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搜尋
轉移注意力
共找到
116
筆 文章
-
-
2022-11-15 醫療.精神.身心
大選將近 鐵粉大媽追選聞致身心失調
11月26日就是九合一大選,一名50多歲家庭主婦是某候選人狂粉,過去幾個月來每天追選舉新聞,每則必看還一看再看,看到半夜影響睡眠,白天心煩意亂、容易生氣,逢人就拉票,一言不合就跟人大吵,吵完又氣到吃不下,家人看不下去,連忙帶她去身心科診所就醫。收治這名個案的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個案對於自己的狂熱行為、不舒服症狀坦承不諱,也願意服藥調整睡眠和情緒、克制自己一則新聞最多只看兩遍,目前相關症狀已改善。美國一項調查以問卷分析1100名美國成年人經歷壓力和焦慮感受的頻率,以及疲勞、身體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胃腸道等身體狀況,也問他們是否「沉浸在新聞中,以至於忘記了周圍的世界」、「我的心思經常被新聞占據」、「我發現自己很難不讀或不看新聞」,以及「我經常無法專心在學校或工作上,因為我在讀或看新聞」等。結果顯示,16.5%受訪者對新聞資訊有嚴重問題,其中高達73.6%出現非常多的精神狀況,遠高於其他受訪者的8%;這些人當中出現身體狀況者達61%,是其他受訪者的十倍。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台灣的選舉新聞容易造民眾無端憤怒,該怎麼察覺自己已「陷入明明不喜歡卻不斷去看」的漩渦?首先要「覺察」,可問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看新聞?關注新聞時是否影響心情?例如鬱悶、提不起勁、什麼事都不想做等。停止新聞成癮四招1 首先要意識到新聞的「時間性」。告訴自己,時間過了,這些事就成為歷史,不要放太多情緒在裡面。2 要求自己「暫時離開」,以停止或減少觀看。3 如果有想觀看的念頭,要求自己先專注其他事,轉移注意力,例如做飯、運動等。4 不去談論,暫時停掉有很多討論與論戰的群組,告知親朋好友,自己已經花太多時間,需要暫離。
-
2022-11-07 養生.運動健身
他看過9萬人腸鏡,發現這種腸道「最漂亮」!腸道健康、預防失智都靠這習慣
《今周刊》於10/25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莊宜芳、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李柏憲,以「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為題,鼓勵長者著重自身健康並預先規劃未來,才能愜意、有尊嚴的享受退休生活。其中,運動被視為老後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從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擁有運動習慣的人腸道健康比較好,運動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提升體內環保,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預防失智、退化要「三動」:運動、動腦、保持社交互動 莊宜芳先是分享自己母親—何老師的故事,提醒長輩面對「正常退化」應及早評估治療,延長健康餘命。 何老師過去從事教學,培育很多專業護理人員,退休後長期安寧病房擔任志工,照顧癌末病人,很愛參與宗教經典讀書會,與附近鄰居打拳做運動,每日傍晚就張羅一家的晚餐,含飴弄孫。 幾年前,何老師開始會重複說已經講過的事情,煮飯也常常忘記關火,並漸漸不參與社區活動、甚少為煮飯。這一年,健忘情形越來越嚴重,熟悉的人事物開始不記得。後來,經由一連串的測驗與腦部檢查,何老師是失智症前期—有輕度認知障礙。 莊宜芳指出,隨年紀大的長輩會有「正常退化」現象,偶爾忘記事情,對瞭解比較複雜的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不過,若簡單字詞想不起來,忘記熟悉人事物就到了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最後,若穿衣、煮菜等生活無法自理,還有明顯的情緒與行為變化,可能就患有失智症。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共約390萬人,其中有8%為失智人口、約31萬人;15-20%輕度認知障礙、約70萬人,全台總計有100多萬人。 莊宜芳指出,失智症目前沒有真正有效藥物,只能延緩退化,雖然少數人可以透過積極治療,改善恢復,但大多數只能預防持續惡化、維持輕度認知狀態。不過,據統計,五年內有1/3輕度認知障礙會持續惡化到失智程度。 莊宜芳分享,輕度認知障礙者有85%生活在社區當中,鼓勵照顧失智、認知障礙者的家屬,要常常微笑,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與他爭論對錯,生氣時退一步轉移注意力,讓多參與家庭生活。 至於要如何預防失智症?莊宜芳建議40~50歲就要開始保養,最好要做到「三動」—運動、動腦、以及與人互動。 第一個是「運動」,雖然有點無聊,但一定要持之以恆;第二個是「動腦」,要不斷思索如何動腦,而且退休後也不能鬆懈;最後則是「互動」,社交互動非常重要,也是許多熟齡族退休後很難維持的一件事。她強調,退休後仍應維持社交網絡與互動,這是將來預防或延緩退化最好的方式,也是自己就能做到的事。 運動者腸道黏膜漂亮,規律運動能促進蠕動、改善便秘 朱光恩則由預防醫學的角度提醒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尤以大腸內視鏡檢查最為重要。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最容易罹患癌症,有6個來自消化道,而台灣人罹患大腸癌率全世界第一,每10萬人口就有45.1人罹患大腸癌;其中,50歲以上,終生罹患大腸直腸癌7%。 朱光恩指出,大腸癌晚期發現就需要化療、電療,甚至標靶治療,要花很多心力,臨床上許多小於1公分小瘜肉就可能是癌症,提醒糞便潛血反應陽性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曾解血便,以及不明原因貧血應定期進行大腸內視鏡健康檢查。 朱光恩更以診所健檢統計數字指出,近年大腸有瘜肉呈年輕化趨勢,提醒50歲以下民眾不要輕忽健康風險。 最後,朱光恩也分享臨床經驗,他說想要活得好、活得久,定期的健康檢查不能少,另外「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他笑說,自己20幾年來看了9萬個屁股、9萬個腸子,有個小小的心得,「我發現有做運動的人,尤其是運動員,他的的腸子乾淨度會比較好,黏膜較光滑、濕潤度較好,看起來就是漂亮、健康一點」,由此可見,運動對腸胃保健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因此20多年來,他個人每周一定要去2次健身房,持之以恆,「我會逼我自己去!」因為平日工作忙碌,總免不了有藉口:「今天很累、很忙、很想睡覺、沒時間…,但就是要排除萬難,該運動就是要運動,運動真的有很多好處。」 他也觀察到,年紀較大的長者,若有運動習慣,甚至能改善便秘的問題。「如果水分喝得不夠多、膳食纖維吃得不夠,這時候運動就變得很重要。」他說,如果能做一些核心肌群運動,對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體內環保有幫助,運動也是維持腸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到下午就想睡、晚上卻睡不著…當心惡性循環拖累健康!對抗疲勞先補氣,練一招提神補元氣.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7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長輩常徘徊遊走 該怎麼辦?專家教5方法預防準備
● 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留意警訊避免惡化● 情緒、妄想、幻覺等行為,令照顧者頭痛● 找出失智症患者行為失控原因,對症下藥一名70歲老伯伯,每當太陽快下山時,就開始出現失控行為,包括不停來回踱步、反覆講述同樣的事情,表現非常躁動,只要家人勸阻,就是一聲咆哮或暴走,令人非常頭痛。WaCare專家、護理師周珈汶說,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許多人上了年紀經常忘記事情、對原本的嗜好不再感興趣,以為只是缺乏活動力或記憶減退,小心這些都是失智症的癥兆。若發現家人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個性明顯改變,一定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減緩失智症的惡化速度。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衰退、記憶力減退,會忘記當下要做什麼、要去哪裡,常會走來走去或是四處徘徊遊走,最後想不起外出的目的而迷路了,在住家附近也可能走失,最後變成失蹤的案例。周珈汶提醒,只要對「徘徊」行為多一分了解,就能多一點預防準備。安撫陪伴 不要一味阻止失智症所引發的徘徊大多是「有目的性行走」,只是忘了目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所以一旦發現失智長輩不停踱步、想出門時,應該先了解他們要做什麼,而非一味阻止或責怪。如果以錯誤的方式應對,有時會讓失智長輩暴走,當下必須安撫陪伴或是做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建立規律作息 適度活動引發徘徊的原因,還有「日落症候群」,當太陽開始慢慢下山,失智症患者就會不停來回在家裡踱步,看起來緊張不安的樣子。周珈汶說,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時,光影、光線造成環境改變,會引起患者出現意識上的混亂,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朝向不適當的目的走去。周珈汶建議,照顧失智症患者一定要保持「環境不變」以及建立「規律作息」,當傍晚天色昏暗前,先把家裡的燈都打開,室內保持充足的光線。睡眠時使用夜燈,避免醒來時對環境感到陌生,出現踱步或跑出家門,大幅提高走失機率。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若白天精神不好,千萬別躺床小憩,必要時才午睡,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多善用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課程,同時也消耗體力,晚上比較好入睡。降低失智者出現徘徊遊走5方法1.耐心了解他們為什麼想要出門去做某件事2.先轉移注意力,陪伴散步一小段路後回家3.因空間認知產生障礙,可改變動線、加強標示4.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時間混亂5.多利用社會資源預防失智者走失
-
2022-10-18 癌症.頭頸癌
34歲女星無預兆罹甲狀腺癌爆哭!醫: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做好2件事助預防
34歲女星林欣霈過去曾演出「真愛找麻煩」、「真愛趁現在」等偶像劇,外型亮麗、身材窈窕的她,即使淡出演藝圈多年,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人氣相當旺,但近日她卻驚爆今年6 月安排健檢當作生日禮物,未料卻發現甲狀腺異常,回診後確認為惡性腫瘤,回想當初得知結果,她說,走出醫院後呆站在門口崩潰大哭:「老天爺!為什麼是我?!」林欣霈昨(17)日在臉書發長文公開3個月來的抗癌歷程,表示在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數量異常,之後轉診進一步做超音波和穿刺,發現甲狀腺附近長了5、6顆腫瘤,其中1顆已鈣化,最大達3公分,等待報告結果又是一陣緊張與煎熬,原本她還不斷地自我催眠希望是良性,無奈最終被告知是惡性腫瘤,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我記得我腦中一片空白,呆站著誰也沒有打電話,口罩因為眼淚跟鼻涕的關係都濕了。」不過,她很快地收起眼淚、整理好情緒,「遇到了就處理!難過擔心負面抱怨,都不能解決問題。」在等待開刀治療的過程,林欣霈調整作息、避免勞累,所幸因癌症是初期,手術過程順利,她開心喊:「恭喜我!畢業了,抗癌成功」並稱目前繼續做放射碘131治療、定期回診拿藥和追蹤即可。林欣霈經過這段抗癌歷程,除了感謝親友的陪伴,她也想跟大家說:「可以的話,試著將心比心,給患者一些正能量,不需要責備也不用陪他們難過,只要給他們放鬆跟愉悅的心情,帶他們轉移注意力,但關心也要拿捏,過多的關心也會讓患者感覺壓力。」什麼是甲狀腺癌?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2022/10/18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聖為表示,甲狀腺位在兩條鎖骨正中間凹陷處,往上1.5公分左右,靠近男性喉結位置的下方。甲狀腺主要負責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又被稱為甲狀腺素,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心跳等。根據研究,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女性遠高於男性,比例大約是3比1,造成甲狀腺病變,較為明確的證據顯示,與幼年時曾暴露過量的放射線有關,如曾接受頭頸癌、腦瘤等放療,會大幅增加成年後出現甲狀腺癌的機率。許多文章顯示,甲狀腺癌女性高於男性,主要與壓力、內分泌失調有關,張聖為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蠻多個案有這類的現象,但研究並未明顯證據證實。除了林欣霈以外,藝人寶媽、前副總統呂秀蓮都曾罹患過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好發年齡約在50歲上下,九成的甲狀腺癌屬於良性,僅一成為惡性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分為四大類型,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質癌、甲狀腺分化不良癌,其中以甲狀腺乳突癌為最多,占整體的8成到9成,通常乳突癌的患者會有3到4成的機率,已經出現頸部淋巴轉移,剩餘的1成則以甲狀腺濾泡癌為主,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分化不良癌發生機率少之又少。張聖為表示,林欣霈於34歲罹患甲狀腺乳突癌,雖然年輕但治療預後較佳,若大於55歲才被發現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有更高的機率出現淋巴轉移,且治療預後較差。甲狀腺癌有什麼症狀?張聖為表示,無論是甲狀腺癌或是甲狀腺結節等,有八成以上的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僅有二成左右會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摸得到腫塊等。多數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透過健康檢查被發現,如檢查頸部超音波、抽血檢測甲狀腺功能等,或是本身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者,定期追蹤發現。甲狀腺癌如何治療?張聖為表示,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甲狀腺癌經切片檢驗為良性,手術治療的前提則是評估甲狀腺癌是否已影響到患者,如腫瘤壓迫到聲帶、外觀不佳、影響吞嚥等,良性腫瘤切除,不一定會切除整片甲狀腺,也不會切除淋巴。若是惡性甲狀腺癌,則建議立即手術,避免淋巴轉移通常都會一起切除淋巴。進行手術治療後,避免惡性癌細胞殘留,會搭配放射性碘131治療,原理是甲狀腺素會與碘結合,讓結合後的甲狀腺素成為標的,進行放射治療,徹底消除惡性的癌細胞。後續則是服用甲狀腺促進素等方式治療。如何預防甲狀腺癌?避免罹患甲狀腺癌,張聖為表示,第一預防輻射線暴露,減少不必要的X光檢查,第二是查看自身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定期做健康檢查;其餘的方式則是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調節生活壓力、保持運動等。如果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應定期追蹤服藥,避免有癌變的機率。關於甲狀腺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為什麼會發生甲狀腺癌?在醫學界至今仍不清楚真正的原因,但可能跟遺傳、飲食、孩童時期因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等相關。一般來說,甲狀腺癌的存活率很高,而且大部分是良性腫瘤,所以只要遵循醫囑,大部分都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在過去的統計可以發現到,大部分罹患甲狀腺癌的病患為女性,以發生率來說,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常見的年齡是35~55歲。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可以這樣做:◎洗澡時可仔細檢查自己的頸部,看看是否有異常凸起的腫塊,若有發現異常,應儘快找醫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甲狀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若家人有甲狀腺癌,可以定期追蹤檢查。參考資料:認識甲狀腺癌:https://reurl.cc/vWVQne元氣網疾病百科甲狀腺癌:https://reurl.cc/qNQGDE
-
2022-08-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榮民之家命案 醫師:阿茲海默症恐併情緒行為障礙,要注意
新北市三峽區榮民之家發生命案,凶嫌罹患阿茲海默症,性情變得多疑,幻想著臥病在床的榮民對他不利,竟用圍裙繩子將他勒斃。對此輔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忠毅說,阿茲海默症就是失智的一種,除認知功能退化外,也常會合併情緒行為障礙,照護上應給予情緒支持,轉移注意力,可減緩症狀。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忠毅說,阿茲海默症,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失智症,因患者大腦退化,造成認知功能退化,最明顯狀況,就是患者記憶力退化,尤其是短期記憶部分。但目前病因,尚未完全確認,一般被推測與腦部不正常的蛋白堆積、發炎反應、腦部代謝等多面向有相關。林忠毅說,失智症會認知功能退化,常見記性不好、注意力變差、語言退化、執行功能變差、空間關係變差、社交辨識能力下降等。同時失智症常會合併情緒行為障礙(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病況包括憂鬱、焦慮、失眠、疑神疑鬼或妄想(常見是被害妄想,尤其是東西被偷,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幻覺等。也因此,百分之30到百分之98有上述症狀患者,會讓照顧者困擾。林忠毅建議,對於失智患者,被照顧者需要得到情緒支持和衛教,並有適度的喘息時間。與其相處,也盡量減少爭辯,給予情緒支持。遇到患者出現情緒困擾,嘗試轉移病人注意力,或是規則的生活習慣(如固定的課程或是日照服務)、音樂、懷舊治療等,許可幫助患者減緩症狀。另外,一般失智症對人有攻擊性行為,若不是因譫妄症造成的急性原因,可透過病人常提及、在意的事情做考量。如病人長期執著於特定的人、事、物,就需要特別小心,他可能潛在有攻擊性。而相關紓解協助控制,既可針對患者行為、環境調整,或使用短期藥物來控制。
