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腹膜透析
共找到
119
筆 文章
-
-
2024-11-1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每年新增八千高齡腎友 腹膜透析不到一成 醫籲:三迷思需反轉
「鄰居說我年紀這麼大,在家洗腎感染怎麼辦?我不要洗了。」80歲陳爺爺當初須洗腎時,家人為不讓長輩舟車勞頓和降低血壓不穩定的風險,選擇居家腹膜透析,也願意協助操作。起初陳爺爺身體狀況穩定,卻聽信鄰居對居家洗腎的迷思,愈來愈不配合治療,導致洗腎效果受到影響,加上憂鬱纏身惡性循環,半年後遺憾離世。2022台灣腎病年報統計,每年約有近8千位新發透析患者為65歲以上高齡族群,林口長庚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腎臟科醫師顏介立表示,65-75歲腎友選擇腹膜透析為7%;75歲以上僅剩3%,占比偏低。過去高齡腎友及家屬常因街坊對腹膜透析存有自行操作困難、容易感染發生腹膜炎,嚴重恐致命等迷思,導致適合此透析方式的高齡腎友,可能錯過保留日常生活節奏的機會。反轉一:腹膜透析優化生活品質及改善心血管相關存活率現行洗腎(透析)方式有兩種,一是於診所由醫護人員執行的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液」;另一種為自行於家中操作的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近十年腹膜透析腎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血液透析低,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選擇腹膜透析的存活率就有明顯的優勢。反轉二:完整操作指導免摸索 雲端系統院方隨時掌握關於機器操作的恐懼,顏介立說,現行醫院都會提供腎友或協助的操作者標準化動作指導,也會由醫護人員協助測試,確保返家後操作無虞,大家不需過於憂慮。腹膜透析還具備不須舟車勞頓往來診所的優勢,其實非常適合高齡腎友及照顧者,若因迷思而放棄,可能錯過保留原有生活模式。腹膜透析有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與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兩種方式。顏介立指出,若腎友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是透過機器自動執行每日換液的工作,可於睡眠中進行,白天活動不受限,同時搭配雲端管理系統及時傳送數據給醫院監測的功能,醫護人員能高度掌握腎友每天治療狀況,醫療團隊在必要時也能盡早給予協助。當慢性腎臟病進入末期,患者與家屬面臨洗腎選擇題時,顏介立建議,應求助醫療專業,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切勿聽信街坊迷思。反轉三:血壓較平穩 幫助保留殘餘腎功能與血液透析相較,顏介立說,腹膜透析能保存較多殘餘腎功能,在洗腎初期也有較高機會脫離洗腎,部分腎友洗腎五、六年後還能排尿,且對血壓影響小,不易在洗腎中因低血壓而虛弱、昏迷,合併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較低。曾有一名80歲奶奶因急性腎臟感染,先接受血液透析,後來因尿液減少,腎功能也未見好轉,經醫師與其家屬討論,決定改採腹膜透析,約半年後奶奶的腎功能恢復,目前醫師也評估是否可以不需繼續洗腎。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政府將推出長照3.0服務,顏介立建議相關單位,針對高齡腎友,有機會可比照歐洲、加拿大等國家,由受過訓練的居家服務員,協助操作腹膜透析設備,除了降低患者或照顧者操作的心理負擔外,也是一種對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更期待未來更多的資源投注,使更多適合腹膜透析的高齡腎友接受治療,降低洗腎對日常生活的衝擊與影響,擁有不被透析綁架的老年生活。【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04 焦點.元氣新聞
吃越補越好?醫揭腎臟病友「飲食誤區」!精準營養更有助維持體力
黃大哥從國中就發現有慢性腎臟病,儘管他盡力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但到了50歲時,仍免不了要開始洗腎,洗腎結束後,整個人會感覺精神不佳、沒有體力,讓黃大哥的心情盪到谷底!為了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黃大哥平時相當注重飲食管理,也會在洗腎後格外補充營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現在的黃大哥,一個禮拜中有三天必須到醫院洗腎,而其他時間,他可以開車載著太太到處遊山玩水、到山上的果園巡視,生活照樣過得多采多姿!腎友飲食限制多,牛奶、起司等都不能吃,黃大哥在朋友的建議下,多看看,多比較,最後選擇了「力增洗腎配方」,主要是因為「它的風味很好!覺得好喝,才能常常喝」,喜歡喝咖啡的黃大哥,用力增營養品代替牛奶,加入一小杯咖啡,這款自製拿鐵讓他喝了3、4年都不膩。黃大哥認為,「力增洗腎配方」可以有感補充體力,也能補充流失掉的營養,小小一罐,外出旅行時方便隨身攜帶,肚子餓就當點心喝。雞湯、牛奶、罐頭、豆類都NG?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醫師表示,腎臟病還沒洗腎之前,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限制在每公斤體重0.8克以下,假設體重是60公斤,蛋白質攝取量要在48克以下,進入洗腎後,則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提高到每公斤體重1~1.2公克,相當於體重60公斤的腎友,可以吃到72公克的蛋白質,來維持肌肉量。「很多腎友都以為攝取營養吃越補越好,這是相當常見的飲食誤區。」林醫師指出,大多傳統補品內含當歸、人蔘、雞湯,都屬於高磷、高鉀的食物,一般市售牛奶,無論全脂、低脂,含磷量較高,也不適合腎臟病人,還有罐頭、甜點、豆類,也都是高磷食物。有些腎友會道聽塗說,這個不敢吃、那個也不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林醫師建議腎臟病友在飲食方面,一定要維持足夠的熱量,讓自己不會因為肌肉量不足或年紀增長而逐漸沒體力,其次是要補充欠缺的營養素,幫助維持健康。如果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可以選擇專為腎友打造的「力增洗腎配方」,一次補充熱量和營養。適量優蛋白+關鍵肉鹼,補充營養精準又簡單「力增洗腎配方」有18%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低糖、順口好喝,且添加BCAA支鏈胺基酸,幫助補充體力,並添加關鍵的肉鹼,有助身體的「馬達」運轉產生能量,讓生活更有動力,還有維生素B群、維生素D3等營養素,也是腎友所需的營養。林軒任醫師認為,很多腎友會遵循營養師的指導去計算各類食物要攝取「幾份」,但是在生活中難以落實並持續實踐。對腎友來說,日常飲食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搭配營養品,更能精準、方便的補充營養缺口,確保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在洗腎室第一線照顧患者的護理師表示,腎臟病患者飲食吃得好,相對體力就會好,家屬照顧起來也會更輕鬆。「力增洗腎配方」即開即飲,提升備餐的便利性,而且口味選擇多、冷熱皆宜,可以做不同的變化。有時患者到醫院洗腎,家屬無法隨侍在側,只要準備一瓶力增飲,患者餓了隨時可以打開來喝。最特別的是,「力增洗腎配方」添加肉鹼成份,有助提升活力。家屬可多鼓勵年長、營養不充足、食慾不佳、不好咀嚼的腎友多從事戶外活動,搭配「力增洗腎配方」補充營養,幫助維持生活品質,擁有「腎力人生」!
-
2024-09-18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盼生活更自由、自主!腹膜透析個人化治療助洗腎病友願望成真
25歲的小杉(化名)有著爽朗的笑容,行動也非常敏捷、積極,完全看不出來他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熱愛運動的他,從小立志成為運動員,高中時因為罕見疾病導致腎功能惡化,年紀輕輕就需要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小杉選擇使用手動腹膜透析治療,讓時間安排更有彈性、生活更方便。不過在啟動透析治療後,小杉卻常常感覺身體不舒服,且毒素清除率無法達到理想,加上血壓居高不下,連牙痛都無法進行治療。所幸與醫療團隊多方討論,轉換使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並透過個人化處方設定,精準調整每次治療的劑量與藥水停留時間,經過五個月,不僅毒素清除率升高,他的體能、精神狀況也大幅好轉,連血壓也回到正常範圍,生活又重新充滿活力。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楊智宇教授表示,末期腎臟病者須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包括腎臟移植、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等三種治療方式。由於我國器官捐贈風氣尚未普及、盛行,末期腎臟病治療以透析治療為主,其中又以血液透析為大宗,佔了9成以上。「雖然血液透析是目前主流治療,但其實腹膜透析治療相較於血液透析,有其優點。」楊智宇分析,血液透析治療時,腎友的身體需要在幾小時內接受強力脫水,易致尿量減少,與血液透析不同之處在於,腹膜透析治療可保有較多殘餘腎功能、排尿量。維持尿量對腎友來說非常重要,當維持一定排尿量,便不須像無尿腎友,斤斤計較水分攝取量,加上腹膜透析液可排出更多的鉀離子,腹膜透析腎友較不會出現高血鉀症,而蔬菜、水果多半含較多的鉀,腹膜透析腎友攝取蔬果較不受限。此外,血液透析治療並不是每天執行,故每次須在4個小時內將過去兩、三天所累積的水份、毒素排出身體,相對來講較易引起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對於心臟較不好或心血管較脆弱的腎友,身體負擔較大。此時,此類腎友就可以把腹膜透析納入考慮,視為另一種治療選項。個人化處方,更貼近腎友的生活需求、治療更容易達標談到腹膜透析的好處,楊智宇表示,腎友在進行腹膜透析時,可以居家治療,因此更能彈性安排生活、時間,出國時也不需要特別去找國外血液透析機構進行治療,腹膜透析的腎友可在異地自行操作、換液,因此可自主安排行程。這也代表腹膜透析腎友的生活可以更自主,也更自由。臺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內科莊喬琳醫師分享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腎友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治療模式,而醫護團隊就是協助腎友找到適合的治療處方,盡量幫助腎友透過喜愛的治療模式達到治療目標。「這幾年,腹膜透析治療有了很大的進步,過往我們無法達成的治療目標,透過由機器設定的個人化處方,可讓醫師嘗試、觀察、追蹤不同的治療組合,腎友也更有機會繼續進行居家治療。」莊喬琳醫師觀察到,有些腎友的自主性較高,雖然希望採用居家腹膜透析,但過去因無法達到治療目標而不得不轉成血液透析;現在透過機器輔助,可以精細地依據每位腎友的情況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組合,讓過去可能無法達到治療目標的腎友,有機會透過處方調整、嘗試,最終達到理想治療目標。 「腹膜透析治療要成功,除了醫護團隊要密切關懷腎友健康狀況,腎友的配合度也很重要,畢竟居家治療需要腎友具備自我照護的能力,現在有通訊軟體讓醫護團隊可以與腎友即時溝通,更有自動腹膜透析機器可事先設定各種處方,腎友只要透過訓練,就可以輕易操作機器,治療障礙大幅降低,腎友也會更安心。」莊喬琳醫師補充。隨著不同人生規劃,治療模式也需進行調整楊智宇指出,國外醫學文獻指出,慢性腎臟病病人若採用腹膜透析 ,前面兩年可帶來生存益處 ,但這項優勢會隨時間逐漸消失 ,所以針對腎友擬定透析計劃時,宜考慮分階段規劃,比如在透析前期,可考慮腹膜透析治療,但經過一段時間,當腎友腹膜的功能衰退、不足時,則宜適時轉換成血液透析治療,才能一方面享受到腹膜透析在透析前期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又可以避免5至10年後所可能產生腹膜硬化等風險。「這幾年我們很努力地讓腎友充分了解不同治療所帶來的各項好處。」楊智宇認為,在擬定治療計畫時,腎友的人生規劃也要納入考量,讓腎友在不同情況下,可隨時調整治療模式,以符合當下情境、生活,對於年輕腎友、或是更希望彈性安排工作、生活的腎友,腹膜透析往往更方便、自主。但當腹膜透析進行一段時間,可能因身體條件的變化,需要開始思考不同治療模式。楊智宇分享他在臨床上的觀察,他發現,絕大多數的腹膜透析腎友都很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生活也都非常自主,對自我照護也深具信心。他相信有自信的腎友不在少數,希望透過與腎友進行共享決策,讓腎友更有機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以及生活型態。【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血液透析最愛問-1】洗腎到底是在洗什麼? 2大關鍵報你知
血液透析到底是什麼呢?您做的血液透析有洗乾淨嗎?什麼叫做「足量透析」呢?不管您是即將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或是照顧者,一定要知道關於血液透析的兩大知識!📌知識1:血液透析到底是在洗什麼?📌知識2:原來人工腎臟不只一種!知識1:血液透析到底是在洗什麼?腎臟有兩大功能,分別是調節水分和排除毒素,當腎臟漸漸的或突然罷工,多餘的廢物無法透過腎臟功能進行排除而堆積在體內時,就會產生尿毒症狀,這時,就會需要透析治療,也就是俗稱的「洗腎」,支持受損的腎臟排水與移除毒素功能,以維持身體部分的機能。透析治療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以血液透析來說,是經由洗腎機把血液引流出來,並透過人工腎臟,將血液中的毒素移除,再輸回身體。因為腎功能為不可逆,一旦進入透析多數都是長期治療,若體內的尿毒素未有效清除,持續累積在體內,合併尿毒症腎友身體都是在持續發炎的狀態,隨著透析年數持續增加,會有不等程度的器官損害,同時產生一些皮膚和神經症狀,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但,定期的透析治療不是就在清除毒素,甚至定期的血液抽檢數值都表現良好,為什麼還是會出現併發症呢?主要原因有二1.正常的腎臟功能有淨化血液、鹽分和水分的平衡、血壓控制與調節血球生成、與調節骨骼健康等。而透析治療僅能部分替代腎功能淨化血液。2.血液中的廢物-尿毒素種類非常多,可依水溶性或蛋白結合區分,也可依毒素分子大小區分。近年血液透析隨著技術的進步,關鍵技術創新與進展就是人工腎臟,也就是過濾器。不同透析模式使用的人工腎臟,能清除的毒素分子大小各有差異,這就是人工腎臟關鍵的原因。如果想要減少以上狀況,把「尿毒素」洗得更乾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尿毒素的種類有哪些?尿毒素種類有上百種,依照分子量的大小,可分為3類:小分子、傳統中分子、大的中分子,不同分子量尿毒素沒有洗乾淨,產生的症狀都不相同。不同分子量尿毒素殘留,可能引起不同的症狀▸小分子(小於500Da)骨質疏鬆、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搔癢、疲憊、無力、手腳刺痛麻木等症狀📌平時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尿素、磷酸鹽、肌酸酐▸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副甲狀腺功能亢進、腕隧道症候群、關節僵硬或疼痛、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目前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副甲狀腺素、β2-微球蛋白、Complement factor D3▸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認知障礙、免疫力下降、慢性發炎、加速心血管疾病的進程、加速動脈粥狀硬化、血管鈣化、增加死亡率、貧血等。📌可藉由抽血數值觀察,其中觀察指標有白血球介素-6、FGF-23、YKL-40、λ FLC,但目前這些抽血數值非常規觀察指標為什麼同樣都是中分子,會有「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與「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的區別呢? 過去因科技發展仍未突破,對於尿毒素的區分僅能以小分子與中分子區分,只要大於25kDa的均通稱為中分子。隨著對於分子的辨識與人工腎臟的技術創新,進而能將中分子再細分為「傳統中分子(500-25,000Da)」與「大的中分子(25,000-60,000Da)」。不管是哪一種尿毒素,透析都要盡量在身體疾病進展的評估內,達到足量清除,目前常見的高透量人工腎臟(High-flux HD)中,主要以移除傳統中分子為主。「大的中分子」在常規抽血中並未追蹤,但若未有效移除,隨著透析年資越長累積越多,引發的症狀不只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長期忽略也可能提升住院與死亡風險。