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長庚醫院
共找到
1273
筆 文章
-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早25個孩子確診 醫:不驚訝與病毒共存就是這樣
國內連續多日本土確診數破千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指出,今天一早就得知自己昨天經手的孩子就有25人確診,但他沒有太驚訝,「就是這樣,與病毒共存了」。他也呼籲國人當出現不適症狀,請先快篩,再依篩檢結果至戶外篩檢站或就醫,不要急著衝急診。吳昌騰在臉書透露,「早上起來簡訊收到25個異常訊息,這代表昨天我上兒科急診班,被我採檢的小孩們,PCR有25個陽性!」此外,還有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突然昏倒,後續快篩、PCR也是陽性,「在兒科急診上班,病毒真的隨時會跟我們擦肩而過!」吳昌騰說,自己沒有太驚訝,因為與病毒共存就是這樣了,大家不需要恐慌,此舉只會癱瘓急診醫療量能。他建議,民眾若出現如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噁心腹瀉等不舒服症狀,較好的做法是不要衝急診,可先自行快篩,若為陰性可就近至診所看診;如果快篩陽性,則可先到戶外篩檢站進一步做PCR採檢,待症狀較明顯時再到急診就醫,「這樣才不會讓前線作戰的量能耗竭太快!」吳昌騰也提到,由於嬰幼兒免疫系統不成熟,與年齡較大的兒童相比,1歲以下的嬰兒染疫重症的風險可能更高,當社區感染嚴重,嬰幼兒的照顧者,應該要完全接種3劑疫苗;照顧嬰幼兒時,建議佩戴口罩,並且要經常洗手;如果父母親或照顧者出現咳嗽、喉嚨痛、身體酸痛、發燒和疲倦等症狀,必須與嬰幼兒保持安全距離。另外,疫情期間,請不要帶嬰幼兒去人多的地方或任何社交聚會;當嬰幼兒出現發燒、咳嗽和嘔吐的任何症狀,照顧者都不應忽視,請不要自行服藥,必須帶嬰幼兒就醫。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恐慌只會癱瘓急診醫療量能 醫師提醒有症狀先在家採檢
台灣確診數節節攀升,現在民眾也都搶打疫苗及去採檢站採檢,其中未打疫苗的幼兒也是讓家長最擔心的,有兒科醫師表示,自己今天起床得知昨天採檢的兒童有25個陽性確診,不過不需要恐慌,恐慌只會癱瘓急診醫療量能,建議民眾有症狀先在家採檢。「早上起來簡訊收到25個異常訊息,這代表昨天我上兒科急診班,被我採檢的小孩們,PCR有25個陽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不會太驚訝,就是這樣與病毒共存了,也不需要恐慌,恐慌只會癱瘓急診醫療量能。吳昌騰表示,他在第一線的觀察,比較好的做法是你有不舒服的症狀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噁心腹瀉...等,不要就衝來急診,你可以先自行快篩,快篩陰性,先就近診所看診,如果快篩陽性時,可以先去採檢站,若症狀比較明顯時,再來兒科急診就醫,這樣才不會讓前線作戰的量能耗竭太快。他說,在兒科急診上班,病毒真的隨時會跟他們擦肩而過,昨天看診的病例,有1個學生在學校的班級活動中,突然昏倒送來急診時,想要安排後續檢查,於是先做個快篩,結果呈陽性,後來的PCR也是陽性;他也提醒大家,個人防護還是很重要的!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6嬰染疫 送醫學中心接手照顧
基隆市某婦產科診所二員工、一家長、六名新生兒染疫,兩名留在診所治療的新生兒出現血氧濃度不穩狀況,緊急送醫監測,穩定後再轉回診所嬰兒室,其中一男嬰還送醫兩次。男嬰父親昨天說,希望政府協助確診新生兒安置在更妥善地點,出現警訊才叫救護車送醫難免有時間延遲,且送醫再回診所對剛出生的寶寶也是種折騰。六名確診嬰兒中有兩人送林口長庚醫治,其他四嬰為何要等到有狀況才送醫監測?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說,北部只有醫學中心才有新生兒專責照護病床,基本上只收治嚴重病患,基隆這家診所頗具規模,有四名工作人員照顧新生兒,還有血氧儀和監視器監視新生兒狀況,健康有變化就馬上送長庚醫院緊急處置,穩定後會回診所繼續受醫護照顧。若送醫時出現重症變化,當然就會聯絡林口長庚醫學中心收治。不過,經主管機關協調,四名嬰兒昨晚分送台北榮總、馬偕醫院,由醫學中心接手後續照顧事宜。這家婦產科診所嬰兒室員工廿二日凌晨出現呼吸道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後就通知診所,並到醫院PCR採檢,診所先對十八名新生兒快篩,發現三名陽性立刻通報。衛生局廿二日晚間介入,廿三日確認一員工、一家長、六名新生兒確診。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天數今起縮短為3+4 質疑聲起
疫情持續延燒,昨新增五一○八例本土個案,連兩天破五千大關,親密接觸者眾多,共八點七萬人因被匡列而居家隔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簡化疫調,不再公布確診足跡,另擬取消實聯制、縮短居家隔離者天數等鬆綁措施;今天起,居隔天數從七天縮短為「三加四」,已居隔超過三天者,廿七日起解除隔離。與會者:考量醫療量能不足針對指揮中心拍板三加四居隔新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直言「聽到要變成三加四有些嚇到」,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三天有點太衝了」;一名昨天參與會議的專家表示,指揮中心預估國內疫情即將步入高峰,擔心人力及醫療量能不足,只能同意政策方向。台中市長盧秀燕、花蓮縣長徐榛蔚在防疫視訊會議中都表示,居隔要縮短幾天才安全,應提出科學數據以解民眾疑慮、安定民心;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三加四」恐怕連居家隔離書都還沒開出,對雙北沒有實質意義;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認為,公衛體系負荷的行政流程沒有少,基層壓力依然大。陳時中以日本、新加坡為例陳時中說,與縣市代表、專家開會討論後,決議將居家隔離改為「三加四」,前三天需待在家中,以一人一室為原則,不得外出;居隔期滿當日快篩,檢驗陰性,後四天可轉為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須每日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也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外出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以及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也不可上學。陳時中表示,部分縣市(雙北)甚至希望更積極,無須三天居隔,全面以快篩取代居隔,等於取消強制隔離,「但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日本等國臨床顯示,染疫潛伏天數中位數為二點九至三點一天,也就是居隔三天就可排除很大部分的可能確診者;此外,國衛院計算,連續在家三天,可避免病毒往外傳播的可能性,事實上,新加坡已實施三天七十二小時內驗陰就放行等措施。至於入境者居家檢疫天數,陳時中說,考量國際可能出現新的變異株,且國內和邊境不可能同時放寬,以免負擔變重,因此仍維持「十加七」,即十天居家隔離,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簡化疫調達共識 僅回溯兩天指揮中心也與縣市達成簡化疫調的共識。陳時中表示,過去接觸史要回溯四天,現在只要回溯兩天;先前疫調需追溯旅遊史、足跡,現在只需匡列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及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大幅減輕第一線人員工作壓力。陳時中強調,若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新台幣一百萬元罰鍰,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應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前往。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4確診新生兒留診所嬰兒室惹議 今晚分送醫學中心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發生群聚感染,有4名確診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照顧中,15日出生的男嬰兩度因血氧濃度不穩送醫,再送回診所嬰兒室,外界關切4名新生兒能否得到妥善照顧。經過各方協調,4名嬰兒今晚分送台北榮總、馬偕醫院,由醫學中心接手後續照顧事宜。這家婦產科診所表示,4名確診留在所內嬰兒至的新生兒,經主管機關協調,今晚送往外縣市醫院做後續觀察治療。診所在清空後將進行一系列清潔消毒作業,待衛生主管機關核可後,再重新開始營運,安排待產孕婦住院。6名確診新生兒中,2人在23日送往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另4名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照顧。昨晚有2人因血氧濃度降低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院方監測血氧正常,認為無須收治,再轉回婦產科嬰兒室照料。