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 名人.潘懷宗
搜尋
腫瘤
共找到
3039
筆 文章
-
-
2020-05-07 科別.血液.淋巴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解釋,所謂貧血就是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意思。 正常血紅素男性為14~18 ng/ml,女性為12~14 ng/ml,低於此數值就是貧血。 掉頭髮也算?貧血常見症狀有這些 貧血的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虛弱、看起來臉色蒼白,走路會喘及心悸,嚴重者甚至昏厥或心臟衰竭。有些病人還有記憶力減退、免疫力減低、胃液減少、食慾差、容易掉頭髮、指甲變形的現象。貧血需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 以缺鐡性貧血為例,若由胃潰瘍所引起,則需治療胃潰痬,並補充鐡劑。若由胃癌出血所引起,則需手術開刀治療。若是胃切除、吸收不良則需補充鐵劑(口服不成則需靜脈注射)及維他命B12。若是長期素食,鐡質攝取不夠,則需補充鐡質;若是維他命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維他命B12。 補充鐵質、B12!貧血要吃這些食物 若是長期吃素,導致鐡質攝取不足,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蘋果、梨子、黑豆、葡萄柚、菠菜、肉類、肝臟類、豬血、豬血糕,否則素食者約5年後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約10年會合併維生素B12缺乏。 若是維生素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肉類(紅肉、牛肉、肝臟、豬肝、牛肝)、豆科植物及穀類、蛋、牛奶。 為什麼貧血?吃素罹癌都是可能原因 常見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 消化性潰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胃次全切除術後、月經過多(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引起)、飲食攝取不夠(長期吃素)。 惡性: 胃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案例分析:胃切除吸收不良釀貧血 以上述案例中的陳小姐來說,經血液檢查發現,她的血紅素只有4.9g/dL(克/每百毫升),平均血球體積只有60(正常為80~100),因此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理學檢查時,醫師發現陳小姐的腹部有一開刀疤痕,原來是5年前因肥胖做胃切除手術,胃只剩30c.c.,併有胃食道逆流。血液檢查則發現以下異常數值: 1. 鐵離子僅12 ug/dl(正常為50~150)2. 總鐵蛋白結合能力633(正常為250~400)3. 鐵蛋白4 ng/ml(正常為13-150)4. 血中維他命B12為79pg/mL(正常為211~946) 最後,醫師診斷陳小姐為「缺鐵性貧血伴維他命B12缺乏」,因此給予鐵劑及維他命B12靜脈注射治療。 依據血球大小分類,貧血種類有三種 李治宇醫師補充,血液成分主要為血球及血漿;血球是由骨髓所製造,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主施攜帶氧氣,白血球主施抵抗病菌,血小板主施凝固作用,缺一不可。 血漿內含有球蛋白、白蛋白、水、凝固因子及其他物質,主要功能是營養供應及凝血。 貧血分類依血球大小分為三種:小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100,為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性貧血,即巨芽球性貧血。另外,老年人的骨髓生成不良症侯群所引起的貧血,也很常見。 正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80~100,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腸胃出血、慢性疾病如癌症、肺結核、紅斑性狼瘡、乳癌轉移等所引起的貧血。【本文出處】一直掉頭髮、容易累,原來是貧血?醫師公布貧血14症狀、吃這些食物補營養【延伸閱讀】.女人50歲燦爛如花,穿搭是次要,自信是首要!造型師4秘訣,輕鬆穿出美麗好身材.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他兒子兩年沒找工作、不談戀愛...一副要當「啃老族」的樣子!吳若權: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冒險
-
2020-05-07 癌症.癌友加油站
他10年來2癌輪流復發 因定期追蹤治療安然度過
宜蘭一名男子罹癌10年,甲狀腺癌、直腸癌多次復發,頻繁進出醫院,經歷超過50次的化療、25次的放療,至今仍與癌共處,還是安然度過他,意志力外,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余盈輝分析,重點在於定期追蹤、積極治療,成功抗癌,絕非偶然。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這位抗癌勇士69歲患者2011年確診甲狀腺癌第三期,2014年確診直腸癌第三期,截至2018年之前,直腸癌每隔1年多便復發1次,2018年8月也發現甲狀腺癌的復發,他積極接受放療、化療與手術切除。怎料才安心沒多久,今年3月又發現直腸癌復發,經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腫瘤轉移至右肺部。確認病灶後,他積極進行治療與手術切除,3月底出院回家休養,罹癌10年,他頻繁進出醫院,至少經歷超過50次的化療與25次的放療,至今仍與癌共處,令余盈輝醫師也稱讚「病人意志堅定、勇於積極接受治療,是真正的抗癌勇士。」余盈輝分析原因表示,癌症的治療除了必須透過醫療單位跨團隊的合作之外,病人按時追蹤與積極接受治療也有機會讓癌症持續得到控制,「患者因為定期接受追蹤,讓復發的情況在短時間內被醫療團隊掌握並即時切除復發處的腫瘤,是戰勝癌症的關鍵。」余盈輝說,在發現直腸惡性腫瘤時,醫師通常會先確認腫瘤的臨床期別,如果是侵犯較深或是直腸繫膜淋巴結疑似轉移,就必須先透過放療與化療縮小腫瘤,待腫瘤縮小,再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之後輔以預防性的化療藥物做後續治療,若沒再復發,後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余盈輝表示,大腸直腸癌屬於預後較好的癌症,如果早期發現,治癒率極高,術後的保肛率也超過百分之95,幾乎無需做肛門切除手術及永久性人工肛門(腸造口),長期存活率非常樂觀,且由於該種癌症化療藥物毒性較低,帶給病人的不適感與副作用較小,即便是第四期,病人仍可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余盈輝提醒,大腸直腸癌的初期沒有症狀,除透過國健署提供50到75歲成年人,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外,平時若發現排便次數有改變(無論變多或變少)、糞便的形狀呈現細、短、小,且色澤有暗紅色的血絲時,務必盡快就醫檢查。
-
2020-05-07 癌症.抗癌新知
臨床觀察10幾年...前馬偕醫師警告:這幾種人格特質易罹癌
哪種人格特質容易罹癌?據我這十幾年臨床上的觀察,我發現癌症病人通常會有某種特定的人格特質,而且這樣的人格特質總是左右著他們的思考邏輯與行動,導致他們很容易陷於某種情境而無力跳脫。個性固執的人要小心例如有些癌症病人總會有一種很奇怪的堅持,就算你說得口沫橫飛也很難打動他們。他們總是穩穩地在那裡,動也不動,然後告訴你各式各樣他們不為所動的理由或原因,而那些理由與原因通常會讓你好氣又好笑,如果你的身邊也有癌症病人,你可能會更容易了解這樣的狀況。我在服役時曾認識一位朋友,後來因為分隔兩地,漸漸地失去聯絡。幾年後她因罹患癌症來找我,我幫她進行治療的時候,初期狀況很好,但是後來卻漸漸惡化,最後她對我說:「我發現只有離開人世,才對得起我以前傷害或對不起的人。」我告訴她可以選擇留下來做好事,這樣就可以償還了,不必非得走上死亡這條路,但是她依然堅持她的決定,沒多久她就去世了,那年她才卅六歲。我在為她治療的第一年很成功,自然療法讓她身體的癌細胞消失了,但是因為當時並沒有解除她的死亡意願,她的向死衝動仍舊在她的內在運作,而我也因為在為她治療的第一年很成功而疏忽這塊,第二年她的復發來得非常快速,快到讓人措手不及。這位朋友的過世對我的打擊非常大,我也對她這種固執的堅持百思不解,所以我決定開始深入研究癌症病人的性格。癌症復發和死亡意願有關透過臨床的觀察和研究,我發現癌症病人的內在有一種很特別的邏輯,例如他們可能覺得除了死亡,其他的方式強度都不夠。我最近有個癌症個案,他的家人也是醫師,他開始接受自然醫學治療的初期很成功,癌細胞也消失不見了,但當我希望他進一步解除內在潛藏的死亡意願設定時,他始終不願意,所以後來又再度復發了。其實癌症病人這種固執的性格與他們疾病的復發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如果沒有進一步解除疾病背後死亡意願設定,他們的症狀就很有可能會再度復發。這種強烈固執的性格,會導致他們在痊癒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困難;這些困難指向於這種終極的固執性格,而這種性格則指向了同一個焦點,那就是死亡意願。永遠犧牲奉獻的C型人格癌症病人另外一種明顯的性格,就是所謂的「C型人格」。我曾在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莉迪亞提摩蕭(Cydia Temoshok)的書上看到他對C型人格有很完整的研究與發現,國外也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在談論C型人格可能就是癌症傾向的人格,他們也設計出一些相關的檢測問卷與表格供大家自我檢視。在我自己的臨床經驗上,我也發現上一節所談到的情緒三個迷失,是癌症患者共通的現象。這些罹癌的人很習慣將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累積下來,所以他們幾乎都是別人眼中很隨和、不會拒絕別人的濫好人,他們的個性都具有極高的容忍度,但也因為這樣的人格特質,導致這些人罹癌。在癌症病人的潛意識裡,他們已經萌生放棄生命的念頭,所以消極的看待身邊的一切,才會造成他們什麼都說好、不懂拒絕的人格,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的為人可以如此隨和的原因。雖然有很多癌症病人告訴我他們害怕死亡,但是如果不談及面臨死亡所引發的恐懼,會發現他們的內在其實是一心向死的。我的親人中就有類似的案例。我的母親是位街坊鄰居都稱讚的好人,我也從未見過我母親發脾氣。六年前,大約在她七十歲左右,她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病痛,甚至長了腫瘤,當她開始跟家人交代後事時,我立即察覺到這是她的死亡意願,她曾在報紙上面寫:「如少水的魚,斯有何樂,無常迅速」等等的話,知道她想要放棄生命後,我嘗試幫她解除死亡意願的設定,後來我才知道母親的奶奶、外婆、媽媽,甚至是她的大姊都是大約七十歲左右去世的,所以「七十歲」對她而言,是生命差不多到了盡頭的年齡。當我幫她解除死亡意願的設定後,她開始會跟我父親吵架,二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記得去年年初,我開車帶著他們二位老人家去散心,從我們出發的那一刻開始,他們沿路足足吵了二個多小時,我邊開車邊偷笑,因為我知道我的母親為何開始跟我父親吵架,在她的潛意識裡,她已經沒有準備要死了。過度追求精神與靈性生活癌症病人除了過分隨和這種濫好人的特質外,還會有過度追求精神層面的傾向。我不是指有宗教信仰或追求靈性生活的人就是C型人格,我是指有些癌症病人對靈性部分有著過度的追求,宗教也可能是其中某些部分,他們對於人世間的生活反而顯得不太感興趣。這些人格特質就是所謂的C型人格:他們是大家口中稱讚的好人、他們總是具有犧牲奉獻的情懷、他們不太表達自己,而且總是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得很好。盡力取悅別人以求生存在癌症病人身上,這種凡事都為別人的濫好人特質,除了與C型人格有關以外,根據我多年的觀察,造成這種人格特質還有第二種原因,就是他們必須藉由取悅討好別人,讓自己存活下來。