月18日檢疫期滿,返家自主七天到8月25日。「埃及爸」因Ct值為37,病毒量太低,基因定序困難,「埃及爸」是否就是這起群聚感染源仍無法定論。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以現階段掌握到的資訊推論,「埃及爸」的感染途徑有2種,第1種是在境外染疫卻未在檢疫時檢驗到,第2種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邱政洵指出,以他的觀點分析,後者可能性較大。現行入境防疫政策是14天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會有2次核酸檢測(PCR)及1次快篩,結果皆陰性才能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境外防堵政策強度足夠,很難出現漏網之魚,「埃及爸」返家遭小孩傳染可能性不可排除。新北某幼兒園群聚目前累積27人確診,其中20人確定為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埃及爸」基因定序未出爐。邱政洵提到,雖據新加玻最新研究顯示,Delta病毒排除時間較Alpha變種病毒(最早在英國發現)久,但感染Delta病毒14天以後病毒量就會降低,Ct值可能到37。以「埃及爸」的病毒量推估,邱政洵認為,「埃及爸」是遭小孩傳染可能性高的觀點也能成立。但新北某幼兒園群聚源頭需要搭配定序結果,在結果沒出爐前,不能先入為主認為「埃及爸」就是感染源, 沒有人願意染疫。針對「埃及爸」是被小孩傳染可能性高的論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指揮中心不排除任何一種「埃及爸」感染途徑的可能性,所以才會積極進行血清抗體檢驗、基因定序及相關疫調,徹底釐清感染源,才有助於制定後續防疫規劃,同時也呼籲民眾勿獵巫。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埃及爸就是指標個案?專家說可能性有二個
幼兒園群聚案目前仍維持27例個案,指揮中心昨公布相關基因定序,包括裝修工夫妻二人共有20例個案驗出Delta變異株,但埃及爸兄弟檔則因Ct值太高,尚無法定序,整起群聚感染源尚待釐清。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埃及爸的感染途徑有二,一是在國外即感染未在檢疫時被抓到,二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而他認為,以病毒量推估,後者可能性較大。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天表示,根據基因定序結果,裝修工夫妻確定感染Delta變異株,研判可能和幼兒園相關群聚是同起事件,但要等完整序列出爐後,才能比對確認。至於埃及爸以及兩位兄弟因Ct值高,仍難以定序。對於幼兒園群聚,外界將矛頭指向埃及爸自境外帶入病毒。但埃及爸是否就是指標個案,邱政洵表示,還需要搭配定序結果才能判定。不過邱政洵表示,埃及爸這次被判定陽性確診,有兩種可能,一是境外感染,但之前一直沒有被檢驗到,因為幼兒群聚才發現;二是回到社區後才被感染;這也是衛生單位現在正在釐清、調查中的。而他認為,埃及爸回到社區中才被感染的機率較大。邱政洵說,根據新加坡的報告,Alpha變異株病毒排出時間只需7至14天,就幾乎完全測不到病毒;而Delta變異株排除時間較久,需14至18天。不過雖然仍能測到病毒,搭配病毒量的檢測,顯示過了14天傳播力已經很低。目前針對入境者的檢疫政策為14天防疫旅館檢疫,加上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等到檢疫期滿回到社區病毒量已不大,且檢疫期間還搭配兩次PCR和一次快篩檢驗。埃及爸就算在境外曾感染,回到社區也幾乎沒有傳播力。而根據埃及爸的入境時序,其8月4日入境,8月16日期滿前採檢陰性,8月18日檢疫期滿,自主健康管理七天到8月25日。若是8月18日後感染到新冠肺炎,現在驗到病毒,也是屬於Ct值較高的階段。不過邱政洵呼籲,就算找到群聚的源頭,也不能不正當的獵巫。民眾也不能因為沒有被匡列到就對Delta變異株掉以輕心,尤其現在Delta變異株的五大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流鼻涕、發燒、咳嗽等,都沒有明顯特異性,因此更該做好自我監測,並隨時保持好社交距離、戴口罩。
-
2021-09-12 新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微傳記今發表 影響力足以「定潮」
換肝逾2000例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在全球醫界舉足輕重,行醫之餘也種樹護地,創造永續循環,展現醫者之心。人生年逾70載,他將換肝與種樹的人生況味透過「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傳述,簽書會今午在國城「定潮」接待中心登場,現場冠蓋雲集,呼應「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定潮者」。陳肇隆簽書會上,前總統陳水扁也意外現身祝賀,現場包括醫界、學界及換肝病友都懷抱感恩及朝聖的心情前來,陳肇隆也透露選定簽書會場地的哲學,認為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從籌建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到投入興建指標豪宅,父子接力展現的品牌價值與他書中提到的「無私、超越、傳承」理念不謀而合,顯見他行事的細膩講究。陳肇隆說,他生於高雄、長於高雄、受教育於高雄,對高雄的回饋是建立全球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讓各國外科教授都前來學習。開展換肝手術的第一個十年,他完成亞洲首例,並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第二個十年致力於活體肝臟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著重傳承經驗與醫援海外。37年來他不斷突破精進,開創紀錄,活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讓高雄長庚從地方型醫院轉型成國際知名醫學中心,也訓練370位海外肝臟移植醫師,幫國內外推展肝臟移植高端醫療。此外也致力於院區綠美化,高雄長庚9千多棵喬木,約5千棵由他育苗長成,他說,「任何事都一樣,Never too late」。國城副總洪嘉聰說,陳肇隆院長完成肝移植首例時他才3歲,如今已逾2000例,陳在醫界創下的種種紀錄前所未有,對他而言簡直像神一樣,閱讀陳院長微傳記,深刻感受到陳不僅創新精進且虛懷若谷,帶動整體社會向上的力量正是「定潮」的寫照。監委蔡培村稱許陳肇隆巨大的身影從手術房走出時,總象徵著一個個生命的重生。當年陳獲師長推薦,幫林天祐教授繪製手術插圖,不辭辛勞畫了上百張,含括肝臟各種角度及細部都瞭若指掌,最終練就「神刀」,所下的功夫不在話下。陳肇隆院長將醫療專業化為生命的永恆,強大的能量影響台灣,甚至全世界。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鐘育志說,陳肇隆是高醫第一屆傑出校友,傳承後輩毫不藏私,手裡握的不是冰冷的手術刀,而是無數病患與家屬的希望,他的故事值得更多年輕世代追隨。高師大校長吳連賞指陳肇隆發表在SCI的論文逾500篇,紀錄無人能敵。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17年前由陳肇隆換肝續命,他說,自己不僅重生,可從容治理校務,每天還能打1個多小時的網球。統一集團前總經理侯榮隆說,陳肇隆的肝移植團隊握有核心技術,卻未孤芳自賞反而積極分享,情操可貴。高雄長庚前院長李炫昇舉一個小故事,指陳肇隆院長連演講時也務求投影片上沒有一個錯字,且時間控制精準,追求完美、一絲不苟的精神,立下換肝技術無法超越的障礙。
-
2021-09-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區早潛藏隱形傳播鍊 專家:預防性停課需拿捏力道
