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5 新聞.生命智慧
搜尋
自殺
共找到
448
筆 文章
-
-
2021-02-12 科別.精神.身心
「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
那時,張沁文已經兩年多沒有正常進食了,像掉入一個巨大的黑洞,食物在她的眼中是魔鬼。「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就想死。因為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那是魔鬼。」剛剛20出頭的年齡,張沁文掉髮、脫皮、長出老年斑,月經也不來了,就連上臺階都很困難。張沁文的父母每天盯著她吃東西,僅僅為兩小塊餅乾和半杯脫脂牛奶,她也會哭一下午,最後邊哭邊吃進去。一到吃飯時間,家裡氣氛就緊張起來…張沁文覺得那段日子是一場無聲的、昏暗的沙塵暴,主觀上知道爸爸媽媽是對的,但她就是無法接受食物,互相矛盾的想法撕扯著她。張沁文所說的病是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疾病,是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暴食障礙等一組疾病的總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對記者說:「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裡屬於小病種,而其中的厭食症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致死率高達5%~20%。」瘦到28公斤時,張沁文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檢查結果顯示,各臟器衰竭,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在那之後的治療過程中,張沁文用網名記錄下自己面對厭食症的狀態以及漸漸康復的過程,並開始和其他病友一起組成互助小組,在網上為其他患者講解病情,為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到底得了什麼病進食障礙本身並不致死,患者死因主要是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或是併發抑鬱導致的自殺。就在兩三個月前,陳珏在門診見到一個患嚴重厭食症的年輕女性,將近1.7米的身高,體重只有25公斤,連蹲下去再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陳珏趕快聯繫華東醫院消化內科,安排病人先進行內科治療和營養治療,但不到一周,病人身體機能突然崩塌,猝死。「太遲了,來不及了。」陳珏感慨。進食障礙有就診率低的特點。《柳葉刀》雜誌2020年3月刊發的論文《進食障礙:急需創新和進步》中指出,只有約20%的進食障礙患者尋求治療,且往往是在病情發展的晚期,經年累月的症狀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迅速,更難控制。進食障礙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最早的醫學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從1970年開始,西方醫學對神經性厭食症有了較多記錄,神經性貪食症的病例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急劇上升。2017年,據估計,全球有1600萬人受到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影響。中國目前尚未有關於進食障礙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大眾對進食障礙的瞭解也相對匱乏,相當長時間內,國內僅有兩家醫院設有進食障礙專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從18歲開始減肥,身高1.62米不到50公斤的她只是「為了讓腿更細一點」。她給自己制訂了嚴格的食譜,用手機上的軟體計算卡路里,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800卡,如果能控制在500卡更好。每吃一口都要計算,哪怕多吃了幾顆青豆,她也要計算進去。節食是會上癮的,今天少吃了一點,明天覺得也許可以更少一點。漸漸地,張沁文早餐只吃1/4個紅薯,午餐僅有一小碗青菜,還要在清水中反覆涮過,沒有晚餐。同學提醒她已經太瘦了,不要再節食,她就偷偷把食物藏在袖子裡、口袋裡、餐盤後面。到了大二後半學期,她的體重已經不到40公斤。但她停不下來,對「吃」非常反感,眼中的世界也變了,再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開心起來,每一天都「盼著今天趕快過去,但又不想讓明天到來」。張沁文的父母意識到她病了,帶著她四處求醫。進食有問題就去看消化科,月經不來去婦科,心臟不舒服去心臟內科,父母還猜測她會不會是因為之前拔牙出了問題,四處查閱文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再去神經外科、臨床營養科、骨科、內分泌科,甚至做了腦電圖和全身CT,還是不知道她究竟得了什麼病。直到有醫生提醒:「會不會是厭食症?」父親到網上四處查找,才終於找到對症的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被確診為「厭食症,伴隨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導致情緒失調迄今為止,進食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就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其發病主要涉及遺傳素質基礎及一系列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家庭、社會文化4個方面。根據西方的流行病學調查,進食障礙患者中90%~95%是女性,發病年齡在12歲~35歲。據陳珏在臨床上的觀察,中國厭食症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3歲~14歲和17歲~18歲,中考和高考後的假期會是部分學生極端節食減肥的時間段。陳珏解釋說,進食障礙會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失調,尤其是厭食症患者,多數有與抑鬱症共病的情況。2014年,一項由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於學術期刊《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的研究顯示,自殺是進食障礙患者尤其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進食障礙患者中,11.8%有自殺未遂史,43.3%有自殺意向。美國自殺預防資源中心於2020年2月公布的數據稱,在有厭食症病史的人群中,自殺的發生率為24.9%。儘管確切病因不詳,但陳珏在臨床中發現,進食障礙患者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往往出自生活條件較優渥、層次較高的中產家庭;父母對他們自小寄予厚望,要求嚴格,過度保護,很多患者的母親對自己身材的要求就很高;患者本人通常性格敏感、自卑,過度追求完美,即便自身已經很優秀。一部分厭食症患者會在治療後轉向貪食甚至暴食。張沁文就是如此。出院後,她的體重長了10公斤,還拿到了海外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長期過度節食後,張沁文的身體出現報復性補償,彷彿是體內放出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她開始了難以控制的暴食,到了國外後變本加厲。開始只是吃6個冰淇淋、十幾份盒飯,後來她連課也不去上了,待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不停地吃,無論手邊的食物是什麼,都必須馬上塞進嘴巴。半生不熟的雞肉,她也吃過。「實在等不到它熱好,那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人。」張沁文說。好幾次,她都吃到呼吸困難。後來,張沁文才知道,她當時的情況屬於「再餵食症候群」,很容易休克,發生危險。情況太嚴重,張沁文只能回國。父母怕她半夜偷偷點外賣,換上了聲控鎖,只要開門就會報警,冰箱也安了鈴鐺。在父母的陪伴下,張沁文再次開始接受治療。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綜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接觸過的患者中,像張沁文這樣由厭食轉為暴食的比比皆是。這像厭食在恢復道路上的一段彎路,但沒有清除行為(催吐、服用瀉藥等)的暴食,在經過持續的治療和引導後,身體能夠逐漸恢復健康。在李雪霓眼中,治療中最困難的情況,是限制型厭食轉為暴食清除型厭食,這不但增加了危害性行為,還使營養不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小的患者只有7歲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與社會醫學系教授安妮‧貝克爾曾在斐濟做了一項文化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西方「以瘦為美」的觀念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從而進一步使人們對飲食的態度和行為發生變化。在陳珏的印象中,30年前自己就讀醫學院時,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2002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始使用電腦進行資料統計,那時全年門診就診進食障礙者僅8人次。2005年後就診人數逐年增加,由兩位數增加到三位數,2012年後更是顯著攀升,2016年進食障礙的就診人數超過1100人次,2019年已超過2700人次。李雪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2001年至2005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收治進食障礙住院患者104例,是1993年至2004年總和的3倍。2011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成立了以收治進食障礙為主的專科病房。在陳珏看來,進食障礙的發病率增加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越來越高密切相關。近些年,「A4腰」「鎖骨放硬幣」「比基尼橋」在社交網路的盛行更催化了輿論風向,「瘦」不但意味著美,還與自律、成功甚至社會階層掛上了。1996年的一次世界範圍內的進食障礙流行病調查顯示,減肥是進食障礙發病機制中主要的危險因素,有30%~60%的青春期少女試圖通過節食來減輕體重,有7%~12%是極端節食者。2019年,中國心理學學者任芬和王燕學抽取285名中國女大學生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的進食障礙與外觀焦慮和抑鬱均呈顯著正相關。在臨床觀察中,李雪霓發現社會文化對「瘦」的肯定還是很多病人康復的重大障礙,醫生不得不花大力氣去扭轉病人的思想。有個病人體重恢復到42.5公斤後,說什麼都不肯再治療,她無法接受42.5公斤以上的體重,因為「××明星就是42.5公斤」。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進食障礙在中國的發病正朝年輕化和低齡化,並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發展。門診中,李雪霓和陳珏都接診過只有7歲的患者。進食障礙也引起了國內醫療界的更多關注,2016年,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成立了進食障礙專科病房,長春第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也加大了對進食障礙的研究。但由於科普和預防不足,多數人不瞭解這種疾病,甚至存在誤解,這使得很多進食障礙患者具有強烈的「病恥感」。張沁文在網上為普通人普及這種疾病的知識,同時鼓勵和幫助病友,而她自己也從陌生的網友那裡獲得了很多溫暖和關懷。她發現了海面下沉默的冰山─很多進食障礙患者認為自己的行為難以啟齒,無處傾訴,也不敢尋求幫助,身邊親人的誤解使他們更加無法接受自己,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深陷痛苦的女孩給張沁文發來長長的私信。2020年夏天,張沁文在微博上成立了行動小組,短短幾個月,就突破1000人。一些擅長營養學、心理學、醫學的志願者也慢慢加入,定期為組內的患者做科普和諮詢,讓患者知道,自己不是「怪物」,在康復的道路上並不孤獨。許多人從無數個崩潰、自責、絕望、無助的黑夜裡走了出來,在這條與食物戰鬥的道路上前進。「我們一定會好的。」張沁文很有信心。(米若/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3期,本刊節選)
-
2021-02-09 養生.家庭婚姻
丈夫失去功能 「婆婆殺了我」名列10大情感教育事件
台灣性教育學會與華人情感教育教育發展協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公布2020年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去年8月在社群媒體瘋傳的「婆婆殺了我」新聞名列第十名。協會評析,事件中的丈夫,也就是媳婦的先生、婆婆的兒子,應扮演最關鍵角色,此事件凸顯很多家庭中失去功能的丈夫角色。去年8月,一名張姓女子寫下名為「我的婆婆殺了我」的文章,三小時後被發現在家中自殺。張女婆家未通知娘家過世消息,娘家家人想查看張女手機,還被婆婆要求「簽借據」並在三天內歸還,更對娘家提出「不許接觸張姓女子遺體」等無理要求,引發公憤。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文昌表示,婆媳問題的本質是夫妻問題加上母子問題,當中最關鍵的角色是「丈夫」。姻親關係應由夫妻雙方共同面對,無論是媳婦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遇到任何感覺不舒服的狀況、情緒,除非自己覺得無所謂,都應該找機會和另一半訴說,並商量如何因應,而非讓自己單獨面對。張文昌分析,依張女對婆媳關係的陳述,明顯感受到張女的壓力、焦慮與無力感。這樣的心理狀態,與張女相處互動理當最多的丈夫,卻未能了解與重視,也無法發揮支持妻子的功能。張文昌說,婚姻關係穩定的前提是兩人的獨立自主與成熟度,婆婆的意見可以參考,但絕不能成為家庭事務的主導者與決定者。當婆媳衝突發生時,丈夫應委婉告訴母親應有的原則與界線,而非任憑妻子壓抑情緒、受盡委屈。至少也要讓妻子休息、放鬆,不用再面對咄咄逼人的婆婆,或替妻子尋求心理諮商資源。談到結婚生子,「生不如死!新生兒跌破17萬」也名列去年十大情感教育事件第三名。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詹昭能表示,不婚或不生的國人漸增,反映婚育價值觀改變。過往調查發現,「婚姻與家庭的意義與價值」是國人結婚與否的最重要關鍵因素;「養兒育女的意義或價值」也名列生育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呼籲我國落實愛與被愛的情感教育,重振婚育和家庭價值觀。昨天記者會公布的十大情感教育事件包括通姦除罪化、長榮女大生命案、生不如死!新生兒跌破17萬、滿18歲可自主結婚、豬揚變色、高雄少女失聯案、丁允恭辦公室淪砲房,挨批劈腿及逼墮胎、王建煊打造理想長照機構「天使居」照顧無子長者、台版N號房事件、婆婆殺了我。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2-08 養生.聰明飲食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從敵人變成朋友的食物過去覺得很危險的食物,其實可以多吃●最新研究指出,咖啡有許多的健康效益,包括降低肝硬化、減少心血管疾病、減少糖尿病、降低癌症風險、預防失智及阿茲海默症、減少憂鬱症狀並預防自殺,甚至降低死亡率。●原味爆米花的多酚含量高,遠高過大部分的水果,而且具有膳食纖維高而卡洛里低的優點。曾經被污名化的咖啡:降低肝硬化、減少心血管疾病人類使用咖啡的歷史據估計已經有三千年了。世界上,最早喝咖啡的人生活在今天非洲的衣索比亞一帶。嚴格來說,他們是「吃」咖啡,他們會把咖啡豆直接放在嘴巴嚼,或是分配給上戰場的士兵讓他們在戰場上保持清醒。至於飲用咖啡的習慣,則是隨著滿載奴隸的船隻,從非洲傳到了中東地區,並進而散播到全世界。而我們現在喝的摩卡咖啡,起源地其實就在現今葉門西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叫做摩卡港。但是當你正愉悅地享受手上那杯咖啡時,可能不知道咖啡曾經在1991年被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可能的致癌物(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而且這個可能致癌物的污名要到二十五年後的2016年才再次被IARC平反,把咖啡從屬於2B類的可能致癌物改列為第三類的無法分類(not classifiable as to carcinogenicity)要知道,IARC的這個分類系統是相當保守的,在我寫作此文的2020年,第四類沒有致癌風險的欄位裡還是空的呢。WHO在他們2016年發表的新聞稿還提到,喝咖啡致癌應該是人們喝了過燙的咖啡才導致食道癌,並不是咖啡本身。就在咖啡解除了致癌的疑慮後,大量的研究開始發現咖啡除了令人保持清醒,還有許多的健康效益,包括:降低肝硬化(每天越多杯咖啡降低越多)、減少心血管疾病、減少糖尿病、降低癌症風險、預防失智及阿茲海默症、減少憂鬱症狀並預防自殺,甚至降低死亡率。最後, 一篇發表於《美國內科學會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指出,就算你天生代謝咖啡因就比較慢,喝「過量」(每天大於八杯)的咖啡仍然可以減少死亡率。我想讀到這裡,你應該可以放心地繼續享受你的咖啡了。當然這裡的先決條件是,你喝的是不太燙也不過度調味的咖啡,並不是喝著有咖啡味的甜食。我一直以來都是個咖啡愛好者,而我也曾經被咖啡的致癌疑慮困擾著。咖啡會在近十年來撥雲見日,逐漸受到科學資料的支持,的確是近代飲食史的一大奇蹟。其實,細心的你應該也曾在報章雜誌上注意到類似的事情,許多我們以為不太健康的食物,後來都逐漸被研究證實其實還不錯,值得多多攝取。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大家回顧這群由黑翻紅的飲食界新星。幾種近年來由黑翻紅的食物1.油脂:起因於對糖的反思油,大概是繼咖啡之後,在近年來最戲劇化的一種食物吧。隨著肥胖盛行率的提高,以及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飲食的流行,油脂在近年來簡直就像鍍上了金被吹捧著。曾經被各國政府以及醫學界視為健康大敵的油脂之所以會鹹魚翻身,一大部分是來自人們對於糖的反思。精製的糖以及精製碳水化合物對於健康的危害是非常確切的,這讓脂肪成為一個非常鮮明的對照。此外,並不是所有油脂都是一樣的,如果可以多攝取好油(飽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對健康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剛獲選為2020年最佳飲食的地中海飲食恰好就飽含這類脂肪。所以,比起糖跟精製碳水化合物,油脂類只要能慎選,倒是不必執著於低脂的食物,許多時候低脂的食品恰好就是用過多的糖跟其他添加物,去彌補脂肪不足帶來的口味不足。雖然這麼說,這並不代表你就該吃太多的「好油」甚至長期執行生酮飲食,因為這種飲食法對健康的長期風險跟好處還沒有百分之百確定喔。2.黑巧克力:改善認知功能、調節情緒別再把巧克力跟其他甜食視為同類了。巧克力是從可可果製造而來,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先把可可果內的可可豆發酵跟乾燥,接著研磨,並從可可豆提煉出可可脂(cocoa butter)。提煉出可可脂的可可豆研磨後就會變成可可粉,接著業者會再把可可脂(有時會混一些其他油脂)依不同比例加回去可可粉,接著添加糖跟其他添加物後製成巧克力。而所謂的黑巧克力百分比,指的就是這些可可粉跟可可脂最後所占的比例。我國政府對於黑巧克力有嚴格的規定,裡面總可可固形物必須至少占35%,其中的可可脂至少要占18%。由於可可果富含多酚(polyphenols)跟類黃酮(flavonoids),這讓黑巧克力多了不少健康效益,包括降血壓、減少血小板凝集,改善認知功能以及調節情緒等。最後有個小提醒,大部分關於黑巧克力的研究都強調這些健康效益是來自裡面的可可豆,而且可可豆所占的比例跟量都比你想像的大。舉例來說,你可能每天必須吃下超過一公斤的黑巧克力才可以讓血壓下降,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光靠巧克力就可以讓你健康喔。3.蝦子:熱量低、含優質蛋白質和豐富微量元素蝦子是全世界養殖漁業產值最高的海鮮,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食物。蝦子的熱量很低,而且其中90%來自優質的蛋白質,剩下的10%則是脂肪。也就是說,一份85公克的白蝦(約4至5隻吃自助餐廳常用的白蝦)含有約84卡的熱量,以及豐富的微量元素,包括硒、維生素B、鐵、磷、菸鹼酸、鋅跟鎂。其中硒已經可以滿足一半的一日所需(RDA),因此蝦子可以說是一種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傳統上對蝦子的負評,大多是來自蝦子含有過高的膽固醇,但這已經是個非常過時的觀念。一來,三十隻白蝦的膽固醇加起來才等於一顆雞蛋;二來,造成現代人膽固醇過高的原因,除了直接吃進去膽固醇以外,大多是跟其他的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放心的享受蝦子的美味吧。4.雞蛋:營養密度高令人驚艷吃雞蛋到底會不會吃進過量膽固醇,或是增加其他健康疑慮呢?首先,人體還是需要適量的膽固醇來形成細胞膜,並且合成一些重要的荷爾蒙,例如性荷爾蒙、皮質醇、以及維生素D(也是一種荷爾蒙),過低的膽固醇會破壞這些重要的細胞結構並干擾重要的內分泌功能。此外,高膽固醇血症除了受直接吃進去的膽固醇影響外,最大的關鍵因子還是來自於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美國心臟醫學會也早在2013年,就屏棄了吃進去的膽固醇會直接影響血中膽固醇這個觀念;美國農業部出版的《2015至2020年美國人膳食指引》甚至取消了每日300毫克膽固醇攝取上限這個建議,這份指引即將更新,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其中對於膽固醇的建議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吧。除了蛋白質跟膽固醇,雞蛋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D、E、K、B、6 B,以及礦物質,可以說是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5.爆米花:多酚和膳食纖維都很高人類吃爆米花的歷史已經好幾千年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紀錄是在古代的印加帝國。現代普遍的爆米花作法是在特製的爆米花機中把玉米粒加熱至攝氏一百八十至二百三十度,先用玉米粒堅硬的外殼鎖住裡面的澱粉,讓澱粉因高溫開始焦化並向外產生高壓突破外殼,變成典型的爆米花。爆米花因為不油也不濕,是電影院最受歡迎的零食。但爆米花不僅僅是零食,沒調味或輕度調味的爆米花可是富含抗氧化物的好食物。一份美國斯克蘭頓大學於2019年發表的結果,檢驗了九種市售爆米花,發現每公克爆米花平均多酚(polyphenols)(編按:可抑制自由基氧化)含量高達六毫克,這樣的含量已經遠高過大部分的水果了。此外,爆米花所含有的膳食纖維也是一等一的高,卡洛里則不高(除非過度調味)。書籍介紹書名: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忙碌跟養生不衝突,給每個沒時間的你!作者:張適恆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08/24作者簡介/張適恆我專長生活型態醫學、慢性病治療、以及急重症的處理。以上三者,恰好就是一個人由完全健康,逐漸進展到亞健康,以及疾病的三部曲。我的熱情,在於幫助每個追求健康人生的你,不但讓疾病遠離你,更能夠脫離亞健康。延伸閱讀: 用電鍋蒸東西,千萬不能用自來水?
