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醫聲.慢病防治
搜尋
糖尿病腎病變
共找到
39
筆 文章
-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媽媽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藥,近期突然有皮膚癢的狀況,可以先去找固定看診的家醫科嗎,或是直接去看皮膚科?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建議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藥物的病人,若出現皮膚癢的症狀時,可先去找固定就診的家醫科醫師諮詢,因為醫師對其整體健康狀況和用藥歷史最為熟悉。皮膚癢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像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造成的乾癢或細/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變、帶狀皰疹等,這些都與病人長期使用的藥物、家族病史,或是生活習慣有關,家醫科醫師可以先進行全面的評估,判斷皮膚癢的原因,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計劃或用藥。如果有必要,再轉介病人去看皮膚科即可。透過這樣的方式,皮膚科醫師在接觸病人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完整的資訊可供參考,可以讓診斷和治療更快速精準,也避免可能的重複檢查和用藥衝突.對病友來說,先請家醫科醫師看診評估,會是最能節省看診時間,減少就診次數,也品質更好的就醫方式。【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9-19 養生.保健食品瘋
褪黑激素抗骨質疏鬆症?教授告訴你正規醫療機構建怎麼說
一個多月前,我和三位大學同學,以及我們的老婆,一同在美國東岸旅遊。遠從台灣來的同學老婆問我對於用褪黑激素來預防(甚至逆轉)骨質疏鬆的看法。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可以感覺到她是已經相當相信,而且似乎有意要買一些回去送給親友。(註:褪黑激素在英國、歐盟 、澳洲、及台灣都是處方藥,攜帶入境可能觸法,請看食藥署1、食藥署2)她在我們這個旅遊群組的LINE寄來兩則資訊。一則是Mount Sinai發表的Osteoporosis:由於褪黑激素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因此褪黑激素可能跟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關。需要更多的研究。另一則資訊是2024-6-8發布的影片,標題是:【增骨密】這招 強健骨質又好眠【feat.醫師 江守山 |健康主播鄭凱云】。影片下面的留言幾乎是清一色地感謝江醫師,但有一個留言是:我有一次吃了褪黑激素,整晚睡不著,結果第二天開車,開了半小時以後困得不行了,不得不找個地方停下來睡覺,所以我再也不會吃這玩意了。我上網搜查關於褪黑激素抗骨質疏鬆的中文資訊,搜到的全都是這位江醫師在各個媒體的宣傳。原來,他是在2023-11-27發表了一本褪黑激素的書。內容簡介是:(1)近代科學界一項最驚人的發現:褪黑激素,(2)科學實證,身體有足夠的褪黑激素可抗糖尿病腎病變、肥胖腎病變、預防膽囊老化、預防椎間盤變扁引起的老化變矮、降低尿酸……。事實上我在六年前(2018)就發表褪黑激素奇蹟療法,批評一本當年在台灣發行(英文原著發表於1996年),鼓勵大家吃褪黑激素的書。我指出:1.褪黑激素被聲稱是連伊波拉病毒都能治療。2.其他褪黑激素治療的對象還包括高血壓,癌,阿茲海默,記憶衰退,帕金森,毒癮,心血管疾病,寄生蟲,糖尿病,精神病,眼疾,口腔炎,胰臟炎,牙周病,肝病,細菌感染,中風,肥胖,頭痛,等等等。3.可是,縱然是目前最確定的「失眠治療」,也不是人人都有效。還有,眾所皆知的「時差調整」,也一樣是因人而異。4.所謂的「褪黑激素奇蹟療法」,的確是奇蹟。尤其是所謂的「增進性能力」,想想看,吃了褪黑激素之後,是不是會昏昏欲睡,而當你昏昏欲睡時,還會想嘿咻嘿咻嗎?5.也就是說,褪黑激素似乎是什麼病都能治,但似乎又是什麼病都不能治。一切都是似有若無,捉摸不定。6.至於「沒什麼副作用」,當然也是誇大。目前已經確定的副作用有頭暈、噁心、嘔吐、嗜睡、焦慮、等等。另外,褪黑激素也會影響其他藥物的作用,例如抗凝藥(阿司匹林)、免疫抑製劑、糖尿病藥、避孕藥,等等。7.我們平常吃的食物,幾乎都含有褪黑激素。尤其是穀類(玉米,紫米),含量更是高(請看Dietary Sources and Bioactivities of Melatonin)。但是,雖然是天天吃,您卻根本就不知道,也沒有任何感覺,不是嗎?所以,這又是「什麼功能都有,卻什麼功效都沒有」。我在兩年前(2022)又發表褪黑激素的濫用,報導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剛發表一篇醫療新聞Climbing Melatonin Use for Insomnia Raises Safety Concerns(為治療失眠而持續上升的褪黑激素使用引發安全擔憂)。重點如下:1.褪黑激素的銷售在短短三年裡增長一倍多,從 2017 年的 3.39 億美元,到 2020 年的 8.21 億美元。 可以預期的是,褪黑激素的銷售將持續增長,原因是人口老化而面臨的更大睡眠問題風險,以及越來越忙碌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焦慮和睡眠障礙。2.褪黑激素補充劑的褪黑激素含量比標籤所顯示的含量高出將近五倍,並且在不同批次之間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在測試的 31 種產品中有 8 種含有血清素,這是一種褪黑激素分解的產物,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3.我們大腦松果體所釋放的褪黑激素是以picogram(皮克)來衡量的(1皮克等於一百萬分之一毫克),而用於治療晝夜節律紊亂的劑量(約半毫克),也是遠低於許多市售產品的劑量(幾乎都是10毫克)。4.褪黑激素補充劑通常是安全,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 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疲勞、頭暈、嘔吐、以及白天嗜睡。 小型研究還記錄了潛在的更嚴重後果,包括同時服用褪黑激素和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降低以及血壓和心率增加。5.我們對褪黑激素的長期安全性知之甚少。(版主加註: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許多國家,包括台灣,褪黑激素是處方藥?)儘管的確是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並沒有任何正規的醫療機構建議用褪黑激素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連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以及國家骨質疏鬆症指引小組都沒有這樣的建議。台灣的骨質疏鬆協會在2002年首次發表《骨質疏鬆症預防和治療臨床指引》,之後每兩年發表一次更新。在最新的2022年更新論文裡,melatonin這個字是連一次都沒出現過。不管褪黑激素是否真的能抗骨鬆,可以肯定的是,把它說成「奇蹟」或「最驚人的發現」,都是違背醫德的行銷技倆。延伸閱讀:防止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原文:褪黑激素抗骨質疏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06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會致命嗎?做好7事預防
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長。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介紹,糖尿病有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最多。糖尿病是非常難纏的慢性病,若沒有控制好,會產生很多併發共病。《元氣網》整理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及預防糖尿病方法。糖尿病致命的原因是什麼?得到糖尿病雖然不會立刻導致死亡,但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不加控制,身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下,長期積累下來的慢性併發症幾乎影響到身體中的各個器官,嚴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在這些併發症的交互作用下,就有機會危及糖友性命。糖尿病控制好會有併發症嗎?糖尿病併發症主要與高血糖有關,但近期研究也發現,併發症也會與人體的血糖波動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也需要減少血糖的波動。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併發症,病況就難以逆轉;幸好大多數糖尿病併發症需要時間累積,所以糖友們成定期健檢習慣,就能有效降低或減緩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常規檢查:●血糖、血壓和體重:每天測量●糖化血色素:每3個月檢查●足底神經檢查、眼底檢查、心血管、腎功能:每半年-1年檢查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有那些? 1.糖尿病神經病變: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資料指出: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神經上的問題,長期的高血糖的生理環境,會讓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發生損傷,導致末梢神經不易將訊息傳回或不靈敏,例如:會讓糖尿病患者出現刺痛感、麻木或喪失痛感,有時也會讓腦部的動作命令無法傳遞到關節或肌肉,影響到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運動。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發展不算迅速,當身體出現刺痛、麻木或者部分感覺喪失時,建議糖友此時需要進一步將血糖控制更理想,避免讓糖尿病神經病變持續惡化,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2.周邊動脈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血管長期浸泡在糖水中,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動脈血管壁會發生慢性發炎、血管壁受傷、血小板聚集在傷口上,最終導致血管中的通暢度顯著降低,就像水庫淤積一樣,只剩下小部分空間讓血流通過。糖尿病患者如果動脈與神經持續受到損傷,就會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的問題。同時糖尿病其他的共病,例如:高血壓或高血脂也會讓這問題更快惡化,糖尿病患者約有超過一半,最終死於併發的心血管疾病。 3.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世界各國的報告不一,根據全民糖尿病觀測站的數據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約在罹患糖尿病的15~20年間達到顛峰,在第一型糖尿病病人的發生率約有35%,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發生率大約在大約在30%~50%左右。如果以台灣目前洗腎病人進行分析,其中約有40%~50%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體內過多的葡萄糖,最終會產生許多對身體有害的代謝物,例如:糖化終產物(英文是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縮寫為AGEs)。這些物質會傷害腎臟細胞或組織,最終導致腎絲球過濾率的下降。如果病人本身還有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LDL)過高,都會讓腎臟更容易受損,腎絲球過濾率持續下降,最終走上洗腎一途。4.糖尿病足(足部潰瘍):目前約有1/4的糖尿病病人會出現糖尿病足,主要成因是由於糖尿病神經病變加上周邊動脈疾病,這雙重併發症影響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足部長期無法癒合的傷口(足部潰瘍)的風險,同時又因為重複感染讓病情更加嚴重,治療後沒有好轉,嚴重時需要透過截肢來防止感染擴散,挽救糖尿病病患的生命。5.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環境,對眼睛中許多的部位也會造成積累性的傷害,因為高血糖會對眼睛中的小血管造成傷害,因此會增加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的機率,如果沒有妥案的治療,會讓糖尿病患者有失明的危機。6.中風、失智:糖尿病人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2~4倍,主因也是因為高血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如果發生在腦部血管中,就會讓腦部的血流量降低引發缺血性腦中風,而其他部位脫落的動脈阻塞斑塊,也時來到腦部的血管阻塞期來,同樣也會導致中風的發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讓血液容易出現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動太大和胰島素阻抗等問題時,不止會傷害到腦部的神經細胞,加上周邊的血管也容易受損,長期下來都會讓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加失智的風險。7.心肌梗塞:根據《新光醫訊》說明,新增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在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達20%。主因就是糖尿病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發生阻塞,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糖尿病患者若能減低自己冠狀動脈硬化的發生,也就能減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如何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正因為糖尿病併發症如此可怕,以下有幾個原則可以協助糖尿病病患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1.盡力做好血糖控制:養成定時監測血糖的習慣,遵照醫務人員的指示來控制血糖水準。2.戒菸、戒酒:抽菸會加重心血管和神經的傷害,酒精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為了糖友們的健康,最好加以戒除。3.控制好血壓和膽固醇:血壓與膽固醇都會加重心血管問題,為有效降低併發症,也許嚴格控制,必要時需要搭配飲食與運動。4.定期體檢和眼科檢查: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控制,就能有效預防會控制併發症的嚴重度。5.接種疫苗: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較低,接踵疫苗可增加免疫力,避免日後引起嚴重的併發症。6.注意足部護理:用溫水洗腳、擦乾雙腳,使用乳液或凡士林滋潤腳和腳踝,每天檢查腳部是否有老繭、水泡、傷口、紅腫等問題、避免赤腳行走等。7.認真對待壓力:糖尿病病人應有充足睡眠,保持積極的心態。願意按照醫囑規事,糖尿病並不會成為糖友積極健康生活的阻礙。參考資料:美國CDC全民糖尿病觀測站的資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2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能喝含糖飲料!盤點「8種糖友能喝飲料」,有助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是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慢性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糖尿病人要飲食控制,總免不了「這不能吃,那又不能吃」,甚至連茶都不敢喝。其實,糖尿病飲食需要做到的是「有效控制」,而非草木皆兵,吃/喝對食物不會讓你的血糖失控。那糖尿病患者能喝飲料嗎?可以喝的飲料有哪些?茶跟咖啡對控制血糖有幫助?元氣網整理《糖尿病可以喝什麼飲料》,告訴你哪些飲料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飲用,喝了之後不會影響血糖。糖尿病可以喝什麼飲料?最近天氣炎熱,出門在外難免會想來杯冰冰涼涼的飲料,喝含糖飲料會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早逝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但糖尿病患因要控制血糖,就真的什麼都不能喝嗎?其實,還是除了高糖類的飲料,還是有一些飲料是糖尿病患可以喝的,一起來看看有那些吧。1.咖啡英國研究發現,攝取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助於減重和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芬蘭國立衛生所的調查指出,每天喝3-4杯咖啡的人比起沒有喝咖啡習慣的人而言,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將近3成。2.牛奶牛奶是最佳的鈣質補充來源,為人體容易吸收之乳鈣質,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每天適宜喝奶300克或等量的奶製品。但牛奶屬於含醣食物的一種,需適量攝取以免影響血糖波動,建議一天不超過240c.c/杯。3.豆漿豆漿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且有大量纖維素,能有效阻止人體對糖分的過量吸收,進而防止糖尿病。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的研究資料,豆漿可以降低伴有腎臟病變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 D-二聚體(D-dimer)值。D-二聚體的水平愈高,代表血液中血塊愈多,發生靜脈血栓症、肺栓塞的風險就愈高。研究也指出,大豆蛋白可能會調節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炎反應。4.綠茶綠茶是許多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喝的飲料,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綠茶有助於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死亡風險。綠茶中含的一種成分兒茶素,又稱作茶單寧或兒茶酚,這種物質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具有抑制轉換酶的活性能力,防止肝臟合成葡萄糖。5.紅茶英國科學家一項研究證明,紅茶能夠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降低餐後血糖。此外,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能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6.玉米鬚茶常吃玉米粗糧有益處,但玉米鬚須可別扔掉,不過最好曬乾後再煮茶。研究指出,玉米鬚含有皂苷、苦味糖苷、黃酮類、有機酸等物質,可利尿消腫,清肝利膽,還能降壓、降糖、降脂、抗癌、增強免疫力等。《嶺南采藥錄》更指出,玉米鬚和豬肉煎湯,可治糖尿病,大部分糖友都適合飲用。7.西洋蔘茶西洋蔘最出名的物質莫過於皂苷。西洋蔘皂苷是西洋蔘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對血糖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可以降低過高的血糖水準,又可以升高低血糖,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此外,西洋蔘還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增強免疫力,抗動脈硬化,對合併高血脂、動脈硬化的糖友尤其適合。不過,中醫認為西洋蔘性涼,脾胃寒濕的糖友不適合飲用西洋蔘茶。8.白開水白開水可以協助體內代謝,並補充流失之水分,因此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每杯240毫升),國小學童建議至少飲用1500毫升的水,並且分次喝,飲用時小口慢飲,而在運動時,於運動前、中、後皆補充水分,避免因脫水造成身體的不適,另外也可以嘗試自製無添加糖的風味飲品,如水果茶、花草茶等。看完以上糖尿病患可以喝的飲料,是不是很心動!原來不是只有水,還有咖啡、牛奶、豆漿、綠茶、紅茶、玉米鬚茶、西洋蔘茶、白開水可以喝。不過以上飲品都建議喝「無糖」,以免影響血糖的數值。而茶跟咖啡等含有咖啡因,飲用過度會導致失眠、亢奮、缺鐵性貧血,建議適量飲用,避免過量攝取對身體造成危害。延伸閱讀:.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控糖.糖尿病什麼水果不能吃?一天能吃多少?一表看GI值選對水果參考資料:.臺大醫院-糖尿病飲食原則有哪些?可以喝牛奶嗎?.元氣網咖啡和茶可影響糖尿病患者早逝風險?哈佛大學研究這麼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糖飲消暑? 越喝越渴且熱量趁機上身.新北市藥師公會-糖友勿錯過!這3款茶降低餐後血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8 醫療.泌尿腎臟
