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癌症.乳癌
搜尋
沾黏
共找到
342
筆 文章
-
-
2022-11-28 醫療.骨科.復健
徐若瑄右肩旋轉肌撕裂!手抬不高、高舉過肩疼痛…醫師教復健運動這樣做
藝人徐若瑄日前肩膀劇烈疼痛,而且疼痛延伸到手肘,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是旋轉肌撕裂,進而接受治療。究竟什麼是旋轉肌?旋轉肌撕裂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呢?什麼是「旋轉肌群」?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而活動度大的同時需要高度穩定性。肩膀活動時必須將上臂的肱骨頭固定在肩胛骨的肩關節窩,旋轉肌群就是負責肩膀活動時的動態穩定性。旋轉肌群包括四條肌肉:棘上肌(Supraspinatus)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圓肌(Teres minor)。這四條肌肉的合作,讓肩膀可以做內轉、外轉及外展等動作,同時維持肱骨頭固定在肩關節窩不至脫臼。旋轉肌群肩負如此重大的任務,受傷的機會相對也大。據統計,近10%的20歲以下的人有旋轉肌群疾患,而在80歲以上的人,比例更是高達60%。在什麼狀況下,我們必須懷疑旋轉肌群有問題呢?旋轉肌撕裂有什麼症狀?旋轉肌撕裂主要包括兩大症狀:疼痛及無力。疼痛主要在手高舉過肩時出現,例如梳頭或穿脫套頭衣服時會疼痛,此外也常見於側睡壓迫肩膀造成夜間疼痛。然而疼痛跟旋轉肌的撕裂程度並不成正相關,研究發現,許多旋轉肌的大範圍撕裂反而不會痛,可能因為旋轉肌撕裂的疼痛很多跟伴隨的滑囊炎有關。旋轉肌撕裂的無力表現是手抬不高,較常見於全層或完全撕裂的狀態。然而五十肩也可能因為肩關節沾黏而手抬不高,簡單的區別方法是由另一個人幫忙將手抬高,若另一個人幫忙就能抬高,比較可能是旋轉肌撕裂無法出力;若另一個人幫忙也無法抬高,比較可能是肩關節沾黏的卡住,因而手抬不高。 若是運動員的旋轉肌撕裂,除了疼痛及無力以外,還會伴隨運動表現下降,例如投手的球速變慢、控球變差、或是續航力下降。為什麼會旋轉肌撕裂?旋轉肌撕裂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指旋轉肌長期過勞或是隨時間造成的退化,例如長期過肩投球對旋轉肌造成累積的壓力、年紀大等因素。外在因素則是指周邊組織例如韌帶、骨頭,可能對旋轉肌施加過大的壓力,甚至夾擠旋轉肌造成發炎或撕裂。旋轉肌撕裂的危險因子包括:過肩出力或承重的運動:棒球、羽球、網球、游泳、排球、高爾夫球及跳舞手需高舉過肩或承重的工作:廚師、甜點師、油漆水電師傅、家庭主婦肩胛肌群不穩定旋轉肌群肌力不足軀幹核心肌群無力慢性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旋轉肌撕裂怎麼辦?肩膀疼痛很多是來自頸椎的轉移痛,因此醫師第一步會評估肩膀疼痛的來源是肩膀還是頸椎,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許多肩部疼痛不只有肩膀組織的病灶,同時也有頸椎問題。此外,肩胛的穩定性、對稱性及活動狀態也是評估的重點。診斷上,肌肉骨骼超音波是評估旋轉肌撕裂很重要的工具,可以即時檢查旋轉肌撕裂的大小,以及在動態動作下的表現,此外還可檢查是否合併其他狀況,例如鈣化性肌腱炎、滑囊炎、肱二頭肌腱炎等。核磁共振可以更詳細的確認旋轉肌及不易由超音波檢查的組織,例如肩關節唇。當保守治療效果不彰、考慮開刀前,也是必須的檢查。旋轉肌撕裂的治療方法多數旋轉肌撕裂會以保守治療優先,常使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建議短期7~10天使用,之後則是疼痛時才使用物理儀器:熱療、電療、治療性超音波、雷射等儀器可以止痛,並且輔助旋轉肌修復徒手運動治療:放鬆肩關節及週邊肌肉筋膜,並且強化旋轉肌、肩胛穩定肌群的肌力及穩定性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復健科醫師使用超音波導引將藥物精準注射到旋轉肌的撕裂處。部分研究顯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及玻尿酸都能改善旋轉肌局部撕裂的疼痛及肩膀功能,然而要提醒的是,打針注射不是一切,要加上復健運動訓練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體外震波:體外震波對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的效果佳,然而對旋轉肌撕裂的治療效果未明,仍待更多醫學研究確認旋轉肌撕裂開刀需要復健嗎?當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部分病人會需要開刀治療旋轉肌撕裂。但開完刀就不用復健了嗎?其實開完刀還更需要循序漸進的復健治療。統計顯示,旋轉肌的肌力要到開刀後6個月才回到正常狀態,因此術後6個月是最重要的期間,需要循序漸進的個人化復健訓練,從被動運動逐步進展到主動運動及肌力訓練。超過9成的術後癒合不良發生在6個月內,因此術後的復健訓練追蹤至關重要。近期許多文獻發現,即使準備要開刀,術前的復健訓練對手術後的復原有幫助,建議跟您的復健科團隊討論個人化的訓練。旋轉肌撕裂的復健運動這樣做旋轉肌群就像肩膀的核心肌群,讓肩關節擁有高活動度的同時維持足夠的穩定性。然而如此大的負擔讓旋轉肌長期承受壓力可能撕裂,造成疼痛及無力。儘早檢查接受循序漸進的復健治療,多數人可以克服旋轉肌撕裂,告別肩苦人生!參考資料1.Lew HL, Chen CP, Wang TG, Chew KT. Introduction to musculoskeletal diagnost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limb.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7 Apr;86(4):310-212.Itoi E, Minagawa H, Yamamoto N, Seki N, Abe H. Are pain loca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s useful in locating a tear site of the rotator cuff? Am J Sports Med. 2006 Feb;34(2):256-643.Speed 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hockwave therapies in soft tissue conditions: focusing on the evidence. Br J Sports Med. 2014 Nov;48(21):1538-42.4.Zhu P, Wang Z, Li H, Cai Y. Platelet-Rich Plasma Injection in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Partia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Rehabil Med. 2022 Sep 16;54:jrm003125.Santiago M, Gonçalves F, Martins J, Lopes T, Carvalho JL.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 of a Tendon-Compatible Hyaluronic Acid Prepar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rtial 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 A Case Report. Cureus. 2022 Jan 3;14(1)6.Weber S, Chahal J. Manage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ies.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20 Mar 1;28(5):e193-e201.(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手舉高肩膀疼痛無力、側睡壓肩膀劇痛,當心旋轉肌撕裂!)
-
2022-11-05 醫療.骨科.復健
踢球或跑步造成大腿後肌拉傷怎麼辦?醫師教你該如何復健治療
最近疫情趨緩,很多人開始運動,包括戶外的路跑或其他球類運動,大腿後肌拉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又稱為膕旁肌,主要由三條肌肉組成,股二頭肌長頭與短頭、半腱肌、半膜肌。大腿後肌拉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根據受傷的程度可以依臨床狀況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只有少數肌纖維損傷,活動度正常但是伸展時造成輕微腫脹與疼痛,些微力量損失‧第二級:部分肌纖維撕裂傷,造成功能性限制,出現步行困難‧第三級:肌纖維完全斷裂,造成肌力功能喪失大腿後肌拉傷怎麼辦?大腿後肌拉傷依據受傷狀況主要分為兩種,高速跑步時肌肉離心收縮,或者跳舞、足球過度伸長肌肉所導致。三條肌肉之中,股二頭肌長頭是最常受傷的肌肉,約佔80%,半膜肌大約10%,半腱肌大約5%,在肌腱與肌肉交界處最容易受到影響。急性症狀通常是突然腿後肌群疼痛、瘀青、感覺到「啪」的一聲等,比較嚴重的症狀包括坐姿疼痛、功能嚴重喪失、行走時困難,幾天後大面積的瘀青可能代表肌腱完全斷裂,有些慢性症狀會以腫脹、緊繃、拉扯感為主。造成受傷的風險因子包括力量不均、柔軟度不足、暖身不足、核心力量不足、力量不平均、長短腳與肌肉疲勞等狀況,其中最重要的是過去受傷的病史,會增加2-6倍的受傷機率。經過完整的檢查與評估後,建議先進行基本處置,包括疼痛減緩的藥物或注射治療、處理腫脹出血、減少肌纖維的沾黏等。PRP濃厚血小板注射治療可考慮在急性損傷後的24-48小時,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部分研究支持可減少疼痛跟提供早期回場的好處。大約84% 的患者恢復了受傷前的力量,89% 患者恢復了受傷前的耐力,不建議反覆核磁共振MRI檢查追蹤來評估回場時間,透過一些身體檢查與測試,包括壓痛、伸展測試、以及專項運動相關測試,更能有效評估回場狀況。損傷輕微的症狀可能在受傷後10天內就會逐漸減輕到無痛,但通常需要數週到數月才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況。前兩個月再受傷的風險仍高,回場後的檢查有重要的價值,包括檢查大腿後側觸感、局部壓痛、膝蓋腫脹程度、髖關節與膝蓋活動度。另外最重要的是持續透過適當訓練,包括核心訓練、下肢肌力與穩定度訓練等方式逐漸強化,避免再次受傷。
-
2022-11-01 醫療.心臟血管
主動脈瓣膜選擇是「一輩子的考慮」 二次置換免開刀更安全
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布數據,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也會出現各種退化問題,其中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常見,但初期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患者感到不舒服時,瓣膜大多已經損傷,若沒有積極治療恐怕會有致命危險。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副主任魏晧智表示,主動脈瓣膜病變分為退化性、風濕性、感染性、先天性四種,其中退化性佔一半以上,是最常見的瓣膜病變原因,會導致主動脈瓣膜狹窄。魏晧智副主任解釋,主動脈瓣膜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有血液鈣化的沉澱物附著在瓣膜上,當心臟收縮時,由於瓣膜變硬,血液無法順利進入主動脈及全身循環,就是所謂的「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患者多為60~70歲,由於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才來求診,魏晧智副主任表示,其實早在出現症狀前,主動脈瓣膜就已經開始狹窄,只是初期心臟還能努力地工作,把血液運送到全身,當時間一久,不只主動脈瓣膜狹窄愈來愈嚴重,心臟也會因負荷過重而出現肥厚情形,此時才會出現胸悶等心臟衰竭症狀。魏晧智副主任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不可逆的情況,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置換主動脈瓣膜,目前瓣膜的選擇分為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各有其優缺點。機械瓣膜相當耐用,但必須一輩子吃抗凝血劑,每年有超過1%以上的血栓、出血機率;生物瓣膜以豬或牛的組織製成,只需要服用約3個月的抗凝血劑,但長期使用會鈣化,大約10~15年後就會需要再次更換瓣膜。一般會依年齡建議患者選擇瓣膜,魏晧智副主任說,根據美國心臟學會針對主動脈瓣狹窄提出的治療指引,50歲以下患者建議使用耐用的機械瓣膜;65歲以上建議使用生物瓣膜;50~65歲則兩者都適用。