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該看哪科.皮膚
搜尋
疫調
共找到
1475
筆 文章
-
-
2021-09-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7/篩檢站是寫滿故事的深夜食堂 有人飆淚、有人哽咽、有人崩潰大罵
180公分高,有著寬闊肩膀、體格壯碩的中年男子,被醫師戳鼻子完成篩檢後,轉頭看著我,淚眼汪汪,「真的好酸喔!」他紅著鼻子說話,眼淚直流,我立刻遞上一包擦手紙,請他自己抽取使用,這類因為篩檢戳鼻子酸痛到飆淚的人,還滿常見的。備妥旅行袋,姊妹擔心確診,家裡只剩老媽媽。也有人因為掛心家中事務而流淚。有天傍晚兩位在疫調中心工作、個頭嬌小的姊妹來採檢,她們拎著小碎花旅行袋,裡面裝了換洗衣服及用品,準備很周全,姊姊說,萬一確診了就不必再回家拿換洗衣服,「現在家裡只剩下老媽媽一個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一位13歲的國中女生聽到自己確診,哭得很傷心,因為母親已在檢疫旅館隔離中,她根本不知該怎麼辦,一個人隔離又很害怕,後來經過護理師多方協調,最後讓她可以跟母親在同住一起。兒子只是匡列隔離,母親卻被同事孤立。我碰到哭得最厲害的,是一位在衛生機關工作的人員。她的兒子去診所看病,結果有患者確診,因此被匡列隔離14天,採檢為陰性,與兒子同住的她被長官要求請假回家休息,理由是怕她影響同仁健康。為求安心,她自己跑來採檢,等候篩檢過程,她不斷接聽手機處理公事。進入篩檢室,她一坐下就猛掉淚,眼淚流不停,做完篩檢她告訴我,原來常跟她一起吃飯聊天的同事,最近也都躲著她,同事也不敢跟她說話,感覺被孤立了,「明明我跟兒子就沒有確診啊!」她拿著陰性的快篩報告委屈地說。病毒人人怕,確診需要的是被隔離、治療以及阻斷感染源再擴大,而不是被指責、獵巫或污名化,這也算是霸凌吧!不應該如此。公公過世、先生確診,她帶3個孩子採檢心力交瘁。有時,沒有掉眼淚的篩檢者,背後故事更令人心酸。有次一位居家隔離的媽媽在篩檢站大發雷霆,幾乎把所有人都罵了一遍,包括我。「不是篩檢完就有防疫計程車載我們回去嗎?車呢?」她帶著小六的女兒、小三的兒子,最小的還抱在懷裡,她的先生確診隔離中,衛生局請她們來做篩檢,可能是溝通出了問題,大家一問三不知,她又沒有帶手機,結果是篩檢站的值班主管用自己的手機幫忙叫車,並請她聯繫衛生局人員處理。很不巧的是傍晚時間很難叫車,她們等了一個半小時直到六點篩檢結束撤場,還是找不到車,只好請她們到院區後方停車場等待。傍晚有點悶熱,衛生局也派人關切並協助安排車輛,我陪他們一家人站在斜坡上,看著姊弟倆緊張地在旁不敢說話,為了打破僵局,我主動聊起家中小姊弟愛吵嘴又愛黏在一起,並拿了瓶酒精說,「我來示範我們每天在做的全身消毒。」我請弟弟閉起眼睛,用酒精幫他從頭到腳噴一次,背面一次,左右腳勾起來腳底再噴一次,弟弟一邊消毒一邊笑著說好涼快,接著再替姊姊、媽媽消毒,氣氛輕鬆緩和不少。媽媽說,上個月公公過世,五天前先生確診隔離,五天後她們被通知要做檢驗,她心裡有好多的疑惑、不解及害怕,一個人帶小孩又要辦喪事,實在心力交瘁,又沒人可說,這時我能理解她的怒氣所為何來。送她們上車時已經七點半,距離原來的下班時間多了一個半小時,卸裝備時才發現自己累到快虛脫。日劇《深夜食堂》裡有句經典名言:「每一次相遇和聚會,都完整了我們靈魂的拼圖。」就像我永遠忘不了那家人上車前的眼神:溫柔、堅定,一直跟我道謝、揮手說再見,這是我在徵召中收到最珍貴的禮物。(待續)
-
2021-09-26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四季都難受 三階段治療不能擅自停藥
異位性皮膚炎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因保濕功能異常而造成乾燥、發炎等症狀,且一發作患部奇癢無比,病人難耐癢感,常常抓傷流血、滲出組織液,造成大面積的傷口,連帶影響社交生活。皮膚科醫師說,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保濕」很重要,一般常見治療方法有外用、口服與照光治療,需保養、追蹤才能有效避免惡化。急性發作癢到難受,慢性發作皮膚增厚、龜裂。異位性皮膚炎常與遺傳有關,據中國附醫資料顯示,全球約有5%至20%的小孩受影響,其中大部分病人會在一歲前發病,其次在1到5歲間發病,而成人也會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通常2歲以下嬰幼兒好發於臉、頭皮、頸部,成人常見手腕、腳踝及四肢關節的屈側彎曲部位。急性發作時,患者常因忍受不了皮膚癢,以致抓傷、流血滲出組織液,或因而造成細菌感染,得服用抗生素避免惡化;慢性發作時皮膚乾燥,皮膚會慢性苔癬化,增厚、龜裂。治療目標主要是改善症狀、避免惡化,無法根治。患者一年四季都受病症所苦,趙昭明說,夏季天氣悶熱、流汗,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發炎免疫反應;冬天則常因為天氣乾冷,血液循環變慢,油脂、角質層的功能連帶下降,皮膚保護力變差,容易乾癢搔抓。所幸治療日新月異,依個別情形給予不同藥物治療。趙昭明說,治療目標主要是改善症狀、避免惡化,患者需做好無法根治,與其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輕度患者抗組織胺或類固醇 長期大面積使用類固醇,恐皮膚變薄、血管萎縮。不論病患嚴重程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首先都需要做好「保濕」的工作,但塗抹保濕產品只是基本保養並非治療。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胡倩婷說,病患依其皮膚病灶分為輕、中與重度治療。輕度患者除了日常的保濕保養外,也會搭配外用藥使用,常見有抗組織胺與類固醇。胡倩婷提醒,類固醇雖然有消炎、止癢及血管收縮作用,但皮膚長期大面積使用,恐有變薄、血管萎縮的疑慮,恐使皮膚免疫受影響,變得容易感染。尤其嬰幼兒的皮膚薄、嫩,胡倩婷指出,臨床會避免選用含類固醇成分的藥品,怕影響嬰幼兒的腎上腺、腦下垂體分泌,屆時生長發育恐出問題。中、重度患者口服抗組織胺 控制搔癢、幫助睡眠中、重度患者常常皮膚紅、癢難耐,導致徹夜難眠,睡眠品質大受影響,這時口服抗組織胺就能派上用場。胡倩婷說,這項治療藥物,可有效控制搔癢且幫助睡眠。不過,服藥時間長短與藥量控制仍需醫師評估。照光治療 特定波長紫外光加強免疫調節針對反覆發生的慢性皮膚病,除了擦藥、吃藥,又多了一樣治療利器「照光治療」,照光治療是利用特定波長的紫外光,直接照射皮膚病灶處,加強免疫調節。胡倩婷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也可適用,對於控制免疫調節有幫助,但礙於患者是小孩,一周數次以低劑量方式照射,時間上較難以搭配,也就較少人使用。生物製劑 健保給付門檻高若口服藥物治療和照光的效果都不好,則需進一步使用生物製劑。胡倩婷指出,相較於國外治療,台灣申請生物製劑門檻高,需半年口服藥、光照沒有成效,且病灶30%以上等,才有可能獲得健保給付,國內盛行率不高。無論選擇哪種治療,趙昭明提醒絕不能擅自停藥,須定期回診並依醫師指示調整用藥。
-
2021-09-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鴻海女員工經「唾液快篩機」檢測確診 郭辦:已向食藥署申請EUA
郭台銘辦公室今(24)日代富佳生技轉發確診個案説明指出,由富佳生技開發的唾液PCR快篩機,目前已經向食藥署申請EUA程序進行審核中。本日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本土確診案例者為參與產品開發的研發工程師,目前該工程師沒有明顯症狀,據政府公告Ct 值約36。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鴻海子公司一名20多歲女員工日前快篩呈陽性,經檢驗後確認是確診,列入今天的本土病例。郭辦今天代富佳生技做出以上說明。富佳生技緣於保護員工健康,於疫情期間,免費提供唾液PCR快篩機給員工試用,案者日前因為有輕微感冒症狀,公司提供快篩機給該名員工回家自行檢測,該員工在中秋連假最後一日連續測到陽性結果,隔天公司為求謹慎,請她在進工作場所前再次進行一次快篩機測試,仍然得到陽性結果,因此立即安排至醫院進行PCR 採檢,於今日被指揮中心公告確診。在疫情期間,公司首重保障員工健康,避免染疫,富佳生技在此名染疫工程師唾液PCR快篩得到陽性結果後,已同步啟動內部疫調,把相關六位的接觸者進行隔離檢疫,後續將配合政府依照防疫規定辦理。
