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鐵質
共找到
324
筆 文章
-
-
2021-11-15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預防缺鐵降中年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率 葷食、素食可吃這些補鐵
預防缺鐵可降中年冠狀動脈疾病 但無法反推論2021 年 10 月 5 日德國漢堡大學心臟和血管中心的卡拉卡斯醫師/博士(Mahir Karakas)在歐洲心臟病學會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所出版的官方期刊《心衰竭》上面,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結論是:通過預防缺鐵(Iron deficiency),可以降低11%在中年時期新發生的冠心病以及12% 的心血管死亡率。筆者特摘錄美國每日科學網站上的報導,供大家參考,並同時提醒大家,這項觀察性的研究,不能反推論認為:缺鐵就會導致心臟疾病。前人的研究已知,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例如:心衰竭),如果再有缺鐵的現象,往往就會和住院以及死亡等糟糕的結果相關聯。 2009 年,針對慢性心衰竭且有缺鐵的患者,進行鐵注射液(Ferinject)治療的臨床試驗中(計畫名稱縮寫:FAIR-HF),缺鐵的心衰竭患者在使用靜脈鐵劑治療後,大幅改善了臨床症狀、心臟功能和生活品質。另外,FAIR-HF後續試驗中,也正在調查靜脈補鐵對心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影響。由於這些研究都是針對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又再有缺鐵情況的時候會怎麼樣,但卡拉卡斯醫師則是希望能夠了解,本來沒有任何心血管疾病的普通人(General population),到了中年,如果體內缺鐵時,會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缺鐵常見健康問題缺鐵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健康問題,造成缺鐵的可能原因有: 疾病造成體內長期慢性出血(像是大腸癌和胃癌)、個人腸胃吸收鐵質能力下降(胃部切除或長期使用制酸劑)、洗腎病人、長期缺鐵的飲食(不正確素食者和不當飲食者)和鐵需求量高但未適量補充者(像是孕婦)等等。人體其實非常聰明,為了維持體內的鐵不虞匱乏,自有一套完整的儲存、運送和回收機制,但是當有任何上述的原因發生時,身體就會依序經歷(1)耗鐵太多,儲存鐵變少,稱之為鐵耗損時期(iron depletion),此時體內的血紅素數值依然能夠維持正常。(2)儲存鐵不夠,血紅素略低於正常值,有時覺得疲倦,這時就稱之為缺鐵時期(Iron deficiency)。但如果不管它,任由其再嚴重下去,就會到達(3)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時期,此時血紅素過低,而且會出現虛弱、皮膚蒼白、頭暈、呼吸急促等等的症狀,同時會影響到免疫系統,應該迅速找出原因,積極治療。儲鐵蛋白(ferritin)是人體內專門用來儲存鐵的地方,正常成人體內總共有4公克的鐵,其中大約65%主要是拿去製造血紅素。另外,約有25~30%的鐵質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庫藏在體內,以備不時之需,這其中約有2/3的鐵是庫藏在儲鐵蛋白內,所以,血液中儲鐵蛋白的數量,可以用來估計體內鐵的總貯存量。一旦當身體需要鐵當作原料的時候,鐵就會從儲鐵蛋白中釋放出來,並和運鐵蛋白(Transferrin)相結合,而運鐵蛋白這台貨車,就會把鐵原料運送到需要的地方。因此,儲鐵蛋白和運鐵蛋白在體內鐵的平衡與利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次漢堡大學的研究涵蓋12,164 名歐洲人,平均年齡為 59 歲,45.2% 為男性,每位參與者在研究期間內,新發生的冠心病(CHD; coronary heart disease)、心血管疾病死亡率(cardiovascular mortality)和任何原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都會做詳細紀錄,並對年齡、性別、吸煙、膽固醇、血壓、糖尿病、身體質量指數(BMI)等等的危險因子進行校正後,再進一步分析缺鐵後與冠心病、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如果參與者在尚未納入研究前,就已經有冠心病或中風病史的話,就會被排除。另外,根據兩個定義將參與者分類為是屬於何種缺鐵:(1)絕對缺鐵(AID;absolute iron deficiency),定義為儲鐵蛋白 < 100 μg/L ,但如果是儲鐵蛋白非常低,低到小於30 μg/L 時,就稱之為嚴重絕對缺鐵(severe AID)。(2) 功能性缺鐵(FID;functional iron deficiency),定義為只要運鐵蛋白飽和度 < 20%,不論儲鐵蛋白是正常(100~299 μg/L)或是略低(< 100 μg/L),都算是功能性缺鐵。結果顯示,缺鐵在一般人群中相當普遍,在研究開始進行前,就有60% 的參與者患有絕對缺鐵,16.4%有嚴重的絕對缺鐵,以及64.3% 患有功能性缺鐵。在平均整個13.3 年的研究期間,有 2,212 人(18.2%)死亡。其中,有 573 人 (4.7%) 是死於心血管原因,另外,有 1,033 (8.5%) 名參與者被診斷出冠心病。經統計與校正每個人的危險因子後,得到的結論是: 功能性鐵缺乏會導致冠心病機率增加 24%,心血管死亡率增加 26%,全因死亡率增加 12%。但絕對缺鐵僅對冠心病的發生機率有影響(增加20%),但與死亡率沒有關連性。論文第一作者施拉格博士(Benedikt Schrage)進一步說到,絕對缺鐵是評估鐵狀態的傳統方法,但它忽略了運送和利用鐵的效率,使用功能性缺鐵的定義會更加準確。研究人員同時詳細計算出了,一般人群如果能夠預防缺鐵,那麼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大約 5% 的所有死亡、12% 的心血管死亡和 11% 新發生的冠心病將可以避免發生。葷食、素食 如何補鐵?重點來了,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缺鐵呢?首先,應該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如果是因為某些疾病,才造成缺鐵,甚至嚴重到缺鐵性貧血的話,應優先聽從醫囑,把病治好。日常生活中,可以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健康飲食,並在您的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鐵,含鐵食物可以被區分為兩大類:血紅素鐵(葷食)或是非血紅素鐵(素食),葷食鐵吸收率高,而素食鐵吸收率較低,因此素食者必須更加注意。葷食者:全麥穀物、肉類、家禽和魚類都是膳食鐵的良好來源,尤其肝臟是鐵特別豐富的來源,但當女性懷孕了,肝臟的維生素 A 含量很高,容易影響胎兒,要特別注意。素食者:每天所需的膳食鐵量就應該是葷食者的兩倍,來源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和西蘭花等)、葡萄乾、堅果、李子、杏乾、種子和豌豆,以及鐵強化穀物、麵包和義大利麵。維生素C會增加鐵的吸收,所以要適量吃顏色鮮豔的水果。另外,減少喝茶和咖啡的量,尤其是在進餐時間,因為茶和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與鐵結合並影響吸收。Journal Reference:1.Schrage B, Rübsamen N, Ojeda FM, et al. Association of iron deficiency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SC Heart Failure, 2021 DOI: 10.1002/ehf2.13589.
-
2021-11-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慢性腎臟病」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醫師詳解告訴你
因腎臟問題來腎臟科就診的患者中,大多已有數種慢性疾病並服用多種藥物,他們不但擔心腎臟衰退,也煩惱藥越吃越多是否會造成身體負擔,在這篇文章裡,將會簡單介紹腎臟科醫師較常開立的幾種藥物。如果腎臟病尚在早期階段,醫師可能只會囑咐患者調整飲食、轉介營養師、積極控制三高等等,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逐漸需要服用下述各類藥物,所以一旦有腎臟病,依據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才是保護腎臟的正確方法。【延伸閱讀】>>為何林杰樑需終身洗腎?一表看懂腎臟發炎如何從急性變慢性控制三高的藥物三高就是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不但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很多研究已顯示,控制血糖及血壓,有助於延緩腎功能衰退,而在醫學上,慢性腎臟病患者等同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用較嚴格的標準控制血脂。所以初次腎臟科門診時,醫師會檢視患者的三高狀況,予以適當的醫囑及建議。延緩腎能惡化的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及第二型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這類藥物在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並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但是這類藥物會使血壓降低,在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也有引發高血鉀及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所以醫師必須依據個別患者的狀況開立相關處方。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 抑制劑新型降血糖藥,又稱排糖藥,這類藥物會促進糖份從尿中排出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排糖藥在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蛋白尿患者,已證實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並降低日後需接受長期透析(洗腎)的風險,有些研究顯示排糖藥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類似的效果。但這類藥物可能增加生殖、泌尿道感染及酮酸血症的風險,使用上也有腎功能的限制,目前健保僅給付腎絲球廓清率30-45 ml/min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酮酸胺基酸低蛋白飲食已證實可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有些研究顯示,較之單純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延緩腎臟衰退可能效果更佳,目前健保僅給付腎臟病第五期的患者使用,而且此類藥物需搭配低蛋白飲食才能發揮保護腎臟的效果。治療貧血的藥物腎臟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主要器官,其製造分泌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減少,而腎衰竭累積的尿毒素亦會使紅血球壽命縮短,故隨著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之後,患者會逐漸出現貧血的現象。腎臟科醫師會定期檢測患者的貧血狀況、血中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的濃度等,並予以適當補充。鐵質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給予,口服鐵劑主要副作用為便祕、腸胃不適及黑色糞便(鐵質顏色),無法耐受者可改用靜脈注射鐵劑,每月一次或兩次給予,惟初次注射時要注意是否有過敏的現象。對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合併嚴重貧血者,健保有給付紅血球生成素治療,可以皮下或靜脈注射,門診病人主要使用皮下注射,頻率依劑型及貧血程度、由每週三次至每月一次不等,來院或居家自行注射。控制鉀的藥物鉀散見於各種食物,蔬菜水果尤其含有豐富的鉀,腎臟是排除鉀的主要器官,隨著腎功能衰退,可能會出現高血鉀的現象,血鉀過高會導致肌肉無力,嚴重時可引發心律不整而有生命危險。控制血鉀除了調整飲食,有時還需要服用降鉀藥物,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常用口服降鉀藥物,粉狀,泡水服用,於腸胃道中吸附鉀離子而達到降低血鉀的效果,需和其他藥物間隔至少3小時服用。環狀利尿劑可促進鉀從尿中排出,但是利尿劑中有一種保鉀型利尿劑,反而會減少尿鉀排除,就不適合血鉀高的患者服用。控制鈣、磷的藥物磷廣泛存在於各類食品,慢性血磷過高,會導致肌肉、神經、皮膚及骨骼病變。當腎臟病進入第四期之後,會逐漸出現血鈣下降、血磷上升及骨骼病變的情形,這時醫師可能會開立維他命D、鈣片或磷結合劑,如碳酸鈣、醋酸鈣、氫氧化鋁等,磷結合劑可減少磷在腸胃道的吸收,降低血磷濃度。控制代謝性酸血症的藥物隨著腎功能衰退產生的酸血症不僅影響營養狀態,也和預後息息相關。已有不少研究顯示,矯正酸血症有助於改善營養狀況及延緩腎功衰退,所以醫師會定期檢測並開立如碳酸氫鈉(口服鹼)等藥物,須注意碳酸氫鈉有鈉的成分,在嚴重高血壓、水腫及心臟衰竭患者須謹慎使用。利尿劑腎臟退化、排除水分的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喘,甚至肺水腫及心臟衰竭的狀況,在飲食上除了限制水分及鹽分的攝取,醫師還會依據患者的需要開立利尿劑,利尿劑有許多種類,不當使用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脫水現象,避免擅自增減劑量。其他Pentoxifylline (小型研究有助於降低尿蛋白及延緩腎功能退化)及克裡美淨(Kremezin, AST-120),於腸道中吸附尿毒素,減緩尿毒症狀等等。
