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腫瘤
共找到
3049
筆 文章
-
-
2020-04-08 科別.婦科
偏方治子宮內膜異位症 囊腫三個月竟激增2倍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未婚女性小周(化名),三個月前因經痛難耐到醫院婦產科就診,經檢查卵巢內有一顆4公分的巧克力囊腫,並合併有子宮腺肌症和肌瘤,不料上週回醫院追蹤,發現囊腫在短短三個月內竟暴增到8公分!醫師詢問後,小周才坦承這段期間並沒有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反而自行尋求偏方治療,不僅經痛症狀沒有好轉,還加速囊腫長大的速度,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只能接受手術治療。醫師提醒,若有經痛、骨盆腔疼痛(非月經期間疼痛)、性交痛或異常出血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切勿將症狀合理化。別輕忽「經痛」 把握子宮內膜異位症黃金治療時間接獲該案例的萬芳醫院婦產部王樂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門診中常碰到經痛患者長期過度依賴止痛藥,最後止痛效果不佳,疼痛難耐才到婦產科求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提醒習慣使用止痛藥的經痛患者,若發現使用頻率變高或止痛效果變差等情況,建議應盡快至婦產科尋求其他治療方式!子宮內膜異位症須長期抗戰 新型口服黃體素成治療新趨勢王樂明醫師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持續影響女性直到更年期,因此須將子宮內膜異位症視為「慢性疾病」來規劃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25-40歲女性,考量到患者未來仍有生育需求,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先以藥物治療,除非病灶過大、懷疑惡性腫瘤或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時,才會採取手術治療。不過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5年內將近7成患者會復發,高復發率不容小覷!建議手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長期使用2年復發率趨近於零。王樂明醫師補充說明,過去口服藥物常使用雄性素類藥物治療,但容易產生體重增加、皮膚出油等副作用,導致患者排斥服用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新型的口服黃體素副作用較輕微,病人接受度高,大幅改善經痛問題,提升生活品質,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治療新選擇。【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
2020-04-07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下背痛與脊椎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下背痠麻痛就是受傷的脊椎在發出求救的警訊。除了造成年輕人和老年人下背痛的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退化引起的疾病之外,新竹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江東懋則指出,引爆下背痠麻痛的其他脊椎疾病也不少:1、脊椎側彎:不論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辛勤做家事的媽媽,甚至每天運動的阿公、阿嬤,如果常感覺下背疼痛,甚至無法走太遠的路,或是走久了大腿會痠麻痛,有可能都是脊椎退化性側彎或滑脫,造成神經壓迫惹的禍。2、脊椎狹窄症:神經管徑受到硬組織或軟組織占據空間,脊髓遭受包圍壓迫而產生的神經症狀。硬組織像是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軟組織則有椎間盤、黃韌帶或增生纖維組織等,會造成下背疼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嚴重時,還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典型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所以許多脊椎狹窄症病人,走一走會腳沒力或是腳抽筋。3、壓迫性骨折:跟老人家的骨質疏鬆症有關,人體的骨質35歲以後,破壞的速度逐漸大於重建的速度,每年以0.2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加速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2~5%,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最容易骨折,脊椎若發生骨折就稱為壓迫性骨折。4、脊椎關節間退化性關節炎:包括脊椎關節間的關節發炎或是在關節處骨骼邊緣多長出來不該長的小骨頭(俗稱骨刺),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前面,只會感覺到腰痠背痛,但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後面,就會使脊椎孔狹窄,加上老化的韌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老人家常見的坐骨神經痛。5、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發炎的一群疾病中的一種,因為骨盆腔內的薦腸關節、脊椎關節以及關節週邊組織發炎而導致。症狀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下背感到疼痛僵硬,連走動都有困難,往往在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是超過1個小時後疼痛才會緩解;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所以稱為僵直性脊椎炎。6、脊椎惡性腫瘤: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睡不著、坐立都難安時,要檢查是不是有脊椎惡性腫瘤,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7、攝護腺癌的骨轉移:年長男性若下背痛,排除脊椎問題之外,還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雖然病例不多,但也不可忽視。江東懋指出,下背痛的原因複雜且相當多元,因此如果長期有腰酸背痛問題,應接受醫師檢查,診斷出真正原因,藉由藥物、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進行肌肉骨骼柔軟度、肌力以及脊椎穩定訓練動作,同時矯正錯誤姿勢,養成良好習慣、保持正確的姿勢,就能夠避免再度復發。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連假後下背痛到站不直? 日常保養2秘訣趕緊學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王辰:別以為已經勝利了 大家只是對新冠缺乏想像力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3日指出,中國大陸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顯,但在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對其傳播規律也缺乏想像力,所以還不是歇口氣的時候,還要對疫情是否反復保持足夠警惕。他坦承,中國大陸至今打的是社會組織仗,而非科技仗。據「WHO知道」 騰訊微信,王辰在4月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研究中心成立會上指出,通過這次大疫,中華民族必須增長的智慧,就是對醫學科技的高度重視。目前中國的抗疫戰,主要打的是社會組織的仗,而非科技仗。應該少一些說漂亮話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靜、頭腦清醒、行動穩健迅捷的科學家。王辰表示,一些西方國家施行實質性的「群體免疫」策略,以犧牲年老體弱者的生命為代價,換來人群整體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後能夠放心打開國門。中國則將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棄一個患者,後期可能面臨被動局面,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國際交流和開放帶來不利影響。王辰強調,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上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就是必須把臨床和預防高度結合起來,這才是人間正道。世界上的經驗,社會發展的經驗都證實,概莫能外。重視什麼就把什麼獨立出來的管理體系,容易變成一種畫地為牢的局面,其結果就是獨木難支。大陸中央防疫領導小組已經明確提出,各地尤其是重點疫區,要通過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進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王辰說,通過核酸檢測可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通過抗體檢測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兩者結合可以對病毒規律和疫情走向有一個科學的評估,對於疫情防控有著深遠意義。
-
2020-04-06 癌症.卵巢.子宮
罹癌消極 轉念治療腫瘤縮小
