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變異株
共找到
1426
筆 文章
-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父親節防疫 柯文哲:群聚最危險打電話父母親就很高興
中央今公布台北市有1例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這1例是家戶感染,不是不明感染源;至於明天是父親節,柯文哲指出,還是要注意,同桌吃飯要保持梅花座,裝隔板,不要混著吃,群聚最危險,打電話父母親就很高興,心意到最重要。柯文哲說,昨天七家醫院篩檢1238人,陽性是零,顯示社區潛伏感染源愈來愈少,這次開放餐廳內用,曾說要觀察兩周再看一看,所以不會馬上調整,8月1日至8月7日,北市24例是本土,但真正本土是20例,其他是境外,8例不明感染源,所以和一周平均10例以下、不明感染源2例的標準,是遠遠在設定標準下,台灣疫情是在控制中,所以案例少,就可以盯得更仔細,會慢慢放開管制。至於疫苗,柯文哲說,施打率已經到49%,這是第一劑,對原始病毒有保護力,但對Delta變異株就不敢說,現在是 邊境管制的好,疫情在一程度可以控制。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混打mRNA疫苗 專家:可防止病毒變異株
Delta變異株肆虐各國,現有AZ、莫德納或BNT疫苗,碰上變異株防護力皆下降。國內目前疫苗短缺,指揮中心昨表示,將開放一至三類對象混打疫苗,以醫護為優先族群。專家認為,目前Beta變異株最容易使疫苗保護力下降,而國外研究可見,混打AZ與mRNA疫苗,可增加抗體效價,的確是對付變種病毒株的一項策略。台北榮民總醫院今舉辦「協力穩固COVID-19現下、儲備未來」研討會,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等專家出席,就疫苗發展的困境與契機做發表。施信如表示,病毒產生突變,會在細胞中複製RNA時發生,進到細胞後病毒會基因重組,因此產生變異,可能變得更容易傳播,或讓疫苗效力打折。目前疫情全球大流行,越多感染越多變異,必須阻斷感染,才可能降低病毒再變異。目前全球變異株,Alpha最早於英國發現,也是造成台灣本土疫情的變異株;Beta最早於南非出現,是目前使疫苗效力下降最多的變異株;Gamma最早於巴西發現,後來傳到日本,傳播力增強、也會讓疫苗效力降低;Delta最早於印度發現,也是全球最擔心,傳播力更強,讓疫苗效力打折,但毒性並沒有更強。施信如表示,以國外研究來看,AZ+mRNA疫苗比起AZ+AZ,可增加抗體效價,且可對抗beta病毒株,混打的確是對付變種病毒的一種策略。雖然混打可解決部分問題,但現有莫德納、BNT疫苗,對於Beta、Gamma保護力下降,也有可能感染,因此須考量次世代疫苗,來應變變種病毒。有學者認為,mRNA疫苗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副作用產生?施信如表示,mRNA施打到人體,頂多在細胞質,不至於影響基因,但臨床上有看到副作用,像是年輕人出現心肌炎等,需要長期追蹤。未來若要打第三劑疫苗,無法確定mRNA疫苗第三劑、第四劑是否有其他副作用,她傾向打較安全的次單位疫苗。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混打mRNA疫苗開放 專家:有潛力對抗變種病毒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將開放第一線醫護人員混打COVID-19疫苗;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今天表示,AZ混打mRNA疫苗可提高中和抗體效價,有潛力對抗變種病毒。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舉辦「協力穩固COVID-19現下、儲備未來」線上研討會,邀請醫界、學界與生技界專家探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進展與治療策略。施信如在會中表示,病毒突變是在入侵人體細胞後,在細胞內複製RNA時發生,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之際,感染人數愈多,就愈容易產生病毒變異。目前最受關注的4種變異株,最早在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株最會削弱疫苗保護力,最早在巴西發現的Gamma變異株次之,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較不會受影響;而全球關注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則具有高傳播力。施信如說,根據國際間研究發現,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混打莫德納(Moderna)或輝瑞BNT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都比接種2劑AZ疫苗高,面對變種病毒肆虐,混打疫苗用來提升防護力是不錯的策略,有潛力解決部分變種病毒問題。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開放第1至3類人員第1劑接種AZ疫苗,第2劑可混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的mRNA疫苗,並以第一線醫護人員優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發布聲明,表示肯定與支持。但施信如提到,即便是混打疫苗,面臨Beta與Gamma變異株保護力仍會下降,因此需要研發出次世代疫苗來對抗百變的COVID-19病毒,而採mRNA技術平台的莫德納與輝瑞BNT疫苗,可望最快研發出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已與美國莫德納公司完成簽約,明後年將採購3500萬劑次世代疫苗。但mRNA疫苗並非完美,外界憂心接種mRNA疫苗,未來有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的疑慮,甚至有長期副作用,施信如說,mRNA疫苗會作用在人體細胞質,應不會影響基因,但臨床報告顯示可能有心肌炎等副作用,後續影響仍須長期追蹤。若未來要追加第3劑,她個人傾向接種確定安全無虞的次單位疫苗。次單位疫苗包含計畫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EUA)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外,國產的高端疫苗也採用相同技術開發。施信如提到,先前長庚實驗室曾做過類似研究,先換算成國際單位(IU)後,再進一步去比較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發現AZ疫苗的比值約130、高端約370、莫德納1404、輝瑞BNT則是928,若單以AZ與高端相比,與衛福部食藥署公布EUA審查的比值差不多,看起來很合理。外界也質疑國產疫苗未來可能面臨國際疫苗護照取得問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認為,全世界還有上百種COVID-19疫苗在研發中,也面臨相同問題,但只要國產疫苗能確保安全性與有效性,就不須擔心,國際認證問題自然會解決。
-
2021-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宣布:至8月23日仍維持全國二級警戒
