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494
筆 文章
-
-
2019-12-18 新聞.健康知識+
喝茶真的能控制血糖!降血糖還有5件事更重要
現在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也逐漸呈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問題以及沉重的經濟負擔。“喝茶”就能控制血糖!中國科學家Science子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前段時間,有個來自學術界的新聞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的葉海峰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發表了一篇文章,表明了他們成功開發出綠茶代謝物原兒茶酸(PCA)調控的基因表達精準控制裝置。而且實驗研究證明,在小鼠和猴子體內植入這種定制化的細胞後,只需要“喝茶”,就能控制患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猴子和小鼠的血糖。 喝茶可控血糖?其實從醫學角度,還真可以中國人喝茶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茶已成為我國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茶葉中含有多種有益成分,比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醣、Y-氨基丁酸等。其中作為含量最高的可溶性成分,茶多酚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血脂、抗菌等多種功效。葉海峰團隊巧妙地利用綠茶中的次級代謝產物原兒茶酸(PCA) ,設計合成了原兒茶酸調控的轉基因表達控制系統,並在細胞中安裝,應用於可控的表觀遺傳重塑、基因編輯、生物計算機和精準藥物遞送。根據此原兒茶酸調控系統的高度可控性,研究人員構建了原兒茶酸調控的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藥物精準釋放遞送系統。為了通過“喝茶”治療糖尿病,研究人員構建了PCA調控胰島素(用於1型糖尿病治療)或GLP-1(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表達的基因線路,並把基因線路穩定上傳到人底盤細胞HEK-293中,以獲得PCA調控降血糖藥物表達釋放的人工定制化細胞。在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這些可控的細胞進行微膠囊包裹,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體內,通過口服PCA或定制的濃縮綠茶調控降血糖藥物的表達釋放,發現可以維持小鼠體內的血糖穩定。這種方法,在糖尿病猴體內也有同樣的效果。所以,“喝茶”這種方式可作為控製手段干預或者調控治療藥物的可控表達釋放,推動了可控人工定制化細胞治療進入臨床應用階段。未來,我們很可能可以通過“喝茶”來穩定血糖!為了降血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如果想要通過“喝茶”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可以實現。但是,我們現在也有一些能夠控制血糖的措施,那具體是哪些方法呢?第一,睡好覺有調查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可以控制血糖,如果能夠保證每天7-8小時高質量的睡眠,就能過有效控制血糖。比如那些經常失眠的人,血糖水平一般都無法穩定在正常範圍內。第二,控血壓如果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話,就能夠保護血管、減少高血壓和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傷,從而大大降低糖尿病並發症的機率,也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如果有糖尿病患者還伴有高血壓的話,不僅要遵守醫囑服藥,還應當養成少鹽等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樣控制血壓的同時也能控制住血糖。第三,降血脂高血脂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血糖。所以控制住血脂,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血糖。所以在日常飲食中,最好少吃精米細麵,多食用雜糧、薯類,適量吃堅果和低脂奶製品,不吃葷油,以及不吃油炸、肥肉等高脂食品。第四,不抽煙抽煙對身體危害可是涉及各個方面,與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的並發症也息息相關。有相關研究表明:戒菸有助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不僅可以減輕胰島素的抵抗,同時還有助於控制血壓。最後一條,就是減肥如果將BMI控制在24以下,對控制血糖有一定好處。對於肥胖的糖友來說,應當通過適量的運動和均衡的飲食達到此目標。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2-3次無氧運動。只要保持以上良好的習慣,對血糖的控制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2-17 該看哪科.皮膚
提升肌膚防護能力 皮膚科名醫:把握關鍵十分鐘很重要
【文、圖/摘自蘋果屋《自己的皮膚自己救!》,作者豊田雅彦】正確擦保養品,讓保濕效果加倍「肌活」雖然只有三大要領,但難免還是會有人覺得:「平常都那麼忙了,還要做這麼多事情,未免也太麻煩!」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那麼,希望你至少也要謹記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肌活①保濕。保濕是指全身都要塗上化妝水、乳液等「保濕產品」,而且用量要夠多。你可以使用「含賽洛美」的保濕產品,以便補充角質層中最重要的成分—賽洛美。至於做好保濕的三大訣竅,簡述如下:第一,順著肌膚紋理塗抹。這樣做的用意在於能讓保濕產品沿著紋理被吸收,而且更加均勻。第二,洗澡後十分鐘內擦上保濕產品。因為剛洗過澡,肌膚表面的皮脂膜跟著流失,容易讓皮膚呈現乾燥的狀態。而入浴時沖洗浸泡身體的水分,在洗澡後十分鐘就會迅速蒸發完畢,因此,把握這關鍵十分鐘做好保濕非常重要。雖然洗澡後通常會想趕快走出浴室去透透氣,但趁著水蒸氣未散,先在浴室快速擦上一層保濕用品,對皮膚來說是最好的保濕方式。 第三,擦的量要充足。保濕產品的用量因種類而異,但基本上都需要厚厚塗上一層,好讓肌膚呈水潤、光滑的感覺。擦完之後,可用衛生紙輕壓,若衛生紙能貼合上去,就表示用量已經足夠。輕鬆強化你的肌膚防護網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肌膚保濕」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兩則最新的研究。首先是「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所做的異位性皮膚炎相關研究。他們將出生未滿一週的新生兒全身塗滿保濕用品,結果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機率降低至少百分之三十。該研究中心也發現,只要每天洗澡後做足保濕,就能明顯提升肌膚的防護能力。而在本院「URUOI皮膚科診所」中,我也常提醒那些症狀較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在使用含副腎皮質荷爾蒙成分的「外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軟膏(Tacrolimus)」等藥物並獲得改善之後,只要配合做好充分的保濕動作,就能讓肌膚一直維持在健康狀態。遠離惱人的食物過敏與「過敏進行曲」第二項強調肌膚保濕重要性的研究,則與食物過敏有關。自執業以來,我已見過無數母親抱著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衝進診所對我說:「醫生,請幫幫我!」