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科別.新陳代謝
搜尋
自殺
共找到
448
筆 文章
-
-
2020-05-31 養生.健康瘦身
瘦了肝指數仍超標? 這5種食物通通不能吃
體重逼近破百的19歲小陳,在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他開始減重,一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轉而追蹤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威爾森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異常的基因使銅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導致過量的銅在肝、腦、眼角膜等處沉澱,進而造成該器官的功能異常,這些症狀常發生於青少年晚期,常以肝臟或神經系統的症狀為主,有些人的眼睛甚至會因為銅離子堆積而有典型的棕綠色環。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患者,肝臟是唯一受影響的器官,在罹病初期常見肝指數輕微高於正常值,隨著肝炎持續進展惡化,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及腹水等症狀。此外,過量的銅也會累積在腦部而損傷神經,患者會逐漸出現不正常的神經學表現,如顫抖、不自主運動、口齒不清、步伐不穩,或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症、人格改變,甚至自殺行為;若未治療,病人的肝臟和腦部會持續受損,並提早死亡。林佑達提到,關於威爾森氏症,發病時間愈久,對身體器官損傷也愈大,故治療計畫應盡早執行,最常見的藥物是銅螫合劑,可以結合血清中的銅,並促其排出,達到減少銅在全身各組織堆積,而其他的輔助藥物還有醋酸鋅鹽,此類藥物可阻止小腸對食物中銅的吸收。威爾森氏症是一種基因異常疾病,故患者應終身服藥,林佑達提醒,一旦停藥,相關症狀恐捲土重來,至於平日飲食上,含銅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核果、動物肝臟、有殼類海鮮、菇類等,應盡量避免食用,由於患者的兄弟姊妹亦有罹病機率,無論是否有症狀產生,建議皆須接受篩檢。 延伸閱讀: 小小年紀就罹脂肪肝! 罪魁禍首非油炸物而是「它」 無油=健康? 錯誤觀念快丟掉!吃對護心、抗發炎 
-
2020-05-28 科別.精神.身心
產後憂鬱持續兩周以上 恐成更嚴重「產後精神病」
一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生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需父母協助照顧小孩,但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情形,曾在日本求助精神科症狀未改善,因先生長期派駐台灣,決定跨海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經醫師以經顱磁刺激(TMS)治療,一個半月後,睡眠、食慾、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可以專心帶小孩了。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是一個通稱,依嚴重程度分成「產後憂傷」、「產後憂鬱症」以及「產後精神病」3種。「產後憂傷」很常見,約有30至75%的媽媽生產完後,3到5天內會出現莫名哭泣、哀傷、情緒敏感,這些症狀主因是生產後快速賀爾蒙變化、懷孕壓力得到釋放,或開始體認媽媽的責任感與壓力而引起,多半2周內會改善。但是有10至15%的媽媽症狀會越來越嚴重且持續兩周以上,進展為「產後憂鬱症」,另外0.1至0.2%的媽媽會出現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甚至會有自殺或殺嬰的危險。產後憂鬱除了媽媽本身外,整個家庭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深受影響,但因很多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是擔心疾病的汙名化,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症與產後精神病在下次生產很容易復發,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非常重要。目前常見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重度憂鬱症,也可以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若有高度危險性則建議住院治療,甚至電痙攣治療。周伯翰也建議,若遇到身邊有產後憂鬱的媽媽,應謹記7個原則,同理、支持、傾聽、不責備、不只關心寶寶、先生一起分擔寶寶的照顧,必要時陪同太太一同就醫。他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不要太要求完美、全部照本宣科,增加自己額外的壓力,必要時可向周邊有育兒經驗的親友請教求助。
-
2020-05-27 科別.精神.身心
心情很差很想死…醫生,我是不是憂鬱症?
五十幾歲的莊先生(化名),滿臉愁容地進來診間,沒說幾句話,一個大男人就情不自禁地哭了出來。生性緊張的他,廿幾年前就從工廠退下來,似乎氣自己無法給孩子優渥的生活,常常為了生活上的瑣事煩心不已。他唯一的兒子努力經營工廠的工作,無奈近幾年來經濟不景氣,在大環境衰退的情形下,工廠等於是開一天就賠一天。「我兒子工作不順,一直賠,一直賠,一直賠……」莊先生邊說邊搖頭嘆息。「 好像什麼都幫不上忙的感覺?」我試著同理他的心情。「嗯,我覺得我對不起他,我沒辦法……叫他不要做了,他還是一直堅持要做……」我花了一些時間讓他稍微宣洩一下情緒,然後確認一下這些生活事件對他情緒的影響:「所以心裏面好像很放不開?」「對,我心情很差,很想死。」我一邊評估他自殺危險性,也同時給他一些希望。接著他拭乾眼淚,說:「嗯,謝謝醫生。可是,醫生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我是不是憂鬱症?」病患來就診時,都是帶著一種需要來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有的人是自覺罹患某種疾病,期待醫師可以確定診斷,進而勇敢面對並得到治療的機會;有的人是很怕自己得到這個疾病,期待醫師可以宣布自己沒問題,好安心的過生活;有的人則是比較帶著較中性的立場,想聽聽醫師的意見而已;另有些人知道有藥物可治療,就是希望服藥即可;有的人則自認根本不是藥物的問題,需要接受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所以重點是要明白患者的需要,並根據不同病患的狀況,一方面給予觀念的澄清,一方面說明醫療可以提供的協助,同時在治療期間灌注希望,並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才能好好的陪病患度過這一段辛苦的路。而不管病患的需要是什麼,當醫療人員在澄清患者來診目的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提供患者被了解的需要。然而,如果不明白病患真正在意的點就急忙給一個「標準答案」,結果常常是適得其反。我並沒有直接回答莊先生的問題,而是詢問他了解的憂鬱症是什麼,最擔心這個疾病的什麼。因為知道莊先生最關心的不是得了什麼病,而是會不會好,所以我說:「你今天還願意來這裡找醫生,表示你希望醫生可以幫忙。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你心情好一些,睡眠好一些,至少可以讓你的擔子輕一些,好嗎?」我接著說明打算如何運用藥物以及非藥物治療幫忙他,他說他聽懂了,也願意配合試試看。於是我們之間開始了治療的第一步,相信在未來治療的路上一起努力,莊先生可以不再受疾病所苦,也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責任編輯/黃慧玫)【延伸閱讀】
-
2020-05-27 科別.消化系統
瘦身後肝指數仍高 醫追出罹罕病威爾森氏症
一名體重近百公斤的19歲男生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他開始減重,不料一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轉而追蹤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透過藥物治療並搭配低銅飲食後,才阻止肝炎繼續惡化,並避免衍生損傷神經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林佑達指出,威爾森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異常的基因使銅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導致過量的銅在肝、腦、眼角膜等處沉澱,進而造成該器官的功能異常,上述症狀常發生於青少年晚期,常以肝臟或神經系統的症狀為主,有些病人的眼睛甚至會因為銅離子堆積而有典型的棕綠色環。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患者,肝臟是唯一受影響的器官,在罹病初期常見肝指數輕微高於正常值,隨著肝炎持續進展惡化,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及腹水等症狀。此外,過量的銅也會累積在腦部而損傷神經,患者會逐漸出現不正常的神經學表現,如顫抖、不自主運動、口齒不清、步伐不穩,或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症、人格改變,甚至自殺行為。若未治療,病人的肝臟和腦部會持續受損,並提早死亡。他說,威爾森氏症的患者除了表現出肝臟及神經相關症狀,也可在血液生化檢查中發現異常的血銅結合蛋白下降、血清銅下降,及24小時尿銅過量。另外,針對肝臟切片檢體,若能特別計算乾燥標本的含銅量,可看到超出標準的沉積,而專屬的基因檢測,也可以提供診斷的支持。林佑達說,威爾森氏症發病時間愈久,對身體器官損傷也愈大,所以應及早治療;最常見的藥物是銅螫合劑,可以結合血清中的銅,並促其排出,達到減少銅在全身各組織堆積,而其他的輔助藥物還有醋酸鋅鹽,此類藥物可阻止小腸對食物中銅的吸收。他提醒,威爾森氏症是一種基因異常疾病,患者應終身服藥;一旦停藥,相關症狀恐捲土重來,至於平日飲食上,含銅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核果、動物肝臟、有殼類海鮮、菇類等,應盡量避免食用,由於患者的兄弟姊妹亦有罹病機率,無論是否有症狀產生,建議皆須接受篩檢。
-
2020-05-22 科別.精神.身心
家人罹憂鬱症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傳授6招相處模式
38歲李太太(化名),育有一子,因明顯憂鬱、歇斯底里、情緒失控,由先生陪同求診。門診中,她抱怨自己照顧小孩及兼顧工作壓力太大,先生卻無法給予同理心及足夠支持,使她因焦慮而失眠,時常有負面想法,甚至想自殺,卻又擔心小孩沒人照顧。而陪同看診的先生顯得十分無奈及無助,不知如何是好。經由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診斷,李太太罹患了憂鬱症,在經由藥物、心理治療及婚姻諮商,病情已有改善,家庭關係也較和諧,目前仍持續治療中。施佳佐表示,當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親友需費心照顧,生活重心也會擺在生病者身上,而忽略了自己或旁人需求。相處時,情緒與氣氛會隨著罹病者一起起伏,加上面對憂鬱者的情緒變化及異常行為往往不知該如何應對,因此,家中只要一人陷憂鬱,全家都會跟著陷入憂鬱風暴!面對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該如何與之相處,才不會全家人都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況?施佳佐特別提出6招相處模式,供周邊有憂鬱症患者的民眾做參考。相處模式 1 正確認知憂鬱症了解憂鬱症是個疾病,收集並學習憂鬱症相關知識及資訊,越多的了解才避免陷入無效溝通或不必要的爭執,切勿認為憂鬱症者是在裝病或只要不亂想就會自己好起來,同時理解患者在發病時會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情緒。唯有對憂鬱症有正確認知,方能有合理期待及適情適宜的合理應對策略。相處模式 2 自己心理要健康施佳佐指出,親友須自己心理維持健康狀態,適度抒壓、喘息,整理好情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才面對憂鬱親友同時又能給予關懷、陪伴及同理心支持。相處模式 3 優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由於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時,可能無法辦法控制情緒及行為,家屬應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安全,別讓患者在失控下傷害了周邊親友。之後,再同時保護憂鬱症者與協助就醫。相處模式 4 留意傷人或自傷並協助醫療倘若憂鬱症家人陷入情緒暴躁易怒、行為反常,甚至自傷或傷人的言語或企圖,親友需有警覺多留意周邊及其安危,儘速協助就醫。協助就醫有困難,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掛自己的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幫助患者。相處模式 5 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療的,要保持信心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會有無力感及挫折感,當病情好轉時這些情形會逐步改善,親友要保持信心,鼓勵憂鬱症者持續治療。因憂鬱症規律照醫囑使用藥物後,常需約4~6個星期,甚至於8個星期才能看到藥物的效果,需保持耐心。相處模式 6 對外尋求支援,親友間相互扶持在治療過程中,家人或親友間應彼此加油打氣,同時避免焦點只停留在憂鬱症者身上,使其他成員的需求被忽略,可透過家庭聚會或會議的形式,讓每個人都可以在聚會中重新被關照,得到充電的效果;另外,有撐不下去的感覺時,應適時尋求外界協助支援。施佳佐表示,平時應留意憂鬱症發作警訊。當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起伏大、易怒、愛哭、個性行為改變、悲觀負面想法、不理性思維、鑽牛角尖、吃不下、睡不著、沒動力精神等變化,表現與平常有明顯差異時,應特別注意。倘若患者反應過大,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持續超過2週;或有自傷、傷人意圖,親友就須特別當心並協助就醫。她進一步說明,當憂鬱症者不願意就醫時,親友的態度很重要,避免忽略、不以為然、批判、指責、比較的態度;保持關切、同理心、給予尊重空間,傾聽、支持與陪伴。以憂鬱症者可接受的理由協助就醫,並鼓勵持續就醫及服藥;倘有自傷行為應尋求外援,請119協助或尋求社區訪視醫療資源。施佳佐呼籲,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時,會對全家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唯有正面應對才能阻止一起陷入憂鬱風暴!不知如何處理憂鬱症者的言行舉止時,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就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及時拉他一把。
-
2020-05-22 養生.家庭婚姻
「你愛的是孩子,還是面子?」心理師:親情不是有條件的愛,別當孩子一腳跨在窗台上才後悔!