今早1名男嬰又因血氧不穩定送醫,再回嬰兒室照料。兩度送醫男嬰的父親詹姓男子今天說,2次接到診所通知寶貝兒子送醫,內心都很擔憂,還好最後又說一切正常,送回診所嬰兒室。只是就算狀況平安解除,光是送醫再送回診所的過程,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折騰。確診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是否是最好安排,受到外界關注。經過主管機關協調,4名確診婦生兒今晚送往台北榮總、馬偕醫院,接手後續照顧事宜。【中央社基隆25日電】基隆市有4名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生兒留在婦產科診所觀察,今天晚間在衛生局協調下,分別轉送台北榮總與台北馬偕醫院的新生兒專責病床接受照護。基隆市共有6名新生兒染疫,2名已在日前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另4名留在婦產科診所照護,其中2名昨天和今天上午因血氧濃度下降轉送醫院,檢測後血氧濃度恢復正常,送回婦產科診所觀察。基隆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在衛生局積極介入協助下,市府出動2輛救護車、4名人員穿著全套裝備,今天晚間8時許,分別將2名確診新生兒送往台北榮總,另2名確診新生兒送至台北馬偕醫院的新生兒專責病床接受照護。衛生局表示,新生兒專責醫院、病床、中心並非普遍設立,位在北部桃園林口長庚醫學中心,雖設新生兒專責照護病床,但主要收治嚴重病患。目前4名確診新生兒健康狀況均無虞,但為了讓寶寶們獲得更好的照顧,也讓家長更安心,衛生局積極協調轉送醫院,除醫護人員外,新生兒的父母也一同前往醫院,相信新生兒會得到很好的照護。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出生9天確診 昨至今兩度血氧濃度不穩送醫 父親超心疼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發生群聚感染,有4名確診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照顧。其中15日出生的男嬰,昨晚和今早兩度因血氧濃度不穩,送醫監測穩定後再轉回診所嬰兒室。男嬰的父親詹姓男子上午說,接到診所2次通知寶貝兒子要送醫,非常心疼。這家婦產科診所的嬰兒室有名工作人員,22日凌晨出現呼吸道症狀,當天確診後,衛生局匡列診所人員、產婦、嬰兒及家屬共77人PCR篩檢,其中2名成人、6名新生兒確診,合計9人。6名確診新生兒中,有2人轉送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另4人仍留在嬰兒室,由3名護理人員輪班照顧。診所醫師今天說,4名確診新生兒持續監測血氧濃度,昨晚有2名新生兒血氧穩定性不好,有時在80到90間,所以請119派救護車協助送醫。醫院監測2人血氧確認正常,認為沒有必要收治,轉回診所嬰兒室。今早其中1名男嬰血氧又不穩,二度送醫,經監測正常,再送回嬰兒室。診所表示,婦產科嬰兒室照顧的新生兒,如果有狀況本來就會送醫。小朋友的狀況惡化有時非常快速,不像大人還可以觀察,因此發現小朋友血氧不夠穩定,還是送醫比較適合。詹姓男子是二度送醫男嬰的父親,他說,昨晚和今早接連2次收到診所通知,寶寶因為血氧下降,所以要送醫,內心都很擔憂,還好最後又說一切正常,送回診所嬰兒室。詹男說,很希望政府協助這些確診新生兒安置在更妥善的地點,否則當寶寶的健康出現警訊,另叫救護車送醫,時間難免會延遲。就算狀況平安解除,光是送醫再送回診所的過程,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折騰。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3確診新生兒一度血氧降低急送長庚 恢復後再送回婦產科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發生群聚感染,6名新生兒確診,其中2人送往林口長庚醫院照顧。留在診所嬰兒室4名新生兒中,昨晚2人、今早1人都因血氧濃度降低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院方監測血氧正常,認為無須收治,再轉回婦產科嬰兒室照料。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說明婦產科群聚感染疫調資訊,1名嬰兒室工作人員確診後,診所工作人員、產婦和新生兒共77人,全數接受PCR採檢,又有 2名成人、6名新生兒確診,合計9人。這4名確診新生兒目前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3名護理人員輪班照顧。診所考量提供新生兒更完善的照顧環境,加上後續仍有待產孕婦要住院生產,希望將確診新生兒移往更合適場所照顧,以利診所全面清潔消毒,安排待產孕婦住院。婦產科診所醫師今早說,持續為確診新生兒監測血氧,昨晚有2名新生兒血氧穩定性不好,有時在80到90間,所以請119派救護車協助送醫。醫院幫2名新生兒做血氧監測,結果維持正常狀態,沒有必要收治,轉回診所嬰兒室。今早又有1名新生兒血氧下降,送醫監測也正常,已送回嬰兒室。診所表示,婦產科設立嬰兒室是要照顧新生兒,如果有什麼狀況,本來就會請醫療單位協助。小朋友的狀況惡化有時非常快速,不像大人還可以觀察。發現小朋友血氧狀況不夠穩定,還是讓醫療單協助處理會比較適合,所以都會送醫。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北桃都破千例 宜收容所逾8成陽性 花醫院淪陷
全國昨天共五○九二人新冠肺炎確診,北北桃都破千例。移民署宜蘭收容所內二七六人,有二○八人篩檢陽性,目前尚無案號,傳播鏈累計二四四人確診,陽性率逾八成;桃園和碩聯合龜山廠員工再增四八九人確診,全廠持續採檢。國軍花蓮總醫院也傳三醫護確診,全縣主要醫院都淪陷,另花蓮有十多位確診者因聯絡電話不正確或不通,失聯中。新北昨天新增一七三一例最多,桃園一○七一、北市一○二七例都首度破千,北北桃生活圈交叉感染機率大,且持續激增;台北市確診、居隔人數超過一萬七千人。新北市居家隔離人數三萬三○三人,是去年疫情高峰的六倍。基隆增三○一例,一家婦產科診所出現群聚感染,六名嬰兒和三名工作人員確診,其中兩名分別出生才三天、五天的女嬰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花蓮增一八二例,黃昏市場、社區感染確診持續延燒,部立花蓮醫院再七人確診,共已二七○人院內感染停診。桃園除了和碩,市議員劉勝全也確診。市長鄭文燦表示,和碩主要是有一員工為無症狀感染者,主動快篩陽性,擴大採檢後,累積五八九人確診。台中增一五○例,后里幼兒園師生新增六例,梧棲童綜合醫院、中國附醫均有醫護人員確診,兩院表示沒有擴散。彰化縣增五十六例,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由於病毒已進入社區,未來民眾在戴口罩情形下接觸確診者,只要經疫調評估,風險可控,可以免匡列。台南市增四十六例,五例是新傳播鏈,包括麻辣火鍋店有三名員工染疫,還有一家托嬰中心也有兩名托育員確診。嘉義縣太保市有工廠群聚,廿七名員工中廿人都是陽性;嘉市昨有兩例為參加雲林北港媽祖遶境者採檢陽性;雲林縣一名警員確診。高雄增一四五例本土確診個案,創單日新高;屏東縣增四十例,也創單日新高。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某婦產科6新生兒和3員工確診爆「延誤通報」 診所醫師說話了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發生群聚感染,已有3名成人、6名嬰兒確診。有診所人員對外指控診所延誤通報,造成疫情擴散,讓更多嬰兒染疫。診所回應,「凡走過就有留下足跡」,所有人員採檢等處置流程都有時間記錄,絕無隱匿疫情。診所嬰兒室內還有4名嬰兒,已請市府協助安置,以利後續照顧。基隆市長林右昌今說明說婦產科診所群聚感染狀況,指全案共有6名嬰兒和3名工作人員確診,合計9人。指標個案為嬰兒室工作人員,整間婦產科診所共有77人做PCR採檢,又有8人確診。基隆市民眾黨市議員參選人林毓峯曾接到婦產科診所護理師的親人求助,指21日就知道有護理人員確診,但診所延誤處置,22日又有3名嬰兒確診,疫情才一發不可收拾。代表診所出面的醫師今晚說,通報、採檢等程序都有記錄,希望外界不要以訛傳訛。診所目前還有很多產檢的孕婦,距離生產的日子已很近,現在必須儘快清空診所,完成消毒等作業,在安全的情況下重新開業,保障產婦的權益。這名醫師說,診所也是受害者,並非隱匿疫情的加害人。診所嬰兒室還有4名染疫的嬰兒, 嬰兒室是一個照顧的單位,並不是醫療單位,希望政府協助安置到更合適的地點照顧。據了解,這家婦產科診所員工如有疑似症狀就會篩檢,22日凌晨有人出現呼吸道症狀,快篩陽性。診所當天上午通報衛生局,23日完成全院員工、產婦、嬰兒及家屬PCR採檢後,非感染者的產婦、嬰兒及家屬23日安排出院,2名剛出生嬰兒轉送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另4名確診嬰兒留在嬰兒室照顧。
-
