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搜尋
王昭月
共找到
372
筆 文章
-
-
2021-12-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婦女防「子宮脫垂」使用子宫托可暫免開刀
婦女產後或年齡老邁,十之八九都會出現子宮脫垂現象,有的頻尿或排便、解尿困難,也可能因陰道壁變薄磨擦破皮流血造成感染,一名37歲婦女產後受子宮脫垂之苦,經使用「子宮托」改善症狀,但另名老婦子宮脫垂,壓迫到尿道,結果尿液往上回堵導致腎水腫,最後演成腎衰竭,經子宮復位後,才解除疾患。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指子宮是利用骨盆底的肌肉支托及韌帶懸吊固定在骨盆腔內,但生產損傷或是老化過程造成荷爾蒙改變、膠原蛋白流失,喪失支托力,就可能會造成子宮脫垂,正值育齡的孕產婦,常因懷孕體重增加,產後子宮復舊不全造成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分為4級,第1度是脫垂到陰道一半的位置,第2度已脫垂到陰道中,但子宮頸未突出陰道外,子宮頸在陰道口隱約可見,第3度是子宮頸突出陰道口1公分。第4度是整個子宮和子宮頸都突於陰道口外。婦醫部醫師侯詠齡說,子宮脫垂會造成頻尿、急尿、夜尿、尿失禁或解尿延遲等情形,也會解便不順,導致便秘。幾乎所有婦女在停經後都有輕微子宮脫垂的可能,孕產婦或早年從事農務,常提重物的婦女是好發族群。臨床嚴重的一例是名腎衰竭阿嬤,她因子宮脫垂,壓迫尿道,尿液回堵導致腎水腫、腎衰竭。李如悅主任近期收治一名37歲首度懷孕的王小姐,生產過程順利,但生產隔天發生3到4度的子宮脫垂,產後3周仍未改善,因王小姐仍希望繼續懷胎,不適合開刀,因此建議放置子宮托協助子宮復舊,約4個月後,子宮脫垂情形復原良好。侯詠齡表示,子宮托的使用是子宮脫垂患者不想動手術的另一選擇,目前坊間種類很多,屬自費項目,使用上為每天置入,睡前取出,並需注意洗淨,以避免感染。但預防子宮脫垂,平日則可常做俗稱「提肛」的凱格爾運動,且保持適度體重,少提重物。
-
2021-12-14 癌症.皮膚癌
她想除鼻頭大痣 意外發現皮膚癌
年關將屆,一名30多歲輕熟女想藉助醫美整修「門面」,醫師直覺她鼻頭一顆大痣怪異,建議化驗結果竟是皮膚癌。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兼尖端醫美部總監劉懿珊表示,皮膚癌若能早期發現,多數能治癒,一旦深入真皮層,恐需做大規模的整型重建。劉懿珊指出,這名輕熟女鼻頭上的痣從10幾歲就有,因感覺臉部不清爽,想要除痣、除斑,但診斷後懷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檢驗結果確診。「不要以為只是一顆母痣而已。」這些母痣可能因為後天壓力過大或暴露於紫外線下、或無意間接觸到一些致癌因子而導致病變,最近不少做醫美的民眾,都意外發現罹患皮膚癌,有年輕化趨勢。劉懿珊說,基底細胞癌是常見的皮膚癌,成因與暴露於紫外線、老化或接觸重金屬物質有關。辨識皮膚癌有ABCDE五步驟,包括觀察身上的斑點或痣,邊緣是否呈不規則變化,顏色黑黑紅紅不均勻,長在臉上超過0.5公分,或變大變凸,都要有所警覺。皮膚癌約9成是早期可根治,因此早期發現,即有機會治癒,一旦侵犯到骨骼,恐有致命危機。劉懿珊說,這名輕熟女以微創手術切除約0.3公分深的病灶,搭配汽化雷射特殊敷料就平掉,術後口服功能醫學營養素,降低傷口發炎,幾乎零疤痕。但基底細胞癌患者術後,再產生新的皮膚癌機會仍較常人高一些,必須每年定期追蹤。
-
2021-12-13 癌症.皮膚癌
輕熟女鼻頭長大痣 醫師一查是皮膚癌
高雄一名30多歲輕熟女因年關將屆,想藉助醫美整修「門面」,醫師直覺她鼻頭一顆大痣怪異,建議進一步化驗,結果竟是皮膚癌!醫師也表示,最近皮膚癌案例有增多趨勢,若能早期發現,多數能治癒,一旦深入真皮層,恐需做更大規模的整型重建。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兼尖端醫美部總監劉懿珊表示,這名輕熟女鼻頭上的痣從10幾歲就有,因感覺臉部斑斑點點不清爽,想要除痣、除斑,但皮膚科醫師診斷後懷疑可能是基底細胞癌,建議手術切除並化驗,患者很驚訝,這顆與生俱來的母痣,竟然癌變!「不要以為只是從小的一顆痣而已」劉懿珊說,這些痣也可能因為後天氧化壓力過大;或暴露於紫外線下;或無意間接觸到一些致癌因子而導致病變,這段時間不少來做醫美雷射的民眾都意外發現罹患皮膚癌,且病患有年輕化趨勢。她說,皮膚癌成因與暴露於紫外線、老化或接觸某些重金屬物質,例如童年喝的地下水含砷或接觸到來路不明,含有重金屬成分的藥物等。辨識皮膚癌有ABCDE五步驟,包括觀察身上的斑點或痣,邊緣是否呈不規則變化;顏色黑黑紅紅不均勻;長在臉上超過0.5公分;或變大、變突、出血、脫屑,都要有所警覺。她也提醒,洗腎患者或動過肝腎移植手術,需長期服用免疫制劑的免疫低下患者,或慢性糖尿病等三高患者及肥胖人士,罹癌機率都相對偏高。不過皮膚癌只要沒往下侵犯,約9成早期是可以根治的,因此早期發現,即有機會治癒,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一旦侵犯到骨骼,恐有擴散危機。劉懿珊說,像這名鼻上長痣的輕熟女,後來以微創手術切除約0.3公分深的病灶,再搭配術後急慢性專用的敷料與電漿修護,術後幾乎零疤痕。但基底細胞癌患者術後,其他部位再產生新的皮膚癌機會仍較常人高一些,必須每年定期追蹤。而要遠離癌害,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還是重要的「保養之道」。
-
2021-12-0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吃檳榔吞檳榔汁 建築工血鈣飆高竟急性腎衰竭
高雄39歲建築工人「阿風」嚼檳榔20多年,每月至少花上4千元,嚼檳榔時連汁也吞下肚提神,最近他尿量變少顏色變深、持續胸悶、頭昏腦脹、體重下降、四肢乏力,求診發現血鈣超高且急性腎衰竭,醫師指檳榔汁高鈣,吞進肚後使身體變成高鈣環境增加腎臟負擔,嚴重的易演成腎衰竭。12月3日是檳榔防制日,多數人只知吃檳榔可能得口腔癌,鮮少知道癌症還沒來時,其他病症就悄悄上身。健仁醫院腎臟科主任蔡文仁說,建築工「阿風」全身檢查遍尋高血鈣原因,除吃檳榔無其他可能因素。醫院建議他戒除檳榔,但他已上癮,直到有次右肩關節韌帶斷裂,因擔心高血鈣及高血壓具麻醉風險可能無法動刀,才勉強同意減檳,經補充水份把血鈣降到安全範圍,改善部分腎功能後才順利完成手術。蔡文仁說,檳榔籽本身含生物鹼、多酚類化合物,摻雜紅白灰等含氫氧化鈣、碳酸鈣的鹼性化合物在口腔咀嚼形成紅色檳榔汁,據林石化教授2002年研究,這些檳榔汁含高濃度鈣化物,會使口腔變鹼性環境,長期吞食後經腸道吸收造成高血鈣,會產生多尿、脫水、腎衰竭、代謝性鹼中毒。他表示,高血鈣在臨床上可從輕微無症狀到口渴、多尿、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便祕、消化性潰瘍、泌尿道結石、骨骼肌肉酸痛,甚至到高血壓、腎衰竭等。嚴重高血鈣若不及時治療,影響到中樞神經會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心律不整、併發急性壞死性胰臟炎致命。勞工朋友平日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水份流失快補充少,已是熱損傷及腎衰竭的好發族群,潛在的反覆腎損傷經過數年,最後即會造成腎衰竭。若加上吃檳榔的高鈣檳榔汁,多餘的鈣無法從腎臟排泄,會更加重腎衰竭。臨床上他也碰過吃檳榔的運將長期配楊桃乾增加檳榔口感,後來腎衰竭無法完全回復。蔡文仁建議吸菸及嚼食檳榔的民眾應定期健檢,及早發現異狀找出病因並適當用藥,而戒吃檳鄉,是最大要務。
-
2021-12-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Omicron來勢洶洶 未完整接種者重症率最高達25倍
