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7 科別.兒科
搜尋
病房
共找到
2485
筆 文章
-
-
2020-01-21 該看哪科.兒科
慘!出生僅三天 女嬰染腸病毒喪命
腸病毒一般發生於春夏之際,國內現在雖不是腸病毒流行期,但疾管署今公布,上周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包含1例死亡,是一名僅出生三天的小女嬰,因感染伊科病毒併發重症,經搶救仍不治,來不及回家的小生命讓人不捨。疾管署提醒,家長應落實個人與嬰幼兒手部衛生。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出生3天大女嬰於去年12月下旬發病,陸續出現呼吸中止、發燒、活動力差、急性呼吸窘迫症、血小板下降、多重性器官衰竭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等症狀,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6型併發重症,個案雖於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治療,仍不幸於住院約兩周後過世。伊科病毒6型在台灣不常見,對新生兒而言,卻是如同死神般的存在。自2007年迄今,包含今天公布的個案,僅通報確診4例伊科病毒6型個案,其中三例是新生兒、一例為3歲幼兒,當中兩名新生兒都不幸喪命,僅一名新生兒及3歲幼兒存活。目前該女嬰感染源尚未確定,但林詠青表示,新生兒可能經由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尤其成人感染伊科病毒症狀非常不明顯,提醒孕婦若在懷孕期間有感冒、拉肚子症狀,一定要馬上告知醫師;親友即使只是些微不適,也應避免探視寶寶。林詠青提醒,雖腸病毒目前無特效藥,但早發現早治療,就能避免重症及死亡風眼,新生兒感染初期會有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情形,並容易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徵狀,應儘速接受治療。另一名重症個案為北部1歲女童,於1月5日至1月6日出現發燒、嘔吐、肌躍型抽搐及四肢紅疹等症狀,二度就醫後收治住院並通報,經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目前個案狀況穩定,已出院返家。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處相對低點;今年累計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2019年累計68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4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53例為多。
-
2020-01-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吃一整碗飯要花7年 長庚抗癌志工用傷疤和運動勉勵病友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今天舉辦歲末關懷活動,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的病友葉明祥出席和大家分享他的抗癌經歷。他說,由於長期抽菸導致肺功能極差,治療期間必須一直被抽痰;術後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然從手術傷口流出,這種種過程雖然很挫敗,但他靠著積極運動,終於撐到戰勝的那一刻,還能在醫院擔任癌症志工,因此他鼓勵所有的病友要多運動,可以改變人生。65歲的葉明祥說,治療初期一直被抽痰非常難受,為了改變現況,他每天拿著拐杖在醫院樓梯間穿梭當作運動,一周後醫生說可以不用再抽痰了,他高興的如獲恩賜。不過手術後身體構造與面容的改變,讓他很多事情需要調適,連最基本的吞嚥動作都要重新學習。復健開口動作,每日每小時要做10分鐘,每日至少10次,持續2年,「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從手術傷口流出,傷心的淚水也跟著掉下」,他說那一刻覺得自己像極了科學怪人,但他總相信自己可以撐到戰勝的那一刻。葉明祥於是更積極運動,雖然為了要補齒齦做為支撐,讓他少了左小骨,他仍舊騎腳踏車挑戰登高山,要證明他一樣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他說,附加的好處竟是氣喘不再發作,也開啟他吞嚥訓練的契機,花了7年的時間終於可以吃完整整一碗飯,才發現能吃到食物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葉明祥擔任林口長庚癌症資源中心志工已經2年,帶著臉上傷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門診及病房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儘管復健會流血,但是渴望開口的動力讓葉明祥不放棄,他的兒子也被感動,陪著父親復健,一邊準備考大學,一舉考上台大經濟系。癌症中心林永昌主任表示,運動對於癌症病人有明顯的幫助,我們除了關注治療成效外,更鼓勵大家做適度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透過這種運動方式能有助提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0-01-19 科別.皮膚
罹患帶狀疱疹該上大醫院嗎?皮膚科醫師教你判斷依據
民眾發現自己有帶狀疱疹後,如何選擇就醫院所?健保大數據發現,選擇基層診所就醫的民眾最多,其次為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最後是地區醫院。不過,如果帶狀疱疹同時出現神經症狀,或病灶在眼部等較較棘手部位,就醫選擇改變,依序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超過六成 選擇診所就醫107年因帶狀疱疹在基層診所就醫人次為55萬4477,占總就醫人次89萬2266的62.14%,顯示民眾有帶狀疱疹,多選擇基層診所就醫。全台收治患者最多的十家診所,有六家全年患者人數逾千,超過所有地區醫院及部分區域醫院,甚至與部分醫學中心收治人數相當。醫學中心以林口長庚排名第一,107年看診人數約4214人,接下來依序為中國附醫的3364人、台大醫院3019人、台中榮總2345人,以及台北榮總2940人。但區域醫院看診人數也不少,例如排行第一的市立聯醫,看診人數3423人,接下來的振興醫院、雙和醫院也各有一千多人。病灶複雜 大醫院經驗較多少數基層診所也同時處理帶狀疱疹神經痛,只是案例較少,處理病灶生長於眼部等其他特殊狀況,經驗明顯更少。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這樣的就醫趨勢符合分級醫療,多數帶狀疱疹能在基層診所得到很好照顧,除非病灶位置複雜,例如長在眼睛恐傷及眼角膜,有失明風險等,需倚靠醫院的專科照顧。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也表示,一般皮膚科診所能解決九成以上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正是其中之一。但若患者本身病況比較複雜,例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帶狀疱疹病灶同時長在兩個部位以上,應至規模較大的醫院就醫。傷口糜爛 住院打抗病毒藥全年因帶狀疱疹住院人數約9095人,收治人數以台北榮總最多,因帶狀疱疹住院者多為80歲以上,住院科別最多的是感染科,其次是神經科與皮膚科。由於80歲以上長者除了可能有慢性病,免疫力、體力也相對差,可能演變成為重症而需要住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說,需住院者多是瀰漫性帶狀疱疹或是傷口面積較大。如長在眼睛周邊的帶狀疱疹,疹子已經占據額頭的一半以上;有些水泡流湯,身體傷口濕濕爛爛,不利於照顧。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感染醫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景泰表示,除了皮膚照護問題,也可能是患者無法吞嚥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透過針劑施打,必須住院才能執行。住院通常不會超過五天,若沒有病房,會建議患者每兩天回診一次。糖尿病患者 容易出現重症107年帶狀疱疹患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次數,以糖尿病排名第一,總人數約一萬人,其次依序是高血壓性疾病、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急性腎衰竭、急慢性腎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屬於免疫機能較差的族群,不只是帶狀疱疹好發族群,若同時有其他的疾病或是傷口,也容易出現重症,甚至可能不斷復發。通常這類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建議血糖仍需透過藥物以及飲食控制,才能避免其他疾病出現。分析帶狀疱疹就醫人數最多的月分,105年就診人數最高在8月,最低在2月;106年最高為10月,最低為1月;107年最高為12月,最低為2月。醫界過去常宣導,帶狀疱疹常見於秋冬,天氣變化會影響免疫功能,但近三年健保統計,患者人數最多是八至十二月,一改過去既定印象。黃毓惠指出,現代人生活受到溫度劇烈變化影響較少,可能因為上班場所多在室內,而公共場所多空調,加上民眾非常關注天氣,據此決定穿著與行動,因此影響變小。
-
2020-01-19 科別.感染科
流感肺炎形影不離 年節防重症
再一週就要過年了,依照以往的經驗,預估流感疫情會在農曆年節進入高峰期。實際上,國內流感疫情去年12月中旬就進入流行期,且單月流感併發重症人數,創下五年來同期的新高。由於鄰近日韓及美加也都處於流行期,加上肺炎死亡人數近年不斷增加,還未施打疫苗的民眾建議依醫囑接種,有類流感症狀提早治療,減少重症發生。在流感疫苗擴大開放施打對象後,台北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特別提醒,家有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父母及孕婦要接種疫苗。日前紀鑫才接獲一個家族9人感染A型H1N1流感群聚感染個案,其中一名未滿週歲的嬰幼兒還因此住院。紀鑫說,這個家族是三個家庭住在一起,剛開始是阿嬤感染上A流,之後傳給未滿一歲的小孫子,但群聚感染的家族裡,還有其他感染源,是一名從幼稚園帶回流感的小小孩傳回家中,造成一人感染流感病毒傳給2至4人。因此,建議家中的照顧者要打流感疫苗,保護還不能打疫苗的嬰幼兒。孕婦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族群,有研究指出,懷孕時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及懷孕時的營養、情緒與壓力等因素,影響心肺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使得孕婦感染流感後,成為易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也增加流產、早產及死產機率,尤其在懷孕後期以及產後2週內最危險。民眾也不用擔心孕婦接種疫苗風險,疾病管制署曾針對2009至2010年,接種流感疫苗的14,474名孕婦進行調查,發現接種流感疫苗的自然流產率為2.3%,相較於一般的流產率12.8%低很多,且未增加胎兒風險。目前台灣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A型H1N1為主,與疫苗病毒株相符,不過,這與國外流行的A型H3N2,及B型維多利亞株不同,必須要密切觀察,防止重症出現。流感併發症每年約14%的人會因肺炎或流感住院,在重症個案中,死亡率約兩成。尤其肺炎一年約有100多萬人就醫,總醫療費用約133億元,平均一人約13萬醫療費用,進一步分析,有67%的費用支付在65歲以上的肺炎病人,佔所有肺炎人口的25%。隨著人口老化,肺炎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從105年開始,肺炎就列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107年死亡人數與106年相比,還多了7.5%,增加的幅度比第一名的惡性腫瘤及第二名的心臟病來得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指出,肺炎仍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且又有高抗藥性問題,治療上較棘手,老病人經常反覆感染,從小病拖成大病,嚴重者還得住進加護病房,耗費的醫療成本相當驚人。顏啟華指出,預防流感或肺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醫囑打疫苗,但依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今年新增13萬名75歲長輩,他們都可以依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但直至去年下旬,接種率仍偏低,還未接種的長輩,最好趁過年前快去施打,打完疫苗後要一段時間才有抗體,才能降低春節感染風險。而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施打,已有研究證實,能有效降低因流感或肺炎住院率,還能減少44%侵襲性肺炎的住院率。即使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整體降低肺炎感染也有幫助。
-
2020-01-18 橘世代.健康橘
甜蜜的負擔 致照顧者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過年舒心選單過去的一年,辛苦的你,也許是位失智照顧者,也許只是處於空巢期的父母,不管何種角色,在承擔責任的同時,難免遭遇一些難題,五味雜陳的心情不一定能向家人說得明白。橘世代邀請看遍悲歡離合的醫師、護理師,請他們推薦影片。我們也選了幾本書,讓我們透過別人的故事,整理一下心情,在新的一年,追劇看書兼交流感情。林敬淳(亞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給照顧者 適時吐苦水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描述奶奶王鳳細心照顧失智先生張軍雄,他偶爾會不認得家人、會迷路,沒忘的卻是當年的同袍及舊愛。加上他們的女兒小夢六年前替男友頂罪入獄,出獄新生卻拋不下渣男友,皆讓王鳳陷入崩潰邊緣。本片節奏緩慢,但道出照顧失智者的辛酸之處,這讓我相當有感。我叔叔罹患失智症,負責照顧的嬸嬸壓力相當大,因挫折感而出現憂鬱症狀,非常辛苦,這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我認為本片適合推薦給失智者家屬,照顧工作真的很辛苦,照顧者抽空觀賞可以喘息一下,觀後也可吐苦水,知道自己不孤單。另呼籲照顧者找出屬於自己的喘息方法,或尋求長照支持資源,千萬別獨自扛責任。給空巢父母 要懂得放手此外,我也推薦去年上半年播映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4」,雖是在敘述玩具主角胡迪的首要任務是照顧他的孩子,但數度面臨「新生玩具來臨」,他在尋找「玩具生命」重心的最後,選擇離開孩子主人身邊。然而,本片的劇情寓意其實是指空巢期父母,當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一片天,不少父母仍放心不下,時刻心心念念。我認為,人生到一個階段應告個段落,再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例如退休後可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讓自以為的責任變相成為親子壓力,放下才能更開闊。林盈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內科病房護理師)給醫護 同理心對待病家我最近在追美劇「芝加哥醫院」第4季,起初只是為了學醫療用英文才開始收看,但愈看愈入迷,相當推薦過年來追劇。本劇每集都是一個小故事,談的不外乎為每人都會遇到的課題—生老病死,但也談到醫療人員怎麼面對病家。其中,印象最深的故事為敘述一對母女出車禍,其中女兒傷勢嚴重,母親拜託醫師救救女兒,但實習醫師回:「沒辦法了。」主治醫師則是上前拍拍母親的肩說:「我一定努力救她。」之後再回頭告訴實習醫師,媽媽要的只是一分希望。臨床常見醫療人員將病情說得很白、很死,特別是面對急重症,因憂心病家失望生氣而官司纏身,卻少了一點人性關懷。醫療人員不是神,工作也相當忙,但一句安慰的話,一個貼心的舉動拍拍肩、握握手,其實都花不到1分鐘,卻能讓醫病關係更加分。給新世代 關懷長輩莫等待我也推薦2012年播映的紀錄片「不老騎士」,是記錄一群平均81歲的長者退休沒目標,直到弘道老人基金會發起摩托車環島計畫,幫他們完成13天的環島旅遊夢想。其中,有位阿公帶著過世太太的遺照,完成與太太的環島之約。期間,這群長者一一克服身體情況及家人的擔心,還路過安養機構,告訴機構的老人家:「我們做得到,你們也可以。」本片溫馨感人,令我不禁掉淚,看完後不忘向家人及同事分享這部片。隨著台灣面臨高齡社會,當子女外出工作,長者獨自在家一天生活是怎麼度過?畢竟我們都沒有老過,看完本片可更了解家裡長輩的想法,十分適合闔家觀賞。本片也讓我反省和阿公阿嬤的相處太少,特別是護專畢業進入臨床,卻連阿公生病住院也很少探望,甚至錯過見最後一面的機會。長輩需要的往往只是一句安慰的話,但我卻沒做到孫輩對長輩的關心與陪伴,懊悔卻永難彌補了。照顧影片推薦1.愛.慕2.想入飛飛36883.長情的告白4.昨日的記憶5.被遺忘的時光6.我想念我自己7. 我的母親手記8. 鐵娘子(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推薦)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填問卷抽好禮 吳若權曾說:「照顧父母就像在照顧未來的自己。」、張曼娟在專訪中分享:「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邀請您花5分鐘的安靜時光進行填寫。《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x0spAv
