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確診人數
共找到
753
筆 文章
-
-
2022-01-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憂「境外轟炸」 醫療量能告急
長程航班落地檢驗實施首日共有五十八名旅客確診,陽性率百分之九點二八,逼近一成,指揮中心預估,十四日起湧現返國人潮高峰,一天將有三、四千人入境,推估單日境外移入個案恐上百人;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昨天指出,入境旅客感染人數增加,北市醫院每天要輪流接五至十名患者,病房很快就會滿,醫療人力其實不太夠,中央要定調什麼樣的病患要送到醫院,什麼樣的不要送。民航局調查,境外入境高峰落在一月十四日,單日恐有四千多人入境,確診人數勢必激增,黃立民建議指揮中心提前因應,中南部醫院醫療量能還很充裕,可開啟「北病南送」機制。黃立民認為,未來一周若出現二、三例不明感染源,就應考慮升三級。對於只篩長程航班的做法,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更反問「為什麼短程就不用?」短程跟長程的風險沒什麼不一樣,大部分感染並不是在飛機上發生,而是看來自什麼國家。台大公衛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整體國人疫苗保護力只剩三成,Omicron卻正以一人傳二點二人的速度擴散,如果每天僅五萬人接種第三劑,二月將爆發社區大流行。陳秀熙表示,全球疫情無趨緩跡象,我國境外移入個案勢必迅速上升,研究顯示,AZ兩劑保護力只有三個月,BNT或莫德納只有三到五個月,依此推估,目前台灣疫苗群體保護力只剩三成,但Omicron傳播速度驚人,如果希望二月初能控制疫情,現在開始每天需接種廿萬劑以上第三劑。李秉穎指出,若疫情擴散社區,全台仍有百分之二十民眾尚未施打疫苗,就算這些人足不出戶,還是會受到外出工作的同住家人感染,引發重症,「總有一天會碰到。」桃園市醫師公會昨舉行全國應變線上會議,黃立民說,像輕症病患是否不要送醫院,送到哪隔離或回家,這些都要考慮,桃機防疫的問題當然要解決,現在起到春節,醫療資源問題要如何處理更要面對。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莫振東說,現在輕重症患者都送醫院治療,雖然市府有規畫,仍會排擠其他病患病床,最擔心的是「境外疲勞轟炸」,快篩就可篩出百分之七至八的患者,擔心過年前醫療量能就不夠。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級醫師顏慕庸提醒,桃園第一要注意發展中的社區感染,第二是廣泛設社區篩檢站,趕快找出傳播鏈加以阻斷,「當我們在做社區圍堵時卻出現漏洞,就像做排水工作時,堤防還有漏洞水進來,這就是桃園目前的困境」,光篩檢還不夠,一定要把SOP做出來。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桃機入境確診者爆增 衛福部祭3大措施防醫療崩潰
桃園機場啟動長程班機落地,入境旅客立即PCR採檢措施,但因國際Omicron疫情嚴峻,入境確診患者暴增,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今早晨6架班機已有4架檢驗完畢,約200名旅客,共15人檢驗出陽性,比率高達7%;昨上路首日則約有625名旅客入境,其中58人確診,比率高達9.3%。為避免醫院收治患者導致醫療量能崩潰,衛福部祭出三大措施,舒緩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說,為避免醫院醫療量能緊繃,由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調度各醫院收治患者情形。石崇良今表示,為因應入境確診患者瞬間爆量情形,若依目前每架班機確診率約10%,每架班機確診人數將高達10多人,衛福部祭出三大措施,舒緩醫療量能。首先,目前將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病床數500床以上醫院及應變醫院共24家,將分為4組,每組6家醫院,為每天各組輪流收治患者,如第一天是第一組,第二天是第二組,以此方式輪流,避免所有確診者都送往同一家醫院,降低照護負荷。其次、目前入境確診者症狀都為輕症或無症狀,為避免占用過多的重症醫療量能緊繃,若是為輕症者再加開更多病房,可能會擠壓到其他重症病人的就醫情形,尤其是現在冬季重症患者多。石崇良說,因此將同班機、同行者(同地區)或同行家人的確診者,因感染變異株大致相同,將會每兩人收治於同一病室,提升收治效率,再把收治量能做大,這一點還請大家見諒。最後是加快確診者住院的解隔效率,石崇良說,目前入境確診者多數為輕症,病毒量低,Ct值高,甚至是過去就感染的舊案,因此若確診者PCR檢驗兩次發現Ct值都為30以上,就可以讓確診者出院返家,第一次檢驗是班機落地時,間隔24小時後再進行第二次檢驗,因此確診者至少會住院3天。昨晚至深夜11點多,石崇良都還在協調各個醫院收治確診患者。石崇良說,明天為入境國人的高峰,目前防疫旅館與集中檢疫所量能吃緊,沒有餘裕收住入境確診者,且避免入境確診者與其他入境者混著,因此暫時分流,但往後也不排除重啟加強版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收住無症狀或很輕症的確診者。
-
2022-01-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陳時中再返桃機關心採檢 國門前攔截48名陽性
長程航班入境旅客採檢措施今天開始實施,旅客入境後必須先進行PCR採檢,採檢結果為陰性才能入境。陳時中與王必勝今晚7時再度回到桃機,視察土耳其航空與聯合航空入境採檢情形,並前往實驗室視察檢驗量能及PCR分析儀組裝情形,同時指示針對長程航班旅客的鞋底加強清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桃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今晚回到桃機視察土耳其航空TK-24航班及聯合航空UA-871航班旅客入境的採檢情形。陳時中受訪時表示,今晚抵台班次的旅客人數較多,早上有發現需要改進的銜接點,晚上再來看看,晚上的作業就順利很多,前進指揮所今晚已經將PCR分析儀增加到41台,相信作業可以更順利,明天早上應該就會設置到101台,以加快作業速度,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再增加。陳時中也提出建議,PCR採檢陰性的旅客從候機室踏進入境長廊時,應該要進行手部及腳底的清消,這樣可以避免疫情的感染,藉此維持入境長廊的環境,清消人員也就不用一直追著旅客足跡消毒,可以節省人力。土耳其航空TK-24航班下午5點03分抵達桃園機場,機上共載運152名旅客抵台。旅客下機後直接進入候機室,由醫護人員分批進行採檢,自旅客下機後第58分鐘,第一批檢體才由候機室送往實驗室分析。至晚間8時30分檢驗結果出爐,共14人確診。陳時中在下午的記者會中公布,早上檢驗5個航班,總乘客人數為219人,總採檢217人,確診人數17人,陽性率7.8%。若加上土耳其航空TK-24航班確診的14名旅客,以及聯合航空UA-871航班旅客人數156人,17人PCR篩檢陽性。今天已在國門攔截48名PCR採檢陽性的旅客。
-
2022-0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社區擴散難預測 專家:一個月內「清零」有難度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肆虐,桃園機場、電子公司及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紛紛傳出疫情。專家表示,Omicron病毒進入社區,對於未來發展真的難以預測,目前就是觀察病毒擴散幅度的大或小,相信一個月內「清零」的難度很高,但可以匡列接觸者仍應盡量匡列,「但已擴散出去的,恐抓也不完」,現在就是回歸社區防疫,民眾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缺一不可。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Omicron已進入社區,短時間內要完全「清零」,幾乎已經不可能,如果可以於春節前清零,那真的是十分幸運,但目前看來一個月內「清零」的難度很高。「電子公司疫情較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更難控制。」黃立民說,目前看起來,電子公司群聚染疫事件,就是從桃園機場手推車工作人員一路傳播,但麻煩的是,現在不知道傳播的範圍多廣,或是不知會延伸出多少傳染鏈,對照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為院內感染,落實及加強院內感染控制即可,接觸者匡列較為單純。至於,幼兒感染Omicron情形愈來愈多。黃立民說,Omicron傳播力高,當家中成人感染後,因上呼吸道充滿病毒,很容易傳染給幼兒,而幼兒染疫是最麻煩的事,雖然幼兒染疫後輕症居多,但目前幼兒無法打疫苗,且染疫住院須有一名照顧者,除增加照顧者感染風險,也增加醫護照顧人力。於桃園機場長途航班入境篩檢今天啟動,因Omicron國際疫情嚴重,今天上午就檢出17名境外移入確診病例,並送往衛福部桃園醫院、林口長庚醫院隔離治療,因確診人數超出預期,讓指揮中心不得不改以「天」作為統計期間範圍。黃立民說,所以患者送往醫院隔離,只會不斷增加醫院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應思考,當醫院無法負荷輕症患者時,應讓輕症患者返家一人一戶或一人一室居家隔離,若症狀惡化才再送往專責醫院治療,降低醫護人員負擔。
-
2022-01-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機場入境長程班次要篩檢! 陳時中:採陰才能放人