父母親以愛之名要求孩子的成績,愛的是孩子,還是自己的面子,永遠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誠實的愛,而是矛盾、不一致的愛。早期家族治療研究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青少年的親子關係便是如此的模式——雙重束縳(double bind)。沒有長大的父母這1、2年督導工作接觸很多拒學個案,讓我思考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拒學有不同原因,但也有共通的模式。細看近日幾個拒學孩子的家庭動力:母親扛下親職教養壓力→父親責怪母親教養不力→母親責怪孩子→孩子拒學→父親只好閉嘴。原來,拒學是一場權力爭奪(power struggling),孩子無力抗衡父母的權力控制時,唯一的武器是拒絕上學。處在兒童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凡事依賴父母,特別在亞洲華人家庭,很多孩子唯一的責任就是把書讀「好」。一位國小中年級前3名的績優生,到了高年級換導師,成績下滑到第10名就開始拒學,孩子說:「如果努力1年仍然回不去,我不想再當『好』學生了! 」另一個國中念資優班、沒有考上高中資優班的拒學生說:「我不要再當哥哥的影子! 」原來她一直活在更優秀哥哥的壓力之下。這些從小優秀的資優生、績優生,在父母的高期待下,也變得對自己期望甚高,但是心中對父母是有憤怒的。親子關係變成學業成績分數的秤斤論兩,親情是有條件的愛。如果親情、師生關係剩下控制,孩子又怎麼不會學到控制—「問題」永遠可以證明大人們的無能!一位治療師問拒學的孩子:「當你把腳跨在窗台上,你是真的想去死? 還是想叫爸爸閉嘴? 」答案是後者。如果我們功利地對待孩子,孩子也學會功利地對待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永遠沒有捷徑,越想經由控制得到,註定失去越多。很多父母的愛附帶很多期望,一旦孩子拒學,甚至死諫,大人只能乖乖繳械投降。我看過拒學生的媽媽在治療室裡無助地痛哭流涕,放下面子向孩子認錯,承認過去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但是孩子說:「我不能原諒她,如果我原諒了,我過去的苦又算什麼?」父母親能不能接受孩子的失敗、挫折?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失敗,孩子自然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那麼,拒絕去上學、參賽,也永遠無所謂失敗了。為什麼父母的眼裡只有成績呢? 因為孩子的成績而失去了孩子,值得嗎? 這些父母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夢想,認為孩子屬於自己,想要藉著孩子扳回一成——其實他們不是父母,而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如果父母、老師可以允許孩子不一定要當好學生,允許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孩子怎麼會拒學?變調的拒學輔導中輟生輔導的政令美意,已然成為變調的拒學輔導。我在督導中發現,目前校園拒學生比例之高,其實也受到當前中輟生輔導政策的影響。一旦學生不來學校,校長被縣市政府專責「中輟高關懷生」的長官約談,回到學校責備輔導老師,輔導老師承受校長的壓力,求助心理師,心理師見不到學生,也無力與家庭會談。整個拒學輔導基調似乎只是要把學生「抓」回學校,出動生教組長,甚至警察,究竟是安撫了誰?當教師自己都成了系統的受害者,只會更厭惡學生帶來的麻煩,何來對拒學生、中輟生真正的關懷? 關懷中輟生成了行政系統警察抓小偷的政策,把孩子抓回校園,不能言說的祕密其實是免得影響校長考績。然而孩子的心是透亮的,被騙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他們為什麼不能拒學呢?落入凡間的精靈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拒絕功利化的關係。然而,拒學生並不是只有家庭的困難和「問題」—這是很多學校馬上想到的事情,其中涉及個人、家庭、學校、大系統之間的環環相扣。我親耳聽到一位校長發現孩子拒學,馬上詢問家長:「你的孩子看過精神科了嗎? 」似乎孩子拒學是孩子「個人的病」,完全沒有想要去了解孩子不上學(而不是不回家),跟學校有什麼關係?一個資優班學生說:「我們像是鬥魚,老師把我們關起來,讓我們彼此鬥下去。」接連幾個孩子拒學,皆是國中念資優班、高中未考上第一志願或資優班,這些落入凡間的精靈,雖然痛恨自己變成師長、父母眼中的鬥魚,但是也無法接受自己成為平凡的學生。拒學,成了一種出口,可以證明父母、老師的失敗,雖然也有自己的失敗,至少不全然是自己的責任。當孩子長大了,發現大人世界的荒謬虛假,卻不能戳破,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可能躲進另一個虛擬世界,就像沉迷網路的國二生棟棟說:「網路上的人不會像學校老師那樣說:『啊,你過動就是過動啊!』」拒學,是拒絕另一個殘酷的社會。過去在大學授課,每年都會聽到大學生流淚訴說青少年期在學校遇到霸凌,老師不想介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來自低社經家庭的孩子知道父母無能為力,說了只會讓父母擔心,於是只能拒學。另一個在偏鄉學校就讀的孩子,因為前一所學校輔導室處理通報事件時未能保密,孩子憤而轉學,到了新學校開始拒學。從這些因素看來,孩子拒學其實有其道理。如果學校漠視這些脈絡因素,只單方面要求孩子回到學校,當然不可能,除非孩子在學校能找到他可以信任的人。拒學的孩子到醫院診斷,不外乎憂鬱、焦慮,或者合併自殺未遂、暴食、厭食、人際關係、學校適應不良等其他「問題」。學校有了精神科醫師的背書,很容易為孩子和家庭貼上「問題」的標籤,父母親在內外壓力下,心懷愧疚和自責,開始對子女百依百順,陷入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遊戲。孩子食髓知味,發現拒學可以控制父母甚至老師,終於反敗為勝,成為最高權力者,得以扳回過去被父母或師長的控制。這也是米紐慶最早與厭食兒童工作時,發現厭食成為孩子可以對抗高控制母親的唯一武器。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 拒絕關係中的謊言。一位在學校當家長代表,回家老是躲在房間裡的挫折父親,唯一的管教方式是三不五時出來謾罵家人,威脅妻子:「妳看妳把孩子教成這樣! 」拒學的孩子拒絕的是家庭背後隱藏不能說的祕密,那些卡在孩子心裡的,也會卡住他們無法向外挑戰。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 拒絕家庭內荒謬的默劇,合演的「和諧」謊言,直到孩子怒了,不跟你們這些大人玩了! 大人轉而乖乖聽孩子的話,孩子為什麼要回學校呢? 真正的好戲才開始。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 拒絕流於形式的文書報告,校園輔導實為撇責;拒絕形式作風的校長(我見過資優校長對中輟生不堪其擾,卻連學生是誰都不知道)。如果校長願意親自會見那些中輟生,親身參與輔導工作,一定會有所不同。當輔導室忙著寫報告,導師忙著催父母,父母在導師壓力下催孩子,有多少力氣真正想了解孩子為什麼不來學校呢? 父母、校長只要孩子「好」起來,回到「正常」—回到學校上課,卻沒有興趣知道孩子心裡在吶喊什麼?拒學的孩子不只退出校園,家有拒學生的父母也從整個「正常的」社會撤退出來,內心背負的壓力不足為外人道,離開學校、政策等大環境的影響,父母終究要面對如何幫助孩子的問題。怎麼辦? 從說真話開始。在家裡永遠要可以講真話。如果不能說真話,即使孩子回到學校上課,也是一生逃家計畫的開始。一位回到學校,但是不想繼續接受家庭治療的資優生說:「我不想改變他們(父母)了,只等上大學之後就離開他們。」孩子活在真實的陰天,遠比活在虛偽的陽光下好。不能說破的家庭祕密不比看得見的悲慘童年好多少,有時候真正的快樂是和孩子抱頭痛哭一場,當父母願意自由地和孩子一起面對痛苦,就開始勝過痛苦。延伸閱讀: 消防員考你:發生火災,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滅火、不是逃生,也不是報案書籍介紹書名:關係是傷也是藥:家族治療二十八年的反思筆記作者:賈紅鶯出版社:張老師文化出版日期:2018/10/12作者簡介賈紅鶯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督導/副教授專長:後現代家族治療與督導、系統心理治療與督導台灣家族治療研究創始者、家族治療實務與研究迄今28年
-
2020-05-17 科別.精神.身心
整天心神不寧、睡不好? 3症狀是焦慮警訊
「醫生,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 近期更是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晚上都緊張睡不好,睡醒都全身痠痛、疲累,且常發脾氣,和先生起衝突,提不起勁去處理該做事物,只想逃避,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求診;就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因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在疫情期間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本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 新冠疫情影響層面廣泛,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四方向:(1)健康-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2)關係-在家時間變長,原本相處問題暴露,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為保持社交距離,外出遊玩受限,調劑及緩衝紓壓管道減少。(3)經濟-各行各業影響,收入減少。(4)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知疫情未來走向,影響未來規劃方向,無所適從。 為此,施佳佐提到,當疫情影響到出現下列三徵兆即要注意,適時紓壓緩解,避免病情惡化,可考慮就醫: 1、超過一般預期反應的焦慮、憂鬱及身心不適感:如焦慮、憂慮、情緒起伏大、恐慌、易怒、強迫意念行為、坐立不安、無法靜止感覺浮躁或不耐煩、疲累、無法專注、肌肉緊張、睡眠障礙等。2、嚴重悲觀負面想法,甚至出現自傷自殺想法及行為。3、造成自身顯著痛苦或人際衝突、工作能力下降等。 危機可能也是轉機,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仍需看醫生,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學習在家紓壓新方式;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看見自己擁有,珍惜已有,學著感恩;慎選網路資訊,多接觸正能量文章或網路視頻,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盤整自己生命中重要大小事的序位,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外資源及選擇,經由適當的治療及心態上的調整,才不會對生活失去方向。 延伸閱讀: 凡事「搞操煩」易致焦慮! 4典型症狀你也有嗎? 焦慮會破壞免疫力! 教你10個讓心情隨時隨地放鬆的好方法
-
2020-05-16 科別.精神.身心
想自殺增加 專家:絕望比病毒致命
