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神經細胞
共找到
220
筆 文章
-
-
2021-11-30 該看哪科.眼部
三高、空汙都入列!醫:黃斑部病變不再老年限定
「那是一位年輕護理師,才二十多歲。因為需要輪三班,生活相當忙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眼科馬尚德醫師說,「高度近視800度的她,有一天突然覺得看東西怪怪的,中間視野有一片灰灰的、被遮住的感覺。到眼科檢查,才發現視力僅剩0.3!」進一步做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以及眼底螢光血管攝影(FAG)後發現,年紀輕輕的她已出現黃斑部病變,馬尚德醫師說,後續經過三次治療,視力能夠恢復到0.6,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馬尚德醫師強調,「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了!」黃斑部病變危險因子,三高、空氣汙染、高度近視都入列視網膜位於眼球後極部,若將眼睛比喻為一台相機,視網膜就如同相機的底片,視網膜本身有感光神經細胞,黃斑部則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具有精準的彩色視覺,能助視力看得清楚。隨著年紀增長,眼睛內感光神經細胞密度下降、分布不均及代謝廢物的累積導致黃斑部退化,一般認為跟老化、人種、體質都有關係,馬尚德醫師表示,目前也發現現代的生活型態及生活環境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也可視為一種新型態的文明病。「高度近視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馬尚德醫師指出,「台灣高度近視的人口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臺大醫院的研究顯示,高度近視兒童比例,近年來大幅上升,可能讓黃斑部病變年輕化。」根據公衛的研究,抽煙、PM2.5空氣汙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與黃斑部病變有關。看東西扭曲、有暗影,黃斑部病變症狀莫輕忽!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濕性黃斑部病變」,馬尚德醫師解釋,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在黃斑部出現一些代謝廢物沉積;濕性黃斑部病變是因為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長出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會出血、滲漏液體導致黃斑部水腫,使黃斑部的結構異常,因而造成視覺扭曲、視力惡化。因此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看東西時,筆直的線條會變成波浪狀或有中心視野缺陷。馬尚德醫師分享,「年輕人出現黃斑部病變時,通常會較早發現,因為年輕人較常用眼,在發現視野怪怪的時候,便會就醫檢查。臨床上很多老人家都是拖到視野出現大片缺損或黃斑部病變末期才就診,黃斑部的感光細胞因已萎縮、死亡甚至已經形成疤痕組織,不僅預後較差,還可能有失明風險。」及時診斷、及早治療黃斑部病變懷疑黃斑部病變時,可以安排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來檢測黃斑部狀況,馬尚德醫師說,黃斑部的厚度非常薄,正常時小於300微米,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是利用紅外線來掃描視網膜,不需要施打顯影劑,便可幫助我們了解黃斑部的結構,並能偵測黃斑部血管的分布、判斷新生血管的活性、是否有出血或積水的情形,既能診斷黃斑部病變,也可以追蹤評估治療的成效。確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後,要及早接受治療,以阻止視力繼續惡化。馬尚德醫師解釋,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光凝固雷射療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光動力治療PDT(Photodynamic therapy)等。馬尚德醫師強調,「如果可以越早進行治療,新生血管還沒廣泛延伸、出血或形成疤痕組織,及早治療讓新生血管消退,視力就可以明顯進步,避免視力不可逆的喪失,甚至失明!」貼心小提醒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足夠的用眼距離,每用眼30分鐘,便休息5至10分鐘,馬尚德醫師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睛防曬,使用3C產品時可將螢幕的亮度調暗。為了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美國眼科醫學會建議每天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測試,輪流遮住一隻眼睛,用未遮住的眼睛盯著方格圖的中心點,正常狀況下應該會看到筆直線條,假使看到線條扭曲、變形、有暗影,便可能是黃斑部病變,務必盡快就醫。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年人疾病,高度近視、抽菸、空氣汙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體重過重等皆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具有危險因子的民眾記得要定期檢查眼睛,馬尚德醫師呼籲,由於年紀越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越高,50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症狀,也應定期檢查。如果看東西出現扭曲、模糊、黑影務必盡速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把握治療時機!原文: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環境太吵千萬別戴耳機 耳科醫:耳機不要連續使用超過1小時
「你說什麼?我聽不清楚!」聽損的原因很多,有先天也有後天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先天耳道閉鎖等,較難預防;但後天成人聽損則可依照聽損類型和原因加以預防。傳導性聽損台北榮總耳科主任黃啟原表示,耳朵的構造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傳導性聽損通常發生在外耳、中耳,例如聽小骨沾黏、耳膜破損、中耳積水等。成因:慢性中耳炎佔半數以上。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系系主任林鴻清表示,慢性中耳炎是常見導致後天聽損的原因,尤其傳導性聽損病例中,中耳炎就佔一半以上。若未改善不良衛生習慣,且未好好治療,可能導致耳膜感染、破洞,而長期反覆感染流膿,也可能進一步使得聽小骨沾黏,造成聽力下降。黃啟原解釋,小朋友因為耳鼻喉的距離較短,容易因為感冒而引發急性中耳炎,但現在醫療發達,急性中耳炎90%不會造成聽損後遺症,然而若因為耳咽管結構、體質因素,造成容易反覆發炎,就會成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除了造成傳導性聽損外,細菌跑進內耳也會造成感音神經細胞受損,成為混合型聽損。預防:減少感冒、有耳朵悶塞感即刻就醫。要預防慢性中耳炎造成的聽損,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減少感冒外,若有鼻竇炎或鼻炎等容易造成慢性中耳炎的疾病,應特別注意,鼻子過敏一周以上、耳朵有悶塞的感覺時,一定要到耳鼻喉科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感音性神經聽損成因:多因老化或長期暴露噪音環境,藥物也會影響。感音性神經聽損主要是內耳的感音神經受損,例如因老化神經細胞減少,或是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而造成神經損傷等。由於感音性聽損常見因噪音、老化和藥物對神經細胞傷害造成。林鴻清表示,有些癌症用藥如Cisplatin,或是抗生素如鏈黴素具有內耳毒性,因此治療過程中應監控聽力。預防1:避免長時間或在嘈雜環境使用耳機。關於職場的噪音傷害,黃啟原表示,現在工廠等工作場域已訂有規範,包括工作場域的噪音監測、噪音時間暴露和配戴合適的降噪裝備如耳罩等。但最令人擔心的,是民眾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玩遊戲,音量過大不自覺而造成聽力逐漸下降。他提醒,耳機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且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使用,避免將音量調太大聲;若是環境較嘈雜,可選用降噪耳機。預防2:老化聽損難預防,但可及早介入延緩退化速度。老化是自然現象,較難預防聽損的發生。但老年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延緩失智的發生。黃啟源表示,聽力老化是緩慢的過程,並非「一夕之間」忽然聽不見。通常聽力老化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因此50歲以上成人最好一年做一次聽力檢查;若發現長輩聽不到燒開水的「嗶嗶聲」,也要注意可能有聽力退化的現象。林鴻清表示,若發現家中長輩在溝通上需要重複說明兩、三次,可能或多或少已有聽損,造成溝通障礙,應至醫療院所檢查聽力,並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但林鴻清也認為,目前聽力檢查多集中在醫學中心,診所無法做精密的檢查,政府應透過補助或是支付標準的改變,讓聽力檢查更為普及,以減少聽損的發生。混合型聽損混合型聽損可能中耳構造和內耳神經皆造成傷害,而造成聽損。例如中耳炎導致傳導性聽力損失,同時又因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或細菌入侵內耳,而引起感音神經細胞受損。不要亂挖耳朵耳垢塞住聽不清 找醫師幫你清臨床上也常見因為耳垢塞住造成聽不清楚的個案,通常只要將耳垢挖除即可。黃啟原提醒,耳垢通常會隨著新陳代謝自行排出,有些人習於挖耳朵,反而又將耳垢往回塞,造成堵塞。如果因耳垢造成聽力下降,最好到耳鼻喉科由醫師以專業器具清除。
-
2021-11-16 失智.像極了失智
肥胖也會提高失智風險!飲食學會「這7招」脂肪攝取不過量