-
2021-11-08 養生.聰明飲食
一張圖看懂紫、紅、黑、綠色葡萄 熱量誰最高?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最近連去早午餐店,裡頭連沙拉都出現葡萄,辦公室一起吃葡萄,還把葡萄放進冷凍庫裡,做成葡萄冰塊、葡萄冰沙;小小葡萄有各種顏色,營養熱量各不同。李婉萍表示,葡萄含有多酚類,花青素以及類黃酮,總的說會提升抗氧化力。葡萄外皮紅紅紫紫的,其實葡萄鐵質含量不高,雖然可以提升抗氧化力,對血管保健有幫助,血液循環變好,進而讓皮膚好、氣色佳,但並不是含有鐵質的關係。她表示,想要皮膚好吃黑皮葡萄,高血壓吃紫皮,減重可選綠皮,如果對皮膚狀態特別在意,可以吃黑皮葡萄,有較高含量的維生素E,幫助修護皮膚,讓人更光采動人。葡萄的最初代表色紫色,紫皮葡萄熱量最高,但鉀離子也高,所以如果有高血壓,紫皮葡萄就會是個好選擇。而綠皮葡萄則是熱量最低者,還同時是葡萄裡維生素A含量最高的。維生素A對眼睛好,還能協助修復黏膜組織。常感冒、有過敏體質的人,飯後水果就來點綠皮葡萄,至於家喻戶曉的台灣在地王者巨峰葡萄,不但有以上營養素,還有獨特的風味。碩大的果肉,甘甜中帶點微酸,提升了口味的層次,也不容易膩。李婉萍說,葡萄外面有一層白白的粉狀,有人會覺得髒髒的,但那其實是「果粉」。果粉能保護果實、防止水份散失,延長保存期限。優質葡萄會呈現果粒飽滿、大小適中,果粉分布均勻,提起時很牢固少有落果。果皮顏色深者,往往香氣足夠、成熟也會甜。吃葡萄時記得用剪刀剪,不要用拔的。因為用拔的會造成一個洞,比較容易腐爛,從果梗處剪下會更佳。她表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真的,水果的果皮,像是葡萄皮和葡萄籽,大多對環境生態是友善的。大自然會自成一個循環,皮和籽當廢棄物時皆可做為天然堆肥。對外在環境好,即使被吃下肚也對人體也是環保。因為葡萄表面有天然果粉,含的花青素含量比較高,同時也有膳食纖維,而葡萄籽也是由纖維組成。不小心吃下去不用擔心會變成葡萄樹,會在腸道增加益生菌,幫助腸道蠕動。
-
2021-11-07 養生.聰明飲食
防血管硬化、解手腳冰冷 營養師教吃得暖又不怕胖
天氣冷颼颼,三五好友開始相約吃鍋、同事團訂熱飲下午茶,吃暖但也怕吃胖。營養師建議,鍋物湯底盡量清淡,並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也可搭配辣椒、蔥、薑等辛香料提味暖身。冬季喝熱飲、吃水果需注意糖分攝取,亦可多攝取含鐵食材,增加體內血液循環,讓手腳不冰冷,吃得飽暖也不怕胖。女生易手腳冰冷,薑黃、胡椒、肉桂入菜可改善。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冬季食材包括蘿蔔、芥菜、萵苣、山藥、大白菜等,其中芥菜富含維生素K,可避免鈣離子附著血管導致硬化,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體質較寒者可攝取羊肉、薑、蔥、山蘇、南瓜、肉桂等溫和食材,並選用老薑入菜提味;體質較熱者可選用較辛辣的嫩薑。營養師宋明樺指出,冬天想要吃得暖,添加辛香料可提升體內新陳代謝,包括生薑、辣椒、大蒜等,其中辣椒素可讓身體發汗,包括紅辣椒、墨西哥綠辣椒皆有相同功效。她建議,腸胃道較敏感的民眾,可將辣椒、生薑入菜煮熟降低刺激性。不適合吃辣的民眾,可改用大蒜,不僅具有殺菌功能,亦能促進血液循環。宋明樺表示,咖哩中常加入的薑黃、胡椒等,有助於體內燃燒能量,提升體溫,而肉桂內含有肉桂醛,也可以協助產生熱能,女生容易手腳冰冷問題,肉桂入菜或加入咖啡皆有暖身功用。動物性含鐵食物,搭維生素C促進吸收,增進血液循環。許為捷指出,補鐵可增進血液循環,鐵質來源分動物性及植物性,又以動物性較佳,包括牛肉、羊肉、豬肝、蛋黃等含鐵量高;植物性包括豆腐、黑木耳、香菇、芹菜、菠菜、韭菜等含鐵量也高。她提醒,攝取含鐵食物時,也要搭配補充維生素C,如奇異果等,才能增加鐵質吸收,也應避免喝茶、咖啡,阻礙鐵質吸收。吃較寒食材,可與蛋白質一起烹煮,中和寒性。有些民眾體質寒,不適合大量「進補」,許為捷建議,四神湯適合剛入秋冬食用,裡頭含有山藥、茯苓、蓮子、薏仁,在營養學上屬於平性,不會太過燥性,可適度進補。若要選用竹筍、白蘿蔔等較寒的當令食材,可以與蛋白質一起烹煮中和寒性,像是白蘿蔔排骨湯、山藥排骨湯等。除了蔬菜,水果攝取一樣重要。宋明樺表示,冬季水果包括草莓、葡萄,以及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橘子、柳丁,而蓮霧、棗子、小番茄等咀嚼感佳,且糖分較葡萄、草莓低,民眾想減重也有助控制食欲,而一年四季皆有的芭樂、蘋果也是不錯選擇。吃鍋不胖法則先煮菜、後煮肉 地瓜、芋頭取代飯麵天氣一涼,民眾愛吃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麻辣火鍋,這四種鍋堪稱熱量排行榜「四大天王」。宋明樺表示,這幾類鍋物雖美味但偏油膩,不建議常吃,建議應選擇清淡湯底的蔬菜鍋、昆布鍋等。另外,醬料選擇也很重要,豆乳醬、沙茶醬、胡麻醬等熱量高,建議可改沾醋、蘿蔔泥等。至於火鍋料,像培根牛、貢丸、油豆腐、凍豆腐、百頁豆腐等熱量也很高,建議少吃。宋明樺表示,若晚餐想吃火鍋,盡量少吃飯、麵或冬粉,可用菜盤內的地瓜、芋頭等澱粉取代。小資族想自煮,可多吃芥蘭菜、茼蒿、空心菜、菠菜等。若無法天天開伙煮三菜一湯,亦可煮鍋湯當晚餐,像是玉米蘿蔔排骨湯,湯裡頭用料要豐富,即可維持熱量又有飽足感。民眾吃鍋時,常會多吃肉和青菜,許為捷表示,西醫常說「能量守恆」,即便羊肉爐、當歸鴨等都是優良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但吃過量就會胖,仍應適量攝取。煮鍋除了挑選清淡湯頭,烹煮順序也很重要,建議先煮菜、後煮肉,避免煮肉後湯底含過多油脂,用餐也盡量搭配無糖飲料,飯後可喝普洱茶、山楂茶解膩暖胃。
-
2021-10-30 養生.聰明飲食
缺鐵又氣喘!營養師公開4補鐵食物、3水果 鐵吸收率大增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責任編輯/Andrea 一位女性就醫時主訴她最近可能咖啡或茶喝太多,造成喘不過氣心跳過快,測了脈搏心跳每分鐘達100 多下,洗頭時還發現排水孔有許多掉髮,整個人看起來也很疲倦面色蒼白,原本有運動習慣,但現在居然走路也會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缺鐵是不少人常會面臨的問題,但可能沒有注意到身體的警訊:1. 疲倦鐵質是血紅素的成分之一,可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至全身器官,若鐵質不足,身體就沒辦法製造足夠的健康紅血球,將氧氣提供給全身利用,因而容易造成疲勞、精神不濟的現象。2. 掉髮缺鐵會導致毛囊得不到充足氧氣、養分而掉髮。3. 頭暈、頭疼鐵濃度不足,最先會影響腦部的供氧不足,這時腦部血管會擴張,引發頭痛、頭暈。4. 容易寒冷紅血球缺鐵而無法有效把血氧輸送供應到全身,也會讓人容易發冷、畏寒。 5. 心悸鐵可以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如果缺鐵導致血中氧氣不足,心臟就必須加速工作,打出更多的血液,才能有更多的氧氣被輸送出去,因此就容易產生心悸的狀況。6. 容易喘若體內鐵不足,就不能正常輸送到氧氣到細胞,所以,大腦只能將氧氣充分地輸送到身體「重要」的部位。因此,不論怎麼呼吸仍會有缺氧感覺,所以在排除掉疾病的因素下,連平常走路都會喘的話就有可能是身體缺鐵。7. 臉色發白因為血紅蛋白會讓臉色看起來紅潤有氣色,包括嘴唇、下眼皮內側、牙齦等部位,可以檢查這些部位,若比平常淡白許多,就可能是缺鐵的現象。8. 舌頭易痛缺鐵除了讓舌頭較無血色,也會減少紅血球中的肌紅蛋白,這是維持肌肉健康的重要蛋白質。少了肌紅蛋白,舌頭會看起來異常平滑,而且因腫脹發炎而疼痛。若要補充鐵質,高敏敏推薦食物:紅莧菜、肉類、豬血、鴨血等;此外,建議搭配補維生素C 可以讓鐵質更好吸收,像是芭樂、番茄、柑橘類等。然而,鐵是人體內許多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身體缺鐵可能會出現容易疲倦、臉色蒼白、虛弱、或是暈眩等,且不只女生要補充,現在發育期間的青少年、男性缺鐵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充足適量的鐵質,對人體是很重要的。
-
2021-10-29 養生.聰明飲食
從葷食者變素食者好難?容易執行的彈性素飲食法有3好處
近幾年,蔬食飲食的風潮越來越興盛,許多人因為環保、健康等因素開始想要試著改變目前的飲食型態,從葷食者改為全素食者。但對於吃習慣肉類的人們來說,一下子要從葷食者變成全素食者確實是有些難度,因此,由美國媒體《U.S.NEWS and World Report》評選2021整體最佳飲食法亞軍、最有助於減重飲食法冠軍的「彈性素飲食法」,就是一種非常適合想逐漸轉為素食者的人採用的飲食方法。什麼是「彈性素飲食法」?由美國營養學家Dawn Jackson Blatner於2009年所提出的「彈性素飲食法」,是一種更為靈活的「半素食飲食方法」(Semi-vegetarian Diet),Blatner提倡,只要以多吃蔬果、少吃肉為原則,不需要完全放棄吃肉也能擁有吃素的好處。「彈性素食法」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要來源,但當實行者真的非常想吃肉的時候,也可以順應自己的慾望適量吃點優質的肉類如雞肉、魚肉等。另一位營養師Emer Delaney在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時也指出,相較於去除所有飲食中的肉類、奶類等動物性食物,「彈性素食法」更像是把一日飲食中蔬果、堅果、全穀類比例拉高,讓實行者能夠用更均衡、更有彈性的方式,慢慢地適應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法。「彈性素飲食法」有什麼好處?「彈性素飲食法」最大的好處就是非常容易堅持下去,由於實行「彈性素飲食法」的人可以自由選擇他們一日中所吃的植物性、非植物性食物的份量,不需要完全捨棄吃肉的樂趣,而是以大量的蔬果為主,肉類為輔。雖然採用「彈性素飲食法」的人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情適量攝取肉類,但實際上還是會漸漸減少食用肉類的頻率,通常會傾向於每週一次而非每天一次,長期下來就能減少肉類在飲食中的比例,慢慢地轉為純素食主義者。如同提出該飲食法的營養師Dawn Jackson Blatner所述,實行「彈性素飲食法」能帶來與吃全蔬食一樣的好處,因此,以下將介紹3個科學實證「吃素的好處」。科學實證吃素的3個好處1.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國際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在45,000名成人測試者當中,相較於採用一般飲食法的人,日常生活以蔬食為主要食物來源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下降了32%,而國外媒體《Healthline》認為這是因為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質以及抗氧化的營養素,或許有助於降低血壓、控制膽固醇,進而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2.幫助減輕體重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指出,與採用一般飲食法的人相比,日常飲食中以植物性食物作為主要來源的人能夠減去更多的體重,在18週內平均可以減去比沒有採用蔬食飲食的人多2公斤的體重,而這很可能是因為蔬菜水果本身含有較高的纖維量、較低的熱量,若再搭配高纖維的全穀類,並限制一日的總攝取熱量,或許可以讓減重的效果變得更好。3.