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癌症.其他癌症
搜尋
老年
共找到
2574
筆 文章
-
-
2024-11-07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長者身體功能評估用LINE也行得通 六大重點功能 長者輕鬆上手
隨著超高齡化浪潮來襲,臺灣預計於明(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如何讓家中長輩的身體功能維持且健康的老化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點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不可或缺之六項能力。國民健康署提供「長者量六力」自我身體功能評估服務。為提升量六力服務的可近性,國民健康署已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民眾透過手機就可以進行長輩居家自我評估,可早期發現異常,及早介入措施,鼓勵家屬協助長者自評,更能發揮預防及延緩失能的最大效益。「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為長輩關心的節慶提供健康訊息之圖片,讓長者輕鬆轉傳,並藉由設計互動遊戲,進行檢測身體之功能,實用又有趣。「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設計六大重點功能如下:一、一機多人註冊一支手機可註冊5名長者,若長輩無智慧型手機也不必擔心,可經由家屬協助註冊後,即可線上評估。二、多元語音評估有國語、台語、客語及英語,讓不識字及不方便閱讀的長者,選擇熟悉的語言進行評估。三、健康資訊分類依據長者六力進行健康資訊分類,有助於長輩輕鬆瀏覽,並定期推播健康資訊。四、資源地圖運用透過資源地圖的整合,方便查詢居家附近的功能評估及社區課程(活動)之服務據點。五、連結直播課程國民健康署與WaCare遠距健康合作,集結醫師、營養師、藥師、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六力領域的專家直播授課,若自評結果異常,系統會主動推播近期的衛教與運動課程,也可以直接查詢相關課程。六、健康資料連結若評估發現異常,請點選資源地圖查詢居家附近有提供長者功能評估的醫療院所,請專業醫護人員協助長者檢視或評估異常的原因,並提供「長者量六力」註冊資料的個人代碼,將評估結果連結到個人的評測紀錄中,方便長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署以提升健康識能,力行健康生活型態;普及預防保健服務,推廣有效預防及篩檢;提升健康照護品質,改善慢性病控制及預後;營造友善支持環境,增進健康選擇及公平等4大方向,規劃及推動生育健康、婦幼健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中老年健康、菸品及檳榔等健康危害防制、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主要非傳染病防治、國民健康監測與研究發展及特殊健康議題等健康促進業務,協同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各級醫療院所,並結合民間團體力量,共同實踐健康政策,為全民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06 醫療.精神.身心
老年憂鬱6警訊 延誤治療易失智
家中長輩上了年紀,常抱怨身體疼痛、胃口不佳,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變得悲觀、甚至不想活了!小心這是「老年憂鬱」的警訊,如果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蔡佳芬表示,不少研究已證實,「當志工」可減少孤獨感,也提高自我價值和自信心。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國健署「111年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長者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比率為4.39%。多項研究證實,寂寞孤獨對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及壽命有嚴重影響,成為全球健康問題。2022年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蔡佳芬表示,中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可顯著延緩老化,尤其是志願服務,與人群連結可紓緩孤獨感,包括增加與人連結的機會,在產生利他的過程中,成就感及價值感更高;透過與他人互動,「一起」互動能產生歸屬感,增進心理健康,包括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會與外界脫節。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年長者因周邊事物變少,或退休後與他人互動減少,產生孤獨感的機率比其他年齡層高。面對高齡孤獨,不妨多參加社大或樂齡中心開辦的多元課程,並學習LINE、fb 等網路社群維繫及擴展社交關係。葉雅馨提醒,長者晚期感到孤獨最大的原因,可能來自另一半離開。許多長輩在喪偶後變得鬱鬱寡歡,注意力和記憶力也跟著衰退,更需要子女陪伴。老年憂鬱別忌諱就醫,透過專業診斷能回復生活常軌,否則當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老年憂鬱警訊1.常抱怨身體疼痛:檢查不出確切原因。2.情緒低落:常悶悶不樂,易怒、易焦慮。3.不想出門:提不起勁,不想外出社交或與親友互動。4.忘東忘西:對健忘感到不安,強調想不起來。5.體重減輕:不想吃東西,若體重一個月內減輕5%要注意。6.感到悲觀:覺得自己沒用,有時候會把「不想活」掛在嘴邊。
-
2024-11-06 養生.抗老養生
單腳站立時間決定健康 研究揭50歲以上要超過這秒數才算不錯
許多人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其實身體的平衡能力也不容忽視,一項小型的新研究指出,如果年齡超過50歲時還能單腳站立超過30秒,即使會左搖右擺,衰老情況也算非常不錯。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Alert報導,這項研究由妙佑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生物醫學工程師雷扎伊(Asghar Rezaei)領導,希望研究結果能夠改善老年人的訓練計畫,盡可能延長他們保持身體自強的年歲。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平衡能力的惡化速度快於肌肉力量或步行速度,這凸顯單腳平衡測試在觀測老年人(無論性別)的重要性。單腳平衡測試通常用於老年人,因為平衡是神經肌肉老化的已知衡量標準。如199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無法單腳保持平衡5秒的老人,未來摔倒受傷的風險會增加兩倍以上;此類測試也可以作為神經系統問題的判斷。新研究調查一個人在其年齡應能夠保持平衡多久。研究中進行的每次平衡測試持續30秒,參與者先雙腿站立,睜開眼睛,雙臂放在身體兩側。接下來他們眼睛閉上,再抬起慣用腿,盡可能長時間地重複這個動作,期間眼睛或睜或閉,非慣用腿也接受相同測試。參與者還會站在一個測量重心的圓盤上,捕捉和分析任何細微的晃動。此測試容易執行、無需專業工具或人員,因此意義重大,更顯示出平衡與年齡相關的顯著下降,比肌肉力量的測量(如握力或膝蓋抵抗阻力的伸展)更嚴重。在40名50歲及以上的健康個體中,無論性別如何,一個人用非慣用腿站立的時間每十年減少約2.2秒。用慣用腿站立的時間每十年減少1.7秒。不過單腳站立時,身體搖擺的次數與年齡無關,這並不是與年齡相關的衰退跡象,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常見現象。然而如果是雙腿站立時出現搖擺,則可能表明存在問題。妙佑醫療機構的生物醫學工程師考夫曼(Kenton Kaufman)表示,「平衡是一項重要的衡量標準,因為除了肌肉力量之外,它還需要視覺、前庭系統、體感系統的輸入梅奧診所的。平衡能力的變化值得注意,如果你平衡較差,無論身體是否在移動都有跌倒的風險,恐帶來嚴重後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燙青菜補葉黃素,醫提醒「1吃法」根本「白吃」!青菜4種吃法都NG
現代人外食大多油又鹹,因此有人為養生力行飲食清淡吃,但有時清淡過頭也會出問題。一女子為補充葉黃素而多吃青菜,但青菜都燙一下就直接吃,結果仍不到60歲就黃斑部退化。醫師指出,燙青菜不加任何油脂,脂溶性維生素是吸收不到的,吃了根本白吃。燙青菜不加油 吸收不到脂溶性維生素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分享門診一病例,一位58歲女患者為了補充葉黃素平常特別注意多吃青菜,但她不解向醫師詢問,為何仍不到60歲就黃斑部退化?江守山也覺得奇怪,一般黃斑部病變多是老年人的問題,但她不到60歲就得,且黃斑部色素密度檢查,發現黃斑部色素嚴重不足。問診後發現,女子為清淡養生,吃蔬菜多以生菜沙拉為主,吃燙青菜也是燙一下就直接吃,不加油。江守山告訴她,燙青菜這樣吃完全吃錯了,這樣吃根本不可能吸收到葉黃素。江守山舉研究實例說明,吃完全不含油脂的菜,無法吸收到任何的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K1、K2、茄紅素、葉黃素等。所以適度的油脂仍是有必要的。【疾病百科】黃斑部病變青菜4種NG吃法其實吃清淡點沒有錯,多吃菜也沒有錯,但飲食觀念仍要正確才會有健康效益。例如燙青菜不僅需要點油脂才吸收的到營養素,「燙」過度也會使營養素流失。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表示,燙青菜若過度汆燙,當中的維生素B群、鉀等豐富水溶性營養素都會溶於水中。高溫爆炒、爆香也會讓蔬菜內的營養素大量流失。因此即使攝取足量蔬菜,煮法不正確,也恐難獲得足夠營養。此外,也不鼓勵吃隔夜菜,並不是因為「有毒」,同樣是因為部分營養素容易流失。1.不加油2.汆燙過度3.高溫爆炒4.吃隔夜菜吃什麼可以補充葉黃素?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楊長豪曾受訪指出,目前有花椰菜、南瓜、菠菜等天然食物含葉黃素,一天葉黃素攝取量只要約20毫克便已足夠,只要飲食均衡,便可從天然蔬果、食物攝取足夠葉黃素,若透過飲食無法獲得足夠葉黃素,也可考慮藉由保健食品吸收葉黃素,但劑量不宜過多,吃過量可能讓皮膚發黃。此外,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陳彥伯在《長庚醫訊》撰文也提醒大家,研究雖顯示飲食中補充葉黃素可以減少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的機會,但並無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效果。.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芥藍菜、地瓜葉等.黃色蔬菜: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水果:柳橙、奇異果、葡萄、芒果等.豆魚肉蛋類:尤其蛋黃【參考資料】.《健康好生活》YouTube .《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專頁 .國健署健康九九 .長庚醫訊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5 養生.聰明飲食
討厭魚刺讓人不想吃魚?日教授開發「無骨魚」提昇吃魚消費
因為討厭魚刺,日本食魚消費下降日本人是非常愛吃魚的民族,但是近年來魚的食用量一直下降,而吃肉的量越來越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代人已經越來越懶得挑魚刺,或是不懂怎麼挑魚刺,尤其是老年人或者小朋友也很怕不小心吃到魚刺卡在喉嚨或者是消化道裡。控制飼料的磷降低骨質密度所以杉浦教授花了多年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他的目標就是養出沒有骨頭的魚,當然不可能真的魚沒有骨頭,他能做到的就是讓魚的骨頭軟化。其實動物的骨骼就是以膠原蛋白作為鋼筋,然後在外圍裹上磷酸鈣提供支持力的複合構造。他經過多年的研究調整魚的飼料,降低磷的攝取,控制魚的骨質密度在70%,這樣魚骨頭就比平常軟,所以吃魚就不用再挑魚刺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就是一種骨質疏鬆。所以他養出來的虹鱒可以整條吃下去,就像吃喜相逢一樣。這樣不怕卡魚刺,又可以攝取大量的鈣質,也是一舉兩得,對家有老人與小孩的是一種福音。這樣的魚沒問題嗎?很多人會質疑這樣養出來的魚健康嗎?杉浦教授對他的發明這樣解釋,所謂「無骨」並非完全去除魚骨。若真的完全去骨,恐怕會被批評為「虐待魚類」。這一點無需擔心,因為當魚的骨質密度過度降低時,魚的生長便會停滯,這樣便無法維持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無骨魚的養殖會在魚仍處於健康的早期階段時結束,骨密度只會下降約30~40%,但食用時的口感將會有顯著不同。所以「無骨」僅是指「骨頭變軟」。養殖無骨魚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遏制民眾對魚的疏遠趨勢,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整條魚都能食用」的目標。魚的營養成分大多存在於平時被棄置的部位(內臟、骨骼、頭部等)。透過整條魚的食用,可以攝取數倍的DHA、EPA、牛磺酸、鈣、血基質鐵、維生素D等重要營養素。尤其是DHA和EPA,有助於兒童智力提升,並具有預防成人病與認知退化的效果。所以無骨魚不僅對個人有益,對整個社會也將帶來莫大的福祉。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體重減輕】「我沒減肥,但怎麼體重一直掉?」體重異常減輕要注意!
