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發脾氣
共找到
108
筆 文章
-
-
2022-12-1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謝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對健忘感到不安,主動求診主述困擾的問題,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或下降,忘東忘西不自知,而且會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負面的攻擊。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狀為記性變差、反應變慢、變得消極、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也會出現健忘和妄想。老人憂鬱和失智症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而錯失治療時間,要分辨兩者的最大關鍵是「病識感」。謝嘉娟表示,許多長輩很堅持「自己沒有生病」,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於己,種種情緒、精神行為加重照顧者的壓力。得舒、地中海飲食 抗憂鬱防失智除了病識感,憂鬱導致的記憶力下降可經由提醒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怎麼刺激也無法達成記憶目標,有此情形應盡早前往精神科、老年醫學科評估診斷。謝嘉娟說,睡眠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腦內代謝,相對提高失智的風險。謝嘉娟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外傷、憂鬱症跟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民眾最常詢問:「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到底該不該吃藥?」謝嘉娟建議,以藥物為輔、非藥物為主,最好多參與社交活動或是外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在飲食建議食用結合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強調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及精緻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
2022-11-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自從因公費下鄉服務後,從醫學中心離開到了區域教學醫院,病人族群由中壯年人而變成了以高齡長輩為主,而長輩們常有較多的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等),也需要更用心地以晚輩對待長輩的心境來服務病人及追蹤病況。分享近日與兩位長輩維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很遺憾地,雖然兩位長輩已經逝世,但在照顧他們期間的點點滴滴也將會成為行醫中的養分。首先,是一位將近九十歲的身形瘦小且佝僂的阿婆,本身因脊椎疼痛的問題,長期服用止痛藥。和她結緣是因為她在家突然吐大量咖啡色液體後吐鮮血而來住院,早上查房時建議要做胃鏡檢查,以便診斷出血點以及以內視鏡止血,但阿婆依以往做胃鏡的恐懼經驗而抵死不從,我就以如果請麻醉科醫師幫忙麻醉而達到無痛舒服的境界以減輕做胃鏡的極度不適感來勸阿婆接受內視鏡治療。起初,她也以印象中有在麻醉下做胃鏡,而感到痛苦萬分而拒絕,但在我和她兒子的勸說下,最終同意在麻醉科醫師的幫忙下同意接受胃鏡檢查。胃鏡伸進胃中,發現有個血塊覆蓋的大潰瘍,經過移除血塊後電燒止血,發現潰瘍深度快要到穿孔的程度了,於是用了止血夾將傷口密合。在中午,到病房看她時,她就用一種不好意思的語氣跟我道歉說:「先生,歹勢!早上不該這樣跟你說話,這次做胃鏡真的沒有感覺。」接下來幾天的觀察,沒有出血的跡象以及腹痛情形也改善了,阿婆也很想要回家,於是就讓她帶藥回家吃。返家後,我對阿婆的病情還是有點擔心,所以也常打電話去她家裡問候病情狀況。阿婆接到電話也是很開心地說:「先生,這麼晚還沒下班?謝謝你這麼關心。」我聽到阿婆的病況穩定,心裡也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且感覺她講話的語氣以及瘦小的佝僂身形很像在我國小時就去世的祖母,所以能照顧到她覺得有種特殊的緣分,內心希望她能就此穩定甚至不用來拿藥了。只是,好景不常,直到兩週前,她又開始嘔吐吐出咖啡色胃液跟解黑便了,做裝潢的兒子(莊大哥)就停下手邊的工作,帶她來醫院就醫,我建議做胃鏡以及住院治療,只是阿婆很猶豫,希望能再吃藥看看就好。於是,我就跟她兒子建議,如果狀況一直沒改善甚至人更虛弱就要趕快來急診就醫。隔沒幾天後,她因為持續嘔吐及吃不下且吐出黑色胃液,疑似上消化道出血被兒子帶到急診就醫,而且脫水很嚴重有低血壓及急性腎衰竭的現象。此外,因嘔吐有吸入性肺炎以及肺容積因脊椎及腸胃道的擠壓而有呼吸衰竭的情形,與莊大哥商量後,我建議先到加護病房治療甚至可能要到插管使用呼吸器的地步。經過加護病房的同仁一番努力後,急性腎衰竭有改善,但呼吸衰竭部分,因為阿婆本人強烈拒絕插管使用呼吸器,只用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血氧濃度就起起伏伏不是很穩定,莊大哥有與我討論這個部分,我向他分析:目前腎衰竭情況已經有改善了,但呼吸衰竭部分目前是需要插管,插管後也比較能執行胃鏡檢查,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病況比較沒機會可以挽回,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莊大哥聽完之後,表示要回去再跟其他家屬討論。後來,家屬與阿婆本人要採取以緩和減輕疼痛的治療方式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莊大哥跟我解釋說:主要是母親的意願,而且如果插管後,要拔管的機會不大,如果萬一幸運可以拔管的話,要恢復到以往可以日常生活機能自理的機率也很低微。聽完之後,其實內心感到有點不捨,也對接下來阿婆的病情不甚樂觀。接下來幾天,每次去加護病房看她時,雖然虛弱,但精神還不錯,還會問我什麼時候轉出加護病房和回家?我要她多加油,如果狀況不錯的話就出來普通病房治療,內心真的希望能出現奇蹟。只是,在她離世的前一天,我在做檢查的時候,接到莊大哥的電話,他說加護病房看阿婆病況還算穩定,可能要先轉出到普通病房,他覺得有點擔心。我向他解釋,主要還是尊重加護病房醫師的決定,我還是會再跟加護病房的醫師再討論看看是否適合到普通病房治療。下午查房時,我到加護病房看阿婆時,神智開始變得不清楚了,動脈血檢驗發現血中二氧化碳(PaCO2)數值高達100mmHg,所以我就跟莊大哥說:目前狀況又不穩定了,這次真的不樂觀了,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就這一兩天的時間就會離世了!在隔天晚間時,護理師就打電話來告知阿婆已經走了,我也第一時間傳line向莊大哥哀弔,要他節哀並保重。幾天後,莊大哥傳訊息來感謝這十多天來對阿婆的照顧,我也在週日依照他傳給我的訃聞上的地址找到他們家,向阿婆上香致意,跟莊大哥感謝有緣份在阿婆的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照顧她。離開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烏雲密佈,下起了傾盆大雨,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祖母離世的情景,也將這段誠摯的醫病關係放在心中珍藏。第二位也是位將近九十歲脾氣倔強的阿公,跟他結緣是因為他在別科住院時發生急性膽囊炎,而會診我幫他放置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管。出院後回診時,希望能移除引流管,雖然向他解釋移除管路後可能會膽囊炎復發或者膽汁流到腹腔造成腹膜炎的可能性,他還是堅持希望能夠移除管路。於是,拔除後沒幾天,他就因腹痛又來醫院,因此住院處理後,腹痛明顯減緩。但很奇怪的是,竟然出現間歇性呼吸急促伴隨著血氧濃度下降,雖然病人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但從臨床症狀及胸部X光評估都不像是這兩種疾病造成的。在幫他找原因時,這位阿公一直吵著要出院,而且住院期間他覺得睡不好和常常會看到一些有的沒的人影(孫子陪病卻說沒看到),雖然臨床醫師常把這現象稱為譫妄,但還是依照同理心傾聽他的需求,希望他能再給我一些時間幫他查呼吸困難的原因。於是,當證據偏向可能是肺栓塞後,幫他安排肺血管電腦斷層就揭曉答案了,也開始了抗凝血劑的治療,低血氧及呼吸困難也改善了,阿公就很高興,本來還擔心回家後要租氧氣使用,高興之餘,就送了兩箱葡萄給大家吃以感謝大家對他的照顧。大約二個月前,他又因為發燒及畏寒有敗血症的情況住到加護病房。得知他住院,我也常到加護病房去探望他,只是他一直要求我幫忙拜託加護病房的同仁讓他下床上廁所,也不要約束他的手腳。我也以加護病房的規則委婉地向他表達這方面有點困難。於是,在某個週末的時候,他就發脾氣要求家人把他轉到其他醫院了。週一時,看加護病房的名單上已經沒有他的名字後,看紀錄才知道他已經轉院了,於是,就打電話跟他兒子聯繫當下原因,得知是因為又發脾氣要求轉院和聽其他家人的意見後才做此決定,目前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當下病況還算穩定,也沒住在加護病房,心情有比較好了。於是,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打個電話向他兒子詢問病況,也得知,後來好像覺得治療沒有進步而自行要求出院回家療養。直到上週,又想到這位老人家,於是,再打電話去問看看近況,沒想到這位長輩已經過世已經兩週了,他兒子也向我道謝這麼關心他,老人家生前也知道我們有用心照顧他,點滴在心頭。聽到時,內心真的突然一陣鼻酸。在行醫的途中,與這些長輩結緣,其中的經歷與感觸也成為建立好的醫病關係的養分。有時候,會覺得何其有幸可以成為醫師,可以幫病人解決病痛,如果看到病人痊癒後的快樂神情,就覺得很高興,但是病人病情不穩定時也會感到焦急。在這種單純且純樸的關係下行醫,是我下鄉後服務的最大體會,雖然不像電視上演的小鎮醫師那樣,鎮上的病人都認識。但是,可以和來求醫的民眾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也是行醫歷程最大的收穫。
-
2022-10-17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是什麼?從症狀、治療到照護,10大QA告訴你
「為什麼是我?」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初確診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哭著問姊姊,現實生活中,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也如應思聰,因為病識感不佳,拖延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到底思覺失調是什麼樣的疾病?症狀有哪些?照顧者可以到哪裡尋求幫助?思覺失調10大常見QA【疾病篇】👉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 【醫療篇】👉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 👉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 👉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 【照護篇】👉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 👉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 👉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 👉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兒子平常都很定時吃藥,但最近怪怪的,藥愛吃不吃,提醒他還會發脾氣,我該怎麼做才好?」「確診到現在兩年,怕同事看見我吃藥問東問西,又擔心老闆發現,但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症狀,讓我生活壓力好大...」「老公的病情時好時壞,照顧起來好疲憊,但也不敢不理他,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忙我?」Q1: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大腦生病,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臨床症狀顯現為: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著明顯的脫節,以幻聽最為常見。台灣目前約有14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認識更多思覺失調症)Q2: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哪些?思覺失調的常見症狀如下:•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當親友或自己出現疑似思覺失調症狀時,有什麼方式可進一步評估呢?民眾可利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自我檢測。回答以下15個問題,只要合計有8題(含)以上回答「是」,或3題(含)以上且3題中有第1、2、15任一題答「是」者,代表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檢測是否為「思覺失調症」】1.我到人多的地方,無法應付那種壓力很大的感覺。2.我覺得我無法親近別人。3.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4.我覺得腦力不夠,想一下事情,唸一些東西,就覺得疲倦。5.當有別人在場時,我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6.我有時會擔心朋友或同事對自己不忠或不值得信任。7.我儘量不吐露自己的心聲。8.如果必須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我會覺得非常的焦慮不安。9.我做事(唸書)不能持久,一下子就想休息。10.我覺得對什麼事情,總是處理得不好。11.我不會表情生動地講話。12.我不善於社交禮儀的應對。13.當你看到別人在交談時,會懷疑他們正在談論你嗎?14.你是不是常常從別人的談話或作為上,發覺背後藏有威脅或怪罪的味道?15.會不會聽到某些音、叫聲、或叫自己名字的聲音呢?Q3:為什麼會罹患思覺失調症呢?思覺失調症發病的主因通認與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失調有關,源自於遺傳或體質,臨床發現,當多巴胺在大腦分泌增加時,極可能出現精神分裂相關的症狀。在面對壓力時,人體腦內的多巴胺自動會生產較多,正常人的多巴胺系統對此會進一步調節,使得多巴胺不再分泌下去,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卻無法適度調節,使得多巴胺不斷釋出,進而引發不正常的幻覺、幻聽等官能性的異變現象。(>>看更多思覺失調資訊)Q4:怎麼治療思覺失調症?目前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用藥穩定是治療的另一關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患者的病識感不如一般疾病,服藥順從性低,健保署的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病友服藥不規律,醫界研究也顯示,一旦中斷藥物,患者復發和再度住院的機率大增,相較之下,如果使用長效針劑,可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如果患者口服藥常常中斷或效果不佳,國際與國內治療指引皆建議考慮長效針劑。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長效針劑是治療思覺失調很好的武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說,早期介入是治療思覺失調的關鍵,由於患者發病年齡多在青少年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再搭配長效針劑,可有效避免復發,讓年輕患者及早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而且早期介入也能提早做好對家長的衛教,包括認識疾病、連結外界資源等,有助降低家庭的負擔和焦慮。Q5:如果不治療會發生什麼事?蔡長哲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再加上社會的汙名化,家屬不願接受等因素,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而且確診後患者常不願定量定時服用口服藥物,也造成病情的復發、惡化與反覆住院。除了病識感欠佳,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的「肢體僵硬」、「手抖」、「動作緩慢」等副作用,或是部分藥物造成的「肥胖問題」,也常讓病友們偷偷藏藥,中斷用藥。(【病友故事】: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蔡長哲說,多項研究資料顯示,精神病發病到初次接受治療的時間拖得愈長,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到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治療後更會留下較多殘餘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國外的經驗也顯示,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可阻止三至四成的個案發展成精神病。Q6:最新的治療資源是什麼?衛福部已把推動長效針劑列為精神醫療照護政策的重點,健保署今年1月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預算 27.64 億元,包括醫院總額 26.64 億元、西醫基層1億元,鼓勵醫師主動積極介入治療及施打長效針劑。(【獨家】: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規劃長效針劑專款)長效針劑是什麼?長效針劑(Long-acting injectable, LAI)是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抗精神病藥物,採肌肉注射,間隔時間可分為2週、4週或12週注射一次,患者不需每天服用藥物。長效針劑為用於治療思覺失調之抗精神病藥物,可協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Infogram111年上半年長效針劑各區申報藥費及申報量Infogram截至6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8億800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長周煌智認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每個月使用量成長20%到30%,推估明年會持續增加。他說,長效針劑在臨床上確實改善了病患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他分享曾看見一位患者苦於病情反覆發作,換成長效針劑後,患者在家中自言自語的頻率變少,到機構學習的配合度也提高,家人們對於這樣的改變相當有感。台北馬偕醫院是今年申報使用長效針劑第二名的醫療院所。方俊凱說,院方於2008年已有第一代針劑治療,加上病情穩定的患者擔心在公眾場所服藥遭人側目,也會選擇只需一到兩個月回診治療的長效針劑,所以針劑的用量一直都相當高,不過,前提是會先做到醫病共享決策,清楚告訴患者用藥的模式、副作用,雙方再一起討論用藥方針。他強調,「尊重病人的主權」要讓患者理解疾病,治療是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出發,同時,醫院在2019年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並電子化,上頭提供病患勾選在意哪些治療、擔心的副作用等量表,患者或家屬只要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就能帶回家慢慢閱讀及評估,回診後再由醫師解說細節,充分討論後才會展開治療。