關於異位性皮膚炎,我會在下一章節詳述。而這裡所要先介紹的,則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進行曲(Allergic March)」。這是指:具有「異位性體質」的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依序發作與過敏相關的各種症狀。因為發展過程就像樂曲般有階段性,故在醫學上稱作「過敏進行曲」。而所謂的「異位性體質」就是遺傳性過敏體質。這與是否有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家族遺傳基因及病史有關。對於具有異位性體質的人來說,當身體接觸到外在過敏原,體內就容易製造具有防禦作用且會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球蛋白「IgE抗體」。一般來說,過敏進行曲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從嬰兒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和食物過敏拉開序幕,接著出現「咻、咻」的喘鳴聲,伴隨氣喘發作。到了後期,則會對花粉、灰塵等吸入性過敏原非常敏感,並誘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和尋麻疹等症狀。嬰兒時期的食物過敏成因,通常與該時期吃下肚的食物有關。由於嬰幼兒的身體對食物的判別、選擇機制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在無意間吃進致敏食物。也因此,從出生就要開始避免接觸各種容易觸發過敏的食物來源,如:雞蛋、牛奶、小麥、花生等。不過,直到最近才出現了一種與上述說法完全相反的解釋。那就是:從嘴巴吃進去的食物不見得會致敏,所以不需要刻意避免讓孩子接觸易敏食物。比起食物,透過皮膚進入人體的成分,反而更容易引發過敏。幾年前,日本曾發生一群消費者用了含有小麥成分的肥皂(水解小麥蛋白)之後引發集體小麥過敏的事件,便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另一項英國的調查研究結果則顯示,長期使用含花生油成分的乳液,將大幅提升孩子對花生過敏的機率。「明明從食物攝取的量比較多,然而,擦在身體上的東西,卻可能對健康造成更大影響!」關於這個事實,的確出人意料之外。有害物質經皮膚吸收、進入體內所引起過敏的現象,就叫做「經皮毒」。要避免前述的「過敏進行曲」,就必須特別留意經皮毒現象。而具體作法,就是讓肌膚的防禦機能維持穩定。因為一旦肌膚防禦能力下滑,就容易產生經皮毒作用。前面「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曾提到:「當新生兒全身做好充分保濕,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機率就能降低三成以上。」所以,若自出生就替肌膚做足保濕、維持肌膚正常的屏障功能,便能遠離經皮毒作用,預防過敏進行曲。
-
2019-12-17 科別.泌尿腎臟
腰痛多來自肌肉骨骼? 這種腎病健檢才現形且會代代相傳
41歲的王先生因為腰痛前去腎臟科求診,雖然臨床上許多腰痛是來自肌肉骨骼,為求謹慎醫師還是安排了腹部超音波,經檢查發現,王先生左右兩側腎臟皆長了許多囊泡,根據病史、年紀、和影像診斷,他是一位體顯性多囊腎患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徐萱竹主治醫師指出,多囊腎是一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其他大多數的慢性腎臟病是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所引發。 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在臨床上很常見,多半是因為健檢才偶然發現,原則上每年追蹤腎功能,每三年追蹤一次腎臟超音波即可,不用過份緊張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腎功能會逐漸惡化,通常在50-60歲左右,必須開始接受血液透析,大約佔目前臺灣洗腎人口的5%;平常可能會因為大大小小的囊泡造成有高血壓、血尿、泌尿道感染和結石、腰痛等症狀。 傳統上對於多囊腎的治療是以控制血壓為主,行低蛋白、低鹽飲食,但沒有根治的方法,囊泡體積將隨時間日漸變大,腎功能逐漸變差。現在終於有新藥發明,Tolvaptan(身舒康,Samsca 15mg),有效減緩水泡生長的速度。 徐萱竹說,這個藥品在臺灣已經上市了,以前用來治療特殊的低血鈉症,今年健保已經通過有條件的給付此藥物,這對發現病情逐漸惡化至慢性腎臟衰竭第三期,自體顯性多囊腎的患者來說,可說是一個新希望。 延伸閱讀: 腳腫是腎臟出問題? 用1分鐘檢查你的腎健康 腎病不自知難逃洗腎命運 7警訊你一定要知道
-
2019-12-16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肌萎病友盼 給付罕病奇蹟之藥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最近走上街頭,因為藥物 「Spinraza」能挽救逐漸死亡的神經元細胞,讓他們即使只有一根手指還能動,也能表達自己,「藥改善的不僅是生命,而是活下去的方式」,但藥費昂貴,健保給付尚待討論。病友請命,罕病家庭為大家承擔遺傳風險,如今有藥可用,需要社會支持。罕病基金會才過廿歲生日,這也是廿年來再度有病友為用藥走上街頭。Spinraza能讓神經細胞死亡按下停止鍵,被稱為奇蹟之藥,美國從二○一六年通過。台大醫院基因學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全台至少約四十名患者符合用藥、平均一年需近四億元,但能讓患者和與一般孩子般成長,脫離被禁錮的人生。快三歲的「妞妞」熱情揮手,很難想像她是出生就被宣判活不過六個月的SMA寶寶。妞妞三個月大時成為全台第一位藥廠贊助「恩慈療法」個案,小小一支針反轉一家命運,一年注射三劑,配合居家復健,讓原本只能躺著、連吞口水都臉色發黑的妞妞能夠坐起來、小口進食、喊爸爸媽媽,努力學走路,一切就像奇蹟。藥有多「神奇」,來不及用藥的遺憾就有多深。劉爸爸的兩個兒子都患有SMA,廿年前確診後,他跑遍全台,試過各種方法都徒勞無功,眼睜睜看著兒子漸漸無法行走,尤其今年讀大一的小兒子連用手按鈕的力氣都失去了。最近看到及時用藥找回行動力的小病友,劉爸哽咽:「我真的好想把兒子塞回去重生一次。」台大醫院基因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Spinraza是治療SMA首選,美國之後,歐盟、加拿大等陸細馬過審查與保險給付,台灣從最初共同參與研發計畫至今,卻因藥價等因素遲遲未納入健保。胡務亮和簡穎秀一同為SMA病童請命,建議健保能同意急迫性最高的第一、二型嚴重型患者,立即給藥治療,至於其他型別使用藥物,也希望社會保留開放討論的空間。
-
2019-12-16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SMA患者為用藥請命 爭取最後一根手指還能動的機會
「我們要有尊嚴的活下去!」獲兩次總統教育獎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李怡潔,日前與罕病SMA肌萎藥物爭取聯盟在立法院一同表達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治療藥物需求,希望政府相關單位盡早對治療藥物Spinraza全給付,她也和十名罕病代表赴總統府陳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罕見疾病之一,據聯盟統計,全台約逾400名患者,且確診後的新生兒須立即治療,來保護尚未退化的神經元,成為孩子成長不可逆的關鍵。台大基因學部、兒科醫師呼籲,SMA藥物Spinraza要價不菲,全台患者中約40人符合用藥、平均一年雖需近四億的費用,但能保護新生兒尚未退化的神經元,使其能與一般孩子般成長,政府相關單位應盡早對SMA一、二型嚴重型患者的藥物進行全給付。台大醫院基因學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SMA是隱性遺傳、運動神經元退化的疾病。過往的藥效不佳,從2016年起,美國已有治療藥物Spinraza,此藥能保護尚未退化的神經元,幫助患者的症狀停在當下、不再惡化,且適用所有嚴重程度的SMA患者,因此被稱為奇蹟之藥。