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名人.黃軒
搜尋
變異株
共找到
1426
筆 文章
-
-
2021-07-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不良反應增126例 增24死「7件疑與莫德納」有關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施打疫苗不良反應通報,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報告表示,本月9日至11日三天的通報,共有126件不良反應,46件為非嚴重,其中有24死亡、15件疑似嚴重不良反應。莊人祥指出,新增死亡案例中,AZ新增17例疑似接種後死亡案例,共是7女10男,年齡介於62至98歲,12人超過75歲,在接種後3至22天發生;莫德納部分,疑似接種後死亡,有4女3男,年齡介於69至80歲,5例大於75歲,接種當日到第7天發生。莊說,根據疾管署提供,7月7日每天接種劑量數,累計觀察時間詳盡分析,結果無論接種哪種疫苗,各年齡層男女性通報死亡事件數都沒有高於背景預期值。至於國際上的疑接種後死亡數據,指揮官陳時中說,會找專業人士針對此事提供分析,提醒不論不良事件、反應死亡和確效,如果不是在同一平台很難進行比較,因為與施打對象、疾病嚴重度、變異株等背景,都有很大的不同,很難直接用來評判。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還會帶病毒嗎?為何有人打完2劑仍感染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疫苗接種成終結病毒的關鍵,如今國人已陸續接種牛津/AZ(AstraZeneca)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但專家指出,接種疫苗後仍不能鬆懈,未來生活仍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Q:接種完新冠疫苗後,多久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一般約兩周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新冠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新冠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Q:打了完整兩劑新冠疫苗,就可以不戴口罩嗎?7月起,台灣開始新冠肺炎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截至7月6日,已有4萬9474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不過,即使已打完整2劑疫苗,並不代表能鬆懈、不配戴口罩。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施打完整2劑疫苗後,抵抗力確實變強,但不代表100%不會染疫。打疫苗後若不幸染疫,一樣有傳播力,意謂著會傳染給其他人,只是因有疫苗保護力,大多是無症狀、症狀輕微的感染者,且患病後重症機會低。邱南昌指出,新冠肺炎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即使打過疫苗仍要戴口罩,除保護自己不染疫,也避免傳染給他人。截至7月6日,我國疫苗接種人次累計274萬540人,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1.45%,仍有很多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社區仍是人人危險」。Q:打完新冠疫苗之後,還會攜帶病毒嗎?打完疫苗後,即使本身不會感染,若環境清潔消毒不完全,仍可能觸碰到病毒,而把病毒帶給還未注射的家人、親友。邱南昌強調,已打疫苗者仍要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才不會成為「防疫破口」。Q:疫苗的免疫力可以持續多久?每年都需要施打嗎?新冠肺炎疫苗推出時間不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指出,目前保守估計效力能維持半年,是否可以持續更久,仍有待觀察。邱南昌認為,疫苗效力持久度要看世界各國的疫情,需時間綜合觀察「發病率是否下降」,以及新變種病毒株的傳播力、重症率。觀察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變異速度,陸續出現秘魯株,且變種病毒數量愈來愈多,名字從Alpha、Beta、Gamma、Delta相繼往後排列。黃立民認為,新冠病毒雖然是冠狀病毒,但變種速度相當快,未來每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機率超過五成,「像流感的機會比較大」。Q:為什麼國外有人打完兩劑疫苗之後,還是感染了病毒?每個人產生抗體的能力不盡相同,當遇到大量病毒時,仍有可能染疫;若病毒量低,可能就不會染疫,但仍需視不同情況而定。國外有些國家解封後,染疫人數都有微幅上升,但重症率沒有提升,是接種疫苗的成效。不過,要注意Delta變種病毒,邱南昌強調,現有疫苗對新變種病毒株的抵抗力較弱,可能導致再次感染、大流行。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疫苗涵蓋率高的國家,如以色列、美國,自變種病毒入侵後,染疫人數均增加,但死亡率、重症率沒有明顯上升,顯示疫苗接種的重要。Q:目前疫苗未開放12歲以下兒童施打,能放心帶孩子出外旅遊嗎?需要注意什麼呢?邱南昌強調,12歲以下兒童如果染疫,通常症狀輕微,不會太嚴重,危險度較低。不過,「要當心小朋友變成感染源」,最怕間接傳染給家中還未注射疫苗的長者。因此還是要落實防疫新生活,若要達到群體免疫,疫苗涵蓋率約要七至八成,長者風險高,更要打到七、八成。就算長者已完成疫苗接種,因身體健康狀況,效力可能比一般民眾差,保護力的持續時間也較短。黃立民強調,「小朋友很可能帶著病毒趴趴走」,不小心就將病毒傳染給家中長輩,呼籲小朋友外出時,務必「做好呼吸道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避免停留在人潮擁擠處過久。黃立民補充,目前國外已開始進行12歲以下兒童的疫苗臨床試驗,未來小朋友也有機會施打疫苗,屆時出外旅遊會更安心。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鬆口氣! 最強Delta變異株群聚 陳時中宣布「控制住了」
Delta變異株6月26日正式進入社區,截至今天為止,屏東Delta群聚造成17人感染,其中15人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無論是秘魯祖孫群聚相關接觸者、枋寮醫院及枋山社區採檢的狀況,全部檢驗結果都是陰性,疫情已算是「控制住了」,近期還會再進行第三次枋寮醫院全院採檢,若第三次全院採檢陰性,醫院將能恢復營運。陳時中表示,關於Delta群聚案,總計有17名案例,其中15人的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株,為確保社區安全,匡列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684人,其中13人陽性、671人陰性,住院隔離有13人、居家隔離667人不過537人已解除隔離、自主健康管理4人。針對枋寮醫院匡列接觸狀況,自6月16日起曾赴枋寮醫院就醫者,採檢1017人,全數陰性,1017人都正在自主健康管理;6月14日曾赴枋寮醫院的陪病者或家屬,總計匡列採檢3033人,全數陰性,也都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枋寮醫院7月3日第一次院內採檢急診採檢,都是陰性,7月3日到7月5日全院採檢也為陰性,第三次全院採檢將於7月12日到7月13日進行,若全院採檢陰性,屆時將能恢復正常營運。陳時中表示,無論是在醫院或是在社區篩檢來看,疫情都在控制中,不過近期枋寮醫院還要進行第三次全院篩檢,也將持續觀察結果,不過總結來看屏東Delta群聚的案子看起來是控制住了。
-
2021-07-08 名人.陳旺全