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病毒株來勢洶洶,第一例爆發至今約一周時間,即有19國產生病例,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今午在市府防疫記者會表示,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未完整接種疫苗的長者引發重症住院的比例,各年齡級距最高可增加23.5倍的風險,因此呼籲大家仍要盡速接種疫苗。鍾飲文表示,高市已100多天沒有本土個案,但最近Omicron病毒突起,大家需提高警覺,嚴正以待。他表示,新冠病毒RNA序列在病毒複製過程都可能突變,當中又以棘蛋白的基因突變最受關注,棘蛋白是人類細胞與受體接合的部分,也就是疫苗使用做抗原免疫力的部分,如果突變,就會改變病毒與受體接合的能力,會影響到病毒的傳播力,更容易在社區傳播,其次也可能影響致病率,萬一感染,就變重症且可能死亡。此外,病毒突變也可能影到以S蛋白製作的疫苗,及藥物療效或診斷方法。Omicron為何會被稱為「大魔王」?鍾飲文說,11月24 日南非爆出Omicron第一案後,才兩天就被世衛組織列為高關注病毒株,一周內受全球關注。全世界大家都在研究特性,發現它的基本再生素R0會增加到30倍到50倍,也就是一個人可傳30人到50人,南非科學家指Omicron傳播力是印度D病毒的六倍左右,估計比D增約四成的傳播力。除此,初估已得新冠肺炎者 ,也有機會再感染Omicron,不過現行輝瑞,莫德納,AZ等疫苗,對預防病毒感染重度死亡仍有效,大家可比較放心。是否影響及PCR或快篩試劑,還在測試中。他說,Omicron在11月24日爆出第一案後,至11月30日已有17國出現個案,至今天已19 ,歐亞等國均傳病例。因此春節期間如果去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的10個重點高風險國家者 ,應選擇居檢14+7天,避免傳給家人。鍾飲文也引用新加坡衛生部統計,指致死或重症率部分,80歲以上部分接種或未接種,比完整接種者死亡率會從2.5%增到34降%,相差13.6倍,70到79歲,相差24.7倍,60到69歲者相差25倍,換句話,未完整接種是完整接種二劑的13.6倍到25倍。至於重症住院比例,80歲以上完整接種,會從85%降到12%,減少7倍,70到79歲會從60%降低到4.9%,降低12.2倍,60到69歲會減23.5倍,差距很明顯,要建議大家有疫苗要盡速接種他建議,6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第一劑,要趕快接種,已接種第劑者則快打第二劑,12到17歲青少年也需趕快種第二劑BNT,至於高危險族群,包括公費第9類族群則追加第三劑。除疫苗外,民眾也能厲行防疫新生活,保護自己與家人。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醫院No.1高雄榮總/前庭復健治療 專為暈眩病患開設台北榮總利用一滴血、一滴唾液的基因檢測方式快速篩出先天性聽損新生兒;高雄榮總耳科團隊在南台灣的表現也不遑多讓。據健保署統計,高榮109年治療聽損人數達8,406人,全國第一,其中治療暈眩的前庭復健更是獨到,獲許多求診病患信任。高榮耳鼻喉部下設內視鏡室、超音波檢查室、聽力檢查室、語言治療室、前庭功能檢查室等,2012年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等先進設備,每月門診量近3,500人。其中耳科近十年來在耳內視鏡微創手術及先天性聽損兒人工電子耳的植入領域,有長足進步。耳科主任林明毅表示,耳科分耳內科及耳外科,耳內科處理聽力、暈眩等問題,耳外科則對耳膜破損或膽脂瘤等進行手術。針對日益增多的暈眩病患開設「暈眩門診」,執行耳內平衡檢查,前庭復健是專為暈眩病人開發的特殊治療,是高榮特色治療之一。目前高榮內耳暈眩檢查儀器與世界同步,領先國內醫學中心。因應高齡化,高榮耳科對於老年聽損及職業性聽損的病患也十分關注,早先一步發展成人電子耳植入術,林明毅說,政府只針對小兒先天性聽障病患補助裝設人工電子耳,其實在國外,老人聽損病患的需求反而是大宗。全國醫院No.2台中榮總/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 大大提升治療成效根據健保數據,台中榮民總醫院去年治療聽損人數全國第二,共8,196人。台中榮總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郭隸德表示,該院聽力檢查流程線上化、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建立一條龍治療模式,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雙重把關,並與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郭隸德說,台中榮總近年將聽力流程線上化,縮短病人等候時間,也讓檢查流程更有效率,大幅提升醫療管理及病人滿意度。耳用顯微鏡一般是在手術房才有的配備,為提升治療成效,在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縮短治療時間並提高成功率及滿意度。郭隸德說明,耳科手術近年來不斷追求傷口更小及治療更加便利,在3D耳內視鏡手術輔助下,讓耳科手術相對傳統方式,傷口更小、時間更短、住院比率更低。在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針對可能有問題的嬰兒到耳科門診做複篩,雙重把關。對於先天性聽損的嬰幼兒,和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針對國人常見的30個聽損基因作檢測。另外,也協助需執行人工電子耳的患者申請社會資源補助,並可專案申請院內惠康基金會補助。全國醫院No.3光田綜合醫院/理學檢查加同理問診 才能找出聽損原因健保署109年資料顯示,光田綜合醫院聽損治療人數6,705人,居全國第三、區域醫院第一。該院開辦「耳鳴特別門診」20多年來,在國內外頗負盛名,甚至有遠從德國、丹麥跨海就醫的患者。「別輕易判耳朵死刑!」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說,許多病患在外院被診斷無法手術治療,一輩子只能戴助聽器,因而感到絕望,到該院仔細檢查後,才發現並非不治之症。除了完整的理學檢查和病史詢問,患者最需要的是「有同理心的解釋」。賴仁淙說,聽力損失原因很多,除了聆聽患者症狀主訴,還要用心了解生活型態、情緒及病史,才能找出病因。他舉例,由於暈眩症狀相似,只要民眾看診主訴頭暈,許多醫師即認定是梅尼爾氏症。但根據光田醫院調查,求診病人中只有十分之一是真正的梅尼爾氏症,必須經由聽力檢查及詳細的病史詢問才可判定。2008年光田領先引進鈦金屬材質人工聽小骨,具有質地輕巧、堅韌、生物相容性高等特性,能為病患量身訂做最適合的人工聽小骨,目前累積成功案例領先醫學中心。其中置換鐙骨手術是最精密的手術之一,精通此項手術的耳外科醫師在國內屈指可數。全國醫院No.4台北榮總/治療聽神經瘤 側顱底手術 全台唯一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09年台北榮民總醫院聽損治療人數為全國第四,5,422人。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與北榮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自2011年起聯手進行側顱底手術,為患者切除聽神經瘤治療聽損,10年來已完成300多例手術。現在北榮已有許多年輕醫師願意投入耳科困難手術。王懋哲指出,聽神經瘤是良性腫瘤,生長速度緩慢,若患者聽力未受腫瘤影響、腫瘤小於3公分,或經評估患者有生之年腫瘤不會超過3公分,不見得要手術。據統計,約6成腫瘤不太會長大,但若腫瘤達3公分以上,恐壓迫腦幹,才須手術治療。北榮為全台唯一採用側顱底手術治療聽神經瘤,近年來全台相關患者都會到北榮治療。王懋哲說,目前該院每年治療超過50名患者,幾乎每個月都會進行相關手術。其餘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膜破損、聽小骨修補等手術,仍為耳科最常見的手術項目。王懋哲說,聽神經瘤不分男女也不分年齡,曾收治20多歲患者的聽神經瘤已長到近5公分,並出現腫瘤壓迫腦幹的走路不穩症狀,才被確診,手術切除腫瘤。提醒出現單側耳鳴、聽力變差,應懷疑可能罹患聽神經瘤,必須盡速就醫檢查。
-
2021-11-1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婦人偏頭痛困擾20年 做完這個終於一夜好眠