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我發現有些癌症病人的內在是憎恨父母的,但是為了要活下來,他們必須掩蓋,這樣的情緒通常很隱性,外在並不容易顯露出來,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可能很難發現。這種狀況通常與他們人生歷程中的人生課題有關,關於人生課題的部分我會在後面章節特別來談,基本上這種憎恨父母的特質會有二種主要狀況:第一種狀況,他們的父母可能曾經不想要他們,這可能會發生在他還是胎兒的時候,這些紀錄其實都完整地存留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所以當他長大懂事之後,就會開始無意識地盡力取悅與討好父母,甚至取悅討好他人,因為他們覺得不這麼做,就有被遺棄的可能,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濫好人的原因。第二種狀況,是自己的父母感情不睦,甚至彼此憎恨到想殺了對方,雖然他們可能沒有表達出來,但是他們的孩子會吸收這種潛意識的氛圍。他們在潛意識裡會想要代替父親或母親動手讓對方消失,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是父母親的孩子而不能這麼做,以致於造成內在極度的矛盾與痛苦,到最後,會在潛意識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在人生動力療法中常見到的動力呈現,它也是有自殘傾向的人格常見的設定根源,這些都是癌症病人中C型特質可能形成的原因。黃醫師小講堂「死亡意願」是怎麼來的?當一個人的潛意識裡有想死的念頭,就稱作死亡意願。舉例來說,一個人因為生活困苦、工作不順或與親友感情不睦,而萌生「死了算了」的念頭,就算只是一閃即過,也是一種死亡意願,一旦這樣的意願出現在腦袋中的次數越多,就會直接影響到這個人的健康狀態。什麼是「動力呈現」?簡單來說,就是把沒有完整經歷的情緒與情境,經由能量場的開啟後,重新完整的呈現並且經歷。例如,一個人曾經被同儕嘲笑,但是礙於動手傷人可能會受到處罰,所以轉而壓制自己憤怒、悲傷的情緒,以致於產生活在世上沒意思的念頭。這樣的人,在透過能量場的開啟後,可以重回當初沒有受壓制而中斷的情境與情緒,並且完成原本想要做的動作或態度,那些被壓抑的憤怒、悲傷等情緒也就得以消除,他自然不再因此感覺生命無意義可言。書籍簡介/破解癌症:癌症是「症」不是「病」黃鼎殷醫師的身心靈整合療法作者: 黃鼎殷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18/05/08作者簡介/黃鼎殷學歷:台大醫學系畢業經歷.曾於921地震協助埔里基督教醫院救災3個月.曾具家庭醫學專科及安寧緩和醫學雙專科資格.前台北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現任.奧微健康創辦人.再生診所醫師從事自然醫學20年以上,以整合西醫、中醫、心理學、歐美順勢醫學,以自我體驗與病人臨床成效雙重研究,創立了有別於一般醫學,以不吃藥的身體心治療法為主軸著作.《情緒生病,身體當然好不了》(新自然主義)、《過敏一定治的好》、《你的體質,這樣吃就對了!》、《人生動力療法》、《你的身體是全世界最好的醫院》等★想進一步了解更多身心靈療法,歡迎到黃鼎殷醫師的網站:dyh-tw.com/延伸閱讀: 薑是體內最佳的除濕機!老薑、嫩薑效用大不同,你吃對了嗎?
-
2020-05-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癌症病人也要作復健嗎 ?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醫療團隊介紹他們的專業與對工作的自我期許。非常高興有三位資深的醫療團隊成員,一位放射科醫師回顧自己在其工作崗位上如何用心精進,希望能對病人做更高品質的服務,並對同行後進給予更好的指導;一位物理治療師細述自己如何在三十年前投入當時鮮為人知的癌症病人復健治療的心路歷程,並在目前的「新冠肺炎」人心惶惶之際,寫出病人應該重視自主健康管理、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以強化身體功能;一位照護癌症病人的臨床心理師則娓娓道來她如何鼓勵癌症病人走出疾病的陰影,發現自己的潛力,而學習培養身心健康的新習慣。「醫病平台」希望能透過這園地增加醫病之間的互相了解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衷心希望不久也能有三篇由病人或家屬執筆的文章,讓我們醫病之間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而共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1998春暖花開後迎接臺灣梅雨季節,象徵台北盆地的悶熱到來;承受師長的推薦來位於關渡平原上全國唯一的癌症專科醫院開辦復健治療業務。乍聞此訊息許多同學與學長姐都訝異問「癌症病人也要作復健」? 不都是末期安寧病人?這是二、三十年前的二十世紀普遍誤解! 其實隨著診斷與治療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精進,癌症病人已似慢性病者一般,像乳癌及各種癌症腫瘤術後造成病人部分身體功能或短暫缺失如「關節活動度、肌耐力、神經異常、平衡協調、淋巴水腫、尿失禁」等各種後遺症;還有從治療期間到完成治療的身體虛弱、癌因性疲憊、疼痛控制與各樣的機能再教育等都是癌症復健物理治療介入範疇。猶記得剛開辦沒幾個月小兒科醫師轉來一位腦瘤病童,雖有神經異常、平衡協調等問題卻是位未滿四歲的小帥哥,初來乍到總以哭喊開場後以啜泣結尾;歷經三次的治療默契後,再來的場景是從門口櫃台就高喊「廖阿伯、廖阿伯」蹦躂蹦躂衝進來,從此院內同事總以「廖阿伯」稱呼;大半年的治療相處不只其父母、阿嬤的信賴,這惹人心疼的幼童症狀也近乎解決了,病童媽媽打算先離開空姐職位專心陪伴小帥哥到郊外休養長大;但事與願違一年多就復發轉移,即使大的醫學中心積極診治,依然藥石罔效七歲的小帥哥就到天堂去當小天使!短暫兩年多的因緣際會不只治療解決病童症狀,也陪伴撫慰其父母;憶舊思來歷歷在目彷彿昨日,有位醫學長者曾說:「醫者治病,不能治病就止痛,若止痛也不可能就撫慰人心。」我一直奉為圭臬,謹記在心! COVID-19 後的復健物理治療 2019歲末年終台灣正進行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活動,一則關於中國武漢不明肺炎的醫藥衛生訊息悄悄漫延著;歷經SARS洗禮的醫療實務工作者有點警覺、有點擔心,雖說平時秋、冬之際就會訂購些許口罩供家人佩戴使用,此時再加訂後來已無法交貨了!因為政府防疫超前部署措施以保護國人健康事後證明正確且贏得世界各國的讚許。復健醫學俗稱第三醫學(第一公共衛生、第二臨床醫療),但是物理治療業務範疇卻可從健康促進、運動防護、傷病預防、特殊教育、延緩衰退與失能、身心障礙者復健、安寧照護等方面介入;對於健康、亞健康(一個人的身心狀況並非完全健康愉悅,但是到醫療機構求診檢查,卻又查不出具體的病症,就歸類為「亞健康」的狀態,基本上這是介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的一種灰色地帶。)或是傷病的族群都能提供協助。所以在這彷彿世界大戰級的疫情大爆發之際,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導規範措施外,每個人都可以加強自我防護能力,適度的運動不只增強抵抗免疫力更可緩解緊繃情緒與壓力;而這類資訊充斥於各式各樣網路影音平台,常讓人眼花撩亂甚至歎為觀止,最重要的是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小量多餐避免運動傷害,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為確診正接受隔離治療者,除了配合醫療團隊診治,物理治療處置原則以日常活動、運動及心肺復健(胸腔物理治療)介入為主;搭配擺位技巧(如俯臥姿擺位等)的運用,都有助於強化病人的骨骼肌肉能力、誘發神經協調平衡與心肺臟器功能復健。完成治療出院者應持續自主健康管理並加強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若有身體功能損傷的後遺症應配合醫療團隊治療及建議,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會以上述住院期間物理治療處置原則為基礎,針對需補強的機能再設計適當的運動與治療手法技巧,達到改善並強化身體功能儘可能回復到以前日常生活、運動及工作娛樂。
-
2020-05-06 癌症.肝癌
肝癌是沈默殺手 醫師籲超音波檢查護肝
花蓮一名48歲林姓男子,近來胃口不好、體重減輕而就醫,經腹部超音波發現肝臟長一顆3公分腫瘤,讓他非常錯愕。門諾醫院表示,台灣是B、C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區域,而且肝是人體沉默的器官,呼籲40歲以上民眾除抽血檢查外,記得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助於發現腫瘤,及早治療。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說,肝腫瘤包含惡性及良性,若證實是良性腫瘤,就不用太過擔心。肝臟的良性瘤中,以血管瘤最常見,再來是良性結節性增生,腺瘤則較少見。惡性腫瘤就是肝臟惡性腫瘤,如肝癌、膽管癌、轉移癌,往往是身體出狀況才發現。多數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由慢性B、C型肝炎而來,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約有7000名患者死於肝癌,這個數字比起新冠肺炎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戎伯岩醫師表示,酒精、黃麴毒素,部分化學物質,也是誘發肝癌發生的危險因子,肝臟是沈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等到身體功能開始異常而準備就醫時,可能已罹患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戎醫師指出,目前現有的診斷工具包含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新的診斷檢查工具,包含對比劑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等能更快發現腫瘤。超音波沒有輻射線也非侵入性檢查,不傷身體也不會感到不舒服,民眾若能保持警覺,注意身體變化,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並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及早發現治療。
-
2020-05-05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9成為男性! 4個健康生活習慣 防癌兼抗疫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為第5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鼓勵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戒菸檳酒、減少過燙食物及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降低風險,如有不適症狀,例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菸檳酒 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進而產生病變;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且以男性居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長期食用高溫或太燙、醃燻燒烤、醃漬、加工肉類等食物,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菸、酒、檳對食道癌之終身風險,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0、2.29、2.62倍。健康動動身 防癌兼抗疫食道癌目前並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王英偉提醒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癌症,也能增強自身免疫力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達到防癌又防疫的效果,一舉兩得好處多。4個健康的生活習慣:1. 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2. 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3. 戒菸、酒、檳榔。4. 保持口腔清潔習慣。小提醒:如有不適症狀,例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5-05 醫療.一般內科