-
2022-08-18 失智.新手照顧
忘了吃過又再吃 失智長輩變胖
● 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退化,無法分辨身體飢餓● 用餐環境宜安靜避免分心,吃完飯漱口刷牙● 飲食定時定量,少油、少重口味輕度失智的張奶奶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但有時候忘了先生已經過世,餐點會多準備一份,結果午睡醒來後直接吃掉。過了一段時間,子女發現媽媽變胖,而且三高數值變為紅字,該怎麼解決過度攝食的問題呢?不食、貪食 要耐心引導許多家屬常疑惑,為何失智症患者才剛吃飽又要吃,不給飯又會引發爭吵,照顧患者正常進食真的好難。WaCare專家、營養師陳玉蘭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記憶力衰退會忘記是否吃過飯,或是認知功能退化而無法分辨身體的飢餓感,不想吃、一直吃,甚至誤認食物亂吃。照顧的重點就在不厭其煩地提醒,最好的方式是記錄下來,安撫長輩確實已經吃過,用責備的口氣只會得到反效果。重複進食會導致肥胖及慢性疾病,失智症患者常因健忘而貪吃,家屬阻止過程爭吵不斷,最後只好放任隨意吃。陳玉蘭建議,引導長輩養成記錄飲食的習慣,可增加印象感,若身體健康出問題時,還能提供給醫療團隊評估飲食情況。除了手繪表單,不妨多加利用時下流行的飲食記錄App,還可精算卡路里攝取量,善用科技照顧失智症患者是很好的輔助。失智症患者的情緒說來就來,當下爭執或禁食小心引發暴力行為。陳玉蘭提醒,用緩兵之計先轉移注意力,並誘導到其他感興趣的事物,若還是惦記著吃東西這件事,改給予水果、麥片、低卡小點心等食物代替。鼓勵動一動 戒嘴饞欲望另外,可以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外出散步或做運動,增加長輩的活動意願之外,也避免吃完就躺著,容易影響消化吸收。陳玉蘭分享,曾有一位高齡阿公,家屬驚覺吃肥皂的怪異舉動,這種情況是異食症嗎?她說,詳細了解後,發現是個案錯把肥皂當成餅乾,失智症晚期可能根本忘了食物是什麼。異食症則常好發於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需有連續一個月以上吃怪東西的明確診斷;部分失智症長者會有異食現象,但不會用異食症來評斷,家屬應簡化餐桌物品、在包裝外層寫上大字警示語,降低誤食機會。避免過食3原則1.轉移注意力,引導到其他感興趣的事物。2.調整為少量多餐,增加水果、低卡零食。3.家中不要放太多的食物,記錄進食明細。
-
2022-08-09 養生.人生智慧
新人嘆下班無法休息「壓力山大」 網友曝解方:對自己好一點
現代人工作忙碌,不少人下班後仍會想著工作的事,無法好好放鬆。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是新人,所以下班或放假時仍然會想著工作的事情,連睡覺前都在想,導致心情受到影響,於是她想問問網友們,新人時期都如何度過休息時間及利用什麼時間學習。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她是新人有很多東西要學,因此她下班或是放假時,會一直想著工作的事情,甚至連睡前也會一直在想,導致心情受到影響,她也表示,每次下班回到家就會很焦慮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然後就會一直看筆記,但是實戰又是另一回事,加上有資深同事在教她時,會鄙視她「這麼簡單的東西,怎麼學不會」,令她不禁直呼,「新人覺得壓力山大呀」,導致她回家後很累,吃不下飯但又得一直看筆記,因此想問問網友們,「下班或休假時真的會休息嗎?」,此文一出,吸引不少網友熱烈討論。網友紛紛表示,「一開始真的會,久了就無感了,隨他去」、「下班時就要切換休息模式,盡量不要想工作的事比較可以好好休息平靜下來,做自己平常愛做的事(例:追劇、打電腦、跟朋友逛街)」、「可以看影片或做有興趣的事轉移注意力,但我洗澡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想到」、「等你厭倦累爆的社畜生活,就會倒頭就睡XDD」、「新人時期會,下班或休息時間就是瘋狂學習,過了新人時期的休假就超廢的」、「放假就是耍廢模式,上班繃緊神經就好。別讓自己太累啊」。有網友則表示有同感,「me too,已經工作一年了,壓力一來就做惡夢」、「我也是新人,每次下班都還是覺得很焦慮,甚至連做夢都會夢到在處理事情,這陣子掉髮超嚴重,好希望趕快上手…」、「我現在也會這樣噢,新工作目前邁入第三個月,我們一起加油吧,有什麼煩惱可以找家人或朋友聊聊,不要害怕把煩惱講出來」、「已經工作兩年下班也還是常常會想,看劇之類的轉移注意力也很難,而且下班後公事其實不會打擾我,但就是會一直想自己哪裡沒做好或是怎樣可以更好⋯」。有網友建議,「我這邊一律提倡一個概念,薪水沒領到兩三百甚至更高,都別憂國憂民,公司沒你不會倒,真倒了那你領的一定太少,下班就放寬心好好休息,你倒下了公司不會負責的,只會找下一個扛,對自己好一點才是能長久工作的不二法門」。
-
2022-07-19 醫療.精神.身心
無端被封鎖、在意按讚數 專家提這招擺脫青少年社群憂鬱
使用社群媒體已是生活常態,研究發現,校園青少年若被他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張貼貼文/影片的按讚人數等,都會讓情緒焦慮、激動甚至怨天尤人,睡眠品質變差。專家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時段,另一研究發現,停止使用社群媒體一周,將顯著改善憂鬱及焦慮,對幸福感也有正向影響。董氏基金會於2021年的調查發現,全台青少年不論是平日或假日使用超過2小時的網路活動,前五名均有「瀏覽社群網站」,平日排序為第一名。2022年5月發布於《網路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期刊》的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共154名平均年齡29.6歲,其每天都有使用社群媒體(臉書、IG、twitter、tiktok),平均每週花費8小時在社群上,以問卷方式評估其焦慮、憂鬱及幸福感的狀態。受試者分為干預組及控制組,干預組一周內禁用所有社群媒體,控制組則照常,並以「螢幕使用時間」確認是否遵守規則。研究發現,干預組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平均為21分鐘,控制組則為7小時,研究結果,一周不使用社群媒體,可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並減少憂鬱和焦慮的症狀。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青少年對網路高度依賴,這1、2年因疫情受限活動範圍、取消實體課程等,加重過度依賴網路現象,導致負向情緒增加。胡延薇指出,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相較面對面溝通可透過肢體語言理解對方,但視訊會議或線上教學僅聚焦於臉部,迫使大腦得花更多力氣解讀對方的意思及情緒,更易產生疲累感。她觀察,青少年若在社群平台被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貼文/影片按讚人數,讓自身情緒愈來愈焦慮或激動,怨天尤人,睡眠品質也會變差。胡延薇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的時段,做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像運動、閱讀寫作或與親友間有固定的談心時間;她提醒,科技帶來便利性,但更要學會辨識及判斷,不能依單向傳播就接收一切資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若花費過長時間在社群平台,恐影響生活作息及身心健康,建議可先思考自己較少執行的實體活動,包括去大自然走走、撲鼻的花草香味、夏日的蟲鳴鳥叫/蟬聲,與朋友碰面或拜訪長輩。接著思考,使用社群是因為獲得歸屬感,較不孤單;還是因為身旁人都使用,為流行趨勢;或實際需求,為了討論功課或傾聽朋友煩惱等。從釐清自己使用動機,轉而實際行動。葉雅馨說,減少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葉雅馨提醒,不妨試試減少使用社群,告訴自己會增加幸福感,也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
2022-07-04 名人.優照護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照顧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句話聽在失智症患者的家屬耳哩,想必更有深刻的感觸。因為失智症是大腦病變的疾病,許多時候,我們熟悉的家人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他會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不斷重複講過去的事;有時還出現了妄想、幻覺等症狀;明明坐在家中卻不時嚷著要回家等等。失智與正常老化不同,但若沒有細心觀察,有時是失智症狀變嚴重後,家人才帶著患者就醫。對於現實上必須馬上照顧失智家人,心境上則需要不斷調整與適應這種「變了一個人」的感受,再加上失智病情的變化不定,照顧失智家人,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優照護任職已久的資深照服員分享給你,照顧失智家人,你特別要注意的幾件事:一、照顧失智家人心法一:讓有失智照顧經驗的照服員協助你最好是找有失智照顧經驗的照服員為優先。首先因為有先前的失智照顧經驗,對於一般人會感到困惑的舉動,例如:重複性行為、黃昏症候群等,會知道如何去對應,也較熟悉對話溝通技巧。例如在失智長輩不斷重複說一樣的話時,有經驗的照服員會傾聽而轉移注意力,而不會指責或否定失智長輩。當失智長輩有想要說的話卻難以表達時,照服員也會以肯定、同理的態度,和引導表達的技巧,協助長輩慢慢表達。甚至許多照服員會主動積極地研修失智相關培訓,反應在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的照顧上。例如協助失智輔具的挑選,在日常照顧上增加活動的豐富性,促進失智長輩的認知與社交等各項能力。二、照顧失智家人心法二:使用失智症相關的長照服務以下都能撥打1966長照專線進一步諮詢,或是搜尋「失智 協會」,你也會很快地收集到相關的失智資訊,協助你能連結政府或地方社區的各種失智資源:1.瑞智學堂2.日間照顧中心3.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4.居家服務5.居家復健6.家庭托顧7.輔具服務8.長照機構失智症專區9.失智者團體家屋其中也有專為家屬舉辦的喘息、舒壓課程。照顧失智家人,千萬不能一個人承受,盡可能地讓整個社會來幫你。三、照顧失智家人心法三:肯定自己的努力前文有提到,因為失智的病程變化得太快,可能一直都顧得好好的,明天醒來卻病程急轉直下;或是有些不同的精神行為症狀產生。諸此總總,使得家屬心力交瘁,更是經常會自我懷疑。許多資深照服員便會在此時安慰家屬,以自己的經驗作為分享:家人生病這件事並不是我們能完全掌握的,當我們有付出、有努力時,就要記得肯定與支持自己。讓自己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唯有自己安穩了,才有力氣繼續照顧失智家人。以上三點心法,你都有做了嗎?失智照顧一路上很不簡單,但請你相信有一群人會跟著你一起在路上,讓照顧不簡單,可是卻能減少負擔。(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6-27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凌晨二點,客廳傳來細瑣的聲音,起身察看發現是75歲的老父親急著找廁所,這已經不是陳小姐第一次夜裡被吵醒,前二天老爸也在夜裡詢問是不是該吃晚餐了......失智長輩因為大腦功能退化、認知功能變差,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生理時鐘容易混亂,對照顧者的生理和心理衝擊甚大,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白天嗜睡、晚上躁動 醫生建議「停看聽」找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報告,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有慢性失眠障礙;健保署統計,國人每年吃下超過9億顆安眠藥,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職能治療師黃聖祐表示,一般民眾的睡眠問題如此嚴重,失智症患者更深受睡眠問題所擾,同住家人或照顧者也無法好好休息。「日夜顛倒」是常見的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生活步調長期失序,容易使患者及家屬生活品質下降,最後全家一起累垮,若壓力無法抒解,可能導致照顧悲劇。黃聖祐說,由於失智症患者的整體大腦功能退化,連睡眠與清醒的運作也受到影響,當長輩的生理時鐘開始大亂,秉持「停看聽」原則找出問題,再跟醫師討論改善對策,照顧者應多避開雷區保持身心健康。【失智症照護停看聽改善失眠】🔺停:長輩半夜不睡覺吵著要出門,先不要責罵,慢慢解釋這時間做這行為不恰當,嘗試拖延大法、轉移注意力下降其焦躁程度。千萬不要病急投醫吃安眠藥,身體哪裡疼痛就吃藥緩解,只能先「抑制症狀」,應找出造成身體不適或行為不當的根本原因。👁看:觀察睡眠環境,是否因為空調聲或其他家電的馬達聲影響睡眠;黃聖祐分享,曾有一位個案因輔具的氣墊床破掉,「嘶嘶」聲擾人,換了床墊後就解決失眠困擾。另外,檢視長輩白天的活動量是否足夠,如果白天嗜睡的時間增加,夜晚睡不覺或中斷醒來的次數也變增多,需要改變照顧方式。👂聽:耐心聆聽他們的需求,了解睡不著的原因,是否因為疫情新聞影響心情,焦慮情緒日益加重。或是不寧腿症候群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等,這些問題在失智症患者的病程中也很常見,需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治療用藥。●找出失眠原因改善「睡眠障礙」失智症家庭都會遇到長輩睡眠障礙的問題,該睡時不睡,或在半夜吵著要出門,作息大亂影響照護者與被照護者。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扮演調控生理時鐘的重要角色,會隨著一天24小時週期性變化,半夜最高、白天降低,分泌充足就睡得好!黃聖祐強調,失眠不是疾病,找出身理、心理、外部干擾因素等問題對症下藥,才能跨越睡眠障礙。●尋求醫療資源:就醫了解長輩的腦部是否受傷,如果曾經創傷而導致睡眠障礙,就應透過藥物治療改善。●增加日常活動:白天多曬太陽、安排活動,避免白天睡太久,午睡不要超過1小時,晚上容易睡不著。●養成固定作息:制定時間表,讓長輩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久而久之也調成固定的生理時鐘。●靜心正念放鬆:透過呼吸冥想放鬆,或是寫下擔憂的事宣洩心中煩惱;睡前畫禪繞畫也能提升睡眠品質。●打造睡前儀式:適度的運動或放舒緩音樂、點精油,告訴身體「我要準備睡覺了!」●運動能助眠!阻力訓練比有氧運動效果更好運動可以提升身體的核心溫度,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有助於安定情緒、減輕疲勞,建議養成規律習慣幫助睡眠,而且能拉長「睡眠深睡期」。但要注意,並不是每一種運動都適合幫助睡眠,時下流行的阻力訓練效果最佳,不論是增加睡眠時間或改善睡眠品質,都優於有氧運動。黃聖祐解釋,跑跳類、拳擊類、舞蹈類等有氧運動會讓交感神經更興奮,適合安排在白天,傍晚5、6點後應避免;晚上若身體處於亢奮狀態,反而不利入睡。熟齡長輩進行有氧運動以安全為優先考量,年長者的適合度上,以走路和慢跑運動為主。【適合熟齡長輩的助眠運動】✅阻力訓練:利用彈力帶的拉伸鍛鍊肌肉,重訓也包含在阻力訓練中;要使用哪種器材當作訓練的阻力,取決於身體肌肉狀況,進行前請先諮詢醫師和專業教練,降低受傷風險。✅伸展運動:以緩慢呼吸及肢體伸展的瑜伽動作為主,每個動作停留15-20秒後換邊,感覺身體肌肉被拉開,但不會疼痛;伸展拉筋同時能提升柔軟度,消除肩頸痠痛等問題。規律運動能改善睡眠,黃聖祐鼓勵照顧者陪伴失智長輩一起進行,增進家人關係。睡前運動別忘了最後緩和收操,配合深呼吸增加心肺功能,啟動大腦後續連鎖反應。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生命的挑戰(二):腫瘤——惡性?良性?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創刊以來首次出現一星期三篇文章都由同一作者包辦,因此在此特別說明作者與編者的用心。最初收到作者寄來的「一篇文章」,一看字數多達7255字,遠遠超過專欄每篇文章的字數,就想要退稿。不過讀完全文之後,編者深受感動,非常感謝作者願意改寫成兩篇與不同疾病的奮鬥以及完結篇的病後對生命的體驗,使這園地有機會聆聽作者深度探討「疾病」、「病人」與「醫療」。作者分享自己在近四十年的歲月經歷兩種截然不同的病:十五歲開始的癲癇發作,使她無法預料自己何時會昏倒、抽搐、引起旁人驚惶以及醒來後無法忍受的羞慚,嚴重影響自尊與人際關係。後來這病控制下來之後,也才知道自己有可能與常人一樣地結婚生子。但想不到有了貼心的先生與兩個可愛的小孩的幸福家庭,有一天突然自己摸到「腹部有個腫塊」,而寫出開刀前對各種可能性的忐忑不安,使她深深領悟生命的難以預料。最後在「關關難過關關過」之後,她寫出「劫後歸來」對生命的領悟以及對醫師的感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生命的挑戰(一):癲癇】當一切順利時,卻不如公主王子故事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我遇到了人生第二次大難關。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在肚子裡摸到一顆會滑動的組織,圓圓的、軟軟的,有時摸得到,有時摸不到。曾因擔心而去診所看診,當時醫生在觸診時沒有摸到,診斷為胃腸積氣,在吃藥後感覺安心了。內心雖覺得病情沒有那麼單純,但僥倖的心理也因不痛不癢就將此事擱置了,沒有積極追蹤。小女兒滿週歲前後,組織似乎也跟著長大了,雖然時有時無,但摸到的機率越來越高,為求心安便前往家醫科做檢查。在家醫科診療一個多月中,檢查出胃部長了一個大腫瘤,還有腹腔內數顆腫大的淋巴節,醫生建議儘快轉診到內科,並直接幫我預約當天下午的胃腸專科醫生,當時心中坎坷不安,腦子一片空白,猶如電腦當機般停滯。腸胃專科醫生看到檢驗報告後,表示需立即住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來確認病況,頓時心中湧出恐懼不安的情緒,眼淚止不住的湧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只能跟著醫生診斷前進,看到住院單上寫著「急」,心裡宛如壓著一顆大石頭,找不到出口的方向。入院後超音波檢查、斷層掃描、胃鏡、抽血數值的檢查結果皆不理想,醫生建議儘快開刀切除。在那一刻,彷彿只聽得到自己的絕望與無助,只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一個艱鉅又被迫接受的挑戰;想大聲的抱怨,卻只能在心中無聲地吶喊著:「哎呀,為什麼又是我啊?該怎麼辦呢?」