到底該選哪種瓣膜?許多患者經常難以抉擇,魏晧智副主任認為,隨著國人愈來愈長壽,選擇瓣膜已經是「一輩子的考慮」,建議把握2大原則,第一是「使用時間更久」,第二是「二次置換更便利」。研究顯示,傳統的生物瓣膜使用15年後約有8%需再次置換瓣膜,剩下的92%或多或少也有損壞,只是尚能堪用,但目前出現新型的乾式瓣膜,雖同屬生物組織牛瓣膜,但專利的儲存方式卻可望拉長使用年限,根據目前仍持續進行的人體試驗顯示,乾式瓣膜至少5年以來都沒有鈣化。魏晧智副主任說,若比較同期表現,乾式瓣膜明顯比傳統生物瓣膜更加耐用,因此可以期待未來的使用時間會比15年更長。隨著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延長,二次置換瓣膜也勢在必行,魏晧智副主任建議第一次置換瓣膜時,就要考慮到二次置換時的方便性,例如新型乾式瓣膜屬於可擴式瓣膜,其瓣膜開口能夠撐大,若需要再次置換瓣膜時,就能選擇「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在原先的生物瓣膜置放處再放入新的瓣膜,進行瓣中瓣(Valve-in-Valve)術式。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鋸開胸骨,心臟也要暫時停止,使用體外循環機維持生命跡象,而經導管瓣中瓣手術是由鼠蹊部穿刺,幾乎沒有傷口,也不需要暫停心臟跳動。魏晧智副主任表示,若以二次置換瓣膜比較,採取傳統手術至少需住院2周以上,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只需住院3~5天,兩者相差甚多。如果患者年齡超過70歲以上,由於體力差、共病多,又有傷口沾黏問題,若採取傳統手術二次置換瓣膜,相關風險就會大幅提升,復原過程也更辛苦,因此較建議採取經導管瓣中瓣手術。魏晧智副主任提醒,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再加上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建議民眾要注意心臟疾病的相關症狀,例如感冒就醫時,若聽診發現心臟有雜音,就要積極進一步檢查,有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初期症狀,雖然病況無法逆轉,但定期追蹤才能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
-
2022-09-28 醫療.骨科.復健
五十肩會自己好嗎?日本理學療法師的「奇蹟伸展操」:4動作舒緩僵硬肌肉
肩關節放鬆回正,預防舒緩五十肩「五十肩」(frozenshoulder)或四十肩的正式病理學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capsulitisofshoulder),初次常發生在40歲至60歲的族群身上。至於症狀可能是忽然感到肩膀疼痛甚至刺痛,兩手無法舉高甚至不太能動,嚴重時也有可能痛到無法入睡。造成此種關節囊炎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明朗化。一般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構成關節的硬骨、軟骨、靭帶及肌腱等組織,因為人體老化等緣故而喪失其固有機能,造成關節周圍發炎。雖然大多時候對肩膀痠痛置之不理,休息久了,痛感自然就會消失。然而若演變成持續感到疼痛,肩關節囊出現粘連現象時,從此可能再也無法把手舉高。接下來介紹減輕和預防五十肩再發病的伸展動作。基本上,在不感到疼痛的範圍內,先將兩手往左右舉高,接著形成斜對角線,盡量向左右上下伸展,想像要將手拉離身體中央一樣。於活動手部時,不只是肩膀和手臂,胸部和背部也會連動。伸展方向會隨著肌肉活動而變化,若肩關節的活動空間擴大了,便有充足的空間可拉直、伸展限制手臂活動的僵硬肌肉,附帶地血液循環也會變好。就練習成果來看,肩膀的疼痛感也能明顯舒緩,手部也能恢復到能夠自然快速地舉起。體驗者只實施一次奇蹟伸展操,手臂就能不費力氣地舉起,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但也有人需要練習一段時間才會恢復正常。本伸展操不只推薦五十肩患者,對於肩部經常痠痛或舉手會覺得不舒服的人們來說也相當實用。如果每日都能練習的話,肩部也能慢慢擴大活動範圍。緩解五十肩①左肩無法舉高時,先將臉部朝向正面,伸直背部站好。將右手朝右上斜舉,左手朝左下停放,雙手形成對角線。兩手盡量拉開,用最大力氣伸展五秒,再一口氣放鬆,休息五秒,重複至少三回合。注意兩手打開伸展時,勿過於擴張胸腔或手部太過後壓,用眼角餘光瞄視雙手指尖位置,若看不到手,就代表手過度往後折。②將左手漸漸往上抬,使兩手呈平行打開。然後用最大力氣,分別往左右水平伸展五秒後,休息五秒,重複至少三回合。③接著將左手往左上斜抬,右手往右下斜伸成對角線後,盡力伸展五秒後,休息五秒,重複至少三回合。④若是兩肩都疼痛,無法將手比成對角線,請舉到能抬起的最高位置,盡力往外伸開手臂。伸展五秒後,休息五秒,重複至少三回合。注意當肩膀感到疼痛,無法如圖抬高手臂時,請勿勉強自己。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想像把手拉離身體中心般盡量伸展即可。速記要領5秒+5秒×3回合書籍介紹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鬆開緊繃關節,終結疼痛,鍛鍊肌力,校正重回健康初始設定作者:佐伯武士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0作者簡介/佐伯武士理學療法師,現為大和大學保健醫療學系講師、ELT健康促進研究所所長、IETA國際伸張訓練協會代表。擁有多年醫院復健科臨床經驗,爾後前往德國留學進修,研習OMPT療法,回國後考上立命館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科,專研高齡者健康改善與預防醫學。深感既往的復健方法沒有突破,而開發出「奇蹟伸展操」,作為高齡者亦可簡單執行,且全身都能看出效果的複合式鍛鍊法。目前除了教學與物理治療工作,亦積極前往看護設施與市民教室指導奇蹟伸展操,效果卓越。延伸閱讀: 我感染「BA.5」了嗎?咳嗽、喉嚨痛...重複感染是特徵!BA.5「潛伏期、10大症狀、預防方法」這篇一次看
-
2022-09-25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桂圓紅棗米酒糕
前不久還覺得熱,突然間就入秋了,濕氣不再沾黏在衣服和肌膚之間,即使30度以上的高溫,也不像炎夏那般難忍。我始終覺得,秋天是一年當中最舒服的時候,早晚略帶寒意的微微清風,比吹冷氣還要舒適。這時候,喝點淺淺的水果酒,配上剛烤好,還帶著微溫的檸檬小蛋糕,再加一杯手沖咖啡,用膜拜五感的儀式,讓自己的創作力大爆發,無論是畫圖、寫作、編織、修理小物、為植物換盆,或者做些吃食,都覺得特別的順心如意。今天喝的水果酒,是去年夏天採收的葡萄醃漬的,加點冰塊溫度剛剛好。朋友說,這種一層葡萄一層糖的無腦醃漬法,做出來只能算是葡萄露,不是水果酒。但我明明就聞到、也嚐到酒味、喝了還會臉紅心跳啊!朋友說釀酒有釀酒的規矩,他用大灶把米蒸熟,放酒麴,再蒸餾,做出的米酒又香又純,最棒的是,我有幸分到了幾桶只送不賣的私釀。桂圓紅棗風味米酒有米酒,可以做的料理就多了,其中最容易的是米酒浸漬中藥食材。將曬好的紅棗畫刀、桂圓去殼後肉和籽一起放進玻璃缸,再倒入米酒,封蓋三個月後,就完成一缸桂圓紅棗風味酒。若要增添一點西方味,可以加入肉桂棒、丁香、荳蔻和八角進去。想像中,這幾樣食材浸漬出的酒味,會非常適合天寒的時候加熱飲用,跟流行一時的熱紅酒有異曲同工的作用,而且製作更為簡單。原本以為足夠喝整個冬天的桂圓紅棗酒,因為偶發的奇想,拿來製做米糕,結果效果好得讓我禁不了口,一缸酒很快就變成了半缸酒,看起來可能會在冬天結束前提早見底。我的好吃方程式是這樣的:桂圓紅棗米酒糕去籽桂圓肉3/4杯,以1又1/3杯桂圓紅棗風味米酒浸泡30分鐘後,倒入洗過的濕糯米,糯米份量約1.5杯,浸泡約60分鐘,讓米粒吸收酒汁。酒的份量要蓋過米粒,如果不夠可直接加入米酒補足。放入電鍋蒸煮。將煮好的糯米稍微攪拌,再拌入切碎的椰糖塊,放入電鍋再次加熱,這個步驟是讓椰糖融化,在糯米的表面發揮滋潤作用,也讓最終的成品看起來像裹了一層油似的。事實上,做這道米酒糕並不需要用到油。油,雖然會讓口感更滑潤,但是熱量也會往上積累,口感不那麼清爽。椰糖甜度不是很高,但跟蔗糖的甜味和香氣略有不同,可以讓米糕口感更豐富。椰糖也就是棕梠糖,可在大賣場或專賣印尼食材的異國雜貨店買到,它是糖農採集棕梠花的汁液,加熱濃縮,倒入容器自然風乾凝固。裝在竹筒的呈現圓柱狀,裝在耶殼的就會像我手邊這塊,呈現像碗一樣的形狀。需要的時候,用多少切多少。做好的酒米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倒入模具壓平,撒上密密的白芝麻,切成小塊,更有專業的姿態。糯米是比較不好消化的澱粉,放久也容易硬化,且這道米酒糕熱量不低,所以我建議每次製作的份量不要太多,趁新鮮吃完。只要廚房裡有一缸浸漬香料米酒,隨時想吃都可以動手做。
-
2022-09-15 醫療.一般外科
做無痛手術前要注意什麼?麻醉醫師告訴你「鎮靜麻醉」必知的7件事
在執行鎮靜前,病人須注意的準備事項包含:空腹時間、藥物服用、其他術前檢查、執行麻醉者是否為麻醉專科醫師、鎮靜的深度、醫療設備與緊急應變方案,還有當天鎮靜後及離院後的狀況。Q1:哪些醫療行為會需要用到鎮靜麻醉?睡醒就會好嗎? 近年來接受鎮靜麻醉的病人持續增加,聖馬爾定醫院麻醉科主任儲寧瑋醫師以自己工作的醫院為例,鎮靜麻醉已占所有麻醉比例的三分之一。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占最大宗,另外還有肝臟腫瘤電熱治療術、肝臟切片、經皮胃造瘻術、支氣管鏡檢查及切片等,會讓病人感到有點痛的醫療處置,多數病人都會希望「睡一覺」就能完成。還有一些過程很痛但時間較短的手術,比如:骨科把脫臼關節徒手復位及將沾黏拉開的關節授動術、泌尿外科的膀胱鏡檢查和婦產科的子宮內膜刮除術等,都需要在重度鎮靜麻醉下進行。此外,做核磁共振掃描或正子造影時,受檢者需要在狹窄的空間躺臥一段時間,但患有恐慌症或身心障礙的人較不易配合,這時就可經由輕度到中度的鎮靜麻醉順利完成檢查。台大癌醫分院麻醉部石崇志醫師指出,良好的麻醉鎮靜照護會讓執行檢查的醫師樂意與麻醉醫師合作。根據台大癌醫分院的資料顯示,民眾願意選擇自費鎮靜的無痛胃鏡大腸鏡比例高達81%;在支氣管鏡檢查方面,麻醉醫師執行麻醉鎮靜的比例高達83%,不僅讓執行檢查的醫師更能專注當下,病人也能於檢查後迅速恢復,平均只要20~30分鐘就能離開檢查室。 根據台大癌醫分院的資料顯示,民眾願意選擇自費鎮靜的無痛胃鏡大腸鏡比例高達81%,而在支氣管鏡檢查方面,麻醉醫師執行麻醉鎮靜的比例高達83%。Q2:臨床上最常使用鎮靜麻醉的腸胃內視鏡及支氣管鏡檢查,和一般麻醉的差別在哪?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石崇志醫師表示,由於每個病人的狀況不同,即使是簡單的腸胃鏡檢查,對於身體虛弱的病人,鎮靜麻醉對身體的影響依然不可小覷。內視鏡鎮靜麻醉與一般麻醉不同的是大多為門診檢查,且檢查完後即可返家休息,不像一般麻醉大部分會需要住院,因此鎮靜麻醉通常必須讓病人快速清醒、順利返家。以下分別介紹腸胃內視鏡鎮靜麻醉及支氣管鏡鎮靜麻醉的特點與挑戰: 1. 腸胃內視鏡鎮靜麻醉 目的是讓病人對於伸進體內的內視鏡管沒有感覺,因此除了讓病人昏睡外,需要克服過程中因胃鏡造成的嘔吐反射、大腸鏡過程中的脹痛感,並同時確保病人呼吸道通暢以及能自主呼吸。這當中的挑戰首先是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嘔吐反射程度及疼痛感落差很大,對麻醉藥劑量的反應也不相同,因此同樣的檢查,使用的藥物劑量差異很大;其次是給完鎮靜藥物睡著後的呼吸控制,需特別留意病人可能出現呼吸中止、打鼾或被藥物抑制呼吸等狀況。 2. 支氣管鏡鎮靜麻醉 咳嗽反射是人體重要的防禦機制,這是為了避免異物跑進肺部影響呼吸。而支氣管鏡就是進入肺部做檢查的一種異物,需要克服的挑戰除了上述提到的個體差異及呼吸控制,最大的挑戰在於要克服咳嗽反射,並且維持病人正常呼吸功能。而支氣管鏡鎮靜麻醉的目的是讓病人對伸進氣管、支氣管與肺部的內視鏡檢查沒有咳嗽反應,然而若鎮靜麻醉太重,會產生呼吸抑制導致缺氧、低血壓休克,無法迅速清醒;若鎮靜麻醉太輕,則會造成喉頭痙攣、支氣管痙攣,不斷咳嗽而影響正常呼吸功能,甚至必須中止檢查。 Q3:「無痛大腸鏡」是自費嗎?檢查有沒有補助? 石崇志醫師提到,有些縣市政府比如:新竹、苗栗、嘉義及桃園,明瞭大腸癌篩檢陽性患者對於侵入性檢查的恐懼及疼痛不適感,也肯定麻醉醫師在鎮靜無痛的照護專業,提供無痛大腸鏡的補助費用,每年補助預算總計達百萬以上,讓民眾能安心舒服地完成篩檢。 Q4:關於鎮靜麻醉,身為病人該知道哪些事? 凡登整形外科診所麻醉主任蘇百川醫師表示,在執行鎮靜前,病人須注意的準備事項包含:空腹時間、藥物服用、其他術前檢查、執行麻醉者是否為麻醉專科醫師、鎮靜的深度、醫療設備與緊急應變方案,還有當天鎮靜後及離院後的狀況。而麻醉醫師會透過術前訪視,了解病患過去的身體狀況,包含疾病史、過敏史、服用藥物,以及之前麻醉時是否有不良反應等,若要做得更精準,麻醉醫師甚至會去了解病患對於麻醉的擔憂之處。蘇百川醫師舉例,在牙科診所看診時,他會詢問病患看牙最害怕的事情,是打局部麻醉藥物、鑽牙的聲音或是酸的感覺,以便在不同手術階段做不同的調整。另外,儲寧瑋醫師補充,民眾如果擔心對麻醉藥物過敏,只要有麻醉科醫師在場,透過生理監視器隨時監測病患的血壓、心跳或呼吸變化,都可以即時發現且立即處理。若病人在術前訪視提到家族裡有人因為麻醉而死亡,麻醉醫師就會建議在術前先做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 Q5:不同鎮靜藥物的使用有哪些須注意之處? 