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搜尋
聯合報
共找到
1540
筆 文章
-
-
2020-11-0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考慮進行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治療。 規律運動健康有益處,但多數人不太了解運動對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性,有些病友甚至擔心安全而缺乏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重要因子,且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因此危險因子的控制對病友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與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有很大的相關性,且提高身體活動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並減緩腎功能惡化,也有助心肺適能和避免肌肉萎縮。 還未到洗腎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影響腎功能。而開始洗腎後,則容易有蛋白質流失的情形,在營養攝取上建議要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量。一方面因為蛋白質流失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攝取限制,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肌少症,此時肌力訓練就顯得更重要了。 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運動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應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伸展運動。1.有氧運動:增加身體活動量、降低體重,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風險因子。如腳踏車或走路,每周 3-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即感覺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程度,每次持續20-60分鐘。如果無法持續長時間運動,可以每次運動3-5分鐘,反覆的運動與休息,累積到20-60分鐘。 2.阻力訓練: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方式如使用啞鈴等重訓器材、從椅子起身、爬樓梯、抬腿、深蹲、舉水瓶等。每周2-3天,最少做一個回合10-15次。大部分病人應可做多個回合。從事8-10種不同的運動針對主要的大肌肉群做訓練。3.伸展操:每周2-3天,靜態伸展到有點緊繃,每次靜態伸展維持10-30秒,同一位置伸展總共伸展達60秒。不過如果有電解質異常,特別是低/高鉀血症、肺水腫、四肢水腫、胸悶、心悸、近期進行手術、心律不整、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血糖>300、血壓>180/110、感染、中心靜脈導管或動靜脈廔管/人工合成動靜脈血管功能不佳等情況,就建議病患者先不要運動,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運動。【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 🔔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非看不可】主題: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 時間:11月12日(四) 20:00-21:00平台:元氣網粉絲團來賓: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毛琪瑛醫師、腎友Jimmy【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03 新聞.活動快訊
《世代混搭、質感重擊》 史上最有質感的戶外派對來襲
今年3月中旬聯合報系為質感青年創立的跨平台媒體「500輯」,將於11月7(六)在台北101旁邊的水舞廣場,舉辦戶外大型實體活動「500趴」,500趴將是史上最有質感的戶外派對,結合音樂、策展、獨家攤位、書報攤等多樣元素,《500輯》邀請台灣各領域質感品牌與歌手,規畫極具魅力的創作與表演,號召大家一起來開趴,共享冬日美好時光。首屆「500趴」以《世代混搭、質感重擊》為軸線,活動有三大亮點:一、國際級策展團隊:空間設計邀請曾為華文朗讀節、草率季操刀的Frank黃偉倫,視覺設計是曾經負責2018年雙十國慶及2020年台灣設計展主視覺的設計師葉忠宜,音樂策展是蘇打綠的團長阿福。二、華麗的演唱組合:由蘇打綠團長阿福策畫的音樂表演陣容,包括甫獲2020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魏如萱、「金曲最佳重唱組合」動力火車、「金曲25國語專輯」得主張震嶽、美秀集團、吳卓源、鹿洐人、海豚刑警、Control T、文慧如等接力演出。三、獨家品牌參與市集:米其林二星餐廳RAW團隊首次出攤,推出限量500份、每套500元的「500趴限定套餐」,同時,還有台北晶華酒店主廚首次戶外攤、世界冠軍吳則霖興波咖啡攜手春池玻璃吳庭安、亞洲50大最佳酒吧DraftLand、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攜手世界麵包大賽冠軍陳耀訓等,端出多款500趴限定的聯名餐飲。此外,還有森³ sunsun museum、披薩有張臉、nom nom、好食光Keya Jam、日本生吐司嵜SAKImoto Bakery、溫事、男子漢泡飯、津美妙、tiger milk等數十間質感品牌攤位。其中,蘑菇與津美妙將合作推出500趴當日限定商品,陳小曼將與AHA Saloon聯手推出一日限定藍儂咖哩飯,好食光Keya Jam則是攜手嵜SAKImoto Bakery推出500趴限定組合-玉荷包果醬+生吐司。【活動資訊】500趴 ── 世代混搭╳質感重擊活動時間:11月7日(六)11:00—20:00活動地點:台北101水舞廣場(近捷運台北101/世貿站4號出口 )活動網址:https://topic.udn.com/event/500party
-
2020-10-29 名人.毛琪瑛
【直播回顧】慢病好日子-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
【慢病好日子系列直播 第一集】主題: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時間:11/12(四)晚上8點直播邀請:毛琪瑛醫師/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Jimmy/洗腎人生的健身. Jimmy粉絲團👉看影片回顧直播慢病好日子 看腎友怎麼運動慢性腎臟病是台灣國病,不僅列名健保十大燒錢疾病,腎友也必須長期透析治療,部落客jimmy的洗腎歷程近10年,但他熱愛健身,翻轉腎友形象,復健科醫學會理事、醫師毛琪瑛也鼓勵腎友積極動起來,打造慢病好日子不難。毛琪瑛指出,腎友因長期洗腎導致體能不佳,肌肉流失,身心受挫。台灣約九成的腎友需長時間至醫療院所進行血液透析,每次花三到四小時,一周三次,常見體力下降,下肢的穩定度較差,有不少年長的腎友還有肌少症,或合併糖尿病,因此更排斥運動,惡性循環。她說,無論是腎臟病或合併糖尿病,病患都必須長期與疾病搏鬥,因此適度用復健運動輔助,可以幫助病友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延緩疾病退化,逐步回復穩定的生活品質。毛琪瑛說,腎友復健運動原則是依照自己的洗腎時間和體能做調配。舉一周需洗腎三次的血液透析病患為例,洗腎那幾天身體可能較虛弱,可以採用躺著做的運動;不洗腎的日子則可視體能狀態,加強運動強度,採用扶椅子或站立的動作招式。她笑笑說,若像jimmy這種體態極佳的腎友,運動的困難度自然可以更進階。想知道jimmy如何征服健身房,以運動平衡生活嗎?有哪些適度的復健運動可以幫助腎友克服併發症,讓自己容光煥發享受慢病好日子?28日晚間8點,毛琪瑛醫師與jimmy將同框在慢病好日子直播活動傳授撇步,一起創造好日子。慢病好日子電子報有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歡迎免費訂閱●本站保留調整各電子報出刊頻率之權利。●訂戶除收到您所訂閱之電子報外,系統將定期或不定期額外寄送「聯合電子報訂戶專刊」至您的電子信箱。●其它事項請參閱聯合報的「隱私權聲明」👉隱私權聲明連結
-
2020-10-29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上線,慢病的日子,我們一起好好過!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點我免費訂閱●本站保留調整各電子報出刊頻率之權利。●訂戶除收到您所訂閱之電子報外,系統將定期或不定期額外寄送「聯合電子報訂戶專刊」至您的電子信箱。●其它事項請參閱聯合報的「隱私權聲明」👉隱私權聲明連結
-
2020-10-29 科別.消化系統
讓台灣「肝肝淨淨」 陳時中首提抽血加驗B、C肝措施