在埋怨、憂鬱、難過、害怕的心情交叉襲擊下,接踵而來的情緒風暴和沉沉的壓力讓我如消氣的氣球只想逃的遠遠的,沒有勇氣面對;先大哭一場再說!雖在情緒的漩渦中暈頭轉向,但也告訴自己:「夠了!停止。」用力的拉住那幫助自己脫離漩渦的細繩,鼓勵自己宣洩過後就堅強,也幫自己的心蓋一座累了就可以休息的城堡,接著逼自己正視這次的挑戰,在這些放任自己,又拉住自己的來回過程中,會覺得精神錯亂,所幸當時家人們也不時的向我伸出援手,接住我那破碎不堪的心。未來可能會很難,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棄。然而無論是身體上、心理上還是經濟上,生病都有可能會壓垮一個家庭,既然不得不面對就必須有所準備。整理好心情後,我開始上網搜尋資料,初步了解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治療及其副作用,所需費用和生活上的改變;在摸索的過程中有時看到希望,有時只有絕望,需不斷的提醒自己冷靜、堅持下去。起初我樂觀的以為可在微創手術進行腫瘤切除,以最快速度出院回家;但事與願違,我必須住院開刀,未來更可能要面對嚴峻的治療,這厚厚的焦慮恐懼和不安包圍著我,我急切的想找到正確解答,卻有太多種可能讓我像無頭蒼蠅般無法釐清思緒,常常會深陷在眾多網路資訊之中毫無進展。此時家人對我來說非常地重要,不論是實際行動的支援,還是心靈上的安慰與陪伴,雖然陪伴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對他們說也很困難,但他們從不吝嗇給我幫助、笑容和鼓勵,而我也只能緊緊攀附在支撐我脆弱心靈的強大臂膀上。手術方案有兩個:其一是剖腹十五公分,優點是手術視野較大,看得清楚,腫瘤切得更乾淨,缺點是復原期長;其二是用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復原快,但視野有限,而遺漏的病兆就是復發的危機。我既不想剖腹十五公分,卻希望清得乾乾淨淨,想活得長久一點,也過著有品質的生活;醫生因此提出一個折衷方案,五公分剖腹加上腹腔鏡手術,清的乾淨,復原期也較短。確定手術方案的同時,我的媽媽向神明祈求我可以順利度過此關,以不同的方式讓我感受到她急切渴望我能恢復健康,這個寄託是個定心丸,安穩了父母、家人和我的心情。雖然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只能接受,但父母的關愛與祝福,是讓我稍有信心與勇氣與這次手術奮戰的原因之一。開刀前的日子足夠做好準備了嗎?害怕時可以放棄嗎?答案都是否定的。手術過後還有更多嚴峻的挑戰,在腦中也寫了好幾個不同結局的腳本,想要鉅細靡遺的理出所有可能發生的情節,但亂成一團的頭腦會將腳本前一秒帶往喜劇,下一刻又寫成悲劇,我想給我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做好準備,真的好茫然。進開刀房前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雖然不是第一次進手術房,但這次的情況特別不一樣,醫生很嚴肅,腫瘤很大,惡性機率也很高,情緒壓力更是緊繃,另一方面卻希望等候的家人能放心,內心的情感一直交戰著,進手術房時應是帶著苦澀的笑容吧!被移動到手術台時讓我感到很氣餒,不喜歡這種挫敗無法掌握自己的感覺,很想逃離現場。在很冷的手術室裡蓋上很溫暖的被子,接上生理監視器,麻醉前觀察四周,醫療人員專注的眼神,琳瑯滿目的醫療儀器,看起來都已經準備好了,此時害怕也無濟於事,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對與信任,靜靜地將自己交給他們,也默默祈禱自己能夠順利地醒來。在手術期間,奮戰的是醫療人員,焦急等待的是守在手術房外的家人,我只要相信醫療、相信專業、相信自己就可以了。清醒後聽到預計八小時的手術時間,因腫大的淋巴結數量比預期多,總共花了十二小時,辛苦強大的醫療團隊,用您們驚人的專注力與健壯的身體為我持續奮戰整整十二個鐘頭,由衷感激。手術中切除部分的胃及幽門,取出八公分大的腫瘤,和二十幾個腫大的淋巴結,手術順利完成;等待化驗結果是煎熬的,也因需要觀察傷口與調整飲食,在醫院又住了一段時日,手術後大多處於很疲憊的狀態,時常上一刻還在說話,下一刻卻睡著了。開始進食後,身體機能漸漸提升,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著開始了胡思亂想的無限循環中,有時思緒會飄到一個莫名悲哀的境界,雖然做了心理建設將要演出人生大戲,不同的劇本也常在腦中演練了一遍又一遍,但多數時間還是會為了可能是不好的結果而沮喪,為此先生還費心找了很多事情讓我打發住院的時間、轉移注意力。等待的同時,得知如果是惡性的,則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屆時可以申請重大傷病減緩經濟上的壓力,即時心裡壓力一直很大,但身體除了開刀完較為虛弱外,並不覺得我是「重大傷病」患者,雖然聽起來嚴重的令人害怕,但當下也只能無奈的接受。所幸化驗結果相對於預期心理是好的,胃部腫瘤是是良性神經纖維瘤,長在胃部非常罕見,醫生還說因為太罕見了,可以當作一個病例報告,而切除的淋巴節,全為良性,是好結果耶!聽著醫生帶著輕鬆的口吻報告檢驗結果,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醫生的笑容;而瞬間從地獄被拉回人間的我卻還問:「那我還需要申請重大傷病嗎?」醫生笑著說:「你想申請唷?是好結果耶,你不需要啦。」病房內一直緊繃凝重的氣氛突然間煙消雲散,圍在病床旁的都是為我開心的笑臉,是真心的笑容,相較於之前內心的掙扎、衝突,彷彿一切都是夢,既真實又虛幻夢境。手術後的飲食是從流質食物開始,胃腸適應之後再吃軟性食物,慢慢的再到固態食物,少量多餐,不吃纖維多的食物,乾性食物跟濕性食物也不可以一起吃。在飲食方面,我曾誤觸地雷兩次,在覺得身體狀況好轉時,著實想念食物的口感與原味,或許吃少量還可以,或許只吃果肉也行,但當下我卻扎扎實實的吃下了半顆橘子,滿足於美味的當下,隨即感到胃脹不舒服;另一次則是與孩子一起享用杯子蛋糕跟布丁,兩次的美食誘惑下,皆在嘔吐後才得以緩解。雖知道要恢復健康不能逞強、也不能求快,但有些時候只是希望自己如過往一樣平凡,可以吃到食物的美味,希望直接跳過這段艱難的時間。復原過程中,有家人的協助讓我很安心,媽媽的營養餐、爸爸的無限次接送、公婆接手剛滿週歲又突然被斷奶的小女兒,那段時間先生無限循環的在公司、家庭、醫院三地奔走,雖然我對復原期間的很多事情沒有印象,但我由衷感謝家人願意為了我而忙碌,在他們既擔心焦慮又忙碌的同時,我卻是幸福地接受在他們羽翼下的保護,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的關心與疼愛,他們是支持我堅持下去的力量。感謝一路以來專業的醫療團隊,如實告知病情與治療方針,聽見我的想法與訴求,替我客製化了手術方案;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醫護人員就像足智多謀的軍師、勇敢的戰士,陪伴著我上戰場,與疾病對抗;也感謝最有力的後援部隊–我的家人,因為有他們,我不必擔心其他事,只需專注在治療與復原上,他們的愛與關懷,讓我內心倍感溫暖,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因為我知道在我身後有好幾支有力的臂膀,準備好隨時接住疲憊的我,幫我補足能量後再陪伴我一起奮戰。
-
2022-06-12 癌症.癌友故事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真的需要幾位可以為你不計代價「付出」的好朋友,無論你有多艱苦,他們都願意幫助你!而我就是這麼幸運的擁有。好友與家人輪班照顧,體會患難見真情。患難見真情,並不是作文裡的一句話而已,當你真正困在籠子裡,等著脫困時有人拿著鑰匙把門打開,然後你的心靈就自由了。我真正有好幾位這樣的好朋友、好同學、好同事,好到他們願意與家人排班來照顧我,甚至想要到家裡打掃,即使在疫情當下也不卻步。得知罹癌後為了整合就醫資源,與幾位朋友談論過自己的病情,我的態度並沒有低調到不讓任何人知道,相反的,資訊傳播的年代,有些朋友默默得知後,為了不打擾我,而選擇傳訊息鼓勵加油,我非常感激親友們的貼心。曾經看過一位罹癌台大醫師的自傳,裡頭提到她的妹妹為了照顧她,累死了,整天不斷有同事、同學、學生,一團接一團,剛坐下來又站起來,沒幾天,妹妹就想「辭職」不幹了。親友的探視都是關懷,但愈來愈多的人也認為,給患者多點時間休息及空間想想未來是有必要。住院期間剛好遇到疫情開始悶燒,探病被禁止,只剩一天兩次,到後來只剩一次,甚至還得事先預約,最後就只剩陪伴者可以出入。由於家庭人口簡單,幫手並不太多,此時就非常需要朋友的幫忙,還好有一位好友,就住在台大醫院附近,剛好可以輪替辛苦的老公回家休息,對於朋友們的幫忙真的很感動。生病過程的孤獨感、惡夢,黑夜常讓人喘不過氣。治療前,曾經罹癌的同事說,「生病的過程很難熬,化療的過程不是很舒服,整個過程即使有人陪伴,但孤獨、寂寞還是不斷出現,曾經參加過病友會,但年長的病友們説『自己活夠了,已了無遺憾』,但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起初,還不覺得自己真的有這麼「弱」嗎?有家人、朋友陪伴真的「孤獨寂寞」嗎?但隨著治療開始起跑,每隔一段時間的化療,我終於有所體會。其實,早在開刀住院期間,恐懼害怕就不斷在夢裡出現,住院期間大概有一半的夜晚都是在惡夢中驚醒,有坐上失速列車航向斷崖;有帶著孩子出遊孩子卻失蹤,自己找不到旅館的位置;連工作的場景都曾入夢……這些惡夢掐住了脖子,讓我心跳加速到失控,潛意識裡不斷喚醒自己別再睡了,再睡就醒不來,強迫自己醒來後又恐慌到不知所以。我開始害怕睡覺,醫師開立的安眠藥,也只能讓自己睡個三、四個小時,但半夜醒來後就不敢再睡,黑壓壓的房裡只能望著天花板,想著有沒有明天的未來。我沒有任何信仰,但朋友們會幫我祈福,禱告、拜媽祖,老公也特地拿了佛像到床邊。當黑夜讓自己快要窒息喘不過氣時,會聽佛經、摸著佛像轉移注意力,這就像快要溺水的人只要抓住任何浮木都行,只要讓自己心靜下來一切就能好轉。心理支持很重要,允許自己悲傷,也適時向外求助。正當猶豫該不該照會身心科醫師時,情緒就慢慢地平穩下來,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一小部份的問題,但在化療期間還是求助心理師。或許很多人認為,癌症治療為優先,心理支持是往後的事,但罹癌至今一年,仍覺得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患者會不斷的在沮喪、無助、孤獨之間徘徊。心理師告訴我,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只是不甘心的念頭仍存在,我還無法像有些癌友認為,罹癌是個「幸運」,可以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至今仍走不到這個境界。在化療期間副作用常讓人孤獨沮喪,疾病的苦與痛他人無法代勞代受,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天空會放任自己掉淚,當我狂奔至廁所嘔吐或拉肚子時,也會氣到飆髒話。我允許自己悲傷,但當快撐不住時就會對外求救,打電話跟好友訴苦,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是有人可以陪你,一定可以走出來。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50歲必看!別跟自己過不去,不一樣的50+向全新生活展開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笑相待。」村上春樹熱愛跑馬拉松,吳淡如一開始跑馬拉松也是效法他,認為村上春樹年紀比她大都可以,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吳淡如跑過蘇格蘭的威士忌馬拉松,也跑過波爾多紅酒馬拉松,在過程中體會這是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運動,但「充實的人生就是在種種和自己過不去的樂趣中掙扎的過程。」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0歲後,很多人會回顧過去,也有很多人迎向全新的展開。身為吳淡如的好友,她微笑表示,「淡如應該不會退休吧!她興趣廣泛且不斷挑戰自己,跳弗拉明戈舞、學攝影、畫畫、陶藝、品咖啡、電商,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多采多姿。」除了拿到GIA寶石的鑑定師外,目前正準備考紅酒執照,體驗新的專業領域,拿到執照帶給她源源不絕力量的意義,樂在實現自我中。林萃芬表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這是華人發展心理學的概念。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人生下半場的三個面相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三個面相來談:❶開創更多可能性有些人很渴望退休,林萃芬本身是不太鼓勵退休的,有些人一離開職場就重心全無,有的旅行過幾次,有的成為義工,有些上過幾次課,但都維持不久,「除非很清楚知道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不然退休會是危機的開始。」50歲後是即將到達巔峰的狀態,還大有可為,可以做的事情還相當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省思期,可以看到自己做到了什麼,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原來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諮商心理師是不用退休的,很多心理學家年紀很長,依然活躍於心理學界,年紀愈長反而愈加分。」林萃芬說。多年前遇過一位諮商心理師在89歲高齡之際來台講學,有一天下了傾盆大雨,眾人語帶關切地暗示請她小心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她嗅出大家因她的年齡而格外關切,不高興地表示:「我什麼都ok,不要用年紀來評量我!」希望台灣社會可以打破對年長者的歧視,隨著年齡成長,愈來愈喜歡自己,不管做的事是不是有收穫,都能肯定自己,每項人生歷練都是生命的養分。在諮商室裡觀察到,很多當事人走到50歲後,有很深的懊惱與遺憾,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懊惱過去做錯某些決定、對年輕時期錯過的事想要重新來過、否定自己的前半段,越想越覺得失落、沮喪、焦慮。林萃芬提醒,所有的50歲後都不要否定過往的努力,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回顧過往,但不要否定自己的曾經,不管過去什麼決定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千萬別懊惱過去,而是要想辦法開創更多的可能性。❷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50歲後的人生,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說:「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和機遇」。這個階段,心裡懷著許多感慨與危機感,可能突然對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各種懷疑,覺得生活空虛,或突然覺得自己拚命爭取的東西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做點什麼好像會出事,進而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為何?男性來諮商室討論的比例偏高,有人覺得自己停滯了,目前的工作或生活失去價值感,覺得沒有成就感,或是哪裡怪怪的,好像永遠只能追別人的車尾燈;女性年齡愈長反而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女性中年危機比較多是和對自我的角色評估與衝突有關,例如婆媳困擾,親子關係變得緊繃,面對小孩長大離家,未來能不能自立,擔心孩子在社會的變動中沒有辦法適應,會成為啃老族……。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驚覺生命流逝得愈來愈快,生活卻仍在原地打轉,有種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了的迫切感,使得中年人做出讓家人朋友驚訝的決定。例如,有人拋下高階管理職甘願從零開始、有人捨棄舒適圈到海外當義工、有人轉換跑道、有人出國流浪、有人離婚……等。❸人際關係與知性學習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人際關係佔了重要的關鍵,決定生活或工作順遂與否。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人際關係。有些人離開職場後,生活的重心只侷限家中附近,不妨往外拓展,讓50歲後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在。人到中年,很清楚自己喜歡跟什麼類型的朋友相處,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症頭、起毛的點,因為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選擇留住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林萃芬本身喜歡跟老朋友相聚,大家曾經參與對方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彼此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可以相約做些好玩的事。新朋友則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不妨刻意在生活現場認識新朋友,錄影節目的後台就是林萃芬認識跨領域朋友的時候。在諮商室裡觀察到,50歲後不少人享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對陌生領域強烈好奇,有些人會突然對園藝有興趣,種植花花草草,理解生活處處是學問,覺得很紓壓。也有些人中年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但是彈的很棒,感情和手指技術都很到位;有人熱愛學油畫,一些畫室推出基礎課程,讓初學者輕鬆畫出風景、靜物;有人學咖啡沖煮、學烹飪、烘焙,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改變人生腳本,5步驟鍛練「心理肌力」「正面思考」有助人生朝理想方向發展,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感受就會有所不同!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開發自我長處,接受意料之外的試煉,轉換情緒壓力,助自己免於憂鬱。❶學習消化負向情緒:透過學習來消除心裡的不甘心與憤怒,當心裡充滿正能量,就能斬斷束縛,讓情緒流動到值得的地方。❷把注意力移向快樂的經驗: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想要改變人生腳本,就要轉移注意力,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❸勇於克服阻礙:人生奮鬥過程就像爬一座高山,條條大路都可能通往夢想之路;走錯路有走錯路的學習,繞遠路有繞遠路的意外收穫;只要懂得將恐懼或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就能引導自己達成生命的目標。❹追求卓越比贏得勝利更加重要。❺失敗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破壞性的訊息,除了在成功時適度讚美自己,失敗時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一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難,走了一段多麼不容易的路。