近年來,以預防的觀點研究發現,失智症與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生活習慣會導致疾病間的因果關係,尤其上了年紀後,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罹患失智症,但若能實踐減少危險因子的生活方式,還是有機會可以預防。「避免過食」以預防慢性病的元凶─肥胖構成我們人類身體的細胞,在血液輸送過來的氧氣和養分支持下,能維持一定的功能,腦神經細胞也不例外,因此若缺少血液輸送過來的氧氣和養分,就無法發揮作用。一旦血液因故停止流動,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引發失智症。會造成血流變差的原因,就是血管老化,也就是動脈硬化,而促進動脈硬化的最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脂質異常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要預防及改善這些慢性病,就一定要預防及改善「肥胖」。當平常所攝取的熱量,遠遠超過消耗的熱量時,就會被囤積起來,引發肥胖。所以要改善肥胖的情形,就必須適度運動,以增加消耗的熱量,同時改掉「過食」的習慣,以減少攝取的熱量。有過食習慣的人,往往不容易察覺自己吃太多,所以不妨確認一次自己的飲食內容看看。通常有過食傾向的人,會出現「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等特徵。或許一般人會認為,要擺脫長年培養下來的飲食習慣並非容易的事,但只要掌握下圖的訣竅,就能有效預防過食。👉🏻預防過食的7大訣竅1、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2、不要一邊看報紙或看電視一邊吃飯,也就是不要「邊做事邊吃」。3、在家裡吃飯時,限定自己只在某個固定位子上吃。4、一天3餐,盡量在固定時間裡吃。5、留下一口配菜。6、想再吃一碗飯時,先強迫自己等5分鐘看看。7、每一餐都不能大吃特吃(集中一次大吃)。「適度運動」也能有效預防慢性病及失智症不論如何努力在注意飲食生活,若不運動身體,就無法增加熱量的消耗,導致多餘的熱量一直囤積在體內,引發肥胖和慢性病。所以要有效預防慢性病及失智症,除了必須改善飲食生活外,仍需「適度運動」。要預防慢性病所需的運動,並不需要具有競賽性或提升技巧性的運動,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先刻意多活動身體即可。例如減少搭電梯和手扶梯的次數,增加爬樓梯的機會;要買東西時,就走路到附近的市場或商店街等處購買,不要開車到遠處的購物中心去。只要多下點工夫,都能成為不錯的運動。等開始習慣活動自己的身體後,就每星期撥出三天的時間來,每天做30分鐘的輕度運動。只要以此為目標,就能養成運動的習慣。這裡要推薦的運動方式,就是人人都能輕易辦到的「走路運動」走路運動,並不需要為了讓自己大量流汗而快步健走,實際上要預防慢性病,最有效的運動強度,應該是有些出汗的程度,所以不妨以一邊走路還能一邊交談的速度來走即可。走路運動是一項不需要選擇場地,又能安全進行的運動,所以不必想得太困難,只要先從到附近散步的感覺開始做起即可,不過一定要記得穿運動鞋出去走路,不要穿皮鞋或馬靴等鞋子走路,否則很容易受傷或出意外。👉🏻開始跟著一起走路運動吧!1、視線看向正前方,同時收下巴。2、抬頭挺胸,並伸直背脊。3、手肘要彎成直角,並大大地往前後擺動。4、步伐盡量拉大一點。5、往前踏出的腳,腳踝應彎成直角,就能自然地以腳跟著地。6、位在後面的腳,應伸直膝蓋,並用力踩踏在地面上,彷彿要將腳尖拉起來般。---------------------------------------👉🏻進行走路運動時的也跟需要跟著注意補充水分及其他事項● 以容易活動、具有透氣性、吸水性的服裝為主。● 一定要帶毛巾和水(開水或運動飲料)。● 開始走路之前,先喝一杯水,走路過程中,也要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開始走路之前,重新綁好鞋帶。● 必要物品全部放進腰包裡,以空出雙手。
-
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8個問題,邀請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解惑!Q:巴金森病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預防嗎?若得到巴金森病有機會治癒嗎?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多數巴金森氏症(巴金森病)病友發病原因不明,老化是最常見風險因子,約10%至30%的病人與基因遺傳有關;其他環境因素,例如,務農長期接觸農藥或工廠暴露重金屬、糖尿病和飲食習慣,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對於有效預防巴金森氏症,目前醫界並無共識,但臨床建議,盡量減少相關環境風險因子暴露、控制好三高疾病,可降低罹病風險;另有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因、養成運動習慣,對於減少巴金森氏症發生率可能有若干保護效果。人體四肢要正確、平順地做出動作,需要許多腦部神經細胞正常合作,如果中腦黑質負責分泌「多巴胺」這種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出現動作障礙,隨細胞愈死愈多、多巴胺分泌愈來愈少,症狀逐漸明顯。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即是不可逆的變化,雖然目前沒有治癒巴金森氏症的方法,但及早發現警訊,積極介入,仍可望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延緩步入失能。Q:如何提早發現自己是否得到巴金森病?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察覺,臨床顯示,巴金森氏症病友者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之前,就出現便祕、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前期症狀。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自我檢測,動作很簡單,右手伸直,手指打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再換左手,一樣輕按25下。如果發現速度不同、變慢、停頓,或手指打不開、開合大小改變,建議到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網站,回答「巴金森病自我檢測表」等問題,做進一步檢測。Q: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會發生腦萎縮、失智嗎?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典型三大症狀為「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在日常生活表現,則包含表情減少、字體愈寫愈小、持筷用餐等精細操作變得不靈活、走路小碎步或腳無法抬高,以及身體僵硬,影響平衡反應能力。除了手抖、動作慢等常見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病友也常出現憂鬱、情緒障礙、睡眠問題、嚴重便祕等非動作症狀。臨床觀察,在巴金森氏症前期若合併情緒不穩、焦慮等症狀,病友服藥後,若出現抗藥性和副作用,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劑量。依照巴金森氏症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第二期症狀出現於雙側,第三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軀幹平衡反射能力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第四期行動困難,到了第五期,患者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終日臥床。巴金森氏症發病10年以上,藥效維持時間遞減,藥物副作用也變明顯,容易合併認知退化,應與「路易氏體」(Lewy body)沉積相關,也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共病所造成;前者常有視幻覺,後者則以記憶變差為主,臨床上仰賴醫師仔細區分,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家屬耐心與愛心地照護。Q:懷疑自己可能得到巴金森病,該掛哪一科?李政霖表示,如果懷疑罹患巴金森氏症,建議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確診病友回診時,建議由了解其生活狀況的家人陪同,因為大部分病友缺乏病識感,且容易出現衝動控制的問題,例如瘋狂消費購物、嗜睡等,或是合併其他認知功能退化而出現固執、不理性等行為,此時,家屬告知醫師相關細節,才能夠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降低副作用。巴金森病40秒手指操【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警訊/及早警覺憂鬱焦慮 不能忽略的巴金森病前兆
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大腦基底核中的黑質細胞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多巴胺,多巴胺的正常分泌與否將影響動作順暢程度,包括手腳不自主的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和平衡障礙等動作障礙。此外,巴金森病病友也常有焦慮、憂鬱等問題,多半出現在病程早期或晚期階段,但容易被視為心情不佳、老年憂鬱,而相關症狀也易與老化、阿茲海默症混淆,為此耗費多年時間,遊走其他科別門診,耽誤治療。巴金森病病友及家屬常出現情緒障礙或照顧壓力,下列三個摘自「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成員的案例顯現無疑。案例一:父親由於肢體僵硬難以行走,容易跌倒,即使想勸父親多做運動、寫字看書,但父親只想坐在沙發看電視,什麼都不想做,不知道怎麼與父親溝通。(張小姐)案例二:母親半夜睡覺時總是會一直發出「啊啊……」的叫喊聲,問她為什麼叫呢?母親說她是因為睡不著,然而母親半夜的叫喊聲會干擾鄰居作息,請問該怎麼做才能幫助母親。(羅小姐)案例三:父親自從得到巴金森病後,母親就一直陪伴在身邊照顧,長期以來母親承受生病父親的負面、憂鬱情緒,很擔心母親的心理狀況。(陳小姐)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引發憂鬱、焦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說,巴金森病廣義分為三型,包括原發型,病因為基因、老化及不明原因引起退化性腦疾病,其中包括年輕型及家族型,占比約七成屬最大宗;次發型為腦中風等腦血管問題、水腦症,或長期暴露殺蟲劑、重金屬環境等;非典型是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脊髓小腦萎縮症、多系統退化症等,這類病友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在腦神經細胞老化過程,代謝退化性蛋白-路易氏體慢慢沉積在腦部等處,在巴金森病病友真正發病前十至二十年,路易氏體逐漸沉積在腦幹,造成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減少,引發不自知的憂鬱、焦慮或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一旦路易氏體沉積至大腦皮質,即正式發病出現單側肢體僵硬、動作慢、手抖等巴金森病的運動症狀。憂鬱高峰期,多發生在剛確診及疾病後期。蔡睿蘋說,巴金森病病友可能出現不自知的憂鬱症前驅症狀,但憂鬱高峰期仍多發生在剛確診及動作功能變差的疾病後期,此疾病發展階段中,五成病友患有輕度憂鬱症,好發族群為女性、年輕型病友及有憂鬱症家族史等。巴金森病治療依不同致病原因給予治療,蔡睿蘋說,如多巴胺分泌不足,就用補充多巴胺藥物來治療。當病友出現憂鬱症狀時,則給予不影響巴金森病治療的抗憂鬱藥物為主。讓巴金森病病友不開心的三句話用對溝通技巧 才能舒緩憂鬱與巴金森病病友相處,溝通方式很重要,蔡睿蘋表示,溝通順利能幫助舒緩病友的憂鬱情緒 。以下是徵詢「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成員後,整理出病友聽了最容易感到不開心的三句話。×不要總是面無表情扳著一張臉。○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因腦部多巴胺分泌異常,容易導致臉部肌肉僵硬,沒有情緒反應,此時應讓病友按時服藥,可鼓勵病友練習做「臉部微笑操」,減緩臉部肌肉緊張讓說話放鬆。臉部微笑操:嘴角往上揚做微笑動作,將上揚動作做到最大,維持五秒,放鬆後回到原表情。×整天看起來悶悶不樂,你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開心一點。○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容易有憂鬱表現,對生活沒有動機、興趣,此時除藥物控制病情外,應讓病友尋求心理支持及正面思考,或藉由病友團體的力量,多與人接觸互動。巴金森病症狀不可逆,長期對於照顧者的身心也造成壓力,除了尋求社會長照資源及喘息照顧協助,也可以透過心理諮商輔導或治療舒緩壓力。×吃飯變慢、連筷子和湯匙都拿不穩,如果不想吃飯就不要吃。○適當溝通技巧病友因手抖症狀,無法拿穩餐具吃飯,一旦步入中晚期病程,肌肉活動力變差,造成吞嚥困難,家人可以準備方便進食的輔具和軟爛好吞嚥的食物,讓吃飯更順利。此外,「陪伴用餐」也相當重要,不要把病友當作小孩子責備,應保持基本尊重,讓長輩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08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
