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疫苗
共找到
9146
筆 文章
-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居家檢疫第5天驗陽 民怨被迫一人一戶改兩人一室
境外與本土病例連日創新高,為保全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輕重症分流新制,無症狀或輕症65歲以下可生活自理者,一率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兩人一室」。本報今接獲投訴,有民眾入境陰性,檢疫第五天快篩陽性,就被衛生單位強制離家,從「一人一戶」變成與另一名本土個案「兩人一室」,擔心反而因此交叉感染不同型別的變異株。投訴人表示,原本在家是一人一戶,沒有其他人同住,自己也沒有症狀,為什麼不能繼續在家隔離?現在要被迫要與其確診者長時間共處一室房間,還要共用衛浴,現在Omicron變異株型別那麼多,擔心此舉反而徒增無謂的交叉感染風險。對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這是輕症量能的問題,因為無症狀和輕症的人太多了,國外是乾脆叫人待在家裡,但是指揮中心認為還沒到這個階段,還是要稍微防守,盡量不讓確診者接觸到社區,「不能說這一定是錯的,但一人一戶在家裡,好像也沒有不可以。」不過,站在第一線實務工作的立場看,規定訂死一點,沒有但書,比較容易執行。黃立民表示,這種規定不能有但書,假如有任何但書,要由第一線去判斷人能不能留在家裡,第一線都會有很大的麻煩,規定單純一點比較好執行,所以他認為這沒有什麼對錯,只是策略的問題。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未來三個禮拜內個案都會繼續增加,因為如果自然感染人數繼續增加,勢必會有部分人重症,這就是台灣所面臨的挑戰。為了兼顧保全醫療量能和保護重症高危險群,也就是社區中沒有完整接種的年長者,才會較嚴格將人從社區分隔到集中檢疫所或旅館。陳秀熙表示,等本土疫情比較穩定,可考慮容許能做到一人一戶的無症狀個案留在家裡。在此之前,陳秀熙建議中央應評估「重症的臨界點在哪」,並且持續依此指標觀察疫情,如果重症一直都沒有上升,就可以慢慢將確診者的集中檢疫改為居家照護、進入流感化的監測方式了。陳秀熙也提醒,要走到流感化的疫情監測模式之前,還是要加速長者完整接種的腳步,特別是有一到兩成年長者到現在連一劑或兩劑都沒打完,待副作用較小的NOVAVAX次單位蛋白質疫苗抵台後,應該要優先安排這些長者接種,補足覆蓋率的缺口。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金門再增第3例76歲阿公返金趴趴走 住負壓隔離病房
金門又有新的確診個案,繼31日傳出第一起確診個案後,接著4月1日又有一起同行者的PCR採檢由「陰轉陽」,今天凌晨金門再添1例確診個案,為76歲男性住金城,已打3劑疫苗,他是覺得身體不適,自行快篩發現為陽性,在主動聯繫縣衛生局,由衛生局啟動119送醫,在今天凌晨確診,Ct值20.8,目前已收住金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金門縣長楊鎮浯在今天下午1點偕同秘書長陳祥麟與衛生局長李錫鑫等人召開記者會,並公布新的確診者足跡與初步疫調。楊鎮浯說,這位76歲的長者搭乘3月31日下午2:10華信航空1287班次自台北返鄉掃墓,坐在他前後排的同機乘客已被匡列,這起個案目前匡列居家隔離35人。他也坦承,在3月24日時,在台北有與確診者同桌共餐,但沒被匡列為接觸者,這部分將會進一步的追查是否有產生空窗問題,並持續做疫調。縣府表示,這35人,包含飛機上確診者當排及前後2排旅客27人及金門足跡密切接觸者8人,均已陸續到醫院做PCR、入住防疫旅館。據相關人員透露,這名阿伯很活躍,回來金門後陸續去了里公所與老人會泡茶聊天,到處趴趴走的消息傳出也讓不少人憂心忡忡,擔心金門的防疫能量是否會不足,對此,縣府也說依CDC調整的新規定,目前金門醫院最多可提供60床位;防疫旅館目前已簽約是99室,加上即將再簽約,會到138室,請民眾不用擔心。因為這是金門第3例確診個案,目前住在金門醫院負壓病房觀察處置,病人病情尚穩定。楊鎮浯也說,這位長輩是自覺身體不適使用家用快篩才查出來的,他也提醒目前機場有提供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供索取,另外合約院所,也可前往掛號看診,由醫師評估有必要者發放快篩試劑;無症狀者如有快篩之需要,可至藥局或便利商店自行採購。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縣+15 湖口仁慈醫院院內感染證實今增9例
新竹縣今天(3日)新增15例個案,其中湖口仁慈醫院院內感染就占9例,目前研判為台中婚宴延伸護理師確診案導致;此外新豐移工宿舍又有5人陰轉陽及1例屏東縣確診相關;湖口仁慈醫院宣布全院只出不進,擴大匡列採檢並增加採檢頻率,疫調持續進行。據了解,湖口仁慈醫院今新增9名住院病患確診,分別為案24220、24370、24371、24373、24374、24375、24417、24418、24419,年齡為54到65歲之間,8名男性、1名女性,Ct值介於11.2-32.7間。新竹縣衛生局說,這幾名陽性住院病患於日前護理師案23409確診時,皆已被匡列採檢,目前仁慈醫院院內感染案已有11人確診,其中14樓及15樓是主要傳播區域,分別有4人及7人確診。另今天也公布大潭電廠新豐移工宿舍群聚案,新增5例於居隔期間第5天陰轉陽,其中4名泰國籍、1名本國籍,衛生局強調因早已匡列隔離,目前這些個案對社區影響不大。新竹縣今天還新增1例屏東縣確診相關延伸,為案24328,20多歲女性,是屏東縣案24016的非同住家人,已接種3劑疫苗,3月31日出現喉嚨痛症狀,昨上午安排採檢陽性CT值16.7,初步安排採檢40位。新竹縣提供社區PCR免費採檢,大安醫院於今天晚上6點到9點,在醫院急診室設社區篩檢站;新仁醫明天(4日)上午9點至12點在醫院急診室外設採檢亭。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縣仁慈醫院爆院內感染增超過5例 住院病患染疫昨公布1例
新竹縣湖口仁慈醫院護理師確診案(台中婚宴相關群聚)今天再傳新增超過5例以上,院方在上月30日已緊急匡列院內醫護、住院病患上百人,其中篩出有住院患者陽性確診,昨晚再次採檢發現再新增多例陽性,新竹縣衛生局仍在釐清中,下午將公布詳細疫調。據了解,仁慈醫院院內疑多人採檢陽性,包含昨天已公布的60多歲案23875住院女病患,這名女病患3月3日就因病入院,當時採檢為陰性,她雖已接種過2劑疫苗,不過當院內護理師案23409確診後而被匡列,經三採判定為陽性。仁慈醫院第一時間已匡列護理師同樓層、上下樓層工作人員和病患等接觸者,採檢超過200人,醫院內部全院清消,並依院內感染管制措施進行分艙、分流、分區,同時也對有確診個案的樓層之外,實施人員高風險足跡調查。仁慈醫院表示,傳出院內護理師染疫後,已全面禁止病患家屬探病,目前探病禁止時間維持到4月8日,將視情況調整;院方呼籲住院病患家屬如關心患者,可多加利用手機視訊功能,避免人員出入醫院流動造成染疫風險。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政府當濫好人全民如坐牢」 基層醫籲這樣促長者接種