疫情趨緩,但已對全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新冠肺炎自去年12月31日爆發,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民眾在「心理溫度計」的自評結果,今年1月至4月有「自殺想法」者較去年12月多5%,專家警告,疫情後隨即而來的經濟不景氣,對自殺率影響甚鉅,應要超前部署,全力防治。自殺防治中心昨天指出,透過「心情溫度計」App隨機抽樣4672人自評,結果發現新冠肺炎流行前後三個月的趨勢有顯著性變化,自認睡眠困難、緊張不安、易怒、憂鬱及自覺比不上他人的比率攀升5%,有「自殺想法」者也增加5%。自殺防治中心理事、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副教授吳佳儀說,雖然有「自殺想法」的人增加,但今年1月至4月自殺率並未升高,但日本疫情間自殺率創20年新低可看出端倪,疫情期間,學生、上班族無法出門上學、工作,增加親人相處時間、減少職場或學校霸凌壓力,可能使自殺率降低。但吳佳儀提醒,「絕望可能比病毒更致命。」首波疫情剛過,現在應進入心理重建階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陽明大學教授陳映燁回憶,當年SARS疫情期間自殺率也沒有明顯變化,但後續經濟衰退造成次發性自殺潮,他認為,後續不景氣造成的心理威脅更不容小覷。吳佳儀表示,自殺非單一原因或偶然造成,是多重因子加上沒有好的保護作用導致,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一個原因,建議政府應從現在就開始進行全民心理重建,民眾也可善用「心理溫度計」App,掌握心理狀態,並保持充分睡眠、均衡營養、安排休閒活動放鬆身心。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從過去921大地震、SARS到八仙塵爆等經驗分析,心理壓力多是資源不足導致,所以重整、提供資源是關鍵,「在災難下資源正確、透明很重要。」後疫情時代諸多壓力才是挑戰的開始。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疫情對全民心理健康衝擊大,政府會繼續提供心理相關協助。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5-16 科別.精神.身心
自殺新聞我國是澳10倍 學者籲循「四不五要」專家籲自律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天上午舉辦自殺防治新聞媒體聯繫會議,除了呼籲社會大眾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之際,仍要注意疫期之後的心理衝擊,也邀集媒體、公衛專家,討論如何完善有關自殺防治的新聞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說,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生理上的篩檢「陰性」,正是心理重建的起點;學會理事吳佳儀提到,「心情溫度計」統計顯示,國人在疫情較嚴重的3月期間稍微升高,但未顯示自殺率上升,然5月後仍應注意心理重建;國立陽明大學教授陳映燁則表示,相較疫情本身,疫情過後的經濟不景氣,對社會的影響可能更可怕。除了疫情與民眾心理的關係外,如何完善自殺防治相關新聞報導也是此次會議焦點。考量新聞報導有關自殺案件,將案情細節描述太過詳細,可能對民眾、兒少造成負面影響,自殺防治法於去年6月19日公布施行,但仍有部分報導「踩紅線」。陳映燁指出,媒體報導自殺案件可能對民眾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眾多,但主要為「刊登遺書或照片」「描述自殺方式及地點」「簡化自殺原因」;近年國內媒體報導自殺相關案件時,「刊登遺書或照片」的比重居高不下,今年1至4月更高達91.8%。另外,研究顯示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則數多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報導的「版面大小」要高,如與澳洲相比,我國媒體自殺案件報導率高出10倍。建議媒體遵循「四不五要」原則;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簡化原因、自殺族群標籤化、美化自殺;積極報導鼓勵求助、預防方式、指出自殺綜合因素、提供協助資源、點出希望。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羅國俊則認為,檢視所謂「媒體刊登遺書或照片」時,應仔細審視照片內容為何,不一定任何照片都會對社會造成傷害,而照片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有其重要意義。羅國俊說,有關新聞報導的現行法規,自殺防治法屬「他律」,兒少法則屬「自律」,近年報業公會接獲檢舉媒體報導違規的案件數逐年下降,顯見媒體自律有所成效,希望未來還是盡量避免政府以「他律」方式限制新聞報導,因為這不僅是對新聞自由的打擊,也是對表意自由的侵害。羅國俊提到,衛福部今年初公布的自殺防治法施行細則第13條規定,自殺新聞不刊登於頭版、網際網路平台首頁或過度重複報導,舉例若有某大國總統因染疫輕生,「應該會有很多媒體寧願被罰也要放頭版,我們不該訂定辦不到的法律」;換個角度說,總統因病輕生牽涉國際、國家經濟等許多層面,那麼重大的事情,難道能不報嗎?羅國俊建議,媒體報導應以自律代替他律,社會應給予優質媒體報導實質鼓勵,政府應給予自律機構實質補助,開罰應建立審議機制,並納入媒體意見。
-
2020-05-16 科別.精神.身心
想不開比率增 專家:5月後不景氣威脅比疫情恐怖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疫情對全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新冠肺炎自去年12月31日爆發,據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四千多名民眾在「心理溫度計」自評中,今年1月至4月有「自殺想法」者比率較去年12月多5%,專家警告,疫情後隨即而來的經濟不景氣對自殺率影響會更恐怖。自殺防治中心在今天上午「自殺新聞媒體聯繫會議」中公布,透過「心情溫度計」APP隨機抽樣4672人自評結果,發現新冠肺炎爆發流行前後三個月趨勢變化有顯著性,「睡眠困難、緊張不安、易怒、憂鬱及自覺比不上他人」總比例攀升5%,有「自殺想法」比例者也增加5%。自殺防治中心理事、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副教授吳佳儀說,雖有「自殺想法」者增加,但今年1月至4月自殺率無升高,從日本疫情間自殺率創20年新低可看出端倪,疫情間學生、上班族無法出門上學、工作,增加親人相處時間、減少職場或學校霸凌壓力,可能使自殺率降低。但吳佳儀提醒,「絕望可能比病毒更致命」首波疫情剛過,現在已入「心理重建」階段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陽明大學教授陳映燁回憶,當年SASR疫情間自殺率也沒有明顯變化,但後續經濟衰退造成次發性自殺潮,強調國內5月後不景氣為心理威脅更不容小覷。吳佳儀表示,自殺非單一原因或偶然造成,「是多重因子加上沒有好的保護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一個原因,籲政府應自5月份之後應著手開始進行全民心理重建,也建議民眾可善用「心理溫度計」APP,隨時掌握心裡狀控,保持充分睡眠、均衡營養、安排休閒活動放鬆身心。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表說,從過去921大地震、SASR到八仙塵爆等經驗分析,心理壓力多是因資源不足導致,所以重整、提供資源是關鍵,「在災難下資源正確、透明很重要」疫情期間雖全民情緒溫度沒有發燒,心理檢查陰性,但後疫情時代諸多壓力才是挑戰的開始。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疫情對全民心理健康衝擊大,壓力產生的不良反應,若順利度過就會成長;反之,如沒度過會留下後遺症,台灣疫情好,是因每天有記者會訊息透明, 焦慮感也降低,政府會繼續提供心理相關協助,「畢竟一條人命,就是一個家庭的悲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被「卡」到了嗎? 做好防疫也要注意心理重建
新冠肺炎疫情形成心理壓力,新竹市一名居家隔離者不怕染疫,卻焦慮社區異樣的眼光,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長洪國翔也觀察到紓困亂象,嗅到疫情之後一些氛圍,擔憂自殺率恐將增高,提醒防疫做好之後,相關單位應開始注意心理重建工作。疫情影響生活,易造成焦慮、恐慌、焦慮不安,甚至是失眠的來源,苗栗縣生命線因此近來特別詢問求助者是否與疫情有關,發現問題大部分與工作有關,僅有2件都是因新竹市生命線滿線,轉接到苗栗縣求助者,其中一件是居家隔離者,訴說他被隔離,1個人很孤獨,最擔心不是自己確診,而是困擾解除隔離後,必須面對鄰居異樣眼光,焦慮到難以成眠。苗栗縣生命線案交新竹市生命線,轉心理衛生中心追蹤,洪國翔認為新冠病毒來勢洶洶,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從容淡定,應該學會獲取可靠正確的知識,不要被謠言所淹沒而加重焦慮。此外,正視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情緒,這些反應在疫情期間是正常的,更重要是釐清壓力來源。洪國翔表示,可以嘗試將壓力事件記錄下來,評估可控制與否、持續影響時間、感受的強度等,再判斷是否合理的,或有無其他信念可取代,避免陷入單一思維的漩渦,學會接納自我,不自我貶低,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甚至可以哭一哭紓壓,「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自我對話、自我鼓勵,安排時間做感興趣或放鬆、愉悅的事情及活動,但若監測到心理狀況持續惡化,無法透過自我調適得到改善和緩解,須盡快向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尋求幫助。此外,心理層面的影響不一定在疫情當下顯現,有些人可能在天災、感染後一、兩年才發生,因此不能因為疫情緩解就認為疫情過了,就沒事了,疫情之後經濟壓力會慢慢浮現,繼而伴隨失業、離婚、家庭暴力等,問題將是全面性的,最近紓困亂象即可嗅到一些氛圍,自殺率恐將增高,相關單位應要正視心理重建工作。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5-10 醫聲.慢病防治
思覺失調/個管與社區銜接資源不足 精神病人復歸路仍艱辛
殺警案兇嫌罹患思覺失調症卻長期未回診治療,間接衍生害命悲劇,同時反映我國精神醫療照護網與社會安全網不夠綿密。我國精神照護資訊管理系統所列管個案約14萬人,然而全國僅配置99名計畫性的社區關懷訪視員,且社區中銜接支持病人復能或就業等資源不足,出院病人復歸社會之路仍顛簸。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暨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精神疾病治療的理想目標是讓病人順利回歸社會,工作自立。不過,我國提供出院病人的相關資源匱乏,以執行個案管理的社區關懷訪視員為例,全國僅配置99名一年一聘的人力,其中多是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工作幾年、感到沒保障就離職,使個管業務難完整延續。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主任張家銘表示,我國僅於22縣市各設置一間心理衛生中心,人口數於台灣相當的澳洲則設有1197間,並以更充分的人力進行細緻分工,舉例來說,針對風險程度不同個案規劃不同的個管人力比,風險由高至低規畫人力為1比4-6、1比8-10、1比25-30不等,因此能更適時適切地為病人串聯醫療或社會資源。方俊凱表示,有限人力僅能執行最低限度要求,往往見到病人沒有自傷傷人行為就結案,難以積極轉介職能治療或支持就業等資源。這部分看似能由醫院社工支援,但是主管機關並未有相關給付,醫院未必認為有義務要自掏腰包作公益。即使馬偕醫院設有自殺防治中心,並自行承接政府計畫開展支持就業方案與庇護工場等,「我們也怕政府經費斷炊,相關服務就沒了」。衛福部設有社區的住宿型復建機構(康復之家)與日間型復健機構(社區復健中心),作為出院病人復歸社會的中繼站。截至去年底,住宿型機構共有154家共計6650床,日間型機構則為68家,共計可服務3308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社區復健中心提供多元的生活與職能訓練,病人上完課即可返家,是相對理想的中繼站。不過,2011年起政府給付調整,針對康家支付每人每日508點,且業者有機會與病人加收住宿與餐點等相關費用,因此對經營者較具誘因,其服務量首度超越社區復健中心;社區復健中心給付則為每人每日480點,扣除房租與人事成本,相對無利可圖而使量能萎縮。相關給付應考慮再行調整,鼓勵增加社區復健中心服務量能。
-
2020-05-06 科別.精神.身心
曾被質疑裝病「這種人我看多了」!林奕含走了三年後的社會,對憂鬱症的偏誤是否前進了一點?
