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突破性感染
共找到
245
筆 文章
-
-
2021-11-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公開入境突破性感染數據 莫德納暴增、AZ反降
為防範新冠疫情,世界各國拚疫苗覆蓋率,立委賴惠員今於立院質詢時,針對各廠牌疫苗「突破性感染」國內是否做相關分析。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國內7月開始,針對入境者PCR做統計,近1個月也有變化,像BNT從0.33%增為0.46%,莫德納從0.19%暴增到0.91%,AZ反而從0.55%降為0.33%,他表示,樣本不夠科學化,會持續監控。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身心失能者長照發展現況及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執行結果檢討」案做報告。賴惠員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指出,今年7月2日至10月27日,境外移入共有567件,其中183件為突破性感染,等於施打兩劑後仍確診,案例中BNT最多、AZ第二名,若以價格說,BNT比較貴、AZ比較便宜,而以色列施打BNT,認為保護力不足,而開始準備施打第三劑。賴惠員問及,我國何時會開放混打?陳時中說,這個月會根據第13、14期施打情況,若有些民眾沒來打,這個月就有機會做混打。針對疫苗「突破性感染」,陳時中表示,國內從7月2日開始針對入境者PCR做統計,從7月至10月來看,BNT為0.33%、AZ為0.55%,莫德納為0.19%,而國藥、科興為0.39%、0.81%。不過,近1個月突破性感染有變化,像是BNT從0.33%增為0.46%,莫德納從0.19%暴增到0.91%,AZ反而從0.55%降為0.33%,國藥從0.39%增加到0.61%,科興從0.81%增加到1.17%。他說,統計樣本不夠科學化,不夠精確,會持續監控。
-
2021-11-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面對疫苗緩打潮 政府積極性何在
台灣疫苗多到快滿出來,卻不見政府有任何催打誘因,台灣現在正走向美國當時緩打潮的路。接種率破七成,民眾開始感到安心,還沒打疫苗的民眾乾脆不打了,反正有其他人保護,疏忽病毒變異,突破性感染。打過疫苗者染疫雖不致成為重症,卻會帶著病毒傳播,從未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落入「重症」陷阱,染疫重症死亡率大增。美國見狀,祭出多項優惠吸引國人接種,甚至力邀大咖藝人登高一呼,讓全民重視健康及生命安全。美國已經演過一次給台灣看,卻不見指揮中心有任何反應,每當媒體詢問「是否會有催打誘因」,指揮中心的回應總給人「那是什麼?」「有需要嗎?」的感受。公共衛生的政策推動被譽為是最難的工作,從推動觀念到落實,動輒十年。新冠疫情重擊全球,世人皆受其影響,也讓與新冠相關的公衛措施,推得比以往還快。疫苗現在施打到了停滯期,宣傳施打疫苗的重要性,不僅不能停,還得要拿著「大聲公」,貼近難以接受新知的人們,清楚地告訴他們,打與不打的風險在哪裡。你我都想回到不用戴口罩,出門上班不用先看有幾例本土案例的生活。想要安心重啟國門,疫苗覆蓋率絕對是重中之重。現在的指揮中心只剩「消極」二字可以形容,不管是協助國人春節返鄉,又或是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都是軟趴趴。反而是面對政治議題,顯得挺拔有力,不過開出的支票,仔細檢視大多也只是騙局。
-
2021-11-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藥物陸續研發成功 有助舒緩民眾緊張心情
為讓新冠肺炎獲得治療,各國藥廠無不積極研發治療藥物。輝瑞藥廠最新研發新冠口服藥初步試驗結果,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89%,相較默沙東藥廠上月公布的新藥莫納皮拉韋,降低重症、死亡風險50%效果更佳。國內專家表示,新藥研發可降低重症患者人數,也讓民眾心情不要過於緊張,但要防止疫情擴散,疫苗與藥物須相輔相成。新冠肺炎新藥研發,是否有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說,「那是一定的」,如同防範流感疫情,一方面靠施打疫苗,另一方面還可用克流感防止疫情擴散,兩者相輔相成,如同施打新冠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就可用藥物治療,避免輕症變為重症。對於默沙東及輝瑞藥廠陸續研發新藥,黃玉成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日前已與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舉行會議,聽取關於新藥莫納皮拉韋的簡報,目前也正安排與輝瑞藥廠進行視訊會議,了解新藥情形。黃玉成說,新冠肺炎新藥陸續研發,但仍不希望走向流感化,期望病毒變異不要太大,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可持續久一點,不要每年都需接種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新冠肺炎新藥研發,看起來就是要與流感相同,往後可用藥物治療患者,但對疫情有何影響,還需觀察醫師用藥經驗、健保給付等問題,克流感藥物也是使用經10至20年才有現在的成果。至於,新藥研發帶來的影響,黃立民說,藥物可以降低重症患者人數,讓民眾感覺生病後有機會治療,心情不要過於緊張,但要控制疫情還是必須靠施打疫苗,個人防疫仍不可鬆懈。黃立民說,目前看來默沙東藥廠研發新藥效果,略低於克流感效果,但輝瑞藥廠研發新藥效果,雖然仍低於克流感,但兩者已十分接近、相差不多。
-
2021-11-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建仁:COVID-19難終結 戴口罩是新常態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就算有疫苗等武器,COVID-19也不易終結;新型冠狀病毒毒性會慢慢降低,某種程度上與人類和平共存,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習慣將是「新常態」。陳建仁美東時間5日應全美台灣同鄉會、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紐約分會邀請,透過視訊和近200名旅美僑胞分享台灣對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成功模式與疫苗接種現況。身為公共衛生學家的陳建仁說,當一國的兩劑疫苗接種人口比例超過70%,COVID-19就不再是嚴重呼吸道疾病,而與流感、普通感冒一樣,所以很多國家學習與新型冠狀病毒共存。但他說,世界上還有50多國疫苗覆蓋率很低,高覆蓋率國家應該讓高齡或免疫較差族群打第3劑疫苗就好,多餘疫苗保留給低覆蓋率國家,才能實現「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理想。除展現「善的實力」外,陳建仁也期盼各國未來面對傳染病流行時誠實、透明、加速通報,防微杜漸,「如果2019年12月中國武漢小規模流行能夠誠實通報、加速控制的話,就不會有全球大流行」。COVID-19疫情爆發近兩年,全球近2.5億人確診,逾500萬人喪命。陳建仁坦言「終結病毒不容易」,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可以「躲起來」。只要症狀不明顯或是無症狀感染,就沒辦法殺死病毒;只要有症狀,就醫做快篩,如果確診,就像罹患流行性感冒,吃抗病毒藥物降低體內病毒量,減少重症、住院、死亡及傳染親友的機會。他引用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名言「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說:「病毒也一樣,它會慢慢讓自己毒性沒那麼強,我們感染時也沒有感覺,到時它就可以跟我們某個程度和平共存。」至於台灣是否會無止盡要求入境旅客居家或在旅館檢疫,陳建仁回答「不用」,並說相關規定會視疫情走向滾動檢討。他解釋,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兩劑疫苗接種人口比例逾70%,認為COVID-19不太會引起重症,沒什麼大不了。台灣近期境外移入病例很多都是突破性感染,以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居多,「這病毒絕對沒辦法eradicate(消除),但我們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不會有重症」。以色列、英國今年大規模施打COVID-19疫苗後,仍因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異病毒株入侵而面臨短期內病例激增的局面。陳建仁說,面對COVID-19靠群體免疫還不夠,台灣除精準防疫外,民眾戴口罩習慣好、拒打疫苗比例低,他覺得「很可愛」。未來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有病不上班也不上課,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將是面對疫情的「新常態」。
