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財產
共找到
342
筆 文章
-
-
2024-10-24 活動.活動最前線
【已額滿】2024國際失智論壇:日本齋藤正彥醫師、失智者及各領域專家分享真實經驗、最新趨勢!
2017-2025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摘要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多1人。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失智症者數量也逐年增加,而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問世更提醒著我們,早期診斷及介入的重要性。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富邦人壽、嘉義縣衛生局、奇美食品、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失智共照中心,將攜手合作舉辦「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早期診斷到照護的最新趨勢。此次論壇特別邀請曾出版《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的東京都立松澤醫院齋藤正彥名譽院長,線上分享如何透過失智症母親齋藤玲子,來理解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及需求,並以醫師與兒子的雙重視角,讓每位照顧者、子女在面對父母失智時,都能同理、應對。論壇中,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將分享地方推動失智照護與資源整合的經驗;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與顧問曾清芳探討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家庭照顧計劃;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介紹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最新進展;富邦人壽律師陳明賢則會解析實用的財產安全策略。此外,論壇現場還設置以失智預防到照護為主題的攤位,提供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友善室內環境設計諮詢、健腦遊戲及銀髮友善食品試吃等互動體驗。論壇結束後,還將抽出10本東京都立松澤醫院名譽院長齋藤正彥的著作《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贈送參與民眾,名額有限,歡迎免費報名參加。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時間:2024.11.30(六) 13:30(12:30開放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2F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已額滿)免費線上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4dementia-162
-
2024-10-12 焦點.元氣新聞
橘世代/杜絕養出啃老族 律師:讓兒女知道爸媽賺錢不容易
「認識和駕馭金錢的能力,學校不會教,父母要在生活裡教給他。」「恩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家宏這幾年常常處理啃老案件,深感父母與其和孩子分享財富,不如分享如何累積、運用財富。蘇家宏即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兩個學齡兒子的「財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怎麼賺錢、如何理財。例如蘇家宏日前出版「此刻,就是立遺囑的最好時刻」,有段時間周末得清早出門辦簽書會,兒子就跟著台中台南四處跑,知道爸爸上台分享前需要做許多準備,看著爸爸工作的身影,了解到賺錢並不容易。孩子也知道,除了賺錢,還必須懂怎麼用錢,像是可以借錢買房子,但不要借錢買車;前者是資產,後者一落地就打八折,是負債。因為爸爸會分享,我們的房子現在市值多少,比起買的時候漲了多少,而家中那輛十年車子,折價後又值多少錢。爸媽在看房價行情、股票漲跌時也會跟兒子分享自己的觀察。蘇家宏解釋,理財教育的重點不是「教什麼」,而是深刻的陪伴,花時間相處,在生活裡感受、了解孩子,以生命影響生命,孩子才可能從你的身影裡學到一些什麼。他從孩子還小的時候觀察他如何用零用錢,調整他們觀念,給予容錯空間。他看到許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沒花時間陪伴,捨不得孩子吃苦、犯錯,等孩子很大了才犯錯,付出的代價、需要的陪伴都是加倍的。蘇家宏打算在孩子成年時,先給他們一筆錢,觀察他們怎麼使用,再決定要給多少?怎麼給?「我看你怎麼用,你亂用,我就把錢捐出去;你懂得運用財產,把錢變多,未來你會拿到較多的錢。」他笑著說。蘇家宏看見許多家庭,父母同樣的教養方式,養出了一個啃老兒,但其他的不會,父母總是檢討自己是不是做錯什麼?他提醒,每個孩子不同,相同的教育方式會在不同的孩子心裡產生不一樣的運作,為人父母,積極地做到該做的,但也要理解自己的有限。
-
2024-10-08 醫聲.醫聲要聞
一塊麵包吃一天,她從醜小鴨變身生技業天后
「我曾經一塊麵包吃一天,為了生活....只要有賺錢的機會都不放過,出社會後斜槓多份工作,白天工作,還兼家教、工業設計...」坐在記者前面的康霈生技執行長暨研發長凌玉芳談到過往為了生活四處打拼的經歷,忍不住哽咽落淚。在專訪前一小時,凌玉芳才在上市前的記者會上,意氣風發的發表康霈生技醫美新藥CBL-514注射劑第二期臨床試驗。凌玉芳指出,「CBL-514用於局部減脂、橘皮治療及罕見疾病竇根氏症,目前已完成美加澳500人的2期臨床試驗,新藥可透過誘導脂肪細胞凋亡減少治療部位脂肪,明年下半年將在國際上展開2個多國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預計花20億元、收案600人。」能有今日的成果,凌玉芳自己也沒想到,她跟康霈生技董事長徐坴暉一手孵出的蛋,成了極受矚目的金雞蛋。10月2日康霈生技正式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興櫃股后一舉進入更大的資本市場,因颱風影響遲至4日交易,當天成交價518元,大漲了19.35%,這匹黑馬到底能跑多快跑多遠,外界都睜大眼睛看。從小苦過來,斜槓人生還是不忘「研究」夢凌玉芳頂著完美妝髮信心十足,直視外界不甚友善的眼光。質疑的眼光來自「她」是半路出家,也沒有漂亮的學經歷,她是成功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碩士生,大學還是唸成大工業設計,這在含金量很高的生技業裡真的太過「渺小」。凌玉芳談起個人的學經歷也不示弱,這與她出身艱苦的生活環境有關,「我父親是軍人出身,當年就以一萬元的薪水養我們家四個小孩,高中考上北一女後,當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就跟著參加社會運動,父親覺得沒在唸書,堅持轉回家鄕的中壢高中。」她苦笑著。回到當地的高中後,由於數理是凌玉芳的強項,學校派她參加數理奧林匹亞競賽,也獲得很好的成績,原本可以選擇保送名校但她放棄,而是參加聯考,一心一意希望能上清大化學系,但考試當天她發高燒,成績不理想,差了0.04分,上了成大工業設計系。上了大學,凌玉芳因軍人子弟學費有補助,但生活費得自己賺,加上工業設計系是很花錢的科系,只要有打工的機會都不放棄,研究所還同時兼了5個家教,「我去端盤子,去醫學系當助教,曾經一天只吃一個麵包,連當時的導師都看不下去,建議改當家教賺錢比較快,醫學系的同學還幫忙介紹時薪較高的鐘點家教..」回想自己一路上的辛酸,凌玉芳忍不住掉淚。為了脫貧,凌玉芳畢業後還持續斜槓兼差,白天工作,空檔時間接工業設計及家教,一個月賺7、8萬,直到某天有個前輩告訴她,「你現在看起來薪水很多,但你喜歡做研究想要開發新藥,身兼數職是不行的。」前輩的一句話打醒夢中人,凌玉芳將重心轉回研發上,但也過著一個月只有4萬元的薪水,但在心裡對自己喊話「一定要成功」。在研究的路上,凌玉芳也是經過不斷的轉折後才回到初衷,唸工業設計系時,因為太喜歡實驗,跑到生命科學系和同學一起進行實驗,這也讓她決定考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當時指導教授賴明德,專長為膀胱癌、腫瘤分生學、基因治療等,這也打下了未來醫美新藥的研發基礎。從大學到研究所,凌玉芳獲得不同的養份,工業設計教導她看事情要放遠至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可能性,不能只有紙上談兵;賴明德教授帶她了解細胞凋亡的原理,醫美新藥的作用原理,就是讓脂肪細胞凋亡達到局部減脂的目的。新藥研發出來後,必須進行臨床試驗,凌玉芳與徐坴暉兩人先找親朋好友集資,第一年只募到幾千萬元,沒想到一下子就用完了,為了找錢,兩人開著破車就去見投資人,但被打槍的機會太大,不只新藥的效果被質疑,公司淨值還只剩一元,董事長徐坴暉苦笑著,「我把房子拿去抵押兩次,還跟老婆把財產分開,免得連累她。」醜小鴨化身金母雞,投資人爭相投資後來整型外科名醫張高榮陸續加入,加上一群老股東也堅持不放棄,一切的轉機就在2021年2a臨床試驗開始解盲的這一刻,張高榮拿著試驗結果的數據找上國內生技大廠—友華生技,獲得1.68億元的資金,一夕間醜小鴨變成了天鵝,吸引了眾多投資人加入競逐行列。張高榮指出,「由於友華生技曾經是全球最大玻尿酸在台的代理商,但失去代理權後,就一直找尋醫美相關產品,友華生技對於局部減脂的新藥充滿興趣,就投入資金一起研發。」凌玉芳透露要上市時,將相關文件送至台灣證券交易所審核時,有被問及明年進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是否可以在台灣進行,但台灣沒有醫美新藥的臨床試驗經驗,因此,未來仍會以歐美國家為主,以銜接未來美國FDA藥物申請的條件,期待2027年可以上市。
-
2024-10-05 焦點.元氣新聞
遇到啃老恐怖子女怎麼辦?律師教家長4招自保
「恩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家宏長時間關心財富傳承議題,他觀察,這幾年因為恐怖子女啃老,而來尋求協助的長輩明顯變多。他認為,透過法律處理啃老事件,對親子都有好處,愈早處理,孩子愈有機會自立獨立;拖久了,啃老兒不但拖垮老年生活,也破壞家庭關係。他建議父母熟知以下四個法律:保護令:保護令除了用外控機制防止啃老兒施暴,對精神疾病的孩子也能裁定必須就醫,或接受心理治療。許多父母擔心一旦聲請保護令,孩子會留案底,蘇家宏釐清,民事保護令的作用在預防老人再度遭受暴力,兒女若在保護令有效期間內,沒違反保護令,就不會有前科,除非兒女再度施暴,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法官判決後,才會有案底。父母可先撥一一三詢問,社工會告知相關程序,甚至可以啟動一些社會資源。由家分離:父母可以提出理由,向法院提起訴訟,令成年兒女搬離住所。歸扣:因結婚、分居、營業三種用途,父母(被繼承人)預先贈與財產給子女(繼承人),當父母過世後,分配遺產時,這筆贈與金額應該計算為遺產。亦即,若孩子要求父母拿出五百萬元助其創業,等於是先支領遺產。喪失繼承權:對父母有重大虐待或侮辱事實者,經父母表示其不得繼承,施暴子女就會喪失繼承權。 數位版看這裡 卸下情勒的緊箍咒「爸爸,我做生意失敗,欠地下錢莊五百萬,你先幫我還。」「媽媽拜託救我,如果連你都不幫我,我錢還不出來就剩命一條。」對孩子的關心和掛念成了緊箍咒,使得人生最後一哩路活得心驚膽跳,老父母該如何解?
-
2024-10-04 退休力.理財準備
想提早贈與,又怕子孫拿到就賣掉…不動產傳承5招,防兒孫翻臉、棄養!