住台中的67歲李姓婦人受偏頭痛困擾達20年,每月至少發作1次,一發作天旋地轉,夜不成眠,她四處求醫但無法具體改善,今年10月至高雄榮總求診,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替她做靜脈雷射光療,第三次症狀即緩解,她欣慰地說,以前睡覺像「做苦工」,現在已能輕鬆入睡!李婦有巴金森症病史,會手抖,走路往右偏斜,20年前偏頭痛無預警發作,頭頂心、眼眶都痛,左右也因出現不平衡,半夜或吃飯時暈眩嘔吐,每次疼痛只能吃藥打針控制,且鼻子不通暢,睡覺會打鼾,口渴,夜不成眠,感覺像做苦工,但接受靜脈雷射光療後,手抖情形改善,也能好好入睡。以前覺得人生無趣,現在重拾信心。高榮診斷,李婦腦部基底核退化、偏頭痛、且患有乾燥症、慢性支氣管炎、纖維肌痛症等病症,因長期頭痛、走路嚴重右倒,雙手顫抖,連拿筆寫字都做不到,經靜脈雷射光療搭配高壓氧治療後,病症改善許多。高榮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表示,靜脈雷射治光療是將632.nm的低能量雷射紅光導入人體靜脈血管,光療時就像在打點滴,這個波長的光線落在紅血球最佳的吸收光譜,可啟動血液中如白血球,巨噬細胞等有核細胞,用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疼痛,也適用於中風復健、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風濕性疾病、血清陰性關節病變及骨折癒合等。目前張幸初共收治15名偏頭痛病患,他表示,這些患者偏頭痛發作時,大腦額葉循環會顯著低於正常,但經靜脈雷射光療後,下降的腦血流可回到正常狀態,解除偏頭痛。進行光療時,是透過靜脈注射將雷射紅光導入血管,促進血液及細胞活化,一個療程需做10次,每次60分鐘,休息一至三周後,再做第二次療程。他表示,目前靜脈雷射光療仍屬自費,少數人會有副作用,癲癇病患者及腦中風剛出血的患者不能使用。
-
2021-11-08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亞洲人為什麼不敢「變臉」 高醫找出原因了
高醫大附設醫院2年前獲衛福部核可進行臉部移植手術,來諮詢的多數是癌症切除顏面需重建者,而非嚴重創傷、燒燙傷等臉部移植適應症患者。高醫為此投入亞洲首篇臉部移植問卷調查,分析發現約8成受訪者對「變臉」後術的免疫及相關併發症風險仍存有疑慮,不過認同臉部移植,可為毀容病患帶來新生機。高醫大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郭耀仁、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李書欣、高醫整形外科醫師王育婍及新加坡國立中央大學整形外科醫師紗維夏(Savitha amachandran)等人合作進行亞洲臉部移植觀點研究,相關結果今年10月獲刊在國際知名顯微重建「Microsurgery」雜誌。這項研究針對20至75歲國人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1020份,男女比例各半、均齡約40歲。郭耀仁團隊分析發現,受訪者對臉部移植的相關資訊相當缺乏,逾7成的資訊來源來自媒體報導;有醫療背景者,約5成5的資訊來源是一般醫學期刊。有超過7成5認同臉部移植的主要適應症是是顏面嚴重損傷變形、功能缺損及顏面燒燙傷致變形;部份臉缺損,如口腔、唇頰甚至鼻缺損變形亦可。郭耀仁說,與歐美國家比較,國人對於器官捐贈甚至臉部移植已逐步認同,但目前臉部移植在台灣仍屬人體試驗階段,其適應症主要以臉部嚴重創傷、燒燙傷或血管先天畸形。經手術仍有功能及美觀缺損、年齡在20至55歲、無嚴重感染的患者,經精神科心理評估通過後,則可列入等候名單。
-
2021-1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首創!繼開設飯店接種站後 高雄到兩大捷運站也能接種
高市衛生局為方便通勤市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5日起將在捷運中央公園站和左營站設接種站,符合第13期BNT、AZ疫苗接種資格者,明天中午12點前可上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高雄市衛生局指出,第13期疫苗接種時程將創全國之先,特別安排在高雄捷運左營站(紅線R16)地下一樓近1號出口驗票匣,及中央公園站(紅線R9)1號出口設置疫苗接種站,岡山、橋頭、楠梓、左營、三民及新興區等市民可預約左營站接種。BNT疫苗施打時間為11月5日、6日,AZ疫苗則是7日下午2點至5點、6至8點,每日限300劑;小港、前鎮、新興、前金、三民可預約中央公園站接種,BNT疫苗施打時間為9、10、12日,AZ疫苗是5、6、8日下午2至6點,每天限240劑。
-
2021-10-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輕熟女解封後多游幾圈 胸部莫名疼痛急求醫
疫情趨緩後,一名年約30歲的女性恢復游泳,且多游了幾圈補償近月無法運動的苦悶,結果回家後莫明胸痛,以為是心臟出問題,就醫發現原來是背部一條特別的肌肉拉傷,結束虛驚。「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林士傑表示,這名婦女主訴就醫前一周曾去游泳,當時因為人多,她急著下水,沒有暖身,又疫情期間都沒游泳,於是多游了五圈,結果回家後胸壁疼痛。林士傑表示,婦女經X光檢查,排除意外撞傷或心臟病史,但她右上臂肌肉有幾處壓痛點,研判是背闊肌拉傷。背闊肌是背部特別的肌肉,附著點在胸椎與腰椎處,終止點則在上臂前側肱骨的地方,這條肌肉也分布在外側胸壁,恰與患者右外側胸壁痛及右上臂肌肉壓痛吻合。林說,背闊肌是將手臂向下和向下後拉的肌肉,除自由式游泳時容易造成拉傷,舉手過頭搬重物或手部過度往前時也容易拉傷疼痛。這陣子各種運動場所解封,運動傷害病例增加4至5成,所幸經藥物、物理治療及使用非侵入性的肌能性貼紮,就能改善。林士傑提醒愛好游泳民眾,下水前仍要做好暖身運動,並重視背部及上臂的伸展,游水時千萬別過度逞強。游泳後若手臂痠痛、覺得閃到腰或胸部、背部異常疼痛,就要小心背闊肌拉傷,應盡早就醫。
-
2021-10-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韓國乾:一張機票生根澎湖 全年無休的救火隊
來自國境之南屏東縣的天主教修士韓國乾,原在恆春核電廠工作,因為神父寄給他的一張單程機票,讓他把人生最精華的歲月都奉獻在澎湖惠民醫院。36年來一路從復健人員到醫院董事,總是包辦醫院大小雜務,連洗刷浴廁也隨時幫補,是醫院內最不可缺的老士官長。跟隨神父腳步 投身醫療惠民醫院坐落在澎湖馬公市區,以復健科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為主要科別,因應澎湖縣人口老化,設有90床的護理之家及白沙、澎南兩處復健中心。韓國乾住在醫院樓上的員工宿舍,平日協助撫慰病患與護理之家住民的心靈,早年也在醫院及復健中心兩地跑,替行動不便的長者復健,幾乎24小時待命,任勞任怨。韓國乾老家在屏東縣恆春鎮山海里偏僻漁村,他是家中第四代天主教徒,從小對神職人員工作懷抱崇敬。民國73年參加澎湖一場關懷活動,遇見在當地服務的神父呂若瑟與修士何義士,數天短暫相處,這群傳教士的大愛身影深烙在他的心底。他暗自發願,有朝一日將跟隨神父們的腳步,投身醫療幫助他人。投入復健領域 醫院為家後來他鼓起勇氣寫信給呂若瑟神父,表達想到惠民醫院服務的心願。呂神父回信時,附上一張到澎湖的單程機票給他,韓國乾就此與澎湖結下不解之緣。37歲那年,韓國乾到了澎湖惠民醫院,開始挑戰全新的人生。澎湖老人多,老人上了年紀膝關節多有問題,醫院成立復健科服務長者。早期偏鄉離島人力缺乏,未強制替病人復健需有職能物理治療師證照,韓國乾跟著醫護人員投入復健領域,以醫院為家,協助病患復健,沒想到一待就超過36個年頭。兒子服務救人 韓母欣慰有次韓國乾的母親前來澎湖探視,正巧碰上一位後送台灣治療後返回惠民醫院復健的年輕人,他原本須由兩個人攙扶行走,經過一年多復健,恢復良好。青年看見韓母感激地說:「謝謝你的兒子救了我,讓我能夠走路。」韓國乾母親很欣慰,也終於對兒子選擇當修士的決定釋懷。韓國乾協助復健的對象很多是中風患者,四肢已萎縮須費力拉伸。韓國乾說,中風病人的復健過程非常痛苦,情緒一來有時口出惡言甚至拳腳相向,他雖偶爾感到挫折,但轉念一想,若病人用此方式能夠發洩,就算自己被打得鼻青臉腫,也不算什麼。協助困苦病患 自掏腰包長年在醫院服務,也常外訪不便出門的病患,更主動清理居家環境,還自掏腰包幫忙生活所需,捐款協助生活困苦病患,也幫忙醫院添購修繕工具。他的善舉,在民國79年獲澎湖縣政府頒發「志工獎」與「敬老楷模獎」。