-
2021-11-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血壓、洗腎、肺癌者注意! 疫苗接種前必看事項
國內正值第十三輪疫苗施打,仍有許多中高年齡及慢性病族群不敢接種。專家指出,多數病患在病情穩定下,仍可接種疫苗,但如肺癌患者在治療時,若中性白血球過低、太喘、太虛弱則不宜接種。另外高血壓患者接種前務必先吃血壓藥,維持血壓穩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上午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有民眾詢問,如果打完疫苗後,又需要一周洗腎三次,是否會造成疫苗免疫不足。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大川表示,洗腎病人本身免疫不全,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及死亡風險大大提升,應優先接種。其中針對年紀輕者、BMI低且營養好的患者,其抗體濃度較佳,但無論是否為洗腎,一般人打完二劑疫苗仍會發生突破性感染,接種後務必要維持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另外患者害怕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血栓等不良反應,對此,他也表示,身體若無碰撞卻出現不明原因瘀血,應到醫院檢查凝血因子是否出狀況;頭痛若超過三至五天,則應注意腦部是否出現靜脈血栓;心跳若過快每分鐘100下以上或過慢小於50下,也應盡早治療。振興醫院醫療副院長殷偉賢表示,若本身有高血壓患者,在打疫苗前要特別注意,當天務必先按時間服用血壓藥,避免血壓波動不會那麼大,另外有些病人到醫院測血壓往往比在家量測時偏高,也絕對不能減少藥物,隨身攜帶快速降血壓藥物備著。他也說,個性比較緊張的病人,或有服用抗焦慮藥物等也要合併使用,且病患注射疫苗後,也要持續作血壓監控。
-
2021-11-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0多歲男混打疫苗突破性感染 國內首例莫德納+BNT
中央流行疫期指揮中心今公布,上周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基因檢測結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上周至今共檢出8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的基因定序,均為Delta變異株,沒有AY.4.2,這8例都是境外移入美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南非等國,其中案16467為混打莫德納與BNT疫苗,此為國內首例,並證實感染Delta變異株。羅一鈞說,指揮中心進行新冠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共累積189例Delta變異株,其中43例本土、146例境外移入,今公布8例中有6例為突破性感染,除案16469為接種一劑AZ疫苗、案16517沒打疫苗外,其餘都是突破性感染。羅一鈞指出,特別的是,案16467為混打莫德納與BNT疫苗,此為國內首例,為一名60多歲本國籍男子,於今年10月20日自南非入境,核酸(PCR)檢驗Ct值為29,並證實感染Delta變異株,其他5人都是兩劑BNT疫苗,這次突破感染個案以BNT疫苗為主。
-
2021-1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獲衛福部核准 長庚醫院展開新冠疫苗第三劑混打試驗
為了解國人新冠疫苗混打保護力,長庚醫院疫苗第三劑混打計劃,日前已通過衛福部核准,將於近期正式展開混打臨床試驗,對象為有高接觸風險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航空機組人員等,人數共計400人。長庚醫院希望透過第三劑施打臨床試驗結果,協助政府作為擬訂第三劑疫苗施打政策的參考。長庚醫院新冠疫苗接種推動團隊總指揮、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各種疫苗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或死亡,具有很好的保護力,但針對預防感染,疫苗免疫力仍會隨時間下降,造成優先施打疫苗的各國皆面臨突破性感染問題。尤其是現今主宰全球流行的強勢Delta變異株,更是讓整體防疫面臨更高一層挑戰。邱政洵說,Delta變異株除傳染力強,免疫逃脫特性也讓世界各國重新審視自身疫苗政策,包括以色列和美國已相繼開始追加第3劑,因此第3劑混打試驗勢在必行。邱政洵說,該院日前提出針對高風險,且已接種兩劑AZ疫苗的族群接種第三劑不同廠牌疫苗的免疫生成性與安全性臨床試驗,日前通過衛福部核准,將準備正式展開臨床試驗。邱政洵指出,此計畫將以單盲性臨床試驗,讓符合資格的族群接種第三劑加強劑,並分成第三劑接種高端、輝瑞(BNT)、莫德納以及半量莫德納,各收案100人,共計400人。除評估第三劑接種不同疫苗的安全性外,亦會做中和抗體的測量來評估免疫生成性。此項臨床試驗瞄準在一線醫療場所工作的醫護人員以及接觸變異株高風險的航空機組人員等高風險的族群,希望可以透過此第三劑提升這些重點族群的疫苗保護力。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暨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長庚醫院致力於各項防疫任務,維持抗疫醫療量能,亦積極執行各項疫苗相關研究,以期讓台灣的疫苗政策運用能達到最大的彈性。目前在本院進行第二劑疫苗混打的臨床試驗已收案完成,將開始展開第三劑混打試驗。此第三劑疫苗施打試驗為領先世界趨勢的試驗設計,也預期可對台灣目前因疫苗到貨不均的現象提供適當的政策建議,使疫苗分配及使用可以達到公衛利益的最大化。
-
2021-11-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富邦金董座蔡明興妻確診 羅一鈞封口「我不想被罰」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日前確診新冠肺炎,根據指揮中心資料顯示,他列為案16448,指揮官陳時中後來也證實案16448就是蔡明興。如今傳出蔡明興的妻子也確診,推測蔡妻應為案1653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表示,案16532的確是案16448的同班機接觸者,屬於突破性感染。蔡明興日前經富邦金集團證實確診消息,被送往北部某醫院專責病房隔離治療。對比指揮中心資料,蔡明興為案16448,年齡約60歲,自美國返台,10月16日入境台灣,當天即有發燒、肌肉痠痛、 喉嚨痛等症狀,於機場採檢後確診,PCR檢驗Ct值僅13.5。陳時中後續證實案16448是蔡明興。當時此案匡列六人,包括蔡妻也在其中。據了解,60歲的蔡翁美慧在隔離結束前採檢確診,目前轉往與蔡明興同一家醫院。羅一鈞表示,案16532確實是同班機接觸者,檢疫期滿後採檢確診,Ct值為34,他曾在5月及7月分別接種兩劑AZ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媒體詢問案16448狀況不好,目前身體狀況如何?羅一鈞表示,外傳消息不知道根據什麼,沒有接到類似消息。媒體追問,今新增的案16532是否與他案為夫妻關係?羅一鈞直言,各位已經知道案16448是誰,所以我們不可以進一步說明16532,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不得洩漏個字,「我不希望被罰」。
-
2021-11-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境外增3確診 她完整混打「2AZ+2BNT」仍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的4例境外移中,有3例為「突破性感染」,有2人屬於較特別案例,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接種過2劑AZ及2劑BNT,仍然發生突破性感染。羅一鈞表示,案16529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在10月31日自美國入境,曾於四月底到九月初期間,分別完整接種過2劑AZ及2劑BNT。另外一位序號16531,曾接種過1劑國藥、1劑科興,是首次看到混打且突破性感染的案例。羅一鈞說明,過去有施打4劑BNT後發生仍確診的案例,以及有3例混打AZ與BNT而突破性感染,還有1位施打1劑AZ與2劑BNT,這次首見混打4劑仍突破性感染的個案。