破除3大常見慢性腎臟病症狀迷思 血尿、腰痛和小腿水腫都必須確認病因
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超過200萬人,當中有9萬人需洗腎。許多人出現血尿、腰痛、小腿水腫等症狀時,都會先懷疑自己是否罹患腎臟病,醫師指出,上述症狀可能與腎臟病相關,但必須經過檢查確認病因,若是慢性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引發的腎臟病,患者應做好本身疾病控制,無腎臟疾病的一般民眾,應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多喝水、多運動並定期健檢,才能遠離疾病風險。血尿並非都是腎臟病 須先檢查、評估治療「看到紅色的尿不一定就是血尿。」三軍總醫院腎功能室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許舜能表示,民眾若吃紅龍果、甜菜或使用抗生素、抗結核藥物等,都可能使尿液變紅色、橘色,而女性生理期經血混入小便也會造成血尿,並不一定都是腎臟病引起,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包括以試紙檢驗出潛血陽性,或顯微鏡下可見尿中有紅血球。許舜能表示,如果確定有血尿問題,須配合泌尿系統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以及血液生化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為男性,還要考慮前列腺相關的檢查。更進一步的評估,包括靜脈腎盂攝影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或腎臟穿刺切刺或膀胱鏡、輸尿管鏡等較為侵入性的檢查。根據不同的病因,改善血尿方式也有差異。許舜能表示,如為原發性腎絲球腎炎,須接受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造成的腎絲球病變,應做好疾病控制及治療;多囊腎、IgA腎病變及亞伯氏症候群等遺傳或家族性疾病,需做家族病史分析甚至基因檢測。另外,泌尿系統感染造成的血尿,須使用抗生素治療;尿路結構異常或結石、或腎泌尿系統的惡性腫瘤、外傷如車禍或外力撞擊等造成血尿,需接受檢查、評估,予以藥物或手術等適當治療。若經過詳細檢查,仍查不到血尿的原因,則應定期每三至六個月追蹤複查。腰痛合併其他症狀 有可能慢性腎臟病找上門許舜能指出,常見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臟病等「不會造成腰痛」,一般腰痛大多是肌肉、關節及神經等結構性原因,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當腰痛還合併其他症狀,就要留意罹患腎臟疾病的可能性,常見引起腰痛的腎臟疾病有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及腎臟腫瘤等。1.急性腎盂腎炎通常好發在女性身上,主要和泌尿道感染有關,嚴重時會侵襲腎臟。患者除腰痛外,常合併出現發燒、噁心、噁吐及血尿等症狀。2.腎結石則好發於男性,主因是飲食習慣、飲水不足,使得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腎臟中,若結石卡住輸尿管,會引起腎水腫,進而造成劇烈腰痛。腎結石合併症狀還包括排尿疼痛、尿量減少、血尿等。3.腎臟腫瘤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許舜能表示,致病原因與遺傳、菸酒、肥胖、慢性疾病有關。腎臟腫瘤除會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患者也會出現體重不明下降、食欲不振等癌症相關症狀,當癌細胞轉移至他處時,也會出現相關症狀。許舜能表示,無論腰痛是否與腎臟疾病相關,都應儘早就醫檢查、治療。下肢水腫合併泡泡尿 未妥善處理恐洗腎許舜能表示,只要鹽分、水分攝取超過尿液和流汗排除量,就可能導致水腫。常見導致小腿水腫原因多,包括心肝腎及甲狀腺相關疾病,降血壓、消炎止痛劑、糖尿病及避孕藥物的副作用,連久坐、靜脈曲張、栓塞(血管阻塞)或蜂窩組織炎都有機會引起。腎臟相關疾病引起的水腫:1.「慢性腎臟病」有關的水腫,主因是腎功能嚴重衰退,水分及鹽分排除不易,容易引起小腿水腫。2.「腎病症候群」因大量蛋白尿,導致血中蛋白質太低,血管中的水分因而堆積於血管外之組織,而導致水腫。許舜能提醒;下肢水腫如果合併有泡泡尿,需注意可能是糖尿病腎病變、或慢性腎絲球腎炎所致,如果未妥善處理,最終可能導致洗腎。許舜能說,民眾以手指按壓腳踝旁的皮膚,若凹陷超過0.6公分,且超過10秒無法回復,即是中重度水腫。若有慢性疾病者出現水腫,必須定期驗血、驗尿,必要時加做超音波等檢查;無腎臟病史的成人若有水腫,除了多喝水、多運動、規律生活外,不使用來路不明偏方及藥物、不抽煙,並定期做健康檢查。【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4 焦點.健康知識+
發冷、發燒、盜汗,為什麼會「畏寒」?原因超過10種!醫師教你畏寒時如何分3階段處理
畏寒不只會感到寒冷、全身肌肉不斷發抖,也可能合併間歇性發燒和雞皮疙瘩。不少人應該都曾碰過「畏寒」的狀況,但畏寒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可能。畏寒不只會感到寒冷、全身肌肉不斷發抖,也可能合併間歇性發燒和雞皮疙瘩,狀況可間歇性地持續數小時到數天。畏寒,通常也意味著身體的某些嚴重感染,例如泌尿道感染、細菌性腸胃炎等等,持續嘔吐或是環境低溫也都是可能原因。小孩因為感冒等原因發燒的時候,也容易伴隨畏寒發冷的症狀。女星嚴立婷過去就曾分享自己畏寒的經驗,她說,某晚自己突然無預警畏寒、發高燒,半夜還全身爆汗。但神奇的是,隔天醒來就痊癒了,讓她嚇得上網尋求大家意見:「請問昨晚那段畏寒到發高燒到底是有鬼還是怎樣?」女星嚴立婷過去曾分享自己畏寒的經驗。該PO文也引起不少網友共鳴,紛紛留言分享經驗,表示可能是腎盂腎炎,或經前症候群、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議她就醫檢查清楚。到底畏寒的時候該怎麼辦?原因有哪些?會和確診有關嗎?面對各種成因和症狀又該如何解決?與畏寒有關的問題一次解答!畏寒的原因有哪些?在一般正常的溫度下,如果還是會感到身體發冷、發抖,常見的原因有2個,一是長期過度疲勞、睡眠不足;二是飢餓。美國醫界在1988年時,已經將「長期為疲勞倦怠所苦,卻又無法找出真正原因的狀況」定義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FS),而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第一項次要條,就是輕度的發熱或怕冷。牛津大學所進行的研究也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體內荷爾蒙升高,血液會集中流向最需要的部位如主要器官,皮膚溫度自然會下降,產生寒冷的感覺。至於人在飢餓時,身體需要的營養供給不足,沒有足夠的物質來產生熱量,人也會容易感到身體發冷。幾種疾病可能出現畏寒的症狀此外還有幾種疾病,也可能出現畏寒的症狀,整理如下:1.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位於於頸部喉結下方,是人體影響最廣的內分泌腺,身體每個器官的新陳代謝都受到甲狀腺的影響。如果甲狀腺體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激素,或是身體無法有效處理這些激素,就可能得到甲狀腺功能低下疾病,而最主要的病徵之一就是感覺寒冷。2.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疾病由於人藉由血液的流動為全身帶來熱量,當血液循環變差、熱量不足時,就會導致畏寒狀態。血管疾病有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凝血疾病、雷諾氏病(手指或腳趾動脈痙攣,肢端膚色呈現蒼白),而血管出問題的症狀之一,就是感覺皮膚濕冷或乾冷、手腳冰冷。3.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也會出現身體發冷的症狀,主要是血糖持續升高損傷周圍神經引起的。而腎臟因糖尿病受到損害的糖尿病腎病變,其中一個症狀也是感到寒冷。4.肌肉量少肌肉扮演為身體製造熱量的角色,若運動量不足、很少活動肌肉,將會造成熱量不足,身體持續處於畏寒狀態。5.自律神經失調持續累積壓力與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若自律神經失調,將無法發揮調節體溫的功能,甚至出現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卻熱量不足的狀態,而伴隨失衡狀態,同時也可能出現腿部冰冷、心臟莫名怦怦跳和頭痛等症狀。6.貧血血紅細胞負責給身體各部位輸送氧氣,貧血後,血液會優先供氧給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導致體表血管關閉,造成身體寒冷的感覺。7.荷爾蒙失衡相較於男性,畏寒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主要原因在於荷爾蒙是否平衡。排卵與生理期時,荷爾蒙容易失衡,造成血液循環變差,出現畏寒的症狀。8.感冒發燒畏寒時還會出現哪些症狀?一般常見的畏寒症狀為手腳冰冷,但有些人因常期勞累、熬夜、嗜吃冷飲,導致氣血虛弱,進而使得身體產生疲勞、手麻、肩膀僵硬的隱性畏寒症狀。以下是畏寒時容易一起出現的症狀:1.容易腰酸背痛2.容易手麻3.長期肩頸僵硬4.吃了寒涼食物易拉肚子5.女性婦科易發炎6.體溫較低 (低於36℃)7.容易疲勞或眼睛乾澀8.腳易浮腫或有沉重感9.男性頻尿畏寒會和新冠確診有關係嗎?有可能。例如毒理學專家招名威近日在臉書分享自己確診的經驗,表示自己確診前就出現手腳冰冷、畏寒顫抖的症狀,但一直快篩不出病毒;等病毒潛伏3天後,才終於快篩出確診,可見畏寒的確可能與新冠確診有關係。至於新冠確診如何和一般感冒、流感做區別?雖然都可能出現發燒症狀,但新冠肺炎和Omicron可能還會多出乾咳、乏力疲勞、失去味嗅覺等症狀。畏寒時怎麼辦?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正常人早、晚體溫並不相同,下午會比早上高一點;早上6點時,口溫大約是37.2℃;下午4點時,口溫則約為37.7℃,所以平均體溫為37.5℃,如果量得體溫超過這個溫度,就表示發燒了。畏寒發燒也可以分成發冷期、發熱期及退熱期三個階段,處理方式會不太一樣:1.發冷期:全身發抖、手腳冰冷此時的照護應以保暖為主,預防打寒顫。若有口渴現象,應補充溫水。此階段不可進行物理性降溫,如溫水拭浴、躺冰枕等,否則反而刺激體溫中樞燒得更厲害。發冷期時的照護應以保暖為主,預防打寒顫,並適當補充溫水。2.發熱期:全身溫熱、呼吸心跳變快、頭痛、倦怠等此時應注意水分的補充、營養的攝取,並留意是否出現脫水症狀,可視病人狀況給予退燒藥或物理方式降溫。建議在服用退燒藥30分鐘後,體溫若持續高溫時,再以物理方式輔助降溫,減輕病人不適。3.散熱期:流汗、體溫稍降體表會藉排汗來散熱,所以應補充水分、注意適當保暖,並且把汗水擦乾,換穿寬鬆、易吸汗的衣物較佳。畏寒和拉肚子有關係嗎?有,且會和細菌性腸胃炎較有關。急性腸胃發炎通常可分為「病毒性腸胃炎」和「細菌性腸胃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兼副院長吳俊穎表示,兩者略有差異的地方是,病毒性腸胃炎雖然會發燒,但很少出現發冷、畏寒;細菌性腸胃炎則比較容易合併出現發燒、畏寒,而且細菌性腸胃炎也較常合併有血便、膿便。至於一般暴飲暴食或刺激性食物引起的急性腸胃炎,通常不會出現發燒症狀,必須有病原菌感染入侵,身體受到毒素刺激,才會啟動身體自我保護機制,體溫上升,出現發燒現象。延伸閱讀: 11種「含鋅食物」排行榜大公開!「含鋅蔬果」有哪些?缺鋅13種症狀一次看 硅藻土地墊瞬間吸水的秘密》水分都到哪裡去?真能除濕防霉?清洗保養大公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高達近1/3,從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為了照顧糖腎共病的患者,健保署在111年推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目前收案以醫院為單位,同一家醫院參加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者為主,對於在不同院所看兩個科別,則需醫病之間的衛教溝通,最終仍希望由一位醫師主責。此為全人照護的起頭,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計畫,希望可以避免糖尿病患者走至末期醫療。在政府推行共照網的同時,糖腎病人也可積極自我慢病管理,主動關心自身健康,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了解:✔️糖尿病控制該注意哪些數值✔️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的原因✔️糖尿病容易引發哪些併發症與慢性病✔️現行政府推行哪些慢性病共照資源✔️如何加入糖腎共照網Q1: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如何避免罹病呢?在正常情形下,進食後胰臟β細胞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作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導致糖尿病。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罹患糖尿病前,多數民眾已有「代謝症候群」,這是一種連串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集合,民眾若患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機會得到糖尿病,千萬不能大意。為此,衛福部往前預防推出「代謝症候群防治療計畫」,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該計畫去年7月開始收案,編列6.16億元,目前收案人數約3萬多人,收案醫師會衛教民眾疾病管理方法,利用行為介入改變生活型態。目前預計收案25萬人,追蹤一年結案,該計畫就是落實預防重於治療的前瞻計畫。Q2:我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該注意什麼事呢?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在飲食上,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延伸閱讀】血糖、血壓、血脂都要顧,糖尿病該怎麼控制飲食?Q3:我有糖尿病,最近還檢查出腎臟病,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病變?黃尚志表示,當民眾罹患糖尿病後,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健保前20大高費用疾病,腎臟疾病及糖尿病分佔第一及第三,兩個疾病的健保支出一年高達近千億元,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有半數以上都是糖尿病患者。「除非出現泡泡尿、血尿,否則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黃尚志解釋,要早期發現也是有方法的,糖尿病患者須定期回診追蹤,只要在常規檢查中,加驗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及尿液,再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及有無蛋白尿,就能知道腎臟功能狀況,若篩檢指數屬於高風險區,應至腎臟科就診進行評估與照護。【延伸閱讀】你知道驗尿就能檢查腎功能嗎?腎臟功能紅綠燈又該怎麼看?Q4:除了腎臟病外,我還可能得到哪些併發症?據調查,四十歲以上民眾使用成人健檢的比率只有三成;在認知調查裡有兩成民眾不知驗尿可以檢查腎功能,五成不知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兩成也不了解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這些數據看得醫師膽戰心驚。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牙周病等等,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極大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減少精緻糖攝取,並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也建議患者規律運動,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以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效。【延伸閱讀】定期追蹤身體狀況,健康存摺教你看健檢數值Q5: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控制糖尿病,避免其他慢性病共病呢?為幫助糖尿病患避免或延緩發生併發症,健保署在2022年推出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目前推行一年收案率占一成約8.5萬人,健保署認為執行率偏低,可能起因於新冠疫情,因此在疫後將加速推動糖腎共照。除了政府積極推動,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推出Goal 50+計畫,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腎共照」是國際趨勢,學會提出升級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1.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2.提升ABC達標率,即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3.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4.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5.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延伸閱讀】糖腎共照Goal 50+五大目標,如何提高達成率?【延伸閱讀】糖尿病腎病變人數增四倍!不重視慢性病共病會有什麼後果?【延伸閱讀】糖腎共照照護率僅一成,政府將如何改善?Q6:我要怎麼使用這些資源,可以主動跟醫師說要加入嗎?目前跟糖尿病及腎臟相關的共照網有四個,加入共照網的方式,多數由醫事人員詢問病人;若病人覺得有需要也可以主動詢問醫師;加入共照網後,患者每年有固定追蹤項目,例如糖尿病,一年一次周邊動脈及眼科檢查,防止併發生症發生。據健保署統計,參加「初期慢性腎臟病給付改善方案」的個案,血壓、糖化血色素及戒菸改善約25%-33%,低密度脂蛋白改善率49.4%。由於是照護全方面,各項抽血指標較易獲得控制,可延長生命餘命及增加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預防糖尿病腎臟病變,政府做了什麼?