全國二級警戒到8月9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再宣布,8月10日至8月23日仍維持二級警戒。因近期疫情在可控範圍,也沒有突發事件,因此維持二級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2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全球疫情概況、國內防疫、醫療物資整備情形及目前疫苗施打情形進行討論,並研議8月10日後進一步適度鬆綁相關管制措施。由於Delta變異株各國疫情再起,各界關心國內二級警戒到8月9日後,是否要再做調整?陳時中今天表示,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二級警戒,理由是疫情還在可控範圍內,也沒有突發的相關事件,觀察時間仍算短,所以維持全國二級警戒,近來各界提出相關意見,會積極和相關團體或主管單位討論。對於游泳池開放,陳時中表示,昨報告泳池選手訓練即刻開始,8月10日後泳池從不開放場域移除,目前教育部已提出相關指引,朝人流總量管制方向訂定,包括依照水道數、長度計算,每場次間隔30分鐘,並做場地消毒,採預約制或人員造冊,入場需實聯制。陳時中表示,游泳池內三溫暖、烤箱、戲水池不開放,且禁止飲食,僅供外帶,場內活動除了泳游池內,其餘都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游泳課可開小班制,維持10人以下規模,並落實健康監測、需訂定確診應變計畫,相關指引會盡快公佈。
-
2021-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1個月後恐爆發Delta疫情 醫憂心:中央應加速混打
Delta變異株肆虐各國,台灣以嚴格邊境管制,未讓Delta於本土再爆出疫情。不過北市聯醫傳出高層評估未來疫情,在1至2個月後出現,高峰還是萬華區經驗的1.5倍。醫師認為,台灣現在疫苗覆蓋率不足,邊境防疫底線要守住,也須慎防家庭感染,並儘早預備第三劑應採納洗牌式混打,別拘泥於疫苗廠牌,反而拖慢疫苗覆蓋率。因Delta有更強的傳染力,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於臉書指出,近日院內高層觀察,亞洲各國擋不住Delta,二劑疫苗從退守轉為避免重症,先進國家為防Delta紛紛搶疫苗作為第三劑,排擠窮國取得疫苗,接下來恐出現疫苗供貨不足、延遲交貨、產能不足等因素,預估台灣1至2個月後會出現疫情,高峰更是萬華區經驗的1.5倍。姜冠宇指出,有專家評估英國現在面臨Delta盛行,日前解封開放、確診數卻緩緩下降,原因與英國二劑覆蓋超過60%有關,但台灣目前完成二劑基礎,仍遠遠不夠。姜冠宇指出,美國NIAID(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曾建議,若以公共衛生政策來看,施打第三劑疫苗若要鎖定同廠牌,實施上太困難,民眾、政府都不方便,第三劑勢必要混打。姜冠宇表示,萬華區先前爆發疫情,醫護紛紛施打第一劑AZ,現在早已超過10周,若不開放混打,醫護接觸變異株機率高,若一人染疫、全單位都得匡列,恐折損醫療量能。此外,若醫護僅靠AZ,反而讓民眾打莫德納或BNT,配置上不太對,應要讓更多醫護有更多細胞免疫,才能對抗Delta病毒株。姜冠宇認為,政府可以有決策考量,但近期看到除了國產疫苗外,對於其他決策都格外保守,在疫情時代難通融保守政策,未來勢必得採取「洗牌式混打」,指揮中心應該要更有膽識,若能接受國產疫苗採取免疫橋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對於混打第三劑也應比照辦理。若未來真的爆發疫情,姜冠宇指出,醫療量能會做好準備,在最短速度完成集體員工教育訓練,直接上戰場。但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除了安養院感染外,應該慎防家庭感染,感控防護作業需提升,並準備家庭隔離量能,若病房、檢疫旅館不足,需要像美國一樣居家隔離觀察,並確保若隔離期間需要照顧小孩,可討論社區有互助托育的機制。姜冠宇建議,邊境底線防守、二劑接種率達標、維持建築物通風外,政府在衛教上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應宣導民眾返家接觸家人前,第一件事是全身清洗乾淨,像先前看環南市場案例,多代家庭中,爺爺與爸媽、小孩同住,不同年齡層衛生習慣有差異,必須特別注意。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只打一劑難擋Delta? 為提高第一劑覆蓋率「間隔數可達16周」
受國際供貨延遲,國內施打二劑新冠疫苗間隔天數至少要十周至十二周,甚至還可能再加長,有專家認為第一劑保護力不足,若遇到Delta變異珠恐怕無法抵擋。指揮中心表示,面對Delta病毒,邊境管制不能放鬆,也會將各國對於二劑施打的間隔天數做為參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列舉,以色列已經打完第一劑者有七成覆蓋率、第二劑也有五成多,覆蓋率相當高,遇上Delta變異株後,當時確診八千多人也降到一千,現在又升為三千多人。「目前防止Delta病毒為主要任務,有人提出要放鬆邊境管制,現階段無法放鬆。」至於各國對於新冠疫苗施打一、二劑間隔天數不一,陳時中表示,每個國家引用的數據不同,間隔等延伸時間也不同,國內也會根據科學數字做延長,其中加拿大對於AZ是大於等於12周,他建議延長間隔時間是16周,另外對於莫德納、BNT也同樣可延長間隔至16周,但每個國家都有每國家的政策跟意願。陳時中強調,每個國家的需求不同,多數在第一劑打涵蓋率很高,也同步希望拉高二劑時,才會讓間隔時間縮短,促成第二劑施打,但國內目前所需為一劑的cover(覆蓋率)優先。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 五成二民眾沒信心
疫苗平台第五輪今天上午十時起開放預約,至八月七日中午十二時截止,預計五十一點九萬人可接種第二劑。截至八月三日,全國共二八九萬人接種第一劑莫德納,因疫苗不足,指揮中心只能拉長兩劑間隔時間,從原本四星期,變成十到十二周,但專家提醒,延長二劑施打時間,必須留意保護力不足的情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莫德納原廠建議二劑接種間隔廿八天,國內為增加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延長為十至十二周,不過,僅接種一劑,保護力約六成多,面對Delta變異株,防護力更低,建議指揮中心考慮混打,第二劑可以接種同為mRNA的BNT疫苗。疾管署官網昨天更新BNT疫苗適用接種年齡,公告開放十二歲以上民眾可接種BNT疫苗,只要疫苗到貨,即可讓十二歲至十七歲學生族群施打,人數約一二四點三萬人。接種二劑疫苗滿十四天,仍可能染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已有九例接種AZ疫苗後仍染疫案例,其中三例為接種第二劑疫苗後○至十三天內確診,六例是接種第二劑滿十四天確診,所幸均為輕症。針對「國產疫苗對抗變種病毒的效果」,中華民意研究協會昨公布民調,五成二民眾沒有信心,有三成三民眾具信心;逾五成表示不考慮施打公費國產疫苗,僅一成五民眾表達一定會施打。
-
2021-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變種病毒擴散中國 陳時中:防疫造成大威脅
中國大陸發生Delta變異株疫情,迅速向境內各地蔓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先前中國用特殊方法讓疫情獲控制,但如今情況有變,可見變異株對防疫造成很大威脅。中國大陸發生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疫情,7月下旬自南京爆發後向各地迅速蔓延,短短10多天已擴及超過15省份、至少300人確診,首都北京也爆發個案,讓官方繃緊神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有稍微注意到中國大陸的疫情警戒升溫狀況,目前通報的個案數不算多,但已比先前多。陳時中說,前一段時間中國採用特殊方法讓疫情得到控制,但目前情況有變化,可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異株對公衛防疫上造成很大威脅。東京奧運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然而東京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連日單日新增逾3000例,且以年輕人確診居多。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波全球疫情顯示Delta變異株傳播力變得非常強,而病毒傳播有很多因素,包括當地活動、各年齡層族群是否有特殊活動,或者有何聚集機會等,都是重要因素。張上淳說,各國疫苗接種政策也許也是從高齡者開始,而年輕人疫苗涵蓋率可能較低,是易造成感染的因素之一,目前僅就表面報告做出上述推測,為何年輕人在此波疫情確診占比偏高的原因。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來襲「多年輕人確診」研判疫苗覆蓋率偏低
