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第三級
共找到
264
筆 文章
-
-
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竹縣13日起微解封 餐飲可內用、運動場域控管人數
中央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至7月26日,但7月13日起微解封部分措施,新竹縣13日起餐飲業者依據防疫指示開放內用,市場和夜市仍禁止內用、試吃,可外帶,校園操場授權各校依實際狀況決定開放社區民眾運動時間、動線及注意事項,提醒民眾仍須落實個人防疫措施。縣府產發處表示,縣內公有公園開放,遊憩設施不開放,新竹縣護膚店可恢復營業但必須全程戴口罩,百貨商場、美食街和超市等餐飲場所開放內用,但須遵循中央指引措施如梅花座、放隔板等辦理,但傳統市場仍禁止內用和試吃,夜市則開放營業,但僅限外帶,也不能試吃、邊走邊吃。新竹縣內的旅館民宿及遊樂區業附設的餐廳也可在遵守中央指引規定下開放內用,溫泉業大眾池仍維持暫停營業。教育處指出,新竹縣第二運動場13日起重新開放,管制人數上限為200人,維持實聯制、出入口管制,須全程戴口罩;田徑場考量管制較不易,部分室內空間有群聚風險疑慮暫時不開放,未來將視第二運動場實際運動人數,再行滾動評估田徑場是否開放。社區民眾就近運動的校園操場部分,則授權各校依實際狀況決定是否開放,以及開放運動的時間、動線和注意事項。新竹縣竹北國民運動中心從13日起重新開放,入場人數依分區分別為健身房上限39人、羽球館40人、桌球室24人、綜合球場40人及韻律教室30人,並維持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民眾須保持社交距離並全程配戴口罩。新竹縣文化局公共圖書館館內維持不開放,但提供線上預約,單一窗口取書得來速服務。縣史館、美術館等場館則一律採預約參觀的方式,演藝廳等表演場所可提供表演團隊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直播。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則不微解封,持續暫停所有場地租借至26日。
-
2021-07-08 名人.陳旺全
醫師給你問/怕疫苗副作用?試試這帖防疫茶舒緩!名醫陳旺全遠距諮詢限量開放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五月中旬爆發,全台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引發國人恐慌,許多人搶打新冠疫苗,也有很多人搶購中醫用藥「清冠一號」中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陳旺全提醒,清冠一號是治療性的處方用藥,須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的處方藥物,不可輕易使用。 若要避免染疫,一定要身體平衡、提升免疫力,更要養肺補氣,「預防重於治療」,陳旺全特別公開其平常飲用的「防疫茶」配方,一般人可以飲用,也有助於舒緩施打疫苗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像他三周前接種莫德納疫苗,在施打前兩小時飲用250㏄防疫茶,打完後又喝了250㏄,沒有什麼副作用,僅注射處有些微的紅腫,冰敷一下就好了。 中醫權威陳旺全平時門診搶手,他受聯合報、WaCare邀約在元氣網提供公益遠距服務,即日起開放預約,將於12日-18日特定諮詢時段與預約民眾一對一諮詢,名額有限。減輕疫苗副作用,中醫按壓穴道、茶飲有效嗎?☛快按此問專家,免費諮詢限6名。https://bit.ly/2SQ6xD0 陳旺全強調,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全球正流行Delta變異株具高傳染力,接種疫苗從一劑、兩劑,現在可能要打到第三劑,但疫苗並不能治癒疾病,而是避免染疫變成重症。中醫和西醫都具有「精準醫學」概念,中醫會從每個人的基因、生活型態差異等層面,預測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更可以透過中醫的預防保健法來避免疾病的產生。 「預防與治療並不同」陳旺全說,中醫藥能殺死病毒,抑制病毒複製與傳染,「清冠一號」是由 北板藍根、魚腥草、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瓜蔞實、厚朴、甘草等10味藥材 組成,屬處方用藥,與三軍總醫院合作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病患的效果不錯。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發燒、X光照射肺部浸潤、PCR篩檢呈陽性時,即可使用清冠一號治療,但使用劑量須經中醫師視病人症狀開立處方治療。 防疫最重要的是「補氣血」陳旺全指出,氣血不足會動脈循環不好,容易快樂缺氧,推薦大家平時可以喝「防疫茶」補中益氣,亞健康的人經醫師診斷處方喝防疫茶效果更好。對於身體較弱、多汗的人,則建議6味藥材組成的防疫茶,可再加入黃耆、北沙參及防風各3錢的藥材熬煮茶飲,養肺補氣。打莫德納疫苗後,發生副作用的女性比較多,可以再加入黃耆、枸杞、白朮等藥材燉煮防疫茶飲用。 避免染疫陳旺全說,除了打疫苗,一定增強自身免疫力,喝防疫茶外,營養要均衡,平常多吃天然的蔬果,尤其薑、蔥、蒜要多食用,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每天曬太陽10分鐘攝取維生素D,都有防疫的效用。想知道如何食補提升抗疫能力嗎?☛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6名。https://bit.ly/2SQ6xD0 【防疫茶】● 材料:魚腥草5g、桑葉5g、紫蘇5g、薄荷1.5g、菊花2g、炙甘草1g● 作法:1、個人飲用時,可取一個500cc廣口保溫瓶,將中藥材洗淨放入瓶中,再以500cc熱開水沖入瓶中,蓋好瓶蓋悶20分鐘後,即可倒出當茶飲。可陸續回沖飲用,直至沒味道為止。2、若為家庭成員飲用,可將洗淨的中藥材放入鍋中,加入2000cc的水,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 功效:補肺益氣、防疫☛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中醫師陳旺全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檢傷分類排名
數據解讀檢傷分類分為五級,以109年十大急診症狀診斷分析,皆以第三級「緊急」為最大宗,第一級「復甦急救」以及第五級「非緊急」的件數最少。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排名 腹痛、頭暈、發燒最大宗
任何疑難雜症突然來襲,特別在深夜時分,民眾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急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衝急診的前三大症狀分別為「腹痛及骨盆痛」、「頭暈及目眩」、「其他不明原因發燒」。而近年不斷討論的急診雍塞,也因疾病症狀難以第一時間判別,長時間滯留的症狀以肺炎最長;時常被詬病的輕症跑急診的情況,在健保資料分析檢傷分類,以緊急的第三級為最大宗,僅有極少數的患者為輕症。症狀嚴重未必是重病,症狀輕微也可能是重病。健保署分析急診申報症狀排名,107年及108年都是以其他不明原因發燒居冠,人數在44萬到48萬間;109年則以腹痛及骨盆痛36萬居冠;頭暈及目眩位居第三,件數約在22到26萬之間。中國附醫急症暨外傷中心急診部部主任陳維恭表示,前十大急診申報排名,統統都是「症狀」,進入急診的患者第一步都需要經過檢傷分類。目前檢傷分類分為五級,第一級到第五級依序的定義為需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以及非緊急。檢傷分類後,經檢查判斷可能的疾病,由於患者第一時間僅能表達最直接的症狀,甚至有些無法表達,因此急診在輸入診斷碼時,多會先以相對模糊的症狀作為主診斷。陳維恭指出,這些症狀看似輕微,但不代表是「輕症」。舉例而言,有些人會因過度緊張或是驚嚇過度,出現換氣過度症候群,症狀出現時,患者狀態又急又恐怖,但在急診僅需要給予輕微鎮靜劑,症狀即可緩解。名列前三名的症狀,看似無害,背後往往可能是重症引發的症狀。以發燒來說,可能是嚴重感染疾病引起的免疫反應;腹痛、頭暈等可能是腫瘤破裂、結石等,有些疾病隨時可能危及性命。十大急診症狀,皆以檢傷分類三級件數最多。檢傷分類分為五級,109年十大急診症狀診斷分析,皆以第三級「緊急」為最大宗,第一級「復甦急救」以及第五級「非緊急」的人數都是最少。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從數據來看,多數患者都是因緊急症狀到急診,極少數患者是輕症就醫。但就算是輕症,症狀來襲正值深夜時分,民眾無法辨識症狀背後的疾病,即使經過診斷是輕症,仍有治療的需要。陳維恭表示,根據臨床經驗,檢傷三級的患者約有15%到20%需要住院,第四級約5%需要住院,第五級約有1%需住院。一位患者同時也會有多項症狀,檢傷分類是以整體的情勢,以及年紀、是否有共病等多重方式判斷。肺炎多為高齡患者,109年滯留急診時間最長達9.9小時。以109年的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來看,肺炎平均急診暫留時間最長,達596分鐘(約9.9小時);其次為泌尿系統其他疾患,有518分鐘(約8.6小時);不明原因發燒為426分鐘(約7.1小時)。黃集仁表示,引起這三類症狀背後可能的疾病很多,不明原因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疾病等。通常先在急診給藥,觀察發燒症狀是否緩解,如果持續發燒,要進一步檢查,準備住院。這些感染疾病大多發生在長輩,滯留時間同時也要考量辦理住院時間、等候病房時間,又或是晚間到急診,直接在急診觀察一晚,隔天再收治住院。陳維恭指出,這三類症狀患者,介於可以住院與不用住院階段,有時也要加上家屬抉擇的思考時間。其中時間最長的肺炎患者,即使在急診照X光不明顯,礙於年紀或其他原因,不敢輕易放患者回去,等待照第二張X光前會先投藥,觀察是否改善。另外,也要加上各科住院病房是否有空床,這些都是增加滯留急診的原因。防新冠 勤洗手 戴口罩肺炎排名從第5降至第10107年至108年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中,肺炎分別位居第6及第5位,109年則降至第10位。黃集仁表示,去年急診診斷感染性疾病數量明顯大幅下降,主要有幾個原因,疫情爆發後,國人勤洗手、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機率。黃集仁表示,從去年的十大疾病排序觀察,不只肺炎排名往下降,其他不明原因發燒以及泌尿系統其他疾患的排名都往下降,很明顯是防疫作為讓感染性疾病同時下降。發燒患者中有一部分會演變成肺炎,這兩者有連帶的關係。陳維恭認為,疫情讓診斷肺炎變得敏感,加上疾管署對肺炎的診斷規格相對高,讓診斷人數下降。去年疫情確實讓感染性疾病減少,包含流感患者都大幅降低,最容易出現感染疾病的小兒科,門診量減至少五成。
-
2021-06-20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憂心COVID-19?別忘健康生活型態這道有力防線