民眾罹癌色變,但台灣醫療技術精進,多數非不治之症。而有時治療過程「心理」因素很重要。一名近50歲的婦女,月經周期紊亂、偶有大量出血、腹痛的症狀,原不以為意,後因越發頻繁而就醫,才知罹患子宮內膜癌三期,經手術後,醫師告知得再進行化療與電療。該婦女得知需後續治療時,覺得自己已是疾病晚期、求生意志低。原想申請安寧病房度過餘生,不想再進行治療,但兒子毅然辭去公職、要就近照顧,加上醫護人員鼓勵,她轉念積極接受化療與電療。沒想到成效頗佳,除了現在不用再服藥外、腫瘤也從十公分縮小至三公分左右至今,成為病友的模範教材。收治該婦女的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思文表示,子宮內膜癌雖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平均年齡約為54歲,但由於台灣飲食逐漸西化,女性子宮內膜癌近年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據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子宮內膜癌每十萬人口的個案數為2462人,排名女性十大癌症第六名,勝過排名第八的子宮頸癌。而肥胖、糖尿病、雌激素過度刺激與基因上的可能缺陷,為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不過子宮內膜癌約近七成屬早期,且五年存活率高,可透過超音波、子宮內膜切片等方式檢查,也有治療方式,並非無法控制病情。曾思文說,癌細胞的產生,多來自基因突變,人體內原本就存在著好細胞與壞細胞,當原本正常的細胞因突變而成癌細胞,會混淆免疫系統的辨識,使人體的防禦機制無法發揮作用,進而讓癌細胞有機會長大與擴散。不過相同期別的癌症病人,接受一樣的治療方式,有人效果很好,但有些人卻反應不佳,曾思文說,答案就在治療後的差別。除了每個人腫瘤基因的差異外,其實飲食、生活習慣和情緒調整等,占有很重要的影響,且「心理因素」比你想的更重要。曾思文說,心理因素會改變人們生理反應,包括荷爾蒙、免疫系統、甚至引發慢性發炎反應,進而影響睡眠、食慾、日常活動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改變個人的健康狀態;而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罹癌病人的心理狀況會影響他們的存活率。他舉例上述所收治婦女,原本求生意志低,但因獨子全心照顧及醫護人員鼓勵下轉念治療,正常進食、心境也變得快樂,治療五年至今腫瘤未再擴大。他同時期收治另一名年齡相仿的婦女,是名音樂老師,一樣是開刀後得接受化療與電療,但因個性較主觀、自我要求高,確診後就心情低落、情緒走不出來,治療上也有拖延,不幸過世。因此,他建議罹癌患者在積極治療後,應正向看待並努力修正飲食、習慣、心情與個性,並適量運動,即使是已遠處轉移的第四期或晚期患者,也可能與癌症和平共存,多活好幾年。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該積極治療嗎?醫師: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除非長輩明確表示「交由他人決定」,否則當事人都有決定權,而非由子女吵架、投票決定。三個階段 建立疾病共識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選擇治療方式,必須降低醫病雙方產生誤解的可能性,可以分為三階段:檢查時、報告出爐時和返家時。許正典說,必須從檢查時就「超前部署」,讓病人和家屬都有心理準備。從長輩要進行檢查時,就可以告訴患者可能的最壞狀況,並且家屬也在告知的過程中,準備自己的心情。這時兩邊都能清楚理解、提醒長輩有罹癌的可能性,並找尋相關資料,建立雙方對疾病的共識。報告出爐時,則由醫師清楚告知。醫師除了善盡傳達的責任,也必須能夠安撫病患混雜、衝突的情緒,而家屬則可在旁邊協助病患釐清醫師的診斷說明,清楚知道現在疾病在怎樣的階段,與可能的治療方式。寫下長輩疑惑 和醫師討論返家後,家屬可與長輩討論,並將他們對於癌症的疑惑統統寫下來,這些問題包括:●癌症的期別:癌症是第幾期?腫瘤多大?是否轉移?●有哪些治療方式?手術、化療還是放療的治療效果如何?有哪些優缺點?●會有哪些副作用?生活品質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治療、住院時間大概多久?還能活多久?許正典說,將所有的問題寫下來後,不但可以理解長輩憂慮、在意的事情,下次回診時,也可一一和醫師討論,並請醫師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醫師不是神 別怕找第二意見許正典也認為,不要害怕尋求第二意見,畢竟「醫師不是神」,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不僅幫助長輩和子女再次確認醫師的診斷無誤,並可得到更多關於疾病和治療的資訊。尤其當疾病預後不好時,到底要不要積極治療,是否直接讓長輩走向安寧治療?許正典說,每個醫師的見解都不同,更需要尋求第二意見,了解愈多,愈能做出適當的決定。最終決定 要尊重病人意志而不同年紀或癌症類型,可能採取的治療方針,則依據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及人格特質,有很多不同的考量。有些長輩80多歲,聽到治療方式有很多副作用,決定順其自然,不願積極治療;有些長輩90歲,但仍覺得自己「還沒活夠」,因此選擇積極治療。陳冠宇認為,不論何種治療方式,一旦長輩下定決心「這麼做」,就要尊重他。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分享自己陪伴罹癌父親的經驗。當時父親接受治療,但因為治療妥善而拉長存活期,這期間,他對家人的交代都已安排妥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家人「自己活夠了」,也不忍家人傷心。有一天餵父親吃飯,希望他「再多吃一口」時,父親卻掉下眼淚,林葳婕從中得到尊重「病人意志」(willing)的啟發。尊重意願之外長輩不理性時 適時拉一把雖然在治療意願上要尊重長輩,但陳冠宇說,有些長輩想法過於不理性時,仍需要適時拉他們一把。例如某些醫療或偏方明確無效,但長輩執意嘗試,可能因此付出很大的代價。許正典則認為,可以藉由回診時,用「有癌友在傳……」的對話方式,幫長輩釐清偏方訊息,不但可處理長輩對癌症的疑惑,也可避免找偏方。許正典說,面對長輩罹癌「見招拆招、隨遇而安」,且不要讓長輩的活動只限於診間,保持原有的活動、勞動、運動和互動,用「四動」讓心情不要「躁動」,順利度過治療期。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父母罹癌卻拒絕治療怎麼辦?醫師建議找出背後原因
Q當癌症有治療的機會,父母卻消極不願接受治療,該尊重他嗎?如何溝通?醫師建議:找出父母焦慮源,想辦法溝通、開導、動之以情。面對長輩生病,如果有一線曙光,孩子都會鼓勵爸媽不要放棄治療。但若爸媽拒絕接受治療,子女會感到擔憂與不解,不知是否該尊重老人家的想法。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王新芳表示,父母罹癌,其實不只為人子女心裡著急,病人心中更有說不出口的害怕與焦慮,因此建議在診斷確立後,先給予爸媽一點時間消化他們的想法及整理心情,因為無論是疾病本身或是治療手段,對罹病的長輩來說都是壓力與衝擊。對父母來說,「生病的人不是你,怎麼懂得我的感受?」是罹癌長輩普遍的心情。在身心脆弱的情況下,子女能做的就是溝通,但這個溝通,必須貼近長輩的心情去了解與探詢,例如:「爸,你的擔憂是什麼?」、「你害怕治療嗎?」、「擔心費用的問題嗎?還是失能的問題呢?」唯有設身處地為爸媽解除心中的疑慮,動之以情,讓爸媽說出心中的想法,才有機會找出他們拒絕的原因並加以處理。Q對癌症相關治療有疑惑,可尋求什麼資源?醫師建議:健保給付「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可向醫師提出。除了家人的事前溝通,王新芳也提醒,在醫療端,家屬可向醫師提出「家庭會議」,就是「癌症治療計畫諮詢」。該項目是由健保專為初次癌症確診的病人與家屬所給付,讓病人與家屬能夠清楚了解病情及治療的大小事。與會成員除病人與家屬外,醫療端包含主責醫師、病情相關他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護理師與個管師等。會議中透過醫師解說,了解長輩的疾病現況、做與不做某項治療有什麼影響,以及長輩擔憂的後遺症會不會發生等,家屬與病人都能夠透過會議,將想問的問題提出,由各領域的專業人員予以釋疑,讓整個醫療團隊成為癌症家庭重要的後盾,同時也有利於癌症家庭在面臨困境時,取得必要的協助與資源。Q父母不斷聽親友的建議找偏方怎麼辦?正規治療之外,可以嘗試其他可能的療法嗎?醫師建議:了解偏方內容,先向醫師諮詢,適度讓父母嘗試。在特別艱難的時刻,長輩也許會想在接受正規治療前,用其他方式為自己奮力一搏,父母的想法與堅持,是可以理解的。但子女可先觀察父母欲採取的偏方內容為何?然後先諮詢主責醫師,如果醫師認為不會耽誤醫療時程、花費嚇人、可能傷害器官功能,乃至危及生命健康等,就讓他們保留一些平日的習慣。王新芳建議在與長輩溝通時,應盡量軟言相勸,透過關心,了解為何父母如此堅持採用偏方,也許在抽絲剝繭下,子女有機會了解父母堅持背後的焦慮,進而有機會撫平他的焦慮,使他放下某些堅持。Q不斷找第二、第三意見,重複檢查諮詢,會否讓父母更辛苦?醫師建議:可尋求第二意見,但不宜永無止境地尋求。一旦被告知身體出狀況,病人想尋求第二或第三意見是正常的行為。但最怕的是第二意見、第三意見還不足夠,病人寧可忽視疾病,也要尋遍可以給他「心中想要意見」的醫師。王新芳表示,通常長輩這樣的行為,來自於對疾病的焦慮與抗拒,此時前述所提的「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就變得十分重要。透過家人事先的溝通,彙整病人與家人的需求與期待,在專業解說與隨時可和個管師保持聯繫、解決病人心中所有疑問的情況下,就有機會讓病人穩定下來,並認可最親的人與專業醫護的建議,停止逛醫院行為,願意正視疾病與接受治療。Q完成階段治療後,如何協助父母面對癌症復發的壓力?醫師建議:確保定期追蹤,多走出去參與活動。階段性治療結束後,許多長輩心裡還是會有害怕復發的焦慮。王新芳提醒,除了確保父母都有定期回診追蹤外,子女應盡可能鼓勵長輩往好處想,因為他們已成功打完第一戰了!若有任何疑問,應與個管師保持聯繫或釋疑,避免被太多的擔心與疑問打擾日常生活。另外,也可以鼓勵爸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是運動、參加社團、癌友活動、成為志工或持續參與宗教活動等,都有助於讓長輩保持正向心情。也可能反而因為癌症,讓他們重新走出人生有意義的一段路。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當病患進入癌症末期 誰來做安寧療護的決定?