國內B、C肝炎患者近300萬人,如何做好肝炎防治,減少肝臟纖維化、硬化及肝癌,已成重大議題。衛福部長陳時中10月23日晚間出席「台灣肝淨未來論壇」時首度提出「抽血加驗肝炎」措施,配合健保大數據,期望早日達到全民肝炎普篩。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聯合報於10月23日舉辦「台灣肝淨未來論壇」,主持人為台大醫院副院長、肝策會理事長高嘉宏,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應邀致詞,國健署署長王英偉、高醫大講座教授莊萬龍及苗栗、嘉義等四縣市衛生局長各提出簡報。與會者包括莊萬龍等人肯定中央為C肝防治「掏錢佈署」、救人無數,有助台灣更早達到消除C肝。陳時中說,預防性的投資有時是必要的,但決策極困難,例如當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使40歲以下者多能免於肝癌,如今治療C肝,成效也要慢慢才會看到。陳時中表示,中央地方攜手努力3到4年,已治療10萬名C肝患者,但仍有四成感染者尚未篩檢及治療。他建議可「抽血加驗肝炎」,因國人愛看病,喜歡領藥、抽血、做檢查,若能在驗血時透過雲端大數據自動挑選出沒做過肝炎篩檢的人加驗肝炎,而中間檢查費用差額由公務預算支付,有望提高篩檢量能。陳建仁說,健保署擁有完整就醫資料,國健署有B、C肝高風險地區以及受刑人、洗腎、梅毒、愛滋病等特殊族群篩檢資料,只要整合,就可成為未來肝炎普篩的重要數據資料。他也建議所有醫師看診時主動問:「做過肝炎篩檢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治療B、C肝的口服藥目前僅限消化系專科醫師才能開立處方,建議健保署開放所有醫師都能開立相關處方,且能強制醫師提醒與介入,達成「肝炎篩檢家家催、口服藥品處處開」目標,促使醫師主動出擊,「這就技術而言可行。」在醫療上,高嘉宏特別為B肝患者抱屈。他說,目前C肝藥物的健保給付原則為只要體內有病毒就提供給付,相較之下,人數眾多的B肝患者在治療上卻限制重重,不少病人體內病毒活躍,卻礙於肝指數和肝纖維化不夠嚴重,無法獲得給付。高嘉宏認為,健保應該逐漸鬆綁B肝給付限制。台灣在肝炎防治上,中央擬定政策,目標清楚且有執行力,相信一定有機會能「肝肝淨淨」,讓B、C肝患者及早治療、降低肝癌風險,同時超越世衛2030年消除慢性肝炎的目標。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說,只要公衛、醫療以及中央、地方齊心協力,促成「資訊一條龍」,整合篩檢跟健保數據,相信不久將來就能從「消除C肝辦公室」變「消除肝炎辦公室」,甚至把辦公室也清除掉。
-
2020-10-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今年再度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首次移師台中舉辦,吸引逾20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長期忽視身體的發炎警訊,小心癌症來敲門。醫師指出,發炎與癌化的機轉路徑相通,以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為例,有研究證實腸道黏膜終年處於「爛爛的」狀態,轉為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逾六成。想降低發炎機會,專家認為從飲食改變著手相對容易,找回均衡營養,就有機會遠離癌症。腸道長期發炎 恐刺激細胞癌化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說,發炎與癌化的機轉具共通路徑,所以長期發炎很可能刺激細胞癌化。以大腸直腸癌為例,致癌主要風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及不良生活型態以外,另有一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若發病8到10年都沒好的治療,也可能癌變。發炎性腸道疾病包含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蔣鋒帆說,前者為大腸與直腸紅腫發炎,後者則是從口腔開始,整個腸胃道至肛門口都潰瀾,均可能躲藏癌症。丹麥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轉化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多66%。「發炎性腸道疾病最知名的病人,就是最近剛因病辭職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蔣鋒帆說,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有不錯的藥物可好好控制、降低發炎,只要好好治療,有助提升生活品質並且免於癌化的威脅。糞便潛血+大腸鏡 定期檢查不可少想要免於大腸癌的威脅,蔣鋒帆強調要定期檢查,50歲至70歲者應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提前至40歲。大腸鏡檢查可每三到五年做一次,雖然大腸鏡做起來不舒服,「但可提供完美診斷,是值得做的檢查。」該如何降低身體發炎的機會,以防癌抗癌呢?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以自身的抗癌經驗,分享他專屬的健康五字訣「心、動、吃、睡、靈」,也就是保持愉悅心、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優質睡眠、和安頓靈魂。「堅守五字訣不只是要做,還要做得久。」韓柏檉舉例,對現代人而言,每天均衡補充人體五大營養素並不容易,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所以他建議「加減吃」,也就是精緻食物吃少一點,原形食物吃多一點。謹守健康五字訣 多吃原形食物攝取原形食物的方式,韓柏檉建議可以打「蔬果汁」,把蔬菜、水果、穀類、堅果類統統丟進果汁機攪打。他認為,一杯飲品就能把好東西都吃進肚,所以他每天早餐必喝一杯蔬果汁。「吃好東西,舌頭味覺就會改變,接著就會愈吃愈健康。」若是正在抗癌的民眾,也千萬別輕忽營養補充的重要性。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說,癌症病人有「早飽」現象,不太想吃東西,但營養素不足除了免疫力降低,也會出現癌因性疲憊。因此,應比平時多20%的熱量攝取。補充關鍵營養素 增強免疫力林楷雄表示,臨床證實維生素B12和葉酸能促進紅血球合成,維生素D則能維持免疫系統的均衡並促進癌細胞死亡,高蛋白則能增強免疫力,輔助癌症化放療更順利。如何補充上述營養素?林楷雄說,最好的方式是吃原形食物,萬不得已要使用營養補充品,建議選擇使用天然型態營養素的補充品較佳,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但他提醒,使用前都應與醫師討論,避免與化療藥物衝突。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該會去年成立「癌知識」網站,從預防照顧到治療調養,全方位提供「引經據典」的正確癌知識。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願意關注健康,歡迎上癌知識網站學習如何活得更快樂健康。
-
2020-10-23 養生.抗老養生
霜降早晚溫差大易感冒 多吃這類食物滋陰潤燥
今天(10月23日)是傳統節氣的「霜降」,代表天氣變冷、開始降霜了,中醫師指出,這段期間由於白天與晚上的溫差變大,稍一不慎就容易感冒,應注意添衣,而在保養方面可選擇滋陰潤燥與行氣活血的藥材,可保健康。怎麼保養:台北市開業中醫師林大詠指出,根據傳統中醫觀念,認為秋為五行之金,並有肅殺之意,所謂「秋主肅降」,而且隨著日照愈來愈短,白天與夜晚的溫差可能達到7、8度以上,因此對於有過敏及氣喘毛病的中老年人和小孩,就需要特別注意保健,早晚外出不妨多添一件薄外套,以免使得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怎麼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醫師詹雅閔則表示,在傳統節氣中,霜降並不像逢立冬或冬至有開始進補的需求,但她建議,從現在到進入立冬之降,民眾不妨選擇具有滋陰潤燥效果的食材,例如含有膠質的豬皮、海蜇皮和雞腳凍等,以及經過燉煮後會產生滑潤黏液的食材如山藥、木耳、川七和地瓜葉等,都是不錯的潤燥良品。怎麼烹調:除了潤燥之外,林大詠表示,若要迎接寒冷的冬天而作準備,此刻不妨選用具有行氣活血的食材,可幫助人體自我提升免疫力,抵抗冬天的疾病。他建議,不妨選用紅筋的九層塔或是芙蓉頭燉排骨或雞肉,就是一道不錯的藥膳,具有溫補及行血的功效,幫助氣血通暢。林大詠說明,九層塔有兩種,坊間鹽酥雞常用的九層塔,屬於青筋的九層塔,它是增加食物香度之用,至於用燉補的九層塔則是紅筋,民眾可到青草店詢問購買。林大詠和詹雅閔都表示,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與以大陸北方為主的24節氣稍有不同,但目前還不適合以人參、補骨脂等熱補食材,則是確定的。他們並建議,由於這段期間空氣濕度較低,北方乾冷空氣逐漸南下,民眾平常應多喝溫開水來潤喉。【報導/記者詹建富;諮詢/中醫師林大詠、詹雅閔;出處/2008-10-23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10-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益生菌有「眉角」 醫:避免同時吃胃藥
想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但你有吃對嗎?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如果平常有吃胃藥,那益生菌對腸胃健康的效果就不會明顯。想藉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除了不可和胃藥並食,也建議民眾可考慮先吃一天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光再補充好菌,效果更佳。滄洲教育基金會17日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邀請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副理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吸引逾150名中部民眾報名參與。在講座最後的提問時間,有聽眾詢問醫師蔣鋒帆,吃益生菌對腸道健康到底有沒有好處?蔣鋒帆回答:「有,是正向的。」不過益生菌的食用效果好不好,與「怎麼吃」具關連性。蔣鋒帆解釋,如果習慣服用胃藥,也就是制酸劑,那麼吃進肚的食物就不會被完全殺菌,想再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健康,「效果可能不是你想像中這麼好。」加上不良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也都有可能影響益生菌的效果。蔣鋒帆說,部分研究證實,吃益生菌具群體免疫效果。換句話說,想要讓益生菌對健康有好一點的效果,除了要持續吃之外,也要鼓勵身邊親友一起吃。蔣鋒帆建議,民眾可與醫師討論看看,考慮是否要吃一天的瀉藥,把腸道原有的壞菌殺光,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
2020-10-17 養生.家庭婚姻
金曲最佳新人持修:放棄台大追夢,過程「被很多大人用夢想欺騙」,全世界只有爸媽支持!
