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症狀
共找到
12473
筆 文章
-
-
2022-02-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年初三桃園再傳群聚感染+7 鄭文燦公布物流公司籲採檢
桃園市某物流中心爆發員工群聚感染,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主持地方防疫會議,公布該公司為日翊文化行銷,呼籲與其有商業往來的民眾務必採檢。鄭文燦表示,該物流中心位於大溪區新光東路76巷22之2號,已經停工,市府總共採檢1178人,目前事件總計15人確診,包含12名員工及3名員工家人,員工主要感染地點是物流中心一樓B區是,相關疫調還在持續進行。針對事件,桃園市府共匡列日翊267名員工居家隔離14天,另806名員工進行預防性隔離5天,將再進行二採。鄭文燦也說,今天除了日翊新增1員工、1家人確診,另外也新增5名確診個案,不過5個案都是在匡列隔離範圍。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除了日翊,今天新增5個案分別來自加貝爾幼兒園和家庭群聚感染。前者新增個案是19052,為18684的陪病者,後者是大陸歸國民眾解隔離後2月2日出現症狀,4名家人也跟著出現症狀。鄭文燦也說,春節期間,社區採檢站不打烊。2月4日開始,桃園巨蛋體育館和桃園榮民服務處也設有大型疫苗接種站,提供BNT及高端疫苗,供民眾前往接種,隨到隨打。
-
2022-02-03 養生.聰明飲食
軟到用洋芋片就能切開炸雞!日本研發熟食軟化鍋解決老人難咀嚼問題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日本人口高齡化,也讓銀髮族飲食市場有更多需求,為了增進老人食慾與生活品質,日本Panasonic前工程師於2019年9月研發出了「Delisofter(譯:熟食軟化鍋)」。軟如奶油的炸雞,不是噱頭。為了讓老人也能吃得美味的食物,從而獲取營養,2名日本工程師於2019年9月研發出「熟食軟化鍋(Delisofter)」。Panasonic工程師研發熟食軟化鍋 把雞肉變軟如奶油日本2位Panasonic前工程師為了提升銀髮族生活品質與食慾,於2019年9月研發出了「Delisofter(譯:熟食軟化鍋)」,號稱可以把炸雞軟化到用洋芋片也能切開。Delisofter機器運作方式,是用非常小的刀子把食物切開後,接著用120度的高溫處理,讓食物變得軟爛易咀嚼,但不失去原本的形狀,直接解決老人厭食症的問題。此外,這款熟食軟化鍋也可以在24分鐘內煮好米飯,可見高溫效能。「以前我每個月為了幫我年事已高的父親買特殊、好吞食的食物,就需要花上24000台幣左右。」其中一位工程師小川恵指出。只不過,Panasonic公司並不認為這樣的家電會有足夠市場需求,因此兩位工程師離開Panasonic、成立分拆公司Gifmo,並透過它販售「熟食軟化機」,定價為47,300日幣(約1萬1台幣)。食物難咀嚼,恐導致老人厭食症、營養不良台灣非營利組織董氏基金會則指出,「銀髮族厭食症」是老人營養不良、衰退、肌少症等不良症狀的一大源頭,其中原因是老人牙齒不容易咀嚼較有韌性、較硬食物。而許多打成泥、或流質的食物,則失去了口感。董氏基金會指出,就算希望老人多攝取營養,也該避免餵食流質食物,以免長輩的咀嚼能力再退化。因此能夠餵食好吃、有形狀的食物十分重要,也能確保銀髮族長輩攝取到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如雞肉的蛋白質等)。銀髮族商機大!台灣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日本與台灣同樣都是人口高齡化嚴重的社會。根據日本總務省2021年9月19日最新公開數據,日本65歲以上人口高達3640萬,總人口占比29%,不僅是史上新高,也是世界第一。《彭博》報導也預測,日本人口老化嚴重,預計2025年每年將有超過2千億日圓的銀髮族飲食商機,例如日本森永也在2020年8月推出能減緩老人健忘的機能性優若乳飲品。而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根據國家發展委員統計,台灣2020年底出現人口負成長,2021元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16.15%,預計於2025年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可見,銀髮族商機將越來越大。不管是在日本或台灣,人口老化是必然趨勢,「食衣住行」中的飲食產業如何滿足老人,是作為文明社會、成熟經濟體勢必要面臨的課題。延伸閱讀▶老了容易健忘!日本森永推出「記憶對策」優酪乳 能減緩長者認知障礙、提升記憶▶迎接超高齡社會 該怎麼吃備受關注▶銀髮族營養不良多因「老人厭食症」!4大指標提升食慾、進食技巧參考資料▶For Aging Japan, a Cooker That Makes Chicken Soft as Butter(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2-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遊上公廁 洗手不可馬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打亂許多家庭的春節旅遊計畫,不是暫緩就是縮短行程。若短程出遊該如何防疫?塞車時如何因應?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說,避免旅遊引起群聚感染,出遊的人會大幅減少,到熱門旅遊景點必須自律,遵守人流、車流的控管及防疫措施,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自我防護。面對疫情嚴峻,柳朋馳認為,長程旅遊應該取消,建議大家春節期間應盡量留在家裡,不可肆無忌憚的出遊、到處亂走,減少出門感染的風險;即便待在家中,也要確實做好防疫,若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可進行快篩或就醫篩檢釐清是否染疫,再對症治療。很多人擔心開車出遊塞車時,有內急怎麼辦?柳朋馳提醒,行前可備妥尿布、寶特瓶等因應。值得注意的是,出外使用的公廁最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務必在如廁後要洗淨雙手,避免感染。部落客「豆豆媽」吳霈蓁表示,全家出遊時一定要帶水壺,口渴時優先喝水,以免水喝不夠,引起泌尿道感染或便祕。要遠離染疫風險,最好選擇戶外景點踏青,必備75%清潔專用酒精、濕紙巾、口罩等防疫用品。年節聚餐不掃興又要保持體態,營養師夏子雯強調,高熱量食物最好淺嘗即可,特別是「勾芡、炸皮、肥肉、雞皮、湯品、含糖飲料、酒」等七個體態大敵要少吃;飲食以熟食為主,避免生食,以免罹患腸胃炎。
-
2022-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十周9千萬人確診 世衛:鬆懈防疫還太早
本土增16例 桃高是熱點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十六例本土確診病例,疫情熱點仍在高雄、桃園。公衛學者預估,台灣疫情的病例再生數(Rt值)大約在一點二,即一人可傳染一點二人,但因公衛防疫措施及檢測落實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五,且春節期間持續接種疫苗,Rt值可望於二月十一日小於一,疫情走向收斂。但醫界認為這預估「有點樂觀」,春節長假之後恐有變數;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一日也表示,病毒還在變異,目前若鬆懈防疫力道還言之過早。物流爆群聚 桃園令停工昨增十六例本土確診病例,境外移入卅七例;本土病例以高雄八例最多,其次桃園七例都是某物流公司衍生六名員工、一名家屬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勒令該物流公司停工,直到安全為止才復工。北市房仲群聚案再添一確診。雖然本土病例每天仍有十幾例,台大公衛流行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團隊成員林庭瑀表示,目前疫情的病例再生數(Rt值)約一點二,由於疫苗接種量和速率都表現良好,兩劑施打率已高於泰、英、美等國。第三劑雖然起步較慢,但速度很快,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也逾四成五,Rt值可望於二月十一日小於一,疫情走向收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公衛學者靠政府提供的數據認為疫情將收斂,他認為這「有點樂觀」,主要疑慮是春節期間可能還是有帶病毒的民眾在社區走動,但因無症狀、症狀不嚴重,或春節就醫不便而沒被發現,這些政府沒辦法掌握的人,或許才是決定疫情發展的關鍵。再者是過去民眾擔心重症,有疑似症狀或接觸史會較積極採檢;最近疫情走向輕症化,政府仍大範圍匡列、高強度隔離,一定會有反作用力,民眾心想「反正不嚴重」,就會逃避實名制、有疑似症狀也不想採檢。譚德塞:危險病毒演化中譚德塞說,Omicron變異株約十周前被發現以來,已造成九千萬人確診,超過二○二○年新冠肺炎爆發首年染疫人數的總和。世衛表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已出現在全球五十七國,重症情況並不比原型嚴重,可能比原始Omicron更具傳染力,目前鬆懈防疫力道言之過早。Omicron症狀較輕微,丹麥等歐洲國家已陸續放寬、甚至完全取消防疫措施,引起公衛專家憂慮。譚德塞說,大多數地區的染疫病歿率仍高,不該輕忽。過去一周,全球就通報兩千兩百多萬人確診,逾六萬人病故,「這支病毒很危險,仍繼續演化中」。