本土病例連日創新高,社區大流行一觸即發,但50到64歲追加劑覆蓋率僅6成,75歲以上僅5成。診所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獎勵措施一再加碼,長者覆蓋率也提升不到一成,但在八大行業消費和遶境祭出限制後,就有長輩為此打疫苗,可見「很多人不在乎錢,但在乎自由」。他建議政府「不要再做濫好人」,應該針對消費、娛樂、餐廳、公司等場所祭出疫苗限制措施,社會大眾才不會像是被判了無期徒刑,開放遙遙無期。政府應該「政府不敢明確表態,讓大家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天光。」林應然感嘆說,這個疫情已經影響大家太多了,政府光是一直講「戒慎不恐懼」,但「無窮無盡的等待」本身就令人恐懼。他呼籲政府應把開放的條件講清楚,預計如何達成目標、無法達成怎麼辦,按照邏輯向社會大眾交代清楚,同時也要誠實跟大家講清楚「感染本身不是問題,產生重症和死亡才是問題,預防重點就是老年人。」林應然表示,病例越來越多,Omicron特性有99.6%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只有少數未完整接種的年長者,有重症死亡的危險,因此走向開放的關鍵是長者疫苗覆蓋率要夠。他說,但回頭看看獎勵措施公布後,長者覆蓋率提高不到一成,就知道要真正催出打氣,不可能光靠獎勵措施,因為很多人根本不在乎這些錢,反而是八大行業和遶境的疫苗限制措施公布後,打氣反而開始提升。林應然表示,政府不能做濫好人,要「等大家打疫苗才開放」是永遠等不到的,只是讓多數人反而因此受限,等待遙遙無期,好似被判無期徒刑。「流感疫苗效果沒有新冠疫苗強,流感疫苗的覆蓋率也沒有新冠疫苗高,但新冠防疫卻比流感還嚴格,這不是很矛盾嗎?」林應然表示,理論上應該要像流感一樣,一般人如果快篩陽性就回家休息,有重症風險的快篩陽性就給他抗病毒藥物再回家休息,「不用動不動就停班、停課、停診,也不用像坐牢一樣關在集中檢疫所。」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台灣勢必要與病毒共存 放太快會失控
國內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態度曖昧不明。專家認為,台灣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實際做起來不容易,怕放太快,疫情可能會瞬間失控。也有專家認為,當Omicron開始流行時,台灣就該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將新冠肺炎列為第四類傳染病,就能做到經濟、防疫共存的效果。疫情持續升溫,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多次強調,不會升級,持續往開放的路走,但現在還不是放棄清零的時候。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接下來的疫情「肯定會大爆發」,雖不樂見、但必須快速應變,指揮中心現在加速開設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方向是對的,必須將輕症分流,別再讓輕症占據醫療量能。隨著邊境鬆綁,邱政洵表示,我國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不容易,尤其現在雖重症率低,但若疫情大爆發,首當其衝絕對是長者、長照機構,屆時只要一間長照機構群聚,所有的長照機構都會被感染,「一旦傳開速度非常快,就像香港一樣,長照機構垮下,醫院一樣承受不起」。不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台灣和香港的應變作為有很大差別,因輕症不住院,目前醫療系統撐得住,「不至於跟香港一樣」,台灣現在不是完全與病毒共存或清零,就是在中間,因為疫情還有變化,腳步走得慢一點,但要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怕放太快,疫情會失控」。我國目前庫存一萬多份瑞德西韋、四千多劑單株抗體,口服抗病毒藥物則採購二點五萬人份、僅到貨七千多份,邱政洵直言「這樣的數量極度不足」,呼籲中央應計算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尚未完整接種疫苗,去計算應購買多少份藥物,「不一定會重症但仍要準備」。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早在Omicron變異株出現後,台灣就該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他指出,新冠肺炎應列為第四類傳染病,輕症無需通報,唯有重症才需要通報隔離,以Omicron傳染力這麼高,且以輕症為主,無需再動用這麼多資源去阻隔傳染。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朝與病毒共存方向專家樂見 指揮中心有2件事仍需努力
國內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紛紛要中央說明白,柯文哲則批指揮中心,若像香港戰略上想共存,戰術上卻想清零,兩者一矛盾就會死很慘。專家認為,台灣不至於像香港一樣,但長者接種率仍未提升、抗病毒藥物尚未備足,若疫情大爆發,長照機構垮醫療體系一樣撐不住。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方向是往開放的路走,除非有特殊情況,需要特殊手段來加強,但整體不走向加強的路,重點是如何保存醫療量能。至於預測感染或損失數目,歡迎各界若有精準數字可提供指揮中心參考,雖本身有在做模型,但世界上的模型都混亂,不容易得到共同的共識。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坦言,接下來疫情「肯定大爆發」,雖不樂見、但必須快速應變,現在加速開設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是對的,必須將輕症分流,不要讓輕症佔據醫療量能。邱政洵認為,不論輕症者還是被匡列的接觸者,就算在集中檢疫所隔離,也要有配套措施,當確診數增加時,周邊匡列者很容易就會佔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恐走上香港、上海「爆滿」後塵,建議中央應考慮匡列者或輕症者居家一人一室隔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台灣和香港的應變作為有很大差別,因輕症不住院,目前醫療系統撐得住,「不至於跟香港一樣」,台灣現在不是完全與病毒共存或清零,就是在中間,因為疫情還有變化,腳步走得慢一點,但要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怕放太快,疫情會失控」。隨著邊境鬆綁,邱政洵表示,我國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不容易,尤其現在雖重症率低,但若疫情大爆發,首當其衝絕對是長者、長照機構,屆時只要一間長照機構群聚,所有的長照機構都會被感染,「一旦傳開速度非常快,就像香港一樣,長照機構垮下醫院一樣承受不起」。藥物方面,我國目前庫存1萬多份瑞德西韋、4000多劑單株抗體,口服抗病毒藥物則採購2.5萬人份、目前僅到貨7000多份,邱政洵直言「這樣的數量極度不足」,呼籲中央應計算75歲以上長者尚未完整接種疫苗,去計算應購買多少份藥物,「不一定會重症但仍要準備」。除了擔心長者染疫,尚未接種疫苗的孩童也不能輕忽。邱政洵說,雖然小孩染疫重症率低,但小孩確診常出現發燒等急性症狀,對醫療院所一樣是負擔。他認為,目前確診數不要等比級數增加、維持每日百例是理想,但相當不容易,中央必須要加緊腳步。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慈濟醫院證實院內感染!花蓮確診足跡曝 公正包子、七星潭入列
