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歐洲
共找到
1378
筆 文章
-
-
2020-11-17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AI智能小兵來了 速揪新冠肺炎
● 智慧醫療是未來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大數據分析,可提高診療精準度● AI人工智能小兵可輔助揪出腫瘤病灶● 遠距醫療運用在疫情時代很常見,醫師在遠端即可進行視訊診療人來人往的急診室裡,忙碌的醫護人員分身乏術,AI人工智慧輔助診療機器人也忙著工作,判讀上百張的X光片,以最快的速度掃描排序,抓出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優先給醫師做最終確認。醫師和AI人工智能小兵共同工作的景象,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台瑞峰會 分享創新醫療健康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由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國際藥廠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共同舉辦「2020台瑞創新醫療生態圈暨商業合作高峰會」,邀請台灣、瑞典兩國共約240位專家分享生技醫療研發與智慧醫療的臨床運用,以及20多間藥劑部展示台灣臨床數位藥事服務的發展,促進雙邊交流。揪糖友視網膜病變 準確率高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遠距醫療的運用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例如居家隔離者的健康數據在遠端就能傳達給醫師下處方、視訊診療。台大醫院能協助造血疾病診斷的AI計算骨髓抹片細胞系統,以及能揪出被稱為「癌王」胰臟癌病灶小於2公分的AI系統,連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也能協助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不僅台灣,歐洲的智慧醫療也急速發展。瑞典駐台代表孔培恩分享,新冠肺炎疫情也帶動了瑞典的遠距醫療,患者用電腦連結網頁或手機使用App,即可預約看診、與醫師視訊互動、獲取檢驗報告,減少過多人際接觸的傳染。納健保?病人隱私? 待解決智慧醫療是未來全球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不斷的「練兵」修正錯誤,提高精準度,運用於臨床,可望造福更多患者。但吳明賢表示,目前仍有許多前置端待解決,包含AI智慧醫療能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大數據涉及的病人隱私等法規面;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接受度及當AI判讀出錯時,與醫師間的責任歸屬問題。AI輔助醫療 診斷仍靠醫師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表示,儘管AI會不斷修正、練兵提升精準度,但AI只能輔助醫療,無法取代醫師,最終的診斷仍需醫師「眼見為憑」。至於病人隱私問題,台灣已採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去識別化,也開發出相關技術解決。創新醫療圈 建構台灣模式謝達斌強調,所有AI人工智慧醫療在研發前,都須先了解「使用者及市場需求」,從患者或健康個人等使用者出發,連結像是藥物、運動器材端等提供者,再到醫院、診所等施行場域,並加入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後的意見,從政府開始串起企業、醫界、使用者組成「創新醫療生態圈」,累積經驗建構「台灣模式」打好基礎,未來才有機會對外展示、外銷全球。台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陳康偉也表示,該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拓展科學、創造創新治療方案,加速台灣生物科技發展,以改善病患醫療品質。
-
2020-11-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莫德納疫苗防護率近95% 一般冰箱就可保存1個月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的新冠疫苗初步實驗數據顯示,防護率近百分之九十五,超過先前發表的輝瑞疫苗,且莫德納疫苗不用儲藏在極低溫,以一般冰箱就可保存一個月,更有利運輸配送。歐洲主要股市、美股道瓊指數期貨聞訊齊揚。美一周新增一百萬例路透統計,美國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一千一百萬例,且疫情升高速度加快。先前美國從八百萬例增至九百萬例花了十六天,從九百萬例增至一千萬例縮短到十天,現在一周就新增一百萬例,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快增速。在亞洲,日本十四日通報新增一千七百多例,創單日新高,南韓連續第三天通報新增兩百多例確診,政府正在考慮加強社交距離限制。世界衛生組織十四日接獲全球各地通報新增六十六萬多例,創下單日新高。莫德納更易配送儲存全球疫情升溫之際,各界期盼疫苗有助化解危機。莫德納表示,他們在美國針對三萬人進行試驗,半數受試者注射兩劑疫苗,注射時間相隔四周,另外半數注射安慰劑。追蹤發現,最先感染新冠病毒的九十五名受試者當中,只有五人注射疫苗,另外九十人是注射安慰劑。莫德納表示,這顯示注射疫苗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保護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五。另外,九十五名感染者中有十一人症狀嚴重,都是注射安慰劑的受試群。莫德納疫苗在攝氏零下廿度環境可保存六個月,放在一般冰箱也能保存一個月,更容易配送儲存。相較之下,先前發表保護率為百分之九十的輝瑞疫苗,需要存放在攝氏零下七十五度極低溫。期望明年生產十億劑莫德納疫苗並未發現重大安全疑慮,但一些受試者接種後出現疲勞、頭痛等症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奧普蕭說,這是他們預期會出現的症狀,代表疫苗正在發揮作用,包括出現良性免疫反應。莫德納稱這是「偉大的一天」,將在未來幾周尋求美國監管機構批准,在美國迅速提供二千萬劑,並期望明年可生產十億劑給全世界使用。指揮中心:爭取購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莫德納新冠疫苗並未在COVAX第一波候選疫苗名單,但有可能在第二波名單中。指揮中心之前曾與莫德納公司有過接觸,最近也會積極洽談,了解該藥廠可能的供貨時程與劑量及冷鏈冷藏議題,將盡力爭取購買疫苗。除了莫德納和輝瑞,法國賽諾菲藥廠的新冠疫苗計畫明年中上市,且以一般冰箱冷藏即可保存,俄羅斯研發的Sputnik V新冠疫苗預防效果也達百分之九十二。和輝瑞合作成功研發疫苗的德國BNT創辦人沙辛表示,若廣泛接種疫苗,民眾可望在明年冬天之前恢復「正常」生活。
-
2020-11-17 科別.新陳代謝
打胰島素沒換部位恐礙吸收 食藥署風險溝通示警
食藥署今天指出,使用胰島素的病人可能在注射部位出現皮膚澱粉樣變性症而影響血糖控制,目前台灣尚無此症通報,但提醒糖友須定期更換胰島素注射部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官網發布胰島素成分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會有此訊息是因今年9月英國醫藥品管理局發布安全資訊,使用胰島素的病人可能於注射部位出現皮膚澱粉樣變性症(cutaneousamyloidosis)而影響血糖控制。洪國登說,台灣現在沒有使用胰島素後皮膚澱粉樣變性症的案例通報,但提出訊息供民眾參考,糖友應定期更換胰島素注射位置,醫療衛教人員也應詳盡衛教宣導責任,降低相關風險。根據食藥署報告,胰島素被用於治療所有類型的糖尿病(包括第1型、第2型及妊娠糖尿病)。自行注射胰島素的病人須在身體同一區域內輪流注射,每週或每2週應徹底更換注射部位(如從腹部更換到大腿),且需注意不同的注射部位可能會影響血糖數值。近期一份歐洲的評估報告中回顧胰島素注射點發生胰島素衍生的皮膚澱粉樣變性症案例,認為皮膚澱粉樣變性症與所有胰島素及含胰島素藥品之間具有明確的因果關係。胰島素衍生的澱粉樣變性症可能是由於胰島素累積在注射部位所導致,尤其是重複皮下注射胰島素的地方。案例分析顯示皮膚澱粉樣變性症會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造成高血糖及低血糖)。評估報告指出,無法從現有數據估計使用胰島素的病人發生皮膚澱粉樣變性症的頻率,但極少收到此類通報案例。不過,文獻分析指出,皮膚澱粉樣變性症的病例可能被低度通報或被誤診為脂肪組織增生(一種由胰島素的生長因子作用而導致的脂肪細胞普遍增生)。洪國登說,將胰島素注射在類澱粉蛋白病灶上可能會延遲胰島素的吸收而影響血糖控制。目前衛福部核准含胰島素成分藥品許可證共25張,中文仿單有登載劑量及用法,提醒每次注射應在指定的幾個注射部位,要輪流轉換不同的注射部位。仿單也提醒,注射部位有可能出現脂肪代謝障礙(lipodystrophy),因而延緩胰島素的局部吸收結果,經常更換注射區域內的注射部位有助於降低或避免這些反應,但仿單沒有刊載皮膚澱粉樣變性症相關安全性資訊。食藥署正評估是否針對該成分藥品採取進一步風險管控措施。洪國登表示,醫療人員應注意,提醒病人在同一注射區域內輪流更換不同的注射點,以減少或預防皮膚澱粉樣變性症及其他皮膚反應;病人也應遵從衛教,定期更換注射部位,且如果發現注射點有皮下腫塊,要尋求醫療協助。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病康復e院院長杜思德受訪時表示,胰島素注射部位轉換很重要,過去發現,如果衛教師沒有好好教導病友,病友可能會一直打同樣部位,導致吸收不好,血糖控制就差,必須增加劑量;如果因此又換了位置注射,就會因劑量太高而低血糖。但杜思德說,台灣現在多數都是使用胰島素類似物,而不是人或豬的胰島素,比較不會發生皮膚澱粉樣變性症的問題;且在台灣糖尿病醫療網絡的照護下,醫療機構專業人員都會衛教、定期檢查病友的注射點,加上多年來持續衛教,也都會教導病友要切換施打部位。不過,如果有些醫療機構衛教人力不夠,醫師病人多,可能就會衛教不足。
-
2020-11-16 失智.非藥物治療
創新設計/邊聊邊療 非藥物提升失智照護
●面對失智症挑戰,全世界設計人士相繼投入非藥物的輔療解決方案。●對失智照護的服務設計要兼顧第一線專業人員、機構、家屬等照護需求。●照護設計應保有人與人互動,但當時間必須用於更寶貴的用途時,科技就提供取代性服務。照護成本最燒錢的是哪個疾病?答案是失智症。失智症帶來的挑戰,不僅在醫療支出,全世界的設計人士也相繼投入非藥物的輔療解決方案。5%設計平台分享經驗台灣最大社會設計平台「5% Design Action」日前受邀於長智論壇分享本地經驗,屏東早餐店早晨賣完餐點,中午變身成長者共餐據點,下午還可提供營養衛教諮詢,旅行則可以結合動物輔療、照顧喘息等元素。由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舉辦的長智論壇系列,最終場邀請5%創辦人楊振甫主講「邊聊邊療?談失智症的非藥物輔療創新設計」。楊振甫指出,失智症照護相較於其他疾病不同,失智症患者前期時仍有活躍的行動力,照護人力與分工不同於中風臥床失能者,在服務設計必須找到平衡點,除了必須幫助到失智症者,還要兼顧第一線專業人員、機構、家屬等的照護需求。紐約理髮師轉介個案他以紐約布魯克林區所遇到的醫療照護困難情境為例,發現台灣也有相通之處。他說,黑人族群因經濟弱勢不習慣到醫院就醫,導致資源難以進入。一位黑人醫師某次在理髮店聽見社區長者聊天,發現理髮師對長者的健康情況暸若指掌,因此訓練理髮師轉介個案,邊替長者剪髮邊關心長輩狀況,並適時協助引進社福資源,「邊聊邊療」,用設計提升照護力。歐洲Uber醫療接送服務楊振甫指出,類似的創新設計在屏東地區試行,結合社區商家提供服務,例如早餐店賣完早餐,轉為提供長者共餐和營養諮詢服務;又如歐洲Uber推出醫療交通服務,把專業治療人員送到病患端,台灣不少醫療院所也嘗試跨域合作。社會環境改變,楊振甫強調,科技有可以和不可以介入之處,照護設計應該保有人與人的互動,但當時間必須用在更寶貴的用途時,科技就提供取代性服務。機器人幫忙解決疫情難題他分享新加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一位奶奶入院治療時,迎接她的是機器人,螢幕傳出兒子為「媽媽」加油的身影,原來兒子正在防疫旅館隔離,無法親身到醫院陪伴,而科技正能解決這項因疫情帶來的難題。5%設計平台近期與全台農漁會家政班合作,針對食物設計「食聊」,在食物包裝印製給照護人員參考的技巧,促進失智症長者進食,未來各據點可以同樣設計準則,結合當季在地食材、族群特色,逐漸發展出符合當地的照護模式。
-
2020-11-16 新聞.健康知識+