「長輩贈與不動產,希望未來讓兒孫免繳遺產稅,但又擔心他們拿到不動產後就賣掉,或者翻臉不孝、棄養…」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王柚鈞,在提供諮詢服務過程中,常遇到樂齡族群出現「疼惜兒孫,又希望為自己留後路」這類兩難心態,不動產、遺產規畫等也成為樂齡族群是否安老的重要關鍵。評估資產規模 提早規畫分配美麗華集團、藝人劉若英的姊姊等,便陷入不動產護產、爭產風波。不想身後事不得安寧,王柚鈞建議,樂齡族群最好平常就思考、準備財產分配、規畫等議題。在規畫不動產傳承、贈與不動產時,可運用「分年贈與」、「共同持有,但長輩持有比例達二分之一以上」與「限制登記」等方法,針對上述兩難情境予以解套。此外,像「信託」、「不動產設定抵押權」等也是解方,不過要使用上述這些方法前,還是需評估資產規模、家庭成員組成、家庭狀況與相關法律規範等,才能減少糾紛,並達到預設目標。王柚鈞認為,若只有一份不動產,與贈與稅相比,遺產稅的「稅賦成本」較低,因此當樂齡族群只有一份不動產,又是自住,建議應保有這份不動產,當有一天離開,就自然傳承下一代,或是運用安養信託,會比較有保障。傳承、贈與不動產5招1.分年贈與2.共同持有,但長輩持有比例達二分之一以上3.限制登記4.信託5.不動產設定抵押權不動產抵押權 需有借貸關係若樂齡族群希望可以提早贈與不動產,則有前述方法可運用,以「共同持有,且持有比例達二分之一以上」來看,王柚鈞指出,由於「土地法」34-1條規定,只要持有人半數以上達成協議,即可對不動產進行買賣等處分、變更,為了避免有人一拿到不動產就趕快賣掉、取得現金,讓自己的不動產持有比例超過二分之一,便顯得非常重要。對於「拿不動產去設抵押權」議題,王柚鈞提醒,有些長輩希望以不動產設定抵押權的方式,也就是將不動產的抵押權設定在長輩自己身上,避免兒孫隨意變賣不動產,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長輩與兒孫必須要有金錢借貸關係,抵押權才成立。「當資產規畫健全,若有一天生病了,或要住養生村、安養機構,較不會有後顧之憂。」王柚鈞表示,對於不少樂齡族群而言,進行資產規畫時,不動產是關鍵一環,這與資產活化、現金流的運作有關,像老屋都更議題,若搭配不動產傳承、移轉,便有許多細節、情況需要考量。不動產課程 助樂齡理財防雷聯合報即將舉辦的退休力理財規畫「不動產篇」課程當中,王柚鈞將以深入淺出的全方位角度說明、分析不動產市場、資金與物件等整體趨勢,並以資產活化角度,引領學員思考如何進行,才是最符合需求的配置形式,他也會援引不同情境實例,讓學員更理解不動產規畫、傳承所需考量重點,期待協助樂齡族群可以擁有更安心、更無後顧之憂的第三人生與更豐富的精采生活。退休5力課程/財務安心系列 解鎖理財投資密碼日期:10/20(日)「不動產篇」買賣傳承面面觀-輕鬆破解誤區11/03(日) 「投資篇」追求財務自由很簡單-提早退休不是夢11/17(日) 「傳承篇」圓滿人生下半場-不讓紛爭來敲門時間:下午2時至4時30分地點:台北市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報名連結:https://shih5869.pse.is/6hmwka
-
2024-09-20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面臨4大風險!理財顧問告訴你可以靠什麼保險彌補
單身的王先生一直以來就對金錢沒有安全感,理財偏向保守,由於工作性質是輪班制,所以沒有很多時間研究投資理財,好在有個大學同學從事保險業,鼓勵王先生用買保險的方式來為自己準備退休金,同時也做好退休後的醫療、長照規劃,讓他對退休準備不再那麼恐懼。像王先生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少,有許多人都是透過保險來規劃和準備退休,到底保險可以提供哪些功能來解決退休準備的問題?退休規劃留意四大風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指出,在進行退休規劃時,首先要留意四大風險:1.長壽風險: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果我們活得比預期更久,就會遇到退休金準備不足的問題。2.通膨風險:現在買一碗麵的錢,在退休時也許只能買到一片餅乾了,或者是同樣要吃一碗麵,未來退休時或許得花上兩倍的價格才買得起,這就是通貨膨脹的風險。3.健康風險:身體就像一部機器,用了六七十年,總是需要保養、維修,甚至有些器官已不堪使用,所以我們必須對退休後產生的健康問題與醫療費用提前作準備。4.投資風險:在準備退休金的過程中,會有投資風險,投資不是穩賺不賠,如果因為市場波動或金融風暴,導致資產規模縮水,就會影響到退休金水位,這也是現代人需要多加留意的風險。四大風險靠什麼保險保障?保險在退休規劃中扮演哪些角色,如何在退休後提供財務保障呢?1.長壽風險-「年金保險」:可以解決長壽所帶來的風險。年金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生存作為約定的給付條件的保險,可先定期繳交保費或是一次躉繳整筆保費來累積保單價值準備金,等到了約定的年齡時,保險公司會依照合約內容每月或每年給付一定金額的生存保險金給被保險人,直到被保險人死亡,這種保險稱為「年金保險」,跟壽險最大不同就是,人活著就持續給付年金,相對可以有效創造退休後的現金流。2.通膨風險-「增額型壽險」:最大特色就是保障會「增值」,按條款約定,保障會隨著時間以複利或單利增值,例如每年以複利二~三%增值,隨著年紀增加保額也會增加,具有抗通膨的效果。3.健康風險-「醫療險」和「長照險」:根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平均每10人就有6人在過去一年曾接受住院手術,在退休之後,醫療支出通常會較年輕時更高,失能與長照的機率也跟著提高,所需要提撥準備的醫療準備金及長照金可以透過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來加強,讓自己在面臨健康風險時,有更好的醫療與照護品質。4.投資風險-「投資型保單」和「分紅保單」:提供給對投資不擅長或擔心投資風險的人,想要參與投資但也能同時兼具控管風險的選擇。不同類型保單如何操作市面上「投資型保單」種類有許多,有些可藉由專家代操,達到穩健投資績效 ; 而定期撥回現金的機制,可以創造月現金流,就像月退俸的功能。但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型保單是透過商品設計,將投資期間拉長或藉由專家團隊來降低投資風險,而非完全沒有風險,在選擇時,也要小心謹慎,並記得做好資產配置。「分紅保單」則是可以分享該保險公司經營成果的概念,如果保險公司管理該分紅保單績效良好,則保戶可以分紅,共享績效,若經營績效不佳,還有基本保障,不致血本無歸。醫療保險與退休保險如何整合既然保險在退休規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我們應如何將醫療保險與退休保險進行有效整合,以應對老年健康風險和經濟壓力呢? 保險雖然能提供許多晚年的醫療與退休照護等功能,但我們幾乎無法在同一時間一次規劃完整,如果以消費者購買保險的優先順序來說,我們可以將人生劃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就學期、就業前期、就業中期、退休前期、全退休期,以下提供一些在不同時期規劃上的建議 :1.就學期和就業前期:這時候因為家庭責任重擔通常還在父母身上,財務基礎尚未穩固,可透過基礎的醫療保障規劃,用最少的保費買最大的保障,主要以定期型的醫療險、意外險為規畫重點。2.就業中期:這個時期工作相對穩定,不同的行業與能力造成薪水上漲幅度不同,此階段雖有很大機會因收入成長而讓收入大於支出,但相對也有許多責任要負擔,例如奉養父母、房貸、車貸等支出,因此應該檢視自己的壽險保障,以及因工作失能所帶來的收入中斷,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同時可提早視家族病史、個人生活習慣等評估,增加重大疾病或防癌險等相關保障。3.退休前期:此時雖然收入與人脈達到顛峰,但身體機能也開始退化,要趁還健康的時候,將保單做全面檢視,若財務許可,應增加長照或失能保障,將過去購買的定期型醫療險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為終身型,好因應老年需求,同時注意保障額度是否足夠,以及評估保險在退休財務的規劃中應占的比例。4.全退休期:此時的收入不像還未退休時那樣豐沛,孩子也已經長大,奉養父母的責任可能減輕甚至不需要負擔,應控制保費的支出在合理的範圍,以免造成退休的負擔,但仍應注意保留醫療、重大疾病、長照等保障是否足夠,讓保險公司協助分擔老年醫療長照風險。由於保險在退休規劃中的有其不可或缺性,許多民眾普遍會將保險納入退休規劃中必要的配置,但提醒大家,保險要及早在健康時規劃,才能確保晚年的財務與健康安全,有個幸福與安全的退休生活。作者:楊馥瑄經歷: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樂學網[理財觀念實務班]講師理財周刊線上直播課程講師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委員政治大學壽險經營管理碩士學分班台灣大學高階財富管理研究班壽險公會表揚全國最佳績優外勤人員(2006)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乙科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合格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地政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5 退休力.社會連結
重男輕女家庭沒人能健康長大!心理師建議:建立邊界不必硬當好女兒
七十歲的秀菊(化名)多年未和原生家庭聯繫。她和媽媽住得近,曾經一手打理老人家的所有事—大至報稅、小至剪指甲,只要媽媽一通電話就回家。重男輕女的母親把房子和財產都給哥哥弟弟,疼愛老么的母親有事情先找妹妹商量;但所有勞務都歸她。重男輕女家庭 沒人能健康長大秀菊在某次騎機車回娘家的途中車禍住院,媽媽沒有來看她,只是叨念著事情都沒人處理,問她何時會出院回家幫忙。一直為娘家付出的秀菊,覺得自己在那個家裡只是工具人,不平、怒恨,就再也沒有回去了。現在她不只和母親斷絕往來,和手足也形同陌路。鈺璽診所副院長蔡佳芬指出,傳統重男輕女的文化,使許多女性在傷痛成長,但她提醒,在扭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人夠毫髮無傷,只是每個人的傷不相同。例如被溺愛的兒子,可能人生的自我、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被抹煞,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他自己,溺愛從來都不是愛,而是傷害。而和媽媽關係比較好的妹妹,也很可能是從小學習到,迴避衝突、照顧哥哥弟弟、討好媽媽,是女兒在這個家唯一的生存策略。拿父母的錯誤行為恨手足,這不合理。更多的故事是,這樣家庭下的姊姊,因為不被重視、沒有資源,因此很努力,反而為自己掙得好的人生。「但也不能用結局來看待重男輕女這件事。」蔡佳芬強調,被忽視的女兒無論後來的人生如何,的確都被傷害了,若生命中沒有遇到其他的挫折,這個傷被藏得很好,可能就平安無事,一旦生命某一刻,不管是婚姻、工作、財務或其他面向,遇到了打擊,就會暴露出內在創傷。她會安慰個案,把創傷視為生命給的挑戰,雖然很苦,但仍值得努力面對,這是機會,處理深藏的困境,讓生命有所跨越。母親角色錯置 女兒成了假想敵小時候你塗鴉,媽媽說:「畫這什麼東西?我隨便畫都比你好。」青少女時對自己的外表沒自信,媽媽說:「怎麼有人長那麼醜!」在無人可以倚靠的家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後找到不錯的工作,替自己買了車,媽媽說:「我都沒買過這麼貴的東西。」找到好的伴侶,媽媽患得患失,覺得自己比女兒好,為什麼嫁得比女兒差?有些女性的成長過程裡,不但是女兒,也是媽媽的假想敵。母親角色不總是如傳頌中的慈愛包容充滿愛,媽媽嫉妒女兒,女兒不敢幸福,彷彿擁有幸福人生是對母親的背叛。「那些母親不只嫉妒女兒,」長期關注女性心理議題的臨床心理師黃惠萱指出,這樣的母親本身就有嫉妒的議題,內在的匱乏感,讓她覺得自己總是少了什麼,讓她看見別人的好會感到不公平,嫉妒的情緒會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裡,其中,需要母親呵護照顧的孩子最為脆弱,無力回擊也無法逃走,在親子關係裡會吸收承擔最多。黃惠萱補充,嫉妒女兒的母親把自己放錯位置,已經是成人的她,還用小孩子的位置跟女兒較勁。這樣的位置錯置不限於母親,也有父親會在和年幼兒子遊戲時很認真爭個輸贏。他們沒有過渡到大人的位置,卻成為了父母。她說,每個人都會有嫉妒的情緒、競爭的議題,人生早期如何看待競爭、以什麼方式回應並生存,會形成一個人對應各種人際關係的藍圖。而母女又加上性別議題,不成熟的母親會把女兒視為自己的延伸,或是競爭對象。女兒因母親的嫉妒受苦,有的從嬰幼兒就開始、有的是青春期,有的是前面都很好,到了成年期才有,純粹是看母親自己生命是哪一關過不去。這樣的母親多數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她只是用被母親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她的女兒。心理師建議 建立邊界 不必硬當好女兒母親是我們在世界第一個建立關係的人,女性受母親影響至深,對於成長過程因母親而傷痕累累的女兒,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第一人稱建議如下:請想像你和母親的是兩個圓,母女關係就是兩個圓的重疊處。重疊面積多大、內涵是什麼,是兩個人共同決定的。成人親子的關係裡,常常是女兒想重疊的,和母親不同,每個人對關係的期待不一樣。如果你已努力但是關係沒有改善,我建議,人生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重疊處,不要一直用媽媽認可的方式,企圖做個「好女兒」。我認識一些長者,決心拉開和母親的距離,不要讓自己因為不健康的關係而受傷,這樣已經很棒了。更積極的做法是,看重和母親沒有交集的其他部分,了解人生不只有媽媽給的這張考卷,不需要以畢生之力想在母女關係拿高分,去開展更多可能、發展更多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3 退休力.理財準備
收租店面想分給女兒,該在生前贈與還是留遺囑?4種稅試算完再決定!