花蓮今天新增5名確診案例,其中3人為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病房住院病患。院方證實,其中1人曾與院內急診病患、新北2歲男童病床相鄰,疑因此被感染,再傳給同精神病房2名病友,「符合院內感染定義」;另2例則為社區新增案例,與慈院無關。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說明,今增5例,3人為花蓮慈院20西精神科病房住院病人,其中一名77歲女性患者,打過3劑莫德納疫苗,上月28日急診收住院時PCR陰性,在28日凌晨和新北2歲確診男童,在急診病床相鄰,因慈院急診室指標個案23529護理師確診,列入篩檢,PCR陽性,列案23887。朱家祥指出,因案23877確診,慈院再對20西精神病房27名病患及49名醫護人員採檢,找出61歲男性病患案23880、50歲女性病患案24022確診,均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採檢陰性則轉至專責病房照護。截至今天,與花蓮慈院相關的病例達7人,該院醫務祕書李毅醫師說「符合院內感染定義」,但局限在急診和管制出入的精神病房,且很早就被採檢出來,再傳播機率很低。目前已要求急診及照顧精神病房的醫護人員,每天上班前都進行抗原快篩及PCR,陰性才能上班。其他病房、手術室、加護病房、門診都不受影響,正常提供服務。另有2例與慈濟醫院無關,案23878為大學生,3月30日晚間放假搭台鐵回花蓮,隔天出現症狀,4月1日居家快篩陽性,他與新北個案案23274曾有足跡重疊另一名為30多歲的貨運公司整理員,因太太要生產,他為了陪產主動到醫院做PCR篩檢確診,CT值31.2,病毒量低。朱家祥也說明,高雄一名40多歲男性確診個案24017,曾於3月25日到28日到花蓮旅遊,4月1日出現症狀,在高雄採檢確診。衛生局共匡列55人居家隔離、自家健康管理28人,並公布相關個案足跡,提醒民眾注意。
-
2022-04-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結束支援高雄集中檢疫所 屏東縣51歲保5員警確診
屏東縣任職保安警察第5總隊的51歲男員警,日前支援高雄集中檢疫所勤務,4月1日結束勤務後快篩陽性,轉到醫院PCR採檢呈陽性確診,確診案號「24016」。屏東縣政府初步疫調,該員警曾至潮州參加宗教聚會,並至九如、佳冬、東港等地,目前已匡列其親友檢疫後共5人居家隔離,6人自主健康管理,後續持續疫調中。縣府衛生局說,案號「24016」分派至高雄市前金區集中檢疫所支援勤務,自3月26日起至4月1日共7天;4月1日勤務結束後於集中檢驗所統一使用快篩劑,結果為陽性,由其服務單位通報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並派遣救護車後送至醫院進行PCR採檢確診,現收治在高雄的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感染源還待釐清。疫調指出,案號「24016」曾於3月24日到九如鄉九如路三段趙壽山豬腳餛飩,25日至潮州鎮參加宗教聚會,31日至東港鎮海德寶水產食品行、佳冬鄉媽祖廟旁買粄條;縣府已完成相關場域清潔作業,並提醒曾至相關場所的民眾自接觸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上呼吸道、腹瀉、嗅覺異常等症狀請盡速就醫,或洽詢防疫專線:08-7380208。縣府衛生局表示,現正值清明連假,許多返鄉或遊客南北流動,也再次提醒大家做好防疫措施,戴口罩、實聯制;縣府於4月2日起在屏東火車站、潮州火車站、潮州黃志忠診所提供莫德納疫苗,隨到隨打,符合疫苗施打資格的民眾盡快前往施打。
-
2022-04-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分流新制!4縣市擴設專責病房 各縣市至少50間防疫旅館
近日國內本土確診、國外境外移入個案增加,為擴大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今宣布,包括台北、新北、基隆、桃園之急性一般病床總數500床以上之急救責任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5%作為專責病房。指揮中心表示,台北、新北、基隆、桃園之應變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20%作為專責病房。集檢所90%改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各縣市均應籌設加強版防疫旅館,至少50間,並以每萬人口二間為目標。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因輕症個案多,但政策還沒規畫到輕症留在家中,仍要異地隔離,因此輕、重症要分流做好,包括輕症要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除非高齡或是中重症才送醫院。機場、社區確診者需分流。陳時中說,從桃園機場落地採檢若個案多,輕症陽性者送中南部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至於社區本土確診個案,不希望移動太遠,北部社區、或各縣市本土個案,基本上是就地收治。針對收治原則,陳時中說,基本原則無症狀、輕症確診,65歲以下生活可自理者,均以收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房間可以2人一室。相較過去限制必須是家人,但現在不限制,現在以二人一室都可以收治,不再限制家人同住或是同行者為限。陳時中說,希望接下來有補助辦法,各縣市籌設加強版防疫旅館,每縣市至少要有50房間,計算每萬人口以兩間為目標,要與地方政府討論。目的是地方收治為原則。陳時中說,集中檢疫所主要收治境外移入個案,萬一量能超過時候,就可以做調配,所以整體的醫療應變作為有這幾項,確診個案現在多,大多是輕症的,怎麼做適當分流容納病人,對於社區安全設置防線做起來針對疫苗施打,陳時中表示,昨天打得稍微多,但也沒超過10萬,只有9萬7315劑,目前疫苗覆蓋率第一劑83.45%、第二劑78.41%、基礎加強劑0.82%、追加劑50.48%。
-
2022-04-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至3月染Omicron重症皆長者 逾99%無症狀及輕症
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上周針對境外移入病例四十五例進行定序,全數檢出Omicron變異株;本土病例中無症狀及輕症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六,但七十歲以上長者重症度高,必須特別注意。統計顯示,今年一月一日至昨天,本土Omicron病例共一二六六例,無症狀及輕症患者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六,中重度患者三人,六十歲至七十歲、七十歲到八十歲及八十歲以上各一人,另九十歲以上有一人死亡,致死率萬分之八。羅一鈞指出,就感染年齡分析,目前患者多介於廿至五十歲,以卅歲最高,達百分之廿二,七十歲以上致死率、重症率均比其他年齡層高,提醒長者應盡快接種第二、三劑疫苗,加強防護力。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關注第四劑疫苗何時開打及採購,曾為台灣採購BNT疫苗的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昨出席活動指出,自去年八月回台後,一直跟衛福部溝通,也想繼續捐贈BNT疫苗,但未獲回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指出,「國家的疫苗總不能一直叫私人來捐。」但對郭台銘的心意表示感謝。