Delta入侵國內導致疫情升溫,從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到板橋大樓,延燒北市裝修夫妻染疫,出現多起群聚案,指揮中心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幼兒園確診案例的Delta病毒,與機師案、屏東枋山案的Delta完全不同,是第三種全新序列。近期北市松山區一名國一生確診,也將加速基因定序。專家認為,病毒一直在變異,不同序列的Delta毒性、傳染力差異不大,許多年輕人無症狀、輕症,要減少社區隱形傳播,除匡列防疫管控,最後仍要靠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幼兒園確診Delta經過基因定序,與先前桃園國籍航空機師確診的Delta定序不同,與先前屏東群聚案更加不同、且差異更大,也沒有與國內境外移入病例相同,代表是全新序列。他強調,病毒本就就會變異,不用因為出現新序列,就賦予太大意義,也並非代表過去有潛藏病例。對於幼兒園群聚案,陳時中說,不敢說疫情可控制,因部分人在隔離檢驗中,至少沒有惡化。指揮中心跟國衛院及研究檢查組,會研議如何增快檢驗速度。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表示,病毒會不斷變異,各國病毒株都不一樣,基因定序目的是供流行病學參考,是看傳染途徑,只要變種位置不在抗體辨識部位,基本上這幾類Delta毒性、傳染力差不多。他認為,新冠病毒漸漸「流感化」,無症狀、輕症佔多數,但傳染力還是在,政府應加速檢驗揪出確診者,民眾也要提高警覺,有相關接觸史、處在高風險區塊,有症狀就要去就醫。邱政洵表示,社區或許有潛藏隱形傳播鍊,像新北幼兒園群聚,傳到老師才浮出水面,接連抓出一堆小朋友及家庭感染,若沒有幼兒園事件,這一群確診者不知何時才會被偵測到。以目前狀況,北區學校風險較高,但不排除南部也會有,預防性停課很辛苦,小孩影響就學、家長影響工作,對國家發展、生產力都是一種傷害,力道需拿捏剛好。邱政洵舉例,以美國六、七月疫情狀況,感染Delta多半是年輕人、以及廿二至廿八歲青少年,廿一至廿五歲的確診率甚至遠高於五十歲以上民眾,即便年長者死亡率高於青少年,青少年仍容易感染,變為社區傳播者。目前有兩種作為,一種是施打疫苗,一種是防疫管控,家長突然接收停課通知,心理難免不舒服,但因應防疫必須採檢、停課等待檢驗報告,未來還是要提高警覺。
-
2021-09-10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新冠康復者罹肺部纖維化 國外有10例採肺臟移植
北部新冠疫情加劇,有患者因免疫功能遭破壞,或受肺炎影響造成肺部纖維化,患者須長期戴呼吸器,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教授劉會平表示,目前國外至少有10例採取肺臟移植成功案例,但後續問題目前還有待長期追蹤、研究。劉會平表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康復後,可能會出現肺部纖維化後遺症,當藥物治療無法康復時,患者一輩子都要帶著呼吸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目前美國、德國等國家思考肺臟移植的可能性,目前至少已有10例成功案例,還要長期追訪了解後續問題,是一個新的選擇。高雄長庚醫院心臟血管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羅乾鳴表示,台灣肺臟捐贈數量相較於心臟、肝臟等較少,加上一旦捐贈者被判定腦死,易出現併發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或衰竭無法使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捐贈數量也有明顯影響,又受限疫情無法跨縣市取得捐贈器官,目前只能配合政策。媒體詢問新冠肺炎康復者是否能捐贈肺臟,羅乾鳴說,新冠患者康復後體內應會產生抗體,捐贈前須再評估,確認體內有無殘病毒,目前尚無治療指引提出適不適合捐贈,還有待研究,但根據多數因肺炎死亡患者的肺臟解剖,狀況都不是很好,能捐贈的機率應不高。
-
2021-09-10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吃減肥茶至肺部纖維化 高雄婦接受肺臟移植重獲新生
高雄市68歲林姓婦人20多年前因吃減肥菜守宮木造成肺部纖維化,走路就會喘,2年多前病情加劇,只能全天戴著氧氣瓶,影響生活品質,高雄長庚醫院建議進行肺臟移植手術,今年二月接受手術,至今已可完全脫離呼吸器、術後良好,也成為高雄長庚首例肺臟移植成功案例。林婦表示,發病前她很喜歡跳舞,25年前吃減肥茶後覺得走路會喘,雖長期吃藥控制,但近幾年疑因年紀大了,呼吸會喘的症狀更嚴重,6分鐘只能走150公尺,開始全天戴氧氣罩,只能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也讓身體越來越差。高雄長庚醫院安排家庭訪視後,建議林婦進行肺臟手術,因南部肺臟移植成功的案例不多,林婦一開始有點擔心,心臟血管胸腔外科醫師羅乾鳴向林婦表示,整個高雄長庚、林口長庚的肺臟移植團隊都會全力幫忙,林婦才接受手術,3個多月後成功配對到符合條件的肺臟。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表示,守宮木減肥茶在20至25年前興盛,當時就被發現會造成肺部纖維化,並逐步惡化,台灣有上千人,尤以女性為主,就受此困擾,沒有藥物能痊癒。林孟志說,胸腔內科醫師王逸熙負責林婦居家呼吸照護,看到林婦氧氣罩不離身,還要拖著氧氣瓶,生活品質不佳,因高雄長庚新成立肺臟移植團隊,建議林婦進行移植手術,目前醫院的移植技術已很成熟,怕的是術後感染問題,令人振奮的是林婦術後恢復良好。羅乾鳴表示,末期肺病患者,因長期呼吸器依賴,往往需長時間臥床,身體機能逐漸變差,併發症眾多且容易造成肺炎感染,每次感染後又加重肺功能損傷,肺臟移植手術是移除林婦這類患者因疾病破壞的肺部,再將大愛捐贈肺臟移植入體內,改善肺臟功能。【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 可降24%新冠感染
每年秋冬季是流感流行季節,今年的流感疫苗施打比以往更重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台灣民眾無論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需要施打流感疫苗,美國研究顯示,打流感可降低24%新冠病毒感染。現行國際間持續進行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美國邁阿密米大學米勒醫院研究更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58%中風率、45%敗血症發生率、20%進加護病房機率和58%急診就醫機率。黃立民說,根據英國研究,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死亡率是只感染新冠肺炎的2.27倍,若原先是重症患者,合併感染後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33倍。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撞期」,兩針間隔太近恐有疑慮。指揮中心定案,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參考各國彈性作法,決定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之後,間隔七天就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以國外研究為例指出,同時施打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低、效用都能保存,美國CDC也建議,民眾可在不同部位,分別施打兩劑疫苗,減少出入醫院機會,降低群聚感染。由於12歲以下兒童無法接種新冠疫苗,所以比成人更需注意流感接種,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19歲到49歲民眾也需盡快自費施打流感疫苗,以提升自我的保護力和家庭的安全。
-
2021-09-07 該看哪科.感染科
接種流感疫苗刻不容緩 專家:降低24%新冠感染率
秋冬季節是流感好發的時刻,也是呼吸道病毒盛行季,今年的流感疫苗施打比以往更重要。專家指出,台灣民眾無論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需要施打流感疫苗,國際研究更顯示,打流感可降低24%新冠病毒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疫苗衛教宣傳記者會。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會出席。台灣在5月開始迎來疫情大爆發,國內看似疫情趨緩,但近期又爆出長榮機師突破性感染、新北幼兒園群聚事件,防疫需再次上緊發條,而秋冬將迎來流感季節,一般呼吸道預防感染也需要注意。現行國際間持續進行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並肯定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新冠肺炎感染與重症率。黃立民指出,美國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24%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無獨有偶,美國邁阿密米大學米勒醫院的研究也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58%中風率、45%敗血症發生率、20%進加護病房機率和58%急診就醫機率。黃立民也說,根據英國研究,同時感染流感和武漢肺炎,死亡率是只感染新冠肺炎的2.27倍,若原先就是重症患者,合併感染後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33倍。