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發燒
共找到
3041
筆 文章
-
-
2020-02-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社區監測啟動 基層醫師:口罩更荒醫師更勞
台灣新冠肺炎發生首例死亡,一日增2例本土個案,累計達20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啟動加強社區監測方案,讓基層診所醫師身處高風險職場。嘉義縣醫師公會副理事長徐超群說,「我們基層醫師缺防疫武器,只有加強自我防護」;嘉義市名醫宋思權說,「口罩更慌,醫事過勞,將是顯而易見」。為面對傳播力強,看不見的新冠肺炎病毒,基層診所開業醫師,提高看診自我防護,開心診所院長呂俊忠戴護目鏡、醫療用口罩,他說,「從醫以來第一次戴這種裝備」,醫師直接面對患者看診,做好防護保護自己,目前無法令規定強制患者看診,在掛號就要說旅遊史。徐超群指出,社區監測要求監測對象,包括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另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他說,防疫期間,醫師非必要不做清鼻、喉嚨等侵入性檢查,仍有患者不戴口罩看診,掛號處先把關,他下鄉醫療巡迴專車照常看診,建議疾管署加強基層診所看診防疫宣導,戴口罩,主動告知旅遊史。知名神經內科醫師宋思權說,「我不是感染科專家,但當社區感染出現時,我們第一線基層診所將會面對爆量的患者,把關很重要,否則千餘個負壓隔離病床將耗盡,當心裡準備好,大家一起來承擔加油,我們都在;當飛沫傳染接觸傳染,演變成空氣傳染時,社區群聚感染也就不遠了,管控得好台灣就蒙福,只怕一個疏忽全台就淪陷。」
-
2020-02-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童口罩 20日起7天內可買4片
因疫情延長兩周的寒假要結束了,高中以下學校下周二開學,校園都如臨大敵,各縣市紛紛祭出防堵措施,高雄市要求開學後包括開學典禮、班親會、跑班(跨班)活動都暫停,桃園市則決議四月前校園場地不外借。但高雄傳出一幼兒園要求家長交診斷書,註明「非流感」、「非新冠肺炎」才能回去上課,引發爭議。由於開學在即,有些學校規定學童須戴口罩方可入校,但兒童口罩卻持續缺貨,讓學校家長都很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從廿日起,兒童口罩可七天內從原可購買兩片,改為四片,每個販售點原每日配送五十片也增加到兩百片;成人雖仍維持七天限購兩片,但每個販售點原每日配送兩百片提升為四百片。平均每一個販售點增至有兩百位成人、五十位兒童可買到口罩,買到口罩的人數可望倍增。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要求教育局必須在開學前做好準備供應,一定要讓家長放心。他裁示,在四月底前,除社區大學外,其他單位或臨時借用學校室內場地,均不開放外借,避免群聚效應產生。高雄市教育局則要求各校,開學後包括開學典禮、班親會、跑班(跨班)活動都暫停,教職員工、廠商、家長與志工等進入校園必須戴口罩、量體溫;學生有發燒、上呼吸道症狀才戴口罩,身體健康者不須戴口罩。高市教育局長吳榕峯表示,因應開學防疫挑戰,凡超過五十人以上的大型活動,包括校外教學、畢業典禮等,三月底前統統取消;個人單獨項目如體育競賽、音樂比賽可以進行,但團體競賽取消。不過,除了各縣市自行規定,高雄傳出一幼兒園要求家長交診斷書,註明「非流感」、「非武漢肺炎」才能回去上課,醫師覺得傻眼,拒絕開立,卻被罵沒醫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兒科主任周柏青表示,診斷書是屬於負面表列格式,欄位就只有病名,無法開出「正常」的診斷書,且對於沒有症狀、也沒有接觸史或旅遊史的小朋友,醫師更不可能主動幫他做新冠肺炎檢體採檢,學校要求有些不切實際。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防疫若不升級 台大公衛示警:恐有7千人感染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台灣也出現第一個死亡案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17日)也召開記者會提出相關研究與建議,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在武漢封城前移出的500萬人,已經對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泰國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都爆發了社區感染。而在封城前約有7,500多人來台,推估其中潛在感染數為505人:根據文獻台灣現行的發燒檢疫可以排除78%的感染者,因此推估約有111名潛在感染者正是無法偵測的,這也是下一波接觸史要釐清的關鍵。陳秀熙也表示,以亞洲一至三級疫區最近1個月來台的人數計算,若政府防疫措施未升級,預估台灣可能感染人數將達7000人。此外,由於日本和香港都出現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呼籲政府把防疫層級提高,不再只以發燒當做篩檢指標。目前醫療院所都在積極加強檢疫措施應對,相信台灣若爆發小型感染,仍可以有效控制。另外,針對台灣首起新冠肺炎死亡案例,由於他過世前並無出國旅遊,也沒有密切與患者接觸,引發社區感染恐慌,對此陳秀熙表示,過世的白牌計程車司機本身就有多重慢性疾病,且曾經載過有中港澳旅遊史的乘客,因此他認為不符合社區感染定義,希望民眾不要過度恐慌。
-
2020-02-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絕望到寫遺書…新冠肺炎康復者現身說法 難忘防護衣感人字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大陸每日增加許多確診、死亡案例。一名25歲的罹病者武康(化名)在住院期間,在網上分享住院時的心情,紀錄發病後無法住院、被病痛折磨、對醫護人員的尊敬、出院的快樂等心情,他表示,自己患病後曾寫過遺書,發病後近一個月終於康復,痊癒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捐血,盼體內抗體能成疫苗特效藥。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武康在1月19日開始出現身體不適,包括肌肉痠痛、腹瀉、高燒到39度等,吃完退燒藥與感冒藥後仍繼續拉肚子,21日再度發燒,他立刻自我隔離,前往醫院檢查,確定罹患新冠肺炎。武康表示,他在21日到處奔波,卻都找不到能收治他的醫院,武康父母聽說第七醫院有收治肺炎病人,武康爸爸偷偷去排隊,讓武康非常不捨,到現場一直趕爸爸回家,然而爸爸卻仍躲在外面玻璃窗偷看他,讓他很是鼻酸。武康終於排到看診後,卻因為檢測試紙用完,無法被確診並住院,他只好離開醫院進行自我隔離,為了抒發心情,他也在微博上發佈多條貼文,分享罹病心情。24日武康的病症惡化,每隔幾分鐘胸腔就會出現巨響,讓他完全無法吃飯睡覺。 武康表示,他從1月19日出現症狀,26日終於住進武昌醫院,住院期間每天都要服藥、打針,絕望到令他寫下遺書又刪掉,且他必須自行拔管吃藥,每天武康爸爸還會送免疫球蛋白來,遠遠地放在門口,待爸爸走遠武康才能過去拿。武康指出,院內護理師年紀都僅20多歲,為了鼓勵病人,醫護人員在防護衣背後寫下「都好」、「情朗」、「希望」等字眼,同房還有一名80餘歲的奶奶,每每在吃飯錢,都會雙手合十感激志願者的送餐。到了2月4日,武康的病症逐漸減緩,8日適逢元宵節,醫院還為罹患肺炎的病人準備元宵湯圓,鼓舞士氣,聽說雷神山醫院也開始準備收治病人,有護理師在背上寫下「有我在!雷神!」相當感人。2月10日傳來好消息,武康與同房的「禱告奶奶」檢測都為陰性,武康直言,家人、醫護人員、網友給他的每一份關心,對他而言都能帶來無限大的能量,到了13日,武康終於第二次檢測陰性,可以出院回家了,他表示,從感染、發病、買藥、住院、康復,要感謝很多人,這一遭艱難求醫史真的十分難忘。完成14日自我管理並康復後,武康第一件事就是到武漢血液中心捐血,希望體內抗體能對疫苗開發有所幫助,他感動的說,「記得一次躺在病床看微博私信,一位網友說她這一天的十八歲生日願望是希望我平安健康,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只能回以謝謝」,可見網友的打氣對他而言,也是非常珍貴的力量。
-
2020-02-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陸導演常凱1家4口新冠肺炎亡 陸媒揭17天「煉獄過程」