-
2022-04-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情嚴峻打第四劑疫苗? 陳時中鬆口曝規劃
國內新冠疫情爆發,今天新增確診個案高達104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大體上未來開放的腳步是向前,並希望盡快控制住這波疫情。有醫師表示,新冠藥物與疫苗若足夠,就可以解封。陳時中說,台灣疫苗去年有一段時間不夠,但現在疫苗很夠,今年合約莫德納有2000萬劑,目前還有1500多萬劑還沒到貨,依現在打半劑可以打3000萬人,而第四劑要找適當時機打。陳時中說,台灣疫苗施打率在國際上不算低,但希望愈來愈好。學校停課部分,預防性停課或全班停課、全校停課是不太會變,但未來可以觀察染疫率,是不是隔離天數可以往下減,這是有可能往下減的。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新增20確診者 13天足跡遍及南北桃園賣場等62處
桃園市今天新增20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市政府防疫團隊一口氣公布多確診者62處足跡,包括各大主要賣場、便利商店、影城、公車站、麥當勞、火鍋等知名店等場所。市長鄭文燦強調還不到社區大流行的程度,呼籲踴躍打疫苗,並提醒清明連續4天假日結束後,無論回到家或返回職場上班前,都能夠自己做快篩,確保建立好防疫防火牆。市政府新聞處長詹賀順提醒民眾,如曾出入上述相關場所,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並至醫療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2-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無症狀、輕症99.76% 羅一鈞:70歲以上重症率較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布,上周Omicron境外移入確診病例的病毒基因定序。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自3月25日至31日,共新增45例境外Omicron病例,其中以東南亞入境為主,但現在開始有澳洲、美國、歐洲的入境案例,此多為感染BA2.2的國家疫情再反彈,與指揮中心於境外偵測是一致的。羅一鈞說,上周境外沒有新增重症,本土個案也沒有。自1月至今,本土中重度患者仍維持三例,死亡一名,因此重症率為千分之2.4,也就是百分之0.24,而至今本土Omicron個案已累計1266例,致死率為萬分之8,無症狀、輕症比例為99.76%。其中不同年齡層染疫差別大,關注70到80歲以上致死率、重症率比其他年齡層高,也與其他國家觀察一致,提醒長者應接種第二、三劑疫苗,加強防護力。近期境外移入、本土確診病例多,羅一鈞再度重申,輕症比例雖高,但一定比例是長者、幼童,往往會分流到醫院進行觀察,目前專責病房收治可以二人一室,由衛生局安排病房,家人、同住者、同行者可以二人一室,以有效運用專責病房。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想送疫苗等了1年多 陳時中曝沒聯絡的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大家關注第四劑疫苗何時開打及疫苗採購情形。曾為台灣採購BNT疫苗的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今表示,「要我再送疫苗嗎?」,「但國家沒有提出這樣的需求,我等了一年多了」,「我從去年8月回國到現在,no answer。」,「好了,不說了、不說了。」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下午記者會說,「國家的疫苗,總不能一直叫私人來捐。」陳時中說,他知道郭董很有心,對公益事務都非常有心,今年比較沒有,但去年BNT疫苗在進口時,他常常跟郭董通電話,相互協助上,郭董對於發展RNA相關精準醫療也很有興趣,雙方也都希望可以及早發展出來。陳時中說,購買疫苗,台灣有錢,我們自己的國家有錢,我們自己買,去年那段時間,我們非常謝謝,因與疫苗藥廠溝通困難,而透過私人企業把這環節打開來,今年環節打開來,我們國家有錢,採購疫苗當然是我們自己出。陳說,「郭董一直都很有心,這我知道。」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侯友宜喊規畫第4劑 指揮中心2方向評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拋出施打第四劑規畫,盼能因應亞型Omicron傳播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採購疫苗數量提供第四劑施打一定夠,第四劑的布局將待第三劑覆蓋率破五成,並依國際經驗與專家意見評估。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現階段應該要趕快加強施打第三劑才是最重要。侯友宜表示,亞洲國家如韓國、香港都在疫情高峰,我國邊境朝開放政策走,當境外移入愈來愈多,境內管控要完全清零不可能,尤以亞型Omicron傳播速度更快,應迅速盤點醫療量能,希望開放打第四劑。陳時中回應,指揮中心採購疫苗提供第四劑沒問題,如莫德納兩千萬劑,已進來四百多萬劑,後續還有一千五百多萬劑,量一定足夠,不過現在第三劑覆蓋率不到五成,間隔時間也不足,會根據國際經驗和專家意見,來做第四劑施打計畫。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日前指出,第四劑最早施打的國家以色列,以十八歲以上的醫護人員樣本來看,施打第四劑後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濃度有提升,但降低感染率效益有限,也可能因樣本數較少結果有待追蹤。但約一百多萬位六十歲以上長者,有打第四劑比打滿三劑者,感染率、重症風險都大幅降低。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擴散10縣市 清明連假恐爆另一波
