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6
筆 文章
-
-
2021-01-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吹風機多是用來吹乾頭髮,但你可能沒有想到,吹風機尚有熱敷的功效,不過必須要配合穴位點的加溫,才能真正達到保健的功效,否則僅只是表面的暫時性加溫作用而已。 吹風機對穴位 可以強身保健吹風機所產生的風跟熱,可以將身體的水分和濕氣帶走。有時肌肉痠痛或手腳冰冷時,需要以熱敷的方式來緩解,可藉由吹風機的升溫的功能,來達到類似中醫的溫灸效果。針灸醫師吳建勳例舉以下針對不同的穴位,以吹風機進行溫灸的作用,可以達到的保健功能: ●改善高血壓症狀→「湧泉穴」 (腳掌前1/3的中央)慢性病的高血壓的患者,是因腳部的血液循環不佳,以致血壓升高,溫灸「湧泉穴」有助腳部循環的改善。 患者因長年有慢性的虛症問題,因此下盤比較虛寒,以致「頭重腳輕」,藉由加溫的作用,引導壓力往下走, 使身體達到整體的平衡,對於舒緩高血壓的症狀很有幫助。 ●預防手腳冰冷→大椎穴(正坐低頭,第七頸 椎下的凹處)對於比較怕冷或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對準這個穴位吹,除了可以讓身體快速暖和起來,對於落枕的改善也很有幫助。 ●膝關節保養→膝蓋的三穴(即膝蓋骨有兩個凹處,內側有一個「膝眼穴」,外側有一個「犢鼻穴」,以這兩個穴點為正三角形的底邊,上方的頂點為「鶴頂穴」) 天氣冷,很多老人家坐一坐就站不起來,會感覺僵硬或麻痺,此時可以吹膝蓋的三穴,可以有效改善膝關節的不適 ●腰痛治療→「腎俞穴」(雙手插腰,大拇指按後腰的兩側,大約在第二腰椎左右旁開約1.5吋,即約二指寬處的位置)久坐之後或因天冷所致,感覺腰部的疼痛,則屬寒冷的腰痛,建議早晚各做一次,每個穴位5分鐘,可以每天做;若體質屬於比較燥熱的人,建議隔天做一次,且要配合喝溫開水。 ●治療頭痛→「風池穴」(後腦、後頸部的凹處)適合用於一吹風就會頭痛的類型,但若是因為血壓升高,或是口乾、悶熱型的熱頭痛,就不適合用此方法。 ●鼻過敏緩解→「風池穴」(耳朵與後髮際正中間這個 大凹的穴位點)由於此處為人體鼻腔的反射區,吹個5分鐘,就會發覺鼻孔的鼻塞現象得到改善,但不能直接對著鼻子吹,如此反而會使鼻子變得乾燥,鼻塞的症狀反而更加厲害。 ●胃痛舒緩→「中脘穴」(胸部中間凸出的骨 頭到肚臍之間的中點) 若是因為吃了冰冷的東西引起胃的不舒服, 或是晚上睡覺時肚子吹到風而肚子痛、拉肚子, 就屬於胃寒痛,但若是因為胃部發炎所引起的疼痛,則不能使用此方法。 使用吹風機 這些細節要注意使用吹風機最好間隔15公分以上的距離,以降低電磁波的負作用。而若在做溫灸時,溫度應該調到最熱的強度,結束前,最好先調降溫度後,再關掉會比較好。而吹的時候要風口要正對穴位吹,不要使用風口側面。因為風口的側面的電磁波是最強的,是正常使用的10倍,且建議一個穴位吹5分鐘就足夠,每次不超過 10分鐘,最多15分鐘,並間隔5分鐘,這是由於吹風機的用電量相當高,除了擔心電磁波太 強的問題外,也較會有發生危險的疑慮。 溫灸前後要喝水 補充水果防電磁波值得一提的是,應注意空氣流通的問題,保持室內空氣的流暢。在進行溫灸的前後,要記得各補充一杯300c. c.的溫水,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溫灸後建議配合吃一點水果,效果會更好,因為水果除了可以補充水分以外,還能補充身體 一些抗氧化成分,達到間接預防電磁波的作用,由於此溫灸的方式多半適用於虛症的治療,因此在水果的選擇上,就不能太寒,例如:蘋果、芭 樂、水梨、洋梨、恐龍蛋、奇異果、桃子類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吹風機選擇多 依需求選擇合適款式最重要針對吹風機的選擇,常見的陶瓷式,因加溫之後可產生遠紅外線的低熱效應,順 著皮膚的經絡,一層一層的往下深入作用,除濕的效果會更好;遠紅外線的熱效 應,如同熱敷的效果般,可促進局部血液 循環加快,並使微細血管循環獲得改善。而負離子式,除濕功能較佳,也比較容易吹乾,所費的時間可縮短1/3,同時還能減低電磁波所帶來的負作用;至於充電式,用的鋰電池,價格較昂貴,但其電磁波非常的低,是在很安全的範圍內。 延伸閱讀: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
2021-01-22 科別.牙科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你是否曾經長時間不發一語地埋首於工作,突然開口與人交談時卻驚覺自己的「口氣」貌似不太好聞?其實,口氣不佳除了尷尬之外,可能是健康的警訊之一! 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常見的口臭原因大致分為三大類,像是全身性疾病、因服藥造成唾液減少、或是口腔疾病等都會導致口臭問題。若口臭已對生活造成影響,建議先諮詢醫師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以改善症狀。 1.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病患者、呼吸道疾病(如鼻竇炎)、長期的便秘等都會引起口臭。這些全身性的疾病,都需要經由專業醫師仔細診斷治療後,才能根除口氣因素。2.藥物作用:有些會使唾液分泌減少的藥物,如某些鎮靜藥、降血壓藥、阿托品類藥、利尿藥等,也會加重口臭問題。3.口腔疾病:一般而言,口腔疾病還是佔口臭首要原因,例如患有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因為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所分解產生出的硫化物就容易造成腐敗的味道或口臭。 與人近距離講話時口中卻飄出陣陣異味?這種尷尬的場景可能常常出現在你我身邊,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口臭大部分是因為口腔問題所引起的,因此,加強口腔清潔就有助維持清新好口氣!然而,部分口臭也可能是因疾病或服藥引起,建議對症下藥才能治本唷! 該如何改善口臭問題呢?黃斌洋醫師表示,口臭的成因可能並非短期造成,因此治療方式也建議治本最重要。一般而言,口腔疾病是造成口臭的一大原因,因此,在治療上,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口臭經常是由於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所致,對於口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可查查自己是不是有一段時間沒有做口腔定期保養與牙結石清潔了? 建議先讓牙醫師徹底進行口腔清潔與口臭原因評估,以改善口氣不佳的問題!此外,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有助改善口氣不佳的問題,包括:1.強化牙齒清潔,舌苔刮除與牙線使用頻率。2.平日輕輕叩齒100至300次,這個動作可增加唾液分泌,有助改善口臭問題,同時對強化牙周也有不錯的療效。3.平日宜清淡飲食,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4.平常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進食時細嚼慢嚥,增加唾液分泌。5.降低吸菸、飲酒的頻率。6.生活作息規律,保持心情舒暢。 口腔疾病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牙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北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前理事長暨柏登牙醫院長 黃斌洋醫師 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口氣不佳的原因 、改善口臭的方法
-
2021-01-21 科別.骨科.復健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南投縣70歲張姓阿嬤因為肌少症,導致肌力下滑,無法長時間行走。元旦連假和家人出遊,在景點走10分鐘就覺得雙腳無力,站也站不太起來。張阿嬤覺得自己掃了家人旅遊的興致,也不敢想以後還可以出遊。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楊育菱說,所謂肌少症是指因老化導致身體的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同時伴隨著身體活動量降低、身體活動功能變差、步行速度及耐力下降,會導致老人日常活動能力降低、失能,增加住院或死亡風險,且增加健康照護的需求和成本。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比日本還快,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人肌少症問題也越來越迫切。她說,肌少症在2016年被台灣也列為疾病看待。顧名思義便是肌肉隨著年紀加速萎縮,使老年人無法好好控制身體、肌肉無法支持關節導致關節磨損。要如何預防或治療肌少症?楊育菱物理治療師表示有三招。第一招是營養,建議每天要攝取1.2-1.5g/kg的蛋白質,最好能分在三餐攝取優質含有leucine(白胺酸)的蛋白質,例如牛奶、黃豆、花生、雞肉、瘦肉、魚等;而維他命D的補充也相當重要,例如鮭魚、鮪魚、鯖魚或起司、蛋黃等;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需要攝取。第二招是藥物,第三招則是運動,運動可以減緩肌肉流失與功能退化,特別是阻抗性運動,這也是目前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例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運動。建議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包含暖身與有氧運動、肌肉訓練、緩和伸展及平衡協調運動。如有慢性病,在運動前後應監測血壓、血糖等,運動前後或運動中發生身體不適,應諮詢醫師。運動以自己可以耐受的低強度運動開始,慢慢延長運動時間,最後才增加強度,勿超過身體負荷造成傷害。
-
