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2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禁忌
共找到
595
筆 文章
-
-
2021-02-11 新聞.元氣新聞
除夕禁忌盤點!小心這些地雷 做了恐衰整年
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慶,家家戶戶都會除舊佈新,祈求新的一年遠離霉運,迎接新氣象。不過自古到今,過年期間有許多傳統習俗與禁忌,究竟哪些禁忌該避開呢?《聯合新聞網》整理了除夕禁忌,不論信或不信,不妨參考看看,讓我們一起喜迎「金牛年」!一、禁曬衣服民間流傳,若是在除夕夜洗衣服、曬衣服,據說會吸引鬼神注意,進而纏身在曬衣服的衣桿上,恐怕會招來厄運。二、禁打碎物品在除夕這一天打碎物品,意謂著今年會有「破運」、「破財」,若是不小心打碎器物該如何補救呢?建議可以用紅紙包起碎片,口中默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數日,即可化解災難。三、禁關燈除夕晚上睡覺時,是不能關燈的,最好等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特別是家中有供奉祖先的更是不能關燈。因為光亮代表希望、閃亮一整年,若是家中黑漆漆一片則象徵前途黯淡無光。四、禁把年夜飯的魚吃光除夕就是要和家人吃頓豐盛的年夜飯,常見的吉祥年菜包括:菜頭(好彩頭)、魚(年年有餘)、長年菜(長命百歲)、水餃(招財進寶)等,要注意的是,吃魚時,魚頭和魚尾不要吃,象徵「年年有餘」;吃長年菜時,千萬不能咬斷,代表年壽才能「長長久久」。五、禁過早睡覺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圍爐吃團圓飯,這也是一年最重要的一餐,吃飽後,當天晚上要「守歲」,傳統的守歲是通宵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不過現在來說,守歲過了凌晨12點,就可以上床睡覺。
-
2021-01-26 醫療.中醫
十全大補湯功效與禁忌為何?1體質、4情況不適合吃
最近氣溫驟降了,很多婆婆媽媽們喜歡購買十全大補湯,就是想煮一鍋熱騰騰藥膳給家人進補,但吃了之後不會上火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千毓醫師表示,十全大補湯屬性溫補,當作禦寒藥膳,注意食用的量不要太多,並觀察食用後的身體反應,是否有上火的徵兆,若是不曉得自己適不適合進補,建議經中醫師診斷體質後再行調補,讓你吃得安心開心。 十全大補湯 氣血雙補藥方 黃千毓表示,十全大補湯原名為十全湯,到宋代《太平惠民和記局方》更名為十全大補湯,由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合四物湯(川芎、當歸、芍藥、熟地)再加上黃耆、肉桂組合而成,四君子湯跟四物湯分別是補氣補血的藥方,兩方合用可以氣血雙補,如古籍記載的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久病虛損,本方適用於氣血兩虛引起的頭暈、疲倦、四肢不溫、月經不調等。 藥性溫補趨寒 誤用易上火黃千毓指出,十全大補湯的組成多是溫補的藥材,其中肉桂更是辛甘大熱之品,如果本身體質燥熱,或是體內濕熱蘊積之人服用,恐怕是熱上加熱,很可能有口乾舌燥、煩躁、難入眠、頭痛、大便乾結等上火現象。另外,如果正逢感冒、腸胃炎、月經來潮期間或有嚴重皮膚瘡瘍時,也不適合飲用。 辨證體質進補 補對效果佳現在有些民眾對藥膳存有疑慮,擔心子宮肌瘤患者服用四物湯會使肌瘤增大?對此,黃千毓說,人體是很複雜,要辨明原因再做治療處理,並非所有人都不能吃,主要依據體質做辨證,治療上有需要仍會使用。醫師還補充,雖然氣血兩虛可能會引起頭暈、疲倦、四肢不溫、月經不調等症狀,但是不等於有這些症狀是體虛。即使是體虛,還有細分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只有補對地方,才能補得有效與健康。若是不曉得自己適不適合進補,建議經中醫師診斷體質後再行調補。 進補藥膳後 觀察身體反應 至於食療與藥方有何差別?黃千毓分享,雖說食藥同源,日常食療與藥用治療,最大的差別在於劑量。即使是食物都有其偏性,所以不可只偏好某些食物,否則長久下來也會影響身體平衡。因此,若以十全大補湯作為禦寒藥膳,注意食用的量不要太多,並觀察食用後的身體反應,有否前述的上火現象。慢性疾病患者更要注意血壓、血糖的變化。黃千毓提醒,選用肉類時,別忘了牛肉、羊肉為溫燥食材,雞肉、豬肉為平性食材,與十全大補湯一起搭配需要特別衡量,才能吃得安心開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感冒吃薑母鴨、麻油雞會變更嚴重? 真的母湯!醫授1帖「進補湯」禦寒抗風邪 ·天冷進補禦寒保暖? 不是每個人都能吃!醫揭「禁忌族群」恐爆血管
-
2021-01-24 科別.心臟血管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台灣平地很少出現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最近全島如有冰凍大蕃薯,心肌梗塞及猝死案例頻傳。三軍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祝年豐指出,天冷時最怕血管收縮、血液黏稠,只要做好保暖、多喝水等2件事,就能平安度過寒冬。身體缺水 提高血栓風險祝年豐表示,天氣一冷,人的惰性變高,只想窩在被子裡不想動,甚至連上廁所都懶,因此,許多人乾脆連水都不太喝,反正也不太渴,但如果身體缺水,加上久躺不動,血液就會逐漸黏稠,提高血栓風險。 建議白天至少飲用2,000c.c.至2,500c.c.開水,如果體型較壯,甚至可以喝到3,000c.c.的水。工作一段時間,就應走動一下或上上廁所。晚上過了10點之後,就盡量少喝水,以免凌晨尿急,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加上若沒注意保暖,還會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睡覺不要開除溼機 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此外,適度調節溼度,可以提高室內溫度。有些人建議,人睡覺時不要開除溼機,以免人體內的水分也被除掉,祝年豐說,實際上沒那麼嚴重,頂多就是皮膚乾癟,眼睛不舒服。醫師建議,屋內除溼時,可以放1盆水、1杯水,就能改善過於乾燥所帶來的不適症狀。在使用電熱器、暖爐時,房間溫度變高,但會使身體局部血管擴散,如果從屋內走至屋外,必須更重視保暖,否則溫差較大,更容易引發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臨床觀察,天冷猝死的3大危險時刻:脫光衣服、洗澡前後、睡眠當中,建議室內維持18至20度,不用太高,在室內活動、或窩在沙發看電視時,可以披著、蓋上小毯子來保暖,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憾事發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天冷腳抽筋痛爆!怎麼辦? 除了伸展,還要常吃「3種食物」可改善 ·天冷進補禦寒保暖? 不是每個人都能吃!醫揭「禁忌族群」恐爆血管
-
2021-01-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斷捨離狠不下心? 5招把家變乾淨
春節將至,不少人正準備大掃除,看到家中過去數年累積的物品,真的每項都有用到嗎?是否該好好學學「斷捨離」了。定期審視家中堆積如山的雜物,基本原則是「超過3個月都無視於它的物品」,都該好好整理取捨。多數時候,我們擁有太少,負重卻太多,為自己、為居家來個大掃除,從「心」整理再出發,給自己一個新春好兆頭,拋開多事的一年,提升生活品質。想開始斷捨離,以下5個居家空間整理方式,提供大家參考。1.玄關明亮整潔財進來玄關是房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想要有好的運氣、財運都從這裡引進門,斷捨離才能迎接新氣象。建議可在玄關放張可穿鞋的椅凳,並將鞋子收至鞋櫃,超過1年以上沒穿的鞋子可送回收;另為避免雜亂可放置掛衣架,收納剛回家時的衣物外套,雨傘、帽子、包包也都要有清楚的置放空間。2.客廳整齊好事進客廳是家人活動最頻繁的場所,更是接待客人的休閒娛樂區塊,所以「保持茶几上沒有雜物」是基礎原則,簡約擺設可以讓居家環境更溫馨,個人物品如:充電線、書籍、報紙、藥品等,可擺放在一個固定收納櫃中,家中每個人也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客廳才不會變成堆放雜物的公共區域。3.廚房料理不手忙腳亂整潔的廚房能讓煮菜的人有效率又安全的烹調,乾淨的環境更是照顧家中每位成員的健康。整理時建議將餐具、炊具跟廚房的頑垢,好好清理消毒一番;冰箱先將放置已久的物品斷捨離,鮮熟食分開擺放,既衛生又不會讓食物味道浸染到其他食品上。餐具夠用即可,過多用不到的餐具只會占據寶貴的置物空間。4.臥室擺放講究好舒心臥室是充電放鬆的地方,搭配著床單配色、舒適枕頭能讓臥室加分不少。但不要在床頭櫃擺放過多的擺飾品,因為擺飾品久了,不但沾灰塵,容易鼻子過敏的人更是禁忌,建議只要規畫一個小區塊讓自己擺放。床頭櫃的功能主要是放置平時可能急需要用到的東西,如護手霜、身體乳、小藥箱、床頭燈、鬧鐘等。衣櫃的整理,歸納成常穿、不常穿兩種擺放方式,整理時會發現,原來有許多衣服平時都不會拿出來穿,甚至常穿的只有那幾件,別囤積沒用到的東西,把衣服捐出去或給有需要的人,把空間還給自己。5.浴室乾淨好清爽說起浴室整潔,許多的保養品、洗浴用品都會擺放於此,毛巾、牙刷等可善用掛鉤方式來節省空間,只要保持浴室通風,養成用完就順手清潔的好習慣,浴室自然乾淨清爽。
-
2021-01-18 養生.生活智慧王
發熱衣輕薄又抗寒!但4類人穿了恐搔癢起疹
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1件可抵禦低溫,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發熱衣,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主要靠「吸溼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溼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狀況1:新陳代謝快 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若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也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 ▸狀況2:痘痘肌 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狀況3:異位性皮膚炎 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 ▸狀況4:冬季癢 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溼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李孟穗說,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可以很方便脫除。 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要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需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延伸閱讀: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絕大多數都用錯!暖暖包握在手裡太浪費 專家曝發熱「正確位置」
-