現階段想要有效清除「大的中分子」毒素,就須仰賴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例如高劑量血液透析過濾術(High-dose HDF)或者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等。註:Da為道爾頓,為分子量的單位。知識2:原來人工腎臟不只一種!前面提到「洗乾淨」很重要,影響血液透析能否洗乾淨的關鍵又是什麼呢?透析時數、流速與人工腎臟都可以影響足量透析,但現階段因健保給付限制,多數均為至少4小時的要求,而血液流速則因人而異。最後客觀條件的關鍵答案就是透析機器上,那隻長長的人工腎臟,人工腎臟(也可以叫做血液透析器)含有成千上萬支的中空纖維膜,每支中空纖維膜有著非常多的孔洞,其孔徑大小與人工腎臟的效能息息相關。從「人工腎臟圖鑑」中可以看到,當血液流經中空纖維膜,不同大小的孔徑可移除不同分子量的尿毒素。每支人工腎臟因設計與製程技術,透析膜有著不同的孔徑大小,所能移除的毒素分子也各有差異。認識不同人工腎臟過去技術受限,以一般高透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D)僅能移除到傳統中分子,若想要有效去除大的中分子,僅能仰賴採用高透量人工腎臟的高劑量HDF(High-dose HDF),而近年在技術創新下,應用「中截除透析膜(MCO)」的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經研究顯示,能更有效地移除大的中分子毒素,多項證據顯示有效改善透析腎友常見的併發症如不寧腿、透析搔癢症與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還能減少住院率!現行血液透析治療尿毒分子移除統整表(以台灣臨床常採用之治療術為例)※建議腎友可以檢視目前併發症情況,和醫護討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血液透析方式,提升體內毒素的清除率。資料來源:1.Pyrogen retention:Comparison of the novel medium cut-off (MCO) membrane with other dialyser membranes2.Rosner MH,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1 Jul 7;16(12):1918-1928. 3.Kirsch AH,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 2017; 32(1):165-172.4.Kandi M, et al. Can J Kidney Health Dis. 2022 Jan 18;9:20543581211067090.5.Wolley M,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8;13(5):805-814. 6.Alarcon JC, et al. Blood Purif. 2020;50(1):110-118. 3. Lim JH, et al. Sci Rep. 2020;10:7780. 7.Sakurai K. Blood Purif. 2013;35(suppl 1):64-68. 8.Yilmaz MI, et al. Clin Nephrol. 2007 Jul;68(1):1-9. 9.Stenvinkel P. Semin Dial. 2013 Jan-Feb;26(1):16-19. 7. Akchurin OM, et al.Blood Purif. 2015;39(1-3):84-92.10.Bjorn Meijers, et al. Blood Purif 2023.【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5-16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頭暈、疲憊、容易喘,慢性腎臟病導致的貧血該怎麼治療?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 林軒任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因腎臟負責分泌紅血球生成素 (EPO),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但當腎臟功能受損,紅血球生成素的分泌量會下降,使骨髓無法有效製造紅血球,就會出現頭暈、喘不過氣、心悸、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等症狀,通常會透過注射紅血球生長素(俗稱生血針)治療。造成貧血的原因相當多,以台灣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為例,通常是因為鐵質不足所導致,常見於月經經血量過多、動過胃部手術、癌症患者等,患者會出現皮膚蒼白、頭暈目眩、容易疲倦、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通常會建議患者多吃含鐵質量高的食物,或以口服鐵劑、靜脈注射等方式治療。造成腎性貧血的原因,除了上述紅血球生成素分泌量不足外,還包括紅血球壽命縮短、缺乏鐵質、維生素B12、葉酸、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就會慢慢出現血紅素下降的現象,但因為貧血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常常被人所忽略。診斷貧血的方式,是測量血液中的血紅素,正常人的血紅素12-17gm/dL,腎臟病患者血紅素目標大約10-11 gm/dL,小於正常值即為貧血。紅血球生長素是目前針對腎性貧血,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可以大幅改善症狀,也能減少輸血次數。但腎性貧血的治療目標,和一般貧血不太一樣,還會評估抽血數值及臨床症狀,為患者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針。【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肌酸酐、尿素氮...專有名詞一大堆,慢性腎臟病的報告怎麼看?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血液透析室護理長 徐碧秀當被告知腎功能異常時,醫生會安排驗尿和抽血檢查,而驗尿則是檢測是否有蛋白尿,在健康的狀況下,尿液中只會含有微量的蛋白質,但若蛋白質量過多,每天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則稱為蛋白尿。代表腎小管或腎絲球開始病變,使得對蛋白質的回收能力變差,需進一步抽血檢測。抽血檢查會看病人的肌酸酐(CR)和尿素氮 (BUN),肌酸酐經常與尿素氮一起檢測,醫師會透過兩者的比值評估患者的腎功能。肌酸酐是指肌肉代謝的產物,當腎功能異常時,肌酸酐無法從腎臟排出,數值就會升高。尿素氮是指腎臟代謝廢物的功能,當尿素氮異常升高,可能代表腎臟功能有問題。不過,尿素氮數值和飲食有關,假如食用過量蛋白質,有可能造成尿素氮短暫偏高,但不一定代表病人有腎臟病,必須搭配其他指數診斷。接著,醫師會檢測患者腎臟移除廢物的能力,將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入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 (eGFR),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差,不過會隨著年齡衰退,必須搭配其他檢驗共同評估。透過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等三個數值,判斷慢性腎臟病的分期。通常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的腎友,建議作息正常、控制三高,不亂服來路不明藥物,第三期、第四期的腎友,建議要開始低蛋白飲食,食物選擇以低磷、低鉀為主,及持續控制三高,要特別提醒,由於有些藥物會傷腎,若已知有慢性腎臟病,當感冒到診所拿藥時,要提醒醫師自己的腎功能不好,避免開立會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才能保護腎臟。而第五期的腎友,需要準備進入洗腎。此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模式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若年齡病況許可下,可以考慮腎臟移植。【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08 醫療.泌尿腎臟
陳盈潔去年腎臟病保外就醫,近日「出現奇蹟」! 醫師說明「這腎病」,妥善治療可逆轉
資深藝人陳盈潔因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被判刑定讞,2023年8月入獄後,卻在10月發生急性腎損傷(過去常稱為:急性腎衰竭)、敗血症等狀況,申請保外就醫治療。近日,音樂製作人許常德透露陳盈潔病況,從原本床頭掛著病危通知,持續一周洗腎3次,目前病情已經穩定好轉,出現奇蹟曙光。慢性腎臟病末期往往有洗腎的風險!腎臟病的原因有哪些?根據統計,全台慢性腎臟病人口突破200萬,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約九成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病。其中,又有近六成病患在確診時已是晚期,面臨「洗腎」的命運,後續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患者生活品質也不佳。什麼是慢性腎臟病(CKD)?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功能慢慢地逐漸衰退,無法清除體內代謝物及維持水分、酸鹼、電解質平衡。若腎功能嚴重下降,出現尿毒症狀,就須洗腎或是腎臟移植治療。看更多→元氣百科 慢性腎臟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說,腎臟病的治療首重「找出致病的原因」,包括不當使用藥物、嚴重的脫水、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熬夜)、過油過鹹的飲食、身體發炎感染、疾病控制不佳,三高、糖尿病等許多疾病也會傷害到腎臟功能,因素多且複雜。腎臟病急性到慢性的演變過程腎臟病的急性到慢性病程:從急性腎損傷(AKI)、急性腎臟病(AKD)到慢性腎臟病(CKD),可說是腎臟病從急性到慢性的演變過程。如果急性腎損傷發生後沒有積極治療,會持續性的損害腎功能,無法進行排毒、排水、平衡身體電解質。什麼是急性腎損傷(急性腎衰竭)?腎臟突然在短時間內,因故無法正常作用,導致毒素、廢物和水份堆積在體內,腎功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迅速惡化。急性腎衰竭若能及早治療,可以恢復腎功能。但未痊癒,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看更多→元氣百科 急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是指在短時間之內,腎功能急速惡化,會有水腫、噁心、頭痛、尿量減少、血壓升高、呼吸短促,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狀。發生急性腎損傷時,務必把握治療黃金時間配合醫師接受治療,經緊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毒素,腎功能可部分恢復或完全恢復。腎臟病治療的重點黃尚志提醒,腎臟病治療目的為「保存較多殘餘腎功能」,當症狀減輕時,不代表身體完全無恙,應控制飲食、遵照醫囑用藥、避免亂吃會對腎臟造成損害的藥物,才不會讓腎功能再惡化。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0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腎病患不宜吃低鈉鹽、低鈉醬油?血鉀過高或過低都會出問題,營養師教日常飲食如何降低鉀含量
鉀是人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礦物質,它幫助我們保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傳遞神經訊號,以及肌肉和心臟的收縮。人體體內的鉀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當血鉀濃度不正常時,身體會透過鈉鉀幫浦,也就是經由尿液(約90%)及糞便(約10%)將鉀離子排出,以調節體內鉀離子的濃度。血鉀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出問題一般血鉀濃度參考值介於3.5至5.1mmol/L,如果血鉀濃度過高,可能會使心臟擴張鬆弛、心臟收縮力減弱及出現異常心跳;如果血鉀濃度太低,會使身體出現心律不整及心肌收縮力下降。有些人需注意鉀離子的攝取,例如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尿量減少,且透過透析排出的鉀離子有限,需要限制飲食中鉀的攝取。此外,像腎功能不佳、進行腹膜透析,以及服用某些降血壓藥的人,若出現高血鉀情形,也需要限制高鉀食物,以確保身體維持鉀離子平衡。國人每日飲食將食物分成六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即使同一類食物含鉀量也有高低不同。豆魚蛋肉類及油脂堅果種子類中的烹調用油含鉀量較低,可放心食用。乳品類富含鉀,如果有血鉀過高問題,應避免食用。同類食物 含鉀量仍有差異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食物含鉀量差異大。.根莖類多屬高鉀食物,像馬鈴薯、芋頭、山藥、南瓜、蓮藕等,只有地瓜例外。.豆類像紅豆、綠豆、花豆、豌豆仁也屬於高鉀食物;以白米飯、白麵條及白吐司等作為主食,相對不會攝取過量的鉀離子。.乾燥蔬菜、蕈菇類、深綠色蔬菜及筍類屬高鉀蔬菜;淺色蔬菜、瓜類蔬菜及新鮮藻類多為低鉀蔬菜。.乾燥水果乾、大部分瓜類水果、芭樂、小番茄、香蕉、水蜜桃、楊桃、草莓及奇異果等屬於高鉀水果;蘋果、葡萄、鳳梨、柳丁、橘子、蓮霧、芒果、櫻桃、新鮮的紅棗及黑棗則屬於低鉀水果。但要特別注意,若食用過多低鉀食物,亦可能使血鉀過高。日常飲食如何降低鉀含量?除了選擇合適食材外,也可以運用烹調技巧來降低飲食鉀含量。像是先將高鉀食材浸泡在水中1-2小時,或將食材切成薄片或小塊再烹調,或用足夠水量汆燙3-5分鐘,皆可減少食物含鉀量。特別提醒,市售常見的低鈉鹽、低鈉醬油、健康美味鹽及薄鹽醬油,因為是將部分鈉改用鉀取代,所以需避免食用。更要避免食用濃湯、高湯及蔬果汁,亦勿使用菜湯、肉汁或湯品拌飯,避免中草藥類保健食品,如需使用中草藥,建議先諮詢醫師,以確保食得健康。
-
2023-12-19 醫療.泌尿腎臟
選擇腹膜透析自由度高,省時、不綁住家人,腎友趴趴走還能奉獻族人
居住在偏遠的屏東縣來義鄉,不管去哪都依賴姐姐接送的洪小姐,是13年的資深腎友,血液透析8年期間,每週三次的洗腎通勤,不僅消耗自己的時間,也直接綁住了姊姊的生活。面臨二度洗腎人生的她,希望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多想一點,尋找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生活的治療方式。「若在家用腹膜透析洗腎,不僅省下通勤時間,還能減少姐姐負擔,自己的時間更多,還能到果園幫忙姊姊工作,如果真的需要再次洗腎,我想嘗試腹膜透析。」洪小姐的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李文欽表示,像洪小姐這樣主動思考評估自己生活,提出需求的患者不多,原因是大眾對洗腎常存在害怕或誤解,一聽到洗腎,不免先抗拒、徬徨了起來。但其實,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而不是生活中「只有洗腎這一件事」。健保署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中,在針對處在慢性腎臟病5不同期別的腎友進行各項照護衛教。李文欽分享,在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議題,其實沒有限定在何時啟動討論,但一般約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的時候開始。李文欽說,或許這些治療模式的介紹可以藉由多元的衛教方式,讓腎友更早就開始了解。因為在沒有急迫壓力下進行衛教,除了降低緊急時刻腎友和家屬六神無主的情況,也可以讓雙方在醫病共享決策(SDM)時的知識更對等。他也建議腎友或家屬,可以從腎友本人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生活面向多思考,如現行生活改變(食衣住行)、維持工作、未來疾病治療認識、自身原有疾病現況等,多方考量後可以做出對腎友最適合的選擇。李文欽說,洪小姐主動表明想採取腹膜透析,但多年前曾因剖腹產擔心腹膜沾黏,被當時的醫師拒絕過,面臨二度洗腎,她從居住環境、交通等因素思考,更不想增加家人負擔,再次跟醫師表達,希望使用腹膜透析。後來在長庚腹膜透析團隊的協助下,已順利腹膜透析2年多了。在專業護理師的指導下,不僅在家自行換液順暢,透析效果穩定,每月回診一次,比起過去每週三次到醫院洗血液透析,開始腹膜透析後除了省下往返時間外,每月只需回診一次,相較過去血液透析每月至少需到透析診所12次,還能享受自在的家庭生活,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熱情的洪小姐還主動跟李文欽說到,她的家鄉還有村民需要幫助,要不要到她家走走,也因此,高雄長庚腎臟科今年在院方的支持下展開公益計畫,走進偏鄉部落照顧民眾。洪小姐受邀上台分享自身經驗,還擔任族人的翻譯人員,協助醫療人員衛教宣導。她開心地說「我那一村的老人家生病,都是我在開導的啦!洗腎哪有這麼可怕,我還會去小琉球喝喜酒,搭飛機去澎湖玩呢」。現在的她,不只是部落的超級翻譯機,協助族人與醫療團隊溝通,還過著不只是洗腎的生活。李文欽笑著說:「洪小姐才是促成這個計畫的女主角。」不僅如此,在實際走訪山區之後,李文欽也呼籲像腹膜透析這樣的居家醫療,確實能夠讓偏鄉腎友不再因天災路斷,颱風暴雨而中斷治療。這個計畫明年還會繼續努力,為偏鄉的民眾和腎病患者帶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什麼是腹膜透析(PD)?腹膜透析是在腹部放入一條細細的導管,將透析液經由導管注入腹部,利用血液和透析液濃度差的原理,藉由腹腔微血管進行交換。最後再將「髒的透析液」引流出肚子,換上新一袋透析液至腹腔,循環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水分。腹膜透析分成兩種,一是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另一種是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兩者都可以由腎友或家屬自行操作,也由於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地點彈性,患者也不用一直跑醫院,生活、上班、出遊較不受影響。偏鄉腎友也不至於因一時天災暴雨受困而中斷治療。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由機器進行自動換液,利用晚上睡覺時間洗腎,白天可照常工作、生活、外出,不受影響。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每日手動換液三至四次,讓藥水在體內停留四到六小時後,再引流出來。延伸閱讀:雲端+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好安心!延伸閱讀:腎友真心話 居家透析更能自我健康管理