醫師給你問/怕疫苗副作用?試試這帖防疫茶舒緩!名醫陳旺全遠距諮詢限量開放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五月中旬爆發,全台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引發國人恐慌,許多人搶打新冠疫苗,也有很多人搶購中醫用藥「清冠一號」中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陳旺全提醒,清冠一號是治療性的處方用藥,須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的處方藥物,不可輕易使用。 若要避免染疫,一定要身體平衡、提升免疫力,更要養肺補氣,「預防重於治療」,陳旺全特別公開其平常飲用的「防疫茶」配方,一般人可以飲用,也有助於舒緩施打疫苗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像他三周前接種莫德納疫苗,在施打前兩小時飲用250㏄防疫茶,打完後又喝了250㏄,沒有什麼副作用,僅注射處有些微的紅腫,冰敷一下就好了。 中醫權威陳旺全平時門診搶手,他受聯合報、WaCare邀約在元氣網提供公益遠距服務,即日起開放預約,將於12日-18日特定諮詢時段與預約民眾一對一諮詢,名額有限。減輕疫苗副作用,中醫按壓穴道、茶飲有效嗎?☛快按此問專家,免費諮詢限6名。https://bit.ly/2SQ6xD0 陳旺全強調,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全球正流行Delta變異株具高傳染力,接種疫苗從一劑、兩劑,現在可能要打到第三劑,但疫苗並不能治癒疾病,而是避免染疫變成重症。中醫和西醫都具有「精準醫學」概念,中醫會從每個人的基因、生活型態差異等層面,預測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更可以透過中醫的預防保健法來避免疾病的產生。 「預防與治療並不同」陳旺全說,中醫藥能殺死病毒,抑制病毒複製與傳染,「清冠一號」是由 北板藍根、魚腥草、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瓜蔞實、厚朴、甘草等10味藥材 組成,屬處方用藥,與三軍總醫院合作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病患的效果不錯。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發燒、X光照射肺部浸潤、PCR篩檢呈陽性時,即可使用清冠一號治療,但使用劑量須經中醫師視病人症狀開立處方治療。 防疫最重要的是「補氣血」陳旺全指出,氣血不足會動脈循環不好,容易快樂缺氧,推薦大家平時可以喝「防疫茶」補中益氣,亞健康的人經醫師診斷處方喝防疫茶效果更好。對於身體較弱、多汗的人,則建議6味藥材組成的防疫茶,可再加入黃耆、北沙參及防風各3錢的藥材熬煮茶飲,養肺補氣。打莫德納疫苗後,發生副作用的女性比較多,可以再加入黃耆、枸杞、白朮等藥材燉煮防疫茶飲用。 避免染疫陳旺全說,除了打疫苗,一定增強自身免疫力,喝防疫茶外,營養要均衡,平常多吃天然的蔬果,尤其薑、蔥、蒜要多食用,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每天曬太陽10分鐘攝取維生素D,都有防疫的效用。想知道如何食補提升抗疫能力嗎?☛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6名。https://bit.ly/2SQ6xD0 【防疫茶】● 材料:魚腥草5g、桑葉5g、紫蘇5g、薄荷1.5g、菊花2g、炙甘草1g● 作法:1、個人飲用時,可取一個500cc廣口保溫瓶,將中藥材洗淨放入瓶中,再以500cc熱開水沖入瓶中,蓋好瓶蓋悶20分鐘後,即可倒出當茶飲。可陸續回沖飲用,直至沒味道為止。2、若為家庭成員飲用,可將洗淨的中藥材放入鍋中,加入2000cc的水,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 功效:補肺益氣、防疫☛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中醫師陳旺全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解封前夕借鏡:歐疫苗護照起跑、加國接種六成才准內用
國內群聚逐漸受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除實施入境三篩的檢疫新制,也宣布正研議不同場域的降級措施,包括恢復餐廳內用等庶民經濟活動。台大公衛學者指出,疫苗接種率高的歐盟、英國、美加、紐澳等國已進入後疫情時代,除了大量檢測,歐盟七月起啟動數位疫苗護照,持有者暑假可暢遊27國。加拿大則訂定解封三部曲,接種率達六成才開始允許餐廳同桌四人用餐。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芸指出,歐盟為了重啟暑假觀光潮,數位疫苗護照App從7月1日生效,接種過莫德納、BNT、AZ、嬌生這四種疫苗者、具有陰性檢測證明者、新冠肺炎康復者,這三種人可以持有護照,暢遊27個歐盟國家。英國一劑接種率近九成、完整兩劑接種率超過六成,重症死亡大幅下降,已準備要全面解除社交距離和口罩令,宣告將「如流感般與新冠病毒共存」。澳洲入境管制要求一般民眾飯店隔離14天,機組員必須提交陰性報告能居家隔離14天,若要續飛可不隔離,但必須提交兩次陰性報告才能去,而且前往機場的路上不得停留。澳洲預計將於7月14日起將入境人數砍半至3035人,且可能將上述境管措施持續到2022年。范僑芸指出,澳洲透過得來速快篩站推行全面篩檢,雪梨周邊城市因應變異株群聚而封鎖至7月9日,相關區域要求嚴格維持社交距離1.5公尺,離開家戶範圍或搭乘大眾運輸都要戴口罩。澳洲也要求民眾必須遵守實聯制足跡追蹤,進出餐廳或購物都要用各州的官方App,如果店家沒貼出QR code,最高可重罰一百萬新台幣。加拿大則制定解除警戒三部曲,一劑覆蓋率達到六成時,開始允許10人室外聚會、室內用餐每桌限四人,室內宗教集會或儀式降載到15%容量。加拿大已有近68%人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35%完整接種兩劑,可進入下個解封階段,允許26人室外聚會、每桌限制6人用餐,室內宗教集會或儀式只要保持兩公尺社交距離並戴口罩即可舉行。預計在一劑接種率達到八成時,可進一步放寬室外聚會與室內用餐限制。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解封關鍵在於風險評估,台灣民眾配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的配合度非常高,是台灣獨特的優勢,有助於各類場域的降級解封,也要特別考量致死率較高的脆弱族群。根據台灣疫情資料,確診者最常見的共病為糖尿病和高血壓三十歲以上確診者有共病者致死率勝算比,是無共病者致死率的16倍。分年齡層看,年紀越大,有共病的致死率越高。陳秀熙指出,風險評估之重點包括群聚傳播風險、群聚疫情緊急因應準備與規劃、建立與地方管理單位之合作關係、防疫管控、工作人員及參與者與主管機關的風險溝通、活動前與活動中的公共防疫認知促進、防疫人力與物資儲備。另也應考慮參與者是否跨區前往、是否包含脆弱族群如長者、慢性病患者等。
-
2021-07-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看好7月12日能解封 陳其邁:請大家再多忍耐
三級警戒已持續一個多月,各行各業衝擊擴大,民眾期待解封恢復正常生活,高雄市長陳其邁說,本土疫情雖有緩解,必須做好配套才能談開放,雙北隱形傳播鏈也要能找到並獲得控制才能穩住情勢,雙北地區市場群聚案更要釐清感染源,建議雙北做血清學的流行病學, 在擬定策略時,更清楚是否有隱形傳播鏈存在。屏東縣Delta疫情風暴未歇,連2天都有新增,陳其邁說,高屏生活圈緊密,高雄市當前策略當然是要盯緊疫情Delta變異株從6月30日往後推算14天,是否再有擴大或新增案例,防疫每個環節都要仔細再仔細。「勸大家還是再多忍耐!」陳其邁說,即使有鬆綁,也是戶外較無群聚疑慮場所先開放,並且先做好管制措施規畫,絕不貿然開放,最近聽到很多人討論解封要到南部走走,「聽了很擔心,畢竟跨區移動風險不小」,整個台灣是一日生活圈,像前幾天有新北確診女子疫調足跡發現曾回高雄美濃娘家,新北醫院群聚也會影響高雄等,病毒跨縣市傳播風險仍大。「拜託大家不要急,把配套措施做好,再逐步循序漸進開放!」陳其邁說,全球流行還沒結束,打疫苗、戴口罩是對抗病毒重要一步,才能保護自己與家人 ,希望大家再多忍耐,政府會設法在不影響防疫原則下,讓社會運作和經濟活動逐步復甦。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特權疫苗?指揮中心:第七類施打等於提高各縣市接種率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不贊成疫苗施打第七類順序,認為這是國家在製造「特權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第七類也是屬各縣市轄區內的縣市民眾,他們的施打也等於幫自己縣市提高接種率。陳宗彥今天在全國防疫會後記者會表示,縣市政府會中對地方上施打第七類族群有些建議,絕大多數部會對於族群有妥善的規畫,也進行的很順暢。指揮中心也向縣市政府說明,第七類民眾分屬各縣市縣民,中央分配第七類施打疫苗時,是分配到醫療院所,疫苗以整數方式配送,一定會有比原本計算的施打對象多。陳宗彥說,第七類各類別工作人員都是各縣市民眾,等於是協助各縣市提高接種率,大家一起來合作努力,縣市政府所提意見還是會轉知各部會,讓特定第七類有關於國家產業發展、重大民生和國家安全類別民眾接種更順暢。陳宗彥說,會中也和地方政府評估,疾病傳播能力雖呈現下降趨勢,仍有部分縣市有群聚事件爆發,請各地政府密集注意監測,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此外,國內出現Delta變異株相關群聚,陳宗彥說,除了請地方政府要強化病毒變異株的基因監測,鑑於該病毒株具高度傳播力,未來可能成為主流的病毒變異株,請重新檢視病患收治轉送,及醫療照護體系量能準備。雙北部分,陳宗彥說,台北市出現較大規模市場群聚,考量市場人流多屬不特定對象,請北市衛生主管機關加強轄內社區市民及醫療院所的警覺,並於市場周邊設置篩檢站;新北市出現家禽市場群聚,也請相關主管機關留意後續疫情變化。
-
2021-07-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COVID-19照護研討會疫苗篇:疫苗對Delta變種有效嗎?血栓如何發現?