大陸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傳出一件又一件悲傷的案例,大陸導演常凱一家4口染新冠肺炎先後去世,疾病導致家破人亡,有陸媒揭露了他們家過去17天如同「煉獄過程」的經歷。據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娛記小池」刊文:哭了!看完導演常凱一家四口這17天的遭遇之後,情不自禁地哭了。因為這場蔓延至全大陸的冠狀病毒,常凱和他的家人在17天之內先後去世。他的朋友為了緬懷已逝的好友,於是發文公開了常凱的抗病過程和臨終遺言!故事很悲傷,但卻是常凱一家過去17天真實的「煉獄過程」。常凱原本是湖北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電影拍攝剪輯等工作。今年55歲的他和父母以及妻子,姐姐均生活在湖北。唯一的兒子現在在英國留學,因為中國大陸去年底突然爆發了新冠肺炎,所以兒子沒能回到家鄉和父母共度春節。因此,兒子也成為了一家人中唯一沒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幸運者。冥冥中,無法團聚的遺憾挽救了這個家族中唯一的孩子。再說常凱一家,除夕夜還在其樂融融吃著年夜飯,迎接春節的到來。但他們沒有想到,這是屬於他們一家的最後一個幸福的晚上,因為2020年大年初一,噩夢降臨!常凱的父親無故發燒,咳嗽,之後病情加重直至呼吸困難。此時,新冠肺炎在全大陸各處爆發,湖北的疫情更是重中之重。眼看父親的各種症狀疑似感染冠狀病毒,心急的常凱無奈帶著父親開始一家一家醫院的求救。可是,病房滿員,物資緊缺。在拜託遍了身邊的熟人和朋友之後,依舊是無法住院,沒有單位可以接收。失望之極之後,常凱只得把父親帶回家中自行照顧,僅僅三天,父親便病情加重而去世。初三,父親撒手人寰,但悲劇並沒有停止,因為年邁的母親也被感染了冠狀病毒。在失去老伴和冠狀病毒的雙重打擊下,母親勉強撐了一個星期,同樣是無藥可治,無院可住,於是初九的清晨,母親去天上和父親「團圓」了。年才只過了一半,但是家裡的人已「走」了一半。眼看著父母相繼離世,常凱既不能為父母操持後事,也無法送父母最後一程。因為冠狀病毒的兇猛,父母的後事只能草草了之,作為兒子,常凱只能置身事外,任憑外人簡單處置。還來不及花更多的時間與父母告別,沉浸在悲傷之中的常凱和妻子以及姐姐也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症狀。是的,他們三人也感染了。此時,湖北(武漢)已經封城,湖北周邊各地的疫情也更加嚴重,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日益增加,想要等到病床更是難上加難。可生病的人哪還禁得起遙遙無期的等待!一小時,一分鐘,「死神」隨時在等待他們的投降!果然,幸運沒有來臨,常凱和姐姐率先投降了。他們一步步病入膏肓直至錯失醫治良機。2月14日,大部分人在感嘆情人節的到來,常凱的妻子親眼看著丈夫死於家中。這一天清晨,55歲的常凱去世,下午年長他幾歲的姐姐也不幸離世。如今,這個家中,還剩下病重的妻子與病魔繼續鬥爭,奇蹟是否會出現,誰也無法預料。在預感可能將不久於世之時,常凱留下了一封既委屈又絕望的遺書。他在遺書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奄奄氣息之中,廣告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之後,他走了,帶著一身的病痛與遺憾離開了人世間。從父親染病去世到常凱和姐姐離去,不過17天的時間,一家四口人先後因為冠狀病毒告別人間。這樣滅門之災的傷痛,到底需要多久,常凱的其他親屬才能釋懷與遺忘,僥倖活著的人如何才能平靜的度完餘生?再說如今常凱還病重的妻子,親人一個個離去之後,她還有信心繼續活下去嗎?而遠在國外的兒子,誰可以給他勇氣面對家族的悲劇?文章說,答案都是未知的,他們一家的生活該如何繼續,作為外人的我們真的不忍去想,惟願早日「雨過天晴」,天下人都能一世平安!
-
2020-02-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SARS時代可以這樣,林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互相了解。本週的主題「醫生的心語」是由三位不同世代的醫師說出他們在行醫生涯難忘的經驗:一位是在學生時代勤於筆耕的年輕醫師,因為「武漢肺炎」而追憶2003年SARS肆虐台灣時不幸犧牲的同學林重威醫師,並說出醫師對目前這緊要關頭的誠懇呼籲;一位中生代、長年在美國執業的癌症專科醫師,追憶一位不幸過世的癌症病人,道出醫生內心的遺憾;一位醫學院畢業五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行醫,最近才退休的老醫師,回顧自己行醫生涯特別留下印象的幾個病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我們也盼望不久能有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自己或陪伴家屬就醫的經驗與意見。重威殉職之後,台灣的蛻變重威,你的名字再度被提起。我們許多人又想起那段歲月,談起當年種種,但十七年過去,我們其實都不再是十七年前的自己。那時候,我還單身,擔任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醫院指派家醫科駐守發燒篩檢站,為醫院安全把關,N95口罩存量不足,發燒篩檢站醫師配給的N95口罩是兩天一個,幸而當年似乎沒有瘋搶外科口罩的情形,我們能每天用一個新的外科口罩蓋在N95外層,另外也不知是否真的有幫助,總摺張衛生紙墊在N95口罩內,減少說話時唾沫附著口罩,衛生紙隨呼吸飄近飄遠,常搔著臉。相較起來我們還是輕鬆的,真正照顧SARS病患的醫生,值班時是戴著N95口罩睡覺的。當SARS風暴終於結束,科內舉辦了一場感恩禱告會,同事們分享各自心路歷程:有人在過程中尚要承受來自家裡擔驚受怕的長輩壓力,不斷勸說他們辭職或是轉科,也有人說好久不敢抱孩子了,但我們都慶幸SARS的威脅終於解除,也慶幸自己服務的醫院至少制度健全、主管睿智,在科內住院醫師輪排發燒篩檢站時,主任領著主治醫師扛下科內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並暫時刪除其他不緊急的業務,我也記得有回代表家醫科參加臨時會議,副院長沉痛的說:那些犧牲的醫護人員不是英雄,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啊!重威,我們都不希望你是英雄。你走的那天,我去到隔離病房外,一群同學圍著你的父母,你母親的淚還洶湧地落,便被催促穿上隔離衣進去看你最後一面,然後要火化了。我記得那一幕在當時帶給我的衝擊,你是那麼熱心的班代,那麼和氣的同學,怎麼會是你?一年一年過去,我始終沒忘記那場景,當我後來成為母親,再想起那一日,那股椎心已不僅止於失去一位好朋友,更為你的母親而痛。你的父母卻那麼堅強,與北市府打官司,以國賠添存款成立了「林重威基金會」照顧澎湖清寒子弟,參與「SARS,再見」舞台劇紀念活動,難以想像他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磨著痛著,依然面對並且前行。澎湖有座「重威紀念公園」,班上幾位同學去過,在那兒拍張照,「舒服卻感傷的地方」,他們說。十年前我給你父親寫過信,他回信說道:「有些事,重威沒有活著看見,或許也是好事。」那是個紛亂的時局,擺盪的政治、口水、權力鬥爭,一度我覺得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只能無可奈何的下坡。但這次,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但肯定的是,因為當時這些人的犧牲,帶來了反省,也讓政府與人民都提高警覺,才能有今日。心裡默念台灣因SARS殉職的十一人名單,深深感謝並且祝福他們的家人,然而名單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長,當年付出的代價其實不止於此,有感染SARS後痊癒的醫生,病後花了好長時間調適他易喘的後遺症,也有更令人傷心的,逃過SARS的死劫,卻或許因著心肺功能的侷限,剛屆不惑之年便心肌梗塞離世,留下稚齡兒女。懷著最深的敬意,感念過去,同時感謝此時為防疫與治療病患而努力著的國人:全神戒備的醫療體系,不停加班的口罩廠,業務量暴增的先是便利商店、而後藥局,以及一些微瑣卻不可或缺的細節,例如菜市場裡賣菜的那位老家在湖北的中國新娘告訴我,她媽媽原本預定大年初三來台灣陪她過節,但事前接到陸委會的勸阻電話因而未成行……防疫不是一道命令,而是一張嚴密的網。病毒仍擴散蔓延著,讓我們繼續謹慎面對。開啟網頁關心疫情變化,常看到重威燦爛的微笑,你一定是在鼓勵著活著的大家吧!「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我們可以同心協力一起度過。」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 從「圍堵」轉向「減災」
繼日本、新加坡出現不明原因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國內也出現首例疑社區感染且死亡案例。聯合報昨天舉辦「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恐常態化,防疫應從「圍堵」轉為「減災」。疾管署長周志浩說,確已料敵從嚴,備好兩萬間隔離病房,以因應萬一出現大規模社區感染。「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邀請周志浩、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台大副校長張上淳、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及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從個人對抗病毒到防疫政策,提出建言。蘇益仁:提早因應醫療崩潰被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賴明詔指出,新冠病毒傳播力強,可說是演化相當成功的病毒。蘇益仁表示,這波新冠肺炎疫情面臨三箭齊發,春節返鄉、流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當流感的發燒病人湧向醫院,加上收治新冠肺炎病人,醫療體系必然崩潰。蘇益仁認為,武漢疫情失控,便來自於醫療崩潰,台灣必須提早因應。張上淳:負壓病房勢必不足曾經率領抗煞團隊、時任指揮中心副總指揮官的張上淳表示,現階段國內防疫重點為圍堵,阻絕病毒於境外,但若從中國或其他國家回來的都要隔離、篩檢,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勢必不足,所以,包括防疫物資,如N九五口罩及防護衣,一定要及早準備,並針對不同疫情擬定防疫戰術,保持彈性,靈活指揮調度。周志浩:檢驗量能重大挑戰針對外界擔心台灣現有防疫能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在防疫組織架構、檢疫措施及醫療方面,均已做好準備。除了視防疫決定指揮層級,在監測方面,國內檢驗量能受到重大挑戰,但在眾多醫學中心協助下,現在檢驗量能提升至每天一千兩百件。醫療是國人最關切的防疫重點,周志浩說,「這不能掉以輕心」,台灣在抗煞期間,建立感染症醫療網,擬定急診指引,與急診醫學會合作,執行無預警查核,奠定良好基礎。目前屬於第一波防疫,全國共六家應變醫院,提供六百五十床,如果疫情緊急,十五家部立醫院投入防疫工作,將增加兩千多床;如果真的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屆時全國將有兩萬多間隔離病房可供使用。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面對新冠肺炎,他最擔憂民眾配合度不足、對中國大陸航班往來疫情資訊不透明等,造成防疫漏洞。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我們應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有足夠的警覺。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全力研發藥物及疫苗中。
