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消毒
共找到
1686
筆 文章
-
-
2021-08-29 養生.聰明飲食
朱慧芳/豬肉攤上的活知識
傳統市場有好多個出入口,主要的出入口有專人站崗量體溫、噴酒精,認真檢查手機顯示的實聯制是否確實執行。小一點的出入口只放著一本簽到簿,或什麼都沒有,一切自由心證,大家自求多福,祈禱內有廟宇也有教堂的傳統市場裡,人神均安。五月疫情突然升溫,傳統市場比以往更為熱鬧擁擠,摩肩接踵更勝從前。少了餐廳消費,餐餐在家煮食成為新日常,採購的頻率也因此增加。提著購物袋去傳統市場之前,我先去郵局和銀行辦事,兩者都是從外到內嚴格執行管控,實名測溫消毒一樣不少,平日半敞開的輕鬆空間,變得氣氛森嚴,與市場的喧囂熱鬧判若兩個世界。在大賣場缺貨的食材,傳統市場都有,而且還常常撿到彩蛋。我愛傳統市場的人味,尤其是在人怕人的現在,市場提供了回到從前的安慰錯覺。其實在政府開放萊豬進口之後,我就開始到傳統市場採買豬肉,更何況美式大賣場裡的台灣豬肉經常是空架,有機蔬菜更因為接連的豪雨掃過,早被搶購一空。這些在大賣場缺貨的食材,傳統市場都有,而且還常常撿到彩蛋,市場攤商時不時舉辦限時降價,充滿人與人互動的樂趣。在傳統市場買新鮮豬肉,我總會問:「是台灣豬嗎?」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例如,「你只要看到新鮮內臟就知道是本地豬。」或者「我是養豬協會理事,當然賣台灣豬肉!」也有酷酷的,指著掛在攤子上的台灣豬標示說:「放心,我是第三代,我家只賣本地豬。」有的更直白:「拜託,傳統市場誰在賣進口豬啊?」無論是哪一種答案,我發現傳統肉攤的老闆,口才都像直播主一樣好,攤架就像Youtube的螢幕,他們手拿屠刀比劃解說,不僅清楚而且說到關鍵處,直接就把掛鉤上的實體取下,當場示範教學。買子排不只看排面,還要轉過來看肉面和側面,肉質厚實才及格。這天,我又去光顧那位從手腕到脖子都是漂亮刺青的第三代肉攤。「老闆,有沒有肉多一點的排骨?」他眼睛一亮,興奮的誇讚我提到關鍵字「多肉排骨」。他說,帶肉的子排,也常叫做小排,通常是越南和泰國移工才懂得吃,本地人多是買龍骨,也就是脊骨,或者腿大骨、肢骨來熬湯,但是要料理的話還是帶肉的肋排適合。他很得意的誇我眼光好,懂得吃,因為子排貴又少,不是每個肉攤都會賣,今天算我幸運光顧他的攤子。接著他說,買子排一定要整片,且不只要看排面,還要轉過來看肉面和側面,確定肉質厚實才及格。買下整排的教學道具之後,我順便請教肉排怎麼挑選?刺青小哥的老師魂再度上身,他說,你們都喜歡買漂亮的里肌,其實,煎肉片或者肉排要挑選帶著不同顏色的里肌,或者油花均勻的五花,煎出來的肉排才會軟嫩。他拿起攤上的整條里肌,比對自己的身體說,里肌中段只有粉紅色,表示這個部分比較死硬,兩端帶有紅色和夾雜一點肥肉的部位,其實是比較好吃的。我順便請教他,怎麼從沒在肉攤上看過棒腿肉。他說那是從後腿蹄膀取出的稀少部位,需要預訂才有,通常都留給老主顧。熟食攤賣的豬棒棒腿,用量大只能採用進口的才划算,如果想要吃到本地的安心豬肉,還是老話一句,先跟老闆下單。
-
2021-08-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山大學研究 憂隔板增風險
國際期刊「Science」刊出中山大學最新研究,指出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為「氣膠傳播」,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會妨礙氣流流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呼籲調整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發現該研究並未針對隔板增加傳染風險提出科學證據,只是進行討論。目前公共場所維持通風、落實清潔消毒仍是最重要手段。
-
2021-08-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今開放登記!高端、AZ、莫德納、BNT ,4種疫苗「保護力、副作用」比一比
編按:首批輝瑞(BNT)疫苗即將到貨!由永齡/鴻海、台積電和慈濟購買,且郭董出馬到歐洲催貨的BNT疫苗,最快下周一(8/30)抵台,今天(8/28)下午2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BNT以12-18歲優先,剩下80萬劑開放給第一到第十類族群施打。台灣國內疫苗持續拚接種率,近日高端也將於8/23開打,許多民眾支持,也有不少民眾觀望。其實不只是高端目前有如信仰般的存在,信者恆信,其他疫苗也有相似的情況,包括AZ與血栓,或是莫德納、BNT與心肌炎的聯想,又或者莫德納、BNT聽說比較好的想像,各疫苗在民眾討論之間,都逐漸形成了某種特定的形象或聯想。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不論是何種疫苗,目前台灣已有、將進的疫苗都是安全且具保護力的,建議民眾可多從醫學角度了解各疫苗的正確相關資訊,並盡早施打,存好抗疫的本錢。 國內疫苗比一比,血栓、心肌炎竟異於想像! AZ疫苗:腺病毒疫苗,與血栓的關係? AZ疫苗是以腺病毒載體的方式製作,取自人體免疫系統陌生但安全無害的黑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運載病毒的棘蛋白基因輸入體內製造抗原,進而刺激、訓練人體的免疫反應並產生記憶,達到防護的效果。 AZ與血栓之間的關係,是民眾關注度最高的,不過和一般民眾所認識的三高等疾病所帶來的血栓不同,AZ疫苗的血栓是少部分的特殊情況,例如曾有過肝素誘發血小板低下症的族群才可能提升此血栓的機會,因此三高等多數認為自己可能為血栓高風險族群的疾病患者,其實也可以打AZ疫苗。 莫德納、BNT:mRNA疫苗,與心肌炎的關係? 莫德納和BNT疫苗皆以mRNA的疫苗技術製作,將能製造棘蛋白的mRNA疫苗輸入體內,讓宿主自行製造、生成棘蛋白,進而啟動、訓練身體的免疫反應。 mRNA疫苗民眾較為擔心的心肌炎,洪暐傑醫師表示,這是疫苗藥物所帶來的免疫反應,與心臟病、三高等無關,而心臟病患者施打後出現心肌炎的機率也不會升高,發生率一樣極低,因為兩者沒有關連。 高端疫苗:次蛋白疫苗,真的安全有用? 高端疫苗是以重組蛋白的技術開發,製造出病毒的棘蛋白,將此輸入至人體,讓人體產生免疫效果,達到防戶的目的。 高端疫苗民眾較為關注的,就是是否真的安全有用?雖然未通過三期試驗,但從目前二期數據來看,確實具有保護力、副作用機率較低、且尚無不良反應出現,成績相當出色,就看民眾想看二期試驗還是三期試驗的結果,以醫學的角度看待此事。 醫師看各疫苗保護力、副作用、不良反應。 保護力: 綜合上述看保護力、安全性,洪暐傑醫師認為,4種疫苗雖然製作方式不盡相同,但概念大同小異,民眾常見的各種保護力數據比較,其實各不進相同的數據,多是出自於不同的研究,尚無大型研究以所有廠牌的疫苗在同一個基準值進行實驗。因此基準值並不相同,雖可做為參考,但放在一起比較的意義並不大,不適合做為相比的數據,更不適合做為挑選疫苗的基準。以目前來看,國內民眾能打得到的疫苗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副作用: 從安全性來看,4種疫苗也都具有相當高的安全性,副作用是每個疫苗多少都會出現的可預期情況,代表著身體的免疫反應正在激發,因此產生不適,包括疲勞、發冷、發燒、注射點疼痛、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而若沒發生也不必擔心,疫苗一樣是有效果的,副作用只是因人而異。 不良反應: 如前述所提,血栓、心肌炎等不良反應皆與民眾所想像的不同,並不必太過擔心,不過當然若有疑慮,可評估是否施打其他適合自己的疫苗。而不論如何若自覺非健康的族群,包括年長、用藥、慢性病等,都建議先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是否適合打疫苗,以免漏掉其他真正有風險的危險因子。 民眾所擔心的猝死案件則有待釐清,至目前為止,尚未有證據證實與疫苗為直接關係,比起疫苗導致死亡,民眾需更加注意的是在打疫苗這段時間的防疫安全及個人安全,例如缺水、中暑等。 國門力擋變種病毒,個人也要先存好抗疫本錢 洪暐傑醫師建議,此時此刻民眾應避免再因政治關係、品牌迷思等各種原因挑選疫苗,目前已進入、即將進入台灣的疫苗都是安全且有用的,建議民眾盡早施打,有什麼就打什麼才是上策。並在施打完疫苗後一樣注意戴好口罩、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及消毒,如此才更有利一同度過疫情難關。 《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有用嗎?安全嗎?招名威解析,並指最大關鍵問題! .打疫苗前後這樣吃增強保護力!營養師:接種前要睡飽、避免空腹!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內用隔板恐加速病毒傳播?陳時中:是傳播途徑之一