Omicron疫情已經延伸到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為了提高警覺,希望把戰線拉到更早,希望境外大量移入可以更早發現,規畫在「長程班次」中,只要入境到機場,就要在現場直接採陰才能放人,如果陽性就直接送往醫院,採檢的方式是類似PCR快篩,不過要改變機場流程是一個複雜的事情,今天下午將會討論場地,最快周二就開始啟動篩檢,並強調現在是與「時間在賽跑」。陳時中表示,目前世界疫情依然嚴峻,全球昨單日確診人數達到230萬人,而觀察全球的死亡人數並未比照全球確診人數不斷飆高,昨天單日死亡人數約是5千多人。陳時中表示,為了提高警覺在討論希望之前最大的一條線,前端PCR陰性報告、深喉唾液及檢疫所、7+7、10+4不等,如果能把戰線拉到更早來,對於境外大量移入可更早發現,及早送到醫院去,可能需要精進。因此,現在規畫希望在長程班次裡面,入境的時候在機場就要直接採陰才放人,陽性就要往醫院送。因為改變機場流程是一個複雜事情,今天下午將會找尋規畫機場內適合的場地,因為要在現場採陰再放人,最大的困難是等待時間是否會機場造成交叉感染,適合場所和動線要規畫,陳時中表示,這項主要目標是把防疫戰線再往前拉,而長程的班次是指,不是只飛二、三小時那一種,而採檢的方式是做類似PCR快篩,他們認為家用快篩篩檢效率不夠,且陰陰陽陽不易區隔,如果陰陽不定就要送醫如果偽陽性高反而造成負擔。陳時中表示,基本上都會做快速PCR有幾種,他也跟各位抱歉在機場的時間會等比較久,但也會盡量縮短,看哪種儀器設備較適合、動線場地怎樣最適合。希望拚周二可以開始,周一可能性較低,這是跟時間賽跑。
-
2022-01-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除帛琉外 擬全列高風險國
Omicron疫情全球延燒,全球已不限南非等國是高風險國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指出,全球一天確診人數高達二九○萬人,「這是一個驚人數目」,預計十一日討論,除了帛琉,其他所有國家均列為高風險國家,但不再強制旅客入住集中檢疫所。對於指揮中心的作法,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贊同,他指出,全世界國家疫情風險差不多,將所有國家疫情一視同仁,這就是「與病毒共存」,再列重點高風險國家已沒有太大意義,且把集中檢疫所房間、人力空出來,總是會有用處。陳時中說,主要國家如美國,前天確診人數高達八十八萬人,法國卅二萬人,但法國人口才六千多萬人口,確診比率極高;澳洲確診個案從四點二萬增到六點五萬,再升到七點七萬人;日本疫情也蠢蠢欲動,現在已單日六千多人,韓國維持四千多人。全世界疫情嚴重,陳時中認為,抗疫要大家一起來,「周二將開會討論除了帛琉,將其他所有國家都列為高風險國家,因此所有國家入境者邊境管制,將比照現行規定。」陳時中說,可依個人情況不同,選擇七加七、十加四或十四加零等方案的檢疫程序。以往於邊境檢疫,發現確診者,其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將從居家檢疫改為居家隔離,且隔離時間須從確診者公布後重算十四天,但往後此類接觸者於入境後均屬居家檢疫,檢疫天數從入境當天計算,不須重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之所以改變高風險國家規定,主要是剛開始時,大家對Omicron不夠清楚與了解,當時英國率先針對南非等國家禁航,指揮中心即同步將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及辛巴威等六國提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要求入境者須入住集中檢疫所。如今我們對Omicron較為了解,莊人祥說,若經開會討論,往後全球都是高風險國家,從高風險國家返台即不需要強制入住集中檢疫所。
-
2022-01-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桃機群聚為何沒爆「家戶感染」?專家點出2關鍵
桃園機場確診目前累計14人,其中13人為群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桃機染疫事件,幾乎沒有傳染親密家人,僅歌友會一對同住姐妹確診。專家認為,相較去年首波本土疫情,現今疫調更有經驗、快速匡列,不過即便沒有接觸史,仍要警覺有無「群聚史」;另外Omicron確診者為輕症,於隔離空間休息即可,不需使用負壓隔離病房,應將病房空出給重症者或其他重大疾病者,避免佔據醫療資源。感染科專家、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級醫師顏慕庸表示,Omicron發病期較短,若在職場傳開,發現時間也較快,不太會潛伏於家戶才發現。另外,我國經去年本土疫情,對於足跡史偵蒐、疫調及擴大匡列風險個案更有經驗,的確可以更早掌握狀況。不過Omicron傳播速度更快,還是可能往社區滲透,仍要持續加強警戒。顏慕庸提醒,過去常用嗅、味覺異常等典型特定症狀來懷疑是否確診,但Omicron臨床症狀像感冒,因此需要特別注意TOCC的第4個C也就是群聚史(Cluster),因為即便沒有接觸史,但周邊親友、生活圈中有人出現相關症狀,都要提高警覺。這波疫情除了機場、防疫旅館動線管理,後續配套也要做好,才有機會守住。面對Omicron我國仍有社區風險,顏慕庸指出,國外因經歷數波疫情,反覆自然感染加上施打兩劑、三劑疫苗,疊加抗體免疫力,降低死亡及住院率,但台灣沒經歷大波疫情,沒有自然免疫抗體,不過台灣民眾戴口罩、酒精洗手觀念好,病毒進入社區較不容易傳播,但仍要小心,並且提高疫苗覆蓋率。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這波Omicron算是發現得早,所以家人都會特別防備,也特別提醒保全、防疫計程車司機或清潔人員等,現在染疫旅客可能較以前多,有接觸物品,手部都要做好清潔。建議民眾儘速施打疫苗,雖不能防染疫,但可以防重症,尤其很早以前施打兩劑AZ疫苗者,隔3個月應該盡快打第三劑。施信如指出,近期確診人數增加,但大多是輕症或無須治療,建議可居家隔離或集中檢疫,無需通通送進負壓隔離病房14天,應該要把醫療量能讓給新冠重症或其他重大疾病者,不應讓輕症者佔據醫療資源,對醫院及個人都好。此外,擴大採檢時,不應侷限確診就要關14天的觀念,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可提高警覺、自行檢疫,避免民眾有症狀因不想被關而不願採檢。
-
2022-01-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研議全球納高風險國家 專家:與病毒共存
因應全球疫情嚴峻,邊境檢疫措施將有改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全世界一天確診人數高達290萬人,這是一個驚人數目,下周二將討論,除了帛琉,其它所有國家均列為高風險國家。專家表示,目前全世界國家疫情風險差不多,將所有國家疫情一視同仁,這就是「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說,主要國家如美國昨天確診高達88萬人;法國32萬人,但法國才6千多萬人口,確診人數32萬是非常多的;澳洲確診個案從4.2萬升到6.5萬,再升到7.7萬人,日本也蠢蠢欲動,現在已6千多人,韓國維持4千多人,全世界疫情嚴重,這是我們擔心的,而抗疫要大家一起來。「下周二會開會討論除了帛琉,將其它所有國家都列為高風險國家,因此所有國家入境者邊境管制,將比照現行規定。」陳時中說依各人情況不同,選擇7+7、10+4或14+0等方案的檢疫程序。以往於邊境檢疫發現確診者,在防疫旅館的搭機前後兩排旅客,將從居家檢疫改為居家隔離,且隔離時間須從確診者公布後重算14天,但往後此類接觸者於入境後均屬居家檢疫,檢疫天數就從入境當天計算不須重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剛開始時,對Omicron不夠清楚與了解,當時英國率先針對南非等國家禁航,指揮中心即同步將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及辛巴威等6國提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要求入境者須入住集中檢疫所。莊人祥說,對Omicron較為了解後,若經開會討論,往後全球都是高風險國家,從重點高風險國家即不需要入住集中檢疫所,可以改住防疫旅館等處所。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全世界國家疫情風險差不多,將所有國家疫情一視同仁,這就是「與病毒共存」,再列重點高風險國家已沒有太大意義,且把集中檢疫所房間、人力空出來,總是會有用處的。
-
2022-01-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每50人入境就有1人確診!指揮中心今組國家監督機場防疫SOP
桃園機場染疫事件,累計14人確診,確診者與旅客接觸的工作區域,包含六號轉盤附近廁所,還有出入境大廳等,也使機場成為高風險地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入境風險高,染疫率將超過2%,等於每50個人入境,就有1人染疫。陳時中表示,近來春節返國人比以往多,加上國外疫情嚴峻,全球染疫人數超過三億,單日確診人數從前三天的「240萬、250萬、260萬」,現今則一天增292萬人染疫,增加二成多。「近來邊境採全面採檢,加上病毒潛伏期變短,中位數縮短約三天,到入境後被篩檢出來的比例偏高。」陳時中也引用前二日交通部部長王國材的說明,表示「機場風險增加五倍。」陳時中表示,過去入境染疫率約僅0.15%,上周染疫率升至0.81%,近兩三天升至2% ,接下來將超過2%,「等於50人中會碰到一個染疫,接下來入境者染疫的可能性更高。」他呼籲,機場是極高風險區域,要把自己保護好,也要保護其他人。陳時中也提醒,全球單日確診達290萬以上,重症沒明顯升高,「但母數大,個案不會少。」認為美國昨天增88萬人染疫、法國增32萬人,澳洲升到7.7萬人,日本也蠢蠢欲動達6六千多人,韓國維持4千多。關於國際疫情嚴重,是否除了帛琉外,要將所有國家列為高風險管制,且入境接檢疫14日。陳時中表示,根據個人情況不同,不管春節採「7+7」或「 10+4」或「 14+0」等,都是入境集中檢疫,會於下週二會議討論後報告。此外對於機場執行任務時,也要落實無接觸管理,陳時中說,今日也特別組「台灣護理國家隊」,第一批共24人在入境關卡,督導大家感控有無做好,包含從污染區域拿東西,手套要換或手部清潔。對於防疫計程車隊也禁止回頭再載一般旅客,但可搭載檢疫相關人員,陳時中說,每次載客前後都會消毒過,搭載檢疫完成返家者、或由機場到檢疫所,每次交換都會完全消毒。