-
2021-09-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必要大規模隔離!研究:接觸者每日快篩可保校園安全
當桃園某學校、板橋某社區出現Delta變異株本土病例,中央與地方防疫單位擴大範圍進行,除了傳統疫調會隔離的接觸者,連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都要「預防性隔離」,超過500人因此被強制隔離於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最新英國實證顯示,上述措施是不必要的,即便學生被匡列為接觸者,只要每天到校前確認抗原快篩陰性,傳染控制效果與傳統隔離措施不相上下。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最近刊登於頂尖期刊《刺胳針》的英國研究,將201間學校隨機分派為兩組,其中102間學校,被匡列為接觸者的學生可正常到校上課,前提是每天要做抗原快篩而且結果為陰性,持續七天;另外99間學校採取傳統方式,疫調匡列為接觸者的學生要自主隔離10天。上述措施持續十周,再觀察一個月。結果顯示,每天快篩組和隔離10天組的每周傳染控制效果相當,分別是十萬分之61.8、十萬分之59.1。每天快篩組除了傳染控制效果並未較差,更有額外好處,包括可減少學生及教師的請假率、改善學生因隔離而出現學習或發展遲緩,也能避免心理健康下降、睡眠不足、身體活動降低、升學考試銜接不易等負面影響。另篇美國發表之預印研究,比較實施每周不同到校天數和檢測規則的影響,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做PCR檢測,每周全面做PCR檢測即可減少大約50%校內感染,如果針對有症狀者每天做快篩,更可兼顧控制感染、降低學生無法到校的比例。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美國紐約正推行疫苗護照與校園通行證,教職員和學生每天入校前要填答症狀監測問卷。此外,沒有接種疫苗者,每兩週要做一次唾液篩檢,已接種者每週一次快篩。如果是密切接觸者,暴露後每三到五天要做一次唾液快篩。檢測後24小時內以email通知,並且根據檢驗結果核發校園通行證,黃碼可進出校園,橘碼要儘速採檢,紅碼禁止出入。除了校園,9月13日起,美國紐約市規定出入餐廳、健身房、電影院都必須出示通行證,通行證內容包括三部分:身份證以防止盜用、紀錄日期及廠牌的接種證明、檢測陰性證明。為了符合要求,紐約檢測人數已大增15%,加上兩劑接種率已達到72%,確診數終於逐漸下降。
-
2021-09-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叉貓驗抗體惹議禾馨恐遭罰25萬 中央明討論相關指引
網紅四叉貓自費檢驗接種高端疫苗後的抗體生成,引發中央關注,北市衛生局17日前往負責幫四叉貓檢驗的禾馨診所進行稽查,確認禾馨違規恐面臨5至25萬罰鍰,禾馨執行長林思宏表示,2度送北市府核定金額,衛生局卻有奇怪理由推拖。衛生局長黃世傑2度針對此案說明回應,衛生局今表示,中央明召開會議討論相關指引。黃世傑在18日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在傳染病防治法部分,目前沒有核定、核准,中央也沒有明確表示要依據哪一條進行裁罰,但針對禾馨未經核定報准就收費替民眾進行檢測,是違反醫療法,將裁罰5至25萬。林思宏昨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Dr.LinTzuHung/posts/400786544735291)指出,根據醫師法第21條,地方政府是自費金額「核定權」,不是檢驗「核准權」,禾馨旗下的慧智醫事檢驗所是合格SARS CoV-2抗體檢驗單位,用的也是台灣FDA EUA授權核可的試劑,當然可以做檢驗,並在文章留言處公開可執行Covid-19公費抗體檢測醫療院所名單,證明禾馨也在名單中。林思宏表示,禾馨各院所6月9日曾將自費檢驗結果送北市府核定金額,慧智醫事檢驗所也在7月7日再送一次北市府核定金額,但衛生局都用奇怪理由推託,「反正北市府就是想罰款,那也沒關係,但罰款後是否能夠快速核定自費檢驗金額,這就看北市府的智慧了」。黃世傑再度於該文底下留言,目前北市117家指定機構內,有17家只能接公費專案,像是疫調需病患抗體檢驗,「目前尚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查,北榮也申請自費檢驗未通過」,希望9月22日中央討論出指引並開放,屆時衛生局才可能核可。衛生局今也在線上防疫記者會上說明,對於自費檢驗,中央沒有相關指引,有關抗體檢驗的試劑、方式、標準、檢驗時間等,都會影響判讀的結果,中央預計明天召開相關應變會議進行討論,本周應會有明確的結果和方向,衛生局也會依循辦理。認為禾馨觸法部分,衛生局表示,因禾馨抗體檢驗醫療收費標準,沒有經過衛生局核定,這部分涉嫌違法醫療法,已請禾馨在9月24日前提出書面說明,「若經查有違規收取費用的事實,將依法論處」。衛生局最後呼籲禾馨,應該就事實部分來跟衛生局說明,而不是用其他方式模糊焦點。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禾馨供自費驗抗體惹議 北市衛生局長盼中央開放
禾馨診所提供自費檢驗抗體服務惹議,禾馨醫療營運長林思宏今天質疑台北市政府瀆職,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回應,中央尚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驗,盼中央開放並提供指引。網紅「四叉貓」劉宇席在接種高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15天後,前往台北市禾馨診所自費檢驗抗體,但因中央尚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驗抗體,執行檢驗的禾馨診所恐有違法之虞。林思宏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禾馨的慧智醫事檢驗所是合格的檢驗單位,使用的也是經授權核可的試劑,當然可以做檢驗。林思宏指出,根據醫療法第21條,地方政府有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標準的核定權,而禾馨在6月9日就將自費檢驗的金額送北市府核定,7月7日又送一次,市府卻用一些奇怪的理由推託,應該是市府瀆職才對。對此,黃世傑在文章下方留言並附上衛福部函文指出,衛生局8月30日曾向中央詢問轄內醫療機構若要提供自費抗體檢測,是否須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衛福部回應,現階段僅以專案方式提供國籍航空機組員自費檢驗,並要求衛生局加強督導所轄醫療機構。黃世傑說,目前台北市經中央指定的公費抗體醫療檢測院所僅接受專案,例如疫調需要的病人抗體檢驗等,尚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查,台北榮民總醫院也曾申請自費檢驗,但沒有通過,希望中央22日能開放並討論出指引,屆時衛生局才可能核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表示,醫療應變組將於22日召開會議,針對抗體檢驗訂定收費標準、標準檢驗方法研擬指引,並要求執行單位說明驗出抗體代表什麼意義、若是染疫造成的陽性是否要通報等。衛生局已要求禾馨24日繳交書面回答,屆時再做事實認定、判定是否開罰與金額,將在一週內公布調查結果。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未來去哪自費驗抗體?117家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公布