2022-04-2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4月24日疫情整理包/立法院警衛隊8警確診 新北地檢署1職員染疫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新北地檢署觀護人室1職員確診染疫 匡列11人快篩新北地檢署繼前天有1名女性檢察官確診,今天又有1名觀護人室的女性職員採檢陽性。地檢署隨即啟動應變機制,緊急調派人力針對染疫職員可能接觸的辦公區域消毒完畢。more...再傳駐院警衛隊8警確診 立法院:目前採自主應變措施立法院今天傳出警衛隊有8位員警確診,但立院至今仍未匡列與確診者接觸人員要求居家照護。立院晚間證實相關情形,表示是因為警衛家人有人確診而進行快篩後發現疫情...more...金門今確診+1 全縣累積確診達18例金門縣政府表示,今日新增1名確診者,個案為20多歲女性,已接種過2劑BNT疫苗,目前已收治於部立金門醫院專責病房;目前全縣累積確診達18例,疫情仍在可控範圍...more...台東今+29 全縣累計41學生、4老師確診台東縣衛生局說明,從初步疫調了解,9例成功地區活動足跡者,其中有7位為成功地區國小學生。另外3例國中及高職學生分別為池上國中、公東高工的學生,截至今天中午全縣累計高中職以下確診41學生4老師。more...苗栗今增24例本土!幼兒園學童染疫 縣府開設PCR篩檢站苗栗縣今天新增2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公共場域足跡遍及頭份市黃昏市場、大潤發、苑裡市場,及台灣鐵路局竹南車站、高鐵苗栗站等地,已完成清消,並啟動社區篩檢。more...雲林今+37 褒忠托兒所傳播鏈已傳32人雲林縣今天本土確診個案37例,2例小於5歲,分布在斗六、虎尾、斗南、土庫、褒忠、元長、台西、四湖、古坑、莿桐、東勢及大埤,其中12例無症狀,25例有發燒、頭痛、流鼻水及喉嚨不適等症狀,有20例符合居家照護,其餘評估中。more...南投今+11公布足跡 有4例疑為職場感染南投本土個案今新增11例,其中南投市育樂路早市因有確診者長時間停留,且其CT值低,衛生局考量,接觸多為不特定對象,今列入公共足跡史,並提醒時間重疊且感不適民眾應特別注意。more...桃園中央大學3學生中鏢 和碩龜山廠累計589人染疫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和碩已累積589人確診,針對全廠2645名員工還要擴大匡列776人採檢,目前檢驗結果尚未出爐。more...彰化今增56例足跡涵蓋輕井澤、高爾夫球場 葉彥伯:社區感染擴大彰化縣新冠肺炎今天新增56例,外縣市感染個案有24名,縣內感染個案15名,調查中個案 17名,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由於病毒已進入社區,未來民眾在戴口罩情形下接觸確診者,只要經疫調評估,風險可控...more...台中后里幼兒園同班師生已8人染疫 衛生局:源頭仍難判定台中市后里幼兒園新增6例,目前師生確診已累積8例,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源頭。另梧棲童綜合醫院、中國附醫均有醫護人員確診,兩院表示沒有擴散...more...台南今+46 托嬰中心也淪陷 市府推安心托育標章台南市今天新增46名確診個案,其中有5名個案是新的傳播鏈,包括麻辣鍋店有3名員工染疫,還有一家托嬰中心也有兩名托育員確診,但還好沒有傳染給小孩子...more...屏東+40揭3頁確診足跡 有16例為家族群聚感染屏東縣今新增40例確診,也創下單日確診新高,其中有16例為家族群聚感染,15例居隔陰轉陽。屏縣府指出,統計截至4月23日,本縣人居家隔離現管1472人,5歲以下確診者幼兒累計24例,無重症,皆未解除隔離...more...基隆婦產科診所9人群聚感染 出生3、5天女嬰確診轉送大醫院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出現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共有6名嬰兒和3名工作人員確診,其中2名分別出生才3天、5天的女嬰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more...宜蘭確診+122飆新高 移民署收容所驚傳逾四分之三染疫宜蘭今天新增122名確診首度破百,個案數再創新高。由於移民署宜蘭收容所確診人數不斷增加,縣府請醫療團隊進駐設站篩檢,篩檢276人中發現208人陽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3人確診,陽性率逾75%...more...高雄+145公布滿滿足跡 台塑林園廠爆群聚增22例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台塑林園廠群聚事件中,總共採檢295人,其中有22人陽性,包括第一圈廠辦有21例、第二圈包括職場其他接觸者有1例,273人陰性...more...台中今增150例申請列「高風險城市」 兩醫院醫護染疫台中市今天確診達150例,來到新高,其中有兩醫院醫護確診。市長盧秀燕表示,因台中人口有282萬,市府申請列為「高風險城市」防疫措施可加嚴,多項新措施也可試辦,防堵疫情...more...桃園大竹派出所才爆所長染疫 再爆副所長也確診基層憂桃園市大竹派出所所長前天確診,同所34名員警原本PCR都陰性,僅匡列3員警,但一名副所長昨天上午突發身體不適,快篩陽性後就醫,PCR確診,引發部分員警質疑第一時間匡列不足,導致3天連爆2起確診...more...嘉義縣確診+16公布足跡 太保某工廠大規模群聚嘉義縣今公布16人確診,其中12例為太保某工廠群聚(案54472、案55711- 55717、案55619、另3案號未公布)、1例居隔陰轉陽 (案53047)、2例(案53048、案53053)外縣市足跡史、1例為案53051主動篩檢確診...more...新竹市+20 有6例屬同一家庭群聚事件新竹市今天新增20名確診個案,其中5例居家隔離期間採檢陰轉陽,9例為確診個案的接觸者,餘6例新增個案疫調中。竹市今年以來所累積314名確診個案中,目前共0例重症,100%皆為輕症或無症狀個案,尚無重症者。more...花蓮+182例確診 市場群聚傳播鏈持續延燒今天全台確診5092人,花蓮暴增182例,目前黃昏市場、社區感染確診持續延燒,預計主要感染者是來自這2個傳播鏈。more...新竹縣+57 竹東爆發幼童群聚感染、國小大規模採檢新竹縣今天新增57例確診個案,其中竹東鎮大同國小因出現數起確診個案,已匡列居隔不同年級多個班級,今天上午校方召回全校師生進行採檢,此外竹東鎮多所幼兒園、安親班…more...嘉市今+17首度單日確診破雙位數 7人外縣市職場群聚嘉義市首次單日確診雙位數!嘉市今天傳出新增17例確診,其中最大宗,據了解與1起外縣市職場群聚案相關,就多達7人;市府表示,將於下午2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案號後,提供詳細說明…more...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婦產科診所9人群聚感染 出生3、5天女嬰確診轉送大醫院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出現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共有6名嬰兒和3名工作人員確診,其中2名分別出生才3天、5天的女嬰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發生群聚感染的婦產科診所有6名嬰兒確診,目前新生兒的狀況基本上都是健康無虞,有2名新生兒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另外有3名工作人員也確診,合計9人。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表示,疫調結果顯示,這家婦產科診所的感染源,懷疑是新生兒室工作人員指標個案。傳出疫情之後,新生兒室人員全部匡列,整間婦產科診所共有77人做PCR採檢,又有8人確診。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發生過急性膽囊炎 三成患者一年內復發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110年各級醫療院所執行膽結石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量,林口長庚醫院為第一名,醫學中心的總量為8,997,林口長庚佔970件。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尚煜表示,膽結石手術現在多以腹腔鏡為主,傳統手術大多是執行其他項目手術時,順便切除膽囊,或病患有特殊狀況才採用。王尚煜表示,需要切除膽囊,幾乎都是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有症狀的患者分為兩大類,急性、非急性。急性患者通常是以「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結石合併膽管結石」表現,膽管結石會先採取逆行性膽道取石術,也可以放置支架,此時需要內科醫師協助。而急性膽囊炎的患者約有一成需要放射科幫忙進行膽囊引流術,先將腫脹的膽囊消腫,好幫助外科醫師在切除膽囊時,不要切到膽管。王尚煜表示,林口長庚的跨團隊合作非常有經驗,24小時都能給予醫療協助,可能是因此手術量為醫學中心第一。很多患者對於膽結石有症狀就要切除膽囊常常會有疑慮,他說,根據研究指出,只要發生過急性膽囊炎,僅執行膽囊引流術而不切除,超過三成的患者一年內會再復發,且症狀會比先前嚴重。醫學中心No.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膽絞痛易復發 有症狀建議外科治療健保署資料統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110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842人次,居醫學中心第二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楊宏仁說,腹痛的表現千奇百怪,膽結石造成的腹部疼痛便是其一。最常見症狀為膽絞痛,常發生在飽餐後,特別是吃了一頓豐盛油膩的晚餐後。許多患者誤以為胃腸炎而自行服用胃腸藥,待症狀緩解後便以為是胃腸藥發揮效用了,從此相信自己就是胃腸發炎。楊宏仁說明,無症狀患者,除非有特殊考量,一般建議不處理。但一旦出現症狀,就建議接受外科治療。