-
2020-01-17 科別.心臟血管
春節連假避免久坐防範肺栓塞 搭長途飛機應多活動雙腳
今年春節過年有7天連假,不少人安排出國旅遊,聯新國際醫院資深副院長胸腔內科醫師許詩典提醒,搭乘長途飛機,應留意長時間久坐不動可能引發深層靜脈栓塞,若嚴重造成肺栓塞,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光是桃園機場過境旅客近3年內,就發生10起以上的肺栓塞案例,人數較以往增多且有年輕化趨勢。許詩典說,只要是久坐不動,包括打牌打麻將、看電視追劇、打電玩上網、搭長途客運火車或塞車,雙腳長時間沒有活動,都有罹患肺栓塞的風險。上個月一名30歲外籍女性旅客過境台灣轉機時跌倒受傷,聯新國際醫院桃園機場醫療中心前往急救。該旅客原本意識清楚,接著臉色發白、身體發涼,測量不到血壓及血氧,出現瀕死症狀,趕緊送往聯新國際醫院加護病房,施以葉克膜搶救。電腦斷層檢查時,赫然發現兩側肺動脈有栓塞現象;當葉克膜管子插入股動脈時,亦有血栓塞住。經妥善治療,女子在第3天生命徵象恢復穩定,拔除呼吸器,轉至一般病房;2周後順利出院。肺栓塞是通往肺部的動脈血管發生阻塞,以「深層靜脈栓塞」最為常見,好發於搭乘長時間久坐的長途飛機,也就是所謂「經濟艙症候群」。許詩典指出,肺栓塞並不是很罕見,但是症狀不明顯,不易診斷,容易被忽略。當久坐、久站或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小腿的末梢血液黏性增加,於深層靜脈淤積形成血栓凝塊,如果有大量大塊血栓順著血流堵塞肺動脈,則可能引發急性肺栓塞,導致心肺衰竭,有立即死亡的危險。肺栓塞致死與否,許詩典說,如果只有一、二個小血塊塞住肺部的小動脈,可能出現缺氧等症狀,但還不會立即致死;如果栓塞血塊夠大夠多,就可能有立即生命危險。如果是在飛行高空發生肺栓塞,飛機未能立即迫降,可能無法及時挽救,就有相當高的致死率。許詩典提醒,春節連續假期將屆,民眾會規畫行程較遠、飛行時間較久的出國旅遊,建議搭機時做好防範,在飛機上應盡量起來走動或做腳部活動。民眾可以參考飛機座椅的衛教文宣資料,做些抬腳動作,藉由肌肉收縮,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避免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可多起來走動、多喝開水補充水分,但不要喝太多酒,做好預防措施。另外,年紀大、抽菸、有慢性疾病、手術後、開過刀、曾有長腿骨折病史、有血栓或心肌梗塞病史、服用避孕藥、不運動、不動族(如上班族長時間久坐)、肥胖,也是肺栓塞的危險因子,都應多加注意。搭機時如有不適,應立即通知空服人員,請求醫療諮商協助。
-
2020-01-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的是你我不知道的生命故事——兒童安寧緩和醫療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2018年7月曾經邀請林信男、陳榮基、宋維村教授分別從基督教、佛教、天主教的觀點談宗教信仰對死亡的看法。當時宋教授以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信仰對死亡的方面差異不大,而提出以他的兒童精神科專長,由兒童發展的觀點來探討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的概念以及照顧上的需要,並推薦兒科重症專家,呂立醫師以其在台大負責及發展兒童安寧服務的經驗來撰寫臨床方面的照護經驗。想不到今年剛過了新年,我們終於接到趙芳欣護理師與呂立醫師的「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的經驗分享。更想不到的是在國外度假的宋教授欣聞呂醫師來稿,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他一年半前就動筆的文章分為「兒童少年對死亡的概念」與「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兩部,讓讀者可以對這複雜的議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非常感謝這些有心人的努力使「醫病平台」更精彩。和煦的午後,窗外陽光悠悠灑在樹上,葉子隨風搖曳著。手機螢幕忽然亮起了顯示:「兒童加護病房需要兒童安寧緩和醫療整合小組的協助!」訊息劃破了寧靜,也跟著一起挑戰家庭的愛、關懷與失落。加護病房冰冷厚重的大門緩緩打開,映入眼簾的是:無奈的父親、昏倒在旁的母親、泣不成聲的姐姐、眼神呆滯的妹妹,散落在旁的醫護團隊,而越過人群的頭頂,終於看見生病兒童目前的生命徵象,正壓呼吸器發出規律的巨大聲響,牽引著眾人的呼吸,路過的醫師說道:「你們不要圍在這裡,好像病人狀況很差的樣子!」看著螢幕心裡想著:「十四歲的孩子,心跳每分鐘只有30到40次,血氧50%左右,真的是很不好呢。」這真令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迅速掌握狀況後,兒童安寧緩和照護小組出動了兒童個案管理護理師、醫療輔導師、表達性藝術治療師、紅鼻子醫生等等,現場我們分工合作,協助每個家人「在他專屬角色位子」的陪伴與互動中,確實得到支持與關懷。醫療戰場上,醫療照護團隊裡的醫護人員在旁陪伴支持,並注意孩子是否有不舒服。紅鼻子醫生在生病兒童的床邊,再次吟唱著孩子平常最喜歡的歌,向他們永遠的孩子老大致意。無奈的父親看著病床上瀕死的摯愛兒子、倒在旁的妻子與不知所措的其他孩子們,他噙著淚,壓低聲線說著話,如同他所壓抑的情緒。我們協助陪伴著父親,討論聯絡規劃兒子的身後事;崩潰的母親清醒時哭天搶地、語無倫次,每看兒子一眼就昏厥,我們陪她哭,讓她說,說著她心裡與現實巨大的落差,幫助她一小步、一小步縮短那屬於失落的距離。床邊泣不成聲的姐姐,我們攬著她顫抖的肩許久,微弱的聲音默默的擠出一句沉重話:「阿姨,是我的肝臟害死了弟弟嗎?」抱著她,我們心都酸了:「姐姐,弟弟的肝有在長大,只是身體裡面還有很多不同的器官,要一起合作才能度過危險。」姐姐看著我們:「好!我知道了,那可以讓我送弟弟嗎?」我們留下淚笑著說:「當然。」我們小組除了關心生病的弟弟,協助他的事情,同時也給姐姐及時正向的鼓勵,讓她知道,身為姐姐妳做得很好。眼神呆滯的妹妹,我們蹲下身看著她:「你還好嗎?有嚇到嗎?」瞬間瓦解的情緒,妹妹點點頭後,開始放聲大哭,團隊用著符合六歲孩子認知發展的繪本,與妹妹談談關於哥哥正面臨什麼事,引導畫出兄妹約定要養狗狗的祝福卡片,而過程中妹妹說出今天是她的生日。而我們知道今天之後,每年的這天,永遠不會再一樣了,就帶著妹妹選了一份禮物,說明是哥哥送給她的告別與生日禮物。當家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得到安慰,一家人終能在孩子離開時,陪在孩子身邊,跟他說大家有多愛你!謝謝你帶給我們這麼多的快樂!謝謝你總是貼心的照顧著家裡每個人!這天之後,我們聯絡進行後續哀傷撫慰與關懷,知道爸媽彼此好好支持、姐姐每晚守靈陪著弟弟到最後、妹妹當天晚上夢到哥哥親自來跟她說:「生日快樂!」而我們想跟弟弟說:「孩子!謝謝你的貼心!謝謝你用生命,教會我們珍惜身邊的一切!謝謝你幫我們一起安慰了家人!我們愛你!」醫療團隊也分享了他們在百忙的加護病房照顧中,分身乏術,沒有足夠時間停下來關心這心碎家庭的無奈。我們也想跟醫療照顧團隊說,你們不用擔心,有我們兒童安寧緩和整合小組的專業夥伴,大家一起來照顧與關心孩子與家庭!面對生命的挑戰,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用著溫柔、舒適、專業、尊重及陪伴,與孩子及家人一同預先討論整體醫療照護計畫,選擇最合適的醫療決策,最大化有生活品質的時間,接納彼此互相道愛、道謝及道別,一起創造更多美好的記憶,確保家庭裡的所有成員都能安心的度過,用愛彌補生命的限制,讓臨終不再是冰冷凝結的死亡氛圍,而是全家人擁抱彼此,陪伴心愛的孩子,讓愛永續連結下去的時刻,在心中留下美好正向的生命經驗,祝福彼此,並覺得能擁有這一段愛的結緣,真正是幸福。我們繼續一起努力,讓這一些都能成真。
-
2020-01-16 科別.感染科
嚴防流感肆虐!台中進入流行期半個月重症9人其中1死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中市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醫率達12.72%,越過疾管署訂定的流行閾值11.5%,進入流行期。台中市今年到昨天15天內,因流感併發重症累計9例,其中1名53歲男性癌症病患死亡、6人在加護病房,2人轉普通病房。台中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台中市尚有公費疫苗13萬多劑,請符合公費疫苗施打對象盡速施打,增加保護力;緊接著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春節南北探親訪友,易增加感染機率,建議民眾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有呼吸症狀立即就醫,避免趴趴走;台中市14家區域級以上醫院春節期間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與急診病患分流,避免交叉感染。台中市衛生局說明,去年台中市準備73萬105劑公費疫苗,第一階段小學到高中學生校園開打,接種率76%,第二階段老人及學齡前幼兒,老人接種率超過4成,第三階段今年元旦起開放50至64歲成人、孕婦及6個月以內嬰兒父母、高風險慢性病人、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台中市14家區域級以上醫院在從本月18日到2月2日春節期間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有類流感症狀請到類流感特別門診就診,避免與急診就醫病患交叉感染。另外,民眾返鄉參加聚會、活動或規劃國內外旅遊的機會增加,建議民眾以「拱手」取代握手,返家後記得洗手、更換衣物。衛生局提醒民眾,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儘速至大醫院看診,依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詳情可上台中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
2020-01-16 科別.感染科
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更要小心流感
慢性病患早為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施打率有待加強,近年流感重症及死亡個案中,約七至九成罹患慢性病,其中糖尿病排名第一。研究證實,糖尿病友流感住院風險比一般人高三至六倍,醫師呼籲,慢性病患者在農曆年前應接種流感疫苗,安心過好年。研究顯示,罹患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及免疫功能不全者,如HIV感染,感染流感後,不僅可能使慢性疾病惡化,更可能引發併發症,甚至死亡。台灣糖友高達二百廿萬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杜思德說,依糖尿病年鑑十年追蹤顯示,糖尿病友總死亡率下降,但肺炎死亡率持續增加,男性增加五成,女性更超過九成。一名四十八歲糖友罹患流感後,因食欲不佳,不敢打胰島素造成血糖升高,因生病臥床,小便次數降低,造成泌尿道發炎引起敗血症,緊急送至加護病房。杜思德說,糖尿病患染上流感,因吞噬細胞能力變差,抗病毒的能力變弱,加上感染造成壓力荷爾蒙升高、血糖上升,若患者因肺炎住院治療,藥物還可能讓血糖起伏不定,不利病情發展。「每年因流感重症死亡率約兩成。」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血壓學會常務理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說,流感是發炎反應,血管內的動脈斑塊遇到發炎反應會剝落阻塞血管。流感常伴隨著咳嗽,會讓血壓瞬間增加,發燒後沒食欲,若水分補充不夠,影響血液循環,如又天冷,血管收縮,容易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令人擔心的是,全國五百萬高血壓患者中,約三分之一不知自己高血壓,葉宏一指出,高血壓是一種老化過程,血管隨著老化而硬化,以致血壓升高,人一輩子罹患高血壓機率高達九成五。最新研究發現,打流感疫苗會降低心臟病發生率,葉宏一表示,去年歐洲心臟學會和世界心臟年會研究,高血壓患者打流感疫苗可降低死亡風險一成八,降低心臟病四成五。
-
2020-01-16 科別.感染科
不可不信 流感疫苗護心血管
一名七十多歲、心臟衰竭的老先生去年得了流感,不到一個月就突然惡化,休克送醫急救,再也沒能醒過來,心臟功能愈來愈差,家屬最後放棄急救,醫師則感嘆網路謠言害人不淺。原來是這位老先生認為打疫苗會危及健康,不敢去打,以致悲劇收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感染流感病毒後,身體發燒,心跳變快,需要更多氧氣,加重心肺功能負擔,對於心衰竭、腦中風、裝過心臟支架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更高,易引發急性冠心症。黃瑞仁說,氣溫偏低時,血管收縮,一旦得了流感,身體發燒、脫水,血液變得濃稠,循環變差,就可能造成動脈硬化,斑塊剝落、阻塞,導致心肌梗塞,增加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風險。為此,美國心臟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心臟衰竭治療指引均建議,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每年施打流感疫苗。黃瑞仁表示,門診遇到心衰竭、放過支架等患者,常會苦口婆心地建議接種流感疫苗,但總有人不信邪。以該名老先生為例,於十幾年前罹患心臟衰竭,接受過繞道手術,持續至台大回診,規律用藥,病情穩定。去年九月因為胸痛胸悶,確定心血管阻塞,做了心導管,放置支架。黃瑞仁指出,老先生術後情況良好,出院之前他還再三提醒,務必施打流感疫苗,老先生卻老神在在,回說,「從來沒打過流感疫苗,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沒想到,老先生才出院十天,因罹患流感住進另一家醫院,病情危急,突然休克,轉送至台大醫院,雖經搶救,並收治在加護病房,最後仍死於急性心衰竭。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黃瑞仁提醒,心衰竭、曾裝過支架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千萬不要鐵齒,一定要施打流感疫苗,最好也一併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20-01-15 科別.感染科
