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活動.健康聚樂部
搜尋
自律
共找到
510
筆 文章
-
-
2022-04-3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養肝好時節早睡少吃酸!春天常見疾病與如何緩解治療?
前陣子還經歷了不到10度的寒流,最近已經熱到快要穿不住外套了。沒錯,這就是一個天氣多變的狀況,也就是春天來囉!中醫角度認為,春天人體的代謝會慢慢增加,這都是屬於「肝臟」疏泄的功能。肝臟的疏泄如果不夠呢或是太過的話,都會造成一些問題喔!像是外在的皮毛和腠理,防禦力可能會不夠,內在的火氣可能被引動起來,像是風邪、感冒或是過敏性的問題,就會在這個時候找上你。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有哪些春天容易發生的疾病,還有要怎麼吃,才可以提高免疫力,一起來看看吧!在中醫來講,春是一個風邪多發的季節,風邪可以想像是,一個多變的狀況,例如外在刺激變多、病邪開始侵襲身體的狀況變多,這都是屬於風邪!在春天來講,對應到五行是屬於肝跟木,那肝本身就一是個疏泄調節的臟器,那木可以想像,從土裡長出來,一路生長並開枝散葉的形象,那對應到人體這個肝木跟風邪的狀況,就容易侵犯到我們的頭面、五官、四肢等。所以在內經來說,有句話叫春善病鼽衄,鼽跟衄就是對應到鼻子,鼻子的過敏、鼻塞、流鼻血的症狀。春天常見疾病有哪些,大致可分4項疾病:1、過敏性症狀:像是氣喘、鼻炎、頭面的眼睛結膜炎,與溫度調節變化有關係,春天開始與春暖花開的情形以及生物繁衍越來越多,這些刺激的來源,都容易造成過敏。2、感冒、腸胃炎:隨著天氣回暖,人與人接觸變多傳染的機率增加。3、外在刺激:容易影響到自律神經,也可能影響到情緒起伏,對中醫來說這屬於肝病的範圍,要注意中醫的肝跟西醫的肝是不一樣的。4、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從寒冷的冬天到溫暖的春天,要注意早晚溫差,做好心肺的保養。如何緩解春天疾病及治療?1、預防重於治療:遠離過敏原就可以讓過敏比較不容易發生。2、穿衣技巧:氣溫變動大,可以選擇上半身比較輕薄一點的衣服,下半身尤其是足部,還是要記得保暖。足部暖的話,維持住全身上下的陽氣,就可以抵禦外來的病菌。3、粉塵、塵蟎:先將夏季衣物做清洗再穿,可以減少過敏發生。養生保健部分,建議可多做戶外的活動,像是提升心肺功能的活動、或是可以選則中醫的養生功法,像是八段錦、太極拳。在上述的建議下,過敏還是沒有緩解的話,建議可找醫師做專業診斷及治療。春天可以吃哪些食材,提升免疫力!春天屬於肝臟的季節,而青色入肝,可以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有助於養肝。肝也可用酸來做調節的臟器,微酸食物,像是櫻桃、草莓、柑橘類的食物。春天食材使用可分為三時段(初春、仲春、晚春):1、初春:這個時間點,天氣還沒有太炎熱,此時人體的陽氣,剛開始要引動起來,可以選用較為溫陽、辛散、升發,可以讓身體流汗的食材,像是薑、洋蔥、蒜、韭、豆芽、春筍、蘆筍。另外,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肉、奶,有助於增加肌力及免疫力提升。2、仲春:氣候已較穩定,此時反而要減少一些酸性食物的攝取,吃些較為甘味的食物,來補脾胃,像是山藥、蓮子、大棗、蜂蜜、綠豆、毛豆。3、晚春:接近夏天,氣溫已與夏天差不多炎熱,而夏天是又容易引發腸胃疾病的季節,所以要提早顧養脾胃。不要吃太重口味食物、盡量飲食清淡讓腸胃休息,吃冰喝涼水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要避免生冷食物。如果有皮膚過敏、皮膚癢的狀況,不建議食用:烤、炸、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
-
2022-04-28 養生.聰明飲食
吃很少卻沒瘦?「8個害你莫名變胖習慣」曝:別放縱吃空熱量食物
摸摸肚子的肉「唉!該少吃一點了…」可是好像沒吃什麼了,怎麼還是胖?有個想減肥的女大學生,常常一陣子就會克制自己不要吃太多,結果撐不到幾天,就突然很想大吃一頓,或無法控制的去吃高熱量小點心裹腹,長期下來,並沒有比較瘦,體脂肪竟還增加很多!不吃不等於變瘦 變胖的8個原因營養師高敏敏強調,控制飲食是控制體態很重要的環節,但是不吃不等於變瘦,反而還可能更胖!奉上「為什麼吃很少還沒瘦」的原因:1、易失控怒吃→心情不好更易失控:心情不好同時又要控制飲食,反而更想吃。(推薦閱讀: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2、沒飽足感→吃更多垃圾食物:建議多吃蔬菜,除了營養外,也能更延長飽足感。 3、沒力氣運動→加速肌肉流失:身體沒有足夠的肌肉,導致沒力氣運動,或是運動也沒用。(推薦閱讀:如何減脂不減肌肉? 台大營養師列「飲食10守則」:每餐要吃30分鐘) 4、壓力肥→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現代人壓力大,且是長期持續狀況,身體會出現自我保護機制,開始容易囤積脂肪。(推薦閱讀:肚子大怎麼消? 一張圖搞懂「4大肚型」:恐是裝滿宿便、壓力) 5、基礎代謝率降低→進入節能模式:吃太少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嚴重時還會影響心情。 6、荷爾蒙失調→食慾來克制不住:即便有運動和飲食管理,卻依舊變胖或許是荷爾蒙出問題,此時建議尋求醫師協助。 7、容易復胖→體脂肪增加、惡性循環:只吃零食、吃太少、或是只攝取單一食物都會造成肥胖,體重、體脂不減反增。(推薦閱讀: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8、下一餐吃更多→補償性飲食:不吃正餐卻吃一堆零食,到下一餐又不太餓,導致惡性循環。(推薦閱讀:減肥吃蛋白質燃脂、防肚子餓! 營養師公開「低卡清單」:鹹豆漿竟超越嫩豆腐) 定時定量吃飯 避免空熱量食物下肚高敏敏建議,想吃東西時 不要壓抑自己,吃點健康的食物沒有關係的,像是來盤水果、喝杯豆漿或牛奶優酪乳、吃塊雞胸肉等都可以,但也不要放縱自己吃空熱量食物,像是炸物、加工食品、甜點等,多吃蔬菜、低卡原型食物,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千萬不要等餓了才去吃飯,按時定量攝取、維持餐餐均衡不過飽才是較好的飲食習慣,若沒有定時吃飯除了導致愈吃愈多,還有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推薦閱讀:減重者必學!營養師認證「愈吃愈瘦4大類食物」 睡好睡滿也能提升代謝率)延伸閱讀: ·肚子都肥肉怎麼減? 醫認證「瘦肚子飲食習慣」:第一步要吃早餐 ·愛吃鹹酥雞、鍋貼...恐胖手臂、虎背熊腰! 一張圖揭「吃什麼胖哪裡」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護理師爸媽確診 她良心居隔5天無人管:3+4我算解隔了?
居隔「3+4方案」已上路,基隆巿長林右昌昨天說,符合解隔條件的今零時起就可解除居隔,由中央發電子簡訊通知,一位住基隆的護理師因同住爸媽確診,自己篩檢陰性,不等通知即自動居隔,至今已5天才在今天上午收到防疫包,裡面也沒有快篩劑,她問「我這樣可以出門嗎?」黃姓護理師的爸爸是公務員,每日往返基隆台北通勤上班,因為任職的公家單位有人確診,雖在不同樓層,他也沒症狀,但22日和妻子、外孫到基隆篩檢站做PCR,回家後就不出門了;23日外孫被通知陰性,23日晚他見沒消息,自己等不及,在家拆了快篩劑驗出陽性,一驗妻子也是,稍晚他妻子接到醫院電話說確診,他24日見沒電話來,自己查健保快易通,才發現也確診了。護理師在得知爸媽和兒子都去做PCR,23日不太放心,自己也去做PCR,當天就請假在家,後來通知是陰性,因與確診爸媽同住,屬密切接觸者,還沒等到居隔單,就自主居家隔離,並幫爸媽填了自我申請快速通道。她兒子因為之前同班同學確診,已居家隔離,因後來發生爺奶確診,就繼續關在家。由於住透天厝,一家人可以不同樓層起居,委由親人送生活所需,診所護理師和里幹事都有每日來關懷。護理師的爸爸說,他自己是公務員,可以體諒防疫單位已超出負荷,因此即使至今沒收到居隔單,無法憑單請假,且在自動隔離第五天,也就是今天上午,才收到里幹事送來的防疫包,「不急,這都沒關係」,不過,唯一頭大的是,女兒今天應該可以解隔離了,問說她跟她兒子應該可以戴口罩出門活動,但都無消無息,本來以為今早送來的四個防疫包裡面會有快篩劑,但讓他失望了。護理師的爸爸說,他至今也不知怎麼感染了新冠病毒,現在大量傳播,確診病例增加那麼快「誰傳誰都不知道?」但他一家還是謹守自律,不希望再傳染出去,雖然女兒始終都沒收到居隔單,也沒收到解隔離的通知,更沒收到快篩劑,雖然之前採過是陰性,他跟妻子也都沒下樓,由女兒送飯,但若就地解隔,也還是不放心,因此他已拜託人家去買快篩劑,「要不然怎麼辦?也不能等政府?」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估5/18日破50萬 北市:軟性封城是自律取代他律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昨天新增1302例,台北市長柯文哲預估,若不做任何動作,預估台北市5月7日單日確診恐破萬例,柯文哲昨天也表示,若台北市的醫院被裝滿,必要時也會動用公權力軟性封城。之所以柯文哲首度拋出「軟性封城」,根據台北市政府的確診數圖表預測,依據4月1日至4月24日新增確診數成長平均值1.24推估,未來疫情趨勢,台北市預估到5月18日這天,北市單日確診數將達50萬例,占北市人口的20%。北市府副發言人魏佑任今天表示,市長柯文哲提出的軟性封城,是為避免確診數的攀升,導致醫療量能潰堤,柯市長提出軟性封城是指民眾透過「自律取代他律」,近期也透過分析發現市民也有自發性降低不必要的移動。魏佑任說,台北市除了早已實施的遠距辦公和視訊會議,這禮拜也採取國中、高中的線上教學演練,同時也會密切觀測這禮拜疫情發展的狀況,決定演練是否要延長。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陽性率逾7%代表社區為高密度感染 專家:防疫回到個人
疫情發燒,前天全國篩檢陽性率百分之十一點八、昨天百分之八點一,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表示,陽性率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領先指標」,數值超過百分之七就代表社區為高密度感染,疫調已跟不上病毒傳播速度,民眾應加強「個人防疫」。他還說,數值波動較大,代表檢驗量不夠,無法呈現真實染疫狀況。但由於疫情嚴峻,且檢驗量不足,最近各大醫院急診、篩檢站擠滿人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呼籲,民眾「沒事不用篩,篩也只是耗費資源」,到急診有一定風險,沒有必要就不用去篩。指揮中心統計近兩周全國陽性率,四月十三日陽性率僅百分之一點一,之後逐步攀升;廿二日百分五點二、廿三日百分之六點五、廿四日百分之七點七、廿五日百分之十一點八、廿六日百分之八點一,李建璋認為陽性率數值波動大,代表檢驗量不夠。「當更多防疫責任回到個人,政府必須提供豐富資訊。」李建璋說,陽性率百分之七以上算高密度,警戒最高,百分之五到七屬中密度,需維持一定防疫,百分之二到三則是新常態生活可容忍的低密度。李建璋建議,政府籌組「資料科學國家隊」 ,建立以確診居住地歸戶的「陽性率地理資訊系統」為手機App,幫助當地居民及地方政府掌握最新疫情變化,達到賦權於民、以自律換自由的新常態生活。人們依據感染密度「趨吉避凶」,在高密度區就盡量餐飲外帶、減少內用;他說,紐約市府網站設有互動式地理資訊系統,以郵遞區號或街區為單位,以便查詢各區最新陽性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開發並應用陽性率地理資訊系統是可行的,將請同仁研究。不過,台灣健保資料沒有居住地,只有投保地址,很難將醫院或社區採檢站的陽性率歸戶到確診者居住地,但仍可利用醫院地理位點去推估較大範圍的檢驗陽性率。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全國陽性率12%!專家籲組資科國家隊、賦權於民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日增逾五千例,疾管署昨天(4月25日)公布的通報及確診人數,陽性率已高達11.8%,今天陽性率則到8%。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表示,陽性率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領先指標」,目前數值波動大,代表檢驗量不夠,但數值超過7%代表社區有高密度感染,必須要去中心化,強化「個人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說要自主應變,卻未提供任何有效的資訊工具,民眾手足無措。李建璋呼籲,政府儘速籌組「資料科學國家隊」 ,充分運用我國資料,建立以確診居住地歸戶的「陽性率地理資訊系統」,幫助居民及地方政府即時掌握最新疫情變化。另外,別再靠「莒光日」般傳統的例行記者會去傳遞資訊。李建璋建議,資科國家隊也要應善用國際間豐沛的開放資源,設計基於個人篩檢及接種狀態設計的出入管理機制,並將個人化防疫資訊融入於手機App等普及工具,真正賦權於民,建立以自律換自由的新常態生活。「現在防疫責任會越來越多轉到個人,中央的責任就是要提供豐富的資訊。」李建璋指出,陽性率7%以上算是高密度,警戒最高,5到7%則是中等密度,需要維持一定防疫作為,2到3%則是未來新常態生活應可容忍的低密度。李建璋表示,依據感染密度的高低,人們可以依循建議「趨吉避凶」,例如避免在當地用餐以外帶取代內用、從事不同的社交活動等。以紐約市為例,市政府網站有互動式地理資訊系統,每一個郵遞區號、每幾條街都有當地居民檢驗陽性率的資訊。「未來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自律換取自由度。」李建璋以哈佛大學防疫,校園提供免費檢驗棉棒,師生每星期自行採檢,透過回收籃回收,學校以手機APP告知檢驗結果、校園各地感染密度。校園空間進出依賴刷師生證,確認篩檢陰性才能通行。李建璋表示,政府採購快篩,就算買貴了也不能省,讓快篩供應源源不絕,才是最划算的投資。因為如果篩檢量不足、缺乏陽性率資訊,就無法有效幫助民眾負起個人的防疫責任,也很難有彈性地隨疫情變化調整各項社會限制。防疫僵化、中心化的結果,付出的社會成本更大。