因為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高比率的膽絞痛病人每年都會復發,並且每年都有1%到2%產生嚴重併發症,包括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甚至致命。楊宏仁說,標準外科治療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只需在腹部開三至四個小的切口,就可摘除膽囊,是目前膽結石治療首選。中國附醫院內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師,也有24小時在院值班的主治醫師提供緊急膽囊切除手術服務。近年來更添購4K、3D等高階影像系統,增加手術安全,並提供三厘米針狀器械,讓術後疼痛降至最低,傷口也更不明顯。區域醫院No.1嘉義基督教醫院/使用單孔內視鏡 傷疤隱藏效果更好健保署統計,嘉義基督教醫院去年執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17人次,為區域醫院最多。嘉基醫院指出,院內提供單孔腹腔鏡手術,僅在肚臍內開一個洞,傷疤隱藏更好,可避免身體疤痕和心理陰影。未來規畫以達文西手術客製化「保膽手術」,去除結石、不犧牲膽囊。嘉基一般外科主任劉憲說,國內膽結石盛行率5%至10%,嘉義地區換算約5萬到7萬多人,另因B肝、C肝盛行率高,往往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膽囊有異就轉介,外科七名醫師皆有微創手術能力,能早期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在腹壁周圍開3孔,嘉基提供僅開在肚臍內的「單孔」手術,多自費2000、3000元「傷口保護套」,手術一個多小時,傷疤隱藏得更好,外觀幾乎看不出來。劉憲認為,20歲至30歲女性為高風險群、對疤痕更在意,單孔頗受患者好評。不過,當患者BMI大於30、過度肥胖者、發炎較嚴重、沾黏情況等,手術難度高,建議做3孔手術。劉憲也說,腹腔鏡手術多數「昨天住院、今天開刀、明天休息、後天回家」,返家傷口不必換藥,能洗澡、做緩和活動,隔周回診後結束療程。地區醫院No.1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術前檢查 術中監測 避免極少數之併發症110年健保數據統計,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70人次,居地區醫院第一名。輔大醫院器官移植及肝病治療中心主任楊博智說,因膽囊是浮動器官,一般手術會直接將整個膽囊摘除,無法像腎結石一樣用儀器震碎。且若只設法取出石頭,膽囊收縮力會更差,更容易重新長出石頭。輔大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兩大特色,首先是手術前一定會詳盡檢查病患身體狀況,包含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等,了解是否有膽道風險;過程中也會用ICG螢光顯影技術監測膽道情況,以確保手術不會有併發症。再者院內儀器先進,一般術後傷口是3個,現在更能做到單一傷口,只在肚臍裡有個小傷口,不過自費要負擔十萬元左右。楊博智補充,膽結石手術風險很低,僅0.5%至1%,不過若病患有膽道或血管異常,就要提防併發症,包含膽道狹窄、膽汁滲漏等,這些術前都要小心檢查判斷。團隊有五位醫師可以執行常規手術和急診手術,技術熟練。楊博智提醒,民眾常擔心開刀會少個器官,但有疼痛等相關症狀就建議手術,否則一年內有50%的機率復發,等嚴重到急性發炎時再開刀,風險將會更高。
-
2022-04-22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一張畢業照開啟減重人生 瘦到父母差點認不出
從事減重外科這麼多年,協助了7千名患者從肥胖邁向健康,很多人都好奇問我:「你看起來就是天生瘦的那種,為什麼會想當減重外科醫師?」說來有趣,我在青少年時期,也有肥胖困擾。身材看起來比同學「寬」高中時專注課業,都沒有運動,壓根沒有發現自己過重。直到看到高三畢業照,才發現「自己看起來比其他人『寬』很多。」過去年代,減重醫學並不風行,一般人沒有體態管理的概念。特別是男性,普遍認為看起來「壯壯的」好像比較健康,但如果不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與肌力訓練,大多數看起來的「壯」,都只是體重過重與體脂肪過高的假象,若合併肌肉量不足,就等於是「泡芙人」。高中時的我就是這樣,體重過重、肌肉量不足,看起來就不是一般高中生瘦瘦的身材。成功嶺受訓 改變體態契機考完大學那年暑假,成功嶺的大專兵訓練成為我改變體態的契機。六周的出操訓練加上刻意的飲食控制,讓我著實瘦掉了12公斤。結訓時變得黝黑結實,回家連父母都差點認不得了。進入大學後,我開始打羽球,更因為加入童軍社團,大量的野外運動與登山,讓我至今維持良好的肌肉量與適當的體態。現在工作再忙,仍會每周與好友同事打球、與家人爬山健行,在家則做居家健身訓練。我也刻意培養孩子們從小有運動習慣,讓他們未來能免於肥胖困擾。來台灣訓練減重手術的外國醫師,我也會帶著他們一起打羽毛球。做好三件事 減肥不難我後來選擇從事減重外科,多少與我曾受肥胖困擾有關,因此我常勸告想減重的親友及患者,從生活中做點改變,能讓減重事半功倍。建議做好三件事,減肥不再是難事。一、培養良好飲食及規律運動習慣「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但「選對食物」及「維持運動習慣」很重要。減重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來培養及維持,若快速改變原本的生活習慣,反而會讓身體感到壓力及排斥,不但持續的時間不長,短時間激進節食易造成肌肉量流失,基礎代謝率下降。當回到原本的飲食習慣後,體重更易上升而復胖。選擇高蛋白質、高纖、少精緻澱粉、少加工的食材,就是生活中較容易改變飲食的方法,能讓體脂保持在標準的範圍。像我即實行低碳飲食,碳水食物低於總卡路里攝取量的20%。運動建議多方嘗試,先找到自己的興趣,再培養固定的時間來實行,搭配居家或重量訓練,讓身體的線條感更明顯,同時提升基礎代謝率。二、定時量測體重所謂的「定時」,並不是要天天量體重,而是在相同時間、至少一周量一次,建議可固定在一早起床空腹時量測,若一周內體重增加一公斤以上,就要多留意近期的飲食及生活模式,盡快調整。三、尋求醫師建議、盡早治療當肥胖已帶來生活困擾時,務必尋求專業減重治療。若體重稍微過重,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飲食、運動),再搭配減重藥物治療。但到了病態性肥胖,可考慮接受減重代謝手術等治療,有助順利減去多餘體重且長期保持在標準範圍內。醫學辭典/肥胖當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4以上時,即為過重族群,須注意體重及生活型態調整;BMI超過27,就進入肥胖範圍,應積極進行減重治療;BMI若達35以上,為病態性肥胖,應考慮接受減重代謝手術。30歲以後,男性體脂率應維持小於25%,女性應小於30%。常見肥胖相關的疾病,包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痛風、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黃致錕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IEF)主席●台灣外科醫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台灣肥胖醫學會會員代表●台灣減重支持教育協會理事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專長:腹腔鏡減重手術、腹腔鏡代謝手術及肝膽胰手術經歷:●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義大醫院國際微創手術訓練中心主任●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興趣:羽球、健行、登山、閱讀、品嘗咖啡
-
2022-04-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身邊有確診者怎麼辦」 基隆防疫專線最常被問這句話
由於確診個案不斷攀升,今天基隆確診已達191例,24小時防疫專線今起進行擴充,從原來的20線擴充為30線。市長林右昌說,最近民眾最常問及擔心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我身邊有確診者,我該怎麼辦?」林右昌今天晚間在臉書說,最近很多民眾會擔心及詢問專線就是這句話,「如果身邊有確診者我該怎麼辦」,他請民眾不必擔心,因為表示你並不是法定匡列的居隔者,如果民眾自主判斷是密切接觸者的話,可先進行自我居家隔離自行進行快篩。林右昌表示,事實上,匡列的對象與範圍是依照確診者的疫調內容來進行匡列,如果沒有接到匡列的通知,身邊又有確診者,可能是確診者沒有提到,或者經評估風險較低,他請大家不用擔心,並依相關流程進行。基隆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昨天核准15人,今天15人,目前全部30人。現有42家西醫診所加入通訊診療,含皮膚科、精神科等非內科系6家,至於有意加入居家醫療照護的診所則有26家,可提供照護人力計54位醫師、58位護理師。至於居家醫療照護調劑送藥流程,由長庚醫院服務之居家醫療照護個案,若是無家屬或親友代領藥者,由長庚藥劑部將處方簽傳送至藥師公會平台,由35家社區藥局調劑送藥。他呼籲更多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共同響應,在疫情期間守護市民的健康。基隆市24小時防疫專線原有兩只電話(02)24565861、24276154。但近日電話量大增,讓市府人員應接不暇,今天進行擴充,從原來的20線擴充為30線。