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撞期」,兩針間隔太近恐有疑慮。指揮中心定案,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參考各國彈性作法,決定打了第一劑新冠疫苗之後,間隔七天就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則以國外研究為例,他指出,同時施打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不良反應低、效用也都能保存,美國CDC也建議,民眾可在不同部位,同時施打兩劑疫苗,減少出入醫院機會,降低群聚感染。不過,民眾還是遵循中央規定進行接種為佳。由於12歲以下兒童無法接種新冠疫苗,所以比成人更需注意流感接種,因為在三級警戒,或日常防疫時,他們勤洗手、戴口罩,長期處於低病毒或細菌環境,常見的的病毒、細菌消失,可能造成「免疫負債」,意思是未來面臨傳染疾病時,很可能造成大流行。黃立民呼籲家長,不論是否已經打過新冠疫苗,全家人都應施打流感疫苗,讓家庭保護力更完整,只要6個月以上的小嬰兒就能接種流感疫苗。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指出,19歲到49歲民眾不屬於公費流感補助族群,也需要盡快自費施打,以提升自我的保護力和家庭的安全,去年流感疫苗不到1個月就快打完,建議需要提早預約。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坐骨神經痛要開刀嗎? 醫師:先檢查這兩處有無紅點
一名年輕男子有輕微脊椎滑脫,症狀不明顯,直到近日脊椎突然疼痛不止,以為是脊椎滑脫引起坐骨神經痛,至醫院照X光,雖發現滑脫程度並不嚴重,但礙於症狀痛苦難熬,決定進行手術治療,幸醫師驚覺發現,患者腿部及臀部肌膚均出現「紅點」,才知是帶狀皰疹惹禍,急忙停止安排手術巷。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坐骨神經被壓迫所引起的「症狀」,是用來描述下背痛的通俗名稱,一般在發病前期,只會偶發感覺下肢短暫疼痛,之後痛覺才會慢慢擴大、擴張,從腰部到臀部甚至是大腿,痛感也會從間接性的疼痛轉為持續性的疼痛,「下背痛」就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常見原因有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或是長骨刺等。但長庚醫院骨科部脊椎科主任指出,坐骨神經痛有時會與皰疹前神經痛混淆,影響臨床診斷。賴伯亮進一步說明,帶狀皰疹大部分發生在軀幹,一旦急性期發作,前面3至5天最難熬,若剛好病毒在腰椎處,「痛起來就像坐骨神經痛」, 再加上帶狀皰疹初期未有明顯的皮膚症狀,容易讓人忽視,更讓人以為是坐骨神經痛。如果患者進行藥物、針灸都無法緩解病症,往往會進行手術治療,未能即時發現是「另有病因」。何以及早判別下背痛不適是坐骨神經痛,還是帶狀皰疹前神經痛引起的呢?賴伯亮提醒,「觀察腿部、臀部皮膚是否出現紅點」是關鍵,由於紅點常常伴隨在皰疹前神經痛之後,大約3至5天才會漸漸出現,因此,民眾自身應多加留意,就診時穿著方便穿脫的衣物,以便醫師檢查,若進行保守治療,不忘持續觀察皮膚狀況,才能及早釐清病因,做出正確診斷。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治療特色醫院
全國件數No.1林口長庚醫院/養成衛生習慣 病毒性肺炎大幅減少109年主診斷為肺炎的就醫人口分布,不分層級不分門急住診,林口長庚的8,411人位居全台第一。健保統計,罹患肺炎人數,107年為79.3萬人、108年90.4萬人、109年54.2萬人、110前半年26萬人。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系系主任林恕民分析,新冠肺炎促使國人養成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好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及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導致一般肺炎患者減少,特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大幅減少。林恕民表示,多數患者是自行就醫,少部分透過雁行計畫轉診,不過也因為疫情,被診斷為肺炎的患者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到急診就診,其餘三分之一是在門診就醫,患者年紀普遍較大。林恕民表示,不同原因引起的肺炎治療方式不同,因此林口長庚是採取「團隊合作」,才能給予最好的治療照顧品質。他表示,無論是感染科或胸腔科醫師,每年都會針對台灣胸腔科醫學會以及感染醫學會推出的肺炎治療指引,教育所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必須依照指引治療患者,由於細菌感染類型的肺炎較多,第一步會先培養細菌,不過約有半數患者無法成功培養,後續就得依照指引治療。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慢性呼吸道疾患 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根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肺炎治療人數為區域醫院第一名,總計有7,041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鄒志翔指出,社區常見肺炎通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好所導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應及早就醫,免得小病拖成大病。鄒志翔指出,以仁愛院區胸腔科來說,門診遇到肺炎病患比例不高,已有肺炎症狀的病患都直接送急診,但以住院人數來說,肺炎病患是第一名。鄒志翔說明,最常引起肺炎的細菌為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症狀;慢性呼吸道疾病引發的肺炎如氣喘;免疫功能不好而引發的肺炎,如糖尿病、愛滋病、癌症等。治療方面,鄒志翔表示,細菌性肺炎會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病毒性肺炎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此藥物主要針對流感,少部分人病情會惡化、呼吸道衰竭,就需要插管治療。鄒志翔說,抽菸者較易得到肺炎,建議民眾應戒菸。另外,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氣喘等,每年都要記得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自身保護力。地區醫院No.1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COPD肺炎高風險群 戒菸衛教很重要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109年治療肺炎病人達3,271人,是地區醫院第一名。胸腔內科主任陳皇吉說,彰化縣是人口老化縣市,年長者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表示,員基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共照計畫、氣喘共照計畫及肺復原中心進行病患個管治療是其特色。在肺部有狀況初期就進行治療,可減緩慢性阻塞肺病的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致病的原因包括長期抽菸、空氣汙染、工作職場有粉塵等及肺臟老化,因而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會有咳嗽、痰多、和嚴重時呼吸困難等現象。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會透過個管師的追蹤和指導,強化規則治療及用藥的動機。不只老年人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說,老菸槍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幾位合併肺炎重症送醫,有的甚至年僅五、六十歲就插管搶救,所以戒菸衛教也非常重要。這類病人需做肺阻塞症狀的評估量表,配合藥物治療。陳皇吉說,使用氣管擴張劑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不僅能讓呼吸困難程度下降,也可提升生活品質。在肺復原中心也有拍痰機、呼吸機、上下肢運動和配合姿位引流法的物理治療等,可有效改善肺炎後的復原。全國急診、住院No.2新北市亞東醫院/把握治療黃金期 4小時內精準給藥肺炎長期占國內10大死因前3名,去年超過1萬3千人死於肺炎。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109年因肺炎急診、住院的人數雙雙破3千人,居全國人數第二。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指出,抗生素是治療肺炎的關鍵,醫院在確保供給充足下,最長4小時內一定會給予第一劑治療。肺炎症狀可大可小,鄭世隆指出,約八成肺炎患者在治療後都能痊癒,棘手是在剩餘一到二成,可能本身患有心臟、肺部等慢性病,或是洗腎、癌症患者,肺炎症狀相對嚴重。重症肺炎會有肺部阻塞,且有多重肺葉感染現象,出現喘、血壓低等症狀,需要先插管讓血糖、血氧穩定,當中有不少人都是老菸槍。鄭世隆表示,以前做PCR跟痰液培養結果要花4到5天,但肺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現在設備升級,檢驗結果一天就能出爐,也可透過支氣管鏡檢查、抽痰切片看氣管腫脹成形數評估嚴重度。亞東是新北治療肺炎最具規模醫院,疫情前多次參與國內醫學組織肺炎治療指引撰寫,也定期與國外交流。鄭世隆認為,治療肺炎關鍵在即時給予抗生素,在病人到院4小時內根據症狀精準下藥,重症插管患者約一周能拔管轉到普通病房,二周穩定改善。
