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燒烤
共找到
315
筆 文章
-
-
2020-09-24 養生.聰明飲食
秋燥易感冒、過敏 順應節氣養肺5要點
●秋天易傷風感冒,常出現皮膚、呼吸道過敏疾病●秋養肺,多吃白色食物,如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防秋燥,多喝水、多運動時序入秋,正值季節交替之際,氣候乾燥,日夜溫差逐漸變大,是容易傷風感冒的「多事之秋」,也易「秋燥」上身,造成免疫力下降,進而引發皮膚、呼吸道過敏疾病等問題。中醫師認為,秋天是最適合養肺的季節,應順應節氣變化「滋陰潤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今年立秋是8月7日,所謂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天氣逐漸變涼,蟲鳴鳥叫逐漸變少,表示秋季開始。秋燥 易鼻乾、咳嗽、氣喘秋季的主氣是「燥」,秋天的燥熱之氣容易傷肺,影響人體的肺部等相關器官組織,如氣管、支氣管、鼻咽喉,以及與肺相互表裡的大腸。這些器官組織易與外界接觸,若太過乾燥,就易出現鼻乾、咳嗽、氣喘等症狀,也會有大便過乾、皮膚乾裂等問題。吳建東說,秋季有「初秋」與「深秋」的差異,今年秋分是9月22日,中醫以節氣「秋分」的前後區分為「溫燥」與「涼燥」。溫燥時太陽仍猛烈,體質偏溫熱的民眾會感到口乾舌燥、皮膚乾等;涼燥時已偏秋冬季轉換,中秋過後陰氣漸長,氣溫變涼,是肺部及脾胃疾病的多發時期。多吃山藥、杏仁等白色食物秋天是萬物收成的季節,人體陰陽代謝會出現「陽消陰長」,容易感冒、過敏疾病發生,此時該如何調養身體?吳建東指出,「秋養肺」,一定要多喝水,多吃白色食物來補肺養肺、舒緩秋燥,如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薏仁、百合等,但要避免吃過於辛辣、燥熱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食物、麻辣鍋等。由於秋燥傷肺,建議多運動,可促進氣血循環、增強心肺功能;皮膚乾燥者,可考慮使用保水乳液,避免皮膚乾裂。日攝水分 成年人體重乘30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葉嘉豐建議,秋天仍熱,民眾應攝取足夠水分,一日攝取水分約為成年人體重乘以30,例如70公斤成年人,一日至少應攝取2100㏄水分。又因季節轉換易感冒,飲食宜清淡,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柚子、柑橘類水果,也能幫助維持免疫力,提升抗氧化力。
-
2020-09-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管幾歲都要有警覺! 大腸癌年輕化,常做5件事形同慢性自殺
34歲的楊先生,有15年抽菸史以及平日愛吃燒烤的不健康習慣,但本身並沒有糖尿病、無家族病史、也沒有酗酒習慣,在工作忙碌之餘,抽空為自己安排了健康檢查,沒有癌症家族史的他,竟意外發現罹患零期大腸癌,其癌細胞僅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且不需要追加化學治療,也因發現得早,並能徹底根治,遠離大腸癌死亡風險。抽菸不只與肺相關 罹大腸癌年齡提早一般人2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黃洸偉主任醫師表示,一般認定抽菸致病往往與肺相關,但其實菸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傷害,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也比一般人提早兩年,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就忽略了罹癌風險,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大腸癌及其他疾病提早找上門!大腸癌是我國好發癌症 5大危險因子莫輕忽大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我國癌症好發之冠,目前醫學上發現主要危險因子如下:1.年紀: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2.家族病史:大腸癌、直腸癌家族病史。3.飲食習慣:長期偏愛吃高熱量及燒烤、油炸食物、紅肉吃太多。4.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久坐、少運動、體重過重。5.體質:糖尿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患。 大腸癌年輕化 最佳篩檢方式是做腸胃鏡檢查近年來台灣大腸癌罹患年齡逐漸有年輕化趨勢,在眾多影響大腸癌病患存活的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診斷時的期別,越早發現治癒機率越高。黃洸偉指出,目前最好的篩檢方式是做腸胃鏡檢查,無痛舒眠腸胃鏡已是健檢趨勢,舒眠中完整觀察胃部及全大腸,且檢查中發現息肉也可順便切除;想要預防大腸癌,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更重要的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醫師解析機率,出現這狀況風險高 大腸鏡檢查前,低渣飲食該怎麼吃? 醫師完整圖解哪些食物可吃
-
2020-09-22 養生.聰明飲食
烤香腸+烤魷魚為何不行?顏宗海教中秋烤肉健康9技巧
●香腸等加工食品,水煮熟後再烤;瘦肉或雞肉剝皮後烤●室內烤肉,使用電熱鐵板燒烤較安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烤肉一定要搭配蔬果、無糖綠茶「一家烤肉萬家香」,烤肉已成為中秋佳節的全民運動,也是秋冬時節親友聚餐常見的飲食方式。許多研究已證實,高溫燒烤烹調食物,易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HA)、異環胺(HA)及丙烯醯胺(AL)等致癌物,一旦烤肉吃過量,恐導致大腸癌、乳癌、肺癌等癌症發生,吃太多肉食也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中秋佳節烤肉香,許多人都愛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可以善用烤肉的小技巧,搭配食用蔬果、無糖綠茶,或改以低溫烹調,如清蒸、水煮等方式代替烤肉,就可以吃得很健康。食材要新鮮 生熟食分開處理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院長張介信提醒,在烤肉時,切記須注意食材的新鮮度、生食熟食需分開處理,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物,並落實勤洗手。高溫烹調食物,許多致癌物質即開始產生。顏宗海強調,在戶外通風處烤肉最適宜。烤肉燒炭時會產生一氧化碳,肉類及油脂高溫加熱易產生致癌毒物,若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的量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分毒素最多,最好不要吃。含硝酸鹽加工食品 別跟海鮮一起吃國人愛吃烤香腸、熱狗等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加工食品,顏宗海說,這類食品經高溫燒烤,會產生可能致癌物質亞硝胺,要少吃,更不要與富含胺類的魷魚、秋刀魚、干貝等海鮮同時食用,以避免亞硝胺合成。顏宗海指出,香腸等加工食品可以低溫烹調,水煮熟後再烤,刞亞硝胺的生成會大幅減少。顏宗海建議,烤肉時掌握以下9技巧,可以吃得更健康。1.搭配一鍋蔬菜湯或生菜沙拉食用,泡一壺無糖綠茶,吃柚子等水果,以供給足量的維生素C、纖維質及抗氧化的解毒物質。但尿毒症患者,要限制食用生菜沙拉及水果。2.炭火升起不冒煙時,再把食物放上烤肉架,慢火烤較安全,可避免肉類受煙汙染且熱力較均勻。3.肉類沒有先醃過,不要邊烤邊刷醬料,最好在烤熟後再沾少量醬料食用,較健康。4.烤肉沾醬料最好以大量抗癌及抗氧化的蔥、薑、蒜、洋蔥,少量醬油、糖,適量的水調合稀釋,低鹽較健康。5.不易烤熟的食物,可先水煮熟再烤,如雞翅、雞腿、大蝦、蟹等。以減少高溫致癌物質及焦黑產生。6.用鋁鉑紙包起菜及肉來烤,如此食物受熱平均易熟,加上蔬菜可減少肉類高溫暴露,同時可提供抗癌物質,但要注意醬料應待食物烤熟後再塗抹。7.生食熟食要分開處理,使用不同碗筷刀板,以免汙染細菌,但一定要烤熟再吃,避免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發生。8.選用瘦肉或雞肉剝皮後烤,以避免肥肉、雞皮等燒烤時,抗生素殘留、油脂滲入食用肉中,增加毒素的攝取。9.在室內烤肉,使用電熱鐵板來燒烤較安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
2020-09-18 癌症.乳癌
45至69歲婦女免費乳癌篩檢!預防乳癌專家建議這樣吃
每年10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部名譽教授張金堅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預防乳癌,應避免攝取高糖、油炸、燒烤類食物,尤其是珍珠奶茶、可樂等高含糖飲料應少喝,盡量選擇食用天然、不含添加物的食物,並配合運動,都是對抗乳癌的最佳利器。張金堅說,乳癌發生原因很多,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肥胖、高糖高油飲食、常喝酒、初經早或停經晚,或是外食族常以塑膠袋裝熱食的環境荷爾蒙等,都可能增加乳癌風險。國內乳癌多發生在40到55歲女性,較國外年輕,相關防治很重要。女性要怎麼拒絕乳癌上身?張金堅說,健康身形很重要,現代人幾乎攝取過多營養,而「肥胖」可能導致乳癌,也可能使已治療的患者再度復發,飲食攝取應以天然食材、不含添加物的食物為主,多吃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即便是吃下午茶,也可選擇如堅果、藜麥等,含抗氧化物與蛋白質含量高的健康食材,而不含糖的黑巧克力也具抗氧化功能。張金堅提醒,女性應定期透過如乳房X光攝影、超音波檢查,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45至69歲婦女免費乳癌篩檢,據統計,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民眾應善用。乳癌防治基金會與飯店合作,推出限定公益下午茶,食材以代表溫柔堅毅的粉紅色做為主題,所得15%將捐贈乳癌防治基金會。
-
2020-09-1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有大腸癌家族史 40歲就檢查
漫威電影「黑豹」主角查維克博斯曼日前因大腸癌病逝,享年43歲。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患者增多,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英楠指出,糞便潛血若出現陽性反應,每22人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有家族病史者應提早在40歲開始做相關檢查。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3位,高雄市一名40歲男子參加公司健檢,在糞便潛血項目出現陽性反應,當時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隔年檢查仍是陽性,詳細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第3期,手術加上化療,目前已抗癌6年。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蔡英楠說,根據衛福部分析,潛血檢驗出現陽性反應者,每2人有1人大腸有息肉,息肉分成增生性與腺瘤性,後者可能在2至5年內發展成癌細胞。蔡英楠說,現代人食用過多加工品、煙燻與燒烤類食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且不愛運動,是罹患大腸癌高危險群,早期發現罹癌,治癒率高達9成。若潛血檢驗出現陽性反應,蔡英楠建議民眾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他說,舊型儀器會讓受檢者非常不舒服,但醫學不斷進步,長得像小刺蝟的內視鏡視野先端套頭,柔軟有彈性,柔性刷毛還可以翻出大腸皺褶處息肉,腺瘤偵測率比標準大腸鏡提高10%。
-
2020-09-16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節將至 營養師教你掌握4要點,健康烤肉不致癌!