-
2020-0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界觀察 菸槍感染新冠肺炎症狀較嚴重
醫界今天針對新冠肺炎舉辦研討會,有醫師表示,老年人、吸菸者和慢性病患者,病毒進入的門檻較低;另有醫師認為,感染機率相同,但吸菸者症狀較為嚴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天舉辦「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19-nCoV)臨床研討會」。台北馬偕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會中指出,目前最新報告顯示,男女感染比例是一半一半,一般症狀輕症就是肌肉酸痛、咳嗽,再來就是發燒,最後才是重症;從現有報告來看,長者、吸菸者和慢性病患者,病毒進入的門檻較低。台北榮總胸腔部醫師陽光耀則認為,性別、是否吸菸在感染的機率上沒有差別,但目前統計數據觀察,吸菸者若遭感染,症狀較為嚴重。另外在家戶感染的情況中,陽光耀說,在台灣的案例裡夫妻出現的症狀不完全相同,也就是家庭群聚感染症狀不一,所以推論若是在未有症狀前就傳染,防疫就會很麻煩。林口長庚胸腔科醫師高國晉表示,死亡病例數高容易導致醫療體系崩潰,主要對照顧者會有擔心害怕與限制,如個人裝備不足等;對住院病人,一天共需巡房約14次,包含醫生1次、護理師13次,應儘快簡化醫療;強調「醫療人員先自救再救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台北區指揮官張上淳在會後現場提問時回應,將擴大對社區篩檢狀況,如果社區有呼吸道症狀群聚、肺炎等也會優先篩檢;醫護人員若得到肺炎,也會優先篩檢;但通報還是依原來定義,因通報後會入院隔離,擔心會占太多病房,所以目前是以加強篩檢的方式處理。張上淳指出,目前還有很多台商在中國,現在每天都監測有多少人入境,1天大概就是5、600人;如果跑到泰國、日本再轉機回來,會更抓不到。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新冠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激增 指揮中心:台灣防疫採檢擬擴大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益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今表示,指揮中心昨天召開專家會議討論,預計今天宣布擴大採檢標準,民眾只要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或14天內不限任何國家的旅遊史,且經醫師檢查後有疑慮者均納檢;而14天內曾接觸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都建議接受採檢。新冠肺炎在中國疫情持續增加外,目前在全球多國均出現本土病例,日本等地甚至出現傳染途徑不明的案例,我國近日已升高對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的監測。日本近期陸續發生感染源不明個案,停泊在日本橫濱的郵輪鑽石公主號,今天再增加70例新冠肺炎,船上累計355例。我國指揮中心前天將日本提升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外界質疑日本疫情可能比新加坡更嚴重,但我對日本的標準似乎相對寬鬆,並未提升至標準較嚴格的二、三級?莊人祥說,將視日本疫情狀況,不排除再升級。莊人祥說,台灣對日本疫情一直觀察著,並提前在14日就提升對日本的旅遊疫情建議,所以是更早掌握;而相關單位昨日對此緊急召開會議,決定加快採取對策,並視疫情狀況不排除再升級。莊人祥說,會提升日本的旅遊疫情建議,是因日本疫情出現感染源不明的個案,即使日本疫情尚未擴散,但基於提醒民眾注意立場,因此提升為「第一級注意」的疫情等級,與泰國並列,若日本疫情惡化,將不排除再提升等級。目前我國將新加坡列為旅遊「第二級警示」地區,民眾赴當地須採取加強防護。而中、港、澳地區被列為「第三級警告」,建議避免至當地任何非必要旅遊。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內感染科權威:新冠肺炎太多未知數 有必要擴大篩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賴明詔院士以及國內感染科權威、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都說,從生物學演進的角度來看,這次新冠病毒是成功演化,許多感染者無症狀,卻可能繼續傳染給別人,遠比SARS病毒還要聰明。聯合報系今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武漢新冠肺炎」專家論壇,邀請國內抗疫專家,從個人對抗病毒到防疫政策,提出建言。張上淳表示,從日本、新加坡等地疫情變化來看,這次新冠病毒相當聰明,屬於成功的進化演變,至於SARS病毒就顯得失敗,對於病毒演化相當不利,患者發燒後才具有傳染力,且患者死亡率較高,因此容易防疫,而病人死了,病毒自己也沒了,無法繼續擴散下去。張上淳說,在這次18例確定個案中,最特別的是一家四口從香港轉機至義大利旅遊,媽媽先確診,接著是爸爸,然後是輕微咳嗽的大兒子,最令人意外的是小兒子完全沒有症狀,但在媽媽確診後的五、六天,也篩檢結果仍是陽性,證實被感染,病毒還是存在體內。張上淳說,透過這個家內群聚感染,了解到「症狀前偵測」的重要性,因為迄今醫學界仍無法真正了解這個病毒,未來防疫上可能面臨更大困難,恐將受到嚴峻疫情威脅。為此,最新一次防疫會議中,國內專家建議,依據日本、新加坡等爆發社區感染,以及愈來愈多不明原因的感染個案,台灣在防疫上來勢必面對太多的未知數,因此,有必要擴大篩檢檢疫範圍。張上淳表示,目前篩檢對象為具有接觸史、旅遊史等高風險族群,但擴及罹患肺炎的醫護人員、社區內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唯有放寬篩檢標準,才能有效圍堵疫情擴散。賴明詔表示,原本醫界認為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不會致死,頂多就是傷風感冒,所以SARS爆發後,發現禍首為冠狀病毒時,所有醫界、生物界等專家均無法置信。賴明詔說,一般病毒約有1萬個鹼基數量,但冠狀病毒鹼基卻高達3萬個鹼基,加上複製過程中容易出錯,很容易變種、突變、演化,從原本宿主物種,跳到其他物種,進入細胞後,碰到別的物種的RNA變種。賴明詔表示,冠狀病毒有其特殊免疫系統,能在蝙蝠體內生存繁殖,兩者相安無事,卻能從蝙蝠跳到其他物種,再傳染給人類,以SARS為例,中間媒介就是果子狸。至於MERS則是從駱駝傳給人類,這一次新冠病毒是透過哪個動物傳給人,目前還在釐清當中。賴明詔說,未來冠狀病毒還會繼續演變進化,而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役仍會繼續打下去,可預期的是,戰況慘烈。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親愛的,我們分房睡吧」 小心…分了就回不去了
新冠肺炎疫情攪得人心慌慌,專家建議的防疫之道當中,多了一項夫妻分房睡,讓人大嘆病毒竟能破壞夫妻感情;但醫界認為,這項建議很中肯,也與提升免疫力吻合。夫妻分房睡的理由百百種,有的夫妻感情變淡、逃避性事需索無度,不少是另一半打鼾、半夜踢腿等,甚至因作息不同、習慣不同而分房睡,彼此不打擾;沒想到現在又多了一項「防疫」的理由。醫師:若想辦事 記得先量體溫新竹市東元綜合醫院家醫科醫師黃彗倫說,防疫期間,夫妻分床或分房,性慾不會因此消失,考量防疫安全,非常時期「能忍則忍、共體時艱」;若真的「性致」來了忍不住,那就「辦事前量體溫」,確保對方沒有發燒,如果有感冒、上呼吸道症狀,還是戒急用忍,保護彼此,才能愛得更長久。因應疫情,大陸啟動防疫大作戰,流行「做好隔離三字經」,內容是「護自己,愛家庭;分室住,勿親近;分餐吃,有距離;勤洗手,多通風;常消毒,講衛生……其中「分室住,勿親近」講的就是分房睡。分房抗疫有用嗎 要看生活作息…夫妻分房睡,有助防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文元認為,以病毒傳染風險來說,距離帶原者2公尺以內,持續15分鐘以上,因近距離接觸,加上飛沫傳染,易增加感染風險。夫妻分房睡,某種程度確有助於降低病毒傳染機率,特別是夫妻當中有人常要出差彗應酬、接觸不特定人群等,分房睡可築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線。 ; ;醫師黃彗倫表示,最近台灣確實有夫妻互相感染的案例,若是夫妻彼此工作領域差異大,接觸的人重疊性低,且通勤方式又不同,分床或分房睡的確可以減少感染機率;如果是共同開店或在同家公司上班,就沒有必要特別分床、分房睡。