最近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長達一個多月的第三級警戒,除了宅在家看書、追劇,參與視訊課程,並且勤洗手,斷絕社交活動,必要外出時一定戴口罩,冀望能趕快注射疫苗外,我們個人能力所及還能做什麼?並不是所有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會被感染,即使感染,約25%的人無症狀,其他是輕症、重症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約2%至3.4%。那是因為致病與三個因素息息相關:個人(宿主)、病毒與環境。COVID-19的病原是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為RNA病毒,很不穩定,容易突變,非個人所能掌控。雖然我們可保持環境與衣著清潔,常以酒精消毒雙手,保持社交距離,避開人群聚集之處,但有時防不勝防。個人(宿主)因素分為兩大類,一是與生俱來的,如基因、性別、年齡和慢性疾病。世界各國感染COVID-19的機率與死亡率不盡相同,因此有學者推論可能與種族或某些基因的多型性有關,但目前沒有定論。新型冠狀病毒必須與人體細胞膜上的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受體結合,才能入侵細胞,而男性的ACE2表現較高,因此罹患COVID-19的機率比女性高。年長者的免疫系統可能老化,而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以及服用抗癌藥物或類固醇者,其免疫力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較弱。一篇來自韓國,發表於2021年《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的回顧性論文,分析5621位COVID-19住院病人,其中25.8%沒有症狀。發現疾病的致死率與最初是否有症狀並無統計上的相關,而是與年齡以及共病密切相關。可見當有共病的年長者罹患COVID-19時,不能掉以輕心,應住院接受治療,而且一般年長者應優先注射疫苗。第二大類的個人因素是生活型態,此點操之在我,就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阻擋病毒入侵,或即使感染,症狀也不嚴重。良好的生活習慣本來就是健康的基礎,在因長時間在家而造成久坐與減少社交活動的防疫期間,如何維持好的生活習慣更顯得重要。其中最有效的是透過充足睡眠、健康飲食與充分運動來增強免疫力。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新鮮蔬果,還要少吃甜點和零嘴。運動是增加體適能與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且讓身心愉悅,並減少焦慮與憂鬱。一篇來自美國,發表於2021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對48,440位感染COVID-19病人的回溯性研究,發現平常很少運動者的死亡率,為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中等程度運動者死亡率的2.49倍。雖然疫情期間不能從事網球、游泳和高爾夫球等運動,但可以健走、快走、在家走跑步機或到郊外、河堤騎自行車,甚至清理家務或庭院等。我喜歡早晚戴著口罩到人少的公園步道散步各一小時,每天至少走8000步。下雨時,就在家跟著手機裡的視訊音樂手足舞蹈,伸展身軀,不僅健身,也放鬆心情。臺灣目前疫情雖然嚴峻,但過去一年歐美各國受COVID-19重創後逐漸復甦的經驗,正是我們的寶貴借鏡。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1-06-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三級警戒滿月/同島一命!圍堵多點擴散 盤點全台重大群聚案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擴大,雙北5月15日將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4天後的5月19日,全國升至三級警戒,並二度延長管制期至6月28日。如今三級警戒將滿一個月,《聯合新聞網》整理出本土疫情擴散以來的重大群聚案。諾富特飯店是首起飯店群聚事件,不到一個月,造成機師及其家人、飯店員工、外包人員等至少37人確診。一名自稱是諾富特員工爆料,指飯店曾推出晚退房、早入住方案,房間未及時整理與消毒,就給下一位住客入住。而飯店也未遵守防疫指南,二館為防疫旅館,但一館未經市府核准下,將部分樓層變為航空公司機組員檢疫旅宿,且與一般民眾同層混住,機組員、房務員與一般旅客未有明確分流,讓疫情擴大。外界認為,「3+11」(居家檢疫3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11天)是成為台灣疫情破口的主因,加上華航一名機師(案1153)及空服員(案1154)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曾赴台北市松山區酒吧。從防疫旅館管理漏洞,到中央地方互踢皮球,不幸讓病毒進入社區傳播,造成台灣陷入「社區感染邊緣」。諾富特飯店自4月30日淨空後,指揮中心在5月11日宣布「清零計畫2.0」,大規模檢疫機組員,檢疫需滿14天才可列為安全組,諾富特也因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1項6款「未遵守指揮中心非防疫旅宿不得收住居家檢疫者及居家隔離者」規定,遭桃園市衛生局逐日計罰共126萬6000元。最早確診個案為宜蘭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的一名女工作人員(案1202),感染源不明,累計至今,其同事、常客及接觸家人共16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定調,國內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不過外界好奇,這名確診者騎摩托車上班,下班後直接回家,感染源到底從何而來。據附近計程車司機表示,疑似是宜蘭遊戲場的機台比較容易贏錢,不少外縣市的賭客會專程搭車過來,有可能因此帶入病毒;另外有網友表示,台灣遊藝場「又小又擠」,看玩檯子的阿伯,邊抽煙、邊吃便當又喝飲料,「這種狀況,有確診病人在裡面玩檯子,一定全場都中,不用懷疑。」恐成為防疫破口。不過,延燒至第二圈傳播鏈時,幸好及時揪出一名曾被隔離的男常客(案1638),該男子周遭親友陸續染疫,但他首次篩檢時為陰性,隨後因身體不適再度採檢而確診,相關傳播鏈才形成,疫調人員研判,案1638比較有可能先後傳染給母親、舅舅、岳母及2名女牌友,確認沒有隱形傳播鏈,才讓衛生單位人員鬆口氣。新北市五股獅子會前會長(案1203)足跡遍布各處,包含按摩店與茶藝館,短短3天至少25人確診,堪稱是「超級傳播者」,曾被成員爆料他交友廣闊、飯局邀約多,平日三不五時就請客或找人喝酒,接觸者眾多,指揮中心也稱該個案曾與萬華茶藝館的工作者有「人與人的連結」,恐怕是造成疫情擴散的原因。這波群聚案,其中一名染疫者(案1229)在疫調時謊稱女兒都在「國外」,但該個案女兒卻在高雄「自行採檢」確診。隨後案1229因隱匿疫情,遭到新北市衛生局依《傳染病防治法》重罰30萬元。5月12日出現2名茶藝館工作者(案1220、1221)確診案例後,到15日確診數暴增,至今萬華區確診者破千例,已是台北市確診人數最高區域,有一葡萄業者因至萬華做生意而確診(案1424),連帶造成彰化家族群聚染疫。其中一名確診個案(68歲男,案2747),連續26天每日從八堵搭乘台鐵區間車至萬華茶室消費,顯然萬華的茶室文化有著獨特魅力。曾有受訪者稱這裡就是他們第二個家,來到萬華茶室能找到家裡沒有的歸屬感。但也因當地來往人口複雜,讓不少性工作者在此「地下化接待」,有著「人與人的連結」,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相關單位也不願積極處理此問題,讓萬華因疫情蔓延至外縣市成為眾矢之的,認為萬華是「病毒之起源」,遭外界貼上負面標籤。萬華疫情是本土抗疫轉捩點,指揮中心先是宣布5月15日起台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警戒,但疫情仍未趨緩,4天後的5月19日,全國升至三級警戒,並二度延長管制期至6月28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宣布5月15日起,八大行業,包括網咖、萬華172家的飲酒店和茶藝館暫停營業,至於何時復業,則要看疫情發展做調整。「我們不是戰犯!」因到台北市萬華區賣葡萄染疫的彰化水果商夫婦(案6439、6440),造成12名家族成員確診,雖已陸續康復出院,但水果商長子感嘆,回到家後卻收到不明人士來電謾罵、住家周圍也被亂丟垃圾,讓他相當難過地說,病毒並非他們從國外帶來,沒有人想發生這種事,盼外界不要獵巫。彰化水果商家族傳染鏈確診者累計達112人,水果商長子無奈地表示,父母只是北上做生意,卻得了新冠肺炎,加上媒體報導他們家是「帶原者」,讓父母很自責認為是自己害了大家,母親天天以淚洗面,擔憂她想不開。他提到,家裡住址等家人隱私都被公布,母親不太敢外出,因為只要一出門,就會被記下車牌騷擾。此外,姐夫的奶奶因確診不幸過世,家族無緣見上最後一面,已相當傷心難過了,現在家族成員相繼康復,他只希望外界別加誅不必要的傷害,盼停止騷擾與獵巫。沒共桌也被傳染?有萬華茶室活動史的新北67歲確診男子(案2336),5月14日到高雄左營「串門子海鮮串燒」用餐,18日確診,除了共餐者、廚師及工作人員染疫外,同樓層距離2個包廂外的另名消費者也確診,不到1周已有8名確診個案。 為何隔了2個包廂距離仍然「中鏢」?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該餐廳只有1間廁所(男女共用),加上身處同個環境、密閉空間之情況下,研判可能是共用廁所遭到感染,可見新冠肺炎在密閉空間的傳染力驚人,不容小覷。朝陽科大大一女學生(案2514)「未戴罩」到美樂地KTV夜唱染疫引發爭議,遭網友連轟「疫情嚴重還去唱歌不是白目嗎」、「是誰給她勇氣除了去上課還去KTV的」。事後她在網路發文道歉,「我不該去人多的地方,不管是夜唱還是中友,我都應該避開」、「如果罵我可以發洩你們的內心我真的接受」,仍無法撫平網友怒氣。這起20人夜唱團不僅造成17人染疫,其中還有在隔壁包廂唱歌他校男大生及KTV外場人員和男廚工等人確診,更引發朝陽科大師生恐慌,紛紛要這名女大生報出在校行蹤,而女大生聲稱上課時有戴口罩,卻被該校修同堂課的學生抓包未戴罩,再度讓她出面坦承只有這堂課沒戴,讓網友憤怒「你自己一個人就破壞了好幾個地方的防疫呦」。台中市府因此在校園開設篩檢站進行普篩,3天內進行1655例快篩,雖找出31名快篩陽性,但經PCR核酸檢測全數陰性,顯示疫情未向外擴散,讓師生安心不少。首例確診的婦人(案7527)平日除至鄰近子女家中用餐外,並未外出卻染疫,經疫調發現,她與另名確診女鄰居(案8072)情同姊妹,時常一同聊天,而案8072曾與萬華一名確診死者接觸,可能因此遭到感染後傳染給案7527,案7527再傳染給家中丈夫、孫子、長媳、次媳等人,並擴散至4個家庭群聚,多達21人。難過的是,案7527的丈夫(案7928)與首例確診的婦人於6月2日、12日相繼過世。院方提到,該名婦人與丈夫確診後收治在同家醫院,經指揮中心同意,讓護理師用輪椅推著婦人到丈夫床邊探視打氣,女兒也在父親在過世前2天與他通話,當時認為他的病情應該好轉,沒想到父親的病情急轉直下,婦人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忍痛放棄急救。女兒悲痛地說,原本7月要為父親慶生,沒想到因為疫情,連最後一面都無法見到;婦人在世時則婉拒見丈夫最後一面,「不要見了,怕看了會更難過!」令人心痛。新北土城某間長照機構傳出群聚感染,住民加上工作人員共39人確診,其中2名染疫女性(99歲、86歲)不幸過世。突顯出新冠肺炎對長照機構的威脅性極大,指揮中心6月9日公布新的接種順序,75歲以上長者為第6順序,「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調升至第5順序。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長照機構發生染疫事件,可能因工作人員、訪客或外出等狀況而帶入病毒,造成住民感染。指揮中心統計,全台至少超過64家長照相關機構有染疫情形。此外,長照機構住民多為有慢性疾病之長者,一旦染疫,罹患重症或是死亡的風險,也會高於一般人,因此如何做到感染控制,也成為長照機構相當重要之關鍵。苗栗京元電子竹南廠6月1日爆出2例確診,董事長李金恭卻持續要求員工上班、堅持不停工,加上民代接獲員工投訴,廠內幹部未禁止休假,但撂狠話「但我會記住的…」引起員工不安,直到經濟部出手,京元電才決定4日晚間起停工48小時進行消毒;指揮中心在6日也宣布停止京元電外籍移工停止上班,薪水照付,但被網友質疑「防疫失敗就可以拿單一族群出來獵巫?」指揮中心6月4日已由王必勝率領4名防疫醫師到現場開設前進指揮所,但首日不少員工「群聚快篩」,未落實社交距離,加上人力公司防疫意識薄弱,安排移工受檢時,未使用接駁車,讓他們在大街上提著行李步行篩檢,一連串荒謬行為,曝露外籍移工管理出現問題,而李金恭的錯誤決策,讓疫情連環爆,擴散到附近的超豐電子、智邦科技。京元電在案例爆發後13天已有287人確診,超豐電子、智邦科技兩家電子廠至少有21人及57人確診。
-
2021-06-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三級警戒滿月/解封關鍵時間點快來了? 圖解三大指標性數據曲線變化