2021-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 「以形補形」食療,營養是否到位是關鍵● 核桃護腦、番茄護心、魚眼補眼、薑顧胃● 豬腦補腦、大骨湯助高,比較沒營養邏輯冬天是國人進補旺季,坊間流傳「以形補形」作為養生保健的食療方法,即食物外觀只要長得像某個器官,就對這個器官有益。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來看,哪些是真智慧?哪些是以訛傳訛的謠言?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外觀並非決定食物是否有益健康的要素,「營養是否到位」才是判斷標準。核桃防失智 不可吃過量 最常見以形「可以」補形的食物,首推「核桃」,張斯蘭說,核桃像極了人體大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6營養素,對集中注意力很有幫助;吃對脂肪對大腦運作也相當重要,大腦內有60%的脂肪,核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護腦的重要成分,因此核桃是預防失智的聖品。不過,堅果類不可吃過量,以免發胖,張斯蘭建議,可按照衛福部國健署的健康餐盤指引,每天攝取免洗湯匙一匙分量即可。吃魚眼補眼 因含豐富DHA另一個以形可補形的食物是「番茄」,番茄切開後,像多個腔室的心臟,張斯蘭認為,番茄之所以可以保護心臟,其實是因為含有豐富的茄紅素,這個營養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降低血壓,甚至可以預防攝護腺癌。「吃魚眼補眼」、「吃薑顧胃」,張斯蘭也相當認同,主要是魚眼含有豐富的DHA,是視網膜構造成分之一;薑有薑辣素,可暖胃促進血液循環,但吃太多會刺激胃酸分泌,攝取的分量上要小心。豬腦補腦 小心膽固醇 「豬腦補腦」、「熬大骨湯助高」等食療也很常見,張斯蘭認為,這比較沒有營養邏輯。以豬腦來說,豬腦內有相當高的膽固醇,不可吃過量,以免造成血管塞住;豬大骨的含鈣成分其實不高,一碗250cc的豬骨湯只能喝到5毫克的鈣,「不如喝一杯250cc的牛奶,就能攝取50毫克的鈣質。」除了以形補形的說法,還有「以色補色」之說,例如,黑芝麻含有豐富礦物質鐵和鋅,都跟頭髮黑色素生成相關,是有營養道理可循。防貧血 可吃紅肉、深綠蔬菜至於「喝紅酒可補血」,張斯蘭並不認同,紅酒的酒精成分其實會消耗很多維生素B群,影響血紅素的生成,紅酒主要成分雖是葡萄,但以成人女性建議每天攝取20毫克的鐵質來說,葡萄每一百公克才含0.1毫克的鐵,「水果其實不是鐵質主要來源。」不過,葡萄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因此適量飲用紅酒,可預防冠心病。如果想要提升血紅素預防貧血,張斯蘭建議,可以多吃紅肉、豬肝、紅莧菜、深綠色蔬菜等食物。聯合報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1-01-21 科別.心臟血管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一波波寒流襲台,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幅增加。台中市67歲劉姓男子從事營建,戒菸十多年,有運動習慣,飲食養生不知何故去年三月罹急性胰臟炎,才發現有糖尿病,去年底在寒流過後回暖時,突然半夜胸悶、冒冷汗驚醒,家人警覺上網查,懷疑中風,立馬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發現心跳、血壓變慢,狀況危急,診斷為急性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經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患者在接受兩次心導管手術後恢復良好,一周內康復出院。中國醫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陳科維說,天氣冷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但兩次低溫間的回暖期,往往讓人降低戒心,其實「溫差變化」才是造成心血管發病的主因。劉姓患者發病時間是在耶誕節與跨年的兩波寒流之間,經驗上在這樣的溫度變化期反而更容易引發心血管事件。陳科維指出,心臟疾病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尤以急性心肌梗塞最為危險。寒流一波波來襲,有三高等心血管疾病、年長者,應注意冷熱變化大,尤其在清晨起床如廁、活動時,需特別注意保暖,睡前在床旁,準備好外套或是使用便盆椅,減少冷空氣的暴露。 如果有發生前胸難以定位的疼痛或不適,合併有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現象,必須立即就醫。他提醒,一般民眾做好頭頸部保暖,外出時戴帽、圍圍巾,口罩除了防疫外,也有一定的保暖效果。應避免在清晨、夜晚溫差大時外出活動,外出運動前應做簡單暖身操,運動流汗後必須穿上保暖外套,避免在吃飽飯後,吸菸或喝酒後,暴露在冷空氣內等。
-
2021-01-20 醫療.心臟血管
抽菸致命數字不可不知!預防心血管疾病從戒菸開始
● 「吸菸」是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頭號殺手● 及早戒菸,防猝死、降低長照風險● 戒菸成功,95%要靠專業介入一般人多知道心肌梗塞、腦中風、糖尿病跟三高有關,卻鮮少知道真正要命的頭號殺手是「吸菸」。一群來自心臟內科、神經內科、新陳代謝科的醫師,積極透過「在地戒菸」,建立個管團隊幫助病人從「根」治起。醫師認為,相較於用藥、裝支架或手術,及早戒菸是預防猝死、降低長照風險的高CP值良方。罹心血管疾病 患者年輕化 這群醫師鼓勵患者戒菸,每年還會票選戒菸王,互相經驗分享。由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主辦的「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及「戒菸衛教師」頒獎典禮日前舉行,今年邁入第三屆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表示,以往多由家庭醫學、胸腔科醫師推動戒菸,但三年前七大科學會討論,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怎麼愈來愈年輕?」推估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戒菸是預防心血管第一要務,大家決定介入,掌握病患資料,配合個管團隊追蹤,提升戒菸效益。戒菸後血壓藥減為一種一位男性本來要吃四種降血壓藥,經過在地戒菸三個月成功後,血壓馬上下降,現在只需服用一種藥;另一名菸齡50年男性,三酸甘油脂數值高達800mg/dl,一天抽菸一到兩包,短期戒菸成功後,數值馬上掉到200mg/dl,後悔沒早點戒,可能省下菸費高達百萬元。葉宏一分享,三年來,經醫師推動的在地戒菸人數,第一年不到一千人,第二年2266人,去年增加到3716人,戒菸成功率更從第一年20%、第二年近30%,去年提升到34%。45歲以下中風 六成抽菸葉宏一表示,抽菸是呼吸道、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險因子,臨床上,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的病患中,45歲以下六成有抽菸,心血管相關疾病是糖尿病重要併發症,此活動也從心臟科、神經內科,去年再擴大到新陳代謝科,腎臟科也將納入。蟬聯兩年戒菸服務王的中山醫學院院長詹貴川指出,過去一年收治200多個心肌梗塞患者,都以為抽菸只影響肺部,與心血管、高血壓無關,他曾幫一位患者裝置塗藥血管支架時,開玩笑地說:「我已經幫你把買菸的錢花掉了,不可以抽了。」戒菸成功 血糖也跟著下降詹貴川表示,戒菸就像戒毒,並不容易,靠意志力戒菸的成功率只有5%,95%還是要靠專業介入,但戒菸絕對是遠離冠心症、中風,CP值最高的方式。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鹿基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杜思德表示,彰基糖尿病患多達近八千名,10至15%吸菸,男性為主。彰基糖尿病中心內有專屬衛教護理師、個管師,醫病關係緊密,推動在地戒菸的遵從性高。杜思德分享,一名菸齡長達40年的63歲男性,一天抽四包,健檢驗出高血糖而就醫,發現血管硬化指標小於0.9,進一步做心導管檢查,發現三支冠狀動脈全阻塞。經在地戒菸管理後,不到兩個月成功戒菸,血糖也下降了,戒菸過程配合飲食控制,沒有發胖,從「心」面對人生。聯合報提醒您 吸菸有害健康
-
2021-01-20 養生.抗老養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1月20日是24節氣的「大寒」。最近氣溫驟降,民眾對「大寒」威力有感覺了。在「立春」之前天氣酷寒,尤其在大陸北方,那種風雪飄飛,刺骨寒心的冷,更可以體會這節氣為何叫「大寒」了。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此時也是年尾調整身體最重要的時刻,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變化。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古時農民在田裡勞動一年,到了冬末農閒為儲備來春體力的生活寫照。但現代人營養過剩,飲食高油、高糖,熱量常過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宜注意熱量攝取,以免血壓、血糖飆高。在大寒的進補上,應適當地加進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準備。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李維哲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即寒冬時新陳代謝減緩,免疫力隨之下降,這時應做好冬季養生,養精蓄銳,培養明年健康體質根本。生活作息上應注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即早起運動的人,應看到太陽露臉,氣溫稍微回溫,並做好保暖防護再出門,免得溫差過大而受寒,或發生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等意外。不要吃冰冷的食物或喝冰涼飲料,涼性的菜蔬水果亦不宜多吃,才不會使人裡外皆寒,陽氣喪失。乾冷氣候,皮膚的水分與脂肪含量減少,皮膚變得乾燥敏感甚至皸裂,可多吃些含黏液質食物,如蜂蜜、木耳、海參、蹄筋等。如果患有冬季搔癢症,小腿紅癢脫屑,則宜塗抹乳液加以保養。大寒期間尤其是各種病毒最活躍的時節,也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李維哲指出,感冒伴隨喉嚨痛、咳嗽時應避免吃補品,否則不僅會咳得更嚴重,聲音還會沙啞。「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也就是說進補適合對象的體質是虛性的;而火氣大、咽乾口苦、嘴巴破、便秘等,體質過度亢進者屬實性體質,則需要處以瀉火法或涼補法。依中醫辨證原則,補氣類如人參、黃耆、白等;養陰補血類如生地、阿膠、當歸等。不少人認為既是補品,就有益無害,多多益善或補不得法,結果反而產生副作用。雖然冬日嚴寒,人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抵禦寒邪,藥膳宜溫補而忌寒涼。進補是要補體質虛的人,應依體質進補,一般體質大體分為燥熱與寒冷兩種體質。燥熱體質進補後會口乾舌燥的人,可以多喝開水,吃點綠豆湯、冬瓜湯等。另外,進補或吃火鍋去「大寒」時,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吃火鍋要適可而止,應該適量吃些饅頭、麵條、麵線等易消化的食物,隨時要注意胃腸保養。若能注意好年節前「大寒」的養生法則,那麼待陽氣升發的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就可以過個稱心如意的牛年了。【諮詢/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李維哲,記者張耀懋報導;出處/2009/01/17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1-01-20 新聞.健康知識+
果汁好健康?可取代水果?專家呼籲,喝多恐增加死亡風險!