日本知名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工作長達四十年的砂田知昭,正計畫迎接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不料迎面而來的,竟是胃癌末期噩耗。他寫下十項待辦事項,陪孫女玩、籌備告別式、與母親一起家族旅行、受洗、第一次對老婆說我愛妳等,由兒女一項一項幫父親完成。影片中的砂田知昭,態度正面、從容,規畫著如何無憾「終活」,但這卻不是安寧醫護人員在臨床上的常見場景。父母生命最終章的規畫,該由誰主導?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實卻是萬般複雜且困難重重。希望他活著 卻不知他活得辛苦許多末期病患身體虛弱,甚至意識不清,難以表達對醫療處置的想法,常要靠家人代為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沉重的壓力。就算父母神智清醒,也可能陷入「兒女希望父母活著,卻不知道他們活得很辛苦」。「若父母有意識,當然要看父母的想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安寧發展中心主任孫文榮說,很多急救治療,往往不是出自病人意願,反倒是因孩子有社會負擔,甚至顧忌旁人說法,要求急救治療。子女的關懷點不見得和病人相同,整個家庭應相互討論、溝通。安寧療護 不等同放棄等死孫文榮說,一位罹患胸腺癌的老師,因腫瘤包住主動脈,無法手術,只能化療。他不只吐得厲害,手指頭痛得無法忍受,讓他直言想砍掉,孫文榮直言,化療的痛苦,不是子女完全看得到或可以分擔,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病人自主,當然是這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療護科主任吳森棋說,身體是病人的,有知情選擇和決定的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儘管國內推動安寧療護多年,但孫榮文坦言,仍有家屬無法接受或存在誤解,就有家屬以「斷水斷電,自生自滅」來形容,以為安寧等同放棄、等死,什麼也不做。控制症狀 讓患者身心舒適末期病人的定義,是指存活期六個月以內。即便如此,吳森棋說,WHO對安寧療護的定義仍包括「積極」這兩字,但是將治療的目標從疾病轉向症狀,積極的控制症狀、緩解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不再做的是無效醫療,和疾病無謂地搏鬥。吳森棋說,安寧療護包括五全照顧,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照顧,以病人為主、家屬為輔,醫療人員則是協助者的角色,協助患者安祥、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目前,全國安寧病房約有七、八百床,經常處在滿床狀態。很多子女無法接受安寧療護,擔心父母進了安寧病房,自此沒機會再活著踏出病房,只能等死。吳森棋說,很多人都誤解,以為安寧病房是住到過世的地方,但「安寧病房還是急性病房」,在疼痛控制和症狀穩定後,就可以出院返家,不是一路住到往生。有許多人不解,病人明明在末期狀態,卻無法持續在醫院中治療。但在醫師眼裡,醫院能雖讓家屬安心,卻不一定是最適合患者的地點,吳森棋說,大部分的末期病人都想回家。害怕病情變化大末期病人想回家 家人多怕怕雖然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人增多,孫文榮坦言,仍有許多家屬擔心沒辦法照顧、處理,不敢接病人回家,即使長輩希望回到自家熟悉的環境,也因不想增加家人負擔,無法如願。實際上,想回家的人比現況更多。由於末期病人的狀態不像一般慢性病人,出院後疾病變化較大,也因狀況較一般病人複雜,需要提早準備,以因應各種可能。孫文榮說,這時,安寧療護團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在硬體上給予建議,如是否要製氧機、電動床等,還包括餵食、清潔等身體照顧,呼吸困難、疼痛、發燒等症狀控制和病情變化如何因應,患者瀕臨死亡、往生時該如何處理,以及病人往生後的家屬悲傷輔導等。他說,隨時隨地能找到照護團隊,往往也能讓家屬更為安心。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乾脆死死好」、「不要醫了」…該怎麼面對罹癌父母
國人平均餘命邁向80.7歲,這也意味著,在高齡時罹癌的機會愈來愈高。高齡癌患只能等死嗎?那可不!日前就有一位95歲的三期攝護腺癌患者,醫師考量高齡不做手術,給予放射治療與抗荷爾蒙療法,四年過去,生活品質良好,每年還出國打羽毛球比賽。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去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第一期,高齡84歲的她,平安順利完成手術。高齡罹癌不等於沒有希望,但面對癌症造訪,對有些人來說,心理的打擊可能比生理還大。子女該不該將病情據實以告?有沒有必要積極治療?是每個人都該準備好的功課。許多子女面對長輩罹癌,往往會猶豫是否該告知長輩,擔心長輩因此而崩潰或是失去求生意志。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從心理腫瘤醫學的觀念,應該要尊重當事人的權利,告知病情,病人才能選擇積極接受治療或是安寧照顧。要告訴他嗎?建議:尊重病人,由醫師告知、家屬釋疑。陳冠宇表示,由醫護人員告知是最合理的方式,而家屬只是從旁協助、補充,以確認長輩是否明白醫師的說明。陳冠宇說,畢竟「住院是他、治療是他、副作用也是他在承受」,沒有人可以替代當事人承受治療的好處與痛苦,因此剝奪他們的決定權是不合理的。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也表示,過去因認為癌症是絕症,才會有「要講不講」的顧慮,但這十年來癌症治療模式越來越好,應該有「與癌和平共處」的觀念,因此目前主流醫囑都是「醫師善盡告知責任、病家善盡釋疑責任」。他會不會承受不了?建議:別小看長輩,驚慌的有時是家屬。醫病關係中,雖然病情必須清楚告知,但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認為,如何告知則是「一門藝術」。而華人圈的家庭感非常稠密,因此醫護人員可以邀請家屬一起聽報告,尤其病人聽到罹癌時的「空白感」很強烈,家屬除了在旁陪伴外,也可以協助做筆記。然而誠實以告,強大打擊會否讓患者一蹶不振?陳冠宇認為絕對不要小看長輩,尤其華人長輩,沒有子女們想像的那麼脆弱,也不可假設他們對癌症一無所知。他曾臨床會診過一名八十幾歲罹癌長者,當時他的大兒子知道父親罹癌,因害怕父親會非常驚慌,而不願意讓他知道。但會診後可以看出,這個「恐慌、驚慌」並非病人本身的狀態,而是作為子女內心的徬徨。因此臨床上便必須承接家屬的情緒,並且給予他們鼓勵。懇談後,家屬終於願意讓醫師向父親告知病情,而他們擔心「父親會抓狂、崩潰」的情況都沒有發生。如果瞞著病況?建議:互相猜疑、不及道愛,最後徒留遺憾。陳冠宇說,也許和華人社會不太討論死亡有關,才會有「長輩會崩潰」的擔憂。事實上,長輩有許多人生歷練、看盡風霜,且臨老多少都有一些心理準備。陳冠宇說,最怕的狀況是雙方「都在演戲」,子女向長輩假裝沒事,但老人家動了手術、住院住久了,心裡也會有底,猜測子女是否在欺騙自己。如此一來,雙方都陷入孤獨的狀態,然而疾病不會因為善意的謊言就不繼續侵犯,最後反而因為沒有趁機會好好道愛、道別,徒留遺憾。「乾脆死死好……」父母負面情緒 子女別反射回去有些長輩知道罹癌後,可能會把「乾脆死死好」、「不要醫了」這類話語掛在嘴邊,將罹癌壓力情緒發洩在子女身上。許正典說,罹癌者心理的痛苦不會輸給疾病本身帶來的苦痛,因此不是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就是發洩在家屬身上。許正典說,子女盡量「左耳進、右耳出」,不要再反射回去,例如說出「我這麼用心照顧你還這樣」此類的話語。他建議可以找另外抒發的管道,例如尋找心理諮商、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或透過團體治療的方式,承擔負面情緒。另外,子女也可幫長輩尋找、加入病友團體,林葳婕表示,現在資源很多,相關NGO團體也針對病患或家屬,提供許多成長課程。許正典說,珍惜和父母親相處的時光,把好的情緒留給父母親,正向回饋就越多。
-
2020-04-04 新聞.科普好健康
濾泡性淋巴瘤 觀察先於治療的癌症?