2020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堪稱「死亡之組」,最後由阿妹愛徒持修從三輪投票廝殺中勝出。今年24歲的持修,其實從17歲便開始自學吉他、創作。原本是數理資優生的他,為了追求音樂夢想,放棄就讀台大。他也坦承在追夢過程中「被很多大人以夢想名義欺騙」,在很多間經紀公司流浪過,也做過負責印歌詞、訂便當的製作助理,直到2年前被阿妹發掘,才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小學發展遲緩連老師都放棄他,後卻成為數理資優生現在以學霸著稱的持修,坦言自己「不知道小時候在幹嘛」。當時持修功課寫不完,午餐也總是吃到大家起床還在吃,許多人都擔心他是否發展遲緩。他每天上學都在發呆,被老師罰站在窗台寫作業,卻總是拖拖拉拉,到最後連老師也放棄。不過小時候很兩光的持修,卻也在日後就讀師大附中,還是數理資優班的,更考上台灣大學電機系,是名符其實的學霸。為音樂夢想放棄台大,寫歌謝謝父母「總是在我身旁」從17歲開始拿起吉他創作的持修,高中是數理資優班的學霸,為了音樂而放棄上台大之路,後來考上國北師大,大二獲得家人支持,為音樂路暫時輟學,父母雖然替他可惜,卻不反對持修追夢。持修說自己跟家人感情很好,從小到大沒有覺得疏離過,不管他想做什麼,家人都全力支持,就連第一次刺青前,他打電話告知媽媽,媽媽也只說「有沒有帶錢?刺青會痛唷」。決定創盪音樂圈時,身邊的人都反對,也是只有父母不顧一切支持他。剛於第一家經紀公司解約時,持修曾搬離家半年調適心情,身為生活白痴的他也是在那時候更理解家人的好,因想念家人而寫下《血肉》這首歌:「我是如此渺小/走幾步又跌倒/但你們/但你們總是在我身旁」,歌詞中滿滿都是對家人的感謝,讓爸爸聽了直接哭出來。性別模糊不再是缺點,越來越多父母讓孩子做自己而「雌雄莫辨」的外型,他接受聯合報採訪時說小時候是短髮,在念書時把頭髮留長,想試試看大家反應,身邊的朋友都說很酷就越留越長,笑說:「現在每次出門就是被當女生,比較困擾的是去廁所會引起側目。」現在性別界線模糊,不像以往嚴格要求每個人要遵從生理性別的刻板印象,也越來越多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做自己。例如布萊德彼特和安潔莉娜裘莉就對大女兒夏蘿的中性打扮非常支持。不但讓他剪短髮、買帥氣衣服,甚至還應夏蘿邀要求,稱呼他約翰或彼得。還有以打造口罩地圖爆紅的台灣政務委員唐鳳,小時候曾被欺負害怕上學,母親就帶她和弟弟出國讀書,到了14歲時更讓他在家上學。在25歲那年起以跨性別女性的身分生活,父母也尊種她的選擇。在父母的支持下,唐鳳順利從不適應主流教育的孩子,成長為IQ180的天才IT大臣。尊重孩子想做的事,才能讓孩子成為獨立勇敢的人不管是性別認同,或是未來的志願,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想法。在過去,很多父母會要求孩子照著安排好的路走,卻忘記一百個孩子就該有一百種選擇、活出一百種人生。正因為每個人都有所差異,因此父母懂得包容孩子的不同,並給予支持和鼓勵特別重要。如果父母總是事事為孩子安排好,不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那孩子就容易變成沒有主見、沒有想法的人。而如果不傾聽孩子的想法,任何事都只會反對孩子的話,長久下來孩子得不到認同,會覺得苦悶不堪,日後容易養成不願溝通、不喜歡社交,遇到事情容易放棄,也會變得懦弱、沒有自信。因此,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擁有選擇和決定的權力,才能讓孩子成為獨立勇敢的人。持修:「從被退學到流浪了一堆經紀公司被一堆大人用夢想的名義欺騙,每天晚上都在寫歌,每天洗澡都在想得獎感言,終於堅持到了今天。」只要父母相信並支持孩子,孩子會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
2020-10-15 醫聲.肝病清除
預期效益/全民篩檢 消除C肝最後1哩路
肝炎有國病之稱,為了完成二○二五年「消除C肝」願景,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預估,至少需治癒十四點五萬名感染者,但這其中逾十二萬人不知自己已被感染。衛福部國健署擴大C肝篩檢,預定明年底完成五十萬人篩檢。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強調,透過篩檢找出感染者,給予治療,是肝炎防治戰役成敗的重要關鍵。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舉辦「二○二五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陳建仁表示,世衛組織訂下目標,二○三○年消除C肝,但台灣希望提早五年達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這是一定要做的,也有絕對的決心。」治療成效 去年接近百分之百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表示,長期致力於C肝研究的三位學者獲今年諾貝爾醫學獎肯定,對所有研究肝病的專家及醫師是一大鼓勵。簡榮南說,台灣從二○一七年起積極治療C肝患者,截至十月五日,已有十點五萬名感染者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全民攜手篩C肝,盼更多患者接受治療。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分析近四年C肝治療成效,二○一七年治癒率為百分之九十六點九,去年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一,原本今年治療人數可望逾五萬,受疫情影響,估計僅四萬人,且百分之三點七提早停藥,她表示,臨床醫師、個管師需多與病友聯繫,減少停藥比率。防治團隊 號召各科醫師加入中研院士陳培哲強調,醫界普遍認為C肝防治為消化系、肝膽腸胃科醫師任務,「這是不對的」,應讓外科、內科、家醫科、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等所有醫師加入防治隊伍。陳培哲說,如果每位醫師問診時多問一句「有沒有肝炎?」就能提醒病友接受篩檢,進而找到潛在感染者,精準用藥。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正審慎評估開放C肝口服藥物處方權至其他專科醫師,不只限於消化系專科,讓每個醫師都能協助感染者用藥。「跨科篩檢有一定難度。」但簡榮南說,只要醫院願意去做,仍可克服問題,以長庚為例,在病人就醫前一天,院內資管人員就先與相關醫療資料庫連線,勾稽資料,如符合肝炎篩檢資格,就標示於看診資料,請醫師提醒患者。分析大數據 鎖定南部五縣市大數據分析也扮演重要角色,戴雪詠表示,年初整併分析健保與國健署兩大數據資料庫,找出十二萬多名的潛在患者。將名單放至雲端,請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通知患者接受治療,成效顯著,戴雪詠表示,六月迄今,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患者中,透過此管道找出的病人就占一半。國健署為肝炎篩檢主責單位,署長王英偉表示,今年九月二十八日起擴大C肝篩檢範圍,提供四十五至七十九歲一生一次免費篩檢,獲熱烈回響。第一階段加強補助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五大高盛行率縣市人事等行政執行費用,明年補助將推廣至全國其他縣市,希望明年底全國五十萬人完成篩檢。「如果篩檢不成功,就無法達標。」陳建仁說,在特殊族群以及山地離島,篩檢及治療成效顯著,在一般地區防治,反而困難度高,但在C肝辦公室、衛福部、各醫療院所努力下,做好篩檢,便有信心在二○二五年達成目標。陳建仁也讚許彰化縣衛生局,在C肝防治上積極努力及表現,為各縣市標竿及典範。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與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全程與會,陳建仁感謝聯合報連續四年舉辦「C望工程」專家會議,為全民健康努力,宣導及推廣正確肝炎治療及篩檢訊息,善盡媒體社會責任。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C望工程/彰化公權力介入 揪四大特殊族群微根除C肝
消除C肝邁入全面普篩階段,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舉辦「2025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專家指出,彰化縣衛生局去年起提出C肝消除計畫,針對特殊族群全篩治療,篩檢率及治療率皆破八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莊萬龍強調,各縣市若比照彰化公權力介入防治,消除C肝絕對沒問題。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於10月13日舉辦「2025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會中提及,彰化衛生局從2005年執行肝炎篩檢,至今篩檢超過20萬人,目前C肝盛行率約3.4%,雖然不是國健署定義的高風險區,但彰化找出因針頭汙染導致C肝高風險的四大特殊族群,藥癮、愛滋感染者、矯正機關、末期腎病透析患者,直接運用公權力介入治療。協助執行計畫的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教授胡琮輝表示,彰化執行力強,主要在衛生局長葉彥伯長期耕耘及超前布署,讓彰化找出藥癮、愛滋感染者、矯正機關、末期腎病透析患者這四大族群。四大族群接受各種治療前,必須先篩檢,且一定是會回診的族群。以矯正機關為例,入監受刑人都需要檢驗HIV,卻沒有檢驗C肝,以前篩檢率僅1到2成,治療率更低,衛生局介入後篩檢率達百分百,治療率達8成8。胡琮輝說,洗腎患者入院前也需檢測C肝,但檢測後,就讓患者使用C肝專用的機器洗腎,未進一步協助治療,一是患者自認年紀大,洗腎辛苦不願再吃藥,二是洗腎C肝帶原率達11%,交叉感染機率極高,全面介入篩檢與治療已大幅增加治療率。已知洗腎患者C肝發生機率高,每年新增末期腎病透析患者約100位,彰化縣超前部署,針對準備進入洗腎的患者,列冊4000多人,進行篩檢與治療,目前治療率達8成以上,胡琮輝強調,「只要這些路(C肝傳染途徑)都斷航,就有辦法進一步消除」。莊萬龍表示,從彰化經驗來看,消除C肝若有公權力介入,就有辦法達標,而每一家醫院、社區對待員工、民眾,都像彰化縣全面篩檢,就有辦法全面消除C肝。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C望工程/監獄毒癮者滅C肝 跨科別合作走最後一哩路