-
2021-02-07 新聞.長期照護
走出診間 看見需要 社區醫療打造台灣的溫柔堡壘
落實分級醫療,「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邁入第18年,已有900多個社區醫療群深入全台各區,參與診所數與醫師數占比超過30%,收案人數預估今年可破600萬人次,這些基礎不但是這一波新冠肺炎守住社區的關鍵,走出診所的醫師們把專業關懷送到病人家裡,替台灣醫療打造出溫柔堡壘。社區醫療群三階段,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早期,大部分醫師都沒辦法了解,為甚麼要離開診所去社區關心這麼多事情?」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表示,台灣醫師長期訓練重視專科醫療,鮮少理解,器官其實是長在「人」身上、人是長在家庭、家庭依附社區。自從健保開始推動分級醫療,基層診所動起來,才開始有家庭醫學、社區醫學領域,也才讓醫學院訓練思維、生態慢慢轉變。所謂「社區醫療群」,是指民國92年健保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計畫),由同一地區五家以上基層診所與合作醫院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希望透過在地群體力量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第一階段:解決偏鄉無醫狀態邱泰源表示,先進國家發展社區醫療過程,大多是因為擔心醫療走到專科時,沒辦法以人為本來進行整體照顧,而台灣第一波社區醫療革命在民國72年。當時,衛生署試辦「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希望解決偏鄉地區無醫狀態提高醫療可近性,邱泰源就是在民國77年被台大派去金山,擔任群醫中心主任。第二階段:921地震深入鹿谷救災第二階段是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邱泰源回憶,當時「路都斷了」,台大醫學院教授謝博生早有推動社區醫療念頭,投入家醫科的邱泰源就帶著台大團隊進入南投竹山鹿谷協助救災。後來又透過教學幫助當地建立社區醫療,持續三年共去了近兩百次,沒想到這樣的經驗累積,成了日後推動社區醫療群的重要歷練,竹山鹿谷也成為健保署推動社區醫療群制度的原型濫觴。第三階段:SARS防疫工作帶進社區民國92年爆發SARS,可說是社區醫療群在台灣第三階段的功能擴大。邱泰源說,這些深入基層的醫師與當地民眾連結深,把防疫帶到社區落實起來更快,藉著分級分工,診所可以先擋住第一線病患,又有後送醫學中心做後盾,大大打破醫學中心與診所之間的競合藩籬。而散布在各地的社區醫療群也依據當地生活型態各有特色,「北有北投、南有岡山」,有些還加強自殺防治、家暴防治與當地衛生局共建社區安全網。走出診間30年,至今仍為防疫第一線把關。邱泰源口中的「北有北投」,指的是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洪德仁,30多年前他就走出診間,並在2004年透過「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替北投社區醫療群奠定基礎,先後與振興醫院、北榮合作,至今已有61位社區醫師加入,共照顧4萬8731位在地民眾健康。洪德仁分享,2020年農曆年後,正值國內新冠疫情開始緊張,一位20多歲年輕人不舒服發燒來到診所就醫,他一看有山東旅遊史,馬上向1922通報,立刻後送合作醫院讓疫調、轉診同時並行,為台灣防疫做好第一線把關。後來也有一位居家隔離的天母民眾,因眩暈先通報衛生局,經評估後聯繫洪德仁以「通信醫療」問診判定為梅尼爾氏症,再請對方的家人拿健保卡到診所領藥,讓居隔者也能獲得醫療服務,減輕現場就醫負擔。社區醫療應擴大到健康促進,提升生活品質。然而,洪德仁認為,台灣社區醫療不該只是醫療這麼單純的層次,若要走長走遠,應把健康照護擴大到健康促進,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自己也是北投人的洪德仁,對這片生長地的古蹟、文化保存相當關心。至今,他帶領團隊陸續參與過北投藝術節、推廣社區大學、農民市集、發起公共論壇、推動樂齡學堂,透過行動與當地居民產生健康生活的各種連結,賦予社區醫療全新更廣大的定義。
-
2021-02-04 科別.精神.身心
「沒有真的死掉真是太好了!」走過多年霸凌也曾想不開...她想告訴被霸凌者這句話
被貼上「噁女」的標籤我上國中時,是大頭貼的全盛時期。每個人都愛和朋友一起去拍貼,收集冊裡貼了滿滿大頭貼,然後拿出來彼此分享。但是,我連大頭貼收集冊也沒有。而這件事,成為我入學後立刻犯下的致命錯誤。入學後,坐在老師安排的座位上,我滿心興奮期待接下來的中學生活。坐在旁邊,看起來很文靜的女生對我說:「借我看你的大頭貼收集冊~~」聽到我回答「我沒有耶」之後,她對我說:「是喔,那你明天絕對要帶來喔!」看見大家早已開始互相分享收集冊,氣氛相當開心,我想著「糟糕了!」,接著慌慌張張地跑去拍大頭貼。事出突然,加上和小學要好的朋友學校離很遠,所以是自己去拍。接著,因為我沒有大頭貼收集冊,便急急忙忙在家裡尋找替代品,好不容易找到外婆用和紙做給我的小筆記本,我趕緊把拍好的大頭貼貼上去,隔天帶到學校去。說著「我帶收集冊來了喔!」拿出來給大家看的時候,身邊的氣氛驟變,我也僵住了。「呃,這什麼啊?一個人大頭貼還是奇怪的筆記本?外婆送的?那什麼啊,太奇怪了吧?好噁喔……」「糟糕,我做錯了,搞砸了──」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背脊發涼的那一瞬間。有點不太會看氣氛、有點不太一樣、有點奇怪。這些不會被視為個性,會被當成一種「噁心」。舉例來說,假設大家正熱烈談論著自己不太明白的話題,即使不懂,也得要想辦法巧妙打進話題中,要不然立刻會被排擠在圈圈外。我非常不擅長這種事,難以跟上大家的戀愛話題與偶像討論,也沒辦法配合對方的喜好應對,有好幾次不懂的話題突然拋到我身上,讓我驚惶失措。當我發現時,隔壁座位的亮眼女生早已進入班上的領頭團體之中。而我,完全找不到挽回最初錯誤的機會,明眼人都看出我落入班上最底層了。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漫畫、動畫與遊戲。因為母親要工作,所以我把獨處時間全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我非常喜歡專注畫畫的時間,常常畫到忘記時間,甚至徹夜未眠。但這些對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小學時,大家也都接納這樣的我,升上國中前,我完全沒有「這非常奇怪」的認知。但是,在國中的班上,坐在自己位置上獨自畫畫的我,是個必須承受大家異樣眼光的「噁心存在」。沒過多久,領頭集團的人就在背後中傷我:「那傢伙老是在畫畫,該不會是御宅族吧?太噁了吧!」「御宅族」,這個名詞現在已經相當普及,但在當時,「御宅族」就是「噁心」的同義詞。在班上,領頭團體就是「絕對」的存在,當老大說出「噁心」兩個字之後,我就完全被貼上「噁女」的標籤。在那之前還會找我說話的女生,也漸漸與我拉開距離。我,該不會,遭到霸凌了吧……?不對、不對,這和我心中描繪、憧憬的國中生活也相差太遠了──才不是這樣,我絕對不想要變成這樣啊!身邊的人到底怎麼看我的呢?好羞愧!不安與恐懼彷彿不停轉動的漩渦,逐漸控制了我的大腦與我的心。校外旅行中,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全遭否定直到現在,我都清楚地記得國二秋天校外旅行時所發生的事情。我和同樣熱愛畫畫的女生,在旅館房間裡畫著我們喜歡的漫畫。在活頁紙畫上喜歡的角色,然後交換,是在當時宅宅團體裡十分流行、讓人雀躍的重要活動。突然,我們房間的拉門被「唰」地拉開,領頭團體的一個人不屑地朝我們大喊:「畫什麼畫啊!噁死了你們!」她說完這句話後,就「砰」的一聲,粗暴地關上拉門,甩身就走。我的世界瞬間一片黑暗。「為什麼?我只是喜歡畫畫,只是靜靜地享受樂趣而已啊……」自己喜歡的事情突然遭到否定,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腦袋一片混亂。「明明沒有帶給任何人困擾,為什麼非得被這樣說不可啊?」但是,我無法對任何人發洩這些情緒,然後,心情也變得越來越難過。安靜而寂寥的房裡,我和朋友只能默不作聲地把畫收進書包裡,變成一段只能沉默度過的悲傷時光。我也想過,要是被說成這樣,那我乾脆不要再畫畫了。但是,果然還是沒辦法接受。要是放棄最喜歡的事情,「我」就不再是「我」了啊。為了避免被其他人看見,我開始躲在家裡畫畫。被別人看見我在學校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被覺得噁心──對我來說,那是一段相當痛苦的上學時期。該怎麼面對「想死的衝動」據說,依照日期,調查十多歲青少年一整年的自殺件數後得知,九月一日自殺數最高。而最常見的自殺原因,就是學校問題。新學期的第一天,九月一日。不用上學的暑假結束的那一天。必須要去學校了──那麼,乾脆去死吧。十多歲的珍貴心靈與生命,就像這樣,被逼到只能走上盡頭的絕境中。十多歲青春期的心情起伏,是自己也無法控制的東西,回過頭想想,我自己從十三歲到十八歲,也是每天用容易受傷的心靈去作戰。雖然投入開心事物中的能量,也比大人多了數十倍,但心靈一旦受傷後,傷痕也容易越來越深。在學校裡被說閒話受傷後,就會覺得:「反正我不管做什麼都會失敗。」「我就是出生在『惹人厭星球』的人。」不知不覺,就習慣總是如此思考了。也有好幾個夜晚遭受「好想就這樣死掉、好想就這樣消失」的衝動襲擊。「受不了了,人生怎麼樣都無所謂了。」「為什麼我得被說成那樣啊,完全無法原諒!」無法對人道出的負面想法,會在心裡轉個不停。每次站在月台上,都會閃過「現在跳下軌道,是不是就能死掉了?是不是就能結束一切?」的念頭,但又想起「但是聽說跳軌後,死者家屬必須支付大筆賠償金耶……」,就失去了跳下去的勇氣。十七歲時,我曾經按下「已經受不了了!」、「我要去死」的開關,那時除了遭霸凌的記憶不斷在腦海中重播之外,又加上其他許多討厭的事情,除了尋短之外,我已失去了其他的想法。我在這種狀態下衝動割腕──拿起菜刀,一刀一刀朝手腕越割越深,鮮血直流⋯⋯母親剛好在此時下樓,看見旁若無人割腕的我,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壓住我的手腕,替我止血。我的母親,是個總是堅強開朗,就算有煩惱也絕對不會讓我看見的人。在此之前,我只在父親逝世那晚與喪禮時,看過母親哭泣。一直努力工作的母親,是絕對不哭,也絕對不讓我看見軟弱一面的堅強之人。這樣的母親,邊流淚邊責備我:「笨蛋!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啊!」當時的母親,我無法忘記。但過了一陣子,我又被想死的衝動所襲擊,當時想拿吹風機的電線上吊,把電線纏在門把上,打算用體重吊死自己時,眼前變得一片空白。這個時候,貓咪跑進我房裡,向我撒嬌。我想著「在最後,就摸摸貓咪吧」,放鬆力量抱起貓咪──就在撫摸貓咪之時,尋死的衝動也消失了。要是我那時候就這樣失去了生命⋯⋯「沒有真的死掉真是太好了。」現在的我,真的打從心底這麼想。從想死的那天到長大成人的現在,這段時間裡,我有好多新的邂逅、夢想、喜悅、煩惱與別離⋯⋯在各種事情當中,有數也數不盡「活著真的太好了」的想法。活著真的太好了,開始想著,好想活久一點,做好多喜歡的事情。但至今,我的心中,也仍留著當時的傷痕。孩子自己走上絕路,對父母來說是多大的傷慟啊。要是失去性命就再也無法對話,還會永遠失去挽回的機會等所有事情。而被留下來的遺屬,也將背負永遠無法消失的悲傷,哀痛逾恆。被留下的人永遠無法忘懷,但幾乎所有傷人的人都沒有太大認知。隨著時間過去,甚至會遺忘過世的人,開心地活著自己的人生。即使霸凌被害者遺屬提起訴訟,也常因為不被認定有霸凌事實,或是被判斷「與自殺間沒有因果關係」而打輸官司,這類的例子實在難以計數。我覺得「即使是死了,也絕對無法解脫」。只會帶給養育自己長大的重要家人,無止境的悲傷與痛苦。十多歲的玻璃心容易產生「想死」的衝動,走投無路時,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這很困難、很難找到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心靈色彩各有不同。所以,請聽聽我的請求。首先,先去睡一覺吧。希望大家總之先拖延一天後,再去面對自己的痛苦心情。去品嚐一塊巧克力。吃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打開喜歡的遊戲。摸摸貓咪,上網去看各種不同網站。真的做什麼都好,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可以了,希望大家暫時把心情從現在的衝動上移開。然後重複這個步驟,希望大家多活一天、再多活一天。只要一點點就好,覺得「好開心啊」,覺得「好好吃喔」,覺得「我好像喜歡這個」,想著「那個遊戲要出最新作了耶」之類的。希望大家可以找到一些打動你心靈天線的東西。接下來,稍微有精神的那天也會到來,當然,也會有因為發生沒有道理的事情而沮喪的日子。即使如此,也請一點一滴,拖延你想要尋短的日子。無論如何,請千萬不要選擇死亡這條路。這樣做之後,你就能遇見讓你想著:「啊啊,好開心喔!」「啊啊,活著真是太好了!」的事情。就算現在還看不見,也會有讓你想著「見到你真是太好了!」的邂逅,在等待著。學校以外,是有容身之處的。肯定有最適合你的安身之所存在著。我總是想著,應該對當時想死的自己,說些什麼呢?但是,到目前為止這麼多的「活著真是太好了!」、「好開心喔!」,全都是因為在當時無比煩惱的時間裡,發現了這些喜歡的事情──而這些轉動了我的未來,讓我實現夢想。唱歌、玩遊戲。畫畫、上網。每天為了從痛苦的事情中守護自己的心而做的事情,都為我撒下了未來夢想的種子。所以千萬不要放棄生命,請珍惜可以專注投入喜歡事物的時光。學校以外的時間全部是自己的時間,為了保護心靈與生命,希望大家找到許多喜歡的事情。身為大人的我,向大家保證,將來有一天,一定會迎接「啊啊,那樣做真是太好了」的未來。「沒問題的」──我想這樣對大家說,也想對當時的自己說。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書籍介紹書名:別去死啊!被霸凌不是你的錯:擁抱寂寞無助的你,找到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作者、繪者:中川翔子出版社:大好書屋出版日期:2020/09/03作者簡介/中川翔子1985年5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2002年被選為「Miss 週刊少年Magazine」於演藝圈出道。在藝人、女演員、歌手、配音員、漫畫等多方領域活躍。負責演唱動畫《精靈寶可夢太陽&月亮》片尾曲〈Type: Wild〉、電影《超夢的逆襲 EVOLUTION》主題曲〈與風同行〉等等,從小孩到大人,受到廣大年齡層粉絲支持。近年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聚焦於「霸凌、繭居」的主題,也參加NHK Heart-net TV《#在8月31日的夜晚。》等多數節目演出。擔任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審查會」委員、2025年國際博覽會的「萬博申辦特別後援者」。延伸閱讀: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
2021-02-01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
不論是萊牛或萊豬,從來都不是食安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個人只是覺得台灣有更多更重要更值得全民關心,真正攸關全民健康的議題,如健保改革,卻因為政黨對立,而消耗了這麽多民意代表、政府官員的時間和精力,真相反而越來越不明。必須澄清錯誤的資訊我當然知道一扯上政治,就沒有理性討論的餘地。只是,最近有人說,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下降,是因為吃了20年萊牛萊豬的關係,這就未免太離譜了!全民健康是我長年關心的議題,我不希望錯誤的資訊誤導民眾,甚至導致錯誤的政策,因此,必須在此做個澄清。心臟病、癌症死亡率降低心臟病及癌症一直是美國死因的前兩位。因為,醫療的進步,從1980年至2014年中間,美國心臟病的死亡率下降一半,是所有疾病死亡率下降最多的。癌症則自1990年開始平均每年下降1.5%,2016年至2017年之間更下降了2.2%,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降幅。既然,美國兩大死因之首,心臟病及癌症的死亡率都減少,為什麼近三年美國人平均壽命卻下降呢?根據研究數據,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我們看到美國在凶殺致死率、鴉片類藥物過量致死率、自殺致死率及交通事故致死率等方面,都顯著的高出不少。凶殺、服藥、自殺等提高我們不難想像,凶殺案使用槍枝的應該是多數,在美國槍枝的擁有是基本人權,所以,槍枝的取得太容易,凶殺的死亡率就遠高於其他國家,死亡者也偏向是年輕人,就會拉下美國人的平均壽命。近幾十年來,在美國,上癮性止痛藥品的濫用已經是很大的問題,今天,鴉片類藥物過量致死率是1990年的十倍。再者是,自殺致死。美國槍枝的容易取得,也助長了美國的自殺率。另外,交通事故的意外死亡也是偏向年輕人,因而降低美國人的平均壽命。談到交通事故,當然跟飲酒過量有很大的關聯性,而酒精過量也造成不少肝臟疾病引起的高死亡率。對人生感到絶望引起綜觀上述死因,不論是凶殺、酒精、上癮藥品過量、交通事故或自殺致死,都與人的精神狀態有關,更直白地說,就是對人生感到絶望所引起的。當個人缺乏基本生活的資源,看不到更好的前途時,恐懼、焦慮在所難免,這些人吸菸、酗酒、吸毒、暴力的行為就變成日常。如今,美國從超過一個世紀平均壽命持續的延長,轉而開始下降,顯然是一個很大的警訊。這半個世紀以來,因為數位科技革命,經濟的全球化,國家政策的失當,造成貧富差距懸殊,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多數人民無法安居樂業,而陷入痛苦的深淵。應致力拉近貧富差距今天,曾經是全球最富強的美國,首當其衝。「川普現象」給了美國的菁英階級一個當頭棒喝。新任總統拜登任重道遠,必須大刀闊斧做出國家政策的巨大變革,致力拉近貧富差距,提升全民的身心健康,才能再度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美國夢。台灣政府也要超前部署,設法降低貧富差距所帶來的社會衝擊。
-
2021-01-30 養生.抗老養生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隨著壽命愈來愈長,女性又活得比男性更久,獨自生活的那一天到來之前,該怎麼學會一個人也很快樂?內政部日前公布「107年簡易生命表」,國人107年的平均壽命為80.69歲,比106年增加0.3歲,再創新高。就性別來看,107年男性平均壽命為77.55歲,比前一年增加0.26歲;女性平均壽命則為84.05歲,增加了0.35歲。 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運動風氣盛行、食品安全意識抬頭等因素,國人平均壽命呈現上升趨勢,且長期以來,女性都比男性更長壽。以最新數據來看,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活了6.5年。 受到高齡化、少子化等社會變遷影響,許多女性年老後都必須面臨獨自一人生活的情況。想要活得快樂,勢必得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問題是,該怎麼化解孤獨?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一個人也能很快樂! 諮商心理師林靜君接受採訪時表示,老化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一個歷程,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一種「失落的過程」。想要老後過得好,中年就要開始準備! 首先,必須接受自己正在經歷老化的事實,接受之後,就能敞開心扉學習因應的方式,即使年齡增長,也可以正面以對。 從本質來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人本來就是孤獨的。例如,面對死亡時,沒有任何他人可以代替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獨自面對,這便是一種孤獨。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害怕孤單,仰賴工作、維持人際關係等方式讓自己不孤獨,但這些都是對他人、對外在環境的一種依賴。既然人的本質是孤獨,學會與自己相處,靠自己就能享受生命的豐富,才是真正的不孤單! 林靜君建議,中年就要開始「一個人的練習」,一個人散步、閱讀、喝咖啡、看電影也不覺得孤單、難受,反而樂在其中,這樣才是靠自己的力量不孤單,靠自己就能陪伴自己,自己就有能力過得很快樂。 有自己陪伴自己,獨處也很幸福! 具體的做法是,有意識地去感受每次的「一個人」,並且刻意安排時間練習,例如每周撥出1~2小時單獨活動。若真的沒時間,利用下班的通勤時間也可以,並在過程中細細品嘗「此時此刻,我是一個人」的感受,看待外界人事物的感覺就會開始有所不同,相當奇妙。 多練習幾次,將會逐漸發覺一個人的樂趣,獨自一人,卻不孤單! 當然,想要打造健康快樂的熟齡生活,多交朋友仍然十分重要,但林靜君提醒,身處人群之中時,不見得就不孤單,有時,孤獨的感受甚至可能更強烈。 而且,當我們與他人在一起時,就會對別人有所期待,例如期待身旁的人與我們聊天、對我們說的話有反應,只要對方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強烈的失落感就會襲來。 學會獨處之後將會發現,獨處的我們並非孤單,因為總是有一個「自己」在陪伴我們自己,即使沒有他人的陪伴,自己也能很滿足。 因此,以下這兩件事應及早準備,最晚從中年就要開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 練習一個人,感受自己的生命豐盛2. 培養興趣,享受一個人也很快樂 身心都健康,熟齡生活很美好! 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長壽現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種進步。若是生活品質良好,長壽不失為一樁好事,但若健康狀況不理想,長壽便成了一種折磨。 隨著壽命延長,民眾也愈來愈重視養生,但普遍以身體健康狀況為主,忽略了心理層面的健康,尤其是面對孤獨的能力。 所謂的「健康」應包含身心健康,身體強健之外,心靈豐富、精神獨立,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並且讓老化不再可怕,反而「老」得很有希望!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別人看不見的成長,都在獨處時!傾聽自己,釐清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繼續提起前進.50歲後累積感恩時光!15個值得收藏的金句,讓人生過得更輕鬆、被幸福感填滿.嫁個好老公就能得到一切?精神科醫師9句話告訴你,依附男人等於慢性自殺!