年底尾牙季,雖然因疫情而縮小聚餐規模,但仍是少不了部門聚餐。聚餐時,席間最常喝的就是「果汁」了。許多人都誤會,以為「果汁」是健康飲料,甚至可以取代新鮮水果攝取,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研究指出,喝果汁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還會增加死亡風險!因為「果汁」含糖量不低,市售400毫升的100%蔬果汁,即含有高達40克糖,喝一瓶,每日糖攝取量就快超標!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糖攝取量應在總熱量10%以下,以2000大卡計算,約為50克糖,如能減半至5%以下,約25克糖更佳。每日糖攝取量來自包括食品或飲品製程中額外添加,及天然存在於蜂蜜、果汁等的糖分。許惠玉表示,一杯果汁要好幾份水果才能打成,含糖量當然驚人,等同於是含糖飲料;且果汁為求口感,常濾掉有助於穩定血糖的纖維質,飲用後,容易使血糖攀升,血糖偏高、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更不宜多喝。許惠玉引述2019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大型世代研究,追蹤6年13,440名平均63.6歲長者,排除抽菸、喝酒、體重、運動等影響因子後發現,相較於每日糖攝取量低於總熱量5%者,攝取量超過10%者的冠心病死亡率高出44%;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每多喝360毫升的果汁,全因死亡率增加24%。2015年食慾期刊發表的澳洲研究,分析146位平均59歲成人的飲用果汁頻率與血壓測量值。結果發現,相較於偶爾喝果汁的人,天天喝果汁者的中心動脈收縮壓(主動脈壓)會明顯高出3~4mmHg,可能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研究推論,可能與果汁中的高糖量有關。許惠玉提醒,果汁不能取代新鮮水果,每天應吃兩個拳頭大的水果,可前一晚將水果切好裝盒,或是到水果店、超商選購切片水果盒,於早餐、下午茶都是攝取好時機。她進一步提及,若真的因牙口問題或其他因素無法直接吃果,而需要以喝果汁取代,記得應用新鮮水果現打現喝,且不濾渣、不加糖,才能符合健康養生之期待。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1-01-20 科別.心臟血管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隨著氣溫直線下滑,冷空氣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上升;低溫則會刺激血管收縮,使得心臟負荷加劇,因此,使冬天成為心臟病好發季節,有心臟病史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長者,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臟健康。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簡思齊表示,心臟病在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而造成心臟病的原因眾多,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危險因子兩種。先天危險因子(1)遺傳簡思齊指出,家族成員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尤其是有直系血緣的男性在55歲以前、女性在65歲以前,就因心臟病發猝死或心肌梗塞,屬於高危險群。(2)年齡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時間逐年老化,當然血管也無法倖免於難。當血管隨年齡增加而老化時,使得動脈粥狀硬化愈來愈嚴重,動脈血管壁會逐漸變厚及變硬,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3)性別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心血管,因此,心臟病的性別發生率,男比女是3:1。但進入更年期後,女性因為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得到心臟病的機率便與男性差不多了,一般而言,男性過了45歲、女性55歲以後,就進入心血管疾病危險期。 後天危險因子(1)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血壓愈高,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增。因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心臟負荷處於高壓狀態,使心室變得肥厚;也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造成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及狹窄,進而導致心臟肥大、狹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等問題。據統計,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是常人的2倍以上。因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較容易產生發炎反應,血管管壁受損;加速斑塊沉澱於冠狀動脈,形成動脈增厚、硬化,導致負責輸送血液至心肌的血管變得狹窄,心肌進而產生缺氧,導致心臟病。膽固醇過高者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內,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心肌因此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導致死亡。(2)肥胖隨著飲食西化,肥胖是許多人面臨的健康問題。簡思齊表示,而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機率較高,而這些疾病又會誘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中風等。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者,為心臟病高危險群。(3)抽菸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菸害報告指出,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吸菸者的家人因為暴露於二手菸中,也會大大提升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簡思齊說明,抽菸是冠狀動脈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因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管缺乏彈性、血液變得黏稠。若血管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則形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周邊血管,即為周邊動脈疾病;發生在腦部血管,則造成缺血性中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簡思齊)  延伸閱讀: ·天冷猝死人數攀升! 生活「5習慣」死亡機率比一般人高 ·心血管患者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增3至5倍! 專家曝「3個徵兆」藏不可逆下場
-
2021-01-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碰觸口咽鼻前要洗手!專家:要定期清潔自己的工作環境
部立桃園醫院醫護染疫事件已達5人,外界憂是否會擴大至社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陳彥旭建議,之前SARS時期發現「話筒」也可以培養出病毒,代表「環境清潔」的基本功應該要落實。陳彥旭表示,新冠病毒會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他提醒,咳嗽有感染病毒、講話的口沫若落到桌子上,然後又摸到自己的口、咽、鼻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接觸口、咽、鼻前要洗手,環境部分,自己的工作環境要自己定期清潔。陳彥旭表示,民眾要重拾警戒的心,雖然有規定八大場所要帶,但要落實「洗手」,基本功落實再加上疫苗,台灣防疫還是有機會。陳彥旭表示,之前SARS時有病人不吃糖尿病、愛滋病、高血壓的藥,癌症追蹤也並未來醫院回診,後來SARS時很多人逝世,但卻不是因為病毒。陳彥旭指出,這次疫情中,有位病人自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來回診,結果前陣子回來才發現已是肺癌末期。他呼籲,民眾勿因疫情就延誤自身本來的病情,該就醫回診的千萬要去,該吃的藥仍要吃。
-
2021-01-19 養生.聰明做健檢
頸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 健檢多1項 可防低溫猝死
英國研究,氣溫每低1度,未來2周及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分別增加2%和2.6%左右。對於40歲以上的民眾,心血管疾病像是個隱形炸彈,隨時都可能發作,尤其是長期三高控制不好的患者,寒冷冬季更應注意。因為突然的低溫會使血管急遽收縮,導致血壓飆升過大,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和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疾病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初期症狀包括頭暈、冒冷汗、胸悶、左手臂疼痛及下巴不適等。但多數患者因缺乏病識感而疏忽,因此常有青壯年猝死新聞傳出。其實只要健檢「多一項」頸部超音波或心臟超音波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及介入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發作,日後的治療、復健和復發壓力,對患者和整個家庭都有重大影響,建議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中風病史者,或40歲以上、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風險群,每年健康檢查時應多做一項頸動脈超音波或心臟超音波檢查。頸動脈超音波及心臟超音波屬於安全、無侵入性又無輻射的檢查,目前健保針對高風險族群已有給付,是考慮經濟成本的民眾最好的選擇。一旦超音波發現有異,醫師會考量其他致病危險因子及血液生化檢驗並安排電腦斷層掃描進一步判讀。除了以超音波檢查提早篩檢外,運動及飲食還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建議適量地攝取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E、Q10等,會抑制自由基活動,降低血管堵塞風險,平日應以有氧運動改善循環與代謝情況,如快走、騎腳踏車等。提醒寒流來襲時,晨跑及馬拉松對血管調節的負擔較大,恐觸發潛藏的心腦血管危險因子,不建議心腦血管有異的民眾參加。
-
2021-01-19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我國心肌梗塞登錄研究發現,在35歲以下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者,四分之三抽菸,盡管年輕,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比偏低,但心臟仍「罷工」,抽菸就是禍首。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年輕人猝死原因可能都跟抽菸脫不了關係。「戒菸永遠也不嫌晚」葉宏一強調,英國研究發現,抽菸者比沒有抽菸者壽命短10年,如果在30歲以前成功戒菸,可以把這10年壽命「拿回來」;若50歲才戒菸,則能拿回一半,別因年紀大就放棄戒菸,任何時候戒都有幫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戒菸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或復發的關鍵因素,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於2018年與國健署署合作,鼓勵心臟內科醫師投入戒菸服務;2019年獲得台灣腦中風學會支持,神經內科醫師加入菸害防治陣容。2020年又增加了新陳代謝科醫師生力軍,慢性病患者在看診時,也能接受戒菸服務。為了積極推動戒菸,中華民國血脂動脈硬化學會去年舉辦「獎勵提供心血管疾病病人戒菸服務競賽」成果,共有459名醫師參賽,在短短幾個月協助3716名患者戒菸,3個月戒菸成功率達34.7%。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榮獲這次「戒菸服務王」金獎,他說,不論是心臟病或是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後,急診、住院,歷經生死交關,增加戒菸動機和成功率。但仍有不少病人「鐵齒」,即使多次發病,在鬼門關徘徊數回,還是不想「離菸」。50幾歲林先生就是典型個案,菸齡數10年,歷經兩度中風,右手右腳無力癱軟,但他還是堅持用左手抽菸,一次回診時,楊鈞百忍不住說,「再繼續抽就沒有手了!」,若一直不願戒菸,壽命可能縮短10年,以後小孩的婚禮就缺了主婚人。林先生這才聽進醫師的建議,為了參加孩子婚禮,下定決心戒菸。楊鈞百說,研究發現,如果只靠個人意志力戒菸,成功率約3至5%;若加上戒菸藥物幫忙,可以讓成功率增加至3到5成,戒菸成功的機會增加10倍。因戒菸不單單是習慣改變,需要戒癮治療團隊介入,才能事半功倍。成大醫院心臟內科團隊榮獲「戒菸成功王」銅獎,心臟內科主任趙庭興表示,這次是以獎勵金、辦科內競賽的方式,鼓勵全科14名醫師投入競賽。住院或門診病人若想戒菸,團隊、衛教師就會給予協助,在完善照護之下,大幅降低心內病人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及死亡率。