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Q7:想重返社會,資源在哪裡?●社區資源精神病患的治療不只在醫院,更需要長期的社區資源,支持他們回歸正常生活。衛福部2021年展開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增列6000萬元預算用於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ost-acute care, PAC),讓醫療端的專業與社區照護結合,提供病患出院後的整合及持續性服務,並舒緩病患家人與醫院的照護壓力。衛福部預計四年內在全國設置71所心衛中心,各中心編制有專職的關懷訪視員、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與職能療師,成為社區的「心理衛生所」,採用個案管理方式,協助每位思覺失調病患在社區就醫、就養、就學和就業。●法律資源我國現有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長照2.0⋯⋯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國家法制。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4】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政府長照資源衛福部2020年已展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計畫」,為精神病人建構長照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內的長照服務資源或據點,成立10區「精神病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和20個「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示範服務據點」。Q8:面對思覺失調症,可以怎麼「伴」?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建議,家屬或週遭人和患者相處時,自己保持穩定平靜,不緊張、不生氣,多探索、了解對方,延緩互動時間,不急著溝通是非對錯,較能避免觸發患者極端症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找旁人一起表示協助,引導患者前往安全處所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幫忙。「症狀其實是腦功能障礙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即使病人規律服用藥物,面對症狀與負面經驗惡性交織,病情仍容易復發。」胡海國疾呼,社會迫切需要營造接納不排斥病患、和諧溫暖的環境,「提升病人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在療程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陳仙季解釋,照顧者無法否定思覺失調患者的幻覺,對他的情緒問題也只能陪伴傾聽,重點是了解患者情緒來時,如何陪他找到正確的發洩出口,較能避免患者爆發言行暴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怎麼伴3】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Q9:照顧者想喘息,可以怎麼做?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35處據點,以「家庭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個案管理、支持團體、紓壓活動、專業支持服務、臨時性照顧及關懷支持服務等支持服務。>>【查查我家附近有服務據點嗎?】Q10:患者可以獨立生活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強調,障礙者享有平等、不被歧視的社會參與,並有在社區中生活、自主的權利。「但在台灣,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社會大眾總是先看到病,才看到人」,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說,社福界近年推動「自立生活」就是要為患者找回人的尊嚴與權利,重建生活能力與勇氣,同時減輕家庭和社會的整體負擔。自立生活的觀念在台灣剛起步,衛福部社家署推動設置的自立生活中心在北中南已各有一處,民間也陸續設立社區家園,幫助精障者自立生活。台社心今年3月成立「精神障礙者社會融合與自立生活支持中心」,由專業志工用一對一的方式,做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夥伴,對個案empowerment(賦權),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回生活自主性。(>>了解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提供哪些資源)滕西華強調,每個走入自立中心的個案,都是渴望改變的人,他們勾勒的目標都不大,但自立生活的目標不在大小,而是對自己的承諾與實踐,更需要外界鼓勵與支持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女性個案,二十多年來每天只會從家裡到照護機構,其他時間都足不出戶,但她因為天天在家追韓劇而有了去韓國旅行的夢想,還想賺錢在韓國買紀念品給弟弟,於是台社心的志工陪著她一步步自立,先從踏出家門開始,接著找工作和就業,後來也學會規畫旅行,現在她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能自行在國內旅遊,去韓國的夢想指日可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桃竹苗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教授呂淑貞也說,支持性就業是讓精障者回歸社區的重要關鍵。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與協助,再通過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與藥物副作用等評量,配合職務設計,精障者絕對可以進入職場重回社會。延伸閱讀▶【病友照護故事】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思覺失調怎麼伴2】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
-
2022-09-18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醫病關係的最大寬容
同事有個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非預期死亡,經過病情與治療過程說明後,家屬可以接受這個結果。但是幾天後病房收到投訴:抱怨病房的整潔不佳、有人偷抽煙、伙食難吃、住院期間照護人員態度不佳……回覆了幾次投訴內容,家屬還是有諸多不滿,同事跟我抱怨:「來醫院看病,又不是住飯店,怎麼會有這麼多抱怨?」「根本的原因是對醫療結果不滿意。」我表達了我的看法。「會嗎?之前病情說明會的時候,家屬都接受了這個結果。」「接受歸接受,但畢竟跟自己預期的結果不一樣。會有這些附加在醫療的抱怨,就是對結果不滿。可能是不好意思跟主治醫師鬧翻,或者講道理他說不過你,知道醫療面沒有錯,但就是不滿意!」對於病人用拐彎抹角地表達不滿,我聽過太多也自己遇到過,找不到醫療上可以挑惕的點,就在其他地方上找麻煩。有些疾病的治療,其實是須要時間,或許醫師提供了手術、提供了藥物,但未必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等待恢復的過程中,病人很難熬,醫師也很難熬。病人的煎熬當然來自於身體的病痛,與對是否能夠痊癒的不安全感;醫師的煎熬來自於病人的壓力,治療不如預期(甚至更糟)的質疑或責難。無獨有偶,類似的事也發生在我身上。照理說,出院代表疾病治療告一段落,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復原與復健,醫病雙方是樂於見到這個結果的。然而前陣子我有個病人,經過治療後仍然恢復得不如預期,在我還在替他想辦法的時候,他就要求出院。我雖然沒有說破,但心裡清楚他對治療的結果不滿意。不同於一般病患出院時的寒暄,在提醒了出院後該注意的事項,也告知可以去其他醫療院所尋求其他意見後,醫病雙方都沒有其他話可以說。或許,保持著好聚好散的最後一份平和,已是這份醫病關係最大的寬容。巡房後住院醫師問我意見,「其實,我們應該感謝病患,他沒跟我們翻臉,應該已經是最好的修養了。」我這麼告訴住院醫師,這些年來我看過太多跟醫護人員惡言相向的場面。「為什麼?醫療上該做的都有做,我們又沒有做錯什麼?也沒有對不起病人!」住院醫師有點不解。「就是因為我們『該做的都有做』,也都有『持續的溝通與說明』,所以病人雖然不滿意,但也沒有明確可以發脾氣的地方,這也是到目前可以維持表面和平的原因。不過確實病人的恢復不如預期,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也是人之常情,等待恢復的過程常會失去耐心與對醫療團隊的信任,所以不能怪病人有這樣的反應。」病人還是出院了,雖然幫他預約回診,不過想當然耳他沒有再回來。不論他接下來在哪邊接受治療,我都希望病人能夠慢慢恢復,若有其他醫者能解決病人的問題,我也覺得是很棒的事。同事都告訴我,只要問心無愧就不必放在心上,更不用擔心後續問題。雖不至於擔心,但對於醫病關係走到這一步,心情不會太好。醫師常必須揹負著病人對健康與生命的期待,然而當期待落空之時,醫師是否也必須揹負「辜負期待」的罪惡感?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9/透過信任感 傳統長輩願簽DNR
不少長者留有觀念傳統,拒絕談論生死話題,晚輩子女也難開口,大多等到長輩昏迷、疾病末期或緊急時刻,不得已情況下才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但人生走到最後,若疾病治療已到極限,不強迫才能好好說再見,提前預備善終才是最好的安排。「你咒我死啊!討論這個做什麼!」80多歲的老先生吼著,讓兒女不敢再說出任何「DNR」字眼。對於這樣的場景並不意外,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護理長曾于鳳坦言,許多長者觀念傳統,即便子女想要討論DNR,父母大多拒絕,若失智長者有認知障礙,屆時溝通更困難。曾于鳳表示,DNR基本上需由本人簽署,若緊急情況、醫師評估同意下,才能由家屬簽署。會打算提前簽署DNR的長者,大多患有癌症或久病纏身;以機構內50名失智長者,僅14人簽署DNR,因失智症不是末期疾病,且話題禁忌,家屬大多盡量避開,因而未簽署。也並非所有長輩都拒絕簽署DNR,曾于鳳回憶,一名住在機構內長達18年的老奶奶,雖失智、偶爾發脾氣,但與機構工作人員感情很好,也因為有簽署DNR,臨終時家屬遵照奶奶的意願,讓她放心離開,機構最後更替奶奶舉辦追思彌撒,紀念過往點滴,與能好好跟奶奶道別。另外一名獨居長者,入住機構時早已簽署DNR,因沒老婆沒小孩,孑然一身「就簽下去」,他也感謝機構人員願意照顧他。該名長者最後心肌梗塞過世,因簽署DNR而未強制送醫,機構人員協助將長輩大體移放單人房,幫他清潔、放佛經、進行法醫相驗,伴他走完最後一程。不讓長者覺得「觸他霉頭」,曾于鳳說,機構社工、護理師會透過適合情境與長輩溝通,例如長輩的至親、好友離世,剛結束親友告別式時,或許是適合討論的時機點;或者長輩本身有慢性病,因病痛纏身,自己提到要天天吃藥、往醫院跑等,或許能適時詢問簽署意願。曾于鳳表示,最不願意簽署DNR「男性長輩」居多,對死亡話題最忌諱,子女通常不敢跟父親討論,先前有遇過一名家屬,是太太先簽了自己的DNR,回過頭問老公是否有簽署意願。她觀察,要簽署DNR必須取得信任感,且要了解本人的想法及個性、生活背景的前提下較好。曾于鳳認為,無論是DNR、預立醫療或安寧緩和等,都希望能安穩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避免說為了急救,送去急診室時衣服剪開、身上插滿管路,不斷被壓CPR甚至插管,與其整個人赤裸、躺在急診室無法與家人道別,倒不如舒服、像睡著般離開人世,或許來得更有尊嚴。
-
2022-07-01 養生.家庭婚姻
湯姆漢克護妻對粉絲爆粗口!這位好萊塢老好人的30年愛情故事,幸福甜蜜靠4秘訣
湯姆漢克在好萊塢的形象中一直是正義、好好先生代表。但昨日與妻子至餐廳用餐,離開時卻對跟緊緊的粉絲大吼,霸氣護妻。湯姆漢克於好萊塢闖蕩多年,給人的形象一直都是好好先生、正義的代表。不過就算是大明星,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昨日湯姆漢克與妻子麗塔威爾遜至餐廳用餐,吸引了一大票粉絲聚集門口想一睹風采。然而在漢克夫婦離去時,麗塔卻被一位粉絲絆了一下,惹得湯姆漢克轉頭對該位粉絲爆粗話大吼:「他X的給我後退!後退!」而湯姆漢克也是在威爾史密斯3月份於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掌摑主持人後,第二位激動護妻的好萊塢明星。不過這次事件帶來的爭議卻不如威爾史密斯,許多網友表示能夠理解、同理湯姆漢克的行為,並認為同行的隨扈沒有做好保護當事人的工作,讓粉絲與藝人的距離太近。湯姆漢克與妻子麗塔威爾遜結緣於1980年代的電影《志願者》(Bosom Buddies)片場。雖然當時的湯姆漢克還處於婚姻狀態、並有個2歲的兒子,但湯姆漢克仍在事後的訪問,表示自己對麗塔一見鐘情,並承認當時的婚姻已經出了狀況。而湯姆漢克則是在1986年公開自己與麗塔的戀情,並在隔年完成離婚手續。 至今已過了30年,兩人的感情仍甜蜜幸福。他們的秘訣,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湯姆曾說,自己在23歲的時候就結婚、有了2歲的兒子。雖然他一直想給兒子一個健全的家庭,但當時的他還太過年輕,並沒有能力好好承受這些責任。直到年紀稍長、見識多了一些、有足夠的能力,他才在最剛好的時間遇見他的真命天女。 彼此是最好的朋友婚姻的維持除了需要激情,更需要有足夠的感情基礎以抵抗時間的考驗,而「朋友關係」就相對重要。朋友比起戀人關係,更不具利益、無私。湯姆就曾說過好幾次:「麗塔除了是我的愛人之外,她還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關係已經超越了妻子、女友,或是母親。」崇拜對方維繫愛的重要因素,就是「崇拜」。對方肯定有某個你喜歡的天生特質,才有辦法維持熱情。麗塔就承認自己是湯姆的大粉絲,「我很愛聽故事,誰能把故事說得好,我就會心動」。麗塔身體力行,每次陪伴湯姆出席活動時,都會熱情地舉著手機紀錄湯姆的身影。比狂熱粉絲還狂熱。無條件的愛歷經30年的歲月,麗塔也曾罹癌康復,兩人的外表肯定會有些改變。但即使如此,他們對彼此的愛意仍不稍減。因為他們相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外表、或權勢,麗塔就曾分享,湯姆有天含情脈脈地對他說:「你永遠都不需要為了和我在一起而改變你自己」;湯姆也曾自豪地對媒體形容麗塔對他的愛:「那個女人不論我是胖、是瘦,是禿頭還是長髮,他都愛我。我是個幸運的男人。」※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湯姆漢克護妻對粉絲爆粗口!這位好萊塢老好人的30年愛情故事,幸福甜蜜靠4秘訣※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才是憂鬱高危險群?18項指標太高可能需要協助
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蘭新的老公,去年被診斷有重度憂鬱症,在固定服藥的治療下,有些失眠、食慾不振的情況已經獲得明顯改善。但蘭新仍然覺得沒有辦法和先生有正常的對話、日常生活的溝通。蘭新的先生在岳父的公司上班,夫妻兩人同在一間家族企業上班的情況,讓蘭新覺得備感壓力。 「先生以前不會在公司裡面對爸爸或我大小聲,但是他生病之後整個人都改變了。有時候在公司共事,他也不顧旁邊有誰,就對我們怒氣發作。」蘭新同時是女兒和妻子,夾在爸爸和先生中間,在公司裡面又需要承受其他人的眼光,這種種的壓力源讓她決心來找心理師會談。「從去年到今年,無論是小孩的事情或是家裡的事情,我都沒有人可以商量。只要一件小小的事情,老公就會情緒爆炸,為了讓家裡氣氛不要那麼糟,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要求自己忍耐、再忍耐......」蘭新邊說邊掉淚,繼續說到:「有時候我都覺得我也快要得憂鬱症了,為什麼他不能多體諒我一點?」 品泉的媽媽去年10月開始,失智症逐漸惡化,幾次媽媽出門忘了回家的路,都是透過好心路人報警,才能把媽媽從警局接回來。媽媽還經常把品泉誤認為已經過世的老公,把早年對婚姻的不滿和壓抑怨懟都投射到品泉身上。 品泉揉著太陽穴,用手遮著臉,苦惱地說:「即使到現在,我情緒一來的時候,也會想把媽媽搖醒,大聲對她說『看清楚,我是你兒子!不是你老公!妳有什麼話想講,等妳死了再去陰間告訴他!』明明就知道這樣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蘭新和品泉面對的問題表面上很不相同,但實際上兩人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他們都在經歷照顧者身心煎熬的壓力。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 憂鬱症的症狀最明顯會出現在飲食和睡眠的改變上,照顧者經常要面對病人突發或惡化的身心症狀。並且因為金錢和時間等資源都投注在照顧病人之上,自然壓縮到照顧者自我照顧的時間與金錢分配。對病人很慷慨,卻吝嗇給自己一點休息或犒賞的情況,導致照顧者更容易成為憂鬱症的潛在族群。 隨時都可能需要面對病人提出的要求,容易讓照顧者睡眠週期被打斷,或者心裡有罣礙而無法安心入睡。飲食上面,也可能受到擔心、焦慮、自責、恐懼等影響,而有食慾不振或是以吃削減壓力的現象。 久而久之,情緒自然容易受到影響,可能變得沮喪、提不起勁,或者出現情緒失控無法克制怒氣等情況。 這裡提供簡單的憂鬱症量表供讀者自行檢視,如果左欄的敘述出現的越頻繁,就越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提醒您,量表不是診斷,如果懷疑自己有憂鬱症,仍舊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釐清! 【憂鬱症量表項目】1. 我常常覺得想哭2. 我覺得心情不好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4. 我睡不好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8.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9. 我覺得很煩10.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11.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12.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13. 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14.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15. 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16.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1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18.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程度分級】 1. 沒有或極少(每周 1天以下)2. 有時候(每周1~2天)3. 時常(每周 3~4天)4. 常常或總是(每周 5~7天)致親愛的照顧者: 如果你做出來的分數偏低,我想邀請你回想過去在照顧的歷程裡,你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能夠好好的紓壓?有哪些固定參與的團體,或是見面的人,是否給了你的支持,讓你可以在照顧路上不覺得孤單?甚至,我想邀請你與其他同樣身為照顧者的族群,分享自己的自我照顧方法,我相信這對很多其他的照顧者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的分數偏高,請你先不要緊張,將這個分數,當作重新檢視自己生活的機會。 如果你願意重新檢視生活,重新找到照顧他人與自我照顧的平衡,這個分數就只會是暫時的。 分數只是顯示,你這陣子很慷慨地把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分享在需要照顧的病人身上了。但是,對自己呢?你是不是也該回頭照顧自己了?在這裡澄清一件事,有很多人會覺得找心理師會談無助於現狀的改善,而且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想到就退怯了。 也許心理師在實質照顧上,沒有辦法提供類似「喘息服務」直接的幫助,但心理師能教你的,卻是如何在照顧路上走得長久,如何不被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情緒綑綁,以至於無法畫出情緒界線,做出好的照顧決定。如果可以,請讓我陪你走一段,重新看見自己的內在力量,我支持你,也讓你支持自己。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你累了嗎?來看看居家照護「10大壓力徵兆」中了幾項
