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2 名人.張金堅
搜尋
溝通
共找到
2377
筆 文章
-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她喪子差點壓力過大心碎致死 心碎症候群背後藏「身心議題」
「心碎」真的可能致死。一名50多歲女子,正經歷喪子之痛,天天以淚洗面,某晚突然胸悶暈厥送醫,女子心肌酵素上升,急診判定「心肌梗塞」,送進導管室治療,放置導管後,竟發現冠狀動脈並未堵塞,左心室卻呈現章魚壺狀,結果為罕見的「心碎症候群」,經投藥治療後,所幸救回一命。心碎症候群、心肌梗塞症狀難辨別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患者多數因情緒壓力引起,九成患者為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的女性,最容易引起心碎症候群,學界推測與女性荷爾蒙缺失有關。除了該族群以外,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有抽菸、酗酒等習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的表現方式與心肌梗塞相似,初期會感覺到胸悶不適,有時伴隨「劇烈疼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送到急診時,醫療人員難以透過症狀辨別是心碎症候群還是心肌梗塞,甚至連心電圖、檢測心肌酵素,兩者表現都完全一致,僅能透過導管手術釐清心臟冠狀動脈釐清,是梗塞還是心碎症候群。劉力瑋表示,當被判定是心碎症候群時,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改善症狀,並且投以心臟衰竭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鹽皮質類固醇、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心臟功能約能在一周至八周左右開始好轉。心碎症候群與心肌梗塞一樣都具有危險,據研究,心碎症候群是患者處於嚴重高壓時,腦內邊緣系統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壓快速升高,讓左心室變大,且會呈現如日本傳統捕捉章魚的「章魚壺」形狀,因此,心碎症候群還有另一個名稱為「章魚壺心肌症」。呈現章魚壺的狀態下,心尖收縮能力變差,血液難以被運送到全身,患者有機率會休克,有些則會誘發致死風險極高的肺水腫、心衰竭、心律不整等。據統計,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約有1%到3%的機率死亡。正經歷重大創傷 增心碎症候群發生率劉力瑋表示,蠻多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發病時,正經歷生命中,重大的創傷,如喪親、失婚、失戀等。患者多數藏有「身心」課題,若遇到心碎症候群的患者,也會同身心科醫師,透過長時間的心理調適,才有助於預防心碎症候群再次發生。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劉育嘉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時常疏忽情緒,累積許久就會成為壓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被診斷具有身心問題,醫師會嘗試協助患者逐步與情緒共處,先理解再排解。第一步建議,讓自己認識情緒,學習觀察以及了解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會產生各類不同的情緒;第二步是不要排斥負面情緒,生氣、難過、悲傷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重要的情緒,背後都代表著身體反應的訊息,情緒沒有對錯,迎接情緒需要花時間練習。第三步則是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背後代表的原因後,開始慢慢表達情緒,學習去描述,不只幫助自己了解當下的狀況,也能讓身旁的人可以理解自己,讓溝通更有效率;第四步是調節情緒,當得知自己會受情緒影響,可透過練習幫助自己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劉育嘉表示,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很難,特別是踏出的第一步是最難的,不過當患者有意識要面對情緒,就已經做到「自我察覺」,也就是踏出第一步,如果已經進入第一步,再往下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卡關,建議可以尋求醫療或是心理諮商的協助,由專業人士的帶領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劉育嘉表示,情緒是一座大山,這個山是讓人生豐富的資源,只要妥善認識,能大幅降低壓力對於人類的傷害,也能避免心碎症候群等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率。劉育嘉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成大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創傷後壓力疾患、失智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病劉力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南市立醫院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台大醫院心臟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住院醫師專長: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末梢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狀動脈旋磨術、頸動脈支架術
-
2024-03-22 養生.人生智慧
什麼時候開始會擔心父母離開你?「無預警離開最痛心」做好6件事不留遺憾,你做到幾項?
你是否曾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考過,父母什麼時候會離你而去?小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父母陪伴我們慢慢長大;當我們長大後,忙碌於成家立業,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老了好幾歲!而你的爸爸媽媽也隨著時間漸漸年華老去,一天天更靠近著死亡邊緣!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詢問「什麼時候開始會擔心父母離開你?」,引起廣大網友廣大迴響。針對元氣網的提問「什麼時候開始會擔心父母離開你?」,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自己的想法。「父母年老後就會擔心了,有父母在才有依靠,所以要多珍惜」、「45歲之後感覺時間過得好快,孩子長得好快,父母老得好快」、「每次從娘家離開的時候」、「從知道爸媽有年紀跟身體不好的時候就開始擔心了!」、「當我也漸漸變老了的時候……」、「意識知道他們漸漸變老時,尤其畢業後離開家工作最為強烈,至到現在無時無刻都在擔心」、「他們已經離開了,當時會覺得可能是他們很常說『想你』的時候」、「每次回家跟爸媽相處時」、「懂事以來就會這樣想」、「隨著年紀增長就會越擔心,希望他們永遠可以陪伴我們」、「接觸到生離死別後」、「從小開始⋯人生必經之路」、「無時無刻都這樣覺得」、「離開家之後~尤其聽到其中哪一位生病。幾乎每天想到都會哭」、「當自己的爸媽無預警的離開這才是最痛心的!永遠忘不了當天還在跟爸爸通電話晚上就接到媽媽的電話!短短半小時....就在也見不到了🥹」、「自己年紀過40後尤其是父母又有生病時,真的會很不捨,雖然做好準備,但真的還是會很難接受這一天到來」、「病重的時候… 只祈求病痛不要太折磨他」。也有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感悟。「近幾年特別有感,只能多陪伴,不讓自己遺憾」、「沒擔心父母離開,只要他們在世時,多陪伴照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她,不留遺憾就好,因為所有人都必走這條路。」、「生重病的時候,但如果醫生建議放棄時,可簽下放棄急救書。」、「人生就像一場旅程,隨時都可能下車,只能活在當下」、「唉...家人在生前最好多拍些生活照或錄影,這樣之後才能回憶家人的聲音,還有多把自己有相關的照片給家人,因為在要往生的時候家人也會惦記著你帶著你的容貌而離開。在家人70歲之後就要往之後的路做打算了,8x~9x歲的身子變化很快。今天好好的明天健康可能突然就惡化了!所以往後的遺囑後世滿重要的」、「擔心長輩會離開你,就多找時間回家去陪陪父母。現在說没時間的,將來都肯定會後悔!年紀長的父母,能見一次就少一次,撥空找時間回家看看!」。與父母相處做好6件事,你做到幾項?趁父母還健康還在世的時候,多陪陪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不要等「以後」人不在了,才後悔萬分,已於事無補。6件事趁父母還健在世時請好好做:1.耐心傾聽和溝通:與父母進行深入的交流,傾聽他們的想法、經歷、需求和感受,不要急著打斷或者厭煩,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尊重。2.多花時間陪伴:抽出時間與父母一起度過,不管是簡單的家庭聚餐、散步,還是一起外出旅行,都能增進彼此的情感紐帶。3.常常表達愛意:隨時向父母表達你的愛意和感激之情,讓他們知道你是多麼珍惜他們的存在。4.用心照顧與關懷:細心關心父母的生活需求,包括健康、飲食、休閒娛樂等方面,盡可能地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和支持。5.完成心願與夢想:幫助父母實現他們的願望和夢想,無論是旅行、學習還是其他領域的追求,都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心和尊重。6.提前做好準備:考慮到父母年齡的增長,提前規劃好未來的照顧安排和遺產分配等事宜,讓父母在晚年能夠安心、舒適地生活。以上方法不僅能夠讓你與父母的關係更加緊密,也能讓你在未來不會後悔未能好好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趁父母還在家裡時,多陪陪他們聊聊天、吃吃飯、一起出去玩,跟父母享受天倫之樂。想為父母做的事情趁早先做,不要所有事情都等以後再說,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請珍惜當下!什麼時候開始會擔心父母離開你呢?快放下手邊的事情給父母一個親吻跟擁抱吧!延伸閱讀:.帶著爸媽去旅行,一同創造珍貴回憶!旅遊專家傳授「帶長輩出國旅行6攻略」.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
2024-03-22 活動.精彩回顧
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
講座資訊◆時間:2024年4月20日(六)上午10:00-12:10(9:30開始報到)◇地點:萬華老人服務中心教室1◆報名對象對失智症音樂照顧、應用音樂創作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失智症病友的家屬;失智照護領域提供服務之工作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長照個管師、照顧服務員等。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根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以下簡稱「失智旅人」)的粉專統計,民眾提出的問題中,家庭照顧問題占了近50%。在聯合報失智資源使用大調查中,則發現失智照顧的模式有71%是在家照顧。為了讓失智者跟照護者相伴失智症的過程中,可以用對方法,順利照顧、好好生活,因此,失智旅人打造以「失智 好好生活」為核心主軸的Podcast節目和系列講座,透過囊括失智照護眾多面向的主題―好好飲食、好好友善、好好照護、好好預防、好好守護、好好治療,幫助台灣社會和失智症家庭尋找解方,透過不同的模式取徑,期待讓更多的民眾可以參與、近用。其中,「失智 好好生活」系列講座中,將先由揭開序幕。運用存在你我生活中的音樂做非藥物照護,一步步朝向「失智 好好生活」邁進。「樂來樂靠近—失智症音樂療癒」講座介紹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難忘的旋律曲調,失智者即使忘記如何說出「雨傘」這個詞,卻可以大聲唱出「一支小雨傘」;即使不知道該怎麼撥打電話,卻可以用鼓敲出屬於自己的節奏;甚至可能因為失智的關係,認不得自己是誰,也認不得最愛的家人,但聽到自己最愛的音樂後,又記起那個喜愛音樂的自己,跟著家人一同手舞足蹈。這些真實發生的場景,不禁讓人讚嘆音樂的力量無遠弗屆,對於失智者或照顧者,都是有一項最好用的非藥物照護工具。音樂治療不僅僅是播放音樂或唱唱卡啦ok,達到放鬆或娛樂效果而已,它是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巧妙選擇並應用對於失智者有益處的音樂,設計出唱歌、聽音樂、或使用樂器等各式音樂活動來達到不同治療目標;不僅幫助失智者身心靈健康,還能延緩認知退化。其實,科學研究也已經證實,音樂能活化失智者的大腦,延緩失智症惡化、穩定情緒。對照護者來說,學會把音樂活動作為溝通媒介,也是跟失智者建立美好互動、重新連結的機會。所以,透過學習失智症音樂療癒,讓我們都能「樂來樂靠近―音樂來了,快樂也靠近了」吧!講師介紹董懿萱 音樂治療師 現職: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音樂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學歷: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音樂治療與諮商研究所畢業經歷:曾任國立新加坡中央醫院職能治療師、美國 Girard 精神專科醫院實習音樂治療師。訓練、證照:具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專業會員資格、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合格執照、職能治療師證照、長照專業人員證照。專長:●心理動力取向音樂治療●長照職能治療●失智症●身心障礙性健康議題●精神疾病復健
-
2024-03-20 養生.人生智慧
股神巴菲特成功的秘訣:掌握事情優先次序 對多數事說「不」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企業家與投資者之一,而他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能掌握事情優先次序,明智地善用時間。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報導稱,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想充分利用它,就必須向那些對個人或職涯發展沒有直接益處的人與機會說「不」。巴菲特指出,成功者與真正成功者的區別在於,真正的成功者幾乎對所有事情都說「不」。說「不」是終結忙碌的終極方法,也是巴菲特成功的秘訣。這代表巴菲特排除了所有非必要的事,而這些事通常是公司執行長職責所在;他不與分析師交談、很少與媒體對話,不參加業內活動,也不出席多數內部會議,這讓他能專注於可帶來最大效益的事。風險投資基金Craft Ventures合夥人羅森布拉特(Bryan Rosenblatt)表示,時間是最珍貴的資產,未經深思而浪費時間,代價不菲。他盡量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但也會留些時間給現在或許不是優先事項、但未來可能攸關重要的會議。說「不」是一項必要的技巧,而說明拒絕的理由是個婉轉表達「不 」的好方法。解釋所做的決定,無論是指出該件事不屬於當下優先事項,或強調須專注於適當的工作範圍,亦或表達目前需要休息,都能讓對方瞭解你思考的過程。諮商師格雷(Jennifer Gray)建議,只在必要時提供簡短的說明,不要過度解釋。保持同理心,但要堅定;可以提出與自己想法、目標一致的替代方案。格雷表示,提出替代方案,而非直接拒絕,代表願意提供幫助與合作。實際上,在說「不 」的時候給予解釋,不僅能促進理解,還能加強溝通,維持積極的人際關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20 失智.非藥物治療
音樂治療可延緩失智者病情和照顧品質 提高失智者幸福感5方式
國內失智症患者高達30多萬人,隨著大腦功能逐步退化,常出現肢體力量衰退、意識混亂等,讓家屬照顧力不從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為照顧失智者,基金會近年積極推廣音樂照顧模式,幫助失智者促進自我表達與認知功能,同時緩解憂鬱、焦慮,改善精神行為症狀及日常生活照顧的配合度,增加失智者整體照顧品質。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藝術作為促進健康與幸福的全面性報告」指出,不論是失智者或照顧家屬,藉由參與音樂活動能對身心產生正面效益,有效減少醫療成本,達到疾病預防目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舉辦「樂來樂靠近—音樂照顧培訓方案家屬交流會活動」,參加音樂培訓課程的失智者家屬彭文瑤說,幾年前開始,爸爸罹患失智症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嚴重幻聽、幻覺,參與課程是希望爸爸有多一點活動,但因爸爸重聽嚴重,家人一直習慣用紙筆溝通,不覺得爸爸可以享受音樂,「感覺那是奢侈、遙不可及的」。然而,參加音樂培訓課程後,彭文瑤發現,爸爸可以透過耳機聽到喜歡的音樂,並會隨著哼歌,有一段和爸爸一起分享音樂的時光,音樂活動也讓爸爸心情愉快。★增加失智者幸福感輔仁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音樂治療師林歆敏說,研究團隊讓失智症照顧者接受12周的音樂照顧培訓,再由照顧者在家中帶領失智者進行音樂活動,相較沒有進行音樂治療的對照組,發現接受音樂治療的實驗組在正向照顧經驗獲得顯著改善,幸福量表也呈正向變化,顯示增加幸褔感有明確成效。失智者認知、肢體活動不斷退化,照顧者常感到無計可施,進而懷疑及貶低自己,引發心理壓力。林歆敏指出,音樂治療可以透過敲打樂器、聽音樂、陪唱,或是隨著音樂節拍活動身體,增加照顧者與失智者互動,體驗彼此開心的事情,以促進正向照顧品質,增加照顧者的自我認同、成就感,並延緩失智者的退化速度。★年輕時的歌易共鳴研究發現,失智者對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特別有感,應該是這時的音樂伴隨著人生求學、出社會等階段,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音樂彷彿是照顧者與失智者關係間的潤滑劑。」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音樂治療師董懿萱說,失智症音樂照顧培訓工作坊包括4次課程,教導家屬採用音樂聆聽、音樂律動、歌唱、樂器彈奏、即性創作等,並針對每個家庭進行2次個別訪視,提供個別化建議,介入後約6成家屬在正向照顧經驗及自覺與失智者關係品質,均有所改善。林歆敏說,照顧者在家與失智者進行音樂治療、互動時,可以利用5種不同的方式。★音樂治療5方式1.讓失智者用耳機聽音樂,選擇失智者年輕時20至35歲所接觸的音樂、歌曲,失智者會特別有感,可以喚起失智者共鳴。2.讓失智者聽不同節奏感的音樂,並隨著打節拍、活動肢體、跳舞,如快節奏的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快,而慢節奏的輕音樂,身體擺動就會比較慢,促進失智者與照顧者間的互動。3.照顧者也可以隨著音樂節拍不同,以快或慢的方式幫失智者按摩、搥背。4.失智者聽音樂、聽歌時,照顧者可以和失智者一起哼歌、陪唱、接歌,或一起敲打樂器。5.如果住家環境不適合敲打樂器,可以帶失智者到住家的中庭或附近公園敲打,讓失智者可以接受不同的刺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夫妻離婚可以跟對方要求一半財產,怎麼分?專家教4步驟保全自己的資產