【本文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敬晃主治醫師提供】43歲王小姐因嚴重口渴就診,即使飲料甜點毫不忌口,體重卻不升反降,連朋友都好奇詢問如何減法,讓她很不好意思。陳先生67歲是資深老菸槍,三個月來體重從72變成64公斤,褲頭鬆了一大圈自己都嚇一跳,雖然努力吃好多碗飯,但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現代人將纖瘦與健康劃上等號,許多減重秘訣也不離「熱量赤字」四字。但在醫師眼中,非刻意的(Unintentional)體重減輕卻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首先,「非刻意」是指未特別執行減重計畫,或改變飲食習慣與身體活動量的情況;而臨床上需注意的「體重減輕」,則常以六至十二個月內下降超過原體重的百分之五(含)以上為標準。 非刻意的體重減輕有許多成因,需要醫師根據病史、伴隨症狀、抽血及影像檢查,甚至針對心理社會層面進行整體評估。下面列舉體重減輕的主要成因:一、惡性腫瘤雖然惡性腫瘤最令人擔心,但其實只佔全部二至三成,當中又以腸胃道惡性腫瘤最多,此外肺癌、淋巴癌或腎臟癌也是可能導致體重減輕的惡性腫瘤。醫師除了根據伴隨症狀,如厭食、腹脹、排便習慣改變、久咳或倦怠發燒等,也會輔以抽血、糞便或影像檢查進行評估,民眾亦可定期接受政府癌症篩檢服務,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二、其他腸胃道疾病除惡性腫瘤外,任何影響腸胃系統消化吸收或發炎的疾病,都可能導致體重減輕,如慢性腹瀉、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小腸結腸炎、慢性胰臟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等,都是可能原因。三、內分泌疾病內分泌失調也影響著體內能量的新陳代謝,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使代謝速度加快,導致心悸、手抖和體重減輕。未控制的糖尿病導致血糖過高,造成血漿滲透壓升高,引起滲透性利尿作用,近一步造成脫水現象,導致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的「三多一少」症狀,是成年人常見的體重減輕原因之一。四、急慢性感染或發炎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會提高代謝率來對抗威脅,另外由於身體不適,也可能食慾不振而使體重下降。常見原因包括愛滋病、肺結核、肝炎病毒(如C型肝炎)、寄生蟲或黴菌感染。此外,風濕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都可能影響腸胃道,降低食慾和消化功能。最後,一些重大慢性器官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衰竭和末期腎臟疾病等,也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並由於器官衰竭的症狀、不適與心理影響,近一步導致體重減輕。五、神經心理層面神經系統疾病,如腦中風、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藉由影響身體活動、情緒、感覺及認知,近一步導致食慾、吞嚥及食物獲取能力下降。心理層面則要評估是否具憂鬱、焦慮、躁鬱、厭食症等困擾,導致食慾不振與自我照顧能力下降。神經及心理的障礙也容易涉及照護(如家庭支持)、居家環境(如獨居)及經濟能力等社會支持議題。六、其他一些如甲狀腺素、糖尿病、抗癲癇藥及失智症的治療藥物,都可能包含會引發體重下降的副作用。此外,酒精或非法物質濫用也須列入考慮。七、年長者的非刻意體重減輕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會自然下降且脂肪比例增加,這些正常老化現象是積年累月的,不應與非刻意體重減輕劃上等號。此外,由於長者伴隨體重減輕的症狀不一定典型,成因卻可能更加複雜,除上述成因外,口腔衛生、身體功能下降、嗅味覺改變及咀嚼吞嚥(嗆咳)等原因也需列入考量,民眾可至家庭醫學或老年醫學門診,由專科醫師進行評估,並視需求安排其他醫療職系(心理師、營養師、復健師等)介入。經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王小姐血糖超標,在給予降血糖藥物後口渴症狀大幅改善;陳先生則在胸部X光中發現可疑腫塊,除建議戒菸後續也轉至胸腔科進一步評估。提醒民眾不要輕忽體重減輕的警訊,若有疑慮建議至醫院進一步評估檢查。【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醫師介紹|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05 醫療.眼部
有助預防黃斑部病變 專家建議每周吃2食物補葉黃素、玉米黃素
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多攝取蔬菜、水果、魚、蛋黃中的營養素,尤其建議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可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有助於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提醒,民眾若有視力模糊、看東西有黑影、直線變曲線、字體扭曲變形時,要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且隨著年齡增加機率大增,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據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2019年發表於美國眼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指出,每天至少吃200公克蔬菜、2次水果、每周吃2次魚,就能降低42%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澳洲雪梨大學2020年發表於臨床營養雜誌「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則顯示,與每周吃少於一個蛋黃的人相比,每周吃2至4顆蛋黃的人,15年後發生黃斑部病變風險降低49%。許惠玉說,魚類如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DHA、EPA),其中DHA能保護眼部感光細胞免受氧化傷害,而EPA能降低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發炎。菠菜、芥藍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奇異果、芒果、葡萄、柳橙等水果則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可減少眼睛發炎、保護視神經。蛋黃也含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澳洲雪梨大學視覺研究中心表示,攝取較高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人,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增加,而蛋黃含有這兩種營養素,每周吃2至4顆蛋黃最為合適,相較於每天吃1顆者,預防黃斑部病變效果增加。由於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許惠玉建議,可在烹調時加入些許油脂,有助人體吸收,以達到更好的護眼效果。預防黃斑部病變,許惠玉強調,中老年人每天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及2個拳頭大小水果,深綠或黃橙紅色蔬果份量需達三分之一以上,每周吃2次魚、2至4顆蛋黃,就不用花錢購買營養品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此外,戒菸、每周運動150分鐘、減少太陽直射眼睛等也很重要,更建議50歲後應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年輕人也有抗藥性 就醫勿做1事
全球面臨超級細菌威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傅郁螢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指出,具抗藥性的細菌可見於各年齡層民眾、門診,因此不主動服用抗生素、勿隨便停藥或減少劑量,都是幫助預防抗藥性問題的好習慣。台灣抗藥性問題已擴及各年齡層邱俊翔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臨床上過去也以為,抗藥性問題多見於醫療院所加護病房的患者身上,由於疾病而過度使用抗生素產生,後來發現並非全然如此,具抗藥性的細菌也可能因為畜牧業、農業所使用的抗生素而產生並存活在環境中,一旦人類在受傷時,就很容易遭受感染、危及生命。他提到,台灣的抗藥性問題影響範圍廣,且不侷限於過往認知的長輩、重病族群,在各年齡層、門診都可見到,顯示整個醫療體系都面臨抗藥性的挑戰,在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中,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具抗藥性細菌比例較10年前持續攀升,比例最高增加至3倍。邱俊翔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有495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因此「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抗生素只該用於「細菌性」發炎感染 秉持「四不一要」守則傅郁螢指出,抗生素常用於拔牙手術、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疾病,但民眾常以為抗生素是消炎藥,其實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因此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需要服用的是抗病毒藥物,而抗生素也不適用於黴菌引起的香港腳。不過具抗藥性細菌其實也存在於人體內,民眾又該如何面對?他強調,時刻警惕「四不一要」守則,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不吃別人或給別人吃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就醫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診間三問」預防抗藥性細菌邱俊翔也表示,常有民眾在感冒就醫時主動要求以抗生素治療,或去藥局主動選購藥物服用,「如果醫師臨床上判斷有細菌感染的可能,就能服用抗生素,但民眾的感冒普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就不需要抗生素,若不當使用後可在口、鼻、腸道、皮膚等器官,篩選出具抗藥性的細菌,而當人體少了不具抗藥性的細菌與其競爭,身上就會只帶有具抗藥性的共生細菌。」他提醒,民眾若被醫師囑咐服藥1周,若在此期間內因症狀改善而擅自停藥,或害怕副作用而擅自減少劑量,原本還未被抗生素清除的細菌就會具抗藥性,增生後則再度導致宿主生病,原先的藥物也隨之無效,進一步導致可用於治療的藥物減少,或影響身體既有的細菌,並傳播給他人。邱俊翔強調,民眾就診時應確認自己所使用的藥物與準則,拋出「診間三問」,包括「有沒有」、「吃多久」、「小心什麼」,也就是要確認藥物是否有抗生素、若有則應服用幾天與該注意何事,幫助預防具抗藥性細菌在體內產生。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 產官學籲重視抗藥性危機抗生素濫用,導致全球面臨抗藥性問題,若不積極採取行動,2050年時每3秒就有1人因遭具抗藥性的細菌感染死亡。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起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期盼藉此提升全民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喚起對抗藥性問題的警覺。