巴拿馬籍貨輪「KAMO」的菲律賓籍船長,日前在台北港外海突然發燒,經送醫搶救仍不治,不料驚傳死後確診,新冠肺炎檢測呈現陽性。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該船昨日已離開台北港,相關接觸人員已匡列15人,其中1人列為居家隔離,其餘自主管理,目前已完成清消。陳宗彥說,該案第一時間區管已做完整疫調,並針對疫調相關人員作匡列、處理,該做居家隔離就做,自我健康監測也要求每天要監測。日前宣布開放浮潛,但指揮中心尚未核准,陳宗彥指出,目前交通部在研擬相關措施,包括相關雙鐵開放等計劃,都併在同一案送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會文差不多,應該這兩天可以完成檢視。國立中山大學最新研究登上國際期刊《科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與團隊發現,全球武漢肺炎超級傳播事件,均指向「氣膠傳播」為主要感染途徑,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將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呼籲全球調整防疫措施。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說,有關新聞報導是說研究登錄科學期刊,隔板有增加風險,我們有討論一下,這研究最主要不是說增加隔板就增加感染風險證據,而是接觸時的汙染環境,還是傳播的途徑之一,因此公共場所維持通風、落實清潔消毒,這是環境控制中的重要手段。
-
2021-08-25 醫療.皮膚
腳起水泡別戳破!皮膚科醫揭各類水泡該怎麼處理
小芯趁著暑假期間,想體驗打工生活,和同學一起應徵電子公司作業員的暑期工讀,沒想到整天站著工作,幾天下來腳底長出水泡,很想擠破它,又怕會感染,不知如何是好?腳起水泡 不要自行擠破許多人都有過腳起水泡的經驗,成因眾多,有人因為久站,有些則是鞋子不合腳型,不過,大部分還是因為汗皰疹、香港腳、糖尿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疾病而起水泡,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建議,水泡不要自行擠破,可直接塗藥,以免引發感染。一般來說,摩擦為導致腳起水泡的原因之一,如果1天站著好幾個小時,就會對腳跟、腳底、腳趾產生壓力,而容易導致腳底起水泡。至於鞋子不合腳,不管是過鬆或太小,持續摩擦皮膚,也會產生水泡。至於皮膚疾病所引起的腳部水泡,則更為常見,其中以香港腳居多,最近雨勢不斷,如果鞋襪碰水潮濕,雙腳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就可以引發黴菌感染,造成香港腳,在腳趾縫間長出水泡,極度發癢。汗皰疹也相當常見,常長在腳底板,密集地冒出許多小水泡,產生搔癢感及刺痛感,許多人習慣將水泡擠破,以解決搔癢困擾,但因此引發細菌感染。趙昭明表示,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民眾也會出現腳底水泡困擾,雖然不太合併搔癢感,但因水泡體積較大,影響行走,建議擠破水泡之前,應做好消毒。在治療上,香港腳則需抗黴菌藥膏,如因過度摩擦所引發的水泡,則需塗抹抗發炎藥膏,其餘水泡均能透過類固醇藥膏來改善症狀,不要自行擠破水泡,直接塗藥就能達到效果。(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 皮膚科醫師曝愛做「2件事」慘了 ·鞋子磨腳,腳跟起水泡怎麼辦? 專家教「關鍵5動作」:凡士林也有用
-
2021-08-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別加熱!防疫消毒鈔票硬幣正確做法央行報你知
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想知道使用本國鈔券及硬幣是否安全?如何安全消毒?央行小編今天在臉書發文為大家解惑。央行強調,對新台幣鈔券的處理已採積極作為,有效防止病毒傳染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儘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場所,正確配戴口罩並勤洗手。央行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與物體接觸傳染,雖然券幣屬於物體接觸傳染的範圍,但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如英國央行及國際清算銀行),病毒經由券幣傳染的可能性很低。民眾如仍不放心,堅持自行消毒手上之鈔券硬幣,央行小編則提供大家正確的券幣消毒方法。鈔券正確消毒方法是照紫外線燈,微波爐加熱、烤箱、電鍋加溫、以漂白水浸泡等都是錯誤方法。硬幣消毒的正確方法是用75%酒精、消毒水、以溫和肥皂水搓洗靜置。微波爐加熱、以漂白水浸泡不但是錯誤的消毒方法,微波爐、烤箱加熱還恐有致災的風險。央行表示,為因應疫情,對新臺幣鈔券的處理已採積極作為,鈔券整理前至少隔離14天,整理後經高溫(150°C)封包後再流通,達到降低病毒存活率的效果,另積極整理回籠鈔券,加強汰舊換新。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儘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場所,正確配戴口罩並勤洗手,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傳染。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總統蔡英文施打高端疫苗 一秒結束問:「這樣就結束了?」
總統蔡英文今天完成高端疫苗施打,蔡總統還問:「這樣就結束了?」總統蔡英文今天施打高端疫苗,一早到達預約地點「台大醫學院體育館」,透過網路直播,先量體溫為36.9度,並由醫師問診、說明注意事項,蔡總統也簽下施打同意書。過程中,蔡總統在等待施打疫苗時,也向在場媒體及醫護人員揮手打招呼。今天施打疫苗過程,由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及立委邱泰源等全程陪同。蔡總統今天穿著短袖上衣,蔡總統還提醒護理師將高端疫苗拿給媒體「照一下」,隨後護理師拿出針劑向媒體展示,現場媒體問蔡總統是否會緊張,蔡總統回應:「不會。」蔡總統也向現場的台大醫護團隊表示:「這樣大陣仗打針,不好意思。」護理師將手部消毒後,接著幫蔡總統施打疫苗,經過一秒鐘就完成,蔡總統還問:「這樣就結束了?沒什麼感覺。」施打完成後,蔡總統拿到「疫苗黃卡」,並向媒體比出「讚」的手勢,接著蔡總統與現場醫護人員合照。蔡總統也特別到現場設置的臉書拍照打卡區背板拍照,並稱要留下照片宣傳,現場有多種背板,蔡總統也稱「每一張都照一次」,隨後也提醒要給媒體「拍一下」,接著再次感謝台大團隊並離開現場。總統府昨天表示,經過維安團隊及台大醫院協調,為降低對其他民眾影響,蔡總統將於7時30分至現場,依照相關流程,報到、問診、接種疫苗,接種完畢後離開現場,交由醫療團隊後續掌握身體狀況,總統府將進行網絡直播。總統施打之後,將回到官邸與東京奧運選手進行第三次視訊會議。
-
2021-08-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154隻走私貓安樂死 專家曝「這疾病」人類致死率100%
海巡署查獲走私貓共154隻,包含俄羅斯藍貓、布偶貓等品種貓,昨天全數依法遭到安樂死,引發輿論爭議。貓咪固然討喜可愛,但來路不明的動物,身上恐潛藏傳染病風險,專家指出,尤其是狂犬病最為可怕,若這批貓帶有病毒且擴散,人類也會深陷危機,沒及時治療者,致死率幾乎100%。這批走私貓來自中國大陸,為狂犬疫病的國家。農委會統計,台灣目前犬隻飼養150萬隻,流浪在外15萬,貓有70萬隻。主委陳吉仲認為,第一時間若未阻絕可能傳撥風險, 我國寵物安全環境就會遭受到更大衝擊。事實上,只要是哺乳類動物,就皆有可能染上狂犬病,包含貓、狗與蝙蝠,甚至是人類。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指出,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而感染,有一定的潛伏期,狂犬病若在國內傳開,大增寵物染疫風險,人類一旦遭咬傷也有確診疑慮,所以走私貓必須按照法律程序,盡快銷毀。狂犬病屬神經性疾病,犬貓被感染後,會開始出現異常的性情與行為。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蔡向榮說,犬貓感染可能出現,包含食欲下降、虛弱、發燒等症狀,可以分為狂躁型與麻痺型,前者會出現焦慮,對於移動的物體會極度想撕咬;後者症狀較輕緩,會有肌肉麻痺的狀況,兩類型發作後最後皆是致死。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犬貓在出現上述症狀後,若被確診為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目前並沒有出現有效的治療方式。至於人類染狂犬病部分,賴秀穗說,遭染疫犬貓咬傷,人類會有僵直、抽蓄的狀況,病毒專門攻擊中樞神經或腦部,民眾若出現症狀未即時治療,致死率幾乎達100%;因此,遭來路不明的流浪或野生動物咬傷,病症發作前,須盡速清理傷口,並施打免疫球蛋白,或狂犬病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狂犬病專家諮詢指引建議,狂犬病疫苗為4劑時程,分別於遭咬傷的當天和第3、7、14天各接種1劑。至於在台灣染狂犬病的風險,賴秀穗指出,國內狂犬病管制已行之有年,民眾若遭一般犬貓咬傷,牠們多半已接種過狂犬病疫苗,較無傳染力;萬一遭野生動物,或來路不明的流浪動物撕咬,就得小心染疫。民眾如果不幸遭來路不明的動物咬傷,賴秀穗建議,首先牢記動物特徵,簡單消毒後,盡速送醫治療,另安全許可下,可將動物留數日,觀察是否有狂犬病的現象,以協助醫師後續評估,遭咬傷後的疫苗施打或治療。
-
2021-08-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再開放6項運動 比賽選手提健康證明可不戴口罩