-
2023-12-16 焦點.元氣新聞
腎友該如何選擇「透析」方式? 台大醫院這表單分析利弊得失助病人評估了解病況
透析的發生率由2000年從每百萬人口331人,增加至2019年每百萬人口529人。透析方式分為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即洗腎)二類。罹病初期,病人常不知如何選擇合適的透析方式,或對於終身洗腎一事感到擔憂。台大醫院腎臟科主任黃政文、護理督導李慶玟、護理長劉蕙婷建立一套決策共享(SDM)機制,幫助病人評估、選擇透析方式。什麼是「涓滴之愛」?了解決策共享(SDM)機制台大醫院將這項決策機制命名為「涓滴之愛—Never stop」。護理師張簡綉雯說明,當醫師告知必須面臨長期透析,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衝擊,包括對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身體外觀、功能喪失導致的生理、心理壓力,腎臟科護理師規劃一份表單,協助病人依照個人需求,與醫護共同討論希望選擇何種透析方式,並於其中說明二種透析個優、缺點。護理師鄭靜宜則說,醫療人員與病人進行決策前,透過充分溝通,尊重病人自身偏好、價值觀及生活型態做出決策,腹膜透析護理師也會教導病人透析技能等衛教資訊,幫助病人盡快適應透析生活,盡早回歸社會、恢復生活常軌,建立積極且有信心的生活型態。透析評估表單也有QA,協助患者了解自身情況該份透析評估表單,也回答了病人最常詢問的問題,「我需要透析了嗎?」根據表單記載,患者腎功能剩下15%至20%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症狀,腎功能剩下5%至10%的時候,即可能出現貧血、食慾不振、電解質不平衡、鈣磷異常、身體水腫、血液成酸性等狀況,建議患者要開始思考腎臟的替代療法。鄭靜宜說,除了透析以外,末期腎病的替代療法包括腎臟移植、安寧緩和治療等選項,若病人家屬五等親內符合捐贈條件,也可進行移植。不過,臨床上多建議病人先選擇一項透析方式,同時登記腎臟移植,等待大愛捐贈腎臟進行換腎。使用「涓滴之愛」醫病決策共享機制的成果台大醫院腎臟科調查,使用此項醫病決策共享機制後,病人當下做出決策的比率為68.58%,決策後滿意度為96.55%,實際開始透析後,對於透析的滿意度則高達10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25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也能進補嗎?「補冬掌握3大要訣」選對食材也可進補,為來年健康打基礎
進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以正確補法適當的補冬,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課題,尤其本身有三高、腎臟病、癌症等慢性病患,在進補上更不能馬虎。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源泉強調,民眾只要把握「適當飲食」、「忠於原味」、「減少油脂」3個原則,就可健康補冬了,也呼籲民眾,對於進補有任何疑問,最好先諮詢合格專業的中醫師後,再選擇針對自己體質合適的藥材及方式進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各族群補方都不同 茹素者選對食材也可進補民眾在補冬時常會選擇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料理,但從中醫角度來看,民眾體質有分寒、熱、虛、實;中藥藥性則分辛、涼、甘、溫,因此每個人所適合進補的方式也不一樣,且對三高、腎臟病、癌症患者來說,有些進補料理含有高普林、高膽固醇,因過於燥熱關係,對特殊飲食及體質者並不適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說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仍在發育中,所以不應過度食用補品;青少年位於成長階段,適合使用白芍、熟地、當歸、川芎、黃耆、茯苓、黨參等藥材,並與雞腿、排骨等富含蛋白質的肉類一起烹煮的料理;孕婦可選擇白朮、杜仲、桑寄生、菟絲子、枸杞子等藥材,是能保胎、安胎、健脾補腎的藥物;容易手腳冰冷、疲倦的銀髮族則適合採用熟地、當歸、何首烏、菟絲子、枸杞子、山藥等藥材的補品,能補氣血、腎氣。針對茹素者適合的進補方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補充,蔬菜多寒涼,長期茹素者體質也偏冷,因此料理可添加姜、花椒、八角、咖哩等辛熱藥材,改變蔬菜的性味。烹飪方式調整為煲湯、燉煮、紅燒,同時注意補充鈣質及蛋白質,可以選擇紅莧菜、菠菜、芥藍菜、豆腐、豆乾等食材,搭配出營養滿分的料理。林源泉強調,民眾只要把握3個健康飲食原則,就可以健康補冬:▸1.適當飲食:選擇適合體質的進補方式,美食當前避免暴飲暴食。▸2.忠於原味:避免加工肉品及高鹽份調料,享受藥膳及新鮮食材原味。▸3.減少油脂:避開高油脂帶皮肉品,享受藥膳湯頭時先撈去浮油。選擇適合的食材 慢性病患進補不困難關於本身有慢性病的民眾,該如何進補呢?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食用麻油雞等溫補藥膳反而不利身體健康,料理中的酒精與肥肉油脂,會導致血脂的上升,若要進補應以平補或涼補為主。料理上選擇牛蒡、木耳、冬瓜、山藥、蓮藕、番茄、參鬚、決明子茶、西洋芹等材料,並搭配當歸、黃耆、枸杞子與紅棗等中藥材,以少油、少鹽、少糖原則做補湯,才能達到健康又養生效果。以中醫角度,慢性腎病是「腎虛、氣虛、血虛」,藥膳調理重點在於補腎、補氣、補血,同時以中醫療法可降低腹膜透析病患,在治療中遇到搔癢、倦怠感、水腫等副作用症狀。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醒,藥膳藥膳湯液內含有高濃度的普林、鉀離子及磷離子等物質,容易造成水份的堆積,建議腎臟病患不要喝湯;食用肉類尤其是內臟時,份量以1塊肉為限,避免使血中肌酸酐、尿 素氮上升。同時提供2款適合的藥膳食譜,讓腎友也能補冬:▸赤小豆粥:食材包括赤小豆100克,、大米100克,將上述食材用水適量熬成粥,每日1餐。具有清熱利水消腫功效,用於急性腎炎、慢性腎炎等水腫為濕熱者。▸西瓜翠衣茶:西瓜青皮10克、綠茶適量,新開水適量沏茶飲用,可達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用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水腫的人。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標靶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到,化療藥物傷陰液,病患的口腔粘膜脆弱,進補忌食大辛大熱的食材,像是花椒、八角、高麗參、麻辣等物。進補要點以養陰修復細胞,提升胃氣為主,適合補充牛蒡、蓮藕、銀耳、山藥等食材。除了飲食外,中醫獨有的三九天(貼),「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也是很好的補冬方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從冬至的次日算起,每9天一數,共推算出的3個9天,分別在112年12月31日、113年01月09日、113年01月18日這3天的時間,使用辛溫散寒、祛痰逐飲的藥物,在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可改善過敏性疾病和易感冒的體質。延伸閱讀:.素食者注意!營養師告訴你素食食物的3大好處,及需要補充的2種營養素.吃素不喝牛奶怎麼補鈣?可選加鈣植物奶 配麵包、燕麥一起吃.不吃肉怎麼補充蛋白質?可透過互補原則:糙米飯加黃豆增營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1 醫療.泌尿腎臟
不同階段需求不同 腎友飲食3策略公開
曾有位30歲女士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因腎病掉到40公斤以下,連半碗飯都吃不完,氣色差、肌肉少,讓家人擔心不已,幸而透過洗腎治療,體重已回升到46公斤,活力滿滿能與家人出遊,她也靠著飲食和運動維持體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指出,腎病患者補充對的營養很重要,不僅能防止肌少症發生,患者也有體力洗腎。腎病患者由於腎臟功能低下,且通常合併其他疾病,導致貧血、疲倦、身體虛弱,林軒任說,不同病程階段的患者,所要補充的蛋白質量也不盡相同,也需注意不要踩到地雷,攝取腎臟難以代謝的含磷、鉀、鈉等營養素的食物,如優酪乳、糙米、菠菜、醃漬物、奇異果、香蕉等,並適度運動,避免肌肉減少造成體力不佳、行走困難,甚至罹患肌少症,增加摔倒、骨折、臥床的機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初期尚未洗腎 飲食「四低二優」慢性腎臟病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為五期,第1、2、3a期為初期慢性腎臟病(Early-CKD),患者腎功能正常或僅輕、中度腎衰竭,林軒任表示,此時患者攝取磷、鉀、鈉量比照健康人,蛋白質則最多每日每公斤1克,意即60公斤的患者每天最多攝取60公克蛋白質(三隻手指併攏面積約為7公克),否則將增加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含氮廢物,加快腎臟衰竭速度。 此外,六成慢性腎臟病患者是由糖尿病併發而來,洗腎者更是多達七成,凸顯維持血糖穩定的重要,因此飲食首選低GI食物,同時亦能降低疲憊感;飲食限制下,腎病患者易因熱量攝取不足,感到身體無力,也導致蛋白質被分解產生含氮廢物,建議患者記得多攝取足夠優質脂肪,如植物性油脂、魚油。末期腎臟病前期 嚴控磷、鉀、鈉第3b、4、5期為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患者腎臟功能嚴重衰退,更需嚴格控制磷、鉀、鈉攝取,蛋白質不可超過每日每公斤0.75克,「不過患者很難控制蛋白質攝取量,有些人索性都不吃,反而造成營養不足、肌少症。」林軒任建議,患者避開地雷食物後,可適度補充含有支鏈胺基酸(BCAA)的洗腎前特殊營養品,不僅能攝取足夠熱量,產生的含氮廢物也較低,此外,也可適度攝取B群、鐵、葉酸等微量元素,以免因長期缺乏營養素導致身體機能下降。洗腎如慢跑 患者反而須多攝取蛋白質而針對已洗腎的患者,由於洗腎時會流失蛋白質,且「洗腎就像在慢跑,對心臟來說是小運動,熱量會流失」,故應提高蛋白質攝取量至每日每公斤1.2~1.5克,其他的飲食原則一樣維持高熱量、低GI值和低磷、鉀、鈉攝取,或適度補充含有BCAA、微量元素的洗腎後特殊營養品,再搭配阻抗運動、有氧訓練等,就有機會維持肌肉量與好體力。
-
2023-11-05 醫療.骨科.復健
增肌只吃蛋白質還不夠 營養師揭長肌肉最佳飲食組合及攝取黃金時間
蛋白質是構成肌肉主要的原料,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說,在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期間,人體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分解也會隨之增加,所以此時如果由飲食中提供足夠且完整的蛋白質,可以有效促進肌肉生長。黃淑敏指出,醣類及蛋白質食物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會促進蛋白質合成及肝醣儲存,所以正確的運動飲食方式,應該是「足夠醣類食物、適量的脂肪及蛋白質」。如果只補充高蛋白質食物,而不攝取醣類食物,可能使肝醣儲存減少,更有可能因為高蛋白食物相對油脂及熱量偏高,而使體脂肪增加,便會使運動功效減半。充足醣類可避免身體消耗蛋白質,更能合成肌肉。竹山秀傳醫院營養師賴怡伶形容,如果把身體比擬成小房子,寒冬來襲,急需生火產生能量,當肌肉不足、營養不好時,只能把屋內的家具拿去燃燒,燒著燒著,屋內就空盪盪,禁不起一點寒風,一吹就垮了。因此如何增加肌肉存款,減緩肌肉流失,怎麼吃很重要。賴怡伶說,年長者更要多注意每日飲食的補充,優質蛋白質來源主要為大豆、魚類、蛋、乳製品、瘦肉等;醣類食物最好的選擇是全榖雜糧,包括未精緻米類如糙米、胚芽米及麥類如蕎麥、燕麥等,因為長肌肉最佳組合就是「醣+蛋白質」,充足的醣類可以避免身體消耗蛋白質,讓蛋白質保留在體內不被消耗,而更能合成肌肉組織。蛋白質應分散在三餐吃,才能有效修復增生肌肉。建議每日高優質蛋白質食物3至8份,每份約半個手掌心大小,醣類食物則約為1.5碗至4碗為主;攝取蛋白質依體重每公斤乘以1至1.2,以體重60公斤的老年人來說,一天需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賴怡伶強調,以前年輕時可能只要攝取一個「掌心」大的量,隨著年紀增長,想增肌每餐至少要吃約一個「手掌大」的量,三餐若能餐餐吃到蛋白質,平均分配有助於肌肉合成,當蛋白質攝取不平均時,無法有效修復或生長肌肉。所以分散三餐平均攝取最好。另外,年長者除三餐均衡飲食,也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固骨本延緩肌肉流失。運動後馬上吃,掌握黃金時間提高肌肉合成率。規律運動尤其有助於肌肉保留與生長,每周2至3次平衡運動或抗阻力運動,有益於增加肌肉量、強度及平衡感上升,讓跌倒風險下降。黃淑敏表示,根據2018年國際運動營養指引建議,運動後應立即飲食,若太晚進食(大於2小時)肌肉合成會降低,對高齡者沒有增加肌肉效果。應掌握運動後1小時內的黃金時間,依照運動強度與時間來補充均衡營養,最是「肌」不可失的好時機,讓肌肉生成有效率。運動後通常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食物,搭配組合無糖優格+水果、地瓜 + 豆漿、香蕉+茶葉蛋、燕麥+牛奶等,都是不錯的食物選擇。健康增肌食譜早餐:低脂牛奶+饅頭夾蔬菜午餐:地瓜飯+清蒸鱈魚+炒菠菜+胡蘿蔔炒蛋午後點心:花生、豆花、豆漿或堅果、水果、優格等晚餐:紫米飯+滑嫩雞丁+炒空心菜+番茄豆腐誰不宜攝取過多蛋白質?慢性腎臟病竹山秀傳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林博文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務必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避免加重腎臟負擔,容易有蛋白尿。但蛋白質攝取過低合併熱量攝取不足,又會造成體內組織分解、體重減輕,同時也會增加含氮廢物產生,增加腎臟負擔。攝取量應與醫師充分討論。部立南投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洪秉鴻表示,患有肝昏迷、嚴重肝硬化(有肝腦病變症狀)、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腎功能不全、急性腎絲球腎炎、尿毒症(腹膜透析除外)的病人,特別需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建議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可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如蛋、魚、海鮮、肉,並攝取足夠熱量,避免體內蛋白質分解流失。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攝取蛋白質需足量不過量,並確保蛋白質與能量合成,維持正常肝細胞功能。蛋白質可挑選植物性來源或酪蛋白食物,避免攝取高產氨的食物如乳酪、臘肉、香腸等,採用限制蛋白質飲食前,務必先諮詢營養師給予個別的飲食設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3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友想拯救腎臟免於洗腎,要先控制三高中的哪一高?