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特殊高危險族群很重要,毒藥癮者及監獄受刑人約九以上感染C肝,要達到消除c肝最終回,更需要跨科合作,尤其需要精神科醫師一同協力。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13日共同舉辦「2025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會議中專家們針對監獄及毒藥癮患者進行C肝微根除計畫進行報告。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陳健弘指出,以雲林監獄針對受刑人的C肝治療計畫,總計篩檢824人,陽性率約1/3,其中有C肝病毒核糖核酸佔7成,罹患C肝受刑人也以毒藥癮者居多,C肝的基因型與一般人不同,以1A型、3型及6型為主,肝纖維化指數三期是3.1%,並沒有嚴重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由於患者都在監獄內,接受抗病毒治療的165例患者,治療後12周無病毒比率達100%。雖然治療成果零失誤,但陳健弘認為,健保給付規定,需於同一個醫院完成治療3個月才可以給付,因此,對於6個月內會出獄及申請假釋的病人,不得已被拒絕治療,就有收容人因假釋申請連續駁回3次,讓收容人心生不滿,進而想要提告,希望未來在監所的治療應該可以放寬給付條件。另外,監獄門診也需要克服的困難,受刑人經常於服藥療程後,不願意配合後續追蹤,這會影響到治療成效,陳健弘就曾遇到有受刑人表示,又沒有法律規定一定得接受治療,也有人不願意負擔看診費用,因此,造成醫療團隊不小的困擾。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陳詩典指出,美沙酮替代療法消除C肝,不只是腸胃科醫師的事,更需要精神科醫師及公權力介入。因為藥毒癮患者都在精神科,要讓他們轉介到腸胃科就醫有困難的,有時候病人就此離開醫院。為了完成藥毒癮C肝患者治療的最後一百公尺,陳詩典在衛福部彰化醫院時,擔任肝病團隊負責人,針對藥毒癮患者消除C肝進行院內跨科合作,找來精神科及感染科醫師舉辦共識營,甚至病友會,讓患者轉介到腸胃科治療更順利,加上彰化縣衛生局將消除C肝列為評鑑項目,跨科別合作就比較容易。陳詩典團隊為了讓毒藥癮患者不中斷治療,在早上七點半就開設早安門診,讓美沙酮替代療法的患者可以先來看診,看診完後他們才能安心上班,這兩年來也進行5次行動門診,看了近200人,治療率高達85%到94%。陳詩典也認為,美沙酮替代療法毒藥癮者死亡有45%都跟C肝有關,因此美沙酮替代療法是很重要的用藥資訊,希望健保署可以把美沙酮給藥系統納入健保C肝系統,讓精神科及腸胃科一起合作消除C肝。延伸閱讀:➤C望工程/受刑人普篩C肝 陳建仁:與法務部討論可行性
-
2020-10-15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受刑人普篩C肝 陳建仁:與法務部討論可行性
進入監獄幫受刑人進行消除C肝,不能只是醫院一頭熱,中研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認為,必需與法務部進行討論,讓所有受刑人進行C肝篩檢,才可以更快達到C肝微根除。陳建仁13日出席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共同舉辦的「2025 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會中明確指出,受刑人應該全面進行C肝篩檢,就跟他2003年當衛生署長時(現為衛福部)與當時法務部長陳定南溝通後,讓受刑人全面驗愛滋病毒一樣,C肝辦公室會與法務部討論合作可能性。陳建仁指出,當年受刑人全面驗愛滋病毒,一年就驗出了2,300例HIV陽性患者,這樣的模式可用在C肝篩檢上。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長林漢傑也認為,監所消除C肝,矯正署態度很重要,有些監所與醫院配合,C肝篩檢率可以達到七到八成,但沒有醫院進入協助的監所,大約只有兩成篩檢率,因此必須跨部門合作。實際上,矯正署對所有受刑人入監時,都進行健檢,林漢傑建議,未來監所醫師可以把C肝篩檢列為常規,若無法執行,就請公立醫院進入協助篩檢。另外,消除C肝不只有消化系醫師有責任,也希望精神科醫師針對 藥毒癮C肝患者可開立處方簽,消化系醫學會也要與精神科醫學會開研討會,把最新C肝治療讓精神科醫師都知道,因為有些醫師還停留在C肝治療只有干擾素,但實際上口服抗病毒藥已有98%治癒率。延伸閱讀:➤C望工程/監獄毒癮者滅C肝 跨科別合作走最後一哩路
-
2020-10-15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擴大篩檢 國健署宣示明年底50萬人完成檢驗
肝炎被稱為台灣國病,為了在2025年完成「清除C肝」願景,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預估,至少需治癒14萬5000名感染者,但其中竟有12萬多人仍不知被感染。為此,國健署日前擴大C肝篩檢,45至79歲一生一次免費篩檢,預定明年底完成50萬人篩檢。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與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舉辦「2025C望工程 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致詞時表示,世衛組織預計在2030年達到消除C肝的目標,但台灣希望提早五年達標,在2025年提前落實,「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這是一定要做的,也有絕對的決心。」陳建仁強調,如何透過篩檢找出感染者,給予治療,成為這場肝炎防治戰役成敗否與的重要關鍵。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為這場專家會議主持人,他開場時表示,日前三名長期致力於C肝研究領域的學者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對所有研究肝病的專家及醫師來說,為一大鼓勵。簡榮南指出,國C肝防治的三大策略方向分別為「治療引領預防」、「以篩檢支持治療」、「以支持鞏固成效」,他說,在政府及學者專家努力下,2025年有信心達到「清除C肝」目標。簡榮南表示,台灣從2017年起積極治療C肝患者,截至10月5日,已有10萬5000名感染者接受健保口服新藥,如想在2025年達成「清除C肝」目標,至少還需治療14萬5000人,但其中約12萬人不知自身為肝炎帶原者。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公布治療成效,2017年治癒率為96.9%,到了2019年則達99.1%,幾乎達到百分之百,隨著健保逐步放寬給付標準,治療人數也逐年增加。原本希望今年治療人數可以超過五萬人,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估計至年底僅四萬人,且有百分之三點七用藥者提早停藥,蒲若芳提醒臨床醫師、個管師需多與病友聯繫,減少患者中途停藥比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全程與會,陳建仁也感謝聯合報連續四年舉辦「C望工程」專家會議,為全民健康努力,宣導及推廣正確肝炎治療及篩檢訊息,善盡媒體社會責任。
-
2020-10-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補貼發放混亂 11縣市消防人員領不到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近七個月,按防治紓困特別條例規定,政府應給予執行防疫勤務的消防人員獎勵,但「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調查發現,一國多制,全國獎勵津貼數額不一,許多縣市甚至沒發放,狀況相當混亂。六個縣市 根本不知可向中央申請消促會調查發現,基隆、苗栗、新竹縣、台中、南投、嘉義市、台南、高雄、宜蘭、花蓮、台東、金門十二個縣市未針對消防人員載運確診或疑似確診病例發放獎勵津貼,台東等六縣市根本不知可向中央申請,高雄、台南、台中、苗栗提出申請被打回票。聯合報採訪發現,花蓮拿到中央補助發放,未發獎勵津貼為十一縣市。消促會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二條規定,公私立醫療與相關機構、學校、法人、團體及其人員執行本條例防治工作著有績效者應予獎勵,但全國有半數縣市消防員未獲獎勵。消防署:還在統計情況 絕不是不發不過消防署長陳文龍表示,消防員並非「紓困條例」第二條明定的發放津貼對象,曾有立委質詢能否爭取相關預算,指揮中心表示「於法無據」,但各地方政府諸多考量下,仍以獎勵金或加菜金方式補貼,並非不發。陳文龍舉例,台北市是依照獎勵金要點發放給防疫出勤的消防員,但如高雄等縣市考量未出勤的消防員要為出勤者承擔更多勤務,只對個人發放不合理,因此傾向以加菜金方式發給團隊,也有縣市挪用衛福部提供的居家隔離相關經費補貼,消防署還在統計各縣市情形,絕不是不發。指揮中心:未寫入計畫 須自行支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衛福部編列地方政府因應新冠肺炎防疫動員計畫補助預算,係由地方政府寫計畫書申領「辦理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事項」補助,彰化縣將消防員補助寫入計畫項目而獲補助,未寫在防疫動員計畫的縣市政府須自行支應。指揮中心補助額度是根據人口密度及居家檢疫、居家隔離、通報病例數占全國百分比區分為五個等級,第五、四級各三個縣市,補助額度上限九千五百萬、七千五百萬元,第三、二、一級分別有五、六、五縣市,各獲補助上限五千萬、兩千五百萬、一千八百萬。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服抗憂鬱藥人數暴增但多屬治療不足 醫直指原因在此
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也逐年攀升,去年已達到139.7萬人,增加速度逐年加快。專家提醒,憂鬱症治療需要整合藥物與非藥物,也需要耐心配合至少一到三個月,但目前健保制度對非藥物療法支持不足,許多患者過早自行停藥、不回診,導致病情起伏反覆就醫,也是服藥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呼籲政府應檢討現行規定,提供完整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用藥人數的增加,可能與疾病的去污名化、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有關,這不是壞現象。但第二個要思考的是,這些服藥的人是否獲得足夠治療?憂鬱症療程建議最少要六個月,但過去醫學會分析健保數據發現,很多人服藥一個月就停了,所以用藥人數增加不見得代表過度用藥,實際上多數病人還是治療不足的。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短期就醫比例高,從未被診斷的人開始用藥到完成第一個月療程,可能只剩七成,第二個月只剩六成。因為抗憂鬱劑至少要服用到第二週才會感覺到效果,但很多人因服藥初期有噁心、頭暈、情緒浮動等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不完全或復發。其實憂鬱症治療很需要耐心,初診後一到兩周回診一次,中間隨時調整治療內容,治療穩定至少要一到三個月,確認有效通常還要三到六個月才會停藥。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來成長率高達58.6%,成長率近次於職業醫學科。精神科是現在專科中的顯學,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成長率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的精神科醫師人數,過去五年也雙雙直線攀升。張家銘表示,精神科診所增加,提升了就醫可近性,但蠻多患者需要非藥物治療,健保對於這些療法的給付不足,導致利用率過低,所以相關資料亦無法呈現非藥物治療的效益。聯合報曾專題報導,去年高達211萬人因精神疾患求醫,非藥物治療跟藥物一樣重要的,但在台灣,平均100名病人僅一人使用健保給付的深度心理治療。袁瑋表示,藥物可緩減發病症狀、慢慢讓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回到平衡,但同時也要透過非藥物療法找出根本原因,例如外在壓力、個性、面對壓力的方法。蘇冠賓表示,憂鬱症的治療不能只靠藥物,還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卻沒有獲得健保資源的支持。既然病人對疾病了解和就醫人數都在增加,卻大多是中斷的、不完整的治療,應該要促使政府反省、改革現制,不只是提供藥物治療,應該支持醫療院所提供病人完整的治療。