減少罹患大腸癌機率由美國醫學協會出版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曾發表一份研究,指出在78,000個測試對象當中,相較於進行一般飲食的人,採用「半素食飲食法」(Semi-Vegetarian)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下降了8%。而另一則發表在《哈佛健康醫學期刊》的文章則推測,這是因為食用新鮮蔬果能夠帶給身體豐富的營養成分像是葉酸、鈣質以及大量纖維,能夠讓腸道維持在一個較為健康的環境,因此,採用以蔬果為主要來源的飲食法,或許可以幫助減緩罹患大腸癌的機率。該如何執行「彈性素飲食法」?1.一天攝取4~5份新鮮蔬果根據英國媒體《BBC》指出,採用「彈性素飲食法」的人三餐都應該要攝取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堅果等,一天至少要食用4~5份的新鮮蔬果,並搭配適量的全穀類食物,讓整體飲食更均衡、更有飽足感。2.食用雞肉、火雞肉等優質瘦肉《BBC》同篇報導也指出,如果真的很想要吃肉的話,建議不要選擇火腿、培根等加工食品,因為這些高度加工的肉類含有大量的脂肪、鹽分,會對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營養師Emer Delaney建議,可以選擇含有豐富蛋白質的低脂瘦肉像是雞肉、火雞肉等,不僅能滿足想吃肉類的慾望,同時也能帶來飽足感,減少對身體的負擔。3.攝取富含鐵質的蔬菜水果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過去曾指出,由於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質較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素食者或是半素食者在平日飲食中,更應注意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像是紫菜、紅毛苔、裙帶菜、深綠色蔬菜、紅豆和花豆等。此外,黑芝麻、紅土花生、南瓜子等堅果類食物也含有較高的鐵質含量,建議大家可以每天補充一湯匙份量的堅果類,再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服用,有助於增加鐵質的吸收率。參考資料:1.《BBC》:What is a flexitarian diet?2.《Healthline》:The Flexitarian Diet: A Detailed Beginner’s Guid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美國媒體評選最有助減重的「彈性素飲食法」:容易執行,還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
-
2021-10-15 養生.聰明飲食
掉髮、疲倦、舌頭痛...小心身體缺鐵8大徵兆!營養師告訴你補鐵吃什麼
&nbsp;一位女性就醫時主訴她最近可能咖啡或茶喝太多,造成喘不過氣心跳過快,測了脈搏心跳每分鐘達100 多下,洗頭時還發現排水孔有許多掉髮,整個人看起來也很疲倦面色蒼白,原本有運動習慣,但現在居然走路也會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身體缺體8症狀 你注意到了嗎?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缺鐵是不少人常會面臨的問題,但可能沒有注意到身體的警訊:1、疲倦:鐵質是血紅素的成分之一,可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至全身器官,若鐵質不足,身體就沒辦法製造足夠的健康紅血球,將氧氣提供給全身利用,因而容易造成疲勞、精神不濟的現象。2、掉髮:缺鐵會導致毛囊得不到充足氧氣、養分而掉髮。3、頭暈、頭疼:鐵濃度不足,最先會影響腦部的供氧不足,這時腦部血管會擴張,引發頭痛、頭暈。4、容易寒冷:紅血球缺鐵而無法有效把血氧輸送供應到全身,也會讓人容易發冷、畏寒。5、心悸:鐵可以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如果缺鐵導致血中氧氣不足,心臟就必須加速工作,打出更多的血液,才能有更多的氧氣被輸送出去,因此就容易產生心悸的狀況。6、容易喘:若體內鐵不足,就不能正常輸送到氧氣到細胞,所以,大腦只能將氧氣充分地輸送到身體「重要」的部位。因此,不論怎麼呼吸仍會有缺氧感覺,所以在排除掉疾病的因素下,連平常走路都會喘的話就有可能是身體缺鐵。7、臉色發白:因為血紅蛋白會讓臉色看起來紅潤有氣色,包括嘴唇、下眼皮內側、牙齦等部位,可以檢查這些部位,若比平常淡白許多,就可能是缺鐵的現象。8、舌頭易痛:缺鐵除了讓舌頭較無血色,也會減少紅血球中的肌紅蛋白,這是維持肌肉健康的重要蛋白質。少了肌紅蛋白,舌頭會看起來異常平滑,而且因腫脹發炎而疼痛。補鐵這樣吃 搭配維生素C更容易吸收若要補充鐵質,高敏敏推薦食物:紅莧菜、肉類、豬血、鴨血等;此外,建議搭配補維生素C 可以讓鐵質更好吸收,像是芭樂、番茄、柑橘類等。(推薦閱讀:常貧血小心未老先衰! 光補鐵還不夠,搭配5大補血食物才算真的有補到)&nbsp;然而,鐵是人體內許多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身體缺鐵可能會出現容易疲倦、臉色蒼白、虛弱、或是暈眩等,且不只女生要補充,現在發育期間的青少年、男性缺鐵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充足適量的鐵質,對人體是很重要的。&nbsp;(推薦閱讀:男性常貧血小心是大腸癌徵兆! 專家曝「罹癌危險因素」:飲食佔多數)&nbsp;延伸閱讀: ·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 ·久蹲起身頭暈是貧血嗎? 小心是低血壓!醫師警告「姿勢性低血壓」7大高危險族群&nbsp;
-
2021-10-02 醫療.腦部.神經
突然頭暈怎麼辦?暈眩、站不穩、快暈倒都是就醫警訊
頭暈日常相當常見,但每個人的感受皆有所不同,其為一個廣泛性的形容。頭暈可依詳細感受細分,不同的感受可能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清楚描述相當重要。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就指出常見4種不同的頭暈及可能原因,並提醒出現相關情狀應盡早檢查。 4種頭暈各不同,當下觀察以利就醫詳述! 眩暈:眩暈是4種頭暈當中最常見種類,患者感受有如乘坐雲霄飛車、咖啡杯一般天旋地轉,較輕微的患者感受則有如地震般晃動。眩暈常見因內耳石出問題所引起,例如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又稱耳石脫落症,主要是因頭部劇烈晃動所致,例如快速的起床或躺下,造成內耳石位移出原本該在的位置。其他也包括了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等。但也有可能是因大腦問題所致,中風、腦部腫瘤等較嚴重的問題所引起,需經過檢查確認。 頭昏:頭昏患者會感受到頭部悶悶脹脹、不清爽的感覺,常見原因包括中暑、生活壓力、血壓升高、過度操勞、睡眠不佳,另外,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也可能造成頭昏。一般而言,頭昏較無傷大雅,不太會影響身體健康。 暈厥:暈厥的患者會有一種使不上力、有氣無力、甚至快要暈倒的感受。除此之外,患者也常見合併「黑矇」的現象,也就是眼前一片黑,這些症狀通常幾秒鐘就消失。這種情最常出現在「姿勢性低血壓」。除此之外也包括「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的情況,例如暈針,或是吵架吵到暈倒、被嚇昏等等。這類型的頭暈通常無傷大雅,不會影響健康,但少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不平衡:不平衡感較為少見,患者會有失去平衡感、站不穩、有如走在吊橋上的感受,特別是在站立、走路時更為明顯。此情況多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較常見如小腦疾病、周邊神經病變等。 頭昏不代表事小,部份情況感受因人而異 盧泰潤醫師表示,引起頭暈的原因繁多,除了上述以外,也包括了貧血、電解質不平衡、血糖過高、血糖過低等問題,這類型的患者感受不盡相同,有人會是以頭昏表現,有人會是暈厥,也可能是眩暈或不平衡。 頭暈時坐下休息多觀察,3種情況盡早檢查! 盧泰潤醫師表示,民眾在出現頭暈情況時,應先尋找安全地點稍作休息,確保安全,並且觀察當下的感受,多留意發作的時間、程度以及伴隨症狀。上述四種頭暈當中的「眩暈」、「暈厥」和「不平衡感」常涉及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因此會建議直接就醫檢查。而「頭昏」大多較無傷大雅,因此可以先行觀察並且和過去頭昏的經驗相比較,倘若頭昏程度比以往還要劇烈或是時間持續太久,才需要就醫檢查。 頭暈後靜養要注意什麼?醫指4重點要留意! 在保養改善上,因頭暈的可能性非常多,因應不同原因會有不同的改善方式,大致方向盧泰潤醫師建議患者避免頭部或身體劇烈搖晃、突然改變姿勢,例如坐一陣子再下床等。並且也盡量避免處於高處或行車,因為頭暈發作的時間無法掌握,假若頭暈突然發生的當下正在騎行機車等,將可能帶來不可預期的傷害。 需特別留意的是,許多民眾認為頭暈是出自於營養不良,又或者多補充點營養可以改善頭暈的情況,對此盧泰潤醫師建議先進行檢查再補充營養為佳,以避免不當攝取營養反而傷身。 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會頭暈是出自於貧血,又自己認定貧血是出自於缺鐵,但其實頭暈如前述所見原因繁多,未必就是貧血,且貧血的成因也有很多種,未必就是缺鐵。在沒有缺鐵的情況下過度補充鐵,就很有可能出現「鐵質沉積症」傷害到肝臟功能,更嚴重還可能面臨需要使用螯合劑才能將不必要的鐵質排出體外。再次提醒,如有遇到頭暈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延伸閱讀》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蹲下站起來頭就暈?醫指常見姿勢性昏厥6大族群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8 養生.聰明飲食
世界最營養食物第二名 營養師:淺嚐釋迦有5大好處
2020 年榮獲 BBC 世界上最有營養食材第二名的釋迦,同時也是台灣2020年外銷產值第一名的另類台灣之光,究竟釋迦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讓 Heho 營養師宜庭來為您介紹。釋迦幼果長得像荔枝,又叫做「番荔枝」,又因為形似釋迦牟尼佛的頭像,因此大家更習慣叫它「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釋迦最早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最常見的品種是軟枝釋迦、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產季為秋冬季,目前在台灣最大的產地為台東。甜美多汁的釋迦在今年被 BBC 評選為最有營養食物第二名,以下來介紹釋迦的營養價值:好處 1:保護心血管、調節血壓每百克的釋迦含有 390 毫克的鉀離子,屬於高鉀水果。飲食中攝取足夠鉀離子有助於調節血壓,降低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依據國民營養大調查,國人青壯年族群的鉀離子攝取不足,再加上鈉攝取超標,不平衡的狀態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釋迦、香蕉等高鉀水果就是很好的鉀離子來源。同理,若是排鉀功能不佳的腎臟病患者,就不能吃太多。好處 2:抗氧化、抗發炎,保持好氣色釋迦維生素 C 含量每百克高達 99 毫克,在水果中算是名列前茅的,不過鳳梨釋迦的維生素 C 就較少,每百克只有 27 毫克。維生素 C 在體內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幫忙消滅自由基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抗發炎之外,還能幫助提升體內鐵質的吸收率與膠原蛋白的形成。好處 3:營養密度高、熱量豐富釋迦及鳳梨釋迦的熱量每百克都超過一百大卡,約為蘋果的五倍、芭樂的三倍。熱量及營養密度高,加上釋迦在中醫屬於偏溫性的水果,對於營養不足或是體虛者,可以吃釋迦補充能量及熱量。不過相對的,營養過剩、想減肥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就要控制食用的量,或適量取代食物了。好處 4:養顏美容釋迦的維生素 B2 與其他水果比起來更豐富,維生素 B2 又稱核黃素,作為能量代謝的輔酶,支援體內的抗氧化酵素系統,維護皮膚健康及組織修復,加上豐富的維生素 C 含量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幫助皮膚維持水嫩漂亮!好處 5:安定心神釋迦中的維生素 B2 、B3 及 B6 含量豐富,這些維生素參與體內營養素的代謝,維持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缺乏時與腦功能及情緒都有很大的關係,下次覺得心情鬱悶的時候,不妨多吃幾口世家或香蕉,補充天然的維生素吧!