-
2021-09-0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專業觀點/中老年肌肉較少 常見退化性滑脫
多數人都有脊椎滑脫問題。「脊椎滑脫」是指脊椎往前或往後位移,常發生在腰椎第4至第5節。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並未察覺,但症狀嚴重時,可能產生腰痛、足部痠麻、下肢沒力、跛行、坐骨神經痛或背痛等問題。常見脊椎滑脫發生原因,主要是退化性的滑脫。許多中老年病患肌肉量較少,沒有足夠肌肉支撐腰椎,長期以往,便會產生滑脫,尤以女性發生居多,因女性的核心肌群通常比較不強壯、韌帶較鬆弛;而工作常彎腰者,也是容易產生脊椎滑脫問題的族群。有些年輕人小時候椎弓沒有發育好,易產生「椎弓解離滑脫」,他們常因反覆活動、彎腰,導致椎弓裂掉,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發生跌倒、車禍等意外時,照X光才知道有此現象。若出現疑似症狀,醫師會安排腰椎正面及側面站立的X光檢查,檢查滑脫的部位及程度,並請患者前傾彎腰及後仰挺腰,以了解腰薦椎的不穩定程度。當腰椎神經被壓迫嚴重時,會進一步做電腦斷層、脊椎攝影或核磁共振掃描檢查,以確認神經根受壓迫的部位及嚴重程度。治療上,會依患者症狀程度的不同,給予保守治療或手術處置。針對症狀較輕者,在從事掃地、抬椅子或做家事等活動時,建議應穿戴背架以支持身軀,限制脊椎活動度及角度,預防滑脫惡化。疼痛時,可服用藥物或復健治療,緩解痠痛;但症狀惡化,痠麻感持續、走路跛腳、下肢沒力,甚至吃藥都無法緩解時,才會考慮進行手術,術後約有9成患者自覺恢復狀況良好。
-
2021-09-0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肌少症日常預防3】練重訓預防肌少症?專家建議日常生活這樣吃、這樣動
到了一定年紀大家都知道要預防肌少症,但到底怎麼預防?《元氣網》幫大家詢問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讓你從日常生活就能落實預防肌少症。Q:預防肌少症,日常保養怎麼做?A:肌少症就是要注意預防肌肉流失,除了做肌力訓練,營養也很重要。營養的部份就是蛋白質的攝取要足夠,有些老人家不太喜歡吃肉類,那就用一些植物性蛋白質取代,也就是蛋奶豆類食物。【延伸閱讀:14種優秀植物性蛋白質 蔬食者福音】Q:有沒有什麼東西比較不建議吃?A:每個人每天攝取的熱量會有排擠,如果你攝取太多脂肪,那可能蛋白質的部份就比較沒辦法攝取足夠,所以脂肪攝取的比例還是要控制。Q:如何在家自己測試肌力年長者用保特瓶、椅子 在家簡單自行測試肌力年紀漸長後,會擔心有「肌少症」,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老人的行為,若有走路越來越慢、無法轉開保特瓶蓋的情況發生,都要特別留心,這些都是肌少症的線索。若家中有長輩的話,可以在家找一張簡單的椅子,用椅子來測試是否有「肌少症」潛在的危險。一張椅子怎麼做肌力測試步驟一:先找一張坐起來與膝蓋同高度的椅子。步驟二:手不要去扶椅子,靠身體的力量撐起來;計時「連續從坐到站5次」的時間。若12妙內可完成的話,就達標過關;若超過12秒,則要當心有肌少症的警訊出現。【延伸閱讀:運動需不需要戴護膝?肌少症能預防嗎?護國神醫林瀛洲直播教解方】Q:肌力訓練有較建議的時段嗎?A:沒有特定時段,重點是要固定,很多人是想到就做,但常就忘了,所以建議每天固定一個時段空下來專門做運動,尤其是阻力訓練的部份。Q:重訓是可以達到增加肌力的方式之一,一般人如何入門重訓?A:想做重訓,要先做一些簡單的評估,這個評估可能沒辦法自己做。例如體適能檢測,這個檢測就是要知道你基本的能力到什麼程度,我們再根據這個檢測去做一些運動處方。而一般人如果沒辦法做這檢測,我們會建議從比較輕鬆的方式開始,例如找一些比較輕鬆的阻力訓練,先試一試,如果沒有問題,我們再慢慢增加強度跟份量,這樣會比較安全。例如滑牆運動,就是比較輕鬆,自己比較能控制力量跟強度的一個運動。滑牆運動怎麼做步驟一:把身體往牆壁靠。步驟二:腳張開與肩同寬,且腳跟要距離牆壁30公分左右。步驟三:慢慢往下蹲,蹲到有點吃力的地方就可以停止一下。步驟四:身體再慢慢往上移動。Q:為重訓吃高蛋白好嗎?A:高蛋白最大的問題是,蛋白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年輕人若腎臟沒問題他可以這樣吃,可是很多年長者可能有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也開始走下坡了,吃太多蛋白質可能會造成腎臟負擔,甚至造成腎臟衰竭,所以一定要適量就好。【延伸閱讀:連王子維都好奇「落枕」該怎麼辦?護國神醫教你在家做謢頸運動】一表幫你評估是否有「肌少症」:SARC-F肌少症風險評估表Q1. 拿起或搬動5公斤重的物品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2. 走過一個房子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3. 從床或從椅子上起身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4. 走上10個臺階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5. 過去一年中跌倒過幾次?沒有跌倒,0分;1-3次,1分;4次以上,2分評估完後若總得分為4分以上(包含4分),則有可能罹患肌少症。
-
2021-09-02 新聞.元氣新聞
毒物也能快篩!長庚團隊新技術可望加速藥物研發
過去要知道某個化合物是否還有毒性,需要在實驗室檢驗,人力設備成本不小,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對於特定人體細胞有沒有毒性,過程更加複雜費時,成本也更高。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共同開發出以實驗晶片判讀毒性的新技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形同「毒物快篩」,未來應用還有許多可能性。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這項技術帶來更快、更便宜的精準判讀,有助於提升藥品、食品添加物等化合物的安全性,未來若能成功結合人體細胞培養,也可望加速新藥研發必經的細胞實驗及動物實驗過程。顏宗海舉例說,比如懷疑某藥物對人體會不會有毒性,傳統要經過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為主,實驗晶片結合人體細胞培養,例如腎臟上皮細胞、神經細胞,透過電子訊號的變化、生醫影像連結人工智慧分析,很快就能得定性又定量的結果,在製藥、農業、食品工業的研發,都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及光電所所長楊家銘教授指出,此晶片是一個新型的細胞離子活性偵測平台,由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紅光雷射、類比掃瞄微振鏡組成。透過 LabVIEW程式控制微振鏡,快速掃瞄與自動標定光電流與其座標,可產生即時二維影像。目前已經驗證可培養腎臟上皮細胞,並即時定量地偵測的細胞的新陳代謝反應,未來可望幫助科學家了解細胞對於藥物或與毒物的反應。長庚團隊開發的這個實驗晶片,是由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光電所所長楊家銘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生物工程系靳偉君教授,與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黃燦龍醫師、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醫師合作完成。成果已被刊登在今年8月的國際知名期刊《傳感器和致動器B:化學》。
-
2021-09-02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高雄長庚以熱消融治腮腺瘤 免除病患顏面麻痺危險