簡穎秀說,SMA需早期發現,因為神經元會在出生後快速減少,SMA寶寶在發現一個月左右就會減少七成神經元細胞;若透過大規模且普及的新生兒篩檢,一確診就使用Spinraza,可將治療時間提前到發病前或剛發病時,使神經元不再惡化。台大團隊透過大規模篩檢證實,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患嬰可經由篩檢確認,成果已發表於今年七月的「小兒科期刊」。台大醫院基因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治療SMA,Spinraza是首選,美國FDA於2016年審查通過,確定第五號染色體缺失的人都可以使用,而後兩年內陸續通過歐盟、加拿大等審查與保險給付。但可惜的是,目前美日港等先進國家雖都已給付,而台灣從最初參與共同研發計畫至今,卻因藥價等因素遲遲未納入健保,部分SMA患者僅能透過國外藥商的「恩慈療法」,來人道救援免費供藥。在Spinraza藥物治療費用上,簡穎秀粗估,全台一年十八萬新生兒中,發生率約近二萬分之一,約九人會得SMA,而其中六成、也就是五人為第一型,以目前全台患者中約四十人符合用藥、一人療程至少需五年,粗估平均一人藥物治療費用一年約九百萬元,四十人一年雖需近四億的費用,但卻有極大的療效。如她自己收治的九名個案中,其中一名新生兒在出生第三天就篩檢出SMA,經再度檢驗確認、向藥廠申請人道救援治療評估等申請流程下,第十二天就給藥,所幸寶寶十個月大就能自己坐,只比一般兒童發展慢兩三個月;另一位新生兒,則是在出生第三周起給藥,兩歲時學會走路並可自己行走。還有一名新生兒雖三個月才開始治療,但成長到兩歲時,也可扶牆站立、自主呼吸。簡穎秀感性的說,寶寶當時若沒用藥,現在可能已長期臥床、得用呼吸器維生。Spinraza的治療效果,讓簡穎秀與胡務亮十分有信心。因此,她們一同為SMA病童請命,建議健保署能放寬審議,急迫性最高的第一、二型嚴重型患者,應立即給藥治療;至於其他型別用的藥物,也希望社會保留開放討論空間。
-
2019-12-15 科別.新陳代謝
脖子變粗了? 女比男多 醫籲甲狀腺結節別輕忽
覺得脖子變腫變粗嗎?可能是長了甲狀腺結節。基隆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育賢表示,據統計,台灣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達45%,其中又以女性為好發族群;而以臨床上觀察,多數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時才發現,且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逾五成有甲狀腺結節,不過雖僅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但仍不能輕忽。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中某一部分不正常的增生、造成局部腫塊並突出,然而甲狀腺結節不一定只有一顆,也可能出現很多顆;症狀明顯時,部分民眾會覺得脖子變得較粗。陳育賢說,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不明,但包含家族遺傳、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等都是因子,雖然惡性腫瘤佔的比例很少,但仍有可能性,所以必須對甲狀腺結節作出診斷;如以超音波影像觀察判斷,或進一步以抽血檢驗、細針穿刺等方式化驗檢查,但也有民眾怕針扎、流血等而卻步,導致診斷、治療受到拖延。陳育賢說,目前臨床上已有甲狀腺智能分析影像醫材等輔助工具,可協助醫師更精準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性或惡性,減少一定比例的侵入性檢查,即使是惡性結節,也能及早發現和治療。民眾若自覺吞嚥困難、或摸到頸部有腫塊時,應及早就醫檢查,而40歲以上的女性,也建議把甲狀腺檢查納入健檢選項。
-
2019-12-12 科別.精神.身心
年度關鍵字「與惡」奪冠 醫:思覺失調治療兩成可康復
Google台灣2019年度搜尋排行榜出爐,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奪下Google快速竄升關鍵字總榜冠軍。劇中演員林哲熹更因為深刻的扮演思覺失調症患者,讓大眾更加認識這個疾病。然而許多人對於這個疾病會反覆發病,認為「就是沒有救了」,但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病情可獲得控制,且近兩成病患可康復。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思覺失調症通常好發於二十幾歲的青年人,通常和體質遺傳,以及受到壓力、挫折等環境誘發有關。症狀包括妄想、幻聽等正性症狀和沒有動機、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沒有反應等負性症狀。若是沒有接受治療,腦部的退化會越來越嚴重,而接受治療有10%至20%的病患可康復。葉啟斌表示,過去第一代藥物以多巴胺阻斷劑為主,針對正性症狀進行治療,使患者鎮靜,但也會產生肌肉僵硬、目光呆滯、憂鬱以及類帕金森症等副作用。第二代藥物除了多巴胺阻斷外也活化血清素,使病患心情愉悅、提升動機,不僅治療正性症狀也改善負性症狀。另外,現在也有長效針劑,每月或三個月打一針,可避免病患病識感不足而忘記用藥、或是不想用藥的狀況,以穩定病情。葉啟斌表示,藥物可控制六成的病情,三至四成仍需搭配團體、復健治療。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則表示,思覺失調患者在急性期透過藥物治療後,會逐漸進入慢性緩和期,通常會視病患狀況給予回歸日常生活的職能訓練。但他也強調,後續仍需要定期回診和服藥,才不會又回到急性期。
-
2019-12-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原文: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12 新聞.健康知識+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破壞DNA的威脅不幸的是,我們的世界對DNA來說充滿了危險。許多外在因素會造成威脅,因為它們會干擾和破壞我們的原始碼。雖然許多危險是工業所產生,但不是所有的威脅都是人為導致。對DNA最有害的因素之一,事實上就是紫外線輻射-陽光。當你外出時,你總是記得擦上防曬乳嗎?研究已經顯示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會穿透皮膚,如果沒有保護,每小時能夠造成我們的DNA產生十萬個病變。在沙灘上做完日光浴回到室內後,不代表對DNA進行的攻擊已經結束。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已經證實即使在經過陽光曝曬後,損傷仍持續發生。皮膚中的黑色素(melanin)可以使你變黑和吸收輻射,它實際上會透過一種稱作化學激發作用(chemiexcitation)的過程去儲存能量。一旦你在室內,被抑制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然後繼續在皮膚細胞中引起DNA的突變損害長達三個小時以上,縱使你不再接受太陽照射而且室內涼爽。當然,在沙灘上曬黑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是還有其他陰險的方式可以讓你的DNA受到太陽的破壞。如果你曾經在早上通勤時,陽光穿透擋風玻璃照在你身上,紫外線輻射就在整趟車程中損害著你的DNA。甚至是更不會引人注意,當你搭飛機的時候。你每次搭飛機前會先擦防曬乳嗎?你應該這麼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研究人員於二○一五年在《美國皮膚醫學》(JAMA Dermatology )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顯示在三萬英呎高空飛行一小時的飛行員,其透過駕駛艙窗口接受到的紫外線輻射量與在日光浴沙龍進行二十分鐘的時段相當。與我們預期相反的,陰天反而使情況更為糟糕。對於飛行員和乘客來說,雲層會從頂端反射輻射到飛機上,增加了DNA損傷和黑色素瘤(melanoma)的風險。太陽不僅是唯一的威脅。破壞性的輻射也會自地面散發出來。這是以氡(radon)的形式-一種無臭的氣體-經由地下室進到家中。不同的土地部分會產生不同濃度的氡,但是它是一個隱形且會破壞DNA的住家入侵者。