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失智.大腦健康
搜尋
記憶力
共找到
738
筆 文章
-
-
2022-1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腦霧、疲勞、睡眠障礙...長新冠多久才會好?研究揭6類人消退較慢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趨緩,但仍有不少確診者受新冠病毒後遺症所苦,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就在臉書上分享到,在追蹤門診時最常被問到「醫生,我後遺症會持續多久?」,而關於這個問題,根據國外研究,現在有了答案「大多一年內消失」。而在研究中也發現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並不相同,有6項延緩COVID-19後遺症消退的因子。近9成新冠後遺症個案 1年內症狀消失《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刊載了一篇法國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針對2020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的COVID-19血清反應陽性個案進行調查,共有3972參與者。在這些參與者中,有2647人在COVID-19急性感染期時,就至少有一種持續性症狀,其中32.5%(861人)在急性期過後仍有症狀,且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研究團隊針對這861人進行追蹤隨訪一年半的時間,他們發現1年內持續性症狀完全緩解的大約有89.9%。醫師姜冠宇表示,關於新冠病毒後遺症會持續多久,我們之前都是臆測,因為實際上這樣的研究非常難做,要完整追蹤需要非常久的時間,之前研究從未有超過10個月的隨訪,此篇研究價值在於它隨訪了1年半以上,而根據這項研究,後遺症大多會在一年內消失,但大約有10%的人在1年後仍有症狀。研究曝後遺症消退較慢 與這6個因子有關根據法國這項研究顯示,最常見的持續症狀是記憶力減退(40.0%)、睡眠障礙(36.6%)、嗅覺喪失或聽力障礙(27.0%)、關節痛(26.9%)、呼吸困難(26.5%)、注意力或專注力障礙(22.3%)、虛弱無力(20.6%)。而且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各不相同,研究顯示延緩症狀消退的影響因子,包括年齡、性別、BMI、癌症史、抽菸史,以及急性期症狀多寡,根據研究調查,年齡大於60歲、女性、BMI大於30、有癌症史、有抽菸史、急性期有4種以上的症狀,這6項與後遺症消退較慢有關。雖然這是國外的統計研究,但姜冠宇指出,國內後遺症追蹤制度尚不完善,流失很多重要案例,要小心國內長新冠盛行度和嚴重度都低估,目前能做的就是依循既有資料,不要因為新資料不足夠就輕忽問題,各科門診要提高警覺,並鼓勵追蹤,告知病人儘管生活工作有長期困擾,痊癒還是有希望、有終點的,也可以趁休息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降低BMI等等。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延伸閱讀】重複感染症狀不會更輕?美研究曝重症率還高3倍 王必勝:待觀察後疫情與長新冠共存,BBC建議:從營養補充開始【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
-
2022-11-24 醫療.婦產科
研究:孕婦大腦變化可能是為照顧幼兒做準備
有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大腦的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有明顯變化,很可能是身體在為日後照顧新生兒做準備,專家說,這項發現可能強化「一孕笨3年」的刻板印象,但不應如此解讀這項最新研究。根據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2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發現,懷孕女性的大腦灰質容積會降低,白質的微結構也會發生改變。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何茲瑪(Elseline Hoekzema)表示,這代表懷孕期間的婦女大腦神經結構與神經網路都有選擇性的明顯變化,很可能是為了往後照護嬰幼兒而準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這項研究證實先前有關懷孕會使孕婦大腦發生變化的發現,但還未能得知大腦變化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影響母嬰行為。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的新聞稿,成功大學心理系教授龔俊嘉認為,這項研究的最大貢獻,在於可能激起更多有興趣且有資源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他並說,此一研究有可能間接強化大眾的刻板印象,例如「一孕笨3年」或外國的「懷孕腦」(preg head)等說法。但龔俊嘉說,需要更謹慎看待這項研究結果,原因包括研究報告未標註統計的考驗力,且研究對象偏少,各個實驗組和控制組只有40名,且有完整收到懷孕前期、後期和生產後資料的只有28名。他認為需要有更多資料,甚至是跨國、跨人種研究的重複驗證。這項研究比較了40名懷孕與40名未懷孕的歐洲婦女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孕婦組一共進行4次造影掃描,分成懷孕前、懷孕後期、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年,但分娩後一年的受試者只含括其中28名。研究分析影像中大腦的灰質、白質結構,以及大腦中5種神經代謝物質的濃度,發現除了特定區域的灰質容積改變,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Network, DMN)的活化也會被孕期的荷爾蒙調控。預設模式網路是大腦在休息但沒有睡著的一種基礎活化狀態,作者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孕婦大腦在懷孕期出現的改變,「代表要成為母親的這個過程,改變的是大腦很基礎的活化狀態」。這個研究團隊2016年便曾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懷孕引起大腦結構長期留存的改變」,文中提到婦女大腦在懷孕期間會出現改變,而且大腦某些結構上的改變會持續2年,有些區域的容積則會在分娩後逐漸回復。最新發表的研究證實先前的發現,並進一步透過分析婦女孕期的尿液樣本,發現大腦的改變與雌激素有關,也發現產後有持續哺乳的母親,相應的大腦改變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團隊推論,這些大腦的改變,很可能會幫助孕婦的大腦調整成適合養育嬰幼兒的狀態,包括對嬰兒哭聲很敏感,要特別注意嬰幼兒,以及因照顧幼兒而需要大幅調整生活規律等。但第一作者何茲瑪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提到,因為研究的難度,現在只能推測這些大腦改變的目的與功能,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大腦的改變與母嬰照護行為的因果關係。何茲瑪也提到,過去曾有人指出孕婦會有「懷孕腦」,好像懷孕期間會變笨,但她認為,孕婦的大腦變化導致記憶力變差可能有相應的生理機制支持,但這份研究不是要去證明「懷孕腦」的存在,而是著重在較少研究提到的孕期大腦變化帶來的很多正面影響。
-
2022-11-24 焦點.健康知識+
汪小菲掛念的千萬床墊!身體若缺「1元素」,再好的床墊也睡不好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關於汪小菲和大S的新聞,其中汪小菲的發文多次提到床墊,也讓許多網友熱烈討論起床墊話題;的確,床墊的品質是會影響睡眠狀況,因此,選購一個適合自己的床墊確實很重要。不過,床墊之外,如果身體缺鎂,除容易抽筋、新陳代謝下降、內分泌失調外,也會導致失眠。 身體缺鎂,生化反應無法發揮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分享一則臨床案例,一名年約40歲的女病人,在診間抱怨自己經常在睡夢中小腿抽筋醒來,原以為是鈣質攝取不夠引起,就拼命喝牛奶、吃鈣片,可是小腿抽筋狀況仍沒有緩解;抽血檢查之後,才驚覺原來是鎂元素缺乏所導致,經由飲食調整,小腿抽筋現象不藥而癒。 可見如果身體缺鎂,許多生化反應則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影響的層面從腦部、神經系統、心臟、骨骼、肌肉、能量轉化等都有可能。若時常沒來由地出現以下症狀,就要注意了,這正代表身體缺鎂的跡象。 缺鎂的5大警訊症狀1:難以入睡、難以放鬆鎂對於放鬆大腦非常的重要,因為鎂具有調節神經細胞與肌肉收縮的功能,要知道疲勞的消除與精神的鎮定,都與腦中神經細胞的調節有關。因此,一旦缺乏鎂元素,大腦則難以下達放鬆的命令,所以,缺鎂的人,經常有難以入睡,無法放鬆的困擾。 身體鎂元素濃度不足時,神經細胞會變得很容易受到刺激,造成興奮、激動、敏感、神經質、難以放鬆等反應,長期刺激下,將會導致入睡困難,甚至惡化成失眠、焦慮、情緒躁動等症狀。 症狀2:容易抽筋鎂與肌肉放鬆、收縮有關。事實上,人體任何部位出現緊張、痙攣或僵硬,都是缺乏鎂的徵兆,特別是經常半夜小腿抽筋的人,可能體內鈣與鎂失衡導致。 症狀3:骨質密度變低很多人以為骨質的合成,僅與鈣質、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相關,其實不然。假使飲食不均衡,鎂的濃度不夠,同樣會讓骨質密度不夠堅強。陳詩婷說,鎂缺乏,通常鈣質與維生素D的利用也會不佳,導致低血鈣症,身體為了平衡血液中鈣的濃度,會促使副甲狀腺素分泌,提取骨頭裡的鈣元素,以提高血液中的鈣濃度,長期下來,使得骨質密度降低,增加骨疏的風險。 症狀4:注意力難以集中身體將吃進去的食物,轉變為能量利用及儲存,其中能量的來源(ATP),必須靠鎂離子結合在一起才能具有活性。換言之,鎂參與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代謝、合成與利用,只要體內的鎂含量不足,身體就難以將吃進去的食物,進行能量的利用;大腦正是身體消耗能量較多的部位,若經常鎂不足,很容易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集中、容易疲勞等現象。 症狀5:難以放鬆與失眠的道理一樣,因為鎂元素不足,身體將無法調節血清素和GABA等神經遞質,導致大腦無法放鬆。延伸閱讀: 。早上吃蛋晚上好睡覺!「8種誘發睡意食物」曝 網讚:真的有用 。全台每4人就有1人半夜數羊睡不著,只好吃安眠藥幫助入眠,但會越吃越多才能睡著嗎?5族群要特別注意安眠藥副作用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18 醫療.中醫
遺精、早洩、陽痿...怎麼辦?每天十分鐘按8穴位助你重振男性雄風!
男性早洩是過早射精,陽痿則是陰莖不能勃起,無法順利完成性行為,遺精則為精液自行排出,基本上都屬於「虛勞」之症。針對性功能障礙的問題,有些是心理壓力所致,有些則是身體疾病導致,也有些是日常作息紊亂造成。因此,首要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定時運動,避免性事過繁,並透過膳食滋腎養陰、益氣固本。平日還可按壓、指療以下穴道:百會穴(頭部)、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腹部)、命門穴、腎俞穴、八髎穴(背部),達到強腰固本、腎精虧虛的效益。穴道小檔案‧作用部位:頭部、腹部、背部‧體質症狀:腰痠、腰痛、遺精、早洩、性事不協、陽痿、失眠、記憶力差、不孕‧穴療要點:百會穴、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命門穴、腎俞穴、八髎穴‧疏通指引:上述穴道擇其二三,按壓五秒、十次為一個循環,並依情況增減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
2022-11-17 失智.像極了失智
染新冠年輕族易腦霧、高危險群長者恐失智 醫籲3方式助腦新生
今年超過800萬名國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年輕人確診後容易「腦霧」,包括記憶力、工作能力變差,醫師指出,年輕人與中年人腦部可塑性高,確診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逐步改善腦霧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尤其是已有輕微失智症狀的高危險群,確診後恐加速神經退化,提醒民眾若確診後3至6個月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應儘早就醫做相關檢查。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不少年輕族確診新冠肺3個月內感覺「腦子不好使」,出現工作能力下降、反應速度變慢、記憶力不佳等,但尚未到完全不記得,並不會造成生活、工作過大的影響。她表示,年輕人、中年人的腦部可塑性非常高,確診後若加強運動,根據研究發現,運動可增加腦部血流、帶氧量,增加腦細胞新生,搭配良好生活習慣,可大幅減少腦霧問題。王培寧說,根據臨床觀察,若持續進行復健、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約3成的確診者症狀會在確診3個月內明顯改善,而少部分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半年至1年時間。她建議,良好飲食習慣包括地中海飲食,可多吃蔬菜、水果、穀類、魚類、豆類及五穀雜糧等;另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最忌諱確診後持續熬夜,每日應有充足睡眠修復身體。王培寧提醒,相較年輕或中壯年人,中老年人確診較令人憂心,尤其原先已有輕微失智的高危險群者,確診新冠後恐加速神經退化,加上體力變弱、活動量減少,體力及腦力同步衰退,且因年紀大老化問題,腦部細胞再生能力並沒有年輕人好,更容易朝失智症發展,家屬觀察家中長者確診後3至6個月症狀若沒有明顯改善,建議應至醫院做檢查。台灣推估已有31萬名失智症患者,王培寧表示,預防失智症的不二法門為3動「身動、腦動、互動」,尤其「社交活動」結合上述3面向,像是安排計畫、空出時段、選擇出門交通工具、與人互動談論話題、學習新事物結合原有經驗等,一般民眾透過參與社交活動得到自我滿足,而失智症患者參加社交活動,更能加深自己是社會一份子的概念,更有助於延緩失智症進展。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營養師羅于姍表示,地中海飲食著重於蔬果、全穀雜糧、海鮮、堅果和橄欖油,飲食原則包括每天要吃全穀類、水果、蔬菜、豆類、堅果類及健康的油脂(特別是橄欖油),每週吃2次魚、海鮮及至少2份豆類、豆製品;每週適量吃乳製品、蛋、白肉;少吃紅肉、加工製品與甜食;每天多喝水及健康的運動。羅于姍表示,這類食物富含天然抗氧化物,例如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選用天然的辛香料,像是九層塔、蔥、蒜、薑、香菜、茴香等,可以減少鹽份攝取。多攝取這些天然的抗氧化物,對於失智症預防及延緩是相當有程度的影響。安聯人壽今年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啟動第15屆失智老人募款活動,並再度與霹靂布袋戲合作,舉行「憶見美好 霹靂樂齡生活」,邀請霹靂一哥素還真像大眾推動失智症防治概念。活動詳情請洽「樂齡 A Go Go」或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2022-11-1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怎麼做?專家:8種腦補食物+10個健腦好習慣,助你提早護腦!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在《202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表示,全球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2050年將成長至一億三千萬人,等於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2011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有三百一十萬人,失智人口就有二十五萬人,佔百分之七.九四。也就是說,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十二人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預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將會持續攀升。