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由於具抗藥性細菌傳播,導致病人住院天數、醫療費用增加,也因可使用的抗生素數目減少而威脅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政府各部門也響應每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抗生素認知周,有11家醫療院所同步舉辦衛教巴士展,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抗藥性的知識、各類抗藥性細菌的危害。莊人祥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約有500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若此危機不解決,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認為,抗藥性是全球沉默的疫情,特別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具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更嚴峻,若以臨床數據說明,雖然5歲以下兒童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死亡率下降50%,但7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上升80%,隨著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此問題在長照機構將變得嚴峻。張峰義說,醫療機構的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由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往往需要使用第二、三線的藥物,甚至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最終導致死亡,而門診開出的抗生素,占總體抗生素使用量的80%至90%,這與患者對抗生素治療的期待、醫師的診療壓力及工作量有關。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當他還是住院醫師時,發現大家對抗藥性的認知普遍不足,且不論醫療端、病人端,只要身體一有小病或不舒服,就想尋求抗生素治療,直到如今醫療院所許多病人的出現抗藥性後,因無藥可醫而死於感染症,嚴峻的情況才喚起各界關注。洪乙仁強調「抗藥性細菌的防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而為了響應每年11月的世界抗生素認知周,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協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以「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快上車!」為主題,透過衛教展板、互動小遊戲及影片播放,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及抗藥性危機的嚴重性。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投入2.25億元用於感染控制提升計畫,透過對醫療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具抗藥性細菌傳播的比例,且行政院也將於2025年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全力阻止抗藥性問題。
-
2024-11-02 養生.抗老養生
型男生理年齡不到17歲!擊敗富豪奪下「返老還童奧運冠軍」揭8個抗衰訣竅
人類為了對抗衰老,甚至為此舉辦凍齡大賽競技。美國矽谷富豪企業家約翰森(Bryan Johnson)於2023年舉辦「返老還童奧運會」(Rejuvenation Olympics),讓人們透過各種逆齡手段,看誰能將衰老速度放到最慢。約翰森致力於對抗死亡,他投資上百萬美元進行抗衰老自我實驗,包括吃藥、嘗試基因療法等盡力對抗衰老。而他不光是自我追求,甚至將其視為一項專業運動,並邀請有志之士一同參與,因此舉辦「返老還童奧運會」。約翰森規定只要參賽者完成特定的血液測試以測量他們的生物學老化速度就可以參與,多個線上動態排行榜於2023年1月發布,展示誰是最佳的抗衰老者。比賽競爭的關鍵指標之一是「老化速度」,指的是身體每年在生物學上老化的速度,管理比賽公司通過血液測試來測量。此外另一個排行榜將展示按器官系統排名最慢老化的人,比如誰的腎臟、肝臟和肺部在相對於實際年齡時最為年輕。這項比賽吸引上千人參與,參賽者透過改變飲食、運動計畫和睡眠習慣、使用補充劑、非標準藥物和其他醫學干預來降低他們的老化速度。身為創辦人的約翰森並沒有在自家比賽取得冠軍,真正的延壽高手為愛沙尼亞的男子蘭德(Siim Land),他於六月一度一舉登上排行榜榜首,29歲的他生理年齡不到17歲,每年衰老年齡僅0.65歲,擊敗投下巨資的富翁約翰森。蘭德說他每年花在長壽的費用為1.1萬美元(約新台幣35萬元),但自己並沒有太看重比賽結果,認為能夠參與已經很好了,並不會把它當作一個真正的頭銜。蘭德的8個抗衰訣竅訣竅1:早起曬太陽蘭德早上6點左右起床,帶狗去跑步並曬太陽,每周 2-3次,每次15-30分鐘,選擇早晨或黃昏陽光柔和的時候,曬腿部、腹部、背部等部位。陽光照射可促進體內5-羥色胺和內啡肽生成,有助於保持情緒、增強免疫力,對一些皮膚疾病也有緩解作用,還能合成人體所需維生素D。訣竅2:睡前防藍光蘭德晚上10點左右入睡,睡前1小時戴防藍光眼鏡。夜間電子設備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釋放,影響睡眠和生物鐘節律,戴防藍光眼鏡可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疲勞。訣竅3:高蛋白質與高多酚攝入蘭德飲食結構類似地中海飲食,注重攝入魚雞胸肉、雞蛋等高蛋白食物,每天至少吃 120-140克蛋白質;同時食用堅果、橄欖油、咖啡、漿果、種子等富含多酚的食物,高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菌群的作用,還能輔助清除衰老細胞。訣竅4:遵循168輕斷食蘭德一天中8小時進食,16小時禁食。斷食期間細胞進入「自噬」狀態,可清除衰老的細胞器,回收蛋白質廢物,緩解蛋白質堆積。訣竅5:多樣化運動組合蘭德每周進行兩次45分鐘的力量訓練,增強肌肉力量;每周兩次60分鐘的有氧運動,提高心肺功能;還有一天專門做高強度間歇性運動(HIIT),這種運動能持續消耗熱量,實現減脂增肌,幫助保持年輕的身體狀態。訣竅6:運動後紅外線理療蘭德運動完後,將自己包裹在紅外線毯子裡20 - 30分鐘。細胞受到紅光波長照射時,分子、原子振動加快,局部溫度升高,細胞的通透性、酶等會發生改變,還能增加熱量蛋白,加速新陳代謝,減少細胞損傷、緩解肌肉疲勞和關節疼痛。訣竅7:補充適量補劑蘭德每天會吃一些補劑,如Omega3、甘氨酸、肌酸、甘氨酸+Nac等,補充膠原蛋白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肌肉流失。訣竅8:保持低壓力生活蘭德強調低壓力生活,好心態是良藥。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會使人體產生過多自由基,攻擊粒線體,加速細胞老化。減輕壓力後,壓力導致的衰老可以逆轉。
-
2024-11-02 養生.抗老養生
40歲熟齡族常見的錯誤保養 抗老專家揭「5大NG習慣」小心造成反效果
隨著年齡增長,人會越來越注重各方面的保養,對於愛美的民眾來說,也會更加留意肌膚的狀態。日本的Shoko女士是髮型化妝和抗老護理的專家,在美容、髮妝產業活躍多年,並在50歲時開設自己的YouTube頻道「SHOKO Beauty Channel」。對於肌膚保養相當有一套的她,認為有些日常行為看似是在照顧自己,卻是可能造成反效果的負面習慣,她就針對40歲以上的熟齡人士提出5大NG保養方式,以及推薦的替代方法。NG習慣1:過度清潔、煥膚皮膚的新陳代謝速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過度的去角質或清潔會導致肌膚乾燥甚至發炎。另外,含有化學成分的「煥膚」產品或療程雖然價格實惠又有效,但過度使用會導致皮膚變得更薄、更乾燥,長期下來反而造成反效果。Shoko建議的方法是,每週使用一次溫和的爽膚水濕紙巾或酵素洗面乳。比起去角質產品,酵素成分可以相對溫和地去除老廢細胞,推薦給敏感肌膚者使用,讓清潔後的皮膚少了緊繃的感覺,並保持水分及透亮感。 NG習慣2:極端的飲食限制不少民眾為了快速達到減重效果,會嘗試「節食」、「禁食」、「不吃碳水化合物」等,然而這些飲食方法卻會給40歲以後的身體帶來負擔,造成賀爾蒙失衡以及營養缺乏,雖然瘦了下來,卻可能出現「皮膚失去緊實度、頭髮變得乾燥、情緒不穩定」等情況。Shoko建議的飲食替代方案:迷你禁食(例如:12 小時禁食)和正念飲食。斷食可以讓消化系統休息並達到排毒的效果,但比起長時間的斷食,不妨縮短禁食時間,例如8點前吃完最後一餐。 此外,現下流行的「正念飲食」可以放慢進食的速度,利用五種感官品嚐食物的方式不但更能享受美食,還能增加飽足感,有助於減緩飲食管理的壓力。NG習慣3:使用年輕族群的平價保養品不同年齡層肌膚所需要的保養成分也不同,10、20多歲的族群的護膚主要以保濕、調節油脂分泌為目的,但40多歲以後的皮膚則重視「膠原蛋白、神經酰胺、視黃醇」等抗衰老成分。Shoko分享有名45歲的C女士使用與女兒相同的平價乳液,但她的皮膚變得非常乾燥,細紋也不減反增。因此,熟齡族群建議使用適合的抗衰老產品。特別是在夜間保養程序中加入含有「神經酰胺、透明質酸和視黃醇」的精華液,幫助保持皮膚緊緻並減緩乾燥。另外,早上可以使用含有維生素C衍生物的乳液,降低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預防老年斑和暗沉。NG習慣4:經常使用含有矽的護髮產品有機矽可以在頭髮上形成保護膜,暫時達到鎖水保濕、讓髮絲變得柔順的效果。但對於40多歲以上的民眾,Shoko指出需要使用更輕盈的護髮產品,並著重在強化髮根。含有矽酮、矽靈的護髮素會阻塞髮根,長期下來會使頭髮失去蓬鬆豐盈的感覺,甚至開始扁塌、頭皮發癢。因此建議採用不含矽成分的修護方式,或是含有角蛋白和蛋白質的產品,像是「摩洛哥堅果油」或「荷荷巴油」就能幫助頭髮保持輕盈及光澤。NG習慣5:過度按摩臉部用力或過度按摩臉部會損傷皮膚,尤其是眼睛和臉頰周圍的皮膚較薄,很容易因此加深皺紋。有些人認為藉由按摩能讓臉頰達到「緊緻拉提」的效果,但用力過大反而破壞肌膚組織,使得細紋、下垂看起來更加明顯。Shoko建議按摩臉部時,要先塗抹眼霜確保肌膚在濕潤狀態,並用無名指輕輕按摩眼周、嘴巴周圍等區域,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淋巴按摩才有助於預防皺紋並促進血液循環。資料來源:女子spa
-
2024-11-02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謝外籍看護大愛 陪伴我的老媽媽
母親90歲後體力虛弱,肢體失能,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要24小時照護,只得請外籍看護支援。起初母親拒絕陌生人照顧,極力反對與排斥,但兒女都有點歲數了,無法長期承擔照顧工作,最後總算勉強答應。第一位照顧外籍看護來自印尼,不會閩南語,只會簡單國語,造成溝通上的困擾,加上吃不慣她烹調食物的口味,母親常食欲不振,堅持在村子裡另請一位歐巴桑來煮飯,雖然增加開銷,但只要能讓母親開心,我們都願意做。家裡的外籍看護來來去去已換了3、4位,母親漸漸習慣,她們認真學習台式料理,照顧母親體貼細心,跟我們相處像家人一樣親近,我們也放下心頭的大石。美國社會學教授薩托表示,「未來照顧年長父母的時間,可能會比撫養一個小孩長大的時間還長。」醫學科技的進步,延長人類的壽命,需要照顧老年的時間會愈來愈長。我的母親民國8年生,今年105歲,為人子女要盡孝道陪伴,讓她安享晚年。雖然她已經不認得我是誰了,但是總不停地問我「吃飽沒?」握住她的雙手,溫暖的傳遞,母親一定能感受到。外籍看護離鄉背井來照顧沒有血緣的長輩,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間大愛,人與人的相遇都是緣分,應真心相待有緣的人,讓愛溫暖人間。
-