自來水其實不是無菌!生物學家揭怎麼樣的水質比較好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作者羅伯・唐恩】水與水中生物落腳在我們家中的故事,可說是既簡單又極其複雜。水管系統算是簡單的部分:進入你家的水管會先一分為二,一支經過熱水器,讓水被加熱之後,再與另一支未加熱的水管一起延伸,而後兩條水管繼續分支,最後以串聯方式到達家中的每一個水龍頭與蓮蓬頭。但故事複雜的部分,在於水到達你家之前發生的事情,水的路徑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居住的環境。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居家用水來自一個深入房屋下含水層的水井,或者是一個擷取含水層的都市行政區集水系統。「含水層」這花俏的名詞,指的是岩層中保存地下水的空間(而地下水就真的只是地下的水)。含水層的地下水來自雨水,雨水落在森林、草皮上的草和田間的作物上,經過幾小時、幾天或幾年(依各地地理條件而異),一尺一尺地滲入土壤。雨水滲入地表的速度,會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變慢。在地下極深處,其速度緩慢到含水層的水可能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當你挖到一口很深的井,那裡面就是古老而未經處理的水。這種未經加工的水會直接流入家庭中,或者流進一座給水廠。許多地區的給水廠會將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細枝、泥土之類)過濾掉,稍加工後,再經由地下水管送到你家,也就是自來水。飲用水的水質條件是不含病原體(或是含量非常少),以及毒素濃度在不影響人體健康的範圍內(其範圍隨毒素種類而有差異)。含水層越古老、深度越深,當中的水就越不容易有病原體,生物學上來說可安心飲用。世界上大部分的地下水,都不須經過任何處理就能飲用,這是因其時間、地質與生物多樣性的原因:地質方面,有些種類的岩石或土壤可以有效阻止地表的病原體擴散至含水層。生物多樣性方面,地下水中既有的生物相會抑制病原體孳生,當其中的生物種類越豐富,病原體就越不容易存活。如果病原體是細菌, 它就必須與其他微生物競爭食物、能量與生存空間,還要抵抗地下水中其他細菌產生的抗生素,以及避免被掠食性細菌(例如布德樓弧菌屬[Bdellovibrio]的細菌)或原生生物給吞食。光是雷文霍克觀察到的纖毛蟲,一天內就能吃掉周遭百分之八的細菌。領鞭毛蟲甚至一天可以吃掉百分之五十。此外,病原菌還必須避免被噬菌體這種專門攻擊細菌的病毒給感染。這些在生態系中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通常是小型節肢動物,例如端足目或等足目, 牠們有如穴居生物,身上已沒有色素,視力也退化了,完全依賴觸覺與嗅覺在這萬千世界遊走。這群生物也包含所謂的活化石(孑遺生物),牠們在百萬年與世隔絕之下沒有太多演化,而且只在該地特有。這些生物只會存在生物相豐富、各物種生態棲位穩定的地下水中,因此牠們可以說是水質的健康指標。地下水生態系中的生物看似遙遠、模糊,只能隔著一段距離觀察(科學家必須伸出長桿、鑽頭與採集網)。但根據估計,全球百分之四十的細菌生物量,可能都包含在地下水中, 百分之四十!在某些區域,地下水生態系連通了包含集水區、河流與地下水庫的龐大網路; 而在另一些地區,地下水生態系也可以是與世隔絕的地底孤島。因此,地下水的生物相取決於水層的位置、年齡,以及是否與其他地下水系統連通。就如同每座海島都會出現與眾不同的生物, 每個地下水系統也蘊含著獨一無二的物種。美國內陸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地下水,之所以與冰島的地下水不同,部分原因就是:這兩處含水層中生存的生物,已經各自在其獨立系統中演化了數百萬年。飲用未殺菌過的地下水,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但其實很多人都喝過。大部分井水都沒有經過殺菌劑處理,丹麥、比利時、奧地利或德國的市區自來水也沒有使用殺菌劑,尤其德國慕尼黑的自來水,是從附近河谷下多孔的含水層中抽到水管系統,再直接流出水龍頭的。由此可見,生物與時間所構成的大自然過濾系統為人類帶來極大的福祉,關鍵是要給地下水足夠大的靜置空間,讓大自然發揮功能,因此我們需要保護分水嶺;它也需要時間淨化,因此我們也要避免排放會汙染它的病原體與毒素。不幸的是,不少荒野地區已經被我們開發,使大自然沒有空間能發揮過濾地下水的功能,有些地下水已經被我們汙染了, 也有些地方的地下水無法供養過於龐大的人口。因此,我們發揮人類的創造力,從水庫、河流或各種安全的源頭取得所需用水,但是人類的創意儘管實用,卻終究比不上大自然的渾然天成。人類創造的取水建設非常依賴殺菌劑。二十世紀初,有些淨水場為了抑制病原體,開始在水中加入氯或氯胺來殺菌,在地下含水層受汙染的區域尤其是必要之務。有些地區則因為地下水不敷急速成長的人口使用,只好改從較淺層的河川(例如倫敦的泰晤士河)、湖泊或水庫抽水,也因此必須使用殺菌劑。在美國,所有城市中的用水都需要在淨水場中經過殺菌劑處理,除此之外,因為美國自來水系統中的管線往往比歐洲地區的還要老舊,常出現水管漏水與汙水淤積的情形。在大自然的含水層中,越古老的水品質越好,但在我們的人造水管裡,情況完全相反。水管裡若有水持續積存,病原體就容易滋生。為了解決積水造成的衛生問題,美國的水在流出淨水場前都會用加倍的殺菌劑處理,遠高於歐洲淨水場的用量。殺菌劑或者是氯、或者是氯胺、或者是兩種的混合。淨水處理場使用的技術其實是很複雜的,但原理則非常單純,不外乎是藉由一連串的過濾系統去除各種水中生物(過濾介質包含砂石、活性碳、或半透膜),或者用臭氧曝氣後再以殺菌劑去除微生物。然而,即便自來水經過殺菌劑消毒後離開淨水廠,卻仍稱不上是無菌的,事實上,裡頭滿滿都是無法抵抗殺菌劑的微生物屍體、殺不死的頑強微生物,以及後者的食物殘骸。如果生態學家在過去一百年來學到了一些教訓,那就是:當你企圖殺死某些生物,卻留下了牠們仰賴的生存資源,那麼存活下來的物種就會因為競爭者消失,而更加茁壯,這就是所謂的「競爭釋放」(competitive release)。牠們不僅不用再背負競爭壓力,也往往免除了被寄生或掠食的危機。以自來水系統為例,可以推測受惠於競爭釋放的,就是那些不受殺菌劑如氯或氯胺影響、或者比其他物種多了些耐受性的那一群。而分枝桿菌屬下的物種,通常很能忍受氯和氯胺。
-
2020-11-16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預防勝於治療  後天危險因素可避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如老化、性別、基因目前是無法改變,但後天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運動可以抗老還能預防癌症 研究證實可降低這8種癌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運動時出現這些症狀 應立即停止、嚴重快就醫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王英偉提醒,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延伸閱讀: 蘿蔔腿怎麼瘦? 先分辨你是哪一種!2常見消除方式比一比 運動時腳是最容易受傷部位! 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統整4大主因
-
2020-11-14 新聞.元氣新聞
藥華藥將在2020美國血液學年會 發表五篇關於P1101論文
藥華醫藥(6446)公布,將於12月5至8日以線上會議舉行的「2020年美國血液學年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發表五篇關於旗下新藥P1101(Ropeginterferon alfa-2b)研究論文,成果亮麗備受矚目。藥華藥表示,2020年美國血液學年會ASH年會,是全球血液病臨床醫師與科學家的年度盛會,歷年吸引上萬個全世界專家參與,分享並學習在血液病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年發表P1101五篇研究論文,其中包括有關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等,特別是在基礎研究方面,引起學界的廣大興趣。1. 在歐洲進行的Continuation PV第三期延伸試驗,繼去年發表了第四年P1101療效持續有效,受試者仍然參與臨床試驗,今年發表了第五年的成果。研究者Gisslinger醫師等人認為,P1101的治療,可有效控制血比容、預防血栓及疾病惡化,而這些臨床療效被認為與骨髓幹細胞的正常化有關。數據顯示,P1101組達81.8%的病人不需接受放血治療,且紅血球數能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對照組(BAT,最佳治療方案)則只有63.2%,具有統計意義 (p值= 0.01)。血栓發生率,P1101組只有4.2%,對照組則有6.6%。致病的JAK2基因突變幹細胞量,P1101組從原先的37.3%大幅降至7.3%,對照組從原先的38.1%反而惡化至42.6% (p值< 0.0001);致病的JAK2基因突變幹細胞量有改善,其分子反應(Molecular response)的人數比例,在P1101組為69.1%,對照組則僅有21.6% (69.1% versus 21.6%; RR: 3.2 [95% CI: 2.1 to 4.9; p
-
2020-11-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灣成功的秘密」葡萄牙媒體盛讚台灣防疫成典範
世界衛生大會(WHA)於13日落幕前夕,葡萄牙重要媒體「快報」在紙本全版及電子版以「台灣成功的秘密」為題,再度報導台灣防疫模式為全球典範。報導指出,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全球以來,台灣作為「幸運兒」,截至本週止,僅近600例確診,其中55例為本土感染;住院或隔離治療者不到50人,另只有7例死亡,距離上次社區感染超過210天。這個人口為葡萄牙兩倍的幸運海島國度,快速在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疫情中學會因應之道,並成為今日的全球典範。台灣的成就獲得科學界認證,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將其定位為極度低風險區。「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將台灣的成功策略形容為「社會如何快速應對危機並保護其公民利益的範例」,其主因有3:大數據資料庫分析、高科技與主動檢測,也是葡萄牙亟待努力的目標。2019年12月底,世界衛生組織接獲中國武漢出現異常肺炎病患通報時,台灣開始實施相關措施,要求自武漢入境者須隔離2週、派醫療人員赴中國評估,並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有一切均發生於1月出現首名確診病例,以及中國將武漢封城前。1月底,除備有1100個負壓隔離病房外,台灣已確保4400萬個醫療口罩,價格固定,軍隊也投入口罩生產線。文章寫道,台灣在5週內快速採取124項措施。儘管當時全球仍否認使用口罩需要、體溫控管及關閉航線的必要性,台灣仍確實執行。3月時,對於外籍旅客,僅必要旅行或外交人員得以入境,而在2003年對抗SARS時採用的體溫控管及使用口罩等措施被重新啟動。台灣如何成為檢測總數最少國家之一?「資訊結合科技,成為決定性的武器。」病狀及行動路徑等相關資訊被用於辨識傳染鏈,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控,並與衛生部門、藥局及境管單位等分享,旅客入境台灣後即透過數位追蹤。藥局口罩庫存地圖及高風險區的指示等,也都透過數位科技清楚標示。報導表示,台灣除了如葡萄牙舉辦新聞說明會,使民眾瞭解最新情形外,也成立打擊假訊息的真相查核辦公室。各大城市均設有市民專線,以避免線路超載。雖台灣文化與歐洲或北美不同,但部分措施仍值得效法。截至6月台灣已與32國舉辦逾80場線上會議,分享台灣防疫模式。葡萄牙「快報」成立於1973年,同時發行紙本週刊及每天電子報,自2017年起總發行量躍至葡國第2,曾獲選為最受葡人信賴媒體之一,也被視為葡國政治家培育的搖籃,現任總統德索沙(Marcelo Rebelo deSousa)曾任該報總編輯。「快報」除於3月底刊出「台灣如何從起跑點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專文外,也於10月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
-
2020-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英合作研發疫苗 將展開臨床試驗最後階段
