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醫療.耳鼻喉
搜尋
瘜肉
共找到
99
筆 文章
-
-
2022-11-07 養生.運動健身
他看過9萬人腸鏡,發現這種腸道「最漂亮」!腸道健康、預防失智都靠這習慣
《今周刊》於10/25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莊宜芳、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李柏憲,以「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為題,鼓勵長者著重自身健康並預先規劃未來,才能愜意、有尊嚴的享受退休生活。其中,運動被視為老後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從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擁有運動習慣的人腸道健康比較好,運動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提升體內環保,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預防失智、退化要「三動」:運動、動腦、保持社交互動 莊宜芳先是分享自己母親—何老師的故事,提醒長輩面對「正常退化」應及早評估治療,延長健康餘命。 何老師過去從事教學,培育很多專業護理人員,退休後長期安寧病房擔任志工,照顧癌末病人,很愛參與宗教經典讀書會,與附近鄰居打拳做運動,每日傍晚就張羅一家的晚餐,含飴弄孫。 幾年前,何老師開始會重複說已經講過的事情,煮飯也常常忘記關火,並漸漸不參與社區活動、甚少為煮飯。這一年,健忘情形越來越嚴重,熟悉的人事物開始不記得。後來,經由一連串的測驗與腦部檢查,何老師是失智症前期—有輕度認知障礙。 莊宜芳指出,隨年紀大的長輩會有「正常退化」現象,偶爾忘記事情,對瞭解比較複雜的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不過,若簡單字詞想不起來,忘記熟悉人事物就到了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最後,若穿衣、煮菜等生活無法自理,還有明顯的情緒與行為變化,可能就患有失智症。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人口共約390萬人,其中有8%為失智人口、約31萬人;15-20%輕度認知障礙、約70萬人,全台總計有100多萬人。 莊宜芳指出,失智症目前沒有真正有效藥物,只能延緩退化,雖然少數人可以透過積極治療,改善恢復,但大多數只能預防持續惡化、維持輕度認知狀態。不過,據統計,五年內有1/3輕度認知障礙會持續惡化到失智程度。 莊宜芳分享,輕度認知障礙者有85%生活在社區當中,鼓勵照顧失智、認知障礙者的家屬,要常常微笑,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與他爭論對錯,生氣時退一步轉移注意力,讓多參與家庭生活。 至於要如何預防失智症?莊宜芳建議40~50歲就要開始保養,最好要做到「三動」—運動、動腦、以及與人互動。 第一個是「運動」,雖然有點無聊,但一定要持之以恆;第二個是「動腦」,要不斷思索如何動腦,而且退休後也不能鬆懈;最後則是「互動」,社交互動非常重要,也是許多熟齡族退休後很難維持的一件事。她強調,退休後仍應維持社交網絡與互動,這是將來預防或延緩退化最好的方式,也是自己就能做到的事。 運動者腸道黏膜漂亮,規律運動能促進蠕動、改善便秘 朱光恩則由預防醫學的角度提醒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尤以大腸內視鏡檢查最為重要。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最容易罹患癌症,有6個來自消化道,而台灣人罹患大腸癌率全世界第一,每10萬人口就有45.1人罹患大腸癌;其中,50歲以上,終生罹患大腸直腸癌7%。 朱光恩指出,大腸癌晚期發現就需要化療、電療,甚至標靶治療,要花很多心力,臨床上許多小於1公分小瘜肉就可能是癌症,提醒糞便潛血反應陽性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曾解血便,以及不明原因貧血應定期進行大腸內視鏡健康檢查。 朱光恩更以診所健檢統計數字指出,近年大腸有瘜肉呈年輕化趨勢,提醒50歲以下民眾不要輕忽健康風險。 最後,朱光恩也分享臨床經驗,他說想要活得好、活得久,定期的健康檢查不能少,另外「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他笑說,自己20幾年來看了9萬個屁股、9萬個腸子,有個小小的心得,「我發現有做運動的人,尤其是運動員,他的的腸子乾淨度會比較好,黏膜較光滑、濕潤度較好,看起來就是漂亮、健康一點」,由此可見,運動對腸胃保健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因此20多年來,他個人每周一定要去2次健身房,持之以恆,「我會逼我自己去!」因為平日工作忙碌,總免不了有藉口:「今天很累、很忙、很想睡覺、沒時間…,但就是要排除萬難,該運動就是要運動,運動真的有很多好處。」 他也觀察到,年紀較大的長者,若有運動習慣,甚至能改善便秘的問題。「如果水分喝得不夠多、膳食纖維吃得不夠,這時候運動就變得很重要。」他說,如果能做一些核心肌群運動,對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體內環保有幫助,運動也是維持腸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到下午就想睡、晚上卻睡不著…當心惡性循環拖累健康!對抗疲勞先補氣,練一招提神補元氣.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4 醫療.泌尿腎臟
菜花不只長在性器官!這些部位也可能染病,醫教你「自我檢查法」
年輕男女的性觀念較老一輩開放,可是一旦安全措施沒做好,感染性病的風險則大幅提高。1名18歲少女因私密處搔癢,分泌物多前往婦產科求診,檢驗後發現不只染上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還驗出淋病等病菌,在醫師細問之下,女病患才痛哭坦言,男友不只和她發生關係,長期在外劈腿偷吃,自己卻不知如何拒絕男友求歡,因此染上性病。菜花潛伏期長短因人而異 與免疫力高低相關菜花是因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性病,多數是經由性行為感染;少數則是前往公廁、游泳池、溫泉大眾池等,皮膚有傷口或免疫力差時接觸患者分泌物進而感染。好發於男女生殖器、肛門等部位,感染後開始冒出小粒肉芽,初期不痛不癢,會逐漸增多長大。正和中醫診所黃慶雲醫師表示,中醫理論認為菜花是因濕熱邪毒進侵肝經,而肝的經絡正好行經陰部,進而在陰部結聚而引發的病症。感染菜花的潛伏期約半年至1年,有人甚至長達2年才發出病灶,黃慶雲醫師指出,潛伏期的長短實際上與個人免疫力有關,臨床上也遇過極少數5至10%的人免疫力功能較好,感染菜花後並無出現症狀,但很可能病毒已潛伏在體內「伺機而動」。中西醫治療菜花大不同 中醫首重調節免疫力抗復發西醫治療菜花採取雷射電燒、二氧化氮冷凍療法及外用藥膏,能治療肉眼看得見的病灶,但因皮膚受到破壞,故修復期長,加上可能潛藏一些小肉芽或皮下病灶,日後復發機率高。而中醫治療菜花主要從調節免疫功能著手,利用內服金銀花散、莪朮來達到清熱解毒、排毒、消疣作用,讓身體重新修復,再搭配外塗蒲公英、冇骨消的萃取液,幫助消除病灶源頭,降低復發機率。透過中藥外敷內用雙管齊下,通常治療7天就能看到突出物脫落,至於完全復原需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醫師揭菜花自我檢查方法 若出現以下症狀應就醫多數人對於染上菜花難以啟齒,該如何自我初步檢查呢?黃慶雲醫師說明,男性發病的部位常見生殖器的冠狀溝區、尿道口,陰莖根部以及肛門周圍;女性病灶則會出現在生殖器、陰道內外、尿道口等部位。起初會冒類似瘜肉,無痛癢感覺,逐漸愈長愈多,有的疣體碰觸到還可能出血,這時情況就比較嚴重了。其他能夠接觸到性器官部位,包括眼睛周圍、耳朵、嘴角甚至口腔內,都有可能感染菜花。菜花病毒本身的傳染力很強,夫妻或性伴侶都容易互相傳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男性陰莖癌、女性子宮頸癌,不可輕忽。黃慶雲醫師提醒,若察覺或摸到生殖器或肛門部位有不明突起物,應就醫診治,一旦確診為菜花,務必與伴侶一同前往就醫,以免交叉傳染反覆發作;透過中醫治療好菜花,應注意衛生習慣,避免熬夜、酗酒導致免疫力降低,就能大幅降低菜花復發的可能性。★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0-17 醫療.消化系統
你是肚子餓胃痛、還是吃飽胃會痛?4招分辨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高,已讓民眾開始重視透過有效儀器揪瘜肉來早期預防,然而,我們醫院成立快2年來,除了高達40%的大腸內視鏡受檢者有所謂癌前病變的腺瘤性瘜肉外,第二個常發現的消化道疾病是「逆流性食道炎」,此一發生率不但超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比率更已逾15%,年齡也在年輕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食道炎比胃潰瘍可怕嗎? 胃食道逆流不可怕但很惱人,主要特點是復發率高達8成,一旦找上你,你就得跟他長期做朋友,在我的門診,胃食道逆流也是回診率最高的疾病,且病患常常在被診斷前看過不少其他科別。 很多人常搞不清楚胃食道逆流和一般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有何不同?兩者都是上消化道的疾病,從以下幾個比較,或許可以讓大家參考並進而預防它: 1. 確診難: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多樣化,以致常被忽略或很晚才被確診,其典型症狀是上腹部心窩處疼痛,胸口會有心口灼熱感,也就是常說的「火燒心」, 也有人因胸部疼痛去看胸腔科或心臟科,有時還可能以慢性咽喉炎、聲音沙啞、慢性咳嗽等來表現,而去耳鼻喉科就診。 反觀消化性潰瘍因為黏膜受損,因此,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上腹痛(即胃痛)的症狀,一旦潰瘍出血,還會出現解黑便、嘔血、貧血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因潰瘍穿孔引起腹膜炎,需要手術治療。而診斷最好的工具還是內視鏡檢查。 2. 症狀的發生:一般消化性潰瘍以胃痛表現為主,胃潰瘍患者大多飯後出現上腹痛,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則常有典型飢餓痛,吃了東西以後反而會好一點。但胃食道逆流通常發生在進食後,以及腹部壓力增加 (如彎腰,搬重物等),或平躺時(常發生在半夜)出現不舒服,通常站立休息一下或喝口水會稍微緩解症狀。 3. 根治不易:胃食道逆流患者,有些是因為食道裂孔疝氣或下食道括約肌功能不佳引起;然而,大多數患者幾乎是因飲食或生活習慣不正常引起,包括喜歡吃較甜、油膩、酸、辣等食物,以及薄荷、巧克力、果汁、咖啡等,有抽煙、喝酒習慣,都容易增加誘發機會。另外,體型肥胖,有吃宵夜習慣,或吃完後馬上躺平或趴著睡覺者,都容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 在治療上,雖可透過制酸劑或胃腸蠕動促進劑等藥物來改善症狀,這卻不是根本之道。因此,要避免胃食道逆流復發,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最重要,例如飲食最好七分飽、少吃太油太甜的食物、吃飯時細嚼慢嚥、飯後2小時內不要躺下。 反觀消化性潰瘍,雖然有少部分也因飲食、作息、壓力不正常引發,但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某些消炎止痛藥有關。因此,只要好好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注意一些藥物的使用,大多數的潰瘍都能獲得改善。 4. 致癌風險:胃食道逆流引起的食道炎,若造成黏膜潰爛而長期不治療時,食道黏膜細胞有可能發生變性,形成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是誘發食道癌的因子,幸而發生比例不高,每年約0.5%。因此,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需接受藥物治療,若有巴瑞特氏食道者,需每年接受內視鏡檢查。 至於胃潰瘍,由於胃潰瘍有5~7%是惡性潰瘍,因此,於治療2~3個月後,需接受內視鏡追蹤及切片檢查。 作者簡介_梁程超 醫師專長:肝膽胃腸疾病、內視鏡檢查及治療、超音波現職: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士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 住院醫師台大醫院肝膽胃腸科 總醫師亞東紀念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 主任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 主任台灣消化系及消化系內視鏡 專科醫師暨指導醫師部定助理教授延伸閱讀: 冰紅茶、熱咖啡...更年期不能喝的飲料是哪種?女人45歲後一定要養成的5個好習慣
-
2022-09-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將大腸癌發生率降低到趨近於零 AI助攻讓大腸瘜肉偵測率達96%