我又該如何加入?政府推行全人照護,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全人照護是未來趨勢,政府也將「糖尿病及初期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作為全人照護的起點,面對慢病共病的跨科合作,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並於5月13日舉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政府與醫界共同拚收案率,點出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方向一:照護防治第一線,認證衛教師角色更顯重要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實施超過20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的介入,協助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能夠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的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已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角色更顯重要。糖尿病衛教學會根據一項針對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調查發現,患者加入糖腎共照網以後,生活習慣獲得改變,更規律的用藥治療,而需要衛教師在第一線協助醫師及患者,但因缺乏誘因,三分之二完成訓練的衛教師不在線上工作。為此,王治元也期盼建立衛教師共照點值分配機制,讓衛教師可以獲得實獲得獎勵,繼續守護防治第一線。【延伸閱讀】不只關心糖尿病,為什麼糖尿病衛教師該轉型為「慢病衛教師」方向二:基層診所承擔四成照護量能,須組建整合團隊「我常對基層診所醫師說,一定要善待衛教師」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說,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4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面對糖腎共照趨勢,對基層診所而言,如能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將對診所的照護量能有很大的幫助。【延伸閱讀】你聽過糖尿病衛教師嗎?除了醫師之外,共照網中的重要角色方向三:糖尿病併發症多,跨院跨科待整合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在非新陳代謝科及腎尿科的患者,恐怕看到糖尿病患者還要多。由於糖腎共照的患者散在全院不同臨床科,所有牽涉到的醫師都對於疾病本身產生的共病都要有所了解。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邱怡文表示,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四: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醫療系統盼互通疾病的整合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表示,醫策會目前執行「醫院整合醫學暨醫療銜接照護試辦計畫」,患者病歷開放共同編修、檢視,整合醫療團隊固定展開會議,醫事人員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延伸閱讀】專科導向的台灣醫療,該怎麼串聯走向跨科合作的全人照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糖尿病患分散醫院各科 專家:建立照護共識 加強跨科別溝通
健保署於去年3月啟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方案」(後簡稱糖腎共照網),以「跨科合作」進行全人照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疾病整合跨科合作面臨「誰整誰」的難題。他直言,台灣醫療環境太重視專科導向,必須由學會出面,訂定相關準則,要求不同科別醫師都要為共同照護目標努力。「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甚至非內分泌科或腎臟科可能比這兩科別接觸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還要多。」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邱怡文表示,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然而,醫院跨科別溝通向來困難,馬惠明認為,既然糖腎共照的目標患者散在全院不同臨床科,因此,相關科別的醫師們要清楚了解患者的狀況。雲林經驗談:互通醫療資料庫,讓醫師互相支援。至於如何進行整合?馬惠明分享,雲林分院與地緣鄰近、且同為教學醫院的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針對當地資源最為匱乏的急重症科別,打通兩間醫院的系統,建立互通的醫療資料庫,共享患者病情,並讓兩院醫師班表互補。再加上遠距看診、醫師甚至支援彼此醫院的服務,讓患者毋須移動就能接受治療。此外,雲林地區小兒科醫師缺乏,僅為都會區的三分之一,難以應付兒童心臟疾病。馬惠明表示,雲林分院透過衛福部補助的「遠距學童心臟篩檢群助計畫」,由醫護人員數位擷取患者病況,遠距傳輸資料至平台上,讓全國醫師雲端協同診治,必要時台大醫院總院也會派小兒心臟科醫師到當地關心患者。醫策會:病歷開放、固定會議,助橫向、縱向溝通。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說明,疾病整合照護可分為橫向、縱向二部分,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他指出,醫策會執行「醫院整合醫學暨醫療銜接照護試辦計畫」,患者病歷開放共同編修、檢視,整合醫療團隊固定展開會議,醫事人員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至於,第一線照顧民眾健康的基層診所在疾病的共同照護上如何進行?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強調,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四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糖腎共照網應更重視基層診所角色,並且針對完整收案率訂出標準,以免醫療院所發生「挑病人」情況,讓重症患者無人照顧。他也建議,應修訂糖腎共照網獎勵標準中的進步率,因現行標準中要求進步率要持續降低,但若患者血糖控制良好,進步幅度勢必變小,不僅無法反應患者控糖情況,更會讓認真協助患者的醫師得不到獎勵。糖腎教室/糖尿病併發症的可怕糖尿病患者血糖若持續過高,器官宛如浸泡在糖水中,將造成傷害產生病變,其中又以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族、牙周病為最常見的五大併發症,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極大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減少精緻糖攝取,並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也建議患者規律運動,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以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效。糖腎共照推一把邱怡文/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馬惠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疾病跨科合作面臨「誰整誰」的難題,不同科別醫師都要為共同照護目標努力。王拔群/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疾病整合照護可分橫向、縱向,除醫師與醫事人員間、科別間的整合,各級醫療院所也需整合。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超過五成糖尿病患 不知身處腎病變風險
據統計,111年因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近三分之一;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為了避免糖友走到末期醫療,學會制訂五大指標,不只希望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達標,還希望提高尿蛋白檢測及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等。糖尿病人口已佔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學者則分享,星國政府擬定三大方向,應對慢性病對醫療體系帶來的衝擊。全球糖尿病人口超過5億,糖友照護訂定五項目標。由於飲食精緻化,全球糖尿病人口快速上升,依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報告,過去30年,糖尿病人口增加4倍達5.37億。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提出2030年糖尿病防治全球目標,包括八成糖尿病患獲得診斷,八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八成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六成40歲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日前主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並邀來新加坡學者共同與會。黃建寧指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更新2018年開始推動的Goal 50計畫,推出Goal 50+計畫,把WHO目標加入其中,訂定五項目標: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提升ABC達標率,Hb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糖腎共照照護率僅約一成,仍有許多努力空間。黃建寧指出,截至2022年,在23家醫學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糖化血色素已達標55%;糖尿病照護機構中,尿蛋白年度檢查率接近七成;精準治療的遵囑率達八成四。至於糖腎共照的照護率上路約一年,達成率僅約一成,仍需努力;糖尿病腎病變的識能率僅48%,意即有超過五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處在腎病變風險當中。總人口數僅547萬的鄰國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腎病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貝拉姆・阿里・汗(Dr. Behram Ali Khan)指出,星國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每千人個案數為全球最高,腎衰竭盛行率是全球第四,每天有將近六人確診末期腎病。「新加坡正面臨一場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病海嘯(CKD Tsunami)。」新加坡經驗談:慢病未妥善處理,將削弱國家未來。阿里・汗指出,新加坡國民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在高齡族群中數字更高。到了2025年,半數的新加坡人都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末期腎病個案數也會因為糖尿病發生率提高而持續攀升。阿里・汗直言,「這是一場對上糖尿病和末期腎病的戰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說,若慢性病的管理未被妥善處理,將會大幅衝擊新加坡的醫療支出,削弱新加坡的未來。為因應慢性病對醫療環境帶來的衝擊,星國衛生部提出「3個跨越」計畫。第一項「跨越品質,追求價值」意在使用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新治療、新科技;第二項「跨越醫院,進入社區」強調基層診所、社區醫療的重要性,透過分級醫療減少支出;第三項「跨越醫療,成就健康」則是要落實預防醫學,同時希望民眾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更健康。阿里・汗指出,星國「腎臟照護服務(RHS)」訂定四大目標:提升五成患者識能、第三期慢性腎病診斷率提高五成、五成患者接受治療、三成透析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糖腎教室/有泡泡尿 就是腎功能不好嗎?糖尿病患因高血糖長期損傷腎臟中的腎絲球,會導致微量蛋白進入尿液中。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UACR)是發現腎臟病變的方式之一,也是用來評估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指數。民眾常會把泡泡尿當成腎不好的指標之一,但實際上未必相關,尤其男性因為站姿排尿或尿得太快,可能因為表面張力等因素,導致泡沫產生。另外,水喝得太少,讓尿液濃度增加,也容易產生泡泡尿。因此,民眾看到泡泡尿時不必過度緊張,應以定期接受UACR檢測的結果為評估依據。糖腎共照推一把黃建寧/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糖尿病腎病變引發的心臟病也威脅國人健康,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台灣的心與腎。阿里‧汗/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新加坡正面臨糖尿病引發、前所未有的腎臟病海嘯,一場對上糖尿病及末期腎病的戰爭已然開打。
-
2023-05-28 醫療.新陳代謝
健保大數據:糖尿病患60至69歲最多 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
【本文重點】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200萬人,每年增加2.5萬人,但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健檢才能察覺,建議家中備有血糖機定期測量。運動頻率要高於一般人,每周建議運動150分鐘以上,飲食控制則要注意澱粉含量、進食順序,建議選擇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類食物,盡量減少喝手搖杯、果汁等高糖飲料,並避免飲用含糖的無糖珍奶、拿鐵等飲料。--by ChatGPT隨著國人飲食高糖、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依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111年罹患糖尿病人數高達256萬8,409人,正式突破250萬人大關。糖尿病患若未及早控制血糖,恐引發各種併發症,造成截肢、永久失明或終身洗腎。本期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糖尿病患健保就醫數據,說明糖友治療現況,提醒民眾注意糖尿病危機。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糖尿病常會發生微小血管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血糖太高還會引發末梢神經病變,造成腳趾發麻;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延遲皮膚傷口癒合,尤其是腳部。為照顧病患,糖尿病醫療費用支出多年來排名健保第三名,111年花費約402億點,而糖尿病腎病變是導致末期腎病變的主因,未來將朝慢性病整合管理,妥善治療及追蹤病人。提高共病管理照護費,一次就診,完成糖、腎追蹤管理。石崇良說,健保自民國90年推動糖尿病給付改善方案,100年再推動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除原有論量計酬外,額外提供管理照護費及品質獎勵金,鼓勵醫療院所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護模式,透過連續性定期檢查、檢驗、衛教及追蹤的管理模式,妥善治療病人,提高醫療效率及整體照護品質,以減緩病程及減少併發症,該方案均已納入健保支付標準。而為考量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具多項共同風險因子,健保署目前已整併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方案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提高共病者的管理照護費,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共病病人於同一次就診中,完成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追蹤管理照護。衛福部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方協力做好慢性病防治。「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等與代謝症候群密切有關。」石崇良表示,衛福部於111年起開始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由國健署發展代謝症候群標準及防治策略,醫事服務機構找出代謝症候群患者、協助個案追蹤管理,相關個案追蹤管理相關費用則由健保支應,透過健保署、國健署及醫界三方協力合作,達到慢性病防治目標。石崇良說,健保署95年全面進行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參加的基層診所需進行初級健康照護及慢性病管理、設置24小時諮詢專線提供健康照護建議,進一步減少民眾不必要就醫需求,並加強基層與醫院合作。未來將擴大應照護族群,以家醫計畫為最基礎,增加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個案納入,未來逐步將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等照護與家醫計畫整併。參考世界治療指引,持續引進新藥、減少心腎病變。於糖尿病用藥政策方面,石崇良指出,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時,若合併腎功能不佳,一旦藥物使用過多常造成腎臟負擔,即需要調整藥物劑量。健保署會持續參考世界糖尿病臨床治療指引及相關研究,引進更為有效、具器官保護效果的糖尿病新藥,除了血糖控制外,也可減少後續心腎病變,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相當重要。但石崇良說,糖尿病為長期需要治療的慢性病,患者人數眾多,健保給付會一併考量相關用藥成本效益、財務衝擊、預算可支應性、治療指引及病人特性等,且持續請相關醫學會提供意見、臨床文獻及財務影響等資料後,依程序研議納入給付優於傳統糖尿病藥物的新藥。糖尿病患60-69歲最多,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五年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逐年上升,自107年到111年增加31萬4,830人。即使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多不敢到醫療院所就醫,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仍持續增加,且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等共病,危害整體健康,特別是糖尿病好發於中壯年及年長者,值得大家關注。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男略多於女。