由台中榮總主辦、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協辦的「COVID-19照護研討會」,今天(3日)舉辦民眾場,以民眾為主要對象,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吸引逾九千五百人同時上線觀看。以下《元氣網》整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疫苗篇」詳細問答。Q: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擔心的?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第一個是過敏性休克,第二個是栓塞(血栓)。栓塞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比例比較高。傳統的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都是屬於蛋白,所以副作用非常少。接種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者,常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的現象,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疫苗打到肌肉裡面,肌肉、淋巴、淋巴結都會受影響。所以疼痛感可能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反應通常會特別強。所以第一次沒有感覺的人,要特別注意第二次接種後的副作用。此外,根據統計數據,接受莫德納疫苗施打者,發燒的比例比接種AZ者少很多。Q: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者的不良反應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的疫苗不良監測稱為V-Safe,台灣則有V-Watch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早期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後,都有填表,並以此為據整理出統計數據。有幾個問題,包括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的機率是每百萬分之11,那國內大約是百萬分之1,目前台灣有5例,其中3例是AZ,2例是莫德納。其中有一個個案,打了AZ後發生過敏反應,第二劑換打莫德納,過敏反應依然發生。所以問診中的重點是,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者,都要特別注意,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身上較長看見,國內有2例。至於血栓,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跟美國施打嬌生疫苗者的比例不相上下。Q:打完疫苗後能不能捐血?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基本上目前在美國紅十字會,或是全球紅十字會,針對捐血的相關規丟,mRNA疫苗或是AZ疫苗都沒有特別限制。國內的規定,則是接受mRNA疫苗接種者可以捐血;接受AZ疫苗接種者則謹慎一點,觀察14天後再去捐血。不過要提醒民眾,疫苗施打後,常會出現發燒不適的症狀,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捐血會比較合適。此外,捐血後,疫苗產生的抗體並不會受到影響。Q: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若要施打,間隔為何?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有些大型研究中,例如美國近期發表、針對5千餘萬65歲以上長者的觀察性研究,可以看到流感疫苗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肺炎。然而並不是說高齡長者就不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肺炎鏈球菌,在長者染疫後的後續自我照護中,能提供保障。不過針對流感疫苗,除了上述的大型研究結果外,流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因此還是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Q:感染新冠肺炎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需間隔多久?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得了新冠肺炎後,抗體仍持續多久,仍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可以持續8個月,甚至更久。但是這樣子的抗體效果,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的確有觀察到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又再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因此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的建議是,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目前輝瑞、AZ疫苗染疫後再打一劑,可以看到保護力明顯上升。特別是mRNA疫苗,染疫康復者再打一劑的保護效力,與接種兩劑者相當。Q:關於疫苗混打的效果及建議?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確實有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德國和加拿大,都做過相關研究;美國也有研究觀察,但不是以AZ疫苗,而是嬌生疫苗為主。我們知道初步的結果是,打了AZ或輝瑞疫苗,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一定比較高。但是不是等於保護力,仍有疑問,因為抗體衰退得相當快。此外,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一定比第一劑來得嚴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國家都允許民眾混打疫苗,然而國內在6/20的專家會議後決議,因為疫苗廠商的指引並不建議混打,若是出了問題,權責難以劃分。除此之外,混打疫苗在行政處置上,也會造成很多困擾,這也要納入考慮。目前國內專家小組(ACIP)是建議不要混打,除非有通報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不論輕微或嚴重,只要有通報,第二劑就可以混打。Q:Delta變種有何不同?目前的疫苗保護力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疫苗高度關注病毒(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VOC)有四個定義:第一,傳染力變強;第二,毒性變強;第三,病毒發生突變,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第四,現有的預防方式、治療方式都打折扣。目前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為了避免污名化而使用希臘字母進行命名。Delta變異株因為抗原決定位發生改變,使其穿透力變高,因此傳染力變強、毒性也變強,死亡率也有所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第一劑的效果一定比較差,降幅達10%左右。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雖然效果下降,但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就差一點,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Q: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何會引起血栓?何時發生?如何發現?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新冠肺炎疫苗之所以會引起血栓,是因為棘蛋白誘發了一些抗體,這些抗體使血小板凝集在一起,消耗了血小板,並在凝集的過程中,於比較不常見的地方產生血栓,包括腦部、腹部,且因為消耗了血小板,血小板低下,進而導致出血等問題。事實上,血栓發生得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1~2,跟買樂透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不用特別擔心。此外,產生血栓並不是AZ疫苗的專利,mRNA疫苗也有發生血栓的個案情形。不論如何,接種疫苗後產生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情形,比起說是給民眾恐慌,不如說是讓醫療團隊有警覺心。舉例而言,患者打了疫苗後,發生血小板低下,那我們就應該去思考,是不是因為疫苗造成的血栓所導致。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Q: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從事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以不傷身體為前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事實上是相當安全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打?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必須要有血球,且必須要有好的血球才有辦法產生有效的抗體。因此接受化學治療的病友,需在治療後三週,血液的生成才會恢復正常,此時即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週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有病友好奇,化學治療會不會使抗體濃度降低?由於全球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比例仍較小,因此仍無相關證據。有些血液的惡性腫瘤、骨髓移植,或是打單株抗體的患者,的確這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漿細胞、B細胞受損嚴重,因此未必會產生好的抗體。美國血液病學會、癌症醫學會的建議是,對於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應在手術完成後三個月,再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英國的研究發現,一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不論接種輝瑞或AZ疫苗,最終產生中和抗體的機率僅有一半。因此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Q:洗腎患者能否接種疫苗?抗體會不會被洗掉?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因此患者本身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患者每週需進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約需3~4小時,且期間需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未施打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其染疫風險為一般人的5~20倍左右。此外,感染後患者因肺炎重症而死的機率,是6~32%。因此血液透析的患者,比起一般患者,因為新冠肺炎造成死亡多風險,高出10~400倍。所以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且即使患者未來感染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因體內已有保護抗體,可以減少嚴重程度,有些患者也能痊癒。台中榮總於6/15~16,為院內450個洗腎患者施打疫苗,發現大部分患者並無嚴重副作用、不良反應產生,僅有倦怠症狀。大約有50%有局部疼痛紅腫現象,僅30~40%的患者有發燒,有20%有腸胃道症狀,10%以下患者有呼吸道症狀。此外,血液透析並不會把抗體洗掉。因為透析的瓣膜是人工腎臟中的瓣膜,它非常小,只有中小分子的毒素會被洗掉。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是球蛋白,是大蛋白、好東西,在透析的過程中會被留下,以保護洗腎患者。面對新生變種病毒,仍建議洗腎患者施打疫苗後,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感染新冠肺炎。Q:如何防範兒童感染變種病毒?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針對兒童較少染疫,有許多理論,包括受體較少,以及因為冠狀感染期程短,而產生的交叉保護效果。兒童年紀小,所以接觸外界較少,因此染疫機率較低。不過因為病毒一直在變,仍不排除兒童感染的可能性。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都屬於抵抗力發育階段,抗體器官組織都不成熟,感染併發症較多,因此即使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仍要小心提防。之所以18歲以上才能打疫苗,是因為所有的藥物、疫苗,都是18歲以上才能使用,所以目前只有做18歲或20歲以上,是成年的定義的問題。輝瑞最早做到12歲,甚至往下,學理上認為效果、安全性相當,不過因為沒有研究就不能斷言。因此例如高端、聯亞研發的過程中,都被要求要先做青少年,再往下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沒有資料情況下,無法給予建議。至於孕婦的部分,婦產科還是建議施打mRNA疫苗,不打AZ,因為孕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疾管署沒有特別註明說打哪一種疫苗,因為目前疫苗供貨仍然不足,沒辦法讓民眾自由選擇。Q:中風患者、癲癇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如果處在急性中風,或是癲癇控制不良的狀況下,是不適合施打的。疫苗完成幾種後,大部分人會有發燒、不適的症狀,這些不適的狀況,可能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預指,並不是說疫苗本身會導致腦部損傷,或造成癲癇發生。基本上如果控制良好的、或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Q: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能否施打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此類個案可能會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栓用藥,目前仍建議這些病患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他們一旦染疫,症狀會更為嚴重,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反而是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的族群。但如果有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仍須先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濃度後,再行接種。此外,如果過去有因為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狀,就不建議選AZ,應選莫德納。Q: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藥物的患者,是否能接種疫苗?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是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是可以接種疫苗的。Q:接受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的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美國血液病學會、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停止接受細胞瘤療法的三個月後,再接種疫苗會比較好。其餘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則並沒有特別限制,不過其反應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此族群患者染疫後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會升高,因此需要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即便施打疫苗後,因其免疫受到抑制,還是必須做好個人及周遭防護,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真正保護癌症患者。
-
2021-07-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第一線防疫給兒子一封信感動人
屏東縣枋山鄉、枋寮鄉驗出Delta變異株確診案例,縣府啟動枋山、枋寮專案,在枋寮鄉設置三座社區篩檢站,並指派民政處科長到場與衛生局、所人員對接,掌握狀況,民政處宗教禮俗科長黃啟原負責東海國小篩檢站,防疫早出晚歸,生日當天孩子們等到他回來才用餐,他才想起「原來這天是我的生日」,防疫工作,無法兼顧照顧國小兩個兒子,他寫一封信「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讓人感動,他將信分享在臉書社團,網友留言「謝謝,有你們真好」。黃啟原說,他負責東海國小社區篩檢站,從6月29日下午啟用到7月2日,篩檢站上午8點啟用,工作人員必須7點半就定位,從屏東市到枋寮鄉,他最晚要在6點50分出門,篩檢站下午5點結束後,還要清消,回到屏東要1個多小時,回到家都超過晚間6點,幾乎一天12小時都在篩檢站。黃啟原說,因為三級警戒,疫情停課不停學,太太白天也要上班,兩個就讀小一、小三的兒子,只能送到學校。疫情期間,身為防疫前線人員,他將這段時間歷經情況與兒子們分享,為兒子留下每個階段的回憶。屏東縣枋寮專案6月28日到7月2日,在枋寮國小、東海國小、建興國小三處篩檢站,共採檢9159人,全數都是陰性。信件全文如下:致維安兄弟:對不起,我親愛的小孩!在疫情嚴峻持續下,又面對變種病毒入侵屏東之際,我們變成了防疫的前線人員。在天微亮之前,就必須準備出發到執勤地點,這時候的你們正在甜美的夢鄉中,望著你們稚嫩的臉龐,心中有著滿滿的不捨與感動,不捨的是不能陪著你們;感動的是因為許多人的付出與犧牲,所以我們可以健康的活著,而驕傲的是,我們也是付出與犧牲的一份子,在許多年以後,你們可以很驕傲但要謙虛地說,我們曾經守護過屏東、守護過台灣。在三級警戒情況下,安親班不能去,只好把你們送去學校,偌大的學校只有你們兄弟,我們笑稱「包校」,但親愛的小孩,我們也希望能跟別人一樣,把你們留在家裡,陪伴你們長大,讓你們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在疫情未趨緩之下,讓你們在學校是不得已的決定,但可以讓我們在前線支援無後顧之憂。望著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汗如水流的情形,我深知這一仗會非常辛苦,而且不能讓步,因為,我們要給你們安全的環境,你們跟阿公阿嬤一樣都是我們的寶貝。枋寮東海國小篩檢站有辛苦的輔英醫院醫護人員、衛生局的長官及春日衛生所的醫護人員還有我們民政處的同仁,一起努力對抗新冠肺炎,力圖防堵疫情擴散,也要感謝鄉親的配合,井然有序地排隊,讓所有工作人員可以快速完成篩檢,沒有吵鬧,只有感謝;沒有謾罵,只有感恩。結束一整天的篩檢,還要進行現場清消,回到家都已超過晚上六點多,算算時間天有12小時在這裡,回到家開了門,孩子坐在餐桌前等著我,怎麼不先吃呢?我說,孩子說:祝爸爸生日快樂!我們等您一起吃。原來,今天是我生日! 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維維跟安安你們真棒!