-
2022-04-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38歲賴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且自律,不菸、不酒,數月前下腹悶痛以為致消化不良,直到近期血便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合併多處轉移,醫師提醒民眾,大腸癌初期沒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是中晚期,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說,大腸癌已連14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據統計顯示,大腸癌雖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國內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由於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因此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他指出,臨床就發現不少三、四十歲患者求診,以這名年輕患者為例,平時飲食及作息都十分自律,手術後,病情穩定控制中,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建議民眾有症狀務必盡早篩檢。林敬淳說明,腸癌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大腸癌及直腸癌等,早期大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其治療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然而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甚至出現遠處轉移的情形,凸顯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林敬淳提醒,大腸癌腫瘤或是瘜肉,有機會受因糞便摩擦而流血,因此可透過檢查,揪出肉眼看不見的血液;目前國健署便補助50歲到57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免費檢查,一旦檢查結果出現陽性,可進一步再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確認是否罹癌。他建議,民眾本身若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或者排便、飲食習慣不正常等情形,可以透過癌症篩檢或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若早期發現及早處理,可降低七到九成以上轉化成大腸癌的機率,平時則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類,幫助身體排便順暢,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
2022-04-21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非單純小毛病!醫破解「頭暈7大原因」 小心是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徵兆
許多中老年人清晨起床時總覺頭暈、走路不穩,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成因眾多,例如,眩暈、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中風、姿勢性低血壓等,除了藥物治療,還應配合前庭復健。關於「頭暈7大原因」,整理並分述如下:1.眩暈:最常見的是頭暈原因,常是陣發性,發作時有如天旋地轉,或如地震般晃了一下,嚴重時伴隨冷汗、嘔吐,或走路困難。值得注意的是,眩暈主因為為內耳的耳石掉到半規管所引起,這屬於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只要復位,就能緩解症狀。如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現象,通常為「梅尼爾氏症」,另可能感染病毒後,引起前庭神經炎所致。2.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是後腦循環不良:除了頭暈,走路不穩則為明顯。3.腦幹及小腦中風:主要症狀為頭暈,且伴隨講話不清楚、複視、臉及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或吞嚥困難。4.掌管平衡的神經病變:患者常覺頭部悶悶脹脹、重重不清爽,致病原因為焦慮、神經衰弱症、失眠、貧血、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5.姿勢性低血壓:自律神經失調,或降血壓藥物所致,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甚至昏過去,通常幾秒鐘就恢復正常。6.迷走神經性暈厥: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7.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等患者也常頭暈。改善慢性頭暈 虛擬實境科技遊戲也能幫上忙周友芳表示,在治療頭暈上,除了藥物之外,慢性頭暈患者可持續接受「前庭平衡復健」,來預防跌倒。研究指出,藥物併用「前庭平衡復健」,治療效果優於單獨用藥者。除了至醫療院所接受復健,周友芳建議,像任天堂wii系統等虛擬實境科技中,部分遊戲也能協助「前庭平衡復健」,只要天天練習1、20分鐘,就能達到效果。此外,可透過簡單動作,自我訓練,例如,坐著或躺的時候,伸出一隻手臂食指比一,眼睛注視食指,頭往左往右往上往下轉動,頭轉動的時候,眼睛保持注視食指,如此反覆做20次。其他還有彎腰撿球、閉眼站立、坐姿轉圈、雜耍拋球、旋轉雨傘等。多多練習及復健,可減少中老年人跌倒風險。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起身天旋地轉是頭暈or眩暈?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分辨 ·久蹲起身頭暈是貧血嗎? 小心是低血壓!醫師警告「姿勢性低血壓」7大高危險族群
-
2022-04-20 失智.失智100問
財務問題/借鏡日本防高齡遭詐騙 金融自律規範9月上路
台灣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根據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推估,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0萬842人,45至64歲失智人口約1萬1324人,台灣失智人口共31萬2166人,占全國總人口1.34%,等於台灣每74人中就有1位失智者。為避免長者因認知功能障礙被當「肥羊」遭詐騙,金管會推動「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預計今年9月上路,台灣失智症協會獲得日本教授成本迅授權,出版「日本金融機構高齡客戶支持對應報告書」,提供國內金融機構未來針對高齡及失智者需求開發金融產品時,做依據參考。根據內政部去年公布人口普查結果,近10年高齡人口暴增50%,除了健康老化外,高齡者的財務風險更是家庭、社會關注焦點。徐文俊指出,65歲以上長者年紀愈大,失智風險愈高,同時因認知功能障礙,容易成為被詐欺或財物被不當剝削的對象。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時,常因無法確認行為發生時失智者的意思能力,導致在訴訟中無法求償,也讓失智者晚年生活因財物損失而更加窘迫,成為社會困境及國安問題。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2025年失智人口預估將超過700萬人,等於一家擁有100萬高齡客戶的銀行,一年內有高達4000名客戶罹患失智症。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教授成本迅,偕同銀行業、保險業、醫界等跨領域專家,出版「日本金融機構高齡客戶支持對應報告書」,針對金融機構服務高齡客戶友善措施提出跨領域的整體規畫建議。成本迅昨透露,從2013年展開研究,因觀察到失智患者在金融管理層面的困擾及問題,希望集合金融界一同開發合適的金融商品,如保險和信託,以及推動資產管理服務,也希望金融機構能及早發現失智者,結合社福、醫療機構給予協助。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金管會2020年成立信託計畫2.0,推出微型保單等金融措施,今年銀行公會也制定「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未來銀行業需針對高齡者金融行為,可能會產生的風險納入行銷及金融方案的考量,也提醒行員提高對長輩異常金融行為的警覺。
-
2022-04-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骨折開刀後自己就會好?醫師告訴你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復健科門診當中,常常看到許多患者在骨折開刀完之後,常常自己覺得骨頭已經固定,之後長好就沒事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才發現日常生活或是走路步行的功能為什麼一直沒能夠完全恢復?才來復健科就診。骨折開刀真的自己就會好嗎?骨頭癒合之後就沒事了嗎?術後的復健有需要嗎? 做不做復健到底有什麼差別? 以此為例:許多稍年長的婦女,不小心跌倒撐地,常常會引起手腕、即橈骨遠端的骨折,稱為Colle’s fracture(圖一)這是非常常見的上肢骨折。 無論是開刀進去, 裝內側固定鐵板, 或者是打石膏固定。 病人都要經歷一段手腕無法自然活動的時間,大約一到兩個月。 病人很聽話不敢自己亂動,大概兩星期後常常就看到整個手背到手指腫起來, 原來並沒有影響到的手指也無法正常彎曲伸直,甚至明顯的疼痛開始出現在指節。 這是我們常常在上肢受傷後,所看到的自律神經障礙( RSD, 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或又稱為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甚至更近端的肩膀也開始出現僵硬、關節囊沾黏,導致次發性的五十肩。 上肢及肩關節部位的肌肉也隨之萎縮無力。 等到固定六到八週,骨頭癒合了,如果又沒有緊跟著積極復健治療,骨頭癒合再好、手腕關節活動度跟肌力也無法正常復原, 日常生活工作一定明顯受影響,真的非常可惜!上面所提到的自律神經障礙、次發性肩關節僵硬、 上肢肌肉無力萎縮其實都可以透過早期的復健介入來避免。 一般開完手腕骨折固定手術之後的兩星期,應該就要開始積極的復健治療。「醫生說,我的手腕還必須固定不能動,那要怎麼做復健呢?」