-
2021-01-29 新聞.元氣新聞
影/黃芳彥證實舉槍自盡 !弟黃重彥:震驚、難以置信
捲入扁家海外洗錢案潛逃美國十二年多的74歲新光醫院前副院長黃芳彥在美身亡。他的胞弟黃重彥今天說,他在今天凌晨睡夢中接獲侄子電話,證實哥哥是舉槍自盡,當下他震驚、難以置信,因為事前毫無癥兆,但在家屬立場,還是選擇接受當地橙縣法醫所驗屍官說法。黃重彥說,他最後一次和哥哥通電話是本月24日,哥哥關心台灣疫情,完全看不出癥兆,他到現在還不相信哥哥會舉槍自盡,唯一想到的兄弟倆曾談到歷史人物蔣百里「志不得伸」。1992年黃芳彥到新光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黃芳彥擔任總統醫療團的召集人,2002年SARS疫情黃芳彥接任國軍松山醫院總指揮,與扁家關係親密。陳水扁卸任後,黃芳彥由於捲入SOGO禮券案、SOGO經營權案、扁家海外洗錢案等多項弊案,於2008年11月秘密赴美國,被特偵組發布通緝,期限至2034年。黃重彥說,黃家五兄弟中,他排行老么,與排行第四黃芳彥只差2歲,小時候兄弟感情不錯,每年他都會到美國看哥哥,平時也有聯絡,回想到以前發生各種有趣的事、糗事,歷歷在目,「剛才哭過,眼睛紅腫」活到這把年紀,才知道暗夜嗟泣的痛。黃重彥昨晚受訪時說,獨居的哥哥失蹤三、四日,他是昨天上午接獲侄子電話才得知哥哥陳屍在住家停車場自己車子內,他聽姪兒口氣,不像外傳的舉槍自盡事件,他推斷,有服用安眠藥及酒精的哥哥可能未注意而使用過量。黃重彥回憶,「如果FBI上門要抓我,絕對不束手就擒!」黃芳彥的胞弟黃重彥說,黃芳彥赴美後,因為被通緝,台灣政府一直透過司法互助想抓他回來,因此當時他買了一把槍,且兄弟曾研究,如果FBI上門要抓他,他會拿槍自轟頭,絕不束手就擒!」黃重彥昨晚還說,隨著政黨輪替,黃芳彥在美國心情變得輕鬆了,哥哥雖然在美國是獨居老人,天天打球,有「紅粉知已」、球友相陪,兩人也討論生死,哥哥認為死亡「年過七十,死亡就像在回家的路上,是自然不過的事情」,沒有懸念,也沒有牽掛。黃重彥昨晚指出,哥哥他也一直都很感念前總統陳水扁夫婦的提攜,以及親友的照顧。有朋友懷疑哥哥「被國共兩黨修理掉?」他還回應對方「這個時間,不要開這種玩笑。」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1-29 養生.抗老養生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工信董事長陳煌銘40多歲起就深受偏頭痛所苦,直到運動才解決困擾,自此養成健身習慣。喜愛旅遊和攝影的他,每年都會給自己旅行清單,去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他轉而去爬台灣最高峰——玉山。70多歲的他,還在風雨中挑戰雪山攻頂。 陳煌銘是在美國深造時養成跑步的習慣,回台投入職場,卻因沒時間運動,身體出了狀況。最苦惱的是「偏頭痛」,「每個月痛一次,到醫院打針、吃藥就好了。」為了解病因,他去做電腦斷層、照腦波都沒問題,「醫生說是微血管問題。」 他曾去練外丹功、氣功,都沒得到改善。大約26年前,開始慢跑、到健身房做重訓、騎飛輪,徹底解決了偏頭痛,尤其是「騎飛輪」,透過大量流汗,全身的毛細孔打開,打通了氣血。他笑道:「可能是阻塞,氣血通了,就好了。」 10年偏頭痛,運動後不藥而癒 長達10年的偏頭痛因運動痊癒,他開始養成健身習慣。「只要中午有空,我就會到健身房報到。」他強調,運動前必須做好暖身,如拉筋、鬆馳等,才不會有運動傷害。 「上完課後,去沖個澡、進烤箱,這樣全身的循環就會很好。」騎飛輪10多年,他坦言自己「上癮了」,「不去,身體就覺得怪怪的。」 另外,他也發現,運動能讓人留住青春,「青春雖然沒有辦法追回,但可以維持。」他笑道:「有運動的人,年紀都看不出來。」 「人都會有想懶散的時候,讓你有活力就在一念之間。」他強調,運動對每個人都有必要,只有多動,才能保持健康、遠離疾病。 旅行,是他一輩子的志業 旅行,向來是陳煌銘的興趣,「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這個興趣在他年輕時就展現。留學時他選擇就讀紐約州立大學,原因竟是看到一篇英國報導,「我看到這所學校很美,隔壁就是多倫多,有全世界第3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 近幾年,他開始全球走透透,「每一年我都會安排旅行計劃。」2013年起走訪了西藏、蒙古國、尼泊爾、馬爾地夫、瑞士、印度、斯里蘭卡、加拿大、美國等,他說:「到處走一走,心胸都會比較寬闊。」 ▲2019年赴瑞士10多天,還去挑戰冰川健行。 ▲旅遊的沿途美景,讓他一輩子難忘。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是2019年赴瑞士,選擇健行10多天。行前,為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適應高山,走樓梯健身。這趟旅行,徒步瑞士山區,沿途看見許多美景,「那裡的山,綾線很美,行走到一段路,還有掛著鈴噹的牛,在山谷裡吃草,景色相當優美。」 2013年他騎單車環島,2019年去爬雪山。回憶攻頂那一天,遇到刮大風、下大雨,「大家都說山還在,下回再上去,我覺得自己已經這麼辛苦上來,再怎樣都要攻頂。」一行有28人,僅有4人攻頂,他是其中一位。 ▲2019年爬雪山,遇到刮大風下大雨,一行28人僅4人攻頂,陳煌銘是其中一位。 疫情無法出國,揪友登玉山 去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他也沒停下腳步,7月和朋友去登玉山。當他登上海拔3952公尺,俯視群山,「那一刻覺得整個台灣在我腳下,真的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留在台灣,他發現家鄉的山非常壯闊美麗,「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268座,我深深感覺,我們不會輸給瑞士,應該好好運用這個難得的觀光資源。」他有感而發的說。 陳煌銘能動能靜,且興趣廣泛。年輕時學習攝影,添購許多厲害的攝影器材,在自家洗手間做了一間暗房、沖洗照片。因對構圖相當有研究,出國旅行時,沿途用手機及攝影機拍攝不少美景。 一圓兒時夢想,從頭學樂器 4年多前,他決定去學習樂器。他坦言,是為了補足童年的不足,「小時候家裡很窮,哪裡有可能學樂器?」因此,他對會樂器的人,抱以無限羨慕的神情。多年前,台灣流行學習薩克斯風,他也拜師學藝。 「薩克斯風很好學,但它很重,搬運麻煩,每一次安裝就要測試。加上,它的聲音很大,一吹鄰居、老婆就不高興。」為了敦親睦鄰、和老婆和平相處,最近轉而學習洞蕭。 「小時候聽到隔壁鄰居在吹洞蕭,它的樂聲真的讓人很感動,而且可以隨時隨地吹。」他說,學習吹奏樂器有個優點,「可以練習腹部和胸部,對身體很好。」 今年70多歲的陳煌銘,對生命有很多感悟,他說:「人生給你90歲,一個人只有3萬多天,讀書、生小孩就去掉1/3,創業再去掉1/3;人真的不要去想過去、未來,要想現在,忘齡樂活。」現在的他,開心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越活越青春。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別人看不見的成長,都在獨處時!傾聽自己,釐清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繼續提起前進.50歲後累積感恩時光!15個值得收藏的金句,讓人生過得更輕鬆、被幸福感填滿.嫁個好老公就能得到一切?精神科醫師9句話告訴你,依附男人等於慢性自殺!