-
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輕症照護出爐 「關懷中心」送關懷包、幫清垃圾
桃園市政府今天公布居家照護計畫「桃園模式」,市長鄭文燦表示,只要是無症狀、65歲以下、未懷孕、不需進行血液透析、同住家人4人以下即符合輕症居家照護條件,「桃園已經準備好了」,希望輕症、無症狀者可以在家照顧,確保醫院醫療量能,提高防疫韌性。鄭文燦表示,市府和轄內11家急救責任醫院合作,將桃園13個行政區分為「山、海、南、北」4大通訊診療區主動關懷,若個案身體不適,全市24家醫院、292家診所可提供「視訊診療服務」;居家照護個案也可透過「健康益友App」,提供24小時急診線上通訊診療及諮詢服務。鄭文燦表示,醫師看診開立處方箋後,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醫療院所或特約藥局藥師送藥到宅,也可請親友至原看診的特約醫療院所繳費及領藥;桃園也推出「加強版兒童居家照護」,每天都有兒科通訊診療門診,加上林口長庚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提供24小時兒科急診服務。鄭文燦說,民政局下13個區公所已和各局處合作,開設「輕症確診者關懷中心」提供生活關懷服務,包括發送防疫關懷包、垃圾清運、寵物照顧、防疫旅館、外送平台訂餐資訊、繳費資訊等;居家照護期間如有移動需求,可撥打「輕症確診者關懷中心」專線,安排防疫計程車接送。衛生局表示,社會局將提供急難紓困相關服務,民眾可在隔離結束日起3個月內,持隔離通知書,至隔離結束地的區公所辦理急難紓困;隔離期間無違規情形且未支領薪資者,可另線上申辦每人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打不打疫苗? 長庚醫:不接種染疫住院機率增2倍
新北二歲童染疫後過世,中間雖有行政流程通報等問題,但幼兒的疫苗需求也浮上檯面。目前國際上未有任何一款疫苗,可給5歲以下童施打,而我國目前雖然通過莫德納疫苗的接種年齡層可自6到11歲兒童,但指揮中心尚未開放施打,主要還是考量接種副作用等因素。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以及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謝育嘉聯合撰文,表達支持孩童接種疫苗,且未接種疫苗的染疫住院率是有打疫苗的二倍。二人於文中指出,兒童罹患新冠肺炎的症狀,一般而言,比成人來得輕微。大部分兒童的臨床表現以輕症為主,症狀與一般感冒病毒感染無異,如發燒1到2天、頭痛、喉嚨痛、鼻塞、流鼻水、嘔吐、腹瀉等症狀。但還是有些兒童會病得很重,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少數兒童會死亡。這也是台灣會一直例行性為兒童接種流感、麻疹、水痘疫苗的原因—即使在疫苗問世之前,這些病毒每年造成的兒童死亡率也沒有新冠肺炎那麼多。二人指出,可以理解,有些父母對給兒童接種疫苗較為猶豫。然而,選擇不接種疫苗也是有風險的;可能是承擔不同的、更嚴重的風險。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以防止多種併發症,減少兒童隔離的需要、減少學校停課,減少社區病毒傳播、並減少父母的缺勤。已有多項研究指出學校活動中斷對兒童的傷害很大,包括心理健康惡化、教育差距擴大和身體活動減少。兒童接種疫苗也可減少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住院、重症加護病房的入院率和總人口的死亡人數。二人指出,所有的人都可能染上新冠肺炎,盡管新冠肺對成人來說更加危險,但也有兒童因新冠肺炎導致重病和死亡,美國5到11歲沒打疫苗的小孩,感染Omicron,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二倍以上,大量兒童病患的出現也可能會癱瘓醫療系統。因此,接種疫苗能讓兒童更安全地上課、參與課後活動和運動,以及與朋友互動。兒童得到病毒感染常扮演傳播者的角色,所以讓兒童接種疫苗還有利於保護他人,例如患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更高的祖父母和患有基礎疾病的其他家人。二人表示,從疫情非常嚴重的地區如香港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在從疫苗的效果與不良反應之間來思考,所以建議家長應該讓5至17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二人於文中指出,BNT疫苗推薦用於5到11歲兒童,劑量單劑10µg,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兩劑間隔3周。兒童接種兩劑BNT疫苗,對有症狀新冠肺炎感染的保護力有90.7%。BNT疫苗副作用通常是輕微的,疫苗接種部位的疼痛、腫脹和發紅是最常見的副作用。而家長最擔心的心肌炎、心包膜炎部分,僅有少數疑似案件,症狀輕微,而且較青少年族群少。因此,整體來說,5至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莫德納疫苗是6到11歲兒童的替代選擇。劑量單劑50μg,是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間隔4到8周。初步數據表明,莫德納疫苗會引發很高的抗體反應,大多數副作用是輕度至中度和短暫的,類似於在接受輝瑞疫苗的兒童中觀察到的副作用。二人強調,具有高風險如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患有神經系統疾病或癲癇症的兒童或家中有免疫缺損的兒童更是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香港、韓國等國陸續於去年底、今年初核准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
2022-04-20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血友病也可做運動 預防性治療助男童開心騎腳踏車
高雄一名4歲男童Vic(化名)在6個月大施打預防針時,因注射部位出現異常瘀青腫脹,經醫師診斷為重度血友病,3歲時又莫名出現抽搐、發燒、嘔吐、嗜睡等異常症狀,一度被誤診為腦膜炎,經高雄長庚血友病中心腦部斷層,發現Vic可能是騎腳踏車時碰撞造成腦內出血,緊急手術移除腦中血塊後,改以長效型凝血因子搭配預防性治療,現在只要每周固定回醫院打針即可。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蕭志誠表示,血友病是罕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分為A型與B型,根據健保署最新年度統計,台灣血友病患者人數將近2000人,其中九成為男性,因血液中凝血因子濃度不足,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病人常在受傷、拔牙或手術後時發生血流不止,甚至因自發性出血而關節腫脹、變形等,因此在日常活動受到侷限。蕭志誠表示,過去凝血因子時效性可能只有12小時,近年血友病的治療技術大幅進步,其中A型患者只要每7天回醫院施打長效型凝血因子,B型患者也只要每14天回診一次,治療觀念從傳統的需求性治療轉變為預防性治療,再搭配科技輔助即時掌握自身狀況,高雄長庚透過個人化醫療輔助工具與病友溝通,整合專業資源為病友量身打造專屬治療計畫,病友今年起也可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取最新治療資訊。Vic母親表示,知道Vic是血友病時家人都很擔心,但並不會特別限制他不能玩什麼,只是會要求他戴上頭套、護膝,幸好Vic是很乖的孩子都配合醫生治療,目前Vic每周都固定到社區醫院打凝血因子,平時他最喜歡騎腳踏車,因良好的預防性治療,現在即使跌倒受傷,也像一般孩子一樣只會有輕微瘀青,家人不必再擔心傷口會血流不止。高雄長庚醫院指出,世界血友病聯盟將每年4月17日訂為「世界血友病日」,2022年主題為「全民可及Access for All」,高雄長庚醫院攜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林口長庚醫院與協辦單位台灣武田藥品,共同規畫巡迴衛教互動展覽「PK Station全面啟動尬電戰」,帶民眾體驗從事高強度運動的樂趣,改變血友病友對運動的迷思,即日起至4月22日於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醫院大樓設展。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急診醫師恐不夠 黃高彬:逕行送醫不該罰