這一年多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除了原來的工作,更要快速審查新冠疫苗及新藥,忙得人仰馬翻,工作負荷極為沉重。FDA通過新藥 引起軒然大波拜登總統上任後,本來在FDA資歷完整,人緣也很好的代理局長Janet Woodcock,被聘任局長的機會很高。沒想到,在她的管轄下,FDA在今年六月通過了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引起軒然大波。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其療效的科學證據不足,價格更不便宜,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產生排擠作用,此新藥不但對阿茲海默症病人沒有助益,還會排擠掉日常照護阿茲海默症病人的人力、設施等資源。資源的錯置,更可能剝奪更多能夠有效治療其他疾病的病人獲得完善照護的機會。在醫界、媒體及國會議員批判下,代理局長終於決定由公正的第三者進入調查整個該藥的審查過程。雖然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但根據媒體報導,似乎藥廠與審查委員之間有違規的行為。拜登必須在11月中旬以前任命食藥局長,看來代理局長被真除的可能性不大。數十年來,阿茲海默症在人口日漸老化的國家造成沉重的醫療及社會問題。而治療藥物的研發卻一直沒有著落,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這回FDA硬着頭皮通過史上第一個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原因。六先進國研究 發生率下降 沒有治療藥物的窘境,固然令人失望,但根據去年一個針對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典、荷蘭等六個已開發國家研究發現,自1988年到2015年,這些國家雖然由於人口老化,每年阿茲海默症病人增加,但是數據卻顯示,這20年間,前十年,阿茲海默症發生率降低13%,近十年發生率更下降16%,這是可喜的現象。回顧過去半個世紀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就不難理解這個逆轉,因為歐美先進國家,自1960年代開始注重公共衛生,如禁菸活動,以美國為例,在1960年代,吸菸人口是42%,到了2019年已降至14%。心血管疾病就跟著降低,連帶也降低了失智的風險。同樣的,在1963年,美國施行空氣清潔法案(Clean Air Act),逐漸降低空氣及水的鉛汙,而大幅降低對大腦及血管的傷害。飲食及生活習慣 有助預防而這半個世紀中間,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民,透過腦的使用,讓神經細胞產生更多的連結,大腦就更有能力去抵抗類澱粉沉積的傷害。與此同時,醫療方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療及預防,也有長足進步。綜合以上多種因素,終於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發生率明顯下降。這個事實再次告訴我們「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不要捨本逐末,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與資源用在對的地方。更加積極地落實禁菸、降低空汙、推動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對於已經罹患慢性疾病的人,醫界則應用心提供必要的衛教與適當的照護,去延長每位病人有用的生命。
-
2021-11-0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血管性失智症治療新契機 台灣團隊成果登上國際期刊
目前失智症難以有效治療,台大、中研院研究團隊成功利用微能量超音波,找到刺激神經再生的機轉,有望開啟血管性失智症新的治療方式,研究成果領先全球,登上國際期刊eLife。台大醫學工程所教授王兆麟表示,全球失智症治療市場規模高於100億美元,並以複合成長率10%成長中。市場目前還沒有把超音波用在治療失智症的產品,團隊研發領先業界3到5年,預計在3年內完成專利布局、動物實驗以及人體臨床試驗驗證療效等。科技部今天舉行研究成果記者會,在科技部「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支持下,王兆麟、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志成、台大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文翔、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組成跨校、跨領域團隊,探索微能量超音波在治療腦中風所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陳文翔指出,失智可以分成阿茲海默症跟血管性失智症2大類。血管性失智症可能由小中風引起,有手腳局部失能或影響情緒與記憶力等狀況,目前治療方式可能是針對受影響功能來做復健,藥物主要是增加活性或做預防,臨床效果有限,另外也有幹細胞臨床試驗,但尚未有明顯成果。王兆麟指出,過去學術界對於超音波對神經細胞的機轉運作方式並不清楚,團隊這次開發出微針式超音波刺激儀,透過比細胞小百倍的玻璃針尖發射超音波,針對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進行刺激,進而調控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影響細胞內的生物訊號傳遞。也就是說,團隊一大突破在於找到超音波刺激對神經細胞進行調控的機轉。王兆麟表示,團隊進行多項實驗,發現可以透過超音波刺激產生神經再生現象,有機會應用在未來治療血管性失智症所需要的神經修復。陳文翔指出,未來臨床上會希望達到非侵入式的治療方式,未來也許可以讓病人戴上類似耳機的設備,「但不是聽音樂,而是聽特殊頻率的微能量超音波」,來刺激局部神經再生,極具發展潛力。
-
2021-11-01 養生.聰明飲食
吃魚補充Omega-3變聰明? 「16種魚類營養」曝光:這些人要注意份量
常聽人說:「多吃魚有益身體健康!」吃魚的人頭好壯壯、變聰明,既可預防心血管 疾病又可以防癌。真的是如此嗎?究竟吃魚有什麼好處?你愛吃魚嗎?為什麼長輩總說吃魚會變聰明呢?魚類富含Omega-3 幫助腦部發育營養師高敏敏解釋,因為魚肉的脂肪中含有Omega -3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DHA和EPA,它們是構成腦部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可幫助腦部發育。魚類熱量排行榜 你最愛哪一尾?1、鯖魚/417kcal碳水0.2/蛋白質14.4/脂肪39.4 (g)2、秋刀魚/314kcal碳水0/蛋白質18.8/脂肪25.9 (g)3、鰻魚/254kcal碳水0/蛋白質18.1/脂肪19.6 (g)4、虱目魚/179kcal碳水0.2/蛋白質21.8/脂肪9.5 (g)5、鮭魚/158kcal碳水0/蛋白質24.3/脂肪6 (g)6、香魚/147kcal碳水0/蛋白質18.5/脂肪7.5 (g)7、黃鰭鯛/136kcal碳水0.6/蛋白質19.2/脂肪6 (g)8、紅魚/118kcal碳水0/蛋白質19.9/脂肪3.7 (g)9、青甘/118kcal碳水0/蛋白質22.6/脂肪2.4 (g)10、紅甘/115kcal碳水0.2/蛋白質21.9/脂肪2.4 (g)11、白鯧魚/115kcal碳水0.2/蛋白質17.7/脂肪4.4 (g)12、台灣鯛/108kcal碳水1.3/蛋白質18.3/脂肪3.3 (g)13、鬼頭刀/107kcal碳水0/蛋白質21.8/脂肪1.5 (g)14、金槍魚/100kcal碳水0/蛋白質23.3/脂肪0.1 (g)15、鱸魚/98kcal碳水0.9/蛋白質19.9/脂肪1.5 (g)16、石斑魚/90kcal碳水0/蛋白質20.2/脂肪0.5 (g)(以上為每100g之數值)魚類好處多 深海魚、淡海魚輪流補充高敏敏指出,魚肉的纖維結構比較短,所以比其它肉類容易咀嚼吞咽、更容易消化吸收,供人體使用。而除了變聰明外,吃魚好處也很多,例如增強保護力、恢復體力、修補傷口、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都相當有幫助;建議不論是深海魚或淡水魚都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輪流均衡攝取。吃魚份量要注意 去除內臟防重金屬此外,食藥署也曾建議,吃魚的份量可以依照年齡做調整:1-3歲:2份/每週、4-6歲:3份/每週、孕婦:7-9/每週(一份=約三根手指併攏的大小及厚度),但應注意鯊魚、旗魚、鮪魚及油魚等份量,若要攝取,孕婦及育齡婦女每週不宜超過1~2份,6歲以下兒童則每月不宜超過1份(35克);或是也可以選擇小型的魚種,如鯖魚、秋刀魚、鱸魚等,重金屬殘留量相對較低。高敏敏補充,通常魚內臟組織所累積之重金屬也較瘦肉組織高,建議去除內臟再吃。延伸閱讀: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魚油、魚肝油差在哪? 兩者用途不同!營養師揭「食用時機」過量會積毒 
-
2021-10-24 養生.聰明飲食
泡麵不利健康只是因為缺乏營養?營養師曝常見迷思
吃起來又香又療癒的泡麵,真的是萬惡食物嗎?今年5月新冠疫情嚴峻,民眾瘋狂搶購泡麵、乾拌麵,造成大缺貨,大家應記憶猶新。一般泡麵保存期限約半年,如果當初庫存太多,差不多已到(過)了保存期限。現在開始趕進度的人,要注意別吃到營養不良、影響健康。迷思1 泡麵可以保存半年,是因為添加防腐劑。營養師解讀:台灣泡麵靠乾燥保存,非使用防腐劑,但購買進口泡麵仍要留意成分。有些人認為泡麵能久放,是因為添加防腐劑,聯新國際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怡玫指出,台灣食藥署規定泡麵不能添加防腐劑。她解釋,食物存放要避免「腐敗」與「變味」,細菌或黴菌分解食物時產生有害物質讓人體中毒,添加防腐劑是避免「腐敗」。以泡麵來說,經油炸或乾燥,微生物欠缺水分就不能生存,所以只要泡麵密封不打開,且包裝沒有破損,就不需添加防腐劑。不過他也提醒,國外泡麵規定不同,購買進口泡麵時仍需留意成分標示。迷思2 泡麵紙碗上的蠟,吃進肚會黏在胃壁上。營養師解讀:蠟吃下肚會隨糞便排出,且一般泡麵紙碗多是塑膠淋膜製成,並非塗蠟。市售泡麵有分袋裝跟碗裝,碗裝的又分為保麗龍及紙類,到底哪種比較好?吳怡玫說,保麗龍的成分是苯乙烯聚合,結構不穩定,溫度大於攝氏75度就會分解,也容易被有機溶劑溶解出苯乙烯單體。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苯乙烯列為有致癌疑慮的物質,特別是對紅血球及肝臟方面健康的影響,苯乙烯亦存在於自然界,但含量少,像最早的苯乙烯單體就是從肉桂酸萃取出來。但苯乙烯的人體容許量大,民眾不必太擔心,但應盡少接觸。而紙碗內裡的蠟熔點大約是攝氏62至64度左右,塗蠟容器遇70度以上熱水就會溶解,所以多用於低溫或冷藏容器。不過網路傳「蠟吃下肚會黏在胃壁上」,是錯誤說法,蠟進入人體後無法消化,胃壁上有黏液和分泌胃酸,加上消化蠕動,蠟會一路帶進小腸,最後化作糞便排出。吳怡玫說,一般泡麵紙碗並非塗蠟,大多是用塑膠淋膜製成,但多數產品不會標示使用何種塑膠,建議仍盡量少用免洗容器高溫沖泡。迷思3 泡麵過期有油耗味,只是風味不佳,還是可以吃。營養師解讀:氧化出現油耗味,建議別食用,自由基影響健康。「變味」是食物氧化、出現油耗味,吳怡玫說,一般食品會添加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BHA、BHT避免氧化,不過氧化影響的不只是風味問題,食物經過氧化會產生對人體不利的自由基。吳怡玫提醒,一旦超過保存期限,腐敗菌與黴菌的孳生就有較多不確定性;至於氧化問題,雖然泡麵製作時已添加抗氧化劑,但是儲存中仍會緩慢氧化、產生過氧化物或裂解產生丙二醛,如出現油耗味就是食物已氧化,建議別再食用。迷思4 泡麵不利健康的原因,只是缺乏營養。營養師解讀: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傷害,影響心血管健康。「泡麵對於健康的影響,主要是自由基與氧化。」吳怡玫說,泡麵大多經130至140℃油炸製成,溫度愈高愈易氧化,吃進過多含自由基的食物,會增加致癌、細胞死亡或老化的風險,加上泡麵營養成分單一、鈉含量高,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質等也應注意。吳怡玫指出,自由基與氧化會造成細胞膜傷害,其中傷害最大的就是擁有最長細胞膜的神經,可能讓細胞死亡,神經細胞幾乎不會再生;自由基也會使DNA正常序列發生改變,引起基因突變,增加致癌機率;而身體裡代謝很快的玻尿酸、軟骨素,也容易因自由基攻擊斷裂;食物氧化裂解產生丙二醛,會跟蛋白質結合,讓蛋白質不易更新,造成老化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1-10-2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中風先打119 不要自行就醫