若在不順逐時,仍看見自己全力以赴的畫面,就能成為生活中支撐自己的力量,那是別人奪不走的,存在心中的篤定。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睡不著?只要做「1件事」10分鐘,就有改善效果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確診了,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個心法度過隔離期焦慮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每天幾萬人確診,從藝人、政治人物乃至周遭親友紛紛染疫,雖然確診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有些人確診後,開始出現焦慮、擔心自己變重症、自責傳染給家人親友等。專門提供確診者諮商服務的心理師李克翰說,引起確診者焦慮的問題多半是「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除協助患者宣洩情緒,也提供心法紓解壓力。注重清潔卻確診,同事說他「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在這一波Omicron感染中,確診者雖然絕大多數是輕症,但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無力一起襲來,加上一人一室隔離,不僅無人可以聊天緩解,政府政策朝令夕改,諮詢電話老是打不進去,又無法出門,難免悶在心裡,焦慮情緒也隨之而來。在板橋租屋的上班族林先生說,自己平時很注重清潔,在公司上班盡量不脫口罩,也隨時備有酒精擦拭環境,因公司要求員工每周快篩才發現確診。林先生說,快篩陽性當下還不敢置信,但第二支快篩也同樣呈現陽性,隨即跟鄰座同事及主管報告後,同事竟拿出紫外線燈消毒,嘴上還說「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的」,讓他氣憤不已。失眠、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情緒起伏大,可求助諮商師或精神科。李克翰說,現在多數接到的電話,都是確診者對於政策的不了解,但諮詢電話打不進去或沒有獲得解答,情緒不斷累積,心理師會引導患者宣洩情緒,但碰到政策相關的疑問,將提供患者管道去諮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焦慮情緒?李克翰指出,當確診者排除因生理病痛造成的食欲不振、失眠後,仍產生睡眠困擾、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狀態,即使暫停也無法真正轉移注意力,情緒起伏大等狀況時,可先由心理師評估是否需要精神科醫師,以藥物介入診療,不過過程中僅能建議患者向精神科求助,並無法代為診斷。確診康復後被排擠?隨著確診數增加會逐漸減少。經過10天的隔離,林先生說第一感受到的是天氣改變,原本炎熱的4月,進入梅雨季變得潮濕,還有同事看他的眼光也改變了。原本中午都會三、五同事一起買午餐,現在也不找他了,只能一人買完飯獨自吃完,讓他心裡頗難受。李克翰說,確實有個案康復回到職場、校園後遭到排擠,其中以校園情況較嚴重,通常是確診者同學的家長向學校反映,確診者可能還有病毒,要不要單獨上課、給自己孩子請防疫假等等,也會叫孩子不要靠近確診者,不只讓確診者焦慮,也讓確診者的家長產生焦慮。不過現階段因確診人數增加,民眾反倒不再會去排擠確診者。李克翰指出,民眾可以依據新北市衛生局提供的測驗,檢測完畢後填寫資料,若分數超過標準線,新北安心解憂專線就會打來為民眾服務。此外也能透過安心解憂專線(02)2259-0842、(02)2254-0794的服務時段: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時至晚上8時諮詢。解除隔離焦慮4個心法當患者選擇透過諮詢服務時,李克翰提供以下步驟,幫助確診者在隔離出現焦慮狀況時度過難關。1. 想想接下來的安排思考隔離時狀況,比如工作安排、隔離期間該如何度過。2. 每天找一件事做建議在隔離期間,每天都找一件事做,如整理硬碟、看書、打掃、追劇等,但不要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才能讓自己對解隔有盼望。3. 別猛追疫情新聞要限制自己每天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避免每天吸收新政策也會產生焦慮。4. 維持每天運動在家每天找瑜伽等運動影片來做,讓隔離生活有步驟、進度,減少患者對於「接下來怎麼辦」的焦慮。
-
2022-05-19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是什麼?日常警訊、如何預防都看這一篇
「最近總是忘東忘西,還非常容易恍神」、「記得臉卻叫不出名字,只能說出那個誰」、「情緒好像陰晴不定甚至出現憂鬱的情形」、「變得不愛出門,且活動力降低」當自己或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或症狀時,一定會懷疑是否罹患了某項疾病,上網搜尋相關知識,卻出現失智症、腦霧等關鍵字,究竟什麼是失智症?與腦霧又有何差別呢?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與許多疾病有著相同、類似的症狀,並且容易令人混淆。然而除疾病本身,照顧者還會在平均8-10年的病程當中,面臨照護、身心壓力、經濟等問題,那麼遇到這些問題時該怎麼辦呢?從認識失智症、日常照顧技巧、資源使用,到與新冠肺炎、腦霧的關聯,以下分成15個重點帶你循序漸進找到解答。👇點擊下方可以直接前往想看的內容👇➡️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該看哪一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並好發於老年人,但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且非一些民眾誤解的正常老化現象。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其他像是語言、算術、空間感、時間概念、抽象思考、社交能力、判斷力等也會出現障礙,產生異常行為,過去熟悉的工作無法勝任,嚴重影響日常起居,伴隨這些行為的心態很可能變得疑心病重、被害妄想、憂鬱、焦慮、容易與他人起衝突。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逐漸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因此更應積極地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如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如預防三高、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中, 還包括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等方法,也是從「從生活型態介入」預防失智的最有效的方式,研究還發現,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降低四成的失智風險。想要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預防失智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其中又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幫助最大,而以養成肌肉為目的的重訓,幫助就比較有限。就算沒有刻意運動,平時如果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也能減低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日本一份研究顯示,步伐小的人,在未來很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而步伐大的人,認知功能則不易衰退,而且風險差異很明顯,居然高達3.39倍!接著來了解一下,大步走路的好處:(1)刺激神經迴路:大步走路能夠刺激腦與腳之間的神經傳導。除了腦通往腳的運動指令之外,腳回報腦的資訊交換也會變得活絡,有助於活化腦。(2)找回肌肉的活力:能夠更加頻繁地使用平常沒在用的肌肉。尤其是大腿與小腿的肌肉、背脊與腳相連的肌肉等,這些大肌群都可以活動到。(3)提升心肺功能:大步走路拉高了運動強度,使血液循環更好,也增加了進入肺臟的空氣量。營養和氧氣也能夠送到身體每個角落的細胞上。(4)使血管有彈性:利用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刺激肌肉包夾的血管,藉此增加血管的彈性。(5)使心情正面積極:大步走路,背部自然就會挺直,視線也會自然抬高。這樣的姿勢改變,能夠給人年輕有活力的印象,使人心情轉好,變得積極正向。●飲食飲食也能有效預防失智,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地中海飲食」,這類飲食強調多攝取堅果、深綠蔬菜和魚類,其中堅果的油脂相較於動物性油脂來說,對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是「麥德飲食」,它是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的特色。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咖哩、薑黃素、蘑菇、多喝茶與吃魚等,都對預防失智有幫助。還有一項比較意外的防失智食物是「口香糖」,因為嚼口香糖的動作可讓海馬迴的刺激增加,活化腦部功能、防止腦部衰弱。👉延伸閱讀: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生活除了運動、飲食,平時生活的方式也很重要,多做一些能動腦的活動,改掉會影響身體的壞習慣,就能有效預防失智。(1)學習新事物: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像養成閱讀、玩填字遊戲之類的習慣就很不錯,看到不認識的字也記得去查一查,讓你在吸收新知識之餘,也能訓練大腦。也可以依個人興趣,玩玩麻將、桌遊等需要動腦的遊戲,都有助腦力健康。(2)保持社交活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在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發病風險。互動時也能感受到愉悅、舒適、支持等正向情緒,提升安全感、歸屬感與自信心,所以非常鼓勵長輩們平時多參與同學會、社團、宗教活動等等。如果已罹患失智症,保持社交互動也對穩定病情有幫助,而獨居的失智者,病程則惡化的比較快。(3)充分的睡眠: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著密切關聯,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所以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比較足夠。●五感訓練記憶是由感覺器官刺激大腦而成,活絡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刺激五種感官活性,享受健腦的小遊戲,健忘、失智才不會找上門。這裡推薦幾個結合了生活例行公事的小遊戲給大家:(1)五感訓練: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競速折衣服這個訓練同時要求計畫能力、手指活動能力,以及迅速執行能力等各項高度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較高難度的課題,除了訓練效果之外,還能獲得成就感。步驟一:檢視收進來的衣服,先思考何種順序折疊起來比較迅速,並設下完成目標時間。步驟二:照著預想的順序儘速進行,並測量是否能在時間內完成。聽覺訓練: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會連帶大幅減少。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聆聽不同硬幣的聲音這個訓練要求的是辨別聲音細微差別的能力。像10元和5元之間,就只有非常細微的不同,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才能辨別。老化造成的聽力衰退會先從高音頻開始,硬幣掉落的聲音就屬於高音頻的聲音,如果聽不清楚,可以早期發現自己聽覺的衰退。步驟一:準備1元、5元、10元、50元硬幣各一個。請同伴逐一丟到桌上,試著聆聽並記住聲音的差別。步驟二:請同伴任選其中一枚丟到桌上,然後猜猜是哪一種硬幣。一人時也可以自己嘗試。(3)觸覺訓練: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計算發票金額大腦先理解數字的意義,再活動手指敲打計算機鍵盤,兩件事同時進行會給予大腦絕佳的刺激。若能嘗試運用非慣用手,效果更佳。※使用算盤計算訓練效果倍增,對以前習慣使用算盤的長者來說,還能發揮懷舊療法的效果。●穴位按摩中醫師也建議,平時用梳子、刮痧板或雙手手指按摩全頭頭皮、後頸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養腦力。每次按摩約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4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因頭部布滿穴道,不需特別針對何種穴道進行按摩,就有提神醒腦功效。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若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可能為失智症的警訊,並立即就醫確診。👉延伸閱讀: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失智10大警訊症狀Infogram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腦細胞退化、死亡,引起腦部萎縮、大腦皮質功能喪失。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大致也可區分為兩類,分別為可逆性失智症、不可逆性失智症,類型如下:🧠可逆性的失智症:由特定因素所引起,因此若能加以改善這些原因,失智症狀將可望恢復,這類型的失智症可能源自:●腦部創傷:像是常壓性水腦症、因外傷造成腦震盪、腦挫傷、顱內血腫或硬腦膜、及腦部長腫瘤等。●中樞神經遭受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螺旋體等,都可能侵犯大腦中樞神經,造成腦機能受損引發失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合併腦炎。●營養不均:缺乏葉酸、維生素B1、B2、B6、B12等營養素。●代謝失調: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有關、或體內電解質的失衡。●有毒物質的侵害:藥物中毒、酒精中毒、重金屬汙染如鋁製食器的使用等。●憂鬱症、長期壓力大引發的假性失智。🧠不可逆性的失智症:腦部因先天的老化或後天的疾病,導致持續性的大腦退化、病變,以目前的醫療僅能延緩,無法治癒,部分血管性失智症甚至有可能惡化,包括:(1)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並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力不好,經過暗示也想不起來,但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患者的腦部的海馬區會退化及萎縮,逐漸蔓延到高級皮質區,神經細胞受到破壞,腦解剖可發現腦內有異常老年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美國前故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我國失智症的種類與西方國家類似,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約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約30%)。●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都有進行性退化現象。●路易氏體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另外還有巴金森氏病、進行性上核神經麻痺症與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之病變。(2)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3)嚴重創傷:拳擊性失智症、頭顱大腦傷害等。(4)特殊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等。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士。●具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失智症,相對一般人病發的風險較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同齡者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者,或曾有中風病史與家族史的人,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高。尤其中風患者是高危險群。●腦部曾受創傷或感染的人。●長期處於憂鬱,極少參與社交活動的人。●長期抽菸的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除了上述的這些,女性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也偏高,可能是因為整體族群平均壽命較長,年齡越大、風險也隨之增加,另外也可能與更年期後缺少雌激素有關。還有研究顯示教育程度也有影響,不識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高。👉延伸閱讀: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雖然失智症患者大多年齡偏長,但青壯年人口也可能失智,如果在65歲以前發病,就是所謂的「年輕型失智症」。相較於老年型失智症,年輕型的病程發展更快,由於初期症狀經常是憂鬱、焦慮、壓力大、睡眠障礙等,所以容易被忽略,而導致延誤就醫,平均要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所以「職場功能」會先被影響,像是業務頻頻出包、懷疑同事偷東西、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等,而他們通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為確診失智症被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也會有嚴重經濟壓力。👉延伸閱讀: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對「年輕型失智症」有基礎認識後,來看看它與老年型失智症在病程發展、患者家庭情況、照顧方面有什麼不同。