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嚴重時引起尿毒症,可能需要洗腎治療。如何拯救糖尿病友的腎臟,避免 走上洗腎, 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前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於「謝醫師開講」粉專分享,第二型糖尿病應該要被視為是心血管疾病來治療,除了血糖控制,也要積極控制高血壓及各種代謝不良。謝安民指出,第二型糖尿病並非單純是血糖控制出了問題,也不只是內分泌系統的病。臨床上可以觀察到,糖尿病人容易有高血壓,及各種(如醣類、脂肪、血酯、蛋白質等)代謝𣎴良的問題;特別容易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併發症: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失明及腎臟病或腎衰竭等。其中慢性腎臟病是長期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能夠降低發生率十幾到卅幾個百分比,是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成果,對病人的病情和存活會有𣎴少助益。要讓糖尿病患不要得到慢性腎臟病,首先要控制血脂?最近有篇來自哥倫比亞的醫學報告分析控制高血壓、血糖及血脂這些和糖尿病有關的指標,討論控制三高的哪一樣最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導致的腎臟病,結果出乎許多人的意料。謝安民指出,哥倫比亞的國家醫療系統有全國醫療資料登錄。包括998,790名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這些人中有125, 626位(12.6%)在研究期間得了慢性腎臟病(定義為腎絲球過濾率GFR掉到60以下、或是病人需要血液透淅洗腎、腹膜透析洗腎、或換腎。)研究費時四年,研究人員分析參與者這段期間內的三個參數與數值,分別是:血壓:心臟收縮壓,參考值小於130毫米汞柱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血脂:總膽固醇減高密度膽固醇,學者認為這代表血中促進動脈硬化所有壞膽固醇的總數,參考值應小於130研究結果顯示,這三個參數,任一項控制有達標的人,慢性腎臟病的發病機率比未達標的人顯著地下降。高血壓控制好的人比失控的人,慢性腎臟病少21%;血糖控制良好的病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下降14%;最後,研究人員發現,非高密度膽固醇控制好的病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減少33%,是所有指標中最高的。實驗到底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用這個研究數據來推斷,想要防止慢性腎臟病,控制血脂比控制血壓或血糖更為有效?謝安民認為,但這樣犯了拿蘋果來和橘子比較的研究大忌。事實上,這個研究只能建構控制三高對於糖尿病人得慢性腎臟病的效果,不能得到降低血脂對預防慢性腎臟病的效果大於控制血壓和血糖的結論。如果要證明這個假說成立,需要更多其他的研究。謝安民說明,這個研究的價值在於:它不是由研究團隊選擇的參與人數的臨床研究,而是以全國性資料,在真實世界醫療服務狀況中,觀察到控制血壓、血糖和壞膽固醇,對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發生率的效果。參考資料:.「謝醫師開講」粉專延伸閱讀:.腎功能差,所以別碰蛋白質?醫師教你該怎麼吃:這食物最禁忌.尿尿出現泡泡、手腳容易水腫,就代表腎不好?詳解什麼行為最傷腎.洗腎病人有哪些社會福利?一次了解重大傷病、殘障手冊和失能身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1 醫療.泌尿腎臟
居家透析圓桌對談/雲端有醫療 給付標準有望翻轉
醫療新科技是否納入健保,需考慮安全、有效、相對療效、品質、倫理及法律等因素。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指出,以透析為例,年輕慢性腎臟病人若自我照顧能力好,為避免生活、工作受洗腎影響,多鼓勵腹膜透析,若納入APD進行居家透析,再串聯至RPM遠端服務,重點是考量疾病照護品質是否提升。李丞華指出,健保若要納入串聯居家透析(APD)的RPM遠端服務,台灣腎臟醫學會可向健保署提案說明,系統如何促進洗腎病人資料收集、回饋、警示,及對病人的幫助,甚至增加選擇居家透析的誘因,並於透析協商會議討論。李丞華指出,腎臟病盛行率增加,目前腎臟捐贈數不多,患者常需進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療,健保給付透析治療一年約五百億元,照顧約十萬名洗腎病友,對於洗腎方面的新醫療科技發展,可以擬定相關試辦計畫,採取多元、彈性方式,貼近病人與醫護人員需求。延伸閱讀:遠距智慧醫療新科技 這項科技台灣全球第一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宋俊明指出,基於病人安全基礎,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應持續精進,投入新科技介入的未來趨勢,健保考量以醫事服務費增加誘因,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延伸閱讀:及早揪異常 智慧醫療助醫護心血不間斷「隨著新醫療科技發展,除輔助醫護團隊進行治療外,可將時間、人力、物力、醫療資源等做最有效利用,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宋俊明指出,高齡社會,年長者愈來愈多,病情也會愈來愈複雜,如果醫護人員可藉由新醫療科技減輕照顧壓力,或有更多時間專注其他醫療重點項目。延伸閱讀:「身體是自己的,自我管理很重要」聽聽已經洗腎16年的資深病友怎麼說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認為,RPM可收集數據並分析,對個管確實有助益,但並非他定義的新醫療科技。他指出新醫療科技應具備創新醫療環境的特質,並有營運模式,健保投資也應思考如何翻轉現況,提升整體醫療價值,把腎病照顧導到國家希望的方向,彰顯新科技價值。醫策會「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透過醫院認證提升醫療品質,為了讓病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健保財務應提供誘因,提升洗腎照顧品質。王拔群強調,現在的健保給付思維以疾病治療為主軸,醫療保健的給付邏輯應以「投入研發、創造價值」為重點,將資源放在可創造更大效益之處,並盡量增加財務誘因,才能讓新科技的運用朝更正向、永續的目標前進。
-
2023-07-11 醫療.泌尿腎臟
居家透析圓桌對談/及早揪異常 助醫護心血不間斷
「居家腹膜透析搭配遠距病患管理系統(RPM)」監測病友透析狀況,可及早發現生理數值異常,同時提升病友生活品質、降低家人照護、接送等隱形社會成本,但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宋俊明指出,在醫療價值、醫療品質提升的過程中,醫療人員所付出的努力、智慧與心血,常受到忽視。「以APD進行居家透析,再串聯至RPM遠端服務,是醫療新科技臨床使用的成功案例。」宋俊明指出,國外研究發現,如此可讓病友與醫療人員關係更緊密,也有助病友生活品質、人際關係,更減輕對腹膜透析的擔憂,小問題及早發現及早處理,降低必須到急診就醫的機會,進而減少住院的風險,減少醫療費用的同時,也增加醫護人員照顧病人的安心感。延伸閱讀:「身體是自己的,自我管理很重要」聽聽已經洗腎16年的資深病友怎麼說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長蒲若芳表示,新醫療科技的確對提升病人安全、優化醫護人員工作流程帶來多面向價值,不能只聚焦於成本考量。蒲若芳表示,新科技發展迅速,若評估健保給付時採用過去藥物評估流程,需等待兩、三年,等待時間較久,英國針對新科技運用、給付評估,採用「早期價值評估系統」,先評估哪些證據重要,就優先證據進行給付評估,同時蒐集證據,後續擬定正式新醫療科技給付、評估標準,這套思維值得台灣積極學習。延伸閱讀:用Apple Watch 在家監控健康傳給醫院 健保能負擔嗎? 健保署這樣回覆台中榮總腎臟病科護理師蕭菁菁說,以往APD進行居家透析時,醫護人員僅能被動的獲取過去一個月洗腎資訊,但串聯至RPM遠端服務後,醫護人員可知道病人每天透析數據,如體重、脫水量等,即可早一步評估病人透析有無異常。延伸閱讀:雲端智慧科技走入生活 病人不出門在家洗腎 醫護遠距即時照護吳麥斯指出,APD結合RPM是末期腎病人治療的一部分,末期腎病人占全國人口數約千分之三至四,但包括健康民眾、早期慢性腎臟病病人,都應該要獲得好的照顧及治療,此為「全光譜照顧」,應把有限資源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才能醫療永續。
-
2023-07-11 醫療.泌尿腎臟
居家透析圓桌對談/腎友真心話:更能自我健康管理
「我之前做腹膜透析,就深深了解,身體是自己的,自我管理很重要。」曾接受十三年腹膜透析的腎臟病友游建勳有感而發。游建勳在「遠距智慧醫療圓桌對談會議」中表示,透過遠距科技輔助與醫護團隊殷切叮嚀,他才了解到「飲食、生活控制」、「監控重要指數」與「切實記錄、回報透析資訊」的重要性,如今他不會因為今天或數天後要透析,便放縱自己吃美食或讓生活失控。游建勳回想剛進行居家腹膜透析時,腹膜透析結合遠距輔助療程尚未引進台灣,對於身體各項數據變化,只仰賴腎友自己記錄。事實上,醫療團隊很難客觀、即時追蹤腎友腹膜透析時實際使用藥水狀況、重要指數等資訊,因此醫護人員若無法及時掌握,隨著疾病惡化,後續衍伸之醫護資源將大為增加。延伸閱讀:在家裡自己洗腎方便嗎? 會不會很容易感染?遠距輔助科技引進台灣後,腎友居家腹膜透析時,只要簽署相關使用同意書,按下儀器按鍵,各項重要指數便傳至雲端資料庫,遠端醫護團隊便能判讀、追蹤,一發現不對勁,便立刻聯絡腎友回診或盡快關心、詢問,找出原因。他感受到改善病友在家單打獨鬥情境,對增強醫病關係信賴度及緊密性,有很大幫助。經數據及時回傳與醫護人員監測,游建勳更了解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各項數值控制對身體影響深遠,他也常思考著:「當時如果多留意腎臟健康變化,不曉得能不能將透析時間延後?」他認為,健保制度開辦已近卅年,期間新醫療技術已有大幅提升,希望政府能適度支持,也可幫助民眾導入新的觀念。延伸閱讀: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健保全力支持對病人友好的治療與醫護的付出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宋俊明認為,實證證據顯示,新科技運用,確實有助提升腎友健康識能、促進腎友遵從醫師指示,並喚醒腎友「對自己健康負責」,但同時,除了新科技,醫護團隊、個管師的付出更功不可沒。延伸閱讀:洗腎一年狂燒健保500億 權威:「全光譜照顧」把資源放需要的地方
-
2023-07-11 醫療.泌尿腎臟
居家透析圓桌對談/APD+RPM 數位醫療科技 創新健保給付思維
智慧、遠距醫療運用日漸普及,國內發展居家透析管理系統,患者在家裡腹膜透析,相關數據資訊上傳雲端,由醫護人員遠端判讀,及時監測。病患因此受惠,醫護人員的專業付出是否可獲得健保給付肯定?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強調,健保全力支持對病人友好的治療與選項,待腎臟醫學會提出報告即舉行協商會議,支持醫護付出。延伸閱讀:用Apple Watch 在家監控健康傳給醫院 健保能負擔嗎? 健保署這樣回覆遠距透析治療 我使用率冠全球 腎友游建勳指出,腎臟健康很重要,他從小腎功能不好,尿蛋白數值異常,四十三歲病情惡化,開始洗腎,當時為了繼續工作,選擇居家腹膜透析,透過全自動腹膜透析(APD),搭配「遠距病患管理系統」(RPM),由個管師遠端監控各項數據,適時提供協助。個管師、醫護團隊投注許多心力、智慧,但這些付出,外人往往很難以理解、看見。台灣腎臟醫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於六月廿九日舉辦「遠距智慧醫療圓桌會議」,多位專家與會,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上述居家腹膜透析遠距、治療模式,台灣進展極快,二○一八年引進後,二○二○年兩者搭配使用率達六成,至今覆蓋率已達百分之百,占率全球第一,共三千多名腹膜透析病友受益遠距照護。腹膜炎風險降 遠端照護盼給付吳麥斯表示,對比歐美國家腹膜透析病友平均廿個月就可能面臨一次腹膜炎風險,台灣患者延長至每六十個月,足足降低三倍。但目前相關設備包括資訊上傳至雲端資料庫、醫護人員所付出的心力卻不在給付範圍,希望有具體解方,同時提升治療品質;若能納入健保,將是台灣數位科技給付的開端。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長蒲若芳表示,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將數位醫療運用在醫療實務,成效顯著,讓病友獲得更好的照護品質。西班牙則以數位系統監控「自動腹膜透析」水質,並將醫護人員工作流程標準化,有效降低腹膜炎發生率。延伸閱讀:智慧科技輔助 醫護更輕鬆? 護理師: 跟傳統相比每天至少多花一小時病友生活品質提升 智慧醫療價值高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指出,在維持透析品質,提升病友生活品質上,個管師扮演重要角色,透過後端平台的嚴格管控,提前預警,讓腹膜透析病友繼續工作,貢獻所長,凸顯醫療價值。成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宋俊明指出,許多醫療新科技落實到病人使用,有其難處,但臨床證實,全自動腹膜透析搭配「遠距病患管理系統」模式卻是成功的,拉近病友與護理師的距離,提高病患自我照顧能力,也能提升病患安全感。延伸閱讀:「身體是自己的,自我管理很重要」聽聽已經洗腎16年的資深病友怎麼說從抄寫到雲端 助個管師即時回報台中榮總腎臟科護理師蕭菁菁指出,傳統腹膜透析療程,護理人員只能透過病患所抄寫紀錄,來了解透析的脫水量、體重等資訊。引進遠距智慧醫療後,腎友居家腹膜透析資料立即上傳,如有異常數據,後端個管師即時回報,降低腹膜炎及其他併發症風險。會議主持人、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如何透過智慧醫療提高治療成效及病友生活品質,並減少健保財務負擔,是當前重要課題。李丞華強調,「對於病友是好的治療、好的選項,健保都會全力支持。」小檔案/RPM與APDRPM(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Management)/遠距病患管理系統RPM是透過數位設備實踐遠距監測與追蹤介入的目的,已經有多項醫療設備具備此功能,例如:腹膜透析雲端資訊監測系統、血壓袖帶和通過被動方式收集生理數據後,回傳至醫療服務提供者。APD((Automatic Peritoneal Dialysis)/全自動腹膜透析PD腹膜透析是腎臟病患透過腹膜清除排除體內水分及毒素的方式,而APD使用全自動透析機進行的腹膜透析,能協助透析液的自動輸入和引流,病人只需進行機器設定及接駁。(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宋俊明)【延伸看更多】>>>雲端結合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能安心【延伸看更多】>>>什麼時候需要洗腎?洗腎多久會死?一次了解腎功能的大小事【延伸看更多】>>>洗腎其實沒那麼恐怖!一次了解洗腎照護最常問的四個疑問【延伸看更多】>>>器官移植成功率高不高?健保大數據揭密:腎臟移植技術純熟、肺臟移植存活率最低【延伸看更多】>>>健保署長石崇良:腎臟移植取代透析可減少醫療費用、提升生活品質