昨天單日新冠確診病例突破兩百例,本土新增八十七例、境外新增一五二例,雙雙創下今年單日新高。本土確診案例橫跨北北基、桃竹台中、台東、金門等十縣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警訊,憂心清明連假的人潮移動及聚餐群聚,將引發另一波疫情,需要嚴密監測。基隆傳播鏈增22例最多本土新增八十七例中,以基隆小吃店相關增廿二例最多,全案已累計九十一人確診;樹林科技廠增十三例,大潭電廠承包商增十例,台中婚宴群聚增九例,中和公寓案增七例,台東家庭群聚和桃園舞蹈老師相關各增四例,剩餘零星群聚有十例,另有八例感染源待釐清。陳時中表示,中和公寓與台東家庭群聚基因定序相關,暫列為同一傳播鏈,需進一步釐清是否與桃機同感染源,而大潭電廠定序出來為全新BA2.3,是眾多案件中較為擔憂。另昨日增三條新傳播鏈為三峽朋友群聚、花蓮慈濟急診護理師、新北萬里等案。國內累計廿四條Omicron傳播鏈、十九條待釐清傳播鏈。林右昌:類普篩自願性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國內Omicron傳播鏈有廿四條就代表有廿四條破口從境外流入感染,檢疫期縮短至十天,表示約有三%入境染疫者流入社區。因應基隆小吃店引爆的群聚疫情,指揮中心採「類普篩」因應,卻遭批評雙標,過去社區疫情爆發都堅持不普篩,如今卻推出「基隆模式」,且至今基隆市府都尚未訂定類普篩的施行細節。李秉穎被問及什麼是類普篩,也搖頭表示不知道。基隆市長林右昌昨於臉書解釋,類普篩以「自願性參加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事前得做好與社會溝通、民眾宣傳、人員訓練等三大準備。專家質疑政策形同清零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宣布類普篩等於間接宣布「堅持清零」政策。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疫情已大爆發,未來本土天天破百都不意外,現在起需與病毒共存,並把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全數規畫收治輕症,加速高齡長輩第三劑施打,面對Omicron疫情優先布局「軟著陸」計畫。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拋出施打第四劑規畫,陳時中表示,待第三劑覆蓋率破五成且待國際證據愈來愈多後評估,目前國內疫苗是足以施打第四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將爭取時間替長者施打第三劑疫苗,以及企業設立「防疫長」等解封規畫。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何時打第四劑?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加強第三劑才重要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確診數暴增,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開出第一槍,表示未來將規劃民眾接種第4劑新冠疫苗。對此,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有關第四劑須先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覺得適合施打才會開始,以現在來看,第三劑施打率才近五成,現在應先趕快加強施打第三劑才是最重要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也聽衛福部報告「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疫苗接種完成率,第1劑完成83.4%、第2劑78.2%、第3劑49.2%,蘇貞昌仍持續要求加強高齡人口及全人口第三劑疫苗接種完成率。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蘇貞昌在會中重申,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4.8億人,死亡超過610萬人,實在是輕忽不得;但他也說,國內雖新增多起本土不明感染源群聚,社區傳播風險上升,境外移入人數也有持續增加,但整體而言,與鄰國、國際相比,台灣疫情規模還是相當小。蘇貞昌表示,過去防堵疫情成功的基本原則,就是快速疫調、隔離、匡列與採檢等SOP的落實,請指揮中心協助各地方政府切實辦理,除了在風險社區設置機動篩檢站外,目前全國發放公費快篩用劑的基層診所或衛生所,也由原本的200多家增加至540家,請衛福部加強宣導;也請與確診者有足跡重疊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前往採檢或進行自我快篩。蘇貞昌重述上月要求設置「防疫長」策略,要求名冊建立好。娛樂場所進出接種疫苗,督導也要到位;另,再過2天就是清明連假,指揮中心前天已公布清明掃墓防疫措施,他要求內政部加強宣導;至於宗教遶境活動,所有參與者均須接種3劑疫苗才可參加,也請內政部督導地方團體落實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再起、飯店停業 醫:疫情類流感政府不必堅持清零
疫情擴大,已多日沒有疫情的台中市也傳出確診個案,還有飯店因此被令停業清潔消毒,民眾真的該恐慌嗎?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認為,在疫情初起流行時,沒有對抗的武器,但現在有疫苗,還有治療藥物,且omicron致死率甚至不比流感高,民眾實在不必恐慌,政府也到了該評估應正常化看待疫情的階段,讓社會恢復正常的運作。另亦有衛生官員私下指出,只要訂出一旦感染的處理流程,例如重症者可以拿了藥在家休息等,新冠肺炎疫情到了目前類流感化的階段,應該可以思考解封,讓民眾恢復一般正常的生活作息,不必再堅守清零的政策。魏重耀說,病毒本就難防,很難做到全面的清零,目前在有疫苗下,雖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至於重症和死亡,加上又有治療的藥物,現已進入類流感化階段,民眾不必恐慌,政府也不必一直想著要清零、疫調。政府目前做的很好,就是有疫情發生就去清潔消毒,另也鼓勵民眾打疫苗,像是要求疫苗護照、遶境工作人員以及娛樂業從業人員須打3劑等,都是正確的方向,但重點是應讓社會活動正常化。
-
2022-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衛福部:若要施打第四劑疫苗 供應無虞
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呼籲規劃施打第四劑疫苗,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31)日表示,這還需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後,由專家會議討論認為合適後施打;他也強調,未來若有施打第四劑疫苗的必要,疫苗供應無虞。侯友宜今日呼籲應規劃準備施打第四劑新冠肺炎疫苗。薛瑞元今日於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表示,有關第四劑疫苗,須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交到專家會議討論後,若適合才會開始施打。薛瑞元表示,關於第三劑疫苗的規劃,目前疫苗存量、合約數量都足夠,指揮中心也根據疫苗施打的速度,調節進貨量,這包括已有的Moderna還有BNT,洽購中的NOVAVAX,COVAX也答應會提供,並在安排時程中。薛瑞元表示,至於國內疫苗,還有高端疫苗可隨時啟動生產、使用;他說,未來若有施打第四劑疫苗的必要,供應不會有問題。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縣確診+2例 5歲男童、護理師與確診者用餐中招