在惠民醫院服務期間,只要醫院缺執照,他就去學,因而考取乙級廢水處理專責人員證照,負責醫院廢汙水處理;待法令要求復健需要證照時,他又考取照服員資格;甚至陸續考取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專責人員、第一種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及防火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等執照,讓醫院不會因缺人而困擾。儘管工作愈攬愈多,他謙遜一如往常,哪裡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裡,即使有患者半夜病歿,也是韓國乾第一個幫忙張羅太平間,讓逝者得以安息。他是全年無休的救火隊,包辦大小雜務,24小時隨叩隨到:清潔人員臨時請假,他馬上穿上圍裙,清診間、掃廁所、倒垃圾;支援護理之家替長者洗澡、餵飯;從修繕房屋到修剪花木,樣樣難不倒。目前最大任務是幫忙惠民醫院募款重建。他笑說自己的身分「上至董事,下至清潔員」,而支撐他的力量就是信仰,助人為樂,生活也變得多姿多采。像軍中士官長 不可或缺 在惠民醫院創辦人呂若瑟神父的眼中,韓國乾不因神職人員的身分而有架子,只要幫得上忙,總是事必躬親,大家不喜歡做的也主動扛下,對待病人更是體貼細心,退休的同事罹癌,韓就自掏腰包協助度過難關。宜蘭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馬漢光認為,韓修士就像軍中的士官長,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平淡而偉大。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個人獎韓國乾小檔案年齡:64歲出生地:屏東縣現職: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澎湖惠民醫院董事學歷:屏東縣天主教私立新基高中經歷:●天主教靈醫會財團法人董事●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聖嘉民啟智中心駐校董事●天主教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董事●宜蘭縣聖母復健關懷協會理事長主要事蹟:●澎湖縣「敬老楷模」●澎湖縣「志工楷模獎」●推行身心障礙「勁勇獎」●澎湖縣第三屆「詠善獎」
-
2021-10-28 癌症.癌友加油站
5天內募得醫藥費 眼癌張小弟終能啟程赴美求醫
罹患眼癌的彰化縣4歲張姓男童赴美求醫缺經費消息曝光後,5天內獲各界踴躍捐輸達650萬元,預計本周六能順利啟程到美國費城求治,張童父母今早在高醫副院長林志隆、眼科醫師廖優美陪同下向社會各界致謝,張爸爸更說,兒子治療剩餘款,將全數捐做高醫眼癌基金,幫助下一個更需要的人。張爸爸是在52歲才與36歲的妻子盼到家中第一個孩子誕生,但張小弟7個月大時看人眼睛瞇瞇,似很吃力,就醫以為沒什麼關係,但1歲時莫名高燒住院,確診罹患視神經母細胞瘤,自此父母帶他北上求醫三年,右眼仍因癌細胞擴散而摘除,腫瘤現也侵襲左眼前房,僅存的視力危在旦夕。後來收治張小弟的高醫眼科醫師廖優美,因去年有協助同樣患眼癌的范小弟順利日本求醫,搶救靈魂之窗,這次盼循同一模式再帶張小弟到日本求治,但日方沒有小腺源儀器,建議轉赴美國治療,不過醫療費及旅費所費不貲,此事經媒體披露後,首日即有單筆150萬捐款入帳,不到5天募達650萬元。張童父母今早向高醫團隊及社會各界表達感謝,母親一度哽咽,兒子只上學一天半的時間,就入院報到,張爸爸則與兒子約定,治癒後會帶兒子去北部玩沙。廖優美醫師表示,眼癌是基因突變所致,一年的新生兒中約有10人罹患,剝奪孩童寶貴的視力。包括慈濟分會及駐日代表等單位十年前已開創出協助眼癌孩童赴日就醫的模式,這次她陪同張小弟赴美就醫,也希望能創造「另一個日本模式」,持續幫助眼癌兒童保住視力。廖表示,這次赴美將安排張家入住費城當勞叔叔之家,食衣住行一切都用最節省的方式處理。至於為何在行醫之餘,還如此致力協助眼癌兒童,廖優美說「我覺得本來就該這做,我為的是下一個小孩跟以後的小孩,至少把他們的就醫路打通。
-
2021-10-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清潔婦「媽媽手」痛到無法動 經由沾黏解離術解除疾患
澎湖縣一名中年清潔婦近日因右側「媽媽手」發作,不僅騎機車困難,右拇指還無法伸張與內收,拇指背也麻,到「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澎湖松青診所求治,醫師發現她先前曾因媽媽手動過手術,部分肌腱、神經已沾黏,症狀格外複雜,後來在局部麻醉下小心翼翼施行沾黏解離術,術中就看到她的拇指已能活動自如,並比出「讚」的手勢!澎湖松青診所醫師李松青表示,「媽媽手」正確名稱是手腕第一室間狹窄症候群,是瑞士醫師De Quervain在1895年發表。主要是手腕第一室間鞘膜狹窄造成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功能喪失,引起疼痛。他表示,這名婦人媽媽手復發,拇指掌指關節無法伸張,內收困難,拇指背也麻,騎機車都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沾黏。而婦人10多年前即曾因「媽媽手」開過刀,這次伸拇短肌已出現肥厚鞘膜,且淺橈神經沾黏到伸拇短肌鞘膜上,是「室」中有「室」的案例。李松青說,婦人應該是反復拇指的外展工作造成非典型媽媽手症狀,復發的位置以前少見,症狀格外複雜。一般單純的「媽媽手」沒有合併神經症狀,拇指也不會呈現僵硬狀態,要解決這種結構變化,只能手術。幸好術中當下即看到病患的拇指活動自由,術後拇指也能伸張及內收,且拆線後不再有拇指背麻感,成功解除患者的困擾。
-
2021-10-20 該看哪科.眼部
影/搶救4歲眼癌童靈魂之窗 高醫聯手美日專家協助
去年一名雙眼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的3歲范姓男童,經高醫協助下赴日本治療,引起社會關注。最近又有一名4歲多張小弟也罹患同樣的疾病,右眼已摘除,僅存的左眼癌細胞也已擴散至前房,高醫為此再度尋求美、日頂尖小兒眼癌專家協助,一起拯救張小弟的靈魂之窗。張小弟的處境可說是罹患眼癌的范姓男童翻版,這次他的病情更複雜,鑑此,高醫小兒科醫師廖優美花了一個多月時間透過電郵聯繫美日眼癌權威,為張小弟尋求最好的治療方式,經評估,更決定陪張小弟赴美就醫,讓他保住僅存的左眼。張爸爸說,兒子剛出生時雙眼正常,約7個月大發現他看人似很吃力,眼睛也瞇瞇的,找小兒科醫師,但醫師初判無礙,不過剛滿1歲時發高燒,證實是眼睛罹患母細胞瘤,於是從1歲多治療到4歲多,其中高醫廖優美醫師發現他兒子眼睛的母細胞療是特別嚴重,已於今年8月摘除右眼,目前剩左眼,也不樂觀。廖優美醫師說,張小弟在嬰幼兒時期就發現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之前都治他的右眼,過去3年來在北部醫院接受無數次的靜脈化療以及玻璃體化療,但今年8月仍是摘除右眼,今年初起,雙眼腫瘤又跑到水晶體前房去,僅存的左眼則用眼動脈化療控制,現在北部醫院含高醫總共為他做了6次,初步已獲控制。為進一步搶救張小弟,廖優美寫信給治療過范姓幼童的日本鈴木醫師,但鈴木醫師評估,日本只有輕量型「小線源」放療,張小弟需要的是穿透力更佳的重量型「小線源」放療,建議到美國接受治療。廖優美再透過曾在美國費城威爾斯眼科醫院(wills eye hospital)進修的高醫眼科醫師賴昱宏推薦,與世界眼癌第一把交椅卡羅爾.希爾茲醫師(Dr. Carol Shields)取得聯繫,但考慮台灣未曾有眼癌兒童赴美治療、家長外語能力困難及醫療費用龐大等因素,預定11月初會陪張小弟前往費城威爾斯眼科醫院門診。張小弟出身彰化的低收入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親是國術館的推拿師,媽媽是家庭主婦, 父母倆為了替兒子治病,耗盡所有家當,還一度搬到北部醫院旁租房子。高醫院長鍾飲文說,張姓男童罹患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台灣每年約僅10個病例,醫材付之闕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去年高醫因成功協助范姓男童赴日就醫,這次決定再協助助張童遠赴美國就醫,希望能為眼癌兒童搶救光明。高醫副院長林志隆表示,跨國醫療是件重大工程,包括醫療照護、醫療費用及生活適應等,高醫基於人道及生命考量,正尋求社會資源挹注,得到公私部門善意回應,希望共同促成這樁美事。