中秋佳節又快到了,少不了與家人朋友的烤肉大餐,這正是對糖尿病友與減重族群的一大考驗,究竟要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能維持血糖或體重的控制呢?掌握烤肉四要點:新鮮、均衡、低脂、少糖,才能健康不致癌●新鮮少加工中秋烤肉,食材與醬料選擇以新鮮、天然為優先考量,避免甜不辣、熱狗、香腸、米血、黑輪、培根、貢丸...等過多的加工製品;多吃海鮮、去皮雞肉、腰內肉(菲力)、腱子肉、豬里肌等食物的原型以及選擇低脂肉品,來減少油脂的攝取。市售烤肉醬大多含有過量的精緻糖與鹽分,每刷一次烤肉醬等於多攝取3~5大卡與約50毫克的鈉,建議自製新鮮的烤肉醃醬來取代市售烤肉醬,可避開攝取多餘的熱量與鹽分,也可減少吃到不明添加物的風險。推薦一款柚子烤肉醃醬給大家參考,可以自由調整到符合自己喜歡的酸甜鹹味喔!柚子烤肉醃醬材料:柚子汁或柚子泥4湯匙、蜂蜜1湯匙、米酒2湯匙、醬油2湯匙、蒜末2茶匙、開水2湯匙、薑末適量步驟:1. 將柚子果肉剝好,用壓汁器或手壓出汁,或是用食物調理機打成柚子泥。2. 加入蜂蜜、米酒、醬油、蒜末、薑末與開水,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均衡多樣化烤肉時最擔心的就是營養不均衡,建議烤肉串混合彩椒、青椒、洋蔥、香菇、杏鮑菇、金針菇、茭白筍、蘆筍、玉米筍、櫛瓜、茄子、絲瓜、四季豆等各色蔬菜,或者搭配生菜包肉來取代吐司夾肉的吃法,都可以豐富口感、味道以及營養,且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增加飽足感。●低脂速速烤肉的油脂與醬汁滴落到高溫的炭火上所產生的煙,含有致癌物質 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能從鼻子吸入和皮膚吸收,或者跟著食物一起被吃進體內。同時,肉品放置在炭火上高溫燒烤,也會產生另一種致癌物質 雜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HCAs),大幅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將食材切小塊與薄片,或者預煮後再烤,可減少高溫燒烤的時間,並多選擇低脂肉品或者去皮去肥肉,來減少油脂滴落在火源產生油煙,降低致癌物質PAHs和HCAs的形成,另外也要將烤焦處去除後再食用,減少吃進致癌物的風險。●無糖少負擔在火熱的烤爐邊,最適合喝上一杯冰冰涼涼的飲料,一般烤肉通常搭配汽水、調味果汁、含糖手搖杯或酒精飲品,喝多了會脹氣與消化不良,且容易喝下過多熱量與增加血糖控制危機。建議吃烤肉時要記得搭配對身體負擔較少的飲品,例如:氣泡水、無糖麥茶、檸檬汁、無糖冷泡茶等,皆可以去油解膩,清爽無負擔。
-
2020-09-05 癌症.大腸直腸癌
34歲無家族病史竟檢查出「大腸癌」 這些壞習慣種下禍根
34歲的楊先生,在工作忙碌之餘,抽空為自己安排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假期。沒想到沒有癌症家族史的他,竟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癌,他直呼「真的太幸運了!」幸運地透過健檢提早發現病灶,也因發現得早,才能徹底根治,遠離大腸癌死亡風險。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黃洸偉主任表示,楊先生在無痛大腸鏡檢查中,發現大腸內有1個2公分的腺瘤型瘜肉,在檢查同時也一併進行瘜肉切除,病理檢查報告確診為0期大腸癌,其癌細胞僅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且不需要追加化學治療,後續楊先生也聽從醫師建議定期追蹤,有了這次經驗更體會到健康檢查的重要性。案例本身並沒有糖尿病、無家族病史、也沒有酗酒習慣,讓人驚訝的是年齡才34歲與一般常見的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顯然年輕化許多。楊先生說自己有15年抽菸史以及平日愛吃燒烤的不健康習慣,一般認定抽菸致病往往與肺相關,但其實菸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傷害,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也比一般人提早2年。黃洸偉主任提醒民眾,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就忽略了罹癌風險,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大腸癌及其他疾病提早找上門。大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我國癌症好發之冠,目前醫學上發現主要危險因子如下:1.年紀: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2.家族病史:大腸癌、直腸癌家族病史。3.飲食習慣:長期偏愛吃高熱量及燒烤、油炸食物、紅肉吃太多。4.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久坐、少運動、體重過重。5.體質:糖尿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患。黃洸偉提醒,近年來台灣大腸癌罹患年齡逐漸有年輕化趨勢,在眾多影響大腸癌病患存活的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診斷時的期別,越早發現治癒機率越高。目前最好的篩檢方式是做腸胃鏡檢查,無痛舒眠腸胃鏡已是健檢趨勢,能在睡眠中完整觀察胃部及全大腸,且檢查中發現息肉也可順便切除。想要預防大腸癌,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更重要的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8-29 癌症.大腸直腸癌
電影黑豹男星大腸癌逝 醫呼籲年輕族群注意6大警訊
年僅43歲的電影「黑豹」男星大腸癌病逝。醫師表示,近年年輕大腸癌患者增近2成,民眾若發現便便有深紅血液、便便變細、突然便秘、肚悶脹、貧血、體重異常減輕等,應提高警覺。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主角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4年前經診斷罹患大腸癌,今天因癌症病逝,享年43歲。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1年高居10大癌症首位,全台每年有1.5萬人確診為大腸癌,平均37分鐘就有1人。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全台每年新增的大腸癌患者雖有多達1.5萬人,但死亡率卻位居10大癌症第3名,主要原因就在於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成,從息肉演變成癌症至少得花上5到10年,只要能及早發現、切除,都有機會治癒。糠榮誠說,過去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主要落在60到70歲,但近年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臨床觀察發現,20至40歲就發現息肉的族群增加約2成,年輕大腸癌患者也增加近2成,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拖到50、60歲才發現,恐怕為時已晚。糠榮誠指出,癌症年輕化和許多危險因子有關,包括本身有致癌基因、致癌物暴露等,最近門診就有2名28歲女性同時確診大腸癌,其中一人因工作因素經常喝烈酒,另一人每天下班都有吃鹹酥雞的習慣,確診時都已是第三期。大腸癌其實有跡可尋,糠榮誠說,很多人都知道大便出血是最重要警訊,但實際上,大便帶血多達90%以上都是痔瘡,若糞便和血液分開、大完便才流血或擦屁屁時出現鮮紅色鮮血,都有較高機率是痔瘡;不過,若便便裡帶有深紅色血液,是腫瘤的機會就比較高。其次,大便習慣改變也是重要警訊,糠榮誠指出,一個平時排便順暢的人突然便秘就應提高警覺,另外像是肚子悶脹、便便突然變得很細、嚴重貧血、體重異常降低等,都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症狀,務必儘速就醫。糠榮誠建議,一般民眾年逾50歲後,可以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及早切除息肉,避免演變成癌症;至於父母有大腸癌病史、兄弟姊妹有息肉者,則應提高警覺,時刻關注身體狀況、定期做健檢,平時也應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少吃油炸、燒烤等食物,少碰菸酒,降低罹癌風險。
-
2020-08-28 養生.聰明飲食
夏天猛灌啤酒 易胖也傷肝