預防失智的十個日常習慣「等我們老了是不是就會得失智症?」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老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預防失智!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失智症被認為大多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導致失智的危險因子,其中就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以及空氣汙染等十二種因子。由此可知,失智症是可以提前預防,重點在於如何避免危險因子,延緩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幸好現在看到這本書的你,還來得及!以下提出十個預防失智的日常習慣,趁年輕時趕快改變壞習慣吧:1.運動:這已經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人做不到。維持規律與足夠的運動量,就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每週有三到五次的運動時間,每次三十到五十分鐘的輕度或中度運動,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2.充分睡眠:這也是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建議。每天睡滿八小時,如果可以的話,中午也小睡二十分鐘,有效幫助減少三分之一的失智罹患率。3.保護大腦免於外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危險因子就有提到頭部外傷。資料統計顯示,頭部曾經遭受外傷的人,罹患失智症機率會比其他人高。4.每天運用大腦:多進行一些智力遊戲,可以幫助大腦運作。5.遠離科技產品:研究顯示,經常滑臉書、電子產品的人,會導致記憶力衰退,趕緊放下手中的手機,抽離科技產品,腦力就會恢復。6.維持社交活動:社交孤立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因子之一,平時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尤其是獨居老人,更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7.戒菸:菸癮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抽菸的人高,所以癮君子們為了自己的大腦,還是好好戒菸吧!8.改變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被證實能夠降低認知功能障礙,幫助預防失智。9.保護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就是因為「肥胖」,導致血管老化,造成血流變差,腦神經缺少血液輸送的養分和氧氣,導致細胞死亡而引發失智症。10.抱持樂觀: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容易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吃飯八分飽,均衡攝取營養飲食對預防失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調整飲食方面,要謹記三點:營養均衡、規律進食、只吃八分飽。最後一項是不是很少聽到呢?我們都知道肥胖是造成許多疾病的元凶,而且多半都是進食過量引起的,當我們攝取超過的熱量時,脂肪就會被囤積起來,引起肥胖,所以想要改善就要適度運動,並且改掉「過食」的習慣。先來檢測看看自己有沒有過食的現象: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若有其中一項,可能就已經在失智症的路上!如何預防過食呢?首先就是細嚼慢嚥,每吃一口可以在心中默念二十秒,在吃東西時,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一日三餐都固定時間吃;不要放任大吃大喝(例如吃到飽);只吃八分飽。或許擺脫長年的飲食習慣很難,但每一天一點一點的努力,就能改變了!想要補腦,吃對8種「健腦」食物大腦只佔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人體能量的百分之二十。我們平常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健康,每一個錯誤的習慣就會傷害到大腦,還好現在已經有一些已經認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想要補腦,就要選對營養素!以下簡單介紹8種「健腦」食物,一起護腦吧!1.蛋白質:根據《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一篇針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研究發現,當老人攝取越多的奶類時,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就越低,因此想要攝取蛋白質的人,可以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每日飲食指南」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羊肉、雞肉、魚肉、牛肉等;植物蛋白質,如豆腐、豆漿等。2.海鮮:海帶、魚類等海鮮產品含有豐富的碘、鈣、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被公認為大腦的營養劑,還能延緩動脈硬化。3.維生素B群: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影響到氧氣與血液輸送到大腦。4.鉀:調整體液平衡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幫助腦細胞新陳代謝,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蔬菜、菌類、橘子、香蕉等。5.維生素E: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及抗氧化,保護血管中的膽固醇不被氧化,減少形成氧化膽固醇沉積血管的風險。6.卵磷脂: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具有興奮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當數量越多時,記憶力就會越高。7.薑黃:薑黃可以促進血液流至腦部,降低發炎作用,也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安定情緒。8.Omega-3 脂肪酸:二○一六年《神經學》期刊論文指出,富含Omega-3 的食物,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率,同時它也是情緒調節劑。Omega-3 主要食物來源包含魚類、堅果、亞麻仁籽等。失智症為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趁腦袋還健康時,好好預防就是最好的方法,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大腦所需的營養素來護腦!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
2022-11-13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降低血壓、癌症風險 完整吃進芹菜營養千萬別摘掉葉子
無論是香氣濃烈、纖細的台灣芹菜,還是氣味較淡、葉柄粗大的西洋芹,芹菜都是富含水分與纖維的優質蔬菜。近年常被當成低熱量、高水分的減肥聖品。● 富含水分與多種維生素芹菜飽含水分,同時也含數種重要維生素與礦物質。維生素A增強免疫、皮膚和眼睛的健康;維生素K有助血液凝結,並與骨質密度相關,它是骨骼形成必需營養素,若缺乏會增加骨折風險。芹菜中的葉酸與記憶力相關,而葉酸多集中在葉子,建議食用時別把葉子摘除。高鉀則有利心血管與肌肉健康。另外,還含有少量的維他命C、維他命B、鈣、鎂和錳。● 富含抗氧化劑與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芹菜含十多種抗氧化劑和有效抗發炎物質,可防止細胞損傷而導致提早衰老、疾病侵害。其所含天然物質也被證實可優化循環系統和降低血壓。槲皮素是一種在芹菜中發現的類黃酮,已被證明可對抗急性和慢性發炎,並與預防阿茲海默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槲皮素還與細胞凋亡有關,可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高纖食物改善消化系統芹菜是高纖食物,對於腸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纖維還可以維持飽腹感,對體重管理有很大幫助。動物研究顯示,芹菜的萃取物可預防潰瘍形成。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11-12 癌症.乳癌
類似長新冠腦霧易健忘的化療腦! 乳癌患者每3人就有1人
疲勞、憂鬱、腦霧、胸悶症狀,卻不是長新冠的後遺症,乳癌康復者長期後遺症也類似長新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有這類困擾。今年乳癌防治基金會25周年大型病友會活動,現場聚集超過300人,並邀請知名藝人朱芯儀擔任主持人,她大方分享從確診乳癌至今的心路歷程。「有人稱他們是倖存者,但我更傾向稱他們為乳癌康復者」,張金堅說,台灣一年新診斷超過1.4萬人,近年5年存活超過85%,以此估計,台灣目前約有30萬乳癌康復者,因接下來隨存活期延長,面對的問題也可能大不相同,基金會將康復者照護協助列為重點之一,畢竟除對抗癌細胞,「活得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感」也非常重要。今年基金會蒐集病友問題發現,有別於早年病友問題多聚焦治療藥物與成效,這次不少病友關注「癌後生活」,除了治療完後自覺比以前健忘、容易疲勞、失眠等身心問題,癌症對親密關係、生育議題的影響,也頗受關注。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為例,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有人把這個稱作化療腦,患者自覺記憶力變差、專注力變差、甚至有認知障礙等,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自己有這類困擾」。另外,治療還可能引發長期心血管問題、骨骼健康、淋巴水腫等問題,疲勞、頭痛也不少見。至於,患者也關心癌症心理負擔引發睡眠障礙、外型改變影響伴侶關係,甚或處於生育年齡的年輕乳癌患者何時能懷孕?張金堅說,因治療癌症錯過生育年齡、難有「子」望該怎麼辦,都是不少乳癌康復者面臨的問題。這些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亟需被關注。張金堅說,乳癌病友癌後面臨性生活改變、生育問題等,過去有些病友會羞於啟齒;但這些問題一樣可向醫療團隊尋求協助。先前有一名確診時已經是三期的患者,不僅抗癌成功,在治療後還接連生了兩個小孩,基金會也補助部分費用,讓她帶著孩子出國圓夢。朱芯儀在病友分享,得知罹患乳癌後,從一開始震驚到化療後的皮膚、腸胃、掉頭髮等副作用,以及長達18小時的乳房全切以及重建手術。至於癌後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有沒有改變?朱芯儀說,術後真的有很多改變,更珍惜自己的身體,更疼惜三個寶貝孩子,至於老公則是「變得更體貼」。「癌細胞在我身上是挑錯人、算癌細胞運氣不好,我一定把你趕走」。今年病友活動除了比照往年公布「讓愛飛翔」病友補助人選,頒發優秀論文獎,同時也表揚乳癌領域傑出研究者。今年得獎者是連續多年致力乳房醫學會相關事務推動的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教授。張金堅說,當患者確診為乳癌後,臨床醫師依據期別、腫瘤特性以及保險預算等,從化療、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以及本次病友會專題演講分享抗體藥物複合物(ADC)、小分子藥物以及生物相似藥等最新資訊,為患者量身定制、精準治療。張金堅說,乳癌康復者除於後續回診追蹤時,應針對復發與否及癌症治療可能造成的長期後遺症持續照護監測外,包括良好的體重控制、適度的運動,其實也有助降低復發以及長期後遺症。至於若因為身體形象改變等面臨性生活、生育問題等,一樣可向團隊尋求協助、一起克服,別讓後遺症拖垮癌後人生。
-
2022-11-10 養生.聰明飲食
腦霧怎麼辦?醫師傳授7大護腦食物讓你越老越聰明,「喝好水」也很重要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腦霧」現象(Brain Fog)十分受矚目。若出現腦霧現象,我覺得應該高興,因為你確實收到了來自身體的提醒,腦霧不是病,它只是暫時的休眠或當機,重新整頓身心靈,例如好好睡上一覺、活化腦細胞、吃好一點、修煉靜心、活動筋骨……,就能讓腦霧完全散開。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 我有個朋友阿肥,某天他在東區被一個小姐姐搭訕,找他做問卷,準備推銷阿肥塑身整形療程,問卷第一題:「你對自己身上哪個部位最滿意?」阿肥答:「頭腦。」本來要接著問「那你對哪個部位最不滿意」並順勢推銷產品的小姐姐瞬間傻眼語塞,一時間不知道她的業務人生該怎麼繼續下去。希望你我的頭腦都能跟阿肥一樣靈活好用還很幽默,而不是像做問卷的小姐姐這麼容易當機。話說,常常用腦就不怕腦袋卡卡。我們人身上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是大腦跟肌肉。少年人別光顧著自己爽,快揪長輩戰一場腦力跟肌力一樣,都可以鍛煉、都需要營養。想要活得長、想要不生病、想要快樂能自理,有尊嚴又不麻煩到別人,腦跟肌肉這兩樣,特別關鍵。鍛煉頭腦預防退化的技巧很多,比方說現在日本就很流行讓老人家打電動,一方面這對長輩來說頗為新鮮,學新玩意兒等於在幫大腦神經元創建新迴路。另一方面打電動必須勤動手指,十指連腦,能刺激不同腦區做出反應。7大護腦好食 讓你越老越聰明天佑勤勞人,勤快使用手指,活化頭腦的效果總令腦科學家十分滿意。喜歡編織的人最能感覺到有編織有差,既紓壓,思路也更清晰。其它像是玩拼圖、手洗衣服、幫家人按摩、撫摸寵物,也都可以喔!除了打電動、靈活運用手指,接下來,我們輕鬆一下來吃好料,七大護腦好食有吃有保佑,趕快記下來。1.藍莓抗氧化食材中的佼佼者就是藍莓。實驗證實,連吃藍莓十二週,有失智風險的成年人不僅改善記憶力和情緒,就連空腹血糖的數值都更為理想。當然不用非藍莓不吃。別這樣限制自己。草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看到「莓」字或什麼什麼「Berry」的,你都可以像看到寶物一樣,心懷感激吃下去,護腦、抗氧化、預防退化性疾病,有它們陪你更勝過我說千言萬語。2.巧克力每週至少吃一次巧克力,你在視覺空間記憶和抽象推理能力上,將有更出色的表現。不過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精製糖反而傷身,這裡指的是「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黑巧克力的可可粉濃度較高,請至少選擇可可粉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怕苦的人,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以上的更好。可可粉含有一種現今八成人口體內都缺乏的珍貴礦物質「鎂」。缺鎂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偏頭痛、情緒不穩與腦神經衰弱的問題。吃好的黑巧克力,味覺上享受,還幫自己補充鎂,多讚啊!對了,喝熱可可也可以耶,一樣別加太多糖就行。3.深綠色蔬菜包含菠菜、芥菜、青江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皆富含大腦所需的營養素,諸如維生素K、葉黃素、葉酸、β胡蘿蔔素等。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大腦正常運作,並減緩認知功能下降。天天吃豐富深綠色蔬菜的人,掃描顯示他們的大腦比普通人年輕十一歲。在臺灣買葉菜類非常方便,選擇也很多,我希望你能儘量吃、各種當令蔬菜輪流吃。在一些乾燥的內陸國家,想吃綠色蔬菜,不僅沒這麼多選項,而且還很貴呢!4.核桃外型長得像大腦的核桃還真能「以形補形」,讓人不容易「頭殼壞掉」。最主要是裡頭的Omega-3 脂肪酸在護佑著你。西方國家很流行給學童吃核桃當作課餘點心。專家發現,給予充足的 Omega-3 能改善小朋友注意力渙散、毛毛躁躁的問題。用好油護好頭,除了核桃,亞麻仁油、苦茶油、酪梨、腰果,你也都可以常吃。想預防腦霧,不管是長新冠或慢性疲勞引起的,好的油脂都是你最可靠的撥雲見日小幫手。5.杏仁若血漿中的維生素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高劑量的維生素E顯著減緩了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什麼東西維生素E很多,當成零食吃又很方便?我給的答案是「杏仁」。其他還有芡實、炒花生、葵瓜子、芝麻醬、松子、小麥胚芽和南瓜,也都是補充維生素E的好來源。6.全穀物包含糙米、全麥、蕎麥、燕麥、藜麥等未經精製加工、仍保留完整營養的穀粒,都屬於全穀物。我之所以列入護腦好食中,主要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的緣故。維生素B除了為你我帶來活力,它同時也是確保腦神經傳導物質能被製造出來的關鍵原料。神經元間訊息傳導無礙、你有沒有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以及降低腦神經退化風險各方面,維生素B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好水人身上每個細胞都含有大量水分。水真的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體內含水量不足,不僅弱化大腦認知力、判斷力,還可能引發恐慌、憂鬱、暴怒等不良情緒。心情不美麗,也許不是別人害你的喔,更有可能是在暗示你正處於慢性脫水的狀態。因脫水導致判斷力失準、反應速度失常,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其危險程度不亞於酒駕。喝酒不開車這個大家都會注意,但確保細胞水分充足這一點,很多人常常會忘記。請彼此互相關懷提醒,有事沒事一起來喝一杯,我是說「水」。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1-07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長輩常徘徊遊走 該怎麼辦?專家教5方法預防準備