你認為精神疾病者應該長什麼樣子?如果是你的小孩,你的家人有過心理創傷,你願意相信她支持她陪伴她到最後一刻嗎?作家林奕含逝世屆滿三周年(1991年3月16日-2017年4月27日),雖稱為作家,但她僅正式發表過一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封寫道「改編自真人真事」,影射她個人遭受權勢性侵的經歷,著作出版不滿三個月,林亦含在台北松山區的住處輕生,台灣社會因而掀起一段喧囂吵嚷,《印刻文學生活誌》稱林為「太短暫的美麗生命」。對「房思琪們」而言,初戀是一場慢性謀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女主角房思琪在13歲時,與年長40多歲的補習班老師李國華被迫發生「非自願性行為」,此後她強迫自己「愛上老師」以逃避自己被害的事實。書中的李國華,後經調查是林奕含敬重的補教名師陳國星。2017年4月30日,台南地檢署偵辦林奕含輕生是否因補教名師陳國星涉嫌妨害性自主案,8月22日,台南地檢署經過百日偵查後認定除告發人主觀臆測之指述外,查無其他客觀積極證據可資佐證,宣布全案不起訴。無論真實情況為何,林奕含的確長年受憂鬱症與偏頭痛所苦,她在2016年4月曾公開致詞:如果今天婚禮我可以成為一個「新人」,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一個對他人痛苦有更多想像力的人……我想要成為可以實質上幫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2020年4月,三四年又過去了,台灣社會對憂鬱症、精神疾病者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呢?回顧林奕含4年前在婚禮上致詞的內容,也許可以讓我們重新有不一樣的想法。為方便閱讀,會在段落置入標題讓讀者方便分段檢視。25歲時,林奕含婚禮的致詞內容嗨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新娘,我叫林奕含,然後新郎在這邊,他叫B。今天是一個喜氣的日子所以我理應說一些喜氣洋洋的話,但是很不幸地我這個人本身就沒有什麼喜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的婚禮開始了一個習慣,就是新人常常要準備一些表演來自娛娛人,但是很不幸地我沒有任何才藝,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我不會拉小提琴不會吹長笛,事實上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會,但我會寫兩個字,所以我今天來說幾句話。噢然後我要告訴大家,雖然我們兩個好像很早結婚,但是我沒有懷孕,我只是比較胖而已。接下來講的內容可能會比較嚴肅,我今年差幾天就滿二十五歲了,我從高中二年級大概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得了重度憂鬱症。準確一點來說是,我從高中二年級開始了我與重度憂鬱症共生的人生,後來遇到了一些事情,又在這上面加上了 PTSD,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何形容重鬱症?重鬱症這件事情,它很像是失去一條腿或者是失去一雙眼睛,人人都會告訴你說,你只要去聽音樂啊你只要去爬山啊,你去散心啦你跟朋友聊聊天啊,但我知道不是那樣的,我失去了快樂這個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了他的眼睛然後再也拿不回來一樣。但與其說是快樂,說得更準確一點就是熱情,我失去了吃東西的熱情,我失去了與人交際的熱情,以致於到最後我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症狀有哪些?有些症狀是或許你們比較可以想像的,我常常會哭泣,然後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然後我會自殘;另外一些是你們或許沒有辦法想像的,我會幻覺,我會幻聽,我會解離,然後我自殺很多次,進過加護病房或是精神病房。(編按:生病與治療影響她的日常生活,無法正常上學,敘述略)如何形容解離,即「思覺失調症」?對我來說解離的經驗是比吃一百顆普拿疼,然後被推進去加護病房裡面洗胃還要痛苦的一個經驗。從中文系休學的前幾個月,我常常解離,還有另外一個症狀是沒有辦法識字,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荒謬,對,但是我打開書我沒有一個字看得懂,身為一個從小就如此愛慕崇拜文字的人來說是很挫折的一件事。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沒有辦法參加期末考,那時候正值期末考,我的那時候中文系的系主任就把我叫過去講話,我請我的醫生開了一張診斷證明,然後我就影印了很多份寄給各個教授,跟他們解釋說我為什麼沒有辦法參加期末考。大眾的偏誤就像心頭刃:系主任的一句話這時候系主任與助教就坐在那個辦公室裡面,助教在那邊看著我,然後他說「精神病的學生我看多了,自殘啊自殺啊,我看你這樣蠻好蠻正常的」;然後這時候我的系主任對我說了九個字,這九個字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拎起我的診斷書然後問我說「你從哪裡拿到這個的?」當下的我我覺得我很懦弱,我就回答他說我從醫院,但我真的很後悔我沒有跟他說:主任,我沒有笨到在一個,活在一個對精神病普遍存在著扁平的想像的社會裡用一張精神病的診斷書去逃避區區一個期末考試,然後你問我從哪裡拿到的,從我的屁眼啦對,我很想這樣說但是我沒有。所以我要問的是,他是用什麼東西來診斷我?是用我的坐姿?我的洋裝?我的唇膏?或是我的口齒來診斷我嗎?這個社會對精神疾患者的想像是什麼?或我們說得難聽一點,這個社會對精神疾患者的期待是什麼?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襤褸,然後口齒不清,然後六十天沒有洗澡去找他,他就會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覺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請設想一下,今天你有一個晚輩他得了白血病,你絕對不會跟他說,欸我早就跟你講,你不要跟有得白血病的人來往不然你自己也會得白血病,不會這樣說吧?……你也更不會對他說,為什麼大家的白血球都可以乖乖的?你的白血球就是不乖呢?要白血球乖乖的很難嗎?這些話聽起來多麼地荒謬,可是這些就是我這麼多年來聽到最多的一些話。父母關係、戀愛、朋友一個一個離去這個疾病它剝削了我曾經引以為傲的一切,比如說我曾經沒有縫隙的與我父母之間的關係,或者是我原本可能一帆風順的戀愛,或是隨著生病的時間越來越長,朋友一個一個地離去,甚至是我沒有辦法念書,天知道我有多麼地想要一張大學文憑。結婚、夫妻關係的意義是什麼?跟B在一起的這幾年,他教我最大的一件事情其實只有兩個字,就是平等。我從來都是誰誰誰的女兒、誰誰誰的學生、誰誰誰的病人,但我從來不是我自己,我所擁有的只有我和我的病而已。跟B在一起的時候我是他女朋友,但不是他「的」女朋友;我是他未婚妻,但不是他「的」未婚妻;我願意成為他老婆,但我不是他「的」老婆;我坐享他的愛,但是我不會把它視為理所當然。今天在這個場合,如果要說什麼B是全世界最體貼我的人啦,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啦,全世界對我最好的人啦,然後我要用盡心力去愛他經營我們的感情啦,我覺得這些都是廢話,因為不然我們也不會站在這裡。(編按:介紹新人一詞的來源敘述略)林奕含對「新人」的定義、新婚願望如果今天我是新人,如果我可以是新人,如果我可以成為新人,如果我可以成為一個新的人,那麼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一個對他人的痛苦有更多的想像力的人,我想要成為可以告訴那些恨不得得精神病的孩子們這種願望是不對的的那種人,我想要成為可以讓無論有錢或沒有錢的人都毫無顧忌地去看病的那種人,我想要成為可以實質上幫助精神病去汙名化的那種人。
-
2020-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李明濱:疫情趨緩 應注意心理重建
美國紐約市一名急診室主任因面對無止盡的病人與死亡,崩潰自殺;四月初,桃園一對同居男女,也被發現在居家檢疫期間燒炭輕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民眾心理健康受到嚴厲考驗,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提醒,政府與國人應關注疫情後的心理重建工作。疫情影響情緒 數據不容忽視李明濱表示,疫情發生當下,心理創傷主要屬於急性期,焦慮不安、緊張,此時最需要的是資訊提供,指揮中心每天舉行記者會,讓民眾知道疫情變化,有助於穩定民心,根據調查,僅有百分之六民眾因為疫情而有情緒困擾的問題,整體還算平穩。但不論醫院或學校自殺通報,三月疫情最為嚴峻時,首次通報自殺個案為一八一八人,較二月一三八九人明顯上升許多;而明顯多於去年同期一七三九人。李明濱說,嚴重憂鬱症患者、性格較為敏感者、居家檢疫者屬於高危險群,受到疫情影響,情緒明顯變化,甚至萌生自殺意念。檢疫、隔離壓力大 應多關懷李明濱說,疫情嚴峻時全民都專注於防疫,失落感尚未出現,但疫情趨緩後,隔離政策帶來的經濟、家庭問題是全面性的,經濟壓力慢慢浮現,如又伴隨失業、離婚、家庭暴力等壓力,自殺率恐將增高,提醒政府,防疫做得好,但須開始注意心理重建工作。「曾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是需要關注的高危險群。」李明濱說,我國至今超過十二萬人接受過居家檢疫,近一萬人居家隔離,當自由突然受到剝奪,內心承受可能確診的不安,以及暫時無法工作的經濟壓力,且解除隔離後還會面對被汙名化、標籤化的壓力。心理影響 恐一兩年後才發作李明濱說,心理層面的影響不一定在疫情當下顯現,以過去九二一震災、SARS為例,有些人在天災、感染後一、兩年才發生;以國家立場來看,不能因為疫情緩解就認為:「疫情過了,大家就平安囉!」台灣建構精神衛生醫療網及安心專線,迄今已有十年經驗,民眾如需就醫,可近性也高,不過,李明濱認為,心理重建絕非衛福部所能負責,須跨部會整合,例如提供紓困、支持工作。此外,民眾應利用政府或自殺防治中心開發的心情檢測工具,關心自己及親友情緒變化,不要害怕尋求協助。
-
2020-04-27 新聞.用藥停看聽
防副作用害命 用藥後曾夢遊者禁用4類安眠藥
食藥署發現,國內用量較大的安眠藥「佐沛眠」等4種成分安眠藥恐釀夢遊,決議即日起禁止醫師開藥給曾發生夢遊或在未完全清醒狀況下活動的病人,避免造成傷亡。近年美國曾發布相關多款安眠藥出現嚴重副作用警訊,至少有66名病人服用藥物後,發生夢遊、不清醒時駕駛、不清醒時使用鍋爐等不良事件,甚至有40多人因此跌倒、燒傷、溺水、車禍或自殺死亡,引發各國關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隨即著手檢視安眠藥品安全性,今天公告新增eszopiclone、zaleplon(札來普隆)、zolpidem(佐沛眠)及zopiclone(唑匹可隆)等4類成分安眠藥品禁忌症。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這4類安眠藥成分導致的夢遊、夢駕等危險行為風險,在各國、各人種使用上皆有不同,美國去年早已禁止醫師開藥給曾發生夢遊、夢駕等行為的病人。食藥署經蒐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類成分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並提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討論後,決定即起跟進。洪國登說,這4種安眠藥成分當中以佐沛眠最知名,目前這4類成分國內共核准46張藥證,均屬於醫師處方及第4級管制藥品,一般人無法輕易取得,因此決定從源頭管理,增加禁忌症,直接禁止醫師開藥給曾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者如夢遊、夢駕、或在未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從事其他活動。根據食藥署統計,國內迄今接獲發生類似夢遊、夢駕案件200件,所幸無人傷亡。洪國登提醒,有需要服藥的民眾應遵循醫囑服用,切勿自行購買、過量或減量使用,更不要自行併服其他鎮靜安眠藥品,以免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同時應注意用藥後情形,若出現身體不適或是發現自己曾在用藥後發生怪異行為,像是夢遊走路、開車或吃東西等,請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醫療人員或病人當有疑似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衛福部所建置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