大腸鏡是台灣做最多的內視鏡檢查,每年執行高達40萬人次,但人眼難免因疲勞或經驗差異,錯過殲滅癌變的機會。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三方合作開發之「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技術」可將偵測率提升至96%,扁平或凹陷等罕見病灶都能辨識。此技術已通過食藥署醫材許可,台大和國泰正進行價格估算,近期可望率先應用於兩院之健檢服務,另有五家醫院正在以此技術進行臨床試驗前瞻計畫。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5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千人就有大約2到3人有大腸癌,但大部分都沒有症狀,但還好大腸癌的癌前病變階段時間很長,若能透過大腸鏡檢查找出癌前病變,可望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如果能找出早期癌變,也能減少大腸癌死亡。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表示,現行大腸鏡檢查仰賴醫師肉眼和臨床經驗,如果病人清腸不夠徹底,或受腸道彎曲影響,都可能導致醫師不容易判讀病灶。這次台大醫院和國泰醫院拿出五年累積大腸鏡影片,包括各種罕見病灶的壓箱寶,以每秒擷取30張影像,再從50萬張中精選20萬張來訓練AI,達成模型表現準確率96%的優異成績。「腺瘤偵測率每增加1%,病人發生癌症的機會就可以降低3%!」邱瀚模表示,臨床充分證實,腺瘤偵測率是「大腸鏡的生命線」,波蘭201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將醫師的腺瘤偵測率分為小於11%、15至19%、大於20%比較,結果發現除非偵測率大於20%,否則病人檢查完四年內都會有大腸癌發生。美國加州大型保險資料也驗證,腺瘤偵測率低的醫師,病人大腸癌診斷比較晚期,死亡率也會提高。邱瀚模分析,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2004年展開,前5年資料顯示,如果一間醫院的腺瘤偵測率低於15%,病人日後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增為2.4倍,也就是增加了140%的風險,如果大腸癌檢查範圍,沒有到達盲腸,發生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75%。顯示「腺瘤偵測率」和「盲腸到達率」是影響大腸癌防治成果的重要因素。邱瀚模說,經過這麼多年,台灣醫師自行回報的盲腸到達率已經從一開始的79%進步到98%,但根據國外研究,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專家,對於5毫米以下的腺瘤,還是有23%的遺漏率,因此,透過AI技術的輔助,將偵測率提高到96%,甚至能瞬間鎖定凹陷、扁平等高度惡性卻容易被遺漏的病灶,可望幫助醫師精益求精,將大腸癌發生降低到趨近於「零」,這是所有醫師的心願。「政府和民眾願意花多少錢,去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這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邱瀚模說,這項即時偵測技術可在檢查同時就偵測並鎖定病灶,以能與現行各廠牌內視鏡儀器相容,不論是在醫院或診所都可應用,不需要更新現有系統或買新機器,希望政府至少能支持這項AI輔助技術應用在糞便潛血陽性者的大腸鏡回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此技術可減少「醫療不平權」,讓每個醫師都變成90分的醫師、縮短醫師成長和學習的時間,提供民眾品質優異的檢查,但就像新藥一樣,新的技術和更好的品質也需要更多花費,需要政府和醫療院所及廠商一起坐下來討論。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表示,會優先在健檢中心導入這項技術,目前正在試算成本及費用,近期就會推出;吳明賢表示,台大健檢也會跟進,費用也應該是外加的。吳明賢說,大腸癌在日本、美國、歐洲都很受重視,台大醫院正與台大癌醫、輔大醫院、彰基、新光醫院進行跨院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前瞻計畫,希望未來能「打進世界盃」。
-
2022-09-23 癌症.胃癌
7旬老婦上腹不適 鼓起勇氣照胃鏡揪出早期胃癌
苗栗縣一名71歲老婦因上腹不適到衛福部苗栗醫院內科門診,肝膽腸胃科醫師以胃鏡檢查,發現她罹患早期胃癌,轉介一般外科醫師接手治療,為她進行次全胃切除及淋巴清除手術,術後已恢復出院,病理報告為第一期早期胃癌,門診追蹤即可,無需後續化療。苗栗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陳世源指出,病患看診時原本表示只是輕微的胃部脹氣,平常沒有會影響健康的不良嗜好,認為只要吃藥治療就好,經醫師說明後,也才願意鼓起勇氣接受胃鏡檢查。胃鏡發現老婦胃體有處約2公分的黏膜異常,配合特殊的窄頻影像系統評估後,醫師懷疑該處黏膜異常可能是癌症,經切片證實確為胃癌,且分類為惡性程度較高的戒指狀細胞癌,另外也發現病患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推測是造成癌症原因之一。苗栗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高浩偉表示,胃癌早期候症狀並不明顯,大多是上腹不適,因此難以跟一般胃部疾病區分,造成胃癌早期診斷較困難。另外,早期胃癌在胃鏡上的特徵也不一定是胃潰瘍型態,有時只是輕微凸起、黏膜異常或破損,此時需要仰賴腸胃科醫師的經驗及特別影像系統輔助判斷,才能抓出病灶。一旦發現是早期胃癌,治療方式主要以切除為主,包括手術切除或內視鏡切除,需經醫師判斷最適合的治療方針,才會有較好的預後。由於胃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建議民眾應了解自己是否有胃癌危險因子,包含男性、年紀超過50歲、抽菸喝酒、肥胖、接受過胃部手術、有胃癌家族史或有胃部疾病(胃炎、胃瘜肉、上皮化生、胃潰瘍或幽門桿菌感染)。另外,煙燻、燒烤及醃漬食物也是可能造成胃癌的風險之一,因此日、韓都是胃癌發生率較高的國家。高浩偉提醒,苗栗以客家美食聞名,客家擅長以醃製方式保存食材,因此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是否有相關症狀。若有腹部不適症狀持續過久沒改善,或50歲以上有胃癌危險因子,應積極接受檢查,不要因害怕檢查延誤病情及治療時機。
-
2022-08-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醫:家族符合3條件風險高
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第3期,抗癌8年,今天病逝。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年輕化多與家族遺傳史有關,若家族中符合3條件風險高,建議提早安排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在臨床上遇到30多歲確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站在醫學的角度,並不會往「生活習慣」或「未及時察覺症狀」等面向分析,應是討論台灣對大腸直腸癌家族史認知不足,甚至可能連臨床醫師對家族史警覺性都偏低。邱瀚模說,據統計,約7成大腸直腸癌屬於散發性,是可以靠中央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預防的大腸癌;其餘3成則是會遺傳的大腸癌,若家族中有好幾名大腸直腸癌患者,尤其有小於50歲年輕病例,個案父母及手足就應提高警覺。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彥年解釋,家族中有多名大腸癌患者可分為2種狀況分析,第一種為家族性大腸癌,研究顯示,當一等親家屬有大腸直腸癌,其他家人罹患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一般人風險若為7%,這類高風險者罹癌可能性攀升至15%。第二種狀況是遺傳性大腸癌,這類患者很多都是Lynch syndrome,也就是中文翻譯的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林奇症候群。這樣的家族需符合3條件,首先是家族三代中有3名以上大腸癌患者,再者是上述病例有連續兩代,最後需至少1人確診年齡小於50歲。陳彥年建議,一等親家族史者,篩檢年齡建議比一般人往前10年,也就是從50歲提前至40歲;若一等親患者屬於年輕型個案,建議家族篩檢年齡為「這名個案確診年齡」往前10年,比如35歲確診,家族成員可25歲起篩檢。若篩檢沒事,未來每5年篩檢一次即可。陳彥年說,據文獻顯示,遺傳性大腸癌約占3%,相信台灣可能沒有那麼高比例,若家族符合Lynchsyndrome的3條件,雖然預防方法及建議大腸鏡檢查年齡較為複雜,但這類民眾不用自己嚇自己,只要盡快跟醫師諮詢,相信專業醫療團隊都可以提供妥善採檢模式。
-
2022-07-23 醫療.懷孕育兒
我為什麼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
什麼是不孕?不孕的定義通常是指夫妻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一年依然沒有懷孕,就稱為不孕症。不孕症並不代表不能懷孕,只是比較不容易懷孕,有時候懷孕是機率的問題,不孕的夫婦多數仍然有機會自然懷孕,但是如果想懷孕且經過一年沒能順利懷孕,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女性如果超過 35 歲,更要積極檢查及治療。女生每個月來一次月經,每次月經週期有可能是懷孕的機會,不孕不是只有女性的問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因此不孕的檢查男女雙方都需要做。人類懷孕的過程是由先生的精子進入太太的體內孕育出一個新生兒,由媽媽的子宮產出,這整個過程有無數關鍵的步驟,只要有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導致懷孕失敗。【延伸閱讀: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凍卵/捐卵、凍精/捐精」你不可不知的資訊一次看懂!】不孕的原因不孕的原因也有很多,以下簡單分為四類來說明:(一) 女性因素1. 排卵功能異常及荷爾蒙失調。2. 子宮頸黏液分泌異常,使精子無法順利進入子宮腔內。3. 子宮腔結構異常,子宮內膜沾黏或功能異常。4. 輸卵管因發炎或感染(感染一定發炎、發炎不一定有感染)造成沾黏或阻塞。5. 腹腔內因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或骨盆腔、卵巢、輸卵管感染沾黏)。(二) 男性因素 1. 精液異常:精子數目減少、型態異常或活動力減弱。2. 睪丸製造精子障礙:有先天性異常、染色體異常、荷爾蒙異常、感染性疾病、精索靜脈曲張、慢性疾病、外傷、環境毒素、睪丸腫瘤、藥物影響等病因。3. 精子運輸系統異常:包括先天性無輸精管症或後天輸精管阻塞。4. 性功能障礙:如陽萎、早洩或無法射精、尿道下裂等。(三) 混合因素即男女雙方皆有一些問題。(四) 不明原因不孕夫妻在接受一定範圍的檢查評估後,仍然找不到特定病因,則可歸類為不明原因的不孕,亦即用現有醫學技術無法輕易診斷的不孕症。找不到原因,並非代表正常。高齡婦女生育能力下降的情況一般也驗不出來,因此 35 歲以上的婦女即使找不到原因,也應積極面對不孕問題。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多數病例經過適當治療仍可成功受孕。不孕的檢查懷孕關鍵的部分就是精子、卵子、及子宮,想懷孕的夫妻要知道為什麼不孕,當然就是圍繞這些問題檢查;精子的部分就是檢查男生的精液,看看精子的數量、活動力、和型態。卵子的部分就是要檢查卵巢的功能、排卵的狀況,這可以經由問診及抽血檢查 AMH 值,而子宮檢查比較複雜,要檢查輸卵管是否正常、子宮有沒有肌瘤、子宮內膜是否異常,因此需要影像學方面包含超音波、子宮鏡、及輸卵管攝影等檢查。另外對於感染、免疫、或者基因染色體等,也在不孕的問題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依照每對夫妻的狀況分析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女性生育力檢查雖然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但許多不孕症的檢查可能費用很高或重要性不顯著,因此在臨床上通常會選擇部分較重要的檢驗做為第一線檢查,再依據檢查結果,決定直接進入治療或做進一步檢驗,最基本的檢驗有:1. 詳細的婦產科病史、月經與排卵狀況、同房情況、生育能力及不孕治療的紀錄。2. 理學檢查:子宮、陰道、子宮頸及生殖器官之檢查。3. 超音波檢查:子宮形態、子宮內膜檢查、子宮肌瘤、卵巢及排卵檢查,近來超音波除了用於檢查外,陰道取卵、植入時對子宮的觀察都很有幫助。4. 卵巢功能的檢查:卵巢卵子儲備的判斷不只是女性生育能力的指標,在誘導排卵中對藥物的種類,劑量與給藥時機都與卵巢反應有關係。 許多檢驗卵巢卵子儲備量是提供不孕治療的第一步訊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月經期間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內有腔濾泡數目(Antral Follicle Counts; 簡稱 AFC)及抽血檢驗抗穆勒氏賀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5. 子宮鏡(Hysteroscopy)檢查:子宮鏡的檢查是利用內視鏡經由陰道經過子宮頸進入子宮腔來探索子宮內的情況,可以看到子宮內是否有子宮內瘜肉,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內膜沾黏等病灶,目前利用軟式子宮鏡可以不需要麻醉在門診直接施行,如果需要手術可以另外安排。6. 感染:梅毒、AIDS 與肝炎要事先檢查,而披衣菌與淋病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披衣菌在臨床上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急性骨盆腔發炎。