網紅帶頭公開接種疫苗後抗體檢驗數據,社會大眾才發現,原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還沒開放自費驗抗體,但指揮中心也順應民意,預定本周三開會討論相關指引,包括收費標準、檢驗方法、檢驗單位應詳細說明的內容等。疾管署官網17日也更新「全國血清抗體檢測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全國各縣市共有117家院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待檢驗指引訂好、正式開放可自費檢驗之後,也會以這117家院所開始做為主要檢驗單位。莊人祥表示,之前說國內只有12家指定醫療院所可驗抗體,是指因應機組員按規定每三個月需自費檢測抗體(由公司出錢),有12家指定院所專門負責機組員的檢驗。莊人祥表示,其實全國各縣市共有117家院所都是可驗抗體的血清抗體檢驗機構,只是一直沒有開放自費檢驗,僅限於「公費」。例如進行疫調時,地方衛生單位如評估有需要驗抗體,就會就近送到這些醫院或檢驗所。這117家血清抗體檢驗機構包括基隆2家醫院、北市15家院所、新北市15家院所、桃園市12家院所、新竹縣市6家院所、苗栗縣1家院所、台中市12家醫院、彰化縣6家醫院、南投縣3家醫院、雲林縣3家醫院、嘉義縣市7家院所、台南市10家院所、高雄市15家院所、屏東縣4家醫院、宜蘭縣2家醫院、花蓮縣2家醫院、台東縣2家醫院。全國血清抗體檢測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將不定時更新於疾管署官網: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yuNKM3fnmrjMFbnP4yzesg
-
2021-09-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早就生根社區沒離開過?醫曝1關鍵直言:它有這麼肉咖嗎
今(14)日增加2例本土案例,與幼兒園群聚案相關,此群聚已達32人感染。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北市裝修工人夫妻Delta基因定序與幼稚園完全一致,研判為同一群聚,這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鬆了一口氣,分析指出「沒有2條以上的傳染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對於「Delta病毒是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過」的傳聞,林氏璧也提出看法。關於今日疫情消息,案16204、16205為同住家人,是於9月6日就已匡列的居家隔離對象。案16204於9月12日出現發燒等症狀,2名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立刻進行相關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對此,林氏璧透過臉書發文解讀,「在匡列中的人因為潛伏期中再跑出新確診,因為早已匡列,都不會太擔心」。案16168、16171北市裝修工人夫妻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幼兒園其他個案比較,序列完全一致,研判是同一起事件。林氏璧也鬆了一口氣,指出「確認了裝修工人病毒確為同一序列,代表這一圈人都是同一事件,沒有2條以上的傳播鏈,疫情相對單純比較好控制下來」。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幼兒園案Delta的序列和之前定序出的任何Delta序列都不同,包括任何境外移入,為國內全新的序列,而目前全案有21人確認感染Delta,且序列完全一致。再比對國內已驗出的Delta資料庫來看,幼兒園的Delta與南非、美國境外移入個案相對接近,但仍有6、7個位點的差異,無法推論是什麼關係。關於「有些人懷疑Delta病毒已經在台灣生根傳了很久,比方從屏東那時就沒有離開」,林氏璧則認為,若真如此,這病毒序列應該要和屏東的Delta序列相像才對,但看來並非如此,「且如果Delta真的在社區存在已久,卻一直沒有燒起來,那它還叫做Delta嗎?Delta有這麼『肉咖(台語,意指軟弱,能力不足)』嗎?」他也提到,今年5月前某些人就講了一年台灣社區早有病毒進來,只是沒篩檢就沒案例,「5月爆發到現在,每天我們都可以驗個2萬上下,7日PCR陽性率壓到了萬分之3至4之間,你還在說Delta早潛伏在社區只是沒篩出來,你可以換一套說辭嗎?」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埃及爸確診途徑 醫:無法排除被小孩傳染可能性
新北某幼兒園群聚延燒,「埃及爸」遭質疑為感染源。感染科醫師認為「埃及爸」無法排除被小孩傳染可能性,指揮中心強調,不排除所有可能性,正持續以基因定序釐清感染途徑。新北某幼兒園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延燒至新北某社區,外界推測感染源可能來自1名幼兒園孩童父親、8月4日入境的埃及籍男子(案16160),案16160入境後機場採檢陰性,入住防疫旅館,8月16日期滿前採檢陰性,8月18日檢疫期滿,返家自主七天到8月25日。「埃及爸」因Ct值為37,病毒量太低,基因定序困難,「埃及爸」是否就是這起群聚感染源仍無法定論。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以現階段掌握到的資訊推論,「埃及爸」的感染途徑有2種,第1種是在境外染疫卻未在檢疫時檢驗到,第2種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邱政洵指出,以他的觀點分析,後者可能性較大。現行入境防疫政策是14天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會有2次核酸檢測(PCR)及1次快篩,結果皆陰性才能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境外防堵政策強度足夠,很難出現漏網之魚,「埃及爸」返家遭小孩傳染可能性不可排除。新北某幼兒園群聚目前累積27人確診,其中20人確定為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埃及爸」基因定序未出爐。邱政洵提到,雖據新加玻最新研究顯示,Delta病毒排除時間較Alpha變種病毒(最早在英國發現)久,但感染Delta病毒14天以後病毒量就會降低,Ct值可能到37。以「埃及爸」的病毒量推估,邱政洵認為,「埃及爸」是遭小孩傳染可能性高的觀點也能成立。但新北某幼兒園群聚源頭需要搭配定序結果,在結果沒出爐前,不能先入為主認為「埃及爸」就是感染源, 沒有人願意染疫。針對「埃及爸」是被小孩傳染可能性高的論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指揮中心不排除任何一種「埃及爸」感染途徑的可能性,所以才會積極進行血清抗體檢驗、基因定序及相關疫調,徹底釐清感染源,才有助於制定後續防疫規劃,同時也呼籲民眾勿獵巫。
-
2021-09-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矛頭指向埃及個案「妻子喊冤」! 陳時中籲勿獵巫