去年新冠疫情擴散全球,台灣曾因超前部署,獲封「防疫模範生」的美名,然而,自今年5月起,社區接連發生群聚、不明感染源個案,引爆新一波疫情,台灣5月11日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為防堵疫情,雙北率先於5月15日升為第三級疫情警戒,5月19日全國統一升三級。從過去這幾周數據來看,台灣連日確診數皆破百例,加上每日確診數一度「校正回歸」,擊潰許多民眾對防疫的信心。究竟全國三級後疫情變化趨勢如何?這波疫情何時會趨緩?「聯合新聞網」一次整理給讀者了解。⦾全台疫情變化:整體疫情呈下降趨勢 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台灣累計確診數變化Infogram台灣前期整體確診數發展平緩,以境外病例占比為最多,雖然5月初發生華航機師染疫案,但基本上疫情可控。然而,後來爆發宜蘭羅東遊藝場、獅子會、萬華茶藝館群聚事件等,每日境外病例和本土病例在18日當日發生交叉點,本土病例占確診總數比例漸多,呈現明顯的指數型成長。但從確診總數來看,只能看出疫情升溫,很難分辨升三級後疫情趨緩的關鍵點,不過可從每日新增確診數發現端倪。下圖呈現每日新增確診數的變化趨勢,包含境外個案、本土病例(包含每日調整校正回歸數)以及死亡病例。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 (含校正回歸)Infogram從數據來看,疫情第一波高峰是5月15日到17日,第二波高峰是5月24到25日,而第二波高峰甚至比第一波還來得高,許多專家認為這是母親節及大賣場群聚引爆的,接著三級警戒再延長,國內疫情有些微減緩,自6月13日起,本土單日確診數連續3天跌破200例,其中6月15日新增123例本土確診,是實施三級以來的最低。不過,每日新增死亡數部分不太樂觀,國內死亡率有明顯上升趨勢,6月11日死亡率飆破至3.08%,後來幾天死亡率更飆升至3.22%以上,目前最新死亡率已飆升至3.47%,高於全球致死率2.17%,迄今國內已有460人因染疫死亡,且以高齡族群居多,國內新冠死亡率仍壓不下來。⦾各縣市疫情變化:前期雙北疫情緊繃 後期苗栗成疫情重災區各縣市本土累計確診數變化Infogram5月起各縣市的確診數不斷攀升,確診數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新北市、台北市及苗栗縣,反之,確診數最少的縣市是澎湖、連江、金門,其中金門迄今維持零確診,成為全台最後淨土。當5月19日進入三級警戒後,各縣市的確診數排名只有微幅變化,不過6月4日出現疫情轉折點,苗栗縣爆發京元電子竹南廠群聚案,造成移工染疫情形不斷擴大,苗栗分別在6月6日、6月11日單日確診新增人數超越台北,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前三名縣市之一。⦾雙北疫情變化:雙北疫情退燒 未來仍嚴守防疫措施雙北確診數變化Infogram雙北淪為疫情重災區,北市各行政區5月9日至6月5日的累計確診數以萬華區最多,其次為文山區。新北市則以板橋、三重、中和、新莊區確診數偏高,這些區與北市萬華區地緣關聯性緊密,在生活圈同屬一個圓心,跟新北之間更是有多條橋樑連結,導致確診總數、足跡上升,產生輻射狀熱區。不過從整體數據來看,雙北在5月23日後新增確診數逐步下降,疫情似乎趨緩,但雙北首長曾數次表示不能鬆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只要管制一放鬆,危機就會增加;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雖然數據看起來下降,但還是有很多隱藏確診個案,不能單日確診數下降就鬆懈,並呼籲高風險熱區民眾廣篩,找出無症狀感染者。⦾RT值降至0.7 還得找出社區隱藏感染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R0值是「基本再生數」,在無任何免疫力的情況下,平均1個感染者會把病源傳染給多少人的數值,R0值越大代表傳染越難控制。疫情發生後就會用Rt值,也是「有效再生數」,用來估計某一個時間點有多少具傳染力病人,但這是模擬的數字。根據指揮中心統計,Rt值最高峰落在5月13至15日,Rt值高達15,代表1明確診者平均可傳染給15人。但經過雙北升三級及全國提升到三級後,最新Rt值已下降到0.7,相較於過去公布的1.0有下降趨勢,只要低於1以後,就有反轉跡象。但Rt值也有可能被低估,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提醒,如果把所有確診者都找到,計算Rt值會較準確,但如果社區有隱藏病例,就有可能被低估。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Rt值確實是評估疫情起伏的指標,但沒客觀的標準指出要降到多少才能解封三級,因此還得看整體疫情是否脫離三級警戒兩要件(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案例)。⦾按疫情分級管制?各界看法不一由於國內連續3天單日新增個案低於200人,疫情朝著可控範圍前進,外界也格外關注疫情警戒到6月28日後,是否可以降至二級或分區管制,對此,各界看法看法不同。陳時中:疫情會變動不排除任何可能陳時中表示,近期疫情雖有趨緩,但6月28日解除三級警戒前,仍是隨時都有可能變化,針對是否要分區域降級,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需要再和專家在討論政策。柯文哲:建議三級撐到全面打疫苗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是否應該實施各縣市分級警戒,這個問題很難答,由於目前三級管制之下,疫情熱區已經撲滅了差不多,但擔心放開管制後,確診數又會回升,他建議三級維持到全面打疫苗為止。江守山:沒校正回歸樂觀看疫情、陳秀熙:未來兩周才是關鍵醫師江守山表示,指揮中心6月7日起不再公布校正回歸,代表校正回歸已減緩剩個位數,意味「塞車」已經結束,「沒校正回歸的數字才是真正疫情」,他預測6月28號應可以解封降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認為,若6月28後疫情趨緩,加上疫苗接種速度夠快,可以將3級警戒放寬2.5級,但前提是還得看這兩周疫情變化,也要觀察後續是否有小波群聚竄起,真正的疫情數字要到6月底才能揭曉。
-
2021-06-1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近6成民眾久坐8小時以上沒運動 小心憂鬱焦慮找上門
長時間居家辦公、學習,小心坐愈久愈容易憂鬱。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防疫措施提升為三級警戒後,排除睡眠時間,56.9%民眾平均每日坐著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居家期間更有超過5成受訪者「沒有維持運動習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同於去年疫情狀況,近期防疫措施使多數民眾生活侷限於自家的空間,在家長時間久坐,加上減少運動,會影響身體、心理健康。根據國外研究,平日每天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憂鬱與焦慮的程度較高;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不夠,而且久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睡眠減少、體重增加等等。因此,葉雅馨建議,民眾居家防疫時期,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如設定鬧鐘,讓自己每小時能起身作些伸展或走動5分鐘,或是滑手機休息時,可打開運動app動一動,也可以與孩子共同進行親子運動,讓運動變成一件有趣的活動。此外,調查還發現,面對防疫等級提升至第三級後的後續疫情變化與局勢,有4.1的民眾是「悲觀」 的,且男性比例高於女性。情緒狀態上,受訪者則以「擔心」佔最多,佔比高達47.2%,其次為「平靜」(36.9%)、 「焦慮」(29.8%)、「緊張」(26.8%);幸福、快樂等正向情緒佔比較低。對此,葉雅馨建議,居家生活意味著自己能掌握更多的安排,與家人間共處的時間也變長,可自己或與家人規劃有興趣的或許久前就想安排的活動,如將照片整理成影片、煮幾道創新料理等,讓在家防疫不無聊、保持身心愉快。
-
2021-06-14 養生.聰明飲食
外出買菜一次購齊該怎麼保存?營養師授保鮮技巧
近日本土疫情升溫,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為避免病毒傳播,減少非必要的出門,也因為停課,許多家長必須居家辦公兼育兒。一方面不方便出門採購,另一方面也擔心大賣場潛藏病毒不敢前往,只好三餐靠外送,或是久久才採購一次,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呼籲,要民眾多量少買,減低出門機會。但外食族該如何注重營養?久久採購一次的該怎麼保存呢?綠色蔬菜保存技巧 清洗後瀝乾垂直放許多家庭可能假日才能出門採購,不過綠色蔬菜保存上總遇到難關,多放個幾天就發黃、悶爛,蘇妍臣營養師分享保存技巧;1.蔬菜買回家,一定要先把黃、枯、黑、爛葉拿掉,盡量完整保留新鮮部位後再分袋保存。2.若喜歡先清洗乾淨後再放入保鮮盒,一定要盡可能瀝乾,並將保鮮盒留口倒放一段時間,避免蔬菜浸在水中。3.清洗時儘量不要浸泡,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如高麗菜,可以清洗後將外葉剝除,再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4.也可將飲料杯保留,將蔬菜一束一束的直放,像是栽種一般根朝下,可避免葉菜悶爛。根莖類保存容易 勿囤貨塞爆冰箱但蘇妍臣也提醒,其實台灣的生鮮食物運送都很方便,疫情期間可多利用生鮮外送,目前網路上有許多通路可購買蔬菜,千萬不要囤貨。且冰箱東西太多反而會影響保鮮度,最多利用的空間只能佔2/3,約7成左右,才能讓冰箱良好運作。由於葉菜類保存較不容易,蘇妍臣分享可以採買可保存較久的食材,如洋蔥、蘑菇、蔥、木耳、蕃茄、菜豆、蘆筍、茄子、彩/青椒、瓜類,或是不需冷藏的胡蘿蔔、白蘿蔔、南瓜、地瓜。外食族注重蔬果攝取 遵守五七九原則若沒辦法自行下廚者,依賴外送的外食族在飲食方面,最好能注重蔬菜跟水果的攝取,也就蔬果五七九的比例,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五份新鮮蔬果;6 歲以上學童少女及女性成人每天應攝取七份新鮮蔬果;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取九份新鮮蔬菜。冷凍蔬菜營養足 適合嬰幼兒副食品一時之間買不到生鮮蔬菜者,也不用過於擔心,根據許多國外研究,尤其2004年發表於《食品化學與毒理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冷凍菠菜的葉酸含量,甚至比採收後運送到市場中的菠菜高。而1998年發表在《食品化學》雜誌的研究顯示,新鮮菠菜冷藏一周後會損失的維生素C,與冷凍菠菜的損失幾乎相等。也就是說,若新鮮蔬菜會在冰箱中儲存7天以上,其實冷凍蔬菜是較好的選擇。本身也是一位母親的蘇妍臣也提到,若家中有6個月到一歲間的嬰兒,就可以準備冷凍蔬菜,或是將副食品做成冰磚冷凍,尤其有些地區面臨到停水問題,要三餐準備新鮮食材會有難度。而一歲以上的幼兒也可以食用冷凍蔬菜,3歲後的兒童基本上飲食都與成人無異。三級警戒適應中 勿囤貨至過期蘇妍臣也提醒,使用氣炸鍋烹調很方便,但是要注意烹調溫度是否過高,不建議超過180度,澱粉類經過高溫容易劣變,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 AA),肉類也可能高溫變性。台灣剛進入第三級警戒,民眾與賣場、市場都還在適應轉型之中,之後採購生鮮也會愈來越容易,民眾真的不必囤貨,再放到過期。參考資料:https://www.healwithfood.org/nutritional-differences/frozen-fresh-vegetables.php#ixzz6vwviKdAy(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防疫外出要戴手套嗎?什麼時候該戴? CDC給答案 ·疫情未息!出門買菜,該如何自保? 專家授「9大準則&消毒方式」
-
2021-06-1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75歲以上如何預約接種AZ疫苗? 各縣市相關措施一次看!