台北市政府今天公布8月24日將再開放6項運動,包括曲棍球、合球、藤球、體操、街舞、舉重;游泳池也增加可租用浮板、泳具、吹風機,但在提供民眾使用前必須消毒。同時也公布以開放運動項目的比賽指引,若選手有健康證明,比賽期間可不戴口罩,3天前提報檢核表。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已經開放51項運動,現在加上24日開放的項目就有57項運動可以選擇,防疫規則一樣要維持至少1.5公尺、每2.25平方公尺至多1人,且室內單一空間從40個,增加到不得多於50人、室外單一空間不得多於100人。游泳池部分,開放可租用浮板、泳具、吹風機,業者必須於清消後才能提供給下一位顧客使用。使用更衣室時應全程戴口罩,入池前及上岸後應立即戴口罩,未戴口罩前,應與他人保持至少2公尺社交距離且避免與人交談。仍不開放附屬設施,包括淋浴間、三溫暖、烤箱、蒸氣室、水療池、遊戲池等。泳池容留人數為每10平方公尺至多1人;泳池水質pH值應維持在7.2-7.8之間、自由餘氯應維持在1.0-1.5 ppm之間。另外,北市也將開放運動比賽,比賽要三天前提報檢核表,選手若具有健康證明,包括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天、確診康復證明或解隔單,以及7日內居家快篩或PCR陰性,上場比賽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但上下場前後仍全程戴口罩。若有境外選手或工作人員,應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定,並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得入場館訓練或參賽。其餘如裁判、工作人員、未上場選手、觀眾等,座位席應採梅花座並維持,至少1.5公尺社交距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
2021-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4日起開放潛水、海泳 觀光局:降載5成、淋浴間也開放
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8月24日到9月6日維持二級警戒,外界關心的海泳、浮潛等海域活動,在符合主管機關的指引就可以開放。而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所擬定出來的指引,於國家風景區內從事帶客潛水活動,每次指導人數降為五人(降載50%),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四人(降載50%)。淋浴間也將有條件開放。有關8月24日後於國家風景區水域從事遊憩活動,根據觀光局擬定的指引,可全程佩戴口罩情況開放操作騎乘器具水域遊憩活動;另在非群聚情形、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單人活動及活動前後佩戴口罩下,得從事游泳及衝浪,因地制宜配合地方縣(市)政府調整防疫措施。國家風景區內合法業者於符合規定情形下,得從事帶客潛水活動(包含水肺潛水、自由潛水及浮潛),並因地制宜配合地方縣(市)政府調整防疫措施。規定包含業者須落實量體溫、實聯制、自主健康聲明、每週自主篩檢及紀錄、工作人員名單造冊、器材清消等防疫規範;應遵守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避免群聚、活動前後佩戴口罩;業者應提供個人夾鏈袋,供人員下水前將口罩以個人夾鏈袋裝好,及提供個人臨時置物櫃(或置物籃)放置夾鏈袋,使其上岸即可換上口罩,盡可能減少未戴口罩時間。而教練於教學或訓練時,應佩戴防水口罩或面罩。帶客浮潛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五人(降載50%),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四人(降載50%)。至於國家風景區轄管淋浴間(或淋浴設備)、更衣室管理,按照觀光局的指引,也將開放。不過要符合改採單一出入口,容留量為承載人數50%,並採實聯制、淋浴前後戴口罩(更衣全程戴口罩)、出入口量測體溫、使用完立即専人清潔消毒、間隔交替使用、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至於室外淋浴設備,同樣採實聯制、淋浴前後戴口罩、專人定時清潔消毒、間隔交替使用、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
-
2021-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央擬開放同住家人共鍋 台中:視指引及疫情滾動調整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會開放同住家人共鍋共食。對此,台中市衛生局說,針對中央研擬同住家人免隔板與梅花座等相關指引,市府將視指引公告內容及疫情狀況滾動調整。台中市衛生局說明,中央宣布全國疫情警戒自7月27日起降為二級警戒以來,市府秉持「一前提兩態度」,包括以民眾防疫安全為前提,以及穩健式解封、漸進式鬆綁兩態度,開放餐飲業內用,但須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用餐採梅花座或隔板方式等規定,且室內人數不得超過50人,室外不得超過100人、用餐間距至少保持1.5公尺。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帶隊視察中友百貨美食街,被媒體問及仍有多數餐飲業對二級警戒台中市的規定「霧煞煞」,盧表示,起碼要符合中央防疫指引,一,實聯制,才能清楚掌握誰進來用餐,二、戴口罩。三,有飲食一定要有隔板,至少這三樣一定要做到。若還有問題打1999或詢問經發局。中友百貨總經理劉嘉誠說,中友百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遵守政府頒發防疫規定,除了民眾熟知的入店量額溫、實聯制、酒精消毒之外,也嚴格管制人流,設置「社交距離宣導員」於每個樓層舉牌宣導,提醒顧客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餐廳內遵守可容留人數限制,座位數大幅降載,除了設置隔板之外,桌距也會拉開,保持梅花座,以確保用餐顧客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
2021-08-19 該看哪科.皮膚
嘴唇乾裂別用舌頭舔?醫提醒:小心蜂窩性組織炎
嘴唇乾裂是不少民眾常出現的困擾,有些人甚至到了夏天也一樣會出現。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民眾會試圖用舌頭舔拭、擦護唇膏等方法改善,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唐豪悅醫師表示,用舌頭舔其實非常不好,不但沒用,且可能造成惡化,而護唇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嘴唇乾裂原因未必是乾燥 醫:也可能是感染所致。 唐豪悅醫師指出,嘴唇乾裂雖是常見的小問題,但若處裡不當也有可能越來越麻煩。嘴裂常見因乾燥、缺水而起,或者用手、口撕去嘴唇上的細屑不小心撕開傷口而形成外傷。其他常見也可能和皮膚疾病有關,例如嘴唇濕疹未妥善處理,漸漸形成慢性濕疹,或是口角炎、細菌感染、黴菌感染等。營養方面,維生素B缺乏也容易形成嘴裂,這也是為什麼嘴破我們常聽人建議要多補充維他命B。至於較少見的情況,像是天皰瘡等部分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造成,另外癌症、癌症化療後也可能會使得黏膜變乾、唾液分泌量減少,進而形成乾裂,雖為少見,但也需留意。 口罩噴精油,民眾嘴裂腫成香腸嘴! 值得注意的是,保養品、護唇膏、精油等也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或刺激形成嘴裂。唐豪悅醫師表示,近日疫情關係民眾配戴口罩,日前就曾遇過不止一位患者,因習慣以精油消除口罩異味或消毒,但卻沒注意到自己對精油過敏,就診時嘴唇腫脹得有如香腸一般且乾裂,後續開類固醇藥物治療才逐漸改善,提醒民眾平時也要留意接近皮膚之物是否妥當,且口罩也應每日更換新的,以確保防疫功能完善。 嘴裂乾裂護唇膏未見效,2情況盡早檢查。 大多數的人遇到嘴裂問題多會自行擦抹護唇膏等,接下來等自行好轉,但由上述可見嘴唇乾裂的可能性其實非常多,護唇膏並無法治療疾病或感染。唐豪悅醫師建議,有嘴裂的情況出現時還是建議先進行檢查為佳,若要自行改善也要注意傷口變化,超過兩周遲遲沒有好轉,或嘴裂的情況反覆的發生,就應盡早檢查找出原因,看是細菌、黴菌感染或過敏、濕疹、還是營養缺乏、或皮膚疾病等何種因素引起,才有利後續的傷口照護。而平常生活上也要注意避免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打呵欠、飲食時也避免嘴巴張太大等。 嘴唇乾裂別用舌頭舔,小心蜂窩性組織炎! 在傷口照護上,唐豪悅醫師提醒千萬記得不要用舌頭舔,試圖沾濕乾裂的嘴唇,口水雖能濕潤,但主要還是水性的液體,容易在揮發時一同帶走嘴唇上原有的水份,自然會越來越乾。且口水帶有大量的細菌,若已形成傷口再不斷地舔舐,再小的傷口都有可能更進一步造成細菌感染,甚至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 唐豪悅醫師表示,遇到嘴裂的情況,可以用護唇膏擦拭,但建議應挑選添加物較少的護唇膏,以避免過敏或刺激皮膚,造成情況加劇甚至變成香腸嘴。醫師建議可選擇凡士林,成分單純僅有凡士林的油脂,身體各處的皮膚皆可塗抹,包括嘴唇,不小心吃到也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先讓醫師檢查原因,才有助治療及改善。《延伸閱讀》 .夏季皮膚癢、燒襠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推1法寶超止癢! .指甲出現條紋、白斑?營養師指常見5情況從飲食作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澎湖取消餐廳隔板規範 指揮中心:一旦發生疫情很遺憾