很多人有長過「豬頭皮」,腮腺發炎痛不可支的經驗,但腮腺長成腫瘤,雖然多屬良性,卻因為傳統手術容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也不可不小心。高雄長庚醫院消融中心2016年起將消融微創手術運用在治療腮腺瘤上,至今約有十多例,病人未有不良反應,相關論文成果獲國際期刊登,其中與國際多位腮腺瘤大師共同發表的回顧性文獻,更在國際上被廣泛引用。高雄一名黃姓司機3年前右耳下方長出雞蛋丁大的腫瘤,他擔心是惡性腫瘤,先自腫瘤科看起,後來確認是良性華生氏腫瘤,不過由於開刀具有顏面麻痺風險,最後他接受高雄長庚醫院消融治療,不到一個小時解決,至今回診都不曾復發,今天他現身說法,很慶幸當年不用動刀,就解決問題。高雄長庚目前是亞洲地區率先將消融手術運用在腮腺腫瘤的醫院,醫療團隊發表的研究成果更刊登在國際期刊上。放射診斷部醫師林偉哲說,一般腮線瘤約8成為良性,又分混合瘤和華生氏瘤,其中華生氏瘤以老煙槍最容易罹病,發病位置在耳下及下巴間,惡性機率幾乎為零。臨床上切除腮腺瘤,需全身麻醉,但動刀時需將顏面五個分支神經分出,否則即可能造成嘴歪臉斜,約18%至65%會呈現短期麻痺,但也可能發生永久麻痺,高雄長庚為此開發出消融術,利用超音波導引,從下巴腳腳端避開神經進到腫瘤處消融,消融針通電震動水分子,溫度約到70度,即能破壞腫瘤組織,最後由人體吸收。消融術採局部麻醉即可,可一邊監測病人狀態。目前使用消融術治療腮腺瘤的病患,傷口不大,術後追蹤也沒復法,且因局部麻醉,恢復快,亦無什麼禁忌。黃先生說,當時他找上羅盛典醫師,評估需要手術,但他不想動刀,在羅的建議下轉至消融中心接受消融治療,結果妻子去繳個費用回來,他的手術已經完成,到現在三年沒再復發。羅盛典說,華生氏腫瘤惡性程度低,但約2至3成會有多發情形,據文獻了解,約六成病患全麻摘除腮腺瘤,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影響及社交,且傳統手術,還會遺留10公分傷口。目前華生氏腮腺瘤發生率愈來愈高,可能與抽菸或肥胖,代謝症後群有關,原本男性居多,近年女性亦常見,未來發生率會愈高。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基隆2起高端疫苗不良事件受矚目 死者待解剖 夫妻住院
新冠肺炎高端疫苗開打,基隆市傳出兩起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1名女子前天上午打疫苗,下午不適送台大醫院,晚間疑主動脈剝離死亡。家長對死因有異議,檢察官相驗後,排定下周解剖。1對夫妻打完疫苗後,三度到醫院掛急診,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昨天安排住院。基隆市衛生局今天表示,死亡的中年女子在台北上班,前天上午在基隆暖暖區一家診所施打高端疫苗,下午搭台北捷運時在西門站感覺胸悶、胸痛,被送往台大醫院急診宣告不治。台大醫師診斷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家屬懷疑和打疫苗有關。檢方昨天相驗後,遺體送往殯儀館,下周解剖釐清死因。基隆市另有1對30多歲夫妻23日注射高端疫苗,隔天丈夫全身癱軟,呈現半昏迷狀態。妻子也有覺得喘,手腳不自主抖動症狀,還會打冷顫,24日傍晚6點多打「119」求救,送往部基醫院掛急診。醫師安排心電圖等檢查正常,夫妻經觀察到當晚10點多,評估症狀緩解,讓夫妻離院回家。這對夫妻25日下午又覺得身體不適,症狀況前天相似。兩人搭消防局救護車前往基隆長庚醫院就醫,希望住院。醫院安排心電圖等檢查,認為未達住院需求,未同意安排兩人住院。兩人回家後,當晚又因身體不適,由救護車送往部基急診,醫師綜合評估醫學檢查數據、病患言行和陳述內容,安排住院觀察治療。衛生局表示,基隆市民施打AZ和莫德納疫苗,也有人感覺不適,通報接種後不良事件,但情況都比這兩起接種高端疫苗不良事件輕微。民眾若認為因接種疫苗產生藥物不良反應,可申請藥害救濟,衛生局會備妥相關資料,送交審議。
-
2021-08-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大研發噴鼻式新冠疫苗 力拚明年上半年人體試驗
科技部今天舉行防疫成果記者會,台大團隊表示,目前研發噴鼻式COVID-19疫苗,除了產生IgG抗體外,也可以在上呼吸道產生IgA抗體,動物實驗效果勝過傳統注射,現階段正在尋找資金來源,一旦順利的話,明年上半年有機會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科技部去年中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今天舉行防疫成果記者會,邀請台大、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長庚大學暨長庚醫院及國防醫學院團隊分享防疫研發成果。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團隊正在研發噴鼻式疫苗,人類施打疫苗後會產生抗體,注射疫苗會產生IgG抗體,集中在下呼吸道;噴鼻式疫苗除了產生IgG抗體外,也會產生可以覆蓋到上呼吸道的IgA抗體,可以避免把病毒傳染給他人。黃立民表示,團隊經過動物實驗結果發現,噴鼻式疫苗效果確實比注射式好。不過,如果要投入人體臨床試驗,還需要時間與經費。「如果資金無虞,也許明年上半年有機會人體試驗。」黃立民進一步說,目前試驗的病毒株是武漢株,如果未來試驗上有需要也可以改成其他的病毒變異株,目前也有在找尋國內的生技業者合作。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台大團隊結合產業共同開發低血氧雲端監測平台,期能減少COVID-19確診病患發生寧靜缺氧導致猝死的風險,桃園市政府檢疫所架設的低血氧即時監測平台就使用此系統,可以守護國門安全。另外,台大團隊也結合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減少醫護暴露在高風險場所的機會,未來可望推廣到全台防疫旅館與檢疫所。科技部今天分享5校防疫研發成果外,也宣布明年再投入新台幣6億元,推動為期4年的防疫科學研究發展及能量建置計畫,盼建構高防護實驗室等核心措施,同時培育防疫人才,加強跨國交流。
-
2021-08-24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罹先天橫膈膜疝氣 高雄長庚在母胎階段就及時揪出
高雄24歲婦女懷孕20周產檢時發現胎兒疑有左側先天性囊性腺瘤樣畸形,轉診高雄長庚醫院,確診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隨即啟動跨科會診,一路照護,至第38周順利產下,女嬰出生3天後再接受橫膈膜缺陷修補。此案例亦凸顯「母胎醫學」的重要,歐美醫院早就起步,高雄長庚今年5月間亦成立母胎醫學中心,提前以小兒醫學的技術應用到產前胎兒身上。因應疫情,高雄長庚今年5月間成立的母胎醫學中心,延至今天才啟用,並公布一起嬰兒罹患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案例。先天性橫膈膜疝氣(CDH)發生率約1/2500,病因不明,存活率不到60%,嚴重者需使用葉克膜,產前小於50%能診斷出。高雄長庚婦產科醫師收治一名懷孕20周的孕婦,胎兒疑有異樣,經安排核共振檢查,左側胃腸結構進到胸腔,以致肺部發育受限,肺容積僅剩45%,診斷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婦產科立刻照會兒童新生兒科、小兒外科莊錦豪醫師及李信儀醫師共同會診,至38周胎兒順利產出後再修補橫膈膜缺陷,這名女嬰生下時2830公克,所幸在母胎時獲及時治療,平安健康。母胎醫學的產前小兒醫學,是把產前發現的胎兒問題,提前以小兒醫學的技術應用到胎兒身上,對高危險妊娠患者而言,在懷孕期間即能應用高端影像設備與分子生物科技來診斷胎兒異常,杜絕畸胎的遺憾。高雄長庚表示,1968年羊膜穿刺檢驗開啟產前診斷先機,1972年即時性超音波的發明讓產前胎兒影像診斷跨出劃時代的一步,此後3、4D超音波的發明,分子生物科技發展,讓產前診斷有了「螢光快速定位雜交檢驗」、「染色體基因晶片分析」。2007年發展的非侵入性唐氏症篩檢,更讓產前診斷邁步前進。高雄長庚在1994年7月即全面推行母血唐氏症篩檢,羊水中心在1995年7月通過國健署評鑑;產前侵襲性治療診斷也在12月開始進行子宮胎兒內輸血。1996年9月進行南部首例子宮內羊水灌注,1998年7月進行子宮內胎兒胸腔積水治療,開啟南部子宮內胎兒治療的先驅,之後更積極發展level II、3、4D超音波及杜普勒超音波及最尖端的胎兒心臟超音波。高雄長庚副院長藍國忠今主持院內母胎醫學中心啟用儀式,指母胎醫學中心將是產前診斷與產前小兒醫學的所在,可即時統合,完成複雜、跨科的產前檢查,對台灣母胎健康,將承擔全新任務。
-
2021-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開打/年輕面孔多 有人接種後昏倒