依健保署統計,糖尿病就醫人數107年225萬3,579人、108年234萬4,720人、109年241萬8,430人、110年249萬2,851人、111年256萬8,409人,分析這四年間,就醫人數上升幅度達14%。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陳依婕說,疫情期間,病患就醫人數持續增加,除有少數新增患者外,因糖尿病為慢性疾病,病人仍需回診追蹤,較不受疫情影響。進一步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者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年齡分布於50至79歲,111年統計發現,50至59歲為49萬7,229人,60至69歲78萬8,573,70至79歲為60萬3,780,其中60至69歲為患病高峰,另就性別分析,男性略多於女性。90歲以上超過5萬名患者就醫,穩定控制仍可高壽。糖尿病的高齡患者就醫人數仍維持高檔,陳依婕說,糖尿病為慢性疾病,好發原因可能受飲食、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而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也都是中壯年、高齡長者居多,目前健保在照顧、追蹤糖尿病人的措施相當完整,同時也延長了病人的壽命,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只要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都可以維持得不錯,111年數據顯示,90歲以上還有5萬4,073名患者就醫。陳依婕表示,糖尿病患者常伴隨共病,111年256萬多名糖尿病就醫患者統計中,共病第一名為「原發性高血壓」,達127萬3,911人,也就是說,高達近五成糖尿病患同時有高血壓;共病第二名為「高血脂症」,有73萬8,447人,第三名為「混合型高血脂症」68萬1,902人,其餘共病還有純高膽固醇血症、痛風、泌尿道感染症、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及慢性腎臟病等。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者不少,顯示心腎共病常發生。從107至111年糖尿病患1至12月就醫人數分布,陳依婕說,每年除2月受農曆新年影響,就醫人數較少外,其他月份就醫人數相當平均,原因是糖尿病患多規律回診治療及追蹤。其中最常就醫科別前五名,分別為內分泌科、家醫科、內科、心臟血管內科及腎臟科,病人在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的人數多,由此可見,糖尿病常合併心臟或腎臟疾病。至於糖尿病患的就醫習慣,健保署111年統計,基層診所為978萬1,654人次最高,其次為區域醫院的850萬2,935人次、醫學中心606萬1,361人次及地區醫院561萬3,477人次,顯見糖尿病人習慣到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就醫。非胰島素藥品使用,遠高於胰島素注射。糖尿病治療藥物方面,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杜安琇表示,就健保署111年統計,健保給付的糖尿病治療用藥申報情形,藥費達191.7億元,使用人數為224萬3,665人,包括胰島素藥品共收載29項,使用人數為49萬2,982人,申報藥費為43.3億元;非胰島素藥品包括二甲雙胍類、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腸泌素等,共約400項,使用人數達214萬5,474人,申報藥費為148.4億元。杜安琇說,非胰島素藥品使用人數高於胰島素藥品,可能原因是胰島素是以注射為主,民眾多不喜歡打針,而非胰島素藥品以口服藥居多,如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為第一線用藥,使用時間最久,該款藥物使用人數高達120萬5,309人,為所有非胰島素藥品中,使用人數最多。近年來,隨著藥物推陳出新,包括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也備受關注,相關用量也開始上升。杜安琇指出,DPP-4抑制劑使用人數為51萬8,494人、SGLT2抑制劑為32萬5,861人,申報藥費為22.3億元及20.7億元。口服藥物多元 部分糖友需合併多款使用糖尿病患者用藥方面,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說,二甲雙胍類藥物為糖尿病第一線用藥,使用病人多,藥品用量大。但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嚴重時可能已無法採用單一種藥物控制,而必須合併多款藥物,目前可以選擇的藥物非常多,醫師會依病人實際需求開立。杜思德指出,近年來,若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大於7.5,可以多重用藥時,常合併使用排糖藥(SGLT2抑制劑),該藥物具有心、腎保護功能,且一天服用一顆,服藥後也不會低血糖,使用非常方便。另經常使用的降糖藥(DPP-4抑制劑)服藥後也無低血糖副作用。「雖然胰島素為針劑,但相比20多年前,現在要病人打針已簡單許多。」杜思德表示,糖尿病口服藥物多元,讓胰島素用藥比例確實降低,但若糖尿病患對口服藥物反應不佳,還是須施打胰島素。隨著醫療院所積極衛教,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愈來愈清楚,「知道為何而戰」,只要和病人好好說明,病人為了控制病情多願意配合。111年糖尿病患門診就醫人次10大院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9 養生.聰明飲食
他天天喝「這種果汁」,喝到需洗腎!腎臟病、糖尿病患 吃水果宜忌整理
西瓜是夏天許多人愛吃的水果之一,不過清涼解渴的西瓜看似無害,但有腎臟病、糖尿病的人可要小心!醫師分享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每天喝2杯西瓜汁,結果導致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嚴重受損。天天喝西瓜汁,喝到糖尿病腎病變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分享病例指出,一名已有1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因水腫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男子腎絲球過濾率僅剩6、7分,腎功能嚴重受損,需洗腎了。經詢問原來患者為補充維生素C每天喝2杯西瓜汁,但其實西瓜汁維生素C不高倒是含糖量高,最後結果竟是導致糖尿病腎病變。腎臟病、糖尿病患 吃水果、喝果汁都有禁忌西瓜富維生素A、維生素B群、鉀、鎂、磷、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營養素,但水分及糖分含量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曾受訪指出,腎臟病患若吃進過多西瓜,會使得體內水分超量蓄積,容易導致體內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使水分無法排出,出現水腫,並可能進一步誘發肺水腫、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且西瓜雖不算高鉀水果,但三片下肚,鉀攝取量就有300毫克以上,需控制鉀攝取的腎臟病患不宜多吃西瓜,喝西瓜汁時更要留意。另因西瓜糖分較高,糖尿病患也要控制食用量,一次以三片(300公克)為限,每日最多可吃兩回。吃太多會讓血糖升高,增加腎臟負擔。腎臟病及糖尿病患,不但吃水果有許多禁忌,喝果汁更要小心,含糖量與鉀含量更難控,應該酌量食用。腎臟病、糖尿病吃水果宜忌腎臟病患:高鉀水果不能多吃,應盡量挑低鉀水果食用。高鉀水果:楊桃、奇異果、香蕉、柑橘類、番茄、草莓、木瓜、棗子、西瓜、哈密瓜、香瓜、火龍果、荔枝等。低鉀水果:山竹、鳳梨、櫻桃、土芒果、蓮霧及蘋果等。但鳳梨糖分高,腎病患者也不宜多吃。糖尿病患:盡量挑低升糖指數(GI)水果吃,少吃高GI水果。低GI組(GI值55以下):奇異果、聖女小番茄、芭樂、蘋果、柳橙、葡萄柚、櫻桃、藍莓中GI組(GI值55-70):葡萄、木瓜、草莓、香蕉、芒果、鳳梨、桃子、西洋梨高GI組(GI值70以上):西瓜、荔枝、龍眼、鳳梨、榴槤【參考資料】.《小宇宙大爆發》YouTube頻道.吃西瓜消暑卻讓她喘不過氣 醫師提醒這類患者別貪吃.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水果甜度≠升糖指數!這些水果可以安心吃.楊桃不能吃我知道 原來番茄也是洗腎病患地雷
-
2023-05-05 醫聲.慢病防治
響應糖腎共照趨勢 王治元:糖尿病衛教師應轉型慢病衛教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上路多年,是否需要糖尿病衛教師退場機制的討論近期浮上檯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實施超過20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的介入,協助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能夠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的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已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角色更顯重要。與患者交心 糖尿病衛教師助省醫療成本「在現行醫療體制下,門診時間有限,有些患者因為時間不多或不好意思麻煩醫師而不敢提問,可能讓患者流失自我照護能力。」現任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的王治元指出,在診間觀察到病人跟糖尿病衛教師關係良好,甚至能夠「交心」。他表示,建立了健康、互信的關係,患者在照護過程中遇到不同疑問,也較能及時尋求協助,與糖尿病衛教師諮詢討論。「俗話說有拜有保庇,衛教資訊我們說『有唸有保庇。』」王治元笑稱,糖尿病衛教師透過不斷重複,勤勞溝通,就能提高患者對衛教新知的接受度。他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經過衛教流程,患者的治療遵從性提高,回診頻率固定,住院、藥費花費都能降低,有效節省醫療成本。王治元也分享,一項自1996至2014年的美國「糖尿病預防(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的研究顯示,若接受包含營養師、衛教人員定期諮詢的糖尿病整體照護,前4年期間,六成患者未進展成糖尿病;更甚之,近20年後,仍有近2成患者沒有發病。糖尿病腎病變盛行率攀升 早期介入延緩惡化糖尿病衛教學會在2023年3月發佈的「糖尿病衛教白皮書 糖尿病衛教師之個人化服務」,白皮書中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盛行率越來越高,2000年盛行率為百分之13.32,到了2014年,盛行率達到百分之17.92;在全台透析(洗腎)病人當中,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更是佔了五成之多。 王治元表示,藉由糖尿病衛教師的早期介入,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調整生活型態、控制血糖,避免延誤治療,且根據臨床觀察,患者蛋白尿情況也會有所改善,有助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他也說,隨著醫療科技進展,糖尿病的治療武器選項中,多了不少能夠保護器官,避免患者步入洗腎的新藥,衛教師能夠協助患者進行用藥選擇,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整體疾病控制建議。歐美正名「糖尿病教育治療專家」 王:應設給付提高誘因近年「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逐漸成熟,因此產生是否需要「糖尿病衛教師退場機制」的討論。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在台施行超過二十年,早在2005年時任國民健康局(現國健署)局長邱淑媞任內就開始推動,醫師、患者都已習慣衛教師的照護模式。他感嘆,少了衛教師的協助,衛教資訊傳遞效果勢必不如從前,「如果這時候停下前進腳步,勢必很難面對糖尿病年輕化浪潮。」王治元說,國健署委由糖尿病衛教學會執行的糖尿病衛教師訓練,至今已培養超過6千名衛教師。他表示,美國近年已把衛教師正名為「糖尿病教育及治療專家」,學會的訓練效法歐美,要把每位衛教師訓練成「真正的專家」。然而,王治元指出,糖尿病衛教師實際執業的比例僅約2成,與理想的衛教師、病人比例相去甚遠。在現行「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論質計酬機制中,糖尿病「共同照護門診」藥師處方費用的給付提高、醫師診療費也有增加,然而糖尿病衛教師的給付並無指定款項,而是涵蓋在診療費用當中,給付對象也並非糖尿病衛教師,而是醫院院方或診所主持人。王治元直言,雖然健保署建議醫療機構撥款予糖尿病衛教師,然而並無強制要求,但「糖尿病衛教師跟醫師、藥師一樣,都是專家,應該透過給付提供從業誘因。」因應多重慢性病趨勢 將轉型「慢病衛教師」在台灣,超過5成高齡長者同時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王治元指出,糖尿病衛教學會已與台灣腎臟醫學會達成共識,由糖尿病衛教師擔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患者的衛教任務,並將與各科別醫學會開啟對話、尋求共識,讓糖尿病衛教師朝向「慢性病衛教師」發展。醫療科技推陳出新,衛教知識日新月異,為方便醫療人員了解新知,糖尿病衛教學會設計「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 @ 帳號,已有超過萬名醫療人員加入。借助人工智慧,加入此帳號的民眾或醫療人員,可以快速查詢飲食、併發症、藥物與血糖,以及運動、心理健康等最新衛教資訊。王治元強調,這些衛教資訊提供無償使用,要讓全國病友都能受惠,糖尿病衛教學會也固定舉辦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幫助糖尿病衛教師持續接軌國內外最新衛教趨勢。
-
2023-05-04 醫聲.慢病防治
糖腎共照收案率再拚13萬人 產官學共倡Goal 50+新目標
糖尿病照護已從過去單純的血糖控制,升級為器官保護與共病預防。健保署2022年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預計收案22.8萬名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病患者,計畫啟動至今照護約8.5萬人,占比約4成。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腎共照」是國際趨勢,學會提出「Goal 50+」升級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Goal 50+五大目標:一、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二、提升ABC達標率:糖化血色素、血壓、膽固醇三大指標控制達標低於高標值三、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UACR)檢測率四、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五、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Goal 50+計畫再升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起推動「Goal 50」計畫,黃建寧表示,當時調查推估,全台僅有約4成4的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百分之7以下,故學會將「Goal 50」第一階段目標訂為百分之50糖尿病患獲得良好的糖化血色素控制。計畫推行數年後,學會與全台數家醫學中心合作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超過5成糖尿病患血糖獲得控制,於是展開「Goal 50+」升級計畫。「隨著新治療研發,已有新藥經臨床試驗證實能夠保護腎臟、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發生率,並納入國際治療指引。」黃建寧指出,學會參考國際治療趨勢,以「糖尿病腎病變卓越照護達標50」為目標,設定三項具體評估指標:全台5成以上糖尿病患完成年度蛋白尿檢測、5成患者遵循國際治療指引控制共病 、5成以上患者加入「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指引遵從率待提升 盼醫病關係調整就醫習慣黃建寧表示,臨床試驗證據明確,藉由治療方式改變,能夠有效減少器官損害,但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要患者接受治療改變相對困難,「病人會覺得,既然血糖沒問題,為什麼改變?」根據稍早糖尿病衛教學會一項涵蓋超過1,5000位糖尿病患的調查顯示,患者的國際治療指引遵從率僅約27%,他說明,指引遵從率低與患者就醫習慣、醫師處方及藥品預算影響患者接受新治療皆有關係。糖腎整合照護方案 應納醫院評鑑糖尿病與腎臟病的照護分別有「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計畫」與「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採論質計酬的支付模式。然而,黃建寧指出,全台糖尿病患者參與兩項計畫的人數合計僅約30%;甫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收案比率仍有待提升。他建議,應將「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收案情況納入醫院評鑑項目,並給予醫療人員適當的獎勵,增加誘因。增加衛教師人數 提升治療共識黃建寧表示,過去因為科別間共識不足,即使院內系統跳出尿液篩檢提醒,仍有少數醫師不予理會;如今,在糖腎共照觀念推行下,病人開始有相關概念,甚至會在回診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檢測尿液。黃建寧表示,希望未來藉由糖尿病衛教師的人數增加,讓衛教語言一致,病人在治療選擇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上,不再無所適從,「透過提升病人識能、增加醫師治療共識,真正落實『糖腎共照』的概念。」建置國家級個案登錄系統 多重慢病風險評估更精準「糖腎共照的下一步,發展風險預測機制及大數據建立非常重要。」黃建寧指出,透過資料庫建置以及人工智慧的導入,精準分析糖尿病患在病程中不同時間點,發生共病的風險高低,將能更有效的協助醫病共決進行藥物選擇,同時幫助患者調整生活型態。他舉例,如果能夠精準了解「患者現在不治療,再過多久必須洗腎」,患者的病識感提升,醫師的臨床判斷也能更加準確。他直言,風險預測機制的建立,是精準醫療精神的一環,除了需要資通訊能量的介入,更需要由國家層級出手整合,藉由建置「個案登錄追蹤系統」,發展精準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慢性病照護模式。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將於5月13日(六)共同舉辦「2023 Goal 50+ 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本論壇提供醫事人員積分認證,歡迎醫事人員報名參與。活動詳情如下:
-
2023-03-1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四成糖友腎病變:控糖不只看數值 還要防共病