武漢證實疫情群聚 疾管署:同住或醫療人員風險較高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昨公開提及,武漢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在密切接觸者之間有限度的人傳人。中國武漢市政府今凌晨對我國疾病管制署更新訊息,證實目前41例個案中,發現有一起家庭群聚,夫妻兩人發病但僅先生於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太太並無,疑似被先生所傳染。根據中國武漢市政府提出之說明,確診41例少數患者否認曾至華南海鮮市場,僅曾接觸過類似病例。本次疫情所定義的「密切接觸者」是指與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學習、同室居住的人員,以及在診治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照料人員,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實驗室檢測人員,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護人員,與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以及由疾病控制專業人員判定的其他接觸情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今早召開記者會表示,生活在同一家戶內之成員,或醫療人員近距離照顧病人時,人與人之間距離小於一公尺,是飛沫可及之處,接觸時間持續達十幾分鐘,以上時間空間條件,較有傳染的可能。周志浩強調,除以上情況外之一般日常生活接觸,並不會受影響,提醒民眾勿恐慌,做好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之場所等基本防疫措施即可。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病毒的傳染力可用「基本傳染數」來衡量,代表在未接種疫苗、沒有免疫力的狀態下,一個病人平均可傳染給幾個人。麻疹一人可傳染給12到18人,SARS一人可傳染2到5人。至於MERS、H7N9這類屬於「有限度人傳人」的病毒,基本傳染數小於1,顯示一個病人傳染不到一人,因此若2019新型冠狀病毒亦屬於有限度人傳人,預估基本傳染數也會小於1。中國今凌晨公布之資訊提到,現有41名病例以男性為主,且中老年發病人數較多。病例早期以發熱和咳嗽症狀為主,早期可表現為持續性輕症,年齡較大或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易進展為重症。周志浩表示,年紀大或有其他疾病者容易重症,是因為免疫力較弱,至於男性較多之原因,目前僅能推測可能與在市場從事勞力工作者較多為男性有關。周志浩強調,此次疫情一開始,疾管署就是「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無論監測、簡易、疫調、感控等作為都未曾排除人傳人的可能性,並且與各界專家保持密切聯繫,持續滾動修正防疫作為。目前台灣專家還在武漢,回國後將盡快安排向社會各界報告。
-
2020-01-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2018年7月曾經邀請林信男、陳榮基、宋維村教授分別從基督教、佛教、天主教的觀點談宗教信仰對死亡的看法。當時宋教授以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信仰對死亡的方面差異不大,而提出以他的兒童精神科專長,由兒童發展的觀點來探討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的概念以及照顧上的需要,並推薦兒科重症專家,呂立醫師以其在台大負責及發展兒童安寧服務的經驗來撰寫臨床方面的照護經驗。想不到今年剛過了新年,我們終於接到趙芳欣護理師與呂立醫師的「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的經驗分享。更想不到的是在國外度假的宋教授欣聞呂醫師來稿,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他一年半前就動筆的文章分為「兒童少年對死亡的概念」與「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兩部,讓讀者可以對這複雜的議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非常感謝這些有心人的努力使「醫病平台」更精彩。兒童的死亡概念的發展一般來說,成人認知的死亡包含三個核心基本概念,而兒童的死亡概念也是逐漸發展出來的。一、死亡的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知道人死不能復活。兒童在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之前,認為死亡是暫時的、可逆的,像睡覺一樣可以醒來,像外出旅遊會回來。吃東西、喝水、許願、祈禱、魔術、醫療等可以使死人活過來。許多兒童說送到醫院治療就會復活,可能認為死亡和生病是相似的。二、死亡時身體所有的機能都消失、停止(nonfunctionality/cessation )了。兒童發展出死亡時所有的機能都停止的概念之前,認為死亡時身體機能部分消失,如心跳停止、不會呼吸、不會動、不會吃,但是還有部分機能存在,還會痛、會害怕、會思考、知道不能被親人愛,而對死亡有焦慮不安。一般是兒童看得到的會先停止,看不到認為還存在。三、死亡的普世性(universality),所有的人都會死,沒有例外。具有這個概念之前,兒童相信某些特殊的人不會死,常提到的有親人、老師不會死。問兒童自已會不會死?回答會的兒童常說自己很老了會死。除了上述三個核心概念之外,有些學者把知道死亡的原因(causality)是生病、年老或是受傷等外來的原因而造成身體機能的死亡,不是孩子自己不聽話、做錯事造成的,以及非軀體的延續(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 ),如宗教的復活、轉世等靈性概念,包括在死亡的概念裡,但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兒童發展死亡概念的年齡和相關因素一般是用訪談兒童的方式來評估兒童死亡的概念發展,譬如「如果人死了,能再活起來嗎?」 「如果人死了,沒有埋在墳墓很久,能再活起來嗎?」用來評估死亡的不可逆概念;「如果人死了,他們需要/能(逐一問下列六項:食物、上廁所、空氣、走動、作夢、水)嗎?」用來評估死亡時機能停止的概念;「告訴我什麼會死?若沒有說到人,主動問人會死嗎?」 「所以的人都會死嗎?」 「告訴我什麼不會死?」是用來評估死亡的普世性。但是也有要兒童進一步說明回答的理由,或者用圖像或故事要兒童說明死亡的相關問題。另外,兒童並不是到某個年齡就全部給一致的答案,要用多少百分比兒童通過的年齡作為達到死亡概念的年齡?各硏究報告並不一致。1984年學者整理三十多篇硏究,發現報告這三個死亡概念的發展年齡從未滿四歲到超過十一歲,若以50%兒童通過的年齡來計算,約60至70%的硏究,這三項概念是在五至七歲之間發展出來的。進一步分析約十分同時對參與兒童施與皮亞傑認知測驗裡的宇恆、可逆或時間概念的硏究,發現兒童發展出死亡概念與其認知測驗結果,只是大致相符,並沒有明確一致的關係。也就是說,兒童瞭解死亡的概念大約是在前運思期後段到具體運思期之間發展出來的。綜合後來的硏究,死亡不可逆性是兒童最早發展出來的,約五至六歲,其次是死亡的普世性和機能停止,約六至七歲,最晚是死亡的原因,約七至十歲,要到小學中年級兒童才發展完整的死亡概念。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並沒有和認知發展完全一致,是因為經驗扮演重要的角色,當腦功能具備了發展這些概念的能力時,環境經驗教育可以促進它較早較完整的發展。孩子的親友生病甚至死亡,家人的說明和處理的態度、兒童的參與,以及兒童繪本故事、和卡通,都可能出現死亡相關議題,而影響死亡概念的出現時間。害怕死亡是另一個和照顧生病的兒童有關的議題。知道死亡的不可逆性會增加害怕死亡,尤其是害怕和親人分離,以及孤單無助。了解部分機能喪失,會擔心死了看不到、聽不到、火葬會痛。但了解死亡的普世性會減少害怕死亡,因為以後還會碰到離開的親友。有硏究顯示,四至八歲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程度和害怕死亡的程度成反比,即越了解死亡的概念可以降低對死亡的害怕,這個結果支持對面臨死亡威脅的兒童,盡量在親人支持下對病童說明病情。照顧生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每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照顧生病的尤其是重大疾病甚至瀕臨死亡的兒童時,要瞭解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能力和需要,以此為基礎來瞭解兒童的痛苦、對疾病的想法、情緒的需要等狀況,盡量從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語言、認知能力可以理解的方法,和兒童溝通疾病和治療相關的事情,以幫助兒童適應生病和治療的痛苦。兒童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最瞭解兒童的日常生活、人際和情感關係,要邀請他們和兒童一起參加討論,請照顧者提出可行的建議,譬如,什麼玩具可以帶進病房,那些人適合在何時來訪,那些主題適合討論等。醫療人員和兒童討論重病和死亡時,要以兒童的心理狀態來決定討論的內容,千萬不要只依醫療人員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我們也要瞭解,孩子生病是整個家庭的壓力,父母等照顧者也可能有情緒等適應的問題,常見的有照顧不週的內疚、責備孩子不聽話、父母互相怪罪對方不當的行為和兒童生病的關係等,有時家裡其他沒生病的孩子出現行為、情緒或學習問題。因此,若觀察到家人的互動和情緒,影響兒童的情緒和治療時,也要積極進行瞭解和給予必要的協助。近年來,有些國家推出兒童少年的居家安寧照顧,這時,學校和社區的參與是必須的,將這些資源整合,給予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最大的支持,陪伴兒童少年減少痛苦,在熟悉的環境,在親友的陪伴之下走人生的最後一程。綜合而言,在對兒童發展的理解下,將身體、心理、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及靈性照顧整合起來,照顧兒童嚴重的身體疾病,是我們的目標。有些醫院設有遊戲治療、兒童親善大使等,可以協助兒童適應,必要時也可以照會兒童精神科醫師,幫助兒童和家人渡過困難的時刻。
-
2020-01-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心理發展影響兒童的生病行為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2018年7月曾經邀請林信男、陳榮基、宋維村教授分別從基督教、佛教、天主教的觀點談宗教信仰對死亡的看法。當時宋教授以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信仰對死亡的方面差異不大,而提出以他的兒童精神科專長,由兒童發展的觀點來探討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的概念以及照顧上的需要,並推薦兒科重症專家,呂立醫師以其在台大負責及發展兒童安寧服務的經驗來撰寫臨床方面的照護經驗。想不到今年剛過了新年,我們終於接到趙芳欣護理師與呂立醫師的「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的經驗分享。更想不到的是在國外度假的宋教授欣聞呂醫師來稿,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他一年半前就動筆的文章分為「兒童少年對死亡的概念」與「照顧重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兩部,讓讀者可以對這複雜的議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非常感謝這些有心人的努力使「醫病平台」更精彩。一個小朋友需要打點滴治療,醫護人員和家長不論如何說明,小朋友都不肯接受,因為病情需要,用強制的手段抓住打針並用板子固定,她的哭聲全病房的人聼了都受不了,小兒科醫師只好把點滴拔掉,照會兒童精神科醫師協助。我到病房去看她。這個四歲女童,隔壁床是位嚴重黃疸的小朋友。我向媽媽和小朋友自我介紹之後,請小朋友到遊戲室玩,她抱著娃娃和我玩扮家家酒。我發現她的語言能力很好,稱讚她很聰明,她笑了起來,說「老師也說我很棒」,我抱起她的娃娃,替娃娃身體檢查,然後說:「娃娃生病了,要打針治療,好不好?」她一把搶過娃娃說:「不可以!」我說:「打針才會好耶!」 「打針會變黃,我不要變黃!我不要打針!」她搶著說,都要哭出來了。我想到她隔壁床是嚴重黃疸,點滴液是加了維他命B的黃色,原來她認為黃色的點滴液造成黃疸而拒絕打針。於是請她的護士帶我們去看另一個打點滴的小朋友,打黃色的藥水,但小朋友沒有黃疸,再請她的小兒科醫師向她說明,在媽媽的保護下,她開始接受點滴注射藥物治療。一個六歲的男生,九二一大地震時父母雙亡,叔叔協助辦喪事,儀式需要小朋友披麻帶孝行禮致敬,但小朋友堅拒披麻帶孝,叔叔生氣打他,他還是不肯聽從,於是尋求在災區救援的兒童心理工作人員協助。他不大說話,可以用簡單的畫畫和護理師溝通。經過幾次治療,才知道小朋友的心事:半夜地震時,爸爸把他抱到門外,又回去要帶妹妹時,房屋倒下來,他再也沒有看到爸爸媽媽和妹妹。叔叔說爸媽妹妹都升天了,要他披麻帶孝拜父母,但他相信爸媽會回來,「如果我穿那個衣服拜爸媽,他們就不會回來了!」因此他無論如何都不肯披麻帶孝,聽了令人心酸感動!兒童是成長的個體上面的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兒童有他們的想法,成人認為不可理解的奇怪行為,其實都可以解釋,只是兒童不會用適當的方法和相關的人溝通,大人也不知道兒童的心理,而造成兒童和大人很大的挫折。拒絕打點滴的四歲孩子,看到隔壁床病人的黃疸和注射黃色的點滴液,他把這兩樣事情連結起來,不像成年人可以把產生黃疸的病和用黃色的點滴液治療分開來認知,因此醫生要注射點滴,產生極大的恐懼,強烈的抗拒打針。拒絕披麻戴孝的男生,對死亡的不可逆性還沒有完全了解,也可能情緒的需要,希望父母親會再回來,因此強烈拒絕接受父母已經死亡的儀式和行為。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兒童是成長中的獨立的個體。本文主題是照顧重大疾病和瀕臨死亡的兒童,在這裡先概括敍述兒童的人際關係、情緒、語言發展,並對認知發展略加說明,幫助大家了解兒童的心理。兒童的社會人際關係發展,嬰兒時期最重要的是和主要照顧者建立依戀關係,安全的依戀關係是後來自我和人我關係的基礎,然後逐漸發展二人和更多人之間的人際社會關係和互動技巧。兒童的情緒從出生時不舒服會哭,隨著年齡增加,情緒的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嬰幼兒先注意到照顧者的情緒,對自己的情緒的認知和表達也逐漸發展出來,對其他人的情緒也有更多的了解,越來越會察言觀色,然後逐漸發展出比較完整將心比心的同理心。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循序漸進,大部分的兒童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用眼神、動作、表情、出聲音和照顧者互動。嬰幼兒理解別人講話的能力發展比自己講話要早一些。在十二至十五個月左右出現有意義的媽媽爸爸,之後單字、日常用的名詞和動詞,在二歲時很快地增加到上百個詞彙,三到六歲這段時間,兒童的詞彙爆炸性的增加到幾千個。兒童的認知發展認知能力在兒童時期的發展過程令人驚訝!認知就是「知道」「懂」「了解」的內在心理過程和運作的結果。皮亞傑的認知發展模式,較能說明兒童認知能力「質」的改變。它分成感覺動作期(胎兒至二歲)、前運思期(約二至七歲)、具體運思期(約七至十一歲)和形式運思期(約十一至十七歲),運思是運用邏輯原則思考的歷程。人在胎兒後期就有少數感覺和反射動作,出生之後繼續以感覺、反射動作來探索了解周遭的世界,這是感覺動作期的開始。嬰幼兒的感覺功能逐漸增加和分化,反射動作也逐漸發展出有意圖的動作、重複自己和模仿别人的動作,對周遭事物好奇地探索,但這些行為都只限於嬰幼兒眼前能看到聽到的刺激作反應。當不在眼前的物品,仍然能在腦海裏存在它的心像時,就具有物體恆存的能力,幼兒的認知進入前運思期。前運思期的前半段發展許多心理意象的功能,有持久的心像概念,就能以語言符號表徵外在事物,在心裡運作心像概念,了解、複製不在眼前的事物,像初階的扮家家酒到高階的假裝、替代的和編故事的遊戲,都是這個階段發展出來的能力。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像瞎子摸象的故事,只能敍述從自己的角度看到的現象;他們把物品都看成和人一樣有生命、會動作,譬如天上的雲會動有生命,地上的椅子有生命會絆倒我。後半階段的孩子是直覺思維期,像四歲拒絕打針的孩子,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不會從多個角度思考。這個階段的兒童逐漸發展「守恆」的能力,糖果的數目不會放的位置不同而改變,液體的體積不會盛放的容器形狀而改變,繩子的長度不會拉直或捲起來而改變。當兒童具有數、體積、長度、質量的守恆能力,就進入具體運思期,但運思限於具體可以實際操作的範圍,到可以運思抽象的邏輯概念,就進入形式運思期。