主動性休息(active resting)的觀念對於骨折的復健治療很重要。 骨折癒合絕對是第一要務!專業的復健團隊會帶領病人在不影響骨頭癒合的情況下,來施作近端肘關節、肩關節的肌力訓練與強化遠端手指節的活動力,避免之後產生關節沾黏、肌肉萎縮、疼痛的後遺症。 這些復健治療的即早介入,可以協助患者在骨折部位癒合之後, 快速的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 復健科常用的一些深層電療處置,也可以協助降低術後疼痛以及關節沾黏,甚至減少術後非類固醇消炎藥的使用。台灣車禍機率很高, 因機車騎士帶安全帽已經蔚為風氣,大大的減少了頭部外傷的機率,但是大腿小腿骨折, 卻仍然是臨床常見到的意外傷害。 開刀手術固定之後,病人通常患側無法正常受力行走 ,常常一個月內就明顯看到同側大腿、小腿及臀部的肌肉萎縮無力。 開完刀兩個月後被告知骨頭已經癒合完全, 可以「正常走路」!但是拿掉了助行器,病人卻走路一拐一拐,常常誤以為是開刀後長短腳, 其實是因為下肢,尤其是臀部肌肉明顯萎縮之後,導致走路時兩側肌力不平衡,骨盆傾斜。原本是大腿小腿的骨折,但常常膝關節跟踝關節活動度卻也都明顯受限,必須及早介入。 如果骨折的位置靠近膝關節,之後引起膝關節攣縮的機率更高, 復健科醫師會評估可以施做膝關節活動度訓練的安全可行角度,來施做復健治療。骨折術後合併發生的下肢腫脹、循環不良也會影響到下肢的本體覺以及平衡控制, 尤其如果是靠近踝關節的小腿骨折,影響機率更高。許多患者下肢骨折癒合後,增加了日後跌倒的機率, 原來跟這些因素都息息相關。同樣 Active resting ( 不影響骨頭癒合下,要即早活動)的復健觀念,也可以在下肢骨折開刀兩週後開始進行。利用患側不受力的擺位,如躺姿、坐姿, 就可以進行許多核心、骨盆、大腿、小腿的關節活動和肌力訓練,而不影響到骨頭的癒合。 譬如躺姿健側橋式(圖二)患側情況改善後,可兩腳一起進行橋式運動(圖三)或是側躺大腿側舉(圖四)甚至髖部小圈環繞(圖五) 更多臀肌以及核心的挑戰。這些術後的早期介入,都是讓患者可以順利無縫接軌,在骨頭完整癒合後盡快回復正常行走功能。 骨頭癒合後,也會看患者狀況,逐步增加挑戰的難度, 包括肌力強化、平衡訓練 、下肢反應靈敏度。如深蹲、八字行走路,甚至跳躍、跑步、折短跑…等等, 尤其對於年輕患者,提升復原目標,以期恢復正常功能。無論是上下肢的骨折,透過骨科醫師的手術, 都有非常良好的癒合機會,但是手術的成功並不保證功能的完全復原!骨折的復健治療非常重要,但是常常被忽略,而錯失了最好的介入時機。 在復健科常常看到患者術後兩個月才來求診, 反而得花更多的心力和時間來扭轉已經造成的種種併發症, 而且還未必能夠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大家不得不慎 ,務必把握最佳骨折術後的復健時機。(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授權刊登)
-
2022-04-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發現新生命是病人和醫生共同的生命故事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第三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題,邀請到三位資深醫師發表他們的心得。一位台灣兒童精神科自閉症的領頭羊回憶四十年前開始對這群病人與家屬做深入的研究之後,發現自己一生的服務、教學和研究,都離不開自閉症,而寫出感人肺腑的「投入自閉症無法自拔」;一位在美行醫將近五十年的神經內科教授除了繼續在大學醫院附設醫院看病、教學,又在華人區照顧病人,而發現華人就醫態度不積極、高血壓及中風較美國人發生得早,且出血性中風較多,因而發表論文,並與一群華裔醫師加強社區醫療大眾教育,他最後語重心長的說出:「很感恩,因為每天我都會在病人那裡學到許多。」一位長年關心社區精神健康的精神科教授,分享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生故事,敘述病人跨越人生的困境、開創新的人生格局,成功開啟她的多元思考與情緒掌控效能,達成人和人之間「完整的信任」,使醫者深切體會身為精神科醫師在醫療的過程中「醫生的角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讓我投入自閉症無法自拔的一群人】身為精神科醫師就是要面對病人的生命故事。蓋一個人有一天的日子就有一天的「生命」,他的一生就是一生的「生命故事」。每個人的活潑生命就呈現在他每天「日常生活的精彩活動」中。而每天生活的活動就由他的「精神(mind)」呈現出來。沒有健壯的精神,他就無法有效面對人生日常生活的挑戰,易於發生過強、不舒的身心壓力反應,甚或發生精神困擾或「精神疾病」。精神不健壯乃源自「腦的脆弱性」,此脆弱性乃因腦的體質特性攪和著由小到大成長過程不良生活環境,造成「腦結構與功能」的異常。因此,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他的腦所產生的精神功能(包括一個人的情緒、行為、認知與生命驅動力等)就不能有效的應對,也就是說,他的腦力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挑戰的需求了。相對而言,一個人有「充沛腦力」就有健壯的精神功能,就能輕鬆、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的困境,有效跨越人生的挑戰,進而開創人生新面貌,人生因有挑戰而更形精彩。他(她)的頭腦經由腦的「可塑性」就能逐日累積人生經驗,生命更豐富,享有「日日是好日」的人生,每天充滿正向的能量,快樂的迎向未來。 執此之故,我認為精神科醫師就是要在面對病人腦力不足的精神病理(含括情緒不穩定、行為失序,記憶、思考、判斷等認知功能減低,與生理驅動力如自律神經系統功能、睡眠、食欲等功能異常)時,施以精神醫療,使病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日充沛其腦力,使他的精神功能越來越健壯,逐步化解生活中的精神困擾,使他的頭腦經由腦的「可塑性」,重塑扶正精神功能的「腦結構與功能」,在腦力可及範圍內,逐日有效累積正向、有用人生經驗,每天展露正向的生命動能,有自信地開展精神樂活(Mental LOHAS) 的生活,快樂的迎向未來。身為精神科醫師,有一個重要的意義是病人會把一生由小至大的精神生活世界的點點滴滴,合盤地呈現給精神科醫師,以便「一起釐清」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的曲折困境,並重新調整人生,在當代腦科學的知識與理論運用下,這意味著透過病人用心調整人生軸向,調整他(她)對週遭環境的應對進退方式,就等於在建立新的腦神經通路之結構,重新發揮有效率的充沛腦力與精神功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夠貼切權衡他(她)個人的本性,他(她)的環境條件,他(她)的人生願景與期待,因而重新走出一個嶄新的生命, 有效消除、 改變精神困擾裡潛存之精神病理。這個真正深入淺出的人生過程,也是需要相互間深厚的信任,才能發揮病人和醫生「一起努力」的良好成效!多年行醫的生活裡,我重覆地看到病人,從精神困境中,辛苦地度過,並在互相信任的對話裡,常常可以聽到病人回首過去辛苦度過精神困境的點點滴滴。例如會在過年季節裡,感嘆的說:「去年已經過去了!」意味著能以新的態度迎接就要來的新年度;又如治療後,成功度過精神困境之時,真誠地回味過去的他自己,感嘆他確實太專注在事業的發展而忽略生活周邊的點點滴滴,不懂得欣賞生活週邊的花草與樹木,也完全地忽略了家庭,以現在他的眼光看起來,「過去的生活,也實在是太沒有趣味了」,難怪會發生精神困擾的悲情!我有太多的機會一直看到病人如此這般自我檢討與反省的例子。他們一直在重複敍說著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也就是「尋找新生命、發現新生命」的人生故事。這令我內心震撼。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生故事了。思覺失調症是病情嚴重的一種疾病,它是我在精神醫學學術生涯中的研究重點之一,期盼對這些嚴重生病的病人,在病理上能多一些了解,在醫療上能多一點助益。思覺失調症在病情嚴重時會失去和現實的連結,和家人與周邊的人也會有衝突,往往會深陷在人生的泥淖,失去生命動力,生活失序,失去信心和成就感。一位由父母帶來求診的高中生,她的治療過程中充滿了挫折,心中不時出現國小國中時在學校被同學霸凌的經驗。她的聴幻覺也不時出現同學批評、辱罵她的困擾。她的生活失去了規律性,每每睡到中午才醒來,而晚上又偏偏睡不著。心情既害怕不安又憂鬱低落,每天上學充滿了抗拒的心情,最後變成不敢、也不想去學校上課,天天待在家裡,往往躺床不起,連洗澡也不想洗,三餐也不規律。媽媽非常的擔心她,一直強烈的要求她,造成母女間嚴重的衝突。唯一的哥哥也不能體諒她的困難,哥哥本身也和媽媽常有衝突,互相不理不睬,家裡過得很不溫暖,也失去了老同學的鼓勵和支持。病情起伏不定,內心有著嚴重的孤寂感,爸爸也天天只去店裡工作。在這種嚴重病情影響所導致的惡劣生活情形下,她在就診初期,顯得非常的落寞也不想和醫師對談,只含糊的說她不想去學校,她過得很不愉快又害怕,心情也很憂鬱,覺得非常的孤單、無助。經過一段時間建立好「病人和醫生的治療關係」以後,她開始規律服用醫生所處方的藥物,脫離現實的思考、知覺症狀,逐步地減輕了。她開始自己來門診了(原來均要母親陪著才來)。她開始可以敘說她生活的孤單、寂寞與無助,可以逐步表達,受不了源自媽媽強烈的、愛的壓力,但是又無法避開。對周圍人多的地方會感到害怕,總是對別人的眼光感到不舒服。睡眠不安穩,睡夢中不時會出現過去在學校被霸凌經驗的不舒場景。每天生活不規律一直是她的生活難題,體力好的時候就到圖書館去念書,準備進入大學的考試。三年來一直因精神不易集中,也無法規律地參加補習班的功課,一直無法進入理想的大學,在爸爸的鼓勵下去爸爸的店面做打雜的部分工時工作。如此減少了和媽媽、和哥哥相處的時間,也增加了接受爸爸的鼓勵和安慰。焦慮、憂鬱的心情減低了,也開始偶而和老同學相約去逛街。人生開始有愉快的感覺,生活規律性稍有調整,睡眠的品質也改善了。體認媽媽有她的個性特質,哥哥對事情也有他的特別看法。他們吵就吵他們的,病人學會不理他們,對媽媽則以不衝突的方式來面對她,自己心情也因而放鬆了很多。對自己的學業也覺得可以放下了,或許先學習一些生活技能,再做進一步的考慮。看來病人在「瞭解自己」受思覺失調症影響,雖然生活困難重重。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她從弱不禁風的高中生,慢慢轉為堅忍具有靭性的病人。她接納她自己是腦有脆弱性的病人,除了自己努力生活,也需要藥物治療。她包容性地接受自己不能在學習上那麼樣具有效力的事實與經驗,決定先學習一些生活技能而不急於升學,不堅持要求自己,進入所期待的大學生活。她發展了和家人相處、應對的新方法,以一種新的態度來接納他的母親對他的態度,增強他的忍耐力,減緩自己在家裡生活的心理壓力。她也轉了一個角度來看父親、母親和哥哥在家裡的生活型態,因而和家人重新建立生活在一起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她安排健身中心的運動和到公園散步的機會與時段。她接納、面對過去被霸凌的傷痛,她找回過去的友情,和過去互動良好的同學再度相聚,重新去享有既有的友誼。從她的言談、衣著,展露他對自己的信心和對生活環境的良好互動,從她改善的規律生活,展現她的生活效率。她如此的生活轉化,不只是病情穩定,不只是病情復元,我看那是病人在人生旅程上,跨越了她人生的困境,開創她新的人生格局,顯然她正「用心善用」她頭腦的「可塑性」,重新建構一套有利她精神健壯、能充沛其腦力的「神經連結通路」,成功開啟她的多元思考與情緒掌控效能。我體會到那是一種令人感動、敬佩的人生演進的好榜樣呢!總之,身為精神科醫師在醫療的過程中,我體會了什麼是真正的「醫生的角色」。因爲,病人把他「自我」的精神生活內容逐步又完整地呈現給我,不管是好的或者是困擾的點點滴滴。如此可以體會到病人和醫生之間那種完整的信任。這讓我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完整的信任」,是可能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是要完成更高層次事情(例如有效精神醫療)的一個必備條件呢!另外,正如宗教家所言示,有了信仰就有了新生命。身為醫生在與病人一起努力面對人生的種種波折與困境的過程中,「歴歷在目」的是病人用心瞭解自己,接納、包容自己,能步步為營地面對人生的苦痛,培養忍耐力與耐受度,從弱不禁風的狀況,轉為既「謙虛又堅忍」具十足靭性的人。他不只是病情穩定,不只是病情復元,更有進者,是他在人生旅程上,跨越了人生的困境,開創新的人生格局,找到了新生命,他充滿了自強不息的信心、勇氣和毅力。這是令人感動、敬佩的「人生演進」呢! 我私下思考,病人治療過程中,一直在重複敍說著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一直在「尋找新生命、發現新生命」,而這正是「病人和醫生」的共同生命故事呢!