-
2021-01-27 科別.精神.身心
當憂鬱症患者告訴你想輕生,該怎麼辦? 4句話千萬不要脫口而出
「我覺得我要完蛋了」、「我活不下去了」、「我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話不只是單純的情緒低潮發洩,而是憂鬱症患者每日上演的真實心聲,當他們有這些念頭時,代表悲傷、絕望的情緒已達臨界點,即使用盡了一切方法,依然無法排除痛苦,最後選擇自殺的道路,來逃離黑暗深淵。 憂鬱症 分為「想死」與「不想活」兩個面向 究竟,憂鬱症為什麼難以走出來?甚至讓人痛苦到活不下去?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說明,憂鬱症患者想輕生的原因很複雜,難以一概而論,但大抵上可分為「想死」與「不想活」兩個面向。「想死」多與個人不公平的感受有關,或是表達對世界的控訴,患者過去所遭遇過的陰影或悲慘經歷,像是:從小被別人霸凌、被原生家庭虐待等,都會讓人產生痛苦、絕望、不滿的感受,覺得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想活」的情況則更嚴峻一些,代表著對世界絕望,已經沒有活下去的能量,例如:罹患重病、遭逢重要親友的死亡等。患者已失去讓自己感到快樂的能力 憂鬱症患者必須經常忍受一次又一次低潮的襲擊,獨自面對掙扎與痛苦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並非「正面思考」或「想開一點」就會好轉,因為患者的大腦在生理因素和長期壓力的交互作用下,已失去了讓自己感到快樂的能力,當無法撐下去的時候,就會覺得或許選擇結束生命可以停止悲傷的輪迴。章秉純補充,憂鬱症患者的輕生情緒常是累積而來的,在引發實際的自殺行動事件之前,通常已累積了非常多的負面感受,當憂鬱繼續惡化時,患者可能還會產生「幻覺」,耳朵會聽到有人在罵他、說他不好,甚至叫他去死,而這些感受將影響患者走上自殺的道路。 避免情緒勒索、叫對方想開一點 身為憂鬱症患者的親友,往往很難理解對方內心的痛苦,也不知道要如何勸慰對方從輕生的念頭走出來。章秉純建議,與其請對方「看開一點」、「不要想太多」,不如轉而支持他:「我知道你盡力了,現在對你來說的確很痛苦,我們一起想一想,還有沒有什麼別的選擇可做呢?」,或者也可以說「過段時間情況或許可能改變,我們一起等等看」。盡量不要逼問對方「為什麼想尋死?」或是輕率地說出「事情會慢慢好轉」、「你不在了大家都會難過」等情緒勒索話語,因為這可能會讓患者的壓力過大或是認為身邊的人僅是將問題單純化,使患者產生無助、自責與罪惡感,甚至關起溝通的心門。 陪伴就是最大的支持 即使不知道要說什麼安慰的話,也可以靜靜地耐心陪伴對方,因為光是待在對方身邊,就能給予憂鬱症患者很大的支持。而在情況允許下,建議可陪他一起至身心科就診,讓專業的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這麼做也能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不被對方的負面情緒所干擾。章秉純說,若將憂鬱症患者的大腦想像成一塊鋼板,患者服用藥物,就是將大腦鋼板融化,來爭取醫療介入、認知重塑的時間,專業醫師再接續協助患者改變想法、給予支持、賦予能力,加上親友的耐心陪伴,才能為患者大腦刻出新的思考方式、賦予新的意義,慢慢幫助他們走出憂鬱的深谷,降低自殺的風險。 source=index201607">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近4千人自殺死亡! 微笑的背後可能就是憂鬱,臨床心理師教2招防心病 ·憂鬱症不是因為想太多! 常見5大症狀都是求救警訊
-
2021-01-25 焦點.元氣新聞
研究:愷他命取樂死亡率高近5倍 女性自殺風險增
國衛院一份追蹤近4萬名愷他命(K他命)初犯者研究發現,娛樂使用愷他命者,3年內再犯率達39.5%,死亡率比同齡者高4.9倍,且死於自殺、暴力毆打風險增,對女性影響更明顯。年輕人使用愷他命及混用其他新興毒品成近年嚴重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愷他命主要作用是腦中神經傳導物質NMDA受體的拮抗劑,是一種解離型麻醉藥,可用於戰場、天災等緊急醫療狀態。但使用後會出現解離效用,常讓患者清醒後抱怨有不愉快的夢、意識模糊、幻覺等。這些副作用卻被一些人當成所謂的「K洞」新奇經驗。陳為堅說,從2000年後,隨著年輕人銳舞潮流的盛行,愷他命開始被當成娛樂性藥物使用,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台灣從2000年開始,也發現青少年、年輕成人愷他命娛樂性使用有增加的趨勢。目前政府對愷他命使用者的裁罰,對持有20公克以下者,除了罰金,還要參加4到8小時毒品防治講習,政府也建立相關受罰者資料庫。國衛院最新研究以受罰者資料庫中去識別的資料,追蹤2009年至2016年3萬9178名愷他命使用者初犯,釐清再犯率與相關死亡統計。陳為堅表示,研究團隊發現,受行政裁罰的愷他命初犯者,3年內再次因使用愷他命受罰的機率高達33.85%;若合併計算一、二級毒品者,3年內的再犯率更高達39.95%。更令研究團隊驚訝的是,與全國死亡資料比對後發現,這些愷他命使用者在初犯3年內的死亡率,若與一般人口中同年齡、同性別者的死亡率相比(標準化死亡比)高達4.9倍。陳為堅說,進一步分析死亡原因,愷他命初犯者3年內因身體疾病死亡的標準化死亡比並不太高,反而是一些非自然死因的標準化死亡較高,像是最常見的自殺為13.4倍、藥物過量者有21.3倍與暴力毆打20.7倍等。陳為堅解釋,愷他命使用者會死亡可能不是藥物本身的作用,而是因用藥後產生幻覺、心情受影響、容易憂鬱等,導致非自然死亡的風險增加。若以性別分析,陳為堅說,愷他命的初犯者大部分是男性,但研究發現,女性愷他命初犯者3年內非自然死因的標準化死亡比為19倍,自殺更是高達31.4倍,愷他命引起的情緒問題、暴力毆打等,女性危害都比男性更甚,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黃名琪在記者會表示,長期使用愷他命對身體造成危害,如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膀胱炎、膀胱萎縮、頻繁如廁,也容易腹部絞痛、胃口下降,甚至為了止痛必須增加愷他命用量。此外,黃名琪指出,使用愷他命也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會成癮、認知功能損害、短期與長期記憶缺損,出現幻覺或妄想,有解離現象和憂鬱。黃名琪說,要戒除愷他命需要專業協助,很多人以為可以靠意志力,但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愷他命使用者合併憂鬱等精神問題,必須先處理這些共病,有助減少患者再陷入使用愷他命的無限迴圈。陳為堅表示,此研究發現,初犯者3年內再犯率高,顯示現行對三、四級毒品的行政裁罰有改進空間,參加講習效果不好。另外,目前醫學文獻不太顯示愷他命是高危險藥物,很多人認為好玩、體驗一下沒關係,但研究發現死亡率其實會大幅增加,應不斷提醒,納入預防衛教教材,應有助減少年輕人嚐鮮誤入陷阱。 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1-2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哈根先生(Pat Hagan)在2020年12月29日的一則報導,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與自殺的念頭有關,真的是這樣嗎?英國近期有則新聞,是關於一位青春年華、活潑可愛的19歲劍橋大學女大生阿拉娜·庫特蘭(Alana Cutland),在2019年7月從馬達加斯加上空5,000英尺的輕型飛機上跳下,自殺身亡。攻讀生物自然科學的阿拉娜,當時正在該島進行實習研究,沒想到突然出現精神異常,表現偏執且變得孤僻。她的父母接到訊息後,非常擔心且立刻替她安排好了航班回家,當她自行開啟飛機門跳下時,這架小型飛機正將她送往主要機場。驗屍官湯姆·奧斯本(Tom Osborne)諮詢了曾在2013年報告過多喜黴素(Doxycycline)與精神症狀相關的三個罕見案例的精神科Healy醫師,懷疑該學生的死亡可能與她正在服用的抗生素多喜黴素相關。儘管此藥從未在任何藥物仿單上被提出有過自殺念頭或幻覺的副作用,他仍強烈懷疑此藥有產生思覺失調的副作用,因而寫信給英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局(MHRA),要求對多喜黴素這個抗生素重新進行評估審查。英國國家MHRA雖然已經開始調查該藥的安全性,但尚未做出結論,因果關係更待醫學界進一步釐清。多喜黴素(Doxycycline),除了可以治療青春痘,也可以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感染,像牙齒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性傳染性疾病。如果您正要去旅行,它還可以拿來預防瘧疾,用途相當廣泛。英國東約克郡赫爾市(Hull),貝基·古德溫小姐(Becky Goodwin)很清楚地記得她情緒到達最低點的那一刻。當天這位30歲的年輕媽媽才剛剛向36歲的丈夫湯姆(Tom)和他們7歲以及4歲的孩子們揮手說再見,因為他們要出去遛狗。才一轉頭,她就無緣無故的不知道為什麼,完全失控地哭了起來。接著,就上樓去洗手間,從櫃子裡拿出一把剪刀直接考慮自殺,了結生命,而且深深地相信丈夫和孩子們就算沒有了她,生活也會過得比現在更好。正要自殺的那一瞬間,房子外面信箱蓋一開一關的尖銳聲音,驚醒了她,阻止了自殺動作,瞬間將她拉回到了現實,因為剛好有個工讀生在樓下的信箱裡放了一張傳單。貝基(Becky)恰巧從電視上看到劍橋女大學生自殺案中驗屍官的懷疑,因此她自認為這都是因為她也服用了多喜黴素的關係。貝基從青春期開始就飽受嚴重痘痘的困擾,因此從三月份開始接受多喜黴素治療,但已在六月份停藥。其中她接受了十次心理治療,精神狀態雖有所改善,但並沒有完全復原。目前,沒有任何一位醫療人員確認她的狀況跟她服用的多喜黴素相關,只是貝基看到驗屍官對劍橋女大生之死的推測後,心中的警鈴大作,遂向記者吐露。 與此同時,來自英格蘭東北部的另一名匿名的25歲女孩,也認為她在服用多喜黴素後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她在2018年吃過家庭醫生開立的多喜黴素,皮膚狀況好轉不少。但她最近一年半以來的精神健康狀態卻盪到谷底,甚至常常想要自殺,多次致電自殺求助熱線(按:依原報導推估,她產生精神狀態前可能已經停藥)。當時接受驗屍官諮詢的精神科Healy醫師表示:“我個人知道四五個服用多喜黴素後感到焦慮的案例,症狀都在停藥後就獲得改善。我認為劍橋大學阿蘭娜同學,則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多數醫師認為多喜黴素是無礙的,但對於某些特定的人來說,它卻有可能需要注意。因此我認為這個藥物要有謹慎的警語提醒民眾有這個可能性,當正在服用這個藥物的民眾遭遇到精神狀況時,應該立即停藥。”從這幾個案例,我們可以像驗屍官一樣下結論嗎?其實還不行。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曾經針對抗生素與其精神異常副作用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某些抗生素與急性思覺失調有關,而四環黴素類中的米諾環素(Minocycline)則反而可能改善一些思覺失調的症狀。他們先從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的不良事件通報系統中,收集了最近八年的數據,再以米諾環素為基準去比較各種抗生素產生思覺失調這項副作用的可能機率(odds ratio)。結果發現,23種抗生素中,思覺失調約佔所有被通報副作用的1.6%,多喜黴素則是0.9%(共91例)。可能機率比米諾環素高的抗生素依次有巨環類、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黴素類以及盤尼西林類。若是依照美國Clinical.com的統計,從2008到2018年間,多喜黴素每年平均有七百萬次的處方來估計,多喜黴素被報告有類似思覺失調症狀的機率換算起來僅約為百萬分之一左右。然而這類藥物不良事件的通報資格不限醫師、病患,因此症狀歸類可能不盡精確,亦有可能高估或低估。奧古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精神異常有可能是抗生素治療罕見的副作用之一,值得留意並再確定。但絕對不是不可以使用的藥物,甚至在很多時候,還是第一線用藥,請大家務必了解,並聽從醫生指示服用。劍橋女大生真的是因為服用抗生素產生精神症狀而自殺嗎?因果關係仍待釐清。貝基與匿名女孩的自殺念頭,真的是服用多喜黴素導致的?還是因為嚴重痘痘所造成的憂鬱呢?則值得進一步探討。事實上,長期的研究顯示,嚴重的痘痘與憂鬱症甚至自殺傾向有相關。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口服A酸(isotretinoin)被認為有可能與痘痘病人的憂鬱與自殺傾向相關,在藥物仿單中也加註了相關警語。然而,口服A酸通常用在最嚴重的痘痘病人身上,究竟是這群病人因為嚴重的痘痘造成憂鬱甚至動了自殺的念頭,還是因為口服A酸造成這樣的反應?在科學上要確認因果關係,並不是單純依靠一兩個案例,或單一醫師意見就足夠。醫學研究者們經歷了十年的時間,使用了包括國家疾病資料庫、統合分析等研究方式整合了超過30個大小研究後,才確定還給口服A酸一個公道:口服A酸並不會增加憂鬱症的發生率,痤瘡的治療甚至有助於改善憂鬱的症狀。因此,貝基與匿名女孩的自殺念頭到底是藥物導致,還是嚴重痘痘所引發,或者是別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至於為什麼抗生素會引起精神異常,也需要更深入的探討,個人認為,其中一個比較可能的原因,就是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內大量的益菌,所以給了壞菌增多坐大的機會,最後非常罕見的產生了精神異常。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第一是不自行濫用抗生素,第二是聽從醫師的指示服藥,第三加強患者及家屬的衛教,對抗生素副作用的認識以及副作用症狀的監測,以便早期識別和處理。用藥時一旦有任何的不適,則應立即告訴醫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克莉絲汀有自殺傾向。好多年前,她絕望地看著她的母親逐漸失智,連家人都不認得,更不用說自理生活,最後不得不進入養老院。克莉絲汀與她母親備受煎熬,她母親在62歲那年罹患阿茲海默症,被病折磨了18年,最後受苦的只有克莉絲汀。因為她的母親已經沒有知覺了。克莉絲汀65歲時,發覺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她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迷路,甚至在熟悉的路線上也記不得匝道的位置;她沒辦法分析數據,也不能及時整理和準備報告,但這些事又對她的工作十分重要;由於無法記住數字,她連短短的四位數都得寫下,更不用說電話號碼了;她讀過的東西記不住,每一頁讀到最後一句,又得回頭重讀這一頁。克莉絲汀不情願地準備辭職。她的錯誤變得越來越頻繁,還叫錯寵物的名字,連自己家裡的電燈開關都要找,即使她已經住好幾年了。 克莉絲汀跟許多人一樣,想要忽視這些症狀,但這些症狀卻越來越糟。2年來她的認知退化不斷惡化,她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她,她正步上她母親的後塵,而且醫生對克莉絲汀的狀況也束手無策,他在病歷上寫下了「記憶問題」,因此克莉絲汀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她接受了視網膜掃描,結果顯示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乙型類澱粉蛋白。克莉絲汀的腦海裡浮現了她母親的慘狀,又想到了她的失智症會持續惡化,因此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也沒有有效療法,所以她決定自殺。她打電話給自己最好的朋友芭芭拉說:「我親眼見過母親逐漸喪失心智的過程,我絕對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聽了克莉絲汀這番話,芭芭拉嚇壞了。但是芭芭拉有了個想法,她告訴克莉絲汀:先不要輕生,她聽說有新的研究,克莉絲汀可以前往數千里之外、位於舊金山北部的巴克老化研究協會求助。於是在2012年,我見到了克莉絲汀。3個月後某個週六,克莉絲汀從家裡打電話給我,說她簡直不敢相信她的心智狀態會改善。她再度展開全職工作,開車也不再迷路,且能毫不費力記住電話號碼,感覺比過去好多了。我掛掉電話時,想起了幾十年來的研究、與實驗室同僚在白板上討論的時光,以及相關理論和治療方法裡每個細節的自我檢討⋯⋯這一切都沒有白費!這些研究指出了正確的研究方向。克莉絲汀現年73歲,已經接受ReCODE治療(編按:作者戴爾・布萊迪森醫生所設計的治療失智症的療程)5年,依舊全職工作,環遊世界,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此外,由於各種原因,她曾經中止了這個療法,雖然只是短暫停止了4次:一個輕微的病毒疾病、一些藥用完了、出門旅行等等,而每次只要中止這個療法,她的認知能力就開始下降。但只要恢復使用ReCODE療法,她的認知就又恢復了正常。個人生活史/生活方式的種種因素在實驗室中,我們會檢測基因排列與生物化學因素,來尋找造成認知衰退的重要關鍵;同樣的,透過了解病患的個人生活史,我們也能夠找到導致認知衰退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你過去或現在是否曾遇到下列幾種狀況:• 曾有腦部創傷(曾被打昏、出車禍或從事需要劇烈肢體接觸的運動)。• 曾接受全身麻醉(如果有,幾次)。全身麻醉將麻醉劑的毒性與不好的氧化作用結合起來,會對大腦機能造成負面影響。• 是否曾經補過牙?這可能會讓你接觸到無機汞。• 是否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這可能使你接觸到無機汞。• 使用特定的藥物,尤其是影響腦部的,例如煩寧(valium)等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抗憂鬱劑、血壓藥物、史達汀、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或者抗組織胺。• 使用過街邊販售的毒品、非法藥物。• 喝酒(如果有,喝多少)。• 抽菸。• 口腔衛生。如果沒有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很可能會引發發炎的症狀。• 體內是否有醫療填充物(例如:人工髖關節或乳房植體)。• 患有肝臟、肺部或心臟等器官的疾病• 打呼。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證據。 • 食用熱榨油(例如:棕櫚油)。這些熱榨油在熱榨的過程中,會流失一些維生素E含量,所以可能導致腦部的損傷。• 攝取反式脂肪、簡單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這兩者會造成許多影響,例如血管損害及胰島素抗性。• 有慢性鼻竇炎的困擾。鼻竇炎的發生可能表示曾經接觸過黴菌及其相關的黴菌毒素。• 有胃腸問題,例如脹氣及經常性的腹瀉。這可能是罹患腸漏症的前兆。• 住家、車子或工作環境裡有黴菌。大多數人不知道黴菌也是造成認知衰退的風險因子之一。• 食用加工產品或非有機的食品。上述的食品通常會提高胰島素抗性,並容易接觸到毒素。• 曾被蝨蟲叮咬過。蝨蟲攜帶70種以上的病原體,例如萊姆病的病原體伯疏氏螺旋體,這種病原體所導致的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導致認知衰退。• 為了治療胃食道逆流而攝取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用途是為了降低消化作用所需的胃酸,但同時也降低了鋅及維生素B12等養分的攝取。• 使用化妝品、髮妝品或止汗劑。這些產品都會讓你暴露在毒素之下。• 不太會流汗(人體可以透過排汗消除毒素)• 曾經便秘(排便能夠消除毒素)。• 飲用水攝取不足(排尿能夠消除毒素)。任何上述的因素都可能增加認知衰退的機率。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書籍介紹終結阿茲海默症:第一個實證可預防、逆轉認知退化的療程作者: 戴爾‧布萊迪森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09/27作者簡介戴爾・布萊迪森醫生(Dale E. Bredesen, MD)國際知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他畢生的職志就是翻轉當今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他相信,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可以逆轉。他是醫界神經研究的先鋒,率先發現ReCODE療程,現已獲全球許多醫生採用。 他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並在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醫院擔任神經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他曾在諾貝爾獎得主史丹利・布魯希納(S.Prusiner)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他先後任教加州大學(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阿茲海默症伊斯頓研究中心主任、巴克老化研究所(Buck Institute)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布萊迪森醫師的實驗室主要研究神經退化過程的機轉,並致力將研究結果轉換為有效的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出版過超過230篇經過同儕審閱的論文。 2008年,他與瓦吉斯・約翰醫生(Varghese John MD)合作建立了「阿茲海默症用藥發展網絡(ADDN)」,從而找出全新的阿茲海默症分類療法,並且發展出全面性的新療程,也因此辨識出三種阿茲海默症亞型。同時,他們於2014、2016年發表「逆轉認知退化(ReCODE)」療程,紀錄到輕度認知障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患好轉。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新例,本書也成為家喻戶曉的紐約時報暢銷書。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01-12 科別.精神.身心
