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肝臟
共找到
1639
筆 文章
-
-
2020-11-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界典範之我懷念的陳秋江教授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再度以「醫界典範」的主題,介紹另外三位傑出的台灣醫師:台灣小兒外科的老前輩陳秋江教授、小兒科大老黃富源教授、公共衛生賴美淑教授。巧合的是,介紹陳秋江教授的文章是黃富源教授追憶當年馬偕醫院還沒有小兒外科的時代如何受到陳教授的幫忙,而接受醫學生採訪的黃富源教授與賴美淑教授都曾做過衛生署副署長,替台灣醫療環境樹立許多重要的制度。這「醫界典範」的主題又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能有更多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醫學的領域。提到小兒外科界,就不得不談德高望重的陳秋江教授。(一)陳教授與我的初次淵源陳秋江教授是台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當年與洪啟仁、魏達成三人被喻為「台大外科三大公子」,不僅手術刀法神乎其技、個性謙和有禮、風度翩翩,儼然是台大外科的活招牌。我在台大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時,印象中,有一個病人,開刀前診斷為肝膿瘍,陳秋江教授在上刀前,先把膿瘍積液抽出,要求我跟實習醫師去染色後向他報告情況,沒想到,我們發現竟然是蛔蟲卵!在腸道內的蛔蟲卵怎會在肝臟內發現?帶著半信半疑摸不著頭緒的結果,還是向陳教授報告。怎知陳教授刀一開下去,對了!還真的是蛔蟲從膽管鑽到肝臟去了。因為這件事,陳教授對我印象很深。(二)不居功的陳教授1972年,我從台大轉職到馬偕任主治醫師,當時的兒科主任蔡炳照醫師十分有份量,權威式的帶領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當年馬偕兒科醫師若想把病人轉到別家醫院,必須經過蔡主任這一關,因為他堅持一個信念:「我們不能醫治的病人才可轉出!」才能提升醫師診治能力。我剛到馬偕時,病人不多,也因為是「空降部隊」,所以遇到困難的疾病,還是習慣打電話向老東家請益,特別是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例,我總是習慣打電話給陳秋江教授,陳教授也不吝提點。有一次,我老家高雄縣的布袋戲班子團長的小孫子,罹患先天性小腸閉鎖症,在高雄求醫得不到醫治。團長聽聞我在馬偕當小兒科醫生,於是大老遠把小嬰兒轉到台北來,小嬰兒痊癒後,團長在家鄉替我四處宣揚。其實幫他孫子開刀的人是陳秋江教授,但功勞卻歸到我頭上,真正該感謝的應該是陳秋江教授。(三)醫術過人又有愛心的陳教授另一回,一般外科主任級醫師王永輝在晚間正在為一位小嬰兒開刀,但下刀後才發現問題,於是馬上打電話問我,一開頭便說:「這孩子小腸不對勁!」我接到電話,馬上跟王主任說,陳秋江教授就在旁邊,我請他聽。熱心的陳教授接起電話,問了幾個關鍵問題後,立刻診斷這個嬰兒罹患「壞死性腸炎」。「壞死性腸炎」這個疾病本來就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很少發生在成人身上,以致於一般外科醫師一下子束手無策、急尋救兵。可見陳教授醫術超人。有一天,陳教授為一位膀胱輸尿管迴流的小病人開刀,術後整個晚上都沒有排尿,直到我隔天上午查房。我急忙致電陳教授,陳教授一聽,就馬上回到馬偕,為小病人再進行一次手術。陳教授雖然在台大,但病人一有狀況就馬上到馬偕幫忙,這種敬業精神及愛心值得學習。(四)幫助馬偕安排小兒外科醫師當年,在馬偕遇到小兒外科的病人,例如小腸閉鎖、膽道閉鎖、幽門狹窄等,都是由一般外科醫師來執刀;先天生巨結腸症的嬰兒則交給直腸外科醫師來處理。但我一直覺得兒科這類病人應該要有一位專門為這些孩子解決困難的小兒外科醫師。在蔡炳照主任之後,馬偕兒科由施政雄主任接棒,但施主任僅接了不到二年,便離開去外頭開業;我隨即被任命為代理主任。當時我才32歲,實在有點惶恐。我觀察到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長期以來心裡頭牽掛第一個要處理的,就是小兒外科的問題。當時科內有一位國外回來的何文佑醫師,跟我反應為什麼兒科小病人需要手術時,都給成人外科醫師開刀,導致失敗率過高,他要求我去向院長反應。當時吳再成院長召開外科與兒科協調會議,與會者有我、何文佑及外科主任。最後,吳院長下了結論,請外科主任從科內選派一位醫師接受小兒外科專科醫師訓練。(五)雖是台大教授卻不吝幫助馬偕兒科二週後,外科主任表示派不出合適人選,於是院長命令兒科自己去找。於是,我又再度請陳秋江教授協助。剛好有位台大小兒外科CR葉明倫醫師,本要出國深造,經協調後,同意以特例方式讓葉醫師在台大繼續接受陳秋江教授的指導,完程紮實的訓練,其薪水由馬偕醫院支付。自從葉明倫醫師到馬偕後,馬偕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兒外科醫師,記得1969年到1972年期間,我擔任台大住院醫師時,早產兒的食道閉鎖及食道氣管瘻管,沒有手術成功過,沒有想到葉明倫醫師到馬偕後,成功手術了一位食道閉鎖及食道氣管瘻管的早產兒,真是讓人欣慰。繼葉明倫醫師之後,陳教授又培養了張北葉、許錦城及王念陸等優秀的小兒外科醫師,對馬偕的貢獻良多。小兒外科一直被認為是冷門的領域,但馬偕小兒外科反而因為陳教授的貢獻,建立了堅強的小兒外科團隊。馬偕小兒外科從零開始奠定腳步,全都要感謝陳秋江教授不藏私的付出,在陳教授到馬偕任顧問醫師時,每週有一次門診,跟過陳教授的許錦城醫師也提到,陳教授刀法一流、心思細膩,不論學生會不會,都是很嚴謹的在旁邊一步步的教刀法與手勢,並且常常把書本上的術式靈活變化,讓學生們學到「書上沒教的事」。(六)馬偕兒科有今天的規模,真要感謝陳秋江教授啊陳秋江教授曾經告訴我:「黃富源,馬偕的醫生數、病人數、規模都足以成立一個兒童醫院了!」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多年後,終於有了馬偕兒童醫院。2000年5月20日我被任命為衛生署副署長,在到任前一個禮拜,我拜託葉明倫醫師帶我去陳教授家中拜訪,謝謝他多年來對馬偕及我的栽培。雖然他已中風多年,坐在輪椅上,看到葉明倫及我來訪,陳教授露出笑容。當我們要離開時,他用手緊緊握住我,我感到一股暖流,心中充滿感謝。當我年紀越來越大,往往會回憶過往,想起過去曾幫忙我的人。雖然陳秋江教授已去世多年,到現在我仍然永遠懷念他過去對馬偕醫院的協助及對我的教導。
-
2020-11-23 科別.消化系統
肚痛別忍!位置、疼痛方式...差一點就可能是致命疾病!醫教「4救命關鍵」自我檢測
腹痛是每個人都常有的症狀。「雖然肚子非常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自然不痛了。那是什麼造成的疼痛呢?」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些腹痛多半是吃太多、喝太多,或便秘使糞便、氣體累積所導致的「非病態性腹痛」。腹部之中有許多的器官:• 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等消化系統的器官• 子宮與卵巢這類的婦科器官• 膀胱與輸尿管這類的泌尿科器官• 主動脈這樣的粗血管這些器官都可能會引起腹痛。在那些種類的腹痛之中,也藏有必須治療的恐怖疾病。要怎麼樣才能分辨出來呢?基本上只要不是讓醫師診察,就很難自己分辨「這種腹痛可不可怕」。原則上我建議「感到不安便就診」這個方針,不過我還是統整了應該要確認的要點,但也只是大致的判斷基準。要點有以下四項:①疼痛的開始方式確認腹痛是突然開始,還是慢慢開始。「突然開始」是指自己能夠詳細說出疼痛是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開始。關於這一點,就如我在第一章也說明過的一樣。瞬間發生的強烈腹痛可能是主動脈瘤破裂或腸的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系統的疼痛,大多狀況都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另外如果是女性的話,子宮外孕破裂或卵巢出血也會是突然發生腹痛的原因。順帶一提,性行為後感覺腹部疼痛是卵巢出血的典型表現。若是這種情況,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啟齒,無法好好告訴醫師疼痛發生的經過,但是為了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反而是一開始就必須告訴醫師的重點。另一方面,闌尾炎(盲腸炎)、膽囊炎、膽管炎、憩室炎(大腸凹陷處發生炎症的疾病)等發炎性的疾病;手術後的沾粘;大腸或小腸腫瘤導致的腸阻塞等消化系統的疾病,幾乎都是慢慢開始疼痛。此外,發炎性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通常會伴隨發燒(不過也有高齡者完全沒發燒的病例)。當然,並不是說慢慢開始的疼痛就能放心,其中也有要馬上治療的疾病,所以請按照順序繼續確認下面列舉的要點。②開始疼痛後的經過接著要確認是長時間一直疼痛,還是斷斷續續地疼痛(時而痛,時而不痛的變化)。一般而言,「長時間一直疼痛」與「沒有變化」這樣的狀況,多半是由需要治療的疾病所造成。另一方面,疼痛有所變化的狀況,其原因大多都是腸炎、便祕、腸蠕動帶來的疼痛(蠕動痛)等疾病,需要緊急治療的情況偏少。③疼痛部位確認痛的是哪個部位。痛的部位不一定,腹部各處都會痛;以及肚臍周圍隱約有些疼痛,不管按壓哪裡都覺得有點痛這樣的狀況,可判斷為腸炎、便祕、腸蠕動等非緊急的疼痛。另一方面,如果「壓了會痛的部位只有特定一處」,這樣的症狀就必須注意。因為位於該部位的器官可能有某種疾病。若要說明各部位器官的所有疾病,資訊量可是多到光是這些就足以寫成一本書,所以在此我就割捨詳情。不過,只有以下三個重點希望各位記住。首先第一個是關於闌尾炎。不知為何,日本從以前開始就會把闌尾炎稱作「盲腸」,但是盲腸是部位的名稱,不是病名。由於是闌尾這個部位發生炎症,所以正確來說是「急性闌尾炎」。闌尾炎這個疾病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有時也必須動手術。闌尾炎疼痛的地方可能會移動,像是「最初是心窩附近疼痛,之後痛感往右下腹移動」。由於不是只有闌尾所在的右下腹一直疼痛,所以必須注意。第二個是懷孕相關的疼痛。要是忽略了跟懷孕有關的腹痛,對母子來說都非常危險。只要無法斷言自己已經懷孕的可能性絕對是零,就必須到醫院檢查有無懷孕。這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查出來。第三個是並非一個地方疼痛,而是腹部整體都非常痛,痛到沒有辦法走路的狀況。這種情形可懷疑是重度的腸阻塞,或是穿孔性闌尾炎等疾病(胃或腸穿孔導致腹膜整體發生炎症的狀態)。尤其腹膜炎擴及整個腹部後,可能會危及性命。其典型的症狀為「無論觸碰肚子的哪裡都極為疼痛」、「光是輕按或碰到就超級痛」、「坐下、站起、咳嗽造成的輕微震動也極痛」。當然,我想如果腹部整體都有如此強烈的疼痛感受,那麼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就醫。④走動時會不會痛一走動就會感受到的腹部疼痛,被視為腹膜炎的徵候。闌尾炎與憩室炎會使周遭的腹膜發生炎症,所以一走動就會感受到腹部疼痛。只要病患稍微移動,腹膜炎的疼痛就會影響腹部,所以其典型表現是「疼痛時靜靜不動,整個人蜷縮起來」;反之,「疼痛時會滿地打滾、動作很大」這樣的情況,反而不太可能是腹膜炎,比較有可能是泌尿道結石等緊急性低的疾病。症狀輕微時還有一種確認方法,那就是跳躍;或者伸懶腰、墊腳尖後,再將後腳跟往下踩,用這類的動作讓腹部震動,確認疼痛的地方有沒有變得更痛。這也是我們醫師在診察室實際對病患施行的確認方法。以上就是希望各位在腹痛時要檢查的要點。如果去醫院之前就先確認好此處寫的檢查項目,便能好好將自己的症狀傳達給醫師,獲得順暢的診療。書籍介紹書名: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早知道早受益的60個安心就醫常識作者:山本健人 譯者:郭書妤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山本健人2010年京都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於神戶市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擔任不分科住院醫師、外科住院醫師,之後就職於田附興風會醫學研究所北野醫院的消化系外科,現在就讀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專長為消化道外科(消化管外科)。經歷有外科專科醫師、肝膽腸胃科 專科醫師、消化系外科專科醫師、感染症專科醫師、癌症治療認定醫師等等。座右銘為「想要消除醫師與病患的隔閡」,2017年以筆名「外科醫師KEIYU 」開設了醫療資訊網站「外科醫師面面觀」。現於時事Medical、看護roo!、CareNet等網路媒體上連載文章。日本Yahoo!新聞個人專欄 作家。也經營個人的Twitter、Facebook與Instagram帳號。此外也積極到各地向一般民眾進行免費演講等等。著有《不再迷惑!外科醫師KEIYU送你不分科訓練的智慧》(CBR)。延伸閱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
2020-11-23 癌症.肝癌
免疫+標靶 第一線肝癌晚期治療
● 肝癌8年下降,但仍在十大癌症名列前茅● 肝癌存活率低,因為發現時期別太晚● 即使C肝病毒清除,仍應繼續追蹤有無肝癌晚期肝癌病患出現治療新選擇,衛福部食藥署核准使用免疫加標靶藥物的組合療法,用於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美國也通過雙免疫藥物療法,成為晚期肝癌第二線治療的選擇。被稱為國病的「肝癌」,在B型肝炎、C型肝炎控制良好的情況下,發生率已經連續8年下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暨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余明隆指出,從2004年開始,肝癌死亡率逐步降低,但是仍在十大癌症中名列前茅,主要的原因在於肝癌被發現的期別太晚。長庚醫院肝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錫銘指出,肝癌早期可以使用手術根除,但當病患察覺到疲勞、體重減輕、食欲不振、黃疸、腹部腫大等症狀,大多已進展至晚期,若是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也將降至約3成以下。最近核准的免疫加標靶藥物組合,抗PD-L1免疫抑制劑加上抗腫瘤血管生成的標靶藥物,相較於傳統的標靶藥物,存活期延長,腫瘤縮小率、疾病控制率也顯著提升。第一線晚期肝癌治療已有重大突破,但病患終究會疾病惡化,第一線治療惡化後病患仍應積極尋求第二線治療。目前二線治療中也有新的治療選擇,特別針對高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400ng/ml的患者,可選擇新一代抗血管新生藥物。此外,第二線治療也有合併療法,雙免疫療法對於曾經接受第一線標靶藥物效果不佳,或是無法耐受副作用的晚期肝癌患者,有三成的病患獲得緩解,為晚期肝癌病患帶來新希望。馬偕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指出,肝癌的警戒期很短,只要短短三個月,就會從小小的腫瘤侵犯到血管。林錫銘指出,早期診斷肝癌,仍是對抗肝癌最好的策略,針對男性、B肝帶原者、肝硬化、酒精性肝炎、曾治療痊癒的肝炎病患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應該每三到六個月,進行超音波與胎兒蛋白檢查。民眾若對肝癌防治有更多疑問需要解答,可打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免費諮詢電話:0800-520-523。
-