-
2021-09-25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常頭暈、體力不濟小心是貧血! 專家曝「 禁忌食物」少碰為妙
可能月經失血過多,或是腸胃道有傷口,女性缺鐵性貧血滿常見。通常醫師建議補鐵,但補鐵同時,也要搭配其它營養素促進鐵質吸收,要不然,鐵質依然吸收有限。 年輕女性也會有頭暈、體力不濟、末梢循環不佳等現象,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維持工作,女病患就醫後檢查發現,原來是缺鐵性貧血。發生缺鐵性貧血,是因為身體缺乏足夠的鐵,來產生足夠的血紅蛋白。根據健康網站《verywell health》指出,即使病患接受治療,缺鐵性貧血很難一天、兩天就改善,但可以透過補充鐵劑、打點滴輸鐵,改善飲食而逐漸症狀改善。 促進鐵質吸收 補鐵劑+維他命C然而,補充鐵劑,無論是醫生處方或自行去坊間購買,其實還有一種成分也要補充,以幫助鐵質吸收。就是增加維他命C的攝取量。根據醫學雜誌《JAMA Network Open》 2020年的報告指出,維他命C是除動物產品外,唯一被證明,可以促進鐵吸收的膳食成分。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蔬菜有青花菜、高麗菜和蕃茄;水果有草莓、橘子。為了增加鐵的吸收,缺鐵性貧血患者可以在一餐裡面,同時攝取富含維他命C和鐵質的食物。 補鐵 避免含咖啡因飲料補鐵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同時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和茶。多項研究發現,咖啡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會抑制鐵吸收。2020 年發表在《營養與代謝雜誌》(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 的一項研究顯示,一杯紅茶最多可降低鐵吸收64%,一杯咖啡可降低鐵吸收39%。咖啡因對鐵的影響時間很短。也就是說,可以在喝咖啡一個小時後,再吃一頓富含鐵的大餐或吃鐵劑,咖啡可能不會對鐵吸收,產生任何影響。富含鐵質的食物:1.動物性食物:如紅肉、家禽和海鮮。這些是鐵的最佳來源,但是紅肉含有高飽和脂肪酸,因此只能酌量攝取。2.非動物性食物:豆腐、豆類和菠菜,但這些食物中的鐵不易被吸收。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nbsp;外電編譯 Andrea) &nbsp; 延伸閱讀: ·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 ·久蹲起身頭暈是貧血嗎? 小心是低血壓!醫師警告「姿勢性低血壓」7大高危險族群
-
2021-09-17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攝取足量葉酸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5種黃綠色蔬食讓大腦變年輕
失智症病患,必須依賴他人照顧。不要讓自己老年變成家人的負擔,不妨透過飲食補充葉酸,及早預防大腦失智。 長輩得到阿茲海默症,對時間、地點感到困惑,常常忘記今天是星期幾?之後可能慢慢回想才發現。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目前還沒有治癒失智症的方法。 然而,建康資訊網站《well+good》報導,根據發表在《神經科學前線》(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的最新研究指出,證據顯示阿茲海默症病患的葉酸較低。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每天攝取足夠的葉酸,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在日常飲食補充葉酸 成人每日葉酸攝取量,應為400微克(mcg)。而通常飲食均衡的情況下,不用額外補充保健食品,透過飲食就攝取足夠。五種葉酸含量豐富的食材,鼓勵民眾在天然飲食中攝取。 一、毛豆 半杯煮熟的毛豆含有241微克葉酸,佔每日需要量的60%。 毛豆還是美味的小吃或開胃菜,結合纖維和蛋白質,助於保持血糖穩定,從而讓人體維持長時間的高能量。 二、扁豆 半杯煮熟的扁豆含有179微克葉酸,幾乎是每日所需量的一半。 扁豆是蛋白質和纖維的重要來源,也是植物性蛋白質的絕佳來源。纖維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 扁豆也是鐵質的重要來源,對素食者來說尤其有益。 三、蘆筍 半杯蘆筍含有164微克,佔每日需要量的40%。 它還富含纖維,是花青素的重要來源,這些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損傷,自由基會導致慢性疾病。 蘆筍含有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這是天然的利尿劑,幫助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鹽分。 四、菠菜 半杯蒸菠菜提供131微克葉酸,約佔每日400微克葉酸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菠菜富含維他命C,促進免疫系統和皮膚健康。 菠菜也適合素食者食用,因為它富含鐵和鈣,這是多數動物性食品的營養成分。 五、黑豆 半杯黑豆含有128微克葉酸,大約是每日所需量的三分之一。黑豆同時也有大量纖維、抗氧化劑和蛋白質。 【有片】>>大林慈濟醫院-科普教育-認識阿茲海默症
-
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你以為「水煮餐」助消化,其實恐會有這些問題!營養師:想減肥,豆魚蛋肉類該這樣吃
大家都知道用飲食搭配運動是達到理想身材最有效的方法,但每天為工作忙碌,光是要抽空運動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若平時飲食隨便吃,那可是會讓運動效果功虧一簣的!想控制體態,有三種特性的食材要記起來,不僅可以幫助有運動的人增肌、減脂,也很適合全家人一起吃,這些食材特性對於大人、小孩、孕婦、老年人的健康也大有助益!低脂高蛋白,把熱量留給肌肉修復最重要的材料在增肌減脂的階段,可以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比例很重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運動後要吃足蛋白質,才有材料提供身體修復肌肉組織,但是一整天的熱量仍需要被控制,此時為了滿足熱量控制、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食物所含的油脂量、選擇低脂高蛋白的食材!如同均衡飲食提到的「豆魚蛋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些類別因應不同物種、肉的部位,含有的脂肪量不一,快將這些低脂高蛋白的好食材記下來吧!豆類/豆製品食材好選擇:毛豆、黃豆、豆漿、干絲/豆干、板豆腐、嫩豆腐豆類和豆製品都是植物性的蛋白質來源,除了飽和脂肪較低,更不含膽固醇,取而代之的是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不僅可以提供許多蛋白質營養,還有助於身體保健。此外,板豆腐和豆干還能提供鈣質營養,有助肌肉收縮、提升運動和訓練的表現!海鮮食材好選擇:一般魚類(鱸魚)、鮪魚、透抽(花枝/烏賊)、蝦仁、蛤蜊魚類、海鮮也是不飽和脂肪酸較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不同海鮮食材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太一樣,在料理上可以有很多變化,而且本身就帶有「鮮味」,不用太多調味,就有促進食慾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海鮮的維生素B12含量多,蛤蜊更是所有食物中名列前茅的食材,10粒就有30毫克的維生素B12,將近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倍,有助紅血球合成 、避免貧血發生,也能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雞肉食材好選擇:雞里肌肉、雞胸肉雞里肌和雞胸肉可說是所有蛋白質來源食材中CP值最高的肉品了,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脂肪含量非常低,很適合有在計算蛋白質攝取量的人自行做調配。雞肉所含的菸鹼素(維生素B群之一)高,有助體內能量正常代謝,也對皮膚、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助益。豬肉食材好選擇:豬後腿瘦肉豬後腿是豬最常運動、強而有力的部位,所以豬後腿肉油脂較少,若又挑選瘦肉的地方,含脂量就更少了;豬肉有不錯的維生素B群,不僅是能量代謝必須的營養素,更是維持神經系統運作的重要元素。牛肉食材好選擇:牛肚、牛後腿肉、牛腱牛肉是很多年輕人的最愛,不僅可以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增長,其鐵和鋅含量也高,鐵可以幫助血紅素正常合成,維持體內的氧氣運輸和利用,若平時有吃足鐵質,不僅會讓人氣色紅潤,運動時也比較不會缺氧而影響了運動時間,甚至是產生不適感;另外,鋅也有助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可以維持皮膚彈性。雞蛋食材好選擇:蛋白雞蛋的脂肪大部分都在蛋黃中,其實吃一顆蛋,脂肪量也不會太高(一顆蛋脂肪量約4.5公克),但如果想純粹補充蛋白質、不想增加脂肪量的話,蛋白是很棒的選擇。市售沒有過度加工、調味的蛋白丁就是很好的食材,大家也可以參考蒸蛋的方式,在家自製各種口味的蛋白料理,好吃又沒有負擔。食譜:運動後 正餐無水番茄牛肉Tomato &amp; Beef熱量404kcal、蛋白質28g、碳水化合物32g、脂肪21g材料 / 4人份:牛肉500g、洋蔥2顆、牛番茄5顆、西洋芹2根、月桂葉2片、蒜頭3瓣、橄欖油1大匙、不甜的白葡萄酒60cc、鹽適量、黑胡椒粉適量* 牛肉亦可挑選牛肋條、牛腱、牛梅花肉、無骨牛小排作法:1.牛肉切塊、洋蔥、牛番茄切塊、西洋芹去除粗纖維切小段、蒜頭略拍裂備用。2.取一個燉鍋,以中火熱鍋後加入1大匙橄欖油,牛肉塊下鍋煎至表面上色後,先起鍋備用。3.沿用原鍋,放入洋蔥、蒜頭下鍋炒出香氣,再放入番茄、牛肉、西洋芹、月桂葉,倒入白葡萄酒煮滾。4.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50分鐘,開蓋後,加入適量的鹽、黑胡椒粉調味,即可享用(隔餐享用更加美味)。好食課營養師小提醒:牛番茄、洋蔥、芹菜等大量蔬菜,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但牛肋條脂肪含量稍高,如果想減少熱量攝取,主食建議搭配馬鈴薯、地瓜等根莖類食物,就能調整成熱量適中的一餐囉!好食課營養師來解答!運動飲食困擾Q:我是健身新手想要增肌減脂可以怎麼吃?吃增肌餐還是減脂餐?A:對於健身新手來說(每週固定重訓2天以下,持續運動時間半年內),一開始先以減脂的餐點為主,因為處於肌肉較容易生長的期間,只要有足量蛋白質就可以同時增肌又減脂!建議定期以儀器測量體脂率與肌肉量,如果發現減脂、增肌效果變差了,就可以調整為專心減脂或專心增肌囉!Q:運動是不是都要吃很多肉?吃太多會不會傷腎?A:是的,運動強度提高的時候,為了確保合成肌肉的蛋白質原料足夠,我們大概會需要吃比平常多1.2~1.5倍的肉類!至於會不會傷腎?國外有許多研究,讓受試者每天吃超過正常人攝取2~3倍量的蛋白質,維持一段時間,結果顯示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健康影響。但營養師要特別提醒,如果本身已經有腎臟、血壓、血脂相關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建議先與醫師討論,確認個人健康狀態後再提升蛋白質的攝取量為佳。Q:聽說不吃澱粉可以瘦比較快嗎?我可以整天不吃飯嗎?A:雖然少吃一點澱粉可以瘦比較快,但吃太少不僅會讓代謝降低,導致減脂很快碰到停滯期,更會影響到精神!建議需攝取適量澱粉才能維持體力、精神;最簡單的方式是先試試看一天中的一餐不吃飯,或者是將原本飯量減半,這樣能確保安全又能達到一定成效!進階一點的,可以挑選體積大、熱量低的根莖類食物,像是偶爾用馬鈴薯、地瓜、南瓜代替白飯、麵食,在減少熱量、澱粉的同時還能顧及飽足感!Q:想要有更好的運動成效是不是要搭配水煮餐?看很多人都推薦水煮餐,這樣吃到底好不好?A:水煮餐因為不用油烹調、所以熱量比一般飲食低,是許多不知道怎麼吃的人開始嘗試的減重吃法。但水煮餐有不少缺點,例如:1.油脂不足,容易造成便秘2.脂溶性營養素需要油脂才能吸收,可能造成營養不良3.味道單一,適口性差,可能吃個幾天就膩了建議偶爾用天然香料調味嘗試無油的烹調方式,但不適合長期食用,也許可以一週吃個一兩次的頻率,稍微減少熱量,但在其他餐次也能補足營養、吃得開心!書籍介紹書名:增肌減脂!運動前後快速料理:Amyの私人廚房X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教你超省時美味健身餐!作者:Amyの私人廚房,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2/16作者簡介Amyの私人廚房Amy來自於客家傳統大家庭,從小就愛煮、愛美食,擅長道地客家菜。結婚後更從婆家習得閩南台式料理,加上居住的社區有許多駐台的外籍人士家庭,讓她也接觸了世界各國的料理方式,從此開啟了餐桌上的異國風景……。2016年起,Amy在FB上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更拍攝成2分鐘快速料理影音食譜,因為無私分享和處處為閱覽者著想的細心,讓粉絲頁「Amyの私人廚房」累積至120萬以上的追蹤者,以及超過85萬粉絲按讚,影音食譜瀏覽人數最高超過3百萬人次,單篇食譜更曾超過10萬人次分享的佳績。FB:「Amyの私人廚房」著作:《Amyの私人廚房,下班後快速料理》(幸福文化)好食課營養師團隊最接地氣的營養師團隊、最有影響力與最被信賴的健康飲食行銷公司。我們是超過4000位營養師/營養系學生學習交流平台版主,開設多項營養師專業課程,培訓近千位營養師超過百篇營養知識專欄位於Google搜尋首頁。&lt;經歷&gt;營養師高考榜首糖尿病與腎臟病衛教師中華職棒營養顧問美國ACE-CPT私人教練美國AFAA有氧體適能指導教練多間健身房營養顧問各大媒體專欄作者各大院校講師FB:「好食課」官網:好食課 食健康,每天學一點著作:《做自己的運動營養師:掌握增肌減脂營養關鍵x主廚特製運動餐,吃好吃飽才能瘦,打造理想體態不求人》(幸福文化)延伸閱讀: 「別跟郭彥甫走太近,體育生沒什麼出息!」曾被老師貶低、被看不起...郭彥甫的人生體悟:面對那些傷害你的人,你該這樣做