-
2020-10-11 癌症.肺癌
打敗肺癌大魔王 從安定心靈開始
2017年台灣有14,282人罹患肺癌,肺癌不只晚期確診比率最高、健保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成了國人畏懼的三冠王,也成了「新國病」。隨著藥物的進展,肺癌患者的生命有機會延長,治療的計畫也從「病」延伸到「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舉辦「以病人為中心之肺癌全人照護」專家會議,邀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及醫界人士,從身心靈出發,開出讓肺癌患者安身立命的解方。台灣有兩位前副總統蕭萬長及陳建仁罹患肺癌,最近立法委員高金素梅也證實得到肺癌。肺癌已成了國人最焦慮的癌症之一。一份針對晚期肺癌患者的調查發現,首次確診者約35%到45%的人會有害怕、挫折、焦慮等負面情緒;即使是早期肺癌患者也有86%擔心癌症復發。患者心理照護納入治療指引,增醫病信任,有助醫療決策。另一份針對晚期肺癌患者的調查也顯示,無論是病人或家屬,對醫護人員討論病情過程普遍感到滿意,但在心理照護方面,有35%仍期待醫療人員多向其表達關心及同理心。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和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莊永毓指出,今年底心理照護將正式納入肺癌的治療指引中,心理照護團隊也會納入醫療團隊裡,選擇肺癌為優先,是因為它是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這也象徴國內癌症治療的一大進步。莊永毓指出,心理照護除了分階段的關懷病人情緒問題,臨床上也確實發現,病人若感受到醫師的關心,雙方信任感會增加,對未來醫療決策會有幫助。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尋求第二意見的患者,會回頭罵第一個醫師,其實不是原醫師的處方不對,而是雙方沒有足夠的信任感造成。全人照護著重緩和醫療,生活品質大大改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陳煌麒也認同,每個醫療團隊的召集人都必需先接受心理腫瘤學的受訓,因為醫師一句話勝過團隊成員的十句話,這除了增加醫病間的信任感外,也有助於後續治療。在病情告知的部份,國際上已將心理腫瘤學與緩和醫療結合,成為支持性的部門。陳煌麒指出,之前有研究指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經診斷後早期介入緩和醫療,可以增加患者30%的存活率,這也顯示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也在專家會議中明白指出,肺癌的全人照護已不談安寧療法而是談緩和醫療,這代表病人的生活品質改變很多,病人的存活可能從半年增加到四年,對患者的照顧、支持就需要更全面。傾聽照顧者的心癌友家庭親子營 敞開心胸 談病說愛罹患癌症絕非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一份針對北台灣醫學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晚期癌友家屬至少經歷六個月之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負荷問題,包括疲倦程度、無人輪替、擔心患者病情等狀況。家人間的心理壓力有時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莊永毓指出,曾經有一位年輕癌友媽媽,帶著讀高中的兒子來看診,原因是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打架,孩子不肯講原因,希望身心科醫師可以跟孩子聊聊。後來得知孩子在學校打籃球,因為一個漂亮得分的動作,高興的振臂打氣,一名同學在旁邊說道:「你媽媽都快死了,你還這麼高興。」就這麼一句話,高中生非常生氣的跟同學打架。當醫師告知父母孩子打架的原因後,三人在診間痛哭起來。由於媽媽並沒有跟孩子討論過自己的病情,後來全家人坐下來溝通打開心房後,家人間有良好互動,關係就更緊密了。為了讓癌症父母與孩子能「說」出彼此對生病的看法,癌症希望基金會從2008年就推出癌友家庭親子營。病友服務部主任陳昀說,很多時候父母選擇不說,但孩子其實都感受得到家人生病,小腦袋就有「無限」的想法,而親子營提供了一個坦然面對的安全平台,至今已有258個家庭、總計847人參加。給肺癌病友的一句話王英偉 國民健康署署長請告知你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克服。王正旭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就醫提問單是賦能,共享決策是賦權,台灣這麼多公益團體就是提供賦能及賦權,善用工具能有更好的能量對抗肺癌。
-
2020-10-11 養生.抗老養生
張淑芬要美也要健康 凍齡3訣揭祕
採訪當天,張淑芬在畫室和工作人員討論不久後將在台南及首爾舉行的畫展細節,還有幾場公益演講邀約,同時間也準備著要拍照、接受採訪,事情像是打地鼠遊戲中一直竄出來的地鼠,一個接著一個。真是忙碌啊!張淑芬穿著黃色針織衫、搭配藍色牛仔長褲、踩著高跟涼鞋在滿室繽紛璀璨的繪畫中輕盈穿梭移動,自成一幅美麗風景。讚美她的身材穠纖合度、皮膚好,她便大方分享自己的保養祕訣。祕訣1:規律作息、節制飲食張淑芬的生活規律,笑稱自己的每日行程「很boring(無趣)」。每天6點多起床,在佛堂打坐,若無公益行程或應酬,用完早餐後就前往位在大直的畫室,一待7、8個小時。傍晚回家,當張忠謀比較早下班,天氣好時,兩人傍晚就會在附近散步,吹吹風、曬太陽。晚上各自閱讀喜歡的書,10:30準時關燈就寢。飲食部分,她沒有嚴格戒律,但也不允許自己過度放縱。多數時間,張淑芬和張忠謀共用晚餐,簡單的水煮蛋、青菜、半碗麥片(有時也會吃飯),有時候會加一些水果。張淑芬不愛甜食,但偶爾會想吃冰棒,問她吃什麼冰棒?她說她喜歡吃義美的黑糖珍珠、小美的紅豆冰棒,還有一款台灣買不到的日本冰棒。祕訣2:做好保濕張淑芬喜歡自己漂漂亮亮、容光煥發,為了維持好膚質,她勤於敷臉保濕,也常去做臉部及身體肌膚的保養,「做臉、做身體都會,但是拉皮不會啦!」問她堅持不做醫美是為何故?她笑得像個女孩般:「Morris(張忠謀)一定不許的。」祕訣3:刻意運動「我不喜歡運動,我只是為了健康做運動。」張淑芬坦承自己約3年前為了健康和身材才開始運動。但是不做則已,一做就是要達到效果,一周安排了四堂課,包括:一對一重訓、一堂楊定一的結構調整課程,一堂深層放鬆筋骨的課程,還有一堂TRX。3年下來,不僅容光煥發、身材也變好了,穿回了多年前穿不下的衣服。【2020-10-10/聯合報/E2版/橘世代周報】
-
2020-10-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糖尿病不是糖尿病?陳亮恭從科學角度講故事給你聽
糖尿病,可能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在「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上,從3500年前的歷史故事談人類花了好幾千年才透過生物指標定義與分類糖尿病,成為醫師能懂的「語言」,但科學時代來臨,穿戴裝置可透過光學或汗水分泌做無創的血糖偵測,準確率雖不夠好,但未來糖尿病的定義與分類可能因科學被翻轉,讓你所知的糖尿病,不是你想的糖尿病。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的「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邀請11名專家扮演科學「柯南」,為民眾尋找新可能的真相。主講者之一的陳亮恭以「尋求真相的科學研究道路」為題,先為民眾講故事。他說,中國隋煬帝罹患「消渴症」,尿多、喝多、吃多、但變消瘦,也就是現代人最熟知的糖尿病。除了隋煬帝,3500年前的埃及法老王也受糖尿病困擾。雖然人類很早就發現了糖尿病症狀,但對疾病完全不認識。直到有人發覺患者的尿液顏色不一樣、味道甜甜的,才逐漸從「嚐尿(water taste)」工作中找到生物指標,讓19世紀之後出現尿液篩檢和血糖檢測,定義出何謂「糖尿病」。陳亮恭說,醫師想要治療糖尿病,就是依著過去生醫研究發現逼近結果的平均值數字來進行診斷和治療,「但假如糖尿病的定義或分類都沒有被標準化,醫師是很難診治的。」陳亮恭強調,單一生物指標都已經這麼複雜了,當人工智慧(AI)出現後,運用大量資料進行糖尿病預測,從患者的血糖值發現變異度高、併發症也會高。但過去醫師所學的多是平均值的結果,而非變異度。另,穿戴裝置也開始提供無創的血糖偵測,其利用光學和汗水分泌進行偵測,所以呈現出來的資料也和醫師過去所學的不同。陳亮恭說,雖然這方式的準確率不夠,但當有一天變得很準確,這可能代替生醫研究結果,成為糖尿病的新指標。「可見,未來醫師看病,可能愈來愈不知道糖尿病的真實樣子。因為醫師懂的語言,在科學上的分類不一定是對的。」陳亮恭說,探究一個題目是很挑戰的,很可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期待本研討會的專家們扮演科學柯南,於探討AI和失智照護的新觀點之中,能找出革新人類醫療的新軌跡。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結婚3個月發現腫塊 我32歲得了乳癌