-
2022-04-14 名人.謝向堯
謝向堯/到底該急救或放手?人生最後一哩路如何決定
如果已經可以預知自己的命運將不長久,你將如何決定你的人生?在連續劇的場景,病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家屬拜託醫師「無論如何救到底」、或是「不要讓她太痛苦,讓她好走」是常見的橋段。如何選擇是對病人最好的?取決於家屬的想法、也跟家家戶戶的現實狀態有關;甚至不能免俗的,家人之間的恩怨情仇、財產分配等因素,也可能會左右患者的命運。『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前幾年制定,以病人自主為宗旨的法律;也是亞洲第一部相關法律。對於病人而言,最大的好處是在意識清楚時,能夠預先決定自己的未來。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突然飛來橫禍,陷入昏迷狀況,需要被插氣管內管或急救?甚至需要漫長的維生醫療系統卻無生活品質可言?對醫療團隊而言,有別於以往聽照顧者的話(通常是家屬)決定對患者急救或是放手,當患者依本法簽署了意願書後,便能以患者的意願為優先;此外也不必像連續劇一樣,刻意隱瞞病人病情,而是要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法告知病人病情。總而言之,此法案保障病人對自己的病況有知情權與決策權。這套法案或許在許多國民與專家眼裡,尚稱不上圓滿,但我覺得它已經相當程度能夠保障個人和醫療團隊的決策不受他人干擾。於是我除了參加安寧緩和條例的訓練課程之外,也在數年前參加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訓練,取得種子教師資格。對我而言,能保障一些人的受醫權,就像是作功德;於是我甘之如飴。會與高先生結緣,全仰賴一位本科教授的牽線。高先生約五十來歲,任職於科技業,因為漸進式步態不穩、全身顫抖而來求醫。乍看臨床表現,會誤以為是帕金森氏症候群。最後高先生被診斷為多發性系統性萎縮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初期有點類似民眾印象裡的帕金森氏症候群,但隨之而來的症狀更多樣化,病程惡化又太快,日後會出現大小便控制不佳、姿態性低血壓等等自律神經失調情況。有些患者只需兩三年就會退化到不良於行、需人照顧;最後通常因為反覆嗆到而感染、或是器官衰竭而走向死亡。高先生在得知這個診斷,據說十分沮喪,畢竟他還有大好人生,且女兒們剛讀大學,仍需他挑起家庭重擔。他的情況比起我曾照顧過的患者更嚴重,發病短短一年餘就出現言語障礙、吞嚥困難、眼震,且已臥床;但他沒家族病史,可能跟個人體質或基因異常有關。國內外對於此類嚴重疾病不乏許多臨床試驗。起初在高先生要求下,教授介紹他到其他醫學中心參加新藥的臨床試驗,可惜效果仍不佳。高先生看遍數家醫院後,最終還是回到本院來就醫。高太太是教育界出身,夫婦兩人都是高學歷。她在高先生病情日益加重後便辦理退休,負責照顧全家人。他們主動打聽有關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的事宜,據說也瀏覽過相關衛教影片。因為他們詢問如何預立醫囑,所以教授才情商我出馬。我每次到加護病房去開安寧緩和家庭會議,面對的多是家屬,討論意識不清患者之命運。病主法的對象卻不同,會來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都是相對健康、清醒且能表達自主意識的人。我們會分析所有主角日後可能面臨的各種假設狀況,並請他們審慎考慮屆時該如何處理,以便提前預立醫療決定(AD)。這趟是我們團隊的新嘗試。以往病主法的諮商都是在特別門診進行,事先預約時段、有完整討論與思考環境。但高先生的情況不同,如果我沒趁著他這次因肺炎住院期間完成他的心願,而是等他出院後再專程安排到病主法諮詢門診,應該是難上加難、甚至可能沒機會了。病主法中提到的五種臨床條件為:1. 末期病人,例如各種已經到處轉移的癌症;2. 不可逆的昏迷;3. 永久植物人狀態;4. 極重度失智;5.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罕見、不可逆疾病或情況:目前已經公告十一種疾病,其中八種是神經科相關疾病。當簽署醫療決定的意願人不幸符合前述幾種條件時,才能依病主法來執行他本人簽署之意願。像高先生這樣,已經罹患特定疾病後才提出諮詢的,我是第一次遇上;特別是他罹患的是多發性系統性萎縮症,已經是病主法第五類條文中,政府公告的罕見與不可逆疾病。換言之,我這回將幫他做的醫療諮商,不是「萬一你以後遭遇這五類情況,你想要怎麼辦?」而是「你已經是第五類疾病了,你勢必會遇到這些情況,打算怎麼辦?」他做的決定,將直接影響他現在與未來的生活品質。我去探視前,社工與安寧共照師早已探訪過患者及家屬,安排前置作業,包括讓家屬看了衛教影片、說明病主法精神。相信家屬已經調適心情,願意尊重意願人的想法。只是當我去到病榻,看到高先生肢體不定時出現陣發性痙孿,且勉強抬起手腳時因為神經系統退化而抖得厲害,還是不免覺得心酸。我先向高先生自我介紹,以及確認今天來探視他的目的是「為了做醫療諮商」。他含著眼淚,發音非常含糊的詢問我:「這個病,沒有藥物可以醫了喔?」我鎮定的點點頭說:「是的,很遺憾,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癒;相信前面求診過的教授也這樣對你說。」抓住浮木,是一種本能。雖然已經知道他是第五類臨床疾病,我還是得照本宣科,從第一類疾病起,依序詢問他對每一種治療的決定。假如罹患這類疾病時,要不要接受維持生命治療?廣義而言,就是平常急救裡的心臟按摩、插管、電擊、或血液透析等等;以及是否願意接受人工營養及流體營養?如靠鼻胃管灌食、或注射點滴等。當然每種選項裡,患者願不願意接受也都有四種程度的差別。患者可以選擇「無論甚麼時候都不接受該種治療」、「當已經治療一段時間後(期限可以自訂)卻看不出成效時,就不要再繼續接受該項治療」、或「當自己變成意識不清時,交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以及「無論如何都要接受上述治療(就是救到底)」。因為每個人的病情、家裡狀況、對「痛苦」的解讀都不同,所以對於疾病的想法與餘生的期待也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在醫師、諮商團隊詳細說明後,患者可以選擇全部由自己決定、或是將其中某些項目交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而最後諮商完畢後,院方會將患者的預立醫療決定(AD)(記錄患者意願的表格)傳到健保局去。只要患者清醒,日後仍可改變心意,修改其中內容。高先生看來非常敏感而脆弱,我在說明時十分小心,怕他崩潰。他在我敘述每種維持生命治療的選項時,都很堅決表示「無論甚麼時候都不接受該種治療」。看來他早已全盤想過。而在討論人工營養及流體營養選項時,他原本也是很篤定的表示「無論甚麼時候都不接受該種治療(包括不插鼻胃管)」。但站在他身旁,貌似堅強的高太太此時突然問了一句:「如果他到時候昏迷了、或無法進食了,卻沒插鼻胃管,一定會有飢餓感吧?」這問題很難回答周全。我只好說:「如妳所見,他這個病會造成吞嚥困難,如果他口咽部虛弱到無法進食時,的確會有飢餓感。但是大多數患者進展到那時候,身體代謝機能會下降,其實也不需要那麼多營養了。」其實我稍微講得圓融,試圖不讓高太太覺得愧疚。插鼻胃管這件事在華人社會裡,一直是個心理障礙。有少部分家屬會認同「插鼻胃管的人很可憐」,但絕大多數家屬會有「如果不讓患者插鼻胃管,形同放任他活活餓死」的內疚。直至今日,我仍然覺得要安撫每位家屬對這件事泰然觀之,何其不易。高先生原本堅持的意念,似乎也在高太太這聲質疑裡有了動搖。他看看我,又勉力轉頭看看高太太的表情,最後對我表示,將「插鼻胃管」選項勾選為「當我意識不清或無法自行表達意願時,由我的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所以原本他堅持所有項目都自己作主,變成要請高太太當醫療委任代理人;只有當可能須斟酌使用鼻胃管的情況時,才交給高太太作主。我想,他是怕高太太不捨吧!身為專業人員,我不能干涉或誘導意願人的決定。無論他是出於尊重、或怕太太覺得遺憾才轉變態度,我都照實記載他的意願。真正諮詢的時間並沒有太長,其實高先生多有了定論。他只是無法接受現況,又期待能夠讓自己生活品質更好一些。在高太太與兩位女兒的全程陪同下,我們完成了高先生的ACP和AD。在我宣佈所有內容無誤後,高太太突然掩面痛哭;然後全家人相擁著哭成一團。我和社工、安寧共照護理師、宗教師及病房護理師等人就靜靜站在一旁,讓他們宣洩情緒。釋放感情很難,但揹著重病往前走,心裡更苦。如果家庭成員之間藉由這次醫療諮商,都認同讓高先生照他的意願走,那就是一種幸福。我告訴他,雖然目前沒有藥物能根治此病,仍然可以嘗試改善現有症狀。例如他口水很多、四肢會陣發性痙孿、失眠、手抖等,都有相應的藥物可以稍微緩解。也許是因為當天的氛圍所致,家人們稍後也提出要求,希望一併在這天做ACP 與AD。高太太及女兒們的決定,都是「當罹患病主法所列舉之五大類疾病裡的任一類時,拒絕接受所有維生醫療系統、及人工營養或流體營養治療」。我並不意外,這幾乎是我聽過絕大多數民眾在作AD時的考量。但沒有甚麼回答是絕對正確或一成不變的;只要人清醒,隨時都可以修改意願。至於高先生是否應該轉去安寧病房,其實依安寧緩和醫師的判斷,高先生是符合入住條件的。只是他目前神經學相關症狀太多,我也怕安寧醫師應付不來,故向高先生提議繼續調整幾天藥物後再轉過去。人生走到最後,總是會有許多症狀,且帶著不適與不甘。醫者有時候能做的真的有限。在最後一段路,我能努力的無非是把路鋪平,讓他走得舒坦些。這是我的志業與期盼。後記:高先生治好肺炎後,先回家去調理。但聽說沒多久他的呼吸更費力,也更常嗆到;家人看了還是於心不忍,將他送至本院安寧病房。在我幫他做AD後不到兩個月,聽說他就在家人陪伴下,逐漸昏迷,沒插鼻胃管的情況下圓滿的離開人世。
-
2022-04-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A」補眼睛兼抗氧化!醫師、營養師教你三餐食物這樣吃,不會再缺維生素A
「吃胡蘿蔔顧眼睛」的觀念我們在餐桌上從小聽到大,這確實是其來有自,因為胡蘿蔔當中的beta-胡蘿蔔素能轉換成維生素A,是維持正常視力的必要營養素。不過維生素A除了護眼,對身體的重要性還有哪些?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比較少看到主打維生素A的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這篇文章會解釋維生素A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會說明日常飲食裡有哪些攝取維生素A的選擇,以及比起缺乏維生素A,我們反而得更注意「過量」的風險。維生素A是什麼?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也稱維生素A、Vitamin A,以多種型態存在,如視網醇、視網醛、視網酸、視網酯等。維生素A在腸道中被吸收,且90%以上會被轉化成視黃酯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維生素A的好處1. 維持在暗處視覺,幫助視網膜的修復2. 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維持皮膚、毛髮與黏膜健康3. 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4. 維持正常生殖功能5. 抗氧化,能中和有害的自由基,增強身體抵抗力所以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造成夜盲症、掉髮、皮膚乾燥、毛囊角化症、乾眼症、結膜或角膜軟化潰瘍、骨骼無法正常生長、牙齒及牙齦受損、免疫力下降等等症狀。不過就目前台灣的生活水準,一般人不太容易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發生。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哪些?1. 動物肝臟(豬肝、雞肝、牛肝、鵝肝、鴨肝等等)2. 魚肝油(魚肝油與魚油是不同的,「魚油」負責補充 EPA 和 DHA)3. 蛋黃4. 乳製品5. 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當中的「β-胡蘿蔔素」,包括:- 地瓜(甘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與其他種類的地瓜相比,「紅肉地瓜」每100公克熱量最低,還含有最大量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C。- 胡蘿蔔- 黑豆- 菠菜- 空心菜- 油菜- 南瓜- 櫛瓜6. 水果。雖然維生素A在蔬菜中的含量通常比水果豐富,但有幾種水果也含些許維生素A:- 芒果- 葡萄柚- 瓜類水果(哈密瓜、西瓜、木瓜)維生素A的每日攝取量要多少才夠?根據衛福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不同年齡的每日維他命A攝取各有上限:- 3歲以下:600微克- 4-9歲:900微克- 10-12歲:1700微克- 13-15歲:2800微克- 一般成年人與孕婦:3000微克每天吃五份蔬果,即可提供成年人約50%至65%的維生素A建議攝取量,所以通常只要均衡飲食,就不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情形;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建議,每日吃一小條或大的胡蘿蔔半條,就能補充最適量的維生素A。基本上一般人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的營養品,尤其是內臟類,像鵝肝、豬肝等等,一天吃一小口就超標了。維生素A攝取過量也會「中毒」因為脂溶性的維生素A無法隨著多喝水排出體外,維生素A攝取過量超過六個月容易產生中毒症狀,可能對肝臟、骨骼及腦部造成損害。衛福部食藥署強調,長期食用大量動物肝臟、魚肝油或服用高劑量補充劑才是造成維生素A中毒的主要原因,所以也提醒看到維生素A、D對成長有益的家長就希望為孩子補充營養,但不代表維生素A攝取愈多愈好,相關食品應擺放在小朋友不易取得的地方以免誤食過量而中毒。維生素A攝取過量出現的症狀包括:1. 噁心、嘔吐2. 頭痛3. 暈眩、視力模糊4. 肌肉不協調5. 毛髮脫落6. 皮膚乾燥7. 中樞神經效應8. 腦脊髓液壓力增大9. 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10. 肌肉無力11. 骨骼疼痛或骨質流失12. 嗜睡或易怒13. 新生兒出生缺陷那到底要怎麼吃維生素A 呢?大原則就是不偏食,避免大吃內臟類,就能滿足身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了。資料來源:吃維生素A 也會中毒?聽說胡蘿蔔(紅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是真的嗎?維生素A、D多吃比較好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