乳頭出現分泌物,到底正不正常?醫教從這三重點判斷
乳頭出現分泌物,到底正不正常?若是男性朋友發現自己乳頭一擠就有分泌物,請勿遲疑,趕快就醫檢查吧!女性朋友們於哺乳時本來就會有乳頭分泌物,也就是白白的乳汁,但即使不是在哺乳期,女性還是有機會發現乳頭分泌物,這時總會造成一些緊張。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正常的乳頭分泌物吧!乳汁不是僅在產後出現,其實懷孕二十幾周時就可能出現乳汁,所以在孕期若看見乳頭出現些微白白的分泌物,先不用太過緊張而急著跑醫院,於產檢追蹤時向醫師確認一下即可。剛停餵母乳沒多久(兩至三年以內)的女性也還會存有一些乳房分泌物,若量太多、或容易造成乳房痛或發炎,就要就醫檢查。即使女性還沒經歷懷孕生產的關卡,還是有機會出現乳頭分泌物。性行為時的強力擠壓或激烈運動造成的乳房晃動都會刺激分泌物出現。通常只要先別一直擠,在幾天內會自行緩解。為什麼我們要特別介紹乳頭分泌物?就是因為某些不正常的乳頭分泌物可能暗示著胸部長了腫瘤!想分辨乳頭分泌物時,我們的觀察重點是「顏色」、「量」、「單側或雙側出現」。 若雙側乳頭都有乳白分泌物,且擠壓時才出現,常常是正常狀況。但你若是不放心,且經過一兩個月經週期狀況都沒改善,就要考慮就醫檢查。假使分泌物的顏色為血色、太過透明、咖啡色、或黃綠色,通常是警訊!假使配合上量多,還僅在單邊、甚至單孔出現,最好要趕快就醫檢查。量多、白色的雙側乳房分泌物可能起因於泌乳激素過高、腦下垂體腫瘤、服用荷爾蒙、胃藥、身心科藥物、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等問題。有些患者同時出現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其他症狀。醫師檢查後可能會抽血檢查泌乳激素,找出乳房分泌物的原因加以治療(包括停止使用部分藥物、或用藥治療荷爾蒙不平衡問題)。至於乳突瘤、乳癌、乳腺炎等問題,常是造成單側、單孔、量多、血色或黃綠色的異常分泌物。絕對要多加注意,及早就醫。原文:乳頭出現分泌物,到底正不正常?(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婦產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5-04 橘世代.健康橘
只要一張椅子兩瓶礦泉水 在家也能輕鬆練肌力!
老年人經常身體都不同的病痛,除跌倒、挫傷等身體上能看見的外傷以外,身體的退化、內部器官變化,也須多留意。桃園市聖保祿醫院社區健康科主任高慶雲指出,近年來,代謝症候群、腫瘤病患越來越多,主因為不常運動、飲食不健康,這類病症從身體外觀較看不出,他提醒,只要符合國健署成人健康檢查的民眾,建議都要去做檢查,多一層安心、多一重保障。高慶雲指出,40歲至90歲的人,最常出現代謝症候群、腫瘤和衰老症狀。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包括腰圍過大、血壓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不足、三酸甘油脂(TG)不足,及空腹血糖上升,出現異常狀況。他表示,代謝症候群好發於中壯年時期,因運動量不足、飲食不均衡,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也曾有過20多歲年輕人出現代謝症候群的案例。腫瘤已蟬聯十大死因20幾年,高慶雲說,雖然罹患腫瘤的病患也有年輕化趨勢,不過也有特別預防的辦法。他指出,除做定期做健康檢查外,高危險群也可以多加留意,包括有工作接觸史、家族史、肥胖和不運動等,多注意可以提早發現。代謝症候群、腫瘤和衰老症狀這3項,皆與運動不足、飲食有關。高慶雲說,保健身體的方法為「健康促進」,現今社會充斥不少手搖飲商店,飲料更是老少都愛,為飲食健康著想,可戒掉含糖飲料或選擇少糖。另外居住空間不足,導致民眾家中無寬敞空間能夠運動,加上戶外空間、運動中心等,又會因天氣、距離受限,讓人提不起勁,因而越來越少運動。老年人的運動選擇也是有撇步,高慶雲說,老年人通常膝蓋不好、會怕跌倒、有退化性關節炎,因而不適合選擇慢跑等下肢運動。他表示,可將運動融入家中,在窄小的居住空間達到運動效果。如看電視時,拿一張較穩固好坐的椅子,雙手各拿一瓶礦泉水舉著,以訓練手部上肢肌肉,這樣一來不僅有運動量,更不會因為做下肢運動而傷害到腳部及膝蓋。熟齡健康這樣做↘↘↘。減脂之路卡關嗎?跟著營養師動吃動,靠3招大突破!。熟齡族要自由 這個關鍵力絕不可少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02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開始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後,腫瘤不再復發,吳阿嬤不僅回歸了正常生活,也能繼續她最愛的運動了。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血液腫瘤科黃威翰醫師指出,治療部分以化療做為第1線治療,但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等,使中高齡癌友容易心生恐懼甚至無法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是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不只心理負擔大,經濟負擔也是龐大的壓力。2017年11月,衛福部健保署將治療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的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作為2線治療,黃威翰表示,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可抑制惡性B細胞生長及生存,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且副作用小,只有1成的病人使用後有輕微腹瀉及心律不整,只須注意藥物交互作用並嚴密監控心律不整。黃威翰醫師提醒,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健保給付使用對象,需經過至少1種化療或標靶治療無效而再度復發的病友,經過事前審查,最多可給付13個月,讓病人可以節省5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再度復發的吳阿嬤,使用1年多的新型標靶藥物治療後,又能再繼續她最愛的運動,孫女黃小姐開心地說,還好新型標靶藥物有納入健保給付,不只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也讓阿嬤不再害怕接受治療,現在她就像生病前一樣精神奕奕。新型標靶藥物也適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並在去年9月納入了健保給付,黃威翰醫師表示,在第1線治療無效之下,染色體第17條有缺失的病人,健保可以給付到2年,因為再度復發的病人,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效果都相當有限,新型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後,能提供給病人舒適及生活品質提升的治療。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慾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是夜間莫名盜汗等,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現象,黃威翰醫師呼籲民眾,可以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找出病因,若是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5-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痛失怙恃有感 陪家人渡過難關的矛盾與掙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喪親之痛」。一位老醫師分享自己如何在父母過世時,以文章宣洩心中鬱積的回憶與遺憾,而走出憂傷深谷;一位安寧照護的資深護理師細數年輕的女兒過世前,自己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的心路歷程;長期旅居國外的學者則在經歷一年之間父母雙亡的打擊,寫出他的心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係台灣精神醫學先驅葉英堃教授之子。葉英堃教授曾為台北市立療養院創院院長(後改制為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並在他領導下,使得該院成為全台最先進、最有影響力的精神醫療機構之一。葉英堃教授專業生涯中走過的足跡,正是台灣精神醫學發展的縮影;他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守護精神病患的人權,更是台灣精神醫學的人文典範。收到父親學生的兩封來信,經過幾天的沉澱,我心情終於平靜一些,開始寫信或打電話向特地來參加我母親告別式的親友道謝。但我每天看他寫的兩篇文章,卻不知要如何來表達我的感動與感謝。因為他許多話都直接說中了我的心情。父親與母親過逝,都是同樣的悲痛,但心情卻不同。對父親,我充滿崇敬之心,對母親則永遠是個小孩。但父親離開後,母親還在,心靈還有所寄託,而且一直有一種「必須代替父親來保護母親」的責任感,因此不會覺得那麼空虛。母親繼之走後,這種心情的寄託,以及用以自我安慰的「責任感」也沒有了,茫然不知所措,那種感覺真是難以形容。我父親並不迷信宗教,但晚年很注重祭拜祖先。他曾說:「醫生學的是生命科學,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空的,這是『知識』;但人死後有天國,有上帝,有西方世界等等,這是『智慧』,醫生照顧病人要能兩者並用。」或許祭拜祖先就是他運用他的所謂「智慧」來照顧他自己心靈的一部分吧!所以,在我父親還未做「對年」與「合爐」這段期間 (就在不久前),我每天早上起來,也點一柱香來祭拜他。默禱時,都是請他要保佑母親,渡過難關。這幾天,我每天點香,祭拜的卻換成我的母親,覺得難以置信,有時忘了,竟還繼續祈求祖先保佑我的母親。其實我自己心裡很明白,這種祈求既違反「知識」,也沒有「智慧」。因為父親氣切後,母親的身體狀況也跟著變化,已經沉寂很久的兩個腫瘤又開始蠢動,阿滋海默症也日亦明顯。腫瘤科醫師已告知,以母親的年紀與身體狀況,電療,化療和手術都已不能再進行,唯有希望復發的速度能因年紀而進行緩慢,並盡可能減少她可能的痛苦。至於阿滋海默症,現在的醫藥也只能減緩,而無法治癒。既然如此,我所謂「渡過難關」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自己也不知道。而我母親最大的痛苦,並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每天望穿秋水,等不到和她相處近七十年,說好要長相廝守、相互照顧的夫婿來到她的病床邊探視她、安慰她。她所希望的就是趕快再到他的身旁照顧他,也向他訴說這些日子的思念之苦。所以,我對祖先的祈禱,到底是為了我的母親,還是為我自己?這其中的「智慧」是什麼呢?母親終究還是離開了,「知識」告訴我,現在只能運用「智慧」,我也盡量如此。但最難過的是,當為她做完「尾七」後,法師說:「你母親已經功德圓滿,前往西方世界,從此不再受輪迴之苦。」我忽然想到,那是不是說,我們母子在世之緣也就此結束了?不禁悲痛淚下。我更不明白的是,明明我的人生已經缺了一大塊,為何叫做「圓滿」呢?我知道我的想法是不理智的,這應該不是我父親所說的「智慧」,但人到底還是感情的動物,母子親情是很難用理智來理解。賴其萬醫師在「父親的老,病,死」文中提到,醫師們詢問要不要為他父親「施行心肺復甦術」時,他心中的矛盾與掙扎。這種心情,我完全可以了解。對我父親的氣切,簽署我母親「不急救」的文件,我都經過同樣的掙扎。我的結論是,不論是「切或不切」、「簽或不簽」,最後都一定有後悔。我也瞭解到,每人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我無法把我自己的經驗轉移給他人,更沒有能力能用我自己的經驗來來替別人做「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只有一對父母,所以也都只有一次這種生死的經驗,這種經驗又無法完全承傳或學習,我想,人道與醫學人文的探討,應該還有很大的空間吧!或許,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的發展,這種探討的空間,也像宇宙一樣,不斷的擴張,永無止境。看到別人從父母過世中走出所寫的文章,不但對我有極大的安慰,也讓我知道,不能整日心神不寧,應該向他人學習,為父母寫下一些紀念的文章,希望也能成為別人的安慰。