2020-11-2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人要定期體檢 就像車子要保養
路上走,一位女士迎頭走來,熱情打招呼。「X醫師,你不認識我了?給你看那麼久了!」我打量了一下,似曾相識,但現在詐騙集團那麼多!「這位女士,我是看肝的,可不可以麻煩你衣服掀起來,我認一下!」真是職業病,加上年紀已大,記憶衰退,除非病情很特別,或者是「先友後病」,就是朋友認識久了,有病來找我看病,這種的大概不容易忘記;但「先病後友」,看久變成朋友的,除非病情很特殊,否則就不太容易記住了。古人說:「觀其眸子,人焉廋哉!」這是看病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只要看臉及眼睛,就知道有沒有生病。有些病在皮膚上、臉上,可能一看就知道什麼病,但事實上,如果內臟的病,能由外表看出來,通常都是疾病的末期了!例如癌症末期,體形削瘦,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癌症,會消耗人體的養分。此外,如果腹部疼痛或肚子有水,或腸道阻塞,也會因熱量吸收不足而導致消瘦。腎臟病末期人會浮腫,因為小便排不出去或者血液中的白蛋白流失,也會造成全身浮腫。傷風感冒、肺炎,人與病毒或細菌作戰,人會疲倦,臉上會有倦容,但通常是一時性的,頂多幾天就會好。至於肝病末期,人會變黃,皮膚黃,這是因為肝癌很大了,或肝硬化厲害,或猛爆性肝炎,肝臟無法處理體內的膽紅素,或膽管堵住了,膽汁無法排出,造成血液膽紅素升高。俗語說:「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細沙。」因為眼角膜密布神經。但人體最大的器官-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臟內部長了腫瘤、肝硬了,通常都沒有感覺,當然,外表皮膚也看不出來的。因此,凡我愛健康之士,中年以上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好比車子開五萬公里要定期保養一樣,才不會等病發了,人不一樣了,再來求醫,通常就太晚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1-19 癌症.肝癌
肝癌末期又轉移 男子經免疫治療撿回一命
台南市67歲男子肝癌末期,經過治療,不幸在一年之後又復發,經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給予免疫治療,目前已3年狀況都穩定,與一般認為肝癌末期存活期只有數月大不相同。安南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公布這項成功的病例,強調多科整合的治療效果,患者與家屬都到場,分享一路走來治療的心路歷程,表示一開始知道自己是肝癌末期,心情相當沮喪,沒想到經由治療還能延續生命,等於說命是撿回來的。林先生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3年前因為食慾不振,體重下降,下肢水腫,呼吸困難入院治療,經緊急檢查後發現肝臟有超過10公分肝癌,且肝癌已侵犯肝門靜脈和肝靜脈,腫瘤血栓已延伸至下腔大靜脈和心臟,狀況相當危急。消化科主任蔡坤峰評估後,由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以開心手術將血栓移除,緊接著肝癌團隊馬上進行肝動脈化學灌注整合性治療,經3次療程後,腫瘤已成功消除90%,心臟和大血管內的腫瘤血栓也未復發,病人的體力和食慾逐漸恢復,體重增加,當中又給予腫瘤栓塞與標靶治療以加強腫瘤之控制。但是1年後病人胎兒蛋白又開始上升,追蹤影像發現又有肺轉移跡象,消化科醫療團隊評估後,開始施以最新的免疫治療;經治療後肺腫瘤已完全消失且胎兒蛋白亦回到正常值,至今已3年病人身體狀況穩定且追蹤之影像與胎兒蛋白均完全正常。安南醫院指出,2013年後,醫學專家發現癌細胞躲避免疫細胞攻擊的機制,並成功以藥物加以阻斷。癌細胞可以佔據免疫檢查點,以下降人體的免疫反應,降低免疫系統的作用,因此免疫治療的概念即在於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的藥物,阻斷免疫檢查點的抑制作用,增強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隨著肝癌之免疫治療成果的發表,其療效相當明確,而最新的免疫治療合併標靶輸注可再進一步提高嚴重侵犯型肝癌之腫瘤治療成效,自2017年底美國FDA列為肝癌之治療藥物,自2018年起我們醫院已累積近30例之免疫治療經驗,約5%的病患經由免疫治療合併各專科團隊之整合醫療後腫瘤被完全控制,超過40%的病人存活已超過1年,和一般嚴重肝癌病患平均存活只有4-6個月相比,成效顯著。
-
2020-11-19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可逆! 日常「引病」習慣你我常做,出現這3大症狀已經來不及
糖尿病不可逆!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新確診2.5萬人糖尿病患者,尤其第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原因都脫離不了不動、不健康飲食、肥胖這3大主因。而糖尿病可說是各疾病的誘發因子,大腦、心臟、腎臟、四肢等疾病,很容易因糖尿病誘發。因此,健康的人應該維持健康生活形態,降低糖尿病的發生機會,而糖尿病患務必遵照醫師指示服藥控制。肥胖是眾多不良生活習慣的結果 糖尿病由肥胖而引起台北長庚醫院、市立土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林樹福表示,第2型糖尿病的起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當體重上升胰島素的利用效率就會變差,身體就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加強血糖穩定;然而當胰臟不斷加重負荷的工作量,便加快其退化時程,漸漸胰島素分泌量下降,血糖就開始不穩定,逐漸產生糖尿病。肥胖不是單一元素,而是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例如飲食不均衡,攝取熱量太多,身體卻活動量不足,讓熱量轉化成脂肪保存在身體。尤其現代大多數上班族,都在久坐行列,也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飲食難以自主管控,不知不覺體重就上升,慢慢地開始陷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漩渦。糖尿病初期不知不覺 等到吃多、喝多、尿多已經來不及林樹福提醒,初期糖尿病身體不會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都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血糖已經異常,幾乎可以說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罹患糖尿病。然而糖尿病不會「好」,一旦胰臟功能退化衰竭就沒有辦法完全恢復,最好在沒有發生糖尿病時,就要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時間監控血糖數值,確認胰臟當前狀況。假使身體因血糖控制不易,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症狀,意味著糖尿病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林樹福解釋,當胰島素無法讓血糖進入細胞,血糖值不斷升高,身體就有代償機制,讓血糖在尿液排出。水分會大量流失,排尿量增加就想喝水,也因血糖沒有到細胞內運用,身體會認為養分不足發而出飢餓訊號。林樹福也說,臨床上能發現,糖尿病患者有時口渴不一定只想喝「白開水」,而是想要喝含糖飲料,血糖已經高到會從尿液排出,但仍然會想要喝含糖飲料,原因很可能是生活習慣導致。平時就已經習慣口渴喝飲料,因此在補充水分時,就想要用含糖飲料來當水喝,另外吃甜食容易上升血糖也是可能的原因。糖尿病不僅「慢慢來」 急性症狀恐致命雖然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很多病症都是「慢慢來」,但也有急性病徵恐怕致命!林樹福強調,當血糖無法讓細胞運用,脂肪就會開始分解,游離脂肪酸在肝臟代謝,就會產稱出胴體,當胴體與鉀離子在血液濃度大量升高,導致酮酸血症,會引起心律不整,血壓也會很低,呼吸急促很喘,必須馬上急診治療。林樹福也說,另1項糖尿病急症,就是高滲透壓血症。當患者血糖非常高,沒有明顯胴體反應,血液滲透壓卻拉高,患者脫水會非常嚴重,電解質也會極度失調,患者同樣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有可能陷入昏迷,必須馬上急診治療。不論酮酸血症或高滲透壓血症,假使沒有即時妥善處置,都有可能導致死亡。糖尿病前期解查才會知道 確診糖尿病胰臟已退化80%糖尿病即早發現非常重要!林樹福提醒,早期糖尿病由於症狀不明顯,檢驗血糖就變得非常重要。一般人如果空腹8至12個小時抽血檢測,血糖值不會超過100mg/dl,糖尿病前期則在100至125mg/dl之間;如果是飯後血糖,一般人不會超過140mg/dl,如果在140至200mg/dl之間,也是糖尿病前期。 希望疾病會康復會「好」,是絕大多數患者的期盼,然而糖尿病只能控 制無法痊癒。林樹福解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剛開始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讓血糖能夠維持穩定,但胰臟功能開始受損,等到發現到血糖高於正常值時,胰臟功能大約僅剩下常人年輕時的10%至20%,所以等到看到血糖異常時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其實胰臟恐怕已經毀損90%。糖尿病只能加強控制 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林樹福也說,身體很多器官都會隨著年紀慢慢退化,包括心臟、肺臟、腎臟,也包括胰臟。當不斷加強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情況下下,會加快胰臟功能退化,可能在40或50歲,甚至更年輕,就出現血糖控制困難。由於糖尿病是不可逆疾病,只能努力維持,不要讓糖尿病惡化,降低誘發其他慢性病的機會。林樹福再次提醒,不論正常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維持規律運動,至少每周5次,每次30分鐘,就能夠幫助控制血糖,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民眾,每年都會有3至10%惡化成糖尿病,如果能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少能降低50%的危險。糖尿病用藥務必遵照醫師指示 每個人狀況都有差異林樹福持續說,糖尿病患者除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藥與飲食必須遵照醫師指示外,目前糖尿病用藥大致可區分成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與刺激胰島素分泌。患者可多利用藥物,讓血糖可以順著尿液排出體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能保護腎臟。醫生會按照不同病患狀況與需求,開立對病人有益處的藥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多喝、多吃、多尿但沒變瘦,就不是糖尿病? 錯!醫師完整解析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出現強烈饑餓感、全身發抖快補充「這些」食物
-
2020-11-14 新聞.元氣新聞
B肝用藥放寬 3880人受惠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與聯合報日前舉辦「台灣肝淨未來論壇」時,肝策會理事長高嘉宏等專家呼籲重視B肝治療,衛福部健保署據此提出B肝用藥的五大放寬措施,獲得衛福部長陳時中認同,核定2.7億元,B肝用藥擴大適應症新制,可望明年上半年上路。肝病大多因B、C肝引起,全球消除C肝,我同時關注B肝治療。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B肝過去治療時間冗長,檢視後發現,對可及早用藥的個案有所限制,健保署主動舉行專家會議,提出五大修訂方向,修訂用藥適應症,建議編列3.7億元。編列2.7億 經費還短缺1億李伯璋指出,尤於經費較高,共擬會中未獲共識,但陳時中非常認同,建議編列2.7億元,短缺的一億元,盼健保署協助議價補足。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預計將有3880人受惠。消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高危險特殊族群不容忽視,藥癮者及監獄受刑人C肝感染率約九成以上。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日前在本報與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舉辦「2025 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中,建議所有受刑人接受C肝篩檢。受刑人治C肝? 獲正面回應報導見刊後,獲法務部等正面回應。陳建仁指出,法務部長蔡清祥特別致電,表示將全力配合讓C肝受刑人接受治療,期待監所順利微根除C肝。陳建仁指出,過去他也曾因為受刑人愛滋治療,與當時的法務部長陳定南通過電話,陳定南認為受刑人在監所集體生活,非常支持受刑人接受愛滋篩檢與治療。
-
2020-11-13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體育健將兒突然昏倒腦死,母親決定器捐!媽媽要求社工師的一件事,讓大家都紅了眼眶
現今器官捐贈的風氣已較以往開放,不過有些人對此議題仍是抱持著既害怕甚至有點排斥的心態。《長庚社會公益作伙來》臉書日前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案例,心碎悲傷的媽媽為腦出血昏倒腦死的兒子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而在二次腦死判定確定後,媽媽要求社工師的一件事,讓大家都紅了眼眶。《長庚社會公益作伙來》前天(11日)在臉書分享一個感動又溫暖的器官捐贈案例。一位青春期男孩阿力在學校突然腦出血昏倒,送醫後診斷結果為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嚴重的腦出血,他高又帥氣,更是體育健將,媽媽怎麼都不相信他會被醫院判定腦死。但悲傷之餘,媽媽仍想為兒子做件有意義的事情,與家人商量後提出了器官捐贈的想法。雖然已做出器捐的決定,但母親仍是萬般不捨!依據腦死判定準則法規規定,腦死判定應進行二次程序完全相同之判定性腦幹功能測試。就在第二次腦死判定之前,阿力媽媽癱坐在地上,雙手緊抓社工師的衣角說:「社工師你告訴我,我兒子還有機會醒過來對不對?」社工師對心碎的媽媽說:「阿力能夠堅持到這個階段,妳的兒子真的很勇敢,待會如果順利完成二次判定,就代表著兒子到天上當天使了,接著他的大愛就將要幫助九個家庭,也完成媽媽的心願,請相信他一直都在,兒子還會在這個世界傳遞溫暖給好多好多人。」這時阿力媽突然很用力很用力地抱著社工師說:「好!如果確定了,你一定要答應我,請你們趕快送開刀房,千萬不要有任何延誤,有好多家庭在等著我兒子的大愛,千萬拜託你們。」當二判確定了之後,阿力媽媽突然對社工師做出一個要求「我可以拿聽診器聽聽兒子的心跳嗎?」,社工師:「當然可以!」「媽媽,妳聽見了嗎?這是妳兒子的心跳聲,也是希望的聲音」。最後,阿力完成了心、肺、肝臟、腎臟、胰臟、眼角膜、血管等捐贈,他的大愛幫助了9個家庭。每一個不幸都是傷心的故事,但一個不幸轉化為9個奇蹟,卻又是何等喜樂的事!