-
2021-01-19 養生.聰明飲食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台灣人喜歡吃火鍋,街上各式火鍋餐廳林立,許多民眾喜歡在冬天吃鍋暖身,尤其當天氣溫度驟降,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熱滾滾的火鍋,著實是種享受。南投一名45歲陳姓男子也是如此,近日與朋友連約了幾攤聚餐,放肆享受海鮮鍋、麻辣鍋,搭配著啤酒,還把精華的火鍋湯喝光,結果隔日右腳大拇指腫脹難耐,抽痛、無力,痛到無法入睡,半夜趕緊掛急診,血液檢驗發現尿酸指數高達8.9mg/dl(正常值在3.7-7.3 mg/dl),是急性痛風發作。普林代謝異常 易致痛風發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家醫科詹德欽醫師表示,痛風是因為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上升,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造成關節腫脹發炎和變形;腳趾、腳踝、膝關節及手關節都有可能發生。急性痛風 10情況都是高風險群 詹德欽醫師指出,火鍋湯頭經過相當多種海鮮、肉類等食物滾煮後,會越來越濃郁,湯裡頭的普林含量也會隨著煮的時間而逐漸增加,如果喝太多,誘發急性痛風的機率也會提高;另外,家族史、肥胖、長期飲酒、劇烈運動、減重、高普林飲食、腎臟疾病、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也皆是痛風的高風險群,需多加留意,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預防痛風發生 日常生活這些細節要做到當急性痛風發作時,可透過藥物控制及飲食調整,來改善症狀。詹德欽醫師提醒,痛風是會復發的,建議平時可進行適度的運動,每日補充充足水分,如果曾經痛風發作過,那飲食上應控制熱量攝取,少吃脂肪類及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內臟、海鮮、酒類等。(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痛風關節一定會病變嗎? 沒錯!避免發作,常做這些行為要注意 痛風什麼時候該開刀治療? 千萬別等!骨科醫師點名3個時候
-
2021-01-18 科別.耳鼻喉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愈睡愈累是打鼾頭號警訊,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須提高警覺●高風險群:肥胖者、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等病患●上呼吸道引起打鼾,鼾聲低頻且連續;下呼吸道引發,鼾聲中高頻且間接即將邁入40大關、身材微胖的王先生長期有打鼾困擾,太太常被吵到睡不著,還經常目擊先生暫時停止呼吸,讓她緊張不已。直到某一天,王先生一起床血壓就飆高,緊急求診,檢查發現王先生睡覺每小時呼吸中止高達22次,等於三分鐘停一次。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看似沒什麼的「打鼾」,其實是身體警訊。台北榮總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周昆達表示,嚴重打鼾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引發冠心症與高血壓,進而提高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 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九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是致命的慢性隱形殺手。周昆達解釋,經常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白天活動,晚上睡眠片段化、反覆被干擾,身體一下子有氧、無氧,也會啟動發炎反應,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管長期繃緊,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糖尿病、癌症的發生。可透過嗜睡量表自行測驗「你,累了嗎?」並非單純的廣告台詞,周昆達提醒,愈睡愈累是打鼾頭號警訊,長期打鼾伴隨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開車開到睡著,那就得注意了,倘若無法判斷嗜睡程度,可透過「愛普沃斯嗜睡量表(ESS,Epworth sleepiness Scale)」自行測驗。透過鼾聲的「音頻」,可作為初步研判疾病風險。亞東醫院呼吸照護中心主治醫師王崇任指出,上呼吸道引起的打鼾,多與鼻中膈彎曲、過敏性鼻炎或感冒有關,鼾聲低頻且連續性,給予抗組織胺等適當藥物即可改善。肥胖、菸酒都是高風險群下呼吸道引發的打鼾,常見鼾聲為中高頻且間接式,又因為靠近脖子,頸動脈長期受到振動,中膜容易變厚血管漸漸狹窄,倘若患者又有高血脂,還可能出現粥狀動脈硬化。王崇任表示,下呼吸道引發的打鼾,嚴重會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至3倍。「肥胖」是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的風險因子之一,若BMI大於27、脖子構造較粗、氣道狹窄、經常喝酒、抽菸的人,曾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糖尿病、年輕性高血壓等病患,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群。國人危險意識不足就醫率低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國外盛行率約20%,台灣盛行率卻不到5%,王崇任認為,國人對打鼾危險意識不足,就醫率低,恐怕有8至9成潛在患者被低估。一旦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除了遵循醫囑配合治療,平日也可增加心肺運動,以活絡心血管功能,建立有助睡眠衛生的生活習慣,包括戒菸、戒酒,如果想喝咖啡,一天最多一杯,最好在中午之前就喝完。
-
2021-01-18 科別.消化系統
醫病天地/冬季好發腸胃炎 避免生食
寒流接二連三,除了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腸胃不適就醫的人數也增多。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余青殷指出,冬天是腸胃疾病好發季節,主要是消化道潰瘍發炎惡化或是吃到不潔食品感染。40多歲林先生因為排便黑色,以為是痔瘡便祕,到醫院檢查照胃鏡,發現是胃潰瘍出血造成。經內視鏡止血治療,復元情況良好。余青殷指出,如果原本就有幽門桿菌感染或消炎止痛藥吃太多而有潰瘍,加上天冷,吃太熱太燙、吃太多太飽或是辛辣食物、薑母鴨燥熱補湯、飲酒過量,可能誘發或加重潰瘍惡化,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如果出現腹痛、解黑便、暈眩、血壓低等不適症狀,都應盡速就醫治療。除潰瘍發炎腸胃不適,余青殷提醒,別以為只有夏天才會吃壞肚子,冬天冷反而容易疏忽對食物保存警覺,認為食物久放室內不會壞,吃到沒煮熟、不新鮮或不潔生食,都可能感染腸胃炎。他建議以熟食為主,避免生食,特別是海鮮、肉類、蛋類等,並且注意食材的新鮮與衛生。菜餚最好盡快吃完,減少隔餐食用,而且必須放入冰箱保鮮,不可只擺在室溫。感染性腸胃炎可能出現腹痛、發燒、畏寒、惡心、嘔吐、腹瀉、脫水、全身無力等症狀。如果上吐下瀉,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與水分,避免脫水,身體不適如果持續或惡化,就應該到醫院治療。
-
2021-01-16 養生.聰明飲食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今健康/郭家和 天冷吃火鍋當心血壓血脂飆 避開混濁湯底與高熱量醬料 天氣轉冷,民眾愛吃火鍋圍爐,同時又能暖胃進補。營養師提醒,火鍋料隱藏各種高熱量、高油脂的食材,攝取過量有可能對血壓、血脂、血糖造成不健康影響。營養師簡鈺樺說明,市面火鍋料不少屬於加工製品,如貢丸類、餃類等,鈉含量跟油脂含量都偏高,三高或慢性病患者吃火鍋時要特別注意。 簡鈺樺指出,吃火鍋要注意湯底選擇,一般而言較建議原味鍋、蔬菜鍋、昆布鍋,而麻辣鍋、酸菜白肉鍋不僅熱量高,含鈉量也偏高,容易升高血壓,若有腎臟疾病應該避免。高血糖族群則要注意,牛奶鍋、起司鍋的湯底容易升高血糖。營養師提醒,吃火鍋時盡量不要選擇太混濁的湯底,也可以在煮料前先喝湯,避免整鍋湯底最後充滿油脂、含鈉量甚至普林等。 此外,火鍋的沾醬選擇上,可以少量醬油為基底,搭配蔥、蒜、辣椒、香菜等辛香料即可。重口味的沙茶醬、花生粉醬、美乃滋醬料盡量避免。簡鈺樺說明,醬料容易隱含油脂與熱量,如一湯匙花生粉就超過45大卡以上,有些醬料製程中會加入糖粉或泡在沙茶中,一不注意容易吃下過量油脂。 吃火鍋也可以不發胖?營養師教4招減少油脂攝取 如果正在減肥或體重控制,吃火鍋時可注意幾個原則,減少熱量超標。簡鈺樺建議,可以將火鍋丸類換成青菜類,丸類1-2顆熱量高達50至100卡,青菜煮熟後半碗約25大卡為一份(未考慮吸附湯底熱量),還可補足外食族平日少吃到的青菜。此外菇類、木耳、海帶相較於葉菜類不易吸收油脂,也是吃火鍋時可搭配的蔬菜選擇。 肉類和蛋白質選擇上,盡量避開梅花肉片等白色油脂比例過高的種類,可選擇魚肉、雞肉等等。豆類食材可以板豆腐或嫩豆腐,取代容易吸附油脂湯汁的凍豆腐與百頁豆腐。就能減少熱量與油脂攝取量。 吃火鍋搭配澱粉類主食時,建議採取份量代換。簡鈺樺解釋,如果已經吃到南瓜、芋頭、冬粉等食物,可直接替換該餐的白飯量。麵條類則推薦烏龍麵較不易吸附湯汁。相反地,冬粉雖然熱量低,但易吸附湯汁和油脂,吃火鍋時可以先煮冬粉,避免浸泡在煮過各種料的湯汁中,吃下太多油脂。 高普林火鍋料比海鮮更危險?痛風族群少吃這幾樣 海鮮火鍋受到不少人喜愛,痛風族群吃火鍋除了注意海鮮份量,更要避免熬煮、燉煮過久的湯底。此外,小火鍋常見豬腸、內臟類也是高普林食物。加工品與貢丸類,油脂含量偏高,易阻礙尿酸排出。簡鈺樺建議,痛風族群煮火鍋時,除了注意高普林之外,還要有蛋白質不過量攝取的觀念,肉類、魚類、豆製品不要大量攝取,避免影響身體尿酸。 冬天進補除了火鍋之外,國人也愛吃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料理。營養師提醒,薑母鴨、羊肉爐的湯底也含有高普林,痛風患者應避免攝取。糖類也是痛風患者容易忽略的地雷,尤其民眾吃火鍋喜歡搭配蜂蜜水、檸檬水等飲品,這類飲料皆含有高果糖糖漿,一樣會升高尿酸導致痛風發作,有相關疾病的民眾還是要多加注意。 《延伸閱讀》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補錯恐傷身,台灣以滋陰潤燥為佳 .冬日進補之際在立冬!立冬進補暖身贏在起跑點,這3種人更要補!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寒流頻頻報到,各地氣溫溜滑梯!冬至過後,代表嚴冬來臨,可預見一波波冷氣團將持續來襲,這時,必須為自己與家人擬定良好保暖策略,維持身體氣血暢通,才能面對凜冽氣候,也能遠離疾病。面對持續下探的低溫,連暖暖包都大缺貨的時候,該如何為自己保暖呢?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以養生十六宜的「背宜常暖」、「胸宜常護」,來建議大家衣著保暖重點。王嘉涵指出,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行走於背部,是固護人體、防範風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任脈行走於胸前,是一身之氣運送輸佈的要點,且貫通心脈,是維持呼吸暢通、心跳有力的關鍵。除了外套外,不防在外套內多加件背心,以溫暖經絡、強化抵抗力。此外,任督二脈亦行走於脖子與頭部,抗寒時不可忽略。王嘉涵強調,帽子與圍巾搭配使用,對體弱的長輩更顯重要。除了胸背之外,他進一步說明,位在足底的腎經湧泉穴,又稱長壽穴,所以,外出時應注意足部保暖,務必穿襪、穿包鞋;在家時也可使用溫水泡腳、按摩足底,或搭配中藥足浴包泡腳。藥師胡仁珍表示,中藥足浴包製作很簡單,可在家自己做。中藥足浴包熬煮足浴藥湯後,再把藥汁用溫水調和至40度左右、手可接受溫度,再裝入水桶或足浴機泡至小腿肚之上,只要15分鐘,就可以溫熱下肢穴道,活絡氣血,溫暖全身。胡仁珍進一步提醒,足浴過程中如果有頭暈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完成足浴也要趕緊擦乾雙足,穿上襪子保暖,才不會受風寒。中醫足浴包藥材:艾葉3錢、桂枝3錢、乾薑2錢、紅花2錢、巴掌大生薑熬煮:以棉布袋裝入中藥材,包好綁緊;生薑拍打後備用;將藥包與生薑放入鍋中,加入1500~2000水,熬煮20分鐘,即完成足浴藥湯。除此之外,在飲食上,王嘉涵建議,多數人喜歡天冷進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藥膳補養,如果正在感冒、喉嚨乾痛、傷口發炎、血糖血壓不穩定,還有兒童,都建議暫時不要進補。排除不能進補的人,如果進補後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冒痘痘、夜難眠的情況,就表示溫補太過應立即停止。而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進補時要特別注意酒的使用,建議不加酒烹煮,避免乳汁中含酒精,影響到新生兒腦部發育。王嘉涵呼籲,小兒與年長者是身體較脆弱的族群,冬日照護必須更加小心!小孩保暖不需要過多厚重衣物,長輩與糖尿病人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溫度掌控,避免燙傷。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 王嘉涵、臺中慈濟醫院中醫藥師 胡仁珍
-