-
2023-07-05 醫療.泌尿腎臟
雲端結合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能安心
● 醫病共享決策,幫助腎友選擇透析方式● 腹膜導管放置技術,門診執行當天回家● 全自動腹膜透析,每日上傳數據、監測「阿嬤若不洗腎,可能三個月後就會很危險,但她中風,無法每周頻繁出門洗腎,該怎麼辦?」在童綜合醫院透析室主任吳再坤的診間,一位高齡近90歲的老太太坐在輪椅上,身邊家人急切地詢問醫師,希望可以為阿嬤找出解方,醫師感受到子女、兒孫的孝心,也努力想辦法治療。吳再坤說,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流程,與阿嬤的子女說明接著會面臨的狀況及可能的治療選擇,透過解說與沙盤推演,讓阿嬤子女比較放心。阿嬤的腎臟幾乎完全失去功能,除了換腎、保守療法外,就是選擇透析治療,目前有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和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液)兩種方式。其中腹膜透析又因操作模式,分為一覺醒來即完成的「機器洗」(全自動腹膜透析,APD),以及每日手動換液4至5次的「手動洗」(連續可活動式腹膜透析,CAPD)。經皮植管滿意度高考量阿嬤的行動能力,每周到醫院洗腎三次,需有照顧者幫忙,醫療團隊與家屬溝通後,評估家裡有合適空間與人力,認為若選擇居家腹膜透析,阿嬤不須頻繁進出醫院,不僅解決了行動問題,在家換液進行透析,也有童綜合醫院醫療團隊當最強後援,會仔細教導照護者操作儀器、更換藥水等技術。因此,家屬選擇適合現況的腹膜透析,阿嬤的健康、生活品質都得到翻轉,兒孫更格外珍惜與阿嬤相聚的時光。吳再坤表示,過去腹膜透析放置傳統導管時,病患最久需住院兩周,現在有新的經皮植管技術,住院天數降至一至三天,甚至有醫療院所列為門診手術,病患當天就可回家,加上此技術採局部麻醉就可以進行,除了縮短植管手術時間,也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性。以童綜合醫院執行成果來說,植管成功率達九成五以上,部分病患植管搭配單孔微創腹腔鏡手術,整體而言,病患在腹膜透析導管植管後的滿意度都相當高。吳再坤分享,目前台灣使用率相當高的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可與雲端科技結合,病患在家裡進行腹膜透析,數據每日上傳雲端系統,醫療團隊可以更即時清楚了解病患透析頻率、透析時間、引流情形、總脫水量等數據,亦可透過定期數值變化與患者溝通,病患感受到醫療團隊的關心,也會更配合醫囑,達到更好的透析治療結果。病患有更精彩生活在守護台灣海線民眾健康的歲月中,吳再坤曾遇到一位13歲少女,因先天性疾病及疏忽而導致腎功能低下,需接受透析治療,她不希望其他人知道這件事,但血液透析的廔管在手臂,外觀明顯,腹膜透析的透析管則置於腹部較為隱密,在校學習時也不方便常請假去血液透析,經與醫療團隊討論後選擇居家腹膜透析,少女上學、行動都不成問題,在校時還加入熱舞社,盡情享受熱舞樂趣。「我們真的希望病患可以健康,生活更好!」吳再坤與醫療團隊的用心,許多病患都看在眼裡,願意做出改變,這讓病患不只有機會擁有更精采的生活,還可享受更多親友相聚時光,人生不因洗腎而受限。
-
2023-07-02 醫療.泌尿腎臟
醫師判定需要洗腎時,保險會理賠嗎?解析「能理賠」的4大醫療相關保險
根據2021年健保署統計數據,全台約有12%民眾患有慢性腎臟病,如果不妥善控制腎功能,一旦 進入末期腎臟病(尿毒症)時,就有可能會進行洗腎治療,這時候或許就有人會問:商業保險是否也會理賠? 腎臟病惡化到需要洗腎時,保險會根據哪些情況給付?給付方式是什麼?情境一:病人需要長期洗腎時,商業保險會理賠嗎?大部分不會,在洗腎過程,絕大多數的醫療險或實支實付保險都並不受理。不論是要到醫療院所所執行的「血液透析」,因為在醫院的門診進行,並不需要「住院」處理,少數洗腎病人會選擇居家所用的「腹膜透析」,所以「醫療險」或「實支實付保險」都會因為沒有住院醫療,所以無法申請理賠。只有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保險公司推出可以理賠洗腎的醫療險,後來因為洗腎人數大增,這類商品目前已經消逝在保險市場中。 情境二:病人開始進行洗腎治療時,腎臟科醫師協助申請重大傷病卡病人開始進行洗腎時,根據健保初次申請重大傷病卡規則,必須由另一位醫師審核病人是否已進入申請表單中提到的「不可逆尿毒症」,「不可逆尿毒症」的重點在於病人的腎臟病是否嚴重到需要「終身洗腎」。 ●若病人需要終身洗腎時,健保署會發給洗腎病人「永久期限」的重大傷病卡。●部分病人的情況,審核醫師認為病人有可能不需要終身洗腎,會建議主治醫師3個月內再次重新評估病人是否日後需要持續洗腎治療,此時病人會先拿到「三個月期限」的重大傷病證明,3個月後主治醫師認為仍需洗腎治療,可再次向健保申請重大傷病的審核。重大傷病險的理賠,不論是「永久」或「三個月」期限的重大傷病,只要持有健保開立的重大傷病證明,就可以申請保險金,但保戶需要注意的是:保險金是採取「一次性給付」的方式,還是另有其他約定。 情境三:病人進入接受長期且規則洗腎時,是否可理賠重大疾病險?2016年金管會明確的定義為「末期腎病變:腎臟因慢性及不可復原的衰竭,已經開始接受長期且規則的透析治療者」,也就是指洗腎病人已經開始接受長期且規則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時,就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領回當初約定的保險金。 情境四:洗腎病人可以領到失能保險金嗎?有機會,保險公司會針對病患失能的狀況,給付失能扶助險。在一些失能扶助險中,在「胸腹部臟器」的項目提到「泌尿器官」,多半就會提及「腎臟」,所以洗腎病符合失能扶助險的理賠。「失能扶助險」以達到「失能等級表」中的失能程度作為理賠條件,主要的理賠方式分為兩種類型:「失能一次金」和「失能扶助金」。●失能一次金:一次性理賠一筆保險金,同「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金:可以持續性理賠保險金,可轉嫁洗腎病人「失能」後,需要長期照護所需要的費用。情境五:洗腎病人產生「生理功能障礙」,需要長期照護時,可以申請長照險嗎?病人長期洗腎時,有時會出現「失能」或「失智」的情況,此時「病人狀態」可能需被照護一段時間時,才能申請理賠,根據不同的保險公司而有不同的保障。「失能」與「失智」的判定通則如下:●失能:可參考巴氏量表的判準,或判斷6項描述中,三項以上無法自理就可稱為失能。(1)飲食:能否自行取用食物和飲料(2)上廁所:能否自行完成上廁所(3)起身:能否自行床上或椅子上起身(4)移動:可自行操作輪椅(5)洗澡:能否自行洗澡(6)穿衣:能否自行穿好衣物●失智:可直接用CDR量表單項達2分以上,或病人出現人、時間或地點,至少有兩樣無法辨識時,就會被認定具有失智的狀態。最後要提醒讀者,商業保險屬於民間契約,所以在保險過程中,需要定期檢視契約內容;此外,因為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也需要跟保險公司確認相關給付內容是否調整,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腎臟移植手術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嗎?詳解哪些人符合換腎資格
【本文重點】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口約12%,是「洗腎王國」。97至110年期間,台灣總共完成腎臟移植4,580例,病人存活率高。腎臟移植需確診慢性腎臟衰竭,符合換腎資格者須擁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腎源可為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所有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所需自費項目不多。附原腎臟不需移除,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需定期回診監測移植腎臟功能。--by ChatGPT台灣素有「洗腎王國」稱號,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110年腎臟年報指出,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逾9萬大關。大多數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未及時察覺、診斷,一但腎臟發生病變,將導致腎功能急速衰退,演變為末期腎臟病,得經由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延續生命。根據97至110年健保器官移植統計,腎臟移植共完成4,580例,病患年齡中位數為48歲,腎臟移植後,病人存活率為3年93%、5年90%、10年79%。我國執行腎臟移植手術醫院排行,最多為台大醫院573例,依序為林口長庚442例、台中榮總433例、成大醫院421例、台北榮總371例。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進利指出,末期腎臟病又稱尿毒症,當腎臟功能持續惡化,無法適當排除身體水分及毒素,造成不可逆傷害時,必須進一步接受洗腎,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等待接受腎臟移植。需要接受腎臟移植者,腎臟功能已受損,腎功能損傷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炎、腎絲球過濾率異常、腎結石、多囊性腎臟疾病等,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壓比率最高,佔七成以上。慢性腎衰竭、定期透析、有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換腎資格。陳進利表示,根據國內規定,患者必須確診慢性腎臟衰竭(尿毒症),並進入定期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且需領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資格,患者可至全國各大醫院腎臟移植門診進行登記,腎臟移植排序是全國統一分配。根據器官移植捐贈中心登錄,目前約8000多人等候腎臟移植。陳進利表示,腎臟來源主要有二,包括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而大愛捐贈屍腎移植一年約200例,家人、親屬活腎移植一年約100例,每年成功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約300例。台灣洗腎便利,有人輪到受贈順位,也可能放棄。陳進利表示,雖然每年等候腎臟移植人數多,但即使不換腎,仍可用洗腎方式替代,並不會危及生命,因而未能助長國內大愛捐贈腎臟數量。有些患者即使輪到受贈順位,但考量工作繁忙、捐贈器官所在縣市遙遠、家人無法配合照顧等,也可能放棄該次移植機會。近年免疫抑制藥物發展快速,加上國內腎臟移植手術醫師累積多年經驗,陳進利說,台灣腎臟移植手術成功率高,根據健保署統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5年存活率達九成以上,且86%接受移植手術的病人,術後5年腎臟功能仍維持,無需回到過去洗腎生活。健保給付,且有重大傷病卡,移植者須自費項目不多。陳進利表示,台灣因有健保給付,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因此醫療費用包括手術、抗排斥藥物等,已有部分或減免負擔,需要自費項目並不多。除非患者使用高階抑制抗排斥藥物,且須看施打劑量及天數而定,自費價格從5萬元至30萬元皆有。原腎臟不必摘除 約須住院2周字面上雖有「移植」兩字,陳進利表示,腎臟移植手術無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一般情況下,即使患者原先的腎臟已無功能,但仍會保留,移植手術會將捐贈者的腎臟置放於受贈者的右下腹或左下腹位置,並將捐贈者腎臟動脈接到受贈者的髂外動脈、靜脈,捐贈者腎臟連帶的輸尿管也會連接到受贈者膀胱上,移植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陳進利表示,若移植手術皆順利,且沒有發生感染、傷口發炎或排斥現象產生,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出院後需定期回診,確認移植腎臟功能,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劑後血中濃度等,監測有無併發症產生。他提醒,接受腎臟移植手術患者,術後需維持良好營養狀態,包括維持恆定理想體重,且不可吃生食,包括生魚片、中藥草、生水及未煮熟食物。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健保署長石崇良:腎臟移植取代透析可減少醫療費用、提升生活品質