各縣市地方疫苗不足,指揮中心再送第二批AZ疫苗至各縣市,就連年輕人也未必能排到施打序位!陳時中表示,8月4日這批疫苗已研究很久,各地方在疫苗銜接上會有空擋出來,但相信能夠及時跟上,但地方有不滿我們也能體諒,未來考慮預約平台系統給大家多點準備時間。日本東京日前傳出已有三千多人確診,其中有三成為20多歲民眾。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全球主要流行的Delta變異株,傳播力非常強,其傳播路徑因素眾多,包括當地年齡層是否有特殊活動、聚集機會等。日本也是同樣從年長者開始施打疫苗,年輕人疫苗覆蓋率偏低,也是容易感染因素之一。至於中國南京也也爆發Delta變種株,首都北京出現7例個案,造成大陸防疫警戒升高。陳時中指出,中國有相關警戒升溫,但通報個案數不算多,過去中國前一段時間疫情爆發,已在特殊方法下得到控制,現在情況又有變化,是因為變異株對公衛防疫造成很大威脅。
-
2021-08-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健身房為高風險場域 台大公衛比較各國防疫措施
台灣疫情趨緩,許多場所有條件開放,因應健身房屢傳確診者足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多名公衛學者分析,高度風險場所防疫措施,並以重啟健身房為例,像是新加坡採室外健身、韓國禁播快歌,同時限制跑速低於6km/hr,美國則是利用隔間,拉開人與人運動的運動距離,以及加拿大用疫苗覆蓋率鬆綁。新冠肺炎在台灣主要病毒株為 Alpha,又因疫情漸漸可控,陳秀熙分析,維持基本NPI,像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加上持續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因 Alpha 變種病毒產生的感染個案,民眾在安心場域不需過度擔心,Alpha所留下來的隱形感染,並透露「清零階段指日可待。」但需留意Delta變種病毒境外入侵風險。根據去年1至5月武漢病毒株大流行期間,針對降低有效再生數效益,41國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中,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發現,其中以限制10人以上聚會效益最高達42%,其次是學校及大學停課效益達38%。疫情有效控制後,台灣自上月底警戒降至二級,已開放高風險場域,分別為餐廳、美容院、運動賽事、健身房,與婚禮等等,但仍不包含八大行業。陳秀熙團隊以健身房為例,分析各國健身房在Delta病毒流行下,採取不同防疫措施。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說,像是新加坡室內/外至多30人,且要戴口罩,或將器材搬至室外開課,最多兩人一組,鑑於疫情升溫室內暫不開放。至於韓國目前仍處於四級警戒,范僑芯說,健身房禁播快歌、同時跑步機限制跑速低於6km/hr,避免汗水噴濺增加染疫風險;美國加州雖疫苗施打率高,但仍規定人員檢測,室內運用透明隔間將人隔開,在個人空間內口罩管制可鬆綁。范僑芯指出,加拿大重啟健身房,採疫苗覆蓋率分級,標準較其他國嚴格,由於加國安大略省第一劑接種率達八成,因而開放健身課程,人數為場地原先容量的一半,綜合上述,呼籲台灣降級同時能滾動式檢討。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還會傳播Delta變異株嗎?一次看懂Delta最新資訊
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共同的敵人叫Delta」嗎?你們了解這位敵人至今橫行90幾個國家,你住的地方,你身邊的人,搞不好就是帶著這個Delta橫行也不自知啊!什麼是Delta變種病毒所有病毒都會隨時間變種,而COVID-19病毒已經歷了數千次變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COVID-19病毒就一直在發生變異,從一個人類宿主跳到另一個人類宿主,這些突變導致了比原始COVID-19更具有一些新特徵,例如更大的傳播力。Delta變種病毒以前被稱為B.1.617.2,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傳播性最強的變種,比最初的毒株和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變種更易傳播。Delta變種病毒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例如在6月19日,Delta變種病毒在美國佔比例僅為30%,而至7月17日,在美國的新COVID-19病例超過80%已是Delta變種病毒引起。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1.和原始COVID-19病毒比較根據統計發現,自COVID 19 爆發的原始病毒來比較,1個確診者,原本只可以傳染2.6人,變種之後:美國變種病毒=1傳3英國變種病毒=1傳5印度變種病毒=1傳8(Delta病毒)2.和常見的病毒比較美國CDC表示,這種變種病毒株比普通感冒、流感、Ebola、天花和水痘,更具有傳染性。3.和COVID-19變種病毒比較Delta病毒株傳播能力高,比起最初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病毒株更易傳播。Delta比起Alph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40至60%。相對於一年前,現在Delta變異株也比原來COVID-19病毒的傳染性要強2.5倍以上。Delta病毒,傳染力為什麼會更強了?1.複製能力更高?一個Delta病毒感染者,其呼吸道內病毒載量是原始COVID-19病毒株的1260倍,也就Delta病毒變得更具有快速的複製能力,也只有維持高複製能力(+1000以上複製能力),才能夠使Delta病毒適合在宿主內快速傳播。2.病毒量,更濃了80.65%的Delta病毒,其病毒量都是維持在>6x105 copies/mL,高濃縮的量。反之,只有19.05%的原始病毒,會維持如此高濃縮的量而已。3.傳播期,更提早 研究指出,早期原始毒株在人體內可被檢測出來的時間為7天,而Delta毒株高複製、高濃縮量,使其僅需3.7天就能被測出,更提早傳播出去。Delta變種病毒特別之處是,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繁殖,令病人可以將病毒傳播出去。這時間病人可能自己也並不知道已感染病毒,幾日後才發病時才去看醫生,但等到檢測結果發現時就太遲了。4.氨基酸點,突變成功了Delta病毒變異株內的氨基酸,和原來的COVID-19病毒的氨基酸突變到有點不同了,使Delta病毒更加容易跟人體細胞的ACE2接受器結合,人更容易感染,傳播力因此更大。同時也可以,逃避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辨識。因此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有時候會更難認清Delta病毒變異株,從而降低了疫苗保護力。感染Delta病毒,會有什麼症狀?英國Zoe Covid Symptom研究發現,自5月起感染肺炎的患者,最多出現頭痛、其次是喉嚨痛、流鼻涕及發燒。「咳嗽也變成少見,甚至嗅覺喪失幾乎已消失了。」早前COVID-19病毒確診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嗅覺味覺消失和腹瀉。