-
2020-05-01 癌症.肺癌
十大癌症之首死亡率首度下降! 預防肺癌必做3件事
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在近5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首度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接近三成之多,在肺癌治療技術有很大的成長及突破。而在今年四月初,又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減輕生活重擔減輕、治療品質也能再提升,目標5年內肺癌存活率倍增,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第一,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即為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還要加上最好的精準治療。為讓肺癌病患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對於台灣肺癌治療近20年來的成長與突破,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過去第一代跟第二代標靶藥物的整體存活率最多13個月,相較之下,第三代的晚期肺癌用藥整體存活期高出一倍以上,不僅降低20%的死亡風險,病患整體存活期更可超過三年,對於肺癌治療來說是一大新里程碑。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醫師補充,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的決策,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針對超過半數EGFR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有效達到提升病患存活率與醫療品質的目標。此外,台灣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獨步領先澳洲、南韓、中國、香港、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八個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延伸閱讀: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肺癌元凶藏廚房! 煮飯時3個NG習慣要改掉
-
2020-05-01 科別.腦部.神經
婦患腦下垂體腫瘤 微創腦內視鏡手術不必開腦
一名60歲婦人最近為莫名頭暈、頭痛、視力模糊等問題困擾,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腦下垂體腫瘤。因擔心術前需要剃光頭、留下長傷疤,婦人一度抗拒治療;所幸後來透過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治療,不僅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術後恢復快,頭皮也不會留下傷疤。婦人才接受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鄭宇凱表示,絕大多數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但可能使身體賀爾蒙失調,出現不正常分泌乳汁、月經週期不正常、肥胖、月亮臉、骨質疏鬆、性功能障礙、巨人症等。若腫瘤超過1公分,則會壓迫視神經,臨床上常見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情形,婦人便符合上述症狀。他說,當一提到開腦手術,許多患者常誤以為需要剃光頭「打開頭骨」,還會在頭皮上留下很長的傷疤,且住院時間長。此外,術後可能因頭骨生長不佳,造成頭骨缺損及頭皮凹陷等,因此有些病患及家屬,往往因畏懼而不願接受手術治療,因而延誤病情。但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以往應用在其他器官檢查,或治療的內視鏡,也被運用在腦部手術當中,而內視鏡與傳統顯微鏡的差異,在於其管徑極細,一般不大於5毫米,處理腦深部病灶時,可將鏡頭直接伸到病灶前方一公分左右位置,相對更為精準。不過腦內視鏡產生的是2D影像,與傳統顯微鏡3D影像不同,故需要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師執行手術。鄭宇凱指出,目前微創腦內視鏡手術最常運用於切除腦下垂體腫瘤,腦下垂體位於頭顱底正中央,兩側視神經交會處下的構造,大小約1立方公分,若以傳統開顱顯微手術治療,需要小心避開10到20公分左右的腦部神經血管,才能到達病灶處。若改以內視鏡手術進行,則由鼻孔進入,內部鼻黏膜只需切開約2公分傷口,即可將內視鏡及手術器械放到理想位置,不僅視野寬廣、影像清晰、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術後恢復快,頭皮也不會留下傷疤。鄭宇凱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腦下垂體腫瘤相關症狀,千萬不可輕忽,仍應赴醫接受詳盡檢查,才能把握治療黃金關鍵期,以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
2020-04-30 科別.消化系統
發現B + C「肝」怎麼辦 醫:定期追蹤治療提高治癒率
案例分享:案例一 73歲的王女士,是B型肝炎帶原者,醫師之前有叫她要每半年要追蹤,但因為平常沒有什麼不舒服就沒有在追蹤。最近家人開始發現她有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茶色尿的症狀,做檢查才發現肝指數異常且竟然有多顆肝腫瘤。原來她是肝癌末期了,她的B肝因為長期的疏忽追蹤已經進展成末期肝癌,她才很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追蹤。案例分享:案例二45歲的張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平常很少安排其他身體健康檢查。這次因為在追蹤糖尿病的時候,醫師告知他可以順便做成人健康檢查 (40歲以上成人皆可做成人健檢)。在家庭醫學科看成人健檢報告時,才發現他原來是C型肝炎帶原者,且肝指數有異常,於是醫師幫他排了超音波檢查和胎兒蛋白抽血檢查並轉給肝膽腸胃科。原來他已經有肝硬化了,肝膽腸胃科醫師幫他申請了C肝的口服藥物,吃了12週的藥物後C肝已經治癒,但是醫師還是告訴他要持續每半年追蹤抽血和超音波,因為他還是有肝癌風險。B、C肝的流行病學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名。國人肝病的主因為B型及C型肝炎,部分肝炎、肝硬化、肝癌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往往沒有警覺而延誤就醫。B肝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且肝硬化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慢性C肝感染者在經過20-30年後,約有25%的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者每年約有3-5%的人會變成肝癌,因此定期追蹤是相當重要的。統計顯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肝帶原者,而有20%是C型肝感染者。B、C肝的傳染途徑B肝主要是藉由血液或體液傳染,分為垂直傳染及水平傳染。垂直傳染是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時將B肝傳染給新生兒。水平傳染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入未經檢驗的血液、針灸、刺青、共用針頭或牙刷、不安全之性行為等,都可能感染。C肝則多是經血液或體液傳染,如共用針頭或牙刷、不安全之性行為等方式感染。B、C肝的檢查時機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否有B肝或C肝,國民健康署提供1966年以後出生且滿45歲,在做成人健檢時,終身可接受1次免費的B、C型肝炎篩檢。另外,國健署也提供孕婦產前檢查時檢查B型肝炎。如果媽媽是B肝帶原者,小寶寶要按時程接種免疫球蛋白及B型肝炎疫苗。 B、C肝的患者要定期追蹤、治療 建議B、C肝病患,每6個月要定期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胎兒蛋白指數)。定期追蹤是早期診斷肝硬化、肝癌的方法。慢性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成以上的肝癌發生。2019年起C肝口服藥物治療已納入健保,C肝新藥副作用低、療程縮短至8-12週,治癒率更高達97%以上。預防勝於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0-50%癌症的發生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如果你已經感染了這些病毒,只要積極治療感染,避開菸、酒、檳、過重或肥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等導致癌症發生的危險因子,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參考資料:衛福部網站
-
2020-04-30 癌症.食道癌
打嗝停不了查出食道癌病變 真光刀縮小腫瘤助手術
59歲劉姓男子因打嗝狀況持續2個月,感覺很困擾到鄰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研判疑似食道癌而轉到童綜合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經由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與內視鏡檢查後,在患者的下食道靠近胃部位置發現1顆4公分左右大小腫瘤。直徑約1.8公分 ,並擴散至腹部淋巴腺,切片檢查後確認為食道癌第3期,但因腫瘤大並擴散到淋巴,術前先安排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放射治療由童醫院放射腫瘤科葉啟源主任以標靶真光刀設備,採用立體定位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治療,一個月內共進行25次,每次10分鐘的放射治療,經放射療程將腫瘤縮小後,再由胸腔外科童詠偉主任進行手術,清除了原發腫瘤外,也清除了26顆淋巴結,手術過程也赫然發現腫瘤已縮小至第0期狀態,放射療程成效很好。葉啟源表示,罹患食道癌通常與抽菸、喝酒、嚼檳榔、生活作息異常、常喝熱湯或茶水、少吃蔬果類或口腔衛生不佳等有關,如個案就長期有抽菸與喝酒的習慣,治療方式多用以外科切除手術為主,若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就需增加術前放射與化學治療;個案除了有淋巴結轉移外,並腫瘤大且位置處於下食道位置,使用標靶真光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方式,可以先消除或縮減腫瘤,促使手術之預後效果佳,並降低後續擴散之機率。葉啟源指出,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病人可能會感覺到喉嚨卡卡像痰清不乾淨,也可能長期咳嗽,但這類症狀很容易被認為是其他疾病而忽視,幾乎都會延誤就醫,到醫院治療時通常都已經到了淋巴結轉移的第3或第4期,因腫瘤位置或大小而導致手術預後效果差,所以都會在術前先進行放射或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而提高手術預後成效。童醫院目前使用標靶真光刀設備,可以讓患者在最高劑量治療下,每次只花費5至20分鐘內就完成治療,治療速度比傳統放射治療系統快2.4至4倍,讓患者躺在治療床上的時間大幅縮短,以減少病人及其腫瘤在治療過程中的移動機會,並因真光刀的治療誤差非常小,因此可避免傷害腫瘤周圍健康的細胞組織,完整保留組織功能。