國內疫情降為二級,澎湖縣政府率先取消海空運及澎湖籍漁船入境快篩,甚至進一步於今日解除餐廳隔板,外界憂心造成防疫破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二級警戒有開放內用,但已公告需要保持社交距離執行,這段期間仍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避免疫情復發。針對澎湖地區解除餐廳隔板規範,表示已衡量民眾覆蓋率,並且有進行進一步加強清消。陳時中指出,國內現已開放餐廳內用,除有公告要維持社交距離,也需要根據主管單位食藥署的規範的指引來執行,「澎湖說會讓內勤要戴帽子、戴口罩,外勤要消毒清消,講得滿模糊。」未來是否有考慮開罰地方。陳時中說,這段時間國內仍在二級警戒,一定要把防疫做好,如果國內已能恢復正常生活當然好,但要做的防疫規範也要做,否則一旦疫情發生就很遺憾。
-
2021-08-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確診+0境外+1 鄭文燦:阻Delta境外國境管制最重要
桃園市政府今天下午公布本土確診+0、境外移入確診+1,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今天境外移入1例女性案15985,是從緬甸搭乘包機入境,該包機共有乘客9人採檢呈陽性確診,案15985她的Ct值35,這9人都需要特別注意,未來Delta病毒必須要阻絕境外,每一個入境個案,都要非常用心去了解確診情形。鄭文燦說,每一個傳播鏈風險期,都以最後1個確診個案往後推算14天,要到達清零階段,還要再觀察一小段時間,針對每一個群聚個案,疫調團隊都會去計算整個傳播鏈,包括社交活躍圈及引發家庭、職場的傳播,來掌握傳播路線圖。從7月11日到8月16日特殊交友圈加計職場、家庭群聚感染共55人,可見疫調很重要,如果確診者能夠清楚交代活動史、接觸史,匡列隔離會更精準、迅速,傳播可能性就降低。他認為,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這段時間如有危險社交活動,自己快篩或到衛生所、醫院篩檢很重要。還有國境管制很重要,入境第一採,防疫旅館第二採,從醫院收治確診病患Delta病毒的病例,已突破3成到4成之間,代表亞洲地區大流行已經到達門口,我國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必須採取更高管制政策,才有可能阻絕境外。鄭文燦表示,這次從5月起本土大流行的個案,基本都是英國株病毒,不是印度株,最近看到入境病例Delta病毒株比例一直提高,這段時間一定要把國門守好,機場、防疫旅館及醫院防疫規範都要做好,打疫苗很重要,疫苗普及可形成群體免疫力,但不保證一定不會被感染,因此個人戴口罩、消毒清潔和保持社交距離仍很重要。
-
2021-08-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遭爆官員接種疫苗超過六成 陳時中:比例很低
國內疫苗吃緊,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天質疑,官員施打的比例超過六成,覆蓋率高於長輩。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指出,「我已經回答過了」,並公布長者疫苗覆蓋率,65至74歲達78.34%、75歲上則是66.68%,中央單位官員1712人打過,量差很多。官員遭質疑打很多疫苗,陳時中也公布,第二類中各項施打人數,他說,第二類打最多人是5.5萬名警察,1.5萬的海巡,以及1.1萬國軍,另居家檢疫清運消毒者有2.6萬人。超過1萬的還有地方防疫官員2.7萬人,還有第一線衛生單位3300多人,大致上比較大的數目是這樣。他強調,中央打的1712人比例是相當低的。另外,九月將迎來開學季,媒體詢問,有無兒童唾液快篩相關規畫?食藥署長吳秀梅說,目前沒有業者來申請唾液檢測的快篩試劑。至於前陣子「特殊交友圈群聚」,有部分人士認為遭歧視,陳時中說,中央盡量避免做特殊標籤化,我們都稱作交友圈,也不常在公開場合提到這個名詞。
-
2021-08-1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中暑刮痧顏色越深效果越好嗎?專家提醒 出現3症狀快住手
刮痧顏色越紅越好嗎?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喬韻文中醫師指出,刮痧是在輕刮表皮的過程中帶動毛孔的開闔,使邪氣發散以達到治療效果的概念。操作過程中力道應該由輕漸進,避免過於用力、導致皮膚破損,同時建議不要頻繁地刮痧,高頻率的刮痧會使微血管反覆破裂受傷,導致局部肌肉筋膜的纖維化。民眾在家自行刮痧後,刮痧部位應避免吹風受冷,須把刮痧部位包覆良好,才不會導致邪氣入侵,並等待刮痧完全退去後再進行下一次刮痧較佳。刮痧的顏色 不是越深越好大多數人覺得刮痧一定要出痧的顏色越紅、越黑效果才特別好,常常導致下手過重。喬韻文指出,在缺乏醫藥的古代,最早僅以刮痧及針灸作為治療疾病的方式,由於中醫認為生病是因邪氣在體內沒有辦法自然發散所導致,所以利用刮痧使表皮的毛孔能開闔,輕微出氣,讓邪氣能有出口,進而達到改善疾病問題。醫師強調自行刮痧只需要輕微地出痧、出現紅點即可,因為有些部位,即使用力刮痧也不一定會出痧,過度用力只會造成瘀傷而已,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從輕輕地開始 慢慢地加重 喬韻文指出,拿捏刮痧的力道較為困難的,因為醫師會依照部位的不同、病人的體型、疾病狀況來決定要使用多大的力道,若民眾要在家自行操作,建議先輕輕地開始,再慢慢地加重,要控制在對方可以接受、不會感到過於疼痛或造成表皮受損的程度即可。同時在刮痧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方的反應,有否出現冒冷汗、面色蒼白、頭暈等身體虛弱的徵兆,一旦出現,須立刻停止刮痧。從陽面開始刮痧 再換其它位置在部位的選擇上,醫師一般多會選擇背面來做刮痧,喬韻文舉例,以中暑來說,主要是由上而下進行,範圍可從頸部、到背部及下方的腰部,每個部位通常會刮20-30下再換其它位置。刮痧除了用在中暑外,在小兒發燒、局部肌肉痠痛,輕微感冒也都有改善的效果。但是對於重大疾病、剛動完手術、部位有傷口、身體虛弱、皮膚問題、出血性疾病、服用抗凝血劑者、及懷孕婦女等族群則須謹慎,建議避免。刮痧完兩三小時 避風吹防邪氣入侵喬韻文提醒,刮痧完後兩三小時,該處應避免吹風、吹冷氣,須把刮痧部位包覆良好,才不會導致外邪入侵,同時喝點溫水,可以加速身體的氣血循環。並且建議民眾不要頻繁刮痧,反覆造成微血管破裂損傷,會導致局部的纖維化,長期下來反而會加重緊繃及痠痛,且建議應該等刮痧完全退去後再進行下一次刮痧較佳。記得使用刮痧器具前應要消毒乾淨,喬韻文說,挑選刮痧用具需把握邊緣圓滑為原則,例如磁湯匙、刮痧牛角、玉石器具都適合使用,再搭配萬金油、綠油精、白花油等潤滑油即可。如果刮痧過程中有任何不舒服或者有任何疑問,記得詢問鄰近的中醫師,對於刮痧的力道、介質等,交由專業的醫師幫你判斷會更理想。
-
2021-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四張圖還原「3+11」決策 強調已做好多項配套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記者會上澄清,機組員放寬「3+11」邊境管制,並非是社會破口,遭國內專家學者砲轟。陳時中今天再度於記者會澄清,在去年12月31日以前都是採「3+11」,採行3天居家檢疫、11天自主管理,之後配合秋冬專案於1月1日將長短程航班者,進行修改,強調「機組員在管理上除了染疫管制外,也要兼顧飛航安全及身心狀況」,也有同步進行多項措施管制。指揮中心針對機組員等邊境管制,陳時中今天還原時間軸,他表示,去年12月31日前,皆為「3+11」之後也發生另一航空有本土案例,於是針對行航空管理進行精進作為,將長程航班者改為7天居家檢疫採陰、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另外除了染疫管制外,也要兼顧機組員飛航安全及身心狀況,實施三個月後改為「5+9」,防疫重點包含民航局要督導外站及機上做好全程防護。他表示,在「5+9」政策實施一個月後,也在4月15日後回歸「3+11」並要求飛航零接觸且在12月31日以前的「3+11」原先並沒有三天後要採檢,在制度上也需要加採,強調在這段期間機組員不管是出國動線或填寫健康聲明書、配戴口罩、車上不交談、不飲食等都有相關要求。除此之外,機組員在機場到旅館,要快速通關消毒防疫車輛、有健康的司機接送等,專門廁所全程防護、外宿一人一房等,只要是境外旅館可以做到的話,都要用一次性房卡,就是開了門就無法進來,避免很多接觸餐點都要接觸,公司也有專門機制,組員要報告行動跟健康,返國也是防疫專車接送,抵台快速通關等,並能夠監視機組員進出時,都可以確保零接觸,才有後續「3+11」及採檢陰性的管理措施。
-
2021-08-13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環境太乾淨會損害免疫力,真的嗎?