小真是內勤職員,結婚10多年了,婚後買了一間房子。後來老公跟朋友合開公司,新公司創業維艱,又遇到新冠疫情,到目前都還沒轉虧為盈。於是小真陸續把結婚時父母送的200萬嫁妝,自己婚前工作累積的存款100萬,甚至婚後父母陸續贈與的現金拿出來,幫忙支應家中所需,以及先生公司的資金需求。小真認為夫妻是一體的,只要是家人需要,能幫就幫。可是最近小真發現老公舉止怪異,經過追查後,發現老公在外面有來往親密的紅粉知己。得知這個狀況,小真跟老公大吵一架,最後覺得維持這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一點意義也沒有,下定決心要離婚,兩人各自生活比較自在。但問題來了:當初買房子是登記在老公名下,開公司後房子又拿去做二胎抵押貸款,小真身上沒剩多少存款了。這到底該怎麼辦?於是小真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她憂慮地向顧問詢問:「聽說夫妻離婚的時候,可以跟另一半要求一半的財產,是不是真的?我可不可以跟老公要求房子一半的價值?另外爸媽送給我的現金和嫁妝,還有婚前自己的存款,我可以跟老公要回來嗎?」夫妻財產制分兩種:約定財產與法定財產,兩個有什麼不同?依據民法規定,夫妻可以在結婚前後,選擇以契約約定為「「約定財產制」」,或「法定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所以夫妻結婚前後,若沒有到法院辦理「約定財產制」,就是適用「法定財產制」。一般人在濃情密意談論婚嫁時,總會覺得:已經要成為夫妻了,談錢太傷感情,所以結婚後不會到法院申請「約定財產制」,因此絕大多數的人結婚後都是適用「法定財產制」。在「法定財產制」中,雙方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但是,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推定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為夫或妻所有之財產,推定為夫妻共有。至於雙方的婚前財產,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生之孳息,視為婚後財產,且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簡單來說,婚姻中雙方資產所產生的獲利,包括投資所得、股息等,都是屬於婚後財產;如果兩人各自有債務的話,需要各自負責。夫妻的婚後財產在「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就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二、慰撫金。這個部分的分配,就是大家所說的夫妻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離婚可以跟對方要求一半財產,怎麼分?以小真的例子而言,小真跟老公離婚時,兩人要將當時名下的財產各自扣除掉以下的財產後,剩下的財產再看誰比較多,財產多的人要分一半給另一人:1.婚後負債2.婚前財產3.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我們模擬小真與老公的資產明細列表如下:註:小真嫁妝200萬,婚前存款100萬,婚後父母贈與250萬,已經花完了,目前小真名下已無這些資產。因為小真婚後財產比老公多30萬,所以離婚時小真要分給老公15萬,而且房子還是老公名下所有,小真無法要求房屋一半的產權 。至於小真當初的嫁妝,婚前的存款,與婚後父母陸續贈與的現金可不可以跟老公要回來呢?關鍵在小真如何證明婚後花的錢當中哪些是她的嫁妝?哪些錢是她的婚前存款或父母贈與?如果所有的現金都是存在同一個銀行帳戶,帳戶內的錢進進出出,就很難區分出現在帳戶內的餘額是否為婚前財產?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就推定為婚後財產,所以小真帳戶內的50萬都會被推定為婚後財產。而且因為無法證明婚前財產及無償取得財產是否贈與老公或自己花掉?所以也很難向老公請求返還。避免沖「婚」頭,4步驟保全自己的資產若小真當初有做保全措施,那在小真離婚時她可以主張的權益就會不同。小真針對她的婚前財產可以有哪一些保全措施呢?1.現金存款部分:婚前存款可以選擇專戶存放,婚後的現金存款選擇放在不同的銀行帳戶,兩個帳戶不做互相的流通,婚後所需的花費一律由婚後開立的帳戶作進出。2.投資部分:婚前投資若有贖回,現金全額轉入婚前的專戶,之後若需轉作其他投資時,只動用專戶中的現金,要跟婚後的現金完全分隔開來,婚後的現金若要投資就放不同的標的或帳戶。3.無償取得的財產:若父母贈與現金,一律匯入婚前專戶。4.支出部分:婚後支出一律從婚後專戶提領,假設需動用到婚前存款,若想保護自己的權益,可以請另一半寫下借據,再從婚前專戶中轉帳到另一半名下帳戶,這樣日後可以主張債權。若小真有做這些保全措施,那麼離婚時可以主張的差額分配請求權及權益會有所變動:註:小真嫁妝200萬,婚前存款100萬,婚後父母贈與250萬,共550萬,支出當時有取得老公的借據證明因民法第 1023 條規定: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所以小真離婚時不需幫老公負擔債務。雙方婚後財產皆無淨值,所以小真無差額分配可以請求。但是小真擁有500萬的婚前財產債權,可以向老公請求現金還款,或以名下所有的房屋產權分割還款(不過這棟房子上還有一般抵押貸款及二胎貸款,小真要慎重考慮)。面對夫妻財產理性溝通,避免佳偶變怨偶婚後夫妻關係和睦,家中需要用錢時,大多數人都是誰有能力有存款,就拿錢出來處理事情,此時並不會區分這筆支出會不會動用到婚前財產或無償取得的財產。但若日後真走上離婚一途,就會落得無法證明哪些是婚前財產,所有的財產都會當作是婚後財產來計算差額分配請求權的計算。國人不太習慣親兄弟明算帳,礙於情感不好意思把錢的事情講得太白,會覺得太過市儈,但是往往到事情發生後,覺得自己權益受損,甚至被對方欺騙而心有不甘,不過若事前沒有預先做保護措施,當結果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連法律都沒辦法保護自己時,就已經為時已晚。其實,講到錢、講到法律規定,或許會傷感情。但是人生如果一切只講感情,不講道理,恐怕只會落得「剪不斷理還亂」,最後無理的一方理直氣壯,吃虧的一方申訴無門。所以,在面對財務時,建議大家應理智而行。若結婚前能彼此充分溝通,了解對方的金錢觀,選擇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夫妻財產制,對日後財產的支配方式也取得共識,這樣對未來維持和諧的婚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作者:陳瑀莘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8 失智.大腦健康
耳悶、耳鳴是聽力下降前兆 輕忽聽損恐致大腦退化失智
「電視怎麼開那麼大聲,講話噪音愈來愈大,開始重聽、耳背了嗎?」過了50歲之後,人的聽力會逐漸衰退,常不自覺把音響開得比較大聲,與人交談可能會有些吃力。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表示,聽力障礙是一種複雜的多因素疾病,如果不及早預防延緩,除了影響人際關係,還增加失智風險。中度聽損就會增加3至5倍失智症風險胡皓淳指出,聽力是非常重要的刺激來源,保持學習、社交,並促進認知功能。一旦聽力受損,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恐致大腦退化。研究顯示,若是中度聽損,會增加3至5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胡皓淳說,聽力退化難以自我察覺,通常是身邊親友發現溝通上有問題,才會帶去就醫進一步檢查。民眾可以留意耳悶、耳鳴症狀,若出現彷彿隔著水或紗的悶聲感,以及像鈴聲、嗡鳴的惱人聲響,小心是聽力下降的前兆。除了年齡因素,家族遺傳、基因變異、神經退化等,都是漸進性聽損的原因,胡皓淳指出,耳朵發炎也會對聽力造成影響,例如中耳炎,但可以配合醫師用藥,恢復正常生理功能。聽力受損是經年累月的漸進過程,當檢查測驗的分貝數在25至40左右,屬於輕度聽損,若是超過40分貝的中度聽損程度,建議戴助聽器改善生活品質。戴助聽器可延緩聽力退化長輩常礙於「自尊心」,不願意配戴助聽器,甚至拒絕社交活動,胡皓淳強調,及早配戴助聽器能延緩聽力退化,降低憂鬱壓抑的感覺。除了機器輔助,補充維生素B12可促進末梢神經代謝,攝取優質蛋白質多吃魚肉蛋奶及內臟,幫助組織修復、聽力調節。挖耳朵易感染、影響聽力如何避免耳朵發炎機率?胡皓淳提醒,「挖耳朵」容易引起外耳道皮膚受傷,尤其許多人洗完澡或耳朵碰水後,習慣拿棉花棒掏耳垢,但外耳道的耳垢含有酵素、油脂,具有保護作用,免於灰塵、細菌、異物進入耳膜,並不需要過度清潔,棉花棒反而會將耳垢推到更裡面,引發感染導致聽力喪失。若有耳垢堆積問題,建議找耳鼻喉專科門診協助,不要隨便亂挖。聽力下降警訊1 聽不清楚旁人說話內容,講話不自覺愈來愈大聲2 在較吵雜的環境中,辨識聲音的能力下降3 聽不到氣音、倒車雷達、燒水汽笛聲等高頻聲音保護聽力方法1 盡量少用耳機,如果需要使用,控制時間及音量2 不要去太吵的地方,參加廟會時要避開鞭炮施放3 不必刻意清理耳垢,有阻塞問題應看耳鼻喉科4 定期檢查聽力,遵醫囑配戴助聽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老人生病時應如何尋找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相關文章: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相關文章: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 85歲的我受邀加入討論:「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的醫師是怎麼樣的醫師?」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無可避免。只能求少生病,不要生重病。一旦生病,如果用常用的「老方法」無效,那就該找醫師幫忙了。要找那一位醫師呢?當然要先找你熟悉的醫師,如果你沒有熟悉的醫師,我要恭喜你:「多麽幸運啊,你這麽一大把年紀居然沒有常打擾的醫師或醫生!」如果沒有熟悉的醫師,就找你家附近的開業醫師吧。如果開業醫師,解決不了你的病痛,那就要到附近的醫院了。可以先從地區醫院看起,不行了再往區域醫院走,再不行,只好找更大的醫院,就是一般所謂的醫學中心了。醫院越大越擁擠,也越貴。要找那家醫院,那位醫師,可請前面的開業醫師推薦,並寫介紹信,把你的問題做個扼要的敘述,並把重要的資料,如已做的電腦斷層(CT)或磁振攝影(MRI)等附上。要找那類的醫師呢?當然先找你可能的疾病的專科醫師。最好不要找一天看上百名病人的「名醫」,最好能夠找到一診只看二、三十名病人的醫師。後者比較有可能仔細的分析你的問題,找出適當的處理方法。我在美國進修時,醫師一診只看四名病人,當然更仔細了!你可能奇怪,看四人,如何維持醫師的生活?其實美國醫師看四名病人,收費比台灣醫師看四十人更貴!台灣健保這麽便宜,醫療品質又很高,台灣人真幸福啊!健保這麽便宜,是犧牲了醫師應得的報酬,所以醫師只好靠一診看上百人!病人也吃虧喔。如果找出的是比較嚴重的疾病,醫師告訴你有數種處理的方法可選擇,要你自己選擇。此時不妨請問醫師:「如果我是你的親人,你會建議何種選擇?」選好了要走的路,就請遵照醫師的指示,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病好了,恭喜!病好不了,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就是再找另外一位醫師或醫院請教。如果病好不了,或不幸走到絕路,最好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沒有痛苦的走完這一條路,最後能夠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或蒙主恩召,前往天家或天國!現在的安寧緩和醫療,很注重靈性照顧,培養專業的臨床宗教師,參與照顧病人。我所參加的佛教蓮花基金會,長年培植臨床佛教宗教師(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 CBC)提供專業的靈性照顧,讓病人在法師的引導下,更能安祥的走往西方淨土。在法師(CBC)剛加入安寧團隊時,當法師進入病房時,有可能受到病人或家屬的拒絕。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法師廣受歡迎。曾經我的一位鄰居九十高齡的老翁,在中午住進安寧病房,那個病房的法師剛好離開前往另一家醫院服務。家屬跑來找我,希望請回法師。我透過蓮花基金會執行長的努力,把法師請回到病房,給病人加持。最後病人回家,安祥往生,家屬非常感激。從拒絕到要求法師的介入,我們很欣慰的看到安寧照顧的進步!延伸閱讀:3/11 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3/13 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5 醫療.精神.身心
阿沁老婆「花花」自曝罹厭食症,暴瘦僅剩29公斤!病態審美觀...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嚴重恐致死
F.I.R.飛兒樂團前團員阿沁的老婆網紅「花花」李汶靜,非法持有大麻,家中被搜出大麻煙草和吸食器。3/13依毒品罪移送台北地檢署;據了解,李女在檢警應訊時坦承持有大麻,且犯後表示悔意,檢察官複訊後命李女無保請回。除了吸毒,花花之前也因罹患厭食症上媒體版面,她去年曾在臉書粉專曾透露自己於2023的後半年罹患厭食症,體重掉到只剩29公斤,BMI只有13.2,遠低於厭食症的標準15,為極重度厭食症。厭食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障礙,恐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嚴重恐導致死亡。何謂厭食症?在今日瘦身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漂亮、愛苗條、熱衷減肥的年輕女生,出於可能變胖的強烈恐懼,她們會嚴格執行節食計劃,克制自己想吃東西的任何渴望,甚至採取各種激烈手段,以加速食物的排泄,周而復始。患者多半還帶有抑鬱、社交疏離等心理問題,所以也有些是發生在年老喪偶、獨居的老人身上。厭食症是一種排斥飲食的精神疾患,屬心因性,可能是因為患者對自我形象的偏差認知,或心理上有某種重大的鬱結難消,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厭食,或深陷一種節食─狂吃─嘔吐和腹瀉的惡性循環,許多患者的體重極低,BMI值小於17.5,甚至低到10以下的極端值,使健康出問題,最終可能引起腸胃代謝全面失常,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者足以致死。厭食症2種類與常見症狀依照飲食行為的表現,厭食症又可細分為兩類:.節制型:一種是節制型患者利用過度節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體重。.掏空型:另一種則是暴食後掏空型,在大吃大喝之後,把吃進去的食物用催吐、吃瀉藥或利尿劑、浣腸劑等方式排除,與真正的暴食症不同的在於,此種厭食症的患者,在大吃大喝之際仍會留意卡路里的問題,且吃進去的量遠比暴食症患者少,而在掏空食物的行為上做得更徹底。約有半數以上的厭食症患者,都有大吃大喝後再催吐的病症。常見症狀有:體重驟降、拒食、暴食、嘔吐、反胃、腹脹、疲倦、便祕、全身無力、精神抑鬱、暈眩、喘氣、心律不整、畏寒、低溫、貧血、落髮。7類危險族群要當心1.年齡介於12至20歲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女男比例為十比一,過分在意身體形象、積極尋求同儕認同。2.因職業需求需要不斷維持纖瘦身材的人,不分男女,如演員、舞者、模特兒、或騎師、舉重、柔道、摔角選手等運動員,亦有較高的罹病率,而多數患者的社經地位又屬於中上階層。3.非常害怕變胖,經常想用各種方式減肥瘦身的人。4.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之下,情緒焦慮、憂鬱的人。5.個性上屬於固執與完美主義,對身體有較多負面評價與強迫行為的人。6.本身罹患特殊生理疾病如癌症患者,疾病造成的疼痛或因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易併發厭食症。7.藥物濫用者,多數毒品如安非他命或古柯鹼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造成食慾驟減,長期倚賴將引發厭食症。5件事預防厭食症造厭食症的原因主要出在心理因素。由於現代社會風氣對理想體態的界定,經常傳播「瘦就是美」的訊息,無形中將扭曲的審美觀根植眾人心中,為達到普世對理想體態的期許,許多過度減肥的心態就出現了。一開始或許還會覺得餓,但經過不斷的強迫自己忍耐,後來就漸漸習慣,失去對吃的渴望而成厭食症。這類型的抑制飲食者,其性格通常也屬完美主義,對自我要求相當嚴格,甚至將控制飲食視為自我紀律的表現,因此能夠採行極端的方式包括忍受挨餓、催吐、服用瀉藥等來達成目標。另外,長期處於特殊的環境,例如芭蕾舞演員、運動選手、模特兒等,因工作關係必須保持苗條,嚴格控制飲食,都可能促使厭食症的發生,而生活、家庭、課業或工作的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低落,也會使食慾減退,長期下來引發厭食症。建議做好5件事,預防厭食症的發生:1.培養愛自己的「自信美」,不要單從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我價值感。2.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接受並欣賞多元美,無論胖瘦,每種體態都有其獨特的地方。3.應以健康為前提而減肥,寧可多做運動、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來維持適當體重。4.減少情緒壓抑,多與身旁親近的人溝通,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傾聽對方心聲。5.適時舒緩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慎防因過度勞累引起腦部下視丘功能紊亂。在「瘦就是美」審美風氣盛行的社會中,厭食症可說是相當常見,尤其愛美、在意外表、熱衷減肥的年輕男女;元氣網建議愛美的民眾平日培養自信美,接受多元的美,不以外在標準衡量自我價值,應注重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極端節食或激烈減重方法,飲食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並搭配運動瘦身,才不會快速復胖。也要適時與親友溝通,審慎處理情緒壓力,有助於維持健康飲食和心理狀態,避免陷入厭食症的危險。延伸閱讀:.「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元氣網疾病百科-厭食症
