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2-11-09 焦點.生死議題
「一路好走是很棒的祝福!」手不能動的她用「眼控」一字字完成預立醫療
編按:疾病是一種失去,但也創造生命與愛的契機。小青女士罹患肌萎縮性脊隨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她與家人一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即使疾病令她的身體已無法自由移動,生活完全依賴他人,仍堅持以眼控滑鼠打字,一字一句寫下她的心情。2019年2月,我41歲,迎來人生最大的震撼—漸凍症。就是跟霍金一樣的那個漸凍症,全身逐漸癱瘓但意識清楚,最後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呼吸衰竭而死亡的罕見疾病,俗稱漸凍人。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世界各國統計平均存活時間都在3-5年之間,在照顧品質良好的狀況下,存活時間可以延長到十年以上……,這些網路上可以查到的訊息提醒我沒有太多好手好腳時間了。我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在心裡把這件事消化一遍,才接受這真的發生在我身上,有一種「橫豎都是死,那更要把剩下的日子過得加倍幸福快樂」的決心。我在心裡把生命未完成的清單列出來,發現我沒什麼錢,所以不用擔心怎麼安排,省了一件事;我一向目光短淺,沒有什麼夢想,當然也就沒有未完成的問題,又省了一件事;想來想去我的清單裡最困難也最重要的是「人」。從小到大我都靠著樂觀幽默、善良、活潑風趣的個性在江湖上走跳,漸凍症是老天爺知道我的才華故意給我的功課,提前告訴我我的生命正逐漸衰弱、慢慢死去,讓我來得及和我最在意的人們好好道別並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是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的關係我有幸有很多機會陪伴病人和家屬走過治療的辛苦歷程,也包含走到生命最後一段路。對我來說死亡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那一天,活著時候的感受才是更值得花心思的課題。我不在意能活多久,我要的是活得舒服、開心、有尊嚴,我害怕苟活更甚死亡。心裡有了明確的想法還不夠,我需要得到家人的認同,才能在最後告別的時刻讓每個人都沒有遺憾地覺得「這樣走了也好」。2020年9月,我接到高醫罕病個管師的通知,病人自主研究中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補助全台罕病家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提供病友本人和2位親屬免費諮商。我很快地約了我老公、我姊姊和我兩個弟弟一起到高醫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接受諮商。諮商的環境就像家裡的客廳一樣舒適輕鬆,家醫科吳建誼醫師透過投影片,有系統地跟我們介紹病主法與預立醫療的意義與實質的內涵。那些內容其實我都懂,也很符合我不想苟活的觀點,但當我知道自己很快要面臨這些抉擇時,我無法平心靜氣地和家人詳細陳述細節。透過諮商,我和家人一起把這個「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議題完整想一遍,總算有機會好好地聊聊彼此對生命的想法。那次諮商後,我們五個人都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我可以確定最重要的親人都了解我的心意,也一定會支持我的決定。漸凍症確診三年多,我和家人間慢慢有一個具體的共識,如果不能講話或是過得不開心了,就不要繼續延長無意義的生命。不怕死並不是想死,不能好好活的時候,一路好走其實是很棒的祝福。我希望我的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回想媽媽最後這幾年的日子,可以會心一笑,心裡沒有遺憾,會記得他們的媽媽這一輩子過得很充實很開心,就算早早就離開也很精彩繽紛。而不是「媽媽最後那幾年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好可憐,我們看她那樣也很心疼」之類的回憶。病主法通過也有一段時間了,即便像我這樣罹患存活時間有限的罕病的醫療人員,對於進行諮商這件事,仍然有種「事情還不到緊要關頭」的拖延心態,我很幸運在那時候有機會接受諮商。感謝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罕見疾病基金會與高醫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的協助,讓我們及早在心裡面埋下病主觀念的種子,隨著時間的前進,在我們心中逐漸萌芽成一個明確篤定的信念──一路好走其實是很棒的祝福。何謂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亞洲第一部維護病人善終自主權的專法,於108年1月6日開始實施,民眾可經由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並註記在健保卡,事先要求符合末期病人等五大狀況時,是否要撤除維生醫療或管灌餵食,或委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預立醫療諮商要收費嗎?‧預立醫療諮商(ACP):民眾可至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進行預立醫療諮商,諮商參與者除本人,還須至少一名二等親內親屬陪同,若有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也須找來一同接受諮商,經意願人同意的親屬也可參加。依據病主法,醫療委任代理人可以是家屬出任,但不能是意願人的受遺贈人、意願人遺體或器官指定受贈人、其他因意願人死亡而獲得利益的人,但意願人的繼承人除外。‧諮商要收費嗎?衛福部醫事司表示,諮商費用以小時為計算單位,每小時上限不超過3500元,並鼓勵全家一同前往。根據過去試辦計畫的經驗,每組諮商時間約在60分鐘至90分鐘,但若民眾提前做好功課、想清楚,到現場僅簽署,就能省下較多費用,衛福部也鼓勵醫療院所不要向諮商時間極短的民眾收費。須符合5臨床條件才可簽署「預立醫療決定」‧預立醫療決定(AD):根據病主法,20歲以上且具完全行為能力,就能預立醫療決定,簽署後可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是考量未來面對生命末期、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失智程度極嚴重無法自理、或符合其他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時,要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適用五大特定臨床條件:1.末期病人2.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3.永久植物人狀態4.極重度失智5.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疾病,包括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等。
-
2022-11-08 醫療.泌尿腎臟
「多囊腎」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長期有腰痛、血尿問題要當心
1名48歲男性是蛙人部隊退伍,十分注重養生,日前腹部明顯隆起,更因腰痛、高燒、血尿及血壓高看急診。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腎臟腫成3倍大,外觀宛如「一整串葡萄」,確診是多囊腎作祟,所幸投藥後症狀大幅緩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說,患者到院時的「腎絲球過濾率」(腎功能分數)只有50分,同時合併有高血壓、蛋白尿等症狀,整顆腎臟已被7、8顆囊腫撐到約三倍大,確認是「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也稱做葡萄腎)引起,若不盡快治療,恐會引發肝囊腫、顱內動脈瘤、腎衰竭、心臟瓣膜疾病等併發症。多囊腎是顯性遺傳疾病 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他說,多囊腎是顯性遺傳疾病,患病機率約1/1000-2500左右,只要爸媽有一人得病,罹病機率就是50%。由於患者的腎臟會不停長出貌似水泡的「囊腫」,囊腫內則會充滿囊液,有時可能是清澈的純水尿液,也可能是出血或膿瘍,隨時可能會破裂造成感染,且這些不斷長大的囊腫也會持續損害腎臟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洗腎。周哲毅說,據統計,多囊腎患者未來約有1/4至1/2須接受洗腎,但因疾病進展十分緩慢,即使在胎兒期即存在,約末16至18歲時才會開始出現少量且小顆水泡。不過,年輕人常無感覺而錯過治療黃金時段,直到50至60歲時,逐漸因腰痛、腹痛、血尿、多尿、頭痛、高血壓、腸胃不適等原因就醫確診,讓許多剛步入中年的民眾面對難以接受的結果。他說,所幸目前健保已開始有條件給付治療多囊腎新藥,藉此抑制囊腫增長、減緩腎功能惡化速度,前述患者經緊急投藥後,症狀便大幅改善,且腎功能維持穩定,至於非健保給付範圍的腎友也能諮詢醫師意見,評估是否透過投藥延緩腎功能衰竭、減輕疼痛、血尿或尿路感染等症狀。周哲毅提醒,多囊腎患者的腎功能掉分比一般民眾來得快,也就是會更快進入洗腎,因此強烈建議「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若本身長期有腰痛、血尿問題,不妨盡快到醫院就診檢查。
-
2022-11-08 醫療.泌尿腎臟
台灣男人陰莖長度全球倒數第二! 醫:不用自卑很夠用了
英國針對86國男性陰莖調查發現,長度第1名是厄瓜多,平均長度為17.6公分,台灣則是倒數第2名,平均為10.8公分,比日本13.6、南韓13.1、中國13.01還低。男人陰莖短代表生殖能力拉警報嗎?茂盛醫院不孕科副院長陳忠義認為,陰莖短無關生殖能力,不用自卑陰莖不夠長,短小精悍也能兒孫滿堂、無損男性雄風。陰莖長度純屬視覺效果!夠用就好陳忠義說,台灣男性陰莖的長度雖然只達厄瓜多的3/5,兩者長度差距頗大,實就很夠用了,陰莖大小與天生遺傳、荷爾蒙濃度有關係。就生殖角度來看陰莖的長度,則沒有一定的標準值,而且關鍵要看「勃起」的長度,而非「原始」的長度。功能正常、沒有勃起障礙,就不能因為陰莖長度偏短就視為異常。陳忠義強調,性功能與生殖功能是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只要另一半得到滿足最重要,陰莖長度純屬視覺效果!」陰莖過長 不代表真的好陳忠義說明,英國有名年輕男子陰莖長達20多公分,卻到處求職碰避,只能穿特製內褲出門,還抱怨女生只看到他的「長」處,總遇不到真愛;一名墨西哥人擁有世界最長陰莖48公分,卻被判定是殘障。且陰莖過長易軟掉、勃起無法持久,有礙受孕。陳忠義舉例,一名身高180多公分男子因不孕求助,其陰莖僅一指節長度,約2公分,經染色體篩檢確定為異常,才找到夫妻倆不孕的主因。從此例可發現,陰莖長度與身高也沒有相關性。他提醒家長,近年男童體型較為肥胖,導致陰莖看起來較為短小,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因素所致。由於,陰莖發育約在16歲就完成,家長要盡早帶孩子就醫檢查,等到青春期才發現就為時已晚。這些行為會讓陰莖長度縮短茂盛醫院執行長、醫師李俊逸提醒人夫,時常熬夜、抽菸、喝酒都有損男性雄風,根據統計,抽菸會讓陰莖長度縮短2公分,生活作息不正常、外食族、工作壓力大、身處高溫或汙染環境都有損精子的質與量,不可不慎。
-
2022-11-06 焦點.元氣新聞
買40元炸物忘帶錢遭羞辱 唐寶寶PO文「不要再買東西了」令媽心碎
一名唐氏症少年四日想買炸物給阿公、阿嬤,不料忘記帶錢而遭老闆咆哮,媽媽把事件經過貼上臉書後,引發各界關注。過去也曾發生唐寶寶在速食店遭歧視事件。唐氏症關愛者協會指出,唐寶寶個性溫和、友善,只是學習上需要比較多時間,希望社會大眾不吝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互動的言語和態度上,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一位媽媽於五日在臉書心碎發文,表示患有唐氏症的兒子四日到新北市某炸物店消費,買了40元的炸物想給阿公、阿嬤吃,但點餐後發現錢包忘了帶,馬上跟老闆道歉,沒想到老闆開始大聲咆哮,還打電話叫警察,嚇得兒子渾身發抖,躲在旁邊一動也不動。事後媽媽親自到店面了解情況,怎料老闆直接回嗆「我才不管他是什麼症,我東西炸好了就是要付錢!」媽媽反問「難道你不能等他打電話給家人嗎?」但老闆只是拉高嗓門,「我們很忙,哪有時間等!」態度強硬。唐寶寶也於臉書道歉,並表示「不要再買東西了。」,受到驚嚇,十分受挫,媽媽自己也感到相當心碎。消息在網路傳開後,網友搜出該店家名稱,並到Google地圖留下1星評論,灌爆大量文字負評,消息同時也在永和在地臉書社團、各地社團擴散,大家都批店家「自私冷漠」、「沒同理心」,將以實際行動抵制店家。一夜之間,在Google地圖上負評已經逼近3500則,店家稍早也趕緊將地圖上的營業時間改為「永久停業」字樣,不過仍難平息民眾怒火,目前各平台已大量散布店家及老闆名稱,還有網友要號召進一步行動,展現強烈抵制店家的決心。外傳炸物店老闆昨夜至警局,將對PO文者提告。警方表示,今天凌晨3點多,炸物店老闆確實有至中正橋派出所稱「要報案」,但聊了近一個小時,是向警方詢問請教怎麼提告,最終沒有提出告訴。據透露,老闆當時心情非常激動,表示「我好難過」,並大喊「很倒霉」。2013年也曾發生某知名速食業者 疑似報警驅趕唐氏症女子事件 ,員警見該名女子並沒有攻擊人,並非店經理報案的流浪漢,不解為何報案。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民眾紛紛給予負評。事後業者表示,店家為了女子安全才報警,可能「溝通上有誤解」,將加強教育訓練。在台灣,每1263個新生兒就有1名唐氏症兒童。唐氏症是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或一部分引起的遺傳性疾病, 唐寶寶平均智商約為50,相當8至9歲兒童的心智能力,但個體情況有差異;除了輕度至中度智力障礙,唐氏症通常伴隨身體發育遲緩和典型的面部特徵。唐氏症基金會近年致力於唐寶寶「日常生活訓練」、「就業輔導」、「早療服務」等協助,希望唐寶寶自立學習,也期待更多的社會支持。
-
2022-10-31 醫療.皮膚
為什麼臉上痘痘一直長?醫授5步驟消除痘痘、避免毛孔粗大
臉部長痘痘、粉刺、毛囊炎的全臉痘痘位置,該怎麼消除才不會重複長痘痘?額頭長痘痘、下巴長痘痘、鼻子長痘痘、這些不停長青春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皮脂腺分泌會重複讓毛孔阻塞、甚至讓毛孔粗大越明顯?嘗試好多抗痘方法,透過無數抗痘成分保養,卻發現『長痘痘』、『皮膚發炎』、『毛孔粗大』的危機,全是人體皮膚上的皮脂腺增生,受到荷爾蒙及後天不良習慣、氣候、空汙環境刺激影響,導致皮脂分泌物和多重細菌種類同時組合而成,最後演變粉刺不停生長,痘痘不斷冒出。本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根據專業皮膚科醫師建議,快速『消除全面痘痘位置』,同時掌握真正有效『抗痘成分』,並合併後天養成的『抗痘方法』,與規律的『抗痘計畫』,就可以長效保持代謝循環,讓痘痘肌保養也能無負擔擁有光滑肌膚。長痘痘怎麼辦?為什麼臉上痘痘一直長?長痘痘(痤瘡)是常見的皮膚問題,根據西醫、中醫合併理論,導致痘痘長不停原因很多種,不同青春痘與痘痘位置表示不同的體內問題。一般而言,皮膚分泌作用,透過汗腺、皮脂線、角質異常及基因遺傳以及賀爾蒙失衡、壓力、甚至過於滋潤保養成分,都是易導致毛孔阻塞、讓臉上痘痘位置(額頭長痘痘、鼻子長痘痘、下巴痘痘)長滿的因素。為什麼痘痘長不停?痘痘一直好不了是毛孔阻塞嗎?痘痘生成原因與皮脂腺分背部痘痘、胸痘該怎麼辦泌油脂、老角質異常代謝相關。如果皮脂腺分泌過度發達、角質代謝過量,造成皮膚出現出油、毛孔堵塞、形成粉刺,演變成痘痘(青春痘、痤瘡)的發炎困擾,導致痘痘一直好不了,痘痘很久不消的真正原因。加上現代人過於忙碌、日常作息不正常、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飲食不健康,都成為新世代常態,就算勤用抗痘洗面乳,仍免不了全臉易長痘痘位置的機率。痘痘種類有哪些呢?如何分辨痘痘類型?不同痘痘位置有分別嗎?痘痘種類有很多,無論臉部的痘痘位置,痘痘都可以分別為兩大類,在細分下類別有五種小類別,一般分為「沒有發炎」與「紅腫發炎期」,在還未發炎時會稱作黑頭粉刺、白頭粉刺,若發炎期間則稱為「發炎型痘痘、閉鎖型痘痘、囊腫型痘痘」,參考分類:痘痘種類1.粉刺尚未發炎的痘痘,前身是由粉刺形成的,可以分類為「白頭粉刺、黑頭粉刺」類別。・黑頭粉刺・白頭粉刺 痘痘種類2.痘痘/青春痘(痤瘡)發炎痘痘的成因,受到角質堵塞,細菌感染連帶的發炎,毛孔產生變化,進而產生「發炎型痘痘、閉鎖型痘痘、囊腫型痘痘」。・發炎型痘痘、面皰(紅丘疹):常可見痘痘,典型的毛囊炎之一,未必會長出膿包。・閉鎖型痘痘(閉鎖性粉刺發炎):臉部出油脂質,覆蓋堆積於毛孔的毛囊端,外觀未必呈現泛紅、腫痛,不過觸摸可感受到明顯凸起腫脹現象。・囊腫型痘痘(大痘痘、膿包型痘痘):痘痘嚴重發炎,外形屬於長大顆痘痘,比小發炎型的痘痘還要大,發炎的痘痘位置較深層,易留痘疤、痘痕、痘印。痘痘怎麼消?如何抗痘?消除痘痘 5 步驟基本上,預防皮脂腺增生、長痘痘的困擾,每個抗痘保養習慣都是關鍵,市面常見抗痘洗面乳、抗痘凝膠、去角質與抗痘產品,但建議同時養成抗痘習慣,與健康飲食才可有效抗痘,可以參考下列建議方式抗痘步驟一|減少摩擦、溫和型清潔方式清潔肌膚時,建議不需選擇內含「香皂、肥皂、沐浴、水溶性清潔」產品,,大多香皂、肥皂產品含有“皂鹼“成份,易破壞皮膚酸鹼質,導致出油狀況可能會因此增加,而油脂正是造成痘痘的因素。因此建議一般清潔肌膚只需要透過「水」來產生溫和清潔,或選擇含有親脂性「酸」成分,(例:果酸、杏仁酸)上述酸類成分,即可獲得最適合溫和清潔、減少摩擦自然方式。抗痘步驟二|避免熬夜危肌作息不正常、熬夜、睡眠不足,對皮膚危害相當大,易產生油脂分泌過度旺盛,容易讓角質堆積,形成堵塞毛孔,陸續進階成為痘痘肌機率極大。不但導致毛孔粗大,臉部容易感到乾燥缺水,導致膠原蛋白流失,逐漸出現紋路痕跡的老化現象,因此熬夜作息,勢必完全避免掉才可達到完美抗痘方式。抗痘步驟三|不擠壓粉刺和痘痘習慣人最常見的常態行為,一旦發現臉上長痘痘或白頭、黑頭粉刺時,直覺反應將會立即動手擠壓這些擾人的「痤瘡與老廢角質堆積的粉刺」。一旦沒徹底消毒碰觸就將會導致傷口部位立即二度發炎(毛囊發炎),假如長期讓毛孔受到不正確的擠壓,毛孔粗大更會隨之而來。另外非常有機會留下麻煩的「永久性痘疤、痘印、」問題,要注意次行為容易讓「黑色素沈澱、膚色不均」困擾容易纏身,自行觸摸擠壓並非完全不行,建議消除要徹底全面,才可預防狀況變嚴重。抗痘步驟四|去角質成分許多人,深怕清潔不夠更重視去角質,因此不斷透過「卸妝棉、洗面潔顏片、磨砂膏」等粗糙用品,頻繁清潔肌膚,但皮膚若經常以物理去角質方式過度摩擦,易導致表皮層防護力降低。建議,清潔皮膚時,選擇溫和親膚的「果酸、杏仁酸」控痘成分,讓酸類成分完整滲透至毛孔內,代謝阻塞粉刺、暢通毛孔更新,維持穩定新陳代謝,消除痘痘機率,降低多處皮膚長痘痘位置增加。抗痘步驟五|減少高升糖飲食長期飲食調味過重太鹹、甜食、酒精、辛辣等,一旦飲食不正常,全是嚴重破壞人體內外與皮膚健康的兇手。高升糖飲食「升糖指數」,升糖指數為衡量糖份指標,對人體血糖值的直接影響,而高升糖指數食物,指的是吃下的食物立即讓血糖快速產生波動,刺激雄激素合成,最終導致皮脂腺分泌過盛,提高長痘痘(痤瘡)機率,建議以低升糖指數飲食方式為主,讓皮膚穩定維持健康狀態。抗痘成分有哪些?許多人認為,青春時期長痘痘、青春痘,達到成年時自然不再生長,這是沒有根據的,要明白易長痘痘因素是「皮脂分泌異常、導致代謝異常」。所以除了健康飲食、抗痘習慣,抗痘期合併抗痘成分,才可達到雙管齊下的「相輔相成」作用,可參考下列關鍵抗痘成分,挑選最適合本身的抗痘產品。1.杜鵑花酸(Azelaic Acid)2.茶樹精油(Tea tree oil)3.杏仁酸 (Mandelic acid) 4.維他命A酸 (Tretinoin)註:需經醫師診斷後開立口服或藥膏 5.水楊酸(salicylic acid) 6.維他命C(Vitamin C)7.菸鹼醯胺(Niacinamide) 8.益生菌(Probiotics)常見抗痘方法 Q&AQ1.透過口服A酸的「抗痘方式」真的是有效的嗎?治療囊腫類型痘痘,是可以透過口服A酸達到很好的效果。※貼心提醒!請務必提前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並依據您的專業醫師建議,訂定出最完整的治療抗痘計劃進行。Q2.皮膚如何產生痘痘?導致額頭長痘痘、鼻子長痘痘、下巴長痘痘,全面肌膚增生痘痘的原因,屬基因遺傳以及後天的荷爾蒙變化、另外日常習慣、飲食方式、細菌發炎、藥物濫用,或頻繁重複摩擦已經發炎粉刺的肌膚,都會影響痘痘肌膚產生這些痘痘位置。Q3.抗痘洗面乳、抗痘產品,沒效果怎麼辦?如果使用抗痘洗面乳、擦抗痘保養品,沒有明顯效果時,此時,若選擇濃度高一階的成分,則無法保證高濃度,對皮膚的耐受程度。建議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作諮詢,訂定適合自己膚質的抗痘計劃。Q4.痘痘貼原理是什麼?痘痘貼使用時機痘痘貼和美膚人工皮作用類似,可以維護小傷口,並吸收膿胞內組織液體,同時保護傷口不受刺激物質進入傷口。選擇痘痘貼時,手部的清潔與發炎痘痘傷口,需要洗淨才可預防細菌種類侵入,若有塗抹抗痘藥膏,必須待皮膚吸收藥膏較於乾燥時才可以貼上痘痘貼,保持黏著性。【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痘痘怎麼辦?臉上痘痘一直好不了!5招成功去除臉上「長痘痘位置」】
-
2022-10-30 醫療.兒科
驚傳有幼兒使用修護霜後出現性早熟!什麼是性早熟,誤用含雌激素產品該怎麼辦?