-
2020-11-12 科別.消化系統
肝膿瘍引發燒輕忽不得 衛福部桃醫提醒嚴重者危及生命
一名50歲工人因持續發燒不退、食慾不振已經一星期,他以為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緣故,應該只是中暑多喝水就沒事了。一直到了出現冷顫、忽冷忽熱的情形,被家人送到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肝臟右葉有一個約10公分腫瘤,診斷是肝膿瘍。患者聽醫師說明時,忍不住驚訝說「肝也會長膿喔」,住院後接受「經皮穿肝引流術」引流膿液,並做細菌培養確認種類,進而給予抗生素治療,四周後康復出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腸胃科醫師林明慧解釋,肝膿瘍是一種在肝臟經由血液或膽道被細菌感染,造成肝組織局部壞死、液化及膿瘍的病症。肝膿瘍致病菌一般分為阿米巴原蟲感染、化濃性細菌感染。阿米巴原蟲感染較少見,化膿性肝膿瘍最常見。林明慧強調肝膿瘍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相當高,包括敗血症就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林明慧說,肝膿瘍的治療方面,必須給予廣效性的抗生素治療至少6至8周,以及適當的引流,一般大於5公分才做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小於5公分有時只是超音波指引抽吸術,建議有效引流或抽吸可縮短、改善病情。在消除感染源方面,要試圖找出體內有否其它發炎的疾病並治療,避免復發。膿瘍也會發生在不同的部位,桃園醫院感染科林宜君醫師過去也有患者背部疼痛,以為是扭傷不以為意,後來身體越來越不舒服,又伴隨發燒、下肢突然沒有知覺與無力,無法行走,上肢也逐漸無力,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發膿瘍,壓迫到神經造成手部、下肢失去知覺。醫師提醒背部有不明原因疼痛,並且合併發燒,不要大意,有可能是骨髓炎或者脊椎膿瘍引起。
-
2020-11-12 癌症.肝癌
肝癌晚期免疫治療 成功長肝如重生
67歲賴先生因咳嗽不止就醫,原以為是小感冒,不料檢查後赫然發現,C肝併肝硬化A級,右肝也長出16公分大腫瘤,確診為肝癌晚期。在家人鼓勵下決定對抗病魔,遵從醫療團隊建議採用免疫治療一年半後,成功將腫瘤縮小至5公分,精神體力也變好,甚至可日行10公里,持續與癌症奮鬥中。賴先生過去感冒從不就醫,更不知早已罹患C肝,當確診C肝併肝硬化A級和肝癌後,立即接受一系列治療,但經過栓塞、標靶、放射治療後,肝臟不堪負荷,根據Child氏分類法(肝硬化程度分級),患者已經進入最嚴重的C級,屬於「失代償性肝硬化」,常陷入肝昏迷,並產生腹水、黃疸指數飆高、意識不清、混亂等情形,若病況遲無改善,恐導致肝衰竭。因治療方式有限,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去年年初單用免疫治療,一年後右肝腫瘤縮小剩5公分,原本萎縮的左肝也長大不少,肝硬化程度進步至A級,雖經評估可透過手術將腫瘤切除,但賴先生決定將肝癌視為慢性疾病和平共處,現正持續使用免疫療法控制病情中,且他自認治療後記憶力變好、頭髮變黑,還可每天健行10公里,與兒子共享衣服,直說「宛如重生」。早期國人常以為罹患肝硬化就是人生最終點,其實初期肝硬化幾乎沒有症狀,肝臟仍能執行原本代謝、解毒、轉化等工作,此狀況稱為「代償性肝硬化」,若能及早介入,肝硬化可大幅減輕甚至消失,但當患者出現腳水腫、腹水、黃疸、肝昏迷等症狀,代表進入肝硬化晚期,肝臟無法執行原有工作,則稱為「失代償性肝硬化」,此時治療相當棘手,存活率也大幅降低。以賴先生病情而言,免疫治療為肝癌治療最後一線,所幸治療反應佳,治療一年多就成功長肝,在臨床上相當罕見。建議民眾如出現腹脹、腹痛、腹水、黃疸,以及慢性咳嗽、腰背痛等症狀,都應及早赴醫檢查,此外,免疫治療所費不貲,且未能確保對每位患者都有效,提醒民眾,治療前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並審慎評估經濟狀況。
-
2020-11-12 科別.消化系統
喝酒臉紅是肝好?還是不好? 3大症狀是肝臟無法代謝表現...小酌仍有致癌可能
你也有飲酒的習慣嗎?小心恐埋下肝癌的危險因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有致癌風險,且健康風險會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表示,主要因酒精在肝臟代謝後,代謝物會導致肝臟發炎、引發異常免疫反應,甚至為使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但若是能及早戒酒,不僅能幫助恢復正常功能,還能降低惡化的風險。 青少年飲酒率增 酒害衛教有待加強宣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分析資料,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者位居第10位,肝癌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萬2,000人。國民健康署指出,歷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發現,18歲以上人口飲酒率從98年的46.2%降至106年的43%,但青少年部分卻由98年25.7%略升至106年27.7%,顯示青少年酒害衛教仍得加強宣導。喝酒臉紅要小心 罹癌機率高國民健康署說明,喝酒容易臉紅正是肝臟解毒功能不全的表現,且在台灣近半人口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當這種毒性致癌物無法正常代謝且持續累積於肝臟,就會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等酒後反應,又稱為酒精不耐症,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其中乙醛還會與其他蛋白質、胺基酸及DNA結合,誘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提高罹癌的機率。 讓青少年遠離酒精 避免影響發育成長青少年仍在發育階段,若養成飲酒習慣,恐會造成肝臟反覆發炎受損,提高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因此家長更應提醒孩子飲酒危害,並避免受到同儕影響接觸酒精飲料。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即使是成年人若仍碰上非喝不可場合,也應掌握男性每日喝酒不超過2罐330毫升啤酒,女性則不超過1罐啤酒的原則,盡量減少飲酒量,降低罹癌風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酒後出現頭痛、暈眩、噁心都是宿醉症狀! 防宿醉,喝酒前先做這8件事 喝酒後臉紅小心罹患食道癌! 「酒精不耐症」6典型症狀,你有嗎?
-
2020-11-12 科別.消化系統
右上側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小心罹患膽管癌
1名44歲女子近來經常右上側腹痛,且食慾不振、體重明顯減輕,醫師檢查發現她的黃疸指數偏高,兩側肝內膽管擴張、膽道末端有0.8公分狹窄,原本初步診斷是阻塞性黃疸,於是替她植入膽道支架,引流膽汁,後來又經內視鏡膽道內病兆切片,查出她罹患了膽管癌;經外科切除腫瘤,目前接受化療中。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余承儒上午指出,阻塞性黃疸除常見的膽管結石外,惡性腫瘤也是原因之一。膽管癌早期不易發現,取得組織確認也不易,過去通常需由外科醫師手術確診,現在則可透過ERCP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將切片夾經由內視鏡伸進膽管裡腫瘤取樣做確診。他說,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除肝癌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膽管癌少見於年輕病患,被確診的患者大都是60~70歲的人,且男性略多於女性,這名女性算是罕見病例。余承儒說,大部分膽管癌並無明顯成因,但一些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道寄生蟲感染的病患,或是有纖維多囊腫肝疾病患者,都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膽管癌。另外如膽管結石或先天膽道異常,或是發炎性腸炎患者,也被認為是產生膽管癌的危險因子。他提醒,一般只有出現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才會因為膽管阻塞而造成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症狀,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但大部分出現在肝臟裡面的膽管癌,症狀並不明顯。民眾一旦出現右上側腹痛,或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不特定症狀時,要盡早就醫檢查,有可能是膽管癌的初期徵兆,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含量前10名的水果是這些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諺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不過雖然蘋果營養豐富,但和人體免疫息息相關的營養素「維生素C」其實在眾多水果當中蘋果不是最多的。李婉萍營養師也笑說,若要以水果攝取維生素C,芭樂吃一顆的話,蘋果恐怕得吃上16顆之多。 究竟維生素C對於人體免疫力有多重要?感冒的時候補充維生素C真的有辦法改善感冒嗎?哪些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比較多?來看營養師怎麼說! 維生素C助強化抵抗力,平時應均衡攝取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維生素C對人體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其中一項最知名的作用就是有助於人體免疫力維持在正常值。維生素C可正常的增加白血球數量以及抗體濃度和活性,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病毒,強化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因此平常飲食就維持均衡並適量攝取維生素C的民眾通常抵抗力也較強。 除此之外,維生素C對於人體各種營養合成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腳色,像是民眾最常聽到的膠原蛋白,也需要仰賴維生素C合成才能更有效的發揮作用,光補充膠原蛋白是不夠的。營養師呼籲平時應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並適量補充維生素C,如此更有助於身體健康發展。 適量攝取維生素C 這些族群更要注意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除了一般民眾平時應留意維生素C攝取,部分族群更應特別注意,如偏食者、常吃速食或加工食品者、壓力較大者、減肥者、容易牙齦出血者、容易感冒者等。 偏食者或減肥者往往容易營養不均,當中自然也包括了維生素C。而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食物上,常吃速食、加工食品者自然容易忽略。另一方面,人體在面對壓力時會用到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消耗的正是維生素C,且壓力越大消耗越大,因此壓力大的也要留意維生素C攝取。而維生素C也會影響到牙齦及皮膚的凝血狀況,因此常常牙齦容易出血者也要注意是否有維生素C缺乏的情況。至於容易感冒者平常就更應留意攝取,讓維生素C參與體內的免疫反應,以增強抵抗力。 除此之外,從事勞力工作、常激烈運動者,或是有抽菸、喝酒習慣的民眾是更要注意維生素C攝取的族群。因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流汗會加速其流失速度。抽菸每根會消耗體內約25毫克的維生素C,酒精則會妨礙維生素C的吸收,應多加留意。 感冒補充維生素C有助好轉?營養師:因人而異 許多人在感冒的時候會多攝取維生素C,盼感冒能盡早康復,不過這樣做法有時效果差強人意,因此也有不少研究認為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抵抗力,但對於使感冒好轉是沒有幫助的。 對此李婉萍營養師認為,雖然維生素C確實平常就該適量攝取,感冒時才補充也確實對有些人未起明顯作用,不過這必代表感冒時補充維生素C對每個人都是沒有效果的。李婉萍營養師認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感冒時還是可以嘗試看看,或許真能縮短感冒病程,但要留意的是勿以食物或營養品當藥吃,如若真的感冒、生病身體不適,還是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維生素C前10名排行 營養師:飲食均衡最健康 說到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相信不少人第一個直接想到的就是奇異果,不過奇異果在排行中卻不是第一名。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若以同樣以100g的水果作比較,第一名的是紅心芭樂,其維生素C含量高達約214.4mg。排名第二的是釋迦,約有99mg。而黃金奇異果排名第3,約有90.1mg。其後,泰國芭樂約有81mg,草莓約有69.2mg,木瓜約有58.3mg,柳丁約有56.8mg,白柚約有54.5mg,荔枝約有52.3mg,楊桃則為44.3mg。而未在前十名排行榜中的蘋果,則僅有2.9mg。民眾若想補充維生素C可從中作參考。 不過即便這些食物維生素C豐富,但對健康而言絕對不是僅有攝取維生素C就好,提醒民眾飲食應多元攝取,才是健康的上上之策。 《延伸閱讀》 .吃芭樂對血糖有益?維生素C高出橘子4倍,控血糖如何吃水果才安全? .吃水果不飆血糖!芭樂等水果升糖係數低,懂吃水果血糖才不會亂飆! .吃芭樂也能養肝?這些食物都有利保養肝臟,營養師指護肝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11 養生.抗老養生
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當心成為心腦血管病癌症的推手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進補方法看這邊