-
2020-04-30 癌症.肝癌
原住民不菸不酒罹肝癌 腫瘤1年暴增10公分
B肝病史20多年的田先生,診斷出肝癌後諱疾忌醫,腫瘤1年內從3公分暴增到13公分,幸運的是腫瘤雖已經很大,但包膜完整,由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成功切除。余政展說,不是每位肝癌病人都能如此幸運,提醒B、C肝帶原病人一定要接受治療,並定期追蹤檢查。67歲田先生是來自東部的原住民,明知自己B肝帶原,但從未追蹤治療。前年初,162公分高的他,從80多公斤爆瘦到57公斤,變得又瘦又黑,吃不下飯。他苦笑說,「連自己照鏡子都會被自己嚇到」,當時醫療巡迴車到部落,透過X光檢查發現肝臟腫瘤3公分,他卻沒在意,沒想到,1年後再檢查,腫瘤已翻數倍長到13公分;田生先詢問南部幾家醫院都不建議手術切除。田先生在教會姊妹推薦下到台中慈濟醫院就診,余政展進一步檢查確認,田先生肝臟功能異常,且巨大腫瘤位於肝的正中位置,狀況不理想,幸好左右兩邊的肝臟血管沒被侵犯,且腫瘤包膜完整,透過精細的保留血管與剩餘肝組織,仍有機會手術一拚。天生樂觀的田先生,手術前與全家替醫師禱告,去除大患後,開心的直說「感謝主」。但田先生不菸不酒,肝癌怎會找上他?余政展解釋,其實田先生是B肝帶原的病人,肝癌早就悄悄盯上他了,但他自恃不菸不酒,以為不必治療,連定期追蹤檢查也沒做,才會讓肝癌悄無聲息的長到那麼大!田先生全心投入家事、農事與教會事務,自稱是閒不下來的「大忙人」,此次他終於在驚險手術後感受身體健康的重要,願意以自己為例提醒年輕人,不菸不酒和會不會得到B肝、C肝無關,一旦知道有病史就應追蹤、治療。
-
2020-04-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什麼是善終? 一位護理師母親和死亡的相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喪親之痛」。一位老醫師分享自己如何在父母過世時,以文章宣洩心中鬱積的回憶與遺憾,而走出憂傷深谷;一位安寧照護的資深護理師細數年輕的女兒過世前,自己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的心路歷程;長期旅居國外的學者則在經歷一年之間父母雙亡的打擊,寫出他的心得。2019年10月我的女兒因紅斑性狼瘡合併敗血症過世!孩子住院期間,我不斷地在護理師和母親的角色中拔河,閉上眼,孩子受苦的模樣歷歷在目,我無法想像自己讓孩子經歷我在護理職涯中最無法接受的狀況——插管、洗腎、葉克膜、電擊、全身水腫皮膚破損,四肢末稍發紺壞死,最後肺出血離開。 我問自己什麼是善終?為什麼我讓自己的孩子經歷這些臨床上痛苦的醫療處置?孩子剛過世的第一個月我不斷檢討自己,每天做夢的情境都是在加護病房,耳邊都是生理監視器的警示聲;這一個月我很少哭,因為我覺得身為護理師我沒把孩子照顧好,直到某天早晨我在女兒房間窗外,看見陽光與藍天白雲時,我才停下來感受陽光,如同孩子的名字—家晨—家裡第一個晨起的陽光,充滿溫暖和希望。而此時窗外的陽光和白雲,似乎告訴我——孩子妳一直都在……我慢慢停下苛責自己的聲音,進入時光隧道回想過去陪伴病人經歷死亡的一切……大三暑假實習時,我照顧一位不知道病情的末期肝癌病人,在照顧病人的一個月中,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家屬溝通,終於家屬願意讓我跟病人談談病情,於是我跟病人約定下一次實習時到空中花園散步喝咖啡;實習前,多次和指導老師沙盤推演如何跟病人談病情,如何在病人情緒低落時陪伴病人。但病人在約定的前一天因為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而死亡;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與死亡擦身而過的巨大威力,我為不能赴約而充滿遺憾,更遺憾病人來不及跟家人說再見。因著這份遺憾,畢業後,我進入安寧病房工作,也期許自己未來可以讓每位病人能遠離痛苦,當疾病無法治癒時,病人和家屬能做好心理準備,彼此能互相道愛、道別後再離開,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自己,與團隊一起為每一段即將進入死亡的旅程做準備,雖然病人的離開仍讓我不捨,但是當病人在家屬陪伴下平靜的闔上雙眼時,我都感謝上天給我機會成為護理師,有幸參與每個病人和家庭最重要的時刻。此時,我覺得死亡可以在醫療團隊努力下成為一段美麗而平安的旅程。 護理師職涯的第二階段,我進入血液腫瘤科與血液幹細胞移植病房,在這裡的死亡常讓我措手不及,曾經我和醫療夥伴們為家屬的盼望,違背病人的意願,勸一位18歲的大男孩插管,家屬期待插管後有機會跟淋巴癌賽跑,讓移植的抗腫瘤效應產生效用;我也曾在病人簽署DNR後,因家屬在病人突然停止呼吸時,跪下來哭著要我們救病人,於是,啟動急救團隊開始急救,當壓著病人胸口同時,我的心也在淌血,心裡不斷吶喊對不起,也懇求老天爺讓家屬願意喊停;但這過程讓我在最後面對病人死亡時,心裡充滿著自責與矛盾。這段期間是我護理職涯的黑暗期,我無法接受自己在病人虛弱的身上執行這些侵入性治療。我常想家屬為什麼捨得病人受苦,我覺得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讓死亡變得好悲傷。 2015年,單位的護理師因診斷白血病進行血液幹細胞移植,但移植過程並不順利,長達三個月的三至四級急性排斥,讓她好幾次想放棄治療,她開始想簽署DNR,不要讓先生在面臨緊急的關頭要做困難的決定;但是,當她想到7歲的女兒時,求生的鬥志油然而生,交雜的複雜思緒突然找到支撐點,她決定為了女兒和先生放手一搏。還記得在她肺部出血的前一天,我們一起聊著孩子和她的未來和理想,隔天早上就因著大出血插管進加護病房,雖然她的先生很不捨她受的苦,也來不及說再見,但是我知道這是她想要的,因為她隨時為死亡做準備,也隨時為侵入性治療做預備。我陪著她經歷診斷、復發以及移植,最後和她的先生、以及所有她帶過的護理師們陪伴著她——我們的好夥伴,眼見著不斷地從氣管內管冒出的血,以及逐漸流逝的生命,在旁的我們不斷在她耳邊輕聲道別,直到monitor上的心跳停止;到現在每一個畫面仍在我腦海裡深深印記著。 溫暖的陽光把我的記憶拉到孩子進加護病房前的情境,意識混亂的孩子勉強唱完一句讚美的、孩子最喜樂的詩歌,接著拉起我的右手跟我打勾勾,不斷向著我比愛心……當時的我好害怕,因為孩子好喘、意識很混亂,我好害怕失去孩子,於是我也不斷告訴孩子,天父爸爸很愛你,媽媽好愛你,爸爸和弟弟都好愛你,孩子還是不斷比著愛心,直到意識昏迷。在加護病房中,孩子的血壓非常不穩定,但是孩子意志堅定地努力著,但是後續止不住的肺出血,再度讓我好害怕。孩子雖然血壓很低,還是努力回應著我和爸爸,我能做的就是在每次有限的會客時間裡,不斷在孩子的手心寫著愛,不斷跟孩子說媽媽跟爸爸好愛你,不斷為你禱告,孩子努力到最後一秒,當醫師宣告孩子的心跳停止時,我看著如同沈睡中的孩子,表情沒有恐懼……我知道此時孩子帶著爸比和媽咪的愛回到天父懷裡。 我想因著孩子的努力和勇敢,我不想放棄所有治療的可能,這麼痛的處置都沒有讓我的孩子放棄,我怎麼可以輕言放棄,雖然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們勸我放手,拿著DNR要我考慮,但是我仍然堅定的決定努力到最後一刻。經歷女兒生病的歷程後,靜下心來回顧過去面對死亡的經驗,我想我對善終有了重新的詮釋和想法。坦白說,失去女兒的傷痛是一輩子無法抹去的,但是女兒的生命歷程告訴我,我們應該站在病人與家屬的角度思索生命的意義,此時全程的陪伴與同理反而至關重要,因為病人可以在醫療團隊支持中選擇自己想要的姿態與家屬彼此陪伴,雖然死亡看起來是結束,但是支持和陪伴可以讓生命的故事持續延續。孩子喜歡寫詩,她留下來的作品讓我驚豔,也是每天支持我的重要力量:青衣裡的那片白鳥兒群飛,他是跟隨在旁的朋友。天空泛著蔚藍,他是零星點綴的彩紙。宛若縷縷輕煙,宛若朵朵木棉花,白如凝脂,灰如塵,掉下晶瑩淚珠,染上一抹紅, 透出一片霞妖嬈至月明。抬頭看著陽光和白雲時,我知道愛藍天白雲的孩子,可能頑皮的幻化成朵朵木棉花,有時如同晶瑩淚珠,或是美麗的彩霞,在每天的每一時刻活在我的心裡,陪著我直到某天我們相見的時刻。
-
2020-04-28 癌症.肺癌
肺癌死亡率下降 台癌拚2025存活率破五成
肺癌是國病之一,國健署統計,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近五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今年四月初,台灣獨步領先亞太區健保相關體系國家,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讓台灣肺癌治療更精進,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外、治療品質也提升。未來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達到肺癌存活率倍增、突破五成,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賴基銘表示,台灣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十大癌症第一,根據衛福部2018年最新統計,肺癌死亡率女性為每十萬人口29.3人、男性為50.5人 ;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包含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診斷、加上最好最新的精準治療。他說,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肺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且依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有差異;而四月一日起,台灣肺癌治療有新突破,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病友家屬蕭先生表示,妻子是晚期肺癌患者,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檢查出肺癌,期間進行多次化療與臨床免疫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蕭先生說,因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曾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改看中醫、吃中藥,導致腫瘤再度變大,直到確定上述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了一道曙光;「我們只是平凡家庭」,蕭先生說,現在妻子病情能維持穩定,他很感謝健保署的德政。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表示,由於肺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早期檢查很重要,除須留意家族史、廚師等高工作危險群,在早期檢查上,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方式進行,可揪出早期肺癌患者;而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方式,如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對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高尚志說,而上述晚期用藥納健保,讓台灣成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
-
2020-04-28 癌症.肺癌
肺癌死亡率下降 台癌拚2025存活率破五成