70多歲的大學教授在台上演講,突然左臉歪斜、說話不清,台下聽講的醫師友人立刻打119,送教授抵達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造成急性缺血性腦梗塞中風,經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服用抗凝血藥物,教授住院一周順利出院,追蹤4年都不曾發病。專家提醒,腦中風發生後,要第一時間辨識、打119、2小時內送達醫院,才能在黃金3小時內用藥,如果錯失良機,恐怕就是躺著出院。令人擔心的是,高達80%民眾習慣自行就醫、不打119,導致醫院無法提前做好準備。三總一般神經科主任、腦中風學會秘書長周中興表示,常見腦中風三大症狀:臉歪嘴斜、單側手腳無力、口齒不清,但腦中風學會2020年調查,34%民眾誤以為腦中風會昏迷倒地,對常見症狀反而不以為意。周中興說,超過7成腦中風都是缺血性,每缺血1分鐘,就會有200萬個腦神經細胞死亡,但醫院收到腦中風病患後,醫療團隊還要做初步評估、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判斷檢查結果,才能用藥,大約1小時,因此「縮短到院時間」,是爭取黃金治療時間的關鍵。三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提醒,超過6成初次中風的病人會在1個月內失能,所以預防絕對勝於治療,CP值最高的預防策略,就是「控制三高」。如果血壓沒控制好,中風風險增2.1倍,高血壓加上吸菸,中風機率暴增6倍;但如果能降低血脂30mg/dL,可減少13%中風機會。李俊泰呼籲,民眾如果有三高的任一項、心房顫動、吸菸、體重過重、腦中風家族史,又無運動習慣,以上條件只要符合三個,就是「腦中風高危險群」,應立即與專業醫師討論,降低腦中風風險。
-
2021-10-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克服COVID19之後 冠狀病毒之父:還有更多等待人類
有「冠狀病毒之父」美譽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昨天受邀到成大演講時,透露許多未來新興病毒的的狀況,他表示,由於蝙蝠與病毒的特性,未來會有更多的新興病毒出現,等待人類去克服,絕對不會只有COVID-19,而COVID-19患者中大約有8%無法痊癒、成為一種長期的疾病,詳細的情況目前學界仍不清楚,等待更多的研究。前成大校長賴明詔昨天受邀回成大進行「醫學領域大師講座」時,以「克服新冠病毒的希望為挑戰」為題演講,表示過去新冠病毒只會造成感冒等,學界對它的興趣不大,但自己卻發現其獨特,放棄從醫投入研究,實驗室因此有許多獨創的成果。他表示,目前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已有8株,除了SARS、MERS(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COVID-19等之外,當全球仍在對抗新冠肺炎病毒時,寮國與中國大陸又分析出新的冠狀病毒。有這麼多新興病毒帶來新的傳染病,賴明詔表示,研究顯示SARS等病毒的傳染來源都是蝙蝠,主要是蝙蝠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擁有獨特的免疫系統與很強的DNA修補功能,造成牠身上有很多病毒卻能和平共存,全球有1300多種的蝙蝠,大部分都帶有各種病毒、尤其是冠狀病毒。「蝙蝠在東方是吉祥福氣的象徵,但對人類來說其實並不吉祥」他開玩笑說,加上冠狀病毒有3萬多個基因體,比起其他病毒多很多,其RNA的特性就是會不斷變化,像是COVID-19在兩年的流行期間就已發生許多突變,未來人類會面臨更多新興毒病引發傳染病的挑戰,蝙蝠的相關研究是研究新興疾病的重要課題之一。對於全球有2億3000多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有些人在治療後仍無法痊癒,賴明詔表示,目前顯示有8%的人會成為長期疾病,過去在老鼠的研究中,有部分的病毒會留在神經細胞造成後續的問題,但在人身上是否有同樣的情況還不清楚,至於病毒長期會對人類健康有何影響,研究也還不夠多。
-
2021-10-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腦中風後走著出院的關鍵!僅兩成民眾做對打119這件事
70多歲的大學教授在台上演講,一名醫師友人在台下聽,看到教授微笑時左臉歪斜、說話不清,立刻打119,在30分鐘內送教授抵達急診室。教授雖然缺乏運動,但沒有三高、只是偶爾心律不整,一直自認沒事,想要離院回家,經電腦斷層檢查才驚覺是急性缺血性腦梗塞中風。經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服用抗凝血藥物,這名教授住院一周就順利出院,持續追蹤四年都不曾發病。專家提醒,腦中風發生後一定要第一時間辯識、打119、兩小時內送達醫院,才能在黃金三小時內用藥,如果錯失良機,恐怕就是躺著出院或走著出院的天壤之別。令人擔心的是,高達80%民眾習慣自行就醫、不打119,導致醫院無法提前做好準備。收治這名教授的三軍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腦中風學會秘書長周中興表示,腦中風救治有兩大隱憂,第一是沒有辨識出腦中風警訊。最常見的三大症狀是突然臉歪嘴斜、突然單側手腳無力、突然口齒不清。但根據腦中風學會2020年調查,34%民眾竟誤以為腦中風會昏迷倒地,對三大常見症狀反而不以為意。第二大隱憂是沒有正確送醫。周中興強調,腦中風發生時,最好立刻打119,因為119送醫過程就有救護員可做基本評估、聯繫有能力處理的醫院,醫院可提早做好準備,人到醫院立刻開始檢查和搶救。如果自行尋求附近院所治療,送醫過程無人評估,醫院無法提前準備,可能還得轉院,就會耽誤到後續治療的時間。周中興表示,超過七成腦中風都是缺血性,每缺血一分鐘,就會有200萬個腦神經細胞死亡,但醫院收到腦中風病患後,醫療團隊還要做初步評估、做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判斷檢查結果,才能用藥。即便用最快速度完成必要步驟,也要大約一小時,因此「縮短到院時間」是爭取黃金治療時間的關鍵。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林永煬表示,另一位51歲的貨車司機就沒這位教授幸運。這名司機有高血壓、吸菸,無運動習慣,有天半夜起床如廁發現右側肢體不靈活。因不想打擾家人休息,他便回房繼續睡,沒想到隔天早晨整個右半邊都不能動,這時送醫已無法用藥也無法用手術取栓。結果他失去工作,也需要太太照顧,全家面臨沈重的照顧和經濟負擔。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提醒,超過六成初次中風的病人會在一個月內失能,所以預防絕對勝於治療,CP值最高的預防策略就是「控制三高」。如果血壓沒控制好,中風風險增2.1倍,高血壓加上吸菸,中風機率會暴增6倍;但若如果能降低血脂30個單位(mg/dL),可減少13%中風機會。李俊泰呼籲民眾自我檢視,如果有三高的任一項、心房顫動、吸菸、體重過重、腦中風家族史,又無運動習慣,以上條件只要符合三個,就是「腦中風高危險群」,應立即與專業醫師討論,降低腦中風風險。
-
2021-10-10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談 「夢」
您是否曾因夢境的光怪陸離、荒誕不羈感到困惑?或曾在惡夢中驚醒,惶惶不能自已?或曾流連在欣喜若狂的美夢,希望美好時光就此停留,不要醒來?我們每天都需要睡眠,也都會作夢。夢,在2020年上映的日本動畫、榮登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中,卻成為控制對方的武器。故事描述主角炭治郎帶著妹妹禰豆子與善逸、伊之助搭上無限列車,與「炎柱」煉獄杏壽郎見面,在旅途中受到惡鬼的襲擊,他們盡一切努力擊退惡鬼,守住全車旅客的性命。全劇充滿了少年人捨我其誰、守護正義的冒險精神,也讓觀眾熱血沸騰。電影中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惡鬼,恐怕是「下弦之壹」魘夢──他利用詭術讓一行人呼呼大睡,再指使手下進入他們夢中,如摧毁夢中的「精神核心」,就能使之再無甦醒的機會。什麼是夢?人類對於夢這件事,還有太多未知。做夢主要發生在睡眠期間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每個晚上可能做三到六個夢,每個夢持續數秒或數十分鐘,但大部分的夢境在睡醒之後都被遺忘。如果在快速動眼期之後被叫醒,比較能夠記得剛剛做過的夢境。在不同的文化與年代,夢往往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00多年前,《莊子·齊物論》寫下「蝴蝶夢」。19世紀末佛洛伊德寫下「夢的解析」,認為夢反映我們內心的焦慮還有慾望。卡爾·榮格則將夢描述成給予做夢者的訊息,可以幫助做夢者自我改善。心理學家羅賓奈曼認為:快速動眼期的夢境,可以消化當天的訊息,白天所見所聞在作夢時被「咀嚼、消化」,可以選擇「被排泄」或「被吸收」。也有研究指出,作夢有助於緩解憂鬱症。良好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人類每個晚上作夢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有研究發現,如果老鼠被剝奪了四天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則大腦記憶中心海馬體產生的神經細胞會減少。既然作夢對健康如此重要,如何獲得更多快速動眼期睡眠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充足的優質睡眠」:創造好的睡眠環境,在涼爽黑暗的房間睡覺,關閉電子設備,避免燈光與鬧鐘,睡前避免酒精、尼古丁。比較長的夢通常發生在睡眠最後幾個小時(對多數人來講是在清晨),因此連續睡眠的時間足夠,才能獲得好的快速動眼期睡眠。在泌尿科,影響睡眠品質最嚴重的就是夜尿,夜間多次起床上廁所導致睡眠中斷,白天因此精神不振,影響整體健康。建議請泌尿科醫師診治,減少夜尿次數,也能增加快速動眼期的睡眠。《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最觸動觀眾的是:那讓人沉醉的美夢,並不是升官發大財,而是明知不可能,卻深刻的渴望。例如:炭治郎在夢中穿越時空,與當年被惡鬼殺死的母親、弟妹重逢,激動地抱頭痛哭。有位朋友說:看到這一幕,也希望像劇中人物進入美夢,與他童年就失去的父親還有已逝的母親相聚。朋友的心情我理解。但在現實生活中,美夢只能邂逅,無法追求。