台灣糖尿病人口高達240萬,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日前舉辦「高血糖困擾你?掌握飲食原則,成功逆轉腎!」講座,與會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指出,糖尿病共病眾多,高達四成的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腎臟病變。他直言,糖尿病患者控糖的共同目標不應只為「數字好看」,而是減少併發症,避免降低生活品質。第二型糖尿病患最多,與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生活習慣不良有關。黃尚志說,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血糖失控易致多重器官病變,未來恐面臨洗腎。黃尚志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多重器官病變,包括中風、心肌梗塞、感染、腎衰竭、截肢等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僅讓患者生活品質下降,也可能連帶導致患者預期壽命變短,「所以糖尿病是很麻煩的疾病。」他也指出,除了控制血糖要花費醫療成本,眾多共病也會增加社會負擔。「糖尿病患裡面,很多人有腎病變。」黃尚志說,有統計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的盛行率約為18%,或許有所低估,實際盛行率可能高達四成。他表示,糖尿病腎病變長期下來會導致尿毒症,若不介入處置,最終需要面臨洗腎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最好的方法是好好控制,不要讓腎病變發生。」腎功能可透過尿液檢查、對照量表評估。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症狀包括水腫、泡泡尿、高血壓、貧血和倦怠。黃尚志表示,腎功能的好壞,可以透過尿液檢查評估,檢測尿蛋白與肌酸酐等數值,再以肌酸酐為基礎,加入年齡、性別的資訊,可透過公式算出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他指出,在健保署的雲端健康存摺APP中的「腎臟風險分級(KDIGO)」量表,其橫軸為蛋白尿分級,縱軸為腎絲球過濾率,並有色塊分級,顏色越深風險越高,民眾可對照健檢報告自行評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建議,糖尿病患要對飲食分類有所掌握,在六大飲食分類中,水果類、全穀根莖類、低脂乳品類是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的類別,攝取時需要注意。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影響飯後升糖的速率,他舉例,台灣料理常見的烹調方式,如蜜汁、勾芡等,就可能造成血糖提升速度增加。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有吃早餐血糖較穩定。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此外,他說明,也有研究顯示,「有吃早餐」的患者比起「不吃早餐」的患者,飯後血糖更加平穩。黃泰傑表示,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飲食,需要把握「控制好血壓」、「控制好血脂」、「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三大原則。他表示,控制血壓的飲食原則,主要是減少鹽分攝取,建議民眾可用天然辛香料,或適時運用酸味,減少鹽分攝取,同時增加食欲。黃泰傑強調,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吃太多蛋白質會導致腎絲球壓力增加,長期以來可能造成腎功能衰退。他鼓勵患者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半盒嫩豆腐約等於三指的家禽、家畜肉類,係一份蛋白質份量,建議男性一天5-6份,女性一天4-5份,特殊疾病患者的豆魚蛋肉類份量,則可諮詢醫師、營養師進行調整。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注意● 搞清楚六大類食物,哪些會使血糖上升。● 少用蜜汁、勾芡等烹調方式。● 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 吃早餐比不吃早餐者,飯後血糖更平穩。● 減少鹽分攝取,控制好血壓、血脂。● 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長期易致腎功能衰退。責任編輯:辜子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12-28 醫療.新陳代謝
每3人就會有1人發生 糖尿病患注意5警訊防腎臟病變
台灣約250萬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人就會有1人發生慢性腎臟病,健保署今年3月1日將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病的照護整合為一個「糖尿病腎病變」DKD方案,預估可照顧22.8萬名同時罹患這兩種疾病的病人,截至9月已有5.8萬人加入。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應謹記「泡水高貧倦」5大早期腎病警訊,學習看懂健康存摺的檢驗結果,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黃兆杰表示,糖尿病和腎病共病比例高,過去病人都要參加糖尿病(DM)和初期腎病(CKD)兩套方案,造成不便,因此3月推出DKD照護整合方案,讓病人免於舟車勞頓,也鼓勵醫護人員的額外付出。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罹患糖尿病7到10年之後,約有三分之一病人會發生慢性腎病變,同時罹患腎臟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住院風險增加14倍。希望透過DKD方案,賦予患者自我照顧能力、給予個別化的衛教、喚起健康識能。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國際研究顯示,若有完善的腎病照護計畫,可降低61%腎功能惡化機會。過去台灣推動腎臟病整合照護,全世界第一名,今年把糖尿病和初期腎臟病兩塊照護連結起來,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糖腎共照的平台,預計可降低40%腎功能惡化機率。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說,台灣面臨「壽命延長導致慢性病更多」、「糖尿病患年輕化」兩大問題,共同挑戰是中老年併發症接踵而來,需要及早預防,要讓病人有自我照顧的能力。「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是腎病變的早期症狀,王治元提醒,可以用「泡水高貧倦」來記憶,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功能也很重要,如果懂得看報告,就能提前注意,例如「輕微蛋白尿」就是警訊。
-
2022-12-20 醫療.泌尿腎臟
為何三高對腎臟功能危害大?醫提醒早期腎臟病罕有明顯症狀
腎臟是個十分精密的器官,有著複雜的管路用來過濾血液以產生尿液。血液會先經由血管「入球小動脈」引流至我們的過濾構造「腎絲球」,濾液再經「腎小管」回收養分並排除廢物,最後形成尿液。作為我們全身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腎臟一旦失去功能,便會導致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無法有效排除。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便是指腎臟受長期損傷下(持續3個月以上),功能或結構產生之不可逆的異常。導致慢性腎病腎功能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疾病,其他如免疫、感染等發炎,或藥物、有毒物質傷害等。若慢性腎病持續惡化,終將進展成末期腎病變,會導致大量的尿毒素累積。末期腎病變除了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因為需要仰賴腎臟替代療法(洗腎/腹膜透析)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幾個慢性腎病常見的致病原因,並說明現在醫學上慢性腎病的進程與分期。三高與腎病關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慢性腎病的進展密不可分。若粗略地將腎臟比擬成一個過濾器,腎功能的損傷可能反映在過濾的總量,即腎臟所過濾的血流--「腎絲球過濾率(eGFR)」。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太低,代表被腎臟過濾的血流減少,也就意味著腎臟無法好好發揮過濾血液的功能。另外,腎功能的下降也可以反映在濾網是否有受損--「蛋白尿」的產生。長期的控制不良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會減低腎臟過濾的流量,甚至造成濾網的結構被破壞,導致腎臟逐漸受傷。下文為大家一一分說。首先是高血壓,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會導致腎絲球內壓力過高。血管為了對抗過高的阻力,會代償性地變窄,同時結構變脆、變硬。慢慢地,血管會因管徑變窄,導致腎臟血流量減少,過濾的量也跟著下降,最終以腎絲球過濾率減少與尿中蛋白流失增加兩形式來損傷腎臟過濾的功能,形成高血壓腎病變。而高血糖除了讓細胞長期浸泡在高糖份環境而損害腎絲球與內皮細胞,還會間接引起腎高壓,導致腎絲球過濾功能過度使用(hyperfiltration),讓腎臟逐漸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最後是高血脂則可能導致脂肪斑塊囤積在血管壁上,引起灌流動脈血管狹窄、硬化。三高不只會互相交互作用且與「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密不可分。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代謝症候群可以說是三高的前身,若以下五點中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1.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 ≧ 90cm、女性腰圍 ≧ 80cm2. 血壓偏高:收縮壓 ≧ 130mmHg 或舒張壓 ≧ 85mmHg3.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 100mg/dL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 150mg/dL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 40mg/dL、女性 < 50mg/dL如上所述,代謝症候群、三高都可能影響我們的腎臟功能,讓我們的腎臟慢慢損傷,產生慢性腎病。初期的慢性腎病並不會出現症狀,因此常造成病人延遲診斷、耽誤了及早治療停止惡化的時機,是故對於腎臟病高危險族群應進行定期篩檢。我們可透過腎絲球過濾率與蛋白尿的程度,將慢性腎病進行分期。以血清肌酸酐值(Creatinine)檢測當作腎臟功能為目前最常見檢驗方法,但對於初期慢性腎病敏感度較差。因此現行衛教均建議將其換算為腎絲球過濾(eGFR)來作為慢性腎病分期的依據。根據 2002年 KDOQI指引,可依估算之腎絲球過濾率(eGFR)將慢性腎病的進展分為五期: 第一期 腎功能正常但有腎臟損傷(蛋白尿/血尿):eGFR 尚大於 90mL/min/1.73m2第二期 腎臟損傷併腎功能輕微下降:eGFR 介於 60-89 mL/min/1.73m2 之間第三期 腎功能中等程度下降:eGFR 介於 30-59 mL/min/1.73m2 之間 第四期 腎功能嚴重下降:eGFR 介於 15-29 mL/min/1.73m2 之間第五期 末期腎病變:eGFR 小於 15 mL/min/1.73m2 之間另外,除eGFR所分類之五期慢性腎病,還可併用尿液篩檢蛋白尿的程度來對慢性腎病做更進一步的劃分。蛋白尿篩檢較能敏銳發現腎病變症狀,但缺點是僅能篩出腎絲球相關病變,無法偵測腎小管、間質等腎臟其餘的可能疾病。白蛋白尿分期●A1為每日白蛋白尿小於 30mg●A2為介於30至300mg之間●A3為大於300mg (巨量蛋白尿)早期腎病罕有明顯症狀,多伴以泡泡尿、高血壓等非特異疾患,而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隨著腎功能的惡化,代謝廢物會逐漸累積在體內造成尿毒症的症狀,如:疲倦、食慾下降、無力、皮膚癢、酸痛、易出血(如:皮下出血、腸胃道出血...)、貧血等。此外,因爲體內水分無法正常排除,也會導致全身水腫、肺水腫、心衰竭等現象。保養腎臟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從根本去解決問題,比如控制血壓、降低血糖、注意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避免特定的藥物使用。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困難,平時不要吃太鹹、太甜、太油的食物;適量飲水;規律運動與心肺訓練,以維持循環系統順暢......等。台灣是慢性腎病高盛行的國家,除了透析、慢性腎病照護為健保體系帶來極大負擔外,也大大損害患者的生活品質。因此,如何預防慢性腎病以及減緩惡化絕對不可輕忽!參考文獻:1.Bhat, P., Dretler, A., Gdowski, M., Ramgopal, R ; Williams, E. D. (2016).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 Wolters Kluwer. 2.台大內科醫師群。內科學 第八版(2022)。力大圖書公司出版。【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楊洵醫師】腎病與三高:醫籲勿忽視三高對腎功能危害】
-
2022-11-28 醫療.新陳代謝
遵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準則!研究:蔬食有效降低32%糖尿病併發腎臟病風險
台灣糖尿病人口不斷增長,至今超過200萬人,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控制不穩便容易造成腎臟損傷,進而引發慢性腎臟病變,甚至造成末期腎臟病而需要仰賴透析維持腎臟機能。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帶領研究團隊分析糖尿病患者進行素食飲食型態對慢性腎臟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發現能有效降低32%的併發風險,研究成果獲國外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刊登。洞悉糖尿病前兆 飲食模式是關鍵2018年歐洲腎臟醫學會便曾論及蔬食飲食對於胰島素功能失調與阻抗有緩解及降低的功效。胰島素是掌管身體「儲存」的賀爾蒙,包含了糖分、脂肪與肌肉的儲存,也是調整血糖的關鍵。正常情況下,澱粉經消化分解後會形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也就是血糖,當身體偵測到血糖升高的訊號時,便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至血液中,胰島素結合細胞膜表面的胰島素受體,開啟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道,故而降低血糖數值。而胰島素阻抗是代謝症候群的症狀之一,也是糖尿病的前兆,因此飲食模式即是重要變因。降低慢性腎臟病 素食飲食有解研究團隊基於上述而引申出素食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預防策略之一的研究目的,故而針對2005年9月5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台北慈濟醫院接受健檢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飲食模式分為純素食、奶蛋素食或雜食,2,797名受試者中,分為207位素食者、941位蛋奶素食者和1,649位雜食者,在結構方程式模型中,調整年齡和性別及其他因子的干擾後,與雜食組相比,素食和蛋奶素食組其危險對比值為0.68,也就是素食飲食說有較低的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相關。糖尿病腎病變 危險因子有這些且再進一步分析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習慣、高收縮壓、高血脂質、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BMI),而素食與蛋奶素食的飲食模式能夠降低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進而降低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郭克林主任建議,患有糖尿病的民眾應當遵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準則,若能以蔬食作為主要飲食模式,則更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併發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1-21 養生.聰明飲食
國際期刊認證北慈研究 吃素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風險
台灣糖尿病人口不斷成長,至今超過200萬人,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帶領團隊分析研究,發現透過直接與間接的影響,素食與蛋奶素食的糖尿病患者能降低32%併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建議患者應遵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準則,若能以蔬食為主,更能有效預防併發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北慈指出,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控制不穩,便容易造成腎臟損傷,進而引發慢性腎臟病變,甚至造成末期腎臟病而需要仰賴透析維持腎臟機能。2018年歐洲腎臟醫學會曾論及蔬食飲食對於胰島素功能失調與阻抗有緩解及降低的功效;胰島素是掌管身體「儲存」的賀爾蒙,包含了糖分、脂肪與肌肉的儲存,也是調整血糖的關鍵。正常情況下,澱粉經消化分解後會形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也就是血糖,當身體偵測到血糖升高的訊號時,便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至血液中,胰島素結合細胞膜表面的胰島素受體,開啟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道,故而降低血糖數值。胰島素阻抗是代謝症候群的症狀之一,也是糖尿病的前兆,因此飲食模式即是重要變因。北慈說明,郭克林帶領研究團隊分析糖尿病患者素食飲食型態對慢性腎臟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針對2005年9月5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台北慈濟醫院接受健檢的糖尿病患者研究。所有受試者都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以評估他們的基本資料,病史,飲食模式和生活方式;飲食模式分為純素食、奶蛋素食或雜食,2797 名受試者中,分為207位素食者、941位蛋奶素食者和1649位雜食者,在結構方程式模型中,調整年齡和性別及其他因子的干擾後,與雜食組相比,素食和蛋奶素食組其危險對比值為0.68,也就是素食飲食說有較低的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相關。北慈表示,再進一步分析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習慣、高收縮壓、高血脂質、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BMI),而素食與蛋奶素食的飲食模式能夠降低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進而降低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郭克林表示,透過直接與間接的影響,素食與蛋奶素食的糖尿病患者能降低32%併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北慈補充,研究成果獲國外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刊登。郭克林建議,患有糖尿病的民眾應當遵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準則,若能以蔬食作為主要飲食模式,則更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併發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
2022-11-15 醫療.泌尿腎臟
10歲童驗出蛋白尿需要治療嗎?醫授如何判斷是否該就醫關鍵