儲寧瑋醫師提到,鎮靜麻醉的程度取決於該檢查或手術的疼痛程度,以及醫師的要求,通常麻醉醫師至少會用到2到3種以上的藥物,這時就要了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有些藥會抑制呼吸,有些會降低血壓心跳,有些則會殘留產生頭暈的感覺。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執行鎮靜麻醉的檢查室及開刀房,除了設備和器材要跟正式開刀房內一樣,備有麻醉機、完整的生理監視器、急救藥物及器材,更重要的是現場人員配置,必須要有麻醉專科醫師和麻醉護理師在場執行。 丙泊酚(Propofol),又名「異丙酚」,是一種具醫療用途的注射麻醉藥,因為外觀呈現乳白色而有了「牛奶針」的稱號。Q6:牛奶針是什麼?濫用會導致死亡嗎? 儲寧瑋醫師表示,鎮靜藥物丙泊酚(Propofol),又名「異丙酚」,也是俗稱的「牛奶針」,它的特色是睡著後醒來很舒服,因此許多長期受失眠困擾的人會對該藥物趨之若鶩,但其副作用是對呼吸有很強的抑制效果,所以當藥物使用量沒有控制好,就容易發生憾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麥可傑克森因牛奶針使用過量而死亡。美國麻醉醫學會和其他專科醫學會,也都認定牛奶針(Propofol)屬於全身麻醉用藥,非單純鎮靜使用,故從安全考量,建議由麻醉專科醫師給予,會更有保障。 對麻醉醫師而言,在使用該藥物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病人的身體狀況及現場反應才知道如何拿捏使用量;其次,年長者、肝臟或腎臟病患、癌症化療者,對該藥物會更加敏感,因此在使用上也須更小心謹慎。對此,麻醉醫學會已針對牛奶針的使用訂出規範,一旦用到該藥物,就屬於中度鎮靜,必須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才能在緊急狀況下立即給予急救。值得注意的是,牛奶針的仿單上也標明以下注意事項: ‧應由受過麻醉訓練的醫師給予。‧加護病房中,應由受過重症加護訓練醫師給予。‧不應由檢查執行者或手術執行者給予。‧應持續監測病人,維持呼吸道通暢準備好人工換氣、供氧設備及其他急救設備。 儲寧瑋醫師特別說明,關於第三點的診斷,指的是大腸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子宮鏡檢查之類的醫療處置,即手術或檢查的醫師不可自行使用牛奶針作為鎮靜之用,必需由麻醉專科醫師給予。牛奶針(Propofol)使用注意事項。Q7:有些鎮靜看似簡單,非麻醉醫師來執行也可以嗎? 石崇志醫師也強調,鎮靜看似簡單,好像投個藥物即可,因此許多未受訓練的醫師都想自行給藥,但因為沒有受過完整的麻醉專科訓練,當突發狀況出現時,容易手忙腳亂,增加病患發生憾事的風險。事實上,鎮靜就是全身麻醉的一環,其中蘊藏許多變化,需要因應手術、病況、環境及現場狀況做調整,而這些都是麻醉專科醫師的專業範疇。近年來,不論在診所、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都找得到麻醉專科醫師,他呼籲民眾在考量安全及品質下,鎮靜的專業醫療應該由專業麻醉醫師來把關,讓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
2022-08-31 養生.聰明飲食
烤肉別讓油滴進炭火,小心致癌!營養師傳授簡單4招,烤肉更健康
中秋烤肉久久一次,也還是要留意烤肉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像是烤肉的油滴進炭火中,其實就會產生致癌物質,高油、高鈉、高熱量等也容易增加身體負擔,特別是假期許多民眾烤的往往不只一攤。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曾郁芳營養師建議烤肉時留意簡單4觀念,享受美味也能兼顧健康! 烤肉別滴油進炭火小心致癌!營養師推3烤法助避免傷身 曾郁芳營養師表示,烤肉之所以香,主要在於高脂動物食材的油脂滴進高溫炭火中溶解,如五花肉、牛小排、香腸、培根等。但可別為了香就這麼烤,因為這香氣當中其實容易帶有名為「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容易增加罹癌風險,且也會沾黏在食物上,不知不覺吃下肚。 另一方面,上述這樣烤法也容易使食物產生另一種有害物質「丙烯醯胺」,這是烤焦的食物會發現的致癌風險,雖說近年其引發癌症的說法醫學上已有不同觀點還有待定論,但不必要的風險能減少一個是一個,建議還是避免為佳。 曾郁芳營養師建議,民眾在烤肉的時候可以用烤盤來代替鐵網,或是用鋁箔紙包覆食材隔絕食物與炭火,也可用卡式爐代替木炭,這些方法都有助避免上述問題出現,更有利避免毒害。 烤肉先吃低脂肉類更健康,熱量光是3指就差65大卡! 曾郁芳營養師表示,烤肉想吃得開心又兼顧健康,食材上也可以作些簡單的變化,像是肉類可以選里肌肉、雞腿肉、海鮮類等為主,減少五花肉、梅花肉等高脂肉類,前者約55大卡、後者約120大卡,兩種光是只有一份3指寬的份量,就相差了約65大卡相當可觀。 低脂肉類許多人也會擔心烤起來太乾、太柴,曾郁芳營養師建議,可先適量的加入鹽水或薑末、蒜末、蔥段、義式香料等辛香料進行醃製,就可以增加風味、去腥,還可以讓肉質更佳軟嫩。醬料類也建議可用辛香料自製,市售的烤肉醬則建議加水稀釋吃個味道就好。如此一來開心吃肉的同時也可以低脂、低鈉、低熱量,更有助健康。 烤肉學電視混搭蔬菜、肉類,增添樂趣、清爽又顧健康! 曾郁芳營養師也建議,可用蔬菜類增添烤肉的變化,例如原為整串都是肉的烤肉串,可以像美劇常見吃法,輪流和青椒、彩椒、菇類、蔥類串上,或是作成肉包蔥、肉包菜等串燒。也可以用萵苣、美生菜、蘿蔓葉等包住肉,就像韓劇裡常見的韓式吃法那般。如此不僅一樣可享受肉類的美味,更是一種視覺享受、增添趣味、健康加分、吃起來也減少油膩、清爽香甜! 烤肉簡單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肉片、蔬菜更健康! 烤肉順序上也可以下點功夫,許多民眾烤的時候,為了盡快炒熱氣氛、趕快開動,會先從培根、甜不辣、香腸等開始烤起,建議可改成從新鮮肉片加上蔬菜類開始。因為若先從香腸等食材開始,整場下來往往會吃下過多的加工食物,對健康較為不利,但若事先從新鮮肉片、蔬菜類烤起,後續再烤個地瓜、玉米等澱粉類,最後吃下加工食物的量自然也就會減少。在掌握幾項簡單的原則下,烤肉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延伸閱讀》 .糖友、三高、痛風留意烤肉醬!營養師4招避開隱藏地雷。 .享受烤肉避免致癌物上身 顏宗海:留意6原則烤肉也能很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23 醫療.骨科.復健
接種疫苗後肩膀劇痛忍2個月無效 醫曝就醫3大關鍵
新北一名王先生接種莫德納疫苗後,肩部開始疼痛,兩天後疼痛加重,一度痛到無法穿衣。但2個月後,肩部疼痛的狀況仍無改善,原以為是疫苗接種副作用,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診,沒想到經超音波檢查判定為肩部旋轉肌腱破裂,醫師建議,有這3大關鍵就必須盡快就醫。王先生表示,自己一年來都沒有受過傷,工作也不需要負重,且沒做過劇烈運動,實在不解何時受傷,只記得打疫苗後就有疼痛感,所以一直誤以為是接種副作用。骨科醫師為王先生初步檢查時,評估疼痛狀況不尋常,隨後轉介到復健科做超音波檢查,發現是肩部旋轉肌腱破裂。復健科主任葉圜叡指出,不少民眾在疫苗注射後,有產生多日無法緩解的肩部疼痛或旋轉肌腱撕裂傷,或肩部粘連性關節炎,尤其是接種疫苗的人數大幅上升時,類似狀況越常見,且並不是特定疫苗造成,任何品牌疫苗都有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的狀況,所幸經過治療後,王先生已重拾健康。葉圜叡說明,目前研究認為,不是COVID-19疫苗特別會攻擊旋轉肌腱,而是注射過程引發的問題,稱為「SIVRA」,成因為注射位置不正確,可能是注射針頭直接打進旋轉肌腱,引發肌腱撕裂傷,或是注射藥物進入肩峰下、三角肌下的滑囊中,造成注射的抗原在此引發急性或長期的發炎反應,從而造成肌腱的損傷或是關節沾黏。葉圜叡表示,疫苗注射後發生異常的肩部疼痛,仍建議到醫院就診,並接受超音波的檢查,較能明確了解病因,進行正確的治療。接種疫苗後疼痛就醫,有三大關鍵時間點,包含紅腫熱出現,並且在1天以後變得更趨嚴重;經過3天後仍有明顯疼痛;關節活動受限。葉圜叡建議,若符合以下其中一種狀況,即可到醫院接受檢查,並提醒肩部問題長久不處理,可能造成肌肉萎縮或是更嚴重的關節活動受限,建議有風險的民眾應盡量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2-08-19 醫療.呼吸胸腔
怎樣的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引發咳嗽6大原因,出現這些狀況應就醫
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症狀,但千萬不能輕忽咳嗽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警訊。然而,什麼樣的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象呢? 引發咳嗽 常見6大原因1.呼吸道感染與肺部疾病:細菌性感染常會導致發燒,劇烈咳嗽合併黃痰;病毒性感染則常會有高燒合併乾咳。由於抽菸會造成氣管黏膜慢性發炎及纖毛活動減弱,還有後續可能引發慢性咽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發炎與阻塞性肺病,這些也會造成慢性咳嗽合併白痰。2.氣喘及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咳嗽會反覆發作,只要遇到天氣變化或過敏原時就會持續咳嗽,而解決的方法只能找出過敏原因並予以排除。過敏咳嗽常被誤認為感冒或肺炎,因而沒有給予正確的治療方式,最後常會演變成為頑固性氣喘。3.喉嚨乾燥:因為喉嚨乾燥或是長期聲音使用過度,導致喉嚨慢性發炎,感覺有異物在咽喉而引發咳嗽;另外,更年期的口乾舌燥,也是導致咳嗽的一個原因。4.胃食道逆流:除了胸悶、胸痛的火燒心症狀外,還合併有久咳不癒、講話沙啞的症狀。因躺下時胃酸往上竄,產生喉嚨紅腫不適造成乾咳。所以胃食道逆流造成的咳嗽,最重要的特徵就是躺下時症狀會加劇。5.鼻涕倒流:引起鼻涕倒流的原因包括過敏性鼻炎、感冒、慢性鼻炎、鼻竇炎等,其中鼻竇炎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膿都會從鼻竇倒流而引發咳嗽。而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粉塵等,也易導致鼻涕倒流,進而引發咳嗽的情況產生。6.藥物與異物侵入:部分高血壓藥物或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可能在使用半年後會產生乾咳。此外,進食嗆到如飯粒,或是藥物粉末顆粒沾黏在喉嚨,也會導致咳嗽。出現這些狀況 應立即就醫什麼情況一定需要看醫師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林奇模醫師指出,簡單來說,就是久咳不癒、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還有其他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及黃痰,都應該請醫師檢查;請不要拖延,或是自行去藥局買藥使用。舒緩咳嗽 5大生活調整+居家療法經醫師診斷後,除了藥物治療外,林奇模醫師分享,減緩咳嗽的小撇步:1. 戒菸或是盡可能減少抽菸。2. 充分的休息。休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能更有效抵抗病毒侵擾。3. 補充適當水份或是乾淨的清流質液體,有助於痰液排出;但心臟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的病人,需要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水份攝取量。4. 避免接觸乾冷空氣,及密閉潮濕易有過敏原 (例如塵蟎及黴菌孢子) 的地方。5. 外出請戴口罩,以隔絕多數細菌與病毒。亦可以隔絕髒空氣及過敏原。
-
2022-08-05 醫療.骨科.復健
肩膀拉傷老爸怕痛不敢舉臂 醫師指不動情況更慘
高雄58歲男子打高爾夫球時肩膀拉傷,近卻越來越痛,就醫後經由物理治療及復健運動,症狀才緩解,醫生表示,肌肉拉傷不能因為怕痛而不動,否則情況更糟,這名男子傷勢復原,終於可以開心過父親節。樂活健康診所物理治療師李宏偉說,很多人拉傷後因疼痛不敢多動,以為休息就能恢復,其實忍痛或不理會,反而可能造成肌肉、關節囊沾黏,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他表示,長期不敢讓患部活動,身體會習慣這樣的錯誤模式,自行調整其他肌肉配合,結果造成身體排列,變成肩頸、頭頸痛,甚至膏肓痛,久了肢體還可能發麻、無力,尤其肩關節沒有出現抬手時應該的旋轉及滑動,以後容易導致骨刺增生及軟骨磨損。李宏偉指導這名肩膀拉傷的中年大叔三式復健運動,包括「側躺肩關節牽拉」, 「站姿爬牆」、「鐘擺」等,症狀大幅改善。
-
2022-07-28 醫聲.醫聲要聞
主動脈瓣膜狹窄免全麻 TAVI手術成長輩新選擇