冬季陽氣內斂,冬補順應自然;冬季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更容易使進補的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能讓人擁有相對健康的體魄。說到進補,大多數人會選擇肉類——今天羊湯、明天燉雞、後天再吃魚。可這補了又補,身體沒見強壯,腰圍卻粗了一圈,過多的脂肪堆積又往往成為心腦血管病、癌症等的推手。因此,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冬季進補有「四忌」除了忌凡補必肉,以下四大忌也要避免:1.忌不分地域地域不同,氣候差異大,進補也各有側重點。天氣寒冷地區,進補宜用溫熱之味,像羊肉、羊排等,補品如參茸等,禦寒助陽的功效好。氣溫相對較暖和地區,宜清補,吃些雞、鴨、魚類是不錯的選擇;而雨量少氣候偏乾燥地區,宜潤補,如燉銀耳百合、冰糖雪梨等。2.忌不辨體質案例:三十歲的小王,前幾天因為加班較多,感覺身體特別疲憊,就喝起了父親的大補湯,但喝了三四次後,不但疲乏沒解,反而開始出現便秘、咽乾、牙齦腫痛的症狀。就診後,醫生表示,進補因人而異。虛者補之,像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體質較弱,適合適量進補;而像青壯年,生理機能旺盛,並不需要特別大的進補,或者可以小補。不僅如此,“體虛”也分不同類型,補法不同:①陰虛生內熱,常口乾舌燥、心煩氣悶。可以選擇偏涼性的藥,如石斛、玉竹、麥冬等;食物可以適當多吃白蘿蔔、蓮子、冬瓜等。②陽虛生內寒,有四肢不溫、畏寒怕冷、大便溏薄等症狀。可以選擇健脾補氣血的藥,如山參、蟲草等,平時可適當吃桂圓、羊肉,用桂枝泡水飲用等;③氣虛患者,多有乏力氣短、自汗、食慾不振的現象,可以選擇補中益氣的藥材,如黃芪、人參;食物可以多吃些山藥、蓮子、茯苓等。④血虛患者,多面色蒼白、指甲易斷、失眠多夢,適合選擇補血的藥材,如阿膠、當歸、白芍。3.忌以藥代食不少人認為進補就是需要用一些中藥材,效果更好;更有甚者用補品代替一日三餐,這種做法也是不科學的。一來,藥食同源,其實很多食物的補益效果並不一定比一些昂貴的藥材差,像鐵棍山藥、板栗可健脾胃;紅棗、桂圓可養血安神……而且食補更溫和,對於身體太虛,難受補的人是比較好的選擇。二來,如果體質較差或是比較特殊,也可以將一些食材科學搭配,再加工處理,輔助提高效果,比如:腎虛者可將黑米、黑豆、黑芝麻等打成粉沖泡飲用;體虛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購買膏方服用。再者,人體對營養的攝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等飲食,而不能僅靠營養補劑。《皇帝內經》明確指出:補品更適用於調養虛弱的體質。4.忌多多益善有些人認為,多吃點補藥總是好的,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殊不知,過量的進補,也可能會加重脾胃、肝臟等負擔,使得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反而傷身體。立冬進補,推薦五個「三」一、「三」種蔬菜1.山藥:健脾開胃山藥是典型的藥食兩用的保健食品,健脾開胃,還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清蒸山藥、煲山藥粥和蜜汁山藥是三種值得推薦的山藥吃法。2. 白蘿蔔:清理內火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尤其是老人家血管很脆弱,在這種氣候下,著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若是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3.白菜:可以控糖一到冬天,市場上的大白菜最吃香,既便宜又好吃。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幫吃起來口感比較“硬”,很多人喜歡燉著吃。我燉白菜有時會放些海帶。比單獨吃軟菜控糖效果更好。二、「三」碗湯水1.黨參黃芪燉雞湯:補益氣血雞1只,黨參50克,黃芪50克,紅棗10克,薑片數片,調料:料酒,精鹽,味精。將材料洗淨加清水煲1~2小時。有補益氣血的功效。2.蟲草花燉老鴨:補虛益精蟲草花10克、老鴨1只、枸杞、大棗、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將材料洗淨加清水煲1~2小時。有補虛益精,滋陰助陽的功效。3. 栗子羊肉湯:補肝明目枸杞20克,羊肉250克,栗子50克,鹽適量,胡椒粉適量。羊肉性熱,味甘,中醫多用於治療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虛勞不足、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等症。枸杞能夠滋腎潤肺、補肝明目。栗子可用於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羊肉性熱、板栗性溫,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多食,但冬天進補喝此湯就再合適不過了。三、「三」種水果梨、荸薺、蘋果、奇異果等不僅有滋陰清熱的作用,而且水分充足,富含維生素。1.梨:潤肺止咳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臨床營養科魏幗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在營養專家眼中,梨素有“天然礦泉水”之稱。中醫認為梨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直接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潤肺止咳。不過要注意,梨為性涼之品,多吃容易損傷人體脾胃,食之適量。2.甘蔗:清熱生津甘蔗是「補冬」的好食物。甘蔗甘可滋補養血,寒可清熱生津,尤其是吃了煎炒烹炸燒烤類的食物之後,喝點甘蔗汁正好能去去火。甘蔗含有的纖維多,常吃還可以提高牙齒的自潔和抗齲能力,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除了生嚼外,還可以做食療。3.蘋果:提供膳食纖維蘋果正是秋冬季上市的當季水果,相對好儲存。而且很多人天氣冷不敢吃水果,就可以煮蘋果或蒸蘋果吃。因為蘋果中怕熱的營養素極少,還能為我們提供膳食纖維。四、「三」杯茶飲天乾物燥的秋冬季節,常有咳不出、咽不下、嗓子乾癢痛的情況。當潤喉糖救不了你、抗生素又不能亂吃時,不妨對症泡上一杯藥茶,將呼吸道的種種問題拒之門外。1.羅漢果茶:清肺止咳使用時取羅漢果5~8克,去殼掰碎,用沸水泡後放涼飲用即可。可緩解慢性咽痛、乾咳,具有清肺止咳、清熱解毒、護嗓止痛的作用。2.石斛茶:生津利咽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每天取10克斛單品泡茶即可,有條件者建議再加甘草、玄參、桔梗,煎煮後取水服用。腸胃功能差、脾胃虛弱者慎用。3.金銀花桔梗茶:生津利咽取金銀花5克,麥門冬5克,桔梗3克,生甘草2~3克,胖大海、藏青果各2~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具有生津利咽、緩解口鼻乾燥、咽癢咽痛的作用。五、「三」種零食1.枸杞:補腎益精冬季寒冷,補腎正當時。枸杞子歸肝、腎經,立冬後吃點能補腎氣、平補陽氣,益精明目,養血,延緩衰老。2.栗子:補脾健胃中醫認為,栗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又被奉為“腎之果”。而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3.松子:潤膚止咳冬季皮膚乾燥,老人易皮膚瘙癢,進食松子仁,能養液息風,滋潤肌膚,預防和輔助治療皮膚乾燥症。同時,松子仁每百克含熱量681千卡,常食之能給機體提供較高的熱量,尤其在寒冷冬季,對老年體衰、體虛者補充機體的能量,更是頗有裨益。(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營養師破解你的「健康」迷思
明明已經減少吃澱粉、多攝取水果,怎麼體重計上的數字還是掉不下去?明明半夜 2、3 點才睡,卻還是早上 6、7 點就自然醒,你覺得這真的是「睡飽」了嗎?VidaOrange 生活報橘這次特地專訪目前擔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的趙函穎營養師,請她帶我們一起來破解幾個診所患者常見的「營養迷思」,避免讓自己為健康所做的努力因為長期以來「錯誤的觀念」而白費心力!迷思一:水果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所以怎麼吃、怎麼健康?很多家庭都喜歡在飯後切一大盤當季的水果上桌,或是不少人為了瘦身就不吃飯、只吃水果,但是水果其實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也是單醣類的一種,會堆積在肝臟裡變成三酸甘油脂,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肚子、脂肪肝!趙營養師也舉一個曾經在門診遇到的學生為例:那個學生為了減肥一天吃 10 顆芭樂,結果一週後反而胖了 3 公斤,因此,營養師建議一天吃 1 到 2 份的水果就好了,「一份是 15 公克的糖,所以芭樂一顆這麼大,1 顆就 30 公克的糖,10 顆就 300 公克,等於是手搖杯全糖的 2 倍!」 千萬不要輕忽水果的糖分。迷思二:「飲食」跟「睡眠」沒關係、固定早起的「生理時鐘」就代表睡飽了?「我的生理時鐘就是這樣,早上六點就會醒的。」真的是這樣嗎?趙營養師表示:「這不代表你的身體是不想睡的!很可能只是因為壓力、身上掛了很多責任造成的,有不少來看診的人做完飲食調整,都來跟我說:『我好久沒有睡得這麼舒服了!』。」對於那些「你叫我再睡,我也沒辦法!早上要起來幫小孩做早餐,然後晚上又要忙家事跟工作,怎麼能睡得安穩」的求診患者,趙營養師建議補充「鈣」跟「鎂」,並推薦可以從小魚乾、黑芝麻跟堅果、綠葉蔬菜中獲取。也有不少人以為就算半夜 2 點才睡,早上 6、7 點照樣自動醒來,就算想再睡也睡不著是「初老」的症狀。但就如同趙營養師所説, 要去察覺自己的身體是真的不累,還是大腦叫你不要累,並且學著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或許有時候只是因為你太累、太壓抑而感覺不到身體想睡覺的聲音。迷思三:中午一定要睡個午覺才好?或許是孩時養成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每次吃完午餐後總是睡意上身,我們會覺得中午就應該要小睡一覺,但趙營養師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因為你中午吃的東西,讓你血糖升太高了!當你吃完一個便當之後覺得好飽、好想睡,你覺得這是正常的嗎?」「真正吃完東西,你不應該覺得很累!」 這是趙營養師希望我們現代人要去反思的問題。她也提到,如果你開始「減醣」,你會發現每天第一個改善就是「精神」,因為不再有這麼多的精緻澱粉,讓你的血糖一直衝上去,又因為要消化這個血糖讓你想睡覺,「吃再多 B 群、喝再多咖啡提神都沒用!」。不過,趙營養師也特別提醒,如果不是因為吃了太多食物,而是身體真的感到疲倦,就要適時休息。看完以上 3 個迷思的專業破解,有沒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畢竟,健康可是一輩子的事情,每一個還在為身材苦惱、為生活操忙的你請務必學會好好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趙函穎營養師簡介】現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專長為女性營養專科、減肥瘦身專科、孕期營養、兒童成長、癌症調理、個人專屬身心平衡營養菜單設計。趙函穎營養師部落格IG:@hanyingchaoFB: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破解營養迷思】專訪趙函穎營養師: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自動早起代表睡飽了?
-
2020-11-09 癌症.抗癌新知
如果得了癌症,該不該動手術?手術會不會更糟糕?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作者山本健人】得癌症該不該動刀?「如果得了癌症,該動手術嗎? 還是該選擇手術以外的方法?」這是雜誌與電視節目常拿來當題材的主題。所謂「手術以外的方法」,是指放射線治療與抗癌藥物治療(化學治療)。如果是已經讀了前一小節的人,應該會知道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不同發展程度的各種癌症是手術有效還是其他治療法有效,這些問題幾乎都可以透過從前的臨床試驗取得答案。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換言之就是「你的癌症該進行的標準治療是手術還是其他?(若是手術,則什麼術式是標準治療?)」。雖然也可能會碰到連專家都煩惱該不該動手術的罕見狀況,但是大多時候都能輕鬆得到「該動手術或以內科治療」的答案。因為過往至今累積起來的數據,會告訴我們最適切的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實在太簡單粗率。應該所有人都會疑惑:「那麼標準治療具體上是如何規定『該不該動手術』?」若寫得簡單一點,答案便是「對於大部分的癌(固態癌症、實質固態瘤)來說,可以用手術全部切除的話,手術最為有效(也有某些種類的癌症例外,後面會再提及)」。所謂「全部切除」,換句話說就是「預計可以讓體內完全沒有癌」。欲完全清除體內的癌,手術是最有效的方法。要用放射線治療或抗癌藥物治療完全清除癌並非不可能,但是沒有手術那種程度的確定性。因為有許多病例都是會有部分癌細胞殘存、產生抗藥性(resistance),過一陣子又開始增殖。沒有什麼治療方式,比外科醫師用眼睛檢視並將病灶全部除去要更加確實。那麼要如何才能判斷「預計可以讓體內完全沒有癌」?醫師不可能切開所有病患的腹部,用眼睛檢視惡性腫瘤,並且「嘗試切除看看,能清除就OK,不行的話就中途停止」。醫師必須在手術前就判斷「能不能全部切除」。其大致的條件是「惡性腫瘤停留於局部」,也就是「看起來沒有轉移至其他器官」。接著用「轉移至肝臟的胰臟癌」這個例子來思考看看。以技術面來說,醫師可以切除胰臟腫瘤,也可以切除轉移至肝臟的部分,所以並不是不能動手術。但是已經轉移至其他器官(第四期)的胰臟癌,一般不會動手術(當然也有例外)。在技術上只要想要就可以切除。可是問題在於手術能否對延長病患壽命有正面幫助。對這種已經轉移至其他器官的癌症動手術,反而有縮短壽命的風險。我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其理由。首先,當我們知道有一處其他器官的轉移時,可以判斷還有無數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存在。癌轉移至其他器官,意味有數不盡的癌細胞進入血管內乘著血流擴散。因此,我們很難認為那些乘著血流的無數癌細胞,只是湊巧集中至一個器官而已。此外,既然癌細胞乘著血流擴散,就有可能流至其他器官。一公釐大的腫瘤約有一百萬個癌細胞;一公分大的腫瘤則約有十億個癌細胞。雖然一公釐腫瘤的癌細胞有百萬之多,但是人類的眼睛連確認該腫瘤本身都很困難。因此即便醫師將肉眼可見的轉移部份切除,當時看不見的微小腫瘤很快就會變大並現身。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的病例,也包含了淋巴結的遠處轉移病例,以及癌細胞在腹部內四散的病例(這稱作腹膜播種或腹膜轉移)。