我是米娜,在32歲那年,也是剛與愛情長跑十年的先生結婚三個月後,日常洗澡中發現自己的胸部有個小小的滑動腫塊,生活中常常聽到女孩們有纖維囊腫的困擾,所以並不感到特別害怕,但為求謹慎還是去乳房外科做了檢查,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的超音波檢查,超音波下的影像圓圓的,很像纖維囊腫的樣子,當下醫師也建議可以觀察,等三個月後回診看看,或是可以選擇直接切片,這樣是確保最正確的情況了。很慶幸自己做了切片的選擇,確診乳癌的那天,我獨自去看報告,醫師詢問我是否已婚,要請先生過來,結婚到現在彼此還在適應新的身分,而先生以先生的身分為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病理報告。我身邊沒有人得乳癌,被宣判罹癌的當下腦中一片空白,我30出頭,結婚不到半年,飲食習慣也很健康,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被解答,只是我已經不在乎答案,比起悔恨,努力生活是更重要的事。)得到乳癌比我想得忙碌,永遠有做不完的檢查以及困難的決定,不論是後續治療的醫院、主治醫師、手術的方式以及藥物的選擇,為此在一開始拿到報告後我看了幾位親友推薦的醫師,過程中也對這個疾病越來越了解,而了解似乎讓人比較沒那麼害怕,現在的癌症治療方式是很進步且多元的,同樣的病理報告在不同的醫院與不同的醫師考量下有個人化的做法,而能夠與患者溝通的醫師就是最合適的醫師,不用特別有名。當時在診間外的年輕面孔總是只有我一個人,與醫師談論後才知道年輕患者有許多要考慮的情況,包含乳房切除後的重建手術,或是化療之前的生育保存,這都是年輕人會遇到的情況。而不同於年長的患者,大多年輕人都還有經濟的壓力,孩子還小,工作該如何繼續,各種貸款也不會因為罹癌就暫停了。治療的過程很辛苦也很孤單,我開始將治療歷程記錄在網路上,才發現原來年輕病友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而能夠最快走出低潮與接受自己罹癌的方式是找到與自己有共同生命經驗的夥伴互相扶持,「花漾女孩GOGOGO」以社團的形式期望可以幫忙到更多人,在社團中我們一同交換心情、舉辦各種活動。因為我們知道每個患者背後代表的就是一個家庭,女孩們是病人,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大家期待自己能夠度過治療的的辛苦,繼續陪伴家人孩子更多的時間,有乳癌病友曾經分享:「如果說生病有什麼好開心的,大概就是認識這群夥伴吧!」我們一起努力,走過治療辛苦副作用陰天的那段路,互相幫對方遮風擋雨,但也期待在天晴後繼續努力生活,生過病後,更能珍惜這個世界的美好,蛻變成更美更勇敢的自己。徵文/看見乳癌之後的天晴十月是乳癌防治月,聯合報、花漾女孩GOGOGO社團、諾華腫瘤(台灣)共同關心乳癌患者。抗癌的點點滴滴,堅持著度過種種身體不適,終能看見生命放晴之後的風景,生命軸的延伸必然有其意義,隨著乳癌發生日趨年輕化,越來越多更年期前就罹患乳癌的年輕病患,請用自身,或身邊親友抗乳癌的過程,看見延長生命的意義,以鼓舞其他病友。作品以500字為度,附照片者(JPG檔至少1M)優先採用,10月25日截稿。稿件請寄:電子郵件health@udngroup.com。郵寄: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聯合報健康版,或傳真02-8692-5826。鼓勵以本名發表,來稿請附姓名、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含區、里、鄰)、通訊地址、聯絡電話、帳號(請註明分行),由聯合報刊出後奉酬。文章採用不另通知,未獲採用,恕不退稿,採用文章及照片同時選登健康版及聯合新聞網(udn.com),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本報系海內外各報相關版面得選用轉載,不另支酬。
-
2020-10-09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如何避免白木耳二氧化硫?達人教5招這樣處理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銀耳營養豐富,膠質不輸燕窩,口感也相去不遠,堪稱是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26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TIPS:如何避免二氧化硫1.看:選擇大朵無蒂或少蒂者。忌貪雪白、漂亮,白木耳的本色應該是淡黃色,根部顏色則會略深一些。2.聞:細聞是否有刺鼻味,若有,二氧化硫殘留量較多。3.走水:在流動中的水沖洗,這稱為「走水」,並將蒂剝除,如此才能把雜質去除,並且洗淨化學漂白物。4.浸泡:二氧化硫易溶於水,食用前可先浸泡3到4小時,期間每隔1小時換一次水。5.燒煮:煮白木耳時,應煮到濃稠狀。經浸泡、洗滌及燒煮,可大幅減少或完全去除白木耳上殘存的二氧化硫。示範達人陳星光,時任職台北國賓飯店 川菜廳點心部師傅,有逾10年料理經驗。椰汁銀耳(約10人份)材料:白木耳(發泡處理好)200g、椰漿800ml、鮮奶油200g、糖100g、水400cc作法:1.椰漿加水在鍋中煮滾,再加入白木耳一起熬煮至白木耳軟滑,即可加入適量的糖增加甜味。2.等到湯汁有些許稠度,加入鮮奶油即完成這道南洋風味的椰汁銀耳。TIPS:鮮奶油最後再加入,可避免熬煮時產生油水分離狀態,也能更增風味。紅豆銀耳(約10人份)材料:白木耳(發泡處理好)200g、紅豆200g、糖150g、水1800cc作法:1.紅豆洗淨後加水熬煮至紅豆變軟,再加入適量糖增加甜味。2.放入白木耳一同熬煮,待白木耳煮到軟滑感,就是一道補氣健脾的紅豆銀耳湯。TIPS:紅豆先蒸軟加糖下去蜜,可讓糖入味到紅豆裡面。銀耳蓮子露(約10人份)材料:白木耳(發泡處理好)200g、蓮子(加糖蒸軟)250g、紅棗20粒、糖150g、水1500cc作法:1.白木耳與紅棗加水同蒸煮。2.待白木耳熬煮至軟滑,加入適量的糖增加甜味;再加入蒸軟的蓮子,即完成這道滋潤去熱的銀耳蓮子露。TIPS:1.白木耳可處理好先行熬煮,大約需2小時可煮至軟滑,膠質融入湯中,會有燕窩滑潤飽實的口感。2.蓮子先蒸軟加糖下去蜜,可讓糖入味到蓮子裡面;加紅棗可增加湯品的天然甘味,更有養生生津之效。
-
2020-10-09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高貴不貴「平民燕窩」!白木耳煮出黏液來,潤肺效果棒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銀耳營養豐富,膠質不輸燕窩,口感也相去不遠,堪稱是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26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白木耳又稱銀耳、白耳子。為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因為附木而生,色白如銀,形狀類似人耳而得名。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譽,在中醫眼裡,它不但營養滋補,還是強壯藥膳,歷代皇室貴族,也視銀耳為「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營養豐富,膠質不輸燕窩,口感也相去不遠,堪稱是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色雖白 鐵質含量可不錯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每100公克的濕銀耳,熱量有49大卡。單就數字看,銀耳的熱量不如想像中低,但100公克的銀耳量不算少,要一口氣吃下肚,並不容易。銀耳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營養成分,包括菸鹼酸、鈉、鉀、鈣、鎂等。銀耳雖色白,但它的鐵質含量不錯,可與梨子、葡萄相提並論。不過,若硬是要拿銀耳跟黑木耳相比,不管是膳食纖維、B2、菸鹼酸,或是礦物質鈉、鈣、鉀及鐵的表現上,黑木耳都略勝一籌。熱量也比銀耳略低,每100公克只有35大卡。含鉀低 腎病可吃銀耳湯正因為銀耳的鉀含量低,加上蛋白質含量少,對於要控制蛋白質攝取量的腎衰竭患者,只要沒罹患糖尿病、體重沒過重,甜銀耳湯是很好的低蛋白點心。若為糖尿病患,就要以代糖取代一般糖。談到銀耳的保健功效,不能不提它透明膠質裡的豐富多醣體。國外以老鼠進行動物試驗,多醣體能降低血糖、低密度膽固醇,還可抗發炎、抑制腫瘤生長等。另外,銀耳也運用在美容保養上,有保濕功效。多纖維 降血糖防止便秘銀耳所含膳食纖維多是水溶性,這也是銀耳湯黏稠感的來源。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糖、血脂,促進腸胃蠕動及預防便秘。不過,膳食纖維可不是多多益善,每日食用20到35公克即可。過多膳食纖維又沒喝足夠的水,可是會得到反效果,導致便秘,有些人還會脹氣。慢性病患、肥胖者適合多吃銀耳,但小孩食量小、老人家營養吸收能力較差,吃太多銀耳帶來的飽足感,可能排擠其他食物攝取,適量食用即可。秋養肺 銀耳取代燕窩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秋燥宜養肺!帶有黏液的銀耳、山藥,都是很好的潤肺、潤燥食材。性平、味甘的銀耳,能補肺益氣,養陰潤燥。很適合病後體虛、肺虛久咳,以及痰中帶血的患者食用。就功效而言,銀耳跟燕窩非常相似,價格卻便宜許多。不過,吃銀耳潤燥可是有訣竅的,烹煮時須煮至黏稠,黏液才是潤燥的有效成分。至於腸燥秘結者、女性月經經血量多,吃銀耳也有助於緩解症狀。能抗老 去皺緊膚除斑銀耳不只能食用,銀耳粉還有抗老、去皺及緊膚功效,經常用銀耳粉敷臉,還能去除黑斑、黃褐斑等。它不只能單用,還可與其他面膜粉混用,達到緊膚、去皺的功效。百合銀杏湯:銀耳與30公克乾白果(銀杏)、10公克乾百合,以及去子切碎的紅棗5顆、冰糖2杯,加入清水300cc煮成百合銀杏湯,能潤肺止咳、去痰平喘,適合久咳不癒者食用。大棗銀耳粥:材料包括1碗白飯、2顆大棗、銀耳25公克,以及蓮子、枸杞少許。大棗洗淨、泡軟後去核,銀耳、蓮子及枸杞也先洗淨、泡軟,把白米飯放入開水鍋裡攪散,再下銀耳、蓮子、枸杞與大棗,以冰糖50公克調味,煮至黏稠即可。常吃大棗銀耳粥能讓面色紅潤,肌膚也會更漂亮。番茄銀耳汁:以中型番茄三顆與煮熟的銀耳打成汁,不只有助於消化道機能,餐前飲用,還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食欲,很適合想瘦身的人食用。雖然多數體質的人都適合吃銀耳,但風寒咳嗽的人忌用;腸子陰虛火旺的人也不適合吃,這類人常覺身體燒熱,夜裡燒熱感又更明顯,還會覺口乾舌燥,兩頰顴骨常發紅。
-
2020-10-08 養生.抗老養生
寒露後氣溫降空氣乾,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早餐多吃溫熱食物