所以,Delta病毒症狀更像一般感冒,有些患者連發燒都沒有,只有輕微的喉嚨痛、頭痛、流鼻涕等病徵。甚至有專家指出,很多Delta病毒患者僅是「重感冒症狀」為主,這得小心以免耽誤治療及增加傳播他人機會。Delta變種病毒,有高住院率?Delta病毒確實會導致致病率和住院率會上升。那是因為Delta病毒已經變種到一旦進入身體之後,理應想繁殖下一代,不會即時害死宿主。蘇格蘭最近的研究發現,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人,其住院率可能性大約是感染Alpha變種病毒的兩倍以上。Delta病毒,死亡率更高?從感染後28天數據來看,原始COVID-19病毒毒株的死亡率為1.9%;而到目前為止,其Delta變異毒株的死亡率為0.3%。到目前為止從死亡率來看,Delta變種病毒會死人,但並非更加致命,也非死亡率更高。但是「小心高住院率,仍然會消耗醫療資源的」。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是否有效?蘇格蘭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 上的統計數字,在第2劑COVID-19疫苗接種至少兩週後,輝瑞BNT疫苗對Alpha變異的保護率是92%,對Delta的保護率則下降到79%。而牛津阿斯利康AZ疫苗對Alpha的保護率則從73%,下降到對Delta保護率的60%。疫苗保護率雖然有降低,但並沒有降低太多,尤其對於重症的保護力還是有九成以上。不要以為現在的疫苗,對抗變種病毒效力不好,至少「不會輕易讓你變成重症和死亡」!你知道在美國Delta毒株感染,在這其中得到感染的新病例,有近97%的重症患者,其實都是未接種過任何疫苗的人。也許你有聽說,以色列衛生部最新報告顯示,受Delta變種病毒影響,輝瑞(PFE-US)與BioNTech(BNTX-US)的新冠疫苗效力降至39%。這不是完全沒有保障了嗎?其實這些都是小族群的研究。該份報告由於尚未公開參與實驗的人數,且針對已接種與未接種的人群進行的測試方法不同,因此統計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儘管對變種病毒有效率降低,統計數據也同時顯示保護力下降中,輝瑞疫苗預防重症的效力估計為91%,預防住院的效力估計為88%。又根據7月21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面對變種病毒,疫苗保護力可能會少一些。我們原本的疫苗從來沒有說是100%有效的,到目前為止它們似乎對所有已知的變種都仍然有效。即使有Alpha、Delta、Gamma、Kappa、Lambda等,但「疫苗仍然沒有完全失去作用」,至少有打疫苗,你可以活著健康安心一點。已接種疫苗的人,還會傳播Delta病毒嗎?新的研究顯示,已接種過疫苗的人在感染了Delta變種之後,其鼻腔和喉嚨裡都攜帶了大量病毒。那些所謂的「突破性感染」影響的人,即便沒有症狀,也可能與未接種疫苗者一樣具有傳染性。這意味在高傳播的地區,接種過疫苗的人仍可能需要戴上口罩,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身邊每個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6月23日的研究報告發現:1.如果打了AZ疫苗或BNT 疫苗後,就可以減少40至50%的家庭傳播。(Overall, the likelihood of household transmission was approximately 40 to 50% lower in households of index patients )2.如果自己是確診者,也因有AZ疫苗或BNT疫苗後,症狀也比較輕微,也較少傳播給家人(those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were likely to be less severely symptomatic、and might have been less infectious than those who were unvaccinated.)(原文:Effect of Vaccination on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England)可見得打疫苗,不管是面對變種或不變種的病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注射疫苗,怎樣減低變種病毒感染風險?對於那些沒有資格或無法獲得疫苗接種的人來說,「戴口罩」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防疫。出門要注意個人衞生、保持「社交安全距離」。要「勤洗手」,不要隨意觸碰眼、鼻和口。這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希望一般民眾能看懂,我們不要擔心Delta變種病毒,我只擔心:1.你沒有完整接種疫苗。2.你沒有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安距離。3.而一直怪疫苗不好,忘了「自己個人防疫行為不好,才是各種變異病毒🦠最易侵機而侵入的弱點」。※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2劑間隔延長 陳時中:提高涵蓋率
國內莫德納疫苗數量有限,指揮中心宣布延長2劑間隔為10到12週,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援引國際2劑莫德納疫苗間隔6至16週不等,皆以提高疫苗人口涵蓋率來安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天國內可供接種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為阿斯特捷利康(AZ)44.1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67.9萬劑。另有52.57萬劑AZ疫苗將完成檢驗封緘,將於明天配送各地,供預約民眾、國高中教師與補教業者接種。媒體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莫德納疫苗仿單建議2劑接種間隔時間為4週,若疫苗間隔時間延長,是否影響疫苗保護力。陳時中回應,莫德納疫苗美國規定2劑間隔6週,英國則間隔8到12週,澳洲間隔6週,加拿大則間隔16週,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建議間隔12週。陳時中說,各國安排間隔時間有所不同 ,會考量疫苗供應上如何讓第1劑施打愈多、疫苗人口涵蓋愈高,以此做為安排。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和莫德納公司已在與歐盟簽署的最新供貨合約中調漲各自的COVID-19疫苗價格。陳時中表示,目前整體疫苗市場還是賣方市場,無論如何,排程或價格都是掌握在賣方手中,當然也有很多變化,他不知道上述訊息到底是怎樣,但已有合約在談。此外,英國政府官方科學諮詢小組發表英國學者分析報告指稱,幾乎可以肯定會出現COVID-19「超級變異株」,讓目前使用的疫苗都無用武之地。陳時中表示,醫界非常關心超級變異株議題,並非今天才提出。3年前WHO就提出人類十大威脅,當中包含「X病毒」,意指未知的新病毒或變異株,對人類健康很大威脅,沒想到2年後就有大規模病毒流行,這樣的情況到現在仍沒變。
-
2021-08-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嘉縣工廠染疫新增2確診 翁章梁:餐飲內用解封言之過早