夏天高溫炎熱,許多人愛喝冰涼啤酒消暑,一杯接著一杯咕嚕咕嚕喝下肚,一不小心啤酒容易喝過量,恐引發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癌症等健康危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啤酒暗藏驚人的熱量,一瓶罐裝330ml啤酒約120大卡,相當於半碗白飯的熱量,長期大量喝啤酒,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還會有高血脂問題,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上升。不少人喝啤酒同時,都習慣搭配吃燒烤、鹽酥雞或重口味的下酒菜,潘富子指出,這些食物吃下肚,熱量超高,也會增加肥胖的機率。此外,人體體內未被消耗掉的熱量部分會轉變成三酸甘油脂,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攝取的熱量過多,三酸甘油脂會增加,三酸甘油脂是構成皮下脂肪的主要成分,也會使得內臟脂肪增加,導致肥胖、脂肪肝或動脈硬化等疾病。市面上常見的啤酒酒精濃度僅約4至5%,很容易讓人喝過量,潘富子說,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靠肝臟代謝,若經常大量喝啤酒,容易導致酒精性肝炎,且若未加以控制,後續可能走向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衛福部國健署曾指出,喝酒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容易引發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等。即便是少量飲酒,罹患癌症的機會也比不喝酒的人高出1.26倍;過量飲酒罹患癌症的機率甚至高達5.13倍。潘富子表示,台灣近半人口先天遺傳缺乏一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最明顯特徵是,喝酒後臉會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基因缺陷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會。建議民眾平日應盡量避免飲酒,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8-25 養生.健康瘦身
情人節吃大餐 營養師教挑這些不發胖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燭光晚餐、美食相伴少不了,營養師提醒小心在不知不覺中吃太多,教大家吃的撇步,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或身材走樣。很多民眾會選擇西式餐點像排餐或Buffet來慶祝情人節,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戴淑婷表示,享用美食有撇步,可選擇分享餐或兩人共點一道主餐,再搭配幾道輕食蔬菜或沙拉,像蘑菇、蘆筍、玉米筍、花椰菜、牛番茄、菠菜、杏鮑菇等,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還可以增進情感。戴淑婷指出,若以相同份量的牛、羊、豬、雞肉、海鮮類等食材比較,屬於紅肉的牛肉及羊肉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可選低脂白肉像是雞胸肉、雞腿取代;豬肉應避開高鈉的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火腿等,改以里肌肉、腰內肉做為主餐;海鮮類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像牡蠣、蝦子、干貝等,並以清蒸或燒烤取代油炸油煎的主餐。用餐順序也不可忽視,戴淑婷說,可掌握喝清湯、搭配生菜、主菜選擇白肉或海鮮為主、甜點換水果,這個進食順序。此外,享用浪漫大餐時,許多人會搭配酒類,她提醒,酒精是高熱量的來源,最好淺嘗即可。戴淑婷舉例,1公克的酒精含7大卡熱量,喝1杯200ml酒精濃度12%的香檳,熱量就有168大卡,超過半碗飯140大卡的熱量,提醒民眾享受美食時,除了聰明選擇情人節餐點,記得用餐過後與情人及朋友走走路消耗一下卡路里,以免影響身材和健康。
-
2020-08-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大腸鏡切除瘜肉等待解說 跑去抽菸引發腹部劇痛
50歲劉姓男子因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醫師發現他右下腹升結腸處有個約3公分瘜肉,以大腸鏡瘜肉切除術處理,但結束檢查等待醫師解說時間,他自行跑去抽菸、吃東西,結果右下腹出現劇痛,醫師為確認瘜肉切除處的傷口是否破裂引發腸穿孔,立刻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幸好無大礙,男子休息2天後出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大腸鏡可直接檢查腸道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的早期病灶等問題,當發現異常時能立即做切片供診斷分析、切除瘜肉處理;許多研究指出,透過大腸鏡發現瘜肉並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接受大腸瘜肉切除術後,雖可恢復一般飲食,但不可以立即抽菸、喝酒或暴飲暴食,以免產生腹痛、腹瀉、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此外也要配合醫師建議,視情況停用幾天活血化瘀的藥物及食物,例如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銀杏、靈芝、魚油、中藥補品等。他指出,根據統計,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者,100人中約50人有大腸瘜肉、5人可能有大腸癌,因此建議篩檢為陽性的民眾,一定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趁瘜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之前切除,才能降低風險。接受大腸鏡檢查前,應配合衛教指示服用清腸瀉藥、多喝水、多走動,將殘餘的糞水排乾淨到淡黃色半透明的程度,檢查的品質才會良好。林裕鈞提醒,預防大腸癌要少吃燒烤油炸類、多吃蔬果及膳食纖維、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以及戒菸,並建議有抽菸、飲酒習慣、肥胖、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因長大顆瘜肉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可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確保自身健康。
-
2020-07-31 橘世代.愛吃橘
不到500卡 !「備餐大法」正夯,在家也能輕鬆完成低脂便當
忙碌的健身一族、不想動的懶人一族,也能利用簡短時間做好便當嗎?一次採買、製作做好四個美味又低卡的便當,跟外食一樣方便的「備餐大法」正在流行!尤其想增肌或減脂時,許多人都想自己準備低卡豐盛的蛋白質餐,畢竟要能吃得美味又方便,才能持之以恆。日本牛尾理恵營養師設計的500卡蛋白質便當,作法一點也不難,先看看以下示範,一起來幫自己與家人作便當吧。一次做好四餐!燒烤鹽麴檸檬雞便當營養分析:每一餐份總熱量:熱量:459kcal蛋白質:33.1g脂質:6.8g碳水化合物:65.5g鹽分:1.6g靠雞胸肉和鯖魚罐頭獲得滿滿蛋白質!幾乎用不到調味料,能將食材本色徹底發揮的便當。主菜:燒烤鹽麴檸檬雞用鹽麴搓揉入味,烤出軟嫰口感營養分析(每一餐份)熱量:138kcal 蛋白質:23.7g 脂質:2.0g 碳水化合物:5.1g 鹽分:0.9g材料(4餐份):雞胸肉(去皮)400g、鹽麴2大匙、檸檬1/2個、生薑1片作法:1.檸檬去皮後切成圓片、生薑磨成泥。2.雞肉片成2cm厚,再用鹽麴搓揉入味。3.用1將2搓揉入味,再靜置30分鐘左右。4.用鋁箔紙將3包起來,以大火的瓦斯烤箱(兩面燒烤)蒸烤10分鐘左右。配菜:鯖魚罐頭沙拉搭配五彩繽紛的蔬菜,呈現簡單好味道營養分析(每一餐份)熱量:69kcal 蛋白質:4.9g 脂質:3.3g 碳水化合物:6.3g 鹽分:0.3g材料(4餐份):水煮鯖魚罐頭b淨重100g、綠蘆筍4根、小番茄8個、黃甜椒1個、鹽.胡椒各少許●作法:1.蘆筍去粗絲後切成1.5cm寬、小番茄切半、甜椒切成1.5cm的小丁。2.鯖魚瀝乾湯汁後與1倒在一起,一面將鯖魚攪碎,一面用鹽、胡椒拌一拌。享用時會再復熱,可以當作溫沙拉享用。如果不冷凍,蔬菜也可以直接生食。配菜:鹽漬櫛瓜水分須徹底擠乾,以便冷凍!營養分析(每一餐份)熱量:4kcal 蛋白質:0.3g 脂質:0.0g 碳水化合物:0.7g 鹽分:0.4g材料(4餐份):櫛瓜100g、鹽1/2小匙作法:櫛瓜切成薄片,撒上鹽後輕輕搓揉,靜置10分鐘左右再將水分擠乾。主食:糙米飯150g(1餐份)、600g(共4餐份)營養分析(每一餐份):熱量:248kcal 蛋白質:4.2g 脂質:1.5g 碳水化合物:53.4g 鹽分:0.0g本文摘自《增肌.減脂.高蛋白 MEAL PREP備餐便當》,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更多「夏日食譜」延伸閱讀↘↘↘。【食譜】再忙也要健康「自煮」!4道好菜快速上桌。米其林大廚夏日食譜/完美搭配任何食材!超簡單保鮮盒快沙拉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31 養生.生活智慧王
可樂開了老是喝不完?9種驚奇小妙用,別倒掉浪費了!