曾媽媽近期跟朋友聊起退休規劃,大家都頗有感慨,擔心的問題也各有不同,好友們都認同洪蘭教授提到的,老後三寶「老友、老伴、老本」當中,「老本」最重要,因為有錢,老了才不會惹人嫌,長壽才有意義。但是曾媽媽心中有一個擔心,如果把錢全部都留在身邊,當有一天開開心心去跟上帝喝咖啡時,子女會因為爭產而感情破裂,不相往來。尤其是不動產的獨特性,每個物件都是不同的,若要用遺囑做到完全公平的分配,實在太困難了。生前贈與不動產,重重稅務如何解?於是,曾媽媽仍然決定要將名下兩間收租的店面在生前贈與給兩個女兒,在經過了解之後,曾媽媽得知原來在生前贈與店面不但要繳交贈與稅,還須要繳高額的土地增值稅,未來如果女兒出售還會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算一算實在很心疼,只好向擁有不動產稅務專業的財務顧問請教,有甚麼方法可以合法節稅又能達到生前傳承的目的呢?不動產傳承面臨的4種稅務顧問告訴曾媽媽,不動產如果要傳承給下一代,移轉時會有土地增值稅、契稅、遺產及贈與稅,如果出售不動產有獲利時,則須依照所得稅的規定課徵財產交易所得或房地合一稅 :1.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係將現在的土地公告現值減去原地價,扣除地主投入勞力資本改良的費用,計算出土地漲價總數額,所以土地持有期間越長、土地面積越大,在出售或贈與時,可能會有很高額的土地增值稅要繳,所以是需要優先考量的移轉成本。(試算土地增值稅: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線上服務/線上稅務試算/土地增值稅試算)生前移轉時,土地增值稅在自用住宅有10%的優惠稅率,應好好善用,有機會將最高40%稅率降低至10%,節省四分之三的土地增值稅。若是死後繼承,由於繼承移轉的土地免課土地增值稅,就可以節省下一筆可觀的稅金,日後若子女將繼承得來的土地賣掉,土地的漲價總數額會以繼承開始時計算,相對能降低出售時土地增值稅,所以常聽說不動產用繼承較為節稅,就是這個原因。2.契稅不動產因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占有,都需要繳交契稅,簡單來說,誰取得這筆不動產,誰就要繳交契稅,所以子女跟父母買房,或是受贈而來的房子,都是子女要繳交契稅。契稅是以房屋現值乘以稅率計算,如果是一般的買賣或贈與,契稅稅率都是6%,並且要在契約成立起三十日內申報,想要了解契稅金額可以透過下列方式 :1.向稅務機關申請「稅籍證明」,上面登記的「房屋現值」乘上稅率,就可以得知應納稅額。2.房屋所有權人用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或以註冊的健保卡,可以透過線上查詢。(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線上服務/線上查調/查調申請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etw103w?taxType=10&token=-5775733353674344836 )3.遺產及贈與稅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的規定,動產、不動產及有價值的權利在移轉時,都應依法申報納稅,所以在評估贈與和繼承時,要一併計算贈與稅或遺產稅,其中贈與稅的免稅額是以每人每年計算,較容易計算,如果是遺產稅就要按照全部遺產來評估,相對複雜許多。若是不動產要以買賣的方式移轉,就免繳納遺產及贈與稅,但二等親以內親屬間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地,因為涉及遺產贈與稅及房地合一稅的申報,若有短報、漏報或是「假買賣,真贈與」的情況,將是重點查核的對象,因此務必要謹慎誠實申報。4.房地合一稅出售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且持有期間超過2年之房地,就是俗稱的舊制。在舊制不動產交易課稅時,土地是課徵土地增值稅,不列入綜合所得稅課稅範圍,僅在房屋部分計算財產交易所得,但房屋會隨著時間折舊,土地則因稀有性而大幅增值,故產生租稅不公的情況。房地合一稅就是在此背景條件下因應而生,希望能夠落實租稅公平,若出售105年1月1日後取得的房地,適用新制房地合一稅,需在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提出申報,不會統一在所得稅報稅月徵收,其相關規定是在綜合所得稅當中,所以房地合一稅仍是所得稅的一種。房地合一稅在不動產傳承時,到底應如何評估 ? 不同的移轉方式,會影響「取得成本」的認定,如果是贈與或繼承,取得成本會以受贈或繼承時計算遺產及贈與稅的價值來認定,這個金額相對較低,若是買賣,則可以用買賣時的取得成本來認定,未來在計算出售房地所得時,能夠大幅降低所得金額。簡單舉例說明 : 市價2000萬的房地,若是繼承或受贈取得,則課稅價值可能只有500萬,雖然節省了遺產贈與稅,但子女未來出售時,假設仍以2000萬出售,依照房地合一稅計算,視同獲利1500萬 ( 2000萬交易價格 - 500萬取得成本 = 1500萬所得 ),若以現在最高稅率45%來計算,要繳交高達675萬的房地合一所得稅。稅目試算後還需全盤考量 找出最理想贈予方式以上四種稅規定在「平均地權條例」、「契稅條例」、「遺產及贈與稅法」、「綜合所得稅」等不同的稅法當中,如果再加上繼承時須考量的「民法」中應繼分、特留分、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應用,確實是相當的複雜。最後顧問建議曾媽媽仍應將以上每一項稅目進行試算,考量是否有機會適用優惠稅率;同時評估該不動產未來可能變動的情況,甚至考慮受贈子女的婚姻狀況,來決定是生前贈與、買賣或是死後繼承、分配,才是比較完整的不動產移轉規劃評估。畢竟不動產金額都不小,移轉時要繳交的稅金動輒數十萬數百萬,得先仔細評估,以免因小失大。作者:楊馥瑄經歷: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樂學網[理財觀念實務班]講師理財周刊線上直播課程講師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委員政治大學壽險經營管理碩士學分班台灣大學高階財富管理研究班壽險公會表揚全國最佳績優外勤人員(2006)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乙科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合格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9 焦點.健康你我他
防詐騙怎麼做?/半價買蘋果手表 收到一個空盒子
「你知道現在一支蘋果手表多少錢可以買到嗎?」「看規格啊,12000元以上吧,你可以去官網還是一些購物平台看看。」哥哥自從改用了蘋果手機,也開始買起相關周邊產品,後來才跟我說他被騙了。「我就滑社群,寫說6000元一支,比價之後覺得超便宜就下單了,結果我轉帳過去,寄來一個空盒子,想再詢問賣家,就找不到人了。」我當下先破口大罵他怎麼敢在奇怪的網站購物,也唸他怎麼貪小便宜。哥哥只能小小聲地回我:「我想說半價啊,可能是好運碰到吧。」最後當然是沒有找回錢,也沒有拿到手表,我跟哥哥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他說再也不敢在不認識的網站買東西了,我是覺得事情起因在於「貪小便宜、對商品價格的無知」,還有就是「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如果不貪,那麼在社群上滑到就會無視這則消息;如果對商品價格有認知,就會多方確認這個價格是否合理才下手購買;如果有給自己留退路,就應該想好萬一是詐騙包裹,該如何追回款項或退貨。現在許多購物平台及通路為了保障買家的購物安全,都有相關的退貨機制,可以讓款項被不法之徒拿走之前及時止損。當然詐騙的伎倆不僅於此,不過付款購物、轉讓財產等的權限都操之在己,三思而後行,很多時候都能夠減少被詐騙的遺憾。
-
2024-08-02 焦點.健康你我他
防詐騙怎麼做?/退休金被騙光 常從夢中哭醒
我學理工,生活單純。年輕時,將精力都用在鑽研新科技。前年疫情期間,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一位自稱刑警,說他最近偵破一位銀行高階行員洗錢案,在他住宅搜到多本存摺,其中有一本是我的。這位已被羈押的行員供稱曾給我390萬元的好處,但法院傳喚三次我都未出庭,懷疑我涉案,要我提供資金流向,查完後會退還。如果不配合,表示犯後無悔意,罪證確鑿將加重其刑,服刑時會非常痛苦。但我根本不認識那位行員,也懷疑為何漏接法院傳喚通知。那位刑警說,為了暫緩收押,配合刑事偵辦,建議我向主任申請分案處理,提供主任電話,於是我立刻打給主任,主任說擔心我逃亡、串供,須將我的財產公證,要我供出名下資產,並將金額匯入法院帳戶讓國家保管,同時提醒我目前屬偵查不公開階段,不准向任何人提起此事。我照主任指示,用網路銀行將錢匯入他指定的多個銀行帳戶,當時納悶:「為何法院有多個帳戶?」起疑後,與朋友討論,才意識到可能被詐騙,立刻報案。身為單身退休者,人生上半場克勤克儉,沒想到碰到組織嚴密、分工細緻的詐騙集團,僅因缺乏法律常識及一時疏忽輕信,血汗換來的老本竟全給騙光,不但可能追不回錢,嗣後還要面對煩人的訴訟,為此,我常從夢中哭醒。
-
2024-08-02 ESG.健康與ESG
林名男談氣候變遷與健康:面對3直接與3間接健康威脅,應落實「這概念」來持續關注
氣候變遷趨勢與對世界影響●全球暖化趨勢: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數據,2020年8月是北半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8月。日本在2021年8月中公佈,因中暑而死亡的人數達79人。近年來全球頻發極端天氣事件,如美國加州的野火和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野火,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這些事件強調了氣候變遷的真實性和緊迫性,對全球各地的影響無處不在。極端氣候事件不僅對當地社區構成威脅,也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造成連鎖反應。例如,澳洲的野火不僅摧毀了大量的森林資源,也對當地農業和旅遊業造成嚴重打擊,進一步引發了社會和經濟問題。●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定期發布評估報告,提出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包括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捕捉和儲存等。然而,全球碳排放總量仍在增加。各國政府需要在政策執行上更加積極和嚴格,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儘管有這些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但落實和執行仍面臨許多挑戰,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成為主要障礙。2019年,世界科學家聯盟發佈氣候緊急狀態警告,建議各國在能源消耗、污染、自然環境、飲食、經濟和人口等層面採取行動。這強調了科學界對氣候變遷的高度關注,並呼籲全球共同應對這一挑戰。超過13,000名科學家共同簽署了這份警告,顯示出全球科學社群對氣候變遷問題的共識和緊迫感。影響氣候變遷之相關因素長期與短期因素:包括地球軌道變化、大陸板塊漂移、火山活動、海洋洋流和太陽活動變化等。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發地球暖化。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氣候變遷的影響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長期因素如地球軌道變化和大陸板塊漂移的影響是緩慢而持續的,而短期因素如火山活動和海洋洋流變化則可能導致突然和劇烈的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效應:主要溫室氣體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及臭氧。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其全球暖化潛力(GWP)影響深遠。控制和減少這些氣體的排放,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措施。溫室氣體對地球的保溫作用是自然的作用,但人類活動大大增加了這些氣體的濃度,從而加劇了地球暖化的速度。特別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前者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後者則主要來自於農業活動和化石燃料的開採,這些活動的增加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直接健康威脅:●高溫與熱浪:高溫會導致中暑、熱衰竭等問題。台灣和其他地區因熱浪而就醫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面對高溫的風險更高,更需要特別關注和保護。高溫不僅會直接導致熱相關疾病,也會加劇已有疾病的症狀,如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此外,高溫還會影響勞動生產率,導致經濟損失。●洪水:頻繁的洪水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亞洲地區尤為嚴重。洪水不僅破壞基礎設施,還可能導致水質污染和傳染病的擴散。洪水後的清理和恢復工作費時費力,往往需要大量資源,並且會對當地社區造成長期影響,包括心理壓力和社會動盪。●野火:乾旱在世界各地造成多起嚴重的森林野火,而影響到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和其他健康問題。野火產生的煙霧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廣泛,對於健康較為脆弱的人群如兒童和老人,特別危險。野火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包括細懸浮微粒(PM2.5)和有毒氣體,這些物質會對呼吸系統造成嚴重損害,並且可能引發長期健康問題,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間接健康威脅:●病媒蚊傳染病:氣候變遷擴大病媒蚊分布區域,增加登革熱、瘧疾等疾病的傳播風險。隨著溫度升高和降雨模式改變,這些病媒蚊傳播的疾病可能會在更廣泛的地區出現。病媒蚊的增多也會導致新的傳染病出現,增加公共健康系統的負擔。研究表明,氣候變遷已經改變了病媒蚊的繁殖季節和地理分布,更使得某些地區面臨這些從未在該地區發生的傳染病的威脅。●水質安全:洪水會導致污染物擴散,增加消化道疾病風險。確保飲水安全和完善的下水道系統,是減少這些風險的關鍵。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飲水和衛生設施的缺乏使得洪水後傳染病暴發的風險更高。這些疾病不僅會導致急性健康問題,也會對長期健康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空氣污染:溫度上升會增加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影響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健康。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重要健康威脅,需要採取緊急措施加以控制。高溫會加劇空氣污染的情況,特別是在城市地區,工業排放和交通工具產生的廢氣會在高溫下更加活躍,導致臭氧和PM2.5濃度升高,而對公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社會經濟影響:●糧食安全:極端氣候事件影響農作物產量,導致糧食短缺。糧食供應的不穩定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的饑餓和營養不良問題。氣候變遷還會影響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這對於依賴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地區來說,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影響尤為嚴重。氣候變遷還會影響漁業資源,導致漁獲量減少,進一步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經濟政治不穩定:氣候變遷引發的自然災害會導致經濟衰退和社會動盪。例如,敘利亞內戰的根源之一就是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這是氣候變遷對全球穩定的潛在威脅。社會不穩定和經濟衰退會加劇貧困,導致公共健康系統壓力增大,進一步削弱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氣候變遷還可能引發國際間的資源爭奪和衝突,加劇全球政治緊張局勢。健康照護部門因應氣候變遷之氣候行動國際組織行動: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氣象組織共同發布多份報告,強調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行動指南。這些報告為全球的健康照護部門提供了科學依據和行動框架。國際組織的倡議和指導,對於各國政府和公共健康機構應對氣候變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並促進了全球健康行動的協同效應。非政府組織行動:健康無害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 和全球氣候與健康聯盟(Global Climate and Health Alliance)等等許多非政府組織,致力於倡導減少健康照護部門對環境的影響。這些組織的努力,有助於推動綠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非政府組織在資源分配、政策倡導和公眾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健康和氣候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持。