新北市兩歲男童重症死亡,引起家長恐慌,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昨發出六點聲明,提出孩子確診後的常見症狀,若疫情升溫,兒童病例將占總病例兩成,其中二成三需住院,但醫院近年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恐無法收治眾多的幼兒確診病例。指揮中心統計,國內已有一七五○名十二歲以下孩童確診,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提醒,兒童染疫後,病情惡化快速,若高燒超過三十九度C、意識不清、呼吸淺快及合併嘔吐、腹瀉等症狀,就需及早就醫,預後效果較佳;若有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等狀況,已屬後期器官衰竭。根據大規模兒童重症研究,有肺炎病史、共存慢性病、症狀開始四天後才就醫、年齡小於一歲,為兒童重症的四大危險因子;另有研究顯示,大於五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五至十一歲確診孩童較容易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這時候是救命重要,還是程序重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人命關天之際,當然要趕快把病人送至急救責任醫院,就算是逕行送醫,也不該受罰。打給一一九,只要告知孩子可能確診,提醒急救人員穿好防護衣,根本不該讓家長煩惱如何就醫,應與哪個單位連繫。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疫情進入流行高峰,兒童確診人數快速增加,將占總確診病例百分之十七,其中百分之二十三需住院,但近年來許多醫院避免虧損,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政府務必盡早因應措施,提出補助方案。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童急診醫師不足 醫學會6聲明示警:疫情升溫恐難應付
新北市2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引發重症病逝,引發社會輿論。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發出6點聲明,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症狀或有相關危險因子,應及早送醫,更示警兒童病例將占總病例中17%,且有23%需住院,但醫院近年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疫情升溫恐無法有效應付。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召集全國相關專家,依照實證共識下制定「早期辨識兒童COVID重症病患共識」6點聲明,包括「急診就醫與轉送」、「危險因子評估」、「急診病患嚴重度評估」、「兒童重症流行病學」、「醫院量能準備」、「兒童急診人力準備」。兒童確診新冠肺炎,變重症往往進展快速,若高燒超過39度C、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的腸胃道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若出現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已屬於後期器官衰竭症狀,根據文獻,以早期徵象送急診治療的兒童預後效果較佳,而非晚期徵象才送醫。針對大規模兒童重症研究顯示,「過去有肺炎病史」、「有共存的慢性病」、「症狀開始4天以後才就醫」是產生兒童重症的危險因子,且年齡小於1歲更是高危險群。更大型研究發現,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另外5至11歲的孩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高。導致重症的三大兒童慢性病,包括為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家長和臨床醫師需提高警覺。學會指出,目前國際統計自兒童急診就醫的病患,僅有3%產生較嚴重的併發症,包含肺炎、心肌炎、腦炎或敗血症,最終致死率為0.1%,相對於成人還是致死率相對非常的低。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兒童重症危險因子是從大型調查中歸納出,不代表說沒有危險因子就不會重症,像是新北這名孩子沒有上述危險因子但仍然確診,代表即便沒有危險因子要注意,有危險因子更要小心。兒童因為沒有施打疫苗,疫情爆發時會快速蔓延,根據國際統計,流行高峰時,兒童病例大約占全部新冠肺炎病例的17%,其中有23%會需要住院,學會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進行國內兒童醫療量能準備,並使用兒童專屬、經過驗證的統計預測模型進行量化的風險評估。過去一年來兒童急診就診人數大幅下降,許多醫院因為無法負擔虧損,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當疫情升溫,兒童急診醫師人數將無法有效地應付,兒童急診醫學會建議政府提早準備因應措施與補助方案。夏紹軒直言,急診的裝備一定要足夠,且急診人力目前是應付「一般狀況」,但大量病患湧入時「急診人力一定有問題」,有許多醫院急診室沒有兒科醫師看診的,民眾可透過衛福部網站,查詢有「緊急醫療能力」評鑑醫院,較高機率夜間有兒科醫師。「疫情這麼久,大家已經筋疲力竭了」,夏紹軒坦言,現在病例數量太多,現在中央要求自主管理者不要就醫,是怕醫院若淪陷後果更不堪設想。但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若看起來不對勁,不要猶豫趕快帶去醫院給醫師評估最安全。依照疾管署發布「COVID-19 確診個案注意事項」,病患若有就醫需求,需連繫119、衛生局或撥打 1922,再由公衛人員安排就醫流程。學會建議公衛人員,若為高風險族群兒童病患或已出現可能進展為中、重症的高風險症狀時,應及早建議就醫並安排轉送。緊急狀況,照顧者可直接撥打119,通報病況並請求緊急送醫,方能保障兒童生命安全。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歲童染疫病歿 兒科急診醫學會籲4大症狀速送醫
新北2歲童染疫重症死亡,引起廣泛討論。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提醒,兒童染疫早期若有高燒逾攝氏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症狀,務必盡速送醫。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發布早期辨識兒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重症病患共識聲明,提醒家長兒童染疫後出現重症徵兆務必盡速送醫,以及兒童染疫重症的危險因子,並呼籲政府與醫院整備兒童醫療量能,針對兒童急診醫師人力也要有所準備與補助。兒童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接受媒體電話聯訪說,現在輕症或無症狀患者會採居家照護,但家長應注意孩子染疫後的重症徵兆,出現時要盡速送醫,勿留在家中。兒童急診醫學會提醒,兒童染疫早期若高燒超過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的腸胃道症狀,有較高的重症危險性,建議及早就醫。兒童急診醫學會強調,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屬後期器官衰竭症狀,建議以早期徵兆而非晚期症狀作為急診就醫或轉送的依據,文獻顯示早期治療的預後較佳。兒童急診醫學會也建議公衛人員,若為高風險族群兒童病患,或已出現可能進展成中重症的高風險症狀時,應及早建議就醫並安排轉送,緊急狀況時照顧者可直接撥打119,通報病況並請求緊急送醫。夏紹軒也提到,文獻顯示兒童過去有肺炎病史、有共存的慢性病,以及症狀開始4天後才就醫,都是染疫後演變成重症的危險因子;慢性病包含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但他也提醒,即便沒有危險因子,仍可能會演變成重症,家長仍要留意早期徵兆。兒童急診醫學會也提到,小於1歲的嬰兒雖有研究顯示是染疫重症高危險群,但是更大規模的研究卻顯示,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另5至11歲的孩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高,也不能輕忽。因應COVID-19疫情升溫,確診數持續增加,夏紹軒提醒,無論是政府或醫院,應再度檢視目前兒科急診裝備是否足夠,再者兒科急診人力也要予以整備或補助,以因應未來大量兒童患者湧入的需求。夏紹軒最後提醒,有些醫院未設有兒科急診,不見得能清楚掌握與觀察兒童病況,家長不妨可上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可提供24小時兒科急診服務的醫院,若察覺孩童不對勁,切勿猶豫,應立即將孩子送往有兒科急診的醫院評估治療。
-
2022-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莫德納是大魔王? 專家:勿套用成人經驗至兒童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莫德納疫苗用於6至11歲兒童接種,但消息一出卻引起許多家長反彈,湧入衛福部臉書留言怒罵「莫德納是大魔王」、「為何要孩子當白老鼠?」更有人說「大人就受不了副作用了,何況是小孩」。不過專家認為,不能以成人經驗套用到兒童身上,認為莫德納是「大魔王」;若家長真的擔心,最好的方式是找兒科醫師諮詢評估。相較於國外兒童使用較多的BNT/輝瑞疫苗,我國卻先通過莫德納疫苗的EUA,引發家長擔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苗不是強迫,一向都採自願。而政府有責任把疫苗利弊說明清楚,讓家長可以做好判斷。兒童接種疫苗會有同意書,家長拿到同意書後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諮詢,認為適合接種再施打。指揮中心昨也整理出國際間莫德納疫苗用於兒童族群的核准情形,歐盟、英國、澳洲與加拿大則分別在二至四月核准。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莫德納已提出明確明確的臨床試驗結果,並通過歐美國家的EUA,代表其防疫效果和安全性是被認可的。而臨床試驗中也會觀察副作用,看到多為局部疼痛、發燒,未看到如心肌炎等嚴重副作用。他也強調,兒童劑量是成人的一半,且不能以成人經驗套用到兒童身上,認為莫德納是「大魔王」。現在疫情升溫,施打疫苗的利益超過潛在風險,「該打還是要打」;若家長真的擔心,最客觀方式就是找兒科醫師討論。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則表示,目前沒有臨床試驗比較兒童施打莫德納與BNT/輝瑞疫苗的情形,因此副作用的程度無法比較;但可以知道的是,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致心肌炎風險低於青少年。不過呂俊毅也坦言,由於莫德納拿到兒童適應症的時間較BNT/輝瑞疫苗晚,因此接種的人數較少、觀察時間也較短,專家間對於兒童是否應該接種的意見也很分歧,家長只能就自身的利弊進行風險評估;若不願接種疫苗則必須做好NPI(藥物介入措施)進行防疫,避免感染。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重症童 疑感染多種病毒