-
2024-03-14 養生.家庭婚姻
「當初瞎了才跟你結婚!」盤點網友後悔結婚的8大理由,「6秘訣」助你維持婚姻幸福
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許多人結婚越久對另一半越不滿,甚至不懂為何當初會嫁給他/娶她?究竟婚姻是愛情的天堂還是墳墓?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以男性、女性的角度發文詢問網友對婚姻的看法,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回響。什麼事情會讓你後悔娶/嫁錯人?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不只女人怕,男人也怕娶錯了妻。究竟什麼樣的原因會讓你懷疑自己娶錯對象?來看看網友們的回覆。什麼事情會讓「女人」後悔嫁給現在的老公?「他跟我說會養我一輩子,結果我苦了半輩子」、「沒錢的時候」、「外面欠一堆債,沒房,平時沒有關心問侯」、「40歲以後就只剩下一張嘴」、「惱人討厭的公婆,堅持帶婆婆來家住」、「嫁進去發現他的媽跟家人比鬼還可怕!所以嫁人一定要先探聽是對的!」、「小小鳥(性器官大小)」、「換新工作,發現同事都很帥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護著老婆,每次都因為別人罵老婆,朋友永遠比老婆重要」、「生孩子的時候」、「沒擔當的男人,還是三寶(媽寶,哥寶,姊寶)」、「政治、信仰理念不同」、「10個女人結婚9個後悔!要不是有小孩早放生了!」、「摳阿頭,錢打24個結」、「不停的背叛,只想一輩子玩樂人生」、「夫妻看久就厭了」、「吵架的時候」、「什麼事會讓我們後悔結了婚」。什麼事情會讓「男人」後悔娶現在的老婆?「娶的第一天就後悔了」、「生小孩的時候」、「新公司的女同事一個比一個還漂亮的時候」、「妯娌間有問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好說」、「沒讓她過好日子...」、「讓你戴綠帽、狂花錢」、「婚後身材變太胖」、「嘮叨狂碎碎念」、「看著別人老婆從小女友變成大媽時」、「生小孩後胸部縮水」、「吵架的時候」。但很多男性網友怕留言後會引起家庭失和,紛紛回覆不想活了才會回答、你確定能在這裡發言?也有許多男/女網友表示不後悔結婚,分享維持婚姻關係的方法。「我們結婚已經24年了,感情越來越越好,越來越珍惜對方,不會後悔!當初很多人說我們八字不合,我說合不合不在與八字,而是想法生活理念,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不後悔..人生自有定數,遇到的都是來淬鍊妳的」、「沒有這樣想過….越久感情越好」、「相識自是有緣,夫妻相互尊重,把對方的優點記在心頭,對方的缺點忘掉,平安沒事,一輩子都幸褔」、「夫妻吵架是家常便飯,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結婚磨合,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和衝突,如果後悔想要離婚,就想想對方的優點和戀愛時的甜蜜,用正能量抵銷負能量,也可以兩個人在工作之餘,參加宗教活動和慈善團體,可以得到人生的啟示和看到不幸的人,珍惜當下的幸福!」。根據網友的回覆,整理男女網友後悔婚姻的原因如下:1.經濟問題:婚後發現經濟困難,丈夫無法兌現承諾養家,妻子沒有經濟獨立。或婚後生活品質下降,沒有實現婚姻中的期望和幸福感。2.婆媳問題:跟婆婆、妯娌間關係緊張,妨礙了婚姻的和諧。3.吵架頻繁:婚後夫妻吵架頻繁,導致關係緊張,無法和諧相處。4.外貌變化:擔心婚後伴侶變得不再吸引人,如妻子生育後身材變胖、老公禿頭大肚。5.預期落差:婚後發現生活不如預期,對婚姻產生厭倦感。6.理念不合:政治、信仰、價值觀等理念不同,導致夫妻關係不和諧。7.外界誘惑:在工作中或其他地方遇到比配偶更有魅力的人,誘發外遇或思想紛擾。8.第三者介入:婚後發現配偶對外有不正當關係,引發不信任和猜忌。維持婚姻幸福的6秘訣在進入婚姻後,對夫妻來說是新的生活跟挑戰。以下6個方法有助維持婚姻的穩定和幸福:1.溝通與理解: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是維持婚姻的重要基礎。夫妻應該開放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並且理解對方的觀點,以建立互相支持的關係。2.互相尊重:尊重是維持婚姻關係的關鍵。夫妻應該互相尊重對方的意見、價值觀和空間,避免指責、輕視或羞辱對方。3.共同目標:夫妻應該確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並共同努力實現這些目標。透過合作和支持彼此,可以增強夫妻之間的連結和信任。4.包容和寬容:在婚姻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磨擦和衝突。夫妻應該學會包容和寬容,接受彼此的不足和錯誤,並且懂得原諒和忍讓。5.共同成長:婚姻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夫妻應該共同成長、相互支持和鼓勵對方追求個人和共同的目標。透過持續學習和成長,可以增強夫妻之間的連結和親密度。6.保持浪漫和激情:儘管婚姻中會出現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壓力,但夫妻仍應該努力保持浪漫和激情。定期安排兩人時間、進行浪漫活動和表達愛意,可以增強夫妻之間的感情連結。看完以上網友分享了男女性後悔婚姻的多種原因,通常反映了婚姻中的問題和挑戰,包括經濟、家庭、價值觀和溝通等方面的挑戰。因此,建立良好的溝通、尊重和支持,以及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是維護婚姻穩定和幸福的關鍵。延伸閱讀:.女人結婚才有依靠?媽曝血淚史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婚姻是墳墓,離婚是重生,小三愛來盜墓?踏入婚姻前必「思考6問題」.無法忍受夫不願吃虧,妻訴請離婚!專家點出「讓婚姻走到絕路的10大地雷」
-
2024-03-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找醫師看我這個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本周已出文章: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到今年8月,我就退休滿20年。退休前,我生病時當然是找我服務的醫院的醫師看病。退休後,我換了跑道,不再從事臨床看病。我也決定若不是生什麼大病,就不去我原來服務的大醫院看病。原則上,找在家附近的診所就醫。我認為這樣做,不但給自己省時、方便,也可減少醫學中心大醫院看小病的負擔,可說是一舉兩得吧!我的過敏性鼻炎原本是由胸腔科的老同事好朋友照顧,退休後改看一位耳鼻喉科的開業醫師。這位耳鼻喉科醫師看病時,常常邊看病邊和病人幽默地聊幾句。我還蠻喜歡這個醫師。另一個糾纏我多年的毛病是我的右眼視網膜剝離手術後的後遺症。35年前我的右眼發生嚴重的視網膜剝離。因治療時發生併發症,前後又做了二次清除眼底血塊手術。術後我雖失去右眼視力,但調適得還不錯。可是術後27年出現放置在鞏膜上的扣環(buckle)因日積月累材質變化而變成許許多多的小碎片在右眼中到處亂闖,到了2020年的9月情況變得嚴重,右眼頻繁出血,並且一直不斷流眼屎。我與一位眼科醫師的親人商討,覺得我的右眼已經三十年沒視力功能,而裡面的異物碎片不但造成眼睛不舒服,還成為感染源,不如將右眼摘除。經請教眼整形醫師,認為以前是在局部麻醉下清除碎片,所以無法徹底清理。他建議先嘗試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清理,摘除眼球留待最後才考慮。於是2020年10月在全身麻醉下清除右眼裏面的碎片及以前手術時放置的其他異物。術後醫師跟我說應該已99.9%清乾淨,希望不會再出包。感謝上帝,術後至今一切情況良好。右眼因多次手術及長期疾病越來越萎縮,幾乎整個被眼皮蓋住而看不到眼球。那位眼整形醫師建議裝義眼片改善外觀。起初我說我不在乎外觀。可是那位醫師跟我說,如果裝義眼片能很顯著改善外觀,對我和身邊接觸的親人、朋友的觀感,只有加分而不會有甚麼負面效果。眼整形醫師的話點醒我不要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也要顧及周遭一起生活的人。我生病時,不只希望找到合適的醫師看我的病,更期待醫師看我這個活生生的病人。上述兩位醫治我的醫師不只關心我生病的器官,也關心我的病會如何影響我這個病人以及和我生活在一起的人。以我的眼疾為例,等我裝好義眼片,家人才說他們在眼整形醫師提出建議時就期待我裝義眼片。他們期待裝了義眼片,就算沒辦法恢復我眼疾前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們還是希望看到我以前不是獨眼龍的樣貌。我的經驗是醫師比較會因我醫師的背景而省略應該告訴病人的說明與叮嚀,但我生病時希望我的醫師不會省略說明,也希望我的醫師不因我的醫師背景而做過多的考慮、檢查、處置。有一次我們夫妻參加晚宴回家後,我的牽手說她胸口悶痛。因悶痛一直持續,我們就去急診。急診醫師問診後做了一些包括心電圖等的檢查。雖然檢查沒看到甚麼異常,醫師開了耐絞寧舌下片(Nitroglycerin),連續含了兩次,症狀仍然沒改善。到了約凌晨2點,我問急診醫師是否可以回家,以後再去門診看病。醫師說他不放心讓師母回家,最好還是留在急診觀察。後來我問是否可服抗酸劑看看,症狀就改善了。我在想,急診醫師會不會因我的醫師背景而考慮太多比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將胃酸逆流的考量排序放在後面?曾有兩位不同領域的資深教授身體不適,而其不適的症狀剛好又屬於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結果他們自己和門生都考慮太多而吃了一些不必要的苦頭。我至今印象深刻難忘,引以為戒。延伸閱讀:3/11 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
-
2024-03-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罹患病痛,尤其是長期的、比較嚴重的疾患時,我們必然會期望有人能幫我們解答疑惑、逢凶化吉,或至少減少疾病對個人與其家人的衝擊。這樣的人,怎麼找呢?身為醫事人員,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些年來,我也累積了不少作為病人的體驗。這次的邀稿,正好讓我有機會回顧這些經歷,以下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其一,我相信在醫療資源相對普及的地方,包括台灣,醫師的學歷、經歷,都有一定的水準,資料也相當透明。生病時,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問題有專長的醫師,而不是要上山下海,「拼命」去找「最高明」或最有名氣的人。一旦有了合適的醫師,就要對他充分信任,切忌三心兩意、道聽塗說,幻想另外找到「身懷絕技」的高人。其二,相對於學識技術,更重要的是我的醫師需要能讓我感覺可以充分溝通、互相瞭解與尊重。隨著現代醫學的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醫師太容易只看到病,忽略了面前活生生的人。一旦出現了鴻溝,我不知道我的醫師為什麼做這樣那樣的決定,醫師也不見得知道我真正最擔心的是什麼,我對疾病的進程、治療的效果與副作用又有怎樣的瞭解與誤解。這些說起來都像常識,但是在複雜繁忙的醫療環境裡,卻正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面向。其三,我希望我的醫師不要過分努力,不一定為了急於去除所有的症狀,而嚐試種種不見得需要、甚或有其危險性的治療方式,有時危害病人更甚於疾病本身。同樣的道理,有時醫師太執著於追根究底,甚或為了圖名圖利,而做一些也許無益、無必要的診斷方法,例如全身斷層掃描及穿刺活檢等,不但浪費醫療資源,更有可能導致意外、徒增風險。其四,好醫師不應是「全知全能」的醫師。古人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一方面要對自己的專長、能力有充足的信心,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的局限在那裡,需要轉診時就盡快轉診。好醫師也需要體認醫療的不確定性及醫學並非萬能的事實,需要時坦然與患者共同面對限制與無奈。即使一時「藥石罔效」,醫師的身影與關懷永遠是患者與家屬的定心丸。在這種不免失望的時候,知道你所信任的醫者還是持續地關心你,瞭解你的困難,幫你適應症狀與功能的缺損,會是患者繼續前行的重要動力。其五,我希望我的醫師一方面固然要與時俱進,熟知現行的診斷標準及臨床指南,同時也要時時切記「人心(身)不同,各如其面。」現代醫學百多年來之所以能如此地突飛猛進,一大部分原因是現代醫學為權宜計,把人當成機器來探究、瞭解。但是人終究不是機器。同樣的症狀,不等同於於同樣的病因;同樣的藥物,有時是仙丹,有時是毒物。醫師需要的是活用拜百年來的發展所賜的學識與技術,而不被它們限制、誤導。最後,我更希望我的醫師一方面固然要全心投入,與芸芸眾生共同想方設法,濟難解圍,同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把自己拖垮。良醫難求,我希望我的醫師是一位有品味、有樂趣、充滿好奇、能動能靜,在生活與事業兩方面都能找到平衡點的人。這樣的話,我也就不必常常為尋找新醫師而煩惱。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0 醫聲.Podcast
🎧|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
有位中風過的7旬婦人,其子女考量經濟、照護壓力,決定讓她斷食善終,但婦人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東西,還被抓包,差一點掀起家庭革命,最終放棄斷食善終⋯⋯這是前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提及的案例之一;近年這種自認可以「好死」的斷食善終,正掀起波濤巨浪。🎧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灣平均壽命近80歲,不健康餘命卻長年維持8年左右,為了避免生命最後長時間又老又病,不少人開始思考要如何善終,而「斷食善終」隨著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資深媒體人黃越綏等名人提起,看似成為新解方,但專家提醒,家屬自行為親人實施,不僅可能反而讓親人走得不舒服,甚至有加工死亡的倫理問題;實際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病人自主權利法》適用條件已算寬鬆,連末期衰弱老人也適用,建議民眾尋求專業協助。安寧緩和、病主法屬自然死 斷食善終仍有倫理問題「我們看到病人的苦痛,努力尋找解苦良方。」蔡兆勳指出,民國89年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經兩位醫師判定,即可讓末期病人拒絕心肺復甦術等維生醫療;108年再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讓簽署過預立醫療決定書(AD)的民眾,未來若為末期病人、不可逆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政府公告的重症,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例如鼻胃管)。然而,近年部分民眾認為現行條件嚴格,需待病入膏肓時才可使用,故轉往實施斷食善終,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主法強調不用外力延長自然死亡過程,也無意圖提早結束生命,「只要有2位醫師判定就能執行,其實沒有很嚴格,只是需要很謹慎。」曾有位中風、行動不便且長達10年不說話、不理人的8旬婦人,子女認為可以拔除鼻胃管減少病人痛苦,但醫師察覺她對外在環境仍有反應,於是詢問是否要拔鼻胃管,婦人竟開口拒絕說肚子會餓,「有時候家人間會有溝通問題,導致病人無法完整表達意願。」隨著病程演進,身體功能退化,人自然會減少進食量,「但這不是現在所謂的斷食善終!」蔡兆勳強調,目前大家所指的斷食善終可能包括在身體還能進食或吸收的情況下,主動或被動停止飲食,實際上與安樂死一樣有提早結束生命的意圖;安寧緩和則視身體需求、進食吸收能力,自然減少飲食。若病人意識清楚地決定斷食善終,醫師會給予尊重,但會繼續關心,因有時痛不欲生的病人經過疼痛緩和後就好轉,甚至反而更珍惜生命;若無法確保病人意願,就會花時間觀察,例如有中風老婦人被子女所迫餓肚子5天,最後偷吃東西引發家庭風波。衰弱老人、植物人也適用 專家籲應大力推動安寧、重視社會福利蔡兆勳指出,目前連經常非計畫性住院、體重及身體功能退化快速且不可逆轉的末期衰弱老人,也能在本人或家屬同意下接受安寧緩和醫療;而植物人只要經過判定末期,也能接受安寧緩和醫療,「臨床上相信有這樣的案例。」目前也正討論是否能比照安寧緩和條例,讓家人代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各國的善終指標是看推動安寧緩和的成果。」蔡兆勳說,要讓人走得舒服,需要教育醫師適切、精準評估病人狀況,放手無效醫療,不要讓病人多受苦,病人和家屬也不要朝另一個極端斷食善終發展,就讓生命自然落幕,「同時希望政府能重視前端的老人照顧與社會福利,避免病家考量經濟、拖累家庭作出妥協。」蔡兆勳小檔案現職:台灣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主任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經歷: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台大醫院