國內今日本土案例零確診,幼兒園仍維持27例個案,其中有20例檢驗出Delta變異株,包含裝修工夫妻兩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幼兒園確診案件匡列2984人,其中有陽性檢驗22人陽性外,其他2001例都是陰性,另有961人檢驗中。針對板橋社區大樓目前可能感染源之一的案16160為埃及爸,其同住妻兒及一同返台的親哥、表哥也確診,然而因基因定序未完全出爐,太太喊冤認為是「欲加之罪」。陳時中指出,境外移入個案基因定序尚未出來,只是針對個案的發病時間和相對可能性進行報告,但所有判定都要等資訊到齊才能判斷,呼籲「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反而增加疫調困難,對於防疫沒有幫助。」媒體問,埃及個案,其太太也不解,未被告知採檢採檢血液會被如何運用、且居住樓層為何能被公開,表示「他們熱愛台灣,卻仍像熱臉貼冷屁股。」對此,陳時中也表示,「請不要有這樣感覺,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因指揮中心資訊發布很快,民眾也期待資訊能即時宣布,「剛剛我們基因定序結果也今天講,類似會有時間差的問題」。對於埃及個案的血液採檢聯繫造成誤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有跟醫療團隊進行聯繫,有些檢驗是醫院做、有的實驗室做,因在雙方言上會有隔閡在,所以醫病溝通上會有點不清楚,會改善溝通方式。針對埃及爸判定為境外移入,外界質疑同班機乘客是否也有確診,進行回溯。羅一鈞指出,針對入境者都會檢疫14天並檢驗,包含同班機旅客也會,目前該案只有這位個案中的兩名親戚確診,另外一名個案是期滿採檢是Ct36,沒辦法定序,但研判並非在飛機上感染。至於埃及爸的兩位親戚,是否有後續基因定序及血清結果出爐,可望改判本土。他表示,後續要看抗體變化情況,目前研判兩人是近期感染,但少數是感染輕微,並不會馬上產生抗體,所以會觀察抗體綜合研判。陳時中表示,目前仍屬於初判,除了PCR外也要搭配抗體才知道。
-
2021-09-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餐廳剉咧等? 柯文哲:未來兩天確診數上升就禁內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針對這幾天疫情升溫,柯文哲說,餐廳是否不准內用?他每天會看數字,這周確診3個,不明感染源其中2個是昨天發生的,所以再看一兩天就知道,如果運氣好就過去了,如果未來兩天數量上升,就沒什麼好講,餐廳就停止內用。柯文哲說,餐廳生意一落千丈,市民也很敏感,但市府下一道命令,要務實可行,就像是烤肉,重點不是河濱烤肉 而是群聚,所以執政要務實,命令下去要確實可執行,至於餐廳是否不准內用?他每天看數字,這周確診3個不明感染源,其中2個是昨天發生的,再看一兩天就知道,如果運氣好就過去了,如果未來兩天數量上升,就沒什麼好講,餐廳就停止內用。柯文哲說,要保持機警,過去4四個月,台北市不是白混的,大規模PCR能力、疫調團隊和防疫旅館數量,和4個月前 比,過去是手忙腳亂,現在不一樣,東西準備好按實際去調整就好,放輕鬆保持機警,如果要很焦慮也不必要,做好準備是政府的責任。柯文哲說,唯一比較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做到的是疫苗,其他都可以去做, 疫苗都是國家交涉,如果地方政府強出頭 自己去買,他當時是想郭台銘、慈濟跑前頭,但也是被卡得一塌糊塗,「我去也一樣」。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松山區第二校緊急停課 與確診國中生接觸過
北市松山區某國中學生確診,全校停課1天、班級停課14天,不過該學生有與附近同樣是松山區的某高中附設國中部學生接觸,該校秘書表示,目前該班級停課1日,影響人數近30人。據了解,高中附設國中部的學生和某國中確診學生2人接觸過,兩校距離不到2公里。秘書表示,目前班級先預防性停課1天,上午收到北市教育局通知後,就請家長先把學生都帶回家,等疫調處置。該校秘書表示,該名接觸學生有無做PCR還不清楚,校方也正在等待回報,整個班級有20多名學生,1個班級停課,下午回家線上學習。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新增2名境外移入 衛生局:將全面消毒住處
新北市府今天表示,新增2名境外移入COVID-19確診個案,是與埃及爸爸一同來台的2名親友,已送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個案沒有與埃及爸同住板橋,會加強消毒住所。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COVID-19(2019新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說明表示,新北新增2名本土病例確診個案,都與幼兒園群聚案件無關,已經匡列居家隔離者。他說,另確認的2名境外移入確診個案CT值很高,都是幼兒園群聚染疫的居家隔離對象。衛生局表示,2名境外移入案16169、案16170都是男性,8月4日來到台灣,是案16160(埃及爸爸)的家人,檢疫期間採檢都是陰性。不過,爆發幼兒園群聚感染事件後,疫調匡列9月7日採檢時,核酸鹼測PCR陰性,居家隔離再採檢為陽性,CT值分別為36.6及34.6。衛生局長陳潤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2名境外案例雖一起搭機來台,但未與「埃及爸」一起住在板橋,因為工作關係,同住在另外一個行政區,將會疫情調查並加強消毒環境。衛生局表示,幼兒園群聚染疫後,擴大匡列相關接觸者並予以隔離。確診者都收治在醫院。由於這起幼兒園群聚引起社區感染事件,新北市昨天清空某社區B棟大樓住戶。陳潤秋說,會掌握社區總人數並與管理委員會核對,也確認整棟大樓已經清空,並擴大採檢。清空標準都依據中央指引,並與防疫醫師討論。侯友宜與陳潤秋都說,Delta病毒來勢洶洶要提高警覺,疫情調查發現清空的社區內,確診者住同一棟但不同樓層,建議市民居家開窗要維持通風,以降低病毒傳播力。境外移入個案方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2名個案分別為埃及籍30多歲男性(案16169)及埃及籍40多歲男性(案16170),8月4日和幼兒園群聚案中的埃及爸(案16160)一同自埃及來台,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且入境後採檢及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均為陰性。不過,陳時中指出,由於2人曾接觸埃及爸,因此9月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結果皆為陰性,今天再次採檢確診,平時多在三重活動,為埃及爸的哥哥和表哥,初步判定和新北幼兒園群聚有關。
-
2021-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北防疫規定不同步 新北副市長:方向一致但尊重差異性
新北疫情連環爆,但同為共同生活圈的台北市沒有跟新北同步防疫規定,例如仍開放內用,外界質疑是否會增加防疫難度,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雙北都有保持聯繫,共同默契是防疫方向一致,但尊重各自的差異性。劉和然表示,雙北是共同生活圈,包含跟桃園、基隆、宜蘭都是,會有共同聯繫跟溝通管道,以這次疫情來說也跟北市保持暢通方式聯繫,他自己就跟副市長黃珊珊保持聯絡,以相關標準跟餐廳內用等都做過詳細討論,雙邊共同默契是生活圈的防疫方向會一致,但會尊重各地方的差異,雙北的人口數不同、幅員遼闊程度跟差異性也很大,會回到縣市特性,相關都還在持續溝通中。被問及是否會呼籲中央提前施打BNT疫苗,劉和然表示,防疫有兩件事是相輔相成,包含疫情防治跟疫苗施打,只要爆發疫情,不管在哪個縣市都要持續進行防治,疫苗施打是全國性、有系統的作為,不論是哪個類型、分布在年齡層跟該有什麼遊戲規則,都要持續往下施打,提高覆蓋率是防疫重要一環,施打順序跟類型之前就不斷呼籲中央,要越快、越廣、疫苗進來越多越好。劉和然說,在疫情防治部分,都不斷強調都是中央跟地方共同合作,地方最重要的是了解第一線實際狀況,加上科學、專業來務實處理,其中疫調非常重要,過程中會接到非常多建議,甚至用質疑的口吻,市長侯友宜也不斷強調,不要被建議跟語氣影響工作士氣,都要虛心接受、當成善意提醒,才不會在雜務施作中影響防疫作為。劉和然也舉例,假如有10人確診,分成不同區域或是同一區的作為不同,疫調過後都會經過專業討論,跟CDC防疫醫師討論,以板橋某社區A、B大樓作為不同,都是用疫調結果進行專案討論,做出決定,今天多了13校停課3170人預防性停課,都會誤會疫情變嚴重,也會感受到家長的心理跟恐慌,都是有跟學校討論後,針對有居家隔離的學童班級進行預防性停課,但只要PCR結果都是陰性,隔天就恢復上課,新北面對Delta病毒一定會審慎防疫,把防疫做好。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叉貓打完疫苗驗抗體稱數值低 羅一鈞:意義不大