社區內設置接種站 方便年長者接種疫苗端午連假過後,日本捐贈的124 萬劑AZ疫苗將要開打,第1到第6類的對象通通都可以打,第7類則需要造冊備准。有鑑於一到六類恐無法達到100%接種,且有許多民眾認為65歲-75歲這段族群沒有被納入;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說,若施打率不高,就是會往下開,65歲以上長者是下一波重點。莊人祥表示,6月15日起會開放年長者至社區診所接種,針對年長者的疫苗接種策略,基本上會沿用流感疫苗的方式,由各地方衛生所在轄區內廣設接種站,由里長在社區內設站,安排長者進行施打,另外6月15日起也能在診所接種疫苗,指揮中心近日內也會公告能夠施打疫苗的合約院所名單,方便民眾預約。「75歲以上長者」施打資格開放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施打,只要為民國3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或具原住民身分之證明文件且為民國45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均符合接種資格。同時,75歲以上長者,不限其居住地或戶籍地,均可就近完成接種作業。各縣市長者施打疫苗的相關措施台北市柯文哲說,明早8時開放網路預約,85歲以上長者網預約太辛苦,請兒孫輩幫阿公輸入,北市有28家醫院、診所135家和12家聯醫門診部健康中心,原則上可以預約盡量預約,有數位落差的,會透過里幹事、鄰長送通知單送到每一戶信箱,哪一里去哪一家醫院去打,有對應時段。今晚就會準備好,最慢明天請里幹事去發。新北市📣【重要通知】新北市獲中央分配的8.3萬劑AZ疫苗即將於下周二(6/15)開放施打!〓施打對象〓1⃣ 85歲以上長者2⃣ 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3⃣ 洗腎患者4⃣ 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新北市民政局 規劃分區、分里、分時段方式,在各 #區公所官網 公布詳細接種時間和地點。長輩的施打求穩、不求快,分批接種可大幅降低群聚風險,區公所會派 #接種大巴 接送長輩前往醫院,有需求的民眾也可撥打新北市4大計程車隊專線,將有 #接種小黃 優先派車(自費)。🔺皇冠大車隊:4128-333/手機5510🔺台灣大車隊:4058-8888/手機55688🔺大都會衛星車隊:4499-178/手機55178🔺大豐衛星車隊:2918-3000/手機55100若市民朋友家中有85歲以上長輩,請協助他們查詢疫苗接種資訊,針對獨居及需要協助的長者,區公所會派員主動聯繫。市府團隊能理解大家想趕快打疫苗的心情,也會努力爭取更多數量,請市民朋友耐心等候,我們會努力讓大家都可以打得到。#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我的新北市🔴新北市COVID-19疫苗施打規劃🔴🔺施打對象▪️ #第一階段 (6/12-6/17接種)住宿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二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居家式及社區式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80-8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 #第三階段 (視中央到貨後,5天內陸續接種)75-80歲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接種地點▪️ 第一至第三類人員: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 長照社福機構及洗腎患者:長照社福機構▪️ 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74歲長者):21間合約醫院、29家衛生所(院內);中、大型接種站🔺施打方式▪️ 第一至第三類:線上預約(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及造冊▪️ 長照社福機構、洗腎患者:轄區衛生所安排200隊 #機動接種隊,入機構施打▪️ 75歲以上長者:分區、分里、分時段輪流接種( 可至https://reurl.cc/0jXKa6 查詢);保留部分合約院所線上預約名額( 6/13起陸續開放預約,可至 https://reurl.cc/3aYKv8 查詢 )台中市台中市75歲以上長輩逾13萬人,由里長造冊及通知,可按排程到快打站接種,不用預約,如有行動不便者市府會安排到府施打。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非台中市籍的長者可以選擇跟合作醫療院所預約,但市府的快打站依名冊施打,只限定台中市籍。台南市從6月15日起施打,免預約、免排隊,全數皆由區公所里幹事進行個別通知,以在地合約診所與衛生所為主要施打地點,無須預約。首波15日到20日會以85歲以上(民國25年12月31前出生)、75歲以上(民國35年12月31日前出生)領有重大傷病卡或具原住民身分的長者為優先,第二波則為75歲以上以及65歲以上具有原住民身分的長者,接種日期待下波公布。高雄市高齡長輩接種時程分3波 免預約、免排隊,一定打得到接獲通知單的長者依通知書順序前往接種,不用預約;若沒接到通知書,或戶籍在外縣市但居住在高雄的長者,可直接聯繫區公所。第一波施打6月15日到17日,對象為87歲以上長者(民國2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第二波施打6月18日到22日,對象為80到86歲長者(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第三波施打暫定6月23日起,視疫苗撥補狀況通知,對象為75歲到79歲長者(民國31年1月1日至35年12月31日出生)宜蘭市15日起各鄉鎮村里幹事會主動對符合施打資格長者(88歲以上),發送「施打疫苗通知單」到家戶;至於88歲以下長者,待後續疫苗再配發時,逐次降低施打對象年齡。基隆市基隆市75歲以上長者有2萬3700多人,市府擴大設立27個施打站。透過里鄰及區的系統來通知施打,不需要預約;以年紀較大者優先、再打次高年齡層,預計5天左右可完成作業。桃園市全市設置25個接種站,下周一前里長會送達通知書,民眾依記載時段帶著通知單、健保卡及身分證到場施打,免排隊、免預約;若沒有戶籍,里長里幹事簽名就可以就近接種。對81歲以上長者分3天分齡施打,15日施打88歲以上長者、16日施打84歲以上長者,17日施打81歲以上長者。若有錯過者,17日會安排2個時段補接種。施打完81歲以上長者後,會對75歲以上長者逐步施打。新竹市新竹市75歲以上長輩打疫苗免預約 通知單今、明發送設6個疫苗接種站,2.4萬名長輩先打。安排80歲以上長者與65歲以上原住民接種,避免群聚,將造冊發「COVID-19疫苗接種通知書」,請長者依通知書上的施打站地點、時間,憑身分證、健保卡、通知書、意願書前來接種疫苗。若戶籍不在竹市、但有居住事實,請聯繫鄰里長由公所協助造冊;若有需要,可免費預約計程車或復康巴士前往。苗栗縣縣府規劃40場接種站,符合施打資格的民眾需先至所屬鄉鎮市的Google表單進行預約,不過縣府12日上午發出「緊急通告」表示,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通告所有接種需於15日開始,所以暫緩報名。彰化縣彰化75歲以上長者將以「萬人快打」 方式預約施打,為了避免群聚,都不採現場報名,為避免特權,也都以電話預約留下紀錄。6月11日至13日上午8時至12時開放預約,民眾可致電27家衛生所,每通電話限預約2人,必須為配偶或直系親屬。另彰化縣25家醫院及58家診所等合約院所,可採電話或網站預約,不限彰化縣籍。南投縣第六類提供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撥配量為1萬1304劑,衛生局已依比例,將疫苗分配至全縣49家各鄉鎮市衛生所、醫院及合約診所提供接種服務,南投縣訂於6月15日上午9時起,由各接種服務機構同步開放電話接種預約,6月16日上午9時開始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雲林縣雲林縣針對高齡長者接種策略,是依戶政系統造冊,行政區規劃接種場次後,由鄉鎮市公所村里幹事通知民眾,民眾依通知單前往接種,獨居或行動不便者村里幹事會協助接種。接種順序分3梯次,第1梯次為85歲以上,約1萬7503人;第2梯次為80至84歲,約2萬104人;第3梯次為75至79歲,約2萬2060人。嘉義縣嘉義縣優先提供85歲以上高齡長者接種,透過戶政系統資料,由村里長逐一進行調查,再由衛生所通知接種,民眾可至轄內4家醫院、18鄉鎮市衛生所、43家合約診所,除阿里山鄉、大埔鄉在衛生所接種外,規劃16鄉鎮市社區擴大接種站。屏東縣屏東縣獲撥2.9萬劑AZ疫苗,全縣48處中大型注射地點同步啟動,接到村里長或村里幹事通知施打時間及地點後可前往接種,不用預約。長者依年齡級距通知施打,第一批是年滿85歲以上優先;75歲以上、未滿85歲的長者,則依後續中央疫苗撥補數量,公佈施打的年齡級距。花蓮縣花蓮擇定5處接種點,6月15日花蓮縣第二類至第五類相關人員開始施打疫苗,75歲以上長者及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開放疫苗預約接種,後續依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時間及配發疫苗數量,依序通知民眾施打,13鄉鎮市衛生所會以電話預約方式受理,或採網路預約。台東縣8000劑AZ疫苗到位,縣府目前正規畫討論相關施打期程及方式,預計下午3點半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目前已委請各鄉鎮市長及村里長們協助,針對縣內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進行調查,先造冊掌握施打意願。澎湖縣澎湖獲配發12300劑疫苗,規劃16日開打採預約、分流,第6類75歲以上長者,衛生局已發函各鄉市公所協請村里辦公室造冊,屆時請長者持健保卡至社區接種站施打。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用電話向衛生所、部立澎湖醫院預約,由院所依序通知安排注射。金門縣金門獲配1萬1200劑AZ疫苗,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長者採電話掛號「預約制」,金門醫院則可使用網路掛號預約。疫苗接種合約院所包含社區大型接種站、金門醫院院本部及烈嶼院區、5鄉鎮衛生所、傅仰賢診所、陳水湖診所、吾家內心情診所。疫苗接種QAQ1: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效果是一樣的嗎?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均經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查其效果與安全性符合標準,可以有效預防COVID-19有症狀感染、重症或死亡。Q2:接種COVID-19疫苗前有什麼注意事項?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以避免疾病本身的症狀與疫苗不良反應相互混淆。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有關聯,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Q3:接種COVID-19疫苗後若出現這些副作用,請盡速就醫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無恙後再離開。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請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由於國外於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出現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8天內,若接種後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釐清病因、給予適當治療。◎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Q4:2劑疫苗的接種間隔要多久?以目前台灣到貨的疫苗而言,AZ疫苗2劑接種須間隔8週以上(指揮中心標準為10~12週)。Q5:對雞蛋或牛奶過敏,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施打前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施打疫苗。Q6:有過敏體質,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接種COVID-19疫苗前,皆需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若為過敏體質,應於接種前告知醫師自己的過敏史,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疫苗;接種後也應在醫院休息30分鐘,以確保安全。Q7:接種完COVID-19疫苗後多久我可以得到保護力?◎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疫苗接種後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取得緊急使用授權之臨床試驗資料顯示,需接種兩劑之COVID-19疫苗,第二劑接種後7至14天開始產生保護力。◎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推行疫苗政策國家如以色列的實證顯示,接種一劑Pfizer/BioNTech疫苗後14~20天保護效力近六成,但疫苗保護力持續多久未知,目前仍建議完整接種所需劑次,才能具足夠保護力。◎需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Q8:接種COVID-19疫苗後,我仍需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嗎?疫苗保護力並非100%,且目前接種疫苗的人數仍為少數。故在疫苗涵蓋率仍不高的情況下,為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護易感族群,建議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2021-06-12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一張瑜珈墊就搞定 十分鐘徒手居家訓練