吃藥無效仍失眠,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給建議
她之前從事過房地產,目前生活的重心主要在投資金融商品,當然在金融市場中進進出出,免不了一些壓力;此外,因為家人得到癌症,她也為此擔憂不已。 她差不多有五六年以上慢性失眠的病史,這一年斷續出現憂鬱情緒及自殺的念頭,因此在某醫學中心就診時加上了憂鬱症的診斷。目前藥物使用量不少,除了抗憂鬱的藥物外,抗焦慮劑、安眠藥的使用量已超過一般建議用量。 我心想:「這是不易治療的失眠問題,因為壓力源難以立即處理,加上合併其他精神科的疾病,最糟糕的是,或許還有管制藥品成癮的情形。」 我仔細分析可能影響睡眠的因素,發現要治療她的睡眠障礙,不是一蹴可幾的,若從建立較長期的醫病關係著手,我才可能一步一步地協助她。假如她對治療的期待很高,想要立即見效,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增加她的挫敗感。 許多安眠藥物成癮的病患就有這種需要立即滿足的特性,這著實考驗著醫療的決斷:既然成癮了,因為已產生了藥物耐受性,為了達到更好的安眠效果,乾脆就再加藥吧;或者就是不開藥,反正這可能不好處理,病患如果在這拿不到藥,以後就不來了,剛好可以減少這些不斷要求加藥的病患。常常,醫師陷在這種困境當中。 我先確定蔣太太想要我如何幫她,她說:「安眠藥還是要那麼多顆。」 當她這麼說時,我心中便有數了。儘管覺得她的觀念一時之間要改變應該有難度,我還是做了使用適當安眠藥物,增加抗憂鬱藥物,以及增加其他非成癮性抗焦慮藥物的建議。另外,也教導她如何依據睡眠衛生法則培養好的睡眠習慣。 「可是,原來的藥量就不好睡了,怎麼可以…..」蔣太太有些疑惑。 「藥物很重要沒錯,但其他的睡眠習慣更重要。」我試圖想轉移她對安眠藥物的目光,「願意用我開的藥物,配合我剛剛提到的建議?」 「好啦,就試試看吧。」 果然,之後蔣太太就沒有回來追蹤了。我相信她不是痊癒了,而是可能又再度喪失信心。 當面對許許多多不易治療的慢性失眠病患,醫師有時還真得面對不時湧現的挫敗經驗。如何和病患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絕對是個重點,對管制藥品的宣導也需要加強才是。凡此種種,社會大眾與醫師還需要繼續努力,精神醫療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
2021-01-03 養生.無退休時代
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編按:孤獨死的悲劇,只會發生在獨居老人身上嗎?有別於一般人的迷思,台灣第一家清理孤獨死現場的公司「玥明特殊清潔」共同創辦人盧拉拉指出,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中壯年、經濟不虞匱乏,甚至和家人同住的孤獨死案件發生。無人知曉的死亡,怎麼預防?2026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所發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獨居比例高達8.97%。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個人死亡的「孤獨死」事件,將愈來愈普遍。在日本,由於高齡獨居的情況普遍,很早即有所謂「特殊清掃人」,專門處理孤獨死者的身後事。台灣和日本社會變遷的軌跡相像,近年來也出現了類似性質的產業。在骯髒混亂的死亡現場,他們的工作不僅是清除往生者所留下的血水、垃圾與惡臭,更見證了最真實的人性與社會暗面。「孤獨死的新聞偶爾出現,大家看過就忘了。但其實在台灣,這種事情一直在增加。」玥明特殊清潔共同創辦人盧拉拉說。自大學實習算起,36歲的他從事殯葬業已有近15年的時間。現在,他預計以「孤獨死」為主題撰寫學位論文,記錄過去幾年在死亡現場的所見所聞。親緣淡薄、人際疏離、孝道外包 非獨居老人也會孤獨死無人知曉的死亡現場,會發生什麼事情?盧拉拉還記得,出社會當禮儀師的第一天,前輩就給他一個「震撼教育」。2人前往一處民宅,過世多時的獨居老奶奶臉部朝地,牙齒、肌肉間已有蛆蟲出沒。他被分配到的任務,是用鏟子將黏在地上的臉皮「刮起來」。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衝擊性的畫面,讓他至今難忘。擔任禮儀師多年,盧拉拉有感於孤獨死的案件逐年增加,卻少有業者有能力處理。3年多前,他和朋友共同成立「玥明特殊清潔」,是台灣第一家非自然死亡現場清潔公司。特殊的工作性質,讓他們對於孤獨死問題有第一手的觀察。在人們的想像中,「貧窮、沒有小孩的老人才會孤獨死。」但盧拉拉指出,孤獨死的案例中,有很高的比例是35~65歲的中壯年男性。他們多數結過婚、有小孩,經濟狀況也還足以維持生計。有時,他們甚至會在死者遺留下的垃圾堆中,找到被妥善藏好的鉅額款項。然而,有錢未必等於有尊嚴的生活。孤獨死為什麼會發生?表面上看來,往生者的直接死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猝死、跌倒休克後無人發現而錯過搶救時機。但盧拉拉認為,孤獨死真正的成因有3:家庭結構轉變、親緣淡薄、人際疏離。以往,孤獨死的定義是:「獨居者往生時無人在場。」但近年盧拉拉和團隊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孤獨死案件,往生者並非獨居。只是人走了,同住的家人卻沒有發現。往往清理團隊到了現場,發現客廳窗明几淨,家人生活如常。一打開往生者的房門,才發現裡頭堆滿了食物的殘渣與垃圾,臭氣沖天。一門之隔,卻是天堂與地獄之差。他遇過一個案子,一對父子同住,兒子長期酗酒,很少和父親互動。爸爸在睡夢中辭世多日,遺體早已腐敗、滲出血水,兒子卻以為只是垃圾發臭。直到鄰居受不了報警,才發現爸爸走了。他也去過大家族同住的透天厝,一家10人,爸爸2天沒吃飯都無人發現。前來串門子的鄰居隨口問一句:「恁爸咧?」這家人才驚覺事情不對勁。甚至,也有人是因為外送員好幾天沒來,才發現家人已經不在了。「現在只要有手機,大家都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盧拉拉感嘆地說。科技日益便利,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卻反而愈來愈遠。親緣疏離所衍生的另一個現象,則是孝道外包。盧拉拉提到,孤獨死的案例中,也有些是「照顧者累死、被照顧者餓死」的長照悲歌。老人家臥病在床,子女聘請看護或推派一位家中成員照顧。照顧者獨自承受龐大的照護壓力,幾乎無法休息。壓力過大逃跑、自殺,或者因勞累過度猝死的案例並不罕見。照顧者倒下後,臥床者無法自主行動、難以求救,3~5天就可能因缺水或營養失調而死。其他家屬久久才探望一次,自然無法及時發現。「你的一通電話,就可能讓他有得救的機會。」盧拉拉說。孤獨死者多愛囤物 居家環境宜少物、防滑避免憾事孤獨死的現場千百種,但盧拉拉觀察,多數死者有一共同特質:習慣囤積物品、生活習慣不佳。除了遺體以外,死亡現場還常會發現吃剩的食物、飲料瓶、舊報紙、垃圾袋或環保袋等廢棄物。混亂的環境,代表死者在離世以前,早已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例如,他曾去過一個現場,透天厝2樓有個房間,全部堆滿了香皂、沐浴乳。放了30多年的沐浴乳禮盒一打開,早已凝固成膏狀。也有死者生前習慣在房內抽菸,大片焦油不只燻黃牆壁,還會吸附遺體、垃圾發出的異味。也有些人喜歡囤積舊書報,「堆一堆,最後就把自己也埋進去了。」盧拉拉說。他指出,囤積症可能是精神疾病,或是長輩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接過一次垃圾屋清理的工作,30多坪的房子堆滿了老人家撿來的衣服、用過的尿布。家人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每年都得花大一筆錢請人清除爸爸撿回來的垃圾。幾年下來,多家清潔業者都已經「做到怕」,不願意再協助清理。最後,這家人只好強制將老人家送至安養機構,事情才告一段落。盧拉拉認為,維持環境清潔不只能確保生活品質,也是預防孤獨死的必要措施。垃圾堆積的環境會孳生細菌,影響居住者的身體健康。人愈虛弱,愈沒力氣清理環境,長期下來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堆積在行進動線上的物品,更是讓老人絆倒的高危險因子。他建議,若家有老人,除了勸說他們少囤物外,最好也在浴室等空間加裝防滑設施。「做一下,總比以後辦喪事來得便宜!」如何避免孤獨死? 在無緣社會中創造有緣日本NHK電視台曾對孤獨死現象提出「無緣社會」的說法,認為人會獨自死去,主要是失去了血緣、地緣、社緣(編按:社會網絡)等人際連結。該怎麼做,才能預防孤獨死持續發生?盧拉拉認為,具體的方法有2種。在社會層次上,需要公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介入,以及各民間單位整合社福資源。他碰過一個案例,死者生前有申請長照2.0的送餐服務,但送餐志工在執行任務時並未仔細確認老人家的狀態。待他到了死亡現場,發現遺體早已在床上腐爛,地上則堆了5天份的便當。倘若立意良好的政策無法被有效落實,悲劇就會一再重演。在個人層次上,要有一批能固定聯繫的對象。「我再怎麼孤僻,還是會每天傳訊息給幾個朋友,1、2句話也可以。」盧拉拉舉例,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長輩圖,其實也是種方便的交流方式。「以前會嫌爸媽每天的『騷擾』很煩,但至少讓我知道他們還安好。」從業多年以來,盧拉拉感歎,人常為了微小的誤會,陰錯陽差地造成了遺憾。有個案子,往生者剛出獄不久,自己住在分租套房。女兒在爸爸死前打過幾次電話,但都轉入語音信箱。她說,「當時以為他在生氣我沒有陪他。」沒想到過一陣子,父女再見已是天人永隔。他也清理過一個孤獨死現場,死者沒有留下太多遺物,但是保留了好幾箱家族相簿。箱子最上方全是女兒的照片,從會爬、會走的嬰兒時期開始,乃至於童年時和父母一起出遊。原來,死者離婚後已有幾十年未再見過女兒。但一張張舊照片,都是爸爸對女兒的思念。「遺憾發生以後,就很難彌補了。」他有感而發。活在當下、愛要及時都是老生常談,只是知道的人多,親身實踐的人少。在這一行看盡人生百態,我們問起盧拉拉,堅持做下的動力為何?沒想到他正色回答:「我不會想繼續做這工作呀!公司生意愈好,代表有愈多人孤獨地死掉。」特殊清潔可以復原現場,讓家屬不必直視死亡,留住對亡者美好的印象。然而,要補起安全網的漏洞,仍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期待在未來,這個社會不需要我們的存在。」他說。原文: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
2020-12-31 新聞.杏林.診間
醫師其實不是神 那些殘酷醫療照護現場下受傷的醫者
提供從醫者所需的韌性訓練與心理支持《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推薦序這是一本慎重看待與省思醫學界中各種現實面的著作。我們常常說,醫師也是人,意思是醫師不可能像神一樣無所不能,醫師也會無助,也有失敗,更常常自我質疑,或是有許多無法面對的時刻。醫師不是神,但是醫師的日常所承擔的悲傷、挫折以及挑戰,卻是一般人的數倍,原因在於,醫學訓練是嚴苛的,醫學服務過程看到的多數現實是殘酷的,提供醫學照護的自己也時常面對衝突、掙扎甚至反覆質疑,而且,通常不知如何紓解或不敢求助。我是大學聯考之後填志願分發的年代,那時候進醫學系的條件就是書讀得好,考試考夠高分,且當時還未實施健保,醫師收入與社會聲望都明顯優勢,社會的職業價值也尚未多元,所謂第三類組的第一志願,就是當醫師,有不少學校有醫科專班,或以每年醫學系上榜人數為招生強項;因此,除非非常洞察自己的特質,並得到家庭的支持,或許有機會不依著各校系志願排名填志願;不然,「考得上就去唸」,是最多數醫學系學生入學的原因。我一直記得大學一年級體檢時,有同學在被抽血的時候暈倒了。那個同學後來在學校時如何面對把活青蛙的心臟剖出來;如何克服實習時的注射工作;如何在睡眼惺忪的值班清晨,趕在晨會前抽完數十管血液檢體,沒有人知道。我們倒是都知道,每年,會輾轉聽到,某一個學校的醫學生,本來是數理天才,但在家庭期望下念了醫學系,然後,罹患精神疾病,退學了;或者,某個剛進入臨床的實習醫師,跳樓自殺。而我們只有提醒自己,要更強一點,要撐住。我的實習同學在主治醫師跟家屬講解末期肝癌病情的時候忍住淚水,回到值班室才感同身受地掉眼淚;我們都想幫助那個爛了一條腿的癱瘓病人,但又怕他的環境困難超出了我們的能力;本來是來看陰道炎的病人因為她加護病房中昏迷不醒的兒子,在我診間嚎啕大哭,為了不想影響「專業形象」,我強忍眼淚,顧左右而言他;一直到多年後我自己接受了心理諮詢課程,才學習如何平衡同理心與專業。醫院是一個很少有好消息的地方,即使診斷出疾病,治好了病人,病人終其一生也可能很難擺脫復發的陰影,或是留下住院過程的痛苦回憶。而這些充滿負面能量的場域,就是醫師的工作日常。面對那些難以治癒的病痛、已經缺乏求生意志的患者、難以忍受治療痛苦的病人、掙扎著呼吸的早產兒、先天疾病早夭的嬰兒,醫師怎麼可能不沮喪,不難過,不懷疑自己?但是,如果醫師自己被情緒擊垮,又要怎麼保持最專注且不受情緒干擾的診療程序?本書作者在她執業與研究的觀察中,發現了醫師的逃避,也發現醫師透過專注在情境的枯燥、事實和理性的細節,而忽略或壓抑它對一個人的感覺造成衝擊的可能性,對此作者稱之為理智化(intellectualisation)的過程。作者也留意到,醫師會有潛抑(suppression)和壓抑(repression)的雙防衛策略,藉由專注於提供安全照顧,潛抑他們想停止在病人身上施加痛苦(診斷與治療)的欲望,以及把難以承受的情感從意識裡完全排除;甚至當醫生情緒變得難以負荷時,他們會完全停止感受(第八十一頁)。而這,不是與我們一再認為醫師應該「同理」病人感受、應該溫柔且敏感地陪伴病人疾病之外的其他情緒,是矛盾的嗎?這也是我自己從實習開始,一直到現在執業近二十年,認為對於臨床醫療人員甚至其他助人工作者最嚴苛的試煉:如何能夠永遠保有同理和最溫柔諒解的那一面,以維持說來其實殘酷的醫療照護現場。作者也討論到了醫師在職涯上可能會面臨的困境。不少醫師因為自己身心罹病,或是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臨床執業之後,無法面對「失敗感」,或不願與家人同事坦承自己希望轉換選擇;尤其是,若抱持著自身或家庭對於某些疾病治療的「使命」而進入醫學領域,卻在受訓之後體認到醫療專業的現實面,或自己擅長的並非原先所預期的專科時,必須痛苦地承認自己選科錯誤、甚至考慮是否停止臨床執業,這都是漫長而矛盾的掙扎。這部分,在台灣幾乎還未有討論;然而每年對於新科醫學生的報導,總有「因為親人罹病所以想當醫生」這樣的年輕孩子,醫學生也總是承擔了家裡最高的期盼與肯定,那些最後發現自己對這個職業與期待不同的準醫師們,我們都還未產出支持或諮商的系統。另外,因為種族、性別,或先天疾病,在受訓與職業過程可能遭受的不平等對待,也在此書的討論之中。近幾年,台灣的高等教育入學方式改變,在擔任醫學系的甄試口試委員過程中,我與其他老師們,往往一邊帶著十分矛盾的情緒,既有對健保制度的各種抱怨,又有咬牙讀完醫學系,撐過專業醫師訓練之後的職業榮耀感,一邊聆聽著面前的高中畢業生試圖說服我們,他們「有哪些特質適合就讀醫學系,未來適合擔任醫師」。其實,我們多數能分辨,哪些年輕孩子是真心期待進入這個行業,哪些是因為家庭期待而來;也多少能發現,有些孩子對於挫折的耐受度,其實不太適合這個行業。透過這樣的面試,篩選適合從醫的學生或是排除極端不適合的孩子,比以前僅靠成績分發,是稍微好了一些。本書中詳述了其他國家在醫學生訓練或投入專科醫師之前,有適性或心理諮商評估協助,也有對情緒衝擊或倫理挑戰的「多站迷你面試」評估,這些措施都有助於協助醫學生或年輕醫師在受訓過程中,了解自己或得到協助。這是一本誠實窺見醫師內心矛盾衝突的書,書中關於眾多醫師無助沮喪、甚至孤立無援的真實紀錄,值得所有醫師閱讀,發現自己壓抑或不敢直視的困境;這更是一本所有醫學教育者應該閱讀與思考的書―我們有責任支持與協助年輕從醫者。《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作者:卡洛琳‧艾爾頓 譯者:林麗雪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30《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書封。圖/木馬文化提供
-
2020-12-21 科別.精神.身心
高學歷高壓力? 醫師:研究生憂鬱、焦慮是正常人6倍
最近接連發生大學生自殺意外事故,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高學歷帶來高壓力,研究生得到焦慮症或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六倍,親友的陪伴與傾聽,及本人的自我察覺都相當重要。張俊鴻說,一般人認為高學歷者是人生勝利組,應該一切順心,但根據美國Kentucky大學作的研究調查(發表在2018 年NATURE BIOTECHNOLOGY)顯示,2279位研究生中(9成是博士生),41%有焦慮症,39%有憂鬱症,竟然比一般人得到憂鬱症或焦慮達6倍以上之風險。此外,歐洲另一篇研究結果報告顯示3659個博士生中,有32%博士生有一般的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最多,平均三個博士生就有一位有身心疾病,實在是很大的警訊。而有身心疾病的朋友本身就比較會有較高自殺風險,張俊鴻表示,大數據統計發現憂鬱症患者大概有15%左右的人會選擇自殺結束生命,而思覺失調症約10%也是死於自殺。根據2015年國內調查自殺的方式顯示,第一名是上吊,第二是燒炭,第三則是服毒。張俊鴻說,目前最新研究已顯示,壓力會導致一些身心症狀比如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神經跟內分泌兩大系統所引起。他指出,往往高學歷、高成就的人大多有A型人格,對我自我要求高,所以更不輕易承認自己有身心的狀況。而針對這些高學歷高壓力的族群,家屬、朋友跟同事可以怎麼做來減少日後遺憾呢? 張俊鴻表示,適時的陪伴傾聽很重要,而當事人千萬不要說自身沒事,而忽略身心已過勞警訊,若已有身心症狀,如長期失眠、焦慮、易怒,甚至達過度使用酒精時,建議至身心或精神科由醫師作進一步諮詢和自律神經檢測,除心理諮商外也可以考慮跨顱磁刺激TMS、微電流刺激CES,或神經生理回饋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來處理當下憂鬱情況。 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2-16 新聞.生命智慧
漸凍人胡庭碩給媽媽的一封信:下輩子,不要再當妳兒子!