高端疫苗開打,各地零星傳出接種後不適案例,桃園市有三人出現疑似不良反應,卅歲外籍賽姓女子打完直接倒地,撞傷頭部、膝蓋,四十七歲畢姓男子出現高血壓、呼吸急促、暈眩等現象,曾有暈針紀錄的廿六歲王姓女子接種後昏倒;高雄也有一名廿多歲男子接種後暈眩倒地,所幸四人均無大礙,昨天都已返家。第六輪公費疫苗接種由高端疫苗登場,指揮中心放寬廿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各大接種站施打隊伍中,有許多年輕臉孔。廿一歲、還是學生的李先生說,開學倒數,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支持國貨;廿五歲沈先生在台北榮總接種,他說陪病月餘,苦等不到疫苗,只好選擇高端。也有人留下手臂就是為了接種高端疫苗,屏東市六十歲陳婦相信國產疫苗,認為「台灣研發,應會較適合台灣人的體質」。許姓台東市民也說,相信蔡總統也不敢冒險,對高端的信心建立在政府。新竹廿三歲謝姓補習班男老師認為網路不少文章在帶風向,質疑高端效力,「總統都帶頭打,應該不需要擔心」。昨天上午有三人接種後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直播記者會中指出,可能因為暈針導致血壓低、心跳快,就醫觀察後無大礙,都已返家。他提醒,打針本身幾乎是沒有感覺,接種時不要太緊張,慢性病病況不穩民眾暫緩接種。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高端疫苗是蛋白質疫苗,使用較傳統的技術平台,比較不會有預期外副作用。預估民眾接種高端疫苗之後,可能在兩天內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等常見輕微反應,症狀會隨時間自行緩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接種首日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都提醒民眾,回家後要維持正常作息,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持續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盡速就醫。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開打報到率95% 青壯佔大宗、長者考量這原因也願打
通過EUA的國產高端疫苗今天首度開打,台北長庚接種站上午九點開站,一個半小時就已接種大約200人,中午前可順利完成首日上午300人的目標。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總統蔡英文一早就帶頭接種,起了示範作用,報到率高達95%,大部分是年輕人。接種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提醒民眾回家後維持正常作息,有助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就醫。40多歲的翁小姐今天陪伴年邁母親和妹妹來打高端疫苗,翁小姐說,他們家除了自己和女兒分屬是第九類、七類而接種莫德納,其他家人都是打高端,翁小姐的先生也已預約到台北長庚今天下午的場次。翁小姐說,媽媽和妹妹雖然都符合其他疫苗接種資格,但兩人自覺生活單純、少出門,希望讓其他更需要的人先打,對於高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信心,所以現在才打。「我二伯『超藍』的,但他也選擇打高端」,翁小姐說,因為二伯身體對藥物反應比較敏感,曾經吃西藥之後不明原因昏倒,他很擔心身體對其他腺病毒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的反應會太激烈,多方評估之後認為蛋白質疫苗相對較安全,所以這個禮拜也會接種高端。今年40歲的游先生打完高端疫苗後表示,目前只有手臂涼涼的,沒有其他感覺。游先生說,他與另一位38歲同事討論過,兩人原本都單選莫德納,但是後來發現第一季遙遙無期,為了盡快打到疫苗,他們決定加選高端,很快就被通知可以預約。游先生表示,他認為高端疫苗應該是安全,副作用少的疫苗,但他強調,一切都還要再觀察,包括台灣開打後的不良反應、更多保護效力的研究數據等。如果後來發現有問題、結果不如預期,或許第二劑可以允許混打別的疫苗,「我跟同事其實最想打BNT啦。」25歲的侯先生表示,自己是同儕之間少數願意打疫苗的人,但他覺得國產疫苗也還行,而且不用怕打不到第二劑,加上自己身體健康、免疫力不錯,打疫苗應該是安全的,所以即便暫無出國需要,也非從事接觸大量人群的工作,他仍願意接種疫苗,貢獻群體免疫力。根據指揮中心統計8月16日十時至8月20日十二時,共計有90萬157人符合高端疫苗預約接種資格,已完成預約數59萬9613人,佔符合預約資格人數之66.61%。
-
2021-08-22 癌症.肺癌
肺癌治療訓練基地 長庚成立影像導引胸腔鏡示範中心
肺癌已經連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每年近萬人死於肺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最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方法之一。林口長庚醫院長年發展「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優化其流程後,幫助台灣治療肺癌,推向新的紀元,今成立「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將作為全國與世界致力於肺癌治療醫療人員的訓練基地。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表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是目前唯一經科學研究證實,能有效輔助篩檢肺癌的工具。透過「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讓很多以往傳統X光很難發現的早期肺癌無所遁形。但透過低劑量斷層篩檢發現的早期肺癌,病灶都非常微小。趙盈凱表示,胸腔鏡手術因器械的限制及缺乏實際手感,不利於尋找微小腫瘤,因此過去的做法,病人需於術前透過斷層掃描攝影予以勾針或注射染料定位後,再進開刀房手術。趙盈凱表示,只是這項步驟有幾個潛在問題,要讓斷層掃描定位與手術之間無縫銜接實務上非常困難,無論從X光室完成定位後轉送至病房,或是從病房轉送至開刀房,都需要很多的等待時間,所以轉送過程中偶爾會發生勾針脫位及氣血胸等併發症。定位如果是在清醒下進行,常易造成病患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適。長庚醫院胸腔外科自2016年開始發展「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在複合式手術室中,可將病灶定位及手術切除無縫接軌一站式完成。在5年的發展過程中,趙盈凱主任帶領團隊,攜手西門子醫療公司,不斷的將流程優化。除了讓定位所需時間從以往的20到30分鐘下降到10分鐘以內外,還發展出多種影像定位策略,根據病患體型、腫瘤特性,為每位病患量身打造專屬腫瘤定位切除策略。這個優化的過程,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不但發表數目在世界上佔比超過40%,治療方式也多次被引用為治療的指引。這項成果亮眼受到國際肯定,而「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的成立,更讓長庚肺癌治療推進到新的紀元。
-
2021-08-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突破性感染皆染Delta 專家籲高風險對象盡速打第二劑
Delta變異株襲全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周境外移入案例病毒基因定序,定序12人全部都是Delta變異株,有3人完整接種兩劑疫苗滿14天仍確診,屬於突破性感染,其中一例Ct值僅19,病毒量極高,這三人施打疫苗的品牌都是莫德納。疫苗保護到底能維持多久,全球都在討論加打第三劑的可能性。專家建議,疫苗難以長久維持保護力,先布局第一劑覆蓋率雖然是對的方向,但高風險族群的第二劑接種也得跟上。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周新增的三例突破性感染的境外移入案例,Ct值分別為19、22、27。Ct值僅19的是案15927,為美國籍廿多歲女性,8月4日入境,8月11日發病並採檢後確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在五月中旬接種第二劑疫苗。對於有案例完整接種後近三個月仍確診,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不意外」,根據國外研究,疫苗接種兩劑滿十四天,疫苗保護力平均到第八個月將大幅下降,因此才研議接種兩劑滿八個月加打第三劑。至於完整接種近三個月還染疫,國外也有類似報告,另外,每個人接種疫苗後抗體生成表現不同,疫苗保護力下降的時間也因人而異。國內疫苗施打策略,先提高第一劑施打覆蓋率,再接種第二劑。邱政洵表示,方向正確,台灣疫苗量不足,必須要先提升第一劑覆蓋率,只是變異株來勢洶洶,高風險族群僅打一劑顯然不足,在疫苗貨源能夠支應的情況下,政府應盡速替醫護人員、第一線防疫人員以及6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確保保護力。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接種策略受限於「總量」,專家認為第一劑涵蓋率建立起來之後再施打第二劑,後續若有需要再安排第三劑,他相信每一個國家做法都相同。目前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為39.49%,劑次人口比為42.67,3.18%打滿二劑。境外移入的突破性感染案例,累計16人,7例打BNT、嬌生和莫德納、AZ皆為3例 ;這十六例案例中,有6例感染Delta變異株,這6例分別有3例接種莫德納、2例打BNT疫苗、1例嬌生疫苗。