加拿大生技公司Medicago與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今天宣佈,雙方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展開第2及第3階段臨床試驗。此款疫苗為全球研發中的候選疫苗之一。法新社報導,根據兩家公司的聯合聲明,這款候選疫苗是從植物中萃取,第2階段臨床試驗會在加拿大數個地點進行。一旦政府核准,臨床試驗也會在美國進行。最終第3階段將於年底開始,將在3萬位來自北美及拉丁美洲、歐洲的志願者身上測試。Medicago10日發表報告指出,在第1階段臨床試驗中,旗下候選疫苗在180位健康受試者身上產生「100%」的保護力。葛蘭素史克疫苗部醫學長布洛爾(Thomas Breuer)說:「在本公司的多個2019冠狀病毒疾病候選疫苗研發中,這是第一個開始第2及第3階段臨床試驗的疫苗,也是我們對全球抗疫貢獻的重要一步。」這些研究將尋求證實,這款疫苗的配方和劑量(兩劑,隔21天注射1劑)是否安全無虞,以及是否能在18至64歲健康成人和65歲以上老年受試者體內成功引起免疫反應。加拿大政府10月時承諾出資多達1.73億加幣(約新台幣37.5億元)幫助研發這款疫苗,且暫時預訂7600萬劑疫苗。
-
2020-11-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東京大學研究:新冠病毒變異後傳染性可能更強
日本共同社報導,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團隊13日在美國「科學」期刊電子版發表研究結果稱,他們透過倉鼠實驗發現,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和疫情初期相比有所變異,導致傳染性更強。新冠肺炎最初在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流行。該團隊稱,新冠病毒出現傳染性相關蛋白質變異,這種變異病毒以歐洲為起點蔓延全球。團隊進行了8組實驗,將染疫倉鼠的籠子和未染疫倉鼠的籠子相隔5公分飼養。感染變異病毒組別中,在2天後發現8組內有5組從未感染倉鼠鼻中檢測出病毒,而感染初期新冠病毒對照組則沒有。據分析,變異後病毒更容易發生飛沫傳染。河岡說:「雖然研究結果不能輕易斷言人類情況相同,但病毒變異很可能使疫情擴大。」據稱,團隊還確認變異新冠病毒在人類細胞和倉鼠體內比疫情初期病毒更會繁殖。
-
2020-11-12 養生.運動天地
為什麼你不想運動?科學家解密隱藏的「不公平」因素
【文、圖/選自臉譜《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比爾.蘇利文】為什麼你不想運動?雖然對於許多疾病而言,運動是最好的療法,但是我們不願意運動流汗的藉口林林總總,幾乎可以寫滿偵探小說家蘇.葛拉夫頓(Sue Grafton)作品全集那麼多的書本中。雖然我們的藉口可能非常荒謬可笑(我今天上班時帶了一大盒甜甜圈爬上樓梯)或是合情合理(我昨天跑步時有條狗咬傷了我的大拇趾),不過我們從事的運動量只有我們需要的一小部分,這點幾乎無庸置疑。原因很明顯,運動會造成痠痛,讓人不舒服,渾身發臭。既然有時間,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慘,而不是端著巧克力馬丁尼,看一集《杯子蛋糕戰爭》(Cupcake Wars)?的確,運動不如家務那般一定得去做,但是問題在於我們目前驕縱自己的程度已經到了連按遙控器都覺得太辛苦,所以還可以用聲控的方式讓串流播放下一集的《樂享美妙旅程》(Diners,Drive-Ins and Dives)。在現代社會中,由於我們把所有的工作都變得能夠輕鬆進行,因此就算是輕度運動也會讓人覺得要費盡千辛萬苦。科學已經詳盡列出運動的種種好處:讓力量增強、使人精力充沛、降低血壓、減輕壓力、減少憂鬱、減輕體重,以及降低許多和過重相關疾病的發生機率。研究也指出運動甚至能夠延長壽命,增進學習與記憶能力,減緩心智老化。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起身去運動呢?基因或許能夠成為部分解答。對於雙胞胎的研究顯示,遺傳組成會影響我們想去運動或是寧願休息。有些人天生的基因所打造出來的身體,便不適合從事某些類型的運動。澳洲雪梨大學的凱薩琳.諾斯(Kathryn North)所領導的研究指出,運動員的表現和ACTN3這個基因有關。ACTN3蛋白質位於能夠快速收縮以產生高速度運動的肌肉纖維中。短跑選手和健力選手含有許多這種蛋白質。而有些人含有一種突變,會停止製造這種蛋白質,這些人比較適合耐力運動。所以你喜歡短跑或是長跑,舉重或是有氧運動,原因可能在於構成肌肉的基因有所不同。專業運動員無疑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但是有些人的確具備了由基因帶來的天賦。有些遺傳造成的好處非常明顯,例如籃球選手往往高到需要注意飛得太低的飛機。不過有的時候遺傳優勢比較隱晦。奧林匹克運動會巨星艾羅.曼泰羅塔(Eero Mantyranta)越野滑雪時顯得輕鬆自在,而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高強度賽事對他而言比較容易的理由了。他的紅血球生成素受體(erythropoietinreceptor)發生了突變,讓他體內製造出來的紅血球數量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比起同場較量的選手,能夠把更多的氧氣運送到極需氧氣的肌肉。這個例子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和這類的人比賽,你認為公平嗎?如果你認為這是公平的,那麼你應該允許服用紅血球生成素好讓自己的紅血球讀數提高,自行車選手蘭斯.阿姆斯壯(LanceArmstrong)便承認自己用過這種激素。有些人更喜歡運動的原因在於,耗費體力之後,腦部感覺到的報酬比較多。牽涉到腦中多巴胺報酬系統的基因變異,可能和某些人的身體活動多寡有關。如果在運動後能夠得到報酬,那麼就會更傾向去運動。如果你上健身房沒有感覺到報酬,就可能要找其他的方法從事運動。任何加菲貓的粉絲都知道,人類不是唯一會懶得動的動物。密蘇里大學的法蘭克.鮑斯(Frank Booth)注意到他實驗室有些大鼠更勤於在籠子裡的轉輪中運動,而有些就如同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避開自行車那樣避開轉輪。他的團隊篩選了對於運動喜惡不同的大鼠,進而培育出喜歡運動的大鼠和厭惡運動的大鼠,比較兩者之間腦部基因表現的差異。有些差異支持兩者多巴胺報償其系統不同的說法,也就是說,有些人在運動之後感受到報償,而有些人沒有。吃垃圾食物會大幅減少從事運動的動力,這是垃圾食物對於健康的另一項致命打擊。研究指出,西方飲食和懶惰與憂鬱之間有密切的關係,頂尖的研究人員所做出的結論是,肥胖的人不一定是因為懶惰或是缺乏自律,而是因為垃圾食物改變了他們的情緒和行為。以大鼠進行的實驗證實了這個理論。餵大鼠不健康的食物不只會讓牠們發胖,也會降低牠們進行有報償任務的動力。科學家也調查了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之間微生物相的差異,另外許多差異模式也出現在健康飲食者和不健康飲食者之間。二○一七年,愛爾蘭科克郡的農業與食品發展部(TeagascFood Research Centre)的電腦生物學家歐拉.歐蘇利文(Orla O’Sullivan)比較了英式橄欖球男性運動員和四體不動男性的腸道微生物相。在男性運動員中,微生物相不僅更多樣化,而且有許多有益健康的艾克曼菌。除此之外,運動員的肌肉雖然飽受折磨,但是發炎的情況卻比較少,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微生物相更有助於健康。規律從事運動的人所具備的微生物種類會製造丁酸,這種化合物有很強的抗發炎功效。西班牙馬德里歐洲大學(European University)的瑪麗亞.德.馬.拉羅薩.培瑞茲(Mariadel Mar Larrosa Perez)也在二○一七年發現到,從事中量運動(每週三到五小時)的女性,身上的微生物相比不運動的女性活躍許多。就算是輕度運動也會讓艾克曼菌之類的益菌數量增加。
-
2020-1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韓製新冠肺炎治療劑初期臨床:5天內可滅病毒
韓國藥廠賽特瑞恩(Celltrion)投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治療劑研發,今天公布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治療劑可在4到5天內消滅病毒。賽特瑞恩集團會長徐廷珍(譯音)今天接受MBC廣播節目訪問表示,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抗體治療劑CT-P59約可在4到5天內消滅患者體內的新冠肺炎病毒,可避免確診者症狀惡化為重症或造成永久性傷害。根據賽特瑞恩說明,徐廷珍是根據以輕症患者為對象進行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做出此次發言。第2期及第3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賽特瑞恩開發治療劑先前經過韓國及歐洲等3處臨床試驗機構驗證,在對初期輕症患者進行的臨床試驗中,使用治療劑的患者康復時間可較對照組縮短44%。賽特瑞恩9月即開始大量生產抗體治療劑,徐廷珍今天表示,目前已確保約10萬名患者用量;若在今年內確認治療劑效果及安全性,就會立刻向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申請許可。
-
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面對新冠肺炎秋冬大役 陳時中:秋冬專案下周三出爐
國際秋冬疫情蠢動,國內10天內累積26例境外移入病例,面對新冠肺炎秋冬大役,指揮中心也做廣泛討論,大體方向已定下來了,但牽涉不同部會,且需地方政府執行,指揮中心方案要請各部會行政效能和評估可能性,預定周五會和地方政府召開相關會議,下周三記者會公布。日前陳時中已證實,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國內疫情較為和緩,指揮中心宣導到醫院、大眾交通運輸和娛樂場所等八類場所需戴口罩,許多民眾心態早已鬆懈,指揮中心研擬秋冬方案,將從八類場所中挑部分場所強制戴口罩。歐洲病例數持續創新高且美國疫情也沒有減緩,指揮中心預計十一月中旬公布「秋冬專案」,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陳時中說明,秋冬專案分別為加強邊境管理、強化新生活運動、擴大篩檢三大方向,其中境內防疫新生活層面將加強民眾戴口罩要求。
-
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學者估首批新冠疫苗還要四個月 東南亞分配量敬陪末座
全世界已經爆發多次新流感大流行,也經歷過緊急研發疫苗,之後各國都有所反省和準備。但在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仍然面臨防備不足、疫苗不夠、疫苗分配不均等問題。學者預估,以最順利的情況推估,距離第一批疫苗被批准大量製造接種,還要等四個月,而根據過去經驗,東南亞被分配到的疫苗是敬陪末座,僅高於非洲。值得慶幸的是,台灣的大流行防範計畫已堪稱是東南亞國家當中最充分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多位公衛學者,今於科學防疫說明會分析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多項流行病防備指標、疫苗接種部署指引、大流行準備評估指標等,各國達成情況,並分析疫苗供應的可能時程以及分配上的區域落差。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根據「流行病防備指標」,防備能力需包括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公衛調查和醫療資源應用、水、道路、網路、衛生等基礎建設、政治穩定性和武力衝突等制度能力、GDP和健康花費等經濟資源、公共衛生教育及溝通。林庭瑀表示,依上述指標,非洲及東南亞因應能力較差。歐洲及北美因應能力較佳。至於南美國家,因為醫療資源缺乏,更需要防患未然,但公衛學者彭思敏根據世衛組織的檢核項目去看15個拉美國家,結果顯示拉美國家有執行能力及公衛介入雙雙偏低的問題。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參照過去疫苗的研發和準備經驗,要研發成功到第一批大規模製造並接種,至少需要花費一年時間。這次疫情從病毒被基因定序以來,已經走了八個月,距離第一批被批准大量製造可以接種的疫苗,大約還要等四個月左右。鄭雅中提醒,在此之前,政府應先建立接種優先權分級,擬定接種策略計劃,製造商和主管機關也要共同推演採購、配送的流程。公衛學者彭思敏指出,現在新冠疫苗已被預訂超過114億劑,已知COVAX被預定了約35億劑最高,其次是賽諾菲/葛蘭素史克被預訂約20億劑、其他廠牌約18億劑、輝瑞/BNT疫苗約16億劑,嬌生約15億劑,美國Moderna約10億劑。但疫苗分配仍是個大難題。彭思敏指出,過去研究已發現,流感疫苗開發緩慢,主要因素是來自「政治經濟因素」,而不是疫苗開發本身的問題。疫苗準備不足很可能造成大流行、住院及死亡人數升高,但疫苗生產能力都集中在工業化國家,季節性流感疫苗也集中於這些國家。彭思敏以2015年流感疫苗分配為例,總劑數是5億劑,最多每千人口分配數量最高的是美國,遠高於居次的歐洲;歐洲又遠高於西太平洋,西太平洋也遠高於地中海東部;至於東南亞和非洲,則是敬陪末座。東南亞沒疫苗,非疫苗的防疫準備工作相形更重要。公衛學者蕭國惠根據2010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之公共衛生》的一篇報告,比較印尼、越南、柬埔寨、寮國、台灣的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結果顯示,台灣已經是準備程度最高、資源最豐沛的國家。報告顯示,上述國家中只有越南和台灣已有大流行期間醫護人員量能緊急增加計畫,唯有台灣的準備不需要外部金融資源支持,而且台灣抗病毒藥物和個人防護設備庫存量是達到人口數的一成,遠高於其他國家。台灣也有能力在大流行爆發前預先經由實證推估預先備至需要的疫苗,並且事先有計畫的提升產能。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買肉品要選哪一種?疊起來、一片片分開的?達人教你挑到最新鮮的肉品與海鮮