-
2022-01-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染疫 信實865人採檢結果出爐!7確診外 其餘全陰性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累計確診人數達8人,其中7人是外包清潔公司信實企業員工,導致該公司全面採檢;完整結果今天上午出爐,除已公布的7例個案,其餘員工一採均陰性。不過,因為確診者有多處足跡,桃園市長鄭文燦今早在防疫會議呼籲一般民眾「有需要就去篩檢」。桃園市衛生局今在中壢區龍岡大操場、黎明公園和八德區北區客家會館設採檢站,桃園區中路運動公園也有臨時站;中路臨時站上午現場排隊人數約20、30人,採檢過程約莫10到15分鐘,未見人龍久候,採檢者以歸國居家檢疫需求居多,負責載運的防疫計程車也做足SOP,採檢民眾上車前都全身噴酒精消毒。衛生局表示,社區採檢站昨天有1042人前往,全數陰性,而信實企業865名員工扣除已知確診7人,一採也全部陰性。鄭文燦進一步指出,有一名確診個案近日曾到金嗓歌友會打工,跨年當天也去過歌友會,雖未與現場跨年晚會的群眾接觸,但保險起見,已通知與會成員今天採檢;鄭文燦也呼籲,民眾如自覺身體不適,有需要就去採檢。另外,機場事件有3名清潔員是昨天傍晚確診,目前案號未定,但已知3人分別住在桃園中壢、觀音和新北市,均已完成疫調。桃園方面,觀音某國小因為有學生的同住家人是確診者,今天停課,由於學生採檢結果未出爐,採檢對象是否擴大未決定。
-
2022-01-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群聚確診增第5例 與清潔員一樣住中壢
桃園機場爆發群聚感染,桃園市政府稍早證實確診人數增加到5人,新增確診者與先前公布第一例個案一樣是機場清潔人員,為機場同一個環境工作者,其居住地也在桃園中壢。衛生局表示,新增個案是今天凌晨確定,疫調工作正在進行,匡列人數稍晚才會確定。針對機場群聚感染,市長鄭文燦表示此次採檢疫調工作由桃園協助,第一時間已採檢一千多人,社區採檢站也有一百多人;目前採檢站除了龍岡大操場、北區客家會館和黎明公園,今天和後天在中正公園也有採檢站,明天和星期六在中路採檢站也會開設,市府呼籲去年12月30、31日有去過忠貞市場的民眾前往採檢。鄭文燦也呼籲民眾盡快打疫苗,增加抵抗力,而目前疫苗是充足的,機場人員、機組員、防疫車隊和防疫旅館人員的第3劑也要盡快施打。
-
2022-01-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機群聚擴大「再增1清潔員確診」累積人數5例
桃園機場3名清潔工跟1名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桃園市政府擴大篩檢,今天又有1人確診,是之前公布染疫清潔員的同事,桃機累計確診人數來到5例。桃園機場本土案例疫情擴大,疑新增第五例,指揮中心昨天之前已公布四例,包括1名清潔人員、2名清潔員同事、及1名防疫計程車司機,今天再傳1名清潔人員自行前往就醫後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將對外說明最新情形。桃園機場確診人數增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定調為群聚事件,桃園機場成立前進指揮所,並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統籌,國內繃緊神經。清潔公司針對外包人員擴大採診。3位清潔員(案17230、案17238、案17239)確診,市府昨針對外包清潔公司共878位員工和防疫計程車隊700多名司機採檢,今天凌晨再增1名清潔員確診。市府持續擴大篩檢,目前在龍崗大操場天幕、黎明公園、北區客家會館、中壢中正公園、桃園中路增設社區採檢站。衛生局呼籲,有症狀的民眾還是要到醫院採檢,沒症狀但有重疊2天到忠貞市場者,可到社區採檢站採檢,希望以時間框住可能確診者。
-
2022-01-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人數來到4人!桃機下午要擴大篩檢第二航廈2400人
桃園國際機場昨天一名清潔工確診,今天同交通車的兩名清潔工也確診,加上一名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累計四人確診。桃機說,下午2時將擴大篩檢,第二航廈所有駐站單位都要篩檢,另外已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了2400個篩劑,最多可篩檢2400人。桃機說,昨天確診的清潔工,平時工作場域在第三(P3)停車場。由於確診人數擴大,今天下午2時將擴大篩檢,除了所有可能經過、碰過該工作場域的員工,連同包商、駐站單位都要擴大篩檢。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再爆三家防疫旅館淪陷! 累計六家旅館防疫破功
台北市今晚(2日)晚間再爆三起防疫旅館疑似群聚感染事件,分別為中正區兩家、北投區一家,如果確定,台北市共有六家防疫旅館相繼淪陷,連同先前桃園市一家,全國已有七家旅館破功。目前仍有數萬名春節返鄉民眾尚未入境,但防疫旅館頻出漏洞,令人擔憂。根據本報掌握最新消息,今晚台北市再添三家防疫旅館爆發疑似群聚感染,其中兩家正在進行疫調,緊急清消,另一家旅館則還在確認中。兩家在中正區,一家在北投區。連同先前三家防疫旅館出包,北市恐有六家防疫旅館出現漏洞,四家於中正區,中山區、北投區各一家。對於北市晚間再添三家疑似群聚感染的防疫旅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未收到北市方面的消息。至於台北市衛生局相當低調,不願證實及公布這三家疑似群聚感染的防疫旅館之確診人數等相關訊息,僅表示,中央還沒認定、也還沒對外公布,因此,衛生局無法回應。北市衛生局表示,若出現隔離者入住防疫旅館後採檢確診等特殊情況,將要求該防疫旅館至少先靜置72小時,暫不收檢疫者,全面清消,依照北市觀傳局的SOP行事。
-
2021-12-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境外增逾50人? 專家:若有漏網疫情出現就要緊張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國際疫情嚴峻,12月以來,確診人數呈倍數成長,「未來一天新增50人並不稀奇」,且防疫旅館疑似再傳群體染疫事件。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黃玉成說,昨天境外移入個案高達24人,但今天境外移入個案可能會更多,但不知道會不會超過50人,呼籲防疫旅館工作人員務必落實個人防疫、環境清消等SOP,不要等到爆發疫情時再來檢討。至於,元旦三天假期,民眾外出仍應戴口罩、勤洗手,最好是隨身攜帶酒精消毒。黃玉成說,現在國內疫情平穩,民眾不需太過擔心,但最重要的是邊境防疫,還是要十分注意,如果有一個較大的漏網疫情出現,可能就要緊張了,可是相較國外疫情嚴峻,對國內連假疫情相對樂觀。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說,目前中央規範第二劑疫苗打滿5個月可以打第三劑,不過也許北市找專家討論一下,如防疫計程車司機等高風險族群,是不是要提早打。黃玉成說,目前第一至第三類高風險族群多已符合間隔5個月接種第三劑資格,且目前國內疫情平穩,暫時不會討論縮短第三劑接種間隔時間的議題。黃玉成說,專家會議上都有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主要是著眼,如果第一至第三類高風險族群,均依規定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目前已符合間隔5個月接種第三劑資格,即便是晚一點,往後陸續也都可以接種,且目前國內疫情平穩,目前沒有縮短間隔時間的需要,如果疫情有變化時會再討論。
-
2021-12-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示警:Omicron+Delta將致疫情海嘯
世界衛生組織示警,高傳播力的變異株Omicron與Delta同時傳播,將導致如「海嘯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湧現,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也已創下紀錄。國內昨天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也創史上新高,單日達廿四例,半數以上自美國入境,境外案例本月呈指數成長,累計至今日估將突破四百例,未來單日破五十例也不足為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沉重呼籲,「跨年是最大考驗,這一關一定守好」。新冠疫情已邁入第三年,陳時中表示,歐美疫情確診人數破數十萬例,邊境絕對要嚴守。國內雖無本土個案,但跨年將是很大的考驗,一旦有破口發生蔓延至社區,疫情將會直線上升到最高點才有機會逐步趨緩,而台灣目前面臨相當大的威脅。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九月至十一月仍維持二百例以下境外移入個案,但到了十二月,直接飆升至三八七例,呈現倍數成長,預計今天將突破四百例個案;且明年元旦起,春節返鄉潮將使入境旅客達到最高峰,單日恐超過五十例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近一周基因定序結果,已累計五十九例Omicron變異株,五十五例為突破性感染,且本周新增卅二例個案中,壓倒性勝過同期新增的六例感染Delta的境外確診案例。面對Omicron威脅,國內也不平靜,昨天疑似爆出國內第三起旅館群聚。北市一防疫旅館出現三例散發個案,初步調查皆來自不同國家入境,且採不同檢疫方案,分別為十四天檢疫方案與十加四方案,三名個案分屬五樓與六樓,共二樓層,待基因定序出爐釐清是否為群聚事件。這三人中雖無人採七加七方案,但其中有一人採十加四方案,外界憂心病毒已經進入社區。陳時中表示,「沒人能把握不會,將盡全力嚴陣以待。」據觀察,變異株的潛伏期較短,前七天守好非常重要,因此已訂定幾道防線,如縮短PCR陰性證明、避免旅社群聚等,避免造成社區感染。陳時中呼籲,這段期間民眾一定要做好個人防疫,放假沒事快去打疫苗,新年度也與輝瑞洽購抗病毒藥物,元旦起也將有廿六場域完整接種疫苗等新制規定上路。世界衞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也呼籲人們採取全面防護措施,並再次呼籲各國更公平的分享新冠疫苗。他警告,富裕國家強調要接種加強劑,會使窮國缺乏疫苗;但如果二○二二年中可以達到所有國家疫苗接種率達到七成的世衞目標,則有助全球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嚴重期。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美國無症狀確診只隔離五天?學者:重點是檢測量要夠