-
2021-08-19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該怎麼選? 破解食物迷思 內外調養控疾病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二場「打針?吃藥?我的異位性皮膚炎好解方!」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RL7yG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藥物多元,包括傳統的口服類固醇等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都各有不同的注意事項,藥費負擔也有差異,病友可和專業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並遵從醫囑,不要隨便中斷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二場「打針?吃藥?我的異位性皮膚炎好解方!」由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昭瑜、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簡鈺樺為病友解惑。長期口服傳統藥物 應定期抽血監測 黃昭瑜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當外用藥膏和照光都不易控制時,須採用口服藥物和打針治療,最常使用的口服藥是類固醇,有健保給付,另一種傳統用藥是口服免疫抑制劑。黃昭瑜說,不論是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部分患者長期使用後可能出現白血球下降或造成肝腎負擔,因此一定要定期抽血監測肝腎指數及白血球。在新冠疫情籠罩的此時,民眾陸續施打疫苗,黃昭瑜提醒,異膚患者若口服類固醇劑量超過每日20毫克,或口服MTX等免疫抑制劑,施打疫苗後應停藥一至兩周,以免影響疫苗效力。生物製劑副作用小 健保有條件給付 隨著醫學的進步,黃昭瑜表示,目前已有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專一或精準型藥物,主要是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可針對發炎細胞或發炎激素進行控制。黃昭瑜指出,根據國外醫學文獻顯示,使用生物製劑16周後,三分之二的中重度異膚患者有75%的症狀可獲控制,以她自己收治的患者來說,效果確實比使用傳統藥物好。生物製劑的另一優點是安全性,黃昭瑜說,生物製劑因為不必經肝腎代謝,感染風險也低,不像需定期監測白血球等指數,且不會影響新冠疫苗效力。目前台灣僅核准12歲以上患者可施打生物製劑,健保給付18歲以上患者,且申請條件是必須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中的兩種藥物至少12周,且搭配照光治療,症狀依然嚴重者,才適合提出健保申請。至於口服小分子藥物,目前核准成人使用,但健保不給付,患者須自費。黃昭瑜說,口服小分子藥物因為要靠依肝腎代謝,患者仍應定期做白血球、肝及腎指數檢測,接種新冠疫苗後也要配合停藥一至二周,以免降低疫苗藥效力 。治療銜接應謹慎 勿驟然停藥 她也提醒,異膚患者要留意更換藥物的銜接,例如使用生物制劑,通常要一個月左右才會出現效果,因此患者應和醫師多溝通,原本使用的傳統口服藥物可逐步減少,不能驟然停用,照光和外用藥膏也可搭配採用。對中重度患者來說,專一的精準性治療藥物較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台灣目前僅生物製劑可獲健保有條件給付,黃昭瑜說,患者如果無法自費使用精準型藥物,也不用太擔心,畢竟現在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很多,患者可和醫師討論,根據自己的期許和經濟能力做通盤考量,訂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食物過敏因人而異 多吃天然原形食物 除了對治療藥物有疑問,異膚患者常有飲食疑慮,例如不敢吃海鮮或堅果類。簡鈺樺分析說,對異位性皮膚炎來說,食物只是誘導發炎,海鮮、堅果雖較易引發過敏,但不代表不能吃,主要還是根據個人體質和攝取量的多寡,也有些中重度患者吃海鮮卻沒問題。她表示,患者不妨用「少量淺嚐」的方式去面對有疑慮的食物,先少量試著吃一點,不要直接抗拒,如果沒有過度不適,就不須太排斥。簡鈺樺並提醒,凡是加工和高油、 高糖、高鹽的食物,都容易誘導人體內的發炎反應,最好多吃食物的原型,少吃精緻、加工食品,才能降低過敏反應。天然的原形食物有各種不同顏色,簡鈺樺說,這些顏色正代表著植化素,都有著抗氧化和抗發炎的意義,對異膚患者來說,番茄、紅椒中的紅色植化素即有助於皮膚形成保護膜。●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 https://lihi1.cc/JQYdw●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 https://lihi1.cc/fkTEM●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https://lihi1.cc/8ZPxk
-
2021-08-1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B、C肝篩出陽性抗體 僅4成回院追蹤
健保統計,我國約95萬人為B、C肝炎苦惱。衛福部國健署擴大B、C型肝炎篩檢條件,今年3月前民眾篩檢約78萬人,到了5月達105萬人,追蹤至今年6月30日的治療結果,篩檢陽性率3.5%,估算應可找出7000名患者,但因篩檢而接受治療人數僅剩2883人,追蹤確診率43%。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解釋,僅四成受檢者回院追蹤治療,呼籲被檢陽性者盡快就醫,勿延誤治療。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病初期都無特別症狀,一旦出現病徵,大部分已經為時已晚。感染B、C肝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因此,及早篩檢找出病症特別重要。目前政府已提供45歲至79歲的人,可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從去年9月底擴大篩檢至5月底止,目前約有2800名民眾接受治療。吳建遠說,B、C肝患者篩檢出陽性抗體後,還要做病毒量確認,達到一定標準需接受藥物治療,但發現許多民眾知道自己抗體陽性,卻不見得會回院檢測病毒量,由於大部分肝病並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因警覺性不夠而延誤就醫。對於追蹤確診率僅43%,吳建遠解釋,可能是追蹤時間尚未足夠,導致有些人還沒確認病毒量,或是檢查結果尚未上傳,以及部分確診個案尚未安排治療等,有多重因素影響數據,但仍強調,篩檢抗體陽性者,必須回院做病毒量檢測,避免延誤病情。臨床也有類似的情況,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系主治醫師簡榮南說,長庚針對C型肝炎有個「召回系統」,資料庫收集過去20年,在院內確診C肝陽性病患資料,約有10萬筆數據,假設民眾未定期追蹤,將有專人撥打電話提醒。不過,目前回診的病人也僅剩8000至1萬人。探究其中原因,簡榮南指出,有些病人已過世或換電話,有的人還會誤認為是詐騙電話;不過,也有乖乖回診的病患,發現有確診C肝情形,便即時用口服藥物治療,成效算不錯。「肝是沉默的器官。」簡榮南呼籲,民眾若符合國健署篩檢資格,有機會即可赴醫療院所免費篩檢,及早找出隱形殺手。
-
2021-08-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半小時就想跑廁所?打疫苗後變得頻尿是副作用嗎