事實上,氡是導致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首要因素。如果你有吸菸(你不應該),你在家中所吸入的氡會增加因為香菸導致肺癌的風險。吸菸會毒害DNA。據估計,吸入的香菸煙霧中含有四千種化學物質,其中七十種已經被證實為致癌物,包括了苯(benzene)、砷(arsenic)和甲醛(formaldehyde) 。吸入這些化學物質並不是一種娛樂,也無法為你帶來平靜。它們會引起你全身的發炎反應。就算你不是個吸菸者,但是壞消息是二手菸對於無辜的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寵物的DNA也具有相同的破壞作用。從地毯、新車到普通家用品,像是去光水、洗髮乳和顏料所排放出來的氣體也會傷害DNA。如果你開的是使用汽油的汽車,當你加油時,你就在吸入含有苯的煙,這也會破壞DNA 。當你在加油站時,站在煙霧的上風處是明智的作法。研究顯示暴露於這些毒物中會破壞DNA,甚至會影響未來子孫。例如:父親精子中的DNA會受到有毒化學物質,像是雙酚A(bisphenol A,用來製造塑膠)、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用來製造螢光棒)和鎘(cadmium,可在陶瓷釉料和香菸煙霧中發現)的影響。這些接觸經由表觀遺傳機制改變了精子中的基因,而這種改變會傳給他的後代。同樣地,苯(存在於石油中)、四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用於衣物乾洗)以及吸菸等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可能會接觸到的有毒化學物質也可能會在胎兒的DNA上留下印記,且將會跟隨孩子一生。DNA的損害可以令你生病,甚至死亡。但是DNA有一個基本的方向:盡可能完整地從一代傳給下一代。為了實現這個命運,DNA擁有防護機制以對抗有害的接觸。
-
2019-12-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人並非慢慢老去的 史丹佛研究:衰老發生在3個轉折點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衰老程度?看皺紋有沒有爬上眼角,思維認知是否靈活,還是根據體能狀態?除了實際年齡,我們身體裡還有一座“時鐘”可以反映生理年齡——也許比實際年齡大,也許比實際年齡小。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團隊發表在《自然·醫學》的最新研究,通過檢測血液可以預測生理年齡,而且他們觀察到了衰老明顯進展的3個轉折時期。 研究團隊分析了4263名18-95歲人群的血漿樣本。樣本人群中,各個年齡層的男女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代表。通過測量這些血漿樣本中近3,000種蛋白質的水平,研究人員識別出1,379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有著明顯的變化。Wyss-Coray教授介紹,這些蛋白質不僅是衰老現象的特徵,也可能是引起衰老的原因。“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成的主力軍,當它們的相對水平發生實質性變化時,這也意味著個體在改變。”他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生理衰老並不是簡單地勻速發生的,在人的生命週期中3個明顯的拐點:平均發生在34、60和78歲。很多蛋白質的水平在我們的一生中並非持續穩定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而是起伏不定。但這些起伏轉折點通常集中在三個時期:青年、中老年和晚年。在這期間,一些蛋白質的濃度明顯上升達到峰值。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發現是性別差異。分析結果顯示,有895種蛋白質在男女性中對衰老的預測性並不一致。也就是說,男性和女性的衰老速度可能是不同的。這讓Wyss-Coray博士感到“震驚”。他補充指出,這一發現強有力地支持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2016年制定的政策:女性應該更多參與臨床試驗,試驗中也應當將性別作為生物學變量進行劃分。 研究通訊作者,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Tony Wyss-Coray博士表示,“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測量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質提供有關個人的健康信息。例如,用於評估心血管健康的脂蛋白。但是人們還不太了解這些蛋白質反映衰老的價值。隨著年齡的增長,相當多種類的蛋白質水平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大約是我們所研究的蛋白質的三分之一。”基於這些數據,研究團隊還構建了一個模型,根據血漿蛋白質水平就可以預測一個人的生理年齡。結果非常有意思:大多預測結果都比較準確,上下差不了3歲;如果預測年齡遠遠低於實際年齡,那麼這些人實際上相對於同齡人也是非常健康的。這在樣本中的長壽老人中也得到了驗證,雖然他們普遍有著長壽的遺傳優勢,但血漿蛋白“時鐘”顯示生理年齡更年輕的老人,也確實握力更強、認知能力更好。在預測算法中,他通過簡化只需檢測373種蛋白質。根據Wyss-Coray博士的介紹,“ 一滴血就足夠了。 ”實際上,這種檢測還有望再大幅簡化。“只需要9種核心蛋白質。從第10種蛋白質開始,向這個衰老預測'時鐘'中添加更多蛋白質,只會讓預測準確性再提高一點。通過機器學習,有望基於這9種蛋白質就進行準確的測試。” 對衰老的理解越多,我們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地應對衰老。雖然這一創新技術距離臨床應用可能還需5-10年,但通過進一步研究驗證,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理想情況下,人們會想了解生活中所有可能影響生理年齡的食物和事物。 ”Wyss-Coray博士表示,“這種技術可以用來識別那些衰老過快的人群,他們有可能因此患上阿茲海默症或心血管疾病等年齡相關疾病;此外,還可以用於尋找有助於延緩衰老過程的藥物或其他治療干預措施;如果藥物會意外加速衰老趨勢,也可以反過來發出預警。 ”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2-11 新聞.健康知識+
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研究指罹患眼睛疾病風險增6%
最近1項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眼科與視覺科學調查期刊》(Journ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英國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博士Paul Foster表示,研究人員分析了全英國11.1萬餘人,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接受眼科檢查的數據。從研究中發現,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因,而居住在懸浮微粒較多或PM2.5濃度較高地區的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至少高出6%。Paul Foster博士在UCL新聞稿中提到,雖然還不能確定兩者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但我們希望透過持續研究,以確定空氣汙染是否會引起青光眼,並找出對應的預防措施,幫助人們減少暴露於空汙環境中,降低對健康的危害。Paul Foster博士解釋,青光眼大多數是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年紀較大或是遺傳等。但這次的研究結果,可以確定青光眼的第2類型危險因子,且可能透過生活方式、治療或是政策改變而得到改善的。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和Moorfields眼科醫院博士Sharon Chua說明,空氣汙染可能造成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收縮而引發青光眼,這與空汙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的機轉有關。另1種可能性則是,懸浮微粒可能具有毒性,會直接傷害神經系統並導致發炎。★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10 癌症.大腸直腸癌