2021-01-09 新聞.健康知識+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不少人皮膚卻開始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發熱衣吸濕放熱 非人人適合穿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因此,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4種情況不適合著發熱衣 應另尋其他保暖方式李孟穗建議,有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等狀況者,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1、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2、痘痘肌: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3、異位性皮膚炎: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4、冬季癢: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李孟穗說,臺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很方便脫除。 機車族禦寒 防風外套比發熱衣有效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穿雪靴不穿襪 易致長甲癬或足癬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毛毛靴)雖保暖,但李孟穗表示,靴內溫度高,若本身已有足癬(香港腳)、甲癬(灰指甲)等問題,就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臺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甲癬或足癬。加上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雪靴又不常洗,黴菌便一直窩在靴內,造成反覆感染。李孟穗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如果腳趾甲有黴菌,掉在襪子裡,襪子可常常汰換,但鞋子很少洗,容易成為黴菌溫床,反覆穿、反覆感染。 延伸閱讀: 愈晚愈濕冷!低溫恐致心臟瞬間引爆 使用保暖物漏「1細節」危險急飆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
2021-01-03 科別.腦部.神經
懷孕不再怕偏頭痛 大枕骨神經注射可改善
30歲胡姓女子從高中就偶有偏頭痛情形,今年懷第二胎後頭痛次數直線上升,每天都痛到無法工作,只要些許聲音就頭痛欲裂,普拿疼照三餐吃也壓不住,不但影響生活,也擔心藥物恐影響胎兒,最後求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經醫師評估,幫胡於大枕骨神經處注射局部麻醉藥物及少量類固醇,第二周治療見效後,頭痛次數大幅減少,進入第三孕期後更是不再發作。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李怡蓁指出,懷孕中的偏頭痛患者雖有五至七成於第二及第三孕期情況會逐漸改善,但仍有一大部分會面臨頭痛狀況惡化,不論是頭痛時服用的止痛藥,或是用來降低頭痛發生次數及嚴重程度的預防性用藥,基於安全性,選擇皆有限,許多媽媽擔心藥物對胎中寶寶有害,更是不敢服藥。2020年美國頭痛學會針對懷孕中偏頭痛患者的治療,對其會員 (近半數為頭痛專科醫師) 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5%的醫師對使用神經注射感到非常放心,遠高於亦可於懷孕中使用的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李怡蓁說明,大枕骨神經位於後腦勺,為頸椎第二節神經的分支。由於頸椎第一、第二節神經與三叉神經在三叉神經頸部複合神經核的匯流,在偏頭痛的病因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大枕骨神經附近注射局部麻醉劑加上小劑量的類固醇,透過神經調節的機制來治療頭痛,成為對口服藥效果不佳患者的另一治療選項。許多病患對於「在頭上打針」感到恐懼,事實上,大枕骨神經位於頭骨之外,藥物注射於頭皮之下,安全性高。除了接受過開顱手術或對注射藥物過敏之外,沒有其他禁忌症。治療偏頭痛外,對於叢發性頭痛及其他三叉自律神經頭痛亦有良好的效果。口服藥效果不佳,或是懷孕等,無法使用其他藥物的頭痛患者,建議找神經科醫師諮詢,找出頭痛的解決之道。
-
2020-12-28 科別.心臟血管
冬令進補薑母鴨、麻油雞 高血壓患者食用要小心
天氣冷,許多民眾都愛吃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等驅寒進補,最近彰化一名商界人士家人幫他進補,他喝了一碗薑母鴨湯就腦中風,彰化縣員林市員榮醫院醫療部主任、心臟內科醫師陳裕峰說,進補活血化淤如薑母鴨、人蔘雞等補品,對於有在吃降血壓藥和防治血栓的抗凝血劑病患,食用時要特別注意血壓變化,避免造成血壓爆衝,可能會有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危險。彰化縣一名張姓高血壓病患說,最近聽到一名60多歲知名商界友人竟只因喝了一碗家人幫他準備的薑母鴨湯,竟腦中風送醫急救,讓他很心驚。張姓病患分享,他吃了27年的降血壓藥,一直很注重飲食,如果是單純吃降血壓藥,禁忌還少,吃了20年降血壓後,7年前也得用抗凝血劑後,更是完全不會去吃薑母鴨這類有放酒的料理,最多只吃裡面的肉,而不喝湯,確保安全。陳裕峰說,有些冬令進補的當歸、人蔘、老薑等料理有活血化淤效果,三高病人若要食用都要特別小心,高血壓病患怕吃到有加酒的進補料理,尤其天氣冷,血管收縮,一吃這些料理又加快血流速度,血管一承受不住,血管爆裂可能會中風,而糖尿病患血管彈性較差,膽固醇高的人,血管也容易硬化都是中風和心肌梗塞高危險群,冬令進補要更小心。也有一名高血壓患者聽人說吃黑木耳對保養心血管、降血糖、降血壓有幫助,家人幫他準備黑木耳露當茶飲,他每天大量飲用,結果身上常有淤青,才覺得不對勁,原來是黑木耳有抗凝血效果,對於已在用抗凝血劑的病患,反而有加乘效果,造成微血管破裂。陳裕峰說,的確像黑木耳或是富含維生素K的青花菜、菠菜、綠茶等都會影響抗凝血劑藥效作用,不宜過量食用,而酒類更是要嚴禁。有些病患抗拒吃降血壓藥,甚至覺得吃抗凝血劑,飲食得處處限制,很麻煩,因此沒有按醫師指示固定吃降血壓,甚至自行停藥,也很危險。曾有一名病患自己停了高血壓的藥約二個月後,某天半夜突發現衣服溼了,嘴裡也有異物,結果發現原來自己竟吐血,衣服也都沾滿血,嚇到快到醫院急診,一量血壓超過240,幸好立即止血才沒事。陳裕峰說,高血壓病患不按醫師指示服藥,易讓血壓高高低低,反而造成心臟和血管負擔,半夜突出血不止是會發生的,因為血壓過高,爆衝讓血管破裂就出血了,以往也有病患因眼睛出血去看眼科,後來發現也是高血壓問題而轉介到心臟科,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依照醫藥指示用藥,也得更注意飲食,長期減鹽飲食與運動都有助於改善高血壓。
-
2020-12-24 新聞.健康知識+
不宜過熱、不泡太久…冬季泡湯養生 注意10大禁忌
●溫泉對人體有熱療、水療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關節炎及肌肉痠痛●泡溫泉溫度在38至41℃間,但不要泡超過30分鐘,要適當補充水分●高血壓患者不泡過熱的溫泉,空腹與剛吃飽不宜泡湯冬天是泡湯好季節,許多人將泡湯當成「冬季養生」的首選。泡湯不僅是舒服的享受,能讓人心情放鬆、紓壓解鬰,還有不少促進健康的好處。泡湯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溫泉密度高,包括硫磺泉、碳酸泉、鹽泉、碳酸氫鈉泉等泉質。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表示,泡溫泉主要是一種熱療,加上有水壓力及浮力等水療作用,還有溫泉中的化學成分,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與增加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及軟化角質等效果。台灣溫泉分四大類,其中「硫磺泉」可軟化皮膚角質、止癢、解毒及排毒,是對慢性皮膚病的有效療湯,但刺激性強,膚質敏感者要注意;而「碳酸氫鈉泉」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因對皮膚的保養效果好,所以俗稱「美人湯」。對溫度敏感宜從低溫泡泡湯,可以緩解關節炎、肌肉痠痛、肌腱炎、神經痛、皮膚病等問題。黃永錚指出,溫泉的熱水溫度能使緊繃的肌肉鬆弛,促進血液循環,心情得以放鬆、紓壓,有關節痛的人泡湯後,疼痛較為舒緩改善,對於神經痛、周邊循環較差者有幫助,有香港腳、濕疹等皮膚病也獲得改善,因此,泡湯有益身心健康。泡溫泉要得法,不能常常泡、天天泡,最好每隔2至3天泡一次即可。黃永錚建議,可先從熱水池開始泡,務必要熱水池結束,如此可刺激皮膚、使血液循環增加,泡起湯來很舒服,但如果是對溫度敏感的人,則宜從低溫溫泉泡起。泡湯太熱受不了時,就應起來不要再泡了。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究竟泡湯泡多久,才有益健康呢?黃永錚建議,泡溫泉溫度宜在38至41℃之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放鬆,改善失眠狀況,並可加速新陳代謝,有效消耗能量,但泡溫泉最好不要泡超過30分鐘,也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產生脫水的情形。泡溫泉好處多多,但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黃永錚說,一般人要注意吃飯前後半小時及飲酒後不宜浸泡溫泉,空腹時也不要泡湯。此外,高血壓患者不可浸泡過熱的溫泉;若有心臟疾病(如冠心症、心衰竭)、惡性腫瘤、感覺異常、凝血異常(如血友病)、開放性傷口、多發性硬化症等患者,則最好不要泡溫泉。
-
2020-12-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降低血壓、膽固醇和發炎?蜂王乳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讀者王先生在2020-11-1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博士:常常上你的網站瀏覽,覺得每次閱讀都令人獲益良多。內人年近50,自覺月經週期慢慢不穩定,然後也有潮紅的症狀,於是她開始服用蜂王乳並且感覺症狀獲得改善。我上網查閱蜂王乳的功用,發覺這真的是無所不能的食品,但又有些副作用令人擔心,想請問博士這些宣稱的效果都是真的有效且安全嗎?謝謝。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發表在《營養新知》網站,2020-5-12更新的文章,標題是:蜂王乳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7禁忌與10症狀請避免使用)。首先,我希望讀者能認清,《營養新知》是一個假借提供營養新知之名來推銷保健品的網站。它在每一篇文章的最後面都會建議您去購買iHerb這家公司的保健品,也會提供這家公司的折價卷。儘管它在每一篇文章裡都會提供很多科學資料來佐證這些保健品的功效,但問題是,大多數讀者根本就沒有能力來判斷這些科學資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要知道,科學研究,包括醫學和營養學,都是循序漸進的:先從試管,然後到細胞,然後到動物,然後到人體。而縱然是到了人體試驗,也還是有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很不幸的是,絕大多數的保健品是連動物試驗的階段都還沒達到,就拿出來賣,但是,《營養新知》這個網站卻把這樣的研究都當作是《有效》的科學證據。例如,在這篇蜂王乳的文章裡,就有10個《有效》的小標題:降膽固醇,促進健康,有益血糖控制,有益全身性紅斑狼瘡,有益乾眼症,有益口腔黏膜炎,改善經前症候群,改善皮膚老化,改善更年期症狀,改善癌因性疲倦症。