-
2021-10-11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克服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 罕病患者拿到廚師證照
現年30歲從事餐飲業的「小楷」罹患「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罕見疾病,肌肉逐漸乏力,拿鍋具比別人吃力,職場上再努力也不免挫敗,之後接受高醫罕見疾病諮詢照護中心持續協助,順利拿到廚師丙級證照,一掃人生陰霾,而全台類似小楷這種罕病患者,約估1000人。高醫表示,小楷在成長過程臉部慢慢失去表情,睡覺時雙眼無法完全閉合、肩胛不對稱、雙腳下垂、脊柱慢慢彎曲,經到高醫接受基因檢測,證實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典型症狀。但他並未退縮,在罕見疾病諮詢照護中心人員協助下認真復健,對抗疾病。類似「小楷」的病人全台估計約1000人,高醫為幫助這群病患延緩惡化,今年8月起成立「神經肌肉疾病整合門診」,由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小兒神經科教授鐘育志及梁文貞醫師結合兒童各次分科專家,提供跨領域專業照顧,也提供全台灣唯一「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分子診斷服務。梁文貞表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是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之一,每10萬人約有4至10名患者,他們的體染色體為顯性遺傳,但約一至三成病患來自新的突變,罹病後會影響顏面肌肉、肩胛部、上臂肌及肱骨等部位肌肉;相對於其他肌肉失養症,病程進展較緩慢,多數會在青少年期發病,少部分較嚴重患者可能在嬰兒期或童年早期就發病,輕症患者則可能到晚年才發病。梁文貞說,這類患者不能吹口哨、無法以吸管進食、睡覺眼睛不能完全閉合、無法做仰臥起坐或吊單槓、肩胛不對稱、雙臂無法舉高過肩、腹部隆起、脊柱彎曲,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式,標準診斷方式是使用「南方點墨法」診斷,須靠人工萃取長片段DNA執行,相當費時費力,高醫每年接受全台檢體約4、50件。高醫日前為「顏面肩胛肱肌失養症」成立病友會並舉辦座談會,提供這些罕病者互助陪伴的平台,希望幫助更多的「小楷」,走出人生一片天。
-
2021-10-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鐵員工42人闖關打疫苗 高雄聯醫院長、副院長遭懲處
台灣高鐵公司42名員工日前到高雄聯合醫院接種疫苗,高市衛生局認定院方公告有疏漏,對院方檢討懲處,引發基層醫療人員不滿,投訴指當天與高鐵員工爭執3小時,是請示衛生局後才施打,批衛生局甩鍋。衛生局昨則否認下指令同意施打,而是事後獲知,反問投訴者的證據何在?市立聯合醫院表示,事發後院內多次檢討並召開考績會,因事涉醫院管理作為,昨決議醫療副院長記申誡一次,院長自請處分。高鐵中北部人員日前分散預約至高雄多家醫院施打疫苗,其中42人集中時段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接種,闖關成功後有人PO文炫耀,引發關注。高市衛生局認定院方公告時有疏漏,要求醫院檢討懲處,卻引發基層醫療人員不滿,投訴媒體。投訴表示,他們穿防護裝備在悶熱環境為民眾打疫苗做篩檢,從不敢抱怨。但9月22日一群高鐵員工湧入醫院要求注射,經查不符規定,好言婉拒仍不離開,溝通3小時後,只好向衛生局上級請示,同意後才施打,結果高鐵人員得了便宜還賣乖,在網路上宣稱成功接種,害醫院遭鋪天蓋地指責,並被衛生局長官要求懲處,天理何在?衛生局長黃志中昨否認同意院方替高鐵人員施打,而是事後獲知此事。他說,疫苗秩序若沒維持好,是很大的災難,沒事時已被質問一大堆,真的有事時,豈不是被質疑得更慘。據聯醫的報告,院方公告預約作業的確有疏漏,因此他才會生氣,「投訴的人不知道證據在哪裡?莫名奇妙」。衛生局指出,9月22日事件發生時,聯合醫院聯繫衛生局,承辦人確認高鐵人員屬第7類人員,不符合1至3類接種對象身分。建議醫院應立即修正網站公告資訊,並依規定對象類別施打疫苗。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昨再說明,當日因溝通3小時無效,為避免影響其他民眾權益,向院內長官請示後才同意高鐵人員接種。事發後院內召開多次檢討會議及考績會,討論未來精進作為,考績會昨決議,醫療副院長記申誡一次,院長自請處分。
-
2021-10-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偏冷清 醫師提醒莫輕忽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但進入秋冬之際,新一波流感疫情即將升溫,醫師表示,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因此建議民眾每年都需接種一次,但今年疑因新冠肺炎疫爆發,民眾搶打新冠肺炎疫苗,卻忽略接種流感疫苗,且人數差了好幾倍,提醒高風險民眾仍應盡早施打流感疫苗,以建立身體的保護力。高雄健仁醫院感染科醫師林偉政表示,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含衛生及禽畜相關防疫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者、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國小至高中職學生, 110年11月15日起,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林說,據疾管署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571萬劑,整體使用率約94%,但今年民眾似忽略流感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各地施打情況冷清,以健仁醫院為例,歷年只要流感疫苗開打,一早就有民眾來門診等候打針,多則200多人,反觀今年僅20多人來,整整差了10倍之多。歷年流感多自11月下旬開始,在年底至隔年初達到高峰,每年3月後再趨於平緩。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會造成疫苗對不同抗原型的病毒保護效果減低,接種約4至6個月後效果就會下降,因此建議每年都打。林偉政表示,台灣公費流感疫苗自2019年起已全面轉換成四價疫苗,今年採購的疫苗包括法國賽諾菲產製的巴斯德四價疫苗(供6個月以上民眾使用),台灣國光產製的安定伏裂解型四價疫苗及台灣東洋產製的輔流威適四價疫苗(供3歲以上民眾使用),3家廠牌疫苗都不含佐劑,保護效果都相同。一般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平均約30%到80%。對18歲以上成人預防住院的保護力約41%,重症保護力則可達82 %,即使疫苗株不吻合時保護力仍可達30%到50%。流感疫苗接種後,多數人注射部位會疼痛、紅腫,少部分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等,但1至2天內會自然恢復;罕見的副作用包括過敏性休克,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腦脊髓炎等神經系統症狀和暫時性血小板低下等血液系統症狀。林偉政說,今年流感疫苗施打期程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時間,兩種疫苗都是不活化疫苗,可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時間接種。但為避免合併施打時,一旦發生不良事件無法釐清原因,衛福部建議流感與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時間至少間隔7天以上。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建議還是應該要儘早接種。