這些也一樣,只要肉眼能發現一處腫瘤,就該知道還有無數無法看見的癌細胞。也就是說,面對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的病例,就算用手術把肉眼可見的腫瘤全都除掉,尚處於肉眼無法辨識之程度的癌細胞,很有可能還殘留在體內。這種「動了手術卻還有癌細胞殘留」的狀況,不僅沒有意義,還必須注意「狀況是否會比不動手術更糟糕」。即便僅有一點點,只要還有癌細胞殘留,那些癌細胞一轉眼就會變大,並快速恢復成原本的大小,而且問題還不僅如此。首先,病患接受要全身麻醉的大手術,會使體力大量流失,導致身體無法承受殘留癌細胞的生長發展。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手術後在體力充分恢復之前,不能進行抗癌藥物治療,所以若是有癌細胞留下,短時間內可是完全沒有能治療殘留癌細胞的手段。要是發生這些狀況,病患反而恐怕會因為動手術而使壽命縮短。對我們外科醫師來說,在手術前謹慎評估「是否真的能完全切除癌細胞」是非常重要的事。相反的,如果無法全部切除的可能性很高,就不可以動手術。外科醫師不可以硬是切除癌細胞,導致病患的壽命反而縮短。當然,也存在例外的情況。比方說大腸癌合併肝轉移只要符合條件,以手術切除會比較好;卵巢癌的某些病例為腫瘤「減量」會有幫助;某些前列腺癌(攝護腺癌)的病例則可以不動手術、持續觀察。食道癌有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CCRT)比手術更有效的病例;直腸癌與乳癌也有一些病例,是手術合併抗癌藥物治療(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最為有效。結果還是如同開頭所述,過往至今的臨床試驗累積數據,會告訴我們最適合各病例的治療方式。「癌症」這種疾病就是如此多樣,即便是同一種癌症,依據條件的不同,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也不一樣。希望各位能理解這種癌症的複雜性。而且「某種治療方式是否最適合病患」不光是由疾病本身決定。比方說,縱使疾病的發展程度最適合動手術,但病患年事已高或者該以其他疾病的治療為優先,醫師就會視情況選擇不動手術。基於以上理由,如果各位碰到「該切除癌細胞,或不該切除」這種簡單而極端的選項,請不要太快做決定。因為癌症治療很複雜,無法簡單地說出該動刀或不該動刀。
-
2020-11-08 養生.聰明飲食
能否喝咖啡其實不是你決定的 科學家解答是誰在操控你
【文、圖/選自臉譜《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比爾.蘇利文】為什麼你沒有喝咖啡就無法展開一天的生活?在一九八二年的電影《瞞天過海飛飛飛》(Airplane II: The Sequel)中,空服員通知乘客他們所搭乘往月球的飛船偏離了軌道,小行星撞擊了飛船船艙,導航系統受到破壞,這些都沒有讓乘客嚇著,但空服員宣布了最後一個消息,乘客便陷入恐慌中:已經沒有咖啡了。世界各地許多繁忙的人士,手中往往端著一杯咖啡。對有些人來說,咖啡不只是一種飲料,它簡直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說,基因也會影響我們對於咖啡的偏好,就像能夠影響身體的一部分那般。咖啡是無所不在的能量形式,不僅能夠輕易地把咖啡因這種藥物送到身體中,大部分的人也覺得咖啡美味。咖啡因的刺激效果來自於它的分子形狀類似腺苷(adenosine),腺苷會在身體中流動,是身體能量高低的指標。清醒的時候,腺苷在身體中逐漸累積,最後當腦中和腺苷結合的腺苷受體很多時,便會發出訊號:「差不多了,該睡覺了。」而咖啡因會取代腺苷,和腺苷受體結合,截斷了這個程序。如果結合得夠多,腦就不會收到需要睡覺的訊息。當有足夠的咖啡因欺瞞了我們的神經元,腦部就受到愚弄,誤以為有緊急狀況,進而刺激釋放腎上腺素或和「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有關的激素。這個時候注意力和記憶力會提高,心跳速率加快,先前所儲存的糖會被釋放出來,好增加可以使用的能量。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咖啡癮引以為傲,有些人卻沒有辦法喝太多咖啡。這種喜好差異也可能不是由你決定,而是你的DNA發揮了影響力。科學家已經發現TAS2R38這種基因和你會喝下多少咖啡有關。超級味覺者難以接受苦味,所以可能就無法忍受比較濃的咖啡,或是需要許多糖和奶精中和苦味。但是除了TAS2R38上的突變之外,還有許多事情會讓有些人無法對咖啡因上癮。對於咖啡的偏好不只受到味蕾的影響,因為咖啡因對每個人的影響也不同。CYP1A2這個基因或許可說明為何有些人喝咖啡如飲水而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有些人只喝了一杯卻會心悸。CYP1A2基因所製造的蛋白質是一種位於肝臟的細胞色素(cytochrome),具有酵素的功能,能夠分解咖啡因和其他成分。CYP1A2細胞色素並非人人相同。絕大多數人在攝取到咖啡因後十五到三十分鐘內會感覺到效果,這種藥物的半衰期大約是六個小時(也就是要花六個小時,體內的咖啡因才會消除一半。所以你在六點鐘吃晚餐的時候不要喝太多咖啡,因為在午夜時分你想要去睡覺的時候,還有一半的咖啡因讓你的身體停不下來。)具有CYP1A2*1F這種細胞色素的人,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慢,他們的這種酵素像是懶鬼,不會快速地處理掉咖啡因。實際上的狀況就是咖啡因會因此在身體中留得比較久。這會使得咖啡因的刺激效果增強,也會讓血壓上升。有些研究甚至指出,代謝咖啡因比較慢的人如果食用咖啡因,高血壓和心臟病突發的風險會增加。你注意到絕大部分的抽菸者會喝很多咖啡嗎?這是因為菸中的尼古丁會活化CYP1A2基因,使得咖啡中的咖啡因代謝得比較快,因此從咖啡得到的提神效果比較短暫,癮君子們會比不抽菸者更快想要喝第二杯咖啡。由人們代謝咖啡因的速度不同來看,毫無疑問地,人們代謝其他藥物與食物的速度也有差異,這造就了不同人之間心智與體能表現上的不同。一項發表於二○一二年的研究指出,在固定式自行車比賽中,代謝咖啡因緩慢的人喝了咖啡以後一分鐘就出現效果,但是代謝咖啡因快速的人,在喝了咖啡後要四分鐘才有效果。所以現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不是需要禁止咖啡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呢?有另一個原因或許能解釋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的偏好差異:腸道中的細菌類型。腸道微生物能夠影響咖啡因代謝的證據來自於咖啡果小蠹(coffee berry borer)。這種惹人討厭的生物對於種植咖啡的人來說是天大的威脅,牠們會把咖啡豆當成早餐、午餐和晚餐。咖啡果小蠹是目前已知唯一只靠咖啡就能夠生存的動物,每天吃下的量如果換算成成年人類,相當於兩百三十杯小杯咖啡。牠們為什麼能夠忍受足以致死的咖啡因量,一直是個謎。二○一五年,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微生物學家伊恩.布羅地(Eoin Brodie)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咖啡果小蠹腸道中的幾種細菌中,包括精於分解咖啡因的黃褐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ulva)。黃褐假單胞菌帶著能夠分解咖啡因毒性的基因,住進了咖啡果小蠹的身體裡面,讓咖啡果小蠹能夠以吃咖啡為生。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證據指出人類具備了這類能夠消滅咖啡因的細菌,但是在煮咖啡機上已經找到了那些細菌。如果這些細菌進入人體而且成為了微生物相的一部分,就能影響身體代謝咖啡因的速度。現在研究人員發現,有其他的基因會影響人類代謝咖啡因的過程,甚至細菌也可能來摻一腳,我們也還要去研究為什麼咖啡因對某些人的作用比較快或是比較強。咖啡因影響身體的方式,當然會影響我們對於咖啡因飲料的感覺。
-
2020-11-07 科別.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不只影響心臟! 小心身體這5大部位可能也受累
多半人以為心律不整只會影響到心臟,其實其他器官也會跟著受影響,因此若發現有心律不整的現象時,請不要輕忽。1.腦部血液循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碩儒說,根據臨床實驗的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的心律不整對腦部血液循環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腦部血液循環量減少25%以上時,會出現相對應的症狀。腦血管健康的正常人若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症狀可於短時間內忍受,但患有腦血管疾病,例如腦部動脈硬化或已有狹窄(即中風患者)則會因為腦血管流量降低而出現腦血管功能障礙的症狀,包括頭暈、無力、抽搐、暈厥、視力障礙、肢體麻木甚至癱瘓。另一方面,如果由於心房心室傳導阻滯或竇房節律點出問題了,會造成心搏過慢,常會導致腦部供血嚴重不足,出現無血壓、摸不到脈搏等症狀。2.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心臟本身的養分與氧氣來自於冠狀動脈供應的新鮮血液,對於維持心臟功能非常重要。偶發性的早期收縮影響最小,心律過速的心室頻脈則會使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60%左右,及心臟收縮輸出量減少80%以上。3.腎臟血液循環:發生心律不整時,腎臟血流量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減少。頻發性的早期收縮會使腎臟血流量降低10%左右;而嚴重的心律不整則會造成腎臟血流量減少60%。腎臟血流量減少會使患者出現尿蛋白、氮血症甚至腎衰竭。4.腸系膜血液循環:江碩儒表示,發生嚴重心律不整時,會造成心輸出量降低,腸系膜血管會發生收縮反應,屬於人體內自行調節的1種代償反應,目的是為了確保心臟、腦部、腎及肝臟等臟器的供血和灌注壓的平衡。房室性期外收縮對於腸系膜血液循環影響很小,而快速的發生上心室頻脈、心房顫動時,則會造成腸系膜血流量減少34%左右,引起腸系膜動脈痙攣、胃腸道缺血的症狀,患者會出現的臨床表現有腹脹、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潰瘍,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腸麻痹及腸壞死。5.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的危險是不容忽視的,若不謹慎防範可能會有中風的可能性!隨著心房顫動的進展,心房組織的電位不穩定或肌肉組織的老化,心房顫動發作的頻率會由「陣發性」逐漸成為「持續性」,心跳則完全成為不規則節律。心房在失去有效收縮的情況下,心房中的血液會容易出現沉滯和小亂流的情形,體內凝血因子、心臟內膜及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將會變差,易在心房內形成血栓,隨血液運送流至全身,進到器官血管的血栓,就有機會使該部位的血管造成阻塞,如血栓阻塞腦部的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的現象;而阻塞了腳部的動脈血管時,就會造成缺氧性腳動脈阻塞。心律不整的原因和可能引發的症狀很多,也容易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因此,積極治療是刻不容緩。(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心因性猝死7成跟冠狀動脈疾病有關! 男女發生因不同,猝死前一天到一週都有3大症狀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
-
2020-11-07 科別.一般外科
高齡長者肝腫瘤 肝癌微創手術可完整切除保肝
高齡者如果罹患肝癌是否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劉信誠表示,現行肝癌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只要長輩健康狀況評估良好,術後恢復狀況不會輸給年輕人。大千醫院指出,84歲的劉姓老翁是C型肝炎帶原者,因腹痛就醫發現右肝臟長了一顆15公分的腫瘤,安排腹腔鏡右側肝葉切除手術,完整將肝腫瘤切除,後續追蹤無復發跡象。94歲徐姓老翁抽血檢查發現胎兒蛋白指數有異常,檢查發現橫膈下的肝臟高處有3公分腫瘤,經腹腔鏡熱頻燒灼手術將腫瘤燒融,術後恢復良好,指數也正常。兩位長者術前評估心肺及肝功能都正常,且天天能勞動或運動,因此接受手術治療都有很好成效。劉信誠表示,肝癌治療包含根除性治療(手術、熱頻燒灼術、冰凍術、肝臟移植)及緩和性治療(栓塞術、標靶治療、免疫治療); 手術治療一直是肝癌主要治療方式,可完整地將腫瘤切除,有效降低復發率。傳統手術會在上腹部留下至少30公分傷口,術後疼痛感常讓病人拒絕咳痰及下床活動,嚴重甚至導致肺炎、延長住院、增加死亡率。微創手術相對傷口小、疼痛較輕微、術後復原快、傷口感染低,這些好處對高齡長輩尤其重要。他表示,大千引進新型腹腔鏡諧波手術刀、高解析度腹腔鏡超音波及各式腹腔鏡手術凝血醫材,能在高畫質腹腔鏡下安全進行肝臟組織及血管的剝離,大幅增加腹腔鏡肝臟手術的可行性及完成性,由於慢性肝炎是肝癌高危險因子,且早期肝癌治癒率非常高,因此建議有B型、C型、酒精性肝炎的病人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
2020-11-07 新聞.生命智慧
台灣人器捐,竟是亞洲最高!腦死捐贈、心死捐贈、大體捐贈...差在哪?關於「器官捐贈」你該知道的實用指南