-
2020-01-12 新聞.長期照護
安寧病房過年 用愛意與謝意安頓病患身心
「阿嬤,恁兜佇佗位(你家在哪裡)?嘉義喔!」、「今年過年你可能要和我過喔!」台大醫院家醫部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蔡兆勳巡視安寧病房時,正在和一位70幾歲的老太太說明,今年過年恐怕必須留在醫院,無法回家過年。一名腹腔轉移的肺癌病人,因為容易喘而住進安寧病房。台中榮總緩和療護病房護理長陳孟君說,在年節前經過評估,這位病患的症狀已獲改善可以返家,若有狀況也可透過電話諮詢照顧事宜。然而病人覺得回家沒有安全感,不想面對「不可預期」的狀況,因此堅持留院過年,並與家人說道:「只要你們在我身邊,就是我的家。」最後太太、兒女以及媳婦便一起在醫院陪他度過年節。安寧病房收治的是已無法再做治癒性治療的疾病末期病人。這類病人再多的治療不但無助延長生命,反而導致痛苦,因此針對身體方面的疼痛、全身疲倦、虛弱、呼吸困難等症狀進行「緩解」,並給予社會、心理和靈性方面的照顧。症狀獲緩解 可放假回家過年蔡兆勳說,安寧病房的病人平均生命期只有二至三周,有些病人短至幾小時,有些則可能會住兩、三個月,因此很難保證病人是否可以撐到過年。然而過年在台灣文化中非常重要,因此若是病人的疼痛獲得緩解、症狀穩定,會盡量讓他們返家。但因為病人的疾病都已是無法治癒,身體狀況只會越來越差,有些病人的病情就像「溜滑梯」,過於虛弱且不時有許多症狀出現,返家後家屬無法妥善照顧,則可能讓他們向醫院「請假」幾小時,與家人團圓再回醫院;或是家裡太遠,可能會被留置在院內過年,家屬則到醫院與病人團聚。蔡兆勳表示,大約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病人會留在院內過年。安頓病患身心 再決定在哪過年陳孟君也表示,「家,對病人來說很重要。」因此年前醫護人員會和病人與家屬討論如何安排返家和照顧事宜,盡量讓症狀穩定的病人返家。然而,除了症狀複雜、無法獲得控制的病人會被留置在院內,也會有症狀已穩定控制的病人「主動要求」留院過年。有時病人的擔心恐懼更勝於團聚在一起的感覺,因此先將病人的身心照顧好後,病人才有辦法想到要在哪裡過年,或是該怎麼過年。醫護居中引導 家人互相道愛道謝蔡兆勳也說,面對死亡,人會害怕是正常的,因此安寧病房團隊的專業便是幫助病人對死亡有所準備,能夠放下「不甘願」和「捨不得」。首先是協助病人回顧生命,並肯定自己;其次是協助病人化解衝突,圓滿人生。由於過年是容易觸動情感的時刻,蔡兆勳說醫護人員也會藉此扮演促進劑,讓家屬和病人互道感謝或是互相道別。以台大安寧病房為例,因為有一個大型交誼廳,家屬便會借用這個環境辦家庭小聚會,準備團圓菜,有時也會邀請醫護人員像家人一樣聚在一起,這時醫護人員便可藉機介入當潤滑劑。末期病患 最需要愛與幸福感陳孟君則提到,不只是過年,只要是特殊節日,家屬都會想到下一次過節時,可能「會少一個人」而感到哀傷。由於安寧病房的醫護人員和家屬之間是信任的關係,平時就會和家屬聊對於死亡的想法,社工師也會帶領活動,例如用人像素描的方式畫出想像中的家人,協助彼此互相道愛。蔡兆勳表示,安寧照護是全人、全家、全程和全隊的照顧,對於疾病末期病人不但要照顧他們的身體,還要對他們的心理、社會和靈性有整體照顧。因此不論是過年或平時,帶給他們被愛和幸福感非常重要,才有機會達成「病人善終、善別、家屬善生」的安適狀態。安寧病房的美食吞嚥困難 含著湯圓也滿足安寧病房的病人通常都食欲不佳,蔡兆勳表示「美食」通常是以滿足病人的心理為主,平常病人只要提出需求便會盡量滿足。例如之前有吞嚥困難的病人想吃湯圓,便讓他含著感受香氣和口感。陳孟君也表示,醫院並不會因此準備特別的團圓菜,但安寧照護時加強病人口腔的護理非常重要,尤其插著鼻胃管的病人常常會感到口乾,因此每日都會準備茶葉水,讓病人可以漱口維持口腔的清新。她說,這些雖然不是山珍海味,對病人來說卻非常重要,因此即便是過年,護理人員也會一早就泡好茶葉水並且放涼,供病人使用。
-
2020-01-12 新聞.長期照護
精神疾病怕吵 接病友回家過年要輕聲細語別喧嘩
50幾歲的賴先生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退伍後出現幻聽幻覺,現實感相當差,多次發病,甚至暴力攻擊家人,近30年來,幾乎都住在醫院。父母親還在時,除夕一早總會到醫院幫他辦理請假手續,但父母親相繼病逝後,已無老家可回。最近,賴大哥到院探視他,並告知醫師,希望過年期間接弟弟至家裡團聚,這讓賴先生相當開心,逢人就說,「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最近醫療團隊頻頻向賴先生進行「行前教育」,提點各種注意事項,除了思覺失調口服藥物換成了長效針劑,還囑咐他回家後也要持續服用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藥物,注意口腔衛生,才能開心過年。費心安排 患者也能過好年鹿港基督教醫院長青院區副院長邱南英表示,以往每逢農曆新年,許多家屬將精神疾病親人接回家過年,但部分患者回家後,可能未規律用藥,或是受到言語刺激,以致情緒激動,甚至出現暴力行為,被送至急診,因此,最近幾年返家過年的病友人數明顯減少。此外,許多精神疾病病友住院多年,父母已不在人世,兄弟姊妹也各自有家庭,擔心另一半生氣,不太願意接回長期住院的手足,這也使得過年繼續留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不過,也有折衷方案,一名50多歲女性病友同樣面臨沒有老家可回的窘境,但哥哥姊姊費心安排,在除夕前夕總會幫妹妹辦好請假手續,家人一起在餐廳享用大餐,並訂好飯店,讓她住上兩、三天,之後再陪著回到醫院。思覺失調、重度憂鬱 最怕環境變異邱南英表示,對於思覺失調、重度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來說,過年回家團聚,可是一件大工程,因為返家容易,但人多嘴雜、互動頻繁,而病患的忍受度又低,家人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引爆地雷。此外,精神疾病患者請假回家,少了醫護人員在旁叮嚀,常會忘了吃藥,加上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原本平穩的病情很容易突然惡化。邱南英無奈地說,常見病人開心地坐車回家,但幾個小時後,又被家人送至醫院急診。邱南英說,精神疾病患者對環境因素很敏感,包括溫度、氣壓、晴天、陰天、雨天,任何一點外界的刺激,都可能讓情緒產生極大的變化,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一顆石頭,漣漪持續擴大,最後出現難以意料的激烈場景。親人互動 避免喧嘩吵鬧除了不可控制的環境因素,精神疾病患者與家人親友的互動,更須小心謹慎。以賴先生為例,住院之前,曾攻擊過哥哥,因此,家人在他面前,就不要提及暴力一事,講話盡量輕聲細語,避免刺激患者。由於長期住在機構,許多精神疾病患者相當怕吵,如果身處於喧嘩環境,情緒可能受影響,波動較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建議,家屬應該盡量保持安靜,調小電視音量。楊聰財提醒,家屬與病患家人互動時,應以平和及肯定的態度,即使患者很「盧」,也要耐住性子,不要口出惡言。除了在家休息,也可試著一起至戶外走走,多多曬曬太陽。規律用藥 作息正常禁菸酒邱南英指出,精神病病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如為急性病友,每次只能請假四個小時;至於慢性病人,最多可以請假七天。過年前夕,如欲返家,醫療團隊都會給予「行前教育」,口頭約束。例如,生活作息正常,不可熬夜、抽菸、喝酒,最重要的是,務必規律用藥。所幸目前已有長效型針劑,如果擔心忘了用藥,只要換成針劑,血液中藥物濃度就可維持一段時間,發揮藥效。再者,住院病房嚴禁菸酒,有些病人回家後,忍不住抽菸、喝酒。邱南英說,菸酒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降低療效,家人應該多加防範,不讓病友接觸菸酒。邱南英說,如果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穩定,建議家人協助請假,陪同返家過年,只要做好準備,不提往事,全家團圓,都能過好年。萬一患者情緒不穩、行為異常,就應考慮提早回院,接受藥物等治療。精神疾病患者離院叮嚀1. 作息正常,規律服藥。2. 嚴禁菸酒,以免降低藥物療效。3. 盡量保持安靜,調小電視音量。4. 講話盡量輕聲細語,避免刺激患者。5. 互動謹慎,不提往事。6. 耐心應對,不要口出惡言。
-
2020-01-12 新聞.長期照護
安養機構圍爐年味不減 回家需評估失智者認知與行動力
除夕,一家人圍繞在桌邊,享用團圓飯,但有些家庭的年夜飯,未必能那麼圓滿。有些家庭,可能在安養院圍爐;有些家庭,可能在安寧病房團聚;也有些平時住在療養院的家人,此刻才回家共聚。特殊的團圓飯場合,可能面對的是失智的長輩、疾病末期或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如何過得溫馨有年味,又能讓患者情緒穩定,病患與照顧者都需要學習。春美推開貼著春聯的門,看見桌上擺滿香氣四溢的年菜,兒女孫子看見她進門,趕緊過來牽她過去,春美開心到眼淚不受控的流下來。這樣溫馨的場景,從除夕中午開始到晚上八點,一桌換過一桌沒停過,不過這裡並不是住家,也不是餐廳,而是某間大型養護中心的公共空間。在養護機構服務多年的護理師林美琪說,過年那幾天機構很熱鬧,每天都有人請假出去,有的是吃個飯就回來,有的是回家幾天才回來,也有不少會留在機構過年。看過長輩圍爐的時候,開心到哭出來,也看過有平常看起來很嚴肅、對外界活動反應冷淡的長輩,在等待家人來圍爐的那天,神色特別柔和,整天臉上都掛著一抹微笑。要不要回家 評估認知與行動力該如何評估要帶長者去餐廳吃飯、回家過夜,或直接在機構圍爐?事先和護理人員討論會很有幫助。林美琪建議,首先要了解長者目前的認知和行動能力,需不需要提早叫無障礙計程車、家裡有沒有所需的無障礙設施。再者是例行的照顧工作,如傷口換藥、餵藥、打胰島素,家人能否完成,或事先詢問住家附近有開診的診所或醫院能不能協助。林美琪觀察,輕度失智、行動能力較佳的長輩,大約有三分之二會外出用餐或回家過年;但中重度失智的長輩,因為在不熟悉環境,情緒比較不穩定,大約只有一半會外出用餐、不在外過夜,其他則多留在機構圍爐。機構桌位熱門 建議及早預定林美琪表示,有些機構讓家屬事先預訂公共區的桌位,當天自行帶年菜進來用餐,不過因為桌位有限,常常從中午到晚上時段都排滿預約,動作太慢就可能訂不到,家屬只好再去訂機構附近的餐廳。有些機構甚至提供外燴,家屬可以直接認領一桌的費用,直接來圍爐,連帶菜都免了。圍爐這天機構還是會照常供應長輩的餐,但團聚機會難得,長輩這天供餐吃得少或不吃都無妨。不管哪邊是家 長輩開心最重要「失智症這件事情很有趣,即便他不認得你,還是可以感受到你的友善和溫柔。」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照顧失智症患者和家屬超過二十年,他觀察,當失智長輩住久了,會把機構當成自己的家,機構的工作人員就像他的家人一樣。家屬如果每周能至少來探望兩次,陪長輩吃吃飯,和機構人員也會有家庭般的緊密感,自然而然會在年節時相聚。林美琪觀察,家屬聽到失智長輩稱機構為「家」,回到原本的家反而不適應,吵著要回機構,家屬也會有很深的失落感。陳俊佑建議轉念思考,機構照顧得很好,讓長輩臉上有笑容,心裡有歸屬感,其實是件好事。離別時鬧情緒 工作人員會協助有些不常出現的家屬,過年來探視就一直考長輩,記不記得什麼事情?我是誰?還會不會自己拿筷子?林美琪說,長輩心裡會很不舒服,有些人只能勉強傻笑,也有人會生氣到吃不下。建議家屬到機構拜訪失智長輩時,直接友善地自我介紹就好,如果想要知道長輩的能力現況,可以直接詢問護理人員。聚餐結束要說再見的時候,有時候長輩會生氣、甚至哭鬧,這時候家屬的心情也會非常糾結。陳俊佑說,其實工作人員都很有經驗,會幫忙引導長輩,透過一些他喜歡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家屬趁機離開也不需要太難過。小叮嚀遵守約定很重要 別讓長輩期待落空無論在哪裡圍爐,都要遵守和長輩的約定。「每個機構工作人員都很怕長輩被放鴿子。」林美琪說,如果家屬和長輩講好某天要來探望,當天還「加碼」告知可以收包包和家人出去走走,長輩會更加喜出望外,旁人看了都會超羨慕。相反的,如果家屬約好了卻沒來,長輩會很沮喪、吃少少、悶在房間一直睡,接連幾天作息都被打亂。林美琪建議,家屬跟長輩做約定,話不要說太滿,保留一點小驚喜的空間,有機會讓長輩更開心。
-
2020-01-12 科別.新陳代謝
心肌梗塞送醫 才知血糖失控惹禍
「住院之前都沒有感到不舒服,完全沒想到是糖尿病!」一名72歲的婆婆在三個月前因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原以為是單純的心血管疾病,沒想到檢查發現,心血管疾病竟是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所致。目前在醫師評估下使用複方控糖筆,一天使用一次,讓血糖回穩,原本是坐輪椅回診,現在已不需親友攙扶,能自行步入診間。血糖長期超標 引發大小血管病變收治個案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李美月主任說,患者是心臟科轉介過來的,住院期間發現血糖為300mg/dl,糖化血色素達9.2%,遠超過正常標準。患者自述平常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追問之下才發現婆婆的兄弟姊妹多人有糖尿病,由此推斷婆婆是因為長年未發現自己有糖尿病,在未控制血糖的情形下發生心血管問題。李美月主任指出,長期放任血糖超標,會引發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影響眼睛、腎臟、心血管等器官。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主要死因就是併發心臟病,約有二至三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合併心臟病問題。然而,血糖值在200-300mg/dl並不會有症狀,通常都是高達500mg/dl以上,才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少的三多一少糖尿病標準症狀。臨床上,也常見患者因為口渴拚命喝手搖店飲料,最後因為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血症(HHNK)昏迷住院,才發現罹患糖尿病。此外,有些早期確診糖尿病的患者,也會因為沒有不適症狀而疏忽血糖控制,直到因為中風或心肌梗塞住院後,才發現是糖尿病引起。六成患者未達標 常忽略飯後血糖測量但要讓患者糖化血色素一路往下達到7%的標準是件難事,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發表的2019糖尿病年鑑中,有近六成的患者並未達標。李美月主任點出問題所在,她說,很多患者只在意飯前血糖,因為「數字」比較漂亮,覺得測量飯後血糖會被醫師「抓包」偷吃了什麼。實際上,飯前血糖是了解血糖的基礎狀況,飯後血糖是檢測處理血糖的能力,兩者的監測同等重要。在醫師的鼓勵下,病人就會有動力開始嘗試飯前及飯後血糖的控制,而這也可以成為醫師調整藥物的依據。婆婆原本是分別打基礎型胰島素及腸泌素(GLP-1 RA)針劑,但一天多次的治療方式對年長者頗為困擾,在醫師評估下將治療處方調整為每天只需使用一次的複方劑型,不僅用藥更方便,血糖控制也十分穩定。李美月主任表示,患者看到糖化血色素的曲線圖一直往下降,控糖的意願就會增加,監測血糖也更有動力,而這類的藥物目前有些數據認為還能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李美月主任強調,目前藥物非常多元,民眾可依個人狀況進行調整,而前提就是醫病共同合作,才能減少糖尿病的共病發生,呼籲患者應養成檢測飯前與飯後血糖的習慣,並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案。