-
2021-10-05 新聞.元氣新聞
屏東挖眼案女店員術後好轉 高雄長庚全額補助醫療費
屏東高樹潘姓超商女店員日前遭楊姓思覺失調症患者攻擊雙眼,經過高雄長庚醫院兩次手術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有望1至2周後出院;院方表示,已啟動社服補助機制,潘女健保以外的醫療費用,院方將全額補助,讓病人和家屬無後顧之憂的醫療及休養。院方表示,潘女9月26日緊急送到高雄長庚醫院救治,院方在第一時間即整合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眼科、護理照護、社服、精神科等醫療團隊為她治療。案發當天,院方立即由眼科醫師幫潘女眼部結膜撕裂傷進行縫合手術,術後至今無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後續仍需密切追蹤;10月2日由耳鼻喉科及整形外科團隊為她進行第二次手術,重建眼窩內壁骨折,為避免手術傷痕留疤,醫療團隊採鼻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也縮短術後恢復時間。高雄長庚醫療團隊表示,病人目前尚在急性壓力創傷階段,未來一周會幫潘女進行精神評估治療、心理諮商及用藥控制等,預計1至2周後出院後可安排出院,建議持續門診追蹤。目前潘女狀況逐漸好轉,院方轉述,潘女和家屬都感謝外界的協助與關心。同時院方允諾,會持續提供潘女最專業完整的醫療服務,所有的自費醫療費用也會全額補助。
-
2021-10-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扯!雙鐵「闖關」偷打莫德納第2劑 這醫院幫打42人衛生局要記過
我國疫苗供不應求,尤其是莫德納,許多人苦等不到第二劑。根據本報掌握,雙鐵人員近日紛紛南下「闖關」,光是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就有42名高鐵人員成功預約到莫德納第二劑,還成功施打。實際上,這些人都不屬於一到三類,並非施打範圍,讓醫護人員相當不滿。至於為何能順利預約,醫院方也難辭其咎。對此,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他已接獲醫院報告,決定將聯合醫院記過懲處。黃也表示,聯醫在此事件作法有疏誤,開放預約時沒把條件講清楚,什麼「對象」可以接種,結果讓台中地區42個高鐵員工跑來預約,接種當日雙方爭執近3個小時,院方最後為他們施打,結果事後再傳出高鐵高雄員工抗議,為何他們不能施打?根據本報掌握,雙鐵員工在9月22日前後,南下「闖關」,企圖施打莫德納第二劑,包含高雄聯合醫院、健仁醫院、小港醫院、聖功醫院都有類似情況。聯醫也向本報證實,替42名雙鐵員工施打。聯醫說,醫院先前掛號系統僅公告,疫苗開放時間及對象「依衛生局配送之疫苗劑量及本院庫存,採滾動式開放預約」,未特別揭露9月22日的專診對象是指揮中心公告的第一至第三類人員,因此多名已循唐鳳系統完成預約雙鐵員工當天到醫院接種,報到時被護理師以身分不符婉拒,現場引發爭論。院方表示,為避免造成疫苗施打作業延誤,後來在不影響其他一至三類公費人員接種權益的情況,勉予同意現場42名間隔已滿十周以上的雙鐵人員接種,事後除向衛生局報備,也緊急修正掛號說明,檢討後續公告作業流程,防止資訊誤會再次發生。院方透露,當天報到的雙鐵人員,很多都遠自台北、台中下來,到場才發現不符合施打類別,由於對方之前都是循系統完成預約,也不能算錯,現場僵持時,氣氛的確很尷尬。小港醫院則說,近日亦發現有雙鐵員工到院指想接種「殘劑」,但經查不在一至三類對象內而被拒絕。醫護表示,當時有人還聲稱自己是一到三類的對象,如果沒有仔細查證,一旦被矇,那還得了。這段時間,陸續來了十多個,可能被拒後,消息傳回,近日就沒再發生。高市健仁醫院及聖功醫院都表示,雙鐵人員來施打時,經核對身分不在此次施打類別,都已回拒。該院指出,醫院的作業流程是針對唐鳳系統預約成功的民眾進行擬冊,接種前再逐一核對,「能擋的都擋下,我們擋掉很多人」。據悉,健仁就有超過30名雙鐵員工前往試圖施打。黃志中表示,經查高市目前僅市立聯合醫院有此疏誤,其他醫院沒傳出相同情事。此事為杜絕後續爭議,他決定對聯醫記過懲處究辦,並要求院方內部檢討,寫報告,列考績評估。黃指自己有兩點很生氣,第一,氣高鐵這些人到底是怎麼了,本來就不能注射的,還要來吵,其次氣轄管醫院怎麼搞出這種紕漏。更令人質疑的是,台中的高鐵員工跑來高雄接種,研判應是有人發現系統「漏洞」,相約一起闖關。此事之後,衛生局會加強抽查,杜絕相同情事再發生。對於身為第七類民眾,卻假冒一到三類至南部施打疫苗,台鐵表示有掌握狀況,高鐵則說不知情。台灣高鐵公司表示,於今年7月29日以公告向全體員工說明,公司多數員工與第一線承包商皆已完成第七類「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人員」疫苗接種,第二劑疫苗接種則請員工自行至「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事先登錄接種意願,並於接獲疫苗接種簡訊通知後,就近至醫療院所預約接種疫苗。高鐵說,有關疫苗施打相關公告及規定,仍將持續進行內部宣導,呼籲務必遵守防疫規定,勿以身試法。高鐵也強調,公司向來遵法循規,並要求員工應依規定自行於醫療院所系統施打疫苗,如查獲確有媒體所稱「冒用身分」施打疫苗情事,必定依規定予以嚴懲。台鐵局則表示,已完成一線員工施打第一劑疫苗,後續依交通部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指示,請員工逕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完成第二劑登記,並於收到疫苗預約系統簡訊通知後,進行第二劑接種。
-
2021-10-01 新聞.元氣新聞
公費流感疫苗今起開打 需與新冠疫苗間隔7天以上
公費流感疫苗明今天起分兩階段開打,高雄市衛生局呼籲符合資格者儘速接種,但需注意與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間隔7天以上。高雄市有600家以上合約醫療院所提供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今年共採購74萬5300劑四價公費流感疫苗,預估全市涵蓋率可達27%。【延伸閱讀:十月流感疫苗加入!一表掌握五疫苗施打時程與對象】高雄市衛生局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可預防呼吸道感染,防範併發重症和死亡,增強防護力並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 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幼兒、重大傷病及慢性病患都是流感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開打第一周,請民眾禮讓這些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為2階段開打,第一階段從今天開始,第2階段於11月15日開始;第一階段施打對象以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大於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二階段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衛生局表示,民眾可先透過衛生局流感疫苗專區、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和疾管家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預約,配合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將可達到雙重保護效果,但要注意與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需間隔7天以上。
-
2021-10-01 新聞.元氣新聞
扯 孕婦宮縮竟開帕金森氏症藥物安胎 高雄診所遭罰