夏天到了,常常購入冰涼飲料,每次買家庭號可樂卻永遠都喝不完嗎?沒關係!媽媽經編輯都有小法寶!!想不到吧!好喝的可樂竟然有那麼多的妙用!太讓人驚奇了!快點來看看!1. 染髮之後如果發現顏色太重了不喜歡的話,可用點可樂洗頭,再用清水沖洗,這樣就可以讓你染髮顏色變淺一些。2. 把舊的硬幣浸泡在可樂裡面,會讓這些硬幣重新散發光旁;另外也可以把你的首飾扔到可樂裡面浸泡一下,然後用牙刷稍稍清潔,就能恢復光芒。3. 可以用來清潔燒焦的鍋子。把可樂倒進去然後煮沸,就可以把鍋底燒焦的物質去除了。4. 在照片表面輕輕的刷一層可樂,然後快速弄就可以讓新照片實現老照片的效果。尤其是用這種方法處理黑白照片的時候,得到的仿舊效果最好喔。5. 把可樂倒入馬桶,可樂的酸性成分也能清潔馬桶汙垢喔。6. 把可樂倒入水壺或是茶壺裡頭,放上一天,這樣就能夠清除水壺和茶壺裡面的殘垢,變得更清潔。7. 把可樂和番茄醬以一比一的比例調和舊能夠做出超美味的燒烤醬。在烤肉之前把醬刷上,就讓人口水直流了。8. 把可樂倒入一個廣口的容器中,放到有植物的地方還能充當殺蟲器。因為可樂的甜味會吸引蟲子,一旦它們跌落進來就一命嗚呼了。9. 可樂也能夠讓生銹螺絲更容易拆卸下來,只需要在螺絲處倒點可樂,等上幾個小時,螺絲會變得很容易轉下來。以上妙方僅供參考,無效的話還是好好的喝掉剩下的可樂吧!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有一名50歲男性,平時下班常與同事到燒烤店聚聚,近日回診拿三高藥物順便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確認為一期大腸癌。烤肉潛藏健康危機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但您知道烤肉裡暗藏的危機嗎?除了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外,用高溫(超過100度以上)烹調肉類,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烹調的時間越長會產生越多;而肉類放在烤架直接暴露在火焰上燒烤時,油脂滴在火上也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附著在食物表面吃下肚後恐誘發腸癌。聰明烤肉 您有更健康的選擇●選擇食材:以新鮮雞肉、魚肉取代如紅肉及加工食品(如:貢丸、香腸、甜不辣等)。●多蔬果:除了富含抗氧化的營養素,豐富的纖維質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攝取量。 可以將肉片捲入青蔥、洋蔥、金針菇等再燒烤,營養均衡又美味。●避免烤焦:烤焦的部分含有大量致癌物質,應避免食用。可先將不易烤熟的食材用熱水汆燙至半熟,再行燒烤; 將鋁箔紙鋪在烤肉架上,可以隔絕炭火的致癌物吸附到食物,也可包裹住再燒烤避免食物烤焦。但鋁箔紙在高溫下若遇到酸會有鋁溶出問題,因此建議民眾先將食物烤熟,放到盤子上,再淋上含有酸的醬料。大腸癌為國人最好發癌症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大腸癌連續12年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一萬六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近六千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等,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所幸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特別提醒您,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年齡超過50歲●有腺瘤性瘜肉或發炎性腸道疾病者●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等以上高風險族群,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整個採取樣本的過程花不到一分鐘,不需要先做大腸鏡,就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3成。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若結果為陰性,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腸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你我一起健康腸相守提醒您「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多運動、拒絕肥胖」、「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家與親愛的家人健康「腸腸」久久。參考資料: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
2020-06-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櫻桃長大的嗎?大名鼎鼎的「櫻桃鴨」從何而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櫻桃鴨」其實起源於中國華北地區的「北京鴨」品種,而之所以稱為「櫻桃鴨」是因為全球最大肉鴨品牌、位在英國櫻桃谷的「櫻桃谷牧場(Cherry Valley Farms Limited)」 將北京鴨育種成繁殖能力及肉質都更好的品種後推廣到全世界,遂以「櫻桃鴨」聞名。不管走進高檔飯店或是中高價位的餐廳裡,「櫻桃鴨」細嫩肉質、均勻分佈的油脂,與火烤後,帶著脆皮卻又肥而不膩的口感,往往成為鴨肉料理的首選,不僅讓櫻桃鴨的美名快速擴散,也讓各飯店紛紛推出的「一鴨N吃」高檔套餐!一隻烤櫻桃鴨更要價上千塊!到底為何櫻桃鴨近年來會在台灣快竄起?這嬌貴的「鴨名」又是從何而來?櫻桃鴨前身來自華北,命名卻起源於一間英國牧場!追溯櫻桃鴨品種的起源,其實源於中國華北地區的「北京鴨」品種!大約自1873年開始,美國便引進中國的北京鴨開始育種成純白、體型較大的鴨種。後來北京鴨又傳入歐洲,在「英國櫻桃谷」這個地方被大量繁殖,而當時,在「櫻桃谷牧場(Cherry Valley Farms Limited)」這個養鴨場品牌的培育及品種改良技術下,將北京鴨育種成繁殖能力及肉質都更好的品種,不僅油脂較少、較均勻外,肉質也較為細嫩!在飼養時的飼料換肉率上也較過去的北京鴨來得更好!自此,「櫻桃鴨」發揚光大、成功推至世界,也讓「櫻桃谷牧場」成為全球最大的肉鴨品牌!中國收購櫻桃谷農場100%股權!櫻桃鴨種源持有人大洗牌!現在櫻桃谷牧場的「櫻桃鴨」種源已經遍佈全球約30個國家及地區!不過,在2017年,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鴨肉生產國與消費國,為了將品種技術掌握在自家手上,在中信農業基金與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業者的聯合下,100%收購了櫻桃谷農場的股權,積極搶攻全球肉鴨市場!「櫻桃鴨」油脂更少、肉質更好!在台灣也大受歡迎1954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將北京鴨引進台灣,但當時的北京鴨不僅繁殖、產蛋能力差,其較厚的皮下脂肪較適合用於燒烤。對於當時習慣以白切、燉煮方式烹飪鴨肉的台灣人來說,多食用番鴨、菜鴨,使得北京鴨的食用銷售狀態並不好!然而,在櫻桃谷將北京鴨育種改良後,台灣近年也引進了頗負盛名的「櫻桃鴨」,細緻肉質讓大廚更能運用不同的烹調技術來發揮,如今台灣人的飲食方式也較早期更加多元,也更能接受以燒烤方式料理鴨肉,櫻桃鴨適合烤成脆皮、肉質還能保持多汁,自然受到熱烈歡迎!延伸閱讀▶燒臘美食當前 營養師教你避開五大高油食物▶脆皮豬、北京烤鴨、香煎魚皮⋯⋯了解科學原理 就能烤出皮脆肉多汁的無敵美味!▶冬天就是要吃麻油料理不然要幹嘛?麻油料理3技巧不藏私大公開!參考資料▶二元與三元的對話 ─ 土番鴨生產-科學發展533期▶養鴨人家再進步-科學發展533期▶Cherryvalley▶肉鴨產業-中國民國養鴨協會(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6-29 養生.抗老養生
積怨於心、愛吃甜食…10個造成早老的習慣快戒掉
西元前四世紀的寓言故事中,亞歷山大大帝曾發現一條有療癒功能的天堂河(river of paradise);中世紀神話故事中,Prester John國王統治的王國裡,也有青春之泉。時至今日,相信大多的有識之士都不相信長生不老,但卻多少渴盼青春永駐。科學研究告訴我們,行為會影響身心的年齡。因此今日真實的青春之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實就是生活型態的選擇。有科學證據的十個造成早老的習慣包括:1.看太多電視我們生長在電視史上的黃金年代,電視節目豐富到目不暇給,在JAMA Psychitry發表的文章顯示,年輕時,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3小時,且幾乎都不動如山,此行為與中年時期執行功能及數據處理速度下降有相關性。認知功能下降即衰老表徵。因此建議要改善這個習慣,當然3C產品的過度運用,亦應有相同結果。2.睡眠不足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差會導致皮膚老化,也因外在環境壓力或紫外線照射造成皮膚傷害,使人對自身皮膚狀況及容貌缺乏信心。因此應盡量保持良好睡眠。3.不健康的選擇澳洲研究發現,吸菸、不愛運動、酗酒、營養不良、久坐、過短或過長的睡眠,這些因素愈多,加成後死亡率愈高,人也會加速老化。4.太在意年齡對於年齡,根據發表在「Health Psychology」的研究,若在意年齡的數字,感覺自己已老,甚至比實際年齡還要老,則會增加住院的機率。因此要保持年輕心態、少看身分證、少被慶生或吹著標有歲數的生日蛋糕蠟燭。5.積怨於心(Holding grudges)把怨恨積藏心中,很容易衰老,試著忘記不愉快的過去,放空後重新開始。根據發表在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假惺惺的原諒較無條件寬恕有較高死亡率;研究者認為,長期無法釋懷,反而影響健康,因此放掉別人也就是放掉自己,當然該選擇拋開放下。6.煙燻燒烤(Barbecuing)儘管美味,過多煙燻燒烤卻有礙青春。高溫處理下,肉類會產生多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HCAs ),已被科學家證明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的化合物,可能與大腸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相關。7.吃含糖甜食過度加工且含糖食品因糖化作用產生的終產物(AGEs)促使皮膚老化。糖基化(Glycation)是發生在生物環境內的非酶促反應,能在蛋白質和脂類等大分子中插入糖鏈,導致大分子變異或失活,糖基化在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以衰老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8.缺乏打坐冥想研究指出,打坐冥想可幫助保留含大腦神經原的灰質,減緩大腦退化。偶而停下來靜一下,可讓時間走慢點。9.沒有減毒(detoxing)人類的認知功能依賴健全的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暴露於各式氧化壓力下,影響並減少腦組織供氧,造成認知功能老化。食物中含抗氧化物可保護神經系統,並避免認知功能老化。腦袋清楚,自然青春有勁。10.工作過量根據發表在PLOS ONE的芬蘭研究,工作過勞若造成精疲力竭,會影響白血球的端粒(Telomere)變短。端粒是染色體末端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完整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一旦消耗殆盡,細胞將會啟動凋亡機制。端粒被推測和細胞老化有關。若感覺工作過量則應適度減量,減緩老化。(內容摘自「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臉書專頁)