美國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造成醫療量能極大負擔,為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美國CDC宣布無症狀確診者僅需隔離五天。《蘋果日報》今報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於明天召開專家會議時討論是否跟進。美國做法並非僅縮短天數,還有許多項配套,台大公衛者指出,美國實施這項策略的挑戰在於,篩檢量要夠才能杜絕隱性傳播鏈,所以美國明年起要投入數千醫護投入增設的篩檢站,並將發下五億份快篩試劑。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集中在東北方的州別,面臨Delta與Omicron雙重打擊。因為該區域覆蓋率提升得早,也比較快面臨保護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個案已流鼻水、頭痛等輕症為主。整體來說,美國無論確診人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都在上升,還需要分析資料才知道感染Omicron和Delta之後衍生死亡的比例如何。古玫生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布「5+5新抗疫政策」,是將無症狀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為五天,但後續要強制戴口罩5天。此外,已接種第三劑者如果曾接觸確者者,則不需隔離,但是要強制戴口罩10天。此外,美國政府正在整備數千名軍醫及醫護人員,2022年都要投入增設的篩檢站及疫苗接種站,另將發放五億份的家用快篩試劑,目前各大篩檢站已人滿為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住院死亡的增加是因為Omicron或Delta,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不能太輕忽就認定Omicron一定都是輕症。美國政府知道,即便打到第三劑,還是要靠篩檢,才能杜絕社區感染,因此這項5+5政策最大的挑戰,是檢測量一定要夠。現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透過提升採減量、實施通行證、加嚴公衛防疫措施等方法,試圖控制疫情。「歐洲疫情就像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幾乎全歐疫情都在上升。法國已將第三劑接種間隔縮短到三個月,恢復室內外口罩令,每人每周三天遠距辦公,開始考慮實施不承認陰性檢測證明的「超級綠色通行證」。瑞典則將篩檢量能提升到每周30萬次,百人以上聚會都要實施健康通行證,並且恢復室內口罩令。
-
2021-12-24 癌症.淋巴癌
會「跑」的腫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結摸起來不會痛,留意早期6大症狀
台灣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約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淋巴癌常見「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要盡速就醫,淋巴癌治癒率很高。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分類複雜居全癌之冠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表示,淋巴癌(惡性淋巴瘤)確診人數逐年攀升,十年內人數增長已達四成,尤其淋巴癌分類高達80種以上,複雜程度居全癌之冠。淋巴瘤往往會對臨近的正常組織產生壓迫或造成阻塞,進而使該處器官功能受損,包括影響呼吸系統、腸胃道系統、肝膽系統、鼻腔及鼻咽腔、骨髓、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六大不同器官組織。台中榮總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一般人身上大約有600個淋巴結,比較容易摸到的淋巴結常是在頸部、腋下與腹股溝。根據研究,每年約莫有0.6%的人會有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其中只有約1%的淋巴結腫大是因為惡性腫瘤所引起,而病史與理學檢查往往是最容易也最迅速能區別良性或是惡性的方法。分兩大類,九成都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淋巴癌為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依照病理診斷,可分成「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個大類。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約占9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約占10%,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 好發族群1.免疫低下的患者,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愛滋病患者、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等,皆是好發淋巴癌的高危險群。2.暴露於有機溶劑、染料或輻射物質環境者,也較一般人容易得到淋巴癌。3.乾燥症患者發病機率,較一般人多七倍。人體大部分的器官都有淋巴系統的存在,在體內淋巴系統可以製造淋巴球、抗體,負責對抗疾病與感染,其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上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淋巴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部位,通常在頸部、腋下、鼠蹊等地方比較容易摸的到。當淋巴組織內的淋巴球變成癌細胞時,則形成惡性淋巴瘤,也就是淋巴癌。淋巴癌分四期第一期 : 有一處淋巴區域有淋巴瘤細胞侵犯。第二期 : 橫膈之同一側有兩處以上的淋巴區域或一處淋巴結和一處淋巴結外器官有淋巴癌細胞的侵犯。第三期 : 橫膈兩側皆有淋巴癌細胞侵犯時。第四期: 淋巴瘤瀰漫性地侵犯各器官或淋巴結時,尤其是一旦侵犯到骨髓時,即屬第四期。淋巴癌治癒率高,積極治療存活率達七成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表示,淋巴癌治療後有很高的機會痊癒,呼籲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全身癢等症狀時,務必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台大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淋巴癌治癒率很高,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成。年輕人發現一、二期淋巴癌高達八成可治癒,晚期或年紀較大者也有四成可以治癒。以侵襲性較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為例,平均治癒率也有五成以上。淋巴瘤治療淋巴瘤的治療,必須依照其細胞型態與臨床分期而訂出治療計劃。治療方式,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復發使用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或異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淋巴結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恐惡性腫瘤「燒、腫、癢、汗、咳、瘦」是早期淋巴癌的六大症狀,腫塊最常見,觸感像硬網球,有些還會移動,但不會痛;僅少部分病人摸不到腫塊,需其他檢查輔助。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銘崇建議,六個早期症狀出現其中一項,查不出原因又持續三周以上,就要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說,淋巴癌目前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若半年內體重驟減10%以上、出現無原因淋巴結腫大或莫名發燒、盜汗、皮膚癢及咳嗽,就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淋巴癌六大症狀 「燒」:突發性但不明原因的發燒,常是38℃左右,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腫」:脖子、腋下、鼠蹊等地方,突然出現無痛卻大於兩公分的腫塊。