-
2024-03-09 養生.家庭婚姻
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原因:「過度付出」是婚姻的隱形殺手
在情感諮詢中,我經常會聽到很多諮詢者抱怨:為什麼我對他付出了那麼多,卻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難道他就看不到我的付出?我付出那麼多,難道錯了嗎?我付出那麼多,難道錯了嗎?小丁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她是一個很善解人意的女孩,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很愛她的老公,她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為他付出所有,不圖任何回報。她為了照顧兩個孩子和公婆,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成了全職太太。她每天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想方設法為老公做可口的飯菜,自己手頭的存款也都拿來給孩子和老公買吃的、用的、穿的,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她從不讓老公插手家事,她覺得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就夠了,家裡的一切都由自己操持。漸漸地她老公每次回家,鞋襪一脫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什麼也不幹。小丁還經常切好水果,端一杯水放在他旁邊,方便他吃喝,幾乎把老公寵上了天。她說,我一定要讓他覺得回家就是一種享受,讓他愛上回家的感覺,讓他覺得我是不可替代的。婚後長期付出 卻換來好公出軌可是,小丁幾年如一日的付出換來的卻是老公的出軌。小丁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他都做到這個程度了,他怎麼還不滿足?為什麼還要找小三?她質問老公為什麼要這樣對她。她老公卻說:「你的付出經常讓我覺得喘不過來氣,你太能幹了,家裡好像根本不需要我,我也感覺不到你需要我。我想要的是一個可以和我聊得來的女人,而不是一個只會做家事,伺候我的『保母』。」小丁聽到這話,非常生氣。她覺得自己太可悲了,她以為為老公付出所有,不求回報,他肯定會越來越離不開自己,離不開這個家。沒想到,到頭來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就是一場笑話。在這個案例中,我想討論的不是小丁老公出軌的問題,而是小丁在這場婚姻裡過度付出的問題。小丁老公在這場婚姻裡得到了太多,也太容易得到這一切,這反而讓他變得有恃無恐,他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小丁的付出。婚姻裡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一個人不斷付出,而另一個人卻熟視無睹。小丁以為只要自己不斷付出,對方就會感激涕零,那只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自我感動,她付出了所有,對方卻不屑一顧。沒有回應的付出,到頭來只是一場空,不僅失去了婚姻,更失去了自我。過度付出,是婚姻的隱形殺手小丁當初的付出有多大,現在受到的傷害就有多深。是她親手用一直以來無原則、無底線的付出,打磨著這把肆無忌憚傷害她的利劍。正是因為她太好了,她的好無以復加,讓對方喘不過氣,也沒有回報的餘地。其實,愛也有邊際效應遞減規律。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付出增加時,會換來一定效果,但是當付出持續增加時,效果的增加會越來越少,直到最後,無論付出如何增加,效果都不再增加。如果一方一直無條件地向另一方付出,對方就無法在感情關係中顯示自己的責任心和擔當,有些不負責的人就會用找第三者的方式來滿足自我價值。過度付出模糊了夫妻彼此的界限,混亂了彼此的責任,打破了家庭的平衡。很多人以為,自己付出越多,對方就會越覺得幸福,其實不然。心理學上有「公平理論」,是指只有在伴侶貢獻較多,同時也得到較多時,親密關係才是公平的。公平理論認為,處在不公平的親密關係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緊張的。我們都能理解為什麼獲益不足的伴侶會不快樂,但其實過度獲益的伴侶雖然得到很多好處,卻也感覺不快樂,因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會有負疚感。只有伴侶雙方都得到公平結果時,每個人才最為滿足。任何人在面對公平關係的偏離時都會感到苦惱,到最後都會厭惡不公平,會想方設法改變或逃避不公平的關係。過度付出者一般會覺得,只有不斷付出,自己才會被愛,並且付出越多,對方就會愛自己越多。他們的價值感來源於別人對自己的認同和肯定,只有不斷地對別人好,才能彌補內心的不安全感。他們經常會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控制對方。所以,他們在付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索取」,索取對方的認可和感激。他們自己或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為自己的付出不求回報,但無形中卻在給伴侶施加精神壓力:我已經對你這麼好了,你應該更加愛我。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在不公平的親密關係中,接受者為了減少內心的負疚感和壓力,會發動自己的防禦機制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在接受伴侶付出的初期,他們可能也會用同樣的行動回饋伴侶。但時間長了,他們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做,也不如伴侶努力,根本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伴侶好像也並不在乎他是否付出,自己是否付出對關係也沒有什麼實質性影響,那不如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伴侶的付出。當完全接受伴侶付出時,他們為了掩飾內心的負疚感,防禦機制會再次啟動。他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那是他心甘情願做的,並不是我要求他做的。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把伴侶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伴侶的付出在他們的眼裡也就越來越沒有價值。他們不想再承受伴侶施加給自己的精神壓力,最後很可能會選擇逃離這段關係。心理治療師海靈格說過:「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透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了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係中富有價值。」在婚姻關係中,很多人都扮演著無怨無悔付出者的角色,另一方被動地接受,這種不平衡的關係只會讓彼此漸行漸遠。因為付出方會越來越累,接受方也會習以為常,漸漸覺得對方並不需要自己。這樣一來,雙方的價值感都會越來越低。而長久穩定的婚姻關係一定是雙方的價值都能被不斷地滿足,這就需要雙方都有所付出。當雙方都付出了,就會為了自己的付出,更好地經營這段關係,更加珍惜彼此。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有的時候,一段婚姻關係的瓦解,付出者往往是始作俑者。過度付出,是婚姻的隱形殺手。如果你在婚姻中正扮演著過度付出者的角色,請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想清楚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你這樣無條件地付出,真的開心嗎?還是覺得只有如此付出,才能得到伴侶的愛?同時,也不妨去聽一聽伴侶內心的真實需求是什麼。他真的希望你這樣付出嗎?他想要的是能和他平等溝通、互相理解的伴侶,還是只弄清楚對方的真實需求 雙方才能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真正的親密當弄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時,你才能真正愛自己,而不是總是在索取伴侶的愛,企圖透過不斷付出獲得伴侶的認可和依戀。當弄清楚了對方的真實需求時,你就不會只是一味地付出,覺得對方需要這樣的付出。你會試著根據他的真實需求,以他需要的方式去愛他,你愛得自如,他受得幸福。只有懂得愛自己愛他人,彼此內心的真實需求都能得以滿足,雙方才能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真正的親密。好的婚姻,一定是夫妻雙方勢均力敵地付出,只有相互付出,相互滋養,才能為愛搭建一座穩固的橋梁。愛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場雙向的流動,在愛的流動中,夫妻雙方的能量才會越來越富足,婚姻也會越來越幸福。本文節錄:《不是為了爭吵才跟你在一起:如何在溝通中改善親密關係》一書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減少遺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這是一群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開完會以後,分別以「生平的第一次」、「面對死亡」、「減少遺憾」為題,寫出他們的心得報告。希望這篇文章不只是醫學生的學習心得,更能幫忙醫師(老師與醫學生的學長)、護理同仁、與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進一步了解醫學生的培養過程。→想看文章→想看文章生命回顧(黃彥勛)一個可以在臨終病患生前做的活動是生命key question(重點問題)的回顧,病人是否有那些特別光榮或珍惜的人事物,透過這些溝通來幫家屬與家人建立橋樑,找回彼此在對方心裡的價值和意義,畢竟很多話在家裡沒事不會提起,因此也需要我們這種「中介者」,去幫忙引起這些討論,甚至在情況合適的狀態下,即使病人彌留,與家人進行回顧也可以讓家人釋懷,病人在床邊多少聽到也會欣慰吧!好好道別的同時,我們也該為活著的人考量現實,讓他們稍稍也替自己想一下。同時很多問題都是病人和家人們在家裡不會談到的,或許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創造個空間去討論這些,多問問彼此在討論中的感受,讓他們臨終前可以比較不留遺憾的告別。當中重要的原則是:回到此時此刻。讓大家不會過多的沉浸在悲傷和過去,疾病的進展是不可控的,我們有的只有此刻眼前的家人和彼此。如果遇到夫妻,老師也建議我們可以問病人說:「你有沒有想過,兩個人之間其中有人不在了,你會怎麼辦?」讓家屬也去實際思考喪失親人之後該怎麼辦,這個場合是宣洩和感恩的機會,讓未說的話、未完成的心願,都可以在此獲得討論。四道人生(薛淳昱)在醫院實習期間,學長曾帶著我去進行死亡宣告。看著病床上靜止的病人,學長照著流程確認後宣告死亡,身旁圍著的家屬們有的低頭沉默,有的默默流淚,沒有戲劇化的反轉,沒有哭天喊地,死亡的結束比想像中還安靜。死亡一直是個無比沉重,卻又無法逃避的課題。身為醫療人員,面對末期的病人時,我們必須同時要能夠同理病人及家屬,又要能完成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職責。在醫療專業上,我們要能讓病人及家屬瞭解目前的病情,治療上的不同選擇及其利弊,以及在最後這段時間上可以做的準備或是需要考量的事情。而在同理的方面,怎麼幫助病人及家屬,怎麼緩和他們龐大的情緒,怎麼引導有效的溝通,更是十分困難的課題。在討論中,大家有提到許多不同的想法,像是可以透過宗教師的幫助,從宗教的角度切入,讓病人瞭解死亡。又或是可以透過與病人每次的談話,慢慢引導病人及家屬去回顧病人這一生的經歷。又或者是透過安寧的四道人生,讓病人思考有哪些還想要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人、事、物。也許在最後的這段時間見一見還想見的人,或是放膽去做那些還想完成的事。與病人討論死亡(王妤晴)身為二十出頭歲、卻又整天待在醫院裡的年輕人,死亡對我們而言就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學習各式各樣的病理機轉、治療方法、五年存活率,在腦海中彷彿內建程式一般,碰到關鍵字時就會自動跳出來。但卻沒有人告訴過我們,要如何破解即將迎來死亡的病人和家屬們的徬徨、恐懼和悲傷。如何和末期病人以及他的家屬們溝通對我們而言是非常困難,非常需要學習的事,不曉得該說甚麼才不會又讓他們傷心。老師引導我們,溝通就是從傾聽開始。著名的BATHE method,就是在引導我們能夠從background(病人生活中所發生影響身心狀況的事)、affect(代表病人對此事的感受)、trouble(病人因為該事產生的煩惱)、handling(病人採取的因應方法)、empathy(在會談中展現同理心)五個面向去和病人溝通。老師舉了一個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他說其實很多人在家裡不曾談論過死亡。住院之後,醫師有時會扮演這個主動提起「死亡」的角色,老師曾經問過病情嚴重的太太以及她的先生,「如果你們其中一個人先走了,另一個人會做甚麼?」病人和先生就藉由半開玩笑、輕鬆的方式來述說自己會怎麼過、會希望另一半怎麼過等等。有時候會覺得醫師很像是「擺渡人」,病人能否平安、沒有顧念的迎接死亡的過程,醫師扮演了很大的角色。死亡永遠會是一個未知的謎題。面對病人對於死亡的疑惑與擔心,我們好像也只能說,「我也希望我能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死亡雖然未知,卻也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過程。希望我們能學習透過醫師的角色,幫助病人們在生命最後的一哩路上,回顧一生,好好的道歉、道愛、道謝與道別。延伸閱讀:3/4 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我的第一次3/5 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面對死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臨終病人說再見——我的第一次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與臨終病人說再見」。這是一群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開完會以後,分別以「生平的第一次」、「面對死亡」、「減少遺憾」為題,寫出他們的心得報告。希望這篇文章不只是醫學生的學習心得,更能幫忙醫師(老師與醫學生的學長)、護理同仁、與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進一步了解醫學生的培養過程。>個案簡介:卓先生,89歲男性,末期攝護腺癌病人,因嘔吐及上腹痛經急診住院,住院第一天已經精神狀態改變以及血壓不穩,無法與人對答。主診醫師認為病人預後不佳,與病人家屬討論簽署DNR事宜,家屬了解病人情況並簽署DNR。同日下午,病人血壓下降,而且出現瀕死症狀;治療團隊以及家屬都明白病人將不久於世。當天離開醫院前我前往病房探視病人,面對無法以言語溝通的病人,以及陪伴在旁的兒子,我想提供一點安慰,但又有點不知從何說起。這是我第一次照顧臨終病人。我想起某次醫學人文討論課,老師曾提及「How to say hello」(如何打招呼)以及「How to say goodbye」(如何告別)都是應當學習,但相當困難的課題。那天晚上的確如此。我並不了解這位剛住院的老先生,也是第一次與他這位兒子見面。治療上我沒有任何新資訊可以提供,而以往老師曾提過的「生命回顧」,在未曾建立深厚醫病關係的當時又感唐突。最後我憶起精神科醫師的教誨:凡事先探索(explore),決定開口問兒子:「今天晚上你在這邊陪伴他?」「是的,其他人跟媽媽都先回去了。」聽上去語氣沒想像中沉重,我覺得可以繼續提問:「家裡大家都了解發生甚麼事了嗎?」 「是的,海外的家人也在回來的路上。」「辛苦你們了,在最後的時候要處理的事情可能比較多。」「是的,謝謝你。」我到底憑甚麼得到病人家屬的感謝呢?我甚至沒能提出一個實際的建議,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與自己的親人告別。抱著這樣疑惑,我回到休息室,遇上了常幫助我們的護理師學姐。「如果病人在醫院去世,其實後續程序是怎樣的?」如果我要思考如何與臨终病人告別,或是如何安慰家屬,我必須知道他們過世後會發生的事情。學姐仔細地分享他過往照顧病人的經驗, 甚至連病人在去世後乘搭哪一部電梯離開都一一詳述……「現在家屬可以做的,或許就是為病人準備一套乾淨的衣服,讓他們在離開時可以穿上。」我還在猶豫該不該再次走進病房,把這些資訊告訴病人的家屬,學姐卻鼓勵我:「其實你去,家屬已經會很感謝你。」是以行動表達關懷及同理心的機會。再次回到病房,我把剛才學姐跟我說的資訊轉達給病人的兒子。我本以為面對一位將近九十歲病人的離世,心中並不會有多少起伏,但啟齒時心頭仍然湧上一陣熱流。差點流下眼淚。「謝謝你,我們已經在準備了。」原來已經有熟悉安寧服務的護理師提醒家屬可做的準備。「辛苦你們了。」我實在想不出第二句台詞,點點頭,就打算離開。離開病房前,我走到病人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病人在數天後離世。我慶幸自己第一次照顧臨終病人時尚算順利,又得到護理師很多幫忙。過程中我有機會實踐一些臨終照顧的重要議題,例如探索家屬的心情、與家屬討論病人過世後的安排等。回想起這次經驗,我發現我運用了以前老師曾經提及的Explore-Empathize(探索,然後同理),並且透過聆聽了解家屬的想法。與病人告別的確很困難,這次經驗卻為我上了珍貴的一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2 養生.家庭婚姻
老公婚前婚後判若兩人!多少妻子懷疑眼前這個人到底是誰?是外星人吃了他再穿上他的皮嗎?