-
2021-08-10 養生.聰明飲食
食在營養/百香果高鉀纖維多 可降血壓、助減重
百香果酸酸甜甜的滋味,是炎夏消暑的優質水果。它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助消化、改善便祕,又富含維生素A、B2、C、鉀及鐵等營養素,可降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還有美肌、提升代謝、減重等好效果。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百香果含鉀離子高,具利水利尿作用,很適合高血壓的人食用;膳食纖維相當豐富,幫助排便順暢又助消化,對肥胖的人來說,有飽足感,可以幫助減重。百香果也是維生素A、B2、C很好的來源,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人體的發炎反應,幫助皮膚修復,增加代謝作用,有美肌效果,也具有保護視力、強健骨骼的功效。劉怡里說,百香果含鐵量不錯,吃素的人可食用補充鐵質。百香果很適合打成百香果汁飲用,還可以取代調味料,製成百香果果醬,代替美乃滋淋在生菜沙拉上的佐醬,與雞肉或鮭魚也是很搭的醬汁。劉怡里提醒,腸胃不好的老人、發炎的人、易脹氣的人則不宜多吃百香果。
-
2021-08-09 養生.聰明飲食
喝濃茶又吃素 易致缺鐵性貧血
許多人常有嘴唇失血發白、容易疲勞、夢多失眠、甚至頭昏耳鳴的情況,大部分人以為是沒有足夠休息而引起的,但是卻不曾想到也許是貧血找上門了。貧血是指紅血球中的血紅素含量減少,不能夠將氧氣運送到需要的組織和器官。造成貧血的主要的原因有:1. 營養不良:食物中的微量元素鐵、葉酸和B12是構成血紅素的基本原料,如果缺乏,自然會導致貧血。常聽說「補血有三寶,紅糖紅棗和花生」,可是這些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非血紅素鐵質,不易被人體吸收。補鐵主要依靠動物性食物,就是俗稱的鐵三角─紅肉、動物血和肝臟類。值得注意的是濃茶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相結合,而無法被吸收,所以喝茶又吃素的老年人,容易出現缺鐵性的貧血。2.其他疾病:舉例來說血液病、惡性腫瘤、慢性感染、風濕性關節炎、腎臟衰竭、肝病、甲狀腺功能失常都可能導致貧血。老年人貧血一定要追查原因,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嚴重的問題,因為10%到40%貧血有腫瘤問題。3.服用藥物: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林可能會因消化道潰瘍造成貧血。另外,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干擾素等抑制骨髓功能藥物,也會引起貧血。還有頭孢菌素、阿莫西林、肺結核藥等也都可能導致貧血。在美國有5.6%的人貧血。嬰幼兒和學前兒童要特別注意,貧血對智力的損害很嚴重,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會因貧血使病情加劇;婦女孕期貧血會加大妊娠期間的併發症、感染症和產後抑鬱症等情形。
-
2021-08-07 該看哪科.皮膚
白髮狂冒?年紀輕就白髮? 營養師揭「3大元凶」:想預防就吃這些
你也有白頭髮嗎?老了才會長白頭髮?其實,白髮增加跟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 白髮生長因素多 這些NG行為要避免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她身邊一位有個愛美的朋友,因為疫情都待在家,突然閒了下來,竟然開始長白頭髮,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在家飲食三餐不正常吃、疫情也讓她心理壓力恐慌,進而導致頭頂佈滿白髮。其實,不止衰老才會長白頭髮,營養不足、不好的生活習慣、壓力等,都是造成白髮的原因。 補充這些營養素 擁有烏黑頭髮高敏敏列出補充哪些營養素,可以擁有烏黑亮麗秀髮:1、優質蛋白質頭髮最重要的基底!而「酪胺酸」更是黑色素的原料。推薦食物:雞、魚、豆類、肉2、維他命B群幫助能量代謝的維生素,壓力大易流失,若缺乏B1、2、6、12,容易有早發性白髮。推薦食物:綠色蔬菜、全穀飯、燕麥胚芽 3、維他命E幫助抗氧化,減少壓力性白髮。推薦食物:堅果、芝麻、好油 4、礦物質鋅是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原料之一。推薦食物:牡蠣、蝦、肉 5、鐵質將氧氣運送全身,促進頭髮健康生長。推薦食物:豬血、鴨血、紅莧菜、豬肝 6、礦物質銅是生成黑色素的必要原料。推薦食物:可可豆、黃豆 避免抽菸、喝酒 提高新陳代謝此外,高敏敏強調,長期抽菸、喝酒的人,易讓體內自由基偏高,進而破壞黑色素、影響毛髮黑色素生成、甚至破壞毛囊細胞,造成白頭髮產生、掉髮的症狀;建議在家也要多活動提高代謝率、放鬆心情,因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循環差、壓力過大都會影響頭皮血液循環,影響毛囊中製造黑色素的細胞,白頭髮就會開始增多。延伸閱讀: ·第1根白髮出生就註定! 皮膚科醫曝「男、女生長時間」:頭髮綁太緊也會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nbsp;
-
2021-08-02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怕不健康?營養師教這樣補足5大營養素
● 純素者的飲食,容易營養不良● 吃蛋奶素可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B12;日曬補充維生素D● 多吃豆類可補鈣,吃紅色的菜補鐵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素食雖有多種好處,但也正因為完全沒攝取動物性食品,以致動物專有或含量較高的營養素很容易缺乏,特別是嚴格的純素者,很容易就落入營養不良的地雷區。在生活中,吃素的人只要留意攝取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B12、鈣質及鐵質等5大營養素,也可以吃出健康。1、足夠優質蛋白質素食和葷食最大的差別,就是蛋白質食物的受限。擁有優質的蛋白質的素食,僅有黃豆、黑豆及其製品,其餘的米飯、玉米、堅果種子等所含的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質,無法扮演修補組織的作用。●可以這樣做:1) 奶類及蛋類為完全蛋白質,只要每天吃一顆蛋、一杯牛奶,加上3份的豆類,就不易有蛋白質缺乏問題。2) 嚴格的純素食者,建議每餐至少要吃到1至2份的豆類,每份豆類大約是190㏄的豆漿、20克黃豆或黑豆、50克毛豆、嫩豆腐半格、傳統豆腐2至3方格。2、維生素D維生素D能幫助骨骼發展,與身體高達8000多種的基因表現有關,可是食物來源的維生素D少之又少。●可以這樣做:1) 充足日曬: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間,讓手臂或腿曬太陽約15分鐘,足以讓身體製造所需的維生素D。2) 額外補充維生素D:直接補充活性的維生素D3保健品,劑量因人而異,建議至醫院抽血後,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應該攝取的劑量。3、維生素B12維生素B12與惡性貧血,蛋白質生合成息息相關,大部分的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維生素B12,因此純素者易缺乏維生素B12。●可以這樣做:1) 採取蛋奶素:蛋類與奶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只要每天一顆蛋、一杯牛奶,就不容易缺乏。2) 額外補充酵母或綠藻:酵母或綠藻富含維生素B12,嚴格純素食者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添加。4、鈣質鈣質與骨質形成、肌肉收縮、心臟跳動息息相關,倘若一般素食者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很容易缺乏鈣質。●可以這樣做:1) 多吃深綠色蔬菜:只要是深綠色蔬菜,鈣質含量都很高,如甘藍菜、芥藍菜、菠菜、莧菜等,建議每餐至少吃到1份(煮熟半碗的量)。特別是芥藍菜為植物界的鈣質之王,每份可提供238毫克。2) 多吃傳統豆腐及豆干:傳統豆腐、豆干在製作過程,會添加食用級石膏(硫酸鈣),因此鈣質含量豐富,100克的傳統豆腐含有140毫克鈣,而五香豆干則含273毫克的鈣質。豆腐本身含有大豆異黃酮,可以增加鈣質的吸收。5、鐵質鐵質多存在動物性食品,肉類顏色愈紅,含鐵量愈高;因此素食者缺鐵的狀況較頻繁。●可以這樣做:1) 選擇顏色偏紅的菜:如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紅豆、芝麻、南瓜子等,鐵含量較高。2) 與維生素C共食: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的吸收,所以吃鐵含量高的食物,不妨可以喝杯柳橙汁、吃份水果,幫助鐵質吸收。
-
2021-07-30 養生.聰明飲食
熱到懶洋洋精神變不好? 5種日本人最愛夏日提神飲食
夏天氣溫越來越高,總是感到疲倦、懶洋洋、心情鬱悶,特別在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中,外出還要戴上口罩,讓人整個提不起勁!日本人認為夏天容易讓人覺得疲累,思考與行動力也變緩慢,日本人常以5種「食物」幫助身體在炎熱的夏天,能保有精神與元氣。水份、鹽份、維生素B、礦物質 喝味噌湯一次補充很多人會懷疑,炎熱夏天怎麼會建議喝熱湯?事實上,日本人最常吃的家常菜「味噌湯」,只要喝上一碗,就可以同時補充水份與鹽份外,維生素B與礦物質也能夠一起攝取。此外,夏天胃口不佳,味噌等發酵食品,正好可以幫助調整腸道環境,免疫力也可能跟著上升,好處多多。在冷氣房也會缺水 透明保特瓶提醒自己該喝水了夏天就算待在室內,吹冷氣容易讓空氣變得乾燥,導致水份流失,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喝咖啡代替水,覺得能提神與補水份,但事實上咖啡因容易利尿,反而更容易讓水份流失,覺得口渴直接喝「水」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辦公室或室內,常常會忘記「喝水」,視覺刺激就非常重要。大罐保特瓶可以當作視覺刺激,提醒自己要喝水的道具,將1至2公升大容量保特瓶,裝滿水放在放在眼前,讓自己能夠看到就想到自己應該要補充水分,1天目標1至1.5公升,可是要記得喝水切記不要一口氣,當喉嚨覺得乾渴時,少量喝幾口,不要直接用嘴著瓶口牛飲。晚上肚子餓可能睡不著 毛豆營養又不會造成腸胃負擔為了不要中暑,每天能夠有好的睡眠相當重要,身體處於睡覺狀態得到休息並恢復精神,不過有時深夜肚子餓或吃飯比較晚,如果有便利商店開門,營養均衡的便當可能賣完,只剩下肉比較多的飯盒,或是更單調的三角飯團。其實,還有另一項選擇,就是便利商店賣的冷凍或冷藏毛豆,能夠給予飽足感,對腸胃的負擔也不會太大。睡前如果肚子餓,完全不吃東西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吃一些毛豆對腸胃負擔不會太大,如果毛豆太單調,可以加上豆腐或納豆,由於毛豆富含維生素B1,可以讓身體比較有精神,減少因天氣熱而懶洋洋,把身體狀態調整好,預先準備食材,肚子微餓時就可以填肚子並補充營養。天氣熱食慾不好? 日式漢堡排滿足味蕾和鼻子不過,夏天炎熱不想吃東西,就算勉強自己吃點東西,身體精神可能難恢復,營養均衡也不容易兼顧。建議可以一個禮拜找一天工作比較不忙的日子,做個日式漢堡排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許對台灣人比較陌生,日式漢堡排是用牛絞肉,加上調味料拍打出牛排狀,用鐵板煎熟,能夠有牛肉香氣和美味,成本也不會太高。使用絞肉製作漢堡排,雖然油脂量可能會變高,但是吃起來會比較鬆軟,在比較沒有食慾的夏天,吃起來柔軟的食物比較容易下嚥,可以攝取到維生素與蛋白質等營養素,也能減少消化系統負擔;在炎熱夏天可能精神和胃口都不好,藉由美食好好補充營養,讓自己能夠更有體力。鰻魚有豐富維他命B與礦物質 蛤蜊與土雞蛋可以代替對日本人而言,夏天一定要吃的食物就是「鰻魚」,日本人認為食慾不好就容易變得懶洋洋,越疲倦睡眠品質也越差,食慾也跟著不好,如此負面循環,中暑風險就會大幅增高。雖然鰻魚價格比較高,但營養相當豐富,包含維他命B群、鐵質、礦物質鋅等,還有許多營養素可以一次攝取。另外,日本人也認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天氣最熱的時期,天然捕撈的小蛤蜊,為了夏天產卵,在冬天時儲存了許多營養,可以拿來煮味噌湯喝,提振精神。還有土雞蛋,購買也相當容易,也能做成各式各樣的料理,幫助身體補充體力。★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15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貧血別亂補,婦亂補鐵成肝硬化!醫教正確改善3觀念