新北市二歲幼童確診重症引發關注。部立雙和醫院院長程毅君表示,病毒在該孩童身上進展快速、罕見及嚴重是過去都沒有的案例,懷疑可能有合併其他病毒感染,除與台大兒科重症相關醫師會診討論,昨天已進行第三次抗病毒藥物。程毅君指出,使用抗病毒藥物在臨床評估上雖有些疑慮,但考量病程快速及嚴重,跟幼童父母充分溝通後,周六給予第一劑抗病毒藥物治療;雙和與台大醫療團隊都懷疑,幼童有合併其他病毒感染可能性,緊急進行相關檢驗。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則發文表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特別注意。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基、高啟動輕症居家照護 台中下周一兵棋推演
台北、基隆、高雄昨天啟動輕症居家照護計畫,北市先在信義區試辦,今天擴大到中正、大同區,不過北市許多里長抱怨不清楚SOP,家有長者或幼童的里民一看到防疫計程車更如驚弓之鳥,憂心隔壁有居隔者,透過公共管道傳播疫情。信義區新仁里長吳建德表示,民眾擔心左鄰右舍間是否有人居家照護,又擔心公寓大樓管道連通、後陽台緊鄰,病毒是否在管道中四處流竄;過去辦理居家檢疫時,民眾就曾恐慌過一次,如今擔心更甚,尤其有長者和幼童的家庭,特別擔心染疫後引發重症。年輕人倒是普遍認為遲早要與疫情共存,不太緊張。安康里長萬宇恆表示,里長們都不太清楚,相關會議都沒開,有問題只能統一由區公所回答。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政策是邊上線邊滾動修正、且戰且走。中央尚未公布居家照護標準流程,但北市確診者數多,不能再等,市府在各行政區設關懷中心,由區長當窗口解決問題。副市長黃珊珊說,在家中有就醫需求確診者可與醫師聯繫,狀況嚴重者將即刻送醫。基市府跟長庚醫院與26家基層診所合作,今啟動居家醫療照護;居隔期間透過視訊診療及居家送藥,不必入住加強型集中檢疫所。「高雄版」確診者居家照護計畫昨啟動,已號召各區200多家診所加入;市府成立居家照護中心包括醫療照護、生活關懷兩部分,專責基層診所及醫院提供線上諮詢診療、居家送藥及心理諮詢,生活關懷則有38區生活關懷專線負責。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演練與確診者視訊關懷,詢問確診者有無喉嚨痛、流鼻水、四肢無力、味覺異常等狀況?體溫幾度?對方答稱覺得四肢無力、稍微頭痛。朱光興表示,1天2次問候與問診給病患生理與心理支持,未來基層診所接到居家照顧中心轉介的輕症確診個案,4小時內會聯繫上。另外,桃園市政府規畫第1家加強型防疫旅館原訂22日開始運作,決定提前於今天啟動;這家如同「加強型集中檢疫所」的防疫旅館,由敏盛醫院團隊進駐醫療服務,收治經醫師遠距問診的輕症或無症狀、無法在家居隔確診者,市府也會安排防疫計程車載往入住檢疫。台中居家照護計畫預計下周一兵棋推演,市長盧秀燕表示,居家照護者醫療上由地區醫院照顧,生活上的關懷由民政局和認養局處服務和諮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居家照護人數1070人,這段時間碰到的問題都透過宣傳與專線溝通解決及調整,面對疫情最重要還是要做長遠準備,最近開始招募志工,盤點29區人物力,讓確診上萬時能夠因應。
-
2022-04-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啟動無症狀、輕症居家醫療照護 開辦24小時專線
基隆疫情延燒不止,市長林右昌今天宣布,明天起啟動「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希望透過強化輕重症個案分流,讓確診個案獲得妥善醫療諮詢及處置,保全醫療量能給有需求的民眾。林右昌說,市府跟長庚醫院與26家基層診所合作,明天開始若符合「65歲以下、一人一室、輕症或無症狀、無懷孕也無洗腎」等條件,便可以在基層醫療診所協助下,藉由居家醫療照護到解除隔離,不必入住中央加強型集中檢疫所。居隔期間透過視訊診療及居家送藥,萬一症狀嚴重或無改善,仍需送往專責醫院。這項計畫優先針對居隔期間陰轉陽個案,其次是解隔離前確診隔案,接著才是新增加確診個案。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流程是由醫療院所醫師視訊診療評估病情,並主動醫療關懷,身體若無不適,可以居家照護至解除隔離。解隔離前快篩或PCR陰性者,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身體不適者,醫療單位會以視訊診療並每天進行醫療關懷及居家送藥,有改善者在解隔離前快篩或PCR,症狀嚴重或沒有改善者,後送到專責醫院進行收治與診療。林右昌表示,居家醫療照護期間,市府會提供確診者所需生活照顧支持,包括配送防疫關懷包、協助生活物品聯繋採購、垃圾清運服務、急難救助、視訊課業輔導、轉介心理商服務以及整合與提供其它生活所需物資,相關無法歸類等特殊狀況,則會在專線上提供整合的資訊和協助。市府配合「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成立居家關懷照護中心,確診者的居家關懷服務專線為(02)2425-1560,服務時間是上午9點到晚上9點。市府並會提供確診者居家醫療專線,24小時提供服務。
-
2022-04-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首見2歲染疫重症 醫示警幼童確診恐有「一症狀」
台灣近期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抽搐到昏迷,後續送醫插管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發文表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們特別注意。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國內首例兒童感染Omicron重症個案,出現抽搐及腦炎症狀,讓家長及第一線兒科醫師都繃緊神經;其實先前當Omicron占瑞典病例98%以上時,就有4名染疫兒童因抽搐被送往兒科急診,其中3名男孩過去並沒有癲癇病史或熱痙攣病史。日本研究也發現,Omicron大流行期間,1至4歲的熱痙攣發生率為9.4%,遠高過Delta流行期的3%;Omicron流行期間,5歲至11歲兒童的抽搐發生率也從0%增加至3.5%。此外根據一份南非研究,南非去年10月至12月間,初次診斷為COVID-19的138名住院兒科患者(年齡小於13歲)中有19人(31%)抽搐發作,其中只有2位兒科患者先前有痙攣病史,其他17位兒童則完全沒有痙攣病史。吳昌騰表示,依據幾個國外研究,可以發現兒童感染Omicron後,熱痙攣發作的年紀不限常見的6個月到5歲之間,而抽搐可能就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讓台灣的小孩們平平安安渡過難關。
-
2022-04-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病童出現重症警訊 再送醫太晚
新北中和兩歲重症男童於確診當天住進雙和醫院加護病房,有急性腦炎合併多重器官異常,昨請台大兒科醫師會診,仍積極治療中。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纯芝表示,病童恐在短時間內從輕症變成中重症,提醒家長,孩子發燒超過四十八小時、持續高燒超過卅九度並冒冷汗等跡象,就應及早送醫。為了避免再度發生類似憾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已請兒科醫學會提供建議,本周三開會檢討症狀分類及就醫流程。指揮中心上周六提出「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意識不清、嘴唇指甲床發青」等四大兒童重症警示,衛福部醫事司當天緊急聯絡兒科醫學會,醫學會歸納整理「兒童新冠肺炎輕症危險警訊」,彭纯芝表示,孩子一旦出現四大警訊,再送醫可能太晚了,強烈建議家長,孩子若出現重症警訊,不可繼續居家照護,應緊急就醫。兒科醫學會建議,幼兒如發燒超過四十八小時、持續高燒超過卅九度且冒冷汗、不發燒時呼吸急促或精神仍差、超過十二小時未進食未解尿、持續嘔吐,就應及早送醫,必須在安全環境下監測生理變化。兒科醫學會兒科急診次專科委員會主委吳昌騰表示,未滿一歲的幼兒鼻腔和呼吸道抵抗力比較差,如持續咳嗽、流鼻水,容易惡化成肺炎、呼吸困難,必須緊急就醫。此外,地方政府應提供兒科醫師諮詢窗口,或安排醫師訪視,以確認病童是否能搭乘防疫計程車送醫,或請救護車協助就醫。但是找不到救護車、防疫計程車,該怎麼辦?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說,這不是醫事專業人員可以解決的問題,衛福部和地方政府有必要改善精簡醫療流程。