全國第三級警戒延至6月28日,面對居家防疫時間的延長,在家的你是否還有持之以恆的運動?今天的徒手居家訓練,十個動作只要十分鐘!就能感受身體炸裂的快感,還有運動完揮灑汗水的舒暢感,快拿起瑜珈墊,跟著影片動起來!更多訓練影片,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居家運動動起來!「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司法院替法警申請優先打疫苗遭駁回 監所也「掣咧等」
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發燒,包括台灣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的法警與法官助理都有人確診,司法院5月19日以秘書長名義發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希望能將各級法院1190名法警、400名單一窗口服務人員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不過指揮中心日前回覆以第一線醫護及死亡高風險族群優先,未讓法警和單一窗口服務人員「跳級」。據了解,因法警陸續傳出確診病例,每當法警要到監所提解人犯、羈押被告時,矯正機關都「掣咧等」,憂心一旦有人感染,監所疫情將一發不可收拾。而有些檢察官聽到司法院在做調查時,哀怨問「我們怎麼沒有?」。台北、新北市自上月15日起升級為第三級警戒,19日起全國也同步提升,而目前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順序有7類,順序分別為維持醫療量能、維持防疫量能、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司法院給指揮中心的函表示,因接種對象不包含各級法院法警和單一窗口服務人員,但法院的法警屬司法警察,需戒護人犯、維持法院安全,業務性質與警察、憲兵相當。而法院單一窗口服務人員須在第一線和洽公民眾接觸,處理訴訟輔導、遞送訴狀和收繳各類訴訟款項,是維繫司法運作的高風險工作者,業務性質類似接種對象的「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司法院希望將這兩類工作人員納入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不過指揮中心則表示,疫苗接種順序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審酌國內外的疫情趨勢、感染風險以及維持國家醫療照護、防疫量能、社會運作與我國防疫安全等因素研訂,會依疫情趨勢和疫苗可供應量滾動修正。為確保醫護人員和新冠肺炎重症與長照、社福機構的受照護者、65歲以上長者等死亡的高風險族群可儘速完成接種,因此「維持現狀」,暫不考慮納入法警與法院單一窗口服務人員。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表示,司法院希望第一線同仁能優先施打,但也知道能不能打得到疫苗是另一回事。林輝煌說,就司法院立場,希望法警、單一窗口人員、工友、技工和駕駛能先接種,雖然法院許多庭期都延宕,但仍有強制處分案件需要開庭,法官、書記官、公設辯護人和通譯等其實也暴露在風險之下。不過在國內仍內疫苗荒的情況下,司法院也了解難度很高,也絕支持「醫護優先、警消優先」的疫苗施打順序,在函詢指揮中心時並未納入法官和司法院人員。司法院表示,自三級警戒發布以來,司法人員仍堅守崗位,具時效性、緊急性、必要性的案件仍得開庭,而已發現的確診者也的確是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因此會持續向指揮中心溝通說明,希望能將法警及第一線人員納入優先施打疫苗順序,避免疫情擴散。
-
2021-06-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防疫關愛長者7招式 精神科醫師:端午節傳愛這樣做
端午佳節將至,如何對長輩表達關心,同時避免染疫風險尤為重要。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表示,防疫不防愛,除平時可多以電話視訊關懷長輩外,告知防疫資訊、傳播正能量減少長輩焦慮感,或寄送愛的包裹,如防疫物資、健康食品等都是很好的愛的表現。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後的重症率、死亡率較其他年齡層高,更要減少外出頻率。施妍安指出,近期門診觀察發現,患者數量普遍下降,其中長者就診人次減少許多,常由家屬協助領藥,以減少長者外出染疫的風險。面對疫情升溫所帶來的焦慮感,她提醒,民眾心態要警覺但不要緊張,以暫時休假的態度,做好自我防疫,保護自己及家人,對於擔心無法照顧好長輩的家屬們,她提供「防疫關愛長者7招式」。第1招:自身養成好作息,免長者擔心「照顧好自己,對長輩是最大的安慰!」施妍安表示,門診發現,許多上班族居家辦公,作息反而不規律,許多人會熬夜追劇、做自己的事。她建議,防疫在家,生活更需要規律,長時間混亂的生活作息,反而容易焦慮失眠,建議安排結構化生活,做好有效時間管理,如居家工作應規劃工作和休息時間,建立生活的儀式感,整理思緒,讓自己有學習新事物的動力,才不會讓長者擔心。第2招:電話、視訊關心長輩社交隔離後,宅在家容易有失聯感及焦慮,家屬主動聯繫,可以突破長輩心中的孤立感、協助找到情感連結。施妍安指出,防疫期間,可以電話或網路視訊關懷長輩。第3招:教導正向態度看疫情新聞關心時,記得提醒長輩對疫情控制要保持信心,施妍安表示,長者看疫情資訊後,若出現焦慮、憂鬱感,應提醒減少關注的頻率,並以正向、幽默的角度看待疫情新聞,找尋生活小確幸,做一些有助於放鬆的事。第4招:把握不可避免之外出時間如今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28日,民眾減少外出,指揮中心也呼籲,出外採買物資時應一次購足。施妍安建議,在戶外行動時,長輩除要注意自身防疫措施,也可把握難得外出辦事的時間,「曬曬太陽、觀察身旁風景」,舒解長期在家的低落感。第5招:居家運動護肌力無法外出時,施妍安則建議,長輩可養成居家運動的習慣,適度伸展筋骨,看影片學習瑜珈、跳舞等,或在陽台曬曬太陽,皆有助於放鬆身心。第6招:佳節傳愛人不到對於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施姸安建議,家屬返鄉對長輩表示心意,除恐釀人流群聚,還可能將染疫風險帶回老家;防疫不防愛,可以平時電話視訊關懷替代,告知長辈防疫資訊,傳播正能量,或寄送愛的包裹,如防疫物資、健康食品、將返鄉交通費轉成紅包等。第7招:家屬代為領藥疫情嚴峻,長者屬染疫高風險族群,不宜出入醫院等場所,如果需要回診、領藥,施姸安建議,晚輩可以協助帶領並轉交,降低長輩染疫風險。施姸安也提醒,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做好身心調適、正向思考,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當焦慮不安已嚴重影響生活,建議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
2021-06-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三級警戒」在家防疫可以做什麼?網友發揮創意讓宅生活不無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一餘年,每日本土病例+校正回歸都有好幾百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5日宣布雙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進入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而也因為雙北地區以外縣市亦持續有本土病例出現,於(19)日起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請全國民眾持續落實遵循並配合現行三級警戒管制措施。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趨勢看起來疫情並未減緩,解封日期仍要看疫情狀況滾動式調整,目前指揮中心所訂實施至6月28日。在全國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全面遠距教學,學生們與老師改成在家進行學習互動;許多企業也紛紛宣布讓員工進行遠距辦公,讓上班族們可以在家工作,避免通勤時增加被COVID-19病毒傳染的風險。這樣宅在家防疫的日子至今已十多天,在家遠距上班及上課的日子還適應嗎?是在家裡閒到發慌的學生?樂的輕鬆在家上班老闆管不到的上班族?還是每天不停洗碗、吼小孩,快瘋了的家長?元氣網於5月27日在臉書粉絲團舉辦抽獎活動,請網友在用一張照片或一句話或一支短影片,跟大家分享「封(瘋)」在家的感想與狀態。來看看網友們在家都做些什麼有趣的事情吧!一、練就廚藝,三餐自己煮,營養均衡。二、兒童在家遠距學習,與家人增進感情。三、辛苦的上班族,在家防疫還是要遠距工作。四、在家打掃,整理清潔家裡中每一角落。五、保持運動習慣,讓身材不走樣。六、在家練就才藝,防疫期間充實自我。七、與毛小孩互動,增加陪伴的相處時間。八、種小植栽來解解悶,陶冶性情。九、追劇打發時間,把好看的劇都看了一輪。十、收看指揮中心記者會,關心台灣每日疫情近況。※圖片為元氣網抽獎活動之網友提供。
-
2021-06-08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將至居家健康吃 國健署:網購粽子5妙招
端午節將至,全國延長第三級防疫警戒至6月28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表示,餐飲一律改為外帶。為讓大家能健康居家過端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粽子線上聰明購小撇步、分享吃粽小技巧。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指出,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較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其中「北部粽」將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油蔥,用油量較高;甜口味粽子則以豆沙餡最為常見,因會額外加不同量的糖及油,而有不同熱量差異。為了健康吃粽子,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營養攝取不均,羅素英提醒,民眾選購時要留意,吃1顆內含蛋黃、豬肉的傳統粽子,需要做3小時的家事(如掃地、拖地等),才能消耗600大卡的熱量,並要照著「我的餐盤」口訣吃,就可以吃粽不增重。疫情下需減少不必要外出,為方便民眾線上選購粽子,國健署提供以下5個妙招:●第1招:享用不過量粽子份量越大,相對熱量會越高,羅素英建議,可選擇「中」或「小」份量的粽子。並儘量作為正餐享用,不要當成點心食用,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第2招:看清營養標示與成分「裡面是包什麼肉?瘦肉還是肥肉?」、「五穀米還是糯米?」羅素英表示,選購粽子時應該留意其中的成分組成,她說明,餡料可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豆製品、菇類、栗子或瘦肉類,取代高油脂的三層肉或五花肉,減少油脂、熱量攝取。大多數粽子都是以糯米製作,如果想要增加纖維攝取量,可以選購五榖米或糙米等製作的粽子。●第3招:少沾料少負擔羅素英透露,「單純吃,其實比較吃得到粽子的風味」,一般吃粽經常搭配醬料,如辣椒醬、甜辣醬、醬油膏等,鈉含量均較高,建議以不沾醬為佳或限量使用。吃鹼粽時,為了增加風味,常會沾砂糖、果糖或蜂蜜等,容易讓添加糖的攝取超過每日總熱量10%之建議。羅素英提醒,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食用時應更加注意。●第4招:正餐要配蔬果、餐間配牛奶堅果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記得減量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並搭配超過半碗的蔬菜和拳頭大的水果,可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又能增加飽足感。根據「我的餐盤」六大類營養原則,餐間可喝牛奶、搭配少量堅果當點心,才能補足一日所需的營養。●第5招: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羅素英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發生胃酸過多、腹脹氣等消化不良的情形,「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並且善用調整食材搭配的技巧,不要每餐吃粽子,可換不同主食,才能攝取均衡營養。她並提醒,疫情下過端午節,除要攝取均衡營養,建議每日也要從事居家運動,增加抵抗力,才能抵禦病毒侵襲。
-
2021-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長照機構爆發群聚感染 南投縣祭出嚴格管制措施
疫情持續延燒,雙北都出現長照機構爆發群聚感染,南投縣政府表示,為了確保長照機構住民和醫護和照服員安全,縣內長照機構已禁止探訪並落實人員管制,業者如違反規定,將限期改善嚴重者處1萬到15萬元罰緩,直到改善為止,避免出現群聚感染風險。南投縣社會及勞動處長林志忠說,南投縣共有54家住宿型機構,住民有3931人,加上照服員、醫護人員等共有5671人,為落實防疫將群聚傳染的威脅將到最低,已採取最嚴格措施,包括禁止探訪,改以視訊或電話訪視,且減少住民外出,如有就醫需求,以視訊診療或請醫療院所進入機構進行診療,同時出入PCR篩檢等。另外,第三級警戒期間,不建議收新進住民,如果確實需要收住,要自費進行PCR核酸檢驗,提供入住前3日內陰性檢驗結果報告,入住後應先將其安置於隔離空間或單人房14天,且無相關症狀後,再安排入住一般房室;對於就醫頻率較高住民,盡量分區照護。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社勞處要求長照機構落實門禁管制,若違反相關規定除限期改善,嚴重者處以1萬元到15萬元罰鍰,甚至停止全部或部分業務,直到改善為止。