今天(8日)是寒露,在廿四節氣排第十七,是冷熱交替的節氣。過了今天,告別酷暑,養生保健要重新調整了。中醫師陳明和說,寒露後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寒露後,天氣漸漸涼起來,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 注意肺臟、心臟及腦血管疾病寒露後,氣溫下降、空氣乾燥,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稍不留意極易致傷風寒,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此季節最要注意的是肺臟、心臟及腦血管疾病,如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復發。老人及幼童應安排好日常生活起居,開始穿長袖衣褲,以避寒露節氣的外感邪氣,就能預防節氣所致疾病。陳明和說,熱冷交替,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衰,陰氣漸生,人體也會感應自然界變化出現特有病機:祛寒濕或寒燥之邪侵犯肺胃臟腑。當身體感受到初秋涼風加上雨露的濕邪,則易因「寒濕」侵襲肺胃,引起頭痛頭重、全身痠痛、咳嗽有痰而清、胃脹悶、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候,宜用祛風散寒濕的薑蔥湯來祛寒濕。秋末轉燥,不宜熱補唯愈近秋末,寒氣愈重,濕邪減而燥邪增,寒濕轉成「寒燥」侵肺胃,會有頭痛畏寒、咽乾、鼻燥肌膚乾燥,咳嗽無痰,或痰黏咳不出,甚至用力咳而有血絲,氣逆喘息而口乾渴,胃脹悶,大便乾結等症候,則不可再食生薑、蔥、蒜頭類,需改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杏仁、麥門冬、玄參、桔梗等滋陰潤肺燥的藥物來治療。唯芝麻不可過量,以免更化燥傷陰造成聲啞及乾咳不已。另一方面,早餐多吃溫熱食物,最好喝熱粥,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及黃精粥等。因粳米、糯米均可健脾胃、補中氣。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多吃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楊玲玲也說,台灣不像大陸中原地區四季分明,秋分時節即已有寒意。因此,寒露後不宜熱補。可用山藥燉枸杞及排骨等,山藥本身含有多醣類,有益身體。若在寒露即用羊肉爐等熱補,恐怕身體也受不了。【報導/記者張耀懋;諮詢/中醫師陳明和;出處/2008-10-08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10-07 癌症.抗癌新知
張文震:從臨床端,看進入精準醫療的挑戰與解方
全世界都在為「癌症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努力,醫學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基因及相對應標靶藥物可用,甚至有一藥多用的廣譜抗癌藥。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在聯合報舉辦的「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時呼籲,國內的精準醫療急需破繭,醫學會應儘快媒合重要的、有對應藥物可用的致癌基因,推出不同癌別的基因檢測「套餐」,幫助需要精準醫療的癌症病患。同樣是肺癌病人,致癌的突變基因卻可能不一樣。張文震表示,基因檢測的目的是尋找適合的標靶藥物,肺癌有很多基因及對應的藥物可以找,EGFR基因佔55到60%,ALK基因佔4.8%,ROS1基因佔2.4%,BRAF基因佔1%, NTRK基因則小於1%。以 NTRK基因為例,其突變率小於1%。「但如果不測,怎麼知道這一個病人標靶治療效果很好?」國外研究發現,進行基因檢測的肺癌病人,五年存活率是25%,估計存活中位數是39個月,反觀沒有去找基因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僅5%,估計存活中位數是14個月,這顯示進行基因檢測,並配對到適合的標靶藥物,真的有助達成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張文震舉例說,很多不同癌別都能找到NTRK基因突變,研究發現,如果用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效果很好,腫瘤會變小,甚至有大約一成五的腫瘤消失。基於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將能有效延長癌症存活期,基因檢測搭配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成為世界各國現在的標準治療趨勢。美國以總統層級帶動跨部會支持國家發展精準醫療,共投入60億台幣。日本投入精準醫療,從去年五月開始給付NGS,投入了50億台幣,是現在全亞洲精準醫療最強的國家。張文震說,建議我國政府可向日本學習三個層級醫院管理模式,最上層11個醫院負責訓練專業人員、臨床試驗得分子醫學轉譯研究,中層34個醫院執行臨床試驗,下層122個醫院轉介病人參加臨床試驗和治療,並由上兩層醫院來支持病人所需的基因檢測及結果轉譯。張文震擔心,但台灣至今未給付給付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如果不趕快跟上這一波精準醫療的趨勢,連國際上的標準治療都沒有普及使用,台灣就沒有條件跟上其他更尖端的臨床試驗,將漸漸失去醫療水準的優越性,也錯失建置本土基因資料庫的契機。面對基因檢測,不同角色位置的人,心裡的疑問差很多。健康人擔心基因檢測後會有心理壓力,癌症病人在選擇有限又有時間壓力下,找到準確療法存活將倍增,但對於付錢的單位來說,則是不小的花費。張文震建議,相關醫學會要去挑選重要的、有對應藥物可用的基因,推出不同癌別的基因檢測套組,如此對病人最有幫助,從醫療經濟學來說,也值得健保署把錢用在這個刀口上。#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6 癌症.抗癌新知
李伯璋:基因篩檢浪潮 健保給付癌症類別與基因突變全癌症的策略
癌症新藥、檢驗技術飛快突破創新,健保制度需積極因應。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出席聯合報「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時透露,健保署正考慮選出一些有藥可用的特定基因,規劃為不同癌症的基因檢測模組,基因檢測費用可壓低到大約二至四萬之間,有助精準運用健保資源。李伯璋表示,基因檢測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精準醫療,其中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是否納入給付,是各界熱烈關注的焦點,其優點有三。首先,NGS為一次性全基因檢測報告,可節省逐項檢測、逐步投藥的時程,爭取到治療黃金時間。當標準治療步驟無效或用罄時,NGS可提供新治療策略及其成功機率預測。可搜集基因、病人預後、藥物反應的關聯性資料,有助於發展未來的治療。不過NGS也有三個缺點,李伯璋說,首先,測出來的基因不一定有對應標靶藥物。病人如果抱持太大的希望,失望也會越深,另外有些病人病情嚴重,治療空間小,這時候需要的是心理準備,而非基因檢測。再者是相較於其他檢驗,基因檢測費用較高,等待檢測報告時間也比較久。李伯璋根據健保資料指出,台灣近三年每年有14萬人診斷出癌症,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累計罹癌人數和健保的癌症醫療支出雙雙呈現直線上升,2019年大約76萬名癌症病人的健保藥物支出就高達298.59億元。其中171.6億元給付於標靶藥物,佔所有癌症藥費比例高達57.5%,排名第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o-oncology therapy,簡稱IO)的費用也有6.44億(2.2%),排名第四。健保署目前給付四種IO於九種符合適應症的癌症,跟許多標靶藥一樣,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前,也需要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有對應的基因,才是適用對象,不過使用之後的效果,仍可能因人而異,需要後需追蹤。李伯璋以神經營養性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NTRK)基因這項癌症治療的新標靶為例,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其對應藥物對罕見的兒童癌症有很高的反應率、很好的療效。另以IO為例,健保署分析截至2020年6月30日1623個使用IO的病人最近一次用藥反應,分析發現,病人有23.3%死亡、24%惡化、13.6%加速惡化,對治療完全反應或部分反應者僅16.1%、病情穩定6%。李伯璋表示,這顯示有些病人還是救不回來,或是已進入需要安寧照顧的階段,各癌別比較發現,胃癌和肝癌的效果相較比較不顯著。李伯璋表示,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是世界各國醫療體系共同的難題,但共通的目標就是把錢用在刀口上,做出對民眾健康福祉最有利的決定、給病人實證支持有效的照顧。因此健保署一直以來的態度就是希望控制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將資源投入在對病人更有幫助的事。#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6 癌症.抗癌新知
王正旭:精準醫療的益處與困境
精準醫療會落入金錢換生命的窘境嗎?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在聯合報「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中表示,台灣癌友自費醫療已是成常態。一旦罹癌,光是藥費可能就要一百到一百五十萬,乳癌一年藥費一百萬,肺癌每年藥費九十萬的例子,醫藥、檢驗費用成為癌友心中的痛,解方在於「健保、商保、藥廠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幫助病友。」王正旭說,精準醫療的精髓就是「對的藥物、對的劑量,在對的時機、用於對的病人身上。」精準醫療有三大好處,包括提升治療效益、減少副作用,以及提升病患生活品質。癌症的精準醫療,有助於延長癌症病人壽命達兩倍甚至更多倍,甚至是避免因為癌症導致死亡,副作用也比以前的藥物更輕微,病人的生活品質會好很多。王正旭表示,為了落實更適切的治療,醫師在臨床上確實常建議病人使用一些可能有幫助,但是健保還沒有給付的藥物,所以即便沒有確實的統計數據,但可觀察到台灣癌友自費醫療已是成常態,自費的癌友比比皆是。以黑色素瘤為例,王正旭指出,對照國際治療指引,台灣的臨床應用都受到一些限制,這也是許多專家討論不得已的結果。這並非代表台灣不希望照顧癌症病人,而是因為健保資源有限,希望把錢用在刀口上、讓最多人用到最好的藥物,所以就以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的規則做限制,篩出最需要、最有機會得到最佳療效的病人,才投以資源。這樣限制的結果,就是台灣採用較昂貴新藥的比率會比較低。王正旭表示,以已知對罕病、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很有幫助大分子藥物來看,其藥費佔率在台灣僅16%,遠低於先進國家的34%。如果能提高使用比例,台灣在減少病人副作用、延長生命、生活品質提升等治療成效才有機會達到與先進國家同樣的水準。王正旭表示,但現在台灣面臨了檢測與治療的錢哪裡來、兩者如何搭配等多重的困境,勢必要去思考,除了健保之外,還有什麼其他財源可以給病人幫助?王正旭表示,台灣人其實很愛買商業保險。平均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張保單,然而,97%民眾買的是保險是儲蓄型商品,只有3%是保障型商品,保單的設計也沒有跟上醫療科技的發展,真正發生重大傷病或癌症的時候,很難真正照顧到現實的需求。王正旭表示,有些癌症非常需要基因分析才能提供適切治療,臨床醫師要適當資訊才能判斷、幫助病人擁有選擇,這費用很可能是每個家庭遇到癌症時都需要準備的,萬一連這筆費用都付不出來,將是病家很深的痛。「健保、商保、藥廠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幫助病友,」王正旭建議,健保應開源節流並定期檢討給付條件,商保應精確補位健保不給付項目,至於藥廠則應與政府共同負擔檢測費用。#響應少見癌症日World rare cancer day.全癌症治療抗癌里程碑,請點:https://reurl.cc/KjlyXe.精準醫療好難懂!一次破解全癌症 少見癌也有解方: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Precision