分房後 都說睡眠品質變好了台中市精神科醫師林本堂說,睡眠是百藥之王,換言之,有充足、品質好的睡眠,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提升,有較好抗疫病的本錢;夫妻若因分房睡而能改善睡眠品質,不失為一種選擇。他表示,在臨床經驗發現,很多失眠的患者抱怨,受不了另一半打鼾聲、睡夢時拳打腳踢等,被吵到睡不著;也有夫妻彼此干擾,都受不了對方鼾聲,搶著先睡,後睡者則因打呼聲睜眼到天明。這些患者經過建議分房睡或分床睡,多數都反映睡眠品質明顯提升,感覺神清氣爽,脾氣不再那麼暴躁、抱怨變少,工作也變得專注。夫妻分床或分房睡理由很多,有的彼此上班時間不一樣,一個上白班,一個值大夜,或經常要加班應酬,回來妻兒早已入睡;有的是家裡有嬰幼兒,丈夫怕吵,睡不好就會影響明天的上班品質,要求分房睡;甚至也有夫妻睡前習慣看電視,有人必須關燈暗濛濛才睡得著,對方習慣若不同,乾脆分房睡,彼此不打擾。李姓上班族就認為,夫妻生活習慣大不同是分房睡最好的理由,他很淺眠,有一絲光線、一丁點聲響就睡不著,不像老婆沾枕即眠,還要求要開燈、開音樂一整晚才有安全感,但對他夜夜都是折磨;他鼓起勇氣提議分房睡,沒想到老婆也贊成,還吐槽他打鼾聲很大聲,忍他很久,分房睡剛好。分房後 2/3夫妻認影響親密關係英國媒體曾報導床墊公司的調查,顯示1/6的伴侶選擇分床睡,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再愛對方,而是受到一方打鼻鼾、不停轉身等打擾自己入睡的因素影響,選擇分床睡的目的是渴望睡個好覺。不過,結果有2/3分床及分房睡的夫妻認為影響彼此的親密關係。主張不要分房睡的專家認為,分房睡後,雙方肢體接觸的時間一定減少,甚至做愛的頻率也會降低,親密接觸、性行為次數一路走下坡,一定會影響夫妻感情。也有專家相譏,如果連同床共枕,容忍對方打鼾、踢腿、半夜開燈起來上廁所都不願意,最好不要結婚。林本堂醫師認為,分房睡最大的好處是,對難以入眠的失眠一族,減少睡眠期被干擾,睡眠品質變好,身體獲充足的休息,恢復腦力、體力,增加免疫力;至於夫妻分床或分房,並不會影響親密行為,可以先做愛做的事再分房、分床睡,感情更甜蜜。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具有特殊體質?黃立民這麼說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已有多起「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例如英國第三名確診案例,他前往新加坡開會遭感染後,至少與四例英國確診病例、五例法國確診病例等有關。疫情最怕出現超級傳播者,雖然這並非他們的錯,台大小兒部主任暨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超級傳播者對病毒傳播有重要的影響。抗煞醫住港飯店 一晚16名房客感染二○○三年SARS疫情時,已罹患SARS的廣州醫師劉劍倫參與抗煞活動後,出現肺炎症狀,他自行服藥後狀況好轉,月底帶著太太赴港參與婚宴,留宿九龍維景酒店一晚,卻讓飯店內十六名房客感染,繼而造成周邊醫院院內感染、社區感染,SARS也在此時被傳播到加拿大、越南、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地。病毒可能藉著超級傳播者傳布,細菌也是,最著名的例子是「傷寒瑪麗」,她從事廚師工作,由於服務地點持續出現傷寒患者,被發現是超級傳播者,當時人們沒有健康帶原者的觀念,把傷寒的罪名全冠在瑪麗身上,媒體披露她的姓名,最終她被隔離廿六年,餘生幾乎都在隔離病房度過。超級傳播者 百名患者出現一、兩位黃立民說,疾病感染人數愈多,超級傳播者出現機率就愈高,雖未有實際調查,推估一百名患者中,大約會出現一到兩位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是指體內病毒量極高的疾病帶原者,一般疾病帶原者最多可傳染四人,超級傳播者至少能傳播給十人以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日前發表的新冠肺炎研究曾指出,每一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平均可傳染給二點六人,只要超過平均值,就屬於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體質特殊?錯誤觀念許多民眾多認為超級傳播者具有「特殊體質」,不但沒有症狀且傳播力強,儼然是看不見的未爆彈,黃立民強調「這是錯誤觀念」,無論是細菌或是病毒,不會挑長相,也不是看感覺,一旦身體皮膚加上免疫力有破口,就會入侵人體。超級傳播者並不是人人皆是「無症狀感染」,許多案例是「醫療誤判」所致,將輕微的症狀誤認為其他的疾病,任疾病帶原者隨意穿梭醫院、社區,接觸的人一旦增加,傳染人數就會高於平均值,而被視為超級傳播者。醫療誤判 傳播者趴趴走成防疫漏洞黃立民說,無症狀的超級傳播者之所以令人害怕,「他們多數是防疫漏洞的產物」,預防超級傳播者出現,應該要重視患者所有症狀,謹慎處理,秉持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心態,才能避免超級傳播者出現。一般民眾能做的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醫院,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應立即就醫,別自認是小病,就不妥善處理;醫療人員則應該要視所有有症狀的患者,當作超級傳播者,謹慎診斷及面對。
-
2020-02-16 科別.消化系統
醫病天地/膽管結石 內視鏡治療新選擇
衛福部金門醫院在去年發展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設備及醫療團隊,由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英傑一手建立,目前已成功完成金門醫院前2例內視鏡膽管結石治療手術,可讓病患避免大手術的痛苦。據統計,膽結石台灣發生率約5%,國人飲食習慣西化,膽囊結石及膽道結石的流行率皆上升,女性發病機率為男性3至4倍;肥胖、有膽結石家族病史與愛吃高脂、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的人都是好發者。陳英傑表示,膽道結石如阻塞膽管,膽汁無法排出,會引起右上腹或上腹疼痛、惡心、黃疸、茶色尿及灰白便、發燒、畏寒等症狀。病情嚴重會併發細菌感染引起敗血性休克;如果阻塞膽胰管共同出口處,還會產生急性胰臟炎。要診斷膽道結石,可先以生化血液檢查分辨是膽道或肝臟疾病,再藉影像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等等。ERCP是現今較精確的診斷方法,因內視鏡技術發達,檢查時可一併治療,成為膽道結石病患的新選擇 。傳統上膽道結石治療外科切除手術為主,近年改採內科式治療,已成為主流,成功率高達9成。早年金門膽管結石患者只能後送台灣治療,如今金門醫院發展新技術,希望可達成醫療在地化及減少後送人數的目標。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長團體:應讓每個小孩都有口罩
教育部今天宣布,開學前將配發645萬片備用口罩給學校,教職員工生每人一片,但只給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緊急狀況者配戴;且口罩非每天配送,而是有需要者用完再補充。家長團體說,學校較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希望開學後起碼讓每個小孩都有口罩可用。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說,買不到口罩的問題讓家長最頭痛。防疫是預防重於治療,為了人民生命安全著想,希望開學後口罩可以配到各個中小學,起碼讓每個小孩都有得用。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董書攸表示,教育部發口罩給學校「備用」,勉強可以,但校園畢竟是群聚的地方,還是應該分給孩子多一些防護,口罩是最基本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說,每所學校、每天應該有全校師生數5%到10%的量,才足以應付。他表示,按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規定,正常情況下,中小學生教室上課不用戴口罩,所以口罩應先給必須使用的師生。他建議發放的順序,要先給主要負責防疫工作的教職員,如校護、衛生組、學務主任等。班上如有學生出現呼吸道症狀,學生和班導師都要發給,最後才是其他有必要使用的人。【記者徐如宜、魏翊庭/連線報導】教育部宣布口罩在開學前依人數發給學校,但僅備用。高雄市教育局長吳榕峯表示,「教育部能夠調到口罩,有發我們已經很感恩了!」,高雄有17萬多名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備用屬於緊急時使用,可解燃眉之急,但接下來如果教育部還有能力,也希望能提高校園口罩備量。高雄市長韓國瑜13日列席行政院會,向中央反映,考量到未來疫情若進一步擴大、必須全面配戴口罩時,高雄的學童一天就需要20萬片口罩,一線防護人員則需要35萬片。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開學口罩 只給不適者