根據統計,75歲以上的長者約3.4%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病患會發生心絞痛、呼吸困難、昏厥,甚至是猝死。治療方法除了傳統開胸手術更換人工瓣膜之外,現在還有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簡稱TAVI手術),成為高齡患者的新選擇。主動脈瓣膜是由三片柔軟、富有彈性的瓣葉構成。當心臟收縮時,主動脈瓣膜會打開讓血液順利通過;舒張時,瓣膜則會關閉,以防血液回流。每一次的心跳之間,都會重複這個模式。然而,長者的主動脈瓣膜會因衰老而鈣化、硬化,導致主動脈瓣膜無法正常張開,心臟須更費力地將血液擠出,以將輸送血液往身體各處。長此以往,心肌將會衰弱,引起胸悶、疲倦、呼吸短促、心悸、心雜音,增加心臟衰竭與猝死的風險。病患若無替換瓣膜,一年死亡率高達50%,五年存活率幾乎為0,主動脈瓣膜狹窄堪稱是高齡殺手。對此,目前共有2種療法,包含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和TAVI手術。前者進行時,醫師會先替病人進行全身麻醉,且暫時停止病人的心臟活動,裝上呼吸器及人工心肺機維持基本血液氧氣循環機能,再將胸骨切開,移除受損的瓣膜,植入新的人工瓣膜。不過,高齡長者及高風險人群的身體條件本就不佳,若接受傳統開胸手術,隨後產生相關併發症或是死亡的機率也不小。因此2002年法國醫師發表全球首例TAVI手術成功案例後,北榮於2010年跟進,並持續改良麻醉技術,試圖找到對病人傷害最小的方式。傷口小、恢復期短 TAVI手術減輕長者身體負擔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實驗外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說明,團隊由心臟內外科、麻醉醫學部、放射線部、神經醫學中心、護理部組成。術前,團隊會替病人做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相較於急診腦部掃描每3到5毫米一個切片,執行TAVI手術時,電腦斷層是採用0.3-0.75毫米一個切片,影像呈現更精準,可幫助選擇最適合支架辦膜尺寸。為了讓老年患者更快恢復,避免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的合併症,早在8年前,臺北榮總團隊就以無痛及局部麻醉的方式,為患者進行手術。術中,醫護人員在X光機下,為病人局部麻醉,並穿刺一個0.5公分的傷口,「95%病人都是大腿插針,5%則另外採取其他做法。」張效煌指出,大部分患者是透過股動脈進入,少部分因下肢動脈狹窄阻塞,改成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升主動脈等部位。接著導管挾帶著支架瓣膜至主動脈位置,將保護套往外拉,新的支架瓣膜撐開舊的瓣膜,確認放妥之後,抽掉導管即可。張效煌解釋,老人家全身麻醉風險高,且插管可能傷及「聲帶或會厭軟骨」,如此年長者吃東西、喝飲料便容易嗆到,進而增加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因此採用局部麻醉,縮短術後恢復期,並減少插管機會,便可降低對長者的傷害。手術全程不到半小時,病人約20分鐘後甦醒,兩、三天內就能回家。簡單、無須全身麻醉、不用插管的優點,縮短手術與病人恢復的時間,大幅減少高齡長者的身體負擔。支架瓣膜使用期限至少10餘年 高風險族群也可做TAVI手術支架瓣膜屬於生物瓣膜,同樣適用有孕期規劃或無法長期吃抗凝血劑的人,生物瓣膜的使用期限約10幾年,壞了也能再做一次手術,「裡面就再裝一個支架瓣膜,所謂瓣中瓣的概念。」但張效煌提醒,年紀增長加上沾黏,第二次開心手術風險就會比較高。不只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逆流患者也可執行TAVI手術。主動脈瓣膜逆流患者的瓣膜毫無硬化、十分光滑,無法使支架瓣膜的金屬框縫隙卡住患者既有的鈣化結石,需要特別處置,「先裝葉克膜支持全身血液循環系統,再讓心臟快速跳動以減少晃動,等放好瓣膜後,再拆掉葉克膜。」張效煌補充,在北榮心臟血管外科、心臟內科等跨科別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下,這類手術的成功率極高,相關成果也已經發表於2021年6月線上版《歐洲心臟病學會-心衰竭》(ESC Heart Failure)國際醫學期刊,希望造福更多高風險病患。TAVI手術的應用對象除了患有主動脈瓣膜疾病的高齡長者,其實也包含外科手術高風險族群,如曾動過胸腔手術、放療或燒燙傷造成胸口嚴重留疤、洗腎、肺功能不好、癌症的患者。不過當患者處於感染狀態,則不宜接受TAVI手術,「我們幫身體裝任何東西,先決條件就是你在執行治療時,是不能有感染的,因為植入物容易被感染。」由於TAVI手術屬於高價醫療行為,過去病人須自付百萬元,幸好2021年健保有條件給付,開放80歲以上高齡病人、已接受過開心手術,或主動脈鈣化嚴重、曾接受治療等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的族群等。但今年7月1日起,健保給付不僅刪除年齡限制,也限縮資格,有需要的民眾須多注意。
-
2022-07-28 癌症.癌友故事
「身體每一個地方都在失火」妻卵巢癌4期救不回,婦產科名醫王樂明親站手術台落男兒淚
婦產科名醫王樂明日前上節目《新聞挖挖哇》,淚曝40歲的妻子罹患卵巢癌4期,「身體每一個地方都在失火」,第1次手術時他親自站上手術台,碰到最難的決定,讓身為醫師的他感到很無力。王樂明7/14在臉書PO文表示,妻子已經辭世,謝謝所有陪伴她走完最後一段路的人。 王樂明在節目中透露,妻子在4月時有肚子悶痛、頻尿的症狀,他當下判斷應該只是泌尿道感染,沒想到之後接連出現下背痛等症狀,吃藥都不見緩解,原本妻子不願意做進一步的檢查,但王樂明硬是把老婆帶往醫院照超音波,「一看那個影像就知道完了」。 隨後王樂明為妻子安排包括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等檢查,發現7公分大、形狀不規則的腫瘤,且身體多處包括骨盆底的淋巴、主動脈、腸子腹膜、乳房上方都疑似有轉移,決定盡速開刀。 王樂明說,第1次手術決定親自上陣,主動脈上的腫瘤讓他面臨一生中最困難的抉擇,若不開,極有可能再度復發,若決定動刀,一不小心割到大動脈,妻子可能就在手術檯上走了,僅管他經驗豐富,面對親人的生死關頭,還是忍不住落下男兒淚,「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還是決定開掉,「運氣還不錯,整個都弄好了,手術還滿成功的」 只是沒想到,在進行後續的治療中,遇到種種難題,在引流時發現內部出血,做了第二次手術找出血點,之後又歷經敗血症、腸子沾黏感染、顱內出血、腎功能異常等問題,每碰到一個就要暫停化療至少2週,腫瘤又再長回來了。王樂明形容,像是有個無形的力量,「每次準備要攻擊這個腫瘤,它就會先攻擊你」。 王樂明表示,當時妻子在加護病房裡已經沒有意識,身體器官都在退守,到後來他已經不看抽血數據,因為「所有報告都把你推向谷底」,雖然理智上知道「完了,哪裡還有什麼藥可以打」,但情感上卻不知道該怎麼向老婆開口,也無法跟妻子談「最後心願」,坦承半夜回到家還是會哭。 王樂明說,妻子從4月29日第1次開刀至今還不到3個月,他的生活卻已翻天覆地,也感覺西醫可以為妻子做的治療已經走到瓶頸,於是跑遍各大廟宇為她祈福。「兩個多月了,我真的好累好累,晚上睡在妳以前的床位,眼淚滴滿枕巾,心力交瘁…」,讓人十分不捨。 遺憾的是,王樂明7月14日在臉書透露,妻子已過世,「凌晨2:49分,妳真的長眠了!拔除身上所有管路,及所有引流管,換好所有的傷口敷料。清理身體!這一刻妳恢復健康的身軀,無病無痛,跟著佛祖去修行吧!」 王樂明要大家放心,「我很好!不用擔心我,只是仍需要整理情緒」,他也謝謝在這段時間裡,曾經陪伴他與老婆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所有人。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單身即地獄,但失和的婚姻才像十八層地獄!雪兒:熟齡後當個驕傲單身狗,好過硬湊做堆前世冤家 .「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7-23 醫療.懷孕育兒
我為什麼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
什麼是不孕?不孕的定義通常是指夫妻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一年依然沒有懷孕,就稱為不孕症。不孕症並不代表不能懷孕,只是比較不容易懷孕,有時候懷孕是機率的問題,不孕的夫婦多數仍然有機會自然懷孕,但是如果想懷孕且經過一年沒能順利懷孕,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女性如果超過 35 歲,更要積極檢查及治療。女生每個月來一次月經,每次月經週期有可能是懷孕的機會,不孕不是只有女性的問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因此不孕的檢查男女雙方都需要做。人類懷孕的過程是由先生的精子進入太太的體內孕育出一個新生兒,由媽媽的子宮產出,這整個過程有無數關鍵的步驟,只要有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導致懷孕失敗。【延伸閱讀: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凍卵/捐卵、凍精/捐精」你不可不知的資訊一次看懂!】不孕的原因不孕的原因也有很多,以下簡單分為四類來說明:(一) 女性因素1. 排卵功能異常及荷爾蒙失調。2. 子宮頸黏液分泌異常,使精子無法順利進入子宮腔內。3. 子宮腔結構異常,子宮內膜沾黏或功能異常。4. 輸卵管因發炎或感染(感染一定發炎、發炎不一定有感染)造成沾黏或阻塞。5. 腹腔內因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或骨盆腔、卵巢、輸卵管感染沾黏)。(二) 男性因素 1. 精液異常:精子數目減少、型態異常或活動力減弱。2. 睪丸製造精子障礙:有先天性異常、染色體異常、荷爾蒙異常、感染性疾病、精索靜脈曲張、慢性疾病、外傷、環境毒素、睪丸腫瘤、藥物影響等病因。3. 精子運輸系統異常:包括先天性無輸精管症或後天輸精管阻塞。4. 性功能障礙:如陽萎、早洩或無法射精、尿道下裂等。(三) 混合因素即男女雙方皆有一些問題。(四) 不明原因不孕夫妻在接受一定範圍的檢查評估後,仍然找不到特定病因,則可歸類為不明原因的不孕,亦即用現有醫學技術無法輕易診斷的不孕症。找不到原因,並非代表正常。高齡婦女生育能力下降的情況一般也驗不出來,因此 35 歲以上的婦女即使找不到原因,也應積極面對不孕問題。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多數病例經過適當治療仍可成功受孕。不孕的檢查懷孕關鍵的部分就是精子、卵子、及子宮,想懷孕的夫妻要知道為什麼不孕,當然就是圍繞這些問題檢查;精子的部分就是檢查男生的精液,看看精子的數量、活動力、和型態。卵子的部分就是要檢查卵巢的功能、排卵的狀況,這可以經由問診及抽血檢查 AMH 值,而子宮檢查比較複雜,要檢查輸卵管是否正常、子宮有沒有肌瘤、子宮內膜是否異常,因此需要影像學方面包含超音波、子宮鏡、及輸卵管攝影等檢查。另外對於感染、免疫、或者基因染色體等,也在不孕的問題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依照每對夫妻的狀況分析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女性生育力檢查雖然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但許多不孕症的檢查可能費用很高或重要性不顯著,因此在臨床上通常會選擇部分較重要的檢驗做為第一線檢查,再依據檢查結果,決定直接進入治療或做進一步檢驗,最基本的檢驗有:1. 詳細的婦產科病史、月經與排卵狀況、同房情況、生育能力及不孕治療的紀錄。2. 理學檢查:子宮、陰道、子宮頸及生殖器官之檢查。3. 超音波檢查:子宮形態、子宮內膜檢查、子宮肌瘤、卵巢及排卵檢查,近來超音波除了用於檢查外,陰道取卵、植入時對子宮的觀察都很有幫助。4. 卵巢功能的檢查:卵巢卵子儲備的判斷不只是女性生育能力的指標,在誘導排卵中對藥物的種類,劑量與給藥時機都與卵巢反應有關係。 許多檢驗卵巢卵子儲備量是提供不孕治療的第一步訊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月經期間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內有腔濾泡數目(Antral Follicle Counts; 簡稱 AFC)及抽血檢驗抗穆勒氏賀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5. 子宮鏡(Hysteroscopy)檢查:子宮鏡的檢查是利用內視鏡經由陰道經過子宮頸進入子宮腔來探索子宮內的情況,可以看到子宮內是否有子宮內瘜肉,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內膜沾黏等病灶,目前利用軟式子宮鏡可以不需要麻醉在門診直接施行,如果需要手術可以另外安排。6. 感染:梅毒、AIDS 與肝炎要事先檢查,而披衣菌與淋病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披衣菌在臨床上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急性骨盆腔發炎。披衣菌感染會造成慢性子宮內膜發炎,因而降低受孕率也會提高流產率,因此披衣菌的診斷在不孕症中特別被重視。披衣菌的診斷除了傳統用培養的方式檢查外,現在可利用子宮頸及尿道的樣本做檢查,最近還有用尿液來檢查。7. 子宮及輸卵管攝影術(HSG):月經結束後排卵前,將顯影劑注入子宮,利用 X 光放射線攝影,檢查輸卵管的通透性及子宮腔的完整性,並檢查是否有子宮的先天異常。8. 