-
2020-06-24 橘世代.愛吃橘
米其林大廚夏日食譜/完美搭配任何食材!超簡單保鮮盒快沙拉
夏天好熱!每天都做沙拉給家人吃的米其林大廚,教你在家簡單做清爽好料理!利用隨手可取得的保鮮盒還能封存鮮度,加上食材與醬料,料理新手也能輕鬆端上美味清脆的餐廳級沙拉。【基本款沙拉怎麼配?】萵苣、菊苣、紫葉菊苣是最受歡迎的基本組合,口感清脆涼爽的萵苣和略帶苦味的菊苣、紫葉菊苣十分搭配。而且這個組合可以配上任何醬料,加上香菇、肉類、海鮮、水果等食材也十分到位,大人小孩都可以輕鬆完成、美味享用。這是我平時在家最常做,也是我家幾乎每餐都會吃的蔬菜組合,佐上番茄、小黃瓜、起司、水煮蛋、橄欖、橘子等各種食材,便能變身為一道完美的沙拉料理。【保鮮盒快沙拉快速備餐】● 準備蔬菜:萵苣+菊苣+紫葉菊苣材料:(5L保鮮盒1個=7~8盤分量)萵苣的味道和香氣都很溫和,口感清脆涼爽。菊苣帶有獨特香氣,略苦的風味反而能增進食欲。擁有白色根、紫色葉的美麗紫葉菊苣,同時帶苦味和甜味,葉片稍有厚度,嚼起來別具口感。● 洗淨瀝乾1. 將萵苣和紫葉菊苣的根部切除,再將葉片一一剝下。TIP:比起用刀子切蔬菜,用手撕開,斷面較不會變褐色。在洗菜水中加入一兩滴醋,能幫助去除異物雜質。2. 將所有蔬菜放入冰水中(冰塊3杯+冷水2L) 浸泡10分鐘,讓葉片保持新鮮。3. 將菊苣和紫葉菊苣甩去水分,切成一口食用的大小,另將萵苣撕成相似的大小。4. 將所有蔬菜分次放入脫水器中旋轉,直到瀝乾水分。TIP:若在脫水器中放入過多蔬菜,沒有辦法將水分徹底瀝乾,大約放2/3滿較恰當。注意要輕輕地轉,避免蔬菜碎裂。● 保存1. 準備2~3張廚房紙巾,浸濕後擰乾,鋪在保鮮盒的底部。2. 將處理好的蔬菜放入保鮮盒中,並蓋上蓋子,放入冰箱中冷藏即完成。TIP:務必將保鮮盒和蔬菜的水分徹底去除,蔬菜在保存期間才不會變軟。若蔬菜枯萎,只要將受損的部分切除,再浸泡冰水10分鐘,就能恢復新鮮。注意保存期限最長為一週,這期間內只要兩天更換一次浸濕的廚房紙巾,就能更加保鮮。【沙拉佐黑醋洋蔥醬】只要用「萵苣+菊苣+紫葉菊苣」的基本組合,就能快速做出美味的沙拉,加上基本的黑醋醬和洋蔥,這道沙拉會呈現既香甜又清爽的風味。● 保鮮盒快沙拉:萵苣+菊苣+紫葉菊苣3把=150g● 黑醋洋蔥醬:在基本的黑醋醬中加入洋蔥末,帶入微甜微辣的滋味。即使是少量的洋蔥,也能讓醬料的風味煥然一新。● 作法:1. 將鹽、胡椒粉和黑醋放入碗中攪拌。2. 慢慢倒入橄欖油並拌勻。3. 加入洋蔥末攪拌均勻即完成。4. 將保鮮盒快沙拉夾入盤中擺滿。5. 均勻淋上黑醋洋蔥醬即完成。TIP:如果想吃水果沙拉,就用保鮮盒快沙拉加上香蕉、藍莓和堅果等食材;如果想要飽足一餐,就加入燒烤或水煮的雞胸肉、牛肉。夾入三明治或漢堡中享用,或是搭配拌麵和辣椒醬的組合,也非常對味。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醬料都無妨,在這裡使用的黑醋洋蔥醬是適合任何沙拉的基本醬料,若加入芥末、醬油等,又能享受不同的風味。【沙拉佐蒜香芥末籽醬】將萵苣、菊苣、紫葉菊苣以2:1:1 的比例組合,只要搭上醬料就很出色,若再加一些蔬菜水果,更能搖身一變亮眼的沙拉。綠色蔬菜和紅色蔬菜能搭配出什麼火花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蔬菜沙拉瘦身時可以做為飽足的一餐,搭配牛排等料理享用也絕配。當作早餐時,可以搭黑醋醬和麵包,享受清爽無負擔的一餐。● 保鮮盒快沙拉:萵苣+菊苣+紫葉菊苣3把=150g小番茄(7顆)小黃瓜(1/3條)洋蔥(1/4顆)● 蒜香芥末籽醬:紅酒醋醬和芥末籽醬混合,帶出微酸的口感,也可以做為牛排醬料。單位大匙:鹽(0.1)+胡椒粉(少許)+寡糖(0.5)+芥末籽醬(1)+紅酒醋(2)+橄欖油(3)蒜末(0.5)1. 將鹽、胡椒粉、寡糖、芥末籽醬和紅酒醋放入碗中攪拌。2. 慢慢倒入橄欖油並拌勻。3. 加入蒜末攪拌均勻即完成。● 作法:1. 將小番茄洗淨、去蒂後,對半切開。2. 將小黃瓜和洋蔥洗淨處理後,用切菜器或刀切成圓形薄片。3. 將保鮮盒快沙拉A夾入盤中、擺滿。4. 放上小番茄。5. 再放上小黃瓜和洋蔥後,淋上蒜香芥末籽醬即完成。TIP: 洋蔥稍微浸泡過冰水,就能消除辣味。※作者介紹:李玲熙(Olivia Lee),畢業於瑞士DCT飯店料理學校的經營管理學系,曾於杜拜七星級旅館、巴黎米其林一星&三星餐廳等世界頂級餐廳擔任廚師。歸國後於韓國CJ集團、韓華企業擔任商品、菜單研發與講師,也至大學授課,並且參與市場指導、料理秀企劃、料理專欄等工作。2014年和米其林二星主廚Sebastien Lepinoy結婚,現居新加坡,著手準備於餐廳顧問與食品資訊事業中。認為做料理的時候和享用美食的時光最感幸福。著作有《壞女人的美味料理》等。本文摘自《跟米其林大廚學保鮮盒快沙拉》,台灣廣廈 2020/06/04出版【食物特輯精選延伸↘↘↘】。過年去油解膩 3道自製沙拉清爽吃。惜食零廚餘/打造全食物酵釀實驗場,果皮到籽都是寶!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奇異果汁消脂又解膩!達人教你做3道奇異果料理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多,再加上果膠比率高,果膠屬於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血糖、血脂控制,還能增加飽足感、預防及治療便秘,也是預防大腸癌很好的食材。【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7-11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奇異果怎麼挑1.注意果皮表面是否完整無傷、果實飽滿、握在掌心不軟不硬為優。2.果實愈大愈好。3.表面要絨毛整齊、外皮自然散發光澤且無斑點。4.蒂頭呈鮮嫩顏色、果實稍有彈性者為上品。分辨成熟度:可先聞其果香、再輕壓蒂頭,若已軟表示熟透,但若果身都已變軟,則表示過熟。奇異果怎麼保存已熟的奇異果:要單獨放在冰箱中,不要與其他水果混放,以免接觸其他水果釋放的乙烯氣體,讓奇異果過熟;冰箱冷藏約可貯藏20~25天。未熟的奇異果:放在陰涼室溫下保存即可。若果身摸起來仍硬實,可以和蘋果、香蕉等放在塑膠袋中催熟,或是放在室溫2~3天催熟。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奇異果食譜示範達人/邱明琴:退休主婦,天然養生30年,堅信食材愈自然愈健康。●奇異果汁材料:綠色及金黃奇異果各2顆、蘋果1個、薄荷葉少許、蜂蜜1大匙做法:1.奇異果去皮,蘋果去皮,加入薄荷葉、冰塊少許。2.再入水250cc,蜂蜜1大匙,放入果汁機打勻即可。TIPS:天然的酸甜味,再加上薄荷葉,是涼脾開心的好飲料。紐西蘭及澳洲燒烤必備飲料,據說對消脂解膩特有用。●奇異果香草冰淇淋材料:奇異果綠、黃各一顆,香草冰淇淋3球,新鮮覆盆子、藍莓少許做法:1.奇異果去皮,整顆切片。2.擺盤加上冰淇淋、薄荷片、覆盆子及藍莓即可。TIPS:顏色鮮麗、口感清爽,是夏日消暑的絕佳美味。●奇異果海鮮沙拉材料:綠色及金黃奇異果各2顆、蝦子去殼留尾200g、透抽1尾、白桃2個、冰1大碗、香菜少許調味料:紫蘇柚子醋1小碗、橄欖油1匙、胡椒粉1小匙做法:1.白桃與奇異果切塊狀。2.透抽、蝦仁燙熟取出,置於冰中降溫,再取出備用。3.香菜、橄欖油、紫蘇柚子醋加上胡椒粉調勻,淋在所有食材上;擺盤即可上桌。TIPS:夏日爽口海鮮,開胃又營養;但一定要當餐吃完,不要隔餐再吃,以保食材新鮮。
-
2020-06-20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吃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5大類護腎食物,減少30%慢性腎臟病機率
「怎麼吃、吃什麼,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營養師解釋,腎臟是身體排除毒素的器官。因此,日常飲食盡量挑選天然食物,少加工、醃漬、油炸等易含毒素的食物,就能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探討飲食習慣與腎臟病之間的關係,發現那些經常吃健康飲食的人,可以減少30%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以及減少 23% 得到蛋白尿的機率。 健康飲食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包括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魚類;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鹽分與含糖飲料。以下就請營養師帶大家看看,哪些食材特別能夠保護腎臟? 全穀雜糧類 黑米、栗子、黑蕎麥 主食類,成人建議每天可吃1.5∼4碗,建議最好是以全穀雜糧為主,如黑米、糙米、地瓜、山藥、南瓜、芋頭、燕麥、黑蕎麥或栗子,特別是黑米、栗子、黑蕎麥。 中醫認為,不同顏色的食物歸屬於人體的五臟,其中黑色入腎,腎虛的人可多吃黑色食物滋養腎,現代醫學發現,黑色食物裡頭,因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及植化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多,可以對抗體內自由基,達到養腎作用。 不過,倘若你本身已有慢性腎衰竭,就得限制飲食中主食的分量,因每份主食含有1.5∼2公克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會生成含氮廢棄物,增加腎臟負擔,必須請營養師替你算出一天能吃的主食份數;另外,全穀雜糧類因為含有較高的鉀、磷離子,患有慢性腎衰竭的民眾,應限制量的攝取。 蛋白質類 黑豆、黃豆、豆漿、豆腐、豆干 一位成人每天正常蛋白質攝取量約為4∼6份,陳詩婷解釋,一份蛋白質為一顆蛋、一杯牛奶、一杯豆漿、一兩肉、三片小豆干,尤其是豆類製品,研究發現大豆蛋白具有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程的作用,建議三餐中若有一餐的蛋白質能以豆類為主,是最佳護腎飲食原則。 提醒民眾,很多人喜歡吃肉,往往中午一個炸雞排便當下肚,火鍋、燒烤或是吃到飽,一不小心海鮮、肉類吃過量,要知道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會形成含氮廢棄物,含氮廢棄物必須由腎臟排除,假使長期蛋白質攝取過量,腎臟負擔會較大,容易加速腎臟老化,影響腎功能。 蔬菜類 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 各種天然蔬菜都可以達到排毒的作用,特別是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這幾種蔬菜,排毒作用又更好。 陳詩婷說,洋蔥本身可以消炎、抗菌、抗血糖、抗血壓、降膽固醇等,整體而言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至於韭菜,中醫認為可以補腎益陽,煮成韭菜炒蝦仁或是韭菜炒蛋都很不錯。香菜則被發現具有排除重金屬的作用,尤其我們在吃海鮮時配點香菜,移除海鮮潛藏的重金屬,減少腎臟過濾的負擔。 水果類 桑椹、蔓越莓、黑棗、葡萄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健康民眾可以依照國健署建議的每日2份水果攝取。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顏色較深的水果,如桑椹、蔓越莓、黑棗等,都被證實含有花青素、白藜蘆醇等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腎臟的健康。 其中,蔓越莓,被證實可以預防泌尿道及陰道感染,還能幫助身體平衡過多的尿酸,是預防腎臟病的水果。至於桑椹,本身有補血養顏的作用,而黑棗的鐵質、鈣質含量豐富,一樣有益脾胃、養腎補血的作用。提醒民眾,楊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腎病患者因難以負荷太多的過濾能力,建議避免吃楊桃。 油脂類 黑芝麻、腰果、核桃 國健署建議,每天可以吃一湯匙堅果類食物,以攝取好的油脂。陳詩婷說,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堅果類,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註:腎臟對於血壓相當敏感,患有三高問題的民眾,很容易併發腎臟病)。 特別是黑芝麻、腰果、核桃等,可以幫助補氣血、強壯腎氣、通便的作用。提醒你,堅果屬於油脂類,不宜多吃,口味則盡量選用少調味、加工的原味為宜。(本文摘自今周特刊《這樣做,成功逆轉腎》)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暑發燒、頭痛、拉肚子怎麼辦?醫師:3招解除、預防熱衰竭,這樣處理最有用!.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夫妻拼事業拼出病,放下執著找回健美體態:沒有健康身體,有錢也無法到處去