高中以下學校預計2月25日開學,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強調說,開學後由教育部供給口罩給高中以下學校。教育部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這是「備用口罩」的概念,各級學校(含大學)每50位教職員工生有一盒(50片)做急用,當在校園內發燒、咳嗽、身體不適時,可以配戴,但健康的教職員工生不必戴口罩。已備妥645萬片供各級學校、補習班等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因應疫情,1月30日各級學校成立應變小組,各級學校積極做準備,目前備有額溫槍2.5萬支,各校至少都會有一支,另備酒精8.4萬公升,和防疫備用口罩645萬片,但只給校內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緊急狀況者配戴。給身體不適者「備用」一盒用完再補發這645萬片,包括先前已發給已開學的私立幼兒園共配50萬片兒童口罩,其餘包括要發補習班和兒童課後照顧中心課後配的77萬片口罩,以及各級學校518萬片。潘文忠說,口罩是備用防疫物資,給校園內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急促等不適或緊急狀況者配戴,每50個教職員工生發放一盒共50片口罩,2月開始配送,預計開學前可配送到位。教育部說,不是每天每人一片,是供身體不適者用,一盒用盡再補給。潘文忠說,呼籲學校、家長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要戴,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董書攸表示,教育部發給校園口罩,「備用」勉強可以,但校園畢竟是群聚的地方,還是應該分給孩子多一些防護,口罩是最基本的。林姓家長表示,小孩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學,在密閉擁擠的車廂內就希望他戴口罩確保健康。如今教育部是以備用口罩的形式分配,自己還是要準備每天一片給小孩,但現在七天只能領兩片,且上班族根本領不到。邱姓家長也擔心,若學校或補習班強制要戴口罩才能進入校園,至少每天一片口罩要從哪裡取得。原以為教育部在開學後會分配每天每人一片,現在落空了。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吃什麼提高免疫力?營養師推這些食物不能少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醫療院所站在防疫第一線,也提高警覺,彰化員榮醫療體系近日開始使用熱顯像儀量體溫,可快速篩檢出進出醫院發燒的民眾,工作人員發現,儀器對溫度敏感,民眾帶熱食、熱飲進入可能誤判,仍有人員在場進一步量額溫;營養師也建議靠飲食提高免疫力,可多攝取有殺菌功能的大蒜。員榮醫療體系醫療副院長涂川洲說,進出醫院的人多,若一一量額溫影響動線也會耽誤時間,設置紅外線熱顯像儀,方便偵測體溫,民眾體溫過高熱顯像儀會發出警示聲響,醫院人員會再做二次人工測量,藉此快速篩檢、雙層確認,減輕人員負荷,若發現有疑似新冠肺炎感染機率的民眾,會請他們到急診進一步做檢查。但熱顯像儀對溫度相當靈敏,連熱食、熱飲都不放過,若是民眾攜帶便當或是熱飲,儀器也會大叫,員工也說,門口進出車輛的引擎溫度也容易被偵測到,熱顯像儀要避開車道,才不會造成誤判。面對疫情威脅,除了要做好外部防護,營養師也建議提升免疫力,二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慈玲說,人體含70%以上的水分,喝足夠的水才能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也可以多攝取有殺菌功能的大蒜,大蒜裡的硫化合物可以提高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同時也會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每天2到3顆的大蒜或是半顆洋蔥,都能達到殺菌功用。除此之外,全穀雜糧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人體需藥大量的B群提供細胞行氧化還原作用,也跟維持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有關,也鼓勵多攝取「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紅、橘或黃色蔬菜,如紅蘿蔔、紅黃甜椒等,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維持黏膜細胞健康,強化免疫第一道防線維持抗體與T細胞的正常功能。張慈玲也說,菇類裡的多醣體被證實具調節、提升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芭樂、柑橘類則能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來破壞病毒,也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讓細胞間更緊密,減少細菌及病毒入侵機會。
-
2020-02-15 科別.感染科
別只關心新冠肺炎!2種傳染病悄悄孳生 家有寶寶更危險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成全國關注焦點,台灣目前共18例確診,此時老牌傳染病也悄悄報到。高雄市衛生局昨天公布新增1例傷寒本土確定病例,為30餘歲菲律賓籍男性;國內截至2月13日傷寒確定病例共2例,1例為本土個案,1名為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為印尼。另外,衛福部疾管署昨天也公布國內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他是一名居住北部、年紀40多歲的男子,去年12月底曾至深圳洽公,2月11日確診。所幸目前已痊癒,且同住接觸者3人無疑似症狀。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長何惠彬表示,傷寒預防方法包括食物徹底煮熟、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飯前便後以肥皂確實洗手,才能有效避免感染。要前往傷寒流行疫區旅遊、經商或探親的民眾,可考慮接種疫苗。疾管署表示,百日咳成人患者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患者症狀通常較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或死亡,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菲男確診傷寒 研判本土感染國內確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這名菲律賓籍男性患者去年2月回菲律賓9天,返台後未再出國,研判應是在國內遭到感染,因此歸為「本土」確定病例。他在今年1月21日開始出現頭痛不適症狀,31日因發燒及持續頭痛就醫檢查;為查明病因於2月6日再度就醫,住院並採血檢驗,10日由血液檢體檢驗結果為傷寒陽性。目前他的症狀改善且已經出院,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進一步調查個案飲食史及接觸史,以釐清可能感染來源。•腸胃道傳染病 不淨飲食惹禍疾管署說,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平均為8至14天,最長60天,傳染途徑主要為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貝類、水果、蔬菜皆可能遭受汙染成為傳染媒介,而帶菌者在處理食物時,也可能會汙染食品。另外,蒼蠅可能散布病菌於食品中,為傳播媒介之一。感染傷寒或副傷寒後會出現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咳嗽、便秘或腹瀉、淋巴腫大等。傷寒若不治療,可能會造成小腸出血或穿孔。國內至2月13日傷寒確定病例共2例,雖然都是零星案例,但傷寒是法定傳染病,不可掉以輕心。•百日咳像感冒 打疫苗才保險國內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男性患者1月10日從中國深圳返台後,在30日出現咳嗽有痰,至多家診所就醫未改善,2月5日至醫院採檢通報,11日確診。疾管署表示,透過飛沫傳染的百日咳,無論有無發病都具有高度傳染力。這個疾病的感染症狀是持續咳嗽超過2周,且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主要感染族群 過半是嬰幼兒另外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懷孕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如果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盡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疾管署監測資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同期的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1例、2例、2例、4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17至34例。其中,高達56%是3個月以下、未達接種疫苗年齡或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嬰兒,26%是20歲以上成人。
-