衛生(Hygiene)代表著人類的文明與進步,更是防止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例如: 吃飯前要洗手、上完廁所要洗手以及醫生觸摸下一個病人前要洗手等等,這些都是衛生的正確要求。但是,沒想到人類文明進步、講求衛生以後,竟然“過敏”人口卻大幅度的、不斷的提高,於是,許多科學家努力探討並歸納其造成的可能原因包括: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空氣汙染、藥物濫用、以及加工食品(添加物太多),這些原因確實是和工業革命與經濟進步有關,所以有人就說“過敏”是一種文明病,好像對,又好像不對,因為文明也包括了文化上的進步,而文化上的進步顯然不是上述空氣汙染等的構成要素。但是,又有人提出,過敏是因為講求衛生而造成的,這就問題來了,難道講求衛生不對嗎?把過敏人口的增加歸責於講求衛生,使得環境太乾淨的說法,科學界將其稱之為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衛生假說的理論是這樣解釋的,人類生命早期免疫系統的形成(特別是5歲以前),必須建立在微生物暴露的良好環境中,如果現代社會太乾淨、太衛生了,這就意味著幼兒在生命早期接觸健康菌群的可能性變小,因此就會對過敏的抵抗力較低,導致兒童免疫系統有缺陷,如同孩子從小被父母保護得太好,長大後就愈不能在現實社會中生存的理論是一樣的。然而,我們看到許多對衛生的敘述,例如: 家用肥皂/牙膏含殺菌劑、孩子餐具用酒精消毒、空氣中亂噴消毒水、不准去草地上玩以及不准在家養貓狗等等,對不起,這些都不是衛生的正確概念,而是錯誤的衛生觀念。所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難道正確的衛生觀念也會導致小孩免疫力有缺陷? 你信嗎? 以後吃飯前不洗手! 東西掉地上,可以撿來吃! 全家不必公筷母匙! 小孩過敏率就會降低,筆者首先不信。根據2021年7月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就提到,有關現代社會講求乾淨衛生,才導致兒童免疫系統有缺陷的理論已經過時,更應該被丟棄。該篇論文主要作者為倫敦大學學院臨床醫學微生物中心感染科名譽教授魯克醫生(Graham A.W. Rook),他指出了四個重要的研究結論,反駁了所謂衛生假說。• 首先,現代水泥建築物中(辦公室或家裡)發現的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們免疫進化所需的微生物(unnatural microbiota)。• 其次,疫苗除了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病原菌(壞菌)的感染之外,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因此我們不需要為了要增強免疫力,去接觸病原菌,甚至有些人會面臨死亡的風險。• 第三,科學界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天然綠色環境中的微生物菌群對我們的健康特別重要(natural environment)。現代建築物並不是我們必須要接觸的自然環境,甚至會讓人產生疾病(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 最後,流行病學家發現打掃家庭衛生與健康問題(例如過敏)之間的連結,不是因為環境太乾淨所引起的,而是由於肺部暴露於清潔產品下所引起的,這些清潔產品會促進過敏反應的發生。進一步分析這些發現,完全符合人類的進化和歷史進程中,所看到的現象,那就是兒童要發展出良好的免疫系統,就必須在他們的腸道、皮膚和呼吸道中發展出健康的菌群,而這些有益菌群主要來自於(1)接觸健康的母親(自然產、喝母乳、和媽媽抱抱),(2)其他家庭成員的正常接觸(父親、兄弟姐妹、祖父母),(3)暴露在大自然環境下(在草地上玩、呼吸新鮮空氣、郊遊踏青、戶外運動),以及最後(4)施打疫苗。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乾淨與衛生是好事,特別是為了防止疾病的感染與傳播,所以需要針對最常參與感染傳播的手和某些特定的物體表面(把手、按鈕、桌面、水龍頭等等),進行清潔,甚至在新冠肺炎時要戴口罩等等,這些都是正確的衛生觀念,在本篇論文中把這些正確的衛生行為叫做Targeted Hygiene ---亦即有目標、有方向、有科學根據的衛生觀念,而這些正確的衛生行為和接觸母親、家庭成員、自然環境和疫苗以便獲取我們需要的免疫力,完全不衝突。所以倫敦大學學院感染科名譽教授魯克醫生在結論中提到,採取正確的衛生行為是必要的,並且應該停止並丟棄,將衛生誤認為是免疫調節紊亂的原因之一。Journal Reference:1.Graham A.W. Rook, Sally F. Bloomfield. Microbial exposures that establish immunoregulation are compatible with targeted hygien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1; 148 (1): 33 DOI: 10.1016/j.jaci.2021.05.008
-
2021-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秀姑巒溪開放泛舟 禁潑水打水戰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即日起開放秀姑巒溪泛舟,但業者需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且旅客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每年夏季都受到歡迎的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活動也已開放。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訂定相關準則,開放業者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經東管處審核通過,即可在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河段帶客從事泛舟活動,東管處會不定時稽查,督導業者確實落實防疫措施。根據泛舟相關防疫準則,除須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通則性防疫規定外,泛舟活動均採預約制、每艘舟艇乘載人數降載至每名遊客須維持1公尺以上社交距離、每梯次限100人以下、梯次間須間隔1小時,並落實人員的健康監測及相關清潔消毒作業。東管處說,旅客要到花蓮泛舟可先上東管處官網防疫專區,查詢合格業者,並跟合格業者預約行程,到場後配合業者量體溫、實聯制及填寫健康自主聲明,並請注意泛舟時採固定座位不得隨意更換,全程均須戴口罩,划槳及個人安全防護裝備不與他人共用,行進間應保持舟艇間距離,亦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東管處同時呼籲遊客,雖然國內疫情降溫,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千萬不可輕忽變種病毒較高傳染力的風險,旅遊之餘也別忘了要注意安全,持續遵守防疫相關規範。
-
2021-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電梯、床頭櫃、廁所...小心新冠病毒非飛沫傳染途徑! 醫曝「11個恐怖死角」:超容易被忽略
新冠疫情趨緩,在「微解封」後大家渴望外出走走,也必須回公司上班,但是社區裡可能還存在著一些「隱形傳播者」,出門在外除了要注意口罩「戴好戴滿」,還要留意新冠病毒的「鼻水—眼口鼻傳染」!前一陣子在鳳山市某一大樓的群聚感染中,住在三樓和七樓的兩戶人家彼此不相識,也沒有直接接觸,卻在同一時間發生新冠病毒的感染,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某一戶人家的成員按了被病毒汙染的電梯按鈕,所產生的「鼻水—眼口鼻傳染」所致。 新冠病毒 非飛沫傳播也可能感染 安南醫院 醫療副院長許秉毅醫師指出,近來有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患者使用的電梯中,電梯按鈕存在有新冠病毒的機率達43%,若按了被病毒汙染的電梯按鈕,不久又用手拿東西吃或揉眼睛、挖鼻孔,病毒就有機會侵入眼口鼻的黏膜,進入人體,產生「鼻水—眼口鼻」的「非飛沫傳播」。 日常生活用品 易受病毒汙染 許秉毅表示,事實上新冠病毒有可能存在於患者的鼻水、唾液、皮膚、尿液、糞便中,患者打噴嚏時,用手掩口鼻時,手上便可能污染到鼻水,若再去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水龍頭、滑鼠、紙鈔或錢幣,鼻水中的病毒就可能污染到這些物品。 近來有一些研究探討新冠病毒患者之日常生活用品受病毒汙染的情形,發現新冠病毒汙染率是:手機78%、電話40%、廁所81%、門把16%、電腦鍵盤40%、滑鼠33%、電梯按鈕 43%,所以,在新冠病毒流行區,使用廁所和按電梯按鈕及握門把,都有受病毒汙染的風險。 預防新冠病毒 8關鍵要做到 許秉毅提供上班族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八項關鍵要領:1、開車或騎車前用含有酒精濕巾把方向盤及駕駛座附近環境擦拭消毒一次。2、按電梯按鈕最好用衛生紙或指背(手指背面),出電梯後,盡快將衛生紙丟棄,或用酒精消毒手指。3、千萬不要用手指按了電梯,又滑手機,因為這會汙染手機面板。 4、到達辦公室後用酒精或清潔液消毒辦公桌及擦拭電腦鍵盤與滑鼠,讓工作環境保持清潔。5、吃中餐時最好使用餐盒裝菜,帶回辦公室吃,減少與他人同桌用餐的機會。6、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吃東西時要使用餐具或包裝紙,避免用手拿薯條或麵包吃,也禁止用不乾淨的手揉眼睛或挖鼻孔。 7、公用廁所是最容易傳染疾病的地方,使用廁所完,洗手後,記得用擦手紙把手擦乾,然後將擦手紙包在水龍頭上關水,並用擦手紙包住廁所的門把,出了廁所,再將其丟棄,以避免手部的二次汙染。8、進出公共場所要記得配戴外科口罩,返家後將用過的口罩拋於垃圾桶內,不要第二天再次使用。 延伸閱讀: ·咳嗽、喘不過氣...肺癌和新冠肺炎哪裡不同? 專家解答「關鍵差異」 ·防疫酒精消毒擦抹比噴有效? 藥師揭「正確作法」 
-
2021-08-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員工確診遭指防疫不周 台電:均已隔離檢測