如何聰明選購量販生鮮? ②肉品與水產課這篇我們介紹肉品與水產課,以下先說明肉品。請記住兩個重點:1.冷藏肉與冷凍肉是完全不一樣的商品,選購與保存方式都不同。2.冷鏈(低溫處理的工作鏈)是新鮮與否的關鍵。臺灣人常吃的肉類有豬肉、雞肉、牛肉,以及相對較少量的禽肉和羊肉。早期臺灣人買肉買魚,都到傳統市場挑選,但是傳統市場沒有溫度管理,夏天溫度常高達攝氏三十度以上,肉類非常容易變質,即使是當天凌晨現宰的肉類,也會因暴露在高溫環境中而有生菌數激增的風險。為求新鮮,採前店後廠方式銷售歐洲國家在多年前,現代化量販店突然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頒布一項重要的法令,要求所有肉品,必須在符合冷鏈管理的低溫環境販售,也就是所有肉品銷售業者都必須有冷凍冷藏設備;符合政府的低溫溫度管理標準者,才可販售肉品。換句話說,溫度管理是已開發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重要關鍵,肉品的食用安全與國民的健康息息相關。量販店生鮮區肉品與水產的銷售方式,我們稱為前店後廠,也就是前端像店面,負責販售;後端則為製造工廠,負責生產,這樣的做法最能確保商品新鮮。肉品(或是大型魚類如鮪魚)在被屠宰、分切成部位肉後,大塊的部位肉會被包裝好送到賣場,由賣場員工在生鮮處理室進行切割與小分量包裝。處理日期與可銷售時間都會在價格標籤上清楚打印。有些肉品如牛肉含鐵量較高,擺盤交疊處還沒有接觸空氣前顏色較暗沉,放置在空氣中幾分鐘,肉品表面接觸空氣後,就會漸漸回復鮮紅的色澤,有些消費者不清楚肉品的特性,看到肉的顏色呈現暗紅色,以為不新鮮,其實是誤會了。不光是牛肉,零售肉品的包裝原則,就是盡量避免交疊,應該讓每一個肉片都能完整地擺出來,選購時還請特別留意。有些通路為了提高客單價,一盒冷藏肉品內交疊放置大量肉品,乍看之下好像很划算,實際上這對於冷藏肉品的保鮮是比較不好的。因此建議愛吃肉的讀者不要在家裡囤貨,想吃肉的時候再去買,最新鮮,且最好一次購買當天需要的量就好,否則剩下的冷藏肉品只能放進冷凍庫,口感勢必變差。現切肉品只賣一天就會出清量販店為了保證供應最新鮮的肉品,通常現切肉只會銷售一天,到了晚上則會出清,趁肉品新鮮度還很好時貼出折扣讓消費者買回家。近年有許多肉品包裝廠研發新技術,可減少運送人員與肉品接觸的機會,或是採用真空包裝延長肉品的銷售時間。有些強調高品質的肉品還會直接冷凍販售,推出名為「貼體包」的創新設計方便退冰,深受生活忙碌的消費者喜愛。判斷水產新鮮程度的三個重點接著我們談談水產。隨著冷凍技術進步,水產的保鮮能力大幅增加,但同時也提高了判斷新鮮與否的困難度。和肉品一樣,水產的新鮮關鍵同樣在冷鏈,也就是全程是否維持低溫管理。水產從被撈起來的那一刻起,就進入越來越不新鮮的狀態。為此,大型捕撈漁船都配有急速冷凍設備,大魚一被撈起來,就會先放血處理,接著急速冷凍,讓肉質保留在最新鮮狀態;等上岸後再進行後續加工。選購水產時,建議大家注意下列三個重點:1.認標章:我會將有農委會驗證核可的產銷履歷以及CAS標章的水產品列為優先首選,因為已有官方單位在源頭把關。新鮮的魚,外觀魚鱗完整發亮,眼睛明亮清澈,用手指按壓魚肉有彈性,翻開魚鰓看顏色,應該呈桃紅色,且沒有異味,靠近聞一下如果發現有化學刺鼻味,再便宜都別買。2.留意溫度控管表:這一點我已在日配課中提過,選購冷凍商品時,必須特別留意溫度控管表。除了除霜時間,所有冷凍庫都必須維持在攝氏零下十八度以下。每一個冷凍櫃都有一張溫度控管表,量販店員工必須每天親自檢查並記錄,一發現異常立刻通報。如果溫度控管表上的日期已過,卻未見溫度紀錄,就代表員工並未依規定檢查;表上若常有高於攝氏零下十八度的狀況,代表這個冷凍櫃可能已經老舊,無法符合冷凍食品的保存要求。3.包冰率:水產在冷凍前通常會先「包冰」,除了可以避免魚肉水分蒸發,也有阻絕空氣的功能,延長水產品的存放鮮度,也能防止二次汙染。目前多數市售的冷凍水產品都有包冰加工,為此,大家不妨學會換算包冰率與價格。例如一包包冰率30%、售價九十元的水產品,與包冰率40%、售價八十元的水產品,何者比較划算?(答案請見下方圖表)。有些賣場的臨時專櫃,特定時段會推出全面九十九元的超低價,我到賣場工作後發現,這種臨時櫃的水產品包冰率超高,建議先換算一下。書籍介紹書名: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作者:何默真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0/10/07作者簡介/何默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企業管理碩士。1997年進入量販界,職涯歷經全臺三大量販店:愛買3年半、大潤發10年半、家樂福7年,資歷超過20年。從基層生鮮管理起步,經歷雜貨、客服等單位;2003年從賣場進入總公司工作,負責全臺行銷與對外公關、外商公司管理核心職務,並出任全國公關經理。堪稱全臺灣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處理過最多食安危機的零售業公關。臉書粉專:何默真 粉絲團延伸閱讀: 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醫學博士教你: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擺脫身體90%疼痛
-
2020-11-10 養生.聰明飲食
解決便祕的直通快車!3成份讓加州黑棗對便祕有功效
便祕是許多現代人共通的毛病,雖然沒有嚴重到算疾病,但是也非常惱人,不但讓人代謝沉重、消化不良,也會讓人心情很差。根據一些研究調查,現代人大約有20%的人有輕微到中度的便秘症狀,這與現代社會繁忙的學習與工作所帶來的心理壓力,還有大量外食造成飲食不均,絕對脫不了關係。便祕帶來毒素說自古就困擾希臘羅馬人但是便祕這毛病絕對不是現代人所獨有,從歷史來看,遠從醫學萌芽的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時代,就記載了古希臘醫學家對便祕的重視。當時希臘人把便祕稱為「百病之母」,又說「死亡始自於大腸」另一方面更說「生命源自於清淨的大腸」。當時的理論是,糞便是人體比較重、比較黏、密度比較大的廢物所形成的,人體腸道健康時,可以快速的將糞便排除,但是一旦腸道活力不足,這些廢物就會堆積在體內產生毒素,毒素就慢慢進入人體然後產生毒害。家樂氏醫師為了治療便秘發明優格灌腸這樣的理論日後被羅馬帝國承接,又一直源流到後世的歐洲。一直到十九世紀時,這說法進一步發展成為自體中毒(Autointoxication)或大腸中毒(Intestine Toxemia)的醫學理論,當代一些搞不清的怪病(包含一些精神疾病、口臭、消化不良、食慾不佳、胃食道逆流等等)都被歸因於此。像最有名於此道的家樂氏醫師認為,大腸裡的毒素就是萬病之首,所以每天都要積極清理。家樂氏醫師日後成立了一所大腸療養院,也發明了一系列的器具如灌腸器來清潔大腸,他的療程第一步是由灌入幾十公升的水來清腸開始,如果這還不夠乾淨,接下來還會灌優格(一半用吃的,一半用灌的)。如果這仍不足以治療,還可以坐上他特製的搖擺椅,他相信這搖擺椅提供的劇烈搖擺,可以強制大腸蠕動,甚至還可以配合進行通電的水療。最後這些比較溫和的手段還無法治癒的的話,他還會進行以現代眼光來看更極端的大腸切除術。因為當時的許多醫生相信,大腸也不過是個儲存大便的袋子,除此之外沒什麼用,只會讓毒素在裡面不斷產生,存得越久,毒素會產生越多,那還不如切掉算了。所以家樂氏醫師每天大概會為20多個人切除大腸,終其一生,他總共為了兩萬多人切掉了大腸。羅馬名君龐培引進歐洲(加州)黑棗所以自希臘羅馬時代,從醫師到商人,莫不四處尋找可以解決便祕的天然祕方,在各界尋尋覓覓之下,羅馬時代著名的明君龐培,在率軍佔領敘利亞之後,迎回了一個貴重的戰利品-歐洲黑棗,移植回羅馬本土,從此歐洲黑棗快速解決便祕的美名傳播整個羅馬世界,讓羅馬人把歐洲黑棗當成靈藥一樣,也讓這歐洲黑棗在高盧地(現在的法國)繁衍,而後在17世紀時,又由法國引進美國加州栽培,也讓這個神奇水果以加州黑棗之名廣為人知。其實加州黑棗的別名很多,又可以叫做蜜李、歐洲李、加州李、加州梅、加州棗、加州黑棗等等,學名都是Prunus domestica, 與我們常見的李子(中國李, Prunus salicina)是近親,但是跟紅棗(Ziziphus jujuba)是很不一樣的東西。如上面所說,它源自西亞的敘利亞,繁衍於歐洲,但是在加州行銷出名,所以現在我們叫加州黑棗反而比較頻繁。加州黑棗的鮮果顏色以紫紅色為主,除鮮果銷售外,最常見到的形式是乾燥後成為黑棗乾,或是萃取後為黑棗汁販售。人體研究證明加州黑棗對便祕的功效加州黑棗為什麼對便祕這麼的神奇? 幾十年來這特殊的功效引起各地科學家的注意,因此進行了各項研究。近年來有人體臨床實驗證明,便祕的人如果每天食用加州黑棗,可以明顯提高腸道運動的次數(每周6次),還可以明確提高糞便量(提高30%),還可以增加益菌(雙叉桿菌)的數量。因此對排便與腸道健康確實很有幫助。加州黑棗的神奇排便功效,來自於三大特殊成分:高單位的膳食纖維加州黑棗的纖維含量非常高,可以高達每100公克含7-10公克的纖維量,也就是大約1顆乾燥的加州黑棗就含有1克的纖維,對於平均一天都會短少10克纖維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纖維的寶庫,一天吃幾顆加州黑棗,就可以輕鬆補上膳食纖維。而且加州黑棗的纖維珍貴之處,在於它有一半是可溶性纖維、一半是不可溶性纖維。可溶性纖維可以吸收水分、增加水合能力,所以糞便會比較濕潤,就比較滑順啦。而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質量,因此也有利於排除。高含量的山梨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可以說是一種天然的低熱量甜味劑,一般人乍看以為是一種食品添加物,其實在一些水果裡都含有它,像蜜蘋果結的蜜,其實不是蔗糖,而就是山梨糖醇。加州黑棗含有山梨糖醇的量特別高,可以高達每100公克含14公克的山梨糖醇。山梨糖醇可以調節腸道的滲透壓,所以可以產生刺激腸道蠕動的效果。特殊的咖啡綠原酸加州黑棗含有多種多酚,其中最特別的是咖啡綠原酸,咖啡綠原酸就是之前很流行的綠咖啡裡的主要成分,也具有軟便效果,所以有許多人說喝咖啡容易上廁所,其背後的道理是相同的。此外,咖啡綠原酸也具有抑制糖類代謝吸收的效果,這倒是加州黑棗額外的貢獻。黑棗益生菌相得益彰加州黑棗得天獨厚,有這三大功效成分具於一體,所以有特別神奇的助便功能,這是其他水果難以比擬的,也因此古今中外講到便祕,第一個想到的解法就是吃加州黑棗。近來還有人將黑棗益生菌結合在一起,對腸道蠕動與健康的幫助,從理論上來看可以更上一層樓,因為加州黑棗豐富的膳食纖維與山梨糖醇對益生菌來說,是很好的益生元,可以大大幫助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增殖,兩者相得益彰,效果加倍。當然加州黑棗還有更多其他的好處,如含有豐富花青素,對於抗氧化、美容養顏也很有幫助,而且它還含有豐富的硼,是其他水果少見的微量元素,所以對維護骨質也是很有幫助的,加上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等等成分,所以加州黑棗絕對是一種既能幫助消化代謝,又能補充多項營養的健康天然食物。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11-07 科別.皮膚
發病關節腫如麵包淚濕衣衫 乾癬病友苦不為人知