新竹縣今(31日)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分別是1名就讀新豐鄉某私立幼兒園的5歲男童,以及湖口鄉某醫院1名護理師,另有1名住新北市的軍人昨採檢陽性確診,衛生局人員今上午前往該軍人服役的關西營區疫調,初步匡列採檢約50人,目前已安排國軍桃園醫院進駐營區採檢中。衛生局說明,該名5歲男童曾在3月27日在燒肉店與台北市確診者案23063同桌共餐約2小時,與父母皆被匡列居家隔離,男童一採陰性,昨因發燒再次採檢,結果陽性確診,CT值14.1,安排收治專責醫院治療。男童就讀的幼兒園則緊急派遣採檢部隊進駐,匡列採檢全校師生145人(學童118人、教職員27人),目前正持續疫調中,幼兒園全園停課10天。另外一案則是新竹縣某醫院護理人員,她3月26日曾到台中市與表妹夫一起參加表弟婚宴,用餐採Buffet方式,期間曾脫口罩拍照,因獲知表妹夫(案23277)確診,主動通報醫院,昨衛生局安排採檢陽性確診,Ct值15.4,已打滿3劑疫苗,衛生局立即啟動疫調,初步匡列醫院50人(員工29人、病患21人)連夜緊急採檢送驗,疫調持續中。另外,竹縣衛生局昨深夜獲報,新竹縣一處國軍新訓中心一名住新北市的軍人昨採檢陽性確診,CT值24,衛生局人員今上午前往營區疫調,初步匡列採檢約50人,目前已安排國軍桃園醫院進駐營區採檢中。衛生局說明,國立新竹特教學校昨共採檢338人,全數陰性。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憂社區大流行「小孩老人案例恐增」 基隆採類普篩因應
國內出現多點爆發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下令針對基隆進行「類普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目前專家都有共識不會回到過去嚴格三級警戒,但也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而是視篩檢狀況將疫情壓在可控制的範圍。基隆地區小吃店個案已累計68例,且範圍涉及到國高中生及家屬,李秉穎今日接受周玉蔻《新聞放鞭炮》節目訪問表示,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社區流行,但有解封合理的小群聚,但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否則疫情將會流散導致小孩子與老人家感染,該年齡層人口將逐漸上升。李秉穎表示,基隆目前採取「類普篩」方式,別於大規模強制全面PCR篩檢,而是視疫情變化而採取發放家用快篩,並沒有強制民眾都要接受,準確度不如PCR檢測,但其方便、使用門檻低且成本較低,可以廣泛進行篩驗。而台灣過去從邊境14天檢疫縮短成10天是否是造成此波「多點散發」個案出現的關鍵?李秉穎則表示,國內累計Omicron傳播鏈有23條就有23條破口,都是從境外流進來感染,檢疫期縮短至10天,仍有3%入境者仍可能漏掉。他認為國內正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模糊過度期」,最重要需提高疫苗覆蓋率至九成五,才有辦法承擔大規模社區流行導致的重症住院及收治後果。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基隆類普篩被批雙標 陳時中嘆:時空背景完全不同
基隆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至基隆視察,隨即宣布針對基隆36萬名市民進行「類普篩」。外界批評,陳時中對基隆採取「類普篩」這是雙標,原因是陳時中過去曾表示,進行普篩容易有偽陰、偽陽的問題,這是台灣難以承受的,而不願意進行普篩。陳時中嘆了一口氣說,「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社會環境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並於會前受訪回應「類普篩」雙標問題。陳時中說,如果前年要進行普篩,當時還沒有快篩試劑,去年要做也只有專業用快篩,且當時快篩精確度不足,大約僅有7成。不過,現在已有家用快篩試劑,且比較普及,準確度也達到9成以上。陳時中說,「因此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而現在於基隆進行「類普篩」,也是擇定有社區傳播可能性的地區進行試辦計畫,如果成功,往後可以用在其他社區防堵模式。至於,偽陰、偽陽的問題應如何解決?陳時中說,偽陰、偽陽這是比率的問題,PCR也一樣有偽陰、偽陽的問題,現在就是大規模、快速的篩檢,找出潛藏個案。外界關心,如果要控制這波Omicron疫情,需要觀察哪些指標?陳時中說,「現在就是要把疫調做好,逐步把社區的案子(潛在個案)找出來,這是現在最主要的共同目標。」陳時中說,病毒度會自己產生,因此基隆等地疫情有可能都是從境外移入個案而引爆疫情。有專家表示,現在疫情已擴散,進行「類普篩」的時間已經晚了。陳時中說,怎麼會說太晚?目前基隆疫情還是存在許多潛藏的傳播鏈,「類普篩」就是要把這些個案趕快找出來。至於快篩試劑要如何發放?陳時中說,這部分基隆市的民政或衛政會比較清楚,目前就是中央、地方共同合作,指揮中心會準備好快篩試劑。指揮中心面對疫情,如今是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說,追求共存,往往是疫情所逼,不得不共存,並尋求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當然台灣未來有可能走向共存,原因是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非常強,但依目前指揮中心可以做到的情形下,確保社區安全。公衛學者詹長權說,類普篩要成功,必須篩檢後一天內要有檢驗結果。陳時中說,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把確診者通報出來。而為何選擇「類普篩」而非PCR篩檢,陳時中說,選擇類普篩是著眼經濟效益、時間,選擇重要地點,此外社區篩檢站進行的PCR篩檢也會持續進行。民眾是否有可能需要接種第四劑疫苗?陳時中說,如果時間到了,專業相關證據足夠,「當然是可以」,相關疫苗數量也是足夠的。
-
2022-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讓開發過程縮短了好幾年 AZ疫苗牛津負責人坦言一開始就「賭很大」
即使牛津大學有自己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也有能力執行臨床試驗,但當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第三期試驗時,所需資金也超出大學能取得的金額。所以我們必須發表研究結果,等待大藥廠或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這類大金主對我們的研究產生興趣。這就像是把所有的蔬菜都煮好,把熱騰騰的菜放在窗前展示,然後希望有人願意賣你一隻雞。這種從決定要做疫苗到第一期臨床試驗要花好幾年時間的做法,就像是跛足前進,在2020年根本緩不濟急。疫情正在導致數十萬人喪命、使整個社會停擺,用疫苗來控制疫情已成了當務之急。在1月、2月和3月時,我們決定冒險搶先開始作業,使牛津大學承擔巨大的財務風險,也把我們在業界的聲譽推上火線。但是到了4月,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是當務之急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於是我們得以一次購足所有的食材。在2020年,從前的資金申請週期被極度壓縮,讓開發過程一下子縮短了好幾年。我們能獲得的金額也大幅提高。