-
2021-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疫情再起 專家促多管齊下加快布局疫苗
國際新冠肺炎疫苗大缺貨,國內洽購疫苗又姍姍來遲,為避免強勢病毒變異株釀起二波疫情,仍須超前部署次世代疫苗及第三劑疫苗。日前專家指出,國內疫苗布局依賴國外捐贈,疫苗量遠遠不足,要加快促成民間買疫苗「不要再擋」,同時國際上莫德納也完成二代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台灣國產疫苗也得同步邁進。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指出,第三劑疫苗的背後思維,是相信「追加一劑」免疫抗體效果更好。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政府已追加編列二二四點五億元預算,要採購兩千五百萬劑「第三劑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已有不少國家提出未來每年都要施打新冠疫苗的可能性,台灣確實需要提前布局,無論是第二代疫苗或是大量採購第三劑疫苗,又或是推出國產疫苗等,應該多管齊下。黃玉成表示,莫德納疫苗已完成二代疫苗二期試驗,也進行二合一疫苗臨床試驗,第一代疫苗加上第二代,類似小兒麻痺疫苗推出三合一疫苗的型態。莫德納第二代疫苗主要針對南非株,目前世界主流仍以英國株、Delta株為主,採購第二代疫苗須超前部署,也可能採購後發現與預估情形不同,需要國人全力支持。黃玉成說,在採購國際疫苗方面,能夠妥善布局到打滿三劑,大概都只有經濟強國,台灣難度頗高。他認為,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台灣目前已有兩家國產疫苗完成二期臨床並申請EUA,雖然採取免疫橋接取代三期仍有爭議,但這是國際趨勢;採購國際疫苗不應間斷,但政府對推動國產疫苗也應加把勁。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Delta變異株迫在眉睫,打第三劑疫苗可應付,但打滿兩劑也有效果,重點是「要快」,除了一類醫護及八類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盡快打完後,剩下疫苗依照各縣市人口配發下去,不應像先前數量少時慢慢打。王任賢建議開放民間買疫苗,比照台積電、鴻海或慈濟,加速爭取國際疫苗。至於國產疫苗,王任賢認為,國產疫苗近期難取得EUA,但應繼續執行計畫,或許還是可能用得上。
-
2021-07-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屏東1.4萬人篩檢全陰 別忘了日夜顛倒的無名英雄
屏東縣爆發全國首起印度Delta變異株本土群聚感染,是否仍有「隱形未爆彈」,國人高度關注,屏東縣自6月22日至7月2日先後啟動枋山、枋寮、市場三大專案,合計篩檢1萬4163人,今天最後一批結果出爐,「全部陰性」的喜訊,讓人鬆了口氣;屏東萬人篩檢的幕後,是醫事檢驗師們日夜顛倒的付出,縣長潘孟安今晚在臉書形容他們宛如「看不見的光芒」,請給他們大大的掌聲。潘孟安在臉書以「看不見的光芒,萬人篩檢的幕後夥伴,日夜顛倒的醫事檢驗師!」為題提到,每一支檢體,只有兩種答案,非陰即陽,但,更代表受檢者的內心,甚至是全家人的忐忑不安,結果沒出來前,總是懸著一顆心,可能還有偽陰性或偽陽性,更是讓醫檢師們全神貫注,不得出錯,同步牽動防疫團隊的每個腳步與決策。「這群沒日沒夜、守在各醫院檢驗室的夥伴,最近因為擴大篩檢三大專案,天天與爆量的檢體為伴,跟時間賽跑,徹夜輪班檢測,只為了盡速確認PCR結果。篩檢站前線同仁在第一線揮汗如雨,這群醫檢師在檢驗室接力,一點也沒有比較輕鬆,尤其收到大量檢體,看到都說直冒冷汗…夥伴們說,當然沒人希望檢驗到陽性,但如果真的不幸發生,除了馬上換機器re-check外,更立即通報相關單位以及CDC,隨後的通知、收治、疫調、匡列、篩檢,就會依照SOP火速進行,早一分準備,才能早一分防堵。」他表示,更有醫檢師夥伴,即便全副武裝做好防護措施,回家後一樣連最心愛的家人都要保持社交距離,只為了守護彼此健康,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也謝謝所有前線夥伴家人們的體諒!「讓我借大家的雙手,給這群看不見的夥伴,大大的掌聲,三大篩檢專案暫告段落,但責任醫院戶外篩檢站持續運轉,大家稍喘口氣,繼續奮戰。」他最後表示,「醫檢師夥伴請我要再次提醒大家,篩檢陰性不代表沒有染病,只有持續堅守防疫措施,我們才能守住這場關鍵戰役。」
-
2021-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OVID-19照護研討會/王必勝談解封3條件 揭露台灣群聚逾100件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日前除了北農群聚,北市第一市場、第二市場及環南市場也陸續驗出確診案例,台北市與中央聯手在環南市場設立前進指揮所,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繼桃園醫院、苗栗電子廠群聚案後,第三度臨危受命任指揮官。外界關心何時能解封?王必勝坦言:「我回答不出來。」,但表示若能達到「三」前提,便可能解封。王必勝今受邀出席台中榮總、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以民眾為主要對象的防疫照護線上研討會,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台灣今年五月初才爆發疫情,外界放大檢視哪裡是「破口」?王必勝表示,無法回答這問題,要在大規模疫情中去找出誰是第一個感染者,很難證明。他認為,現階段不要討論破口,不要追究責任,盡快把疫情堵住,已經發展出來的疫情盡速清零,才是當務之急。王必勝表示,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這段時間共有100多個群聚事件,分析有3個地方容易發群聚:第一個是在養護中心、長照中心較脆弱的族群;第二個是職場群聚,例如工廠、市場,移工宿舍也很容易發生群聚;第三是醫療院所,時常收到無法預期的確診病患,醫療院所第一線容易感染。王必勝先前曾赴部桃、苗栗電子廠設置前進指揮所,處理群聚案件,也學到很多處理經驗,他舉例,像是移工宿舍內生活管理,一室中不要住這麼多人,想辦要降載,安排住套房,也不要公共浴廁。近期進駐北市聯合前進指揮所,他提到市場也是容易發生群聚的地方,因此未來需制訂相關指引,以後要落實,避免未來重蹈覆轍,「這就是破口處理」。外界關心到底何時能解封?王必勝坦言「我回答不出來。」,若確診數量持續下降、群聚事件進入尾聲或清零、社區篩檢站持續運作、陽性率持續下降,表示社區感染狀況都清除,以上三個前提都達成,才可能有機會逐步解封。王必勝提醒,何時解封不重要,重要是「解封後我們要做什麼,才不會讓疫情重新回來」,現在指揮中心制定市場、餐廳指引,未來一定要落實,各行各業以後發現確診者時,第一時間該如何正確處理,防止疫情擴散變大,在這前提下解封,大家也才能比較安心,解封狀態才能維持較久。近期Delta變異株入侵屏東,王必勝表示,雖然Delta傳染力較強,但防疫策略還是一樣,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未來政府處理新疫情時,可能會做一點改變,例如匡列隔離範圍擴大,避免病毒擴散,國境防守也有新措施,包括入境先做普篩,高風險七國返台者集中檢疫,其他國家返台旅客到防疫旅館等,檢疫期滿都要採檢,雖然Delta來勢洶洶,還是有很大機會守住。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猝死緩打潮恐再現 醫揭長者染疫重症「情況更糟」
近期屏東Delta變異株入侵、北農群聚延燒,除了篩檢抓出感染源,各縣市也加速打疫苗。日前長輩打AZ疫苗猝死,今日又出現長者打莫德納疫苗隔天死亡,雖指揮中心公布解剖死因,皆與疫苗無關,但就怕緩打潮恐怕再現。專家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率高,插管、使用呼吸器比例高,建議仍要儘早施打疫苗,避免重症導致不可逆傷害。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重症醫學會副理事長陽光耀日前於衛福部「新冠病毒重症個案臨床處置」線上課程,提及目前榮總收治40多位插管使用呼吸器的新冠病人,有三分之一成功拔管,認為即便病人用呼吸器時間長、住ICU時間久,仍有機會成功拔管,建議主治醫師應多次評估,也提醒拔管後儘早協助病人復健治療,避免二度插管。耕莘醫院呼吸治療中心副組長林惠釧表示,年長的新冠病人易引發併發症,常見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若氧氣狀況差,會先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給予濕氣治療,若個案肺部感染嚴重,會評估插管使用呼吸器。耕莘醫院重症加護病房護理部督導馮鈺婷指出,因病人插管會很不舒服,醫師評估會給予鎮定劑,讓病人能好好休息。馮鈺婷表示,病人要脫離呼吸器前,醫師、呼吸治療師、藥師、復健師等會評估病人X光、生命徵象、各項指數、rt值等,脫離呼吸器後,醫護團隊會協助病患復健「學呼吸」。林惠釧指出,病人治療過程與外界隔離,容易有加護病房症候群、譫妄,情緒躁動、語無倫次、注意力不集中等,醫護團隊除調整藥物外,會增加與病人互動、安撫情緒,讓他症狀慢慢改善。林惠釧說,病患若長期臥床容易有重症肌無力,出現肌肉萎縮、無力等狀況,拔管前、呼吸器減量同時,也可展開復原運動,包括抬手、抬腳、床上腳踏車,或是坐高姿勢、深呼吸擴張肺部,盡可能排除肺部分泌物,盡量讓拔管後預後情況較佳。但新冠肺炎個案若年紀大,伴隨高血壓、糖尿病、肺阻塞,肺部狀況不穩定,拔管後還是有可能二度插管。耕莘醫院行政副院長朱益民表示,任何疫苗都有副作用,若以保護力來看,施打AZ疫苗第一劑4到6周後有一定抗體,完整接種第二劑有60至70%保護力,即便不幸染疫,頂多也是輕症,尤其老年人越應該打疫苗,建議應及早接種,保護自己。
-
2021-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境全面普篩上路 桃園機場下周增26座採檢站提升效率