2021-01-16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今年冬天寒流一波波來襲,氣溫驟降容易增加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風險,嚴重便有可能猝死,患有三高、抽菸、家族病史的高危險族群,更需注意心血管疾病的急性惡化。面對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日常更要做好護心的準備,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在此分享護心5撇步,提醒大家做好預防措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威脅。護心撇步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經研究顯示,在進行規律運動後,能提升氧氣在體內的利用率,減少日常活動對心臟的負擔,規律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也能一併控制三高。護心撇步二:定期量測血壓心臟是推動全身血液流動的幫浦,當血壓越高,對血管的壓力與衝擊越強,造成的傷害也越大,而健康成人的血壓應維持在收縮壓-12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建議家有三高患者或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量測血壓,監測血壓是否在正常範圍內。護心撇步三:避免空腹或用餐後立刻泡湯飯後立刻泡湯或洗熱水澡,會讓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誘發心血管疾病,而空腹泡湯會造成低血糖,使腦部供血不足導致暈厥,此外水溫過高會使血壓降低、心跳加快,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有心血管疾病和三高的病患,泡湯前最好先與醫師諮詢,避免熱泉、冷泉交替泡湯,溫度最好低於39度,時間勿超過15分鐘,建議有親人陪同,避免發生意外無人知悉。 護心撇步四:控制鈉攝取量若吃得太鹹、攝取過多的鈉,會提高血管中的水分,導致血管壁壓力大增,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以維持心臟的健康。不過若是高血壓或心臟衰竭的患者,營養師建議每日維持2~4克食鹽的攝取量,遠離肉鬆、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避免造成心血管的負擔。 護心撇步五:保健食品不可取代三高藥物現代人為了更健康,也會補充一些護心保健食品,這類食品經動物實驗得知,一般具有預防血栓產生、具抗氧化能力、延緩血管老化等功效,但即便如此,也切不可以保健食品取代三高藥物,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服用藥物、保健食品之前,請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以確保健康無虞。
-
2021-01-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天冷中風及猝死風險 南投衛生機構建議戒菸、保暖
天氣持續冷颼颼,腦血管意外事件和猝死人數也不斷攀升,近日南投縣不僅發生55歲公務員因心血病急救不治外,也有33歲遊客猝死的年輕案例,可見猝死個案也下降到青年、壯年,不再只有老年族群居多,專家提醒,天冷時比天氣溫暖中風和心臟疾病發生率高,肥胖不運動、抽菸、不良生活習慣、精神壓力大、過勞者,都是發病的高危險群。南投衛生局指出,台灣自去年最後一天氣温驟降10度到現在,人體的自然調節機制使得血管收縮、心跳變快、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加,在腦血管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心血管也容易引發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增加中風和猝死的風險,尤其是高齡者、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史,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因此,天氣變冷尤其是氣温驟降或低溫特報時,一定要做好頭部、頸部、腹部、手部及腳部的保暖措施,室温最好控制在攝氏18至21度左右,以防止温差過大,而且還要戒菸,才能有效防止因血管收縮或血液粘稠造成的不可逆傷害。保健科表示,天氣冷,若再有抽菸的行為簡直是雪上加霜,特別是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促使末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且會使血小板黏性提高,加速血液凝固,因而容易造成血凝塊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和中風,南投縣戒菸資源分佈於各鄉鎮市,目前共有74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可以提供專業性的戒菸協助。
-
2021-01-15 新聞.元氣新聞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國內鬧嚴重血荒,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提供的最新血液庫存量資訊,4種血型的庫存量都很缺。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也在臉書表示,台大醫院罕見公告「減少非緊急狀況的供血」,看來狀況是真的很嚴重了,希望大眾出來捐血。聯合報本於媒體社會責任,整理全台今天起各地捐血資訊,可能不盡完善,謹供民眾參考。文字未能詳載之捐血資訊,請見附圖及各捐血中心網站及臉書粉絲頁。※台北捐血中心今天在公園號、大安號、新莊號、捷運室、中和號、府中室、新光站前號,捐血500cc,就加送悶燒罐,送完為止。●公園號捐血車地址:台北市公園路+襄陽路口(捷運淡水線台大醫院站4號出口)作業時間:10:00-18:00電話:(02)2381-1268●大安號捐血車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大安森林公園地下停車場入口旁空地(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作業時間:09:00-17:00電話:0961236669●新莊號捐血車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一段+復興路一段交叉口(新莊綜合運動場旁,捷運新莊線新莊站1號出口,往中華路方向步行約10分鐘)作業時間:10:00-18:00電話:(02)8994-1488●捷運捐血室地址:台北市台北車站B1,M7出口誠品書店旁,步行約5分鐘。作業時間:10:00-18:00電話:(02)2370-6880●中和號捐血車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圖書館旁(823公園內,捷運中和線永安市場站步行約5分鐘)作業時間:9:00-17:00電話:(02)2929-9437●府中捐血室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50巷36號2樓之4(捷運板南線BL府中站2號出口,往中山路步行約10分鐘)作業時間:10:00-18:00電話:(02)2952-4117●新光站前號捐血車地址:忠孝西路一段66號面對新光摩天大樓左側腹地(捷運台北車站M6出口,步行約5分鐘)作業時間:11:00-19:00電話:0961236677※新竹捐血中心●1月16日周六,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邀您來熱血,活動地點在桃園區同德六街捐血亭(展演中心旁)、桃園捐血站(桃園區文康街61號)、南門捐血室(桃園區三民路三段182號3樓之一),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捐血250cc好禮二選一:烤雞一隻(家樂福烤雞兌換券)或三好米2公斤1包+情人衛生紙一串。捐血500cc可獲四項好禮:烤雞一隻(家樂福烤雞兌換券)、三好米2公斤1包、情人衛生紙一串。聖保祿醫院提供免費健檢: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大腸癌篩檢、血壓測量。●1月16日周六,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愛心捐血活動,地點在竹北愛心樓(光明11路215巷8號),活動時間上午8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捐250cc送一張鼎盛十里鍋物板腱牛肉鍋招待券,捐500cc再贈兩張168元現金抵用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6日周六,觀音獅子會愛心捐血活動,地點在金鑽牛排停車場(桃園市觀音區大觀路2段322號),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4時。●1月17日周日,三安社區發展協會愛心捐血活動,地點在東安國中旁(桃園市平鎮區平東路203號),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當日完成捐血,贈捐血運動帽,送完為止。※台中捐血中心●南投竹山紫南宮捐血送牛年金、銀錢母,捐250cc送銀錢母1個,捐500cc送金銀錢母各1個。活動地點在水濂廣場,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3時(結束時間視人潮狀況調整)。●中彰投雲地區捐血月的廟宇支援捐血活動共56場次,預估募集1萬3420袋血液。※台南捐血中心●小仁泉與台南捐血中心合作推出「你捐血,我捐豆漿」活動,今天在台南捐血中心業務轄區內固定捐血地點捐血,就贈送小仁泉極品豆漿兌換券。配合地點:永福捐血室、小東捐血室、和緯捐血室、中山捐血車、新營捐血室、嘉義捐血站、嘉義公園捐車。●1月16日周六,雙隱天災關懷協會愛心捐血活動,地點在新化國小前(台南市新化區中山路173號),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捐血送優質白米+統一商品券1份,捐500cc加倍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7日周日,總理大餐廳在中山捐血車(台南轉運站對面)舉辦捐血活動,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捐血贈福袋、英倫風托特包、無患子洗衣精;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7日周日,嘉義九華山地藏庵捐血活動,地點在九華山地藏庵廟前(嘉義市民權路255號),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嘉義捐血站、嘉義公園捐血車同步配合;捐血加贈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7日周日,大林扶輪社捐血活動,地點在大林國小前,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捐血贈鴨肉湯禮盒、限量鴨舌帽,捐血500cc雙份分享;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8日下周一,台南市立醫院捐血活動,地點在台南市立醫院大門前,活動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捐血250cc送商品卡,捐血500cc雙倍;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9日下周二,119消防節捐血活動,地點在永華路消防局(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898號)),活動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捐血送關廟麵、棒球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9日下周二,地點在安南消防分隊前(台南市海佃路三段63號),活動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6時,捐血送白米+春聯+棒球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1月19日下周二,國泰人壽展麻豆一課C區在台南市下營國小前舉辦捐血活動,活動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30分,捐血送國泰花生(盒)+彩券+捐血月特別好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高雄捐血中心●東港菩提慈善會今天舉辦愛心捐血活動,捐血車地點在東港光復路新基高中前,活動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捐血加贈白米,捐500 cc加倍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高雄、屏東、澎湖、台東地區16日、17日捐血活動場次。●黑熊抱抱集點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活動期間內捐血集點達3次,其中一次必須在高雄捐血中心業務轄區固定捐血點或巡迴捐血車,即可兌換限量黑熊HEYBO娃娃1隻。捐全血250 cc獲1點;捐全血500 cc,獲得2點。集滿3點,將集點卡出示給現場工作人員,由捐血中心工作人員操作,完成兌換。每人限換1隻。分離術捐血人記錄於血液資訊管理系統。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或兌換其它相等點數紀念品。
-
2021-01-15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心跳高達180幾下 直奔醫院一次處理2種心病