● 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留意警訊避免惡化● 情緒、妄想、幻覺等行為,令照顧者頭痛● 找出失智症患者行為失控原因,對症下藥一名70歲老伯伯,每當太陽快下山時,就開始出現失控行為,包括不停來回踱步、反覆講述同樣的事情,表現非常躁動,只要家人勸阻,就是一聲咆哮或暴走,令人非常頭痛。WaCare專家、護理師周珈汶說,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許多人上了年紀經常忘記事情、對原本的嗜好不再感興趣,以為只是缺乏活動力或記憶減退,小心這些都是失智症的癥兆。若發現家人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個性明顯改變,一定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減緩失智症的惡化速度。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衰退、記憶力減退,會忘記當下要做什麼、要去哪裡,常會走來走去或是四處徘徊遊走,最後想不起外出的目的而迷路了,在住家附近也可能走失,最後變成失蹤的案例。周珈汶提醒,只要對「徘徊」行為多一分了解,就能多一點預防準備。安撫陪伴 不要一味阻止失智症所引發的徘徊大多是「有目的性行走」,只是忘了目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所以一旦發現失智長輩不停踱步、想出門時,應該先了解他們要做什麼,而非一味阻止或責怪。如果以錯誤的方式應對,有時會讓失智長輩暴走,當下必須安撫陪伴或是做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建立規律作息 適度活動引發徘徊的原因,還有「日落症候群」,當太陽開始慢慢下山,失智症患者就會不停來回在家裡踱步,看起來緊張不安的樣子。周珈汶說,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時,光影、光線造成環境改變,會引起患者出現意識上的混亂,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朝向不適當的目的走去。周珈汶建議,照顧失智症患者一定要保持「環境不變」以及建立「規律作息」,當傍晚天色昏暗前,先把家裡的燈都打開,室內保持充足的光線。睡眠時使用夜燈,避免醒來時對環境感到陌生,出現踱步或跑出家門,大幅提高走失機率。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若白天精神不好,千萬別躺床小憩,必要時才午睡,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多善用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課程,同時也消耗體力,晚上比較好入睡。降低失智者出現徘徊遊走5方法1.耐心了解他們為什麼想要出門去做某件事2.先轉移注意力,陪伴散步一小段路後回家3.因空間認知產生障礙,可改變動線、加強標示4.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時間混亂5.多利用社會資源預防失智者走失
-
2022-10-28 醫聲.Podcast
🎧|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
「糖尿病患者年紀愈來愈大,共病罹病率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糖尿病可說是「疾病之母」,除了民眾熟悉的洗腎、糖尿病足、心血管系統問題等併發症,糖尿病患亦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及癌症等共病,就連新冠肺炎也名列其中,對國人健康帶來全面性的威脅;患者罹癌機率更可能增加超過兩倍。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糖尿病共病眾多 治療應納器官保護觀念黃建寧解釋,「共病」指的是與糖尿病同時存在,並且彼此互相影響的疾病。以新冠肺炎為例,國內外文獻均指出,罹患糖尿病將導致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面臨高達3倍的中重症與死亡風險;台灣新冠肺炎個案中,則有近九成具潛在慢性病史,其中不乏有糖尿病患者。反過來說,黃建寧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胰島細胞,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生的糖尿病個案。癌症是糖尿病另一項共病症。一項2021年四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的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病6到8年內,罹癌的風險升高了將近四成之多。黃建寧說,第二型糖尿病與十餘種癌症相關,患者的罹癌風險最高提升達239%,各癌別風險提升比例詳列如下:一、 腎癌18%二、直腸癌21%三、乳癌26%四、子宮內膜癌26%五、肺癌27%六、膽囊癌33%七、甲狀腺癌49%八、食道癌85%九、胰臟癌107%十、 肝癌239%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發症之一,常導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腎病變多發生於病齡將高的患者,隨著國人糖尿病罹病人數漸增,且平均餘命越來越長,黃建寧說,糖尿病的腎病變也越來越普遍。他解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以人數較多的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約落在三到五成。每年全民健保花費在洗腎的費用,高達350億以上,係健保單一給付金額最高的疾病。且每年人數增加約一萬兩人。黃建寧說,目前糖尿病的健保花費僅次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人數迅速成長,也間接導致洗腎人口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國內洗腎患者近五成是由糖尿病引起,黃建寧直言,「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罹病率,不但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可為國家省下醫療資源。」此外,黃建寧指出,糖尿病的心、腎共病容易交互影響,根據研究,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心肌梗塞、心衰竭的風險也較未罹患慢性腎病者來得高。《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區間的2000至2014年間,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人數增加達185%,足見糖尿病心臟相關共病亦不容忽視。失智症則與糖尿病存在「雙向關係」。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資料,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5倍之多。黃建寧指出,低血糖會導致失智症發生,而是失智症患者,則會由於認知能力或記憶力下降,導致血糖波動。黃建寧進一步解釋,大腦運作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故當患者血糖過低時,就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若血糖過高或波動過大,則會導致腦部微血管病變,同樣會提高中風、失智的風險。此外,胰島素阻抗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黃建寧引用一項美國研究,他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高度相關,而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有高達九成的風險會罹患失智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前五名分別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肺炎。黃建寧說,有鑑於共並帶來的複雜性,國際指引中多強調「心、腎風險評估」是重要的治療依據,故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高齡人口罹病率過半 超越國際平均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高齡化社會,在民眾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的情境下,包含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疾病盛行率,預估也將隨之上漲。黃建寧表示,目前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共220萬人,罹患糖尿病者就佔了半數;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球長者糖尿病罹病率約三分之一,「可見長者糖尿病問題在台灣更為嚴重。」國健署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中,2013年至2016年的統計年間,與2005年至2008年相比,65歲以上長者的糖尿病整體盛行率上升了8.5%;《2018台灣糖尿病年鑑》中則可以看到,2005年的長者糖尿病盛行率為29.6%,到了2014年,已成長至39.9%。「老人家是比較脆弱的族群,很需要我們多去關注。」黃建寧說,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腎臟病、糖尿病足等,老年族群的盛行率均高於年輕族群。他表示,一項日本的研究也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症盛行率高於未罹患糖尿病的同齡者3至5倍。此外,黃建寧指出,高齡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失智或認知功能障礙,將會影響後續的自我照護能力,在糖尿病需要終生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有可能導致患者預後不佳,甚至增加跌倒骨折、或因其他慢性病死亡的機率。最新數據停留3年前 黃建寧:跨部會加速資訊整合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每年新增案例約16萬,已超越2021年新生兒人數12萬人。居高不下的盛行率與發生率,讓台灣的糖尿病防治面臨挑戰。黃建寧說,2019年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各國疾病照護進行評比,其中點出慢性病照護是台灣有待改善、精進的重點;糖尿病照護台灣只拿到44分,遠落後韓國、日本、星國。黃建寧表示,雖然國內在糖尿病防治政策上,已有糖尿病論質支付制度(P4P)以及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加上今年三月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和「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針對糖尿病共同危險因子著手的防治政策,「但這些政策主要仍以疾病管理標準為主,缺乏整體糖尿病健康政策的宏觀、確切目標。」黃建寧直言,要制定更準確、全面性的糖尿病政策,需要仰賴全國性的糖尿病資訊調查系統,及時盤點疾病數據做為政策擬定時之參考。他舉例,當健保投資了一項新藥、新科技用於糖尿病治療、照護,應該要有即時的真實世界數據,了解其成效,才能更有效率,把資源用在刀口上。目前台灣的糖尿病健康資訊彙集,主要仰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台灣糖尿病年鑑》,然而其最新版本發表於2019年,統計區間只到2014年,黃建寧坦言,「資訊還是不夠新。」他舉以色列為例,該國疾病管制署早在2014年便啟動「國家糖尿病病人追蹤登錄計畫(The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在其國內進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資訊追蹤,旨在評估該國國內糖尿病發病情形,以規劃衛生服務計畫,預防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發生。黃建寧說,及時資訊系統的建置需要大量資源的挹注,以及跨部會的整合,他建議中央應成立國家級糖尿病辦公室,並訂定追蹤目標,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防治網絡。漸受國際重視 WHA首公布五大防治目標事實上,糖尿病議題在國際上漸受重視,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更首次公布針對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明確目標。黃建寧強調,糖尿病的預防,不僅止於一般認知的血糖控制,針對共病、高齡化的風險,亟需更完善的管理政策,由上而下,藉由篩檢、介入、衛教、運動、飲食管理等面向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看到糖尿病的防治成效。黃建寧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總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所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