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Infogram失智症該看哪一科?治療失智症的醫療機關有診所和大型醫院,當剛出現症狀時,可以先前往診所求助,診所醫師就像家庭醫師,能進行比較仔細的診療,而且一有不對勁,就能接受診察。但要更確實的診斷,還是得去大型醫院,至於能治療失智症的科別,主要分成以下幾類:●腦神經外科(腦部手術的專家):可以根據失智症的原因提供療效絕佳的治療方式。●精神科、身心醫學科(腦部與心理的專家):在這裡能進行與憂鬱症的鑑別診斷、行為或心理療法等。●神經內科(腦、脊髓、神經、肌肉等方面的專家):可進行與其他神經疾病的鑑別診斷。●老年醫學科:有的醫院設有「健忘門診」,當不知道要看哪一科時,可以先去「健忘門診」接受診察,讓醫師確認是不是失智症,確認後再請醫師轉介專門醫院或其他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當確診為失智症後,早期出現的病症會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認知功能症狀包含5大面向。●記憶:早期失智症病人會有記憶喪失的現象,像是忘記近期重大的事件,而且連提示都無法回想起來,這種情形還會持續惡化。●語言:某些病人的症狀表現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他們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替代詞代替,逐漸減少語言表達,整體溝通能力變弱。有些病人則是理解力下降,也因此被誤以為重聽。●推理和判斷:病人的判斷力大不如前,做決定變得猶豫不決,會無法了解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處理複雜的事,或解決突發的小狀況。●視空間:在視覺上,病人可能無法辨識熟人的面孔或認不得物品。在空間上,病人可能認不得周圍環境,而常有迷路的狀況。●個性和行為:病人的個性會有巨大轉變,像是變得退縮、被動,或出現重複行為、不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等。※失智症是一種會不斷退化的疾病,但因為罹病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退化的速度也不一定。最早期出現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接下來會歷經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這些病程,因此也能從病程看失智症症狀的嚴重程度。●輕度(初期):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已經出現問題,對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影響,無法處理太複雜的事物,情緒、行為也有所轉變,但大部份日常生活仍可自理,時常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中度(中期):記憶、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等更退化,能明顯發現異狀,需要仰賴他人協助,才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由於尚有行動力,走失的機會增加,生活中也有吃壞掉的食物、藏東西、日夜顛倒等狀況出現,反而增加照顧的困難度。●重度(晚期):幾乎認不得自己和家人,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更是嚴重退化,只會講簡單的字句,行動能力、吞嚥能力也退化,基本上要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其實沒有失智當你出現忘東忘西、講不出想要的話⋯類似失智症的症狀時,並不一定就是得了失智症,有可能只是健忘、過度擔心、正常老化,或是舌尖現象和失語症,還有一個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這是介於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時期,雖然不一定會持續惡化,但每年有10%至15%的人轉變為失智症,需要定期追蹤。●假性失智另一種可能是由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狀有認知功能障礙、妄想、譫妄,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之後,就可能痊癒。但得到假性失智復原後,發生失智症的比率也比較高。假性失智5大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缺乏維生素B(5)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巴金森氏病、失智症傻傻分不清?很多民眾常分不清楚巴金森氏病與失智症,兩者都是腦部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似,但發病初期的病症還是不太一樣。巴金森氏病是退化性的動作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肢體僵硬、動作困難、手腳不自主的震顫抖動、步態不穩等運動方面的障礙,動作障礙也包括反應慢、表情淡默等表現,也很容易合併輕度憂鬱。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所以兩項疾病常讓人分不清。巴金森氏病目前同樣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能根治失智症的藥物,只能用來延緩病情惡化而已。輕、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常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治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Galantamine(利憶靈)三種,它們的療效與副作用其實沒有明顯差異,建議依患者的反應情況來選擇。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建議使用NMDA受體拮抗劑治療。當患者對藥物的順從性不佳、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或是在用藥後退化速度反而比治療前快,以及病程進入末期的時候,就能考慮停止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之外的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則藥物效用比較不大。至於血管型失智症,可以使用預防腦中風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藥物,來避免情況惡化。●非藥物療法:由於目前並沒有可以根治失智症的藥物,所以常會搭配非藥物治療一起進行。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有以下幾種:(1)認知活動: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問題,所以希望藉由設計過的團體活動,來訓練專注力、邏輯力、計算能力等,以維持現有狀態、延緩退化。(2)藝術創作:藝術創作被運用在治療方面已經不陌生,而在失智症患者身上也能施行。以團體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治療,可以釋放情緒、鍛鍊專注力、刺激感官,也可與團體成員互動並獲得成就感。(3)音樂團體:音樂包含旋律、節奏、創作等能,讓患者沉浸其中,感受歡愉又正向的力量,也能與其他參與者建立互動。(4)懷舊治療:失智症患者會從近期的記憶開始喪失,反而古早的記憶還是能記的很清楚,所以可以透過過去的照片、音樂、物品…來勾起他們的回憶,並鼓勵分享個人經驗,以活絡腦部活動、表達能力等。(5)運動團體:失智症患者隨者病程發展,身體動作也會跟著衰退,但還是可以透過運動來維持體能,改善平衡感、肌力等等,並透過團體活動增加人際互動。(6)現時定向感治療:失智症患者因疾病會喪失對現實的感知,像是分不清時間、地點、天氣、季節等等。現時定向感治療便透過情境式安排,讓患者感受周遭真實情況。(7)其它:其他還有遊戲、娃娃、舞蹈、園藝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家人也可以陪伴患者一同進行團體活動,多增進與患者的互動,來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如果自己或親友就診後,發現得了失智症,除了請專業人員進行失智症治療和照護,平時要做些什麼,才能對延緩失智症產生幫助呢?建議可以從三個面向進行,理解患者行為、陪患者動腦和運動、幫他補充營養,讓失智症患者也能開心生活、有尊嚴地過每一天。●理解患者行為:「我又沒生病,為什麼要看病?」許多失智症患者缺乏病識感,無自我察覺的意識,常否認自己逐漸喪失記憶、認知能力,拒絕旁人給予協助,導致延誤失智症的治療時機,藉由釐清、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思路,了解他們在病程中可能發生的症狀,進而引導、安撫失智症患者,有效幫助患者和家屬因應病症帶來的生活變化。●腦部、身體的訓練:失智症是腦部的疾病,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徵,後續伴隨著大腦其他的認知功能(如判斷能力、定向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力等)異常,建議可結合運動和動腦的認知訓練,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能刺激腦部神經再生,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延緩腦部退化,加上聊天或者類似懷舊治療等,讓患者可以回想過去的情境、記憶,活化腦部認知功能。●靠飲食補充所需營養:失智症患者腦部受損、神經記憶障礙,讓他們對於食物失去了興趣,吃飯時忘記正在做什麼而突然停下,怎麼餵都不願意進食,建議找出患者進食上有困難的原因,以對症下藥,解決營養素攝取不夠而產生營養不足現象,維持身體機能,更能好好享受餐點。👉延伸閱讀: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發病之後,病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從一開始的記憶力喪失、輕微認知障礙⋯⋯,到後來漸漸失去自理能力,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也就成了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照護選擇方案(1)家庭照顧: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時,要選擇留在家裡自行照顧或送安養機構是一大難題。留在家裡照顧的話,盡量不要把重擔都丟一個人身上,可以用寫照顧日記等方式留下記錄,建立起「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輪流照顧失智者。(2)聘請看護:許多家庭也會聘請本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失智者,但不管是看護或家人,都需要對基本的失智症照護有了解,像是失智症的基本病症、照顧技巧、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理、日常活動安排等等。(3)送安養機構:當長輩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也逐漸超過照顧負擔時,其實可以考慮送安養機構。因為有時候長輩已出現較複雜的照護需求與失能,待在家不一定好,送失智安養照護讓專業的來,反而能獲得更好的照護,重拾生活品質。※挑選安養機構前,首先要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有經驗的親友、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的合法立案機構等。●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行為症狀如重複行為、迷路、攻擊、日夜顛倒、漫遊、貪食,或是出現譫妄、日落症候群;而情緒上則可能出現,如焦慮、憂鬱、淡漠等症狀。照顧者可就幾個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有基礎認識,未來若遇到相關問題時,就能理解病患行為,並透過合適的方式解決、應對。(1)重複行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言語、行為的重複,像是重複提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重複說一樣的話,非常考驗照顧者的耐心。當遇到失智者重複發問時,照顧者可以用以下三步驟應對,👉步驟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步驟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步驟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除了言語也能出現重複進食的情形,因為失智者的記憶、判斷力喪失,使得他們忘了自己吃過東西,而反覆吵鬧、生氣。若家中失智者忘記吃過飯,還要求吃正餐,可以先嘗試用委婉的口氣提醒,再搭配時鐘、自己製作失智者的生活作息表,讓他知道目前的時程已過正餐時間。也可透過別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讓失智者不要一直在「吃東西」上鑽牛角尖。若轉移注意力方式無效,則透過少量多餐方式將正餐分次提供,在控制一日熱量前提下,滿足失智者「吃」的需求。(2)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以下介紹6種可以改善日落症候群的方法,✅解除失智者的生理需求,包括飢餓、口渴、疼痛、想排泄等。✅避免攝取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食物,減少刺激。✅穩定失智者作息,白天可外出活動,適度消耗體力有助晚上好眠,午休時間不超過1小時。✅注意室內燈光,下午4點後打開室內燈光,讓環境維持明亮,並陪伴失智者做活動、到戶外走動,讓長輩注意力集中在活動本身,與長輩談話有眼神接觸。✅居家環境友善化,包括開關、插座顏色與牆壁呈對比,助快速識別。✅危險物品放置妥當、藥櫃上鎖,傍晚時間避免過多聲音,包括人聲、機器聲、電視聲等。(3)日夜顛倒: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所以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想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照顧者可幫患者在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吞嚥嗆咳問題照顧者在準備失智者的飲食時,記得注意營養均衡和水分補充,讓他們從中攝取所需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吞嚥問題,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由於失智症疾病的特性,會讓患者忘記用過餐,而再次吵著要吃飯,照顧者可以用話術轉移注意力,或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並幫他們固定用餐時間、位置,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失智症患者如果有吞嚥與進食困難,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進一步的問題發生。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但還是要依患者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常用的照顧技巧有:(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2)環境的調整(3)姿勢及飲食調控(4)營養品的補充(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若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要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有些患者會考慮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延伸閱讀: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陪伴溝通技巧失智症患者因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等病症,使得他們經常重複說同樣的話,或不知道怎麼回應問題,所以照顧者在與他們溝通時,會面臨許多障礙。想要順利溝通,照顧者可以學習以下6個溝通與互動技巧:(1)互動時營造正向情緒,多鼓勵、肯定失智者,減少指責、否定。(2)失智者重複同樣的話時,避免提出這點,盡量耐心傾聽就好。(3)避免問開放式問題,多用是非題溝通。問題不要有太多選項,比較可以減少困惑。(4)講話時慢慢說,使用簡單字句表達,失智者比較能理解。(5)當失智者躁動不安時,可以改變話題或換一個地方,有機會讓他心情回穩,繼續談話。(6)不要以考試的方式詢問失智者,當他記憶出錯時,不要與他爭辯或逼他承認錯誤。🔔其它照護小提醒※穿衣冷熱感知:當失智者還具備基本自理能力時,還是建議讓他們自行穿脫、更衣,並給予他們選擇衣服的自主權。但因病情影響,失智者可能有冷熱不分、季節錯亂、硬要穿同一件衣服的狀況出現,這時照顧者就要從旁協助、引導,也可以多準備幾套同款衣物,來解決患者不肯更衣的問題。※居住空間規劃:當家中有失智者時,應該將室內改成無障礙空間,才能有效預防跌倒,為了讓失智者認得廁所、臥房等,可以加上一些鮮明的標示。想防止失智者誤食物品、藥品等,危險的東西應該上鎖放在櫃子內,廚房內的瓦斯總開關也建議關掉,並讓他們避開廚房,以免誤觸會引發火災的東西。為了預防走失,在出入口可以加裝感應式門鈴、風鈴等,以提醒照顧者注意。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1、政府資源失智症目前無法痊癒,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因此長期的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對患者本人與照顧者來說都是煎熬。但在長照的路上,照顧者並不是孤軍奮鬥,政府也有提供配套資源和長照服務的申請,來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需要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50歲以上的失智者屬於可以利用長照服務的族群之一,照顧者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目前提供的長照服務可分為四包服務、四包錢:四包服務(1)照顧及專業服務:包含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專業照顧,居家照顧可以請專業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失能者;社區照顧是將失能者送到指定單位接受服務;專業照顧提供失能個案整體性的照顧指導。