2024-11-0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彭家勛行醫30多年 難忘病人手寫卡片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今年7月底走馬上任,他承諾,桃榮將向醫學中心看齊,為醫院勾勒出新藍圖,做桃園市民最強的後盾,顧好市民的健康。專精神經醫學 作基因研究彭家勛是神經醫學的權威,專精於神經學研究,包括基因與酒癮、腦中風疾病及巴金森氏症。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的他,就學期間就對神經解剖學有興趣,發現神經內科疾病的應用發展空間很廣,因此畢業後投入神經內科醫學領域,並先後獲得尹士俊、胡漢華、洪昭雄三位教授指導提攜。尹士俊是國際知名學者、國防醫學院生化所教授,在基因及酒癮的研究相當出色;胡漢華則是台灣腦血管超音波血流動力檢查的先驅研究者。彭家勛結合兩位教授的研究,進一步探索與中風之間的關聯,在國際腦中風知名期刊發表研究結果,顯示酒精代謝基因差異與腦中風發生有關。彭家勛2003年赴美進修,接受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洪昭雄教授指導,以巴金森症老鼠模型探討神經保護藥物的作用,進而將神經保護概念應用在急性腦中風及慢性神經退化性病人的治療上,對病人有相當程度的幫助。自美返台後,彭家勛在全國積極推動急性梗塞性腦中風治療,在擔任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任內,與健保署溝通改善神經科醫師進行血栓溶解治療時的各種困境,包括提高執行給付和延長治療黃金時間,讓急性腦血栓溶解治療成為標準治療,幫助許多急性中風病患免於終生殘障臥床之苦。推取血栓聯盟 搶治療時間「今年腦中風治療工作重點,是爭取有效黃金治療時間,推動區域整合取血栓聯盟」,彭家勛說,桃榮是北榮在大桃園地區唯一的區域級醫院,他上任後即和鄰近有取血栓技術的醫院,如林口長庚醫院等聯盟,讓在地中風病人都能獲得最及時完整的治療。上任三個月的彭家勛,為桃榮擘畫未來的發展方向。首要是戮力讓桃榮成為桃園在地重要區域醫院,分擔北部地區榮民醫療體系的照護重任,結合桃園榮服處與4所榮家(桃園、八德、台北、板橋),以智能化醫療管理系統,提升榮醫體系醫養合一,長期照護榮民與在地鄉親的健康。重視智慧醫療 北榮當標竿其次,以Digital Health為規畫藍圖,以北榮總院為標竿,導入相關智能化醫療服務系統,讓桃榮成為在地榮醫體系的急、重、難症治療中心,因此急診室將擴建更新,並建立癌症治療中心,初期以肺癌、乳癌、腸胃道相關癌症治療為主,也逐步引進高階檢查與治療設備,網羅與培訓相關人才,落實醫療在地化與國際化的發展目標。行醫30多年的彭家勛,有一位女性中風病人最令他難忘。她中風接受治療後,每年都會寄親手繪製的卡片賀節,卡片上的構圖用色,讓他感受到病人滿滿的正能量,也使他更有信心去幫助中風的病人。彭家勛是基督徒,聖經對他的幫助很大,例如在照顧失智老人時,會想到「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的經句,提醒自己對老人家的態度要溫和包容。飲食作息規律 讀聖經紓壓他的養生要領很簡單,每日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休閒活動以跑步、爬山為主。面對壓力時,則以禱告、讀聖經進行紓壓,他很感謝心靈導師李敏椿牧師,每天傳給他聖經的話與教導,讓他能保持身心平安,面對每天的挑戰。在院長室牆上,掛著一幅建院以來書法家朱振南的墨寶─范仲淹「岳陽樓記」,彭家勛說,似乎欲引用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期勉桃榮同仁要有胸懷天下憐憫蒼生的志向與抱負。彭家勛● 年齡:61歲● 專長:神經醫學、腦中風疾病、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神經退化性相關疾病、酒精性相關神經疾病、各式神經痠痛等疾病● 現職:台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國防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經歷:三總基隆分院院長、三總神經科部部主任、三總副院長、國防醫學院教育長、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台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期望每位病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珍惜健保資源。
-
2024-11-02 焦點.元氣新聞
【延遲轉大人】不依循上一代 退休是選喜歡的工作
「馬克信箱」主持人馬克和瑪麗回覆各式讀者問題,讓我們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一些自己與啟發。兩人說:「年齡是個假議題,年齡帶來衰老,但心智不該跟著退化,心智可帶你創造非常多可能。」不論人生到幾歲,都要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人生的拓荒者。四十二歲的馬克早在廿六歲就啟動退休財務計畫,但他也強調,自己物欲不高,財務規畫只是讓他更有底氣,選擇喜歡的工作、生活。今年四十歲的瑪麗,卅歲以後跟上馬克的腳步,開始規畫老後人生。瑪麗說,從未想過老後生活,好像大家都說要有一間房、組織家庭,某一年她看上北市的一間房子,下了斡旋金後,當晚卻睡不著,即使馬克告訴她,照著財務規畫走沒有問題,她仍然開心不起來,她才發現,買房根本不是她心之所向。後續她開始思考人生,發現自己想要的生活,絕對不是依循上一代的模組。馬克說,X、Y世代面臨的社會變化,不像Z或α世代快速,Z世代要遵循上一代的模組過活「已經不可行」。他畢業後就不曾當過上班族,一直是斜槓人生,婚後與太太決定不生小孩,曾讓家人無法理解,但仍相信自己。馬克說,退休是有足夠底氣讓自己選擇喜歡生活的開始,工作是獲得成就感的來源之一。未來有非常多可能,唯一不變的是會持續找尋喜歡的事情,也準備好足夠資源來面對老年。數位版看這裡/不同世代抓人生重點XYZ世代如何看待百歲人生,不同世代人生使用說明書有哪些重點?聯合報數位版一次看。高齡社會催生「延遲轉大人」現象 XYZ世代該怎麼面對老
-
2024-11-02 焦點.元氣新聞
【延遲轉大人】百歲人生 XYZ世代都想老不休
高齡社會是全球趨勢,研究指出,餘命延長讓每個世代皆出現「延遲轉大人」現象。青春期從原本十到十五歲,延至廿五歲才結束,目前定義六十五歲是老年,但愈來愈多國家,擬將老年定義延至七十歲,也因為人類年齡不斷延長,也讓人生方式變得變化多端且更具挑戰。Z世代 歲還在青春期「廿五歲前,可能都還沒擺脫青春期。」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劉惠青表示,Z世代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出生即是3C世代,當大把時間都花在3C,也因此喪失部分能力。劉惠青說,青春期是邁向獨立自主的階段,也是孩子最常與父母爭執的階段,這時的爭執並不是沒有意義,孩子透過每一次爭執,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同步察覺自己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成為獨立的大人。但是Z世代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會分配時間在使用3C,排擠掉與父母溝通、爭取自我、與同儕建立現實關係等的時間。Z世代多數缺乏「人際互動能力」,團體合作能力較差,有孩子以為線上遊戲打團戰就是深度關係,但與人接觸需要理解肢體語言、表情動作的意義,以及付出與接納等面向,需要透過一次次實作,才有機會習得。Z世代青春期的結束,通常是在出社會後,他們會發現辦公室文化,需要相互合作,例如旺季時要請假需先溝通協調,即使請假是權益。Z世代出社會後最常聽到反映職場人際受挫,即是這個原因所致。Y世代 延長職涯成挑戰Y世代現正落在卅歲到四十五歲間,剛好是社會上定義的「中壯年時期」。開業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過去中壯年族群到了四十五歲左右,並不太會思考「中年轉職」,通常都是一份工作做到退休,但對現在Y世代來說,四十歲左右開始思考創業或是轉職、兼職,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受到通膨、房價等因素影響,該世代族群踏入職場後,幾乎沒有力氣去思考其他事,也不敢想退休,實踐人生目標似乎僅剩下工作。以前卅歲到四十五歲階段的男女,多數會進入婚姻,學習維持婚姻關係與養育孩子的方式,羅惠群說,進入婚姻或是生小孩,當然是一種人生選擇,但也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必做的清單。拜醫療進步所賜,也讓有意願投入婚姻或是生育的男女,可以選擇延後進入關係,不需要再像過去趕在廿幾歲就得做選擇。X世代 要主動開闢資源而X世代正準備進入退休階段,羅惠群說,近年諮商現場有愈來愈多五十五歲以上,甚至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求助,過去餘命不像現在這麼長,六十五歲退休後,平均剩下十年左右餘命,但現在可能還有廿年、甚至卅年的壽命,很多準退休族到現在還是子女的經濟支柱,還有些是孫輩的主要資助對象。羅惠群說,X世代來到諮商現場,多在焦慮退休金不足、未來生活該怎麼規畫、疾病如何尋找照顧者等,他認為現在的X世代,晚年得更主動積極開闢資源,不再是被動等待子女照顧。羅惠群說,因為壽命延長,讓每個年齡時期拉長,像是老年,已有不少國家認為七十五歲才算老。超高齡化的社會,不僅只有面對健康或照顧的議題,每個世代連帶面臨挑戰。數位版看這裡/不同世代抓人生重點XYZ世代如何看待百歲人生,不同世代人生使用說明書有哪些重點?聯合報數位版一次看。高齡社會催生「延遲轉大人」現象 XYZ世代該怎麼面對老
-
2024-11-01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症早發現早治療 可延緩退化5至8年
● 全世界每年約990萬人罹患失智,平均3秒有1人● 較新診斷方式有兩種,正子斷層掃描、血液檢測● 最新研究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2017-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有1人。明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失智症者人數也逐年增加,隨著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問世,更凸顯失智症早期診斷及介入治療的重要性,至少可以延緩失智症退化5至8年。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表示,近幾年失智症在診斷工具和治療上都有新的突破,失智症如果能提早發現,並且在病程早期就服藥,加上其他非藥物的治療,可以停留在早期階段大約5到8年,對於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減輕家人的照顧負擔有很大幫助。正子掃描 具有高準確性目前較新的診斷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類澱粉斑的「正子斷層掃描」(PET),因為類澱粉斑是屬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的病理變化,會在大腦產生特殊病變,如果自覺已經有症狀,而且大腦影像檢查發現有類澱粉斑,後續認知功能持續退化的機率高,速度也較快,因此正子斷層掃描具有高準確性;另一種則是「血液檢測」,透過檢測血液中的類澱粉以及濤蛋白的濃度,也可診斷阿茲海默症。不只是阿茲海默症,其他類型失智症的診斷也在發展當中,主要也是利用腦部造影和血液檢測的方式來進行。新藥問世 輕度失智福音王培寧指出,以前會覺得被診斷出早期失智症,卻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可治療,只能提醒患者調整生活或是運用非藥物處方箋來延緩失智症退化,但近兩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通過兩種去除類澱粉斑的藥物,這兩種藥都是針對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症做治療,也就是趁著症狀還很輕微時服藥,如果病程已是中期或晚期,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很明顯,例如神經細胞死亡比例太高或是發炎反應已經太嚴重,此時給藥就起不了作用。「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非常重要。」王培寧強調,有些患者例如高學歷背景的病患,會想辦法掩蓋自己的失智症狀,反而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所以還是要勇敢循著正規管道就醫。遠離失智 多動腦多活動 要遠離失智症威脅,許多失智症徵兆必須注意。王培寧說,從走路姿勢可判斷失智症風險,大腦的疾病會影響動作的功能和速度,造成步態上有些變化;最新研究也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因為該有的聲音或視覺的刺激不夠,而加速大腦退化,尤其中老年人常發生視力和聽力問題,過去沒有特別重視,現在應該正視,其實很容易改善,民眾不要輕忽。如何預防失智症上身?王培寧強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留意慢性病的控制、多動腦、多活動等。在運動方面,要結合有氧運動跟肌力運動;飲食方面,可採行地中海型飲食、麥得飲食;多參與適合自己的社交活動,趨吉避凶,遠離失智症風險。