2022-10-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與醫師的雙人舞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護理師與醫師分享就醫與行醫的心得」。一位病人細述自己的珍貴經驗,道出「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一位護理師分享「透過個案管理師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評估、建議、諮詢與溝通,希望病人可以重拾自己對健康的信心、讓家屬可以減輕疾病照顧的憂心」。一位家醫科醫師寫出醫師的反思,包括自己當病人、家屬以及醫師的經驗,而說出「醫師與病人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病溝通之我見——學會表達很重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照護——認識個案管理師在讀完[醫病溝通之我見]後,身為醫師的我頓時陷入沈思。部分原因是在我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經驗中,文章所描寫的是我心目中的「好」病人,但這一類病人卻不常見;另一方面自己也曾以病人和家屬的角色和醫護人員溝通,角色互換的過程中也體會病人看醫師的感受。其中有一些片段都在這個時候湧上心頭。先說自己身為病人的體驗。等候是自覺最矛盾的事,當醫師時會覺得就應該依掛號的次序來看診,總認為那些想越過號碼提前看診的病人十分不應該。但當自己成為那位在候診室不斷踱步的病人時,卻禁不住想用自己也是醫師同事的地位要求提早看診。內心的魔鬼與天使幾翻掙扎後才又安靜的坐下來,要按號碼看診啊!我努力給自己提醒。從此雖然繼續受到要求提早看診病人的困擾,堅持按號碼來也能體諒病人的心情。自己有時故意不著白袍及識別證,以病人甲的模樣去結帳,想要體驗一般病人的感受,但總被醫院聰明的電腦系統識破,「啊梁醫師!今天結帳450元。」櫃台同仁笑笑的說。在醫五家庭醫學的課程中,我主要上「醫病溝通」一堂課,有些同仁可能好奇那麼一位木納不善詞令的人演講溝通!就是因為溝通是我的弱項,我才特別去學習如何溝通。另一個原因是我唸碩士時,導師是專門研究醫病溝通的社會學家,因此從她的言詞中得到不少啟發,便希望能對學生有些幫助。偶爾在醫學會議中遇到昔日的學生,他們提到學生時認為溝通課不重要,現在真正當醫師便了解看病人最大的困難是溝通。醫師與病人的關係當然不是單方面的事,病人的角色扮演對醫療的影響很大。像文章中那麼負責任與主動性的病人確實難得。在我的經驗中,這一類病人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能夠配合醫師的囑咐去接受治療,往往有更佳的治療效果。畢竟醫師和病人接觸的時間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了解病人,更沒有辦法事事兼顧。有些病人看診時會拿出每天的血壓記錄表,但亦有不少病人從來沒有自己在家量血壓,我的經驗告訴我,會好好自己量血壓的人,表現出對自己健康的重視,血壓的控制自然比較好。醫師苦口婆心的請病人控制體重、戒菸、按時服藥,但結果大多數是體重不斷上升,身上菸味依然濃郁、開一個月的處方可以吃上兩個月。我母親已經80多歲,每次看醫師前都會先整理她的症狀與需求,寫在一張紙上,還附上過去生過什麼病,目前吃些什麼藥,不會英文的她卻神奇的把藥包的英文字模寫出來,目的是怕自己記憶力不好會遺漏,同時為醫師節省問診時間。當然她面對自己的權利時也不會客氣,會拿出年輕時在商場打滾的本領和醫師討價還價。我覺得坦白的病人比說話轉彎抹角的病人容易處理,後者必須用各種溝通技巧去了解病人所隱藏的意思。雖然現在已經是消費者主義盛行的社會,但我的親友中仍然有害怕得罪醫師而不敢提出自己需求的例子。我覺得良好醫病互動最重要的是坦誠的溝通,才能有利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共識。明朝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提出醫家十要及病家十要,那個年代並沒有醫病溝通的觀念,但已經顯示病人不能完全把自己健康的責任交給醫師,必須盡自己該負的責任。這篇文章是以病人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做些什麼出發,並沒有說出對醫師方面的要求。要改善當前的醫病關係,除了提升醫師的專業素養之外,還需要增進彼此的了解,身為醫師亦應對如何維護良好的醫病溝通思考,我的經驗告訴我,以下幾點是溝通是必須特別注意的:1.打斷病人的說話。雖然我的訓練告訴我必須要讓病人有機會把病情及需求完整說出來,但卻在有限的時間壓迫下常常忘記。「多聽簡說」應該是看診時的座右銘。2.過早作出判斷。多忍半分鐘,有時病人便會把底牌亮出來,原來病人不是為花健保才要求做檢查的,只是擔心得癌症;詳細問診加上一些簡單檢查往往可以讓病人釋懷。3.沒有問「還有呢?」、「只有這些問題嗎?」、「還有不清楚嗎?」或短暫靜默讓病人有機會接上話題揭露更多資訊。4.確認病人了解重要的資訊。以上這些事情是知易行難,必須要慢慢養成習慣,我的方法是每天看診結束後,花幾分鐘回顧是否有那些事沒有做好,需要如何去改善,這便是反思的功夫。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會努力改進自己。唐納·尚恩(Donald A. Schön)在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中指出專家的技術導向思考模式往往會忽略顧客的需求,而反思則是一種從經驗中從新學習的工具,改變對事物習以為常的想法與行為,發展出新的方法去處理所遭遇的複雜問題。要達成以人為主體的醫療,應反思如何在人性關懷與工作效率之間去作平衡。醫師不單要反思醫療科技上的缺點加以改進,更要以病人的角度反思各種醫療行為對病人的影響。在文章中所說的「醫師與病人有共識」十分重要,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已經沒有像抗生素般的神效藥物,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
-
2022-10-28 醫療.婦產科
女性停經多在45至52歲!3招改善熱潮紅、心悸、失眠...更年期身體不適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還會有突如其來的燥熱感,甚至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由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不適的現象。婦女更年期 多在45-52歲發生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經年齡平均發生在50歲左右,表示女性有1/3的歲月是在更年期後渡過。卵巢功能退化 會有常見生、心理不適這段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開始退化,導致雌激素的分泌減少,部分婦女會出現生理、心理的不適症狀,及常見更年期不適情形包含: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更年期不適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需要進一步尋找婦產科或家醫科醫師的協助,以改善相關不舒適的情況。3大緩解秘訣 改善更年期不適 改善更年期不適,最基本就從日常生活調整做起,簡單自我照護方法,國民健康署提供3個秘訣:1.均衡飲食:均衡攝取各類食物,遵守低脂、高纖、高鈣原則,並補充天然雌激素食物,可選擇黃豆類及其製品、全榖雜糧、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2.放鬆舒緩:建議睡前做溫和及放鬆身心的活動,如泡熱水澡、冥想、瑜珈、深呼吸等,有助於安心入眠,避免劇烈活動影響睡眠。3.規律運動: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增加心血管健康,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也鼓勵民眾,透過培養興趣或找到新的核心價值,例如:公益活動、志工服務等,依自己狀況訂定生活目標,改善心情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的健康,更多資訊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製作的「婦女更年期保健手冊」,或利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搜尋及下載使用。
-
2022-10-28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 /沒復發就代表生活重回正軌嗎?乳癌長期康復者不可輕忽的6項後遺症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雖已近尾聲,但因國內乳癌高居女性第一位發生率,大家頗為重視。朱俐靜之不幸往生、但朱芯儀積極抗癌而且樂觀面對,她們都是屬於年輕型的乳癌,備受關注。我長期從事乳癌醫療診治工作,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見證許多乳癌病友的重生與不幸,對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有時也有挫敗的時候。 由於國內現在癌症篩檢的觀念日漸普及加上乳癌的治療更趨先進而且全方位,預後良好,乳癌病友活上十年以上增加很多,預估國內乳癌長期康復者已多達三十萬人,所謂長期康復者,一般是指經診斷治療後,五年後沒有再發或轉移者,這些康復者其生活應該回到正軌,但其實不然,她們可能面對一些長期副作用,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 根據 Akechi 及 Runowicz 之報告,這些長期副作用包括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生理方面,如使用化療後長期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淋巴水腫、骨骼肌肉不適,不明原因疼痛,神經感覺異常、生育/早發性停經、疲倦、骨質疏鬆等,其造成的影響,如活動活力降低,工作就業機會減少、月經不規則、熱潮紅、陰道乾燥、情緒不穩、不孕、乳房美容外觀改變等。 至於心裡的層次,如害怕癌症再復發、長期焦慮甚至恐慌、憂鬱、認知能力降低、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意像(body image)改變,性生活無法滿足、行為退縮、社交活動減少。其造成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不理想與伴侶相處隔閡甚至分居或離婚,學習及感知功能減損、以至於活得不快樂、沒有幸福感。有鑑於此,不管國內外,開始重視這方面的議題,即所謂「康復者(Cancer Survivor)議題」。(如表一) 根據 Brennan, Monino, Fang, Li 及 Hwang 等多位學者在不同機構進行的調查及研究結果,認為長期康復者需要注意下列事項: (1) 癌後應持續定期追蹤,五年後仍要進行 Brennan,Fiszer 及 So 等三人分別在其報告中均指出,由於復發機會持續十五年以上,所以醫療團隊與癌友本人都要有共同的體認,乳癌與其他癌症有所不同,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三陰性或 Her-2 陽性乳癌,其復發高峰期第二至三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復發有二個高峰期,分別在第四年及第七、八年,甚至有些患者在十、二十年之後復發。所以在追蹤檢查方面,不應輕忽。特別對於另側乳房的檢查,亦要小心。如果不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者,則得對側乳癌風險稍低,每年 1%或終身平均 15%。如果帶 BRCA1 或 BRCA2 基因者罹患對側乳癌風險則較高,每年 2%或終身平均 30%。另外除了關心復發與轉移的可能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衍生的毛病,如心臟血管疾病、淋巴水腫及化療腦及疼痛疾病症候群都要小心並做適當的處理或轉介。 (2) 注意可能有化療腦的長期副作用及其改善措施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化療腦,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物,造成低度發炎與 DNA 修復障礙有關,這些可能造成認知能力減退、記憶力降低等現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大腦白質與灰質減少,目前有些學者認為電腦化認知訓練計畫及認知行為治療或冥想、瑜珈、運動均可以紓解症狀。 (3) 心臟血管疾病的追蹤及改善計畫 放射線治療及有些化療藥(如小紅莓等),甚至一些標靶藥物(如賀癌平)有機會造成長期心臟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目前有所謂腫瘤心臟學(Oncocardiology)的專門領域,心臟專科醫師對心臟功能評估,心臟功能訓練都有一套精準而且完整的改善計畫,對於副作用的改善確有相當成效。 (4) 造成第二種癌症之可能與預防 化療如小紅莓及環磷醯胺 (cyclophosphamide)經證實會提高血癌發生率,但發生率很低,由 0.21% 增加至 1.01%而已,不必擔心,至於放射線治療會發生骨髓增生不良性症候群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狀況,但發生率亦很低,也不用操心,而抗荷爾蒙治療的泰莫西芬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祇每年接受婦產科之檢查,其風險亦很低,比起療效相對低很多,亦大可放心。 (5) 癌因性疲勞 造成長期性疲勞確實有很多癌友都有這種狀況,可能有些不良發炎因子存於體內造成,目前有些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可以使用是黃耆萃取的藥物會改善,此外運動、心理支持、正念、針灸、冥想、瑜珈,都有文獻報告可以減少不良發炎因子,且可改善疲勞的症狀。 (6) 其他神經病變、關節疼痛、骨質流失、睡眠障礙、影響性生活及生育等問題 這些情況的發生,不一定是乳癌長期康復者才有,其實年長者亦可能有同樣情況發生,所以要充分與癌友溝通、討論,必要時要照會其他相關之專科,如神經科、精神科(如腫瘤心理學,Oncopsycology)及婦產科(如癌症病患生殖照護, Oncofertility)等專家。 目前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乳癌長期康復者的生活品質相關議題,所以現在比較完備的癌症中心,均設有癌症資源中心,會提供更完整更正確的資料,甚至有對應的專科護理師,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對於相關醫學資訊亦透過各種方式滿足癌友的需求,如遠距醫療、電話諮詢、癌友座談等,特別長期康復者更需要相關醫療人員的照護,他們都覺得時間久了,醫療團隊的關心或接觸減少了(如表二)。 結語 在台灣,目前已有高達 30 萬的乳癌長期康復者,在國家的層次對於癌症除了行之有年的癌症品質認證以外,最近又推出「乳癌照護品質」進階版認證,除了強調活存率要提升以外,更要重視乳癌癌友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監測指標,也有更高一層的要求,這對乳癌癌友而言,是一項利多消息,希望乳癌癌友活得進康以外,還要活得快樂與幸福。 【2022乳癌大型病友會】乳癌病友回娘家#免費活動 #名額限300名 #專題演講 #與專家有約⏩報名網址:https://reurl.cc/1mWKMX🔹活動日期 | 111年11月12日(六)🔹活動時間 | 下午13:30-17:00 (13:00報到)🔹活動地點 | 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11F-1101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活動詳情:https://www.breastcf.org.tw/official/activity_ct?id=177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10-26 失智.大腦健康
喝柳橙汁可降失智風險47%?教授揭為何不能當作飲食指引原因