-
2022-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公衛學者估二月中疫情收斂 台大醫:有點樂觀
疫情是否可望於年後收斂?公衛學者預估2月11日以後疫情將走向收斂,不過臨床醫師並不那麼樂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政府數據顯示疫情走向收斂,但Omicron的疫情世界公認的不好控制,隨著民眾對於疾病嚴重度認知改變,多少會有迴避採檢核匡列的心理,加上春節就醫不便,這些政府數據沒有辦法掌握的人,或許才是決定疫情發展的關鍵。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目前台灣疫情的病例再生數(Rt值)大約在1.2,即1人可傳染1.2人,但由於公衛防疫措施(NPI)及檢測落實度高達75%,而且春節期間疫苗接種不中斷,Rt值可望於2月11日小於1,疫情走向收斂。黃立民表示,公衛學者依靠政府提供的數據認為疫情收斂,但「或許是我們在臨床的人疑神疑鬼」,但他認為這預估「有點樂觀」。黃立民的疑慮主要在兩點,首先,春節期間很可能還是有帶病毒的民眾在社區中走動,但因無症狀、症狀不嚴重,或是春節就醫不方便而沒被發現,所以政府數據並不代表抓到所有個案,這些政府數據沒有辦法掌握的人,或許才是決定疫情發展的關鍵。再者是雖然民眾對於疾病認知改變,多少有迴避採檢和匡列的心理。黃立民表示,今年過年親友聚會,很多人都會開玩笑說「這次聚完回去會不會就被隔離?」雖然大部分人對政府措施配合度還是不錯,但對於突如其來的行政措施,還是會害怕。黃立民觀察,過去民眾擔心重症、怕傳染身邊人,如有疑似症狀或接觸史會比較積極採檢。最近疫情走向輕症化,政府仍大範圍匡列、高強度隔離,一定會有反作用力,民眾心想「反正不嚴重」,就會逃避實名制、有疑似症狀也不想採檢。「Omicron的疫情世界公認的不好控制,」黃立民說,台灣的防疫是否真有獨到之處而能控制Omicron疫情,現在誰都不確定。
-
2022-02-0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春節連假玩9天 痔瘡患者遠離3大NG行為保遊興
今年的農曆春節有9天連假,民眾作息會跟平常大不相同,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叮嚀痔瘡病人,避免三大NG行為,包括不狂吃油炸食物、避免熬夜久坐、不猛喝酒精,並遵守節制飲食等四大原則,就能健康開始新的一年。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說,今年元旦跨年後,曾有位中年男性病人,坐立難安的來就醫,仔細詢問原來是跟朋友暢飲慶跨年,喝到不省人事,隔天如廁發現屁股腫起來異常疼痛。檢查確認是痔瘡發作,衛教病人溫水坐浴、塗抹痔瘡藥膏及止痛藥,慢慢減緩症狀。但接下來的假期全部泡湯,打壞休假好心情。林北江說,避免春節期間,再有人重演痔瘡發作慘劇,千萬避免三大NG行為,首先,不要狂吃炸物、辛辣食物,刺激腸胃道;其次是避免熬夜久坐打牌、追劇及上網;最後是不要猛灌酒精及吃薑母鴨、燒酒雞等容易上火的飲品食物。林北江提醒,痔瘡病人放長假,作息混亂時,往往是痔瘡最容易發作的時間,曾有國中學生放假連續幾天熬夜上網追劇、玩網路遊戲,同一個姿勢時間太長,身體不正常壓擠,血流不順,導致靜脈曲張引發肛門出血或疼痛。他提供痔瘡病人平安過春節的4項健康原則,第一、節制飲食不忘補充水分、纖維;二、含酒精飲品適可而止;三、規律作息並適時活動筋骨;四、注意日夜溫差須做好保暖措施。他說,痔瘡患者萬一已出現肛門不適症狀,可以溫水泡盆緩解部份症狀,但最好還是求助醫師確認病症,做最有效處理。
-
2022-0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狂洗手、頻檢查瓦斯開關是強迫症?精神科醫解答
你是否有過出門了,又進門看看瓦斯有沒有關?還是三番兩次的跑去看車燈有沒有熄滅?東西方都有與強迫行為相關的神話,例如東方的吳剛伐桂、西方的薛西弗斯推巨石,兩者都和死亡對抗有關,因而被處罰不斷做同件事。那麼,真實生活中,現代人為什麼會罹患強迫症呢?就有一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個性追求完美,老是擔心私人訊息會夾雜在紙片、公文中洩露,習慣性將丟到垃圾桶的紙片或交出去的公文再取回檢查,明知這樣不行,她仍無法克制重複行為,造成工作時常延誤。甚至回到家裡,垃圾已打包丟到清潔車,她還追車要拿回來檢視,經過醫師診斷為強迫症,接受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後,症狀逐漸改善。一直重複行為,不想做卻停不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約有1/4是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發作,男生在10歲前發病機率較女生高,但成年後比例相當,35歲後很少發生。一般而言,強迫症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體質、大腦神經迴路、心理與社會環境因素有關,通常是慢慢發生,據統計,產生強迫想法及行為到就醫治療,大約需7、8年時間。強迫思考的英文為Obsession,字意為「著魔」,在精神醫學領域,可以是「想法、衝動或是心像(mental image)」。它是一種無法控制的「侵入性想法」,自身也不想要,為了轉移這種想法,出現了強迫行為(Compulsion)。由於強迫症的重複行為是無意義的白耗工,因此會受苦。如何區分是正常行為,還是強迫症?唐守志說明,像是有些人個性謹慎,出門都要檢查電器、瓦斯有無關閉;也有些人擺放物品一定要成雙成對。唐守志說,強迫行為除了明顯的重複動作,心裡活動如數數、默念、策畫過程等也算是。與正常行為「因為喜歡而去做」,強迫行為不同之處在於,自身「並不想做」,卻停不下來,因而受苦,形成惡性循環。醫學上還會加上客觀條件,如果強迫行為在一天裡占據大於1小時以上,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並排除其他心理疾病,可診斷為強迫症。分為四大類型,可客製化治療強迫症大致有四種類型,因人而異。一、清潔類:怕感染弄髒,會不斷洗手或不敢上公廁,曾有青少年因不敢上學校廁所而休學;二、整齊控:要求東西按順序、成對擺放;三、禁忌想法:不斷出現暴力或傷害影像,會突然大叫大罵;四、憂慮傷害:總是擔心災害會發生,例如不斷檢查瓦斯開關。哪些人是高風險群?唐守志指出,通常是內顯性格的人,較容易難過、焦慮、孤單、負面思考;其次,神經迴路從皮質到紋狀體再連結到視丘的過程受到影響,也可能生病;此外,直系血親有強迫症,得到的機率較高。根據研究,長期追蹤病人大約3、40年時間,未治療的人,隨著生命歷程變化,2成會改善症狀,仍有8成不會好轉。而接受藥物結合心理治療的人,約有3至6成的療效。最後唐守志表示,精神疾病需量身訂做的客製化治療,目前藥物以抗憂鬱劑為主,劑量會比治療憂鬱或焦慮症強,治療時間也較長,病人需耐心配合,至少三個月,才能判別藥物劑量是否有幫助。而心理治療則採認知行為及精神動力取向治療,在研究上都有不錯療效。目前也有大腦深度刺激的新療法,仍在研究探討中,希望未來能提供治療的幫助。延伸閱讀: 。身體不適就醫檢查沒病?自測「廣泛性焦慮症機率」 中3項就要小心了 。胸悶、心悸...憂疫苗副作用小心變憂鬱症! 醫揭「典型徵兆」:3類人最容易發生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本土+1!父打了2劑BNT 陪病仍被確診兒感染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1例本土確診個案,案18989,為北市點點幼兒園及補習班群聚案確診學童案18713的爸爸,Ct值17.8,目前正在醫院治療中,台北市長柯文哲說,該名父親已經打了2劑BNT疫苗,仍被感染。衛生局表示,案18590確診後, 案18989與兒子(案18713)於1月26日同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兒子於1月27日確診,父親陪同住院,30日出現發燒、喉嚨癢症狀,31日採檢,2月1日確診,Ct值17.8,目前已收治醫院治療中。柯文哲今天受訪時說「總算有第一例是爸爸被感染,不是媽媽」,柯指出,因為爸爸還有其他更小的孩子,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比較不會吵,所以給爸爸照顧。針對12歲以下孩童隔離措施,柯文哲表示,還是要有家長陪伴,不過進去陪病前,到底疫苗要打多少劑、防護設備和空間要怎麼改進,都會持續檢討,不然北市已經有2例都是家長去照顧小朋友被感染。柯文哲還說,案18989打2劑BNT還是感染,打疫苗本來就不是100%不會被感染,只是不會那麼嚴重,但還是要思考類似的案例要如何防護。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居服員及服務對象相繼確診 指揮中心:誰傳誰難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5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37例境外移入、16例本土病例,以高雄8例為最多,包括一名居服員之服務對象。