(2)交通接送服務: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失能者就醫或復健。(3)輔具與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提供拐杖、輪椅、居家用照顧床等生活輔具的購買與租賃,也提供斜坡道、可動式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改善服務。(4)喘息服務:喘息服務有分社區、居家、機構三種,社區喘息服務是讓患者到日間照顧中心等機構接受照顧;居家喘息照顧提供半天3小時、全天6小時兩種服務時段,派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幫忙;機構喘息服務可安排患者到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的全天照顧、停留。四包錢以上四項服務都有提供補助,會由專人評估個案狀況與需求,擬定出照顧計畫和核定額度,再由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確診失智或疑似失智,還可以去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尋求醫療、照護等多方面的諮詢協助。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各項服務的跨領域平台,藉由個管師或跨團隊提供失智症個案不同階段所需要之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之諮詢、服務、協調、轉介與追蹤,讓失智個案和家屬可以就近獲得服務資源。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為了讓失智個案和照顧者能就近找到資源、使用服務,衛福部提倡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提升社區的服務量能,建立起社區照護模式。此外也鼓勵民間團體多設立據點,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各縣市失智照護資源布建及聯絡資訊:https://1966.gov.tw/LTC/cp-4022-42471-201.html2、民間資源除政府資源,民間也有團體、企業等致力於將科技與長照服務結合,提供智慧化的長照服務,讓照顧者與患者更加便利。如加裝衛星定位系統的防走失服務、銀髮送餐、線上課程等。●銀髮防走失服務如果擔心失智的長者走失,除了可向各縣市政府申請「愛的手鍊」之後,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可以避免長輩走失的主動定位裝置,例如電信業者推出的myAngel御守錶,除了可以當作手錶讓長者配戴,也有提供計步功能關心長者的活動狀況。若長者不幸走失,家人可透過APP立即得知長者的位置。另外,手錶的待機時間可以長達數日,不用擔心在尋找長者過程中,手錶會沒電而錯過搜救的機會,有效緩解家人害怕長者走失的壓力。●銀髮送餐有時候常常因為分身乏術無法替長者或家人張羅三餐,除了市面上很多的外送送餐服務以外,現在也有專門為長者打造的科技銀髮送餐服務「銀色大門」。透過手機APP,也可以點餐專門為長輩外送。銀色大門的特色是可以為長者特殊的飲食需求做調整,例如如果需要少鹽、低脂、高蛋白等餐食,銀色大門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協助配合。●失智照護線上課程為預防長者失智、減緩失智後惡化的速度,民間許多協會及單位提供相關主題課程,並透過各種專業醫療知識,讓照顧者、家人理解如何預防延緩失智症。如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的APP或網站,能獲取關於失智、銀髮照護的線上課程,讓照顧者藉此接觸更多專業的醫療資訊、學習照護技巧。●Care U雲端居家照護系統失智症患者獨自在家或是只剩外籍看護協助時,若不慎跌倒或不當用火等意外發生,透過「一鍵」可即時提供救援,尤其針對遊走、外出的情形可透過無感的自動報案偵測等提醒功能,協助為失智症患者營造更安全的環境。●輔具照護相較於一般疾病照護,失智症病程、症狀複雜,且涉及的面向多元,隨著輕、中、重不同的症狀程度,如遊走行為、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及情緒改變等,皆為失智症家庭常見的照顧難題,需要不同的專業照顧服務與輔具照顧資源介入,如個人衛星定位、離床警報器追蹤、生活照顧通用輔具及圖卡溝通對換輔具等,皆能大幅協助降低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生活上的種種困擾。3、預防走失失智症患者還有行動能力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走失問題。走失常與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有關,當他們發生徘徊,沒有被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就很容易發生走失、失蹤事件。至於「徘徊現象」為何會發生,常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為防止走失,可以在他們的身上佩戴防走失小物,如愛心手鍊、QR code布標、防水貼紙,或加裝具GPS定位的手機、手表等,也可自行至各縣市分局鑑識科或刑事鑑識中心,申請指紋捺印服務,警局會幫失智者捺印指紋建檔留存。家屬也可以自己幫失智者做名片讓他隨時帶在身上、不同衣物口袋,每隔一陣子就為他們拍近照。※愛的手鍊、防走失手鍊可以至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或當地社會局申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也有提供愛心布標等防走失小物。另外,也可向輔具資源中心申請衛星地位輔具,目前市面上已有非常多選擇,也可向社會局申請補助購置。※其他指紋建檔以及手鍊、布標申請資訊:👉內政部警政署:申請自願捺印指紋建檔👉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愛的手鍊申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愛心布標申請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新冠肺炎和失智症之間可能有關聯,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在《自然》期刊中的研究發現,8名新冠病歿者的大腦,患者生前都沒有精神症狀,但腦組織中卻觀察到嚴重的發炎記號。而過去只有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病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會產生同等嚴重的腦內發炎。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馬蘇德‧侯賽因(Masud Husain)解釋說,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進入大腦並造成直接傷害,還會有其他的間接影響,例如,影響血液凝結而導致中風。同時,身體在對新冠感染產生反應時引起的普通炎症,也會影響大腦。另外,染疫後很多人都出現了「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常見的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腦霧」顧名思義就是:「腦袋像是被濃霧蓋住。」,會出現健忘、失神、遲鈍等現象,與失智症很類似。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出現腦霧並不等於失智,雖然腦神經有受到傷害,但如果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還是有機會改善、避免情況惡化。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是由於病毒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這個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腦霧也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還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等。👉延伸閱讀:腦霧和失智症息息相關!一張表讓你秒懂6大差異、學會逆轉更多失智相關資源提供您參考📍 衛福部長照專區📍 台灣失智症協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2-05-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 多與反覆性的泌尿感染及發炎有關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曜州表示,新生兒割包皮除了宗教因素外,反覆性的泌尿感染及發炎是常見原因。研究發現,割完包皮後可降低上述病灶,特別是有先天性尿路迴流的嬰兒,此外,在包皮狹窄處或包皮龜頭沾黏處抹類固醇藥膏,也有超過5成的治療效果,只是恢復時間相對較長,治療過程會需要有耐心。泌尿系統反覆發炎、病態性發炎是成人割包皮的主因,由於包皮過長,影響局部衛生清潔,造成反覆感染;也有男性因包皮開口太緊,使得陰莖在勃起時會感到不適,也會建議患者考慮割除。據國外文獻指出,在愛滋病盛行率高的國家如:非洲,割包皮可以降低愛滋病的傳染風險。常見割包皮手術有3種 新式包皮槍降低感染風險與併發症蔡曜州醫師說明,一般包皮槍手術,會使用包皮槍套在陰莖上,切斷多餘的包皮,把縫合鋼釘及矽膠縫合圈放入協助傷口癒合但是無法看見切割範圍,可能會切除不足或割太多包皮造成勃起疼痛。常見割包皮手術又可分以下3種:1.傳統環切手術:在包皮上環切2刀,將多餘的包皮割除,再做縫合。2.包皮環矯正器:使用包皮環靠著環或夾把包皮夾住,使其壞死自然脫落,完成割包皮動作。3.新型的包皮槍手術:新型包皮槍則可以看到切割範圍,能較精準的切除多餘包皮,組織受到的破壞最少,手術時間縮短、術中出血少、僅剩輕微疼痛、傷口平整、恢復速度較快、降低感染及腫脹感,手術併發症也較少。術後太快「開機」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甚至增加染性病機率蔡曜州醫師指出,包皮槍手術術後患者需要注意「不可鬆脫包纏的紗布」,也可以自行壓迫來止血,手術後陰莖頭輕度水腫是正常反應,一般2至3周就會自行改善。割包皮不是單純的切除手術,包皮槍並非所有人人適用,若男性生殖器有先天性遺傳,例如:尿道下裂、包皮形狀異常或是陰莖彎曲,冒然自行做手術可能影響日後的性生活、如廁等,建議民眾找專業泌尿道醫師評估。蔡曜州醫師特別提到,男性的夜間生理反應是正常且難以抵擋的,當慾望來襲不妨做些活動轉移注意力,讓身體反應消退,否則太快「開機」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及傷口撕裂,甚至增加染上性病的機率,建議4至6周不要有性行為。★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幫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專家教如何減少受傷及不適感
社區疫情快速延燒,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鄭雅君與小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聯合示範,當嬰幼兒快篩時,如何抱緊小孩,並建議可以事先以故事、繪本引導而孩子,降低孩子心中的恐懼。鄭雅君也叮嚀,讓孩子在有心理準備下快速完成篩檢,不適感也可以很快解除。隨著小孩確診個案愈來愈多,四月廿五日至五月一日,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社區快篩站,目前每天都有一位兒科醫師優先幫孩童快篩,兒科病房團隊很快構思快篩衛教海報,並已張貼在快篩站、急診疫病診、病房區,提供給家長參考,近日還新增英文、越南文、印尼文等報,透過官網分享,希望可以減緩家長與孩童對採檢過程的恐懼情緒。鄭雅君指出,過去兩年來,小兒科病房團隊則常在疫情舒緩期,前往各小學、兒童圖書館,宣導戴口罩、正確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防疫健康識能,沒想到今年這波疫情,尚未施打疫苗的孩童首當其衝,在社區快篩站,家長帶著孩子來做快篩的人數也變多。鄭雅君指出,採檢過程,雖固定孩童的頭頸部、身體,但若孩子手亂揮、頭部亂晃,容易在採檢過程造成鼻黏膜受傷流血,因此衛教內容主要教導父母親如何在採檢過程,一手抱緊孩子,一手把孩子的頭頸部穩定在自己胸前,這樣不僅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有效完成採檢,更可以減少受傷,不適感也可以消失的快。針對二、三歲以上學齡前幼童,鄭雅君建議,父母親可在孩子採檢前,透過說故事的情境,讓孩子在篩檢前先有心理準備;採檢完成後,可讚美肯定孩子非常勇敢,即使孩子因為採檢過程哭了,也可以得到安慰。對於已上小學的孩子,鄭雅君指出,心理預防針更要先做,父母親心態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親緊張、慌張,孩子也容易被影響;如果是在學校、安親班等群體做篩檢,建議老師可先找情緒較穩定的「模範型」孩子先做,並在事後給予讚美肯定,也可以發揮效果,安撫排隊等候做篩檢的孩子。花蓮慈院兒科團隊為了更親近孩子,讓在快篩站的值班醫師戴上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面罩,例如熊貓琪琪、Baby Shark 、蜘蛛人等,像廿七日的醫師就戴上「佩佩豬爸爸」的面具,希望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心情更放鬆。●兒童快篩 三要訣1.要固定:孩子坐在大人雙腳間,雙腳夾緊固定。2.要緊靠:一手環抱孩子,一手壓緊頭部,使孩子緊靠您。3.要支撐:可配合者採坐或站姿,頭抬高約30-40度;無法配合者,可由他人協助支撐頭部。減少焦慮小妙方•飾檢前可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說明。•可攜帶玩偶或玩具轉移注意力,減少孩子對檢查的害怕與焦慮。●如何說故事來引導孩子篩檢:哈啾、哈啾、打噴嚏的小象怎麼了?大象爸爸媽媽帶小象看醫生,醫生叔叔要用一根棒子進入小象的鼻孔裡找蟲蟲,這時候可能會有一點點痛的、一點癢癢的,也會打噴嚏喔。但不要害怕,小小細細的棒子伸進去一下下就會拿出來,小象很勇敢喔。【延伸資訊】>>懶人包/家用快篩實名制28日起分流購買 全省販售藥局與衛生所完整名單
-
2022-04-27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當失智症患者說出「要回家」,主要傳達的情緒其實是「不安」。照顧者需要細心聆聽「我要回家」背後的微妙訊息,理解造成不安的可能原因,才能見招拆招。這時需要處理的是他的情緒,而不是現實,所以千萬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爭論現實上,例如「這裡到底是不是你家」、「你要怎麼回家」,而要試著讓失智症患者信任你。當失智症患者對照顧者有足夠的信任和良好的關係時,他才會願意聽你說、對你的「安排」感到滿意。但這不表示照顧者要跟失智症患者一起進入他的現實,或是把他的現實加油添醋地「真實化」。強化他的錯誤現實對他的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更多誤會。因此, 在與混淆記憶和現實的失智症患者溝通時,必須掌握「三不」與「三意」原則。溝通「三不」包括:1.不評論現實2.不承認現實3.不否認現實溝通「三意」包括:1.同意用他的話開頭,當失智症患者說「我想回家」,照顧者可以重複:「你想回家。」也可以用他的情緒開頭:「你現在很擔心、很想回家。」讓他知道你懂,且同理他的心情。 透過「同意」,營造「我是來幫你的,我懂,我跟你一國!」的氣氛,就比較容易得到他的信任,成功跨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2.轉移注意從失智症患者身上盡可能擷取資訊,聚焦在哪些人、事、物或活動能改善他所處的狀況,試著滿足他真正「思念」、「需要」的那樣事物。 可以的話,讓他和掛記的那個人見面或通電話,安撫他的情緒;或提供他習慣的物品,給他安全感;也可以和他討論或進行那些有助於穩定情緒、轉移注意力的話題及活動。如果真的沒有東西可以轉移注意力,就讓他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直接告訴他:「我很需要你跟我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歡你跟我在一起!就我們兩個!」接著再引導他一起進行平時他常做或是喜歡做的事。3.創意說到創意,有經驗的照顧者就知道,失智症患者每天創造出來的場景都創意爆棚,照顧者得見招拆招。當失智症患者說想回家時,「創意」和「轉移注意」這兩意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交替使用。 例如,先轉移失智症患者對「要回家」這件事的注意,讓他能靜下來聽你說,或願意配合接下來你用「創意」發想出來的活動。相反地,發揮「創意」引導失智症患者從「想回家」的執念和情緒中跳脫出來,實際上也是要達到「轉移注意」的目的。面對失智症患者吵著要回家的情緒和行為,「溝通三意」就像一套功夫,使用時記得確實運用三意,融會貫通套用在所有情況。不過, 說法和對話內容得根據當下場景和失智症患者的狀況靈活變換,嘗試用不同方法回應失智症患者真正的「需求」或「情緒」。接下來的【對話技巧】部分將針對失智症患者不同的內心「回家小劇場」提出照顧者可以套用的「三意」應對方式。對話技巧:在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我要回家」這件事時,我們必須 同理失智症患者「想回家」的情緒,找出他的潛台詞 。說著「我要回家」的失智症患者,內心有什麼樣的情緒?是焦慮、不安、害怕?還是失去掌控的感覺?我們聽在耳裡的,他的抱怨、哭泣、甚至怒罵,其實都是他內在崩潰的聲音,只是他失去了連結因果和表達情緒的能力。照顧者要反覆提醒自己—他會這樣說、這樣做,是因為大腦的記憶和資訊存取功能壞掉了,我們無法改變這一點,但可以探究隱藏的原因,從問題的癥結點下手。(本文出自高寶書版《留住相愛,停止傷害》二花小姐著)
-
2022-04-09 養生.人生智慧
19歲花樣年華遇致命車禍…楊淑姿為愛女選擇器捐,為女兒活出雙倍精采