驚傳國內有幼兒使用修護霜後出現「性早熟」,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兼任醫師黃世綱近日於臉書PO文指出,近期門診收治不少2至3歲幼童出現乳房提早發育、初經報到等,皆因使用同款「修護霜」。此案引發衛福部食藥署正視,表示雌激素是化妝品禁用成分,產品中添加有違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可處分2萬至500萬元。業者也坦承,產品經過檢驗發現有雌激素,疑誤用錯誤原料,已通知消費者回收產品並退費。黃世綱日前在臉書表示,近日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間討論,有許多2到3歲的孩子因乳房隆起求診,根據性別不同,症狀略有差異,女孩多是乳房提早發育,男孩除了乳房發育,乳暈顏色變黑,甚至有女孩3歲多初經就來報到。經過比對追問,發現這些幼童都使用同一款修護霜產品。生產「We charming唯睛品」修護霜的業者、誼辰佳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名誼發出聲明,今年9月底團購主反應,女兒及同學在7至8月使用修護霜後,出現性早熟症狀,當時立即將庫存的7個批號修護霜送SGS檢驗,原本正在準備填料的新訂單也要求工廠送驗,總計送驗8個批次中,有3個竟被驗出含有雌激素。聲明指出,經過徹查,製造工廠發現因生產流程疏失,誤用錯誤原料,導致部份產品含有不當成分。「但身為品牌的負責人,我們沒有做到每批送驗,難辭其咎,對於信賴我們的消費者,深感抱歉」,並依照查證及檢驗結果,立即進行產品回收、顧客退費。高名誼聲明表示,有問題的3個批號修護霜分別是:批號0538:效期2024.12.09批號1532:效期2025.03.17批號1533:效期2025.05.03黃世綱表示,該產品定位為成年女性保養品,可緩解異位性皮膚炎,但誤用於兒童,提醒家長勿讓孩子使用。食藥署表示,雌激素是化粧品禁用成分,相關情況已經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可處分2萬至500萬元,不合格產品則要下架回收銷毀。桃園衛生局正在清查中,食藥署初步了解,產品並非惡意添加雌激素,可能是製程、原料受到汙染,導致部分批號產品出現問題,但實際狀況以及生產、回收數量,有待衛生局調查釐清。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雌激素為女性荷爾蒙,不當使用將影響生理發展,化妝品界業者早已禁止添加,若有添加就是違法,該案業者除了應盡快下架、回收產品,目前桃園市衛生局也介入調查,後續將有裁處,每年也會針對業者固定舉行教育訓練,會再度提醒業者不可添加物質等各項環節。【延伸閱讀:雌激素修護霜害童性早熟 長不高還會影響成年工作表現】● 什麼是性早熟,誤用含雌激素產品應該怎麼辦?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正常女孩約9歲開始進入青春期,若8歲前開始乳房發育、月經來等第二性徵,即判定為性早熟,男孩9歲以前開始發育也是性早熟。若因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他提醒應注意「骨齡超前」,未來小男孩、小女孩的身高受限,另外更要擔心從假性早熟,變成真正的「中樞性早熟」。羅福松指出,含雌激素的修護霜是外來物質,並非孩子本身腦下垂體分泌性腺激素,臨床上透過性釋素測驗(GnRH test)時,黃體刺激素(LH)項目並不會有所反應;然而,使用修護霜時間愈久,「中毒愈深」,大腦會誤認為「青春期已經來了」,逐漸弄巧成真,變為中樞性早熟,這時必須透過藥物來抑制中樞性早熟,避免孩童持續早熟發育。● 性早熟影響身高 專注度變差影響課業及未來工作羅福松提醒,性早熟除了影響身高,根據國外10年前一份研究報告,追蹤性早熟的孩童成長到40歲,發現這群性早熟者容易對異性感興趣,且青春期較容易叛逆、不好教、較不容易專心,甚至容易抽菸、喝酒、吸毒、翹課等,造成課業成績不佳、工作也較差,性早熟帶來的影響令人擔憂。羅福松建議,避免孩子性早熟,不要選用添加香料的產品,可選用嬰兒用的洗髮精、沐浴乳或洗衣精等,大人使用香水,建議噴在衣服上;飲食方面,兒童盡量少吃含有賀爾蒙的雞睪丸,以及減少油炸食物,雞肉、鴨肉等應去皮再食用,並以原型食物為主。● 異位性皮膚炎別亂找物品擦 成分應愈單純愈好上述幼童使用修護霜,主要是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有舒緩效果。開業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絕對不建議在網路上任意購買保養品,近年有許多團購、私密社團、部落客、直播主帶貨等,消費者購買產品必注意是否檢驗合格。因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疾病,應先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並遵照醫囑服藥,避免誤用來路不明的產品。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保養可遵守2大原則,包括「溫和單純」及「保濕」。清洗的產品內含物應溫和、單純,不要有香味、添加色素、添加太多植物萃取等,成分應愈簡單愈好;「保濕」也要注意濕潤度,因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容易乾燥,需要時常捕擦維持皮膚溼度。邱品齊直言,2015年衛福部早已禁止雌激素、雄性素等添加在化妝品當中,雌激素目前已歸類藥物,如避孕藥等才會使用到,此次出問題的產品很明顯已違法,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衛生單位、司法單位應正視。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表示,她的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她能理解病友治療期間,若效果不那顯,可能不斷想尋覓有效產品,因而「劍走偏鋒」。她過去為了讓異膚的兒子改善症狀,曾至百貨公司專櫃購買昂貴保濕品,後來經詢問醫師,使用無香精、不易過敏的保濕品,比較適合異膚病友。
-
2022-10-29 癌症.乳癌
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 醫師破除乳癌常見5個迷思!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顯示每年有超過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108年新增病例數為14‚856位,相當於平均每36分鐘新增1名女性乳癌發生個案。其中,大約有超過七成的乳癌發生在45~69歲的女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所有女性朋友,雖然乳癌好發於中年以後女性,不代表乳癌就與年輕女性無關,也強調「乳房健康」不論對哪個年齡層的女性都非常重要!事實上乳癌並不可怕,只要在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乳癌的整體治癒率可高達85%,第0~1期個案還可高達95%以上。不過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可發現,乳癌死亡人數卻高居女性主要死亡癌症第三、四位,且標準化死亡率還有逐年成長的趨勢。沈彥君醫師指出這樣的結果,可見國人女性對於乳癌篩檢仍然不夠主動積極!除此之外,她也分享過往遇過不少女性朋友因對於乳癌認知不足,甚至有錯誤的觀念,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也整理5個關於乳癌的常見迷思與民眾分享。迷思一:乳癌都是中年後才會發生的癌症,我還年輕可以先不用檢查正解:錯!事實上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沈彥君醫師分享就曾遇過年僅22歲就已罹患乳癌的個案。建議女性從20歲開始可安排自我觸摸檢查,並搭配每1到2年一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迷思二: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正解:錯!乳癌與乳房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沈彥君醫師分享曾遇過一位女性朋友就是自認胸部太小,罹患乳癌的機率很低,所以都不需安排乳房檢查。直到45歲那年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醫師建議可將已符合資格的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納入這次健檢行程當中,她心想不需另外付費就接受檢查,卻意外發現乳癌第一期。迷思三:乳癌跟家族遺傳比較有關係,我沒有家族史,乳癌跟我無關正解:錯!除了乳癌家族史,乳癌相關的危險因子還有很多,包括有年齡(年齡越大乳癌發生率愈高) 、初經來得太早或停經太晚、肥胖、抽菸飲酒、未曾生育哺乳、超過30歲才生第一胎、偏愛吃高油脂食物、日常生活長時間接觸環境荷爾蒙(化妝品、殺蟲劑、藥物、塑化劑)等都可能使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所以所有的女性朋友都應該要主動為自己安排乳癌篩檢。有家族史的病患比例也並不如一般民眾想像的多。根據國外的統計,乳癌病患其一等親(母女姊妹)有乳癌病史約佔13%,有家族史的人也不可因為比例低就忽略檢查,別忘了乳癌家族史就是一個重要且確定的危險因子!迷思四:乳房檢查超痛,所以我檢查過一次沒問題就不用再做了正解:錯!雖然乳房X光攝影為了要讓乳房檢查精準度提高,檢查過程中會造成些許不適,但不適感時間其實很短,才不到1分鐘。沈彥君醫師指出不管是哪一種疾病,健康檢查的用意是幫助有機會提早發現早期病灶,才能夠及早接受治療,使疾病對健康危害降到最低。但不能夠把一次的檢查結果當作鑑定一生的身體狀態,可能因年紀增長、環境暴露或個人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健康的變化。所以想降低乳癌的發生風險,最好的方法除了不抽菸、不喝酒、飲食均衡、培養運動習慣之外,定期篩檢也相當的重要!定期安排乳房篩檢,才能更有機會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迷思五:我都會自我檢查,都沒有發現硬塊,所以我的乳房很健康正解:錯!乳癌依照病理的分類不是只有一種,不同的乳癌類型或是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要注意的是乳癌的表現不只有硬塊而已,還會出現如乳頭或周圍有皮疹或發紅、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乳房不適或搔癢、乳房顏色改變、乳房短時間內出現尺寸改變、乳頭皮膚脫皮、乳房增厚或腫脹等。沈彥君醫師也提醒如果發現乳房出現腫塊,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因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常常是良性的變化(乳房纖維瘤、乳房囊腫),但務必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才能夠清楚確定腫塊的性質為何。若檢查判定為良性,也務必依照建議做好後續追蹤檢查,因乳癌細胞在發展最初期時的影像外觀可能與一般良性腫塊的型態類似,後續追蹤的目的就是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異常變化。【作者簡介】沈彥君 主任醫師 專長:放射診斷科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主治醫師
-
2022-10-28 癌症.乳癌
前主播張瑞玲51歲癌逝!自我檢查沒發現硬塊就沒事?乳癌5個常見迷思必知
27日傳出前主播、資深媒體人張瑞玲罹癌病逝,享年51歲。其臉書代理人代轉達她的遺言,「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坦言自己用盡所有治療方法仍無效。有媒體推測,張瑞玲可能罹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的乳癌,國內平均每卅六分鐘新增一名女性乳癌個案,七大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乳房硬塊等八大症狀,一旦出現,一定要就醫檢查。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顯示,每年逾一萬名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一○八年新增病例數為一萬四八五六位,相當於平均每卅六分鐘新增一名女性乳癌發生個案,大約七成乳癌發生在四十五至六十九歲的女性,但也不乏有更年輕的乳癌患者。【延伸閱讀】疾病百科/乳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指出,乳癌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整體治癒率高達八成五,第○至一期個案還可高達九成五以上。但據國健署統計,乳癌死亡人數高居女性主要死亡癌症第三、四位,且標準化死亡率逐年成長。推測原因可能是國內女性對於乳癌篩檢不夠主動積極,除此之外,不少女性對乳癌認知不足,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乳癌高危險群: .一側曾得過乳癌。.30歲以上才生頭胎或未曾生育者。.初經早來(12歲以前)或晚停經(55歲未停)者。.中年或停經後肥胖者。.二等親內有人罹患乳癌者。.未曾哺乳者。.喜食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者。乳癌的症狀:.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腋下淋巴腺紅腫。.在乳房附近或腋下的區域有腫塊或變厚。.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乳房、乳暈或乳頭顏色或皮膚感覺改變,如凹陷、皺摺或呈鱗片狀。乳癌防治基金會提醒,女性若注意乳房出現上述變化,應該就醫。乳癌篩檢:乳房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證實最有效的篩檢工具,適合45歲以上無症狀婦女之乳癌篩檢。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40至44歲具二等親以內血親罹患乳癌婦女也納入篩檢對象。小於35歲的年輕女性,由於乳腺較發達,組織較緻密,脂肪含量較低,乳房攝影的影像相對不易判讀,敏感度偏低,因此建議加上高解析度超音波做為輔助診斷工具。如何預防乳癌:1. 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 : 規律的生活,少熬夜,少壓力2. 均衡飲食 : 多纖維,多蔬果,少油,少糖,少鹽3. 多運動 : 持之以恆適度的運動,維持理想的體重控制4. 愛自己 : 適當舒壓,避免太晚生育,了解乳癌家族史5. 好習慣 : 保持愉快的好心情,養成定期乳癌篩檢的習慣五個關於乳癌的常見迷思:迷思一:乳癌是中年後才會發生的癌症?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沈彥君表示,在臨床曾有年僅廿二歲罹患乳癌的個案。建議女性從廿歲開始可安排自我觸摸檢查,並搭配每一到二年一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迷思二:胸部越大,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乳癌與乳房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沈彥君表示,臨床有人自認胸部太小,罹患乳癌機率低,一直未受接乳房檢查。直到四十五歲那年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檢,醫師建議將已符合資格的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納入這次健檢行程,意外發現乳癌第一期。迷思三:乳癌跟家族遺傳有關,我沒有家族史,乳癌跟我無關?除了家族史,乳癌相關的危險因子很多,沈彥君表示,年齡越大乳癌發生率愈高、初經太早或停經太晚、肥胖、抽菸飲酒、未曾生育哺乳、超過卅歲才生第一胎、偏愛吃高油脂食物、日常生活長時間接觸環境荷爾蒙(化妝品、殺蟲劑、藥物、塑化劑)等,都可能使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有家族史的病患比率也並不如一般民眾想像的多。根據國外統計,乳癌病患其一等親(母女姊妹)有乳癌病史約佔一成三。迷思四:乳房檢查超痛,所以只要檢查過一次沒問題就不用再做了。沈彥君表示,乳房X光攝影為了要讓乳房檢查精準度提高,檢查過程中會造成些許不適,但不適感時間其實很短,才不到一分鐘。迷思五:自我檢查沒有發現硬塊,所以我的乳房很健康。乳癌依照病理分類,不只一種,不同的乳癌類型或是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沈彥君表示,乳癌的表現不只有硬塊而已,還會出現如乳頭或周圍有皮疹或發紅、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乳房不適或搔癢、乳房顏色改變、乳房短時間尺寸改變、乳頭皮膚脫皮、乳房增厚或腫脹等。沈彥君也提醒,如果乳房出現腫塊,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常常是良性的變化,如乳房纖維瘤、乳房囊腫,但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才能夠清楚確定腫塊的性質為何。若檢查判定為良性,也務必依照建議做好後續追蹤檢查,因乳癌細胞在發展最初期時的影像外觀可能與一般良性腫塊的型態類似,後續追蹤的目的就是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異常變化。根據張瑞玲臉書代理人公布的訊息是:「很遺憾地在這裡告訴大家,瑞玲暫時先離開我們,到無病無痛的天堂當天使去了…」,並傳達張瑞玲生前留下的遺言:「我不想裝堅強。罹癌很痛苦,手術、化療、放療、鏢靶、免疫療法,我都試了,我沒有當逃兵,是醫生叫我放棄的!」張瑞玲的堅強也讓人心疼,她留下遺囑外,張瑞玲也透露自己在生前已自行完成生前契約和靈骨塔等身後事的安排,並提及自己在最後這段時間,住在自己打造的空間,非常舒適,身旁有2隻貓女兒陪伴,還有一群好友,她也強調自己刻意和家人保持距離,「不表示我不在意他們,但這是讓彼此都舒服的做法。」參考資料:.乳癌防治基金會.北投健康學院
-
2022-10-27 醫療.精神.身心
突然過度興奮、話太多 醫師提醒這些症狀恐是躁鬱症發作
若突然過度興奮、異常自信或情緒低落等,小心可能是躁鬱症。據推估,台灣約有6.9萬名躁鬱症患者,好發年齡介於20到30歲之間,最早的好發高峰落在17歲。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因情緒失調,常與憂鬱症混淆,若未穩定治療,輕生比例是憂鬱症4倍,及早診斷就醫,輕生比率可降低8成,建議應及早就醫,確診後穩定用藥,不僅降低輕生率,也能正常就學、工作和結婚生子。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因情緒失調,常與憂鬱症混淆,若未穩定治療,輕生比例是憂鬱症4倍,建議應及早就醫、確診後穩定用藥,不僅能大幅降低輕生機率,一樣能正常就學、工作和結婚生子。躁鬱症屬於情緒障礙的精神疾病,常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講話快話多、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像是1個月賺3萬卻花2萬元;「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食慾體重改變、有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而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但卻一定會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指出,根據國外研究分析,躁鬱症患者好發高峰在17歲、26歲、42歲,若在21歲前發病的患者,有更高比例出現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輕生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通常一天24小時內有上述症狀,維持4天屬於輕躁,但1周以上可能就有躁鬱症,將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社會功能。蔡長哲說,躁鬱症發生原因,可能是先天遺傳體質,家人有情感性疾病;或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包括失戀、大考未能如願考取、出國留學難以適應國外文化等。蔡長哲說,躁鬱症不只是透個心理治療「談談就好」,宛如慢性病必須長期穩定服藥,躁鬱症需提升病識感、積極就醫、穩定服藥避免復發,加上社會心理支持,就能回復正常生活。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表示,躁鬱症好發於青少年,但時常被誤認憂鬱症,在國外許多患者先以憂鬱症治療,晚10年到30多歲才確診躁鬱症。躁鬱症若沒有正確用藥治療,不斷復發會影響患者就學、工作,「躁鬱症發作那不是真正的自己,穩定用藥,才能擁有真正自己的靈魂」,大眾較多認識思覺失調症,其患者是躁鬱症2倍,希望再提升大眾認知躁鬱症。林建亨表示,治療躁鬱症主要有2種,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而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藥物類型包括口服藥、短效針劑及長效針劑。口服藥物可改善症狀、預防復發,但有些患者會忘記吃藥或吃太多藥,而長效針劑可降低身體不適,藥物劑量也能更穩定,目前國內外治療指引皆建議使用長效針劑,國內也有健保給付,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藥物。為推廣青少年間對躁鬱症的正確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將繪本《小安的人生旅程》故事帶進校園,與同學們進行深度交流。※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10-27 醫療.皮膚