-
2020-06-17 科別.眼部
眼屎這麼多只是沒睡好? 你可能得這7種病
許多愛美女性喜歡化厚重眼妝、戴著又長又翹的假睫毛,或是配戴炫亮、時尚的有色隱形眼鏡,這些其實對眼睛健康都有潛在的風險,一旦沒有卸除乾淨,或是對鏡片上的染料過敏,就有可能感染發炎,導致眼睛出現過多分泌物(眼屎)。然而,眼屎過多只是一種症狀,更應注意罹患其他眼疾的可能性,並尋求正確治療。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屎過多有以下幾種發生原因:1.感染發炎: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夏天常見的流行性角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患者除了眼睛發紅外,還併有大量分泌物,有時會多到眼睛都睜不開——「被分泌物黏住」。通常黏稠的白色或黃色分泌物,代表可能有細菌感染;稀薄、稍帶黏性的水樣液體分泌物,則多表示為病毒性角結膜炎。 2.過敏:症狀類似結膜炎,眼屎、眼淚會增加外,還會有眼睛發癢、脹痛等症狀,嚴重時,包括下眼瞼都會腫脹,讓患者的眼皮變得像青蛙一樣,腫得張不開。常見的過敏源包括塵蟎、動物毛屑、恙蟲、煙、揮發性氣體等,也有的是季節變化所致,特別是在季節交替時最容易發生過敏。 3.體質和飲食: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以及有異位性皮膚炎者,較容易出現眼屎過多;吃得較油膩、體質較燥熱的人,眼睛排泄物也較多。患者陳小姐就說,她從5、6年前開始,眼尾處就有白色分泌物,不只清早醒來有,連白天也持續都有,尤其「吃得較油膩時,分泌愈多」,經診斷才知道是和自己的體質及攝取食物有關。因此,如有這類情形,平時就應多忌口,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類,或是冬季天冷大家愛吃的麻辣火鍋等,都要盡量少碰。 4.鼻淚管阻塞:眼淚由淚腺分泌後,必須經過位於下眼瞼靠近鼻側的淚點、淚小管、淚囊、鼻淚管,最後到鼻腔排泄掉,當鼻淚管發生阻塞時,淚液無法排出,累積在淚囊裡,就會引起淚囊炎,導致頻頻流淚、眼屎分泌增多、紅眼睛等。像是早產兒因發育不及,淚道阻塞,或是老人家常見的「流目油」症狀,導因就是鼻淚管阻塞,建議多按摩內眼角與鼻根中間偏下側處,可以幫助暢通與排泄。 5.乾眼症:正常淚液層有外中內三層,外層為油脂層,中間為水液層,最內為黏液層,乾眼症就是中間的水液層不足,尤其現代人過度使用電腦,長時間盯著螢幕,眨眼次數過少,加上辦公室多有空調,室內空氣乾燥,造成眼睛表面水分蒸發,引發「乾眼症」。淚液分泌不足、眼睛缺乏完善保護,感染、發炎的機率就會大增,進而出現眼屎多情形。6.眼瞼炎:誠如文章最前面段落所述,化妝品、隱形眼鏡的配戴,有可能產生接觸性過敏反應,而當清潔功夫沒有做足時,更有可能導致眼睛慢性發炎。王孟祺解釋,睫毛邊緣有油孔,眼線液或睫毛膏又是屬於油性物品,容易造成油孔阻塞,當阻塞發生時,先是眼皮邊緣會感到癢及刺痛,並開始在睫毛根部出現分泌物,此時,易有細菌增生造成發炎,發炎後又使分泌物增多,造成惡性循環。 7.乳突狀結膜炎:配戴隱形眼鏡者常見「乳突狀結膜炎」,尤其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乳突狀結膜炎」是眼睛結膜受到慢性刺激而發炎,在結膜上出現像鵝卵石狀的乳突,患者眼部會有異物感、癢,並出現黏狀分泌物,由於乳突上有小血管分布,與隱形眼鏡鏡片摩擦時,常引發出血。延伸閱讀: 太陽眼鏡鏡片愈深愈好? 錯了!一次看懂怎麼挑選 這一種疾病 是隱形眼鏡族的最大困擾  
-
2020-06-16 科別.新陳代謝
代謝症候群導致四大死因 85歲以上肺炎最致命
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中,其中有四大死因與心血管有絕對的關係,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四類死因去年總死亡人數為4萬8286人,逼近癌症的5萬232人。這四類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不佳引發的代謝症候群有絕大的關係。衛福部今公布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若用年齡分析主要死因,1到14歲以事故傷害為最大宗,其次為癌症、15到24歲第一名同樣為事故傷害,其次為自殺、25到44歲則是癌症居首、自殺居次、45到64歲及65歲以上則是癌症位居第一,心臟疾病居次。由於我國已是高齡社會,另針對65歲以上人口進一步分析各自的十大死因。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65到74歲及75歲到84歲均以癌症、心臟疾病位居前二名,但是85歲以上高齡者,則以肺炎居首。陳雅俐說,肺炎、高血壓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增長,排名往前且風險增高,而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則隨著年齡增長排名往後。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肺炎是老化的疾病,當社會愈來愈高齡,死亡率也相對上升。另外,癌症患者或是重大手術病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低下而併發肺炎。余忠仁表示,肺炎主要還是因為感染流感病毒或是肺炎鏈球菌而引發,因此最好的方式施打疫苗。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余忠仁說,國際指引是建議55歲以上便需施打。但僅有少數地方政府放寬接種年齡層至55歲,疾管署目前僅針對75歲以上長者給予公費疫苗。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第四的腦血管疾病、第五的糖尿病、第八高血壓性疾病,這些疾病皆與代謝性疾病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這些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絕大的關係,雖然近年國人開始注重飲食以及運動,但是質量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蕭成儀表示,這四類疾病都不是一蹴可及,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疾病,這四類的疾病根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依據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男性為53.4%、女性為38.3%,我國肥胖盛行率仍逐步提升。臨床觀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習慣,雖然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飲食西化已經不可擋,質量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且健康飲食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注重,想要立即根除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仍需要時間,而國人運動的意願仍「非常非常地差」,這部分仍待政府以及公衛體系積極推動。蕭成儀表示,心臟疾病中最致命的大概就是心肌梗塞,過去心肌梗塞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但近年來30歲就出現心肌梗塞的案例已經見怪不怪了,代謝症候群引發的心血管相關疾病,使近20年發病時間快速地年輕化。他呼籲,民眾應該要多加強健康飲食以及規律運動的觀念,也建議民眾可以遵循「S-ABCDE」的健康守則,該守則雖然是推薦給高血壓患者使用,但一般人也建議可以遵循,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S-ABCDE 生活降壓口訣:-限鹽(Salt restriction)每日食鹽攝取量低於6公克或食品標示上鈉含量低於2400毫克,多選擇新鮮食材,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醃漬食物。-限酒(Alcohol limitation)男性:每天酒精少於30公克;不超過2當量。女性:每天酒精少於15公克;不超過1當量。註: 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罐裝啤酒一瓶(酒精濃度5%)或 紅酒130 cc(酒精濃度12%) 或 白蘭地40cc(酒精濃度40%)或高粱酒 30cc(酒精濃度53%)-減重(Body weight reduction)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戒菸(Cessation of smoking)戒菸能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每天攝取8到10份蔬果、2到3份低脂製品、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取註:宜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滷、燉、燒烤等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的食物。-持續運動(Exercise adoption)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強度要能達到心跳每分鐘130跳以上。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20-05-20 科別.消化系統