-
2021-1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突破感染頻傳恐得打第四劑疫苗? 莊人祥:牽涉公平性
隨新冠肺炎病毒不斷變異,陸續傳出突破性感染案例,有醫師在臉書指出,未來可能還要面對第四劑疫苗,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需觀察國際施打情況,且牽涉到國際疫苗公平性問題,還要再評估。莊人祥表示,目前接種第三劑疫苗部分,指揮中心參考國際間的作法正在規劃中,第四劑接種主要在疫情比較嚴重,尤其已打過第三劑的國家,如以色列等,有此規畫;因此還需要視這些國家施打的狀況。不過國際間也認為,若大量接種第三劑或第四劑疫苗,可能搶了其他國家的疫苗資源,因此也有公平性的問題。另今早傳出有醫療院所接獲電子郵件通知可打第三劑疫苗,但內容有些地方有歧異,不清楚真偽。莊人祥表示,該郵件為假訊息,目前還沒有要打第三劑。他說,該郵件寄件人「疾病管制蜀」並非正確的名稱,且email的地址不是gov.tw的形式,加上很多內容錯置,可能是要騙個資的郵件,請民眾注意不要點閱;若違反社維法,則可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下罰鍰。而有孕婦反應要接種第一劑疫苗,預約不到莫德納疫苗,好不容易約到BNT疫苗,但前往醫療院所卻說不能接種BNT。莊人祥則表示,並未禁止孕婦接種任何廠牌疫苗,目前已有10萬多名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4萬多人接種完兩劑、246人接種AZ疫苗、231人接種BNT疫苗。莊人祥稱,該診所拒絕孕婦打BNT疫苗,應該是有所誤解,以為孕婦只能打莫德納疫苗。
-
2021-1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今境外皆非突破性感染 羅一鈞:統計至今打BNT突破最多
國內今天新增五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個案中有三人打過兩劑疫苗,但經研判都不屬於突破性感染。而從7月2日至10月29日,我國出現189件突破性感染個案。其中以接種BNT疫苗最多,共71例。今日新增五例境外移入個案,為三男二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烏克蘭、緬甸、印尼、尼泊爾入境。羅一鈞表示,自烏克蘭入境的案16523,因接種完兩劑疫苗後僅兩天就入境;自印尼入境的兩名個案(案16525、案16526)曾於六、七月於國外確診過,因此都不屬於突破性感染。另外,日前境外移入的國籍航空機師經基因定序確認為Delta變異株。不過,羅一鈞表示,這次驗到的Delta變異株與過去本土不同,與其他境外移入比對,與美國入境者較接近,符合其直飛美國的航班,因此可能在途中或外站感染。至於我國突破性感染個案,自7月2日至10月29日統計,接種疫苗廠牌分別為科興37例、國藥10例、BNT疫苗71例、AZ疫苗37例、嬌生12例、莫德納10例,至於混打或俄羅斯衛星疫苗則都小於10例以下。
-
2021-10-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邊境解封怎麼開? 專家建議「這條件」入境免隔離
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陸續提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將待單劑覆蓋率七成、第二劑覆蓋率達六成才會談邊境解封;發言人莊人祥昨則表示,將依據各國風險計算如何入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針對風險極低的國家,若施打率達七成以上可考慮入境免隔離、施打率介於四成至七成可考慮縮短居家隔離檢疫期間。陳秀熙表示,目前依據疫情風險和疫苗接種覆蓋率將不同國家分為四類, 一為疫苗施打率高且發生率高,如英國、新加坡等;二為疫苗施打率低且發生率高;,如亞美尼亞、喬治亞等;三為疫苗施打率高且發生率低,如日本、南韓、加拿大等; 最後則是疫苗施打率低且發生率低,如台灣、緬甸、印度。陳秀熙指出,疫苗施打率高但疫情發生率也高的國家主要原因在於突破性感染,因此未來病毒是否繼續變異是觀察重點。而疫苗施打率不高但疫情控制相對好的國家,最重要在於NPI(非藥物介入措施)的實施,因此一旦稍有鬆綁,疫情就容易再起,因此必須盡快往高疫苗覆蓋率的方向移動。尤其像是印度、緬甸,目前疫情雖然控制住,但因為曾發生過大流行,因此可能還存在隱性感染者,因此對於目前雖然屬於極低風險國家,但因為疫苗施打率低,在入境的風險分層上,仍須和高疫苗施打率的國家不同。由於目前全球完整施打率約為四成,因此陳秀熙建議,對於中高風險、低風險且完整疫苗施打率低於全球平均的國家,榆入境後安排集中檢疫。對於疫情低風險,疫苗施打率高的國家,或極低風險且施打率低的國家,因社區中可能有隱性感染案例,入境後可考慮居家檢疫。至於疫情極低風險的國家,若施打率達七成以上,則可考慮推動綠色通行證,入境免隔離;而施打率高於平均,介於四成至七成的極低風險國家,則可考慮縮短居家檢疫時間。
-
2021-10-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1/2國內警戒不降級 陳時中:邊境鬆綁 兩條件
本土疫情趨緩,國內防疫警戒何時才能降至一級,鬆綁邊境檢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5)日在立院首次提出邊境鬆綁的兩大條件,第一劑覆蓋率達七成,且第二劑達六成,屆時才有本錢談邊境鬆綁;此外,11月2日國內警戒不會降級,但考慮公布安心返台方案,將於兩周內公布細節。副指揮官陳宗彥則於昨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防疫警戒能否降級,共有三大評估重點,分別為國際疫情、國內疫苗施打、解禁防疫落實狀況。依照現行規定,即使完整接種國際認證疫苗,國人入境後仍需集中檢疫或住防疫旅館14天,以致春節期間檢疫旅館可說一房難求。陳時中表示,預估明年春節返國人數將超過3.1萬人,但全國檢疫所5,000多房、防疫旅館房間2.6萬多房,不足因應,且部分防疫旅館有意退場。陳時中說,兩周內將公布春節鬆綁細節,例如全家均完整接種疫苗,可同房隔離。至於邊境鬆綁,要等到第一劑疫苗覆蓋率達七成、第二劑達六成,且需分層分級,逐步開放,不可能一口氣全面開放。但陳時中也說,入境民眾如果直接回家,令人有點擔憂;指揮中心分析8月到10月之間11萬多名入境者,共176人被驗出陽性,陽性率0.15%,其中136人為突破性感染。
-
2021-10-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第2劑覆蓋率6成 再談邊境鬆綁
本土疫情趨緩,國內防疫警戒何時才能降至一級,鬆綁邊境檢疫?指揮官陳時中昨在立院首次提出邊境鬆綁兩大條件,第一劑覆蓋率達七成,且第二劑達六成,屆時才有本錢談邊境鬆綁;此外,十一月二日國內警戒不會降級,但考慮於春節期間鬆綁邊境檢疫管制,在一定條件下,將集中檢疫改為居家檢疫,將於兩周內公布細節。副指揮官陳宗彥昨則在疫情記者會上說,防疫警戒能否降級有三大評估重點,分別為國際疫情、國內疫苗施打、解禁防疫落實狀況。 依照現行規定,即使完整接種國際認證疫苗,國人入境後仍需集中檢疫或住防疫旅館十四天,以致春節期間檢疫旅館可說一房難求。陳時中說,預估明年春節返國人數將超過三萬一千人,但全國檢疫所五千多房、防疫旅館房間兩萬六千多房,不足因應,且部分防疫旅館有意退場,粗估明年一月上旬的檢疫房間只剩一千多間。陳時中說,兩周內將公布春節鬆綁細節,例如全家均完整接種疫苗,可同房居家隔離。至於邊境鬆綁,要等到第一劑疫苗覆蓋率達七成、第二劑達六成,且需分層分級,逐步開放,不可能一口氣全面開放。但陳時中也說,入境民眾如果直接回家,令人有點擔憂;指揮中心分析八月到十月之間十一萬多名入境者,共一七六人被驗出陽性,陽性率百分之零點一五,其中一三六人為突破性感染。歐美國家積極推動數位疫苗認證,逐步鬆綁邊境檢疫措施,陳時中說,指揮中心採歐洲模式完成數位認證,只要是WHO認證過的疫苗,包括國藥、科興等中國疫苗都在考慮之內,目前外館與其他國家協商,積極尋求雙邊認證。
-
2021-10-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護照規畫 陳時中:國內EUA及WHO認證
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午前往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就「國際疫苗認證」事宜,陳時中表示,疫苗證明電子化、數位化已經規畫完成,只要取得國內緊急使用授權(EUA)都會納入,其次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的疫苗,會再觀察突破性感染情況,加以考慮,除非有證據顯示藥性不足,才能排除。就立委詢問「國藥」、「科興」等中國疫苗,我國電子疫苗證明是否可以採認一事。陳時中表示疫苗認證分為有效性與可信性,有國際認可標誌,一定都要列入考慮,除非有證據顯示藥性不足,才能排除,基本上就是秉持「原則會納入,例外會排除」的做法。