為防堵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各界建議多時的入境旅客全面核酸檢測(PCR)篩檢作業流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聽進去,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臉書公布從今天中午起實施,桃園機場第一架全面篩檢的航班抵達後,由於是第一次採用新動線,旅客抱怨在貨櫃屋旁的採檢等候區要花費半小時才能完成採檢,經過桃機公司的建議,疾管署下午在第二航廈更新動線,先在入境大廳的座位區擺放表單、採檢盒等資料,讓旅客依序入座後填寫資料,在由疾管署人員進行採檢說明,大幅減少旅客等候時間,截至下午3時止,共計4航班83位旅客完成採檢,桃園機場公司也依據指揮中心要求,自下週二起預計增設26座簡易採檢站,提升機場採檢作業效率。機場公司表示,中午12時起實施對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旅客實施PCR篩檢,首波入境的是抵達第一航廈的韓航KE691及國泰CX494兩架班機,34位旅客通過海關走進入境大廳後,即循機場公司預先規劃好的動線前進等候採檢,採檢屋一次可同時讓5人進行篩檢,部分需等候的旅客則於大廳內設置的等候區休息,並依序由工作人員導引前往篩檢。機場公司觀察,第一航廈首班KE691班機共23位旅客,自航機落地後1.5小時全數完成通關及採檢作業;第二航廈首班抵達為長榮BR105班機,12位入境旅客亦於落地後約1小時完成通關及採檢作業。韓航的楊姓旅客表示,採檢是用吐口水的方式蒐集唾液,從等候到採檢完大約要花半小時,採檢過程有點複雜,在採檢區約花了半小時。但是幾位旅客也同時說,願意配合做採檢,比較安全。由於第一航廈的動線設計上,只有一位疾管署人員協助旅客填寫資料並發放採檢盒等,造成旅客等候時間比較久。經過機場公司建議後,重新調整動線,先將資料擺放在旅客等候區,讓旅客做好後就能同時在座位上填寫資料,並同時聆聽工作人員解說採檢注意事項,大幅減少等候時間。機場公司總經理但昭璧表示,為配合強化入境採檢措施,機場公司昨天已事先邀集機場各單位審慎討論規劃,設置相關篩檢設施設備,並進行3次檢討與現勘,今天動員超過80名同仁配合疾管署篩檢作業,並在第一及第二航廈入境大廳規劃了120個及214個座位區讓旅客安心等候。機場公司再次提醒入境旅客完成篩檢後,皆須搭乘防疫車輛前往防疫旅宿或集中檢疫所進行後續檢疫,旅客親友請勿到機場接機,以減少接觸及病毒傳播風險,遵守國家邊境防疫政策,確保國境安全及國人健康。
-
2021-07-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為何傳染力比較強?不同疫苗保護力如何?6個問題了解Delta變異株
最早於印度發現的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最近在屏東蔓延開來,全球近百個國也相繼傳出感染案例,其中又以英國為最多。以下《元氣網》整理國際媒體關於Delta病毒的QA,讓大家對於這個病毒更了解:Q:什麼是Delta變異株?A:Delta變異株在去(2020)年10月發現於印度的馬哈拉什特邦,因此也曾被稱為印度變種病毒,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新冠肺炎四類變種病毒:Alpha、Beta、Gamma、Delta之一。截至今年6月,Delta變異病毒已經傳遍全球近100個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感染力最強」的變異病毒。截至6月29日,Delta病毒感染最嚴重的國家是英國,已有超過6萬5千人受到傳染。Q:為什麼Delta 變異株的傳染力比較強?A:Delta病毒又有數種突變種,這使得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比源自英國的Alpha變異株(又稱英國變種病毒),高出了40%~60%;比傳統的新冠肺炎病毒傳染力高出了30%~50%。在澳洲與中國,甚至曾經出現民眾僅與帶原者「擦肩而過」就被傳染的案例。Delta病毒的高傳染力,在英國更為明顯。自6月起,英國的確診數字急遽上升,至今每天都有超過1萬5千人確診,且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 PHE),90%以上的新確診案例,都是Delta病毒所引起。英國公共衛生署進一步指出,與Alpha變異株爆發時相比,Delta變異株已使英國國內的家戶感染案例上升了64%。Q:Delta 變異株的致死率如何?A:目前有關Delta變異株致死率的資料仍十分有限。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數據,截至6月21日,9萬2千多例Delta變種病毒的確診者中,有117例死亡,比例僅0.1%,比起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低了不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建立在英國有較高的疫苗接種率的前提下。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指出,117例死亡中,沒有任何50歲以下,且完成疫苗施打的案例。事實上,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新冠肺炎確診者的住院率統計,Delta變異株造成重症的機率仍相對較高,比起Alpha病毒,Delta病毒的住院率高出了2倍之多。對此,倫敦瑪莉皇后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迪蒂・古爾達薩尼(Deepti Gurdasani)說:「英國的數據顯示,Delta病毒造成更高的住院率,如果發現其致死率較高也不意外。」Q:不同疫苗針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分別為何?A:部分廠牌的疫苗已被證實能有效對抗Delta病毒株。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5月份公佈的調查,若完成兩劑接種,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或阿利斯康牛津(AZ)疫苗針對Delta病毒的保護力,僅小幅降低:輝瑞BNT疫苗保護力達88%,AZ疫苗則有67%;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保護力,則幾乎不受影響,與應對傳統新冠病毒的保護力相同。此外,接種任何廠牌之兩劑疫苗後,也能明顯降低確診患者的住院率:輝瑞BNT疫苗可降低達96%的住院率,僅施打一劑也可降低住院率94%;AZ疫苗則是接種一劑後住院率下降71%,兩劑接種完住院率降低92%。古爾達薩尼說,雖然疫苗並不是完全沒有保護力,但可以確定的是,其保護力不論是針對感染,或無症狀的輕症,都有下降,且不論打完一劑或兩劑皆是如此。Q:Delta變異株的症狀有哪些不同?A:Delta變異株感染者的症狀,與典型新冠肺炎確診者僅有輕微的不同。英國倫敦國王大學基因流行病學教授提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主導的「佐伊新冠肺炎症狀研究(Zoe Covid Symptom Study)」,以手機應用程式為基礎,大規模分析超過四百萬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斯佩克特教授團隊的研究數據顯示,Delta病毒患者中,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喉嚨痛、流鼻水和發燒。而根據世衛組織官方網站,傳統的新冠肺炎典型症狀包括:發燒、乾咳、味覺喪失…等。事實上,Delta變異株的症狀與其他變異株或傳統的新冠病毒並無顯著的不同,因此專家建議,出現疑似症狀,懷疑自己已受感染的民眾,應儘速接受採檢。Q:如何應對及自保?A:專家建議,持續落實生活中的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以及注意空氣流通…等,是降低新冠病毒及其任何變異株的有效方法;民眾也應該避免前往已知的變種病毒流行區域、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即便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民眾,也要持續佩戴口罩,以杜絕Delta變異株的傳染。除此之外,疫苗的普及化還是對付病毒、遏止其繼續傳播的首要措施。《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因此建議民眾盡快接種疫苗,同時敦促身邊親友也去接種。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1/06/30/health/delta-variant-covid-what-known/index.html◎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7594954◎https://www.telegraph.co.uk/global-health/science-and-disease/delta-variant-symptoms-different-do-vaccines-protect/◎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1/opinion/covid-delta-variant.html◎https://www.dw.com/en/fact-check-what-do-we-know-about-the-coronavirus-delta-variant/a-57949754◎https://www.nytimes.com/2021/06/29/world/who-mask-guidelines.html
-
2021-07-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起入境普篩 將善用機場大廳座位讓旅客保有社交距離
今天起入境旅客將進行機場篩檢,外界擔憂桃機航廈的篩檢站數量若不足,民眾等待時群聚恐有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說,若需要大量採檢時有因應的作業辦法,會善用大廳充足的座位讓旅客舒適且保持社交距離下等待,估計一周會有一至兩次的大量採檢。因應Delta變異株進入台灣,各方建議多時的入境旅客全面核酸檢測(PCR)作業今天啟動,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強化入境檢測三措施,今起全面入境接受PCR檢測,另增加入境10至12天「家用快篩」採檢一次,加上PCR陰性才能解除隔離,入境後必須檢驗三次,陽性者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陳宗彥在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說明,每天入境的旅客約兩百到一千多位,他昨天上午有到機場和相關團隊一一檢視動線,目前兩個航廈各有五座採檢設備,會依照航班抵達時間及人數做預先安排,前一天會根據隔天抵達時間預報。陳宗彥說,若需要大量採檢,有因應的作業方法,目前入境大廳不會有接機者,只有旅客,將善用大廳充足的座位,拉大間隔,讓需要篩檢的旅客可以舒適等候之外也能保有社交距離,預估一周大概會使用一至兩次大量採檢計畫。
-
2021-07-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沒說的數據」 他指12日可望降級但有一隱憂