乾癬病友趙翊成有一次發作,全身關節腫得像麵包,救護員將他從4樓揹下送醫,他因全身震盪痛苦難耐,淚濕前襟。乾癬是讓人生、心理都受創的慢性病,企盼大眾理解,免除歧視。台灣乾癬協會發布「你知道乾癬嗎?」微紀錄片,邀請乾癬病友和家屬分享心情。趙翊成在影片中自述,有一次他乾癬性關節炎發作,全身的關節腫得像麵包一樣大,他女兒打電話叫救護車,救護員把他從4樓揹到1樓時,他前面衣服全部都濕了。趙翊成說:「那不是淋到水喔,那是淚水、我的淚水。」因為走樓梯,走一步,震一下,他就全身痛,痛到骨頭像散掉一樣。在還沒生病前,他喜歡到處跑、交朋友,罹患乾癬後,他不再喜歡與人接觸。另一名頭髮花白的病友何桂蓮也說,她還記得,她將近20歲時曾因乾癬性關節炎行走不便,當時媽媽已經60歲,還要揹著她過馬路。她很不甘願,「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有這些磨難?」幸好小時候爸媽很幫忙、姊妹很體貼,長大結婚之後配偶也沒有離棄。病友高素美則說,發病頭幾年感覺最痛苦,病灶嚴重的時候全身都是,別人觀看的眼光好像病人怪怪的、不太對勁,就會害怕。但「我們不是自己願意得到這個病」,希望外界理解這個疾病,不要帶有色眼光。乾癬協會志工在街頭隨機抽測民眾對乾癬的認知,包含乾癬會傳染嗎、乾癬是普通的皮膚病嗎、乾癬只對生理造成影響嗎、乾癬是否與遺傳有關等問題,結果發現,民眾對乾癬認知似是而非、仍有不少誤解。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表示,乾癬是全身慢性發炎的免疫疾病,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在門診上,最常見的共病是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且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蔡呈芳指出,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更能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根據過去研究顯示,乾癬患者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若病友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說,剛患病的前5年很痛苦,曾經想要從世界消失。但乾癬不會傳染,期盼社會大眾更理解乾癬,打造友善社會,不要歧視。此外,王雅馨也說,因乾癬病友可能有多重共病風險,歐洲都有設整合門診,方便病友就醫,但台灣沒有類似資源;且健保雖有給付療效佳的生物製劑,卻設有治療2年「斷藥下車」的限制,也讓病友再陷復發深淵。
-
2020-11-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敢樂觀 陳時中改口:明年底開放出國只是可能性大一點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國內疫情較為和緩,即使指揮中心宣導到醫院、大眾交通運輸和娛樂場所等八大場所需戴口罩,許多民眾心態早已鬆懈,指揮中心「秋冬方案」正研擬加強管制措施,指揮官陳時中今證實,會從中挑幾個場所,需與地方政府討論執行可行性。日前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歐洲病例數持續創新高且美國疫情也沒有減緩,因此將於11月中宣布「秋冬專案」,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陳時中今天出席「2020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會前媒體聯訪,他指出,秋冬專案分別為加強邊境管理、強化新生活運動、擴大篩檢三大方向。其中境內防疫新生活層面將加強民眾戴口罩要求,陳時中說,會從目前現行宣導需戴口罩的八大場所中,「我們會挑出部分場所」,改為強制民眾在這些室內場所活動一定要配戴口罩,但場所究竟是哪幾個,因為需要地方政府配合監督,都要跟地方政府討論可行性及效應。目前針對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潮擁擠、密閉的八大場所,要求佩戴口罩,以宣導為主,但各縣市針對這些場所都有自己公告罰則,也都正在進行。至於民眾引頸期盼的開放出國旅遊,陳時中昨參加節目時指出,「可以期待明年年底」,但今天媒體再詢問,陳時中卻改口,明年底開放出國只是可能性大一點,認為近期國際疫情上升快速,不敢預測,應持續觀察,不敢樂觀看待此事,意味想解放因疫情悶太久的心靈恐要再等等。被視為是解放國門的救星之一的新冠肺炎疫苗,陳時中說,目前國產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面對外界質疑快速研發疫苗安全性,陳強調,雖疫苗可能沒有完整三期臨床試驗,但一定能確保安全性,主要是疫苗有效保護期及保護情狀確實有所顧慮。
-
2020-11-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八大場所強制戴口罩? 指揮中心:研擬中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國內因為疫情較為和緩,儘管指揮中心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要求民眾到醫院、大眾交通運輸和娛樂場所等八大場所需戴口罩,許多民眾心態早已鬆懈,大賣場中常見未戴口罩的人到處趴趴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仍以宣導為主,但不排除未來加強管制措施。日前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歐洲病例數持續創新高且美國疫情也沒有減緩,因此將於11月中宣布「秋冬專案」,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但近期在各大賣場常見沒戴口罩的民眾,指揮中心是否有掌握狀況?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針對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潮擁擠、密閉的八大場所,要求佩戴口罩,以宣導為主,但各縣市針對這些場所都有自己公告罰則,也都正在進行。未來也會針對某幾個或全部的場所,由指揮中心公告比較強制性的做法,但都在研擬中。
-
2020-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炒青菜是招牌菜色之一?為何台灣料理大多是用水煮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陳玉箴】菜餚的特色除了來自食物內容本身之外,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式更是構成味覺差異的重要因素,儘管味覺、口感十分隱微難以具體形容,但從烹調方式與調味料的差別,可進一步探究「台灣味」之味覺記憶的構成。烹調方式烹調方式受到廚具、燃料與食用油等因素的影響,烹飪器具、食用油等要素的演變也勢必改變餐桌上的菜餚與其味道。在烹飪器具方面,儘管今日人們都十分熟悉瓦斯爐、電鍋等電器設備的使用,然而這些廚具是在1960年代之後才逐漸普遍,在此之前,台灣一般廚房裡的設備仍以須生火的灶與火爐(烘爐)為主,並以木柴、煤炭、木炭、作物秸稈等為燃料,每次烹煮時均需引火點柴再行炊事。曾品滄對清代台灣燃料的研究指出,燃料使用因各家戶從事的生業差異與地理區域而有不同,農業人口以作物秸稈為主要燃料,非農業人口多使用柴薪、木炭。南部因有廣大甘蔗田,燃料仰賴蔗葉、蔗粕,所使用的木炭則以龍眼炭、九芎炭為主,北部地區則較常使用稻草與相思炭。 即使到了1950年代,灶與火爐仍是重要的烹飪器具,作家林海音在1950年前後的文章就常提到自己生活的景況及燃料的選擇,例如,她寫到自己如何用煤球生火:「每天烏煙瘴氣的燒那煤球爐;先把一團報紙幾根竹篦點燃,投入幾塊相思炭,再把煤球放下去,然後搧呀搧呀搧呀,煮了稀飯煮乾飯、炒菜燉肉、泡茶洗澡,全靠這一爐火。」 除了煤球外,林海音還用過酒精、炭丸、熟煤等各種燃料,其中熟煤雖便宜卻很難生火,用遍各種燃料後她認為最好用的就是相思木炭。 烹飪器具對於烹調方式有直接的影響。以灶與烘爐此二烹飪設備而言,在節省燃料的考量下,煮與炒是較常見的烹調方式,尤其為了節省食用油,經常採取單純水煮。例如青菜最常見作法為水煮及油炒,若以水煮,煮熟後會拌鹽、醬油或蒜吃,有豬油時才偶爾加一小匙來拌燙青菜或拌飯食用。在「炒」法上,常見作法是在鍋中以少許油加入蔥、蒜片「芡芳」(khiàn-phang,即爆香),再加入主材料,並常加入碎肉、魚乾、蝦皮、菇類等一同拌炒以增加香氣與營養,同時民間也認為有消毒、預防疾病的功效。不過,由於食用油與醬油對許多家庭而言均需購買,因此在用量上十分儉省。這樣的烹飪法或許在台灣覺得很普通,是至今一般家庭菜餚常見的烹調方式,但與其他地區相較卻有其特色。以歐洲國家來說,青菜多製作成沙拉或燉煮,在鄰近的日本,「炒青菜」常被台灣料理屋列為招牌菜色之一。從食材、食用油的原料與用量到烹飪器具與烹飪法,這些往往是形塑地方飲食特色與差異的重要因素。除了煮、炒以外,偶爾也會使用「煎」法與燉、滷,「煎」大多使用在魚的烹飪,燉、滷則在需煮較多量菜餚時會使用。由於油脂不便宜,即使採取「煎」法,烹飪用油仍盡量節省,僅運用有限的食用油以增添食物香氣、補充油脂。同時在節省油脂的考量下,煎魚時經常會煎至半熟時即加入少量水與醬油,再煮至全熟,此種作法稱為「半煎煮」,可說是台灣民間,尤其是西部沿海與澎湖均常見的魚類烹調方式。整體說來,台人烹飪時的用油量並不多,日常家庭最常見的調理法包括:煮、炒、煎、𤉙(kûn,放在水裡長時間煮)、煠(sa̍h,水煮)、燙,其次是煎、炊、烘(hang,即「烤」)、炕(khòng,用慢火煮,亦寫作「焢」)等,大多都是不同形式的水煮法,宴席菜餚的料理法才會採用較多其他烹飪方式。 國分直一記錄了日治後期台北盆地內閩南人農家「灶腳間」的形貌,可一窺當時廚房的型態。該圖顯示,廚房中間占據最大空間的,就是以紅磚或土角砌成的灶,灶上有鐵鍋,灶旁有水槽,但水大多取自井水,烹飪者在灶台上處理食材,另有小型烘爐,牆角有作為燃料的稻草、木柴。牆上掛著菜刀、刀砧、煎匙等烹飪器具,靠牆處有碗櫥、菜櫥,飯桌與長板凳就在旁邊,廚房空間很大,同時也是用餐的地方。 常在日治末期雜誌《民俗臺灣》以本名或「川原瑞源」之名發表台灣食生活相關文章的王瑞成,進一步說明了因應「灶」的特性而發展出的烹飪方式:為了充分利用燃料,會依火力階段來運用不同的烹飪法,第一階段剛生火時,先煮飯或粥;第二階段火力旺盛期,迅速地燙青菜後加點油炒菜;第三階段較弱的火用來蒸煮;餘火可用來加熱剩菜、煮豬飼料等;最後注入水,灶的餘溫會讓水略溫,適合用來洗滌器具。這樣的方式充分運用各種生活資源,也說明了地方的菜餚往往反映了烹飪器具與食用油等物質環境的限制。相對而言,「炸」的烹飪方式較為少見,只在節慶等特殊場合才會使用。因為油炸食物耗費較多的食用油,王瑞成即指出,從廚房烹飪器具來看,一般家庭的大鍋不易控制火候、不適合油炸,很少有油炸器具「密勺」(油勺)、「漏勺」等,且從家庭食譜看來也很少油炸菜餚,凡此種種均說明油炸食物在平日之少見。 然而,這不表示台人不喜油炸食物,相反地,在宴席或辦桌時,爆肉、炸丸子等就是十分受歡迎的菜餚,且因其無湯水容易攜帶,常給賓客作為歸途上的糧食。換言之,油炸食物在台灣傳統飲食文化中較不屬家庭日常飲食,反而較接近公眾展演層次的宴席菜,油炸食物的珍稀性使之成為適合作為招待、餽贈的佳餚(cuisine),而非日常食物,也賦予了此類油炸食物較高的社會交換意涵。油炸食物的珍稀性,與食用油的來源密切相關。台灣人常用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性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茶油等,由黑、白芝麻製成的麻油與香油則較少使用,多用在特殊菜餚,例如坐月子吃的麻油雞。因為平日肉類難得攝取,動物性的油脂也顯得格外珍貴,尤其是豬油,將豬油炸油後的豬油渣(油粕)可以用來炒青菜、拌飯或直接吃。從食用油與烹調法看來,由於食用油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且非一般家庭容易自製,使用油量多的油炸類食物也就被賦予較高的經濟價值,甚至可用以進行餽贈等社會交換。若將上述家常食物的烹調法與《臺灣料理之琹》一書內所載的烹調法相對照,可看出更清楚的差別。《臺灣料理之琹》所介紹的多為酒樓中的菜餚,將酒樓中常見「台灣料理」的主要烹飪方法分為六種:湯、勾芡、炒、炸、蒸、煮,湯類如八寶鴨、麵線湯、清湯鮑魚、清湯參、清湯鱉、蟳丸、肉丸湯等,作法從繁複到簡單均有,也有杏仁湯、蓮子湯等甜湯類;勾芡類的菜餚如蟳底魚翅、桔汁蝦、紅燒鱉;炒類如炒肉片、炒肚尖、炒雞蔥;炸類如油酥餃、燒肉炮、燒蝦丸;蒸的例子如鹽包(以豬肉、麵粉為主料製成的肉包)、雞卵糕;煮的作法有芥辣雞、白片蟳等。這六種烹飪法中,較耗費食用油或燃料的「炸」與「蒸」法在一般家庭中不常見,勾芡類也是多出現在宴席菜而非日常菜餚,換言之,從烹飪法也可看出家常菜與宴客菜二者間的區辨性。
-
2020-11-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 台灣先強化入境檢疫迎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民眾應避免所有非必要出國旅遊。返國民眾須配合防疫措施,且將強化有症狀旅客入境檢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宣布,從11月9日起,強化入境民眾檢疫措施,過去14天內有症狀的旅客,必須完成2次核酸檢測陰性,才可以到防疫旅館或返家繼續檢疫到期滿。陳時中說,預計11月中旬發布秋冬防疫專案,目前有些執行細節還必須與地方政府溝通;但上述強化入境檢疫措施,也可視為秋冬專案的一環。陳時中說,全球疫情持續升溫,近1週新增確診病例數以美國、印度、法國、義大利及英國為多。歐洲、美國為目前疫情主要流行地區,其中歐洲區確診、住院、死亡病例都加速上升,多國再度採取高強度管制措施。美國疫情自9月中加速回升,近期死亡病例也略升,近1週18州新增病例數創新高。指揮中心指出,全球旅遊疫情建議維持第三級:警告(Warning),民眾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出國旅遊。至於年底將屆,各類大型活動或尾牙是否舉辦,陳時中說,秋冬防疫專案不會有活動人數限制,跟目前集會遊行指引方向一樣,做好量體溫、實聯制、戴口罩、勤洗手等;除非有無法追蹤來源的本土個案、多發性的社區傳染,才會做人數的限制。指揮中心呼籲,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落實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此外,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請務必佩戴口罩,並應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