嘉義縣工廠染疫案今天新增1名員工編號3的家人,1老小幼共2名確診,分別是75歲案15823員工阿嬤,以及10個月女嬰員工的妹妹、案15823,都是確診員工編號3、案號15764的家人,因接觸染疫,以員工3夫婦以及新增2名家人共4人確診最多,因為前3天無社區足跡,無新增匡列,目前入住專責病房治療,75歲阿嬤曾在7月2日打一劑莫德納疫苗,還是染疫。這起工廠染疫共造成老闆夫婦、員工及家人共計13人確診,受新增案例影響,6日是否會如期解除加強版的二級管制,縣長翁章梁下午在直播記者會說,要用一周時間觀察,現在談解封、開放餐飲內用,還言之過早,6日結束再做評估宣布,「大家千萬不要鬆懈」。翁章梁說,衛生局從7月31日至8月2日擴大篩檢1511人全數陰性;截至中午前共1604人也全數陰性,確診案例經中央病毒基因定序為Alpha變異株,與本土流行病毒序列相同,不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印度變異株,衛生局持續疫調防堵可能傳播。2名確診案7月29日PCR篩檢陰性,入住集中檢疫所,8月1日因案15823出現症狀經PCR篩檢確診,同室隔離案15828經篩檢後也確診,案15828有中風慢性病,7月23日因病住院28日出院,與案15823均無確診前3日的社區足跡。衛生局長趙紋華說,打疫苗可減少重症,雖打疫苗仍要做好防護,為防堵社區傳播,衛生局設置4處擴大篩檢站,提供免費快篩檢服務,服務地點為水上太陽館、長庚、慈濟、部立朴子醫院及灣橋分院急診室,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或有相關接觸史,可前往利用。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簡介無保護力 打完顏面神經失調、眼壓過高
高端國產疫苗爭議不斷,昨日食藥署公佈高端完成四批號檢驗封緘,不過卻有批號跳號,質疑批次劑量之間有差異,此外網站上疫苗簡介也未寫出對於病毒的保護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大多是2L、50L做出來的,200L反應槽是委外,尚在審查中,至於沒有寫保護力的資料,「因為是做免疫橋接,跟AZ做不劣性比較核可的EUA,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對於高端疫苗沒有保護力資料,陳時中回應,高端沒有做第三期臨床試驗,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當時是用免疫橋接,跟AZ做不劣性比較,去核可緊急使用授權(EUA),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新冠肺炎未來超級變異株,恐會讓所有疫苗失效?陳時中說,醫療界一直都很關心超級變異株,不是今天才提出,三年前WHO就已提出人類十大威脅,當中就包括未知的新病毒X病毒,對現在或未來健康是很大的威脅,並希望大家注意,沒想到2年後就有大流行出來,這個情況仍沒變。外傳高端疫苗可能出現罕見副作用,包括顏面神經麻痺、眼壓過高?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簡介中罕見不良反應,有眼壓過高和顏面神經麻痺,類似現在打疫苗後,會蒐集個案不良事件與反應,這些都是接種疫苗後發生的。該名顏面神經麻痺的個案,後續已完全恢復,接種前他有上呼吸道感染,對於眼壓過高和顏面神經麻痺是否與疫苗有關,只有時間序列的關係,因果關係還要再了解。陳時中說,通報疫苗不良反應,時間序也滿長的,是否時間內有一定因果關係,需要再分析。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保護力難證明 孫大千:把台灣人生命當兒戲
食藥署昨天公布通過國產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會議會議紀錄,卻仍難化解外界黑箱、內定質疑。前立委孫大千今再質疑,高端疫苗連生產良率都沒辦法確定,就要貿然投入量產,會不會太把台灣人民的生命當成兒戲?孫大千說,高端送審資料未完整提供對疫苗T細胞、抗體持續性、第三劑保護力增強效果資訊,遭半數專家直白主張,不可只看中和抗體,應補足T細胞數據,也要取得有國際認可免疫標劑再申請,難怪衛福部不敢公開審查過程。孫大千也質疑,關於第三期臨床試驗部分,高端也未說明如何估計巴拉圭試驗受試者人數;而高端和AZ免疫橋接試驗,如無國際標準CoP,根本無法確認高端疫苗臨床保護力,這樣虛晃一招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究竟能夠證明什麼?孫大千說,高端疫苗對部分病毒變異株產生中和抗體效價有降低情形,特別是對Delta和Beta變異株保護力仍有疑慮,現有數據也不足以支持中和抗體效價高低能作為保護力指標,若無法抵抗Delta病毒來襲,台灣人何必手臂留給高端?孫大千認為,參與表決的20位專家中,高達15位屬有條件通過,形同溫和的表達不滿態度,再加上補件再議1人,不通過1人,也就是說有高達17位的委員對於高端疫苗是存有疑慮的。孫大千表示,專家對製程品質提出疑慮,所以要求高端公司應逐批提供50 L製程原料藥之唾液酸醣基化百分比檢驗結果,直至50 L原料藥製程完成確效;但連生產良率都沒法確定,就要貿然量產,會不會太把台灣人民的生命當成兒戲?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隔二劑再延長?憂靠一劑難敵Delta、三劑補高端
國內莫德納疫苗量不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排除要拉長第一劑及第二劑間隔時間。專家指出,目前施打第一劑莫德納保護力仍有六成以上,但面對Delta變異株效果若降至五成以下,拉長兩劑延長時間較須提供防疫警覺。國內若疫苗供貨量延遲,需考量文獻數據能否開放mRNA疫苗作為混打,甚至未來高端等國產疫苗作為第三劑補充劑。國際莫德納疫苗供貨量延遲,現僅開放一至三類人員、孕婦等人可見隔28日接種,然而其他民眾皆至少間隔十至十二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表示,不排除再延成間隔周期。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mRNA疫苗與腺病毒疫苗不同,莫德納疫苗有數據顯示就算間隔半年,依然有不錯保護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按莫德納疫苗原廠建議兩劑至少相隔28日,國內為了提供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因此延長至十至十二周甚至更久,此舉不會影響到疫苗二劑接種的保護力,接種一劑後有六成多、接種二劑可達九成五。他強調,但須注意Delta變異株等防護力,若只注射第一劑效果較差約五至六成,打了二劑約有八成八,若保護力未來出現低於五成以下,縮短一二劑接種時間則較有風險,須考量到未來疫苗進貨量延遲,專家也考慮參考國際數據是否採混打或第三劑施打國產疫苗作為補充劑。面對國劑疫苗供貨量不穩,黃高彬認為,除了考量延長莫德納第二劑施打的間隔外,莫德納有更多混打科學數據,例如第二劑改混打同樣皆為mRAN的BNT疫苗去補足,或者考量副作用較少的國產疫苗效果較好。另有國內專家考慮打了原廠二劑疫苗、第三劑能再高端等國產疫苗,強化國人保護力。
-
2021-08-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善用單株抗體預防九成重症 但遇Delta株效力恐下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今年四月下旬至今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有近兩成是重症,60歲以上長者重症率更高達四成。避免病程進入重症一直是新冠治療重點,台大醫院診治超過400位確診者,今年6月起開始用單株抗體治療至今,成功避免九成患者惡化為重症;但台大也提醒,面對Delta病毒,單株抗體效力可能減弱,需持續研發藥物,國內已與國際藥廠合作二、三期臨床試驗中。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新冠確診兩成為無症狀,但出現症狀者有14%重症機會,5%可能極重症,整體致死率大約是2.3%。一但住院,病人死亡率可能高達21%,因各地醫療量能而異,不幸入住加護病房,三個月內死亡率可高達五成,因此防止輕症變成重症,是新冠肺炎治療重點。為了幫助醫療團隊提供標準化、符合實證指引的治療,台大醫院甚至出版一本教戰手冊,人手一冊宛如葵花寶典。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表示,新冠肺炎病程惡化與年齡、慢性病、免疫力、病毒量都有關,目前公認有效的藥物,作用機轉各有不同,瑞德西韋可抑制病毒的核苷酸形成,單株抗體藥物則可減少病毒和細胞的接合。