在被告知確診罹癌時,每個人反應都差不多,震驚、傻住、無法接受,但如果醫師接著說,「不用治療,先觀察就好」,一時之間,癌友應該很難接受,質疑既然已經罹癌,為何能夠不做任何積極治療,只需慢慢「觀察」?濾泡性淋巴瘤 長得很慢每一位濾泡性淋巴瘤病友都有過類似無奈、難解的就醫經驗。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目前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中,濾泡性淋巴瘤約占20%至30%,而這類腫瘤生長極為緩慢,長久以來,「觀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罹患癌症,卻不做任何治療,只需「觀察」,這應該算是最幸福的癌友,但對於病人而言,在得知罹癌後,要自己故作鎮定,毫不在意,只要定期回診「觀察」,這似乎又說不過去。因此,有必要向病患好好解釋,什麼是濾泡性淋巴瘤。一般來說,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分為極高惡性度、高惡性度以及極低惡性度,其中濾泡性淋巴瘤屬於低惡性度的非何杰氏淋巴瘤,且占比偏高,由於生長速度緩慢,幾乎沒有明顯臨床症狀。初期濾泡性淋巴瘤症狀不明顯,到了中晚期,頸部、腋下、腹部或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此外,容易疲勞、呼吸急促、盜汗和體重減輕,大部分患者是在這個階段才被確診。學界:出現症狀才須積極治療在癌症治療上,總是認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濾泡性淋巴瘤卻不適用這項準則,國外一項相關研究發現,等到症狀出現,再開始接受化學治療,效果一樣好。該研究將193個新診斷濾泡性淋巴瘤的病人被隨機分為觀察組、治療組,結果發現,治療組一開始就接受治療,至於觀察組則是等到出現症狀,才做化療,但令人意外的是,兩者治療效果差不多,這也是為何腫瘤學界認為,這類患者不必急著化療,等症狀出現後再說。在所有癌症中,濾泡性淋巴瘤應該是生長速度最緩慢的一種腫瘤,慢到變成有些無害,確診後,如果沒有症狀,一般建議等幾年後出現症狀,再積極治療。「觀察」僅是治療濾泡性淋巴瘤的一個選項,但病人只能等待發病,過程中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身心承受極大壓力。目前血液腫瘤學界共識為,如果已經出現症狀的濾泡性淋巴瘤病患,建議施以「單株抗體加上化學治療」。至於年紀大、沒有症狀,以及身體狀況較差,難以承受化療的病患,則建議考慮「觀察」。2成患者 化療後2年內復發但終究濾泡性淋巴瘤無法治癒,儘管對化療反應不錯,但仍有兩成患者在接受化療兩年內就復發,而復發時間越早,死亡風險就越高,原因在於復發後,治療反應率變差,處於緩解的期間會愈來愈短。這群早期復發的濾泡性淋巴癌病友屬於高危險族群,臨床顯示,五年存活率僅約五成,遠低於非早期復發患者的九成,且死亡風險增加26倍。所幸近幾年來,新一代標靶藥物問世,有效降低五成左右的復發風險及死亡風險。健保最近將新一代標靶藥物納入給付,條件為「曾接受過第一代標靶藥物,很快就失效,且在療程結束六個月內即復發。」
-
2020-04-0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瘦身「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 醫師用佛系減肥法1年半減20公斤
「我是到蘇州開新書發表會時,才開始覺得事情大條。」當時帶去的西裝居然穿不下,只能塞在我從琉球買回來的寬鬆襯衫,那一刻真的覺得應該要「減肥」了。一年半來減了至少20公斤,一周只吃兩到三次的澱粉,每天運動15分鐘至今不間斷,改善了高血脂症,精神也變得更好。體重隨工作量增加2001年升上主治醫師開始,我的體重就隨著工作量增加不斷的往上爬,社會剛經歷了921大地震、美國911事件、全球金融風暴,累積下來的負面能量,在2003年SARS過後大爆發,台灣的自殺率來到每十萬人有13人,成了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自殺高風險國家。精神科醫師負責自殺防治的業務開始激增,同時間安寧共照起步走,自己又成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每天坐在椅子上看診、開會的時間愈來愈長,便當愈吃愈多。2010年接了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又是自殺防治中心主任,2014年又多了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2015年變成精神部主任,所有的工作集於一身,從早上六點起床到凌晨兩點才有辦法躺在床上,忙碌的生活長達了15年。外食加消夜曾達88公斤在這段超級工具人的年代,天天吃外食,下夜診就跑到夜市吃消夜,加上常吃美食慰勞辛苦的自己,也沒有體力可以去運動,體重最高重達88公斤,長年有高血脂症,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都超標,血糖也偏高,就是典型的「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睡覺會打呼、爬樓梯還會喘。改用「類生酮」減肥法直到一趟旅程才驚覺這樣很不健康,起心動念後,開始利用自己專長規劃減肥。兩年前生酮飲食正流行,試了幾周發現不可行,要我不吃澱粉完全不可能,使用的椰子油又是飽和脂肪酸,讓自己健康非常不好。後來,我修正為「類生酮」減肥法,因為我愛吃美食,因此每周還是會吃一到兩次的適量澱粉,以優質的五穀根莖類為主,例如:地瓜、燕麥等,每個月也會吃兩次麵食,像是拉麵或牛肉麵,這樣就不會讓減肥太悲慘。油品的選擇,以omega3及6為主,我買了十多種油輪流使用,包括亞麻仁油、苦茶油、南瓜籽油、橄欖油、沙棘果油、酪梨油,不只可以涼拌也能單喝,好的油不只可以抗發炎,還能保護腦細胞。我很喜歡去麵攤吃麵,飲食原則是「只喝湯不吃麵」,搭配吃燙清菜、豆干、海帶,外加豬頭皮、豬皮等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另外,會補充優質蛋白質不讓肌肉流失,一周吃三到四罐的水煮鮪魚罐頭。運動全在客廳完成為了保持肌力,一定要運動,我的運動方式全在客廳完成,因為不用場地,能持久維持運動才是重點,因此我會在電視購物買簡易運動器材,放在家裡使用。最初就買一個不會掉呼拉圈,能算圈數又能算熱量,一次搖一千下,可消化140大卡,邊看電視邊搖,15分鐘就可以完成,為了讓運動多樣性,也會在家裡跳繩、仰臥起坐,出國就可以做深蹲,一天50下,從2018年9月開始減肥運動至今都沒有停過,每天都維持15分鐘的運動也不太難,「只要減肥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一年多來,我的體重維持在65到68公斤間,最近疫情嚴峻,很多會議都取消,最大的好處是便當少吃,體重又往下降了。這種看似佛系隨性減肥法,依著人性走,只要「持久」就能戰勝脂肪。方俊凱小檔案現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專長:●心理腫瘤醫學●酒藥癮戒治●自殺防治●安寧緩和醫療經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
2020-04-02 科別.眼部
醫病天地/養貓婦感染弓漿蟲 引發視網膜發炎
新竹縣一名66歲婦人日前因右眼突然感到視力糊模、畏光及疼痛求診,檢查後發現右眼視網膜有一塊黃色的突出物,但核磁共振檢查未發現眼球內有腫瘤或異物,經抽血檢驗才確診是被以貓科動物為宿主的「弓漿蟲」感染,引發視網膜脈絡膜炎。榮總新竹分院眼科醫師岑在增表示,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弓漿蟲分布於世界各地,可感染大部分溫血動物,包含人在內的溫血動物誤食被弓漿蟲芽孢化卵囊汙染的水源或食物,就會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若感染弓漿蟲,通常是良性而沒有症狀,少部分急性感染會出現淋巴結腫大、倦怠、衰弱及發燒的症狀,弓漿蟲雖對大人沒有明顯的傷害,但對胎兒影響較大,若懷孕早期感染,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先天畸形、甚至流產;隨著懷孕周數愈大,胎兒受感染的機率愈高,但對胎兒的影響較小,可能影響視力、聽覺障礙或學習發育障礙等。岑在增指出,這名婦人右眼視網膜有發炎特徵,但未發現眼球內有腫瘤或異物,經抽血才發現弓漿蟲IgG抗體為陽性,以抗生素治療兩周後,病情趨穩定,但視網膜脈絡膜炎仍可看到界線,持續服用抗生素治療六周,視網膜病灶才完全消除,因為病變不在黃斑部附近,視力完全恢復。岑在增提醒,家中若飼養貓咪,要特別注意清潔,建議清理貓砂盆時戴手套,並定時用溫水和清潔劑清洗;蔬果應洗乾淨再食用,肉類則建議煮熟再食用,避免感染弓漿蟲。
-
2020-03-31 科別.婦科
經痛連肛門也受累 原來子宮內膜異位惹的禍
30歲李小姐這幾個月來飽受經痛之苦,以為忍一下就沒事,想說自己吃了止痛藥就好,沒想到症狀惡化到連肛門也覺得痛,至直腸外科就醫,檢查發現直腸找出腫瘤,表示必須切除並做人工肛門造口,所幸高階影像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而非腫瘤。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而經痛是其最明顯表徵,好發於25歲至45歲。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怡仁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不是惡性疾病,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症狀就是經痛,其次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因此,經痛女性應該先了解經痛類型: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期間,症狀為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1、2天,且疼痛感較輕微。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在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有些經期結束還繼續疼痛。陳怡仁指出,透過婦產科超音波及骨盆腔等檢查,就可初步了解造成經痛的原因,不建議自行服用止痛藥,或是熱敷等物理性治療,應該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找出病因。李小姐就是典型個案,屬於續發性經痛,持續服用止痛藥,最後伴隨肛門疼痛,最後接受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腫瘤獲得控制。陳怡仁呼籲,若有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先自行辨認經痛類型,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接受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3-31 癌症.肝癌