2020-04-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遇醫療兩難時,回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初衷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是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說出病人的心願:「如果藥師、醫檢師、醫護人員能多一點點同理,多幾句的問候或安慰、說明,也許病人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煎熬。」另一位癲癇病人則坦然向醫師道出她內心的矛盾,一方面自己仍然無法跨越這疾病所帶來的心理障礙,但另一方面卻希望:「有人主動與我分享周遭病友的經驗,會讓我覺得溫暖而不孤單。」精神科醫師分享自己習醫的心路歷程,透過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希望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習醫初衷。從事精神醫療近三十年,雖不斷自省、也教導年輕醫師要「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 center)去思考、作醫療決定。但這看似簡單的事,其實並不容易。那天上午護理師報告,某病人在病室廁所吸菸,要求他把剩餘的香菸和打火機交出,病人不僅否認,態度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於是請住院醫師跟病人會談,說明病房不能抽菸,一方面是基於菸害防制法規定,一方面是因為打火機的存在與抽菸的行為,如果造成火災,對封閉式的精神科病房風險很高。病人表示瞭解,但否認還有香菸與打火機。下午該病人病室又有菸味,在護理師安檢、堅持下,病人才交出香菸和打火機。住院醫師來報告說,病人似乎不在意被查出香菸、打火機,護理人員很擔心病房火災風險,是不是該讓他出院?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該病人是一個42歲、憂鬱症合併酒癮的患者,因長期酒癮、憂鬱交纏且未曾接受治療,造成失業、離婚、肝病、多次酒駕,與父母的關係也日趨緊張、瀕臨破裂。本次是因為無用、無望、無助感,企圖自殺被警消送來住院。經治療,憂鬱症狀雖稍改善且已無酒精戒斷症狀,但其無用、無望、無助感仍在,出院雖不至於馬上自殺,但再度飲酒機率很高,而這又會讓他的憂鬱與社會、家庭、心理壓力更難處理。「可是,不讓他出院,萬一他又犯,造成火災,而且護理師方面的壓力很大。」住院醫師說。我先跟住院醫師說了一個往事:那是我在台大精神科病房照顧的一個國三女生,人很聰明,但情緒困擾、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情緒行為問題導致父母筋疲力竭,無力相處,關係惡劣,而來住院。她沒有自傷傷人病史,所以我們會給她一些治療性、適應性外出,也訂定行為契約去約束她。但,她每次外出前承諾回來的時間,常常做不到。護理師很困擾、也很生氣,認為她一再打破契約,住院有什麼用,應該給她出院!身為資淺的第二年住院醫師,實在很難擋得住資深護理師的要求與壓力。不過,初生之犢的我,在團隊討論時提出了我的看法:「這個病人無法控制情緒、行為,就是她的疾病,如果我們因為她目前這樣,就要她出院,等同放棄她,那我們就跟她那非精神醫療專業的父母不是一樣。而且台大醫院精神科病房無法接受、治療她,她出院要去哪裡治療?」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時督導醫師宋維村教授給了我一個終身受用的勉勵:「做醫療決定時,你能夠以『怎麼做對病人最好』作為考慮,很好。」那個病人後來治療出院後,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還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回到現在這個病人。我跟住院醫師說,其實,決定讓病人出院很簡單。反正是他自己違反病房規定,而且是牽涉到公共安全的規定,又不願意說實話;他不是精神病患者,有意思行為能力,且無立即自殺風險,出院似乎沒關係。但是,這次是病人第一次接受精神科醫療,本次住院對原本人生充滿無用、無望、無助、挫折感的病人而言,是一個有正面意義的希望——病人開始有想治療的動機、其父母親對病人有新的期待與關心、病人也知道有一群醫療團隊人員誠意地要幫助他。如果在這種情況(犯規、被抓、處罰)下,被出院了,不僅原本住院的正面意義完全消失,反而這次會變成一個負面的經驗,加深病人的挫折感與無用感。所以,要他出院對病人好嗎?住院醫師對於病人態度與火災風險仍有疑慮。後來我們約母親、病人一起會談。媽媽很擔心病人這樣出院後情況更糟,病人則坦承菸癮比酒癮還難忍耐,也表示歉意,承諾願意配合治療。當然我們把他留了下來。後來跟住院醫師討論這個案例,為什麼會想要讓病人出院?是怕吸菸造成火災多?還是對病人無所謂的嘻皮態度不舒服多?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精神醫療裡,我們常常喜歡說同理心(Empathy),亦即要設身處地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事情,但卻往往會被自己的立場影響,尤其是醫療人員在面對病人挑撥的言行態度,而失去自己的專業、中立(Neutral)態度時。以此個案為例,一天抽兩包菸的人突然不能吸菸,其菸癮確實很難忍耐;一個42歲的人偷吸菸被發現,馬上要承認錯誤,對某一些人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無法同理病人的這種情形,以警察抓小偷心態「抓到了」,「義正辭嚴」地抬出「法規」,「依法行事」,便容易發生類似「五歲小孩騎腳踏車撞到特斯拉汽車,被警察施行酒測」的離譜情事。當然,菸癮大不代表可以在病房吸菸,同理心也不代表病人可以在病房吸菸又不承認是合理的,而是要思考,我們是否給予足夠可以減少菸癮的協助?我們的會談討論場景,是否讓病人有足夠的空間去承認、接受自己的錯誤?病人的言行舉止,常常會影響我們應該具備的中立態度。所謂的中立態度,指不是用親戚朋友對待病人的態度,而是用精神醫療專業,從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層面,去關心幫助病人。所以我們比較不會被病人的言行態度所影響,也不會像親友一樣被病人的某些言語行為「激怒」而生氣。這有時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遇到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的個案時,醫療團隊成員間容易不自覺被病人分裂(Spliting)而產生不同的意見,這需要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而最終做醫療決定時,還是要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初衷。
-
2020-04-21 養生.抗老養生
張系國/AI和老年生活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1 什麼是人工智慧﹖很多科學術語外行人聽不大懂,我們稱之為夾槓(jargon)。這些夾槓大多數和一般人的生活不發生關係。但不時會有少數科學術語滲透進入我們的日常語言,變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夾槓。最近有兩個夾槓達到這樣的特殊地位,一個是大數據,另一個就是AI。不論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都言必稱大數據或AI,冷不防就要被這兩個夾槓夾得很疼。而且人云亦云,誰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意思,聽者也不好糾正或不敢糾正。改一句林語堂的名言,流行用語就跟女人裙子的長短一樣年年改變﹐所以或許犯不著糾正。但是既然要談AI和老年生活,不能不先說明我講的AI究竟是什麼意思。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所以就是「人工智慧」的縮寫。前一陣台灣首富郭台銘參加國民黨的黨內初選,在扣應節目裡被罵慘了。有位「庶民」打電話進來,大罵郭台銘亂搞什麼AI,害得勞苦大眾越來越窮。如果郭台銘聽到,他也只能啼笑皆非。那麼,AI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提到AI,不能不聯想到機器人下棋、愛瘋的Siri成為您的好伴侶,或者自動駕駛的汽車等等。所以有人主張正名,不說AI而用 Machine Intelligence,也就是「機器智慧」來代替。機器智慧的確比較精確,但是當初怎麼會有AI的說法﹖「人工智慧」的相反詞就是「天然智慧」(Natural Intelligence),所以AI是和天然智慧相對而言。既然人擁有天然智慧,機器的智慧就是人工智慧。這說法對不對﹖難道人天生就有智慧嗎?答案顯然是「不一定!」有的智慧似乎是天生的,例如辨識別人的臉孔,並不需要特別學習。南極的國王企鵝出生下來只要和大企鵝短暫相處,從此就能彼此辨識。可是認字就不然,尤其是中文。機器不懂得認字,人也同樣不懂,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大多數情況,無論人也好機器也好,都必須慢慢摸索學習才能夠獲得智慧。如果說天然智慧是「生而知之」,那麼人工智慧就是「學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獲得的智慧,才是我說的廣義人工智慧。所以不僅機器需要有人工智慧,人也一樣需要有人工智慧﹗這樣的廣義人工智慧,我稱之為「慢智慧」或者簡稱「慢智」。這樣的系統,我稱之為「慢智慧系統」或「慢智系統」。慢智系統可以是人所組成,也可以是機器所組成,更有可能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理想的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兩者相得益彰。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今天我想談的主題。不妨舉個有爭議性的人工愚蠢的例子:現在公路的收費都由機器取代了人。不僅失業率增高﹐而且被取代的收費員缺乏謀生技能﹐只好去犯罪,例如去搶銀行。自動系統有時候缺乏彈性、不考慮到自動化的社會成本﹐造成更多社會問題,更不要說資訊被人掌握。這究竟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愚蠢?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同樣有智慧的機器人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2 英國人如何死﹖下流老人的問題英國人如何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的確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們並不關心英國人如何死,正如英國人並不關心台灣人如何死。但是你知道嗎﹖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是這樣死的(CNN.COM July 2019)﹕死於醫院 45.4%死於家中 23.7%死於安養院 22.5%其他 8.3%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英國人死在醫院裡,其次是家中,再次是安養院。並不是英國人不想死在家裡,而是大環境如此不得不然。2019年12月美聯社報導,最近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2003到2017間美國人在家中死亡的人數由24%上升到31%,在醫院死亡的人數則由40%下降到20%,可見人們的觀念逐漸在改變。因為全世界的高齡化人口不斷增加,相關的現象就是「孤獨死」也不斷增加。日本的孤獨死,已經達到每小時至少有三個人孤獨死﹐死了超過兩天都沒有人發現。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因此提出「助死士」的概念,幫助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台灣的高齡化人口問題和出生率降低有關。你知道嗎﹖2019年1月到6月台灣有85961人出生,同一時期有88098人死亡。這是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人口出現負成長!(《中國時報》August 2019)聯合報新聞網2016年關於「流沙中年」的報導,台灣有230萬的隱形照顧者,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母,壓力極大。2012年有一部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奧地利電影Amour(《愛‧慕》)敘述在愛人失智的壓力下,丈夫不得不殺死愛妻然後開煤氣自殺。什麼是真愛必須有不同的詮釋。日本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的概念,即又貧窮又孤獨的老人。(以上有關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的說明引自聯合報部落格Blackjack的文章)誰來照顧老人﹖我們不能不想到機器人。機器人不會發脾氣﹑很有耐心﹑不會虐待老人。為老人設計的機器人必須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也許可以有助於減少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這些問題。3 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設計複雜資訊系統的新技術,它並且吻合某些哲學和神學的原則。複雜資訊系統有些共通的特色﹕它是連接的系統、它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它擁有知識庫、它可以個性化、它是人機共生的系統、它也是龐大的系統。有位法國科學家也是神學家德日進,在其名著《人的現象》裡預言未來的龐大連接的系統。德日進認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彼此關聯並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他稱之為能界,由地界、人界和天界所組成。複雜資訊系統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我們看現代化的傳感器所構成的網路,正是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現在的社群網路也是另一種複雜資訊系統。而且我們可以把社群網路裡的人看成傳感器。日本科學家做過研究,如果把人當作傳感器可以提前發出地震警訊。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動物的本能。2019年8月8日台北地震,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有位台北居民養的8隻貓在地震前10秒前就知道,都抬頭目光像探照燈。知識庫可以設計用來管理複雜的預警系統。這樣就不會因為人為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現在的物件網路可以連接和管理大量的物件,威力強大。所謂的混合智慧系統,就是人機共生的系統。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谷歌有上千萬用戶,同時使用上萬個搜尋引擎,是個龐大的系統。複雜資訊系統這些共通的特色,說明它是變化不居的龐大系統,每個系統又包括許多次級系統(超級包)。每個超級包打開來又是一個系統。就如曇花的葉子落地又長出一株,就是個好例子。這些包包之間,有時又會起了共鳴。這就是操縱學的鼻祖威納大師所說的共振現象。如何設計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或許慢智系統的新技術能夠提供一些解答。4 什麼是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能夠不斷提升其表現的一般性系統。慢智系統第一會嘗試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第二會逐步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然後據此調整﹐並且與其他系統共享這些知識,第三它在開始時或許表現不佳,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它會逐漸進步。慢智系統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外乎如下的步驟﹕窮舉、傳播、調適、淘汰、集中。