生命,是席推辭不了的鴻門宴;而活得燦爛,是讓自己好過點的一種選擇。24歲,稚嫩如同條剛過水的毛巾,還濕漉漉地滴著青春。若說如此年輕的我,真的能在紙上呈現出什麼,那說話的必定不是我,而是生命本身。相信每個人一生,都被賦予了一個課題。它不存在著答案,只是叩門,等著我們回覆。我是胡庭碩,而我的課題,老早寫進了我的身體:「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隨著時間,我的肌肉會一根根消逝,終致癱瘓無力。很幸運,我不是一出身便失去行動自由,而是能在漸漸失去的生活機能裡,去更懂得珍惜:「我還活著」。因為我的疾病,我比一般人更體會時間的寶貴,也更認真去感受每分每秒的流逝與積累。因為疾病,我無法對「需要」假裝,被迫誠實地坐上輪椅,接受任何我必須接受的幫忙。也因此,我學會每個人本來就不完美,本來就都有屬於自己的輪椅。承認自己軟弱,並不可恥,它代表你勇敢地接受自己是誰。而坐輪椅後,才發現原來台灣社會這麼美好,或許依然許多不便,許多結構上的問題。但坐上輪椅後,發現大家無私給予協助的背後,都是一顆顆的真心。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推人一把。而當自己需要時,或許有些彆扭,但還是該坐上屬於自己的輪椅。勇敢承認自己的軟弱,接受自己是誰,才能專注的,往你該去的地方去。最終校稿前幾日,身體又一次重大退化。以前頂多無力,容易摔倒,現在開始膝關節會痛,像打完肌肉針一樣的劇烈痠痛。可惜不是揉一揉,挺過了就沒事。而是持續一整天,不論站坐躺臥,每換一個姿勢,痠痛就像嘲笑自己的無謂掙扎般,次次襲來,毫無改善。因為太痛了,真的很不想走路把吃完的碗放在水槽;因為太痛了,在行政院青年顧問團會議時無法專心;因為太痛了,所以哭了好幾回。不只是很擔心自己還剩多少時間,不只是難過為何老天爺為何選我的心理壓力。是第一次,因為貨真價實的肉體疼痛而淚流。真的沒有力氣,連吃飯,都開始像狗一樣把頭埋在桌上,半年前,只是碗拿不高拿不久,現在,已經夾不到60公分遠的菜了,即便碗裡的飯,也沒力氣用湯匙送上坐挺的嘴,只好彎腰,如狗。一次摔倒,膝蓋血流如注。覺得什麼都是假的,夢想堅持信念社會企業在地創新……都是假的,現在的我,不過是個倒在地上,痛到哭出來的膽小鬼。因為沒有力氣,所以沒出門就偷懶不天天洗澡;因為沒有力氣,好幾次坐著穿鞋,重心不穩摔倒,就索性再也不穿鞋。覺得真的沒力氣再多管別人怎麼看待,只想好好地,做自己。「生命鬥士」真的是個對我太沉重的稱謂,充其量,我不過就是接受灰心喪志也是種常態,每次摔倒,難過個幾分鐘,選擇一種讓自己更好過的心態後,再站起來。所謂堅強,應該就是接受世界對你的安排,罵一罵,然後想法子多做一點什麼,繼續過日子。就像網路「鄉民」們很愛講的那句話:「人生是張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悲劇)。」與一般同儕相比,我,胡庭碩,24年來的這張「茶几」,上頭擺放的「杯具」,也算是琳琅滿目了。童年時父母離異,家中又遭逢經濟危機,算起來也是「出身寒微」,而且,還罹患會不斷惡化的罕見疾病……有沒有這麼戲劇化的啊?如果我活得很悲慘,那就只是個無限悲催的苦情劇而已;但是,如果我有辦法活得很精采,那麼,我的人生,就會是一齣夠強悍的勵志劇。沒錯,我不打算走悲催路線,我要把我的人生,活得夠強悍、夠勵志。給媽媽的一封信:下輩子,不要再當你兒子 媽媽:今天我生日,23年前的今天到現在,辛苦你了。難以想像,生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孩子的你,怎麼捱過親友責難的每一天。你放下了保險經理的高薪,結束婚姻,毅然決然的扶養我長大,你大可把我丟到安養院,但你沒這麼做,為什麼?醫生說:「這孩子活不過6歲、活不過12歲、頂多活到18歲。」我不知道當時聽到噩耗的你,怎麼能笑著哄我說:「醫生叔叔說你6歲就會好、12歲就會好。」到18歲,我嚴重發病,鬧憂鬱症天天想死,我不知道當時失業的你,怎麼繼續撐起天空,不讓絲毫浮雲壓傷脆弱的我。如今,我23歲了,多活的每一天,都因你而成就、而榮耀。國中時,你因工作還債無法抽身,放棄到高雄領模範母親的獎;今天,我要細數你的光輝,大聲告訴你:「我愛你,你永遠是我心裡的模範母親。」小時候,有件事我又氣又不懂。每次跌倒,你就是不扶我。就算我必須在公園地板上、眾目睽睽下爬行十幾、二十分鐘,勉強撐著公園椅子才能踉蹌起來,你就是不扶我。長大後才知道,很多同我一樣病症的患者,是走不了路的。要不是你狠下心不扶我,我根本學不會自己走。我不知道你如何忍住不出手,我每在地上掙扎一分鐘,對你來說不就像千刀萬剮一世紀那麼久嗎?別人愈同情我,你就愈對我要求。小時候手部肌肉不協調、字醜,我寫一頁你就撕一頁;成績不好,我少一分你就打一個巴掌,「走路就不好了,書還讀不好,媽媽走了你怎麼辦?」我上建中、我上台大法律,這些,都是你為我準備的。讀書不是唯一一條成功的路,可那是你用血淚鋪成的一條安全路。你手中每一鞭,都同時打向我也打向你自己,你忍著心痛,你要我自己站好,不要誰可憐我。那時你自己開公司,但不管多忙,就是要親自送午餐給我,只因為我愛吃特定一間店的便當。雖然你送到的時間都太晚,我來不及吃,而必須在同學午休時被罰去教室外面吃。但沒讓你知道的是:每天中午都看得到媽媽,就算只有一下子,我都好開心。國中時,你開的公司被合夥人惡性倒閉。白天你找了份會計工作餬口,但天還沒亮,就得出門到早餐店打工、晚上則在自助餐店洗碗,為的是能帶剩菜給我加料。 記得有一晚,十一點了,還等不著你來接我。補習班主任拉下二樓鐵門,帶我到一樓7-ELEVEN等你下班。「要喝什麼,自己挑。」我站在冰櫃前,眼花撩亂。我沒有零用錢,也因此沒有買飲料的習慣,一時劉姥姥逛大觀園般的無助。「喏,這個好喝。」主任走過來,挑了兩罐綠色窄底寬口的奶茶,往櫃台走去。我突然明白,選擇的重要。我沒有錢,不能選擇我要喝的飲料。你的生命不也是無從選擇。那時,我以為只要有錢,是不是就能讓你的生命多點選擇。我不用變成大富翁,但至少我要有能力選擇我要的。而我要的,就是你晚上能早點回家,早上能睡飽一點。國三我開始打工,高一在補習班教課,大二時月收入就有15萬元。媽媽,那都是要讓你放心,能自由選擇你要的生活。現在,我進入了社會企業、公益創新這條路,雖然不再動輒數十萬入袋,我都不會忘記你為了我,追逐著生活的背影。想要你安心, 照顧你、照顧好自己, 一直擺在我的第一位。你總說:「慈善讓郭台銘去做就好,輪不到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要跟你說,我做的不是慈善,只是希望在賺錢的同時,也為這個世界多做一些。就像你當導護媽媽、當掃街志工一樣,你告訴我:「我們難過時別人幫了那麼多,自己可以的,就多做一點點。」你可以好好享福了,之後的擔子,我會替我們倆扛起。高中發病後,我不能再自己搭公車上下學、不能再走路到合作社領愛心午餐。剛坐上輪椅的我,難以接受仰賴輔具的事實,除了哭,就是鬧自殺,覺得老天爺為什麼這樣對我。我知道,你比我難受。但你忍了下來,只在我哭累趴在桌上時,逗我笑,問我要不要補充水分。那一天,我拿著菜刀準備割腕。你奮力跟我掙,甚至用手直接握住刀刃, 你不管自己會不會受傷, 你只在乎我要好好活著。我嚇到了鬆手,跌坐牆角。「不要鬧了,媽媽要煮晚餐,把刀子給我。」那時覺得荒謬,人都不想活了,還談吃飯。但你不知道,這句話陪著我,走過了之後好多好多低潮。「不管多痛苦多悲傷,日子還是會來、生活還是要過。」這是我學會的,謝謝你,用你的一生無怨無悔的待我。你真的太偉大了,下輩子,我再也不當你的兒子, 我要當你的父親、當你的母親, 好好呵護你,不再讓你這麼多痛、這麼多苦了。媽媽,我愛你。------------------------------------------------------------給兒子的一封信:來生,當我掌心珍捧的花庭碩:你寫給我的那封信,至今我仍不忍也沒勇氣去讀,不過我身旁的朋友都看了,還感動哭了。其實我覺得你活得比較辛苦,我心裡沒少問過自己:「要是沒把你生成這樣,那該有多好。」不然你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也不枉你所擁有的聰明才智了。你生下來就很好帶,吃好睡好還很少哭鬧,坐月子期間我都能一邊帶你一邊做家事,你這麼貼心,讓我養得更努力,一心想把你養得白白胖胖。但就在你五個月大時, 事情不再那麼順了。你開始出現厭奶情況,為了讓你吃進營養,我半夜就起來將米洗好泡上一小時,再用電鍋蒸成稀飯,然後把稀飯打成泥並濾出汁,就這樣一半米漿水一半牛奶泡給你喝,日復一日也不覺得累,因為養你是我的責任,能夠有多努力的養,我就有多努力。不僅如此,那時的你連翻身也似無力做到,我心裡直覺不對勁,趕緊帶你去看醫生,為此,不但讓你忍受開刀檢查之苦,還吃了醫生開的抗生素,結果藥物過敏導致四肢手指腳趾都腫得像一根根棒槌,任誰看了都於心不忍,可是醫生卻找不出任何病因。我越來越茫然,怎麼會這樣?上了幼稚園,你明明是小小班的年紀,卻有著中班的個頭。要說你長得好,可偏偏站的姿勢、走的樣子愈來愈怪,於是我又帶你四處求醫治療,但看遍了大醫院、中醫診所、整脊復健,甚至連密醫與偏方也沒放棄,所有該試的都試過了,還是沒人能告訴我:你怎麼會這個樣子?說真的,我心裡很慌也很害怕,可是醫院檢查結果只淡淡說:「這病沒藥可治。」到底是什麼病?醫生卻說不清楚。我從未聽過沒藥醫的病,又不是癌症,但你不良於行是事實,我每天都活在恐懼中,害怕哪天醫生說有藥可治,而我卻沒有錢去醫。所以我拼命找時間去賺錢,使得你從小只能待在保姆家與安親班,無法給你正常家庭的溫暖,我心裡愧疚。不過,我想是因為你待在老師身邊的時間久,對老師這個職業有親切感,所以長大後也想當老師吧!從小,大家都叫你天才兒童,字還不會寫就能讀報紙,可能你自己也知道走起路來就會跌倒,還不如乖乖坐著讀書,任何的書本報章雜誌傳單,你都會把玩在手上看,你會特別聰明或許是這原因。如果,我有把你生好的話,你的前途應該會更好。遇到榮總高醫生是一個轉捩點,多年來的疑問與煎熬終於有了答案。大概在你高中三年級時,知道這病叫「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後,我心裡反而淡定,不再盲目求醫問卜了,我開始自己看書、參加罕見疾病團體,想找出什麼才是對你最好的方式。我更加用心在你的營養上,不讓你吃任何二次加工或化學添加食品,把體內需要的營養補給充足,病才不會馬上擴及到脊髓。你跌倒,我也不扶, 就算在家裡也如此, 這不是狠心,我知道你爬起來的路很長、回去的路也很長,可是你得憑自己的力量爬起來,因為我不可能永遠跟在身邊幫你。考完高中聯考隔天,你馬上就到附近的補習班當老師,其實家裡已經不急著要你賺錢貼補,我想,你是需要人家的肯定,所以懂得主動爭取機會。從家裡到補習班的路很短,別人都用走的,我用機車載你去,不想你把體力耗費在不重要的事務上。可是回程時,我只載了書包回家,讓你跟朋友一起走著回來,這段路程雖然很短,卻希望你能感受那同儕之愛。後來,給了你一臺電動代步車,就是希望你盡可能走出家門,愛吃什麼、愛看什麼,只要有朋友和你一起去,幫人家付一點計程車費用沒什麼,因為我知道現在的你更需要同儕陪伴。只要你能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你想做什麼我都讓你放手去做,如果你很想做公益,那就大膽放心去做吧!你不像一般人,過完今天,還有明天。在你18歲發病時,我就有了心理準備,有一天你會需要我一直陪著你,但在那天來臨之前,我希望你活得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對你沒什麼期許,講未來實在太遙遠,只要你現在過得充滿活力,勇敢面對一切就夠了。你的人生歷練已經夠多了,一路走來的風霜與苦難都會成為你的養分,讓你變得更堅強。當年,榮總高醫生說你能長得這麼好真是個奇蹟,但如果我能早點知道你是什麼病,我一定會把你再養得更好些。每次看到家裡電視機旁那棵發財樹,我便會想到養花就像養你一樣,別看它現在生氣盎然,以為是買來的,誰想得到十幾年前它還是遭人遺棄的小盆栽,殘破的瓷盆裡僅薄薄覆蓋一層土,露出的兩條樹根早已枯乾,瘦小的樹幹上無枝無葉,我看著可憐便帶回家養。家裡的花花草草,我都用帶孩子的心態在養,每天給水分是一點一點慢慢澆,肥料也是一顆一顆分次給,多了少了都不行,而越不起眼的花,我越能養得枝繁葉茂,人人看了都稱讚長得好。如果,有來生,我希望你是我手中的花,我會用心地養,讓你不受風寒,健康茁壯。媽媽 何美金 筆(採訪整理/廖薇真)書籍簡介書名:漸凍人生又怎樣?:我胡庭碩,自己的人生自己扛!作者:胡庭碩出版社:親子天下出版日期:2015/01/08作者簡介/胡庭碩總統教育獎得主、100學年度升大學滿級分榜首、行政院青年顧問,目前為社會企業工作者。自幼罹患罕見疾病,但卻不因行動障礙自我侷限,反而四處奔走,傳遞社會創新理念,激勵人們發覺自我價值,勇敢為世界承擔,共同為創造更好的社會付出。演講主題囊括:志工服務學習、生命教育、夢想與實踐、挖掘自我熱情、青年返鄉、社會企業家精神、社會創新、社會設計、學習方法等,亦舉辦多場「設計思維 X 在地創新工作坊」。超過百場活動,影響數萬人次。
-
2020-12-11 科別.精神.身心
「不是想太多,只是生病了」一名憂鬱患者的住院日記
▍弟弟弟弟是我們病區的「明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說,我的成名史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極短篇小說,那弟弟的成名之路簡直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瑰麗史詩。弟弟17歲,在我眼裡,他就是個天才,撲克、象棋、百家樂樣樣精通。他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籃球,不管你懂不懂,他都會一股腦兒地和你說柯瑞、NBA(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等你壓根不感興趣的話題。他跟我炫耀過他的柯瑞手環,他的籃球遊戲,還有他的畫作。我驚訝於他的繪畫手法和表達方式,對他說:「我從你的畫裡,看到了一種掙扎。」▍發作我來的第一天,弟弟就發作了:襲擊醫生、掀翻病床、大呼小叫、瘋狂抽搐,把整個大通鋪鬧得雞飛狗跳。即便護士打了好多針鎮靜劑,用束縛帶把他五花大綁,他依舊不屈不撓地高聲嘶吼,猛烈撞擊,持續了四五個小時。所有人都嚇得目瞪口呆。事後,連護士都對他說:「我看到你就怕。」▍見聞在精神病人的所見所聞上,我遠不如弟弟的見多識廣。多年的患病經歷和治療生涯讓他攫取和積累了眾多素材。他也樂於和我們分享,我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他說,有一位跟他一起住院的自閉症兒童,老是在垃圾桶裡翻牛奶盒,一個一個把剩餘的牛奶喝光;還有一個人格分裂的女人,看見男人就跳上去親,有一次夢遊直接跑到男人床上去了;妄想症患者妄想自己活在科幻世界裡,老是抓起酒瓶就在大馬路上到處砸車⋯⋯這些精彩又可憐的故事往往讓我們聽眾瞠目結舌。精密的大腦真是容不下一點錯,稍微一點錯位都能錯出千奇百怪的形態來。▍撲克牌娛樂在這裡是貧乏的,五根手指頭就能數完:象棋、軍棋、五子棋、撲克牌。不過也不影響什麼,畢竟大多數人都對所謂的娛樂興趣缺缺。大多數時間,大家都互不打擾地發著呆。如果沒有醫護人員的督促,我絕對相信,大家都會發著自己的呆,一起發呆到天荒地老。但今天,發生了一件「小確幸」的事。那就是我學弟的呆腦瓜開了竅,竟然主動出現在我門口問我:「要不要玩撲克牌?」我像是突然被皇上欽點侍寢的婢女,完全受寵若驚!我呼朋引伴,叫上弟弟,湊了一桌。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事,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控制。▍活著我們興味盎然地玩著大老二,卻有一位躁鬱症的阿姨一直不識相地找弟弟搭話,猛灌他令人煩膩的心靈雞湯,好幾次我都想嚴正告訴她:「阿姨,我們在很嚴肅地賭博。」但這位阿姨依舊對著弟弟滔滔不絕:「你的夢想是做麵點師對不對?可以的,出去以後,你開個店,做麵點,這是你的夢想對不對?來,你的夢想是什麼?!」弟弟回:「活著。」▍發作其實這場牌局,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相比於弟弟的又一次發作,這些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牌局結束,我們相約「江湖再見」。隨著一聲驚叫,弟弟倒地不起。湧動的人流、嘈雜的雜訊、慌亂的護士、聞訊趕來的親人、驚慌失措的朋友等四面八方的力量,都在大廳交錯奔走,以弟弟為中心共同交織成了一幅混亂的畫面,氣氛又一次沸騰到頂點。對於這裡的每個病人來說,生命是具體的、可觸摸的、被細心守護的、被共同瞻仰的。正因為遊走在生死邊緣,所以對於生命的存在,我們都特別敏感。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為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共同努力。▍夢想我看著心電圖的波動起伏,心裡默念著:這是命,這是在湧動著的生命。弟弟發作的具體場景,我不想贅述。但看著弟弟和病魔誓死對抗的樣子,我想到他回答「活著」時的眼神,堅定又果敢。─「你的夢想是什麼?」─「活著。」活著,普通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卻是我們拚死捍衛的夢想。▍小浣熊雖然大家都是和樂融融的,但和我最麻吉的是我的「姐妹團」。16 歲的「小浣熊」和18 歲的「金子」都是我姐妹團的成員。小浣熊是病區的人氣王、小可愛、萬事通。我千挑萬選,選定她作為「自己人」,但她始終一視同仁,把所有人都當「自己人」,所有人也都把她當「自己人」。小浣熊有一個毛病,就是永遠也坐不住。她時時刻刻都在走動,所以她是病區出了名的「流動人口」,要「抓住」她非常困難。她唯一一次「坐定」,是和我交心地聊天。那次,我無意中說了一句「你很像當年的我」,她便坐在我床上,剖析了她內心真正的感覺。她說「我太重感情了」「我對事物的感知太敏銳」「我總是想太多」「我力求把每一件事都想透徹」「我從很多細節中得出判斷」⋯⋯她一直強調著一個詞─「細節」,我不懂她口中的「細節」究竟是什麼。她迷離的眼神中,有太多東西,我怎麼都看不清楚。▍金子金子的媽媽是個天生的樂天派,但金子的頭頂永遠烏雲密布。只是偶爾,金子會笑,嘴角露出一個甜美的酒窩。她的口袋裡永遠收著一副牌,逢人便問:「玩牌嗎?」然後就和小叮噹一樣從口袋裡拿出撲克牌。有一次,我拉著她去串門子,她卻淨往男病房跑,搞得我這樣一個青春少女非常尷尬,於是我立馬改變主意,說:「玩牌吧!」然後她立馬找了兩個我非常討厭的男病友湊桌,我更尷尬了,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玩了下去。我想,金子雖然憂鬱,和男生相處得倒是很不錯。我當時真的是很單純地這麼想的。▍選擇我相信,如果一個正常人參與我們的日常聊天,他一定會覺得駭人聽聞。我們湊在一起,展示著結束生命時的各種傷口,嘴裡輕描淡寫地說著:「你是什麼病啊?」「你是怎麼自殺的啊?」「不要割腕,會有疤,你看。」「我吞了一整盒藥呢!」「我不後悔當時跳樓的決定。」─像是大家剛好在菜市場買菜時遇到了,閒話家常般地討論著「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的生命。其實,我們對「命」這個浮華的東西棄之如敝屣,就連互相鼓勵的話也都是「活著啊好朋友!」這樣無力的訴求。但是,我們是真心誠意地希望這句話能說服對方「活著」,但心裡明白,這句話始終勸服不了自己活著,所以也是真心誠意地希望自己「能走」。現在,我這樣平靜地敘述著,甚至還覺得我們就像是當年頹喪的「非主流」們的大集結。但其實我們都懂,彼此內心的曲折究竟是有多曲折。最後小浣熊說:「死了一定比現在活著好。」我想力挽狂瀾,強撐起精神說:「當時死了也就死了!但我們現在活著,那就只能活著!」小浣熊說:「沒有第二種選擇了嗎?」我堅定地回應:「是的。」然後心裡想著:死了比現在活著好。一定的啊!淚中帶笑的真實故事!重鬱症患者的精神病院觀察日記「可能很多人覺得,精神病人難以理喻甚至有點可怕,但我後來慢慢發現,在精神上有障礙的人,往往都是不願意傷害別人,而寧願選擇傷害自己的人,他們都是溫暖而善良的好人。」精神病院裡,最不缺的就是善良與溫暖。你再傷痛難堪,都有人能承接你同理你。反正大家都有精神病,誰也別嫌棄誰。走過這一遭,她說,精神病院並不可怕,相反的,世上再沒有這麼可愛溫情的地方。憂鬱症患者能披荊斬棘活下來,真的是一種堅強。而更堅強的,是無論如何,誓死也要留住他們的朋友和親人。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2-05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殺了我」翻版?防媳如防賊 婆婆竟「蛋畫記號」怕被偷