-
2021-06-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家防疫期間 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度過新冠疫情
【編者按】胡海國教授多年前成立精神健康基金會,在全國各地致力於推廣心理調適,免除煩惱,進而善用壓力,培養圓融處世之智慧。在這全國正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而心煩氣躁之際,我們很高興能邀請胡教授以及兩位基金會的幹部提供三篇文章分享他們的心得。胡教授與韓副執行長分別介紹「精健道」一至十二道的應用,而湯執行長進而提出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期望國人平安度過新冠疫情的衝擊。疫情越來越嚴峻,全台灣已經進入第三級警戒。這代表病毒的傳播已經突破封鎖進入社區傳播。自從中央指揮中心宣布之後,人心惶惶,各個超市補貨的人潮洶湧,泡麵、罐頭、餅乾、口罩、酒精又變成熱門商品。台股也呈現跌勢。很多餐飲、娛樂、旅宿等行業紛紛暫時歇業,準備開始度小月。我們升斗小民如何因應這一波疫情,安然度過這場劫難呢?面對無法預測、沒有藥醫的新冠病毒,我們無法樂觀,必須謹慎以對。這一次台灣會有擴大染疫的情況,有可能是台灣防疫做得太好,讓大家鬆懈了!從AZ疫苗的接種率超低就看得出來,一般民眾根本就不認為台灣會變成重災區,因而輕忽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印度每天三十萬人染疫,四千人死亡。這般人間煉獄,彷彿不會在你我身邊發生。但是現在突然疫情在雙北市與其他縣市升溫,每天都有數百位的本土案例出現,大家都開始緊張了,要預約疫苗接種的人也爆量了。 其實新冠病毒並不等於黑死病,也不是染疫就是重症,大家不必過度恐慌。恐慌的情緒只是讓自己亂了套,不但影響身心狀態,時間拉久了,就變成憂鬱症,也會降低免疫力,這樣反而容易染病。建議可以有幾點舒緩身心的方法:第一、適量接收疫情資訊、區辨假訊息不要每天都沈浸在疫情爆發的負面新聞中,這些疫情訊息包括line群組、臉書群組、youtube等。中間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訊息,一切還是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佈的訊息為主。有些人因為每天無時無刻都關切疫情的發展,緊盯著新聞台整點的報導,導致緊張、恐慌發作,併發憂鬱症。如此作為無益於身心健康,建議接收疫情訊息適可而止。疫情期間無法外出,可以追劇,看一些喜歡看的影片,尤其是開心的喜劇類。如此藉以化解居家無聊的氣氛。第二、運用正念的技巧安頓身心正念英文叫做mindfulness,字面上解釋就是「在當下專注全心全意的心理狀態」。它是一種「靜心」的技巧,精通正念可以讓一顆浮躁的心,變得安靜。練習正念可以嘗試每天靜坐大約十至二十分鐘,讓自己專注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鼻孔進出的一呼一吸,也可以是肚子呼吸的起伏。專注呼吸,就是專心於當下,也因此能摒棄煩惱源。現在外面疫情嚴峻,但是我們可以練習正念靜坐,讓自己平靜下來。正念的靜坐靜心,就像精健道中的「足定氣靜」的操練般。一樣都可以穩定自律神經,增強免疫力。若晚上因為太焦慮無法入眠,可以做身體掃描將注意力放在身體各部位,從腳開始逐漸往上到小腿、大腿、胸背部、上肢直到臉部、頭部。讓緊繃的身體逐漸放鬆開來。不知不覺就可以安然入睡了。正念的精神就是凡事不預先有成見,務必瞭解其真實的面貌。現在疫情嚴峻,我們不人云亦云,不輕信假訊息,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令,只要不外出趴趴走,避開疫區,就不會染疫。也沒有必要跟著去大賣場補貨,因為這麼一堆人群聚,更容易染疫! 某些人會擔心萬一封城怎麼辦?其實疫情嚴重到失控的程度就必須封城,這是阻絕病毒傳播的殺手鐧。現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這麼做的。依照正念的精神那就「如其所是」,一切「順其自然」。該封城就封城,自己乖乖的待在家中,不外出亂接觸他人,就是善盡抗疫的一份心力。第三、利用精健道,度過紛擾的疫情精神健康之道強調:「平時保養頭腦,免除一時煩惱」。我們平時多保養頭腦,儲備充足的腦力,就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這包括:規律作息,睡足八小時,如此可以增強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規律運動,增加抗壓激素,可以在人少的郊外運動,假日就去登山,少去人群聚集的商場;正常均衡飲食,尤其是滋養腦部強壯身體的食物,讓頭腦健壯,免除諸多煩惱;利用社群軟體,關懷身邊的朋友,尤其在家中恐慌、憂鬱的朋友。疫情期間,傳播正面能量,彼此打氣,可以減少恐慌的氣氛。這也是落實精健道的三五成群的精神。 第四、在家中要有事情做:疫情期間大部分娛樂場所都暫停營業,待在家中,一定很無聊。可以上網去找尋某些線上有興趣的課程,藉著線上學習,充實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烹調、烘焙等,自己準備餐點,減少外食,也可以減少染疫的機會。利用線上課程學習第二語言,不但可以增強跟外國人溝通的能力,也可以鍛鍊頭腦減少失智的可能性。找一些可以室內進行的瑜珈或伸展操,加上多靜坐,或者讀一些喜歡的書籍。在疫情期間會有很多人因此而恐慌、憂鬱,若可以適當運用正念與精健道來安頓自己的心,可以因此而度過這一場驚濤駭浪的浩劫。當然抗壓性不足的人,或許需要他人的協助,也要不避諱而勇於尋找資源,甚至就醫讓自己可以平安順心。大家一起抗疫,祝福大家,天佑台灣!
-
2021-06-04 養生.聰明飲食
居家防疫嘴饞吃不停怎辦? 營養師激推9款低卡點心,食慾秒降
疫情嚴峻,全台升級第三級警戒,待在家的時間變得很長,而在三餐之餘,不少人工作、無聊或追劇時,總會嘴饞想吃點東西,你體重增加了嗎?防疫不怕胖 9款低卡點心誰說零嘴熱量一定高?營養師高敏敏特別在其臉書奉上9款防疫不怕胖的「低卡點心」,當你嘴饞時的救星:1、堅果1小包(25g) 147kcal 市售一小包的堅果,份量不是營養師常說的一份喔!通常都會超過一百大卡,建議一次吃半包比較剛好。2、雞胸肉1片(120g)145kcal 好的低脂蛋白質,舒肥一下就很鮮嫩,適合在家增肌減脂的運動人士。3、大麥棒1根(32g)141kcal 有膳食纖維跟維生素的全穀雜糧類食物,是大家現在很需要的,幫助黏膜維持健康、腸道順暢代謝也會更好。4、無糖優酪乳1瓶(約200ml)114kcal 好菌的定殖很重要,建議可以天天喝,每天補一點好菌;此外,也補充乳製品的鈣質跟好蛋白質,強健免疫細胞。5、茶葉蛋1顆(50g)71kcal、毛豆 1碗(約60g)58kcal 這兩個食物都是優質的蛋白質,因免疫細胞大部分是蛋白質組成,要給他們好的原料,才能幫助身體的免疫力up。6、大番茄1顆(152g)26kca、玉米筍/1碗(約100g)26kcal 蔬菜是居家防疫的好幫手,滿滿一碗不到30大卡,且具豐富維生素植化素跟纖維,身體營養又不用擔心變胖。7、海苔1小盒(6片)23kcal 這邊是指市售常見一盒一盒的那種海苔,雖然熱量低,但要注意鈉含量。8、蒟蒻絲 1盒(100g)20kcal 熱量超低、份量很多,拿來煮蔬菜湯,吃完會非常有飽足感。9、無糖綠茶 1杯(240ml)0kcal 綠茶裡的兒茶素幫助抗氧化,白開水喝膩了,在家泡泡茶也很不錯。高敏敏提醒,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真的是好好待在家裡、好好戴上口罩、注重清潔消毒,而藉由飲食提升免疫,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但嘴饞時,也要好好控制熱量,免得拯救了世界,卻放飛了體重!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避免發胖、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列「必備9大高CP值食物」:你買對嗎? ·少吃多動沒瘦反變胖? 專家曝「關鍵原因」:運動只影響10% 
-
2021-06-02 該看哪科.眼部
「追劇追太兇」竟角膜破皮 專家透露居家防疫護眼妙招
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民眾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時,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螢幕,1名中年婦女在家辦公,閒暇時熬夜追劇,近期卻發現視力模糊、眼睛有刺痛、異物感,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眼,就醫後才發現眼睛太乾、角膜破皮。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提醒,民眾上班、上課中間休息時,可至陽台「看遠方」,或是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舒緩眼部疲勞;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則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疫情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恐致乾眼症惡化、學童近視度數加深」,顏敏芳指出,疫情嚴峻,近期門診量下降,但凡就診的民眾,都是已經到了不得不就診的情況,許多民眾一整天都待在家,不會外出,不論辦公、休息,都在使用3C產品,對眼睛是一大負擔。顏敏芳說,門診中,許多家長擔心兒童近視度數加深,更有婦女因長時間在家使用電子螢幕,「追劇追太兇」、作息不正常,導致乾眼症惡化,眼睛酸痛難耐、常常感覺眼部有沙子,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雙眼。該名患者就診後,經調整生活作息,休息時不使用3C產品,並輔以人工淚液等,症狀已緩解。顏敏芳建議,民眾居家辦公、學習,休息之餘切勿再看電子螢幕,除可至陽台看遠方,也能使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眼部血液循環、舒緩疲勞。針對疫情下如何在家做好視力保健,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第1招:控制用眼時間孩子近距離用眼如閱讀寫字、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應起身活動活動,讓眼睛休息10分鐘。第2招:規範螢幕產品使用時間除了休息時間,兒童水晶體清澈、透光率高,更容易受藍光傷害,吳昭軍建議,2歲以下應避免看螢幕產品,2歲以上每日則不要超過1小時。第3招:注意閱讀環境用眼時,光線要充足,居家看書環境的照度至少要350米燭光以上,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顏敏芳補充,一般市售檯燈的照度應該都符合,以眼部舒適為主即可,但檯燈擺放位置應在慣用手的對側,避免產生陰影,影響視線,才不會造成近視度數加深。第4招:保持正確姿勢此外,閱讀時避免趴著或躺著、選擇合適高度的書桌椅,臀部坐滿椅面,雙腳要踩到地、看書或寫字保持30至45公分的距離。第5招:均衡飲食飲食部分,吳昭軍建議,種類可以多樣化,天天五蔬果,都可多多攝取維生素A、B群、C豐富的食物,還有深黃色、深綠色蔬果等,有益眼睛健康。顏敏芳指出,紅蘿蔔、玉米、番茄,也都是很好的護眼蔬果。疫情期間無法到戶外活動,吳昭軍提醒,除上述護眼妙招外,也可利用「eye眼動起來 兒童律動MV」唱跳版,在家與孩子一起運動,除增加親子樂趣,也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用眼觀念。※「eye眼動起來兒童律動MV」:https://reurl.cc/OX2jQr)。
-