但願在睡夢中獲得的溫暖,能成為我們面對未來的勇氣。願您有個好夢。(FB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1-10-07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未就醫失智風險大 醫建議及早配戴助聽器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會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會忘記聲音的表現,選配助聽器便顯得相當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能真正彌補受損的聽力。隨著年齡老化,聽力會逐漸退化受損。黃啟原指出,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旦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黃啟原說,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愈開愈大聲,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應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到聽覺感受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黃啟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許多聽損者常反應,「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研究顯示「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建議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助聽器,但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6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
肩膀痠痛不適,做伸展運動時覺得關節好僵硬,有種使不上力的感覺,看了骨科、復健科,還是不見好轉。醫師提醒,若出現動作變慢、關節僵硬、平衡不佳等動作障礙,有可能是巴金森病,應盡快求診就醫治療。打太極、培養興趣、參加活動 她與巴金森病共存十年林女士在上班開車途中,覺得手握方向盤要轉彎時有點卡,以為是一般扭傷,到家醫科就診,吃藥仍無改善而轉診神經內科。一進診間,醫生發現林女士毫無表情的撲克臉,問診發現字愈寫愈小,診斷為巴金森病。確診當下,頓時晴天霹靂,林女士擔心得病很丟臉,完全不敢將病情告訴兄弟姊妹,服藥前半年都走不出痛苦情緒。最後在先生的開導下,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打太極拳、培養攝影興趣、參加病友團體,再加上重新調整藥物,從困頓中豁然開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軌跡。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創辦人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好發年齡為60歲,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病友除會出現手腳顫抖、行動遲緩、肢體僵硬、面無表情等動作障礙外,焦慮、憂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動作障礙亦與巴金森病息息相關。其中,早期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有些病人也因情緒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建議可與醫師討論病情與憂鬱情緒,也舒緩照顧者的壓力。若發現家人言行異常或生活習慣改變,別以為是老化必然現象,應留心巴金森病程與病徵,及早就醫配合運動和藥物治療,大多可獲得良好改善,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出現喪失行動與口語表達能力的時間。Q:巴金森病不同病程常見的動作障礙?A:因患者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提早退化,主要病徵與動作障礙有關。第一期:從單側肢體產生症狀,包括手腳顫抖、關節僵硬、動作緩慢等。第二期:進展到雙側肢體,包括走路遲緩、身體僵硬、雙手顫抖等。第三期:延伸到下肢,出現走路不穩、小碎步、平衡障礙等。第四期:舉步維艱,雙手顫抖嚴重,日常生活需要旁人協助。第五期:身體功能嚴重障礙,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臥床,全賴他人照顧。Q:還有哪些非動作障礙容易被忽略?A:憂鬱、便秘、睡眠障礙、排汗過多等。吳瑞美說明,巴金森病的致病機轉跟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有關,除了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亦會影響控制睡眠的腦幹,當出現翻身困難、常做惡夢、睡眠中莫名腿部抽動都有可能是疾病徵兆。Q:巴金森病的治療有哪些?A:初期主要是藥物治療,服用短效型或長效型多巴胺藥物。吳瑞美說明,巴金森病雖無法痊癒,但可控制症狀,尤其是第一、二期病程的患者,可透過定期服藥加上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維持正常生活。巴金森手指操 定期簡易自我檢測吳瑞美提醒,門診有許多病患主訴:寫字變小、說話小聲、打字變慢、夾菜不穩等,剛開始以為是五十肩、肌肉疼痛或血路不通,求診骨科或復健科,甚至吃補品、做物理治療,病情皆無法獲得改善,由於每個病人的早期症狀都不太一樣,不可輕忽。Q:想知道是否罹患巴金森病?該看哪一科?A:吳瑞美呼籲,民眾除了注意肢體僵硬、動作異常外,應養成定期自我篩檢習慣,動手跟著做巴金森病手指操,簡單的手指開合能測試動作速度、順暢度,以及透過自我檢測表簡易篩檢,若有疑似症狀,應及早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面對巴金森病,吳瑞美呼籲積極治療,抱持「樂觀面對身之礙,活出精彩心之愛」的態度,當作罹患其他慢性病一樣。她以林女士的個案為例,坦然接受病情後,主動與醫生討論藥物調整,參加病友團體分享治療經驗,彼此給予心理支持,撲克臉換成笑容滿面。她罹患巴金森病:「樂觀面對身之礙 活出精彩心之愛」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10年,想了解更多她的故事,請看影片: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0-06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不見燒水聲? 醫:恐有聽損疑慮 快就醫評估
台灣已面臨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而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但過程中已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就會忘記聲音的表現,因此選配助聽器便顯得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和選配眼鏡一樣,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真能彌補受損的聽力。黃啟原表示,隨著年齡老化,聽力也逐漸受損。但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但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開始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但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但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越少,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就愈大,而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越開越大,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由於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聽覺感受細胞間少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還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他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尤其許多聽損者常常表示,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因此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 為了能有完整的聲音接收環境,對周圍環境能有更好的感知,且根據研究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另外,也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後憂鬱常被忽略 尋求篩檢治療
中風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愈來愈多30至50歲的腦中風患者出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腦中風後肢體無力是最顯見症狀,但「中風後憂鬱」卻是常被忽略的隱性症狀。中風後第一年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出現憂鬱情緒。引發中風後憂鬱的原因很多,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造成情緒的症狀。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憂鬱有關。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像青壯年期中風,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是潛在因素,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也是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及曾有憂鬱症等,也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如果懷疑有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看護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量表協助診斷。研究指出,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改善憂鬱症狀,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可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醫療團隊成員也能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許多照顧家屬也可能有憂鬱與焦慮的情緒障礙。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建議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都能幫忙調解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