肺癌是國病之一,國健署統計,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近五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今年四月初,台灣獨步領先亞太區健保相關體系國家,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讓台灣肺癌治療更精進,不僅幫助更多肺癌患者外、治療品質也提升。未來目標希望在2025年時,達到肺癌存活率倍增、突破五成,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賴基銘表示,台灣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十大癌症第一,根據衛福部2018年最新統計,肺癌死亡率女性為每十萬人口29.3人、男性為50.5人 ;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包含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診斷、加上最好最新的精準治療。他說,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肺癌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免疫治療等,且依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有差異;而四月一日起,台灣肺癌治療有新突破,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病友曾小姐今現身,其家屬蕭先生代表發聲,他說妻子為晚期肺癌患者,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檢查出肺癌,期間進行多次化療與臨床免疫治療,甚至做了切除手術,一開始雖看似無病灶,但去年11月卻再度復發。蕭先生說,因擔心無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曾一度拒絕標靶治療,甚至改看中醫、吃中藥,導致腫瘤再度變大,直到確定上述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生活才出現了一道曙光;「我們只是平凡家庭」,蕭先生說,現在妻子病情能維持穩定,他很感謝健保署的德政。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前理事長高尚志表示,由於肺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早期檢查很重要,除須留意家族史、廚師等高工作危險群,在早期檢查上,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方式進行,可揪出早期肺癌患者;而晚期肺癌可透過基因篩檢找出突變點來決定治療方式,如搭配美國國家癌症指引,針對EGFR突變治療建議,對肺癌患者落實精準醫療。高尚志說,而上述晚期用藥納健保,讓台灣成為亞洲健保給付國家中,第一個通過晚期肺癌用藥部分一線健保給付的國家,跟上最新的國際肺癌治療趨勢、與世界接軌。
-
2020-04-27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病友疫期就醫 台中榮總提5要點
癌症病友免疫力都較一般民眾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面對疫情的衝擊?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統整國內外各機構及學會的建議,建議「選認證醫院 、出入戴口罩、落實勤洗手、緊急要就醫、停留要縮短」。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政賢說,癌友因疾病治療,需要頻繁進出醫院,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因此戴口罩、勤洗手,絕對是阻絕病毒傳染的不二法門。對於需要接受治療的癌友,台中榮總也主動提供口罩給有需要的病友們,為的就是提供大家安心就醫的環境。林政賢也特別強調,癌友有狀況就要就醫,千萬不要因疫情的關係懼怕進醫院,在家裡隱忍導致病情延誤,反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他說,最近有位頭頸癌的病友,定期返院接受標靶及化學治療,疾病原本控制穩定,但數天前身體不適來急診就診,就診時呈高燒接近休克的狀況,緊急診療後判斷是嚴重感染導致敗血症,所幸經醫療團隊的努力搶救後狀況已穩定下來。仔細追問後才發現,病人化療結束後一周在家裡就有發燒的情形,但因懼怕疫情不敢就診,在家自行服用退燒藥,之後家屬見狀況惡化才送醫。因此呼籲癌友,癌症患者病情複雜,有狀況一定要儘早回診,醫院都有落實防疫措施,切勿因恐懼而延誤就醫。
-
2020-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史丹佛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研究者妻子的電郵壞了事
我在六天前(2020-4-20)發表史丹佛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批評一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缺乏從事科學研究應該具有的嚴謹態度,以及它在實驗上的許多缺失,尤其它所使用的試劑盒是來自中國,未經核准,而且已經被禁止出口。兩天後,一位專門從事科學報導的記者發表一篇調查報告,說有幾位科學家強烈質疑史丹佛這項研究的準確性。請看Two Antibody Studies Say Coronavirus Infections Are More Common Than We Think. Scientists Are Mad(兩項抗體研究表明,冠狀病毒感染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普遍。 科學家非常生氣)。又兩天後(2020-4-24)這位記者發表另一篇文章,說該研究團隊領導的老婆用不正當手段招募志願者。請看A Stanford Professor’s Wife Recruited People For His Coronavirus Study By Claiming It Would Reveal If They Could “Return To Work Without Fear” (一位史丹佛大學教授的妻子招募人們參加他的冠狀病毒研究,聲稱它能發掘他們是否可以“無懼地重返工作”)。這位教授夫人是華人,姓蘇,而更重要的是,她是從史丹佛大學畢業,已經執業超過20年的放射腫瘤科醫師。她是在該項抗體調查要進行之前一天(2020-4-2)送出一封電郵進入一個初中的電郵群組(也許是她小孩的學校)。她在電郵裡說這項冠狀病毒抗體測試是FDA核准的。但是,事實上,FDA並沒有核准。隔天,她又寄出另一封電郵,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參與這項調查的理由。她說:「如果你有抗病毒的抗體,那就不會有生病或傳播病毒的危險。 在中國和英國,他們要求在恢復工作之前需要證明有免疫力。 如果你認識任何小商業的老闆或員工,請讓他們知道-他們不再需要隔離,並且可以毫無恐懼地返回工作崗位。」可是,事實上縱然是到了今天,也都還沒有人真的知道感染之後是否會有免疫力,請看WHO says no evidence shows that having coronavirus prevents a second infection(世衛組織說,沒有證據顯示冠狀病毒可以預防第二次感染)。至於什麼《中國和英國要求在恢復工作之前需要證明免疫力》,當然也是胡扯。也就是說,這位醫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她先生的調查研究。她先生的研究已經在2020-4-17刊載於預印本網站MedRxiv,標題是COVID-19 Antibody Seroprevalenc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加州聖塔克拉拉縣的COVID-19抗體血清盛行率)。從2020-4-3開始調查到2020-4-17,區區兩個禮拜就刊載論文,這是多麼驚人的速度啊!不管如何,根據這篇論文,研究人員是利用臉書來招募志願接受抗體檢驗的人,但是並沒有提供什麼《可以證明有免疫力》,《恢復工作》之類的理由。也就是說,這位姓蘇的女醫生已經使得這項調查的樣本遭到污染,而所有的統計學分析當然也就無效。我在史丹佛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這篇文章裡已經強烈質疑該論文所說的《4萬8千到8萬1千聖塔克拉拉縣的人在四月感染新冠;這是比確診人數多出50到85倍》。如今這個樣本採集遭受污染的問題,更是讓我對這項調查完全失去信心。附註:根據一篇2020-4-23的報導,《50到85倍》是高估了10倍。請看Coronavirus Herd Immunity: How Trustworthy Are Recent Antibody Tests?。原文:新冠抗體調查,醫生耍手段
-
2020-04-26 癌症.攝護腺癌
男性的隱形殺手!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都是警訊
70歲李先生近年來偶有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的症狀,起先不以為意,近日發現症狀日益嚴重,幾乎每晚都尿急如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赴醫檢查發現整個攝護腺被腫瘤佔據,腫瘤指數PSA高達360ng/mL,經切片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持續增加,連帶使屬於老年疾病的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表示,「PSA」是篩檢攝護腺癌的重要工具,正常值應小於4ng/mL。前攝護腺癌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年齡、家族史、賀爾蒙、化學因素有關。早期攝護腺癌沒有症狀,隨著腫瘤增大壓迫尿道,會造成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夜尿等症狀,若放任不管,一旦腫瘤轉移至骨頭,就會造成疼痛甚至骨折,轉移或壓迫到其他重要器官,則可能危及生命。攝護腺癌素有男性隱形殺手之稱,篩檢率偏低是患者錯失診斷良機的主因,吳偉榤提醒,年滿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固定到醫院接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及肛門指診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則應提前至45歲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病症獲得最完善的控制。此外,若本身已經有排尿困難、頻尿、尿不乾淨、夜尿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也可能是攝護腺癌在作祟,應儘速求診,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延伸閱讀: 保養攝護腺別等老了才做! 4習慣從現在就能開始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奎寧被吹捧為新冠神藥?始作俑者是感染醫學泰斗