你的老公婚前婚後,判若兩人嗎?當你聽到親友說:「誰叫你自己婚前沒看清楚。」你識人不清?但你覺得很冤,你當然有看啊!他婚前就不是這樣的。當婚姻關係搖搖欲墜,你向旁人訴苦時,很多時候都會聽見一句看似理性的分析:「誰叫你當時沒看清,不夠了解這個人。」聽到這句話,應該不少人會想反駁:「他結婚前根本不是這樣子!」請看看「爆料公社」的一篇文章〈老公婚前婚後兩個人,想離婚對方卻不肯〉。變太多!我眼前的是當初那個人嗎?還是外星人?抱怨老公時最常被懟:「老公是你自己選擇的。」但,我老公婚前婚後完全兩個人耶!我根本不會選擇這種人!!!!婚前生病他立刻帶我去看醫生,婚後住完全陌生的縣市我生病發燒頭痛還得自己上網查診所自己騎車去。太多改變說不完~媽寶也是婚後才發現!! 除了外表還是他的長相,其他全變了!! 是外星人吃了他再穿上他的皮嗎如果婚前他就是現在這種個性,我連交往都不會交往!!! 根本不是我當初選擇的那個時時呵護我的人。(離婚協議我已簽,但他不簽...目前耗著)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生命並不是靜止的,變化才是永恆的,婚姻當然也是如此。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會改變,配偶當然也會。但有時,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關乎尊重與相處的底線。沒有人會要求另一半,百分百像是戀愛初期那樣。但過大的不同,真的會讓你心灰意冷,就像原PO說的,讓人懷疑這個人到底是誰:「除了外表還是他的長相,其他全變了!! 是外星人吃了他再穿上他的皮嗎?」都結婚了,不然你是要怎樣?那是一種難以相信的感覺。明明眼前這個人曾經是對你很好的人,怎麼婚後會變成這樣?難道是一種耍無賴?想說:「都結婚了,不然你是要怎樣?」最可怕的是,當你對他全然幻滅,要求離婚,對方也不肯,又該如何是好?是否還可以尊重和友善地對待彼此?在決定要離婚前,請先仔細思考一個問題:「你們是否還可以尊重和友善地對待彼此,即使意見不同。」重要的不是「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能否尊重和友善地對待彼此,如果可以,那就還有努力調整的空間。依照原PO的文章,原PO是否曾與老公好好的討論過她的感受?或者她只是把一切放在心裡,有著一種執著──他以前就是這樣對我,所以我不必再跟他說太多,他就是變了。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必須花時間相處,並對彼此伸出援手。而當對方疏於經營與努力,你首先必須坦承以告,你無法繼續在處在這樣的婚姻關係裡,兩個人必須做出調整。而如果對方根本沒有心力,也無法溝通,甚至連尊重的心態都沒有,那麼分開確實是對當事者最好的決定。你無須把你的人生浪費在一個不懂得珍惜你的人身上,你絕對有找尋快樂、幸福的權力。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3-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習作為一位醫者之前,我是學生,也是民眾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想看本文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作為一名大二的醫學生,對醫學專業的認識,微小而片面。因此,在「醫學人文」的體驗和接觸上,藉著敘述自己的學習脈絡,我記錄有限中的領會、感受和目標。我在大二修習了「醫療與社會」的課程,因為醫療不只是照顧病人身體與身體的健康,與社會環境也習習相關。在課程中,涵蓋了媒體、政策、法律、社會學與倫理學在醫療領域的實踐與應用。當中,倫理學單元是我最感陌生的。我不是一個擅長用中性的詞彙描述事件的人。但是醫學倫理的許多定義,都必須客觀而貼近事件。因此,在認識有關病人自主權、生命末期倫理、急重症醫療的資源分配,乃至死刑犯的器官捐贈等議題時,我用了不少心思,分別熟悉語句、目標與現況。以資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為例,當COVID-19疫情襲捲全球時,供不應求的口罩、疫苗、病床,乃至照護資源如何配置?學者們提出了衡量的不同方法,如Persad等人針對稀少資源提出的四核心價值、八分配原則(註1);Emanuel等人提出的六項建議(註2)。原則需要經過揀擇,也很難逐條適用:例如,當疫苗施打根據「先到先得」時,可能造成群聚,反而讓民眾暴露於感染風險,並使得距離醫療資源遠、遵守防疫措施者無法獲得資源。而當以「完整生命系統(complete life system)」作為優先考量時,則可能凌駕先到先得、病重者優先、回饋社會價值等分配原則。考慮一國家或地區的醫療量能,會使得政府採取相應的最適策略,生命倫理學即為此服務。在這裡,我感受到的生命倫理學,其面向之寬廣,遠大於我們個人所直覺感受的「倫理道德」與「直覺感受」,更是在發掘社會及醫療場域中的爭議點後,藉著能定性或定量的模型,建立議題的定義、共識,與順位排序,並為現況或務實目標提供詮釋或指導原則。在「小組討論」的課程裡,我們也對急重症醫療的社會需求與資源分配。進行了議題討論。同學們各自分享心目中的急診室光景、親自或陪同就診的經驗,並進行案例模擬練習:作為民眾、醫師、醫院決策者或衛福部官員,面對醫療資源不足時,可能具備的心理與作法。除就倫理學外,有些同學對其他理論(例如經濟學、社會學)很有心得,試圖將所學納入表達的一部份,我覺得很新鮮,很希望自己能多涉略一些有趣的領域,讓發表更豐富。不同小組,對於議題的討論模式截然不同。有的小組偏好戲劇呈現,藉著角色扮演,更細膩地體會求診者、醫師或醫院人員面對問題時的口氣、姿勢與想法;有的小組則分派各立場的代表,藉著組內辯論,認識彼此主張的異同;也有小組更進一步地,要求組員以學者的理論或觀點為底,做成短講,上台報告,最後進行綜合討論。藉著不一致途徑習得的知識,強度和深度或有差異。以我們小組來說,初次討論時,在問題上沒有太多的來回詰問。同學以個人準備的資料為底發表,其他人聆聽,或針對發言表達贊同或補充,如果意見一致,則進行總結或延伸討論。不過,接近期末時,我們回顧這半年的討論課,卻一致覺得,箇中不少爭議點值得再次思辨。由是,我們對既有的討論紀錄上,做了一次梳理,將問題和回答改編,以政論節目的形式呈現,並錄影剪製成十分鐘的短片,作為這學期的期末主題報告。面對以陳述性、條列式為主的知識時,第一回陌生,梳理脈絡或嘗試拆解因果關係,第二回再檢驗時,加入夥伴不同角度的觀照與心得分享,第三回精簡成問答式的意見交會。這種反覆轉化與表達的練習,我覺得很深刻,也視作一個很好的學習與豫備。最後,回顧這學期在演講與討論課上,關於生命倫理學學習的感受,並以知識、技能與情意三個面向,紀錄現階段的我,如何看待學習醫學倫理的重要性。●知識面上:體認醫療與臨床潛在的困境、社會變遷下對體制、個人意識的轉化,透過學習與思考生命倫理而有所豫備。●技能面上:了解倫理議題,以期未來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決策與行為,並改善現況。●情意面上: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反思個人信念,練習評價各種觀點,以期能公平、正義地尊重病人的權利。註1:四核心價值與八分配原則註2:六項建議●最大化利益(maximize benefits)、●醫療工作者優先(prioritize health workers)、●反對先到先得(do not allocate at first-come)、●對證據負責(evidence-based)、●臨床試驗受試者優先(recognize research participation)、●對COVID-19患者與非患者皆適用(apply the same principle to all COVID and non-COVID patients)。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2/28 好人
-
2024-03-01 醫療.耳鼻喉
國外研究指出聽損竟是失智主因!掌握8關鍵可早期發現,聽損到這程度就需戴助聽器!