除了這五大步驟,最重要的是慢智系統通常有多個計算循環,包括慢循環和快循環。我們可以用人工神經網路來實踐慢智系統。所以我們不妨把慢智系統看成廣義的人工智慧系統的一種。下面介紹慢智系統的實例﹕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空間﹕看護機器人(大空間),個人生活區(中空間),可穿戴裝置(小空間)。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時間﹕長期照顧(長時間),短期照顧(中時間),緊急照顧 (短時間)。我的研發團隊所發展的可調適醫療照顧試驗系統,用的是三星智慧手機,傳感器包括腦波偵測器、語音輸入、影像輸入等。所有的軟件包都用安卓程式語言寫,目的是幫助使用者維持心情的平靜。試驗系統已經可以在三星智慧手機上面運行無礙。5 慢智系統的親身經驗先從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從小我就有僵直性關節炎,這是血液遺傳的疾病,因為脊椎炎導致脊椎鈣化。年輕時就常有人讚美我說﹕「張系國這人很正直。」當然我為人正直沒錯,但是他們主要是說我永遠挺直脊椎,卻不知道我有脊椎鈣化的毛病。因為脊椎鈣化,醫生早就警告我千萬不要摔跤,不要做激烈運動,免得帶來致命的傷害。2013年我經歷不大不小的車禍,一位醉鬼駕車從後面撞到我搭乘的車。我的脊椎骨震裂了,好在沒有完全震斷。起先醫生用一個鋼架子把我的頭固定住,希望斷裂的脊椎骨能慢慢養好。我變成科學怪人,非常痛苦,晚上無法入睡。但是隔了一個星期,醫生觀察我的脊椎骨不但沒有養好,反而更彎曲變形。這樣下去,就會永遠直不起腰來。這位醫生姓李,是韓國人,年輕但十分自信,他的太太是中國人。李醫生建議我開刀,植入一個鈦合金的架子把脊椎骨撐起來。他坦白告訴我,有百分之零點七的機會手術可能失敗,我就會癱瘓。但李醫生說,他動手術到現在還沒有失敗過。我考慮一晚,決定還是動手術。結果手術成功,不久我就出院。出院那天,接我出院的友人帶我直奔天天見麵小館,立刻叫了一籠小籠包大快朵頤。想不到在麵館碰到李醫生和他全家,我們相對大笑。但我的脊椎仍然每天疼痛,行走不便。更煩人的是撞我的醉鬼雖然保了險,卻是最陽春的險,保險公司跟我打太極拳,什麼費用都不肯付。我只好自費裝升降椅,這樣才能夠上二樓的書房工作。另外就是找律師打官司告對方。這位律師不錯,和對方保險公司糾纏了半年,對方認賠一大筆錢﹐我和律師對分。如果只靠自己,恐怕一毛錢拿不到﹗雖然我常去醫院做復健,一來醫院的復健科非常擁擠,二來自己開車不方便,復健並沒有太大效果。怎麼辦﹖我記起李醫生叫我多走路,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無論如何要走一萬步。走路是很溫和的運動,好處是人人都可以做。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兩個月,我的病情大有改善。到現在已經六年,基本上脊椎早已不痛,但是我仍舊堅持日行萬步。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神經學家阿門提倡三保(三寶)﹕每天走路、常聽音樂、服藥健腦。要保持心境愉快,走路時不妨多想和愛人親友共處的快樂時光,因為愛使人振奮。其實愛和恨都使人振奮,所以如果沒人可愛,只要有人可恨就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一個心得(也就是智慧)是一切必須靠自己。我知道我的病沒有人能幫助我,我也不願意依賴別人,所以就自己練習做所有的事情,從洗衣掃地到鋪床燒飯都堅持自己做。從前魯迅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改了四個字:橫眉冷對老闆指,俯首甘為本尊牛我們都太驕傲了,不肯低頭服侍自己,總要依賴別人做。在想像中我可以把自己一分為二,同一個人既是主也是僕。我可以先變成廚師準備飯菜,然後變成主人享受廚師準備的飯菜,再搖身一變成為僕人清理廚餘。自己的分身做自己的本尊的牛馬,勝過雇人來做,也勝過依賴家人做。也有許多事情無法完全依靠機器。例如我在樓梯裝了升降椅,但沒想到升降椅的內側是無法使用任何機器裝置清潔的。只有靠自己用抹布慢慢擦。但是一旦接受「俯首甘為本尊牛」的觀念,把這些都看成一種運動,不但不困難,對身體更有好處。我這個例子看似和人工智慧沒有關係,其實大有關係。因為我自己不斷學習如何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我使用的機器,不管是高科技或低科技的機器,同樣都得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這就是真正的人工智慧﹗6 結論如前所述,我總結一句﹕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機器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這個觀點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的著眼點是人,而不是機器。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老年人工智慧例如慢智系統和慢智機器人帶來的商機無限!(在2019年8月23日中技社社慶AI研討會的演講)
-
2020-04-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研擬例外…准探病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禁止赴醫院、養護機構探病,疫情尚未解除,解禁時間也遙遙無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指出,已研議訂定部分例外情形,讓家屬可前往醫院與養護機構探視。醫療機構探病原則昨天已先公布,依指揮中心開設層級決定,目前為一級開設,除特殊情況,全數不得探病,後續降級開設後,將逐步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為避免醫院及養護機構感染,原則上暫停家屬探病。指揮中心目前正研議,擬訂定部分例外情形,讓家屬可前往醫院與養護機構,例如住民嚴重身心不適且機構無法協助緩解,或其他經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讓家屬探視的狀況,但草案仍在規畫中。跨專業長期照顧協會常務理事、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說,機構內失智型長輩因見不著家人來,出現鬧情緒、自殘行為,權宜之計是讓他和家屬在公園、機構通風良好的地方,戴上口罩做好防護工作見面,安撫長者情緒。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則說,確實有感覺到家屬與患者在禁止探視政策下的不便,這陣子不少患者選擇出院或延後醫療,住院量大幅下降,視訊探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疫情逐漸趨緩,指揮中心應可視情況調整做法。住民長時間見不著家屬,對機構而言,長期下來也是壓力。桑予群不諱言,「目前看起來,確實有情緒快崩潰的現象,但勉強還是可以安撫」,因為醫師、營養師和復健師也無法進入機構,很多日常的活動都暫停,現在只能透過其他活動,如烹飪等,或讓長者看歌仔戲,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甚至有長者追劇,打發時間。醫護人員表示,若真的需要見面,醫生會評估讓家屬戴口罩探視,或在會議室由醫生向家屬說明病情。
-
2020-04-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見面不是最重要 練習傳遞愛
對於如何在防疫期間,兼顧家屬與被照顧者的親情維繫,有學者專家認為照護機構應主動負擔聯繫責任,協助不擅長使用手機的長者與家人視訊,或改造獨立空間提供家屬訪視,也有人認為視訊探病非長久之計,且不是人人手邊都有可以視訊的科技設備,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待疫情減緩後再適度調整。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張玨表示,指揮中心應研擬配套措施,要求醫院、長照機構單位負擔聯繫責任,提供可視訊的科技設備。現在手機普及性高,但長輩可能不擅於操作,可以請醫護人員幫忙長輩用Line跟家人視訊、通話,機構也可安排固定聯繫時間,逐一協助長輩與家人利用視訊聊天、打招呼。她說,許多長照機構都有類似門房、守衛室的空間,也可將空間改造成防疫期間的訪視室,家屬可以前來與長輩在此會面,進入訪視室則須嚴守量測體溫、戴口罩、消毒等防疫措施,不失為一個折衷辦法。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確實有感覺到家屬與患者在禁止探視政策下的不便,這陣子不少患者選擇出院或延後醫療,住院量大幅下降,針對長期住院的人,有些醫院也提供了人性措施,開放單一陪客證,以限制訪客數的方式,讓住院者跟家屬能適度保持聯繫。【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疫情期間醫院、長照機構實施嚴格的禁止探視令,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說,「面對面」不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重要元素,而是如何傳遞愛、關懷,不能視訊用錄音也很好;照顧者一定要放下內疚、罪惡感,告訴自己這是為了保護家人,不妨在外面完成親人的願望清單,不要留遺憾。李玉嬋說,現代人在面對面時,可能也是各自玩手機不講話;探病見了面,一樣不知道要說什麼、很尷尬。全面探視禁令的現在,運用視訊之外,更鼓勵大家要練習表達情感,告訴親人有多麼愛他、想他、在乎他,見面不是最重要的元素。
-
2020-04-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院、長照中心禁探視 專家:機構應主動協助親屬視訊
防疫期間,醫院、長照機構禁止探視,但數月下來,有家屬焦急難耐,針對如何在防疫期間,兼顧家屬與被照顧者的親情維繫,有學者專家認為照護機構應主動負擔聯繫責任,協助不擅長使用手機的長者與家人視訊,或改造獨立空間提供家屬訪視,也有人認為視訊探病非長久之計,且不是人人手邊都有可以視訊的科技設備,建議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待疫情減緩後再適度調整。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張玨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研擬配套措施,要求醫院、長照機構單位負擔聯繫責任,提供可以視訊的科技設備。張玨說,現在手機普及性高,但長輩可能不擅於操作,可以請醫護人員幫忙長輩打Line跟家人視訊、通話,機構也可安排固定聯繫時間,逐一協助長輩與家人利用視訊聊天、打招呼。或者,她建議,許多長照機構都有類似門房、守衛室的空間,也可將空間改造成防疫期間的訪視室,家屬可以前來與長輩在此會面,進入訪視室則須嚴守量測體溫、戴口罩、消毒等防疫措施,這也不失為一個折衷辦法。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則說,確實有感覺到家屬與患者在禁止探視政策下的不便,這陣子不少患者選擇出院或延後醫療,住院量大幅下降,針對長期住院的人,有些醫院也提供了人性措施,開放單一陪客證等,以限制訪客數的方式,讓住院者跟家屬能適度保持聯繫。張家銘表示,指揮中心鼓勵視訊探病,能減緩親屬與住院者的思念情緒,但不是每床病人都有手機、iPad等設備,以視訊探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疫情逐漸趨緩,指揮中心應可視情況調整做法。
-
2020-04-12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防疫心部署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逾3個月,次第改變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緊鄰疫情發源地的台灣,最早繃緊神經,成功阻擋了第一波從中國各省返鄉過年人潮伴隨的病毒傳播。3月中旬,歐美疫情急遽升溫,再度迎回大量外出工作就學的遊子,除了造成確診病例與居家隔離╱檢疫人數持續增加,也意味這場病毒防衛戰,必須轉為長期作戰模式。無論是倉皇放下工作學業,抑或改變行程返台的國人,14天居家檢疫,將是橫在眼前的第一關。雖然,不少過勞的上班族心裡都有過「休息半個月真好」的念頭,一旦「夢想」成真,卻又慌了手腳。為此,各縣市政府莫不絞盡腦汁準備「防疫包」,做為里長初次訪視隔離民眾的伴手禮。一位正在歐洲攻讀博士的友人返台,透過社群軟體報平安。大夥兒起鬨要她發「防疫包」開箱文,原以為將如媒體報導,除了衛教資訊、漂白水和口罩,還有滿滿的零食和影音平台免費觀賞序號,未料友人只收到電子體溫計一只。外加自殺防治關懷手冊眾人見狀,紛紛表示要寄零食補償,「別把我餵成小豬啊」,友人求饒。並不是每位被隔離的民眾都有堅強的「應援團」,足以應付14天內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桃園就有兩位居家檢疫民眾,隔離第二天失聯,第四天燒炭輕生。對第一線防疫人員來說,如此憾事造成的衝擊,不知是外出趴趴走的多少倍!而今,雖沒人能回答,兩位不幸身亡者在生命最後時光,是不是翻閱過防疫包內的關懷手冊?有沒有發出任何求救訊號?但為了仍在隔離的數萬民眾,以及在這場疫病中將失去健康、工作、財富、甚至所愛之人,或是無端被歧視、排斥的人們,你我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還能做些什麼?首先是關照自己。依照衛福部諮詢專家提出的安心防疫PEACE五部曲,我們可以:P ( Be patient ):耐心因應外在事物,篩選重要訊息。控制每天接收訊息時間,避免大腦超載。E ( Enhance your safety ):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安全感。像是定期打掃消毒環境、準備食物、做運動,自我肯定、鼓勵,增進身心安全感。A ( Accept your emotion ):覺察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學習安撫與接納自身情緒。C ( Change your behavior ):調適壓力反應,改變自己的行為。每日安排一段時間走出戶外,或留幾分鐘進行冥想或書寫,自我觀照。E ( Engage in your life ):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活用PEACE,也能讓同住的長輩及兒童受益。像是耐心聆聽長輩對防疫措施的感想,協助他們準備口罩,可以達到接納情緒、提升自我控制與安全感的效果。又如陪孩子從日常生活挖掘新趣味,像是從舊書找新話題、改變舊遊戲的規則,既能維持正常作息,亦能增進親子感情。最後則是熟記「1問2應3轉介」口訣,隨時關注身邊親友,傾聽他們的困擾與心聲,適時予以回應及陪伴,必要時轉介心理衛生專業,將大大降低防疫期間再次發生自殺憾事的機會。儘管疫情一時看不到盡頭,我依舊相信卡繆所言,「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致於吞噬人心」。