【本文重點】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如社會對器捐有更大的共識,未來可以朝擴大活體移植、推定同意等方向努力,幫助更多人延續生命,同時節省健保支出。肝、腎臟移植中,活體肝臟來源多,存活率高,但活體腎臟取得不易,存活率略低於大愛捐贈。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好,但生活品質不佳,腎臟移植是更好的選擇。糖腎共照計畫透過預防腎病延緩病人步入洗腎和等待移植的階段。雖已有人選擇大愛器捐,但仍有1萬多人在等待中,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器捐條例已擴大非親等限制,但仍不開放非親屬活體捐贈。--by ChatGPT器官移植是挽救垂危生命的最後一線希望,長期來看,也能減少健保支出。以腎臟移植為例,移植患者無論生活品質、醫療費用,都比血液透析更好、更省錢。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國內器官移植案例數,分析器捐現況與各種器官移植的存活率。身兼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健保署長石崇良對於器捐現況知之甚詳,他表示,若社會風氣逐漸達成共識,未來可朝擴大活體移植親等限制、推定同意等方向努力,為大愛和活體器捐開源,幫助更多人延續有品質的生命,長期也能節省健保支出。肝臟移植較急迫,切除後可再生,活體肝來源多。以移植案例數量最大的肝臟和腎臟為例,共通特色就是都有大愛、活體兩種來源。石崇良表示,肝臟移植活體來源比較多,因為進入末期肝病、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的病人,雖然醫學上也能「洗肝」,但洗肝無法像洗腎那樣長久維持生命,若不能趕快移植,病人通常會很快死亡,家屬於心不忍,會有意願捐贈。此外,由於肝臟可切局部捐贈,餘下部分會慢慢長大,捐贈者接受度會比較高。活體肝腎移植存活率較高,但活體腎臟取得不易。至於腎臟移植,石崇良表示,活體來源的比率一直不夠理想,一部分原因是國人對於腎臟有些迷思,比如認為少了一顆腎會「腎虧」。另外一個原因是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很好,限制也少,所以末期腎病病人大多在洗腎,活體腎臟移植比率較低,國外則相反,通常活體腎臟移植多於大愛移植。活體肝腎移植術後的存活率,略高於大愛捐贈。根據器捐中心96年到109年統計,親屬捐肝移植5,416例,術後5年、10年存活率分別為77%、68%,顯著高於1,722例大愛捐肝移植術後的69%、59%。活體捐腎也一樣,這15年間親屬捐腎移植1,642例,術後5年、10年存活率分別為94%、86%;大愛捐贈的移植術後存活率則分別是89%、78%,都略低一些。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好,患者生活品質卻不佳。「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很好,但是生活品質並不好。」石崇良表示,腎臟不只是排泄器官,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一般人的腎臟無時無刻在工作,但血液透析病人靠機器,兩天強制開工一次,等於每周密集承受三次血壓和電解質濃度的波動,身體會很不舒服。長期來看,腎臟移植無論生活品質、醫療費用,都比血液透析更好。根據111年醫療科技再評估報告,相較於透析,每一人從透析改成腎臟移植,推估可省下大約371萬醫療費用。為了支持器捐,健保增列器官移植協調管理費、活體腎臟移植團隊照護獎勵費,腎臟移植手術支付點數也四度調升到21萬2,256點。石崇良指出,長期洗腎醫療費用驚人,加上許多公醫制的國家床位有限,會設定較多給付限制,例如某個年齡以上需要自費洗腎,引導這些人接受腎臟移植。另外有些公醫制度國家如英國、東南亞國家,因血液透析一床難求、需要排隊,許多人就會採取腹膜透析,例如香港,只有接近三成是院所血液透析,七成都是腹膜透析。台灣洗腎給付限制很少,採取血液透析的比率高達91.7%,只有不到一成是腹膜透析。糖腎共照延緩疾病發展,避免走向洗腎一途。要延緩病人走向洗腎和等待移植,還是要靠預防腎病。石崇良表示,過去20年來,每年新增透析病患的人數原本節節上升,但健保署與醫界攜手針對初期慢性腎病、末期腎病前期進行個案管理,近兩年終於看到趨勢緩了下來。糖尿病是造成洗腎主要原因,健保署將預防策略延伸,111年3月起辦理「糖腎共照」計畫,額外提供管理照護費及品質獎勵金,鼓勵醫療院所成立整合門診,讓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可以在一次門診就醫,提升疾病照護品質。器捐還要加油仍有一萬多人苦候器官根據統計,今年截至六月中,累積有164人選擇大愛器捐,33人移植心臟、12人移植肺臟、56人移植肝臟、93人移植腎臟、3人移植胰臟,但還有1萬多人苦苦等候,顯示不論活體或大愛捐贈,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石崇良表示,器捐中心改名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就是希望引導人們思考預立醫療決定(AD)和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有意願加入大愛器捐行列。至於活體捐贈,目前仍不開放非親屬,石崇良說,這是為了保護弱勢、避免買賣。不過,最近器捐條例已經稍稍擴大非親等限制,容許無親屬關係的兩個家庭如果各有所需且配對成功,可以互相捐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3 醫療.泌尿腎臟
該如何處理洗腎後遇到的不適感、抽筋、皮膚癢和失智?
洗腎經常伴隨很多副作用與不舒服,到底該如何處理?元氣網幫洗腎病人整理一些大小問題,包含:●洗腎有哪些不舒服症狀? ●如何避免抽筋?●長期洗腎後,造成的皮膚癢。●洗腎後是否會造成失智? 元氣網整理這些問題與解方,協助病患勇敢面對洗腎不害怕 。哪些情況造成洗腎過程不舒服? 洗腎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各自常見的不舒服感如下:●血液透析:每次進行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會替腎友打上二支針,其中一支針是將血液引流出來,經過「人工腎臟器」,將人體廢物與多餘水分透過機器進行交換,另一支針是將洗乾淨的血液流回體內。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會明顯感受到針頭穿刺皮肉的痛楚。並且在透析的過程中,插針的手或腳不可隨意活動,避免針尖滑動引起「漏針」的併發症。●腹膜透析:利用外科手術將「腹膜透析導管」經由腹腔壁插入腹腔中,這根導管是提供透析液進出腹腔的通路,透析液置留在腹腔的過程中,血液中的廢物會通過腹膜上進入透析液中,含有廢物的透析液之後再從腹腔引流出來,最後再換上入另一袋新鮮的透析液,完成新的循環。腎友從開刀植入腹膜透析導管後的前幾天,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之後透析的過程比較不會像血液透析需要承受扎針的痛苦,腎友在腹膜透析時甚至能稍微移動,有較高的自主性。剛開始洗腎的病患會遇到哪些常見的不適症狀? 有時會出現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常常發生在一開始洗腎的病人,常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身體不適的症狀。提醒腎友,只有平日按時透析,不要間隔太多天才洗腎,減少尿毒素的累積,就會慢慢的適應與改善不適感。遇到抽筋時該怎麼處理?抽筋:常發生在洗腎進行中的 2~3 小時發生,最常見是下肢抽筋,有時會發生在手指和腹肌,抽筋時肌肉會會突然緊繃,並且伴隨強烈的疼痛感。預防重點仍在限制水分攝取,避免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大於5%。發作時熱敷可以按摩肌肉,改善抽筋的不適感。洗腎病人為什麼會皮膚癢?如何避免?研究指出,約有50~80%會出現搔癢症,尤其常見於背部和四肢皮膚。根據目前的研究歸納,洗腎病人容易出現皮膚搔癢跟下列原因有關:1.皮膚乾燥:洗腎病人大多已進入尿毒症,皮膚常有皮脂腺萎縮的問題,皮膚分泌的脂肪量的顯著減少,因而影響到皮膚的保濕,過度乾燥的皮膚表層容易受到刺激產生癢感,讓洗腎病人不自覺的抓癢來減輕症狀。2.致癢素、組織胺濃度高:洗腎病人血液中的致癢素與組織胺較正常人為多,因為腎病的排泄效果變慢,就會過度積累在血液中,容易讓洗腎病人容易感覺到癢感。3.維生素與礦物質不平衡:據研究指出,洗腎病人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容易積累在體內,導致不平衡,其中高血磷、高血鈣、高血鎂和高維生素A,都會導致洗腎病人出現皮膚搔癢的問題。4.其他因素:洗腎病人所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和交互複雜;同時洗腎病人也因免疫力較低,導致皮膚容易感染細菌與黴菌,都會導致皮膚容易發生搔癢的問題。腎贓科醫師建議透過這些方式可改善皮膚搔癢:●可用冰敷,減少皮膚的敏感度●盡量穿棉質衣服,保持皮膚通風●使用中性肥皂,沐浴後使用乳液塗抹全身2-3次,充分滋潤皮膚。●如果皮膚搔癢遲遲未能改善,建議可至門診請醫師診視。醫師可根據病情開立口服藥物或外用藥膏,嚴重的病人也可使用照光治療來改善病況。 洗腎後會發生水腫嗎?如何有效避免?洗腎病人沒有出現四肢水腫和肺水腫,且血壓正常時的體重,通常稱為「乾體重」。腎友洗腎完如果未達「乾體重」,表示體內仍有多餘的水分沒有排出,可能會出現水腫、肺水腫 等情況。嚴重時,腎病人會出現呼吸 容易喘的情況。洗腎病人如果能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取量,維持兩次透析體重控制增加在5%以內,就能有效避免洗腎後水腫的發生。洗腎會更容易發生失智嗎?有辦法預防或改善嗎?根據研究指出,發生嚴重腎衰竭來到末期腎臟病,尤其需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的病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的盛行率最高;失智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洗腎病人有可能增加失智的風險有:1.毒素的累積:由於腎功能逐漸惡化,本該由腎臟排出的代謝廢物逐漸累積於體內,長期累積有可能造成「尿毒性腦病變」。洗腎雖可以降低毒素的累積,但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在傳統的人工腎臟未必能夠順利過濾,所以仍然會對腎友的腦部造成累積傷害。2.血液透析時較高的脫水率:洗腎病人的體重如果增加太多,機器設定的脫水量與脫水速率就要隨之提高,導致在血液透析的過程時容易發生低血壓,血壓過低會讓大腦缺血而傷害到腦細胞。腹膜透析相對不會發生此問題,但腹膜透析病人的失智率仍遠較正常人為高,可知洗腎病人容易失智是一個多原因所造成的結果。3.貧血:洗腎病人很容易產生的併發症,貧血會增加腦部血液循環變差的可能,容易使大腦細胞缺氧,增加失智的風險。4.鋁中毒:過去在治療時,醫師有時會開立鋁片作為磷的結合劑,卻容易讓過多的鋁積累在腦部,久而久之會增加失智風險。目前腎臟科醫師多數已不會選擇此種治療方式,鋁中毒的機會已顯著減少。5.其他因素:合併有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洗腎病人,較易合併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服用藥物太多,交互作用影響不佳;洗腎病如果人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目前研究也都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已經規律接受洗腎的病人來說,如果將平時血壓控制得太標準,反而會增加洗腎時低血壓的機率,更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反倒增加失智的風險。目前建議洗腎病人可採取以下方式,來減低未來失智的風險:1.增加每次洗腎之清除率:血液透析過濾術(hemodiafiltration)和使用中分子量阻截透析膜的新型人工腎臟,較傳統洗腎方式能夠移除更多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目前值得期待的新治療方式來減低日後失智的可能。2.低溫透析:可減低七成洗腎時低血壓發生率,預防因為低血壓導致的腦部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受損。3.腎臟移植: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在接受腎臟移植後,在移植後的6~12個月內,就可顯著觀察到病人的認知能力有所改善。目前洗腎與失智的關係,仍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找到相互影響的機制,並替腎友帶來新的解方。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16 醫療.泌尿腎臟
洗腎其實沒那麼恐怖!一次了解洗腎照護最常問的四個疑問
面對洗腎,不只是對洗腎的恐懼,更多的是後續該如何照護,也是許多人想要了解的事情,病人在洗腎時需要注意哪些事?1.配合醫院安排時間按時洗腎治療,才能清除體內毒素和水分。2.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各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服用時間和方式皆不同(例如飯前和飯後)應該要依照醫師囑咐分開服用,以免影響藥效。3.血液透析當天,容易低血壓的洗腎病人,建議暫停服用降血壓藥物,或遵循醫師指示服用升血壓藥物。4.觀察有無出血情形,如果小便呈紅色、大便呈黑色、眼睛或牙齦出血,皮膚不正常的瘀青的情形,需要主動告知醫護人員。5.洗腎後發現以下事情:噁心、嘔吐、抽筋、頭暈、頭痛、低血壓、皮膚癢等,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洗腎需要他人陪同嗎?進行洗腎時,血液透析有時會發生頭暈、噁心、出血等症狀,如果有家屬或他人 陪同,往往能較及時發現,立刻請醫護人員處理。「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洗腎,病人通常病況較好,可自行或請家人協助更換透析液,更容易單人處理。洗腎病人日常生活照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1.避免便秘,必要時服用軟便藥。便秘容易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過高,易引起心律不整。2.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豬肝、香腸、花生等,正確服用磷結合劑,避免腸道吸收過多的磷。3.每日按時量血壓並記錄,控制水分攝取和注意體重。4.預防跌倒,採用緩慢漸進式活動,環境儘量明亮環境。5.無論男女,性功能多少會受到影響,切勿自行買藥服用,如有需要可與醫師或護理人員討論解方。6.維持適當休閒娛樂,抒解壓力、減輕焦慮,並可藉此重建人際關係,擴展生活圈。7.適度運動,運動以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為原則,可減輕疲憊,增強肌力,推薦的運動方式有:走路、氣功、瑜珈、打太極拳、騎腳踏車和游泳,最重要在於持之以恆。洗腎可以申請長照補助嗎?建議撥打1966長照專線申請評估,看自身是否符合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之個案。1.長照2.0服務的申請條件 洗腎病人如果不是在其他機構照護(例如:護理之家、安養中心等),預計在家照顧時,長照等級必須在第2級以上,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65歲以上老人●領有身心障礙者●55~64歲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2.長照2.0服務的內容包含哪些?i.照顧服務:包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和家庭托顧等,已申請外籍或看護協助照顧,不在此服務項目。