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規律運動
共找到
830
筆 文章
-
-
2021-06-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待在家焦慮到睡不著? 養成8大睡眠習慣不再失眠
疫情擴散延燒,許多人每天下午緊盯指揮中心記者會,心情隨著新增感染人數高低而起伏,甚至失眠、難以入睡。精神 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因為憂鬱、焦慮、睡眠障礙而就診的患者明顯變多,建議在家仍應多運動,生活規律,如果真睡不好,務必尋求醫師協助。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0.7%,每10人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楊聰財說,最近1個月來,失眠比率應該更高,有人擔心染疫,有人憂慮收入變差,以致出現睡眠礙。楊聰財提醒,在逆境時,更應保持正向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吃、能睡、能動,目前校園、公園、運動中心均關閉,許多人無法運動,建議在家做做伸展、瑜珈、簡單開合跳,或是上網跟著教練,練習核心,只能要流汗,持續30分鐘,都可達到運動效果,舒緩身心。此外,規律生活,飲食均衡,並常與親友保持聯繫,一旦面對困境時,應該朝向「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等4步驟,最重要的是,每天睡足7至8小時,如果真的睡不好,可以考慮就醫。食藥署提醒,如有失眠問題,應尋求醫師治療,若評估需服藥治療,民眾在領取鎮靜安眠藥時,應看清楚藥袋標示、仿單(說明書)及用藥指導,並遵照用藥劑量與服用時間,勿自行增減藥量。另外,除了用藥品治療外,只要養成正確睡眠習慣,也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食藥署在此提供8大睡眠好習慣:1.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包括燈光柔和、溫度適中、隔絕噪音等。2.定時作息:準時上床、準時起床,無論幾點入睡,皆準時起床。3.避免午睡或午睡不超過半小時。4.避免晚餐後喝咖啡、茶、可樂、酒及抽菸。5.避免於用床上做其他非睡眠的活動,如看電視、看書報、打電話、寫作、討論事情。6.躺在床上30分鐘後未能入睡,先起身做些不耗神之事,等有睡意再上床。7.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但避免於睡前3至4小時內做劇烈運動。8.自我調適壓力,包括從事戶外活動、睡前靜坐、冥想、瑜珈。此外,規律生活,飲食均衡,並常與親友保持聯繫,一旦面對困境時,應該朝向「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等4步驟,最重要的是,每天睡足7至8小時,如果真的睡不好,可以考慮就醫。★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家防疫期間 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度過新冠疫情
【編者按】胡海國教授多年前成立精神健康基金會,在全國各地致力於推廣心理調適,免除煩惱,進而善用壓力,培養圓融處世之智慧。在這全國正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而心煩氣躁之際,我們很高興能邀請胡教授以及兩位基金會的幹部提供三篇文章分享他們的心得。胡教授與韓副執行長分別介紹「精健道」一至十二道的應用,而湯執行長進而提出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期望國人平安度過新冠疫情的衝擊。疫情越來越嚴峻,全台灣已經進入第三級警戒。這代表病毒的傳播已經突破封鎖進入社區傳播。自從中央指揮中心宣布之後,人心惶惶,各個超市補貨的人潮洶湧,泡麵、罐頭、餅乾、口罩、酒精又變成熱門商品。台股也呈現跌勢。很多餐飲、娛樂、旅宿等行業紛紛暫時歇業,準備開始度小月。我們升斗小民如何因應這一波疫情,安然度過這場劫難呢?面對無法預測、沒有藥醫的新冠病毒,我們無法樂觀,必須謹慎以對。這一次台灣會有擴大染疫的情況,有可能是台灣防疫做得太好,讓大家鬆懈了!從AZ疫苗的接種率超低就看得出來,一般民眾根本就不認為台灣會變成重災區,因而輕忽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印度每天三十萬人染疫,四千人死亡。這般人間煉獄,彷彿不會在你我身邊發生。但是現在突然疫情在雙北市與其他縣市升溫,每天都有數百位的本土案例出現,大家都開始緊張了,要預約疫苗接種的人也爆量了。 其實新冠病毒並不等於黑死病,也不是染疫就是重症,大家不必過度恐慌。恐慌的情緒只是讓自己亂了套,不但影響身心狀態,時間拉久了,就變成憂鬱症,也會降低免疫力,這樣反而容易染病。建議可以有幾點舒緩身心的方法:第一、適量接收疫情資訊、區辨假訊息不要每天都沈浸在疫情爆發的負面新聞中,這些疫情訊息包括line群組、臉書群組、youtube等。中間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訊息,一切還是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佈的訊息為主。有些人因為每天無時無刻都關切疫情的發展,緊盯著新聞台整點的報導,導致緊張、恐慌發作,併發憂鬱症。如此作為無益於身心健康,建議接收疫情訊息適可而止。疫情期間無法外出,可以追劇,看一些喜歡看的影片,尤其是開心的喜劇類。如此藉以化解居家無聊的氣氛。第二、運用正念的技巧安頓身心正念英文叫做mindfulness,字面上解釋就是「在當下專注全心全意的心理狀態」。它是一種「靜心」的技巧,精通正念可以讓一顆浮躁的心,變得安靜。練習正念可以嘗試每天靜坐大約十至二十分鐘,讓自己專注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鼻孔進出的一呼一吸,也可以是肚子呼吸的起伏。專注呼吸,就是專心於當下,也因此能摒棄煩惱源。現在外面疫情嚴峻,但是我們可以練習正念靜坐,讓自己平靜下來。正念的靜坐靜心,就像精健道中的「足定氣靜」的操練般。一樣都可以穩定自律神經,增強免疫力。若晚上因為太焦慮無法入眠,可以做身體掃描將注意力放在身體各部位,從腳開始逐漸往上到小腿、大腿、胸背部、上肢直到臉部、頭部。讓緊繃的身體逐漸放鬆開來。不知不覺就可以安然入睡了。正念的精神就是凡事不預先有成見,務必瞭解其真實的面貌。現在疫情嚴峻,我們不人云亦云,不輕信假訊息,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令,只要不外出趴趴走,避開疫區,就不會染疫。也沒有必要跟著去大賣場補貨,因為這麼一堆人群聚,更容易染疫! 某些人會擔心萬一封城怎麼辦?其實疫情嚴重到失控的程度就必須封城,這是阻絕病毒傳播的殺手鐧。現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這麼做的。依照正念的精神那就「如其所是」,一切「順其自然」。該封城就封城,自己乖乖的待在家中,不外出亂接觸他人,就是善盡抗疫的一份心力。第三、利用精健道,度過紛擾的疫情精神健康之道強調:「平時保養頭腦,免除一時煩惱」。我們平時多保養頭腦,儲備充足的腦力,就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這包括:規律作息,睡足八小時,如此可以增強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規律運動,增加抗壓激素,可以在人少的郊外運動,假日就去登山,少去人群聚集的商場;正常均衡飲食,尤其是滋養腦部強壯身體的食物,讓頭腦健壯,免除諸多煩惱;利用社群軟體,關懷身邊的朋友,尤其在家中恐慌、憂鬱的朋友。疫情期間,傳播正面能量,彼此打氣,可以減少恐慌的氣氛。這也是落實精健道的三五成群的精神。 第四、在家中要有事情做:疫情期間大部分娛樂場所都暫停營業,待在家中,一定很無聊。可以上網去找尋某些線上有興趣的課程,藉著線上學習,充實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烹調、烘焙等,自己準備餐點,減少外食,也可以減少染疫的機會。利用線上課程學習第二語言,不但可以增強跟外國人溝通的能力,也可以鍛鍊頭腦減少失智的可能性。找一些可以室內進行的瑜珈或伸展操,加上多靜坐,或者讀一些喜歡的書籍。在疫情期間會有很多人因此而恐慌、憂鬱,若可以適當運用正念與精健道來安頓自己的心,可以因此而度過這一場驚濤駭浪的浩劫。當然抗壓性不足的人,或許需要他人的協助,也要不避諱而勇於尋找資源,甚至就醫讓自己可以平安順心。大家一起抗疫,祝福大家,天佑台灣!
-
2021-05-25 養生.聰明飲食
居家辦公、停課不停學 營養師傳授「居家防疫菜單」
因應疫情,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了停課外在家線上學習外,不少公司也都實施居家辦公、防疫假,防疫期間準備三餐對於家長也是一大挑戰,營養師叮嚀,「居家防疫菜單」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透過自煮健康飲食全面提升免疫力,對抗疾病自然多層保護力。六大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東元綜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謝桂菁表示,「選食吃巧」可從以下方向著手,面對居家防疫的生活,常會忽略早餐,尤其以停課不停學的兒童而言,若不吃早餐易有注意力不集中情形,而影響線上上課學習成效,建議家長快速省時準備早餐,包含全麥蛋餅、雜糧饅頭夾蛋、起司地瓜搭配少糖豆漿、鮮奶、原味優酪乳。適量蛋白質攝取,維持抗體活力也相當重要,謝桂菁說,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約5到6份,或每餐攝取約1個掌心,1份等於1/2盒裝豆腐或是肉、家禽、魚肉1兩,約3手指大小等於1顆蛋。除了蛋白質外,應多吃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特有的植化素、胡蘿蔔素、茄紅素、多醣體等,在免疫調節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一天至少3份蔬菜、2顆拳頭大小水果,1份等於1/2碗;也建議每日攝取100mg維生素C的水果,如約1/3顆泰國芭樂、1.5顆奇異果、15顆聖女蕃茄、1顆香吉士、2顆柳橙等。謝桂菁也指出,民眾在購買物資時,往往會選擇保存期限較長的物品,如泡麵、罐頭、冷凍微波食品、各類湯底、火鍋料、餅乾等,建議可依循均衡營養的原則與新鮮蔬食搭配入菜,讓三餐變得彭湃又營養;也別忘了適度規律運動,整體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疫情。
-
2021-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嗜睡、嘴破、消化不良...恐是免疫力下降!專家曝「自損免疫力5行為」
目前新冠肺炎有很多都是無症狀患者,也不是每個患者都會以發燒來表現症狀,表現出來的症狀包括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表現出病毒很可怕的侵犯神經系統,這時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就容易產生重症。免疫系統清除病原體 新冠肺炎難以預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免疫系統就有如人體的保全系統,主要作用是幫助身體辨認病毒,進而藉由啟動免疫器官生產免疫細胞來清除病原體,而中醫的免疫系統便是人體的「正氣」,一旦正氣充足,外來的邪氣就不容易侵犯干擾人體,五臟六腑便能夠有正常的生理活動,並具有抵抗外邪以及促進自我修復的能力。周宗翰說,當正邪相爭的時候,正常身體會有發熱的情況產生,這是代表正氣正在作用,努力抗邪外出,所以患者發燒是因為免疫系統偵測到病毒,正邪相爭而產生的結果,發燒有助於免疫系統的增強以消滅病菌,但是新冠肺炎病毒如果隱藏讓免疫系統找不到,便不會有發燒的現象,這也是新冠肺炎難以預防的原因。遠離感染源 調節跟平衡自身免疫力要預防新冠肺炎,就是遠離感染源,但是感染源不知道何時會出現在我們身邊,這時調節跟平衡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身體就是第一要務,當身體出現容易疲勞、睡眠品質差、消化不良、精神萎靡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而女性朋友更容易檢視出自己的免疫力是否足夠,如果在月經前容易頭痛、嘴破,常有感冒疲勞的經前症候群症狀,代表自身的免疫力是處於不佳的狀態。NG行為易惹病上身 遵守「三要二遠離」原則現代人多熬夜、睡眠不足,再加上飲食不節制等NG行為,都會造成正氣只減不增,再加上對於新冠肺炎過度恐慌、情緒壓力大,在調節免疫方面也會出問題,種種因素加起來,便會給外邪一個侵犯人體的好機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疾病。周宗翰建議,要遵守下列「三要二遠離」的原則:1、要有充足的睡眠:研究顯示,睡眠時間越少、品質越差的人,免疫力會較睡眠充足的人來得低下。2、要有規律運動的習慣:運動可有助於免疫相關的細胞激素的分泌,因此建議可以每周進行2-3次的中強度運動,提升免疫細胞的功能。3、要均衡攝取各種營養:可多攝取蛋白質,幫助白血球、抗體的製造。飲食中也可酌量加一些大蒜、洋蔥等辛香類食物,以強化免疫系統的作用。4、遠離壓力源:若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及壓力底下,會使得免疫細胞的數量減少,並打亂免疫平衡。5、遠離疑似感染源:避免群聚,遵從指揮盡量減少去人多的地方。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避免發胖、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列「必備9大高CP值食物」:你買對嗎? ·防疫、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
2021-05-18 醫療.新陳代謝