超音波追蹤揪3公分大腫瘤 幸及早治療未惡化成肝癌
南投縣一名七旬洪姓老翁因罹患B型肝炎,需定期就醫持續服藥,未料,今年元月回診竟在毫無症狀下發現肝臟有3公分大腫瘤,幸好及早切除治療,才未演變成肝癌。醫師呼籲,酒精性及B、C型肝炎患者是肝癌好發族群,應定期追蹤,有助防範。佑民醫院外科醫師林佳正指出,該名78歲洪姓老翁是B型肝炎帶原者,起初因未及時就醫服藥,導致肝臟反覆發炎,產生重度纖維化,程度再嚴重恐演變成肝硬化,還好5年前及時到院就診後,開始吃抗病毒藥物,病毒量控制得不錯,養成定期回診習慣。通常該名老翁每3至4個月就會至胃腸肝膽內科做腹部超音波追蹤,在今年元月檢查卻發現,在其肝臟的第8段掃描到3公分大的腫瘤,但因無疼痛或不適感,令老翁感到相當意外,為了謹慎起見,進一步安排轉介至該院外科診治。林佳正說,老翁的肝癌指數雖不高,但從影像判斷懷疑是肝癌,因此安排開刀切除該腫瘤,唯其肝臟已纖維化,無法大量切除,因而多留2公分安全距離,連同腫瘤和肝臟約切除5公分,經化驗證實為俗稱「癌腫」的惡性腫瘤。肝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初期大多毫無症狀,老翁才會長了腫瘤卻不自知,所幸他定期做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治療,因此不用再做放療或化療,反之,若腫瘤長太大,手術難度和風險恐增加,失去開刀切除的機會。林佳正提到,酒精性及B、C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好發族群,因此,除了必須持續服用藥物控制病毒量外,更要記得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而超音波無輻射線,且不是侵入性檢查,不傷身體也不會不舒服,最好3至6個月就做1次,才能及早發現治療。
-
2020-03-30 科別.消化系統
莫名血便、腹瀉 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上身
「醫師,我害怕免疫力變差,可以減少用藥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人重視自身免疫力,近來醫院門診遇到不少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擔憂用藥可能造成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提高,諮詢是否可以減藥或停藥。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維持及鞏固自身免疫力也是防病上身的重點。然而,在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卻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錯誤辨識腸胃道組織,所以攻擊腸胃道,造成肚子痛、血便及拉肚子等症狀。需要長期使用抑制免疫的藥物治療,讓患者在治療同時又要兼顧維持免疫力感到擔憂。發炎性腸道疾病兩大類: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兩種。克隆氏症會侵犯從口腔到肛門整段腸胃道,包含大腸及小腸,病灶呈瀰漫性、跳躍性的發炎及潰瘍,由於侵犯部位較深,影響到整層腸壁,因此較容易造成穿孔、狹窄以及瘻管等併發症;潰瘍性結腸炎僅侵犯大腸,不會侵犯小腸,病灶多在較淺的黏膜層,且呈連續性分布,造成大腸癌的風險較克隆氏症高。一般而言,治療輕中度發炎性腸道疾病時,通常會先以腸道局部消炎用藥(5-ASA)緩解症狀,急性發作期則會使用類固醇以期快速有效的壓制發炎反應,減少白血球對腸道的攻擊,但是若長期使用類固醇則會導致免疫力大幅下降,感染風險大增。病患貿然停藥 恐造成嚴重腸道發炎甚至腸癌李柏賢指出,臨床上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治療用藥,必須慢慢調整,即使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不能驟然停藥。若突然停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反而可能造成自體免疫反應過強,對腸道攻擊更猛烈,導致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加劇,若病情長期控制不佳,更會造成大腸癌、瘻管、狹窄、甚至是腸穿孔,進而需要手術切除腸子。生物製劑是用來治療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絕佳幫手。目前台灣用於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的生物製劑主要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和「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兩大類。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是抑制發炎反應的關鍵-腫瘤壞死因子,就像兩軍交戰時,拿下敵方主帥,進而有效抑制發炎、治療瘻管,並預防復發,但因為作用在全身器官,使全身免疫反應下降、因而稍微增加感染風險。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則為針對腸道的專一性新型生物製劑,可如同標靶藥物一般,專門作用於腸道,抑制白血球跑到腸子造成發炎,阻斷敵軍進攻道路,同樣可以減少腸道發炎,但不會降低身體其他部位的免疫力,有較低的感染風險,安全性高。李柏賢表示,早期只有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和免疫製劑的傳統藥物時,克隆氏症及潰瘍性腸癌患者終身需手術切腸的比例高達50%和25%。然而,在生物製劑的年代,腸道發炎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進而讓發炎性腸病患者手術率分別下降到20%和10%。早期確診、持續治療和定期追蹤 發炎性腸道疾病3對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確診必須仔細排除其他表現相似的疾病,如腸道結核、腸道淋巴癌等等。在確診用藥後,病情追蹤必須結合抽血檢驗白血球、發炎指數,驗糞便中的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同時加上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腸攝影,以及包括大腸鏡、小腸鏡和膠囊內視鏡等內視鏡檢查,確定腸胃道的發炎和潰瘍狀況,以利調整用藥,達到終極的治療目標-無類固醇的深層緩解(臨床無症狀加上內視鏡無發炎),才能真正改善預後,還給患者一個彩色的人生。因應疫情期間,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除應做好自身防護,避免生食增加腸胃道感染風險之外,更應持續治療、定期追蹤。在專業醫師的指示下,盡早停用類固醇,持續使用安全且有效的治療,不但可以避免手術切腸子,也才能讓疫情期間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
2020-03-30 科別.消化系統
發炎性腸道疾病別自行減藥 恐釀禍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人重視自身免疫力,近來醫院門診遇到不少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擔憂用藥恐造成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風險提高,諮詢可否減藥或停藥。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系統錯誤辨識腸道組織,專門攻擊腸胃道的疾病,患者常見血便、腹瀉和腹痛等症狀。臨床用藥須慢慢調整,即使疫情期間,也不能驟然停藥。若突然停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反而可能造成自體免疫反應過強,對腸道猛烈攻擊,導致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加劇,若病情長期控制不佳,更會造成大腸癌、瘻管、狹窄、甚至是腸穿孔,進而需要手術切除腸子。李柏賢指出,傳統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藥物,大致有5-ASA類消炎藥、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其中,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都會讓免疫力下降,特別是類固醇,對免疫力抑制明顯,臨床處方通常不連續超過三個月。至於可以幫助患者控制發炎,降低需要手術機率的生物製劑,台灣目前有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和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兩大類。前者作用於全身器官,使全身免疫反應下降,稍微增加感染風險。後者如同標靶治療,專門針對腸道進行免疫抑制,減少自體免疫對腸道的攻擊。怎麼選建議先諮詢醫師,擬定較佳的個人治療策略。李柏賢說,疫情期間,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應做好自身防護,避免生食增加腸胃道感染風險,應持續治療。在專業醫師的指示下,盡早停用類固醇,持續使用安全且有效治療,不但可避免手術切腸子,才能讓疫情期間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
2020-03-30 科別.消化系統
胃腺癌及晚期肝癌 不再給付免疫新藥