PTT網路紅人「四叉貓」在臉書分享接種高端疫苗15日後的抗體數據,直言雖有產生抗體,但「數值偏低」。他說自己驗出的IgG數值是35.4 AU/mL,一旁參考數值則要50以上。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抗體生成是連續的過程,看一個切點的數字意義不大,且不是針對中和抗體檢驗,不鼓勵民眾自行去檢驗。羅一鈞表示,現在核准檢驗抗體的試劑很多,也有許多不同單位。但打完疫苗後抗體生成是連續的過成,單看一切點沒有意義。且四叉貓檢驗的抗體是一般檢測,是就疫調上判斷是否感染過或感染早晚,而非用來偵測是否打過疫苗。打過疫苗的抗體檢測有很多方法和解讀方式也更複雜,需要疫苗背景專業的解讀。由於四叉貓僅打完一劑疫苗就檢測,羅一鈞也表示,第一、二劑之間抗體生成本來就不是百分百,如果在現在階段去驗,沒有驗到抗體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通常第二劑之後才產生完整保護力,因此按照原來模式接種即可,無需特別追加疫苗。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檢測與否是個人的自由,個人抗體有高、有低、有人沒反應,是否接種其他疫苗或追加劑數,還是要參考國際資料。他也笑說,「打疫苗沒反應的人很多,我以前打B肝疫苗也沒反應」。
-
2021-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警戒 北市防疫量能整備 柯文哲:比之前強大很多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確認為Delta病毒株,新北市已擴充專責醫院及集中檢疫中心、社區篩檢站、以及防疫旅館等量能。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則宣布,台北市相關量能全力整備中,包括啟動疫調備援人力,防疫記者程車運量原本有100台、備援到200台;專責病房則是現有372床,若有需要,兩天可達到700床,七天到1421床;防疫旅館量能則是陸續備援,視疫情狀況會陸續加入。柯文哲提到,五月中疫情之後,台北市的防疫能量,比之前已經強大很多,甚至現在除了PCR,也有快速基因定序的能力,每個危機都要檢討,現在比四個月前,防疫能量增強太多。對於新北已提升防疫專責旅館量能,台北市是否也要提升量能?柯文哲說,因應相關防疫量能,就是東西準備好,不要自己嚇自己,有遇到再處理,現在動不動就將防疫旅館升級專責防疫旅館,裡面也沒有病人,現在升級做什麼?柯文哲說,北市府現在正在擴充12個行政區的疫調人力,若疫調超過多少人,隔壁的行政區就會來支援,也會將過去四個月的人力,重新分組。另外,防疫巴士儘管可以載運很多人,但不夠機動,所以增加防疫一倍的計程車。至於防疫專責病房目前372床,他已經要求每個醫院要寫桌上演習,目標接到命令兩天要擴充到700床,七天可以擴充到1241床,也不是說,病房空在哪裡,還是要收治其他病人,但有需要還是要擴張。台北市的防疫旅館包括一般旅館、防疫旅館、居家隔離旅館、防疫專責旅館等,每一種怎麼升級降級?柯說,北市府會訂定SOP隨時調整。不要浪費每一個危機。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目前的防疫旅館數約有8千個房間,除收住入境隔離民眾外,若遇到民眾要居家隔離則要升級,收住確診者還要升級,以今天為例,住在台北市防疫旅館人數約有6千人,如果每天入境400人,隔離15天約6千間。柯提到,過去疫情爆發,台北市防疫旅館最高一天用到1800間,以防疫旅館8千家,若要提高居家隔離防疫專責旅館量能,標準就要再提升,台北市還是要保留兩個大型的防疫專責防疫旅館,包括劍潭救國團的集中檢疫所等,還有另外一家,北市就是先將SOP寫好。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例確診全校停課14天 北市校園Delta停課列5大指引
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針對北市校園有關Delta病毒停課指引,分為確定確診Delta變種病毒,以及其接觸者2種情況。蔡炳坤說明,第一情況,校園若確定有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只要有1例,全校就停課14天,但還是要依照疫調結果來做最後決定,學校要落實相關防疫作為,並在4小時內進行校安通報,包含通知督導及主管科室,同時全校要進行清消,而確診者的同班師生,需居家隔離14天。第二情況,就像此次新北染疫幼兒園影響北市校園,導致北市4幼兒園及3小學預防性停課,在與確診者有接觸下訂定5個指引,第一,經過衛生單位疫調,對確定病例接觸者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第二,學校有居家隔離個案或感染源不明等具有高風險高染者,經教育局同意,該班級將停課1至5天,幼兒園則全校停課。第三,需停課班級或學校就要進行線上教學;第四,教育局也需視疫情變化,報請市府同意後,啟動預防性停課;第五,採取預防性居家隔離者,居隔5天後採檢陰性者才可解除隔離。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群聚社區也淪陷 指揮中心:新北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除了幼兒園的學童家長外,疫情擴散至同社區住戶。指揮中心是否將針對社區以外的周邊進行擴大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北市已擬定擴大篩檢計畫,個案目前在社區B棟大樓,因此該棟住戶先居家隔離;A棟大樓住戶則將先篩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北市已在社區附近設立篩檢站,鼓勵民眾前往篩檢。陳時中表示,過去對接觸者的定義比較嚴格,需要一定時間沒有防護才會列為接觸者,並採取居家隔離,非密切接觸者則採自主健康監測。而過去針對接觸者的接觸者則不進行匡列,除非疫調後認為有風險才會要求自主健康監測。而現在則放寬接觸者定義加強匡列,接觸者的接觸者也進行預防性的隔離。陳時中也表示,因應預防性隔離措施,也呼籲原本的檢疫旅館維持運作,指揮中心也將積極布建集中檢疫所。至於目前國內驗出Delta社區感染的病例,陳時中表示,較清楚的是當時屏東15例,接下來是桃園目前有四例;再者新北幼兒園的22例,雖然不是每一例都已定序完成,但屬一個群聚。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群聚案 洪申翰籲新北邀王必勝協助抗疫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恐為Delta變異株。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副書記長洪申翰今天說,面對Delta變異株,重點是做好疫調與列管,希望新北市長侯友宜邀請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入駐協助,地方與中央共抗病毒。新北市幼兒園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病毒定序指向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可能性大。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蔡適應,副幹事長蔡易餘、副書記長洪申翰今天召開「111年度政府總預算新亮點」線上記者會,洪申翰也對新北市防疫措施發表看法。洪申翰表示,這兩天民眾最關心的就是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是否為Delta變異株所引起?台灣過去有面對Delta變異株的經驗,如屏東縣的本土群聚案,或是近期發生在桃園的長榮機師染疫案。他認為,面對Delta變異株,最重要是做好疫情調查、匡列、隔離、篩檢,期盼新北與中央緊密合作,邀請衛生福利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入駐協助。被媒體問到新北幼兒園群聚案近日擴大,外界認為應以防疫為優先考量,把行政院規劃10月發放五倍券的時程延後推出,或發放現金,洪申翰也提出看法。洪申翰說,行政院之前針對五倍券說明得很清楚,會在疫情可控、疫苗施打率達一定程度後發放,相信行政院會綜合疫情動態做滾動式檢討,判斷何時是最佳發放時間點。