「癢」:持續性全身發癢的症狀。「汗」:夜間異常出現大量盜汗的情形。「咳」:喘不過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咳嗽的症狀。「瘦」:六個月內體重異常下降超過10%,同時還會感覺到精神疲倦。正常淋巴結一般不超過1公分,呈橢圓形,質軟、活動、無壓痛,在頜下和腹股溝可以摸到。滕傑林表示,如果淋巴結腫大摸起來平整的、會動的、會痛的、不會繼續長大的,良性的機會比較高,通常是感染所造成。如果淋巴結持續腫大,就要考慮做切片檢查,若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則應直接切片檢查,進一步判別是否為惡性淋巴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癌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實體瘤形式生長,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都可能被侵犯,常伴隨發熱、盜汗、消瘦、癢等全身症狀。淋巴腫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它分佈在人體各個部位,有人甚至稱之為會「跑」的腫瘤,常會侵犯六大器官組織。1. 呼吸系統如直接侵犯肺臟、肋膜、心包膜,則會造成咳嗽、呼吸困難、肋膜腔或心包膜腔之積水。2. 腸胃道系統腸胃道受到侵犯或發生腹膜腔後腫大淋巴結壓迫,將可能造成腹脹、腹痛、胃腸潰瘍、穿孔、出血、吸收不良等症狀。3. 肝膽系統腹腔內淋巴結腫大後會引起膽管阻塞造成膽汁無法排除,或因直接侵犯肝臟而引起黃疸。4. 鼻腔及鼻咽腔可能會引起鼻塞、流鼻血等一些類似慢性鼻竇炎的症狀。5.骨髓造血功能變差,紅血球減少出現貧血而臉色蒼白;血小板減少會造成不正常出血,血液中含有不正常的淋巴球細胞。5. 神經系統如淋巴瘤侵入脊椎管,壓迫脊髓或脊髓神經,會造成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系統症狀。6.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如侵入腦膜或腦實質內,會造成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視力模糊或運動失調。掌握4方法,預防淋巴癌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淋巴癌,都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建議掌握4方法,做好疾病預防:1.保持規律生活: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養成運動習慣、飲食均衡。2.學會緩解壓力:壓力過大,會導致精神緊張,進而引起身心疲憊,還容易造成代謝紊亂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學會緩解和釋放壓力,避免過度疲勞,是預防淋巴瘤最重要的一個方法。3.盡量避免接觸農藥、染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4.當身體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的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1-12-23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 就怕引起肺纖維化
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是將伴隨患者一生的疾病,曾有病友形容免疫系統持續像滴水穿石般攻擊身體內部,自己卻不知不覺,直到身體發生狀況才前往就醫後確診。台灣平均每年新增4000名病例,累計已超過12萬人,而他們除了原本的疾病症狀之外,免疫系統還可能侵犯肺臟等器官,一旦引發肺纖維化,治療十分困難。類風濕性關節炎 也要注意自體免疫疾病為何會肺纖維化?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說,肺部有如海綿,失控的免疫細胞若攻擊肺,受損的肺臟逐漸纖維化,變成俗稱的菜瓜布肺,使肺泡裡的氧氣進不了血管,人體缺氧,呼吸就會發生困難。蔡長祐也說,引發肺纖維化的自體免疫疾病,以硬皮病最常見,纖維化進展也是最快的,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與紅斑性狼瘡,而且「一旦罹患肺纖維化,死亡率都會很高。」初期症狀 指關節皮膚變硬逾半數的硬皮病患者會發生肺纖維化,且致死率高。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因確診人數占自體免疫疾病大宗,除關節遭破壞,若罹患肺纖維化,10年存活率只有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一半,也應特別注意肺部病變危機。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盧俊吉指出,硬皮病好發於40至50歲的女性,初期症狀是指關節皮膚變硬,食道肌肉蠕動也會出現問題,吞嚥食物變得困難。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肺部,發生間質性肺病,惡化成肺部纖維化,肺功能會很差,甚至發展成重症造成死亡。剛開始咳嗽 接著明顯喘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方耀凡說,多數合併肺纖維化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會咳嗽,接下來會出現明顯的喘,然而,多數患者不會聯想到這樣的喘和累與免疫疾病相關,因此方耀凡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平時要有病識感,定期檢查肺功能。蔡長祐說,肺部纖維化發生後,病人呼吸會變得淺且急促,易喘、易咳和疲累,但很多人會忽略,以為只是小病,甚至不去就醫,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最後因肺纖維化失去功能,整個人喘到動彈不得,他在臨床上就看過病人「連翻個身都困難」。新藥可抑制 健保有給付他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平時要留意肺部健康,定期檢測,風免科會每三到六個月為患者做肺部X光、聽診後背下肺葉,並進行肺功能檢測,包括DLCO(一氧化碳擴散試驗)、VC(功能性肺活量)、FEV-1(一秒鐘吐氣量)和FVC(用力肺活量),每年一次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蔡長祐強調,近年已有新藥可抑制肺纖維化,目前硬皮病併發肺纖維化的患者也已通過健保給付,因此只要盡早發現,趁早治療,都可以避免肺纖維化持續惡化,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更多內容精彩影音】>>>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3劑間隔5個月 專家憂有漏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第三劑接種時程及細節,對象為十八歲以上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滿五個月,經醫師評估為免疫不全、低下且病情穩定的十二歲以上者間隔只需廿八天。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說,政策搞得太複雜,民眾弄不清楚,就可能沒打到,「接種間隔只是建議,不該訂那麼死,應該讓想打的人盡量打,特別是高齡者、慢性病患。」黃立民說,間隔五個月才打第三劑,一定會有漏洞,有些人接種第二劑後的四個月,抗體就掉得差不多;如果明年一月春節期間Omicron變異株入侵社區,屆時抗體濃度偏低,保護效果就會打折扣,要是確診人數增加,老人及慢性病患感染後就會出現一批重症個案。黃立民並提醒,年紀很大、身體不好的民眾,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掉得比較快,「如果有人想打,為什麼不讓他打?」通常間隔時間只是一個建議,意思是可以等的人,就等五個月,不能將規定訂那麼死,條件這麼複雜,民眾搞不清楚時,該打的人就可能打不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持不同意見,他表示,最高風險的一到三類對象在年底前就滿五個月,可接種第三劑,指揮中心也開放了混打選項,以提高保護效果,一定都打得到。另外針對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第三劑開打時間可縮短為廿八天,這部分是十二歲以上都可以打,邱政洵指出,經過充分討論,專家委員認為,如此一來可涵蓋絕大部分高風險對象,「再縮短五個月間隔時間的必要性就沒那麼高。」
-
2021-12-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施打疫苗無法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專家:因有這兩大漏洞