-
2022-04-0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你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師帶你5招緩解
常常覺得身體不舒服,檢查報告卻都正常?還出現便祕、憂鬱、頭痛、失眠等症狀?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讓身為中醫師的「77老大」來教大家5個超實用的「自律神經失調」緩解方法,讓你身心都頭好壯壯!根據自律神經名醫郭育祥醫師著書資料,若以美國一份統計報告指出自律神經失調4%的盛行率估計,台灣約有92萬人會因自律神經失調受苦!由此可知,現代人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比例越來越高!中醫對於自律神經失調,多半認為是心氣很虛和肝氣鬱悶所造成,而77老大要教大家的5個方法分別是按摩穴道、飲用百合酸棗茶和甘麥大棗湯、刮痧、運動以及腹式呼吸。按摩穴道分別是手指頭上的井穴、腳背上的太衝、神門、內關和常常被人提到的三陰交,造著順序按即可。運動方面,77老大則提醒,要切記不可以太激烈,呼吸不能太快,像是散步、瑜珈以及慢速游泳就是不錯的選擇,能夠讓副交感神經好好作用。更多詳細中藥茶飲食譜以及緩解方法都在影片中,打開影片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資訊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自律神經乖乖聽話!77老大FB77老大YT原始影片延伸閱讀常常牙痛、關節痛、肌肉痛?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解決疼痛問題比吃止痛藥更有效?只需3招迅速緩解經痛!「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3-27 醫療.巴金森病
好好治療巴金森 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巴金森氏症剛開始被發現的時候,被視為一種導致年長者動作緩慢的疾病,兩百多年過去,科學家發現巴金森氏症並非年長者的專利,症狀除了動作障礙,還有其他不容易分辨的非典型症狀。巴金森氏症病程可長達20年以上,只要接受治療,病友的平均壽命不比一般人短,若能具備正確的知識、獲得良好的照顧,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非典型巴金森病友問題更複雜,更難診斷。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有很多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是用症狀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典型病友發病之初,主要症狀侷限在靜止型顫抖、僵硬、動作遲緩,通常要等病程發展十年以上,才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不過,大約有15%巴金森氏症病友屬於非典型,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例如,有些人在巴金森氏症發病第一年就併發失智症;有些人除了巴金森氏症主症狀之外,會出現小腦退化引起的步態失調、自律神經功能異常、嚴重便祕、排尿困難、血壓不穩定。戴春暉表示,非典型有六種,其中四種比較常見,兩種比較少見,共同點是問題更複雜、更不容易診斷。九成病友是年長型,約一成是年輕型,通常有家族史。除了用症狀分,也可以用發病年齡分。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九成巴金森氏症病友都是年長型,只有大約一成是年輕型,通常都有家族史。年輕的定義在文獻中有不同的切分點,有的定義為40歲以下,有的是50歲以下。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也逐漸了解有某些基因可能與疾病進展速度較快有關,另外一些基因則是對藥物的反應較佳。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依照嚴重程度,可將病程分為五期,第一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第二期症狀出現於雙側;第三期症狀發生在雙側,且軀幹平衡反射能力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影響日常生活;第四期行動困難;到了第五期,患者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終日臥床。病程分為五期,通常在第二、三期停留時間較長。「我們看巴金森氏症的醫師,都覺得自己在跟病友一起變老,因為每個病友都會跟我們很久。」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平均在62歲,在有治療的情況下,病程可以長達20到25年,每一期大約是3到5年,但通常第二、三期會停留比較久的時間,到了第四期以後又進展比較快速。戴春暉表示,這是因為到了第四期以後,病友往往年紀大了,身體較虛弱,加上走路不方便、活動力下降、需要照顧的程度上升,發生跌倒意外、併發肺炎的風險也提高,所以病程會推進地快一些。戴春暉會算給病友聽,平均62歲發病,好好接受治療,之後還有20到25年,病友的平均壽命並沒有比一般人短,有正確的知識、良好的照顧,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注意是否有便祕、嗅覺喪失,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該怎麼留意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李政霖表示,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察覺,特別是有些病友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發生之前,就有便祕、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非典型症狀。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預防巴金森氏症減少接觸毒物 避免高壓生活要預防巴金森氏症的發生,戴春暉建議,可以從避免接觸危害物質、保持健康習慣、避免長時間壓力或過度工作做起。許多農民常會接觸到的殺蟲劑、焊接工作時可能接觸到的重金屬(錳),含有重金屬的地下水,都是危險因子。戴春暉多年臨床工作,看過許多病友是在一個很大的壓力事件後發病,可見高強度的壓力或許也是誘發因子,因此他建議避免長時間壓力和過度工作。最後是要保持身體健康、規律運動,因為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若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於預防巴金森氏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03-25 養生.聰明飲食
比起營養,吃早餐其實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日本醫學教授:早上2個小習慣讓身體變健康
改變早上的「一個」習慣,一整天就會改變!為了「放慢腳步生活」,首先要注意的是早晨的生活方式。你平常都怎麼度過早上的呢?應該有很多人的早上除了忙還是忙,總是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度過吧。有人說,「早晨的一分鐘相當於中午的三十分鐘」,可見早上是多麼地忙碌。但是對自律神經而言,最應該避免的生活習慣就是「慌慌張張地度過早上」。因為一起床就手忙腳亂,忙東忙西的話,交感神經就會開始活躍,副交感神經馬上就不運作了。身體在我們睡覺時,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身體是以這樣的狀態迎接早晨的。好不容易經過一夜好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得到提升,但一到早晨就開始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就會瞬間下降。老實說,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早晨本來就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就算什麼都不做,副交感神經活性也會慢慢下降,交感神經會上升。因此,這時候就必須特別注意。為了放慢腳步生活,「自律神經的轉換」不應太過急遽地進行,最重要的是,「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聽起來好像很難,不過這裡其實僅需注意一件事:只要悠閒地、慢慢地行動就好。慢慢起床、慢慢洗臉,吃早餐、刷牙、上廁所、換衣服,不管做什麼都慢慢做,然後,邊喝咖啡,邊慢慢地看三十分鐘的報紙。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就是讓自律神經順利切換的祕訣。如果你總覺得「早上就是忙,沒什麼時間」,那也不用所有的動作都放慢速度做,但最少希望你能導入一個「緩慢行動」:只有刷牙慢慢刷,只有換衣服慢慢換,或是在家裡的走廊上慢慢走,什麼都可以,反正請把「放慢腳步」帶進忙碌的早晨吧。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能讓身體恢復,使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當然,最理想狀況是有「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不過假使做不到,只要能改變為「緩慢意識」,即使一點點也好,自律神經就會獲得調節。請一定要試試看。失敗的「早晨」,帶來失敗的一天人們常說「早晨的生活方式將會決定一整天的狀況」,這在醫學上來看也是如此。我們的身體在早上的時候,會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而後的一整天,幾乎都會持續處於這樣的狀態,直到晚上,副交感神經才會再慢慢活絡起來。雖然每天可能會有些許不同的變化,不過大致上整個流程是這樣的。也就是說,早上的時間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會瞬間被抑制,如此一來,那一整天下來,副交感神經就可能都沒什麼機會恢復了。而持續興奮、緊張的狀態,會讓那一整天的血流不順,當然也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判斷力遲鈍。為了避免度過這樣失敗的一天,「早晨的生活方式」就顯得很重要。放慢腳步、優雅地度過早晨,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地、慢慢地(真的非常緩慢地)轉換成「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而象徵這個行為的正是「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或是「早晨的緩慢意識」)。早上的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請務必實踐「緩慢的早晨」,跟「忙碌的早晨」說再見吧。三餐的目的,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道」和度過早晨的方式有關,接下來,來談談關於早餐的事。早餐,從很多角度來看都很重要,不過在本書中,將把重點放在「開啟腸子的開關」這個部分。先前已經說過,早晨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此外,也曾在前言中講述過,內臟(腸子)是在副交感神經活絡時才會積極運作。如此說來,是不是表示,當我們睡覺時因為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所以腸子就會努力工作呢?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唷!理由很簡單,因為睡覺時沒有「刺激」。腸子是個很有趣的內臟器官,只要稍微給予刺激,它就會有所反應。即使在動手術時,只要輕輕敲腸子,它也會開始蠕動。也就是說,腸子必需要有適度的刺激。在受到適度的刺激後,腸子就會開始積極工作,製造出優質的血液,再把血液運送到全身。這是其整體的運作機制。早餐,正是一個刺激。早餐,扮演著啟動腸子開關的角色。所以早餐一定要吃。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就如同人們常說的那樣,早餐確實有「補充一整天能量」的功能。不過,只要不是在上午就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人,早餐其實沒有必要吃太多。以我自己來說,雖然我從一早開始就要動好幾個手術,但我的早餐並不會因此吃得特別多。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頂多吃個香蕉、優格和一片吐司而已,然後就是實踐「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慢慢喝杯咖啡。只吃這樣,營養也很夠了。反正,早上最重要的目標只是「吃東西」。請特別留意這點。現在已經有好好吃早餐的人,維持現狀就可以了;如果是沒吃早餐但吃很多午餐的人,那麼希望你能稍微改變,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就算只吃一根香蕉也可以,吃點早餐,然後午餐不要吃那麼多。為了要讓優質的血液可以運送到每個細胞,或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的平衡,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吃早餐、午餐、晚餐這三餐,雖然也有「吸收營養」的目的,但把它想成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子」會更好。在現今人們的飲食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可能會營養不均,但絕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大家真正的飲食問題,是在於「沒有採取可調整腸內環境的飲食方法」。所以,為了開啟腸子的開關,早餐、午餐、晚餐都要有規律地吃。而替「飲食規律」打頭陣的就是早餐。量少也沒關係,但一定要吃點什麼東西。書籍介紹書名:慢一點,小林弘幸的究極健康法:每天15分鐘的神奇改變作者:小林弘幸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5/01作者簡介/小林弘幸(Hiroyuki Kobayashi)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1960年生於埼玉縣,1987年畢業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部,1992年於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所(小兒外科)博士課程修畢後,先後任職於倫敦大學附屬英國皇家兒童醫院外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附設醫學研究中心、愛爾蘭國立醫院外科,之後歷經順天堂大學小兒外科講師.副教授,現為醫學部教授。從事外科.移植外科、免疫、內臟、神經、水、運動飲料的研究長達20年以上,深深體會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平衡的重要性。著有《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如何整頓自律神經、消除焦慮》、《不可思議的3行日記健康法:每天10分鐘,拯救失衡自律神經2週見效!》等暢銷書,也活躍於《全民家庭醫學》(朝日電視台)、《世界最想上的課》(日本電視台)等眾多媒體中。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2-03-20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忽高忽低的血壓