疫情過後報復性吃喝很危險 尤其這幾種人恐吃出病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久宅在家的市民在復工後有了報復性飲食的想法。湖北武漢的郭先生就是這樣,他連續一周吃火鍋、燒烤、小龍蝦,結果突發胰腺炎住進了醫院。專家提醒,“報復性吃喝”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特別是有膽胰基礎疾病及血脂高的肥胖人群要尤為重視,避免暴飲暴食誘發疾病。35歲的郭先生體型偏胖,兩年前查出高血壓和高血脂,但並未引起重視。疫情期間,郭先生待在家裡可憋壞了。前段時間,單位復工後,郭先生把火鍋、燒烤、小龍蝦、啤酒……一些思念已久的美食統統安排上了,連續幾天都吃重口味的食物。一天中午,郭先生點了外賣火鍋,吃完後不久他就感覺左上腹劇烈疼痛,接著又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症狀,於是趕緊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郭先生的血脂比正常人高出了十幾倍,醫生診斷其為胰腺炎,完善相關檢查後,郭先生轉入消化內科住院治療。隨後,消化內科專家對其採取了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減少滲出等治療措施。經過對症治療後,郭先生的症狀逐漸緩解。疫情期間很多人宅在家裡減少外出,缺乏運動,如果突然暴飲暴食,進食過多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過量飲酒,則會加重腸胃的負擔,極易引發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的疾病。郭先生體型偏胖,血脂高,暴飲暴食後血脂“爆表”,因此才造成了脂源性胰腺炎。胰腺炎誘發因素分為脂源性和膽源性等,現在脂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明顯增多。急性胰腺炎是非常兇險的疾病,一旦發病,患者會出現持續的、不斷加重的劇烈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嚴重可引起心、肺、腎、肝等多器官的損害和衰竭,如果不及時就醫,還會危及生命,特別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增高。提醒大家,“報復性吃喝”的行為不可取,特別是有膽胰基礎疾病及血脂高的肥胖人群要尤為重視,以免誘發疾病。在飲食上要切記不可暴飲暴食,要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也不要連續吃幾天,同時要注意葷素搭配,規律飲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飽就行。外出就餐時要記得佩戴口罩出行,餐前應洗手,儘量縮短就餐的時間,最好分餐。在飽餐或飲酒後如果出現持續的劇烈腹痛,千萬不可大意,要警惕胰腺炎的可能,應及時就診。(黃征宇 劉姍姍整理)
-
2020-05-17 橘世代.愛吃橘
低溫烹調你也會/肉食控必看!軟嫩多汁白滷牛腱心
經常食用高溫油炸、燒烤的食物,會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將烹調溫度控制在120℃以下(中小火)的「低溫烹調」法正流行,也廣泛運用在各式料理中,在家用「低溫烹調」處理肉類料理,難度會很高嗎?料理老師喻碧芳示範的這一道「白滷牛腱心」,在調味方面也下了特別功夫,因為擔心吃進太多食品添加物,喻老師特別採用天然蔬果和香辛料來熬煮(白滷法),做出來的牛腱軟嫩多汁, 再搭配自己做的蘸醬,一口咬下的幸福,滿足肉肉控的慾望。【低溫烹調料理示範:白滷牛腱心】●份量:6人份●材料:牛腱心(小花腱)3個、蔥段2支、竹薑1小塊(切片)、洋蔥1.5個、香菜葉適量●調味料:花椒粒5g、胡椒粒5g、八角5顆、桂皮1小片、米酒2大匙●蘸醬醬汁:醬油膏1大匙、烏醋1 大匙、香油1 大匙、花椒粉少許、辣椒末少許、蒜末5g●做法:1.取一較深的湯鍋,加水1500cc(份量外),開火煮至滾,放入牛腱心及1 小把花椒(份量外),汆燙去除血水(約3分鐘至顏色略變即可)。2.另取一湯鍋,放入汆燙過的牛腱心,加蔥段、薑片、花椒粒、胡椒粒、八角、桂皮、米酒、1個洋蔥(去皮洗淨一切四)及淹過食材的冷水(份量外),一起小火燜煮約1小時。3.做法2燜煮至牛腱心呈現軟爛肉質(如何判斷軟爛?以叉子戳可戳過為主。)即可熄火,蓋上鍋蓋浸泡至隔天,取出放涼後移至冷藏冰至隔夜。4.取半個洋蔥剝除外皮後切細絲,泡冰水冰鎮後撈起瀝乾水備用。要食用時,將牛腱心取出放在熟食用砧板上切片(厚度約0.3~0.5公分,下面墊洋蔥絲後排盤,撒上香菜葉、辣椒珠。5.取一小調理碗,將蘸醬醬汁材料全部拌勻,搭配牛腱心食用即成。剩下的白滷好的牛腱心可放冷涷,食時取出。※作者介紹:喻碧芳東雅小廚、Too Simple減醣廚房執行總監、台灣新起點健康促進協會顧問、台灣慢食協會監事、低溫烹調料理講座講師。著有:《去濕養身食養薑料理》、《原味料理全圖解》、《食蔬好日子》、《食物溫度決定癒病力》等書。溫馨提醒:本食譜為料理老師親自製作分享之料理,僅供讀者參考,如對某些食材過敏者請自行避開。本文摘自《食樂:120℃低溫、減醣、低碳、排毒減敏的安心料理,吃對食物,健康、美味又快樂!》,日日幸福 2020/03/11出版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精選愛吃延伸閱讀↘↘↘】。宅在家做韓食/歐巴主廚神還原韓劇韓綜美食:炸醬麵、糖餅。新手食譜/蔬食煎餅上桌!在家變化早餐很簡單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平均每天41人確診大腸癌! 醫師說這項檢查一定得做
80多歲的阿祥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過5年再度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警覺性高,積極追蹤,透過液態切片定期篩檢及早發現轉移並切除,防患於未然。 大腸癌復發程度可分為三種等級:低危險、中危險與高危險。臨床經驗上,約有2成的病患屬於高危險復發機率等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表示,手術或化療,甚至標靶治療結束後,並非代表完全痊癒,研究顯示整體大腸癌治療後兩年內復發機率高達40%,即使治療後第五年的再復發率仍有5%。監控癌細胞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王輝明說明,過去透過大腸鏡影像觀察癌細胞,受限於影像解析度,0.5公分以下的腫瘤幾乎難以察覺,恐有耽誤治療時機之虞;組織切片(Tissue Biopsy)以侵入性手術取得腫瘤組織後進行基因分析,由於僅取得部分組織,無法了解整體癌細胞的變化,加上腫瘤體積有限,要多次取得檢體的困難度較高,對於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追蹤大不易。 隨著技術發展,目前已可透過抽血取得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檢測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準確率可達98%,一旦發現患者血液數據異常,醫師即可安排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早治療,將癌細胞對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自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1年成為年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平均每天約有41人確診大腸癌。王輝明指出,環境致癌物污染,如農藥、重金屬、戴奧辛、黃麴毒素經由食物鏈大量累積在動物性飲食,加上動物性飲食高溫燒烤,150度兩分鍾即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異環胺致癌物,而過度動物性飲食是讓罹患大腸癌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 由於大腸癌初期無症狀,真的出現糞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又常會誤認為是痔瘡或便秘,因此延遲就醫,五年存活率從初期的近9成直落到四期的2成以下。 一般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王輝明建議,在治療後的頭兩年每三個月追蹤一次,第三年開始每半年追蹤一次;而目前政府提供50-74歲者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可檢測出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倘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飲食上偏好油炸燒烤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檢測,才能達到真正的上醫治未病。延伸閱讀: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
2020-05-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別小看家族史!1招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57歲的白先生,沒生過什麼大病,沒有不良飲食偏好,體態也維持的很好,計畫再過3年就要退休,好好享受生活。近期由子女安排到醫院健康檢查,以確認身體健康狀態,退休後才能安心到處遊玩。透過無痛舒眠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腸道內有幾處大小不一的瘜肉,其中包含一顆約1.2公分大小的腺瘤性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確認為具有癌化風險的管狀腺瘤性瘜肉。在報告解說過程中,得知對健康相當有自信的白先生,原本沒想到要安排健康檢查,要不是孩子一直以祖父就是因大腸癌過世,當時發現確診為大腸癌已是末期,錯失了黃金治療時間,有家族史前例才成功說服他來健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形成大腸癌的原因大多與不均衡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相關。飲食上,由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飲食攝取偏向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等,都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機率;生活上,要注意的是肥胖、不運動、抽菸、經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另外,還需注意的就是有無腸道相關病史或家族史。梁程超進一步說明,雖然家族病史在大腸癌發生率中佔比僅約5%,但家族病史就是一個確定的危險因素!若家族中有相關病史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會高於無家族病史2~4倍的機率。梁程超提醒,有大腸癌家族病史一定要儘早檢查,不要輕忽腸胃不適、排便不順或血便,才不會延誤治療。他特別針對不同族群提出做大腸篩檢的建議如下:1.一般民眾:由於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後,且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民眾在50歲開始,可安排國健署所提供的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有異常,後續需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無異常,可安排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2.不均衡飲食(高油、低纖、高熱量、愛吃紅肉、燒烤、加工肉類等)、無運動習慣、有抽菸或經常喝酒者。若有符合上述其中一種情況,就是屬於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族群。建議民眾可提前至40歲開始,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3.一等親有相關病史(腸癌或瘜肉)或有家族性相關病史(腸癌或瘜肉)者:建議需在40歲開始,每年定期自主安排大腸鏡檢查。
-