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延續近2個月,近日本土確診案例數下降,許多民眾關心7月12日是否有機會順利解封,北市府日前率先宣布夜市微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正準備相關指引。現為知名旅遊部落客林氏璧的台大感染科前醫師孔祥琪,今天在臉書上公布「指揮中心內部數據」,表示台灣PCR陽性率從5%壓到了0.1%,認為7月12日有機會降回二級,但呼籲大家別放鬆,因為下半場重點是「疫苗覆蓋率」。林氏璧於臉書粉絲專頁《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提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到,指揮中心一直針對台灣PCR陽性率做數據統計供內部參考,先前一直不公布原因,一是擔心有校正回歸之亂,怕數字不準確,二是怕大家看了太快放鬆,防疫的力道變小,還是希望大家再努力一下看可否把案例壓到最低。近期羅於臉書寫「從5%到0.1%;從61萬到218萬。」也同意林氏璧公布7日PCR陽性率數據。林氏璧說,PCR陽性率高可以代表兩件事,一是檢驗做得不夠多(分母太少),或是案例真的有這麼多(分子變多)。美國建議若數字大於5%,要小心檢查做得不夠多,或是案例真的有增加。當小於5%的時候,也許可以考慮比較鬆綁公衛控制措施。林氏璧指出,部長日前說現在一天PCR量能最高可達10幾萬,羅副則抓了34天共新增157萬次PCR檢驗,平均每日做4萬6000次,而台灣這波本土疫情高峰最高時,單日PCR陽性率破5%,在三級警戒兩周後降到2%以下,到6月24日已經降到0.1%,等於每驗1000個僅有1例陽性。他以日本為例,東京、大阪在第三波緊急事態宣言狀態下。東京此波每日檢查7000至10000件,7日陽性率最高在5月5日的8.8%,6月11日降到3.9%,現在又升到5.1%,相較去年第一波時,PCR陽性率曾經破30%。而大阪則是此波疫情重災區,7日陽性率最高在4月10日的9.2%,降到目前的0.8%,每日檢查約10000次。以現在這個時點,大阪可能比東京安全一些。林氏璧受訪表示,台灣疫情控制不錯,檢驗量能也不錯,大家努力「躲在家」壓住疫情,7月12日有機會降回二級,「但不可能解封,因為病毒已經進入社區,一定要體認這件事」,尤其台灣原有Alpha病毒尚未清零,屏東又有Delta病毒,即便下半場第一次段考考得不錯,但下半場的現在,仍要維持防疫措施、提高警覺,且重點是「疫苗施打覆蓋率」,必須要努力衝高。林氏璧表示,先前許多長輩打AZ疫苗猝死報導,導致緩打潮出現,看到莫德納中和抗體較佳,保護力達94%等優點,近期莫德納開放接種出現爆打潮,「莫德納副作用比AZ大兩倍,第二劑副作用還被形容『像被火車撞』,萬一三週後打第二劑副作用更大,又出現猝死報導,有可能又會緩打,結果就是再等國產疫苗」。林氏璧說,老人家打疫苗猝死,不是疫苗直接造成,但可能是年紀大、本身有共病,打疫苗間接影響心臟病發作、血管冠狀動脈塞住。平時少出門的老人家,建議不要外出施打疫苗,像是由政府單位到機構、家裡協助施打。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預約秒殺 醫師提醒這4類孕婦快去打
美國日前贈送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首批110萬劑將於明天起配送至各縣市施打。在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下,指揮中心將孕婦列在第六類優先接種對象,上週也開放預約接種,各縣市不少孕婦立刻搶名額。婦產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孕婦優先打莫德納疫苗,還有另外四類族群的孕媽咪也應儘早施打,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啟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無針對特定疫苗給出建議,但建議高暴露風險、妊娠高風險孕婦可施打。《NEJM》醫學期刊今年4月底發表文章,孕婦施打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無安全上的問題,第一孕期施打的流產風險、胎兒異常的比率沒有比較高,第二、三孕期施打的早產風險也跟一般族群相同,在《NEJM》發表後文章後,美國、英國、歐洲也修正指引,建議孕婦施打mRNA疫苗。林啟康指出,英國過去多施打AZ疫苗,後來建議孕婦優先考慮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此外本身有嚴重內科疾病,或是染疫風險高的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妊娠糖尿病或BMI>40以及45歲以上的孕婦,應優先考慮施打。若第一劑已經打AZ疫苗,除非有嚴重過敏反應,不然第二劑仍建議施打AZ。林啟康說,英國先前提出AZ安全性報告,有十萬分之一風險會出現血栓,不建議40歲以下民眾優先施打。台灣染疫人數相較他國低,評估20到29歲的一般女性,若懷孕、或剛生產完、正進行不孕療程,施打AZ疫苗增加血栓風險,此群族不建議施打AZ疫苗。若要準備懷孕的女性,不需因為打疫苗特別避孕,英國建議打完第一劑後發現懷孕,可等到懷孕12周再打第二劑。林啟康表示,三總本周開始協助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內湖有26萬人口,產婦約500至1000人,上週開放預約後立即秒殺。近期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目前國際上疫苗都可有效對抗,若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妊娠併發症很多,包含嚴重感染、子癲前症、早產風險都相當高,加上孕期肺活量低,若肺部浸潤就有損傷風險,建議盡快施打疫苗;但有妊娠高血壓、對疫苗過敏、血栓靜脈炎等可能有安全性問題,建議與產檢醫師討論評估。哺乳期間是否可施打疫苗?林啟康指出,疫苗裡沒有新冠病毒,目前各國研究中,不論AZ或是mRNA疫苗,疫苗成分都沒有跑進母乳中,建議打完疫苗還是可以餵母乳。日前《JAMA》跟《AJOG》期刊發表文章,施打mRNA疫苗後,發現乳汁中有對抗新冠肺炎的抗體,哺餵母乳可讓新生兒降低染疫風險。
-
2021-06-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速打疫苗有助解封 台大公衛估日打15萬劑、感染數
新一批美國捐贈之莫德納疫苗將於6月30日晚間配送,7月1日上午會陸續送抵各縣市並擴大接種對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預估,相較於每天僅接種4萬人次,每天接種20萬人次可將感染個案數降低67%,如果每天施打率有15萬劑以上,可以降到2.5級,每天感染人數都在30人以下,「打的越快,降級解封機會越高。」陳秀熙表示,屏東雖然有小群聚但有妥善檢測,疫情會受到控制,基於康復率達到75%、有效再生數(Rt值)連續三周小於一,本周解封指數已從前一周的0.5更降低到0.4。陳秀熙指出,截至6月28日為止,綜合第一到第六類對象,第一劑施打率以達到62%。分別看第一到第四類,第一劑接種率甚至超過預期(第一類115%、第二類122%、第三類196、第四類2183%),第五類機構長者及洗腎患者接種率則有62%,第六類75歲長者第一劑接種率35%、孕婦5%。陳秀熙表示,基於以上台灣已經達到科學解封的條件,應該多照顧庶民經濟,7月起擴大接種疫苗,社區會更加安全。假設台灣7月以後可打的AZ和莫德納疫苗共有600萬劑,相較於每天只打4萬劑,如果每天可以接種20萬劑,可以將每天感染個案數大幅減少67%。陳秀熙預估,隨著接種人數增加,每天感染人數就會減少,打的越快,解封機率越高。如果每天施打率有15萬劑以上,可以降到2.5級,每天感染人數都在30人以下,如果進一步加速到每天30萬劑,即便降到2級,每天感染人數也只有117人,這相較於全球大流行來說,還是相對低的個案數。陳秀熙表示,如果又發現社區有南非或巴西變異株,對於解封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現在一定要加速打疫苗,也要做好篩檢監測,控制小群聚不要擴大成社區流行,特別是要加強檢測那些難以落實口罩及社交距離的場所或產業。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莫德納疫苗對Delta變異株能產生抗體 但數量較少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29日表示,該公司的研究顯示,莫德納新冠疫苗對源自印度的Delta變異株能產生抗體。莫德納的研究人員檢測8人的血液樣本,尋找對不同變異株的棘蛋白所產生的抗體。公司聲明表示,莫德納疫苗「對所有測試的變異株都產生了中和抗體」,包括Delta變異株。疫苗產生的防護蛋白稱為中和抗體,能夠防止病毒侵入細胞。不過,與針對原始病毒產生的抗體數量相比,針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量減少了2.1倍,針對源自奈及利亞的Eta變異株降低4.2倍,針對在安哥拉發現的A.VOI.V2新變異株則降低8倍。這項實驗室研究未直接測量莫德納疫苗的防護力,但中和抗體的量仍高到足以預防染疫。莫德納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表示,「這些新數據令人鼓舞,加強了我們的信心,莫德納疫苗應該對新發現的變種病毒仍有防護力」。莫德納股價在紐約股市盤中大漲5.9%。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盡速取得大量疫苗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昨(29)日表示,全球新冠病毒變異相當快,台灣和全球各國當務之急,既要加強阻斷病毒擴散的各項防疫措施,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讓最大多數人都能及時接種。陳建仁在臉書上最新發文指出,WHO將變種病毒分為兩種,一種是已經確認其棘蛋白突變,會增加病毒傳播力、降低抗體中和效力的「高關注變異株」(VOC);另一種是「須留意變異株」(VOI)。其中VOC變異株包括了發現於英國的Alpha株、南非Beta株、巴西Gamma株及印度的Delta株。台灣從4月下旬起,發生Alpha株引起的新一波流行,造成1萬3,000名以上的確診病例,500人以上的死亡。最近,更有Delta株造成屏東南端的社區群聚感染。截至6月下旬,台灣的新冠肺炎每百萬人累積確診疾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11和26。陳建仁表示,台灣的新冠肺炎致死率(4.3%),在他所統計的十國中是最高的,進一步比較各國致死率的長期變化趨勢,英國、美國、日本都曾經高達15.1%、6.3% 和5.4%。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對抗Delta變種病毒 中國大陸疫苗有效性剩多少?