2021-09-2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
● 手抖、肢體僵硬,以及因為腦神經退化所造成的憂鬱、反應遲緩等,是巴金森病最典型症狀,好發年齡55歲左右● 症狀通常從單側的手、腳開始,逐漸影響身體平衡,最後可能需靠輔具行走● 運動能改善動作障礙,對步態不穩、平衡感有很大幫助,提升生活品質一名病友因為夾菜時動作不順,家人發現異狀就醫而確診;另一名病友覺得寫字變得困難,字體也越寫越小,就醫同樣得了巴金森病。屬於腦部神經退化的巴金森病,好發於55歲以上的成人,最主要的特徵是動作障礙,早期會出現單側顫抖、關節僵硬、動作遲緩、行走碎步等症狀;部分病友則有憂鬱、便秘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手抖、小碎步要注意 及早就醫能控制病程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黃正雅說明,巴金森病依症狀程度可分為五期,單側肢體動作遲緩現象通常第一期就會表現出來,隨著病情嚴重,日常生活能力也逐漸減退,需依賴他人照顧。「手抖、小碎步是最明顯的特徵,與失智症的認知功能障礙不同,若發現家人動作表現異常一定要及早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黃正雅表示,透過服藥和復健運動能改善身體活動機能、提升生活品質,延緩晚年失能危機。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大腦功能,黃正雅提醒,居家復健運動前需先診斷病程,聽從醫師醫囑服藥治療,同時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運動原則,藥物+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延緩退化!黃正雅形容服藥就像是幫關節上油,舒緩肢體的僵硬,讓動作更流暢。「巴金森病的病因是中腦黑質區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及死亡,導致運動功能失調,服藥後運動表現比較理想。」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家人互動增加趣味性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症狀,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身體平衡,黃正雅介紹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在家即可自行操作的復健訓練動作,家人一起參與互動更有趣。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雨傘伸展運動:採坐姿或站姿,雙手持雨傘抬到最高的位置停留10秒,眼睛望向雙手,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避免身體過度前傾或後傾,這動作主要是改善駝背和背肌無力。上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手握啞鈴或水瓶上舉、側舉到水平高度,停留3-5秒,訓練上肢肌力。下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雙腳交替抬高,訓練下肢肌力。跨步平衡運動:雙手叉腰或單手輕扶椅子站立,兩腳與肩同寬,雙腿交替作跨步動作,每跨一步停留3秒,訓練動態平衡、重心轉移及走路功能。行進節拍運動:走路或原地踏步時,搭配數數的口令,例如從1開始,每數到3的倍數加上拍手動作。家人從旁協助互動,多找幾樣新的玩法,動口、動腦、動手讓效果加乘。黃正雅提醒,獨自在家做運動時,需確認運動環境寬敞安全,量力而為避免跌倒,和家人一起擬定復健計畫,可增加互動樂趣並鼓勵堅持下去。另外也呼籲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手指操,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相關症狀,積極接受復健與治療。【延伸閱讀】>>>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一起動一動!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影片實測】↓↓↓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9-23 新聞.健康知識+
有越複雜的器官會有更多基因?植物基因數量往往是動物的2倍
缺乏基因的基因組當年與美國總統柯林頓和英國首相布萊爾一起出席記者會的,是兩個定序人類基因組的競爭團隊之領導者—政府支持的計畫由法蘭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領導,私人資助的計畫則由克雷格.凡特(Craig Venter)指揮,而他們拿出來公布的只是簡單的基因組草圖。儘管當時基因組的公布轟動一時,不過在2000 年的記者會中,基因組中還有許多區域沒有定序出來,而且幾乎不清楚哪些區域對於人類的健康與發育而言是重要的。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最初的結果, 重點在於技術而非基因組。定序人類基因組的競賽引發的技術狂熱仍延續至今。1965 年,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對於微處理器的處理速度做出了著名的預言:每兩年速度會倍增。我們每次購買數位產品時都能感受到這種加速的結果:每年電腦和手機的處理速度都更快,價格也更便宜。基因組技術進展的速度甚至輾壓過微處理器的速度—人類基因組計畫耗資美金三十八億,所需的機器能填滿好幾個房間,花了十幾年才完成。但現在已經有可以定序的手機程式,市場上也有販售手持式基因定序儀。人類基因組圖譜完成後,每年都有其他物種的基因組圖譜完成。現在基因組定序的速度之快,唯一能減緩發表速度的是科學期刊的出版週期。我們有小鼠基因組計畫、百合花基因組計畫、蛙類基因組計畫,從病毒到靈長類的生物體全都有基因組計畫。剛開始有個物種的基因組發表可是重大事件,會刊登在一流期刊上,媒體也會大肆宣揚。時至今日,除非牽涉到重要的生物過程或是關乎健康議題,新基因組圖譜的發表基因已經不值一提。儘管定出基因組圖譜的論文逐漸失去光彩,但依然是能讓祖克康德、鮑林和威爾森高興與著迷的金礦。我們現在有了果蠅、小鼠和人類的基因組資料,能夠從中找尋生命的核心問題: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究竟如何,以及讓各個物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每個人的身體中有數兆個細胞,肌肉、神經、骨骼,與其他數百種組織彼此合作,它們全都位於適當的位置上,並以正確的方式連結。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只有九百五十六個細胞,如果這還不讓你感到驚訝,想想這個:儘管人類和線蟲的細胞數量、器官複雜性,以及身體部位的差異都很大,但是人類和線蟲基因的數量卻是差不多的,大約都是兩萬個。而且不光是線蟲如此,果蠅的基因數量也和人類差不多。事實上,就基因數量來說,與稻米、黃豆、玉米和樹薯相比,動物都輸了,植物的基因數量往往是動物的兩倍—在動物界中,讓複雜的新器官、組織和行為演化出來的,並不是更多的基因。更奇特的是基因組本身的組織方式。記得之前提到的規矩嗎?基因由一連串鹼基所組成,能夠轉錄成一串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序列是蛋白質的密碼。基本上,基因內含了蛋白質的分子模板。當某個基因序列發表了之後,作者得把序列資料公開並上傳到國家的電腦資料庫。幾十年來的基因研究,讓這個資料庫擴增的速度非常快,裡面有幾千個物種中無數個基因的資料。現在你可以坐在電腦桌前,只要輸入一串序列,就能看看哪個物種的哪個基因與這串序列相符。當你能用整個基因組比對資料庫中的基因序列,便可以從比對結果得知基因組中有哪些基因。過去二十年來,基因組序列一個個出籠,有個結果全無例外—就是基因組中的基因很少。如果基因組中的基因具備的是用來製造蛋白質的密碼,那麼基因組的絕大多數片段都沒有辦法用來製造蛋白質。人類基因組中只有2% 的區域中有蛋白質密碼,剩下的98% 中沒有基因。基因是DNA 汪洋中的島嶼,除了極少數的例外,這個模式適用於線蟲,也適用於小鼠。如果基因組的大部分區域中沒有製造蛋白質的密碼,那要用來做什麼? 細菌來救場富蘭索瓦.賈可布(François Jacob,1920~2013)和賈克. 莫納德(Jacques Monod,1910~1976)這兩位生物學家在二次大戰後,從法國反抗軍中退役,開始研究細菌消化糖類的過程。如果說有什麼科學問題比這個更象牙塔式、與人類健康關係更疏遠的,應該是沒有。賈可布和莫納德指出,常見的細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能消化所處環境中的兩種糖類,一種是葡萄糖,另一種是乳糖。細菌的基因組相當簡單,一長串的基因中含有能製造消化每種糖類所需蛋白質的資訊。如果環境中葡萄糖多、乳糖少,基因組就會製造消化葡萄糖的蛋白質。如果狀況反過來,基因組則會製造消化乳糖相關的蛋白質。這種狀態看起來簡單又顯而易見,但是其中的基本機制卻為生物學帶來了革命。科學家發現細菌基因組中的兩類區域。在第一類區域中, 這些基因包含了製造消化兩種糖類所需蛋白質的資訊。其中的A、T、G、C 序列會轉譯成胺基酸序列,組成蛋白質。基因與基因之間的序列也是由A、T、G、C 所組成,但是比較短, 其中並沒有製造蛋白質的密碼。當其他的分子附著到這些序列上,可能開啟或是關閉基因,這是第二類區域。你可以把這些比較短的區域想像成分子開關,它們會控制基因去製造蛋白質。在細菌的基因組中,基因和控制該基因的區域彼此相鄰。賈可布和莫納德發現,細菌的基因組本身就是一種生物性的製造工序,能在適當的時候製造適當的蛋白質。基因組有兩個區域,一個是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另一個是告知哪種基因在何時應該啟動的序列。兩人因為這方面的研究,於1965 年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賈可布和莫納德得到諾貝爾獎後幾十年當中,科學家發現這個蛋白質製造程序的雙重組織特性,是所有基因組的共同特徵。動物、植物和真菌全都有編碼蛋白質的基因,以及控制基因開啟關閉的分子開關。他們的發現提供了瞭解細胞、組織與器官之間區別的線索。人類的身體架構嚴密,具有四兆個細胞,組成了兩百多種組織,形成了骨骼與腦部、肝臟和骨架等等。軟骨組織的細胞能製造膠原蛋白(collagen)、蛋白多醣(proteoglycan)和其他成分。這些成分能和水與礦物質結合,讓軟骨柔軟但又具備支持的力量。不同的蛋白質組合讓神經細胞與軟骨、肌肉或是骨骼中的細胞各個不同。然而重點在於,身體中每個細胞含有的DNA 序列全都相同,都是由受精卵演變而成。神經細胞中的DNA 基本上與軟骨、肌肉或是骨骼中的細胞都是一樣。如果每個細胞所含的基因相同,那麼讓細胞不同的,就在於是哪些基因活動起來製造蛋白質。賈可布和莫納德所發現的開關,對於瞭解基因組打造不同的細胞、組織與身體而言極為重要。把基因組想成食譜,而基因密碼代表了材料,開關則代表何時使用那些材料的指示。如果基因組的2% 是由能製造蛋白質的基因所組成,其他的98% 則是告訴基因何時與何處要啟動的資訊。但是基因組如何打造出身體呢?在生物演化史中又如何讓物種出現變化?在人類基因組計畫的時代,沒人知道這點。但有少數基因在基因組中很罕見,像是冰山一角,造成了許多驚奇。※ 本文摘自《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作者:尼爾・蘇賓 譯者:鄧子衿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28
-
2021-09-09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打嗝不停、莫名嘔吐、視線模糊 什麼是泛視神經脊髓炎?