聽力好壞關乎人際社交品質,對長者來說,社交減少可能「失智」風險隨之升高。北市聯醫副總院長、耳鼻喉科醫師王懋哲表示,年長者聽力損失主要有「感覺神經性」、「傳導性」兩種類型,各自有不同發生原因與治療方式。許多聽力損失,都是年輕時用耳習慣不佳導致,與作息、噪音暴露息息相關。聽損可分為2大類,同時也會增加健康風險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學習,也增加社交與職場工作的困難度,同時會帶來不小的健康風險。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顯示,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占8.2%,排名第一。目前台灣有超過31萬名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王懋哲表示,年長者大多數聽損屬於「感覺神經性」,因為老化、噪音傷害或是耳毒性藥物等因素導致,無法透過手術改善;少數則是「傳導性」聽損,包括慢性中耳炎、珍珠瘤、耳硬化症等中耳疾病,身邊人通常只要放大音量就可以聽清楚,可以透過手術治療。年長者聽損大多數屬於感覺神經性聽損,社交漸減竟增加失智風險王懋哲解釋感覺神經性聽損大多屬於年紀因素,而非耳朵退化,主要是「大腦辨識度退化」,由於語言辨識度也變差,常常是「聽得到、聽不懂」,也就是講話的聲音聽得到,但無法理解別人的語言。因此許多長者與家人聚餐不會參與聊天話題,因為「聽不懂就懶得聽」,社交逐漸減少、不出門、不聚餐,大腦刺激減少後,失智風險就會增加。「感覺神經性聽損,親友吼再大聲都沒有用。」王懋哲說,許多個案因為聽不到,被家人帶來到門診,家人跟患者講話都又快又大聲,有位80歲的阿伯來到門診,問診時聽得一清二楚,讓一旁的太太、兒子相當困惑,因為重點應該是「慢慢講」,一個字、一個字分開來說,阿伯就統統聽懂了。60分貝以上空間盡量少待,藥物和三高都會導致聽損聽力損失常難以自覺,且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最主要是先天的遺傳基因導致,後天也得注意,不僅作息要正常,更要減少暴露在環境噪音60分貝以上的空間。一般人說話聲音約在40、50分貝左右,因此比談話聲音更大的環境就盡量少待;許多人在吵雜的環境會戴耳機聽音樂,避免噪音干擾,但要蓋過噪音就得開更大聲的音樂,建議最好別這樣做。如果本身有聽損的遺傳因子,更要注意用藥安全。王懋哲說,部分藥物具有耳毒性,建議民眾應與醫師討論用藥,避開相關藥物傷害到聽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對血管的危害,同樣會威脅到內耳中的血管,損及聽力,因此要控制好三高等慢性病,才能做好聽力保健。聽損30至40分貝 戴助聽器聽力師蔡鋕鑫建議,對於某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族群聽力檢測特別重要,例如50歲以上的成年人、長時間處於高分貝環境的工作或聽音樂者、或曾有耳疾或耳朵感染者。聽力損失和退化是不可逆的,因此助聽器的介入時機對聽損者相當重要,而聽力損失一般在30至40分貝左右時,便會逐漸影響到日常溝通與生活品質,此時便應考慮使用助聽器。「老化感覺神經性聽損」8大特色1.要放大音量才聽得到,代表聽力閾值變差2.語言辨識度變差3.在吵雜環境下會聽不清楚別人說話4.聽得到別人講話聲,但聽不懂在說什麼5.聚餐時因聽不懂而不加入談話6.出門意願降低7.講電話愈來愈大聲8.聽手機時容易聽不清資料來源/王懋哲醫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要求媳婦負責拜夫家祖先!媳無奈「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網友:結婚一家人,分遺產變外人
在台灣有不少家庭遵從傳統習俗,逢年過節、平日都會祭拜祖先,而拜祖先及準備供品的重責大任往往落在媳婦身上。一名媳婦婚後跟公婆同住,被婆婆要求要幫忙拜夫家的祖先,說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要盡媳婦的義務。對此媳婦無奈表示,由於自己沒有拜拜習慣,平常也不會拜娘家的祖先,婚後卻被要求要負責拜夫家祖先,讓她怒問:「拜祖先是媳婦的責任?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祖先?」拜祖先究竟是誰的責任?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發文詢問大家意見「拜祖先是媳婦的責任嗎?為何要不同姓氏的人來拜祖先?」,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回響。部分網友支持媳婦觀點,認為自己的祖先自己拜。「這個時候媳婦就是夫家的人,其它就把妳當外人」、「有問過祖先想不想被不同姓的人拜嗎?」、「通常拜神、拜祖先媳婦兒的份,但分財產就是門多沒份」、「其實不是拜,是要媳婦去煮一桌菜,沒煮就是沒盡本份」、「以前的女人不用賺錢不用工作,結婚了就讓男人養在家裡帶小孩,當然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家裡操持家務,現在哪個女人不上班不用賺錢?!以前的女人還冠夫姓咧,現在誰還在冠夫姓?!要談責任那相對的,也該談權利,想要媳婦做東做西,我就問以後婆家分遺產的時候會算媳婦的一份嗎?!時代變了,就是有人一直活在過去,不懂得長進才會有那麼多婆媳問題」、「自己的祖先本來就是要自己拜呀!」、「媳婦永遠都是外人,分財產的時候怎麼都沒有想到媳婦⋯」、「以前的婦女結婚多有冠夫姓。所以不是外姓人拜祖先餒。後來就開始由婦女準備祭拜用的祭品大多由男性家人祭拜神明(祖先一樣都要祭拜)現代婦女幾乎上班到除夕,能趕上除夕團圓飯就不錯啦」。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媳婦嫁到夫家後有義務拜夫家的祖先。「既然嫁人就是夫家人,怎麼說是外人,只是現代人沒有冠夫姓而已。」、「先拜著來,若到百年還沒離婚,裡面會有一席之地的!那是一份心意,飲水思源,感恩以往的庇佑,也期待往後順心如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再怎麼說都是緣才會做一家人,一定要心裏存著歡喜做!」、「祖先都不拜為何結婚?談戀愛就好了不用負任何責任也不傷感情」、「媳婦入門就拜男生的祖先了,就等於他們家的人了,妳們說要不要拜祖先呢,他們的祖先是會保佑你的,年輕人別太鐵齒,只是拜祖而已,只要是一家人死了以後都要上去當,公.嬤.讓下ㄧ代子孫後代延續燒香拜祖下去的」、「因為百年後妳也要入列,必須先打好關係!」。也有網友表示其他看法及建議,「自己家自己解決,現在年輕人都不生小孩了,也愛拜不拜的,不拜通通入塔廟就是,以後的事個自承擔。」、「我家都是爸爸負責!」、「把主先送到塔位放...出錢就好,有空就去拜拜,沒空花錢請師父代勞...一堆主先住在一起很熱鬧呀!還可以竄門聊天打麻將」、「我印象中是女主人的權威。所以只要是負責的就是主, 剩下的人以後就不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統整網友的留言,發現有7個常見拜祖先婆媳會產生的矛盾點:1.家庭角色認知差異:不同家庭對於媳婦在家中的角色認知可能存在差異,有些家庭認為媳婦應負責拜祖先,而有些則認為這不是她的責任。2.傳統觀念與現代價值衝突:一些人堅持傳統的拜祖習俗,認為媳婦應該遵循這一傳統,但現代的價值觀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婦女的角色和責任。3.夫家地位和尊重:有些家庭可能認為,媳婦對於夫家的祖先不夠尊重,這可能會引起家庭內的矛盾和衝突。4.夫家期望和婆婿支持:夫家可能期望媳婦遵循傳統習俗,而婆婿則可能面臨在支持妻子和支持家族傳統之間的矛盾。5.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定位:拜祖先活動可能暗示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定位,如媳婦是否被視為家庭成員而不是外人,這可能會引起矛盾。6.溝通不足和彼此理解不足: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對彼此的期望和立場了解不足,則容易產生矛盾和誤解。4指南避免因拜祖先產生的婆媳問題在面對拜祖先這個家庭活動時,媳婦和婆家人可以共同思考以下的建議,以確保拜祖先成為全家人共同參與的事情:1.祭祖是全家人的事:拜祖先是一個家庭的活動,不僅僅是媳婦的責任,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參與,共同懷念祖先,表達敬意和感恩之情。透過共同參與拜祖活動,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加強家庭凝聚力,讓家庭更加和諧和幸福。2.家人分工共同準備:不要讓拜祖先的負擔壓在媳婦一人身上,婆家人也應該盡一份力。可以輪流負責不同的準備工作(準備供品、整理佛桌/祭壇、拜拜),分擔彼此的責任。3.尊重媳婦個人意願:個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慣各有不同,應該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的意願和立場。如果媳婦不願意參與拜祖活動,應該尊重她的決定,而不是強迫她去做。4.文化的傳承與延續:讓拜祖先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透過參與和傳承,讓家庭成員更加了解和尊重祖先的重要性,維護家族的傳統價值觀。總之,拜祖先是一個家庭的共同事情,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共同努力和溝通合作。通過共同參與和理解彼此,可以確保拜祖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和凝聚力。延伸閱讀:.媳婦不煮年夜飯,婆婆碎念以前都做到死!網友:「多年媳婦熬成婆」抓交替?.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
-
2024-02-28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好人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引言:本文是吳婷茹同學於兒科加護病房,參與病人照顧和解釋病情的感想與省思,藉由臨床實習的過程,看到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對於醫學生所產生的衝擊。「醫師たるの前提は人となるにあり。」 欲為醫者,當先為人。 高木友枝人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陽光、空氣、水?碳、氫、氧、氮?對我而言,人是由情緒與記憶構成的靈魂,附著在脆弱不堪的肉體上所構成,如何成為人,又是如何才能被稱為「好」,我想我將一輩子在此叩問中尋求解答。先由情緒說起,此為統合自己內在感受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表現,以文學描述情緒,常見心中五味雜陳、肚子裡面有蝴蝶等等;以科學的角度,我們透過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支援多種感知處理功能,Papez circuit描述情感與生理在迴路中互相影響協調的關係,透過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溝通,我們得以產生情緒面對外在環境。至於記憶,人類不似電腦,能透過數據和一行行的指令,儲存往事於晶片上面,我們仍依賴複雜神秘的傳導,將篩選過的知覺轉變為短期記憶,再經由圖書館管理員一般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將短期記憶分類編碼,放置於適合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提取、可以反思、可以經由回顧進而創造更多記憶。情緒與記憶脫離不了大腦的掌控 當大腦失去功能時,「人」該何去何從?我曾在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十二歲男性,這是多麼美麗的年紀,是詩的第一章,該是永不終結的故事!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感染誘發了腦炎,引爆一場無聲無息的衰亡,病況又快又急,從發燒躁動到昏迷無波不過數日,神經學理學檢查、腦波、核磁共振報告再再顯示器質性與功能性不可逆的損傷,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位弟弟已然腦死,現在躺在床上的,不過是維生機器的一部份以及親人滿滿的思念,我思考,這還是一個人嗎?但對家屬來說,哪怕是腦波圖的一個擾動,那怕只要弟弟的肺能隨著正壓呼吸器收縮擴張,他們的希望永不減退。於是弟弟從某院轉至本院,祈求著在這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能看見一片曙光。而現實是,經由最先進的檢驗及影像及各種比照最先進國家標準的治療下,仍無法帶來家屬想要的奇蹟答案。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及資源搶救,生命彷彿有自己的方向,我們再也追趕不上。看著熙熙攘攘的車輛快速奔馳,而弟弟的年華永遠停止於這一刻。「沒有什麼創新療法了嗎?幹細胞移植呢?」醫師與科學家們,在醫療不可及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治療的突破,例如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經於研究證實有效且於臺灣核可臨床使用的適應症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固態瘤、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等等,幹細胞移植對於腦瘤主要應用於轉移性腦瘤,治療機制為利用培養出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重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減低腦內發炎反應,而非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填補受傷的空白。另一方面,仍在積極發展中的領域的確很多,科學家必須了解腦部再生的自然限制包含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 的不確定性,神經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傳導需要結構上的支持和化學物質誘導,而在尚未進入臨床階段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試圖克服限制,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胞外體(exosomes) 和 si/miRNA等等創作出許多修復腦部的實驗,可查閱的論文固然洋洋灑灑,能應用且通過安全及有效性審查的仍非常有限,實驗或成功或失敗,無論前途茫茫,人類終歸努力航向器官再生的海洋,倘若有一天真的能透過幹細胞長出有功能的腦實質,弟弟是否就能重拾停擺的人生?最近有一部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華麗頹靡的場景搭配荒誕不經的實驗與冒險,演繹出學醫者皆欲一展長才的外科夢幻世界,故事起源於一位外科醫生,他做了腦袋移植手術,讓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連,創造出新的「人」,當生命可以掠奪可以改造,「人」的本質又該如何定義。回到腦死弟弟的處境,假想他處在電影裡頭的科幻世界,科學家能利用他自己的幹細胞重新培育出一個全新有良好功能的腦袋,然後置換掉原本因腦炎而水腫、萎縮、空洞化的腦袋,那麼弟弟能夠繼續處理情緒、能夠產生動作並且聯繫到相對應的運動單位,然而卻缺少了記憶,曾經與家人的點點滴滴隨著開顱而逸散,於是在那個假想情境裡面,身體依舊是他、外表依舊是他、腦袋依舊是他的,弟弟回來了,但他卻不再是他,生命形成最大的弔詭,這也是醫學倫理未來可能要面對的議題。現實中,於加護病房的會談室,父母持續冷靜地和重症醫師、神經科醫師討論,從病因、病況、現行治療與未來計畫,一項項抽絲剝繭,彷若這不是一場家庭會議,而是一群專家在年會上的集思廣義,我在旁觀摩記錄著這過程,在當下,我總有一股違和感,很想要理解原來家屬在聽到醫師宣判自己的孩子腦死時,竟然仍能如此自持。這份異樣的迷惑梗在心頭,終於在老師的經驗分享下找到原因。老師說:「在醫師解釋嚴重病患的病情時,每一位病患家屬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表情毫無反應,有的人卻是如同外人一般的冷靜討論,甚至針對某些數據或治療方式執著。但對於醫師而言,反而是看到家屬如果哭了,表現出情緒反應,表示他聽懂醫師所說的;表情意外的冷靜者,常常是家屬還是聽不進去,或仍在晴天霹靂的空白狀態。」對於家屬而言,隱藏其中的訊息有可能是: 一旦哭了,就代表病情真如醫師所言,以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無挽救之地。