我在2022-9-29發表每天喝1公升啤酒可降低失智風險?。讀者惠群在2022-10-12在回應欄留言:「請問教授,今天 (2022/10/12) 又看到一篇新聞,說喝柳橙汁可以降地失智風險,是哈佛大學的論文。這有參考的價值嗎?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學上,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缺陷呢?謝謝。」讀者寄來的文章是2022-10-11發表在Yahoo新聞的國際期刊:「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但有3種人千萬別喝。它的第二和第三段(合併)是:「各國科學家紛紛在研究對抗、治療失智症的方法。2018年11月,哈佛大學登載在美國期刊《神經內科Neurology》的研究中就發現,經常喝柳橙汁的人,失智症風險比較低。該研究針對平均年齡51歲的男性,且是重視健康的健康男性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20多年的問卷調查,以了解食物與失智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攝取蔬菜較多的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起攝取蔬菜少的族群降低了34%;而較常飲用柳橙汁的人,比起1個月喝不到1杯柳橙汁的人,失智症的風險更是降低了47%。」首先,讓我感到納悶的是,為什麼2018年發表的研究在2022年還是新聞?還有,Neurology應當翻譯成《神經學》,而不是《神經內科》。請看國家教育研究院。這篇論文是在2018-11-21先以電子版發表,而正式發表日期是2019-1-1。它的標題是Long-term intake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su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US men(美國男性長期攝入蔬菜和水果與主觀認知功能)。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是在探討「主觀認知功能」,而不是Yahoo新聞所說的「失智風險」。在這項研究裡,「主觀認知功能」是這樣判斷的:參與者在問卷上回答6 個問題:(1)你是否比平常較有困難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件,(2)你是否比平常較有困難記住簡短的物品清單,例如購物清單,(3)你是否有困難從這一秒到下一秒記住事情,(4)你在理解事物或聽從口頭指示方面是否有任何困難,(5)你是否因為記憶力的原因比平常較有困難跟隨小組對話或電視節目中的情節,(6)你在熟悉的街道上找不到路嗎。每一個「是」的回答會得到1 分,而得分越高,就表示「主觀認知功能」越差。也就是說,「主觀認知功能」是參與者自我報告的「認知能力」或「記憶力」,而這跟醫生診斷的「失智症」或「失智風險」當然是有很大的差別。事實上,這項研究的主要資料都是用問卷調查取得的,包括飲食習慣,包括喝果汁的習慣,等等。用這種資料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是有「參考」的價值,但卻不可以作為「指引」。也就是說,對普羅大眾而言,看看就好,不要一廂情願信以為真。今年4月20有一篇相關的論文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歐洲臨床營養期刊),標題是Effects of chronic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fruit (berries, cherries and citrus) on cognitive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長期食用特定水果(漿果、櫻桃和柑橘)對認知健康的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它的結論是:「這項薈萃分析沒有充分支持水果或水果形式(例如果汁)在改善認知和情緒方面的作用。」所以,「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根本就不是出自哈佛研究,而是媒體誇大報導。縱然此一說法是出自哈佛研究,頂多也就只能作為參考,而不可以作為飲食指引。原文: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哈佛研究有這樣說嗎
-
2022-10-22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熱潮紅、心悸失眠、煩躁易怒!中醫透過「1方法」緩解不適症狀
每位女性都必須經歷更年期,有些人幾乎沒有不適症狀,有些人則是相當困擾。《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更年期症狀多很困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奕碩指出,婦女由一般每月來經的生理期轉為停經之轉型期,目前我國婦女的自然停經年齡大多發生在49歲的時候,也可能在這前後的幾年。而更年期的長短更依女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婦女在停經前後出現月經紊亂、潮熱盜汗出、五心煩熱、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記憶力下降、頭暈耳鳴、皮膚乾燥搔癢、腰痠背痛、陰道乾澀、憂鬱、情緒低落等,稱為更年期症候群。西醫在治療更年期症候群以荷爾蒙補充療法為主,再配合其他症狀給予鎮靜劑、止痛劑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長期給予荷爾蒙補充療法,會提高乳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風險。中醫補腎減緩更年期症狀黃奕碩說,中醫認為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以「腎虛」為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療上以「補腎」為減緩更年期症狀的主要方法,再透過辨證論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調理。根據研究,台灣婦女常見更年期症狀有肌肉痠痛和睡眠障礙(陳筱婷 2007;陳偉華2009;高夏子、蔡娟秀、李春蓓2010)。一、肌肉痠痛:1.在中醫用藥上可採用獨活寄生湯、疏經活血湯、芍藥甘草湯、葛根湯等。2.針灸穴位:風池、手三里、足三里等。二、睡眠障礙:1.在中醫用藥上可採用加味逍遙散、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湯等。2.針灸穴位:攢竹、太衝、風池、百會等。另外,黃奕碩建議,可常按摩血海、三陰交、太谿、太衝、內關等穴位,可減緩更年期所帶來的情緒症狀。平時保持生活作息規律,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規律運動,度過人生的重要轉折期。延伸閱讀: 。潮紅、盜汗、胸悶、陰道乾澀,更年期該怎麼吃?營養師提出4關鍵 。更年期婦女養成「10習慣」,荷爾蒙源源不絕,打敗不適症狀
-
2022-10-19 養生.聰明飲食
對抗老化、預防三高 專家詳解抹茶有哪些功效:3類人可能不適合
抹茶是非常健康的一種飲品,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植化素,而且外觀鮮綠、味道甘美,現在廣受全世界的喜愛。而且現在不只拿來單純的飲用,還加在各式各樣的甜點或花式飲料裡,如抹茶拿鐵、抹茶冰沙、抹茶蛋糕、抹茶湯圓等等,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抹茶以及茶道現在是以日本為主流,但是喝綠茶這件事是起源於中國,而且實物證據至少可以倒推到將近兩千年前的漢景帝,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而且抹茶的點茶法,其實源流於宋朝團茶的點茶或鬥茶法,點茶表面會形成一層如同奶霜般的細末,宋朝茶人還會拿來拉花使用,如尋找世界第一個拉花的人-千年歷史的點茶是拉花鼻祖,甚至400次咖啡的奧秘,居然與宋朝點茶有關?!所以喝茶知道真是博大精深又饒富趣味。之前有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韋恩告訴大家這當然是謠言。抹茶有其嚴格定義抹茶的原產國日本對抹茶有嚴格定義(緑茶の表示基準,公益社団法人日本茶業中央会,2019),抹茶指的是以覆蓋栽培生產、不經揉捻、再以碾茶爐乾燥得到的碾茶,再以茶臼等器具製成的微粉狀茶「碾茶(覆下栽培した茶葉を碾茶炉等で揉まずに乾燥したもの)を茶臼等で微粉末状に製造したもの」。所以抹茶從種植到製茶生產有以下一連串的關鍵,就是這樣精細的功夫,才讓抹茶美味、精緻而高價,高級抹茶的價格可以高達一公斤數十萬日幣。覆下茶園種植碾茶抹茶用的茶葉叫做碾茶,碾茶與玉露綠茶一樣,要採取覆下茶園的方式栽種。所謂覆下茶園,就是茶樹栽種時要很費心的以遮光網或是稻草架在茶園的上方,好遮去大量陽光,這樣一來可以讓茶葉的葉綠素提高,因此茶葉會呈現柔潤的鮮綠色,而且茶葉的甘味與旨味會提高,澀味會降低,同時也形成一種抹茶特有的青海苔香。碾茶荒茶ー蒸菁不揉捻抹茶完全不經過發酵,所以採收後就要與時間賽跑。茶葉採收進廠後要以最快的速度,以大約只有20秒的短時間通入高溫熱蒸氣,也就是「蒸菁」的方式將茶葉蒸熟,以求立即停止所有細胞裡的酵素活動。蒸熟的茶葉不經過揉捻,以散茶的樣態即刻進行吹風冷卻,同時吹散附著在茶葉上的多餘水氣。乾燥蒸熟的潮濕茶葉會送入多段熱風乾燥機,以大約180-200度的乾燥熱風進行乾燥,乾燥機內部分為3到5層,最下層也是最熱的地方,投入的是剛送入最濕的茶葉,可以進行急速加熱,再較乾燥後就會吹送到上層持續進行乾燥。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荒茶。碾茶仕上茶ー仔細分級碾茶荒茶算是半成品的話,碾茶仕上茶就是很接近抹茶成品了。碾茶荒茶需要切碎,然後靠著風力、電棒等方式挑出不需要的茶枝、茶莖、葉脈等部分,有必要的話會進行很多次的循環挑選,以求得到的是茶葉味道最好的葉肉部分。此階段完成的稱為碾茶仕上茶。石臼磨茶磨取抹茶算是抹茶最精細的功夫,一般為了保存抹茶的品質,貯藏時會以碾茶仕上茶的形式進行,直到要出貨前才會磨成抹茶,這一點與咖啡的道理很像,因為磨成細粉後表面積大增,尤其是抹茶研磨之後,粒徑小到5-10微米而以,所以吸水、吸氧、吐出香味的速度都會快上幾十倍,因此品質的劣變會非常快。也因此,抹茶的研磨非常怕熱,所以高級的抹茶一定使用石磨或是石球進行慢速研磨,這樣比較不容易發熱,而且研磨的場所也要保持20度左右的低溫與相對溼度40%的乾燥環境,好讓葉綠素保持鮮綠色,茶粉的顆粒也保持維繫且均一。抹茶要怎麼泡?抹茶有一種特殊定義的香氣叫做「覆香(Ooika)」,是一種綠色蔬菜、草香、而且有高湯般的旨味,所以要把這樣的纖細的香氣重現,又能保留最多的青綠色,抹茶的泡茶法要特別下一些功夫。抹茶的泡法特別叫做點茶法,其實與宋朝的鬥茶法是一脈相承。量茶一杯(碗)抹茶所需要的茶粉量約為2茶杓、或是1茶匙,重量大概等於1.5-2克。備水一杯(碗)抹茶需要大約70毫升的水,水溫不要過高,70-80度最佳。過篩抹茶因為粉末很細,很容易因為靜電作用而形成假性結塊,所以使用之前可以先過篩一次,好將茶粉打散,這樣泡起來才會均勻。沖少量的水茶粉倒入杯(碗)中,先加入少量約10-20毫升的水,以茶筅慢慢的將底部的抹茶與熱水攪拌均勻。加入剩餘的水把剩下的水倒入,使用手腕將茶筅前後擺動,最後將慢慢的講茶面調整,緩慢的將茶筅離開茶面,如果有大顆泡沫,用茶筅將其打散。抹茶表面如浮有像奶霜般的細小泡沫的話,即已完成。抹茶要怎麼保存?抹茶因為粉末細小,以食品化學的角度看是很容易與周遭產生化學變化的狀態,而且其味道非常精緻,所以稍有變化就會造成價值大為降低,所以抹茶的保存非常重要。前面已經提過,最好的保存方法是以碾茶仕上茶方式保存,接近使用時再加以磨粉。不過現在技術進步,粉狀抹茶也可以好好保存,保存期限試各家包裝而定,大致上都可以超過6個月以上。抹茶保存基本原則為:避光光照會造成葉綠素氧化,抹茶顏色會變紅,味道也會走味。防潮濕氣會造成抹茶變質或腐敗。冷凍或冷藏低溫會大大降低化學反應的速度,所以對保存有利。只是冰的抹茶在室內反倒會很快吸潮,所以一定要回溫後再打開,並且開封後盡快用完。避開氣味重的其他東西抹茶粉的相對表面積大,所以很容易吸味道,如果存放空間裡有其他較重味道的東西存在的話,抹茶那纖細的香氣就會被汙染了。脫氧許多抹茶包裝內會附脫氧劑,對降低氧化作用很有幫助。抹茶有哪些成分抹茶與一般茶葉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的茶葉喝的是茶湯,所以我們只能攝取到茶葉裡的水溶性成分。但是抹茶則不同,抹茶是整個茶葉的成分都一起喝了下去,所以可以說是充分攝取了茶葉的完整營養。抹茶的營養成分包括:兒茶素(茶多酚)兒茶素是綠茶裡最具代表性的優良抗氧化成分,也是茶的澀味來源,因為抹茶完全未經過發酵,所以兒茶素完整的保留下來,不像全發酵的紅茶,其兒茶素都轉化成了茶黃素或茶紅素,當然茶黃素還有其他的健康效果,參考台灣茶的茶黃素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小心分辨新聞的渲染成分。兒茶素因為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所以對於預防癌症、調整血脂、調整血糖、降低體脂肪、預防肥胖都有很多的相關研究。一杯抹茶含有150毫克以上的兒茶素。維生素C抹茶因為未經發酵,所以保留了大量維生素C下來,維生素C含量是所有茶類最高的。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212毫克的維生素C(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維生素C有助於抗氧化作用,也有抗發炎以及調整免疫的功能。維生素A抹茶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裡面包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黃素這些家族成員,根據分析,每100克的抹茶含有18166 IU的維生素A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類胡蘿蔔素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葉黃素、維生素A對眼睛的保護力更是重要。膳食纖維抹茶是膳食纖維的寶庫,每100克的抹茶含有34.7毫克的膳食纖維 (資料來源: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也可以做為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調整腸道,更有利於排毒如排除膽固醇、重金屬等效果。茶胺酸綠茶最特別的是含有茶胺酸這個特殊的胺基酸,抹茶也含有很高的胺基酸,茶胺酸特別的地方是可以幫助紓壓、幫助失眠的人入睡。因此日本有一些飲料如百事可樂對抗疫情的睡眠問題,推出含茶胺酸的助眠機能水 Driftwell,刻意添加茶胺酸來幫助心情舒緩、提升睡眠品質。葉綠素葉綠素對於口氣清新,去除口臭一向很有幫助,更有研究顯示,葉綠素也有助於降低體臭,連便便的臭味都可以降低。維生素K根據分析,抹茶的維生素K1含量很高,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9歲以上的成人每日維生素K建議攝取量,男生為120微克、女性為90微克,所以一杯抹茶就可以提供20%-30%的每日所需。維生素K可以促進骨質的鈣化,對維持年長者行動力有很好的幫助,與維生素D有協同作用。維生素K也有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Warfarin的人要注意,避免維生素K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抹茶有哪些功效?因為抹茶含有豐富的功效成分,所以對人體有很多健康效果,主要的有:對抗老化因為抹茶有兒茶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所以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因而有助於預防癌症、以及老人失智、記憶力衰退等氧化性傷害。預防三高日本大規模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一天一杯綠茶的族群中,曾經有中風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5%死亡率,曾經有心肌梗塞經驗的人可以下降34%死亡率。預防肥胖許多研究顯示,飲用綠茶可以調節血糖與血脂,預防體脂肪堆積,降低內臟脂肪量。預防便祕因為綠茶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因此許多日本青汁產品,現在也會添加抹茶成為配方之一。而抹茶裡的咖啡因也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美白作用兒茶素與維生素C都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對於抑制黑色素生成有一定的效果。去除口臭與體味抹茶含豐富葉綠素,葉綠素在許多研究裡證實可以幫助口氣清新、去除體味、甚至便便的臭味也可以降低。飲用抹茶有那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人?抹茶的飲用歷史已經上千年了,從漢朝皇陵找到的大批茶葉就可以推斷人類飲用茶的歷史有多悠久(參考前文:找尋世界上第一個喝茶的人),所以適量的飲用抹茶是安全的,除非飲用過量才要考慮是否有副作用的問題。只是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還是要注意抹茶的一些特性:咖啡因抹茶100克約含有3克咖啡因,所以孕婦、小孩等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需要注意,而且避免睡前喝。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一杯的抹茶大約含有25微克的維生素K1,而維生素K具有抑制抗凝血藥的效果,所以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的人要注意。肝、腎功能較弱的人抹茶含有鉀,所以腎臟較弱的人要注意,這也同時會影響到肝功能。抹茶的謠言:抹茶的綠色不是來自蠶大便的銅葉綠素日前多篇媒體刊登標題非常聳動的新聞,說某營養師說「抹茶粉是蠶寶寶大便」「抹茶的綠色是由蠶沙裡的的銅葉綠素製成(蠶寶寶的糞便又稱蠶沙,是一種中藥材)」。