-
2020-04-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先戰勝恐懼!抗SARS醫護戰疫:做好防護
對於經歷17年前和平醫院(現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封院的醫護人員,只能用慘烈形容當時,雖有人性光輝面,更多的是末日電影裡才有的自私與獵巫。面對這次疫情全球延燒,較SARS更嚴重,讓風暴中倖存的醫護團隊更繃緊神經。2003年和平爆發院內感染,4月24日驟然封院,造成35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醫護人員。和平婦幼院區公共衛生護理長鄭鈺郿,照顧染煞的劉姓洗衣工遭感染,命撿了回來,但因大量類固醇治療,雙側髖關節壞死,一度走路30分鐘就腿軟。換上人工關節,她重返醫院投入社區護理,今年春節人力不足,還犧牲假期自願支援照顧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卻又重返和平婦幼院區,鄭鈺郿說,17年前她還是菜鳥護理師,染煞後受同事不少照顧,得知帶領她的護理長陳靜秋染煞病逝,驚訝、難過之餘,「總覺得上天讓我活下來,一定有其意義」。鄭鈺郿說,當年大家都很恐懼,很能體會新人面對新冠病毒的緊張憂慮,但現在的她知道,做好防護就不需擔心受怕,「沒人知道何時不會再碰上新興傳染病」,關鍵是用什麼態度面對。和平婦幼院區護理科主任劉翠瑤說,每天增加的確診數、相關案件處理,都是醫護的壓力,但抗過SARS的資深人員有種革命情感,有染煞護理師嗅覺受損,仍回到急診第一線,也有代班護理長因當年陳靜秋照顧,經驗傳承,讓跨科支援的內科護理師能快速上手。但劉翠瑤坦言,也曾有未支援新冠疫情任務的新進護理師,因家人擔憂、勸說而離職,讓她覺得「恐懼才是防疫最難關」。歷經封院的和平婦幼院區精神科主任楊志賢,新冠疫情延燒後也沒閒著,主動向劉翠瑤詢問護理師交班時間,為他們做心理建設。17年前封院期間,有SARS患者上吊自殺,一護理人員親眼目睹,驚嚇過度心智退化到像小孩,楊志賢還見過,有人因恐懼占房為王,只有供餐時才出來搶食物,根本是「末日電影真實版」,讓他驚訝人性理智的脆弱。但他也說,當年帶美國專家前往爆發院內感染的B棟時,見許多護理師冷靜值勤、堅守崗位,才被人性光輝面所拯救,「我決定繼續待在和平,這次也不會置身事外」。
-
2020-04-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如何自保?前和平醫院護士的封院回憶:口罩洗手外,最重要的4件事
編按:武漢肺炎(COVID-19,正式名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暫時尚未看到盡頭。在此不確定的危機中,我們當如何自處?SARS風暴時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造成員工與院內民眾超過百人感染,數十人死亡,是台灣防疫史上被視為失敗的重大事件。50+讀者陳蓉心,當時是和平醫院被封院隔離的門診護士。曾經歷「離死亡最近」的恐懼,她從中學習到什麼?她提醒了我們除了口罩、洗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背景:2003年3月,SARS在疫情已經在中、港地區擴大。4月20日台灣曾舉辦全球第一個SARS國際研討會,當時政府還很自豪保有「零死亡、零輸出、零社區感染」的「三零」紀錄。未料,4月24日即爆發和平醫院封院事件。2003年,我在和平醫院的胸腔科擔任個案管理師。當時醫院隱匿消息,所以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有SARS。記得在封院的前幾天,主任突然和我說:「這段期間不要來上班。」當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要來上班?其實是主任已經知道了,才這樣勸我,但因沒有原因,無法說服我,所以我還是去上班。結果,平日很溫和的主任突然生氣:「我命令你立刻回家!」後來才知道,原來主任是為了保護我們。 大約2、3天後,看了電視才知疫情已經很嚴重,新聞跑馬燈公告所有和平醫院的員工一定要回去醫院封院隔離。其實想想很殘忍,不管有感染的、沒感染的都關在同一個醫院裡,每個人都會覺得害怕。但若沒有回去,幾乎是觸法,會有管區警員來家裡把人帶到醫院。當時緊張死了!我很擔心警察一來,驚動鄰居,會影響公公婆婆老人家的生活,於是把用品匆匆收拾,去已封院的醫院報到。 當下的感覺?想著我的孩子還這麼小,才8歲和10歲,出門前我忍不住和先生抱頭痛哭,因為不知道這一去,是否會就此離別。 以為要和家人永別:我曾經歷的SARS封院回憶 一開始時,大家根本都不懂。照顧感染者的一線的醫護人員,當時甚至還沒有隔離衣,都只穿著簡陋的雨衣。 和平醫院共有2棟建築,A棟為沒染病的人住的安全區,B棟是已染病者的危險區,但情況很亂,一開始2棟仍是流通的,並沒有分隔,大家都怕死了。便當送到兩棟之間的連通道,很多便當都放到餿掉了,寧可餓肚子還是沒人敢去拿。 我和2個同事被隔離在A區一間健保病房,隔離的措施是被要求三餐量體溫、並24小時戴N95口罩,連睡覺都不能拿起。我戴到臉都長滿了疹子。 當時的生活像坐牢,有人稱為「和平監牢」,沒有電視,那時也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上網,也不能走出病房,且3個人必須要保持距離,幾乎身體不太能動,有人自殺的消息,我是出院後才知。那時非常孤單無助,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一直打手機給先生和家人,才2週電話費就打了1萬多元。 如今想起來還很難過的是,小孩子想媽媽時,他們見不到我。老公就只好每晚帶著2個小小孩,偷偷到醫院後面的巷子裡來看我,其實隔很遠,只能往上看窗戶,我就隔著窗戶看他們,這樣就滿意了,沒有話語,就是一直哭。 從和平醫院隔離,至基河國宅再隔離,總共22天,度過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事情結束後,家人不允許我再從事護理工作,於是我辭職了,聽說好幾個同事也是這樣,我們從未再接觸曾經熱情的護理工作,那年我33歲。 心安,而不是心慌:我學習到的4個防疫自處之道 現在武漢肺炎疫情會擴大到什麼程度,還沒人知道,社會人心惶惶,看到搶口罩、衛生紙或各種假消息的新聞,實在很感慨。目前的防疫,大家會著重在口罩洗手或各式秘方,我雖然只是一個曾經擔任過護理人員的人民,但經歷過離死亡最近的的SARS封院,我學習到幾件目前媒體上較少談到的心理層面重要功課: 最好的面對疫情的態度,不是心慌,反而是心安。我們應該要謹慎,但不是恐慌,恐慌其實更不利防疫。 第一、要信任當時在醫院,每個人都會懷疑對方染病,只要有一個人輕輕的咳嗽,大家都會嚇個半死,就很可能被排擠。於是我們3個室友就相互說好,我們一定要彼此信任。有人咳嗽,說她是喉嚨乾、或是嗆到,我們就相信她,讓自己不要過度擔心,其實因為這樣,我們才共同度過那段痛苦的日子。試想若天天在猜忌中,自己會好過嗎? 信任與接受,有助於心的安定,無論是政府的決策、疫情的變化,就是理性的信任,冷靜的因應。因為身心是一體的,當自己處於憤怒或過度恐懼中,心理狀態絕對不會好,免疫力也不會好。 第二、保持信心有件大家比較不知道的事,SARS封院期間,我們每天最期待的一件事是:近中午時,聽葉金川(時任台北市衛生局長)的院內廣播!葉金川被稱為是抗煞英雄,除了他進駐並且做好隔離AB區控制了疫情外,有個很少被外界被提起、但是很重要的關鍵是:他的說話方式。 他會報告今天又有誰退燒了,誰已經康復了,今天有了哪些改善,明天有什麼計畫,這些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定心丸,讓我們至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死。當大家聽到:「早安,我是葉金川」時,彷彿聽到一絲希望。很好笑的是,有時他遲到了幾分鐘,我們都會很擔心,會不會連葉金川都感染了?結果,他遲到會報告原因,我們才鬆一口氣。當時因為大家內心穩定下來,院內才不會有暴動。 現在很多人會傳武漢一些非常可怕悲慘的故事,大家愈看愈怕,造成假消息流傳或物資搶購,仔細想,到底有何好處?我覺得這社會應該多報一些正面康復的訊息,增加大家的信心。社會面臨危機與脆弱時,每個人內心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記得給醫護人員正能量很多擔任一線的醫護人員非常很辛苦,願意冒著風險工作,是因為救人的使命感,據我所知當時很多同事甚至躲起來哭,也要把工作做好。社會上一定要多給她們支持的力量,因為他們是社會的重要防護線,不能垮。 我曾經擔任小孩學校的說故事媽媽,當被封院時,小朋友們竟然全班發起每個人寫一張卡片,透過院方送進來鼓勵我,用注音、稚嫩的字體加油打氣,還有人寫:「要我一定要再回去,說故事給他們聽」。我看了不住流淚,內心突然生出很大的力量,想著:「我一定要活著回去!」結果,正能量的力量真的超乎想像!出院後,我自此覺得時常感謝與稱讚他人,真的是很棒的事。 第四、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決心武漢肺炎目前的致死率,相對還沒有那麼高。其實各種病都一樣,自己的健康與免疫力,還是最重要的。經過那件事後,我很著重運動,以前很緊張的事,現在也盡量讓自己放鬆、放下,避免過大的壓力影響免疫力。身體好的人,自然就不怕病毒。 防疫如抗癌!別忘了心的力量 在和平醫院之前,我曾經服務過長庚與和信的癌症病房,負責打化療,得到很重要的學習,看過那麼多癌症病人,我認為信心對於抗病是非常重要的。當病人沒有信心時,給他再好的藥有時都是枉然。 面對武漢肺炎也是一樣,雖然恐懼一定會有,但是真的不應該恐慌,但當內心穩定而平靜時,其實對身體健康才會真正有益,免疫力才會好。 在我們急於做許多防護措施時,別忘了一個更重要的防護:心的力量。 原文:武漢肺炎如何自保?前和平醫院護士的封院回憶:口罩洗手外,最重要的4件事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看新冠肺炎/周桂田:決策盡早擴及社經倫理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以歐美境外移入為大宗,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發現,疏於評估中國航空旅客移動密度的疫情風險,是導致現在歐美疫情嚴峻、台灣境外移入個案大增的重要因素。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如果疫情嚴重,可能走向封城、失業和蕭條,建議應及早將風險評估和決策面要擴大至社會、經濟、倫理面向,並建立善用社會網絡、深入社區的風險溝通模式。中國航空旅客 與疫情正相關周桂田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三月初發表研究,以二○一八年農曆新年後至四月,從中國大陸飛往世界各國的旅客人數,推算今年未進行旅遊限制的傳染病風險。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卞中佩根據這篇研究的方法和模型,分析國際疫情現況數據,發現各國疫情嚴重度,與該國的中國航空旅客密集度高度正相關。跨國移動軌跡 有助防疫決策周桂田分析,「跨國移動軌跡」是全球化最重要的疫情風險評估參數,也是全球在對抗新病毒過程中得到的重大啟示。指揮中心現在要預防更大規模的動盪,應善用「網絡治理」,納入民間、學術單位量能,取得包括跨國移動、政治、社會、經濟等多面向大數據,才有助於動態決策模式的運作,更快速且具前瞻性。周桂田表示,聯合國在三月底對全球即將面臨的大蕭條提出預測模型,預估大多數產業都面臨重大衝擊,社會穩定性也大受動搖,周桂田呼籲台灣應盡快進入「風險治理2.0」的階段。周桂田說,「風險治理1.0」是歷經對抗SARS的慘痛經驗成果,這次已幫助台灣達成不少專業和務實的防疫成就,但仍集中於醫療和感控兩大面向。周桂田提醒,疫情擴散必然衝擊全球社會政治經濟,將引發經濟蕭條、失業、倫理、性別、不平等問題,脆弱族群首當其衝,台灣也無法倖免,因此台灣的決策體系除了醫療和感控,迫切需要其他層面的專業風險評估。風險評估面向 宜納多元領域建議台灣應成立「社會經濟與倫理委員會」,納入公衛、社工、心理、法律、倫理、科技與社會等多元領域,風險評估面向要擴及醫療和感控層面,做出建議,並交給決策者參考。同時,善用各行政層級與社區、民間量能強化風險溝通,及早疏通社會情緒並建立預防性社會心理、社會團結等。例如台灣若疫情擴大有可能會走向封城,該怎麼做,都應該先談。周桂田表示,疫情之下,國際上已出現家暴增加、失業自殺等動盪不安情形,台灣要盡快開始善用社會專業網絡和公民網絡,建立更全面的風險評估與廣泛的風險溝通,強化更多層面的配套和認同,盡早建立承接疫情衝擊的社會學習曲線。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化時代新風險!專家曝「各國疏忽1重點」:台灣也無法倖免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以歐美境外移入為大宗,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發現,疏於評估中國航空旅客移動密度的疫情風險,是導致現在歐美疫情嚴峻、台灣境外移入個案大增的重要因素。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如果疫情嚴重,可能走向封城、失業和蕭條,建議應及早將風險評估和決策面要擴大至社會、經濟、倫理面向,並建立善用社會網絡、深入社區的風險溝通模式。周桂田表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三月初發表研究,以二○一八年農曆新年後至四月,從中國大陸飛往世界各國的旅客人數,推算今年未進行旅遊限制的傳染病風險。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卞中佩根據這篇研究的方法和模型,分析國際疫情現況數據,發現各國疫情嚴重度,與該國的中國航空旅客密集度高度正相關。周桂田分析,「跨國移動軌跡」是全球化最重要的疫情風險評估參數,也是這次全球在對抗新病毒過程中得到的重大啟示。指揮中心現在要預防更大規模的動盪,應善用「網絡治理」,納入民間、學術單位量能,取得包括跨國移動、政治、社會、經濟等多面向大數據,才有助於動態決策模式的運作,更快速且具前瞻性。周桂田表示,聯合國在三月底對全球即將面臨的大蕭條提出預測模型,預估大多數產業都面臨重大衝擊,社會穩定性也大受動搖,周桂田呼籲台灣應盡快進入「風險治理2.0」的階段。周桂田說,「風險治理1.0」是歷經對抗SARS的慘痛經驗成果,這次已幫助台灣達成不少專業和務實的防疫成就,但仍集中於醫療和感控兩大面向。周桂田提醒,疫情擴散必然衝擊全球社會政治經濟,將引發經濟蕭條、失業、倫理、性別、不平等問題,脆弱族群首當其衝,台灣也無法倖免,因此台灣的決策體系除了醫療和感控,迫切需要其他層面的專業風險評估。建議台灣應成立「社會經濟與倫理委員會」,納入公衛、社工、心理、法律、倫理、科技與社會等多元領域,風險評估面向要擴及醫療和感控層面,做出建議,並交給決策者參考。同時,善用各行政層級與社區、民間量能強化風險溝通,及早疏通社會情緒並建立預防性社會心理、社會團結等。例如台灣若疫情擴大有可能會走向封城,該怎麼做,都應該先談。周桂田表示,疫情之下,國際上已出現家暴增加、失業自殺等動蕩不安情形,台灣要盡快開始善用社會專業網絡和公民網絡,建立更全面的風險評估與廣泛的風險溝通,強化更多層面的配套和認同,盡早建立承接疫情衝擊的社會學習曲線。