健保署4月延續給付癌症免疫新藥的政策,預算從8億增加到8.4億元,但因反應率不佳,將胃腺癌及晚期肝癌剔除。由於胃腺癌及晚期肝癌治療用藥選擇不多,醫師及病友團體為病人叫屈,希望藥廠與健保署考量病友用藥權益及爭取治療機會,有轉圜空間。去年免疫新藥適用8種癌症、11個適應症,為評估新藥使用狀況,健保署每三個月評估,從2019年4月開始,截至2020年1月9日,初核同意且申報用藥1159人,可分析案例760人,其中晚期肝癌192人,完全或部分反應率為19.8%,胃腺癌反應率為9.5%。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指出,將所有癌症拿來評比反應率,把反應率差的拿掉,對患者而言,情何以堪。他分析,晚期肝癌去年送審時,反應率14.5%,現在增加到19.8%,台北榮總分析90位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結果,發現有效率24.4%,已發表於國際期刊。趙毅舉例,有一位70歲台商,為B肝帶原者,肝癌轉移到肺部後,栓塞及標靶治療都無效,兩年前花了200萬元自費接受免疫藥物,病人固定回診,至今狀況良好。趙毅強調,免疫藥物的效果評估不能單看反應率,要看病人免疫功能回復狀況,以患者存活率來判斷會更準確。以台灣進行的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免疫藥物臨床數據顯示,47位患者中有32位接受免疫藥物治療,1年存活者20%,2年存活者10%,接受安慰劑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都活不過7個月。在台灣地區,肝癌和胃癌分別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疾病第二名及第七名,若依據傳統治療,晚期肝癌及胃癌存活逾兩年,即屬罕見。根據免疫藥物治療晚期肝癌的亞洲次族群分析,存活超過12個月的有60%,18個月有44%。趙毅指出,免疫治療的優點是副作用低,缺點是價格貴,希望能替晚期肝癌及胃癌患者發聲,呼籲健保署仍能維持對此兩種癌症免疫治療的給付。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肝癌死亡率在台灣是第二高,去年終於給付創新治療,臨床數據都認為,免疫藥物治療比傳統療法及標靶治療好,胃癌用藥選擇少,今年卻突然都不能給付,讓人遺憾。蔡麗娟說,病人無法選擇自己罹患什麼癌,但當無法健保給付時,經濟弱勢患者將失去用藥權利,病人及家屬也非常傷心,希望藥廠與健保署考量病友用藥權益及爭取治療機會,可再協商。健保署:後續再評估對醫師為患者請命,健保署長李伯璋了解醫師為患者不捨的心情,但他指出,癌症免疫新藥計畫經專家評估,若患者用藥效果和之前相差不多,便先把健保資源留給目前已見療效的患者,但後續還會再做評估。健保署自去年四月將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入給付,共可治療八種癌症,至今逾1500人用藥,其中24%的患者治療有效。健保署決議,將延長治療有效病人的用藥時程,最長可用到二年;治療穩定者,也可多用藥三個月。
-
2020-03-30 癌症.乳癌
影/防疫不忘健檢 婦人健檢查出乳房原位癌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但53歲林姓婦人並沒有忘了利用每2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最近發現左側乳房內下方有群聚多形性的微小鈣化點,經醫師進一步透過「乳房攝影疑似鈣化點立體定位微創手術」診斷,在乳房攝影立體定位導引下切取組織化驗,結果證實是乳癌第0期原位癌,並進行局部切除的保留手術,目前患者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林婦說,之前檢查都沒有問題,這次也沒有什麼明顯疼痛症狀,只是偶爾覺得乳頭癢癢的,沒想到竟然檢查出乳房鈣化點。而且,化驗結果竟是原位癌,但慶幸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長安醫院乳房外科醫師吳嘉隆指出,乳房攝影疑似鈣化點立體定位微創手術是在乳房攝影導引,在器械真空輔助下,將疑似鈣化點取出化驗,它不同於立體定位穿刺切片,不僅傷口小,僅0.4公分,且在局部麻醉下,可以把可疑的群聚多形性微小鈣化點取出做化驗。吳嘉隆說,群聚多形性的微小鈣化點有20~25%的惡性機率,但大部分屬於早期的惡性腫瘤,林女士即是其中之一;確診是原位癌後,再進行局部切除的保留手術,通常治療效果很好。他提醒,根據統計,乳癌原位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幾乎100%可以治癒,女性朋友應善加利用國健局每2年1次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降低死亡風險。
-
2020-03-30 癌症.飲食與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營養護身 攸關癌友存活長短
研究顯示,每三位癌症患者就有一位營養不良,尤其是胰臟癌,其次是食道癌患者,癌友營養狀況愈差,治療副作用就愈多。平常癌友營養如何攝取,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抑癌蔬果排名最高的是蔥、薑、蒜等辛香料,十字花科蔬菜也非常好,低升糖指數的五榖根莖類及豆類,也不錯。張金堅說,研究指出,食用過多精緻糖會增加胰島素和人體系統內胰島生長因子,導致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高達十三種癌症與肥胖有關,相對的,運動則減少包括食道癌、肝癌、肺癌等十三種癌症的發生率。因此,維持良好生活方式,是癌後病人最好的復健。台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指出,曾有研究發現,大腸癌與攝護腺癌患者,維持體重者的存活率是體重下降者的兩倍,而食欲不振是導致癌友營養不良及體重下降的主因。許瀚水說,癌症、發炎與營養不良三者息息相關,腫瘤細胞會分泌細胞激素與趨化因子,吸引免疫細胞分泌更多發炎反應相關的激素,當這些激素進入血液循環,就會發生全身性影響。一旦發炎情形沒有控制,癌友營養不良以及併發症機率增加,發炎指數(NLR)愈高,存活時間就愈短。二○一七年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的癌症營養攝取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熱量應為廿五到卅大卡,蛋白質每天每公斤攝取一點二到一點五公克,魚油每日EPA兩公克,高熱量、高蛋白及適量油脂,維持體重,也能預防惡性體質。現今癌症治療已將營養納入,愈早介入愈好。■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30 癌症.血癌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突破性新藥 血癌、骨轉移有解
新藥物為病患帶來新的希望,近年來,標靶藥物的發展突飛猛進,凶猛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可以嘗試精準醫療,而晚期骨轉移的肺癌患者,近年一款單株抗體藥物,可精準對抗癌細胞骨轉移後的惡性循環,減輕晚期癌友的噬骨之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近年治療發展有所突破。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台大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AML患者過去只能接受化療與血液幹細胞移植,但高劑量化療非每人都能承受,特別是高齡者。但二○一七年起,有八個AML的標靶藥物全球陸續上市。侯信安說,標靶藥物提供精準治療,副作用較低,其中標靶藥物BCL-2抑制劑,能讓老年患者整體存活率增加二至三倍,成為高齡治療首選。精準醫療日新月異,愈來愈多藥物研發,但要價昂貴,他鼓勵病人參加合適的臨床試驗,減輕經濟負擔,把握存活機會。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表示,王金洲以骨轉移為例,約三到四成晚期肺癌患者,癌細胞會透過血管或淋巴系統侵犯骨頭,並出現噬骨性。肺癌骨轉移患者存活率通常僅一年左右,因骨頭被癌細胞吃掉,不但疼痛,也變得脆弱易骨折,使存活率降低。為協助骨轉移癌友提高生活品質,近年一款皮下注射的單株抗體可精準對抗骨轉移後的惡性循環。王金洲說,臨床證實,骨轉移確診後持續使用,能延緩骨骼疼痛及併發症,但副作用為血鈣不夠,治療期間必須多補充鈣質。■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30 癌症.其他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雞尾酒化療 膽道癌與胰臟癌患者現生機
晚期胰臟癌因死亡率高,被稱為「癌王」;膽道癌雖然少見,也因早期難發現且惡化迅速,殺傷力強。這兩種惡癌可被擊敗嗎?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利用全身性雞尾酒化療,有效縮小胰臟癌和膽道癌腫瘤,提高病人存活率,呼籲病患勇敢接受化療,就有機會打敗「癌王」。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胰臟癌沒有好的篩檢工具,早期也無明顯症狀,症狀出現時,醫師和病人警覺性低,鑑別診斷就慢一步,以致確診多晚期,五年存活率低於百分之十。治療上,因晚期病人多,不適用局部治療的外科手術或放療,仍以毒殺性化療為依歸,不少癌友聞化療而色變,憂心各種副作用。陳立宗強調,胰臟癌目前有幾組不錯的全身化療藥物處方,臨床證實,能讓腫瘤縮小率達四成,穩定率達三成,中位數存活期達十二個月。他的病人利用這樣的方式治療,縮小病灶後再切除,預後至今不錯。國衛院癌研所主治醫師暨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姜乃榕說,治療膽道癌,過去僅三到四成患者能開刀治療。為了找到更好的治療策略,國衛院癌研所利用現有化療藥物排列組合,開發出雞尾酒化療,發現能有效縮小膽道腫瘤,增加接受手術的機會。國衛院目前也有合併標靶或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中,姜乃榕鼓勵癌友,應積極嘗試臨床試驗、接受新的治療方法,就有機會看見一線生機。■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30 癌症.