頓時新聞裡報導很多消費者哀號,說以後不知如何再面對抹茶。這當然是個以訛傳訛的網路偽消息,只是被掛著專家頭銜的人背書後,讓大家信以為真。至少在台灣,抹茶也不可能添加蠶沙,更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銅葉綠素現今的作法也不太可能是來自蠶沙。所以這一系列全都是錯誤的資訊,卻可能造成台灣消費者不喝抹茶或綠茶的心理影響,甚至這消息如果傳去日本,也可能大大影響台灣出口綠茶粉到日本的產業,因為台灣因為生產優質的綠茶,每年都會出口優質的綠茶粉到日本去,是日本綠茶粉的大供應來源,這又是台灣另一項隱形冠軍。如今這些產業,可能就被未經查證的專家以及這些渲染過的文章所毀,所以身為茶葉界與食品界一份子的韋恩,不得不出來澄清,也希望媒體與該營養師看到此一正確訊息之後能夠出來更正。什麼是銅葉綠素首先,銅葉綠素是什麼?依照食安法的定義,它是食品添加物中的著色劑,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色素。它帶有鮮明的綠色,是合法可以使用的。葉綠素本來是食物裡最天然的綠色,也是大家喜歡的顏色,只是葉綠素怕熱、怕酸,一下子就會失去綠色變成褐色,所以不耐存放加工,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家從植物中提取葉綠素,經化學方法部分修飾(或穩定),以銅取代該分子的核心,而得到穩定的著色劑,這就是銅葉綠素。同樣類似的作法,也可做成他的兄弟,銅葉綠素鈉。銅葉綠素可依據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作為著色劑添加於所規範適用的食品中。依規定銅葉綠素得添加於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銅葉綠素鈉則可用於乾海帶、蔬菜及水果之貯藏品、烘焙食品、果醬及果凍、調味乳、湯類及不含酒精之調味飲料、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合法使用銅葉綠素或銅葉綠素鈉之食品,其成分標示應詳實揭露該添加物之名稱,不可以標示、宣稱為「天然色素」、「天然葉綠素」。另外,說銅葉綠素來自收集的蠶大便,因為蠶大便裡有很多葉綠素。我翻遍目前食品業銅葉綠素製造商,沒找到有人使用蠶大便作為葉綠素來源的。葉綠素在世界上並不稀奇,蔬菜植物裡面就很多了,何必自找麻煩去收集衛生很有問題、收集成本也很高的蠶大便呢?我看到葉綠素來源不是綠藻、菠菜、就是羊茅、苜蓿,這些來源都是天然食品,根本合理多了。而如果有哪家銅葉綠素是來自於蠶大便,也請提論者舉證。抹茶不可能添加銅葉綠素所以法規寫得很清楚,銅葉綠素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食品都不准用,用了就是違法,因此抹茶是不可能使用銅葉綠素的。如果大家還記得2013年時造成大眾驚慌的黑心橄欖油事件的話,惹禍的主角正是銅葉綠素。當時,位於彰化的大統長基食品廠,就是被查獲在大統特級橄欖油產品標示宣稱「100%特級橄欖油」卻在裡面混加了低成本葵花油,而為了遮掩顏色不對的情形,所以它又違法添加銅葉綠素。因此大統長基的負責人高振利被起訴後認罪,並與部分盤商和解,二審判高振利12年徒刑,大統長基罰金3800萬元確定,高振利並於2020年獲得假釋。如果高振利早知此一說法,在法庭上堅稱添加的是蠶寶寶大便,難道就可以脫罪嗎?經過了這十年,他會不會覺得扼腕呢?(笑)。我相信台灣抹茶業者一定也是不齒高振利的行徑,不會做同樣添加銅葉綠素的違法手段的。茶的顏色是判定品質的重要依據所以很明顯,不在准許之列的食品,是不得添加銅葉綠素的,這樣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以添加色素來魚目混珠,讓低品質的產品混充為高品質的產品,因為很多產品的顏色是品質判斷的重要依據。因此,以綠色為品質分級重要關鍵的抹茶當然也是同樣道理。其實不單是抹茶,應該是在台灣所有的茶葉都沒允許添加色素,我想理由都很類似,欣賞顏色是喝茶食很重要的一項享受,顏色也是判斷茶葉品質一項重要的依據,所以不該以人工著色來干擾。就像韋恩前文食安謠言的手法-人造的美麗誤會,從泰式奶茶的橘色談起說明過,為何在泰國喝到的泰式奶茶是特別的橘紅色,而為何在台灣買到的泰國茶包泡不出這個顏色,因為泰國紅茶添加了色素,而不是廠商宣傳的泰國土質呈酸性,所以茶葉含氧化鐵(鐵鏽)泡出就是這個顏色。這種宣傳的渾話,與這次的抹茶事件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銅葉綠素同樣不能添加於烘焙、甜點等食品然後我猜有人會想狡辯(因為我看到某些新聞有點警覺不太對勁,把標題由抹茶偷偷改為抹茶粉),說這裡的抹茶指的是抹茶風味粉,是添加在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的裡面的調和粉,就像泰式奶茶粉包就可以添加色素了不是嗎? 這邊我還是會說「你還是在亂說」。因為銅葉綠素就只能添加於三類食品:口香糖及泡泡糖、膠囊狀、錠狀食品,其他烘焙食品、甜點都是不能加的,請不要再亂牽拖了。我想最直接的證明就是,請說出抹茶有添加銅葉綠素的人提出證明,請提出市面上有這種產品、或成分裡有銅葉綠素的標示,沒有證據就亂攻擊,只會讓整個茶葉界落入如大統長基一般黑心製造商的臭名。假消息不宜一傳再傳其實我追溯這條消息來源,遠從2000年左右的日本網路論壇就看得見,而且近年來很多日本網路上的討論也是對這條嗤之以鼻,也有人認為是受到了紅色色素胭脂紅來自仙人掌上的胭脂蟲的影響而改編的胡說故事。所以台灣消息很可能就是從日本網路上不求甚解的抄了過來,翻譯的語句還不太通順,而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所以就信以為真,文中也一直將銅葉綠素與天然葉綠素混淆。媒體見到這麼獵奇的題目,也就大肆轉載,落的消費者、產業都被這種假消息風評被害,這是社會的不幸。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2-10-18 失智.大腦健康
瓊瑤MRI檢查自認沒失智 醫曝3程序「不是做MRI就沒事」
84歲的知名言情小說作家瓊瑤,日前透露自己擔心失智症,引發書迷擔心,她17日在臉書透露,今年5月27日鼓起勇氣去台北仁愛醫院,做最完整的檢查,也做了MRI(磁振造影檢查),結果出爐「我沒有失智症,也沒有失憶症」。醫師指出,失智症是臨床表現,因出現記憶力不好而影響到日常生活,需透過簡易認知功能評估等,若有異常,需再透過血液檢查,最後才是影像檢查,不是做完MRI就等於沒事。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需透過功能性診斷,按照國際標準流程,若記憶力出現問題,會先做簡單記憶評估,看短程記憶有無問題,若有異常,會接著做抽血血液檢查,查看有無甲狀腺功能過低、微量B12缺乏症候群,或有無肝功能、腎功能問題、有無梅毒感染過,不過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人,功能本來就比較差一點,血液檢查後,最後才是影像檢查。甄瑞興指出,MRI或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可用於確診失智症後,鑑別診斷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包括血管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也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包括水腦症、長腦瘤、中風或腦部萎縮等。不過單純的影像檢查,無法用來判定是否失智症,且有些早期失智症患者,因平時多用腦,功能下降較緩慢,MRI影像檢查並沒有呈現萎縮,會誤認是正常,這時通常會進一步確認,是否有類澱粉沈澱。雖然年齡越高好發失智症比例也增加,甄瑞興提醒,80歲族群發生失智症比例約2成、90歲族群發生率則為33.3%,不一定年老就會得失智症,但若出現記憶力不好、短期記憶較差者,懷疑失智者可以尋求醫療評估,確認是否罹患失智症。瓊瑤至仁愛醫院做檢查,相信前面應有做過認知評估、血液檢查,最後才安排MRI檢查。且,電腦斷層檢查便宜又快速,也可用來確診失智,除非影像看不清楚才會做MRI檢查。
-
2022-10-16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腦霧怎麼吃?營養師揭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
早在多年前不少人就為防失智症而留意飲食,近年因長新冠其中之一的腦霧,更引起密切關注,常會聽到民眾詢問「要吃什麼?」。 對此劉怡里營養師建議,養腦更應著重在「怎麼吃?」,也就是養成飲食習慣,如此才更有利防失智症及腦霧風險,而飲食模式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麥得飲食。 防失智、防腦霧怎麼吃?麥得飲食10要5不輕鬆吃!劉怡里營養師指出,麥得飲食是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強化版,這兩種飲食本就都對腦部等各器官、血管有相當的助益,麥得飲食則更以防範失智症為主軸作設計,是被公認可改善認知功能、延緩最常見的失智症型態-阿茲海默症的飲食方式。 營養師表示,麥得飲食設計上雖建議10種食材,看似有些難以入門,但其實仔細看都相當輕鬆就能達標,若能以這樣的飲食模式成為日常習慣,對腦部相當有幫助。 在主食方面,建議以全穀類為主,可為燕麥、黎麥、糙米等。蔬菜類則鼓勵多吃深綠色蔬菜,可為地瓜葉、青江菜、花椰菜。不過也得營養均衡,其他蔬菜也得吃,可多吃顏色較深的彩椒、胡蘿蔔、番茄等。蛋白質可從豆漿、豆腐等豆類攝取,肉類則建議以白肉為主,可吃鮭魚、沙丁魚、鯖魚等魚肉,或是雞、鴨、鵝等家禽類。 至於油脂方面,平時可多以核桃、杏仁等堅果攝取,料理用油則建議用冷壓橄欖油,另也可選擇苦茶油、酪梨、酪梨油等,橄欖油發煙點低適合低溫料理,苦茶油發煙點高適和適度高溫的料理。 水果方面自然多元為佳,不過在防失智、防腦霧的麥得飲食上,建議可多吃草莓、藍莓、桑葚等莓果類。他們都具有相當優越的花青素、類黃酮素,有助促進血循、對抗自由基、抗老化、抗發炎等。 而地中海飲食常被民眾關注的紅酒,也被納入麥得飲食當中,其主要因含有許多白藜蘆醇,一樣有助保護血管,進而促進腦部健康。但要注意的是適量,建議一天一份、少於120c.c.。不過若原本沒有喝酒習慣也無須特別養成。 飲食中易傷腦筋的隱藏地雷,營養師:紅肉真的別吃太多!劉怡里營養師也指出,麥得飲食在設計上也有呼籲盡量別碰的食物,例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雖然紅肉也有其營養價值,不過也是飽和脂肪酸的常見來源,不利健康,因此多建議以白肉為主。 奶油、人工奶油、甜點類、油炸類等,也因多使用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等,當中含有飽合脂肪酸、反式脂肪,都是建議別碰的食物。人工奶油也得留意添加色素。而起司雖是乳製品有利健康,但人工起司因為通常鹽、鈉含量較高,不利於血管健康、易引高血壓,也不利於腦,建議避免。 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許多民眾習慣吃素養生,但往往越吃毛病越多、甚至吃素吃出三高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油炸素食」,這類的素食其實有違吃素健康的本意,在高溫破壞營養、油脂容易裂變等因素下,其實和一般同為「炸植物」的炸薯條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素食的點心糕點中如果使用棕櫚油或是椰子油,也容易造成血脂過高,血管阻塞。 劉怡里營養師叮嚀,疾病人們最怕的大多是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引發的後續嚴重疾病,如三高引起的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等,這些主要風險多是長年累月的習慣所致,不論是養生或是養腦,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養出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更有幫助!《延伸閱讀》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15種養腦、補腦食材!營養師:充分咀嚼更助增強記憶力!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15 失智.失智資源
健保署研擬擴大失智藥處方權限 讓患者就近領藥
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為了提高醫療及照護品質,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在經費許可下,放寬藥物適應症,並准許家醫科醫師開立相關處方用藥,讓患者更易取得藥物。 李伯璋表示,目前治療失智症藥物費用昂貴,因此,僅限於神經科、精神科等醫師可開立處方藥物,許多偏遠地區醫療院所並未設立兩大科門診,患者及家屬必須長途搭車就醫,才能取得藥物。健保署歡迎神經內科、精神科等專科醫師、AI人工智慧業者、以及各大醫學研究機構提出申請計畫案,多多利用健保大數據資料,研發更精準的預測及診斷系統,造福更多病友,透過腦部構造影像判讀,有機會提早確診,預估病情發展。例如,學界透過健保資料庫可瞭解失智症人口全貌,包括,各縣市失智人口分布,以及相關致病的危險因子。而產業界則能運用學界醫界研究報告,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相關服務,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在政府擬定國家重要公衛政策時,健保大數據總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即時政策反饋,李伯璋表示,在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上也是如此,透過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高階影像資料庫,除了建立失智診斷系統,還可精準估算出失智人口。 衛福部推估台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預估到了2025年,失智人數約為30萬人,但健保署2021年大數據卻顯示,全國已有29.7萬名失智症接受治療,盛行率與就醫人數幾乎一致,這在公衛流病研究領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對此,李伯璋表示,健保在失智症診斷上定義明確,在主診斷及次診斷均有一定的代碼,相當嚴謹,因此,能夠準確地統計接受治療的失智患者人數。 至於依照盛行率所推估出失智人口,與實際就醫的失智患者人數相去不遠,李伯璋認為,這應該是愈來愈多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正確認知,一旦長輩記憶力、認知功能變差,能主動陪同就醫。 不過,兩者差距甚小的實際原因,仍須進一步探究,是否也可能是現行失智症盛行率被低估了,以致於國內失智患者確診率竟可接近百分之百。 衛福部針對失智症擬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也納入國家重大政策,李伯璋表示,如能更精準地推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就可建構更完整的預防及醫療體系,打造醫療照護網絡。 例如,在全民健保「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中,就給付「失智症門診照護家庭諮詢費用」,110年提供9114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使用,在111年上半年度,就有5389名失智症患者及家庭使用。 此外,在健保署「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中,針對重度以上失智患者等因疾病特性外出就醫不便患者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等醫事人員視訪,給予診療、藥物,以及尿管護理、氣切護理、留置導尿管及鼻胃管等特殊照護等。(健保署關心您 廣告)
-
2022-10-14 醫療.精神.身心
整晚熬夜隔天更健忘?唐鳳睡前必做4件事,利用睡眠強化記憶是關鍵