一名懷孕5個月的護理人員,27日因宮縮到高雄鼓山區一家診所看診,結果發現診所竟將安胎用的安寶錠(ANPO),給成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用藥伯汀錠(BUTIN),險些吃下肚!高雄市衛生局今派員查證,院方確實給錯藥,將依醫師法及藥師法開罰。嫁到新竹的謝太太日前回高雄娘家暫居,27日因宮縮就醫,當時林姓醫師照了超音波認為胎兒沒事,建議吃安胎藥,她本身有護理背景,吃藥前習慣看藥名,但覺得與平常吃的藥不太一樣,上網一查,果然不是宮縮用藥,打電話詢問診所,才確認藥師給錯藥,請她回去換藥。院方指是最近換藥商,打錯代碼。她表示,BUTIN這顆藥恐會穿過胎盤,萬一流產或畸胎誰能負責?院方實在離譜,這是她的第一胎,她好不容易受孕,但院方開藥竟沒有再去確認就給藥。高市衛生局今天派員查察,醫師表示書寫完手寫病歷後,由行政人員協助鍵入電腦,但他未再次確認,已涉嫌違反醫師法第12條規定,將處2萬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另藥師受理處方時,針對可疑之處未詢明原處方醫師確認後即調劑,涉違反藥師法第16條,將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提醒藥師受理處方,應注意處方上年、月、日、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藥名、劑量、用法、醫師署名或蓋章等項;如有可疑之點,應詢明原處方醫師確認後,才可以調劑。
-
2021-09-28 新聞.元氣新聞
澎湖怪病? 紅疹癢病患暴增
澎湖多家皮膚科診所大排長龍,不少民眾皮膚起疹發癢求診,醫師發現民眾症狀一致,初步研判是蚊蟲、禽蟎叮咬或接觸不明花粉,建議衛生局蒐集病患居住及工作地點,分析有無地緣性。縣府發言人陳其育說,環保局環境監測,確認懸浮微粒等數值正常,不排除是季節轉換、植物因素或個人過敏體質,將持續追蹤釐清;衛生局則表示,將請台灣皮膚科醫師協助鑑別診斷。衛生局表示,中秋後,身上出現紅疹患者增多,主要在手肘內側、頸部等,有人是胸部、腹部出現紅疹,起初以為是天氣悶熱所致,有人以為吃藥引起過敏,但求診患者日增,引起關注。衛生局副局長彭紋娟說,經查詢各醫療院所,醫師都認為並非傳染病,應是接觸性皮膚炎,中秋後東北季風起,可能有花粉飄散或草叢不明物質接觸到皮膚,民眾曝露的肢體出現紅疹,建議這段時間到戶外最好穿長袖保護,這類病患塗抹藥膏後,症狀多已緩解。澎湖三總分院皮膚科主任林佳樺昨天看診60人,有10多人出現紅癢情形,尤其脖子處有一群一群紅疹,推測像蚊蟲或禽蟎叮咬,尚未找出誘發因子。
-
2021-09-27 新聞.元氣新聞
奇癢難耐!澎湖診所大排長龍 怪病還在追原因
澎湖多家診所近來湧入不少民眾因皮膚起紅疹發癢求診,有患者癢到徹夜難眠,有人懷疑是自來水不乾淨惹禍,有皮膚科醫師說,依據上門求診患者狀況,有些像是對花草、蚊蟲過敏。澎湖縣政府表示,過敏原或誘發原因目前還在追蹤釐清中。地方人士指出,在中秋節過後,各地陸續傳出不少人身上出現紅疹,主要患部在手肘內側、頸部,有人是胸部、腹部出現大規模紅疹,一開始以為是天氣悶熱所致,有人還以為是吃藥引起過敏,隨著求診患者愈來愈多,地方驚覺有異。連日不少群組、臉書都有澎湖人貼出類似狀況,也引起衛政單位關注。澎湖馬公皮膚科診所近日大排長龍,由於傳染區域大,致病原因眾說紛紜。縣府發言人陳其育說,近一、兩周求診患者增多,皮膚科醫師發覺有異,推測是環境因素,第一時間機警地通報環保局,環保局有做環境監測,確認懸浮微粒等數值正常,也不排除是季節轉換、植物因素或個人過敏體質,還要持續追蹤。澎湖縣衛生局疾病管制科已成立疫調小組,要全力調查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也解除民眾心中不安。
-
2021-09-23 該看哪科.婦科
孕媽胎位不正求神想「逆轉」 幸最後及時剖腹順利接生
36歲護理師孕媽美雅懷第二胎到35周時,檢查出是「臀位寶寶」,她希望自然產,在家努力做膝臥式運動矯正胎位,37周產檢時沒能逆轉,醫師勸她要有接受剖腹產的心理準備,但娘家長輩卻要她到宮廟拜神祈求胎位轉正,沒幾天她落紅,急得在醫院line平台告知個管師,醫師請她馬上就診,發現子宮頸已開了2指仍是臀位,最後替她剖腹接生,美雅雖無法自然分娩,但母子均安!阮綜合婦產科醫師陳聰富表示,這名孕媽頭胎自然產,第二胎為臀位寶寶,心理上無法接受,設法想轉正胎位,還聽長輩建議求神拜佛,可惜事與願違。所幸上月她落紅時有及時在醫院「阮孕家族LINE平台」告知孕產個管師,醫院及時替她剖腹接生,順利產下一名體重3110 克的健康男嬰!另名身形高大的40歲孕媽佳華,10年前罹患糖尿病,4年前椎間盤突出動過手術治療,前兩胎自然產,第三胎懷到16周時也診斷為臀位寶寶且胎兒過大,母子都屬高風險,接受醫師建議剖腹產,今年8月底生下重4460克的大塊頭男嬰,醫護笑稱「肉圓仔」!陳聰富表示,臀位寶寶若採自然產,胎兒頭部會有卡在產道的風險,需剖腹產以降低併發症發生。但孕媽發生胎位不正情形也別太擔心,因在孕期7至8個月時,近8、9成機率會轉正。至於罹患糖尿病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母嬰,則容易發生巨嬰症、發育異常、子宮內發展遲緩、高胰島素血症、高膽紅素血症及高機率流產。高齡且本身或有血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孕前就要檢測血糖,孕期更要隨時監測血壓、控制血糖,避免胎兒產生子癇前症或發育受損,並應該視情況採取剖腹產,以免自然生導致難產,寶寶脫臼、孕媽肛裂。
-
2021-09-19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感到焦慮恐慌 高雄「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助調適
疫情影響民眾生活,不少人有焦慮、憂鬱、失眠、恐慌情形,且防疫少出門,與家人相處機會多,也可能因家事或兒女教養等問題起摩擦,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此攜手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開辦「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團體,邀臨床心理師設計一系列情緒壓力調適活動,至10月8日止,都可上網報名參加。高市臨床心理師公會表示,衛生福利部去年統計顯示,受疫情影響,民眾到精神科就診次數較前年增加,常見的身心症狀包括焦慮、憂鬱、失眠、恐慌、頭痛、肌肉緊繃等,且因休閒娛樂活動時間減少,在家時間多,家人、伴侶、孩子間可能產生相處問題,關係變得緊繃,甚至爆發家暴與自殺事件。三級警戒期間,不少人工作和上課型態改變、經濟和生計受影響,也造成身心不少的困擾。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今年7月起邀請臨床心理師開辦「疫外危機,陪你安心」團體,內容包含情緒與壓力調適、正念冥想、親職教養、親密關係處理等,因應三級警戒,改為線上進行,讓民眾可以安全地參與。此外,也為防疫及醫護們特別設計正念團體,協助他們在緊繃之餘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好好照顧自己。最後一梯次「在情緒中照顧己」團體,即起至10月8日推出六周,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報名。高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陳靖說,高市府衛生局為照護民眾在疫情下的身心健康,今年5月即與臨床心理師公會簽屬合作「疫外危機,陪你安心」計畫,6月起陸續推出線上紓壓安心講座、電台訪談,也對有進一步需求的民眾提供關懷訪視與個別諮詢,有興趣者可留意高市衛生局官網 https://khd.kcg.gov.tw/tw/index.php 或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官網 http://www.kcpa.org.tw/ 與臉書。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9-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外籍看護足底痛到不能走 就醫檢查是足底筋膜炎