南韓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今天確診人數達7175人,創下單日染疫人數新高,其中重症病患840人,是1個月前的2倍。南韓完整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人口達8成,11月起逐步解封後,導致疫情再起。國內專家表示,許多國家7、8成人口已接種兩劑疫苗,但放鬆防疫、脫下口罩後,疫情再起,預期新冠病毒會不斷突變,逐漸逃脫人體免疫監視,有生之年一定會被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天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暢談台灣新冠威脅及疫苗接種混打最新進展與解答。南韓接種疫苗人口已達8成,但疫情卻再起,施打疫苗達群體免疫是否已無效果。李秉穎說,以往數學模式,疫苗接種率達7、8成後,應可獲得群體免疫力,保護未接種疫苗的人,但這推論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有兩個非常大的漏洞。首先,此理論並未考慮變異株的出現,因變異株會使群體免疫效果打折扣,甚至消失;其次,民眾接種疫苗後,無法保證不會染疫,可能會成為無症狀感染者,或是輕症患者,也無法保證不會傳染給別人,因此容易接觸到病毒的高風險族群,應盡速接種疫苗。「大家有生之年,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且會一直存在,總有一天,一定會感染到新冠病毒。」李秉穎說,現在已無法靠群體免疫力,保護個人往後20、30年都不會染疫,一定要靠接種疫苗,預防首次染疫所產生的重症威脅。李秉穎表示,預期新冠病毒會不斷突變,逐漸逃脫人體免疫監視,不管是疫苗或自體形成的保護力,還是有可能出現突破性感染。因此有些國家開始接種第三劑接苗,研究發現,第三劑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力有所提升,並減少突破性感染機會,尤其Omicron於全世界流行,若符合第三劑疫苗接種對象,應盡速接種。
-
2021-12-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7+7防疫措施充滿風險 專家:不得不的選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2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創今年以來境外移入確診人數新高。「這有點緊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說,尤其慢慢進入返台國人的高峰期,從防疫觀點,7+7防疫規定仍是充滿風險,返國民眾應落實防疫規定,尤其是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不要去宗教活動等人多群聚的地方。李秉穎今天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暢談台灣新冠威脅及疫苗接種混打最新進展與解答。李秉穎說,指揮中心制定7+7防疫規定,主因是防疫旅館數量不足,並顧及返國民眾與家人團聚的需要,這是沒辦法的。但從防疫觀點,7+7防疫規定仍是充滿風險,畢竟其他國家疫情還在流行,擔心有漏網之魚,如果有一個人染疫後,潛伏期超過7天,也容易在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發病,造成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面對新冠病毒威脅,不是沒有危機。」 李秉穎說,雖然本土病例清零,顯示先前Delta變異株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目前慢慢進入返台國人的高峰期,無形中增加邊境防疫負擔,管制須非常嚴謹,不能放鬆,避免境外病毒入侵本土社區。李秉穎說,民眾春節期間或返國後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去宗教活動等人多群聚的地方,若要外出應多選擇開放空間,避免增加染疫風險。一旦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時,應盡速就醫,因目前新冠肺炎症狀已輕症化 不一定是重症,一定要提高警覺。
-
2021-12-03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Omicron高傳染力,封城噩夢將再臨?7重點看清為何不必過度驚慌
世衛組織(WHO)於11月26日,將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B1.1.529)列入第五個高關注變異株,由於Omicron病毒株確實帶來高傳染力,讓許多國家重回封鎖,或祭出較嚴格的邊境管制政策,但Omicron是否造成重症?是否增加死亡率?這些問題需要更多資料才能定論,到今天(12/2)為止,本人收集各項相關報導,綜合整理,闡述如下,與讀者分享。變異愈多、傳播愈快,但會越來越輕症化(1)南非12月1日單日確診病例幾乎翻倍,根據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指出,本周三單日新增8561例,為前一週兩倍,而相較上週,單日確診只有1295例。Omicron在南非之感染比率已激增至80%(如圖一)。(2)到目前為止,一般認為是在11月8日在南非發現首例Omicron變異病毒株感染,而後相繼在歐洲、美洲、亞洲及大洋洲亦有確診個案(如圖二)。但到目前,各大洲之確診人數及所佔百分比,並無正確數字。(3)根據南非學者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之基因分析,發現包括核鞘蛋白,膜蛋白及棘蛋白都有變異處,超過50個突變點,單就棘蛋白就有32處變異,囊括α、β、γ、δ之所有變異點(如圖三)。到目前為止,顯示被感染後其傳染力確實非常快速,約為α株的4倍,δ的2倍。根據流行疾病專家James Weiland之估算,認為其傳染性為原始株之5倍(如圖四)。確診者大部分是40歲以下年輕人,症狀較輕,以肌肉痠痛、疲倦及咳嗽為主,到目前為止,並未增加重症之比率,所以民眾不要驚慌。(4)根據德國公衛專家勞德巴赫(Karl Lauterbach),還有國內「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院士、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教授及林口長庚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均認為變異株突變愈多,不代表就是病毒魔王,根據過去的RNA病毒演化法則,變異愈多,雖然增加傳染力。但會越來越輕症化。(5)目前在南非因疫苗覆蓋率只有24%,Omicron病毒株之蔓延情形較快速,但在高覆蓋率的國家,其蔓延情況就比較不嚴重,所以歸根究柢,還是要加強提升二劑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及嚴守非藥物之公衛介入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6)到目前為止,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的看法,目前病毒疫苗之接種,雖然無法完全阻止新冠肺炎的感染,但對新冠肺炎的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之減少有極大的幫助,而且最近研發兩種口服抗病毒藥,對此種變異病毒(Omicron)仍然有效。(7)根據輝瑞、莫德納藥廠及嬌生公司的報導,三家公司也都積極進行針對新變異病毒株開發新疫苗,輝瑞藥廠將在六周內進行疫苗調整,並於100天內出貨,莫德納最快於明年初推出新配置疫苗,而嬌生(Johnson&Johnson)公司亦針對Omicron變異株疫苗進行研發。台灣當務之急 提升二、三劑疫苗接種台灣疫情趨緩,到目前為止尚無Omicron病毒侵入境內,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能夠快速提高二劑疫苗的覆蓋率,特別針對年長者、慢性病或癌症病史及孕婦等,一定要完成二劑疫苗接種,尤其將來國家的政策,也許要考量第三劑接種計畫。對個人而言,勤洗手、戴口罩等非藥物公衛介入的防疫守則,大家應該要嚴格遵行,那麼相信病毒會越來越弱化,恢復常態生活應可期待。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南非12天翻盤!學者:若有Omicron移入應取消春節專案
Omicron變異株在六大洲侵門踏戶,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直播分析,Omicron集合現有變異之大成,等於大幅展開「RBD結合部位三把刀」,讓傳播力再上層樓,12天即讓南非疫情翻盤。各國嚇得急速因應,以色列鎖國、英國強制高風險區旅客檢測並隔離14天,紐約州也宣布即將進入緊急狀態。學者也擔心,各大洲疫情近期再起,很可能是Omicron已進入社區所致,Omicron的真正源頭也不見得是非洲。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南非二劑覆蓋率僅24%,其經驗無法直接套用於覆蓋率較高的國家和台灣,建議持續嚴守邊境,一旦定序發現Omicron病例,就要取消春節10+4或7+7方案,無論是否接種疫苗一率強制隔離14天,以免在Omicron趁隙進入社區。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Omicron突變部位多,集合之前四大變異株的主要變異於一身,僅L452R沒有。例如導致結合、傳播力更強的D614G、P681H、還有與免疫逃脫和疫苗中和抗體濃度下降有關的K471N、S477N、T478K、E484K。好消息是,Omicron和Alpha株一樣在第69到70位置有缺失,但Delta卻沒有,因此可透過PCR核酸檢測初步判斷,如果PCR看到S蛋白這段基因陰性,很可能就是Omicorn。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新冠病毒的RBD蛋白質立體結構就像一把瑞士小刀,刀鋒結構越是展開向上,結合人類ACE2受體的能力越強。相較於過去水貂身上發現的變異株RBD結構向上程度僅55%、Alpha變異株向上程度65%,Omicron卻高達85% 。任小萱表示,南非資料另發現Omicron有H655, N679, P681這三個部分也有變異,可能強化傳播力。科學家比較Omicorn、Bete、Delta三種變異株造成疫情翻盤,佔率超過五成所需的時間,結果顯示,Beta需要100天,Delta需要50天,Omicorn卻只要12天。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指出,因為南非兩劑疫苗覆蓋率僅24%,Omicorn在一個月內就佔確診病例九成,把原本佔率九成的Delta擠到少於兩成,每天確診人數急速飆升四倍以上,確診個案九成都未曾接種疫苗。不過,台大公衛多位學者一致認為,面對Omicorn無需悲觀。陳秀熙表示,上述推論都要經過更多觀察才能證實,但可以確定的是,各國已從對抗Delta變異株經驗中學習,加上二、三劑覆蓋率持續拉升,做好防疫和檢測,Omicron應不致造成大流行,毋需悲觀。