但他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對父母不懂、一時也不能接受為什麼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表面上他們只能武裝起來,只要自己足夠堅強,那麼那些客觀數據、那些主觀分析都無法迫使他們接受,對於醫療專業所判斷的「無效醫療,無實證支持的療法」,仍一再再的追尋,抱持希望,醫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希望在生命末期可以接受到緩和的醫療,不用再經歷過度醫療的辛苦,也為病家著想,不用花費無謂的金錢,然而幾經會談,最後,這位弟弟再次轉院至另一家醫院,嘗試著更多積極治療。於理,面對醫療資源的有限性,許多病患正等待著床位,已經判定腦死病人,多次轉院使用加護病房資源,似乎並不符合資源分配及倫理原則;但於情,家屬的積極度與堅強使人敬佩,並能共感他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醫療人員本著職責給予專業的說明及最佳處置建議,但有什麼權力讓他們放棄希望呢?在生死瞬間,醫師必須要說實話,也必須將最好及最壞的預期告知家屬,這對於家屬而言絕對是「壞消息」,但我們有什麼能力使家屬背負後悔呢?我常想著要做個好人,要慈善、要勇敢、要睿智,不過這一切都相當困難,在這些情境中,一定要說出「壞消息」的角色中,我還能當個「好人」嗎? 有太多糾纏的難題等待被釐清,而大多本身不帶解答。我認為人是由情緒、記憶與肉體所構成,或許再加上一副矛盾和一縷不確定性,我們永遠無法看見另一個選擇下的平行時空,仍能盡力選擇做個「好人」,去溝通、去理解、一起淒風苦雨披星戴月、去嘗試在個人的悲喜與社會的框架下找到可行的路,路上未必能百花齊放,但願月色溫柔,撫平行人的痛。指導老師的話:在加護病房中,日日見著一個個在平常情境看到的生死離別,盡宇宙洪荒之力拉回一個個孩子,有喜有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精粹,但也常令人心碎。我們很少有時間寫出加護病房中的每一個感動的故事,也常常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沮喪,但每次看到困境中堅強的家長和小孩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能在這裡陪著一個個小戰士奮鬥,且常常救回一個個的嶄新生命,自己受到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此次吳同學能在加護病房的實習中,深度參與醫療層面,以及醫病溝通的全方位面貌,理解救治病患不僅是急救及重症醫療的SOP而已,面對家屬的傷痛與心情轉折,以及困難的醫療決定過程,面對「無解」的醫療現場,能以一個新鮮人的視角,反思生命的內涵,實在難能可貴。也希望家屬能理解,醫療人員有職責提供專業具實證的醫療及說明,但對於我們而言,每一次都很難,面對命懸一線的生命,我們同樣有著深刻的觸動及痛,但也因為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我們願意繼續走下去。參考資料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rain: A Decade of Bioscaffolds and Engineered Microtissue 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8 養生.家庭婚姻
「看盡婚姻醜陋面」不婚比較好?38歲男被逼婚,沒做到父親臨終叮嚀,覺得自己不孝
結婚到底是幫人生加分,還是扣分?結了婚的你,覺得更快樂了嗎?還是只剩悲傷?後悔不已?婚後經濟問題、外遇、家暴、教養孩子問題,結婚生子後問題一堆。然後當個性不合訴請離婚,還得爭孩子監護權。感覺不婚還比較好!你也這麼認為嗎?當你看盡婚姻的醜陋面一位男性網友在臉書「匿名公社」發文,提到自己今年38歲,大約從高中時代就立志這輩子不結婚。因為他從小看盡婚姻的醜陋面,包括自己爸媽貧賤夫妻百事哀;舅舅對婚姻不忠,還會家暴,導致兩個兒子品德不好常常出包,傷神勞心。再來,自己許多男性朋友婚後因為個性不合訴請離婚,還得爭孩子監護權;女性朋友有的的老公出軌、有的外遇、有的欠債。基於以上遭遇,原PO始終認為一個人生活比較好,想去那就去哪、要吃啥就吃啥,不用在乎別人感受,不用面對上述可能發生的一堆爛事。他也開始慢慢規劃年老生活(存好錢不拖累別人)。而且,他也不太會覺得孤單。直到最近原PO姑姑跟堂姐、姐夫北上,要求他今年農曆七月去越南一趟,找個越南妹結婚。因為家族中的堂哥都沒結婚,年紀也徧大,加上他也沒結婚,形同斷後。更重要的是,他的母親要60歲了,很希望他結婚,不希望他一個人,有個人可以「幫忙他」,她也可以退休了!這樣原PO思考自己是不是很自私?他之所以有點心軟,是每次母親看到別人家的幼孩,都流露羨慕的眼神,加上父親臨終時的叮嚀,讓他覺得自己不孝。因此,他在臉書發文詢問,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網友回覆熱烈,多半建議他不需要屈從,如果覺得不結婚比較好,就不要因為「孝順」而結婚。也有許多人分享自己結婚後很後悔,認為不要結婚比較好。 答案見仁見智,但不要因為結婚而結婚面對這種問題,答案真的見仁見智,而且多半跟自己的遭遇有關。但可以確定的是,要結婚,要跟對的人結婚,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結就能結嗎?)除了交往時要睜大眼睛,有時候真的也是運氣問題。所以不應該問他人自己該不該結婚,而是你的是否有勇氣面對婚姻生活可能帶來的挑戰,而當婚姻如果走不下去,你是否有好好處理的智慧,與分手的決心。 有時候,你想的很容易,但遇到不對的另一半,人生可能近乎毀滅,同樣的就是有沒有勇氣重新開始。如果你有以下的覺悟,你就可以結婚:好好觀察另一半,選擇結婚了就無所謂好壞,盡量溝通,當緣盡了就勇敢分開。但千萬別因為結婚而結婚,這一定會後悔。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2-26 焦點.元氣新聞
《驚奇隊長》男星病逝!為什麼會得漸凍症?比植物人痛苦的漸凍人平均壽命僅3年
去年8月才傳出影壇天后珊卓布拉克交往8年的攝影師男友因漸凍症57歲去世的消息。近日美國影壇又有病逝明星,他是曾在漫威大片「驚奇隊長」中扮演女主角的父親、並在「星際爭霸戰:發現號」中演出的加拿大男星肯尼斯米契爾,已因漸凍人症併發症而去世,享年49歲。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上天的禮物…肯尼斯米契爾4年前宣布得漸凍人症根據歐美媒體報導,肯尼斯米契爾早在2020年受訪時承認自己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他當時形容被告知患病的那一刻,彷彿像是在自己的電影裡一樣,有如在旁邊看著別人驚聞自身得了絕症,徹底的難以置信與震驚。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人生中最後的5年半,努力將生命活到最充實,盡情享受生活中的樂趣,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上天的禮物,也沒有停止過演藝工作。「漸凍人」比「植物人」痛苦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指出,漸凍人症的全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的一種。此病會導致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在短短數年間漸進式的凋亡,使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無法進食吞嚥、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等症狀。但患者的意識與認知功能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且感覺正常,就像是活生生的靈魂被禁錮在一個僵死的軀殼裡,無法與外界溝通。潘懷宗曾在元氣網專欄撰文寫漸凍症治療新藥物,談及「漸凍人」意識清楚,全身卻漸進癱瘓的狀況,比起「植物人」實在更加的痛苦。》看完整「漸凍人症」介紹漸凍症無法治癒 患者平均壽命3年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佑曾受訪表示,ALS分為原發性與家族遺傳,家族遺傳通常發病年齡較早,但人數少;約9成漸凍症屬於為原發性,致病原因不明,導致運動神經開始退化,發病年齡大約60至65歲左右。漸凍症患者平均壽命為3年,因不同型態有壽命長短差異,有些患者可以活很久,但有些患者半年、一年就需要呼吸器協助,甚至不幸離世。目前漸凍症仍無法治癒,僅有藥物延緩患者使用呼吸器時機。但近年基因治療發展讓漸凍症治療有了更好的進展。2023年4月第一個獲FDA批准,針對「漸凍症」遺傳原因的治療藥物問世。【資料來源】.噓新聞.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26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這一對母女,每隔3到6個月來我門診,已經追蹤一段時間,因為有先天疾病的關係,合併慢性肝病,也因增加了肝臟腫瘤的風險,必須定期檢查。在某一次回診抽血檢查中,發現胎兒蛋白(腫瘤指數)稍微上升,短期內複檢又再度上升,狀況不尋常,我請助理通知媽媽必須趕快回診,並告知需要進一步安排住院檢查。沒想到打電話過去,媽媽說最近不方便來醫院,因為爸爸在住院,必須過一陣子才能過來。這對母女平日回診追蹤很正常,雖然需要舟車時間,但就醫規律,這次病情比較著急,反而延遲就醫,令人擔心。下一次病人終於回診,但在診間討論時,媽媽告訴我們,爸爸最近得了癌症,已住院治療後出院,必須頻繁到醫院進行化療,也因此沒有人能帶這位女孩過來就醫,但女孩的肝腫瘤有可能是惡性,若不及早治療,有可能錯過黃金期而變得嚴重,母女很無奈地說,雖然了解,但是也得暫且等父親的病況稍微穩定再說。我們討論了其他可能性,以及其他支援的管道,但最後仍無法勸說他們立刻住院。我找了原診治女孩的主治醫師及相關團隊,告知此情形,也沙盤推演各種的情境,且安排了讓家庭影響最小的方案,希望盡可能幫助這位病人及早得到治療。再過了一段時間,母女終於聯絡上,說已經可以安排治療了,於是我和外科何教授聯絡了幾次討論影像及檢驗資料,並告知病家舟車勞頓及家庭狀況的辛苦,外科醫師費心的安排住院,妥善安排術前所需要的影像檢查,尤其此病人的麻醉風險高,也需要特別的術前準備,最後幸好腫瘤成長的速度緩慢,還沒有轉移,外科醫師仍然能及時將腫瘤完全切除,而病理報告果然是惡性。這段提心吊膽的過程,期間一直在想,為何在醫療密切追蹤之下,發現能早期治療的疾病,家屬不能配合,萬一在這期間延誤了治療,那對於家屬以及醫療人員來說,都是很難承受的痛。還好3個月、半年,一年過去了,追蹤起來非常穩定,爸爸也完成了療程,母女臉上又恢復了輕鬆與單純的笑容,診間氣氛再度平和,閒話日常。原先一家兩人同時罹癌的谷底困境,終於迎向春天到來。在臨床教學上,我們常常遇到學生的問題是,病情說明了之後,病家不願意接受所安排或建議的檢查或治療,醫療人員自認應該已經將病情解釋得很清楚,然而不懂為何病人及家屬無法接受。可能就直接在病歷寫下「patient (family) refused OO,」,而我比較傾向紀錄「patient (family) hesitated about OO, 」。因為一時沒有答應,並不一定就是拒絕,他們很可能仍在思考、討論、理解當中,也可能想進一步再詢問更深入的問題,詢問替代方案,因此明天、後天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樣了。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多一分耐心與傾聽,先問問猶豫的原因,就可能一起找到下一步的方向。在兒科的臨床上,最常遇到的「拒絕檢查」情境,就是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燒,所需要的腰椎穿刺檢查。由於幼小嬰兒的感染發燒症狀,有細菌感染的風險,有發展為腦膜炎的風險,需要盡早抗生素治療,初期的症狀僅是發燒,若併發腦膜炎,後遺症十分嚴重。因此在醫療常規上,新生兒的發燒,除了例行需要檢驗血液培養之外,腦脊髓液的細菌培養也是必須的,因為牽涉到選用的藥物及療程,對於預後很重要。對於照料兒科的醫護人員來說,藉由腰椎穿刺,抽取很少量的腦脊髓液來檢驗,是必要措施,但是這個過程,卻常讓家屬猶豫並拒絕,而此狀況下能給予病家思考的時間,也非常短,因為為了避免敗血症的發生,必須及早開始使用抗生素,一旦抗生素開始治療後再進行細菌培養檢查就不準確了。因此,雖然能理解病家一時不能同意,但在這情境,也就真的不能再等待猶豫。我在和學生上醫療倫理討論課時,同學們常常第一時間就想到「拒絕檢查」彷彿是不理解醫療程序與腦膜炎風險的決定,對於孩子的權益是一種負面的決定,學過兒童權利與保護觀念的同學,也知道「兒少保」法,並提出對策。然而,我告訴同學們,在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先學習「傾聽」與「同理」,常常,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例如腰椎穿刺腦脊髓液檢查來說,對於家屬可能是沒有聽過的侵入性檢查,也與文化上的「龍骨水」、「骨髓」等名詞的混淆與影響,甚至,對於具體上操作這些檢查的方式不明瞭全憑想像,醫療人員如果能詳細的說明,或利用衛教資料讓家屬靜下心來思考後再同意,這就是「知情同意」的精神,知情是需要時間的,雖然可能不如醫療團隊所期待的有效率,但是對於「人」而言,這些時間與過程,是需要的。當然,平日如果對於醫療知識稍有了解,或是親朋好友曾經歷類似經驗,有了一些初步認識,這樣做決定就更容易些。另一方面,在醫療人力不足及忙碌的醫療環境中,醫療工作的寶貴時間,也是眾人共同承擔的醫療成本,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很重要的是,病家關鍵時刻願意用心了解病情,從正確管道理解醫療新知,為自己或家人作當下最佳決定,正是「醫病共享決策」的精神,也能帶來幸運與福氣。在我與病人的溝通及自己親友的就醫經驗中,理解到:面對醫療現實及決定的困難,常常會有一段時間看似「拒絕接受」、「拒絕檢查」、「拒絕治療」。但是,絕大多數這些只是暫時的,是過程的一部分,如果兩方都能耐心的理解,減少彼此認知的落差,陪伴走過這段路,那麼最難的時間總會過去,春天終會到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6 名人.精華區
沈麗娟/借鏡國外 培育社區藥局專業藥師
藥學系近年成為大學招生熱門科系,藥師不僅要了解藥品特性,也需具備藥事照護知識與技能,貼近病人實際生活及了解個別用藥,提供最佳藥物使用、改善健康結果。社區藥局藥師扮演家庭藥師的角色,研究指出,藥事照護中多項臨床服務,如用藥評估、藥物不良反應監視及用藥連續性追蹤等,可改善治療成效,降低醫療成本。社區藥局搶人 醫院現藥師荒去年全台社區藥局及醫療用品等相關零售店數合計已達一萬家以上,家數遠超過超商龍頭,這一年來多家連鎖社區藥局展店,大幅拓展醫療零售通路市場版圖,同時獲准登錄興櫃,大舉投入資本市場,儼然成為生技醫療當紅產業。社區藥局擴展,加上疫情催化,甚至所謂血汗醫院衝擊,藥師人力大幅從醫院流動到社區藥局。醫院出現藥師荒,以醫學中心更顯嚴重,主要是藥師在醫學中心照顧急重難症病人,還有繁重的門診處方調劑,加上醫院是培育藥學生與新進藥師重要場域,資深藥師需進行臨床研究,造成許多醫院藥師思考轉換跑道,剛取得執照的藥師對於進入醫院訓練,也躊躇不前。藥師工作人力大幅流動,若任由各個執業場域以薪資作為競爭籌碼,長遠來看,絕非全民之福,也不利藥師專業任務開展,呼籲衛福部正視醫院藥師人力缺口,協同藥師團體盤點執業場域的任務與責任;各領域藥師需積極提出解決對策與配套方案,尋求內部共識及其他醫療團體支持,乃至國家政策配合。學習日本藥局 專業永續經營日本卅年前開始國家藥價政策改革,提高醫師診療費,避免「以藥養醫」的道德風險,即醫師不應過度開立處方獲得藥品利潤,促使醫院處方箋釋出至社區藥局,目前釋出比率已達九成以上。不過,近五年日本大型連鎖社區藥局興起,藥品統一採購的規模經濟優勢顯現,今年日本國家藥價政策改革將針對社區藥局,特別是大型連鎖藥局。目前日本社區藥局已提出不依賴藥價差的經營方向,建立社區藥師專業為核心,爭取社區藥師專業服務給付,如用藥評估、用藥整合、衞教、療效監測等,進行特別病人群服務,包括慢性病治療管理、長照藥事照護、在宅藥事照護等,以藥師專業發展永續經營的新型態照護模式。先進國家已出現醫藥利潤板塊移動,針對下一世代健全醫療生態發展的倡議,欲健全我國醫療大環境,其切入問題的觀點及後續發展,值得觀察及借鑑。參考國際及日本經驗,台灣在此波藥師服務轉型過程中,社區藥局藥師更要展現專業能力,進一步成為未來藥學生臨床實習的培訓場域,為培育下一代藥師做好準備。連鎖藥局通常擁有更多資源和更廣泛的網絡,調整營運策略有彈性,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隨藥學教育發展和藥局營運環境變化,藥學教育不再僅是傳授藥品知識,更強調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溝通技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藥師專業服務將成為藥局經營的重要基石。國家應訂政策 推動藥師轉型期待藥師在社區藥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滿足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醫療需求。教育部及衛福部為主管藥學教育及藥師執業機關,應訂定國家政策及擬定相關配套,召集專家學者、全國藥學院系及相關藥師公學會,共同規畫及培養各層級醫療藥師人力需求,度過藥師人力轉型期,滿足社會需求及藥師專業的永續發展。
-
2024-02-26 醫療.精神.身心
面對精神病人,第一線警消要如何處置?什麼是司法精神病院?司法精神病院因「1效應」而難設!