-
2021-10-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數位疫苗認證可能承認中國疫苗 陳時中:除非證據效果不足
春節將至,許多完整接種兩劑之國人要返鄉過節,現行規定要求集中檢疫或入住防疫旅館14天,面臨一房難求窘境,各界呼籲政府速建立數位疫苗認證並鬆綁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數位認證已採歐洲模式規劃完成,「WHO認證的疫苗都在考慮之內」,外館正在尋求雙邊認證;另有考慮春節改採居家隔離,但仍有擔憂,細部規劃位在兩週內公布。陳時中今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列席報告,詢答時民進黨籍立委賴惠員追問,國藥、科興等中國疫苗,我國電子疫苗證明是否可以採認?陳時中表示,疫苗認證氛圍可信度、有效信兩大考量,認證就是「原則會納入,例外會排除。」陳時中表示,原則就是國內有EUA、有打的疫苗的品牌都會認證,再者是WHO及國際上認可的疫苗,也在考慮之內。至於例外,是因為國內通過的疫苗,效果相對清楚,WHO通過的其他疫苗,因為已通過一段時間,國內也沒有打,因此要觀察「突破性感染」發生的情形,除非有證據顯示效果不足,才會予以排除。美國明天將審查BNT疫苗5到11歲是否適用,可能於11月上旬開打。賴惠員關心目前對於兒童疫苗的整備情形,陳時中表示,要觀察美國施打一定量、一定時間,才研議相關規劃。美國與台灣情況不同,美國因疫情嚴峻,兒童染疫風險較大但重症風險低;台灣疫情平緩得多,但他強調「疫苗都會準備起來」。賴惠員也關切到還有7萬人意願登記為非AZ不打,但還沒打第一劑,由於目前AZ疫苗相對充裕,還有七百多萬劑,建議是否直接開放這些人趕快接種?陳時中表示,仍希望大家「有什麼就打什麼」,如果這麼堅持AZ,政府也希望能滿足,不過單選一劑者多半錯過多次預約各種品牌的機會,這樣的人多少有疫苗猶豫心裡,希望盡量鼓勵出來接種。
-
2021-10-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第2劑 明突增2.6萬名額
昨本土確診及死亡案例皆零,新增四例境外移入,三例為突破性感染。另新冠疫苗第十二輪第一階段預約昨截止,共一八八萬一五一六人完成三款疫苗預約。但莫德納第二劑疫苗預約率僅兩成多,卻有許多人預約不到疫苗,指揮中心昨傍晚宣布,符合資格者可於明天廿二日十至十六時至一九二二平台補預約疫苗,且在第二階段優先施打,初估有兩萬六千多人。第十二輪雙北莫德納預約爆量,半小時內額滿,統計卻顯示莫德納預約十八萬人,預約率只有二成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預約成功者十一萬五千多人為六十五歲以上且已造冊施打的長者,重複至預約平台登記,六十四歲至五十五歲中仍有二點六萬人未能預約,因此加開周五預約時段。指揮中心前天也公布施打量能,北市第十二輪第一階段僅開三至四成,遠低於其他縣市的七至八成。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中央第一階段開四十一萬需求,第二階段卻降至十八萬,不可能一周突然配合拉到兩倍。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說,北市接種能量一定會改善,但不要整人;如果不是很緊急,每階段疫苗分配應拉平,否則是找麻煩。指揮官陳時中說,台北市若真有困難可來談,其他六都做的到,相信「台北市也一定做得到」。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打的疫苗能減少重症和死亡嗎?後疫苗時代來了!真實世界數據教我們的4個疫後觀察
全球經歷COVID-19重擊之後,當疫苗注射無可迴避,民眾對疫苗的疑慮從「安全嗎?」提升到「有多少保護力?」、「防重症能力如何?」、「需要追加第三劑嗎?」目前隨著變種病毒威力愈來愈強大,全球的疫苗研發趨勢又是什麼?專家提醒,相關資訊都可參考,但要注意的是,接種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重症和死亡,幫助人類與病毒和平共存。現有疫苗能否達成這個目的?從真實世界的數據可以得到答案。Q1:疫苗的抗體濃度愈高,保護力就愈高?為了終結全球大流行,各國卯足全勁,用史上最快速度衝刺疫苗研發。台灣民眾選擇施打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之前免不了要比一比,但該比什麼呢?是要看臨床試驗的保護力、看驗出的抗體濃度、還是看各國接種後的真實世界數據?什麼是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RWD),按照美國FDA的定義,是指從傳統臨床試驗以外其它來源獲取的數據。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已施打數量為63.9億劑,然而,臨床試驗的情境與真實世界還是有所差異,導致臨床試驗結果外推至真實世界會有局限性。根據加拿大研究,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在Alpha變異株,各廠牌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分別為85%(AZ)、80%(BNT)、79%(莫德納),面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也有88%(AZ)、78%(BNT)、96%(莫德納)。「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相關,但沒有絕對關係,也不是唯一指標。」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民眾打完疫苗後,抗體變化會因人而異,有些人濃度上升較慢,驗到數值比別人低,但不能代表這個人的保護力,也不能推論後續濃度的發展。「面對Delta變異株突破感染,疫苗防重症能力仍強。」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表示, AZ、BNT、莫德納等疫苗,都是依照原型株所開發,臨床試驗雖顯示面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略為下降,但真實世界的數據仍顯示這些疫苗針對預防重症、住院、死亡的保護力有八成到九成以上,「真實世界的數據最實在了」。【延伸閱讀】>>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Q2:打疫苗發生血栓、心肌炎副作用的機率高嗎?國外疫情仍嚴峻,為避免感染,施打疫苗是必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說,所有疫苗都有不良反應,隨著施打數量愈多、個別不良反應也不同,像是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血栓風險,mRNA疫苗(莫德納、BNT)則可能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邱政洵表示,以國外報告來看,施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10至20,國內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6,意即國內發生血栓機率低於國外,屬於罕見不良反應。另外,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接種後一周內,以年輕男性為主,心包炎好發於第一劑接種後2至4周,以中年男性為主。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只要接種後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不適,盡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均能順利痊癒,邱政洵強調,台灣健保體制完善,醫療水準不輸歐美,民眾不必過度擔心。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疫苗不良事件是指接種後出現任何身體上的不良情況,這些事件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後,但不代表就是接種疫苗造成。為了保護自己與家人,民眾對疫苗應有正確認知,打破迷思,務必把握接種機會,上網預約,完整施打二劑,才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變異株,不要自己嚇自己。【延伸閱讀】>>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Q3:已經打過第一劑疫苗,可以不用打第二劑嗎?