-
2020-01-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抗血癌經驗談美國醫療現況
【編者按】這一星期收集的三篇文章都是針對在國外的醫療經驗。一位年輕醫師從西非布吉納法索的台灣醫療團回到馬偕醫院,三年來在台灣急診處看到各種各類的病人所呈現的對待醫療人員的態度,發出令人擔心的感想:「國內怎麼會變成這樣緊張的醫病關係?」另外兩篇是在美國的觀察,一篇是醫師在其工作中對制度與團隊合作的甘苦談,而另一篇是在美國家屬照顧病人所引起的各種省思。希望這三篇文章帶給國人更深入的思考,我們不只要能關心我們的病人,但也要合理的對待我們的醫療團隊以及珍惜我們的健保制度。筆者在美國照顧患血癌的太太超過五年,前兩年因幹細胞移植成功,狀況比較少,第三年因血癌復發,狀況比較多。面對兩個醫生團隊,血癌醫生負責實施化療、控制血癌達成緩解 (remission),幹細胞醫生負責幹細胞移植及移植後恢復的追蹤,醫生團隊的一言一行對病人和其家屬動見觀瞻,尤其是癌症等重病病人。血癌醫生的團隊,醫生是系主任,非常忙,門診他一定會到,面對病人常是給病人感覺他有信心對付癌症。但他的高級護理師是病人主要聯絡對象,病人有狀況,第一個連絡的是高級護理師,他常常很慢才回電話或電郵,讓病人多受等待的折磨。診所裡的護士對病人也沒那麼親切,和我們碰到的幹細胞移植醫生的團隊差很多。我們不知道是否是醫生的要求的不夠還是其他原因。幹細胞移植醫生的團隊,醫生也是系主任,也非常忙,門診他也一定會到,他的高級護理師對病人的問題或請求,回應多非常迅速,不會讓病人面對未知,一顆心吊在半空中,診所的護士態度也很親切。有時候,醫生也會親自打電話給病人,告訴病人最新的檢驗報告,當然這通常是不好的結果,醫生非常慎重親自告知病人,不假他人,病人雖知情況不好,但至少是面對醫生,可以直接詢問病情,減少一層焦慮。我們對這團隊非常感謝。第一次移植成功後,沒有GVHD「移植物宿主排斥疾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很順利。但兩年後,不幸血癌復發,兩個團隊合作,使用一個副作用且劑量都很低的新藥,加上注射原幹細胞捐贈者再度捐贈的淋巴球 (Lymphocyte infusion,mini-stem-cell-transplant)一同對付癌細胞,取得很好的成效,有效地壓制癌細胞的成長,太太的生活品質也很好,我們慶幸醫生團隊找到一個低劑量低副作用的新藥,即使終生需如此,就當成是慢性病,長期注射藥即可,我們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可惜好景不常,她盲腸炎發作,因在化療中,所以不能開刀,還好現在盲腸炎可以用抗生素治療,醫生成功的控制了盲腸炎,不用開刀,我們鬆了一口氣。不過過了七、八個月,盲腸炎再度發作,醫生判斷必須動刀,所以化療必須停止三個月,三個月後,盲腸開刀摘除後再繼續化療。這時第一次發生GVHD,是攻擊皮膚,她的全身皮膚到處脫皮,不過醫生成功治療。原來輕度的化療可以抑制GVHD,當化療被停止,GVHD乘勢而發。當皮膚性的GVHD被成功的控制,我們深感慶幸,因為控制後的皮膚脫色,只是美觀的問題,不是我們須煩惱的事。她的化療繼續,一切似乎順利,哪知肺部的GVHD悄悄在進行中,這種GVHD很難提前早期診斷出。她有一兩次在洗完溫水澡後,碰到冷空氣後,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不知是何原因,我們察覺事情不妙,趕快去就診,被轉診到肺專門部醫生,終於診斷出是肺部的GVHD。她的肺部細胞只剩下正常時的40%左右,幸好醫生用藥成功控制,沒有讓肺部GVHD繼續惡化,保持住那僅存的40%肺活量,他的日常生活除了上二樓走樓梯時稍微會喘,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我們甚至在化療的空檔做了一次回台之旅,距上次回台已五年了。 這位肺部專科醫生 (pulmonary specialist) 是我們在這醫院碰到最好的一位醫師,每次都很詳細的解釋病情病因,非常有耐心,不厭其煩地畫肺部構造以 解釋肺部細胞功能,讓病人能夠了解來龍去脈。後來再兩年多的化療,最終仍無法控制來勢洶洶的血癌復發,雖再以高劑量化療成功暫時控制血癌,讓第二次幹細胞移植得以順利進行。移植後的九十天,一切似乎正常,我們想又幸運會成功, 但血液檢查結果似乎透露不祥的預兆。在接下來的骨髓檢驗結果出來後,確定血癌細胞已經充滿骨髓,而且情況比以前嚴重,接下來的重劑量化療已無法控制。由於免疫力幾乎已全喪失,此時併發的黴菌性肺炎無法僅靠藥物治癒,病情不樂觀。 此時兩個在外地大學就學的女兒正好春假回來看望媽媽 ,醫生首次對我們夫妻宣布他已無能為力,要我們趁女兒在時,考慮回家裡做安寧治療。但求生意志強的太太,決定繼續和病魔奮鬥,我必須做決定把女兒留下或叫他們回校園,我只好告訴他們回校園但要有心理準備,隨時得回來。五年多來,我首次心裡覺得太太命在旦夕,她又不願認輸,要堅強戰勝血癌。不過她變得比以前沉默寡言,不願交代身後事,我又得面對這將到來無法避免的問題,我告訴她,我會遵守她的心願為她治療到最後。但我可能必須在她無法做決定時,為她做最後的決定。在她走前十三天,她的遺囑才在兩位朋友見證下簽名完成。那時她的情況已是每天有幾小時的清醒時光,那天朋友來時她非常清醒,還跟我們很愉快地聊天,朋友看不出她可能即將走的病況。隔天醫生來巡房時,她的呼吸已困難,再度問她是否還要繼續治療,她的語氣非常堅定,決定繼續奮戰,醫生宣布她必須進入加護病房插管,靠呼吸輔助器維生。最後幾天,醫生認為他們已無法治癒她的肺炎,要求我們出院轉到別的重症醫院維生,我稍微上網看了一下他們院方提供的醫療單位,決定不讓她受轉院的折磨,和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討論,要求他讓我太太留在醫院,他也同意。在召回兩個女兒見太太最後一面後,她終於在最後一戰後,我為決定停止所有治療,停掉呼吸輔助器,在這期間曾面對親人的反對,讓她多受兩小時的痛苦。終於我說服親人,讓她安詳離我們而去。在她與血癌奮鬥的五年多,我是她的全職看護。無論住普通病房 (總住院天數超過九個月)、 急診病房或加護病房,我幾乎每天24小時陪她,但不必做任何護理工作,一位醫院皆由護士完成照顧病人。出院在家,我才是她的護士,出院前接受訓練,在家為她換紗布,為她清洗管路,幫她注射藥物。她狀況好的時候,調整我該做的護理工作時間,我則正常去公司上班,女兒偶而幫我代班,我們配合得很好。能夠在兼顧工作的情況下,全職照顧我太太,要感謝我有個好老闆,容許我長期不在辦公室,當然我在之前已取得他的信任,不用擔心我的工作沒法完成。現在的科技也容許我可以在病房內及任何地方將工作做好。五年多來,見證在美國沒有保險,千萬不能生病,否則會破產。健康保險絕對要保,不能僥倖。買保險就是希望永遠不需要用到保險,但當發生急難時,保險的給付可以避免財務上的危機。總計五年多來,接到的醫療和藥物費用超過四百萬美元(折合超過新台幣一億兩千萬)。幸好購買的保險給付大部分的費用。否則以一個靠薪水維生的家庭,怎麼可能負擔得起這麼昂貴的醫療費。保險公司因為有打折,實際付的差不多六到七成。如果病人和家屬在面對重症時還須為醫藥費煩惱,壓力之大很難想像。在醫院裡,醫生決定的醫療措施及用什麼藥,護士進進出出,注射藥物,提供口服藥,病人或照顧病人的家屬實在無法詳細記下到底接受哪些醫療服務,醫療費用清單都是一兩個月後才接到,怎麼可能記得那些醫療服務。每一項醫療項目又得保險公司同意,不然可能會發生保險公司不給付的情況,還好這些細節都不必病人煩惱。美國的醫療費用實在高得嚇人,需要改革,但如何改革還是爭論不休。台灣的健保便宜又好用,實在值得國人珍惜,好好經營以保永續經營,造福全民。醫生和病人也要為對方設想,保持良好的溝通,保持良好的醫病關係也維護醫療品質。(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8/18)
-
2020-01-09 科別.腦部.神經
癱瘓男換血7次治療成功 病患:感覺重新活過來
69歲廖男去年11月突感冒,腳無力致行走有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無效,且越來越嚴重,除進食會嗆到,且呼吸困難需插管,轉至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廖男雖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但意識清楚,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醫院為廖男進行換血治療,一次使用4袋、每袋約120cc的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共換血7次,總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並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進行復健治療,住院約1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是一種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快速,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簡孝文說,換血治療即為血漿置換治療,將攻擊神經髓鞘而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廖男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童醫院治療,為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換血了7次。廖男表示,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就像活死人一樣,以為可能後半輩子都癱瘓了,心情非常沮喪,幸好醫護人員找出真正病因來治療,現在還努力復健中,能夠自由使用雙手、下床走路真的很高興,感覺重新再活過來。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都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原本要抵抗病毒的抗體,反而攻擊自己身體的周邊神經。楊呼籲,若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及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
2020-01-07 新聞.杏林.診間
累了不想演了,不肯劇終的還是我們
12月12日凌晨兩點突來的手機震動驚醒了我,雖說這些年在急診的歷練,深夜裡接到訊息早已是家常便飯,但這則簡訊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與惶恐;字裡行間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黃老師疑似肝癌休克至急診急救中!」。我不禁深深地打了個寒顫,頓時覺得時光暫停,無法多想懷著忐忑不安之心趕往急診。夜裡的急診已不像白天如此人聲鼎沸,偶然傳來漸漸駛近的救護車鳴笛及幾聲老人疼痛的呻吟,老師經過急救、大量輸血到血管栓塞,看起來似乎是穩定下來,但在觀察時面臨再出血合併休克,經多位醫療專家討論後,決定緊急手術切除肝腫瘤止血,數個小時奮戰後平安的轉入加護病房。術後雖然有急性腎臟衰竭問題,但老師如預期的逐漸甦醒,然幾天後又慢慢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嚴重黃疸、心律不整等問題,使臨床處置更加困難及棘手,但我們仍然努力治療,堅信這一切是可以好轉的。老師出生於醫生世家,一生行醫救人,提攜後進,是臺灣外傷登錄制度的推手,更是專業的急重症權威。其實他早為自己安排,老師的家人告知,在書房找到他預留的遺囑,其中透露了他的心意「我的希望: 快樂活,輕鬆走」,對老師而言這是解脫,但對親人而言卻是生離死別之痛! 老師深知此時病情的嚴重度,在狀況慢慢惡化之際,用他孱弱的身軀及無力的眼神,表達了他對醫療團隊的謝意,同時再次表達撤除維生系統的意願,大家不忍的一陣鼻酸,周圍陪伴的親人早已紅了眼眶…..。幾經醫療照護家庭諮商會議,最終尊重老師的意願,不再積極在治療。於12月28日移除呼吸器後連續性靜脈對靜脈血液過濾器(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也一併撤離。12月29日台北天空下起綿綿細雨,正如我的心備感淒涼,因為維生系統的移除,老師的呼吸更顯虛弱,我輕輕地在他耳邊喚聲「老師!」,老師微微的張開眼,他輕輕點頭示意露出淺淺安詳的微笑,我緊握老師的手抬頭不讓淚水滑落,這刻腦海中全是老師一路來對我的提攜照顧與諄諄教誨。您選擇用淡定平靜的態度離開這個塵世而到天堂,但放手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煎熬! 您累了不想演了,可是不肯曲終人散的卻是我們!最終老師的手漸漸放開了,當時我的心備感淒涼,無奈的淚水就像潰堤般無法阻止它落下。「善終」通俗的講就是「好死」。有人說現在的人不怕死,但怕「不得好死」。古代社會所講的「五福」,也就是現今人們說的「五福臨門」,而五福最後一條就是善終。人有生,必有死,對死不必忌諱,因為這是必經的過程。如今在醫療科技蓬勃發展之下,對於現代的我們而言,「善終」究竟是變得容易還是困難?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民國105年國人的平均餘命超過80歲,但「健康平均餘命」卻只有71.4歲,等於有近9年以上時間是不健康的,有些必須承受病痛,甚至仰賴他人或高成本的醫療照顧度過。台灣加護病房的密度明顯比其他國家高。根據天下雜誌2014年報導,台灣擁有世界第一的加護病床密度(每十萬人口的加護病床數逼近31床) ,長期靠呼吸器維生人數,約是美國的5.8倍。醫療的目的就是治療病人及守護他們的尊嚴,但不是無止境的權力責任,如果無法讓病人脫離疾病減少痛苦,那基本上可視為治療有限或無效醫療。隨著醫療進步人民對醫護的需求越高,但是社會民眾對醫療的知識還是片面或局限的,反而易造成醫病間認知的落差或無效醫療的灰色空間更大,越沒有準確地去定義無效醫療,那就更容易形成越多醫療浪費。什麼叫「無效醫療」?也就以現今的醫療科技再也沒有辦法達到「增進病人健康或減少傷害」的目的。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108年 1 月 6 日正式上路,民眾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事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目前為亞洲第一並且是台灣醫療史上另一個里程碑。只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相關的資訊因夾雜部分專有名詞,一般民眾看完後也只會有個簡單概念。截至108年11月底止,目前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人數共計10,116人,簽署個案多為醫院院內病患,男女比例為1比2。此法的核心精神,本來就不是要去討論你「未來清醒」的時候要接受什麼治療,而是要為你「萬一未來不清醒」的時候,「想或不想要」接受什麼治療,因很多重症患者在生命末期時,家屬會選擇「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延緩壽命,到後來其實只是讓他辛苦地活著,我們應好好面對與理性討論這議題,有時候是否該放手而有尊嚴地讓他離開。生老病死是生命週期的一種表現,或許我們可以在「生」的時候去考量,好好安排自己「老、病與死」的路。臺灣已於民國82年成為「高齡化社會」,107年步入「高齡社會」,意即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且國發會預估,台灣將在11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突破20%,老化速度比起日本、義大利、德國、芬蘭都還要更快。最後在此衷心的期盼,我國各種疾病末期的病人,都能選擇自己人生最後的舞台,體面而安祥地帶着尊嚴離開這個世界!