儘管在這些小標題下面的內容裡偶爾會給一些警語,例如《仍需長期大型試驗進一步驗證》,但很不幸的是,普羅大眾就只會注意到小標題裡那些《有效》的字眼。好,我們現在可以來討論蜂王乳是否真的是無所不能。在那篇《營養新知》文章裡的第一段是:「蜂王乳(Royal Jelly)是蜜蜂下頜和下嚥腺分泌的一種白色或淡黃色的乳脂物質,這是女王蜂在幼體和成年階段唯一的食物」。看到沒有→《女王蜂唯一的食物》。這就是讓很多人意亂情迷,無以自拔的一句話。尤其是女性,更是以為吃了蜂王乳之後就會變得像女王一樣美艷動人。可是,你有沒有看到《營養新知》那篇文章裡的另一句話:「女王蜂每天可產下2000-3000個蛋」?所以,你希望自己也能每天產下2000-3000個蛋嗎?我希望讀者能認清,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特有的生長機制。牛吃草可以長得碩壯如牛,但人吃草則會死不瞑目。對蜜蜂有益的東西,不見得就會對人類有益。更可笑的是,儘管《營養新知》那篇文章聲稱,而大多數人也以為,女王蜂是吃了蜂王乳才會成為女王蜂,但事實並非如此。頂尖的科學期刊Science在2015-8-28發表A dietary phytochemical alters caste-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in honey bees(飲食植物化學成分改變蜜蜂階級相關基因的表達)。這項研究發現,所有雌性的蜜蜂幼蟲在孵化後的前三天都是吃蜂王乳,但是,到了第四天,除了女王蜂之外,其他的幼蟲就開始吃花粉和蜂蜜,而花粉和蜂蜜裡所含的植物化學成分p-cumaric acid(香豆酸)會抑制卵巢的發育,從而使得這些幼蟲無法變成女王蜂。換句話說,女王蜂之所以能成為女王蜂,並不是因為牠吃了蜂王乳,而是因為牠沒有吃到花粉和蜂蜜。不管如何,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是頂尖的癌症研究和治療機構,而它有提供非常詳盡的有關蜂王乳的資訊。它開門見山就說:「實驗和動物研究表明,蜂王乳可以降低血壓,膽固醇和發炎。 但是,人體研究非常有限,沒有提供充分的有益證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相當於美國的FDA)也有發表關於蜂王乳的意見。它表示當前的證據並不支持食用蜂王乳會帶給人類健康益處的說法。至於讀者王先生提到的《內人年近50,自覺月經週期慢慢不穩定,服用蜂王乳並且感覺症狀獲得改善》,我們先來看一篇4個月前(2020-7-20)才剛發表的綜述論文Royal Jelly—A Traditional and Natural Remedy for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and Aging-Related Pathologies(蜂王乳—一種停經後症狀與衰老相關疾病的傳統和自然療法)。它說:「蜂王乳在更年期的影響是一個進行了許多研究的實際主題。 不幸的是,只有少量的人類臨床試驗,而絕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切除卵巢的動物模型上實現的。」我們再來看一篇2018-4-29發表的研究論文Royal Jelly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Menopausal Symptoms Such as Backache, Low Back Pain, and Anxiety in Postmenopausal Japanese Women(蜂王乳補充劑改善了日本停經後女性的更年期症狀,例如背痛,下背痛和焦慮)。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發現蜂王乳能改善更年期症狀,但很不幸的是,這項研究的人員和經費都是出自一家蜜蜂產品公司(Yamada Bee Company),所以缺乏可信度。總之,蜂王乳的吹捧是一回事,現實則是另外一回事。不過,既然王先生的太太《感覺症狀獲得改善》,那就相信感覺吧。原文:蜂王乳的吹捧與現實
-
2020-12-13 養生.聰明飲食
讓你疼痛更嚴重!專家建議頭痛、腸胃不適別吃的食物
突發的頭痛讓人困擾,但你可能沒想到,有些常見食物會讓疼痛更嚴重;至於拉肚子時,進食更要留意,某些食物可能會讓你更頻繁跑廁所,相關食物禁忌不可不知。以下是專家列出在頭痛、腸胃不適時,你該拒絕或接納的食物。頭痛避免吃 | 陳年起司食品的年齡越長,產生的組織胺愈多。例如高達起司(Gouda)、帕瑪森(Parmesan)乾酪,可能導致大腦血管擴張,引發或加劇頭痛。避免吃 | 發酵食品酪胺酸(Tyramine)是一種胺基酸,常見於發酵食品如酸菜和泡菜,也可能引起頭痛。有些人的身體很難分解酪胺酸,因此更容易因為吃這類食物,引發大腦血管收縮和擴張的連鎖反應而發生頭痛。建議吃 | 瘦肉牛肉、雞肉和其他瘦肉含有維生素B2和輔酶Q10,可保持人體能量供應的暢通。雖然確切機制不清楚,但有研究支持,偏頭痛患者的大腦能量代謝存在問題,這可以解釋為何這兩種維生素有助緩解偏頭痛和一般頭痛。建議吃 | 黃瓜身體缺水的時候,會從任何含水的部位提取水分,包括大腦。大腦周圍的保護層會因此收縮而引發頭痛。吃黃瓜和西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可重新調節水平衡,而緩解頭痛。腹瀉、胃痛、惡心避免吃 | 乳製品乳製品含乳糖,須透過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為人體利用。乳糖酶存在於腸壁,當腸胃炎引起腹瀉時,乳糖酶可能暫時耗盡,因而無法分解乳糖,此時吃奶製品會加劇腹瀉、腹脹和腹痛。避免吃 | 麩皮麩皮中的不可溶性纖維含量高,它不溶於水,會用更快的速度將食物送入腸道,在正常狀況時,可幫助排便順暢,但在腹瀉發生時,麩皮、糙米、全麥麵食並不是好選擇。避免吃 | 豆類豆類中存在的糖,稱為α-半乳糖苷酶,會刺激胃部症狀,例如腹瀉和抽筋。這是因為人體可能無法合成足夠的還原酶來完全消化這些糖。建議吃 | 燕麥片燕麥片不僅溫和,還含有可溶纖維,可將水吸入消化道,有助增加糞便體積,並調節食物通過人體的傳輸速度。燕麥片還包含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的硒和鋅。建議吃 | 白米飯精製白米平時被視為不利健康的食物,但在鬧肚子時,卻是可以讓腸胃道喘口氣的食材。它富含澱粉、纖維含量低,可以讓糞便更容易成形、變硬。白米也是讓身體重新適應固體食物的好幫手。建議吃 | 香蕉腹瀉或嘔吐時,體內的鉀離子可能耗盡。鉀是平衡體內水分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平衡體內水分,並使細胞保持在最佳狀態。建議吃較青的香蕉,它具有更強的抗性澱粉,可促進腸道內好菌生長。資料來源╱赫芬頓郵報
-
2020-12-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疫苗有副作用? 莊人祥:6月後評估禁忌症
近期歐美國家陸續施打新冠疫苗,卻傳出有副作用的疑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6月會有較多資料,到時再評估誰可能不適合施打以及禁忌症等。莊人祥表示,各國施打後的經驗資料可供我國參考,像輝瑞藥廠與德國生技公司BNT等之前都沒有大量施打的經驗。問及我國是否將對疫苗副作用提出相關規定,莊人祥表示,預估待6月有較多資料,再評估疫苗施打的注意事項。近期英國率先施打美國輝瑞藥廠和德國生技公司BNT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後,發現有兩人出現過敏反應,據外電報導指出,英格蘭國家醫療保健服務醫療總監波維斯表示,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建議,有嚴重過敏史的人暫時不要施打。波維斯補充,兩人經治療後,目前復原情況良好。
-
2020-12-06 科別.婦科
懷有身孕能否做重量訓練?醫師:多動致流產觀念已過時
新竹一名29歲詹姓孕婦平時有重訓習慣,有身孕後擔心繼續重訓恐流產,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產檢,並詢問醫師是否可持續運動,經醫師問診與檢查,詹女無孕期運動禁忌症,若沒有身體不適,懷孕期間仍可規律運動,維持重量訓練與骨盆底肌訓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黃冠穎指出,一般認為孕婦要多休息、少動,以免流產的觀念已過時,懷孕期間若減少運動量且增重過度,即為孕期肥胖,容易導致併發症,如妊娠糖尿病。過去認為懷孕期間運動與流產、胎兒過小、孕婦骨骼肌肉損傷、早產有關,但目前並無相關文獻證實此說法。近期有文獻指出,孕期運動的好處,包含有較高機會可以成功陰道生產、較不容易孕期體重過度增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產等。黃冠穎說,孕期的重心改變,導致腰椎前凸、骨盆前傾、膝蓋內夾及荷爾蒙改變造成韌帶彈性改變,都可能造成孕期骨盆帶疼痛,包含下背疼痛、恥骨聯合疼痛。根據文獻指出,孕期骨盆帶疼痛可透過孕期運動改善疼痛情形。黃冠穎指出,2018年美國首次發表全民運動指南,建議孕期及產褥期應維持每周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且建議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孕婦,可持續維持。2019年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與2020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針對孕期及產褥期運動彙整最新文獻與專家意見,建議婦產科醫師應該鼓勵沒有禁忌症的孕婦於孕期及產褥期持續運動。黃冠穎提醒,設計孕期及產褥期運動課程時,必須針對個別孕婦調整內容,考慮核心肌群是否會出力、骨盆是否有前傾或歪斜及脊椎是否有腰椎前凸情況。運動強度也必須考慮到孕婦原本是否有運動習慣、工作型態、工作時所耗費的體力。最重要的是,婦產科醫師應告知孕婦本身是否有相關禁忌症,並熟知相關孕期運動指引所建議與不建議的運動類型,及提醒孕婦哪些情況是警訊,必須停止運動;若有運動傷害或相關不適症狀發生時,必須回診讓婦產科醫師判斷狀況,以利提供相關檢查與建議。
-
2020-12-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冬季食補有哪些禁忌? 「藥記三眉角」讓您吃的養身又健康