披衣菌感染會造成慢性子宮內膜發炎,因而降低受孕率也會提高流產率,因此披衣菌的診斷在不孕症中特別被重視。披衣菌的診斷除了傳統用培養的方式檢查外,現在可利用子宮頸及尿道的樣本做檢查,最近還有用尿液來檢查。7. 子宮及輸卵管攝影術(HSG):月經結束後排卵前,將顯影劑注入子宮,利用 X 光放射線攝影,檢查輸卵管的通透性及子宮腔的完整性,並檢查是否有子宮的先天異常。8. 排卵的檢查:利用 LH 的試劑、基礎體溫、子宮頸黏液、黃體素、子宮內膜切片、超音波追蹤等方式來檢驗排卵的狀況。9. 荷爾蒙檢查:AMH、FSH、LH、泌乳激素、TSH、甲狀腺功能。10. 免疫學的檢查:對於女性血清中抗精子抗體的檢查,或檢驗子宮頸黏液與精子的抗體。曾有報告指出,有 29% 的重複性流產有自體免疫的問題。11. 同房後試驗(PCT,Postcoital test):禁慾 2 天,排卵前盡量接近排卵時檢查,檢查前夜與丈夫同房,子宮頸黏液必須在性行為後 9-24 小時檢查。觀察其量、形狀及粘液粘性(spinnbarkeit),並在高倍鏡下觀察可動精子。12. 腹腔鏡(Laparoscopy)檢查:以腹腔鏡進入觀察子宮、輸卵管、卵巢,並同時以藥劑打入子宮,觀察輸卵管的通透性,並觀察腹腔是否有沾黏,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延伸閱讀:如何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專家告訴你高懷孕率的密技】男性生育力檢查不孕的檢查,男女都一樣重要,然而與女性相較,男性的檢查單純許多,除了基本理學檢查外,大多數的男性都可以透過精液檢查來判斷生育能力。男性不孕則以不明原因的精子數量不足為主,有部分可能因為陰囊靜脈曲張、感染、服用藥物或物理性傷害,部分可能是先天的缺陷。男生的生育能力雖然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不如女性明顯,因此經常可以看到,50 歲以後的男性依然很容易可以當爸爸。男性不孕問題,大部分可處理近年來生殖技術進步,即便射精後沒有精子,只要睪丸仍在製造精子,經由睪丸取精再利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方式,依然可以達成受精懷孕的目的。因此男性不孕的問題除非完全沒有製造精子,否則大部分都可以處理。如果要能正常受孕,在男性的評估項目,包含基本精液檢查、精子染色體、精子功能、精液射出功能,男性不孕的診斷,絕大多數都是經由精液檢查發現不正常。檢查項目繁瑣,就不在這裡贅述。我們有許多位被判無精症的男性,藉由手術,在副睪或睪丸找到精子,最後懷孕成功的案例。所以,男性的不孕問題處理起來簡單,大致可獲得解決!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輕鬆自在.凍齡懷孕:想孕、不孕、懷孕》
-
2022-07-13 醫療.消化系統
宿便可達3公斤!醫師教6招改善便秘、宿便及預防大腸癌
宿便是許多民眾日常困擾的問題,除了站上體重計數字較不好看之外,其實也影響著健康。國泰醫院消化內科江技坤醫師呼籲民眾日常也要注意宿便對人體的影響,可透過生活型態調整進行改善,也可以尋求醫師協助,以減少糞便滯留過多造成健康危害的可能。 宿便竟可達3公斤或更多?!醫:人人都有,只是糞量不同。江技坤醫師表示,宿便每個人都會有,不論是1-3天一次正常排便、便秘、腹瀉,糞便經大腸到直腸然後排出,直腸排的會較乾淨,大腸過程較多曲折且有皺褶,時間較長或甚至到便秘的會更多些,差異在量的多寡,視個人情況較多的也可能約有3公斤左右甚至更多。 宿便雖每個人都會有,但是像便秘、大腸長出如小凹槽額外空間易卡糞便的「大腸憩室」等族群,量自然就會比較多,等同於身體累積的廢棄物、毒素較多,長期下來除了影響體重數字,腸道健康、腸道菌叢生態自然也更容易受到影響,人體集中於腸道較多的免疫力也容易受到波及,形成腸道慢性發炎、身體慢性發炎、甚至是大腸瘜肉、大腸癌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來得高。因此不論排便是否正常、便秘與否,都呼籲多重視透過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清潔宿便。6招改善便秘、宿便防腸癌,醫:上班族久坐不動是大忌。改善便秘、宿便,江技坤醫師建議應檢視日常纖維是否攝取足夠,高纖飲食有助排便更加順暢,宿便自然也較少。許多民眾常會和醫師表示「有阿,我平常都有在吃菜阿。」,但其實蔬菜的纖維量也視種類有所不同,像是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空心菜等深綠色是較多也較為推薦的,而高麗菜、萵苣、娃娃菜等顏色較淺的普遍較少。 另外,水分攝取足夠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水分缺乏糞便自然也會較為乾燥,卡便的情況也較容易發生,建議每日至少20000c.c.,許多人一日根本喝不到這個量,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飲食方面也可以適度補充益生菌,幫助腸道菌叢健康,藉此改善。 除此之外江技坤醫師也建議養成運動習慣,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並行為佳,有氧運動可慢跑、游泳、單車、跳繩等,一周建議3次,一次30分鐘,若想進行溫和一些的也可以快走,時間延長到40-50分鐘。 重量訓練除了一般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可間接幫助到腸道,也可以進行更直接影響排便順暢的深蹲,深蹲可訓練到骨盆底肌,此處肌肉發達自然也有利排便。不過最重要的是,挑一個自己喜歡、能接受、可以持之以恆、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此才能真的長期維持習慣。 相反的,應盡量避免久坐不動,久坐不動又缺乏運動,腸道也會變得緩慢不利排便,是普遍上班族便秘的大忌,這點也需留意。 改善宿便也可以尋求治療,避免自行用藥徒增風險!江技坤醫師表示,若真的自覺常便秘較嚴重、宿便可能較多,也可以尋求醫師協助,經檢查可透過藥物清除宿便,除了緩瀉劑、軟便劑、以甘油等方式灌腸外,也包括提供帶有膳食纖維的藥物幫助補充藉此改善,視個人情況及需求,選擇方向非常多,可與醫師討論。 不過相較之下,民眾日常自行使用各類藥物、保養品等試圖促改善排便就較不建議,除了可能吃下不明藥物增加對健康不可控的風險,可能傷腎、傷肝、增加其他疾病風險之外,也有可能吃到不具改善作用的營養品,徒增身命財產或實際財產的耗損風險。另外,若長期使用,也可能因身體形成依賴而失效,使得腸道真的「懶得工作」,當停下服用後便秘問題恐怕更加嚴重,建議還是尋求醫師協助並諮詢為佳。 排便異常等4情況盡早檢查,以利及早揪出腸癌及早治療!也提醒,若是有出現異常症狀,那就真的建議盡速就醫了,江技坤醫師指出,像是已經有一段時間排便習慣明顯改變,例如便秘變成腹瀉或腹瀉變成便秘,以及在沒有減重、節食的情況下體重不明減輕,時常有頭暈、疲倦等貧血症狀,或甚至出現血便,這些都是腸癌可能出現的症狀,特別是血便。建議作個大腸鏡檢查、糞便潛血檢查進行確認為佳。 《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痔瘡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醫推6類食物防痔瘡!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5-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想要做好防疫對抗疫情,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建立起自身的免疫力更是重要!今天就讓林凱信醫師,和大家介紹排毒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腸胃道,讓我們一起顧好腸胃道、提升免疫力。腸道的免疫系統佔人體總免疫細胞 7-8 成,若有發炎現象導致內膜增生,就會長出瘜肉,不過長瘜肉 就會得大腸癌嗎?林凱信醫師分享,大腸癌大多數是由腺瘤性瘜肉演變而成,這邊也列舉 5 個大腸癌容易找上門的族群,讓大家都可以替自己與家人朋友多留意。1.重度肥胖者2.有抽菸、喝酒習慣者3.愛吃紅肉、加工食品者4.有家族病史者5.五十歲以上的長者林凱信醫師也提醒,無論你是否為危險族群的其中一員,都務必要確實掌握以下的預防指南,並且定期篩檢,才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唷!6招預防大腸癌一、減少吃「隔夜菜」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許多大腸癌友在罹癌前,會食用反覆加熱的剩菜剩飯,並且用餐時間不定時,破壞腸胃道菌叢數平衡,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二、養成健康排便習慣注意排便時間是否落在 1 天 3 次到 3 天 1 次,上完廁所後也應該要多檢查糞便顏色與形狀是否異常。三、多吃高纖蔬菜少吃紅肉、加工肉品,並且多攝取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花椰菜、橘子等,稀釋致癌物之外也能促進排便,減少致癌物與腸壁的接觸機會。四、定期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家族病史,都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因為運動可以促進大腸蠕動,有效排出、代謝體內廢物,若你是 50 歲以上無症狀者,應每 5 年做一次全大腸鏡檢查,且每年做糞便潛血反應檢查。五、定期腸道淨化除了定期健檢,我們也能選擇透過腸道淨化療程,全盤性的了解腸胃道的狀態,例如消化吸收功能是否異常,或是腸內菌叢的生態等,定期排除腸道累積的廢物,確實守護腸道健康。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4-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38歲賴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且自律,不菸、不酒,數月前下腹悶痛以為致消化不良,直到近期血便就醫,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合併多處轉移,醫師提醒民眾,大腸癌初期沒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是中晚期,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說,大腸癌已連14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據統計顯示,大腸癌雖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國內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由於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因此建議,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他指出,臨床就發現不少三、四十歲患者求診,以這名年輕患者為例,平時飲食及作息都十分自律,手術後,病情穩定控制中,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建議民眾有症狀務必盡早篩檢。林敬淳說明,腸癌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大腸癌及直腸癌等,早期大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其治療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然而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甚至出現遠處轉移的情形,凸顯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林敬淳提醒,大腸癌腫瘤或是瘜肉,有機會受因糞便摩擦而流血,因此可透過檢查,揪出肉眼看不見的血液;目前國健署便補助50歲到57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免費檢查,一旦檢查結果出現陽性,可進一步再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確認是否罹癌。他建議,民眾本身若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或者排便、飲食習慣不正常等情形,可以透過癌症篩檢或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若早期發現及早處理,可降低七到九成以上轉化成大腸癌的機率,平時則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類,幫助身體排便順暢,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