病人昏倒,我被找去,到了病床邊,看他氣定神閒,我問了幾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有譜了,因為幾年前靠著家用血壓計,就有了答案。「這次昏倒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中午。」「飯前還是飯後?」「飯後。」接著我問了最重要的問題,「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發生?」「站著。」病人不等我說出來,就搶著說了。「跟以前一樣,站起來血壓降太低了。」多年前,我們就用家用血壓計找出了診斷。隨著時代變遷,家用血壓計風行起來,先是水銀,後來電子,產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家中的血壓數值跟醫院的常常不一樣。有時是醫院高的白袍現象;有時是醫院低的隱匿型高血壓;有時是家用血壓計不準;或是醫院家中量不同手(要以高的那隻手為準);有時卻是量的時間不同產生的差異。這病人那時血壓忽高忽低,收縮壓一下200多,一下90幾,我請他回家測量不同姿勢的血壓,結果躺著血壓170-180,站起來剩下110-120,是很典型而嚴重的姿勢性低血壓,當站太久時,血壓降低腦部循環不足就會昏倒。站立時,有500-1000cc的血液會留在下肢跟內臟,但人體瞬間交感神經(油門神經)啟動,血管收縮、靜脈回流增加、心輸出量升高,維持住站立的血壓;當心臟、血管、自律神經任何一個系統出了狀況,就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很多,包括藥物(譬如有些攝護腺用藥)、脫水、靜脈回流異常、自律神經失調、心輸出異常反應等等;曾有一篇報告說65歲以上18%都有此現象,但只有2%的人有症狀,也許是人種差異?我遇到的姿勢性低血壓雖然不少,感覺卻沒那麼頻繁。當血壓高低起伏很厲害時,不管有沒有症狀,我都會請病人在家測量躺站血壓,先躺5分鐘後躺著量一次血壓,之後不經過坐的階段,站立1分鐘後站著再量一次,接著繼續站立2分鐘後再站著量一次血壓,要是站起來血壓降低超過20/10mmHg以上,就是姿勢性低血壓。從這些紀錄中我學到很多,有人是任何時候站起來都會低、有人是偶爾發作、有人是固定早上……有人卻是跟姿勢無關,而是用餐後血壓下降20/10mmHg以上的飯後低血壓。發生姿勢性(或飯後)低血壓時,除了要找出原因(如藥物、貧血、甲狀腺低下、可體松不足、水分不夠、靜脈功能異常、自律神經障礙……)外,往往需要減少血壓藥物的劑量、避免脫水、少量多餐、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睡覺時頭抬高6英吋(15公分)、穿彈性襪等;此外,有些病人站立時血壓不降反升(站立血壓升高大於20/10mmHg),這時除了一般處理外,藥物的份量反而要增加。使用彈性襪時,最好是第二級的強度,穿到大腿的高度,真的穿不住時,小腿高度也行,但效果就差一些,效果因人而異,穿上後測量看看血壓,就知道對自己的作用如何;除這些標準治療,有長者肌力訓練一段時間後明顯改善,也有人使用EECP反搏治療後恢復正常。血壓起伏很大時,最重要是找出它的規則來,看血壓是跟姿勢、食物、鹽分、止痛藥、情緒、睡眠、氣溫、日夜、周末、壓力中的哪些因素相關?找到了,處理了,也許血壓的起伏就不會像高速公路上忽快忽慢的車速一樣危險了。
-
2022-03-20 性愛.性福教戰
自律神經失調影響性生活? 男子新婚不久性趣「歸零」
老公天天喊累性趣缺缺,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張小姐與高科技工程師老公透過相親結婚,婚後發現老公每天下班倦容滿面,即使補眠精神也不見好轉。更糟糕的是,老公碰她的次數,新婚不到半年就「歸零」。為了挽救自己的性福,張小姐拉著老公就醫檢查,發現老公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影響性生活。後來接受中醫治療,同時調理體質,老公元氣逐漸恢復,張小姐也重拾性福生活。自律神經影響可體松濃度 進而導致性功能障礙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正常運作,進而引發不同程度的疲倦或失眠。起初身體器官、功能可能未明顯受影響,但久而久之調節能力愈差,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甲狀腺異常、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性功能障礙。自律神經功能退化的男性,因交感神經功能弱,易出現過勞、疲倦、想睡的感覺,若抽血檢查發現可體松濃度偏低,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的問題。可松體能刺激交感神經功能,濃度偏低將導致交感神經功能下降,也會使睪固酮偏低,進一步影響性功能和性欲。中西醫治陽痿大不同 中醫調理從根本著手西醫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陽萎,除了透過行為、藥物及心理治療等適當調整之外,大多另外施予口服壯陽藥物,或局部注射前列腺素等方式來改善,但治標不治本且效果有限,難以長久維持。中醫醫治不舉之症經驗老到,依據臨床歸納,陽萎起碼有血虛、氣虛、腎陽虛損、溼熱下注、血瘀外傷、肝氣鬱結等,6種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時要詳細辯證論治,才能達到較理想治療效果。楊永榮舉例說明,血瘀或外傷引起陽萎要排除瘀血、促進新陳代謝,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至於肝氣鬱結引起之陽萎以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通氣行血,使全身血流可以順利流向陰莖海綿體。楊永榮進一步補充,血虛引起的陽萎就要用補血、活血的藥方以增加陰莖動脈的血液的流通量。氣虛腎陽虛損引起陽萎就要以補氣壯陽補腎法,使陰莖可以達到充血功能。溼熱下注引起陽萎就需要先以清熱除溼法,疏通陰莖內海綿體內之溼氣,然後再養精益腎。學習腹式呼吸和冥想 幫助紓壓改善自律神經失調中醫治療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標也治本且安全性高,又能同步調理身體。張小姐的老公,透過中醫治療陽痿,初期約1星期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議男性房事感覺力不從心時,就應該盡早治療,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除了耗費治療的時間也增加治療上的難度。楊永榮提醒,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必須及早對症治療,以免影響全身健康。患者飲食可多攝取蓮子、核桃、黃豆類製品,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選擇快走、慢跑或氣功,幫助消耗引發緊張的腎上腺素,增加腦內啡和血清素。運動流汗也有助調節自律神經。患者也可選擇腹式呼吸和冥想,啟動副交感神經,也幫助紓壓及心情放鬆,也能有效改善症狀。★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3-19 新聞.元氣新聞
喜劇泰斗國寶級藝人顧寶明心肺衰竭逝世 享壽71歲
資深藝人顧寶明今天驚傳因心肺衰竭逝世,享壽71歲。顧寶明是金鐘獎常客,1950年出生,曾演出蘭陵劇坊及表演工作坊一些膾炙人口的舞台劇,如表演工作坊的「圓環物語」、「暗戀桃花源」,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今生今世」,屏風表演班的「半里長城」等;以精湛的道白和肢體節奏,成為台灣劇場的重要人物。80年代電影代表作有「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恐怖分子」、「新桃太郎」。90年代仍是台灣新電影導演及香港一些商業片相當歡迎的演員,作品包括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懷玉公主」等顧寶明在2017年底發現左手顫抖、臉部肌肉不協調,就醫後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近幾年顧寶明因身體狀況欠佳,已鮮少在幕前露臉。果陀劇場導演梁志民也在臉書寫下:我們敬愛的顧寶明寶哥,在今天早上因心肺衰竭,告別了人生舞台。我們慟失了一位在舞台上全力投入、精彩傑出的演員,以及在生活上溫暖幽默的長輩、朋友,感謝他帶給我們這麼多精彩生動的角色和生命故事。
-
2022-03-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尊重、同理病人感受的重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感受、醫者的立場以及醫療費用的考量」,首先由一位剛畢業的醫師寫出他與醫學生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裡,對一位慮病症病人罔顧醫師的專業意見,執意要求更多的實驗室檢查,以探討「病人自主」與「醫療專業」的拉鋸;照顧這位病人的資深主治醫師語重深長,提醒習醫者謹記以同理心對待病人的感受;最後健保署署長指出不必要的就醫行為會影響醫療體系的健康運作,呼籲民眾正確的就醫態度是健保永續的基石。這個病人一來門診就指著她左手背、左前臂上好幾個皮膚病變,斬釘截鐵的說,這些是癌症,她想要切除掉。我看起來都不像癌症。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想,於是她講出生病的過程。她左手背有一個皮膚病變一年來反反覆覆不好,好幾次去看不同的醫師,醫師都跟她說沒有問題。一直到後來,她主動要求醫師幫她切除化驗,才發現是鱗狀上皮細胞的皮膚癌。她嚇了一跳,很擔心其它的皮膚病變也是癌症,也埋怨前面幾個醫師耽誤了她的病情。我請本院病理醫師重新再看一次病理,確定是皮膚癌,也為她做了腋下淋巴和肺部的檢查,確定沒有轉移。但是她怎樣都不相信我診斷她其它的病變是脂漏性角質化而不是癌症,她堅持那些是癌症。她說:「最一開始,手背那個癌症也是長得像現在這些一樣,你們醫師都看不出來,也都跟我說是良性的。」我指著她兩手臂上很多個皮膚病變跟她說:「如果你說這個是癌症,那這個也很像,另外這個也很像,還有你的右手、右手臂,這些也都很像。我們不要一次全部切掉,你告訴我哪一個你覺得最像,最不放心,我們先切掉那個。如果它真的是癌症,我們再來切其它的。萬一不是,你才不會一下子被白白切了很多地方。」她找了最靠近原來癌症地方的一個皮膚病變,我幫她切除、送去化驗,證明這個不是癌症。其它的病變,她也就沒有要求要切除了。對於她的手部癌症,我請她三個月回來給我用身體診查追蹤,半年後才會再用超音波和胸部攝影追蹤。三個月過後,她沒有回來。半年後,她回來了,說她有淋巴轉移了。永鋐就是在這個時候看到她的。在病人還沒有進診間前,永鋐就先向我報告了這個病人的病史。學生們都要在前一天先了解今天門診的病人。他們要先向我報告,我會考他們一些問題,一方面看他們的事前預習是不是認真,一方面也為接下來要看的病況有一些提示。我會選一些病況安全的病人,讓學生直接去面對。永鋐對病人的事先預習都做得很認真。病人以前的狀況,重點也都講到了,但他不知道這個病人對醫師的不信任是會很直白的表現出來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挑戰,我請永鋐先去面對。過程就像永鋐在他的文章所提的。事後我和永鋐也針對這個病人討論了一下。顯然,永鋐還有更多的困惑,所以他才會拿出來討論。 從永鋐的報告,我看到學生們討論的範圍很廣,也很熱烈。從自費和公費的醫療是否要有差別?醫師對病人是否要一視同仁?醫師要不要為醫療資源把關?在醫病共享決策中,醫師是扮演重要的專業角色,是聽醫師的,還是對病人的要求照單全收?有錢最大嗎?醫師面對病人的堅持,是否要為了避免衝突而做出讓步?從永鋐給他的文章下的標題,可見這一點是他心中的大問題。另外學生也提到面對慮病症的人,醫師要怎麼處理?對病人過多的支持,會不會加重她的慮病症,反而讓事情沒完沒了?尤其是當一個檢查有假陽性出現時,會不會讓慮病症的人更加不好照顧呢?多麼精彩的問題,每一個題目都可以有很多的思辨。我認為這個病特別的不是在會先入為主的認為自己有癌症,和一般病人不同的是,她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醫師會誤診,不能輕易相信,而且她很直白的講出來。但是在聽完她的生病過程之後,我覺得她有很好的理由可以做這樣的先入為主。她的求醫經驗造成她對醫師的不信任。對癌症會被醫師忽視的不安因而四處求證,能不能算是慮病症,我不知道。我在乎的是這個經驗確實會給她造成困擾。癌症要及早發現才有救,癌症診斷要靠醫師,但是醫師會誤診,這才是她無奈的地方,難怪她要到處找不同的醫師,卻又不能完全相信醫師,只好一而再、再而三要求確定。從她不來做單純身體診查的追蹤,而會回來做影像學的追蹤,可以知道兩件事。第一,她會珍惜時間,而不是沒事就到醫院找醫師閒聊的人。第二,她比較不相信醫師的身體診查,比較相信實驗室和影像的檢查。但是這些要求也不是無止盡的,病人會有自己的停損點。只是她對醫師的信心會來得比較慢。從她能接受其它的皮膚病變不須要再做切除,可以看出她也不想胡亂傷害自己,她是可以明理的人。 