「我照顧的好累」、「我肩膀好痛」、「我變得不想和人有接觸……」。照顧者常常承受著許多層面的壓力,壓力可能來自於被照顧者,或是身邊的親友,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因為對於照顧有一定的期待,從期待中產衍生出照顧的壓力。 建議辛苦的照顧者們,可以定期地觀照自己的壓力指數有多少?記得一個原則-「照顧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當我們狀況良好時,照顧的品質也會比較穩定。壓力指數檢測 我們來做個小測驗,以下是壓力的十種徵兆,符合一項為一分,來看看你(照顧者)的壓力指數有多少: 1. 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就因沒耐心而中斷了。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想轉移壓力而去做其他事情,導致原本要做的事無法如期完成。2. 肩頸痠痛肩膀想要扛起壓力與責任,所以壓力大會造成肩膀僵硬與痠痛,需要適時地自我按摩與放鬆肩頸。3. 煩躁、憤怒有壓力時容易讓人情緒不穩定,也容易對身邊的人事物看不順眼,很想要藉由發脾氣與吶喊來宣洩壓力,無法平靜下來。 4. 退縮變得不想接觸新的人事物,減少與親友的聚會,並且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5. 焦慮對於尚未發生的事情容易感到緊張,總是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可能有食慾不好、胸悶、心悸、肚子不舒服的情形發生。 6. 憂鬱對事情的看法與解釋比較負面、悲觀,看不見正向的可能。覺得生活有空虛感、無意義感、無力感,以及容易哭泣,覺得自己沒用的負面批評。7. 失眠即使要睡覺了,頭腦還是在想事情,思考依舊處在「運作」的狀態,以至於沒有辦法好好地徹底休息,所以起床後,仍然覺得有疲累、頭疼、頭暈等等現象。長時期的睡眠不足,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8. 身心疲累覺得身體與心理都很疲累,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只想休息與睡覺。9. 身心症這是一種身心交互影響,生理、心理症狀交錯表現的疾病。壓力造成身心症常見的疾病種類從偏頭痛、氣喘、心肌梗塞、胃潰瘍……等。10. 免疫力下降壓力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產生反應,例如:鼻子過敏、皮膚過敏,常常感冒等等,而且不容易復原。 準備好了嗎?來看自己或親友得了幾分: 每一個人都該懂得適時求助 你或你的家人好友得分幾分呢?千萬別輕忽壓力所透露的警訊。 人活著就會有壓力,有壓力不是一件壞事,壓力可以讓我們產生動力,去因應外在變化;但壓力過大了,就容易有反效果,所以我們要學習與壓力「和平共處」,把它當成我們的朋友,試著看到壓力背後的原因,可以問自己為何這件事/這個人,給我怎麼的感受?為何讓我不想面對?為何讓我壓力大呢? 只要開始去面對壓力的來源,壓力就已經減少了一半,讓自己看見壓力的存在,關心與照顧自己的情緒,當然不用什麼都自己獨自承受,適時地找家人或朋友聊聊聚會,通常心情會因此好了很多,或是偶而讓自己喘口氣,請家人一起協助照顧的工作,否則自己不但會累垮,更可能因此增加了家人的負擔。 必要時,也能找專業的心理師與醫師談談,拿起電話撥打各縣市的生命線-1995,或者各縣市張老師-1980,懂得適時求助,也是一樣很重要的能力。
-
2022-04-05 新聞.元氣新聞
「獨臂刀王」王羽今日清晨5點36分因呼吸衰竭辭世,享壽80歲
「獨臂刀王」王羽因呼吸衰竭,今日清晨5點36分在台北振興醫院安詳辭世,享壽80歲,近年因身體不佳,因兩度中風住院5年,後期皆為自費治療,預估花費2千萬,2020年初因為新冠肺炎,所以探病也極為困難,僅有一人陪病,需留給看護,如今搬出醫院,會住在醫院附近租賃的新家,也能有更多人力照顧爸爸,「搬出來住是我決定的,姊姊王馨平也同意」。2019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肯定他的影壇成就,卻遭導演王晶批評「台灣金馬獎真的是愈來愈混帳!竟然給王羽發終生成就獎」,當時王馨平還高EQ回應,引起軒然大波。王晶當時在微博上表示,認為王羽過去工作毫無合約精神,多次憑藉著黑勢力威脅導演和演員,王晶更轟:「請問他(王羽)對電影貢獻有什麼?憑什麼跟王童並列?」但很快就立刻刪文。王馨平則回應:「金馬獎委員會的成員都是資深及専業的電影從業人員,主席李安先生更特別推崇我父親自導自演的『龍虎鬥』對拳腳功夫片的影響。這是業內人士對我父親的肯定,我也相信父親是實至名歸的。」因為王晶刪文,王馨平當時也不打算多做回應。王羽曾2度中風,住院5年,後期皆為自費,預估至少花費2千萬。女兒王加露則表示,王羽2011年第一次中風狀況還很好,曾咆哮著拒絕復健或自行逃離醫院,但後來2016年二次中風後就行為不便,也不亂發脾氣,「是一個行走需靠輪椅,進食需靠鼻胃管,日夜需要有人翻身拍痰照護的失智老人」,當時也決定保留父親的大俠模樣,與姊姊王馨平一起出席代為領獎,「所以,請記住他螢幕上一身傲骨的大俠風采,並永遠留存心底,這是他投身電影界的最大成就,最大貢獻,也是他最大心願」。
-
2022-03-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自閉症是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疾病,呈現人際互動和相互溝通的缺損,以及狹窄、侷限、刻板的行為、動作或興趣等症狀,譬如,眼睛不看人、沒有聽力障礙,但叫他沒有反應、語言發展遲緩、仿說別人的話、你我代名詞反轉(如,給我說成給你),不喜歡和人互動但極度偏好某些物品或符號,用獨特的方式玩玩具、不會扮家家酒等,都是幼兒時期常見的現象。神經系統發展的問題大多是胎兒期就存在,在成長過程逐漸表現出來,或者在成長過程受到環境的影響出現症狀,或環境的要求增加,出現功能的缺損。神經系統的障礙可能繼續存在,因而自閉症的症狀可能持續終身。自閉症也常併發其他的發展障礙,譬如智能障礙、動作障礙、過動症、焦慮症、憂鬱症、土瑞症等神經精神疾病。因此,各年齡的自閉症患者,常因功能缺損和奇怪的行為,被另眼看待、覇凌、孤立,在求學、工作和生活上,承受很大的壓力和困擾;他們的父母,常因為自閉症子女受到他人的誤解和汙名化,努力要求大眾正確認識自閉症,爭取符合自閉症者的需要的制度和福利,譬如早期療育、特殊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輔導、生活輔導和必要的居住安置、長期照護等。2011年蔡文哲醫師追蹤了61位我在1987至1995診治的典型自閉症個案,追蹤時平均24歲。追蹤時他們的綜合能力,歸類為功能不良,即沒有語言或只有少數單字、完全要人照顧或有部分在家生活自理能力的,佔50%;歸類為功能尚可,即可以完全自理生活、會使用句子,但仍有仿說等怪異語言溝通方式、能在熟悉的社區活動、可以從事簡單工作的,佔25%;歸類為功能良好,即能與人語言相互溝通、在社區獨立生活,具有如同一般人工作能力的,佔25%。這61人,36%有工作經驗,以非技術性的工作為主,但能持續有工作的只有個位數;62%沒有朋友;都沒有結婚;只有1人是在外工作自己獨立生活,90%住在家裡,其中一部分可以獨立生活,已有5位住在養護機構或精神科慢性病房。這個資料告訴我們,自閉症者到成年期的個別差異很大,從完全不能獨立生活要人照顧,到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和一般人無異。因此在討論自閉症者的需要時,要考慮從最多需要的到最少需要的,以及是否合併情緒行為問題和神經精神疾病。上述資料也驗證了自閉症障礙的嚴重性和持續性,只有極少數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工作和生活。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有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22人,為什麼有持續穩定工作的只有個位數?進一步分析,他們不能持續工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督導者不知道如何分配適當的工作,使自閉症者的能力和工作的性質不符,讓自閉症者感到工作太難無法完成而挫折,或工作太簡單沒有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太吵雜,聽覺敏感或要求環境整齊有序的自閉症者無法忍受;大部分自閉症者對不喜歡的事情,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到忍不住時爆發出來,讓同仁不能理解甚至害怕;同仁不瞭解自閉症,不知道如何和自閉症者相處,把自閉症者看成怪人,避開或是加以隔離排斥;有的同仁注意到自閉症者不會計較,一定會完成分配的工作,而把自己不喜歡做的或大量工作分配給自閉症者,欺負自閉症者。這些不利於自閉症者持續工作的因素,其實都可以解決的。我們大都以「一般人」的角度看功能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希望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可以「正常化」,譬如一般人看到聽力障礙者在學習和社區活動的困難,希望醫學進步,以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使其聽力正常得和一般人一樣。自閉症也一樣,父母希望透過各種方法幫助孩子達成正常化的目標;醫療研究者努力地從遺傳、基因、神經系統、生化免疫系統鑽研自閉症的成因,希望能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治療師也想盡可能的辦法,包括各種早期療育、特殊教育和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治療,幫助自閉症者正常化。然而,這四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自稱是「亞斯」的人(醫學診斷稱為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站出來說話,主張「人生而平等,我們不應該被特別對待;我們不是不正常,只是生來神經系統發展不同;我們有你們一般人沒有的特長,譬如良好的記憶、符號、空間能力,我們堅持原則。你們看不見我們的特長,只看見我們聽不懂比喻和諷刺的話,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社會性溝通缺損;只說我們社會互動很差、不會建立社會關係;說我們看不懂別人的表情、不瞭解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情緒,亂發脾氣,亂講話。你們的研究方向錯誤,花那麼多金錢、時間、精力研究自閉症醫學生物學的成因,研究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用處,幫不了自閉症者。為什麼你們不研究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需要?不硏究我們真正需要的政策並落實有用的措施?」這些亞斯的呼籲逐漸被社會聽到,有學者從社會正義和倫理的角度切入予正面回應,認為應將自閉症等神經發展障礙,看作神經發展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表現,人生而有不同的神經系統,發展各異,各有長處和短處,不能用醫學診斷治療模式只關注自閉症者的缺損,應同時關注自閉症者的強項和神經反應,譬如對某些知覺刺激的過份敏感和不敏感,較佳的記憶力但較弱的理解力,視覺符號的能力優於聽覺語言能力等。我們應該尊重神經多樣性表現出來的差異,依個別化的評估結果,發展對個人有利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方式,使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工作、生活,就像社會已經普遍接受,對肢體障礙者提供無障礙環境的概念和做法一樣。譬如,若一個孩子不會和人互動溝通,但是有優良的絶對音感和旋律感,我們不應一直只想教他和人對話互動交朋友,要他克服人際互動的缺損,希望使他具有一般人的社會溝通互動,成為「正常人」,而應該以他在音樂的能力,協助他在音樂方面發展,欣賞音樂、演奏樂器,有機會成為演奏、作曲的人,甚至藉著他在音樂的優勢,創造人際關係,或是以其絕對音感,成為最棒的鋼琴調音師。這個觀念,和我多年來在教學和臨床工作,重視自閉者的優勢能力加以發揮和應用,在幫助自閉症者發展不會的能力時,要以自閉症者為中心,用稱讚鼓勵的策略幫助他們學習,這樣的原則是一致的。綜合而言,自閉症是神經多樣性的表現,這個觀念運用到早期療育,就是以兒童為中心,而非治療者為中心的療育策略,順著兒童神經發展的能力和特色,陪伴他協助他發展。到學齡和少年期,依學生的強項和神經反應特色,安排學生為中心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幫助學生學習發展。到成年期,同樣地以自閉症者為中心,依其特色和個人意願,協助他選擇合適的工作培訓、工作場所,協助工作同仁了解他的特色,學習相處的點點滴滴,促進他發揮能力,得到成就感,滿足地生活。至於需要生活和居住協助者,一樣要考慮自閉症者的神經發展特色和特殊需求,安排適性生活的環境,協助自閉症者適應和發展。在研究方面,應優先支持能找出幫助自閉症者有效的療育策略、模式的研究計畫,以推展有實證基礎的早期療育、教育、職訓、就業、生活、居住系統。這是我從事自閉症工作最大的期望。有關自閉症的研究,並不是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不重要,而是要優先支持循證管理策略研究(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
2022-03-1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出軌以常人價值觀來看違反道德,發現自己精神出軌的人,往往更是感到恐慌、自責,卻又像中毒般深陷泥沼、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其實精神出軌並不罕見,畢竟是個心理的想法,很多人都有發生過,只是他人未必知道。心煦心理治療所楊乃樺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未必是自己願意的,多的是自然出現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應對及處理。 我有精神出軌嗎?心理師:可從4點觀察 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和好朋友、好姊妹、好兄弟非常相似,常會讓人分不清楚,不過還是有幾點可以觀察,包括在乎對方,這種在乎甚至比其他朋友還多,想多關心對方、了解對方、多和對方相處或互動,甚至接觸等。再來,心中的優先順序會逐漸改變,例如新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或是空暇時想出遊會先找對方而非自己的另一伴。接著,也常見和自己的另一伴漸漸疏遠,甚至感到不耐煩、為了一些小事就大發脾氣、吵架等。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出軌因為對一般人而言非常考驗道德,畢竟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是渣男、渣女,在參雜著不同的情感、不好多聊的狀態下,也常見出現「掩藏」,例如無法和自己的另一伴分享這位朋友,甚至不敢讓身邊的朋友知道,又或者聊到時會感到不自在。若有上述這些情況出現,可以合理的懷疑自己是否有精神出軌的狀況。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 心理師指常見4面向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怎麼會這樣?」不少人在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會驚訝地問自己。楊乃樺心理師指出主要可從4個面向觀察,包括外在吸引、內在吸引、尋求刺激、自我證明等。 外在吸引指的就是受到美色、身材、臉蛋等外表吸引,又或是權勢、家世背景等,而這點也可與性慾、虛榮心等有關,例如帶著稱頭的另一伴出席很有面子。內在吸引則指的是內含,包括因自身缺乏衍伸出的渴望,例如對方擁有原關係當中所缺乏的溫柔、良好互動、自信、多采多姿的生活等,像是經常吵架的伴侶,會經常吵架就是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無解的狀態更容易感到心煩,就容易受他人的溫柔所吸引,且此情況常見原本的疙瘩不斷擴大、漸漸無法下手,進而尋求外面的溫暖。而尋求刺激,指的是有些人會對周遭平凡無奇、太安逸、太規律等感到厭倦,會想尋求新鮮感、刺激感。至於自我證明,許多自戀、自信者,會不自覺地為了證明自己魅力不減、魅力非凡,即便有另一伴、結婚了、年紀大了還是一樣有人喜愛,常會以出軌來提升信心、證明自己。而自我證明這件事,也不單是指有自信、自戀者會出現,也包括了缺乏自信者,試圖以此來證明自己其實不差。這主要的4大面向,都可以再繼續探索真正的原因出自於何。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 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自我坦承: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雖然普遍不被接受,但理性的來看,它其實是個中性的感受和想法,並沒有不對,後續的選擇才是關鍵。就像日常不高興時,不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想法,但可以選擇做和不做。精神出軌和真的出軌就在選擇的一線之隔。而在那之前就得先對自己坦承,就像日常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承認並正視問題,當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也是如此,這樣才會有助於評估並選擇後續的路,這些都關係著接下來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舉例來說,許多人會因為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感到羞愧、自責,進而不願面對,甚至安慰自己、欺騙自己「不,我沒有,這不是精神出軌。」,但卻因為壓抑反而助長這份情感得到反效果。 全面分析:楊乃樺心理師更進一步說明,在對自己坦承後,便是做好全面的思考和評估。除了原關係的優點,也包括確認自己為什麼會精神出軌,如前述提到的尋求原關係中所沒有的、或是原關係破碎等、自己是否有何問題。例如認為關係破碎,但其實出自於自己的控制慾,控制慾即便換個對象也還在,且對還沒交往的對象並無法顯露,和新對象真的交往時就有可能出問題。若這些沒思考清楚,問題依舊存在,便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精神出軌,這也是常見為何人人常說「出軌有一就會有二」,因為問題沒有解決。 妥善選擇:全面分析後接著是選擇方向,若是選擇新的對象,便建議和原關係好好分開,避免雙方更加受傷、甚至影響新的關係。若是選擇原關係,關鍵會在中斷精神出軌的狀態,以及修復根本問題,例如檢視感情中不斷爭吵的關鍵,尊重、友善且有效的作良好溝通,並提醒自己和精神出軌的對象盡可能保持距離等。 若發現自己精神出軌,也找不到原因、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敢或不想和另一伴說,也可以尋求心理師協助,在專業人士以中立且保密的狀態下聆聽、分析、提供建議,更有助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幫助突破當前的困境。 《延伸閱讀》 .感情、婚姻不順怎麼辦?如何好聚或好散?心理師道破關鍵! .另一伴是恐怖情人嗎?該怎麼辦?心理師教觀察2重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3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他們有想過妳的人生嗎?