一個月前台灣各大媒體都在爭相報導有關奎寧治療新冠肺炎的驚人療效。可是這兩三天來儘管全球各大媒體都在報導奎寧非但無效,反而會增加死亡率(請看新冠神藥,吹捧的結果),台灣各大媒體卻是靜悄悄地噤若寒蟬。為什麼?是無地自容嗎?台灣在一個月前的報導主要是引用兩位醫師在臉書上的文章,說什麼「人類將吹起反攻病毒的號角,數據好到不可思議!」。我今天再去看這兩位醫師的臉書網頁,發現其中一位已經將他那篇2020-3-20的文章刪掉,但是另一位則還留著。這篇還留著的文章有1400多個「讚」,還有一大堆感謝的評語。這兩位醫師都沒對這兩三天來有關奎寧非但無效反而有害的報導發表意見。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類將吹起反攻病毒的號角,數據好到不可思議!」,反悔起來是很難看的。那,當初為什麼這兩位醫師會如此一頭熱地栽進去呢?我們來看看那篇醫師還留在臉書文章裡的一段話:「剛好公開發表這篇數據的作者是我敬仰已久的Didier Raoult (最近幾年都在追蹤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相培養體研究),也是一位歐洲微生物學界相當知名的感染醫學泰斗,其提供的研究數據通常具有指標性,因此法國政府才立刻啟動30萬人規模的臨床試驗,美國FDA也同步跟進全面展開研究」。沒錯,一個月前引發全球奎寧狂熱的人正是Dr. Didier Raoult。他是在2020-3-16公佈一項小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說6位接受奎寧治療的病患在5天後病毒全都清除。三天後川普總統就發推文說奎寧是game changer(戰局改變者),兩天後他又在記者會上說奎寧是神的禮物,上天的禮物。就這樣,全球陷入一片奎寧狂熱,很多美國醫生開始囤積奎寧,導致真正需要奎寧的病患買不到奎寧,也有人因服用奎寧致死(請看新冠神藥,群魔亂舞)。誠如上面那位台灣醫師所說,Dr. Didier Raoult的確是稱得上「感染醫學泰斗」。根據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的記錄,他發表過將近3000篇論文。也就是說他平均每年發表近80篇論文,也就是說他平均每5天就發表一篇論文。那,這是怎麼可能辦得到的呢?頂尖的Science科學期刊在2012-3-2發表了一篇Dr. Didier Raoult的人物特寫,標題是Sound and Fury in the Microbiology Lab(微生物實驗室的聲音與憤怒),副標題是He’s imaginative, rebellious, and often disdainful. Above all, France’s most productive microbiologist loves a good fight(他富有想像力,叛逆,並且經常輕蔑。 最重要的是,法國生產力最高的微生物學家好鬥)。這篇文章介紹了Dr. Didier Raoult傳奇性的學術生涯,也提到他曾因一篇論文造假而被美國微生物協會禁足一年(禁止在該協會創辦的所有期刊裡發表文章)。有一位名叫Leonid Schneider的人在2020-3-26發表Chloroquine genius Didier Raoult to save the world from COVID-19(氯喹天才Didier Raoult拯救世界免於COVID-19),而它的副標題是:隨著COVID19大流行,法國微生物學家Didier Raoult提供了一個療法。 川普總統相信,但Raoult的研究在這裡和總體上是否可靠?Leonid Schneider是For Better Science (為較好科學)網站的站長,有13年的科學研究經驗(分子生物,幹細胞,和癌症),但現在則是獨立科學記者。他網站的宗旨是要維護科學的正直,所以他專門從事深度調查,楸出會危害科學的事端,例如論文造假。根據他的調查,下面這6篇Dr. Didier Raoult的論文有造假的嫌疑:2001年:Activation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by Coxiella burnetii: role in actin cytoskeleton reorganization and bacterial phagocytosis2005年:Bartonella vinsonii subsp. arupensis as an agent of blood culture-negative endocarditis in a human2013年:Co-infection with Arsenophonus nasoniae and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a traveler2013年:A toxin-antitoxin module of Salmonella promotes virulence in mice2016年: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the Diagnosis of Borrelia crocidurae2018年: Identification of rickettsial immunoreactive proteins using a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Western blotting and the traditional immunoproteomic approachLeonid Schneider也有分析和批評Dr. Didier Raoult的那個小規模奎寧臨床試驗。但是,較詳盡的分析和批評則是來自David Gorski醫生。這位醫生是韋恩州立大學外科與腫瘤學教授,經常發表深度文章批判偽科學和壞科學(《深度》指的是《寫給較有科學基礎的人看的》)。他總共發表了3篇批判Dr. Didier Raoult奎寧臨床試驗的文章:2020-3-23:Are 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OVID-19?(羥氯喹和阿奇黴素對COVID-19是否有效?)。不幸的是,這項試驗在方法上有一些非常顯眼的缺陷。(註:阿奇黴素也叫做日舒)2020-3-30: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versus COVID-19: Grift,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another bad study by Didier Raoult(羥氯喹和阿奇黴素對抗COVID-19:詐騙,陰謀論和Didier Raoult的另一項糟糕的研究)。這是一項針對大多數患有輕度(甚至無症狀)疾病的患者進行的單臂觀察性研究,但就該治療的有效性而言,它是令人痛苦的毫無意義。 但這並沒有阻止美國的Oz庸醫和其他支持者吹捧Raoult的研究,以及少數“奇蹟療法”的見證,以推廣這種治療方法並攻擊FDA。2020-4-13:“Miracle cure” testimonials aside, azithromycin and hydroxychloroquine probably do not work against COVID-19(除了“奇蹟療法”的見證之外,阿奇黴素和羥氯喹對COVID-19可能無效)。又來了, Didier Raoult發表了另一項無意義的研究。不幸的是,最近對這些藥物進行檢查的數據趨向於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藥物可能對COVID-19無效,但確實會造成危害。 令人遺憾的是,缺乏證據並沒有阻止騙子宣傳羥氯喹作為治療COVID-19的方法。原文:新冠神藥奎寧的始作俑者
-
2020-04-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精準醫療現生機
口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出現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成年人的白血病中最為常見。台灣過去近20年,大於65歲的AML病人平均存活期只有3個月,因為過去40年從沒出現新藥。但從3年前第一顆標靶藥物上市後,讓AML進入了全新的治療領域。在以往,年長病患因為身體耐受性差,剋癌武器有限,治療成效差,只好不停反覆嘗試其他化療藥物,或依賴更安全的輸血方式,進行血液幹細胞移植,尋找生機。即便如此,病患的生存機率依然非常渺茫,病患平均存活時間僅0.62年。全球已有8個標靶藥物隨著精準醫療發展,分子醫學的進步,幫助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分類愈清楚,就愈了解疾病的基因變異,AML病患便是精準醫療時代的受惠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2000年後,專家們開始掌握AML的基因變異特性,藥廠也投入標靶藥物的研究,直到2017年,第一顆標靶藥物才出現,但至今全球已有8個標靶藥物上市。這也讓AML治療真正進入精準醫療,藥物得與病人配合,使用條件也變得更精準,葉士芃指出,「標靶藥物的作用原理,是阻斷某些特定基因和蛋白質增生,進而殺死癌細胞」。特定基因突變 可採抑制劑因此,有一類標靶藥物需要先檢測基因,葉士芃舉例說明,約20至30%AML病患有FLT3基因突變,使用FLT3抑制劑,可讓存活率增加;約10%病患有IDH1與IDH2突變,就能用相對IDH1與IDH2的抑制劑,為了讓效果更好,一些年輕患者在使用標靶藥物時,皆須再搭配化學治療。另一種標靶治療型式則是BCL-2抑制劑,可阻殺特定的蛋白質增生,適合年長有共病,且難以化療者。這類藥物經臨床二期三期試驗顯示,70%年長且不適合化療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兩個月內血球值恢復正常,其中有一半病患一年內沒有復發。日前,就有70歲的病患,不適合化療改採標靶治療後,病情緩解時進行骨髓移植,重獲新生。標靶藥物並非萬靈丹AML治療進入精準時代,也讓患者充滿期待,不過,葉士芃也提醒,「標靶藥物並非萬靈丹,多數很難完全治癒」,因此有些病患會再加上化療,兩者機轉不同,互相加乘,提升治療成效。不過,AML屬於多基因突變,現有標靶藥物短期雖然有良好成效,日後仍可能有其他基因突變,可以預期未來仍會有新的標靶藥物出現,改善這個隨著老化病人愈來愈多的疾病。
-
2020-04-25 癌症.抗癌新知
「透視」身體揪出癌細胞 非侵入檢查提升治療精準度
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患者容易骨轉移,讓治療更為棘手,許多人擔心電腦斷層 (CT)、核磁共振 (MRI)掃描會有輻射汙染的風險,醫師指出,近幾年來,核醫掃描進步許多,屬非侵入性檢查,對於心肌灌注掃描、骨骼掃描,效果顯著,準確度高。59歲劉姓男為肺腺癌患者,接受治療一兩年,病情穩定,最近下背痛,以為是筋骨或是肌肉拉傷,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接受進一步追蹤,抽血發現腫瘤指數CEA異常升高至700多,癌細胞恐已轉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核醫骨骼掃描,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透過核醫科後續檢查,後續治療及用藥更為精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張宇捷表示,核醫掃描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先將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經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內,由目標器官或組織攝取及代謝藥物,再以核醫儀器進行造影,經電腦分析處理後即可得到掃描影像。目前最新核醫掃描核為SPECT/CT儀器(引進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張宇捷說,可以執行多種領域的檢查,尤其是心肌灌注掃描、骨骼掃描。張宇捷解釋,當病患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經臨床醫師診查懷疑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時,就能利用核醫心肌灌注掃描進一步的判斷,檢查做法是透過靜脈注射,將鉈-201注射到血管,經冠狀動脈進入心臟肌肉細胞內。 如果冠狀動脈有狹窄或是阻塞,到達心臟肌肉的血流便會大幅減少,此時血液裡的鉈-201追蹤劑無法進入缺乏血液供應的心臟肌肉,藉由判讀心臟肌肉有無缺血,來瞭解心臟功能。至於在癌症治療上,張宇捷指出,核醫骨骼掃描對於偵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癌症患者骨骼轉移有著相當高的敏感性,可以「全身」掃描,偵測癌細胞轉移的部位。將帶有放射性的試劑(如同位素鎝-99m MDP)經由靜脈注射到人體然後照相,癌細胞侵蝕破壞骨組織時,同時刺激周圍的骨骼修復,而修復中的骨骼會吸收較多的磷酸鹽,此時經放射性同位素標定的磷酸鹽,就促使病灶呈現較高的顯影。★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4-24 癌症.其他癌症