-
2021-09-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大家對Delta過分恐慌」 專家:台灣人有這法寶守得住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引發一片恐慌,北部社區已有再度淪陷的趨勢,但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大家好像有點過分恐慌了」,Delta並非不能防範,國外因為Delta疫情再創新高,一方面可能是疫苗的效力不夠,但國外在打完疫苗後就不戴口罩,是Delta猖獗的主因,台灣不一樣,大家配合度高,打完疫苗後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口罩就是台灣的另一種疫苗」,大家不必擔心守不住。長榮機師打完疫苗被Delta病毒突破感染,新北幼兒園群聚研判可能也是Delta,而且目前找不到感染源,讓民眾相當憂心,怕這一波感染會比之前的萬華更可怕。李秉穎昨晚在接受「年代向錢看」節目訪問時表示,這一波感染發現的應該比華萬早一些,現在大家很恐慌,但其實不一定守不住,像是之前Delta入侵屏東就守住了,北部雖然人口密集,但台灣人靠著嚴格的防疫措施,大家都戴好口罩,其保護效力就跟疫苗差不多,可以打斷傳染鏈。而目前新北群聚找不到感染源,他表示,可以看出社區裡確實有一些隱形的傳播鏈,現在大家很想找到源頭,但其實不一定要找到,像是萬華的群聚至今也沒有找到源頭,只要確實疫調、居家隔離,就可以斷開傳播鏈。他表示,最近看美國的情況,很多人都已經不戴口罩,才會使Delta疫情控制不下來,以色列之前也有研究,Delta入侵以色列時,剛好就是因為打了疫苗、宣布大家不必戴口罩的時候,造成病例大幅上升,所以Delta的疫情一方面是因為疫苗效力不夠,但另方面也是因為大家打了疫苗後,防疫就鬆懈。不少人對病毒不斷突變、難以防禦,感到絕望,李秉穎表示,病毒是不可能無限制的突變,對抗新冠病毒就跟打仗一樣,前兩、三年總是比較辛苦的,但人類一定可以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來對抗。
-
2021-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市師生是否普篩?新北:CDC有新規範就因應處理
因中秋連假,9月11日要彈性補課,但新北接連爆發染疫,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補課是因為隔一周的中秋節連假彈性調整,這是全國性一致做法,中央是否因為疫情發展考量有所調整,會尊重中央決定。目前染疫多為小學生或是幼兒園學童,市長侯友宜表示,會嚴格落實防疫查察,責成教育局針對該安親班、補習班等等活動的地方,要求強化防疫。名嘴周玉蔻稍早在臉書貼文,並指侯友宜「開鍘安親班罰款20萬」畫錯重點,紅屁股要被看光光了,新北市副發言人蔡畹鎣表示,教育局對此已經說明,還是要把疫調做好、阻斷傳播鏈,避免擴大,不需要太多口水。至於是否考慮讓全市所有學校師生普篩,劉和然表示,開學前就有訂相關SOP,包含到校規範跟隔板等,其中老師到學校上課之前就全面施打疫苗,完成施打兩劑就可正常進出校園,沒有施打疫苗或是只施打第一劑未滿十四天,每七天就會快篩一次,也已經配發5萬多劑快篩給學校,只要有需要就可使用,隨著疫情發展,CDC如果有新的規範,新北就會因應處理。
-
2021-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釐清新北幼兒園傳播鏈 黃立民:驗家長PCR+抗體
新北幼兒園群聚染疫擴大,若要找出較早感染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今建議,可從孩子的家長下手,先驗PCR、再驗抗體 ,若發現有家長沒有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的狀況,可能就是較早感染源。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疫苗衛教宣傳記者會。黃立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會出席,並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幼兒園群聚擴大,昨包含8名幼童、1名家長昨確診染疫,加上幼教師夫妻2人,累計11人確診。今天再增加5人。無疑對國內疫情投下震撼彈,而疫調顯示,幼童的Ct值高低不一。黃立民說,由於幼兒受體不多,病毒不容易繁殖,孩子體內病毒量多半低,所以很難從他們的Ct值判斷傳播鏈。這起群聚傳播脈絡並不清楚,到底是由確診教師夫妻傳染給孩子,或是孩子傳給老師,甚至是小孩從家庭內帶病毒,傳給小孩都有可能,現行只能用疫調去區別。至於如何找出較早感染者?黃立民說,通常會有「病毒不在、抗體在」的狀況,建議可從家庭內做篩檢,「先驗PCR、再驗抗體 」,尤其是小朋友的家長,現在不一定接種過疫苗。因此,只要發現某家長沒打疫苗,但抗體呈現陽性,就高度懷疑是比較早感染的人。即便找出這些人,但染疫的源頭仍無法確定,黃立民推測,應該是自社區感染機會比較大,因為先前的Alpha傳播鏈,本來就沒斷;但若是Delta變異株的話,就比較頭痛。幼兒染疫多半為輕症,雖病毒量低,但卻是很好的傳染者。黃立民說,因為小孩較不受控制,無法隨時控制好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回到家中也會與父母有親密接觸,像是擁抱親吻,增加傳播病毒機會;而小孩染疫雖為輕症,但最怕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像是發高燒、全身出疹子,所幸機率不高。這波群聚需觀察多久?黃立民研判,至少需要兩個潛伏期,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學校方面,目前不急著全部停課,全民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不要因為零星的確診個案,搞得天下大亂,民眾不需太緊張,免於重症與死亡才是要點。針對學校現行防疫作為建議。黃強調,現在防疫重點是避免重症、避免死亡,中老年慢性病要注意,青少年則是小心呼吸道感染,不要同時染新冠,加上流感,這也顯現今年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
2021-09-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都會區人口密集 醫:Delta防疫難度比屏東高