台灣的行動:台灣加入國際健康促進醫院網絡,推動醫療機構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並在健康促進醫院訪查標準中加入氣候行動。台灣的經驗展示了如何通過政策和實踐,實現健康與環境的雙贏。台灣的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並致力於提高醫療服務的環境可持續性,這些努力在國際社會上得到了廣泛認可。結語身為醫師,應該以人為中心,關注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世界家庭醫學會和國際醫學生聯盟呼籲將氣候變遷議題納入醫學教育,提升醫療從業者的氣候行動意識,為未來的環境盡一份心力。這不僅是對患者的健康負責,也是對未來世代的承諾。醫療從業者應該成為氣候行動的領導者和倡導者,積極參與並推動相關政策和措施,減少氣候變遷對健康的負面影響,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作者介紹:林名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台灣健康醫院學會理事長94年至大林慈濟醫院服務,除擔任家醫科主治醫師,兼任社區醫療部副主任,積極規劃社區健康營造、社區預防保健等計劃,帶動全院推動健康促進醫院的風氣,民國95至97年大林慈濟連續三年獲環保署頒發「企業環保獎」。ESG紀錄:為與國際接軌,積極爭取經費,鼓勵醫護同仁投稿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年會,100年成為全國第四家榮獲「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醫院。101年參加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聯盟主辦「健康促進醫院典範選拔活動,榮獲「全世界第一家健康促進醫院典範醫院」殊榮。108年參與世界家庭醫學會環境友善工作小組(WONCA Working Party on Environment),積極參與促進家庭醫師如何減少對環境衝擊的相關議題。111年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出版預防醫學教科書中,撰寫有關氣候變遷與健康專章。112年接受英國國家健康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醫師領導與管理永續師資小組邀請,分享如何在醫療領域減少環境衝擊的實務經驗。
-
2024-07-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親人臨終前,先幫他把錢領出來可節稅?專家解析為何無法節稅還可能挨告
過去老一輩的長輩普遍認為親人臨終前或死亡後尚未辦理除戶前,為了降低遺產稅,也擔心之後辦後事需要花費沒有資金支應,所以應該要趕快去把親人銀行帳戶的錢領出來。到了現在有些老人家們還是依循著以前的認知這麼做,認為先把錢領出來就對了!親人臨終前,趕快把錢領出來節稅? 以前的年代資料尚未電腦化,國稅局查核全靠人工作業,難免無法面面俱到,所以會有長輩誤以為先把帳戶的錢提領出來,就可以減少帳戶內的存款餘額,來降低遺產稅。早年或許有部分民眾因此少繳了部份的遺產稅,但如今電腦化已非常普及,現在的狀況是,親人身故後民眾通常無法掌控去世的親人有多少遺產,大部分的人會向國稅局申請財產總歸戶,以方便進行遺產稅申報,甚至國稅局還能夠提供民眾辦理遺產稅試算的服務,這就代表國稅局的資料庫中,已經可以查詢到民眾的金融遺產。所以若身故親人的帳戶在臨終之前被大幅提領出來,勢必會成為國稅局要求繼承人說明的重點,若無法合理說明資金流向,國稅局還是會將已提領出來的金額加總回臨終前遺產總額內,計算應納入的遺產稅。所以在親人臨終前提領存款的行為,不僅無法降低遺產稅,反而會因為短報遺產,需補繳遺產稅之外,還要另被加處罰鍰,真的是得不償失。另外提領出來的錢,若無法說明去處或平白無故消失了,其他的繼承人還可能會向領款的人提告侵占。夫妻一體,不過就是領個錢,有這麼嚴重嗎? 至於死亡後尚未辦理除戶前,提領身故親人的存款更是不當的行為,這已經不只是補繳遺產稅再處罰鍰的問題了,這個行為還可能涉及民事及刑事責任。如之前的新聞:「林青霞愛店「東門興記」爆爭產,女兒告80多歲母盜領6300萬」,「東門興記」創始人郭禮忠2017年過世後,郭林初旭提起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法院計算出郭禮忠留下包括不動產、興記商標價值總計2.6億元,一審判決郭林初旭可獲得夫妻婚後剩餘財產差額以及商標;不過長女郭雅慧調閱父親財產清冊,發現母親在父親過世後,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多次和兒子及媳婦到銀行偽簽父親姓名或父親印鑑,從銀行盜領新台幣與美金共約6,300萬元,涉嫌詐欺取財、偽造私文書、洗錢等罪。有些人不太能理解,夫妻不是一體的嗎?夫妻的錢當然就是兩個人共同的錢,配偶的存款有一部分本來就是我的,不過就是領個錢,有這麼嚴重嗎?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些人心想,親人走了,辦後事也需要錢,如果錢被鎖在帳戶內不能用,要去找錢也很麻煩。並且因為戶政辦完除戶後帳戶就會被鎖住,若在除戶之前先把錢領出來,只是為了辦理後事要用的資金,並沒有要規避遺產稅的意圖,所以申報遺產稅時會自動把領出來的錢加總回死時遺產總額內,這樣是不是就沒有逃漏遺產稅問題了?依據民法第 6 條規定: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一個人從死亡的那一刻起,這個人的權利能力就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已身故人的帳戶就已經不能使用提款卡或臨櫃用印鑑及密碼領款。一個人死亡後,帳戶資產依法必須要等拿到國稅局的完稅證明或免稅證明,及遺囑或所有繼承人同意書,才能將帳戶內的存款領出來。但是既然人的權利能力在死亡的那一刻就已不存在,所以死亡後不管是提款卡或臨櫃提款的動作,本人都無法再行使,也無法委託他人辦理了。所以使用身故者的提款卡,或臨櫃使用印鑑加密碼領錢,都是屬於違造文書的行為,而違造文書屬非告訴乃論罪,只要檢調單位知道犯罪事實後就可以依法進行調查提起訴訟。 當被繼承人身故時,國稅局的角色比較著重在稅務部分,至於繼承人因為辦理後事的需要,先行自被繼承人帳戶提領金錢出來的動作是否觸犯違造文書罪,就不是國稅局的事。但是繼承發生時的利害關係人,就是民法1138條的法定繼承人,是否會提出訴訟,也不是當事人能夠掌控的。繼承事件發生通常會存在財產利益,被繼承人在世時,因為利益還未實現,所以此時不易也不覺得會有什麼紛爭。但是當被繼承人身故時,因為繼承人們有各自想法,這個時候分岐就容易出現。新聞就常有家族爭產的紛爭報導,東門興記水餃的案例即是如此。依夫妻法定財產制的規定,夫妻名下的財產是各自管理、各自使用、各自處分。夫妻中的一人身故時,死者名下的帳戶,身故後就不能再動用。但以還在世配偶的想法,夫妻一起打拼的事業,銀行帳戶由夫妻共用也非常合情合理,為何丈夫死亡後,妻子去提領之前兩人共同的帳戶的錢,怎麼就犯罪了呢?對在世的配偶不是很不公平嗎?這時候生存的配偶可以主張婚後財產自己也有貢獻度,主張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身故配偶的婚後財產高於自己名下婚後財產的差額的一半。不過夫妻財產差額分配所請求的財產價值,須等遺產稅申報後才能做移轉登記,如果貿然就逕自從亡故者的帳戶中提領出存款,會被其他繼承人提告違造文書而遭刑法判刑。身故前後花費大,代親人領取存款注意2件事 若考慮到親人身故前的高額醫療或照顧費用,及身故後須辦理後事的費用資金來源,平時夫妻兩人的婚後財產不要全放在其中一人名下,最好平均放在兩人名下的帳戶,這樣若事出突然,還能有資金可領用支應。 但若花費金額太大,生存的一方帳戶金額不足以支應時,親人又已在重病期間,此時雖然可以代親人領取存款,但要注意2點:1.最好先取得所有繼承人的同意且取得同意書,領款之後的資金支付在什麼地方、多少錢,最好要保留單據且記帳,這樣未來才不會被其他繼承人提告侵占。即使未來被提告,因為有同意書,而且帳務有確實記錄,侵占的罪名就不容易成立。2.當親人身故後,申報遺產稅時,要將之前提領出來的金額,扣除掉親人仍生存時花費在親人身上的費用(要有單據或合理)後的餘額,申報在死時遺產總額內,以免被國稅局主張逃漏遺產稅。 若親人已身故,身故後需要的花費,比如說喪葬費用等,絕對不能從已身故的親人名下帳戶領取,否則未來若繼承人間有紛爭,被提告違造文書一定會成立。因此最好繼承人們先彼此協議,且簽同意書由其中一人或數人支付喪葬費用並保留單據,日後待遺產稅申報且完稅後,再以協議分割的方式合法向金融機構領取存款,支付之前代墊支付的費用。如此就算之後繼承人中有人對資金的支付有意見,不想從遺產中先行償還,至少不會有違造文書的非告訴乃論的刑事責任。再者因為事先有寫同意書,已支付喪葬費用的人可以要求其他人返還代墊款項,不用擔心其他繼承人事後反悔。依法依規親情不變質 國人普遍法治觀念偏弱,凡事習慣便宜行事,最後常落得骨肉手足對簿公堂,讓親情撕裂、從此形同陌路,更有甚者互相仇恨而萌生出殺機、鋃鐺入獄等,令人唏噓。會不會讓人覺得,留下遺產反而是惡夢的開始?行事遵法,凡事不要只憑自己的想法,更不要隨便聽信別人不合時宜的過往經驗,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唯有了解法律的規定,並依法依規行事,事後才不會有無法彌補的後悔。作者:陳瑀莘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23 失智.名人專家
陳乃菁醫師:失智症照顧關係應從初期建立信任感
「失智症初期如果能建立一個美好的照顧關係,讓失智症者相信無論如何你都會愛他,當他驚慌時就不會懷疑猜忌。」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長期為失智症者看診,談到如何建立美好的失智症照顧關係時,強調關鍵在於失智症者本身的個性特質以及原本的家庭關係。退化速度與家庭關係的關聯陳乃菁表示,失智症者可分為兩種就醫類型,一種是知道自己正在退化,願意聽從子女的建議配合治療,另一種則是從一開始就拒絕就醫及吃藥,這通常跟失智症者的個性有關,如果原本就比較專制、難以溝通,或是家人關係本來就不好,生病後情感拉扯更大,導致衝突不斷,這類型失智症者通常也不願意去上課、參加活動或到日照中心,以至於退化比較快速,幾乎註定走向最辛苦的路。「生命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任何狀態都不是偶然間突發,所以從失智症者原本的樣子,就可以想像後續治療的情況,反而與照顧者的個性沒有太大關聯。」她以失智症最常見的「懷疑東西被偷」為例,如果原本生活就感到匱乏,或原本個性就多疑,東西不見時很容易覺得是家人針對他,但如果原本家庭關係很好,失智症者與照顧者會慢慢找到讓彼此舒服的相處方式,比較不會產生激烈衝突。付出最多卻不受疼愛的照顧者在失智症的照顧關係裡,常見到一種傷心的照顧者,家裡手足較多,照顧者不是母親最疼愛的孩子,甚至母親失智後喊得出其他孩子的名,唯獨認不得眼前每天照顧她的人。由於陳乃菁本身有五個孩子,她以自身經驗分享,母親看待每個孩子一定有所不同,不要期望從失智的母親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回饋。陳乃菁會建議這類型照顧者,「看著眼前的媽媽,你擁有她的基因,如果有一天你也變成這樣,你想留給自己或子女什麼?因為你是主要照顧者,最清楚媽媽老後的情況,可以預先做好準備,這是其他手足無法體會、無從想像的。」四到八歲的能力、八十歲的自尊心長期為失智症者看診,陳乃菁發現自己四歲的小女兒很喜歡重複發問,某些行為非常像罹患失智症的長者,「應該這樣說,失智症者只有四到八歲的生活能力,但擁有八十歲的自尊心。」她曾遇過一名退休前擔任高中老師的阿嬤,失智症到中度之後,有一次留下一張字條給子女,上面寫著幾行字,雖然句子不通順而且屢見錯字,卻可以看出阿嬤想說的是「自己的事自己管」,以此表達對於對照顧者限制過多的不滿。陳乃菁進一步說明,失智症者有著大人的靈魂,卻因為罹患失智症,讓他無法像一個成熟的大人那般好好表達與溝通,舉例來說,家人的某些決定讓失智症者不開心,但他已經沒辦法說清楚,心中的沮喪與無力感可想而知,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會變成家人口中的「一直亂發脾氣,甚至亂打人」,所以還是回歸到失智症者的生命歷程和原本個性,才能明白生病後各種行為的原因。但也不要因為長輩失智,就貼上一個標籤,彷彿他已經喪失自理能力,這會讓他們感到委屈害怕,「長輩會覺得,我進診間前都還能處理很多事,進診間被貼上失智症標籤後,我還是原來的我,在家人眼中卻好像什麼能力都沒有了。」尤其長輩最在意的就是錢,很多子女把失智症跟被詐騙畫上等號,認為自己必須保護爸媽的財產,但長輩想要花自己的錢卻被子女限制,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剝奪。當我成為照顧者,我可以這麼做…當家人失智,照顧方式不外乎三種:使用長照2.0、請外籍看護、送住宿型長照機構,以上選項端賴經濟能力,不好抉擇的反而是照顧者的界線,是否要辭職,或是連自己都病倒?陳乃菁提醒,照顧者應該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例如白天送長輩去日照中心之後,可以利用時間運動,維持健康、保有自己的生活。如果照顧者的狀態較佳,沒有過度疲勞或憂鬱情況,當失智症者發脾氣不好溝通時,通常較能夠正向看待及處理,反之,一個筋疲力盡的照顧者,面對失智症者的各種突發狀況,就比較容易引爆衝突。做一個有餘裕的照顧者,建立良好的照顧關係,讓摯愛的家人成為被愛的失智症者,延緩病症的進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4-07-19 醫聲.Podcast
🎧|不想把遺產留給家人可以嗎?確保遺願被執行,代筆、口授遺囑「雷區」大公開
「我希望可以剝奪父親的繼承權!」35歲的陳小姐語帶苦澀道出,從小被父親虐待的經歷。目前已與同志伴侶結婚的她,就怕自己出意外,遺產還要分給直系親屬,所以決定預立遺囑,把遺產給自己的愛人。台灣遺囑協會劉韋德理事長提到,法律上可透過剝奪繼承權來避開特留分,但要有重大虐待或侮辱的證據,他建議可透過遺囑、保險和生前贈與,將遺產留給所愛的人。🎧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想將遺產留給所愛的人,三步驟讓你避開「特留分」隨著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不婚不生的族群增多,遺囑糾紛頻傳,特留分問題困擾了許多人。劉韋德指出,雖然可以透過剝奪繼承權來避開特留分,但這需要有重大虐待或侮辱的證據,若有此類需求,應在遺囑中詳細描述對方的具體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證據支持,以便日後發生訴訟時能有效舉證。因實務上操作困難,他建議透過三種方式,能有效避開特留分,第一是寫明遺囑的安排,來降低特留分的影響;第二是利用保險,將資產轉做保險金,當被保險人過世的時候,保險金因不計入遺產,就不會有特留分問題;第三是生前贈與,但這也存在風險,因可能出現贈與完後,雙方關係發生變化,或是受贈者提前過世的變數,這都需要慎重考慮。代筆遺囑、口授遺囑爭議多,避免「雷區」確保遺囑有效性這些所謂的遺囑紛爭,不僅在名人家庭中屢見不鮮,也逐漸成為社會中的常見問題。從王永慶到張榮發,再到近期的邱瓈寬事件,更凸顯了超高齡社會來臨後,因為老年人口增加,而代筆遺囑或是口授遺囑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而邱瓈寬捲入恩師裴祥泉的遺囑糾紛案例,選擇將財產分配給弟子和公司員工,而非家人,特別是遺囑是使用代筆遺囑方式,所以遭受質疑遺囑的合法性,加上見證人的公正性問題,一審被判邱瓈寬方敗訴。劉韋德解釋,問題的核心在於《民法》第1198條,該條款規定遺囑見證人必須公正無私,不能有任何利益關係。在此案例,公司的員工既是見證人又是受益人,違反了這一原則,導致遺囑最初被判無效。然而,經上訴後,法院認為這些員工在見證前已正式放棄了繼承權,從而恢復了遺囑的有效性。劉韋德也提醒,代筆遺囑的見證人,必須是公正無私的第三方,不能是遺囑受益人或與受益人有利益關係的人;對於老年或失能人士,代理或口授遺囑越來越普遍,但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程序要求,如:預立遺囑人需清楚口述意願,並詳細記錄口授過程,避免遭遇「雷區」,確保預立了有效的遺囑。「遺囑記得要收好!」才能有效執行遺願其實預立遺囑後,劉韋德提到,許多人更困擾的是「該將遺囑收在哪」?他曾遇過大女兒帶著媽媽來台灣遺囑協會預立遺囑,但因未保存好遺囑文件,而被其他親人看見,因為繼承人未能滿足每個人意願,後續造成極大的家庭紛爭。劉韋德提到,不管是預立遺囑,或是規劃好遺囑的保管與執行都是同樣重要。他也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定期一年檢視一次遺囑,好應對生活狀況的變化,尤其可以將檢視日定為生日當天,不僅好記也有生死同源的浪漫象徵。劉韋德小檔案現職: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信義房屋資深法務主管經歷:勳業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中道法律事務所律師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審查委員台灣高等法院刑事義務辯護指定律師學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86年律師高考及格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許凱婷音訊剪輯:許凱婷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灣遺囑協會