1級失能者不提供補助,2~8級分別補助10020元/月~36180元/月,低收入戶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5%;一般戶16%。●居家服務: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可定時到家中協助照顧,包含沐浴洗澡、餵食或灌食、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需特別注意此服務並非24小時的服務。●日間照顧:白天可讓病人到日間照顧中心接受專業人員的照護,晚上再接回家中由家人照顧。●家庭托顧:病人短暫時間內到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的家中,接受日常生活照顧。ii.喘息服務:為了減輕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得到必要的休息與支持,分為居家喘息及機構喘息。2~6級補助32,340元/年,7~8級補助48,510元/年,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須部分負擔5%;一般戶部分負擔16%。●居家喘息服務:向服務單位預約時間,安排經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到家中協助病人日常活動,包含:洗澡、翻身、拍背、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等。●機構喘息服務:讓病人短期的到護理之家或安養護機構居住,需要與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簽立特約,由機構人員提供全天候照顧。iii.專業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家中協助病人的恢復原有的活動或生活能力,例如:由物理治療師進行四肢活動的指導和訓練、職能治療師進行臥床照護技巧和吞嚥訓練等。1級失能者不提供補助,2~8級分別補助10020元/月~36180元/月,低收入戶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5%;一般戶16%。iv.輔具服務:提供日常生活輔助工具補助,包含拐杖、助行器、輪椅、電動床、氣墊床、輪椅座墊、移位腰帶、移位滑墊、爬梯機等輔具,需要經過評估,依據病人情況和需求,確認可申請的補助項目。以3年為單位,每次最多補助40,000元,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10%;一般戶部分負擔30%。v.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由物理或職能治療師到家中,評估居家環境情況,並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設置與改善建議。以3年為單位,每次最多補助40,000元,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10%;一般戶部分負擔30%。vi.交通接送服務:協助病人到醫院回診或復健的交通接送,不協助病人上下樓。僅限4級以上失能者,依據交通里程給予1,680元~2,400元補助,低收入戶全免;中低收入部分負擔7%~10%;一般戶部分負擔21%~30%。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超過五成糖尿病患 不知身處腎病變風險
據統計,111年因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近三分之一;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為了避免糖友走到末期醫療,學會制訂五大指標,不只希望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達標,還希望提高尿蛋白檢測及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等。糖尿病人口已佔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學者則分享,星國政府擬定三大方向,應對慢性病對醫療體系帶來的衝擊。全球糖尿病人口超過5億,糖友照護訂定五項目標。由於飲食精緻化,全球糖尿病人口快速上升,依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報告,過去30年,糖尿病人口增加4倍達5.37億。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提出2030年糖尿病防治全球目標,包括八成糖尿病患獲得診斷,八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八成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六成40歲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日前主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並邀來新加坡學者共同與會。黃建寧指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更新2018年開始推動的Goal 50計畫,推出Goal 50+計畫,把WHO目標加入其中,訂定五項目標: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提升ABC達標率,Hb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糖腎共照照護率僅約一成,仍有許多努力空間。黃建寧指出,截至2022年,在23家醫學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糖化血色素已達標55%;糖尿病照護機構中,尿蛋白年度檢查率接近七成;精準治療的遵囑率達八成四。至於糖腎共照的照護率上路約一年,達成率僅約一成,仍需努力;糖尿病腎病變的識能率僅48%,意即有超過五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處在腎病變風險當中。總人口數僅547萬的鄰國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腎病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貝拉姆・阿里・汗(Dr. Behram Ali Khan)指出,星國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每千人個案數為全球最高,腎衰竭盛行率是全球第四,每天有將近六人確診末期腎病。「新加坡正面臨一場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病海嘯(CKD Tsunami)。」新加坡經驗談:慢病未妥善處理,將削弱國家未來。阿里・汗指出,新加坡國民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在高齡族群中數字更高。到了2025年,半數的新加坡人都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末期腎病個案數也會因為糖尿病發生率提高而持續攀升。阿里・汗直言,「這是一場對上糖尿病和末期腎病的戰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說,若慢性病的管理未被妥善處理,將會大幅衝擊新加坡的醫療支出,削弱新加坡的未來。為因應慢性病對醫療環境帶來的衝擊,星國衛生部提出「3個跨越」計畫。第一項「跨越品質,追求價值」意在使用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新治療、新科技;第二項「跨越醫院,進入社區」強調基層診所、社區醫療的重要性,透過分級醫療減少支出;第三項「跨越醫療,成就健康」則是要落實預防醫學,同時希望民眾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更健康。阿里・汗指出,星國「腎臟照護服務(RHS)」訂定四大目標:提升五成患者識能、第三期慢性腎病診斷率提高五成、五成患者接受治療、三成透析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糖腎教室/有泡泡尿 就是腎功能不好嗎?糖尿病患因高血糖長期損傷腎臟中的腎絲球,會導致微量蛋白進入尿液中。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UACR)是發現腎臟病變的方式之一,也是用來評估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指數。民眾常會把泡泡尿當成腎不好的指標之一,但實際上未必相關,尤其男性因為站姿排尿或尿得太快,可能因為表面張力等因素,導致泡沫產生。另外,水喝得太少,讓尿液濃度增加,也容易產生泡泡尿。因此,民眾看到泡泡尿時不必過度緊張,應以定期接受UACR檢測的結果為評估依據。糖腎共照推一把黃建寧/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糖尿病腎病變引發的心臟病也威脅國人健康,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台灣的心與腎。阿里‧汗/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新加坡正面臨糖尿病引發、前所未有的腎臟病海嘯,一場對上糖尿病及末期腎病的戰爭已然開打。
-
2023-06-09 醫療.泌尿腎臟
腎臟病進入洗腎為什麼要限水?分享7招水分控制技巧!
腎臟病進入洗腎時,病人因為腎功能已經顯著下降,無法正常代謝水份,因此必須透過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來幫忙排出體內廢物和多餘的水分。相比正常人,洗腎病人需要限制喝水量,並不是只有飲用水,而是包含任何有水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到洗腎的品質與安全。水喝多不是對身體越好嗎?洗腎病人為什麼要限制喝水? 健康成人一天約有1000~2000cc的尿量,洗腎病人因腎臟代謝問題而導致尿量減少,甚至會出現無尿的情況,所以攝取過多的水量,不但無助於病情,還會造成身體負擔,因此必須要限制飲用水量。洗腎病人如果喝太多水,卻無法排出,會讓體內的水份增加,洗腎過程容易影響到血壓,造成心臟負擔,產生心肺問題。同時限制喝水也能避免洗腎時發生低血壓、抽筋、嘔心、頭痛等不舒服症狀,可以較為舒適的完成洗腎。 洗腎病人限制的喝水量不是只有飲用水,而是包含任何有水的食物,例如:稀飯、湯、飲料等,甚至包含新鮮蔬果和果凍中的水分都要留心;因此,洗腎病人一定要注意含水量高的蔬果,包括:西瓜、柑橘、番茄、芒果、葡萄和萵苣類蔬菜等。所以,洗腎病人都不能喝水嗎?如何知道水分攝取已過量?洗腎病人可以喝水,但必須嚴格控制水分的攝取,腎友判斷水份攝取量是否過多的準則:注意自己洗腎前後的體重數值。兩次洗腎間的體重增加率不可超過5%,例如:洗腎完體重100公斤,在下次洗腎前體重就不可以超過105公斤。只要把握此原則,就可避免攝取過多的水分。另外,也可以根據尿量,規劃一下水分攝取量:●無尿的洗腎病人:每日約控制500c的水量。 ●有尿的洗腎病人:前日尿量增加500~800cc水量 。喝怎樣的水對洗腎病人有差嗎?哪種水比較好?因為腎臟過濾的代謝機能異常,所以洗腎病患更要注意飲用水的種類,避免加重腎臟負擔。首先,最好喝煮沸過的白開水。其次,避免喝富含礦物質的各類型的飲用水,包含:礦泉水、滲透水、離子水和山泉水,對於洗腎病人的負擔較重。最後,市售電解水含有高鉀離子、運動飲料富含電解質且加太多糖分,都不適合洗腎病人飲用。「控水」有哪些技巧?7妙方協助洗腎病人控水1.將一日可喝的水使用有刻度的容器裝好,平均分配使用,避免飲用過多。2.避免吃太鹹、太辣的食物,容易易口渴,無法控制水份的攝取。 3.每天適量運動,簡單的散步就可,促進排汗,避免體重過重。4.將服藥時間集中,減少喝下過多的水量。5.口渴時可用棉棒濕潤嘴唇或以冰水漱口,重覆幾次可以解口渴或口乾的現象,或將將部份飲水製成冰塊,渴時含在嘴裡。6.口渴時,不宜大口快速喝水,少量多次徐徐飲水。7.減少喝其他飲品和吃富含水分的蔬果。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06 醫療.泌尿腎臟
腹膜透析存活年限?解析腹膜透析的步驟、缺點和費用
許多慢性病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而慢性腎臟病末期,無可避免地必須選擇洗腎,少數幸運的病人可以進行腎臟移植。一般來說,「洗腎」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稱為血液透析(HD),俗稱「洗血」;另一類是腹膜透析(PD),俗稱「洗肚子」。「血液透析」是將血液引流到體外機器,透過機器快速移除血中毒素,血液透析大概2~3天進行一次,也就是說,病任平均每周需到院3次;「腹膜透析」則是透過人體的腹膜進行透析,洗腎病人可以透過腹部的導管輸進乾淨的透析液,同時將舊的透析液排出進行治療,腹膜透析可在家自行操作,每月回診一次確認透析狀況即可。腹膜透析存活年限有多長?除非患者因身體問題無法選擇腹膜透析,要不然無論是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在存活率上並無顯著差異,洗腎超過10年、20年的腎友大有人在。所以病患可以因自己的自主性、意願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洗腎方式。如何進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有哪些步驟要做?1.當病患要進行腹膜透析時,醫師會在腹部開刀植入導管,將透析液經由導管注入腹部,利用血液與透析液濃度差的原理,利用腹膜上的豐富的微血管,來進行分子交換,過濾、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2.接著可以透過機器將「髒的透析液」引流出肚子,換上新一袋透析液至腹腔,不斷循環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水分。腹膜透析的時間約需多久?操作困難嗎?腹膜透析在實務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兩者都可透過腎友或腎友家屬操作,過程十分簡單,甚至視力不好、手抖、記性差的腎友都能操作,醫護人員會反覆教導腎友熟悉操作流程,並在回診時持續進行衛教。 腹膜透析兩大類型:1.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每日手動換液4~5次,一次大約2公升左右,讓藥水在體內停留4~6小時後,再引流出來,每次約半小時左右,也可利用工作空檔或在空曠處自行操作洗腎。可在家自行操作,患者不用一直跑醫院,上班、出遊較不受影響。2.