排卵的檢查:利用 LH 的試劑、基礎體溫、子宮頸黏液、黃體素、子宮內膜切片、超音波追蹤等方式來檢驗排卵的狀況。9. 荷爾蒙檢查:AMH、FSH、LH、泌乳激素、TSH、甲狀腺功能。10. 免疫學的檢查:對於女性血清中抗精子抗體的檢查,或檢驗子宮頸黏液與精子的抗體。曾有報告指出,有 29% 的重複性流產有自體免疫的問題。11. 同房後試驗(PCT,Postcoital test):禁慾 2 天,排卵前盡量接近排卵時檢查,檢查前夜與丈夫同房,子宮頸黏液必須在性行為後 9-24 小時檢查。觀察其量、形狀及粘液粘性(spinnbarkeit),並在高倍鏡下觀察可動精子。12. 腹腔鏡(Laparoscopy)檢查:以腹腔鏡進入觀察子宮、輸卵管、卵巢,並同時以藥劑打入子宮,觀察輸卵管的通透性,並觀察腹腔是否有沾黏,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延伸閱讀:如何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專家告訴你高懷孕率的密技】男性生育力檢查不孕的檢查,男女都一樣重要,然而與女性相較,男性的檢查單純許多,除了基本理學檢查外,大多數的男性都可以透過精液檢查來判斷生育能力。男性不孕則以不明原因的精子數量不足為主,有部分可能因為陰囊靜脈曲張、感染、服用藥物或物理性傷害,部分可能是先天的缺陷。男生的生育能力雖然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不如女性明顯,因此經常可以看到,50 歲以後的男性依然很容易可以當爸爸。男性不孕問題,大部分可處理近年來生殖技術進步,即便射精後沒有精子,只要睪丸仍在製造精子,經由睪丸取精再利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方式,依然可以達成受精懷孕的目的。因此男性不孕的問題除非完全沒有製造精子,否則大部分都可以處理。如果要能正常受孕,在男性的評估項目,包含基本精液檢查、精子染色體、精子功能、精液射出功能,男性不孕的診斷,絕大多數都是經由精液檢查發現不正常。檢查項目繁瑣,就不在這裡贅述。我們有許多位被判無精症的男性,藉由手術,在副睪或睪丸找到精子,最後懷孕成功的案例。所以,男性的不孕問題處理起來簡單,大致可獲得解決!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輕鬆自在.凍齡懷孕:想孕、不孕、懷孕》
-
2022-07-21 醫療.骨科.復健
五十肩會自己好嗎? 醫師教「3招」檢視你的肩膀健康度
聽說,五十肩不用看醫生就會自己好,這是真的嗎?五十肩正式名稱是「沾粘性肩關節囊炎」,陳炯瑜醫師分享,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也是使用率最高的關節之一,也因此被稱為人體關節老化的第一個警訊,最常發生在五十歲左右、女性、糖尿病患者和非慣用手 。三步驟檢視自己的肩部健康狀態👉雙手高舉貼耳👉手部摸對側肩👉雙手背後比讚若上方三個動作,有兩個以上做不到,或是在做一些曬衣、穿衣、插手、摸背等日常動作時,容易感到吃力,就可能是五十肩的徵兆。五十肩需要積極治療 因為觸發肩痛的原因百百種,所以如果肩部不舒服,千萬不要覺得放著不管就會好了,記得要尋求專業醫療資源協助,經過縝密診斷之後,才有利於後續治療,而一般五十肩分為以下兩種狀況:▌不會痛了,但其實還是沾黏的不痛了,不代表就算是好了,因為關節囊可能還是沾黏的,而此種沾黏症狀,就像是膠帶的殘膠一樣,黏得越久越難徹底清理乾淨。▌痛但是不敢動,形成惡性循環怕痛不敢動,是造成五十肩始終好不了的原因之一,因為關節囊裡的發炎物質,會因為一直不活動而累積,導致沾黏越來越嚴重,越痛就越不想動,導致病況一發不可收拾。陳炯瑜醫師也提到,如果您目前的疼痛程度還算輕微,請把握這段黃金治療期,做一些伸展運動,並透過注射治療改善五十肩的活動度、肩關節功能,積極改善五十肩,才不會讓小病痛釀成大禍!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7-14 醫療.骨科.復健
婦人罹腕隧道症候群症 長時間反覆手腕動作易得
1名40歲家庭主婦,最近右手掌指常有嚴重麻刺感,尤其煮菜手握鍋鏟時,症狀更加明顯,晚上睡覺甚至為此驚醒,就醫治療,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所幸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治療,才大幅緩解手麻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醫師徐瑋璟說,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正中神經行經手腕時,被周圍腫脹增厚的肌腱軟組織等擠壓,造成神經支配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有麻刺針扎感,嚴重時甚至會延伸至掌面、手背、手腕處。由於手腕的慣性屈曲,晚上會更加痠痛麻木,但手指活動一陣子後就會稍微緩解,不過若沒有妥善治療,疼痛感會牽連到手臂,手指靈活度也連帶會受到影響,甚至大姆指內側的肌肉,會萎縮而變得扁平。他說,腕隧道症候群的好發族群多為家庭主婦、上班族、作業員,因為長時間反覆手腕動作、使用滑鼠,以及長期操作會產生震動的建築機具,使得手部正中神經受損,其他如糖尿病患者,或是女性懷孕時,因為水腫使正中神經受擠壓也容易發生。徐瑋璟說,患者若症狀輕微,可以使用口服藥物,搭配物理治療、穿戴副木,加上適當的伸展運動等方法緩解。若麻刺扎針感已經影響日常工作和睡眠,建議考慮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以這名患者為例,透過注射葡萄糖溶液將神經周圍沾黏擠壓處打開後,僅經過3次療程,便大幅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晚上也能一夜好眠。他說,腕隧道症候群常和脊椎相關疾病患者,或是周邊神經病變混淆,患者若出現相關症狀,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進一步找出合適的治療計畫。
-
2022-07-07 醫療.消化系統
排便後擦屁股幾次是合理範圍?醫師建議最多擦5次就該收手
許多人常會遇到擦屁股沒完沒了的窘境,有時甚至小包衛生紙整包都擦完了還擦不乾淨,讓人相當頭大。其實這問題除了和個人要求有關以外,也和身體健康狀態息息相關,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痔瘡手術主治醫師鍾雲霓指出常見可能,若常常如此真的該好好調整生活型態了。 便後擦屁股幾次是合理範圍?醫:別太多,避免破皮、發癢。鍾雲霓醫師表示,屁股擦不乾淨容易癢,但發癢問題未必是擦不乾淨,可能是擦過頭了。擦不夠、擦過頭往往很難拿捏,一般而言便後擦屁股,不管是乾擦或濕擦,都建議擦約4次左右就好,若到此還是覺得不夠乾淨,可再擦斟酌擦到第5次,除非是還明顯太多,否則衛生紙擦到剩下一點淡黃色就該收手,剩下洗澡時再清潔即可。因為要完全乾淨並不容易,若再繼續擦下去、擦到第6次,就很有可能使得肛門破皮,那麼接下來刺、癢、痛將接踵而至。而若是經常如此,這也反映著生活及健康狀態,應檢視是否飲食型態不佳使得糞便沾黏,或是缺乏運動使得腸胃排空效率不佳。 常屁股擦不乾淨沒完沒了?醫指2可能:生活型態該調整了糞便沾黏: 鍾雲霓醫師指出,腸子、肛門、糞便這三者息息相關,糞便擦不乾淨,往往意味著糞便太黏,原因通常就是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蔬菜中的粗纖維有如糞便的收集器,可將四散的糞便穩定結合、打得蓬鬆、再像吸飽水的海綿一樣,使得糞便在腸道中順利滑動,若攝取不足糞便就容易四散沾黏,不只黏馬桶,也黏肛門,屁股也就容易擦不乾淨,且若經常如此,這般的飲食型態長期下來恐不利健康。 建議常擦不乾淨的朋友,可嘗試調整成高纖飲食,並攝取水分充足,如此就算沒特意補充益生菌,也可以培養出健康的腸到、大出健康的糞便。而同樣是蔬菜,纖維量也各有不同,花椰菜、波菜、空心菜、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會比高麗菜、萵苣、娃娃菜等淺綠色蔬菜來得多上兩倍左右。若針對改善排便,可在營養均衡的情況下多攝取深綠色蔬菜,有利事半功倍。 腸胃排空效率不佳: 另一方面,屁股擦不乾淨也可能和腸胃的淨空效率不佳有關,因此才會常有殘留卡住擦不乾淨,而淨空效率和缺乏運動有必然的關係,運動可激活掌管腸胃道的副交感神經,幫助排便盡可能一次排空,減少卡便的情況,反之自然不利。 增強腸胃排空效率,建議一周作個有氧運動3次,每次20-30分鐘,跑步、游泳、跳繩、舞蹈都是很好的選擇,也可以增強心肺功能。若是不想做太激烈的運動,快走也是個很好的選擇,若不想快走也可以散步,建議可拉長距離和時間。另外也可作幾項腹部肌肉加強訓練,如瑜珈、仰臥起坐等,對於排便肌肉協調、自主神經調控都很有幫助。不過也提醒,帶寵物散步基本上不全然算個運動,因為常見來說動的大多是寵物,若要運動得要自己「充分活動」才算數。 便便怎麼擦都擦不乾淨?醫:擦到淡黃色回家再清理。擦屁股擦到剩下一點點的淡黃色,返家清潔肛門也要留意清潔方式,鍾雲霓醫師表示,肛門如嘴唇般稚嫩,過度或不當的清潔都可能使得肛門破皮甚至發癢。清潔肛門最好的方式是水洗優於濕擦,濕擦又優於乾擦,建議可用溫涼水沖洗,不必執著在沒味道,因為水洗後肛門腺有味道是正常的,並不是真的沒洗乾淨。若是不方便水洗,選擇擦拭,不論是濕擦或乾擦都建議成份越單純越好,以避免造成刺激或過敏,使得肛門發癢。若真的肛門發癢,可使用凡士林或小護士,一樣是成份越簡單越好,因此乳液、護唇膏等就較不建議。 透過良好的飲食方式、運動習慣,以及妥善的肛門清潔,更有利於避免糞便無窮無盡的擦不乾淨,也有助防範因擦不乾淨或擦過頭使得肛門發癢。《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痔瘡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醫推6類食物防痔瘡!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30 癌症.其他癌症
消化不良就醫竟中「癌王」 腹內胰臟腫瘤達8.4公分
高雄47歲汪小姐2018年體檢時照超音波,發現胰臟尾部有顆近5公分腫瘤,因當時沒症狀便未追蹤,至今年3月感到消化不良,腹部脹脹就醫,做了核磁共振發現當時的腫瘤已長大到8.4公分,後來醫師以3D立體腹腔鏡為她摘除,密切追蹤中。收治這名患者的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外科醫師張德銘說,悄無聲息的胰臟癌有「癌中之王」稱號,大部分胰臟癌無明顯症狀,有時只是食慾不振、腹脹或腹部悶痛,早期確診有困難。等到症狀明顯,8至9成已是晚期、甚至無法手術切除。張德銘說,胰臟癌除顧慮腫瘤體積,還要看位置及是否侵犯周邊構造,若在胰臟頭部,手術較複雜,多以傳統開腹或達文西手術切除為多,在體部或尾部,則可選擇腹腔鏡切除。經檢查影像,發現汪小姐體內胰臟腫瘤已有8.4公分大,因腫瘤很大,相對腹部空間較小,腫瘤可能擠壓或侵犯到旁邊血管,增加切除困難度,若採用傳統開腹手術,會在左側肋骨下造成15到20公分傷口,拉長復原時間,最後和汪小姐討論,決定以3D立體腹腔鏡摘除腫瘤。張德銘說,手術時發現汪小姐的腫瘤,還沒侵犯到周邊的腸繫膜靜脈和動脈,卻擠壓並緊緊沾黏脾臟血管,無法分開,最後連同脾臟一併完整切除,手術切口不到6公分,術後不必作放射或化學治療,但需密切定期追蹤。他表示,有消化方面症狀的民眾,還是要就醫,讓醫師評估,也可定期做健康檢查,若發現胰臟腫瘤,儘速和醫師討論治療計畫。以目前醫學技術發展和醫療器材進步,微創手術的運用範圍也大幅提升,一發現胰臟腫瘤,在未侵犯到周邊器官或構造的情況下,由有經驗的外科醫師操刀,仍可達到根治目標。
-
2022-06-13 醫療.婦產科
無創海芙刀治癒 50歲婦女生娃
50歲黃女士長年深受多發性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的困擾,最大顆子宮肌瘤直徑達5x4公分,子宮肌腺症造成她的子宮肌肉層厚度是正常人的三倍,進而嚴重經痛、月經量大、不孕,只能靠吃止痛藥緩解症狀,影響生活與工作甚鉅。由於已年近半百,醫師建議切除子宮,讓抱有母親夢的她一度感到灰心與失望。黃女士最後接受「免開刀無創海芙刀治療」,成功解決子宮疾病,同時搭配減肥專科醫師及營養師團隊專業技術,半年內成功減重20公斤,打造良好體質,並進行試管嬰兒治療,僅植入一顆胚胎,一次即成功懷孕,並在疫情中生下寶寶。海芙刀(HIFU)為高能聚焦超音波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海芙刀無創治療是透過超音波組織穿透性及聚焦性,瞄準腫瘤以高溫造成凝固性壞死,因而可以消融腫瘤組織,免全身麻醉、無傷口、無出血、無骨盆腔沾黏、無輻射線、恢復期短,可保留子宮及功能、術後備孕期短,日後生產不需非產科因素剖腹,是子宮肌瘤治療新的選擇。此手術治療的有效率達95%,可透過臨床症狀緩解、影像學檢查判斷子宮肌瘤供血狀況、子宮肌瘤縮小的程度來評估效果,尤其在肌瘤部分,術後平均三個月體積約可縮小40%、半年約縮小50%、一年體積約縮小85%。對於飽受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的患者來說,此種手術治療讓她們不再擔心傳統手術治療帶來的風險和不便,能保全子宮及生育功能,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
2022-05-30 癌症.乳癌
乳癌術後運動 3種訓練增免疫力、降副作用