為何餐後血糖總是高?醫師提醒幾點原因要注意
「醫師,我今天要看抽血報告。」四十多歲的王先生說。「你的空腹血糖有達標,」醫師翻開病歷說,「可是糖化血色素8.2%,比較高喔。」「什麼?糖化血色素又超標了!」王先生有點訝異,「怎麼會這樣?我在家驗的空腹血糖都很標準,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降不下來。」檢視王先生的紀錄,空腹血糖的確都有達標。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傅家保醫師解釋,「如果飯前血糖正常,但是糖化血色素超標,問題大概就出在飯後血糖。」不只顧餐前,餐後血糖同樣重要為了降低糖尿病造成的慢性併發症,目前會把空腹血糖的目標訂在80-130 mg/dL,飯後血糖在180mg/dL以下,飯前與飯後的血糖差異最好小於60mg/dL,而糖化血色素建議小於7%。我們的血糖會跟紅血球裡的血紅素結合在一起,稱為「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HbA1c)」,傅家保醫師指出,由於紅血球的半衰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色素可以反應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飯前血糖與飯後血糖都會對糖化血色素造成影響,也就是說控制血糖不能只看空腹及餐前血糖,餐後血糖也同樣重要。「用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我們可以把血糖波動想像成海浪,假設餐前血糖很平穩,但餐後血糖很高,或是餐前跟餐後差距越大,超過60mg/dL以上,血糖波動就像是海浪,會破壞血管的內壁,較容易出現破損或動脈粥狀硬化。」傅家保醫師說明,「血糖越平穩越好,餐前跟餐後的差異最好不要波動太大。」餐後血糖高,這些原因要注意導致餐後血糖超標,常見的原因有幾個,包括食物的種類、烹調的方式、攝取的速度等。在食物種類方面,建議選擇原型的食物,因為越精緻的食物,越容易造成飯後血糖高,傅家保醫師說,例如吃乾飯比吃稀飯好、吃水果比喝果汁好。在烹調方式方面,越少烹調的食物,比較不會導致飯後血糖超標,採用蒸、煮會比煎、炸、烤來的好。進食的時候建議細嚼慢嚥,因為吃得越快,越容易吃下太多東西。傅家保醫師提醒,「飯後運動也要注意,例如快走有助於改善飯後血糖,但是激烈運動反而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想要穩定餐後血糖,首先必須找到導致餐後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然後針對個別狀況做調整。再來就是調整藥物,目前有針對飯前或飯後血糖的血糖藥或胰島素,可以跟醫師詳細討論。傅家保醫師表示,「我們自己有做過研究,假設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在8.5%以上,甚至更高的糖化血色素,這時候的首要目標是控制飯前血糖,因為這類患者的飯前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可以到七成以上。可是,當糖化血色素大概在7至8%時,飯後血糖對糖化血色素的貢獻可以達到七成以上,所以會鼓勵患者驗飯後血糖,並積極控制飯後血糖。」控糖小技巧,配對血糖量測法為了瞭解血糖的狀況,糖友平時除了驗餐前血糖,也要記得驗餐後血糖。「最完整驗血糖的方式是每天三餐的餐前及餐後(開始用餐後的兩個小時),再加上睡前。但是,多數糖友大概不容易一天驗七次血糖。」傅家保醫師說,「所以會推出『配對血糖量測』。」「配對血糖量測」就是量週一早餐的餐前跟餐後,週二的午餐的餐前跟餐後,週三的晚餐的餐前跟餐後,然後週四、週五、週六,同樣分別量測早餐、午餐、晚餐的餐前跟餐後,週日再量早餐的餐前跟餐後。利用配對血糖量測就可以知道,一個禮拜中所有三餐的餐前跟餐後血糖,以及餐前、餐後的血糖的差異,方便調整飲食與藥物。善用胰島素,幫助血糖達標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是控糖的幾項重點,面對起起伏伏的血糖,胰島素亦是幫助血糖達標的得力助手。人體本來就有胰島素的需求,控制飯前血糖的叫做「基礎胰島素」,因為不管有沒有吃飯,我們的胰臟都會持續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傅家保醫師分析,進食之後,血糖上升,所以胰臟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回復到正常的狀況,回復血糖的能力,就是取決於胰島素分泌的量。隨著患者胰臟功能慢慢退化,退化到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就需要補充胰島素。人類運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已經將近一百年,是相當有效的控糖工具,除了傳統胰島素外,目前還有「速效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預混型胰島素」等新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是當作基礎胰島素使用,有助穩定空腹血糖;速效型胰島素是當作餐後胰島素使用,可控制餐後血糖。為了滿足一整天的胰島素需求,可能需要打一次長效型胰島素穩定空腹血糖,然後再三餐後各打一次速效型胰島素控制餐後血糖。」傅家保醫師說,「為了提升便利性,也可以考慮使用預混型胰島素,預混型胰島素中包含長效型胰島素與速效型胰島素,有助減少施打次數,可一天打一至二次,且能彈性施打,幫助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達標。」相較於傳統胰島素,新型胰島素藥效較穩定,出現低血糖的機會也較低。貼心小提醒「血糖達標沒?」是越來越多人重視的課題,為了減少糖尿病造成的各種併發症,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補充胰島素,且定期量血糖。除了關心餐前血糖,也要留意餐後血糖。避免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可減少心血管受到傷害,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原文:乖乖測血糖,為何控糖還是不達標?醫師圖文詳解搜尋附近的診所:
-
2021-05-10 養生.人生智慧
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編按:人生到了下半場,健康是最大的資產。我們注重飲食、運動,卻常常忽略壓力對身體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指出,被壓抑的情緒,對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都有影響,也是許多疾病的潛在原因。該怎麼解開情緒的包袱,讓自己擁有真正健康的身體?人的身體是一座機器。長期使用,難免磨損、鈍化、甚至故障。為了延長身體的使用年限,人們費盡心思保養。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嘗試各種健康飲食法……。但很少人意識到,養生,也須養心。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近年來和同為醫師的另一半鄭先安共同推廣「心念醫療」的理念。他們受過正統西醫訓練、擁有醫師執照,卻在診間發現有許多疾病找不出明確的病因。層層追溯,才發現當事人過往所遭遇的挫折與創傷,成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暗流。這些心念牽動人體的生理機制,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等,最終演變為不同形式的疾病。找出心中的壓力源 身體復原力才會變好人的想法,真的會影響健康嗎?其實回顧中西醫的理論,已有不少關於情緒的討論。中醫典籍《素問》提到,「百病生於氣也。」指的即是喜怒哀樂導致氣場失衡,成為疾病的遠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特定情緒過於強烈,都會使對應的器官有所損傷。在西醫的研究當中,近年來則興起了探討大腦和免疫系統交互作用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例如,主宰人體情緒反應的大腦邊緣系統若感受到壓力、情緒起伏過大,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聯繫腦內神經元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度或過少,可能是罹患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衡的原因。鄭先安指出,多數精神科藥物的原理,即是調節人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處置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病況,但無法真正解決病因。很多患者因此一再復發,來回進出診間。「真正的治本,應該是消除壓力的源頭。」許瑞云說。臨床經驗顯示,人體修復力的曲線在20、30歲達到高峰,此後開始下降。男性從40歲起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症狀。女性則是在40歲後半、更年期後,三高比例大幅提高、骨質流失速度增加,罹患慢性病機率也提高。但好消息是,這條曲線並非無法逆轉。「人的飲食、情緒、心念都要改變,身體自然復原的能力才會提升。」許瑞云強調。家人最常互相傷害 解開包袱關鍵在「你自己」幾年前,許瑞云有個患者為健忘症狀求診,發現大腦前額葉有萎縮退化的跡象,必須服用失智症藥物。她發現,患者非常容易擔憂、焦慮。例如,她常叨唸先生和孩子不願跟隨她吃素,甚至認定家人是因為吃肉,消化系統不好而產生口臭。整天操煩的結果,導致她身心壓力極大,頭部長期氣血不足。在許瑞云的診間,這樣的患者並不少。他們的病症不一,但共同點是常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而煩惱。這些「非己的事」,總發生在最親近的家人關係之間:孩子、父母、伴侶。許瑞云認為,50世代在親子關係中有個重要的課題:「放手」。對成年的孩子,要理解他們已經獨立。看見孩子的本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框架侷限他們。而成年子女在面對年邁的父母時,也要尊重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以「我是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實。她舉例,許媽媽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她會以專業醫師的角度,提醒媽媽別吃太多肥肉、肝臟,多少要做點運動。但若媽媽不想照做,她也絕不強求。因為,該如何管理健康是父母的決定,而非孩子該操心的事情。「父母的行為讓『你』擔心,那你的擔心自然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父母的問題。」她直言。相較於把父母當孩子管,為人子女的另一個極端,則是一昧壓抑自己、順從父母。許多孝順的孩子,心中反而會對父母生怨。例如:聽從父母的話嫁娶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或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當後來跟伴侶吵架或鬧離婚時,就會怨懟父母當時不讓自己做決定。就算父母走了,這樣的怨氣還是無法化解,成為生命中沉重的包袱。許瑞云在診間也遇過一位患者,臉部、四肢、頸肩布滿皮疹,即使擦藥也無法根治。她發現,患者長期自我壓抑,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在童年時對她要求極高,無論表現再好,都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即使父親已過世多年,患者每每想起,心中仍有不滿。為了抒發患者的情緒,許瑞云請患者想像過世的爸爸就在眼前,唸出:「親愛的爸爸,謝謝您生我、養我。我帶著愛和敬重,把屬於您的期待和要求還給您。我可以選擇輕鬆自在的做自己,不需要去滿足您的期待。」壓抑的原因消失,患者的心情輕鬆許多,皮膚問題自然改善。「所有與人的關係,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當你可以和自己和解,你就和傷害你的人和解了。」許瑞云指出,關係中的死結能解開與否,和對方無關。喜歡或怨恨,所有情緒都是自己的。當你能夠放下,壓迫生命的情緒包袱也會變得輕盈。不想為夫妻關係傷神 想辦法把婚姻這雙鞋變好穿朝夕相處的婚姻生活,也是許多人壓力的來源。行醫多年,許瑞云看過許多患者為伴侶傷神。怒氣之強、不滿之深,甚至離了婚還耿耿於懷。「夫妻是2個不同背景、不同思維的人要長期相處。有衝突,很正常。」她指出。她觀察,50世代的男女在婚姻中挫敗,和自小所受的教育有關。50後的女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愛和有限的資源,更需要鞭策自己力爭上游。和任勞任怨的上一代女性不同,她們多半有自己的事業,期待和男性平起平坐、共同分擔家事。但相對的,50後的男性從小到大所習慣的家庭模式,仍不脫傳統的性別分工:父親是一家之主、媽媽照顧家中大小事,從來沒有看到男性在分擔家事、體貼女性的前例可循。觀念上的差異,最終成了婚姻中摩擦的導火線。也正因如此,50歲後夫妻的離婚率較先前的世代更高。許瑞云剖析女性的心態,「她有經濟能力,先生在家或不在家都沒差。離婚反而少一個要侍奉的人。」許瑞云也坦言,即使她和先生感情深厚、2人又都是心念醫療的專家,婚姻中仍有衝突的時刻。例如,她過去習慣10點前睡覺,但先生卻常為忙工作,直到半夜2、3點才就寢,2人在一起後,就開始彼此調整,一個稍微往後延,另一個盡量早睡。還有,2人共赴約會,性急如她5分鐘就可以出門。先生卻常常花半小時來準備。甚至連洗好的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都能是衝突的原因。