我們原本只靠極少的資金在運作,到了4月底,我們得到政府挹注的兩千萬英磅,以及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充沛資源,包括疫苗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能力。美國政府也在5月投入十二億美元,透過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畫,在美國進行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臨床試驗。隨著疫苗開發工作在資金界從灰姑娘變身成公主,其他的重要資源也開始大量湧入。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暫停伊波拉疫苗的生產,轉而開始製造新冠肺炎疫苗。尋找數百位志願接種者來進行第一期試驗原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我們在幾個小時內就搞定了,因為所有人都很想幫忙。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決定優先審查與核准我們的臨床試驗,然後再看結果,於是把我們和其他的新冠肺炎疫苗排在審查名單的第一位,同時召集數十位外部專家參與,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天長時間工作,而且沒有休假。由於其他的研究失去急迫性,原本要進行其他臨床試驗或研究的許多優秀科學家,也開始加入我們的行列。而且,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專家比以往更樂意協同合作。我加入世衛主導的視訊會議,許多疫苗研發團體在會議上展示他們的計畫並報告進度。所有人都想要向彼此學習,全都明白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並不是為了有限的市場在比賽或競爭,所以沒有贏家全拿的情況。一般對於某些有商業價值的疫苗來說,搶先進入市場可以賺到最多錢,因為當市場廣泛採用最早進入的疫苗之後,其他的公司將難以進入。但這一次有七十億人的性命岌岌可危,需要靠不同國家、不同公司、以不同方法生產的多種疫苗來對抗病毒,所有人都需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才能盡快達成目標。▌下重注我們的動作如此快的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從一開始就「賭很大」,我們把原本要按照順序進行且相隔漫長等待的很多工作,改採同時與接連不斷的進行。我們說過,「賭很大」指的不是冒安全性的風險,而是指從事開發工作的人賭很大,我們有可能會浪費時間和金錢。舉例來說,我們通常會等到研究等級疫苗在動物身上看到效果之後,才會讓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開始製造臨床試驗等級的疫苗。這一次,我們讓這兩件事同時進行,我們冒的風險是,假如疫苗在動物身上沒有效果,我們製造疫苗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同樣的,我們通常要等到完成所有的臨床前試驗(動物試驗)之後,才會開始設計臨床試驗。因為如果臨床前試驗顯示疫苗不安全或沒有效果,我們就不必浪費時間為不會進行的臨床試驗做準備。這一次,我們在臨床前試驗還在進行的時候,就開始設計和準備臨床試驗,包括召募與篩選志願接種者。因為我們冒了這些險,我們才能在取得臨床前試驗安全性數據的隔天,也是臨床生物製造機構做出疫苗的那一天,就讓第一批志願者接種疫苗,展開第一期安全性試驗。我們一拿到所需的安全性數據,就開始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我們在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之前,就開始大規模生產疫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做法連想都不敢想,因為代價太高昂了。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在我們取得數據證明疫苗有效之前,就已經生產了數百萬劑疫苗。他們的代價更高,因為假如證明疫苗沒有效果,他們就必須把這數百萬劑疫苗拿去丟掉。我們很早就開始和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溝通,而且一直保持聯繫。他們並沒有等我們交出每一項證據後才開始審查,而是以滾動式機制審查我們所有的數據(超過五十萬頁)。在滾動式審查機制之下,他們會和平常時期一樣,謹慎的檢閱他們平常會看的所有資料,包括臨床前試驗資料、生產資料,以及安全性與效力資料。只不過,他們起步的時間提早了,也投入更多人力,所以他們完成審查的速度變得更快。我們最後縮短的是等待效力試驗結果的時間。2014年伊波拉疫情爆發之際,等到第三期試驗開始的時候,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因為接受試驗的人已經不那麼容易接觸到病毒了,使得我們難以判斷疫苗有沒有效果。不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快速擴散,而志願接種者大多是最容易接觸病毒的醫護人員,所以我們不需要等那麼久才進行第三期試驗。在2020年之前,沒有人在一年之內開發出一種疫苗,但這並非因為辦不到,而是因為沒有人嘗試過。我們在2020年的動作比平常快,不是因為我們走捷徑,或是拿產品來冒險。研發安全的疫苗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做了。我們沒有跳過任何步驟,我們以同樣的謹慎和專注完成每一項工作(充填製劑、為志願者接種疫苗、分析圖表)。我們的速度加快,是因為這一次我們非這麼做不可。全世界需要盡快取得疫苗,我們從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知道,我們必須分秒必爭。※ 本文摘自《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作者:莎拉.吉爾伯特, 凱薩琳.格林譯者:廖建容, 郭貞伶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2/25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金門防疫破功!出現首例確診 縣府緊急匡列居隔23人