警消一來精神病人就裝乖,第一線壓力怎解?衛福部設專線強化就醫機制精神病人若是發生傷人舉動,必須送醫;然而若是沒有立即危險,此時到底應該怎麼處理?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衛福部設有專線,提供警察或是消防單位是否就醫的建議。一派出所長直言,不少精神病患者一看到警消就會裝乖,導致沒有事實可以判斷送醫,多了專業人員諮詢其實減少第一線不少壓力。衛福部從2020年推出「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服務與留觀服務試辦計畫」,提供警消人員或是精神疾病患者親友,如果碰到社區精神病人或疑似精神病人狀況,但不確定是否需要送醫時,撥打24小時專線「049-2551010」,將由精神醫學專業人員提供諮詢。「最怕遇到精神明顯有異狀,卻還沒做出自傷或傷人行為的狀況」,第一線員警說,接獲精神異常案件,若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或是行為很瘋者直接送醫沒問題,但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也不屬於警職法管束要件,可是不送醫仍「感覺怪怪的」,就會打電話諮詢,口頭描述民眾的行為舉止,由醫生查看是否有病例,並且提供現場狀況約5到10分鐘,判斷要不要送醫。北市一名派出所長表示,曾有一名男子不明原因尾隨、騷擾路人,同仁獲報到場,對方卻喊「不要過來,我要自殺」,但其實根本沒有自傷行為,都是瞎喊。然而只是致電家屬都沒接,不清楚要不要送醫,最後致電醫師判斷送醫。他也說,曾遇過一名女子在家歇斯底里、全身脫光光,很明顯就是「發病了」,丈夫報案求助,可是當下也沒有自傷或傷人之虞,嘗試詢問當事人同意就醫治療,對方根本無法溝通,還指控警、消亂看她胸部,最後也是打電話詢問醫生指示後送醫。所長坦言,處理精神異常患者是吃力不討好的案件,自己也有向所內警員宣導電話諮詢資源。不少精神病患者雖然會大吵大鬧,但警消一到場就裝乖、很安靜;這種狀況較為尷尬,報案的民眾希望患者離開,但警消當下沒有事實可以判斷送醫,而且精神病患者都會宣稱自己沒有病,有醫生的諮詢背書,減少第一線人員很多壓力。鄭淑心表示,自從專線推出後每年接聽次數約三千多通,不只警消回饋反應不錯,也有精神病親友會撥打專線詢問病人狀況及處置方式。電話由精神醫療機構接聽,並且搭配「高風險減傷評分量表」,搭配現場人員描述狀況,提供諮詢人員處置建議。難敵「鄰避效應」,司法精神病院開幕延期 司法精神病床迄今僅設30床健全國內社安網,蔡政府喊出2025年於全台設置480床司法精神病房,迄今僅在高雄凱旋醫院設置30床;原預計最快2024年3月開幕、全台唯一可設置300張司法精神病床的「司法精神病院」,難敵「鄰避效應」,土地建物證照取得受阻,開幕延期,也讓司法精神病患妥善安置的時間遙遙無期。社區內只要聽聞有收治「精神疾病患者」抗議聲浪隨之而來,更何況是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精神病患的司法精神病院,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前司長諶立中去年曾對外說明,國內第一家司法精神病院,最快於2024年3月正式揭幕,但據悉受限土地建物取得因素開幕延後,實際延宕的原因仍與鄰避效應有關,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證實,司法精神病院3月還無法營運。李麗芬指出:480床的目標將在2025年前完成,包含建置司法精神醫院,而司法精神病房預計分布在全台4至6處,其中僅一處已經開始運作,其他則已陸續啟動修繕。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監護處分由法院裁定,裁定後由檢察官決定要讓哪一家醫院收治處理。法務部指出依衛福部規畫負責監護處分的司法精神病房,選定6處醫療機構設置,每處規畫30床,總計180床,已啟用的凱旋醫院司法精神病床也為30床。目前全國執行監護處分共218人,其中172人分別收治在29家醫療機構。司法精神病房跟一般精神病房差異為何?鄭淑心指出,治療本質上差異並不大,重點在於檢察官會定期訪視,評估監護處分的病人狀況,例如狀況改善的話是否要變更處分方式。在維安門禁上,司法精神病房設置較為嚴格,而一般精神病房原則沒有維安,但設有保護室,讓患者可以平復情緒。據立法院報告,衛福部於前年已核定兩家醫療機構設置司法精神病房,將提供91床的床位,其餘89床原預定去年完成設置,但從前年開始進度就不如預期,至今只有凱旋醫院完成30床的司法精神病房;司法精神病房推行設置至今已3年,進度嚴重落後。衛福部心健司簡任技正李炳樟表示,除了司法精神病房,心健司也透過長效針劑、社安網關懷訪視員等多元政策,目前社區精神病人狀況穩定改善,病人住院佔床率也有下修。根據健保署統計,過去5年有慢性精神病病人住院占重大傷病人數比率,從2018年的15%下降到去年的13.2%;住院人數也從近3萬人變成約2萬5000人。全台唯一司法精神病房 凱旋醫院力抗鄰避效應凱旋醫院收治監護處分的司法精神病房已經有20、30年歷史,更是目前全台唯一的司法精神病房設置地。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凱旋醫院在司法精神病房設立前,過往早有收治監護處分的病人。不少人擔心的鄰避效應,專家認為,比起讓高風險精神病人放在社區中,在相關硬體設備準備好的狀況下,反而可將風險降低。司法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表示,不少民眾對於司法精神病人的收治都會擔心有鄰避效應,但是凱旋醫院運作至今,對鄰近治安跟社安並顯著影響,在人員、設備預備好的狀況下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像是凱旋醫院透過人工智慧方式防範暴力,也兼顧病患照顧,最終仍是期待病人可以回歸社區。凱旋醫院長周煌智曾指出,由於司法精神病房待在空間內的時間比較久,空間會比一般病人大一倍;同時為保障人權及工作人員可能面臨的潛在危險,院內有iSAFE偵測。他說,iSAFE有雷達波,可以探測生理訊息;再者,具有識別影像功能,無法偵測到人臉但是可以偵測是否有暴力、自殺、群聚等風險;第三個是在公共場所會有人臉識別系統,類似點名功能。病人若是沒有「犯規」狀況,精神狀況穩可以逐漸回歸社區,例如沒有出現智能狀況不好、回答原始,或是搶東西等狀況。然而,李俊宏指出,有時候雖然病患穩定,但仍是會留在病房內治療,可能原因如有持續性的醫療照顧需要,或是患者外部資源缺乏、家屬無力照顧,又或是社區接受度不高。通常遇到這種狀況,會從司法精神病房降轉到一般精神病院,再慢慢安排其他資源回歸社區,並不會直接讓病人面對社區世界司法精神病院收治需監護處分的病人,監護處分由法院裁定,並由檢察官決定要讓哪一家醫院收治處理。鄭淑心說,判斷上考量凱旋醫院經驗較多,可能因此傾向找凱旋醫院,但其他醫院也可以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6 養生.人生智慧
離婚之前人人平等 專職律師揭人們選擇結束婚姻最常見原因
如果你在過去30年間,關注過任何名人離婚事件,那你可能已經聽說過蘿拉.瓦瑟的名字(Laura Wasser)。瓦瑟是Wasser, Cooperman & Mandles公司的離婚律師,同時也是Divorce.com網站離婚進化主任;她曾代表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布蘭妮(Britney Spears)和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等名人。多數人選擇離婚是因為他們不溝通她說,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並沒有什麼不同,「我總說離婚之前人人平等;無論是否為名人,每個人都會經歷同樣的恐懼和心痛。」不論名人或普通人,多數人選擇結束一段婚姻的原因都一樣。瓦瑟指出:「人們離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溝通。」這些問題可能會以婚外情、不健康飲酒習慣等方式表現出來,但無法溝通通常都是這些問題的根源。瓦瑟解釋,許多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侶,通常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磨合;「因為,你通常不會在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時,發展你的溝通工具;所以當事情發展不順利時,往往就沒有能力或必要的手段來討論問題。」夫妻婚前應進行很多「不性感」對談瓦瑟指出,夫妻在結婚前,應該要進行很多「不性感」的對話,像是,「是否要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和「你同意我父母年老後跟我們住在一起嗎?」等議題。這些討論並不有趣,但如果兩人能在這些議題上意見一致,就能幫你省下不少金錢和不必要的心痛;另外,民眾的需求很可能在婚姻期間有所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溝通就是維持婚姻的關鍵。瓦瑟說,「『我變老了,覺得自己不再有吸引力了』,這種話很難說出口。」但如果你的伴侶不知道你的感受,那不可避免的,他們肯定無法去滿足你的需求,然後你就會不快樂。瓦瑟說:「若怨恨情緒不斷累積,你會轉頭把精力投到其他地方,而不進行溝通。」透過在婚前或結婚初期進行艱難的對話,你們可以培養能有效幫助你和伴侶的健康溝通習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4 退休力.理財準備
人生分3階段!章新50歲提早退休過健康人生,教你估算退休金夠不夠用
YouTuber章新在年輕當道的網紅世界,以中年情懷另闢一片中高齡園地。身為中壢龍岡的眷村子弟,和太太豫魯在網路上實做眷村菜,太太做菜他引經據典說菜,兩年時間訂閱數從零衝破三十萬,自嘲突破了年輕貌美才能當網紅的既定印象。延伸閱讀/美好退休生活有4要素!熟齡網紅章新靠「妻做菜他說菜」2年訂閱破30萬,分享每日退休新鮮事人生分為三階段 到70歲享受第三人生YouTuber章新五十歲提早退休,他將人生分為三階段,出生到廿五歲是接受教育期,廿五歲到五十歲要創造經濟實力,五十歲後來到黃金期,趁身體健康退休,到七十歲享受第三人生,他解釋:「算到七十歲是因為健康平均餘命。」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約七十六歲、女性八十三歲,但是,扣掉晚年平均臥床時間後,衛福部資料顯示,男性健康平均餘命是七十歲、女性七十五歲。他分配的第三人生,已比前兩階段少五年,所以五十歲退休不算早,「如果六十五歲退休,五年後就是健康平均餘命,我不希望退休沒幾年就進入長照」。教你估算退休金大家最關心的退休金,他分享一個不考慮外在因素的簡單計算:假設退休生活費每個月希望有五萬,一年即六十萬,如果六十歲退休、活到八十五歲,共廿五年,必須準備一千五百萬。這筆錢的三大來源是勞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金以及存款,扣除前兩項才是自己要預備的金額。民眾可至「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輕鬆查詢自己的退休帳戶。「提早退休」是為了夢想?還是逃避現實?章新和太太預計六十歲請領勞保老年給付,兩人的勞工退休金屬於新制,須年滿六十歲申請,因此五十到六十歲的生活費必須靠自己存款。他一直住老房子、開小車,退休前收入不錯但花費很少,薪水存起來不做投資,五十歲碰巧拿到遣散費,才能提早退休。他強調不是鼓勵提早退休,先釐清是為了夢想,還是逃避現實?心有顧慮就先不要提,如果是工作不如意或跟主管發生摩擦,建議解決當下問題。定好退休時間後,提前跟家人溝通,包含生活開銷縮減以及日常作息改變,減少日後老夫老妻吵架的機會。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元氣網幫助大家打造退休力,首先可在元氣網快捷鍵找到「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登入會員即可直接填寫,得知自己的退休準備代表動物,同時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退休力」頻道,根據退休的五個核心能力,提供專家與過來人的準備心得及建議。章新的「六種動物測退休力」測驗結果是分數超群的王者獅子,還沒做過的讀者歡迎填寫作答。●「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睡前忍不住滑手機 醫:3C影響睡眠恐惡性循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3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不煮年夜飯,婆婆狂碎念:以前媳婦都做到死!網友: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抓交替?
過年是最容易產生婆媳問題的大節日,2024過年剛過完,就有一名媳婦被婆婆狂碎念不煮年夜飯、不做家事,還讓老公洗碗,並說自己以前當媳婦也是這樣苦過來的;對此,媳婦無奈表示,為什麼婆婆自己苦過還要媳婦接棒?過年媳婦沒煮年夜飯被婆婆狂碎念過年才剛結束,一名媳婦無奈表示被婆婆狂碎念,說過年期間沒有煮年夜飯,也不做家事,例如:洗碗、掃地、丟垃圾...,「以前媳婦都做到死,妳不煮年夜飯不做事都讓老公洗碗,這樣不會太誇張嗎?」,婆婆表示自己以前當媳婦時,所有的家事都全包,完全沒有時間可以偷閒...,因此認為過年期間媳婦做到死是盡本分;對此,媳婦委屈表示為什麼婆婆自己苦過還要媳婦接棒?家事是大家的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對於過年的婆媳問題,元氣網也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意見,貼文一出引起廣大網友回響,紛紛表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大多數的網友都挺媳婦,表示家事是大家的事。「因為你是媳婦不是女兒,婆婆永遠都是婆婆,不會變成媽媽」、「叫豬隊友去洗,老妖婆捨不得,那老妖婆就自己去洗吧!」、「啥年代了!家事是大家的事,而不是女人的事哦」、「因為不能只有她苦,要有接屎的人」、「老古板的想法不可取、這種思維真的讓人不敢結婚」、「買洗碗機或誰看不下去或輪流洗,不要理他啦!又沒領薪水」、「現在時代不同了,有年菜可訂購!兒子有時候會說媽媽我們今年訂年菜!要跟著時代的腳步走,婆媳之間關係才會好」、「以前辛苦『還債』的婆婆,現在積極向媳婦『討債』!媳婦將債還完了就會升格當婆婆!」、「因為多年媳婦熬成婆,憤世嫉俗者抓交替,因為她心裡不平衡,為什麼她媳婦不用像她以前這麽認命的做家務事」、「我也是婆婆的人,家務本來就是家人共同分擔,現在的女性也要工作她是人也會累」、「建議定年菜用免洗筷,不用煮也不用洗,大家都歡喜」。也有部分網友挺婆婆,表示這是媳婦本分。「那為什麽婆婆煮好媳婦好意思吃?」、「一年才煮幾天,讓媳婦煮年夜飯還好吧」、「我也是從婆婆那兒接棒,煮年夜飯不會很難!也被婆婆嫌過,以後改進就好。但年初二要煮給小姑子回娘家吃飯,這就比較累一點,因為吃中午一個人要煮一桌菜餚是累了一點,但心理想一年才忙一次而已,還可以接受」、「我也是除夕當天早上就開始備料,中午簡單吃(也是要煮),晚上圍爐的年夜飯,初一早上拜祖先、初二小姑回娘家..這都是在我預料之中的事,所以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媳婦的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吧!為什麼這麼多抱怨?當初知道當媳婦要做這做那這麼苦。為什麼還要結婚?」也有網友有其他精闢的見解,「喜歡幫別人披麻戴孝才結婚!現在誰在談感情!現在沒有結婚也可以生小孩,報户口,還結什麼婚,笨蛋才結婚,結婚自找麻煩,什麼事,是結婚後才能做的,該做不能做的,婚前都做了,只剩下外遇和離婚而已!而且還要幫別人披麻帶孝,還要守靈,當白琴……」、「其實不只是婆媳有這問題,甚至是有的生母也是這樣認為,生母認為她都有奉養父母老病,金援親弟,所以她的女兒也必須像她一樣,她吃過的苦,女兒也必須跟她一樣。」、「婆婆快去溪邊洗衣服喔,這麼愛以前,請不要用洗衣機,因為以前沒有喔 滾 拜」、「婆婆以前活在古代,我可以原諒!但是….現在已經2024年了,麻煩拋售那種傳統腦袋好嗎?溫ㄤ煮麵,洗碗曬衣服,倒垃圾買菜…必須做!」改善過年婆媳關係5指南過年是最容易產生婆媳問題的大節日,如何在過年期間婆媳能順利相處,是許多媳婦跟婆婆都想正視的課題,以下是一些建議,以改善過年期間的婆媳關係:1.溝通和理解:婆婆和媳婦應該坐下來誠實地溝通,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期望。透過溝通,可以找到共同點並解決問題。婆婆可以分享她的價值觀和經驗,而媳婦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尊重和包容:雙方都應該尊重對方的角色和貢獻。婆婆應該理解現代生活的壓力,並尊重媳婦的個人空間和需求。同時,媳婦也應該尊重婆婆的經驗和觀點。3.分擔家務:家務活動應該是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的責任。雙方可以商量和協調家務分工,確保公平和合理。例如,可以輪流洗碗,或者委託外部服務處理一部分家務。4.彈性和妥協:雙方都應該保持彈性和妥協的態度。婆婆和媳婦都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讓步,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和期望。這需要雙方願意嘗試新的方式和解決方案。5.珍惜家庭時光:過年期間是家人團聚的時刻,雙方都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婆婆和媳婦可以一起準備食物或訂年菜,享受家庭聚餐,並通過共同的活動加強彼此的情感連結。總的來說,改善婆媳關係需要雙方的努力和耐心。通過溝通、尊重、分擔家務、彈性和妥協,以及珍惜家庭時光,建立更加和諧和美滿的家庭氛圍,開心過好年。延伸閱讀:.媳婦到婆婆娘家過年,初二想回娘家吃午餐被情勒.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媳婦被要求過年煮三餐,卻只准要她吃剩菜!網友:建議整包鹽加下去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