衝突難避免,怎麼化解?許瑞云比喻,婚姻像是一雙鞋子。穿了磨腳卻捨不得丟,有幾種解方。可以把鞋子改得更符合自己的腳型,或者鋪上鞋墊、穿厚襪子,讓自己適應鞋子。一段關係中,要不試著和對方協商,要不改變自己的想法。例如,先生是夜貓子,太太喜歡早睡早起。那麼,有沒有可能雙方各退一步,11點一起就寢?夫妻一位是急驚風,一位是慢郎中,不如早點預告出門時間,讓慢的人有餘裕準備,急的那位也不用等。2人把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不一樣,是不是就由較常洗碗那位決定怎麼做?改變自己的心態,也會讓舊有的關係有新的氣象。「你不能嫁給貓,卻一直羨慕別人養狗。」許瑞云妙喻。她曾在臉書社團中看到一篇貼文,討論伴侶的10個優點,有人竟然連一個都舉不出來,「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伴侶的缺點,這段關係真的走不下去。」她建議,一段關係平時就要累積「愛的存款」。衝突發生時,想想對方的好。「我可以一下子想出我先生一百個對我的好,剎那間就沒什麼好氣了。」許瑞云說。不只夫妻,親子、朋友、同事,也都適用這個原則。人生本就不順利 接受現實才能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和先生修行多年,許瑞云認為,人生本就有各種挫折。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50後不得不面對的生老病死自然也是。「我的人生當然也非一帆風順,生而為人,總會有煩惱的時候。」既然人生這麼苦,活著怎麼可能沒壓力?許瑞云提醒,遇到過不去的事,先問問自己事實是什麼?「事實永遠是事實,不要跟它過不去。抗拒事實的人,百分之百會輸。」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先面對、接受了,才能好好處理,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倘若情緒一時「卡住」,許瑞云建議,不妨利用幾個簡單的練習釋放能量。例如,想釋放壓力,可以做「10秒鐘呼吸法」:心中默念數字,緩慢吸氣4秒、吐氣4秒,最後停止2秒,讓呼吸的速率降至每分鐘6-7次。呼吸和緩,就能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減緩焦慮。此外,走路也是排除負能量的好方法。找一塊草地、沙地,或者任何能夠安全行走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把心思完全放在腳上,專心感受腳趾抓地、腳跟碰觸地面的感覺。不只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讓腦中浮動的情緒下沉,使心神穩定。「生命要真正達到自在,必須學習接受一切的發生。」許瑞云說。50歲後,不論是身體或人生,都有不少挑戰。愈是抗拒,幸福只會離你遠去。懂得讓自己喜悅的生命,自然會健康!原文: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
2021-05-09 寵物.寵物長照
毛小孩媽媽從陪伴到失去 寵物長照也需要「喘息」
少子化、不婚族增加,許多女性會選擇飼養毛小孩,視為家人般疼愛。2020年全台貓、狗飼養總數,更是首度超越孩童人口數,且研究顯示,人們在毛小孩陪伴下,更能夠感到快樂、療癒。據去年內政部、農委會資料分析,台灣15歲以下孩童每年以4%速度減少;貓、狗則以超過6%的速度逐年上升,推估2021年全台毛小孩飼養數達296萬隻,超越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逾10萬。心靈處方和貓狗玩耍、撫摸動物,壓力荷爾蒙會降低。養毛小孩的益處多,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長時間在家有更多人尋求寵物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舉例,研究顯示,和貓狗玩耍15到20分鐘後,壓力荷爾蒙會降低,而撫摸動物,壓力下降的時間縮更短。貓咪寄宿經營者、諮商心理師李汶軒也分享,國外研究指出,和毛小孩互動、對話所產生的陪伴、幸福感,跟腦中的催產素有關,且未生養的男女飼養寵物,能培養責任感,生活更有重心。運動處方遛狗就能規律運動,與貓咪玩耍,一起做瑜伽。毛小孩能激發運動的動力,葉雅馨說,毛小孩媽媽可透過遛狗建立運動習慣,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自己和狗狗的健康都有好處。而貓則是以室內活動為主,李汶軒說,狩獵遊戲不僅能讓貓咪運動,揮逗貓棒的同時,飼主也在進行手部運動,甚至可以在旁學習貓咪伸展,時下流行的「貓瑜伽」能舒緩肌肉僵硬、背部痠痛。另外,毛小孩的媽媽要注意「寵物毛髮」的健康問題,尤其多貓多狗家庭要特別注意,動物毛髮飄散恐致過敏,添購空氣清淨機可改善。另養貓人士需評估,家中空間是否容納得下貓跳台,注意動線安排。若一次養太多貓狗,對寵物而言非常壓迫,須慎重考慮。另外,貓狗的大小便行為訓練,對居住環境也很重要。長照處方預先安排病程規畫,透過記錄或書寫抒發心情。毛小孩療癒能量強大,但壽命比人類短,不可避免罹病、離世的傷痛。主播秦綾謙未生兒育女,將毛小孩視為摯愛,她日前分享,飼養12年的愛犬在去年患惡性腫瘤,併發肺水腫、腎衰竭的病程經驗,在親身照看半年後,某日清晨4點半醒來,懷中的毛孩已沒呼吸起伏。幾個月過去,秦綾謙透露,仍會在4點半自動清醒。在照料生病寵物時,毛小孩媽媽難免感到壓力,甚至忽略自己的健康。葉雅馨建議,可預先安排病程規畫,以免手足無措。李汶軒則點出喘息的重要,飼主可將寵物託付給親友,期間轉換思考模式,省思可學習的地方;而感到煩躁、自責時,透過書寫抒發,則有機會記錄到毛小孩病況進步,便成為正能量,彼此關係也會調整。療傷處方留意「喪失寵物症候群」,影響生活應求助心理諮商。寵物生命一旦結束,飼主恐出現「喪失寵物症候群」(Pet Loss),甚至有憂鬱傾向。葉雅馨說,輕則感到失落、易怒、重則焦慮、憂鬱,像是睡不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以及體重變化大都是常見症狀。有的人則是陷入不斷地自我檢討,為幫助飼主走出傷痛,寵物臨終服務師毛繼萱提到,自己會運用「寬恕治療法」鼓勵飼主,並沒有虧欠毛小孩,牠們知道你的愛。在旁人眼裡或許悲痛不可延續太久,李汶軒認為,悲傷是很個人化的,日常生活若未受影響,持續難過可被允許。建議親友適度陪伴,並透過拍肩、擁抱等安慰肢體語言達到安撫。但若出現哭到不能自己、足不出戶,甚至影響人際互動等狀態,可評估求助心理諮商。我適合再養寵物嗎?思考再養一隻的意義毛小孩離開後,什麼時候適合再養一隻?毛繼萱分享,身邊不乏親友三至五年都不敢接納新寵物,也有半年內再次領養毛小孩的飼主,因人而異。為避免觸景傷情,也有人會嘗試養不同種類的動物,像是狗換成貓。李汶軒則強調,整理好與毛小孩的關係以及感受,思考再養一隻寵物的意義,這影響日後照顧的行為或心境,例如陪伴與替代的意義就不同。
-
2021-05-07 焦點.元氣新聞
上次戒菸胖10公斤捲土重來 口服藥加規律運動減2公斤
全國透過戒菸門診的戒菸成功率僅兩成五,臨床醫師觀察,戒菸後發胖是影響戒菸決心的主因,衛福部彰化醫院開出口服戒菸藥加每天運動的「菜單」,幫助菸齡30多年的李姓老菸槍成功戒菸,最重要的戒菸後半年都沒發胖。衛福部彰化醫院戒菸個案管理師張育源表示,去年她接受139人戒菸,只有37人成功,成功率26.6%,和全國平均值25%差不多,自行戒菸成功率雖無法統計,但應該更低,失敗原因除了抵抗不了尼古丁誘惑,還有一個病人常抱怨的理由─戒菸後發胖。55歲李姓病人去年健檢,做了心臟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並中度阻塞,在成人健檢時發現心臟冠狀動脈中度阻塞,醫師勸告戒菸,李姓病人提出多年前曾戒菸,3個月就胖10多公斤,第一次戒菸宣告失敗,這次再戒菸萬一又失敗,一定淪為親友笑柄,他要好好考慮。經醫護人員一再勸說,生命比身材還重要,如有專業團隊協助和陪伴,成功率將大增,他同意醫院安排個管師幫助他管理健康。個管師張育源了解李姓病人的吸菸史,為他量身打造戒菸守則,服用醫師開立的非尼古丁口服戒菸藥,抑制人體對尼古丁的依賴作用,發胖的部分請病人自行規畫適合自己的運動課程,另在飲食方面,多吃高纖維蔬菜,並且慢慢吃、多咀嚼,以增加飽食感,想抽菸時多喝水或咀嚼無糖口香糖。李姓病人表示,每周三他在公司參加下班後的有氧運動,另上網從youtube找有氧和瑜伽影片,一周6天的晚餐後1小時跟著影片運動,藉以消耗熱量,原本只是很單純的想要不發胖,沒想到半年不但沒發胖,還從80公斤瘦到78公斤,肌肉也結實。彰化醫院心臟科主任何東錦指出,吸菸後因為尼古丁讓人精神亢奮,代謝率高,一旦戒菸,基礎代謝率降低就容易發胖,而且戒菸後味覺變敏感,食欲跟著上升,通常會吃得比較多,想吸菸時又吃零食替代菸品,如果沒增加運動量,熱量更易堆積,造成發胖;戒菸者需要意志力,把重心放在戒菸,若擔心發胖,盡量以運動來達成燃燒熱量,若能找親友一起運動,效果更好。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5-0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
飲食不當會引起便秘、長期便秘會引起痔瘡,足量的纖維質,是腸道保健的根本。 攝取纖維的最佳比例是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2:1。 沒有便意,而且持續好幾天沒排便時,可以多攝取容易帶動便意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藉由纖維增加糞便體積來刺激腸壁,有效幫助排便。 非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纖維素與半纖維素 纖維素不溶於水,在腸胃裡像吸水的海綿,增加糞便蓬鬆度,代表食物有:全穀、糙米、豆類、根莖類、綠色蔬菜類、菇類。 半纖維素是黏稠的多醣類,代表食物有海藻昆布、全穀類、麩類、芥菜。 有便意,但糞便硬、無法排出時,則要改為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糞便內含水的膠狀成份,也供給腸道好菌足夠的養分來全力運作,有效軟便。 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植物膠和果膠 植物膠溶水之後會像果凍水水的,潤滑糞便。代表食物有:燕麥、車前子、愛玉子。 果膠能在糞便內形成滑潤的水溶性膠狀質地。代表食物有:橘子、蘋果、柿子、梨子、香蕉、草莓、蘿蔔、高麗菜、南瓜、馬鈴薯、秋葵。 腸道中的纖維質除了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水,讓糞便濕潤柔軟,更可以成為腸道內好菌的食物來源:益菌質。 這概念有點像是,將腸道當作牧場,腸內好菌就是牧場上的好乳牛,要養好牛,一定要有豐沛鮮美的牧草、乾淨的水源,所以,攝取足量的水份和纖維質,就算不特意攝取益生菌,腸道自然會篩選出適合生存的好菌。 腸道好菌帶來優質的腸道環境、濕潤柔軟的好糞便,所以光是好好吃青菜水果,就有保養腸道的效果! 但反過來說,到底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會引起便祕、痔瘡,或者使痔瘡症狀加重呢? • 太過精緻的食物白吐司、白米飯,含糖與脂肪量高的甜點、麵包架上填滿餡料的美味軟麵包,都不含任何纖維,無法提供腸胃正常蠕動時需要的纖維質,容易引起便秘,惡化痔瘡。 • 愛吃肉,不吃蔬果肉類雖然是蛋白質的來源,但只吃肉而忽略了蔬果的重要性,也是造成便秘與痔瘡的主因。 • 不常喝水,喜歡喝對腸胃有刺激性的飲品每天2000cc的水分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需求,補充水分不但可以潤滑腸胃道,還可以潤濕糞便、防止便秘。 但盡量不要以咖啡、茶飲、酒當做水來源。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容易使腸胃蠕動失調;手搖杯飲料糖分太高,反而會造成腸胃和身體的負擔;酒精類飲品使血液循環增快,但同時也促使血管擴張,加速痔瘡的產生。 • 燒烤與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對於腫脹的黏膜組織更具刺激性,會使已形成的痔瘡急速惡化。 • 含鈉、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會使水分累積在人體組織間,水份不能有效回到腸道就無法協助糞便變濕、變軟,反覆刺激也會讓痔瘡組織惡化。 • 服用鐵劑會引起便秘貧血需服用鐵劑,但服鐵劑引起便秘嚴重的時候,請和醫師討論,改由大量含鐵質豐富的蔬菜及肉類為攝取來源。 含鐵的蔬菜:菠菜、甘藍菜、西紅柿、青豆、花椰菜、紅薯、綠豆、甜菜 含鐵的豆類:扁豆、腰果、開心果、南瓜、全麥麵包、烤番薯、燕麥、黑巧克力 含鐵的水果:草莓、葡萄、葡萄乾、西瓜、梅干、無花果、杏桃、杏桃乾 含鐵的肉類海鮮:牛肉、牡蠣、蛤蜊、蝦、雞、火腿、豬肉、羊肉、蛋 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可以預防便秘,也能避免痔瘡找上您。 預防痔瘡的飲食習慣: • 以糙米、全麥土司、麥片,含纖維量高的穀類代替白米飯。• 多攝食根莖類植物,如: 蕃薯、馬鈴薯、蘿蔔。• 多吃生菜或炒青菜,如: 萵苣、蕃茄、橄欖、小黃瓜。• 以果乾或新鮮水果代替精緻甜食,如:藍莓、野莓、各類莓果、杏桃、李子、棗子、柳丁、橘子、椪柑。• 除了纖維類食物,配合食用優格或喝優酪乳,適量補充益生菌,也可以避免便秘,預防痔瘡產生。• 多喝水,喝水加上規律運動是預防痔瘡的基本方法。以一般茶杯大小來估算,我們建議成人一天至少喝6-8杯水(2000-2500cc)。 理想的膳食纖維攝取量每日大約20-35克,國健局統計,現代人攝取纖維量每日大約只有5-20克,所以多攝取粗纖維是預防便秘和痔瘡的根本方法。下面附上膳食纖維含量參考表,大家可以藉此算算今天一整天攝取的纖維量夠不夠。 攝取足量纖維質是個數學題,看這個表格時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單就纖維質攝取量而言,吃同樣份量的菠菜,纖維質量是高麗菜的兩倍;而水溶性膳食纖維方面,鳳梨的纖維質遠不及香蕉! 所以,稍微檢視一下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挑選更有效率的高纖蔬果。 力行高纖飲食其實沒有那麼難!就算是外食族,適當撿選富含纖維的好食物也能為健康把關!通常認真吃青菜吃個一週,就能藉由高纖飲食方式改變腸道菌種。 糙米的膳食纖維比白米更高,可以混雜糧米、大麥、五穀一起煮,纖維含量更高;吃火鍋可以多下些大把蔬菜、菇類以及海菜海藻,對於改善便秘、腸道大掃除很有幫助。想吃零食,可以準備胡桃、杏仁果、夏威夷豆之類的堅果。當然,如果以上幾點都認真做到了,還是常有便祕或排便出血的問題,那可能是另外一項大腸腸道內的健康警訊,請即時找專業醫師做診治,才不會延誤病情。 養成喝水的習慣: 水,是大腸最好的朋友。如果你的糞便常常是羊屎便狀,多半是水份攝取不足的警訊。肛門位於大腸最末端,如果攝取水分不足,很容易造成糞便乾硬、大腸循環狀態不佳;一旦排便不順,久而久之,痔瘡就開始悄悄醞釀。 肛門內皮和黏膜相當細緻,在每天受到糞便衝擊時,若含水量不足,很容易有痔瘡破皮或肛裂的情況;所以,維持良好的飲水習慣,便能有濕軟的糞便質地,才可以好好保護肛門,維持它的健康。 從秋末冬初,天氣漸漸變涼、變乾燥開始,許多病人紛紛詢問起排便時出血或帶著血絲的問題。在連肌膚都感受到乾燥的時節,我們更需要攝取大量水份。 每天攝取2500-3000cc的水,是維持腸道循環的好基礎,如果你覺得一直喝水卻一直從尿液排出,那代表大部分的水份還是被泌尿系統搶走了!!可憐的大腸還是乾巴巴,大腸裡的糞便缺乏水份,表面還是粗得像牛皮紙一樣,排出這樣的糞便,不刮破肛門內皮、不造成出血才奇怪咧!! 人體能自我調節,習慣多喝水、持之以恆之後,在一週內就能見到效果。不但排尿狀況不會像剛建立習慣那麼頻繁,糞便也會開始越來越受浸潤、越來越柔軟,排便出血的問題自然而然會迎刃而解!! 通常我們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總水量為2500-3000cc,這些水量不一定只來自於狂灌水,吃蔬菜水果、喝湯、喝飲品都算在總量內。但不建議以茶、咖啡、酒,當主要水源,因爲它們的共通點是利尿,利尿了、水份流失了,糞便最終還是乾的。 《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連假後為什麼血糖容易失控?2時段血糖控制很重要