不過這名服務對象比居服員更早去採檢,也較早發病,指揮中心認為誰傳誰很難說。另外,桃園某物流公司群聚案預計採檢1250人,已完成933人,還有317人待採,如果桃市府決定同職場員工預防性居家隔離五天,可能就會需要停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8904是一名居服員,居服員工作上需要每三天採檢一次,1月27日仍為陰性。因其與確診造船廠員工一家同住在旗津某公寓對門鄰居,居服員雖無症狀,1月30日仍自行到醫院採檢而確診。今新增一個案為上述居服員的服務對象(案18986),為80多歲女性,已接種三劑疫苗。莊人祥表示,個案因家住旗津某公寓附近而於1月24日自行到廟口採檢,當時也是陰性,26日開始出現症狀,30日因居服員確診而請家人回來照顧,31日至醫院再次採檢,陽性確診。莊人祥表示,根據上述採檢與發病時間,很難說是居服員傳給個案,還是個案傳給居服員。另有關高雄另外7例,包括一名宜蘭礁溪衍生之幼兒園學童、從新北到高雄旅遊的一家三口之母親,還有五人是因在診所看診,接觸到高雄港群聚案之指標個案而確診。莊人祥指出,這五人分屬於兩個家庭,其中三人為一家人,在診所中接觸到案18155;另兩人是另一家人,在另一診所接觸到案18156(案18155的父親)。旅遊高雄一家三口之父親,自國外入境後還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卻與家人去饗食天堂聚餐。莊人祥表示,雖然他只有跟家人聚餐,理論上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是不該去公共場所聚餐,這部分要讓地方衛生局去調查並研議是否開罰。
-
2022-02-02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放任腸道發炎恐讓癌症提早上身 醫詳解潰瘍性大腸炎症狀、治療與保養重點
五十多歲李先生在4年多前因為持續拉肚子而發現潰瘍性大腸炎,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所以沒有規則接受治療。「在長期追蹤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只要他有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抽血的指數就都非常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鄭屹喬醫師回憶,「但是如果他有一陣子沒有回診,後續抽血檢查就會發現貧血的狀況,營養指數、白蛋白也都不夠,甚至體重下降,變得面黃肌瘦。」李先生也因為一直沒有穩定接受治療,潰瘍性大腸炎的狀況時好時壞,後來追蹤大腸鏡時,發現大腸裡已經產生癌症病變,只好安排手術切除。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個大家較陌生的疾病,很多患者誤以為只要用了藥,把症狀控制下來就可以停藥,結果卻導致病情反反覆覆。鄭屹喬醫師指出,其實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點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續治療的目的是將病情控制穩定,避免進展到更嚴重、甚至難以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隨著生物製劑的發展,發炎性腸道疾病已可獲得良好控制,達到黏膜癒合的目標,鄭屹喬醫師說,如今也有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能夠減少全身性的副作用,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病友與醫師好好配合,可以減少併發症,降低需要手術治療的機會。放任腸道持續發炎,形成瘻管問題多多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成「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兩種疾病的病程演進有些不同。潰瘍性大腸炎主要影響直腸、結腸,剛開始的症狀通常以血便為主,大多數病人都是因為解血便,做大腸鏡檢查意外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剛開始的症狀比較輕微,但是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就會產生大量的血便,拉肚子的次數會從一天三、四次,變成一天二、三十次,且營養狀況變差、體重下降,甚至有發燒、感染的風險。克隆氏症則會影響整個消化道,各處都有可能出現病灶,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發燒等,且由於症狀多變,較難診斷。持續發炎的腸道可能漸漸形成瘻管。瘻管是一個不正常的通道,可能從腸道通往皮膚或鄰近器官。腸道是消化食物形成糞便的通道,如果瘻管通往皮膚,形成腸皮瘻管、肛門瘻管,會有流出糞水、分泌物,或反覆發炎化膿;如果瘻管通往膀胱,解尿時就會排出空氣,或是糞渣,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如果瘻管通往子宮、陰道,就會出現異常分泌物,因為陰道開口與尿道很接近,所以也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發炎性腸道疾病除了影響生理,也會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鄭屹喬醫師說,「因為頻繁拉肚子,會影響生活、睡眠,也會影響工作、社交,使患者承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穩定接受治療,提升生活品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除了改善症狀,更希望達到腸黏膜癒合的目標,鄭屹喬醫師說,因為大腸、小腸發炎時,可能產生膿瘍,漸漸形成瘻管,或者是在反覆發炎之後,腸道可能變得狹窄,而且長期發炎,也會使癌症風險增加。因此治療的目標就是讓腸道不要反覆發炎,並使腸黏膜能夠癒合,才能夠避免後續併發症,而進展到需要手術的狀況。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傳統治療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較新的生物製劑,研究顯示早期使用有助降低腸道黏膜反覆發炎的狀況,也可以減少日後手術的機會,且能幫助病友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目前的生物製劑,可分成「全身型」和「腸道專一型」,鄭屹喬醫師分析,「全身型」生物製劑對全身都有作用,有助於改善腸道外症狀;「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適合用於沒有腸道外症狀的病患,可以針對腸道發揮作用,同時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使用生物製劑對大多數病人而言蠻安全的,醫師也會密切監測治療反應以及可能的副作用。」鄭屹喬醫師說,「由於台灣仍有肺結核,所以在使用生物製劑時,需要注意是否有肺部症狀。」發炎性腸道疾病日常保養重點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日常生活中有幾個部分要特別注意。首先務必要戒菸,因為抽菸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復發的風險,鄭屹喬醫師說,有些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跟壓力有關係,所以這類病患的生活作息盡量正常、避免熬夜,降低生活中的壓力,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可以減少復發情況。飲食多元且均衡,才有足夠的營養來對抗疾病。因為需要長期治療,病友應跟醫師討論,根據病情及個人的狀況調整藥物的種類、劑型、使用方式等,以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與照護品質。貼心小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並非單純的拉肚子。鄭屹喬醫師說,如果出現腹瀉、腹痛、血便、體重減輕等狀況,一定要就醫檢查。生物製劑的發展,讓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得到穩定的控制。規則接受治療,能夠避免出現腸道穿孔、狹窄、瘻管等棘手的併發症,降低手術甚至罹患癌症的風險!原文:
-
2022-02-02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過年 注意作息別亂了套