貧血是非常常見的健康問題,但卻未必人人都有正確的改善觀念,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對於貧血大多數人最常見的2個錯誤觀念,一是小問題不會怎樣,二是自己補一補就可以。其實貧血若長期沒改善、甚至不斷用錯誤的方式改善,恐招來無法彌補的後果。 貧血常見錯誤觀念一:小事情不會怎樣。 洪暐傑醫師指出,貧血的問題可大可小,情況較輕者可能出現頭暈、疲倦、劇烈活動時會感覺到喘,嚴重時不動也會喘、甚至出現意識喪失、遲鈍等問題,也可能出現掉髮、指甲脆弱的情況,因為身體已出現平衡機制,降低較不重要之處的血流,以提供給重要器官。換個角度來看,若有不明掉髮、指甲脆弱者也建議可檢視是否有貧血的問題。 若身體長期處於嚴重貧血的狀態,無法正常運輸血氧,將可能導致各器官受損,包括腦部,腦受損、失智症的風險都將提高。而因血氧供應不足,心臟需要更加努力才有辦法供血,因此也心衰竭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因貧血所導致心衰竭在台灣為前四名,最嚴重的情況,也有可能造成死亡,不可輕忽。 貧血常見錯誤觀念二:補鐵、吃鴨血就好。 對於改善貧血,很多人認為頭暈就是貧血所引起的,而貧血就是因為缺血、缺鐵所引起的,這個時候就是應該要補鐵、吃鴨血。但其實頭暈、貧血病沒有那麼簡單,改善方式也不同。 洪暐傑醫師解釋,頭暈的原因有很多種,舉凡最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焦慮、情緒,或是管理平衡的內耳石脫落、移位所產生的「耳石脫落症」(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等,絕大多數的頭暈原因不明,貧血也會出現頭暈,但頭暈未必就是貧血。 貧血的原因也非常多,未必就是缺血或缺鐵,例如肝腎功能不佳、月經出血過多、受傷嚴重出血、骨髓疾病、鉛中毒、大腸癌等,或是缺鐵、素食者容易出現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缺乏,以及台灣常見的地中海型貧血等。每種原因治療方式都不盡相同,未必就是缺鐵,錯誤的方法不但無法治療、改善問題,反而可能讓自己身陷健康損害甚至致命的危機當中。 貧血亂補鐵,婦血鐵沉著成肝硬化! 洪暐傑醫師舉例,以台灣最常見的地中海型貧血來說,這類型的貧血就不能補鐵,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體內的血球會不斷被破壞,但鐵質濃度其實並沒有不足,若不斷的補鐵,體內鐵質濃度會不斷上升,最終形成「血鐵沉著症」,將可能損壞體內各個器官,包括心臟、肝臟、腎臟等。 洪暐傑醫師也表示診間就曾遇過上述這樣的案例,一名婦人有嚴重地中海型貧血問題,不斷補鐵最終導致肝硬化。會發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先發現患者有肝硬化的問題,醫師追溯原因,發現患者肝臟鐵質沉積相當嚴重,再向前回溯鐵質過高的原因,才發現原來該名病患有嚴重地中海型貧血卻自行補鐵,導致出現嚴重的血鐵沉著症。 改善貧血防傷腦、心衰竭,3觀念是才是根本之道! 綜合前述來看,貧血不旦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也會帶來嚴重的危害,但原因又百百種,是個並非民眾可以自行改善的問題,因此洪暐傑醫師建議,平時若有觀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且有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檢查,確認是否有貧血問題,並了解貧血的原因為何,以利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避免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 .不是每種貧血都補鐵,缺鐵性貧血這樣補更有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1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吃鈣片、喝大骨湯助骨折復原?骨折怎麼吃才對?醫教飲食正確觀念
骨折除了遵照醫囑治療、復健,究竟恢復期怎麼吃、吃什麼才對?其實,骨折後不僅需要補鈣,磷、鎂與膠原蛋白等也是構成骨骼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保持均衡飲食是幫助骨頭癒合的關鍵。不過,許多人有骨折後不能吃香蕉、鴨肉、糯米等食物,還有要多吃珍珠粉、鈣片、大骨湯等食補幫助復原等迷思,這些說法可信嗎? 骨折恢復期飲食迷思 補充營養品應諮詢醫師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李佳龍醫師說明,香蕉營養豐富,對骨折病患是很好的食物,有些人擔心豐富的鉀離子會造成高血鉀,其實,只要是腎功能正常,食用適量並不會造成高血鉀或引發抽筋。鴨肉富含蛋白質、鐵質、維生素等營養素,仍可正常攝取。 不過,並非任何食物都能放心吃,尤其術後臥床期或行動受限期間,建議暫停食用易脹氣的牛奶、產氣性食物或糯米等難消化食物,避免造成不適,待恢復穩定後,即可繼續食用。 此外,恢復期間,老一輩民眾喜歡用大骨湯補骨,熬煮時,釋放到湯中的鈣質有限,建議以牛奶、黑芝麻等天然食材補充。食藥署提醒,食用營養補充品前,應先諮詢醫師,特別是鈣片,攝取過量可能造成高血鈣、便秘、結石等副作用。 6大類食材助復原 避免3大地雷 李佳龍醫師建議,最好的是6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例如喝牛奶可補充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提供骨折癒合材料;五穀雜糧類含有各種維生素,能維持身體良好吸收與代謝;豆魚蛋肉類可補充蛋白質,提供人體製造膠原蛋白的原料;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柳丁等,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骨痂生成;而堅果類含有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沉積,促進成骨作用。 李佳龍醫師提醒,過量的咖啡因、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抽菸或二手菸也會影響骨折癒合,應盡量避免。此外,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者,應諮詢醫師,或透過曬太陽、攝取鮭魚及黑木耳等食材補充。 正確固定與復健 避免激烈活動 李佳龍醫師表示,保持飲食均衡,幫助骨折癒合,良好的固定與復健也相當重要,骨折傷處通常會以石膏、植入骨釘、骨板等方式固定,只要妥善固定,後續復原會更順利,而正確復健能提升肌肉力量與關節活動,促進骨頭癒合。 尤其骨折後1至2年,看似癒合的骨頭仍處在重塑的新陳代謝期,骨頭強度可能尚未恢復如受傷前,可以嘗試溫和運動,有助提升癒後的骨頭強度,盡量避免激烈活動。 《延伸閱讀》 .手指吃蘿蔔乾是什麼?手指挫傷勿搓揉!醫教PRICE自救 .【名家專欄】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骨折後喝大骨湯補鈣有用嗎? 醫師教你正確的「補骨」方法
「醫師,我骨折了,還可以吃香蕉嗎?」臨床上,經常聽到病患有類似疑問,像是骨折後不能吃香蕉、鴨肉、糯米等食物,以免影響傷處的復原,還有要多吃珍珠粉、鈣片、大骨湯來「補骨」這些說法可信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請到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為大家解惑。 李佳龍醫師表示:香蕉的營養豐富,對於骨折病患來說是很好的食物。有些人擔心香蕉中豐富的鉀離子會造成高血鉀,其實只要是腎功能正常,食用一根香蕉並不會造成高血鉀或引發抽筋,民眾可放心食用。至於鴨肉,因為含有蛋白質、鐵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對骨折病患來說,仍是可以正常攝取的食物。骨折術後,減少易脹氣食物「不過,並非任何食物都能放心吃!」李醫師強調,骨折後,患者活動量會降低,腸胃蠕動也會跟著減弱,此時較難消化糯米等食物,建議淺嚐即止。此外,骨折術後的臥床期或行動受限期間(約麻醉術後3-7天),建議暫停食用易脹氣的牛奶及產氣性食物,避免造成不適。待恢復穩定後,即可繼續食用。 大骨湯補鈣有限,牛奶補鈣更適合老一輩民眾喜歡用大骨湯來補骨,李醫師說,熬煮大骨湯時,骨頭釋放到湯中的鈣質有限,其實補鈣效果並不明確,建議以牛奶、黑芝麻等富含鈣質的天然食物來補充。食藥署提醒食用珍珠粉、鱸魚精等營養補充品前,先諮詢醫師是否有必要食用,並確認個人體質是否適合。此外,民眾若想吃鈣片補鈣,務必依照仿單(產品說明書)上的建議攝取量,避免因過量攝取造成高血鈣、便秘、結石等副作用。最後食藥署叮嚀:骨折病患不只要補鈣,更要多曬太陽,有助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不僅能提升人體對鈣的利用,還可強化骨密度,幫助您補鈣更全面。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6-01 養生.聰明飲食
櫛瓜低卡低糖高纖維 補鈣瘦身好食材
櫛瓜又稱為夏南瓜,是一種低熱量、低GI(升糖指數)、低澱粉、高鉀、高纖維的夏季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質,具消水腫特性,是適合夏天瘦身的輔助食材。台灣常見的品種為「綠櫛瓜」和「黃櫛瓜」,營養價值都很高。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藥學博士楊玲玲表示,櫛瓜屬於低卡低糖分、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既可生吃也可熟食,外皮也可以一起吃,因此,櫛瓜成為不少健身族、進行飲食瘦身的人愛吃的食物,吃了不會變胖,是減肥時期的好幫手。櫛瓜富含抗氧化物,包括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素,有助於皮膚和眼睛黏膜修復保養。楊玲玲說,櫛瓜的礦物質如鉀、鈣、鐵、銅、錳、鎂、磷等含量也很高,尤其鉀含量豐富,能幫助人體將多餘的鹽分排除,還可消水腫、預防高血壓;鐵質有改善貧血的作用,很適合貧血的女性食用;容易骨質疏鬆的人,可多吃櫛瓜補充鈣質。楊玲玲指出,櫛瓜也富含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6及維生素K等水溶性維生素,有助於紓壓、消除疲勞、提升免疫力,因此櫛瓜被喻為世界最健康的食物之一。
-
2021-05-27 養生.營養食譜
營養又飽足的「ABC果汁」,早餐前喝竟可甩內臟脂肪!打果汁前多一步驟,可增加營養吸收