2020-02-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吃好、睡好、心態好」新冠肺炎感染者談戰勝病魔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明確要求,對所有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要做到「應收盡收」,但在疫情爆發初期因醫療資源有限,不少患者無法入院接受治療。大陸央視14日就報導三名因此回家居家隔離的患者,三人大約在10多天後都自行痊癒了。或許是為降低大陸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傳遞「正能量」,央視14日播出這則特別的報導,包括新華網等媒體也紛紛轉載。據央視報導,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漢一名急診科護士賈娜也不幸被感染。確診後,她開始居家隔離,並通過微博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賈娜覺得新型冠狀病毒也許並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傳染性。賈娜說,「我一個人在家不出門,不會傳給別人,切斷了傳播途徑。接下來,就是我和病毒的抗爭了。」隔離期間,賈娜聽從醫生的囑咐:「吃好、睡好、心態好。」她始終保持積極、理智的心態,堅持按時吃飯、規律作息,並按時服藥。生病期間,她的同事們每天買來肉和菜放在門口。經過11天居家隔離後再次複檢,賈娜的檢驗結果已由陽轉陰,CT也顯示肺部恢復正常。另一名在家隔離後自行痊癒的患者是武漢同濟醫院心內科醫生周寧。周寧1月21日出現發燒、乏力、眩暈、腹瀉等症狀,他判斷自己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經過一系列初步檢查,並諮詢呼吸科醫生後,周寧也進行居家隔離。回家後,周寧杜絕和父母一切近距離接觸,睡覺戴口罩、關房門、監測體溫、臥床休息。經過多日隔離,周寧最終也痊癒了,但他呼籲一般民眾,還是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護,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周寧表示,如果沒有心腦腎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在沒有明顯呼吸困難的情況下,只是單純的發燒、乏力、咳嗽、腹瀉,他推薦居家隔離治療。周寧說,休息、加強補充營養和多喝水非常重要。不過,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依然高燒不退,就必須及時回醫院複診。武漢另一名44歲女性,1月16日出現持續發燒、乏力,並伴有間斷咳嗽等症狀,經醫院檢查,判斷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但當時病患已經驟增,在沒有床位的情況下,她選擇居家隔離。這名職業為律師的胡姓女子,回家後按時服藥,並常喝雞湯補充營養。在發燒十多天後,1月28日,她終於退燒並逐漸停止咳嗽。2月2日,胡姓女子到醫院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康復後,她也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鼓勵更多人戰勝病毒。
-
2020-02-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非新冠肺炎診斷書能開嗎?醫師:不可能!發燒別趴趴走
前立委林靜儀醫師今天在臉書PO文,「不要去醫院叫醫師開奇怪的診斷書!」指有學校要求發燒學生要醫師證明「非流感或新冠肺炎」才能上課;也有公司要求員工開「無感新冠肺炎」證明去上班,她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必須跑RT-PCR和做斷層掃描確診,請不要浪費醫療資源。台中市衛生局長、耳喉鼻科醫師曾梓展說,醫師僅能針對症狀開立「症狀、研判病因」,不可能開立「非流感或新冠肺炎」診斷證明。以新冠肺炎為例,有潛伏期,且需要檢驗確診,更不可能開立;他建議,民眾若發燒等不適,請戴上口罩盡速就醫、居家休息,不應去上班、上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平時應養成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自中港澳入境者,應配合落實居家檢疫14天不能擅自外出,一旦發現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5萬元。居家檢疫期間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可主動與當地里長或地方衛生單位連繫,並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就醫時請務必告知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及時診斷通報。相關資訊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或至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查詢。曾梓展建議,民眾平時應做好勤洗手,就醫戴口罩防疫,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盡速至大醫院看診,依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詳情可上台中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
-
2020-02-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 消保處:電影院、KTV防疫措施待加強
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各級學校延後開學,不少電影院及KTV成為年輕人偏好的娛樂場所。但,根據消保處日前派員赴電影院及KTV場所瞭解發現,部分業者防疫措施有待加強,特別是電影院均未主動採取主動為消費者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溫的措施,僅部分KTV有主動為消費者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溫。消保處並指出,KTV場所大多有公告疫情宣導資訊,但電影院則大多未於現場公告。同時,電影院及KTV也多未公告營業場所的環境清潔消毒情形。消保處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就是要量測體温、勤洗手,及必要時配戴口罩。由於KTV的特性,以及口罩數量有限下,為落實防疫工作,消保處建議電影院及KTV業者。宜主動於消費者入場前,為其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温,或引導未消毒清潔雙手者,至酒精消毒液、乾洗手液或手部消毒機等擺放處清潔雙手。且使用酒精消毒液或手部消毒機時,勿讓孩童自行使用,以避免酒精噴散至眼睛,或在父母指導下使用。且每日全館均有消毒清潔,另備有75%酒精消毒液,供消費者利用。同時也應加強現場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每間包廂出清後,均再進行消毒作業;麥克風等器材設備,皆使用酒精消毒 ,尤其KTV場所。此外,KTV和電影院業者也應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常量體温,遇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可通報「1922」防疫專線,並及早就醫。
-
2020-02-14 科別.感染科
國內現今年首例百日咳個案 40多歲男去年底至中國洽公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他是一名居住北部、年紀40多歲的男子,去年12月底曾至中國深圳洽公,1月10日返台後於30日出現咳嗽有痰,至多家診所就醫未改善,於2月5日至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11日確診。所幸目前已痊癒,且同住接觸者三人無疑似症狀。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透過飛沫傳染的百日咳,無論有無發病都具有高度傳染力。這個疾病的感染症狀是持續咳嗽超過兩周,且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患者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患者症狀通常較嚴重,特別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或死亡。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疾管署表示,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二、四、六、18個月,以及滿五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此外,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因此建議懷孕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如果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盡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同期的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一例、兩例、兩例、四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17至34例。其中,高達五成六是三個月以下、未達接種疫苗年齡或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嬰兒,兩成六是20歲以上成人。
-
2020-02-14 科別.感染科