2022-04-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胃造口與我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鼻咽癌」。今年二月介紹「透視攝影導引胃造瘻術」時,我們曾邀請病人與家屬與我們分享使用這種胃管的心得。有位病人寫出一篇非常詳盡的罹患鼻咽癌的親身體驗,經得他的同意,當時只節錄部分,而這次終於有機會登出他的全文。這次還邀請一位資深血液腫瘤科醫師解釋鼻咽癌的臨床症狀表現,以及介紹目前常用的化學藥物療法與其副作用。另一位資深放射腫瘤科醫師,則由正常的吞嚥步驟,談到放射治療對頭頸部癌症病人的影響以及需要注意的生活細節。希望這種由病人的現身說法,加上該病專科醫師的解釋,可以使國人對這台灣常見的疾病更加了解。我1973年出生,是鼻咽癌生存者,現在使用胃造口於生活中,後面是我的胃造口生活分享。我是2004年發現頸部有腫塊,發現的是家人。當時坐在家裡客廳看電視,家人發現頸部有腫塊,觸摸後又不會疼痛。家人覺得不好建議我去檢查,我自小就有鼻子過敏反應,早上起床一定噴嚏打不停,晚上常鼻涕逆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咳嗽而晚上睡不好,所以在脖子發現腫塊前。我已經發生中耳積水不退的症狀(腫瘤塞住耳咽管導致耳朵分泌物無法排出),一開始只以為單純積水,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抽水後,隔天又有水積累的狀況發生,恰巧當時正是SARS在台灣造成肆虐,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鎖時期,所以不覺是緊急事件沒有很積極求醫。脖子腫塊出現後,我到署立仁愛院區去檢查,醫生內視鏡檢查時發現有腫塊,於是當下安排做切片,此外發生一段插曲,我先前健康狀況一直穩定,頂多偶感風寒看看家附近診所、拿拿藥,鮮少出入醫院,對醫院流程不甚清楚以致發生烏龍事件。鼻腔切片後我以為等看報告時才收費,便離開醫院,隔了七天都沒收到任何通知,打去醫院問才發現因為沒繳費,所以切片沒有送檢驗,才急忙重新切片檢驗,一週後門診看報告時,被醫生請上座,很慎重要跟我說結果,當下心裡嘀咕,不會是不好的結果吧?頂多是癌症唄!隨後醫生讓我不要緊張激動,最後宣布切片檢查結果是鼻咽癌,其實當下我沒有很震驚,只是想,真的如心裡所猜想最差狀況(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知者不懼),後面與家人討論後選擇至醫院治療,最終確認是鼻咽癌第三期接近第四期,後面在醫師的專業治療下,我在一年治療後康復,並回歸一般生活。康復後生活逐步恢復正常,一開始除了口水少了需要常補充水分,吃東西也要多搭配湯品外,沒什麼不便之處,隨著癒後時間越來越長,當初放射治療前醫生說明的後遺症影響也隨時間增大。我大約在2016年開始發現喝水與吃東西容易嗆到而且頻率越發頻繁,對應措施就是吃飯速度放慢,我從小吃飯速度快平均一餐大概15至20分鐘用完,到後來我吃一餐要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因為用餐速度太慢導致後來我只好減少攝取的量,來符合一般用餐時間,後面開始發生一些狀況,如吃得少體重當然一直掉(我療程結束是77公斤,後來一直維持在70至72公斤左右,後來進食少了,體重最低到58公斤),另外水攝取少,我也迎來人生第一次的舍利子(腎結石),其實最嚴重的是我開始發生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就是吃東西喝東西時,因為吞嚥能力不好導致食物、飲料跑到肺部引起發炎,原本好發於長輩甚至造成死亡(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就是喝牛奶造成吸入性肺炎引起併發症才過世)。最嚴重一次是2017年我跟朋友到馬來西亞旅遊,最後一天行程喝肉骨茶當下就嗆到,結果我是在返程班機上發燒(還好當時還沒有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不然我連飛機都上不了),落地後在朋友協助下是坐輪椅推著過海關,立即返回醫院急診並住院,治療五天後才出院,後續又發生幾次類似狀況,終於在醫師建議下安排進行胃造口安裝。我應該屬於反應遲緩的人,其實一開始醫師建議我裝胃造口,我心裡還有些猶豫,後來醫師為了我從國外回來隔天立即為我處理的推力下,我才同意進行手術安裝,本以為要花一點時間,沒想到過程不超過三十分鐘,我整個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流程就結束,後面住院三天是術後觀察及護理方面的維護教育,在醫師與護理師評估我可以自己灌食,且能維護清潔傷口後,便出院恢復原本的生活。其實現在想起來應該感謝醫師的專業建議,因為比起鼻胃管胃,造口更容易維護,而且不會像安裝胃造口而不敢外出,也不會造成鼻腔的不舒服,這些都是自己事後搜集資料並實際使用後才有深刻體會。接下來就是我的使用心得,與有相同需求的朋友分享。胃造口其實是為進食困難的人除了鼻胃管外的另個選擇,早期健保沒有補助,費用比較高,現在健保補助,每半年換一次就可以,與鼻胃管不同,它是透過透視機器導引於胃部打一個小洞放入灌食管與餵食口即完成,而且因為在腹部,所以穿上衣服幾乎看不出來,不像鼻胃管整個明顯。加上半年才更換一次更換頻率比鼻胃管低,使用者不用忍受鼻胃管更換產生的鼻腔不適等狀況,現在歐美地區灌食患者的主要選擇。一開始當然是有些不習慣,腹部卡了跟管子,飲食也與以往完全不同,現在全部經由管灌處理,還好住院期間護理人員耐心的教導,並帶領我與家人學習如何照護造口處的衛生維護,其實只要用棉花棒沾酒精或碘酒幫造口處消毒清潔,並注意保持造口處清潔乾燥,不要拉扯到管線就可維持。管灌時注意不要有渣滓殘留在管子裡,保持管子的通暢,就能維持日常生活。另外因為腹部有傷口所以水下活動要避免,泡溫泉可以請不要太頻繁且每次時間不要太久,造成傷口感染。我自己也發生過一些狀況跟大家分享,狀況一是胃造口處有瘜肉,因為是管線與傷口,雖有固定但日常活度難免造成摩擦,有時候傷口會產生瘜肉,我一開始沒有,到了第三年開始,第一次傷口邊緣有瘜肉產生,原本以為是發炎趕快掛急診回去請醫生檢查,醫生檢查後說明這只是傷口與管線摩擦造成瘜肉,只要沒有流血並疼痛,持續日常清潔消毒是無大礙,若覺不美觀心裡過不去再用雷射燒灼去掉即可,當下選擇和平共處,等到下次更換胃管時就神奇消失了。狀況二是接口損毀,我睡覺時一般是仰著睡,但有時因為鼻塞等因素我會側睡,可能是姿勢變更時沒有注意灌食的接口,時間久了接口就被我壓裂,有天我因為騎機車停車為了挪空位搬機車時手頂在身體上把我的餵食接口壓斷,當下胃裡裡的胃液、水順著管子往外流,整個人腹部至腳都濕了,最後也是回醫院急診更換接口。狀況三是胃管掉到十二指腸,這個跟當初護理人員教導我要量測管路長度有關係,我一直覺得納悶,為什麼要量測管路長度,後來透過切腹之痛終於了解,我到第四年有天發現灌食後肚子好像消化不良整個胃不舒服,甚至胃痛,飲用水灌食不會灌食配方食品時才發生,本以為是食品問題,更換了兩三種都不見改善,後來回醫院做檢查照X光,發現是腹部胃管尾端掉到12指腸,腸道受不住營養品的油膩才會產生疼痛,這時護理人員問我:「你的管線長度呢?」才知道原來這個是避免管線沒有固定好,或是活動早上改變造成管路變化,神奇的是這個在我造口生活裡發生了兩次,第二次我就警覺趕快回醫院請醫生檢查處理,第二次還因此急診重做造口手術更換管線。經過這段時間的胃造口生活,我自己的體認是胃造口比起鼻胃管來說進食比較方便,自己一個人就可以處理不用麻煩家人,胃造口在腹部,衣服穿著掩蓋就不明顯,不像鼻胃管整個裸露,出門都還怕嚇到路人,對自己的社交生活影響比較小(自己臉面比較掛得住)。胃造口半年才須更換,而且每次只花30分鐘左右,相對鼻胃管更換頻率低很多,每次更換也不會不舒服(畢竟有麻醉)。傷口維護上其實也是自己就能處理,傷口的清潔消毒與保持乾爽,這個自己就能處理不會造成家人額外負擔,我自己本身在術後跟朋友出國了兩次,2018到泰國旅遊、2019到韓國旅遊帶著營養品與灌食針筒及消毒清潔工具,兩次旅程都很順利,平時稍留意一些細節就不會對日常生活有太多干擾,我認為自己進行胃造口決定是正確的,如果未來有朋友面臨跟我一樣抉擇,我會推薦選擇胃造口代替鼻胃管。
-
2022-04-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為維護國人健康,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阻斷癌症的發生或惡化。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 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依據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出現3大症狀立即檢查!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呼籲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腸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達9成,四期已非末期別放棄! 一旦確診,早期治療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為晚期腸癌亦不要灰心。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 。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之醫學中心,呼籲患者應積極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依照目前健保規範,大腸直腸癌患者於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兩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越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最長。 防疫也要防癌,腸癌篩檢、治療不能拖! 受新冠疫情影響,除了民眾篩檢意願降低,臨床上也發現約2成患者的治療時程亦有延誤。張世慶教授表示,近兩年門診觀察,腸道阻塞與破裂就醫的患者,以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推測主要原因為民眾懼怕感染新冠肺炎而不敢就醫,即便出現症狀也選擇隱忍,直到病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願意就診。 因疫情不敢前往醫院,婦腸癌拖延治療結果… 黃聖捷醫師分享,診間一名57歲女性患者,原先為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過多次電療、化療後再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後續僅需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與定期追蹤即可。然而不幸的是,追蹤期間正逢本土疫情最嚴峻時期,患者心生恐懼而無定期回診,直到有一天發現肛門與會陰部外流出黏稠分泌物與組織液,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緊急就醫診斷後,腫瘤復發且從肛門口突出,如此一來不僅前面的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防疫也要防癌,疫情期間醫院都有良好的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己的健康。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如有異常,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請務必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防腸癌定期篩檢、追蹤是關鍵,頻道《iCare愛幫忙》助防癌! 在腸癌的預防與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與追蹤,楊純豪理事長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多樣、網路資訊龐大,患者較難全面性吸收或於回診時詳細詢問。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度推廣,為腸癌患者服務的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於下半年上線,化身病友貼身小秘書,其功能包含:就醫提問單、保單試算、腸癌照護攻略,以及在治療旅程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等,期望藉由此醫病共享決策的輔助工具,提供癌友更多照護秘訣,讓醫病雙方於看診時可更充分溝通。 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微創中心主任陳宏彰醫師也呼籲,不幸罹患也不要氣餒沮喪,現今已有許多治療武器,配合醫囑、治療不中斷是首要之道!除了醫師專業治療,患者間抗病經驗交流與心路歷程分享,也是抗癌重要動力之一,鼓勵癌友可多參加病友團體活動,一起攜手勇敢面對! 《延伸閱讀》 .防便祕、大腸癌、護血管!膳食纖維營養師4招簡單吃滿。 .30歲男腸阻塞竟大腸癌末期!標靶藥縮小腫瘤救回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25 養生.聰明飲食
比起營養,吃早餐其實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日本醫學教授:早上2個小習慣讓身體變健康