●打新冠疫苗後,頻尿患者增加●女性常誤以為泌尿道感染、男性當作攝護腺肥大●可能是心理因素或膀胱接受器敏感所致台灣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後,帶動新冠疫苗接種率,單日最高接種人次逼近30萬人,但全台泌尿科醫師陸續發現,許多民眾主訴接種新冠疫苗後,即使沒有灌水也拚命跑廁所,擔心是泌尿道感染而前來就醫。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表示,接種疫苗後約增一成頻尿就醫患者,以為是泌尿道感染或攝護腺肥大的患者「真的很多」。推測可能是心理因素或膀胱接受器敏感所致。半小時就想解尿 連續一周無論性別以及接種新冠疫苗的品牌,近期泌尿科陸續出現「接種疫苗後頻尿」的患者,陳煜表示,多數是症狀持續一周以上,且並沒有過度飲水,每隔約半小時就想解尿,每次解尿的尿量都不多,女性多自認是泌尿道感染而就醫,男性則多以為是攝護腺肥大而來看診。從6月起這類患者明顯增加,大約有一成的患者都是主訴感染,但尿液檢查都無異狀,後續患者才說是「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反應」。未找到原因 懷疑心理因素陳煜表示,這現象在泌尿科醫師群組裡熱烈討論,目前尚未找到明確的原因,他猜測可能是接種疫苗後,擔心接種疫苗後產生後遺症,因為心理因素刺激膀胱收縮,另外也有可能是免疫反應刺激本身就比較敏感的膀胱收縮。臨床上遇到這類的患者,通常無需治療,除非嚴重到影響生活、工作,才會給予一些抗頻尿的藥物,協助改善;不過,近期觀察接種疫苗後出現頻尿症狀的患者,大約二到三周症狀就會自行改善。不要憋尿 每天喝2000cc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顧芳瑜表示,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疫苗接種後出現「頻尿」的症狀,天氣熱以及疫苗接種後,醫護人員都會叮囑要多喝水,又或者是腺病毒疫苗或是mRNA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劇烈,讓膀胱收縮次數變頻繁所致,目前難以用單一原因推斷。顧芳瑜提醒,夏季正是泌尿道感染盛行的季節,多發生在女性、有憋尿習慣或45歲以上男性(正值攝護腺肥大好發族群)身上,提醒避免泌尿道感染,每天攝取的水量需超過2000cc,避免憋尿、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平時可多吃蔓越莓、益生菌、甘露糖等保養,不幸仍發生泌尿道感染,應即時就醫,投以7天的抗生素症狀即可改善,但改變生活習慣才是最佳的方式。
-
2021-08-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混打高端試驗進行式? 長庚:計畫還在撰寫中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目前已經與台大與林口長庚兩家醫學中心啟動施打第一劑AZ或是莫德納疫苗的醫護人員,第二劑混打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預計三至五個月數據結果即可出爐。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表示,AZ混打國產疫苗的計畫目前都還在「撰寫中」根本還沒有出醫院。邱政洵說,高端疫苗不久前也才剛通過EUA,8月23日開始第六輪施打,都才剛開始而已,計畫不可能這麼快就開始。他認為,AZ混打mRNA疫苗比較容易,畢竟台大都已經在施行了,長庚要做很容易,只是需要和疾管署報備。至於高端疫苗公司指出,長庚已經開始在做AZ混打高端的臨床試驗,他強調「還沒有」。陳時中對於混打高端也表示,高端才剛通過EUA,且疫苗還是陸續會進來,混打高端要等實驗才知道是否列入建議。至於莫德納目前開放給基層醫護混打,何時可以開打?陳時中表示,目前陸續都在撥發,開業醫護部分已請他們趕快造冊清楚,「應該快了」。然而現在還有400多萬人非莫德納不打,但莫德納疫苗不足是否會呼籲民眾改選項。陳時中卻沒有正面回應,僅說「單選莫德納的人沒400萬那麼多了」。由於莫德納疫苗不足,許多民眾也搶搭帛琉泡泡的熱潮,赴帛琉打疫苗。但帛琉表示,未來打過AZ者不再給予混打莫德納,只能混打嬌生。如此一來,我國是否承認?陳時中說,台灣目前沒有同意可以混打嬌生,但我國沒有嬌生疫苗,因此建議事項也不包括這種打法
-
2021-08-15 該看哪科.皮膚
健保大數據/皮膚病治療特色院所
濕疹件數No.1林口長庚醫院/鄰近桃園工業區 濕疹是常見職業病健保統計,109年診斷濕疹件數最多的醫療院所是林口長庚醫院,多達3萬691件,。林口長庚分析與兩個「多」有關,主治醫師人數最多、周邊工業區濕疹患者多,由於濕疹患者多長期監測,林口長庚跨科合作完整,也讓患者願意定期回診。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冠伃表示,院內皮膚科醫師多達30多人。另外,桃園地區多工業區,濕疹也是工人常見職業病。協助加工製造的工人,為避免接觸工業物質,手套是必備,許多國人對乳膠手套過敏,容易因此刺激引起濕疹。也有不少在無塵室工作者,需穿上像防疫人員的「兔寶寶裝」,也增加皮膚發炎機率。陳冠伃表示,濕疹治療除了給予藥物改善,也需要避免皮膚刺激,這些工人沒辦法改變工作內容,即使給予妥善的治療,仍可能反覆發生,須定期追蹤。臨床上也有不少患者演變成難治型濕疹,這類患者可能會需要使用口服免疫製劑,為了對症下藥,林口長庚可協助檢測基因,協助患者排除不適合藥物。至於同時患有濕疹以及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林口長庚團隊也協助患者用藥追蹤,避免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毛囊炎件數No.1台中鄭地明皮膚科診所/居家上班上課 久坐也會發生毛囊炎依健保署統計,台中鄭地明皮膚科診所109年毛囊炎診療件數最多,達1萬4,028件。醫師鄭地明表示,診所附近有很多傳統產業和工業區,工作環境辛苦,尤其夏天氣候濕熱,更容易有毛囊炎問題。鄭地明說,毛囊炎是常見的皮膚疾病問題,任何年紀和性別都可能發生,原因包括細菌或黴菌感染,尤其夏天悶熱氣候更容易有,也有人因體質關係,毛細孔容易阻塞,造成皮膚受傷,產生毛囊炎。除了勞工朋友在大熱天下工作,特別容易有毛囊炎,鄭地明說,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居家辦公,學生也在家視訊上學,長時間坐著上班上課,屁股也容易有毛囊炎。另外長途開車的貨車和客車司機,也常遇到相同問題。毛囊炎治療要先找出發生原因,如果是悶熱環境下工作,盡可能穿排汗通風的衣褲。身體流汗要用濕毛巾擦乾,客運或貨車司機可在駕駛座椅上加鋪涼墊,減少屁股的不適和悶熱。鄭地明建議,傳產工人如果工作環境無法改善,回家也應讓自己保持涼爽,才可能解緩毛囊炎發生機率。他曾診治毛囊炎的工人,在夏天濕熱工作環境下,老闆不開冷氣,更顯工人的辛苦。足癬與股癬No.1台北黃禎憲皮膚科診所/治病因還要緩解症狀 增加患者治療信心據健保署109年統計資料,黃禎憲皮膚科以足癬6,118件與股癬3,101件治療件數名列第一。該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千耀表示,診所已有30幾年歷史,治療過各式各樣的案例,能正確診斷疾病,掌握精準用藥時機,緩解病狀,大大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黃千耀表示,絕大多數皮膚病可用肉眼判別,但足癬、股癬有時看起來很像濕疹,難以區分,這時會利用顯微鏡,以確定診斷。但因檢查時間耗時,部分醫療院所沒有時間執行,因此不時出現錯誤診斷、用藥的狀況。近期門診有位患者,半年間至數間診所、醫院就診,皮膚狀況都未改善,後來上門求診才找出真正病因。正確診斷治療後,一周內病況即明顯改善。「精準用藥不只要治病因,還要能紓解症狀,增加患者願意繼續治療的信心。」黃千耀指出,如果治療時只處理病因,忽略症狀帶給病患的困擾,治療過程會相當煎熬。尤其台灣氣候悶熱潮濕,常讓足癬、股癬病程拖很久,一般足癬需2至3個月,股癬則要1.5月,很多患者覺得搔癢難耐,這時不能只執著在抗黴菌的病因治療,還要及時處理症狀,「看見效果後,患者會更願意遵醫囑,能提升治療品質。」汗斑件數No.1彰化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黴菌感染 色素脫失 配合洗劑可防復發南彰化產業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常處於悶熱環境或從事易流汗的工作,罹患變色糠疹的機率高。109年健保署統計,位在彰化縣的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診治變色糠疹件數最多,達4,377件。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源富說,變色糠疹又名汗斑,是一種黴菌感染。這種在皮膚生長的黴菌會讓色素脫失,導致被感染部位呈現紅、白、咖啡等顏色,好發在背部、胸部、頸部等常流汗的地方,通常沒有不適症狀。變色糠疹不難治療,若按醫囑口服抗黴菌藥並配合外用抗黴菌藥治療2周到4周,黴菌多可清除乾淨,但皮膚色素不均會持續存在,要等到皮膚自然更新,新皮取代舊皮,這些色塊才會逐漸淡化而恢復正常膚色。他表示,病人若在意色塊影響外觀,目前皮膚科引進新一代的抗黴菌藥,不必每天吃藥,可避免服藥困擾及副作用,還可以再配合抗菌的洗劑清潔皮膚和預發復發。如果特別在意恢復速度,可考慮特殊的308準分子照光機,加速皮膚色素復原。除了遵照醫矚治療,更重要的是確實改善生活環境,適時吹冷氣保持皮膚乾燥、通風,運動後流汗要盡快擦亁,並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確保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