失智症病人的症狀會隨著很多因素變化,譬如:季節轉換、天候改變、環境變化、生活作息劇烈變動、患者的睡眠情形,或是其餘大大小小的身體狀況等。以季節或天候來說,日照時間縮短和氣溫快速下降,很容易造成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跟著變壞。造成日照減少最常見的情形就是陰雨天,或是深秋到初春這段時間,患者常有認知功能衰退、行為混亂,或是睡眠紊亂等問題。在一年日照最短、天氣最冷的一段時間裡,新年假期可算是一個對失智症患者不友善的時節,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們,或是前來拜訪的親友們,該為患者注意些什麼呢?1.盡量維持原本的作息首要應該盡量維持患者原本的作息模式。親友來訪時不可過度刺激患者,避免太早或太晚登門拜訪,影響患者日常的醒睡周期。白天應盡量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分應盡量讓患者處於安靜的環境,以免影響之後的睡眠。2.不要執著於指正錯誤失智症患者隨著疾病嚴重程度,可能會忘記或認錯比較不熟、甚至某些常見面的家人,這是疾病的一部分,並不是真的忘了你,只是想不起來而已。遇到這種情形不必太難過,也不應該執著於指正患者的錯誤,若患者始終堅持己見,可以順著患者的意思含糊說過去,以免過度刺激患者造成後續照顧的困難。3.患者反覆詢問,巧妙轉移話題有時患者也會反覆說同樣的話,或是做同樣的要求,譬如一直要求家人吃同樣的東西,或是反覆問家人什麼時候來的,或是什麼時候會離開。這時應盡量巧妙的轉移話題,讓患者的心思放到另一件事上,而不是強力的制止他。4.注意患者的保暖失智症患者也常常忘記天冷應該添加衣物,在見到許久不見的親人時,注意力更是常常沒辦法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一旁的親友應時常注意患者的保暖。與患者相處的時間過了一年就少了一年,希望年年不留遺憾。
-
2022-02-02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規律進食、按時吃藥、量血糖血壓 慢性病患平安健康過好年
春節年菜大魚大肉、高油高鹽,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造成不小壓力。醫師提醒,春節期間,慢性病患應隨時量血糖、血壓監控病情,控制水分及鹽分攝取,多吃青菜,如八寶菜、什錦菜等,避免病情變化。每餐都要吃 但不要過量 「年菜高油、高鹽,慢性病患者若沒有節制,加上缺乏運動,病情恐有波動。」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維常說,春節期間,糖尿病患者應早晚各量一次血糖,一次在早餐飯前,另一次為中餐或晚餐飯後,若血糖數值波動,病患須了解當天吃東西是否沒有忌口,例如喝了較多的果汁、含糖飲料,或吃了八寶粥等高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人過年時容易飲食錯誤,陳維常指出,患者常擔心某一餐吃太多,下一餐就不吃或吃得很少,如此一餐吃、一餐不吃,血糖不穩定下,易引起暈倒等低血糖併發症,提醒患者維持規律進食很重要,每餐都要吃,但不要過量。每兩天量體重 注意水分糖尿病人常有心衰竭、慢性腎臟病或洗腎等共病,飲食方面尤須注意,必須控制水分、糖分及鹽分的攝取。但若是沒有心、腎慢性疾病的糖尿病人,建議每天應攝取約1500至2000cc水分,有助血糖穩定。高血壓患者應每天量血壓2至3次,早、晚各一次,或早、中、晚各一次,陳維常提醒,量測前應休息30分鐘,讓心情平穩後再量血壓。慢性病患都應每兩天量一次體重,陳維常指出,若體重稍有增加,可能是水分攝取過多,須控制水分,但若2至3天體重增加5公斤以上,或有腳腫、呼吸喘等症狀,疑似水分代謝異常,應速就醫。陳維常說,很多年菜鹽分過高,若有高血壓、心血管及腎臟病史者,應避免吃臘肉、泡麵及喝酒,建議年菜選擇低油、低鹽、少糖和多纖維,避免年後血糖、血脂控制不好,造成糖化血色素飆高,或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數值出現異常。先算好藥量 年前備妥藥「正在服藥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春節期間一定要按時吃藥。」陳維常提醒,慢性病患過年前應先算好藥量,並回門診備妥藥物,避免春節期間無法好好控制病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春節時很多人選擇到餐廳用餐或訂購年菜,外食餐飲鹽分、油脂均高,蔬菜量也不多,烹調方式多是炸或勾芡,不利慢性病患控制病情,提醒高鹽、高油年菜應淺嘗即止,不宜過多。蔬菜自己煮 可做什錦菜如果真的無法自己做年菜,建議佛跳牆、東坡肉等主菜,可以採訂購方式,但蔬菜可以自己煮。許惠玉說,可將香菇、木耳、胡蘿蔔等切絲,搭配黃豆芽,自行料理八寶菜、什錦菜等,兼顧新鮮、方便且不會太油,又可久放,還可以一次吃很多樣蔬菜。有痛風的人 別喝火鍋湯春節時,大家喜歡圍爐吃火鍋,許惠玉建議,火鍋沾醬應多添加天然食材,如蘿蔔泥、蒜泥等,火鍋料應蔬菜和肉類各半,吃鍋時是一口肉、兩口菜,盡量多吃菜,有痛風的人不要喝火鍋湯。春節期間,慢性病患只要高油、高鹽飲食不過量,酒類及含糖飲料盡量不要喝,多吃蔬菜,一樣可以健康、平安過好年。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父子遊高雄先後確診 疫調發現父沒打過疫苗
新北市國中生與父親春節前南下遊高雄,昨天及今天先後確診,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調,發現國中生的父親並不曾接種過任何疫苗。高雄市政府查出他在高雄足跡,今天趕緊由環保局派員,到他曾去過的地方清消。據了解,案18905國中生的父親案18924,年紀40多歲,父子倆1月26日搭台鐵自強號多車南下高雄以後,除了父子同去過的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二路2家3C店、大遠百、鳳山咕嚕咕嚕家五甲店、漢神巨蛋購物廣場等地以外,父親在1月27日上午7點8點,還曾去過三民區獅湖國小、28日上午到過三民區鼎中路山東饅頭店、統一超商門市、下午曾去三民區鼎中路一派胡鹽臭豆腐店、鼓山區南屏路全家便商店南屏店。據疫調,國中生的父親1月10日從大陸返台居檢,1月23日居檢期滿前,接受檢呈陰性,1月25日回家,隔天帶兒子搭車南下高雄,到1月30日,兒子喉嚨不舒服就醫,他也發病,在兒子1月31日確診後也受匡列採檢,經查,並沒接種過任何疫苗,今天確診,已收治醫院治療。他也是今天全台16名確診者當中,唯一不曾接種過任何疫苗的成年人。由於這位父親1月25日剛結束居檢,應自主健康管理7天,不過,他卻在自主管理期間,去餐廳用餐,可能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會依據個案相關事證,待其康復出院後釐清」、「該罰則罰」。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自主健康管理對象無症狀者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落實佩戴口罩的公共場所等場域,禁止與他人從事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違反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6條處分,處罰3000元到1萬5000元罰款。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最新確診足跡橫跨三區 福南宮、新永和市場都入列
今為農曆大年初一,不過疫情仍然在社會的周遭,桃園市政府下午也更新公布個案18885、18886、18950、18975足跡,1月17日至29日,曾到八德區重慶街網室菜園、八德區7-11靖欣門市、大湳市場、興豐藥局、GW群維車業、大溪區福南宮、全家大溪仁美店、桃園區新永和市場。桃市府新聞處長詹賀順指出,上述公共場所已完成環境清消,提醒市民朋友如曾出入上述場所,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內,需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並至指定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2-02-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9幼兒園確診 基因序列與高雄港無關
高雄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確診個案達9例,其中有6例為幼兒園衍生的確診個案,因CDC公布基因序列為BA1與高雄港BA2不同,初步排除與高雄港確診有關,另1例為昨天公布確診的國中生(案18905)家人,2例為高雄港相關家庭群聚。高雄市長陳其邁主持防疫記者會指出,今天宣布確診個案中有8例都是在居家隔離期間確診。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其中2例分別為5歲、6歲孩童,是高雄港家庭相關群聚,已匡列在案,昨天因為解隔前採檢陽性。幼兒園部分有6例,分別來自4個指標個案,也是已匡列在案的同住家人,昨天因症就醫確診。另有1例案18942為昨天案18905的同住家人,今天確診,此案自1月26日起接觸衍生高雄三民區、鼓山區等多個足跡,目前無症狀,曾至大遠百饗食天堂、三民區獅湖國小、漢神巨蛋等地點。陳其邁表示,昨接獲CDC通知,幼兒園確診基因定序是BA1,與高港BA2不同,以流行病學證據推測,病毒株屬於北部區,初步排除與高港有關,還需做完整的基因比對。陳其邁觀察,高雄疫情潛伏期很短,平均約3至4天發病,近期可能會陸續有幼兒園群聚發病,尤其小朋友與照顧的家人同住,密集接觸下容易確診,這部分風險已在控制範圍內,居檢期間發病大家不用太緊張。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累計案例破百 陳其邁:明起電影院內禁飲食