經過去年夏天的三級警戒,今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又蠢蠢欲動。除了特殊案例,多數門診病人已不像過去兩年,心情隨著疫情劇烈跌宕。「公司又開始分組,我也跟著吃不下。」小卉一進診間,開門見山說道。身為家中長女,小卉入社會就被父母灌輸:照顧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弟弟,是她一輩子責無旁貸的任務。問題是,大學因發病肄業的弟弟近10年都沒治療,不時半夜發脾氣,狂敲小卉房門,甚至打傷媽媽好幾次。小卉是乖乖女,雖然有穩定收入,卻沒離開過家,「爸媽要被打死了怎麼辦」,她苦笑回應。「他們有想過妳的人生嗎?」小卉初次求診,就是和交往超過10年的男友分手半年走不出來。並不是男友不願接納小卉有個麻煩的「拖油瓶」,是她自己卻步,「我怎能那麼自私把家庭的不幸帶給別人。」分分合合,男友終於離去。為了逃避弟弟的干擾,小卉是公司最配合加班的員工。就連我發覺無法改變她的家庭狀態,也只能鼓勵增加休閒活動,擴大社會參與。一切努力因疫情打回原形,甚至更加惡化。她又好面子,不想用弟弟有病的理由,請求主管特許天天進公司。在家上班,成天聽弟弟和幻聽的超現實對話,小卉不寒而慄,「只能全身緊繃鎖在房間…」好不容易疫情緩和,瑜伽課和讀書會漸漸恢復,我也順勢調降藥物劑量。不料變種病毒入侵,小卉有如驚弓之鳥。「疫情還沒燒進雙北,一切活動照舊,我也得準備讀書會。對了,醫師有推薦書單嗎?」「妳有沒有看過去年底才出版的《隱谷路》?」見小卉搖頭,我繼續說道,這本書是報導文學傑作。描述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12個小孩的蓋爾文家族,包含老大共6個兒子,青春期後精神病反覆發作的真實故事。父母疲於應付他們層出不窮的麻煩,以至於無法關照其他孩子被欺負、遭雙親忽略產生的各種情緒,還有眼看手足一個個倒下的恐懼。「比我家還慘!不過,一家6個有病,基因鐵定出問題。」小卉喃喃自語。蓋爾文家的遭遇,同時反映社會如何看待精神病人。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咸認為病因在父母,尤其是母親的教養問題,不難想見夫婦默默背負多少壓力與愧疚。當80年代學者們開始透過家族研究,了解基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當然不會漏掉蓋爾文家族。也因為他們及許多受苦家庭的貢獻,科學家逐漸掌握關鍵基因。一生背負孩子生病原罪的母親,生前接受專訪,作者感覺當時已90高齡的她如釋重負,因為悲劇始於基因。小卉其實有個么妹,青春期適逢弟弟發病,便以嚴重叛逆抗議父母的忽略,不到20奉子成婚,幾乎不與原生家庭連絡。換言之,小卉有個念國三的外甥。「我想再問一個問題,蓋爾文家沒生病的孩子有結婚嗎?他們敢不敢生下一代?」「其他六個都結婚了,下一代也很健康。」我笑自己「劇透」太多,強調思覺失調症是基因與環境不良互動的結果,「妳這個大姊,就別為妹妹與外甥太操心。」【延伸閱讀 】《隱谷路》羅伯特‧科爾克著,黃佳瑜譯╱麥田出版,2021《走過愛的蠻荒》文國士著╱寶瓶出版,2019《他想要月亮》咪咪‧貝爾德、意芙‧克萊斯頓著,洪慧芳譯╱究竟出版,2017
-
2022-01-29 新聞.元氣新聞
過年期間打掃易帶走財運?禁除夕夜熄燈為父母延年益壽?10大過年禁忌你知道幾個
農曆春節將至,家家戶戶陸續開始大掃除、辦年貨,而過年期間除了各式祈福好運的習俗外,許多民眾也格外在意春節期間的禁忌,深怕一不小心就招來厄運,而新年期間哪些事不能做呢?儘管各方網友眾說紛紜,建議民眾還是參考即可,無須過於迷信。《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1年內「過年禁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過年禁忌網路聲量排行。過年期間禁忌多 怎麼做都讓人感到兩難觀察網友熱議的過年禁忌話題,可發現許多人擔心在過年期間「打掃、洗漱」容易帶走財運及好運,像是有民眾就請益「過年有人在洗衣服嗎?我真的好想洗…但長輩說不行」,並表示家中長輩認為「洗衣服」會洗掉財運及惹怒水神,也引發兩派網友熱論,一派人認為「寧可信其有吧,過年也才幾天,討個吉利沒啥不好」,而另派網友則表示「那你洗手、洗碗水神會不會生氣啊?要洗就洗啊」,認為民眾無須過於迷信;也有網友表示「人家說初一不能洗澡洗頭洗衣服,會把財運洗走~」,讓部分民眾打趣回應「我不洗只是因為好冷…」、「讚喔,男友每天都在唸我不洗頭,今天有理由了」等。再者,每逢除夕夜前夕也常見女性網友發文請益「年夜飯想回娘家吃,會很不妥嗎?」,部分民眾表示「不要比較好吧…我婆婆超傳統,就說我這樣會帶衰娘家」、「親戚碎嘴比什麼禁忌更可怕喔,勸你不要」,但也有網友認為「我每年都回去欸,我先生家大家庭根本沒差,但我娘家爸媽都自己吃而已,很孤單」,並補充只要雙方家族溝通好就好,無需過於擔心禁忌。除此之外,在除夕當晚,許多人也會熬夜守歲,除了有為新年迎來新希望的含義外,也有人認為可為父母延年益壽,而有「禁除夕夜熄燈」一說;另外,也有網友特別提醒「過年禁打罵吵架」,表示「不亂生氣」未來1年才能和氣生財,讓不少民眾大嘆「真的難…遇到問東問西的親戚,超想發脾氣」、「小孩這幾天特別皮,但還是忍下來了」等。新的一年民眾都盼望有新氣象,不論是逢人說些吉祥話,或是透過紅包討個吉利,都是希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儘管網友間流傳著許多過年禁忌習俗,但許多來源都已不可考,民眾無需過度恐慌,過年期間最重要的還是與家人溫馨團圓,享受春節的喜慶氣氛!★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14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好意想買冰櫃給夫家 意外引發婆婆和小姑「拍桌家庭大戰」
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APP匿名公社中,貼出自己好意竟引發家庭大戰的過程。她表示和老公結婚後就住婆婆家,婆婆很疼愛她,也會幫忙照顧小孩,因此她在領到工作獎金後,就想送婆婆之前一直很想要的冰櫃作為禮物,卻意外引起一場風波。該網友表示,她家裡還有未婚的大姑和新婚的小姑,因為家裡人多,且常去好市多買東西,一直有想要買冰櫃的想法,但婆婆卻嫌貴捨不得買。身為房仲的她為了工作最近常加班,婆婆怕她累壞會燉雞湯、自願去接孩子,好幾個晚上也都在客廳等門,讓她真的很感動,因此想要回報婆婆。但一知道她要買冰櫃後,家裡竟然馬上分成兩派,她和婆婆想要冰櫃,而老公、公公、小姑夫妻卻覺得冰箱較實用想要冰箱。經過投票後冰箱派獲勝,沒想到婆婆突然發脾氣說,錢是我的,要怎麼用輪不到小姑說話,老公和公公也愣住了,因為婆婆一向脾氣很好,幾乎不曾發過這麼大的脾氣。事後婆婆和小姑的關係變得很緊張,雖然婆婆要她別介意,想買哪個都可以,但小姑又跑來哀求她,一直說冰箱比較好、冰櫃的功能太單調,要她去勸勸婆婆。婆婆也說小姑被寵壞了,要她別依著她的性子,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讓該女網友大嘆原本是一番美意,卻捲入婆婆與小姑的戰爭,現在左右為難,詢問網友究竟該如何是好。網友們大多建議該網友「維持初衷」,「想買什麼就是什麼,而且是你婆婆幫你等門顧小孩,所以財想幫婆婆買冰櫃呀」、「冰櫃+1!冰櫃也不一定要放廚房,主要是放冷凍的東西」、「覺得不方便的話自己出錢買」。還有網友分析不能單純從實用角度來看,他提出三點「一、買了冰櫃後,東西移過去冰箱就有多的空間了。二、婆婆和小姑感情再差也有血緣,很容易和好。三、小姑總有一天會離開家,但妳會一直在,早晚要面對婆婆。基於以上幾點,應該和小姑溝通請她體諒。」
-
2021-10-28 新聞.杏林.診間
臨床實習發現自己很適合坐下傾聽病人說話!林育靖投入安寧緩和醫學,守護尊嚴至善終
嘉義大林,獲得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認證,成為台灣西部第一座慢城。十多年來,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與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林育靖住在這座小鎮裡,度過悠然自得的時光。而今她將行醫重心聚焦在安寧居家訪視,游刃於文學創作,以自在的生活步調陪伴孩子成長,實現兼顧家庭、寫作與醫學專業的夢想。少女情懷文學夢林育靖自幼喜愛閱讀,吟詠詩詞歌賦和《國語日報》文章詩句。國中時,國文老師彭美嬌開拓了她的文學視野,讓她特別喜歡國文課。讀到徐志摩的作品,彭老師就會談起這位浪漫詩人的愛情故事;上文言文課時,她會讓同學上台演戲,把各種元素融入課文,讓國文課變得生動有趣。「那時,每次上完文言文課,全班同學都笑得很開心。」林育靖眼神發亮地說,文學帶給她滿滿的感動,不但讓她喜歡寫作,更嚮往文學世界。於是,林育靖開始寫詩和小說自娛,自認「身上流的是文學的血液,臍帶相連的是魂牽夢縈的文字」。到了高中,雖忙於課業,但仍利用作文課寫小說。「其實,爸媽和老師都知道我喜歡寫作,對文學充滿興趣,但他們總認為寫作當興趣就好,不一定要念文組。」林育靖說,母親還特別買了侯文詠、歐陽林等醫師作家的書籍,鼓勵她當醫生後還是可以繼續寫作。父親林信義則對她說:「等你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我們說的沒錯。」林信義在年少時曾夢想當畫家,但最後還是聽從祖父林初生的話,成為內科醫師。因此,他總是以自身為例,勸女兒:「我現在愛怎麼畫就怎麼畫,等你當了醫生後也可以隨興盡情的閱讀寫作。」由於母親每天煮三餐、照顧及接送小孩,林育靖看到爸媽感情融洽又幸福,從小就憧憬家庭主婦的生活,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照顧和陪伴他們長大。高中時,老師曾詢問班上同學未來志願,林育靖一開口就說:「我立志將來要當家庭主婦。」結果全班同學聽了笑翻。「那是我人生中最單純的夢想,當時我心想只要念到大學畢業就好,就可以結婚生子,當個家庭主婦。」林育靖以為自己的人生只要當媽媽就滿足,長大後才知道一個人必須要有專業,才能與社會接軌。出身醫師世家的宿命在台灣,醫學系長期是熱門科系,若又出身醫生世家,功課好的孩子很容易被期待要繼承衣缽,並無太多出路可選擇。林育靖也不例外。她的家鄉嘉義盛產醫生,她的家族歷代行醫,超過二十人從醫。她的曾祖父林敦成是受過正式訓練的西醫,在嘉義市中正路創辦「仁壽醫院」,姑婆、叔公也自醫科畢業。她的父親及父親的堂兄弟,約有半數成為醫生。而她的堂哥、堂姊也都是醫生。林育靖形容,套句母親常對父親說的話:「提起你們家的醫生,像拎一掛粽子。」從小學在班上名列前茅起,林育靖就悄悄被設定將來要走醫學之路。十多歲的她對習醫並無好感,也不相信自己承受得住生死關鍵決策的壓力,挺得過夜復一夜無眠的值班。就讀嘉義女中數理資優班時,她依然熱愛文學。林育靖坦言:「高二時,我常念書念到很煩,甚至發脾氣。我又不是真的很想當醫生,而且又重視睡眠,當醫生要值班,犧牲睡眠。我對自己的抗壓力也沒信心。既然對當醫生沒有熱忱,也沒有自信能當個好醫生,卻又必須走這條路,內心一直很掙扎。」高中三年,林育靖不時有些小小的抗議。她深愛文學,卻明白醫學終將是她的宿命。因此,她盤算著念完七年不當醫生,自由自在去過她的生活。同學問:「為什麼?這樣不是很浪費嗎?」她聳聳肩回答:「反正是爸媽要我念的。」醫學生歲月,慘淡而苦澀但林育靖還是半推半就走上醫學之路。原以為上了大學後,可以海闊天空追逐文學夢;然而,醫學院的課程與資源,鮮少能滿足她對人文的渴望。一年又一年過去,林育靖並沒有逐漸愛上醫學,只是日益習慣如此苦澀的青春歲月。每天嚼著醫學書裡蹩腳的翻譯字句,含淚埋首顯微鏡下的組織切片,背誦著身體構造與機能、心電圖的波形判讀。結果,勉強吞了一肚子醫學知識,或將零碎的知識硬塞入腦中,卻拼湊不出一個人的樣貌。因選擇的醫學科系並非基於喜愛,她讀起來意興闌珊,於是一度以為自己不適合學醫。醫學系入學時要寫自傳,林育靖寫下:「我希望自己將來可以兼顧當醫生、家庭主婦及寫作。當醫生是養家餬口的必要工作,家庭主婦是兒時夢想,寫作是畢生興趣。」可是,隨著課業愈來愈繁重,夢想愈來愈遙遠,這股寫作的熱忱也快要被澆熄了。她說,念醫學系時,雖然寫作不輟,但可能因人生歷練少,無法創作出深刻又觸動人心的文學作品,「我有投稿、參加文學比賽,卻始終石沉大海。只能自己寫、自己讀,卻沒有讀者,總覺得好像應該放棄這條路。」林育靖的內心並未真正接納醫學課程,而她喜歡的寫作又被世界否定。然後,她的大學生活就這麼慘慘淡淡。沒想到,反而是在這樣的低潮中,她才開始體悟人生。馬偕醫院實習,轉念愛上行醫醫學養成教育和執行醫療業務間有極大差距,喜歡習醫者不一定能享受行醫,而林育靖偏好的是後者。醫學生念到大五時,必須開始到醫院見實習。林育靖選擇馬偕紀念醫院。這是她父親當年受訓的醫院,也是她出生的地方。「這是我行醫之路的重要轉捩點。」林育靖說,大五時從基礎醫學轉換到臨床實習,前者以生理、生化科目為主,只看到人的身體內部構造,拼湊不出整個人的樣貌;後者偏重應用層面,讓她能學以致用,漸漸摸索出「病」與「病人」大不相同。馬偕醫院安排外國傳教士帶領實習醫生幫病人檢查、問病史、寫病歷,除了醫學檢查注意事項外,還注重人性關懷層面。她回憶說:「在傳教士多次帶領下,我感受到當一個醫生的愛。到馬偕醫院實習後,我才真正體會到當醫生的價值和快樂。」當年還是使用呼叫器(BB Call),實習醫師常會被護理師呼叫,協助處理一些簡單問題,例如病人抱怨睡不著、身體疼痛。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林育靖發現自己很適合坐下來傾聽病人說話,儘管她只是個實習醫生,但帶給病人的溫暖撫慰,超過藥物的治療。原來,當醫生並非她想像的那麼冰冷、無趣。之前的學習雖然枯燥乏味,卻是必要的基礎,讓她能擁有醫學專業知識,照顧病人。從實習醫師到住院醫師,她體會到:「其實我喜歡當醫師,也很適合當醫師,在過去從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轉折。」某些科別如急診、外科,要求在有限的時間下快速做出明確且果斷的決策。而林育靖除了醫學外,還對人文方面深感興趣。家醫科訓練過程能接觸形形色色的患者,從急症到慢性病,從出生到瀕死。面對不同的病人,醫生處理方式應該有所不同,家醫科能提供這方面最深最廣的學習機會。因此,她選擇家醫科,之後再慢慢將重心轉移至安寧緩和醫學。食指大動,緩解病人困擾一開始,林育靖覺得自己是迫於無奈走上醫學這條路,念醫學院時也不開心。可是,真正接觸病人後,她發現,能運用個人特長,照顧病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她當實習醫師值班時,某個寒冬夜裡,電話鈴聲響起,護理人員說:「林醫師,妳可不可以幫病人digital(肛診)一下?阿媽已經三天沒解便了,現在肚子脹得很不舒服。」林育靖掙扎著張開雙眼,天啊!凌晨三點,「digital?現在嗎?可不可以等早上啊?」她不死心地問,抱著一線可以繼續賴在被窩裡的希望。護理人員回說:「可是阿媽現在肚子脹得睡不著覺,一直按鈴。」林育靖只好不情願地起床,右手戴著三隻手套、臉上掛著兩層口罩,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病榻旁邊。然後,塗上潤滑膏,將食指深入阿媽的肛門,再費力的挖出那一顆顆無力排出,停留在肛門口太久而變硬的宿便。當糞便落到便盆裡,阿媽虛弱地點點頭,笑了,眉頭鬆開。林育靖見到阿媽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醫生。不靠機器,不靠藥物,就用一根食指,加上手套、口罩及潤滑膏,讓一對老夫妻笑了。那是她當實習醫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0-01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老人基金會23周年 籲疫後加速診斷失智症