每逢連假,大家都會很開心,但是在連假期間,糖友的血糖經常會變得不太穩定。中和班廷謝安慈診所院長謝安慈醫師指出,大家常常在連假出遊,而外出遊玩的時候,飲食的時間、種類、份量往往很難控制。平常在家,我們可以控制飲食,但是在外地吃外食的時候,可能會太油、太甜,而且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相當吸引人的特色小吃,所以會讓血糖非常難控制。另外,平常大家可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可是在連假期間,無論是出遊、還是在家,常常會缺少了運動,使得連假期間,血糖很容易失控。「曾經有一位中年男性病人,平時血糖都控制得很好,糖化血色素約6點多,空腹血糖也能夠達標。可是一個長假回來,血糖整個都失控了!」謝安慈醫師回憶,「一問之下,原來是吃東西造成的。因為過年期間有人送了他一盒花生糖,他每天坐在家裡邊看電視、邊吃花生糖,很快就把一整盒花生糖全部吃光,所以在回診檢查時,糖化血色素就從平常的6點多%,直接飆升到9點多%!」謝安慈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認為平時血糖控制得很好,假日就可以放鬆,每逢假日,只要一不留意,血糖便可能飆到非常的高!餐前餐後,血糖都要照顧好血糖的起起伏伏與很多因素有關,例如飲食、運動、藥物、胰島素等。餐前血糖通常跟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也就是胰島素的降糖能力有關。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最重要就是胰島素的降糖能力降低,所以餐前血糖往往會變差。謝安慈醫師分析,餐後血糖跟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有關,也就是說,當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餐後血糖比較容易超標。「過去大家都比較重視餐前血糖,但是餐後血糖跟餐前血糖同樣重要,」謝安慈醫師說,「從我們過去的研究看起來,餐後血糖對於糖尿病所造成的各種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都非常重要。此外,如果餐後血糖沒有控制好,使得餐後血糖與餐前血糖的起伏過大,可能導致較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謝安慈醫師說,目前會建議患者使用「配對式血糖量測」,就是餐前血糖加上餐後血糖,患者可以在星期一測早餐前跟早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二測午餐前跟午餐後的兩小時的血糖,星期三測晚餐前跟晚餐後兩小時的血糖,藉著輪流的方式,一天只需要測兩次,不過長期下來,對於一整天的血糖都有數據可以參考,有助於調整飲食或藥物。百年歷史,救人無數的胰島素當胰臟功能逐漸退化,而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患者便需要補充胰島素。在尚未發現胰島素的年代,糖尿病是必死無疑的疾病,患者會快速消瘦,然後在短時間內過世。謝安慈醫師說,一百年前加拿大醫師班廷(Frederick Banting,1891-1941)從狗的胰臟中萃取出胰島素,在替患者注射之後,成功改善了血糖。此後,胰島素被迅速應用於臨床治療,扭轉了無數糖尿病患的命運。班廷醫師於1923年獲頒諾貝爾獎,而班廷醫師的生日11月14日也被訂為「世界糖尿病日」。謝安慈醫師說,胰島素是目前所知道降糖能力最好的藥物,能夠存在100年,代表它非常有效且實用。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有不同類型的胰島素,包括速效型胰島素、短效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以及預混合型胰島素。謝安慈醫師解釋,長效型胰島素可用於控制一整天的血糖,速效型胰島素可用來控制餐後血糖,而預混型胰島素包含了長效型胰島素與速效型胰島素,所以除了能夠長時間控制血糖,同時能夠控制餐後血糖。一般而言如果需要控制一整天的血糖與餐後的血糖,糖友可能需要打一針長效型胰島素,搭配三餐的短效型或速效型胰島素。倘若使用預混型胰島素,可以減少注射次數,提升便利性。新型胰島素的穩定性較高,發生低血糖的機會也較低。「在連假出遊期間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飲食的時間沒辦法固定,可能在兩個景點之間的車程較長,而錯過了吃飯時間,或者是餐點的份量較多,對於一些注射胰島素的病人來講,就會非常的困擾,因為可能沒有辦法準時注射胰島素,或注射的胰島素無法應付一次大餐,使得餐後血糖飆高。」謝安慈醫師說,「目前已有一些新型的預混型胰島素,大概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可以在吃大餐前注射,或隨著我們生活狀況變化,彈性調整注射的時間。」貼心小提醒謝安慈醫師說,大部分的口服血糖藥可以跟胰島素合併使用,胰島素是降糖能力很好的藥物,藉助一些口服藥的幫忙,可以預防一些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所以使用口服血糖藥搭配胰島素,應該是目前比較適合的治療方式。控糖時,除了關心飯前血糖,也要關心飯後血糖,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與補充胰島素,幫助糖化血色素達標。連假期間,若是出遊、聚餐,作息及飲食可能較不固定,務必多加留意,讓血糖穩定不失控。原文:
-
2021-05-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半蹲姿勢是關鍵!打太極拳有助改善帕金森氏症
●研究發現,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平衡及行動能力●太極拳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初學者可先練習蹲馬步、弓步等●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太極拳招式有助於改善國內著名歌手詹雅雯罹患帕金森氏症引起大眾注意,藝人罹患此症時有所聞,電影「回到未來」系列主角麥可福克斯,得到早發性帕金森氏症,終生為此奮鬥。1970年代很紅的美國歌手尼爾戴蒙於2018年宣布罹病,他最有名的歌曲是「唱首憂歌」。得過10座葛萊美獎的傳奇女歌手琳達朗絲黛,也罹患罕見的類帕金森氏症「進行性核上麻痺」,2011年退休。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帕金森氏症是常見神經退化疾病,發病年齡大多在50至60歲,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引起,多巴胺與運動控制有關。發病初期使用藥物緩解症狀,但長期使用後藥效變差,需仔細地調整藥物,嚴重病人可考慮手術治療。運動對帕金森氏症很重要,患者行動能力退步,缺乏運動更加重障礙。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帕金森氏症患者每周應運動三次,每次包括有氧運動30分鐘,如走路、游泳或騎固定式腳踏車,肌力運動及柔軟運動;傳統運動如太極拳融合有氧、肌力及柔軟運動也很適合。規律運動增進多巴胺分泌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增進大腦內多巴胺分泌,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帕金森氏病人的平衡及行動能力,並增進自我健康感。老年帕金森氏症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服用多種藥物,常感無力、疲倦,影響運動能力,太極拳可改善這些慢性病,減少服藥量,更有活力從事運動。半蹲可練臀部、大腿肌肉為何太極拳對帕金森氏症患者有助益?太極拳用半蹲姿練習,半蹲姿可訓練臀大肌、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小腿和腳掌肌肉。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訓練後可強壯下肢肌力和增進心肺耐力,日常生活中爬樓梯及起坐姿勢轉換都有很大的幫助。小腿及腳掌的肌肉強壯後,有助於平衡,運動時不易跌倒。太極拳有增進肌力與心肺耐力的效果,可以加入健身房的運動計畫中,如電動跑道、踏車、重量訓練、柔軟度訓練等,相輔相成。初學者先練習功操,包括蹲馬步、弓步、揉膝、體前彎、套腿、拉筋等,一個月後肌力及柔軟度改善後,再開始練習單式,循序漸進,最後才打整套拳。較嚴重患者可坐椅上練習帕金森氏症患者常有起坐姿勢轉換、登階及轉身障礙,對於較嚴重患者,可選擇太極拳的單式練習,如起勢、左右雲手、白鶴亮翅等,避免突然轉向,無法穩定站立的人,也可坐在椅子上練習。配合醫師治療,不迷信偏方,保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做運動,帕金森氏症患者還是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太極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需設備與金錢,且運動傷害少,可以推薦給患者作為運動治療選擇。
-
2021-05-01 醫聲.院長講堂
蔡明哲養生祕訣/不需午睡 作息規律 固定打高球
「規律運動、作息,很重要。」身為外科醫師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蔡明哲,練就一有空檔就可以睡著的本領,現在每天最晚11時就寢,早上5時起床,鼓勵民眾也應有規律運動與作息,才能過健康生活。蔡明哲從小學開始打羽球,至今養成每周固定打2小時羽球的習慣。上了年紀後,也從事和緩的運動,55歲起開始打高爾夫球,此運動很休閒、能走路、與朋友聊天,還可以打到8、90歲,雖然工作繁忙,「會盡量找時間,一個月能打一、二次高爾夫球就很高興了,這是一種放鬆。」「規律運動相當重要。」蔡明哲規律地打羽球、高爾夫球外,平常能爬樓梯就爬樓梯,能走路就走路,這些都是他的運動,讓他每天保持心肺功能的活動。他強調,「只要有這樣想法,不在乎從事什麼運動,要規律執行才是重點。」蔡明哲在飲食方面沒有特別的禁忌。「保持生活規律很重要。」他盡量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沒有失眠問題,沒有午睡習慣,白天專心工作,每天最晚11時就寢,一早5時起床,會喝杯咖啡、看看新聞報導,就準備上班;休假時,清晨5、6點就出門打高爾夫球,這是早已養成的習慣。喜愛閱讀的他,隨身包包裡都會放一本書,「閱讀是獨處的時刻,可以細細讀,也可和作者對話。」他也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
2021-04-29 癌症.食道癌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78人,108年死於食道癌人數為1,983人,不管是新增罹癌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說,長期吸菸、嚼檳榔、飲酒、食用加工食品與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國衛院研究顯示,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2.29、2.62倍。陳志毅指出,與10幾年前相較,這1、2年來食道癌發病年齡約年輕10歲,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常吃火鍋等滾燙食物,以及偏愛甜食,引發胃食道逆流,增加罹癌風險。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也證實,口腔衛生不良,以及常吃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及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刺激食道,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由於食道癌迄今並無有效篩檢工具,賈淑麗提出6大遠離致癌因子,建議落實在生活中,避免罹患食道癌。1.遠離菸、酒、檳榔。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4.多食用原型食物,盡量減少加工食品。5.保持口腔清潔習慣。6.維持規律運動。陳志毅最後指出,由於早期食道癌並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族群提高警覺,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卡卡的,有異物感,就應積極就醫,並戒除菸酒及檳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4-28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肌少症】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肌少症年輕化!生活四原則擊退它