-
2019-12-31 科別.呼吸胸腔
小心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男子插管治療一個月才救回
南投35歲林姓男子為了照顧住院的父親,除了工作之外,在家裡與醫院往返,上個月因為喘、發燒甚至出現意識不清等症狀,經南投醫院檢查出是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趕緊安排插管治療,患者最後順利康復出院。林男表示,因為照顧住院的父親,除了工作之外,在家裡與醫院往返,接連幾天,林男出現咳嗽症狀,起初沒有留意,一周之後症狀除了咳嗽,開始出現發燒、喘、脊椎骨與胸口覺得疼痛等類流感症狀。到南投醫院就醫時,病況急轉直下,短短時間便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在接受氣管內管置入及呼吸器使用治療後,緊急轉至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說,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簡稱ARDS),是急性肺臟損傷的病症,患者的肺泡失去正常功能,無法正常的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進而導致身體器官受損,死亡率高且不易治療。病人在加護病房治療期間,胸腔科、呼吸治療科及加護病房等專業團隊針對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給予適當的抗生素、藉由呼吸器設定低通氣量及高吐氣末正壓等肺保護策略,來協助病人維持適當的氧合,在住院一個月後,成功脫離呼吸器。南投醫院也提醒民眾,應定期接受流感疫苗的施打,幫助自身的免疫系統,預防併發重症的風險。平時也應注意衛生保健及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措施,以維持身體健康。
-
2019-12-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準備 面對 調適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親人的死亡」。不管是老年的家人久病過世或是年輕的愛子遽然辭世,都是那樣的難以接受。第一篇是一位職能治療師描述祖母過世的前後,而委婉道出當身份轉變成病人家屬時,她有機會向工作時所接觸的病人或家屬道出心中的感傷時:「這次,換他們來治療我的悲傷、治療我的心。直到我不再為了這件事情一秒淚崩,那才是真正的放下了,放下,對我來說,不代表著不記得,或是不想念了,其實是放在內心最深處的懷念。」這道盡了喪親的「準備 面對 調適」,並由此進入醫病之間發揮同理心的美好意境。第二篇是一位母親對她唯一的男兒突然一睡不醒,無法接受這命運的嘲弄,十三年來日日不忘追思,終於走出哀傷的深淵,願以自己的經驗分享如何克服這人生最大的考驗。第三篇是一位多年致力於幫忙喪親者的身心科資深醫師分享許多珍貴的經驗與建議,並說出這句頗富哲理的話:「失去所愛,確實是我們的摯愛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上的一堂沉重的人生必修課,卻也是讓我們生命豐富、深刻、透徹的重要一門課。」 「醫病平台」非常感激這三位作者無私地與我們分享這沈重的人生必修課,也誠懇地希望他們的文章可以幫忙我們周遭正為此所苦的朋友。2019年4月29日的晚上,是我這輩子過得最漫長的夜晚,因為4月30日的凌晨,奶奶離開了……現在的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遠在高雄的我們,卻是和奶奶最親的孫子女。模糊的記憶裡,在我幼稚園、國小的時候,住在台北松山機場附近的奶奶,北高航線像是她的計程車,只要孫子孫女有什麼不舒服,包包一背,飛機一搭,立刻下來高雄看我們!除了這個記憶,大概就只剩下每天一通電話的約會,還有過年到奶奶家玩的記憶了!小時候,已經不記得從幾歲開始、幾歲結束,每天晚上,跟奶奶講一通電話就是我的工作,從童言童語到跟奶奶學講台語,或許這就是我們培養感情的開始吧!記憶裡最清楚的就是跟奶奶去動物園、擎天岡,還有她堅持要用手擦地板的潔癖。每次過年去台北,因為大人們忙著去親戚家拜年,年紀還太小的我們,總是賴著阿嬤,這時候就是我們祖孫約會的時間了,跟著台北公車通-奶奶,出去玩就是靠著大眾運輸工具,至於玩得盡不盡興已經都不記得了,只記得那一定要搭的捷運第一節車廂,坐在第一節車廂,感覺就像是自己在開捷運一樣,好興奮好刺激!一直到我上大學,到了長庚大學,遠在冬天冷冷的林口,沒回高雄的假日,奶奶家成了我另一個溫暖的窩。在這四年裡,奶奶的變化好大,從能夠推著老人推車出門,後來只敢在家裡拿著助行器走路,再後來出外都依靠輪椅,最後臥床;從能夠到處吃吃喝喝,後來吃軟食,再後來吃流質,最後依靠鼻胃管進食;從可以跟我吵來吵去的鬥嘴,後來講話越來越吃力,再後來只剩少少的字句,再後來剩下氣音,最後我跟她用握手來溝通。很慶幸在這四年裡,我跟奶奶建立了許多只屬於我們的回憶,像是一起吃鼎泰豐、一起吃勝博殿、一起吃蚵仔麵線、一起去永樂市場、一起去陽明山、一起去復健、一起睡午覺……好多好多,還好有這些,讓我在最後沒有留下遺憾。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我的堅持,拖著坐輪椅的奶奶出門搭了兩站的捷運,一如往常的捷運第一節車廂,不同的是,這次換我帶她搭,看到她臉上滿足的笑容並說著「好久沒搭捷運了」,我含著淚露出了微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的喜悅,也謝謝我當時候的堅持。2019年3月10日,奶奶因為喘而去掛急診,殊不知就這樣待在醫院到最後。為什麼選在我轉換人生跑道的時候?2019年3月25日,我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在我要去上班前,因為媽媽的一句「不要留下遺憾」,我到台北長庚醫院陪了奶奶一整天,即使她睡覺的時間比醒著的時間多,我還是在她床邊待了一整天,在我離開病房前,奶奶突然醒過來,並且用最大的力氣說了四個字「工作加油」,誰知道這就是她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了。就在3月26日,爸爸把奶奶轉院到高雄長庚,因為他在高雄長庚服務,這樣可以就近照顧。轉院到高雄後,我每個週末固定到醫院跟她聊天,幫她運動,雖然她大部份都在睡覺。時間久了,其實我已經開始做心理準備,準備了好久好久,但沒想到,當那一天來臨時,我還是沒準備好。4月29日下午,爸爸在我們家的line群組裡發了這句話「奶奶的狀況變壞了」,但他沒有說清楚的是:「奶奶的血壓今天一直掉,打了升壓劑也都沒有效」,所以家人們一如往常的過著我們的生活,上班、下班、運動、回家。晚上十一點半,就在我準備要睡覺的時候,媽媽的手機響了,是醫院打來的電話,掛掉電話後,我們趕緊開車到醫院。在車上,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一個感覺「就是今天」,我的淚水忍不住潰堤了。到了醫院,我不想讓奶奶看到我擔心的表情,我忍住淚水,握著她的手,摸摸她的耳朵,我知道她一定會感受到,因為這是只屬於我們兩個的暗號。我和爸爸都是醫療工作者,他是一名醫師,而我是一名職能治療師,我們都知道時間到了,為了讓奶奶最後這一哩路不要再受苦,我們遵照奶奶的意思,不急救,因為她早在某一次住院時就已經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了。晚上十二點半,爸爸以醫師的身份將升壓劑的醫囑拿掉,而後我們都是以家屬的身份陪在奶奶身邊,直到她嚥下最後一口氣。這個過程好煎熬,雖然時間不長,但我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好慢……正當奶奶的心跳下降到低於50下時,爸爸告訴我:「手機拿出來,我們來對時。」我用手擦擦眼淚,拿起放在口袋裡的手機,將螢幕保護程式關掉,放在床上,隨時準備好看時間,最後,爸爸以醫師的身份宣告奶奶的死亡時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這樣的感覺?這是一個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感覺!我只能說,真的很煎熬!一方面得堅守崗位,一方面是自己的親人!心理的感受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這時候,我已經二十個小時沒有睡了……從早上出門上班到隔天凌晨。等到醫院的手續都辦理好,回家休息,進家門看看牆上的時鐘,已經是凌晨四點了!就這樣,我們開始著手辦理後事。因為是初到職場的新鮮人,只有勞基法的喪假可以請,所以除了法會之外的時間,我仍舊一如往常的上班……頭一兩週真的好難受,在復健科工作,看到一台和奶奶一樣的輪椅,就足以讓我流下眼淚,當有人問起「那天怎麼請假」,也能讓我一秒淚水潰堤,但這些我都忍下來了,為什麼呢?不是我真的沒事、真的不難過,而是一個工作態度、一份堅持,我不希望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個案們,也不希望自己一直陷在傷心難過的氣氛中,於是,我選擇用說故事的方式來療傷。當每位個案問起,我就說給他們聽,慢慢的說,而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有點年紀的爺爺奶奶們,這次,換他們來治療我的悲傷、治療我的心。直到我不再為了這件事情一秒淚崩,那才是真正的放下了,放下,對我來說,不代表著不記得,或是不想念了,其實是放在內心最深處的懷念。
-
2019-12-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用心看見護理
【編者按】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我們有機會聽到三位護理人員的心聲,除了一位資深護理同仁呼籲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對護理人員給予他們應得的尊重,兩位中生代的護理人員都表達了他們對目前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病比」引起的隱憂,也喚醒了我們必須對當前醫療大環境有所改進。很高興這星期我們邀請到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與我們分享衛福部最近在這方面的努力,希望可以讓台灣的護理同仁感到「因為護理,我一生精彩」。第二篇由資深護理同仁與我們分享自己曾經因為母親罹癌而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溫馨,而後分享她在國內與國外學習護理的心得。第三篇是由長年從事於護理教育的現任立委寫出她對護理人才培育與工作環境的關心。相信這三篇文章可以使醫界與社會更了解護理人員的辛勞與重要,而給予他們應得的尊重,同時我們也殷切地盼望政府機構所做的努力可以扭轉護理界的困境。我的生母在我七歲時罹患乳癌,那是至少五十年前,可以想像那個時候的治療。我依稀記得母親痛苦的治病過程,父親和祖父母的焦慮和難過,那是一段灰色的記憶,但卻有一清晰和溫暖的懷念——蘭英阿姨,蘭英阿姨是那個時候照顧母親的護理師,其他的人我通通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祖母非常信任蘭英阿姨,依稀記得只有蘭英阿姨來幫母親換藥時,母親才會不較痛苦,蘭英阿姨的手和他的個性一樣都很溫柔,有關於母親治療的大小事情祖母都會找蘭英阿姨幫忙,蘭英阿姨儼然就是我母親的「主責護理師」,那個時代整體的護理學歷不高,護理仍是以功能性(例如打針、發藥)為主,沒有醫院評鑑、沒有所謂的護理標準,然而我還記得在母親過世後祖父母和父親最感激的人是蘭英阿姨。那個時代癌症的治療是那麼的無望和痛苦,然而現在回想起來蘭英阿姨的照護似乎是可以治療「無望」和舒緩「痛苦 」的。 大學時「不小心」進入了大學護理系就讀,才發現護理系應該是僅次於醫學系在大學中最辛苦的科系之一。基礎醫學的科目都大學前兩年修完,大三大四除了專業科目之外幾乎都要在醫院實習,看見其他科系的學生輕鬆自在參加社團和享受大學生活,我們卻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心裡不禁懷疑我是不是選錯科系了。大學畢業後,似乎是理所當然地馬上進入學校附設醫院工作,我一開始在大外科病房,那是一個非常忙碌的單位,早上一上工幾乎就沒有喘息的機會,我幾乎都要提前到交班了解病人的狀況之後,開始處理醫囑和準備病人的用藥,仔細核對每一筆醫囑深怕出錯,到病人單位又是馬不停蹄的工作常常是一個早上回不來的,我有時候希望多了解病人的問題所以可能待在病房區久了點,「學姊」(臉色可能不太好)會來告訴我「你這樣在這邊把工作都給別人做……」,因為那個時候都有些要一起準備的東西,護理師的工作時間幾乎是被分割的,因為病人都有固定的治療時間而且照顧的病人數又多,當時只要遇到某一個大外主任要來查房時,所有的人包括總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和護理師們都像如臨大敵一般處於備戰狀態。我後來轉胸腔外科病房一樣非常的忙碌,因為是「主責護理」的示範病房,白班人力配置有高一些,但是病人的嚴重度顯然比之前的外科病房高很多,當時的我還經歷了台灣首例的換心手術。那是一個大病房,我還記得當時的小夜班是護理站的東邊和西邊各兩位護理師(每個人手上約有20個病人吧),大夜班是各一位,所以來上班的壓力非常大,除了怕工作做不完之外,又怕出錯或病人出問題,所以上班中一直都是處於戰鬥狀態。我後來留學美國,也在美國的醫院工作過,美國一樣有護理人力的問題,他們經歷了幾次罷工後,醫院人力做了調整薪資也調高了(現在偶爾還是會罷工)。美國的護理工作一樣很累,經歷幾次改革工作環境變好了,護理專業也能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我必須說美國的護理人員真的很積極,無論是在教育、專業發展或政策參與上。美國護理師對於自己的專業認同感較台灣好、工作起來也較起勁和有成就感。其實美國也曾經歷了嚴重的護理短缺問題,有一段時期是大量引進國外的護理師來填補空缺,然而目前的美國醫院RN(註冊護理師)的空缺率卻是極低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須要擠破頭才能進入急性醫院系統工作,還有美國RN 在醫院的工作年紀很長,在美國的醫院假如你看到一位七十歲的RN在照顧病人時一點都不要驚訝,因為他們熱愛護理工作!台灣護理人員的薪資一般、工作又辛苦,有時很難吸引優秀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護理工作又是一個高壓力的工作,因為面對的是脆弱的生命,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用心的對待病人,深怕自己一個疏忽而傷了病人。或許在病人或家屬眼中所見的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給藥動作,其實在背後的準備工作是繁瑣而且重要的,護理師需要核對和了解每一筆藥,而且在給藥當下需要評估確認病人的情況,並且還要注意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當發生時需要有能力判斷輕重緩急必且適當的處理。護理人員常在第一線面對病人所有發生的問題和需求,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正確且安全的處理各種狀況,也要有成熟的個性和溝通以照顧病人的情緒問題,最重要還要有一顆關懷和同理的心所以能感受病人的痛苦,這些其實都是護理教育的核心素養。好的護理需要留住優秀的護理人才,或許您曾經遇過因為一位護理師的關懷所以讓您或您的家人有了希望,或是因為護理師的用心照護而減輕痛苦,甚至是因為護理師的察覺而挽救您的生命,讓我們一起用心看見護理!