-
2024-07-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理財 投資開源切忌過度自信
「金錢要靠時間長期累積,須盡早規畫退休財務準備。」從公職退休的70餘歲陳奶奶,年輕時因持家而積極理財,目前除了保險、定期存款、出租房子、買股票,更積極布局老後生活,卻也擔心會被詐騙財產。專家提醒,民眾應視自己的需求與可承擔的風險,選擇適合的金融投資,像退休者可選擇投資報酬率高、有現金流的單筆配息股票,或請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定期協助規畫,保全積累不易的資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畫「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退休五力課程,日前在「財富累積篇─聚沙成塔不徬徨」第二堂課程中,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譚鈞元教導大家認識投資工具與方式,依需求挑選標的,更一一破解近年盛行的詐騙陷阱。吸引了20餘位民眾報名參加,從理財小白到幾十年資深理財專家皆表示獲益良多。譚鈞元表示,緊急預備金外的閒錢,可分為投資錢、投機錢及保命錢,建議選擇的投資標的,依序為長期趨勢向上、大起大落、波動小但長期上漲,並與投資錢負相關,以分散風險。不同投資工具各有優缺點,如股票投報率高;基金標的分散,變現性佳,但須負擔專業經理人管理費用,交易成本較高;ETF交易成本低,且更能即時反應出市場價格;黃金可抗通膨,但實物不會產生利息。譚鈞元建議,尚未退休、仍有收入者,可選擇定時定額、單筆不配息的投資方式;若已退休,則可選擇單筆配息,其產生現金流能因應臨時支出。譚鈞元提醒,投資者切忌不要過度自信、從眾、確認偏誤等,避免感性凌駕於理性。此外,近年詐騙手法多變,包含港仙股、假資料、保證獲利、釣魚網頁、違法吸金、詐騙人頭,民眾需多注意,不要因一時貪念落入圈套中,必要時可尋求CFP®協助,定期檢視投資進程與組合配置,給予調整建議,也可辨識金融詐騙,保護一輩子的心血。財務安心系列—「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上課時間:7月28日(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洽詢:02-8692-5588 轉5869●報名:https://shih5869.pse.is/64mrp7
-
2024-07-17 養生.生活智慧王
確切掌握日常事務真正花費!4個居家習慣恐讓你多花錢
一些居家習慣可能會讓荷包在不知不覺中失血更多,如果能留意水電等支出,掌握日常事務的真正花費,就能以更精明、更省錢的方式過日子。以下是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指出應留意的四個「破財」居家習慣:4個「破財」居家習慣1. 頻繁地洗衣許多美國人洗衣的頻率遠超過實際需要。Vogue雜誌曾報導,Levi's表示他們的牛仔褲應每穿10次才洗,但消費者往往穿兩三次就洗。過於頻繁地洗衣會耗費更多水電、增加開銷。其他衣物像是毛衣,也經常過度洗滌,最好只處理局部污漬、以蒸氣燙整或乾洗,而不是扔進洗衣機。為節省這筆不小的開銷,衣物不妨多穿幾次才洗,或選擇花費較少的清洗方式;此外,使用冷水、自然晾乾而非用烘乾機,及不購買有害或無用的產品(如芳香顆粒與衣物柔軟精),都能節省荷包、友善環境。2. 不拔掉插頭即使未使用的電器,插上電源也會耗電,增加電費支出。德州San Patricio電力公司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咖啡機、手機充電器與電視等電器設備即使關閉,未拔插頭也會耗電;當電源線仍插在插座上時,設備會轉入待機模式,形成「幽靈耗電」(phantom drain)。環保節能計畫「能源之星」的數據顯示,拔掉這些不用的電器設備插頭,每年可為一般家庭省下約100元。3. 不清理雨水槽雖然專家建議每年應清理兩次雨水槽,但多數人並未做到;往往導致屋頂破損,增加原本可避免的開支。如果不能親自動手,請專業清潔公司的費用也比可能對房屋或財產造成水害更划算。4. 浪費食物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浪費食物最多,每年丟掉近6000萬噸。此外,根據資源回收企業Recycle Track Systems統計,超過80%美國人因不瞭解保存期限而扔掉了完好無損的食物。事實上,許多美國家庭都因扔掉未過期的食物而浪費了不少錢。要想省錢並減少家中食物浪費,可以將不會馬上吃的食物先冷凍起來,提前規畫膳食,或花時間留意食品上的保存期限標籤。(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7-13 養生.家庭婚姻
別被父母道德綁架!孝親費、親自照顧、搬離家是不孝?呂秋遠提醒身為子女該知道的10件事
從小到大在傳統華人社會中,我們身受儒家思想影響,孝道是美德、百善孝為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會孝順的小孩都是好孩子,所以要事事都聽從父母的話。這也意味著不管你的父母如何對待你,你必須要孝順,如果不孝就是道德低下。對此李安提出不同見解,「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認為孩子不要被孝順道德綁架。律師呂秋遠也提醒,成長果過程中,若不幸遇到家暴、不負責任、性侵的父母,身為子女該知道的10件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別被孝道綁架呂秋遠表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家庭關係裡最專制獨裁、無可救藥、莫名其妙、不合邏輯的一句話。天底下兇狠家暴、不負責任、性侵子女、離家出走的父母,哪裡會少?但悲慘的是,這個社會還是充滿了對於孝順的要求,讓許多人因為別人怎麼想,自己於是覺得應該這麼做,最後就這樣累死自己。要舉例嗎?這實在太多了。一定要拿多少錢回家、要幾點回家、在外面過夜要先報備、要親自照顧父母、父母不同意的對象不能交往、做什麼工作要經過他們同意、搬出去家裡就是大逆不道等等,如果不按照他們的意思,就是不孝。與此同時,父母不斷干預子女的生活,什麼時候結婚、結婚後何時生小孩、小孩不乖阿公阿媽幫忙帶、夫妻吵架積極介入等,然後用一生積累下來的不動產做為控制工具,用自己辛苦存下來的金錢作為孩子的支撐,讓他可不用工作在家欺負妻兒。如果面對這樣的父母,呂秋遠建議,真的不用太在意他們的想法,你之所以這麼在意,是因為你還沒搞清楚,他們對你的這些無理要求,你本來就可以拒絕!身為子女的你要知道10件事:1.他只是把他的期望移轉到你身上他小時候無法當醫師,所以要你去念醫學院;他國中成績不好,所以要求你要考滿分;他以前沒有錢學鋼琴,所以你必須精通月光奏鳴曲。他會要求你,照他的方向去走,因為這是他的期望,至於是不是你的,那也不是太重要。2.他只是把財產作為控制你的工具等他死了以後,他的錢都是你的。這句話他肯定一天講三次,但是講的時候中氣十足、元氣滿分。接著他不斷的要求你必須按照他的方式去做所有的事情,包括你的愛情、工作、婚姻、小孩,不然,以後你就拿不到財產,因為你不聽話。其實,他一直都要你聽話,只是小時候用打的,現在用拐的。3.他只是生活無聊,想找點事情作他會一邊幫你帶小孩,一邊埋怨為什麼這麼老了還要帶。他會幫你跟另一半吵架,因為覺得孩子受委屈。他會想要管你的錢,因為覺得你的另一半會把錢偷回娘家。但其實那些都是假的,只有「他的生活沒重心」是真的。4.他只是想控制你因為他年紀大了,唯一能控制的只有電視的遙控器,還有你。只要你不聽話,他就會哭著念咒,「我辛苦把你養大,你真的很不孝」,神奇的是,咒語講完以後,你就會自動歸位,他百試不爽,你百事不爽。5.他只是想讓你知道,你一輩子都是他的東西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你這矛盾的小東西、你這折磨人的小東西、你這殘酷的小東西。我不依、我不聽。妳知道你這麼說,傷的是什麼嗎?是我肉做的心呀!你的過去,都是我在參與;你的未來,我當然也不會錯過!什麼?你要獨立?你一定是嫌我煩了、膩了。老天爺、蒼天啊!你怎麼不來劈死這個不孝子!6.他只是空虛寂寞覺得冷還在工作的,這份工作大概作了幾十年,早就無聊透頂。沒在工作的,每天跟電視打交道,也不是辦法。配偶還在的,大概已經無話可說;配偶不在的,要追求巷口的阿嬌姨大概也沒有勇氣。「不管你,他要管誰?」7.他只是不懂法律,不知道20歲以後就是成年人你已經是成年人,但是你在父母的心目中,永遠都是那個長不大的、進去校門口會大哭找媽媽的,天真無邪的,貼心小朋友。其實你到了80歲,他還是會覺得你沒有行為能力。8.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放手他不知道應該適時的放手,讓你自己去跌倒、自己去經歷、自己當父母、自己被孩子氣,他總是以為,只有他在,你才會一生平安順利。9.他只是以為那叫做責任他只是以為,讓你一生順風順水,就是給你的最好禮物。他並不知道讓你有挫折,其實是人生重要的一部。他把責任全部扛下來,以為這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里路。10.他只是以為那叫做愛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只是他不相信而已。其實你應該做的,只是放過你自己。關於父母,你必須先好好照顧你自己,才能量力而為,定期去就診,盡快自主,做你能做、想做的事情。對於所有的人際關係,你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量力而為而已。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許多父母也喜歡常常把「孝順」掛嘴邊,動不動就對子女情緒勒索「我花了多少錢養你」、「你不順從就是不孝」、「我養你長大,這是你欠我的」、「長大了就翅膀硬了」。彷彿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只要不順自已的意且沒有予以回報,就是大逆不道、應受眾人唾棄,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下,你敢不孝順嗎?國際大導演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後,曾說過這段話:「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別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其實,孩子和父母之間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用道德綁架彼此。不聽話、不回報就是不孝順嗎?那只是孩子的選擇,與父母之間的羈絆應該是「愛」,而不是「孝」這種以下對上的概念,別讓「孝順」道德綁架一輩子。延伸閱讀:.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種情緒勒索?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三餐費100元!窮養長大卻被要求給孝親費,合理?女兒嘆:沒錢別生小孩.多讀書能延年益壽!外國研究:讀書xx年,可降低死亡風險達34.3%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7 退休力.理財準備
財產分配一定得找專業代書嗎?自行規畫資產繼承6關鍵重點
鄭先生已經工作二十年,近期因為看到身邊同年齡的親友突然生了重病,內心十分感慨,因此有了想要提早退休的念頭,也開始關心退休金規劃、繼承與傳承等相關問題。在蒐集資訊的過程,卻發現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退休金規畫要跟理財專員或保險業務員討論,但繼承問題要請教律師或地政士,而資產傳承似乎跟會計師有關,那到底要從何開始呢?要請教這些專業人士,雖然有很多管道跟選擇,但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自己的資產應該還沒有達到「高資產」的規模,有需要尋找專業的代書或律師、會計師協助嗎?費用又如何計算呢?還是可以自己規畫就好? 其實鄭先生的問題正是現在許多人共同的疑問,畢竟財務是相當隱私的事,況且大部分的人資產並不複雜也沒那麼龐大,應該不需要付費找專業人士服務,自己規畫可以不用透露個人隱私,也可以節省費用。像鄭先生一樣想要自行規畫退休與傳承的人,建議可以「以終為始」,先思考想要達成哪些退休和傳承目標,透過模擬實際退休情況和辦理繼承的流程,來反推現在的規畫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能不能真的達到退休和傳承目標;真遇到無法解決的專業問題,再付費尋求專業協助。如此做法既可節省荷包,又能保有隱私,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期望。資產繼承8流程以資產傳承規畫來說,先了解「辦理繼承的流程」是必要的,繼承有八大流程:1.辦理除戶及健保退保2.了解身故後剩餘的財產或債務總額3.繼承人依據情況決定是否拋棄繼承4.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5.辦理不動產過戶繼承6.辦理動產過戶繼承7.申請各項商業保險理賠8.請領各項社會保險理賠其中,前五項程序都是有規定在限期內要完成的,如果沒有在期限內完成會有罰款。初步了解這些程序後,我們可以從中來注意幾個關鍵重點,是在規劃中需要特別注意的。資產傳承規畫6個關鍵重點第一個基本觀:一個人的遺產金額以及繼承人是誰,都是在身故當下就決定了,任意地移動、取用、隱匿遺產都是違法的,千萬不要聽信傳言試圖非法逃漏稅,若是做了錯誤的安排,可能導致需要繳納更高額的稅負或罰金,將得不償失。第二,開始辦理繼承事宜時,第一件事就是要辦理除戶,現在的政府單位和金融機構都有連線通報措施,一旦向戶政機關申辦除戶後,所有的金融資產與不動產都一起凍結,根據我國法令的規定,必須要申報繳納遺產稅取得完稅證明或免稅證明才可以移轉被繼承人的資產,但舉辦葬禮是馬上要進行的事,不會等到申報完遺產稅才來舉行,所以可以評估在生前就透過保險規劃喪葬費用,保險公司憑藉死亡證明書、除戶戶籍謄本及受益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即可給付身故保險金,這筆金額即可用來作為葬禮的費用。第三,國稅局或壽險公會、監理站能調閱的財產資訊都是有記名的財產及負債,例如在金融機構的存款、股票、已登記的不動產、境內合法的保單、銀行借款、信用卡負債、房貸……等,如果個人名下資產負債情況較複雜,有珠寶、藝術品、黃金、借名登記、境外保單、民間借貸等不記名的資產與負債,建議要自行製作清冊,設立自書遺囑,列名所有財產及希望的分配方式,以免造成將來辦理繼承的困難度。但若是資產過於複雜,不清楚如何盤點資產製作清冊,可以選擇尋找專業客觀的收費財務顧問協助釐清盤點資產。第四,要確定你想要照顧的人是否都有合法的法源依據,可以拿到這筆遺產。依照我國的規定,只有民法的法定繼承人才能按順位享有繼承權。例如鄭先生希望將遺產留給2個子女之外,同時也能照顧哥哥嫂嫂身故後留下的唯一姪子,但姪子不是鄭先生民法上的繼承人,這時鄭先生可以設立有效遺囑,將名下財產在身故後用遺贈的方式給姪子,若是有想要照顧的人或想捐贈的慈善宗教單位,除了遺囑還可以透過信託、保單指定受益人等方式,來達成心願。第五,辦理繼承的程序是相當繁瑣的,親人往生時,家屬通常十分悲傷,還要強打精神去面對這麼多行政流程、準備相關文件、面臨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聲音,這是非常煎熬的,所以在規劃傳承的時候,建議還是能夠先指定遺囑執行人,讓程序簡化。遺囑執行人在傳承的過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要慎重挑選,可以是其中一位繼承人(通常是受分配最多的繼承人),或是較懂得繼承程序且有專業知識背景的財務顧問、律師、代書等,較能有效快速的辦理相關程序,並保障權益,執行被繼承人的遺志,以免自己生前做好的各種規劃,身故後卻無法有效執行,徒增家屬困擾。最後,想要做好傳承規劃,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項,也必須留意未來法令的調整,過去的一些規劃及方法,可能不適用於現在及未來,相對於自己安排,透過專業人士的好處就是能夠及時掌握最新法令,簡化流程,不管選擇自己規劃或是借重專業人士,重點是 :「一定要提早規劃」。作者:楊馥瑄經歷: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樂學網[理財觀念實務班]講師理財周刊線上直播課程講師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委員政治大學壽險經營管理碩士學分班台灣大學高階財富管理研究班壽險公會表揚全國最佳績優外勤人員(2006)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乙科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合格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