國內確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 初步研判為國內感染
國內確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他是一名居住於南部、30多歲的菲律賓籍男性,經研判應是在國內遭到感染。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傷寒的傳染途徑包括生食、食用未煮熟、遭帶菌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因此提醒民眾避免吃生食、食物要煮熟、落實肥皂勤洗手習慣。疾管署表示,上述個案1月21日起出現發燒、頭痛、血便等症狀,31日曾就醫。因症狀持續,2月6日再次就醫並住院採檢,經檢出傷寒桿菌陽性確診。由於個案於潛伏期間無出國史,初步研判為國內感染。目前個案症狀改善且已經出院,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一步調查個案飲食史及接觸史,以釐清可能感染來源。疾管署疫情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去年確定病例共21例,其中17例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七例,印度、菲律賓及柬埔寨各兩例,緬甸、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及中國大陸各一例,另有四例為本土個案。今年截至目前累計兩例傷寒確定病例,其中一例由印尼境外移入。衛福部疾管署說,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平均為八天至兩周,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預防之道包括不吃生食、食物充分煮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此外應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像是飯前便後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範。
-
2020-0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張峰義:17年前SARS臨床經驗 這次少走冤枉路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沒有特效藥,一旦感染就只能仰賴支持性療法,在社會籠罩害怕染病的氛圍中,仍有好消息透過烏雲照亮人心。給患者抗體 臨床可考慮繼二月六日我國第一例確診個案康復出院,昨第十例確診個案三次採驗結果都是陰性,已解除隔離限制,很快就可出院。二○○三年國內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時任三軍總醫院感染科主任的張峰義,最特殊經驗就是要求當時被稱為「超級感染源」的曹女士及其丈夫,病癒後捐血培養「恢復期血漿」,在確保血清無病毒情況下,注射五百西西血漿到兩名發燒染病護士體內。成功使患者的抗體上升、病毒量下降,療效振奮醫界,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張峰義說,這個被動給患者抗體的方法,技術困難度不高,像捐血一樣,現在我國已有病癒患者,若體內抗體高,且有中和抗體,在血清安全情況下,雖不能確定效果,但可以成為臨床考慮方法。SARS沒有特效藥,但臨床醫師還是會抱著一絲希望,替患者施打各式可能有用的藥物,雖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十七年前的臨床經驗,可讓這次治療少走冤枉路。張峰義說,最重要的是,知道大量使用類固醇是不對的,另外把抗愛滋藥物納入指引,可用於病情嚴重者。張峰義說,從過去的SARS到現在新冠肺炎,治療方法還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雖然支持性療法簡單來說,就是患者水分不足就補水、發燒就給退燒藥物、缺氧就輸氧,但千萬不要小看或看不起支持性療法,只要改善症狀,就能幫助患者過關。居家隔離、檢疫 要守本分張峰義回憶,若當年SARS沒有即時給予缺氧重症患者呼吸器,許多患者就可能死於呼吸衰竭,在先進國家中,只要醫療量能足夠,即時接受支持性療法,患者就能活下來,目前台灣醫療資源雖豐沛,一旦演變成社區傳播,感染人數飆升,疫情將滿目瘡痍。中國疫情就是因為感染人數太多,以致醫療體系已經崩潰。張峰義說,「我從來不敢講我們都很棒。」台灣不能用看笑話的心態去面對中國大陸疫情,應該戒慎恐懼,醫院感染管控及社區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都要守本分,才能守住這一戰。
-
2020-0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慶出現第四代感染 專家憂疫情恐擴大
重慶市衛健委今(13)日發布,新增確診病例中,三代感染病例占率明顯增加,而10日首次出現有2例是第四代感染病例,顯示傳染鏈條延長。星島日報報導,專家指出,病毒若持續人傳人能力,至少需要出現三代以上的人際傳播。以這次疫情來說,第一代是指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內的感染者;第二代感染者是被第一代感染者傳染的武漢人或去過武漢的人;第三代是沒有去過武漢,卻被離開武漢的傳染;第四代則是被第三代感染者傳染的人。專家指出,出現第四代感染,疫情恐有擴大風險。重慶市衞健委發布,截至12日重慶市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18例,進一步防控將強化地毯式排查和網格化管理,特別是以疫情重點地區赴渝返渝人員、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購買咳嗽發燒等藥物人員為重點,進行深度排查。
-
2020-02-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師傳授DIY「濾材布口罩」 婆婆媽媽跟著做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口罩」瞬間成為「稀缺物資」,製作布口罩也在婆婆媽媽群組中成為熱門話題。日前北市大安區大學里志工隊日前就在里辦公室一起DIY布口罩;奇美醫院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陳冠廷也在臉書分享製作「濾材布口罩」的方法,強調現階段這樣防疫就「夠了」,勤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北市大安區大學里志工隊日前就在里辦公室一起DIY布口罩,里長吳沛璇表示,里內有一位志工是社會局銀髮貴人講師,就由她帶領一群婆婆媽媽志工一起做口罩,給里內志工隊使用,如果里民有需要也可以來上課,自己的口罩自己做。陳冠廷則在臉書上教學,開刀房使用「布口罩」對資深的醫療人員可能不陌生,他數年前到泰緬邊境的醫院義診,當時就戴上布帽、布口罩,「又新鮮又環保」,也不會產生過多的醫療廢棄物。他表示,買不到口罩,若想自己做,先到布莊挑一塊喜歡的布,每呎(30公分乘以105公分)就可以做3個,再找個會裁縫的高手,拿個紙口罩給他當尺寸樣本,30分鐘後口罩就生出來了。最重要的撇步,是在布口罩背面(靠近口鼻的那一面)做一個開口,把濾材置入。陳冠廷指出,「有濾材」的布口罩,就是目前最好的防疫工具,至於濾材那裡來?他說,一般外科口罩的布織布就是它的濾材,「熔噴不織布」纎維可以到1至5微米,獨特的毛細結構就是過濾的好材質,像外科口罩的三層結構,就是前面防水不織布、中間「熔噴不織布」,後面再加一層普通不織布。不過,現在「熔噴不織布」都被政府徵用,ㄧ般布織布也可以,包括家中常見的抹布、尿布、紗布、濕紙巾、衛生棉等都是不織布,記得要用「新」的,這種錢不要省;自己採用的不織布是濕紙巾,乾燥濕紙巾後再塞進去,就是最好的濾材布口罩。陳冠廷也提出口罩QA,外界好奇口罩有沒有消毒、無菌?他說布口罩只要每日清洗,或是口水太多、濕了,就換;病毒在空氣中微乎其微,要是彼此都沒有呼吸道症狀、發燒,濾材布口罩就「夠了」。
-
2020-02-13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恐與流感混合感染 陸專家籲接種疫苗
廣州市公共衛生專家最新發表的論文警告,大陸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防控正進入關鍵時期,與此同時,目前疫情嚴重的中國南方城市又將進入季節性流感高發季節,新冠病毒與季節性流感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現象,恐對疫情防控帶來干擾,呼籲民眾可考慮接種流感疫苗。根據廣州日報報導,「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線上最新發表由廣州市胸科醫院副院長李鐵剛、大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鳴撰寫的論文:「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同時警惕季節性流感的疊加效應」。論文稱,根據疾病監測資料,與新冠肺炎一起即將進入流行季節的還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其臨床表現與新冠肺炎有相似之處,難以通過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鑒別。這些呼吸道病毒混雜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既干擾疫情防控,也威脅大眾的健康安全,防控稍有怠懈恐造成突發事件。