六年前大年初三午夜,突然感覺心臟跳很快,量血壓縮收壓超過200mmHg,心跳高達180幾下,立刻搖醒太太打119叫救護車,直奔高雄長庚醫院掛急診。診斷為「心房顫動」急診室量血壓、測心電圖後,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期間全身一直發抖,心想醫師應該會開藥,但等到抖動都停止,仍未有醫護人員處裡。太太問護理師才知醫師有開藥,護理師忘了給藥,後來我還是把藥吃了,過了一段時間後醫師檢查,開藥後回家,隔日看到診斷為「心房顫動」,並建議看心臟科門診。原本我就有一種會心悸的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又稱WPW症候群),心臟科醫師曾建議以心導管燒灼手術處理,我卻一直沒能下決心,總覺得用藥控制就好,只是常心悸發作,我另掛心臟科的醫師也建議燒灼手術,評估我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太太也贊成手術一勞永逸。只有一個可報健保因此我再看原來的心臟科醫師,建議一次把二種疾病都處理,但只有一個可以申報健保,另一需自費,若都要申報健保須分兩次做,我選擇一次處理。於是安排手術及相關檢查,如抽血、電腦斷層掃描、食道心臟超音波等,手術採全身麻醉,預定住院三天兩夜。住院第一晚醫師巡房,要我們再確認並簽好同意書,雖然手術成功率很高,但還是無法保證絕對成功。天亮護士通知九點手術,不久就被推去進手術室,醫護人員在我前胸與後背貼了約20、30片的電極,讓我躺上手術台,麻醉後,我很快就睡著了。術後不再有悶壓感醒來後聽到太太及兒子叫聲,我口很渴並問兒子時間,他說三點多,原來我已睡了五、六個小時,當時感到心臟位置非常輕鬆,不像以前有悶壓感。在加護病房觀察24小時,因情況良好提早隔日中午前轉到一般病房。一般病房中再過一段時間,醫師就簽出院通知書,並開藥及預約一周後回診,辦妥出院手續回家,一切如原計畫,三天兩夜完成。回診後,醫師開長期處方箋,三個月回診一次,藥劑中有早上定時服用及心悸發作時備用藥,至今一切順利。
-
2021-01-14 養生.聰明飲食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文小叔剛來大理那會兒住在少數民族白族人的一個大院子裡,這個院子彙集了五湖四海性格迥異的朋友。文小叔的女鄰居是一個純素主義者,抬頭不見低頭見,天天在文小叔面前嘮叨吃素的好處,動不動就勸文小叔也吃素。禁不住女鄰居苦口婆心地勸說,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文小叔也想改變一下生活方式,看看吃素到底會給身體和心靈帶來怎樣的改變。於是,某年某月某日,文小叔開始吃素了。可能是因為平時就不怎麼吃肉,通常一周吃一次,所以吃素並沒有給我的身體帶來顯著的變化,身體沒有變好也沒有變差,至於心靈與境界的提升那就更無從談起了。倒是家人知道文小叔吃素後紛紛來勸說,以為我要出家或者想不開了,更主要的是擔憂我營養不良,一個勁兒勸我不要吃素,把文小叔弄得哭笑不得。後來,文小叔遇到了一位從深圳來大理開旅館的大姐,陪她找房子、陪她談判、陪她購買旅館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與她一起吃飯的機會就多了。每次吃飯她都把肉夾到文小叔碗裡,一次拒絕可以,兩次拒絕也可以,後來文小叔就不好意思了,於是,文小叔「破戒」了,又開始吃肉了。唉,都怪文小叔定力不夠啊。不過文小叔並沒有因為吃素而沾沾自喜,也沒有因為沒有堅持吃素而後悔,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體驗。一次體驗結束了,另外一次體驗又會開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事與願違一定另有安排,一切隨緣。吃素或者不吃素,文小叔還是那個文小叔。首先文小叔擺明自己的觀點:吃素,很好,但必須有一個前提:正確地吃素。你吃素就吃素吧,為什麼一定要強迫別人跟你一起吃素呢有的人吃素,吃著吃著就有了執著心、分別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非要把親朋好友拉過來一起吃素不可。比如文小叔之前的女鄰居,逢人就說吃素的好處,看見別人不吃素就不開心,喋喋不休說吃肉如何如何不好,吃肉殺生,不環保,吃肉會導致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說你做什麼,我不做什麼,我們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我們能夠和睦相處。小人呢,則不一樣,見不得別人與自己不同,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就指責別人,一定要強迫別人跟自己一樣。文小叔希望所有吃素的人不要居高臨下,要尊重不吃素的人;也希望不吃素的人不要以異樣的目光看吃素的人,要尊重吃素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所有以自己的角度去妄加評判他人都是不可取的。你吃素就吃素吧,不要把自己搞得像苦行僧一樣,畢竟你只是一個凡夫俗子有的人不吃素則已,一吃素就吃得徹徹底底,天天清水煮白菜,不放油不放鹽,把自己整得像苦行僧一樣,結果把自己搞得面黃肌瘦,有氣無力。不可否認,有些道行很高的修行人確實可以做到天天水煮白菜,不放任何調料,但是你跟他們一樣嗎?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修行,他們六根清淨,不會消耗過多的氣血。你呢?不僅要工作,還要操心家裡的事,東想西想,欲望特多,這些都是很耗氣血的啊。你吃素就吃素吧,怎麼就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呢有的人真的很奇怪,尤其是接受了西方思想的那些減肥人士,天天榨果汁吃蔬菜,一個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他們什麼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他們把主食歸為醣類,把醣類視為洪水猛獸。結果,原本以為吃素可以養生,不料吃著吃著身體愈來愈差了,最後月經也不來了,這就是氣血極度虧虛的結果。《黃帝內經》早就說了,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蔬菜水果真的不養人、不養氣血,蔬菜水果最大的作用就是疏通,按照西方的說法就是清腸排毒。吃素的人更要以五穀為主,以主食為主,一切不吃主食的吃素都是錯誤的吃素。你吃素就吃素吧,怎麼整得比吃肉還油膩呢有的人認為,吃素會營養不良,所以做素菜的時候油放得特別多,以為這樣就可以彌補吃素帶來的缺陷。你問他,為什麼放這麼多油?他說,太素了,沒有營養。你問他,既然你認為吃素沒有營養為何還要吃素呢?他說,沒辦法,身體病了,吃素讓人健康。一方面認為吃素讓人健康,另外一方面又覺得吃素沒有營養,這不是拿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嗎?吃素,適當多放一點油是可以的,但放多了與吃肉沒什麼區別,油屬於肥甘厚味,吃素本來就是為了吃清淡一些,讓身體的負擔減輕一些,讓身體裡面的垃圾少一些,你吃那麼多油,吃進去不運化還不是一樣變成垃圾。其實,正確吃素不會造成營養不良,完全不用擔心,你只要把五穀吃好了就可以了。以前經常吃肉的人突然吃素,身體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偶爾會出現頭暈乏力,這是正常的,過一陣子就會調整過來的。文小叔建議,經常吃肉的人吃素不要急於求成,慢慢來,循序漸進,先不要全素,可以吃些雞蛋,過一陣子後再全素。你吃素就吃素吧,怎麼每次都吃那麼多,吃到撐呢文小叔有一個朋友,每次去素食餐廳吃自助他都是第一個動筷子最後一個吃完的,每次都吃得特別多,每次都要吃撐。朋友都羡慕他胃口好、飯量大、能吃是福。文小叔開玩笑說:「你這樣吃會把老闆吃窮的。」他也開玩笑說: 「難怪我每次進來老闆的臉色都不好呢。不過不是我想吃啊,是素食禁不住餓,不多吃一點營養跟不上。」吃肉吃多了會撐肚子,吃素吃多了不會撐肚子,還真有人這麼想的。難道,素食就不需要消化?直接變成氣血?素食也要消化的,你脾胃運化能力只有那麼多,吃素吃多了同樣運化不掉,以致使吃進去的素食變成垃圾堆積在身體裡面。所以,吃素也要吃七八分飽,這一點與吃肉是一樣的。你吃素就吃素吧,怎麼把蔥、薑、蒜也戒了呢如果你是修佛修道的,戒葷腥那是必須的,但你不是修行人,吃素只是為了健康,怎麼還把蔥、薑、蒜、辣椒戒了呢?蔥、薑、蒜、辣椒這些調料,不僅僅是調料,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蔬菜大多是寒涼的,陽虛體質的人經常吃會更加陽虛,所以做素菜的時候應該多放一些蔥、薑、蒜,蔥、薑、蒜都是溫性的,剛好可以中和蔬菜的寒涼。除此之外,經常吃素的人要多吃一些種子食物,多吃一些堅果,堅果都是補陽氣的,這樣就不至於因為只吃素食而致使陽氣不足,尤其是吃素又怕冷的女性朋友。陽氣對身體至關重要,別吃素吃著吃著把陽氣吃沒了。以上就是吃素的種種誤區,供大家參考,希望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一個是腸道的問題,如果經常便秘,又不放屁,有宿便,那腸子裡的臭氣只好從口裡出來。絕大多數口臭不是口腔的問題,而是腸胃的問題,這也是最典型的——身體上部的疾病需要從下部治療。所以調理口臭要三管齊下:用芳香化濁的藥物調理口腔,比如桂花、藿香、荷葉等;用祛濕消食的藥物調理胃,比如茯苓、白朮、山楂等;用清理宿便的藥物調理腸道,釜底抽薪,讓臭氣徹底從下面走,比如枳實、雞屎藤、大黃等。※ 本文摘自《每天都用得上的生活中醫》。《每天都用得上的生活中醫》作者:文泉杰(文小叔)出版社:如果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1/18
-
2021-01-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四大護心穴道」每天按壓20下 促進心血管循環!
天氣寒冷會影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到了冬天很多人會有手腳麻木、腰痠背痛的感覺,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胸悶、肩頸麻木,好像隨時要中風,會有這些感覺就是因為全身循環變差,所以本文就要教大家護心的四大穴道,幫助改善氣血循環喔! 一、百會穴 在道教中有一句話,「百會是一身之腦、百脈聚集的地方」,在中醫醫學裡也講到「諸陽之會」,就是全身的陽氣都會匯聚到頭頂正上方的位置。有何功效? 按壓百會穴,能平肝熄風、安神醒腦、開竅跟提升陽氣。 如何找?按壓方式? 從兩邊的耳朵最尖端,往上做一個連線到頭頂,然後對稱身體的正中央一樣往上連線,兩線交會點就是百會穴。而按壓方式分為兩種: 1.將手拱起來用指甲的部分,敲擊百會穴 2.用手的指腹按壓,每次按3秒休息一下,重覆20次 如果不小心按偏離了怎麼辦? 不用擔心,因為在百會穴四周各一寸的地方,有四個穴道叫作「四神聰」,也是中醫治療血液循環或中風的常用穴位。 二、勞宮穴 又稱掌中穴或鬼路穴,勞宮穴屬「十三鬼穴之一」,為什麼叫鬼穴呢?因為中醫在古代認為身心科的疾病、精神分裂、躁鬱症,都跟鬼魂有關,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疾病的穴道,就稱為鬼穴。 而勞宮穴屬十二經絡中的「心包經」,「心包」跟心臟是不一樣的東西,古書中提到心包是代心受邪,意即能保護整個心臟,調整心血管循環。 有何功效? 能安神鎮定、降血壓,改善身心科方面的疾病,或是突發作的心律不整、心悸。 如何找?按壓方式? 將手掌攤開、手心朝上,接著握拳中指間對到的點,就是勞宮穴,它在二三指骨中間,壓下去會有酸的感覺。可直接用大拇指,對著勞宮穴用力按壓三秒鐘放開,或是用原子筆蓋按壓,都能達到刺激的效果。 三、太衝穴 有何功效? 能鎮定安神、降血壓,放鬆情緒,許多醫師在治療慢性高血壓或血液循環不好時都會使用這個穴道。 如何找?按壓方式? 在腳的大拇指跟食指中間,順著中間的肉往上輕壓,壓到骨頭的地方就是太衝穴。在按壓這個穴道時,需特別小心因感覺會較強烈,按壓方式一樣用手指指腹或是原子筆蓋按壓三秒鐘放開,大概按20次即可。 四、神門穴 屬十二經絡中的心經。如何找?按壓方式? 神門穴找法稍微複雜點,分兩種找法。 第一種找法是由手部的小指,往下到手腕橫紋的交界處,用手去觸摸會發現有凹陷感,因為正好處於兩條肌腱的位置。 第二種找法為,在手腕橫紋的正中央,用筆畫一條線,接著在左右邊分別再畫分成三等份,變成六等份後,靠近最右邊的就是神門穴。 有何功效? 能安神定志、安定自律神經、治療失眠,尤其緩解心悸與胸悶的效果特別好 怎麼確定自己找的穴位是對的? 其實這點不用擔心,中醫有一句話叫做「離經不離穴」,只要能夠按在整條經絡上,有感覺到酸麻腫脹疼痛感,就代表是正確有效果的喔。 以上四種穴道,大家都記得了嗎?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按壓穴道時,應適可而止不要過度用力按壓,另外,按壓穴道只能達到保健的效果,當身體真的不舒服時,還是要就醫尋找病因喔。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克莉絲汀有自殺傾向。好多年前,她絕望地看著她的母親逐漸失智,連家人都不認得,更不用說自理生活,最後不得不進入養老院。克莉絲汀與她母親備受煎熬,她母親在62歲那年罹患阿茲海默症,被病折磨了18年,最後受苦的只有克莉絲汀。因為她的母親已經沒有知覺了。克莉絲汀65歲時,發覺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她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迷路,甚至在熟悉的路線上也記不得匝道的位置;她沒辦法分析數據,也不能及時整理和準備報告,但這些事又對她的工作十分重要;由於無法記住數字,她連短短的四位數都得寫下,更不用說電話號碼了;她讀過的東西記不住,每一頁讀到最後一句,又得回頭重讀這一頁。克莉絲汀不情願地準備辭職。她的錯誤變得越來越頻繁,還叫錯寵物的名字,連自己家裡的電燈開關都要找,即使她已經住好幾年了。 克莉絲汀跟許多人一樣,想要忽視這些症狀,但這些症狀卻越來越糟。2年來她的認知退化不斷惡化,她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她,她正步上她母親的後塵,而且醫生對克莉絲汀的狀況也束手無策,他在病歷上寫下了「記憶問題」,因此克莉絲汀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她接受了視網膜掃描,結果顯示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乙型類澱粉蛋白。克莉絲汀的腦海裡浮現了她母親的慘狀,又想到了她的失智症會持續惡化,因此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也沒有有效療法,所以她決定自殺。她打電話給自己最好的朋友芭芭拉說:「我親眼見過母親逐漸喪失心智的過程,我絕對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聽了克莉絲汀這番話,芭芭拉嚇壞了。但是芭芭拉有了個想法,她告訴克莉絲汀:先不要輕生,她聽說有新的研究,克莉絲汀可以前往數千里之外、位於舊金山北部的巴克老化研究協會求助。