2021-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期間該就醫不要拖!醫:有3狀況應盡速就醫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持續未見平息,人心惶惶之際民眾更加害怕去醫院,甚至考慮是否不要去醫院比較好。對此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疫情期間雖應盡量避免出入醫院,但如遇急症、不尋常症狀還是得盡快就醫,原本就有慢性病族群更要按時回診,以避免衍伸出更嚴重的問題。 防疫期間該就醫不要拖!醫:3狀況速就醫。 即刻就醫:中風、心肌梗塞。 洪暐傑醫師以最受關注的腦中風、心肌梗塞舉例,這兩者都是拖不得的急症,民眾可記住「微笑、舉手、說你好」的腦中風觀察方式,當微笑時發現有不對稱的情況、舉手時出現單邊無力或無法舉起、講話時出現口齒不清的情形時,就應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救援時機。 心肌梗塞方面則要特別注意異常的胸悶、胸痛及延伸性疼痛。有別於一般的疼痛,常見如爬樓梯、運動等活動時不適情況特別明顯,在稍作休息後漸緩,且也常見出現左肩、左手、下巴等處的延伸性疼痛,如遇這些情況都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 盡速就醫:不尋常疼痛。 另外,洪暐傑醫師也表示,雖然身體各處出現問題時所呈現的症狀非常多樣,但疼痛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當下的疼痛從前沒有發生過、突然出現或是特別劇烈,且遲遲不見趨緩,又或是出現發燒等全身性症狀、單邊無力等神經症狀,不論是出現頭痛或是腹痛等,都建議民眾特別留意,可以多加觀察疼痛程度,以評估是否應盡早就醫。 盡早就醫:慢性病藥物即將用完。 除了急症以外,洪暐傑醫師也提醒,有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疫情期間千萬不能自行中斷藥物,此舉不良影響非常廣泛。醫師指出,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加重病情、使得病情失控,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者關係密切,其中一項為妥善控制,就有可能帶起另外兩項。像是血糖控制不佳所帶來的影響,容易使得免疫力大幅下降,不論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都容易加重健康的負擔,糖尿病更容易使患者進入重症的情況,且也可能引起相關急症,如酮酸中毒引起意識昏迷。提醒慢性疾病族群,疫情期間還是得定期回診,或與醫師討論其它的應對方案,萬不可自行停藥。 別害怕就醫、別勤跑醫院,正常前往4招做好防疫! 洪暐傑醫師表示,疫情緊張之際,民眾不論身在何處都應提高警覺,不必對醫院感到特別恐慌。日前美國疫情相當嚴峻,美國德州醫學會也將常見的染疫風險場合分成9個等級列出,前往醫院僅為第四級,為中低風險。提醒民眾該就醫就應盡早就醫,該回診就該回診,戴好口罩、遮好口鼻,別到處亂摸,使用物品、設備前建議先以酒精消毒,使用後記得消毒手部,特別是在碰觸臉部之前。而前往醫院雖不用過度緊張,但也還是應盡量避免非必要前往醫院,如去醫院探病,或是因為擔心自己染疫,頻繁前往醫院篩檢,反讓自己不斷暴露在風險環境中。做好防疫安心就醫,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染疫不去醫院,反而讓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醫院為中低風險場所,別因害怕延誤就醫! 今健康也為各位整理前述所提的風險場提供參考。低風險的場合包括了等級最低的拆郵件,為第一級。餐廳外賣、加油站加油、打網球、露營則為第二級。 中低風險中,第三級則包括了超市購物、和人群一起散步、跑步、騎自行車、打高爾夫球等。第四級則包括了在旅館住兩晚、坐在醫生候診室、去圖書館或博物館、到室外餐廳吃飯、在熱鬧的市中心逛街、去運動場運動一小時。 中度風險中,第五級包括了到別人家吃飯、參加燒烤派對、去海灘、到商場購物。而民眾需送孩子上學或托兒所、在辦公大樓工作等則列在第六級,另外也包括了在公共游泳池游泳、拜訪親戚朋友。 被列為中高風險的第七級,當中包括了去美髮沙龍或美容院、在室內餐廳吃飯、出席婚禮或葬禮、搭飛機旅行、打籃球、踢足球、問候朋友時擁抱或握手。 高風險場合中,第八級包括了吃自助餐、到健身房鍛煉、去遊樂園、去電影院。危險層級最高的第九級則包含了參加大型音樂演唱會、去室內體育館、參加超過500人的宗教儀式、聚會、去酒吧。 《延伸閱讀》 .悠遊卡別貼著機器刷!醫指捷運、公車易忽略防疫4大地雷! .上班、通勤防疫全攻略!醫解5大族群,機車族更要注意消毒!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01 養生.營養食譜
大小朋友宅在家補充營養素 國健署:3款健康點心DIY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大小朋友居家上班、上課,在家時間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3款營養點心,鼓勵親子同做健康料理,讓小朋友更願意吃下自己做的餐點,補充重要營養素,吃出保護力。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這次設計3款營養點心,包含燕麥堅果餅乾、馬鈴薯披薩以及五榖黑豆飯糰,不僅可以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還可以保持細胞健康、抗氧化、維護腸道健康,提升抵抗力,更能避免小朋友吃下高熱量的零食,增加大小朋友「宅食光」的樂趣。●第一款:燕麥堅果餅乾用湯匙將熟香蕉壓成泥,混合燕麥片、南瓜籽等材料成糰後,戴上手套整成圓餅狀。羅素英表示,燕麥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助於調節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南瓜籽增添口感外更能補充礦物質鋅,幫助抗發炎。●第二款:馬鈴薯披薩家長切好馬鈴薯厚片取代餅皮,再讓小朋友鋪上色彩豐富的餡料和起司絲,餡料可加入洋蔥、胡蘿蔔、花椰菜等蔬菜,或用冷凍蔬菜代替,可以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保護腸黏膜細胞與調節腸內細菌,維持腸道健康。●第三款:五榖黑豆飯糰足夠的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的重要原料,黑豆、毛豆、黃豆等乾燥豆類,是絕佳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建議每餐攝取約1個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食物;小朋友捏飯糰的過程中,同時訓練手部肌肉和其他感官。針對日常飲食,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可透過「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從六大類食物攝取足夠的營養,強化抵抗力。
-
2021-05-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慈濟:透過各管道購WHO認證疫苗 有好消息對外說明
近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佛光會皆表態從國外採購疫苗捐給政府,慈濟基金會今天表示,目前正努力透過多種管道,購買WHO認證、合法的疫苗,並會遵循中央政府規定和作業流程,若有好消息,會再對外說明。針對慈濟能否協助政府透過管道取得新冠病毒疫苗一事,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基金會陸續主動或被動與有願意提供疫苗者洽談,碰到的問題和民間組織、宗教團體與企業一樣,因要打進人體內,衛福部對於疫苗品質、來源當然有所規範。顏博文指出,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和聯合國相關組織團隊、其他世界宗教組織及美國政府等,長久以來皆保持良好互動,慈濟也透過各種管道多方尋求洽購合法的疫苗,目前還在等待具體結果,希望能取得較好品質的疫苗。若有任何單位、民間、宗教團體取得原廠疫苗,慈濟也願意加碼認捐給民眾使用。另外,慈濟基金會至今已贈送近95萬8千件防疫物資,顏博文提及,在防疫行動有2大項,一是醫療防疫物資,已採購500台製氧機,能幫助中度確診者緩解症狀,呼吸器重症插管式在台灣購得30台;慈濟大學與中研院、公司合作,採購快篩試劑供需要的縣市使用。顏博文說,根據醫療專家研判,台灣第三級警戒可能無法順利在6月14日解封,只要疫情沒有減緩,慈濟的防疫援助行動不會中止。
-
2021-05-31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運動/肢體健康動一動 防疫運動身心紓壓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至今已一年多,國內疫情也提升至第三級,大家仍須遵守防疫相關規範,包含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策略來降低感染風險。此外,為了降低傳染風險,也呼籲大家盡量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我們對疫情要注意、要謹慎、但是不要過度緊張。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在防疫期間不論是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或是第一線的臨床醫療人員,每天還是要抽出時間運動以維持健康,以可以在自己家裡或工作場域就能完成的較佳。例如:從頭到腳的各個關節的伸展運動,每個關節活動時要慢且角度盡量做大,以達到充分運動放鬆的目的。以下提供兩段OT健康動的影片,每段只要5分鐘,跟著影片動一動,一起來做防疫運動身心紓壓。1.OT健康動_簡易拜日式: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王玉山表示,這套是結合舒緩瑜珈和自我身體察覺的方式,透過肢體動作和呼吸調整,在忙碌之餘抽個5分鐘空檔,集合影片觀看和姿勢的說明,利用簡單空閒和時間做些伸展運動,達到運動紓壓調理身心的效果。參考網址:https://youtu.be/eFwOwy0RdlQ2.OT健康動_五行健康操:結合長庚大學AI中心的技術,運用過去八寶(Babo)AI助理在失智症應用的經驗,製作了一段長輩們熟悉的五行健康操,隨著音樂和口語指導,搭配AI人物的示範,在忙碌之餘抽個5分鐘空檔,達到運動紓壓調理身心的效果。參考網址:https://youtu.be/fB8dXocmS54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買外食回家會帶病毒給家人嗎?食衣住行如何防疫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民眾在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食、衣、住、行,乃至返家,都要嚴加防範。疾管局長、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感染科醫師的張峰義表示,除了戴好口罩,「手部消毒」是圍堵疫情的關鍵,應從生活中落實。張峰義說,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務必要有防護措施,戴好口罩。但吃飯時必須拿下口罩,增加染疫可能性,故不論居家或是在外,都不要與他人一起用餐,減少飛沫傳染的風險。進出各式場所、觸摸任何物品,都要「消毒手部」,並避免觸摸眼、口、鼻。消毒需要注意什麼?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指出,如今社區感染人數多,公共區域如果有病毒,很難避免觸摸到,因此需要勤洗手,但出外時為方便隨時消毒,可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返家時再採濕洗手。環境清消部分,她提醒,酒精在小面積區域消毒效果佳,但要避開火源,小心居家安全。如果酒精不夠用,大面積區域可使用漂白水,但切記使用時要保護呼吸道,並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施信如呼籲,目前疫情嚴峻,但民眾切莫緊張,平常避開疫情熱區、不要去人潮擁擠處,盡量少出門,做好自身防疫措施,就能降低染疫風險。食/買外食回家,會不會帶病毒給家人?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採分流上班,外出上班時,可以自備餐盒,兼顧健康與安全。用餐時間避開人潮尖峰時間,吃飯時不要分心說話、分享食物,牢記飯前飯後都要洗手。若是買外食回家,會不會不小心帶病毒給家人?施信如指出,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1至2分鐘,可藉高溫破壞病毒結構,瓦解病毒的蛋白質、殺死病毒,也就不再具有感染力,降低用餐染疫的風險,吃得更安心。● 外出自備餐盒● 用餐不分食不說話● 飯前飯後都要洗手● 食物加熱消滅病毒衣/回家後衣服沒馬上洗,病毒會傳播嗎?在外奔波一整天,衣物是防止身體受病毒侵襲的功臣之一,返家後,務必馬上換掉外出衣物,避免病毒殘留。施信如指出,洗衣服經過洗、烘、曬等過程,完成後,衣物病毒量低。理想上,建議每日清潔外出衣物,但她也補充,如果沒有時間洗衣服,衣物靜置一至二日,「病毒其實也差不多死光了。」● 返家立刻換衣服● 每日清洗最佳● 沒空洗可靜置一至二日住/住宅密集處開窗通風,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嗎?返家後摘掉口罩、更衣,先洗手消毒,完成後才可接觸家庭成員。家中要做好定時清潔消毒,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外出常用的物品,如手機、鑰匙,定時消毒家中桌椅、扶手、開關等,吃飯記得要「公筷母匙」,環境保持通風。至於病毒是否可能因開窗而飄入?施信如表示,病毒藉由空氣飄入的機率太小,但容易殘存物體表面,建議注意電梯、按鈕等處。新冠病毒可透過懸浮微粒氣溶膠在密閉室內傳播,但只有小比例會逸散在戶外空氣中,暴露量必須視風向、風量、戶外溫濕度,以及陽光等狀況而定。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對於住家開窗通風是否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醫學界並沒有相關研究,目前只有針對密閉空間病毒傳播的研究。周百謙指出,在密閉空間裡近距離咳嗽,就容易讓病毒在空氣中飄散傳播開來,但如果每戶住宅距離遠就沒有問題。而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空調有否病毒傳播的風險,目前很難有定論。雖然病毒飄入附近住宅的機率不大,但仍建議相關單位應加強檢疫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病毒排氣過濾設備。● 回家先洗手、定時清潔消毒● 環境保持通風行/自行開車就可以放心不被感染嗎?若需要外出,盡量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騎車走路或私家車代替。若必須搭乘,要全程配戴醫療口罩、盡量與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避免接觸車上任何設備,接觸後務必洗手。「社區感染人數多,病毒其實就在周圍,很容易接觸到。」施信如表示,自行開車可降低與人接觸的機會,平時養成習慣,可將酒精噴在毛巾上,擦拭車門開關、方向盤、把手、排檔頭、手煞車拉柄、音響與冷氣出風口柵欄、按鈕等處。她並補充,車子停在外面時,車內溫度可達60度,將口罩靜置在車內擋風玻璃下方3小時,也有消毒作用,若不是長期配戴,可以每2日替換1次口罩。●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務必時時消毒● 開車者準備毛巾隨時消毒● 車停外面曬太陽有消毒作用
-
2021-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東基醫院收治輕症確診產兒 院長發文感謝醫護勇敢!