從印尼到巴西,很多國家都高度倚賴中國大陸的新冠疫苗,因此各界愈來愈關心在對抗「Delta」印度變種病毒時,陸製疫苗能否提供足夠保護力。路透報導,對於陸製疫苗對抗Delta變種病毒的有效性,大陸並未提供大規模臨床試驗或實際使用的數據,也未提供在實驗室測試的詳細資料,因此國外專家難以進行任何同儕審查。大陸抗疫專家鍾南山日前指出,研究人員發現,陸製疫苗對抗Delta病毒時,在減輕症狀和降低重症率方面有一定的有效性。他說,這是根據廣州疫情而進行的分析,但這項研究仍處於初步結果,且樣本數偏少。科興公司發言人劉沛誠表示,檢測接種者血液樣本的初步結果顯示,科興疫苗對Delta病毒的中和效果,降低了兩倍。不過,他說若民眾接種追加劑,可望更快產生更強、更久的抗體反應。然而,他未提供詳細資料。曾任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副主任的馮子健,上周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相較於其他變種病毒,兩款陸製疫苗對Delta病毒產生的抗體效力較差,但對預防重症仍非常有效。對此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說,馮子健的言論不足以支持陸製疫苗對抗重症的有效性,還需更多數據佐證。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買BNT疫苗被排台積電、鴻海後面 慈濟院長嘆:救人不能等
國內疫苗短缺,行政院積極協助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各500萬BNT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目前雙方洽購進度都很滿意,接下來由鴻海、台積電去做採購談判。日前慈濟有派人拜會指揮中心,他表達感謝外,仍希望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前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坦言覺得可惜,但理解部長有苦衷,「牽涉政治有困難度」。行政院日前宣布,台積電、鴻海都提出各捐贈五百萬劑疫苗提案,政府也依循日本捐贈苗前例,發函授權兩家廠商代表政府洽談購買。陳時中表示,會全力協助這兩家疫苗洽購,目前進展「雙方都很滿意」,後續採購洽談仍在進行中,但坦言「買疫苗不是上街買菜,有很多相關程序要進行和談判」。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也有意購買500萬劑德國原廠BNT疫苗,23日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副執行長何日生及律師陳昱瑄至食藥署遞交文件。陳時中表示,慈濟前日有來拜會,雙方交換想法、意見,知道慈濟基金會也很急,更感謝慈濟「為善不落人後的心」,但強調照原來的步驟,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若不同團體洽購,擔心進行不順暢,「先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仍很歡迎慈濟參加,後續會做出最好安排」。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Delta變異株傳染力比英國變異株厲害,且已入侵台灣,很擔心疫情「回馬槍」,強調疫苗一定要夠,民眾才會有群體免疫,尤其看到美國買疫苗數量是人口的四倍,「未來或許要打第三劑,我們現在都不夠,跟預期量還差太多,疫苗不怕太多,買疫苗當然越快越好,救人的事不能等」。陳時中說讓台積電、鴻海先進行,「慈濟跟著做會比較快」,意味要慈濟再等等。林欣榮表示,「部長好人啦,我猜他可能這批先搞定,下批再來」。慈濟無法順利跟上「先發戰隊」,是否覺得可惜?他認為,部長有他的苦衷、困難,「畢竟疫苗是國家防疫物資,除了商業行為,還牽涉到政治,可能加減有影響,政府有他的困難度」。台灣已到貨疫苗數量,首批3月3日AZ疫苗11.7萬劑(購自AZ藥廠)、4月4日AZ疫苗19.92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19日AZ疫苗41.4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28日莫德納疫苗15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4日AZ疫苗124萬劑(日本贈送)、6月18日莫德納疫苗24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20日莫德納250萬劑(美國贈送),明日莫德納41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將抵台,累計527.02萬劑。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輝瑞、莫德納疫苗 保護力可能長達數年
科學家今天表示,輝瑞/BioNTech疫苗與莫德納疫苗,能在人體引發持久免疫反應,可能可以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數年之久。目前已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只要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毒及其變異株演化結果不會跟現在差太多,接種這2款mRNA疫苗的大部分人可能不須追加注射。最新研究再度呼應這項看法。此外,即使病毒確實大幅變異,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的人,可能也不需要追加劑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帶領上述研究的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 in St. Louis)免疫學家艾里貝迪(AliEllebedy)表示:「這種疫苗能讓我們免疫力如此持久,這是個好跡象。」研究結果已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艾里貝迪與同事上月曾表示,染疫康復者體內能辨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細胞,會在感染後留在骨髓內至少8個月;另有團隊的研究指出,所謂的記憶B細胞會在染疫後至少1年內持續成熟和強化。研究人員基於這些發現表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的人,免疫力可能維持數年,還可能終身免疫。但從過往的研究未能了解,光靠接種疫苗可不可能產生類似的持久效果。為了找出問題解答,艾里貝迪團隊觀察了記憶細胞的來源─淋巴結。人體在染疫或接種疫苗後,淋巴結會形成一種叫作「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的特殊結構。生發中心猶如B細胞的訓練營,能讓B細胞更熟練地發揮作用,並學習辨識多種病毒基因序列。這些細胞練習的序列愈多、時間愈久,就愈有可能擊退可能出現的變異株。人體染疫後,生發中心會在肺部形成;但接種疫苗後,生發中心會出現在腋窩的淋巴結,正好方便研究者取得。艾里貝迪團隊一共找來41名接種過兩劑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的人參與實驗,其中8人有染疫史。在這41人當中,有14人於接種首劑疫苗後的3、4、5、7、15週,由研究團隊從淋巴結取得樣本。艾里貝迪團隊發現,在接種首劑後的第15週,這14人的生發中心仍高度活躍,而且認得新型冠狀病毒的記憶細胞數量並未下滑。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免疫學家巴塔查雅(Deepta Bhattacharya)說,通常生發中心在4至6週後就所剩無幾。但mRNA疫苗激發的生發中心幾個月之後都還在,在多數人的體內並未大量減少。上述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接種過疫苗的人都能獲得長期保護力,至少對現存變異病毒來說是如此。但長者、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還有服藥抑制免疫反應的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疫苗。至於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者,則可能完全不用追加。艾里貝迪指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可大幅提升體內抗體濃度,這很可能是因為製造抗體的記憶B細胞在接種前已經進化好幾個月;所幸追加注射疫苗也可能達到染疫後再接種的效果。艾里貝迪的研究並未納入嬌生(Johnson &Johnson)製造的COVID-19疫苗,但他預期這類使用較傳統方式製造的疫苗,免疫反應的持久性可能比不上mRNA疫苗。但有學者認為這種比較不盡公平,因為嬌生疫苗只需施打一劑,若經追加注射,可能也有同等效果。
-
2021-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境普篩未全面2採 蘇貞昌:隔離14+7天最嚴謹
Delta變異株入侵屏東。高雄、桃園等地方政府呼籲入境旅客普篩可以做到兩次。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說,普篩常有偽陰、偽陽,會讓偽陰的人的以為沒事,反而趴趴走,隔離才是最安全,隔離後還要做PCR,是最嚴謹的,目前為止大家都很配合。蘇貞昌今到屏東縣枋山鄉、枋寮鄉視察屏東縣疫情,被問到入境不全面普篩原因,是因為量能嗎?蘇貞昌說,量能足夠,現在做的比普篩更進一步,所有入境旅客都要隔離,不能回家,到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隔離,不只隔離14天,是14加7天,出來時,再PCR一次,自主管理7天後,也還要再PCR一次。他表示,疫情漸漸穩定,不要因為悶久了,就統統跑出來,這樣不好,請大家再忍耐,用14天換來正常生活。對地方政府用簡訊實聯制疫調,結果資料量大、提供難度高情況,蘇貞昌說,在沒有簡訊實聯制之前,每個店家前面放紙、筆,每一個人都握那一支筆,都摸那一張紙,反而麻煩又危險。實聯制之後很簡單「嗶」一下,清清楚楚「嗶」的資料,經過一定時間後會自動銷毀。蘇貞昌說,若真的有發生任何狀況,經由簡訊實聯制,馬上清楚知道,政府或者其他單位不可能拿去亂用,相關做法、技術方面,唐鳳政委也有完整說明,「簡訊實聯制方便又安全,請大家放心」。
-
2021-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入侵社區 賴清德:未來一周仍需觀察 請不要鬆懈