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社會來臨,高齡者常面臨的老年病症候群「肌少症」逐漸受到重視,且現代人因久坐不運動、飲食不均衡,肌少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預防肌少症,維持良好肌肉量及增強肌力?延伸閱讀: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https://reurl.cc/0DqNd6原則一:足夠熱量,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熱量,避免營養不良導致體重及免疫力下降、肌肉量流失。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選擇當季在地新鮮食材,增加飲食的變化,也是重要的預防原則。簡易算法如下:(依個別狀況及疾病需求有所調整):原則二: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1. 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重要的來源,能修補組織、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由於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所以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為豆類及其製品、魚類及海鮮、蛋類、家禽、家畜。蛋白質建議量為每餐1掌心(約1.5~2份的蛋白質);且應避免油炸及加工製品的食用。2. 乳品類含有優質蛋白質及鈣質,能保持骨質健康,因此建議每天早晚各喝1杯鮮乳(240毫升)或無糖優格、優酪乳,也可以將乳製品入菜(如:起士烤鮮蔬或牛奶蒸蛋)。原則三: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的吸收,預防骨鈣合成不足導致骨質疏鬆,對肌肉收縮及功能也具影響力。維生素D可從食物中的菇類、多脂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及強化維生素D的乳品中獲取;但菇類在栽培過程中,需經過紫外線照射(UVB)才會有較高的維生素D,且烹調時則須搭配油脂一起食用,才易被人體吸收。另外,皮膚經陽光日曬後,也可合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每天曬太陽10-20分鐘。原則四: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登山等有氧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而彈力帶、握力球、啞鈴等阻力運動,則能增加肌力、維持肌肉量。因此,若合併兩者訓練,將可以同時有兩種訓練的好處,建議1周3-5次超過30分鐘以上的有氧或阻力運動。飲食和運動是對抗肌少症的重要關鍵,雙管齊下,才能增加肌肉質量,增強肌力,遠離肌少症,一起健康老化。營養師-陳怡婷 | 立即與專家諮詢 | WaCare我的健康社群 |https://reurl.cc/3NngZM【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4-2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60歲男睡覺揍妻子 竟是癲癇發作
一名60多歲李先生晚上睡覺時突然大吼大叫,還對妻子拳打腳踢,症狀持續兩年,造成困擾,他到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他有所謂的「癲癇波」以及「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在專業藥物治療下,終於控制病情,夫妻兩人睡眠品質獲得改善。李先生睡覺時經常說夢話,一下大吼一下亂叫,手、腳還會不自覺亂踢,妻子常因此遭受波及,本以為只是當時壓力大,過一陣子就會自然好,未料這樣的狀況持續2年,妻子帶著李先生到三峽恩主公神經內科就診。三峽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君右表示,經睡眠腦波檢查及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發現病人腦部有不正常放電情形,也就是所謂的癲癇波,使病人睡眠時發生癲癇,肢體不自主亂動。另說夢話情形是因病人同時有典型「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他們決定以以抗癲癇及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藥物治療,直到病人症狀完全消失。李君右指出,睡眠中的癲癇和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不算罕見疾病,但兩種病況同時出現則較少見。癲癇會在清醒或睡眠時發作,其中有一類大腦額葉不正常放電的癲癇特別容易在睡夢中發作,這種癲癇大多在年輕時就發病,但也有少部分在成年後才發病。典型發作會造成睡眠中肢體如舞蹈般大幅度擺動,甚至衝下床,過程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發作過程中病人可能稍微甦醒而意識到自己的情形,也可能整個發作過程完全無意識,通常用抗癲癇藥治療即可控制。李君右說,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則常見於中老年的男性,這個疾病的病人因為在快速動眼期有肌肉張力異常增加的情形,睡覺作夢時會把夢境中說的話、唱歌、打鬥、逃跑動作表現出來,病人則完全不知道自己行為,發作時通常伴隨大量肢體動作,有時就會造成自己或床伴受傷,該病同樣可在用藥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李君右建議,睡眠障礙疾病五花八門,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像增加白天日照時間、睡前避免玩手機、看電視或飲酒、養成規律運動與作息等可改善睡眠問題,但是諸如睡眠癲癇、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則需進一步接受檢查與專業治療才能改善。
-
2021-04-2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恐致血栓! 新式微創手術減少併發症
靜脈曲張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只要久站、久坐,就容易造成腿上布滿青筋。但是醫師提醒,靜脈曲張不只是外觀上不美麗,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血栓、肺栓塞等併發症,可能致命。台北、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學倫表示,透過新式微創血管內手術治療,可減少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一名中菜廚師,工作久站導致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不時有酸、麻、抽筋、腫脹、疼痛等症狀。因未及時治療,某天忽然出現呼吸不順、胸口喘不過氣等症狀,緊急就醫確診為血栓及肺栓塞,住院治療兩周後才順利出院。張學倫表示,靜脈曲張發生率約兩成,是很常見的疾病,和遺傳、年齡有關,而女性、常久坐或久站的工作型態、懷孕也都容易導致靜脈曲張。但靜脈曲張不僅導致外觀問題,其發生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3倍;產生肺栓塞是正常人的1.73倍;產生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是正常人1.72倍。而許多人會用抬腿、按摩方式來改善靜脈曲張的問題。但張學倫表示,抬腿讓血液回流的方式不是沒效,但緩不濟急;至於按摩則只能舒緩酸、麻、腫脹的症狀,但無法改善根本問題,甚至可能讓已經很脆弱的血管因按摩而破裂。張學倫說,要根治靜脈曲張,最好的方式仍是以手術處理壞死、堵塞的血管。過去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壞死的血管,不但需要全身麻醉,且恢復期長,術後也需要一直穿著彈性襪維持血液回流。而目前新式微創手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雷射燒灼術,一是靜脈膠水閉合術。雷射是以導管雷射直接燒灼病變靜脈的血管壁,成功率達95%以上,術後需穿彈性襪一至三周,預防再惡化;膠水閉合則是利用導管將靜脈膠打入病變的靜脈使其閉合,成功率98%以上,術後則不須再穿彈性襪。張學倫說,兩種手術的傷口小、恢復快,且術後可立即下床行走,「馬上跳土風舞、接孫子都可以」。但微創手術目前健保並無給付,需自費。而長庚醫院皮膚科及長庚大學於利用長庚醫學資料庫及健保資料庫,針對2005至2016年1323位接受新式微創血管內治療的靜脈曲張病患進行研究及追蹤,發現可有效減少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減少血栓機率減少51%、減少肺栓塞機率44%、周邊動脈疾病也減少36%。該研究成果今年三月也登上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循環-介入性治療雜誌(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不過為避免其他血管又出現靜脈曲張,張學倫提醒,日常保養重點應避免久站、久坐,穿彈性襪保持血液回流,並應戒菸、維持規律運動和理想體重。
-
2021-04-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2名老婦骨質疏鬆引發壓迫性骨折 醫建議注重飲食與運動
75歲郭姓老婦人3個月前因彎腰提重物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但術後仍持續腰背疼痛,因此轉至大千綜合醫院就診,醫師X光檢查發現,她手術的椎體骨水泥無法和骨頭有效結合,導致脊椎變形且不穩定。另一名76歲李姓老婦1個月前不慎跌坐地上,同樣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因害怕手術而僅靠藥物治療,但疼痛持續1個月未改善,經X光檢查發現,發現受傷的椎體持續塌陷變形和駝背畸形,與醫師討論後,2名病患都接受微創脊椎鋼釘固定及經皮椎體成形術,術後疼痛大幅減輕且當天即可下床活動,後續追蹤都恢復良好。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劉少政表示,2個案例歸究原因就是「骨質疏鬆症」,也就是因骨質漸漸流失而增加骨折機會的疾病。其中,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人約有6萬名,65歲以上發生機率高達1/4。過去這類病人多以臥床、藥物或背架支撐等保守療法為主,治療時間較長甚至有些較嚴重的病人臥床不起,導致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深部靜脈血栓等併發症。他指出,針對嚴重骨質疏鬆合併脊椎骨折塌陷變形病人的治療方式,建議可同時接受微創脊椎鋼釘固定及經皮椎體成形術,將骨水泥灌至骨質疏鬆專用的微創中空骨釘內,讓骨釘與椎體更緊密結合,可增加脊椎穩定性、矯正脊椎駝背變形、舒緩病人因脊椎受損造成的慢性疼痛,更重要的是手術只需透過幾個1.5公分的小傷口即可完成,且術後當天即可下床,復原速度較快。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預防與治療方法首重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提醒民眾多攝取鈣質與維生素D、戒菸、勿過量飲酒以及規律運動,規律運動可改善長者的協調性,避免跌倒而發生骨折。另外,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人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再發生於其他節椎體,建議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抗骨質疏鬆藥物來預防再次骨折。
-
2021-04-22 該看哪科.婦科
更年期一定要補充荷爾蒙嗎?藥師解答正確觀念