一名外籍看護因工作需長期走動,足底一碰地就痛,只能踮著腳尖走,雇主看了不忍心,陪她就醫,經檢查是足底筋膜炎,因是復發,保守治療改善有限,醫師建議採水介質震波治療,促組織再生及修復,這名外籍看護腳痛緩解,不再痛到不能走。收治外籍看護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說,患者兩年前曾因足底筋膜炎到其他醫院接受藥物治療,這次又復發,腳跟劇痛,已影響日常活動,且照X光還發現骨刺增生,一般打針吃藥的保守治療,恐怕改善不大。楊表示,足底筋膜炎很容易復發,發作時的疼痛常影響日常活動或工作,水介質震波療法是非侵入性治療,門診就能做,每次約需10到20分鐘,單次治療耗時短。施打的地方雖然短時間會腫脹、疼痛,但2、3天就緩解。這名飽受足底筋膜炎的外籍看護,經雇主貼心送醫,不再不良於行,雇傭間的情份傳為佳話。
-
2021-09-16 癌症.其他癌症
影/輕熟女長期胃脹氣 竟查出胰臟長拳頭大囊腫
30多歲黃小姐近期腹脹,以為吃成藥就好,但一直沒能改善,就醫才發現胰臟竟長顆直徑6.5公分的黏液囊腫,據醫學文獻,胰臟黏液囊腫有4%至12%的機率會轉化為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會超過10%,博田國際醫院副院長李金德花了3.5小時,以「微創腹腔鏡胰臟手術」幫她摘除,以絕後患。胰臟癌是癌中「沈默之王」,發現時幾乎都已不是早期。據文獻了解,當胰臟黏液囊腫大於3公分時,就需開刀治療,以降低轉化胰臟癌的風險。胰臟長了6.5公分囊腫的黃小姐說,一開始以為是胃脹氣,覺得吃成藥就好,但一直沒效,後來掛號就醫,李金德醫師察覺不對勁,建議做深層檢查,才發現長了胰臟囊腫,建議最好手術摘除,別再拖延,她怕母親擔心,一度想隱瞞到手術完成才說,結果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只有4個小傷口,恢復良好。李金德說,胰臟位在胃與大腸後方,後腹腔的深處,滿佈血管,且血流量很快,手術中極易大量出血。以黃小姐的狀況若施行傳統手術,至少要在上腹部切一個約30至40公分的大型傷口,但經審慎評估後,後來替她做「微創腹腔鏡胰臟手術」,耗時僅3.5小時,開4個小傷口,出血量也只有150毫升;李表示,這種微創術因設備的緣故,過去只有在醫學中心才能做,但地區級的博田醫院也已能處理。李金德表示,胰臟癌被發現時,很少是早期, 像1b期腫瘤雖小,卻已擴散到旁邊的淋巴結,5年存活不會超過8%到10%,比肝癌還棘手。一般來說,平日不痛不癢的胰臟囊腫,大於3公分後癌化機率就變大,若能及早發現並予切除,就能防止癌化,若轉到淋巴,就會形成治療的死結。因此民眾只要感到腸胃怪怪不舒適,最好的作法還是就醫。
-
2021-09-13 該看哪科.婦產科
偉大母愛!腦膜瘤媽咪冒險產子 她為兒孕期每天打肝素
楊小姐做試管嬰近五年好不容易懷孕,懷孕後期卻多次癲癇發作,她擔任消防員的先生為此買個監視器放置床頭,記錄太太發作情形,供醫師鑑別診斷,讓醫療團隊迅速研判出她的腦部長了腦膜瘤所致,因而提早剖腹生產,產後二周並開腦,如今母子都健康。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每天約810名婦女死於可預防和分娩的相關原因,約6700名新生兒死亡。高醫為提升婦女孕產期安全,今天起到9月19日舉辦病人安全周活動,呼籲懷孕婦女與醫療團隊協力,「把握關鍵,產除風險」。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婦幼安全衛生是世衛組織SDG永續發展目標中第三關注的項目,目前婦女孕齡平約31歲至32歲,新生兒人數也從龍年的40幾萬降到16、7萬,其中孕產婦死亡率每10萬活產中約7例死亡,新生兒每千人活產率僅2.4到2.6%,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更需關注。高醫這場病人安全活動安排兩名好不容懷孕生產的女士現身說法,其中楊小姐腦部有腫瘤不自知,孕期間多次癲癇發作,醫師檢出她的右前額葉有枚6公分拳頭大的腦膜瘤,壓迫左腦,讓她壓力備至。後來提早剖腹生子,術後二周安排開腦,她擔心命危,產後3天就替孩子取名,「無論狀況如何,我至少要知道我孩子叫什麼名字」。宋小姐罹患免疫疾病,曾二度流產,第三胎好不容易再懷上,與先生特別上網買「天使之音」胎音器,每天量胎兒心跳,確定量到夫妻才安心。由於抗磷脂質免疫疾病易血栓,孕期間她需每天注射肝素,整個孕期打了100多針,被調侃像吸毒者,但仍勇敢面對。高醫婦產部部主任莊蕙瑜表示,孕婦應確實定期產檢,注意胎兒胎動,心跳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化,過早或過晚生育都影響母嬰健康,只要身體不對勁就可洽詢醫師,以提升孕產安全,降低事故發生。
-
2021-09-12 新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微傳記今發表 影響力足以「定潮」
換肝逾2000例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在全球醫界舉足輕重,行醫之餘也種樹護地,創造永續循環,展現醫者之心。人生年逾70載,他將換肝與種樹的人生況味透過「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傳述,簽書會今午在國城「定潮」接待中心登場,現場冠蓋雲集,呼應「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定潮者」。陳肇隆簽書會上,前總統陳水扁也意外現身祝賀,現場包括醫界、學界及換肝病友都懷抱感恩及朝聖的心情前來,陳肇隆也透露選定簽書會場地的哲學,認為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從籌建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到投入興建指標豪宅,父子接力展現的品牌價值與他書中提到的「無私、超越、傳承」理念不謀而合,顯見他行事的細膩講究。陳肇隆說,他生於高雄、長於高雄、受教育於高雄,對高雄的回饋是建立全球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讓各國外科教授都前來學習。開展換肝手術的第一個十年,他完成亞洲首例,並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第二個十年致力於活體肝臟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著重傳承經驗與醫援海外。37年來他不斷突破精進,開創紀錄,活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讓高雄長庚從地方型醫院轉型成國際知名醫學中心,也訓練370位海外肝臟移植醫師,幫國內外推展肝臟移植高端醫療。此外也致力於院區綠美化,高雄長庚9千多棵喬木,約5千棵由他育苗長成,他說,「任何事都一樣,Never too late」。國城副總洪嘉聰說,陳肇隆院長完成肝移植首例時他才3歲,如今已逾2000例,陳在醫界創下的種種紀錄前所未有,對他而言簡直像神一樣,閱讀陳院長微傳記,深刻感受到陳不僅創新精進且虛懷若谷,帶動整體社會向上的力量正是「定潮」的寫照。監委蔡培村稱許陳肇隆巨大的身影從手術房走出時,總象徵著一個個生命的重生。當年陳獲師長推薦,幫林天祐教授繪製手術插圖,不辭辛勞畫了上百張,含括肝臟各種角度及細部都瞭若指掌,最終練就「神刀」,所下的功夫不在話下。陳肇隆院長將醫療專業化為生命的永恆,強大的能量影響台灣,甚至全世界。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鐘育志說,陳肇隆是高醫第一屆傑出校友,傳承後輩毫不藏私,手裡握的不是冰冷的手術刀,而是無數病患與家屬的希望,他的故事值得更多年輕世代追隨。高師大校長吳連賞指陳肇隆發表在SCI的論文逾500篇,紀錄無人能敵。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17年前由陳肇隆換肝續命,他說,自己不僅重生,可從容治理校務,每天還能打1個多小時的網球。統一集團前總經理侯榮隆說,陳肇隆的肝移植團隊握有核心技術,卻未孤芳自賞反而積極分享,情操可貴。高雄長庚前院長李炫昇舉一個小故事,指陳肇隆院長連演講時也務求投影片上沒有一個錯字,且時間控制精準,追求完美、一絲不苟的精神,立下換肝技術無法超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