● 運動是癌症術前術後保持健康重要的一環● 乳癌術後的淋巴水腫、傷口沾黏要特別注意● 經過醫師評估,掌握體能狀況即可運動訓練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且有年輕化趨勢。患者不只要面對療程,還有切除腫瘤後的乳房重建,諸多挑戰容易讓人陷入憂鬱、沮喪的情緒中,心理壓力極大。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何宏胤表示,藉由長期運動可打造體內抗癌環境,提高身體免疫力、改善術後疼痛、傷口沾黏等問題,只要患者體能狀況許可,經醫師評估後,應該重啟運動生活。癌症治療期間 也應該運動癌友常因為身體疼痛、術後傷口、化療副作用與癌疲勞(癌因性疲憊症)等因素,擔心無法負荷運動。何宏胤說,適度運動很重要,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癌後保健有很大助益,尤其是可以減緩治療副作用的不適,降低疲勞、鬱悶,但須經由專業人員指導訓練下,採正確姿勢才能讓效果加乘,並且預防運動傷害。針對乳癌患者的運動訓練,何宏胤建議,宜循序漸進提升運動強度、次數,每周3至5次有氧運動與拉筋伸展,可提升心肺功能、柔軟度及功能性;每周2至3次重訓鍛鍊大肌群,強化肌肉組織與身體機能。每項運動都要注意節奏不要太快、動作不要太大。術後肌肉無力 多動減疼痛乳癌術後,及早介入運動,可幫助維持關節活動度、消除腫脹症狀、增強肌力和心肺功能。何宏胤說,愈早開始進行運動愈好,術後最常見肌肉無力、手難舉起,建議多做有氧運動、阻力運動,來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緊縮,進而提升身體自癒力。乳癌病友運動有哪些禁忌及注意事項?何宏胤強調,乳房重建手術後,可能有上肢及肩膀不穩定等肌肉失衡,因此要避免胸部的推舉動作;藥物副作用可能引起周邊神經病變,導致平衡感失調,適合做太極拳、慢跑等低強度的運動。骨轉移的病人,則以瑜伽、散步、伸展操等低衝擊性的運動為主。●有氧運動每周3至5天做中等強度的大肌肉群有氧運動,如走路、單車等,對於整體健康生活品質、情緒及功能性均有顯著改善。●阻力運動每周2至3天做重訓和深蹲,或扶著椅子反覆由坐到站、再由站到坐,建議做至少一組,每組做8至12下,增加大肌群的強度,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強度。●柔軟度每周2至3天做伸展運動,如瑜伽或拉筋伸展操,對所有大肌群做靜態伸展或活動度訓練。可處理荷爾蒙治療、放療或手術後關節或肌肉的限制區域,藉由伸展運動有助傷口復原。乳癌患者術後運動注意事項1.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勿造成過度負擔。2.採循序漸進方式,視身體及運動狀況調整強度、次數。3.癌細胞轉移到骨頭,應避免高強度運動;有傷口或人工血管要避開游泳,以免感染。4.患側有緊繃感、麻、痛等異常現象,回診時告知醫師並調整運動方式。
-
2022-05-27 養生.聰明飲食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 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端午節國人喜愛吃粽子,但一般傳統肉粽,常使用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熱量過高、纖維量低的食材,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增加體重和身體負擔等問題。國民健康署利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設計3款健康粽,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建議每人每日達25至35公克,不過根據國健署調查,全部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特別是2個族群最缺乏,為「兒童青少年」及「男性」,兒童青少年僅32至42%達標,代表超過6成沒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多攝取紅豆、綠豆、薏仁、蓮子、蓮藕、芋頭、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改善血脂肪、血壓、葡萄糖代謝、免疫功能,降低肥胖風險、調整腸道菌相改善腸道健康,預防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大腸、胃、食道癌,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體位、調整腸胃機能等3大好處。羅素英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山藥、蓮子、薏仁、蓮藕,可以健脾養胃、清心消暑、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適合夏天食用;而紫米、紅藜麥、五穀米富含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亦能維持身體機能及強化腸道健康,可說是好處多多。營養師楊哲雄說,粽子可用雞肉代替高脂五花肉,加入健脾養胃的白山藥、蓮子,較好消化且提升保護力。若要使用豬肉,可選豬腱肉等瘦肉部位,也可加入竹筍搭配紫米、紅薏仁等,豐富鐵質、維生素B群含量。若要製作素粽,可選豆皮、毛豆仁,搭配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苦茶油烹煮及含薑黃素的咖哩粉,有抗氧化的功效。楊哲雄指出,粽子熱量高,建議一天吃1顆為限、約拳頭大小即可,且粽子內蔬菜、蛋白質含量較少,建議可搭配青菜或豆腐湯,讓營養更均衡。今國健署邀請料理網紅Amy老師傳授包粽子秘訣,將蒸煮熟的全穀雜糧拌入炒料的醬汁,鋪於粽葉上,放上炒好的餡料,再鋪上一層全穀雜糧及表面一層的炒料,蓋上粽葉,用蒸爐或電鍋蒸熟,就完成美味又具粽葉香的粽子。Amy說,黏合粽子需有黏性的糯米,比例可抓糯米比五穀米為3:2或1:1,幫助全穀不鬆散。水煮粽餡料建議放8分滿,糯米及五穀米才能煮熟,較不容易「爆料」,且水煮前可在水中加入食用油,讓粽葉餡料不沾黏。國民健康署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的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部脹氣等消化不良情形發生,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
-
2022-05-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忙家務,近來右肩關節抬舉時常有痠痛現象,且症狀越來越嚴重,經中醫師診治,確認為俗稱的五十肩,以理筋推拿、拔罐等中醫傷科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這名婦人痠痛症狀時好時壞;用右手往後搔癢、穿脫內衣時更顯困難,前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就診時,中醫師陳建閔詢問其疼痛發作特性、引發姿勢,判斷為五十肩。陳建閔指出,肩關節活動角度受到限制時,都可稱為冰凍肩或五十肩(即手臂上舉、平舉或向後摸臀部或背部困難);成因多是職業勞動、家事勞作,或是肩關節長期發炎導致,並不是只是好發在50歲,姿勢不良造成身體兩側軟組織不平衡,也有可能造成此一慢性痠痛。他指出,雖然病灶是在肩關節,但經由調整胸椎、髖關節或手腕關節都有可能改善此類症狀。陳建閔說,中醫傷科應用在治療五十肩已有相當療效,中醫師可依靠觸診來判斷患者骨架是否平衡、肌肉張力是否對稱,來決定正骨、理筋手法來剝離沾黏組織;或是利用拔罐以放鬆周圍肌群、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讓肩關節活動角度能持續增大。他提醒,五十肩發生原因多是因過度勞損造成,除門診中醫師幫忙剝離沾黏組織,患者在家還是可以少量活動自己肩關節;如靠近牆壁用患側手爬牆壁,或是嘗試用手摸門框上緣等,讓肩關節活動角度能再增大。
-
2022-05-1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影/法籍男老師疝氣手術多年復發 微創手術解決困擾
50歲法國籍的男老師來台教書,日前開始出現鼠蹊部鼓脹,有疼痛感,他來台前已做雙側腹股溝疝氣手術,猜測應該還是疝氣的問題,到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就醫,呂謹亨醫師診療並安排檢查後確認是雙側疝氣復發,做微創腹膜外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TEP),患者術後隔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來台教書10年,在國外時曾做過傳統雙側腹股溝疝氣手術,沒想到最近兩側鼠蹊部又開始鼓脹起來,鼓起來的腫塊還能推回肚子裡,有時還出現疼痛感,自己推測應該又是疝氣發生,就到泌尿科進行診療。患者是疝氣復發,10年前手術傷口處摸起來有硬硬的異物感,應為術後人工網膜及組織沾黏造成,若採用傳統手術方式,處理上困難較高,雙側鼠蹊部會有兩道4到6公分的大傷口;醫師與患者討論後施行微創腹膜外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只需在下腹部開三個1到1.5公分的小洞(如珍珠奶茶吸管大小),即可一次處理兩側的疝氣,也可從鼠蹊部內側詳細檢查並修補腹壁的破口。手術傷口較小,疼痛時間短且恢復快,患者術後隔天即出院,回診檢查兩側鼠蹊部疝氣處不再鼓起來,腹壁摸起來就跟正常觸感一樣,沒有硬硬的異物感,患者開心與滿意,說與之前傳統手術比起來真的沒有什麼術後的疼痛感覺。呂謹亨醫師指出,隨著年紀漸長導致腹壁組織退化,腹腔游離器官更容易因為搬重物、咳嗽、便祕、解尿困難等因素,造成腹腔內壓力增加而離開原本位置直接突出腹壁;多數成人疝氣都屬於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大腸或小腸掉落至腹股溝甚至陰囊,好發於老年族群,如有開刀傷口、抽菸、肥胖、攝護性肥大等多種因素,也都可能增加罹患疝氣的機率。他建議發生疝氣時須盡早安排適當手術,避免腹膜裂口進一步擴大,或是病情惡化成嵌頓型疝氣,造成腸子無法退回腹腔導致腸壞死及腹膜炎而危及生命安全。
-
2022-05-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 多與反覆性的泌尿感染及發炎有關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曜州表示,新生兒割包皮除了宗教因素外,反覆性的泌尿感染及發炎是常見原因。研究發現,割完包皮後可降低上述病灶,特別是有先天性尿路迴流的嬰兒,此外,在包皮狹窄處或包皮龜頭沾黏處抹類固醇藥膏,也有超過5成的治療效果,只是恢復時間相對較長,治療過程會需要有耐心。泌尿系統反覆發炎、病態性發炎是成人割包皮的主因,由於包皮過長,影響局部衛生清潔,造成反覆感染;也有男性因包皮開口太緊,使得陰莖在勃起時會感到不適,也會建議患者考慮割除。據國外文獻指出,在愛滋病盛行率高的國家如:非洲,割包皮可以降低愛滋病的傳染風險。常見割包皮手術有3種 新式包皮槍降低感染風險與併發症蔡曜州醫師說明,一般包皮槍手術,會使用包皮槍套在陰莖上,切斷多餘的包皮,把縫合鋼釘及矽膠縫合圈放入協助傷口癒合但是無法看見切割範圍,可能會切除不足或割太多包皮造成勃起疼痛。常見割包皮手術又可分以下3種:1.傳統環切手術:在包皮上環切2刀,將多餘的包皮割除,再做縫合。2.包皮環矯正器:使用包皮環靠著環或夾把包皮夾住,使其壞死自然脫落,完成割包皮動作。3.新型的包皮槍手術:新型包皮槍則可以看到切割範圍,能較精準的切除多餘包皮,組織受到的破壞最少,手術時間縮短、術中出血少、僅剩輕微疼痛、傷口平整、恢復速度較快、降低感染及腫脹感,手術併發症也較少。術後太快「開機」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甚至增加染性病機率蔡曜州醫師指出,包皮槍手術術後患者需要注意「不可鬆脫包纏的紗布」,也可以自行壓迫來止血,手術後陰莖頭輕度水腫是正常反應,一般2至3周就會自行改善。割包皮不是單純的切除手術,包皮槍並非所有人人適用,若男性生殖器有先天性遺傳,例如:尿道下裂、包皮形狀異常或是陰莖彎曲,冒然自行做手術可能影響日後的性生活、如廁等,建議民眾找專業泌尿道醫師評估。蔡曜州醫師特別提到,男性的夜間生理反應是正常且難以抵擋的,當慾望來襲不妨做些活動轉移注意力,讓身體反應消退,否則太快「開機」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及傷口撕裂,甚至增加染上性病的機率,建議4至6周不要有性行為。★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
-
2022-05-02 養生.運動健身
緩解腰痠背痛 專家授10分鐘毛巾操讓肩頸不卡卡