避紅肉改吃素預防大腸癌?醫師:最好的預防方式不是吃素
近期屢傳名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包括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直腸癌復發、兒科名醫葉勝雄傳因大腸癌逝世等。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更是連續11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然而有些人以為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對此醫師表示,多吃蔬果確實有助於腸道健康,但不代表「吃素」就能預防大腸癌,且致癌成因很多,定期篩檢才是最好的預防方式。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根據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因此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是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至於吃素是否可以預防大腸癌?糠榮誠則表示,多吃蔬菜確實有助於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由於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為烹調的方式有致癌的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而經常食用加工食品也容易增加罹癌機率,還是以原形食物為宜。糠榮誠表示,腸癌雖然多數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但遺傳、體質、環境也會影響罹癌風險。因此最好的預防方式除了多吃蔬果、避免菸酒以及多運動外,最重要的還是定期接受大腸鏡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
2019-12-10 癌症.胃癌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如果聽說35歲不到的年齡就患了晚期癌症,許多人都會難以置信,但現實總是那麼殘酷。近日,中國大陸網路原創青年男歌手吾恩就在微博上透露,自己被確診為晚期胃癌,他自稱沒有癌症家族史,作息健康,每日健身又注意養生,不明白為何癌症會找上他?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年齡才35歲不到,平時作息規律,不沾菸酒,但近期因為上腹痛體檢查胃鏡,確診為胃癌,而且還是最凶險的印戒細胞癌。近年來,胃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我們就來探討為何年輕人,不沾菸酒,作息規律也會得胃癌?哪些因素可以導致胃癌與胃癌發病相關的高危因素可歸納為飲食生活因素、遺傳因素、感染因素和環境因素4大類,下面逐一介紹。1.飲食生活因素研究顯示,高鹽飲食(>16g/d),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熱,常吃油炸、燒烤、醃製類食品、經常熬夜等生活飲食習慣可導致胃黏膜損傷頻率增加,長期反復作用更會導致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這是引發癌變的重要因素。另外吸煙酗酒也進一步增加了胃癌的發病率,而相反水果與蔬菜的攝入可降低胃癌發生的風險,根據一項系統綜述結果顯示,進食水果蔬菜對胃癌發生有保護作用。2.遺傳因素既往有消化系統疾病史以及惡性腫瘤家族史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已毋容置疑,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某個遺傳基因的突變也在胃癌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感染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發胃癌的首要因素,WHO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I類致癌原。雖然僅有少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會發生胃癌,但我們不能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參與,如前面提到的飲食生活及遺傳等因素。無論如何,發現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定情況下是需要進行根除治療的。4.環境因素有研究表明,胃癌的發生與地域也存在一定的關係,科學家認為這與植物和微生物富集的土壤微量元素、被掩埋的動植物遺骸,在長達數百萬年的時代中產生有機和無機致癌物質,污染水質有關。通過這些危險因素分析,我們看到,胃癌的發生除了飲食生活因素,還和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環境因素等等有關。如何預防胃癌發生?首先肯定是遠離高危因素,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合併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時應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陽性應及時根除治療。另外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晚期胃癌往往與自身不重視,導致疾病進展有密切關係。所以公眾需要提高對胃癌防治知識的認知度,特別是對早期胃癌的篩查,我國推薦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進行胃癌篩查,篩查方法主要有血清胃蛋白酶檢測和內鏡檢查兩種。綜上所述,胃癌其實是可以防治的,如果早期發現還可以進行根治治療,關鍵還是自身需要高度重視,遠離高危因素,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09 科別.精神.身心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天氣冷躲在被窩最舒服,放假日或周休,更是貪睡不想起床。聯新國際醫院心理師曾承翔提醒,賴床或補眠時間過長,是常見的睡眠錯誤行為之一,可能會影響生理時鐘的穩定,變成晚上不易入睡,隔天上班上課爬不起床,出現「周一症候群」精神差、情緒低落,甚至惡性循環造成失眠。根據調查,國人失眠症的盛行率約20%,不易入睡、睡不好、或是半夜清晨太早醒來之後睡不著,這些都是失眠的問題。心理師曾承翔表示,有些人利用假日或白天睡覺來補眠,補眠睡太久可能會越補越嚴重。小睡片刻應以30分鐘為限;週末和假日晚睡、晚起床時間,也不要與平常差太多,才不會影響生理時鐘。曾承翔說,人體生理時鐘會自動調控睡眠的時間及長度,如果早上賴床貪睡太久,起床時間變晚,或是白天補眠時間太長,造成整個生理時鐘往後延,打亂睡眠週期,都可能影響晚上不易入睡或睡不好。補眠的另一個迷思是「每天要睡滿8個小時」。曾承翔說,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長度因人而異,可能跟遺傳、年齡、工作、生活型態等有關,平均大約5至9個小時,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只要白天精神好,晚上睡眠沒有問題,就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過猶不及。此外,生理時鐘會依照個人的生活型態,來調整就寢時間,晚上需要休息時,就會自動找到合適的上床時間。曾承翔強調,與其晚上強迫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不如早上養成固定時間起床更重要。「晚上準時上床睡覺」是錯誤迷思,建議晚上想睡再睡,不刻意要求固定就寢時間,才不會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反而造成失眠的情況。如果是長期失眠的人,上床早睡只會更焦慮而睡不著,睡眠效率降低。另外,睡前喝酒雖然可以加速入睡,「睡前小酌」也是錯誤迷思,酒精在體內代謝之後,會讓人更清醒,也可能出現頭痛、噁心、更難再入睡。因此不建議睡前喝酒來助眠,恐適得其反。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曾承翔建議固定起床時間,白天接受光照,不過度賴床及假日補眠,避免太長時間的午睡或休息。睡前做放鬆,培養睡眠情緒和睡意,避免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飲料,以及抽煙、喝酒等刺激性物質。如果失眠問題一週至少發生3次、狀況持續3個月以上,則可能患有失眠症,應尋求醫師進行診斷與協助。