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接種第二劑疫苗除要拉高抗體外,還有另一項目標是激活免疫記憶、T細胞防護力,由於新冠疫苗大部分不是活性疫苗,除了嬌生以外,其餘國際廠牌疫苗都須接種兩劑,若接種兩劑以上,保護力都會提高。雖然台灣目前尚未受變種病毒肆虐,但各國在Delta的侵襲下,引發疫苗長期有效性的疑慮。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說,追加第三劑的原因無非是,害怕抗體濃度隨時間而去、保護力下滑。簡單而言,第二劑疫苗主要為防重症,第三劑疫苗目的是抵抗變異株。假使追加第三劑的必要性提升,疫苗的挑選又是一大學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AZ疫苗已經針對變異株研發出第二代疫苗,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兩劑第一代AZ疫苗之後,第三劑接種二代AZ疫苗者,效果特別好,抗體和T細胞反應都有增強,預防感染及重症死亡的效果可望再提高。輝瑞和BioNTech公司9月表示, 5至11歲的兒童接種BNT疫苗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已向美國衛生監管機構申請EUA授權;自南非變種病毒Beta出現後,莫德納便著手研發針對Beta的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2021年5月公布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注射次世代疫苗者,可提升受試者體內對抗 Beta 與 Delta 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量。總體來說,追加第三劑疫苗,與疫情現況一樣,牽涉到未來疫情走向、變種病毒演化等,全民應有心理準備面對的是變動式過程。【延伸閱讀】>>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Q4:打完兩劑疫苗後,就可以安心脫口罩了嗎?目前所施打的疫苗,都是針對病毒原型株所開發的基礎疫苗,由於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在完成兩劑接種後四至六個月開始減弱,而且面臨變種病毒「突破性感染」案例時有所聞,接續施打第三劑,是各國疫苗政策的重要議題。歐美許多國家早已研議第三劑打法及適用對象,而幾家國際藥廠也著手研發次世代疫苗,什麼是「次世代」呢?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只要是改良現有的疫苗,都可稱作「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劑量調整」為次世代疫苗主要改良方向之一,藉此減少副作用;再者為「改良劑型」,希望讓疫苗更方便接種或更容易進入人體作用;另嘗試結合其他疾病,希望苗接種一次,便可預防多種疾病。黃高彬表示,當疫情趨緩,疫苗接種急迫性變低,民眾就會檢視疫苗的副作用,為此,許多藥廠研發次世代疫苗,重點放在調整劑量,以降低副作用,像是莫德納疫苗原本劑量為100微克,最近著手研究25微克劑量的效果。AZ研發次世代疫苗AZD2816,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在接種過疫苗和未接種過疫苗的成人中,評估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預計年底前可發表結果。黃高彬表示,由於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都是冬天發生的呼吸道疾病,因此許多藥廠想朝新冠肺炎結合這兩種疾病發展次世代疫苗,甚至部分藥廠想加入副流感,等於打一劑就能一勞永逸,不過目前都在臨床前試驗階段。【延伸閱讀】>>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大流行恐難終結,需接受與病毒共存紀鑫表示,新冠肺炎短時間內發生全球大流行,社會大眾難免期盼有超強疫苗問世、終結大流行,但其實流感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效果,也差不多是七、八成,各大新冠疫苗的防護效果真的都不差。邱南昌表示,雖然從國外資料看到,在疫苗覆蓋率很高的國家,還是持續發生突破感染,但不能因確診人數增加就否定疫苗覆蓋率提高的價值,還要看重症死亡的比率,而這方面確實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後下降了。如果一個國家社會有共識,可以接受感染後低重症、低死亡的局面,「這就是與病毒共存的開始。」彙整民眾新冠肺炎疫苗5大迷思,邀請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副主任張龍來為大家解答施打疫苗保護力怎麼看?專家知識分享看更多:>>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
-
2021-10-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涵蓋率破61% 追加第3劑將參考國外經驗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統計,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破61%;因應疫苗抗體可能下降,指揮中心今天說,明後年已採購3500萬劑莫德納疫苗,並以國外經驗作為追加第3劑的參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陸續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接種39萬2149劑,以輝瑞BNT(Pfizer-BioNTech)占最多。截至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達61.44%,劑次人口比每百人82.95劑。疫苗研究持續進行,媒體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國外研究顯示接種輝瑞BNT、莫德納(Moderna)疫苗後8個月,抗體水準可能降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目前看起來各種COVID-19疫苗都可能發生疫苗抗體下降的情況,而明後年政府已採購3500萬劑莫德納疫苗,其他疫苗採購也還在洽談中。莊人祥也提到,目前看到美國與其他國家針對追加第3劑COVID-19疫苗的建議,如65歲以上、高風險或經常暴露病毒風險的人員,可評估接種,未來也會持續請教專家意見,做為第3劑疫苗的參考。此外,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其中7人屬完整接種後的突破性感染個案,接種疫苗廠牌包含BNT、科興與嬌生(J&J)疫苗。
-
2021-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OVID-19國際疫情未歇 賴清德提3大防疫建言
COVID-19疫情延燒近2年,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這場疫情讓國際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並對防疫提出3大建言,包括提高疫苗覆蓋率、力拚加入WHO、檢討不足處持續精進。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上午舉辦「新冠病毒之感染防治策略與前瞻部署研討會」,賴副總統也與會致詞,同時代替總統蔡英文對北榮醫護團隊表達感謝。賴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作戰當中,北榮設立多達264床重症隔離病床、收治過300名以上急重症病人,更前往第一線協助篩檢,若非北榮「急國家之急」,台灣也不會有如今的防疫成果。賴副總統說,COVID-19疫情在全球延燒超過一年,全球有超過1億人次染疫、460萬人死亡,即便把過去戰爭死亡人數加總起來,恐怕也不遑多讓,以美國為例,即便將兩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加起來,美國士兵的死亡人數都沒有這次疫情來得多。賴副總統表示,反觀台灣,蔡總統早在疫情發生之初就超前部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是天天開記者會說明防疫措施,至今記者會累計開了500多天,加上全體人民一條心,才能讓台灣在這場百年大疫中,深受國際肯定。賴副總統指出,去年初台灣每天只能生產100多萬片口罩,多虧工具機國家隊緊急生產機器,由政府購買後提供給業者生產口罩,目前一天已能量產2000萬至3000萬片口罩,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幫助其他國家。