編按:如果走到人生終點,你有沒有想過,在離開人世後,能夠以不一樣的形式幫助其他的生命呢?你有想過「器官捐贈」嗎?台灣器捐人數2019年創下捐贈新高紀錄375人,由本人或家屬「主動」提出器捐的比率從過去64%,提升至71%,捐贈者生前有填具捐贈意願的比率從9%提升到24%,累計器官捐贈者5000多人,捐出的器官嘉惠成千上萬個家庭,讓台灣器捐率在亞洲名列前茅。關於器捐,你該知道的實用手冊,就由《好活與安老》作者蔡宏斌醫師告訴大家。「器官捐贈」是指一個個體把自身可用的器官,經由手術移植到另一個器官衰竭的病人身上,使他們能夠因得到這個器官而延續生命,並改善生活品質;一般還可細分為「活體器官捐贈」與「屍體器官捐贈」兩類。所謂的「屍體器官捐贈」,顧名思義,是指當一個人不幸腦死時,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組織,無償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移植的患者;而「活體器官捐贈」則是指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願意在不影響自身的健康及生理功能的原則下,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或組織,提供親屬或配偶做為器官移植。若是罹患實體癌症(solid tumors)的癌症病人,可以允許以屍體器官捐贈的方式,捐出眼角膜或皮膚組織。但若是罹患血液性癌症,如白血病(leukemia)、淋巴癌(lymphoma)及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則不可以做器官捐贈。癌症病人如果經過完整治療五年以上,確認沒有復發或癌症轉移,則可以成為器官受贈者,因為在移植後給予免疫抑制藥物時,可能會誘發癌症復發或轉移,也因此沒有完治的癌症病人,原則上不會列入移植等候名單之中。你有沒有想過,在離開人世後,能夠以不一樣的形式幫助其他的生命呢?若有意願往生後捐贈器官,可先洽詢社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或在各大推廣醫院索取器官捐贈同意書,簽署註記在健保卡中。當然,如果改變主意,也依然可以至原單位撤銷。如果你在許久之前就已申請過「器官捐贈同意卡」,請隨身攜帶,或是重新申請註記在健保卡中,以防萬一發生時,親友能理解你的心願。依照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規定,病人若有意願且於健保卡註記願意器官捐贈,即具有法律效力;若未曾以書面表示,則由最近親屬以書面同意行使,且最近親屬之書面同意不得與死者生前明示之意思相反。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法條規定,決定順序為: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一親等直系姻親。但在台灣民情上,家族中最有決定性地位的人,往往並非法律上的第一順位,所以,若有遺愛人間的想法,除了及早完成簽署與註記,也別忘記和家人說明與溝通。台灣等待器官捐贈一直是在公平、公正的平台進行登錄及分配,依疾病嚴重程度、組織符合抗原配對、地區等因素進行排序,以正在等候器官且符合醫學考量為前提。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劇 《死之臟器》 中,有把早期腎臟癌症病人的腎臟切除後,摘掉腫瘤後加以縫合,再移植入等待捐腎病人的體內的情節,稱之為「病腎移植手術」,但是這樣的狀況在台灣不會發生!日本透析人口約三十萬人,在2015年已經由厚生勞動省核定「有限度臨床試驗病腎移植手術」,又稱為「修復腎移植」,通常捐贈的腎臟是有癌症切除後修補過的腎臟,不是健康的腎臟。在台灣如果做病腎移植手術,可能受贈者的本人或家屬會對醫院及醫師提出訴訟,台日的國情還是不同!在台灣,不管是屍腎或是活體腎移植,都要健康的腎,等待期大約10年。腦死捐贈及心死捐贈醫學史上最早的器官移植,是來自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的病人。但自從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發展出腦死判定的程序之後,由於腦死後器官捐的效果更好、一次可以移植的器官更多,幾年內就取代了傳統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之作法。由於人口老化,醫療科技發達,各先進國家越來越多因心臟、肝臟、腎臟衰竭而死亡的病人,許多人因為等不到器官,而提早面臨生命終點。但藉由抗凝血劑、器官保存液、體內或體外器官氧合等技術的進步,心臟停止死亡後器捐的器官品質,已經越來越接近腦死後器捐的品質。許多歐美先進國家也發現,更完整的建立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的流程與倫理規範,可改善器官供需嚴重失衡的現象,救更多的末期病人。台灣衛生福利部則是於2017年12月26日發布「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將「腦死捐贈」及「心死捐贈」並列為遺體器官捐贈來源。心死器捐適用於符合《安寧條例》中的末期病人,同意撤除維生醫療且願意器捐者,在心跳停止5分鐘後可施行心死器捐。撤除維生醫療之病人,於其心跳自然停止(即是體循環停止)後,應有5分鐘的等候觀察期,在這5分鐘裡,醫療團隊不得執行任何醫療行為,待確認未再出現收縮性血壓或心搏性心率,由主治醫師宣布死亡後,才可以進行器官摘取及移植作業。器捐也可指定給家人考量到國內等待器捐者眾,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更推動了幾項修法,使得器官捐贈「利人利己」的概念更加具體化,讓器官捐贈者死後留給家人的不一定是財產,而是健康的庇蔭。1.指定捐贈:根據 《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第9條規定,不論是心死器捐還是腦死器捐,若是屍體器官捐贈者在捐贈當時有家人正在等候器官,可以指定捐贈給五親等以內之血親、姻親或配偶,但限於當時當次的捐贈,之後若有其他親人等待器官移植,則沒有此項優惠。舉例來說,若哥哥車禍死亡捐出多個器官,家屬可決定將一顆腎臟捐給洗腎的弟弟。2.排序提前:根據衛福部公告,在《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待移植之配偶或三親等內之血親曾為死後器官捐贈者,將來如需要等候器官分配時,將有優先權。此外,配偶須符合規定: 「應與待移植者生有子女或結婚二年以上,但結婚滿一年後經醫師診斷罹患移植適應症者,不在此限。」該公告資料便舉例說明,「以心臟及腎臟為例,於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中,找一位之前在捐贈者出現時排序分別為24名及201名的待移植者試算,加入了『配偶或三親等血親曾為死後器官捐贈者』後,排序分別變為第6名及第2名。」顯見此一新制影響至大。大體捐贈奉獻醫療所謂「大體捐贈」,是指若因為年齡限制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捐贈器官,但仍希望可以為人類的醫療進展貢獻部分心力,可以在亡故後選擇教學遺體捐贈,做「大體老師」,或稱為「無語良師」。通常大體捐贈是自然死亡或是病故後才捐贈,這與腦死判定後做的器官捐贈不同,所以同時簽署器官和大體捐贈同意書是不衝突。大體捐贈的限制條件有以下五點:1.必須是16歲以上自然死亡或病故者。2.曾經做過器官摘除或動過手術者,不適合捐贈。3.患有法定傳染病(如愛滋病、肺結核鈣化等)者不可以捐贈。4.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50%者不適合捐贈。5.有以下情況也不可捐贈:自戕、溺斃及嚴重水腫、車禍、手術中往生、嚴重創傷、褥瘡、四肢變形或萎縮、癌症末期腹水及冰存過久致大體明顯破壞者(各醫學院校規定會有些微差異)。在大體捐贈的流程上,可以自己在生前填寫捐贈意願書,或是離世後由家屬代簽捐贈同意書,然後在病危時通知醫學院的捐贈中心,由他們來聯絡醫師進行評估。目前北區七所醫學院遺體捐贈聯合中心(包括台大醫學院、陽明大學、國防醫學院、台北醫學大學、長庚大學醫學院、輔仁大學醫學院、馬偕醫學院)的大致流程如下,其他醫學院的作法可能會有細微差異,僅供參考可另洽詢。1.進行防腐措施,並致送家屬感謝函。2.防腐處理至少一年以上,才會正式進行教學啟用。3.啟用前會舉行追思儀式,並會向學生簡介捐贈大體者生平事蹟。4.大體從防腐措施到教學結束、火化、安奉骨灰約需兩年以上時間,家屬若欲領回骨灰,請事先告知。5.各醫學院每年清明節前會舉辦慰靈公祭並邀請家屬參加。書籍介紹好活與安老:從病人自主權到安寧緩和,「全人善終」完全指南作者:蔡宏斌 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0/02/26作者簡介 蔡宏斌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發起人、荒野保護協會永久會員。長期關注醫護過勞與健康不平等議題,用心守護重症病人的健康, 陪伴家屬走出生命的幽谷。曾出版《好命到終老》系列書籍,主編《生命末期腎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評估指引》,經營《用心守護》臉書專頁,於2017年榮獲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用心守護-蔡宏斌臉書粉絲團(粉絲人數14萬)吃得下盡量吃!台大醫師告訴你:為何想長壽,老人胖一點比較好
-
2020-11-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病人經歷人生最艱辛時期,提供專業溫暖照護與專業諮詢 讓我們為安寧護理師按讚!
【編者按】這星期延續上週的主題「護理師的心聲」,一位「個案管理師」介紹這種長期關注照顧癌症病人的護理工作與成就感;一位護理師深談護理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大眾體恤護理工作的辛苦,了解「高品質的照護」只有在「合理的工作量」才有可能。想不到這兩星期的護理系列文章感動了「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老兵」陳榮基教授,即時送來他對安寧照護護理師的「按讚」。感動之餘,「醫病平台」決定在這一週同時刊出這位醫師對護理師的肯定,希望台灣醫療團隊更加珍惜、尊重這些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 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開始於1967年的英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於1990年引進台灣的馬偕醫院。為了協助安寧照護的順利發展,我國於2000年制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病人可以選擇臨終不接受只能延長瀕死期,增加痛苦的心肺復甦術(即選擇DNR的權力),而於2016年制定《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更多的人可以「預立醫療決定」,在因為疾病進展到嚴重沒有品質只有痛苦的階段時,可以選擇「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希望透過普遍且高品質的安寧緩和醫療及上述這兩個法案的妥善施行,讓更多的人可以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而不必要求安樂死。 安寧緩和醫療需要團隊的運作,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志工、靈性關懷師(或臨床宗教師) 、芳療師等,以及家屬的協力運作,才能達成任務。 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病人的親人,協助他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人生終需一死,絕症病人(末期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看到最近醫病平台幾位安寧護理師的大作,讓我做為安寧路上的老兵醫師深為感動: 安寧共照護理師汪慧玲在一文中提到開始時受到排斥或拒絕的經驗。她說:「在以抗癌與拯救生命為宗旨的醫院病房內,安寧照護就像是一個死神般的形象,非常突兀。」 「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共照護理師,而是象徵死亡將近的『安寧照護』。」 「大家對於安寧長久以來的誤解,呈現出目前現今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民眾的心中(甚至在部分的醫療人員)仍存在著『安寧就是等時間』、『安寧就是打嗎啡』、『安寧就是醫生放棄我了』。」 「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所以『解法』當然也就無法使用單一套路,無法複製先前的照護經驗,必須透過不停的傾聽與對話、訊息梳理、依循個人家庭的信念價值,才可能促成病人善終。」她又說:「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愛』呀!」 「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有心力去『感受』別人給的愛,進一步去『付出』愛給身邊的人,而我們都在這施與受的過程締造屬於當下的『圓滿』。」 「安寧緩和療護就是希望在死亡來臨前,減輕症狀、減少死亡恐懼與焦慮,讓每個病人可以好好說愛、好好告別。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不延長瀕死期但也絕不縮短存活期。」 「在病房最幽暗的地方,悄悄滲入一點光,引著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能夠有力量往前走,讓愛能超越生死地持續存在著。」 「我現在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延續溫暖,讓這些家庭能夠持續運轉,是一個多好的良性循環,這讓我深信『愛」是能延續並且能流動的。對我來說,這樣就非常值得。」我們該不該給她按個讚? 另一位是癌症個案管理師劉彥廷,在她的一文中提到,病人說:「被醫師宣判乳癌第四期合併有骨頭與肝臟轉移,之後的醫師與先生的對話,我定格在震驚中,陪伴我的只有在眼眶打轉的淚水以及砰砰作響的心跳聲,腦海裡只有『那我該怎麼辦?』」在她的介入後,病人說:「在之後的門診,我都會看到她陪著我一起看診,翻譯醫師說的專業術語確認我有理解醫師的意思,帶我去檢查室、化學治療室,就像我在森林裡迷路了卻遇到住在當地的居民,被熱情的招待著,我不用再擔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因為我相信她一定會帶我回家。」 「我的個管師小劉總是不厭其煩也不會給我不實際的期待,會讓我知道目前狀況是這樣,萬一未來有什麼變化,她都會和我一起想辦法解決。」病人接受化療後,頭髮開始脫落,引來病人深深的煩惱:「小劉發現我的煩惱,某天不經意的帶我經過癌症資源中心跟我介紹醫院內的癌症資源,我的目光停留在那些假髮上可能太過明顯,她鼓勵我可以試戴看看。」 「在戴上假髮的那一刻,我看到鏡子裡那個久違的自己,感覺很有朝氣與活力,我喜歡這樣的自己,而不是別人一眼就看出我是癌症病人。」 「回顧從一開始只知道哭泣的自己,到現在已能與疾病和平相處,最大的功臣我想是我的個案管理師—小劉。她是我在抗癌道路上忠實夥伴,也是我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鎮定劑,讓我可以安心與篤定的接受我的治療,我很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與生活品質,有她的協助我在一片森林中找到了回家的小徑,路上其實有很多風景,只是一開始被迷路困擾佔據思緒,根本無心欣賞,還好半路上有當地人的出現,帶我去探索祕境,看到世界上難得一見的美好事物。」這位個案管理師說:「透過自身多年腫瘤科臨床照護的經驗才能肩負起癌症病人的管理者、教育者、代言者、諮詢者與協調者之重擔。」 「個管師陪伴病人走過診斷癌症情緒風暴,協助從初診斷癌症的泥濘中慢慢調適,引導病人接受抗腫瘤治療,陪伴病人經歷人生最艱辛與失控的時期,重回生活軌道,也讓冰冷的癌症診斷與不熟悉複雜的就醫治療過程,提供專業溫暖的照護、情緒支持與專業諮詢。」「 個管師也期許病人與家屬給予個管師相對的同理心,相信唯有正向的互動可以讓我們把個案管師的角色發揮得更好,持續幫助更多病人在這段辛苦的抗癌歲月中能有一位忠實、可信的好夥伴陪你一起走。」我們是否也該給這些擔任個案管理師的護理師按個讚呢?
-
2020-11-06 癌症.抗癌新知
口腔細菌的大本營在舌苔 但為何專家建議別用漱口水或牙刷刷舌苔?