改變早上的「一個」習慣,一整天就會改變!為了「放慢腳步生活」,首先要注意的是早晨的生活方式。你平常都怎麼度過早上的呢?應該有很多人的早上除了忙還是忙,總是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度過吧。有人說,「早晨的一分鐘相當於中午的三十分鐘」,可見早上是多麼地忙碌。但是對自律神經而言,最應該避免的生活習慣就是「慌慌張張地度過早上」。因為一起床就手忙腳亂,忙東忙西的話,交感神經就會開始活躍,副交感神經馬上就不運作了。身體在我們睡覺時,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身體是以這樣的狀態迎接早晨的。好不容易經過一夜好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得到提升,但一到早晨就開始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就會瞬間下降。老實說,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早晨本來就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就算什麼都不做,副交感神經活性也會慢慢下降,交感神經會上升。因此,這時候就必須特別注意。為了放慢腳步生活,「自律神經的轉換」不應太過急遽地進行,最重要的是,「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聽起來好像很難,不過這裡其實僅需注意一件事:只要悠閒地、慢慢地行動就好。慢慢起床、慢慢洗臉,吃早餐、刷牙、上廁所、換衣服,不管做什麼都慢慢做,然後,邊喝咖啡,邊慢慢地看三十分鐘的報紙。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就是讓自律神經順利切換的祕訣。如果你總覺得「早上就是忙,沒什麼時間」,那也不用所有的動作都放慢速度做,但最少希望你能導入一個「緩慢行動」:只有刷牙慢慢刷,只有換衣服慢慢換,或是在家裡的走廊上慢慢走,什麼都可以,反正請把「放慢腳步」帶進忙碌的早晨吧。這種「近似拖拖拉拉的緩慢意識」能讓身體恢復,使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當然,最理想狀況是有「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不過假使做不到,只要能改變為「緩慢意識」,即使一點點也好,自律神經就會獲得調節。請一定要試試看。失敗的「早晨」,帶來失敗的一天人們常說「早晨的生活方式將會決定一整天的狀況」,這在醫學上來看也是如此。我們的身體在早上的時候,會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而後的一整天,幾乎都會持續處於這樣的狀態,直到晚上,副交感神經才會再慢慢活絡起來。雖然每天可能會有些許不同的變化,不過大致上整個流程是這樣的。也就是說,早上的時間手忙腳亂的話,副交感神經會瞬間被抑制,如此一來,那一整天下來,副交感神經就可能都沒什麼機會恢復了。而持續興奮、緊張的狀態,會讓那一整天的血流不順,當然也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判斷力遲鈍。為了避免度過這樣失敗的一天,「早晨的生活方式」就顯得很重要。放慢腳步、優雅地度過早晨,讓「副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慢慢地、慢慢地(真的非常緩慢地)轉換成「交感神經活絡」的狀態。而象徵這個行為的正是「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或是「早晨的緩慢意識」)。早上的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請務必實踐「緩慢的早晨」,跟「忙碌的早晨」說再見吧。三餐的目的,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道」和度過早晨的方式有關,接下來,來談談關於早餐的事。早餐,從很多角度來看都很重要,不過在本書中,將把重點放在「開啟腸子的開關」這個部分。先前已經說過,早晨是從副交感神經活絡轉換為交感神經活絡的時間點;此外,也曾在前言中講述過,內臟(腸子)是在副交感神經活絡時才會積極運作。如此說來,是不是表示,當我們睡覺時因為副交感神經較為活絡,所以腸子就會努力工作呢?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唷!理由很簡單,因為睡覺時沒有「刺激」。腸子是個很有趣的內臟器官,只要稍微給予刺激,它就會有所反應。即使在動手術時,只要輕輕敲腸子,它也會開始蠕動。也就是說,腸子必需要有適度的刺激。在受到適度的刺激後,腸子就會開始積極工作,製造出優質的血液,再把血液運送到全身。這是其整體的運作機制。早餐,正是一個刺激。早餐,扮演著啟動腸子開關的角色。所以早餐一定要吃。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就如同人們常說的那樣,早餐確實有「補充一整天能量」的功能。不過,只要不是在上午就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人,早餐其實沒有必要吃太多。以我自己來說,雖然我從一早開始就要動好幾個手術,但我的早餐並不會因此吃得特別多。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頂多吃個香蕉、優格和一片吐司而已,然後就是實踐「悠閒緩慢的三十分鐘早晨」,慢慢喝杯咖啡。只吃這樣,營養也很夠了。反正,早上最重要的目標只是「吃東西」。請特別留意這點。現在已經有好好吃早餐的人,維持現狀就可以了;如果是沒吃早餐但吃很多午餐的人,那麼希望你能稍微改變,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就算只吃一根香蕉也可以,吃點早餐,然後午餐不要吃那麼多。為了要讓優質的血液可以運送到每個細胞,或是為了調節自律神經的平衡,飲食的基本原則是「適量規律」。吃早餐、午餐、晚餐這三餐,雖然也有「吸收營養」的目的,但把它想成是「為了有規律的刺激腸子」會更好。在現今人們的飲食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可能會營養不均,但絕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大家真正的飲食問題,是在於「沒有採取可調整腸內環境的飲食方法」。所以,為了開啟腸子的開關,早餐、午餐、晚餐都要有規律地吃。而替「飲食規律」打頭陣的就是早餐。量少也沒關係,但一定要吃點什麼東西。書籍介紹書名:慢一點,小林弘幸的究極健康法:每天15分鐘的神奇改變作者:小林弘幸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5/01作者簡介/小林弘幸(Hiroyuki Kobayashi)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1960年生於埼玉縣,1987年畢業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部,1992年於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所(小兒外科)博士課程修畢後,先後任職於倫敦大學附屬英國皇家兒童醫院外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附設醫學研究中心、愛爾蘭國立醫院外科,之後歷經順天堂大學小兒外科講師.副教授,現為醫學部教授。從事外科.移植外科、免疫、內臟、神經、水、運動飲料的研究長達20年以上,深深體會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平衡的重要性。著有《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如何整頓自律神經、消除焦慮》、《不可思議的3行日記健康法:每天10分鐘,拯救失衡自律神經2週見效!》等暢銷書,也活躍於《全民家庭醫學》(朝日電視台)、《世界最想上的課》(日本電視台)等眾多媒體中。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2-03-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我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她是一般上班族,因為子宮內膜癌就診,婦產科檢查出她帶有HNPCC家族突變基因,將她轉到我的門診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了大腸癌。 大腸癌切掉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事隔五年定期追蹤做電腦斷層時,發現了胰臟癌。也就是說,她因為家族基因得到三種癌症,但不是轉移,因為三個癌症都是原發,幸好早期發現,多是第一、第二期,存活率比較高。這是病人自己有健康意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例子。現在她活過了十五個年頭,至今生龍活虎,差不多五十歲了。 早期篩檢的好處,需要不停宣傳。國人比較常罹患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大概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大概八二%,三期大概六九%,四期大概十二%,早點治療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之前政府一直推廣有家族病史的人免費做大腸鏡,我有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單純因為女兒罹患大腸癌這個家族史前來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直腸癌,檢查後就切掉,至今十多年沒有復發。她的女兒是三十多歲時得到大腸癌,只是發現得太晚,開刀發現淋巴腺三十八顆腫瘤中就有三十七顆是陽性,後續治療的難度完全不同。 根據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篩檢數據來看,固定兩年做篩檢的人口只有四○%,五十歲以上接受篩檢的人口只有六○%,很多人不在意早期篩檢。其實當篩檢比例達到六○%,癌症死亡率可減少三六%。而且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大概七成以上都是早期,第一期、第二期或是零期的,第四期大概只有七%,如果是一般非定期篩檢的病人,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的比例高達二○%,甚至二五%。 以篩檢比率來說,目前還有四成的空間要努力。如果四十至五十歲的人都能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檢查,有家族史的人再提前檢查,相信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會再降低。 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 從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二○一六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七個大腸癌症患者,超過第二名韓國的四十五個;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則是第五名。儘管人數有點出入,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五名,還超過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有人將大腸直腸癌稱為富人病,通常是吃得太油膩,造成膽固醇和血脂肪太高,換句話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紅肉攝取量大增,加上青菜吃得少,運動少,以及抽菸又喝酒。 現代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醃肉、加工肉品、毒油等,尤其外食族很難控制或了解商家用油品質,有些店家使用回鍋油,油都變黑了,形成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除此之外,我也建議盡量不要食用再製品。 美國政府曾委託一位教授研究牛肉與疾病的關係,發現牛肉所含的油脂形成的脂肪膽固醇進入人體,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攝入膽固醇脂肪愈多,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愈大,因此他的結論是建議不要吃牛肉。 喝酒也會引起大腸癌,尤其是啤酒。酒一進入體內,酒精去氫酶會分解成乙醛,再被醛去氫酶分解成乙酸排出去,乙醛對大腸是有毒性的。大部分的乙醛去氫酶存在肝臟及小腸,較少在大腸,所以酒進入人體在小腸就大部分消化掉了。一般人喝啤酒都是大杯、大杯喝,一下子沖到直腸去,因為量大、沖下去的速度快,大腸的乙醛去氫酶量少,乙醛因而堆積在大腸,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喝酒、抽菸都可能引發大腸癌。 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家族性病史與遺傳基因 大腸癌患者有少數屬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比例約一%,就是患者腸子裡大概有上百顆大腸瘜肉,這類病人帶有一種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帶有APC基因者,可能十多歲開始長瘜肉,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如果置之不理,根據統計,大概三十八歲左右就會變成癌症,建議在二十歲左右先做大腸鏡檢查,確定有多發的瘜肉後,做全大腸直腸切除與迴腸袋肛門吻合術。研究顯示,如果不治療,可能四十三歲前後離世,所以我建議要早一點檢查、治療。 我有位病人就是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十幾歲時確診。她兩位哥哥都做了手術切除。我們等她二十多歲時做大腸直腸切除術及迴腸袋肛門吻合術,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預後很好。 家族史的大腸癌有好幾種,其中一種HNPCC,就是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直腸癌。如果兩代當中有三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兩個人是一等親,三人之中有一位小於五十歲,就可稱為HNPCC家族。這種癌症比較早發,後來發現其他癌症也和這個基因有關,是基因修復錯誤所產生。 