-
2019-12-08 科別.耳鼻喉
過敏性鼻炎是小朋友的疾病?醫:打噴嚏超過兩周就不是感冒
一早起床就鼻涕連連,淚眼汪汪,尤其在秋冬常有沙塵暴侵襲、霧霾的日子,上班前就在不斷哈啾與擤鼻涕中,耗費大半元氣。根據推估,全台約有五成兒童及三到四成的成人,深受過敏性鼻炎困擾,發作時不光是生理不適,也會左右情緒甚鉅,連帶影響學習、工作。在換季時節,「哈啾」是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和家人朋友打招呼的用語,尤其在早晨。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約有二成會合併氣喘,父母皆是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孩子遺傳的機率是百分之百,有過敏性鼻炎體質的孩子,多數會在成年前被誘發,經妥善控制,成年後症狀會減緩。長大體質改變?其實是較晚被誘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許多民眾都會認為過敏性鼻炎是「小朋友的疾病」,實際上,過敏性鼻炎並非小孩專屬,成年人也有一定的好發機率。陳榮哲表示,過敏性鼻炎好發在11歲到20歲之間,八成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在20歲以前出現症狀,20歲以後才出現症狀者,有幾種常見情形:過去長期居住在郊區,出社會後到都市工作後才出現症狀;或第一次出國後才出現過敏性鼻炎症狀,都是因為比較晚接觸到誘發因子。部分民眾對於成年後出現過敏性鼻炎,常會解釋為「長大體質改變」。陳榮哲說,體質改變確實有其可能,但多數是本身就帶有過敏性鼻炎的體質,只是被誘發的時間比較晚而已。打噴嚏超過兩周 是過敏不是感冒台灣常見的過敏誘發因子以塵蟎為最高,其次為灰塵、螃蟹、蟑螂、蝦類、黃豆、花生、牛奶、蛋白等。氣溫的劇烈變化,以及粉塵多的住宅、工地、工廠排放廢氣、空汙等,都可能是過敏的誘發因子。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症狀為三大症狀: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陳榮哲說,這三大症狀大多會同時存在,且伴隨眼睛、鼻子的搔癢感。過敏性鼻炎常會被誤認為感冒,正常而言,感冒服藥約一到兩周內,症狀會緩解,若連續打噴嚏超過兩周以上,就得懷疑是過敏引起的症狀。父母都有過敏鼻 孩子遺傳百分百陳榮哲表示,過敏性鼻炎已經被證實會遺傳。父母皆是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小孩也有過敏性鼻炎的機率是百分之百;父母其中一人為過敏性鼻炎患者,小孩則有三成的機率有過敏性鼻炎。不過,近年有個有趣的研究,父母若都是過敏性鼻炎,老大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機率為百分之百,但老二、老三、老四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機率會逐步遞減,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罹患的機率愈低。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吳昭儀說,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常會認為「症狀不嚴重」,多休息就好。但他提醒,若沒有妥善控制,並降低暴露過敏原的機率,症狀會持續加劇,並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作息。影響睡眠品質 注意力難集中吳昭儀說,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除了鼻炎症狀以外,最常合併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皮膚乾癢,這些併發症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情緒、專注力等。特別是當孩子已經開始求學,許多小朋友會因為過敏性鼻炎晚上睡不好,掛著熊貓眼。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學習,有些孩子不理解,還可能對掛著熊貓眼的孩子言語霸凌,增加心理上的負擔,呼籲家長千萬別輕忽症狀。常常鼻塞 造成睡眠呼吸中止別以為這些問題只會出現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過敏性鼻炎,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症,容易感到疲累、睡眠不足、工作效率變低等,只要即時用藥控制,都能獲得改善。另外,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症狀「鼻塞」,也常會使患者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吳昭儀說,鼻塞會使患者習慣用嘴巴呼吸,易口乾舌燥、喉嚨發炎,陳榮哲說,小朋友用嘴呼吸,也會對顱顏發育有所影響。先看風濕免疫科 再配合鼻科診治鼻過敏看哪科?吳昭儀說,民眾的認知會以為鼻子出問題就看耳鼻喉科,但過敏性鼻炎其實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應該是全身性的問題,當鼻子出現症狀時,不排除身體其他器官也可能正在受過敏所苦。建議可以先看風濕免疫科,找出過敏原,再配合鼻科的診治,會是目前比較建議的完整治療方針。過敏原排行塵蟎灰塵螃蟹蟑螂蝦類黃豆花生牛奶蛋白
-
2019-12-06 科別.牙科
暴牙戽斗不矯正 醫師點出十大口腔危機
根據調查,中小學生最常在校受到霸凌的因素,以暴牙、戽斗、肥胖最常見,也使許多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做齒顎矯正。專家估計,以國小一班約20人來看,大概有一成學生正進行齒顎矯正,不過也隨著矯正人數增加,糾紛也愈來愈多。衛福部委託北醫大編撰「齒顎矯正治療參考指引」幫助民眾更理解矯正正確觀念。到底誰才能做矯正?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說,可以分為「先天遺傳」以及「後天影響」。先天遺傳如上顎前突、下顎後縮、先天缺牙、多生齒等;後天環境影響如乳齒早期喪失、恆齒萌發異常、恆齒喪失皆會使不當肌肉作用,無論是先天遺傳或是後天影響都會造成咬合不正等影響。鄭信忠說,小朋友有吸姆指、舌吞嚥、咬指甲、咬棉被等,原本齒列正常都可能造成齒列不正,引發咬合問題。小朋友若沒有在12歲換恆齒之前,改變習慣,齒列問題就可能一輩子尾隨。他也說,咬合不正若未即時做好牙齒矯正,會造成咀嚼功能障礙、容易蛀牙、易引起牙周病、發音學習障礙、阻礙顎骨正常發育、假牙不易製作、易造成前齒外傷斷裂、顳顎關節障礙症、口腔黏膜容易受傷、心理障礙等。衛福部心口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許多矯正糾紛都是源自「醫病溝通不足」,醫師未給予患者正確的訊息,導致患者有高度期待,當期待落空時,就容易造成糾紛。陳少卿說,最常接到的矯正的糾紛,以「調矯正器時,醫師是否會幫忙看蛀牙」?她說,矯正齒列多數屬於自費行為,但調整矯正器仍屬於醫療行為,牙醫師應同時協助看照患者的蛀牙情形。陳少卿說,許多民眾會反映,矯正醫師強調自己只做矯正不看蛀牙。她呼籲所有矯正醫師,在矯正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患者有蛀牙或牙周病等情形,應該要協助患者。