其他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生活哲學分享 癌後大叔楊志良、葉金川盼善終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葉金川、北醫公共衛生及營養學院教授韓柏檉及年輕病友謝采倪四位名人分享罹癌心得。一致認為,癌症就是一般疾病,如何在生病後學會自己的生活哲學,才是最重要的。楊志良與葉金川是老友也是好友,天性樂觀的兩人分享「癌後大叔的lifestyle」,楊志良開玩笑說,「若一生中要得到一個癌症,那我寧願是攝護腺癌,它的預後是最好的,我至今都不覺得自己是癌症病人。」先後罹患淋巴癌及基底細胞癌的葉金川。他說,「男人終其一生有五成的機會得到癌症,女人是四成,活得夠久都有機會,就當一般疾病看待就行。」因此,葉金川照常遊走於山林、挑戰極限運動,就是要當個七十歲的背包客。而未來最重要的一課,兩人一致認為是「善終」。楊志良說,活得久不見得好,活得好比較重要,台灣有兩個法很重要,一個是緩和安寧醫療條例,一個是病人自主權利法,如何善終好死,是未來最重要的課題。另一位知名癌友是全台最會打蔬果汁的韓柏檉,他是肝癌晚期患者,靠著「不精確」的癌後生活調養,經歷十二年抗癌人生,還愈活愈逆齡。他說,「不精確是說我什麼方法都去試,有做就會改變,而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認錯,從心底改變起才能讓內心充滿能量。」年輕病友謝采倪罹患淋巴癌,她和癌友成立「我們都有病」粉絲團,提供年輕癌友舞台。謝采倪說,年輕癌友,擔心回不去職場,工作權被剝奪,加上病友間世代價值觀落差,因此針對年輕癌友成立粉絲團,希望未來能成為病友圈最大求職平台,成為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罹癌憂鬱不只靠安慰,務必要就醫,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約四分之一癌友有憂鬱現象,腫瘤與影響情緒的血清素互相影響,小鼠試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只能讓患者情緒平穩,還能抑制腫瘤生長。罹患癌症包括病人及家屬心情沮喪可以想見,口號式的心理支持或靈性關懷,其實不夠的。方俊凱認為,癌患情緒受困擾的比率,從十年前的五成下降到一成,但仍有百分之五的患者有嚴重憂鬱狀況,需要精神科的介入治療,才有辦法解決病人的情形。■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30 癌症.抗癌新知
2020F/精準醫療抗癌 大數據添助力 國衛院打造癌症基因資料庫
國內每年新增十一萬名癌症患者,一年七十多萬名癌友接受治療,癌症藥物及手術費用昂貴,健保支出相當驚人,一○八年每六元健保費,就有一元用於癌症。透過大數據來落實精準醫療,幫癌友找到最適合治療方法,成為關鍵議題。國衛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及血液病學會於三月廿八日共同舉辦「二○二○精準防癌高峰論壇」,十八名學者專家及病友代表齊聚。•防癌論壇 七大網路平台直播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國家級癌症基因資料庫作業已開展,我癌症治療與預防水準即將與歐美並駕齊驅。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實體論壇改為七大網路平台直播,讓民眾線上觀看,防疫期間也不影響吸收重要的癌症知識。梁賡義以「建構精準健康照護體系」為題,說明在產官學研攜手合作下,國衛院啟動「國家級精準健康照護體系先導計畫」,經衛福部長陳時中籌畫及支持,國衛院尋求國際藥廠及多家本土生技公司合作,預計五年內,與七大醫學中心合作蒐集一萬名特別癌友基因資料。梁賡義表示,在先導計畫中,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扮演關鍵角色,在眾多生技業者合作下,已收集卅一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內含四十六萬名病友、四百五十萬件基因檢體。另結合健保、社福、醫學影像、電子病歷等資料,打造前所未有的國人健康大數據資料庫,提供「真實世界證據(RWE)」,加速癌症新藥通過及給付,嘉惠數十萬名癌友。•健保治癌 前年花掉289億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台灣罹癌總人數及新確診人數逐年增加,治療費用愈來愈高,一○八年共有七十五萬七千多名癌友接受治療,健保支出一千一百零八億元,等於每六元健保預算就有一元用在癌友身上,抗癌藥費二八九億元,其中標靶藥物一百七十一億元,占比最高。李伯璋表示,大數據跨進癌症醫療領域,精準分析國內各大醫院癌症治療數據,舉例來說,台大、林口長庚在乳癌治療上成果優異,進一步分析,療程中用了哪些藥物、癌友存活期延長的原因,就能提升國內治療品質。李伯璋說,精準醫療有其必要性,新藥費用昂貴,健保署必須積極開源節流,現透過雲端影像,癌友至另一醫院尋求第二意見,不必再重新檢查,節省影像檢查費用,也減少輻射風險。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進一步指出,擁有大數據,更能掌握乳癌危險因子,研究發現,如長期暴露於DDT環境汙染,乳癌風險增加四倍,影像檢查發現這類患者乳房鈣化嚴重,大都集中於乳管組織,以致存活率較差。在治療上,陳秀熙指出,透過大數據可做到精準醫療,選擇適當的治療工具,預測最佳治療方式,例如手術時切多少乳房組織,術後是否化療;也建構簡易乳癌風險預測系統,民眾只要輸入資料,就可以預測日後乳癌風險。•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 效率高目前健保僅給付傳統基因檢測,過程耗時,常延誤治療時機,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指出,歐美、日韓等國家陸續給付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只需一次篩檢,就能取得很多資料,作為日後癌症治療研究基礎,希望我健保也能逐步納入給付。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奇美病理中心部長李健逢表示,同時檢測數百個基因遺傳性癌症基因,約數百萬個定序反應,速度比傳統定序快數十萬倍。一開始單一基因檢測,最近進展至次世代定序腫瘤基因圖譜,不僅擬定抗癌策略,選擇藥物,還能評估自己及家族罹癌風險。
-
2020-03-2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臟超音波有陰影 不一定是癌
兩人互批誰做事沒效率。甲:「你孫子都出來了,還沒幫兒子辦婚禮!」乙:「你幫老爸生前申請XX,結果你老爸告別式辦完了,核準公文還沒下來!」有些事急不得,例如懷孕,一定要10個月,胎兒才會呱呱墜地,如果等不及滿月就呱呱落地,出生以後總要麻煩一番。在看病上,有些時候要當機立斷,尤其判定一個病人是否有癌症,這時候就要步步為營。以肝癌為例,不少人去體檢做了超音波,發現肝臟有陰影,這個時候有些人緊張睡不著,要求醫師盡快治療;有些人漠不關心,因為肝腫瘤在初期、中期時通常是沒有症狀的。超音波發現陰影,可能是真的長了壞東西,例如肝癌、肝膽管癌,這是惡性的;也有可能是良性的結節或腺瘤,或是較常見的血管瘤;或者如果有脂肪肝,可能是脂肪分布不均勻所形成的假影。因此,檢查醫師的經驗很重要,但有時診斷上的確有困難,這時一個方法是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同時參考胎兒蛋白、CEA、CA-199等癌症指數;另一個方法是等2~3個月後再追蹤一次,如果還是有困難,做切片檢查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武漢肺炎病毒全球恐慌,但這恐慌是一時的,頂多幾個月或半年內就會過去,但面對癌症,我們的防備則是一生一世的,因為癌症不長眼睛,誰會中獎不得而知,而且有B、C肝的朋友得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大了許多,更要小心面對,做好定期檢查才是上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3-29 癌症.抗癌新知
精準標靶藥物 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新利器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過去只有化療與血液幹細胞移植選擇,但高劑量化療非每人都能承受,特別是高齡者。近年進入精準醫療時代,藥物發展,陸續有8個AML的標靶藥物於全球上市,副作用較低,讓癌友多了許多選擇。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台大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AML是成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其次為40歲至60歲中壯年族群。隨高齡人口增加,AML患者也翻倍成長,但傳統高劑量化療的副作用不少,對長輩而言承受有限。不過,進入精準醫療時代,藥物發展突飛猛進,從2017年起,有8個AML的標靶藥物於全球陸續上市。侯信安說,標靶藥因提供精準治療,副作用較低,其中一款標靶藥物BCL-2抑制劑,能讓老年患者整體存活率增加二至三倍,成為高齡治療首選。侯信安說,隨精準醫療日新月異,有愈來愈多藥物在研發,但因藥物昂貴,他鼓勵病人參加合適的臨床試驗,減輕經濟負擔,也能把握存活機會。
-
2020-03-29 癌症.抗癌新知
精準醫療能幫癌友做些什麼? 名醫告訴你
電腦人工智慧AI潛力無窮,近年來,在AI大數據協助下,抗癌精準醫療再進化升級,從單一基因檢測,迅速進展至次世代定序腫瘤基因圖譜,同時檢測數百個基因遺傳性癌症基因,約數百萬個定序反應,速度比傳統定序快速數十萬倍。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奇美病理中心部長李健逢於「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發表「以病患為核心精準醫療檢測」最新抗癌趨勢,精準醫療檢測任務就是找到標靶,例如,乳癌患者HER2陽性,隨後精準用藥。「癌症治療就是一場對抗癌症的漫長戰爭」李健逢說,癌細胞相當聰明,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所以在治療各種癌症時,必須先認清對手,選擇適當武器、合適的攻擊方式。精準醫療就是以病人為核心,擬定最佳治療策略,選擇最佳抗癌藥物。不過,傳統基因檢測無法在很短時間完成報告,曠日廢時,甚至延誤病人治療時間。現在透過AI大數據,大幅縮短基因篩檢時間,偵測各種標靶基因變異,甚至偵測遺傳性基因變異。李健逢指出,在使用特定抗癌藥物之前,先幫癌友檢測特定的基因,以確定療效,及預估副作用高低,如果副作用偏低,就可提高藥物劑量,提升治療效果。至於遺傳性基因變異,則可協助民眾自我健康管理,李健逢指出,在得知體質、基因狀況,就能提前部屬,舉例來說,喝酒後臉紅,就代表某基因異常,喝酒就容易傷肝,因此,這類的人就不應該喝酒。此外,這套基因篩檢台平也可用來檢測代謝體或微量元素,有助於擬定癌症患者的微營養補充計劃,以及協助病患度過艱困的化學治療副作用。許多文獻證實,補充高劑量維他命C、D、微量元素鋅、硒,可以緩解癌友化療不適症狀,但治療期間,病患食慾不佳,很難攝取足夠營養素,透過精準醫療檢測,就能動態監測病患體內缺乏的微營養,適時補充。