台電員工爆料,總管理處有1名員工確診COVID-19,但同單位員工執行快篩後、檢測結果尚未出爐前,卻繼續到公司上班。台電今天澄清,確診員工同組人員及其他密切接觸者,皆已安排接受核酸檢測(PCR),並即日起居家辦公。台電先前執行異地辦公政策,但鑒於疫情趨緩,本週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的總管理處員工,皆已恢復正常上班,卻傳出員工確診。台電表示,這名總管理處員工,10日PCR檢測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後,已立即隔離治療;總管理處並啟動各項緊急應變措施,包含確診員工同組人員及其他密切接觸者已安排全面接受PCR檢測,並即日起居家辦公。同時,台電也針對其他疑似密切接觸者安排進行快篩檢測,並要求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同時採購快篩試劑,供有接觸疑慮的員工使用。台電強調,傳出確診案例後,已啟動相關管控措施,例如減少人員走動與互相交談等,避免各業務單位交叉感染,並加強確診者同樓層、相關辦公室及會議室等清潔消毒工作。(編輯:林興盟)1100810
-
2021-08-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泳池禁淋浴有道理!醫詳解病毒在水中有無感染力
昨天(10日)是降級後泳池開放第一天,但各地管制程度不一,有些地方淋浴間、戲水池、冷熱水池、SPA區、烤箱、蒸氣室不開放,也有人仍憂疫情,使各泳池人數不如以往夏天人潮。而如果您是仍憂疫情而不敢去游泳,運動醫學科醫師吳易澄撰文指出,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感染力,沒有研究證明水中感染力的存在。SARS-CoV-2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跟接觸傳染,病毒的傳染性跟病毒量、環境溼度、溫度、生物體液的狀況有關,體液(例如唾液、黏液、嘔吐物或糞便等)污染是病毒在水中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其他像眼睛粘膜、皮膚傷口等也是少數的傳染途徑。病毒可以分為有套膜跟無套膜兩種,流感跟新冠病毒屬於有套膜,其他像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屬於無套膜,有套膜的病毒能用75%酒精破壞外層膜,使病毒失去活性,而無套膜病毒酒精消毒效果差,需要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才能殺死病毒。病毒能夠在人體生存的狀況並無法轉移到一些泳池用水中,新冠病毒在水中環境較不穩定,在水中的活性降低速度較快,另外對於消毒過後的水中物質(例如氯)相對敏感,而無法在泳池中傳播,這跟某些病毒不同(例如諾羅病毒、腸病毒等),它們能夠在水中存活數天,即使使用氯、臭氧或溴化物消毒仍會部分殘存。根據研究,新冠病毒對氯的抵抗力低於細菌,所以目前對於泳池的消毒做法,有效減少細菌跟無套膜病毒數量,對於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而過濾後的水中,新冠病毒的活性減低較快,因為水中的懸浮物質提供吸附病毒部分保護作用,減少懸浮物質,也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目前水域中存在新冠病毒的研究證據少,而且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感染力,沒有研究證明水中感染力的存在。目前WHO以及其他國家對於戶外游泳以及泳池防疫規範都有相關標準可參考,從公衛的角度來討論,防疫絕對是首要目標,但是封鎖體育場館或設施不僅中斷很多人的訓練也代表減少身體活動量、未來的健康人口比例下降,特別是在需要運動介入的族群,包括兒童、老人、孕婦、殘疾人士等。美國CDC在今年7月9日所提供給泳池的防疫標準,有列出幾個重要建議:.針對12歲以上的人建議疫苗接種.如果有生病的狀況建議 員工與泳客待在家.鼓勵兩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完全接種疫苗(註一),室內非下水時要戴口罩.不管在水中或水上、室內或室外,鼓勵未完全接種的人要與人距離6英尺(約1.8公尺),修改場域佈置,包括桌子、椅子和陽傘,讓人可以距離6英尺.不鼓勵共用會接觸臉部的器材(例如蛙鏡、鼻夾和呼吸管).提醒員工跟泳客經查洗手,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或使用濃度60%以上的酒精洗手液.確保有足夠的供應品:肥皂、洗手液、紙巾、非接觸性垃圾桶.改善室內通風與空調狀況.經常清潔接觸表面,例如桌子、休息室、椅子、門把手、洗手間和其他設備,每天至少一次(註一:完全接種是指要打兩劑的疫苗要打完兩劑、療程為打一劑藥打完一劑,例如嬌生疫苗)把關嚴格的泳池水質標準,水質需要經過過濾和消毒,符合該有的微生物指標,添加到水中的消毒劑,能殺死微生物又不傷害皮膚、眼睛粘膜,符合衛生管理辦法與消毒處理技術規範。同時淋浴的容量限制非常重要,過去國外有公共場所淋浴感染的事件,遵守嚴格的社交距離規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預防勝於治療,包括手部衛生、保持社交距離、飛沫預防,未下水前要戴口罩,某些在健身房可以執行的防護規定,轉換到泳池就有難度,雖然有部分面罩適合在水中使用,但防護能力有待商榷,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與政府規定建議在水中帶面罩。嚴格的症狀紀錄跟屏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接觸史,設置更衣室的屏障措施及人流管制,做好預防措施。在空氣品質的監控,室外泳池相對室內泳池安全,室內泳池必須做好通風,避免內部循環減少傳播可能,過去的團體課程可能需要有所規範,做好防護措施的個別指導與按表操課的游泳訓練,比較容易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泳池管理做好防疫措施是上上之策,制定風險評估標準以及危害分析,持續檢測目前的流行病學狀況,針對在職的員工、教練給予培訓與疫情相關在職訓練、考慮定期篩檢,入場的泳客提供足夠的衛生與防疫資訊,並做好入口處的監控與體溫量測、症狀紀錄,另外透過預約時間、單向路徑規劃、不共享置物櫃和淋浴空間等,能夠減少泳客間不必要的接觸與傳染風險。期待泳池暢游,一起做好防疫措施、享受健康!參考文獻Preventing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rehabilitation pools and therapeutic water environments. J Hosp Infect. 2020 Aug;105(4):625-627.Possible Transmiss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 a Public Bath Center in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JAMA Network Open. 2020;3(3):e204583.Coronavirus in water environments: Occurrence, pers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methods – A scoping review. Water Res 2020;179:115899Swimming Pool safety and prevention at the time of Covid-19: a consensus document from GSMS-SItI. Ann Ig. Sep-Oct 2020;32(5):439-448. Guidance for Public Pools, Hot Tubs, and Water Playgrounds During COVID-19. Updated Feb. 1, 2021 Content source: 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NCIRD), Division of Viral Diseases
-
2021-08-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泳池開放首日人少 禁淋浴影響意願
國內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條件解封游泳池,昨天是開放第一天,有泳客一早就迫不及待重回泳池,但各地管制程度不一,有些地方淋浴間、戲水池、冷熱水池、SPA區、烤箱、蒸氣室不開放,民眾覺得可惜、不方便,各泳池人數不如以往。宜蘭縣礁溪鄉一家游泳池昨天早上5點開放,就有泳客前來,直說悶了3個月沒游泳,很開心終於能下水,但不能淋浴覺得不方便。另一家私人泳池6點開放後,不只一般民眾,還有許多為了準備10月賽事的學生,戴口罩在岸上運動暖身。對於淋浴間不開放,有泳客認為無法淋浴真的不方便,像蒸氣室「應該是消毒、抗菌最好地方,卻不能使用,太可惜了。」台南市業者反映,禁止淋浴影響游泳意願,不少民眾認為,游泳後無法立即沖身,帶著一身氯回家,對皮膚不好。每年6月起是游泳高峰期,也是泳池生意最好的時候,今年因疫情影響無法營業,嚴重受損,如今因相關限制,雖然開放、前往游泳的人數仍不如以往,暫時只能苦撐。台北士林運動中心表示,單一時段平均15至20人不等,相較以往平日時段平均30至50人,泳客多為長者,但人數確實減少。工作人員觀察,淋浴間不開放影響外,最大原因應是疫情剛趨緩,許多民眾仍在觀望。彰化游泳業者指出,從今年4月受乾旱所苦,開始停業,之後又碰上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配合政府停業至今;暑假本該是游泳池旺季,眼看已過了一半,損失慘重,現在有條件開放,也是開一天賠一天。台南德光中學游泳池執行長陳銘嘉說,昨天上午前往游泳的只有5、6人,相當慘,委外經營的游泳池原有SPA、冷熱池等,由於都無法開放,影響來客意願,目前是「開門就是虧本」。高雄市運動發展局昨天宣布,高雄市公立及民營游泳池即日起有條件開放營運,開放原則比照教育部所訂的指引。高雄市健身房的飛輪、瑜伽、有氧等團體課程及有氧教室,也同步開放。
-
2021-08-10 該看哪科.牙科
口腔清潔不佳恐增染疫風險?醫教3招增強防疫力!