-
2019-12-04 癌症.攝護腺癌
男罹攝護腺癌 怕手術後影響性福力求「保根」
新竹一名52歲男子,長期一進廁所一待就是15分鐘以上,卻還是尿不出來或有尿卻變慢,忍了一年才就醫,檢查後竟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2期,男子擔心若進行切除手術將造成性功能障礙,極力要求一定要「保根」,經醫師建議後選擇採用荷爾蒙與藥物合併治療,目前恢復良好癌細胞沒有移轉,同時也解決了排尿困難的問題。東元綜合醫院泌尿中心主任醫師劉兆漢指出,根據衛福部歷年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統計,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七,死亡率達11.8%,且每年持續攀升,幾乎每星期就有一名男性確診。除老化與遺傳因素外,飲食問題也是罹患攝護腺癌的原因。劉兆漢表示,攝護腺癌無法由外觀分辨,早期症狀也不明顯,若出現頻尿、尿流細小、滴尿、射精時疼痛、甚至血尿、血精、骨骼疼痛時,通常都已經相當嚴重。攝護腺癌可藉由簡易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這種由攝護腺上皮細胞分泌出來的蛋白酵素,在血液中的安全值應在4ng/ml以下,由於攝護腺肥大、發炎或鈣化,PSA值也會上升,若超過10,就有罹癌可能,應立即進行經直腸前列腺超音波切片檢查。劉兆漢表示,肝癌與肺癌發現後的平均存活率僅約6個月,而攝護腺癌存活率可達5年以上。攝護腺癌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攝護腺根除手術、荷爾蒙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手術治療時,因可能會切斷或傷及位在攝護腺左右兩側下方控制陰莖勃起的神經,造成性功能障礙的機率約有5成以上,也可能造成尿失禁等後遺症;放射治療則復發機率較高。因此1、2期病患仍以切除手術為主,也是目前治療攝護腺癌最有效的方法;第3期以上則須加上口服或注射抗男性賀爾蒙,甚至摘除睪丸,以阻斷供應腫瘤成長所需的睪固酮(男性賀爾蒙)。劉兆漢也呼籲,男性到了50歲以上,每年都應該接受例行性的PSA檢查與肛門指診,同時也可進行攝護腺健康指數與磁振造影等檢查,大幅提升診斷的準確率。
-
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不吃穀物讓人更健康?BBC紀錄片狂打網紅的臉
網路上經常會流傳各種養生方法,如純素飲食、鹼性飲食等,經過網紅或意見領袖吹捧,往往吸引大批民眾追隨仿效。為了探求這些新興飲食的真相,劍橋大學分子基因學博士吉爾斯·邱(Giles Yeo),他協助BBC評選節目拍攝一個紀錄片,幫助人們還原這些網紅飲食背後的真相。拒絕動物性飲食?「吃素對身體好,要拒絕動物性飲食」這是一個目前很紅的養生方法,邱博士找到了著名素食達人艾拉(Ella Woodward),她推出的烹飪處女作《艾拉美味食譜》(Deliciously Ella),成為英國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飲食食譜。艾拉聲稱自己曾經得過怪病,使用各種藥物後對疾病都沒有效果,後來改為吃素,不吃動物性食物,反而將疾病治療好。經過交流後,邱博士發現艾拉對於任何科學理論並不懂,她只是通過學習一本《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引用裡面的理念來大肆宣傳,認為要拒絕所有動物性食物。為了繼續探求真相,邱博士找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坎貝爾教授(T. Colin Campbell),坎貝爾宣稱各種肉類的攝取和癌症的增長率以及心臟病有極大的關係,這一理論主要是通過用膽固醇代替蛋白質含量來進行實驗。然而坎貝爾在實驗的過程中卻忽略遺傳體重等因素,主觀認為膽固醇高是因為吃肉過多導致。隨著邱博士進一步提問,坎貝爾並沒有之前的理直氣壯,只是表述吃肉會導致疾病發生這個理論不是有依據,只是對人沒害處,它也並不適合所有人。無麩質飲食對身體有好處?無麩質飲食是近些年在美國流行起來的一種時尚潮流,他們宣稱多吃穀物會容易讓身體得病,經常吃主食類食物會讓身體虛弱,而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堅稱全人類的各種疾病都是因為吃穀物造成的,所以在日常要不吃穀物。世上大約有1%的人,由於腸道問題而不能使用含有麩質食品,因此才會被迫選擇沒有麩質的替代品。但主張無麩質飲食的前心臟外科醫生威廉·戴維斯夫職(William Davis)認為穀物造成全人類各種疾病,甚至還引用了麻省理工科學家研究,企圖想證明吃穀物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但被他引用的麻省理工科學家本人卻不敢苟同他的說法,邱博士經過權威的實驗室驗證,一大堆實驗證明正常人吃穀物並不會讓身體發生疾病,也就是不吃主食不吃穀物這個理論再次被推翻。鹼性飲食能治療癌症?曾風靡一時的《酸性體質奇蹟》(pH Miracle)系列叢書作者羅伯特(Robert O. Young),他提出真正健康的飲食都是屬於鹼性食物,如各種蔬菜、草類等,而酸性食物如肉、飯,吃多對身體不好。羅伯特去年被控在豪華牧場內針對重病或將近死亡患者收取昂貴的治療費用,其中一項是一瓶靜脈輸液中加入蘇打粉收取5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報導稱,在農場接受「治療」的81位癌症患者,本來還有15%的希望被治好,結果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活了下來。他被法院判刑3年,入監8個月,並支付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懲罰性賠償。邱博士對此進行相關科學實驗,通過實驗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鹼性飲食能幫助減肥,讓身體更加健康以及能治療癌症。 很多時下流行的飲食法都屬於偽科學,講的頭頭是道但很多都沒有通過科學驗證,只是藉助一些網路以及網紅宣傳進行營銷賺錢,有些不僅傷害身體,甚至會危害性命。專家指出若想吃的健康,只有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
2019-12-04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原文: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3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11項罕病納病主法 可望12月中上路
衛福部預告11種罕病新增納入《病人自主權利法》,包括漸凍人、亨丁頓氏舞蹈症等納入適用範圍。該草案預告期將於本週五(6)日截止,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可望於12月中上路,初估有1700多人符合資格。《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今年1月6日上路,賦予民眾事先預立醫療決定,當被判定為生命末期、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失智程度極嚴重無法自理者,以及其他經公告的疾病,因痛苦難以忍受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等五項條件時,可選擇不施加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石崇良表示,醫事司接受病友團體、醫師等提案後,經委員會多次會議討論適用疾病種類、條件,目前提出適用《病主法》的疾病共11項,並明定由幾名專科醫師確診。這些疾病包括:多發性系統萎縮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囊狀纖維化症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催生病主法的前立法委員楊玉欣表示,病主法從年初上路至今,針對適用病主法第五項條件終於訂出可以預立醫療決定的疾病。但她也表示,罕見疾病就有200多種,且許多都不可逆。目前這11種只是先拋磚引玉,未來希望能再納入其他疾病。專長安寧緩和醫療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曉峰表示,樂見病主法納入這11項罕病,是個里程碑。但他表示,目前仍是以疾病為中心,但「病海茫茫」非常多種疾病,應該以大方向來擬定適用範圍較好。石崇良表示,草案研擬過程已徵詢相關專業臨床建議,且已召開多次會議與病友團體討論。未來也將每年3月公告,請病友團體、醫師提案,再由委員會討論是否納入。