營養又飽足的ABC果汁每次到了新年,減肥會是很多人的新年目標。但是在這逐漸暖和的天氣我們要去春遊,夏天要到度假勝地大啖美食。下班後為了戰勝炎熱的夜晚,我們要喝一杯冷藏的啤酒來結束這一天。秋天有重要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美味食物在等著我們,年底還有很多場年末聚會,要和同事好友一起吃美食談天。出門社交的時候,我們不僅會吃東西,有時也會小酌一杯,所以腰上長出一圈又一圈的贅肉。至於運動嘛,我們當然是忙到沒時間做。但是飲用ABC、ACC 或BBC果汁的話,可以擺脫層層堆疊的小腹贅肉和內臟脂肪。這些果汁不僅可以幫忙維持適當的體重,還可以讓人保有基本健康,難道我們不應該快點實踐看看嗎?ABC果汁的英文字母縮寫分別是蘋果(Apple)、甜菜根(Beet)和紅蘿蔔(Carrot)的英文字首,在歐美國家早就是名聲響亮的排毒果汁。大家對蘋果或紅蘿蔔應該很熟悉,但是應該也有人不知道甜菜根是什麼吧。甜菜根是外觀類似小白蘿蔔的紅色蔬菜。有些人討厭甜菜根的特殊味道,有些人覺得甜菜根不易保存,所以我會在本書另外介紹以高麗菜(Cabbage)取代甜菜根的ACC果汁。吃蘋果容易脹氣的人,則可以拿掉蘋果,改成加入香蕉(Banana)來製作BBC果汁。為了健康服用營養劑並不是壞事,但是從蔬果攝取維他命和礦物質會更好。為了預防各種疾病,矯正生活習慣是最好的選擇,而攝取ABC、ACC 或BBC果汁等食物是不用花大錢也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防方法。通常我們在超市買來喝的果汁不含維他命和膳食纖維,而且富含糖分,有礙健康。即便如此,柳橙汁仍是常見的美國人早餐,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加州農場的柳橙大豐收,而醫生們又紛紛提到柳橙的功效。此後,一杯柳橙汁、培根和土司便成為了美國的典型早餐。稍微注意健康的人可能會選擇喝「無糖」果汁,並且認為自己不會攝取到糖分。不過,沒有變胖真的是因為喝無糖果汁不會攝取到糖分嗎?無糖果汁只是沒有人工添加的白糖或醣類,原料本身還是含有糖分。根據韓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調查,無糖果汁平均含有的糖度為24.2%,有糖果汁為24.7%,差異不大。和可樂比較的話,一百毫升的可樂含有四十卡路里的熱量和十點七公克的糖分。但是一百毫升的無糖果汁含有四十五∼五十五卡路里的熱量和十二公克以上的糖分,所以熱量和糖分都高於可樂。也就是說,無糖不代表沒有糖分,反而可能會讓人變胖,危害健康。ABC、ACC 和BBC 果汁雖然名稱裡帶有「果汁」,但不是我們普遍認知的那種果汁或蔬菜汁,而是需要用湯匙挖來吃的奶昔。像果皮或果肉這種富含膳食纖維的殘渣一概保留,所以殘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可誘導老廢物質排出。膳食纖維是被稱為第六種營養素的必需營養素,會在大腸裡跟水分一起膨脹,增加排便量,促進便意,紓解便祕。此外,膳食纖維屬於多醣類,可以長時間停留在胃裡,幫助血糖慢慢上升,促進消化。反之,一般市售果汁含有的白糖等糖分還沒經過結腸,就會在小腸裡被血液帶走。血糖數值突然上升的話,胰臟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而胰島素數值上升的話,免疫系統會為了保護身體而發生異常,引發腸道菌叢的問題和炎症。所以,重點是要把蔬果的殘渣都吃掉。現在來深入了解ABC、ACC 和BBC果汁含有的纖維質吧。咀嚼吃下ABC、ACC和BBC果汁殘渣的時候,我們的咀嚼次數會增加,可以預防過食。而且纖維素經過胃的時候,會以未消化的狀態長時間待在胃裡,帶來的飽足感比其他食物相對多。通過胃臟的纖維素會在小腸移動,使有害身體的膽固醇、膽汁酸等物質和重金屬或老廢物質吸附在一起並送往大腸。來到大腸的纖維素可以改善大腸內部的環境,預防便祕。正如前面所說的,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有助於一邊吸收水分,一邊增加糞便體積,和毒素一起排到體外。ABC果汁是早在國外減肥者之間出名的果汁,而ACC果汁和BBC果汁都是首次在本書介紹的果汁,這兩種果汁不僅含有膳食纖維,還富含各種植物性營養成分,所以跟ABC果汁一樣,有助於阻止內臟脂肪形成,排出內臟脂肪。經常喝酒應酬的上班族需要綜合性的營養成分、更年期婦女有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症,所以需要鈣和鎂、上了年紀的人需要維他命來預防癡呆和保持大腦健康,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層或疾病都不一樣,所以需要的營養成分也不一樣。總而言之,ABC、ACC和BBC果汁具有諸多功效,例如增加維他命和礦物質、排毒、減重、改善血液循環、改善視力、活化頭腦與增進記憶力、增進免疫力,以及降低癌細胞增殖速度等等。那麼,現在來更具體地了解愈知道愈想喝的ABC、ACC和BBC果汁吧。不同食物加工方法的抗氧化、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吸收率。一般來說,生的蔬菜或水果經過加熱後營養成分會遭到破壞,但是有些蔬果被烤過之後,營養價值或消化吸收率會變得更高。蘋果、甜菜根和紅蘿蔔煮熟之後,膳食纖維會變軟,消化吸收速度變快,尤其是紅蘿蔔的β-紅蘿蔔素體內吸收率會增加兩倍之多。像這樣把食物煮熟再吃的吸收率最高,所以將ABC、ACC 和BBC果汁的食材煮熟榨成汁,在空腹狀態下攝取的話,可提高必需營養素的吸收率,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胃運動,順利排出老廢物質。所以我推薦大家在享用早餐或晚餐之前飲用,但是不建議以ABC、ACC 和BBC果汁取代正餐。那麼,透過ABC、ACC 和BBC果汁,我們可以獲得哪些營養成分?人體由約96%的有機物質和4%的礦物質組成,其中像鈣、磷、鎂、鈉、鉀等礦物質無法經過其他營養素的合成或轉換來取得,一定要從食物中攝取。主要形成像牙齒這種堅硬部位的礦物質可以調節並維持體內的生理機能,也能組成內臟器官、肌肉和血液成分,維持體內的酸度,調節水分的量。雖然礦物質參與著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但是我們需要攝取的量其實很少。不過,礦物質會對人體基礎代謝造成深遠的影響,缺乏礦物質會引起各種營養素的缺乏,又會阻止脂肪分解導致我們變胖。反之,即使只是多攝取一點點,礦物質就無法排出體外,還可能帶有毒性。基本款ABC果汁蘋果、甜菜根與紅蘿蔔為材料製作成的果汁,是ABC果汁的經典款,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A、β- 紅蘿蔔素、鐵質、Omega-3等營養素。除了有瘦腰減重外,還能提升免疫力、降低身體壞膽固醇、保護眼睛以及改善貧血。詳見P.123~P.142。準備材料(單位為紙杯)• 蘋果1杯(或1 ½杯)• 甜菜根⅓杯• 紅蘿蔔1杯• 水½杯步驟1. 將蘋果、甜菜跟和紅蘿蔔用清水清洗乾淨。2. 把蘋果、甜菜根和紅蘿蔔連皮切塊。3. 將所有材料放入調理機中,打至泥狀。Tips 所有材料都是未經烹飪的生食。書籍介紹書名:ABC懶人瘦身蔬果汁:蘋果.甜菜根.紅蘿蔔,3種食材×每天一杯,快速瘦肚、高效減脂,喝出紅潤好氣色!作者:柳炳昱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3/25作者簡介/柳炳昱出生於韓國,從小受到投身教育界的父母影響,進而有了當老師的夢想。目前是家庭醫學科的專科醫師,持續研究更好的健康生活方法。同時也是一名老師,秉持在順天鄉大學學到的「人間之愛」精神,於母校的附設醫院授課,並期望與學生一同成長。平時的興趣是學習法文。延伸閱讀: 曾被老師當眾酸「不會有出息的蠢蛋」!吳姍儒領悟:若沒了解「人生原型」,永遠不會知道明明不笨的我,到底問題出在哪
-
2021-05-19 養生.聰明飲食
味噌薑汁豬肉便當 增強免疫力
防疫新生活怎麼吃最健康?不論是在家上班或去公司上班,不妨自煮便當料理,就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輕鬆度過居家防疫的難關。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特別公開一道提升免疫力料理─「味噌薑汁豬肉」,搭配一碗白飯,即是適合中午食用的營養美味便當。味噌薑汁豬肉(2人份)食材:豬肉250克、洋蔥一顆、薑一小塊、蒜頭三瓣、青蔥適量、水適量30㏄調味料:醬油一小匙、味噌0.5小匙、米酒一小匙、味醂半匙、薑末一匙作法:1.豬肉以「味噌調味料」抓一抓醃漬,再放入冰箱冷藏10至15分鐘入味。2.取一鍋放入10克油熱鍋,將洋蔥炒軟變色,再加入蒜頭和薑絲炒出香氣。3.最後加入醃好的味噌豬肉,再放入米酒一小匙、半匙味噌和少許水拌炒。4.起鍋前,放入青蔥悶熟,收汁即可。熱量:每人份約350大卡。搭配一碗白飯,總熱量630大卡。營養價值:豬肉:富含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1,參與三大營養素代謝,消除緊張情緒與疲勞,補充體力。洋蔥、大蒜、青蔥、薑等辛香料:富含硫化素,提供抗氧化能力,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味噌:含大豆異黃酮,助抗氧化,促進食慾。
-
2021-05-11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終身輸血排鐵不能吃牛肉菠菜 他定期治療過正常人生活
台中37歲王姓男手在8個月大時確診為重度乙型地中海貧血,終身要接受定期輸血和排鐵劑治療,不能吃含鐵質高的食物如肝臟類、牛肉、菠菜等,14歲因脾臟腫大切除,雖因病情飽受折磨,但他聽從醫囑規律回診追蹤治療,生活日常與常人無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說,地中海貧血中重度屬於慢性疾病,可能出現嚴重貧血、黃疸、肝脾腫大、骨骼變形、發育遲緩等,需一輩子接受定期輸血和排鐵劑治療。部分患者於青少年期前接受骨髓移植,有機會根治。彭慶添建議,地中海貧血中重度患者也不需要氣餒,目前傳統療法加上精準現代醫療已非常進步,只要好好遵照專科醫師醫囑,也能和正常人一樣享有良好生活品質。彭慶添說明,王姓男子因罹患重度乙型地中海貧血,因慢性貧血會造成脾臟腫大,故於14歲時接受脾臟切除手術,此外,患者的代償性造血增加,間接造成鐵質吸收增加及長期紅血球輸注,容易溶血造成鐵質沉積在重要器官,每3個月要抽血追蹤鐵蛋白,每年則需回醫院安排腹部、心臟超音波與核磁共振等檢查,相當辛苦。彭慶添介紹,孕婦接受產前檢查篩檢地中海型貧血,可提早診斷胎兒是否為重型患者。另外,寶寶於3到6個月大時,正好是胎兒血色素轉換為成人血色素的過程,若寶寶經常臉色蒼白,就須注意是否為乙型地中海貧血所致。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隱性的先天性遺傳疾病,由於患者先天紅血球結構異常,導致脆弱且容易破裂,攜氧功能亦不足,輕度患者並不影響生活。彭慶添說明,中重度患者則需要接受輸血及排鐵等治療,適當補充葉酸及維生素,有助於維持健康,應避免過量攝取含鐵質高的食物,如肝臟類、牛肉、菠菜、櫻桃等。
-
2021-05-06 養生.聰明飲食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多喝有助補鐵
缺鐵是相當常見的營養不良問題,其中又以女性較為常見。當身體出現缺鐵的情況,不僅容易掉髮,身體也容易生病。想要補鐵,可從日常生活中的食材補充,搭配對的食材煮成湯,也更有助於吸收! 缺鐵不僅易掉髮,免疫下降易生病! 嫚嫚營養師指出,一般成年男性一天至少需補充10毫克的鐵,女性則為15毫克。當身體出現缺鐵的情況時,容易影響氣色,身體也容易疲倦,且也會出現掉髮的情況,甚至也會使得免疫力下降變差,容易遭受病菌感染或出現感冒的情況。提醒民眾平時就應均衡補充營養,若有自覺缺鐵,更應適度補充,特別是停經前、懷孕、哺乳期的女性,以及吃素的朋友更要多加留意。 喝湯補鐵去疲勞,食材搭配吸收好!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不少食材都有助於補鐵,嫚嫚營養師也分享幾道常見容易入手或製作的湯品,有助補鐵同時去除疲勞,搭配對的食材更有助吸收。 豬血湯常見補鐵的湯品如豬血湯,一碗就可吃到約50g的豬血,其含有14mg的血基質鐵,熱量卻僅有約15大卡左右,是個有助補鐵又少負擔的選擇。 蛤蜊湯魚貝類也是個血基質鐵相當好的攝取來源,其和豬肉、牛肉等紅肉相比,飽和脂肪酸含量更低,以魚貝類攝取,有助在補鐵的同時兼顧防範慢性病發生的風險,像是蛤蜊湯就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紫菜蛋花湯想要補鐵,日常常見的雞蛋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其也能提供血基質鐵,和含有非血基質鐵的紫菜搭配在一起,不僅有助補鐵,雞蛋的所含有的半胱胺酸,更可幫助促進紫菜的非血基質鐵吸收,因此也相當推薦可以將兩食材做成紫菜蛋花湯。 紅豆地瓜湯紅豆也有非血基質鐵,嫚嫚營養師推薦可和地瓜一起煮成紅豆地瓜湯,因為地瓜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在有澱粉包覆的情況下,煮後保留度更高,更有助紅豆的非血基鐵吸收。 紅莧菜番茄豆腐湯紅莧菜和豆腐也都是有助提供非血基質鐵的食材,嫚嫚營養師建議,可將兩者與番茄一起煮成湯,番茄也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在起鍋前加入番茄更有助促進鐵質吸收。 避免干擾鐵吸收,相關飲品先別喝! 適當的從天然食材中攝取營養,並搭配對的食物幫助吸收,有助補充鐵質,不過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食物會干擾鐵質吸收。嫚嫚營養師指出,像是咖啡、茶飲、牛奶等都是容易干擾鐵吸收的食物,因此不論前後,都建議最好間隔兩小時為佳。 《延伸閱讀》 .貧血要怎麼補鐵?專家:缺鐵性貧血這樣補更有利! .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