由於她每天早上大約七點起床,這意味她前一天必須十一點以前入睡,才能睡飽八小時。加上她睡前及醒後都會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因此她每天大約十點就上床,準備入睡。睡前必做4件事為了讓自己無論是在工作事務上或情緒上,都是在歸零的情況下進入睡眠,隔天睡醒後神清氣爽地迎接新的一天,唐鳳睡前一定會做下面這四件事:1、十點以後手機關機,不是轉靜音或是改震動,而是切實地關機。因為睡前的意志力比較薄弱,會讓人不斷無意識地滑手機,反而更容易拖延睡覺休息時間。2、睡前把所有email、待辦事項都清空,將所有該發布的稿子都發布到網際網路上。3、花半小時大量閱讀明天要使用到的資料或書籍,這些書籍主要是知識性,非小說類的文本或是論文,以陳述事實為主,她一頁通常以兩、三秒的速度看過,三十分鐘大約可以看六百頁。如果隔天工作需要閱讀較多資料,她就會多睡一小時。因為可以利用睡眠消化資料,隔天醒來時已經將前一天入睡時閱讀的資料,記在腦海中了。4、打坐二十分鐘,以釋放一天的壓力,包括開心與不開心的感覺都要一併釋放,才能讓自己隔天起床,不再惦記昨日的情緒,可以讓體內的情緒清零再出發,明天才會不拖泥帶水。這個習慣是從四、五歲時跟著父母學打坐所養成的。關於其中第三件事,也就是唐鳳所使用的睡眠記憶法,乍聽之下,一般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現代人壓力大,控制睡眠已不容易,更何況是在睡眠中消化睡前閱讀資料,唐鳳是怎麼辦到的?其實,不僅被腦神經醫師證實,睡眠有助於強化記憶力,日本心理諮商師及暢銷作家石井貴士在《1分鐘超強記憶法》這本書中也指出:「將短期記憶植入長期記憶的過程必不可少的,就是『睡眠』。」石井貴士指出,很多人熬夜一整晚苦讀,反而忘得更快,就是因為缺乏睡眠的關係。這是因為腦神經之間的「突觸」(synapse)在睡著後,容易互相連結,進行記憶整理。在睡眠過程中,短期記憶會自然植入長期記憶中,所以利用睡前閱讀,再經過一晚充足睡眠後,起床時,利用早上血清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再複習一次昨晚睡前的閱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睡對時間也很重要,石井貴士認為,想要增強記憶,晚上十點入睡,早上五點半起床最好。因此,他建議的三明治記憶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利用晚上睡前九十分鐘閱讀,然後晚上十點就寢,早上起床後的九十分鐘,再複習前晚的背誦。有睡夠,每天醒來就會多一些空間,可以裝得下新東西。睡前正確的閱讀,才能留下記憶至於唐鳳的睡眠記憶法,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睡前如何正確閱讀。唐鳳睡前的閱讀指的是,快速大量閱讀知識性的書籍。例如,明天開會要討論的資料,或是研究論文等。至於小說類或是詩集等內容,並不需要透過睡眠記憶法來消化或記憶。這是因為小說及詩集需要慢慢品嘗,特別是關於聲韻類的讀物,例如一首長詩,就不得不念出來或發出聲音,這時候的閱讀,需要的是緩慢咀嚼,不適合用快速大量閱讀的方式,因為每一個音可能都有許多意思,需要細細品味。那麼,為什麼睡眠記憶法適合睡前閱讀知識性書籍?唐鳳指出,由於知識性書籍只是描述,或是記錄事實性的東西,例如,大部分的論文、非小說的文本、教科書、歷史書籍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這類文本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特定的意思,並沒有要我們讀出千百個意思,所以這個時候快速閱讀是比較適合的。要讓睡前的閱讀都能進入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閱讀這些知識性書籍時,必須一以貫之,不能分心打斷它,不要邊看邊評斷這段文字,或是試圖立即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觀點,但這確實不容易。「難就難在不下判斷,」唐鳳表示,「如果你睡前看東西不停去打斷它,你實際上也沒有看幾頁進去,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在睡眠裡學習的可能性。」這一套睡眠記憶法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唐鳳不打斷作者,但要做到完全不打斷,是需要練習的。為什麼閱讀時不要打斷作者?不要去邊讀邊下判斷?這是因為當我們閱讀時,中途可能碰到作者有一個論點,你並不同意,但是或許作者還沒有發展完他的論點,要到一個章節或一本書結束時,這個論點才成立。但如果我們一面閱讀,一面在腦海裡打斷作者,看了幾頁就忙著去評論,只會強化自己本來就有的成見,看愈多,只會愈加深自己的成見。邊看邊打斷作者的結果就是,你有你的看法,等到未來別人問你這個問題時,你還是會從自己的看法出發去回答。但是如果你閱讀這些知識性書籍時,能夠忍住不在腦海裡先批判,而是先把它充分內化或心智化,讓你的心裡有這本書或這個作者,當別人問你這個問題時,你就可以從文本的觀點以及自己形成的新觀點去回答,看事情也就變得比較全面。尤其是大部分知識性書籍,特別是篇幅多、事實性和描述性的書籍,通常論述背後都有個觀點,但如果你一字一句用自己本來的觀點去辯駁它,到最後這個觀點就沒辦法進入你腦中,成為你的一部分,也就無法透過睡眠強化你的閱讀記憶。「如果你不進入作者看事情的方式,而是記得自己本來的論點如何強化,等於當做是磨刀石來強化自己本來持有的論點。」唐鳳說,你跟一本書辯論,一定會辯贏,因為作者不在場,而「你容忍跟你本來立場不同觀點的能力愈大,你就愈有能力去理解複雜的論點。」所以唐鳳的睡眠記憶法,就是睡前閱讀知識性書籍,只專注快速閱讀,絕不停頓下來去批判。專心、不批判的大量閱讀,加上充分的睡眠時間,醒來後就不會覺得那本書的作者是作者,我是我,而會感覺到書裡的素材已經轉化成自己可以任意運用的知識,心智化或是內化成你的想法,而非向外尋求的東西,這是唐鳳覺得最大的不同。這是因為清醒時,我們往往會執著於某個特定的解決方法,或是某個特定的互動,以自己的觀點出發來看這一件事,但是在夢裡,這個自我比較弱,就可以用更多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
2022-10-13 失智.大腦健康
腸道不健康,竟會傷害記憶力? 防失智不只靠飲食,還要多做一件事
腸道不健康,竟會傷害記憶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細菌生態與大腦健康有關,其中,根據國外研究人員進行動物實驗,先用抗生素將實驗鼠的腸道菌殲滅,再將實驗鼠分兩組,一組是飲食健康,另一組則相反,飲食很不健康,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將飲食不健康的實驗鼠糞便移植到飲食健康鼠腸道,沒想到這些糞便一進入飲食健康鼠體內,這群實驗鼠的記憶力竟開始衰退,且腸道、大腦都出現發炎反應,這代表腸道細菌生態很可能影響大腦健康。做有氧運動,可同時照顧腸道、大腦健康除了上述研究,加拿大羅特曼研究所(RRI)團隊分析多項研究文獻後,進一步發現,不只是飲食,運動也會影響腸道菌叢生態,進而左右失智風險、大腦健康,尤其是有氧運動,對護腦更有好處,當一個人開始做有氧運動,這人的大腦、腸道菌叢同時都會產生正向改變。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老人醫學期刊:A輯」期刊(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訊,想預防失智,可以多動腦、多運動、飲食均衡、多與社會互動,並維持健康體重。此外,也要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等三高問題,且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也要盡量遠離憂鬱。要有動力,長輩才可能動起來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該院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許多民眾都知道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很重要,不只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也可預防失智症,像地中海飲食、得舒(DASH)飲食的好處,常廣為人知,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特別是獨居老人,由於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準備食物,更難有動力採行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時可能下個麵,淋點醬油、醋,便解決一餐,「如果有憂鬱情緒,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根本不想出門、動不了」。若要解決上述難題、減少年長者失智風險,袁瑋建議,家人可以先陪長輩參加固定團體活動,協助長輩適應、交朋友,當長輩逐漸與團體成員熟悉,結交朋友相伴,此時採行健康飲食、運動就會有動力。另外,家人也可幫長輩準備兩、三天份健康食物,進行冷凍保存,讓長輩逐日食用,長輩飲食就會更均衡、健康。
-
2022-10-11 養生.聰明飲食
養腦、補腦多吃這15種食材 營養師:多一動作更助增強記憶力
為改善腦霧、補腦、提升思緒及記憶力,許多人會透過保健食品護腦,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食材對養腦非常有幫助。劉怡里營養師介紹相關食材,也提醒日常避免有害腦部的食物,如此對腦部健康更有利! 想養腦、補腦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推15種常見食材! 全榖雜糧類:劉怡里營養師表示,養腦食材中,全榖雜糧類可以選擇紫地瓜、糙薏仁,紫地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如B1、B6、菸鹼酸等,其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有助穩定神經、增強記憶力、降低腦霧發生機會,且含有花青素抗氧化,比黃地瓜來得更優。而糙薏仁除了和紫地瓜一樣富含B群,另也有助於降血脂、防三高,有助減少中風的風險,自然也有利防範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豆魚蛋肉類:豆魚蛋肉類建議可吃鯖魚、鮭魚、秋刀魚等深海魚,其中又以秋刀魚CP值更高些,一般自助餐即可見。這類小型魚肉富含Omega-3脂肪酸,其中DHA是組成大腦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大腦活化,促進血循、血管健康,是養腦常見營養。另外,蛋黃也有利於腦部,主要歸功於卵磷脂,有助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助提升記憶力,因此吃蛋的時候建議別丟棄蛋黃,成年人一天吃1-2顆是沒問題的,不會有增加膽固醇的疑慮。 蔬菜類:蔬菜類劉怡里營養師則建議,可多吃地瓜葉、青江菜等深綠色蔬菜,當中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B1、B2)、葉酸,協助大腦對醣類的吸收,直接提供腦部的營養需求,也可以降低自由基對腦部的傷害,在對記憶力有幫助的麥得飲食、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中也是重要的一環,也是預防失智症常見會被提及的食材之一。 水果類:水果建議可多吃桑葚、藍莓、草莓等莓果類,這些水果花青素成分高,有助放鬆血管、促進血循、對抗自由基傷害,使大腦不易中風,且也因為類黃酮素含量高,對於抗老化、抗發炎、保護血管也非常有幫助。而類黃酮素高的食物也包括茶,各種無糖茶類都有,當中又以綠茶較高。 油脂類:至於油脂則建議除了橄欖油,民眾也可以選擇酪梨或苦茶油。劉怡里營養師表示,這些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十分出色,有利保護腦部細胞膜、促進血循、活化腦部。冷壓橄欖油是個相當好的油脂來源,不過其發煙點低,烹調溫度若超過發煙點油脂易劣變產生自由基,因此橄欖油多用於涼拌等低溫料理;苦茶油的發煙點高,普遍適合各類適度高溫料理。而酪梨除了加進菜餚當中,也可以加進牛奶作為酪梨牛奶,酪梨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利於腦的6大地雷飲食,吃腦補腦反易增腦中風風險! 許多民眾也常會聽到「吃腦補腦」,例如吃魚頭、豬腦等,對此營養師則表示不建議。魚頭雖Omega-3脂肪酸含量高,不過膽固醇含量也較高。豬腦等其他動物腦則飽和脂肪酸高,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增加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營養師也指出,飽和脂肪酸常見來源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類,但也不僅限於此,各類蛋糕、餅乾等糕點類,大多也都使用棕櫚油或是椰子油,此兩種油雖為植物油但飽和脂肪酸相當高,許多人吃素但卻有三高,很多就是因此而來,也是民眾需要注意的。 除此之外,高油、高糖也常被列為傷腦筋的食物,除了前述提到的飽和脂肪酸外,高糖也容易造成B群流失,油炸類食物則也因為過度高溫使油脂劣變、產生自由基,對全身健康都不利,腦部是其中之一。 酒精也得留意適量,即便紅酒在地中海飲食中被提及有利健康,但過量的酒精容易造成維生素B群流失,特別是B1,容易形成腦霧、腦損傷、不利腦部健康。 飲食充分咀嚼助刺激神經,更助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養腦除了攝取好的食物,日常也應養好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充分咀嚼,除了有助消化吸收、促進腸道健康,也和活化腦部息息相關,國內外都有不少研究認為咀嚼有利刺激神經、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相反的,若狼吞虎嚥、咀嚼太少,不僅不利腸胃,也減少了相關刺激。 劉怡里營養師也提醒,許多民眾日常會透過飲食、保健食品等養腦,不過卻忽略了地雷飲食,例如常吃保健食品但也常吃蛋糕、餐餐吃紅肉、酒喝太多等,著實可惜。選對食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傷腦地雷,更有助於養腦。 《延伸閱讀》 .我有腦霧嗎?放任恐憂鬱、失智!1分鐘自我檢測,醫:超過3項就符合! .補腦先補腎?中醫師談補腦首選黑色食物,睡覺時間為何影響大腦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08 養生.抗老養生
無法熬夜、開始變胖…衰老徵兆你察覺到了嗎?做到5個堅持讓你老得慢
自古以來,大家對於「長壽」、「不老」的追尋從未停止過。有些人會花許多時間來保養,甚至花大把鈔票維持美貌。想要維持顏值不僅只是外在保養這麼簡單,要擁有健康,由內至外的散發光芒,更要讓自己老得慢,該怎麼做呢?4種變化 衰老的徵兆先來了解踏入歲月的衰老期,主要會表現在哪些方面:熬夜、睡太晚 身體就承受不了想起年輕時,熬夜的KTV、和朋友暢談一整夜,只要稍微補眠個4、5小時,就能在第二天精神奕奕地上班或上課。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已大不如前,熬夜讓身體無法負荷,一旦晚睡,第二天就無精打采,看什麼都會變得厭世,這正是衰老的表現之一。運動能量減弱運動能力若不是從年輕就開始累積,會明顯感到因年齡增長帶來的苦澀感。體態開始不受控制男性、女性到了一定年齡,由於身體代謝力減弱,衰老與肥胖慢慢畫上等號。腸胃蠕動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身體吸收脂肪的能力也會逐漸降低,體內堆積著脂肪,且未維持運動就容易變胖,當然老態感就隨之而來。記憶力衰退大腦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大多會明顯感到近期的事情記不住,過去年輕的事情卻歷歷在目。堅持5個習慣 心態樂觀身心受益 該如何維持才能老得慢呢?以下5個習慣堅持下去,一起變年輕健康: 1.情緒穩定情緒穩定,是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事情。由於生活忙碌、家庭帶來的煩惱、朋友之間的相處,都引來許多焦慮感。說到要年輕,就要從內心開始做起,延緩老化沒有偏方,維持健康的心態才有健康的身體,畢竟心理影響生理,樂觀對待日常才是最重要的。2.不抽菸、飲酒抽菸、喝酒會影響健康。即便面對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都要找到適合的發洩管道,吸菸、飲酒不是唯一的辦法。3.規律的運動習慣規律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是延緩老化的不二法門。4.合理飲食、規律排便許多人到了中年後,深受三高問題困擾,這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隨著年齡的增加,味蕾變得比較不敏銳,飲食上容易變得高鹽、高油。長期在飲食上不注重,會引起脂質代謝率異常,三高就悄悄來敲門,這樣衰老會更加快。所以平日裡要注重清淡飲食、規律排便,留給身體乾淨的修復空間。5.良好作息、少熬夜在工作上「時間就是金錢」,這樣的步調,讓許多人為了過更好的生活疲於奔命地忙碌著。一天就24小時,大部分時間如果都拿來工作,就意味著縮短了睡覺時間,睡眠品質也可能不好。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容易導致肌膚暗沉、毛孔粗大等狀況出現。作息不規律還可能造成內分泌紊亂,加速老化。為自己制定一個一天工作多久的停損點是非常重要的,養成良好的作息,才能讓身體有喘息的時間,別為了賺錢沒好好保養身體,老了反而多數錢都拿來買藥吃,那才真叫得不償失。
-
2022-10-02 焦點.健康知識+
天竺鼠車車是真的!為何科學家要教老鼠學開車、教綿羊辨識人類面孔?