全球失智人口不斷攀升,民眾對失智症認識仍有限,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天舉辦成立23周年、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開辦20年慶祝活動,期盼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失智症議題,及早診斷、即時治療,為失智症者打造友愛與尊重的環境。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失智罹患率可能因感染的失智症患者大量死亡而暫時下降,但長期來看,新冠肺炎會傷害神經系統,恐導致之後失智症者大量增加,呼籲各國應加快腳步因應。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基金會開辦至今,堅持「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感謝「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四全照護團隊,致力關懷與照顧失智長輩,如今已在台灣遍地開花,但仍有許多努力空間,未來會持續奮力向前。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表示,回憶20年多前尚未有失智症相關照護,曾見到一位失智親戚長輩鬧情緒、對家人發脾氣,讓家屬身心俱疲,也看過40多歲確診失智症,讓家屬難以照顧。「失智照顧很辛苦、也吃力不討好。」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全台老年人口比率為13.58%,等於社區中有388.9萬名長者,但失智症盛行率7.86%,且隨著年齡增長,像80至84歲長者有13%可能失智,相較65至69歲長者也有3至4%機率失智,政府致力推行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包括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支持、訓練罹患失智症人口有7成以上獲診斷、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台灣約有29萬名失智者,八成五居住在社區,多由家庭照顧,國健署107年起推動失智症友善社區計畫,統計至109年底,全國建置41處失智友善社區,辦理課程和活動觸及超過126萬人次、招募41.5萬名失智友善天使及9200家友善組織,形成社區資源網絡。疫情影響,居家防疫期間照顧者面臨更大挑戰及壓力,失智症者因認知功能、情緒調適能力下降,可能會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容易成為疫情高危險族群。另外,失智者日常活動、大腦刺激減少,可能導致生活規律混亂、日夜顛倒、情緒不穩定,加速失智症者功能退化,而社區活動、服務減少,但失智者頻頻想出門,也可能增加與家屬衝突。防疫期間,民眾仍須預防失智,包括多運動、多動腦、多吃地中海式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同時避免三高、抽菸、憂鬱、頭部外傷及聽力障礙,養成良好自我健康習慣,若發現家人或社區民眾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尋求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協助。
-
2021-09-27 養生.人生智慧
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不能只是一昧犧牲奉獻
編按:女人的一生,常被期許要肩負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的責任。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常在診間看見不快樂的女人,為各種關係所苦,卻又無力改變。她奉勸所有女性,與其一昧犧牲奉獻,期望他人看到妳的努力,不如做個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的聰明女人,才會活得幸福!走入精神科醫師賴奕菁的診間,一張辦公桌、一台電腦,兩張椅子,沒有多餘的裝飾。簡明的空間,隱然已透露主人的性格。她和我們聊起近年同業的診所,多鋪設木地板、擺設植栽,再打上柔和燈光,診間瀰漫如咖啡館般的溫馨氛圍。「我呢,不是走那種路線的。」她笑說。精神科的病人,主訴失眠、憂鬱、無法專注。有時,單純只是大腦、神經方面的疾病,服藥即可改善。但許多時候,疾病與生活壓力息息相關。醫師像偵探,必須陪病人抽絲剝繭找到致病的原因。女醫師因性別使然,特別容易碰上女性患者傾訴心事。行醫多年,賴奕菁聽過不少病人談到自身的煩惱。女人的壓力,常和「關係」脫不了關係——親子、夫妻、婆媳⋯⋯。這些受苦的女人,又往往是世俗定義中的「好人」。為此,她甚至寫了一本書,書名即是她的感慨:《好女人受的傷最重》。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不做好媽媽、好太太,人生從此海闊天空今(2021)年剛滿50歲的賴奕菁指出,許多同世代、乃至更年長的女性,成長過程中或許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妳以後要做個好太太/媽媽/媳婦。」早年,重要的社會位置被男性占據,女性能扮演的角色有限。父母對女兒的期許,大多是要善良、全心為家族奉獻。若是一路上表現不錯,最終苦媳婦會熬成婆,成為受晚輩尊敬的「公媽」。「至於其他的事,你就不必奢想了,那是男人的世界。」賴奕菁說得直白。然而,「好女人」的框架,不是人人都能適應。許多女性在婚後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會遇上重重阻礙。就像螞蟻走在迷宮,無論怎麼打轉,總是困在其中。「進入婚姻,才知道其中的糾葛、無奈與衝突。」曾經,她也是那隻迷宮中的螞蟻。28歲結婚、生子,她白天在醫院工作,晚上回家則要專心打理家務。先生雖然會「幫忙」,但她仍是主要照顧者。她記得,孩子還在襁褓中,先生常問她:「現在要怎麼做?我才剛當爸爸,當然不知道。」她忍不住回應:「我跟你是同一天升格當家長的耶!」她坦言,自己當時也秉持著傳統的教誨,希望面面俱到。「後來才發現,這些角色根本彼此衝突,我怎麼可能都做到完美?」婚後第7年,身心俱疲的她在通勤時,突然有跳下月台、結束一切的念頭。幸好,就在人生跑馬燈之際,她轉念一想:「我這麼拚命、腦袋也不錯,人生怎麼會搞成這樣?死都可以考慮,還有什麼不能?」那天過後,她開始改變既有的行為模式。不想做的事就不做,看不順眼的事也直接說。例如,過往家人們總是逕自安排週末的行程,她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現在,她會說:「我想要這樣,不想要那樣」,不再是被動等待他人安排。她笑說,從腦中移除「好女人」的框架後,人生愈來愈海闊天空。有趣的是,家人似乎也並未感到困擾。「可見我以前的堅持根本沒意義。」她進一步指出,女人做自己不樂意的事,常是為了維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但其實,根本沒人希望妳做成那個樣子。」女性要避免成為「沒有資源」的那方 平等的關係才能做自己賴奕菁觀察,診間裡常見女病人抱怨先生、婆婆、父母。但當旁人提出建議,她們又有許多不願改變的理由:「可是長輩會覺得我離婚很丟臉」、「可是我對婆婆說不出口」。深究她們的心理,除了怕撕破臉外,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缺乏改變的資源。她指出,女性在結婚後,常會被指派許多無償的工作,像是煮飯、洗衣、帶小孩等家務。時間一久,無後顧之憂的先生工作有成,可以累積經濟資本。相反的,太太手中的資源卻愈來愈少。「最後男人開始嫌你沒生產力、覺得你本來就該免費做家事,否則就是欠他們的。」賴奕菁感嘆說起許多女性的血淚史。「女人為難女人」的婆媳紛爭,本質上也是資源競爭的問題。賴奕菁分析,當女人仰賴男人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時,自然會沒有安全感。婆婆必須確認,兒子提供的愛、關注與金錢夠不夠?媳婦亦然。「很多男人不了解,為何妳們女人爭得要死?他們不懂,這對女人而言,是關乎生存的戰爭。」如何跳脫這樣的困境?賴奕菁認為,聰明的女人要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這個社會總是告訴女人,要默默付出、奉獻自己所有,他人終究會看到你的努力。否則,就是自私自利的「壞女人」。她比喻,這種行為就像:「你摘了很多花,但不能插在自己頭上。你只能把花送人,再看看會不會有好心人也送花給你。」她看過不少「好女人」,平時省吃儉用,不敢對自己好。有天想離婚,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獨立生活。甚至連和先生爭吵想離家出走,口袋也掏不出住旅館的錢。她直言,「如果妳踏入這種陷阱、重複無償地付出,最後就會成為關係中弱勢的那一方。」50後應有面對世事的智慧 別讓自己成為滿腹苦水的「憤嫗」「婆婆為什麼總是這樣對我?」、「老公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在賴奕菁多年的行醫生涯中,這樣的問句總是不斷出現。當事人多年來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也試圖用同樣的方式解決,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同一面牆撞了100次,都已經頭破血流了,也該理解這面牆是撞不破的。」她認為,50歲的人看多了世事,面對生命中不愉快的人事,應以更通透的心態觀之。若只會抱怨、發脾氣,代表這些年的智慧累積不夠。就像許多年長女性,開口閉口都是自己曾受過的委屈、認為身邊的人都虧欠她,最後變成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憤嫗」。「大家都遇過這種老太太吧?我並不想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啊!」賴奕菁笑說。她認為,女人不妨學學男人的行事邏輯:誠實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面勉強自己,一面又哀怨地期待有人為自己抱不平。若是因為做自己,卻和親朋好友撕破臉,怎麼辦?「那就這麼辦囉。」賴奕菁淡淡地說,脫離一段關係,未必是壞事。她看過許多病人,離婚前困擾不已,離婚後反而鬆了一口氣。討厭的公婆、小叔等姻親,一秒成為沒關係的路人。日常的人際相處也是如此。賴奕菁提到,隨著年紀增長,朋友間的價值觀也可能日益分歧。她形容,朋友的親疏遠近如同心圓,不合的人愈推愈遠,「最後就會喪失萬有引力,從此不再現身於你的人生軌道當中。」「我覺得緣分也有賞味期限,有些關係不必然是要長久維持的。」賴奕菁指出,人過中年,最重要的是維持內心的穩定和滿足。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精采的人,結束了舊的關係,也有能力結交新的朋友。相反的,若是整天惶恐不安、努力討好別人,不只自己不快樂,也難以創造吸引人的氣場。她笑說,活到中年以後,最大的體悟就是愈不乖乖聽話,人生就愈舒爽。女人真的不需要犧牲奉獻、拯救他人。只要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是名符其實的「好女人」了!原文: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要有累積資源的智慧,而非一昧犧牲奉獻
-
2021-09-24 養生.心理學解密
被主管霸凌不辭職、被家暴不離婚…關係專家:容易歇斯底里的女性配上看似冷靜的男性,很可能成為「虐待關係」
許多心理學家和普羅大眾都認定,關係出了問題,雙方都要負責任,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錯誤觀念非常危險。許多場合都出現虐待關係,包括家庭、公司或是伴侶,不過往往彼此都沒被察覺,所以糾纏了一輩子。我們一定要了解這種互動模式,才能察覺端倪,進而預防或終結虐待關係。所有的控制型關係都會出現暴力言行,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行為的頻率、強度和動機也不同。在最嚴重的虐待關係中,有一方會不斷控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維持主控的地位。家庭暴力與虐待關係的專家班克羅夫特(Lundy Bancroft)指出,施虐手段是刻意計畫好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權力和長期控制對方。目前最常見的虐待方式就是情緒虐待,也稱為心理虐待。當然,所有的虐待行為都帶有情緒,沒有純然的身體虐待。我們被信任的人毆打,情緒和身體都會受到創傷。透過心理虐待,施虐者企圖減弱對方的權力或羞辱一番,讓對方越來越難反抗,易於控制。不管在家庭或工作場所,施虐者都會運用類似的心理戰術。同樣地,新興宗教領袖、獨裁者以及野心家,都會設法擁有至高無上的掌控權。透過精心的操弄手段,他們奪走了受害者的自主權,把他們變成順從的奴隸。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受虐者會維持虐待關係,不再反抗。為了達到目的,施虐者掌握所有的話語權,讓受虐者看不出來自己正受到控制;他不相信自己的看法,也不敢質疑施虐者的一言一行。施虐者會把責任推給對方:「這麼做都是你逼我的,我都是為你好。」或是故意大事化小:「事情沒有那麼糟糕,是你反應過度了。」受虐者不僅違背了自己的意志,自主權和自尊也會大受傷害,最後失去反抗的意念。就像在戰爭中,囚犯被迫去殺害自己的同袍;或是妻子被丈夫家暴,進而無法照顧小孩。施虐者在受虐者心中建立一座無形的監獄,效力和真正的牢房一樣。旁觀者通常很疑惑,質疑被家暴的太太為何不離婚,被主管霸凌的員工為何不辭職,或是被情緒勒索的兒女為何不斷絕親子關係。情緒虐待讓人身心俱疲,受虐者的自我價值感不斷下降,也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看法,情緒越來越不穩定、焦慮感升高,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們內心也累積許多不滿,但因為身處受虐關係中,為了人身安全或擔心害怕,便無法說出真心話。長期以來,他們會用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壓抑情緒。舉例來說,受虐者的家人曾經到家中探訪,可是施虐者卻找藉口不告訴受虐者,這名受虐者在悲憤交集下,情緒崩潰便哭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施虐者更覺得受虐者情緒不穩定、思緒雜亂,難以討好。在異性戀的虐待關係中,最容易看到這種互動模式。關係專家瑞爾(Terrence Real)提醒大家,容易歇斯底里的女性,如果配上看似冷靜的男性,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虐待關係。根據統計,在虐待關係中,很少雙方都是施虐者,通常只有某一方在施暴。而在異性戀關係中,施虐者通常是男性,畢竟從先天生物條件來看,女性會比較弱勢。一般而言,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學習各種權力控制方法,這樣才能成為所謂的「真男人」;而女性在社會的要求下,傾向於當個好配合的伴侶、自主性低。當然有的施虐者是女性,畢竟除了異性戀伴侶外,同性伴侶、親子關係也都會出現虐待言行。