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民眾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民眾甚至是天天吃,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聰明食補:藥記三眉角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常見的飲食文化,國人常會將中藥材添加在膳食或菜餚中。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身體之用,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調節免疫功能。為保障民眾食用安全,衛福部公告「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例如生薑、山藥和枸杞,民眾可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直接作為食材使用;而人參跟黃耆則屬於「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的藥材」,可酌量添加在料理中,僅作為調味輔助之用,不得單一原料使用。不過民眾常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風險,哪些西藥會與中藥產生交互作用?要如何運用、搭配食材與中藥材?才能兼顧養生又能吃得安心,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以下三大眉角:眉角一:留意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藥物慢性病病人在使用藥食兩用的食材前,要留意目前使用中的藥品或保健類食品及考量自身疾病。例如服用心臟用藥(如digoxin)或降血壓藥-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furosemide和hydrochlorothiazide等)的病人,若同時食用含甘草的料理,較容易因低血鉀而增加西藥的毒性,或減低降血壓藥的療效;其中furosemide與人參併用則可能會降低利尿效果。另一類降血壓藥品-鈣離子阻斷劑(如nifedipine)與人參併用,恐會提高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至於有服用降血糖藥(如glyburide和glimepiride)的病人,併用甘草後,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併用黃耆、山藥等藥材時,宜注意可能會有增強降血糖的作用7。常見的抗凝血藥品(如warfarin)也宜避免與當歸、生薑和丹參等藥材併用,曾有文獻指出當歸成分中包含香豆素(coumarin),具有類似西藥的藥理作用,若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抗凝血作用,增加出血風險。此外,使用抗血小板藥品(如aspirin和clopidogrel)的病人,長期使用當歸、川芎時,則會加重抗凝血作用,提高出血風險的不良反應。建議服用上述藥品的病人,應留意食用含有中藥材的料理,了解潛藏的交互作用風險,食得健康。眉角二:適量攝取食補湯、肉類或沾醬食補湯除了中藥材外,很多人會加入酒、肉類、蔬菜、加工食品或是菇類烹調,再配上調味的醬汁,非常美味可口。但美食當下,暗藏許多健康風險。像是食用過量含有酒的食品,容易增加駕駛或操作機械的危險。有些湯頭多為高鈉、高油脂,搭配鹽分高的調味醬,補湯太油太鹹,一餐吃下來熱量不可小覷,易增加身體額外負擔;若過量攝取恐不利於患有三高、腎臟病和痛風的病人控制病情。因此在進補時,宜酌量攝取肉類和油脂,選擇少油、低鹽、少加工及高纖維的食材,讓您呷補、呷巧、呷乎健康!眉角三:食補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食補是冬季常見的料理,但吃補也得補對時機與體質。例如孕婦、三高者、心血管疾病者或腎臟病者等,宜先詢問中醫師或西醫師,經過專業評估,確認藥物交互作用及辨明體質後,再調配食用適合的食品,盡量不要自行選用或購買中藥材補身;若有身體不適(如感冒、腸胃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未蒙其利反先受其害。建議民眾生病時宜先詢問醫師或就醫治療,切勿以為食補可以治療疾病,因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選用中藥材作為食補材料前,宜先了解中藥材的正確使用觀念與考量本身現有疾病與體質,並應主動詢問中、西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了解藥材特性及食用方式,選用適量、適時與適合體質的食補方法。此外,平日也要格外注意保暖、充足睡眠及適度運動,透過正確用藥行為、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習慣,三管齊下,一起暖暖地渡過冬季!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11-28 新聞.健康知識+
如何聰明就醫選擇「手術後止痛藥物」 麻醉科醫師告訴你
急性手術後疼痛病人在手術後常會面臨的不適,若沒有給予適當的處置,可能會延長復原時間、增加併發症或演變為慢性疼痛的機會,也會影響生活品質。相反地,若適當地止痛,則可以改善病人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及減少相關費用。成功的術後止痛首先由正確的評估開始,包括術前的病史詢問、過去的用藥史(正在使用的止痛藥種類及劑量、過敏史、曾經歷的止痛藥副作用)、器官功能評估(有無肝、腎功能異常)、預計的手術範圍及傷口大小等,以制定術後止痛計畫。同時在術後,持續地詢問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口述或於圖表上指出疼痛程度,0到10分,0分代表完全不痛,10分為能想像最劇烈的疼痛),以評估並調整止痛的效果。常用於急性止痛的方法可分為止痛藥或介入性止痛。藥物則可分為鴉片類及非鴉片類止痛藥,其中後者主要包含普拿疼(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普拿疼相當常用的止痛藥,好處是副作用少、較沒有使用禁忌,可單獨用於較輕微的疼痛,或合併用於較強烈的疼痛。除了常見的口服劑型之外,目前也有注射劑型,方便暫時無法進食的病患使用。◎NSAIDsNSAIDs相比於普拿疼,多了減少發炎的效果,因此止痛效果更佳,但同時可能有腸胃刺激的副作用,也不適用於於腎功能不佳的病患;如果選用第二代的NSAIDs,則能減少對腸胃及腎臟的影響。◎鴉片類止痛藥的止痛效果比上述兩者強,且能隨著劑量增加而不斷提升止痛效果,因此在處理較劇烈的術後疼痛,尤其在術後前幾天,通常少不了它。在專業醫療人員監測及指示下使用,一般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但仍可能有噁心、嘔吐、便祕等令病患困擾的副作用。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在聰明就醫網站(Choosing Wisely),關於手術後止痛藥物有以下兩點建議:1.美國兒科醫學會:兒童手術後的止痛藥物,儘量減少鴉片類藥物,應先使用 Acetaminophen (普拿疼)或是 NSAID(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2.美國胃腸內視鏡外科醫師學會:避免單獨使用鴉片類藥物來控制手術後疼痛。聰明就醫的建議的目的在於,透過合併使用不同機制的止痛藥物,來發揮更佳的止痛效果;或是在達到相同的止痛效果的前提下,減少藥物的劑量,及其可能伴隨的副作用,尤其是鴉片類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即使評估術後疼痛的程度必需用到鴉片類藥物才能有效控制,在沒有使用禁忌下,仍應合併使用普拿疼或NSAIDs,而非一律單獨使用鴉片類藥物來止痛。◎介入性止痛除了合併不同止痛藥外,介入性止痛也是另一種可同時改善疼痛、減少鴉片類藥物副作用的選擇。介入性術後止痛是將低濃度的局部麻醉藥,注射於神經旁,以減少神經傳導疼痛的程度。只要是神經有經過的地方,都是可注射的部位,如傷口周圍、軀幹的側邊或背面(胸、腹部手術)、頸部或腋下(上肢手術)、腹股溝或大腿前後側(下肢手術)、脊椎旁(胸、腹部手術)。因較具侵入性,施作前會先與病患溝通,經說明同意後才會使用。成功的術後止痛,有賴於病患與醫療團隊在手術前後的充份溝通及計畫。透過團隊間的合作,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疼痛及改善術後恢復品質。
-
2020-11-25 養生.抗老養生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進入冬季後,台灣的氣候有時冷有時熱,有時早晚氣候溫差大,在這萬物收藏之時要如何調理身體做好養生?中醫師表示應保持「注意保暖」、「留意作息」、「適量進補」、「少吃生冷」等4大原則。 冬季注意氣候變化 頭、頸、背是保暖重點 澄明中醫診所薛沛芳中醫師表示,人體的頭部、頸部、背部主一身之陽,這些部位若沒做好保暖,容易受到風寒入侵,引起感冒、頭痛等影響健康,是在入冬後更應注意保暖的重點部位。而手腳因屬於循環末梢,是較不易保暖的部位,因此建議民眾冬季盡量避免短褲、短裙,手腳容易冰冷的族群可以透過泡腳改善末梢循環較差的問題。在冬季可適時的戴上帽子、手套、圍巾、襪子更有助於保暖。 冬季作息應早睡早起,運動穿搭宜洋蔥穿法! 在生活作息方面薛沛芳中醫師表示,入冬之後半夜到清晨的溫度普遍偏低,建議最好在晚上9點至11點就寢,並可將外套備於床側,以利中途起床上廁所或早上起床時保暖。起床時間建議約6~7點太陽出來之後為佳,下床前可以在被窩中先活動一下四肢再緩緩起身,並記得穿上外套適應溫差,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暖,並且避免快速起身的大動作。 許多人在清晨會有運動的習慣,但也應保持先等太陽露臉再開始運動的原則為佳。運動前後也應記得做好暖身和收操,並隨時補充水分、將汗擦乾,水分補充以溫開水為主。穿搭以一件穿上一件的洋蔥式穿法為佳,適度添加衣物,內衣建議可穿吸濕排汗的衣服,配上長褲,穿上連帽的防風外套,更有助於保暖。冬季時的運動可選擇較緩和的類型,如快走、太極拳、瑜珈等,半小時即可。 冬季飲食宜加辛香料,避免生冷降低免疫力 在飲食方面,薛沛芳中醫師則表示可酌量加入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胡椒、咖哩等,提振體內陽氣,並適量攝取堅果、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溫補、入腎的食物。飲食禁忌則應避免瓜類(南瓜、木瓜除外)、竹筍、冷飲、冰品等生冷食物,以免人體陽氣受損,降低免疫力。 冬季進補應適量,進補前也應與專業中醫師了解自己的體質及身體狀況為佳,食材便可依個人體質選擇適當的高蛋白質食物,如羊肉、鴨肉、羊肉等,並加入合適的藥材增強效果,烹煮的方式以燉補為佳,更有助於消化吸收。 薛沛芳中醫師特別提醒,冬季進補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食材相當重要,像是有三高、慢性病、痛風、感冒、生理期、體質燥熱的人就不適合進補,以免上火造成身體負擔。而腸胃功能不佳、容易脹氣、消化不良、容易軟便等族群,則應先將脾胃調養好再進補。提醒民眾在進補之前務必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影響健康。 除了提醒民眾冬季應注意的養生之道外,薛沛芳中醫師也介紹了三種不同有利冬季養生的食譜,其製作簡單相當方便,民眾不妨可以試試。 桂圓紅棗茶 材料: 龍眼乾3顆,紅棗3枚,水500ml 做法: 將龍眼乾、紅棗加入水中,大火煮滾後,小火煮10分鐘即可。 紫米紅豆粥 材料: 紫米1杯,紅豆1杯,水8杯。 做法: 步驟1:外鍋加入2杯水,跳起後悶10分鐘。 步驟2:外鍋再加入2杯水煮一次,悶10分鐘後加糖即可(依個人口味添加)。 進補藥膳 食材: 枸杞5錢,黃耆3錢,當歸2錢,川芎2錢,桂枝2錢,炙甘草2錢,紅棗5枚 做法: 藥材洗淨加入1000ml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20分鐘,可依個人喜好加入食材燉煮。 ※體質燥熱者不適合此方。進補之後,如果出現痘痘、口乾舌燥、嘴破、便秘等症狀是上火的表現,此時多喝水、補充一點蔬果,消除火氣。 《延伸閱讀》 .冬季保護心血管!溫差大易引心血管疾病,醫教4招保護好自己! .冬天洗澡防中風、心肌梗塞!醫:先洗手腳再洗身體,這些細節都要留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25 養生.聰明飲食
柿子、蛋白質一起吃肚子痛? 營養師告訴你為什麼