除此之外,賴副總統說,台灣至今已有多達80萬人次曾接受隔離,卻沒有像他國一樣出現抗爭,甚至有藝人號召社會捐款,購買「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提供給有需要的醫院,也有人捐助採購負壓隔離艙,讓醫護能在急診室外面照顧病人,也緩解社區採檢站不足的燃眉之急,這些都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方眼未來,賴副總統提出3點建言,包括COVID-19疫苗必須持續施打、力拚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檢討不足持續精進。賴副總統說,蔡總統天天盯著疫苗施打狀況,希望10月底達到第1劑7成覆蓋率目標,年底也希望第2劑達到6成至7成目標,衛福部也積極採購藥物,以防打完疫苗仍突破性感染,以保障民眾健康。另外,賴副總統指出,台灣這次很早就得到有來自武漢的不明肺炎訊息,才能及時因應,但不知道下次能否這麼早得到消息,顯示台灣不該離開全球疾病防治網,儘可能加入WHO是台灣的權利也是責任。賴副總統說,若台灣成為破口,日本、東南亞等鄰近國家也會受害,呼籲醫界應盡可能在各種場合表達加入WHO的立場,台灣也有能力在WHO貢獻所長。最後,即便台灣這次防疫有成,賴副總統仍認為應審慎檢討,例如2003年SARS疫情後,政府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法,解決橫向聯繫不夠問題、中央地方分權不明問題,也在醫院評鑑中加入負壓隔離病房項目,並將疾管局升格為疾管署。賴副總統說,防疫視同作戰,醫護人員在疫情之下,就彷彿戰場上的戰士,形同國軍,在這次疫情中也贏得社會尊敬,希望能將這精神延續下去。
-
2021-10-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境外移入個案28%為突破性感染! BNT占52例最多
國內今日有4例境外移入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這4例境外移入個案都有完整接種疫苗的紀錄,屬於突破性感染,其中序號一、四為打過科興疫苗,序號二為接種二劑AZ疫苗,序號三為接種過一劑嬌生疫苗,確診Ct值為31至35,病毒量低,皆屬於突破性感染,有三位是檢疫期滿採檢確診。羅一鈞也公布本周基因定序結果,於10月8日至14日新增三例Delta變疫株個案,來自美國及新加坡,兩例為接種二劑BNT疫苗數突破性感染,Ct值也多在30以上,研判與國際疫情趨緩有關,很多陽姓個案的病毒量不高,個案可能確診感染了一陣子,屬於殘陽、復陽的狀態。境外移入統計,自7月2日至10月15日已累計510例個案,其中145例屬於突破性感染,其中占28.4%,其中BNT疫苗占52例、AZ疫苗占33例、科興疫苗占20例、嬌生疫苗11例、莫德納疫苗10例、國藥有9例。他表示,這樣的數據是反映目前國際間最容易接種到的疫苗廠牌,也呼續民眾需要完整接種疫苗仍能降低感染及重症機率。
-
2021-10-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曾到明曜百貨 羅一鈞:社區傳染風險低
北市明曜百貨傳有確診者足跡,今天暫停營業1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表示,此個案為7月間曾確診的復陽個案且病毒量低,研判社區感染風險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國內今天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例從印尼入境的本國籍50多歲女性(案16423)就是曾到北市明曜百貨的確診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名個案7月間曾在印尼確診,9月17日入境後進行集中檢疫,相關採檢均為陰性,10月12日因工作需求自費採檢確診,Ct值32、病毒量並不高。羅一鈞指出,個案曾於雙十連假期間到北市百貨公司,即便研判是復陽且社區感染風險低,但依照規定還是必須關閉相關場所並清消。明曜百貨臉書粉絲專頁今天發布暫停營業1天公告,由於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措施,將於停業期間進行更完善清潔消毒措施,以提供更安心購物環境。羅一鈞說,這名個案日前曾接種2劑AZ疫苗,但在接種間隔期間於印尼確診COVID-19,因此不屬於突破性感染個案。至於今天另外3名境外移入病例,則全數為突破性感染病例,羅一鈞表示,其中2人均接種1劑嬌生疫苗,另1人接種2劑BNT疫苗,都在接種後14天才確診。另外,有專家建議鬆綁入境後的檢疫措施,但強調要有相關配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沒有開放邊境的預備,居家檢疫規定沒有改變,除了邊境管制措施,口罩也是台灣防疫關鍵政策,未來若要解封口罩,也是有限度、特殊情況下,才可能微幅鬆綁。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工程師接種BNT八日死亡!境外再增3例突破性感染
國內同時開打AZ、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昨日共施打23.6萬劑疫苗,日前新北傳出一名男性工程師施打完BNT疫苗後八日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日新增一名42歲男性,屬於第九類公費施打對象,本身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接種BNT疫苗八日後死亡,會進一步經司法相驗。他指出,該名男性是在10月1日接種BNT疫苗,10月9日上班後突然胸悶、冒冷汗、昏倒,送到醫院急救不幸死亡,這部分目前知道會進行司法相驗,會持續關注。目前國內也新增128件不良事件,其中71件屬非嚴重事件,4例死亡事件,分別為2例AZ疫苗,年齡介於65歲至69歲,接種後0至8日死亡;1例為莫德納疫苗,年齡為71歲,接種後9日死亡;1例為接BNT疫苗,年齡為42歲,接種八日後死亡。另外今日四例境外移入個案中,也有突破感染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四例都曾經接種過一到兩劑疫苗,序號前三位是屬於突破性感染,分別接種一劑嬌生、二劑BNT疫苗、一劑嬌生,第四位雖然打過二劑AZ疫苗,但中間七月份就曾在印尼確診,所以排除突破感染病例。
-
2021-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脫口罩願望何時可實現? 專家:明年春天再談不遲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外界關心我國何時能解禁,尤其是我國疫苗覆蓋率多高時,可以摘掉口罩,「與病毒共存」。對此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除了疫苗之外,NPI(非藥物介入措施)也對疫情控制非常重要,且秋冬呼吸道疾病盛行,到明年春天再談也不遲。新加坡從九月就開始採行「與病毒共存」策略,調整每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病例通報內容,不再提供感染源不明的病例人數,內容重點也從疫苗覆蓋率轉為住院患者的情況,反映邁入抗疫新階段反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及接種率高時是否就可脫口罩時,總是一再反覆舉新加坡等國的例子表示,「這些國家疫苗完整涵蓋率皆達八成以上但確診數仍高」,卻從未明確表示政策方向。雖國內新冠肺炎重症者多少曾經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無相關統計,但新冠肺炎正朝向「流感化」方向演變仍可從突破性感染重症比例看出端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自7月2日至10月11日的確診者中有246人接種過疫苗,但屬於突破性感染的僅有131人。其中也只一人屬於嚴重肺炎,但也未收治於加護病房。對於防疫是否已可放鬆到「與病毒共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現在談疫情降階還太早。他認為,雖然我國目前重症人數不多,但疫苗有效防止重症主要還是建立在兩劑疫苗完整接種的情況下,現在我國疫苗覆蓋率僅單單一劑超過五成,尚無把握一旦又發生流行重症人數不會再度上升。施文儀則表示,指揮中心每天的報告事項確實不應只著重在對外報告確診人數,「長期講數字反讓民眾誤以為這是最重要的」,但如何確實反應疫情、如何調整防疫策略讓民眾了解,是更重要的。他也認為,過去期待疫苗能帶來群體免疫的論點,在Delta變異株肆虐下被「嚴重打臉」,更何況我國的疫苗覆蓋率還不算高;而且除新冠肺炎外,秋冬正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盛行之時,因此現在談「脫掉口罩」並不適當。不過施文儀表示,因人種和海島型國家的狀況類似,新加坡是值得借鏡的國家,可持續觀察該國防疫策略帶來的疫情升降,進一步滾動式調整我國的防疫策略。另外,我國也已在做萬華地區血清的流行病學調查,待結果出爐再調整相關口罩政策,不僅有科學證據,也較能獲得民眾信任。。