● 毛巾操簡單易上手,擺脫肌肉痠痛● 雙手緊握毛巾,配合呼吸伸展全身● 每天練毛巾操,有益增肌、遠離骨鬆疫情升溫,許多企業啟動分流居家上班,但是在家長時間久坐、盯著電腦辦公,身體也拉警報。疫情期間,民眾若出現肩頸痠痛、腰痠背痛等的症狀,不妨試試簡易的毛巾操,伸展緊繃的肌肉。WaCare專家、運動教練陳怡汝說,毛巾操適合各種年齡族群,尤其幫助熟齡族增強肌力,遠離骨鬆威脅。熱愛運動養生的台塑辦人王永慶,長壽祕笈就是每天練毛巾操。這項運動不受空間限制,運用超過肩膀長度的毛巾伸展脊椎、刺激末梢神經,正確的練習可以消除身體痠痛不適,包括五十肩、肩關節沾黏等。陳怡汝表示,毛巾操最大特色,就是「伸展」和「呼吸」,使用雙手抓著毛巾兩端取適當距離,緩慢且用力往前、往上、向後、向下,延伸至每一個部位,慢慢釋放壓力。伸展拉扯 深層筋肉呼吸陳怡汝指出,做毛巾操,應循序漸進從上半身、下半身到肩頸放鬆,過程盡量抬高手臂,讓動作延展到最大。有五十肩的患者,不要擔心疼痛而動作變小,愈不敢抬肩或伸長手臂,肌肉反而會愈僵硬。毛巾操可訓練不同部位的肌肉,對於上班族常見的電腦手或是家庭主婦頭痛的五十肩,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毛巾操的原理,是利用雙手抓持毛巾拉扯,產生與自身肌肉的阻抗力量,藉由「反向伸展肌肉」舒緩痠痛部位,男女老少都適用。針對熟齡族的膝蓋關節退化、四肢無力,毛巾操亦能達到增強肌力、活化關節效果,天天操作拉一拉,每次做10分鐘左右,配合腹式呼吸運動更能發揮療效。運用毛巾操,可以訓練手部拉和扯的伸展,盡量打開身體伸展到最大,慢慢上下來回運動,可依照伸展部位狀況自行調整動作次數。氣血通暢 睡得好又紓壓疫情期間,不論是避免外出群聚或輕症居家隔離,毛巾操可以說是最方便、有效的運動方式。若是睡前做毛巾操,舒緩筋骨後,可幫助深層代謝、全身氣血通暢,睡得更好又紓壓。毛巾操怎麼做?1.準備一條長度超過肩膀的毛巾,80至100公分尤佳。2.雙手握緊毛巾兩端,將毛巾拉直,向左、向右慢慢伸展,再從另一側繞回旋轉一圈。3.毛巾一定要拉直,盡量打開身體伸展到最大。4.配合呼吸放鬆側部肌肉,吸氣慢慢延伸雙手。5.下肢無力的長輩,可先坐在椅子上練習;另將毛巾放在腳底,練習抬腿動作。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發生過急性膽囊炎 三成患者一年內復發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110年各級醫療院所執行膽結石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量,林口長庚醫院為第一名,醫學中心的總量為8,997,林口長庚佔970件。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尚煜表示,膽結石手術現在多以腹腔鏡為主,傳統手術大多是執行其他項目手術時,順便切除膽囊,或病患有特殊狀況才採用。王尚煜表示,需要切除膽囊,幾乎都是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有症狀的患者分為兩大類,急性、非急性。急性患者通常是以「急性膽囊炎」或是「膽結石合併膽管結石」表現,膽管結石會先採取逆行性膽道取石術,也可以放置支架,此時需要內科醫師協助。而急性膽囊炎的患者約有一成需要放射科幫忙進行膽囊引流術,先將腫脹的膽囊消腫,好幫助外科醫師在切除膽囊時,不要切到膽管。王尚煜表示,林口長庚的跨團隊合作非常有經驗,24小時都能給予醫療協助,可能是因此手術量為醫學中心第一。很多患者對於膽結石有症狀就要切除膽囊常常會有疑慮,他說,根據研究指出,只要發生過急性膽囊炎,僅執行膽囊引流術而不切除,超過三成的患者一年內會再復發,且症狀會比先前嚴重。醫學中心No.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膽絞痛易復發 有症狀建議外科治療健保署資料統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110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842人次,居醫學中心第二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楊宏仁說,腹痛的表現千奇百怪,膽結石造成的腹部疼痛便是其一。最常見症狀為膽絞痛,常發生在飽餐後,特別是吃了一頓豐盛油膩的晚餐後。許多患者誤以為胃腸炎而自行服用胃腸藥,待症狀緩解後便以為是胃腸藥發揮效用了,從此相信自己就是胃腸發炎。楊宏仁說明,無症狀患者,除非有特殊考量,一般建議不處理。但一旦出現症狀,就建議接受外科治療。因為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高比率的膽絞痛病人每年都會復發,並且每年都有1%到2%產生嚴重併發症,包括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甚至致命。楊宏仁說,標準外科治療就是腹腔鏡膽囊切除,只需在腹部開三至四個小的切口,就可摘除膽囊,是目前膽結石治療首選。中國附醫院內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師,也有24小時在院值班的主治醫師提供緊急膽囊切除手術服務。近年來更添購4K、3D等高階影像系統,增加手術安全,並提供三厘米針狀器械,讓術後疼痛降至最低,傷口也更不明顯。區域醫院No.1嘉義基督教醫院/使用單孔內視鏡 傷疤隱藏效果更好健保署統計,嘉義基督教醫院去年執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17人次,為區域醫院最多。嘉基醫院指出,院內提供單孔腹腔鏡手術,僅在肚臍內開一個洞,傷疤隱藏更好,可避免身體疤痕和心理陰影。未來規畫以達文西手術客製化「保膽手術」,去除結石、不犧牲膽囊。嘉基一般外科主任劉憲說,國內膽結石盛行率5%至10%,嘉義地區換算約5萬到7萬多人,另因B肝、C肝盛行率高,往往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膽囊有異就轉介,外科七名醫師皆有微創手術能力,能早期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在腹壁周圍開3孔,嘉基提供僅開在肚臍內的「單孔」手術,多自費2000、3000元「傷口保護套」,手術一個多小時,傷疤隱藏得更好,外觀幾乎看不出來。劉憲認為,20歲至30歲女性為高風險群、對疤痕更在意,單孔頗受患者好評。不過,當患者BMI大於30、過度肥胖者、發炎較嚴重、沾黏情況等,手術難度高,建議做3孔手術。劉憲也說,腹腔鏡手術多數「昨天住院、今天開刀、明天休息、後天回家」,返家傷口不必換藥,能洗澡、做緩和活動,隔周回診後結束療程。地區醫院No.1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術前檢查 術中監測 避免極少數之併發症110年健保數據統計,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70人次,居地區醫院第一名。輔大醫院器官移植及肝病治療中心主任楊博智說,因膽囊是浮動器官,一般手術會直接將整個膽囊摘除,無法像腎結石一樣用儀器震碎。且若只設法取出石頭,膽囊收縮力會更差,更容易重新長出石頭。輔大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兩大特色,首先是手術前一定會詳盡檢查病患身體狀況,包含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等,了解是否有膽道風險;過程中也會用ICG螢光顯影技術監測膽道情況,以確保手術不會有併發症。再者院內儀器先進,一般術後傷口是3個,現在更能做到單一傷口,只在肚臍裡有個小傷口,不過自費要負擔十萬元左右。楊博智補充,膽結石手術風險很低,僅0.5%至1%,不過若病患有膽道或血管異常,就要提防併發症,包含膽道狹窄、膽汁滲漏等,這些術前都要小心檢查判斷。團隊有五位醫師可以執行常規手術和急診手術,技術熟練。楊博智提醒,民眾常擔心開刀會少個器官,但有疼痛等相關症狀就建議手術,否則一年內有50%的機率復發,等嚴重到急性發炎時再開刀,風險將會更高。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膽結石沒症狀,不開刀可以嗎?開刀是怎麼開?開完之後會有什麼影響?處理膽結石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說,有很多人說自己沒症狀,其實是將膽結石疼痛誤以為胃痛。兒童期就發現、職業需常出國者,建議預防性切除。膽結石要不要開刀拿掉,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專業醫師根據病人個別條件考量。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表示,在臨床帶醫學生實習的時候,也會問學生這個問題,99.9%學生都說不願意開刀,因為他們年輕、無症狀。臨床上確實看過有人60多歲發現膽結石,沒有不舒服,沒開刀,到了90歲依然和平共處。石宜銘表示,動手術都有風險,有些人即便放著不開,風險也與開刀差不多,這種情況可以不開刀,除非有下列10種特殊情況,醫師會建議考慮開刀切除膽囊。1.兒童期就發現膽結石:因為孩子還有幾十年人生要過,變化難料,可趁身體健康、手術風險較低時處理。2.先天性溶血性貧血的病人:此疾病會增加膽結石復發機率。3.膽結石直徑大於2.5公分者:石頭太大會刺激膽囊,慢性發炎是癌症可能的成因之一。4.發現有「瓷膽囊」:即膽囊壁鈣化,合併膽囊癌的機率高。5.發現有異常的膽管、胰管會合:此結構異常容易導致膽囊癌。6.接受外科減重手術治療:這類病人減重幅度大,之後很容易有膽結石,可在同次手術預防性切除膽囊,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7.其他原因需做腹部手術:可順便處理膽結石,不增加額外手術風險。8.器官移植的病人:因服用抗排斥藥,若出現膽囊發炎或胰臟發炎等膽結石併發症,可能引發嚴重感染,可趁還沒發炎時預防性處理。9.有其他重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腎病、免疫相關疾病等。萬一膽結石發炎時,還有其他共病一起找麻煩,會很難處理,所以可趁還沒發炎、其他疾病相對控制良好時預防性處理。10.職業需要常常出國者:例如航空業、遠洋漁業。預防性切除,可避免在醫療不便情境下發炎,面臨難以處理的窘境。上腹疼痛都當成胃痛,患者以為自己沒症狀。石宜銘表示,如果是超高齡長者,又有多重慢性病,手術風險極高,這種情況下如果膽結石沒有症狀,當然不會開刀;如果有症狀,考慮到手術風險,也可能嘗試先用膽囊引流來解決發炎問題,但這是不得已的作法,因為之後還是很可能復發。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表示,「右上腹疼痛」是膽結石的典型症狀,有時也會轉移到背部。很多人症狀是上腹悶痛,誤以為是胃痛,其實是膽在痛。有症狀的病人會建議手術,因為一旦已有疼痛,發生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比率就會變高。如果膽結石很多又很小,即便沒症狀也會建議處理,因為這些小石頭容易掉出來,塞到膽管、胰臟開口,也有引起膽管炎、胰臟炎的風險。使用腹腔鏡手術居多,但特殊狀況可能改成傳統手術。石宜銘表示,現在手術多使用腹腔鏡,傷口小到幾乎看不見,恢復快又美觀,順利的話隔天就可以出院了。但也有少數人術後有出血、膽汁滲漏等併發症,這些手術相關風險術前都要先溝通好,才不會讓病人感覺期望落差太大。有時候要腹腔鏡開進去後,才能知道以前腹部手術、反覆發炎留下的沾黏情況,如果沾黏程度高,解剖構造已經改變、看不清楚,就需要改回傳統術式,這也需要在術前先跟病人說明。余政展表示,膽結石手術並不是術前決定用腹腔鏡,就可以百分之百保證用腹腔鏡完成,少數人狀況不允許,術中須改傳統手術。他強調,現在無論傳統手術或腹腔鏡,技術都很成熟,病人不需煩惱太多,重點是要有術中可能改術式的心理準備。切膽囊免驚無膽吃油易腹瀉?醫:多數能正常飲食很多病人術後都會被家人碎念「不能吃油」,石宜銘都會告訴他們「沒這回事。」膽結石開刀前,很多人吃油就痛,是因為還沒治療,吃油膩食物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結石可能堵住膽囊出口而引起疼痛,所以很多人以為術後也不能吃,但這是錯誤的。石宜銘表示,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囊切除了,膽道還在,而且膽道有彈性,可略為擴張,取代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只有少數病人術後吃油膩會拉肚子,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術前不敢吃的牛排、滷肉飯都可以吃了。余政展表示,膽囊也有濃縮膽汁的功能,少數人沒了膽囊,吃太油會腹瀉,但這真的因人而異。如果不放心,可以慢慢調適,觀察吃不同食物的身體反應,漸漸就知道哪些美食可以安心享用,不用害怕。
-