於是在2012年,我見到了克莉絲汀。3個月後某個週六,克莉絲汀從家裡打電話給我,說她簡直不敢相信她的心智狀態會改善。她再度展開全職工作,開車也不再迷路,且能毫不費力記住電話號碼,感覺比過去好多了。我掛掉電話時,想起了幾十年來的研究、與實驗室同僚在白板上討論的時光,以及相關理論和治療方法裡每個細節的自我檢討⋯⋯這一切都沒有白費!這些研究指出了正確的研究方向。克莉絲汀現年73歲,已經接受ReCODE治療(編按:作者戴爾・布萊迪森醫生所設計的治療失智症的療程)5年,依舊全職工作,環遊世界,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此外,由於各種原因,她曾經中止了這個療法,雖然只是短暫停止了4次:一個輕微的病毒疾病、一些藥用完了、出門旅行等等,而每次只要中止這個療法,她的認知能力就開始下降。但只要恢復使用ReCODE療法,她的認知就又恢復了正常。個人生活史/生活方式的種種因素在實驗室中,我們會檢測基因排列與生物化學因素,來尋找造成認知衰退的重要關鍵;同樣的,透過了解病患的個人生活史,我們也能夠找到導致認知衰退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你過去或現在是否曾遇到下列幾種狀況:• 曾有腦部創傷(曾被打昏、出車禍或從事需要劇烈肢體接觸的運動)。• 曾接受全身麻醉(如果有,幾次)。全身麻醉將麻醉劑的毒性與不好的氧化作用結合起來,會對大腦機能造成負面影響。• 是否曾經補過牙?這可能會讓你接觸到無機汞。• 是否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這可能使你接觸到無機汞。• 使用特定的藥物,尤其是影響腦部的,例如煩寧(valium)等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抗憂鬱劑、血壓藥物、史達汀、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或者抗組織胺。• 使用過街邊販售的毒品、非法藥物。• 喝酒(如果有,喝多少)。• 抽菸。• 口腔衛生。如果沒有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很可能會引發發炎的症狀。• 體內是否有醫療填充物(例如:人工髖關節或乳房植體)。• 患有肝臟、肺部或心臟等器官的疾病• 打呼。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證據。 • 食用熱榨油(例如:棕櫚油)。這些熱榨油在熱榨的過程中,會流失一些維生素E含量,所以可能導致腦部的損傷。• 攝取反式脂肪、簡單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這兩者會造成許多影響,例如血管損害及胰島素抗性。• 有慢性鼻竇炎的困擾。鼻竇炎的發生可能表示曾經接觸過黴菌及其相關的黴菌毒素。• 有胃腸問題,例如脹氣及經常性的腹瀉。這可能是罹患腸漏症的前兆。• 住家、車子或工作環境裡有黴菌。大多數人不知道黴菌也是造成認知衰退的風險因子之一。• 食用加工產品或非有機的食品。上述的食品通常會提高胰島素抗性,並容易接觸到毒素。• 曾被蝨蟲叮咬過。蝨蟲攜帶70種以上的病原體,例如萊姆病的病原體伯疏氏螺旋體,這種病原體所導致的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導致認知衰退。• 為了治療胃食道逆流而攝取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用途是為了降低消化作用所需的胃酸,但同時也降低了鋅及維生素B12等養分的攝取。• 使用化妝品、髮妝品或止汗劑。這些產品都會讓你暴露在毒素之下。• 不太會流汗(人體可以透過排汗消除毒素)• 曾經便秘(排便能夠消除毒素)。• 飲用水攝取不足(排尿能夠消除毒素)。任何上述的因素都可能增加認知衰退的機率。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書籍介紹終結阿茲海默症:第一個實證可預防、逆轉認知退化的療程作者: 戴爾‧布萊迪森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09/27作者簡介戴爾・布萊迪森醫生(Dale E. Bredesen, MD)國際知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他畢生的職志就是翻轉當今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他相信,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可以逆轉。他是醫界神經研究的先鋒,率先發現ReCODE療程,現已獲全球許多醫生採用。 他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並在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醫院擔任神經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他曾在諾貝爾獎得主史丹利・布魯希納(S.Prusiner)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他先後任教加州大學(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阿茲海默症伊斯頓研究中心主任、巴克老化研究所(Buck Institute)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布萊迪森醫師的實驗室主要研究神經退化過程的機轉,並致力將研究結果轉換為有效的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出版過超過230篇經過同儕審閱的論文。 2008年,他與瓦吉斯・約翰醫生(Varghese John MD)合作建立了「阿茲海默症用藥發展網絡(ADDN)」,從而找出全新的阿茲海默症分類療法,並且發展出全面性的新療程,也因此辨識出三種阿茲海默症亞型。同時,他們於2014、2016年發表「逆轉認知退化(ReCODE)」療程,紀錄到輕度認知障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患好轉。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新例,本書也成為家喻戶曉的紐約時報暢銷書。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台灣失智人口增加速度驚人,內政部去年4月宣告全台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進入「高齡社會」;再過8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20%,成為「超高齡社會」。至2019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8萬人;估計13年後將倍增至46萬人,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名失智症患者。據衛福部統計,8成失智者住在家中,由家屬或外籍看護照顧。不少家屬為了照顧家人,不得不離開職場,即使工作也蠟燭兩頭燒,身心俱疲。失智老人的問題讓家屬及照顧者身心壓力 失智症是導致台灣社會的老年人自主能力下降,失去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給家屬及照顧者帶來重大的生活壓力、以及增加社會成本。所以我常說失智老人的問題不單只是個人的問題,其實也是家庭的問題,進而是社會及國家的問題。 我也有一位88高齡的母親,有血管性失智症,在近年照顧母親中,也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家屬照顧上的痛苦。在從醫三十多年中照顧過失智症病患以及家屬無數,並創建台灣第一個的失智症記憶特別整合門診。 過去二十多年全世界持續的在尋找如何治療失智症的方法,可惜已13年無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英國倫敦大學於2017年在「刺胳針(Lancet)」期刊,發表「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A Call for Action」研究顯示,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中只有35%可以預防的,很訝異的是中年聽力缺損失智的風險達9%,比高血壓的2%和肥胖造成的1%風險還高。原來老年人的聽力及視力障礙會增加失智風險的主要原因其實減少了多動腦多運動的機會。 其實人出生到20歲後,腦細胞便以每年減少1克的速度淍零,腦功能逐年下降,到了老年,認知功能愈來愈差是不可逆的現象。舉例來說,大多數40歲的人記憶力比20歲差。60歲的人記憶力比40歲差,不用擔心,這可能只是因年紀相關的記憶減退(Age-related memory impairment),但是因年齡愈大而產生的認知功能減退應該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假若你的記憶減退有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時,便要注意是否患有失智症了。多動腦、多運動...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2011年研究發現每日運動及動腦的長者,相較於只維持原本生活習慣者,不但沒有造成海馬迴體的萎縮,甚至增生增厚,改善及延緩腦部退化程度。並發現有氧運動可透過不同生物機轉,能促進腦部神經可塑性,改善腦部學習能力,並減少腦部灰質體積的衰減,降低認知功能減退的發生。 由於近年來發現阿茲海默症暫時已無藥可治,世界各國均在談論如何多動腦、多運動、增加日常生活社區網絡、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但是台灣一般民眾真的知道如何為自己或是為家中失智症長輩安排多動腦、多運動的日常生活活動嗎?本院2017年5月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 亞東紀念醫院早在2017年11月便邀請澳洲運動生理學專業DirectorJam來院演講如何多運動來延緩失智,並在去年12月邀請加拿大Professor Gail 來談如何以「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來設計多動腦活動。認知悠能照顧模式重點在於失智者個人照顧,必須深入瞭解失智老人的過去與現在,並觀察失智者有什麼異常或特別行為,才能知道照顧治療方向。可說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非藥物治療,量身訂做安排活動,儘量讓患者發揮既有能力、維持生活尊嚴,有助改善認知功能及提高生活品質。 過去台灣的失智症照護大部分注重在減輕家屬的照顧壓的喘息服務為主,卻往往忽略了失智老人本身的感覺及尊嚴。經由「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針對病患本身的需要,按照每個病患各自的能力、興趣以及長才安排適切的活動,讓他們仍保有的能力得以提升,讓他們擁有更快樂、更有自尊的生活。 多運動方面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週進行三至五天。以每週150分鐘為理想。如有需要可分成一天多次,但每次持續至少10分鐘,心跳要在110下以上,才能逹到標準。 隨著國民平均餘命超過80歲,到了老年出現失智的機會不小,你我都該趁年輕時多存「腦本」。為了老年生活安穩,經濟上要多儲存「老本」,老本固然重要;但在高齡化社會,存「腦本」也一樣重要。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像閱讀文章、寫作、打球或跳舞等必須花腦筋思考的活動,就是讓大腦隨時接受智能訓練。其次,不管幾歲,最好「活到老學到老」。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避免失智提早發生的方法之一。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無庸置疑,就是維持規律運動,不管對減少失能的肌少症及延緩失智均是有意義的。 亞東紀念醫院致力於老人長期照顧多年,自2017年5月開始由林芳郁院長及張淑雯副院長帶領下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至今已近三年,已照顧約2,000個失智者及家庭,任何民眾有關失智症的問題,均可打諮詢專線: (02)7728-2533失智共照中心。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01-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要做大腸鏡了 如何清腸最乾淨?近年來飲食西化,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始終高居整體癌症的前三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台灣罹癌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又以大腸癌的罹患人數最多,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得到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想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除了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定期的大腸鏡篩檢也是重要的關鍵。除了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 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外,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也建議50 歲以上民眾接受大腸癌篩檢;更甚者,目前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因罹病率年輕化趨勢,已建議下修年齡至45 歲便接受篩檢。