柿子不能與螃蟹一起食用?這是農民曆常見的食物禁忌,但這是真的嗎?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以前沒有冰箱,海鮮容易腐敗,引發腹瀉,加上柿子屬於高纖食物,腸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易引發腹脹腹痛問題,建議適量食用。 柿子含豐富維生素A、C 提升抵抗力、預防感冒 柿子被譽為秋季水果之王,因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具有抗氧化效果,經常食用,可以提升抵抗力、預防感冒,加上口感柔細,適合牙口不佳的小孩與老年人。柿子含有豐富維生素C,每100公克就含有20毫克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高,不輸給芭樂、奇異果。此外,柿子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β-胡蘿蔔素,有助於抗老化。 柿子含有鞣酸 蛋白質一起食用易消化不良值得注意的是,柿子含有鞣酸,不建議與蛋白質一起食用,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腸道蠕動功能不好,更應避免同時食用蛋白質(肉類、蛋類)及柿子。劉怡里指出,柿子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相當適合有便秘困擾的人,不過,腸胃道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可得謹慎食用,因為每年都有老年人吃太多柿子且吃太快,引發腹痛、腸阻塞。 柿子糖分較高 糖尿病友、有血糖問題者應注意食用量再者,柿子糖分較高,糖尿病友以及有血糖問題的民眾,應該注意食用量,不可吃太多,以免造成血糖突然上升。另外,從中醫觀點來看,柿蒂具有降氣止嗝的功效,除了能夠治療打嗝、反胃,也可改善咳嗽、氣喘,或是慢性支氣管炎等症狀,不過,應在中醫師把脈評估後才能食用。(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柿子配螃蟹不會中毒! 但3種人吃多恐出事 鈣含量跟牛奶差不多! 飯桌上常見的這道「高鈣蔬菜」排毒又抗癌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淋巴按摩促排毒、新陳代謝?教授破解淋巴按摩的真相
讀者Vivian在2020-1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經友人的介紹認識了您的網站,讓我獲益匪淺,可以少花冤枉錢在無用的產品上。感激不盡!我有個疑問要請教您。最近我國(馬來西亞)有位網紅美女藥師在其Facebook上推薦淋巴按摩刷。號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和水腫問題。藥師之前也有因為上傳了排毒和減肥藥迷思的影片而爆紅。之後又上傳健康迷思影片。現在卻賣起按摩刷,令我感到不解。上網谷歌了一下淋巴排毒,幾乎全部都是推廣此按摩的文章。請問教授這個是真的有效嗎?附上網址:https://fb.watch/1u7kg03RhX/ (影片在5.20開始提到淋巴按摩)讀者Vivian所說的藥師名叫Anjoe Koh許愫恩,而她的臉書的確都是在談健康、營養、瘦身、美容等議題。她有發表很多「破解迷思」的影片,但問題是她完全沒有提供科學證據,所以往往就會用一個迷思來“破解”另一個迷思。可是,普羅大眾無法分辨真偽,就會以為是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或什麼正確的知識。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這位藥師在2020-9-24發表的影片,長度約10分鐘,而它就是在破解各種健康迷思。其中有一個是〈吃飽之後馬上洗澡並不是會變胖,而是會猝死〉。這個影片有3千4百個贊、1千9百個分享和326個評論。那,我該怎麼評論呢?只能搖頭嘆氣。至於影片裡其他種種的破解迷思呢,唉!就省點力氣吧。上面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這位藥師在2020-10-25發表的影片,長度是2分20秒,而它就是在介紹和推銷淋巴按摩刷。至於有關這款產品的種種功效,就請看上面讀者Vivian的描述吧。「淋巴按摩」是翻譯自Lymphatic Massage,但這是俗稱或簡稱。正式的醫學名詞是Lymphatic Drainage Massage(淋巴引流按摩)。此一療法大約是在200年前開始出現雛形,但要等到1930年才有一套較完整的理論基礎和施行步驟。此一療法的最主要用途是加速淋巴水腫的消退。為了防止癌細胞的擴散,腫瘤外科醫生除了會將病患的腫瘤切除之外,也會將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切除,而這就會導致該部位的周遭出現淋巴水腫。另外還有一些情況也會導致淋巴水腫,例如受傷、充血性心衰竭以及血栓。淋巴水腫會讓病患感覺不舒服、疼痛、情緒低落、行動不便等等,所以施行「淋巴按摩」就可以加速改善這些情況。但是,「淋巴按摩」是有禁忌的。例如患有充血性心衰竭的人,曾經發生過血栓或中風的人,正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人,患有肝病或腎臟病的人,都不可以做「淋巴按摩」。「淋巴按摩」是一種醫療行為,所以是要由有執照的「淋巴按摩療師」來施行的。但是,有生意腦筋的人很快就想到光是憑著「淋巴按摩」這個詞就可以狠狠撈一筆。什麼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等等聽起來冠冕堂皇的養生保健術語也就應運而生。但是,想要做「淋巴按摩」就得去醫院或特定的診所或按摩院,而這畢竟是不太方便。所以,有生意腦筋的人很快就又想到可以推出家電型的「淋巴按摩刷」,而那位有生意腦筋的藥師也就很快就抓住機會,在臉書上推銷和販賣一款這種產品(請看插圖裡那個藍色圓圈)。這款產品其實也就是像一般的按摩刷一樣,而使用上也就只是在皮膚上刷一刷而已。那,這樣就能達到「淋巴按摩」嗎?有任何實驗證明嗎?要知道,一位職業的「淋巴按摩療師」是需要對淋巴系統有通盤的了解,那,一個連什麼是淋巴系統都不知道的人,就這樣胡亂刷一通,就能達到「淋巴按摩」了嗎?就算是真的能達到「淋巴按摩」,那,這樣就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嗎?還有那個什麼排毒。一個再荒唐不過的健康迷思,這位專門在破解健康迷思的藥師,竟然還親自在散播。Heather Thuesen是一位有執照的「淋巴按摩療師」。她在兩個月前(2020-9-8)發表What Is a Lymphatic Drainage Massage and Does It Work?(什麼是淋巴引流按摩,它是否有效?)。這篇文章不但是詳細介紹了《淋巴按摩》的歷史,理論,步驟等等,也討論了它是否具有療效。她在第二段說:「除了醫療應用之外,淋巴引流按摩現在被認為可以減少橘皮組織,可以做面部/下頜的雕塑,和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光是在Instagram看,就有超過190,000個帖文,被吹捧為2020年頂級美容狂潮之一。」所以,既然淋巴按摩是頂級美容狂潮,也就難怪藥師會乘機推銷淋巴按摩刷了。原文:淋巴按摩刷,藥師賣的,有用嗎
-
2020-11-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健食品不是有吃有保庇 藥師:別跟3類藥物一起服用
74歲許伯伯患有心律不整,最近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好處多,許伯伯聽了以後很心動,但因為本身在服用藥物,擔心會有副作用,便前往醫院諮詢。藥師評估許伯伯服用的藥物為抗凝血類,若再吃魚油一類保健食品,恐產生加成影響,增加出血風險,遂即時衛教正確用藥觀,強化許伯伯對保健食品的認知。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兩者差異在這裡近年保健風氣盛行,不少人常抱著「有吃有保庇」、「有病治病,無病安心」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保健食品。但市面上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琳瑯滿目,多數人都不清楚兩者差異,甚至在服用藥物的同時,補充多種保健類食品。王平宇說明,成為「健康食品」須有嚴格的審查標準,如:市面上部分魚油、紅麴產品等,有科學證據顯示其具生理調節及保健功效,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有健康食品標章(小綠人)及認證字號;而常見「保健食品」如:膠原蛋白、酵素等,僅做為一般食品使用,沒有實證證明其保健功效,且日常所需的營養素,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無需特別額外補充,且無論是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若食用不當、服用過量,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3類藥物 易產生交互作用王平宇指出,服用保健類食品前,需確定食用原因、建議攝取量,若因慢性疾病正在服藥者,更要清楚該食品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以免食補不成反傷身,常見易產生交互作用者如:抗凝血劑、降血脂藥物、免疫疾病藥物等:1、抗血小板、抗血凝劑:勿自行使用魚油、銀杏、維他命E等具活血功用產品,以免導致皮下出血、胃出血、血尿、出血性腦中風等出血風險上升。2、降血脂藥物:需避免與同樣具降血脂作用的紅麴併行服用,因二者並用時,如同提高藥的劑量,藥品的作用與副作用都會加強,可能導致疲倦、黃疸、肝指數上升、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深色尿液等副作用發生機率上升。3、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藥物:需避免與人參、牛樟芝、靈芝等具刺激、活化免疫系統功用者併用,以免藥物治療效果下降,導致疾病加劇。高血壓、腎臟類疾病 避免攝取高鈉補給品此外,高血壓與腎臟類疾病患者應避免大量食用雞精、蜆精、食補液等高鈉補給品,以免加重病情。針對許多人認為「只要將時間錯開就能避免交互作用」,王平宇提醒,多數藥物的作用時效為24小時,無法靠錯開時間減緩交互作用,若真有服用需求,應先向醫師、藥師諮詢,避免弄巧成拙,產生不良影響。延伸閱讀: 胃潰瘍、顧胃可多吃胃藥? 小心適得其反!這些潛在風險先看懂 服用抗凝血藥飲食有禁忌!不能吃綠色蔬菜? 專家告訴你正確解答
-
2020-11-04 科別.婦科
月經來吃什麼?營養師告訴你最適合月經期階段的食物
【文、圖/摘自高寶《生理週期循環調理飲食法》,作者崔西‧洛克伍德‧貝克曼】信不信由妳,但有一些特定的食物,在營養上經科學證實能夠幫助妳在週期的每個階段都能感到容光煥發。我會分別介紹每一種營養素,以及最能夠幫助妳平衡心情、充沛精力,並且確保妳的身體和那些狂野不羈的賀爾蒙能夠相輔相成,而非互相作對的食物。別忘了,每個階段的時間長短只是概略估計,而生理週期長度則是因人而異,所以請根據妳個人獨特的生理週期來調整與進行。把螢光筆拿出來吧,接下來妳會用得到它!●月經期階段(第1 ~ 5 天)食物週期,第一部分:這段時期是當妳的身體排出剝落的子宮內膜,也就是妳月經來的時候。妳的目標是活化妳的飲食,讓身體補充流失的營養。賀爾蒙的狀況:當黃體,也就是那些製造黃體素來支援並維護孕期的細胞,開始退化,而且也沒有胚胎著床的情況下(也就是肚子裡沒有寶寶),黃體素值就會劇烈下降。自從妳上次週期開始就一直在增厚發育的子宮內壁(子宮內膜)終於剝落,而現在妳也可以和妳的大姨媽打招呼了!雌激素值位於最低點,因此腦下垂體會釋放FSH 告訴卵巢要準備釋放另一顆卵子,迎接即將發生的排卵。食物+營養鐵質:該補充鐵質了!每天流失約一茶匙的血量(有些人還會因此有點貧血),有誰還能意氣風發?那個人絕對不是我。要對抗這些症狀,多補充鐵質就是關鍵!讓妳的身體從那些動物來源,像是紅肉、禽類以及魚類中攝取容易吸收的鐵質(血質鐵)來補充營養。非動物來源的鐵質(非血紅素)比較沒有那麼容易吸收,包括植物性、素食的來源像是扁豆、堅果、種籽、豆莢類植物、深綠色葉菜類、豌豆和豆類等。維生素C:想要促進非血質鐵的吸收,只要添加維生素C 就可以了。這種組合能幫助妳的身體更有效地吸收鐵質,而我們在這段期間內絕對需要盡可能吸收所有鐵質!多準備一些檸檬汁、番茄、甜椒、青花菜以及柑橘類水果在身邊,在妳的白豆或鷹嘴豆泥中加點檸檬汁,或在妳的菠菜沙拉中加些草莓。維生素C 不僅能幫助妳的身體吸收鐵質,也能在妳的飲食中增添一些抗發炎的抗氧化力量。一舉兩得!維生素B12:如前所述,此時妳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素值都很低,所以妳會更容易想要在下午好好地睡個午覺。維生素B12 是製造更多紅血球的重要元素。紅血球會攜帶氧氣到細胞中,妳的紅血球越多,妳的精神就會越好!維生素B12過低可能會導致妳昏昏欲睡,甚至會讓妳感到暈眩以及過度緊張。可以用乳酪、蛋、牛奶、魚類、蛤蜊、鮭魚、鮪魚或禽類來補充妳的維生素B12。由於維生素B12 只存在於動物性產品中,如果妳是純素或素食主義者,請選擇含有維生素B12的營養補充品,例如那些「替代」奶、營養強化的穀物片、大豆類製品,或是乳酪替代品像是營養酵母。