婦女在更年期到來時,因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不足,容易引發生理上的不適!據統計,70%~80%的更年期婦女有明顯的熱潮紅及夜汗情形,導致睡眠品質降低、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顯著影響身心狀態及生活品質,此外,也有近半數的更年期婦女受泌尿道症候群所苦。藥師提醒,婦女若沒有更年期症候群,則不需使用荷爾蒙治療;若需治療,應在醫師的評估下,充分了解利弊,討論後再決定治療方案。緩解婦女更年期不適 荷爾蒙補充可緩解台南市立醫院藥劑科許杏如藥師表示,婦女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可藉由荷爾蒙補充獲得改善。關於熱潮紅及夜汗症狀,小於60歲及停經10年內,藉由補充荷爾蒙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使用口服或皮膚吸收給藥,用藥2周內即可觀察到明顯的效果,若只有單純的生殖泌尿道症狀,亦可以局部陰道給藥。補充荷爾蒙 同時可延緩骨質流失許杏如藥師補充,補充荷爾蒙除可改善更年期症候群,同時也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但婦女若沒有更年期症候群,就不需使用荷爾蒙治療,建議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若有其他不適症狀,如骨質疏鬆,再針對個別症狀治療。搭配黃體素使用 預防子宮內膜癌而在使用荷爾蒙期間,臨床上常見的疑慮包括:藥物該使用多久?是否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許杏如藥師解釋,荷爾蒙治療需要持續多久及什麼時候該停藥,目前仍無明確的定論,一般而言,使用儘量不要超過3~5年,有改善即可開始考慮降低使用量及漸漸停藥。此外,若子宮仍完整的婦女,投與雌激素的同時,必須配合黃體素一起使用,以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補充荷爾蒙非人人適用 調整生活習慣有幫助而乳房疼痛及無預期的陰道出血等是補充荷爾蒙時常見的不適症狀。許杏如藥師指出,也有些婦女並不適合使用,如有乳癌病史、乳癌高危險群、心臟疾病、靜脈栓塞或曾中風者。除了藥物也可藉由改變生活習慣,如多待在涼爽的室內、減少辛辣飲食、飲酒、抽菸及熱飲,以緩解熱潮紅引起的不適,而有氧運動、瑜珈也能緩解身心不適。
-
2021-04-17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在家中自己煮的料理會比外食新鮮、健康?醫師提醒,要小心,別為了讓料理更加美味,而選擇重油、重鹹的調味。如果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未改,就算是自家烹調的料理,也會有損健康。62歲的謝太太,工作上是丈夫的好幫手,在家中也是稱職的好太太、好媽媽。她主訴,結婚數十年來,再忙碌也會抽出時間煮上一桌好菜,與家人共享,並認為「吃家裡自己煮的卡健康」!因為這樣的飲食觀念,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體狀況,除了有高血壓問題,其他都挺不錯的。近日,在女兒的安排下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由於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恐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聽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的建議,安排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查,結果指數竟達199分,代表心臟血管已有中度粥樣硬化斑塊,且有高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錢政平建議,立即安排心臟冠狀動脈攝影(CTA) 進一步檢查,透過檢查影像可清楚看到謝太太的3條冠狀動脈竟有2條已發生阻塞,其中右冠狀動前降枝已造成中度(50%)血管狹窄。 經醫師詢問她的日常飲食情況,赫然發現,謝太太認為家裡煮料理較健康,但為了好吃、下飯,料理總是重油、重鹹。錢政平提醒,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應立即改善飲食習慣,採取少油、少鹽、高纖維的健康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錢政平表示,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長期若控制不佳,高血壓會使心臟肥厚,進而引起心肌病變及心臟衰竭。根據統計,有高血壓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機率增加2.5倍。提醒有三高的人,不能只關注血液檢驗報告中各項的數值,還要當心三高控制不佳後續會引起併發症,如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硬化、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腦血管堵塞(腦動脈瘤、腦中風)的問題。而近年來有不少年輕人因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驟世,錢政平指出,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外,千萬不能輕忽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因高血壓不會有明顯不適症狀,使許多人患有高血壓而不自知,而耽誤就醫。 他呼籲,除了日常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缺一不可,也應該定期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進而及早治療與控制。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分析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
2021-04-1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超前部署 預防腦中風健檢、減重、戒菸等方法不能少
一位39歲男子長期抽菸,因工作需求在外飲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前工作時突然右手麻、頭暈無法說話,送醫診斷為腦中風。衛福部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蘇美鳯表示,衛福部統計108年10大死因腦中風高居第4,而且復發率高,帶給家庭負擔與壓力,病人也容易出現自尊、情緒低落的問題。腦血管疾病又稱為腦中風,為腦部血管產生阻塞或出血情形,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腦損傷,常見的症狀如肢體會突然一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或流口水、語言表達障礙及臉部有歪斜情形等,若有以上症狀就要馬上就醫,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蘇美鳳說,根據臺灣腦中風復健治療指引,腦中風依發病時間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前三個月為黃金復健期,病人、家屬與復健師討論後要儘早訂定復健計畫,循序漸進協助病人患肢運動,每日2至3次,每次30分鐘復健運動及協助肢體正確擺位,並透過助行器、拐杖等輔具依病人能力慢慢進展至主動運動,使病人能恢復最佳日常生活功能。蘇美鳳指出,現代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使腦中風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危險因子包括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抽菸等因素,預防方法為定時健康檢查,40歲以上每3年定期檢查 1次,65歲以上每一年檢查 1次。有三高問題,須就醫配合藥物治療及定期回診檢查,同時維持健康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至24之間,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其他還有規律運動、控制飲食、不抽菸不過度喝酒,透過生活上的改變,養成良好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遠離腦中風。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4-14 癌症.其他癌症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62歲的范先生,因去年一場同學會,與三五好友見面聚餐,開始聽聞部分同學健康開始亮起紅燈,其中一位好友便提議相約一起去做健康檢查;而范先生在健康檢查後發現,血液報告中指出有高血壓問題,再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檢查,從影像結果清楚看見腎臟位置有一處已明顯發展成腫瘤的病灶,後續由臨床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腎臟癌。腎臟癌初期不易發現  血尿、持續性腰痛要當心腎臟癌好發於40~70歲之間,男性較多,男女性比例約1.5:1,僅次於膀胱癌,是泌尿道癌症的第二號殺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腎臟位於後腹腔深部,若發生腫瘤不容易發現。腎臟癌細胞初期發展較緩慢,若要發現早期腎臟癌大多都是藉由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至後期才有可能出現血尿、持續性的腰側或腹側疼痛、不明腰側或腹側腫塊、體重減輕、貧血、發燒等症狀。三高患者罹患腎臟病機率高  健康飲食莫忽視依據國民健康署96年三高調查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4倍及1.6倍。當人們被診斷出患有腎臟疾病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管是患者或家人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皆會因腎臟病受到干擾。錢政平提醒,保持健康生活型態的養成很重要,控制三高、維持健康飲食、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健康檢查,是保護腎臟健康的黃金守則。延伸閱讀: ·血壓忽高忽低比高血壓更危險! 醫師揭「這些行為」洗腎風險很高 ·腎不好要少吃高鉀食物! 6大飲食地雷別踩...狂吃低鉀食物也不OK
-
2021-04-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所進行的「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發現,接近半數受訪者的睡眠品質不佳(46.0%),且平均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6.67小時),低於專家建議的7~9小時。 若進一步檢測大眾睡眠習慣,竟然只有3.3%能完全做到「好眠好習慣」!而排名前三名的「好眠壞習慣」依序是:睡前使用手機、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養成好眠好習慣 為健康儲存本錢 當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懂得積極運動、重視均衡飲食時,千萬別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只要努力養成規律的生理時鐘與好的睡眠習慣,才能為健康儲存更多本錢。 該調查發現,84.4%受訪者習慣在睡前使用手機等3C用品,成為另一個重要議題。因研究已經證實,睡前使用手機會活化大腦的特定區域,從睡前持續到清醒,不僅讓入睡困難,造成淺眠,甚至影響記憶、認知等大腦功能。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而調查中也發現,睡前有使用手機習慣的人,睡眠品質不佳的比率明顯高出沒有這個習慣的人許多,分別為48.0%:35.7%。 美國華盛頓大學睡眠專家得羅素醫師(Dr. Lourdes DelRosso)表示:「睡眠專科醫師不僅診療睡眠疾病,更有責任促進睡眠健康」。 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鼓勵大家依循世界睡眠學會所推廣的「好眠十招」(10 Tips for Better Sleep),養成規律的睡眠好習慣,讓一夜好眠來紓解疲勞、維持白天清晰的思緒,用健康與活力滋養人生。 好眠一招: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該睡覺時就睡覺,該起床的時候就起床,養成規律生理時鐘。現實中,有許多人因為工作必須輪班等因素,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每天失眠成常態;更多的是夜晚打手遊、追劇等,破壞規律生理作息,導致睡眠障礙。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表示,「規律」不麻煩,是可以有彈性的,大概1個半到2個小時之間的變動。如果一個人大約都在晚上10點半上床,那麼在10點半到12點之間上床睡覺,睡眠時間都可以算規律,起床時間也一樣。 好眠二招:檢視自己運動習慣 蔡宇哲指出,根據現在所有臨床科學的驗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如果白天有多一點活動量,甚至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對睡眠都會非常有幫助。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從2年前養成運動習慣後,睡眠品質明顯變好。 然而,跟睡眠時間一樣,規律運動也是可以有彈性的,不一定要每天做,偶爾休息一下也沒關係。此外,建議在睡前2小時內應避免激烈運動,應該讓自己處於放鬆狀態,但千萬別滑手機。 