王鳴指出,「這其中,流感病毒尤需引起我們警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流感每年可導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發病。亦即,在流感季節,每10人至少就有1人感染流感。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嚴重併發症如重症肺炎或合併其他細菌感染,並導致死亡。全球每年流感流行可導致65萬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流感流行高峰季節呈現南北差異,北方地區出現在秋冬季節,南方地區出現在春夏季節。目前,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南方,如湖北、廣東、浙江、湖南等省份的城市,而這些城市又即將進入流感高發季節,預計將持續到7至8月。因此,論文作者認為,當前應最大限度減少人群流感發病,以緩解對新冠肺炎防控的混雜和干擾,當前仍可探討推動流感疫苗接種的可行性與可能性。王鳴表示,尤其是南方城市居民,因流感流行高峰出現在春夏季節,現在接種流感疫苗仍然有「亡羊補牢」的作用,對未來整體疫情防控亦極有裨益。報導稱,專家通過回顧SARS期間的資料發現,2003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廣州SARS進入病例快速增長階段,同期的發燒、伴咳嗽/咽痛病例中,流感病毒分離陽性率為5%,SARS流行年度全年流感病毒分離陽性率達13%。由此可推測,新冠肺炎與季節性流感也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現象,或同時感染、或短期內先後感染,而合併感染的病例,其臨床表現可能更重,病程更長。因此,專家也認為,在對呼吸道病例排查過程中,若檢測到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需要進一步檢測新冠病毒。即便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對於特殊病例,如密切接觸者、流行區域活動史人員等,也應持續觀察14天,並在觀察結束時再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
2020-02-13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鑽石公主號如疫區 85歲台籍翁終於盼到醫師
鑽石公主號因一名香港乘客確診武漢肺炎,目前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碼頭外防疫隔離,船上20多名台灣人期盼早日下船,一位85歲台灣男乘客連日身體不適,今天終於等到醫師看診。鑽石公主號3日晚間返抵日本橫濱港後,停泊在大黑碼頭外防疫隔離,今天再添39人感染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累計確診者共174人,其中1人是台灣人。另外,在鑽石公主號上實施檢疫的1名檢疫官也確診;目前船上還有3500多人,約有20多名台灣籍乘客及2名台灣籍工作人員。船上一名中年台灣男乘客與85歲父親住在內艙,兩人連日咳嗽,10日他父親咳嗽咳出血,加上10日聽到船上新增65個確診病例,讓他感到心急如焚,於是寫信向蔡英文總統求救,希望趕緊讓老爸下船就醫。昨天他終於與駐日官員聯絡上,獲得關懷與協助。他父親昨天多次流鼻血,昨晚11時30分左右,船上醫師對他父親進行電話問診,結果仍被說「沒發燒的話,就無法讓醫師前來房間治療」。這位台灣男乘客今天對中央社記者表示,老爸服用的安眠藥昨天用完,一夜難眠,加上多次流鼻血,一直擦拭,讓他感到愛莫能助,挫折感很大。今天上午終於有醫師到房內為他老爸看診,中午左右他上甲板放風回來時,父親告訴他說:「方才有人送安眠藥來了。」受訪的中年台灣男士說,除了安眠藥,還附帶拿到2瓶運動飲料,可能是要給老爸補充電解質的。目前為了舒緩老爸流鼻血的情況,有很多友人提供意見,包括用馬油沾棉花棒用來擦拭鼻孔內側。受訪的台灣男乘客說,今天上午聽到鑽石公主號進行檢查的檢疫官都被感染,實在很憂心,或許病毒已散佈在船上許多角落,他感覺這艘船宛如疫區,危機四伏。他說,老爸10日晚間在房間內接受醫護人員的篩檢,至今仍未獲得檢查結果,但今天上午11時至12時之間他上甲板放風時,聽到有一位台裔日籍人士說,如果病毒篩檢結果呈現陰性反應(沒感染)的話,就不會接到通知,所以他心想,老爸如果感染,可能就是上午日本政府公布的這批39人確診名單,所以應該是沒被感染。這位台灣男乘客目前心情五味雜陳,如果老爸被感染就可下船,在比較良好的醫療環境就醫,但最佳之道是老爸沒感染武漢肺炎,也能儘速下船。醫師上午前來為老爸看診後,他就透過電子郵件感謝駐日官員的協助,他也很感謝蔡總統聽到他想救父的心聲,現在的心願還是仍儘速讓老父下船。他和船內很多日本人的共同心聲是期盼日本政府對全船人員進行病毒篩檢,如果沒事,給他們一份「無菌者」的聲明,好讓他們「出關」後不被貼標籤。不過,日本政府目前還處於研議是否要針對船上全部的人員進行篩檢,遲遲未能做出結論。受訪的台灣男乘客納悶的說:「日本政府不是平時就在針對大地震等災害進行逃生等的演習嗎?發生大災難時的醫療網如何將病患送醫等的問題,應該早就備妥計畫才對,怎麼面對一船3700多人就無法因應?」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寶瓶星自主健康管理旅客游泳 指揮中心:強烈建議不要
寶瓶星號郵輪2月8日停靠基隆港,全船遊客呈現陰性反應,得返家進行14天自主健康管理,不過卻有人跑到花蓮一家健身中心游泳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大陣仗健康評估及採檢後,認為自主健康管理者的問題應不大,但仍強烈建議不要去游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午登船檢疫寶瓶星號,動用人力達360人,共檢疫2400多人,放寬篩檢標準,連輕微發燒,僅有卅七點三度的旅客也納入採檢對象,只為了做到滴水不漏,129名需進一步採檢,近9個小時完成檢疫,所幸結果出爐,全為陰性反應。船員及乘客下船前,指揮中心不斷提醒需要做自主健康管理兩周,應盡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口罩,但不到四天就傳出有人趴趴走,甚至去游泳,對此,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因當初只做一次採檢,所以認為還是要更小心,不然可能變成破口。黃高彬進一步說明,目前仍無法排除感染者發病前具感染力可能性,不能確定無症狀是否有傳染力。研判因為病毒傳播方式,仍是以侵犯呼吸道為主,在泳池旁休息時,與旁人交談,只要是近距離且長時間談話就可能有傳播風險。事實上,在泳池游泳危險性相對低,黃高彬表示,雖游泳池的消毒水加氯濃度低,僅能抑制病毒活動力,無法完全殺菌,但即使在水中吐水,透過水傳播的病毒量太低,不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游泳其實幾乎沒有風險。黃高彬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外要外出一定要報備,且全程戴口罩,及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此外,指揮中心也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每天早晚都需各量體溫一次,如果出現不適症狀,要立刻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依指示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
-
2020-02-12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肺炎延燒 3類民眾暫緩捐血28天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血液基金會近日宣布將3類人納入暫緩捐血範圍,包括自中港澳和新加坡返台者、感染武漢肺炎痊癒者、確診個案接觸者等,都須暫緩捐血28天。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武漢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由於香港已出現無明顯感染源社區傳播及群聚,旅遊疫情建議將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新加坡則是有逾半數確診病例為當地感染且出現第三波傳染,並爆發輸出他國的會議群聚感染事件,將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血液基金會昨天發出公告指出,為考量用血安全,即起將暫緩捐血管制的範圍調整為中國大陸地區全境、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新加坡;凡是近期曾到訪中、港、澳以及新加坡的民眾,須在離開該地區後暫緩捐血28天,以確保血品安全。另如有曾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治療痊癒者及曾與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也須暫緩捐血28天。血液基金會指出,因應疫情,各捐血點均落實捐血人發燒篩檢及手部消毒、健康問診,並加強捐血場所通風、消毒頻率等措施,確保捐血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捐血,請捐血人安心。此外,血液基金會提醒捐血人,若捐血後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徵狀,應盡快求醫並撥打各捐血中心良心回電專線通知捐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