-
2024-07-06 退休力.社會連結
為什麼別人不用照顧?60歲艾先生照顧失智母多年,大哥身障、二哥在美國,身為老么卻只能自己顧
【現況篇】家中長輩的照顧者,男性的比率比大家想像得更高,超過四成五。為何男性照顧者比率持續升高?他們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與挑戰?新世代的男性照顧者,需要被看見。六十歲的艾先生照顧失智母親多年,幾度心理過不去。他排行老么,中度身障大哥、在美國的二哥,在照顧這件事全都幫不上忙,失智照顧棘手且漫長,迫使他放下工作,導致太太不諒解分居。他總是想,「為什麼總是我?為什麼別人不用像我一樣照顧?」葉先生因照顧提早退休,先是父親然後母親,歷時十五年,他說:「沒辦法,我是獨子。」他有三個姊妹,父母很早就將名下房產統統過戶給他,姊妹對於父母差別待遇而生的不平與不甘,都在父母需要照顧時爆發,名正言順從照顧責任中退場。約30年前 男性只占1成過去照顧工作被認為比較適合女性的「預設」已悄悄改變,像艾先生和葉先生這樣的男性照顧者,比想像得更多,根據衛福部「一一一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主要家庭照顧者中,男性逾四成五,約有廿六萬五千多人。在同樣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男性照顧者的比率在一○六年是近四成;民國九十六年,在國家調查尚未有「家庭照顧者」相關數據的年代,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發現,男性照顧者約三成;更早,大約卅年前,可以從一些小型的學術調查發現,那時的家庭照顧者,男性只有一成。是什麼讓男性照顧者比率愈來愈高,幾乎等同於女性?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認為,女性的教育程度與經濟能力提升,對於要不要成為照顧者,愈來愈有選擇權。過去主要照顧者的排序是配偶、媳婦、女兒、兒子,如今變成配偶、兒子、女兒、媳婦;媳婦不再乖乖照顧,導致兒子得進場。在家總辦的男性照顧者支持團體中,就曾聽過參與者在一起抱怨取暖說,都是太太不願意照顧父母,自己才變得如此悲慘。獨享資源 也得獨攬重責陳景寧也提醒,父母要打破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不要把財產都留給兒子,有不少因為照顧父母而導致的手足失和、女兒退散,肇因都推到更早之前,父母把資源都留給兒子。兒子在獨享資源的同時,也獨攬了沉重的照顧責任。她也觀察到,同是男性照顧者,兒子和先生面對的議題不同。中年兒子成長於「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在學校男生學工藝與軍訓,女生學家政與護理;回到家裡看著媽媽理所當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但如今,他的太太並不打算照顧他的父母,他硬著頭皮擔任照顧者,而這個角色卡住了正在起飛的人生發展,與婚姻與職涯對撞。先生照顧者成長的環境更傳統,可能在攬下照顧責任時,又埋怨子女不孝。同時,年老的他正經歷生命中的所有失落,社會連結的、經濟的、親密關係的、健康的,在失落中感到辛苦的他,看另一半受病痛折磨格外難受,可能因自己承受不住,也可能因捨不得太太,最後用極端方式,發生照顧殺人憾事。打破觀念 放下孝道迷思傳統的社會文化框架,讓男性成為照顧者時遇到更多阻礙,陳景寧建議男性照顧者,第一步先放下「孝道」迷思,打破「一定要家人顧」的觀念,不必親力親為,尋找適合資源,將照顧責任交給專業,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裕發展愛。延伸閱讀/改善「成為照顧者就是一種犧牲」情況!男性照顧者新型態,自信暖男懂得善用長照資源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3 焦點.元氣新聞
五億高中生案一審宣判,夏男想繼承龐大遺產機會渺茫?專家說明夫妻剩餘財產分配如何請求
據《聯合報》報導,台中五億賴姓高中生案事發1年多,全案因賴繼承5億元遺產後,和夏姓地政士登記同性婚沒多久就墜樓身亡。台中地院於6月28日宣判,依偽造文書罪判夏男1年6月,等同認定假結婚,可上訴。案件簡述:賴姓高中生自父親繼承5億元不動產,簽不動產贈與契約時由夏男、夏父擔任見證人,當時夏才認識賴。後來賴父病重住院,賴擔心爸爸的元配爭產,因而將不動產所有權狀交由夏父保管,直到賴父過世,賴遭父親元配刁難,夏萌生謀取賴繼承的遺產。夏男以「教導處理房地產」的理由約賴男出門,隨後2人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又接著到夏男住家喝酒,不久即傳出在夏男住處墜樓死亡。兩人結婚時間僅2小時。一審宣判:依共同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文書罪,判處夏朝源有期徒刑1年6月,依法不得易科罰金,可上訴。判決理由:台中地院行政庭長李進清說明判決理由:.依夏的供述、和賴男生前對話內容,並無相關親密紀錄,另監視器、證人證詞,2人也無特別親密舉止,或是同性結婚徵狀。認定本件夏男、賴男有虛偽結婚意思。.本案因賴繼承幾十筆房產,若2人結婚成立會涉及身分關係,成為合法配偶就能繼承遺產,背後確實有龐大財產利益,該部分另由民事庭獨立認定,也會將刑庭判決列為參考。.犯後態度不佳,飾詞否認,予以從重量刑。夫妻剩餘財產分配,如何請求?夫妻財產到底如何分配,離婚或配偶死亡等,就可以請求剩餘財產分配嗎?根據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財規劃顧問陳瑀莘於元氣網專欄撰文指出,依據民法規定,夫妻可以在結婚前後,選擇以契約約定為「約定財產制」,或「法定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所以夫妻結婚前後,若沒有到法院辦理「約定財產制」,就是適用「法定財產制」。在「法定財產制」中,雙方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但是,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推定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為夫或妻所有之財產,推定為夫妻共有。至於雙方的婚前財產,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生之孳息,視為婚後財產,且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簡單來說,婚姻中雙方資產所產生的獲利,包括投資所得、股息等,都是屬於婚後財產;如果兩人各自有債務的話,需要各自負責。夫妻的婚後財產在「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就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1.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2.慰撫金。也就是說,賴、夏兩人結婚時間僅2小時,根本無法累積婚後財產,基本上也不可能「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而此案後續,雖一審結果雖仍可上訴未確定,但仍將影響後續夏男被控謀財害命殺人罪嫌,該部分仍在台中地檢署續行偵查中,另也恐牽涉賴母對夏提告民事婚姻無效,牽連夏能否繼承賴的龐大遺產關鍵。【參考資料】.夫妻離婚可以跟對方要求一半財產,怎麼分?專家教4步驟保全自己的資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7-02 退休力.理財準備
避免遺產糾紛 4方法順利將資產傳承給繼承人
近年名人遺產紛爭常鬧上新聞版面,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退休後如何做好資產規畫,安頓家人並順利將資產傳承給下一代,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劉兆安表示,每個人的退休生活方式不同,最關鍵是認識自身未來的生活型態,了解未來需求,並在需求的基礎上備妥資源,是確保退休生活無虞的關鍵。討論溝通 4種方式進行資產傳承劉兆安舉例,有位律師在退休後,兩個女兒皆在國外生活,透過多次家庭會議,與家人討論資產的分配問題,最終達成共識制定了詳細的資產分配計畫,確保每位家庭成員都了解並接受資產的分配方式,顯見提前準備資產分配和溝通的重要性,不僅確保資產的有效傳承,也維護了家庭和諧。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到來,身後財產更須要提早規畫,劉兆安提到,曾經有對約50歲的夫妻來諮詢,兩人在年輕時,積累了不少財富,但沒有子女,先生擔心在自己去世後,老婆平時較無理財的規畫,所以他透過理財規畫顧問進行有效資產管理,並以保險和信託確保老婆仍能擁有穩定的生活保障。許多長輩會擔心如何順利將資產傳承給繼承人,劉兆安建議,可以保險、信託、不動產和遺囑等4種方式進行傳承。保險是指定受益人的理想方式;信託可確保資產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管理和分配;不動產需依個人情況評估其適用性;遺囑和意定監護,則是能提前計畫的傳承工具,以確保個人無法自行決定時,資產能按照自身意願進行分配和管理,提前預立醫囑,可確保醫療和財務方面依照個人意願進行。避免過度投資 導致虧損在資產傳承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投資風險、健康風險、政策變動和突發事件等挑戰。劉兆安提醒,退休人士應避免過度投資或不當投資,導致資金虧損,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退休生活,也會為資產傳承帶來困難,例如退休後也可能面臨健康狀況不佳,需要大量的醫療費用,所以要記得準備預備金,以應對突發事件。有些長者因住在不適合的住宅裡,造成生活起居的不便,劉兆安建議,應提前找到適合未來居住的地方,像有電梯、方便進出、離醫院較近的住宅地點,已屆退休人士則應考慮以房養老、包租代管等方式來管理房產,並籌備相關需求資金,以確保晚年生活無憂。了解需求 確保生活無虞面對退休生活,最關鍵的準備工作,就是認識自己未來的生活型態。劉兆安強調,了解未來的需求,並在這些需求的基礎上準備資源,是確保退休生活無虞,最關鍵的一點。聯合報與「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合作舉辦退休5力課程「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劉兆安將在「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課程中說明如何根據財務狀況,制定合理的投資計畫,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和風險;透過合理的資產傳承規畫,保障晚年生活,還能確保資產順利傳承給下一代,為家庭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譚鈞元時間:7月14日(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劉兆安(大錢先生)時間:7月28日(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暫定)洽詢:02-8692-5588轉5869報名連結:https://health.udn.com/service/index?%3Ftype=course&type=physical
-
2024-06-30 退休力.活躍好學
老後的樣貌可分4大類:專家建議做好這3項準備,就能快樂學習、享受第3人生
說起台灣的安養機構或銀髮住宅,就一定要說到蔡芳文。全台最難排隊的養老機構雙連安養中心、三芝大型養生開發案日初不老莊園、中和社會住宅BOT樂陶居中和館、台中大毅集團高年級聚樂部等,這些居住樣貌不同的銀髮住宅,都出自他之手。蔡芳文長期深耕老人安養與長照領域目前由他操盤的銀髮住宅有十二家,這只是在台灣,還不包含輸出大陸的案例,擔任雙連執行長期間,一年有超過七百個團體前來參訪向他取經,由此可知他在老人安養與長照領域的重要地位。與蔡芳文約訪當天,他身穿正式西裝,坐下後取出一把扁梳整理頭髮,呈現出老紳士的一派優雅。問起他在雙連的年資,他說:「雙連教會和安養中心前後加起來四十二年。」他以大半人生在安養及長照機構的觀察,將老後的樣貌分為四種。●第一種樣態是對於第三人生有很好的準備,處於享受生命的狀態。●第二種樣態是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是成長型的樣態。●第三種樣態是掛心很多事情,即使老了還是每一天煩惱許多家務事。●第四種樣態是擔心健康狀況,身上有多重疾病,經常必須就醫,每一天都不快樂。蔡芳文認為,這四種樣態跟年齡變化沒有關係,並不是六十五歲的年輕老人就比八九十歲更享受老後生活,而是取決於變老的準備。要達到前兩種樣態,就要提前做好「財務規畫、健康促進、社會支持」三項準備。快樂老人 都有財務規畫他看過的快樂老人都有提前做財務規畫,不用跟子女伸手要錢,生活就過得自在,安養院的阿公阿嬤有一句名言:「身邊的錢沒有用完,就不算自己的錢。」他曾服務過一個年輕時開洗衣店的阿嬤,存款兩百萬加上一間房子出租,生活很愜意,呈現第一種老人樣態。但兒子經商向她周轉一百萬,說好月付利息,只持續半年就中斷,最後全部財產都賠在兒子生意上,阿嬤愁眉不展,變成第三種老人樣態,終於付不出安養院費用而搬離。運動健檢 不忘健康促進蔡芳文以服務長者為職志,在雙連期間,不分平日假日、全天候待命,從黑髮拚到如今自己也滿頭銀髮,深知提前準備老後生活的重要,因此40歲開始做財務規畫,1/3收入進行穩健型投資,如今回頭審視,他想提醒年輕人,財務規畫愈早開始愈好,如果能一出社會就做更好。至於健康促進,他固定每天運動,至少每年一次自費進行健康檢查;最後,三項變老準備中的社會支持也很重要,「我在安養院看到第一種樣態的老人很享受社交生活,樂於與人往來,第二種樣態的老人也是,他們喜歡學習也喜歡教人。」退休開課 凝聚社會支持他在雙連舉辦各種講座,每周可以開到三十八門課,講師都由安養院的阿公阿嬤親自擔任,退休醫師教保健知識、退休銀行經理教理財規畫,還曾邀請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嬤開書法課,阿嬤興高采烈跟家人說自己當老師了,而且學生加起來超過一千六百歲,蔡芳文露出欣慰笑容,謙虛表示:「雙連逐漸有名氣,事實上是這些老人家營造出來的氣氛,不是我們這些員工有多厲害。」如今的蔡芳文,持續在高齡照顧領域貢獻專長,樂在工作、樂在生活,享受第三人生,他自己成為最好的變老新樣貌。數位版看這裡 提早準備第三人生退休後的蔡芳文依然樂在工作,經常南北往返,精力不減,連妻子都好奇為什麼他愈忙愈有活力?蔡芳文送給大家保持活力的秘訣,更提醒年輕人提早準備第三人生,愈老愈快樂的長者具有哪些特質?跟著蔡芳文的觀察軌跡一探究竟。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9 焦點.記者真心話
「磁磚雨」與「空中血滴子」在台灣城市街頭接連出現!民眾與政府該如何面對與解決此困境?