屏東最近發現Delta病毒進入社區,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面對傳染性極高的Delta變異株入境,中央及地方政府嚴陣以待,指揮中心已強化入境管制,同時落實精準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全力圍堵病毒擴散。未來一周仍需持續觀察Delta變異株是否有擴散的趨勢,請大家不要鬆懈、減少移動,嚴守防疫規範,讓病毒不再蔓延。賴清德在臉書上指出,近日,大家也很關心屏東Delta變異株的衝擊。「我說過,不管發生在哪裡,病毒是我們唯一的敵人,團結抗疫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賴清德表示,最近看到很多人自發訂購來自屏東的芒果,也有很多人向致贈我國疫苗的民主夥伴發起感謝的行動。他要謝謝每位善良的台灣人,種種行為,都顯示台灣是個懂得感恩的社會,更是懂得團結的社會。賴清德也表示,明天和美方的TIFA會談將展開,疫苗也會陸續抵台。在防疫的十字街口,每個人都為控制疫情,奉獻了自己的心力。「我們也會強化各項防疫措施、持續圍堵疫情,再次打贏這場戰役。」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7月開打 醫曝5種接種mRNA疫苗可能副作用
美國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1日就能開啟廣泛施打,但mRNA疫苗是全新技術,《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在4月發表1項研究,發現接種mRNA疫苗會有「延遲性」紅腫反應,施打疫苗後7至8天才會出現,目前機轉不明,可能因疫苗賦形劑導致,不需要太緊張仍可接種第2劑。mRNA新冠疫苗 5種最常見紅腫模式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2021年4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JAAD)中,1篇研究分析414位施打mRNA新冠疫苗個案,發現5種最常見紅腫模式,分別為:(1)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delayed large local reactions)。 (2)局部注射處反應(local injection site reaction)。 (3)蕁麻疹(urticarial)。 (4)麻疹樣紅疹(morbilliform eruptions)。 (5)肢端紅痛症(erythromelalgia)。蔡長佑說明,mRNA疫苗包含輝瑞BNT與莫德納,都是非常新的疫苗技術,不同以往疫苗,施打後馬上會有皮膚紅腫,研究發現到部分民眾接種後7至8天手臂才開始腫脹,又腫又熱,又痛又癢,被稱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也被形容成「新冠手臂」,大部分人在4天會消退,目前發生原因不明。蔡長佑補充,發生「新冠手臂」推測可能與mRNA疫苗的賦形劑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過敏有關,在施打第2劑後可能再度出現,但出現時間比較快,消退時間也比較快;類似反應以女性為主約85%至90%,接受莫德納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至94%,但並非是打第2劑疫苗的禁忌症。另一方面蔡長佑也說,英國在醫學期刊《刺胳針雜誌》(Lancet)上提出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約4個月的期間,約62萬多人接受輝瑞BNT疫苗2劑或AZ疫苗1劑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報告。常見施打後皮膚局部副作用包含紅、腫、熱、痛、癢、瘀青、壓痛、腋下淋巴腺腫等,出現任何1項副作用發生率,在輝瑞BNT第1劑後約71.9%,第2劑後是68.5%,AZ第1劑後則是58.7%。出現壓痛的症狀最多 注射1至2天後消失蔡長佑補充,報告約有5至7成民眾注射後有皮膚局部不適,女性及小於55歲占大多數,出現壓痛的症狀最多,這些症狀在注射1至2天後消失。蔡長佑強調,真正出現皮膚對疫苗過敏,如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嘴唇腫脹的比例則是很低。不過,上述報告的疫苗接種對象主要以英美兩國的白人為主,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仍有值得我們參考資料。蔡長祐提醒,疫情尚未停止,平日少出門做好自我防護,符合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對象條件者請儘速施打,疫苗施打後常見的皮膚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大約注射數天後會消失,倘持續紅腫疼痛,並出現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及嘴唇腫脹,甚至蕁麻疹等情形時,請儘速就醫診斷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一張圖搞懂Delta變異株和Alpha變異株的症狀差別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台大醫點出施打須知
-
2021-06-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衛院有望代工莫德納疫苗? 指揮中心:正在盤點量能
Delta印度變異株入侵台灣,國內疫苗需求再增,台灣除了對外採購疫苗、靠外援取得疫苗外,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正籌備建立「疫苗二廠」,外傳國衛院將與莫德納簽約取得mRNA疫苗量產授權。但之前談代工遭遇碰壁,這次真能談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代工碰壁這個形容不是那麼好」,談判有成有敗,會竭盡所能談各種可能性,但這也牽涉到製造量和相關技術門檻以及各大廠疫苗全球的布局策略。對於目前國衛院的談判進展,研發組長、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授權量產、國產疫苗和國際採購都是同時並進的策略。授權量產機會不見得高但我們會努力。他說,之前的談判因量產能量而無法談成,不管是莫德納或其他疫苗公司都需要有量產能量。目前食藥署跟經濟部工業局聯手,了解國內的產能量,這是第一步,才能跟莫德納協商,進而願意在台灣設廠,產出的疫苗不只給台灣也給全球其他國家使用。據了解我國有意向mRNA疫苗廠爭取授權量產,準備與莫德納洽談授權,若順利簽約,預估六至九個月即可生產3至5 億劑。梁賡義說,最重要因素還是在我們是否有量產能力,現在正積極盤點中。目前是廠商本身有意願,且部長也很重視,會全力配合達到支援能量。目前只是台灣單方面提出希望可代工,還是已經有初步接觸?梁表示,談判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點,外交人員很努力牽線,簽完線之後國內再接手。陳時中說,要先評估量產能力和技術平台,有來有往持續談判,任何機會都不會放棄,目前就是分工盤整,之後談判才會比較順暢。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今早也表示,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是台灣需要取經之處。
-
2021-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臉書發文 談疫苗接種與病毒變異的時間競賽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今(2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5月31日宣布,未來將以希臘字母命名各種COVID-19變異株,避免特定國家遭受歧視及污名化。WHO將COVID-19的變異株分為:一,已經確認其棘蛋白突變,會增加病毒傳播力、降低抗體中和效力的「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二,尚未確認有此效力的「須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VOC包括了發現於英國的Alpha株、南非的Beta株、巴西的Gamma株、印度的Delta株。他們分別在2020年的9月、5月、11月、10月被發現。陳建仁表示,VOC變異株,夾著超高的傳染力,一再肆虐全球。臺灣從4月下旬起,發生Alpha株引起的新一波流行,造成一萬三千名以上的確診病例,500人以上的死亡。最近,更有Delta株造成屏東南端的社區群聚感染。截至6月下旬,臺灣的COVID-19每百萬人累積確診疾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11和26,在十個國家當中,分別排名最低的第二和第三名,次於紐西蘭和新加坡。但是臺灣的COVID-19致死率(4.3%)卻是十國當中最高的,進一步比較各國致死率的長期變化趨勢,英國、美國、日本都曾經高達15.1%、6.3% 和5.4%。特定時段的高致死率,可能歸因於高齡長者所佔比例偏高,或是病例突然暴增以致醫療體系無法提供完善照顧。至於發現每名COVID-19確診病例之平均檢驗人數,臺灣是83人,在十國排名第四,僅次於紐西蘭的1,000人、澳洲的500人,以及新加坡的200人。陳建仁表示,由於疫苗供應較晚,臺灣的疫苗接種率目前只有7.7%,是十國最低的。英國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種率最高,分別高達65%和64.4%。但是,最近Delta株卻在英國和以色列造成新一波的流行,六月中旬英國99%確診病例是感染Delta株。雖然疫苗對於Delta株引起的輕症的保護力會降低,但是對於重症住院的保護力,仍超過百分之九十。最後陳建仁指出,求人不如求己,各國都積極推動疫苗的自主研發量產,並在第二期臨床試驗確認有效性和安全性後,為了考慮緊急時效性,都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中,就給予緊急使用授權,以期盡快提升疫苗涵蓋率,與病毒的變異進行時間競賽!越早普及疫苗接種,越能遏阻病毒的散播,也越能降低新變異株發生的機會。現在臺灣和全球各國的當務之急,既要加強阻斷病毒擴散的各項防疫措施,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讓最大多數人都能及時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