天天細心護膚,為何膚況仍越來越差?7個常見原因致皮膚受損
天天細心護膚,為什麼我的皮膚越來越差?為什麼我最近明明沒出門、沒曬太陽、沒化妝,皮膚仍然不好?為什麼我明明很注意保養了,痘痘還總是煩我……為什麼我的臉容易過敏,總是發紅、火辣辣的刺痛……為什麼別人用了去角質產品皮膚又白又亮,我用了總是泛紅……啊啊啊,我明明很認真補水,為什麼皮膚還這麼乾?相信很多愛美的朋友在護膚保養過程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往往告訴你這是皮膚屏障受損,要修復皮膚屏障功能。那麼究竟什麼是皮膚屏障呢?想要【科學護膚】,首先要從了解皮膚屏障結構與功能說起……什麼是皮膚屏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整個身體表面,作為人體天然的外衣,也擔負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一方面,皮膚可以保護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侵襲。另一方面,皮膚可以防止身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流失,從而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為什麼要了解皮膚屏障?皮膚屏障對於皮膚的健康,甚至全身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引起屏障破壞的因素,都會導致皮膚出現生理或病理狀態的改變,導致經皮流失水量增加,甚至跟很多皮膚疾病的發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特應性皮膚炎、乾癬、過敏性疾病、酒糟性皮膚炎、臉部濕疹等等。皮膚屏障的結構與功能皮膚屏障主要由皮膚表面的一層皮脂膜、各種表皮內細胞以及細胞間各種脂質成分所組成。@ 皮脂膜是覆蓋在皮膚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又稱為水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脂質、角質層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以及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呈弱酸性,包括神經醯胺、角鯊烯、亞麻油酸及其他脂類成分。皮脂膜對角質層細胞具有營養作用及高效的保水作用。因此乾性皮膚表皮脂類較少,更容易缺水。@ 組成皮膚屏障的細胞包含表皮內的細胞,主要是角質形成細胞,這是角質層的結構細胞。另外還有朗格漢斯細胞、邁克爾細胞、黑素細胞等。每種細胞數量多少不一,但是都擔任了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共同維持皮膚屏障的正常功能。@ 角質細胞間脂質(結構性脂質)主要包括神經醯胺、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及小分子脂質,是連接並穩定表皮的重要組成成分。神經醯胺是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角質層內含有12種神經醯胺。隨年齡的增長神經醯胺含量不斷減少,引起皮膚乾燥、瘙癢、脫屑、開裂等,這會造成皮膚屏障功能明顯降低。補充神經醯胺可以迅速恢復皮膚保濕和屏障功能,所以它成了國內外化妝品公司研發的熱點。什麼是【磚牆結構】模型(Brick and mortar model)?著名的【磚牆結構】模型很好的解釋了我們的皮膚屏障結構,能否抵禦外界的風吹雨打,取決於磚牆結構是否穩定牢固,皮脂膜相當於【牆皮】,主要作用是潤滑皮膚、減少水分流失的作用。層層的角質細胞相當於【磚頭】,細胞間脂質相當於【灰泥】,皮膚屏障的品質直接取決於【磚頭】和【灰泥】的好壞。造成皮膚屏障受損的常見因素有哪些?1.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導致經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抵抗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皮膚的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又會加重皮膚屏障功能的異常,於是,炎症反應和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2.護膚保養品使用不當。有些朋友為了追求速效,而使用含有過量鉛汞或添加類固醇的產品,看到效果後更加樂此不疲地長期使用,久而久之皮膚屏障就被破壞了。3.接受不適當的美容治療,例如侵入性雷射、果酸或水楊酸換膚不當,會使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的防禦功能大大減弱,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侵害。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有: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4.類固醇藥劑使用不當。妥善應用類固醇藥劑對於很多皮膚問題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是對於類固醇藥劑的使用量及持續使用時間一定要詢問專業醫師,不能因為好用而持續的濫用。5.遺傳因素、藥物使用不當、某些皮膚疾病也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損傷。6.環境因素,如寒冷、乾燥、紫外線照射也可以使皮膚屏障損傷。尤其是長期紫外線曝曬後容易造成角質偏薄,皮膚屏障功能會嚴重受損。7.反覆摩擦、過度去角質、過度清潔等不良肌膚保養習慣也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的日常生活小技巧技巧一:每天多喝水對於皮膚屏障的修護很重要。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把多餘的廢物統統趕出體外,還能讓肌膚表層的水分膜,隨時保持潤澤感及彈性。而且補水要在渴感不明顯的時候就要做到做好,因為當身體感覺到口渴時再補水就太晚了。技巧二:適當的保濕修復急救。當感到臉部肌膚乾燥緊繃時,可以多塗一些保濕修復產品,使用的產品必須包含【補水】、【鎖水】及【修復】成分。千萬別像澆花一樣,反覆把水直接灑在臉上,這樣做肌膚不僅沒法吸收水分,還會因為水分蒸發而讓臉上覺得更乾燥,結果適得其反。技巧三:蔬果補水,天然健康。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維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對肌膚非常有助益。例如番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茄紅素等,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外,更是能亮白、潤肌喔。【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敏感、爛臉?是不是皮膚屏障出問題?】
-
2022-10-2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增心肌梗塞、中風風險 醫授4招減少痛風復發飲食方式
●痛風發作後4個月內,心肌梗塞、中風機率增加●高尿酸血症是引發痛風主要原因之一●防痛風:控制三高、多喝水、少吃高普林食物經常痛風發作的人,應慎防心肌梗塞或中風發生!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痛風患者若有心臟疾病或曾經中風,發作後60天內出現心肌梗塞或中風機會為未發作者兩倍,發作後61至120天則為1.5倍。醫師表示,痛風與心肌梗塞及中風危險因子相似,痛風發作後,患者對心肌梗塞及中風應提高警覺。痛風為國人常見疾病,引發痛風主要原因為「高尿酸血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說,當體內尿酸過高,會累積在關節處形成結晶,此時即出現紅腫、發炎等痛風症狀。痛風風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男性、年齡增長、高尿酸血症、體重過重、飲酒過多等。其中,高尿酸血症也是心肌梗塞、中風及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簡韶甫表示,當每100cc血液中尿酸值超過6毫克時,屬於高尿酸血症,就可能會出現痛風症狀,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也不一定會出現痛風症狀。英國諾丁漢大學與基爾大學的研究證實,痛風與心肌梗塞、中風有相互關聯性。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承駿說,痛風為一種發炎反應,且不侷限於關節,可說是全身性發炎反應,或體內受到氧化反應影響,長期處在發炎狀態,痛風與心肌梗塞、中風有相似的危險因子,導致痛風患者於痛風發作後,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發生機率。簡韶甫指出,國際研究證實,尿酸會隨著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慢性發炎,增加高血壓機會,同時會增加心血管硬化及斑塊形成,一旦痛風發作,此時體內為急性發炎反應,發炎反應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心臟、腦部,將使原先血管斑塊不穩定、破裂,若斑塊脫落將出現急性血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增高。若要避免痛風、腦中風、心肌梗塞發作,簡韶甫及魏承駿強調,平時應定時量測血壓、控制三高;避免大吃大喝,少吃海鮮、內臟、菇類等高普林食物,戒菸戒酒;多補充水分,多吃魚肉、堅果等;肥胖者要減重,勿久坐不動;一周運動3至5天,每次運動30分鐘,從事快走、慢跑等中等強度運動。引起痛風原因也可能與遺傳有關,經醫師評估可以給予藥物治療。簡韶甫指出,常用於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可減少發炎反應及止痛,若長期服用,也可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機會。不過,若未出現過痛風症狀,很難自我發現罹患痛風,建議定期健康檢查,檢驗尿酸數值,以利及早發現。魏承駿則說,依國際研究顯示,降血脂藥物可以抑制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但須經由醫師評估後開立藥物才能使用。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10-25 醫療.腦部.神經
素食者、洗腎和糖尿病患者皆高風險族群!醫授4招檢測不寧腿症候群
●雙腿有螞蟻在爬、不自覺抖動,恐罹不寧腿症候群●台灣約50萬名患者,多與缺鐵有關●遺傳引起,症狀會一代比一代更嚴重睡覺或久坐時,總覺得腿有螞蟻在爬、氣泡在皮膚間遊走、不自覺抖動、腳刺刺的,有時像被電到,出現這類腿部異常感受,可能罹患「不寧腿症候群」。根據統計,不寧腿症候群全球盛行率約5%,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整體約3成屬於原發性患者,通常在10歲前出現症狀,但常被認為是生長痛,等到成年症狀加劇時才就醫。腳痠刺痛 不寧腿影響睡眠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鄔定宇表示,不寧腿的症狀多元,有患者睡覺時腿部不安寧導致失眠,也有患者反映「腳很癢」常感覺有蟲在爬,還有患者久坐後腳痠痛、有刺痛感,每位患者的症狀都不盡相同,讓患者在求診的過程中,容易被誤診,甚至找不到原因,等到30歲到40歲時,嚴重到影響生活,才終於被確診。鄔定宇指出,臨床上會依照四大標準症狀,判定是否罹患不寧腿症候群:一是雙腳時常感受到不舒服;二是「靜止時」如坐著、睡覺時,發生不舒服的感覺更明顯;三是腿部不舒服症狀會在活動後緩解;四是早上症狀輕微,下午至傍晚時症狀嚴重。只要四項症狀都符合,即可判定罹患不寧腿症候群。兒時發病 易誤診為成長痛造成不寧腿症候群分為先天與後天,鄔定宇說,先天屬於家族遺傳,目前研究與腦中多巴胺代謝有關,通常小時候就會發病,初期易被誤診為「多發性神經病變」,有些患者因症狀輕微,家人常以為孩子是成長痛而延誤被診斷的時間。如果是家族遺傳引起的不寧腿症候群,研究顯示,發病時間會一代比一代年輕,症狀也會一代比一代嚴重。後天導致的不寧腿症候群,常與體內缺鐵有關,如洗腎患者、懷孕婦女、糖尿病患者、缺鐵性貧血者、素食者等,都屬於高風險族群。此外,女性經期容易缺鐵,因此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根據調查,不寧腿症候群台灣或東南亞盛行率約1%到2%,換算出台灣約50萬人罹患不寧腿症候群。鄔定宇表示,台灣盛行率應被低估,實際罹患人數應該更多,台灣是洗腎大國,加上人口老化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很多患者是因為不寧腿症候群影響睡眠才間接被診斷出來。患者睡眠時,常合併肢體抽痛,間接性不規則抽動,較淺眠,患者也容易不自覺踢枕邊人,影響枕邊人睡眠。飲食均衡 減少刺激性食物不寧腿症候群治療方式,若是原發性患者,會先確認是大腦傳達吸收鐵質的功能變差,或是多巴胺代謝有關,前者可投以抗癲癇藥物,後者則給予多巴促進劑治療,但效果有限;後天引起的患者,多是因缺鐵導致,建議補充鐵劑改善。部分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不一定要透過藥物治療,鄔定宇建議,可先調整飲食,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等,多補充含鐵食物,如豬肝、紅肉、深綠色蔬菜,以及避免過度攝取酒精或尼古丁。如果不寧腿症候群已嚴重影響睡眠及白天精神狀況,可投以安眠藥物治療。避免不寧腿症候群上身,鄔定宇說,最好的預防方法是飲食均衡,若患有慢性失血的疾病,像胃潰瘍、痔瘡,或靜脈曲張,都可能增加罹患不寧腿症候群機率,排除這些疾病也能達到預防效果。
-
2022-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何美鄉分析提升疫苗反應的6個祕訣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疫苗再好,還是會有少數接種者對疫苗反應不良,而導致所謂的「初級疫苗失敗」(primary vaccine failure)。意思就是接種了疫苗,卻沒產生足夠具保護性的抗體。在現代疫苗學的發展歷史上,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際,此類「原發性疫苗失敗」的案例,特別引人注意。約5%的B 肝疫苗接種者,體內沒有產生抗體。這種無反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具有遺傳易感性(因特定環境條件、生活習慣影響,促發某種遺傳性健康問題)。不過更傳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向來都有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現象。年齡與疫苗反應的關係一直都是存在的,如在嬰兒期,也會因為免疫系統還未成熟,導致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對麻疹疫苗反應普遍不足的困境。在成年人族群,導致疫苗反應不佳的原因,是疫苗研究者長期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議題。至於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缺乏運動的影響,因為缺乏運動的特徵與自然衰老的結果似乎是重疊的,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肌少症和認知障礙等傾向。不僅如此,免疫功能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免疫功能的喪失或免疫老化,是指人體中最基本的免疫資源逐漸退化或耗盡,而免疫老化與上述常見的老人疾病相關。免疫老化主要是受低度慢性發炎所驅動,而適度的身體活動,已證明有可能透過調節全身低度發炎來增強免疫系統,且可以降低與年紀相關的併發疾病的風險。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總是要試著找到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介入並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態。要怎麼做,才能讓疫苗反應更好?效力更強?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某些可介入的因子了。身體動一動,疫苗反應好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時候若加上本章開頭歌德的那句名言,就再恰當不過了。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加以運用、採取行動;知識對腦袋有好處,運動則會為身體帶來多面向的裨益。眾人耳熟能詳的俗諺,或許要添上一筆:「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有個非常有趣的臨床實驗【1】這麼告訴我們。針對若干不同性別的受試者,科學家要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六小時,針對接種的那隻非慣用手臂,進行三角肌、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經過重量訓練後,女性對疫苗的抗體反應有所增加,而男性的細胞免疫增強的干擾素-γ反應(細胞在病毒感染後所分泌的觸發免疫系統作用的特異性醣蛋白)也更加提升。無獨有偶,另一項研究【2】,對象為年齡約70 歲且長期不運動的長者,他們對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反應都有不佳的紀錄。科學家將老人們隨機分組,A 組給予10 個月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B 組則只有接受柔軟度與平衡訓練。10 個月後,A、B 兩組分別接種了季節性流感疫苗, 兩相比較之下,接受心肺運動訓練的A 組受試者,有較高的流感病毒抗體反應。此外,新加坡的一個研究【3】,針對華人社區中接種流感疫苗的56 名年長婦女,給予運動手環,用以監測每日身體的活動程度。結果發現,行走更多的人,她們平常那些抗衡發炎的指標(如IP-10 和Eotaxin)會較低,且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相關的基因表現是上調的。在接種疫苗後,施打部位周邊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漿母細胞的擴增更大。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應和接種H1N1後的抗體效價之間存有正相關;在行走較多的年長婦女身上,發現18 個月後的第二次疫苗接種,顯示出更高的B 型流感抗體誘導。要知道,B 型流感疫苗普遍抗體反應都比較差。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與活動較少的年長女性相比,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的年長婦女,在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較佳。而且我們相信對男性也會有類似的正面效果。