今年8月,一名36歲張姓女子由於不堪婆婆長期言語欺凌,在臉書留下遺言痛訴「我的婆婆殺了我」,最終走上絕路,引起社會一片譁然。近日就有一名人妻分享她的經歷,控訴曾遭到婆婆百般刁難,不僅言語欺負,甚至把家庭日用品畫上記號,簡直把人妻當成賊!一名人妻在臉書粉專「靠北婆婆2.0」投搞,表示婆婆的觀念相當古板,與丈夫結婚前本打算搬出去住,沒想到婆婆居然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最後夫妻倆只好妥協住了下來。沒想到從此之後,原PO每天飽受婆婆的冷言冷語,還在原PO準備物理治療考試時,到處跟人說「她是白癡、智能不足考不上,撿角…」,而原PO丈夫則表示,媽媽應該只是今天心情不好,要她別往心裡去。直到有一次,家裡有客人拜訪,連客人的爸爸媽媽也有來,結果婆婆卻在外人面前用客語說,「好羨慕你有個會賺錢的媳婦兒,我這個媳婦是白癡,考不到物理治療師執照,整天遊手好閒!」那時原PO聽不懂,只好不斷賣笑,直到客人用國語回應「妳不能這樣說妳的媳婦」,原PO這時才恍然大悟。不僅如此,從結婚第一天開始,婆婆就把她當成賊,把家裡大大小小的東西,如衛生紙、醬油、洗髮精,甚至冰箱裡的雞蛋、菜等等都「用奇異筆畫上記號」,原PO直呼自己又不是沒存款,這些日常用品也都自己備一份,「誰想用她的東西啊?」原PO坦言最後終於還是受不了婆婆的行為,婆婆嫌棄她生不出來,竟然還跟兒子說「如果她不能生,就早早離婚吧!」這句話簡直讓原PO氣炸,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好在,婆婆的百般刁難都被原PO丈夫看在眼裡,不但沒有因此離婚,反而徹底跟婆婆鬧翻,兩人搬家出走,也跟婆婆完全斷絕聯繫。至今已過了5年,兩個孩子也都平安長大,原PO坦言「很佩服當年的忍功,也謝謝當年的豬隊友,他終於長大不是媽寶了!」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2-02 新聞.健康知識+
只不過是流感而已?1918年流感造成美軍死亡人數超過越戰陣亡數
【文、圖/選自台灣商務《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作者約翰.M.巴瑞】這只不過是流行性感冒而已。不過對於一般家庭中不懂這疾病的人──那些照顧丈夫的妻子、照顧兒子的父親、照顧姐妹的兄弟──而言,這些症狀都極為可怖。送食物給失去行動能力家庭的童子軍被嚇到,在無人應門的屋中發現屍體的警察被嚇到,自願開車載運病患的義工也被嚇到。恐怖的症狀嚇壞了每一個對這疾病沒有認知的人。發紺把世界變成黑色。病人開始發病時有其他症狀,可是一旦發紺之後醫生護士就當他們已經沒救,只差一口氣而已。發紺嚴重的,就是確定即將死亡病例,然而發紺又是相當普遍的情形。一位醫生報告裡說:「重度發紺的景象極為嚇人,病人嘴唇、耳、鼻、臉頰、眼結膜、手指、甚至有時全身都轉成鉛灰色。」另一份報告說:「許多病人入院時已經發紺嚴重,特別是唇部,不像一般肺炎末期常見的蒼白藍色,而是一種發黑的深藍。」再有就是鮮血,由身體流出的鮮血。看到有人從鼻子、口腔,甚至耳朵中冒出或湧出鮮血非常駭人。七孔流血並不代表死亡,但對於醫師,對於那些職業上就習於把人體當成物品處理的專業人員,這種過去感冒從沒見過的症狀還是令人不忍卒睹。當病毒變得更兇猛時,血汙觸目都是。(造成黏膜組織出血的原因很多,但感冒為何造成這種現象還不是很明顯。有些病毒會直接或間接攻擊血小板,同時血小板也會變成免疫系統攻擊的目標。)軍營裡住院的的病患中有百分之五到十五的人流鼻血,類似出血性的伊波拉病毒(Ebola)一樣,有些紀錄中鼻血因為流出的力道太強,甚至噴到幾呎之遙。醫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只能作成紀錄。「……百分之十五的人流鼻血……」、「一半的人當頭低下時會有泡沫狀帶血的液體從口鼻流下……」、「相當多的鼻出血現象……有人從鼻腔中噴出鮮血……」、「這些病例早期最明顯的症狀是身體多處出血……有六個病例嘔出鮮血,其中一位因此造成失血過多死亡……」。這到底是什麼病?「併發症中最嚇人的是黏膜出血,特別是從鼻子和消化管道。耳朵和皮膚出血的現象也曾出現。」德國研究人員記載著「眼窩內不同部位出血」經常發生,美國病理學家也記錄:「五十起眼結膜出血。十二起純咳血,嘔出的是不含黏液的鮮血……這些都是消化道出血……」「女性病患有陰道出血,開始時會被以為是遇到經期,但後來判斷出血來自子宮黏膜。」這到底是什麼病?病毒從不只引起單一症狀。紐約市衛生局首席診斷專家總結道:「病例中的劇痛現象像登革熱……鼻腔或支氣管的出血……痰液極多,間或帶血……大腦或脊柱局部或全部麻痺……行動能力受傷害程度輕重不等,可能是暫時也可能永久性傷害……身心沮喪。長期的極度虛脫造成歇斯底里、憂鬱症和自殺傾向。」病患在精神上留下的創傷則是嚴重的後遺症。流行性感冒期間,在美國占有百分之四十七的死亡人口,也就是所有死亡包含癌症、自殺、兇殺、和其他各種原因加總之中的將近半數,是感冒和併發症的受害者。由於病死人口數量龐大,甚至使美國人平均壽命減少十年之多。有些感冒或肺炎的受害者即使流感不發生也可能死亡。肺炎一向是最主要死因,所有流感造成的死亡數字可算是額外的。今天的研究人員相信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之間流感造成的額外死亡人數約六十七萬五千人。以當時美國的一億零五百萬至一億一千萬人口來和今天的二億八千五百萬人比,相當於今天有一百七十五萬人死亡的規模。一九一八年流感除了死亡數字龐大直接造成的恐怖之外,還給每個家庭,人口眾多的家庭帶來其他的影響。感冒的受害者一向都是身體較弱的族群,像是老人家或小孩,病毒隨機找對象,專門欺負弱小,而放過抵抗力強的青壯年人。甚至有人叫肺炎是「老人的朋友」,因為它特別容易侵襲老年人,並且發病的過程平緩,讓病人有相當長的時間準備面對死亡,和親朋道別。一九一八年的感冒可沒這麼客氣,它專門殺害年輕強健的族群,一向最健康的青年病死比率最高。正值人生最豐富階段──強健、忙碌、活力充沛、需要養育幼年子女的人,正是病毒殘害的對象。南非城市中二十至四十歲的人占了百分之六十的感冒死亡率。芝加哥二十至四十歲死亡的人數幾乎是四十至六十歲的五倍。瑞士一位醫生記載:「五十歲以上的人見不到嚴重症狀。」在美國保留較完整紀錄的地方,如果把人口依每五歲分階段,可發現最高的死亡率分布在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之間的男女身上,次高的是三十歲至三十四歲之間,第三是二十至二十四歲之間。這三個階層個別的死亡人數字都超過所有六十歲以上死亡人口的總數。如果把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之間的流行性感冒除外,把其他感冒的死亡率的關係和年齡畫成圖的話,總是嬰兒期最高,逐漸下降,到了谷底再上升,到六十歲以上形成另一端的高峰。在這張橫軸是年齡、縱軸是死亡率的圖上,曲線呈U字形。一九一八年的流感則不同:嬰兒和老人都有不少死亡數,但是最高峰在中央,曲線呈W形。這樣的圖形訴說一場悲劇。即使在法國前線的哈維.庫興也體會到那種不幸,說那些犧牲者是「英年早逝」。單是美國軍方,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越戰總陣亡數。每六十七個士兵中有一人因流感和它的併發症死亡,而且幾乎所有死亡都集中在九月中旬起算的十個星期之中。當然病毒殺害的不會只是軍人,美國平民的死亡數是軍人的十五倍。年輕的死亡人口中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懷孕的婦女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早在一五五七年就有人注意到感冒與流產和孕婦死亡之間的關連。十三件針對一九一八年感冒流行期間對住院孕婦的研究結果顯示,她們的死亡率從一般的百分之二十三驟升到百分之七十一。至於活下來的孕婦,則有百分之二十六失去了她們的胎兒。由於這些婦女很可能不是生第一胎,可以推斷有不少孩童在感冒流行中失去母親。科學界中「有趣」這個字眼涵義頗多,它暗示某種新的事物,新的問題,和可能的潛在意義。當韋爾契要波士頓市立醫院的傑出病理學家柏特.吳爾巴研究迪文斯軍營的時候,柏特.吳爾巴曾說那是他「最有趣的病理研究題目」。這次疫情的流行病史是個「有趣」的課題,沒見過的症狀也是個「有趣」的課題,驗屍是個「有趣」的課題,特別是有些症狀不驗屍還看不出來。這次病毒造成的症狀和流行病史都是一團謎,還得等許多年後答案才會出現。這只不過是流行性感冒而已,但它的觸鬚不放過體內任何一個器官。一位名病理學家就注意到病人大腦「明顯充血」,可能是某種嚴重發炎造成:「腦回幾乎成為平面,大腦本身變得異常乾燥」。病毒也侵襲在周圍保護心臟、充滿液體的心包膜組織和心臟本身等器官。驗屍顯示病故的人「心臟鬆弛無力,與一般肺炎致死病人結實的左心室成為強烈對比。」對於腎臟的傷害程度不同,但「腎臟病變幾乎在每個案例都發現」,肝臟的病變則是偶爾出現。腎上腺發現「局部壞死,明顯出血,偶有化膿現象……即使沒有出血,也常嚴重充血。」肺部周遭肌肉會因為受到體內毒素,或是激烈咳嗽的結果而撕裂。解剖中發現許多肌肉壞疽或臘質化的現象。甚至睪丸也有「……驚人的病變……幾乎每個病例都發生……很難理解這些肌肉和睪丸的中毒現象怎麼產生的……」最後談到肺部。醫生們不是沒見過這樣子的肺,但現在的情形從來沒有在肺炎病人身上出現過。一位軍醫說,唯一相似的是曾有一種致死率達到百分之九十,殺傷力非常強的腹股溝炎會對肺部破壞到這種程度,再有就是戰場上毒氣造成的傷害方可比擬。一位軍醫如此總結:「唯一可與之比擬的,就是藉空氣傳播的瘟疫,以及立即致命的毒氣。」流感過後七十年,一位終生研究感冒,備受尊崇的現代科學家愛德溫.吉爾本(Edwin Kilbourne)也同意這種說法:「其他病毒對呼吸系統的感染很少造成這種情況,令人聯想到吸入毒氣造成的損傷。」但這不是毒氣,也不是肺瘟,這只不過是流行性感冒而已。
-
2020-11-29 名人.張天鈞
張天鈞/由《人間失格》 談日本文學家永恆的美麗
我曾在元氣周報為文介紹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的糖尿病(2016年3月20日),因此去年底看到同為日本知名小說家的太宰治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三個女人」上映時,特地前去觀賞。本以為電影是介紹太宰治生平,結果有些許不同,但由於拍得極美,就想說算了,藝術這東西本來就假假真真,分不清楚。太宰治一生深受肺結核困擾,與他同樣患有此疾病的,還有日本以美人畫聞名,作品被稱為「夢二式美人」的竹久夢二(1884年-1934年),以及台灣客家作家鍾理和(1915年-1960年),這兩人都因肺結核過世。另外,與太宰治同為日本近代文學家之夏目漱石(1867-1916),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留學英國,身為英文學者,同時精通漢詩和書法,擅長運用對句、幽默的語言、新穎的形式於小說中。只可惜於49歲就死於胃出血。而太宰治(1909-1948),從學生時代就希望成為作家,雖然文學造詣高,但生活卻極為混亂。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婚後寫出《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時的流行作家,卻仍過著荒唐的生活。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跳水自殺,得年39歲,留下了作品《人間失格》。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也是太宰治最重要的作品。描寫主角大庭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逃避現實,不斷沉淪、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太宰治藉由小說人物,表達自己一生的經歷、思想,與內心深切的苦楚。因此,《人間失格》也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電影亦提及同時代的大文豪三島由紀夫(1925-1970)。他是小說家、日本民族主義者、日本戰後的文學大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為其最有名的代表作,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他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於1970年時為鼓吹民族主義,切腹自殺。總之,正如同我過去在元氣周報裡提到「聰明不等同於幸福」,欣賞本片之後,更加深這樣的感觸。藝術作品可留下永恆的美麗,但人生的幸福則更具挑戰,需要更多的智慧與努力。
-
2020-11-27 新聞.元氣新聞
單親媽「7年24小時無自由」殺兩子被判死 王婉諭:她的無力應被看見
新北市一名吳姓單親媽媽昨(25)日因殺害兩名親生孩子,在服藥輕生後不成,被新北地院依殺人罪判處死刑。判決消息一出,社會輿論沸沸揚揚,立委王婉諭稍早在臉書PO文,直指在這場人倫悲劇下,母親的無力應被看見。王婉諭坦言,看到這則新聞,讓她十分難過。她細數曾經是偽單親、全職媽媽的生活,「那段幾近不眠不休照護孩子的經驗,那種沒有自己的空間、時間、自由的壓力,沒經歷過的人可能難以體會或想像,我們彷彿過著孩子的時間、活著孩子的生活,整個世界,都跟著孩子轉動。」她更認為,媽媽要面對的,除了照顧小孩的壓力外,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眼光的壓力。王婉諭曾經是4名小孩的母親,針對這起社會案件表示,雖然孩子也是獨立個體,不應被任何人剝奪他們的生命,但誠如吳姓女子所言:「這7年來,我被看低了,我獨自一個人面對所有的輿論壓力、各式異樣的眼光,包括工作找得不順遂……這 7 年來都是我自己,他們生病的時候、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顧,我 24 小時去哪裡都要顧著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王婉諭認為,「7年來的種種,怎麼會只是一時不順遂而已?」在這些令人心碎的案件裡,這些家長們的無助與無力必須被看見,才可能有所改變、阻止下一個悲劇發生。網友對王婉諭的PO文討論熱烈。有網友感嘆:「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也不要活了,結果社會把她救活以後再處刑她一次,真的是太殘忍了!」覺得這起案件就像「長照殺人一樣」,「撐不下去的,永遠是付出最多的」。大批同時也身為母親的網友分享她們的育兒路,「在家帶小孩,跟世界脫軌的生活十分痛苦,我休育嬰假在家的時候就是這樣,被身旁親友質疑休假很爽,帶小孩很爽」、「小孩一直哭真的會讓人抓狂……尤其沒有後援一個人要帶24小時」、「那個缺席的男人才應該被判死刑」,並奉勸要踏入婚姻的女性真的要三思。【推薦閱讀】我為什麼要當媽媽?3大問題讓「母親身份」出現困擾筋肉媽媽:我的身體孕育生命的同時,也流失了自己人有邪念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邪念,還相信那是善念熟年離婚太可惜 離婚婦女有四成「後悔」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24 新聞.生命智慧
安樂死到底該不該合法化?「理想的死亡」有解答嗎?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作者宮下洋一】醫師的違法行為莎賓娜死後的隔天下午三點,我再度從近郊的車站步行到普萊希克的家找她。這天是涼爽的晴天,暖和的空氣中彷彿能嗅到一股香甜。普萊希克在之前滑雪受傷的右腳做完X光檢查後就直接回家了。她的婆婆替我開門,進門後,我便坐在面對廚房的椅子上。說起來,當下我倒是沒看到她家的秋田犬,後來才聽說高齡十六歲的秋田,幾個月前已經去世了。普萊希克從三樓拖著受傷的腳走下樓梯,分別替自己和我倒了杯紅茶和咖啡,我們就坐在我第一次和她談話的地方,由我先開啟話題。「上一次在這裡和妳聊天,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這段時間我走遍各國,漸漸確立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今天,包括妳我意見不同的地方在內,我想和妳好好聊聊。」說完,我便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比起荷蘭的積極安樂死,她所做的協助自殺是不對的。理由在於決定臨終方式的人不是醫師,而是患者本人,所以責任應該要由患者自己來承擔才對。另一方面,我也不贊成推動部分國家的安樂死成為國際標準,畢竟每個國家的宗教、歷史和文化都不同,每個人的生死觀自然也不盡相同。我並不是要要求已經承認安樂死的國家廢止安樂死,但仍認為推動全面合法有其風險。普萊希克問我:「你為什麼覺得推動合法化不妥?」對於這個問題,我斷言:「因為法律會遭到惡用。」於是她接著告訴我:「我也擔心會遭到惡用,所以才反對積極安樂死。在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這些地方,不是由患者自己(將致命藥物注入體內或服下)來結束生命,而是讓醫師下手,過程也沒有錄影存證。這樣一來,安樂死是否真的是患者的意思,就說不清楚了。你覺得如果以我的協助自殺(的作法)來說,有可能遭到醫師的惡用嗎?」普萊希克繼續針對安樂死未法制化的危險性提出論點。在墮胎尚未合法之前,世界各地都有違法墮胎的行為,因此相關意外層出不窮,最後,各國才掀起了一股在符合前提的情況下承認墮胎合法性的聲浪。「協助自殺也是一樣,我認為可以在符合前提的方式下進行。如果不這麼做,肯定還是有醫師就算違法也會幫助患者結束生命。」她私下透露,事實上就連承認協助自殺的瑞士,在政府管不到的地方,還是每天都有醫師為患者進行積極安樂死,因為「協助自殺必須接受警方偵訊,還要處理一些行政作業,這對醫師來說太麻煩了」。這是最近她參加一個由三十五名醫師共組的研討會時,大家聊到的現況,這些實情若是公諸於世,執行的醫師肯定都會遭到檢舉。對於這樣的現實,她感到相當無奈。不過,我對這說法仍然存疑。一旦國家承認協助自殺的行為,執法單位就會嚴格檢視執行過程和患者的死因。在主張違反安樂死的人因此減少的同時,私下卻還是有違法行為存在。那麼究竟該規範到什麼地步才好呢?這樣的討論只會不斷在原地打轉而已,於是我改變了話題。就算那是依照嚴格規範進行的協助自殺,但是對沒有末期症狀的患者執行,我實在無法認同……。隨著醫學發展,維生治療已經不可避免。我可以理解有些人認為讓沒有恢復可能的人繼續活著,是一件「沒有尊嚴」的事。但是,還有存活機會的患者,在當事人的強烈希望和醫師的判斷下結束生命,我覺得是不對的。這時我想起前天採訪的莎賓娜。昨天早上,普萊希克替還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她結束了生命,讓我心有疑慮。「你覺得她的人生活得有尊嚴嗎?聽好了,如果我過著像她一樣的人生,我不會想再活下去的。她可是連上廁所都無法自己來,得包著尿布才行呀!」以前,我會覺得普萊希克對於生死的觀點聽起來很正確,也很美好,不過,現在的我已經不這麼想了。身患重病的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很不幸、有尋死的念頭,這些或許都是事實,但我知道有些人雖然對抗著疾病,卻也活得非常幸福。每個人面對疾病和身體障礙的方式不同,不應該一概而論。於是,我換個角度向普萊希克提出疑問。是妳決定了莎賓娜人生的最後一步,但妳想想,妳對她過去漫長的人生又了解多少?普萊希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常對患者說,『人選擇自己的死,他人則是伴隨著人的死而活』。」她的意思應該是指,既然莎賓娜決定要死,包括普萊希克在內的「他人」,就只能接受這個選擇。而我想告訴她的是這個說法,正是她和我的生死觀不同的地方。假設問我「死是個人的事或是關係到族群和社會的事」?成年之前都在日本長大的我,秉持的觀念一直都是屬於後者,也就是個人的「死」,會牽涉到家人和伴侶,甚至是地域等各種因素。但打從在歐美國家生活以來,我在「理智上」已經可以接受死是個人的權利。然而,透過這次採訪安樂死,我不禁開始對歐美的這種觀念產生質疑。