許多心理學家和普羅大眾都認定,關係出了問題,雙方都要負責任,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錯誤觀念非常危險。不過,在權力控制的關係中,雙方的地位並不均等,衝突通常是某一方引起的。再說,不論你的另一半做了什麼,都不能當成暴力行為的藉口。虐待關係的指標怎麼知道自己正身陷虐待關係?專家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是自己的感覺。諷刺的是,受虐者反而無法信任自己的感覺。下列幾個問題有助於辨別情況:*發生衝突時,我是否害怕被對方恐嚇,身體和情緒都有畏懼的反應?*對方有尊重我嗎?*對方願意聆聽我的想法、感覺和需求,並且認真看待問題嗎?*把自己的擔憂提出來討論後,最後對方話鋒一轉,焦點全放在我做錯了什麼。*不論我多麼努力溝通,對話內容永遠沒什麼建設性。*是不是經常有罪惡感?*是不是過度注意彼此的關係,一直想找方法改善?*是不是覺得自己快理智斷線?*心情是不是隨著關係好壞而起起伏伏?*對方難以取悅,我始終對於現狀感到不安,很難有踏實的感覺。*自信是否減低了?*越來越難相信自己的體驗與看法。*衝突完兩人和好之後,還是擔心自己又會說錯話。*發生衝突後,對方是否負起責任,確實自我檢討,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問題?*我希望對方負起傷害我的責任,但他反而羞辱我,抱怨我要求太多、意見太多。*總是有口難言。*我想挑戰他的權威,對方卻反控我想控制他。*我感覺低人一等,在他面前抬不起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施虐者動不動就發脾氣,但受虐者連抱怨的權利都沒有。如果受虐者能察覺到自己的憤怒,就比較不會一再容忍對方的惡行惡狀。為了讓受虐者不生氣,施虐者最常用的招數,就是讓對方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公平對待。受虐者一抱怨還會受到懲罰,使他不敢再多說一句。比方說公司的主管霸道又蠻橫,你在會議上忍不住抱怨了一下,工作量分配不均,心裡不太好受。這時老闆卻開始長篇大論,強調他為公司做了多少犧牲,員工又懶又不知感恩。講到最後,老闆覺得很失望、自己被糟蹋了,一言不發就離開會議室了,完全沒有回應你的問題。事實上,老闆向你傳達的訊息是,有意見的員工一定會付出代價。虐待關係一定會產生創傷,受虐者一定會經歷某些「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這些症狀甚至在關係結束後也不會消退,它們不是懦弱的象徵,而是受虐的自然反應。理解這個道理,受虐者才有機會治癒。請留意,如果有讀者認為自己處在虐待關係,那麼你們的互動方式已超過本書的討論範圍,最好的辦法就是結束這段關係。如果你有人身安全上的疑慮,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尋求協助資源,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書籍介紹書名:關係免疫力:哈佛心理學家教你建立有韌性的人際關係,有效修復情感裂縫作者:梅樂妮.喬伊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2/19作者簡介/梅樂妮.喬伊(Melanie Joy)心理學家,畢業於哈佛大學,專長領域為人際關係、溝通與社會變遷。她的著作獲獎無數,也是國際知名的演說家、訓練師以及組織教練。她的工作成果獲得世界各大媒體報導肯定,包括《紐約時報》、英國BBC、澳洲ABC電視臺,更多訊息可詳見www.melaniejoy.org/延伸閱讀: 打完AZ怕有副作用,「第2、4、30天」要留意!家醫科醫師:施打後第●天是血栓觀察期
-
2021-08-2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父母師長當孩子的傾聽者 做好開學準備
下周各級學校將開學了,居家防疫線上學習的隔離生活即將結束,過去3個多月來大家的思考情緒與作息生活,都被每天放送的相關疫情與疫苗訊息給影響左右。但父母和孩子們已做好準備重返校園了嗎?久未上學 可能有情緒反應年紀小的學童可能害怕上學,不再和朋友在一起。他們可能難以專注學業,在學校整體上表現不佳;有些人可能變得咄咄逼人,或沒有理由的發脾氣;或者可能會出現退化行為,要求由父母或照顧者甚至老師餵他們吃東西或幫他們穿好衣服。青少年可能難以應對與聽到和閱讀傳染病爆發新聞有關的焦慮,當感到沮喪時會保持沉默;他們對疫情的煩惱焦慮,可能出現一些身體症狀;有些人可能會抵制任何結構限制或權威管理,也可能從事危險的行為,如使用酒精或藥物。鼓勵學童積極活動 調適身心如何讓學童能夠應對疫情防止感染,並且採取措施保持情緒和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協助方式是確保孩子持續感到有聯繫、關心和被愛。建議家長、照顧者和教師要成為孩子的傾聽者,可以透過對話、寫作、繪畫、玩耍和唱歌來讓孩子表達情感,接受他們的感受,並告訴他們感到悲傷、沮喪或壓力是可以的,而哭泣通常是緩解壓力和悲傷的好方式。更要鼓勵學童積極活動,加強自我護理,規律生活作息,健康營養飲食,獲得足夠的睡眠,並運動鍛鍊體能體力,也可透過吐納呼吸處理身心壓力。家長、照顧者也身體力行一起維護身心健康,才更有能力隨時關心協助,讓孩子們都能做好安心防疫、健康開心上學。
-
2021-08-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男人35歲,感覺沮喪、有鮪魚肚...就開始初老!泌尿科醫師告訴你:「男性更年期」的症狀有這些
男人約在35歲睪固酮達到高峰後,就逐年以約2-3%的速率降低分泌。都是費洛蒙惹的禍─ 男人也有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的症狀比較明顯,例如:盜汗、潮紅、燥熱……等等,也比較廣泛被討論注意;至於男性更年期許多人是不知道、不了解的。男性其實也有更年期!臨床上很多進入更年期的男性朋友描述,自己跟過去年輕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精神、體力變差,也變的比較沒有衝勁。其實這些都跟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有關。許多人都不知道,男性也有荷爾蒙,就是睪固酮。男性荷爾蒙在男性體內,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高峰期。出生前男寶寶的男性荷爾蒙會偏高一點,這是為了性別的分化;出生以後會有一段時間男生女生的性別區分不太明顯,一直到青少年期,男性荷爾蒙開始上升,第二性徵的發展逐漸明顯(例如:喉結、鬍鬚……等等)。從這個時候開始男性荷爾蒙持續上升,一直到35歲男性荷爾蒙達到最高峰。往後以2%的比率逐年下降,大約到40-50歲的時候,開始會有男性荷爾蒙不足的感覺。身材方面,中間的肌肉群因為男性荷爾蒙的不足,會出現鬆垮、鮪魚肚的現象。其他方面包括:上進心、運動力、體力、肌力、企圖心、性慾也出現降低的現象。男性更年期的輔助治療確診後,往往許多男性會去吃坊間各式各樣的補充品,希望能藉這些補充品「以形補形」,但要小心注意這些補充品中可能會添加人工合成的荷爾蒙。由於男性荷爾蒙的使用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與監測,在使用人工合成的荷爾蒙之前,需要專業醫師先確認排除病患,是否有男性攝護腺癌的風險,這是因為男性荷爾蒙可能會促進男性攝護腺癌的惡化。男性荷爾蒙補充的多寡,是一項需要由專科醫師依據年齡、體內男性荷爾蒙的多寡等眾多因素進行衡量與控制的。過少的時候,男性的精氣神不足缺乏啟動的動力;過多的時候,又會造成暴力傾向的發生。補充劑量的拿捏,建議仍需諮詢專業醫師。在飲食方面,由於許多男性更年期病患常常合併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高血脂病患在飲食控制上往往會刻意避開攝取油脂。而油脂又與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生成有關,因此均衡的飲食,不偏重或刻意減少,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當喬治克隆尼不想飛— 男性更年期美國男星喬治克隆尼在電影《型男飛行日誌》中,飾演帥氣多金的企業高幹,一年飛行322天到處出差,自由自在隨意與偶遇的美女約會,這種日子羨煞多少男性。你能想像,某一天喬治突然說「啊,我不想再飛了,更不想跟美女約會了」嗎?50歲的麥可正是像電影裡的喬治克隆尼般的外商公司高階經理,出差頻率高到每天早上醒來都得想一下自己現在到底在地球的哪個角落。飛行是他的日常,卻能從不感覺疲倦地,總是保持高昂的事業熱情與奮鬥精力;這樣的特質使得他屢屢為公司創造驚人業績,同時也大大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不過當他來到我的診間時,模樣卻完全不會令人想起喬治克隆尼。心情低落,連開口講話都很累似的,需要我不斷引導才能進入正題。麥可覺得這1年自己整個人都變了,沒有活力不說,連過去相當自豪的戰鬥型快狠準商業決策能力也完全崩解。「不知道怎麼搞得,做事情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幾個案子都在我手上錯失良機。醫生,我心情很不好,還動不動就對人發脾氣,這完全不是以前的麥可啊!」「以前不管工作多長時間,一下班還是可以往健身房裡鑽,不練個1、2個小時不痛快。可是現在下班只想回家,不要說什麼幾公斤的重訓器材了,目前我唯一想運動的只有手指,按遙控器,身體癱在電視前動也不動。」麥可說:「才多久,以前那些結實的肌肉都不見了,肚子越來越大,褲子得重新去買,健身房懶得去,除非是可愛的客服打來,才勉強去一次。」一直打不起精神,連太太跟好友也覺得麥可怪怪的,向來以事業為重的他居然動了念頭想申請優退,感覺自己徹底變了一個人。「本來以為是年紀的關係,」麥可說:「兩個星期前開車聽廣播,正好聽到莊醫師你上節目講男性更年期的衛教,提到的勃起功能變差、性慾降低、感覺沮喪這些症狀我都有符合。因為勃起困難,所以已經1年多沒有性行為,晨勃更是早就沒有了,所以今天來找莊醫師,幫我看看我是不是遇到更年期問題了。」經過兩次抽血檢查後看出,麥可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遠遠低於建議的正常範圍,並且因為有明顯症狀,在確認並非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者之後,開始進行男性荷爾蒙的補充治療。針對勃起功能障礙,則施以客製化的「雞尾酒式」療法(包括男性荷爾蒙的補充、融合醫學、分子矯正營養補充及低能量陰莖震波)。三個月後,麥可清楚感受到自己不再心情空虛徬徨,身心都重新充滿活力,也開始回到健身房運動,肚子馬上消掉不少。更年期障礙是男性非常重要的初老症狀之一,病情嚴重者不僅自己痛苦,也深深影響身邊的人,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緊張、職場表現不佳、家庭失和,有時也會伴隨著高血壓、高血糖等健康問題。為什麼說性功能障礙是男性初老指標之一呢?男人約在35歲睪固酮達到高峰後,就逐年以約2-3%的速率降低分泌,等降到某種程度,便會出現跟麥可一樣的症狀,尤其是欲望減低和勃起障礙等。所幸若能早期發現診斷,進行適當男性荷爾蒙補充,是很容易就能恢復「男子氣概」的。就像麥可回診時,低聲告訴我,上周末和太太歡度結婚十六周年,兩人擁有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喬治克隆尼又可以繼續進行他的型男飛行啦。書籍介紹堅持:泌尿科醫師破解攝護腺保健迷思,教你找回青春活力作者:莊豐賓、王蘭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8/03作者簡介莊豐賓: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和東吳大學法律在職專業碩士。曾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美國克里夫蘭醫院臨床研究員。現為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三軍總醫院、台北宏恩醫院泌尿外科兼任主治醫師,莊豐賓幸福診所院長,國内知名大藥廠醫學處長。王蘭芬:畢業於東吳大學英文系,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所就讀,當過報社記者,主跑影劇和藝文新聞,曾獲第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著有小說《圖書館的女孩》、《影劇小記者的秘密日記》、《旋轉木馬嘩啦啦啦》、《夏天與甲蟲的故事》、《寂寞殺死一頭恐龍》,散文集《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故事許願機》。延伸閱讀: 照顧中風丈夫15年後,自己也罹癌...洪雪珍看「付出強迫症」:你以為的付出,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
-
2021-08-07 養生.家庭婚姻
「你已經做得很棒了」爸爸沒說出口,長大後我們終於看懂的5個父親心思
「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刻意拘謹的旁觀者。」——李宗盛《新寫的舊歌》每個爸爸,都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個好爸爸。父親這一角色,似乎總是話不多,用著自己含蓄的方式愛著孩子,儘管有些生疏,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把最好的都給了出去。長大成人後,看著那雙曾緊緊牽過的手心佈滿了智慧的掌紋,想起父親這一生大多時間的沈默寡言,或許他只是習慣了轉過身將千言萬語的關心、疼愛和讚許都藏在心底。那些「父親沒說出口的話」,我們或許能用最真摯、深切的感情,溫柔地對爸爸說:「爸,我懂。」一、「你已經做得很棒了。」我忘了問什麼樣的倔強 讓我們不說一句真心話我要長成你的翅膀 我要拂去你的滄桑我忘了說心裡面的願望 始終是要你的肯定啊還記得小時候,總喜歡拿著一百分的考卷興高采烈地討爸爸一句溫柔的稱讚,那時爸爸的一句「你好棒!」,似乎就是小小的世界裡最美好的事。漸漸長大後,父親熱切的眼眸裡夾藏了更深的期許,我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追求的人生,有些時候可能也會和爸爸的期待背道而馳,好久好久都再沒聽到他那句「你做得真好。」但其實我們心裡也都明白,爸爸時常偷偷地關注著我們的一切,為我們的成就感到驕傲。忙得昏天暗地時他會心疼、達成目標時他的嘴角也會不自覺上揚,長大後的嘉許,其實就藏在他的心裡。其實父親這一輩子也都思索著同樣的問題:「我是一個好爸爸嗎?」第一次為人父,或許他一直在學著如何說出合宜的稱讚、如何不彆扭地表達對孩子的愛。諮商心理師陳志恆曾分享,爸媽對孩子「在學習有品質的陪伴的過程中,刻意練習直到自然而然是必要的。」或許我們也能陪著爸爸一起練習「稱讚」,也笑著跟爸爸說:「爸,我知道你看到我做得很棒。」二、「去追尋你自己的人生吧。」“ I was once like you are now, and I know that it’s not easy.”—— Cat Stevens《Father & Son》英國民謠歌手 Cat Stevens 曾用那滄桑中帶著一絲溫柔的嗓音,以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唱著《Father & Son》,藉由父親與兒子一來一往的揪心對話,在歌詞裡傳遞著父親對孩子的句句叮嚀,也唱著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願。