除了大腸直腸癌症外,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腎臟癌、胰臟癌,甚至腦癌,都可稱為HNPCC家族相關癌症,也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現今有新的Bethesda Guideline,可謂廣義的HNPCC家族。如果檢測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八成,也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 美國有位醫生在小鎮執業時,一位婦人前去看病,每次都提到她將來會死於大腸癌。醫生覺得很奇怪,她怎麼可能知道?於是問她:「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得病?」她回覆:「因為我家族很多人都死於大腸癌,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會死於大腸癌。」 由於這位患者反覆宣稱自己是癌症家族的一部分,醫生開始朝遺傳性癌症潛心研究,終於發現HNPCC基因和癌症的關係。後來遂以醫生的名字亨利.林奇(Henry Thompson Lynch),將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稱為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用糞便篩檢則相對經濟,篩檢結果有問題,再做大腸鏡。不過糞便篩檢並非百分百沒問題,有時會出現少數偽陽性及偽陰性,所以提倡五十歲以上至少做一次大腸鏡,若在照大腸鏡時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 大腸癌在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是發生的高峰期,現在健保給付糞便潛血篩檢是五十至七十四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以後五到十年做一次;假如發現瘜肉,就要再提早一點。一般來說,大腸癌約九五%都是從瘜肉轉變而來,如果增生性瘜肉是良性的,不需切除;如果是腺性瘜肉,建議拿掉,以防將來變成癌症;絨毛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大腸癌,有時會長得大一點,愈大代表惡性機會愈高;其次則是腺性瘜肉。 我有一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做婚前體檢而發現大腸癌,手術切除至今十五年,育有兩個小孩,身體狀況安好,保持定期追蹤。所謂真正的早篩就是希望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病況。 那麼有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以左側大腸癌來說,因為離肛門近,一出血就會發現,痔瘡的血是鮮紅色,如果是暗紅色、帶黏液的血,或糞便裡面有血,多半是大腸出血。 癌症長在左側大腸會刺激直腸,患者會一直想大便,可是如果腫瘤大到引起阻塞,則有一種解不出大便的感覺,我們稱為「裡急後重」,就是想大便又解不出來。左側大腸癌是痛在下腹,右側大腸癌通常痛在上腹,痛的位置不一樣。左側大腸癌的大便習慣改變、出血症狀會比較明顯。右邊大腸癌因為出血經過很長一段距離,排出來已經看不見,肉眼不容易判斷,只有檢驗大便會有潛血,因為這種出血是長期慢性流失,會產生貧血症狀。很多右側大腸癌的病人,容易全身疲倦、頭暈、臉色發白,檢查後才發現貧血,但有時會誤以為是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反而延誤了治療。 此外,十二指腸潰瘍也會造成貧血、大便潛血及上腹痛,所以這些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這個時候照胃鏡,患者正好又有潰瘍,很可能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 所以我們一直宣導,貧血一定要做大腸鏡,不能只做胃鏡或者給予鐵劑治療貧血,如今這種延誤診斷的現象已經愈來愈少。同時,右邊大腸因為比較寬,腫瘤要長得比較大才會產生阻塞現象,診斷時多半可以摸到硬塊。右側大腸癌的常見症狀有:摸到腫塊、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貧血,還有大便潛血,這些都是必須注意的狀況。 活下來需要更多的信心和準備 我有一位病人,八十歲時檢查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因為肝臟已有多處轉移,外科無法切除,改用標靶及放射治療大腸癌部位。三個月之後,因為肝臟還是沒辦法切除,繼續用放射治療肝部病灶,並施打標靶藥物。現在有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能夠精準照射,照完之後三個月評估發現,還是無法切除,再打三個月的標靶,前後超過九個月。九個月之後評估發現腫瘤縮小了。於是我們決定把大腸切掉,肝臟也切三塊下來,結果大腸和肝臟切下的標本,統統找不到癌細胞了。 這是一個奇特的案例,患者剛就醫的時候,沒有辦法切除肝轉移的大腸癌,療程結束卻完全不存留癌細胞。在以前年代,八十歲的老人家根本不敢想像又做化療又做放療,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外形瘦瘦小小的,居然能夠撐過放療、化療和大手術,真的是非常配合。至今開完刀兩年多了,沒有復發。 我在看診時,常常遇到許多病人提出治療之外的疑問,像是醫療費用。年輕時買保險的確有幫助,譬如防癌險和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 會這般建議是因為,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新的治療及藥物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或是有給付時間的限制。我有一位大腸癌症病人發現肝、肺轉移,因為早年買了較周延的保險,每次住院有六萬元醫療給付,各項治療及藥物的使用較不受限制,如此活了八年,幾乎是與癌共存的境界。一般人如果沒有醫療險,就不太可能負擔這麼久的藥物治療。 此外,人工肛門也是很多患者的疑問,害怕做,有時候又不得不做。事實上人工肛門很好照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很多病人做完人工肛門照樣上班,幾十年都沒有影響,每天只要灌一次腸就好,比有些人便祕還好解決。 有些人因為誤解、不了解,堅持不接受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性命難保……我真心希望大家能接受醫生的建議,不要因為害怕而錯失治療良機。 大腸直腸癌3個提醒 提醒1: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提醒2: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提醒3: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今周刊出版,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1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大號完擦到衛生紙全白才乾淨?醫:擦太乾淨反而會有這症狀
一名網友表示,每次上完大號,擦屁股都擦不乾淨,常常一擦就是「1小時」,困在廁間很痛苦,甚至有時褲子脱下來時,發現有「糞液」殘留在內褲上,以為是大便沒大乾淨,但蹲了廁所卻還是上不出來,很是困擾。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孫文俊表示,「上完大號不用擦太乾淨,反而變成肛門搔癢症。」從便便擦不乾淨 看出身體警訊該名網友排便後一直擦不乾淨、甚至平時還有糞液流出,是否代表身體傳出警訊?對此孫文俊表示,以兩大方面來看,第一可能是糞便沒有排乾淨,也會有「裡急後重」之感,這有可能是蔬菜纖維攝取太少,引發便秘,也有可能是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使糞便水水軟軟的,從肛門口流出,或者是走路時肛門受到摩擦,就會看到底褲有糞液殘留,不過嚴重則可能是因瘜肉、腫瘤導致,才會呈現一直想排便卻上不出來,建議民眾可以進行大腸鏡檢查。第二,其實肛門內的皺褶面非常多,或者有些人肛門週邊會有許多體毛,這都會造成糞便殘留,因此擦不乾淨是很正常的,不過孫文俊認為,拿衛生紙一而再、再而三地擦拭,追求「衛生紙全白、沒有一點顏色殘留」是不切實際的,過度的清潔會使肛門乾燥進而搔癢,一旦發癢用手抓撓,反覆交替反而會讓肛門抓破受傷,甚至會引發感染。另外,痔瘡或是肛門廔管因分泌物會流出,也會導致肛門有不乾淨之感,建議要就醫檢查,接受治療。最佳清潔肛門方法 免治馬桶、純水濕紙巾孫文俊表示,如果擔心衛生紙清潔效果不高,最佳建議使用免治馬桶;也可以使用濕紙巾,但是不要含有其他的添加物(例如:酒精),可用純水的濕紙巾減少肛門受到刺激;如果身邊沒有濕紙巾、免治馬桶,只有衛生紙,可以將衛生紙沾水進行擦拭。孫文俊強調,擦拭時只要擦2-3次確認沒有大量糞便殘留就好,維持清潔就可以。針對肛門保健,孫文俊表示,飲食必須注意,尤其便秘患者,若排便過度出,還可能會造成肛門撕裂傷,因此要補充足夠水分,以及足量的蔬菜和水果。正常的排便頻率是1天3次到3天1次,如果過度頻繁(腹瀉),或是超過三天才排便,會造成肛門口排便受到壓力比較大,導致流血、紅腫、疼痛,因此也可以攝取益生箘,或洽詢醫師開立軟便藥、瀉藥等。(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徵兆? 想太多!可能是這2個壞習慣害的 ·如廁後要用衛生紙or溼紙巾擦? 專家解答「正確擦拭方式」
-
2022-02-23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又常咳出黃痰別再以為是肺病 當心是鼻竇炎上身
總是鼻塞、鼻水倒流、喉嚨有異物感,隨時都想清喉嚨,不時就會咳出黃痰,這些症狀幾乎是「重度鼻竇炎患者的日常」,不過很多患者都以為是「肺部」出問題,反而延誤就醫時間。33歲的陳姓女子就是其中一人,不只有這些症狀,偶爾還會出現「陣發性頭痛」,一到晚上就會覺得口乾舌燥,嚴重影響睡眠,後續就醫才知道是長期的鼻竇炎惹禍,且她的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最後透過手術改善。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慢性鼻竇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相當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造成盛行率高的原因,如環境潮濕、人口密集、空污等。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大多是喉嚨有痰、夜咳、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時常會影響到日常。張耕閤表示,初期鼻竇炎會先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已經是慢性鼻竇炎,會採取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瘜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有研究顯示,約30%的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治療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已是相當普遍的手術,但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等,因此這個普遍常做的手術需要相當的謹慎,否則一不小心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就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因此可以透過「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讓手術過程可以更加精準。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表示,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在外科手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於新一代的手術硬體與軟體設備,它整合了電腦斷層掃描與導航功能。過去,手術計畫是以醫師判讀影像為根據,現在病人的數位資料上傳到導航系統,可經由導航追蹤工具,即時呈現人體結構的相對位置,結合影像及導航的功能來幫助外科醫師手術前的模擬,達到較小的傷口與減少對正常組織結構的損傷,藉此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張耕閤表示,若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建議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
2022-01-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好朋友」天天來 醫查出是瘜肉惹的禍