金門防疫破功!金門縣長楊鎮浯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金門出現首例確診個案,這名26歲的確診男子是在26日赴台參加喜宴,與確診案號23277接觸,縣府接獲彰化縣衛生局轉介,立即將人送金門醫院進行PCR採檢,昨晚20時30分許檢驗結果出爐,PCR為陽性,判定為確診個案,目前已將人安置在負壓隔離病房。縣長楊鎮浯今天上午7點舉行金門縣疫情指揮中心緊急防疫記者會,包括秘書長陳祥麟、衛生局長李錫鑫、金門縣警察局主秘李智源等人都出席。楊鎮浯表示,衛生局在昨日中午12點30分接獲彰化縣衛生局轉介1名居家隔離者,這名男子已確認為確診個案, 據縣府掌握的情況,這明確診者目前無症狀,3月24日赴台,26日於台中參加喜宴,29日搭乘立榮B7-8829(17:20)班機自台北返回金門,足跡都是台灣活動,返金後即返家沒外出。楊鎮浯說,個案已接種過3劑新冠肺炎疫苗,屬「突破性感染」。其他詳細疫情依法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一步公布。縣府縣衛生局昨晚已完成相關接觸者匡列及PCR採檢,接觸者包含接機友人、同班機同排及前後2排旅客,共匡列居家隔離24人,除1人已返台外,其餘23人皆在金門,由衛生局安排PCR採檢後入住防疫旅館隔離,返台者轉由他縣市衛生局追蹤列管。縣府在昨晚也火速召開緊急專案會議,由楊鎮浯主持,審視此事件的處置過程與預擬相關預案,楊鎮浯更是一晚沒睡,早上直接開記者會,楊鎮浯說,確診個案1人,已收住金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觀察與處置;居家隔離23人已入住防疫旅館,進行10天的隔離;確診個案3月29-30日之金門足跡展開清消;縣府將加強執行宴席全面禁止逐桌敬酒;此外,提醒鄉親避免聚餐、餐飲鼓勵外帶;清明掃墓納骨塔不開放入內,於戶外搭棚供鄉親祭拜。據了解,這名確診者疑似從事服務業,此專案23名居家隔離者於今日凌晨完成PCR採檢後全數入住防疫旅館,PCR報告陸續於凌晨3時許完成,報告全數為陰性。為即時監測居家隔離者變化,將於隔離期間增加採檢次數;此外,有關居家隔離者之同住家人及其相關密切接觸者衛生局提供公費居家快篩試劑,供前述人員倘有健康疑慮可於第一時間進行檢測。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保護力消退引爆疫情? 專家:群體免疫力剩六成
本土疫情升溫,病例愈趨散發,遍及各縣市。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本土疫情爆發時間點與疫苗保護力消退時間不謀而合,三月中疫情再起,關鍵在於全台群體免疫力只剩六成,三百萬人疫苗保護力已失效;接種BNT的青少年,保護力將於四月初掉到五成,恐引爆另一波群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看法不同,他認為,兩者關係不大,疫苗有避免重症死亡之效,但與病毒傳播沒那麼相關。「群體保護力掉到四、五成,就很容易爆發群聚」。陳秀熙說,AZ疫苗保護期約三個月,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間,接種者保護力剩五成,當時桃機、電子廠群聚相繼爆發。莫德納保護期約五個月,今年三月中旬下降至五成,此時爆發桃園大潭電廠、基隆小吃店及警察、高雄化工廠、樹林科技廠等群聚事件。陳秀熙表示,目前第三劑疫苗施打速度趨緩,十八歲以上成年人第三劑覆蓋率不到五成,來不及補足莫德納消退的保護力。再者,接種BNT兩劑的青少年,體內保護力恐在四月初掉到五成以下,令人擔心清明假期過後會再掀起一波本土疫情。陳秀熙強調,靠傳統的疫調跟思維,已經無法阻擋Omicron病毒擴散,追求「病毒清零」太過理想,應以「重症清零」為目標。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爆發前夕?柯文哲:感染量還會再上升
台北市今天新增四例本土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預測,從目前的案例看,「我們慢慢感染數量還會再上升,因為社區已經出現不明感染源,而且都不曉得....」,柯說,「台北市還有這麼多不明感染源,表示這個社區的量應該不少,我認為,疫情會慢慢燒起來。」柯文哲說,台灣自己要想想看,到底防疫國家戰略要清零?還是要與病毒共存?還是要做個決定,「全台灣國民在這疫情爆發前夕,我們要想清楚,戰略要選擇哪一種?」柯說,「如果我們要清零、相對清零,防疫措施就要拉高;若我們要走向開放,就要跟老百姓講清楚,代價是多少。」到底多少是我們可以忍受,這已經不是醫學問題,是價值選擇問題,柯文哲今天主持防疫記者會表示,北市府每週一、三、五開防疫會議,都在想這個問題,高職學生一感染,「一個感染、四十個人居家隔離十天」,還有今年過年,台灣就兩萬人在居家隔離,「若當時住院一個,兩萬人居家隔離....?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柯文哲表示,目前疫情已經打兩年,其他國家經驗就要思考怎麼做,他最近觀察南韓與香港這兩個國家疫情失控,南韓是因總統大選,甚至新總統上任後,南韓疫情還是很難控制,數據上看,一天低的話確診三十萬、一周確診兩百萬,這與先前總統大選大規模造勢,還有新舊政權交接有關。另外香港疫情失控,柯說,香港是另一個案例,是典型戰略、與戰術沒有符合,香港想清零,但戰術卻無法清零,戰術卻用與病毒共存的方式,後來就亂七八糟。至於日本是比較嚴謹國家,疫情燒起來又控制下去,所以台灣自己要想想看,我們要決定,到底防疫的國家戰略,要像美國很勇敢、不管、不戴口罩,現在每日確診已下降到三萬,不過代價是死了超過六十萬人,因美國國家戰略,就是不想影響經濟發展,就是撐過去,這跟打棒球一樣,美式棒球就叫強力棒球。柯提到,台灣看了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的經驗,轉過頭來思考防疫國家戰略,「如果我們要清零、相對清零,防疫措施就要拉高,若我們要走向開放,就要跟老百姓講清楚,代價要多少。」柯也提到,台灣去年五月防疫還是很成功,沒有疫苗,透過自主封城,至於現在,大概還有一週時間,思考台灣的防疫戰略該要怎麼訂?要清零?還是要與病毒共存?如果要清零,經濟代價多少要想好;與病毒共存,就要面臨社區感染上升,死亡人數還是會出現,到底多少是我們可以忍受。媒體追問柯提到疫情爆發前夕,接下來五天思考怎麼做?柯文哲說,不要說五天,就是疫情會慢慢上升,這幾天大家要想一下,另外,疫情傳播什麼時候最嚴重?就是連假,不可諱言,連假時,政府運作速度變慢,人員流動變大,連假對政府都是壓力。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和公寓爆發群聚染疫 專家:遵守三大防疫面向不恐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兩年多,指揮中心始終嚴守疫情,並以優秀防疫成績單自居,如今卻爆發中和公寓群聚疫情,相關確診個案已達16人,新北市政府更要求整棟社區清空消毒。公衛專家表示,整起公寓社區群聚事件,其實在香港已屢屢發生,雖然Omicron變異株在社區爆發,但病人多為輕症,大家不須過度恐慌,只要做好個人防疫,就能降低染疫風險。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Omicron變異株已在社區爆發,目前為透過三種途徑傳播,首先是確診者家庭內的群聚感染,其次是確診者對外的社交活動,第三是環境接觸。其實,民眾對防疫生活都有概念,只是隨著疫情趨緩,大家都輕忽了,而現在疫情期間,大家一定要重拾新常態防疫生活,處處注意,避免染疫。陳秀熙提醒,民眾進入住家公寓、社區需提高警覺,務必應遵守下列事項。第一、進出公寓、社區1. 不應隨意脫下口罩,注意雙手不要觸摸環境設施或物品。2. 返家時,切忌觸摸大門門把與開關按鈕,以及樓梯手把、電梯按鈕等。如有接觸應立即用酒精消毒雙手。3. 搭乘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如有其他人同乘電梯,切忌交談。4. 孩童到社區公共區域玩耍,回家前應先用酒精消毒雙手,避免接觸病毒,再傳染給家人。第二、公寓、住家環境清潔1. 住家公寓樓梯間窗戶應保持通風,避免病毒隨著氣溶膠傳播。2. 住家環境、廁所應定時用酒精擦拭、消毒,降低病毒量,遠離染疫風險。第三、監控個人身體狀況1. 當出現流鼻水、咳嗽等身體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及時診斷避免病毒擴散。2. 若未接種第三劑疫苗應盡速接種,特別是青少年及長者,以防疫情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