以下是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備註】* 單核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細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單核細胞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細胞,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一項針對65 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疫苗反應研究【4】,顯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長者,對流感疫苗有明顯較佳的抗體反應。而且,只要有運動,不論劇烈或和緩,都可以讓接種流感疫苗後的抗體效價達到保護性的標準(≥ 40)(如下圖)。 上圖分別代表不運動的老年人、有緩和運動的老年人、有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對於B 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H3N2、A 型流感H1N1 等疫苗的抗體效價反應。可以看到,沒有運動的老年人抗體效價始終不如有運動的老年人(不分劇烈緩和);劇烈運動與緩和運動的差異不是很大,顯示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產生抗體雖然年長者對流感疫苗反應不良,一直是疫苗產業界亟欲改善的問題。但從科學實據來看,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個人行動,也可以替自己增加疫苗反應強度。不僅老人可以受惠於運動後疫苗抗體增加,運動對中壯年人同樣有用。另一篇文獻薈萃的分析,發現定期運動對多種疫苗的接種者,都有增加抗體的效果,同時減低了31%社區感染疾病的發生率,以及37%感染後死亡的機率【5】。從研究報告亦可以知道,即便是在接種疫苗前只進行單次相對劇烈運動,也被認為是增加對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有效策略【6】。年紀是疫苗反應的剋星,但有解套方法人類對流感疫苗的臨床經驗,已有約80 年的歷史。年長者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普遍不如年輕人。而流感疫苗的抗體效價,是可直接推算保護力的。也就是說,疫苗對於年長者的保護力較低。但年長體弱,真的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嗎?除上述運動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於1999 年5 月至11 月進行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安慰劑對照的研究【7】,將19 名年齡65 歲或以上,且BMI 指數≤ 25 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A 組10 人給予營養補充劑†,九名給予安慰劑。九個月後,兩組人接種了流感疫苗,研究發現,有給營養補充劑的A 組,對流感疫苗的反應很明顯比安慰劑組好。研究證明,年長者維持充足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抗體效價。這項證據告訴我們,確保老人家營養不失調的重要性,尤其長輩可能食量不大,那就更需要注意食物中的營養素是足夠的,必要時還是可以外加補給。這也是提高抗體效價的一大重要策略。【備註】† 補充劑含有30% 至160% 的美國建議每日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抗氧化劑水平提高,每天兩次250 kcal 能量,持續七個月。每100 毫升補充劑包括100 大卡、3.5 克蛋白質、4.5克脂肪、11.4 克碳水化合物、1.8 克纖維、32 毫克鈉、220 毫克鉀、16 毫克氯、160 毫克鈣、160 毫克磷、40 毫克鎂、3.6 毫克鐵、7.2 毫克鋅、1.2 毫克銅、1.6 毫克錳、0.3 毫克氟、16 微克鉬、34 微克硒、14 微克鉻、60 微克碘、96 微克維生素A、1.2 毫克類胡蘿蔔素、100 毫克維生素C、5.2 微克維生素D、28 毫克-α-TE 維生素E、32 微克維生素K、0.75 毫克維生素B1、0.75 毫克維生素B2、5.6 毫克NE 菸酸、1.8 毫克泛酸、1 毫克維生素B6、192 微克葉酸、2.1 微克維生素B12、28 微克生物素、1.2 毫克輔酶Q10 和7.6 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睡得好,疫苗反應好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確實有科學根據。不過只有打疫苗前要睡飽嗎?看看以下的資料,打疫苗後的睡眠可能更重要。科學家針對一群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的受試者,研究施打疫苗初始免疫反應是否因睡眠受到剝奪而影響【8】。在接種A型肝炎疫苗後,某些人被要求36 小時內不能睡覺,一個月後他們的抗體反應,比起可正常睡眠的人低了約一半。與睡眠剝奪相比,接種疫苗後的睡眠,使得對於抗原具特異性的Th 細胞數目增加了一倍,並增加了該群人中產生Th1 刺激激素細胞的比例。同時,睡眠也顯著增加了具抗原特異性的IgG1。抗體反應與正常睡眠呈正相關,也與接種疫苗後夜晚和白天的免疫刺激激素釋放相關,且正常睡眠的人有較低的壓力荷爾蒙。同樣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疫苗的細胞免疫反應。一年後測試,這兩組人當中,受到睡眠剝奪的人細胞免疫力仍然較低,顯示充裕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免疫記憶【9】。睡得多與睡得少,對於免疫反應有著不小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科學家透過記錄並客觀測量成人施打疫苗前三晚和後三晚的平均睡眠品質與時數,結果發現較短的睡眠時間會降低對B 型肝炎疫苗的反應,還對各種細胞免疫造成了長久的缺陷。回到新冠疫苗,針對希臘醫護人員所做的一篇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睡眠品質,與疫苗反應抗體高低確實是有關係的【10】:抗體效價與年齡、不好的睡眠質量和失眠成反比。自古以來,睡眠一直被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現在透過研究更證實,睡眠攸關人體抗疫武器(疫苗反應)的強度與有效性。同時佐證了「睡得好,人不老」的先人智慧。壓力小,疫苗反應好心理壓力是當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短期壓力會增強免疫系統,但慢性長期壓力最終會透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進而導致疾病的出現。比如透過提高抑制性T 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接著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等【11】。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醫學生接種B 型肝炎疫苗標準系列(三劑疫苗在六個月施打完畢),每次都是安排在為期三天考試的第三天接種【12】。施打第一劑後,25%的學生體內已經產生B 型肝炎的抗體,他們算是較早反應的人。有趣的是,這25%的較早反應者,他們自述壓力和焦慮感都比疫苗反應較遲緩的人低。換句話說,75%需要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之後才會有反應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與焦慮是較高的。一項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的文章,也下了結論:心理壓力可能會降低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11】。這表示已有多項研究佐證壓力與疫苗反應的關係。另一個疫苗反應與心理壓力相關的研究【13】,是以B 型肝炎疫苗接種者為對象。參與者在第一次注射B 型肝炎疫苗後兩個月和六個月,完成了兩次關於日常生活的困境、精神或神經相關的主訴、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等的問卷調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七個月的抗體反應高低,與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個月的壓力指數評分成負相關,短期如學術考試的壓力,和長期壓力如經年累月照顧體弱家人,都會削弱疫苗效力與免疫反應。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適當放鬆心情,或是避免在高壓的時候施打疫苗,皆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效力。體重和性別影響疫苗反應?如果你的體重過重,打了疫苗後發現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不是代表你非天選之人,而是你的「體重」背叛了你。科學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肥胖的人儘管血清學反應良好,然而接種疫苗後12 個月,肥胖者的流感抗體濃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而肥胖者的CD8+T 細胞活化降低,功能蛋白表達降低,顯示細胞免疫不足12。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罹患流感或類流感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接下來,是性別這個因素。討論性別差異,可能比討論年齡差異更傷感情【14】。研究指出,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確實在某個階段較男性具優勢,通常是在育齡(18 到49 歲)的成年女性最為明顯。或許該研究反映了女性獨特的妊娠狀態,但這同時也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流感病毒感染在小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發炎免疫反應在性別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可能影響感染的結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產生更高的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反應,同時也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所以,所有育齡婦女,如果沒有特殊醫療相關原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從不同條件的人對於不同病毒的疫苗反應,科學家們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研究,雖然不是新冠疫苗的研究,但免疫反應絕對有其參考價值。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以說是監測免疫力的一個好的工具指標。而事實上,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攝取均衡營養、有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及適當的紓壓管道,不也都是健康人生應該具備的元素?以上知識都要付諸行動才有用。你被說服了沒?要行動了嗎?【參考資料】1. Edwards. Et al., Eccentric exercise as an adjuvant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07, 21, 209-217.2. Woods, et al.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training extends influenza vaccine seroprotection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the immune function intervention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9;57:2183-91.3. Wong, et al. Hallmarks of improve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vaccination of more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females. Exerc. Immunol. Rev. 2019, 25, 20-33.4. de Araújo et al., Elderly men with moderate and intense training lifestyle present sustained higher antibody responses to influenza vaccine. AGE (2015) 37: 105.5. Chastin, et al., 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21, 51, 1673-1686.6. Pasco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vaccination responses: A review of chronic and acut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14, 39, 33–41.7. Wouters-Wesseling et al., Effect of a complete nutritional supplement on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 in elderly peopl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2 Sep;57(9):M563-6.8. Lange. et al., Sleep enhances the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Sep-Oct;65(5):831-5.9. Lange. et. al. Sleep after vaccination boosts immunological memory. J Immunol. 2011 Jul 1;187(1):283-90.10. Athanasiou.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fter vaccination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infection. J Sleep Res. 2022 Jun 7:e13656.11. Salleh MR. Life event, stress and illness. Malays J Med Sci. 2008 Oct;15(4):9-18.12. Pedersen,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A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9, 23, 427-433.13. Sheridan. et al.,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2 Aug;36(8):1072-7.14. Klein et al., Mechanisms of sex disparities in influenza pathogenesis. J Leukoc Biol. 2012 Jul;92(1):67-73.(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
2022-10-24 醫療.泌尿腎臟
到底多快繳械是早洩?泌尿醫揭「台北男子圖鑑」早洩型男子樣貌!7招助增持久度
男生在床上最不想聽到的二個字,除了「不行」,大概就是「很快」,不行指的是勃起功能障礙,很快指的就是早洩了。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在粉專「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分享「台北男子圖鑑」,說明到底多快「繳械」就是「早洩」。陳鈺昕指出,較被廣泛接受的早洩定義,包含先天型早洩及後天型早洩;另外還有變異型早洩及主觀型早洩。早洩對男性身心造成負面身影響,包括苦惱、憂慮、沮喪,甚至逃避性生活等。比較被廣泛接受的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定義有兩種:1.國際性醫學會(ISSM):先天型早洩:生平第一次性行為就發生早洩,定義為插入陰道前或插入後約1分鐘內射精。後天型早洩:原本正常,但後來因各種原因產生早洩症狀,定義為插入陰道前或插入後約3分鐘內射精。2.心理疾病分類DSM-V:男性持續或反覆出現在進入對方陰道一分鐘內,僅受到輕微刺激,即發生無法控制的提早射精,症狀持續超過半年且大部分性生活時都會發生(75~100%)。此症狀造成個人明顯壓力,但需排除精神疾病、藥物或伴侶關係所導致。另有兩種早洩症候群:變異型早洩(natural variable PE):非規律或非連續出現早洩,這屬於性生活的正常變化現象。主觀型早洩(Subjective PE):主觀認定自己有快速射精的現象,但其陰道內射精前持續時間(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 IELT) 在正常範圍內或甚至更長。早洩不受年紀影響,各年齡層盛行率分布平均,以多數文獻來說,全世界盛行率約25%~30%。若以ISSM的先天/後天型早洩來定義,有研究指出台灣的盛行率約為 13至17%。至於勃起時間,荷蘭有一項研究,找到500對夫妻,結果發現平均勃起時間為5.4分鐘,如再以年齡層細分,18-30歲平均6.5分鐘;31-50歲下降到平均5.4分鐘;51歲平均4.3分鐘。早洩的成因有哪些?早洩病因不明,文獻表示可能來自下列生理或心理因素:生理因素:1. 血清素分泌不足:血清素是神經傳導的重要角色,負責把腦部接受到的性刺激傳至陰莖,一旦失衡就無法好好的控制神經的敏感度,導致早洩機率上升。2. 荷爾蒙失調:最常被提到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50%到70%會引起早洩。因為身體機能過度亢奮,因而心率增加、情緒高漲,產生過度的性興奮反應。3. 性反射弓太敏感4. 球狀海綿體肌的肌肉運動量不足:肌肉力量無法及時抑制射精,形成早洩。5. 包皮過長、龜頭及陰莖過度敏感:性刺激的承受能力較低下,一點點刺激就凍未條。6. 泌尿道疾病:包皮繫帶過短、攝護腺發炎、尿道感染或儲精囊發炎等都會縮短射精時間。7. 遺傳:有少部分人的早洩是受遺傳影響。8. 藥物影響:鴉片類及SSRI藥物的戒斷症狀會造成早洩9. 肥胖、糖尿病、缺乏運動也都被討論過心理因素:1. 壓力大、過度焦慮:常抱有越久越好的迷思,經常性的擔心床上表現。2. 與伴侶關係不和諧:彼此情緒緊張,活動容易失常。3. 行房頻率低:刺激的承受度下降,造成性器官敏感。 4. 過去不愉快的性經驗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性交時間愈長愈好。可試著透過增加前戲跟後戲的時間,加入一些新的刺激元素增加情趣。更重要的是,完美令人滿意的性行為,雙方的心理感受才是重點。如何增加持久度?在了解了早洩的類型及原因之後,男性朋友們更迫切想知道的應該是解決的方法。陳鈺昕建議以下7種增加「持久度」的方法,包括調適壓力、凱格爾運動、藥物治療等,從內外管道根本解決「早洩」問題。不過要提醒,中斷法、擠壓法、及性交前自慰等行為治療的短期成功率約 50~60%,但長期療效不佳,必要時還是建議及早就醫診治,併用藥物治療效果較佳。1. 治療疾病:如果是其他疾病像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攝護腺發炎、糖尿病等所引起的,只要治療好原有的疾病,早洩問題也許就能改善2. 凱格爾運動:加強球狀海綿體肌的控制力3. 射精控制訓練:有感覺時先中斷刺激,休息一下再繼續,以此過程反覆3~5次,或是在射精前按住繫帶或龜頭,緩和興奮感4. 調適壓力,放鬆身心:拋開持久才是好的思維,單純享受行房之樂5. 如果是因為做愛頻率太低導致刺激的承受度下降,可以考慮試著增加頻率,例如一週至少1~3次6. 性行為前先自慰,來降低敏感度以延長正常性交的時間7. 藥物治療:服用能提升血清素的藥物,如:Dapoxetine;或者在行房前15~30分鐘使用外用的局部麻醉乳膏或噴劑,降低敏感度
-
2022-10-2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臟腫瘤如何才不會傳給下一代?