-
2024-11-01 焦點.健康知識+
超過60歲身體硬朗卻猝死?資深醫揭「對健康勿過度自信」:光做體檢仍不夠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自認身體硬朗,等真的出問題甚至倒下時才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健康。日本資深心臟外科醫師呼籲長者對健康勿過度自信,並介紹若要健康長壽得進行哪些關鍵措施。看似健康不是真的健康 猝死並非毫無徵兆擁有20年心臟外科經驗的家庭醫師古田豪記指出,不分年齡或性別,猝死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猝死是指撇除事故或自殺,一個人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原因十分多元,如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心臟病、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血管疾病,以及主動脈瘤破裂和主動脈剝離,都會導致猝死。 古田表示其中最常見的是心肌梗塞,主要原因是動脈硬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吸菸和遺傳都會導致血管硬脆化,這並非一夕之間造成的,動脈硬化擁有一段長時間的進程,許多人認為猝死是毫無徵兆的死亡,這是錯誤的觀念,許多心臟病患者只要得到適當的治療與日常護理,就不會猝死。新聞中時常會看到貌似健康的中老年男性猝死,事實上健康只是表面,卻忽略其血管和細胞的狀態,許多猝死事前都有預兆,但可能只是小到自身都無法覺察的症狀,當事人沒有意識到這件小事會危及性命。上了年紀勿過度自信 定期體檢觀察變化很關鍵古田指出如果超過60歲並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充滿信心又沒接受體檢,那麼猝死的風險很高,他解釋因為我們不知道自身血管和細胞每天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此外每年進行體檢便認為自己很安全,也有猝死的可能性,如果沒有掌握每年體檢數字如何變化,那也是毫無意義。他舉例血液檢查一年內血紅素從15下降到13,即使13和15都在正常範圍,但不會無緣無故降低,有可能是腸胃道癌變所致。與其自我安慰數值都在正常範圍所以沒事,應該將數據告知家庭醫師和討論,以便能盡早發現潛藏的疾病。他強調:「對於健康過度自信無法保證健康的長壽」。資料來源/money post
-
2024-11-01 焦點.健康知識+
仰睡比側睡好、左睡增心臟負擔?醫師說明各種睡姿優缺點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仰睡優於側睡」,但專家表示,醫學上比較鼓勵「側睡」大於「仰睡」,因為仰睡易因舌根塌陷阻塞呼吸道、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說老人不要在太安靜的地方睡、以免容易被吵醒。但專家表示,有些人甚至覺得有白噪音比較好睡,睡眠時環境中的「背景音」要多少才剛好,端視個人喜好,傳言說法錯誤。網傳「再這麼睡覺,你的心臟就廢了」影片,片中提到「仰睡」優於「側睡」、左睡會增加心臟負擔,老人往往比較敏感,不要在太安靜的地方睡、以免容易被微小聲音吵醒。傳言說「左睡會增加心臟負擔」,但專家表示,對於有心臟病的人,左睡可能造成壓迫不適,但對於有胃食道逆流的病人來說,左睡有助於防止胃酸逆流,所以「左睡會增加心臟負擔」的敘述雖然沒錯,但也還要視每個人身體狀況、疾病需求去調整,睡眠是非常個人化的,傳言說法不夠完整、傳言說法易誤導。 網傳睡覺姿勢影響身體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再這麼睡覺,你的心臟就廢了!提醒:老年人睡覺要牢記「3不做」 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宜側睡 避免仰睡阻塞呼吸道 傳言提到「仰睡的比那些側臥、俯臥的人,顯示心臟更健康」。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醫學界比較鼓勵的其實是「側睡」,但是也沒有說「仰睡」一定不好,主要還是視個人習慣而定,但有些例外情況要特別注意,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 仰睡的時候舌根塌陷、壓迫或堵塞上呼吸道,而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有關聯性,所以醫學界會鼓勵這類的病人「側睡」,基本上就是希望能夠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傳言說法卻說「仰睡比側睡好」、傳言說法錯誤。 胃食道逆流宜左睡 胃袋低於賁門位置 傳言還提到「左邊側臥,雖然有助防止打鼾、緩解胃食道逆流,但會增加心臟負擔」。柳朋馳指出,過去曾有包括荷蘭在內的幾個研究,認為左側側躺時,胃的水平位置會低於位於胃和食道的「賁門」的位置,可以降低胃酸逆流,但柳朋馳指出,改善胃食道逆流不能只靠左睡,主要預防之道是不吃宵夜、不要吃太飽、不要吃太刺激性的食物等等,吃完東西不要馬上躺下、枕頭稍微墊高一點、左睡等,都只是間接改善、而不是針對疾病的本身去作為。傳言說法符合學理。 心臟科較建議右睡 左睡易使心尖有壓迫感 傳言說「左睡會增加心臟負擔」。柳朋馳也表示,心臟科醫師通常比較會建議「右睡』,因為人體心臟是中間偏左、左心室的心尖(cardiac apex)部位還會往前翹一點,有些比較敏感的病人,會覺得左睡時心尖會有頂到心壁的感覺,甚至有心悸感、胸悶感,這種情況就比較適合「右睡」。傳言說法符合學理。 但是柳朋馳強調,就像上述仰睡、側睡一樣,左睡、右睡的問題也是一樣,假如民眾本身左睡沒有任何不舒服,左、右隨便都很好睡,就根本毋需刻意計較哪一側。 不建議趴睡 高齡、幼齡易悶口鼻猝死 柳朋馳呼籲民眾,「趴睡』是醫學界最不建議的睡覺姿勢, 除非特定的疾病,像是腰椎有椎間盤問題的病人,在急性期的時候為了減緩椎間盤壓迫才會趴睡,但其實趴睡並不符合人體工學,趴睡時胸口、心臟都會有壓迫感,甚至腸胃也會被壓迫,反而容易睡不好,而事實上各國相關的研究也顯示習慣趴睡的人是最少的,大約只有 5% 到 10% 左右而已,此外年紀太大、年紀太小的人,趴睡還有悶住口鼻、增加猝死的風險。不建議趴睡 高齡、幼齡易悶口鼻猝死 柳朋馳呼籲民眾,「趴睡』是醫學界最不建議的睡覺姿勢, 除非特定的疾病,像是腰椎有椎間盤問題的病人,在急性期的時候為了減緩椎間盤壓迫才會趴睡,但其實趴睡並不符合人體工學,趴睡時胸口、心臟都會有壓迫感,甚至腸胃也會被壓迫,反而容易睡不好,而事實上各國相關的研究也顯示習慣趴睡的人是最少的,大約只有 5% 到 10% 左右而已,此外年紀太大、年紀太小的人,趴睡還有悶住口鼻、增加猝死的風險。 傳言說的研究未提出處 統合分析難證因果 傳言提到「40 萬人、5 年研究」、多國多機構等,未提供明確出處,MyGoPen查詢 PubMed 資料庫並無相關資料,醫師也表示查無符合的研究。柳朋馳指出,如果真的有相關研究,也必須客觀討論研究本身的嚴謹度,從傳言所說的 40 萬人、多國家等敘述,應可推論是一項統合分析的研究,包括收案的範圍、納入樣本的條件等等,條件訂得太緊會沒有相符的樣本可供統計、比較,放得太寬會變得沒有意義、干擾因素太多,且統合性分析只是觀察性的研究、往往難以證明因果關係,所以這些研究在結論的欄位都會說還需要更多研究佐證等,這也是很多坊間傳言引用統合分析型的論文時,往往忽略掉的重點。睡眠習慣極度個人化 背景音多小難以定論 傳言提到「老人敏感,不要在完全的靜默中入睡」、「以免因微小聲音而醒來」。柳朋馳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零分貝的地方,錄音間、聽力檢測室都還有極低音量的空調送風的聲音,空間中都還是會有背景音、基本的分貝數,太安靜反而睡不著的人通常是患有耳鳴的人,太安靜的會使耳鳴放大而干擾睡眠,醫學上對於睡眠環境到底要多安靜、或是什麼程度的背景分貝數最好,並沒有特別的定論,例如有些人睡覺反而需要「白噪音」輔助入睡,但有人會覺得白噪音很吵;有人睡覺要香氛、有人覺得有香味反而噁心;有人睡覺喜歡硬床,覺得軟床沒支撐、睡起來腰痠背痛,但習慣軟床的人反而覺得硬床太硬、才真的是讓人腰痠背痛,由上述各種例子可知,睡眠是極度個人化的喜好,各種研究的統計通常很難有定論,而且就算統計有意義、對個人也不一定有意義,因為個人的情況就不是統計的那樣,所以民眾面對這樣的研究或傳言時,其實只要確定自己哪樣睡、睡得最好即可,別人的情況僅供參考、不必強求。傳言說法錯誤。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並未提供該研究的出處,傳言提到「仰睡比側睡好」,而「左睡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等說法,專家表示,醫學上通常比較會建議「側睡」、尤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傳言說法錯誤。 傳言說「老人不要在完全靜默中入睡」、「以免被微小聲音吵醒」,但環境中本來就會有背景音,背景音分貝多大、多小最適合睡眠,其實難有定論,每個人差異極大,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衛福部 - 夜夜好眠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 (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sleep.html)
-
2024-11-01 寵物.寵物故事
紅貴賓離世不想變成「蒼蠅」回來:想用紙錢在天堂蓋房收留其他動物
上一篇提到的純情紅貴賓「少爺」,對於姐姐不忍牠繼續受苦而提早讓祂睡覺一事,有獨到看法:「姊姊,雖然有一瞬間少爺覺得這樣離開很可惜、很遺憾,但認清事實後,我就回歸喜樂,不用再面對後面更難堪的日子了。」「姐姐幫我像跳棋一樣,把後面最苦的那段跳過去,也是一個方法」,「因為我知道離去後就將與老婆「妹妹」相認,我也是要面子的!」因要面子而想當男子漢的「少爺」,最後那段時間,明明後腳已經無力,只能趴著,也要硬著自己站起來;剛挺過老年拔牙的風險,醫生建議吃飯要用餵的,牠也堅持要自己吃,當時姊姊覺得「少爺」真是既倔強又愛逞強,會心疼的唸牠幾句,現在才知道,原來少爺的堅持,都是想有天跟老婆「妹妹」在天堂重逢時,可以保持一點尊嚴呀。當姊姊問「少爺」,「妹妹頭七有變成一隻金蒼蠅回來看我,怎麼都沒有看你變成小動物回來呢?」少爺說:「我不知要變成什麼好,因為我怕姊姊唸我說,怎麼變成不可愛的小動物回來」、「妹妹挑的那個漂亮顏色,這裡沒有了,我也不想變成『那個』(蒼蠅)啦」、「我寧可選擇你們看不見的方式,繼續參與你們生活」、「因為我怕姊姊如果感覺到我,會不會又回想到醫院那天,會更傷心。」最後這句真是戳中姊姊的內心,讓她淚崩:「送牠那天,在診間最後看我的眼神,我真的不敢想起。」姊姊哽咽地說。但突然間,少爺像想起什麼似的:「姊姊,我想不起來到底有沒有吃最後一餐呀?」「那時候嘴痛得要命(下巴骨折),我是不是沒有享受到最後一頓啊?」不待姐姐回答,少爺就提議,讓姐姐如往常般幫祂準備最後一餐,但怕姊姊誤會祂是餓著肚子上路,又忙著解釋:「吃東西是肉體最快樂的事啊,我想再回味一下肉身的快樂」、「也希望姊姊精心準備完後,可以閉起眼睛,用心回想我平常享受美食的樣子,就當作我們告別的儀式,了卻你的掛念、我的心願。」姊姊欣然答應,誰不想幫自己的離世寶貝再多做一點事呢!只怕祂沒有要求。那「元寶跟紙錢有收到嗎?」姊姊繼續關心。少爺說:「有哦,我想要拿來在天堂蓋房子,蓋一間跟家裡一樣的房子,因為我很想大家。」祂繼續說道:「但我有點貪心的想要更多」,後面還有一句祂先是含在嘴吧裡囁嚅著,即刻改口說「量力而為啦,『不定時、不定額』燒給我就可以了」,「等我有能力把這裡的房子加大,我想跟姊姊一樣收留其他動物(的靈魂),把一半的福報給妹妹!」「不定時、不定額」燒金紙的說法,簡直讓姊姊笑噴,我告訴姊姊,其實祂原本想說而吞回去的話是「定時定額」。原本一場以為會充滿淚水的溝通,最後變成姊姊不斷笑著說:「祂真的很欠揍」。在這麼多離世溝通的案件當中,「少爺」是少數會跟姊姊提出具體要求的,只是繞來繞去,多半都還是想到老婆「妹妹」,難怪姊姊說:「牠果真很做自己」。--作者柚子貍,寵物溝通&生命教練,酷愛寫作、樂於分享溝通過程觀察的點點滴滴跟體悟。嗨,我是柚子狸,在你心中,是否也有一段你和毛孩的故事 每到晚上就讓你想起祂呢?我想聽聽你和你的毛小孩的故事,歡迎來到柚子狸的臉書專頁,與我們分享你心中最愛的祂,和你們的故事,如果您身旁有朋友需要這方面的訊息,也歡迎您分享,讓我們一起幫助他。柚子貍 心靈捕手&生命教練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omanto柚子貍 寵物溝通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ovelifebeaPodcast從0到1媒體人X斜槓(柚子貍&安妮動物園)https://open.firstory.me/user/shomanto/platforms
-