2020-11-04 癌症.抗癌新知
大多數癌症真的沒原因嗎?肥胖、維他命D不足等都可能致癌,只是你沒警覺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近年來逐漸升高,國內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人數已經超過 10 萬了。我們靜下來想想,如果突變是單純隨機發生的話,那麼為什麼現今的運氣比百年前差?是不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不明顯的環境因素?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⑴ 大腸直腸癌之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抽煙:統計調查發現,65% 的肺癌是因為抽煙造成的,其餘的 35% 的肺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抽煙會導致肺癌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然而抽煙能引起呼吸器官以外的癌症嗎? 2017 年南韓的科學家比較 703 位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和 1,406 位健康的人的差異。結果發現抽煙和大腸直腸癌的確有關係,而且這個關聯性在男性較為顯著。• 細菌:2018 年科學家發現,腸道有兩種細菌會促進大腸腫瘤的生長。這兩種細菌就是鬆脆桿菌和某一種菌株的大腸桿菌。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師原本只是在研究鬆脆桿菌毒素,卻意外的發現,將這些細菌注入老鼠後,可以在老鼠的大腸中發現許多腫瘤。於是他們就探討:人類的大腸癌是否和細菌有關?這些科學家研究家族性大腸息肉病。他們發現從這些病患取出的息肉,上面都覆蓋著一層生物薄膜,裡面充滿兩種細菌,也就是上述的鬆脆桿菌和大腸桿菌。相反地,如果是從健康人取得的大腸組織,只有少數樣本會有這兩種細菌。這些科學家於是著手作動物實驗。他們發現若同時給於老鼠這兩種細菌的話,會產生大腸癌;但是如果只給於老鼠其中任何一種細菌的話,則很少會出現腫瘤。科學家解釋,在正常情況下,大腸腸道的表面有一層黏液,它可以阻止微生物的入侵。但是上述的這兩種細菌能夠穿越這層黏液。一但穿過了這個保護層,細菌便可以大量繁殖並且覆蓋腸道的內襯。大腸桿菌可以產生毒素傷害大腸細胞的 DNA,鬆脆桿菌則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毒素,來傷害 DNA 並且造成發炎。幸好並非每一個人在大腸裡面都有這兩種細菌。如果有這兩種細菌的話,似乎是在兒童期就得到的。因為腸道菌叢從人出生後就開始形成,到一歲左右菌叢就達到成人的複雜度。醫學上早已知道鬆脆桿菌毒素會造成腹瀉,但是直到現在才發現這兩種細菌能夠協同加強腫瘤的生長。顯然,今後在大腸檢查中,如果發現有這類細菌存在的話,那麼受檢者就應該接受更加頻繁的大腸癌篩檢。⑵ 高血糖也是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伯特.渥克斯坦教授的研究團隊認為 77% 的胰臟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但是台大醫院於 2015 年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 5.6mmol/L 就會增加14% 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中研院於 2019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是因為在高量葡萄糖的情況下,胰臟細胞容易出現 KRAS 基因突變。而早在 1988 年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95% 的胰臟有 KRAS 基因突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在 2012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追蹤 435,674 人長達 7.2 年後找到有 29,099 位男士和 13,355 位女性罹患癌症。從中發現在飲食中加入蔗糖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加入果糖則會增加小腸癌的風險。• 2017 年有一項義大利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 578 位膀胱癌的患者,對照組是 608 位不相干疾病的急性住院病人。研究發現「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GL)」高的食物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研究進一步發現,蔬菜吃得少會增加「升糖負荷」對膀胱癌的風險性。• 瑞典研究團隊在 2017 年發表了一篇將近 20 年的追蹤研究。他們追蹤 4910 位參加者,從 1990 年代開始到2010 年為止,直到個案出現大腸直腸癌的診斷、死亡,或是因為移民而失去追蹤為止。這項研究發現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和高血糖有關係。⑶ 維他命 D 不足和癌症有關係嗎?• 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聯性,最早是在 1980 年由葛倫所提出來的。他們觀察到,美國大腸癌的死亡率在日照較少的地方比較高,因而提出了「維他命 D 假說」:亦即,維他命 D 比較充足的人,有比較低的大腸癌死亡率。自從這個理論被提出來後。許多研究者就試圖研究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從動物實驗中可以發現,維他命 D 能夠促進細胞的分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的凋亡,以及減少腫瘤血管的形成。臨床上觀察到的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多半是集中在四大類癌症: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以及胰臟癌。最近又發現維他命 D 和肝癌的發生以及治療有關。• 2014 年歐美合作研究,從 52 萬名歐洲人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血中維他命 D 的含量過低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率。• 2018 年,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 進行一個長達 16 年(中位數)追蹤的大規模調查,比較 3,301 位癌症病人和 4,044 位隨機挑選的人。研究發現,根據血液中維他命 D 的濃度高低把研究的人群分成四等份,那麼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最高濃度的1/4 人群比起最低濃度的1/4 人群,有較低的風險罹患癌症,大約低 22%。其中肝癌的差異尤其明顯,因為血液中有高濃度維他命 D 的那群人,罹患肝癌的風險甚至可減少 50%。根據這項研究的發現,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的 Taiki Yamaji 説:「服用維他命 D 對許多癌症多少都有些好處。」• 2019 年中國廣州的研究發現,「經動脈導管肝臟腫瘤化學栓塞術」對維他命 D 含量過低的肝癌病人療效不佳。•癌伏妥錠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不用於治療肝癌,2019 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發現,維他命 D 可以反轉肝癌對癌伏妥錠的抗藥性。⑷ 肥胖和癌症有關係嗎?2015 年法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約 3.6% 的癌症可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尤其是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2017 年英國科學家分析體重過重和糖尿病在癌症方面扮演的角色。這項研究收集 175 個國家的資料來分析 12 種癌症。這項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 6% 的癌症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和糖尿病。尤其是前者,體重過重所造成的癌症病人數是糖尿病所造成之癌症病人數的兩倍。為什麼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醫學研究指出兩個原因。第一、發炎的白色脂肪組織有較高量的芳香環轉化酶(aromatase),而此酶會增加雌激素的生成。由於雌激素是乳腺癌症的最主要因素,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女士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第二、肥胖者的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低,因此胰臟會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功能的不足。然而,胰島素本身就是一個細胞生長激素。因此過高的胰島素自然就會刺激細胞的生長,因而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如果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那麼減肥是否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2009 年有一項回顧性的研究,比較肥胖者的癌症發生率是否會因為減肥手術而減少。研究發現 1,482 位女性做了減肥手術之後,只有 3.6% 出現癌症(大多為乳癌、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相反地,在 3,495 位未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婦女中,有 5.8% 得到癌症。2014 年,又有另外一項類似的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減肥手術能夠讓婦女減少 71% 的風險罹患子宮頸癌。如果手術後還能夠維持正常的體重,那麼還可以減少罹癌風險到 81%。不過,減肥的效果沒有這麼單純。2016 年有一個有趣的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老鼠攝取正常量的飲食,這群正常體重的老鼠當作對照組;另一組老鼠則給予大量的餵食養成肥胖的老鼠(實驗組 A)。再把一部分肥胖的老鼠改回正常的飲食量,讓牠們回復到正常的體重鼠(實驗組 B)。 研究人員再將這三組的老鼠注射等量的癌細胞,來觀察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正如我們所預期的是,注射到肥胖老鼠(實驗組 A)的癌細胞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還要快。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注射到恢復正常體重的老鼠(實驗組 B)的癌細胞,還是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快,而且和注射到實驗組 A 之胖老鼠的癌細胞長得一樣快。從實驗組 A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肥胖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從實驗組 B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顯然肥胖對癌症的影響在減重後仍然存在!目前認為肥胖會增加下列癌症的風險: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直腸癌、食道腺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肝癌、卵巢癌、賁門胃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也就難怪美國臨床癌症學會於 2014年發出警告,肥胖將超過煙草成為致癌危險因子中的第一名。從以上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的環境因素可以是如此的間接讓我們無從察覺,以致於都歸類成隨機因素。(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3 癌症.胃癌