單株抗體目前已用於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可中和自體免疫反應或破壞癌細胞,對於人體副作用很小。盛望徽表示,台大醫院自6月17日至7月24日有16位病人用過單株抗體,年齡在24至81歲,7位大於65歲,共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癌症、中風、懷孕等,其中四位有兩項以上的危險因子。使用單株抗體治療後,只有兩人仍發生缺氧而符合重症定義,但無一人使用呼吸器或其他侵入性治療,其中13人已出院,住院改善中有3位。盛望徽表示,根據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提供之資料,亞東醫院6月18日至7月24日也給23位病人用過單株抗體,使用的時機是平均在出現症狀後3天,這些病人也有多項危險因子,但同樣沒有人演變為重症,現僅一人住院觀察中,治療成效也非常好。盛望徽表示,從台大加上亞東資料看來,在病程第7到10天內使用單株抗體,特別是用於輕度肺炎、年紀較大、有慢性病或懷孕等風險因子者,療效和安全性都是可以確認的。然而隨著變異株影響效果,還需要繼續克服發展之處。盛望徽指出,單株抗體可能缺點有二。首先,若病毒量太高,例如來到中後期病程,單株抗體抑制效果就會減弱。此外,萬一病毒發生像是接合器抗原的突變,也會有效力下降的問題。國內現有兩款單株抗體藥物,其中一款對於Delta病毒仍保有效力,另一款也有效,只是效力降低,因此目前認為,關鍵還是在使用時機,必須用於感染早期、病毒量還不高時,仍有一定效果。盛望徽表示,Delta病毒是全世界頭痛的大問題,已證實傳播力遠高於以往的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已有藥廠針對印度株在研發單株抗體藥物。目前國際藥廠也在研發新冠病毒的專一性蛋白酶抑制劑,臨床試驗進行中,也有引進國內推產合作。主要是針對集中檢疫所當中尚屬輕症,但具有重症危險因子的個案。台大醫院照護確診病患的主力、內科部主治醫師劉旺達表示,評估確診者會分為多個面向,第一是風險因子,例如年紀、共病等,再者是疾病嚴重度,例如病程分期,需用氧與否就非常關鍵。根據疾管署公布的第13版治療指引,不需用氧的疾病初期,可使用單株抗體,若開始用氧,前期可用瑞德西韋等抗病毒藥,但用氧到中後期階段,就需要使用類固醇、其他免疫製劑。劉旺達表示,目前不論瑞德西韋或單株抗體,疾管署都准許一部分存於醫院,任何時間有病人需要,都可以向指揮官或負責醫師申請、立即使用。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EUA 審查委員質疑保護力
高端疫苗即將開打,衛福部食藥署七月卅日傍晚完成四批高端疫苗、廿六萬五五二八劑封緘檢驗,已交由疾管署進行接種作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等到高端疫苗累積五、六十萬劑,就會放進預約平台供民眾預約接種。食藥署昨天也公布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會議「去識別化」紀錄,八名專家表示,該疫苗免疫原性和疫苗保護力資料不足。四名專家認為,對印度變異株的保護力尚待確認。高端四批疫苗完成封緘檢驗,但批號並未連續,外界質疑,是否部分疫苗品質不佳,未通過檢驗?陳時中僅表示,出現跳號代表有些問題需要解決,但送來疫苗「還沒有不通過的」,只是成分上有些微差異,需要補件。高端於七月十八日取得食藥署EUA,因屬次單位蛋白疫苗,封緘檢驗流程須經卅天,往前推算,高端疫苗在通過EUA前便已展開檢驗封緘程序。陳時中解釋,「在法規內讓行政流程加速,申請EUA前會要求先把產品做出來。」採購時,就要求廠商先量產,如「還停留在過去方式」,查驗登記過再量產,EUA就失去意義。陳時中說,「做蛋糕都會失敗,更何況高科技的東西」,指揮中心要求廠商先量產,再一步一步地查,如果沒有過EUA,會將材料費支付給廠商。至於高端疫苗開打時程,陳時中表示,高端為新式疫苗,檢驗批數不夠多,需要補件可能性高,無法掌握數量,等累積到五、六十萬劑,就會安排接種。雖然EUA審查會議上,高端疫苗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但「去識別化」會議紀錄,仍有不少委員態度存疑,至少八名專家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效價外,從臨床數據很難確認T細胞的免疫反應以及抗體依賴性等。四名專家表示,高端疫苗對於變異株的保護力尚待確認。十位專家認為,高端應進一步說明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或需執行第二期延伸性試驗,評估施打第三劑效果;另有專家建議,高端仿單應在適應症部分加註年齡,並針對婦女懷孕期及其他不良反應再做確認。
-
2021-08-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新北市開放內用!餐飲業者、夜市等管制規範一覽
新北市今與台北市共同宣布,明天(3日)起開放餐飲業內用,也開放國民運動中心,但市長侯友宜提醒,政策將隨疫情機動調整,若Delta變異株進來或者疫情出現上升,就要再度禁止內用。餐飲相關管制規範其他室內空間管制規範(資料來源/新北防疫資訊網:https://healthcareathome.ntpc.gov.tw/index.jsp)
-
2021-08-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官方報告:使所有疫苗失效的變異株 幾可確定會出現
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顧問小組」(Sage)發表報告指出,「幾乎可以確定」會出現一種使目前所有新冠疫苗失效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這分報告於7月26日發表,由英國政府於7月30日公開。英國政府科學顧問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病毒「不太可能」根除,他們「非常相信」新變異株會繼續出現。報告指出,目前幾乎確定,隨著病毒突變的累積,最終會出現讓所有疫苗都「失效」的變異株。過去幾個月,全球各種疫苗對變異株保護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有相當的中和作用,但報告指出,部分變異株在疫苗普及前就已出現,隨著疫苗普及,可能產生傳播力更強的變異株。報告建議,政府應盡可能做好防疫,以減少變異株對現有疫苗產生耐藥性。Sage這分報告未經其他醫療相關組織審查,該研究也處於早期階段,尚未有證據證明,會使目前所有疫苗失效的變異株已出現。Sage在7月初就曾對這一問題提出警告,指出病毒傳播率高加上疫苗接種率高,可能會為「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提供條件。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EUA會議紀錄曝光 專家這麼看疫苗有效性疑慮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終於公布高端疫苗EUA審查議紀錄,與會專家中,多數專家都認為高端疫苗需繼續進行第三期或第三劑追加試驗,並須確認中和抗體以外的免疫效果,如T細胞反應等。不過,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認為,雖然疫苗能活化T細胞將更具有優勢,但產生中和抗體還是最重要的。施信如表示,T細胞是感染後如何殺死病毒,中和抗體才是讓病毒進不到細胞。從會議紀錄來看,專家都對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生成持正面態度,但還需要針對T細胞的反應,不過T細胞反應難以定量,因此許多專家才會建議後面還需要持續做監測計畫,確認疫苗的有效性。而多位專家也對疫苗對於Delta病毒的保護力不佳表達疑慮,施信如則表示,不是只有高端疫苗有此問題,目前已開始接種的國際疫苗都看到對Beta(南非株)、Gamma(巴西株)和Delta(印度株)保護力都有下降的趨勢。不過,由於從會議中無法看到高端疫苗就是適用偽病毒還是原生株來進行試驗,還需要更多資料才能判斷對變異株的效力。至於會議紀錄中也提到,廠商應逐批提供50L製程原料藥唾液酸醣基化(sialylated glycan)百分比檢驗結果,直至原料藥製程完成確效。這是否代表高端疫苗的製程品質尚不穩定?施信如則表示,製程穩定性和品管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毒素以及有效性的確認。但從報告來看,唾液酸醣基化只是細胞培養時,每一次分裂不會在同一個時間點,造成醣基化的比例會有些許不同,因此專家希望能夠更穩定一些,並要求廠商可以注意。施信如表示,從報告看來,並不影響疫苗有效性,反而「不是那麼重要」的問題。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四批跳號 陳時中:其餘沒有不通過只是要補件