偷懶不刷牙,可能增加肺炎風險?根據研究發現,正確的潔牙和牙周保養習慣,可降低肺炎風險超過3成。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提醒,預防新冠肺炎,實體口罩與嘴巴內的「隱形口罩」一樣重要,民眾若發現口腔健康亮紅燈,應及早就醫治療。如果有不堪使用的假牙,也建議在醫師評估下拆卸更換,既可改善口腔環境,同時順手將廢牙冠捐出,幫助他人。 正確潔牙助預防新冠肺炎?良好口腔保健可降低3成風險 潔牙不確實、牙周健康狀況不理想,有可能是肺炎惡化因素之一,有論文以我國健保資料統計發現,在12年的追蹤期內,定期接受牙周洗牙等健康控制的民眾,比起一般民眾的肺炎發生風險降低超過3成。另外,相較缺乏牙周治療的民眾,光是接受洗牙就能顯著降低3成肺炎風險,而接受進階牙周治療,像是皮瓣手術等,肺炎發生風險更是降低66%。 9成國人牙周損壞!未治療,肺炎風險大幅提升 為什麼沒有接受牙周健康控制的患者,感染肺炎機率比較高呢?台北市牙醫師公會陳彥廷顧問指出,台灣近9成民眾有各式各樣程度不同的牙周破壞,當牙周病的致病菌進入呼吸道時,會改變呼吸道黏膜上皮免疫系統、破壞上皮細胞保護。當保護被破壞,這時像是容易嗆到,或是感染機會高的風險族群,可能因此提高得到肺炎機率。另外,也有一篇研究發現,有牙周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住加護病房以及必須使用人工呼吸的機率,分別是一般患者的3.54倍與4.57倍,而死亡率更高達8.81倍。 戴上隱形口罩 增強自我防疫力 無論疫情如何,民眾都應該正確潔牙,除了積極接種疫苗,也要落實口腔保潔,幫自己戴上隱形口罩,增強自我保護力。而小朋友,除了正確潔牙,也可透過牙齒塗氟、窩溝封填,強化隱形口罩的保護力。 若是已有牙周健康問題,應積極治療,做好口腔健康管理。陳彥廷顧問建議,一般表層破壞,可以超音波洗牙清除,除非牙根面遭到污染,才需進一步接受齒齦下刮除或是根面整平。少部分患者因為嚴重結構破壞、骨質破壞,則需要翻瓣或是再生手術。 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 提煉金屬援助弱勢團體 如果有假牙的民眾,將不勘使用的假牙拆卸更換,不僅可以改善口腔健康,也能順手捐出廢牙冠。台北市牙醫師公會賴德欽理事長指出,假牙牙冠沒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若使用久了有不舒服、或是牙冠破損、不堪使用,甚至牙冠下的牙齒蛀掉,就必須拆卸舊牙冠,裝上新的牙冠。 過往,拆下來的廢棄牙冠,多會被當作醫療廢棄物丟棄。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除了全瓷牙冠,多數牙冠裡面其實含有金屬成份,雖然含量很少,但集結後可以提煉出一定數量的金屬。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從民國9年開始,發起「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將廢棄的牙冠清潔消毒後密封,再交由廠商協助提煉貴金屬,捐贈給需要援助的族群。希望此計畫未來能擴及其他縣市,能有更多診所加入公益回收行列,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國人。 《延伸閱讀》 .牙周病易骨鬆、心臟病、中風?醫:機率較高,刷牙方式很重要。 .牙齒腫脹怎麼辦?6招有助改善!醫:超過3天、出血、化膿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10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據點/據點重啟服務 為配合防疫措施將面臨什麼挑戰?
衛生福利部於7/20公告失智據點防疫管理指引,讓失智據點終於能重啟服務。但重啟服務面對多重挑戰,其中最嚴苛的是,配合防疫措施需增加工作人力,且需減少活動出席人數,結果卻使得補助經費驟減,嚴重影響據點營運的意願和失智照護服務的穩定性。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衛福部和縣市政府給予失智據點支援:(1)放寬原本6人才補助活動費用的門檻規定。(2)對於提供電話關懷或線上服務認列補助費用。(3)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如免費篩檢服務或補助)和防疫清消物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下稱失智據點),不同於服務一般長者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專門提供失智家庭多元複合支持服務的場域,服務內容包括辦理認知促進活動、緩和失智活動、照顧者訓練課程及照顧者支持團體、協助轉介疑似失智者、連結相關長照資源等。在整個長照系統中,失智據點負責承接照顧還不需進入日照機構接受全天生活照顧服務,但亟需認知促進活動以延緩退化的失智者。目前全台有508處失智據點,遍布22縣市,一年服務逾1.5萬人。然而,失智據點服務並沒有納入長期照顧給付支付制度,而是由民間單位每年申請政府計畫補助來承接並免費提供服務。補助費用依據實際服務時段數、參與活動人數而認定,且有諸多條件和限制。其中很重要的門檻是,每次活動須滿6人才能補助活動費,補助費用隨人數遞增,但滿20人為上限。換句話說,若單次活動少於6人參與,該次活動費需由承接單位自行吸收。政府於7/20公告「失智據點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失智據點需經各縣市政府核准才可以恢復失智照顧服務。但失智據點在原本的補助條件下提供服務已屬不易,在當前疫情氛圍、疫苗施打率和解封指引措施重重影響下,重啟服務後的營運更加艱難。失智據點重啟服務必須降載 人數未達門檻補助驟減台灣失智症協會在8/2-8/6進行「失智據點重啟服務線上調查」,獲全台19個縣市114個據點回應。調查結果顯示:約九成據點預計或已向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重啟服務,但因各項防疫整備工作,多數據點預計最快在八月中旬開始服務。重要的發現是,失智據點每個時段的服務人數預期比三級警戒之前大幅減少約3成。有逾2成據點每時段平均服務人數將不滿6人,若按照原本的補助原則(每次活動須滿6人以上才補助活動費),重啟服務後,許多據點補助經費將驟減。造成服務人數減少的主因包括:陪同者因未打疫苗或未做快篩無法帶失智者前來(55%)、空間不足而無法兼顧防疫措施和維持原本的服務量能(33%)、部分失智者回來接受服務的意願低(28%)(因無法打疫苗,也擔心疫情)。參與調查的據點人員表示:「雖然已經開始提供服務,但個案回來據點上課人數不足6位,無法請領費用,經費無法滿足現有的營運成本,據點人力大多只有一位,許多據點紛紛面臨需要關閉的壓力。」、「希望中央與地方能同步,復課人數規定可以下降。」實體服務之空間人力有限 遠距服務可作為補充 在重啟服務過程中,失智據點需以現有空間、人力、物力等資源條件落實指引中42項防疫項目,需要克服的挑戰包括:場地空間難符合規定(維持社交距離,出席人數將低於補助標準) (57%)、「疑似感染應變措施」執行困難(26%)、缺乏執行防疫控管及清消人力(26%)、原有人力不足以支應防疫和活動(25%)、據點相關人員之快篩難以執行或認定(25%)。另一方面,因三級警戒而無法提供實體服務時,失智據點所發展出的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遠距服務,在此逐步解封、疫情反覆、疫苗仍未普及的情況下,仍有必要持續提供以照顧到無法到據點的失智者。在調查中,近九成據點表示重啟服務後,將持續提供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服務。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政府放寬補助條件並提供防疫支援在疫情之下,一般人的工作、生活均發展出新的型態,照顧服務當然也不例外。失智據點的服務在原本空間、人力等條件限制下,努力增加人與人的活動距離、為失智者準備多重防護、加強空間清潔消毒、嚴格執行人流與感染的管控、重新設計出避免長輩互相接觸的活動課程,希望能提供安全的失智照護服務。在種種條件限制下,服務人數減少是必然的現象,但若因此減少補助費用,將會傷害失智照顧服務的穩定營運。失智據點努力重啟服務,以幫助社區中失智家庭獲得幫助及喘息,但失智據點們向中央及地方政府求助,逾九成希望補助標準因應疫情適度放寬(95%),以及希望電話關懷認列補助服務(82%)、線上活動可以認列補助服務(57%)、政府提供免費快篩服務(69%)、政府提供防疫或清消物資(56%)。另有據點人員提到希望獲得防疫應變措施的輔導與協助。 為避免失智照顧服務在疫情下,不堪營運壓力而告終,導致失智者無服務可使用,台灣失智症協會提出以下三點建議,懇請衛生福利部及各縣市政府在二級警戒期間給予失智據點支援:(1)放寬原本6人才補助活動費用的門檻規定,讓失智據點和失智家庭有充分的空間和資源,逐步調整並恢復失智照顧服務。(2)除實體服務外,失智據點透過電話關懷或線上活動提供失智個案關懷服務、照顧諮詢與認知促進服務,應認列補助失智據點量能提升費及活動費。(3)各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如免費篩檢服務或補助)和防疫清消物資(如酒精、漂白水、防護衣、面罩、護目鏡、血氧機等),讓失智據點提供服務時,無後顧之憂。有任何失智症相關疑問請於上班日上午9點至晚上9點撥打【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打了疫苗還染疫? 醫師指:沒做好1點 治標不治本