飲食不當會引起便秘、長期便秘會引起痔瘡,足量的纖維質,是腸道保健的根本。 攝取纖維的最佳比例是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2:1。 沒有便意,而且持續好幾天沒排便時,可以多攝取容易帶動便意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藉由纖維增加糞便體積來刺激腸壁,有效幫助排便。 非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纖維素與半纖維素 纖維素不溶於水,在腸胃裡像吸水的海綿,增加糞便蓬鬆度,代表食物有:全穀、糙米、豆類、根莖類、綠色蔬菜類、菇類。 半纖維素是黏稠的多醣類,代表食物有海藻昆布、全穀類、麩類、芥菜。 有便意,但糞便硬、無法排出時,則要改為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糞便內含水的膠狀成份,也供給腸道好菌足夠的養分來全力運作,有效軟便。 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植物膠和果膠 植物膠溶水之後會像果凍水水的,潤滑糞便。代表食物有:燕麥、車前子、愛玉子。 果膠能在糞便內形成滑潤的水溶性膠狀質地。代表食物有:橘子、蘋果、柿子、梨子、香蕉、草莓、蘿蔔、高麗菜、南瓜、馬鈴薯、秋葵。 腸道中的纖維質除了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水,讓糞便濕潤柔軟,更可以成為腸道內好菌的食物來源:益菌質。 這概念有點像是,將腸道當作牧場,腸內好菌就是牧場上的好乳牛,要養好牛,一定要有豐沛鮮美的牧草、乾淨的水源,所以,攝取足量的水份和纖維質,就算不特意攝取益生菌,腸道自然會篩選出適合生存的好菌。 腸道好菌帶來優質的腸道環境、濕潤柔軟的好糞便,所以光是好好吃青菜水果,就有保養腸道的效果! 但反過來說,到底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會引起便祕、痔瘡,或者使痔瘡症狀加重呢? • 太過精緻的食物白吐司、白米飯,含糖與脂肪量高的甜點、麵包架上填滿餡料的美味軟麵包,都不含任何纖維,無法提供腸胃正常蠕動時需要的纖維質,容易引起便秘,惡化痔瘡。 • 愛吃肉,不吃蔬果肉類雖然是蛋白質的來源,但只吃肉而忽略了蔬果的重要性,也是造成便秘與痔瘡的主因。 • 不常喝水,喜歡喝對腸胃有刺激性的飲品每天2000cc的水分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需求,補充水分不但可以潤滑腸胃道,還可以潤濕糞便、防止便秘。 但盡量不要以咖啡、茶飲、酒當做水來源。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容易使腸胃蠕動失調;手搖杯飲料糖分太高,反而會造成腸胃和身體的負擔;酒精類飲品使血液循環增快,但同時也促使血管擴張,加速痔瘡的產生。 • 燒烤與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對於腫脹的黏膜組織更具刺激性,會使已形成的痔瘡急速惡化。 • 含鈉、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會使水分累積在人體組織間,水份不能有效回到腸道就無法協助糞便變濕、變軟,反覆刺激也會讓痔瘡組織惡化。 • 服用鐵劑會引起便秘貧血需服用鐵劑,但服鐵劑引起便秘嚴重的時候,請和醫師討論,改由大量含鐵質豐富的蔬菜及肉類為攝取來源。 含鐵的蔬菜:菠菜、甘藍菜、西紅柿、青豆、花椰菜、紅薯、綠豆、甜菜 含鐵的豆類:扁豆、腰果、開心果、南瓜、全麥麵包、烤番薯、燕麥、黑巧克力 含鐵的水果:草莓、葡萄、葡萄乾、西瓜、梅干、無花果、杏桃、杏桃乾 含鐵的肉類海鮮:牛肉、牡蠣、蛤蜊、蝦、雞、火腿、豬肉、羊肉、蛋 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可以預防便秘,也能避免痔瘡找上您。 預防痔瘡的飲食習慣: • 以糙米、全麥土司、麥片,含纖維量高的穀類代替白米飯。• 多攝食根莖類植物,如: 蕃薯、馬鈴薯、蘿蔔。• 多吃生菜或炒青菜,如: 萵苣、蕃茄、橄欖、小黃瓜。• 以果乾或新鮮水果代替精緻甜食,如:藍莓、野莓、各類莓果、杏桃、李子、棗子、柳丁、橘子、椪柑。• 除了纖維類食物,配合食用優格或喝優酪乳,適量補充益生菌,也可以避免便秘,預防痔瘡產生。• 多喝水,喝水加上規律運動是預防痔瘡的基本方法。以一般茶杯大小來估算,我們建議成人一天至少喝6-8杯水(2000-2500cc)。 理想的膳食纖維攝取量每日大約20-35克,國健局統計,現代人攝取纖維量每日大約只有5-20克,所以多攝取粗纖維是預防便秘和痔瘡的根本方法。下面附上膳食纖維含量參考表,大家可以藉此算算今天一整天攝取的纖維量夠不夠。 攝取足量纖維質是個數學題,看這個表格時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單就纖維質攝取量而言,吃同樣份量的菠菜,纖維質量是高麗菜的兩倍;而水溶性膳食纖維方面,鳳梨的纖維質遠不及香蕉! 所以,稍微檢視一下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挑選更有效率的高纖蔬果。 力行高纖飲食其實沒有那麼難!就算是外食族,適當撿選富含纖維的好食物也能為健康把關!通常認真吃青菜吃個一週,就能藉由高纖飲食方式改變腸道菌種。 糙米的膳食纖維比白米更高,可以混雜糧米、大麥、五穀一起煮,纖維含量更高;吃火鍋可以多下些大把蔬菜、菇類以及海菜海藻,對於改善便秘、腸道大掃除很有幫助。想吃零食,可以準備胡桃、杏仁果、夏威夷豆之類的堅果。當然,如果以上幾點都認真做到了,還是常有便祕或排便出血的問題,那可能是另外一項大腸腸道內的健康警訊,請即時找專業醫師做診治,才不會延誤病情。 養成喝水的習慣: 水,是大腸最好的朋友。如果你的糞便常常是羊屎便狀,多半是水份攝取不足的警訊。肛門位於大腸最末端,如果攝取水分不足,很容易造成糞便乾硬、大腸循環狀態不佳;一旦排便不順,久而久之,痔瘡就開始悄悄醞釀。 肛門內皮和黏膜相當細緻,在每天受到糞便衝擊時,若含水量不足,很容易有痔瘡破皮或肛裂的情況;所以,維持良好的飲水習慣,便能有濕軟的糞便質地,才可以好好保護肛門,維持它的健康。 從秋末冬初,天氣漸漸變涼、變乾燥開始,許多病人紛紛詢問起排便時出血或帶著血絲的問題。在連肌膚都感受到乾燥的時節,我們更需要攝取大量水份。 每天攝取2500-3000cc的水,是維持腸道循環的好基礎,如果你覺得一直喝水卻一直從尿液排出,那代表大部分的水份還是被泌尿系統搶走了!!可憐的大腸還是乾巴巴,大腸裡的糞便缺乏水份,表面還是粗得像牛皮紙一樣,排出這樣的糞便,不刮破肛門內皮、不造成出血才奇怪咧!! 人體能自我調節,習慣多喝水、持之以恆之後,在一週內就能見到效果。不但排尿狀況不會像剛建立習慣那麼頻繁,糞便也會開始越來越受浸潤、越來越柔軟,排便出血的問題自然而然會迎刃而解!! 通常我們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總水量為2500-3000cc,這些水量不一定只來自於狂灌水,吃蔬菜水果、喝湯、喝飲品都算在總量內。但不建議以茶、咖啡、酒,當主要水源,因爲它們的共通點是利尿,利尿了、水份流失了,糞便最終還是乾的。 《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4 養生.聰明飲食
鳳梨促排毒、護血管!營養師教3招不咬舌!
台灣水果世界聞名,在世界各地廣受好評,堪稱水果王國,其中鳳梨更是從中脫穎而出,可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不僅口感酸中帶甜、果肉飽滿又多汁,其營養價值也相當豐富。 鳳梨不只酸甜可口,豐富營養更有助健康! 簡鈺樺營養師指出,鳳梨的營養素非常豐富,知名的包括有助身體維持免疫力的維生素C,也含有促進腸道排毒、排便的膳食纖維,以及有利維護心血管、降血壓的鉀,以及各種豐富營養。其中維生素C不僅有利維持免疫力,也有助於抗氧化、還有助於鐵質吸收,因此若有缺鐵性貧血、欲補鐵的民眾,在進行補鐵的相關飲食後吃個鳳梨也相當有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慢性疾病、癌症等健康問題,多與自由基氧化壓力有關,而鳳梨眾多營養當中的「生物類黃酮素」就可與其對抗,降低其對人體損害的機會,達到幫助預防的效果。 吃鳳梨如何避免咬舌頭?營養師簡單3招破解! 許多民眾喜歡吃鳳梨,但卻因為常常遇到鳳梨咬舌頭的情況望之卻步。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鳳梨之所以會咬舌頭,主要是因為當中含有鳳梨酵素,其可分解蛋白質,包括口腔內的黏膜組織,若要避免鳳梨咬舌頭,用簡單的3種方式便能破解。最簡單的方式可運用鹽巴能抑制鳳梨酵素活性的特性,在鳳梨塗上微量的鹽巴,如此吃鳳梨的時候便不容易有咬舌頭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民眾代代相傳吃鳳梨抹鹽巴的原因之一,其不單單只是增添風味,更是一門生活智慧。不過,塗抹鹽巴往往容易失手抹太多,鹽巴放旁邊沾也可能不均勻或沾太多,簡鈺樺營養師建議,可先過稀釋的鹽水,這樣不僅均勻也不容易失手。而加熱料理便破壞鳳梨酵素。 運用鳳梨2大特性,做出健康美味料理! 鳳梨除了單吃就兼具美味和營養之外,也可以運用在各種料理上,除了基本款的鳳梨蝦球、鳳梨炒飯以外,簡鈺樺營養師也分享幾個運用鳳梨特性達加分效果的料理,民眾可以加以運用。 首先運用鳳梨酸甜有助開胃的特性,可以把鳳梨加進沙拉當中,再放進蝦仁,不用加過多的調味料吃起來就相當清爽可口,又有助開胃,且兼具膳食纖維、蛋白質和醣類的來源,不論是天氣熱或運動後沒食慾都非常適合。而鳳梨汁的酸甜特性也可以運用在食慾不佳的人飲食上,像是開刀、年長者等食慾不振、胃口不好的民眾,就可以沾沾鳳梨汁促進食慾,但切記不要過量。 除了直接丟進沙拉等各種料理都百搭以外,鳳梨和肉類食物可說是絕配,拿鳳梨和肉類食物一起烹飪或浸泡鳳梨汁,不僅增添風味,鳳梨酵素咬肉的特性在這就有助於軟化肉質,讓肉類食物口感更加柔嫩。想要簡單一點,也可以將鳳梨直接夾進肉捲當中,讓整體營養加分。進階一點,也可以在吐司放上鳳梨、起司、火腿等,放進烤箱烤,就成了簡單又美味的披薩。 最後也要提醒民眾,鳳梨加各種食物雖然美味又營養,但還是得留意每日每餐的總熱量,以免一個不小心吃太多,反而攝取過多熱量及醣份。和其他水果一樣,若以一個拳頭大小為一份,建議一天不超過兩份為佳。 《延伸閱讀》 .奇異果護眼護心護血管,6好處報你知! .吃芭樂也能養肝?營養師指護肝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1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吃太多不見得好!營養師教你每天這樣吃最剛好
母親節將至,童綜合醫院提前歡慶母親節,今日舉辦「媽媽我愛您,旺您健康沒煩惱」活動,共有50位親子到場參與,除了一起同樂進行趣味遊戲外,也為了支持果農,特地請營養師現場教學如何製作健康的鳳梨酵素,並進行健康衛教,讓民眾更了解水果對身體的益處,及如何正確的食用水果。營養師表示,罹患糖尿病、腎臟病、胃潰瘍及肥胖者,建議一天只可以吃1至2份水果,1份約碗裝8分滿的量。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珈伃表示,台灣鳳梨種類多樣且好吃,富含許多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生物類黃酮、鳳梨酵素等。維生素C可抗氧化,增加人體免疫力,同時也能幫助鐵質吸收,並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膳食纖維則可預防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有害物質與腸道接觸的時間,維持腸道健康;鉀則可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調解血壓,並維持神經與肌肉功能。另外,鳳梨中也含有生物類黃酮,天然的類黃酮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過氧化,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鳳梨還擁有獨有的鳳梨酵素,可幫助蛋白質消化、抗發炎,並抑制血栓形成。林珈伃說,雖然鳳梨富含許多營養,且香甜又好吃,是許多人喜愛的水果,但罹患糖尿病、腎臟病或胃潰瘍的民眾,以及肥胖者都須注意攝取的份量,不宜吃太多,建議一天只可以吃1至2份水果,1份約碗裝8分滿的量。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李博仁表示,醫院營養治療科擁有專業的營養師共15名,提供民眾進行門診營養諮詢,並進行團體衛教與臨床營養諮詢指導;透過今日舉辦的活動,營養師教大家生活上的健康飲食小知識,藉由製作健康的酵素,讓民眾都能學習最無負擔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