2024-10-31 醫療.心臟血管
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降風險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久了會使心臟功能變差,容易導致心臟衰竭,或是血流不順、形成血栓,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桃園長庚副院長葉集孝表示,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心房顫動發生率會隨年齡增加而提高,尤其是65歲以上族群,且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台灣約有14萬人被診斷為心房顫動,2022年心房顫動的盛行率約為1.5%,數據逐年增加中。葉集孝指出,除了高齡是罹患心房顫動的一大原因,有高血壓、肥胖、左心房肥大的人也較容易發生心房顫動。長庚醫院外科教授陳紹緯呼籲,民眾如果有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無力等不適,應盡早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心房顫動對健康有相當大的威脅,尤其老年人口比率逐漸提高,心房顫動患者的比率也隨之增加,是造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隱憂。心房顫動與其他疾病一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林口長庚醫院手術示範中心與美國AtriCure合作,連續舉辦二屆的心房顫動迷宮手術(COX-MAZE IV)示範課程,積極參與全球最大規模的心臟外科臨床試驗。並且2022年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提供心房顫動微創治療選擇,迄今已完成超過150例左心耳閉合手術。心房顫動的治療,林口長庚獲美國原廠AtriCure青睞,由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成為亞太地區訓練中心,展開深度合作。
-
2024-10-30 焦點.元氣新聞
2024世界視覺日《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
為了提升全球對視覺健康的關注與認識,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以今年的其中一項口號「Love Your Eyes Actions」為主軸,今日(10/9)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擔任指導單位,主辦單位為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並由愛爾康大藥廠作為策辦單位,舉行《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全國民眾對於眼疾狀況的認知度,加深大眾對於視力的健康意識。呼籲大眾愛你眼睛健康,從現在開始。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眼疾問題你我都須重視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總人口的18.35%,預計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長,視力健康成為現代人必須關注的重大議題。[1] 眼疾問題不僅會影響視力健康,更是嚴重的影響生活品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冀望透過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提升台灣民眾對於老年眼睛疾病的認識,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蔡維誼副組長指出:「年紀越小如果近視,又沒有重視且加強眼睛保護的話,度數會隨著年齡快速的增加,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進而變成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的人若控制不佳可能會造成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等風險,因此預防非常重要,呼籲民眾可透過每日120分鐘戶外活動以減少視力的惡化。」「LOVE YOUR EYES ACTIONS」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就能預防眼睛疾病,守護清晰的視界。惡視力日趨嚴重,國人對於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度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台灣人的用眼習慣也跟著改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眼睛的調節力下降,並且加速眼睛老化的狀況。根據《2024 World Sight Day世界視覺日:國人眼睛老化疾病認知大調查》(以下簡稱本調查)問卷結果指出,有63.9%的民眾擁有眼睛疲勞乾澀的症狀,雖然在現代好像是一種很普遍的症狀,但其實眼睛已經在發出警訊了。因此,若有出現眼睛不適的症狀,最好即刻改善用眼習慣並找尋合適的治療方式,愛護你眼睛健康。根據本調查結果,有92.8%的民眾認為老花眼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其次為白內障90.9%、黃斑部病變66.2%,可見民眾對於老年眼疾問題有一定的認知程度,而白內障就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問題。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王一中理事長提到:「老年眼疾問題是我們都需要關注的議題,尤其是近視的問題,研究顯示[2] 近視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風險20%,黃斑部病變60%,視網膜剝離30%。不僅需要重視幼年的眼睛狀況,老年眼疾問題也一樣重要。」因此,不論你是已有眼疾的患者,或是主要照顧者,唯有提升對眼睛老化疾病的認知,才能及時的愛你眼睛健康。白內障怎麼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術後不再霧裡看花眼球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為混濁且硬化的現象,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常常出現霧裡看花的現象,這種情形就是白內障在悄悄形成了。根據本調查顯示,有85.6%的民眾知道白內障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現象,而其中在知道白內障治療方式的民眾中,有高達95.2%的人也了解白內障正確的治療方式,可見現代人對於患有白內障需要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有很高的意識。街訪民眾表示:「家人都有白內障的眼疾問題,在接受了白內障手術治療後,認為視野與視線皆變得更好。」過去有些民眾會認為自己只是輕微白內障並不會影響生活,可不可以不管它就好,双眼明眼科張鈞凱醫師指出:「白內障大概九成以上還是因為老化的原因,需注意的是現在高度近視的民眾增加,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的提早七、八年發生。」根據本調查,有將近48.8%的人認為白內障可以使用眼藥水治療,但目前白內障藥水僅能延緩眼疾惡化,奧斯卡眼科張正忠醫師指出:「由於白內障的生成是不可逆的,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眼藥、注射劑或是保養食品可以治療白內障。因此,白內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根據本調查結果指出,雖然大部分的民眾都知道白內障需進行手術治療,但仍有58.8%的民眾會擔心白內障手術。最多人擔心的原因是「手術失敗」,其次為影響正常生活、害怕選錯人工水晶體。張正忠醫師提到:「現代醫學的進步,創新的測量與手術設備不僅安全,亦能精準地讓民眾選擇到合適的白內障治療方式,因此白內障手術別擔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守護你的眼睛健康。」眼睛霧茫茫只是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病變亦是需要被重視的老年眼疾問題白內障會造成視力模糊不清,但也有可能是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等!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這些因子會讓視網膜的細胞無法吸取足夠的氧氣與養分,進而傷到感光細胞,造成黃斑部退化,這種現象就稱為黃斑部病變,會造成患者直線看起來像出現波浪形、視野中心出了黑暗/模糊區域或盲點。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有66.2%的民眾悉知黃斑部病變亦是老年常見的眼疾問題,而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及眼內藥物注射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田彭太醫師呼籲:「民眾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以預防視網膜疾病,若是糖尿病患者也應做好血糖控制,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根據本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5.2%的民眾知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亦是常見的眼睛老化疾病之一,更是目前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據統計,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幾乎所有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有6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些罹病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約有25%因此失明。[3] 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除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之外,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藥物注射、雷射手術或玻璃體切除術的方式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關Eye眼疾刻不容緩,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健康為響應2024世界視覺日,今年在愛爾康藥廠的策辦之下舉辦了《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的活動及記者會,透過街訪形式貼近民眾生活,致力於提升國人對於眼疾健康的認知,不僅僅是長者,眼疾健康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議題,攜手打造一個健康的視界。在世界視覺日的這天,我們呼籲每一位民眾都要積極關注自己的眼睛健康,並鼓勵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響應世界視覺日。眼睛健康刻不容緩,一起「LOVE YOUR EYES ACTIONS」重視眼疾的保健與治療。參考資料:〔1〕中華民國內政部_113年第24週內政統計通報〔2〕Bullimore MA, Ritchey ER, Shah S, Leveziel N, Bourne RRA, Flitcroft DI.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Myopia Control. Ophthalmology. 2021 Nov;128(11):1561-1579.〔3〕新竹馬偕醫院 衛教資訊_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2024-10-29 焦點.元氣新聞