任何時候走在台灣街道上,映入眼簾的鐵窗、冷氣、招牌,絕對排得上「城市異象」的前幾名,這些雜亂無章的外牆附掛物,歷任政府都曾提過要改變,多年來卻始終無解,日復一日,直到近年「磁磚雨」多了,斑駁的牆面補了又補,加入異象行列。隨著房子老了,不再是城市美不美的問題,已威脅到行人生命安全,403大地震後更加快轉。2023年7月新北市板橋區發生冷氣墜落砸死女大生事件,全台震驚,地方政府疾呼中央對建築附掛物訂定辦法;今年403大地震,全台磁磚剝落有如下「磁磚雨」,外牆修繕補助、獎勵呼聲再起。為何面對攸關人命,修法卻牛步?聯合報帶讀者從現場直擊,檢視法規不足之處與執行困境,並提出修法建議,盼政府與全民共同補起漏洞。規範公基金 修法總是卡關在台灣,每逢造成死傷悲劇,立法嚴管就會浮上檯面。老舊建物定期修繕外牆、管理冷氣等附掛物,牽涉到管委會與公基金,每逢遇到「誰來管、誰出錢」成為深水區,就會卡關。於是街道磁磚雨砸傷行人層出不窮,數百公斤冷氣掉落更成「空中血滴子」。空調室外機 如雜草般生長2024年3月28日,鄰近基隆夜市的一條小巷弄內,冷氣機在凌晨兩點多墜落,遮雨棚破了一個大洞,差點砸中一名睡夢中的街友,街友倖存;兩個月後,記者回到現場,街友仍在睡夢中,上方仍有多台室外機。外掛冷氣與鐵窗是台灣獨有的建築文化,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楊詩弘說,裝修師傅將螺栓打入牆面,將可能隨冷氣長期微小震動而慢慢鬆脫,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沒掉落只能說是運氣好」。相較「看不見的危機」,本報則直擊「看得見的危機」。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旁,空調室外機如雜草般恣意生長,路口早餐店人來人往,沒人發現五層樓上方,歪斜的冷氣室外機已搖搖欲墜,僅被嚴重鏽蝕的鐵窗脆弱地支撐,里長、民代、市府竟束手無策,里長邱顯松感嘆「路人只能自求多福」。悲劇止不住 只求不出人命近十年,外牆剝落事故也曾釀多起死傷悲劇,但「不出人命」彷彿成為一項不能說破的隱形指標,檢視多起事件,若「僅」砸中汽機車,大多仍未補強,持續剝落。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報告指出,公寓大廈屋齡超過16年,就有20%出現劣化,超過30年,就有高達8%有「重度剝落」現象。台灣房屋稅籍住宅類的平均屋齡,已高達卅二年,隨著潮濕、酸雨、颱風、地震將逐漸惡化,成為威脅城市安全的不定時炸彈。內湖案例的省思:難以管理的「空中血滴子」內湖上灣仔公車站旁,抬頭就能見到一旁住宅大樓,五樓外牆窗型冷氣搖搖欲墜,這條巷弄是通往台北市內湖成功路的重要通道,機車、行人不曾間斷,幾乎沒人發現,一旁小花圃貼了紙條,寫著「危險、危險、危險」,同棟住戶四處陳情卻碰壁的無奈,正是「空中血滴子」無法可管的縮影。紙條寫著,管委會輪值主委三年前就告知住戶冷氣年久失修、鐵架鏽蝕,但通知住戶多次、也向里長陳情,更打了一九九九市民專線,仍遭置之不理,「若日後發生事故,概於住戶無關」,只能「恭請佛祖、上帝保佑」。「施工架明顯鏽蝕,僅靠一邊撐住沒掉下來。」台灣冷凍空調展望關懷協會理事長周貞浩搖頭,協會長期主張「外牆附掛物檢測法制化」。他說,台灣潮濕,颱風與地震多,外牆附掛物缺乏檢測機制,「哪天掉下來都是不定時炸彈」。當地里長:檢測需公權力介入記者循線找到該戶鄰居指出,過去半年他向當地派出所、寶湖里里長、內湖區長、選區市議員陳情,都說「無法可管」。寶湖里里長邱顯松說,冷氣半傾斜懸掛在窗外一、兩年了,他曾一度聯絡上屋主張小姐,稱「舊冷氣在外並無危險」,從此再也聯絡不上。派出所雖拉封鎖線,但範圍之小,等於拉心酸的。他無奈說,這需要公權力介入,否則「要自求多福」。全台類似的不定時炸彈存在街頭巷尾,公權力難以介入關鍵在於,於冷氣、欄杆等外牆附掛物,非屬建築法規範項目。台北市政府建管處專委鄭大川說,冷氣屬家電、是私有財產市府僅能發指導函,難以強制介入。官員建議:應回到社區自治精神2023年板橋女大生遭冷氣砸死,地方政府呼籲內政部訂定附掛物管理辦法。國土管理署建築管理組組長高文婷坦言,每個案子原始條件不同,難以立法一以貫之,管委會本應在規約明定,否則依照建築法,若附掛物掉落致人死傷,檢調單位仍是處分所有權人,因此仍應回到社區自治精神。但現實中,台灣大多數的公寓連管委會都難成立。1995年,金龍三溫暖大火催生「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三讀通過,明定公寓大廈應成立管理委員會,負責大廈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過了30年卻仍舊「做半套」。學者提醒:現行法規無強制力2021年高雄城中城大火釀46死,這才發現,行之有年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沒有溯及既往,只能透過地方輔導成立管委會,公共基金更少用於修繕維護;當年三讀通過「城中城條款」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部分條文,地方認定危險公寓大廈須限期成立管委會,違者每戶最高罰20萬元;隔年內政部公告要件加上「11樓以上」。換言之,11樓以下公寓大廈或舊大樓、老公寓,受限於地方政府還有非常多轄內建築物使用執照沒有回溯建檔,連有多少棟都缺乏官方統計,成為三不管地帶。「缺乏強制力是主因。」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說,管委會、維護方式、提撥金額非法規都缺乏強制力,成為一種「集體不行動」,倒霉的仍是被砸中的行人。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1 退休力.自在獨立
人生最後一封情書…74歲奶奶在遺囑留「這段話」惹哭眾人!律師教第一次寫遺囑就上手
「請幫我找到陳先生,並將這張照片交給他。」74歲的張奶奶,臉上帶著靦腆與懷念神情,慎重地將這條看似不尋常的但書,加進了遺囑內容,表示這是她年輕時的初戀對象。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律師提到,寫遺囑目的,其實許多人是為了愛,或給家人「最後一封情書」;有的是為了「致歉」,表達深埋心中的歉意,並試著跟自己和解。他強調,遺囑不僅是法律文本,更是人生感情的寄託,和世界好好說再見的方式。遺囑讓大家有機會在生命最後表達愛意在亞洲社會中,許多人對撰寫遺囑有所避諱,認為是不吉利或「找死」的行為。劉韋德說,隨著社會觀念逐漸開放,許多人開始意識到遺囑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在財務上,更在情感和倫理上,遺囑讓大家有機會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表達愛意,並安排身後事,以確保遺願能夠得到尊重和實現,並留下無憾的告別。劉韋德提到,對許多人來說,遺囑的撰寫可能有些沉重,但選擇預立遺囑,其實是出於對家人的愛和責任感。他提到:「寫遺囑,就像是在給家人寫一封最後的情書。它不僅是財產和責任的交代,更是愛的傳遞和心意的延續。」劉韋德分享,曾經有位女企業家,在遺囑中用大量篇幅回顧自己與夫婿共同奮鬥的歲月。如何從無到有,含辛茹苦的照顧著家庭,幫助丈夫事業達到巔峰,她的文字裡流露出對丈夫的思念及對家人的期許,這份遺囑詳細說明財產的分配,更是封真摯動人的家書。也有人選擇用遺囑向所愛的人致歉。劉韋德談到一個感人的案例,63歲的林先生在年輕時,曾強烈反對哥哥與離過婚的女性相愛,這段感情引發劇烈的家庭革命,更讓哥哥與家人斷絕往來。多年後,隨著對人生的理解加深,林先生逐漸了解到愛情的多樣貌,當他想與哥哥和解時,哥哥卻早已離開人世。他只能在遺囑中,寫下對哥哥的深刻歉意,更是他這生中無法親口說出的遺憾。不需高價請律師 律師教你第一次寫遺囑就上手劉韋德曾遇到,一位老太太因為丈夫未留下正式遺囑,僅口頭交代財產歸兒子所有,結果引發女兒憤而提告兄長與母親,這些家庭間的法律糾紛,突顯了正式遺囑在法律上的重要性。他表示遺囑的撰寫,並不一定需要高昂的費用或律師的參與,台灣遺囑協會官網上有「第一次寫遺囑就上手」的電子書可供民眾免費下載,另外每個月也都有開設「幸福遺囑寫作班」,由律師親自免費教導民眾遺囑寫作技巧與重點,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協會官網上報名。每一份遺囑,都是一段人生故事的總結。在撰寫遺囑時,不僅只是安排所謂的財產分配,更是給予用文字留下重要訊息的機會,讓我們不用等到生命最後一刻,才後悔未曾說過的話。●台灣遺囑協會官網:https://sites.google.com/view/twwillassoc
-
2024-06-19 退休力.自在獨立
邱瓈寬陷恩師遺產繼承風波!遺囑怎麼寫才有效?律師教5種法定遺囑撰寫要求
日前知名製作人「寬姊」邱瓈寬,因繼承恩師裴祥泉1.3億元遺產中的30%,而被恩師的親屬告上法院,一審認為遺囑中的兩位見證人也同為裴祥泉的員工,其被質疑是受遺贈者之一,由於「受遺贈者不得為遺囑見證人」,因此,被判遺囑無效。但後續的二審、三審確認兩位見證人的角色並非遺囑繼承人,反敗為勝。現今,有很多人會立遺囑,自己寫、代筆、口述都有可能,到底如何撰寫才是有效的遺囑,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將教導大家五種遺囑的有效寫法。代筆遺囑爭議多由於邱瓈寬案件中,因使用代筆遺囑而備受爭議,由被繼承人口述遺囑內容,一位見證人筆記,另外兩位負責見證跟簽名,也因繼承人與見證人都是員工,引起法律上的疑義,加上遺囑中寫明「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家屬因而提告引來官司糾紛。近年有多名人都身陷遺產糾紛,不只「寬姊」邱瓈寬,最知名就是長榮集團大家長張榮發的遺囑認定,也紛擾多時。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強調,遺囑主要有三大功能:財產分配、身份認證和情感表達。它不僅能夠指定財產的繼承人,還可以確認非婚生子女的身份或剝奪某人的繼承權,同時還可以用作表達感謝、道歉或設定喪葬方式等個人意願。正確的遺囑撰寫可以有效預防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確保遺產分配符合遺囑人的真正意願。許多人在撰寫遺囑時,由於不熟悉法律細節而感到迷茫。劉韋德指出,對於撰寫多頁的遺囑,即使法律規定簽名一次就足夠,為了防止遺囑被質疑,建議還是在遺囑的每一頁末尾加上簽名和日期。他強調擬定遺囑時,避免使用模糊或可多重解釋的詞彙,簽名時用全名而非暱稱或稱謂,像他曾經看過有人簽「父親、爸」等代稱,也不能用蓋章取代親簽,這些都可能導致遺囑無效。五種法定遺囑撰寫細節在台灣,法律規定了五種法定遺囑的類型,每種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步驟。以下是各類型遺囑的撰寫步驟和法律要求的詳細說明:1. 代筆遺囑步驟:選擇見證人:至少需要三名見證人。口述遺囑內容:遺囑人須在見證人面前親自完整口述遺囑內容。記錄和確認:由一名見證人記錄遺囑內容,並向遺囑人宣讀並講解以確認無誤。簽名:遺囑完成後,遺囑人、所有見證人及代筆人共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要求:必須確保遺囑人的口述內容被準確記錄,並且所有參與人員都在場證實遺囑內容。2. 口授遺囑步驟:選擇見證人:至少需要兩名見證人。口授遺囑:在生命垂危或其他特殊情況下,遺囑人口述其遺囑意旨給見證人。筆記口授遺囑:由一名見證人將遺囑意旨,據實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他見證人同行簽名。錄音口授遺囑:將口述內容錄音並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要求:適用於無法書寫或正常溝通的緊急情況,確保遺囑人意志的表達。3. 自書遺囑步驟:親筆書寫:遺囑人必須親手寫下遺囑的所有內容,包括遺囑的文字和數字。記錄日期:遺囑中必須清楚寫明制作日期,包括年、月、日。簽名:遺囑須由遺囑人親自簽名。塗改處理: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要求:遺囑必須完全由遺囑人手寫,不得打印或由他人代寫。遺囑中的內容需明確、具體,以防未來解釋上的歧義。4. 公證遺囑步驟:選擇公證人和見證人:至少需要兩名見證人,在公證人面前進行。口述遺囑內容:遺囑人在公證人及見證人面前口述其遺囑內容。公證人記錄並講解: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簽名確認:遺囑內容無誤後,遺囑人、見證人和公證人共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要求:遺囑的口述過程和內容確認,需要在公證人和見證人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以保證遺囑的真實性和合法性。5. 密封遺囑步驟:撰寫和封存:遺囑人私下撰寫遺囑,並將其密封。在公證人前申報:遺囑人需攜帶密封的遺囑到公證處,並在至少兩名見證人前聲明遺囑已封存。公證人記錄:公證人在遺囑封面記錄遞交的日期及遺囑人的聲明。共同簽名:遺囑人、見證人和公證人在遺囑封面上簽名。要求:遺囑須在沒有任何人的干預下自行撰寫並密封,確保內容的私密性。以上介紹的五種遺囑,目的是確保遺囑的正當性和執行遺囑人的意願。此外,劉韋德也提醒大家,撰寫遺囑是一項嚴肅的法律行為,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選擇適合的遺囑類型,和確保遵循正確的法定程序,是避免未來糾紛和實現遺囑人意願的關鍵。
-
2024-06-15 養生.家庭婚姻
後悔踏入婚姻?呂秋遠盤點媳婦「結婚後常見14大罪狀」,妳中了幾項?