-
2020-04-0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瘦身「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 醫師用佛系減肥法1年半減20公斤
「我是到蘇州開新書發表會時,才開始覺得事情大條。」當時帶去的西裝居然穿不下,只能塞在我從琉球買回來的寬鬆襯衫,那一刻真的覺得應該要「減肥」了。一年半來減了至少20公斤,一周只吃兩到三次的澱粉,每天運動15分鐘至今不間斷,改善了高血脂症,精神也變得更好。體重隨工作量增加2001年升上主治醫師開始,我的體重就隨著工作量增加不斷的往上爬,社會剛經歷了921大地震、美國911事件、全球金融風暴,累積下來的負面能量,在2003年SARS過後大爆發,台灣的自殺率來到每十萬人有13人,成了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自殺高風險國家。精神科醫師負責自殺防治的業務開始激增,同時間安寧共照起步走,自己又成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每天坐在椅子上看診、開會的時間愈來愈長,便當愈吃愈多。2010年接了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又是自殺防治中心主任,2014年又多了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2015年變成精神部主任,所有的工作集於一身,從早上六點起床到凌晨兩點才有辦法躺在床上,忙碌的生活長達了15年。外食加消夜曾達88公斤在這段超級工具人的年代,天天吃外食,下夜診就跑到夜市吃消夜,加上常吃美食慰勞辛苦的自己,也沒有體力可以去運動,體重最高重達88公斤,長年有高血脂症,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都超標,血糖也偏高,就是典型的「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睡覺會打呼、爬樓梯還會喘。改用「類生酮」減肥法直到一趟旅程才驚覺這樣很不健康,起心動念後,開始利用自己專長規劃減肥。兩年前生酮飲食正流行,試了幾周發現不可行,要我不吃澱粉完全不可能,使用的椰子油又是飽和脂肪酸,讓自己健康非常不好。後來,我修正為「類生酮」減肥法,因為我愛吃美食,因此每周還是會吃一到兩次的適量澱粉,以優質的五穀根莖類為主,例如:地瓜、燕麥等,每個月也會吃兩次麵食,像是拉麵或牛肉麵,這樣就不會讓減肥太悲慘。油品的選擇,以omega3及6為主,我買了十多種油輪流使用,包括亞麻仁油、苦茶油、南瓜籽油、橄欖油、沙棘果油、酪梨油,不只可以涼拌也能單喝,好的油不只可以抗發炎,還能保護腦細胞。我很喜歡去麵攤吃麵,飲食原則是「只喝湯不吃麵」,搭配吃燙清菜、豆干、海帶,外加豬頭皮、豬皮等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另外,會補充優質蛋白質不讓肌肉流失,一周吃三到四罐的水煮鮪魚罐頭。運動全在客廳完成為了保持肌力,一定要運動,我的運動方式全在客廳完成,因為不用場地,能持久維持運動才是重點,因此我會在電視購物買簡易運動器材,放在家裡使用。最初就買一個不會掉呼拉圈,能算圈數又能算熱量,一次搖一千下,可消化140大卡,邊看電視邊搖,15分鐘就可以完成,為了讓運動多樣性,也會在家裡跳繩、仰臥起坐,出國就可以做深蹲,一天50下,從2018年9月開始減肥運動至今都沒有停過,每天都維持15分鐘的運動也不太難,「只要減肥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一年多來,我的體重維持在65到68公斤間,最近疫情嚴峻,很多會議都取消,最大的好處是便當少吃,體重又往下降了。這種看似佛系隨性減肥法,依著人性走,只要「持久」就能戰勝脂肪。方俊凱小檔案現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專長:●心理腫瘤醫學●酒藥癮戒治●自殺防治●安寧緩和醫療經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義大利護士確診後輕生 疑壓力大怕感染他人
義大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第一線醫療人員壓力龐大,感染風險高。義大利全國護士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s)24日晚間證實,又有一名護士在確診後,疑似因為擔心自己感染他人,竟然選擇輕生。34歲加護病房護士丹妮拉·特雷齊(Daniela Trezzi),在疫情最嚴重的倫巴底地區的San Gerardo醫院服務,因出現感染症狀確診,3月10日開始在家隔離,但未受到管制監視。全國護士聯合會指出,她承受極大壓力,因為擔心在試圖控制疫情的同時,自己卻又將病毒傳給別人。聯合會也指出,這是義大利疫情爆發以來,第二名因確診而輕生的護士。一周前,威尼斯地區一間醫院,一名照顧新冠肺炎病患的49歲女護士,也因出現症狀後投河輕生。當地司法部門已經針對特雷齊的死亡展開調查。義大利研究機構Gimbe foundation調查指出,目前估計有多達5760名醫療人員感染新冠肺炎。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對醫護人員的衝擊有多大?從SARS學到的一堂課
2019 年新冠狀病毒(COVID–19,即武漢病毒)快速蔓延,全中國幾乎淪陷。病毒亦傳播至全球,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等。至目前為止,確診者超過八萬一千七百人,死亡病例亦達 2,800 例。而台灣確診人數已累計至 32 例 ( 以上統計數字均截至民國 109 年 2 月 27 日 ),更有多人因有旅遊史或接觸史,需居家自主隔離。2019年新冠狀病毒的爆發,造成不僅中國,甚至全世界的焦慮潮(Anxiety Wave)。雖然制定了種種防疫措施,來對抗 COVID–19 之散佈,然而對於醫護同仁之精神心理健康的照護,卻如一片沙漠。筆者願意將 2003 年 SARS 爆發時,針對醫護照顧者(Care-giver)之精神心理狀態的觀察及研究與大家分享,並期提供醫療上層在面臨此生物災難(Biodisaster)時之重要參考,建議必要時針對心理創傷者進行介入性之精神醫療。SARS 對醫護人員的衝擊2003 年 3 月,SARS 侵襲台灣,導致 1 萬 3000 人遭到隔離、356 人受到感染,其中 73 人死亡。當時台灣民眾聞之色變,經過各界的努力之後,疫情才在當年 7 月初獲得控制。受到 SARS 疫情影響最大的首推醫療護理人員,他們除了身體上可能受到感染的威脅之外,在心理精神層面也會出現災難後經常見到的精神疾病,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我們以某醫院的醫護人員為研究對象,將接觸 SARS 的程度定義為不同劑量,以劑量效應(Dose-Response)的方式來探討其身心問題,劑量最低的是被隔離的醫護人員,中度劑量的是直接照顧 SARS 病患者,重度劑量的則是罹患 SARS 的醫護人員。我們追蹤了 107 位劑量最低的醫護人員,並發現有 5~17% 的人在 SARS 流行被隔離時發生了精神症狀,其中以失眠、恐慌症、憂鬱、焦慮症狀以及 PTSD 為主。在 SARS 過後的第三個月,發生率下降一半,六個月時,幾乎完全消失,僅有一位有憂鬱症,少數幾位仍有較輕微的恐慌、焦慮症狀及失眠。在 SARS 盛行期間,這些被隔離者很擔心他們的親人也會遭到感染,在工作、社交與家庭上的互動關係上,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擾。然而研究也發現,家庭的支持提供了保護因子,可以降低受隔離者的身心壓力。特別的是,在 SARS 後的六個月,我們發現這 107 位被隔離者的身心狀態,比對照組的 122 位醫護人員來得健康,顯示小劑量的壓力,可能使心理、精神相對增強。第二個研究是在 SARS 盛行時,針對在 SARS 病房(分為一般病房與 ICU 重症病房)直接照顧病患的 70 位醫護人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身心狀態評估。同時以非 SARS 病房(亦分為一般病房與 ICU 重症病房)的 32 位醫護人員做為對照組。結果發現,SARS 病房的憂鬱症發生率,比非 SARS 病房高出 13 倍,而失眠的發生率則高出 4 倍。此外,在 SARS 病房與非 SARS 的一般病房,具 PTSD 症狀者平均為 29.7%,而在非 SARS 的 ICU 病房工作者卻僅有 11.8%,表示後者在 SARS 盛行時,極少有機會被調至 SARS 病房工作,因而害怕、恐懼、噩夢及驚嚇等 PTSD 症狀相對減少。進一步的觀察發現,SARS病房的醫護人員在工作一個月之後,對 SARS 的知識和經驗逐漸增加,其情緒、失眠及對 SARS 的負面感受也隨之降低,在心理層面上漸漸適應,血液中的壓力激素「皮質醇」(cortisol)濃度也在一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顯然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此外,直接與 SARS 病患接觸的照護者,應該盡量降低其危險因子,例如: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 SARS 持有負面感受的工作同仁參與。不可諱言的是,正向、樂觀的對應態度,和社會與家庭的強力支持,可以增強醫護照顧者對抗急性壓力的侵襲。第三個研究是針對 22 位在照顧 SARS 病患時受到感染的倖存者,進行一年半及四年半的追蹤研究,內容包括:精神症狀、認知功能、壓力激素及腦造影(腦神經細胞活動的測量)。結果發現,在 SARS 盛行時,三分之二以上的個案都得到急性 PTSD 及重度憂鬱症,一年半之後降低至三分之一左右,四年半後僅 3 ~ 4 位仍有輕微的殘餘症狀。而原本在 SARS 盛行時發生的害怕及恐慌症狀,於一年半及四年半追蹤時均已消失,然而少數個案的精神症狀卻變得十分脆弱,對媒體的災難報導十分敏感,導致症狀復發,有兩位個案甚至出現短暫的躁鬱症,而認知功能的測驗則發現,患者的語言記憶在四年半後仍較對照組差。在壓力系統的挑戰試驗亦顯示,罹患 SARS 的醫護人員在注射皮質醇挑戰試驗後,相較於對照組,有功能失調的現象,而且其左側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活動力也比對照組低。這些結果更進一步證實,罹患 SARS 的病患長期處於低氧狀態、使用大量類固醇以及精神嚴重創傷的聯合效應,在四年半後,腦部的海馬迴及杏仁體仍有殘留損傷,這種腦神經的脆弱禁不起生活壓力衝擊,容易導致精神症狀再度發作。然而,他們的生活機能、人際關係以及生活品質,在四年半後大致均已恢復正常。「針對 2019 新冠狀病毒爆發,快速及時之精神健康照護是急需的」,這是中國澳門大學的項玉濤博士(Yu-Tao Xiang)及其同仁所發表於 The Lancet Psychiatry 的一段話,且有下列之建議:1. 政府上層醫療官員應定期清楚地將 COVID–19 之最新正確的訊息,公告給醫療工作者和病患及其家屬,以降低其害怕及不確定感。2. 精神醫療之工作者應定期篩檢疑似和確診之個案及其健康照顧者是否有憂鬱、焦慮和自殺傾向。3. 在區域及國家層級上應建立精神健康之多重團隊,包括精神科醫師、護理、臨床心理和其他工作者,並提供給病患和其照顧者精神醫療的支持。4. 可利用電子設備提供感染病患及其家屬和大眾之心理諮詢,以期利用此溝通管道,鼓勵病患和家屬聯繫,以下降其隔離感。在任何生物災難發生時,人們心理的害怕、不確定性和被污名化,是十分普遍的,從過去嚴重爆發的新型病毒肺炎及病毒流行病對心理社會的衝擊所得到之經驗,從而發展精神醫療的特色包括:評估、支持、治療和服務,是在此 COVID–19 的疫情中主要且必須的目標。參考資料蘇東平,走過 SARS 創傷,對抗 SARS 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遭受的心理創傷有多嚴重?科學人 2009 年第 89 期 07 月號Tung-Ping Su et al,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morbidity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the nurses in a structured SARS caring unit during outbreak : A prospective and periodic assessment study in Taiwan, 2007, J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1(1-2):119-30Xiang, Yu-Tao et al, Timely mental health care for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s urgently needed, 2020, Feb. 4 Lancet Psychiatry
-
2020-03-14 科別.精神.身心
家屬轉吳宗憲的話批憂鬱患者 醫嘆:烙印就是這樣印上
藝人吳宗憲日前在節目中,對於來賓自我揭露有失眠、憂鬱症時,脫口說出憂鬱症源於不知足等語,引發汙名化爭議。有醫師見到憂鬱症網友留言,留言提到母親拿吳宗憲的話來教訓她,醫師感嘆,烙印與詛咒離我們並不遠,正是如此貼附於患者身上。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昨晚發布聲明澄清,憂鬱症是一種持續、嚴重需要治療的情緒疾病,而非懦弱的表現、不需要羞恥。外界對憂鬱症患者說「你就想開一點!」,跟對著坐輪椅的人說「你就站起來啊!」,其實是一樣的。張家銘說,吳宗憲作為公眾人物應謹言慎行,他的歧視言論造成很大傷害,舉例來說,有憂鬱症患者在網路留言表示,家人轉這報導給她,告訴她「妳不要不知足,比妳悲慘的還多的是」,一個個污名、標籤、烙印、詛咒,其實就是這樣貼上來的。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表示,吳宗憲的言論是社會縮影,社會容易究責身陷憂鬱的人、容易期待給予他人指導並見到他人立即改變。然而,每個人走出低谷的適用方式不同,吳宗憲以為提醒知足就可以翻轉他人憂鬱情緒,但卻不知道有部分的人可能需要藥物與諮商介入,憂鬱症就是如此。李玉嬋表示,面對憂鬱症患者,不應期盼他立即改變,甚至以「不知足」、「只會哭」、「怎麼那麼沒用」等責怪式的語言表達。一個人要從情緒低谷走出來有時並不容易,有時需要長一點點的時間,因此旁人宜多點耐心傾聽他,偶與他分享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與他聊聊解方,可適時助他多多自我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