高雄疫情不斷擴大,今天大年初一,高雄市政府照常舉行防疫會議,由市長陳其邁主持會後記者會。今天高雄新增9人,包括高雄港傳播鏈2人、皆為小孩,加上宜蘭礁溪衍生的幼園傳播鏈6人、新北市國中生的1名家人,累積病例至今破百,已達104例。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明天開始,高雄市電影廳院內禁止飲食。高雄到昨天已累積95例病例,單在高雄港傳播鏈佔82例,宜蘭礁溪某飯店傳播鏈占13例,今天高雄新增9人,包括高雄港傳播鏈2人、皆為小孩,加上宜蘭礁溪衍生的幼園傳播鏈6人、新北市國中生的1名家人,累積病例至今破百,達104例。陳其邁表示,高雄今天9例中,有8例都在居家隔離期間發病,因疾病潛伏期,風險都控制一定範圍內;8例中的6例,是屬於幼兒園的傳播鏈,高雄市政府也接獲CPC的通知,基因定序是屬於BA1,完整基因比對還在進行中,但很顯然,與高雄港的BA2是不同基因序列。陳其邁說,以台灣最近流行病毒株,是屬於北部地區,初步可排除與高雄港有關,但最後還需比對,了解是哪一個地方的病毒株。陳其邁說,另1例是昨天公布有北、中、南移動足跡的國中生家人,就在今天發病。他說,由經驗看來,疾病潛伏期非常短,平均在3天到4天左右就發病,雖幼兒園的人多,但都在居隔期間發病,風險在控制範圍內,不必太緊張。陳其邁表示,2周前已公布2級防疫加強版,包括公車、捷運、輕軌、渡輪增加清消頻率及實聯制,在捷運R11與R16車站設紅外線熱顯示儀,察查體溫是否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社區服務據點包括關懷據點、社區長照、烘培等全停止,另在市場、公園、文化場域有餐飲服務部分全禁止試吃試用,2月2日起,高雄市電影廳院內禁止飲食,但電影院仍可以販賣食物,吃完再進去或特殊需求可容許。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今公布足跡遍布八德菜園、超商 大湳市場又上榜
今為農曆大年初一,不過疫情仍然在社會的周遭,桃園市政府今也公布個案18885、18950的足跡,1月17日至29日曾至八德區重慶街網室菜園;1月19日晚間曾至八德區興仁路「7-11靖欣門市」;1月23日及30日曾至八德區「大湳市場」,請有重疊足跡民眾務必自我健康檢測。桃市府新聞處長詹賀順表示,案18885、18950自1月17日至30日期間之公共場所足跡,包含:1月17日至29日曾至八德區重慶街網室菜園;1月19日晚間曾至八德區興仁路「7-11靖欣門市」;1月23日及30日曾至八德區「大湳市場」。詹賀順指出,上述公共場所已完成環境清消,提醒市民朋友如曾出入上述場所,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內,需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症狀,請盡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並至指定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2-02-0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細胞也會冬眠!談「腫瘤休眠」在癌症治療中的新進展
前言去年(2021年)6月2日在知名國際醫學期刊「自然」(Nature)由瑞士巴塞爾大學Mohamed Bentires-Alj教授之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及人體組織樣本,發現乳癌細胞從原發腫瘤病灶轉移到肝臟,會在肝臟休眠一段時間,休眠時間可長可短,但有時候被喚醒而且變大,這種「沉睡」與「甦醒」有特殊而且關鍵的「開關」。在其研究成果裡證實,「沉睡冬眠」時是因肝臟中有足夠的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可以分泌干擾素γ(IFN-γ),控制腫瘤細胞處於休眠狀態。但如果NK細胞數量如果不夠多的時候,則會被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取代。此等活化肝臟星狀細胞,會分泌一種CXCL12分子,與NK細胞上的受體CXCR4結合,抑制NK細胞增生,反而「喚醒」腫瘤細胞,並開始增殖,且在肝臟大肆轉移與擴大。此外,在去年(2021年)12月13日在「自然癌症」期刊,亦有一篇與「腫瘤休眠」有關之重要發現。此是由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所進行,結果發現腫瘤附近第三型膠原蛋白較多的話,則可使癌細胞保持休眠狀態,如果腫瘤細胞附近的膠原蛋白變少,則癌細胞再次活躍,進而長大擴散。這二篇研究在「腫瘤休眠」有突破性的進展,使我們對「腫瘤休眠」在癌症進展中扮演的角色倍加重視。什麼是「腫瘤休眠」及「腫瘤休眠」的機轉腫瘤休眠的現象早於1864年就被Dr.White提出,指在原發腫瘤切除後很長時間才發生全身或局部的腫瘤復發。處於腫瘤休眠的病人,如同處於慢性疾病病人疾病完全控制的狀態,沒有臨床症狀,而且各種影像或任何檢查都無法發現病灶。1954年,Dr.Hadreld首先用休眠一詞來描述長期存在於人體但又沒有明顯增殖的惡性腫瘤細胞。他觀察到在部分乳癌、黑色素瘤、直腸結腸癌等實體瘤中,在原發腫瘤切除後2年以上,甚至數十年以後出現復發,而推測殘存的腫瘤細胞很可能是進入了一種分裂停滯狀態,並用休眠一詞來描述這些長期存活而又沒有明顯增殖的惡性腫瘤細胞的生存狀態。另一方面,Dr.Holmgeren等在研究血管生成與腫瘤生長的相關性過程中,發現了腫瘤體積之所以不增加,是因為增殖與凋亡取得了平衡。腫瘤休眠是指腫瘤細胞在人體內長期存在而沒有明顯生長的一種狀態。腫瘤休眠可以分為腫瘤塊休眠(tumor mass dormancy)和腫瘤細胞休眠(tumor cell dormancy) 或細胞休眠(cellular dormancy)兩種。前者是指腫瘤細胞仍然分裂,但由於血液供應受限或免疫系統被啟動的原因,腫瘤大小在長時間內無明顯改變;後者是指腫瘤細胞進入靜止在細胞週期的G0-G1階段,既不增殖也不凋亡,但仍具有增殖的潛能。早期乳腺切除後處於臨床無病狀態的乳癌病人中,術後10-20年的復發率穩定在1.5%左右。臨床癌症休眠還常見於甲狀腺癌、腎癌、攝護腺癌以及B細胞淋巴瘤和黑色素瘤,而肺癌很少出現這種現象。1971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福克曼博士(Judah Folkman)指出,腫瘤生長必須依賴於血管的生成,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血管不充分新生(insufficient angiogenesis)假說。為了支持和證明這一假設,世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現當直徑很小的微小轉移灶內的癌細胞處於無血管生成時,雖然癌細胞的增殖速度與原發病灶的癌細胞增殖速度可以相近,但由於尚無血管生成,癌細胞仍長期處於休眠狀態。但是,一旦腫瘤血管系統在轉移灶內形成,癌灶則進人血管期。由於新的血管生成提供給癌細胞以足夠的營養,這時癌細胞瘋狂增長,危害身體健康。腫瘤休眠在轉移性腫瘤治療上的應用晚期癌症治療有幾個重要觀念:(1)正視腫瘤的存在,要有與腫瘤長期共存的準備;(2)要有足夠的抵抗力和營養支持,避免併發症,為與腫瘤長期共存營造有利而適當的條件;(3)個人化治療使腫瘤休眠,而不一味追求腫瘤縮小或消失。目前最常用的腫瘤休眠方法仍是化療,但與傳統化療不同,並不要求通過化療使腫瘤減小或消失,而是適度的化療,使活躍生長和高侵犯性的癌細胞得以遏止,使之處於不活躍狀態。化療藥物並不是只有對癌細胞本身發揮作用,化學治療對癌細胞周遭的環境也會產生影響。這其中受到相當大注意的即是腫瘤新生血管 (tumor neovasculature)。自從1986年mitoxantrone首先被證實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 (anti-angiogenic effect)後,幾乎大多數的抗癌藥物均被證實或多或少具有抗腫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最近亦有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標靶治療相繼問世。結語隨著基因圖譜的解謎,越來越多致癌信號機轉被發現。有關腫瘤休眠和復發機制一旦完全闡明,可通過研發標靶藥物及合併適量的化學治療,清除或控制這些持續存在的腫瘤細胞,從而控制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希望有一天,我們在面對末期癌症的時候,也能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一樣(這些疾病至今也是無法根治的)。透過藥物的循序調整,與疾病和平共處,並繼續維持有生活品質的人生旅程。
-
2022-02-01 性愛.性福教戰
93歲性治療師的12個性愛建議:性生活不應該到了某個年齡就結束