在平靜與激昂的旋律間,彷彿映照著很多父親常在心裡想對孩子說、但一直因為含蓄而沒有說出口的:「去追尋你自己的人生吧。」成年後,我們開始學著在愛與被愛間感受刻骨銘心的幸福和失落;幾年後,也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奔波,看懂了職場上的人心與成就;這幾年,自己也肩負起了一個家庭,有了想盡全力保護的人,也體會了當年父親曾語重心長的那些叮嚀與問候。父親曾用他厚實的肩膀做孩子的避風港,而成年後的我們,一步步地建立起了自己穩固、溫暖的世界。這時可能也會開始回過頭想,為我們付出了大半輩子的父親,他追求過他的人生了嗎?臨床心理師 黃惠萱曾分享,父母在年邁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經歷的三條心路歷程,包括接受全能父母的幻滅、承擔自己長大的責任、放下親子間的遺憾。而在這三件事上能適應得較好的人,都有些觀念上的改變,其中一項是:「接納父母的『選擇』,讓父母做自己。」過去父親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或許已經擁有一番成就的孩子,終於有能力對父親說:「爸,換你享受你值得擁有的人生了。」三、「對不起,我不應該發脾氣。」「你不懂啦!」爸爸氣沖沖地關上房門,一陣巨大聲響在心裡引起波濤洶湧,換來整個房間的一片靜默。逐漸年邁的父親,有時候可能會忘了我們也隨著他們的年歲一起成熟,還是總把我們當成當年還沒長大的孩子,碰到意見有歧異時,可能會脫口而出幾句有些傷人的言語,想著我們怎麼就不聽話了呢?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曾在《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這本書中,將父親分成 6 種在親子關係中不同樣貌的父親類型,其中「退化的孩子氣父親」,在孩子長大後會逐漸變得固執,有時也會像小孩一樣鬧脾氣。對於父親而言,這樣的「親子倒轉現象」(指父親與孩子角色對調,父母與孩子相處時,不自覺地退回「孩子的位置」)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脆弱、「不能再給予孩子更多」那種心理上的挫敗,這也讓父親變得有些矛盾難懂、喜怒無常。或許我們可以參考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所建議的方法,試著回到父母心中的「小孩立場」來思考,換個角度來理解、包容他,溫柔地用不經意的方式,讓逐漸年邁的父親願意停下來休息,再輕輕地對他說句:「爸,對不起。」四、「我只希望你過得好、過得幸福。」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神色有些嚴肅、口吻有些嚴厲地期許著孩子上進、期待著孩子善良,同時也期望著孩子有天能懂得「愛」。韓國資深歌手楊姬銀與樂童音樂家合唱的《Mother to daughter》就像母女間的家常對話,其中由母親一方用揪心的嗓音唱出:「用功吧!不對,那太老套了。誠實吧!我也沒辦法做到不是嗎?去愛吧!不對,那太困難了。」道出了為人父母期待孩子成才、讓人感到驕傲,同時又希望他們只要能自在享受人生就好的糾結。「對於人生,我也還不太了解。雖然沒什麼話好對你說,但希望你能更幸福。」或許,父親或母親這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過得幸福。平時認真過生活、總是堅強獨立的我們,或許現在也是一個機會,換我們拍拍父親的肩,堅定地說:「爸,我已經有能力照顧你,我希望你過得好、過得幸福。」五、「謝謝你,有你真好。」父親,總是習慣了把話藏進柔情綿綿的心底,回想與父親共同擁有的回憶,也感覺到眼眶濕潤、心熱熱的嗎?那些父親放在心裏從未開口說的、到了嘴邊又總收回去的那些話,就讓我們主動跟爸爸說:「雖然你沒說,但我都感受得到。」父親節就快到了,讓我們用紙和筆傳達對父親的愛與感謝吧!國外有個網站《Write Thank You Notes》,專門提供讀者書寫不同主題的信件內容靈感, VidaOrange 生活報橘為你從中選出幾個向父親表達感謝的靈感, 今年父親節,不管是一條訊息、一張卡片,這次換我們替父親說出那些心裡話,高調地向他們表達愛和感謝吧!想寫出讓爸爸珍藏的感謝信,或許可以加入以下元素:1.我對你最特別的記憶是⋯⋯你們相聚的哪些時刻,讓你印象特別深刻呢?或許父親也一直珍藏著那個美好時刻。2.從你身上,我了解到⋯⋯的重要性你心中有浮現哪些與父親有關的詞嗎?原來父親多少都在我們身上留下了影子,也成就了今天的我們。3.我最欣賞你的一件事是⋯⋯父親身上有哪些特質,是讓你感到驕傲、佩服的呢?也許爸爸自己也從未發現呢!4.我一直想告訴你⋯⋯過去可能認為父親不會理解自己某些想法,但這也是一個機會,能夠讓父親更了解他對你而言有多麼重要。5.未來,我希望我們能⋯⋯爸,我們還要一起創造更多的回憶喔!參考資料:1.《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如何 出版2.《Write Thank You Notes》:A Thank-You Note Your Dad Will Cherish※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你已經做得很棒了。」爸爸沒說出口,長大後我們終於看懂的5個父親心思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失智母關在浴室生悶氣 女兒心疼曝原因
因為疫情,全台失智據點關逾2個月,少了據點課程及專業照服員協助,部分失智長輩退化加劇。27歲的小如(化名)兼顧工作與照顧失智症母親,原本母親如常到據點上課,但現在媽媽大幅退步,連洗澡、如廁都出問題,情緒也不穩定,擔心之餘更期盼失智據點能盡速開張,讓母親維持正常作息,別讓病況再惡化。小如透露,62歲的母親3年前確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當時父親尚未退休,因此母親回診都由她打點,近年也協助母親報名失智據點,媽媽參與課程增加活動、也可以動腦,上了整天課程後,返家也很好睡,此外據點有照服員照料,不用擔心媽媽出狀況,讓她白天可安心上班。因為疫情,失智據點關閉無法營運,媽媽得由家人幫忙照顧。小如坦言,扣除早晚餐家人可以協助,她常憂心媽媽中午沒有東西吃。而媽媽自從無法到據點上課後,時常躁動發脾氣,有時白天睡太久,晚上很難入睡,影響家人作息。爸爸有時會帶媽媽散步,稍微隔了點距離,媽媽便感到害怕,即便就在家裡附近。小如透露,有一次媽媽在浴室待很久,突然生氣摔東西,進去才知道媽媽一直無法扣好內衣,加上浴室悶熱,所以生氣,現在她每晚陪著媽媽進浴室,在旁提醒洗澡順序,像搓沐浴乳、沖水等,起初媽媽非常排斥,經過幾次後才成功說服。小如發現,媽媽經常反應太慢,來不及上廁所而尿褲子,可能很 挫折,偶爾會「見笑轉生氣」,因為原本能做到的事,現在都做不到,有時很不好意思,也刻意不讓女兒發現。她表示,媽媽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每晚要花不少時間照顧媽媽起居,或媽媽半夜睡不著,同樣也會影響到自己的睡眠品質。小如透露,也曾想過請其他家人協助照顧媽媽,但每個人習慣不同,也並非長照專業人員,偶爾出現不同意見,像是家人認為要媽媽把飯吃完,但她就覺得可以少量多餐,不用硬逼媽媽吃,或是在她上班時來電詢問照顧事宜,也都會影響到她工作。小如表示,失智據點對於照顧者家庭非常重要,可以透過課程給予媽媽腦部刺激,不會整天在家想睡覺。近期據點都會與媽媽視訊,也表示會努力恢復營運,媽媽也已施打疫苗,期待正式返回據點上課的那一天。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搞懂疫苗登記預約真艱苦 台大醫院曝5大困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9日起關閉預約平台的「意願登記」功能,日前宣布重啟並增加高端疫苗的選項。重啟平台之後如何改選項、何時可預約,指揮中心說法卻一日三變,民眾看得一頭霧水,坊間也謠言四起。疫苗開打以來,負責接種站的醫療院所,就是最常必須要回應民眾各種疑問的第一線,面對系統的混亂和不確定,承擔的壓力更加沉重。台大醫院院方表示,每當規定有變,醫院也只能隨時去看網站的內容,盡力向民眾解釋、達成使命。●困擾一:還是很多人誤以為可混打,現場稽核花時間,民眾被勸退會生氣。台大醫院表示, 醫院掛號系統檢核可以檢核民眾屬於哪一類對象,但無法檢核他第一劑打什麼。指揮中心宣布專家做出可混打的共識,隔天莫德納疫苗門診就出現30、40個第一劑打AZ的民眾,掛號成功,要打第二劑。指揮中心後來再三說明尚未實施混打,但每天還是會有些人會來要求混打,醫療人員必須花很多時間查核接種紀錄、花很多心力去勸退,不甘心的民眾也難免有情緒,會對醫療人員發脾氣。●困擾二:心猿意馬想等混打,預約不到人數增,浪費醫院人力。民眾對於混打有期待,已預約卻不到場的人也默默的多起來。台大醫院表示,在指揮中心還沒有宣布未來可混打之前,預約者的報到率大約有90%這麼高,十個人頂多只有一個不來。但一宣布混打方向,上周的報到率就默默往下滑,現在大約是85%。台大醫院原本醫療業務就很繁忙,為了支援疫苗接種,每個時段都要擠出200多人來排班、開出八條接種動線,才能夠每天順暢地為兩三千人接種,最高紀錄曾經一天打3800多人,醫療業務人力也因此會比較吃緊。民眾預約卻不到,等於是浪費了醫院珍貴的人力。●困擾三:前一天傍晚才拿得到隔天預約名單,醫院自掏腰包發簡訊加強通知。每一輪符合資格的民眾收到1922簡訊通知,就可以上網預約接種,不過系統要等到前一天的傍晚,才會把隔天的預約名單轉給醫院。距離隔天民眾來到現場、開始接種,醫院只剩下不到半天的時間,相關部門人員都要晚上加班、到處打電話,才能確保備妥隔天疫苗的數量。另一方面,為了提升報到率、避免人力浪費,醫院得自掏腰包發簡訊、打電話通知,每天都要燒掉好幾萬元。●困擾四:疫苗數量不確定,補貨都驚險,很怕哪天忽然沒疫苗打。指揮中心已經開始釋放出訊息,說這批疫苗已經快打完了,在下批疫苗完成檢驗封緘、配發下去之間,確實有可能出現沒疫苗可打的空窗期。事實上,地方衛生局和醫療院所早已使出洪荒之力在調度疫苗,否則早就開天窗了。台大醫院表示,因為前一天傍晚才知道隔天的預約名單,所以藥劑部同仁都非常緊張,每天都到處打電話問個不停、算個不停,就是為了更確定隔天有多少疫苗可打,最害怕的就是疫苗不夠。最驚險的一次,有天醫院算一算,庫存的疫苗只夠打兩個小時就沒了,疫苗的補貨卻在接種當天上午8點多才送到醫院,「如果這批沒來,當天就要上新聞了。」●困擾五:殘劑名額瘋搶,每個禮拜只有個位數幸運兒。對於很多不在優先接種類別之列、或是已造冊卻遲未沒配得疫苗的民眾來說,登記殘劑是唯一能早點打到疫苗的管道。台大醫院每周五中午開放網站登記50個名額,每次時間一到,極短時間內湧入超大流量,都會讓網站當掉,連醫院員工用院內網路想幫親友登記,都會失敗。每周搶殘劑人數之多、流量之大,還會讓系統來不及關,登記成功者人數會在50至60人之間。這些好不容易搶到名額的人,有多少人打得到呢?台大醫院表示,因為疫苗有限、數量算得很精,幾乎都打得剛剛好,殘劑很少,以上周為例,整整一個禮拜只有四個人排到殘劑,其餘好不容易搶到名額的人,也只能等下周五中午,再次投入網路大戰。
-
2021-07-2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情緒障礙不可怕!3步驟掌握原因排解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在情緒的表達上會有越來越多種不同的樣貌、形式。一般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向情緒(高興、快樂),另一種則是負向情緒(生氣、難過),家長必須先瞭解,孩子這些情緒背後的意思,並從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語、行為舉止上觀察。不管大人小孩,每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會有一個情感的狀態。碰到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情感的表達也越來越複雜(例如:罪惡感)。而情緒和情感兩者是不一樣的,情緒是透過認知或是教導後,生理上和心理上綜合過後所出現的一個反應,稱之為情緒。 STEP1:認識敵人構成情緒障礙的大前提是,生理和心理經過一段時間作用,並經由教導,在習慣或是表現上出現過多的情緒表達。但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一定會有情緒反應,若是在反應中出現過多爆炸性的情緒(發脾氣、不合作),而在這種失控的狀況下,質跟量都已經超過正常的標準,則會將這種狀態稱之為情緒障礙。STEP2:掌握敵人三歲以前的孩子,在正常狀況下,只要父母親可以滿足孩子需求,孩子通常就不會出現過多情緒上的表現。而若是情緒障礙的孩子,即便家長已經滿足他的要求,在情緒表現上,仍然會出現失控的狀態;而到了學齡期,必須透過規範來訓練孩子控制自己,對情緒障礙的孩子而言,會出現很難管教的問題,這時候醫生就會透過診斷,區分不同類型(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性反抗疾病)情緒障礙的孩子。STEP3:對抗敵人家中孩子若是確診具有情緒障礙的問題,家長其實不用太過擔心。目前治療的方式,醫師主要會先從訓練家長在情緒管理方面著手,教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釋放壓力、接受自己的情緒。家長們應該主動了解,哪些事情容易誘發孩子的情緒,如何透過語言的方式,讓孩子將情緒說出來,使壓力可以先透過言語表達進行發洩,而不是讓孩子的情緒持續往上攀升,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他們不擅於情緒表達,因此這個階段,讓孩子自己說出「爸爸媽媽我現在心情不好、不開心,我要怎麼解決?」是很重要的,家長可以透過訂定遊戲規則、或是角色扮演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醫師※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7-14 名人.相性幸福
愛在瘟疫蔓延時?如何挽救新冠疫情下的性生活