-
2020-11-20 養生.樂活人生
退休第1天爽,10天後度日如年...是你搞錯「這關鍵」!樂齡教授:你要的其實不是休息
退休第一天做什麼?美國退休人協會曾在官方網頁發表過一篇有趣的文章, 標題是:「退休第一天做什麼事?」(What to do on your first day of retirement?)這篇文章列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睡到自然醒、到附近咖啡座享受一頓豐富早餐、開始去做一直想做的事、打電話邀請已退休的朋友一起餐敘等等,但文章也特別提醒一點:不要去公園的板凳上發呆。很多人在退休的第一天心情特別好,「哇,終於解放了、終於自由了,從此不必再看老闆的臉色了!」不過,這種好心情通常只維持了三天、五天、十天, 接下來,面對大把空出來的時間,開始感到閒得發慌,每天從早餐等到晚餐,從黑夜熬到天明,益發覺得度日如年。別讓退休成為一場悲劇《樂在不工作》(The Joy of Not Working: A Book for the Retired, Unemployed and Overworked)的作者、加拿大退休達人爾尼‧柴林斯基透過研究觀察,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絕大多數人在退休之前,往往都會心神嚮往那種再也不需要辛苦工作的時光,把「擁有大量閒暇時間」當作終極目標。然而,許多人卻也犯了相同的錯誤:還沒有做好準備去面對充裕的休閒時間,就一頭栽了進去!「這是一種對生活的錯覺, 錯把退休當成工作壓力的避難所,」爾尼‧柴林斯基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使在財力、體力各方面都有足夠的條件,但如何排遣休閒時光卻變成最大的負擔。」這並非危言聳聽,美國做過統計,男性在退休時期的自殺率比其他任何階段高出四倍。爾尼‧柴林斯基做了一個簡單的結論:「無法退休是一個悲劇,但如願以償退休,也可能是一個悲劇。」往心的方向前行奧斯卡金像獎影帝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2002年主演過一部電影《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故事一開始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66歲的施密特先生(Warren Schmidt)在退休前夕的最後一天上班日,枯坐在已經打包妥當的辦公室裡,雙眼瞪著牆上的掛鐘倒數計時,當指針卡在下午六點整,施密特先生提起公事包,走出門,正式告別他的工作生涯。施密特先生開始賦閒在家,整日無所事事,頗感無聊。他每天依舊維持七點起床,陪伴他的是一成不變的填字遊戲和結褵多年的老妻。不料,隔了沒多久, 妻子突然無預警心臟病發作猝死,讓他的生活顯得更加冷清孤單。施密特感覺需要找點事情做來改變生活,於是決定贊助慈善機構,認養一名非洲孤兒恩度古(Ndugu),並經常提筆寫信給恩度古。某天,施密特臨時起意,回到從前上班的場所,主動提議要給他的年輕接班人一些「指導」,卻是換來一桶冷水,年輕人不感激、也不領情。施密特熱臉貼冷屁股,帶著失望的心情獨自駕著休旅車去旅行。他去了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勾起很多回憶,也順道去探望女兒和女婿,發現女兒的婚姻並不幸福,平庸的女婿和不怎麼和睦的家庭氣氛,他雖然對女兒的未來擔憂,但也使不上力,女兒甚至嫌他多管閒事。 一種「強烈不被需要」的失落感深深籠罩在施密特身上。旅途中他不停地寫信給非洲孤兒恩度古,叨叨敘述著無趣的生活和困惑。旅行結束歸返,施密特回到家,意外收到恩度古的回信,信中並附上一幅天真無邪的圖畫「大手牽小手」,大手代表施密特,小手則是恩度古,看著那些真情流露的文字和充滿童真的色彩線條,施密特頓時淚如雨下。電影最後的鏡頭停格在施密特先生臉上的表情:原本的一張苦瓜臉,剎時轉變為開懷笑臉。施密特先生認真工作了一輩子,卻從未想過不工作的時候要如何好好生活。 恩度古讓他重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當他不求回報地為他人付出,結果得到正面回饋,並且讓他深感被人需要,施密特那顆漂泊游移的心,最後在一名從未謀面的非洲小男孩身上找到停駐點。臺灣從2016年起,平均每年增加十萬名從職場退休的「施密特先生」, 你認為他們都準備好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嗎?很不幸,並沒有,絕大多數人就像施密特一樣,那顆心始終遊蕩漂泊,找不到停駐點。當然,不可能大家都去認養非洲孤兒,但總得找些什麼事情做做,才能「消化」大把空閒的時間。現年已71歲的退休達人柴林斯基,列出了一張清單,建議從事一些較積極的活動,包括寫作、閱讀、運動、跳舞、散步、繪畫、演奏音樂、到社區大學選修課程等等,因為這類活動能讓人四肢與大腦並用,比起看電視、滑手機這種消極活動更令人感到興奮與滿足,也可以維持較佳的身心狀況。柴林斯基建議,年過50或60歲、甚至70或80歲,還是應該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只要不是四肢無法動彈,都不該拿年齡當藉口,不該放棄積極的活動,否則不是歲月催人老、而是歲月催人懶!你呢?退休第一天要做什麼?心的方向要往哪裡去?如果你喪失了追求積極生活的態度和興致,絕對是因為懶惰造成的!書籍介紹樂齡的幸福課:設計你的下半場人生 作者:魏惠娟、王梅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出版日期:2020/08/07作者簡介魏惠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高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在大學設置全國第一個以教育與學習為主軸的高齡研究中心;2008年,建立教育部臺灣樂齡學習的理論、架構與培訓機制,持續倡議「學習」是關鍵的活躍老化策略;2015年,開始專注於樂齡人生設計課程與研習的開發;2019年下半年,在嘉義縣香草山樂齡休閒農場推出一個被譽為「星級」的樂齡學習與照顧據點,迄今仍不斷研究開發能夠「強體」與「活腦」的自主健康管理課程。有「臺灣樂齡學習之母」的稱號。延伸閱讀: 從此不生病!跟日本名醫學「讓內臟變年輕」10法則
-
2020-11-19 科別.精神.身心
高成就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 醫師建議採「1問2應3轉介」
近期大學生憾事意外頻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大學生上大學面臨離家,必須適應大學自主管理,也要面對生涯困惑,情感發展,單靠自己其實不容易順利面對,身旁的人可付出多一點關懷,建議有效幫助人遠離自殺可採取「1問2應3轉介」。王明鈺說,高成就的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他們過去在學業上平順,但是碰到困難,卻未必有學會面對壓力,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這時可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如果發現學生課堂缺席,或是常聚會不出現,或是顯得悶悶不樂,可給予簡單關懷,主動關心「還好嗎?」「有需要關懷?」「你好像不太開心?」這些關懷可引發一個受困的人,可能願意提出協助的機會。目前政府已有發展「心情溫度計」,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快速的了解目前情緒的狀況,提供自身填寫或關心的親友來瞭解。如果分數過高,則進到2應,予以「適當回應、支持陪伴」,當孩子碰到困難無法解決,持續陪伴,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有人拉他一把」;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若師長發現無法協助,千萬不要放著,陪著他們找到更適合的輔導人員、心理衛生專家、醫療專業等都可以在危及時刻,幫上孩子一把。另外,衛生福利部提供安心專業號碼1925(依舊愛我),民眾只要以市話或手機撥打「1925」,安心專線將持續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推薦閱讀】回首台大醫學系漫漫歲月:大學不過人生一瞬:寫給二十歲的自己「我快要撐不住了」焦慮年代的急救包!給身陷地獄的你什麼時候才適合顯露我們的脆弱?從林書豪崩潰痛哭談起「生命沒緊急逃生出口」身為人類無法避免寂寞痛苦與不確定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9 科別.精神.身心
自傷連環爆 4解方「TIPP」緩解衝動
國內連環爆出大學生意外事件,心情就像溫度計,難免有時遇到霸王寒流或熱浪來襲,面對自傷連環爆恐出現過度激動與張力,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建議「TIPP」4種解方,有助緩解自傷衝動。李玉嬋指出,「TIPP」的第一個「T」是Temperature,意即降溫,可用用冰塊或冰水碰觸臉龐30至60秒;「I」則是Intense exercise,就是激烈運動,維持激烈運動20分鐘,可以衝刺、開合跳或帶著寵物出門走一走。第一個「P」是Paced breathing,也就是規律深呼吸,每分鐘呼吸5至6次,吸4秒、呼7秒,達到類似打坐的效果,讓自己冷靜下來。第二個「P」則是Paired muscle relaxation,即「配對肌肉放鬆」,先讓全身肌肉緊繃5到6秒,緊抓自己、再抱軟枕放鬆吐氣。李玉嬋說明,心理諮商常常會引導學生,先做一些幫助自己緩解衝動自傷意念的解方,等候活下去的勇氣被激發。李玉嬋也提醒,經常近距離、長時間陪伴關懷自傷學生的師長親友,也要能一起練習不受自殺憂鬱負能量干擾的養心功法,自主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好讓情侶、好友、親人互助設好防火牆,逆轉負能量。另外,李玉嬋也建議,透過「心理健康mBMI」來緩解自殺意念,包括友善交友(Be-friends):建立可陪伴自己的人際友伴支持系統以維持人際支持親密感;情緒正念(Mindfulness):培養正念平穩快樂的情緒管理法,以掌握情緒正念平穩感;意義認同(Identity):練習激勵自己並認同自我價值,以創造生命意義感。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8 科別.精神.身心
憾事頻傳恐掀模仿效應!心理系助教:不是補足學校專業人員就能解決
近期不幸事件頻傳,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媒體報導輕生事件太過鉅細靡遺,詳細描述方式、原因,這一波模仿效應預期將愈演愈烈;上周衛福部與內政部等單位討論「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三點○」,擬推出防跳機制,包括公寓大廈防跳措施、校園女兒牆加高等等,目前正與各部會溝通中。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楊長苓指出,社會長期不看重「情緒保健」跟「心理健康」,這不是補足學校專業人員就能解決。去年政府心理健康預算每人是廿二元,但是,國家針對成癮患者卻投入幾百億,明顯不符比例。諮商心理師羅惠群指出,全民缺乏情緒教育,談自殺防治,絕對不會是專業人力、導師的責任,而是全民責任。過去國內心理衛生資源卻相對不足,且分配不均,台灣也缺乏國家級心理健康政策。台灣更是獨步全球,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把心理與口腔健康放在一起,建議應將「心理司」另立門戶。諶立中強調,社會愈現代化,愈需要重視心理健康,各界期待設立心理司,但實務上仍有很大的挑戰。心理健康是「全民運動」,職場、家庭、校園應該正視心理健康,這也不單是心口司責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答覆議員質詢時指出,有關自殺防治,現有幾項措施已實施,找教育局把學校班導師、輔導老師、結合聯醫介紹轉診,但這部分漏掉大學。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市政總質詢後,市府將找北市所有大學校長開會,建立聯繫管道,看能提供什麼服務。柯文哲說,大學是個破洞,至於社區部分,也會請自殺防治中心,看破洞在哪。【推薦閱讀】回首台大醫學系漫漫歲月:大學不過人生一瞬:寫給二十歲的自己「我快要撐不住了」焦慮年代的急救包!給身陷地獄的你什麼時候才適合顯露我們的脆弱?從林書豪崩潰痛哭談起「生命沒緊急逃生出口」身為人類無法避免寂寞痛苦與不確定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8 新聞.生命智慧
「如果知道自己可以安樂死該有多好」 安樂死可以是種預防手段嗎?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作者宮下洋一】反對派的意見和艾咪見面的隔週,我就去拜訪她的主治醫師莉芙.蒂恩蓬。蒂恩蓬的診所開業於二○一五年六月,主要治療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直到二○一六年十二月為止,她已經為一七一位希望安樂死的患者進行診斷,並做出最後的判斷。「艾咪非常聰明,她說的話沒有半點虛假。我很想為她找到活在世上的意義。」蒂恩蓬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中一個方法竟然就是安樂死。「如果無法接受安樂死,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將會不斷自殺,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艾咪也是在獲得安樂死的許可之後,才向蒂恩蓬說出深藏在心底的祕密。她向蒂恩蓬感嘆,身邊的人都不願意試圖了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實。「有些癌症患者在知道自己可以安樂死之後,感覺都鬆了口氣,痛苦也得到了緩解。但病了十幾年的精神疾病患者,卻不能得到相同的理解,這一點實在讓人感到非常遺憾。」瑞士的普萊希克也曾經說過,「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的問題就和癌症一樣,都是生理學上的問題」。換句話說,重度憂鬱症患者都有血清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無法分泌等生理學上的障礙。只不過,就現實層面來說,一般很難判斷精神疾病患者是否符合「承受難耐的痛苦」、「沒有復原的可能」等安樂死的條件,因此反對派的態度十分堅決。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生物倫理研究所」的事務經理克勞努.布魯謝爾(六十歲),不僅反對安樂死,甚至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安樂死批評如下:「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關心,更有許多精神科醫師可以為他們提供治療。然而在這個國家,『死亡是個人的自由』的觀念卻大行其道,而變得過度猖獗。大家千萬不能忘記,安樂死為活下來的親人所帶來的是多麼大的傷痛。」為什麼比利時的安樂死法案,沒有考慮將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呢?二○○二年該法案實施當時,在「安樂死管理評估聯邦委員會」中參與安樂死合法化過程的成員——費南多.庫爾尼爾(六十九歲)律師,提出了以下的見解:「當初法案在制定階段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關於精神疾病患者的適用與否。我們不曉得一般人對於他人所承受的精神上的痛苦,究竟可以理解到什麼程度。因為要判斷一個人承受多大的痛苦相當困難、也非常主觀。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將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在外。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指的是『身體和心理等一切皆處於完滿狀態』,因此我們在討論安樂死時,必須從廣義的角度來思考,而不能只是針對身體上的痛苦。」上述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我都一一做了採訪,他們也都向我提到了蒂恩蓬的名字,表示蒂恩蓬在為精神疾病患者爭取安樂死的議題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我當然也見了蒂恩蓬,更針對她的患者和家屬進行過好幾次訪談。在這當中,我從自己的角度發現,對於那些和精神疾病患者沒有直接關聯的專家學者所提出來的論點,我雖然不得不贊成,但那大多只是一些訴諸情感的說法。換言之,那些論點都缺乏針對精神疾病患者安樂死的見解和數據資料,而蒂恩蓬至少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和臨床經驗提出論點。說到這裡,個性冷靜的蒂恩蓬不禁變得激動:「我當然也想讓患者活久一點,這是我的責任。我並沒有想過要殺了他們。」我想起皮耶.溫克對我說過的話:「如果我的女兒知道自己可以安樂死,不知道該有多好。」曾幾何時,我也漸漸開始認為,安樂死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某種「預防手段」。在那之後,我不時會想起決定好自己的死期、隨時都能付諸行動的艾咪,經常透過WhatsApp詢問她的近況。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距離那次採訪已經過了十個月,我收到一封她的訊息:「嗨!(對於你的書)我很感興趣喔!」艾咪還活著!那個曾經坦白「每天都想死」、活得十分掙扎的她,如今還在那煙霧瀰漫的昏暗房間中,延續著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