1名33歲未婚女性半年來月經不規則,還伴隨陰道斷斷續續出血,棉墊片刻不離身,不僅會陰濕疹搔癢難耐,更影響生活品質和睡眠。子宮內視鏡檢查發現,原來是子宮腔內有多顆子宮內膜瘜肉,經醫師以內視鏡手術切除,終於止血成功,不僅搔癢感不再,也不需再使用棉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內視鏡微創科主任高惠芬表示,子宮不正常出血是多數病患至婦產科門診求診主要的原因之一,問診時需先排除懷孕的狀態,若無懷孕的婦科問題,常見原因有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排卵功能異常出血等。透過月經出血日記病史紀錄、內診、超音波檢查可以檢查出大多數的異常原因。她說,若懷疑是子宮內膜病灶,建議進一步安排精細的子宮內視鏡檢查,找出子宮內膜瘜肉、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等子宮不正常出血等可能病灶。此外,子宮內視鏡檢查也會運用在不孕症檢查上,以確認子宮腔內沾黏、子宮中隔或是先天子宮腔異常結構等現象是否影響胚胎著床。以這名女性為例,女性正常月經出血期間約3至8天,二次月經時間間隔約21至35天(視個體排卵週期間而異),若是月經出血期間過長、周期異常,或是非月經期間的出血,都是子宮不正常出血,經子宮內視鏡檢查後,切除多顆子宮內膜瘜肉,一舉改善「好朋友」天天來的問題,找回舒適乾爽的感受。高惠芬強調,子宮內視鏡檢查是婦科門診精密檢查,透過一根直徑約0.35公分軟管,經由陰道、子宮頸,伸入到子宮內膜腔,再灌注生理食鹽水將子宮腔撐開,利用內視鏡影像回放系統,針對子宮腔作全景式詳細檢查,全程約5分鐘,無須全身麻醉,除了下腹輕微酸痛感及少量陰道出血外,可說十分安全。她建議,女性朋友平時應紀錄月經出血時間,若出現異常應就診,針對問題解決問題,改善生活品質,甚至降低疾病病變的風險。
-
2022-01-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當癌王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一○八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為十二萬一二五四人,較一○七年增加五一二三人,平均每四分二十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較前一年快轉十一秒。大腸癌已連續十四年居十大癌症之首,專家表示,若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卻未治療,罹患大腸癌機率較一般人多廿倍,近年受疫情影響,民眾不敢赴醫院篩檢,政府應有相關配套。國健署資料統計,一○八年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一○七年相比較序位相同。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說,大腸癌治療時間寶貴,超過五十歲民眾有千分之三機率罹癌。若經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有百分之五的機率罹癌,相較一般人罹癌機率高出廿倍,若超過半年以上才就醫,大腸瘜肉恐變癌症,甚至一期惡化到二期,不做大腸鏡檢查「等於跟自己開玩笑」。此外,一○八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六十四歲,比一○七年多一歲,部分癌別年齡中位數較早,如口腔癌為五十八歲、子宮頸癌五十七歲、乳癌及子宮體癌五十六歲、甲狀腺癌五十歲,與一○七年相比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及子宮體癌多一歲,子宮頸癌早一歲。新發癌症人數性別統計,男性為六萬四一○九人,女性為五萬七一四五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以每十萬人口為單位,相較一○七年男性增加四點一人、女性增加八人。乳癌則蟬聯十七年居婦女癌症首位。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說,因人口老化、肥胖等不健康型態,推估未來癌症發生人數將持續上升。其中使用菸、酒、檳榔者,罹患上呼吸道癌症風險高達十點五倍。
-
2021-11-26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昆凌暈眩撞傷頭部!醫:貧血原因很多 缺鐵性貧血這樣吃改善
藝人周杰倫妻子昆凌於23日傳出疑似貧血在家中暈眩,頭部撞傷,擔心導致腦震盪,緊急取消工作,昆凌身體狀況引發各界討論。早在2016年,昆凌曾在臉書透露自己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當時表示,擔心影響第二胎的懷孕計畫,後續經過調養,順利懷上二寶,而多囊性卵巢也可能是導致貧血的原因之一。後天性貧血 多與營養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表示,導致貧血的原因有非常多,如先天性地中海型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後天性的貧血,大多與營養缺乏或疾病有關,如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等。缺鐵性貧血是因鐵質攝取不足,或是消化吸收不良、腸胃道等慢性出血所致。缺鐵性貧血患者多皮膚蒼白、頭暈眼花、軟弱無力、心悸。惡性貧血可能是體內缺乏內在因子,影響維他命B12的吸收,症狀會有舌頭發紅、疼痛、灼熱感等。失血性貧血可能是急性出血,如外傷。也可能是慢性出血,如消化道潰瘍、大腸直腸瘜肉、痔瘡、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多囊性卵巢等。地中海型貧血 染色體變異地中海型貧血是因為遺傳性染色體變異所導致,會出現頭暈、臉色蒼白、脾臟腫大等現象;溶血性貧血有分先天與後天,但大多是遺傳性貧血,體內紅血球異常,使紅血球容易破裂導致血色素滲漏血液,紅血球數變少,促使骨髓加速造血,進而產生嚴重貧血,患者容易頭暈、黃疸、肝脾腫大。再生不良性貧血則是骨髓功能異常,導致骨髓失去製血能力。下眼瞼偏白色 就可能貧血陳宥達表示,問診時通常會查看患者下眼瞼顏色,是粉紅色還是白色,顏色偏白就可能是貧血患者;或是按壓指甲,查看指甲回血速度。如果有杵狀指或匙狀指,也可能是貧血的表現,但最重要還是要透過抽血檢查。抽血後,醫師會依照紅血球體積做一判斷,平均紅血球體積大於100稱為大球性貧血、介於80到100為正球性貧血、小於80則稱為小球性貧血。大球性貧血通常是葉酸或B12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臟疾病、有酗酒習慣引起。正球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如子宮肌瘤等慢性疾病導致的貧血,其餘像是骨髓增生、血溶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等。可透過飲食、生活習慣調整陳宥達表示,只要找到貧血原因,並對症下藥,除了先天性的貧血以外,其餘貧血大多可以透過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調整恢復正常。像是缺鐵性貧血,可以透過補充鐵質而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族群如青春期的孩童、懷孕婦女、哺乳期婦女、嗜喝咖啡者、茶成癮者、全素食者等。建議平時可以多補充維生素C、含鐵食物。動物性食物吸收率較好可以有25%的吸收率,如紅肉、豬肝等。植物性人體吸收力較低,像黑木耳、黑芝麻、紫菜都富含鐵質。含有維生素C食物,如芭樂、糯米椒等。
-
2021-10-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前立委朱高正晚間因大腸癌病逝,前立委林正杰晚間在臉書證實「民主戰艦朱高正7點多病逝」。大腸癌是常見癌症,包括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祖師爺豬哥亮、Makiyo媽媽、劇場大師李國修、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等,還有漫威英雄片「黑豹」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都因不敵大腸癌而辭世。衛福部去年底公布,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1萬5千例案例,連續十三年居十大癌症之首。根據「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 「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醫師提醒,大腸癌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篩檢,而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國人飲食西化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更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報導如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 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是將大腸鏡管子從肛門進入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盲腸。檢查過程中透過影像傳遞至電腦,醫師可即時診斷大腸內壁有否異常或病變。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21-09-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到40歲罹大腸癌第三期 全因熱愛做3件事中標
一名年僅40歲的藍先生,近一年來發現排便時偶爾帶有血絲,除此之外,身體上並無任何不適症狀,他以為是痔瘡出血,因此不以為意。直到血便的情形越來越頻繁,近日趁工作空檔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發現大腸內有數顆大小不一的瘜肉,瘜肉類型大多雖為增生型瘜肉(癌化風險低),但有一處已明顯發展成腫瘤,並伴隨出血現象,且磁振造影影像發現疑似轉移至淋巴結,經病理切片確認罹患大腸癌,並已發展至大腸癌第三期。家族史+不良習慣 導致大腸癌風險增進一步瞭解,藍先生的體型高胖,BMI指數32已達到肥胖狀態(BMI指數18.5-24為健康體態,大於27就屬於肥胖)。飲食偏好愛吃高熱量油炸物及紅肉(牛、鴨、豬)、有抽菸習慣、平日也會喝酒,甚至已有酗酒的傾向(酗酒是指過度飲酒無節制,一次喝下4-5瓶以上罐裝啤酒,或一次喝600cc酒精含量較高的水果酒),並且他的父親有大腸癌病史,其他親友也有癌症相關病史。大腸癌年輕化 瘜肉變成癌需5-10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腸癌年輕化早已不是罕事,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年輕肥胖比例增高,缺乏運動,都是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除此之外,抽菸、喝酒、家族病史也會使得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提高。而大腸癌的發生,高達95%都是由瘜肉(主要為腺瘤性瘜肉)發展而來,這個過程一般需5~10年。有這些習慣 罹患大腸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國家衛生研究院就曾指出,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人提早兩年;每天喝超過一瓶瓶裝啤酒,男性得大腸癌的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1.4倍、女性高1.6倍;罹患結直腸癌患者的一等親家屬,會比無家族史的人高出2~4倍的機率。定期篩檢 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梁程超提醒,「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並且已連續13年蟬聯冠軍,「大腸癌篩檢」已經可以說是國人一生必做的檢查項目之一。建議國人年滿50歲務必接受由國健署所提供的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研究證實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若檢查結果發現異常,務必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高危險族群則是建議可提早至35~40歲,就可為自己安排大腸癌篩檢,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延伸閱讀: ·大便7種形狀觀察身體健康! 肝膽腸胃科權威示警:「加上1情況」罹大腸癌風險狂飆 ·男性常貧血小心是大腸癌徵兆! 專家曝「罹癌危險因素」:飲食佔多數
-
2021-08-19 癌症.胃癌
這7種危險因子最容易導致胃癌 醫教你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如何預防胃癌發生?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胃癌好發條件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每日健康
-