-
2021-10-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政策下一步 公衛學者:拚第2劑、化解疫苗猶豫
COVID-19疫苗人口涵蓋率將破6成,等同有2/3民眾至少接種1劑疫苗,但公衛學者提醒,因應Delta變異株,須盡快提高第2劑疫苗涵蓋率,並著手化解疫苗猶豫,是下一步首要之務。從3月22日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首度開打,迄今疫苗人口涵蓋率將達6成,月底將朝7成涵蓋率目標前進。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在今年5月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前,民眾接種疫苗意願不高,但疫情後積極施打,各縣市成立大型疫苗接種站,診所也投入接種,展現疫苗接種高效率與速度。詹長權以英國為例,當時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疫情爆發時,英國政府採取讓更多人接種第1劑疫苗的策略,最後資料顯示,面對Alpha變異株,接種1劑也有很好的保護效果。而台灣參考國外經驗,當時正值國內流行Alpha變異株時,也採取讓更多人接種第1劑的作法,也展現了效果。然而,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詹長權說,高傳播力讓不少過去防疫表現好的國家死亡數增加,特別集中於沒打疫苗的族群。他分析,多數國家的人染疫死亡個案,與完整接種2劑疫苗涵蓋率呈現負相關,「面對Delta變異株,最大問題就是2劑涵蓋率低。」詹長權以鄰近的新加坡、澳洲與紐西蘭為例,同樣是Delta疫情初起時,相較起完整接種涵蓋率僅1到2成的澳洲,新加坡完整疫苗接種涵蓋率約3成,死亡率相對較低。詹長權強調,面對傳染力高的Delta變異株,疫苗與防疫策略必須調整,回歸接種疫苗的主要功能,即是減少重症死亡,而非阻絕感染。他同樣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疫苗完整接種率在世界名列前茅,但Delta變異株的傳播力強,確診數仍不斷飆升,但98%以上是輕症或無症狀。「只要不是重症死亡,就是有用的防疫工具。」詹長權說,就如同接種流感疫苗,仍可能染上流感,COVID-19也會出現突破性感染,但可降低重症死亡,也降低傳給他人風險,這是政府需要加強宣導的觀念。詹長權強調,疫苗開放全年齡接種後,政府應分析哪個年齡層或族群不願施打疫苗,並釐清原因,再給予正確資訊。他也提到,各國共通疫苗猶豫的來源就是社群媒體,對於錯誤疫苗訊息,必須即時尋求有公信力的人澄清,有助降低疫苗猶豫。詹長權也強調,COVID-19疫苗雖是在極短時間內問世,但全球已有數十億人口接種,目前觀察是相對安全的疫苗。「接種疫苗最大好處是保護自己。」他提到,一旦染疫可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其次才是降低病毒傳播,保護他人並減少醫療負擔,「疫情大流行時,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一分子。」
-
2021-10-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連日確診都舊案?專家籲監測性篩檢
國內昨新增一例本土個案及十例境外移入,無死亡案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本土個案四十多歲女性(案一六四一一),確診時Ct值卅四點九,研判為舊案,已匡列接觸者九十八人。她為幼稚園員工,雖住在新北市,但幼兒園在台北市內湖區,初步研判與新北市群聚幼兒園事件無關。該案服務的幼兒園,即日起停課十四天,預計十月二十三日復課。莊人祥表示,該個案五月下旬有咳嗽症狀,十月九日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而確診,因七月打過第一劑莫德納,血清檢驗呈IgG陽性,疫苗產生抗體的可能性高,但因N抗體也是陽性,研判應感染過病毒而產生此抗體。連續兩天本土確診者均被認定為舊案,專家提醒,就算是舊案,在社區疫情穩定階段仍須實施監測性篩檢,若發現不尋常個案,才能快速提升防疫層級。昨新增十例境外移入,五男五女,介於十多歲至五十多歲,分自印尼、美國、菲律賓、新加坡及蒙古入境,入境日介於九月廿六日至十月九日。其中九例接種過疫苗,僅有七例為突破性感染,包括自印尼入境兩位個案接種科興疫苗、一名自菲律賓入境個案接種AZ疫苗、一名自菲律賓入境的個案及一名自美國入境個案接種BNT疫苗,從蒙古入境的兩名個案則曾接種過國藥疫苗。疫情風險逐日降低,部分場所並未落實防疫措施。莊人祥說,實聯制、體溫量測等防疫措施將持續下去,希望店家及民眾都能配合。此外,打過二劑莫德納仍突破性感染、基因定序為Delta變種病毒的華航女副機師個案一六三七七,小孩就讀的北市國小預防性停課,匡列的九名密切接觸者及擴大採檢的一四九人,PCR採檢結果均為陰性,已解除隔離,今天可復課。
-
2021-10-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
第一劑疫苗覆蓋率為鬆綁防疫政策、警戒降至一級的主要關鍵,指揮中心預估,10月底疫苗覆蓋率就能達到七成,屆時疫情平穩,將可能再大幅放寬防疫規定。專家提醒,為了有效抵禦新冠病毒變異株,國人應完整施打兩劑,務必把握接種機會,上網預約,依時間前往接種。疾管署資料顯示,確診新冠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或出現呼吸困難、腹瀉、嗅味覺異常或喪失,亦可能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依據目前流行病學資訊,雖患者大多能康復,但許多人出現嚴重後遺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據報告,國內發生血栓機率低於國外,屬罕見不良反應。「為避免感染,施打疫苗是必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說,所有疫苗都有不良反應,隨著施打數量越多、個別不良反應也不同,像是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血栓風險,mRNA疫苗(莫德納、BNT)則可能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邱政洵表示,以國外報告來看,施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10至20,國內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6,機率較國外稍低,屬於罕見不良反應。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引用國外臨床經驗,美國40家醫院、超過200萬疫苗接種者,從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疫苗接種期前),以及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疫苗接種期後),施打mRNA疫苗造成心肌炎、心包炎不良反應的確較高,整體而言,發生動脈栓塞與心肌炎風險大約10萬分之一。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接種後一周內,以年輕男性為主。另外,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接種後一周內,以年輕男性為主,心包炎好發於第一劑接種後2至4周,以中年男性為主。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只要接種後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不適跡象,盡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均能順利痊癒,邱政洵強調,台灣健保體制完善,醫療水準不輸歐美,民眾不必過度擔心。從3月22日新冠疫苗開打至10月7日,累計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為8861例,其中非嚴重不良反應4613件,疑似嚴重不良反應4248件,疑似接種後死亡個案則有849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接種後死亡,是時序上的關聯,不一定有因果關係,疑似死亡個案的認定標準從寬,接種後死亡100天以上也會被記錄,目前為止接種後的死亡並沒有高於背景值。