年輕老爸肝臟有血管瘤,滿大的,老婆偕同來求診。太太:「這樣將來我小孩也會有血管瘤嗎?」老婆一直很擔心。我一再告訴她:「血管瘤是良性的,不要緊,小孩也不一定會有。」她還是一臉很惶恐:「那怎麼樣小孩才不會被遺傳到有血管瘤呢?」一旁的護理人員看了,連忙解圍:「假如孩子生下來像隔壁的叔叔,就一定不會遺傳到血管瘤了!」肝臟內的血管瘤是肝臟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原因不明,與B、C肝炎也沒有關係,也有少數人會遺傳給下一代,雖然是良性的,但有些人會長得很大,壓迫到正常的肝臟,若從肝臟左葉邊緣長出來的,就有可能壓迫到胃,因此容易飯後肚子脹。若長在肝表面,有一天太大了,腫瘤可能就會自己爆裂了大出血,或受重力撞擊也可能破裂出血。雖然如此,事實上大部分的血管瘤都是長得相當緩慢的,可能二、三年才長1公分不到。但有時候會把肝癌誤判定為血管瘤,因為肝癌與血管瘤在小的時候,長得很像,可能因此疏忽了不追蹤,等到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不是血管瘤,而是惡性的肝癌,因此常常延誤了治療的契機。因此,一旦超音波檢查發現懐疑有肝血管瘤,一定要做一次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防誤診。此外,每半年密切做超音波檢查並抽血驗B、C肝及血液甲種胎兒蛋白指數,缺一不可。人算不如天算,面對肝臟內部的腫瘤,一定要找肝膽腸胃專科醫師為你把關。此外,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所以長了良性的血管瘤或惡性的肝癌,在初期都是不痛不癢沒感覺的。即使肝血管瘤大到10幾公分,通常都是沒有症狀的,而肝癌10幾公分可能會有胃口減輕或腹痛情形,等到此時再找醫師判斷就太晚了。總之,人體每一器官幾乎都會長瘤,尤其內臟中,肝臟是容易長瘤的,如果是血管瘤,是體質的關係,不能怪誰,只怪自己的基因在作怪,但找對醫師做好檢查,才能保有好心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10-18 醫療.耳鼻喉
失智症可控因素「聽損」佔近一成 專家籲電子耳補助空間仍大
據衛福部身障證明統計,累計至2022年6月國內罹患重度或極重度聽覺機能障礙者約為2萬754人,但使用人工電子耳植入人數,比例仍顯偏低。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聽力受損是造成失智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65歲以上長者並沒有人工電子耳的補助,在預防上仍有許多努力空間。周慶明指出,聽力就像隱形疾病一樣,不太明顯也不受政府關注,但根據WHO統計,全世界有15億人口有聽力障礙問題,11億年輕人長期處於娛樂噪音下,隨著人口老化,2050年將增加到25億人聽力障礙纏身。「聽力是造成失智重要的因素。」周慶明表示,在高度失智的重度病人中,有3%可用人工電子耳治療獲得一定程度改善,政府重視失智症,但健保治療只對18歲以下年輕人有補助,但65歲以上長者卻沒有補助,政府、醫界在這方面的預防還有努力空間。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前耳科主任吳哲民說明,根據國際期刊《刺胳針》上的研究顯示,聽力是失智症治療中的最大的可控因素,占了8%~9%。吳哲明解釋,其中可能的機轉相當多,由於聽力是人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來源之一,當聽力受損,人就會更用力聽,大腦就專注處理能聽到淺薄的資訊,思考、解讀對方可能的含意,造成大腦部分區域活化程度不足,產生失智症風險;同時,聽損也會造成患者與社會脫節,社會刺激不足的狀況下,也容易產生失智症。根據衛福部統計,聽覺機能障礙者65歲以上佔七成,但接受人工電子耳聽力治療的比例仍低,顯見對於成人電子耳的社會補助政策出現缺口,現行補助年齡與聽損範圍標準限制,均影響成人重度聽損者的行動意願。吳哲民統計,在他近800例的個案追蹤研究發現,習語後失聰的成人植入者,術後聽知覺表現大部分有顯著改善,通常術後3至6個月即可看出成效,較學語前失聰兒童更快速。「醫師你是不是聽不到?」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李立昂本身就是聽損患者,在上診時病患大聲吼聲時,他才驚覺自己聽損了,又正值新冠疫情期間,人人戴上口罩,連讀唇語的可能都失去,聽力便開始垂直下降,挫折感海嘯般襲來。李立昂表示,自己的聽損主要是先天家族遺傳史,加上後天長期熬夜、睡眠不足,造成身體長期處於缺氧、發炎狀態,讓聽力受損更加快速。在攻讀博士班時,火警演練的警報聲響起時,同學們都逃出教室,但李立昂因為「高頻聽損」沒辦法聽見這些警示音,這才讓他感到嚴重性,即使配戴助聽器語言辨析力僅剩2成外,也沒辦法補足他無法聽見高頻音的缺口,生命受到威脅。去年李立昂找到吳哲民進行電子耳手術治療,術後僅輕微頭暈外,聽力程度大幅進步,也恢復了自信,更以自己的經歷,幫助患者建立面對疾病的勇氣。吳哲民認為,台灣成人植入電子耳治療仍有相當大努力空間。他的一名病患張先生,30歲起就因為家族病史和耳鳴,聽力不斷下降,被迫辭去工作,在家休息,48歲那年選擇進行人工電子耳治療後,現在成為一名音響玩家。張先生認為,如果政府補助能讓原本就學有專精的聽損者重返職場為社會做出貢獻,會是相當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項支出。但若只是因為聽力而無法發揮多年所學長才,就會是社會重大的損失。
-
2022-10-18 癌症.頭頸癌
34歲女星無預兆罹甲狀腺癌爆哭!醫: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做好2件事助預防
34歲女星林欣霈過去曾演出「真愛找麻煩」、「真愛趁現在」等偶像劇,外型亮麗、身材窈窕的她,即使淡出演藝圈多年,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人氣相當旺,但近日她卻驚爆今年6 月安排健檢當作生日禮物,未料卻發現甲狀腺異常,回診後確認為惡性腫瘤,回想當初得知結果,她說,走出醫院後呆站在門口崩潰大哭:「老天爺!為什麼是我?!」林欣霈昨(17)日在臉書發長文公開3個月來的抗癌歷程,表示在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數量異常,之後轉診進一步做超音波和穿刺,發現甲狀腺附近長了5、6顆腫瘤,其中1顆已鈣化,最大達3公分,等待報告結果又是一陣緊張與煎熬,原本她還不斷地自我催眠希望是良性,無奈最終被告知是惡性腫瘤,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我記得我腦中一片空白,呆站著誰也沒有打電話,口罩因為眼淚跟鼻涕的關係都濕了。」不過,她很快地收起眼淚、整理好情緒,「遇到了就處理!難過擔心負面抱怨,都不能解決問題。」在等待開刀治療的過程,林欣霈調整作息、避免勞累,所幸因癌症是初期,手術過程順利,她開心喊:「恭喜我!畢業了,抗癌成功」並稱目前繼續做放射碘131治療、定期回診拿藥和追蹤即可。林欣霈經過這段抗癌歷程,除了感謝親友的陪伴,她也想跟大家說:「可以的話,試著將心比心,給患者一些正能量,不需要責備也不用陪他們難過,只要給他們放鬆跟愉悅的心情,帶他們轉移注意力,但關心也要拿捏,過多的關心也會讓患者感覺壓力。」什麼是甲狀腺癌?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2022/10/18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聖為表示,甲狀腺位在兩條鎖骨正中間凹陷處,往上1.5公分左右,靠近男性喉結位置的下方。甲狀腺主要負責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又被稱為甲狀腺素,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心跳等。根據研究,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女性遠高於男性,比例大約是3比1,造成甲狀腺病變,較為明確的證據顯示,與幼年時曾暴露過量的放射線有關,如曾接受頭頸癌、腦瘤等放療,會大幅增加成年後出現甲狀腺癌的機率。許多文章顯示,甲狀腺癌女性高於男性,主要與壓力、內分泌失調有關,張聖為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蠻多個案有這類的現象,但研究並未明顯證據證實。除了林欣霈以外,藝人寶媽、前副總統呂秀蓮都曾罹患過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好發年齡約在50歲上下,九成的甲狀腺癌屬於良性,僅一成為惡性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分為四大類型,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質癌、甲狀腺分化不良癌,其中以甲狀腺乳突癌為最多,占整體的8成到9成,通常乳突癌的患者會有3到4成的機率,已經出現頸部淋巴轉移,剩餘的1成則以甲狀腺濾泡癌為主,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分化不良癌發生機率少之又少。張聖為表示,林欣霈於34歲罹患甲狀腺乳突癌,雖然年輕但治療預後較佳,若大於55歲才被發現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有更高的機率出現淋巴轉移,且治療預後較差。甲狀腺癌有什麼症狀?張聖為表示,無論是甲狀腺癌或是甲狀腺結節等,有八成以上的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僅有二成左右會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摸得到腫塊等。多數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透過健康檢查被發現,如檢查頸部超音波、抽血檢測甲狀腺功能等,或是本身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者,定期追蹤發現。甲狀腺癌如何治療?張聖為表示,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甲狀腺癌經切片檢驗為良性,手術治療的前提則是評估甲狀腺癌是否已影響到患者,如腫瘤壓迫到聲帶、外觀不佳、影響吞嚥等,良性腫瘤切除,不一定會切除整片甲狀腺,也不會切除淋巴。若是惡性甲狀腺癌,則建議立即手術,避免淋巴轉移通常都會一起切除淋巴。進行手術治療後,避免惡性癌細胞殘留,會搭配放射性碘131治療,原理是甲狀腺素會與碘結合,讓結合後的甲狀腺素成為標的,進行放射治療,徹底消除惡性的癌細胞。後續則是服用甲狀腺促進素等方式治療。如何預防甲狀腺癌?避免罹患甲狀腺癌,張聖為表示,第一預防輻射線暴露,減少不必要的X光檢查,第二是查看自身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定期做健康檢查;其餘的方式則是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調節生活壓力、保持運動等。如果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應定期追蹤服藥,避免有癌變的機率。關於甲狀腺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為什麼會發生甲狀腺癌?在醫學界至今仍不清楚真正的原因,但可能跟遺傳、飲食、孩童時期因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等相關。一般來說,甲狀腺癌的存活率很高,而且大部分是良性腫瘤,所以只要遵循醫囑,大部分都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在過去的統計可以發現到,大部分罹患甲狀腺癌的病患為女性,以發生率來說,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常見的年齡是35~55歲。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可以這樣做:◎洗澡時可仔細檢查自己的頸部,看看是否有異常凸起的腫塊,若有發現異常,應儘快找醫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甲狀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若家人有甲狀腺癌,可以定期追蹤檢查。參考資料:認識甲狀腺癌:https://reurl.cc/vWVQne元氣網疾病百科甲狀腺癌:https://reurl.cc/qNQGDE
-
2022-10-18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連雲林人都曾不看好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將醫療沙漠灌溉成良田
今年七月底,黃瑞仁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院長任期屆滿,返回總院。18年前,黃瑞仁以曾是台大醫學院最年輕內科副教授之姿,「下放」雲林,出任雲林分院副院長。那時他才44歲。副院長六年、院長六年,黃瑞仁將生命中最燦爛的歲月貢獻給了中南部鄉親,將雲林這片醫療沙漠灌溉成青翠良田,還奇蹟似的,培育出雲林分院這朵欣欣向榮的玫瑰。玫瑰花瓣上,種種成績爭奇鬥豔:外傷的、神經醫學的、罕見疾病的等,有八大中心;急重症病人送至醫院,沒有病床也可以先開刀的創舉;遠距離看診等科技應用;區域聯防的創意;安寧療護等觀念的引進;連正子掃描、微創機械手臂也到位。黃瑞仁在雲林分院走出一條獨特且成功的路。輪調雲林才能升等,滿期「十個有九個回台北」。雲林分院就是以前的署立雲林醫院。署立醫院時期,因為缺乏醫療資源、醫師不斷流失,竟然「每天有25部遊覽車一早載了雲林病患去林口長庚醫院看病」,難堪的雲林人滿腹辛酸。台大醫院接手之初,其實雲林人並不看好,他們不相信台大醫師肯留在窮鄉僻壤的雲林。確實,為幫忙緩解雲林分院的醫師荒,台大總院那時對升等主治醫師的資格有必須「輪調雲林分院、支援兩年」的規定,年輕醫師無奈,便當做是服兵役,熬滿期限「十個有九個跑回台北」。黃瑞仁自己,其實也有過掙扎。他是國內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先驅,早在1995年遠赴日本北九州市小倉記念病院,跟隨國際心導管權威延吉正清教授學習「循環器科介入性心臟學」。 半年後回國,在時任內科部主任李源德教授的指導下,設立緊急心導管治療團隊,成為台灣醫界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先鋒,拯救眾多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急重症患者。署立雲林醫院2004年改制為台大雲林分院,總院院長林芳郁即邀黃瑞仁去當副院長。黃瑞仁專精心臟內科,44歲又正值行醫的黃金階段,他不確定自己能否義無反顧地至偏鄉開疆闢土,且醫術有用武之地。他找妻子討論。最後卻是因雲林貧瘠的醫療環境,令夫妻倆取得「去」的共識。黃瑞仁說,自己母親是嘉義人,55歲就因胃癌去世,妻子也是嘉義人,瞭解雲嘉地區的醫療困境,贊成他至雲林分院貢獻一己之力。 偏鄉開疆闢土,一間心導管室一年執行千例。事實上,黃瑞仁2004年10月到任前,雲林分院已有一台最新型的心導管儀器。黃瑞仁一到任就開了門診,11月15日台灣大學校慶日開始心導管檢查,隔天就安排兩台心臟手術。同年年底,12月1日執行第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治療,從此全年無休,直到現在。以2021年為例,雲林分院一間心導管室執行一千一百例心臟冠狀動脈手術,與台大總院三間心導管室一千五百例相較,毫不遜色。今年第二間心導管室已開始服務病人。包括黃瑞仁在內,雲林分院心臟醫療團隊有19位醫師,分別為心臟內科13名、心臟外科4名、小兒心臟科專科2名,這哪裡是十多年前能想像的?心臟醫療團隊浩大的陣容,反映了黃瑞仁在「人才」上的努力。黃瑞仁對於「人才」,有育才、愛才、留才的「三才」理論。他2004年擔任雲林分院副院長,六年後任滿回台北;2016年再回雲林,出任雲林分院第五任院長。院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提高同仁對於醫院的向心力,為三才打地基。取消無助留才的「禁博令」,強調育才、愛才、留才。黃瑞仁對「人才」特別著力,是有背景的。原來,台大接手雲林分院初期雖然有輪調制,但不少來支援的醫師既然志不在雲林,便也心不在雲林。此外,部分醫師藉這兩年輪調期攻讀博士班,禮拜五要回台北上課,增添醫院管理上更多難題。院方被迫祭出「禁博令」:凡雲林分院醫師不可讀博士班,就算考上,也必須辦理休學。禁博令表面上解決了難題,實則無助於「留才」。黃瑞仁任院長後,斷然取消禁博令。他改弦更張,鼓勵醫師攻讀博士班,考取之後,可以留職留薪兩年到台北進修,毋須值班,只需每周在雲林看一節門診,維持臨床敏感度。「價值感、幸福感、榮譽感」是黃瑞仁的管理宗旨,全力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讓醫師能夠在雲林分院找到行醫的價值 、找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榮譽感。雲林分院因此積極發展特色醫療,相繼成立外傷中心、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胸腔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水準相當於醫學中心等級。 黃瑞仁重視團隊合作,強調醫療團隊在進行任何處置前,必須放棄本位主義,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醫師為中心。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什麼治療對病人最有利。 給年輕醫師發揮空間,生殖醫學中心孕育上百生命。黃瑞仁津津樂道「生殖醫學中心」的成立經過:專長於生殖醫學的醫師楊博凱到雲林分院報到,沒多久提案指出,當地亟待不孕治療的夫妻眾多,希望規畫生殖醫療團隊,要求院方提供八百萬元預算購買儀器,他則負責招募培訓胚胎師、遺傳諮詢師等專業人才。 回想起年輕醫師的毛遂自薦,黃瑞仁仍記憶深刻。他說:「我第一個念頭是這位第一年主治醫師口氣挺大的。」但他欣賞楊博凱的志氣與勇氣,同意提撥預算,成立生殖醫學中心。不過,黃瑞仁也給了一道難題,那就是「要做到有成功案例,才可以回台北。」楊博凱一口答應,更豪氣的說:「我可以來這裡兩年,時間到就回台北,但我覺得不該如此,應為雲林分院做些什麼。」在院方支持下,楊博凱率領的不孕治療團隊成功孕育試管嬰兒,後來國家推出鼓勵生育政策,雲林分院搭上順風車,至今累計已有將近一百名寶寶順利誕生。黃瑞仁說:「大家都唱衰台灣的年輕人,但我看見台灣年輕人的力量與勇氣。」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守護急重症,減少死亡憾事。在雲林深耕十多年,黃瑞仁最引以為傲的是首創「先開刀再找床」措施。黃瑞仁說,雲林分院為雲林唯一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每天滿床。嚴重外傷病人必須立即送開刀房,此時便面臨「加護病房沒床、外科醫師不敢開刀」等困境。急重症病患被迫轉院,有些在轉院途中或後送途中不幸死亡。黃瑞仁與馬惠明醫師(現接任雲林分院院長)討論後,研擬「先開刀再找床」。方法是每天傍晚盤點加護病房內病情穩定、可轉至一般病房的病人,若當晚收治急重病患必須緊急開刀,就將病情相對穩定的ICU病人移至恢復室,以空出床位。黃瑞仁指出,此制度為全台首創,靠的是急診同仁團隊的運作,「護理快速反應小組」(RRT)扮演關鍵角色。創始之初,部分急診醫師在PPT網站批評責難,但黃瑞仁堅持到底。「先開刀再找床」2016年上路,至2021年底,送來雲林分院急診的重大外傷病人共計開立185 床次,締造「零轉出」紀錄。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贏得24座獎座。對內,黃瑞仁規畫成立八個醫療中心,對外則是屢屢獲獎。在他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共贏得24座獎座,包括政府服務獎、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國家醫療品質獎,2018年榮獲全國區域醫院唯一特優機構,成為中台灣排名首位的區域醫院。黃瑞仁深諳適才適所的管理心法,積極鼓勵留任的同仁出國進修,迄今已以公費贊助多名醫師到日本、歐美學習最新的醫療技術。學成歸國後,若要添購新型醫療設備,黃瑞仁更全力協助。他說:「只要有心要做,我就全力支持,端看你能做多好、走多遠。」黃瑞仁謙稱自己「只會編列預算」,但他對於年輕醫師的鼎力支持,正是讓雲林分院留任醫師逐年上升的關鍵。今年8月1日雲林分院共有35名新到任主治醫師,但兩年期滿要回台北總院的醫師卻只有八人。「在雲林分院的醫師絕不會龍困淺灘,」黃瑞仁自豪地說,現在年輕醫師也會考慮來雲林工作了。台大醫療體系如何留住人才,雲林分院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雲林分院改變了雲林,黃瑞仁看見雲林也改變了台大人。他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期勉所有醫師,歡迎他們來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不僅是為了工作謀生,而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正因領導能力傑出,2021年,黃瑞仁榮獲中小企業總經理類「第39屆國家傑出經理人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醫療機構專業經理人。今年(2022年)則獲頒衛福部傑出公務人員三等專業獎章。 「在雲林這十幾年,讓我找到行醫價值。」對於獲得醫療奉獻獎,黃瑞仁說,這是無數同仁的無私奉獻,他僅只是代表領獎,「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黃瑞仁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嘉義市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現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副院長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台灣大學雲林分部籌備小組召集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主要事蹟:●成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完成雲林首例心導管治療。●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制度,使雲林分院重大外傷醫療量能最大化。
-
2022-10-18 養生.健康瘦身
為什麼過重者難減重?哈佛教授揭我們如何又為何變得更胖?