隨著物價房價上漲,生活壓力增大,台灣單身不婚的人愈來愈多,有網友因此覺得不結婚一直被爸媽碎念很痛苦。對此,律師呂秋遠盤點「媳婦婚後容易被安上的14大罪狀」表示,單身的罪名只有不結婚,但婚後妳可能被安上的罪名可多了!結婚後被安上的14大罪狀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還是天堂?呂秋遠表示,若妳不結婚,那罪名只有不結婚,但妳若結婚了,那以後被安上的罪名可能多到講不完。究竟女生結婚後多了「老婆、媳婦」的新身分,會被安上哪些罪名呢?一起來看看?罪狀1、2:生/不生孩子,都有罪不生孩子,是罪名,我們家絕後怎麼辦?只有一胎,竟然不生第二胎,有了第二胎,竟沒有第三胎, 我們家的人丁稀少怎麼辦?只生下女生,沒人捧斗送終,是罪名,只生下男生,還是女兒最貼心,為什麼子宮這麼沒有用?罪狀3、4:有/沒有侍候好老公,都有罪老公好賭,喜歡往外跑,代表老公在家裡沒溫暖,是罪名。老公好色,喜歡往外跑,代表老婆對他來說沒溫度,當然還是老婆的問題。侍候好老公,所以他每天都不想出門應酬賺錢,沉溺在溫柔鄉裡,是罪名。沒侍候好老公,導致他外遇,還是老婆的問題。罪狀5、6:老公事業成功/失敗,都有罪老公事業成功,代表老公每天很辛苦,老婆只會坐享其成,花的還是老公的錢,不過就是家裡的花瓶,是罪名。老公事業失敗,代表面相、身材不旺夫,沒有給他最好的後援與支柱。罪狀7、8:外貌變醜變美,都有罪婚後變醜變胖,都不懂得照顧自己,難怪老公會外遇,這是罪名。婚後花錢保養自己,讓自己保持在良好狀況,可見過太爽,一點也不考慮老公的心情,這還是罪名。身材太瘦,沒福氣,是問題,身材太胖,老公都被妳吃垮了,還是問題。罪狀9、10:孝順/不孝順公婆,都有罪孝順公婆,一定是別有所圖,想要謀奪他們的財產,是罪名。不孝順公婆,根本就惡媳婦,敢跟他們頂嘴,直接下18層地獄,這不是罪名,這是該死。孝順自己爸媽,就是從婆家偷資源給娘家用,是不顧家的小偷,當然是罪名。不顧自己的爸媽,毫無良心可言,兄弟姐妹會罵死妳,這不是罪名,這是不該活的問題。跟婆家親戚,例如跟小姑相處不好或是太冷淡(對!不互動也不行!),不考慮老公為難的立場,是罪名。但是跟親戚太好,妳就是三姑六婆,一天到晚講家裡的八卦,三八假賢慧,也要加上罪名。罪狀11:很會花錢,有罪很會花錢,尤其是花老公的錢,是罪名。誰讓妳每天這麼有空,可以花他的錢,也不體諒他在外面打拼有多辛苦!花在小孩身上也不行!誰知道妳到底有沒有這樣做?我一個月給妳五千元,就是讓妳每天做SPA喝下午茶逛街買精品的嗎?一家四口一天飲食費為什麼不能控制在三百元以下,妳會不會買菜啊?我媽當年就是靠我爸的薪水把我們養大,妳能不能學著點?罪狀12:不會花錢,有罪不會花錢,也是罪名。為什麼妳每天這麼省,老子回家沒冷氣吹,吃飯都是三菜一湯而已。為什麼過年我媽紅包只有600元?小孩該補習就要去,不然跟妳一樣笨怎麼辦?錢呢?等等,妳好意思說,老子一個月給妳5000元,還不夠嗎?不夠是不會回去娘家要錢嗎?人家的老婆都會拿錢回來贊助老公創業,妳做了什麼?罪狀13:不做家事,有罪不做家事,當然是罪名。每天在家閒閒沒事幹,不過就是帶兩個小孩、做幾頓飯、洗幾件衣服、整理一點家裡,那是會有多累?再說,我回家也有幫忙洗碗、幫忙騙小孩,家事沒有好好做,家裡亂七八糟,玩具不收好、衣服沒折好、我要,妳還說很累不給我,這都構成離婚事由了吧?罪狀14:出去工作,有罪要當全職媽媽,就是不事生產,對家裡沒有任何貢獻。那麼,出去工作總可以了吧?那還是有罪,出去工作就是不顧家裡、不顧小孩,賺那麼一點錢要幹嘛?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為了這麼一點錢就犧牲跟孩子的相處,孩子未來要是走偏了怎麼辦?結婚得要早下班接小孩,就是不顧公司與同事,加班為公司奮鬥,讓小孩被公婆接,就是不顧家裡。看完上述的「結婚後常被安上的14大罪狀」,妳中了幾項?身為老婆、媳婦的妳,是否也心有戚戚焉呢?呂秋遠打趣表示:保持單身,妳頂多只會被碎念不結婚;但是結婚後,妳可能被説嘴的罪名,多到說到中秋節都說不完。所以那些要勸妳結婚的人,別責怪他們,或許他們只是想讓妳知道,單身有多幸福而已~結婚前應該思考6件事踏入婚姻前,確實有很多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結婚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涉及到許多現實和情感層面的問題。以下是結婚前應該考慮的六件事:1.婚姻的期望與現實:婚姻並非浪漫的永恆,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了解彼此對婚姻的期望,確保雙方對未來生活有現實的認識和一致的期待。2.經濟問題是否規劃:財務問題是婚姻中的一大挑戰。討論並制定財務計劃,包括收入、支出、儲蓄和投資。確保雙方在金錢問題上達成一致,避免未來因經濟問題產生的衝突。3.家庭角色和責任:確認彼此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責任分工,包括家務、育兒、對雙方父母的責任等。明確這些問題可以避免婚後的許多爭執。4.溝通和解決衝突的方式:婚姻中難免會遇到衝突和分歧。學會有效的溝通技巧,並找到解決衝突的辦法,確保雙方能夠在矛盾中找到共識並一起解決問題。5.是否要生小孩及相關問題:關於是否要孩子、何時要孩子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等問題,需要事先達成共識。這些問題涉及到家庭的長期規劃,影響深遠。6.對於婚姻和個人生活的平衡:保持個人空間和興趣愛好,並在婚姻中找到平衡。婚姻不應該完全取代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婚姻是一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過程,不僅僅是浪漫和甜蜜,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和妥協。踏入婚姻前,務必仔細考慮這些問題,確保你和伴侶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迎接婚姻生活的挑戰,才不會誤踏入婚姻的墳墓,而是攜手創造婚後的天堂!延伸閱讀:.不婚不生獨居養毛小孩變多!寵物取代新生兒陪伴主人紓壓填補寂寞.後青春的友情,學會不執著!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了選擇,最終走上不同道路.媽苦勸沒結婚老了會後悔,女兒疑惑究竟後悔什麼?過來人點出關鍵原因
-
2024-06-14 失智.Podcast
【Podcast】EP9.預防人老財散!守護失智者免受金融剝削
「我們在做人生規劃時,都是遇到問題才處理,其實應該以財產安全的角度預作準備。」失智症者因認知功能逐漸退化,特別容易遭到詐騙集團有計畫的詐騙、非法移轉財產以及信任的加害人進行金融剝削等,不僅要小心「陌生人」,至親也可能會因為財產而爭吵不休。因此,預防金融剝削、守護失智者財產,確保失智者的財務能用在對的地方,更是當務之急。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康寧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律師鄭智陽,從法律層面,探討失智者財務安全的各種解決方案。為照顧家庭提供實用的建議,預防失智長者成為有心人士眼中的肥羊,守住長輩的積蓄,迎接更有品質的生活。失智者財務危機 親近者容易金融剝削主持人陳韻如分享一段《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的真實故事。失智父親逝世後,家屬收到看護趙小姐的存證信函!存證信函提及,父親生前曾立下遺囑,為感謝看護趙小姐,願將旗下財產全部贈與給她,但父親的遺囑,全是電腦打字,只有老父親和見證人的簽名是手寫的文字,字跡看得出來是父親重度失智症後用顫抖、不穩的手寫的,讓家屬難以置信。陳韻如提出,高齡社會不僅是醫療、長照問題,更衍生出犯罪問題,連身旁至親、貼身照顧者,也成家屬對簿公堂的侵產掠奪者,財產都還沒變遺產,爭奪戰就已開打的社會案例更是時有所聞。鄭智陽律師表示「金融剝削」跟一般詐欺案的最大差異在於,一般詐欺是針對不特定對象詐騙;但「金融剝削」的加害人,多數是認識的人,例如,照顧者、看護、照顧機構、親友、理專,甚或是自己的子女等。老翁被假結婚騙財 3招守護失智者財產高齡失智者因認知退化,是高齡金融剝削的主要受害對象。鄭智陽還在節目中分享,屏東一間老人長照中心負責人,覬覦受縣府安置的老翁財產,夥同中心女職員,與老翁假結婚詐領老翁資產。他表示失智者因認知能力下降,如果加上社會孤立,讓他們不易從外界得到客觀的資訊,導致他們在封閉的情境下,做出有違常理的決定。避免失智者遭有心人士覬覦,家屬可以先溝通化解認知差異,如果成效不彰,再透過法律改變高齡失智者的財產控制權。家屬可透過3種方式,避免居心叵測人士藉機圖謀資產一、輔助宣告:當事人意思能力(認知與表達能力)不足時,聲請法院指定輔助人,任何重要的法律行為應徵得輔助人的同意。二、監護宣告:當事人失去意思能力後就沒有行為能力,聲請法院指定監護人,由監護人代為管理財產,不動產之處分並應徵得法院的同意。三、高齡者財產信託(俗稱安養信託):透過把財產交付給銀行代為管理,降低風險。監護制度跟信託結合失智者在輕度認知障礙或是輕度失智時期,只要理解遺囑的意義、自己財產的分配和法律上的要件,是可以預立遺囑的。鄭智陽表示,遺囑有許多種類型,製作時必須符合法定要件由才有效力,而要件本身就是表彰立遺囑人具有意思能力的關鍵。譬如,自書遺囑要自己寫,而公證、代筆與口授遺囑都必須由立遺囑人親自口授說明遺囑內容等。其中口授與代筆遺囑最容易有爭議。對於遺囑是否有效,可透過錄音、錄影或見證人的方式,證明遺囑之製作是否符合法定要件。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未來失智症流行率65歲以上有8%罹患失智,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長者提早財務做好規劃刻不容緩!鄭智陽指出,可以把監護跟信託制度結合,透過先簽署意定監護契約,預先指定監護人,監護人就任後將財產交付信託以確保財產安全。政府也推動「預開型信託」,當事人在意識狀態清楚下先簽約,但還不提供信託服務,約定未來特定條件成就後,如到達一定年齡、健康狀況或認知能力出現問題後,再提供服務。本集重點:✎失智家屬真實故事:失智父遺產全贈女看護 遺囑竟是代筆✎金融剝削v.s一般詐欺 ✎老翁被假結婚騙財 3招守護失智者財產✎長者財務規劃這樣做更有保障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reurl.cc/RqmK7G🎧Spotify:https://reurl.cc/YEpMrO🎧KKBOX:https://reurl.cc/lQAEbE🎧Apple:https://reurl.cc/xaAYb5⭐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6-14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拾荒、喝罐頭塔飲料…吳佳璇退休教授父失智 家人10多年陪病刻骨銘心
雙親罹癌、失智、腦中風,另一半罹患乳癌、心肌梗塞,或是孩子發育遲緩,得了先天遺傳疾病,當最愛的家人罹患重症,總是治病扶傷的醫師也只能接受,平時是病人的靠山,此時更是家人的支柱。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共同推出「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系列報導,「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人醫和你我一樣,因疾病帶來傷痛,從陪伴得到力量,感謝十多位醫師分享自身刻骨銘心的陪病經驗,詳述過程中觀察到的醫療現場,以及如何成為更有溫度的醫師。吳佳璇退休教授父 行為異常數年後確診失智症「母親2010年過世後,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常騎著腳踏車出門撿資源回收物回家,直到2015年才確診『失智症』,目前已是臥床的重度失智症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娓娓道出,10多年來漫長照顧陪伴失智父親的心路歷程。吳佳璇說,母親癌逝後,父親就常常呆坐著,後來他覺得應該要多動一動,於是住在台大宿舍的他開始在校園裡騎腳踏車運動,沒想到一陣子後,他每天白天一睜開眼竟到處撿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回家,並做垃圾分類,這很怪、很不對勁,應是初期認知功能退化,他還能自己報稅、騎車等,但「押著他去就醫一定不理」。父親常出包,吳佳璇甚至和他說:「你再這樣下去,拿別人的東西遲早會上報,標題是『退休教授拾荒維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的新聞,這樣很難看,不要再撿了。」但父親仍然講不聽,持續回收垃圾。其實,2014年吳佳璇就覺得父親的行為愈來愈怪,非得處理了。直到2015年,父親75歲時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台大醫院急診就醫,吳佳璇藉機安排他會診神經科,簡短智能測驗(MMSE)26分,確診輕度失智,才正式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治療及照護。罐頭塔飲料 撿回家喝父親短期記憶退化,空間概念還不錯,在安全前提下,吳佳璇為獨居的他請了外籍看護照顧,戴上防走失的GPS手表、在家門口裝了感應式門鈴,安排他去日照中心上畫畫課等,也就讓他繼續騎腳踏車了。自從父親失智、開始回收垃圾後,發生不少奇怪狀況,常令吳佳璇傻眼。最經典一次是,某日他騎腳踏車回家,卻不知從哪裡拿了一大袋回收的罐裝飲料回來,他還喝了一罐,第二天她開車拿去附近派出所返還,警察看了一下飲料罐說:「上面有黏膠」,推測是二殯辦理出殯葬儀社的罐頭塔。其他怪異行為層出不窮,例如:在他輕微失智時,外籍看護要返回菲律賓換約,父親竟拿了一個被丟棄回收的大行李箱要送她;有一天小舅來訪,他則拿了一個黑色包包要送他,但這是女用包包;有一次弟弟從國外回來,他拿餅乾給弟弟吃,看護經過說:「有問哪裡來的嗎?」父親回說:「撿的。」時空錯置 判斷力退化一直到2019年初,吳佳璇沒收了父親的腳踏車。那天他出門說要去研究室,但看護卻發現GPS顯示騎到一個地圖上不認識的地方,結果竟是騎上了水源快速道路,被用路人舉報警察攔下送他下來。「父親說他要騎往台三線雲林古坑老家,人在斗南火車站…。」這次的迷路、時空錯置,吳佳璇決定不再讓父親騎車。面對父親失智的照護,吳家姊弟三人分工,吳佳璇是醫師,又和父親住得近,是主要照顧者、也負責醫療決策;妹妹是律師,負責日常食物用品等採買;弟弟目前在新加坡工作,定期返國探親。必要時,三人會舉行家庭會議共商解決問題對策。吳佳璇說,弟弟留學澳洲時,父親有閒錢會買澳幣,但他失智後,有一天銀行寄來基金、壽險保單的對帳單,她詢問銀行理專才發現,他把退休俸幾百萬元都換了澳幣,買了澳幣計價的基金,可見判斷力早已有問題。直到2018年,看護說「阿公沒給薪水」,顯然又退化了,於是開家庭會議檢視父親財產後,「他的財務由我接手管理」。失智與家族遺傳有關「現在父親已重度失智,2022年初開始臥床至今。」吳佳璇說,他原本還有去日照中心畫畫、唱歌,一直到2021年初疫情嚴峻停課,下半年他躺在床上爬起來都很吃力,因為智能及體力大退化,也就沒再去日照中心了。「2021年底,某周日發現他坐在餐桌前睡著了,失去意識又失禁,打119送台大醫院急診,但檢查沒發現問題,帶回家後再也不肯下床了,也不認識人,2022年起開始臥床。」吳佳璇認為,可能失智久了忘了怎麼走路,還好家裡已改好無障礙空間,也買了輪椅、電動床,現在他起身都要看護扶,吃的都是打成泥狀,也請了復能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避免肌肉流失。「失智與遺傳有關係」,吳佳璇透露,她的阿嬤有失智,不只她的父親失智了,她的二伯父、大姑姑、小姑姑也都是失智患者,真的令照顧的家人心力交瘁,甚至必須辭職照顧,吳佳璇深有體會。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年齡:55歲●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失智症●發病時間:2015年75歲時,現在86歲●症狀:記憶力衰退、迷路、認不得人、臥床●治療:輕症期吃愛憶欣,重度服用memantine、排便藥、綜合維他命●陪病心得:理解父親失智事實,「順著父親的意願」照顧,根據失智狀況,也安排日照中心上課,減緩退化,居家環境改為無障礙空間,適時增添輪椅、電動床等輔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4 活動.精彩回顧
守護高齡者財務安全 老盟辦理高齡者財務權益保護暨信託監察人培訓課程
超高齡與少子化的雙重問題快速衝擊退休、老人安養及照顧等相關制度,更凸顯高齡者財產安全的重要性。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指導之下,於北、中、南辦理「高齡者財務權益保護暨信託監察人培訓課程」,今天(6/13)北區場次有145位高齡者實務服務工作者參與研習課程。老盟表示,過往擔任信託監察人的過程發現,高齡者的身心狀況易隨著年齡增加或疾病因素而產生變化,生活或照顧費用發生較大變化的機率也會較一般的信託契約更高,若透過設置「信託監察人」,並賦予信託財產支付臨時性醫療費用、照顧機構費用等變動費用的同意權,對受益人將更有保障。但高齡者成立信託時需要信託監察人協助及監督受託人,實務上常苦於找不到適合的親友擔任信託監察人,目前雖已有部分社福機構擔任信託監察人,但能提供的服務量能有限,老盟期待透過培訓課程,扶持在地更多願意實質解決高齡社會問題的團體,協助專業實務工作者認識高齡者經濟安全與財務規畫的重要性,進而介紹高齡者常見金融工具,以及高齡者辦理信託時須注意的相關議題。老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從高齡者權益維護角度來看,高齡者的服務不論在照顧、醫療、經濟等面向,應以人為本、權益的觀點導入現今的服務模式中。今天的培訓課程特別邀請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講授「高齡者財務風險評估與相關金融工具」,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李智仁介紹「財產信託服務與信託監察人角色」。張淑卿表示,高齡者未來要在社區幸福且安全的獨居,必須重視財務安全,高齡者權益議題有多面向值得深思與共同推進,期盼透過培訓課程能夠帶來對高齡實務工作者觀念的改變,在權益路上走得更長更遠,進一步實踐尊嚴老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