好眠三招:勿在床上工作做事,床只用來進行睡眠及性生活 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謹記上床只做兩件事「Sleep」(睡覺)跟「Sex」(性行為),不要在床上進行跟兩S無關的行為。如果習慣在床上滑手機、追劇、看書、工作等,讓大腦不斷運轉,當然影響睡眠。 他提醒,與床的關係越單純,看到床就會直接連結睡覺,就會特別容易入睡。記得,上床後你是另外一個角色,不用擔心工作、不想煩人的事,快與舒服的床相擁在一起吧! 好眠四招:白天有小睡習慣也不超過45分鐘 也是與生理時鐘有關!白天小睡片刻已被認定能消除疲勞、抵消睡眠債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研究發現,午睡能促進大腦細胞修復,給大腦充電,激發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白天睡15~30分鐘,可以改善心情、提升記憶等。千萬不能睡超過45分鐘,因為睡得過多,可能進入深度睡眠週期,如被叫醒,可能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也可能會擠壓主要睡眠時段的品質。 好眠五招:遠離酒精物質濫用,保持健康生活形態 許多人以為飲酒能幫助入眠!研究發現,酒精雖能使睡眠準備期減少,受試者也自覺易於入睡,但腦波顯示快速眼動期卻減少了。受試者常抱怨淺眠多夢、半夜醒來,總睡眠時數則與未喝酒時一樣,大大抵消好入睡的好處。 而喝酒助眠研究進行數週後,受試者睡眠準備期逐漸延長,換言之,開始睡不著了。當受試者當突然停酒時,會產生輕重不一的戒斷現象,比用酒助眠前更難以入睡,且中途常醒來,總睡眠時數因而大幅減少,可說得不償失。 臨床上,常見到失眠患者喝酒以助眠,卻因安眠作用的逐漸降低而增加飲酒量,停酒又有難受的戒斷症狀及快速眼動期反彈現象,導致失眠更嚴重。只好繼續喝、增量飲,因而染上了酒癮,對健康損害更大。 好眠六招:設定使用咖啡因的「截止時間」 許多人會抱怨某些日子睡眠變差,詳細詢問後發現,原來是當天過午後接觸到「含咖啡因飲料」,如茶類、咖啡等。當然,不是每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都有相同反應,但如果體質會如此,請在中午以前喝吧,過午之後,請避免攝取! 咖啡因是一種能影響精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僅能消除疲勞,還可提高人的警覺度、專注力和耐久力,並縮短反應時間。而咖啡因的半衰期長達6個小時,表示它存在體內的時間比想像中更久。為了好眠,時間太晚就別攝取。 好眠七招:調整睡前點心食用習慣 有人晚餐吃得早,所以在睡前會吃點心、宵夜,喜歡吃得飽飽入睡;而有人因工作晚餐吃得晚,不得不帶著飽腹感入眠。但,睡前吃點心、宵夜的習慣,對於好好入睡影響大。 胃的胃酸分泌尖峰是在半夜,所以,完全空腹上床睡覺不是件好事;但,吃得太多把胃裝滿後,躺下恐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反而破壞睡眠品質。建議睡前進食,以量少易消化為原則,飲食完畢之後最好隔半小時以上再上床。 好眠八招:舒適寢具,擁你入夢 該睡硬床還是軟床?枕頭材質、硬度、高度該怎麼選?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說適合你的寢具就是好寢具。建議花時間到專門販賣寢具的店家選購,躺好、躺滿再下手。但是,寢具不是決定睡眠品質的唯一條件,該就醫時別逃避。 好眠九招:睡眠時寢室維持舒適溫度,保持良好通風 吳家碩表示,溫度、通風,都是入眠的助攻工具。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等,讓人無法好好入睡。寢室內空氣要盡量保持流暢,可開窗產生空氣對流,或利用空氣清淨機維持室內空氣清淨,對提升睡眠品質有幫助。 臥室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到睡眠。太熱使人身心煩躁而不易入睡,或半夜因躁熱而醒來,嚴重影響睡眠的品質;太冷則讓人手腳感到冰冷難以入眠,也可能因為過冷而中斷睡眠。 夏季氣溫偏高時,可在入睡之前將室溫調降至約25°C左右,產生一個令人容易進入夢鄉的環境,然後利用舒眠功能將室溫逐漸回升至27°C左右,之後儘量保持恆溫。 好眠十招:維持臥室安靜,盡量遮蔽光源 一般而言,人在微暗的環境裡較容易入眠,所以,入睡時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線在寢室中出現。因為光線進入眼簾,會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並且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睡意盡失。 聲音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超過70分貝的聲音,就有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想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應維持寧靜的睡眠環境,或配戴耳塞來協助降低噪音,也有助於安眠。 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調查時間:2021.3.10-3.17.受訪人數:2,209人(男性25.7%,女性74.3%).年齡分佈:20歲以下(2.5%),20-50歲(82.9%),50歲以上(14.6%).睡眠習慣及比率 睡前有使用手機或其他3C產品習慣 84.4% 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 56.3% 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44.9% 臥室遮光不佳 28.7% 睡前有用含咖啡因飲料習慣 20.2% 床墊棉被等寢具不舒適 16.7% 白天小睡過長 15.5% 臥室溫度濕度不適中 13.8% 睡前有吃大餐習慣 12.2% 睡前有喝酒或抽菸習慣 9.9%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 )
-
2021-04-12 醫療.心臟血管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肥胖是現代社會中相當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達44%,其中男性比率達51%,女性比率達36%。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會讓健康亮起紅燈,並非福氣的象徵。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介夫醫師指出,我們認為肥胖與粥狀動脈硬化,都跟慢性發炎反應有關,因為脂肪組織會釋放一些細胞激素,這些細胞激素會造成組織的慢性發炎。另外,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共病,這些問題也都對血管造成傷害,大至主動脈、小至周邊動脈都有可能漸漸出現狀況。平時沒症狀,一出事就要命的大動脈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謝福謙醫師表示,常見的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主動脈位於體內深處,形成主動脈瘤時,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很難察覺,除非是直徑很大的主動脈瘤,才可能因為壓迫周圍器官而出現症狀。若主動脈瘤是位於靠前胸的部位,患者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若是位於靠後背的部位,可能出現腰痠背痛、腹脹等症狀,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血管外科檢查,確認是否有主動脈相關疾病,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謝福謙醫師說,「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多主動脈瘤都是擴張到很大才被發現。」主動脈瘤的變大或破裂與血壓有關,血壓越高主動脈瘤越容易破裂,主動脈瘤較小的時候,會建議使用藥物控制,隨著主動脈瘤的直徑越來越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就會建議手術治療。「如果主動脈瘤長大的速度較快,例如1年長大超過1公分,我們也會建議患者趕快接受手術治療。」陳介夫醫師解釋,「傳統的治療方式,得動手術打開胸腔、打開肚子,把主動脈瘤切除,換成人工血管。近年來發展出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利用導管的方式,從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把主動脈覆膜支架送入主動脈,確定位置後再展開支架,讓血流走在主動脈支架裡,不會衝擊主動脈瘤。這種做法的傷口較小,破壞性較小,手術時間較短,病患恢復也比較快。」謝福謙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是相對急迫的狀況,血流會從主動脈內膜破損的地方灌入主動脈壁,而造成劇烈、撕裂性的胸痛、背痛、腹痛。根據主動脈剝離的位置,會將主動脈剝離分成甲型(Type A)跟乙型(Type B)。當剝離部位包含升主動脈時,稱為「甲型主動脈剝離」,這是相當危急的狀況,每小時會增加1-2%的死亡率,需要緊急開刀,進行開放式手術。當剝離部位侷限於降主動脈時,稱為「乙型主動脈剝離」,因為不會影響通往腦部、心臟的血流,則可以考慮用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的方式來解決。陳介夫醫師回憶,曾經有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好幾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但都沒有規則服藥。有天晚上他跟朋友吃完飯,突然感覺胸口好像被撞了一下,之後就開始從後背一直痛到肚子,而且左腳開始發麻,麻完之後就非常非常痛。送到急診室後,立刻幫他做檢查,電腦斷層顯示是乙型主動脈剝離。當時,患者左腳的血壓比上肢的血壓低了60、70毫米汞柱,代表血流嚴重受阻,需要緊急處理。做完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之後,他左腳的疼痛就立刻緩解了,而且手跟腳的血壓也恢復成一致的,幾天後順利出院。嚴重恐截肢的周邊動脈阻塞陳介夫醫師說明,下肢周邊動脈狹窄初期,患者會感到腳變得比較冰冷、偶而會感到腳麻,隨著動脈狹窄的程度越嚴重、血液循環會越來越差,其他症狀也會陸續出現,包括疼痛、無力、間歇性跛行等。「所謂的『間歇性跛行』,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漸漸感到疼痛。」謝福謙醫師解釋,「患者平常在家裡活動可能很正常,但是只要走比較長的距離,可能走了兩百公尺之後,就開始出現跛行的狀況,而必須停下來休息。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患者又可以繼續走,但是再走兩百公尺,又需要停一下。這是周邊動脈疾病相當獨特的症狀。」「再嚴重的話,會開始產生傷口,因為血液供應不足、組織缺血,而形成慢性潰瘍。」陳介夫醫師說,「部分患者甚至會有肢體末梢發紺、壞死的現象,最後可能需要截肢。」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科檢查,確認是否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盡早進行治療。面對周邊動脈狹窄,務必好好積極改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陳介夫醫師強調,「治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成因,才是治本之道。而且患者一定要戒菸,才能避免病情迅速惡化。」謝福謙醫師解釋,周邊動脈疾病初期可先用藥物控制,若狹窄程度較嚴重,就需要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有兩類,一類是利用導管在血管腔內進行,包括氣球擴張術、塗藥球囊、血管支架等。另外一類是繞道手術,外科醫師會嫁接一條血管繞過狹窄的部位,讓血流可以順利通過。血管腔內的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手術,醫師會從鼠蹊部將導管放入動脈裡,小心地穿過動脈狹窄的位置,然後撐開氣球擴張血管的管徑。部分患者的血管鈣化很嚴重,無法使用氣球撐開時,可以考慮使用血管內的斑塊旋切裝置刮除較硬的斑塊。醫師也會視狀況決定是否放入血管支架,以維持血管的內徑。陳介夫醫師說,為了降低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以考慮使用塗藥球囊,在撐開血管時,釋放藥物進入血管壁,抑制細胞增生,有助於延長血管暢通的時間。倘若延誤就醫,動脈狹窄已太過嚴重,或不適合使用氣球擴張術,就必須考慮繞道手術。貼心小提醒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容易危害血管的健康,不容輕忽。這些傷害都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日積月累下來,便會形成大麻煩,從主動脈到周邊動脈都有可能出狀況。大家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高鹽、高油、加工食品,正確保養把血管照顧好!原文:
-
2021-04-10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男性勃起障礙勿亂服壯陽藥 恐導致症狀惡化、危害健康