編按:高齡93歲(2022年)的「露絲博士」是美國最有名的性治療師,從80年代起,她在廣播到電視節目大方分享性知識,至今仍然持續活躍於媒體和社交網路。她提醒年齡、更年期都不是性的阻礙,甚至希望在安養院裡可以設計一間「約會室」,讓每個年齡的人都需要被愛撫和擁抱。在民風尚稱保守的1980年代,要在螢光幕前公開討論性愛話題、甚至直接講出性器官名稱,是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事。然而,這位露絲博士(Dr. Ruth)所主持的廣播與電視節目「Sexually speaking」從1980年代開始播出將近40年,每集吸引超過45萬名觀眾收看,她透過節目探討正確而健康的性觀念、鼓勵人們不再將性視為遮遮掩掩的禁忌話題,且出版了44本相關著作,可以說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性治療師與性教育專家。她笑說,自己可能是第一個公開在收音機裡說出「陰蒂」這個詞的人。身材嬌小、身高不到150公分的她,不僅大大影響了一代美國人對於性的觀念,甚至被稱為「性解放教母」,而直到年過90歲的現在,她仍然在第一線活躍。露絲以提供坦率而有趣、熱情開朗但尊重個人的建議聞名,她獨特的幽默感和談話魅力,讓她總能自然不扭捏地討論這些敏感話題。出生在猶太家庭的她說:「在我們的信仰和教育中,性從來不被認為是一種罪過或羞恥。」逃過納粹屠殺的孤兒 為別人做些事證明活下來的意義總是笑容可掬,看起來就像是鄰家奶奶的露絲,其實有著頗為坎坷的的童年經歷。1928年她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家庭,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父母在二戰時想盡辦法將這個唯一的孩子送到瑞士的兒童之家,自己卻難逃被屠殺的命運。她說:「我就是大屠殺下倖存的孤兒。」戰後她輾轉來到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巴黎,甚至曾加入猶太地下組織擔任狙擊手學習射擊,因此差點被炸斷雙腿。她在1956年來到美國並定居曼哈頓,先後取得社會學與教育學的碩博士學位,然後接受了7年性治療師的專業培訓。1980年,她得到在紐約市一個廣播電台主持談論性教育的機會,這時她52歲。她曾在訪問時說:「那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會是談論性高潮和勃起,但我的確明白自己必須為別人做些事情,好證明自己活下來有意義。」在她主持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她除了傳達正確的性知識——負責任及安全的性行為、如何防治性病傳播,破除種種錯誤觀念和迷思,也強調無須對性愛感到罪惡或羞恥:它不只帶來愉悅與快感,也是增加伴侶間信賴與親密感的絕佳方式之一。她不忌諱在大眾面前討論性愛話題,但當有人開玩笑地問她對於「人獸交」的看法,她沒有感到困窘或被冒犯,而是幽默地回答:「我不是獸醫,下一題。」輕鬆化解尷尬場面。孤獨盛行的現代 更需要面對面交流與親密感除了在公眾媒體上大方討論性愛話題,露絲也長年支持推動同志權益、尊重不同性向,「對我來說,只要2個成年人在他們的家裡保有隱私且彼此同意,任何事都沒有正常或不正常的分別。」她如此說。而在愛滋病還被視為世紀絕症的年代,她也公開鼓勵愛滋病患者勇敢接受治療,且不應受到歧視。「我們對這個疾病的了解可能還不夠,但每個人都必須受到尊重。」而隨著媒體使用習慣的改變,82歲時她也在年輕人愛用的推特上開了官方帳號(目前有超過10萬人追蹤),經常在推特上發表各種幽默語錄。比如她在黑色星期五購物週期間發的這條推文:「與其在漫長的隊伍裡等待結帳,不如多花點時間和你的伴侶待在床上!」在性知識不普及的年代,人們的疑問可能是前戲的進行方式、女性如何到達高潮,或是如何解決男性不舉等「技術層面」問題。這些疑問如今可能已經有了答案,但現代人面臨的問題卻可能在更根本的層次: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或人際聯繫。「這不僅是性方面的問題,而是在許多人的生活中,甚至沒有稱得上重要的其他人存在。」露絲認為,現在人習慣什麼事都透過3C產品進行,而忽略了面對面的交流,「我們花愈來愈少時間專注於彼此的關係,以及對方的需求、興趣是什麼,而是一直在看手機。」她也對於現代人因為過於忙碌而減少性愛頻率感到懷疑,「性愛是件美好的事,值得我們為它找出時間,在人生中保有更重要的位置。」90歲的幸福秘訣:保持健康、做喜歡的事許多人好奇,她為何能夠在90歲後的高齡,仍然保持充實而幸福的生活?露絲回答:首先她很幸運地擁有健康的身體,另外一個秘訣則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是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她會和年輕人一起聽搖滾音樂會,看歌劇,也仍然持續在大學教書、演講。「雖然因為身體的老化,有些年輕時能輕鬆完成的事現在可能做不來了,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無法再享受生活,當然——性愛也是。」露絲博士12個性愛實用建議以下則是露絲博士的12個關於性愛的實用建議:1. 我們不是複製人,不需要跟所有人在同時間、每週做相同次數的性愛,只要雙方都能夠適應接受就好。2. 其實在出門晚餐前做愛真的蠻不錯的。3. 不需嫉妒伴侶的性幻想對象,這是大錯特錯!當伴侶在一起多年之後,適度的幻想可以說是激發慾望的重要關鍵,但話說回來,這也不需要和對方分享就是了。4. 如果你總是在等待對方給予高潮快感,那麼你可能要經常失望或等待了。這需要透過彼此的互動和默契而達成。5. 你的性生活不應該因為到了某個年齡就結束。6. 男士們若想要擁有更好品質的精子,不妨多吃些核桃。7. 偶爾放下螢幕,去認識活生生的人。8. 美好的性愛體驗需要足夠的時間:包括結束後的親密擁抱和溫存。9. 擁有愉悅和活躍的性生活,有助於減輕更年期的症狀。10. 我希望在安養院裡可以設計一間「約會室」,可以像旅館一樣掛上「請勿打擾」的標誌,每個年齡的人都需要被愛撫和擁抱。11. 如果你喜歡自己的身體,你的伴侶也會有同樣的感受。12. 很累的時候就別做愛。對有了年紀的人來說,最佳的性愛時間可能是在一場充足的睡眠之後。資料來源/The Guardian、Banger.jp、marie claire原文:年齡、更年期都不是阻礙!93歲性治療師的12個性愛建議:孤獨時代愈需要親密感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國中生 足跡跨新北、台中、高雄3縣市
高雄昨新增一例感染源不明的十多歲國中生確診,原為新北個案,但他一月廿六日就回高雄居住至今,改歸高雄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這名國中生一月廿五日還在新北市,廿六日一路從台中遊玩至高雄,和家人會合後一直待在高雄,廿九日出現發燒症狀,卅日採檢、卅一日確診,足跡遍及新北、台中、高雄。莊人祥說,尚不知在哪裡感染,且目前看來和高雄港以及幼兒園群聚沒關聯,三地方政府正全力疫調中。高雄市衛生局技正潘炤穎指出,十多歲國中生為案一八九○五,Ct值廿二點八,目前收治專責病房隔離治療,感染源還需進一步疫調釐清,可傳染風險的廿六日至廿八日都在高雄市,由高雄進行相關處理。潘炤穎表示,國中生在一月廿日開始放寒假,廿五日與母親到台中,廿六日至高雄母親娘家居住,目前匡列接觸者共四人、四人居家隔離;經查他有親人在一月十日從中國大陸入境,此人在廿四日解除隔離,廿六日雙方高雄家中有接觸,是否因此造成傳染,相關可能途徑仍在釐清中。由於國中生廿五、廿六日在母親陪同下,在台中市規畫兩天一夜行程,搭乘自強號火車至台中火車站,在市區大範圍逛街、用餐,足跡包括火車站、審計新村、高苑商旅、湯包店、咖啡店、鐵板燒、生魚片店等;驚動市長盧秀燕昨開記者會公布足跡點,呼籲足跡重疊者可至醫院進行免費篩檢,衛生局也前往相關地點完成清消作業。國中生廿六日搭自強號從台中回高雄新左營站,隔晚到高雄大遠百,廿八日中午曾從捷運巨蛋站搭至前鎮高中站,傍晚再從前鎮高中站搭回巨蛋站,也去過漢神巨蛋購物廣場;在新北則是廿五日曾從捷運新埔站搭至板橋站,再至板橋火車站搭火車至台中車站。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增一例過年返鄉回高雄市,只要市民落實相關防疫政策,以現階段來看,影響不大,一定守得住。
-
2022-02-0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虎製中藥材?別被唬了