-
2022-04-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衛福部急諮詢醫學會 將公布新冠確診兒童送醫要件
新北市發生兩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一天內病情急轉直下,行政部門卻未能及時安排就醫的憾事。對此,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昨晚緊急透過通訊軟體諮詢兒科醫學會,醫學會在一個晚上之內,討論出「輕症兒童提前送醫警訊」,就等衛福部正式公告。醫師表示,如果等到指揮中心昨提到的四大警訊(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或抽搐、皮膚和嘴唇或指甲床發青)出現才就醫,那就太晚了。據了解,本身也是兒科急診醫師出身的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昨天就聯絡兒科醫學會,希望醫學會協助歸納並提出「兒童新冠肺炎輕症危險警訊」,也就是在兒童確診者即便還在輕症階段,但若出現哪些跡象,就不可繼續居家照護,應立即送醫,以免再次出現分流不及的憾事。兒科醫學會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纯芝表示,兒童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從輕症變成中重症,如果等到指揮中心昨天提到的四大警訊出現才就醫,真的怕會有點晚。目前輕重症分流,醫療量能還夠,兒科醫學會昨晚已迅速歸納出兒童輕症中應留意的警訊,現在就等衛福部或指揮中心公佈出來,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及地方行政人員日後多加留意。目前醫學會歸納的警訊包括發燒超過48小時以上、持續高燒(體溫超過39度)冒冷汗、不發燒時呼吸仍比較快、不發燒時精神仍差、12小時以上沒吃東西也沒有解尿、持續嘔吐。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要非常警覺,很可能會變成中重症,此時就應提早送醫,讓兒童在一個安全環境下持續監測,以免忽然出現重症等緊急狀況,措手不及。如果年紀越小的孩子,連咳嗽流鼻水不止,如果家中沒藥,也需要就醫。兒科醫學會兒科急診次專科委員會主委吳昌騰補充,如果孩子嘔吐、食慾不佳、無法進食,身體會脫水,這需要就醫。如果是小於一歲的孩子,持續咳嗽流鼻水,家裡又沒有藥物,也應該要就醫,因為兒童鼻腔和呼吸道的抵抗力比較差,擔心會演變成肺炎、呼吸困難。吳昌騰提醒,即便有相關指引,整套兒童居家照護系統中,必須要有醫師在,不能只靠家長或行政人員。他建議各地政府應提供有專業兒科醫師的諮詢窗口, 或是每天由醫師訪視,才能確認相關症狀是否還在可居家照護的範圍,如果需要就醫,也要有醫師才能比較精確判斷孩子可以做防疫計程車去醫院,還是可能需要派救護車當場急救。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證實,兒科醫學會已經跟衛福部相關機關,著手擬定相關就醫流程當中,或許這幾天主管機關就會發出通函,提醒醫療院所與行政部門,兒科醫學會也會對相關醫療人員積極宣達。根據兒科醫學會提出的這些警訊,新北兩歲男童的家長,是否其實已經具備高度警覺,壞就壞在行政流程安排就醫出問題?彭纯芝表示,站在醫學會立場,不便評論個案。即便家長和行政人員都有正確的衛教觀念,但是如果救護車、防疫計程車就是不夠,該怎麼辦?夏紹軒表示,這已經不是醫事專業人員可以解決的問題,兒科醫師的職責是盡可能把重症病童及早辨識出來,醫療流程的精進,就要靠衛福部和地方政府了。
-
2022-04-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孕婦確診住院不能只看周數!婦產醫:樣樣事情都規定到這麼細,簡直愚民政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修改輕重症分流規定,懷孕滿36周的確診孕婦要收治住院。未滿36周則按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在啟動居家照護的縣市,則規定「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的孕婦要收治於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醫院。指揮中心速速念完以上內容,婦產科醫師卻滿頭問號,滿心擔憂。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婦產科醫師黃韻如表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孕婦確診指引是用懷孕週數去做大原則,如果高風險孕婦在未經專業評估之前,就被送到無法及時提供產科和新生兒科資源的地方,母胎雙方都可能面臨生命危險。黃韻如表示,過去孕婦確診個案很少,醫院一定收得下,現在單日本土案例已快破千,可想見孕婦確診者也會出現。目前全世界對於親冠確診孕婦的標準做法,都是需要在醫院生產,因為懷孕本身就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懷孕的婦女較容易發生血栓、免疫反應也比較低,即便打過疫苗有一定防護力,重症率還是高於沒有懷孕的婦女。看到指揮中心單單用36周作為確診孕婦是否需要醫院收治標準,令黃韻如相當擔心。黃韻如指出,因為懷孕不滿36周的女性仍然可能是高危險妊娠、有早產的危險因子,再加上確診新冠肺炎,如果在檢疫所裡萬一忽然需要緊急接生、緊急剖腹,誰能負責呢?黃韻如表示,英美等先進國家已經經過兩年多疫情的慘痛經驗,用許多血淚經驗、慘痛教訓,加上醫學實證,編撰各自的新冠確診孕婦照顧指引,或許國情制度各有不同,但共通點都是有實證依據,有清楚的邏輯。黃韻如說,不曉得指揮中心是否還有更詳盡的指引沒有拿出來,或是各防疫轄區會盤點各區相關醫療資源、擬定收治流程?但如果只是真如今天公布的內容,單單用懷孕周數切分收治,就很明顯只是方便行政人員做事的思維,並沒有顧及母嬰安全,令人非常擔心。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他也覺得不應用周數區分,而是要回到醫療常規,由醫師判斷。不過鄭博仁感嘆,其實不需要樣樣事情都讓指揮中心規定到這麼細,因為指揮中心常常邏輯自相矛盾,搞得大家腦袋都不清楚了,簡直是愚民政策。鄭博仁舉例說,比如一直叫大家打疫苗,卻遲遲不敢鬆口不清零,還是保守不開放,結果打了三劑的人在生活上也沒有任何差別,搞到最後大家也不知為何要打,漸漸打氣就停滯了。又比如,明明大都是輕症,但所有相關政策的反應方式又很激烈,卻好像在告訴大家這個病就會死掉一樣。這種矛盾和懼怕的風氣也深入醫療第一線,結果搞到新冠肺炎以外的病人就醫也障礙重重。鄭博仁說,他昨天看門診,連續有幾個孕婦因為輕微發燒,就被其他醫師推拒,只能跑來大醫院。因為政府的態度也讓醫院很緊張,寧願用最保守的想法,都不要做、就不會犯錯,就算大環境開始鬆綁,人們還是要自己加嚴格。「每件事情都給指揮中心切這麼細去規定,是沒有必要的。該讓醫師來負擔專業判斷責任了!」鄭博仁建議,孕婦得到新冠肺炎,就像孕婦得到流感,婦產科醫師都經過訓練,知道透過哪些評估和指標去分析病人的病情、判斷他需不需要住院。
-
2022-04-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台學生確診數飆高 醫籲出現這2狀況要多留意
台灣疫情遍地開花,受Omicron影響,台灣本土確診數屢創下新高,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4月20日至今年4月13日,全國確診的學生人數已累計2254人;林口長庚醫院醫師吳昌騰呼籲家長,兒童感染後可能會是無症狀,也可能是有症狀,除了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需特別注意病童可能出現哮吼或熱性痙攣等狀況。近期教育部放寬停課標準,引來家長罵聲,認為罔顧孩童健康,加上12歲以下未施打疫苗,風險更高;對此吳昌騰在臉書寫下,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4月20日至今年4月13日,全國確診的學生人數已累計2254人,其中大專校院1026人、高中290人、國中201人、國小540人,幼兒園197人,而在社區感染下,相信兒童染疫數字還是會增加。吳昌騰表示,兒童感染之後可能會是無症狀,也可能是有症狀。因為Omicron病毒複製快,且病毒量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如果有症狀,大多是上呼吸道的症狀,而家長該如何提高警覺,像常見的症狀有發燒、鼻塞、流鼻水、乾咳、喉嚨癢痛、頭痛;而有些病童會出現哮吼、熱性痙攣症狀。而香港的一項研究指出,香港大學和瑪嘉烈醫院的研究人員回顧了疫情大流行不同階段的兒童住院情況,發現Omicron變異株席捲香港時,病症比過往嚴重得多。2022年2月5日至28日,香港共有1147名0至11歲兒童因新冠肺炎住院,其中80%以上為0至5歲,有21名兒童(或 1.83%)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有4名兒童死亡。吳昌騰再提一研究,2022年3月發表在《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 Omicron浪潮期間,嬰幼兒的感染病例可見哮吼的發生;另外《Lancet》2022年3月21日的預印本論文中說明,Omicron會導致在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族群中,痙攣發作病例增加,並且比以前的變種病毒和流感病毒更針對上呼吸道。吳昌騰最後提醒大家,看完這些研究及現況,應會更有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