嘉義地區10歲陳姓男童在尿液篩檢時,發現有「蛋白尿」,急得就醫尋求協助,部立嘉義醫院腎臟科醫師黃啟禎進一步檢驗,卻呈現正常;黃啟禎指出,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都可能出現蛋白尿,只是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常見泡泡尿症狀,恐代表罹患某種腎臟病,應進一步檢查。據了解,這名男童進行基本檢查,發現尿液試紙的「蛋白尿」呈現陽性,父母得知後趕緊帶去部立嘉義醫院,不過再進行驗尿,數值呈現正常,醫師評估無需後續治療。部立嘉義醫院解釋,正常健康的人每天會排泄微量的蛋白到尿中,若一天尿中排出總量超過150毫克以上的蛋白,就稱為有「蛋白尿」。黃啟禎指出,造成蛋白尿原因很多,有良性蛋白尿(又稱暫時性或機能性),當患者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情況,或很多學童運動量大、飲水量不足,及嗜食肉類,容易引起短暫性的蛋白尿;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年輕人常有的姿勢性蛋白尿,都不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黃啟禎也說,病理性蛋白尿,恐是腎臟本身引起的,稱原發性腎絲球腎炎;或身體其他疾病例如狼瘡性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所引起的,稱為繼發性腎絲球腎炎,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發生,嚴重會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危險性。黃啟禎解說,普遍檢查使用「試紙檢驗法」,只需要一泡尿,能「0」、「+」、「++」、「+++」代表有無蛋白質及嚴重程度,但無法得知1天的蛋白質排泄量,比較精確檢測方法,是收集一整天的小便,測量其中蛋白排泄總量來定量,但是過於繁瑣,所以目前都利用「尿液中的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比值(UPCR)」來估計24小時的尿蛋白量,這個只要用單一次小便檢查,比較方便。黃啟禎提醒,發現蛋白尿可能代表罹患某種嚴重腎臟病,也可能只是一種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持續蛋白尿,建議先就醫做進一步的追蹤,把握治療先機。
-
2022-11-12 醫療.新陳代謝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營養師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於糖尿病的關注,並重視糖尿病對於人類的危害。選擇訂在11月14日是因為這天是著名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為了紀念他在1921年發現重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的貢獻而訂定,而今年2021年也正好是胰島素發現的100週年紀念。根據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位居第五名,可見糖尿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文明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傷害也真的不容小覷。糖尿病的病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舉凡是親人、朋友、同事等等,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正在努力與糖尿病奮鬥著,而這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對抗糖尿病,首先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用自身的臨床經驗,來帶你一起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吧!迷思1: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瘦的人就不用擔心?肥胖者確實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原因是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導致身體難以利用飲食攝取的營養來提供能量,而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久下來造成身體各部位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糖尿病。然而除了肥胖以外,糖尿病也與遺傳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評估糖尿病風險時一定會將家族史考慮進去。無論本身體型再怎麼瘦,只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有非常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若是再加上缺乏控制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取高油高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食物,又缺乏規律的運動及作息,那麼糖尿病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喔!迷思2:澱粉對糖尿病都是不好的,應該全都不吃?並不是的!澱粉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而根據均衡飲食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醣類應占總熱量的50~60%,因為醣類能提供我們身體日常所需的熱量,也是許多器官主要使用的能量來源,因此並不建議完全都不吃喔!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當然,因為醣類的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GI值也較低的「未精製穀物」,例如:糙米飯、地瓜、燕麥、全麥食物…等等,會比白飯、白吐司這種精製過的澱粉來的好喔!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比起嚴格的限制飲食,了解自己所吃的東西並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醣類、水果、甚至是飲料及點心,其實都可以適量食用,只是要依照營養師及醫師的指示,並學習各種食物份量的概念來適量攝取,再搭配治療就可以囉!迷思3:不甜的水果就可以吃很多沒關係!從前常常會遇到很可愛的糖友們在回診時跟我說:「營養師~現在吼,那種很甜的水果像西瓜、芒果啊我都不吃了!我都只吃芭樂和蘋果那種不甜的,吃多少都沒關係吼?」首先當然要先鼓勵這位糖友有心想要努力配合飲食控制啦!不過還是要稍微導正一下這個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無論是很甜的芒果、還是不甜的芭樂,裡面都有天然的「果糖」,會造成血糖的上升,與水果本身甜不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樣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喔!水果裡面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化素等營養,在均衡飲食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會建議糖友們每天攝取的水果量大約控制在1~2個拳頭以內,就算是不甜的水果,也要注意吃的份量不可以過多,而甜的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碰,只要適量攝取還是可以吃的喔!迷思4:糖尿病的藥會越吃越重!會成癮!這個迷思是導致很多糖友們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但這真的是個迷思,事實上糖尿病的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喔!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長期、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的治療與控制。所以可能會看到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服用糖尿病藥物,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療程。糖尿病的藥物是透過許多不同的面向來幫助控制血糖。醫師會依據糖友們血糖控制的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以及整體療程來不斷進行藥物的調整。除非糖友已經將血糖長期控制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不然不太可能始終都服用同一種藥物,而調整過的藥也不代表越吃越重,只是代表醫師評估那是更適合糖友現階段身體狀況的藥物而已喔!所以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一環喔!迷思5:胰島素是拍咪呀!打了會洗腎啦?其實胰島素並不是什麼外來的「拍咪呀」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胰島素,來參與體內的代謝以及維持血糖的恆定。糖尿病患者因為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血糖沒有辦法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才需要透過額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許多口服降血糖藥物是透過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但隨著病程拉長,胰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而沒辦法再製造更多胰島素。因此在過去的治療方針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會開始施打胰島素,所以才會有人認為走到打胰島素這一步就代表要洗腎了。事實上並不是胰島素造成洗腎,而是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併發糖尿病腎病變了。而在比較近年的治療指引則建議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因為已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就越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也越能防止胰臟細胞的衰退,甚至能夠維持現階段胰臟細胞的功能喔~因此,胰島素並不是什麼「拍咪呀」,而是幫助糖友們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且安全的藥物喔!看完今天的內容,是否有幫你破解到一些存在心裡很久的迷思呢?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因此網路上、報章雜誌等等都會流傳許多資訊,有些內容的正確性其實都有待商榷,建議大家在廣泛蒐集資料的同時,也別忘了要尋求專業的醫師、營養師的證實。糖尿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陪伴糖友們一起對抗,同時也幫助自己維持健康、遠離糖尿病!
-
2022-10-28 醫聲.Podcast
🎧|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
「糖尿病患者年紀愈來愈大,共病罹病率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糖尿病可說是「疾病之母」,除了民眾熟悉的洗腎、糖尿病足、心血管系統問題等併發症,糖尿病患亦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及癌症等共病,就連新冠肺炎也名列其中,對國人健康帶來全面性的威脅;患者罹癌機率更可能增加超過兩倍。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糖尿病共病眾多 治療應納器官保護觀念黃建寧解釋,「共病」指的是與糖尿病同時存在,並且彼此互相影響的疾病。以新冠肺炎為例,國內外文獻均指出,罹患糖尿病將導致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面臨高達3倍的中重症與死亡風險;台灣新冠肺炎個案中,則有近九成具潛在慢性病史,其中不乏有糖尿病患者。反過來說,黃建寧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胰島細胞,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生的糖尿病個案。癌症是糖尿病另一項共病症。一項2021年四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的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病6到8年內,罹癌的風險升高了將近四成之多。黃建寧說,第二型糖尿病與十餘種癌症相關,患者的罹癌風險最高提升達239%,各癌別風險提升比例詳列如下:一、 腎癌18%二、直腸癌21%三、乳癌26%四、子宮內膜癌26%五、肺癌27%六、膽囊癌33%七、甲狀腺癌49%八、食道癌85%九、胰臟癌107%十、 肝癌239%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發症之一,常導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腎病變多發生於病齡將高的患者,隨著國人糖尿病罹病人數漸增,且平均餘命越來越長,黃建寧說,糖尿病的腎病變也越來越普遍。他解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以人數較多的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約落在三到五成。每年全民健保花費在洗腎的費用,高達350億以上,係健保單一給付金額最高的疾病。且每年人數增加約一萬兩人。黃建寧說,目前糖尿病的健保花費僅次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人數迅速成長,也間接導致洗腎人口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國內洗腎患者近五成是由糖尿病引起,黃建寧直言,「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罹病率,不但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可為國家省下醫療資源。」此外,黃建寧指出,糖尿病的心、腎共病容易交互影響,根據研究,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心肌梗塞、心衰竭的風險也較未罹患慢性腎病者來得高。《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區間的2000至2014年間,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人數增加達185%,足見糖尿病心臟相關共病亦不容忽視。失智症則與糖尿病存在「雙向關係」。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資料,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5倍之多。黃建寧指出,低血糖會導致失智症發生,而是失智症患者,則會由於認知能力或記憶力下降,導致血糖波動。黃建寧進一步解釋,大腦運作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故當患者血糖過低時,就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若血糖過高或波動過大,則會導致腦部微血管病變,同樣會提高中風、失智的風險。此外,胰島素阻抗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黃建寧引用一項美國研究,他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高度相關,而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有高達九成的風險會罹患失智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前五名分別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肺炎。黃建寧說,有鑑於共並帶來的複雜性,國際指引中多強調「心、腎風險評估」是重要的治療依據,故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高齡人口罹病率過半 超越國際平均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高齡化社會,在民眾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的情境下,包含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疾病盛行率,預估也將隨之上漲。黃建寧表示,目前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共220萬人,罹患糖尿病者就佔了半數;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球長者糖尿病罹病率約三分之一,「可見長者糖尿病問題在台灣更為嚴重。」國健署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中,2013年至2016年的統計年間,與2005年至2008年相比,65歲以上長者的糖尿病整體盛行率上升了8.5%;《2018台灣糖尿病年鑑》中則可以看到,2005年的長者糖尿病盛行率為29.6%,到了2014年,已成長至39.9%。「老人家是比較脆弱的族群,很需要我們多去關注。」黃建寧說,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腎臟病、糖尿病足等,老年族群的盛行率均高於年輕族群。他表示,一項日本的研究也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症盛行率高於未罹患糖尿病的同齡者3至5倍。此外,黃建寧指出,高齡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失智或認知功能障礙,將會影響後續的自我照護能力,在糖尿病需要終生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有可能導致患者預後不佳,甚至增加跌倒骨折、或因其他慢性病死亡的機率。最新數據停留3年前 黃建寧:跨部會加速資訊整合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每年新增案例約16萬,已超越2021年新生兒人數12萬人。居高不下的盛行率與發生率,讓台灣的糖尿病防治面臨挑戰。黃建寧說,2019年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各國疾病照護進行評比,其中點出慢性病照護是台灣有待改善、精進的重點;糖尿病照護台灣只拿到44分,遠落後韓國、日本、星國。黃建寧表示,雖然國內在糖尿病防治政策上,已有糖尿病論質支付制度(P4P)以及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加上今年三月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和「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針對糖尿病共同危險因子著手的防治政策,「但這些政策主要仍以疾病管理標準為主,缺乏整體糖尿病健康政策的宏觀、確切目標。」黃建寧直言,要制定更準確、全面性的糖尿病政策,需要仰賴全國性的糖尿病資訊調查系統,及時盤點疾病數據做為政策擬定時之參考。他舉例,當健保投資了一項新藥、新科技用於糖尿病治療、照護,應該要有即時的真實世界數據,了解其成效,才能更有效率,把資源用在刀口上。目前台灣的糖尿病健康資訊彙集,主要仰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台灣糖尿病年鑑》,然而其最新版本發表於2019年,統計區間只到2014年,黃建寧坦言,「資訊還是不夠新。」他舉以色列為例,該國疾病管制署早在2014年便啟動「國家糖尿病病人追蹤登錄計畫(The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在其國內進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資訊追蹤,旨在評估該國國內糖尿病發病情形,以規劃衛生服務計畫,預防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發生。黃建寧說,及時資訊系統的建置需要大量資源的挹注,以及跨部會的整合,他建議中央應成立國家級糖尿病辦公室,並訂定追蹤目標,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防治網絡。漸受國際重視 WHA首公布五大防治目標事實上,糖尿病議題在國際上漸受重視,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更首次公布針對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明確目標。黃建寧強調,糖尿病的預防,不僅止於一般認知的血糖控制,針對共病、高齡化的風險,亟需更完善的管理政策,由上而下,藉由篩檢、介入、衛教、運動、飲食管理等面向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看到糖尿病的防治成效。黃建寧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總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所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