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後便伴隨終身復發的風險,造成病友癱瘓、失能、更會導致死亡,多半是30-40歲正值富生產力族群,甚至是家庭的母親角色,一旦確診、即便開始治療,面對有限的治療選擇,在心理與經濟上也帶來極大的影響與負擔。即使接受治療也無法完全治癒,一旦造成失能,便會產生許多社會負擔。好發30-40歲輕熟女 嚴重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延伸閱讀】>>中樞神經病變 小小腳痛變全癱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成因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高危險族群30-40歲的女性居多症狀  【依發炎部位不同,症狀也不相同】視神經: 視力急速惡化及視野缺陷脊髓: 行動功能障礙及感知功能障礙、失禁腦部: 持續打嗝、莫名嘔吐及嗜睡該看哪一科神經內科治療方式急性發作期: 注射類固醇、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慢性穩定期: 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中樞神經受自體免疫攻擊 輕熟女體重翻倍破百向來以身材自豪的熟女檳榔西施,在短短兩三個月內,體重從五十公斤,往上飆升,竟然破百,期間總喊著吃不飽,只要可以吃的,就往嘴巴裡塞,吃完就睡,醒來又繼續吃,怪異行徑,嚇壞了另一半,以為是餓死鬼纏身。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表示,該名個案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四十歲時發病,持續接受治療,去年一次回診,走入診間,整個人像是吹氣球式地發胖,連他都認不出眼前這個老病號。該患者自述,就是很想吃,食欲像是無底洞,怎麼吃都吃不飽,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東西吃,原本才五十公斤,短短兩個多月,體重增倍。另一半則在一旁點頭地說,「這真的不可思議,沒看過這麼能吃的人。」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為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突然故障,分不清楚敵我,攻擊視神經、脊髓、大腦等組織,而該名個案因大腦下視丘的飽足神經中心遭侵犯,以致食欲異常,而拚命進食。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與多發性硬化症(MS)有如姊妹疾病,在二十年前被視為同一種類型疾病,直到二○○四年,國外學者在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體內驗出「特定水通道蛋白-四抗體」,兩者逐漸分道揚鑣,遲至二○一五年有了正式醫學名稱。在評量上,以失能指數量表為標準,零至十分,分數越高,症狀愈嚴重,希望病友能在藥物治療下,維持在三點五分,保有生活自理能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罕見疾病新藥救命 健保資源分配考驗產官學發病兩小時便癱瘓 部分病友需用生物製劑避免復發失能十年未曾感冒的人,小小的腳疼竟改變人生。今年五十六歲的沈琴惠,原先身體狀況良好,曾是人人稱羨的電子廠財務長,某次外派前夕腳部出狀況,意外成為大病的引信,經過一個月的檢查得知罹患罕見的泛視神經脊髓炎。然而,該病症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且不屬於重大傷病,光是一年醫藥費就需近九十萬,龐大的經濟壓力令人喘不過氣。她期待健保伸出援手提升病友治療資源,協助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罹病三年的沈琴惠回憶經過,起初是腳不舒服,趁出差前領藥應急,由於工作忙碌,只能利用晚上空檔掛急診。等待看診兩小時,光鮮亮麗的人生開始急轉,在等待看診的過程中,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明明有尿意,但多次前往廁所卻始終排不出來,折騰到「快要瘋掉」只好求助醫護。照超音波才發現,膀胱早已脹大,緊急導管排尿。沈琴惠分享,病發像是有一股劇烈電流往上竄,並擴散到四肢,常常痛到不能自己,在地上扭曲。出院後的復健路更是漫長,從躺臥病床到坐上輪椅,花費整整一年半,接下來就像是嬰兒一樣,從頭開始學習站、走。出院後第九個月病況逐漸穩定,沈琴惠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治療。「光是打針一年得燒新台幣四十萬元,一年治病花費八、九十萬跑不掉。」她說常常告訴醫師,一次只想打一針,原因是信用卡單期負擔可以比較小,生活才過得去。她說協會也有年輕女性病患因無力負擔醫療費用,每次疾病復發得向公司請假到醫院報到,陷入復發、看病的循環,身體愈來愈差,若能在初病發時得到有效治療,未來人生仍可期待。羅榮昇說,每二千名患者中,約有五百人需進行慢性穩定治療,其中,需要使用生物製劑者約有一成。由於生物製劑仍需自費,他建議,政府可以專案型式,由神經免疫專家審議彈性開放健保給付,條件為使用免疫藥物持續半年以上,將控制病情得宜者納入,以減緩病友負擔。與疾病共存三年,無非希望減少經濟負擔,回歸社會。沈琴惠盼能以自身經歷,呼籲政府進一步評估醫療資源利用,提升弱勢病友家庭醫療環境,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共同幫助這群少見疾病患者。【延伸閱讀】>>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健保大傘下的孤兒 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盼援手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 (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透過這次座談能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故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產生劇痛;如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在發病之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發病,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而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的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較早,以3、40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議價,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臨床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應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向健保署反映病人治療困難之處,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六個月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延伸閱讀】>>健保改革 須顧及弱勢病患權益新藥納健保指標多元 首重臨床療效新藥對病人可能足以救命,健保資源有限卻無法及時給付。學者認為,新藥給付牽涉到臨床療效和預算有限等難題,要做有效分配,著實考驗主管機關。輔仁大學海量學程助理教授、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陳詠宸指出,健保一般新藥的預算來源,以匡列新醫療科技(包含新增診療項目、新藥及新特材)來說,今年約編列卅五億元。如果是被歸類為罕見疾病用藥,亦即俗稱的「孤兒藥」,目前健保總額匡列有「罕見疾病、血友病藥物及罕見疾病特材」,今年編列了一百一十七億元;另外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捐每年亦補助健保一億多元。但如果有些新藥,病人數目只有不到五百人,既尚未納入健保新藥,也未列入罕病用藥項目,病人用藥權益該如何考量?為達到最有效的分配,健保署設置有一定機制來決定預算。台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指出,健保署一年召開六次「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如以去年十二月召開的共擬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及給付規定擴增案來看,財務影響評估約七點七億元;據此金額乘以六次的會議,一年高推估應新增四十二億元新藥總額預算;但事實上去年新醫療科技預算僅編列卅五億餘元,有近七億的不足。蕭斐元指出,台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TaSPOR)也曾對醫療政策專家及臨床照護意見代表等相關人士,做過新藥價值的評估研究調查,並發表政策建言指出,新藥的價值含臨床療效、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病人相關考量、經濟效益及醫療體系可行性等五大面向,在調查結果中,受訪者仍認為以臨床療效,被視為最重要的面向。不過,蕭斐元強調,國際藥物經濟學會(ISPOR)也曾指出藥物價值(Value)包括醫療需求、健康影響及生活品質等許多層面,因此不是單方面的考量,就能達到所謂的新藥價值。蕭斐元說,目前國內醫療科技評估在財務衝擊分析時,常以藥物費用對總成本預算的影響來考量;對於藥物以外的項目,例如減少回診的相關醫療費用,雖已適度納入考量,但並非每一個藥品建議者都能提供相關數據,這或許也值得各界未來參考。陳詠宸指出,英國的醫療科技評估單位NICE也建議,希望病人即早取得價值創新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重度疾病時,可以更公平地取得這些藥物;然而前提是要採納更多證據,並且以更好的醫療科技評估預測結果,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
2021-09-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泛視神經脊髓炎 健保傘下孤兒
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泛視神經脊髓炎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為這群少數病友發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易因病而殘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劇痛;若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發病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元,如今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好發輕熟女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早,以卅、四十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反映病人治療的困難,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盼放寬給付 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傳統藥物充分治療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
-
2021-09-07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1:別讓患者成健保大傘下遺孤
明明罹病人數少之又少,估計全國僅有五百名患者,但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卻未列罕見疾病,甚至被排除在重大傷病之外,有如健保大傘下的孤兒,許多患者未獲妥善治療,在一次次復發後,失明、全癱臥床,景況令人鼻酸。泛視神經脊髓炎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自己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為這群少數病友發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共同舉辦「泛視神經脊髓炎」專家會議,邀請各領域專家及病友代表,希望在健保資源分配原則下,提供最佳治療,並減輕病友經濟負擔。易因病而殘 喪失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侵犯視神經,患者常在短時間內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有些病友甚至動一下眼球,眼後方就會劇痛;若腦部發炎,症狀更為多樣;一旦侵犯脊椎,則造成行動障礙、感知障礙、膀胱功能障礙,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半癱、全癱,幾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病友代表沈琴惠,發病前為國內某車用電子大廠的財務長,工作壓力沉重,經常加班熬夜,一○七年三月突然雙腿使不上力,緊急就醫,住院期間接受多項檢查,一個月後確診為泛視神經脊髓炎,因為病灶位於胸椎,導致腰部以下幾無知覺,住院臥床三個月。她形容自己是「走著進去醫院,三個月後坐著輪椅出來」。因泛視神經脊髓炎既非重大傷病,也不是罕見疾病,沒有健保給付,出院時已負債一百萬元,如今她領有的身心殘障卡即將到期,未來治療費用仍得自行設法。好發輕熟女 經濟負擔沉重台大臨床藥學所所長蕭斐元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發病時間早,以卅 、四十歲輕熟女居多,一旦罹病,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建議健保署與藥廠協商出合理的給付價格,滿足少數病人的需求。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有限,則將健保資源保留給其他病友,用在刀口上。對於病友的悲慘經歷,健保署長李伯璋感同身受,他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在治療上,確實充滿困境,呼籲臨床醫師應主動反映病人治療的困難,大家齊心討論,提供病友的需求。盼放寬給付 將列共擬會議 李伯璋說,健保永遠站在病人角度,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但健保資源有限,必須妥善分配,因此,無法盡如人願,但會盡力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健保立場當然以病患用藥權益為優先考量。」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任技正張惠萍說,共擬會議專家討論給付新藥時,考慮因素包括,藥物成本、相對療效以及臨床急迫性,儘管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且生物製劑藥費昂貴,但共擬會議仍會列入議程,討論此案。羅榮昇建議,將生物製劑列為泛視神經脊髓炎的二線用藥,慢性期患者如果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六個月後療效仍不佳,就可嘗試單株抗體生物製劑,初估每年約五十名病友亟需進一步治療。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期盼透過這次座談能結合政府、醫界及病友團體等力量,為少數病友發聲。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常被忽略的的隱性症狀 醫建議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就讓我們透過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徐伯誠的文章,來認識什麼是「中風後憂鬱症」吧。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 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如果懷疑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可以有什麼樣的治療方式?如果有前述懷疑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能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是量表協助診斷。目前研究指出使用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儘管不能連帶改善肢體功能的缺損,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這是對於中風患者很重要的改善。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的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時,醫療團隊的成員也能提供一己之力來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家屬或是看護也會有情緒障礙許多家屬從一開始的初期的震驚,馬上面臨到不同時間點必須做出醫療抉擇的難題,以及後續出院或是轉院的安排,加上處理被打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也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最常見的障礙是憂鬱與焦慮。有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患者及家屬都有各自心理、生理負擔,也都需要適時的處理,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聆聽過來人的建議,也都能幫忙調解自己的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總結來說,中風後憂鬱並不少見,但及早發現,透過藥物治療與家人的鼓勵陪伴,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一起面對難關,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都有正面幫助。(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學會,原文網址:復健提不起勁,中風後憂鬱怎麼辧?)