▌我們如何又為何變得更胖?其中一項針對為何越來越多人過胖的解釋為:越來越多人越吃越多,而活動量越來越少。這項解釋最廣為流傳,也有部分論點屬實,但卻過於簡化。正如第九章所述,許多證據顯示,過去數十年的食品工業化已增加了每份食品的分量大小,使食品的大卡密度更高。其他與工業化相關的「先進發展」,包括汽車與省力裝置的量產化,以及更長時間的久坐,均使人類的活動程度下降。如果你算入人們多攝取的大卡量,以及減少的大卡消耗量,就會得出過多的能量,被轉換為過量的脂肪。以「大卡進出量」觀點詮釋廣泛的肥胖現象並不完全錯誤,但由於我們的飲食內容也產生變化,情況更為複雜。請記得,能量守恆的機制受制於各種荷爾蒙(特別是胰島素)。胰島素的首要功能在於將能量從消化完畢的食物中,導入人體細胞內。在此必須重複:胰島素濃度隨著血糖濃度上升而上升,使肌肉與脂肪細胞吸收一部分的糖,將其儲存為脂肪。胰島素也使血液中的脂肪(三酸甘油酯)進入脂肪細胞,同時阻止脂肪細胞將三酸甘油酯釋放回血液中。因此,無論脂肪來自醣類或脂肪,胰島素會讓你越來越胖。根據某些評估,美國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體內所藏的胰島素,遠較他們父母在青少年時期(一九七五年)體內的胰島素多。因此,他們之中越來越多人有肥胖傾向實在不足為奇。由於胰島素濃度只會在你吃下含有葡萄糖的食物後上升,所以導致更高濃度胰島素與更多脂肪的元凶之一,顯然就是食用更多的含糖食品(如可樂與蛋糕)了。然而,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造成肥胖,其中包括兩項與糖有關的附加因素。其中一項為人體將食物分解為葡萄糖的速率,這將決定人體產生胰島素的速率;另一項較為間接的因素在於你吃下了多少果糖,以及這些果糖到達肝臟的速率。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些與糖有關且導致肥胖的因素,讓我們比較你的身體吃下一顆重一百克(三.五盎司)的生蘋果與一包重五十六克(兩盎司)的水果糖後所產生的反應(水果糖的原料是蘋果,但已經過加工且添加糖分以確保甜度,蘋果原有的營養成分與纖維均被移除,以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單就糖分而論,這兩項食品的重大差異在於:生蘋果所含的糖分僅有十三克(不到半盎司),而水果糖卻含有二十一克的糖分(四分之三盎司),所含大卡亦幾乎為生蘋果的兩倍。第二項差異在於所含糖類的百分比。蘋果所含糖分的百分之三十為葡萄糖,水果糖則約為百分之五十。若食用水果糖,將產生同量的果糖與雙倍以上的葡萄糖;最後,生蘋果帶有表皮,蘋果所含帶的糖分位於細胞中,而皮質與細胞均富含纖維素。纖維又稱粗料(roughage),是蘋果中你所無法消化的成分,但它在你消化蘋果糖分的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蘋果所含的糖分藏於細胞內,纖維素構成細胞壁,減緩人體將醣類分解為糖分的速率。纖維素也能包覆食物與腸臟內壁,成為一道護欄,減緩腸道將所有大卡(特別是糖分)從內臟轉移到血液循環與器官中的速率。最後,纖維使食物加速通過內臟,使你感到飽足。因此,當我們比較這兩種與蘋果有關的產品時,真蘋果不只含糖量較少,還使你感到更飽足,讓你能更漸進、順暢地消化所吃下的糖分。相對地,水果糖被稱為「高血糖食品」,原因在於它會突然、顯著地提高血糖濃度(這種現象稱為血糖過高)。當然,吃下太多蘋果還是可能會變胖;但現在,你有更充分資訊證明,為何水果糖更容易導致肥胖。最明顯的是水果糖含有更多大卡。第二項問題在於人體吸收大卡的速率:當你吃下蘋果時,由於蘋果中所含的纖維素減緩你體內葡萄糖的抽取速率,你體內的胰島素濃度緩慢且漸進地升高。如此一來,人體將有充分時間瞭解究竟需要多少胰島素,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保持均衡。相反地,水果糖中雙倍量的葡萄糖直接進入你的血液中,使血糖濃度急速飆升,造成胰島腺瘋狂地產生大量(甚至過量)的胰島素。過量的胰島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糖濃度急降,你會再度感到極度飢餓,只想食用水果糖或其他富含大卡的食物,急速讓血糖濃度調回正常值。簡而言之,富含快速消化葡萄糖的食品提供大量大卡,使你更快感到飢餓。若食用由蛋白質與脂肪組成主要大卡來源的食物,將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飽足感,整體上的進食量將少於常食用高糖、高澱粉食物者。未加工食品富含較多纖維素,使食物在胃裡停留時間較久,釋放出能夠抑制食欲的荷爾蒙,使你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飽足感。然而,葡萄糖並非唯一的影響因素。另一項甜美且被忽略的糖類為果糖。現今,大眾常將果糖妖魔化(有時其實不無道理),主因在於高果糖漿使糖分變得無比大量且廉價。不過,還是請你記住一項事實:生蘋果與水果糖含有的果糖量相同。事實上,黑猩猩幾乎只吃水果,牠們因而必須消化大量果糖。然而,牠們和其他愛吃水果的生物並未發胖。為什麼新鮮水果所含的糖分不容易導致肥胖,而加工水果或其他如蘇打汽水、果汁等高含糖量食品所含的果糖卻更容易使人發胖?答案再次牽涉到果糖在肝臟中消化的分量與速率。提到分量,馴化作用扮演關鍵因素。大部分我們今日所吃的水果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馴化,變得比生長在野外的老祖宗更甜美。直到近代以前,絕大多數蘋果都是野生的酸蘋果,所含的果糖量顯著較少。事實上,幾乎所有我們老祖宗所吃的水果甜度都和胡蘿蔔差不多,稱不上是足以導致肥胖的物質。即便如此,和水果糖及果汁等加工食品相比,經過馴化的水果所含的果糖量仍不算多,而它們更富含纖維素;正如我們先前提到的,許多加工食品早已不含任何纖維素。正因為纖維素,生蘋果所含的果糖能在人體內漸進地消化,以更緩慢的速率抵達肝臟。如此一來,肝臟就有充分時間代謝蘋果內的果糖,更從容地將其燃燒。然而,當加工食品迅速以過量果糖將肝臟淹沒時,肝臟不勝負荷,將絕大部分的果糖轉為脂肪(三酸甘油酯)。其中一部分脂肪塞滿了肝臟,造成發炎,進而阻塞胰島素在肝臟中的作用。這就造成了一連串有害的連鎖反應:肝臟將自己所儲存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循環中,使胰島腺釋出更多胰島素,進而將多餘的葡萄糖與脂肪輸入細胞內。肝臟由高濃度果糖所製造的剩餘脂肪釋入血液中,最終也進入脂肪細胞、動脈血管與其他容易產生不良後果的部位。果糖聽來相當危險,但也只會在快速、高濃度下導致發胖的危險;人類演化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老祖先唯一所能取得的重要、能急速消化的果糖來源就是蜂蜜。如第九章所述,由於高果糖漿的發明,人類在一九七○年代才開始能品嚐便宜、高濃度的果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每個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十五克(半盎司)的果糖,主要食用蔬果等緩慢釋出果糖的食品;現代,每個美國人每天平均攝取五十五克(近兩盎司)的果糖,絕大部分來自蘇打汽水與其他由食糖製成的加工食品。從各方面來說,越來越多人發胖(尤其在腹部)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加工食品提供了過量的大卡,其中許多又來自糖類(果糖與葡萄糖),濃度過高,釋出速度過快,以致我們所遺傳到的消化系統無法適應。即使我們經過演化、食用大量醣類並將其有效儲存,我們仍無法如此大量吸收存在於蘇打汽水與果汁等含糖飲料(沒錯,水果汁就是垃圾食物)、蛋糕、水果糖、糖果與其他各式各樣工業化食品中以原始型態存在的醣類。工業化飲食所造成的問題證明,全球各地不同農耕文化所獨立發展的眾多傳統飲食方式,看來均能有效防止人體體重增加。例如,典型的亞洲與地中海飲食除了包含大量澱粉(稻米、麵包或麵糰)以外,似乎沒有什麼共同點;但兩者充分整合大量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並擁有足量蛋白質與健康脂肪,例如魚油與橄欖油(我們稍後將探討脂肪的部分)。這類飲食也傾向於富含其他有助保持健康的營養物質(這將是另一項重要主題)。簡而言之,假如你依據富含未加工蔬果的傳統、符合常理的飲食方式攝取醣類,就能防止增胖,避免體重過重。飲食習慣可以詮釋為何全球各地越來越多人口變得越來越胖,但還有包括基因、睡眠、壓力、肝臟內細菌與運動等其他數項重要因素。首先就是基因。如果我們發現導致肥胖的基因,不是很好嗎?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發明使肥胖基因失去作用的藥物,問題便迎刃而解。不幸的是,特定基因並不存在;但由於人體的每一項環節均源自於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數十種基因被確認能夠增加人體增重的威脅,並不令人意外。這些基因最主要藉由影響人類大腦產生作用。目前為止所發現作用最強的基因名叫FTO(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影響大腦管制食欲的方式。如果你體內存在一組這種基因,你的平均體重可能較沒有這種基因者多出一.二公斤(等於二.六磅);假如你運氣不好、體內存在兩組這種基因,你可能會比別人重三公斤(六.六磅)。體內擁有FTO基因者更難以控制食欲,但在藉由運動或飲食減重等方面則與其他人相同。此外,FTO基因與其他和體重過重有關的基因,在近代越來越多人開始肥胖以前即已存在。過去數十年間,導致體重增加的基因並未席捲人類。數千個世代以來,幾乎所有體內含有這種基因的人體重都維持在正常值,這顯示產生重大變化的是環境,而非基因。要想控制人口肥胖的趨勢,我們就得著重在環境因素,而非基因。環境的變化遠較飲食更多元、更複雜。就像第九章討論到的,改變中重大的一環在於我們感到的壓力越來越強烈、睡眠越來越少。這兩項因素互相聯結,導致惡性體重增加。「壓力」這個詞本身帶有負面意涵,但壓力是與生俱來的適應作用,使你免於陷入危險狀態,並在需要時啟用體內所儲存的能量。如果附近傳來一聲獅吼,一輛車從旁駛過而幾乎將你輾翻,或你準備逃命時,你的大腦會向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發出信號,釋出少量可體松。可體松並不會使你感到壓力;在你感到壓力時,體內才會釋出可體松。可體松有許多功能,其中包括給予你即刻和必要的能量;它使你的肝臟與脂肪細胞(特別是位於內臟的脂肪細胞)將葡萄糖注入血液循環中,增加心跳率與血壓,提高你的警戒心,並防止睡眠。可體松也能讓你特別想吃富含能量的食品,使你準備從壓力狀態恢復。簡而言之,可體松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荷爾蒙。然而,源源不絕的壓力也有其陰暗面,並會導致人體發胖。長期壓力產生的問題之一為過長時間內高居不下的可體松濃度;從各種原因來看,數小時、數星期甚至數月過量的可體松都對人體有害,它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肥胖:首先,可體松不只導致人體釋出葡萄糖,更使你想吃富含大卡的食物(這就是壓力使你渴望撫慰食物的原因)。正如你現在所知,這兩種反應都會提高胰島素濃度,造成脂肪累積(特別是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對可體松的敏感程度約為皮下脂肪的四倍。更糟的是,持續高濃度的胰島素會抑制大腦對瘦素的反應;瘦素是另一種重要的荷爾蒙,脂肪細胞在感到飽足時會將其釋出。如此一來,處於壓力狀態的大腦認為你還相當飢餓,啟動使你感到飢餓的反射作用,同時還啟動使你減少活動的其他反射作用。最後,只要環境中的壓力因素持續存在(工作、貧窮、通勤等等),你就會持續釋出過量可體松,導致過量胰島素,增加食欲,減少活動量。另一個惡性循環是睡眠不足;有時,升高的壓力指數與過高的可體松濃度都會導致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會使可體松濃度提高。睡眠不足同時也會升高另一種激素:飢餓激素(ghrelin)的濃度。這種「主掌飢餓感的荷爾蒙」由你的胃部與胰島腺產生,刺激食欲。眾多研究發現,睡得少的人體內的飢餓激素含量較高,更容易過重。顯然,演化史未能使我們的身體能夠妥善因應持續、無止境的壓力與睡眠不足。我們的身體也並不適應靜止不動的狀態,然而很可悲地,運動與肥胖之間的關係有時被誤解了。假如你現在一躍而起,馬上去慢跑個三英里,你可以燃燒大約三百大卡的熱量(實際燃燒量根據你的體重決定)。你可能會覺得這些燃燒的大卡會協助你減重,然而眾多研究已顯示,規律且強度介於中等與劇烈之間的運動其減重效果有限(通常介於二到四磅之間)。針對此現象的一個解釋為,每星期幾次多燃燒三百大卡的熱量,其實在人體總代謝預算裡的卡路里中不算什麼(特別是在你已經過重的前提下)。此外,運動會刺激暫時抑制食欲的荷爾蒙,但也會刺激其他使你感到飢餓的荷爾蒙(例如可體松)。假如你每星期跑步十六公里(十英里),除非你能夠克制多攝取一千大卡(約為兩到三個鬆餅的熱量)的自然欲望,保持熱量均恆,否則你將難以減重。此外,某些形式的運動以肌肉代替脂肪,導致無法減重的事實(雖然運動本身仍然符合健康原則)。體能活動或許無法使你能輕易減重,但確實能防止你的體重增加。體能活動最重要的機制之一在於,增加肌肉(而非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銳度,使脂肪能被你的肌肉(而非腹部)攝取。體能活動也增加燃燒脂肪與醣類的線粒體數量。上述因素與其他代謝方面的變化足以說明,為什麼活動力強的人可以吃很多食物,而外觀與體重看來卻又不受食量影響。最後一項尚未受到廣泛探索的環境因素是,我們吃下的食物並不僅僅供養我們本身而已。你的腸臟裡有數十億個微生物(菌群)、消化蛋白質、脂肪與醣類,提供能協助你吸收大卡與特定營養物質的酵素,甚至合成維他命。他們就像你每天在環境中觀察到的動植物一樣,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充分證據顯示,飲食習慣的變化與廣譜性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藉由異常改變人體的菌群,導致人體肥胖。事實上,對工業化飼養動物施打抗生素的原因,正是要使牠們的體重增加。無論你如何看待這個事實,人體本能上就是會儲存大量脂肪(絕大部分是皮下脂肪)。人類代謝的演化觀點亦能協助解釋,為何過重者難以減重。考慮到這一點,若體重過重、甚至肥胖者的體重沒有增加,他們就無法保持能量正平衡。就像一個皮包骨的人一樣,他們只是處於能量正平衡而已;如果他們開始節食,或從事更大量的運動,這意味著他們攝取的大卡將少於所消耗的大卡。他們將會又餓又累,因此啟動最原始、本能的食欲,吃得更多,動得也更少。飢餓與昏睡是古老的調適機制。在我們的演化史上,我們根本無暇忽略或駕馭飢餓感。但這也不代表我們生來就註定會發胖。※ 本文摘自《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郭騰傑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2/07/30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10-17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疫苗」已有突破 BioNTech創始人:有望在2030年前上市
在新冠疫情期間研發最成功的新冠疫苗之一的背後團隊指出「針對癌症的疫苗可能會在本世紀末之前上市」。衛報報導,與輝瑞(Pfizer)合作生產革命性新冠疫苗的德國公司BioNTech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夫妻的吳沙忻(Uğur Şahin)和圖雷齊(Ozlem Tureci)表示已經取得突破,讓他們對未來幾年開發癌症疫苗的前景感到樂觀。圖雷齊16日接受BBC採訪中提到如何重新利用BioNTech新冠疫苗的核心mRNA技術,使其能夠啟動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而不是入侵冠狀病毒,當被問到癌症疫苗何時可以運用在患者身上時,他表示「可能會在2030年之前上市」。mRNA新冠疫苗通過將新冠病毒上無害的刺突蛋白的遺傳指令輸送到體內來發揮作用,圖雷齊表示可以採取同樣的方法來啟動免疫系統以尋找破壞癌細胞,該疫苗不攜帶識別病毒的代碼,而是包含癌症抗原的遺傳指令。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BioNTech一直在研究mRNA癌症疫苗,但面對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才轉向生產新冠疫苗,此外,圖雷齊表示BioNTech已經學會如何在疫情期間更快地製造mRNA疫苗,並更好了解人們的免疫系統如何作出反應。新冠疫苗的大力開發和快速推出也幫助藥品監管機構制定如何批准疫苗的規範,圖雷齊仍對這項工作持謹慎態度,表示「作為科學家,我們總是不願說我們將治愈癌症,我們會有一些突破,但我們將繼續努力」。
-
2022-10-17 醫療.心臟血管
每天小酌有益健康?心血管專科醫師曝喝酒有好處的殘酷實情
「小酌怡情」是許多嗜好杯中物者常說的話,甚至還會拿「喝點酒有益健康」來安慰自己。但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則示警,喝酒的風險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好處」,酒精不僅會導致心律不整、高血壓,甚至還會導致體重增加。許多人認為一天一杯紅酒可增加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對心血管有好處。但郭志東表示,英國的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每周飲酒不超過14單位是安全的,但喝酒的風險仍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好處。且研究發現,只有55歲以上的女性在每周喝不到五單位的酒精,才有些許益處。然而,若是還沒有開始喝酒的族群,則不建議開始喝酒。郭志東表示,單位酒精的計算是根據飲料的多少和酒精強度(Alcohol By Volume,ABV)得出,因此一單位的酒精大約是一口、約25毫升的烈酒(酒精含量約40%)或一小杯、約50毫升的葡萄酒(酒精含量約20%),又或是一罐、約300毫升的啤酒(酒精含量約4%)的啤酒、水果酒;至於一杯、約150毫升的調酒(酒精含量13%)則含有兩單位。而如果每周有可攝取14個單位的酒精,也需要把這些量均勻地分布在三天或三天以上進行,否則一次性喝下大量酒精容易對身體造成額外的傷害。尤其對於已經患有心律不整,尤其是遺傳性心律問題的病人來說,重度飲酒導致首次心律不整發作之後,日後的心血管風險也會上升。除了造成心律不整等風險外,郭志東表示,酒精熱量很高,一單位的酒精約56大卡,相當於一份奶油的熱量,而攝取過多卡路里導致肥胖,都是心臟病、中風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因子。加上酒精會降低藥物的效果,尤其對糖尿病藥物或抗凝血劑,喝酒會影響這些藥物的作用。因此為了心血管的健康著想,少喝或不喝酒才是正道。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10-16 焦點.健康知識+
自由基是引起老化的元凶?補充抗氧化劑能延緩衰老嗎?