2022-10-01 焦點.科普好健康
68歲李阿姨頭暈、腹痛才知罹糖尿病,恐引發腎病變!西醫控糖,搭配中醫療養助改善
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每年近萬民眾因糖尿病或相關併發症死亡。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長期失控,病情惡化常導致腎臟病變,嚴重者可能需要終身洗腎。除了西醫積極治療、調整飲食生活模式外,也可搭配中醫輔助調養,為血糖與腎功能把關。中西醫治療 降糖護腎現年68歲的李阿姨,兩年多前因突發頭暈、惡心和腹痛緊急送醫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2(ml/min/1.73m2),可見她已罹患糖尿病許久,且腎臟也明顯受損而不自知。她遵醫囑持續服用降血糖西藥後,糖化血色素逐步降至8.2%,腎絲球過濾率略為回升至48(ml/min/1.73m2),但數值就一直在此徘徊。半年前,李阿姨初次至中醫就診,希望搭配中醫藥治療,幫助血糖控制並挽救腎臟功能。典型氣陰兩虛 兼有胃熱李阿姨主訴她容易疲倦、口苦咽乾、腰膝痠軟、大便祕結費力(便祕)、小便量少但泡沫多,稍微一活動,就滿身大汗;仔細診察後發現,她的舌質偏深紅色,舌苔少且有裂紋,脈細數。整體看來,李阿姨屬於典型的「氣陰兩虛兼有胃熱」證型。經過半年來以「益氣養陰兼清胃熱」為主要方針的中藥治療,例如清心蓮子飲、三黃瀉心湯、冬蟲夏草(菌絲體)等,加上規律運動,並定期回新陳代謝科追蹤治療,近期回中醫門診時見她總是神采奕奕,不適症狀已不復存在,血糖和腎功能也都有進步。糖化血色素已降至6.8%,腎絲球過濾率提升至56(ml/min/1.73m2),李阿姨對治療成效相當滿意,期望中醫與西醫一同持續為她的血糖與腎功能把關。糖尿病初期 症狀不明顯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型:胰島素缺乏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主因為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長期未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導致腎臟、血管、神經、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組織的嚴重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醫囑嚴格控制血糖。睡眠要充足 12點前就寢在生活型態方面,糖尿病患者須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建議最晚12點前須就寢,並獲得充足睡眠;飲食結構以原型食物為主,如糙米、燕麥等;盡量避開精緻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要少吃,以免血糖控制不穩。臨床上,經常看到「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瘀」證型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可能個別還兼有胃熱或其他兼證。像李阿姨即為前者,適合選用清心蓮子飲等方藥治療;部分患者若呈現舌質暗、舌下脈絡曲張等明顯血瘀證候,則宜運用補陽還五湯等方劑。像李阿姨這樣有胃熱兼證與便祕困擾的患者,則可搭配三黃瀉心湯或黃連解毒湯治療。
-
2022-09-21 醫療.泌尿腎臟
婦人蛋白尿指數突拉高數十倍 醫查出竟罹患肝癌
1名63歲婦人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原罹有輕微蛋白尿,最近蛋白尿指數忽然飆升,因身體因素無法執行腎臟切片檢查,但經過一連串抽血及影像檢查,發現竟是肝癌,所幸經手術治療後,蛋白尿指數下降近一半,目前仍持續治療中。長安醫院腎臟科主任阮國彰說,患者一開始的慢性腎臟疾病應該是糖尿病引起的,伴隨有輕微的蛋白尿。此次蛋白尿指數突然不尋常的拉高數十倍,不像一般糖尿病腎病變之病程,經過一連串相關的詳細檢查後,才查出是罹癌。因為病患本身沒有B型或C型肝炎,發生肝癌的機率少見。他說,因其他疾病引發的嚴重蛋白尿(次發性腎病症候群),腫瘤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根據統計,肺癌、胃癌、攝護腺癌及血液相關的癌症較常見,只有一部分的患者在癌症經過治療後,蛋白尿的程度可以獲得改善。患者在治療前,沒有把握癌症跟尿蛋白相關,所幸治療後,第一次追蹤尿蛋白即有顯著的改善,目前仍持續門診追蹤中。阮國彰說,腎臟裡頭有百萬個腎絲球,負責將身體產生的廢物從血液過濾到尿液,一旦腎絲球受傷,裡面的膜出現破洞,蛋白質就會由血液跑到尿液中,進而形成蛋白尿。一般蛋白尿常見於糖尿病患、高血壓患者或是長期使用止痛藥或是會可能造成腎臟損傷的藥物等,這類病患建議每3至6個月可以檢查一次。他提醒,造成蛋白尿的原因相當多元,也是早期腎臟病的一個警訊。若尿液出現大小均勻、細緻的泡沫,且泡沫久聚不散,很有可能就是蛋白尿,建議可以立即找腎臟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
2022-08-22 醫療.心臟血管
AI助攻心電圖!冠狀動脈阻塞偵測率74%可媲美核醫檢查
王先生胸悶去急診,做了12導程心電圖顯示結果正常,於是王先生回家休息,沒想到卻一睡不醒,死因是心肌梗塞。這類憾事時有所聞,難道心電圖這麼不準嗎?國家衛生研究院、長庚醫療體系、宏碁集團今舉行記者會,公布三方合作開發之「冠狀動脈阻塞智慧偵測系統」,可將心電圖對冠狀動脈阻塞的偵測率從49%提升到74%,預計明年進行臨床試驗,可望幫助醫師及早安排病人做支架或繞道手術,避免猝不及防的遺憾再發生。林口長庚外科部副主任葉集孝表示,心電圖可偵測心肌梗塞,但對於心肌梗塞發生前的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12導程心電圖偵測率只有49%,大約10%冠狀動脈阻塞患者的心電圖檢查結果是正常的。因此,病人可能前一年心電圖都正常,後一年忽然發現三條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血液都快流不過去了,需要開刀。如果能在血管完全塞住之前就發現並且妥善介入,就有機會預防心肌梗塞這類緊急情況發生。宏碁集團經理蔡宗憲表示,以12導程心電圖訊號和心導管結果作為黃金標準,經過前處理、標記重要心電圖特徵標記,宏碁智醫建立的機器學習平台經過深度學習,可以幫助醫師預測患者是否有阻塞風險。葉集孝表示,經過測試發現,AI能協助醫師看出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及早發現有冠狀動脈阻塞的病人,甚至精準預測阻塞的部位,偵測率從49%提升到74%,可媲美核子醫學檢查。葉集孝表示,林口長庚醫院每年有23到30萬人做12導程心電圖,將利用5年資料進行回溯性研究和深度學習,進一步提升系統準確性、驗證系統有效性。期待未來可發展出軟體,直接安裝在心電圖的機器,瞬間協助判讀原始數據;AI除了判讀原始數據,也能辨識圖檔,未來若能將資源釋出,也可幫助各層級醫療院所都能夠更加精準判讀心電圖。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國衛院(學研)、長庚體系(臨床)、宏碁與旗下宏碁智醫(產業)三強聯手,2020年1月1日正式啟動「智慧預測系統之建置」,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在ECG心電圖及體學領域申請6項發明專利(共計19件),其中3件台灣專利已獲證,為陸續開發完成的商品提供充分的保護。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其中「醫療器材軟體(SaMD)」商品的開發,已實際應用3項ECG專利,包括上述冠狀動脈阻塞智慧偵測系統。計畫執行至今,也已發表3篇論文至國際期刊,主題包括心臟病、糖尿病周邊動脈阻塞、糖尿病腎病變, 其中糖尿病腎病變論文,因找到預測糖尿病腎病變的生物標記,並解密多器官溝通之分子致病機制,格外引起高度關注。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健康醫療是文明的重中之重,但智慧醫療仍需要靠人,AI不可能取代人,只是用來服務人類智慧的工具。宏碁希望以資通訊角度共襄盛舉,透過新的工具,幫助人類智慧發揮地更好,讓台灣的醫療國際化、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
2022-08-14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降下來後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糖尿病專家解惑
「剛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對於糖尿病很陌生。雖然有試著控制飲食,但是血糖依然不穩定。」 65歲的模範糖友翁女士說,「每次回診,我都會把關於血糖的問題提出來跟醫師討論,不管是飲食、運動或藥物,醫師都能幫忙解答疑惑。我也遵照醫師、衛教師的指示,按時使用藥物並調整飲食、運動、生活型態,漸漸把血糖控制好。」「一開始認為血糖降下來就可以不用再吃藥,直到經醫師與衛教師解說後才了解,正是因為有藥物發揮作用才能穩定控制血糖,貿然停藥會讓血糖再度失去控制,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翁女士分享,她參與醫院的糖尿病衛教諮詢已經累積12年,從一開始對糖尿病的一知半解,到現在逐漸累積豐富糖尿病資訊,面對血糖治療也更加得心應手,每次回診檢查,糖化血色素都能維持在6.5%以下,更沒有發生過任何併發症!「請不要害怕,有問題就要提出來和醫師、衛教師討論。了解藥物對身體的幫助、血糖監測的重要性、飲食的內容,都可以幫助血糖達標。」翁女士說,「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只要有什麼問題或不了解的地方,隨時都可以點進去看,找到正確的資訊。」翁女士強調,「依照醫師的說明服藥、飲食,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定期篩檢預防併發症,做個快樂的控糖人也可以很簡單!」良好醫病溝通,幫助血糖達標現代醫學科技進步,藥物研究發展迅速,陸續有許多不同機轉的糖尿病藥物出現,讓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化。奇美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純宜醫師指出,以往的治療大多是由醫師決定,直接開立藥物,但是隨著民眾知識水準提升,加上電腦、手機的普及,糖友可以從網路上查到許多跟糖尿病相關的資訊還有治療方式,使醫病溝通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為糖友容易受到不實資訊、傳統觀念的影響,而對藥物產生疑慮,進而影響用藥行為,需要雙方充分溝通、釐清。診間確實常常遇到病人本身或家屬,不接受醫師的建議或是溝通不良,楊純宜醫師說,因為網路、廣播、電視的不實廣告非常多,導致患者尋求偏方,而錯過治療時機,甚至造成嚴重心血管、腎臟等併發症。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患者才能了解糖尿病的治療目標,除了血糖達標外,也要重視相關併發症,例如心臟、腎臟、血管等問題。導致醫病溝通不良的因素非常多,楊純宜醫師說,有時候是醫師比較強勢,導致病人抗拒或不敢發問,有時候是病人接收到錯誤的觀念或資訊,另外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患者不敢到醫院,都會造成醫病溝通的問題。「從剛診斷糖尿病開始,我們就要給予正確的治療觀念,提醒他們不要聽信一些誇大、不實的資訊。」楊純宜醫師說,「許多錯誤的資訊會宣稱治癒糖尿病,事實上糖尿病就是要長期控制,第一個是飲食控制,飲食控制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重要;第二個是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減重、戒菸、戒酒;第三個是規則運動;第四個是按時用藥。如果合併其他相關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心臟病等,也要加以控制。」因為需要多方面介入,無法單靠醫師來完成,必須許多專業的參與,包括營養師、衛教師、藥師,甚至其他科的醫師,如腎臟科、心臟科、復健科、神經科等。醫療團隊會根據每位患者狀況與需求,提供適切的協助,達成更好的溝通。積極控糖,保護腎臟糖尿病人最害怕的併發症就是洗腎,所以常常會有病急亂投醫的現象,楊純宜醫師說,坊間、網路、電台常推銷一些宣稱可以護腰子的祕方。但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反而可能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得不償失。糖尿病腎病變是很多糖友面臨的問題,楊純宜醫師說,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經有許多糖尿病藥物可以在不造成腎臟負擔的狀況下,幫助腎臟功能不好的病患穩定血糖。藉由醫病溝通了解病人需求,提供正確的訊息,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其實相當重要,楊純宜醫師提到,各醫院都有製作相關說明書,可以幫助病人理解,降低他們對於治療糖尿病的抗拒,達到更好的控糖成效。「醫病溝通確實是可以改善病人對於糖尿病治療的許多疑慮,」楊純宜醫師分享,「門診有位病人,血糖一直都控制得不穩定,經過深入的溝通,我們才知道,病人誤以為吃血糖藥會傷害腎臟,所以就自行減藥。我們就跟他說明,其實糖尿病控制不良才更容易使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台灣洗腎的病人中,主要便是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病人了解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願意配合藥物治療改善血糖,他的腎功能也較為穩定。」台灣已經有兩百多萬糖友,受限於看診時間,醫師可能沒辦法做長時間衛教,所以需要衛教師的協助。楊純宜醫師,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能夠及時回覆病人疑問,提供正確資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很多病友不願意長時間留在醫院,使得數位工具更加重要,能夠發揮更大的幫助。糖友提問:如果發生高血糖的時候,建議處理的方式是什麼?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包括飯前血糖、飯後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楊純宜醫師說,由於每個患者的年紀、本身有的其他慢性疾病皆不相同,控糖目標會略有差異。臨床上是採取個人化,漸進式的降糖目標,配合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管理,這樣才是比較周全的糖尿病照護。糖友們最好養成監測血糖的習慣,若發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狀況,要檢視飲食的內容與分量。楊純宜醫師提醒,血糖藥一定得按時使用,才能幫助血糖穩定。運動的強度、時間也都會與血糖有關。維持規律的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對糖友非常重要。如果血糖還是起起伏伏,便要考慮到可能是藥物本身問題,要盡快回診與醫師討論喔!原文:
-
2022-07-11 醫療.新陳代謝
遠離糖尿病腎病變 醫師解析糖尿病患者應該了解的藥物-SGLT2抑制劑
淺談糖尿病治療藥物選擇根據2022年糖尿病學會所訂定的第2型糖尿病照護指引,糖尿病的第一線治療是以病人為中心,思考病人本身相關共病、年齡、認知、高低血糖的風險,去做生活型態的調整,或是以Metformin口服藥物給予血糖控制。因為先前的研究大多認為Metformin可有效控制糖分外,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在接受這樣的第一線治療後,經評估後病患若還是有高血糖相關的症狀,或是糖化血色素依舊高於個人化目標值的1.5%以上時,此時臨床醫師就會思考是否要加入第二線治療。若高血糖症狀還是存在,建議先以Insulin胰島素治療。若是病人糖化血色素依舊高於個別化目標值的1.5%以上,則會建議使用第二種抗糖尿病藥物,於此同時考量病人是否存在其他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如: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糖尿病腎病變等,並依此選擇病人所需有器官保護功能的抗糖尿病藥物。而本文所要介紹的藥物,就是上述有器官保護實證的藥物之一,SGLT2抑制劑,也就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糖尿病腎病變的機制糖尿病腎病變牽涉到許多分子層級的變化,也是許多新興研究的熱門議題。本文以大方向解釋糖尿病腎病變產生的機制。其中大原則是以腎絲球硬化為病理機制的核心,腎臟大約含有數十萬個腎絲球,這些腎絲球會受到生理機制調控去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及多餘的水分。糖尿病腎病變通常是一個長久累積下來所產生的疾病,從一剛開始腎絲球結構出現變化至微量蛋白尿出現就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糖尿病病患血液中的血糖長期過高,會使腎臟血管擴張導致腎絲球血管血流增加、腎絲球內壓力升高,過濾率上升。於此同時,腎絲球血管內皮細胞所分泌的一氧化氮減少、對血管收縮素敏感度上升,血管收縮素又會再使腎絲球內的壓力上升。長久下來,腎絲球會逐漸增大,臨床上也會觀察到腎臟體積增加。而這樣不正常的腎絲球內壓力長久下來會使腎絲球逐漸受損、纖維化、硬化,最後腎臟過濾率也逐漸下降且腎功能開始變差,甚至出現蛋白尿症狀。另一方面,血糖的代謝產物也會傷害腎絲球,它們與腎臟細胞結合後,細胞會產生一系列的結構變化,如:纖維化、基底膜增。因此高血糖不僅會使腎臟血流調節機制出現問題,其糖分代謝物也會對直接對腎絲球造成傷害,導致腎絲球硬化,腎臟功能失去代償而無法回復。統整糖尿病腎病變的病程,臨床上可以分為五個階段:1.高過濾期(Hyperfiltration): 此時期腎臟過濾率會上升,腎臟會變大。2.沈默期(Silent): 腎臟過濾率維持在最高點,可能持續數年。3.微量白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腎臟過濾率開始下降,並回到基準值,同時尿中會開始有微量蛋白尿出現。4.明顯白蛋白尿期(Macroalbuminuria): 隨著過濾率開始顯著下降,蛋白尿也更加嚴重。5.末期腎病變(End Stage Renal Disease)一般而言,大多的病人需要在第三階段前控制,避免往更不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在診斷出糖尿病後,往往需要定期去做血液和尿液生化檢查篩檢,盡可能追蹤腎臟功能變化,並且提前預防。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當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腎臟病變的風險也會越高,若患者同時有高血壓家族病史,或是本身就有高血壓時,也更容易出現腎病變,主要是因為高血壓會加劇腎絲球所受到的傷害。