-
2021-09-02 新聞.元氣新聞
毒物也能快篩!長庚團隊新技術可望加速藥物研發
過去要知道某個化合物是否還有毒性,需要在實驗室檢驗,人力設備成本不小,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對於特定人體細胞有沒有毒性,過程更加複雜費時,成本也更高。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共同開發出以實驗晶片判讀毒性的新技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形同「毒物快篩」,未來應用還有許多可能性。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這項技術帶來更快、更便宜的精準判讀,有助於提升藥品、食品添加物等化合物的安全性,未來若能成功結合人體細胞培養,也可望加速新藥研發必經的細胞實驗及動物實驗過程。顏宗海舉例說,比如懷疑某藥物對人體會不會有毒性,傳統要經過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為主,實驗晶片結合人體細胞培養,例如腎臟上皮細胞、神經細胞,透過電子訊號的變化、生醫影像連結人工智慧分析,很快就能得定性又定量的結果,在製藥、農業、食品工業的研發,都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及光電所所長楊家銘教授指出,此晶片是一個新型的細胞離子活性偵測平台,由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紅光雷射、類比掃瞄微振鏡組成。透過 LabVIEW程式控制微振鏡,快速掃瞄與自動標定光電流與其座標,可產生即時二維影像。目前已經驗證可培養腎臟上皮細胞,並即時定量地偵測的細胞的新陳代謝反應,未來可望幫助科學家了解細胞對於藥物或與毒物的反應。長庚團隊開發的這個實驗晶片,是由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光電所所長楊家銘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生物工程系靳偉君教授,與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黃燦龍醫師、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醫師合作完成。成果已被刊登在今年8月的國際知名期刊《傳感器和致動器B:化學》。
-
2021-08-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75歲翁停藥吃保健品治糖尿病 血糖飆高昏迷差點送命
75歲洪老先生日前意識不清、尿失禁,家人以為他中風,趕緊叫救護車送醫院急診。醫師發現他是糖尿病患,卻誤信直銷只吃保健食品、停止服用糖尿病藥物,導致血糖突然飆高,差點賠了性命。南投醫院家醫科醫師王郁菁說,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無法有效的利用胰島素,影響血糖的調解,造成血糖不正常。血糖高時,可能會出現口渴、多尿、皮膚乾燥、覺得餓、視力模糊、口氣不佳等症狀,洪先生尿失禁症狀,則可能是糖尿病控制不好,神經細胞受損導致膀胱不正常收縮,造成尿失禁。若依舊沒有控制好血糖,患者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昏迷,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王郁菁說,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是飯前血糖在80至130mg/dL,飯後血糖在16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小於7%。除了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注射等藥物治療,須搭配飲食、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可以在定期回診時與醫師、營養師或衛教師討論控制的目標與方法。營養師黃淑敏說,市面上糖尿病相關營養品琳瑯滿目,好像吃了之後,糖尿病就能痊癒。但這些健康食品都是食品級並非藥物。健康食品定義是,「提供特殊營養素或具有特定之保健功效,特別加以標示或廣告,而非以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為目的之食品」。只能當作輔助而不能替代藥物使用。控制糖尿病要遵循正確使用醫療資源及正規醫療,不要聽信無醫學根據的傳說;不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保健食品;隨時與醫師及營養師或衛教師討論藥物使用及飲食原則,建立正確醫療行為觀念。
-
2021-08-20 失智.大腦健康
吃對了可比實際年齡年輕14歲!補充大腦必要養分,這10種食物遠離失智、記憶力衰退
剛結完帳就忘了價錢、總是在找鑰匙、反應遲鈍⋯⋯ 你是不是經常有這些症狀?是失智症的前兆嗎?美國醫師羅伊仁(MichaelRoizen)在《影響真實年齡的飲食》寫到,單單選擇食物就可以讓人比實際年齡衰老13歲,或者年輕14歲。「你吃什麼,就像什麼。」沒錯,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也攸關你的大腦健康,甚至會讓失智症悄悄上身。 「人就好比一輛車子,你要加對油,該加98無鉛汽油,卻加成92無鉛汽油,就會造成耗油及行駛無力等現象。人也一樣,若吃東西總是不忌口,愛油炸、甜食等,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當然也包括腦細胞,」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說。 遠離失智症?不要不吃,但要吃對 油炸食物容易裂解而在體內產生自由基,造成腦部組織細胞的傷害;至於糖,腦細胞的確需要「糖」作為能量來源,但是一下子吃進去過多的糖,容易引起血糖劇烈起伏,也會使腦部運作遲鈍。 事實上,不當飲食還會造成各種疾病,最典型是肥胖、痛風、異位性皮膚炎等。此外,已有研究證實,沒有獲得適當營養,也會影響記憶力。 「很多東西,既然是飲食所造成的,當然可以藉由食物來修補,」趙函穎說,不是不吃、亂吃,而是更要吃對。 吃對10種食物,遠離失智症、健忘、大腦退化 大腦需要什麼養分?哪些養分才對?接下來就介紹幾種對大腦有益的食物,你、我一起來增進、搶救記憶力。 1.藍莓 富含抗氧化劑和維他命C、花青素等多種養分,可以減緩老化、活化腦力和增強記憶力外,還能去除體內的自由基,提升免疫力。 ☆如果買不到新鮮的藍莓,冷凍的藍莓也可以,它們具有相同的營養價值。 2.全穀類 如糙米,保留了比白米更多的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1、菸鹼酸、維生素B6、泛酸等與神經傳導有關,有助於穩定神經及情緒。 且全穀富含膳食纖維,進食時勢必得增加咀嚼次數,同時亦有研究指出,咀嚼次數愈多,腦細胞就會愈活躍、腦部血液循環也愈好;也有研究發現,若能充分咀嚼,也有助提升記憶力。 ☆全穀的定義是指整顆穀物經過處理後,仍保有與原穀物相同比例的胚乳、胚芽和麩皮(或稱糠層),才能稱為全穀類,例如糙米、全麥、糙薏仁、糙玉米等。全穀類的熱量與白米飯熱量相同,仍須留意分量。 3.鮭魚 含有好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增強記憶的功能外,還能幫助控制膽固醇、血脂肪、血壓,進而保護心血管,對大腦的健康也有加分作用。 此外,其中的DHA能促進大腦細胞膜的傳遞、保持腦袋靈光,還可以加強年長者的認知功能。 ☆含有好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除了鮭魚外,還有鮪魚、鯖魚(青花魚)、沙丁魚、鱈魚、甚至椰子油等。 4.酪梨 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營養最豐富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葉酸、礦物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等。 酪梨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也具有特別強的抗氧化功能,能有效保護腦部細胞,避免被自由基攻擊,有助於提升認知能力、增強記憶力、預防腦部衰退等。 ☆外皮為深綠色的酪梨為半熟酪梨,還需要1~2天熟成。若酪梨已完全呈現紫黑色,則代表已過熟。在營養學的分類酪梨不是水果,含有豐富的油脂,兩天吃一顆就好,否則也會有肥胖的風險。 5.番茄 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可以保護大腦皮質神經元免於神經毒性傷害、抑制氧化壓力,想要讓腦袋保持靈光,好的記憶力,平時攝取足夠茄紅素也很重要。 ☆茄紅素藏在植物的細胞壁,加了油脂烹調後,才會有提升釋出營養素的效果,也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6.甜菜根 甜菜根可說是補腦食物的首選。富含甜菜紅素,具有大量的維他命B群、類胡蘿蔔素,有益腦部認知功能和延緩老年癡呆。 ☆選購甜菜根時,應避免根莖有破損、軟化或表皮皺縮。 7.雞蛋 雞蛋還含有維生素A、B6、B12、E和葉酸等活化腦力的營養素。而蛋黃中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的主要原料。乙醯膽鹼乃存在於中樞神經以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傳導物質,其濃度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記憶力變差。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與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多攝取卵磷脂還可能促使大腦製造新的記憶細胞。 ☆一天可以吃多少顆蛋?若沒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脂症,每天2至3顆雞蛋對身體是健康,此外,要大腦聰明一定要記得吃「蛋黃」。 8.南瓜子 含有豐富的磷、鈣、鉀、鐵、硒、鋅等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鋅可幫助腦部發育,有助腦部靈活運作。如果鋅攝取不足,就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 ☆南瓜子也包含在堅果種子類食物,每天不宜吃太多。 9.堅果類 堅果含有的卵磷脂,不僅可活化腦細胞,更能促進腦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生成,同時幫助腦部靈活,達到減緩老化的效果。另有維生素E、硒等強力抗氧化劑,可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的侵害。 尤其是維生素E,有「大腦保護劑」的美譽,可防止腦血管的阻塞和硬化、避免大腦早衰、增強記憶力。還有鎂這種礦物質,最新研究指出,它可增加海馬迴中突觸的密度,加快訊息傳達,改善日趨低下的學習力與記憶力。 ☆建議每天1茶匙,約1湯匙的量,千萬不要抱著一桶猛吃,鐵定會愈吃愈胖,等於在喝油! 10.黑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可可黃烷醇。研究認為,可可黃烷醇可影響訊息傳遞系統,增加神經保護與調節機制、神經元連結、腦血流及海馬迴神經細胞新生等。 ☆選擇吃純黑的黑巧克力,至少70%以上,每天一小片,約大拇指的大小。●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沒有在深夜痛哭過不足以談人生!父去世、公司快破產:那些打不倒你的會讓你更強大.預防癌症、血栓、更年期症狀!50後飲用5種香草,輕鬆安度熟齡人生.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8-1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大拇指和食指比OK 每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平均發病60歲,男多於女,治療目標是讓患者重拾社會功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讓妻子照顧,病人心裡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台大新竹分院「巴金森整合治療團隊」,提供生心理完善照護。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祕、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的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醫界發起每個月「8」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有助早期發現。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祕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加入臉書社團了解更多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臉書搜尋「幸福巴士社團」立刻加入。
-
2021-08-06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在父親節前夕,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可以再一起度過許多父親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給妻子照顧,病人心裡也有一些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秘、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秘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巴金森病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2 醫療.巴金森病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初期和晚期是憂鬱症出現的雙峰時間。●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易焦慮、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病患,罹患憂鬱症風險也較高。●憂鬱巴金森病友的表現多是身體逐漸退化,擔心拖累家人或感到人生無望。憂鬱的巴金森病 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但民眾仍須謹慎防疫。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也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3RxMMnbko&t=12s【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