今年是虎年,在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下,許多人都互祝能「虎虎生風」,迎接嶄新的一年到來。自古以來,老虎全身是高貴的中藥材,過去常見以虎骨入藥,可強筋健骨,治療風濕關節痠痛,虎鞭則是壯陽聖品。但老虎是保育類動物,現在老虎製品已禁用。中醫師鄒瑋倫表示,虎骨是治療肌肉疼痛及骨痛的重要中藥材,相當高貴,虎骨1克高達25萬元台幣。過去虎骨會被泡製成虎骨酒,具有固腎益精、穩固精氣神、強健筋骨、祛風通絡、延年益壽、舒筋活血等功效,但此藥酒很油、腥臭味很重。虎骨辛甘性溫、入肝腎,常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痠痛、鎮定驚風。鄒瑋倫指出,虎骨有其特殊性,老虎的骨腔大,占骨頭的三分之一,骨髓很多,古代分辨虎骨的真假,發現虎骨的透明度最高,在顯微鏡下,真的虎骨有像絲瓜絡的汗毛紋、規律的回字紋。不過,老虎是保育類動物,因此虎骨入藥已禁用,鄒瑋倫說,目前市售標榜強筋健骨的保健食品,已不再使用虎骨成分,多改以鼢鼠(暱稱哈姆太郎)骨頭取代虎骨的成分進行產製。虎鞭屬於蛋白質物質,自古華人有「以形補形」、「吃鞭補鞭」觀念,鄒瑋倫表示,吃切片泡酒的虎鞭,像吃牛鞭、羊鞭一樣,具有滋陰補陽、增強性功能的功效,虎鞭被視為壯陽聖品,但其實吃牛肉、蛤蜊等食物比起吃虎鞭的效果來得更好。此外,有些「虎」稱謂的植物,如虎杖、虎耳草、虎掌南星、虎皮尖椒菜等,也具有身體保健效用。鄒瑋倫說,虎杖富含白藜蘆醇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抗發炎、抑制腫瘤、心血管疾病預防等作用,有助皮膚抗老化、保肝又護心;虎耳草常製成藥膏,可用於緩解皮膚癢、發燒、咳嗽等症狀;虎掌南星可用於中風治療;虎皮尖椒菜是維生素C最大的來源,可以防癌、降膽固醇、刺激體力提升。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公布6確診14天足跡場所 到過聯邦銀超商藥局8處
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更新公布案18780、18781,18884、18885、18886及18906共6例確診個䅁,自1月17日至30日止到過各公共場所足跡, 包括聯邦銀行、蛋行、藥局及便利超商等足跡,請民眾提高警覺,市政府呼籲有足跡重疊者,請隔天起14天內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和指定院所採檢。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前往桃園區家樂福經國店視察年節期間賣場運作情形,慰勉賣工作人員,鄭表示,春節期間,民眾前往量販店採買,店家應落實實聯制、戴口罩與消毒預防措施,目前無相關賣場染疫,呼籲民眾無須恐慌,遵守相關防疫規範、快速採買,安心過年。市府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市府針對案18780、18781,18884、18885、18886及18906共6例公布1月17日至30日公共場所足跡,包括聯邦銀行北桃園分行、長頸美語瑞豐分校、祿豐蛋行、啟英蛋餅、7-11國安門市、大樹藥局桃中山二店、全球藥局八德佳美店及全家大溪松樹店8處足跡。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港群聚再擴散 延燒旗津、小港兩公寓大樓、牙科診所
今天全台本土增17例,其中9例在高雄。高雄傳播鏈分成港區和宜蘭飯店,其中高港5例,高港群聚案也從社區傳至牙科診所。今天新增一例案18889是30多歲牙科醫護人員,因替小港區公寓確診者案18775治療,近距離接觸遭感染。另外今日新增的案18904與確診者同住旗津一棟公寓大樓,目前高市衛生局已緊急匡列全棟住戶20多人,全都須隔離,包括周遭社區已採檢200多人,目前結果全為陰性。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指出,旗津區公寓大樓採取與小港區老舊公寓同樣的匡列模式,全棟住戶皆匡列隔離,也針對鄰近街道居民進行採檢。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今天新增高科大篩檢站,在下午4點前都可持健保卡篩檢。另外旗津醫院為春節篩檢站,過年期間皆有提供服務。每天早上9點至中午12點、下午1點半至4點皆提供篩檢服務。陳其邁強調,目前旗津區診所呼吸道症狀就診民眾篩檢全數為陰性,也代表旗津社區的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陳其邁也提醒市民,過年期間一定要注意防疫規定,口罩戴好,勤洗手,祝大家平安過好年。
-
2022-02-0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過年遇急性腸胃炎怎麼辦?醫:出現7症狀必須儘速就醫
每逢農曆過年時節,寒冷的天氣、熱鬧的氣氛、團圓的喜慶,一大桌的滿漢全席是台灣在地人秉持的圍爐傳統,然而許多人因為過年休假期間大吃大喝、通宵達旦打牌、玩樂菸酒不離手,使人體的腸胃不但沒休息,反而更努力工作;再加上零食、三餐不定時等不規律作息,熬夜不僅使得生理時鐘改變,使血壓升高,胃酸的分泌也易過多,因而引發腸胃不適,胃酸24小時都在分泌,造成消化道壓力及刺激,更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急性腸胃炎在兒童比較容易發生,但在大人也不少見,可以發生於一年的任何季節及時間,但如果發生於重要假期例如春節年假,那就大大的掃興了。引起急性腸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受到毒素汙染的食物。腸胃炎又可分成非感染性腸胃炎及感染性腸胃炎。非感染性腸胃炎主要是由非傳染性的食物毒素或藥物毒性所引發。而感染性腸胃炎,一般最常見是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病程大約是7天,如果腸胃道症狀大於7天或是更久就有可能是寄生蟲或其他病因。腸胃炎是怎麼傳染發生?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染,經由受到患者的飛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器皿、或水源傳播以及食入受早就存在的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致病菌及毒素進入我們的消化道,影響腸胃道的機能,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蠕動及消化功能,因此產生腸胃道的症狀。最常見的有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等症狀。◎細菌性腸胃炎可引發細菌性腸胃炎的常見病菌有: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及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等。其它傳播力較強且症狀較嚴重,但在臺灣已較少見的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疾病已列為法定傳染病。其中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也需特別當心。一般而言,細菌性腸胃炎症狀較為嚴重,除了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之外,比較容易有血便及膿便產生。◎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由輪狀病毒 (Rotavirus)、諾羅病毒 (Norovirus)、腺病毒 (Adenovirus)、沙波病毒(Sapovirus)及星狀病毒 (Astrovirus)引起。在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但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所有急性腹瀉中,由諾羅病毒所引起的可高達50%。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有大量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發燒、腹痛、胃痛、噁心、類似流感肌肉酸痛等。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靠自身免疫力完全恢復,一般少有後遺症發生。腸胃炎的處置原則及治療腸胃炎患者最常見症狀為上吐下瀉,所以水分電解質的攝取補充非常重要。對於病情較輕的病毒型腸胃炎,多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通常採支持性療法,建議前一到兩天需禁食僅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以喝一比一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是電解水,讓腸胃道先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及腹瀉有比較改善,也可以開始試喝米湯,然後循序漸進再慢慢吃白粥等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食物,如果支持性療法兩天都完全沒有改善,那就考慮要就醫。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胃炎的高危險群,通常可先禁食約四到六小時即可逐步恢復正常進食,嬰兒可以繼續哺餵母乳或配方奶,較大幼兒可以先給予米湯、稀飯、蘋果、白吐司等,若腹瀉改善則可正常用餐,並避免油膩食物及含糖飲料。雖然大部分的腸胃炎都可以在這處置下恢復,但當出現腸胃炎相關症狀就必須儘速就醫且可能需要住院治療。腸胃炎的出現以下症狀就必須儘速就醫1.持續嘔吐無法進食2.無法控制的腹瀉(一天大於六次) 3.高燒持續二到三天以上4.強烈的腹痛5.出現血便或膿便6.出現意識不清的及嗜睡的情形7.出現嚴重脫水情形(呼吸心跳加快、血壓降低、口腔黏膜乾燥、尿量減少)腸胃炎的預防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接觸傳染,經由受到患者的飛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器皿或水源傳播,以及食入受早就存在的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所以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進食前、出入公眾場合、處理生鮮食物及如廁後都是需要洗手的時機。出門返家後第一步先確實洗手,可避免將外來的病菌帶回家。在外更儘量少用手接觸口鼻黏膜,以減少染病的機會。家中如有生病的人,更須注意個人衛生,需使用公筷,更確實洗手以減少家中群聚感染。飲食方面,特別是幼兒、老人抵抗力較弱,海鮮肉類雞蛋等食物應避免生食,最好要完全煮熟後食用。總之,在歡慶年節之餘,注意食物保鮮,過期不新鮮食物儘量不要食用。在流行的季節,最重要的還是重視個人、環境及飲食的衛生。請切記掌握「少糖、少鹽、少油、高纖、控制份量」的飲食概念,您也可以健康享瘦過個好年。