Omega-3:如果妳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有經前症候群的問題,妳絕對不是唯一一個!很多女性在這個階段的初期都依然還會出現經前症候群(例如腹脹、疼痛、乳房脹痛)。此外,前列腺素,也就是引起疼痛感的脂質化合物,此時正是分泌最旺盛的時候。不過,請不要因為症狀而感到挫折,多吃一些有助於克服疼痛的食物,像是亞麻籽、Omega-3 強化的蛋、鮭魚和核桃。鋅:鋅在每個月的這個時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礦物質。鋅能有助於重新礦化和清潔血液。在生理期可以食用牡蠣、牛肉、海帶、營養強化的穀物片和花生醬來提高鋅攝取量。維生素B:還不快把那些富含維生素B 的碳水化合物交出來!這句話並不是要限制妳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只是要妳選對碳水化合物。最好的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是那種富含纖維的,例如藜麥、糙米、燕麥、扁豆、豆類以及地瓜。自然療法:飲食中添加薑、羅勒、薑黃、肉桂、大蒜、巴西利以及香菜,能有助於對抗發炎反應。一些提倡者相信覆盆子葉茶能減少經前症候群,但研究依然相當有限。種籽週期法,第一階段:種籽週期法是一種飲食技巧,在飲食中輪流食用種籽被認為能夠調節妳的週期。我將會在第三章的「種籽週期法」中更詳盡地探討,但在這個階段,如果妳想要使用種籽週期法,可以每天食用1 大匙的亞麻籽和1 大匙的南瓜籽,直到第14 天。營養禁忌:減少酒精、辛辣食物以及咖啡因的攝取。大量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經血過多,增加鐵質流失和貧血的風險。咖啡因攝取過量經證實會在月經期階段提高雌激素,但這個階段的雌激素值應該要是低的。為了減少賀爾蒙干擾和失調,我建議每天最多飲用1 至2 杯咖啡因飲料。來自冰茶、檸檬汁和軟性飲料裡面的精緻糖類都會讓經痛加劇,因此請改喝不含糖的飲料,像是氣泡水、花草茶以及檸檬水。身體的各種感受妳或許會感到腹脹、疲倦,而且絕對是狀態不佳。妳在月經期中會流失鐵質,因此精力會下降,雌激素和黃體素值也很低,所以妳一定是感覺不太舒服的。頭幾天,妳或許會想吃碳水化合物和即食品(拜託放下那個貝果)來減少經前症候群症狀。基本上,妳會覺得不太像平時的自己。所以,小姐,妳的目標就是要放鬆,讓自己慢慢恢復。疲勞:覺得想睡沒關係,尤其是因為循環雌激素和黃體素值驟降的緣故。因此,最好不要去挑戰很操的飛輪課或是工程浩大的居家改造計畫。花時間做瑜珈、健走以及輕度的伸展運動。我們不需要在每個月的每一天都處於「啟動」狀態,特別在這個階段是更是如此。慢慢來吧。嘴饞:妳可能會想吃熱食,像是燉菜、湯品或是讓妳感到舒服自在的家常炒菜。讓這些能帶給妳慰藉感的食物幫助妳重新找回精力,滋補養身,恢復元氣,準備面對生理週期的下一個階段。經痛:特別是在我們月經期的頭幾天,經痛可能會讓人難以忍受。子宮必須收縮才能夠釋放子宮內壁,所以也難怪我們可能會經歷劇痛了。當內壁準備在月經期被釋放時,有些人也會在稍後的黃體期感受到這種不適。親愛的,忍耐一下撐過去吧!
-
2020-10-26 科別.腦部.神經
每天洗多少次手才算強迫症?腦科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在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經歷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會有強迫性觀念或行為,抑或兩者都有。這些症狀會影響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學習、社交等。從統計上說,強迫症患者一般有高於平均水準的智商和受教育程度。強迫症患者常持有強迫性想法,比如,覺得周圍混亂不堪,擔心親人會離世或有神祕的力量會殺死自己或親人,等等。為了「避免」此類壞事發生,強迫症患者採取一些重複的儀式性行為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比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他們知道這些強迫性的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卻控制不住自己,以至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強迫症的重複行為和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同,可被視為過度的、難以改變的習慣。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害怕病毒或細菌感染,產生不由自主的禁忌思維(包括性、宗教和傷害),想要傷害他人或者自己,希望周圍的事物非常整潔、有規則,追求完美的狀態。強迫性行為包括:過分清潔,以精確得近乎變態的方式來整理物品,反覆檢查(比如多次檢查門有沒有上鎖),強迫性計數,等等。重複行為或者儀式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強迫症強迫症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有強烈的執迷衝動和想法,另一方面是採取儀式性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人們常常以為有反覆洗手,反覆檢查門鎖,或者把東西擺得十分整齊、規整這些行為就是強迫症。實際上真正的強迫症比這嚴重得多。並非習慣性行為就是強迫症,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反覆確認一些事情的行為。有強迫症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強迫性想法和行為,即使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超出了實際需求。強迫症患者每天至少會花一小時在強迫性思維或者行為上,並且即使他們完成強迫性行為或者儀式,也不會覺得愉悅,而只是從焦慮中得到暫時緩解罷了。真正的強迫症患者其實只占總人口的 2%。強迫症非常折磨人,強迫症患者幾乎不能或者根本不能控制他們的執迷念頭和衝動行為,並為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強迫性思維和行為會嚴重干擾患者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社交,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患上嚴重的憂鬱症。要區分一個人是強迫症患者還是只是有強迫傾向、喜歡一絲不苟生活的普通人,判斷標準是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這個人生活的干擾程度。有一些強迫症患者還會有抽動障礙,叫做妥瑞氏症或者抽動症(也叫抽動穢語症候群)。具體症狀是突然做一些重複性動作,比如眨眼、做鬼臉、聳肩、擺頭、肩膀痙攣、清嗓子、吸鼻子或者發出咕嚕聲。強迫症的症狀通常在成年早期顯現,男性的發病年齡小於女性,不過也有人在三十五歲之後發病。強迫症的遺傳貢獻率是 25%左右,也就是說一個人患強迫症有四分之一取決於遺傳因素,四分之三取決於環境因素。強迫症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輕或自動消失,但也有可能加重。童年時期受過虐待或者重大心理創傷,會增加患強迫症的機率。神奇的是,強迫症還會因為病菌感染而發病,有一種鏈球菌感染會引發兒童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異常( PANDAS),患病的兒童會出現強迫症的症狀。歷史上一些名人深受強迫症的困擾。美國的飛行英雄霍華德.休斯( Howard Hughes)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十多歲時患上強迫症。最初他在吃豆子時對豆子的大小非常在意,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後再吃;後來他開始害怕灰塵與細菌,為了從櫥櫃中拿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六到八張紙巾裹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並用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是著名的發明家、電氣工程師,他自童年時期起就飽受幻覺(任何單字都能在他眼前形成生動的畫面)、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時而亢奮時而憂鬱)、成癮行為(賭博)、強迫症(所有重複動作必須能被三整除)的折磨。
-
2020-10-22 科別.泌尿腎臟
大愛捐贈腎臟難等…年輕末期腎病男子 靠父捐腎成功移植
30多歲楊姓男子是家庭經濟支柱,多年前因末期腎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他到長庚醫院登記希望接受大愛捐贈腎臟移植,但一直未等到配對適合的腎臟。後來楊父想捐1顆腎臟給兒子,經過一系列檢查評估通過審核,順利完成移植,術後定期回門診追蹤,復原狀況良好。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資料顯示,全台目前有7800多位末期腎病患者登記等候大愛捐贈的腎臟,以1年不到200例患者完成移植手術推算,所有末期腎病患完成移植將要約40年時間。目前有不少患者等待超過10年以上,仍未等到合適的腎臟供移植。基隆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劉冠麟表示,楊姓患者從事服務業,工作時間雖較有彈性,但也會為了透析與工作時間衝突感到困擾。楊父看在眼裡,以為愛莫能助,但有天陪兒子到醫院,得知有腎友接受家屬捐贈腎臟,表示也想捐腎給兒子。劉冠麟說,法律規定捐腎者須年滿20歲、自願捐贈,且為末期腎病患者5親等內血親或配偶,接著安排移植協調師訪談衛教,讓捐腎者及末期腎病患者了解移植及術後長期照護情形。醫師評估捐腎移植手術,首要考量感染與惡性腫瘤,因腎臟移植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增加感染與惡性腫瘤嚴重度,因此未治癒的感染及未完全切除或治癒的惡性腫瘤,皆屬腎臟移植的禁忌症。劉冠麟表示,一般來說低復發機率惡性腫瘤經完全切除或治癒,追蹤2年以上未曾復發;高復發機率惡性腫瘤,經追蹤5年以上未曾復發,才可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下一步是免疫方面的評估,包括雙方的血型是否相容,HLA組織型態的符合程度,T及B淋巴球交叉試驗檢測雙方是否會發生排斥反應。在精神科門診評估精神、心理狀況,社服人員訪談評估家庭及社會支持狀況後,最終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去年成功完成親屬捐贈腎臟摘取及移植手術。劉冠麟說,目前親屬捐贈腎臟摘取手術皆採腹腔鏡進行,術後約5日出院,腎臟移植手術後約2星期出院。腎臟移植患者需長期門診及藥物治療,捐腎者也建議定期追蹤,確保健康狀況維持良好。
-