2022-04-2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大魚大肉之後,總是感到右上腹部不舒服嗎?這樣的症狀可能是膽結石在作怪。當膽結石在膽囊裡形成,多半無症狀,可與之和平共存;一旦掉進膽管堵塞,發生疼痛或發炎,就建議就醫處置,以免後患無窮。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膽結石就醫、手術狀況,及時適當處理,別讓它成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膽結石患者從108年到110年稍微上升,整體人數以61歲到70歲為大宗。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一旦變急性膽囊炎需緊急切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膽結石常以腹痛作為表現,當出現症狀時,都會建議採取手術切除膽囊,沒有症狀則是定期追蹤,與膽結石共存。近年醫界會推薦使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他直言,膽結石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李伯璋表示,膽結石症狀多以「腹痛」作為表現,容易被誤診為消化不好,而且腹痛的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等到痛到無法忍受再就醫時,往往已經是急性膽囊炎,必須立刻開刀切除膽囊。肝臟發炎影響膽汁分泌,也會增加膽結石機率。造成膽結石的原因通常與肥胖相關,健保資料庫顯示,胃食道逆流、高血脂等共病都與飲食不正常有關係。共病中還包含被視為國病的肝病,李伯璋表示,肝與膽囊的關係密切,肝臟負責分泌膽汁,肝臟發炎會使膽汁狀況不佳,連帶增加膽結石的機會。膽囊因為產生膽結石,讓膽囊發炎,兩者陷入惡性循環,也可能誘發肝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李伯璋表示,膽結石沒辦法只把石頭挑掉,根據指引,當膽結石出現輕症的疼痛症狀時,就建議將膽囊切除,否則膽結石後續造成的影響,將遠大於初期的症狀,放太久也可能癌變,膽囊癌的發生率雖然低,但也值得注意。切除膽囊後,通常不太會有後遺症,不過急性膽囊炎必須把握黃金24小時,避免嚴重發炎,影響周邊器官,後續引發沾黏等問題。傳統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健保都有給付。目前的手術方式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達文西手術三種,但健保署僅針對傳統手術以及內視鏡手術給付。健保署目前針對傳統手術(也就是膽囊切除術)的支付點數為1萬4,736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1萬6,209點,李伯璋表示都屬於合理的支付價格。達文西手術切除膽囊,除改善傷口滿意度,其他與內視鏡無差異。健保署曾在民國102年針對達文西膽囊切除術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認定達文西手術與腹腔鏡手術並沒有顯著差異;民國109年再次評估,結論顯示,就良性膽囊疾病而言,達文西膽囊切除手術較腹腔鏡膽囊切除,可顯著改善病人對傷口疤痕的滿意度,及醫師手術時的身心負荷。其餘的手術指標包含總手術時間、術後中重度疼痛降低50%、術中/後併發症、術中失血量、術後疝氣風險、術中轉開腹手術、住院時間,與腹腔鏡相比都沒有顯著差異。李伯璋表示,針對膽結石的手術,健保給付都有涵蓋,除非民眾很重視手術疤痕,否則膽囊切除術無需使用到達文西手術。在檢查方面,110年膽結石患者執行腹部超音波的人數為13萬9,818人,總檢查次數為24萬2,965次,等於每人平均檢查次數為1.73次。李伯璋表示,通常診斷會需要一次超音波,術前也需要一次,他認為這樣的檢查次數算是合理。膽結石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風險,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肥胖、女性、40歲以上的民眾等,飲食習慣需特別注意,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平時的作息正常,容易緊張的民眾,必須適時放鬆,避免因緊張過度分泌胃酸,讓膽囊認為胃裡有食物,過度分泌膽汁,增加罹患膽結石風險。
-
2022-04-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為什麼中風後肩膀疼痛?復健科醫揭可能的3大原因
洪爺爺中風後一直努力復健,原本幾乎動彈不得的右手終於開始有些動作,家人跟醫療團隊都很開心。然而這幾天洪爺爺做復健顯得意興闌珊,因為失語症的關係,洪爺爺似乎想表達什麼又無法清楚說出。復健科醫師發現,洪爺爺肩膀一活動就露出不舒服的表情,檢查後發現洪爺爺的肩部肌腱發炎,經過治療,洪爺爺終於恢復精神繼續復健,期待右手可以活動自如的那天來臨。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中風後的肩膀疼痛是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據統計,每10位中風病人,就有1到2位受肩膀疼痛困擾,最常見於亞急性(中風後1 ~ 6個月)及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的中風病人。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好發於年長者、本身有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等狀況、中風後有感覺或活動功能障礙,以及張力痙攣(spasticity)的病人。肩膀疼痛對一般人已非小事,對中風病人來說,更可能造成憂鬱、疲憊、睡眠障礙等情形,並影響復健成效,不可不慎。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可分為三大類:• 肌肉骨骼相關:中風後的上肢力量不足,可能使肩關節不穩定,造成肩關節脫位(subluxation),傷及肩部關節及肌腱等軟組織,常見疾患包括沾黏性肩關節炎、肱二頭肌肌腱炎及旋轉肌腱炎等,肌肉骨骼相關的肩膀疼痛通常會被動作誘發,例如將手舉高就覺得疼痛。•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原因是支配肢體感覺的神經傳導出狀況,很多病人是傷及腦幹、丘腦或頂葉等構造。疼痛的特徵類似神經性疼痛,疼痛會突然、短暫、劇烈,甚至會有燒灼或刺痛感。 這個疼痛與動作無關,不動都會痛!• 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上肢從肩膀到手都可能會有疼痛或水腫,通常找不到明確病灶,目前認為跟中樞及周邊神經、交感神經及局部發炎都可能有關係, 尤其容易發生在初期無力又缺乏被動關節活動。特色是痛覺過度敏感,例如輕碰就覺得極度疼痛, 時間過久甚至會導致肌肉萎縮以及指關節紅腫攣縮。上述三種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原因可能互相重疊,病人的肩痛原因不只肇因於其中一種,因此中風後的肩膀疼痛診斷治療需特別謹慎。中風後的肩膀痛如何預防與治療?急性期(中風後1-2月內):預防勝於治療, 中風初期肌張力低,正確的上臂擺位及使用肩帶支撐無力的上肢,能避免肩關節脫位,也降低關節肌腱韌帶受到拉扯受傷的機會,避免後續發生關節攣縮。此時維持肩關節的活動度很重要,此外研究顯示,可行範圍內強化肩膀的肌力可以減少中風後肩膀疼痛的發生機率。可以依照中風的時期從事不同的復健運動,病人能獨立坐姿時,就可以開始自己執行一些肩部運動, 以同時增加關節活動度及肌力,例如手向前推球。雙腿向外張開,腳掌在膝蓋正下方,大球置於身體前方,雙手手掌平放於大球上,中風的手無力,可用健側手幫忙壓住手背,來執行運動。手向前伸,將球往前推,軀幹自然放低,伸展背部以及肩關節,稍作停留再回到起始姿勢。此組動作共重複6 ~ 8次。亞急性(中風後2 ~ 6個月):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中樞性疼痛及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都可能於亞急性期開始出現。若有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例如肱二頭肌肌腱炎、沾黏性肩關節炎,可使用口服藥物、復健或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中樞性疼痛可使用藥物或中樞神經刺激治療;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則可以藥物、復健或神經阻斷術等方法治療, 當然逐步增加主動運動更是重要。若病人可以開始站立,可從事肩膀肌群穩定度訓練,例如撐手站立。雙手固定前方椅背, 屁股離開後方椅子,重心向後移到腳跟,膝蓋打直。身體重心前移,讓更多重量落在雙手上,盡量將膝蓋打直並停留。此組動作共重複6 ~ 8次。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若有張力,可考慮使用肉毒桿菌注射降低張力痙攣。 隨著神經能力的復原,肌力提昇、肩關節更為穩定後,可從事下面的進階肌力訓練。 結語中風後的復健對患者的功能恢復十分重要,然而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常常被忽略,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復健動力。治療中風後的肩膀疼痛不僅能緩解疼痛、促進生活品質,更能減少中風後憂鬱及疲憊,提升睡眠品質,增加復健效果。如果你的家人復健時說出或指出肩膀疼痛,請盡快跟復健科醫師討論,讓中風患者盡快擺脫疼痛,才能更專注復健,以期好的療效, 重拾獨立自主以及有尊嚴的人生!參考資料:Paolucci S, Iosa M, et al. Prevalence and time course of post-stroke pai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study. Pain Med 2016;17(5):924–30.Anwer S, Alghadir A.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17:14.Dawson AS et 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Best practices writing group: management of shoulder pain following stroke. In: Canadian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stroke care. Ottawa, Ontario, Canada: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and the Canadian Stroke Network; 2013. p. 47–50.Jang SH, Yi JH, Chang CH, et al. Prediction of motor outcome by shoulder subluxation at early stage of stroke. Medicine (Baltimore). 2016;95(32):e4525.Jung KM, Choi JD. The Effects of Active Shoulder Exercise with a Sling Suspension System on Shoulder Subluxation, Proprioception, and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Med Sci Monit. 2019 Jun 30;25:4849-4855(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肩膀好痛!原來中風後也常常會肩膀疼痛!)
-
2022-04-17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醫療上的同理心
我目前服務的機構,是一級教學醫院與醫學中心,在此之前,我也曾在幾家基層醫療院所工作,對各層級的甘苦都有體會。醫院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工作的本質也不因醫院層級不同而有差別,但必須持平而論,基層醫療的行醫壓力是大的。除了醫院本身軟硬體設備與醫學中心的差異之外,民眾對待不同層級醫院醫師的態度也不同:同樣出現併發症、同樣是病患死亡,若是在醫學中心,家屬多半可以理解是疾病的嚴重度所導致的回天乏術;然而若發生在基層院所,有的家屬會質疑醫療方。即使眼前複雜的病情,對大醫院或小醫院都一樣困難,但在大醫院裡有同事能商量、有老師能請教、有強大的後勤設備支援,能緩解不少第一線人員的壓力。我曾在基層醫療時遇過無法處理的併發症,深刻體會孤立無援的痛苦,必須按捺家屬的不信任,八方聯繫在大醫院服務的老師或師兄弟後續照顧,有時候還被人家酸說是幫我「收爛攤子」。不久前接到同事的請託電話:「我有個朋友在某中型醫院開刀,據說開完後恢復不好,可否轉到貴院,請你接手照顧?」同事的請託,我當然一口答應。對方醫師希望能與我直接溝通,說明治療的細節,而非透過轉診病歷的文字紀錄,於是我們通上了電話:「病人的胃破了一個五公分的大洞,我本來想直接修補,但是洞太大補不起來,而且病人狀況也很不穩定。」「破洞有五公分大,恐怕真的不好補,有可能要把部份胃切除,保留組織較好的部份。」我說了自己的看法。「我同意應該要切胃,可是坦白講,我已經太多年沒做這個手術了,有點沒把握。」我知道對方是比我資深許多的前輩,也在基層醫療服務幾十年,應該不常遇到複雜的病例。「所以你在手術中做了什麼?」「我把腹腔盡量洗乾淨,放了引流管讓感染源流出來,其他的我真的不敢弄。」「好的,那我瞭解了,快點轉過來吧!」我很感謝他沒有貿然進行自己沒把握的手術,也很誠懇地告訴後手醫師他遇到的困難。電話放下,我大概知道該怎麼做,雖然手術困難,風險也一定很高,可是後線醫療有後線醫療的責任。病人抵達急診時已經休克,我向家屬說明了必須再次手術的建議,也解釋了有極高死亡風險。「我知道!前一家醫院的醫師有跟我說。他說他那邊處理不來,所以要轉給你。」家屬講這些話的時候,語氣略帶不滿。「不能怪人家,病情有時候比想像中複雜,至少他馬上做出轉院決定。」手術真的相當困難,脆弱易流血的組織與嚴重發炎的沾黏,讓我吃足苦頭,前一位醫師一點都沒誇大,我費了一番力氣才把爛掉的胃切下來。後續在加護病房又努力幾天,才終於轉到普通病房,一周後順利出院。家屬很感謝我,也不再對前手醫院與醫師有抱怨。對於有強大的後勤支援與家屬的信任,我充滿感恩。但對於前手處理的醫師,我也感謝他願意無私地告訴我遇到的困難,讓我能多些準備。或許當年那些經歷與曾遇到的挫折,今時今日都讓我對整件事有更圓融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