工作過勞骨頭疼痛 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為了經營餐廳的吳阿姨,年近60歲,受不了脊椎骨頭持續性疼痛,進而求診,沒想到原本以為是工作過勞引起,醫師認為「不妙」,轉至血液腫瘤科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由於吳阿姨治療後復發,目前接受新一代抗CD38標靶藥物臨床研究,至今已穩定控制超過5年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惡性腫瘤的一種,較難治癒,也容易復發,且每次復發都讓治療變得更困難。根據國健署公布的105年癌症登記報告,多發性骨髓瘤當年度新增625人,而與10年前的發生人數386人相較,增加6成5。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60到70歲左右,過去的認知是西方人發生率較高,然而,近年觀察到台灣的發生人數持續增加,這與人口老化的趨勢有關,也有可能也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根據臨床觀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多因骨頭疼痛或骨折就醫,檢查後才輾轉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此外,也有患者是因為症狀類似慢性疾病而輕忽,因此也延誤了就醫時間。葉士芃表示,多年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選擇不多,只能靠化療,疾病緩解的效果有限,病患存活率僅能延長一至二年左右,後來出現第一線治療可使用的標靶藥物,若搭配造血幹細胞移植,可延長治療的時間,平均可達二年到三年,不過,疾病仍會復發。近年來發現,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帶有大量的CD38抗原,鎖定CD38抗原作為標靶,在治療上即可有更精準有效的成果,幫助延長患者存活時間,成為國際上的治療趨勢。葉士芃表示,過去抗CD38標靶藥物需要自費使用,對許多病人是很大的負擔,健保署日前核准抗CD38標靶藥物用於與現行療法,併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二線治療,預估能讓400位患者受惠,患者能省下約230萬元醫療費。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場新冠肺炎 急診醫樂見醫院回歸該有的樣子
新冠肺炎延燒,北部更有醫院爆發院內群聚事件,讓民眾對醫院敬而遠之,過去總是人滿為患的急診也空盪不少,令急診醫師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今年1到3月全台門診、急診就醫約269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3143萬人次減少445萬人次、降幅約14%。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以往台大醫院急診總是人滿為患,除了急重症患者外,也有不少患者平時沒空拿藥,就把急診當藥房的,或是一點小擦傷就要來急診擦藥、拆線,但新冠肺炎爆發後,愈來愈多輕症患者擔心到急診被感染,全都消失了。不論有沒有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醫院的每一刻都應戒慎恐懼,石富元說,在醫院裡隨時可能面臨肺結核、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威脅,只是台灣民眾太過於習慣「逛醫院」,不僅對這些風險視而不見,甚至把醫院當購物中心,不時到醫院買個東西,探完病順便在美食街吃飯聊天,都令他感到相當不解,如今因疫情影響,民眾逛醫院景象不復存在,令他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新冠肺炎疫情雖讓輕症、小病患者不再往大醫院跑,但醫界同樣擔心有就醫需求的民眾,恐因害怕就醫,拖出健康大隱憂。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患有腫瘤、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控制不佳的患者,需要長期追蹤治療,若因害怕疫情而不敢回診或就醫,後果恐不堪設想。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也指出,最近有診所醫師一天就收治3名中風患者,明知自己有慢性疾病,卻任由血壓亂飆,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些患者因為害怕染疫,不敢到醫院拿藥或看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表示,他的門診平時並未對外開放,看的幾乎都是回診的老病人,以往未到診率相當低,老病人看完診還會聊聊天、東問問西問問。不過,根據洪惠風觀察,疫情爆發後,不僅未到診率攀升至10%至20%,以往聊不停的老病人坐下來只講兩句就急著走,3月未到診狀況更明顯,也有很多人委託家人幫忙拿藥,老人家則到藥局排口罩,直到最近陸續出現零確診後,病人才陸續回到門診報導。他比喻,病人到診狀況就像是疫情的「雷達站」,當疫情嚴峻,患者數就會明顯銳減,一旦趨緩又會紛紛回流。
-
2020-04-23 癌症.其他癌症
李明依罹甲狀腺癌/醫:甲狀腺結節多良性,僅5%藏有癌細胞
藝人李明依驚傳罹患甲狀腺癌,經由手術治療返家休養,據悉她有甲狀腺結節,今年安排健檢發現結節有異狀,後續接受病理檢查確認為惡性,及時切除治療恢復中。甲狀腺位在頸部氣管的前方及兩旁,形狀像美麗的蝴蝶結。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甲狀腺結節在超音波檢查中相當常見且多為良性,但其中約有5%結節可能藏有癌細胞,因此切勿掉以輕心。當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節的形態有疑慮時,必須安排進一步的細針穿刺及細胞學檢查來評估是否有癌細胞存在。根據衛福部2016年台灣癌症發生率統計,甲狀腺癌在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位居第7名,為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男性罹患甲狀腺癌為899人,女性罹患人數為2,780人,台灣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為男性的3倍,在女性10大癌症發生排名第4名,顯示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沈彥君指出,甲狀腺癌根據病理診斷不同,疾病的發展和預後也會有差異,主要包括5種類型: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質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甲狀腺淋巴癌。大多數人罹患的甲狀腺癌是乳突癌(占8成以上,好發於20至45歲女性),其次為濾泡癌(近1成,好發於40至50歲年齡層),這兩種類型的甲狀腺癌,若能早期診斷並接受治療,預後不錯,10年存活率可達90至95%。但若發現較晚,癌細胞往往已經由淋巴或血液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第四期10年存活率僅約50%。甲狀腺的評估,除了理學檢查的視診及觸診,最重要且方便的影像檢查是甲狀腺超音波。沈彥君提醒,甲狀腺癌在早期大多無明顯不適,單靠症狀相當難以察覺,需定期以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當出現脖子有局部腫大或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安排檢查,以確認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腫大或惡性腫瘤所致。
-
2020-04-23 癌症.抗癌新知
聲音燒聲只是小毛病? 4原因其中一種就是癌
55歲的張小姐,平日沒有抽菸習慣,但講話聲音沙啞已持續三個多月,偶爾喝水會嗆到,可是喉嚨不會痛,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去診所看醫生吃藥,但破鑼嗓一直沒改善,因此變得沮喪不愛講話,輾轉到其他醫院就診後,竟發現甲狀腺有2顆腫瘤,最大達2.5公分,診斷是甲狀腺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許瑛倢醫師指出,聲帶在發聲時兩側會閉合,藉由氣流通過引起震動來發出聲音;當聲帶麻痺時,聲帶兩側閉合不全,造成聲音沙啞或氣音,吃東西則容易嗆到,特別是液體。一般引起聲帶麻痺的原因: 1.感冒時病毒感染。2.甲狀腺腫瘤或良性結節。3.非甲狀腺癌症,如肺癌、食道癌等。4.醫源性因素,如在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傷到喉返神經。 許瑛倢進一步解釋,甲狀腺背後有喉返神經,負責控制聲帶開合,當甲狀腺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會出現單側聲帶麻痺,造成聲音沙啞或飲食嗆咳。然而,甲狀腺癌的預後非常良好,以最常見的甲狀腺乳突癌為例,10年存活率可達90%,惟甲狀腺全切除的病人,需終身補充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內分泌所需。 一般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或是在喝水、吃東西時嗆到或咳嗽,許瑛倢提醒,對於這些症狀別不以為意,小心有可能是聲帶麻痺所引起,如果發生聲音沙啞的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早發現和治療。 延伸閱讀: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吃東西常嗆到  是癌症前兆?
-
2020-04-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模範生?護理師含淚控防護衣薄如紙、危險跨科照顧
在新冠肺炎防疫表現,台灣堪稱是模範生,但亮眼成績其實是由原本就過勞且人力不足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承擔起來,種種不為人知的壓力和恐懼,談者哽咽,聽者鼻酸。除了超時加班、護病比過高是疫情前後一樣慘,禁假禁特休、危險跨科支援、非自願性待命或彈放無薪假等狀況甚至在疫情後加重。護理師談到在不完全裝備下接觸疑似病人,猶豫自己能不能回家的心情,以及為了清出專責病房所需的區域,被迫照顧不熟悉的病人而造成傷害,一度哽咽到無法言語。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今聯合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台灣護理產業工會會員代表、護理師張子珩表示,疫情前後超時加班和護病比過高的情況都超過七成,禁假禁休、危險跨科支援、非自願待命或彈性放無薪假等狀況,在疫情發生後,發生情況比疫情前還要普遍。另外,三成醫護面臨防水隔離衣、護目鏡嚴重不足的問題,二成五是N95口罩嚴重不足。調查時間為3月16日至20日,包括全國424名護理人員,其中8成是醫院護理人員,2成是門診、診所、長照等,平均年資8年。張子珩表示,防水隔離衣的缺乏最嚴重,即便是專門照顧疑似或確診病患的單位,使用的防水隔離衣仍然品質不一,有一般正常厚度的可完整包覆背部的(藍色),也有薄的如紙而且背後空一大塊包不住的(黃色),一不小心就勾破了,而且背部包不住,護理師不敢背對病人。連專責單位都沒有一致穩定的防護裝備可用,非常令人不安。張子珩表示,口罩都有國家隊完整支持供應,懇切希望也有「防護衣國家隊」,讓第一線醫療人員能夠安心工作。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理事、護理師吳政廷表示,有間醫院感染科病房和鄰近的腫瘤科病房因為疫情改為專責病房,病人被統一收治到另一個內科病房,但內科護理師沒有受過照顧腫瘤病人的訓練,即便遵照醫囑,還是有很多病人安全和職場安全隱憂,後來發生了化療藥逸灑,導致病人受傷的憾事。另一方面,內科原本收治的病人又沒有地方可以去,結果外科病房又不得不接收了許多不熟悉的複雜內科病人,「如果連護理師都沒有信心可以照顧好病人,病人該怎麼相信這間醫院呢?」吳政廷表示,現在每個病房、急診等各單位都限制陪病家屬數目,門口由駐警或行政人員管控,但病房現場還是靠護理師,如果護理師給藥時,忽然看到一個沒看過的人跑進來,就要中斷工作去詢問。「如果每個病人都換一次陪病家屬,我今天所有事情都不用做了。」另外,也有護理人員在只有外科口罩的情況下,接觸過一些沒有誠實告知接觸史的病人,接觸過數不清的疑似個案後,「我可以回家嗎?可以去找另一半嗎?可以好好跟家人吃頓飯嗎?」他忍不住哽咽語塞。針對醫護人員的懇切呼求,衛生福利部卻只針對相對較無缺乏的口罩作出回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口罩是非常重要的防疫物資,第一線使用上供應絕對沒問題,問題是醫院過去有各自固定合作的業者,但口罩徵用後只能靠政府配給,因此焦慮而省吃儉用。現在指揮中心已重新調整安全庫存量,希望第一線人員了解,醫用口罩供應量絕對充足,不用擔心斷貨,該用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