-
2019-12-01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你有「ㄎㄨˊ落(台)」卻站不起來的症頭嗎?醫師指出,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兩人就有一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若沒有及早保養和調整生活習慣,嚴重者恐得開刀置換人工關節。但只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熱敷,以及補充適當保健食品等,均有助延緩退化。腫脹疼痛無力 膝蓋退化不可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俊灝表示,關節是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接合構造,它包覆在關節囊之中,可緩衝骨頭之間的撞擊力,且會分泌關節液以提供關節軟骨所需的養分。若關節相當健康,關節活動度就能非常順暢。但是,當膝關節的軟骨裂解、營養消失,就像失去了鋼筋水泥,造成走路「卡卡」的現象,長期可能影響硬骨變形,關節也可能緊繃、腫脹、疼痛、和無力。這就是老人家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蔡俊灝說,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不可逆的疾病,除了好發於老年人,也包括體重過重者、風濕疾病患者、工作粗重者、關節外傷及運動員等,另也具家族遺傳傾向。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但膝關節退化初期,不是每人都會感到疼痛。」蔡俊灝說,關節退化初期是關節囊變狹窄和長骨刺,再來才是軟骨變形表現。但約六成患者來門診檢查時,關節軟骨已明顯變形而導致O型腿或X型腿,進而造成關節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在治療之前,需要先進行理學檢查和影像檢查,才會再進行分級治療,而治療目標為「減少疼痛」及「延緩退化」。蔡俊灝表示,初期治療以關節保養為重,當體重增加1公斤,膝關節就會增加3公斤負擔,所以減重相當重要。因此,配合減重、適當運動及調整工作型態不負重等,均能減少關節負擔。每日抬腿鍛鍊 每周游泳健走許多長輩認為運動會傷膝蓋。但蔡俊灝澄清,適當鍛鍊肌肉,其實有助減少關節負擔、促進關節活動度,還有助增加骨質密度並減少發炎反應,而且規律性運動也能減少下肢靜脈曲張情形,降低心血管栓塞機會。該怎麼運動呢?蔡俊灝說,在家可坐椅子上反覆抬腿,每次抬30下,此動作可在泳池內練習,而睡覺躺著也能做。除了局部鍛鍊,也建議每周運動三天、每次持續50分鐘,讓心跳能達每分鐘130下,而運動項目推薦游泳或健走。「揪朋友一起運動還可增加情感交流,晚上睡覺更香甜,是幸福人生的開端。」不過,運動強度仍需視年紀、體力和慢性病進行安排。蔡俊灝提醒,若膝關節出現急性疼痛,可先進行冰敷,平時則可熱敷膝關節以進行保養。PRP治療 風險高且費用高若膝關節退化嚴重,痛到連動都無法動。蔡俊灝表示,此時就需要接受電療或熱療等復健治療,以減少膝蓋不適。除了止痛消炎藥物的使用之外,也可適當補充保健品來進行關節軟骨保養,有助減少發炎情況。從乳油木果中提煉出的天然高濃度的抗炎物質「活關素75」,能降低關節過度發炎,有效改善疼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也經臨床驗證,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協調力,能輕鬆行走;動物組織切片更證實可保護軟骨,減少磨損,成為照顧關節退化的一項新選擇。近年血小板血漿治療(PRP)注射治療夯,甚至被號稱可替代關節開刀。蔡俊灝提醒,這需要接受專業評估才行,因需要抽取自體血液100-200cc毫升,很多長輩有貧血,或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做PRP其實風險高且費用高,並不值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與照護準則症狀有哪些?1. 早上下床時最不舒服,動一動會改善。2. 蹲、坐下起立、上下樓梯會疼痛。3. 關節有腫脹或僵硬感。4. 隨退化嚴重度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愈低。怎麼做照護?1. 維持理想體重。2. 選擇合適運動。3. 每天適度運動。4. 補充保健食品。5. 熱敷。6. 相關輔具協助。註:症狀控制後仍需長期照護,才能確保關節健康。資料來源╱蔡俊灝醫師 製表╱鄧桂芬
-
2019-12-01 新聞.杏林.診間
手術麻醉到底危不危險?幾點沒注意讓風險三級跳
大到開刀,小到拔牙,一般人多少有麻醉經驗,然而麻醉絕對不只是讓病人「不痛」或睡著,麻醉過程中其實存在許多致命風險。 什麼是麻醉?高雄長庚醫院麻醉科張國安醫師說明,「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再加上「不動」,麻醉可以讓手術順利進行,並減輕病人的不適和恐懼。 麻醉方式有許多種,醫師會依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短和患者身體狀況來評估選擇。較大型的手術,通常使用全身麻醉,用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和肌肉反射,讓病人不痛、不知、不動;有些時間短、範圍小的手術,可採用「舒眠麻醉」,利用少量靜脈注射,如Propofol讓患者睡著,再視需要於手術部位施以局部麻醉;此外,也有讓病人仍保持清醒的麻醉,利用區域性神經阻斷,達到局部麻醉止痛效果,例如無痛分娩等。 在選擇醫療機構或決定是否手術前,也需要瞭解手術過程中是否有麻醉醫師的參與。張國安說明,麻醉風險會受到個人體質、疾病、生活方式的影響,術前病人應要說清楚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貧血、懷孕、感冒、氣喘、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及家族是否有手術麻醉過敏史等,生活飲食方面也要告知是否有喝酒或抽菸等習慣、有無經常食用納豆、魚油等保健食品;若有不願輸血的情形,例如耶和華見證者,也應事先讓醫師知情,醫師才能評估適合的麻醉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手術大小,麻醉都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麻醉不只是讓病人睡著,也會影響呼吸、心跳、血壓、肌肉反應,加上每個人對麻醉藥物的反應可能不同,少數體質較特殊的人,還可能出現藥物過敏、惡性高熱等難以預期的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有致命風險。 以麻醉的嚴重不良反應「惡性高熱」為例,病人體溫會在麻醉中急速飆高,引起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等,甚至可能致命,但只要能在第一時間注射解藥dantrolene,死亡率可大幅降低;這種疾病雖難以事先預期,但已知可能與遺傳和藥物有關,所以病人家族中若曾出現「惡性高熱」病史,一定要提前告知,讓麻醉醫師可以調整藥物並且做好準備。 張國安醫師再次提醒,絕不能輕忽手術的麻醉風險,不僅應該要尋求合格的醫療院所進行,在術前充分也得溝通,問明麻醉方式、風險、是否由合格醫師執行麻醉,院所是否備有急救設備或藥物等,才是降低麻醉風險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害怕治好的乳癌又復發? 這件事千萬不可偷懶 看病別再只回答還好! 3問題一定要跟醫師說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