關於自由基可能會引起老化這種看法,源於一九五○年代,由美國的生物學家哈曼所提出。因為哈曼根據自己過去在石油製造業研究自由基化學得到的經驗,他認為這些反應活性很高的帶氧或是帶氮分子片段(活性來自於丟掉或是得到一個多的電子),也會攻擊細胞裡面的重要分子,像是DNA跟蛋白質之類。哈曼認為自由基最終會因為損害細胞而導致老化。從哈曼提出這個原始構想至今,半世紀過去了,很多理論也都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地說,這理論是錯的。不過另一個較精巧的版本則有可能是正確的。有兩件事情是當初哈曼所不知道的,事實上他也不可能知道。第一件就是,自由基分子不只是單純地反應性高而已,它同時也被細胞利用來優化呼吸作用,或是當作危險信號。它有點像是煙霧啟動的火災警報器一樣。自由基分子並不會隨機攻擊細胞裡的DNA跟蛋白質,它會活化(或抑制)少數幾個重要的訊息傳遞蛋白質(包括TOR在內),由此來調節數百種蛋白質跟基因的活性。現在我們知道自由基分子的訊號,在整個細胞生理裡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才開始了解為何抗氧化劑(可以吸收自由基)的害處不比好處少。雖然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哈曼最原始的預測,認為抗氧化劑具有減緩老化以及預防疾病的效果,但是持續不斷地臨床實驗已經證實了它並沒有效。原因就在於抗氧化劑會干擾自由基的訊號傳遞。壓抑自由基訊號就像是關掉火災警報器一樣。為了預防這件事發生,身體會將血液裡面的抗氧化劑濃度嚴格控制在一定的量以內。過量的抗氧化劑若不是被排掉,不然一開始就根本不會被吸收。身體裡面的抗氧化劑濃度會一直維持在固定濃度,以確保警報器隨時準備好作用。第二件哈曼當年不知道的事情(因為這要在二十五年以後才會被發現),則是細胞的預設死亡程式。在絕大多數的細胞中,預設死亡程式是由粒線體所整合,也是它們在二十億年以前,把這整套系統帶進真核細胞裡。對細胞來說,導致它們自我了結的主要訊號之一,就是粒線體漏出的自由基量增加。接受了這些自由基訊號之後,細胞就會啟動自己的死亡裝備,默默地把自己從組織中移除,同時它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也會被一併銷毀。不同於哈曼所預測,細胞死後會留下一大堆分子碎片,這套安靜的死亡機器會持續地像無情的前蘇聯特務KGB一般,用極高的效率消滅各種證據。因此,當初哈曼預測中的兩個關鍵假設,一是隨著年齡增加,各種受傷的分子會持續堆積到災難性的地步,以及抗氧化劑可以減緩這種過程因而延長生命,都完全是錯誤的。不過,我們很可以看看另外一個比較精巧的理論版本,大致上來說很有可能是正確的,雖然內容裡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好好整理。第一件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實就是,幾乎在所有物種身上,壽命長短都跟自由基漏出速率有關。自由基漏出得愈快,動物壽命愈短。簡單來說,自由基滲漏的速率,跟新陳代謝速率,也就是細胞的氧氣消耗速率有關。小型動物的新陳代謝速率高,牠們的每個細胞都竭盡所能地消耗氧氣,心跳就算在休息時也可以跳到每分鐘一百多下。伴隨著這種快速的呼吸速度,牠們的自由基滲漏速率也很高,而壽命則十分短暫。相反的,大型動物新陳代謝速率較低,有比較緩慢的心跳速率與自由基滲漏速度,也活得比較久。有幾個例外的例子更加證明了這個規則的可信度。比如說許多鳥類,活得都比根據牠們的新陳代謝速率看起來「應該要有」的壽命,久了很多。像一隻鴿子可以活到三十五歲,遠遠超過一隻大鼠壽命的十倍左右,但是鴿子跟大鼠的體型大小差不多,新陳代謝速率也很相近。根據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的生理學家巴哈,從一九九○年代開始所做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實驗結果顯示,這種差異絕大部分都跟自由基的滲漏程度有關。與氧氣消耗量對照來看,鴿子的自由基滲漏程度,比相同大小的哺乳類動物少了約十倍左右。蝙蝠也是類似的情況,也可以活到不成比例地久。蝙蝠跟鳥類很像,牠們的自由基滲漏程度也相當低。目前我們仍不知道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在我的前一本書裡我曾主張過,這是為了飛翔所需能量的關係。不過不管原因為何,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不論動物的新陳代謝速率為何,自由基滲漏程度愈低,壽命愈長。而跟自由基滲漏程度有關的不只是壽命長短,健康長短也是一樣。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老化性疾病的發生與絕對時間過了多久無關,而是跟生物年齡有關。像大鼠會得到跟人類一樣的疾病,但大鼠會在幾年之內發病,人類則要等到好幾十年以後才會。有時候,相同的基因突變會在兩者身上造成一模一樣的退化性疾病,但是大鼠跟人類發病的時間卻永遠不一樣。那些被梅達瓦認為與老化有關的異常基因,同時也是現代醫學汲汲於研究的對象,應該是被老化細胞內的某一種狀態所啟動的才對。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生物學家萊特與他的團隊,曾經指出這所謂的「某種狀態」就跟自由基滲漏速率有關。如果自由基滲漏得快,那麼退化性疾病發生得就快;如果滲漏得慢,那發病時間就被延緩,甚至完全不會發病。以鳥類為例,牠們幾乎不會得到任何哺乳類動物共通的老化相關疾病(當然,蝙蝠一樣也在例外之列)。因此合理的假設應該是,自由基滲漏會慢慢地改變細胞的狀態,讓它們「變老」,而這樣改變後的狀態就會讓老年表現基因的壞處顯現出來。自由基是如何在老化的過程中改變細胞的狀態?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應該是啟動了某些意外的訊息傳導途徑。利用自由基訊號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優化我們的健康狀況,但是卻有可能在老一點的時候產生害處(如同威廉斯所主張的拮抗多效性)。隨著細胞裡的粒線體群愈用愈舊開始破洞,自由基的漏出量也慢慢增高,改變或許很小,但是最後終於超過了啟動火災警報器的極限,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時候會有數百個基因被啟動,只為了讓細胞保持在正常狀態,雖然最後仍是徒勞無功,結果卻引起極為輕微而慢性的發炎反應,而這正是許多老年疾病的特徵。這個輕微而持續的發炎反應會改變許多其他蛋白質與基因的性質,結果讓細胞處在更大的壓力下。我認為正是這種「原發炎」的狀態,啟動了像是 ApoE4 這類老年表現基因的負面作用。面對這種情況,細胞只有兩條路,或者能妥善處理這種慢性的壓力狀態,不然就是束手無策。不同種類的細胞處理能力都不一樣,這跟它們本來做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我看過做得最好的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藥理學先驅孟卡達。他曾指出神經細胞與它們的輔助細胞―星狀細胞,兩者會走向完全不同的命運。神經細胞很依賴粒線體,如果它們無法從粒線體獲得足夠的能量,那細胞裡的死亡裝備就會啟動,將自己安安靜靜地消滅殆盡。阿茲海默病人早期症狀開始明顯的時候,大腦可能都已經萎縮了將近四分之一了。相反的,星狀細胞就算沒有粒線體也可以活得十分快樂。它們可以改變能量供應來源(稱為醣解轉換),同時變得對預設死亡程式有抵抗力。這兩種極端的細胞命運或可解釋,為何退化跟癌症兩者會同時發生在老年。如果細胞沒有辦法轉換使用替代能量,那它們就會死亡,結果就是組織跟器官退化並縮小,賦予其他倖存下來的細胞更多的責任與工作。相反的,如果細胞能夠轉換使用替代能量,就可以逃避死亡。但是因為不斷受到發炎反應的刺激,它們會增殖,同時快速累積突變,最後終於掙脫正常細胞周期的枷鎖。如此,它們就會變形成為癌症細胞。這樣說起來,我們毫不意外神經細胞幾乎不會變成癌症細胞,就算有也十分罕見,而星狀細胞則是比較常見的兇手。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或可了解如果能夠早開始進行熱量限制的話(早於粒線體開始破洞,中年還算可行),為何可以保護我們免於老化相關疾病。因為熱量限制可以降低粒線體滲漏,強化粒線體的膜免於傷害,增加粒線體的數量,熱量限制很像將生命時鐘「重設」回年輕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它可以終止好幾百個發炎基因,讓基因回到它們年輕時代的化學環境中,並且強化細胞抵抗預設死亡的能力。綜合上述這一切,可以同時抑制癌症以及其他退化性疾病,並且減緩老化的過程。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很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子參與其中(比如直接抑制免疫系統或是抑制TOR的功能),但是基本上熱量限制最大的好處,可以用降低自由基滲漏來一言以蔽之。熱量限制讓我們的生理趨近於鳥類。有一個讓人非常振奮的證據指出,這整套機制確實如上述預測般地在運作。在一九九八年時,日本岐阜縣國際生技研究所的田中雅嗣團隊,曾經檢查了許多日本人的粒線體DNA,他們想知道某個常見的粒線體DNA變異(至少在日本人裡面算常見,如果不是在全世界都普遍的話,那真要算其他人的不幸),會如何影響這些人往後的壽命。這個變異只改變了一個DNA字母。變異結果是稍微降低了一點點自由基滲漏,其程度之輕微,以至於平常很難量測出來,不過這影響會持續終生。然而改變雖然輕微,結果卻相當驚人。田中的團隊分析了數百個魚貫進入醫院的病人身上的粒線體DNA序列,結果發現在五十歲的病人身上,這兩群人(所謂「DNA正常」族群與「DNA變異」族群)進醫院的比例沒什麼差別。然而在過了五十歲之後,差距就漸漸拉開來了。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不知為何,帶有DNA變異的族群,上醫院的比例只有正常族群的一半左右。帶有DNA變異的老人不上醫院的原因,並非因為他們已經死亡或是有其他問題。田中的團隊發現帶有DNA變異的老人活到一百歲的機率,比正常族群多了一倍左右。這也就是說,帶有DNA變異的族群發生任何老化性疾病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一半而已。我再強調一次:一個小小的粒線體變異,就可以降低任何因為老化相關疾病而住院的機率達到一半,並且讓我們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增加一倍,我還不知道在當代醫學上,可有任何其他能夠與之比擬的驚人例子。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認真對付這個高齡化時代,愈來愈嚴重又昂貴而讓人苦惱的老年健康問題,這才是應該著手的方向,我們應該要大聲疾呼這個論點。我並不想低估未來在科學上會面對的挑戰,也無意貶低那些以減輕某個特定老年病為終身職志的科學家所做的努力。若是沒有他們來揭開這些疾病的遺傳與生化機制,若是少了他們這些偉大的貢獻,就不會有更全面的觀點。但是,當前的醫學研究有忽略從演化角度去思考問題的傾向,不論是有意或是無意的,這都相當危險。如俄國演化學大師杜布贊斯基所言:「若無演化之光來啟發,任何生物學現象皆無意義。」果如此,那醫學研究又更糟了:關於這些疾病的現代醫學觀點,不論是什麼,不談演化的話,那就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們知道一切的價格,卻不知道它們的價值。如同我祖父那一代人習慣吃苦耐勞,他們總是用「這些疾病是用來試煉我們」的說法安慰自己,但是當他們漸漸凋零殆盡,我們的疾病苦難才剛開始,摧殘著我們的生命,其無情的程度連聖經啟示錄裡面的四騎士都相形見絀。現在是一場對抗癌症或是阿茲海默症的「戰鬥」,而在這場戰鬥裡,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終將敗下陣來。※ 本文摘自《生命的躍升:40 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 大關鍵》。《生命的躍升:40 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 大關鍵》作者:尼克‧連恩 譯者:梅苃芢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1/06/05
-
2022-10-14 養生.聰明飲食
喝豆漿、牛奶易得子宮肌瘤?營養師解惑 8風險才更需要注意
子宮肌瘤是婦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30歲以上,常使得女性出現明顯經痛、月經量多、異常出血、暈眩、貧血等,也因為肌瘤壓迫可能時常出現便秘或頻尿等情況,甚至可能使得不孕。 其中的影響因子不少民眾聚焦在飲食上,簡鈺樺營養師指出,營養科門診就時常被問到「豆漿可不可以喝?」、「山藥可不可以吃?」、「補品可不可以碰?」等等。營養師表示,飲食雖是其中一項影響因素,但需多留意的應在其他原因。 喝豆漿、牛奶易得子宮肌瘤?3種常見疑慮,營養師解惑! 簡鈺樺營養師指出,子宮肌瘤相關飲食探討,最常見的不外乎就是豆製品、乳製品、脂肪三大類,也是民眾常擔心、疑惑的,特別是豆製品的謠傳更是甚囂塵上。 豆漿、豆製品:其實豆製品對子宮肌瘤的影響,目前研究尚未有統一的結論,甚至以正向居多。2018年刊登於Medicine (Baltimore)文獻中指出,頻繁攝取豆製品有顯著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雖研究中提及的次數為一周4次以上,不過卻未提及份量。另一方面,飲食注重健康養生的日本,大豆也是其中主要食材之一,不過研究人員卻發現攝入量與子宮切除成反比,意味著大豆攝取量高的女性切除率較低,認為大豆其實對子宮肌瘤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整體而言支持豆製品有正向助益的研究不勝枚舉,建議可在適量範圍內攝取,以獲得天然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相關萃取物則不建議。 牛奶、乳製品:乳製品對於子宮肌瘤的影響,也和豆製品一般頗有爭議,不過也同樣的目前多以正向看待,畢竟乳製品也是6大營養素之一,有其攝取的必要。而對於子宮肌瘤的益處主要聚焦在牛奶的成分:鈣和丁酸,對肌瘤細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因此也鼓勵適度攝取天然的乳製品。 脂肪、紅肉:至於脂肪,相較前述兩者,在選擇種類之下就有顯著的定論。若經常攝取高熱量、高油脂、且選擇為富含飽和脂肪酸、隱藏反性脂肪酸,除了容易導致肥胖,也容易影響體內荷爾蒙狀態,進而使得婦科機能紊亂、影響肌瘤增生問題。也有不少研究指出,像是紅肉、火腿等可能使風險增加兩倍,而綠色蔬菜、水果則可減少約50%的風險。呼籲民眾保持健康,選擇天然食材且適量,才是最聰明之道。 不喝豆漿、牛奶防子宮肌瘤?營養師:8風險才更需要注意! 簡鈺樺營養師也指出,子宮肌瘤的風險因素,相較豆製品、乳製品而言,其實有更多更值得留意的,如遺傳、年齡、壓力、環境荷爾蒙、菸酒等生活習慣,也有研究探討人種差異,非洲裔婦女受到關注。而最重要的風險之一,正是上述提到與飲食相關的肥胖和體位。 國內外都有不少研究可發現支持健康體位的重要性,2014年台灣馬偕醫院探討「台灣停經前女性子宮肌瘤盛行率與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的相關研究中,就發現近5成停經前婦女有子宮肌瘤。肥胖的婦女和正常體重者相比,增加了32%得到子宮肌瘤的風險,中心性肥胖者(中央型肥胖)風險則增加20%,可見影響甚鉅。 提醒民眾,日常養生再健康的食材也應適量,並多以原型、天然的為主,也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適度紓壓,對於養生、防範子宮肌瘤更有幫助。(資訊來源:簡鈺樺營養師 ) 《延伸閱讀》 .感冒喘咳竟掉出「10公分」子宮肌瘤!醫:貧血頻尿便秘要當心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喝豆漿蜂王乳長更快?醫籲:太快變大恐是肉瘤癌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11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外科醫師意外走上研究路 彭汪嘉康將癌症世界級治療帶進台灣
今年滿90歲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說,要不是當初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Dr.Frei的認可和錄用,自己永遠沒辦法走到今天。對台灣來說,因為彭汪嘉康親身搭起台灣與國際的橋梁,台灣現在才有這麼多專業的腫瘤專科醫師和臨床研究人才,為癌症病人帶來世界級的治療。無論是「台灣癌症醫學之母」的美譽,還是第32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彭汪嘉康都當之無愧。1963年8月一個清晨,30歲的彭汪嘉康在美國馬里蘭州開著車,這是她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她記得先生提醒「看到電車軌道就轉彎」,但她愈開愈遠,就是沒看到鐵軌,原來鐵軌前一天晚上恰好被拆掉了。彭汪嘉康多繞了一大段路,晚兩小時才抵達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她只能尷尬地笑笑「我迷路了」。享受與病人互動 做研究本不在計畫之內這一切都不在彭汪嘉康原本的計畫之內。她讀台大醫學系期間,就利用暑假去實驗室幫忙,探索自己的興趣。先試過米食營養加工研究、高血壓流行病學研究,都沒有太大熱情。直到去空軍醫院,學著幫忙抽血打針,她發現自己喜歡實際動手做,享受與病人互動,最適合做外科醫師;畢業後,她也如願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彭汪嘉康赴美發展,先是到波士頓知名婦幼醫院,完成外科訓練後,有一家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外科醫院接受她的申請,她滿懷期待地搭上飛機,專程去跟醫院簽約。不料,院方一聽她說即將結婚,希望能晚一個星期上班,竟然當場決定不給她這份工作。「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很傷心。」事隔六十多年,彭汪嘉康仍記得外科夢碎的痛楚,「醫院勸我走病理科,但我不是那麼喜歡,還是想要看得到病人。」當時彭汪嘉康的先生有朋友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問她,「要不要來國衛院試試?」意外進美國國衛院 白血病開啟癌症研究之路雖然彭汪嘉康從沒打算要做研究,但她很快就發現,1904年就有研究海膽(Sea Urchin)的腫瘤細胞是因為染色體改變,既然如此,或許可應用於診斷,幫助病人在還沒表現出症狀之前,及早診斷出癌症。當時的實驗室主任Dr. Frei聽了印象深刻,馬上錄取她。「能夠被人認可、給予機會,這是一個太重要的事情。要是他不給我機會,我永遠沒有辦法走到今天。」彭汪嘉康是當時美國國衛院唯一女性研究員,發現白血病的染色體變異在幹細胞時期就出現,研究延伸可從母親血液判斷胎兒性別。這些卓越成就,讓她獲得美國公務人員最高榮譽「亞瑟‧佛萊明獎」,是創獎以來首位獲獎女性醫師。在美國國衛院工作期間,彭汪嘉康參與訓練美國腫瘤專科醫師並測試新藥。她經歷過白血病童活不過兩年的時代,也看到在新藥試驗的幫助下,病童存活率愈來愈高,甚至接近治癒。台灣癌症治療卻落後美國20年以上,病人除非遠道赴美參加臨床試驗,否則沒有這些藥可用。彭汪嘉康開始思考該如何幫助台灣癌症醫療進步。彭汪嘉康在1985年選上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後在以色列某一場學術研討會上,她和曹安邦院士與威斯康辛大學癌症中心主任Paul Carbone不期而遇。他們與Carbone共商,能不能幫幫台灣的癌症醫療?Carbone答應親自到台灣幫忙建立腫瘤專科訓練計畫、成立跨院臨床試驗組織(Taiwa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TCOG)。把美國專家請來台灣 訓練出兩屆腫瘤專科醫師在台大醫院、三總、台北榮總的支持下,彭汪嘉康把美國國衛院的專家一個個接力請來台灣,Carbone也把國外的考試員請來台灣,訓練出兩屆共13位腫瘤專科醫師,每一位都具備進行癌症臨床試驗的能力。之後彭汪嘉康更陸續開辦外科腫瘤、婦科腫瘤、放射腫瘤等次專科訓練計畫,各大醫學中心都成立了臨床試驗中心,TOCG已成為世界公認完整且先進的癌症臨床研究組織之一。這些初代腫瘤專科醫師,現在都已經成為醫學中心或研究機構的中堅份子,像是台大癌症中心醫院榮譽院長鄭安理、台北馬偕血液暨腫瘤科前主任謝瑞坤、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新光醫院放射科主任季匡華、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俊彥、陳立宗、劉滄梧等,都是當年培養的種子醫師。捨退休生活回到台灣 致力推動癌症預防明明可以在美國退休享清福,彭汪嘉康卻選擇在1993年回到台灣,重新到臨床實習、看診、值班,正式取得腫瘤專科醫師資格。