國內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全國第三級警戒,台東縣政府為做好防疫,以「區域聯防,分艙分流」概念,指定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為Covid-19重症個案收治醫院,輕中度為衛福部台東醫院,台東基督教醫院將接收產兒科個案。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今天在個人臉書貼文表示,「我雖然是院長,也不敢強求婦產科同仁一定要接手。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詢問婦產科主任郭成興醫師時,他立刻說『我們可以,我們來生』,我聽到後,眼淚差點奪眶而出。他說,「這是怎麼樣的勇氣與愛心,不計較自身危險,願意挺身而出!我非常感恩上帝,東基有這麼棒的醫師和護理同仁,活出耶穌捨己的愛。我為台東的產婦感到安慰」。今天下午,產兒科和急診醫護團隊仔細規劃動線,沙盤演練各種狀況,務必做到產婦順利生產和醫療人員安全。陳志成貼文吸引超過2千網友按讚,還有超過上百網友留言,「台東有您們守護真好!」、「謝謝院長,辛苦了!」、「感謝醫護人員,上帝保佑你們」、「防疫有你們,台灣一定會變好」、「醫護實在很偉大!真的用生命保護台東,謝謝你們」。
-
2021-05-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懶人包/萬一「封城」該準備哪些東西? 「4大類防疫物資」家裡不能缺少
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台灣確診人數每日都破百例、本土確診案例也已累績達六千多例,對此政府將防疫警戒提高至「第三級警戒」至6月14日;雖然目前還沒有到必須「封城」的等級,但萬一真的「封城」了民眾該怎麼做?要準備什麼民生必需品、糧食、藥品、急救物品做緊急因應?對此元氣網幫大家整理一些必備的清單,讓大家在防疫期間能有所準備。一、食品類:能久放、好收納,份量以一個月為主(依家中人數調整份量)「封城」就是為了讓民眾減少外出機會、避免搶購潮,建議事先準備一個月的適量糧食。1.可久放的主食:像是米、麵、泡麵、麵粉、麥片、奶粉等。2.可久放的食品或真空包裝:冷凍食品、巧克力、乾糧、沖泡飲品湯品、調理包等。3.儲存飲用水、礦泉水:若遇到停水,多準備一些飲用水可以防萬一。封城期間還是有可出外採購的機會,囤糧食適量就好,別過度採買。須注意食品的效期、外包裝是否完整,於家中保存時存放在乾燥的陰涼處、避免高溫曝曬,建議可準備多種不同口味與種類的食物,讓封城期間能均衡飲食。二、常備藥品:備妥急救箱,藥品須檢查效期、並一次補齊家中通常都會準備一些常備用品與急救箱,若已經有急救箱的請檢查已有的藥品效期與藥品品質、並補齊所需之常備藥品,若沒有急救箱的現在開始準備也不遲。◎外傷急救:優碘、生理食鹽水、燒燙傷藥膏、棉棒、敷料(紗布/OK蹦/人工皮等)、繃帶、消毒過剪刀◎常備藥品:感冒藥、消炎藥、止痛藥、退燒藥、退燒貼片、止瀉藥、腸胃藥、止癢藥、蚊蟲叮咬藥膏◎慢性病處方藥:目前醫療院所門診降載,慢性病病友可憑醫師連續處方箋,前往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或是到部分醫院所增設的慢籤「院外領藥服務窗口」。三、防疫物資:口罩、酒精、體溫計,防疫三寶適量補貨不囤貨新冠疫情持續至今,相信大家都有基本的防疫觀念;即使只待在家裡,防疫物資的準備也是不可或缺,「口罩、酒精、體溫計」三大防疫用品必須備妥。口罩的量也是以一個月的分量為主(依家中人數調整份量),建議提早開始準備,無須過度囤積。若封城期間覺得身體不適,務必用體溫計測看看有無發燒,萬一同時出現倦怠感、沒有嗅覺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防疫專線。若封城期間必須出外採買物資,也建議多備一些乾洗手、濕紙巾、拋棄式雨衣、護目鏡等,讓防疫萬無一失。四、日常用品:買齊居家日常必備品,以不囤貨為原則衛生紙、肥皂、沐浴乳、洗髮精、洗面乳、洗衣精、衛生棉、尿布、漂白水等用品原本就是居家必備,封城前建議多備幾份、以適量不囤貨為原則,若擔心不夠用(例如衛生紙),封城期間若真的需要,仍有出外採購的時機,不需大量囤貨於家中。而最近台灣適逢缺電,常常發生停電的狀況,為避免停電時一片漆黑的不方便,建議封城在家可事先備妥相關應急物資,像是手電筒、電池、蠟燭、行動電源、打火機、等應急用品,以備不時之需。至於會不會嚴重到發展為「封城」? 大家先不必過度緊張與悲觀,提前先做好準備不是壞事,「4大類物資」可多備幾份但別過度囤貨,只要這段期大家遵守政府與防疫專家的規定,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乖乖待在家中防疫,必須要外出的民眾則乖乖的遵守戴口罩的規定、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所用酒精消毒手等,疫情就不會更嚴重的發展,以上4大類防疫清單,希望讓民眾有心理準備度過封城之日。
-
2021-05-28 養生.聰明飲食
害怕染疫焦慮爆表!營養師強推6大營養素解憂食材
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是防疫中的優等生,但從5月中之後,本土確診案例不斷湧現,全台從5月19日也開始進入疫情的第三級警戒。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快速,甚至是感染後也可能出現無症狀,不少企業也紛紛讓員工在家遠距工作,將感染風險降低, 宅在家、減少外出就是最好的防疫動作。宅在家、疫情爆發,令人焦慮感提升不過,無法外出的日子一久,難免令人焦慮感提升,如果又是因為疫情需要自我隔離、減少出門的話,壓力很大該怎麼辦才好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建議,可以透過從每天的飲食下手,有些食物裡面的營養素是有助於減輕焦慮的。潘富子師進一步說明,飲食不只關係到生理機能健康,同時也對情緒和精神健康有很大影響。若平時因飲食營養攝取不均衡,使得合成血清素的原料缺少,則可能會影響到大腦功能、荷爾蒙代謝。有「快樂荷爾蒙」之稱的血清素是負責掌管情緒和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多多攝取有助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及具神經修護功能的營養素相當重要。6大營養素幫助調節情緒,不焦慮潘富子表示,有幾種營養素,民眾可以多多攝取幫助調節情緒,如:色胺酸、鈣、鎂、維生素B群、維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1.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色胺酸則可以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中來獲得,蛋白質在體內會被分解為色胺酸,有助調節情緒、減輕焦慮。例如:魚類、肉類、蛋、牛奶、黃豆等。2.鈣:鈣質在大多數人觀念裡與人體肌肉骨骼連結,但鈣質攝取不足也可能影響維持正常神經的感應性,可能出現情緒起伏大、易怒、失眠等。潘富子營養師提醒 根據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鈣質攝取高達九成以上普遍不足。國健署建議成人一天應攝取 1000 毫克,高鈣食物則有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蝦米、傳統豆腐、豆干、紫菜及深綠色蔬菜等。3.鎂:鎂的作用除了能幫助神經傳導及肌肉運作,也有幫助穩定心律、血糖的功效,並能協助骨骼建構與礦化等。不過人體無法自己製造鎂,必需由食物來攝取。黑巧克力、香蕉、深綠色蔬菜、堅果、小麥胚芽等食材皆含有豐富的鎂。4.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中的B1、B6 和B12皆與腦部神經機能正常運作相關,糙米、薯類、豆類、玉米、瘦肉、牛奶、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材。潘富子營養師也提醒現代人飲食攝取較多的精緻澱粉(麵包、米飯、麵食)、蔬菜攝取較少,也容易缺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5.維生素D:維生素D除了可協助強健肌肉骨骼外,近期研究也發現與免疫和神經系統調節等功能有關;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發情緒焦慮、憂鬱等狀況。除了透過日曬可促進人體維生素D生成外,也可從鯖魚、鮭魚、乾香菇(日曬)、雞蛋等天然食物或含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獲得維生素D。6.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許多好處,其中對大腦有抗發炎、維護腦部健康等功能,近年也有研究指出具有預防憂鬱的效果。中小型魚類(鯖魚、秋刀魚等)、亞麻籽、奇亞籽、核桃等皆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攝取營養素之外,也要多運動最後潘富子師提醒,在家遠距工作與平日在公司靜態的工作型態會減少許多身體活動,居家防疫也別忘了伸展筋骨適時運動。人體在運動時能穩定神經系統,會分泌腦內啡、血清素等快樂激素,能減輕壓力、緊張和焦慮,提升睡眠品質。攝取好食物也要記得控制飲食份量顧及身材,避免日後發生肥胖的另類災情。延伸閱讀: 。防疫物資別亂囤! 醫曝常見4大消毒用品「隱藏危機」 。免疫第一關在腸道! 營養師點名2防疫食物要餐餐吃
-
2021-05-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民間防疫物資愛心一波波 醫護:熱騰騰葱油餅最暖心
因為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要延到6月14日,醫院、警察、消防單位等要持續堅持下去,從昨天起基隆很多扶輪社、民間單位、議員、宮廟等捐贈防疫物資給醫院、警政、消防等單位,有防護衣、酒精、面罩等,醫護人員說,還有炒麵,最暖心的是還有熱騰騰的葱油餅。副議長林沛祥與基隆扶輪社昨天捐贈基隆長庚醫院、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各400件隔離衣。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提供前線防疫及醫護人員所需要的資源,林沛祥說,希望透過捐贈隔離衣的行動,來力挺基隆第一線醫療防疫人員。市議員張秉鈞也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勞,23日協同愛心店家捐贈百份蔥抓餅,昨天再次協同廟宇捐贈百份炒麵,同時個人捐贈暖心物資,讓抗疫的醫護英雄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張秉鈞表示,感謝玉勅奉天宮理事長陳冠希響應,捐贈百份炒麵給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他也響應捐贈1000個醫療口罩及兩箱元氣什錦堅果飲。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秘書李玲美表示,感謝大家提供暖心的物資及口罩,讓醫護人員感受到溫暖。另外,立委蔡適應與扶輪社友昨天也捐贈1000件隔離防護衣、30桶75%酒精給基隆市消防局,支援第一線消防救護人員基隆市中區扶輪社呂政隆社長表示,前一陣子疫情爆發時,媒體報導多件個案在未誠實告知下,讓消防救護人員曝露在感染風險中,扶輪社友和蔡適應立委便號召募集物資,捐贈基隆市消防局。謝清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立委謝國樑、基隆市青溪總會總會長張耿輝、基隆市青溪婦女協會理事長陳秋雲等,昨天也捐贈百套防疫物資,包含100件拋棄式隔離衣、100支環保多功能守護面罩,給基隆市警察局、基隆市消防局等單位。環保多功能守護面罩,此面罩為R2R(回收再回收) 鏡框+兩片護目膠片可置換清洗輕薄好攜帶、組裝快速且方便。市議員鄭文婷表示,她在路上也看過警察值勤的時候,有民眾會向警察借用警察配備自用的筆枝使用,相信很多警察與郵務都會不吝於出借筆枝給民眾使用,然而如此一來就會增加人與人的接觸,在這個疫情肆虐的當口,也會讓警察與郵務陷入染疫的風險。有鑑於此,她捐助1000枝的防疫筆,希望能夠將這些筆枝分送給轄區的第一分局、南榮、忠二及延平所同仁,以及愛三路郵局投遞股、快捷股使用。
-
2021-05-26 養生.營養食譜
解救崩潰主婦!譚敦慈分享防疫居家料理,輕鬆搞定一餐
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又延長至6月14日,聽到這消息最崩潰的莫過於媽媽主婦們,因為居家上班上課,不但要上班、顧小孩,還要張羅一天三餐要吃什麼。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臉書分享一道簡單料理「改良版波奇飯」,只要用各種喜歡的食材搭配喜歡的醬汁,拌一拌就可以了。做法簡單,又美味營養。她也請爸媽不要崩潰,希望「一頓簡單美味的餐點會帶來健康和好心情」。以下是譚敦慈在臉書的分享全文:爸媽不要崩潰一頓簡單美味的餐點會帶 來健康和好心情改良版波奇飯用各種喜歡的食材搭配喜歡的醬汁拌一拌就可以了(疫情期間不吃生食所以都燙熟或煎熟)材料:魚、肉、蝦子、花枝任選川燙或煎熟竹筍、毛豆、胡蘿蔔、花菜、小黃瓜(小黃瓜燙過立即泡冰水會維持脆度)任何喜歡的蔬菜都可以,燙熟即可海苔片、海苔醬、香鬆皆可鳳梨、番茄、芒果都可以喜歡黏稠感可以加酪梨醬油、米醋或是喜歡的醬汁都可以如油醋、檸檬汁、辣椒堅果、芝麻皆可煮熟的飯鋪下層依序放各種食材淋上醬汁即可吃時攪拌一下(本文由林杰樑醫師關懷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