失去至親摯愛,最難的是什麼?除了揮之不去的想念,還有感傷的心境:從今以後,你不在我身邊。正值花樣年華的大學生陳俐蓉,在19歲那年因車禍去世,家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以器捐圓滿大愛,用另一種形式為俐蓉延續生命,也給自己時間慢慢走出來。「俐蓉如果還安在,她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剛過50歲生日的楊淑姿不時會浮現這個念頭,心愛的二女兒驟然離世,難捨之情溢於言表。2018年11月2日半夜,一通電話改變了陳家人的生活:您的女兒正在醫院搶救。起初還以為是詐騙,後來陸續接到其他親友告知,忐忑不安從桃園趕到彰化基督教醫院,聽到院方解說病情後,心情更是沉到谷底。椎心之痛 仍為孩子圓善念楊淑姿說,陳俐蓉與同學雙載發生車禍,雖然沒有明顯外傷,但因撞擊力過大,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急救後恢復生命跡象,但變成植物人的機率極高。楊淑姿當下十分痛恨肇事者,心裡也不斷自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老天爺要把我女兒帶走?為什麼會半夜跑出去吃消夜……」太多疑問讓思緒變得紛亂,大兒子陳彥霖提到,平時兄妹聊天曾談到器官捐贈,俐蓉表達過樂於助人的意願,是不是要幫俐蓉完成最後心願?聽到這番話,楊淑姿猛然感到一陣焦慮,也很驚訝兄妹曾彼此討論若發生意外,要幫對方捐出能用的器官。「原來孩子們對生命的態度如此坦然豁達,希望不留遺憾離開人世。」她說,欣慰孩子們的善念,但若簽下器捐同意書,是不是就真正宣判女兒的死亡。但無效醫療只是徒增痛苦拖磨,「俐蓉一定不希望我們罣礙,更不願意靠插管、氣切活著。」最後放下執念做出取捨,讓女兒安詳離開。楊淑姿感嘆世事無常,意外發生前,日子平淡幸福,意外發生後,她的世界天崩地裂,頓時失去了重心,就像心頭肉被割走一塊,再也無法被填滿。從事發到告別式,和意外後的頭一年,她常莫名掉淚,偶爾把自己隔離起來,不想面對殘酷的事實。捨得放手 從沮喪中站起來2019年,楊淑姿因腎臟發炎動手術,警覺到心理狀況影響生理健康,認真思考未來的日子該怎麼走下去。「我一直處於悲傷狀態,對大兒子和小女兒其實很不公平,他們仍需要完整的母愛和父愛。」楊淑姿心疼先生靠工作來轉移注意力,一對兒女則避而不談俐蓉的離去,她覺得自己應該要振作起來,重新擔起聯繫家人感情的重要角色。楊淑姿不再將內心的挫折、憤怒投射到他人身上,體悟人生無常,不需要一直把自己困在悲傷裡。楊淑姿學著放下、重建生活,而且要幫離去的女兒活出雙倍精采。2020年,受邀到俐蓉就讀的彰化師範大學講述生命教育,在通識課程「生命探索發展與實踐」分享女兒的真實案例。楊淑姿苦笑,面對、接受、放下是唯一能再往前邁進的方法,一直困在沮喪中,或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只會把身旁的人拉進哀傷的漩渦。走進校園,楊淑姿感受到年輕生命的光采,一方面感嘆女兒不再是人群之一,一方面也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精采。「很慶幸能為她做器捐,讓我有機會演講分享經驗,撒下更多大愛的種子。」藉由器官捐贈,楊淑姿學到了重要的一課:「放手與捨得」,女兒的生命只是以不同樣貌存在,而她的小愛化為無私大愛,圓滿了數個家庭。這幾年陸續都會收到受贈者的感謝信函,知道他們過得很好,代表俐蓉仍好好地活在這個世上。
-
2022-04-08 失智.新手照顧
延緩退化/失能者沒照顧好,可能更惡化!「日常照護10技巧」預防再次發生
無論是年老,或是因疾病而造成身體的失能,身邊的家屬一開始光是要了解照護技巧和醫療知識,就一個頭兩個大了;更何況後續的長期照護,許多未知和突發的狀況讓人倍感艱辛。讓我們能關關難過、關關過,並且在控制、治療病情外,也以「預防再次失能」為日常照顧的重點。這裡整理了「日常照護技巧10重點」,來看看目前能做到幾項。1、定期帶失能者做健康檢查失能者的健康是照顧上的第一要點,家屬應與醫生討論預防再次失能的用藥,和要做哪些健康檢查,例如:大腸癌篩檢、子宮頸抹片、乳癌篩檢、骨質疏鬆篩檢等等。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健康檢查能幫助失能者與家屬了解目前的病況並擬定因應的措施。2、定期帶門診持續的追蹤與治療家屬記得不要只拿藥而不回診,唯有定期回診,才能讓醫療團隊實際了解失能者目前的病況變化,讓醫師能針對近況「對症下藥」。並且能將照護期間所遇到的困難與擔心,與醫療或照護團隊討論。3、遵照醫生指示用藥有任何服用藥物的問題,例如身體有其他不適、副作用等等,應及時咨詢醫師。此外請遵照醫囑用藥,以確認用藥的療效。4、均衡飲食與適當水分一般人的用餐進食能帶來身心的快樂與滿足,失能者當然也是。有許多人會說:「他能吃的食物不多。」那麼我們可以在色澤、氣味、擺盤等多做變化,讓感官依舊可以享受食物帶來的趣味,盡可能不要像「做功課」的態度讓失能者用餐。營養和飲食照護做得好,失能者才有充足的營養和體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此外,水也不是喝多就代表對健康好,要依目前的情況給失能者水喝。可以進一步與醫療、照護團隊討論,目前病症與病況的飲食照護。5、口腔衛生與身體衛生口腔清潔對於失能者的健康非常重要,一但忽略了,可能會間接導致身體的健康狀況持續下滑。此外,替失能者重視身體的衛生清潔,也能幫助他們重拾自信與展開社交活動。6、失能者更需規律運動運動的好處我們從小聽到大,對於失能者而言,運動更是好處多多。一開始時,我們可以用漸進與規律的方式增加運動的強度與頻率,循序漸進地誘導失能者維持規律的運動,運動能幫助失能者維持身體健康、避免跌倒和促進大腦健康。動動手、動動腳、動動肩膀,除了到戶外運動外,即使在室內,也有許多健康操可以運用喔。 7、維持規律的作息培養每天運動、曬太陽的習慣,還有規律的睡眠作息,將有助於失能者改善情緒、生理時鐘與時間睡眠。8、與朋友往來,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即使目前身體有一些不便,仍要讓失能者持續參加社區舉辦的各種活動,以保持身心活躍。有些失能者會擔心自己的外貌變得不好看,那麼我們可以花一些巧思,除了注重個人衛生清潔的原則外,也可以隱藏尿袋、管路,或是裝飾輪椅等方式。讓失能者獲得自信,了解到:「除了生病,我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9、照顧心情與情緒身體的照護需要專業的學習,但心裡與情緒的照護,也是要我們多「練習」喔。我們可以多用肯定語、不用否定語與失能者溝通,並且經常地鼓勵他、傾聽他,讓他心理的不安可以轉化成前進的力量,給失能者多一些寬容與體貼,無論是對於病況或是我們自己的心情,才能有顯著的提升。有時我們會因一些狀況而忍不住想要指責,我們可以試著深呼吸,不要讓情緒控制場面。當失能者情緒不好時,我們可以用轉移注意力和場景轉換的方式,讓他也有轉換情緒的方式。10、注意失能者的外出安全原本的騎車或開車出現困難時,可以因他的個別需要,調整交通工具,例如從摩托車改成電動車,或是考慮其他交通方式。我們也可以為他們申請安全手鍊、按捺指紋、守護QRCODE、GPS裝置等預防走失,讓彼此都多一份安心、少一分擔心。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為何人在放空時反而常能出現絕妙想法?大腦3種模式,「離線網路」時做的工作最有趣
大腦太複雜。以前人們主要關注大腦中隱藏著特定功能的某些部位或區域,而今,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些腦網路,能將大腦中距離遙遠的區域連接起來。本文重點介紹其中三個網路:默認網路、中央執行網路,以及在二者之間切換的突顯網路。美國神經學家馬庫斯‧萊希有一次在用磁共振功能成像儀掃描人腦時,偶然發現了默認網路。萊希發現,躺在磁共振成像儀裡的人,明明不需要也不能做任何事,卻仍然啟動了一個腦網路。這個腦網路連接著大腦中相隔很遠的區域。而當測試對象需要做任務(比如解謎)時,這個後來被命名為「默認網路」的腦網路就立刻沉寂了。「離線網路」激發創造力、同理心 大腦在這時做的工作最有趣有人也把默認網路稱作「休息網路」,這有點兒誤導人,它和睡覺相似,你在睡覺時大腦也在努力工作,會強化記憶力,並清除各種廢物。我更傾向於用「離線網路」這個稱呼。當你處於離線模式時,大腦其實非常活躍。例如坐在長椅上沐浴著陽光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過,這種時候才會產生真正絕妙的想法。這可不是巧合。離線網路能激發創造力、同理心,並營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因此,可以這樣說,你的大腦在離線時做的工作最有趣。當你暢想未來時,離線網路也會活躍,這能讓你更好地領導別人,更有效地影響別人,因為創造力和同理心都來自離線大腦。「在線網路」讓人專注 過頭則產生壓力除了離線網路(休息網路),還有在線網路(注意力網路),科學家也將在線網路稱為中央執行網路。注意力是指人們在某個時刻讓自己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情,把其他東西都拋到一邊。當注意力很集中的時候,人們就能完全投入手頭的工作當中;反之,則會不自覺地開始做白日夢,神思恍惚,不知不覺就放下了手中的報價單,轉而去思索晚餐吃些什麼,或者發現自己已然置身於離線的世界之中了。當你專注於某件事情,例如停車、解決危機,或者解答數學難題時,你就會使用你的在線網路。這個網路用處很大,如果沒有它,我們將沒法解決需要執行力的問題。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的生活裡,在線網路和離線網路之間的平衡常常被打破。人們只對以任務為導向的在線網路青眼相加,而常常忽視離線網路。有人可能會反駁,統計學問題能讓人感到平靜。但一般來說,過多的在線大腦活動會讓人過度緊張,從而產生壓力,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當然,你的大腦並非總是在線幾個小時,然後又離線幾個小時。現實中,大腦在這兩種模式之間的切換頻率非常高,往往在一瞬間就能完成。假如你開車去旅遊,你會密切注意路面情況,尤其在繁忙的高速公路及其支路上。但當車流順暢時,你的思緒就會遊移:沒把那封郵件發出去,希望不要給同事添麻煩;希望景區風和日麗,如果下雨就完蛋了,就像上次在威尼斯一樣…直到出現堵車,你的在線網路才回來。所以我們的大腦可以在做白日夢和只專注於「此時此地」之間完美切換。腦網路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有時,在線和專注非常重要;有時,大腦離線則一刻值千金。反之亦然。請注意!如果你一直使用在線網路,過度專注於某項任務,你就可能會忘記很多事情,比如某個重要之人的生日,甚至還會發生把孩子鎖在車裡這種事。離線網路也有缺陷,如果在堵車時陷入沉思,那麼可想而知,交通事故離你也就不遠了。「突顯網路」 在離線和在線之間保持平衡我們必須在離線網路和在線網路之間保持平衡,因此人腦有一個網路來監管這一平衡,我們稱之為突顯網路。它時刻監控著「大腦環境」,也密切關注著我們身體中的所有變化,決定接下來是運作離線還是在線。如你遇到了生命危險,那你就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離線網路上,想著提出什麼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你的注意力必須集中於外部環境,以便能夠立即做出反應。這時候,我們的突顯網路就發揮作用了。它能夠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將大腦切換到在線模式,反之亦然。這樣,突顯網路就能夠讓我們的大腦盡可能高效地處理大量資訊,篩選出重要的內容,從而幫助我們渡過潛在的危機。突顯網路的選擇並不多─它只能啟動離線網路和在線網路這兩者之一。如果某個信號具有危險性,非常緊急,那麼在線網路就會被啟動;而如果情況允許我們走神,那麼離線網路就能發揮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我更傾向於將突顯網路稱作「交換網路」。有的事情觸發交換的速度比較快,比如疼痛就會立即吸引交換網路的注意,並讓它啟動你的在線網路。當你疼痛時,你是否嘗試過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很難,對吧?唯一有用的做法是在其他地方施加疼痛。身邊發生的動靜也是突顯網路極為重視的信號。移動的物體會立即引起大腦的注意。有一次,我正安靜地坐在水邊,將腳泡在水裡。忽然我就被嚇了一跳,原來是一隻小鳥從不遠的地方向前跳了幾步。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但物體開始移動,大腦的在線網路就被啟動了,因為交換網路發出警報。想想原始人吧:他害怕所有的動靜,因為哪怕是最小的動靜都可能代表著危險降臨。而如果身邊的環境安靜了太久,我們有時也會失去冷靜,擔心可能是暴風雨前的沉默。 (潘光賢/摘自四川文藝出版社《慢一點也沒關係》一書)
-
2022-03-17 癌症.抗癌新知
需要化療代表已經癌症末期?化療一定會讓頭髮掉光?醫師替你破除4大化療迷思
癌症長年來高居國內十大死因首位,現在治療的方式愈來愈多元,然而許多病人提到化療就很恐慌,因為聯想到嚴重難耐的不良反應,或是和癌症末期畫上等號。藥害救濟基金會訪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吳佳哲醫師,破除臨床上常見的化療迷思,他強調化療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與醫師正確溝通,了解使用化療的時機與注意事項,才能有效抗癌。癌症化療的四大迷思迷思一:使用化療代表疾病已經到末期?化學治療是利用化學藥品來摧毀或抑制癌細胞,是癌症的治療方式之一,醫師會依據癌症的種類、腫瘤的分期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以及選擇不同的化學治療藥品。例如開刀主要針對局部處理,若腫瘤已經離開原發部位,甚至轉移到其他器官,就必須藉由化療做全身性治療;然而像白血病這類血液癌症,化療則是治療的優先選項,而且反應非常好。因此,並非癌症末期才使用化療,現在,化療甚至普遍運用在早期癌症來增強手術的效果:比如在手術前先做化療,讓腫瘤縮小以增加手術成功率;對於乳癌或肺癌這類容易轉移的癌症,手術後追加輔助性化療,可降低日後腫瘤轉移或復發的機會。迷思二:化療的不良反應一定會讓頭髮掉光?化療是透過化學藥品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讓癌細胞凋亡,但同時也會傷害到正常細胞,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大量掉髮、嘔吐、口腔黏膜破損等。其實不同化療藥品產生的不良反應不盡相同,以乳癌為例,俗稱小紅莓的化療藥品(doxorubicin)打1至2個療程後,掉髮的發生率幾乎100%,但使用另一個化療藥品vinorelbine(如:溫諾平、威若賓),其不良反應主要為白血球低下及腸胃症狀,但幾乎不會嚴重掉髮。病人可以和醫師先溝通最擔心什麼不良反應,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有機會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以避開特定不良反應的藥品。迷思三:化療一定要住院才能治療?早期鉑金類化療藥品可能造成嚴重的嘔吐不適,病人會非常虛弱,往往需要住院;但現在有許多藥品可大幅降低嘔吐的不良反應,因此做化療未必一定要住院,而是視病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又如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5-FU化療藥品,由於要持續輸注24小時甚至48小時,早期必須要住院治療,但現在可選擇用化療奶瓶(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可以隨身進行化療,病人仍可兼顧工作或是家庭照護,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迷思四:化療過程感到不適只能勉強忍耐?化療的療程雖然有預估計畫,但往往隨病況變化去調整治療步調,醫師會定期替病人抽血監測,若預期繼續用藥可能產生併發症,就會延後治療或暫停治療。有些不適感是很主觀的,像是化療造成的疲倦感,醫師很難明確知道有多嚴重,建議病人可以透過症狀的描述,讓醫師去評估如何調整治療方向。事實上過程中若有任何難耐的不良反應,都可以跟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要如何調整,例如施打劑量減少、延長施打頻率、抑或是單純處理不良反應就好,醫師會在療效與不良反應當中去取得平衡。治療選擇由醫病共同決策 維持體重助抗癌吳佳哲醫師強調,罹癌後的治療選擇需要醫師與病家共同討論,除了衡量有哪些治療武器跟可能面臨的不良反應,還要考量病人年紀、身體狀況、疾病別、器官剩餘功能等,才能量身打造最符合需求的個人化醫療。他建議病人做化療時放輕鬆,比如有些針劑一次要打3小時,可以帶本書去看來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維持體重及體力,這是抗癌基本的要件,因此如果治療後味覺變得不好,未必要堅持清淡飲食,而是要想辦法讓病人能正常吃飯,比如吃些重口味食物增加味道,或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如果真的吃不太下去,才退而求其次藉由配方營養品來補充。若有醫病溝通的相關疑惑,歡迎瀏覽醫療爭議關懷資源專區或洽詢醫療關懷諮詢專線:(02)2351-0740。
-
2022-02-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過年打麻將、買大樂透 賭癮患者治療恐破功
春節期間家庭聚會習慣玩麻將、撲克牌,彩券刮刮樂獎金加碼,但對平時有賭博問題困擾的民眾,過年絕對是「高風險」期,北市聯醫松德院區2年前開設全台創的博弈門診,治療個案超過百位,醫師蘇璿允表示,穩定治療的個案常在過年前後「破功」,對有賭博成癮問題者,除藥物治療,也可參加團體心理治療。蘇璿允指出,賭癮發作就在一念之間,發大財的美夢、欠債不過年的壓力、老家親友邀約不好意思拒絕、牌桌熱鬧的氣氛很難不理會,都會成為對抗癮頭最有挑戰性的誘惑。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開設全台首創的博弈門診,治療各地賭博成癮個案已百位以上,但發現穩定治療後的個案常在過年前後「破功」,贏了一把覺得手氣正旺,之後卻將一年辛苦賺來的心血還給莊家,又欠了一大筆債,引發家人爭吵更傷感情。蘇璿允說明,賭癮其實是大腦生病了,掌管快樂的腦區被賭博的念頭綁架,掌管自制力的腦區也受損,就像車子煞車故障,擋不住衝動。因此,賭癮復發只靠自己「意志力」是難以解決的,就像高血壓、高血糖等都是生理現象,需要醫療協助處理。蘇璿允表示,輸錢不甘心、想翻本,瞞著家人借錢也要賭,煩悶的時候特別想賭一把發洩,若有上述這些心態,很可能已符合醫學上對賭博疾病的標準。建議有賭癮困擾者,尋找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避開年節聚會的賭博氣氛,也要避免「小賭怡情」的僥倖心理,對這些人來說,小賭一把就像點火,引起大腦失控後,會導致更大的惡性循環。蘇說,來到博弈門診的個案,與醫師討論之後,可以用藥物治療,降低賭博念頭,阻斷原本腦區跟賭博的連結,讓大腦有機會修復,以及參加團體認知心理治療,練習金錢管理,破解對賭博的迷思。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必等到五個月!黃立民與指揮中心「唱反調」:應盡速接種第三劑