嚴重便秘只靠黑咖啡和藥物解決 21歲正妹上廁所一用力「內臟掉出來」
英國一名21歲女子因為嚴重便秘,竟然只能每三週排便一次,導致腹部猛脹看起來「像懷孕6個月」!最後更發生腸道脫垂,「內臟外突」的驚悚意外,經過治療後,該名女子被診斷出患有「直腸脫垂症」,以患者年紀來說是很少見的病例,在英國每10萬人中就有2.5人患有直腸脫垂,但主要影響老年女性。千萬不要輕忽排便問題,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任職護理人員的考特尼(Courtney Ingham)表示,她原本每天都能正常排便2到3次,但8個月前開始出現嚴重便秘。當時她不以為意,只是自行服用瀉藥和止痛藥,甚至嘗試喝黑咖啡、檸檬汁等偏方,結果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今年6月某天,考特尼在廁所用力時,突然聽到「啪」的一聲,接著發現下體出血。她馬上拍照檢查,赫然發現「內臟都掉出來了」!緊急送醫後確診為「直腸脫垂」,也就是直腸內翻掉落到體外的嚴重併發症。「那種痛就像分娩一樣!」考特尼回憶當時的情況說,她完全無法進食,即使勉強吃進去的食物也會吐出來,整個人虛弱到無法自己洗澡,在接受脫垂修復手術後,女子臥床不起,必須完全仰賴他人照顧。醫院為她進行了兩次手術,但效果都不理想,現在正在等待專科醫師會診,甚至可能需要裝置人工造口袋。罹患這種疾病對21歲的考特尼造成極大打擊,她表示:「我的肚子腫脹得像懷孕6個月一樣,很多衣服都穿不下,整個人生都被影響了。」她現在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自己的經歷,呼籲大家一旦發現排便習慣改變,一定要及早就醫,「如果我能早點去看醫生,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些可怕的事。」直腸脫垂是相當罕見的併發症,每10萬人中約僅2.5人發生,通常好發於老年女性。但年輕人如果長期便秘,強行排便可能導致肛門裂傷,嚴重時也可能引發直腸脫垂,不可不慎。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
2024-10-27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男女平權改寫了隆乳的歷史
女權主義者認為隆乳助長女性外貌的物化,長期反對隆乳。隨著性別平權意識的增強,女性自主權提升,對大部份女性來說,隆乳不再是為了討好男人,女人隆乳是自我提升,增強自信的方式,隆乳手術逐年增加。根據國際整形外科醫學會的統計,世界每年約有100萬人隆乳,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的數字,2022年美國有31萬3735人,2023年增加為36萬5000人,專家們認為此種趨勢與整形手術大眾化,醫療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相關。1962年第一台隆乳手術將義乳置入乳腺下方加大乳房,當年最大的困擾是人體組織對於義乳產生莢膜,如果莢膜增生,義乳空間變小(莢膜攣縮),乳房會變硬。1980年代發現將義乳從乳腺下移到胸大肌下,可以控制莢膜攣縮,於是肌肉下隆乳變成臨床指引。胸大肌位於乳房後面,胸大肌與乳房邊界並不相符,將義乳放在胸大肌下面,女人只是變壯,沒有漂亮的胸型,也困難擠出乳溝,因而1990年隆乳大師提博茲醫師主張雙層面,藉由切斷胸大肌下緣,使義乳北半球在肌肉下,南半球在乳腺下,改善外型。傳統的女性不從事體力工作,也不運動。奧林匹克第一次(1896年)在希臘舉辦馬拉松比賽,參加的全部是男性,1967年才有第一位女性選手,然而2022年波士頓的馬拉松有43%女性,同年芝加哥馬拉松有50%女性,2023年台北馬拉松約有40%女性。21世紀運動的女生很多,台灣許多健身房女性的人口多過男性。另一方面時代的巨輪從不停息,二次大戰之後,女性進入職場。二十一世紀男女平權,某些需要體力,甚至大量臂力,傳統只有男性擔任的工作,例如警察、軍人、消防員、救護員、營建工人等等也有女性從業員。胸大肌的主要功能是肩膀的內收、靠攏及內旋,有固定關節的作用。胸大肌肌肉下原來沒有空間,肌肉下隆乳疼痛度很高,病人形容像被卡車輾過一樣,術後需要時間恢復,肌肉下隆乳的女性長時間追蹤,肩膀功能及關節穩定度下降,核磁共震檢查胸大肌承受義乳壓力,肌肉體積變少,胸大肌功能受損,老年女性甚至肺活量下降。隆乳對於職業上用到大量上臂功能的女性,一個更大的困擾是「抽搐的乳房」,胸大肌收縮(例如菜刀剁肉)義乳跟著抽搐,因而上半身運動的女性,不適合肌肉下隆乳。巴西的女醫師葛蕾芙在2000年提出筋膜下方(胸大肌上方)的隆乳,好處是義乳背面肌肉覆蓋,卻不會傷害肌肉。義乳被筋膜隔離,能與乳房密合,又不會被乳腺感染,此種術式疼痛度低,恢復快,形狀自然,乳溝深邃,跑步會晃。胸大肌運動時乳房不會抽搐,唯一缺點是瘦削的人軟組織較薄,可能摸得到義乳。只是作隆乳的醫師長年習慣肌肉下隆乳,難以接受變革。2022年美國乳癌切除之後乳房重建研討會結論是「乳癌重建的趨勢是筋膜下隆乳」。2023年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長呼籲:「女人的乳房從未長在胸大肌下面,過往所謂肌肉下隆乳質感較好,其實是肌肉的厚度糢糊了觸感,為了維護女性的健康,學會建議例行性採用筋膜下隆乳,肌肉下隆乳建議保留於特殊狀況使用。」隆乳的歷史由於男女平權而被改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5 醫聲.醫聲要聞
美預測我國今年生育率全球墊底 陳時中:催生需千億元
美國中情局曾預測,台灣今年的生育率恐以1.11在全世界墊底。對於政府的催生成效,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昨(24)日參加歐洲商會2024友善家庭聯盟高峰會時表示,現金給付一定有效,只是給得不夠多,要能打動人心,推估要增加一千多億元經費,才能改善少子化問題,目前正蒐集更多國外經驗,研議相關政策,讓台灣人口結構可以改變。今年總人口是2340萬,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日前國發會公布的人口推估結果,2028年工作人口降至三分之二以下,人口紅利時代已經結束,2070年總人口則不到1500萬人,減少近三分之一,屆時不僅一位青壯年養一位老年人,也出現勞動力短缺,社福支出增加。全球生育率下降,以台灣最為嚴重。陳時中表示,在他出生的年代,社會互助、家庭功能完整,生育率最高有7,但現代人晚婚、生小孩擔心經濟能力,每月還需付錢養小孩,壓力很大,進而喪失生育意願,拖到一定歲數後,再依靠人工生殖。陳時中說,台灣作為全球排名第14名的富有國家,可參考法國投資GDP於提升生育率。他說,撒錢無法提升生育率的說法,他並不認同。他認為,「是錢給的不夠多」,他建議,6歲以下國家養,以減輕年輕人的經濟負擔,甚至是「生小孩可賺錢」,扭轉現金給付無效的觀念。此外,提供臨時托育,讓父母有喘息機會、在職場上持續奮鬥;他推估,需增加一千多億元經費,才有辦法改善少子化。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前總統蔡英文上任前,家外送托率僅10.56%,成長至目前24%,期待未來達到OECD國家水準的36%;2021年也增加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與既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合計後,可獲得平均月投保薪資80%金額,也就是八成薪。台灣同時也面臨超高齡危機,如今是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每1名老年人口,2070年將減少為每1名青壯年人口即需扶養1名老人。陳時中說,想減輕年輕人壓力,讓他們有餘力生育,除了提高老人照顧率,也要降低老人失能率,這部分除了政府要努力,民眾也有責任,應從壯年開始從事健康促進。陳時中表示,養兒防老的觀念不復存在,生孩子不是個人的責任,而是國家的事情,由國家養大孩子,再繳稅給國家,將形成正向循環,為了國力平衡,國家要有決心推出人口政策,主動提供生育所需支持。
-
2024-10-24 醫療.一般外科
男「亞洲蹲」上大號壓垮馬桶雙臀撕裂傷!醫:蹲著排便正確,但忌一動作
一名50歲男子罹患大腸急躁症,與友人聚餐後腸胃不適,入廁後打開坐墊採「亞洲蹲」上大號,70公斤體重讓馬桶不堪承重爆裂,一屁股坐在破碎的瓷片上,左、右兩邊臀部嚴重撕裂傷,醫師發現傷口太靠近肛門,排泄物易引發感染潰爛,只能另造廔口,以免肛門遭殃。肛門外傷最怕排泄物感染 另造廔口降風險收治這名病患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順久表示,男子70公斤重,經檢查,造成右邊臀部從右至左一道長25公分、深5.5公分的撕裂傷,左邊臀部也有約5公分長較淺的傷口,未傷及重要神經、血管、生殖器,雖有腸躁症,有內痔無外痔,不過傷口深及臀大肌且距離肛門極近,一般手術處理這樣的傷口,會考慮排泄物容易引發感染,大多是不予縫合的。男子傷口深又長,不縫合無法癒合,最終醫護團隊決定拚一下,將傷口清創後縫合,另造廔口,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手術歷時1個半鐘頭,所幸並未發生感染問題,住院1週即出院,約3週後回診拆線,恢復良好。林順久指出,肛門外傷不容小覷,嚴重程度會使手術治療增加複雜性,最常見是嚴重感染,因為肛門皮膚皺褶多、周圍組織豐富,一旦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治療將十分棘手,可能影響排便功能,甚至導致失禁留下後遺症,傷口癒合期間,患者除了承受極大疼痛,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留下心理創傷。腸躁症腸道蠕動異常 吃飽就想上廁所 很多人都有吃飽就想上廁所,尤其腸躁症者腸道蠕動功能異常,餐後常有不同程度腹脹、腹痛、想大號等症狀,還會有排便異常、腹瀉型、便祕型,便祕腹瀉交替型,在生活飲食習慣、精神壓力都可能造成腸躁症,應及早就醫治療。蹲著排便符合人體排泄系統 但忌站上馬桶蹲林順久提醒,蹲著排便比較符合人體排泄系統結構,主要是蹲式比坐式的「肛直腸角」角度大,比較好施力、順暢,比較不會腳痠,老年人起身也容易,但最要不得是站上馬桶如廁,坐式馬桶上「亞洲蹲」,不僅增加馬桶承重壓力,也可能因重心不穩而滑倒跌落造成意外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4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是高年級實習生/養大孩子上班去 垃圾尋寶開眼界
我的工作生涯,可用「倒著生長」形容。婚後就一手拿筆寫作,一手操持家務,沒正式上過班;但在孩子長大就業,各有穩定收入後,我走出家庭「打卡」上班。由於非家庭經濟主力,不必負擔任何支出,因此我想探出頭看看,多點社會歷練,於是選擇利益眾生的事,做環保回收得健康。一進入職場,就得在垃圾堆裡尋寶,天天與成堆的垃圾為伍,難免不適應,初始頭皮發麻、壓力山大,足足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不斷說服自己轉化心境,把上班的地方當成遊樂場吧。我戴上雙層手套,在眾多垃圾當中翻找,把紙類(紙箱、書籍、簿本)、紙杯、寶特瓶、玻璃瓶等可用物資加以分類。話說:「妳的工作態度,決定妳的高度。」原本是鋪天蓋地而來的壓力,身歷其境後卻漸漸樂在其中,如今的狀態不敢說游刃有餘,卻信心十足;付出勞力、汗水做環保,當看見所有能回收的物品,都能各就各位,內心有滿滿的成就感。職場中竭盡所能,提升工作效率,與同事相處也開了眼界,期許能隨心且不負使命,運用最短時間,使工作更臻完善。一首針對老年人的順口溜是這麼說的:「多聚餐,少窩家,走出去,樂開花;窩在家,成傻瓜,找朋友,聊八卦。」在此呼籲社會大眾,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做環保得健康這個有意義的行列。
-
2024-10-24 養生.運動健身
研究發現:運動時做一小改變,有助於燃燒更多卡路里