由於新冠狀病毒的來襲,造成人們一直生活在恐懼、怨聲載道的氛圍當中。隨著時間流逝,經濟、生活資源的減少,讓每個人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過去美好生活逐漸破滅、負面感受與情緒也直撲而來。然而這些因素就像急性傳染病一樣快速侵襲著性慾與親密關係,導致性生活頻率瞬間降到冰點。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也證明了疫情對性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後疫情時代下的親密關係#1.以前都沒發現,老婆是個容易焦慮的人,直到疫情期間她變得好會啐念與發脾氣,在家老是督促我,凡摸過、用過、坐過的地方都要做好環境消毒與勤洗手,如果讓她發現我漏了一個沒做,她就立馬對我發飆,我快承受不住她的神經質了…— 32歲,老是被罵的人夫。#2.聽報導說,疫情嚴峻時在家也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所以為了守護彼此的健康,我們分房睡吧!還有,從現在開始實施禁慾生活,你不能拒絕!等疫情結束後,才能恢復性生活!— 女友的防疫宣言。#3.之前從未意識到,老公吃飯時會發出「嘖嘖」的咀嚼聲,而這種聲音容易讓我心浮氣躁,直到防疫期間在家吃的每一餐都如此!好幾次我都忍不住大聲吼他,要他吃飯安靜一點!— 35歲,常出差的職業婦女。看完後,你是否也跟他們一樣,處在高壓危險的疫情環境下,壞情緒肆無忌憚地隨時轟炸而起,然而這樣的破壞力也扼殺了彼此間的性慾與親密!那該怎麼改善目前的現況呢?今晚,來點「小玩具」,喚醒性慾,bye了壞情緒根據性學研究提出,在固定的性生活中,嘗試添加一些新鮮模式或情趣用品,有助於恢復情慾和親密感。這對於身處在疫情期間鬥爭的伴侶來說,自慰是很好的減壓放鬆方式。也許病毒大流行期間無法有兩人的性生活,但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性福時光。建議可以上網選購「小玩具」嘗鮮一下不同於以往的自慰遊戲,以解自己性需求的渴。一旦自己性慾獲得滿足,鬱悶的心情也能就此放晴,才不會老是看對方不順眼。等到疫情受到控制穩定後,恢復過往生活,親密關係也就得到改善。那麽,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貼身小情人」呢?性福導師教你五個選購小撇步:撇步一、注意材質:盡量選用「醫療級」安全矽膠材質,無毒性與無環境荷爾蒙,對人體也較健康、舒服。撇步二、挑選造型:現在按摩棒的造型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的外型輕巧可愛、顏色青春柔和、外觀時尚,讓人有被療癒的感覺。選購前,可先上網爬文看看專業分析其用途與使用方式,再決定購買。撇步三、可變化的功能性:喜歡刺激度高的你,可找振動變頻類,多樣式的振動強弱變化,可依照個人喜好耍玩,每種頻率都能帶給身體不同快感,愉悅的層次更豐富、高潮當然也像飛機一樣,咻一下就到目的地。撇步四、使用上的便利性:注意電力補充是否便易性高、續電力是否持久、最重要的是,它容易清洗與保存。撇步五、該知道的安全性:市面情趣玩具是裝乾電池,而乾電池是直流電,根本不會電人,就算放在水裡,弄濕電池,只會導致短路故障,也不會漏電。安全性一定是百分百,不需要擔心喔!
-
2021-06-3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獨自居家隔離不孤單 出現這些現象趕緊求助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我們除了生活型態大幅改變外,更時時刻刻擔心自己可能染疫的風險。倘若不幸確診而住進了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時,確診者與家人分離,獨自接受隔離,心裡擔心著身體狀況會不會惡化,甚至更擔心的是家人們的安危。心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不安『我真的被嚇到了!為什麼我會生病?!』亞東醫院諮商心理師回憶在電話關懷時一位確診COVID-19而住院治療的阿姨哭著這麼說,面對隔壁床病友的過世,住院期間一直不敢去碰觸的焦慮與恐懼在一瞬間爆發,阿姨用顫抖的聲音訴說這幾天是如何與隔壁床病友相互鼓勵才支撐到現在,如今阿姨失去了並肩作戰的戰友,更需要有人聽她述說心理巨大的痛苦和不安。亞東醫院精神科潘怡如主任表示,亞東醫院針對確診COVID-19的住院患者,由精神科專業同仁提供身心狀態篩檢和電話關懷服務,希望在隔離治療的過程中,能去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讓他們雖然隔離但不要孤單,僅六月開始的幾週,已服務了超過160名住院的COVID-19 確診患者。<!--@IMAGE_12744452_CENTER_0@-->需定期評估患者身心狀態『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堅強面對。』一位精神科同仁分享,關懷確診個案的過程中,也讓她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有一名懷孕的太太因確診而住院,她家中尚有一名年幼的孩子,太太對於病情變化感到非常害怕及焦慮,亞東醫院特別安排讓同樣確診的先生同住一個病房,先生總是耐心地鼓勵著太太『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堅強面對』。夫妻兩人後來經醫療團隊治療順利在住院兩週後康復返家與孩子團圓。潘怡如說,除了住院的確診患者外,在亞東醫院團隊所承接的兩間集中檢疫所中,也有數百名因確診COVID-19而被隔離的個案,集檢所的醫護人員會定期評估患者身心狀態,若發現其近期有重大變故,或有情緒焦慮憂鬱等情況,即會快速轉介給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由醫師與病人取得聯繫,評估病人當下的精神狀態,或建議適當的藥物治療。潘怡如分享,一位中年父親,從住進集檢所開始便頻繁打電話至護理站,反覆詢問許多重複的事情,集檢所醫療團隊察覺到患者可能是有情緒方面的需求,並立刻將病人轉介給精神科團隊。經精神科醫師詳細評估後,發現病人詢問這麼多問題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最大的擔憂:『他擔心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會確診,害怕兒子萬一也被確診隔離的話,會沒有能力在集檢所中獨立照顧自己。』平常與兒子相依為命的他是兒子最堅強的靠山,如今在集檢所中擔心著在外頭的兒子的安危,卻什麼也不能做,這對一位父親來說,是何等的痛!突如其來的生活劇變,是個極大的挑戰疫情所帶來的突如其來的生活劇變,是極大的挑戰,對於家中有多人染疫的患者而言,更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痛苦煎熬。在仍需與疫情長期抗戰的現階段,好好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也十分重要。面對疫情,我們可以試著只獲取適度的疫情訊息,嘗試回歸到相對正常的作息,偶爾在家中做做運動,或是透過通訊軟體與親友保持聯繫,彼此關心彼此加油打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發現自己開始出現焦慮、憂鬱、失眠、食慾變化、不耐煩、容易發脾氣、甚至出現想要傷害自己的想法等情況時,則建議尋求專業協助。因應疫情,目前多家醫院精神科也有提供遠距不到院的視訊和電話門診服務。期待我們每個人在困境下,一起一步一步地重拾自己健康的身心狀態。即使疫情拉遠了人與人的社交距離,但一定不要讓自己一直孤單!延伸閱讀: 。你「疫情隔離疲勞」了嗎? 專家教紓解要訣 。新冠肺炎無症狀、輕症、確診者何時解隔離? 指揮中心曝「個別解除條件」
-
2021-05-16 養生.聰明飲食
減醣、低碳不吃水果?專家解答「水果」對身體好處及挑選關鍵
時下熱門的減醣、低碳飲食,讓許多執行者對於澱粉、水果類食物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完全拒絕。其實,澱粉與水果對於生理維持具有關鍵作用,完全不吃恐損健康。這次,請專家就「水果」攝取量探討其對健康的益處。 不吃水果減重效果佳?恐不利於健康根據衛福部102~105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偏離建議量,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深究原因為忙碌沒時間吃、家中沒放水果、處理水果麻煩、沒時間處理、外食沒有提供等原因。調查同時也發現,三餐和水果由家人準備的家庭受照顧者,在自覺活力、水果攝取份量和頻率都高於獨居者。顯示多數家庭成員需要依賴家裡準備水果,家庭採購者是提升家人水果攝取的關鍵。而董氏基金會進一步對台灣15~69歲國人進行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網路調查,結果發現,活力表現佳者每日水果吃足2份明顯多於吃不到1份,顯示水果攝取量與活力,呈現正相關。但僅有約三成民眾自覺活力表現佳。 水果如何守護家人身心健康與活力?水果如何守護家人身心活力?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許書華引述《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研究,隨機抽樣共12,385位澳大利亞成年人,顯示水果攝取越多,對生活的滿意度、幸福感越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許書華表示,水果中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會改變腸道菌落、增加腸道菌多樣性,透過大腦和腸道(腦腸軸)的相互影響,保護大腦免於發炎,促進腦腸軸的健康循環。 反之,若是攝取高油糖食物,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提升發炎反應,經由腦腸軸傳遞至大腦接收後啟動免疫系統與神經抗壓機制,造成焦慮、憂鬱、易感到壓力、學習與注意力下降。 專家提倡健康新主張「水果當點心」許書華以營養密度高的奇異果為例,2013年發表於「營養學雜誌期刊」的實驗發現,每日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為期六週,可提升31%活力感,降低34%憂鬱指數及38%疲勞指數。2018年《Antioxidants》期刊的研究發現,血漿維生素C濃度與總情緒紊亂呈負相關,且與抑鬱、困惑和憤怒呈反比關係。維生素C可調節代謝及神經化學物質合成,如血清素等,協助減輕疲勞及倦怠感,維持正常的心理功能。董氏基金會108年7~8月間針對全國1517名學童調查發現,水果攝取量愈少,愈容易發脾氣心情不好、沒精神想睡覺、身體/肚子不適、容易長痘痘,並呈現顯著正相關。少吃水果的原因,除了生活忙碌外,家中沒有放置水果的習慣是造成水果攝取不足的原因,可見家庭採購者是影響家庭成員水果攝取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14年荷蘭調查也發現,兒童的蔬果攝取量與家長提供蔬果頻率呈正相關。而身為家庭採購者的許書華分享,平時會為家人準備各種水果,在下午點心時間、餐與餐之間嘴饞時,以水果替換零食作為點心,像是奇異果、蘋果、柑橘類等,可大幅減緩疲勞情況。 選擇水果「3關鍵」,健康活力UP!為提升家人身心活力、降低負面情緒、降低疲勞狀況,建議家庭採購者別忘了準備水果。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莫雅淳提醒,而且要注意挑選水果有3關鍵。 關鍵1:高CP值(高營養密度&植化素、水果酵素)莫雅淳表示,營養密度是飲食學的重要概念,即在相同熱量下,食物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的種類與含量多寡,選擇營養密度越高的水果,其所含營養價值越豐富。其中,又以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鉀、鎂等營養素,與情緒及活力表現有關;此外,水果中的植化素可協助身體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水果酵素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 關鍵2:高水溶性膳食纖維莫雅淳進一步說明,膳食纖維為益菌生(益生菌的食物),有助於打造健康腸道環境,尤其,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幫助穩定血糖及情緒,保持抗壓性,而水果是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關鍵3:高維生素C莫雅淳指出,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可以減緩疲勞、提升活力,但維生素C不耐熱且易受氧化破壞,無法從蔬菜中攝取,建議以水果作為維生素C的攝取來源。莫雅淳提醒,家庭採購者可準備水果點心盒,如芭樂、番茄、奇異果、木瓜、芒果、鳳梨等,將切片、處理好的水果裝盒,讓家人帶到工作場所、學校做補充,或是做成綜合沙拉、水果優格、水果塔等,讓家人享受健康、活力生活。 諮詢專家/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許書華、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 莫雅淳
-
2021-05-15 養生.心理學解密
不被情緒綁架,但也坦然接受情緒…5 個特質證明你是快樂自由的「情緒成熟人」
「情緒以百萬種方式指導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我們傾向於隱藏、避免或思考和表達它們。做一個情緒成熟的人,在事件引發強烈感受的時刻,你能做出積極而健康的決策。」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告訴我們。她認為,一個情緒成熟、不被情感操控、桎梏思想的人,才能真正自由追求理想的生活。何謂「情緒成熟人」?可以從以下幾點檢視:1. 你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你知道自己正處在何種感受之中。 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指出:所謂的理解,並不只是為每種情緒命名,還要懂得每種情緒的「觸發來源 」,什麼行為讓你憤怒?什麼話語令你沮喪?2. 你不害怕「情緒化」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認為成熟的人能坦然接受情緒,更不會試圖避免消極、灰心、抑鬱等負面感受。你不會打擊或壓抑它們,你知道 它們是你內心的窗口,會告訴你許多不易察覺的真相 。讓這些情緒暫時發生在你身上,以便下次能更好地管理自己。3. 你不讓情緒決定你的行為心理治療師 William Berry 說:「情緒如何驅策我們的思想與行為,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情緒為所有行為找到藉口,並掩蓋真正的動機 。」工作效率低迷的原因可能不是工作量本身,而是你對失敗的恐懼造就了拖延症。情感諮商師 Virginia Williamson 也指出:有時人們對另一半產生更多負面情緒而一味指責對方,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在生活中某一個領域過得不順遂。情緒成熟的人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它們明白不能立即對感受做出反應,而是要留出空間和時間來沉澱,做出最有益的行動與選擇。4. 你不會試圖引起別人的情緒反應心理治療師 William Berry 說:「掌握情緒,意味著 不讓情緒成為自己的發言人 。」有時,人們會以戲劇性的情緒反應來引起注目。他們無法法正確傳達自己的想法,只能用暴怒、痛哭等手段引發別人的恐懼、同情,試圖讓對方理解自己。5. 你對自己的內心狀態負責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認為,別人也許會挑起你的負面情緒,但除了自己,沒有誰能對你的情感負責。 不期望或等待別人做些什麼,你會自發性採取行動來讓自己感覺更好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medium。)※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不被情緒綁架,但也坦然接受情緒】5 個特質證明你是快樂自由的「情緒成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