遺傳因素也是其中之一,若是家族有糖尿病腎病變的病史,這些人比起一般的糖尿病患者也有更高的風險。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方式血糖控制為首要目標,因此飲食的生活調控是第一線需要做好的部分。另外,在糖尿病腎病變中病患應嚴格控制血壓,誠如腎病變機制中所提到的,血壓是導致腎病變很重要的因素。目前藥物有ACEI(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RBS(第二型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都是常被使用的藥物。SGLT2抑制劑首先,我們來談談藥物的作用機制。一般生理狀況下,正常成人每天腎絲球約過濾180克的葡萄糖至腎小管,其中90%會由近曲腎小管SGLT2再吸收至循環當中。SGLT2抑制劑可以抑制這個在腎臟內再吸收葡萄糖的過程,而這些糖分就可以藉由尿液排出體外,不過它的副作用就包含了泌尿道感染等。心臟、腎臟保護的利器目前口服藥物除了希望可以有效降血糖之外,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可能產生的併發症。而國際有許多大型研究證明SGLT2的器官保護功效,而結果著實讓人振奮。在2015年一篇刊登於頂級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指出,其中一種SGLT2藥物Empagliflozin,於EMPA-REG OUTCOME試驗中,其可以讓第二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起對照組可顯著減少14%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減少38%心因性死亡和35%的心衰竭住院率。同一篇研究也在隔年於NEJM上發表另一項成果,相較於對照組,還可以顯著減少39%糖尿病腎病變惡化的風險。後續,此種藥物類別的其他成員如:Canagliflozin、Dapagliflozin、Ertugliflozin的相關研究,也都陸續於NEJM中發表很棒的結果。像是以canagliflozin治療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第2型糖尿病患3至4年後,相較於安慰劑組別,可以有顯著減少14%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心衰竭住院之風險顯著減少33%,而因腎功能惡化或因腎臟疾病死亡的風險也減少40%。也因為這些研究結果的問世,讓病人在被診斷後,能有一個好的藥物選擇去延緩腎功能惡化及保護腎臟的效果。台灣FDA也已經核可針對不同類別的SGLT2 抑制劑用於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疾病的適應症,未來隨著更多的研究發展,SGLT2 抑制劑會持續在糖尿病用藥佔有一席之位。實際上目前針對其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的療效原理,被認為是SGLT2抑制劑與腎臟間的直接或間接作用所達成的結果,可能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靠穩定血糖這麼單純,這部份依舊值得研究去探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心血管與腎功能保護上面,它確實是非常值得信賴的藥物選擇。參考資料:1.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2022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2.Zinman, Bernard, et al. "Empagliflozi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22 (2015): 2117-2128.3.Wanner, Christoph, et al. "Empagliflozin and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4 (2016): 323-334.4.Neal, Bruce, et al. "Canagliflozi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events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77.7 (2017): 644-657【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遠離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患者應該了解的藥物-SGLT2抑制劑】
-
2022-04-18 醫療.新陳代謝
如何避免腎功能缺失?糖尿病患一定要留意的洗腎危機
前言糖尿病腎臟病變,對於不管是第一型糖尿病病變或第二型糖尿病病變,都是相當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美國腎醫學會統計,台灣的洗腎盛行率是全世界最高(參考資料1),且根據衛福部統計與台灣人糖尿病盛行率較高有關(參考資料2),因此是每一位糖尿病病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腎臟的功能在學時學到腎臟是個排除廢物以及製造尿液的地方,但若覺得腎臟只有這樣的功能,可能就太小看腎臟了。腎臟除了排出身體代謝所製造的含氮廢物以外,還參與了我們身體體液的恆定,更重要的是還有各種離子的平衡。鈉、鉀、鈣、鎂這四個離子都是會影響我們意識的離子,都與腎臟的恆定功能息息相關。腎臟甚至會影響血壓,在遠曲小管與腎絲球的交界有一群特殊的細胞會偵測血壓的高低,如果太低會啟動礦物性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與活化,刺激腎臟遠曲小管留鈉排鉀,維持身體血壓的恆定。不只如此,維生素D的活化,腎臟也起了關鍵性的角色,進而影響我們身體對鈣質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腎臟會分泌紅血球增生素(EPO),促進紅血球的增生,增加我們身體血液的吸氧量,基本上生活大小事,都跟腎臟脫不了關係。糖尿病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糖尿病造成腎病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高血糖會破壞腎臟的腎絲球過濾能力,並影響腎臟移出身體廢物及過多水分的能力。時間一久,就會逐漸降低病人的腎功能。不過臨床上醫師們常跟病人說腎臟是個無聲的器官,逐漸降低的腎功能在前期並不太會造成病人明顯的症狀,也很難讓病人察覺,直到很嚴重的狀況,才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因為腎功能的破壞造成維持身體膠體滲透壓的白蛋白逐漸流失,如果這時候製造白蛋白的肝臟來不及補充,就會造成身體水分從微小管流出,流到身體各地的第三腔室(身體內的一些血管外空間),造成四肢水腫、高血壓或甚至肺水腫而影響病人的呼吸。▸糖尿病造成蛋白質流失,肝臟會努力代償生產白蛋白,同時三酸甘油酯的分泌增加,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過低,造成身體高血脂,讓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動脈粥狀硬化,出現心血管相關病變的機率也隨之提高。▸動脈粥狀硬化的出現,也會導致周邊血管的狹窄,影響周邊血液循環的不足,讓身體周圍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況。▸腎功能的破壞很可能造成腎臟留鈉離子、排鉀離子的能力受損,造成高血鉀的發生,而血鉀太高則有可能造成心律不整,進而導致猝死,是個不能不輕忽的症狀。▸腎功能的缺失也會造成血中尿素氮(BUN)排出受阻,造成尿毒症,嚴重的時候會影響病人的意識以及容易疲勞。▸因為腎臟排水的功能降低,造成身體體液難以排除,進而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風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腎臟除了排除廢物及液體功能外,還在造血刺激上有很大的角色。而相對的,腎臟功能的破壞也會導致腎臟分泌的紅血球生成素(EPO)不足,造成身體紅血球生成不足,而有貧血的症狀。▸腎臟也在活化維生素D的機轉上佔有相當巨大的角色,而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的破壞也同樣會造成維生素D無法活化,影響腸道吸收鈣離子的能力,造成鈣離子不足,而鈣離子也是我們骨頭的主要組成成分,長期鈣離子缺失會造成骨質疏鬆,容易骨折。臨床上我們通常用抽血驗肌酸酐(creatinine)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來做腎功能的判斷。糖尿病腎病變剛開始的時候,腎臟會先出現腎絲球過濾率提高,大部分這階段會維持約五年,隨之而來的就是腎功能開始逐漸走下坡。這期間,腎功能雖然逐漸下降,但身體代償的能力也會增加,讓病人幾乎無法察覺自己的腎臟有問題。然而,當腎絲球過濾率在糖尿病病人中小於15ml/min,通常就會開始有上述臨床症狀發生,比如疲累、尿毒症、水腫等等。這時候就不得不開始考慮做腎臟移植的評估或血液透析治療了。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糖尿病的病人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生嚴重的糖尿病腎病變,但有一些族群發生腎病變的幾率會提升:1.血糖控制不良的病友2.高血壓的病友3.抽菸者4.高血脂5.肥胖者6.家族病史有糖尿病與腎病變者如何避免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想要降低自己因為糖尿病而讓腎臟功能缺失,醫師建議以下幾點糖尿病病友一定要做到:1.固定追蹤自己的血糖:自己把關自己的血糖,避免糖尿病惡化,減少高血糖造成腎臟的負擔。臨床上一般建議糖化血色素(HbA1c)維持在6.5%以下。2.固定門診追蹤自己的糖尿病與腎功能:讓醫師能隨時因應病友的血糖狀況做藥物調整,且固定抽血檢查腎功能,才能及早預防及早控制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3.高血壓控制:因為腎臟對高血壓其實相當敏感,故定時量自己的血壓,若血壓高盡快與自己的門診醫師反應做控制。醫生通常會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4.不要亂吃藥:很多藥物的副作用就是影響腎功能,若不經醫師評估亂吃反而會加速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5.維持健康體重:減緩糖尿病病程一個很大的原因跟體重有相關,維持良好體態,才能過得健康又好看。6.不要抽菸:臨床上有非常多嚴重疾病都證實與抽菸高度相關,且抽菸也會加速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若有戒菸上的困難,也可跟醫師詢問戒菸門診或藥物輔助戒菸的評估。總而言之,最佳避免或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就是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血糖控制及避免高血壓。早期發現糖尿病且減緩糖尿病的病程,亦可減少腎病變與其他併發症的產生。【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蘇家龍醫師】糖尿病的慢性腎臟疾病 — 糖友如何遠離洗腎】
-
2022-02-27 養生.運動健身
高蛋白飲食會不會傷腎?腎臟科名醫建議健身重訓前該做一件事
健身風潮持續發燒,年輕人瘋健身,為了練出精壯身材;中老年人健身,為了找回流失肌力。健身飲食成了顯學,除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為健身打造的高蛋白粉,是健身一族的熱門話題。但小心!高蛋白飲食能幫你練出肌肉,但也藏著陷阱,近年出現攝取高蛋白粉造成腎臟損傷的患者,肇因對高蛋白飲食一知半解。如何養肌不傷身?正在健身或準備健身的你,不能不知道。腎功能正常者,攝取高蛋白飲食,不會影響腎功能。健身時為增加肌肉量,採取重量訓練,肌肉經訓練受損後,需攝取高蛋白飲食,增加肌肉修復及重建速度,但有些人擔心「高蛋白飲食恐對腎臟造成傷害」。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偉說,這觀念並不完全正確,腎功能正常的人,攝取高蛋白飲食或高蛋白粉,不會對腎臟造成影響;但慢性腎臟病患者攝取高蛋白飲食,確實會傷害腎臟,使腎功能更加惡化。蛋白質須經腎臟代謝,方昱偉說,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容易患有慢性腎臟病,以糖尿病為例,患者易引發類似腎絲球腎炎的糖尿病腎病變,此時腎臟細胞病變,影響蛋白質代謝及回收,若患者攝取大量蛋白質,因腎臟無法回收再利用,蛋白質也會大量流失,如此一進一出,將導致腎臟纖維化、腎細胞凋亡及慢性退化。不知有腎病變,重訓吃高蛋白粉,發現小便泡泡變多。方昱偉門診曾收治一名40多歲女性,上廁所看到小便的泡泡變多,擔心腎臟問題就醫。檢查發現,女子出現蛋白尿,確診為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嚴重衰退。問診發現,女子體重8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33,罹患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變不自知,她近期正在健身減重,搭配重量訓練,希望增加訓練效果而多攝取高蛋白粉。女子補充高蛋白粉後,讓腎功能更加惡化,引發腎臟過濾蛋白質速度加快,出現蛋白尿等症狀。所幸,經控制蛋白質攝取,限定每天每公斤僅攝取0.6公克蛋白質(正常人為1公克),合併治療糖尿病,目前腎臟病已獲控制。方昱偉提醒,若未警覺異常,一旦腎功能衰退太過嚴重又延誤就醫,腎功能恐無法恢復。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植物性蛋白質對腎臟傷害較小。方昱偉建議,正在健身或準備健身的民眾,要補充高蛋白飲食或高蛋白粉時,應事先檢測腎功能是否正常,避免患有慢性腎臟病而不自知,引起腎功能惡化。另外,健身常補充的肌肉酵素肌酐酸,也會引起慢性腎臟病人腎功能惡化,須提高警覺。不過,方昱偉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常大量流失蛋白質,使體內蛋白質不足,也容易造成腎功能變差或營養不良,因此仍須補充足夠蛋白質,但患者補充蛋白質時,應避免過猶不及,需由專業醫師、營養師進行衛教,詳細計算補充份量,才能維持營養及健康。蛋白質來源有植物性、動物性等,方昱偉說,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植物性蛋白質對腎臟傷害較小,優於動物性蛋白質。但不論哪一種蛋白質都要總量控管,避免病人攝取及流失過多蛋白質,出現蛋白尿、水腫、蛋白質偏低等情形。提醒三高患者應隨時注意小便有無泡泡,且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檢查腎功能。建議正在補充高蛋白粉的健身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說,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三成患有慢性腎臟病,三高患者於飲食方面應低糖、低油、低鹽、低普林,而慢性腎臟病還需低蛋白質。他提醒,慢性腎臟病人健身時,不要額外補充高蛋白飲食,以防腎功能惡化。同時呼籲健康的人及慢性腎臟病患者攝取蛋白質,應來自於肉類、雞蛋、牛奶等原型食物,並均衡飲食有助健康。顏宗海說,近年健身風氣持續盛行,補充高蛋白粉可能會傷害腎臟的觀念,深植健身者心中,門診中常有健身的人,在補充三至六個月的高蛋白粉後,擔心腎功能受到影響,而到醫院接受檢查,至今尚未出現健康的人因補充高蛋白粉而出現腎功能衰退情形。如今血液、尿液檢查都很方便,顏宗海建議正在補充高蛋白粉的健身愛好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
-
2022-01-1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注射胰島素會上癮,導致洗腎?降血糖藥品會傷腎?醫師教您打破迷思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食品藥物管理署 (下稱食藥署) 邀請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明翰醫師分享降血糖藥品的正確知識、破除降血糖藥品迷思,讓大家能安心用藥、生活自在舒適!降血糖藥的作用原理 蔡醫師說明,降血糖藥品可分為口服與注射劑型,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及身體狀況,提供最適合的藥品。常見的口服藥品種類,主要依據其作用機轉,分為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改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葡萄糖在腸胃道的吸收、抑制腎臟對尿液中葡萄糖的吸收、以及增加體內腸泌素的濃度。通常注射劑型藥品主要有兩大類:胰島素與腸泌素受體促效劑(GLP-1受體促效劑),前者是直接補充體內不足的胰島素,後者是藉由腸泌素的多重藥理作用(例如: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等)來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藥品會傷腎,這是真的嗎?坊間流傳「吃降血糖藥品會傷腎」的迷思,蔡醫師澄清,目前上市的降血糖藥品,在仿單建議的劑量下正確使用,並不會造成腎毒性;但某些降血糖藥品並不適合腎功能不良者使用,必須調整劑量,以避免產生低血糖或其他副作用。注射胰島素會上癮,甚至導致洗腎? 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有的荷爾蒙,並不會有「上癮」的問題,對許多肝、腎功能異常的糖尿病病人,或是準備懷孕及懷孕中的女性糖尿病病患,使用胰島素反而是最安全的選擇。許多糖尿病病人發生洗腎的案例,常是因病人受到「注射胰島素或吃降血糖藥品會導致洗腎」的迷思,未即時接受治療,造成血糖長期控制不好,處於高血糖狀態,提高糖尿病腎病變的併發症,最後導致洗腎,而非注射胰島素造成。因此,正確用藥控制血糖十分重要。食藥署提醒,降血糖藥品並非一吃就無法停藥,若在初期一發現血糖問題就積極用藥控制,並搭配飲食與運動計畫,幾年內仍有機會減少用藥種類及劑量,少數病患甚至可靠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調整,而停止服藥,邁向更健康的生活。降血糖藥品,到底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不少糖尿病患對於服用降血糖藥品的時間有疑慮,蔡明翰醫師表示:服用降血糖藥品應注意使用時間點,務必依照醫囑、仿單或藥袋標示按時服用,例如:甲型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藥品(α-glucosidase inhibitor),必須在第一口飯之前吃藥,飯後再吃藥就沒有效果;而飯後吃的雙胍類藥品 (biguanides),若飯前就吃則會增加腸胃道副作用。 蔡醫師也提醒,服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血糖藥品 (例如 : 磺醯尿素類藥品,Sulfonylurea) 後,若沒有進食,會有空腹低血糖的風險,嚴重可導致昏迷或死亡。 三餐不正常的糖尿病病人,該怎麼吃藥? 有些人生活忙碌,無法定時吃飯服藥,該怎麼辦呢?蔡醫師指出:若有三餐不正常的情況,短效降血糖藥品一定要隨餐吃,長效降血糖藥品則依正常方式使用。例如分三餐吃的短效降血糖藥品,若沒吃飯時就不要吃藥;一天只服用一次的長效藥物,則固定在某一餐(如第一餐)餐後服用。而注射劑型的藥品也是依此道理,例如長效胰島素,可選擇每天任一時間施打,但是速效胰島素則必須隨餐注射。避免低血糖!運動前準備含糖食物 蔡醫師提醒:剛開始吃藥的前幾個月內,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向醫師反應。由於每種降血糖藥品皆可能導致低血糖,建議要運動或出遠門時,身上一定要帶有含糖食物,如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若出現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飢餓感、冒冷汗、頭暈、發抖等),應立刻補充糖分,並提前回診,與醫師討論藥品種類及用量。 食藥署叮嚀:糖尿病病人應積極控制血糖,服用藥品應依照醫囑、仿單或藥袋標示,在正確的時間服用。除此之外,維持正常體重、定時定量、均衡飲食,以及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都是讓血糖控制更好的方法,還能避免藥物副作用、避免相關併發症,讓糖尿病病人過得更加自在舒心。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