-
2020-03-28 癌症.抗癌新知
台大醫發表全基因篩檢演說 盼健保納給付
「癌症與螃蟹之間有什麼關係?」、「全基因篩檢對於癌症治療有什麼好處?」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上午出席「2020精準防癌高峰數位論壇」,專題發表「透過基因檢測打造個人化癌症醫療」,以深入淺出方式讓民眾了解基因檢測的重要性。梁逸歆指出,以前對於惡性腫瘤不清楚,那時以為腫瘤就像是螃蟹爬在人類身上,吃出大洞,癌症英文Cancer就是從螃蟹Crab一詞而來。提到癌症治療,大家都會聯想到化學治療,梁逸歆說,化療已經發展60年,到現在大部分人都還以為是化學藥物治療,但用詞不夠精準,應該正名為「細胞毒殺治療」,透過藥物阻止癌細胞分裂、繁殖。梁逸歆說,許多人對於化療都存有迷思偏見,認為「好壞通殺」,事實上,正常細胞對於化療的耐受性較高,但仍會出現許多副作用,只能說「這是為了治療癌症所付出的代價」。為此,標靶治療應運而生,瞄準特別基因受體,阻斷癌細胞傳遞訊息,讓壞東西不再分裂、繁殖,透過基因篩檢,選擇最佳的藥物,這就是癌症精準治療的起源。不過,標靶治療也有其侷限性,例如,被驗出有A基因突變,可以使用A標靶藥物,B基因突變則可選擇B標靶藥物,但如果都沒有突變變異,那該怎麼辦?是真的沒有突變?還是沒有檢驗到?近十年來,免疫治療成為最夯的癌症治療,起初研究發現,只要體內帶有MSI-H基因,不管哪一種癌種,對於免疫治療都具有不錯的反應率,研究證實,反應範圍不少,至少包括18種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大腸癌、胃癌、直腸癌等。相較之下,NTRK融合/錯位基因突變,則常見於罕見癌,梁逸歆指出,這話講起來有些繞口,但卻是如此,像是罕見的幼兒腫瘤、分泌性乳癌、甲狀腺癌等。但事實上,在常見癌症病友身上,NTRK融合/錯位基因也可能突變,但機率相當低,例如,大腸癌病友僅有0.2%,等於1000名患者只有兩人此基因變異,免疫療法可能就是這兩人的救命藥物。梁逸歆說,如果單從投資報酬率來看,癌友檢驗NTRK融合/ 錯位基因突變,因為機率極低,因此,絕大部分癌友不可能篩檢此基因,但沒有篩檢,就可能關閉了一扇希望之窗。此外,傳統基因檢測耗時,缺點不少,例如,篩檢一次約需近十天工作天,平均篩檢一次,約等兩周才得知結果,梁逸歆說,等於浪費了癌友兩周寶貴的生命,如果一併計算切片取樣時間,則延誤治療風險更大。為此,包括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都已改為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梁逸歆說,全方位篩檢只需一次篩檢,就能取得很多資料,可說是提供診斷、預測用藥的捷徑,梁逸歆說,如果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也能在台灣逐漸普及,且納入健保給付,相信對於癌友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梁逸歆指出,日韓兩國從去年開始支付癌友全基因篩檢,原因在於蒐集大數據,作為日後癌症治療研究基礎,全基因檢測費用仍需要自付,希望健保給付也能逐步納入給付。防疫待在家,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28 癌症.其他癌症
想打敗「癌王」胰臟癌 全身化療證實有效延長生命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令人聞之色變,主因是不少人確診時已是晚期,死亡率近九成。但「癌王」真的無法被擊敗嗎?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全身化療是晚期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腫瘤縮小後再切除,臨床已證實可有效延長中位數生存期達12個月,呼籲病患勇敢接受化療,就有機會打敗「癌王」。聯合報與國衛院、中央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及血液病學會共同舉辦「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陳立宗以「冰與火:不死的癌王?」為題演講。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論壇全程以多平台數位直播方式進行,陳立宗也戴起口罩配合防疫。陳立宗表示,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最主要原因是無好的篩檢工具,長在腹腔也無明顯症狀,以致當病人腹痛時,醫師和病人的警覺性較低,慢一步進行鑑別診斷。然而,胰臟癌一旦發生就惡化很快,進入晚期後預後也很差。依2014年癌症登記數字,胰臟癌新診斷病例為2108人,死亡病例為1890人,死亡率達89.6%,等同10個病人就有1人會在一年內死亡,五年存活率更是低於10%。陳立宗將這「癌王」比喻為美國電視劇《冰與火之歌》裡面的「夜王」。美劇中的夜王遠匿北方雪地,還率領殭屍兵團,不只是水火不侵,還不留活口,但夜王在劇中最後還是被人類打敗。「夜王可被打敗,癌王一樣也有不錯的治療選擇。」陳立宗說,胰臟癌治療選擇包括有外科手術、放射治療、與藥物治療。手術和放療是局部治療為主,因晚期病人多,最主要仍是依靠毒殺性的化學治療。胰臟癌目前有幾組不錯的全身化療藥物處方,包括抗癌妥(Irinotecan)、益樂鉑(Oxaliplatin)、5-氟尿嘧啶(5-Fu)的三種藥物組合,或是用健擇(Gemcitabine)和Nab-紫杉醇(Nab-Paclitaxel)的兩種藥物組合。臨床實驗證實,全身化療能讓腫瘤縮小率達四成,穩定率達三成,中位數存活期達到12個月。陳立宗也以他收治的4名病人為例,均先全身化療結束,再將縮小之病灶進行外科手術切除,而病理科檢查結果,均是沒看到惡性腫瘤。「可見,外界認為的癌王,一樣可以有好的治療。」只是,部分化療藥物需自費,無健保給付,而且癌友聞化療而色變,害怕化療副作用。陳立宗強調,目前胰臟癌的化療藥物特性,其副作用已有相當程度的降低,即便出現副作用,現在也有不錯的藥物去減緩或預防,呼籲病患勇敢接受治療,才有機會打敗癌王。●防疫待在家、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28 癌症.頭頸癌
味覺改變、嘴張不大當心癌前兆! 牙醫公布口腔癌10大變化
年輕也會得口腔癌!29歲的小張有6年抽菸及嚼檳榔史。家人看他吞雲吐霧、血盆大口、牙齒發黑歪斜,總勸他戒菸戒檳,並轉貼許多抽菸嚼檳得到口腔癌的文章給他,希望嚇阻他抽菸、吃檳榔,也鼓勵他去醫院做口腔檢查,他都用「我還這麼年輕,抽菸嚼檳榔的人那麼多,癌症怎麼可能輪到我!」來反駁;直到日前口腔內長出異物,心裡越想越惶恐,趕緊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牙科李怡祥主任表示, 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居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第五名是口腔癌,研究顯示抽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89倍,若合併抽菸、嚼檳榔、喝酒者,機率更高達123倍,對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不能抱有僥倖心理。長期有菸酒檳習慣者更需要留意口腔變化,除戒菸檳、少飲酒之外,日常應避免食用熱度過高或太辛辣的食物,養成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提高治癒機會;而政府也有提供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應多加利用。而口腔癌是有前兆的,李怡祥分享10項口腔自我檢查,當發現有任一種警訊時,應警覺異常並儘速就醫:10項口腔自我檢查1.長達兩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2.口腔或是頸部出現硬塊,觸摸時不一定有疼痛感3.味覺遲鈍4.口腔內有白斑或紅斑或突起物出現、腫塊形成5.時常有不明原因的出血,通常不會疼痛6.張口困難7.舌頭運動受限,說話吞嚥咀嚼都有問題,感覺麻木8.感覺異常,如下唇麻木9.牙齒浮動易位10.臉形左右兩邊不對稱延伸閱讀: 牙周病會傳染! 避免細菌擴散2件事要記得做 天天刷牙還是有口臭? 日常6原因都會造成你口氣差 
-
2020-03-27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牙齒該不該拔 視5種狀況
在門診中,的確常見病人對於「拔牙」一事有很多疑問。在牙醫師立場來說,都會盡量「救」那顆有問題的牙齒,會根據牙齒的形態、功用、位置、構造等進行評估,是否該拔牙齒,並不會亂拔牙。常見拔牙原因有5種:1.蛀牙破壞很大只剩殘根時,就可能不會留下牙齒而必須拔除。因為只剩殘根結構,無法進行修復執行牙齒的功能,因此必須拔牙。一般是牙根長度與牙冠長度有1比1的比例,才會修補牙齒。2.不當力量造成牙齒斷裂、牙齒結構損傷而不可修復時,就必須拔牙。3.牙周病嚴重,導致牙齒的地基流失,牙齒內空洞很大,就必須將牙周病的病牙拔除。4.牙齒長的位置不對、沒有功用的牙齒,只會藏汙納垢,例如阻生牙、智齒等,就必須拔掉。5.牙源性問題的牙齒必須拔除,像是牙齒長腫瘤、囊腫等問題,為了阻止疾病或是感染破壞其他牙齒結構時,應該拔除牙齒。對於牙齒到底該不該拔除,應該與醫師多討論溝通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其他後續是做牙套假牙、牙橋修復或植牙等,都必須考量牙齒的位置、結構環境、患者經濟狀況等因素,再做治療選擇。但最重要的是,應該從小養成刷牙、潔牙的好習慣,才能擁有一口好牙。諮詢/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林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