2020-10-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後需注意什麼? 家醫科醫師:3類情況宜留心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檢查為佳唷!流感疫苗開打,接種完流感疫苗之後身體居然有些感冒症狀,這樣算正常嗎?有過敏體質、對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會誘發過敏症狀嗎?接種完該注意哪些照護重點?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高,目前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僅將「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列為接種禁忌症,其餘民眾經醫師諮詢後即可安心接種,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三類狀況:1.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應加壓注射處至少2分鐘。柳朋馳醫師補充,這類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時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個人病史與用藥狀況(如使用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等藥物),經醫師評估後可採用較細的針頭注射流感疫苗以減少出血狀況;此外,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及凝血異常患者在接種後應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注射處是否有出血或血腫狀況,若皆無不適反應再離開。然而,柳醫師也叮嚀,一般民眾若無特殊狀況,基本上不建議搔抓或揉壓打針處,只要確認注射後5至10分鐘後沒持續出血或出現血腫即可安心。2.對雞蛋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接種後建議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再離開。參考英、美等國之做法,疾管署今(109)年已正式將「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中移除。然而,柳朋馳醫師補充,絕大多數民眾皆能安心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鑒於仍有相當小的機率可能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搔癢、出疹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氣喘、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唇腫脹等),因此提醒有過敏病史者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最好主動留院觀察30分鐘以上,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更安心。3.疫苗與其他藥品皆可能出現副作用,若症狀持續逾48小時應主動回診檢查。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柳朋馳醫師也補充,打完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發揮保護力,但並非完全對流感免疫,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仍有感染流感的可能,但會降低感染機率且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因此,提醒民眾在秋冬病毒肆虐時,仍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6 新聞.健康知識+
吃飽後躺平可緩解腦供血不足?運動會胃下垂? 醫師解析餐後4個迷思的真相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 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這個小妙招來自於短視頻APP抖音,相關視頻稱飯後不要站著或坐著,而應該躺著,因為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腦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緩解由缺血帶來的不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網上盛傳的其他飯後養生小妙招靠譜嗎?飯後養生的正確姿勢又到底是什麼?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迷思一:餐後平臥可緩解腦供血不足? 真相:立即躺下不利於消化“飯後'葛優躺'不可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如意在看過相關視頻後,向記者解釋道,人們在剛吃過飯後,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楊如意提示道,若飯後立即入睡,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逐漸降低,很容易使食物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令人發胖。迷思二: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 真相:適當鍛煉可促進胃腸蠕動“從正常生理角度來講,進食與運動無直接關係,餐後可以運動。” 楊如意解釋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飽餐或充分進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則可能產生如下風險:其一,由於進食後人體胃腸道過分充盈,從而引起胃腸道在腹腔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若此時劇烈活動,易導致相關器官在腹腔內扭轉、變形,造成腸系膜供血障礙,易引起腸壞死,此類情況常見於兒童群體;其二,進食或者飽食後,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引起腹腔壓力增高,導致嘔吐,甚至引發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楊如意建議,飽餐之後,可適當地活動,比如散步,這樣既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也可以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不過,雖然飯後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要馬上開始。“飯後不要急著散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中醫師毛偉表示,飯後人體胃內充滿食物,馬上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部震動,加重胃負擔。尤其是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若飯後立即活動,可能會加重病情。迷思三:餐後飲茶提神刮油?真相:茶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就“餐後飲茶提神刮油”這一說法,毛偉表示,有人認為,飯後喝一杯濃茶,能幫助排除油脂,減輕油膩感,幫助消食、減肥,但實際上飯後立即喝茶,不僅不能消食、刮油,還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導致便秘。毛偉解釋道,茶中富含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阻礙人體有效攝入營養;茶鹼還會抑制小腸吸收鐵元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而言,更不能過量飲茶或者喝濃茶。另外,還有很多人特別關心,餐後能否立即飲水的問題。對此,楊如意坦言,餐後立即喝水會降低人體內酶類物質的含量,且飲水會加速食物離開胃的速度,使飢餓感再次出現,不利於減肥。“此外,餐後大量喝水,還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楊如意建議,餐後喝水時間與進餐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左右,同時還需要注意,要適量飲水,以免加重胃腸負擔。迷思四:飯後馬上喝優酪乳助消化?真相:兩小時後才是最佳飲用時間飯後喝水、茶都不能助消化,那喝優酪乳是否可行呢?“飯後喝優酪乳,也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餐後不要立刻喝優酪乳,飯後兩個小時喝較為合適。”楊如意表示,只有當人體胃液的pH值較高時,才能讓優酪乳中所含乳酸菌充分生長,利於身體健康。而飯後兩小時左右,人體內胃液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此時飲用酸奶最佳。“雖然優酪乳不宜飯後立即飲用,但它是個營養很全面的食物。優酪乳富含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楊如意補充道。不過,楊如意表示,對於減肥人群,喝優酪乳還需控制量。資料顯示,100克優酪乳熱量為72大卡,即便是脫脂優酪乳熱量也不低。對於超重人群而言,在吃早餐或午餐後,輔以優酪乳為宜,同時主食量需適當減少。“優酪乳本身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天天如此,脂肪就可能悄悄上身。”楊如意提醒道。餐後養生禁忌有這些楊如意介紹道,飯後忌立即喝茶,此時喝茶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鐵質的吸收;忌立即喝冷飲,此時喝冷飲會引起腹痛腹瀉;忌立即吸煙,此時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比平常更容易進入人體;忌馬上洗澡、游泳,此時洗澡、游泳會減弱消化能力;忌馬上睡覺,立即入睡易導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助消化?楊如意表示,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較大,人們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在飲食調養方面,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在服藥方面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此外,在運動方面,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適度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大家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不要吃太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但不要立刻躺下。”楊如意提示道,少量多餐可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使得胃液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水果、喝湯,該飯前還飯後?另外,很多人喜歡飯後吃水果、喝湯,其實順序反了,這些東西最好在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滯於胃中,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將吃水果的時間提至飯前,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許多人習慣吃飽飯再喝湯,而飯前喝湯可以給口腔、食管、胃、腸等食物的必經之道加點“潤滑劑”,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14 新聞.健康知識+
對雞蛋過敏,還能打流感疫苗嗎?