亞洲比歐美有更多胃癌患者 專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幽門螺旋桿菌的長度,大概是一公厘的兩百五十分之一,當胃中酸性較弱的時候,它住在胃黏膜細胞表層,以胺基酸與縮胺酸為營養來繁殖。當胃中酸性變強,它就會製造酵素(尿素酶),將胃黏液中的尿素分解為氨與二氧化碳,氨會中和胃酸,創造出「安全」的環境。聽說以前幾乎所有人身上都有這種菌,目前全球還是有一半人口感染此菌。目前日本有五千萬到六千萬人感染此菌,大約是一半人口,五十歲以上的人有七成感染,年輕人也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這麼多人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有胃潰瘍等胃病的人卻不多,據說每二十五人到五十人才有一人發病。反之,胃癌病患有百分之九十八都驗出此菌。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是無感染者的五倍。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感染,也就是細菌混在糞便中,吃下被糞便汙染的食物就會感染。所以母親咀嚼食物之後餵嬰兒吃,就是一種主要的傳染途徑。最近的研究顯示,零到十歲的兒童胃酸酸性較弱,免疫力又不完整,很容易感染,但是成年之後幾乎就不會感染。傳染率與沖水廁所普及率和衛生狀態有關,發展中地區有九成以上的人感染此菌,但是先進國家只有一到兩成。日本的中高年齡層感染率很高,應該是因為小時候的衛生狀態不佳。年輕人的感染率低,代表衛生環境改善。二十世紀前葉,歐美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是根據最近的調查,美國、瑞典、德國等先進國家的兒童,只有百分之六感染此菌。這是可能是因為兒童經常感染中耳炎或呼吸道疾病,醫生更常使用抗生素,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就被殺死了。細菌的南北問題奇妙的是,歐美國家與非洲國家都有很多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胃癌病患卻不多。而且同樣在東亞,愈往南走,胃癌的發病機率就愈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零零八年的統計,全球胃癌發生率是每十萬人有十四點一人,但是東亞卻高達三十人,遠高於歐洲的十點三人,北美的四點二人。觀察發病率最高的五國,第一是韓國四十一點四人,第二是蒙古三十四人,第三是日本三十一點一人,第四是中國二十九人,第五是瓜地馬拉二十八點六人,可見胃癌集中在東亞。大分大學醫學院的藤岡利生教授團隊,證明歐美與亞洲國家之間的幽門螺旋桿菌基因型態不同,而且連亞洲各國各民族之間,幽門螺旋桿菌的基因型也不盡相同。這些差異,很可能影響到胃癌等疾病的發生率。東亞人胃裡的幽門螺旋桿菌,九成以上的基因會引發胃黏膜發炎,或者讓胃萎縮引發胃癌。另一方面,歐美人的幽門螺旋桿菌,只有三到四成具有這種基因。幽門螺旋桿菌會攻擊胃壁細胞,當傷害累積夠多就容易引發胃癌。如果再加上其他危險因子,胃癌風險就大增。「帶菌又抽菸者」的胃癌風險是「不帶菌的不抽菸者」的十一倍,也是「帶菌而不抽菸者」的一點六倍。同理,「帶菌的高血糖者」的胃癌風險是「不帶菌的血糖正常者」的四倍,「帶菌的正常血糖值者」的二點二倍。
-
2020-11-01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癌症病人常會覺得疲憊、沒胃口,還有人因此消瘦,其實這都是身體因癌細胞「搶食」營養而慢性發炎的警訊,若不及早改善,恐影響原訂的治療計畫。國內外研究證實,癌症病人每日攝取2克魚油(EPA)可有效降低發炎反應,讓治療計畫更順暢,是醫師的超級好助手。癌細胞愛吃糖,會掠奪身體糖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葉名焮指出,癌細胞愛吃糖,會從人體來掠奪糖分,甚至把體內的蛋白質及脂肪溶解並轉換為糖,而「搶糖」與「換糖」過程會引起組織的免疫反應,惡性循環下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症狀就是胃口變得不好、疲憊,有的人還因此變瘦。許多民眾有一個迷思,就是以為「不吃可以餓死癌細胞」,葉名焮強調:「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癌細胞完全不必靠人所吃的食物『進食』。」然而,如果持續不理癌細胞造成的慢性發炎,很有可能因免疫力問題延遲了原訂的癌症治療計畫。魚油富含EPA,研究可阻斷細胞發炎反應。能不能降低癌症造成的發炎反應呢?答案是可以的。葉名焮說,日本人很早就推廣食用深海魚油,因為他們發現可以減少身體「這裡痛、那裡痛」的問題,而細胞學研究上證實,魚油富含的脂肪酸EPA可有效阻斷細胞的發炎反應。不只是日本,歐洲曾發表一項針對胰臟癌病人化療期間攝食魚油的臨床觀察性研究,他們發現,胰臟癌病人每天補充2克魚油之後能維持治療期間的體重,提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歐洲也曾發表另一份臨床實驗性研究,將大腸癌病人分兩組,一組人治療期間每天吃魚油,另一組不吃。實驗發現,攝食魚油的大腸癌病人,總存活率比另一組病人高。想補充魚油,光靠吃深海魚不夠。台灣也有相關的本土研究進行,不過目前尚未發表。葉名焮透露,這份研究透過癌因性疲憊量表,了解乳癌病人化前及化療後各補充1克魚油後的改變。乳癌患者經過魚油的補充後,化療後的疲憊度明顯較輕。如果癌症病人想補充魚油,靠吃深海魚就夠嗎?葉名焮認為不夠。他說,目前普遍認為癌症病人要吃到2克的魚油,才能有效緩解發炎反應,但吃1公斤的鮭魚或1.9公斤的海蝦,才可能吃到2克的魚油,「實際上很難辦到。」況且,深海魚還有重金屬問題,葉名焮說,除了吃魚,使用癌症營養補充品是他認為比較好的選擇,建議挑選大廠牌的產品較為可靠,而且市面上也方便取得。癌友每天走路運動,能維持白血球和T細胞量。除了魚油以外,葉名焮提醒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多補充高蛋白及好的脂肪,因為蛋白質和脂肪是癌症病人的能量來源,其他飲食維持均衡就好。此外,葉名焮甚至會要求自己手上治療的乳癌病人,一定要每天走路30分鐘、而且至少走2公里。原因是他曾進行小型的實驗性研究,發現每天走路運動的病人比起沒運動的病人,其白血球和T細胞量都能維持得更好。葉名焮說,病人當然可以選擇其他的運動方式,不過許多癌症病人本身運動能量較差,「行走」反而是最方便且有可能培養成習慣的運動選項。抗癌是長期抗戰,治療後不應間斷。多數癌友及家屬認為,營養補充品只需要在治療期間食用就好,但葉名焮不這麼認為,他指出,癌細胞不會只有在治療期間才從人體「搶糖」與「換糖」,加上抗癌是長期作戰,有癌細胞在治療後躲起來,藏了十幾二十年又復發。「營養補充品應成為一個預防性的手段,治療後也不應間斷,不過劑量就可不必像治療期間攝取這麼『斤斤計較』。」葉名焮說,抗癌的新觀念就是維持營養、睡眠及運動,提升生活品質之餘也有助治療計畫順利完成,達成雙贏。
-
2020-11-01 癌症.攝護腺癌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讀者李先生在2020-10-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Ken-d.- Berry,Md醫師,肯恩.貝里醫師在(診療間裡的伪醫學,)一書中第110頁,男性服用,,睪固酮會導致攝護腺癌,是個謊言。這個謊言的支持者是:1940年代的CharlesB.Huggins醫學博士,他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甚至只基於一個人接受過荷爾蒙療法的病人的研究,就認為睪固酮恐提高攝護腺癌的風險,並發表在第一期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Research。但現在有些懶得思考的醫師,包括泌尿科醫師,支持這個說法。後來有很多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都為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有的研究甚至認為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請問教授:對於補充睪固酮,是否會增加攝護腺癌的看法,因為我也想試試請醫師幫我補充睪固酮,但又擔心上述風險。以上看法,還請教授釋疑。感恩不盡。讀者提到的《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是一本今年8月在台灣發行的書。它的副標題是〈5分鐘破解醫學謊言,有效避開要命的隱形危機〉。我看了博客來書局提供的內容簡介和推薦評語,不禁搖頭嘆息:「做賊的喊捉賊,說謊的叫打謊」。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是LIES MY DOCTOR TOLD ME: Medical Myths That Can Harm Your Health(我的醫生告訴我的謊言:會傷害你健康的醫學迷思)。我在Google Books的網頁瀏覽了一下它的部分內容,在第21頁看到這麽說(翻譯):「這本書不是醫學忠告。你一定不要根據你從這本書看到的資訊而啟動,停止,或改變任何醫藥」。我想,這應該是這本書裡最誠實,也是重要的內容。如果作者是真心為大家的健康著想,那他就應該把這些話印在封面上。有關睾固酮和攝護腺癌之間的關係,雖然一開始難免是「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但經過將近八十年的研究,目前的論文數目已高達三萬多篇。所以,現在還在說「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實在是居心叵測。至於這本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就更是拿男人的性命開玩笑。讀者李先生在四天後(2020-10-26)寄來三頁這本書的照相,裡面有幾行他做了記號的重點,例如:「如果體內睾固酮高是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高中男生的睾固酮那麼多。應該常死於攝護腺癌。你去回想念高中的日子,有多少同學得了攝護腺癌?是不是?沒有半個!…攝護腺癌病患都是睾固酮低的老年人…如果醫生還在想這個謊言,你光憑簡單的常識,就足以對他發出嚴重的質疑。」我看了這段話,實在無法相信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人竟然會做出如此荒唐無稽的邏輯推理。要知道,癌細胞的形成是由於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的機率是隨著年紀而升高,所以高中生之所以很少罹患攝護腺癌,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基因還不常突變。而既然沒有癌細胞的形成,睾固酮當然也就不會引發攝護腺癌(何況高中生體內的睾固酮並非是從外面補充的)。反過來說,年紀大的人有較高的機率會有癌細胞的形成,而這個時候如果補充睾固酮,就會使原本緩慢生長的攝護腺癌快速增長。但很不幸的是,這位醫生的荒唐邏輯很顯然是打動了讀者李先生。而如果有人被這位醫生蠱惑而貿然去做「睪固酮補充療法」,那就更是悲劇。不管如何,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睪固酮補充療法」。它的醫學術語是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而此一術語在台灣醫學界是翻譯成「睪固酮替代療法」。不過,「替代」其實是錯誤的翻譯,因為Replacement在這裡的意思是「補回去」,也就是把失去的部分補回去。所以,把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翻譯成「睪固酮補充療法」是會比較符合此一療法的真諦。不過,由於Replacement的確是有「替代」的意思,所以已經有專家建議把這個字去掉,就直截了當地說Testosterone Therapy,既簡單又不會造成誤會。那,既然是「補充」,當然也就是在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要施行。