長榮機師染疫案成為第2起Delta變異株入侵社區疫情。醫師周百謙分析,雙北、桃園人口密集,室內聚集機會多,比起先前屏東疫情控制難度更高,並考驗全民防護措施是否落實。長榮有3名機師與1名機師之子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經基因定序全數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但與其中1名最早確診的機師案16066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今年6月Delta變異株首度入侵台灣社區,在屏東縣引發本土群聚,共有17人染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分析,屏東相對地處偏遠,人口密度低,靠著迅速篩檢與隔離策略,讓疫情迅速獲控制。但周百謙認為,這次長榮機師染疫案,確診者足跡遍及雙北、桃園等大都市,不僅人口密集、大眾交通運輸發達,室內群聚機會也比屏東多,一旦疫情擴散到社區,防疫難度相對較高。他舉例,屏東民眾經常在戶外活動,先前有確診個案僅聊天5分鐘就遭傳染確診,而雙北都會區民眾經常在室內停留,COVID-19病毒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在室內停留時間更久,且賣場、購物車等,若未加強消毒,也可能有病毒停留。周百謙說,目前接觸者初步篩檢結果都呈陰性,可能代表個人防護措施得宜,但仍要觀察這段時間是否還有出現其他陽性個案,且是否為預期中的個案,即匡列隔離者或者收到警示簡訊的對象,必須密切注意至少14天。要圍堵Delta變異株,個人防護基本功仍是重點。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多數台灣民眾習慣室內外都佩戴口罩,未來值得密切觀察,或許可望讓社區傳播風險降低。詹長權提醒,目前疫調要著重確診者居家活動、在外用餐或其他可能取下口罩的機會,並將這些可能取下口罩場域的接觸者列為重點篩檢對象,有助圍堵疫情。
-
2021-09-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手機能查足跡重疊確診者?莊人祥曝實聯制使用原理
長榮染疫機師可傳染期間曾在社區活動,不少民眾透過輸入手機號碼,查詢自己實聯制紀錄是否被疫調使用,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明,有調閱記錄不一定代表足跡重疊確診者。因應長榮航空機師及家人群聚事件恐為國內疫情增添變數,指揮中心針對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民眾發送110萬筆疫情警示簡訊。許多民眾仍擔心身邊有確診者但不自知,今天不少媒體報導,除可用社交距離APP追蹤足跡,透過手機連結至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也可查詢。指揮中心推出「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平台,可協助疫調人員掌握確診者跨縣市足跡,並能分析找出可能潛在感染源及熱區趨勢,同時也開放民眾查詢疫調資料下載存取情況,可得知誰查詢自己的個資。據中央社記者實測,使用手機進入「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平台(https://sms.1922.gov.tw/),只要輸入手機號碼及圖形驗證碼,取得簡訊驗證碼並填寫完成後,網頁就會顯示近28天內是否有疫調人員調閱過這支手機號碼的簡訊實聯制資料。但簡訊實聯制資料被疫調人員使用,是否代表曾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足跡重疊,莊人祥告訴中央社記者,僅單從調閱歷史資料來看,應該不一定直接代表身邊有確診者,只是足跡重疊機率較大。莊人祥說明,據指揮中心規定,實聯制資料只能做疫調使用。至於疫調包括那些內容,恐怕要依個案情況而定。他舉例說明,地方衛生局等疫調主責單位,在進行疫調時,不會只調閱與確診者同時出沒某場所的資料。莊人祥進一步解釋,衛生局通常為求謹慎,確診者抵達前、離開後一段時間的實聯制資料也會查閱。另外,他提到,若這名COVID-19確診者是某場域的業主,確診者也不一定全天候都待在這個場域中,但疫調人員可能會擴大匡列當天出沒這個場域的所有民眾。莊人祥表示,實聯制資料被使用不一定等於同時與確診者共處一地,民眾上網查到資料被使用過,無須過度恐慌,提高警覺即可;地方政府下載並存取疫調軌跡、簡訊實聯制等資訊後,依規定於28天內刪除,民眾無須擔心隱私保護問題。
-
2021-09-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治療新契機? 國衛院發現老藥新組合
新冠肺炎肆虐一年多仍在國際間流行,因此個研究團隊都在尋找有效藥物治療重症,以避免醫療資源崩潰。國衛院從現有健保藥物尋找,發現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和組織移植常用的抗排斥藥物「環孢素」合併使用,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病毒量,並降低細胞風暴發生,可望用在中、重度患者的治療。依據指揮中心發給各醫療院所的醫界通函,針對確診病患的治療,抗病毒藥劑建議於病程早期,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則於病程晚期併發重症時使用。其中,瑞德西韋用於嚴重肺炎病患無法降低死亡率,但可加速臨床改善兩天。國衛院則透過大數據分析,從230種健保處方藥中篩選出「環孢素」,與瑞德西韋合併使用,在動物實驗平台上發現,比單用瑞德西韋或單用環孢素,抑制病毒量和抑制細胞風暴的發生,都有很好的效果。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秀珠表示,治療新冠肺炎首要是先抑制病毒複製,再來是治療後續產生的發炎反應。而在新冠肺炎中看到,新冠肺炎病毒會引發很強的人體免疫反應,造成細胞風暴,因此除殼盎病毒藥物再加上免疫抑制劑,應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而環孢素主要是針對器官移植造成免疫過度反應的藥物,為健保使用藥物;瑞德西韋也已核准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因此研究團隊將兩種藥物進行不同劑量組合的實驗,並以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與人流感冠狀病毒OC-43平台作為新冠肺炎病毒替代試驗平台。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藥物結合使用,有「1+1>2」結果,中研院和台大醫學院的實驗室也驗證這樣的組合有很好的協同效果。但李秀珠也表示,目前尚未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但兩種藥物皆為健保藥物,醫師可「想用就用」,因此期盼此藥物組合可作為臨床失一在臨床治療上的選擇,未來或可成為中重症患者的治療契機。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用藥統計:抗生素居首 氣管擴張劑次之
肺部出現發炎浸潤現象及臨床上有相關的感染症狀稱為肺炎,而肺炎的成因很多,治療時需要先區分其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肺炎要先確認是不是和感染相關。若和感染相關的肺炎,會先確認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或非典型感染,給予相對應的藥物治療。至於非感染相關的肺炎則可能是吸入性肺炎,如嘔吐或膽汁導致嗆入胃酸引起肺部灼傷,或是用藥之後造成肺部間質性變化導致肺炎;也有可能是因為自體免疫或是肺部腫瘤的表現而導致肺炎,因此必須排除根本原因。還未確定病因前,抗生素超前部署,避免惡化。不過根據健保資料,可以看到肺炎治療以抗生素為大宗,以109年為例,有53.9萬人次使用。周百謙表示,雖然肺炎的治療依據病原體和病因不同而有差異,且抗生素只對細菌性肺炎有效,病毒性肺炎則需要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然而當病人出現肺浸潤現象,雖然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造成,但因為檢驗需要時間,加上若一開始診斷沒有先使用抗生素,導致病情惡化,也可能會產生醫療糾紛,因此臨床上常常會先用抗生素「超前部署」。先區分社區型、院內型或健康照護相關肺炎,再抓出可能菌種。台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柯信國表示,根據2018年修訂的最新版台灣肺炎診治指引,臨床上通常會先區分是否為社區型肺炎、院內型肺炎或健康照護相關肺炎。他說,社區型肺炎主要是患者身處社區時感染肺炎,依據不同地區有其流行的菌種,台灣常見的以肺炎鏈球菌、黴漿菌、披衣菌為主。