又到了流感疫苗接種的季節,你知道哪些人打流感疫苗要注意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資訊指出,若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或是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之外,對於雞蛋過敏者仍可安心施打,但接種前仍建議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於接種後停留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如此便能放心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流感疫苗多由雞蛋胚胎培養而來,若是已知對雞蛋過敏者,還能接種流感疫苗嗎?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即便對雞蛋蛋白質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因此今 (109) 年起,衛生福利部參考美國、英國做法,不再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列為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症之一,亦即對雞蛋過敏者仍可接種流感疫苗。 然而,若已知對雞蛋過敏者或是有過敏體質者接種流感疫苗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吳書毅醫師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前最好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診斷評估;此外,由於雞蛋過敏大多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或出疹的狀況,因此若擔心出現不適反應,建議接種後密切觀察30分鐘,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即可。此外,今年流感疫苗還多了一支經由細胞培養的「輔流威適」,沒有雞蛋過敏的疑慮,且亦在公費疫苗選項之列,唯僅適用於3歲以上民眾。吳書毅醫師補充,自費接種細胞培養疫苗的費用較雞蛋胚胎疫苗稍高,但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各家疫苗的抗原性相同、保護力相仿,因此若無特殊考量,可無需拘泥於廠牌或製程的差異。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哺乳期間可以吃藥嗎?藥物搜尋排行榜常見藥物
得知懷孕到生下來哺乳期間,媽媽們最擔心的一件事,其中一項就是服用藥物會不會影響小朋友的健康,某些藥物在懷孕或哺乳期間可以安全服用,而其他藥物可能會對未出生或出生的嬰兒產生不利影響,在這些經常被搜尋的藥物中,特別介紹常見的5樣藥物分別是那些。一、葉酸(Folic Acid)FDA懷孕用藥類別:A葉酸在孕期及哺乳期間的使用,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在懷孕期間經常出現葉酸缺乏症,而葉酸缺乏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例如:神經管畸形。此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議所有育齡婦女每天從飲食和/或補充食品中攝入0.4毫克葉酸,不僅可以預防婦女貧血的發生,也可預防懷孕期間的葉酸缺乏問題。二、鎮咳藥物DextromethorphanAU TGA懷孕類別:A目前並無相關報告證明,在懷孕期間使用鎮咳藥會增加致畸胎作用的風險。補乳期間,目前亦尚無相關報告證明,藥物是否會進入母乳中,但常規劑量不太可能對哺乳期嬰兒造成傷害,尤其是超過2個月的較大嬰兒,且使用上的益處應勝於風險。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IbuprofenFDA懷孕用藥類別:C在妊娠中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的使用會增加胎兒動脈導管過早閉合的風險,因此應避免;在妊娠30週之前,關於潛在胚胎胎兒風險的研究尚無定論。本藥物是哺乳母親的首選鎮痛/抗炎藥,目前尚無相關報告指出,本藥會對母乳喂養嬰兒產生不利影響或影響產奶量。四、選擇性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CelecoxibFDA懷孕用藥類別:D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妊娠早期使用前列腺素合成抑製劑後,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另外在妊娠後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會導致胎兒動脈導管過早閉合、胎兒腎功能損害、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延遲分娩。由於本藥會進入乳汁中,在澳大利亞和英國的用藥指示中,服藥期間不建議母乳喂養嬰兒。五、廣效四環素抗生素MinocyclineAU TGA懷孕類別:D如果在懷孕期間使用本藥物,或者患者在服用本藥物時懷孕,則應告知患者本藥物對胎兒的潛在傷害,使用四環素可能會影響嬰兒牙齒的形成並引起牙齒出現黃灰色棕色變色,在英國的用藥指示中,禁止使用,除非必要,否則不建議使用。由於本藥會進入乳汁中,四環素被認為在母乳喂養期間是禁忌的,應避免使用這種藥物。
-
2020-10-07 養生.聰明飲食
痛風患者千萬別碰大豆製品?營養師:該少吃的是這些東西
「營養師,我有痛風,豆腐、豆干、豆包、豆漿這些大豆產品,我都不能吃,對吧?」在門診,遇到痛風的患者,只要一聽到「豆製品」這3個字,似乎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的恐懼,但是,豆製品真的是痛風患者的宿敵嗎?痛風是指尿酸鹽晶體沉積在組織(關節、骨骼、軟骨、肌腱等)所造成的各種症狀,血中尿酸高是痛風的可能誘因。尿酸是由嘌呤(我們俗稱的普林)代謝所產生,然而普林存在於動物或植物體中的細胞內,所以嚴格來說普林在生物體無所不在。研究發現,體內尿酸約70~80%來自於身體代謝生成,會受到性別、年齡、種族和基因等這些不可變的因素影響;20~30%則是來自於飲食,如:飲用酒精性飲料、果糖或蔗糖含量高的蘇打水和果汁等;或是其他因素,如:肥胖、疾病、利尿劑的使用而導致尿酸排泄減少或是生成過多。雖然,基因遺傳代謝決定了體內大部分尿酸生成,但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吃太多富含普林的食物和血中尿酸高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經常攝取高普林可能會有較高痛風發作的風險,痛風發作起來,總是令人感到痛不欲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好的策略來降低痛風發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改變都是可以達到有效控制血中尿酸的方式。過去,人們被教導痛風患者,豆製品是禁忌,近幾年,陸續有研究告訴我們,痛風患者對於大豆食品的恐懼觀念要修正了!1998年日本一篇研究指出,吃豆腐會微幅增加血漿中的尿酸濃度,但是同時也增加了尿酸清除率和尿酸排泄率。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尿酸清除率> 6.0 mL / min(正常下限)的痛風患者而言,豆腐是痛風患者優質蛋白質的來源。2011年亞洲營養相關期刊彙整5個相關的研究,結果跟1998年日本研究結果相似,攝取黃豆製品後血中尿酸會微幅增加,但跟痛風發作並無相關。另外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黃豆製品攝取頻率跟尿酸呈現負相關,而且另外常被痛風患者列為禁忌食物的蕈、菇,也在此次結果分析發現香菇攝取頻率也跟尿酸濃度呈現負相關,最後作者也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國人,應減少內臟攝取,但可增加蔬果(胡蘿蔔、蕈菇)、黃豆製品、海藻等食物攝取,以避免尿酸濃度增加。豆製品另一個常被列為禁忌的重點則是在於,普羅大眾認為「黃豆製品=高普林食物」,2014年一個研究利用科學方式分析食物中普林含量(以下皆為每百公克食物,所含的普林量),分析結果發現豆漿為22毫克、豆腐為20毫克、毛豆為47.9毫克、新鮮香菇為24.4毫克、豬肝為284.8毫克、豬腎為195毫克、豬里脊肉為119.7毫克,當然數字對一般民眾根本沒用,我們應該要知道的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或是痛風患者,每天到底可以吃多少普林?依日本治療高尿酸血症建議普林攝取每天限制約400毫克。所以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食物中所含的普林量越少越好了。根據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中指出,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約 1.0 mg/dL左右,無法將血尿酸值降低至6.0 mg/dL,因此若要把血尿酸值降下來,可能須依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並配合低普林飲食控制。另外,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是控制血尿酸值的一個好方法,建議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風的患者可以遵循以下方式,或許可避免急性痛風發作,讓我們的生活保有一個極佳的生活品質!一、維持標準的體重(BMI維持在18.5 kg/m2~24 kg/m2)及腰圍(男性
-
2020-09-30 科別.一般外科
兒出生後罹患小耳症 母自責觸犯懷孕禁忌抑鬱倒下
「醫師,這個孩子沒有耳朵怎麼辦?」剛滿十個月大的翔翔,出生才被發現患有小耳症,翔翔的爸爸還沒抱到剛出生的孩子,就看著醫師、護士手忙腳亂,翔翔的媽媽看見兒子沒有耳朵,一度自責在懷孕期間是否觸犯禁忌,當場大哭失聲,坐月子期間吃不好喝不下,誘發憂鬱症,大的小的都在哭鬧,翔翔爸爸形容,前段時間家裡每天都在上演八點檔,直到近期在羅慧夫基金會的協助下才慢慢好轉。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教授羅綸洲表示,每5000名新生兒中有一位小耳症患者,透過產前檢查是可以檢查出來的,小耳症的患者大多都是醫師疏忽沒檢查到,才會導致出生後才發現罹患小耳症。小耳症大多發生在單耳,發生小耳症的耳朵,聽力僅能聽見90分貝左右的聲音,另外一耳的聽力正常,不太會影響到語言發展,由於小耳症的患者沒有外耳,成長過程中常會被歧視,多需要手術協助重建外耳。羅綸洲表示,重建外耳有二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用人工材質重建,另一種是用自體軟骨重建;前者須等孩子約五歲後執行,後者則建議在十歲以後執行,無論是哪一種,依照過往的經驗,都希望在上小學前完成,避免日後的言語霸凌與歧視,造成孩子終生的心理問題。翔翔的媽媽說,看見老三出生時沒有一邊的耳朵,心都碎了,除了錯愕只剩下難過,每天責怪自己「怎麼把孩子生成這樣」,只要看到孩子只會哭,沒辦法照料他,這時候照顧全家的責任全落在翔翔爸爸身上。翔翔爸爸說,四年前自己的媽媽病倒送入安養院,一直走不出陰霾,終於在去年心情好轉,兒子卻小耳症,太太又誘發憂鬱症,當時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也不能讓太太倒下,太太倒下就沒有依靠了,每天面對太太的咆哮、懊悔、哭聲,從沒停歇地安慰她。翔翔爸爸說,還記得有一晚真的快受不了了,向天禱告「拜託,天主給我力量」,那時是自己最脆弱的時刻,但如今也撐過來了,雖然也不曉得自己那段日子到底過得有多痛苦,但現在太太在基金會的協助下,逐漸走出憂鬱與自責的陰霾。羅慧夫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無論是唇顎裂或是小耳症的患者,家屬初期都會面對到自責的心理狀態,基金會能夠給予的就是協助家屬接納,以及給予正確的觀念,讓他們不要擔心,後續則是會幫助孩子自我認識,並對大眾宣導教育,包含與教師溝通等,避免未來歧視、霸凌影響他們的人生。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都需要用愛心,撫慰每顆正在受苦的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亟需募集1600萬,募款金用途在國內包括生活補助津貼、心理修復、團體適應營隊;在國外包括義診手術、醫療照顧、培育當地醫護人才。好好長大募款活動網址:https://www.nncf.org/growup2020
-
2020-09-26 科別.指甲.足部
灰指甲該如何根治與預防? 這些事情你必須做!
萬一感染灰指甲該如何根治呢?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指出,目前治療灰指甲的用藥,包括口服、外用、雷射和拔掉指甲等方式,分別介紹如下。1.口服藥:藥物經由肝臟代謝,須檢測肝功能指數變化;有些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要小心,而有些藥物則不建議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患者使用。在肝功能檢查方面,必須在服藥前和服藥數週後各檢測一次。口服藥物的治療期:一天1次,手指甲感染需連續服用42天,腳趾甲則是84天。2.外用藥物:因為指甲板結構較難穿透,所以治療甲癬的藥劑有比較特別的指甲油劑,透過溶劑快速揮發的作用提升藥劑濃度、穿透指甲板殺黴菌,每週一次,腳趾甲需要持續9-12個月,怕吃藥或有禁忌症的人可選用此法。但每次擦新的藥劑前,必須先磨掉上週的藥膜。3.雷射:許多外國研究利用雷射的光熱效應殺黴菌、促進指甲生長速度,但療效不如上述兩類治療,若想自費嘗試請尋求合格的醫療機構治療。4.拔掉指甲:如果拔除指甲後,指甲生長環境仍充滿黴菌的話,結局仍是再復發,而且傷口照護是個問題。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血液循環較差、凝血功能差的人不適用。治療甲癬時也要治療足癬,口服藥可兩者兼具,有些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部位受到黴菌感染,如:臀部、胯下、身體、四肢,若採用口服藥物治療可一網打盡。此外,日常生活要盡量保持患部乾爽,才能避免有利於黴菌生長的環境,進而幫助治療成功率。哪些因素會影響甲癬治癒率?1.甲癬嚴重程度2.以前是否有過甲癬感染3.家人是否也有類似感染症而沒有接受治療4.病人合併其他疾病的狀況,例如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形5.病人當下其他用藥的狀況6.病人是否服藥規則、正確擦藥7.病人是否提供皮膚、指甲(趾甲)乾爽、乾燥的環境邱足滿醫師建議,民眾在公眾場合要穿著適合的鞋子,不要打赤腳,並保持腳的涼爽和乾燥,而指甲也要修剪成適當長度,不宜過長或太短,平時要穿充分吸汗的襪子,清洗時可用60℃以上的水溫洗45分鐘,鞋子則可用臭氧來殺菌。食藥署提醒萬一家人有足癬和甲癬,也應該同時治療,並考慮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預防再度感染。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