也就是說,「睪固酮補充療法」是只適用於「睪固酮不足的人」。還有,由於有大量的證據顯示睪固酮會促進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所以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另一個要件就是「患者沒有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補充睪固酮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們來看一篇兩個月前才剛發表的綜述論文Reflections on the T Trials(T試驗的反思)(註:T是Testosterone的縮寫)。這篇論文共分析了7項臨床試驗的結果,而被分析的病患對象是必須符合四個條件:(1)65歲以上,(2)確定是低性腺功能,(3)沒有可察覺的攝護腺癌高風險,(4)沒有近期發生的心腦血管事端。分析所得的結論是:睪固酮補充療法能增進性功能,活力,和骨密度,也能改善貧血,但不能提升認知功能,也可能會不利於心血管功能。所以,有意要嘗試睪固酮補充療法的人,最好是能把這些臨床試驗的結論列入考量。有鑑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給病患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男科專家和醫學會紛紛發表論文提出警告或提供指導。由於論文數量龐大,我就只會把今年發表的兩篇和去年發表的四篇列舉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供大家參考。下面是這幾篇論文的共同結論:1.只有符合睪固酮缺乏症標準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2.只有經過篩選確定沒有攝護腺癌風險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3.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的男性需要接受仔細的實驗室監控以避免攝護腺癌的形成。從這三點結論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那本《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不但是一派胡言,而且是在拿男人的性命當兒戲。下面是剛剛提到的那六篇有關「睪固酮補充療法」指導原則的論文: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TRT) and prostate cancer: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a focus on previous or active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睪固酮替代療法(TRT)和攝護腺癌:更新的系統評價,重點關注先前或活動的局部攝護腺癌)。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 (EAA) guidelines on investigation,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functional hypogonadism in males: Endorsing organization: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歐洲男科學院(EAA)關於男性功能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調查,治療和監測的指南:背書機構:歐洲內分泌學會)Safety of testosterone therapy in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攝護腺癌男性中睪固酮治療的安全性)Guideline of guidelines: testosterone therapy for testosterone deficiency(指南中的指南:睪固酮缺乏症的睪固酮療法)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isbon 2018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for Sexual Medicine(睪固酮缺乏症的診斷和治療:里斯本2018年國際性醫學諮詢的最新建議)The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the prostate: a clinical perspective(睪固酮替代療法對攝護腺的影響:臨床觀點)原文: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
-
2020-11-01 癌症.飲食與癌症
低醣、優脂、高蛋白避免發炎 近年癌症營養趨勢
癌症病人的飲食是一大問題,怎麼吃、吃什麼?是病人及家屬最在意的事。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癌症營養已成一門顯學,低醣、優脂、高蛋白等營養素,可以讓癌友吃出抗癌力,維持體力避免營養不良產生惡病質,影響後續治療。不吃只會餓死自己,不會餓死癌細胞。2014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有別於正常細胞以有氧呼吸的途徑產生能量,癌細胞只需要少量的葡萄糖就能進行有氧代謝,其餘的葡萄糖都進行解糖作用形成乳酸,促進腫瘤生長。因此,癌友間一直流傳「不吃就能餓死癌細胞」的說法。新北市土城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佳訓解釋,由於癌細胞很強勢,正常細胞無法剝奪它強取營養素的機會,因此不吃只會犧牲自己的體力,可能會先餓死自己,而癌細胞還是一樣吃很飽,會造成營養不良,當營養不良持續發生時,會造成惡病質,引起發炎現象影響到後續治療,當治療狀況不佳時病人體力就更不好,就形成惡性循環。避免身體發炎,建議以低醣飲食為主。由於全身發炎是癌友致命的機轉之一,因此,如何避免發炎,是近年癌症營養的趨勢。謝佳訓表示,癌友的營養要愈多元愈好,醣類的攝取要避免高升醣指數的食物,癌症患者的建議以低醣飲食為主。至於蛋白質的攝取則要提高,食物來源無論植物性或動物性都好,謝佳訓說,在臨床上跟病人說要多吃蛋白質,不少人就天天吃蛋或天天吃肉,吃久了都會膩。建議要多種蛋白質,魚肉蛋奶輪流食用,也能獲取各類食物的不同營養素,而烹調的方式也很重要,要減少煎炸。優質油脂攝取,可降低身體發炎指數。近年癌症營養的發展也開始重視油脂的攝取比例,很多人認為癌友飲食要少油、愈清淡愈好。但謝佳訓說,癌症營養與一般飲食是剛好相反的,以油脂為例,近年發現好的油脂可以降低發炎指數,尤其魚油中的EPA,由於EPA是很強的抗氧化物,已有研究發現癌友最好每天要補充1公克的EPA。目前林口長庚、基隆長庚及土城長庚正在進行晚期胰臟癌患者使用EPA,觀察是否可以降低患者發炎指數及恢復病人體力等。謝佳訓指出,臨床試驗預計收60位病人,目前已有30位進行試驗,患者都會經過營養師輔導給予正常飲食的建議,再分為兩組,一組是補充EPA;另一組只吃正常飲食,之後每3個月抽血循環癌細胞的變化,來研判癌指數是否有下降,而營養師也會進行飲食記錄。為何會以胰臟癌為研究標的?謝佳訓指出,很多的研究發現胰臟癌與發炎有相關性,因此,想藉由研究來觀察EPA降低發炎的情形。因為之前也有研究,針對加護病房的患者給予EPA的補充,發現對體力恢復有幫助。另外,國外甚至在大腸癌及乳癌的營養補充中列入指引。吃不下、吃不夠,可輔以營養補充品。由於癌症患者治療期間,常因副作用引起食欲不佳的狀況,正常飲食常讓患者食不知味,患者會利用營養補充品來輔助,減少營養不良的狀況。目前歐洲腸道靜脈營養學會(ESPEN)建議癌症患者營養攝取原則為:低醣、優質脂肪以及高蛋白。蛋白質攝取量的建議,就是每一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公克到1.5公克,例如50公斤的人,則要50公克的蛋白質。謝佳訓也對於癌友及家屬們建議,癌症患者若真的吃不下,或食物的種類太少,確實可以每天喝2-3罐的癌症營養補充品。由於這類產品已經過營養比例的調配,會幫助病人了解吃進去的熱量及營養素的比例。而有營養需求者可以請教營養師,藉由營養的補充維持病情的穩定。
-
2020-10-29 科別.消化系統
降癌化風險 肝策會籲鬆綁B肝藥給付
相較於C肝,B肝人口更多且健保治療條件更嚴苛,不少患者停藥後會再復發。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為B肝患者請命,他依據最新東亞B肝治療指引建議,B肝應提早在肝中度纖維化(F2)及肝指數輕微上升就用藥治療,才能降低癌化風險。因應中央2025年消除慢性肝炎願景,中央地方加強C肝篩檢與治療力道。高嘉宏指出,B肝和C肝均是我國引發肝癌的主要因素,但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C肝引起的肝癌逐年下降,反觀B肝引發的肝癌發生案例卻沒明顯下降。高嘉宏解釋,過去考量B肝藥物的安全性,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會考量肝指數於半年內兩次以上超過正常值兩倍,非肝硬化e抗原陰性患者才能達到給付三年的標準。但是目前藥物安全性高,給付條件卻沒變,不少人因此停藥,然而肝指數看似正常,但一到兩個月後就可能變動,導致六到七成的人會復發,可能增加肝癌風險。高嘉宏說,B肝尚未纖維化之前壓制病毒,能阻絕肝癌;若轉為肝硬化,長期用藥抑制病毒,也能減少六成的肝癌發生。高嘉宏今年四月與東亞地區B肝治療專家舉行線上會議,匯總美國、歐洲與亞太地區的治療指引討論結果,修訂出最適合國人的東亞第一部B肝治療指引,並於「台灣肝淨未來論壇」首度對外發表。據最新治療準則,B肝不只應於輕微肝指數上升時就用藥治療,肝中度纖維化(F2)也應考量用藥。高嘉宏盼最新的治療指引有機會讓B肝藥物延長給付,讓B肝防治的好成績除了新生兒疫苗接種之外,於治療上能再獲佳績。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與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皆認為,B肝治療問題含許多歷史因素,雖然複雜,但只要病毒還在體內,就應該繼續治療、努力清除病毒。陳建仁建議,健保署可再考量一下成本效益,起碼讓治療條件往前調整。
-
2020-10-2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究發現:施打肺炎疫苗 老年癌症病人減少死亡率
大林慈濟醫院放腫科醫師邱文彥研究發現,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減少老年癌症患者肺炎住院機會,減少死亡率,獲歐美醫療期刊引用;他建議老年癌症病人施打肺炎疫苗增加保護力。大林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指出,肺炎在老年癌症病人中很常見,也常是住院原因;放射腫瘤科醫師邱文彥研究發現,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對不同老年癌症病人都具保護效果。邱文彥進行肺癌、大直腸癌、攝護腺癌等老年癌症病人做研究,施打疫苗能減少他們肺炎住院機會兩到三成,並顯著減少病人死亡率,且越嚴重的癌症,疫苗保護效果越顯著。邱文彥整篇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NCCNguideline)存活篇(Survivorship)討論引用,建議施打。肺癌病人的效果研究,則獲得歐洲醫學腫瘤學會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中的德國腫瘤學會感染指引文章引用,並歸為強烈建議等級。攝護腺癌的研究,最近則刊登在美國癌症協會的官方期刊「癌症期刊」(Cancer)。邱文彥指出,台灣自2007年起便已開始75歲以上全面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但即使免費,目前台灣老年病人和老年癌症病人的施打率都不到2成,癌症病人低施打率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對癌症病人保護效果的臨床證據。邱文彥表示,希望他的癌症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公衛議題獲得重視,突顯台灣也能幫忙(Taiwan can help)口號,並鼓勵老年癌症病人接受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邱文彥建議,老年癌症病人癌症治療期間若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請詢問主治醫師,如果治療中間間隔、追蹤階段、賀爾蒙治療中、長期存活者,都建議施打,以減少住院率和致死率。