要和這樣的病人找到交集,要先有尊重病人的心。如果被病人一開始就是不相信醫師的態度,引導到病人是不可理喻的方向,就很難幫到這個病人了。但是要醫師能認同「病人可以不相信醫師」,無疑也是要克服醫師自尊上的盲點,這也是醫師一輩子要修練的課題。有多少醫師追求的就是擁有權威的感覺,有多少醫學生羨慕的就是病人對老師權威的信服。要他們接受病人沒有一定要相信醫師的觀念,實在有點違背他們一直努力學習所追求的目標。病人來問你,可能只是要參考一下你的看法,並不是你說的,他們就要相信。這是這個世代的醫師要有的修養。對這個病人的經驗有尊重的心,接下來才有建立信任關係的可能,才能解決病人的問題。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我是醫師,你是病人,你就是要聽我的意見」。這種想法不可能解決病人的不信任,她有很自豪的經驗告訴她醫師會犯錯。反而是我們一定要同理她,先承認醫師會犯錯。她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你認同她「醫師可能會犯錯」,她才會認為你會小心不要犯錯,她才有可能會對你有信心。我會同意幫她做懷疑部位的切除,就是在表達,我會擔心自己犯錯,有需要我會進一步求證。會令這個病人滿意的答案,可能不在於是否幫她檢查,是否同意她對疾病的看法。如果你的同理心是用在認同她的皮膚病變是癌症,認同她真的是有淋巴轉移,她反而會不相信你。她給自己下這種斬釘截鐵的癌症診斷,不過是要提醒你要更加小心,考慮這個可能性。她是怕有癌症,不是真的認為自己有癌症了。所以思考的方向不是是否順應病人的要求,是聽醫師的還是聽病人的,而是如何替病人解決心裡的不安。我想的是「如何在病人不相信你的情況之下,去幫病人解決心中的不安」。所以我不是照單全收,但是對病人的主張,我要去了解她的弦外之音,去解決病人的擔心。這個擔心所引發的醫療行為確實非常的無理,甚至有辱我們的專業。但是這個擔心,卻是千真萬確,也正是她來找你的原因。不要去評論病人不可理喻的醫療要求,病人就是不懂才會來找你,要去解決病人不可理喻的行為後面的擔心,解決的方法就在於能否有同理心。我們都知要有同理心,只是這一次這個同理心不容易產生,因為它要你先向病人承認「是的,我有可能會在你身上犯錯」。醫師是一個自律很嚴的行業,醫師自己都知道自己會犯錯,在醫院裡也是不時的在檢討醫師犯的錯,可是自知有錯是一回事,能不能向病人承認自己會犯錯又是另一個課題。 至於是不是有錢最大,在完全巿場經濟的情況之下,本來就會產生有錢最大的情形。而且醫療行為也會變成是為了賺錢,而不會真正在意病人的健康。有錢可以賺,不要被告而賠錢之下,何樂而不為。反之,若在一個政府力量過大的社會,會變成有權最大。當國家的上級長官擔心生癌症而要求做不必要的檢查時,有人敢拒絶嗎?可能不用這個長官提出來,就有很多熟悉官場之道的人,會主動獻上這些不必要的檢查了。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會遇到類似這兩種不同的場景,這兩種情形都會讓學醫學的人失去專業的尊嚴。對於把醫學的真理奉為圭臬的醫師,對於以病人的健康為首要考量的醫師誓言,自然不願意去接受這種以錢或以權當本位的想法,很容易會排斥而避之,卻忘了這可能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官大的問題,而是為了維護醫學的尊嚴,或者是自己的尊嚴。為了不讓自己是為錢或為權服務時,醫師也要小心不能有過當的自衛機轉。是醫師的尊嚴,還是醫師的傲慢呢?有時很難區分。前面提到為醫療資源把關的理由,也可以是為自己尊嚴把關的藉口。 偉大的老師都不是只教學生老師自己懂的道理,而是要學生自己能驗證真理,自己去弄懂真理。學生可能不會一下子就想到最好的答案,令人賞心悅目的是兩位帶領討論會的老師會引導年輕學生走向熱烈思辨的道路。就像永鋐最後寫的「不要當成偶發的難題去打發,盡心去想」這場討論會,在師生的互動後,有了這樣的成果,很有意義。
-
2022-03-03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失眠睡不著好痛苦,傷身又傷腦!跟著這樣做,助眠補腦,一覺到天亮
有時睡了感覺像沒睡,或常常睡醒還是覺得很累?這其實都是失眠的一種表現。睡不好,心情也就不會好、抗壓性變差、自律神經功能惡化📢教你7招,伸展深層肌肉,舒緩下半身痠痛不適|調整均衡飲食|減緩焦慮及改善情緒!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助眠妙招。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睡多睡少有學問 這樣睡最補腦你是否曾經一夜沒睡好,隔天注意力變差、沒耐心、也沒辦法專心做手邊事情的經驗?睡眠的時候,大腦可以幫我們清除白天用腦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所以長期失眠會傷害大腦,對大腦有害的代謝廢棄物質會持續在腦內累積,加速腦細胞的死亡,增加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有失眠困擾的你,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鍛練身體與腦部,遠離疾病發生。【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伸展深層肌肉與筋膜,舒緩下半身不適)。✅ 學會 2 個生活技巧(助眠食物,幫你輕鬆養成好眠習慣)。✅ 進行 2 個健腦活動(透過音樂,減緩焦慮及改善負面情緒)。✅ 閱讀 2 篇健康知識(選對洗澡時間,避免失眠和誘發腦血管疾病)。★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活動】居家活動●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技巧】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動一動 高齡有氧健康操: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職能治療師/組長 鄭又升⏰ 10:00-12:00【活動】居家活動音樂輔療深得你心!跟著熟悉的節奏來擺動:活力大衛音樂輔療團隊執行長 項朝梅⏰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冬天反而容易失眠?醫師教你從9樣食物中找回好眠在冬天特別容易想睡,但其實在冬天反而容易失眠,醫師分享:「冬天日照較短,體內的褪黑激素較難轉換為血清素,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定、容易失眠。」👉《點此看全文》睡不好?醫揭多吃這「9樣食物」找回好睡眠⏰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居家運動-腿部關節瑜珈伸展:運動專家 白芳齊⏰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 【技巧】食在美好飲食保健-對抗失眠飲食對策:營養師 徐佳靖⏰ 19:00-20:00 【閱讀】洗澡沐浴錯的時間洗澡反而睡不著!這3個時間最好別洗澡研究發現體溫降到特定溫度時,人才會有睡意,如果體表溫度升高,會影響睡眠。洗澡會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疲勞,但也會讓體表溫度升高,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得人不容易想睡,這就跟不建議睡前做激烈運動同樣道理,都會讓體溫太高。醫師建議洗澡至少要在睡前1小時,水溫控制在攝氏37~39度,這樣到了睡覺時間,體溫已降到適合的溫度,比較容易入睡。👉《點此看全文》洗錯恐缺氧、暈倒!醫提醒這「3時間點」不適合立刻洗澡,洗越多越傷身⏰ 20:00-21:00 【技巧】一夜好眠醫師教你失眠可以這樣做:芝山診所醫師余儀呈⏰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2-03-02 養生.運動健身
研究證實這招竟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妳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嗎? 或是常常因為睡前焦慮,而導致失眠的情況產生呢? 今天學貫中西醫的中醫師黃獻銘「阿銘師」。要教大家如何有效地調節自律神經失調,讓你一覺好眠。阿銘師的臨床研究發現,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承擔了許多壓力在自己身上,以至於交感神經長期處在亢奮的狀態,心情焦慮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針對這樣的問題,阿銘師稱為「Fight or Flight」 - 戰逃反應。因此阿銘師在影片中教大家一種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這個方法其實很容易,那就是「感恩」。阿銘師說,因為人一但有了感恩的對象,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不孤單!也會在感恩的過程中感受到,原來自己是被支持與受愛護的。阿銘師說,其實這個方法早在2016年就已被證實,不但能有效降低身體的發炎指數,還能夠有效調解自律神經的心律變異度。所以只要懂得感恩,情緒就會變得更加穩定,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就更容易獲得控制。所以,如果你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不妨嘗試看看阿銘師分享的方法。若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就趕快打開阿銘師的教學影片吧!看影片中透過問卷調查的結果,所歸納出的六大項目如何深入的解決你的問題。完整影片:看更多阿銘師x鍼還傳:YT/IG/FB延伸閱讀理想坐姿大解密!學會正確呼吸,不再腰痠背痛!減重醫師列出瘦不下來的三大理由,你中了嗎?「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中央不同調 雙北維持大眾運輸禁止飲食、全程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雙鐵車廂、公路客運開放飲食;新北市交通局表示,考量市區公車等大眾運輸上下乘客頻繁,雙北一致維持搭乘雙北市區公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仍需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也表示,雙北市維持車廂內禁止飲食防疫管制措施,若因生理需求需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盡速佩戴口罩。林詩欽指出,自2020年4月起搭乘大眾運輸須強制戴口罩,至今已接近2年的時間,感謝民眾配合;交通局亦要求公車業者維持高標準防疫措施,包括車輛至少每4小時消毒,加強乘客常碰觸拉環、把手等清潔消毒;並督促場站清潔、消毒、通風,以及駕駛員出車前必須量體溫、勤洗手。交通局也派員在各公車場站隨車稽查,列入評鑑考評,確保駕駛員依規定提醒勸導未戴口罩乘客;交通局也籲請市民朋友自律做好防疫,搭乘大眾運輸務必全程戴好口罩,且禁止飲食,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安心乘車。
-
2022-02-2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天寒竹縣再增2人猝逝 身心科患者多出2成
寒流發威,新竹縣繼前2日傳出6人猝逝,消防局今日(22日)再通報2人非創傷性死亡,分別為45歲男子以及75歲老婦,2名死者皆患有慢性疾病,但是否因天冷溫差過大而死亡,還需要進一步判定。除了猝死案例增加,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也發現近期身心疾病患者增加2成。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冷空氣雖有減弱趨勢,但還是有大陸冷氣團等級,一直到24日各地都是寒冷的溫度,降雨則受到華南雲雨區東移的影響,中部以北、東北部持續性的降雨最明顯,預計明後天將有一股弱冷空氣南下,再稍降溫,要到周五後冷空氣減弱,水氣明顯減少,才會逐漸回暖。新竹縣消防局指出,繼前2天有6人非創傷性死亡,最年輕為45歲男性、最長則為94歲女性,昨日上午10時至今日上午10時,再通報2人猝死,分別是45歲男性及75歲女性。累計這波寒流期間,竹縣非創傷性死亡案件已達8件,3女5男死者是否因氣溫落差大導致猝死有待釐清。溼溼冷冷的天氣不僅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身心疾病也容易發作。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近來因身心疾病來診的病人增加2成,分別是原本憂鬱症狀況穩定,但天氣不好症狀惡化,或是因體質敏感,如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天氣一變感覺全身不舒服,胸悶、心悸、喘不過氣、腸胃不適等。周伯翰醫師建議,有部分民眾罹患憂鬱症是因太少曬太陽,因此還是建議他們天氣一旦放晴就要出去多曬太陽,或是多補充維生素D3,有助身體吸收少許陽光、製作褪黑激素等,其實國外常有民眾會使用日照燈,讓大腦感覺身體有光照。醫師提醒,身心疾病症患者更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及四肢是散熱的地方,身體為了要保暖就會活化交感神經,容易使本身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更容易感到恐慌,胸悶、心悸、腸躁症的問題也會更惡化。
-
2022-02-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2癌症高峰論壇/「實際看到醫師比用電話溝通安心!」疫情下的治癌重點:減少失志症候群發生