2020-05-05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9成為男性! 4個健康生活習慣 防癌兼抗疫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為第5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鼓勵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戒菸檳酒、減少過燙食物及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降低風險,如有不適症狀,例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菸檳酒 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進而產生病變;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且以男性居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長期食用高溫或太燙、醃燻燒烤、醃漬、加工肉類等食物,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菸、酒、檳對食道癌之終身風險,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0、2.29、2.62倍。健康動動身 防癌兼抗疫食道癌目前並沒有實證有效之篩檢工具,王英偉提醒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癌症,也能增強自身免疫力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達到防癌又防疫的效果,一舉兩得好處多。4個健康的生活習慣:1. 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2. 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3. 戒菸、酒、檳榔。4. 保持口腔清潔習慣。小提醒:如有不適症狀,例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5-01 養生.營養食譜
地瓜只能做成做甜點?5道養生料理 鹹甜都好吃
大家一定都吃過地瓜,不論煮地瓜湯、烤地瓜球…,都能吃出地瓜香甜鬆軟的美味,不過地瓜料理雖然簡單,但做得好吃也不簡單,注意一些小撇步,你也可以煮出好吃的地瓜料理喔!冷冷的冬天裡,只要看到烤地瓜的攤子,心底便油然而生一股暖意,但地瓜只能蒸烤、煮湯嗎?其實貌不驚人的地瓜,料理方式卻是千變萬化呢!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做甜點,還能入菜喔!《南瓜同煮,地瓜湯更香甜》地瓜營養滿分,是目前最夯的養生食材,不僅瓜肉富含膳食纖維、醣類及多種維生素,連瓜皮也有抗氧化成分,無論烤的、蒸的、煮的,連皮一起吃,營養價值更高喔! 覺得地瓜湯太單調,就加進南瓜一起煮吧!南瓜的香、地瓜的甜,加上幾片薑,食材原味呈現,冷熱都好吃;南瓜洗淨去籽、切成大塊,地瓜去皮、切滾刀狀,薑切片,全部放入湯鍋煮15分鐘,加入砂糖攪拌、灑些枸杞即可。《甘薯土雞湯,電鍋也能煮》地瓜入菜別有風味,咬勁十足的土雞肉與鬆軟甜美的黃金甘薯,激盪出美味又健康的湯頭;將地瓜、土雞肉切塊,老薑切片,與枸杞、紅棗、當歸一起放入湯鍋中,煮至雞肉熟透就可以吃了,直接用電鍋燉煮更方便。《地瓜蒸生蠔,色香味俱全》生蠔除了生吃、燒烤外,還能變出什麼料理?蠔殼打開洗淨,地瓜切丁汆燙後,與蒜茸、豆鼓、蔥花鋪在生蠔上,加點鹽、米酒,以大火蒸煮5~7分鐘,不論視覺或味蕾都是享受!《低卡地瓜塔,甜蜜香酥》地瓜味道香甜,做甜點最適合,不但低卡,還有豐富的纖維質;椰子油與楓糖漿拌勻,篩入低筋麵粉、燕麥片、麩皮粉拌勻、撖成長方形,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放入烤箱烤15分鐘,取出冷卻後切條,地瓜煮熟壓成泥,加入楓糖漿、低脂牛奶及椰子油拌勻,過篩後填入擠花袋,擠在熟塔皮上,撒上黑芝麻後移至烤箱烤12分鐘即可,大家趕快試試吧!《用烤箱做地瓜球更健康》地瓜球也是大家愛吃的甜點,不過市面賣的多是油炸,其實用烤箱就可以搞定,不但更養生,自己做的更安心。地瓜洗淨去皮、切塊蒸熟,冷卻後過篩壓成泥,與奶油、砂糖、玉米粉拌勻,地瓜糰分成小球包入紅豆餡後,再放入烤箱烤10分鐘就可以吃了。(本文授權轉載自台灣好食材)
-
2020-04-22 醫療.皮膚
蕁麻疹來得也去得快!發病期注意這8點即可控制
皮膚突然起疹子,癢得受不了,一下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又換別的地方癢,這種像風一樣多變的皮膚疾病,就是俗稱「風疹塊」的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和改善?而在發病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呢? 亞東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塊」、「起清膜」,會忽然出現,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發作部位像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塊,形狀和發生部位都不固定,通常同一部位24小時內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任何痕跡,但是其他部位又出現新的病灶,而且奇癢無比,嚴重時甚至合併黏膜水腫,包括眼睛、嘴唇、咽喉都會水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蕁麻疹。 蕁麻疹分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週)屬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常是因為體質過敏者,體內有外來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而引起。 慢性蕁麻疹當中有6成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比較難找出原因;另外,屬於「誘發型蕁麻疹」,包括物理性蕁麻疹,如皮膚劃紋症、延遲型壓力性蕁麻疹、震動型蕁麻疹、冷蕁麻疹、熱蕁麻疹、運動引發型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膽鹼型蕁麻疹、接觸性蕁麻疹、水因性蕁麻疹等;醫師可從問診中找出一部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急性蕁麻疹的病人,應避免接觸過敏原,症狀輕微者須多喝水休息幾天,通常會自行緩解,嚴重一點會使用抗組織胺,若症狀很嚴重,或是引起血管水腫,會短期使用類固醇。 發作期病人要多喝水將過敏原代謝出去,癢的時候可以冰敷,避免用手抓患處,以免造成傷口而引起感染或留疤,通常幾天後會痊癒。為預防再發,病人要注意避免再接觸引起過敏的食物或物質。 至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最重要是找出原因並遠離,由於不容易找出確切因素,很多病人即便回想,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引起蕁麻疹,或是就算知道工作壓力是主因,也不一定能因此辭職,所以,治療上比較麻煩,治療時間會比較久。 主要使用抗組織胺予以控制,在規律用藥情況下,建議持續半年到一年,甚至兩年,可獲得緩解,目前多用口服藥治療,若口服藥療效不好的,也有外用針劑,可使患者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面對奇癢無比的蕁麻疹發病期,朱宮瑤提醒8點注意事項: 1、耐心用藥,勿自行停藥。2、若與壓力有關,建議調整作息,放鬆心情,必要時請身心科醫師協助。3、少數與自體免疫疾病或慢性感染有關的蕁麻疹,需要驗血或檢查加以確定。4、急性蕁麻疹與過敏有關,對於造成過敏的食物和物品應先避免。5、食品添加物也可能與蕁麻疹相關,建議發病期盡量以清淡、天然飲食為原則。6、提升免疫力的中藥應先暫停,以免提升免疫力而較難控制。7、如果因喝酒引起酒疹,應暫時避免飲酒。8、少吃油炸、燒烤、辛辣等比較容易刺激身體黏膜造成反應的食物。 延伸閱讀: 過敏讓眼睛發癢卻不能揉? 別忍了!2動作也能緩解 香港腳傳染性高! 日常3習慣不改掉黴菌馬上盯上你
-
2020-04-18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會引口臭! 拚命刷牙不夠,還要做到4習慣
你也有便秘、放臭屁的困擾嗎?一名林姓女子,平常需喝優酪乳才容易解便,近期感到腹部悶脹竟然排出硬便伴鮮血,原以為是生理期,沒想到並不是,因為從這日開始,往後排便都伴有鮮血,因此開始疑懷自己有痔瘡,加上舌頭紅腫、長口瘡,同事還提醒她留意口中異味,至醫院求診後,才終於解決秘、口臭等困擾。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中醫認為便血多屬胃中積熱或濕熱蘊結,一般因過食辛辣食物,導致熱積於胃,積熱上擾,會使口腔有口苦或口臭,若積熱向下則會影響腸胃消化吸收,嚴重者損傷腸胃的血管,血液隨大便而出而為便血,或是過度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導致消化功能失常,濕熱結於腸道,而導致便血。常見症狀有:便血鮮紅、大便黏膩或解便不淨、腹部悶脹、口乾苦、自覺身體濕熱沉重、舌苔黃厚膩等,在治療上以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以及利化濕濁為原則。而痔瘡好發於中年男性,以45歲至65歲比例最高,目前認為是肛門周圍的結締組織、小血管以及平滑肌等纖維因為排便不易,解便時不斷反覆摩擦,牽扯周圍的襯墊所造成,常見的症狀有大便時間變長且較不易解出、解便時伴有鮮紅色的點滴狀出血、肛門口搔癢疼痛、肛門口自覺或有異物下墜感。另外,體重過重、平時沒有運動習慣、長時間久站久坐、懷孕婦女也是痔瘡的好發族群。不過,賴博政指出,若解便看到的血是暗紅色,並且排便習慣有改變、體重急遽下降,則建議儘速就醫做進一步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做切片檢查來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但一般來說,並不需要因為一兩次的血便而擔心罹患大腸癌。 賴博政提供「加加減減4招」,趕走長期便秘、口臭,還能預防痔瘡: 1、「增加」膳食纖維與飲水量多食用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的蔬果,如蘋果、芭樂、水梨、柳丁、橘子、香吉士。空心菜、地瓜葉、菠菜、韭菜、青椒、花椰菜、芹菜、筊白筍、芥蘭等,及補充適當的飲水量,能幫助通便潤腸,並進而改善口臭。 2、「增加」運動機會增加適量的運動量,尤其是活動下肢,增加骨盆腔血液循環。若是因工作而長時間久站或久坐者,可每半小時伸展一次,透過控制體重也可以降低痔瘡發生。 3、「減少」忍便的習慣有便意時強忍會造成便秘更嚴重,因為忍便而便秘的主要原因,就是糞便中的水分持續被大腸吸收,導致糞便變的乾硬,因此當下次便意來時,解便就更加困難。而在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摩可幫助排便,也可用清水沖洗和溫水坐浴的方式增加血液循環並避免因痔瘡產生的疼痛,不過,若能慢慢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習慣會更好。 4、「減少」油炸辛辣飲食減少食用或盡量不食用含有辣椒、胡椒鹽、蔥、洋蔥、薑、米酒、大蒜調味的食物,及燒烤煙燻炸物、麻辣鍋、咖啡、酒等,而改以汆燙、水煮食物取代,能改善腸胃積熱、排便便秘的困難。延伸閱讀: 嘴破不一定是火氣大 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天天刷牙還是有口臭? 日常6原因都會造成你口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