她在多家醫院看診,也陸續出任中研院生醫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首任所長。為推動癌症預防、提升社會健康識能,她除了邀請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也結合許多專家學者、企業人士成立「台灣癌症基金會」,並與賴基銘醫師奔走催生「癌症防治法」、推動癌症防治中心的認證評鑑。彭汪嘉康在癌症醫學領域奉獻六十多年青春,完成了別人可能兩輩子都做不完的事。彭汪嘉康說,她當醫師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給病人最好的照顧,沒有想太多,只是把握機會,想做什麼就去做。至於結果如何,「強求沒有用,也不是因為我表現好,都要靠上天的幫忙。」她說,有太多事都是自然而然湊在一起,「這不是我的意思,是上天給我們很好的安排,我們的運氣很好。」近90歲仍在第一線 醫學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今年滿90歲的彭汪嘉康,家人都在美國,心裡總是想念。她說,台灣醫療可近性高、醫療品質好,健保也在可能範圍盡量給付了許多好的藥物,各項條件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但預計明年手邊計畫做完,也該跟家人團聚了。「癌症醫師很辛苦,現在就擔心年輕醫師不進來,還有好多問題需要研究啊!」彭汪嘉康說,好醫師的特質,就是常常想為病人多做一點,想要懂得更多,以提供更好的幫助。希望能看到台灣有更多醫師科學家,每天除了看病人,也願意花時間思考怎麼解決問題、投入研究。醫學知識當中還是有很多的未知,醫師看診勢必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事。如果從現有資料找不出答案,就要找人討論,去實驗室裡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多重要的新事物。彭汪嘉康溫柔提醒,要是沒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也不要灰心,不管做什麼事,只要能盡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夠了。她笑著說,如果當年順利成為外科醫師,現在可能是個很有錢的外科醫師,但因緣際會下,走了另一條原本沒想要走的研究之路,才發現癌症醫學這麼有趣,從預防到治療,都能幫助很多人,她已經非常滿足。彭汪嘉康小檔案年齡:90歲出生地:江蘇吳縣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 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暨醫學科技學院副院長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部立雙和醫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遺傳組主任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 北醫大台北癌症中心首任院長主要事蹟: 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改變 奠定台灣腫瘤專科醫師培訓制度 推動國內癌症臨床試驗及基礎研究 催生癌症防治法
-
2022-10-10 醫聲.罕見疾病
夜盲症狀竟是罕病!感光細胞持續死亡將致失明
春季大曲線、夏季大三角、秋季四邊形、冬季雙子座流星雨在星空輪轉,象徵一年的更替,但在小昱眼中看來,是一片長達15年的黑暗歲月。之所以如此,是因小昱罹患罕見的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CA)。夜晚「伸手不見五指」 母子倆摸黑前行14年其實早在小昱3歲時,在醫療診間無意一句「我晚上看不見」,引起媽媽的注意,當天夜晚已是漆黑,媽媽嘗試在他眼前揮手,卻發現小昱是眨也不眨眼,因此攜著他踏上艱辛的求診之路。果然,二度求診的醫師一看,直言小昱的病況絕非單純的近視,建議到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於是母子倆轉輾來到台大醫院,才由眼科主治醫師楊中美確定了LCA的診斷,開啟14年的定期追蹤之旅,期間視力檢查始終是紅字,眼鏡一副副接著換。直到2017年,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達慶從美國進修返台,覺得小昱的情況恰似在國外研究的疾病,便透過醫院團隊的基因分析技術,最終確診為RPE65基因缺陷之LCA。LCA奪走夜晚安全 僅靠露營燈支撐LCA是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病患在嬰幼兒時期的視力會急劇下降,嚴重者降至0.05度以下甚至無光覺,其它可能伴隨出現的眼科表徵包括高度遠視、早發性白內障、圓錐角膜,也有可能出現發展遲緩、腎病、聽覺異常等全身性共病。因其早發的特性,約有20%的失明學齡兒童是此病所致。至今已有超過300個基因被指出與基因性的視網膜退化有關,其中與LCA最主要相關的12個基因於2021年正式被國民健康署列入罕見疾病的認列範圍。小昱是其中的RPE65基因發生缺陷,造成感光細胞的退化喪失,不但視野縮小,晚上更是陷入全然的黑暗,因此他得趕在日落前回家,夜間出門也須有人陪伴。冬天天色暗得早,傍晚的放學時刻,對小昱已是全然黑暗,只能獨自摸牆一步步走回家。「我真的很自責,讓他一個人這麼害怕。」回憶起那段意外,小昱媽媽言談中仍充滿不捨,此後,她買了防水、高亮度的露營燈給小昱隨身備用。在日光漸暗時,小昱憑著露營燈的光,照出路面的輪廓,摸索前行。基因治療點亮黑夜 病況持續進步 「我當然會擔心,會不會有天就⋯。」不同於其他孩子,小昱的夢反而隨著歲數而縮小,無法安心看電影、無法夜遊、未來可能無法開車等等,每天睜眼醒來都是種壓力,他知道,當眼裡的感光細胞全數死亡的時候,他將失去所有的視力,沈淪永夜。幸好,在陳達慶團隊持續與歐美第一線基因治療的接軌之下,於2021年帶來喜訊,將新的基因治療引進國內,可以進行人體實驗。勇敢的小昱第一時間答應,「反正都有可能失明,不如放手一博。」最終小昱被挑中,以恩慈療法的方式,幸運地成為東亞首位接受基因治療的LCA病患。陳達慶說明,基因治療是透過病毒載體,將正常基因注射到患者視網膜,但可以接受治療的病患,需要具備二個前提,一為病患缺陷的基因須符合此次治療針對的基因,二為病患須尚存健康且足夠的感光細胞與完整的視神經迴路,否則治療效果有限。去年5月新冠疫情大爆發之際,基因治療藥物送達台灣,醫師趕緊安排符合條件的小昱進行治療,術後幾乎沒有副作用。二個月後,小昱的夜盲症狀明顯進步,半年後眼底的不正常代謝沉澱物減少,目前病況持續改善,小昱的夜不再黑。一眼要價1100萬元 盼基因治療納保助恢復生產力「全世界首例個案治療至今已有11、12年」,陳達慶指出,針對RPE65的基因治療成效有目共睹,2017年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成為第一個遺傳性視網膜病變的基因治療藥物。目前基因治療藥物在台灣仍處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將陸續面臨罕藥認證、許可證申請、納入健保關卡。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罕藥給付也日益艱困,經統計,自二代健保以來,公告罕藥至納入健保平均約需30個月。治療一眼的費用,要價約1100萬元,但與此同時,LCA患者眼裡的感光細胞正逐漸凋零。陳莉茵說,雖然一次性治療成本較高,但相對於失能造成的終身社會支出,仍是划算,「病患也希望減少失能程度,提升生活品質,以回歸社會,增加生產力,為其他人奉獻。」因此她呼籲,每年若可另多撥付健保定額基因治療專款,在患者病況無法挽回之前,及時提供可負擔的治療與用藥。今年18歲的小昱,考上產品與媒體設計相關學系,享受夜晚在鄉間小路散步觀星,也準備用雙眼打造一個個作品。他在後續定期追蹤視力的同時,也不忘當初基因治療排在他後面的小朋友,所以小昱不僅在診間以過來人的經驗幫忙安撫幼兒,也希望成功的基因治療效果也為其他相同基因缺陷的病友照出一條明路。
-
2022-10-09 醫聲.罕見疾病
4長針直入腦門 罕病AADC病童靠基因治療續命
「我不知道如何向家人開口,說懷中的小孩或許得了現在醫療沒辦法救治的病,3歲左右就會離世。」小蒴媽媽哽咽回想,她被告知小孩可能罹患當時無藥可治的「芳香族 L-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AADC)缺乏症」後,為了安大家心,她故作鎮定,誆稱小孩吃藥即可康復,實則在家中廁所靜靜地流光了淚。毫無頭緒的怪病 哭聲成線索2013年,作為長孫、長子的小蒴,在全家族的期待中出生,隨即卻因發高燒進新生兒加護病房,6、7個月時,間歇性出現類似癲癇的症狀,且發作漸趨頻繁,小蒴媽媽只好抱著強褓中的稚兒到處求診,但即使朝著醫師指出的腦神經問題,深入檢查仍顯示一切正常,「醫師只告訴我持續觀察,但到底要觀察多久?」無盡的等待讓一家陷入愁雲慘霧。直到小蒴因重感冒到一間診所就醫,被醫師警告他的哭聲非同尋常,建議轉診至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罕見疾病基金會董事長林炫沛,困惑一家人的謎題才出現解答,小蒴最終被確診為AADC缺乏症。AADC缺乏症致自律神經功能失調 如小兒版帕金森氏症AADC缺乏症是一種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當缺乏AADC這種酵素時,不僅連帶影響多巴胺與血清素的製造,也一併使腎上腺素與正腎上線素分泌不足,引起病患嚴重的發展遲緩及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等等。以小蒴來說,他的症狀包含肢體張力低下、全身性的手足徐動症、缺乏語言發展、餵食困難、昏睡、情緒不穩、眼皮下垂、睡眠障礙等等,有些運動障礙和巴金森氏症相當類似。不過最折磨人的是,每隔不久,小蒴都會歷經長達數小時的雙眼上翻且肩頸肌肉痙攣(又稱眼動危象),期間他難以學習、進食甚至休息。若沒有積極治療,AADC缺乏症病童終其一生不會有頭控能力,無法坐或站,無法講話,又因眼動危象造成進食不良,發生低血糖的症狀及吸入性肺炎,平均5歲左右便因嚴重功能障礙而逝。稚兒罹AADC缺乏症 全家因病停滯不前事實上,在2010年,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胡務亮的團隊已經研發出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將AADC基因藉由腺病毒載體攜入腦中,提高多巴胺產量,改善神經問題,並以恩慈療法專案申請的方式,完成全球首例個案。然而,小蒴確診之際,正值團隊暫停基因治療恩慈療法,申請臨床試驗,期望往後藥物被核準納保,縮減每次個案申請耗費的時間,所以小蒴只好先接受多巴胺受體刺激物的藥物治療,並持續等待新藥。令人惋惜的是,台灣病童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小蒴也不例外,他的病情起色有限,依舊全身癱瘓、進食困難,一天睡不到3小時,持續發出的低鳴聲也侵蝕著家人的精神。普通的育兒生活想像,因為小蒴生病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小蒴媽媽咬牙完成已考上的碩士班學位後,辭去原有的法務工作,改當時間彈性的大學兼任老師,小蒴爸爸則因沉重壓力疏離妻兒,隱藏身為家庭支柱的脆弱。某天,一陣崩潰哭叫聲劃破寧靜的早晨,小蒴媽媽上前查看,發現個性如鋼鐵般的媽媽,因照顧孫子而心力交瘁、不堪負荷,她才驚覺事情不能繼續下去,自此加入推動基因治療的行列,希望基因治療早日納保拯救一家人。台大醫院獨創基因治療 修補缺失的基因與溫暖身為團隊成員的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醫師徐瑞聲表示,當初他們成功完成首例基因治療恩慈療法後,原想正式申請臨床試驗,不料遭遇重重困難。由於新的臨床試驗需要製作新的病毒載體,並進一步完成毒性試驗,而該過程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援,罕見疾病基金會與AADC缺乏症病友聯誼會到處奔走籌募經費,最終獲得張榮發基金會慨捐的千萬元,得以委託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基因治療研究中心製造治療所需的病毒載體,再將載體捐予台灣醫院作為臨床試驗用途。截至2020年止,共有30位病童在台大醫院接受基因治療,小蒴就是其中一員。小蒴接受基因治療後,人生開始運轉,不只能自行坐直,手握湯匙進食,在他人攙扶下行走,眼動危象發作的頻率與持續時間也大幅下降,有辦法在媽媽的協助下學習,每天睡眠可超過12小時,臉上多了許多表情,家人之間逐漸有了互動與溫暖,「先生願意碰小蒴,小蒴偶爾也會抓一下妹妹的手,我媽媽也從照顧壓力中解脫。」小蒴媽媽欣慰說道。與時間賽跑 病家盼儘速獲得基因治療「基因治療越早接受越好,將有助於延長病童的壽命,以及運動、認知能力。」徐瑞聲指出,所有接受基因治療的病童皆有顯著的改善,最早的治療個案已存活逾10年,動物實驗也已維持超過15年,卓越成效也於今年7月獲得歐盟認證,核准上市許可。現在台灣尚未開始罕藥認定、許可證申請、納入健保,讓與時間賽跑的病家相當焦慮。陳莉茵表示,近年健保因財務困難,罕藥給付也日益艱困,經統計,自二代健保以來,公告罕藥至納入健保平均約需30個月。陳莉茵強調,罕病不似感冒,有很多便宜的藥可選,若沒有健保給付,病家負擔可能上看二、三千萬元;若沒有基因治療,病童將因病而殘,甚至死亡。因此她呼籲,在不影響現有罕藥專款的前提下,另謀財源引進罕病基因治療,協助病患能夠合理及時的治療與用藥。根據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統計,在台灣約每3萬人中就有1名個案,目前共有60位像小蒴一樣的AADC缺乏症病童,其中許多人正與其家庭受到病痛折磨,等待基因治療修補生命中的缺陷。
-
2022-10-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如何成為天選之人?網友熱議「三個字」!天選之人究竟是超級健康還是相反
全台新冠染疫人數破六百萬,還有許多「黑數」未通報,到現在都還沒確診被稱為「天選之人」,最近討論度非常高。先是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表示,天選之人並非超級健康,反而代表身體比一般人還糟糕。但同樣到現在都沒有染疫的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有不同見解,認為不需要把天選之人和身體虛弱的畫上等號。如何成為天選之人?答案竟是「不可說」到底怎麼樣才能成為天選之人?元氣網粉團日前進行小型民調,「請問這裡有天選之人嗎?」 希望請還沒有確診的人分享防疫撇步。沒有想到,收到最多的答案竟是「不能說」。元氣網之友們分享:「就像不可以說都不會感冒ㄧ樣,說了就破功,說破了!」、「確實不說還好,一說馬上就中,莫非定律。」、「真的不能嘴秋,之前有人才講完不會中鏢,沒幾天就中了」。「就算還沒確診過也不能太張揚自詡為天選之人,我的同事自豪說自己是天選之人後,沒多久也中鏢了。」也有人分享小心不讓自己染疫的心得:「生活簡單、單純,少外食,少到處亂逛,戴口罩,注意清潔。」有人自嘲自己是邊緣人,「少亂跑,得健康」;有人說「自認趕不上流行,所以有空都宅在家。」更有人說:「是沒去驗出,不是沒確診」、「沒有二條線無法在江湖行走。」顯然覺得確診是常態,一點都不意外。天選之人超級健康 中醫師:比一般人身體更虛弱確診是常態,但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指出,有位女患者發現身邊同事一個個中獎,自己每次有呼吸道症狀,但快篩都是陰性,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是不是超級健康啊?」對此引用英國研究,這樣其實代表身體比一般人還糟糕。王大元表示,病毒之間也存在競爭關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病毒間一樣適用。一般感冒可由鼻病毒(rhinovirus)感染,常見症狀包括發燒、流鼻涕、頭痛等,免疫低落時會反覆感染,不會「一次中獎,終生免疫」,而且鼻病毒很「自私」,不願意和其他病毒分享空間,因此當身體的千千萬萬細胞被鼻病毒寄居,其他病毒就可能被拒於千里之外。當然,感冒好了後,還是可能再次被其他病毒感染。他也援引最新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指出,長時間被其他的感冒病毒感染,有助於抵抗新冠病毒。總結來說,有感冒症狀但篩檢結果一直是陰性,可能不是天選之人,因為天選人之頂多只有3%,而是比一般人的身體更虛弱,早被其他感冒病毒捷足先登了。【延伸閱讀:沒確診過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 醫師打臉:身體可能比一般人還糟】到現在都沒有確診?羅一鈞提出三種機轉在十月七日的疫情記者會,媒體提問:天選之人代表身體比一般人還糟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先是笑說,「周志浩署長和羅一鈞副署長都沒有得過,看起來身體不錯」,並進一步請羅一鈞作說明解釋。羅一鈞提出,有三種機轉,是讓民眾尚未確診的原因。機轉一:先前曾感染冠狀病毒的免疫反應,產生交叉保護力羅一鈞表示,根據今年1月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英國研究,研究對象為2020年的「確診個案接觸者」,並找了52名接觸者,其中26名曾感染過、26名沒感染過,抽血比較兩者後免疫系統變化。研究推論,曾感染過冠狀病毒者,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交叉保護力比較高,也因此接觸確診者卻不受感染。羅一鈞表示,這也是所謂「天選之人」或自然抵抗力的眾多機轉之一。機轉二:遺傳基因多樣化 ACE2遺傳受體表現較低羅一鈞表示,第二種機轉則是,先前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曾提過的「遺傳基因多樣化」,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必須要透過ACE2這個受體,但有些人天生身體ACE2遺傳受體表現較低,因此比較不容易被病毒感染,這也是最常被提及「自然抵抗力」的來源。機轉三:區域中多種病毒,產生交叉保護力至於另外一種「自然抵抗力」來源,羅一鈞表示,在某些地理區域、社區中,本來就充斥較多傳染病,隨著演化適應,民眾同時期感染到其他病毒,會影響免疫系統、出現干擾素等,來抑制新冠病毒或其他新興病毒感染;也可能因感染的病毒多,容易產生後續交叉保護力,可對付新型病毒。未感染者身體虛弱 ? 研究未下如此結論不過,羅一鈞說,後兩者的支持性研究較少,而前述英國研究雖有提供證據,但研究結論也提及,因樣本數僅有20多個、9成是白人、研究期間也不是Omicron流行期,若要延伸性推論可能不容易,而此研究也未下結論稱這群對象身體較虛弱。羅一鈞說,俗稱「天選之人」可能因為上述機轉產生天然抵抗力,但後續可能因病毒變化,或原有的自然抵抗力慢慢消退後,還是有可能染疫。最重要的抵抗力來源,應該還是接種疫苗所帶來的保護效果,及曾感染過者短期內有保護效果,如果屬於還沒感染過者,建議減少接觸,也可以將疫苗打好打滿,繼續維持自己的抵抗力。【延伸閱讀:沒確診過「天選之人」身體較差? 羅一鈞提3機轉破除說法】天選之人?可能只是無症狀感染者根據羅一鈞提出的三個機轉中的「遺傳基因多樣化」,有些人天生身體ACE2遺傳受體表現較低,因此比較不容易被病毒感染,這樣的人非常稀少,可能全人口中僅3%。黃立民指出,並非所有未染疫者都是天選之人,許多人都說自己沒有得過新冠肺炎,但其實還是要經過抽血檢驗,觀察其S抗體、N抗體,才能確定是否真的不曾感染。所謂天選之人,很可能只是無症狀感染者。黃立民指出,新冠病毒傳播力強,很難完全避免感染,可能因為暴露在病毒的環境時間不長,或是進入體內的病毒量很低,因此成為無症狀的感染者,在這樣的前提下,就不是所謂的天選之人。黃立民說明,真正的天選之人,並不是因為免疫力特別強,因此不會被新冠病毒感染,而是「基因」中的病毒受體較少,因此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因此病毒就無法順利繁殖,造成感染。不管是不是天選之人 加強免疫力最重要是不是天選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加強免疫力。黃立民表示,免疫力強能夠避免染疫後產生重症,因此首要是「減少大量病毒感染」,不要跟病人近距離、長時間接觸,同時也要戴好口罩、多洗手,生活環境要定期清潔,做到這些原則,就不大會被大量病毒感染。若免疫系統不佳,黃立民則提醒,有慢性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應控制好病情,避免染疫後的免疫反應,定期運動、營養均衡、情緒穩定,避免壓力、憂鬱等,這些會影響重症發生率。青壯年人也不可掉以輕心,建議攝取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增強抵抗力,更有利對抗病毒。【延伸閱讀:BA.5疫情也未染疫是天選之人?黃立民曝原因:並非免疫力特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