COVID-19肺炎疫情持續2年,對癌友的心理壓力有增無減,不只擔心治療是否能銜接,也無法出門與病友們聚會,帶來的雙重壓力已影響治療。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發現,去年中醫療降載的後遺症開始出現,當時疫苗仍未普及,醫病溝通趨於簡單無法詳細解說,導致有些病患對於化療的副作用無法掌控, 對治療的信任度下降,反而阻礙治療。去年方俊凱曾開設心腫癌症門診團體治療,因為疫情嚴重時停了好幾個月,重新開設團療後,發現病患全都在抱怨化療的不適,其中有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在疫情爆發後發現口腔癌四期,就醫過程也是波折不斷,由於無法開刀,得先採取化放療的計畫,但病患對於化放療的副作用並不清楚,第一次化療後就被嚇到了,不願再接受後續治療。方俊凱說,醫療降載期間,對醫病來說都很辛苦,醫師對於病患非常擔心,治療計畫被拖延,病患要進醫院治療也害怕,自律神失調、失眠都是病患面對的問題,因此,如何給予病患心理支持接續治療,就顯得重要。在疫情未歇之際,給予病患「線上資源」是最實際的方式,其中遠距門診對於體力不好的癌友非常必要。方俊凱認為,對於病患來說,實際看到醫師比用電話溝通來得讓人安心,即使疫情已降級,仍有迫切需求,政府需要延續政策。尤其在癌症治療生存率大增的情形下,心理支持成了治癌的顯學,在安寧療護上已放上癌症心理,但治療效果提高就是要避免殘障化的可能。因此,方俊凱建議政府要及早應因,輔助相關學協會或基金會,將各癌別的心理照顧指引整理出來,讓醫護團隊可以參考。治療的目的除了拉長病患的生命之際,也得考慮餘命的價值,如何讓病患在抗癌過程維持工作,減少失志症候群及預防殘障化的可能,更是各界需共同面對的問題。【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頭暈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可能原因繁多,其中一個也包括了低血糖,低血糖有別於常聽到的高血糖,危險程度相當高,若在發生的當下未妥善應對,將可能出現昏迷,嚴重甚至死亡。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相關症狀,並提醒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 低血糖嚴重恐致命,風險族群小心警訊! 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糖一般定義在血糖低於70mg/dL即符合,血糖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肌肉等重要的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整組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患者自律神經反射會強化,將會視個人出現一系列相關症狀,最常見的如全身無力、冒冷汗、心悸、發抖、頭暈、呼吸困難等,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此時便需要補充糖份,若持續降低,如低至30md/dL時,將可能進入昏迷、神經系統停擺、嚴重甚至死亡,是個危險的急症。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性低血糖者,自律神經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敏感。舉例來說,若起初血糖低於55mg/dL出現相關症狀,又持續沒有妥善監控血糖,讓低血糖的情況一再發生,日後會讓身體產生警訊的血糖值將可能在更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症狀,這意味著警訊越來越晚出現,可補救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直接昏迷、死亡的風險也會逐漸上升,不可大意。 低血糖風險及危險族群,用藥者留意避免「警鈴關閉」。 洪暐傑醫師指出,低血糖的好發族群主要為正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部分糖尿病藥物會較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議民眾在取藥時可多與醫師確認、討論。除此之外,長時間熱量過低者也會容易出現低血糖,例如不當減重者或年長、罹癌等因素食慾不佳,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族群,都在風險名單當中,需多加留意。而空腹運動、運動過度者會大量消耗血糖,也可能出現低血糖。 除了留意風險族群,也需注意危險族群,例如前述一再發生低血糖患者日久不易發現警訊,而身體反應不靈敏的長輩也會較容易無所察覺。另外,獨居者因日常無人照應,在出現低血糖時也會較為危險,這點也需特別小心,特別是許多醫療知識相較匱乏、行動不便、年長等族群。 除此之外,若有服用ß阻斷劑藥物也得留意,這類藥物會降低自律神經反應,是相當常見的藥物,如年長者心律不整需控制心律,或是有時使用於控制血壓,都常見開立此藥。而正如前述提到,低血糖症狀主要出自於自律神經,自律神經阻斷症狀便會不明顯,有如「警鈴關閉」,當低血糖發生時便不容易發現,危及生命風險也就會上升。因此風險族群,若有使用其他藥物,建議確認自己是否也正使用此藥物。 防低血糖致命,風險族群留意4重點。 洪暐傑醫師提醒,低血糖風險族群平時保養,除了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妥善控制血糖,也需多留意避免高強度運動,建議運動以中高強度為原則進行,簡單而言就是會稍喘、但不至於無法好好講話的運動。 日常身邊也應備著糖果、血糖劑、血糖機等,以利症狀出現時測量了解,在確認為低血糖時應快補充糖份,血糖在45~70mg/dL時先補充15克的糖,小於45mg/dL補充30克,補完15分鐘後觀察是否回到70mg/dL以上,若沒有就再補一次,至少回到70mg/dL。而若血糖遲遲沒有回升或症狀持續,又或者不確定是否為低血糖,此情況也可能代表著有其他健康問題正在發生,建議撥打119請求協助,盡速就醫,但避免行車以免發生危險。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6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怎麼分?醫師詳解3者症狀差異及如何診斷治療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病人因為鼻塞、流鼻水或打噴嚏至耳鼻喉科就診。有時病人會分不清楚這樣的症狀到底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另外,既然有過敏性鼻炎,難道也有非過敏性鼻炎嗎?讓我們來逐一說明。什麼是鼻炎?其實只要鼻腔黏膜有發炎情形,就可以稱之為鼻炎。而導致鼻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1.感染性、2.非過敏性及3.過敏性。感染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鼻腔造成,症狀常是急性發作且持續數天不等,最常見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也就是常見的感冒,通常會自行緩解,如較不舒服可使用藥物治療。非過敏性鼻炎,代表著並非因為過敏而導致的慢性鼻炎,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如曝露在有機溶劑或粉塵之中)、賀爾蒙改變(特別是懷孕婦女)、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導致等等;而不管哪一種鼻炎,症狀通常都是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或嗅覺變差,所以需要醫師仔細詢問來正確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以鼻塞、流鼻水、打噴涕為主,其他症狀包含鼻子、上顎及喉嚨癢、鼻涕倒流、慢性咳嗽、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眼睛癢、鼻塞而血液循環不好造成黑眼圈、鼻塞而張口呼吸、長期揉鼻子使鼻樑有橫向皺褶等等。診斷常需要靠詢問症狀的持續時間及發作情形,並檢查是否有鼻黏膜腫脹(如圖一)、鼻樑橫向皺褶、黑眼圈等等,亦可抽血檢驗過敏源,以及使用鼻鏡檢查鼻腔來排除其他疾病。 過敏性鼻炎的原因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是由1.遺傳過敏體質及2.環境過敏原交互影響,導致鼻腔慢性發炎。遺傳過敏體質方面,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則子女有30%的機率有過敏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過敏,則機率上升到50%。環境過敏原方面,常見的過敏原包含塵螨(75%)、蟑螂(10%)、黴菌、寵物之皮屑毛髮等等,如果症狀是季節性的發作,則以花粉為主。在台灣,大約有24-29%的成人及40-50%的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大多數的過敏性鼻炎好發於20歲前,而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症狀持續10年以上。過敏性鼻炎跟感冒、鼻竇炎的差異至於要怎麼區分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呢?我們可以透過症狀跟時間來簡單區分。前面有提到,感冒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復原時就不會有鼻子的症狀;過敏性鼻炎會持續較久,症狀可能時好時壞;鼻竇炎則多了膿鼻涕及臉脹痛的症狀,並依照持續時間(三個月)來分急性或慢性鼻竇炎。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過敏性鼻炎大致有三個方式1.預防過敏原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如何預防過敏原1.使用防蟎寢具2.每兩週用熱水(50-70度)清洗寢具3.避免使用毛毯及絨毛製品4.降低家中濕度(
-
2022-02-08 養生.健康瘦身
元氣一日課/年後胖一圈 洗澡睡覺也能甩肉
年假連休九天,從大年夜圍爐開始,幾乎每天都大魚大肉,吃不完的團圓飯繼續加熱加料,一直吃到年假結束。許多人收假開工,腰間贅肉多了一圈!年後變胖的原因和吃脫不了關係,再加上窩在沙發追劇配零食,懶得動導致體重失控。年節長假千萬別太過放縱,「元氣一日課」提供幫助民眾訂定目標Get執行健康監測計畫,每周推出自主運動、生活技巧、健腦活動、健康知識,開啟個人化的學習,過年杜絕脂肪上身。根據統計,許多人過年沒有節制地大吃大喝,攝取的熱量勢必飆升,年假後平均體重暴增3公斤。高油、高糖、高鹽的年菜及零食,容易引起三高問題,誘發各種慢性病。即使大家都知道多吃少動的壞處,但放假期間還是忍不住任性發懶,想告別肥胖,專家建議先改掉不良的生活壞習慣、恢復運動力,生活自律就從制定健康目標開始。肥胖退散3招●飲食:吃什麼蔬菜最健康?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推薦超級食物「芥藍菜」,多吃高纖蔬菜,可刺激腸胃蠕動,幫助身體清腸胃、刮油脂,清除宿便。冬天盛產的芥藍菜正當時,加入蠔油拌炒牛肉,鈣質含量比鮮乳高,不妨跟家人一起下廚做道芥藍菜料理。●沐浴:洗澡沐浴,也可燃脂,但要注意是否愈洗愈乾燥,尤其冬天需要油脂保護皮膚,皮膚科醫師胡怡萱指出,洗澡的水溫最好不要高過體溫,洗澡的最佳水溫在35-39℃左右;使用沐浴乳或肥皂要注意成分,依自己的膚質選擇適合的清潔產品,臉部和身體的肌膚敏感度不同,應分開使用,勿一皂或一罐洗到底。●睡眠:俗話說「初一早、初二巧、初三睏甲飽」,有人把握難得的長假好好賴床、開心睡到飽,但也有人熬夜追劇睡眠不足,易導致肥胖,可能對身體帶來危害。躺久了容易腰痠背痛,醫師教導4招改善睡眠疼痛:1.適當運動,放鬆全身肌肉2.矯正姿勢,改善不良睡姿3.善用枕頭,減輕脊椎負擔4.放鬆心情,調整睡眠環境
-
2022-02-07 癌症.肺癌
首研究證實國人空汙健康識能不足 高風險族有放棄心理
又到了空汙最嚴重的冬季,台北醫學大學去年發表全世界第一個「室外空氣汙染健康識能量表」並完成上千人電話訪問,首度揭開台灣民眾室外空汙健康識能只有中等,且較差者多為生活區域或職業上接觸空汙風險較高者,登上國際期刊。醫界肺癌專家觀察,現僅知識水準及經濟能力較佳者願意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肺癌篩檢,建議國家政策應針對具有危險因子、從事高風險職業的民眾給予補助。北醫高齡醫學科主任侯文萱去年於英國醫學期刊《BMC Public Health》發表世界第一個室外空氣汙染健康識能量表,並用此量表完成全台1297人電話訪問。令人訝異的是,健康識能較差者大部分為生活或職業上接觸室外空汙風險越高的民眾、南部居民、退休者,而健康識能較佳者則主要來自於好山好水的東部、中部及北部,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以及有兒童同住者。研究顯示,室外空汙健康識能較低的族群,有高達92%來自室外空汙較嚴重的南部,平均年齡44歲,多為運輸倉儲或通信業者、金融保險業,已退休、家管,且多數沒有兒童或學生同住。健康識能較高者主要住在東部或離島地區、未婚、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以上,平均年齡21歲,居住於中部和北部者也多。身處空汙高風險的南部居民、運輸業者,為何反而缺乏了解並應用健康資訊的意願和能力?侯文萱表示,可能是就算知道嚴重,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工作、居住地,所以反而不敢聽也不敢想,以免徒增沮喪。侯文萱表示,政府不能只期待民眾發揮個人力量,因為健康行為有時並不需要以理解為前提,只要透過環境引導,民眾就能直接應用,這是國家政策可以努力的方向。高雄長庚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空汙是許多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但他並未觀察到高雄的肺癌集中在特定族群,顯示空汙地理分佈與當地肺癌盛行率之間的相關性,仍待更多研究證實。王金洲表示,「肺癌篩檢」是目前國家癌症篩檢政策仍缺少的一塊,目前只有高知識水準、經濟能力中上的人會理解LDCT的重要,並願意自費檢查,希望未來在國家補助下,LDCT能更普及於具肺癌危險因子的社會大眾。高雄市民林小姐從台北搬回故鄉已經四年,大女兒的鼻子過敏已經惡化為氣喘。林小姐說,因為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空氣品質很差,她每天都要看空品指標才能決定家裡是否要開窗、能否帶小孩去戶外跑跳。不過林小姐身邊的親友都對於空氣品質毫無興趣,公婆看重通風,天天把窗戶大開,同事和朋友也不想改變既有的生活方式,覺得空氣汙染不痛不癢,沒有威脅性。四年下來,孤軍奮戰的林小姐已經自律神經失調、經常性胃痛;常常想要搬走,卻又因為家人都在此而留下。林小姐說,很多人就是從事會製造空氣污染的工作,例如石化業、鋼鐵業,甚至會擔心如果政府要改善空汙,很多人都要失業,所以普遍認為「為了生活,就應該要忍耐。」「我在台北唸書時認識的高雄人都沒有回來,可能都是受不了這種想法。」林小姐希望高雄可以發展更環保、產值更高的產業,為居民帶來新的生活想像、遠離忍受空汙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