過去大家都認為,努力保持持續的運動,才可以燃燒更多卡路里?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短暫的運動且在運動中停下來休息一下,可能可以幫助您燃燒更多卡路里。 根據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Royal Society B)的研究表示,與長時間散步相比,短時間步行或爬樓梯,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能量。 在一項對10名參與者進行的試驗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步行的持續時間是如何影響他們身體的能量使用,以及機械力、強度和時間的變化。參與者以不同的速度(0.20、0.25 和 0.36 m/s)在樓梯上行走10至240秒,並在跑步機上以 1.39 m/s的速度行走。 結果發現,10至30秒的步行或爬樓梯比一次連續走相同距離,需要多20至 60%的氧氣。研究人員解釋,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從休息到開始,需要更多的能量,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續行走消耗的能量會減少。 這個研究結果表明,時間平均攝氧量和代謝消耗,在較短的比賽中比較長的比賽中更大:30秒的比賽比穩態外推消耗的氧氣多出20-60%,這部分是由於非代謝消耗比例較高所造成的。 研究的第一作者 Francesco Luciano表示,當步行較短的時間時,會使用更多的能量並消耗更多的氧氣來走相同的距離;這就像一輛車在前幾公里消耗的燃料比之後消耗的燃料更多是相同的道理。 這個結果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消息,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或患有步態障礙的人來說,因為透過短時間的步行,仍然可以獲得健康益處。 Francesco Luciano指出,如果我們想設計一些運動項目來促進這些人的身體活動,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估計他們的能量需求並進行調整;了解短時間步行的能量需求,可以幫助我們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來促進身體活動。延伸閱讀: · 運動也消不了小腹!醫點名「愛吃這些食物」害你肚子一直變大 白米飯、氫化植物油上榜 · 減肥不需要增加運動量,走路時多做一件事,消耗更多卡路里
-
2024-10-23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花蓮縣】偏鄉資源少居家醫療卻冠全台 朱家祥:服務密碼在這裡
花蓮好山好水,是旅遊的一大看點,但地形狹長造成的交通不便,人口與資源多集中於偏北的市區,加上原鄉部落的語言文化,必須因地制宜推出符合當地的醫療政策,對此,花蓮衛生局以「去(Go)」打造主動出擊的公務精神,深入偏鄉,提高縣民醫療可近性,創下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全國第一、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等亮眼佳績,還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推出全國首創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去」貼近民眾 提升接受公衛政策意願花蓮縣民平均壽命77.12歲,較全國平均少3.11歲,健康問題刻不容緩,但境內幅員遼闊、山區偏鄉多,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醫療服務應更積極「去(Go)」貼近民眾,提高接受接種疫苗、健檢等公衛政策意願。依文化制定專屬的衛教策略是花蓮縣醫療政策的特色,例如原住民文化與檳榔密不可分,但研究指出,有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朱家祥表示,不能用漢人的思想一味禁止,而是進行深度文化調查,探詢部落傳統習俗,再透過具相關知識的種子原住民,才有辧法推動口腔癌相關衛教。朱家祥也說,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福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已跟秀林、吉安、光復衛生所合作,發展家庭健康戶口名簿,衛生所可看到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資訊,透過該個案提醒其他家人應接受健檢等診治,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期望明年將該模式導入全縣13個鄉鎮市。花蓮老年人口佔19%,又多居住於交通不便、資源取得困難的偏鄉,對此,衛生局針對偏鄉重要食材來源的行動菜車進行改造,增加販售乳製品、未精緻全榖類等民眾缺乏攝取的品項;藉由菜車帆布、層架標示、廣播及老闆,普及營養知識;錄製七種語言的營養宣導,降低語言隔閡,這些都能有效增加民眾營養攝取量。對於老人常見的失智症,花蓮衛生局除了在社區進行衛教、推廣失智友善概念外,也由縣內5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資源,主動到獨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進行篩檢,找尋疑似個案,這樣縮短確診評估時間的作法,讓花蓮縣失智確診率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花蓮成人健檢也主動進入社區巡迴,使花蓮成人健檢覆蓋率33%,高於全國平均的25%;老人健檢則特別納入維生素B12、葉酸及維生素D,「研究指出,維生素D、糖化血色素與骨鬆、糖尿病、癌症、慢性病死亡率有關。」預計明年再新增鈣檢測。「去」解決醫護問題 方便後續為民服務「衛生局也要當醫師的後盾,『去』解決醫護遇到的問題,後續他們為民服務才會順暢。」朱家祥說,衛生局提供診所醫師訓練,使其能基礎識別患者需求;派人到診所解決電腦設備問題;帶醫師前往照護對象家,或先集中病患,讓醫師一次看診,減少醫師往返時間。多管齊下的策略讓花蓮居家醫師服務涵蓋率居全國之冠。花蓮縣內10家醫院,多分布於北區,因此衛生局推行公衛政策十分仰賴診所,朱家祥舉例,新冠疫情期間,花蓮率先跟診所合作,啟動居家照護模式,短時間內號召72家西醫診所、22家中醫診所加入,並召開會議,向健保署反應視訊病患後相關的健保申報問題,降低居家照護的阻礙。朱家祥也表示,許多醫師回饋,他們親自到患者家中看診後,才了解地處偏遠、獨居都是造成患者無法定期追蹤、醫囑遵從性低的原因,因而重新點燃醫師們最初從醫時的初衷與熱情,這也讓朱家祥更堅定衛生政策的推行方向。此外,近年偏鄉醫療強調遠距醫療,但朱家祥坦言,仍須克服網路資訊佈建困難,期待未來跟業者合作,推出5G行動醫療車,深入各個偏鄉提供到宅服務,健保署也能多給予外展醫療服務支持,做第一線醫護人員的靠山,一同為偏鄉民眾健康努力。
-
2024-10-2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助眠、提神…B群什麼都能補?醫:忽略這一點=沒效
維生素B群扮演重要角色,參與能量轉換、維持正常代謝、補充體力並維持精神,少了它可不行。不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B群,加上飲食不均衡,許多人會額外補充。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提醒,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跟運動是根本,另要評估分析適合個人的B群維生素種類,補對才有效。維生素B群的功效強大,似乎什麼症狀都能解決,蘇聖傑表示,維生素B群是指含3種以上的維生素B,常見的有B1、B2、B6及B12等,每一種的功能大不相同。身體缺乏維生素B群,會出現疲勞、記憶力不集中、失眠、焦慮、腰酸背痛,補充B群有緩解上述不適的效果。B群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存在,負責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三大營養素的代謝。B群也參與粒線體的運作,粒線體就像是身體的引擎,B群則是確保燃料順利輸送和燃燒的關鍵要素之一。所以缺乏B群可能會造成傳導物質代謝異常,身體發出疲勞感的警告信號,提醒該休息了。蘇聖傑提醒,補充B群消除疲勞,對特定族群才有效,民眾應該找出疲憊感的來源、為什麼會這麼容易感到疲倦,並從根本改善,否則補充再多B群,並無消除疲勞的功效。素食者、高齡者、高壓族群最可能缺乏B群,民眾若想透過補充B群達到最佳效果,必須與其他營養素搭配,才能讓多種營養共同運作。最容易缺乏B群的族群素食者:缺乏動物性食物中的特定B群,例如如維生素B12,因而影響健康,這類人應特別注意微量營養素的攝取。高齡者:老年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1,導致神經傳導速度減緩與營養、代謝功能受阻,易身體痠痛、末梢發麻。高壓族群:當壓力大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而這抗壓荷爾蒙會消耗大量維他命B6。許多民眾選購B群時,總是會詢問:「哪一種比較好?」蘇聖傑說,可透過B群代謝評估分析,深入了解體內對這些維生素的需求與吸收狀況,並確定是否存在缺乏情況。而最根本之道,是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建立均衡飲食和良好作息後,再補充適合自己的B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另外,睡前服用適當劑量的維生素B群,反而有助於入眠,不過要注意單位劑量,最好先經過醫師或藥師評估比較安全,並非劑量愈高愈好。
-
2024-10-20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保命防跌可以這樣做
最近名嘴張友驊不幸跌倒病故,引起大家對老人跌倒問題的關注。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高齡者會經歷一次或多次跌倒事件,而這些跌倒事故輕者可能皮肉流血,重者可能導致骨折、頭部受傷,甚至死亡。如何預防老人跌倒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老年人為什麼容易跌倒?這涉及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以生理狀況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肌力、平衡感和反應能力逐漸下降,若同時有骨質疏鬆、關節炎和視力減退等問題,更進一步增加跌倒風險。尤其是下肢肌力減弱會使站立或行走難以保持平衡,失去重心。另外,許多高齡者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平衡能力或導致眩暈。此外,某些藥物,特別是鎮靜劑、降壓藥和抗抑鬱藥,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影響意識或肢體協調,亦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從心理層面而言,曾經有過跌倒經驗會讓老年人產生「跌倒恐懼」心理,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跌倒而減少身體活動,如此一來反而進一步削弱體能與平衡能力,形成惡性循環。生活場域的不安全也會增加老人跌倒的機。如何做好防跌保護呢?建議可以從個人穿著、家居及公共空間的改善著手。以鞋子為例,很多高齡者在浴室跌倒,一雙有良好防滑效果的拖鞋便能防止老人因地面溼滑而跌倒。外出時應選擇合腳、防滑的鞋子,避免穿著過高的鞋跟或容易磨損的平底拖鞋,以確保行走時的穩定性。為防止頭部及髖關節因跌倒而骨折受傷,現在也有廠商研發出具吸收撞擊緩衝材的頭部物保護帽,及可自動彈出保護氣囊的防摔背心。對於行動不便或平衡感較差的老人,則建議適當使用助行器、拐杖、助步車等,有效減少跌倒風險。根據國健署統計,長者跌倒受傷地點52%發生在室內,家居環境的防跌措施不容忽視。以浴室而言,除了浴缸或淋浴空間的防滑墊,也可考慮用透明防滑劑施作在整個浴室。另外,為防止老人從馬桶起身或久站不穩,浴廁也必需安裝適當的扶手。居室空間可能有一些段差或階梯,可考慮設置斜坡板以減少絆倒風險。社區公共空間的設計和改善也對防跌至關重要。社區內道路和建築應設無障礙通道,並盡可能減少騎樓或樓梯間的雜物堆積。在城市規畫上應考慮多設置公共座椅,讓老年人在感到疲憊時有地方可以坐下,避免因體力不支而跌倒。科技進步則為預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了更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如跌倒自動偵測系統,可在老人跌倒時自動通知相關人,以確保老年人在跌倒後能得到及時幫助。智能燈光系統、語音控制設備等智能家居技術則可以自動調整光線、檢測異常動作,甚至在老人跌倒後自動報警。也有科技公司正在開發針對老年人的虛擬實境(VR)訓練系統,這些系統可以通過模擬不同場景,幫助老年人提高平衡感和反應速度,進一步預防跌倒。老人跌倒問題是全球性挑戰,防跌不僅需要個人和家庭的關注,更需要社會和科技的全面介入。通過改善個人穿著、家居環境及社區設施,並結合科技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感。關心老年人的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