目前「大腸鏡檢查」已是大腸癌篩檢的黃金標準,除了能確立診斷,早期大腸息肉( 腺瘤) 的移除已證明可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依類型選擇不同清腸劑然而大腸鏡檢查並非像是胃鏡檢查空腹8 小時即可,事前準備「清腸」是很重要的關鍵。大腸鏡是透過深入腸道的鏡頭檢查、偵測腸道狀況,完善的清腸能夠為鏡頭帶來良好的視野,進而提高檢查效果;相反的,若是清腸狀況不佳,糞便可能遮蔽腸壁,造成檢查時間延長,並且降低篩檢出息肉、病症的機率。許多人認為清腸步驟麻煩,因此對內視鏡檢查望之卻步,尤其老年人或自我照顧能力不佳者更是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檢查。不過隨著近年清腸劑改善及新增使用時間建議,循著指示清腸步驟便不再困難,甚至能幫助您排除宿便。馬偕紀念醫院提供的清腸劑劑型有:1.「腸見淨」為聚乙二醇PEG (Polyethylene Glycol) 粉劑,使用滲透作用型瀉藥,因較不影響體液狀態及電解質,有較高的安全性,但要合併喝下大量水分才能達到清腸效果。2. 「保可淨」為picosulfate sodium( 刺激性瀉劑) 和magnesium citrate( 滲透性瀉劑) 組合型粉劑使用,因含鎂離子,腎功能不良的病人要小心使用,有高血鎂的風險。3. 「富利瀉」為磷酸鈉 NaP(sodiumphosphate) 高滲透性瀉劑,為水劑成分,對於年齡大於55 歲、有脫水狀況、正在使用會影響腎血流或腎功能的藥品( 如 ACEI 類及 ARB 類降血壓藥、利尿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有心臟疾病、癲癇、腸胃道疾病(如腸阻塞)、限水或限鈉病人、已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婦女、授乳、洗腎患者不建議使用,以避免急性磷酸鹽腎病變風險。在受檢前,醫師會根據病人身體狀況給予合適的清腸劑,您只需配合醫護團隊給予的使用時間建議與衛教步驟,便可順利提高清腸效果。術前低渣飲食 提高清腸效果術前飲食同樣會影響清腸結果,一般建議檢查前兩天施行「低渣飲食」,不宜食用任何蔬菜、水果、油炸、高纖及高蛋白食物( 如奶類、豆漿);檢查前一天以「流質飲食」為主,如運動飲料、無渣湯汁,糖水汽水沙士可樂皆可。如您仍不知如何準備,馬偕紀念醫院健檢中心貼心提供代餐包服務,代餐包內提供一天三餐低渣飲食,同時配合清腸劑使用,便能達到完美清腸效果。如何服用清腸劑?目前台灣及歐美醫學會都建議清腸劑分為「兩次服用(split-dose)」的清腸效果較佳,因此執行大腸鏡前,您會拿到兩包或兩罐清腸劑,使用時每包( 或每罐) 都可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共2000c.c.,檢查前一天晚上喝一半的量、當天一早凌晨服用另一半的量即可。服用時可以慢慢喝,約每15 分鐘250c.c.,能夠避免一次大量服用造成噁心、嘔吐等不適感。一般在服用一小時後就會開始作用,若是您是慢性便秘或腸道冗長的患者,請增加水分的攝取,以加強清腸效果。如何知道已經清腸完成?在客觀觀察上,可以注意馬桶內糞水的顏色,若是如開水般澄清透明就算及格,如果糞水仍呈現黃橙色,那就建議繼續補充水分直至乾淨為止。下回您有照大腸鏡需求時,記得按部就班執行,一個好的清腸結果不僅幫助醫師能看得更清楚,也幫助您自己找出息肉遠離大腸癌。檢查前飲食注意事項【前二天】低渣飲食如稀飯、麵條、白土司等,不宜吃任何高纖、高蛋白食物( 青菜、水、豆腐、麵筋等),忌服用奶類製品。【前一天】無渣流質飲食如無渣飲料,粥湯、肉湯、運動飲料等。※ 若您屬於易便秘體質,請提早一週食用低渣性食物,以達完整清腸效果。清腸劑服用方式【1】檢查前一天晚上- 18:00將健檢中心提供之清腸劑,其中一包( 罐) 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以約每15 分鐘250c.c. 的速度慢慢喝完。【2】檢查當天凌晨- 05:30將剩餘的另一包( 罐) 清腸劑,加水或飲料稀釋至1000c.c.,於上午6 點前喝完。喝完後請多補充水分,大約30-60 分鐘後開始作用。
-
2021-01-14 科別.腦部.神經
服降血壓藥止血壓上升?一種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寒流來襲,各地急診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加,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最多。老年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患者,更要小心防範腦中風。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三名,腦中風更是造成身障的主要原因。除了天氣變冷會造成腦中風患者明顯增加,「自主神經功能不良」也是導致腦中風發生的重要原因。自主神經功能是調節血管收縮及舒張的重要調控因子,當腦血管已有動脈硬化時,不適當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可能進一步造成腦血管堵塞而引起缺血性腦中風。研究顯示(2014年Journal of neurologic science),腦中風病人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特別是腦部大血管堵塞的病人約八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腦部小血管堵塞的病人也有約六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 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在臨床上較容易被忽略,舉凡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腦中風病史、年紀大、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脊髓損傷病人及遺傳或後天性神經病變疾患等,皆為高危險群。急性腦中風常會造成血壓明顯上升,有些病人會自行服用降血壓藥物,此舉對腦中風的改善不但沒效,若病人患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更可能因動脈硬化的血管無法舒張,血壓下降進一步導致腦部大片缺血,反而造成不可回復之永久殘障。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者,常見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或感覺異常、黑矇症等症狀,很容易為病人甚至醫師所忽略,經常是病人暈倒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可經神經學儀器檢查心律變異、皮膚交感神經測試及傾斜床等檢查進一步確診。腦中風症狀通常發生很突然,研究顯示,腦部血管堵住在1至2分鐘內即會出現神經學症狀。臨床上常見為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的無力或走路更加困難、突發性的頭暈,若為自主功能不良高危險群,須小心為腦中風的症狀。腦中風症狀若在小於三小時進入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評估及住院治療,即可有效降低永久性殘障發生率。
-
2021-01-14 科別.泌尿腎臟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108年十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第一名由慢性腎臟疾病奪下,全年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經統計,108年全台洗腎人數也攀升到9.2萬人,與107年相比,又增加了2千人,成為國人重要的健康課題。慢性腎臟病 飲食控制不佳有關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之所以逐年提升眾多,究其原因,約有四成六的新洗腎患者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雖然罹患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年齡多為65歲以上,但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20至39歲發生人數有成長趨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化,使得手搖飲料、精緻高糖蛋糕餅乾等,越來越容易取得,也是得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就算是年紀輕,也可能陷入腎臟疾病的危機。因此,使得腎臟保健刻不容緩!潘富子指出,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控制,以及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相當重要。除了要做到國健署建議的「3多、3少、4不、1沒有」,還有1個必要。3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多吃蔬菜,能增加膳食纖維及攝取豐富鉀離子。潘富子說,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體外,能預防高血壓,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以及降低腎臟負擔。不論水分攝取量多寡,腎臟都會持續過濾血液,將身體所代謝廢物經由尿液排出。當水分不足情形下,腎臟必須花更多力氣在吸收水分,當脫水到一定的程度,會造成急性腎受損。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喝35㏄,可增加新陳代謝。3少:少鹽、少油、少糖除了避開糖類與澱粉類的過多攝取,也應該注意控制鈉的攝取量。研究證實,食鹽中的鈉離子可增強澱粉酶活性,促進澱粉消化,或加速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引起血糖濃度增高,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潘富子表示,每日鈉含量攝取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1茶匙食鹽,約6g,而超過65歲或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每日鹽分攝取量則不要超過5公克。此外,調味料含鈉量高,如醬油等,也應限制攝取。 4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抽菸是引發腎臟病之危險因子。從美國的追蹤研究發現,除了年齡、血壓、糖尿病,抽菸也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不論是否罹患糖尿病,抽菸者的慢性腎病發生率比不抽菸者,男性多達2.4倍、女性到2.9倍。不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藥物,因為許多藥物需經腎臟代謝排除,一旦使用方法不對,極易造成腎臟負擔,最有影響的,除了抗生素、止痛劑、利尿劑或未經合格中醫師處方之中藥草。 1沒有:沒有鮪魚肚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另外,在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3%,肥胖與腎臟病變二者的關係,不容小趨。肥胖會改變腎臟血流造成腎絲球超過濾和腎絲球高壓,對於慢性腎臟病病情加重;肥胖也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危險因子,而三高同時也是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1個必要: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潘富子提醒,輕度中度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要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就得靠健康檢查。常見的腎臟健康檢查有:抽血、尿液檢查、腹部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切片檢查、電腦斷層攝影(CT)。潘富子呼籲,保養腎臟要趁早,採取健康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遠離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若等到腎臟已發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才想要改吃健康的飲食,屆時必須經過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 潘富子)延伸閱讀: 腎不好要少吃高鉀食物! 6大飲食地雷別踩...狂吃低鉀食物也不OK 身體毒素排不出恐終身洗腎救命! 餐桌常見「這些食物」都能幫五臟排毒
-
2021-01-13 新聞.元氣新聞
又是寒流惹禍? 彰化院檢今第二人昏倒送醫
天氣寒冷,彰化地檢署廖姓書記官近午在執行科辦公室昏倒,被送員林基督教醫院急救,恢復清楚意識,目前仍住院做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確認身體不適的原因。昨天彰化地方法院開庭時,一名楊姓法警忽然血壓飆高往後倒下,撞到後方桌子,讓法官和當事人錯愕,幸好送醫後醒來,恢復正常血壓,昨天下午出院。今天地檢署再傳50歲廖姓書記官在辦公室昏倒,讓知情人士大歎低溫肇禍、院檢工作辛苦,業務忙碌之餘還是要多注意身體狀況。據了解,地檢署作業科廖姓書記官上午約11點30分在辦公室忽然昏倒,地檢署人員連忙送醫急救,因廖姓書記官低調,不願對外公開病情,到院急救甦醒後,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心肺功能,尚未出院。地檢署襄閱檢察官葉建成說,廖姓書記官到職20年,敬業認真,過去沒聽說他有任何疾病,上班時一切正常,不知何故忽然昏倒,他的家人都希望他留院作個徹底檢查,找出真正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