院內型肺炎則是住院48小時後出現肺炎,可能是因住院後感染新菌種而導致肺炎,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等。健康照護相關的肺炎則是指長期進出洗腎中心或是在安養機構的住民,在這些健康照護機構感染到肺炎。不同的照護機構有不同的流行菌種,加上這些患者可能因為多次感染及本身慢性疾病,而有抗藥性的問題,更需要注意。臨床多以「經驗性療法」初判,待檢驗結果調整用藥。臨床上醫師會先以「經驗性療法」,先依據究竟是社區型或院內型的肺炎分類,依據經驗及肺炎指引上的建議做初步判斷,給予相對應病原體的抗生素予以治療。社區型肺炎病患通常使用盤尼西林類等廣效型抗生素、住院型肺炎了可使用新一代的盤尼西林類抗生素外,也可以和紅黴素及奎諾酮類抗生素合併使用。周百謙表示,除了依據不同病患感染環境判斷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會依據不同醫師的喜好、經驗而有不同。但他強調,這只是初期使用,等到病患住院三至四天,檢驗結果出爐後,通常都會再做「中期修改」予以調整。氣管擴張劑助病患清痰,避免痰液積聚。除了抗生素使用外,根據健保資料,氣管擴張劑在藥物使用中排名第二,以109年為例,有43.5萬人次使用。周百謙表示,肺炎的發生可能因為病患清痰能力不好,痰液積聚造成感染。而若為治療肺炎,一味使用抗生素,就像在臭水溝中不斷投入漂白劑,而未清理水溝,不但有害也無法確切整治。因此,這時候就需要呼吸治療的介入,其中包括氧氣使用、吸入性藥物(如抗生素,化痰概念藥物,以及支氣管擴張劑)和肺部復健。他說,氣管擴張劑算是藥物呼吸治療的一部分,透過改善支氣管狹窄,纖毛擺動,以及免疫調控可讓病患順利把痰咳出。但有些病患沒有力氣清痰,可能源於呼吸道結構的問題,或是中風等因素,因此需要非侵襲性陽壓呼吸治療、負壓呼吸器,以及拍痰等方式介入。不過健保資料顯示,呼吸治療仍以侵襲性呼吸輔助器和氧氣吸入為主,2020年使用的醫令次數24萬5,656次和95萬6,349次。周百謙表示,胸腔復健比起其他肢體的復健,尚未有完整的健保支付項目,因此在人員和照護系統上仍有不足的隱憂,人員光調呼吸器就忙到無法提供復健服務,進一步影響治療成效。關鍵在預防肺炎發生,減少抗生素使用。但他認為,肺炎治療必須跟上腳步,許多病患反覆肺部發炎進一步造成健保花費上升,複雜性病患的肺炎治療應以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補足呼吸生理學部分,找出病患確切發生肺炎的關鍵原因。否則一直使用第一線乃至第三線的抗生素藥物來治療肺炎,不但無法解決後續復發問題,也可能導致抗藥性問題產生,更造成病患預後不佳,徒增醫療花費及家庭的照顧負擔。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師違規聚餐、疫調不實將開罰?陳時中:民航局調查中
國內染疫機師中,其中案16120,自8月26日從芝加哥返台後,曾在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聚餐及私自就診,是否違反傳染病防制法要開罰。陳時中表示,昨天原定若今天有社區案例確診,就會加嚴管制措施,但目前檢驗結果尚未完全出來,針對國內疫情警戒,初步沒有理由繼續升級,但依照目前針對桃園有延長七天的觀察期,必須到9月9日對桃園是必要的。至於機組員有無違規懲處,陳時中表示,該名機師確實有違規聚餐及疫調不實,但是否違反後要看後續民航局判定而定。另外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三位機師症狀都非常輕微,不管病毒量高低,介於輕症無症狀、喉嚨癢等,也不算很明顯症狀,也沒有重症或疑似重症的情形。另外針對長榮是否有督導不周,陳時中則說,已知道民航局也在了解整個過程中,有違規相信會進行懲處。另外針對兩位確診機師案16119 、案16120 其基因定序也尚未出爐,若有結果也會說明。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機師PCR後趴趴走 鄭文燦:移送民航局最高罰100萬
長榮機師突破性感染,兒子也確診,導致桃園北科附工今起停課14天,桃園市長鄭文燦今防疫會議後指出,該名機師在PCR結果出爐前就趴趴走,跨足很多縣市,已經明顯違規,桃園市府將把違規事實移送民航局,最重可罰100萬元,他也要航空公司負起督導責任,若踩紅線就按規定處罰。鄭文燦說,針對2位機組員入境後做完PCR,還沒等到結果出爐就趴趴走,有很多跨縣市足跡,衛生局、警察局已做好二輪疫調,結果顯示足跡相當多,除通知跨縣市衛生局,也做好消毒、足跡確認。鄭表示,依照民航局發布防疫規範,有特別規定機組人員未遵守防疫規定,依據傳染病防治法58條第1項第4款,裁罰金額從10萬至100萬元,這次未遵守的是機組員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即時在原來的規範下,也不能參加群聚、不能趴趴走或聚餐,把足跡、違反規定事實,經移送民航局裁罰。他指出,機組員很辛苦,站在防疫第一線,大部分都遵守防疫規範,少數不遵守的航空公司要負起督導責任,一但採到紅線,也要按照規定處罰。
-
2021-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榮5天3機師突破性感染 工會急籲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
一名長榮航空機師,打過兩劑AZ疫苗且滿14天後仍確診,成為首例機師「突破性感染」個案,其基因定序為Delta變異株。今天又傳出,長榮還有兩名打完兩劑AZ疫苗且超過14天的國籍機師,從澳洲返台後確診,恐怕又是突破性感染,等於五天就有三機師確診,引發外界恐慌。對此,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今天再提出呼籲,希望未找出感染源前應對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拒絕成為破口。工會說,昨天才發稿,公開呼籲指揮中心,在未能有進一步有效防止Delta病毒傳染的具體措施前,應儘速宣布長程航班(外站隔夜)機組員,返台後居檢天數比照一般旅客14天,更應規範航空公司於機組員檢疫期滿前,不得提前再次派飛執勤,未料今再度傳出兩名長程航班機組員確診,且兩人皆已施打兩劑疫苗,其中一名機組員疑似遭同飛機組員傳染,此消息已造成長程航班機師高度恐慌、人人自危。工會說,為確保機組員與台灣國人健康安全、避免傳染力更強的Delta病毒成為防疫破口,緊急提出呼籲,在完成嚴謹相關疫調與基因定序、同時提出具體且有效降低外站感染風險前,應對高風險場站暫停派飛。工會指出,今年6月17日,已發文予指揮中心,主動提醒包括歐美等國的機場外站因陸續解封或防疫措施降級,甚至已出現當地工作人員不再強制配戴口罩的情況,染疫風險恐將高於往常,當時並懇請指揮中心能在機組員檢疫天數未滿期間勿允許再度派飛執勤,以降低染疫及機組員交叉感染風險。然而,指揮中心於7月5日回函,僅表示因已要求主管機關落實「外站零接觸」等措施,除非機組員往返於被列入重點高風險國家(不包含美國),指揮中心將維持檢疫天數未滿前得再次派飛執勤規範。工會說,許多長程航班機師近期都曾反應,包括美國各機場在內的外站,因已進入解封狀態,防疫層級大幅降低,包括卸貨、清潔甚至海關人員,都已出現高比例未配戴口罩情況,且美國疫情近期再次攀升。工會也曾在3月與7月與航空公司召開會議時,反應包括芝加哥、安克拉治、布里斯本等外站作業人員上機未配戴口罩,然而航空公司僅表示無法強制要求外站人員配戴口罩。工會說,於疫情高風險國家長時間執勤風險,絕不應僅由基層機組員承擔,必須極為嚴肅提出以下四大訴求:1. 指揮中心與航空公司應儘速完成調查工作(包括疫調與基因定序等)。並參考奧運模式,由指揮中心派出防疫官員全程監視並稽核外站防疫流程。2. 指揮中心、主管機關與航空公司應針對外站(尤其美國各地航站)解封後之情況與風險,同時考量國際新一波疫情發展,儘速提出積極、科學、且有效降低機組員日後於出入外站再遭感染風險的政策與辦法。3. 在連續確診組員感染源未確定之前,應暫停派飛該疑似高風險場站。4. 為避免重蹈此次同班機組員交叉感染覆轍,組員居檢期間,不得再次派飛、執勤,指揮中心與航空公司應秉持防疫原則,保護組員免於染疫風險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