新冠肺炎疫情從2019年底冒出頭,至今在全球已延燒兩年。但去年到今年初,在全球疫情告急下,台灣一直維持「加零」好似一切都不受影響、歌舞昇平時,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好似「一隻烏鴉」,不畏當前輿論,用專業知識不斷向國人示警疫情可能發生。建議及早將抗體拉起,預防旅外入境可能引發的大流行。而前陣子國際疫情才稍微趨緩,沒想到又出現Omicron變異株,各國疫情再度升溫,紛紛接種第三劑疫苗。黃立民再度基於自身專業,與指揮中心「唱反調」,認為應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三劑,不必等到五個月。指揮中心日前決議,仍維持第三劑追加劑的間隔為五個月,無縮短必要;黃立民則表示,因耶誕、春節假期緣故,許多旅外國人入境,預期一月將迎來一波大流行。而許多人都是在九、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須等到三月才能接種第三劑,屆時「都流行完了,再打有什麼意義?」「可以理解指揮中心做了決議不願修改,但什麼是正確的,總是可以討論。」黃立民直言,「之前要等(間隔拉長)是因為疫苗不夠,但如果疫苗夠何必等?」他解釋,國外研究指出Omicron變異株讓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減少30倍,而之前Delta變異株也只減少六倍。因此就算之前中和抗體效價600、1000,遇上Omicron只剩下20、30左右,不用等到接種一段時間後抗體消退,就已讓保護力「掉到不容易擋住」新的變異株。因此不要等到五個月,就應及早將抗體拉起來,才有辦法抵擋接下來可能的疫情。即使新冠流感化,每年病毒株不同,仍可能引發重症威脅。不過,國際間也認為Omicron有趨向流感化的趨勢,是否意味著邁向正常生活不遠矣?黃立民表示,國際上有些專家認為Omicron變弱,有些認沒有,「既然大家意見不一致,表示沒有定案。」他說,就算新冠肺炎往流感化方向走,但每年流感病毒株不同,也還是會突然造成重症、死亡率突然升高,因此僅看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率,斷言可否過正常生活或是與病毒共存「是不穩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發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黃立民表示,尤其一旦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出現,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立即給予克流感和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大幅降低死亡和重症,「大家就不怕了」。而現在目前新冠口服藥已陸續問世,現在就等大規模使用後,能否驗證和臨床試驗一樣好,以及我國何時可以拿到藥物,預估還要半年,民眾生活才有可能回歸正常。專家防疫法寶看偵探片放鬆 吃維生素D提升免疫身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也是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的黃立民,不僅就疫情提出各項建議,也身負醫院的感染管制重任。他說,不論醫院或是政府,感染專家都是同一批在「操」,而且其他科別的醫師也會來諮詢相關意見。醫學中心會議及相關行政事務本來就多,身為院長「確實滿忙的」。因此下班時,黃立民喜歡看影集、書籍,尤其是偵探片、推理小說。他笑說,感染科醫師本身就像偵探一樣,面對病人要立即針對他的症狀、染病時間,推測敵人可能是病毒還是細菌等,立即給予適當的用藥。而且下班有時還是會想東想西,看偵探片腦筋較能專心想劇情,就可以轉移注意力。面對持續兩年的疫情,黃立民如何做好防護,讓自己和家人免於感染?黃立民表示,打疫苗很重要,因此一開始開放醫護同住家人施打疫苗時,就讓家人接種。自我防護方面,黃立民則說,因為自己是感染科醫師,對於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不是太大的問題。他指出,除了戴口罩外,染疫最大的風險「都出在手」。因此提醒民眾回家之後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摸臉之前一定要勤洗手。而他自己則在辦公室各處放上乾洗手,「只要經過就按一下」,增加洗手頻率。另外,黃立民也會兩三天補充一次維生素D。他表示,現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有助於免疫力提升,且一般日照仍無法補足所需,因此建議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補充。黃立民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兒科教授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有喝酒習慣會不會讓麻醉無效?醫師詳解你最想問的麻醉問題
Q:麻醉可能發生哪些風險?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麻醉部主任儲寧瑋表示,麻醉藥都有毒性,如果劑量不對,或是打在不對的地方,就會有風險。例如不該進入血液循環的局部麻藥如果不慎打進血管,可能立刻引起致命的心律不整,或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而癲癇發作。儲寧瑋表示,深度麻醉時,呼吸、心跳、血壓會受到抑制,如果狀況危急,會需要立刻插管或打強心針急救。為了避免這類風險發生,麻醉醫學已發展出很多監視麻醉深度的方式,可監控腦波、疼痛、呼吸聲音等,第一時間發現病人是否麻醉深度不夠或過深,及早調整,讓手術順利進行,並將術後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減到最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表示,術前醫師會詳細了解病人的家族史、病史、藥物過敏史,上次開刀用過什麼藥物,作為評估發生麻藥過敏機率的參考。現在麻醉藥安全性已大大提升,發生「惡性高熱」這類罕見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已降低,也有可及早偵測處理的做法,大幅減少死亡率。溫永銳指出,鴉片類的麻藥也有可能造成比較輕微的藥物副作用,例如皮膚過敏、皮膚癢。有些手術前要放中央靜脈導管,為了預防感染,導管前端會有抗生素的塗料,有些病人會對這個抗生素過敏,卻誤以為是對麻藥過敏,其實各種藥物都可以能有致敏,單純對麻藥過敏的機率並不高。溫永銳表示,現代醫學對於麻醉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於麻醉風險幾乎是零容忍。儲寧瑋表示,麻醉中變化的處理是分秒必爭,麻醉專科醫師的工作會在同一地點的幾間手術房流動。同時照顧不同地點、不同棟樓的病人,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一旦麻醉中的病患發生緊急狀況,恐延誤救治時間。Q:半身麻醉病患處於清醒狀態,覺得很緊張怎麼辦?儲寧瑋表示,這很常見,通常現場醫護人員就會一邊做事一邊陪病人閒話家常,外傷開刀就問他怎麼受傷的,剖腹產就跟她聊聊媽媽經,再不然就放音樂,這些都有助轉移注意力。如果病人還是很緊張,只要病人沒有用藥禁忌症,也會考慮給鎮定的藥物,讓他進入叫得醒的淺眠。Q:麻醉方式可以自己選擇嗎?儲寧瑋分析,麻醉方式的選擇,有三個考量順序。首先是要看病人的身體狀況和手術部位及方式,舉例來說,下半身手術若需要時間較長,並不適合半身麻醉,但如果全身麻醉對於病人身體負擔太重、風險高,那也不得不採取半身麻醉。在不違背第一個考量的情況下,第二個考量會納入外科醫師的偏好。前述都考量過了,如果有不只一個可行的選項,這時候就會尊重病人的選擇。不過,中途改變麻醉方式有時候是必要的。溫永銳表示,例如一開始是半身麻醉,手術時間最多大約只能三小時,但如果手術中發現需要延長時間,這時候就必須改變麻醉方式,例如給予靜脈注射或是插管做全身麻醉。Q:麻醉後可能發生哪些不適症狀?醒得愈晚愈可能覺得不舒服嗎?儲寧瑋表示,麻醉退了之後最常見的不舒服症狀包括傷口疼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年長者經歷深度麻醉後,有時候也會因為大腦受到壓抑還沒完全恢復,出現數小時至數天的譫妄,例如日夜顛倒、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激躁不安、幻聽或是幻視。從歷時較長的手術中醒來時,也可能會感覺肌肉痠痛,大部分症狀都會在幾天內自行恢復。雖然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在恢復室才醒來,其實不然。儲寧瑋說,其實在開刀房拿掉管路時,就會確認病人是否已經可以自行呼吸、叫了有反應,但由於病人還意識不清,即便有應答,事後也沒有記憶。最理想的醒來時間是在手術結束時,在開刀房就醒來,儲寧瑋表示,這代表麻醉劑量剛剛好,也是麻醉醫學透過各項嚴密監測持續精進,希望達成的目標。溫永銳表示,麻醉相關的監控,在部分手術並無健保給付,但若病人經濟能力許可也有意願,都會建議使用,可提高安全性。Q:在脊椎骨上打針麻醉(半身麻醉)會腰痠背痛嗎?儲寧瑋表示,理論上不會,因為所使用的針非常細,是27或29號針,從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縫隙之間打進去,對組織傷害很小,出血極少。一般點滴是22或24號針,抽血是23號,小孩的頭皮針是25號,數字越大,代表針越細。溫永銳表示,有些媽媽會說,無痛分娩完兩三年了,還在腰痠背痛,近年醫學上有新的想法,認為或許打針真的有可能造成韌帶受傷,韌帶是血液循環比較少的組織,所以不易恢復,而造成疼痛。Q:平時常喝酒的人,會不會發生麻醉無效問題?儲寧瑋表示,有酗酒或長期服用大量安眠鎮定劑的病人,對於麻醉藥的耐受性可能較高、代謝較快,藥量需要高一點,也特別需要監測麻醉深度,這部分在術前評估就會問,如果病人沒有如實告知,麻醉科醫師在施作後也會發現病人較不容易進入理想的麻醉深度。對於麻醉科醫師來說,怎樣算是有可能影響麻醉效果的飲酒習慣呢?儲寧瑋表示,經常性的飲用烈酒就算,比如一個禮拜喝三次高粱,也有遇過病人每天喝半瓶高粱;如果只是偶爾小酌少量葡萄酒,影響不大。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12-19 癌症.乳癌
HER2陽性乳癌頻復發 貝西:身心靈切開 治療就沒那麼痛苦
乳癌發生率為台灣女性癌症之首,死亡率更排行第2名。每年新增15000多名個案且有年輕化趨勢,HER2陽性乳癌約佔全體乳癌2成5,因容易轉移,即便早期就手術切除,仍有近2~3成病患有復發、轉移機會,晚期僅約五成存活率。元氣周報採訪病友生命故事,帶出HER2陽性乳癌患者面臨的困境與挑戰,讓大眾聽到病友的聲音。一身時尚行頭,眉宇間透露明星氣質,讓人很難想像眼前笑臉迎人的貝西,已年過50。更難想像的是,她一生中兩度罹癌,近30年人生皆與癌細胞相伴。貝西回憶20多歲、當空姐時,被診斷出淋巴癌,因年輕不懂事,加上當時沒有好的止吐藥,她常因身體不適在地上哭鬧,搞得全家雞飛狗跳。時隔20多年又罹患乳癌,她已身為人母,個性成熟許多,不願「一人罹癌、全家地獄」,看著三個小蘿蔔頭握拳大喊「媽媽加油!」,她知道自己必須樂觀活下去。乳癌來得兇猛,等不到新藥救命,三周藥費高達17萬。貝西說,42歲那年,她摸到右乳硬塊。得過一次癌症的她,自認有易感體質,立刻就醫檢查,結果乳房除了已知的囊腫,還多了一顆腫瘤,醫師開刀竟只取出囊腫。術後不到三個月,腫瘤就從原先「比綠豆還小」,迅速長至2.5公分,最後確診為HER2陽性乳癌第二期。貝西轉院治療,摘除整個右側乳房,同時施打化療藥物,病情獲得控制,但沒想到五年後,癌細胞轉移到肺部、鎖骨淋巴結和腦部,已是四期乳癌。健保針對HER2陽性乳癌標靶用藥,僅給付有轉移者使用18個月,貝西說,自己曾於健保大傘下獲得部分藥物給付,但目前幾乎全部自費。這五年來,醫師嘗試用不同藥物組合為貝西控制病情,再加上養病開銷,粗估花費超過千萬元,「我都不敢仔細去算,現在三周的藥費就高達17萬元」,貝西坦言,不但花光積蓄,還有負債。日前好不容易取得全球僅一百位的乳癌新藥臨床試驗名額,卻又因癌細胞腦轉移,須開刀切除而錯失機會。「我現在的治療是在拖延時間,拖到有新藥救命的一天,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健保給付?」貝西無奈地說。副作用痛苦難耐,靠轉念、冥想苦中作樂。貝西的治療,都是在化療的基礎上,搭配各式標靶藥,但腫瘤始終存在。她透露,藥物副作用常痛到須喊出聲才稍微緩解。即便如此,她仍苦中作樂,笑稱注射的化療藥像是「胡蘿蔔汁」;另一項治療則是打完針後,頭、手、腳須冰敷,否則可能像燙傷一樣紅腫,起初她冰得疼痛難耐,後來一轉念,「想像自己在北海道或歐洲滑雪。」她笑說,「把身心靈切開,治療就沒那麼痛苦。」她也會藉由冥想和腫瘤說話:「藥物是甘露,我們一起解脫。」用正向的心情與腫瘤和平共存。回首抗癌歷程,貝西以麻將術語比喻:「原以為生命已經北風北,即將下莊,結果很幸運還能連莊,希望有新藥讓我可以一直連下去。」因為信仰,貝西相信上天留她必有意義,是為幫助更多病友。對於未來,她除希望健保能放寬用藥規定,讓患者早期用藥,不要拖到末期狀況不好了才給藥,也希望國外乳癌新藥盡速納入健保,讓她這樣的乳癌病友有活下去的機會。感謝閨密、孩子一路相伴我越光鮮亮麗 越不會變成病人罹癌後,貝西不讓自己看起來像病人,「要『藉假修真』,我越光鮮亮麗,越不會變成病人。我也很感謝朋友們,一直當我的啦啦隊。」貝西說,她有八個好閨密,知道她化療掉髮,就稱讚她戴頭巾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掉眉毛就帶她紋眉;她痛到不想出門,就派司機來接她打麻將或吃飯,讓她轉移注意力。「我也是罹癌後,才知道有這麼多人愛我,讓我變謙虛、懂感恩。」而貼心的三個孩子更是她活下去的動力,如今孩子皆已成年,小女兒率先結婚,她雖不捨,但「能看一個(結婚)是一個,有人託付,我才放心」,言談中滿是母愛。
-
2021-10-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莫德納、AZ開始施打! 疫苗嚴重過敏反應5大症狀一次看
第12輪疫苗開打,BNT、莫德納、AZ等三大疫苗今起同時施打。衛福部疾管署與台中榮總今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線上研討會,疫苗接種後最擔心發生「嚴重過敏性反應」,以mRNA疫苗的發生率最高,約有百萬分之2.5到11左右,發生年齡落在20歲到60歲之間,接種疫苗後30分鐘內,出現皮膚起紅疹、咳嗽哮喘、胸痛胸悶、噁心嘔吐、頭暈臉色蒼白、或其他神經學反應,應立即治療。mRNA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機率最高 女性遠高於男性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調查,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8日,因接種BNT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約為百萬分之4.7;莫德納疫苗約百萬分之2.5。發生年齡落在20歲到60歲之間,中位數為40歲,接種mRNA疫苗較少在青少年,而接種mRNA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有高達90%以上都是女性。接種mRNA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時間,皆在10分鐘左右。根據統計有80%是發生在15分鐘內、90%發生在30分鐘內。產生嚴重過敏反應有80%到90%都是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時發生。美國的調查顯示,所有mRNA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約在百萬分之2.5到11之間,AZ疫苗發生比例為百萬分之1.8。台灣自今年3月22日開打新冠疫苗,截至10月20日為止,四款新冠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為百萬分之1.53,其中AZ為百萬分之1.89、莫德納為百萬分之1.34、BNT為百萬分之0.92、高端為百萬分之0.72。馬偕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李必昌表示,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不管是國內或是國外發生機率都相當低,但隨著疫苗將大量接種,仍需要格外注意,嚴重過敏反應若能即使給予腎上腺素,幾乎都能完全恢復,若未能即時發現導致休克等反應,極可能威脅性命。接種新冠疫苗後 五大系統出現反應別輕忽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會在五大系統出現症狀,皮膚系統會出現紅疹、尋麻疹、紅腫癢痛反應;呼吸道系統會出現咳嗽、哮鳴、喘鳴、胸痛胸悶、聲音沙啞、鼻塞等;腸胃道系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情況;心臟血管系統會產生頭暈、頭重腳輕、臉色蒼白、暈厥、休克等;神經系統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感、有窒息將死的感覺,另外非典型的症狀如子宮攣縮、尿失禁等。李必昌表示,五大系統中,只要有任一皮膚症狀加上任一種呼吸道或心臟血管症狀,就屬於嚴重過敏反應,又或是五個系統中有四個系統的反應,只要有兩項症狀出現,都必須高度懷疑是嚴重過敏反應。嚴重過敏反應 VS. 暈針 兩者最大差異是在發生時間由於近期大量接種新冠疫苗,嚴重過敏反應常會與「暈針」的症狀搞混。李必昌表示,暈針在醫學上稱之為迷走神經反應,會發生在各年齡層,不一定是因為打針引起,而打針導致的迷走神經反應,主要是「疼痛」、「害怕」引起。研究顯示,暈針多發生在青少年,而嚴重過敏反應大多發生在20歲到60歲之間並以女性居多,暈針發生時間大多在「打針前」以及打針後的5分鐘內發生,與嚴重過敏反應大多在10到15分鐘,或是30分鐘以內發生有差異。超痛! 三大針劑 暈針人數最多李必昌表示,針對青春期的孩子調查,以三大疫苗類型,最容易導致暈針,人類乳突疫苗、三合一疫苗(Tdap)、腦膜炎疫苗(MCV4)。他分析,應該是這三類疫苗,施打後的疼痛感較顯著所致。導致暈針不一定與疫苗有關,久站、姿勢突然大幅度改變、沒吃早餐、太熱脫水都可能引發暈針。暈針只要適度休息就能恢復,最擔心是暈針時,不慎跌倒傷到頭部,或是發生車禍、撞傷等意外。避免暈針的發生,建議接種疫苗時採取「坐姿」,接種場所通風,最好有空調協助換氣,注射前,民眾已經反映頭暈,可以改採「躺姿」接種疫苗。李必昌表示,避免暈針有四大撇步,接種疫苗前一天「不要熬夜、喝酒」,「記得吃早餐別空腹」、「不要單獨前往接種」、「保持心情放鬆」。醫護人員協助接種時,也能與民眾說說話,轉移注意力,幫助降低暈針的發生率。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校園開打BNT疫苗 醫師建議這方法,預防集體暈針!
● 年輕族群易暈針、女多於男● 暈針主因是心理因素● 暈針後多休息、喝水與量血壓大都可恢復校園明天開始接種BNT疫苗,就以往施打經驗而言,青少年團體接種疫苗,最怕「集體暈針」。診所醫師施奕仲比喻,「暈針像會傳染一樣。」建議校方做好事前準備,包含轉移學生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動線安排,避免學生直接目睹抽針、接種,甚至是暈針的過程,將可以有效預防集體暈針。「集體暈針」,意即不只一位學生打完疫苗後癱軟無力,主要症狀包含頭暈、惡心、嘔吐、臉色蒼白、手腳發冷、血壓下降、昏迷、暈眩等。心理因素 年輕族群易暈針有些人很怕打針,陰影揮之不去。施奕仲說,常好發於年輕族群,女生發生機率略高於男性,通常在接種疫苗後3至5分鐘內發生,有暈針經驗的人再次發生比率更高。暈針主要為心理因素,因為心理恐懼、緊張,交感神經張力高張,卻又在接種完畢立刻放鬆,以致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張力突然反彈,瞬間心跳或血壓驟降,而癱軟無力。前頭暈針後頭緊張 像會傳染「原本不緊張的學生,看到前面一個打完暈倒,就變得更緊張。」施奕仲說,就是這樣的情緒,會影響疫苗接種反應,「暈針像是會傳染」。他分享,先前參與子宮頸癌疫苗接種時,因為校方安排施打動線不佳,一整個下午打下來,至少有20至30名學生暈針,校方為求謹慎,將他們統統送到急診。事實上,暈針後只要躺平、多休息,同時監測脈搏,清醒後多喝水,幾乎都會沒事。施奕仲說,暈針的學生意識多半清醒,因打疫苗後本來就有留觀時間,護理師在此時需多加注意血壓量測,學生則多補充水分,若數字慢慢回復正常值,即可回班休息。接種規畫3區 避開不安景象避免集體暈針,校園接種動線安排需再三留意。學生在等待過程,若目睹護理師抽針,或是前面一位學生突然倒下,都是加劇緊張感的原因,這時空間上阻隔,適時放鬆心情或轉移注意力就很重要。施奕仲建議,校方可以規畫三區,包含等待、接種與暈針休息區。學生在等待接種前,可以先在教室觀看輕鬆影片,舒緩緊張情緒、轉移注意;接種區盡量以屏風阻擋,避免學生看到抽針、暈針的景象而不安。另外,對於少數已經暈針的同學,送往其他休息場所的動線,需與排隊接種疫苗者隔開;在暈針休息區則由護理師陪伴觀察,並且定時量血壓、心跳,直到恢復正常才回到各班教室;但如果血壓、心跳的測量,一直處於偏低的情況,且超過30分鐘,儘管學生意識是清楚的,還是會建議送院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