高端完成四批疫苗檢驗封緘,共26萬多劑。但批准的四個批號並未連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跳掉表示有些問題需要解決。但究竟有多少批疫苗送了未過?陳時中卻說,送來還沒有不通過的,只是成分上有些微差異需要補件;至於送了幾批,則是「沒有計算」。陳時中表示,聯亞已送了19批疫苗,但「高端送了幾批我沒有算」。他說,高端量很少因此批次很多,用50L的製程製造每批都只有8萬多劑。而我國和高端簽訂500萬劑預採購合約加上500萬劑開口合約,指揮中心是否有要求交貨期限?陳時中表示,因為要打兩劑,一旦能確定要打高端的民眾已經超過250萬人就會開始加購。他說,高端接下來供貨應該會比較穩定,但是新的疫苗製程上相對需要檢驗較多,就算供貨穩定,檢驗封緘上的變數也是會比較大。由於高端疫苗目前核准效期僅六個月,若太慢開放接種而打不完,是否會展延效期?陳時中則表示,目前已有92萬人登記莫德納,「應該不會展延」。而食藥署今天也公布高端EUA審查的專家會議紀錄,當中有多位專家提到對變異株保護力下降。陳時中表示,每個專家在國際上都在關心變異株的防禦力是否變弱,因此大家都在發展次世代疫苗。他再次強調,病毒會一直變化,變異株會讓既有疫苗保護力降低,因此邊境一定要守好。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EUA會議記錄終於公開 多位專家質疑對Delta保護力
高端疫苗EUA審查過程爭議不斷,衛福部食藥署今天終於公布「去識別化」會議紀錄。雖然最後決議為有條件通過專案製造,但與會專家中,多數專家都認為高端疫苗需繼續進行第三期或第三劑追加試驗,並須確認中和抗體以外的免疫效果,如T細胞反應等。食藥署於7月18日時召開專家會議,審查高端的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EUA,並通過專案製造申請。今天食藥署終於公布會議紀錄,除專家意見以去識別化方式呈現外,也沒有公布完整與會專家名單。其中會議決議EUA期間應持續執行監測計畫,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報告。且為確保製造品質一致性,高端公司也應逐批提供50 L製程原料藥之唾液酸醣基化(sialylated glycan)百分比檢驗結果,直至50 L原料藥製程完成確效,同時持續更新原料藥及成品生產批次的安定性試驗結果。EUA期間則到指揮中心解散。本次會議出席專家共21人,除主席不參與投票外,通過三人、有條件通過15人、補件再議1人、不通過1人。本次EUA審查以免疫橋接方式,比較高端與AZ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須不劣於AZ疫苗。但綜觀會議記錄,其中,至少有八名專家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效價外,不易確認T細胞的免疫反映以及抗體依賴性等,高端應提供更多免疫原性和疫苗保護力資料,以及後續應提供其他T細胞反映數據。甚至有專家明確表示,除了中和抗體外,應取得有國際認可的生物標記(biomarker)再申請為宜。另外,至少有四名專家表示,高端疫苗對於變異株的保護力尚待確認。專家指出,高端疫苗對武漢株、D614G突變位點與Gamma(巴西株)的結果較佳,但對Beta(南非株)和Delta(印度株)較差,因此應增加相關保護力驗證。而有至少10位專家也認為,高端應進一步說明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或需進一步執行第二期延伸性試驗,評估施打第三劑的效果;也有專家建議,高端的仿單部分,應在適應症部分應加註年齡,並針對婦女懷孕期及其他不良反應再做確認。
-
2021-08-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內疫情穩定 蘇揆指示各部會研議8月10日進一步鬆綁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示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本周邀集相關部會,再次盤點相關管制措施執行狀況,並研議是否可在8月10日後,進一步適度鬆綁相關管制措施。今日政院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全球疫情概況、防疫及醫療物資整備情形以及疫苗施打情形,以及警戒降為2級後相關管制措施執行情形等議題進行討論。指揮中心指出,全球疫情持續升溫,Delta變異株流行擴大,周邊國家包括中國大陸,疫情都有擴散現象。而國內目前警戒已降級近一周,狀況趨於穩定。有關防疫及醫療物資部分,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經盤點皆為充足,酒精的供銷情形正常,1cc/3cc針具的庫存及調度情形皆有掌控,高流量氧氣治療機目前也已按各醫療院所的需求配送;目前疫苗施打人口涵蓋率為33.48%,計次人口比為35.11(劑/每百人),共已施打825萬人次。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蘇揆在聽取指揮中心報告後表示,鑑於國際疫情尚未趨緩,周邊國家也有疫情擴大或擴散情形,因此邊境管制仍需維持強度;而國內在7月27日警戒降級後,在防疫措施的適度鬆綁下,疫情仍保持穩定。蘇貞昌表示,感謝相關部會在這個過程中制訂指引並確實宣導,也請指揮中心及各部會持續觀察疫情發展情形及相關防疫措施的落實情形,並請李孟諺於本周邀集相關部會再次盤點相關管制措施執行狀況,研議是否得於8月10日後進一步適度鬆綁相關管制措施。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傳染力如水痘 我嚴守邊境
我國昨新增十四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十二例本土、兩例境外移入,另新增兩例死亡。國內疫情趨緩,全球仍延燒,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警告,Delta病毒變異株具極高傳染力,與水痘並駕齊驅,平均一人可傳染給九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Delta病毒傳染力驚人,不管疫苗覆蓋率高低,「全球疫情都在燒」,台灣須嚴守邊境。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強調,美國CDC資料顯示,將Delta病毒株傳播速率、模式假設為R0,發現Delta傳染力與水痘幾乎一樣,不少國家解封之後,再度引發新一波感染,為此,美國已要求民眾戴上口罩。張上淳說,「邊境嚴守很重要」,盡可能不讓Delta病毒株進到國內,或延緩它進到社區。疫苗高覆蓋率國家也不敵Delta病毒,陳時中表示,以色列、荷蘭、英國與美國等國疫苗覆蓋率屬於全球績優班,但近期疫情再起,以色列施打效果很好,原本單日確診數每天小於百人,但近期上升至兩千多,因此,即日起讓六十歲以上長者追加第三劑新冠疫苗。昨新增十二例本土個案,七男、五女,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六十多歲,發病日介於七月廿三日至七月卅一日。個案分布上,以新北市六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四例、桃園市及台中市各一例。至於嘉義縣水上鄉爆發職場群聚事件,共十一人確診。陳時中說,該群聚感染並未擴大,共匡列採撿九十八人,全數檢驗完畢,其中陰性八十八人、陽性十人。