-
2021-11-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完整接種+快篩」有效 學者估10+4或7+7都比舊制安全
春節返鄉潮將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根據旅客及同住家人的疫苗接種程度,祭出「14天、10+4天、7+7天」三種隔離檢疫方案。台大公衛推估,如果一個月內從疫情低、中、高風險區各入境5000人,14天方案還是會漏掉兩名高風險區入境的隱性感染者,但另外兩個方案不會漏掉任何隱性感染者。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7+7方案是旅客及同住家人接種兩劑滿十四天才能選擇的方案,其設計就是為了預防和偵測突破性感染。根據美國今年一月至十一月的突破性感染資料,嬌生佔2%,BNT佔1.35%,莫德納佔0.93%。台灣今年八月到十一月境外移入突破感染資料也看到類似結果,嬌生佔1.24%、科興佔0.81%、印度Covaxin佔0.66%、AZ佔0.55%、國藥佔0.39%、BNT佔0.32%、莫德納佔0.19%。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假設低、中、高風險區在一個月內各有五千人入境,有維持現狀的14天方案做兩次PCR、一次快篩,僅會漏掉兩個隱性感染個案。至於同住家人已完整接種者可選擇的10+4或7+7,因為都要做三次PCR,7+7連同住家人都要做兩次快篩,推估這兩個方案都不會遺漏隱性感染個案。陳秀熙表示,相較於未接種疫苗者,已接種疫苗者雖然感染初期病毒量一樣高,但病毒量下降速度明顯較快,接種者第七天的病毒量與未接種者第十天的病毒量相當,因此就算有隱性感染者,也可以在第七天到第十天被找出來,因此10+4或7+7都可以避免旅客傳染家人,也能避免家人變成社區感染源頭。任小萱表示,旅客若有接種疫苗,感染給家人風險可降低三成,家人若有完整接種,受感染的風險也可降低34%,而且康復速度也比較快。如果旅客和家人都有接種,等於是有雙重保護,但還是要自主管理。陳秀熙表示,目前全球已有兩億五千多萬人確診,若考量隱性感染,確診人數可能還要乘以五到六倍,各大洲疫情多半持平甚至趨緩,但歐洲確診及死亡正在攀升,主因是許多國家疫苗接種率不足,尤其是東歐國家。值得慶幸的是,全球兩劑接種率已達到四成一,台灣也追平了這個數字,還要繼續努力。
-
2021-11-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參與WHO及三國團結試驗 WHO完成四千位受試者收納
高端疫苗(6547)今(11)日指出,於10月26日獲選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團結試驗疫苗,WHO在哥倫比亞、馬利、以及菲律賓展開團結試驗疫苗收案,截至目前已在三個國家,超過40個試驗中心完成4,000位受試者收納。高端疫苗說明,WHO團結試驗疫苗是一項多國多中心、多疫苗、適應性、共享安慰劑、隨機對照的第三期數萬人規模臨床試驗。高端疫苗是目前入選的疫苗之一,由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學家和專家組成的獨立疫苗優先次序諮詢小組挑選,獲選加入此項全球團結試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能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全球超過2.5億人確診,逾500萬人死亡,試驗國家如哥倫比亞與菲律賓,確診累計總數達數百萬人,每日平均確診人數約有2,000例,可見疫情嚴峻。高端疫苗指出,團結試驗疫苗選擇在跨越三大洲的三國進行萬人以上的傳統三期試驗,以獲得安全性及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保護力相關數據,有助於加速試驗進行,評估具有潛力的候選疫苗,發現更多有效的疫苗保護世界各地的人們免受新冠肺炎危害。有鑑於現階段疫苗仍為全球短缺的關鍵防疫物資,高端疫苗表示,將持續配合WHO團結試驗疫苗團隊,投身解決全球新冠疫苗短缺且分配不均的行列。目標取得國際認證,為全球群體免疫貢獻。
-
2021-11-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本邊境鬆綁未包括台灣 陳時中坦言:我國未對等開放
日本自8日起放寬邊境管制,商務人士、勞工若接種兩劑AZ、莫德納或BNT疫苗,入境檢疫將可從10天縮短為3天,不過這項開放措施卻未將台灣列入鬆綁名單內。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坦言,主因是台灣並未對等開放。美國與日本放寬邊境管制,其中日本規定,若有已完整接種日本認可的BNT、AZ或莫德納等三種疫苗,入境隔離期間可從10天縮短為3天,但日本卻不承認台灣的「小黃卡」接種證明,台灣民眾入境日本仍需隔離14天。陳時中表示,目前包括日本旅客在內,入境台灣一律要檢疫14天,對方希望若鬆綁我國旅客入境管制,我方也應「互惠」鬆綁,大家希望國家對國家能夠對等,目前台灣與日本雙方尚無相互認可的機會,他並強調政府會持續爭取。據了解,自疫情爆發以來,日本的感染確診人數比台灣多許多,日本在8月中旬Delta疫情失控後,單日新增確診一度衝上2萬5,000人,不過近期疫情出現明顯降溫,新增確僅有百人,更迎來過去15個月來首次單日死亡「+0」。至於台日雙方是否談到高端疫苗的認證,陳時中表示目前只談到相互互惠,還沒有談到高端疫苗的部分。陳時中也指出,日本疫情這周看起來是有進步,相關談判仍在進行中,我方也會持續爭取。由於國際上已有美、日及歐洲等許多國家陸續開放邊境管制,台灣則至今仍未鬆綁,已有新加坡等國家要求台灣也應放寬邊境管制,以達到雙方彼此互惠的情形。對此,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指出,疫情造成各國邊境管制,何時可開放涉及不同國家之間疫情輕重程度不同,各國的公衛防疫措施涉及主權,彼此狀況也大不相同,跨國之間不應存在對等開放的硬性要求。
-
2021-10-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疫苗無法進美國 醫建議取得認證兩條路
美國十一月八日起將實施入境新制,所有入境旅客,包含台灣在內,都要完整接種美國FDA或WHO所核准疫苗,高端疫苗並不在名單內。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仍持續與美國做相關徵詢,並準備相關資料向美國提出,但美方至今還未有較積極回應。美入境新規恐影響蔡賴 外交部爭取官員訪美不受影響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皆施打高端疫苗,日後赴美是否受阻?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外交部持續跟美方密切協調,希望接種高端的政府官員訪美時不受影響;外交部今年九月起積極與美方溝通,了解最新入境措施,並爭取美方同意,早日將高端疫苗納入認可疫苗名單中。高端昨發表聲明,感謝支持國產疫苗且施打疫苗的民眾,並對於高端尚未取得美國或WHO認證,造成施打者入境美國的不便深感遺憾。國內正進行的AZ、莫德納與其他疫苗第二劑混打研究,陳時中說,年底會有初步成果,AZ與莫德納混打研究會最早完成,AZ與BNT會晚點,以高端作為第二劑研究,年底也應該有成果。至於是否開放施打高端疫苗民眾混打其他獲國際認證疫苗?陳說,高端混打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台大感染科前醫師孔祥琪說,想讓美方認證高端疫苗的難度很高,建議高端於明年第一季取得歐盟認證,再間接得到WHO及美國認可,就能解決施打高端民眾出國困境;此外,也可重新進行傳統第三、四期臨床實驗,取代原先免疫橋接,但機率較低,且相對耗時。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指出,憲法保障人民遷徙自由,如今政府鼓勵國人施打高端疫苗政策,卻讓人民去不了美國,政府應賠償損失,且讓打高端的國人可改打其他國際認證疫苗。即使免等、不用預約,高端疫苗仍乏人問津,去化速度甚慢。指揮中心統計,目前仍剩八十六點四萬劑,年底之前將再到貨二七七萬劑,累積共計三六三點四萬劑,莊人祥表示,如打不完,將考慮捐贈給其他國家。WHO與哥倫比亞、馬利、菲律賓啟動「團體試驗疫苗」計畫,由科學家及專家組成小組,選擇有效且安全疫苗,快速評估候補疫苗,目前招募志願者參與試驗,並審查二十支疫苗,首波選出兩疫苗,其中包括高端疫苗。台灣疫苗協會推動理事長黃玉成表示,高端先前臨床試驗時碰到困境,包括資本額不足、國內確診人數稀少等,無法在台灣進行傳統第三期臨床試驗,如今WHO出面協助,這對高端會是很好的出路,相當樂見。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打的疫苗能減少重症和死亡嗎?後疫苗時代來了!真實世界數據教我們的4個疫後觀察