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由機器來自動執行換液的工作,就算睡眠中也可進行,一次更換10~15公升,進行時間大概8~10小時左右,白天就有機會不進行透析。有時視體內藥水濃度情況,隔天還需手動再換一袋藥水。一般等到下班回家休息後,才再裝上機器換液。機器還設有遠距病患管理系統,能夠即時回傳分析數據,讓醫護人員掌握病人居家治療的情況,主動提供進一步的照護建議。研究顯示,這樣的模式還可降低39%住院風險及54%住院天數。全自動腹膜透析的機器約等於小型印表機,出遠門上較為不便。腹膜透析缺點:增加腹膜炎感染的風險腹膜透析最大的隱憂是感染,增加腹膜炎的風險。因為人體腹膜腔本是一個無菌環境,如果在腹膜上 開口,就會增加感染風險,進而引起腹膜炎。一般來說,引發腹膜炎的原因有兩類:●腎友操作的問題:超過一半以上的感染狀況是因為腎友操作不佳,例如:操作時不戴口罩、沒有洗手就灌液、操作時開著電扇,導致微生物飄散等。●疾病的問題:少數腎友會因為自身的疾病,增加腹膜感染的風險,例如:經血路的感染、胰臟炎、大腸憩室炎等腹腔器官感染,因此導致腹膜炎。選擇腹膜透析的腎友總會擔心因一時的疏漏感染腹膜炎,但這樣的擔心是杞人憂天,還是真實發生?根據「2021年台灣腎病年報」中的數據發現,選擇腹膜透析的腎友近5年腹膜炎發生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是 全亞洲最低的國家。換言之,台灣現在腹膜透析引起腹膜炎的風險越來越小,只要病患操作得宜,並且 及時獲得治療,腹膜透析其實越來越安全,腎友不用為此太過擔心。想了解更多的腹膜炎資訊也有腎友會另外擔心的毒素清洗是否乾淨。這是因為腹膜透析是連續性地洗,效果與血液透析相去不遠,腎友能夠選擇腹膜透析做為往後長期的洗腎方式。不適合腹膜透析的族群有:●腹腔動過手術●腹膜發生過沾黏者不適合使用腹膜透析●沒有血管可使用作為瘻管者●腎病嚴重到無法使用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會增加額外的費用嗎?洗腎費用則依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兩種不同方式有些微差異,前者每月約5萬元、後者約4萬5千元,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的機器租借費和洗腎費用,目前都可由健保給付。參考資料:元氣網:天冷腎友要小心 寒流氣溫驟降、喝熱湯防寒 當心「血壓失控」元氣網:配合作息洗腎 破除腹膜透析3迷思元氣網:避免群聚染疫 在家洗腎增加元氣周報:腎臟病有2種洗腎方式 醫師詳解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差異慢病好日子:透析選擇想了解更多慢性腎臟病、尿毒症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05 醫療.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肚子痛竟成腹膜炎!肚子一壓就痛 腹膜炎觸診有2特點
偶而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有民眾原本只是單純肚子痛,拖了幾天就醫,卻被診斷為腹膜炎,還危及生命!腹膜炎是什麼樣的情況呢?70歲的王先生因右下腹部持續疼痛數天而就醫,他感覺有點熱熱的,也有噁心感,他告知醫師平時即有便秘的問題,醫師觸診時發現腹部有明顯的壓痛與反彈痛,推論王先生不單純是便秘,還可能已經產生腹膜炎!於是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果然發現他的升結腸憩室發炎,合併有局部膿瘍產生。長期便秘、腸腔壓力大的人,大腸容易產生憩室,當糞石卡在其中就可能產生憩室發炎,一旦拖太久,憩室破裂併發廣泛性腹膜炎,甚至需要緊急手術治療!腹膜(peritoneum)是覆蓋在腹腔跟大部分內臟表面的一層薄膜,有豐富的微血管分佈;覆蓋於臟器表面的腹膜則稱為「臟層腹膜」;內襯於腹壁和橫膈下表面的腹膜稱為「壁層腹膜」;臟層與壁層之間的空腔就叫「腹膜腔」。腹膜有固定、防禦、吸收的功能腹膜對臟器具有支持固定的作用,比如腸繫膜就是將腸管連至後腹壁的雙層腹膜反摺結構,讓小腸可以懸吊在腹腔中,不會因為人類直立行走而掉入骨盆腔,也不易因為蠕動導致扭結。腸繫膜中還含有供給腸道的血管、神經等。腹膜也有防禦的功能,比如由從胃大彎和十二指腸近端,向下覆蓋到小腸前方,再反摺至橫結腸的四層腹膜稱為大網膜,內含豐富的血管和淋巴,其間有許多巨噬細胞,若細菌跑到腹腔臟器,大網膜的巨噬細胞會移動過去,把感染源包裹、吞噬及吸收,侷限住感染使無法蔓延;當腸道穿孔時,大網膜也會包裹住破孔,避免惡化。腹膜還有吸收的功能,臨床上利用這個特性做醫療用途,比如替水腦症病患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把過多的腦脊髓液引流到腹膜腔,這些液體會被腹膜吸收掉。然而當腹腔內的器官出現病變,如罹患肝硬化、腎病、癌症等,體液不正常的滲出腹膜腔,無法吸收,就形成腹水。對於需要洗腎的患者來說,腹膜還可以做為透析的半透膜,經由植入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腹腔,進行體內的毒素及水分交換,這種腹膜透析法讓洗腎可以居家執行。腹膜炎之成因腹膜藏在腹腔內,平時可說沒什麼「存在感」,一旦發炎,疼痛指數可能會「破表」。腹膜為什麼會發炎呢?可從原發性(自發性)和續發性(次發性)兩類來談,各有不同成因。(一)原發性腹膜炎常發生於肝硬化合併腹水患者找不到初始感染源或刺激來源的稱為「原發性腹膜炎」,其中最常見的叫做「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常見於肝硬化合併腹水的患者。少數腎病症候群合併蛋白尿、腹水者,也可能發生。這類患者腸子浸泡於腹水中,使腸內菌轉移至血液循環和腹水的風險增加,醫學上稱為細菌轉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又因嚴重肝病,先天免疫所需的補體製造減少,吞噬球系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細菌轉位帶來的細菌無法被清除,進而產生腹膜炎。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復發率很高,7成病患在一年內會復發,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國內研究報導,肝硬化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第一個月死亡率有24.2%、3年內死亡率高達66.5%。反覆產生腹膜炎也反映肝病在惡化,有時需要及早考慮肝臟移植。肝硬化病人也易併發胃食道靜脈瘤,破裂時細菌可能藉由破口進入體循環。所以在腸胃道出血時,醫生也會開立預防性抗生素來避免細菌轉位造成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二)續發性腹膜炎為其他疾病引起續發性腹膜炎多半是某一疾病的併發症,也就是某初始病灶未即時處理,進展到後期引發腹膜炎。例如文中一開始提到的大腸憩室炎引發腹膜炎的案例。又如膽囊發炎患者,原本只是右上腹局部悶痛,當進展到膽囊腫脹化膿破裂,刺激到壁層腹膜時,痛感會變得明顯而劇烈;甚至發炎擴及腹部4個象限,變成廣泛性腹膜炎。續發性腹膜炎原因可歸納為以下3種:1-感染引起腹膜炎。腹膜腔理論上是無菌的狀態,但是當腹內臟器有急性穿孔與破裂,比如闌尾炎併發穿孔或大腸腫瘤破裂等,導致大量腸內細菌突破腸壁的防禦跑到腹膜腔,就會釀成發炎。細菌侵入也可能來自外在環境,比如車禍時飛濺的玻璃意外刺進腹部,細菌可能藉此突破壁層腹膜的防禦而進入腹腔。又如接受腹膜透析的病患,因為需要先植入一個永久性導管,進行灌入透析液再引流出來的動作,如果消毒不完全,也可能成為細菌侵入的管道,造成腹膜炎。2-化學性刺激腹膜引起發炎。如不應出現在腹膜腔的胃酸、膽汁、胰液、尿液、血液等體液,意外進入腹膜腔,造成的化學性刺激。例如胃潰瘍穿孔導致胃酸流出;或是女性卵巢的巧克力囊腫破裂,裡面的經血跑到腹膜腔,造成急性炎症反應。3-物理性刺激造成腹膜發炎。例如手術後紗布意外留置體內,無菌的紗布雖然不會造成細菌感染,但是個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異物,會持續性刺激腹膜。大網膜會移行過去將其包裹,逐漸纖維化。腹痛為主要症狀 觸診會有反彈痛 腹膜炎引起的症狀主要是急性腹痛和發燒,其餘腹脹、噁心想吐、食慾不振、疲憊都有可能。因不具特異性,醫師對這類患者必定會做觸診,若有兩個特點就會高度懷疑是腹膜炎:(一)觸診時,腹壁僵硬得像塊木板,不像平常軟軟的。(二)觸壓痛點後放開,會出現反彈痛,也就是手放開的一瞬間會覺得特別痛。但並非每個病患都有反彈痛等明顯的表現,比如老年人或免疫力低落的人,甚至不會出現腹膜刺激的現象,這時就有賴臨床醫師的高度懷疑和細心檢查。若懷疑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抽取腹水送生化檢查、細胞成份分析及細菌培養是必要的。若懷疑續發性腹膜炎,有顯影的腹部電腦斷層對於找出腹部感染源很有幫助,影響的範圍多廣、是否形成膿瘍或體內是否有積液等清清楚楚,對於治療的選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若病況危急,判斷為廣泛性腹膜炎者,也可能直接開刀進去探查。優先給予抗生素治療治療腹膜炎跟感染症一樣,首先要根據細菌最可能的來源,快速且及時地給予經驗性抗生素。例如腸道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多半是有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等混合菌株的感染;若是腹膜透析引起,從導管外帶進來最可能是表皮菌;一開始通常先用廣效的抗生素,才能對付這些菌種。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細菌轉位後單一菌種在腹腔內複製後導致的感染,待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要儘早調整成專對此一菌種的抗生素,因肝硬化患者免疫力已經很低,若還用廣效性抗生素,會連好菌也一併除掉,對健康更不利。多數續發性腹膜炎的病人還需要外科介入來進行感染源控制,如移除腫脹的闌尾、破裂的膽囊、壞死的腸子。如果病人疼痛侷限在一、兩個象限內,為局部腹膜炎,有時腹腔鏡或經皮引流膿瘍即可。但病人若呈現廣泛性腹膜刺激反應,可能就要考慮進行剖腹探查切除初始病灶,並移除腹腔內的血液、消化液、糞便、化膿物質等。腹膜炎是否致命因人而異,一般健康沒有特殊疾病的人,若是因其他病灶併發急性腹膜炎,及時就醫治療,致死率小於10%;但年紀很大或有很多共病者,或腹膜炎發生超過48小時都沒有處理,可能進展成嚴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40%。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 別輕忽腹痛要如何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首先,有腹痛不適還是要就醫檢查,不要輕忽疼痛感,或自己當醫師買止痛藥來吃,以免消化性潰瘍進展到腸胃穿孔;或急性膽囊炎進展到膽囊破裂;或普通腹壁疝氣進展到箝閉性疝氣,造成腸阻塞、腸壞死等。若是屬於腹膜炎高危險群的腹膜透析病患,決定建立管路前要和醫師好好討論,確認有辦法實施正確的換液動作和環境準備,以免這樣的洗腎選擇變成併發腹膜炎的危險因子。本身有慢性B、C型肝炎患者則要定期追蹤,每6個月進行肝指數檢驗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在適合的時間點儘早用藥,避免肝纖維化走向肝硬化,也就能避免肝硬化併發腹水產生,成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高危險群。【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4期(2021-04-15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9 養生.聰明飲食
他天天喝「這種果汁」,喝到需洗腎!腎臟病、糖尿病患 吃水果宜忌整理
西瓜是夏天許多人愛吃的水果之一,不過清涼解渴的西瓜看似無害,但有腎臟病、糖尿病的人可要小心!醫師分享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每天喝2杯西瓜汁,結果導致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嚴重受損。天天喝西瓜汁,喝到糖尿病腎病變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分享病例指出,一名已有1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因水腫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男子腎絲球過濾率僅剩6、7分,腎功能嚴重受損,需洗腎了。經詢問原來患者為補充維生素C每天喝2杯西瓜汁,但其實西瓜汁維生素C不高倒是含糖量高,最後結果竟是導致糖尿病腎病變。腎臟病、糖尿病患 吃水果、喝果汁都有禁忌西瓜富維生素A、維生素B群、鉀、鎂、磷、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營養素,但水分及糖分含量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曾受訪指出,腎臟病患若吃進過多西瓜,會使得體內水分超量蓄積,容易導致體內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使水分無法排出,出現水腫,並可能進一步誘發肺水腫、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且西瓜雖不算高鉀水果,但三片下肚,鉀攝取量就有300毫克以上,需控制鉀攝取的腎臟病患不宜多吃西瓜,喝西瓜汁時更要留意。另因西瓜糖分較高,糖尿病患也要控制食用量,一次以三片(300公克)為限,每日最多可吃兩回。吃太多會讓血糖升高,增加腎臟負擔。腎臟病及糖尿病患,不但吃水果有許多禁忌,喝果汁更要小心,含糖量與鉀含量更難控,應該酌量食用。腎臟病、糖尿病吃水果宜忌腎臟病患:高鉀水果不能多吃,應盡量挑低鉀水果食用。高鉀水果:楊桃、奇異果、香蕉、柑橘類、番茄、草莓、木瓜、棗子、西瓜、哈密瓜、香瓜、火龍果、荔枝等。低鉀水果:山竹、鳳梨、櫻桃、土芒果、蓮霧及蘋果等。但鳳梨糖分高,腎病患者也不宜多吃。糖尿病患:盡量挑低升糖指數(GI)水果吃,少吃高GI水果。低GI組(GI值55以下):奇異果、聖女小番茄、芭樂、蘋果、柳橙、葡萄柚、櫻桃、藍莓中GI組(GI值55-70):葡萄、木瓜、草莓、香蕉、芒果、鳳梨、桃子、西洋梨高GI組(GI值70以上):西瓜、荔枝、龍眼、鳳梨、榴槤【參考資料】.《小宇宙大爆發》YouTube頻道.吃西瓜消暑卻讓她喘不過氣 醫師提醒這類患者別貪吃.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水果甜度≠升糖指數!這些水果可以安心吃.楊桃不能吃我知道 原來番茄也是洗腎病患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