國外疫情仍嚴峻,應完整施打二劑,別自己嚇自己。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疫苗不良事件是指接種後出現任何身體上的不良情況,這些事件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後,但不代表就是接種疫苗造成。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民眾對疫苗應有正確認知,打破迷思,踴躍接種,不要自己嚇自己。陳欣湄指出,無論施打何種廠牌疫苗,常見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頭痛、肌肉痛等,約在施打後48小時內發生,並於一周內緩解,若民眾施打超過一周仍發燒、疲倦,就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秋冬之際,年輕族、學生開打BNT、AZ等,可能施打前剛好感冒,卻誤以為是疫苗副作用,建議民眾若觀察一周以上仍有不舒服情況,應求診醫師。雖然國內疫情趨緩,邱政洵提醒,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Delta變異株傳播力特別強,美國CDC今年7月底數據,Delta的R0值可高達6至8,R0值指的是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意謂1人感染可傳6至8人,且像美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完整施打二劑疫苗的國家,每天仍有千人確診或「突破性感染」。邱政洵表示,疫苗接種政策應該朝著「全民施打」,衛生單位積極衛教民眾,並執行施打疫苗後續追蹤,以及不良通報、早期診斷治療;民眾對於疫苗也要有正確認知,若健康狀態良好,施打疫苗副作用極低,就應該施打。「民眾一定要完整施打二劑」陳欣湄說,施打疫苗需要時間生成免疫力,近日秋冬季來臨,病毒恐更加活躍,千萬別等疫情來才打,應盡速施打獲得保護力。
-
2021-10-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捲起袖子,施打第三劑疫苗,向全美民眾宣導追加劑計畫起因於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在完成接種四至六個月後開始減弱,且面臨變種病毒,「突破性感染」案例時有所聞,接續施打第三劑,是各國疫苗政策重要議題。第二劑疫苗主要為防重症,第三劑目的是抵抗變異株。簡單而言,第二劑疫苗主要功能為防重症,第三劑目的是抵抗變異株。美國賓州大學研究團隊年初研究指出,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且沒有新冠感染史的人,施打第二劑mRNA疫苗後,才能激發出完整的T細胞防護力。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接種第二劑疫苗除要拉高抗體外,還有另一項目標是激活免疫記憶、T細胞防護力,由於新冠疫苗大部分不是活性疫苗,除了嬌生以外,其餘國際廠牌疫苗都須接種兩劑,若接種兩劑以上,保護力都會提高。是否追加第三劑,要考量危險性及疫苗供應的穩定度。所幸台灣目前尚未受變種病毒肆虐,但各國在Delta的侵襲下,引發疫苗長期有效性的疑慮。「對抗疫情第三劑是否追加,像是一體兩面的選擇。」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說,追加的原因無非是,害怕抗體濃度隨時間而去、保護力下滑,這時就有施打第三針的必要;倘若只是要避免染疫後的重症、死亡率,相對而言重要性便減低。現實面而言,追加第三劑要考量危險性,及疫苗供應的穩定度,不同國家作法不盡相同。邱南昌舉例,像是以色列BNT供應量穩定,便實施全體國民施打第三劑。至於美國部分,CDC並不建議一般人打第三劑,但考量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病、重大傷病者等,染疫重症風險較高,即希望追加疫苗,補足保護力。像是50至65歲有高風險疾病狀況,以及18歲以上長照機構居民應該(should)應該接種;而18至49歲有高風險疾病者,以及有高接觸患者風險和高傳播疾病風險的工作者和居民,像是第一線醫療工作者、老師、食品製造業、司機、送貨員等,則是可考慮接種(may)接種。第三劑打基礎或次世代疫苗,要看如何跟上病毒腳步。假使追加第三劑的必要性提升,疫苗的挑選又是一大學問。因為新冠病毒會持續發生變異,除了延長,以及強化疫苗保護力,疫苗本身儲存便利性、通用性,容易製造等多面向,是各藥廠投入次世代疫苗研發的主要原因。目前所施打的疫苗,都是針對病毒原型株所開發的基礎疫苗,後續所開的更新版本就是次世代疫苗,不論是施打基礎疫苗,或是挑選次世代疫苗,最怕就是跟不上病毒變異的腳步,保護力還是不甚理想。邱南昌指出,打相同的疫苗,雖說抗體濃度會更高,但學理而言,追加疫苗施打,選擇次世代較有意義。如今第三劑疫苗有三個選擇,首先是基礎疫苗,也就是現在普遍施打的莫德納、BNT與AZ等,其次則是各國現正積極研發的次世代疫苗;最後是一針裡面含有基底與次世代疫苗的混合款。追加疫苗,研究顯示未產生新型或更嚴重副作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AZ疫苗已經針對變異株研發出第二代疫苗,因為已有完成三期試驗的第一代疫苗,二代AZ疫苗只要做免疫橋接即可。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兩劑第一代AZ疫苗之後,第三劑接種二代AZ疫苗者,效果特別好,抗體和T細胞反應都有增強,預防感染及重症死亡的效果可望再提高。輝瑞和BioNTech公司9月表示,5至11歲的兒童接種BNT疫苗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已向美國衛生監管機構提交研究數據,申請EUA授權;自南非變種病毒Beta出現後,莫德納便著手研發針對Beta的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2021年5月公布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注射次世代疫苗者,可提升受試者體內對抗Beta與Delta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量。值得慶幸的是,追加第三劑的疫苗副作用,在各國研究顯示,並未產生新型或更嚴重的副作用,人體基本上可以負荷。在全球疫苗供應仍不足的情況下,邱南昌指出,部分國家施打第三劑疫苗,把貨源用光,反而讓其他施打率不足國家,疫情更難控制,畢竟在整個地球村,他國的流行未解,自掃門前雪是無法保證疫情不會再傳過來。總體來說,追加第三劑疫苗,與疫情現況一樣,牽涉到未來疫情走向、變種病毒演化等,全民應有心理準備面對的是變動式過程。
-
2021-10-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1輪加開 45歲以上可打BNT第一劑
第十一輪提供BNT第一劑及AZ第二劑,指揮中心昨加開接種對象,BNT疫苗開放四十五歲以上民眾;AZ疫苗第二劑開放七月廿二日前接種第一劑的十八歲以上、七月卅日前曾接種的五十四歲以上民眾接種。近兩日約有BNT及莫德納疫苗二九○萬劑抵台,預計提供第十二輪、十月廿二日之後施打。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昨傳出北市有診所以一劑六千至一萬六千元不等價格供民眾施打,引發熱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強調,公費疫苗不能營利買賣,有部分診所的候補方式讓民眾有取巧空間,已要求改善;被點名診所則懷疑是同業惡意抹黑。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國內連九日本土確診零案例,昨死亡個案一例,但境外移入個案新增十二例,包括近期確診的國籍航空副機師案一六三七七;其基因定序結果為Delta變異株,但與國內四起Delta案例皆無關聯,已排除本土感染,疑為直飛新加坡行程有關,將與民航局進一步調查釐清。此外,華航有一名機師今年八月居檢期間多次違規外出,民航局說,經調查該機師六次違規外出,開罰六十萬元,華航未確實落實管理責任,依法裁罰兩百萬元。昨新增十二例境外移入個案,有兩例屬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近一周境外移入案例,新增十一例Delta變異株,發生突破性感染機率上升至二成五,請民眾出國仍多加小心。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十月開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七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七十二萬劑,因與新冠疫苗撞期、且需相隔七天施打,相較去年同期打氣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