人身上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 1.3 倍,分布於身體各部位成一部落。主要的部位包括口腔、鼻腔、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皮膚。這些細菌總共有 500-1000種。生存於口腔和喉嚨的細菌約 900 種,總稱為口腔菌叢。這些細菌散布於牙齒、牙齦、舌頭和喉嚨。在牙齒表面的黏著性菌斑生物膜上有許多的細菌。此外,在牙周小袋深處也可聚集菌斑和殘渣,上面也有大量的細菌。由於有些部位(如牙齦縫隙)不會受到唾液的沖刷;有些部位(如喉嚨和舌頭)出現上皮細胞持續地剝落。所以口腔內不同部位的菌叢組成不盡相同。不過大體而言,口腔菌叢中主要的細菌包括鏈球菌、奈瑟菌、梭桿菌、普氏菌,以及其他的厭氧菌。好的細菌對身體有益,譬如有些可分解養份方便人體吸收,有些則協助製造腎上腺素、皮質醇、血清素、γ-氨基丁酸等,協助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帕金森氏症的病人常常在其口腔和腸道出現不足量的普氏菌,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腦中的多巴胺量不足之因。相反地,口腔内也有許多對健康有害的細菌,例如導致牙齦病變的具核梭桿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齦紫質單孢菌、導致蛀牙的變種鏈球菌、單純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眾所皆知口腔衛生不佳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牙齦疾病。牙齦炎是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引起的牙齦發炎。牙周病是一種低度而慢性的發炎。它是由致病菌引的牙齦發炎,可導致骨質流失、沾黏性喪失、牙齒鬆動甚至喪失。除非定期看牙醫,牙周病常不被人察覺,也常常不會造成不適。美國疾管局的統計,約 47% 的人有牙周病,而 65 歲以上的人約 70% 罹患牙周病。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口腔的細菌除了能夠引起阿茲海默症外,也和身體許多疾病有關。2005 年科學家以牙齦紫質單孢菌感染豬做實驗發現,即便沒有高膽固醇血症,反覆的菌血症也會引起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狀硬化。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動脈的粥樣斑塊中可找到牙周病的細菌。目前有許多專家認為牙齦紫質單孢菌會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美國牙周病學會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倍。此外,與牙周炎有關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 C 反應蛋白的上升。C 反應蛋白是血管發炎的標記。2014 年科學家以老鼠做實驗發現,口腔感染牙齦紫質單孢菌會改變腸道菌叢,增加擬桿菌門細菌和減少厚壁菌門細菌,這種菌相的改變會導致迴腸的漏失,而產生內毒素血症和全身性的發炎。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牙周病,尤其是ACPA- 陽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由上述可知,口腔衛生和健康極為重要,不是只有造成牙周病而已。所以減少口腔的細菌滋長是非常重要的保健方式。目前已知會增加口腔細菌滋長的情況包括抽煙、用藥、基因、食物的種類、青春期和懷孕。此外,如果有牙齦炎的話,也要積極的治療治療。因為如果牙齦炎不治療的話,牙齒和牙齦中間會形成一個牙齦下小袋,其內充滿了細菌。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除掉細菌了。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因為大約一半左右的成年人都曾經罹患過牙齦炎。比上述例子更駭人聽聞的是口腔細菌「具核梭桿菌」竟然和大腸癌有關!2011 年分別有三組有科學家同時研究大腸直腸癌和遠離癌症之正常大腸組織。比較這兩組樣本的腸道菌叢後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樣本有一個共同處,那就存在大量的具核梭桿菌基因。2014 年有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竟然是「穴居在」大腸癌細胞中。也就是說這些細菌住在大腸癌中,不過是在癌細胞的外面。研究發現,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可找到這種細菌的存在,而且令人驚訝的是腫瘤發生肝轉移時,這種細菌也跟著出現在轉移的癌症組織中。研究人員發現,原發的大腸直腸癌和肝臟轉移癌相隔兩年,但是出現在肝臟癌組織的細菌是原先就感染在大腸癌上面的,並不是後來才感染得到的。換句話說,如果原先的大腸癌沒有感染這種細菌,那麼肝臟的轉移癌也不會有這種細菌。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細菌顯然是隨著大腸癌一起轉移到肝臟的。這是否表示,這種細菌是大腸癌的一部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把這個感染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癌接種到老鼠身上,讓這個癌組織長大後,再切一小塊移植到另外一隻老鼠身上。如此重複四次,到了第四隻老鼠身上後,還是可以從這個移植的大腸癌內發現這種細菌。這細菌和癌細胞可是黏得緊啊!更有趣的是,當科學家用殺菌劑「甲硝唑(metronidazole)」治療移植的老鼠後,具核梭桿菌被殺死了,腫瘤的生長也跟著減緩了。相反地,用紅霉素當作對照組(紅霉素無法殺死具核梭桿菌),則可以發現,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顯然具核梭桿菌可提供某種大腸癌需要的東西。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具核梭桿菌的確在大腸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分析發現,伴隨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直腸癌有較高的比例出現特定的基因變化。口腔的細菌主要在哪裡?答案是舌苔。舌苔是口腔細菌的大本營。舌苔通常是白色的。有時可以變成黃色,甚至是黑色(圖5)。不管什麼顏色,舌苔基本上就是多層細菌和霉菌的組合。舌苔一旦取下來放在紗布上來看都是帶有顏色的,從淺咖啡到深咖啡都有。這是因為不同細菌有不同的顏色所造成的。口腔菌叢之間應該維持生態平衡,用漱口水消毒或使用抗生素都會破壞細菌之間的平衡,這樣會讓某些細菌成為主流。舌苔也不能夠用牙刷去刮,因為會把舌頭上面的鱗狀上皮細胞弄得粗糙,讓細菌更容易附著和生長。一旦菌落之間失去平衡,舌苔顏色會改變、出現口臭,也會有自覺性的口腔異味。密蘇里州的醫師於 2018 年 9 月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一個蠻嚇人的個案。一位中年女性因車禍而使用抗生素。結果不到一星期,舌頭出現黑色的舌苔。後來停用抗生素並力行口腔清潔後才恢復正常。(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椰子油拿來喝預防失智症?營養師點出這個理由,恐怕更傷身
近幾年有些民眾會將初榨椰子油直接拿來喝,希望能夠預防或治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奇美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趙苔君說,雖然少數臨床研究和動物試驗有相關的報告,但是目前國際上仍然沒有大型世代性研究證實,椰子油能預防或緩解失智症,所以建議民眾只能適量品嚐,不宜高劑量攝取,以免造成血脂質與膽固醇。椰子油放於室溫下,能散發出淡淡的椰子香,放置在低於14~25度以下後,便呈現飽和脂肪酸的乳白色凝固狀。趙苔君說,因為椰子油的油脂構造,與動物性食物的油脂一樣都屬於飽和,也就是油脂本身是穩定的、不容易劣變也耐高溫,確實適合高溫油煎或油炸食物。 高劑量攝取恐增膽固醇、血脂質 既然是飽和脂肪酸,那就是不好的油?趙苔君進一步解釋,雖然椰子油含有92%的飽和脂肪酸,但中鏈脂肪酸佔其大多數,才會有研究認為,這種中鏈脂肪酸可直接由肝臟代謝轉化為酮體,當體內葡萄糖缺乏時,酮體便可做為大腦中重要的替代熱量來源,而且含有40~50%豐富的月桂酸、葵酸、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以及含有酚類化合物和激素,可預防腦細胞外amyloid-β peptide的堆積,進一步改善、預防阿茲海默症。 但是,椰子油所含的植物性飽和脂肪酸,在長期高劑量攝取下,對身體健康造成隱形的傷害,包括增加血脂質與膽固醇,絕對不能忽視。 椰子油每天5-10克最安全 那該如何正確使用椰子油?趙苔君說,一天的飽和脂肪酸建議食用量,約佔總熱量的10%,以1800卡為例,一天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需低於20克,且因動物性食物如雞、豬、牛,都含有飽和脂肪酸,所以椰子油一天安全攝取量約5~10克,相當1~2茶匙。 也因為油脂種類的選擇與食用量,攸關著身體健康,趙苔君建議,每個家庭至少需要準備3種油,一種為不宜高溫烹煮,適合涼拌用的橄欖油或苦茶油,一種是炒菜用的芥花油或葵花油;另一種則是高溫油煎或油炸的椰子油,最好是選用初榨椰子油,巧妙運用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飲食生活。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生,是持久耐力馬拉松!施昇輝「減法理財術」:穩穩賺、慢慢賺,才能久久賺.老公退休後超依賴、什麼都要管?還沒得憂鬱症之前,趁早放棄當個「好老婆」.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
2020-11-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芝麻素」可護心、保肝還抗氧化...真那麼厲害?藥師告訴你:真正有效的是這3項
說到這年頭的保健新寵兒,芝麻素絕對榜上有名,但許多保健食品總是誇大神化產品的效用,微笑藥師網這週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希望提供資訊給大家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喔。芝麻素的保健效益 一、什麼是芝麻素(Sesamin)芝麻素(Sesamin)是指芝麻中脂溶性抗氧化群芝麻木酚素(Lignans)主要代表成份,在芝麻中含量0.5%~1.2%不等,目前研究發現具有強效的抗氧化作用,對於人體的血壓、血脂具有正面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肝臟機能。不過芝麻素僅占芝麻含量不到1%,所以單吃芝麻不容易攝取足量芝麻素達到保健功效,對於想要達到日常保健作用者,建議服用萃取純化後的芝麻素保健食品。二、芝麻素的用途芝麻素在廠商的渲染下,被賦予了許多神奇的效力,但大多都是動物性實驗,尚未經過人體實驗證實,故微笑呼籲民眾在選用芝麻素產品前,還是先諮詢相關專業人員再購買喔。學理來說,芝麻素可以抑制delta-5-desaturase(此酶是在脂肪酸代謝的限速酶rate-limiting enzyme),抑制delta-5-desaturase會使血液中中的EPA與AA濃度下降。在1996年的一篇人體研究實驗,顯示每日服用64.8毫克芝麻素與328毫克維生素E(實驗組),比單獨每日服用328毫克維生素E族群(對照組),其整體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而對照組沒有下降的現象。綜合其它動物試驗,文中表示芝麻素降血脂效果可能與其抑制delta-5-desaturase、HMG-CoA reductase、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AT)酵素有關。【1】除了血脂的調控外,由於芝麻素能誘導內皮組織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現,所以對於收縮壓也有幫助。2009年一篇雙盲交叉人體試驗顯示,每天服用60毫克芝麻素,持續4周,能明顯使收縮壓下降3.5mmHg/舒張壓1.9mmHg【2】。或許你看到這數據可能無感,統計研究指出,收縮壓下降2-3mmHg,能降低4%冠心病死亡率、6%中年中風死亡率。【3】動物實驗發現,芝麻素能藉由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減輕因酒精或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臟損傷,所以芝麻素的保肝效果也備受注目。在人體研究也看到類似效益,研究發現每天服用260毫克五味子萃取物及10毫克芝麻素,可以改善肝功能,調降肝指數ASL/ALT。【4】另一主要機制是抑制維生素E-ω羥基化(Tocopherol-ω-hydroxylation)(此為維生素E主要代謝速率限制步驟)。口服芝麻素,透過抑制維生素E的代謝而升高血液及組織中維生素E的濃度,特別是伽馬子集維生素E(γ生育酚和γ生育三烯酚),所以芝麻素也能間接提升身體抗氧化的能力。至於芝麻素幫助睡眠的功效,在2015年發表於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的一篇有關芝麻素與維生素E補充品對於健康人體的抗氧化及日常生活疲勞感改善的研究,其中提到連續8週,每天服用10毫克的芝麻素及55毫克的α-維生素E,對於睡眠有幫助。【5】不過微笑說明一下,目前芝麻素及維生素E幫助睡眠的文獻相當少,並不足以支持其用於幫助睡眠的效益,所以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規律運動並保持愉悅的身心才是上上策。至於其它生理作用像帕金森氏症的預防、雌激素受體調節作用、脂肪燃燒,都未經人體臨床試驗,僅限於動物性試驗。整體來說,芝麻素可以藉由減少維生素E的代謝來增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到底芝麻素要吃多少呢?由於目前人體研究資料有限,故沒有建議的服用劑量,但若想提高身體裡維生素E的含量,以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則必須服用約100-150毫克的芝麻素。三、微笑藥師的定位目前芝麻素的人體研究仍太少,初步研究顯示對於心血管保健(血壓血脂)及肝臟保健有幫助。對於血壓血脂的保健效益不如精胺酸或紅麴,肝臟保健效益亦不強勢,但整體來說,芝麻素能全面性兼性心血管保健、肝臟及抗氧化效益,人體食用安全性高。參考資料:1.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 of sesame lignan in humans. Atherosclerosis 1996 Apr 26;122(1):135-36.2.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sesamin in humans. J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2009 Feb;55(1):87-91.3.INTERSALT study findings.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i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1989 Nov;14(5):570-7.4.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in humans using a mixture of schisandra fruit extract and sesamin. Phytother Res. 2013 Mar;27(3):368-73.5.Sesame Lignans and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Improve Subjective Statuse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in Healthy Humans With Feelings of Daily Fatigue. Glob J Health Sci. 2015 Mar 25;7(6):43263. doi: 10.5539/gjhs.v7n6p1.本文獲廖偉呈藥師授權轉載,原文: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作者簡介_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延伸閱讀: 21天內替你抗發炎、降三高、減肥!美心臟外科醫師公開「修復身體菜單」:不只吃三餐,更要吃點心
-
2020-11-04 科別.百病漫談
肚子好痛!是不是恐怖疾病?醫師教你4項判斷基準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作者山本健人】腹痛是每個人都常有的症狀。「雖然肚子非常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自然不痛了。那是什麼造成的疼痛呢?」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那些腹痛多半是吃太多、喝太多,或便秘使糞便、氣體累積所導致的「非病態性腹痛」。腹部之中有許多的器官:• 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等消化系統的器官• 子宮與卵巢這類的婦科器官• 膀胱與輸尿管這類的泌尿科器官• 主動脈這樣的粗血管這些器官都可能會引起腹痛。在那些種類的腹痛之中,也藏有必須治療的恐怖疾病。要怎麼樣才能分辨出來呢?基本上只要不是讓醫師診察,就很難自己分辨「這種腹痛可不可怕」。原則上我建議「感到不安便就診」這個方針,不過我還是統整了應該要確認的要點,但也只是大致的判斷基準。要點有以下四項:①疼痛的開始方式確認腹痛是突然開始,還是慢慢開始。「突然開始」是指自己能夠詳細說出疼痛是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開始。瞬間發生的強烈腹痛可能是主動脈瘤破裂或腸的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系統的疼痛,大多狀況都必須馬上接受治療。另外如果是女性的話,子宮外孕破裂或卵巢出血也會是突然發生腹痛的原因。順帶一提,性行為後感覺腹部疼痛是卵巢出血的典型表現。若是這種情況,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啟齒,無法好好告訴醫師疼痛發生的經過,但是為了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反而是一開始就必須告訴醫師的重點。另一方面,闌尾炎(盲腸炎)、膽囊炎、膽管炎、憩室炎(大腸凹陷處發生炎症的疾病)等發炎性的疾病;手術後的沾粘;大腸或小腸腫瘤導致的腸阻塞等消化系統的疾病,幾乎都是慢慢開始疼痛。此外,發炎性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細菌感染所導致,所以通常會伴隨發燒(不過也有高齡者完全沒發燒的病例)。當然,並不是說慢慢開始的疼痛就能放心,其中也有要馬上治療的疾病,所以請按照順序繼續確認下面列舉的要點。②開始疼痛後的經過接著要確認是長時間一直疼痛,還是斷斷續續地疼痛(時而痛,時而不痛的變化)。一般而言,「長時間一直疼痛」與「沒有變化」這樣的狀況,多半是由需要治療的疾病所造成。另一方面,疼痛有所變化的狀況,其原因大多都是腸炎、便祕、腸蠕動帶來的疼痛(蠕動痛)等疾病,需要緊急治療的情況偏少。③疼痛部位確認痛的是哪個部位。痛的部位不一定,腹部各處都會痛;以及肚臍周圍隱約有些疼痛,不管按壓哪裡都覺得有點痛這樣的狀況,可判斷為腸炎、便祕、腸蠕動等非緊急的疼痛。另一方面,如果「壓了會痛的部位只有特定一處」,這樣的症狀就必須注意。因為位於該部位的器官可能有某種疾病。若要說明各部位器官的所有疾病,資訊量可是多到光是這些就足以寫成一本書,所以在此我就割捨詳情。不過,只有以下三個重點希望各位記住。首先第一個是關於闌尾炎。不知為何,日本從以前開始就會把闌尾炎稱作「盲腸」,但是盲腸是部位的名稱,不是病名。由於是闌尾這個部位發生炎症,所以正確來說是「急性闌尾炎」。闌尾炎這個疾病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有時也必須動手術。闌尾炎疼痛的地方可能會移動,像是「最初是心窩附近疼痛,之後痛感往右下腹移動」。由於不是只有闌尾所在的右下腹一直疼痛,所以必須注意。第二個是懷孕相關的疼痛。要是忽略了跟懷孕有關的腹痛,對母子來說都非常危險。只要無法斷言自己已經懷孕的可能性絕對是零,就必須到醫院檢查有無懷孕。這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查出來。第三個是並非一個地方疼痛,而是腹部整體都非常痛,痛到沒有辦法走路的狀況。這種情形可懷疑是重度的腸阻塞,或是穿孔性闌尾炎等疾病(胃或腸穿孔導致腹膜整體發生炎症的狀態)。尤其腹膜炎擴及整個腹部後,可能會危及性命。其典型的症狀為「無論觸碰肚子的哪裡都極為疼痛」、「光是輕按或碰到就超級痛」、「坐下、站起、咳嗽造成的輕微震動也極痛」。當然,我想如果腹部整體都有如此強烈的疼痛感受,那麼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就醫。④走動時會不會痛一走動就會感受到的腹部疼痛,被視為腹膜炎的徵候。闌尾炎與憩室炎會使周遭的腹膜發生炎症,所以一走動就會感受到腹部疼痛。只要病患稍微移動,腹膜炎的疼痛就會影響腹部,所以其典型表現是「疼痛時靜靜不動,整個人蜷縮起來」;反之,「疼痛時會滿地打滾、動作很大」這樣的情況,反而不太可能是腹膜炎,比較有可能是泌尿道結石等緊急性低的疾病。症狀輕微時還有一種確認方法,那就是跳躍;或者伸懶腰、墊腳尖後,再將後腳跟往下踩,用這類的動作讓腹部震動,確認疼痛的地方有沒有變得更痛。這也是我們醫師在診察室實際對病患施行的確認方法。以上就是希望各位在腹痛時要檢查的要點。如果去醫院之前就先確認好此處寫的檢查項目,便能好好將自己的症狀傳達給醫師,獲得順暢的診療。