為了挽救「性福」又不敢就醫,許多男性常購買不明來源壯陽藥,反而導致症狀惡化甚至危害健康。南投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李昇平醫師說,造成男性勃起障礙的因素相當複雜,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壓力、抽菸、藥物或是賀爾蒙等多種問題導致,只要不避諱就醫,經醫師對症治療,還是可改善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難以啟齒的問題,但不避諱就醫,在醫療人員評估討論,依個別狀況治療後,可以大幅改善。南投陳姓退休公務員因為無法維持勃起,原本安慰自己年邁打算就此放棄性生活,但在妻子的鼓勵下,至南投醫院接受線性震波治療療程,已恢復幸福美滿的夫妻生活。南投醫院引進線性震波治療,非侵入性的治療,利用低能量的震波來促進血管新生,幫助血液循環,改善血流量與流速,進而增加勃起功能與硬度。通常療程是每周一次,持續六周,依據患者的體質與病況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該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關於勃起功能障礙,李昇平鼓勵民眾不要害怕就醫,在經由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後,往往可以得到理想的改善方式。除了接受治療,三高等慢性病穩定控制,戒菸酒等危險因子、搭配減重、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都是提升性福重要的關鍵。
-
2021-04-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直腸癌肛門全切除?器官保留治療術讓他不須裝人工肛門
70歲林先生去年在醫學中心診斷出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病灶在肛門上方4公分,判定為癌症臨床分期第三期B,評估需做肛門全切除手術。林先生抗拒永久人工肛門,於是自行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後來病況仍然惡化,因此到聯新國際醫院求診。聯新國際醫院為林先生進行3D定位電腦斷層檢查,腫瘤在短短兩個月變得比一個拳頭大,甚至侵犯攝護腺及附近淋巴結。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放射腫瘤科團隊,幫林先生進行「器官保留治療」,醫治癌症同時兼顧肛門的保留。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表示,過去傳統手術治療癌症常常犧牲某些器官,現在藉由「器官保留」整合性治療,針對不同病人客製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透過放療、化療合併手術,讓器官得以完整保留,甚至保有功能與外觀,臨床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指出,醫療團隊為林先生規畫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的肛門保留治療,先進行多次放射線照射合併口服化學藥物療程,使腫瘤縮小,再評估實施「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並做腸吻合,等腸吻合處癒合,再以手術關閉暫時性腸造口,讓肛門恢復正常功能。林先生在日前完成療程,也已恢復正常排便,之後將再接受輔助性化療與門診持續追蹤。賴易成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由於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等發現腫瘤恐為時已晚,甚至面臨全肛門切除手術,不少病人望之卻步放棄積極治療,很可惜。「器官保留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除了直腸癌或肛門癌,也可運用在鼻腔腫瘤、舌癌、喉癌或下咽癌、乳癌、膀胱癌、骨肉瘤等治療,對於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都有相當好的成效。賴易成提醒,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台灣的發生率隨著人口老化而提高,建議民眾定期做篩檢與監測,養成健康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減少紅肉與精緻加工類食品,持續規律運動,維持正常作息,不抽菸、酗酒、熬夜、吃宵夜,才能避免大腸直腸癌上身,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
2021-04-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 研究顯示,肌少症可能影響口咽喉部肌肉群,導致吞嚥障礙● 靠著代償現象,肌少症老人得以正常進食,但小心演變成真正的吞嚥障礙● 吞嚥障礙症狀之一是喝水變慢,幾乎需要一般人雙倍時間70歲的張太太,自從丈夫過世之後就食不下嚥、幾乎足不出戶,一整年下來,整個人瘦了一圈。最近她發現自己瓶蓋扭不開,爬一層樓梯就相當費力,連喝水也出狀況,頻頻嗆到。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肌少症近年逐漸獲得重視。許多醫師在診間發現疑似病人,便督促其進行肌力訓練,以改善生活品質。肌少症一般透過行走速度或握力下降來診斷,其實也可能與吞嚥障礙有關。輕則變瘦 重則嗆咳釀肺炎吞嚥障礙代表病人平常經口進食發生困難,導致對用餐、飲水產生畏懼,輕則體重減輕、營養不良,重則嗆咳後發生肺炎、高燒濃痰,甚至呼吸困難,有生命危險。正常人能順利吞嚥,仰賴中樞神經系統下指令給口咽喉部的肌肉群,讓口咽喉部肌肉各司其職,將食團嚼碎、混合口水,運送至食道而非氣管。以前,醫師認為肌少症主要影響軀幹跟四肢肌肉,但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肌少症也可能影響口咽喉部的肌肉群,導致吞嚥障礙。而肌少症對吞嚥功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惡化到足以影響生活品質之前,其實就可以看出端倪。代償現象 吞嚥障礙的前兆最近台大吞嚥團隊發表研究,針對吞嚥功能正常的老人,分為肌少症和沒有肌少症兩組,測量其吞嚥功能。結果發現,有肌少症的老人即使測驗當下進食無障礙,但吞嚥功能已有負面變化,雖然舌頭的力量沒有改變,但口咽喉部肌肉必須更用力、吞嚥評估量表分數降低,最明顯的是喝水速度變慢,一般人喝水100cc平均約6秒鐘,但是肌少症患者幾乎需要雙倍時間,我們稱為代償現象。口咽喉部肌肉力量減弱,但靠著代償現象,肌少症老人得以暫時維持正常進食。若置之不理,就可能演變成真正的吞嚥障礙。進食減量 規律運動增肌力建議提早處理,避免惡化。首先,攝取足夠蛋白質,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包括肌力訓練,如使用啞鈴、彈力帶,或在家深蹲、抬腿、抬屁股等,預防肌少症。若已發生肌少症,即使吞嚥困難並不明顯,仍建議減少每口進食的量,或放慢進食速度,避免嗆咳。同時開始訓練口咽喉部肌肉。若喝水常常嗆到,甚至對進食心生畏懼,建議至各醫院復健科就診,由醫療人員進行詳細評估。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將一顆直徑大約10公分,幼兒遊戲用的軟橡皮球夾在下巴與前胸之間,然後收下巴,試圖去夾緊軟橡皮球。建議每天訓練,一次夾10秒,休息10秒後再重複,如此三次。
-
2021-04-05 癌症.乳癌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前法務部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昨日晚間因乳癌逝世,享壽69歲,其執掌法務部期間,曾3度執行死刑,槍決包括鄭捷等12名死囚,但任職初期卻確診羅乳癌第2期,雖術後病況獲得控制,但這個月病情惡化不幸辭世。醫師指出,完成乳癌治療後,前五年應每半年追蹤1次,後五年則每一年追蹤1次,以及早發現是否有乳癌復發跡象。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台灣診斷出乳癌的年齡中位數約56歲,若接受治療,即使第四期,五年存活率約三成,但乳癌的期別、腫瘤大小、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或陰性、HER2陽性或陰性,都會影響乳癌的復發與否。乳癌復發到死亡也會間隔一段時間,以癌細胞轉移風險相對高的三陰性(ER、PgR、HER2皆為陰性)乳癌為例,曾令民說,三陰性乳癌有多種類型,目前乳癌治療技術雖進步,但少部分的三陰性乳癌會在3年內復發,復發至過世通常約有2年左右的存活時間。為及早發現是否有復發跡象,曾令民建議,完成乳癌治療後,前五年應每半年追蹤1次,後五年則每一年追蹤1次。針對乳癌危險因子,曾令民表示,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肥胖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危險因子則有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乳房經放射線照射、使用荷爾蒙補充劑達4年以上及缺乏運動等。曾令民表示,後天因素可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加以預防,女性除應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乳癌危險因子外,也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均衡、規律運動、避免熬夜等,並適時釋放身心壓力。
-
2021-04-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
咖啡與茶能提神,也有研究指出定期飲用咖啡與綠茶可降低心臟疾病與中風患者早逝風險,有民眾認為,是不是每天飲用咖啡跟綠茶就可以改善症狀?醫師表示,不添加糖、牛奶咖啡與綠茶或許可預防,但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規律運動、定期服藥、定期返診追蹤,才能穩定控制病情。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最近有心肌梗塞或心血管病患詢問,是否可以採每天喝無糖、無奶的綠茶或咖啡,藉以改善心臟病、中風患者早逝風險。原來是今年2月美國《中風(Strock)》期刊,刊登研究報告指出,日本收集了4萬6213名40至79歲參與者的生活、飲食及病史,並追蹤約18.5年。研究結果發現在不加奶、不加糖及不過量前提下,喝茶可以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喝咖啡則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中風病患與沒有喝綠茶習慣的參與者相比,每周喝1至6杯以上綠茶的人,早逝風險降低了27%;每天喝7杯以上的早逝風險則降低了62%,對於曾經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研究團隊發現飲用綠茶也有相似上述的效果。而曾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每周喝1杯以上咖啡的人,早逝風險也降低了22%。嚴元鴻說,這篇研究只是針對數據進行觀察性研究,攝取無糖無奶的咖啡與綠茶可能可以預防死亡風險,但他說,罹患心肌梗塞患者,以及高度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仍應戒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規律運動、遵從醫囑、定期服藥、定期返診追蹤,來降低復發及死亡的機率。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也說,有消化性潰瘍或腸胃道出血等嚴重症狀的民眾,建議避免喝茶及咖啡,以免導致病情加重。
-
2021-04-01 癌症.抗癌新知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維持心臟健康,有助於降低各類型的癌症罹患風險。研究顯示,維持心臟健康不但能避免罹患心血管疾病,還能降低罹癌風險。專家建議,要維持心臟健康,就要從控制血壓和膽固醇開始,養成規律運動和清淡飲食的好習慣,都是保養心臟的好方法,一旦養成對心臟有益的生活習慣,罹癌的風險自然跟著降低。心臟腫瘤學期刊報導,位於美國麻州總醫院的研究小組發現,擁有健康的心臟不僅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目前為世界前幾大死因之一),且心臟健康的人,罹癌風險(無論哪種癌)的風險也會跟著降低,反之心臟衰弱、不健康者,罹患各種癌症的機率也較高。專家認為,心臟健康的人會積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如不抽煙喝酒、少吃油膩食物等,以控制血壓、膽固醇、降低血糖等,且有規律運動,當生活習慣好,罹癌風險自然也較低,如心臟健康的人因為不抽菸,罹患咽喉癌的機率自然變低,不喝酒的人罹患肝癌的機會也大幅減少。一舉數得Healthline報導,研究人員的數據來自佛雷明心臟研究和腎臟、血管疾病研究,共約2萬份數據,並針對2萬個受試者,標記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例如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分析對比發現,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數每增加5%,癌症罹患風險就會增加16%。另外,排鈉利尿胜胜(診斷心臟是否衰竭的關鍵物質,通常水平越高代表心臟越衰弱)水平最高的三分之一者,與利尿钠肽水平最低的三分之一的人比較,罹癌的機率高出40%。專家建議,雖然癌症的罹患風險高低可能存在基因遺傳要素,但只要心臟保養得宜,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同時也能有效減少罹癌機會,可謂一舉數得。【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