-
2021-08-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建議已接種者戴上口罩 美CDC:應把Delta當成新病毒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七月卅日公布的報告警告,Delta變種病毒恐導致更嚴重病症,而且可能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染,呼籲官員必須坦承「疫情戰出現變化」,應該把Delta病毒當成新病毒看待。這份研究調查麻州接種率最高郡、度假景點鱈魚角,在七月四日美國國慶周末後,當地至今已有逾九百人確診,其中約四分之三為接種完疫苗者;而這些突破性感染者中,約八成病患出現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痛和發燒等常見症狀。卅日公布的麻州新冠肺炎爆發的研究細節,指出已接種疫苗但仍出現突破性感染者,攜帶的新冠病毒量跟未接種者一樣多,並建議已接種者在國內部分疫情升溫區室內應重新戴上口罩。該研究因此指出,CDC口罩令應擴及全國,甚至在熱點區戶外也應戴上口罩;這項發現恐顛覆以往對疫情擴散的想法,科學家本以為已接種疫苗者染疫後病毒量低,較不容易感染他人,但是新數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並非如此容易防堵。這份文件疾呼CDC必須改變傳遞給大眾的訊息,強調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防範新冠變種病毒的辦法,而且因為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必須把它當成新病毒來看待,因應速度也要更快。CDC一個簡報指出,老年人無論是否接種疫苗,感染Delta變種病毒後,比年輕人有更高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另一項預測指出,在逾1億6300萬名接種完畢的美國人中,每周恐有3萬5000人會染疫且無症狀。這份文件概述已接種者染疫人數增加,恐產生「溝通挑戰」;地方機構擔心新冠疫苗是否依舊有效,他們也擔心大眾會覺得疫苗不再有效或者不需施打追加劑疫苗。CDC文件與鱈魚角爆發疫情均凸顯CDC面臨鼓勵民眾接種的巨大挑戰,CDC也得坦承有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雖然已接種的染疫者具傳染力,但並不常見;CDC發言人拒絕評論這些文件。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卅日表示,「重點很簡單,我們得讓更多人打疫苗。」CDC文件指出,當局需要新的溝通策略,先前政府一再保證疫苗功效,但民眾聽到突破性感染後,可能會影響他們對疫苗的信心,且有遭政府背叛的感受。
-
2021-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疾管中心:Delta變異株傳染力堪比水痘 恐引發重症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今天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內部文件形容,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堪比水痘,並警告恐引發重症。「華盛頓郵報」網站張貼的CDC報告中說,Delta變異株更容易突破疫苗保護,但也稱這種狀況十分罕見。CDC在報告摘要中表示,Delta變異株具高傳染性,引發的症狀很可能比起其他變異株更加嚴重,且突破性感染(接種疫苗後感染病毒)的傳播力,可能和沒接種疫苗者相比差不多。不過,CDC的數據顯示,對完成接種疫苗的人來說,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與死亡方面,仍然高度有效。這些結論,很可能會引發是否有必要再度實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的相關辯論。即使是在已經廣泛施打疫苗的國家以及已放寬封城限制地區。CDC報告中建議,除了施打疫苗之外,民眾普遍需要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紐約時報」同樣引述報告內容表示,這就是為何CDC本週政策大轉彎,呼籲打完疫苗的民眾,在疫情熱區室內仍應戴口罩。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Walensky)告訴紐時,最新研究顯示,已接種疫苗仍感染Delta變異株的人,在鼻子與喉嚨仍帶有大量病毒。瓦倫斯基也證實這份報告的真實性,她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我想民眾必須要理解,我們不是在喊狼來了,這真的很嚴重。這是已知傳染性最高的病毒之一,麻疹、水痘,還有這個(Delta變異株),都非常高。」報告指出,Delta變異株比起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原始病毒株更具傳染力,也比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伊波拉病毒(Ebola)、一般感冒、季節流感,以及天花病毒的傳染力都要強。報告表示,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堪比水痘。不過報告也表示,Delta變異株的致命性大致與原始病毒株相同,而SARS和伊波拉等其他疾病,都有更高致死率。文件指出,CDC下一步是要立刻「承認這場戰爭已經轉變」,提升大眾對突破性感染以及接種疫苗的人可大幅降低罹患重症風險等認識。紐約時報指出,CDC可望在30日公布更多有關Delta變異株的資料。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混打實驗浪費時間? 專家籲試國產疫苗防穿透感染
高端疫苗納入疫苗預約平台給民眾選擇,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紛紛「留手臂」給高端及聯亞兩家國產疫苗,盼帶動國人接種意願。雖然高端已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但尚未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而聯亞也正在取得EUA,專家說,國家若真要扶持國產疫苗,應該要傾全力協助混打實驗,像是很多人打完二劑疫苗仍染疫,若國產疫苗可證明減少「穿透式感染」,更有補足國際疫苗效果。聯亞疫苗計畫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面對變化多端的新冠病毒,政府不能只靠封邊境、戴口罩兩招就想防變異株,一定要擺脫舊觀念。若各國已有混打實例,台灣又有國產疫苗,應該加速國產疫苗列入混打計畫。不過,目前台大、長庚做的混打實驗,是把AZ、莫德納等國際疫苗混打,但其他國家都已有混打mRNA疫苗實例,「我們又跟做類似實驗,意義在哪?」黃高彬指出,國產疫苗從年初開始做第二期實驗,總算到年終有了結果,現在要進行混打實驗,可能要半年後才有結果,若國家有前瞻概念,應同意讓國產疫苗廠商能招募自願參與混打民眾,例如第一劑已打AZ或莫德納、或已打兩劑AZ的人,同意之下追加打第二或第三劑國產次單位疫苗,並申請人體委員會同意,二、三個月後觀察不同疫苗機轉下的抗體反應,即可知道抗體生成效果。黃高彬表示,混打實驗都是尊重民眾,有意願就加入,不願意就不用,沒有強迫也不會有倫理的問題,重點是國家要有前瞻觀念,且不應再浪費時間做其他國家早有的實驗。此外,不少民眾打了二劑疫苗仍染疫,多是因為無法避免穿透式感染,若台灣能早先其他國家,透過國產疫苗讓穿透式感染減少或趨近零,才能走在世界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