中央指出,截至昨日止,國內已有915萬4501人次接種,疫苗人口涵蓋率36.88%,然而卻不斷傳出已接種者仍感染的情況,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根據自然(Nature)期刊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抗體濃度低,而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說,打疫苗主要是提高全民免疫力,避免病毒演化、變種,但如果沒做好防疫措施,仍治標不治本。針對民眾打完疫苗為何還是會被感染,蘇一峰在臉書指出,Nature引用於7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一篇研究指出,今年1月至4月以色列進行廣泛病毒檢查測試,發現39名已接種的醫護人員,仍感染SARS-CoV-2。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感染的39名醫護中,取得其中22位感染者感染當天或前一周的抗體測量,發現感染者的中和抗體水平較低,只有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打完疫苗後,沒感染者的保護抗體是感染者的3倍,顯示打疫苗後產生的高濃度抗體能保護人類。蘇一峰表示,新北某醫院日前爆發群聚感染,感染者7成均打過疫苗,而北市聯醫也有感疫醫護過半打過疫苗,許多醫護人員目前也都是打過第一劑或完成兩劑AZ疫苗,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打疫苗並非免疫,但能降低重症情況。顏慕庸則說,「疫苗是驅趕變種病毒的引擎」,根據生物現象及群體免疫的立場去看,病毒演化就跟醫院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一樣的道理,最主要還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全民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竄流,「病毒只要在人體繼續流竄,就有可能演化、變種」。病毒不會永遠在體內,它會消失,但在沒打過疫苗的身上就會演化。疫苗基本上會打兩劑,第1劑讓身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疫苗抗原,打第2劑時免疫細胞抗原就會變強。顏說,這個病毒傳染力沒這麼強,台灣免疫群體達到7成就沒辦法流竄,國外疫情狂傳播,但台灣社區透過不斷宣導戴口罩、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阻斷傳播鏈,讓R0值小於1,只要病毒沒機會傳播,就不會變種。對於打完疫苗仍要進行PCR篩檢的情況,顏慕庸解釋,這是一個廣篩的概念,台灣若要清零,就不能有隱藏感染源在,所以要盡量廣篩,以國外傳染情況來看,為何全美、以色列高達7成民眾已接種2劑疫苗仍不斷被感染,就是因為疫苗變種,突破抗體效益。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斷強調,目前北市主要感染源為家戶感染,顏慕庸說,PCR篩檢為廣篩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只做廣篩,後面防疫不做,就是治標不治本,還是要呼籲民眾,防疫新生活,在家能戴口罩還是戴、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分時分流用餐、酒精消毒等,做好防疫措施。
-
2021-08-08 新聞.元氣新聞
捐廢牙冠做公益 北市牙醫「點牙成金」17年善款3千萬
一般人想到牙醫師的印象就是「很賺錢」,較不為人知的是牙醫師也熱衷公益。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賴德欽表示,北市牙醫師公會從2004年開始推動「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回收不堪使用的廢牙冠,每年投入140萬的基金,將廢牙冠當中的貴金屬分離、回收,提煉出「點牙成金」的收入,百分百全部用於社會救助,共有超過70多個團體受惠、累計捐款超過3000萬元。北市牙醫師公會公共關係委員會主委溫斯勇表示,「醫療廢棄物」就是「廢棄物」,依法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公會為了推動在1990年代就經歷了許多年的努力,立委、公會等多方社會運動力量的奔走,「廢牙冠」才成為第一個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醫療廢棄物。根據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的學經歷紀錄,他在1999年到2005年期間也擔任北市醫師公會顧問。廢牙冠回收再利用計畫公益款項幫助的對象包括兒童、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低收入貧童、罕病等公益團體,計畫也支持偏鄉原物住民、原棒協等體育團體。北市牙醫師公會也將回收計劃所得的款項捐助捐血車、捐助台北市消防局所有救護車都配備有兒童擔架固定器,在疫情期間也建置正壓行動貨櫃篩檢站給陽明醫院。賴德欽表示,年久失修的假牙不但不能保護牙齒,還會藏汙納垢,最好別帶回去留念,因為很尖銳,容易造成受傷和感染。牙醫師將它拆下來之後,放在消毒袋,密封高溫高壓消毒,妥善儲存在回收罐當中,等待回收、搜集起來再給廠商,牙醫師也會告知民眾廢牙冠之後用途。賴德欽表示,今年收到191間診所的廢牙冠,但北市診所共有3500間診所,參與率其實不到兩成。希望未來更多牙醫診所知道公會有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公會空有這些基金也做不了事情,需要各界好朋友一起努力,照亮台灣社會的角落。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澎湖10日起放寬餐廳內用規範 合規定免申請審核
澎湖縣政府今天公告,將自10月起適度鬆綁餐飲場所內用規定,只要餐廳符合實聯制、維持社交距離或設隔板等6點規範,即可開放內用,不用再先向縣府申請審核,縣府將持續稽查、輔導業者,位用餐民眾安全把關。澎湖縣府表示,國內本土疫情持續降溫,縣府原規定餐飲場所內用需先經衛生局審核,自10日起適度鬆綁內用規定,餐飲場所需遵守以下規範,採實聯制、入口量體溫、噴酒精消毒,不同桌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同桌者採梅花座或使用隔板,如為同住且需照顧的嬰幼兒可免除。縣府建議,提供餐點以個人套餐為主,如使用合菜,需由專人分菜再上桌。服務人員每天落實健康管理,量體溫監測健康狀況,外場人員需以口罩加面罩,內場人員則以口罩加帽子。餐飲場所每天加強清消,並需維持良好通風環境。縣府提醒,10日起雖然免事先申請、審核,但民眾及業者仍應落實中央訂定的「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縣府衛生局、建設處會持續稽查,為業者、用餐民眾的防疫安全把關。
-
2021-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宣布:至8月23日仍維持全國二級警戒
全國二級警戒到8月9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再宣布,8月10日至8月23日仍維持二級警戒。因近期疫情在可控範圍,也沒有突發事件,因此維持二級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2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全球疫情概況、國內防疫、醫療物資整備情形及目前疫苗施打情形進行討論,並研議8月10日後進一步適度鬆綁相關管制措施。由於Delta變異株各國疫情再起,各界關心國內二級警戒到8月9日後,是否要再做調整?陳時中今天表示,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二級警戒,理由是疫情還在可控範圍內,也沒有突發的相關事件,觀察時間仍算短,所以維持全國二級警戒,近來各界提出相關意見,會積極和相關團體或主管單位討論。對於游泳池開放,陳時中表示,昨報告泳池選手訓練即刻開始,8月10日後泳池從不開放場域移除,目前教育部已提出相關指引,朝人流總量管制方向訂定,包括依照水道數、長度計算,每場次間隔30分鐘,並做場地消毒,採預約制或人員造冊,入場需實聯制。陳時中表示,游泳池內三溫暖、烤箱、戲水池不開放,且禁止飲食,僅供外帶,場內活動除了泳游池內,其餘都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游泳課可開小班制,維持10人以下規模,並落實健康監測、需訂定確診應變計畫,相關指引會盡快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