全球經歷COVID-19重擊之後,當疫苗注射無可迴避,民眾對疫苗的疑慮從「安全嗎?」提升到「有多少保護力?」、「防重症能力如何?」、「需要追加第三劑嗎?」目前隨著變種病毒威力愈來愈強大,全球的疫苗研發趨勢又是什麼?專家提醒,相關資訊都可參考,但要注意的是,接種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重症和死亡,幫助人類與病毒和平共存。現有疫苗能否達成這個目的?從真實世界的數據可以得到答案。Q1:疫苗的抗體濃度愈高,保護力就愈高?為了終結全球大流行,各國卯足全勁,用史上最快速度衝刺疫苗研發。台灣民眾選擇施打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之前免不了要比一比,但該比什麼呢?是要看臨床試驗的保護力、看驗出的抗體濃度、還是看各國接種後的真實世界數據?什麼是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RWD),按照美國FDA的定義,是指從傳統臨床試驗以外其它來源獲取的數據。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已施打數量為63.9億劑,然而,臨床試驗的情境與真實世界還是有所差異,導致臨床試驗結果外推至真實世界會有局限性。根據加拿大研究,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在Alpha變異株,各廠牌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分別為85%(AZ)、80%(BNT)、79%(莫德納),面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也有88%(AZ)、78%(BNT)、96%(莫德納)。「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相關,但沒有絕對關係,也不是唯一指標。」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民眾打完疫苗後,抗體變化會因人而異,有些人濃度上升較慢,驗到數值比別人低,但不能代表這個人的保護力,也不能推論後續濃度的發展。「面對Delta變異株突破感染,疫苗防重症能力仍強。」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表示, AZ、BNT、莫德納等疫苗,都是依照原型株所開發,臨床試驗雖顯示面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略為下降,但真實世界的數據仍顯示這些疫苗針對預防重症、住院、死亡的保護力有八成到九成以上,「真實世界的數據最實在了」。【延伸閱讀】>>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Q2:打疫苗發生血栓、心肌炎副作用的機率高嗎?國外疫情仍嚴峻,為避免感染,施打疫苗是必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說,所有疫苗都有不良反應,隨著施打數量愈多、個別不良反應也不同,像是腺病毒疫苗AZ、嬌生有血栓風險,mRNA疫苗(莫德納、BNT)則可能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邱政洵表示,以國外報告來看,施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10至20,國內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打AZ發生血栓機率約百萬分之6,意即國內發生血栓機率低於國外,屬於罕見不良反應。另外,心肌炎好發於第二劑接種後一周內,以年輕男性為主,心包炎好發於第一劑接種後2至4周,以中年男性為主。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只要接種後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不適,盡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均能順利痊癒,邱政洵強調,台灣健保體制完善,醫療水準不輸歐美,民眾不必過度擔心。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疫苗不良事件是指接種後出現任何身體上的不良情況,這些事件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後,但不代表就是接種疫苗造成。為了保護自己與家人,民眾對疫苗應有正確認知,打破迷思,務必把握接種機會,上網預約,完整施打二劑,才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變異株,不要自己嚇自己。【延伸閱讀】>>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Q3:已經打過第一劑疫苗,可以不用打第二劑嗎?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接種第二劑疫苗除要拉高抗體外,還有另一項目標是激活免疫記憶、T細胞防護力,由於新冠疫苗大部分不是活性疫苗,除了嬌生以外,其餘國際廠牌疫苗都須接種兩劑,若接種兩劑以上,保護力都會提高。雖然台灣目前尚未受變種病毒肆虐,但各國在Delta的侵襲下,引發疫苗長期有效性的疑慮。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說,追加第三劑的原因無非是,害怕抗體濃度隨時間而去、保護力下滑。簡單而言,第二劑疫苗主要為防重症,第三劑疫苗目的是抵抗變異株。假使追加第三劑的必要性提升,疫苗的挑選又是一大學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AZ疫苗已經針對變異株研發出第二代疫苗,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兩劑第一代AZ疫苗之後,第三劑接種二代AZ疫苗者,效果特別好,抗體和T細胞反應都有增強,預防感染及重症死亡的效果可望再提高。輝瑞和BioNTech公司9月表示, 5至11歲的兒童接種BNT疫苗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已向美國衛生監管機構申請EUA授權;自南非變種病毒Beta出現後,莫德納便著手研發針對Beta的次世代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2021年5月公布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注射次世代疫苗者,可提升受試者體內對抗 Beta 與 Delta 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量。總體來說,追加第三劑疫苗,與疫情現況一樣,牽涉到未來疫情走向、變種病毒演化等,全民應有心理準備面對的是變動式過程。【延伸閱讀】>>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Q4:打完兩劑疫苗後,就可以安心脫口罩了嗎?目前所施打的疫苗,都是針對病毒原型株所開發的基礎疫苗,由於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保護,在完成兩劑接種後四至六個月開始減弱,而且面臨變種病毒「突破性感染」案例時有所聞,接續施打第三劑,是各國疫苗政策的重要議題。歐美許多國家早已研議第三劑打法及適用對象,而幾家國際藥廠也著手研發次世代疫苗,什麼是「次世代」呢?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只要是改良現有的疫苗,都可稱作「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劑量調整」為次世代疫苗主要改良方向之一,藉此減少副作用;再者為「改良劑型」,希望讓疫苗更方便接種或更容易進入人體作用;另嘗試結合其他疾病,希望苗接種一次,便可預防多種疾病。黃高彬表示,當疫情趨緩,疫苗接種急迫性變低,民眾就會檢視疫苗的副作用,為此,許多藥廠研發次世代疫苗,重點放在調整劑量,以降低副作用,像是莫德納疫苗原本劑量為100微克,最近著手研究25微克劑量的效果。AZ研發次世代疫苗AZD2816,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在接種過疫苗和未接種過疫苗的成人中,評估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預計年底前可發表結果。黃高彬表示,由於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都是冬天發生的呼吸道疾病,因此許多藥廠想朝新冠肺炎結合這兩種疾病發展次世代疫苗,甚至部分藥廠想加入副流感,等於打一劑就能一勞永逸,不過目前都在臨床前試驗階段。【延伸閱讀】>>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大流行恐難終結,需接受與病毒共存紀鑫表示,新冠肺炎短時間內發生全球大流行,社會大眾難免期盼有超強疫苗問世、終結大流行,但其實流感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效果,也差不多是七、八成,各大新冠疫苗的防護效果真的都不差。邱南昌表示,雖然從國外資料看到,在疫苗覆蓋率很高的國家,還是持續發生突破感染,但不能因確診人數增加就否定疫苗覆蓋率提高的價值,還要看重症死亡的比率,而這方面確實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後下降了。如果一個國家社會有共識,可以接受感染後低重症、低死亡的局面,「這就是與病毒共存的開始。」彙整民眾新冠肺炎疫苗5大迷思,邀請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副主任張龍來為大家解答施打疫苗保護力怎麼看?專家知識分享看更多:>>抗體濃度和保護效果有關嗎?專家曝解讀疫苗效力關鍵>>怕副作用不敢打?秋冬病毒活躍 兩劑保護才完整>>因應突破性感染 打第2劑和第3劑疫苗目的有何不同?>>挑戰不只來自新冠變異株 次世代疫苗4大改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