-
2022-01-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公佈確診足跡 個案到過聯邦銀行、多個藥局
桃園市政府今天中午公布案18781、18884、18885個䅁,自1月17日至26日公共場所足跡, 包括聯邦銀行、蛋行、藥局等足跡,請民眾提高警覺。市府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為請民眾提高警覺,市府針對確診個案公布今天日案18781、18884、18885,自1月17日至26日期間之公共場所足跡。包括1月17日上午至聯邦銀行北桃園分行,1月24日到28日至中壢區成章三街祿豐蛋行,1月25日晚間至大樹藥局桃中山二店及1月26日晚間至全球藥局八德佳美店。詹賀舜說,春節期間市府防疫不打烊,今天至2月2日初二,可至桃園區中路公園、中壢區中正公園2處採檢站採檢;2月3日起提供8處採檢站,屆時中路公園、中正公園2處將依分流原則安排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者專用。另6處社區採檢站,方便市民就近採檢,確保春節期間防疫安全。桃園市政府提醒市民如曾出入上述場所,請在足跡重疊隔天起14天內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和指定院所採檢。
-
2022-01-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社區篩檢站陽性率0.18% 陳時中:社區仍安全
指揮中心昨公布去年8月啟動的新冠病毒加強監測五大方案,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結果顯示無症狀或遺漏感染者很少,社區算安全。但外界認為,這些數據早已過時,無法代表現況。陳時中今天回應,「何時檢驗就代表那時候,當時社區是安全的」,現在時間點看到社區檢測快篩陽性率不高,但潛在的感染者還是要看後續血清陽性率。針對台灣的陽性率,陳時中表示,現在陽性率比我國好的,只有有很小的海洋國家萬那杜、還有香港和中國,這三個國家陽性率比我國低,陽性率0.07%,我們是0.18%,是世界陽性率最低的第四名。檢測數量排名,以人口比看是五十幾名,台灣檢測不算少也不算多,平均每百萬人檢測40幾萬人,每人約測0.4次。香港至今平均每人測四次,每百萬人測400多萬次,中國也測很多,動不動全市篩檢,但每百萬人測11萬次,以人口比來說測得比我們少。用此數字看,台灣社區仍相對安全,但不能掉以輕心。另有醫師認為Omicron不可能完全無後遺症,預言2到3月可能迎來後遺症浪潮。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因從去年12月到現在全球個案數多,這麼多人感染,不可能完全沒有人有後遺症,會有小比例患者有後遺症,但是沒有很好的統計,還需要三個月左右才會統計出結果。Omicron從11月底自南非爆發以來,至今還沒三個月,還需要後續更多國際分析才能參考。而本土個案目前只有一百多例、境外四百多例,這波預期後遺症人不會太多,不能評判是否會有後遺症浪潮,但會嚴密觀察。至於疫苗施打狀況,陳時中表示,昨天接種12.1萬人,第一劑覆蓋率81.73%、第二劑74.72%、基礎加強劑0.7%、追加劑覆蓋率23.05%。過年期間還有疫苗可打,希望民眾利用休假盡快疫苗保護自己。
-
2022-01-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屏東5歲女童確診 足跡遍布星巴克、溫泉旅館、全聯
今天是小年夜,疫情升溫,屏東縣萬丹鄉一名在高市諾貝爾幼兒園就讀的5歲女童被匡列居家隔離,29日因出現症狀就醫,採檢陽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發布案號18854,縣府今公布女童涉及公共場所足跡,包括星巴克潮州門市、四重溪北緯22度溫泉旅館、全聯萬丹大順店等,已展開相關足跡場所消毒作業。潘孟安說,距離去年7月6日屏東上一起病例後,時隔208天再次出現確診個案,高屏生活圈緊密,縣府團隊嚴密觀察疫情發展,此個案感染源明確,請大家不要恐慌,也請民眾誠實配合疫調,共同防堵疫情擴散。衛生局長施丞貴說,該名女童因其就讀幼兒園的兩名同學(案18749、18771)均確診,被匡列居家隔離,29日出現體溫偏高37.5度、有痰等症狀前往就醫,因有病例接觸史進行採檢,結果確診。施丞貴說,經進一步疫調追溯女童前一周足跡發現,女童曾隨父母外出,地點包括1月22日星巴克潮州門市、國道3號下方單車步道竹田鄉光明路段,1月23日至四重溪北緯22度溫泉旅館獨立湯屋、恆春鎮墾丁森食堂,1月25日再次至星巴克潮州門市,1月27日全聯萬丹大順店。施丞貴說,場所已展開清消,已匡列27人,其中女童親友10人採檢後,安排至防疫旅館隔離,而且14天隔離期滿後需再自主管理7天;另有17人列入自主健康管理。請曾至相關場所的民眾自接觸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上呼吸道、腹瀉、嗅覺異常等症狀請盡速就醫。衛生局指出,即日起啟動擴大篩檢專案,在全縣北中南開設三處篩檢站,北區屏東市國仁醫院、中區潮州鎮茂隆骨科、南區恆春鎮南門醫院,呼籲有曾至相關場所或足跡重疊者請在2月2日前就近免費篩檢;若出現疑似症狀者,請至全縣14家責任醫院就醫,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國仁醫院、寶建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附設屏東民眾診療服務處、大新醫院、高榮屏東分院、安泰醫院、輔英醫院、枋寮醫院、潮州安泰醫院、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南門醫院及恆春基督教醫院。
-
2022-01-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今增5例確診!小港老舊公寓967人篩檢結果出爐
今天全台新增14例本土確診個案,高雄增5例。昨天有兩例小港區民眾,因在老舊公寓停車空間與已確診的上下樓鄰居短暫接觸二、三分鐘即染疫;衛生局匡列該棟公寓整棟20人,全數送防疫旅館居家隔離。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如懷疑自己有呼吸道症狀就儘速篩檢。高市府昨天也緊急在小港社區設篩檢站,昨共篩967人,全為陰性。陳其邁表示,目前旗津社區篩檢率已達六成,從篩檢結果看來目前旗津社區風險已非常低,「過年到旗津各景點觀光風險很低,但仍須維持社交距離,最重要的是戴好口罩和清消。另外在診所快篩部分已篩1萬2049人,全為PCR陰性,代表高雄的社區風險是很低的。陳其邁再次強調,市府、市長挺旗津,未來的經濟振興,市府也會全力以赴。這陣子旗津居民忍受不便,真的非常謝謝大家。今起至2月6日,旗津醫院在上午早上九點至中午十二點,下午一點半至四點都持續提供篩檢服務,如遊子回旗津覺得不安心、有症狀都可以前往篩檢。如果不想在醫院篩檢,快篩站、里服務處也都有提供免費快篩試劑,民眾可拿回家自行檢驗,民眾在過年可安心、在家檢測。
-
2022-01-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5!足跡含全聯、郵局、早餐店、超商、補習班
今天全台新增14例本土確診個案,高雄增5例,礁溪活動史群聚案衍伸4例,高雄大寮幼兒園幼童驗出4例陽性,是指標個案從礁溪旅遊感染後,回幼兒園後引發的病毒傳播,另一例為家庭群聚傳染,案18824為昨天確診案18771的姑姑,在隔離前為陰性,隔離當天有症狀再採為陽性,此為陰轉陽個案。另外高雄港區群聚感染個案新增1例。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市府今天下午也公布最新的確診個案足跡。包含全聯、郵局、早餐店、超商、補習班等都入列。案18820在1月25日至鳳山小太陽米羅美術村,25日至26日都有到早安美芝城大寮店-活力仁忠店,26日至全聯大寮店。案18821在1月25日至英明黃昏市場黑糖糕。案18823在1月27日有到小港區的成台灣台灣經典小吃。案18824在1月26日至大寮力學補習班、大寮專業土雞套餐、知音文理補習班、OK超商仁德店。26和27日都有到大寮郵局。27日有到大胖購物中心附近路邊攤、7-11正發門市。28日至永和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