-
2019-12-25 科別.感染科
單周10萬人次就診 流感流行期提前報到
上周類流感就診突破十萬人次,新增五十五例重症病例,創今年新高;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宣布,本周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比預估提前兩周,但推測流感高峰期仍出現於明年春節。今年截至上周,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有兩千一百五十八例,為近五年最高,疾管署提醒民眾注意防範。另外,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六○四萬劑,跟過去兩年一樣,占全人口百分之廿五,但遇到史上第一次提供四價疫苗,且最晚開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坦言,今年「打氣」旺,以目前接種速度推估,公費疫苗可能於春節前用罄,呼籲合乎公費接種條件者盡快接種,若未在春節前出來打,恐無法打到疫苗。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十萬四百四十二人次,較前一周增加百分之七點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為百分之十一點八,超過流行閾值百分之十一點五,顯示正式進入流行期。上周類流感群聚有廿七起,為三周以來最高,校園群聚廿三起,包括國中九起,國小七起,高中及幼兒園各三起,大專院校也有一起。流感併重症病例增加,羅一鈞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夏季流感持續,直到十月仍未到谷底而直接銜接冬季;二是今年目前流行種類為H1N1,相對於以往H3N2、B型流感,對中壯年引起重症、嬰幼兒引發腦炎的比率較高,導致個案數增加。H1N1是二○○九年之後才出現的新型流感病毒株,許多民眾幾乎沒有得過,感染後可能因免疫反應旺盛,對抗病毒時也破壞自體細胞,導致重症,威脅較高。羅一鈞說明,新增重症患者中,最小為北部三個月大男嬰,於十二月十二日發病,隔天送入加護病房,確診為A型H1N1併發腦炎,目前仍住院治療。除了老幼族群,中壯年也不可掉以輕心,上周重症患者中,有廿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中壯年,屬於預計元旦才接種疫苗的第三階段對象,占上周五十五名新增重症病例三成;若以十月一日統計至昨天,流感個案五十至六十四歲有一百一十四例,占總數三百五十八例的百分之卅二。羅一鈞說,適逢暖冬,若氣溫偏暖、今年接種率比去年同期好,加上醫療院所發現B型流感個案有增加趨勢,未來一個月流行病毒型別可能轉變,研判流感疫情不會大幅上升,預估冬季流感高峰期仍會出現於農曆年期間。
-
2019-12-25 名人.陳光超
陳光超/讓曾繁穎醫師不能睡覺 是我生平最正確的一次決定
一看就知道是照顧農田的樸實子民。「主任,我爸爸最近都說喉嚨痛,吃不下去。」 憂心忡忡地女兒告訴我。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了,叫他來都不來, 今天我回南部把他押上來的。」身為老師的女兒, 又補上一句。「阿背, 哩兜位无鬆快?」 (阿伯你哪裡不舒服?) 我轉頭問他。「无啦, 吞誒柳柳呀疼。」 (沒有啦, 吞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痛。)他低著頭很靦腆的說。「嘴巴張開, 阿背。」我說。 隨著他張開嘴巴, 一股腐敗的味道,對著我的鼻子,直沖過來。「哇!」 我心裡暗喊不妙!這個阿伯的嘴巴裡面, 有一大坨張牙舞爪的肉團,表面鮮紅的顏色,好像佈滿血絲的眼睛,面目猙獰地瞪著我。「這應該是扁桃腺癌。」我轉頭跟他的女兒說。 「但是要做切片才能確定, 而且這應該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 以這個腫瘤的大小來判斷, 至少一年以上了。」「很嚴重嗎?」女兒很擔心的問。「可能已經第四期了。」我嚴肅的點點頭, 轉頭看了一下阿伯, 他露出黃色的牙齒, 無奈的對我傻笑著。 對於我跟他女兒的對話似懂非懂。 「醫師,第四期還算是早期嗎?」女兒用平靜的口氣問我。 「第一期跟第二期才是早期, 第四期已經是末期。」怕阿伯聽到, 我輕聲地回答, 雖然心裡嘀咕著這個老師怎麼這麼沒概念。「那那…那還有救嗎?」 女兒開始著急起來。「要先做檢查, 假如沒有轉移到腦部以上頸部以下的話,就有希望可以開刀。 否則算是已經遠端轉移的話,就只能放療跟化療,這樣成功活下來的機會就會少很多。」我很保守的回答她。「陳主任, 假如我爸爸可以開刀的話, 你一定要親手幫我爸爸開刀喔。 我是梁醫師介紹來的。」「喔, 一定一定…。」我苦笑著回答!因為我想起了昨天在開刀房裡面的事情。「Kojo,」我正聚精會神的在開刀, 有人闖進我的開刀房。 我根本不用抬頭, 就知道是誰來了。 因為會用日文發音叫我的名字的人, 除了我的家人之外, 就只有他---- 曾繁穎醫師。 通常他用日文叫我之後, 馬上會講一長串的英文跟我哈啦一下。因為我們兩個實在太熟了。「我。。我。。」他竟然不是用英文,反而是用中文, 而且講得有一點結巴!這個太不尋常了。 我好奇地抬起頭看看他, 「怎麼了?」「有事嗎?」「唉! 我老闆說, 以後我不可以在半夜幫你補皮了。」曾繁穎說。「那我的病人怎麼辦?」我顧不得我還在手術中, 驚呼起來!曾繁穎醫師是在享譽國際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 接受完整顯微手術訓練的專家。他有很多的特質,跟我非常類似, 尤其是在開刀中, 對完美的追求, 一點都不鬆懈。因此我們兩個一拍即合。 我負責切腫瘤,然後輪他上場, 把病人因為切除癌症而破碎的臉,重建回去。 不管病人是缺了舌頭, 或是沒了下巴,甚至沒有嘴唇,他都有辦法把手術造成的這些可怕外觀, 補綴修復成為「人模人樣」。 有他這樣可靠的後盾, 我就非常放心大膽的把腫瘤切除乾淨,不怕病人手術後, 沒有一張可以見人的臉。由於我們合作無間, 手術量大,時間又長,所以開刀房的護理同事, 從我們兩個人的姓名中,各取一個字, 稱我們為「超繁(超煩)二人組」。「其實我的老闆是為了我好,」 繁穎不再結巴地說。「他說你每次開刀都開那麼久, 害我每次都是半夜才開始開工, 他擔心這樣對我的身體太傷了。」外科部蔡主任真的是一個愛護下屬的部長,也是由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挖角過來的前輩。「我也不想讓你每次都半夜開刀呀,」我無奈地說 。「你也知道我們都是挑困難的做 ,沒有辦法做太快。」,「而且我們的信仰是,多花我們兩小時,把所有的癌細胞拿的乾乾淨淨 ,病人就可以多活10年,這樣的時間投資,是很划算的。」「不過老闆已經這樣說了,我還是要尊重他 。」繁穎說。 「好吧,」我只能回應,「我以後只好自己拿胸大肌皮瓣自己補了,不能幫你惹麻煩。 」 「照相!」因為腫瘤太大,我把整個被癌細胞佔滿的扁桃腺,帶著下巴骨頭一起鋸下來。 吩咐流動小姐幫我照相,當做記錄。 我檢視了一下,過去的幾個小時,我所幹的好事 - - 病人的嘴唇被我掀起來,放到耳朵旁的位置。直接看到他整排的牙齒以及一個缺損的大洞。洞底可以看到跳動的頸動脈 。我取的胸大肌必須含著乳頭,這樣面積才夠大,才能修補這麼大一個破洞。於是我切開了他的胸部,把他的胸大肌帶著皮膚及乳頭,經過鎖骨下皮膚,移轉置到口腔裡面。 這時抬頭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了。 我把胸大肌皮瓣,植入原本應是扁桃腺的位置。「你看!大小取的恰恰好!」我得意地抬頭跟我的住院醫師黃醫師說。「是沒錯啦,不過如果皮瓣這樣擺的話,將來病人嘴一張開,就會看到他的乳頭,不好看吧?」已經覺得累了的黃醫師,跟我苦戰一整天,心情不好,口氣也不太好。「那我把它縫到旁邊一點,」我一邊調整乳頭的位置,一邊說 。 由於在邊邊角角的關係,不容易看清楚。更糟的是,這個人的皮怎麼這麼硬,一下針,針就扭歪了。「他x的」心裡邊咒罵,邊把針拔出來,扭直後,再縫一次,「噠」一聲,針竟然就斷了。「拿一條新的線來。」我有點挫折地說。新的針頭好不容易刺穿乳暈的皮膚,跨到咽部,順利穿過整層的咽黏膜。終於可以把皮瓣的皮,及咽部黏膜縫上第一針!先打一個外科結,把右食指伸進口腔最深處,意圖把這個結勒緊,「啪」一聲,我竟然太用力,把好不容易縫好的線,給勒斷了。「x,」這次不是罵在心裡,而是直接脫口而出。「這是什麼爛線,」我當然沒怪自己,而是把氣出到刷手小姐上面,直接把斷線連同躡子,甩拋到她面前,「碰」地一聲,把她嚇了一跳,身體不自主地往後傾了一傾。「換一條新的線來!」我用很惡魔的口氣下令。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前後折損好幾條昂貴的可吸收針線,終於筋疲力竭地,繞著胸部皮瓣縫了一整圈,把它坎在破了一個大洞的咽喉壁上。把整個手術野清理乾淨,不禁得意地欣賞一下,自己從頭到尾,不假他人,獨自完成的傑作。口腔裡一片血紅的口咽黏膜中間,出現了一塊雪白的皮膚,像是一個白沙島。島邊還有一個,看來像是瞭望塔的乳頭。「黃醫師,你看你看,」「這個Nipple(乳頭)像不像個瞭望台?」「主任,現在都已經是半夜了,怎麼還那麼有想像力?」黃醫師就是不肯附庸風雅一下,只想趕快結束手術。「真是個沒趣的人。」我心裡暗罵他。手術區域內萬一有血塊或是有空隙,就有感染的風險。所以我們都要在皮瓣跟切除區域間,擺上引流管,把這裡面的血塊或空氣抽出,造成負壓。讓皮瓣與切除區域可以緊緊地貼吸住,讓空氣及血塊沒有空間可以滯留,才能避免感染。眼看黃醫師累了,我只好加快腳步,擺好引流管。關好傷口之後,把引流管接上suction(抽吸機),準備將皮瓣下的殘留血塊抽出來。「主任,管子在漏氣。」黃醫師驚呼。一般而言,若是皮瓣把切除區域封閉的好,引流管接上抽吸機時,皮瓣會突然扁下去,就像我們吸乾鋁箔包飲料時,鋁箔包會扁掉一樣。若是鋁箔包上另外有個破洞時,鋁箔包怎麼吸也不會扁掉,而嘴裡不斷吸到空氣,吸都吸不完。我看了一下,皮瓣確實沒有扁下去,一定是有漏洞沒縫好,在漏氣。「沒關係,我補一針。」「是這裡在漏。」「再拿線上來。」我交代刷手護理師。實在是太深太難縫了,掙扎了許久,終於補好這一針,接上引流管。「還在漏!」黃醫師失望得說。雖然心裡很不爽,嘴巴還稍微控制的住,沒罵出來。「拆線剪,」我要了尖剪刀,把線頭剪掉。「線再上來。」我跟刷手護理師說。花了很大的功夫,重新再縫了一次。「成功了。」我喘口氣。「主任,這邊也在漏。」搞了好久,「這邊」補好了。「那邊又漏了」。。。如此反反覆覆,這塊原本雪白的皮瓣,禁不起我縫了又縫,拆了又縫,漸漸地邊緣被針戳爛,顏色轉變成暗紫色,一副要壞死的樣子。手術碰到困難時,絕對不能急,也不能慌。我的習慣是暫停手上的動作,不再盯著傷口。一方面讓心情平靜,一方面讓眼睛離開看了很久的血紅手術野,重新適應自然的顏色。我閉起眼睛,腦袋裡浮現出頸動脈破裂的影像。這個腫瘤因為很大,頸部淋巴已經轉移,所以我也幫他做了頸部淋巴根除術,只留下最重要的頸動脈。它赤裸裸得在我的眼前跳動,唯一能保護它的就剩下這塊從胸部移轉過來的皮瓣。若是皮瓣壞死,或是皮瓣沒有縫好,會漏氣,代表嘴巴的口水,會從漏氣的縫隙,滲流到頸動脈。裸露的頸動脈泡在口水裡,一定會爛掉。當它爛到破了的時候,病人瞬間就噴血死亡。這還不打緊,由於頸動脈是直接從主動脈分枝出來,壓力很高,噴射出來的血,連病房的天花板都會濺滿,場景非常駭人。我深吸一口氣,重新檢視皮瓣。眼睛經過這短暫的休息,果然又銳利了起來。我發覺,每一縫線跟縫線中間都有縫隙。剛剛真的太急了,沒有確實做好。要讓病人活命,就要全部拆掉重縫。「重縫?」開刀房內包括麻醉的每個人,都跳起來了。「這可是花了4個小時才縫好的耶!」「現在幾點?」我問。「已經是早上兩點了。」大家異口同聲。「兩點就兩點,縫到天亮也要縫。」這時開刀房內一片寂靜,氣氛盪到谷底。我知道我不能因為大家想回家休息而退讓,因為不重縫病人一定會完蛋。「小線剪!」「開始工作吧!」我把線全部拆了,決心重來一遍。「真是出師不利!」第一針往皮瓣上的乳頭縫下去,針立馬就斷了。「再來一條線。」又斷了。。。「X!@$¥」我終於爆炸了,口沒遮攔地用盡髒話全罵出口了。不僅脾氣控制不了,心情混亂,更糟的是眼睛看到的都是血紅一片,分不清楚哪裡是表皮層,那裡是下皮層。這樣的狀況一定沒法縫好的,我的心想要繼續,但眼睛已經累了,縱使閉上眼睛休息,也只能有短暫的時間可以看清楚,沒多久又只看見血紅一片。「完了,病人死定了,我在家屬面前,名譽也死定了。」面對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我非常沮喪。我知道今晚我若是再逞強,把整個手術完成,那就是只是把手術「做完」而已,而不是「做好」,結果一定不理想。為了病人,我必需要拉下臉來求救。「唉,要是那個煩人醫師在,就好了。」黃醫師說!「曾繁穎?」我問。「對呀,你的老相好嘛,不然是誰?」黃醫師也看出來,我們必需求救,才能讓病人活命。「好,我們扣(call) 他!」「主任,現在是凌晨2點半耶。」流動小姐不敢置信。「曾醫師一定在睡覺了。」「不然病人怎麼辦?妳扣他。」「現在!」我加重語氣強調。「我先查一下曾醫師今晚有沒有值班。」她去翻了一下班表。「他昨天剛值完班,今天是休息喔!」「昨天他也忙了通宵,現在一定在睡覺。」這小姐不敢打這個電話。一般在補眠的人,被吵醒時,會怎樣爆炸,各位是懂得!她怕被曾醫師罵。「妳不打,我自己打。」「把電話擴音打開。」我還在手術台上,手不能碰電話,只能用免提的方式打電話。流動小姐怯生生的撥了曾醫師的電話。這時大家都沈寂了下來,等著從擴音模式中,一起聽到曾醫師從熟睡中被吵醒的反應。「嘟嘟。。。」鈴聲響起,伴著麻醉機規律的「嗶嗶嗶」聲音,安靜中透露出一絲絲的緊張。「尾欸!」曾醫師電話接起來了,果然是熟睡中被叫起來的聲音。因為不是「喂」,而是聲音拉長而顯得慵懶的「尾欸!」他還沒真正醒,語氣還沒爆炸。「Oliver!」因為用擴音,所以我用喊的。「蛤,是誰?」語氣硬起來了,醒了!開刀房內每個人都盯著我看,想知道接下來會怎樣。「Oliver--」我提高了音調。「我是超人,」「蛤,你說你是誰?」「我是 陳-光-超。」我知道用擴音講話,聲音聽起來空空的,會聽不清楚。我-用吼的!「哦!喔!噢!」有大夢初醒的感覺。「是你Kojo嗎?」還在懷疑中。「對啦!」「Hello, What’s up?」他完全醒了,確定是我,馬上開始撂英文。他問我有什麼事,語氣高昂,完全沒有起床氣。整個開刀人員都鬆了一口氣,期待中的咒罵,完全沒有發生。而且在聽完手術台上的現況後,從10幾公里外的家,飛快的,不到3點半, 就出現在開刀房。他一出現,我煩亂的心情,神奇的穩定下來。有曾繁穎在,我心裡非常篤定。他「針針必較」,必需完美,我是可以很放心的把「病人的命」,直接丟給他。再次清洗傷口後,我把主刀位置讓給這個煩人醫師。只見他靈巧地轉動持針器,針進針出,一點也不像我那麼掙扎。很快的他已經把3,6,9及12點方向的皮瓣縫好,雛形初現!尤其是乳頭那針,100%固定在我想要的位置上。「Oliver,剛剛我在縫皮的時候,要不是針扭曲,不然就是線斷掉。」我還活在剛剛的噩夢中。「他皮這麼硬,又這麼厚,怎麼已連續縫那麼多針了,你的針還是維持原狀,完全沒有扭歪呢?」我是認輸了!「要縫得快又好,平常要練習運針!」Oliver回答的理所當然。「運針?」我好奇地問。這名詞聽起來,很類似武俠小說中的「運功」「運氣」,很玄很神秘。「縫這種皮,要運針,不能用蠻力。」「那我也要學。」我想若學會了,不就可以運用丹田之力,練就武功蓋世,成為天下第一刀。「告訴我,運針的英文怎麼說?」我不想再勞駕繁穎教我。我心裡想,只要知道英文名稱,自己去查國外文獻,就可以自學,秘密偷練這個武功。「喔,這是我老師Noordhoff (羅慧夫)及蔡老闆強調的概念。」Oliver 說。「運針,沒有英文喔。」「哇咧,沒有英文,那我怎麼查文獻?怎麼學?」我失望了。「所以世界各地的醫師,都要來台灣學呀!」「而且,要學會這種內功,是要慧根的!」他透過戴著手術放大鏡的眼鏡,狡譎地瞪著我說。我懂的,這傢伙用別人查覺不到的眼神告訴我,-我-沒-慧-根-!既維持大家對他半夜被吵醒也沒生氣的高貴形象,又私下狠狠的酸了我一下,兵不血刃的報了無法酣睡的仇!「接引流管。」傷口關好了,「Suction!」關鍵時刻到了。抽吸機一打開,皮瓣就立刻扁下去,緊緊地「抱住」整個傷口。暗紅色的血液,緩慢地從引流管引出,完全沒有空氣通過。「耶,沒有漏氣了!」黃醫師這時精神也恢復了,雖然天已經亮了!。。。。。「主任,這是我們自家的,請您務必笑納,不成敬意!」病人當老師的女兒來了。「謝謝你,我爸現在吃的很好。」「體力完全恢復了,他要我把他親手種的送給您,我們全家都很開心!」「你的手術太好了。」真是對不起,繁穎兄,手術不是我做成功的,你的功勞被我收割了!禮物是我的,而你只當了個幕後英雄。不過禮物最終送給我,我也心安理得。因為做出「半夜不讓曾繁穎睡覺」這麼厚顏無恥決定的,就是我!而且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決定之一!《後記》曾繁穎湘豐整形外科院長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林口長庚,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與陳光超醫師相識37年,從英姿颯爽到花華白髮我們共同堅持的信仰是「病人安危與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光超兄對病人的執著、愛及負責都是同為醫師的我所佩服。雖然縱有意見分歧,但最終都能呈現出各自最好的一面,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結果。最近看一部電影「天賜良醫 Something the Lord Made」講白人醫師Alfred Blalock及黑人助理Vivien Thomas,完成人類第一次開心手術—藍嬰手術。兩位醫師的相知相惜,正如光超兄與我的最好寫照。最後片尾Alfred Blalock醫師對Vivien Thomas的一段話:「人們活著,多少都有不少遺憾,我有些遺憾,但我們應該記得不是曾經失去的,而是我們曾經成就的。」我們成功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不是嗎?光超兄謝謝您提醒,外科醫師救人是不分晝夜,永遠需有競競業業如履薄冰之感,才能成為醫者父母心
-
2019-12-24 科別.心臟血管
越睡越疲倦?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