-
2020-11-04 癌症.抗癌新知
大多數癌症真的沒原因嗎?肥胖、維他命D不足等都可能致癌,只是你沒警覺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近年來逐漸升高,國內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人數已經超過 10 萬了。我們靜下來想想,如果突變是單純隨機發生的話,那麼為什麼現今的運氣比百年前差?是不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不明顯的環境因素?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⑴ 大腸直腸癌之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抽煙:統計調查發現,65% 的肺癌是因為抽煙造成的,其餘的 35% 的肺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抽煙會導致肺癌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然而抽煙能引起呼吸器官以外的癌症嗎? 2017 年南韓的科學家比較 703 位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和 1,406 位健康的人的差異。結果發現抽煙和大腸直腸癌的確有關係,而且這個關聯性在男性較為顯著。• 細菌:2018 年科學家發現,腸道有兩種細菌會促進大腸腫瘤的生長。這兩種細菌就是鬆脆桿菌和某一種菌株的大腸桿菌。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師原本只是在研究鬆脆桿菌毒素,卻意外的發現,將這些細菌注入老鼠後,可以在老鼠的大腸中發現許多腫瘤。於是他們就探討:人類的大腸癌是否和細菌有關?這些科學家研究家族性大腸息肉病。他們發現從這些病患取出的息肉,上面都覆蓋著一層生物薄膜,裡面充滿兩種細菌,也就是上述的鬆脆桿菌和大腸桿菌。相反地,如果是從健康人取得的大腸組織,只有少數樣本會有這兩種細菌。這些科學家於是著手作動物實驗。他們發現若同時給於老鼠這兩種細菌的話,會產生大腸癌;但是如果只給於老鼠其中任何一種細菌的話,則很少會出現腫瘤。科學家解釋,在正常情況下,大腸腸道的表面有一層黏液,它可以阻止微生物的入侵。但是上述的這兩種細菌能夠穿越這層黏液。一但穿過了這個保護層,細菌便可以大量繁殖並且覆蓋腸道的內襯。大腸桿菌可以產生毒素傷害大腸細胞的 DNA,鬆脆桿菌則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毒素,來傷害 DNA 並且造成發炎。幸好並非每一個人在大腸裡面都有這兩種細菌。如果有這兩種細菌的話,似乎是在兒童期就得到的。因為腸道菌叢從人出生後就開始形成,到一歲左右菌叢就達到成人的複雜度。醫學上早已知道鬆脆桿菌毒素會造成腹瀉,但是直到現在才發現這兩種細菌能夠協同加強腫瘤的生長。顯然,今後在大腸檢查中,如果發現有這類細菌存在的話,那麼受檢者就應該接受更加頻繁的大腸癌篩檢。⑵ 高血糖也是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伯特.渥克斯坦教授的研究團隊認為 77% 的胰臟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但是台大醫院於 2015 年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 5.6mmol/L 就會增加14% 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中研院於 2019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是因為在高量葡萄糖的情況下,胰臟細胞容易出現 KRAS 基因突變。而早在 1988 年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95% 的胰臟有 KRAS 基因突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在 2012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追蹤 435,674 人長達 7.2 年後找到有 29,099 位男士和 13,355 位女性罹患癌症。從中發現在飲食中加入蔗糖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加入果糖則會增加小腸癌的風險。• 2017 年有一項義大利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 578 位膀胱癌的患者,對照組是 608 位不相干疾病的急性住院病人。研究發現「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GL)」高的食物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研究進一步發現,蔬菜吃得少會增加「升糖負荷」對膀胱癌的風險性。• 瑞典研究團隊在 2017 年發表了一篇將近 20 年的追蹤研究。他們追蹤 4910 位參加者,從 1990 年代開始到2010 年為止,直到個案出現大腸直腸癌的診斷、死亡,或是因為移民而失去追蹤為止。這項研究發現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和高血糖有關係。⑶ 維他命 D 不足和癌症有關係嗎?• 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聯性,最早是在 1980 年由葛倫所提出來的。他們觀察到,美國大腸癌的死亡率在日照較少的地方比較高,因而提出了「維他命 D 假說」:亦即,維他命 D 比較充足的人,有比較低的大腸癌死亡率。自從這個理論被提出來後。許多研究者就試圖研究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從動物實驗中可以發現,維他命 D 能夠促進細胞的分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的凋亡,以及減少腫瘤血管的形成。臨床上觀察到的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多半是集中在四大類癌症: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以及胰臟癌。最近又發現維他命 D 和肝癌的發生以及治療有關。• 2014 年歐美合作研究,從 52 萬名歐洲人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血中維他命 D 的含量過低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率。• 2018 年,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 進行一個長達 16 年(中位數)追蹤的大規模調查,比較 3,301 位癌症病人和 4,044 位隨機挑選的人。研究發現,根據血液中維他命 D 的濃度高低把研究的人群分成四等份,那麼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最高濃度的1/4 人群比起最低濃度的1/4 人群,有較低的風險罹患癌症,大約低 22%。其中肝癌的差異尤其明顯,因為血液中有高濃度維他命 D 的那群人,罹患肝癌的風險甚至可減少 50%。根據這項研究的發現,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的 Taiki Yamaji 説:「服用維他命 D 對許多癌症多少都有些好處。」• 2019 年中國廣州的研究發現,「經動脈導管肝臟腫瘤化學栓塞術」對維他命 D 含量過低的肝癌病人療效不佳。•癌伏妥錠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不用於治療肝癌,2019 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發現,維他命 D 可以反轉肝癌對癌伏妥錠的抗藥性。⑷ 肥胖和癌症有關係嗎?2015 年法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約 3.6% 的癌症可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尤其是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2017 年英國科學家分析體重過重和糖尿病在癌症方面扮演的角色。這項研究收集 175 個國家的資料來分析 12 種癌症。這項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 6% 的癌症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和糖尿病。尤其是前者,體重過重所造成的癌症病人數是糖尿病所造成之癌症病人數的兩倍。為什麼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醫學研究指出兩個原因。第一、發炎的白色脂肪組織有較高量的芳香環轉化酶(aromatase),而此酶會增加雌激素的生成。由於雌激素是乳腺癌症的最主要因素,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女士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第二、肥胖者的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低,因此胰臟會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功能的不足。然而,胰島素本身就是一個細胞生長激素。因此過高的胰島素自然就會刺激細胞的生長,因而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如果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那麼減肥是否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2009 年有一項回顧性的研究,比較肥胖者的癌症發生率是否會因為減肥手術而減少。研究發現 1,482 位女性做了減肥手術之後,只有 3.6% 出現癌症(大多為乳癌、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相反地,在 3,495 位未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婦女中,有 5.8% 得到癌症。2014 年,又有另外一項類似的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減肥手術能夠讓婦女減少 71% 的風險罹患子宮頸癌。如果手術後還能夠維持正常的體重,那麼還可以減少罹癌風險到 81%。不過,減肥的效果沒有這麼單純。2016 年有一個有趣的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老鼠攝取正常量的飲食,這群正常體重的老鼠當作對照組;另一組老鼠則給予大量的餵食養成肥胖的老鼠(實驗組 A)。再把一部分肥胖的老鼠改回正常的飲食量,讓牠們回復到正常的體重鼠(實驗組 B)。 研究人員再將這三組的老鼠注射等量的癌細胞,來觀察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正如我們所預期的是,注射到肥胖老鼠(實驗組 A)的癌細胞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還要快。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注射到恢復正常體重的老鼠(實驗組 B)的癌細胞,還是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快,而且和注射到實驗組 A 之胖老鼠的癌細胞長得一樣快。從實驗組 A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肥胖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從實驗組 B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顯然肥胖對癌症的影響在減重後仍然存在!目前認為肥胖會增加下列癌症的風險: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直腸癌、食道腺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肝癌、卵巢癌、賁門胃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也就難怪美國臨床癌症學會於 2014年發出警告,肥胖將超過煙草成為致癌危險因子中的第一名。從以上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的環境因素可以是如此的間接讓我們無從察覺,以致於都歸類成隨機因素。(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2 新聞.元氣新聞
龍山寺肝篩填問卷 破金氏紀錄
為揪B、C肝的帶原者和患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和艋舺龍山寺攜手合作,10月31日在龍山寺提供免費肝炎及肝癌篩檢,並挑戰12小時內填寫健康問卷的金氏紀錄。當天上午8時開始,至11時25分人數已達4500人,已破金氏紀錄,到了下午2時,更以8032位參與者的好成績挑戰成功。當天清晨5時,有數十位民眾抵達現場排隊,活動期間排隊人龍環繞捷運站數圈。活動現場看到許多民眾,全家人一起出動護肝,填寫問卷並接受篩檢。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強調,肝癌從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降到第二,但每年仍有一萬多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許金川說,基金會走遍偏鄉篩檢,仍有死角,疾呼肝病防治的最後一哩路,是借助民間信仰力量,不只求心靈平安,更要實際照顧肝臟健康。這次與艋舺龍山寺的合作,希望能帶動風潮,不管哪一種信仰,都能一起加入消除肝病行列,讓台灣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據此次健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B肝帶原者占9%,C肝帶原者則占1%,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說,符合過往台北地區,這兩項肝炎的盛行率認知。楊培銘指出,國人對於B、C型肝炎病識感低,且並未了解其嚴重性,國人B、C肝篩治積極度仍有加強空間。許金川表示,問卷資料統計結果完成後,未來提供政府衛生單位做為全民保肝施政的參考,讓主動抽血驗B、C肝形成全民運動。肝基會積極推動「根除肝病三部曲」,民眾一定要「主動篩檢」知道自己是否為B、C型肝炎帶原者或患者,然後「積極就醫」、「早期治療」。
-
2020-11-02 科別.消化系統
婦人肝臟20公分血管瘤破裂 陳肇隆團隊11小時搶救成功
屏東縣許姓婦人不知道自己的肝臟長血管瘤,壓迫到胃引發不舒服才就醫,9月中旬血管瘤突然破裂,只有換肝才能續命。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帶領肝臟移植團隊,在24小時內完成相關評估,歷經11小時手術將許婦從鬼門關拉回。許婦感動說,感謝家人與醫生都沒有放棄她,以後會更珍惜生命。59歲的許姓婦人罹患多發性巨大肝血管瘤,過去一直沒做過相關檢查,不知肝臟內最大的血管瘤直徑已達20公分,超過四分之三的肝臟被腫瘤占據。今年8月初,許婦出現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才就醫,醫師懷疑是肝臟血管瘤太大壓迫到胃才不舒服,輾轉到高長庚看診。許婦病況急轉直下,9月18日血管瘤破裂導致劇烈疼痛,送抵長庚醫院時已無心跳、血壓,兩次緊急手術出血量超過1萬毫升。陳肇榮帶領肝臟移植小組進行換肝評估,最後由陳婦的大兒子捐出近七成的肝臟救母。陳肇隆指出,根據一般換肝程序,術前評估需要4至5天,因許婦情況緊急,換肝團隊在24小時內完成兒子捐肝評估與母親受肝準備,這項超緊急手術挑戰很大,所幸在11小時內順利達成,捐乾兒子的肝臟已經長回至八成,母親也即將出院返家。「感謝家人與醫療團隊沒有放棄」許婦說,昏迷後意識很模糊,清醒後才知道老公與兩個兒子都爭著要捐肝給她,感謝醫療團隊將她的命救回來。兒子也說,捐肝救母是應該的,以後跟媽媽會「心連心、感情更好」。長庚換肝團隊完成超過2千例肝臟移植手術,陳肇隆表示,肝血管瘤不是惡性腫瘤,通常不會有症狀,通常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時發現,目前也沒有藥物可讓血管瘤消失或停止生長。此外,肝血管瘤原則上不需要治療,但若已經巨大壓迫其他器官,長得太快或腫瘤屬於非典型影像才會考慮手術切除,許姓患者是罕見病例。
-
2020-11-02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換肝後人生天天吹!中醫助72歲薩克斯風團長投身公益
72歲卓先生因B型肝炎造成肝硬化,12年前罹患肝癌和腎細胞癌手術,4年後肝癌復發,2014年接受大愛捐肝,定期追蹤至今都無復發、轉移,但胃食道逆流服胃藥、加上抗排斥、抗病毒藥,飽受慢性胃炎折磨,今年4月接受中醫調理後緩解,體力、肺活量變更好了,身為薩克斯風樂團團長的他,現在又可以開心地帶團投身公益表演。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說,他忙手術,三餐不定時,常便當5分鐘吃完,加上壓力大,有胃食道逆,一天得吃上8顆胃藥,經向中醫部主任林宏任求診獲緩解,由於門診常發現肝臟移植後肝友多合併慢性疾病問題,肝功能沒有問題卻老是身體不適,今年4月與中醫部長黃升騰、主任林宏任及中醫師賴香君合作,門診同時段提供肝移植病患中西醫合併治療。中醫師賴香君說明,器官移植中心今年四月與中醫部合作,已有149名病患嘗試在吃抗排斥藥外,也接受中醫調理,其中119人持續追蹤治療中,回診率達80%,現50%病患因此吃好、睡好,吃排斥藥或一些身體不適獲緩解,近四成患者肝功能獲改善,近三成腎臟變好。她也建議民眾,民眾有病痛可向中醫師求診調理身體,千萬別亂吃來路不明藥物。中國附醫器官移植中心個管師邱珮翎說,換肝後病患,因此在術後調養要做到作息正常,飲食不要亂吃,要掌握少油、少鹽、少糖,讓肝臟休息、修復,由於換肝手術的傷口很大,因此在術後體力調養很重要,要採漸進式運動,先慢步走,半年後改為小跑步等,有的患者二年後可以打籃球、重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