-
2020-10-01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柚子除了直接吃,也可做高級料理! 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3道柚子西菜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每年中秋節是柚子的產季;柚子的膳食纖維含量頗為豐富,為高纖食物,其果肉富含維生素B1、B2,維他命C含量也很高,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以及強化微血管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果。但熱量及鉀還良極高,食用的量要注意。【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07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柚子的挑選與保存挑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分享挑選小撇步,以果形呈梨形,表皮光滑,油胞細緻,果重400至600公克,有沉重感,底部開闊,這6大條件符合為最佳。保存:文旦買回家後可立刻剖開品嘗,但若購買的文旦顏色較翠綠,建議先將它們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大約一周左右讓柚子「辭水」(水分自然蒸發),此時外皮會逐漸轉為乾皺、由綠轉黃,果肉也會變得更香甜細緻。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提醒,文旦不需冷藏、保存期限也長,在室內通風環境下確保不受潮、發霉的話,可存放一至兩個月。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柚子料理食譜示範達人/雷議宗:專攻日本料理,現任遠雄悅來飯店日本料理主廚,柚子入菜中菜少、西餐多。雖是中國人中秋望月必備水果,但偶爾來點變化,納入西菜滋味,讓過節趣味也加幾分!葡國香柚鴨胸燉飯葡國香柚鴨胸搭配亞洲風的鴨汁燉飯,以葡國的烹調方式,運用胡核木煙燻進口鴨胸,利用鴨汁精華,做為燉飯的基底,當季盛產的香柚酸甜口感入味,充分展現巴洛克的經典風味。材料:進口鴨胸、胡桃木屑或櫻花木屑或赤砂糖+青蔥、甘蔗、越光米(或義大利米、一般米)、當季文旦(柚子)、三色彩椒(青椒、黃椒、紅椒)、鴨骨高湯(燉飯用)、丁香、肉桂皮(燉飯用香料)、黑胡椒粉、鹽(調味用)作法:1.鴨胸洗淨,表皮劃淺淺的斜刀,以橄欖油、胡椒鹽、鹽醃漬,靜置20分鐘。2.取家用烤箱的烤盤,將木屑平鋪烤盤上,再鋪上一層洋蔥丁、西芹丁、紅蘿蔔丁(混合即可),最後擺上醃漬的鴨胸,進烤箱烘烤,烤箱溫度約160度上下火烤20分鐘,至鴨胸八分熟,即可切薄片。3.鴨骨洗淨放入烤箱,烤至呈深琥珀色,取出加入西芹、洋蔥、紅蘿蔔、黑胡椒粒、丁香、肉桂皮、玉桂葉、清水,以小火熬燉至湯頭濃郁,再過濾至鍋中。4.白米洗淨,以1:1的湯與米,煮鴨汁飯,完成加入切好的甜椒丁、洋蔥丁,調味即可。5.奶油爆香,將洋蔥碎放入鍋中以小火燉煮,待醬汁略有濃度時,放入柚子肉(切小塊或丁),待味道濃郁,即可加少許糖、鹽、胡椒調味。此即醬汁。6.煮好的燉飯,配上新鮮的柚子肉瓣,再將切薄片的鴨胸放在柚子肉上。可搭配些許的生菜絲,再淋上4.的奶油柚子醬即可。TIPS:最後也可再加些義大利陳醋,添加風味。香柚海鮮盅柚香入菜,鮮味跳出來,用料全來自花蓮地方特產。包括瑞穗鄉鶴岡鎮出產的柚子,新城鄉的曼波魚,秀林鄉的芋番薯,吃起來爽口不油膩。材料:柚子50g、核桃50g、曼波魚30g、蝦仁20g、花枝20g、羅曼生菜1片、芋蕃薯20g。糖少許、味精少許、魚露少許、太白粉少許、沙拉油少許、蒜末5g、雞粉少許、香油少許。作法:1.核桃炸好備用。曼波魚、蝦仁、花枝切丁、燙好備用。芋蕃薯蒸熟後打成泥。羅曼生菜剪一片。2.柚子去皮剝小塊稍汆燙。3.熱鍋放少許油,將曼波魚、蝦仁、花枝、蒜末下去同炒,加入糖、味精、魚露、雞粉攪拌,再加進柚子,起鍋前加入少許香油即可。4.打成泥的芋番薯放少許在羅曼生菜上,接著放炒好的材料,最後放核桃(剝小塊),即可上菜。柚香山藥凍材料:1.西瓜汁500g、吉利丁18g、糖100g2.柚子1顆、糖50g、吉利丁9g、水300g3.山藥丁150g、椰漿100g、水200g、吉利丁9g、糖50g作法:1.西瓜汁溫熱,加入吉利丁與糖,製成西瓜汁凍。2.水煮滾,加入吉利丁與糖,再加入柚肉製成柚凍。3.山藥切丁燙熟,水煮滾加入吉利丁與糖拌勻,加入椰漿與山藥丁拌勻製成山藥凍。4.山藥凍置杯底,加入柚子凍、西瓜汁凍,上面裝飾柚肉與皮。
-
2020-10-01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柚子助消化解便秘但熱量不低 吃下整顆熱量高達500大卡! 有三種人要注意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每年中秋節是柚子的產季;柚子的膳食纖維含量頗為豐富,為高纖食物,其果肉富含維生素B1、B2,維他命C含量也很高,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以及強化微血管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果。但熱量及鉀還良極高,食用的量要注意。【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07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中秋月圓,少不了月餅、烤肉、柚子應景。柚子產期集中在中秋節前後,品種相當多,包括文旦、白柚、紅柚、香柚等,其中又以麻豆文旦皮薄、果肉甜美多汁,最為著名。降火氣 吃多拉肚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柚子味甘酸,加上維他命C很多,不只可以生津止渴、改善火氣大,還可以止咳化痰,改善慢性咳嗽。另外,在中醫理論裡,柚子因略帶酸味,還可以刺激食欲,健脾促消化。但柚子是寒性水果,可別一時貪嘴吃太多,尤其是腸胃偏寒、胃潰瘍,以及動不動就腹瀉的人,更要節制,另外,有氣喘的人也不適合吃太多,以免惡化。可以降血壓? 目前無根據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柚子的膳食纖維含量頗為豐富,以110公克為例,就有約1.9公克膳食纖維,一般而言,只要含2公克膳食纖維,就「名列」高纖食物。不只如此,柚子的果肉富含維生素B1、B2,維他命C含量也很高,約有85毫克。維他命C不但能預防壞血病,它還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以及強化微血管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果。有民眾口耳相傳,以為吃柚子可以降血壓。但事實上,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柚子有明顯的降血壓功效。一整顆下肚 熱量600卡另外,有人嫌月餅甜膩,怕吃多會胖,以為柚子「尚天然」,又不會太甜,吃多也不會胖,有些人甚至一口氣就吃下整顆文旦。事實上,柚子的熱量並不像想像中那樣低,像三片文旦(約110公克),熱量就有61大卡,換作體型較大的白柚,兩片(約165公克)的熱量就也有65大卡。若一口氣吃下整顆柚子,熱量可高達500到600大卡,以女性來說,等於是一個午餐的熱量,可別以為柚子口感不甜,就失去戒心。消脹氣 緩解風濕痛新鮮柚皮因含有芳香精油,可以跟檸檬一樣,刮下些許青皮,加在咖啡裡做香料用。此外,柚子皮還可以消脹氣,若覺腹脹、胃脹,或吃太飽時,可以用柚子皮跟糖,煮水後喝,不但有淡淡的柚香味,還可以促進食欲。至於柚子葉,則能治頭痛、風濕關節痛,以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被這些毛病困擾的人,可以用五錢到一兩的乾柚子葉(約為20、30片),以1500c.c.左右的水熬煮15分鐘後飲用,或使用的是新鮮柚子葉,重量大約是乾柚子葉的四倍左右。可入藥 果葉都有用柚子不只果實能吃,柚皮、柚葉、柚根,甚至是柚子的種子等,都可以入藥,各有療效。自古以來,柚子的名稱略有不同,像「本草綱目」稱之為「香欒」、「朱欒」,「閩產錄異」裡才有文旦一詞出現,但台灣目前栽種的柚子品種跟中醫古籍裡提到的柚子已不盡相同。柚子跟橘子一樣,都算是柑橘類水果,橘皮乾燥後可製成陳皮,柚子皮也有異曲同功之妙,可以止咳化痰。高鉀水果 腎病患酌量只要適量食用,一般民眾吃柚子不必設限,比較要留意的是柚子屬於高鉀水果,洗腎患者雖不必忌口,但須評估一整天的鉀攝取量後,酌量食用,糖尿病患則須斟酌熱量,吃太多恐怕會讓血糖值竄升。至於腸胃較不好的人,吃太多柚子可能會「肚子咕咕叫」,也有人會脹氣、不斷排氣,甚至是拉肚子,這是因為柚子的膳食纖維豐富,不吃過量就不會。
-
2020-09-26 新聞.活動快訊
「秋季養生好簡單」講座 輕鬆打造免疫好體質
聯合報之友秋季養生好簡單課程講座,秋日必知的保健秘訣,輕鬆打造免疫好體質。涼風至白露降,天氣轉涼的秋日時節,開始覺得鼻子癢、喉嚨卡卡的嗎?在全球疫情失控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由內而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保衛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呢?聯合報邀請融貫中西醫學精隨的陳勇利博士醫師分享秋季養生重點,並帶領聯合報之友從了解自身體質開始,學習如何用對的食材與漢方草本提升防禦力。聯合報之友秋季養生好簡單課程講座課程地點:中山堂4樓劇場咖啡講堂日期:109年10月12日(一)上午10:00~中午12:00費用:原價 700元,聯合報會員價599元課程報名:https://reurl.cc/LdAMXe客服電話:0809-080-186 轉3(周一~周五 上午08:30~下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