2021-07-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大腸癌常見症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及早發現治療是能否治癒的重要關鍵。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傳授正確預防大腸癌方法。有家族史40歲後就應檢查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非常高。糠榮誠表示,若父母親是癌症患者或兄弟姊妹有大腸瘜肉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建議年過50歲的人進行篩檢,包括肛門指診、糞便濳血檢查、大腸鏡檢查、下消化道X光攝影等檢查,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治療則以手術切除為主。有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以後就應做相關檢查。天天五蔬果「腸」保健康預防大腸癌,糠榮誠強調,平常飲食均衡,「天天五蔬果」的彩虹飲食最好,不要暴飲暴食,三餐熱量也不要太高,更要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多吃高纖低脂食物,少吃煎、炒、炸等食物,少碰刺激性食物,不菸不酒,少喝咖啡,多運動,就能「腸」保健康。
-
2021-04-1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天天外食便秘 他洽公順便免費篩檢竟大腸癌第一期超吃驚
基隆一名50多歲男子,因平時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加上天天外食,常買便當又不定時,有經常性便秘。在一次洽公中,中山區衛生所服務人員請他參加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沒想到呈陽性反應,轉介至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為大腸癌第一期,讓他嚇了一大跳。中山區衛生所表示,所幸發現得早,腫瘤侵犯雖超過黏膜,但還沒有吃穿腸壁,雖診斷出大腸直腸癌,但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後並無大礙,便秘也改善了。衛生所今天指出,家住基隆50多歲的男子,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加上天天外食,造成經常性便秘。在一次洽公中,透過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服務人員說明,他參加了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活動,由於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衛生所立即聯繫他,協助轉介至醫院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結果讓男子大為吃驚,竟是大腸癌第一期,衛生局說,所幸發現得早,腫瘤侵犯雖超過黏膜,但還沒有吃穿腸壁,雖診斷出大腸直腸癌,通常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即可。中山區衛生所代理主任張文龍說,由於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國民健康署提供50到69歲的民眾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有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如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則建議要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接受檢查年齡也要提早。張文龍表示,這個案例是天天外食,飲食習慣及時間都不正常,因此工作再忙,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他建議少吃紅肉及油炸類食物,多吃可促進腸道蠕動的高纖維質食物,盡量維持腸道順暢,避免便秘。用餐也要定時,減少高油烹煮習慣;他提醒民眾要培養運動習慣,還要主動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服務,才能有效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
2021-04-15 癌症.肺癌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一名女子因臉腫脖子脹,唱歌時高音唱不上去而就診,醫師檢查竟發現女子肺臟有顆巨大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影響回流,確診是肺癌,目前女子正接受化療。成大醫院病理部醫師尤鈺婷今天指出,這名女子自覺臉腫脖子脹後就診,醫師對她的甲狀腺、腎臟和胸部等進行影像檢查,發現女子皮下堆積許多黏液,可能是單純的皮膚疾病、或皮膚有液體堆積的系統性疾病。不過,醫師最後尋獲女子有一顆巨大的肺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影響回流。再經腫瘤切片,確診是肺癌。尤鈺婷表示,有些不同疾病的病理特徵可能類似,如果只單純以顯微鏡下看到的皮膚症狀,沒有臨床醫師的資訊,恐怕得不到正確答案。病理醫師和臨床醫師關係十分密切。臨床醫師取下檢體,由病理醫師判斷良惡性、腫瘤類別與分期、腫瘤是否拿乾淨等,病理科醫師的診斷會影響臨床治療方向,包括手術、電療和化療。目前台灣男、女合計的癌症發生數前3名,分別是大腸癌、肺癌和乳癌,這三大疾病檢體占病理部很大的業務量,檢驗方式主要有細胞學(如胸腹水與子宮頸抹片)及病理切片(內視鏡或手術採檢)。尤鈺婷表示,細胞學的大宗是子宮頸抹片,另有大腸癌病人的腹水、肺癌病人的胸水。病理切片則以內視鏡採樣胃腸瘜肉、潰瘍或癌症等占大宗。
-
2021-04-13 癌症.抗癌新知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50歲的張先生得知朋友剛被診斷罹患大腸癌,趕緊預約接受大腸鏡檢查。未料,檢查結果發現有兩顆小小的大腸瘜肉,切除後作病理化驗,竟然是早期的「神經內分泌瘤」,必須定期追蹤。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細胞能感受周遭環境,分泌荷爾蒙維持身體平衡,但細胞變成腫瘤時,便會分泌過量,出現症狀,甚至成為癌症而轉移。研究顯示,神經內分泌瘤病程溫和緩慢,過去俗稱「類癌」,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才改成「神經內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細胞存在不同器官,分泌不同的荷爾蒙,產生症狀多樣而無特異性,包括心悸、盜汗、咳嗽、氣喘、反覆性胃潰瘍、低血糖、皮膚炎、腹瀉、腹痛及熱潮紅等。也由於症狀非特異性,例如長期腹瀉,可能被誤為大腸急躁症,心悸、熱潮紅常被當作是更年期症狀,導致延誤治療。根據台灣癌症登記,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率從民國95年每百萬人口2.4人,至104年增加約13倍,每十萬人口就有3.1人。此病最好發部位為腸胃道,近年來衛福部國健署執行糞便大腸癌篩檢,以及自費健檢的腸胃道鏡檢查,經由病理化驗而得以早期診斷,若等到症狀明顯時,常已轉移,預後就很差了。預防勝於治療,但真正落實的人有多少?隨著人口的老化與環境汙染,慢性病盛行率及癌症發生率愈來愈高。神經內分泌細胞存在於不同器官,任何器官都有可能發生,依癌症分期,早期只要開刀手術清除乾淨,日後定期追蹤即可;其他則依不同期別作必要的相關治療,如果發現時已末期,則預後相對不佳。建議民眾要善用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包括成人健檢及四癌篩檢,甚至可以自費體檢,以期在疾病初期即能發現處理,而不是在不可逆期才發現,此時縱使花費大筆金錢,耗盡大量的醫療資源也無法挽回健康。
-
2021-03-2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相信很多人擔心大腸鏡檢查所造成的疼痛感,遲遲不敢就醫,甚至痛到受不了檢查到一半喊卡!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如果擔心疼痛感,可以考慮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即在檢查前施打麻醉劑,並在睡眠中進行檢查,不用擔心過程中的不適感,如有需要可以在安排檢查時詢問醫師。大腸鏡的功用? 檢查結腸內部黏膜病變黃任嫻表示,大腸鏡是由包裹著光纖的1.6公尺軟管組成,前端帶有可錄像的攝影鏡頭,經由肛門深入,檢查直腸及結腸內壁黏膜是否有腫瘤、瘜肉、發炎、出血等病變。檢查中如有發現瘜肉或黏膜有異常,可同時從鏡頭旁的孔徑深入器械執行切片或瘜肉切除的動作。大腸鏡適合誰做? 8種情況需特別注意關於大腸鏡的檢查對象,黃任嫻提到,如有血便、不明原因貧血、排便習慣改變,包含便祕、腹瀉、解便後有解不乾淨感、大便形狀如筆般細長,慢性腹痛腹脹大於三個月、食慾不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糞便潛血陽性反應、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病患(即二等親內親屬有大腸癌病史)等情況的民眾,建議可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需要多久? 大約10-15分鐘
-
2021-03-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AI神輔助早揪大腸癌無遁逃 北榮內視鏡新突破登期刊
大腸癌連14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罹癌年齡更從50歲逐漸下降至30-40歲,為了幫助民眾早揪這位癌王,台北榮總內視鏡團隊結合AI影像研發出「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了可以智慧辨識瘜肉,更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準確度達90%以上,此一研究成果獲得今年2月國際內視鏡知名期刊Surgical endoscopy接受刊登,預計今年中進入臨床實驗。北榮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表示,利用AI人工智慧來協助內視鏡醫師執行臨床疾病的診斷,已是醫界熱門廣泛的研究主題,但以往相關研究像日本、歐洲,多只限於判斷單一病灶,例如大腸有沒有瘜肉,或者瘜肉是增生型還是腺瘤型,但臨床上,醫師在執行大腸鏡檢測,還需要觀察其他的大腸可能病變。北榮這套「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就可以同時辨識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ulum)與盲腸(cecum),準確率達90%以上,另外,「盲腸到達率」是大腸鏡檢查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套系統還能判別大腸鏡檢查是否已到達最後最深的位置,幫助檢查品質的提升。盧俊良表示,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處理的有用工具,系統以每秒30次頻率快速比對輔助醫師判讀病灶,相當於每位患者每秒同時擁有「30+1位」醫師來進行內視鏡的檢查診斷服務。目前北總內視鏡團隊正將這套人工智慧系統進行優化處理,希望今年年中進入更嚴謹的臨床試驗,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落實於常規檢查,為大腸癌預防做出精準的第一道防線。
-
2021-03-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為什麼醫師要求做第二次大腸鏡檢查?2動作不確實等於白忙一場
「我好不容易鼓氣勇氣喝了瀉藥,竟然被醫師發現清腸不徹底,難道一定要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嗎?」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大腸鏡檢查前,一旦清腸「服用瀉藥」與「飲食控制」的動作不夠確實,就會影響檢查的進行,降低腫瘤的偵測率,此時必須再找時間重新做一次檢查。提醒要遵從醫囑的重要性,以免花了時間安排檢查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檢查後需要再次複檢嗎? 兩動作沒做好需重新檢查大腸鏡的軟管約食指粗細,黃任嫻指出,一旦清腸「服用瀉藥」與「飲食控制」的動作不夠確實,很可能會擋住大腸鏡鏡頭,當有糞便堆積在腸子內時,難以看清楚糞便下的腸壁是否有腫瘤、瘜肉、發炎、出血等病變,所以清腸不夠乾淨時,醫生很可能要求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遵照醫師衛教指示 清腸一次完成不再苦惱即使現有無痛大腸鏡的檢查,可以明顯降低檢查過程的不舒服,但檢查前的「瀉劑清腸」、「低渣飲食」、「清淡飲食」,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非常舒服的經驗,然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清腸效果,黃任嫻強調務必遵照醫師衛教指示的重要性,以免花了時間安排檢查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是在檢查時發現瘜肉的人,醫師建議患者,需定期再做大腸鏡的追蹤檢查。檢查後要注意什麼? 觀察血便、腹痛、發燒反應 儘管大腸鏡檢查後極少會出現出血、大腸穿孔等併發症,大腸鏡畢竟屬於侵入性的檢查,黃任嫻提醒,民眾返家後仍須注意是否有血便、腹痛、發燒等情況,如有這些症狀應提早返診就醫。另外,檢查如有接受切片或瘜肉切除的處置,腸子內壁很可能會有傷口,飲食選擇上,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先選用偏軟、低纖維,好消化的食物,並視傷口情況,於檢查完畢後,詢問醫師適合的飲食內容與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