工作一整天,難免都會累,但是有一種累不一樣。心臟衰竭的累會讓人像沒電一樣,甭說爬樓梯,有時連走幾步路都很疲憊!為何心臟衰竭患者容易感到很疲倦呢?亞東醫院心血管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解釋道,心臟衰竭患者很容易感到疲倦,最主要是因為心臟輸出量偏低,打出來的血量不夠,到全身循環的血液量不足,組織相對就會缺血,讓病患容易疲倦,運動耐受力也會下降,走一走就會喘。除了周邊組織缺血使組織獲得的氧氣、養分不夠,血液循環變少也讓代謝廢物不容易移除。送來的養分不夠,代謝廢物又來不及送走,當然會讓人感到很累。為何心臟衰竭患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等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原因,也是心臟衰竭的結果,心臟功能不好的病人大約5-10個裡面會有1個患有睡眠障礙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辛和宗醫師道,「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確會加速心臟衰竭惡化,心臟結構破壞更加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兩種,一種是「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腦幹的問題造成睡眠時沒有呼吸驅動力,上了年紀或是心臟衰竭嚴重的病患,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另外一種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上呼吸道、咽喉的組織會垂下來,塞住呼吸道,大部分是因為上了年紀、過於肥胖,或是天生體型脖子比較短,比較容易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臟衰竭也可能與這類睡眠中止症有關,或許是因為組織水腫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 辛和宗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大問題在於缺氧,血液中氧氣飽和度下降,經常處在缺氧狀態讓心臟功能變差。缺氧的狀況亦會引起全身性交感神經活性加強,有些人會在睡夢中驚醒、心跳加快,這些狀況讓心臟缺血狀況更加明顯,造成心臟衰竭變嚴重。缺氧狀況也會造成身體神經荷爾蒙的變化,像是腎上腺素會增加、產生血管收縮素,類似這樣的荷爾蒙會讓心臟負擔更大,心臟結構受到影響,心臟衰竭就會更加明顯,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定會讓心臟衰竭變差,所以會想辦法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做治療。評估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可以先問枕邊人,問看看患者是不是容易打呼、會不會有打呼聲中斷的情形。然後再問問病人白天是不是很容易疲累,睡完感覺更累,甚至在白天容易突然睡著,睡一睡又突然驚醒。辛和宗醫師表示,臨床上有觀察到不少心臟衰竭的病人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有哪些心臟衰竭的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辛和宗醫師道,若是走路會喘、腳水腫,大家比較容易聯想到心臟衰竭而就醫,但是有些非特異性症狀就可能被忽略,例如有患者的表現是「吃不下飯」,這是因為心臟衰竭造成血液回不去、又打不出來,造成腸黏膜缺血或腸黏膜腫脹,病患可能以為是天氣太熱吃不下,或者到腸胃科就診。部分患者是晚上躺下時容易咳嗽,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其實是因為心臟衰竭到某個程度會導致肺水腫,晚上躺平時容易咳嗽,而需要坐起來咳幾下再繼續睡覺。更嚴重的話,患者得坐著才能呼吸,稱為端坐式呼吸。有些人是白天容易想睡覺,體力比較差,患者會以為只是工作比較勞累而不以為意。曾經也有患者是心肌炎造成的心臟衰竭,以為自己感冒而拖了一段時間才就診,心臟功能已經掉很低了,讓家屬、病患感到非常意外。 辛和宗醫師回憶道,「我遇過一位罹患心肌炎的年輕女性,就是以感冒症狀、吃不下、噁心、拉肚子來表現,經過一個禮拜,一直當作腸胃炎治療,但其實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一般來說,上吐下瀉時身體會脫水,使心跳偏快,但是那位病患到急診時的心跳卻是慢慢的,脈搏微弱,大概經過半小時就倒下來開始急救。因為心臟功能太差只好接上葉克膜,幸好撐了一段時間後,心臟功能有逐漸恢復,也順利拿掉葉克膜,那是很厲害的心肌炎造成的心臟衰竭。」辛和宗醫師提醒道,如果咳嗽超過兩周就建議照個胸部X光片,排除肺炎以及其他問題,這些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忽略,而延誤病情。要如何協助心臟衰竭患者改善睡眠品質?「首先一定要好好控制心臟衰竭,」辛和宗醫師強調,「治療心臟衰竭的標準治療用藥,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用。」心臟衰竭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或夜間容易出現端坐呼吸的病患,可以考慮使用「陽壓呼吸器」。「陽壓呼吸器」是包含呼吸面罩、壓縮器的醫療器材,以正壓將空氣打入呼吸道,一方面能夠維持上呼吸道暢通,一方面可以改善肺部水腫的狀況,有助於改善症狀。 辛和宗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陽壓呼吸器配戴的時間會影響效果,因此希望病患能夠較長時間配戴,但陽壓呼吸器戴起來不是很舒適,加上高壓空氣的關係會有點吵雜,病患需要時間適應悶住不舒服的感覺。若在配戴陽壓呼吸器後睡眠品質改善很多,就會慢慢接受。臨床上處理急性心臟衰竭時,陽壓呼吸器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空氣壓力能將肺泡裡面的水壓回血液,再使用利尿劑脫出水分,有助於改善肺水腫。心臟衰竭患者可以服用安眠藥嗎?是否給心臟衰竭病患服用安眠藥有點兩難,假如不給病人藥物,病人會更加煩躁不適,但是阻塞型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若給予安眠藥使病患熟睡,肌肉張力降低,上呼吸道的軟組織更容易塌陷,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更加嚴重。辛和宗醫師道,一般只會給一些輕微的安眠藥,如果可以耐受的住陽壓呼吸器,才會給予效果較強的藥物,不過病患如果能夠適應陽壓呼吸器,或許睡眠品質就能得到改善,也不見的需要使用安眠藥,這需要仔細評估。辛和宗醫師強調,心臟衰竭患者若有睡眠呼吸中止或睡眠障礙,千萬不要自行服用安眠藥,以免造成更多的問題。原文:越睡越疲倦?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2 新聞.生命智慧
臨終最合宜姿態 醫師:病主權讓人面對死亡時有選擇權
生死大事是人終其一生都會面對的課題,在面對臨終的過程裡,每個人都在尋找最合宜的姿態。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會常務理事、賽斯診所院長許添盛表示,生死大事是人終其一生都會面對的課題,人在往生過程中,要的是尊嚴、平順,和親情的真正了解,病人自主權益法的成立,讓在人面對死亡時能擁有選擇權與尊嚴。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會今舉行「生死由心,自在善終」臨終關懷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研討會,邀請賽斯診所院長許添盛、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座教授釋慧開、陽大附醫安寧病房主任陳秀丹等學者,探討從心靈與存在的角度,解讀生命與死亡的自然機制。研討會同時探討今年1月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循其宗旨探索醫療的人性品質,預立醫囑,拒絕無效醫療,保有生命尊嚴與品質 。許添盛講述「身心靈的生死觀」議題。他表示,生死大事是人終其一生都會面對的課題,人活著時充滿奧秘、死後的世界更是好奇想探索的世界。生死輪迴提供靈魂多樣性體驗,也能提供地球的生生不息,否則地球早就爆滿了。許添盛說,生心靈的觀點雖強調主張一個人的自然死亡,但現在人不想面對死亡,大都是在昏迷中死亡。人在「瞻妄」(Delirium)狀態時,常不知自己已邁入死亡,這是死前的一種意識狀態,一個人會開始人、事、時、地分不清楚,時而昏迷時而清醒。然而現實社會中,我們從不在清醒時候死亡,自我意識是如此的不想面對。許添盛說,其實昏迷和瞻妄狀態的出現,它有心靈層面的重要含意,是這一個人的意識決定要離開的前驅步驟。人在往生過程中,要的是尊嚴、平順,和親情的真正了解。所以當一個人臨終時,身旁圍繞的應該是「家人」,不應是醫護人員。許添盛說,死亡是生命最後的禮讚,是人格最後的生命資料。台灣在今年初病人自主權益法的成立,只要是成人、意識清楚具有行為能力,符合狀況下可預立醫療意願,使病人有死的權利。他非常認同,此舉才能讓患者不因醫療的過度急救、機器無止盡的維持生命,而失去主張一個人的自然死亡權利,才能面對有尊嚴的死亡。
-
2019-12-20 新聞.生命智慧
「可以不要再救我了嗎?」醫:不應只將病童意見視為叛逆
當生病的孩子期望的治療方式跟家長不同,現況下,往往以父母的意見為意見。曾有一名先天腎臟萎縮的孩子,因感染導致敗血症,在七歲到十歲間反覆進出加護病房,一日醫師查房時他脫口「可不可以不要再救我了?」他的母親隨即制止他說話。後來,這個孩子在全身插管、出血的情形下接受30分鐘的急救仍回天乏術,在十歲時告別人世。馬偕醫院今日舉辦兒少自主與兒少保護研討會,會中提出兒童表意權議題。與會醫師認為,既有的醫療相關法規均將兒童的醫療權定權交給法定代理人,可能違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的兒童表意權利,值得各界乃至衛生主管機關省思。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生病的孩子對於治療的想法有時與家長不同,有些孩子經歷長久病痛、對自己的病況甚至比家長有更深的了解。因此,不應將孩子的意見簡單視為叛逆,而應該了解他意見背後的原因。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醫師張濱璿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的兒童表意權利,但我國醫療法、病人自主權利法等醫療相關法規,均將兒童醫療決定權交給法定代理人,導致臨床上兒童醫療決定困難。醫療人員經常迫於父母要求,選擇了與孩子意見相反或是較痛苦的處置,上述個案就是一例。張濱璿建議,當孩子具有決定能力時,父母應退居為輔助的角色,確保該決定不會違背孩子的最佳利益。在醫療端如果遇見親權濫用情形,應設計類似家事案件的相關機制,讓醫療人員能幫助作出專業與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的選擇。兒童表意權不僅在醫療場域被忽略,社福場域也是。東吳大學人權學程助理教授林沛君表示,曾有一名住在安置機構的女童非常想回家、不想住機構,她寫好信準備在開庭時唸給法官,但法官一句「相對人,妳有什麼意見?」,讓她一度不知道自己被點名,經提醒後又緊張脫口「隨便啦」,回過神才知道回家夢碎。林沛君表示,這個案例凸顯法律體系經常使用對於兒少不友善的表意方式,英國早注意到這個問題,因而英國法院內規會指導法官面對兒少必須叫他們的名字。我國兒童權利的落實還有待各界努力。
-
2019-12-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抉擇
【編者按】這星期三篇文章都是有關「救與不救」的緊急醫療抉擇。一篇麻醉科醫師的來稿,敘述自己在急奔醫院救人的路上,不幸由摩托車摔下受傷,但仍及時趕到急診處為病人插管轉院的心路歷程。這使我們想到轉載過去在民報「醫病平台」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安寧照護大師陳榮基醫師所寫的有關在「八仙塵爆」時,醫療團隊所發起的「限時嘗試」以減少重症臨終醫療的困境,以及另外一篇由醫學生探討「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文章。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這重要的生死抉擇,也更使我們深思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也是國內神經外科與安寧緩和醫療重症的權威黃勝堅醫師語重心長的這句話:「醫師的天職不只是救人,也要適時放手,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終點。」C伯伯是一位79歲的退休農夫,患有帕金森氏症,這幾年狀況持續變差,造成行動、吃東西、記憶力等多方面的問題。這次因高燒持續五天,送來我們醫院急診,到醫院後他的意識狀況迅速變差,當天晚上便陷入昏迷,雖然他的血壓、呼吸以及心跳都還算穩定,但是考慮到C伯伯本身多項功能都已經因為帕金森氏症嚴重退化,以及他發燒、昏迷的意識狀況,隨時都可能惡化到需要轉入加護病房進行緊急處置。綜合考量下,假日值班醫師決定建議家屬考慮是否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的同意書。但是這個討論進行地並不順利,對於假日值班醫師而言,尚未與病患家屬建立長期醫病關係,這樣的討論非常困難。同樣地,對於家屬而言,在尚未消化家人病況快速惡化的情形,就要下重大的決定,更加地困難。我是負責照顧C伯伯的實習醫學生,事後聽到這樣的狀況也覺得十分地困難,心中不禁有個疑問:「到底我們要如何告知病人家屬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意書呢?」許多同學也對這個議題感到疑惑,因此我們在醫院例行的醫學人文討論上提出了這個疑問,在老師的帶領下,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以下整理出幾個重點:1.認識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對於醫療專業人員可能不陌生,但是對於病人或家屬通常十分地陌生,很多的誤會或無效溝通,都是來自於不了解。尤其在緊急狀況下,悲痛的情緒,有限的時間,醫療環境的無形壓力,都會形成基本認識的阻礙。在定義上,心肺復甦術是指對於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的病人,為挽救其生命,給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一般人在聽到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常會認為這就是放棄任何治療,讓病人等死,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適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病人,必須由兩位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確定他們的狀況已經不可治癒,且近期的病程到死亡已不可避免。也就是說,對於這類的病人,急救只是增加他們受苦的時間,因為他們身體本身的狀況不好,這裡的急救,已經不是我們想像中救起一個人後,他又可以健康地回到工作崗位,而是在救起他之後,各種可能感染接踵而至,同時疾病持續惡化,沒過多久需要第二、第三次的急救,而病人在這樣的痛苦中來回地掙扎,而這才是希望推動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原因。另一個常見的誤解就是,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後並非沒辦法修改,其實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選擇撤除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決定,因為隨著時間的進展,病人或是家屬可能會對當下的狀況有不同的想法,而有不同的選擇。2.看待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當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意願時,常需要親屬代為決定,例如C伯伯,在這時候該如何看待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極為重要,這邊可以使用臨床倫理四象限分析(見下圖)來幫助思考:首先「醫療的適應性」,也就是目前病人的醫療問題與狀況,是否已到達末期且無法醫治,符合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標準,再來是「病人的偏好」,這點非常的重要,家屬可以回想病人在之前是否有表達過治療偏好,若是病人之前並未表達過,家屬可以試想如果自己是病人,以這樣的情境,他會希望怎麼選擇?接著還需要考慮「生活品質」,以目前狀況,若是急救後可能的生活品質為何?是否不應期待要延續沒有品質的生命?最後是「其他脈絡情境」的特徵,例如是否有宗教的考量?家庭的經濟環境是否能夠負擔等綜合性的考量。3.告知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告知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讓病人願意簽署,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以C伯伯的狀況來說,值班醫師尚未建立長期醫病關係,所以充分的自我介紹是非常必要,說明自己的身分與立場,並非之後長期負責照顧的主治醫師,但是以目前病人狀況而言,具有時間上的急迫性,所以自己做為值班醫師前來和家屬說明,解釋病人的狀況十分地重要,同時也是家屬最想要知道的,雖然家屬在之前可能已稍了解病情,但是開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說明前,再和家屬更新最新的狀況,有其必要性,同時也不會讓家屬措手不及,產生誤會與被醫療所遺棄的感受。在說明完病人不好的預後與危險性後,可以先問問家屬病人在還清醒或有辦法表達自己意願時,是否曾經有表達過若是在類似目前的狀況下,想要怎麼做?之後再進到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說明,這邊建議以病人為中心思考,提出這個提議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減輕醫療上的負擔,而是希望能夠在有限的選擇下,讓病人能夠過得更好、更舒服,同時對於常見的誤解也需要說明,必要時可以分享過去病人的例子,讓家屬知道並非只有他們才會面對當下的內心糾結與抉擇,許多人也有如此的掙扎,但是需要了解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病人能夠更好。(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