動物對人類健康促進的協助愈來愈廣泛,已知經訓練的狗狗,可以準確聞出癌症、新冠肺炎患者。近期科學家發表的研究,是了解蜜蜂的腸道菌如何影響他們的記憶強度,作為了解人類記憶運作的參考。其他研究還有引導螞蟻聞出癌細胞、教老鼠開微型汽車、訓練綿羊辨識人類面孔。教蜜蜂踢足球、辨認花朵顏色用蜜蜂聰明的小腦袋,研究人類記憶問題。蜜蜂每天必須記住很多東西,讓他們在離家數公里採蜜後,還能找到回家的路。2017年的研究,科學家訓練蜜蜂踢足球,將一個豌豆大小的球移動到球門裡,以藉此獲得一滴花蜜。實驗結果證實蜜蜂可以記住人臉、會計數--通過計算來定位他們的蜂巢。最近的研究著眼於腸道細菌是否與記憶相關。團隊在實驗室裡放置十種不同顏色的人造花朵,其中五種顏色包含「蜂蜜獎勵」,另外五個顏色的花朵則沒有,實驗假設蜜蜂能靠蜂蜜獎勵記住這些花朵,三天後再進行測試。其中一組蜜蜂的飲食裡添加乳酸桿菌,此桿菌也存在人類腸道中,被認為與較好的記憶力相關。結果證實補充乳酸桿菌的蜜蜂,用蜂蜜獎勵找到特定花朵的能力提高20%到25%。過去認為昆蟲的大腦很小,只有很低的學習能力,研究發現蜜蜂的學習能力其實很強。「牠們的大腦如針頭那麼大,只有一百萬神經元(人類大約有850億個神經元),使用蜜蜂進行實驗,可以在一個不太複雜的系統中,解決有關記憶的問題。」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感覺與行為生態學教授Lars Chittka說。教老鼠學習開車了解移動或空間技能,如何隨著年紀改變。美國里奇蒙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行為神經學家Kelly Lambert訓練老鼠駕駛微型汽車。讓老鼠透過學習推動左右移動的桿子,開著汽車去吃零食。Lambert說,「我們最近停止用零食引導,但老鼠仍繼續開車,看起來似乎很享受。」這些發現可能有助科學家了解移動或空間技能,如何隨著年紀而改變。讓螞蟻嗅聞癌細胞讓學習速度比狗更快的螞蟻,找出可能的患者。今年3月,法國研究人員在iScience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訓練螞蟻檢測癌細胞。「細胞就像小型工廠,它們需要燃料,並且會產生廢棄物,而螞蟻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嗅覺,可以檢測到癌細胞釋放的特定廢棄物。」動物行為研究員、實驗的主要作者Baptiste Piqueret教授說。螞蟻被放在一個含糖溶液的空間中進行訓練,旁邊放置卵巢癌患者的細胞。當螞蟻吸取含糖溶液時,會同時嗅聞到癌細胞的氣味,進而將兩者聯結起來。科學家說,未來期待能透過汗液或尿液,讓訓練有素的螞蟻找出可能的患者。Piqueret教授說,雖然狗已被訓練來檢測COVID-19感染,甚至能提醒主人血糖即將下降或癲癇將發作,但「螞蟻的學習速度快得多,只需要幾分鐘而不是幾個月。」教綿羊辨識人類面孔了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認知問題。2017年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Journal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的一項研究,綿羊經訓練後可以辨識人類的面孔。實驗中,當綿羊從兩張照片中挑出名人的臉(包括知名女星艾瑪‧華森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會獲得食物獎勵。研究人員希望藉著綿羊辨識臉孔的能力,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以了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認知問題。之所以選擇綿羊,一是因為牠們的壽命相對較長,平均為10~20歲,且大腦和人類一樣複雜,「更重要的是,至少有16個遺傳疾病來自與人類相同的基因,包括亨丁頓舞蹈症。」主要研究者劍橋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Jenny Morton說。他表示,人類在這些情況下的認知能力下降很難衡量,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監測能力變化的方法。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是健忘還是大腦開始退化?小心年輕型失智症
工作精明幹練的王小姐,45歲就升職當上部門經理,處理繁雜工作井然有序,樂於追求自我成長。但是最近熟悉的業務頻頻出錯,連應酬場合也會叫不出客戶的名字。同仁發現異狀,建議就診找出原因,結果醫師直言可能是失智症,王小姐很難接受,驚恐老年人疾病怎麼會提前找上門?●失智不是老人病 出現警訊要及早就醫別以為老年人才會失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全台近30萬已確診的失智人口中,其中有1萬4000多人屬於年輕型失智症。什麼是年輕型失智症?其症狀跟一般失智又有什麼相異之處?身心科醫師陳韋伶說,一般失智症發病年齡約在70至80歲,若早於65歲即稱為「年輕型失智症」;而認知功能衰退的症狀並沒有不同,一樣有精神症狀與個性行為改變,最大衝擊是生活多層面的影響。現代人工作繁忙、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忽略年輕型失智症的發病警訊,可能因為病因複雜掛了許多科別,延遲確診時間。陳韋伶提醒,若個性、行為、工作能力與過去有明顯改變,留意可能是失智症徵兆,出現下列症狀要小心。【年輕型失智症的十大警訊】一、記憶衰退:跟健忘不太一樣,常會突然「斷電」忘記下一步要做什麼,到了會影響工作的程度。二、個性改變:原本溫和的個性變得易怒、不耐煩甚至多疑,自己也感覺到心情焦慮,但無法控制情緒。三、溝通困難:表達言不及義,包括書寫也出現問題,說話或書寫不如以往流暢,有人際溝通障礙。四、容易出錯:原本擅長的工作或熟悉的日常事務、活動已無法順利完成。五、時地混淆:因為認知功能開始衰退,不時會忘記時間、忘記自己在哪裡,頻繁出現迷路。六、判斷變差:做出錯誤或不合理的決定,例如採購數量、品項不對,或專案內容不合常理。七、社交退縮:語言表達能力減弱而減少與外界的互動,導致變得退縮、被動。八、被害妄想:常弄丟物品或擺回不正確的位置,因找不到而指責別人亂拿、丟竊。九、空間混淆:難以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無法判斷物體距離遠近,出現駕駛困難。十、決策障礙:無法訂定工作的策略與規劃,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犯下判斷失準的錯誤。●不只阿茲海默症!失智症還有分類型失智症有很多種類型,65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主要是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除了阿茲海默症,可能因疾病、頭部創傷、意外事件缺氧而認知功能惡化。其他還包括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及營養失調、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誘發病因,陳韋伶表示,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幫助患者和家屬預做準備,因應失智症帶來的生活影響。【失智症的類型與症狀】👉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記憶明顯衰退,對人事時地物的辨別認知出現障礙。👉血管性失智症:因腦血管疾病所導致,主要表徵為動作及反應遲緩、身體平衡動作不佳等,合併精神症狀。👉路易氏體失智症:經常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行為,因多發系統萎縮,容易身體僵硬、走路不穩、重複跌倒。👉額顳葉型失智症:管控行為和情緒的額葉出現障礙,常出現焦慮緊張與憂鬱,早期症狀為情緒異常、人格改變。●年輕型失智症不易發現 記憶力大幅減退是警訊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描述擔任大學教授的女主角因罹患阿茲海默症,逐漸失去工作與生活能力,劇情帶出年輕型失智症病程早中晚期的明顯變化。年輕型失智症因為發生年紀早,常被懷疑是更年期、壓力大,或其他心理因素,所以常忽略及早發現。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特別是短期記憶,一轉頭即忘了要做的事;在職場上,原本很熟悉的工作及技能變得常出錯,還有言語或書寫出現困難,都可能是年輕型失智症的表現症狀。陳韋伶叮嚀,65歲以下發生阿茲海默症,大多是因為基因、遺傳,若家族存在高風險遺傳因子,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降低罹病可能性。【如何預防失智症提早來報到】✅改變生活不良習慣:改善抽菸、熬夜等壞習慣,充足睡眠有助於修復過勞的大腦,同時代謝清除對大腦不利的有害物質。✅控制原本的疾病:中風患者要預防二次中風,避免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釋放過多的壓力:長期過度用腦、精神壓力大,易累積β類澱粉蛋白影響記憶,提升失智症風險。✅建立規律運動:運動可以預防腦部的海馬迴萎縮,同時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掉β類澱粉蛋白。●失智症不可逆 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失智症屬於持續性、漸進式的腦神經退化疾病,不單只有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會直接影響人際關係與生活自理能力,整個病程大約15至20年,最後因長期臥床、出現併發症而離開人世。但年輕型失智症的退化速度通常較快、症狀多樣化,且對藥物的反應較差;陳韋伶強調,一定要正視失智症問題,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加強社交互動、學習新事物,使大腦繼續活化。誰說年紀大才會失智?生活作息不正常、有抽菸和酗酒等習慣,就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失智症絕對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雖然無法治癒,但是可以用各種方式改善症狀,發現親友行為異常,應及早陪伴就醫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延緩病情惡化。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9-23 養生.運動健身
別再說沒時間,每天15分鐘就有成效!這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及失智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媒體中心」於2021年9月的報導文章指出,憂鬱症是常見的疾病,預估全球約有3.8%的人們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在全世界約有2.8億的人口罹患憂鬱症,其中,成年人約有5%、60歲以上的成年人則約有5.7%罹患憂鬱症。憂鬱症不同於「日常情緒波動」或「生活之中短暫的情緒反應」,當憂鬱症反覆發作且發作強度漸增時,憂鬱症將會嚴重地影響健康狀況。憂鬱症會導致患者在工作、學業及家庭上表現不佳,致使蒙受巨大的打擊。在最糟的情況下,憂鬱症更可能導致自殺的發生;自殺是15至29歲族群中的第四大死因,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七十萬人死於自殺。儘管目前對精神疾病有已知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在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仍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阻礙有效的精神疾病照護原因包括:缺乏資源、缺少訓練有素的醫療衛生醫事人員與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等;此外,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所有國家之中,憂鬱症患者常常沒有獲得正確診斷,而那些沒有憂鬱症的人卻經常被誤診且開具抗憂鬱藥物。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能降低憂鬱風險近年來台灣都市發展為高密精巧的混合使用型態,生活便利性造成身體活動減少。根據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James教授的研究指出,都市化導致每日熱量減少300至400大卡的消耗。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亦造成身體活動減少,研究指出以車代步導致每日熱量減少200大卡的消耗。台灣的非都會地區由於交通不方便,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更為普遍,交通方式改變以及城市化是導致身體活動日益減少的原因。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雜誌上的一份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 SR)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MA)研究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也可顯著降低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研究指出與沒有身體活動的成年人相比,達到身體活動建議量(相當於每週快走2.5小時)的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如果活動力較差的成年人達到了身體活動建議量,則可以預防11.5%的憂鬱症病例發生;至於更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對於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僅有非常小的額外好處。這項對身體活動與憂鬱症之間關聯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即使是低於公共衛生建議指標的身體活動,仍對心理健康有著明顯的益處。研究作者寫到,醫生可以鼓勵患者增加身體運動,因為儘管只是少量的運動,也能有助於降低他們憂鬱症的風險[5]。「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新冠疫情改變了人的生活型態,不外乎減少外出運動或因害怕疫情感到內心不安。靜態的生活習慣可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與憂鬱症的風險,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緩解壓力有正向的回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日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建議民眾把走路融入生活中。研究發現,每日走路15分鐘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腦內啡」,使心情愉快,提升專注力及記憶力,緩解壓力並增強免疫力[6]。運動一刻值千金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温啟邦名譽研究員曾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Lancet》發表[7]每天少量運動可延壽三年的研究論文,該篇文章迄今被論文引用次數已超過二千次,是台灣文獻中最有重要性的指標文章。一般正規運動的建議為每日運動30分鐘,每週150分鐘,但很多人總有許多理由藉口沒時間運動!研究論文提出「每日運動15分鐘、每週90分運動」就能治百病,減少憂鬱,就不能再繼續使用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藉口了! 如温博士提供圖片所示,開始的第一個15分鐘運動效果最好,斜度最大,比第二個15分鐘好,而第二又比第三好(斜率漸減),依此類推。蘇軾的《春宵》詩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刻鐘」為15分鐘,指出時光的寶貴,同樣重要的是,運動一刻值千金,每日保持15分鐘運動,不但值千金,也值萬金。運動是萬靈藥美國運動醫學會給醫師箴言「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是萬靈藥,是良師良藥)。」很多人半信半疑,其實運動賽過萬靈藥!最好的高血壓藥,只能治高血壓,糖尿病藥只能治糖尿病,哪有像運動,什麼病都好,消除百病,包括憂鬱症,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而且沒有副作用。在長照患者當中,憂鬱症、失智病症是較難照顧的疾病,曾有新聞報導關於長期照顧者面對長期照護的巨大壓力,動手了結自己親人生命的憾事。對付憂鬱和失智症要靠積極預防,不是等病入膏肓才依靠藥物脫身。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有一千萬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依此比例,台灣至少應有七十萬的患者。華爾街日報指出,當今沒有藥物治失智[7],最重要是靠運動,尤其在年輕時期就要養成運動習慣。台灣教育從小一到高三,每週只有二節體育課,是製造憂鬱症、失智症的遠因。沒有天天運動,就沒有運動習慣,沒有體育課,就沒有運動技巧。球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症、失智症,因為球賽時,與隊友有親密的協調合作,而要打敗對方,比賽時要機智、要瞬間反應、要思考制敵先機、要能聲東擊西,為了輸贏而興奮緊張,一掃憂鬱於腦後。很多憂鬱患者就是靠運動走出憂鬱,例如:名運動家歐陽靖,戰勝重度憂鬱,成功她的人生。所以年輕時就要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15分鐘不算少,一小時不算多,未雨綢繆、儲糧備戰。參考文獻:1.(WHO)Depression: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2.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白皮書》3.James WP. The fundamental drivers of the obesity epidemic. Obes Rev 2008; 9( Suppl 1): 6-1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307693/4.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22;79(6):550–55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2.06095.(JAMA) Even Low Amou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 Depression Risk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從「心」出發,走進安心的健康生活7.Wen CP, Wai JP, Tsai MK, et al.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1;378(9798):1244-1253. doi:10.1016/S0140-6736(11)60749-68.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s://www.wsj.com/articles/alzheimers-disease-cure-funding-pharmaceutical-research-foundation-judy-fund-congress-part-the-cloud-drug-11656261539 (本文轉載自:國衛院論壇科普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